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焊接专业论文

焊接专业论文

时间:2022-06-01 15:16:44

焊接专业论文

焊接专业论文范文1

关键词:焊接学科;研究生培养;跨专业研究生;特殊性;策略

作者简介:陈玉华(1979-),男,湖北武穴人,南昌航空大学航空制造工程学院焊接工程系主任,副教授;黄春平(1980-),男,江西吉安人,南昌航空大学航空制造工程学院,讲师。(江西 南昌 330063)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西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课题编号:11YB378)、江西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JXJG-11-24)、南昌航空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YJG201102)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35-0026-02

高度分化同时又高度综合,是现代科学发展所呈现出的越来越明显的趋势,因此在客观上要求有更多数量和更高质量的具有开阔视野和广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尤其是在研究生阶段培养复合型的人才更是受到高度重视,跨专业报考研究生也因此得到广泛的提倡。[1-4]据统计,近年来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报考人数有将近50%的考生是属于跨学科、跨专业的。[5]在研究生扩招之前,跨专业报考的研究生中,相当大的比例是源于学生的兴趣导向,或者是一些新兴的交叉学科或边缘学科,需要不同知识结构和知识背景的生源。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市场化,就业导向所导致的跨专业报考研究生的比例越来越高,但这部分研究生在后续培养中的问题和矛盾也不断凸现。本文以南昌航空大学焊接学科为例,对跨专业报考焊接学科的研究生培养所存在的特殊性及策略进行了探讨。

一、跨专业研究生培养的现状

从现有文献调研来看,目前国内大部分高校对于跨专业研究生培养的关注不够,涉及该方面的文献非常有限,大庆石油学院[6]对地质类跨专业研究生、浙江财经学院[7]对管理类跨专业研究生的培养模式进行了一些探索。大庆石油学院在分析地质类跨专业生源的研究生对硕士点建设利弊的基础上,对跨专业地质类研究生的培养进行了探索与实践,认为跨专业研究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需要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设计和实施,即从招生、入学前、授课阶段、开题报告前及进入论文写作阶段等各个环节结合导师、授课教师及管理人员给予共同的特别关注,协同指导,才能在较短时间内克服跨专业研究生的不足,适应地质类研究生教学与培养方式,并发扬其跨专业的知识结构特色,成为高层次的复合型人才,真正成为合格的地质类硕士毕业生。[6]

目前国内大部分高校对于跨学科、跨专业研究生培养的机制、模式及策略等问题还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并进行深入研究,对于跨学科、跨专业报考研究生这一特殊群体的成长、成才还缺乏有益的指导。

二、焊接学科跨专业研究生培养的特殊性

南昌航空大学焊接学科是材料加工工程硕士点的方向之一,历来就业前景较好、研究经费充裕、科研条件好,因此,每年都有近60%的生源是跨专业、跨方向报考的。以2009、2010级研究生为例,其本科专业有应用化学、机械设计及自动化、生物医学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金属材料工程、飞行器制造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锻压方向)、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铸造方向)等。

1.跨专业报考焊接学科研究生的优势

跨专业考生与本专业考生相比,有一些特点和优势[6]:来自不同的专业背景,考虑问题的角度和思路颇有特色,对于圈内传统观点和学说敢于质疑,另辟蹊径。通过问卷调查结果发现,焊接学科研究生,本科所学专业为材料类专业的,往往表现出较强的微观组织结构分析的能力,本科所学专业为机械类专业的,在焊接设备、工装夹具的设计方面和本专业学生相比有优势,这些对本专业生源的研究生构成了激励和促进。

2.跨专业报考焊接学科研究生培养中的问题

跨专业报考焊接学科的研究生虽然有利于选拔更多的具有宽广基础知识的优秀生源入学,从源头上为培养复合型、具有创新能力的焊接技术人才奠定了基础,但也带来了严重的问题和矛盾:

(1)在焊接学科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存在较大的困难。由于现有研究生的培养计划是针对本科为焊接专业的研究生所制定的,但现在面对的对象有一半左右是对焊接专业一无所知的跨专业研究生,因为统一授课对象的基础不一样,如果授课内容和难度以跨专业研究生为基础来安排,那么本专业研究生会“吃不饱”,如果以本专业研究生为基础来安排,跨专业的考生又“跟不上”。

(2)由于与本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相差太远(不同的跨专业生源的基础也还有明显的差别),跨专业报考焊接学科的研究生对于焊接专业的一些基础理论问题不太清楚,一方面在后续的课题研究中无法进行深入研究,硕士论文的质量也不高,在规定的时间内难以完成课题的开题报告,进而影响到整个培养环节的进行。另一方面,部分跨专业学生比较勤奋、努力,虽然能够完成硕士论文、顺利毕业,但硕士论文的撰写中经常会用到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词语,反映出其专业基础不扎实,在毕业后的工作中也会出现对焊接专业的很多基本知识掌握程度不够、内行人说外行话的情况。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自认为:虽然读了焊接方向的研究生,做了与焊接相关的课题,但并不真正了解焊接,在毕业后的工作中缺乏自信心。

三、焊接学科跨专业研究生培养的策略

针对南昌航空大学焊接学科跨专业报考的研究生日益增多、培养对象的基础相差越来越大这一现状,为了全面提升南昌航空大学焊接学科跨专业报考的研究生的专业基础知识,在跨专业报考研究生的培养中引入了国际焊接工程师培训、认证的新模式。

“国际焊接工程师”是ISO1473l标准中所规定的最高层次的焊接技术人员和质量监督人员,是与焊接相关企业获得国际产品质量认证的要素之一,获得者可从事产品的结构设计、生产制造、质量保证、研究和开发等各个领域的焊接技术和相应的管理工作,在企业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培训内容包括与焊接专业相关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既有材料、机械、力学、电子电工等焊接专业基础知识,也有“焊接工艺及设备”、“材料及材料的焊接行为”、“焊接结构与设计”、“焊接生产及应用”四门主干课程,还有国际(ISO)、欧洲(EN)、美国(ASME)、德国(DIN)标准与规程和国际先进的焊接技术、国内著名专家的科研与生产实践经验。

通过对近几年跨专业、跨方向报考南昌航空大学焊接学科的研究生的本科专业、知识结构进行调研,与国际授权的机械工业哈尔滨焊接技术培训中心进行研讨,确定焊接学科研究生参加国际焊接工程师培训的入学条件和资格,结合国际焊接工程师培训的入学要求,对焊接学科研究生培养的现有课程体系进行了优化和改革,将部分焊接本科专业的核心必修课程如“焊接理论基础”、“弧焊电源”、“焊接结构”、“材料焊接性”等设置成研究生培养计划的选修课程,供跨专业、跨方向学生选修,使其具备一定的焊接基础理论,以满足国际焊接工程师培训的入学资格审查。通过中期考试后,对这些学生进行国际焊接工程师的培训,并按照国际焊接工程师培训体系的要求,将部分培训内容和现有课程有机融合,全面提高其焊接理论基础知识、专业知识。按照“国际焊接工程师”培训体系,对参与培养的研究生进行40学时的焊接技能实训,包括焊条电弧焊、气焊、气割、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和氩弧焊操作,提升这些研究生的操作技能和对焊接的感性认识。

四、焊接学科跨专业研究生培养新模式的实施效果

3年来,共有23名跨专业报告的研究生参与了该培养模式的试点,取得了良好效果。2011年毕业的硕士研究生吴某,本科所学专业为电子科学与技术,与焊接专业相差甚远,通过该模式的培养顺利毕业并拿到国际焊接工程师证书,毕业后成为某学校焊接专业的教师,能够胜任焊接专业课程的教学;2012年毕业的硕士研究生龚某,本科所学专业为化学工程,通过该模式的培养顺利毕业并拿到国际焊接工程师证书,毕业后成为某公司焊接责任工程师,硕士论文被推荐为省级优秀硕士论文;2013年毕业的硕士研究生姜某,本科所学专业为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通过该模式的培养顺利毕业并拿到国际焊接工程师证书,并签约某高铁车厢生产企业。

五、结论

焊接学科跨专业研究生的专业基础和本专业研究生不同,且各个个体之间的差别也较大,导致跨专业研究生的培养在课程教学、课题研究和硕士论文的撰写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通过改革现有培养模式,在跨专业研究生的培养体系中引入国际焊接工程师培训课程,夯实了跨专业研究生的焊接专业基础知识,提高其焊接专业的技能,培养了焊接学科研究生的国际视野和工程实践能力,增强了研究生的就业优势。

参考文献:

[1]杨春艳,王晨.21世纪以来欧美研究生教育改革新趋势[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9):60-65.

[2]沈以赴,夏品奇.国际化培养:高质量研究生教育的重要举措[J].中国高等教育,2010,(1):36-38.

[3]熊玲,李忠,赵伟.基于大工程观的工程研究生培养目标及相关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4):60-65.

[4]杨华.基于工科特点的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创新研究与实践[J].河南教育,2010,(12):3-4.

[5]李秀兵,姚秀颖,何振雄,等.我国高等工程人才培养的现状调查与问题分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4):64-71.

焊接专业论文范文2

关键词:中职专业教学;焊接;教学方式;改革研究;现状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6)09C-0092-01

焊接专业综合性比较高,涉及的专业工种较多,比如,工程力学、电工电子技术以及计算机等,可以说焊接属于多学科交叉的边缘性学科。自我国焊接行业发展以来,人才的培养已经适应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要求,但是如今的教学机制不够完善,使得我国的焊接人才严重不足。

本文主要对中职焊接专业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进行探究,为中职院校培养新型的焊接人才奠定基础。

一、当前我国中职焊接专业教学分析

随着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我国的很多中职院校开办了焊接专业,但是就专业教学的现状而言还是有很多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方法落后

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很多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依旧采用传统的板书、画图以及练习等教学方式完成教学任务。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不仅不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会在很大程度上打击学生的积极性。时间一长,学生就会产生厌学的情绪。

(二)课程设置不科学

焊接专业与实际联系比较紧密,但是很多学校在设置课程时完全拘泥于课本上的理论知识,没有将理论与实践进行结合,更没有联系实际对课本上的知识进行重新阐述。总之,焊接专业在课程设置上是与实际脱轨的,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又如何能适应社会的发展。

(三)师资力量有限

焊接专业授课的老师观念以及知识结构等都有待加强。年龄大的教师虽然经验比较丰富,但是思想保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根据实践的需求进行科学的教学;年轻的教师虽然思想观念比较前卫,但是经验有限,在教学的过程中比较容易受到约束。

二、中职焊接专业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研究

中职院校是焊接人才的主要培养基地,其教学现状直接影响焊接人才的培养。上文对当前的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教学方法的落后、课程设置的不科学以及师资力量的有限都会影响焊接人才的培养,所以解决上述问题才是当前中职焊接专业教学的当务之急。下面分别从这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创新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理论知识与教学实践是分离的,这种完全分离的教学方式是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的。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可以进行现场教学,将教、学与做融为一体,通过理论联系实际杜绝“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在授课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与学生的互动,在讲解的过程中要注意重难点,对那些重要的以及不容易理解的知识点进行着重讲解,进而帮助学生了解与掌握焊接知识。

(二)构建新的课程体系

焊接专业讲究的是实践,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要将实践放在首位,但是同时又要注意不能忽略理论知识的培养。根据实践的需求对课程知识进行适当调整,兼顾理论与实践,才能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为学生步入社会,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奠定基础。

(三)加强师资力量的建设

教师在人才的培养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能够培养出出色的人才。中职院校想要加强师资力量建设,可以采用校企结合的教学模式,与一些高等院校进行合作,聘请一些高素质的教师对学生开展教学。一般情况下在校任教的教师经验上都是比较缺乏的,学校可以聘请工厂中比较优秀的工人对学生进行实践能力的指导,多方面提高学生的学习实践能力。

伴随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对于焊接人才的需求不管是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在不断上升。中职院校作为焊接人才的培养基地,应该为社会培养更多的新型焊接人才。

参考文献:

[1]陈建莉.新形势下中职学校数学课程教学改革探析[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S1).

[2]刘鹏,张元彬,孙德明,景财年,罗辉.焊接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及教学改革[J].山东建筑大学学报,2013,(3).

焊接专业论文范文3

【关键词】技术实训 技能培养 必要环节 重大意义

焊接技术实训操作技能培养,可以提高焊工在学习中的乐趣,对于理论书本的晦涩难懂,无法使学生更形象的理解,焊接技术实训则可以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通过实训,提高焊工的操作技术,使焊工在更加容易理解的环境下进行学习,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并且可以在最短时间内将理论与实际连结起来,做到融会贯通,可以直接提升焊工的实际操作水平。

一、焊接培训的现状

在社会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各行各业也随之迎来了企业的春天,焊接行业,是一门与人们生活联系密切的行业,但是焊接人才又极为缺乏,所以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焊接专业,然而,我国如今的焊工技能教育却不尽人意,焊工培训教材、教程、教学方法等相对于技术院校学生现有的文化水平来说,还存在了些许不足,如教学形式单一,教学内容枯燥,教学实践性差等,这些问题造成了焊接技术培训院校的成绩不尽人意,随之而来的问题即部分学生并未完全掌握专业技能就投入到相关工作岗位。在专业院校中,大部分都以书本式教学为主,对于实际操作训练涉及较少,学生无法将理论知识充分应用到实际操作当中,导致其专业技术达不到高、精、尖,达到岗位后,无法适应技术的更新。因此实现焊接技术实训操作技能培养,在焊接技术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笔者认为各院校,教育中心应该对此加以思考,实现焊接技术实训,可加强焊工的质量与积极性,有益于焊工与培训方,其有着重大的意义。

二、加强教学改革――教学内容由死板“变”生动

一本死气沉沉的教科书,不仅不会给学生带来积极向上的感觉,而且会极大地削弱学生对专业技术学习的热情,因此,加强教学内容使其更加生动是改革教学内容的必要手段。

以往的照本宣科式教学,无法适应日新月异、各种技术飞速革新与发展的社会。仅仅照着书本来教导学生,无疑为下下之策,难以调动学生对专业知识学习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导致学生对学习抱有敷衍态度,起不到预想的教学效果,因此加强教学改革,将教学内容由“静”变“动”,已经成为了教师需要研究与把握的重要课题。。

(一)改革教科书。时下焊接行业的教科书,多是以文字铺满全篇,内容枯燥,给学生一种枯燥乏味的感觉,学习起来自然没有动力,并且由于技术院校学生文化水平相对较差,因此一味的文字教学,不会起到文字严谨的目的,相反地会激起学生对于专业的抵触心理,起不到教学意义。

改革教科书内容,可以多插入图片,将知识更加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其能有对所学内容有大致的了解,在心中可刻下一个相对清晰的轮廓,并且由于图片的增多与枯燥文字篇幅的减少,更会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并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主动的探求与思考,在相对于浅显易懂的图片面前,学生的紧张压抑的心态一会随之而放松,对于更好的学习知识有较大益处。

(二)改革教学内容方向。对于以往注重的理论式教学的教学方法,比较如今社会发展步伐,已经变得不适用,而今,实践型人才是主流,社会发展更加务实,焊接专业作为一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专业,更是应以掌握技术为主,理论知识应该服务于实践技术。教学内容应更加注重实践内容的发展,也就是使教学目的由教导学生掌握焊接原理等理论性知识转为教导学生如何进行焊接实际操作,使教学变得更加简单与实在,更加浅显易懂。并在其实际操作中,辅以理论教学,做到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并重,让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成为一名合格的高级技术工人,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三、注重教学实践性

焊接技术实训操作技能培养,也就是注重教学的实践性,这也是改革如今焊接专业大致走向的最重要一环。注重教学的实践性,也就是注重操作,避免“纸上谈兵”式的教学,使学生能够学到最实用的知识,能够在学习中体会到实践的乐趣,与专业技能可以更亲密的接触,做到与书本知识融会贯通,避免了照本宣科式教育较为明显的短板。焊接技术实训,可以增强教师与学生之前的互动,减少师生间的隔阂,使学生更容易接受老师的讲解,加强实训操作技能,可以使学生在进入社会就业之前尽早全面地接触实际操作,可以尽量避免学生初入工作岗位对于工作内容的不熟悉与不习惯,对于焊接行业的良性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教学中,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实际水平,采取恰到好处的教学方式,既不要超出学生现有的能力,也需要尽量提升学生的能力,把握好这个度,慢慢磨练学生对于本专业的学习内容的熟练度,鼓励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能够深入思考,勇于提出问题并尝试自我解答,培养自身的思考能力与创新能力,这样的教学方法,对于一名焊接专业的学生来说,有很大帮助。

四、注重操作的精准性与规范性

焊接技术实训操作技能培养,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更快地接受并且掌握焊接专业的知识,然而,如果只注重技能培养,而忽略操作的精准性与规范性,那么就相当于拆东墙补西墙,有可能在未来的工作中因对精准性于规范性的欠缺而造成重大的损失,导致学生无法适应岗位工作。

因此,在学生掌握了专业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的基础上,教师应亲自用精准与规范的操作向学生们进行演示,并在操作时向学生讲解其中需要注意的方面,让学生能够直观地体会正确的操作。如在某些需要注意的方面,无论如何向学生讲解与表达,都不如进行实际操作讲解更能解决问题,在实践中对学生进行讲解,其效果更加生动,更加容易被学生所理解与接受,不但可以增强教学的互动性与趣味性,而且能在不断教导与学习的氛围中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对学习的积极性,对焊接技术实训操作技能培养有着互补的意义。

五、结束语

在社会生产中,焊接类技工是必不可少的,就目前情况而言,进行教育革新、改变教学方式尤为重要。焊接技术实训操作技能培养,是焊接专业不可或缺的一环,是顺应时展潮流的新型教育方式,值得所有此类专业进行深入探讨。

焊接专业论文范文4

[关键词]金属材料焊接性 教学资源 建设

[作者简介]沈雁(1981- ),女,浙江杭州人,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船舶与港口工程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材料加工工程;谢荣(1963- ),男,江苏南京人,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船舶与港口工程系,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船舶动力工程。(江苏 南京 211170)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18-0125-02

学生、教师和教材组成了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为了达到这三个基本要素的最优化配置,应当高度重视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学资源是形成教学要素及实施教学活动各种的总称,主要包括教学过程中各种硬件和软件①。目前,高校逐渐认识到教学资源的不足是制约高校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教学资源的建设中最基础、最重要的内容就是课程教学资源。“金属材料焊接性”课程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仅仅关注教学大纲和教材的选用,而忽略了课程教学资源,从而导致以往在该课程的教学中,以教室为中心,以书本为核心,学生仅仅被动接受知识,而无法参与实践操作,教学内容比较枯燥、学生学习兴趣不高,课程教学效果较差。长期以来,有限的教学资源约束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能力,限制了学生实践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为了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我们作为培养焊接技术人才的高等职业院校,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建设势在必行。课程教学资源的开发依据, 应当就社会需求、学生基础、课程特点这三方面综合考虑。应当针对课程要求,结合专业特点,进行社会调研和分析, 从而确定社会对学生知识、技能和素质等各方面的实际需求。如何更好地开发教学资源,使之更好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求异创新、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如何使教学资源的开发活动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从而提高教学资源开发的有效性?为了解决上述疑问,我们走访了几个大型船舶制造企业,调查企业技术人员对“金属材料焊接性”课程设计的满意度和要求;同时我们也对本院焊接专业毕业生和在校生进行了相应的课程调研。

一、调查问卷的概况

2011年9月~2012年1月,本人对本院2009、2010、2011级的焊接技术专业的学生和本专业往届毕业生分别进行了调研,并走访了太平洋重工、金陵船厂、明德重工、南通熔盛等船厂。本次调研共发放调查问卷500份,其中有效回收470份问卷,回收的有效问卷中本院焊接技术专业的学生占43%,本专业往届毕业生占42%,企业单位占15%,有效问卷率达到94%。

本次调研的主要内容包括:(1)焊接技术专业在校生和往届毕业生对“金属材料焊接性”课程的满意度;(2)焊接技术专业学生对该课程教学资源的建议和看法;(3)船厂对焊接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以及对该专业课程的要求。

二、调研结果与分析

1.本专业学生对“金属材料焊接性”课程的意见度情况。本项调查涉及两个问题:第一,针对本课程的教学效果,对本课程教学资源的满意度调查;第二,学生对课程教学资源的一些建议。此次调查显示,仅有40%的学生对本课程比较满意,其余55%感到不太满意,而有5%对课程的设置感到不满意。针对本课程教学资源的调研结果显示,只有30%觉得满意,而不太满意的占到60%,有10%对教学资源感到不满意。

从对本课程和教学资源的满意度情况调查来看,本专业学生对“金属材料焊接性”课程的接受情况一般,主要是课程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教学资源比较单一。有限的教学资源、枯燥的学习方式使得学生缺乏学习兴趣,而缺乏实践教学内容更是无法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因此,为了提高教学资源开发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我们必须进行课程教学资源的开发、建设。

针对第二个问题,我们调查了本院焊接技术专业2009、2010级的学生,通过调查,学生希望在教学资源方面能开设实验项目,并能实现课程的网络化。因此,在教学资源建设中有必要开设相关的实验项目,并能通过系部网络管理平台建设教学资源库。其中网络管理平台的建设主要从两个方面着手: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其内容主要包括:文字、图形、图像、多媒体教学课件等各种素材;实践教学主要涉及实验、实习和实训内容的设置。

2.就业单位对焊接技术专业毕业生的要求。此次调研针对毕业生主要就业的船舶企业,内容包括对毕业生的满意度、毕业生需具备的专业知识、实践能力等方面,并对“金属材料焊接性”课程的设置提出了几点建议。

调查显示,11家企业对我院焊接技术专业毕业生的满意度达到60%,不太满意有30%,不满意有10%。对焊接毕业生在专业技术和技能方面的满意度有60%,车间管理能力的满意度有20%,社会活动能力的满意度有15%,而创新能力的满意度只有5%。通过本次调查得出企业希望对焊接专业的学生进一步提高专业技能,加强社会活动能力等综合能力。通过对调研结果的分析,毕业生所在的就业单位一致认为,毕业生应具有过硬的专业知识、良好的团队精神、善于人际沟通、专业英语能力等综合能力。针对本院现有“金属材料焊接性”课程的设置和教学资源的实际情况,企业希望该课程应设置相应的实验项目,这样有利于促进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有机结合,从而加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意识。

三、思考与分析

我们经过此次调研,认识到学生和企业对“金属材料焊接性”课程的实际要求,对企业的要求和本专业学生都有了一次深入的了解。按照教育部2006年16号文件《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我院的质量方针和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根据本课程教学的特点和实际情况,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有必要对现有本院“金属材料焊接性”课程的教学资源进行开发和建设。

1.理论教学资源。根据此次对焊接专业学生和相应造船企业的调研可以看出,学生和企业对“金属材料焊接性”课程的理论课程部分基本满意,他们都希望能增强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并适度加深理论知识的讲解。本院“金属材料焊接性”课程主要以理论教学为主,缺乏实践教学内容,学生无法参与实践操作,课程的教学效果较差。枯燥、匮乏的教学资源束缚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实践性。因此,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学能力,可以通过系部网站平台建设“金属材料焊接性”课程的教学资源库。教学资源库中的理论教学内容,应包括教学大纲、授课计划、课程标准、教案、多媒体课件、教学视频等内容,理论教学资源应以文字为基础,插入相应的图片、动画,增加教学视频,以超链接的方式,将网页组织成树状的多维网络系统。

2.实践教学资源。通过调查,“金属材料焊接性”课程的实践部分相对于理论课程的满意程度要低得多,表明该课程需要加强实践部分的内容。据教育部有关规定,理论与实践需有机结合,在工学结合下培养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对课程的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有效改革②。应当把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进行有机结合,针对毕业后的实际工作要求,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实践。我院设有焊接实训基地,实训基地配备有交直流焊机、自动埋弧焊机、MIG/MAG弧焊机、氩弧焊机和CO2气体保护焊机、超声波探伤机和磁粉探伤仪等焊接设备,完全具备金属材料焊接性的实训教学条件。实践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建设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针对“金属材料焊接性”课程的内容,开设相应的焊接实验项目,如“低合金钢的焊接性”“典型焊接接头金相组织观察”“斜Y破口焊接裂纹实验”等;(2)编写相应的实验大纲和实验指导手册;(3)通过系部网络管理平台建设教学资源库。在管理平台中的实践教学内容应根据具体的专业培养目标,包含本课程相应的实验、实习、实训内容和优秀作品展示。

四、教学资源的建设

课程建设和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通过调研,根据学院的质量方针,以工学结合作为课程教学改革的切入点,开发和建设“金属材料焊接性”课程的教学资源,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良好的学习平台,为教师教学提供参考资料。

1.教学大纲的确定。教学大纲的组织是由课程负责人确定,每位教师必须按照设置的内容来授课,不可随意更改。课程的教学大纲应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并整合教研室每位授课教师的智慧,形成课程的知识点体系,并采用集体备课的方式,“金属材料焊接性”课程的授课计划进行统一制定,并根据教学大纲和授课计划确定每堂课的教学内容和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思考题和每章的实验项目等内容。最终由课程负责人将授课计划和根据授课计划所制定的教案、实验项目、课件、课后练习等内容添加到网络平台中,形成课程授课内容体系。

2.授课计划和教学内容的及时更新。随着系部专业课程的发展和建设,课程的课时和教学内容会产生变更,可见教学内容的有效性是有时效的。因此,在“金属材料焊接性”课程的系统建设中,应当实现数据库的动态管理,课程负责人登录后,可以对授课计划、教学大纲等内容进行更改,网络平台中的教学内容从而能够实现及时更新。

3.教学模块。教学模块主要是任课老师能够利用管理平台实现网络化教学。网络教学平台中仅有多媒体课件是不够的,还应有课程的知识点WORD文档、实验项目、思考题等。其中,实验项目应根据课程的知识点内容设置,具有教学针对性。

4.学生学习模块。学生学习模块可以实现“金属材料焊接性”课程的教学资源的共享。主要是学生能够利用网络平台,通过以下几方面对学习内容进行巩固和丰富:一是将学生学习从课堂延伸到课后,通过课后复习教师教学课件、知识点文档、实验项目,实现教学内容的巩固和加强;二是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有选择性地学习课程的教学内容,加强专业知识和能力;三是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加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因此,在“金属材料焊接性”的教学中,利用开发的网络教学资源,教师可以在教学中采用课堂教学、网络教学、现场理论讲述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通过网络平台的教学资源可以使学生思路更开阔,也为教学活动和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通过设置实验项目突破了传统教学手段的局限性,突破了课堂教学的狭隘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增加“金属材料焊接性”课程的实验项目,开发出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的实训教材;通过构建网络平台,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有效提高了教学资源的利用率。

五、结束语

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建设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长期的系统工程,通过本次调研,使我们对“金属材料焊接性”课程的教学资源情况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对我们进行课程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建设有很大帮助。因此,为了建设和优化“金属材料焊接性”课程的教学资源,必须以学生为本,结合专业特点,以就业为导向,切合企业的实际需求,发挥学院的自身优势,最终推动我院焊接技术专业的进一步发展。

[注释]

焊接专业论文范文5

关键词:焊接专业;工程实践;国际焊接工程师;职业培训

作者简介:李美艳(1982-),女,山东龙口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机电工程学院,讲师;韩彬(1973-),男,山东东营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机电工程学院,副教授。(山东 青岛 266580)

基金项目:本文系山东省教学改革重点项目(项目编号:2012018)、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青年教师教学改革项目(项目编号:QN201318)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8-0151-01

一、焊接专业的发展

焊接是通过加热、加压或两者并用使同性或异性两工件产生原子间结合的加工工艺和联接方式。焊接应用广泛,既可用于金属也可用于非金属。石油石化行业中,管道连接、压力容器以及钻采装备的制造等都离不开焊接技术。并且,随着石油钻采向海洋以及深海领域的发展,对焊接质量要求更为苛刻,迫切需要开发更加先进的焊接技术和设备。

高校传统的焊接专业培养模式源于苏联,以培养工程技术专门人才为主,我国最早于1952年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立焊接专业,随后天津大学、清华大学等也纷纷建立了焊接专业。为适应通才教育的需要,1998年全国近百所高校把焊接专业与铸造、锻压合并为材料成型及控制(以下简称“材控”)专业。自专业合并改革后,部分焊接课程内容的压缩和实践教学学时的缩短,对国内焊接技术人才的培养产生了极大的冲击。[1]以石油院校为例,材控专业的毕业生踏入工作岗位后,很难短时间内适应实际生产中的技术要求。因此,将专业基础教育与工程培训相结合,来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训能力是现阶段高校培养焊接技术人员的主流方向。

我国石油院校材控专业主要是突出焊接工程领域相关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培养,使本专业学生毕业后能在石油、石化以及航空、航天、船舶、汽车、机械等相关行业从事焊接工艺设计及评定、焊接质量检测、生产技术管理及科研等方面的工作。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为例,2013版材控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中,更加强调焊接基础理论、焊接工艺、焊接材料、焊接结构以及焊接生产等专业知识,对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二、石油院校焊接专业工程实践教学的必要性

焊接专业特别强调综合工程实践能力,尤其是作为一名焊接技术人员,不仅应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意识和扎实的基础理论,还应该掌握焊接冶金原理、焊接工艺、焊接设备、焊接应力与变形控制以及质量检测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并且应具有一定的焊接工程实践应用能力,能够在该领域从事设计制造、技术开发、生产及经营管理等工作,解决生产一线的实际问题。目前,各高校在本科教学中主要是以课堂讲授为主,由于每位教师讲授风格不一,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无法体现教师的主观创造性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尤其是当前高校以“90后”学生为主体,课堂“猛灌式”教学显然无法满足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求知探索欲望,以及实际生产对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要求,因此迫切需要加强工程实践教学进度。

对于国内多数高校的焊接方向(专业)或材控专业,虽然综合实训、认识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论文)等环节已经被设置在本科培养方案中,但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首先,部分学校或教师对实践教学的主观认识不足,且重视程度不够。其次,开展校外实习实践难度较大,目前很多企业单位不愿意接收高校学生开展参观实习,高校联系实习单位和实习基地途径受限。最后,校外实习成本较高也是阻碍实践教学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此外,工程技术背景是高校焊接方向(专业)实践教学环节顺利开展的保障,而目前部分高校尚缺乏这一条件,致使学生实践环节不足、实际应用能力差,与社会需求有较大的偏差,缺乏竞争力。[2]因此,高校在培养焊接专业人才的过程中,不但要注重基础理论知识、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还应加强工程实践教学环节,提升学生专业技能。

国际焊接工程师(International Welding Engineer,简称IWE)是ISO14731国际标准中所规定的最高层次的焊接技术人员和质量监督人员,是焊接相关企业获得国际产品质量认证的要素之一,对焊接企业的产品认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起到重要作用,对焊接技术人员资格在世界范围内相互认可的趋势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哈尔滨工业大学、南京工程学院、南昌航空航天大学等全国20多所高校先后在本科生教学中引入国际焊接工程师培训认证,[3]推动了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实践证明,基于IWE培训认证的工程实践教学在拓宽学生就业渠道、提高就业竞争力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

三、工程实践教学与国际焊接工程师培训相结合的优势

石油石化行业装置和设备多属于高温、高压、强腐蚀介质范畴,尤其是压力容器,要求具有较高的焊接质量要求,这就对我国石油院校材控专业学生的焊接专业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国际焊接工程师培训采用德国的培训模式,培训内容包括理论和实践两部分。理论部分主要包括焊接行业的现行国际标准(ISO)、德国标准(DIN)、欧洲标准(EN)、部分国家标准(GB)以及有关焊接材料、工艺、结构和生产四部分内容;实践部分主要关于气焊、气割、手工电弧焊、气体保护焊的实际操作。[4-6]将工程实践教学与在校本科生国际焊接工程师培训相结合具有以下优势:

第一,从具体的操作层面上去探讨材控专业教学模式的变革,构建“学历学位教育+职业资格认证”的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探索理论教育与就业前培训相结合、专业教育与工程教育相结合的教学改革模式,这是石油院校焊接人才培养中最基本、最直接和最核心的问题。

第二,通过实践教学与IWE培训教学体系相结合,培养专业知识扎实、工程实践能力强且能够适应企业需求的优秀大学生。同时,有助于促进材控专业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创业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第三,积极探索符合石油院校材控专业的IWE培训体系,结合本专业课程设置,调整和改进IWE课程培训内容及进度安排,使课堂与实践中的各个要素得到有机重组。

第四,以此为契机,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材控专业教师的工程训练和实践水平,建设一支专业知识扎实、工程实践经验丰富、工程能力强的高素质师资队伍。

第五,在原有焊接实验室建设的基础上,加强与工程训练中心的有机结合,切实有效的促进焊接专业实践教学的开展。

第六,通过IWE认证体系引入到石油院校材控专业在校学生的本科培养过程中,有助于拓展大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培育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综上所述,材控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参加国际焊接工程师培训,既能取得毕业证、学位证,毕业时又可取得IWE证书。不仅提高了自身专业能力和素质,而且拓宽了就业渠道,在二次就业中拥有了更多的机会。[3,7]但同时,国际焊接工程师培训作为与国际接轨的前沿职业培训,时刻面临着经济时代的挑战。作为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主体力量,学校和教师都应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以国际焊接工程师培训为契机,做好材控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工作。

参考文献:

[1]初雅杰,王章忠,李晓泉,等.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同国际焊接工程师培训的结合[J].中国冶金教育,2011,(6):44-47.

[2]赵洪运.国际焊接工程师培训的思考与探讨[J].成人教育,2011,(9):49-50.

[3]常凤华,张岩.国际焊接工程师培训与高校工程化人才的培养[J].电焊机,2009,39(3):14-16.

[4]钱强.国际资质焊接人员培训规程及实施[J].焊接,2004,(9):33-36.

[5]韩佳泉,常凤华.从焊接人员的国际认证解读工程教育和工程师资格国际互认的意义[J].黑龙江电力,2006,(12):401-403.

焊接专业论文范文6

关键词:焊接教学;焊接问题;教学思考

目前,国内的许多技术学校的焊接教学模式基本上是遵从先理论、后实践的传统教学模式,学生的大部分在校时间都花费在理论的学习上,教学过程中的理论知识和实践也不能很好地衔接起来,教学方法比较乏味,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也不能培养出具备卓越的操作能力学生,致使教学效果不理想。笔者认为,技术学校应当根据学生学习理论知识主动性不强、喜欢动手的特点,积极探索出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焊接教学培训目标不断提高焊接教学质量。根据本人多年在焊接技术学校的教学经验,现在就来谈谈对焊接教学各个方面的几点看法。

一、明确教学培养目标。技术学校的学生一般都是学习成绩较差,接受知识能力较弱,他们大多是考不上高中或大学的学生,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不喜欢在教室里听教师讲理论知识,很多学生上技校就是为了学实用的技术,赶紧到社会上工作,因此,这些学生往往不注重学习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学习过程,只注重学习的结果。因此,作为焊接教师,我们要让学生充分明确每堂课的教学目标,使学生在学习是能够心中有数,进而积极认真地学习理论知识。在焊接课堂进行前,教师要设定好教学目标,并在课堂上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进行学习,这样就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我认为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检测自己的教学目标是否明确:1、教学任务是否可以测量;2、是否可以顺畅地复述教学任务;3、采用的教学手段、教学进度是否与教学目标一致。

一、革新教学理念,加强建设焊接专业师资力量。如今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技术学校要不断革新教学理念,不断提高焊接技术,跟上时展水平。作为焊接教师,我们要加强自身的职业素养和道德素养,定期参加焊接培训活动,不断地给自己充电,学习最新的焊接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只有教师的业务水平跟上时代的发展,学生才能够学习到最新的焊接知识和焊接技术。

二、加强焊接培训教学活动,积极进行课程改革。培训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的实训活动,学思想,在焊接教学上形成以专业基础课为理论基础,专业指导课和实践课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这样不仅让学生能够充分地掌握专业理论基础知识,以便指导焊接实践课程的进行,同时,用实践课程来更加深刻地理解和实践理论知识,只有通过实践和理论的相互促进和相互指导,才能够将焊接技术学得更扎实。在加强焊接培训教学活动时,学校和专业教师要制定好教学目标、行动计划和实践措施,通过在教学上的调研和分析,以实训课为核心来展开课程改革。对外语、数学、化学、语文等课程进行合理地压缩和科学地安排,对学生自己感兴趣的科目选择尊重“个性差异”原则进行,对于焊接专业课程进行优化和整理,把与焊接有直接联系的知识进行整编,把专业基础课、专业理论课和实践课进行融合,把焊接课程进行课题式和模块式配置,从而使焊接课程实践得更具针对性、科学性和趣味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三、进行模块化教学,把理论融入实践。要不断对焊接专业课程的改革,将新的教学理念融入到教学活动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对焊接课程进行焊接理论学习 ——焊接实训——体化教学模式配置,将理论知识指导实训课程,把理论和实践紧密地联系起来;根据理论为实践技能提供服务,设计以埋弧焊、二氧化碳焊、焊条电弧焊等焊接方法为主的教学模式,将焊接应力、焊接工艺、焊接设备等理论融入到这些模块里,再根据立焊、横焊、仰焊等焊接位置来设计一块块小的教学模式。同时,把焊接操作、焊接过程教学视频、焊接操作演戏等方面巧妙地融入到这些教学模块。学校和教师在科学地设计教学模式时,也要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内容有一个充分的了解,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动手能力。

四、进行趣味性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要在课前进行备课、教学设计、教学进度安排等课前准备活动。教学设计要具趣味性和生动性,讲课时要根据教学内容利用风趣、幽默的教学语言进行教学活动,对于难以记忆的理论知识,教师要利用顺口溜、口诀等便于学生记忆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记忆重难点知识,在课堂上进行的提问、解答、反问、讲题等都可以通过幽默、趣味的教学语言来进行,同时,可以进行通过些小游戏、谜语等活动来启发学生的学习思维,让学生放飞思考的翅膀,进而活跃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值得注意的是,语言教学的趣味性在教学活动中要发挥得当,切不可哗众取宠,影响了正常的教学活动的进行。

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实施“因材施教”教学模式。作为学校和教师我们应当非常清楚地明白学生在学习上存在着能力和个性差异。用“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活动。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按照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特色将教学内容分为若干层次和模块,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进度实行差异化的教学。例如,对初级、中级、高级等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进行不同的考核要求,或设计针对性的课题教学模块,对于优秀的学生进行高的要求,水平较低的学生进行低标准要求,从而在整体上提高考核标准,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的进步。只有“因材施教”才充分体现教学中“以人为本”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充分变现自己的个性和能力,有机会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不断自信和自强,进而形成积极、主动的良好学习心态。

六、优化教学评价体系。改进教学评价体系,可以增加教师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改进教学质量。在这里我们可以采用学生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学生之间的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评价等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性和评价活动,让学生参与到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中的评价活动;例如对教材中理论是否符合实训要求,理论知识能否指导实际操作;对学生是否已经很好地学习和掌握了焊缝知识进行评价。在进行评价过程中要注意以什么方式来评价,要想达到什么样的评价目的。在评价活动中,值得注意的是要从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焊接教学质量为目的。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对学生进行恰到好处的提问和鼓励,诱导学生积极地探索知识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独立的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

总之,作为技术学校,我们要加强自身业务水平,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探寻新的教学方式和手段,进而为学生更好地服务。技术学校的学生是社会上技术工作人员重大的后备力量,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组成力量,只有加强培养他们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才能够让他们胜任技术型工作重担,从而把我国技术业务提高到一个层次水平上来,进而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作贡献。■

参考文献

焊接专业论文范文7

一、焊工学习识图课程的目的

在现代焊接的工程制造业中,都是按图施工生产。其中焊接图样是现代焊接工程制造业中的重要技术文件,是焊接加工和检验的重要依据,也是焊接工程界进行技术交流的通用语言,具有严格的规范性。作为技工教育培养的现代新型焊接高技能型人才,必须具备识图的能力。

二、焊工学习识图的基本任务

焊工学习识图的基本任务就是要学习焊接基本知识,了解焊接图样上的技术信息;要学习绘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要学习几何体或工程结构件的放样展开方法;要学习焊接图样中的焊缝表示及标注;要培养绘制焊接结构件图样的能力;要培养识读焊接图样的能力;要培养空间想象、构思的能力。

三、焊工识图的教学内容与方法

1.教学内容

(1)焊接基本知识。通过基本知识的学习,能熟悉焊接的相关术语、概念,以便其深入学习焊接的原理、材料、方法、工艺、检验等相关专业知识,促进识图学习。

(2)绘图的基本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投影作图基础、图样的表示方法及图样的绘制,使焊工掌握投影规律,得以强化其绘图技巧。

(3)几何体或结构件的展开画法。在生产中,有些焊接构件要先求出构件的真实尺寸和形状,才能号料及加工装焊,这就需要焊工,掌握构件放样和展开方法,解决生产过程中的实际问题。

(4)了解焊接工艺符号、焊接规范等知识。了解《钢质船舶建造规范》等各类专业规范和焊接工艺符号、图形、文字等,从而指导焊造出合格产品。

(5)零件图、结构图、装配图及技术信息的识读。各类图样是工程制造和质量检验的依据,是反映零部件结构、尺寸、技术要求的载体。焊工能看懂图样,理解设计意图,即可按要求完成焊接生产任务。

2.教学方法

(1)注重学习的内容。焊工识图是一项有系统、偏实用、重专业的基础课程。需要紧密联系焊接专业的原则,在内容安排上以焊接结构生产的识图、绘图为主线,针对焊接专业实际,选好教材,做到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并能实现教、学统一,有利于焊工的后续专业理论和实践操作课程学习。

(2)把握学习的步骤。可从机械制图为基础,到学习几何体展开,再学习焊接专业基础知识及焊接符号、规范、工艺等,最后学习焊接结构图的识读,完成整个识图课程学习。

(3)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借助挂图展示、课件动画、模型制作、实物绘制等讲练结合方式,训练焊工绘图技能、空间形象力,有效提高焊工的识图能力。

四、焊工识图的学习方法

1.掌握投影规律及绘图方法

焊工识图课程的核心内容是如何用平面的图形完整、准确、简捷地表达空间形体,由平面图形识读想象空间物体的形状结构。学习该课程的重要方法就是不断地“由物画图”和“由图想物”,既要想象物体的形状,又要思考作图的投影规律,逐步提高空间想象力和绘图与识图能力。

2.熟知绘图的国家标准

熟记常用的标准规定并在绘图的实践中严格遵守。熟练掌握常用符号、标记,并能准确理解和识别,对学习识图会有很大帮助。

3.做到学练相结合

学好本课程必须理论联系实践,多画图、多想、多练。每次课后须认真完成相应的练习,及时巩固所学知识。虽然本课程的教W目标是以识图为主,但是读图源于绘图,所以要读画结合,以画促读,培养自身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较高的识图能力。

焊接专业论文范文8

(江苏省徐州技师学院建筑工程系,江苏 徐州 221151)

【摘 要】以国家中等职业示范校建设为契机,焊接加工专业课程改革课题组在专业建设中结合江苏省区域经济发展和机械制造岗位群的岗位要求,参照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建立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中《焊工工艺学》和《焊接技能训练》分离现状,确立《焊接金属学》、《典型焊接方法实训》、《焊接结构与生产》、《金属材料焊接工艺》为核心专业课程,建立融“教、学、做”为一体的 “功能模块化,教学一体化”的以强化学生职业技能训练和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的新型课程体系。改革后的《焊接金属学》教材删减机械专业通用《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教材的繁冗知识点,使教材更具有实用性,更满足焊接加工专业学习的要求。

关键词 焊接加工;教材改革;教学设计;岗位需求

0 序言

我院的焊接加工专业是江苏省首批示范专业,2012年6月国家中等职业示范校建设第二批项目学校建设方案及任务书下达后,正式启动5个重点建设专业,焊接加工重点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建设改革随之启动。《焊接金属学》教材建设课题为焊接加工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下的子课题,2013年1月10日获批立项,于2014年1月结题,目前新编的《焊接金属学》教材已由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4年9月出版。

1 新编教材在本专业的能力目标定位

焊接主要对象是金属,“焊接金属学”课程因此是焊接加工专业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的核心主干课程,是培养焊接加工专业核心能力的基础性关键课程。课程特别强调工学结合、理论联系实际,将理论知识学习、课题实验、技能实训、产品实作、生产组织管理、团队协作精神等培养目标等有机结合起来,使用一体化教学模式组织教学,着重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包括:鉴别金属材料能力、甄选焊接热处理方法能力、选择工程常用材料的能力、处理简单力学性能测试和热处理性能测试的能力、具有分析金属的晶体结构、二元合金相图和铁碳合金相图的基本能力、具有初步的焊接热处理知识,并应用焊接热处理知识完成钢的焊接热处理能力、焊接冶金的基础知识和常见焊接缺陷的认知等知识。同时强化职业核心能力和社会能力,为缩短毕业生就业适应期、拓展毕业生长远职业生涯奠定坚实的基础。全面实现“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职业教育教学的目标。

2 国内现用教材的比较研究

2.1 现在没有技工院校适用的“焊接金属学”教材

结合焊接加工课程建设改革及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要求对焊接加工专业课程体系按一体化教学要求进行课程重建,仔细调研、研讨后发现焊接专业所需要的金属学、热处理及焊接冶金学等知识主要目前主要体现在《金属材料与热处理》及《焊工工艺学》两门理论课的教学内容里体现。现行的教材理论教学和实习教学各自独立进行,而焊接专业的学生学习基础普遍较差,大部分学生的认知特点是形象思维长于逻辑思维,实践学习长于理论学习,而且焊接专业的理论性强,内容较抽象,学生难以理解,使学生对学习焊接理论失去了兴趣,更不会利用理论知识去解决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随着社会产业的调整和职业岗位的不断变化,新工艺、新技术的不断应用,企业对焊接人才的要求从单一的技能型逐渐转化为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技术性人才。同时焊接技术的发展和高强钢的应用对焊接热处理的要求越来越高、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金属材料与热处理》作为工学类一门重要的必修课,其中热处理是过多讲授通用规程,针对焊接专业的适用教材没有,焊接热处理更只是粗线条的出现在焊接工艺规程中,现有教材远不能满足焊接技术对焊接热处理的应用需求,技工院校实用的焊接热处理教材没有。一体化改革使用模块化课程体系,《焊工工艺学》中的焊接材料、焊接缺陷的产生、焊接冶金基础知识更科学地归入本课程中。

2.2 现行的中高等学校教材理论性过强

金属材料及焊工工艺学是主干课,各高等学校研究较深入,成熟,历年来国家精品课程都有此课程的身影,但是作为本科教材及高职高专教材,它的编排更注重理论性,注重于金属结构的材料设计,更强调学科自身的系统性,专业性。理论性强,知识难度大,实践部分只是具体课题实验,直接实践焊接、热处理、铸造等实践部分尤其是技能部分甚少。对初中基础薄弱,知识储备贫乏的技校学生而言,理解较困难。教学方法历经改革,虽然理论日趋成熟,但直接搬过来使用显然和我们技工学校的,讲应用、重实用、高技能教育特点、优势不符。

2.3 现行的技工学校《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焊工工艺学》教材没有一体化模式

近年来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相继出版了任务驱动型、理实一体化的专业课程系列教材的开发,作为理论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开发有一定难度,在目前最新版(第五版)中一直未使用一体化模式

2.4 现行《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焊工工艺学》教材大都使用较滞后的国家标准

现行教材相关标准滞后,如力学性能指标采用淘汰的标准,容易对学生产生误导。钢材的国际化在课本上没有如何体现。又如金属的分类,金属的力学性能指标符号等(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最新版《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第五版)中使用的是GB700/1988、GB/T229-2002、GB2291994至今均被新国标部分或全部代替。其整体格式仍采用以往的章节分类,教学素材和以前的老版本改变不大,不能适应金属材料的现状及发展要求。

3 教材编写的依据及内容

3.1 本教材编写教材的原则

基于“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原则,结合《焊接加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焊接制造岗位职业标准》、《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课程考核标准》及技工院校课程教学改革及最新教要求,采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新教学模式,以一体化的形式进行编写。

3.2 本教材编写的依据

首先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为基础,“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要求,推进课程改革,加强教材建设,建立健全教材质量监管制度。深入研究、确定不同教育阶段学生必须掌握的核心内容,形成教学内容更新机制。”

其次编制合适的“焊接金属学”教材示范校焊接加工专业教学改革的迫切需求,传统的理论-实习分离的焊接加工专业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已不适应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以国家示范校建设为契机,对我校焊接加工专业进行教学模式和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制定适合的焊接加工专业一体化教学的课程标准,建立起与课程体系配套的一体化教材,对我校焊接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必将产生积极作用,更好实现“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职业教育教学的目标。

3.3 新编教材的内容

在焊接专业进行教学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的基础上,结合焊接专业教学的课程标准,建立与课程体系配套的《焊接金属学》教材,充分体现“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职业教育教学的目标。基于“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原则,实行一体化教材编写模式,分为上下两篇进行编写。

上篇为金属学及焊接热处理基础,涉及六个模块内容,模块一 金属的性能、模块二金属与合金、模块三常用金属材料、模块四焊接材料、模块五钢的热处理、模块六焊件热处理工艺基础。

下篇为金属熔化焊基础,共分为五个模块,模块七焊接区温度的变化、模块八焊接化学冶金过程、模块九焊接接头的组织与性能、模块十焊接冶金缺陷、模块十一金属的焊接性及其评定。下篇与上篇有效配合,补充了课程体系一体化后,焊接基础理论知识的缺乏,使看似抽象的焊接知识有了理论支持,使教师更好教,学生更易学。

3.4 教学内容的系统化

一体化教材内容的开发充分结合企业生产,整合现有教学内容,适当增减焊接加工一体化教学改革把《焊工工艺学》分解为7门一体化课程,其中《焊工工艺学》焊接冶金的基础知识,金属学知识是讲授焊接冶金及焊接缺陷的先行知识,把这些章节知识加入新编教材中讲解,承接性更好,学生更易循序渐进地接受。

增加焊接冶金方面知识,《焊工工艺学》中焊接冶金部分知识讲解不充分,通常学习本章节时《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还没开始学,导致学生无法理解本章内容,降低了学生的焊接理论水平,以上篇的金属学知识为铺垫,必将大大提高学生对本节知识的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焊接理论水平。增加焊接缺陷知识,使课程内容更完整,专业知识更系统。适当补充基础化学知识,整体减少理论课程总门数与课时,实践省技工管理规范理论课与实训课比例进一步改革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金属材料与热处理[M].5版.全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机械类通用教材.

[2]李献坤,兰青,主编.金属材料与热处理[M].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机械设计制造类专业.

[3]崔忠圻.金属学及热处理[M].机械工业出版社.

[4]徐恒钧,等.材料科学基础[M].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焊接专业论文范文9

×年是国家政府机构改革不断深入的一年,也是企业改革改制继续进行的一年。中国焊接协会面临着一些机遇和挑战。我们从促进焊接技术发展,为企业、为政府服务方面积极开展工做,努力发挥桥梁和纽带的作用。现将××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完善组织建设,搞好协会的基础性工作

、完成个分支机构(代表机构)登记工作和个分支机构申请工作

×经过年中国焊接协会分支机构和代表机构复查登记工作,年月有个专业(工作)委员会领取了民政部发放的“社会团体分支机构(代表机构)登记证书”。

×对后来成立的经销工作委员会、汽车专业委员会、管道焊接工作委员会、机车车辆专业委员会,准备相关资料,通过相关程序向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和国资委提出申请,现等待审批。

、完善和规范了对分支机构(代表机构)的管理工作

×为了完善和加强中国焊接协会对分支机构(代表机构)的管理,中国焊接协会秘书处起草制定了中国焊接协会分支机构和代表机构换届改选工作条例,以及各分支机构和代表机构的工作条例。

、成立机车车辆专业委员会

×随着我国铁路建设的高速发展,机车车辆制造行业形势大好、呈欣欣向荣局面,一些机车车辆制造企业纷纷要求加入中国焊接协会,迫切希望中国焊接协会筹建机车车辆专业委员会。协会秘书处年开始筹建机车车辆委员会工作,经过对全国机车车辆行业调查、推荐委员候选人、征求单位意见等程序,考虑到企业规模、地域、候选人职务、以及覆盖面等因素,经筹备委员会审查和讨论,确定了由人组成的机车车辆专业委员会,并于年月日在无锡召开成立大会,选举出了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和秘书长。

二、发挥行业作用,积极组织编制《中国焊接行业-发展战略》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非常迅速,政府的宏观调控需要行业协会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建议,这也是行业协会的责任和义务。根据院士建议和协会工作安排,组织力量编制焊接行业发展规划是年协会的重要工作之一。焊接协会与学会共同于年月日在北京召开资深焊接专家高层会议,又于年月日在北京召开焊接行业发展战略高层研讨会,专门研讨编制焊接行业发展战略工作。目前已经做了如下工作:

、编写两个报告

×秘书处在收集现有资料的基础上,编写了“焊接行业现状和存在问题”和“中国焊接行业的现状、发展及展望”,这两篇报告已在中国焊接信息网上刊登。

、翻译篇国外焊接方面的报告

×秘书处组织有关人员翻译了美国和日本焊接学会关于焊接技术和焊接行业的报告,共篇,并在中国焊接信息网上刊登。

、网上开辟焊接行业发展研讨专栏

×在中国焊接信息网上开辟焊接行业发展研讨专栏,包括林院士的报告、翻译的报告、调查报告,以及焊接调研提纲。

、组织编写焊接技术和焊接行业两方面的发展规划

×从焊接技术发展和焊接产业发展两方面编制整个焊接行业的发展规划,焊接技术发展规划内容以焊接学会个专业委员会为主,焊接行业发展规划内容以焊接协会个专业(工作)委员会为主。于年月两会秘书处给协会和学会各委员会主任发出了“关于编写焊接行业发展战略的通知”,通知要求各专业委员会做好本委员会所在领域的发展规划工作,内容包括现状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先进国家的差距、未来年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应当采取的战略对策及措施、预期的结果。

三、开展行业活动,积极推动焊接行业发展和技术进步

、两会理事长联席会议

×中国焊接协会、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焊接学会年度两会理事长联席办公会议于年月日在北京召开。两会正、副理事长、秘书长、顾问及秘书处工作人员共计人参加了会议,部分在京参加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焊接学会技术委员会的专业委员会主任列席了会议。

×会议主要确定了如下工作:

×⑴第三届中国焊接活动周将于年月间在上海举行,会期五天,活动周安排三项主要内容:第十一次全国焊接学术会议,主题为“世纪焊接新技术、新战略”;中国焊接协会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第十届北京—埃森国际焊接与切割展览会(上海)。

×⑵同意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关于“第十届北京—埃森国际焊接与切割展览会(上海)”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焊接学会和中国焊接协会共同举办的提议。

×⑶要求两会秘书处在林尚扬、关桥两院士所做工作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各位专家的意见,组织人力早日完成《中国焊接行业-发展战略》。

⑷在高校焊接专业改革和科研院所改制的形势下,两会应积极主动促进焊接学科发展,积极推动各类焊接人员队伍建设工作,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两会秘书处应会同有关部门一起商讨如何建立焊接学科知识体系,出版系列焊接专业基础知识学习教材、焊接手册以及其它焊接专著。中国焊接协会年度工作总结

R>×⑸筹划开展焊接人员的国内资格认证工作。确定焊接人员认证体系,制定焊接人员认证的总则,准备材料,争取国家有关部门的授权,确定知识范围和考试大纲,编写各种学习材料与考试题库。

×⑹鉴于目前编写中国焊接发展史难度较大,可以考虑请各位老专家撰写回忆录,同时编写建国以来的焊接行业大事记。

×、中国焊接协会理事长会议

×中国焊接协会年度理事长工作会议于月日在北京召开。副理事长张彦敏、张振宇、于庆胜、黄金河、高照杰,总顾问孙玉鼎、王泽万、罗其荣出席了会议。常务副秘书长王麟书、副秘书长高增福列席了会议。会议由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彦持。

×会议原则上通过了“中国焊接协会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及理事会换届改选工作计划”和“中国焊接协会第五届理事会理事名额分配方案”,就中国焊接协会第五届理事会理事长候选人问题进行酝酿和磋商,并达成共识。会议要求协会秘书处做好“中国焊接协会换届改选工作条例(讨论稿)”的会后征求意见工作。

×会议认为协会秘书处应逐步实现职业化和专业化,并就加强秘书处日常工作的组织和领导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会议要求协会秘书处做好中国焊接协会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和理事换届改选的筹备工作,落实大会期间的专题报告。在理事会的工作报告中,除了总结前届理事会工作,应将重点放在开拓今后理事会工作的新思路上,并建议把抓好国内注册焊接工程师资格认证的授权准备工作作为下届理事会工作的重点。

、焊接专家高层会议

×中国焊接协会、学会组织的资深焊接专家高层会议于年月日在北京召开。陆燕荪、潘际銮、关桥、林尚扬、徐滨士、田锡唐、吴林、陈丙森、史耀武、陈伯蠡、张文钺、殷树言、蒋立培等专家参加了会议。协会理事长张德邻、副理事长宋天虎、秘书长张彦敏出席本次会议。

×会议由张彦敏秘书长主持,林尚扬院士向与会专家介绍了中国工程院咨询项目《我国制造业焊接现状与发展战略研究》总结报告的主要内容,各位专家就我国焊接学术及行业中长期发展战略问题进行了讨论。

、焊接行业发展战略高层研讨会

×焊接行业发展研讨会于年月日在北京召开。出席这次研讨会的代表包括中国焊接学会、中国焊接协会的正、副理事长、顾问、各专业委员会主任及特邀代表共计人。张彦敏秘书长主持了这次研讨会。

×这次会议的主题是:“建设焊接强国的挑战与需求”。林尚扬院士做了指导性的发言,他结合美国商务部年月出台的关于保持美国制造业竞争能力的报告内容,强调指出中国已被视为美国未来强大的竞争对手。我们必须面对现实,共同应对面临的各种挑战,将我国的焊接事业“做大做强”。关桥院士特别提到焊接发展落后于国民经济发展的严峻形势。他希望对此应予以高度重视,正确引导焊接工业界把握住行业发展的大好时机,向焊接强国迈进。

×与会代表在认真研究秘书处提交到会议的有关报告的基础上,进行了广泛、深入地讨论。大家认为,在进入世纪之初,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并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大潮之际,开展焊接行业的发展规划研讨尤为必要。并在以下方面达成了共识:

×⑴人才培养是焊接行业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

大家一致认为焊接专业人才的培养是关系焊接行业发展的重要问题。比较突出的矛盾是:企业很难吸引高学历、高素质的焊接专业人才。我国目前实行的这种通才教育体制为企业的培训投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亦为未来焊接专业人才的贫瘠带来了隐患。这些问题应当在未来的发展战略中做重点考虑。

⑵世纪对焊接的需求多元化

×与会代表对此做了一些预测,认为未来的焊接发展需求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可持续发展、节能、节材、环保、生产效率。因此,焊接行业应注重高性能焊材和设备的开发与应用,特别要考虑高效能化、绿色化焊接技术的推广。

⑶科研工作面临危机

×我国焊接行业仍存在产学研相互脱节的问题,焊接行业在引进、吸收、创新及关键技术的研发方面也都暴露了一些问题。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在整个创新链中研究、开发、成果转化和应用中,尚未发挥其主导作用。我国科研体制的改革迫使科研院所把主要精力放在产业上,追求经济总量及效益,侧重于短期内见效的项目,而忽视共性技术研究、基础性研究和前瞻性研究,这对今后我国焊接的技术进步造成很大影响。此外,在科技投入的机制方面,我们亦面临着诸多问题。

⑷未来焊接技术发展方向有更高的要求

×焊接制造过程的“不落地运动”,强化自动化、集成、高效、优质、降低成本等将成为今后技术发展的主流,而在前沿领域或可能有所突破的技术包括材料和焊接性、过程模拟和过程的自动化控制等。

、全国焊接材料行业协会会员扩大会暨原辅材料订货会

×为了使焊接材料行业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年月,中国焊接协会焊接材料专业委员会与中国电器工业协会焊接材料分会及国家焊接材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共同在湖南举办了“全国焊接材料行业协会会员扩大会暨原辅材料订货会”,有多家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大会邀请青岛钢铁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李仪刚副总经理做了题为“近期钢材市场分析与展望”的报告,邀请吉林铁合金有限公司技术中心李景春副主任做了题为“铁合金现状及发展分析”的报告,邀请青岛东岳泡花碱有限公司成群善总经理做了题为“水玻璃与电焊条”的报告。此外,中冶集团建筑研究总院焊接所唐伯刚教授从专家的角度介绍了国内钢铁和铁合金情况,分析了有关钢材和铁合金价格走势,提出了我国焊材价格的对策和建议。

×为方便与会代表交流和沟通,大会安排了分组讨论和原辅料订货洽谈活动,大家对行业发展和协会工作提出了很多好的建议和希望。

×这次会议对焊接材料生产企业在制定发展计划、确定市场战略等方面,提供了参考依据,具有很强的时效性。

、全国气体保护焊实芯焊丝生产及应用研讨会

×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国气保护实芯焊丝的技术进展,满足用户需求,中国焊接协会、焊接学会和国家焊接材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于年月在常州共同主办了“全国气体保护焊实芯焊丝生产及应用研讨会”。参加会议的代表来自焊丝生产企业以及锅炉、压力容器、汽车、摩托车、管道、重型机械等行业的焊丝大型用户,此外还有焊丝设备生产厂家、相关产品生产厂商、钢厂及科研院所等。会议正式代表人,参加第一天会议的约有人。

×会上,焊丝生产厂家介绍了我国焊接材料产品生产情况;交流了焊丝的生产技术经验;用户介绍了实芯焊丝的应用情况和对今后焊丝发展的建议;与会代表参观了常州华通焊丝有限公司。

×这次会议在供需双方搭起了沟通的桥梁,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探讨了我国焊丝生产现状、市场需求、存在问题、今后发展等问题。代表们建议要经常举办类似的研讨会,把我国焊接推向一个新阶段。

、全国埋弧焊焊剂生产及应用研讨会

×为了推动我国埋弧焊焊剂的技术进步,满足市场需要,由中国焊接协会、中国电器工业协会、焊接学会和国家焊接材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于年月在

锦州共同召开“全国埋弧焊焊剂生产及应用研讨会”,来自焊剂生产企业、锅炉、压力容器、管道、重型机械等行业的多家单位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焊接协会高增福副秘书长和焊材质检中心吴振祥副主任主持会议,焊材质检中心李春范常务副主任做了“中国的钢材与焊材”报告,报告概述了我国钢材的发展、消费和价格情况,对焊材的生产、产品结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锦州天鹅焊材股份有限公司何少卿副总经理做了“焊剂发展及应用概况”报告,报告详尽介绍了烧结焊剂的发展概况、产品特点、生产工艺、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中冶集团建筑研究总院唐伯钢教授介绍了国外焊剂的专利情况,探讨了焊剂发展方向;大会还邀请了焊剂生产企业的代表就焊剂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做精要发言,邀请了焊剂应用企业代表就焊剂使用状况做了专题发言,提出了产品结构、质量水平、供货等方面的有益建议。会议代表还参观了锦州天鹅焊材股份有限公司。

×这是多年来专门以焊剂为专题召开的研讨会,这次会议将对我国焊剂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机车车辆行业焊接技术专题研讨会

×中国焊接协会机车车辆专业委员会是在我国铁路建设的高速发展的形势成立的,在这个委员会成立之初,我们发现,在众多的机车车辆制造企业中缺少焊接信息的沟通和焊接技术的交流。因此为了进一步推动机车车辆行业焊接技术的发展,加强本行业学者及工程技术人员的交流与合作,中国焊接协会机车车辆专业委员会于年月日在珠海召开“机车车辆行业焊接技术专题研讨会”。

×来自机车车辆行业个单位位代表参加了会议,机车车辆专业委员会主任王炎金主持会议,协会常务理事王林受协会委托代表协会讲话,并以培训工作委员会主任身份代表协会的其他委员会表示祝贺。哈尔滨焊接研究所副所长王国栋作为特约代表发表讲话,表达了焊接同仁共同研究、发展、壮大焊接行业这一共同愿望。

×会议研讨交流了机车车辆制造中所涉及到的焊接技术和应用问题,特别集中交流了铝合金车体制造技术,会议收集论文篇,并在《焊接》杂志出专刊。

×会议还邀请哈尔滨焊接培训中心副主任王林做“机车车辆行业焊接生产制造企业认证体系()介绍”。奥地利代表在会上介绍了国外机车行业应用的焊接设备。会上,大家还探讨了机车车辆行业的现状,存在问题,未来年发展方向和目标,应当采取的对策和措施。有人提出,在机车车辆行业能用焊接专机解决问题,就不用焊接机器人,因为成本太高;对于没有标准和规范的,如铝合金焊接,我国能否制定一些标准;行业协会应发挥更大的作用,如组织人员了解国际前沿动态。

×与会人员普遍感到,参加这样的会议有很大收获,希望协会能更多地组织这样的活动,使焊接技术人员有更多交流和学习的机会。

、中国焊接协会理事扩大会议

×中国焊接协会四届四次理事会于年月日在北京召开。

、其他专委会活动

×工业锅炉专业委员会于年月组织了委员会委员会议,就当前工业锅炉发展、锅炉等级化、生产自动化、环保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中国焊接协会焊接设备专业委员会与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焊技术专委会于年月在广东召开了焊接学术交流会,会上有位焊接专家、学者做了精彩的技术演讲和技术报告。收到篇论文,评选出篇优秀论文,编辑出版了《电焊机》专刊。与会代表就就电焊机行业当前的热点问题进行了交流,代表们在会议期间参观了焊接博览会,观看了焊接精英技术演示。

××管道专业委员会联合会员单位进行技术开发工作,针对管道工程建设进行一些具有较高科技含量和应用价值的科研项目,如高钢级钢管(×管线钢)、双相不锈钢、建设用钢等的工程材料、焊接材料、焊接工艺、焊接设备等成套技术研究等项目。组织参与×技术交流会、高强度管线钢技术交流会、施工技术交流会等。

××船舶专业委员会与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焊接分委员会于年月在济南召开学术交流会,有篇报告在会上交流,会议确定了中国焊接协会造船专委会和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焊接分委会今后将联合活动,积极组织国内外船舶焊接新技术的交流活动,大力推广应用船舶高效焊接技术、促进我国船舶焊接技术由粗放型向智能型的焊接机械化方向发展。

四、抓住重点,做好对政府和企业的服务工作

⒈筹备组织我国焊接企业走出国门参加国际焊接展览会

×年,秘书处充分利用有关优惠政策,与有关学会共同积极组织我国焊接器材生产企业参加年第十六届德国埃森焊接展览会,在德国埃森展上专门开辟中国展区,积极推动中国焊接生产企业出国参展,参与国际竞争,目前已有家公司正式报名,预定展位约平方米。

、继续办好焊接信息网,从有关行业组织的网站获取信息

×协会创办的中国焊接信息网站,经过几年的努力,已初具规模,取得较大成绩。

×网站数据承载量达到近兆空间,每天访问量超过人次,是目前国内焊接专业的最大网站。网站处于每日更新页面状态,还开辟了焊接论坛两个新栏目,即北京埃森展览会主体论坛和王老师说焊接,论坛注册会员多人,每日访问量超过人次。学术期刊数据库分别增加了多条学术期刊纪录,总信息量达到余条。网站电子刊物《焊接快讯》发行量超过份,总发行量达到万份。

×、国际焊接工程师培训与认证工作取得进展

按照国际焊接学会的要求,由中国焊接协会和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焊接分会共同组建了中国焊接培训与资格认证委员会,已被授权按照国际标准和规范进行“国际焊接工程师”的培训和资格认证工作,在焊接工程师资格认证和焊接人员培训方面积累了大量的经验。作为这一培训的专门机构——哈尔滨焊接技术培训中心,已先后在全国举办了各类培训班。从年中期审查以来,举办了期国际焊接工程师过渡培训班,名学员,颁证份;期国际焊接工程师正规培训班,名学员,颁证份;期国际焊接工程师可选途径培训班,名学员,颁证份;共计颁发证书份。期国际焊接技师过渡培训班,名学员,颁证份;期国际焊接技师正规培训班,名学员,颁证份;共计颁发

证书份。期国际焊接技士培训班,名学员,共计颁发证书份。先后有一千二百多名学员参加了培训,这些学员来自不同行业和领域,具有非常广泛的代表性。截止目前,共有名学员获得国际焊接工程师证书,名学员获得国际焊接技师证书,名学员获得国际焊接技士证书,颁发证书总数为份。

为了使焊接工程师资格认证在国内大面积推开,协会××年对国内有关工程师资格认证情况进行了初步调查,我国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和注册电器工程师的资格认证工作已经启动,由人事部和建设部共同行文,授权中国机械勘察设计协会从事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的资格认证工作,授权中国电力勘察设计协会从事注册电器工程师的资格认证工作。中国焊接协会是从事焊接生产制造的全国性行业组织,有能力、有责任担负起这一工作。这项工作已经制定出工作计划,并作为明年重点工作实施。

、建立焊接专家数据库

为了充分发挥行业组织的作用,发挥焊接协会人力自资源优势,参与相关工程建设,更好地为企业服务,中国焊接协会开始建立焊接以及与焊接相关的专家数据库。可以为急需人才的企业推荐焊接技术人员、为需要焊工的一些焊接工程提供焊工和相关人员的信息。并希望随着今后市场的需求,不断完善此项工作。

、搞好中国焊接发展大事记的准备和组织工作

×为了总结我国焊接技术发展的历史和新中国成立到现在多年来,焊接科研开发、焊接器材生产、焊接技术应用、焊接教育培训、焊接标准等各个领域的发展历程,两会原计划组织编写中国焊接发展史。考虑到目前我国焊接行业的现状,经年度理事长联合会议决定,以编辑、出版中国焊接发展回忆录和中国焊接发展大事记形式进行此项工作。

焊接专业论文范文10

关键词:焊接;人才培养;探讨

中图分类号:G718.5;T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309(2011)01-46-02

近几年来,焊接技术已经涉及到了工业建设的方方面面,焊接技术专业涉及到材料科学、工程力学、电工电子技术、自动控制、计算机等多门基础学科,属于多学科交叉的边缘学科。新形势下如何构建专业课程体系。加强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如何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技术人才?对这些问题进行认真思考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对促进学校品牌专业、特色专业的建设,培养适应社会需要、基础扎实、能力强、素质高的工程实用型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焊接在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具有十分广泛的应用,现代化的经济建设需要大批的焊接技术人员和高等级的焊工。技术院校焊接专业承担着培养这类人才的重任。只有不断探索、不断地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才能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培养出大批合格的焊接人才。

焊接专业是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结合的专业,操作技能要求很高,就业上岗都必须持有等级证书和上岗证,为了提高学生专业技能、职业技能水平、就业竞争能力等综合素质,应该在保证理论教学的基础上。不断加大对焊接专业实践技能实训力度,尤其重视实践、实训的革新,不断创新。经过多年的不断探索和实践。岳阳工业技术学院在焊工技能人才培养方面总结了一些经验和方法供大家探讨。

一、提高课堂教学水平。保证学生学习质量

(一)分级教学,保证教学效果

技术学院的学生来源往往是初高中毕业生中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学过程中要开展调查研究,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分级教学的方法。针对高中毕业类学生提出不同要求。针对初中毕业类学生把学生分成基础较好类和基础较差类,分级开展教学活动。例如在讲解《焊工工艺学》课程中的“常用弧焊电源”时。对基础较好的学生则要求掌握常用弧焊电源的工作原理和故障分析与处理的方法: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要求是基本掌握常用弧焊电源的型号和含义,只要求基本理解常见弧焊电源的电流调节方法、步骤、常见的弧焊电源的技术参数。

分级教学是针对不同水平采取不同的教学要求,并不是对基础差的学生放低标准,而是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当达到一定要求时,再提高标准。这样,既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水平,也能保证学生学习质量。

2.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教学中,努力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学习专业技能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对于理论知识。重要的是实用、够用、理解,不求高深,但求能用。在实践中再反馈理论教学,采用案例教学法,集实际案例于理论中,在实践中学理论。在理论教学中结合案例。有效提高理论的理解、运用。在实训中。大量采用项目实训方法,将所学知识结合实际工程项目,对学生就一门课程的实践技能进行综合实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通过总结把复杂问题的解法条理化,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只有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充分与企业需求接轨,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采用了好的教学方法,还需要良好的现代化教学设备与之相适应。在焊工技术专业教学中。专业工艺课实质就是技能操作指导课,由于受到学院条件的限制。不可能每项实训设备都能达到目标要求,在实训过程中,尽量利用好多媒体设备,通过视频、音频及3D模拟等手段,了解焊接过程。达到学生学习目的。

3.优化教学内容。更新补充新知识

焊接技术专业涉及学科多、内容广。目前。职业技术学院的教学计划教学课时十分有限,对全部内容进行精讲是不可能的,但对于主要专业课程不进行重点教学也是违背专业培养目标的。因此,在教学之初,应该精选内容,对基础专业课程要重视对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的理解。对工程实际紧密相关的。要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重点精训。这样,可以在保证教学内容的基础性与概括性的条件下,培养学生独立操作的技能。

在进行教学的同时,对科学技术发展的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焊接技术发展的新动向。教师可以从多渠道获取相关专业领域的最新信息和最新发展动态,使课堂讲授的内容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先进性。用新知识、新观点充实和丰富教学内容。

二、不断加强实践实训教学

作为一门实践性强的学科,加强实践实训尤为重要。实践教学对培养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及工程实践能力意义重大。因此。应该多鼓励学生尽早进行工厂实验实习。认真书写实验报告。对于综合性的实训。应根据实验题目。由学生自己制定实训方案,认真分析并写出相应的论文性的实验报告。

1.逐步开设设计型、创新型实验

设计型实验是考察学生创新、设计能力的实验,要求对基础知识十分了解,并能在现在的技术前提下,综合应用理论知识去分析、解决、研究问题的能力。这样能使学生更为系统地掌握相关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思路和能力。

2.注重对学生细节的培养

大家都知道。我国正成为世界的加工中心,需要越来越多的技工、技师、焊工,很多行业都离不开焊工,焊工专业毕业的学生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但在实践操作过程中。一些学生操作动作不规范,显得毛燥,操作手法粗糙,动作的规范程度和标准具有一定的差距。因此,在强化训练时,必须让学生养成标准化、规范化的习惯,注重细节,追求完美,努力做到最好。

三、加强校企合作

与企业合作,根据企业需要定制人才的方式是西方发达国家职业学院的特点。加强校企合作,合作开展实习实训。这种校企挂钩创办实训基地的模式,一方面,使学生通过在企业的实习对工厂有了较全面的认识。加强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为学生以后走上工作岗位后尽早地适应工厂的环境打下了基础。另外还可以为学院提供实践教学场所、实践设施和实践指导教师等。在节约经费方面也起到了一定作用;另一方面。学院通过输送优秀毕业生、提供劳动力、帮助培训、开展技术开发等途径和手段为企业服务。从而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建立起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既加强了企业与学院的联系。又为企业创造了财富。

四、全面实施技能考证制度

面对市场经济大潮和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急需,技术院校焊接专业学生如果只有一张毕业文凭是不行的,是不符合培养“一专多能”、“可工可干”复合型人才要求的。为强化实践教学,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必须推行“多证制”的新的就业机制。即在学生毕业前,经过一定的训练。通过职业技能鉴定,来获得职业技能资格等级证书。把获得技能证书作为毕业的一个条件来要求,鼓励和要求学生积极参加技能考证。做到毕业证和技能证同时拥有。有效提高学生就业率。

五、重视师资培训

焊接技术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对焊接专业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教师拥有较深的理论知识,还要有高超的操作技能。目前,技术学院焊接专业的教师基本上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理论型教师,从学校毕业之后没有经过企业工作。直接来校任教的,这些人员有些是学焊接的,有的是从其他加工专业转过来的。大都缺少实践技能。教学时只能从理论上讲解,甚至照本宣科。教学有很大的局限性。二是实践型教师,主要由工厂的焊接技术工人转调而来,他们有很高的操作技能。但缺乏系统的理论知识。由于教师的原因。学生在学习中不能将理论与实践技能有机地结合起来。很多问题得不到解决。而焊接是一项发展迅速的技术,特别是近年来由于电子技术的发展,新的工艺和设备不断出现。使教师原有的知识水平变得更加落后。因此,迫切需要一批既有系统理论知识又能熟练掌握操作技能的一体化教师。这就需要对现有的教师进行培训,不仅要学习理论知识,提高操作技能,还要不断学习新技术、新工艺。了解焊接技术的发展方向,为培养优秀的焊接技术工人做准备。技术学院应努力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需要努力增强专业理论知识、焊接操作技能经验、责任心。正确引导学生们在练好基本功的同时,悟出成熟的技能和操作方法。

参考文献:

[1]雷毅、王勇、崔学政,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改革与实践探索[J],石油教育,2006,81-83

焊接专业论文范文11

【关键词】焊接专业;教学改革;人才培养

焊接专业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机械、电子、工程力学、材料科学、电工电子技术、自动控制、计算机等方面的内容,属于多学科交叉的边缘学科。我国焊接专业人才的培养从1952年至今,经历了50多年的改革发展,已初步形成了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并具有一定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但由于焊接专业比较复杂,相关教学机制不健全,导致我国焊接人才不足。

一、中职焊接专业的教学现状

目前,国内开办焊接专业的职业院校不少,但是经笔者调研发现目前中职焊接专业教学状况并不能令人满意。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教学方法落后

归纳目前各职校机械专业开设的专业课程,它们大致可分为两部分: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然而,这些课程都存在要求高、课时紧,大部分知识点具有专业性强、理论性强并且实践性强等特点。

目前大部分教师在实际课堂教学中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即通过讲述、板书、模型、挂画、画图、练习等方式来完成教学任务,这种单调枯燥的“纸上谈兵”式教学模式,严重挫伤了职中学生原本就脆弱无比的“专业兴趣”,长此以往,很多学生会开始厌学、逃学甚至弃学。

2.课程设置不合理且脱离实际

目前我国多数中职焊接专业院校的课程设置仍然缺乏整体性,各门课程之间缺乏沟通,有时还存在教学内容重复的问题。另外,课程的设置于与企业实际相脱节,导致学生难以跟上时代潮流。

3.教师知识结构有待改进

我国中职焊接专业的授课教师在知识结构、观念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年龄较大的教师不同程度的存在教育理念落后,与社会发展潮流脱节的现象,具体表现为对新理论、新设备、新技术不了解。年轻的教师虽然观念比较先进,但是缺少实践经验少,实践能力往往落后于理论知识。

4.教材更新缓慢,内容难教、难学

中职焊接专业的教材使用周期一般来说都比较长,由于一般教师备课时按照教材内容展开教学,导致教学内容更新比较慢,学生所学知识与市场需求不吻合,使得毕业生难以满足企业工作需要。另外,课本内容繁琐,理论性强,再加上缺乏实际教学项目作为支撑,导致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怪现象。

二、职业学校焊接专业教学改革的构建

1.以培养学生自身能力为中心

职业学校旨在培养专业人才,因此必须根据社会要求量身培养相应的实用人才。对于焊接专业而言,学生的实践能力是一项最关键的能力,因此,职业学校必须积极开展实践教学,同时应该确保实践的有效性和充分性。

2.密切联系市场

中职焊接专业在培养焊接人才时应该与市场紧密结合起来,与相关企业联系在一起。学校在课程的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要听取相关用人单位的意见和建议。只有这样才能够培养出符合社会和企业要求的人才。

3.理论与实践并重

理论是实践的指导,因此,必须重视理论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每一阶段教学任务结束都要进行阶段性的测试,以确保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扎实掌握。在注重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要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

4.将产、学、研三者有效结合在一起

职业学校要想实现自身的教学目标,就必须使产、学、研三者有效结合。职业学校应该充分利用校内资源和校外资源,通过校企合作建立自己独特的开放式培养专业人才的模式。

三、中职焊接专业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

中职焊接专业教学中存在各种问题,导致我国焊接人才短缺,不能满足市场要求等问题,因此迫切需要进行改革。由于焊接专业对技术和理论的要求都较高,因此,改革方案要解决当前焊接专业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相脱离的问题,如何把理论知识快速有效的溶入实践当中去,是我们在教学改革中需要思考的问题。

1.教学模式的改革

原来中职焊接专业在教学过程中理论与实践是分开教学的,学生奔波于实验室与教室场。这种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因此,针对这一问题,需要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我们主张进行“现场”教学,即把教、学、做融为一体。使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同时注重采用启发式教学,禁止老师搞“一言堂”,减少纯理论知识空洞讲解,要以“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为主,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领会知识,从而增加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授课方式的改革,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互动,讲解内容要简洁、明了、突出重点。

2.注重教学内容的整合与更新

教学内容直接决定了教学质量的好坏。要想提高专业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就必须优化整合焊接专业的教学内容[1]。针对中职焊接专业教材更新缓慢的问题,中职焊接专业的教师应该与时俱进,时刻关注科学前沿,掌握学科的最新动态,并及时反映给学生,使学生能够及时了解新知识、新技术、新理论。从而使课堂教学内容与实际发展紧密相连。另外,针对焊接专业教学时间少、学习内容多的难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突出突出重点,解决难点。在教学过程中要把重点放在传授方法和技巧,而不是让学生死记硬背基本知识、原理、概念等,要让学生自主地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其他内容的学习,帮助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

3.增加各种设计型和创新型的实验

焊接专业与其它技术性强的专业相同,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要求较高,这就要求职业院校必须增加实践课程的数量,并且要注重提高实践课程的质量。从教师方面来说,在开展实验教学时,老师应该尽量放手,除了进行必要的指导和修改之外,要鼓励让学生自主操作,独立完成实验。从而使学生更加系统的掌握焊接知识。在实践课程当中,老师还应该注意学生对相关设备的操作情况,及时对学生进行积极地引导,从而为学生将来踏入社会参加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4.开展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实践岗位

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让企业为学生提供实习岗位,从而使学生获得实践的机会。把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生产中,从而使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深化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为学生将来的就业、更好的适应社会打下坚实基础[2]。

参考文献

[1]吴志亚.五年制高职焊接专业教学改革的探索[J].教学改革,2008(26):42.

焊接专业论文范文12

关键词:自动化焊接设备;工程机械制造;自动化焊接专机;焊接机器人;焊接电源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G43 文章编号:1009-2374(2016)14-0045-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6.14.023

工程机械制造业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一环,无论是从国家战略角度,还是市场经济角度,加速工程机械制造企业的发展都是重要的战略目标。在这种环境下,要想成为行业的领军人物和领跑者,如何应对自动化焊接设备这项机遇和挑战成为企业成败的关键。本文将就自动化焊接专机和焊接机器人作为切入点,进行结构及特点上的比较分析,并对自动化焊接设备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简单讨论。

1 自动化焊接设备

1.1 自动化焊接设备概述

焊接自动化是指将自动化、智能化的控制系统和焊接工具有机结合,如焊接胎夹具、装夹定位和运动系统等,实现效率、质量的大浮动提升和人工等成本的降低,主要应用于大规模的批量生产。自动化焊接设备主要常用设备包括自动化焊接专机和焊接机器人等。自动化焊接专机和机器人的使用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提升了制造质量,同时也减轻了工人的工作量和工作强度,最为重要的是自动化设备的应用实现了二十四小时的连续稳定工作,极大程度地代替了人工劳动。在工程机械、矿山机械和船舶制造等需要广泛应用焊接技术的行业,自动化焊接设备的应用是一项重大的科技改革,起到了提高企业生产能力的决定作用。

1.2 自动化焊接设备的主要特点

自动化焊接设备主要具备以下四个特点:

1.2.1 大型化、组合化。目前已研制成功多种大型的自动化焊接设备,用于大型或中型的焊接结构生产中,如中重型厚壁容器焊接中心、箱型梁焊接生产线、集装箱外壳整体组装焊接中心等。有些大型的焊接中心占地面积可达整个车间。

1.2.2 数字化、智能化。焊接过程中的数字化、智能化的实现要复杂得多。数字化、智能化控制不仅需要考虑到焊件接缝装配间隙的误差,还要考虑到焊件的形状和焊接过程发生的热变形等,因此对传感技术的要求特别高,同时还需要先进的自适应控制系统作为技术支持。针对复杂程度较高的焊接工作,甚至还需要计算机软件的辅助。

1.2.3 高精度、高质量。一般来说,焊接机器人和焊接操作机行走机构的定位精度在0.1毫米之内,与焊接机器人配套的焊接变位机的定位精度在0.05毫米以内,因此自动化焊接设备一直受到大型工程机械制造企业的青睐。

1.2.4 管控一体化。利用多种计算机软件,通过局域网将生产、制造的管理系统实现自动化控制,实现脱机工作和远程监控等,在出现故障时,也可以通过自动化的管控实现诊断和维修。

2 自动化焊接专机与焊接机器人的比较分析

2.1 自动化焊接专机的结构及应用

2.1.1 自动化焊接专机结构。自动化焊接专机主要由焊接系统、机械系统和电气控制系统组成。需要人工或机械手来上下工件,通过焊接夹具完成工件的固定和定位,并自动启动电源的电弧,自动送丝、自动移动、自动退回,人工或机械手再取下工件。焊接系统包括焊接电源和焊枪,机械系统主要由床身机构、工装夹具、工件辅助支撑机构、焊枪微调机构、焊接工件和焊枪移动机构组成。电气系统主要控制夹具的装夹和定位,焊机的启动和停止,焊枪或工件的运动,输送装置等。

2.1.2 自动化焊接专机的应用。自动化焊接专机主要采用双丝焊接,如在推土机的生产中,可以应用于主臂焊接、车架的主焊缝等。焊接专机的使用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一般为人工单丝焊接的2倍,此外同人工焊接相比,焊接专机焊接的焊缝没有断弧,且双丝焊接的熔深比较深,因此提高了焊缝的力学性能。自动化焊接专机自适应控制类专机,是一种自动化程度较高的焊接设备,通过配备的传感器和电子检测线路,对焊缝的轨迹自动跟踪导向,有的甚至可以完成对参数的设置和调试。此外还有智能化的焊接专机,能够利用高等级的传感器,如视觉传感器、触角传感器和光敏传感器,配合计算机系统、软件、数据库,实现智能化的参数调试,人工操作简便,但是由于很多条件限制,实际生产工作中还很少被应用。与焊接机器人相比,自动化焊接专机具有更高的性价比。焊接自动化专机对焊件的直线和曲线焊缝的焊接具有一定优势,适合大批量的生产。不但焊接效率高,焊接过程中焊件变形小,焊接产品质量稳定,同时操作简便、成本低廉、工作安全可靠,因此在实际工程机械制造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2.2 焊接机器人的结构及应用

2.2.1 焊接机器人的结构。焊接机器人结构主要有机器人本体和控制器、焊接电源、机器人外部轴行走机构、焊接变位机和夹具、操作软件和弧焊软件包、传感系统、工作站辅助及除尘系统等。机器人本体和控制器是焊接机器人工作站的重中之重,一般为六轴关节型,具有较强的负载能力和坚固的刚性结构,使用寿命较长,一般可使用十五年以上。机器人系统采用数字化控制技术,通过数字总线连接系统的各个部分,保证其不受周围的磁场干扰。机器人控制系统采用多处理器的中央处理系统,具有充分的扩展空间和稳定性,保证焊接的高精度和高质量。在焊接电源的选择方面,由于焊接机器人需要较大规格的焊丝和电流,因此应保证在该电流下暂载率达到100%。建议选择国际一流品牌的全数字的逆变脉冲焊接电源或机器人公司自有品牌,以保证良好的接口。机器人的外部轴行走机构是为了应对大型焊件,用来扩大机器人的工作范围使用。机器人外部轴行走机构由机器人控制系统统一控制,外部轴与本体轴运动协调一致进行运动。在选择方面,同样建议选择国际一流品牌以确保高精度焊接,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灵活性,避免发生较大摇晃和抖动情况发生。

焊接变位机和夹具是为了保证焊接时焊缝的位置,一般将变位机的回转轴作为机器人外部轴,在焊接时与机器人相互协调。优质的夹具有足够的刚性,能够夹紧焊件而不变形。操作软件和弧焊软件包应具备基本的常用功能,如外部轴与机器人控制功能、传感跟踪功能、协调参数功能、自我诊断功能、数据库及编程功能等。此外还需要足够的功能接口,如打印机、传感器和局域网连接接口等。一般来说,传感系统要包括焊丝接触寻位、电弧跟踪和激光跟踪等。焊丝的接触寻位主要用于寻找焊缝的起始点。电弧跟踪主要起到修正焊缝偏差的功能,焊枪在摆动中,通过检测电压和电流,进行位置的调整。激光跟踪功能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兼具寻位和电弧跟踪动能,一般在打开激光跟踪时会自动关闭电弧跟踪和接触寻位,精度较高,并且速度快,因此价格也很高。最后一部分即工作站辅助装置和除尘系统,如保障工作人员安全和保养设备、增加使用寿命的作用。在有人进入机器人工作的封闭环境时,系统会自动启动安全模式,停止工作。

2.2.2 焊接机器人的应用。目前知名的焊接机器人仍占主导地位,焊接机器人具有柔性化和数字化程度高、焊接质量稳定、焊接精度高等特点,在改善焊接产品质量、提高机械制造企业生产能力和竞争力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焊接机器人能自动进行调试以适应不同的焊件,特别适合工程机械制造中品种多、批量小、更新速度快的特点。在复杂的焊件中,焊接机器人的表现也更好,能够适应复杂的焊缝。但同样,焊接机器人也具有成本高、操作难度较大的缺点,如弧焊机器人,系统结构复杂且涉及到机器人运动的控制系统、焊接系统、变位系统等多个系统的运作,对进口产品依赖较大,暂时还不具备生产水平,价格较高,因此主要应用于大型机械制造企业。除了成本高和操作难度大等问题,在零件的制作和组装的精度上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尤其体现在工程机械制造行业:一方面经常会出现焊缝无法跟踪的情况,采用接触寻位的效率也不尽如人意;另一方面,在焊缝间隙过大时,需要手工打底,要提高零件的精度不但成本过高,而且也无法保证位置精度。此外,在焊接机器人焊接完成后,往往还需要人工补焊,如焊枪无法进入的较小的缝隙和位置偏离。显然,人工智能还远远不如人类智能,因此还需要不断改进和研究。

3 自动化焊接设备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3.1 自动化焊接设备应用现状

由于工程机械制造企业之间生产水平和综合能力相差较大,在自动化焊接设备的使用上也存在较大差距。通过对工程机械制造企业的调查比较,如三一重工、山推、太原重工等国内知名企业和部分中小型企业,比较发现,我国自动化装备在工程机械制造行业应用率还比较低。随着工业水平的进一步发展,自动化焊接设备所占比重也逐年增加,尤其是大型工程机械制造企业,是焊接机器人的主要使用群体,而中小型的机械制造企业还相对落后,急需提高自动化焊接设备的使用率。

3.2 自动化焊接设备的发展趋势

近十年来,自动化焊接设备的类型和种类都有很大的发展,自动化焊接技术也有了长足进步。从传统的焊接操作机、座式变位机、滚轮架和翻转机等,到如今系统化、智能化的焊接专机、焊机生产线和机器人设备。就焊接操作机而言,从传统的立柱横梁式操作机,到现在多种结构形式的龙门式、门框式、台式、侧梁式等,可以发现,焊接操作机的种类越来越多,规格越来越大型化,如10m×10m的重型载人立柱横梁式操作机,自动化焊接设备不断满足人们的生产需求,在探索、实践中不断完善和进步。自动化焊接设备不但具有高效率、低成本的优势,还能够有效地减少传统手工焊接作业对工人的身体健康造成的危害。传统手动焊接作业很容易受到弧光和高温的辐射,同时劳动强度较大,不适合于长时间连续操作。另外,自动化焊接设备能够满足现代生产工艺对品质的更高要求,对提升企业形象和核心竞争力具有关键作用。可以预计,随着世界制造产业重心的转移和我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高度自动化的焊接设备应用已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

4 结语

随着工程机械行业的不断发展,对质量和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自动化水平较高的自动化焊接专机和焊接机器人由于其高质量、高效率等优势,越来越受到众多工程机械制造企业的青睐和推崇,因此,自动化焊接设备的推广和普及是工业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 宋大春.自动化焊接设备在工程机械制造中的应用

[J].金属加工(热加工),2013,(12).

[2] 耿长轩.自动化焊接设备在工程机械制造中的应用

[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