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江苏教育论文

江苏教育论文

时间:2022-10-22 16:07:10

江苏教育论文

江苏教育论文范文1

【关键词】苏派 实践 苏派教学 江苏教育精神

刘士林先生《中国诗学精神》开篇言:“与一种完整的文化形态共存亡,必有人(族类)一种统一的精神方式”。与源远流长的江苏教育这一“完整的文化形态”相生相伴的“统一的精神方式”是什么呢?是江苏教育精神!江苏自古人杰地灵,春秋时期,孔子在鲁讲学,吴人言偃北上求学于孔子,“东南学道之宗,实言氏启之”,从而拉开了数千年江苏教育文化史的大幕。以文化传承和文化创生为己任的江苏教育,接续着江苏教育的光荣传统,谱写出了江苏教育事业一个又一个动人的传奇,催生出“苏派教学”这一江苏教育的特色品牌。

一、“苏派教学”何以可能

苏派教学客观存在的历史,肯定比其被理论发现的历史悠久得多。到底从什么时候苏派教学形成,是一个难题。维特根斯坦说:“洞见或透识隐藏于深处的棘手问题是艰难的……必须把它‘连根拔起’,使它彻底暴露出来;这就要求我们以一种新的方式来思考。”那么,考察苏派教学的“连根拔起”式的“新的方式”是什么呢?是回到孕育“苏派教学”的大地,是回到“苏派教学”的原点。

1.苏派教学光荣梦想的基础和土壤

[现象点击]2011年底,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公布了新当选的两院院士名单。据统计,现任江苏籍两院院士共计306人,占现任院士总数的14.7%,在全国居第一位。

江苏是教育大省,更是教育强省。强健的基础教育为高等教育的发展和尖端人才的培养夯实了基础。作为东部沿海省份的江苏,仅占全国国土面积的1.1%,却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了占比最多的顶尖人才(院士)。这是江苏教育的光荣。或许仅仅停留在就苏派谈苏派的中小学还是不够的,苏派教学除了能在近代的江苏教育历史的版图中找到“照应”,得到“馈赠”,更在大学里得到传承和发扬。

2.苏派教学源远流长的前世与今生

[现象点击]江苏大地具有独特的人文素质,历史上的江苏不据中原之利,却自隋唐以后就担负着中华文化灿烂发展的经济基础,形成了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不甘落后的精神文化。近代江苏率先吸收接纳西方现代文明成果,在思想文化和产业经济上均开中华民族近代文明之先。

地域文化和人文精神是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历史传统和自然环境综合作用的产物,独特的区域自然环境在其中起着本源性的作用。苏南水乡与苏北平原互为依存,相互交融,汇合了南北文化,孕育了江苏南北结合、兼容并蓄、博采众长、和谐共生的多元文化风格,造就了江苏人刚柔相济、儒雅开放的精神特质;水的灵动孕育出江苏教育人善于学习,勇于接纳,不甘自封,勇于阔步的内在实践品格。江苏教育一路领跑全国,勇立改革和发展潮头的实践气象,体现出江苏教育人勇于实践,善于创造,敢于争先的实践品格,这一品格已经作为优秀的文化基因沉淀到江苏教育精神的文化血脉之中,成为今天江苏教育的宝贵财富。

3.苏派教学安身立命的禀赋和心性

[现象点击]1919年5月,南京高师(南京大学的前身)实施陶行知的“教学法”提案,以“教学法”代替“教授法”,同时陶行知“改良课程案”获教务会议通过,学校自1920年9月实行选科制与学分制,开设必修及选修课,规定学生修毕一定学分方可毕业。陶行知的这些改革以后被教育界承认,逐步为全国教育界所采用。

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教育实践也不可能一成不变,必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需要适时地运用新的理论成果指导并推进其改革和发展进程。江苏大地上的教育实践始终保持着创造的激情,并将这种实践的“创造性”流传下来。

二、“苏派教学”的实践品格的“三维”分析

苏派教学被发现、被认同的过程,是苏派教学风格在理论上从模糊到清晰,在实践中从自发到自觉的过程。仅仅对历史作粗略的检视是远远不够的,要比较全面地把握“苏派教学”的实践品格的主要特征,必须将目光转向现实,通过研究一系列苏派名师教学和改革的实践,并深入其细部,才能把握其实践品格的实质内涵。笔者拟从“伦理”“情境”和“生成”三个维度,结合苏派典型名师、主流现象,对苏派教学的实践品格作粗略的分析。

1.以生为本——“苏派教学”实践品格的“伦理之维”——道德的实践。

[现象点击]2004年1月15日,南京师大附小举行“斯霞老师,我们爱您!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悼念仪式。从1927到2004,从青春到耄耋,斯霞老师70余载倾心于教育事业,将毕生的精力都奉献给了南师大附小和孩子们。斯霞老师的心,因为“爱”而永远年轻。

所谓实践品格的“伦理之维”,即教学实践中对人自由、价值和尊严维度的关怀的内在品性。教学实践的伦理关怀首先表现为对儿童价值的体认和呵护,站在儿童的立场上,全心全意地为着儿童,是为“以人(学生)为本”。全美教育学会(NEA)颁布的《教育专业伦理典章》开篇即阐述了最为重要的教学伦理准则:“因为相信每个人享有其价值和尊严,所以教师的第一天职即为求索真理,达至卓越,孕育民主。为人师者的责任就是以最高的标准恪守这些伦理准则。”这些来自异域的准则,或可作为当下教学伦理的参照,让教育走向“道德”。斯霞老师为代表的苏派名师,正是怀着对教育伦理——最高的“道德”的坚守,而痴心讲台,大爱无疆,谱写出一首绵延数十年的“童心母爱”之歌。

(1)体察儿童困境

斯霞老师对儿童的“爱”是具体的,在斯霞老师的眼里,从没有“抽象的儿童”。由于历史的原因,斯老师曾经有过一段不堪回首的痛苦遭遇,因而对他人所受的苦难有更深的体察。“我要大声疾呼:减轻负担,救救孩子!”这就是伟大的教育家为孩子付出毕生精力、创建完整教学体系最质朴、最真实的实践动因。有影响的苏派名师,大都是从解决儿童的困境出发,不约而同地发出了“把文章写在儿童身上”(周益民语)的呼声。

(2)增进生命幸福

斯霞对儿童的爱,远不止于解决儿童学习的困境,更指向于儿童全面而和谐地成长,这是斯老师对儿童生命成长的观照。新时期苏派的教师,关心的不仅仅是儿童学习的结果,更关心儿童学习的过程,尤其是儿童学习过程中的“幸福指数”。所以斯霞语文教学思想立足“整体思维”。这个整体不仅仅是涵盖语文知识、语文习惯、语文方法和学习效率,更关注儿童生命的整体。缩短了学习的时间,却始终贯彻“不能加班加点,不能影响儿童的身体健康”;在促进儿童“智性”发展的同时,更关注儿童“德性”的发展。斯霞对儿童的爱,践行的是对儿童生命的热爱,是对儿童生命幸福的关怀。这也是其他苏派名师自觉的追求。

(3)构筑心灵安居

斯老师的整体发展的观念还是关乎儿童心灵的,她把语文教育当做“学生精神发育的过程”,为儿童精神的成长构筑自由家园,实现儿童课堂上的心灵安居。孙双金老师提出以“情”“智”的协同发展作为全人教育的目标,并以儿童的表现作为好课的标准:“小脸通红,小眼放光,小手直举,小嘴常开”——这一切指向的正是儿童在学习过程中的幸福体验。回到课堂教学本身,回到儿童本身,从苏派新生代名师的理论诉求当中我们看到的正是“实践”的品格——让儿童幸福地栖居在课堂上。所以,苏派名师的学生是幸福的,江苏的儿童是幸福的。

2.体用不二——“苏派教学”实践品格的“情境之维”——理性的实践。

[现象点击]翻开《教育大辞典》“江苏”条目,李吉林同著名特级教师斯霞一起被列为最重要的小学教育家。“情境”是李吉林情境教育思想的核心。李吉林老师三十余年的探索历程——从最初的“情境教学”,经由“情境教育”、“情境课程”,再到现在正在研究的“情境学习”。李吉林老师是她用毕生的心血和智慧写就了一部儿童教育的“中国史诗”。

教育总是扎根在具体的“场域”之中,教育的情境是具体的,也是真切的。当然,“情境”之中的教育,离不开理论的指导,情境教育思想的流变,正体现出李吉林老师和她的研究团队在吸纳既有理论资源的过程中,不断丰富和完善,从而独树一帜,自成一家。尤其可贵的是,苏派名师们从没有将教育科学“理论”与“实践”人为地割裂开来,而是道体合一,体用不二,实现了如杜威所说的:让教育以自身为目的,联结于整体的教育实践之中。

(1)“经世致用,慎思笃行”,立足教育实践之“境”,做躬耕的“农人”

情境教育理论的产生,首先立足于丰富的教育实践之“境”。回顾“情境教育”的滥觞之初,1978年,李老师回到了一年级的孩子中间,李老师暗暗告诉自己:一定要让孩子们幸福地拔节生长!然而,远离儿童生活的语文课,总让孩子觉得像风干了的叶片一样了无生趣。于是李老师开始了长达三十年的突围之旅。李老师像一位“农人”,把教室(不仅仅是教室)视为沃土,把孩子视为种子,没有豪言壮语,没有宏大目标,有的就是质朴的“经世致用”:让种子在田野里萌发、生长、拔节。综观苏派教学的诸多名师大都如此。为了把“最美好的世界献给孩子”,苏教版教材编写组的专家们瞄准了“民族化、现代化、简约化”的方向,矢志不移,从无到有,从有到精,捧出了一套精品教材。

(2)“博观约取,纵横捭阖”,放眼中外资源之“境”,做改良的“医生”

重实践的苏派教师也特别重视理论指导,他们把自己的目光投到了国内外最新的理论成果,为自己课堂教学的改革寻找理论的生发点,建构的基准点,为课堂教学的沉疴积弊开出“西洋药方”。李庆明指出:“李吉林对中西情境观熟稔于心,顺理成章地将它引入教育,并加以整合而自成一说”,从而填补了国际上“情境认知研究领域的空白之所在”。现在年逾古稀的李老师又把理论探求的目光投向了国际上最尖端的“脑科学”,寻求“情境教育”新的发展方向。

(3)“悠远则博厚,博厚则高明”,基于本土理论之“境”,做建设的“工人”

苏派名师置身是的本土的教育“场域”,面对的是中国本土的教育问题,其解决的办法归根还是要回到本土的理论之“境”。李吉林认为“意境说”是民族文化的瑰宝,情境教育的理论支撑首选在此。“悠远则博厚,博厚则高明”,数十年的孜孜以求,让情境教育理论建构日趋完备,形成了一套带有本土特色的教育理论。

3.大成若缺——“苏派教学”实践品格的“生成之维”——诗性的实践。

[现象点击]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酝酿思考,到80年代正式启动教学实验,邱学华对“尝试教学”进行了长达四十多年的研究与实践。从“学生能够在尝试中学习”到“学生能尝试、尝试能成功、成功能创新”观点的提出,尝试教学从无到有,从实验到理论,在中小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教育是科学的事业,所谓科学,就是必须“按科学规律办事”。在新课程改革的刺激下,教育理论与实践之间的鸿沟充分显现出来,并成为学人争论的热点。金吾伦认为“无论人们怎样真诚地追求普遍性,迄今为止,在社会科学的发展中,对于普遍性的期待从来没有真正地实现过。”这正是杜威始终坚持“实践”的教育科学的原因——坚信实践总比理论多,问题总比结论多,办法总比问题多,让教育理论在丰富的实践中不断“生成”,用“诗性”的方式去拥抱每一天的新实践。

(1)舍我其谁——解决现实理论难题

江苏省教育厅沈健厅长指出:我们要“发现和培养一批根植于江苏大地、能解决教育难题、推进江苏教育事业历史进程的教育家和教学名家”。江苏的未来在儿童身上,而儿童的未来身系教育,苏派教学名师当仁不让,自觉担负起解决现实难题,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儿童整体素质的重任。江苏教育人就有一种实践的坚忍品格,十年磨一剑,数十年解一难的大有人在。考察苏派名师群体,展现在眼前的都是扎根在课堂上解决教学理论问题的“实干家”。其实,这正是江苏中小学教师从事教育科研所秉持的基本品格。

(2)敢为人先——实现更高水平跨越

“生成之维”的实践品格不仅意味着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突然产生与涌现”,还表明了主体在教育世界中的超越。苏派名家们发扬了“敢为人先”的精神传统,在超越自己的同时,推动着江苏向着更高水平跨越。查阅苏派名师教学思想的相关文献,时常会有同样的发现,勇于探索的江苏教育人以敏锐的理论触角、坚实的实践行动,使自己总是保持着思想和行动上的领先。

(3)明亮那方——走向可能教育生活

在苏派名师的心中,理想的教育是“必然的乌托邦”,他们坚信,更加“幸福而完整”的教育肯定在美好的未来,在“明亮那方”。理想的教育不是“给定”的,而是“生成的”,是一种理想中的“可能生活”。赵汀阳教授说:“幸福生活只能是一个由人所创造的具有永恒意义的生活。”教育就应当是幸福的,因为那是教育的本性,当然也是教育永恒的“生成”方向。“向着明亮那方/向着明亮那方/哪怕只是分寸的宽敞/也要向着阳光照射的方向”,这也是苏派教学努力实践的方向,更何况,江苏教育的天空,已经非常敞亮!

参考文献:

[1]江苏省志·教育志[上][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4).

[2]成尚荣.苏派的教学风格[J].江苏教育,2010(7-8).

江苏教育论文范文2

为隆重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全面实施科教兴省和人才强省战略,服务我省“两个率先”发展目标,弘扬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时代精神,展示江苏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时代风采,倡导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风尚,树立教育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良好形象,经江苏省教育厅批准,江苏教育报刊社(《江苏教育》杂志、《江苏教育报》、江苏教育新闻网)决定主办“新中国成立60周年江苏教育最有影响力人物,-评选活动。通过江苏教育最有影响力人物的评选,展现60年来江苏教育的发展、变化、成就和宝贵实践,以及江苏教育事业的历史性跨越,折射整个时代的巨大进步。

二、评选对象

本活动评选对象:新中国成立60年来曾经在江苏教育战线工作过的人士。

他们生活、工作在江苏教育领域:校长、老师、学生、教育行政工作者、教育研究者等等;

他们为江苏教育的发展、变革,为中国教育的改革开放作出重要贡献。他们的贡献既可以体现在思想理论上,也可以体现在具体实践中:

他们是关心教育、支持教育,在江苏教育改革开放发展进程中发挥过重要作用、有广泛影响力的各界人士:

他们是影响了同代人思想理念,或表达了一代人呼声、成为文化符号的教育界的杰出人士。

三、评选机构

1,评委会

主任:沈健

副主任:丛懋林

委员:洪 流 鞠 勤 樊增荣 陆志平 王 煌 马 斌 徐小敏 杨明广 张亚平 周德藩 葛锁网 杨九俊 彭 刚 鞠文灿 成尚荣 孙孔懿 顾鼎竞 张策华 顾冠华 夏成满 王 伟 王晓天

2,办公室

主任:顾冠华

副主任:张俊平 王咏梅 徐月仪

成员:朱从卫 尚 川 陈 路 刘 君

四、评选程序

(一)海选30名候选人(截止日期:2009年7月30日)

1,向社会公开征选“新中国成立60周年江苏教育最有影响力人物”。《江苏教育》杂志、《江苏教育报》、江苏教育新闻网和江苏省教育厅门户网站等媒体(各协作媒体)刊有推荐表,每位参与者最多推荐30位。

2,单位推荐(推荐表可从江苏教育新闻网省略下载),各市教育局、各高校、各指定协作媒体推举的参评者,最多推荐30位。

(二)评选“新中国成立60周年江苏教育最有影响力人物”。(截止日期:2009年8月30日)

评委会原则上依据票数从高到低确定30名当选人物名单。

(三)“新中国成立60周年江苏教育最有影响力人物”评选结果;评选“最佳投票奖”。(截止日期:2009年9月15日)

评选结果:联合社会媒体,向社会公布“新中国成立60周年江苏教育最有影响力人物”评选结果。

本次评选设“最佳投票奖”:投票与评选结果最接近者获得“最佳投票奖”,获赠一年(2010年)《江苏教育》杂志和《江苏教育报》。

(本次活动最终解释权归江苏教育报刊社所有,活动奖品如有变更以最后公布的为准。)

(四)推出“新中国成立60周年江苏教育最有影响力人物”专题――《人物:江苏教育60年》(截止日期:2009年10月5日)

2009年10月,活动主办方将在《江苏教育》杂志、《江苏教育报》、江苏教育新闻网上推出专题――《人物:江苏教育60年》,讨论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江苏教育发展、改革、变化,以及当年引起巨大反响的言论、行为背后的故事,时代的变迁等。

五、投票方式

1,网络。用电子文档形式将推荐表发送至,主题为“推荐表”。

2,邮寄。请将“新中国成立60周年江苏教育最有影响力人物”评选推荐表剪下(或复印),填写完毕后邮寄至: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邮政编码210036),《江苏教育》编辑部,信封上请注明“推荐表”字样。

所有推荐表应填写投票人姓名、通信地址、邮编和本人身份证号码,以各抽奖时用。

六、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江苏教育报刊社(《江苏教育》杂志、《江苏教育报》、江苏教育新闻网)

协办单位:江苏省教育厅门户网站 江苏教育电视台

江苏教育论文范文3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55-0017-02

这次有幸参加第六届“苏派职教”高层论坛,很受启发,很有收获。打出“苏派”的旗帜,充分显示了江苏同仁们敢为人先的精气、职教改革的底气和干事创业的大气。

一、苏派职教高层论坛的举办具有“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表现为两点:责任感和精致性。在责任感方面,江苏省敢于担当,自发组织了这样一个苏派职业教育高层论坛和职业教育新思维博士论坛(按:职业教育新思维博士论坛与本届苏派职教高层论坛并会举行),为全国青年职业教育者搭建了“在线、有道、无间”的交流平台。这个“双论坛”聚集了中国职教界最具活力的年轻朋友,成为国内最有品位、最富内涵、最具影响的学术责任共同体。

在精致性方面,除了场域精致外,内容也十分精致。这次论坛聚焦一个主题、四条经验。一个主题就是“国际化”。江苏省教育厅职教处刘克勇处长和苏州市教育局黄锡明副局长的主题发言,给我们传递了一个强烈的信号:在新工业革命悄然开启的当下,在4.0职业教育的改革行进中,国际化才是加快发展中国现代职业教育的那片蓝天。南京金陵中专的“悦乐”经验,其运行遵循了教育和经济两个规律,加强校企共育,实施模块课程;常州旅游商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专注”经验,秉承陶行知“教育即生活”的理念,把学校办成“酒店”,把学校办成“景点”,把学校办成“超市”,达到“三星管理、四星景点、五星酒店”的建设目标;江苏省太仓中等专业学校的“立足”经验,“立足”于外资企业,政府主导、主体双元、合同执行;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理路”经验,提出“专业是职业教育国际化的载体、平台是职业教育国际化的前提、综合能力是职业教育国际化的基础”,为职业学校的国际化发展提供了完整的理论体系和指导性的行动方向。

二、苏派职业教育概念具有“丝绸”内涵

论坛从不同层面展示了江苏职教的实践逻辑,下一步就应该去探寻其理论逻辑。所谓苏派职教,应该是发端于长三角地区,脉承黄炎培、陶行知、张謇等教育家的职业思想,成熟于改革开放以来江苏地区职业教育实践与探索时期,经过长期孕育而形成的具有现代特征、国际特色、丝绸特质和“本色”特点的区域性职业教育样态的总称,是中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河流中一个重要的分支。它具有四性:第一,现代性。江苏一带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最早进入现代化的地区,苏派职教有现代的办学理念、办学条件、学校制度、师资队伍。第二,国际性。苏派职教对外开放,积极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经验,相机进行文化输出。第三,丝绸性。丝绸是苏浙的典型地产,具有四个特点:长、细、柔、美。长即苏派职教源远流长,细即苏派职教精耕细作,柔即苏派职教生态柔和,美即苏派职教成人之美。第四,本色性。包括三个“本”:招本地学生、在本地就业、促本地发展。总之,到江苏职业学校学习的学生,人人能够出彩,个个能够成才。

三、苏派职教的建构具有“本真”空间

那么,苏派职业教育的“派头”或者说文化性格从哪些方面建构呢?我个人认为主要是三个方面,即理论体系、实践模式和话语内核。首先,要建构苏派职业教育的理论体系。一般来说,一个完备的理论体系必须是从对象所有因素都具备的整体之中,概括出能规定这个对象性质的最抽象范畴,而且从这个最抽象范畴开始,既能具体上升,又能说明这个对象的全部因素。苏派职业教育理论体系包括其概念体系、范畴体系和逻辑体系。概念w系方面比如有哪些科概念、类概念和素概念,它们之间如何“搭界”?范畴体系方面包括苏派职业教育纵向范畴、横向范畴和外向范畴,它们之间如何“结网”?逻辑体系方面包括历史发展逻辑、实践发展逻辑、理论发展逻辑和职业发展逻辑,它们之间如何“关联”?其次,要提炼苏派职业教育实践模式。苏派职业教育实践很丰富,比如前面几个学校的国际化模式、生活化模式、现代化模式、本土化模式等。现在要抽象出一个大家共有的东西,就是可输出、可复制、可辐射的简约的模式,关涉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这种人才的课程、用什么样的师资来培养、采用什么样的教学途径、怎样判断这种人才培养的效度等问题。然后,厘清苏派职业教育核心问题。核心问题是苏派职业教育理论的灵魂。比如,“国际产业标准中职业态度、知识和技能适切授受”和“适合本地经济需求的人才如何培养”,可不可以作为苏派职业教育理论的核心问题?当然,苏派职业教育理论要讨论的问题很多,上述观点仅为个人之见,算是抛砖引玉。

江苏教育论文范文4

一直以来,《江苏教育・职业教育》“理论与研究”栏目坚持依托理论、观照实践的原则,从理论与学术的视角出发,为职业学校的管理者和教师带去新理念、新观点、新思维。2017年,本栏目将继续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每期一个议题,努力从理论和研究的高度,从行政、学术、学校、行业企业等方面,多方位、多角度地探讨职校教育教学发展与改革实践中的问题。衷心希望“理论与研究”栏目能够架起理论与实践之间对接的桥梁,更好地为职教研究者、职校管理者、研究型教师服务。

【摘要】立足于江苏省的经济社会发展基本特点,从人才培养的规模、层次、结构、质量等方面分析江苏省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吻合情况,并结合江苏职教发展的特点提出江苏省职业教育专业预警。

【关键词】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产业结构;吻合度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04―0030―05

专业是职业教育培养人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载体,标志着职业学校的办学方向。科学设置专业、提升专业建设内涵是经济社会发展对职业教育的两大基本诉求。只有职业教育的专业布局、规模、质量等结构性发展要素与社会发展需求结构吻合并保持动态适应性,才能提高服务效能,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如果职业教育体系不具有自我调节能力或者调节能力较弱,就难以避免供求错位和结构性失调,就出现无法缓解区域行业性技能人才紧缺的问题。因此,主动积极探求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适应规律,建立职业教育专业预警机制,超前开展专业预警,以更好地培养人才,是职业教育工作者及职教学者的使命和职责。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经济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我国经济发展的新要求。2015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来,党中央针对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战略。在现代社会里,经济、政治、教育与整个社会生活是融为一体的,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最为密切的职业教育自然不会游离于这场改革之外,理应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发挥积极作用,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服务。那么,“十二五”期间,江苏省职业教育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战略中有哪些作为呢?

“十二五”期间,江苏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政府切实履行发展职业教育的职责。把职业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规划,促使职业教育规模、专业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以及2014年国务院颁发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提到要“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调整完善职业院校区域布局,科学合理设置专业,健全专业随产业发展动态调整的机制”等文件精神,积极进行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实践,取得了明显成效,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吻合度明显提高。为了对“十二五”期间江苏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吻合度有比较精准的判断与把握,并对“十三五”期间江苏省专业建设提供决策依据,江苏省教育厅、发改委等组织相关专家研究团队,围绕江苏省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吻合度问题,在第一轮(2009年―2011年)研究的基础上,对此问题展开了进一步的全面、系统和深入的研究。本次研究注重实证研究,通过在线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数据采集。主要是通过随机的方式,对江苏省职业学校用人单位201 1届、2012届和2013届毕业生进行抽样调查。参与问卷调查的毕业生有80393人、职业学校256所、用人单位1939个。通过历时三年半的研究,课题组完成了一份60余万字的《江苏省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吻合度预警报告》,即将出版,这里就其中的主要结论进行介绍。

一、江苏省经济社会发展基本特点与趋势

(一)江苏省产业结构特点

第一,三次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第三产业份额不断增大,现代服务业比重稳步上升,实现了产业结构向“三、二、一”的历史性转变,“江苏制造”迈向“江苏创造”“江苏服务”。到2015年,江苏省三次产业结构比为5.7:45.7:48.6,与2010年相比,第一产业比重下降了0.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下降了6.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上升了7.2个百分点(详见表1)。

第二,江苏省区域内部产业协调发展,产业结构逐渐优化。

苏南:经济结构优化为“三、二、一”格局,新兴产业正在快速成长。三次产业结构从2010年的2.3:54:43.7转变为2015年的2.1:46.5:51.4,并在2014年,第三产业的比重首次超过第二产业。

苏中:经济结构呈现为“二、三、一”格局,仍然存在诸多不协调,处于低级状态。三次产业结构从2010年的7.5:55.1:37.5演变为2015年的6.1:49.6:44.2。

苏北:工业化进程已进入中级阶段,经济结构呈现为“二、三、一”格局。三次产业结构从2010年的13.7:47.7:38.6演变为2015年的11.4:45.6:43.0。第三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份额上升较快,但第一产业比重高于苏中和苏南地区。

沿江:江苏省沿江的三次产业结构虽然仍是“二、三、一”,但第三产业占比继续快速提升,正携手长三角兄弟城市,步入主要以服务业带动经济发展的新通道。2010年以来,沿江产业结构在不断优化,由2010年的3.2:54.4:42.4演变为2015年的3.21:51.39:45.40,第一产业占比有所降低,第三产业显著上升。

沿海:江苏省沿海经济带产业结构层次仍较低,经济结构仍呈现“二、三、一”格局。江苏省海洋产业发展的整体层次不高,结构不合理,传统产业比重偏高,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比重偏小,海洋产业升级不快。2010年以来,沿海产业结构在不断调整,由2010年的12.4:51.8:35.9演变为2015年的9.08:48.16:42.75,第一产业比重有所下降,但比重仍比较高,第三产业不断上升,到2015年上升了5.85个百分点。

(二)江苏省从业人员特点与趋势

第一,三次产业从业人员结构逐渐优化调整。三次产业从业人员结构维持“二、三、一”态势。在江苏省三次产业产值逐年增加的前提下,第一、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人均产值增加幅度要大于第二产业增加幅度,三次产业从业人员结构正向“三、二、一”态势转向(详见表2)。

第二,从业人员变化逐渐趋向稳定。企业是吸纳劳动力的主体,保持了较高的用人年增长率,其中私营企业、有限责任公司吸收从业人员最多;机关、事业单位用人呈逐年减少趋势。

二、江苏省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吻合度分析主要结论

(一)人才培养规模吻合情况

江苏省职业教育积极进行专业现代化建设,顺应并促进了江苏省产业结构的调整、改造与升级,为江苏省经济发展提供了大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总体上,江苏省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规模与产业(行业)保持了良好的适应性,用人需求和职业学校人才供给的相对矛盾逐年缓解。但是江苏省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规模与江苏省产业发展用人需求在绝对需求和绝对供给方面的矛盾依然突出,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新兴产业、特色产业所需要的各种技能型人才更是紧缺,职业教育培养、培训技能型人才的能力亟待提高。

江苏省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的三次产业分布与所在区域社会就业结构中三次产业的比例大体相当,专业设置总体上符合产业结构调整趋势(详见表3)。

江苏省业教育专业招生比例结构与对应的三次产业从业人员的比例结构基本相符。受国家对涉农专业补贴政策的影响,近年来面向第一产业的专业招生占比有一定程度的提高。虽然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基本覆盖了江苏省产业发展的所有门类,但加工制造类、农林牧渔类、信息技术类、财经商贸类等仍然是招生占比高的专业。

(二)人才培养层次吻合情况

目前,江苏省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规模远低于人力资源市场季度需求,供小于求;本专科人才培养规模远高于人力资源市场季度需求,供大于求。江苏省职业教育毕业生学历结构占比略低于人力资源市场季度需求,本专科毕业生结构占比略高于人力资源市场季度需求;职业教育毕业生中级及初级职业资格结构与江苏省人力资源市场职业资格需求结构占比趋向基本吻合,职业教育毕业生高级及以上职业资格结构低于江苏省人力资源市场职业资格需求结构。

(三)人才培养结构吻合情况

第一,专业群设置与岗位群结构吻合情况。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基本覆盖了江苏省产业发展的所有门类,专业招生(专业群开设、人才培养岗位群)比例结构与对应的三次产业从业人员的比例结构基本相符。江苏省职业教育主要专业与江苏省主导产业基本吻合,但应加强资源与环境类以及新材料、新能源、生物技术及制药业、金属钢铁业等门类的专业建设;服务业招生比例有所上升,但与需求比还有较大差距;要关注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做好农林牧渔、电子、纺织服装、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等专业设置和招生规模调控。

第二,专业设置与学生需求意愿吻合情况。当前,江苏省职业学校教育目标较为明确,专业设置与学生需求意愿吻合度较高;专业离职率比较低,专业设置与学生需求意愿基本相吻合。专业离职率为零的占毕业生总数的42.46%,顶岗实习到岗位确定半年内稳定(即工作岗位变更1次)的占毕业生总数的27.77%;就业岗位与所学专业吻合情况是比较良好的,部分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相脱节,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存在偏离的状况;毕业生对学校专业教学认可度比较高。

第三,就业(流向)与产业结构吻合情况。江苏省职业教育基于积极的校企合作,保持较高就业率。就业于第三产业的毕业生比例呈增长趋势,第三产业仍然是江苏省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的主要领域。本地就业比例有所增长。

(四)人才培养质量吻合情况

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职业学校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比较吻合。就业品质持续提升,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生岗位稳定情况好,用人单位对职业学校学生持久满意度高。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吻合程度较高,专业与产业对接度逐年提高。以赛促学(教)成效显著,江苏省职业教育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对接生产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积极优化职业学校布局和专业结构,推动了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不断深化,推进了需求导向、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注重实践的职业教育改革,培养出更多技术技能型人才。服务经济能力不断强化,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为江苏省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提供了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支撑。

(五)与主导产业、新兴产业和特色产业吻合情况

1.人才培养吻合情况。

从专业服务于新兴产业、特色产业角度看,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专业结构还不够完善,有些中职专业规模过大,而主导产业、新兴产业、特色产业发展需要的部分中职专业存在规模小、设置滞后、开办时间短等问题。规模过大的专业主要是机电技术应用、数控技术应用、计算机应用等专业。如果单纯从专业规模(指专业招生数、在校生数、毕业生数)上看,江苏省范围内中等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与主导产业、新兴产业结构,有一定程度上的吻合,但从专业的科类结构看,吻合度却不高。

在规模结构上,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与主导产业结构的吻合度相对较高,与新兴产业结构的吻合度相对较低。就三大区域相比较而言,中等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与主导产业、新兴产业、特色产业结构的吻合度,苏南最高,其次是苏中,最后是苏北。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水平的区域差距。

2.存在的主要问题。

无论是从省级范围还是从苏北、苏中、苏南各自的区域范围看,与主导产业、新兴产业、特色产业相对应的中等职业教育专业大类普遍存在内部结构的严重失衡。无论是对应主导产业、新兴产业还是特色产业,在中职专业设置上,技术含量较高、办学成本较大的专业相对开设较少、设置滞后或开办时间较短。因此,为有效服务产业转型升级,“十三五”期间,江苏省及各地市应重点建设一批服务主导产业、新兴产业、特色产业发展的技术含量高的新专业,进一步加大优化中等职业教育专业结构的力度。

三、江苏省专业预警建议

职业教育专业预警需要遵守科学性、系统性、可靠性、可操作性、针对性、发展性等原则,要能紧扣影响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内部和外部因素,合理设置预警指标以及指标限值,科学界定专业预警层级,逐步建立省级、地市级和校级三级专业设置的预警机制,形成包括就业信息系统、预测系统、报警系统和专业调整系统四层专业设置预警系统。

在全面分析江苏省产业结构现状与趋势以及省职业教育专业结构现状的基础上,根据专业预警一般原则和专业吻合度评价指标,对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2017―2019年专业发展进行了预警评判,对所有目前正在开设的专业进行了四个层级的预警,即“优先发展”(蓝牌专业)、“稳定发展”(绿牌专业)、“调整发展”(黄牌专业)、“禁止发展”(红牌专业)。

(一)优化专业区域布局

一是职业学校专业设置应在区域范围内整体规划、合理布局,改变原有“小而全”“大而全”的做法,集中财力、精力和物力,本着同一区域职校间特色发展、错位发展、差别化竞争的理念,进一步优化专业布局结构,避免区域内职业学校间专业设置同质化,逐步创设区域专业特色学校群,建立区域间协同发展机制,形成苏北、苏中、苏南专业发展良性互动的格局。

二是参照《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重点设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鼓励类产业相关专业,减少或取消设置限制类、淘汰类产业相关专业。

三是适应江苏省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贴近和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推进现代农业技术、装备制造、清洁能源、轨道交通、现代物流、电子商务、旅游、健康养老服务、文化创意产业等相关专业建设。

(二)统筹专业发展规模

一要拓展生源渠道,扩大专业招生规模。二要协调专业之间招生规模,缩小各专业在校生与专业对应产业(行业)从业人员在规模结构上的偏离度,合理配置有限的学生资源。

(三)衔接高职专业层次

职业教育要适应行业产业特征和人才需求,研究行业企业技术等级、产业价值链特点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规律,科学确定适合高职衔接培养的专业,重点设置培养要求年龄小、培养周期长、复合性教学内容多的专业,并以专业群宽口径衔接的形式,增强中高职相近专业的相容性和衔接性。

(四)提升专业教育质量

一是加强现代化专业群建设。“十三五”期间,按照“突出优势、聚焦特色、创新机制、打造品牌”的工作思路,实施现代化专业群建设,推进职业教育品牌特色专业建设,建设对接区域主导产业的现代化中职专业群和五年制高职专业群。

江苏教育论文范文5

关键词:先秦;秦汉;江苏;高等教育先秦、秦汉时期是确立中国古代教育雏形的关键时期。江苏地区的高等级教育①也从无到有,经历了先秦与秦朝时期的酝酿,终在两汉时期而初萌。

一、先秦与秦朝时期江苏地区高等级教育的酝酿 早在中更新世旧石器时代,江淮大地即有了人类活动的历史。40万年前,江苏地区的人类生活进入原始社会阶段,以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北阴阳营文化、湖熟文化等类型为代表的先人文化证明了江苏地区人类文明的延续性。夏、商时期,江苏地区不但与中原华夏文明同步前进,并且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风格。西周时期,江苏主要为徐夷、淮夷的活动区域。春秋战国时期,江苏主要为宋、齐、吴、越、楚等国的疆土。先秦时期的江苏先民们创造了灿烂的人类文明,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先秦时期,教育作为人类生活所衍生的附带活动,其内涵和形式与现代概念有很大差异。从现代高等教育的定义来看,先秦时期的江苏地区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高等教育活动或理论的出现,但有一些教育活动可以视为江苏地区高等级教育出现的前奏。

三皇五帝时,生产劳动知识、道德伦理规范、社会生活习惯以及军事战斗技能、艺术等成为先民教育的主要内容。至夏代,道德伦理规范、生产劳动知识、社会生活习惯已演变为人类生活的基本内容,其教育性质逐渐被剥离,真正意义上的文化教育即将产生。有人称尧舜时期即有“成均”之教,是为古代高等教育始祖。汉代人董仲舒曾考论五帝名大学曰“成均”。客观分析,“成均”只能视为一种原始的全民性社会教育萌芽,并非后代所理解的高等教育。“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1]自从商代学校出现后,天命秩序、祖先崇拜、艺术修养则成为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西周立国学,分大学、小学。《礼记・王制》载有:“天子命之教,然后为学。小学在公宫南之左,宫南之左,大学在郊。天子曰辟雍,诸侯曰泮宫。”[2]“辟庸”与“泮宫”是中央与地方诸侯所设立的最高学府,其教育对象主要为贵族子弟,亦有部分从平民的上层群体子弟中选拔的“俊选”,但为数极少。在民间设有承担地方教育之责的乡学。《周礼・地官・司徒》载有乡师“各掌其所治乡之教而听其治”[3];有乡大夫“各掌其乡之政教禁令”[4];有州长“各掌其州之教治政令”[5];有族师“各掌其族之戒令政事。月吉则属民而读邦法,书其孝弟睦姻有学者”[6]。乡学的教学内容,多为“六德”、“六行”、“六艺”之类。至春秋战国时期,私学萌发,官学亦不断提高。

东周以前,江苏地区的教育活动已难确考。东周时期,江苏地区立有若干诸侯国的国都,这些国都中应有泮宫之类的教育场所。虽是一诸侯国内的最高学府,但限于其时人类文化发展水平的整体性,“泮宫”一类的教育机构的教学内容与宗旨仍然属于初级教育层次,难以归于高等教育的范畴。通过这些教育机构,这些诸侯国对其贵族子弟的教育有一定成绩,如春秋时期占据江苏最主要区域的吴、越等国的历代国君,其文化修养相对较高。吴王阖闾当政之初,“口不贪嘉味,耳不乐逸声,目不淫于色,身不怀于安,朝夕勤志,恤民之羸,闻一善若惊,得一士若赏,有过必悛,有不善必惧,是故得民以济其志”[7]。没有接受过相当程度的教育,是难以有如此作为的。显然,这其中有“泮宫”这类教育机构的功劳。

在中原文化的南传中,教育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环。作为江苏高等(高等级)教育的前奏,我们可以发现几个有着重要作用的人物身影。春秋吴国公子季札可为其中之首。季札(前576年―前484年),姬姓,名札,又称公子札、延陵季子、延州来季子、季子,是吴王寿梦的第四子。史传其为春秋时期南方第一位儒学大师,与孔子齐名,时人称“南季北孔”。季札曾出访鲁国,期间欣赏了鲁国所保存的周乐与舞蹈,并对之进行了评析,其中涉及政治、文化领域的精辟分析,鞭辟入里,语惊四座。这段历史在《史记》、《国语》、《左传》中都有记载。元代张铉纂修的《至正金陵新志》卷九《学校志》称:“有季子,圣门子游始北学焉。” [8]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季札的文化修养与学术水平,同时也可以将季札使鲁视为中国第一次南北方高层次的学术交流与考察活动。另一个人则是言偃(前506-前443),字子游,又称叔氏,今江苏常熟人②。传说是孔子唯一的南方弟子,曾任鲁国武城宰。言偃年轻时即拜入孔子门下,精通其学说,并恭身实践,是孔子的得意门生。在以言偃为代表的江苏学子北上求学的同时,一些北方学者也南下江苏,为江苏地区的文化传播与教育事业作出了贡献。如澹台灭明是孔子贤弟子之一,学成南下后,长期在江苏沿江苏南、苏中区域活动讲学,弟子甚众。还有子贡、司马耕等人皆是其中杰出者。除了儒家学说,其时道家、墨家等学说也通过江苏人庚桑楚及从北方至江苏的道家杨朱、墨子弟子公孙过等人的引介而传入江苏。

有学者以为:“今天的江苏地区是中国古代文明最早的发源地之一,也是我国古代教育最先萌发的地区之一。”[9]崇文重教的风气自先秦时期就扎根江苏大地,为江苏地区高等教育的未来打下了坚实的人文基础。

秦朝建立后,在加强中央集权制度的政治目标下,采取了系列文化教育措施,对高等(高等级)教育的出现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大一统国家体制下,先秦时期所存在的各地“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等现象被逐渐消除。“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10]秦朝将诸国流行的古、籀、篆三种字体改为小纂、隶书。虽然还存在着多种字体的并存现象,但文字由繁趋简,由难趋易,由杂乱而趋统一的趋势已是主流。“小篆和隶书的出现和使用,于文化学术的推广,教育的开展,是有重大意义的。”[11]文字改革为教育的发展创造了新的契机,更为中原地区与江淮地区的教育交流、共进提供了条件。

・教育史研究・江淮风雅自此萌:论江苏地区高等(高等级)教育的诞生为了掌握教育的主导权,秦朝“设三老以掌教化”,在中央设有博士、太傅、少傅,在地方设有“三老”,建立了“三公在朝,三老在学”的教育管理制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分天下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12]。“郡下有县,县下有里、亭、乡。大率十里一亭,亭有长;十亭一乡,乡设三老,啬夫,游徼。三老掌教化,啬夫听讼,收赋税;游徼循禁盗贼。”[13]“三老”在地方基层充当着教师及教师管理者的双重角色。同时,秦朝政府基于政权稳定的考量,“禁游宦”,限制人们的流动、迁徙、集会、结社、讲学等活动。鉴于“古者天下散乱,莫之能一,是以诸侯并作,语皆道古以害今,饰虚言而乱实,人善其所私学,以非上之所建立”[14],秦朝奉行“以法为效”,反对儒学及其他诸子百家思想的流传。 “闻今下,则各以其学议之,入则心非,出则巷议。”[15]作为传播思想的教育活动受到了统治者的高度关注。这种限制学术及教育自由的政策压制了秦朝私学教育的生存空间。战国时期所设立的各国学宫,如齐国的稷下学宫等,都被取缔。先秦时兴旺的私学活动在秦朝转入了低谷。同时,秦朝所颁布的“吏师制度”规定“以吏为师”,只允许向法吏学法,教育内容被单调的限定为法家思想与“书简之文”。政府的法令条文成为学习内容,教育成为政府意志的绝对附庸。

在大环境的影响下,较之先秦,秦朝江苏地区的教育之风虽存,但缺少了值得记录的亮点。秦朝时期,江苏地区原有诸侯国都的城邑皆受摧坏,失去了教育的地方自。而政府对私学的严厉限制,特别是“禁游宦”的实行,压制了先秦以来江苏民间私人教育的良好势头。无论官办还是私立,江苏地区的高等(高等级)教育失去了产生与存在的土壤。虽然医药、种树之类的私学讲授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甚至兵法之类的学说也流行不缀,如项羽、张良、韩信等人都曾接受过此类教育,并且有所继承发扬。但就高等传统学术范畴的教育而言,缺少新的进步。

总体观察先秦、秦朝的江苏地区,尽管存在高等(高等级)教育的形式,但没有出现真正意义上的高等教育。这些前奏为江苏地区真正高等教育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二、两汉时期江苏高等教育的初萌

江苏高等教育的出现是在两汉时期,在制度与教学内容上有所提升,实现了由初等教育向高等教育的转变。

西汉建立后,执政体系多承袭秦制,但亦有变通,尤其是执政思想开始出现重大转折。秦朝苛政引发了人民的反抗,使西汉统治者认识到“教,政之本也;狱,政之末也”[16]。“教化立而奸邪皆止。”[17]在这种重教思想的指导下,汉初的教育指导宗旨实现了由法治教育向德治教育的转型,其文化教育政策经历了“杂霸”与“独尊”两个阶段。从初期讲究黄老之学的“无为”到汉武帝开始的宽松程度下的独尊儒术,两汉时期的教育思想经历了一次全新的变革,也直接影响着这一时期江苏地区高等教育的发展。西汉时期,官学与私学的发展都较前代有了超越,学校遍立,儒师辈出。“汉氏承秦燔书,大弘儒训,太学生徒,动以万数,郡国黉舍,悉皆充满。学于山泽者,至或就为列肆,其盛也如是。”[18]“汉武帝立《五经》博士,置弟子员,设科射策,劝以官禄,其传业者甚众焉。”[19]

汉初,以道家思想为主干,法家思想为枝干,混合儒、墨、名、阴阳等学说的黄老之学成为官学教育的主要内容。但其学说十分混杂,教育主旨并不十分明确。这个时期经学开始昌盛,并逐渐形成了今、古文经的争论。与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的争鸣不同,此时的今文经、古文经的争论是于儒学一家之说的内部争鸣,而不再是百家之说,是一种在汉朝统治者控制下的受限制的学说争辩。汉武帝时期,董仲舒向汉武帝建议了三大文教政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兴太学,置明师”,“重选举,广取士”。这些对教育进行儒学化改造的策略在西汉的实行,对西汉高等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官学方面,西汉改变了秦朝废学弃教的政策,大力兴学设教。在都城立太学,在地方设各级郡国学校。西汉太学设立于汉武帝元朔五年(前124年),是汉朝官立的中央高等教育学府,标志着我国封建官立大学制度的初步确立。地方官学则为郡国学校。汉平帝元始三年(公元3年),汉朝正式颁布地方官学制度,明确规定:“学官:郡国曰学;县,道,邑,侯国曰校。”[20]普遍设立了郡国学校,这种状况一直延续至东汉末年。学术界一般以为,汉代的郡国学校是与行政区划相匹配的,分级为学、校、庠、序。其中学、校等级较庠、序高。平帝时期,郡国学校中又设置了教育皇族子弟的“宗师”(宗卿师)。学、校内设有经师,以经师讲学为主,学生自学为辅,有考试。此外,还有进行文学艺术研究的鸿都门学等教学机构的设立。

在私学方面,因为汉初社会初显稳定局面,经济平稳,民间求学欲望强烈,兼之官立教育体制还未健全,私学较为兴盛。各私学家所秉持的学说也不囿于儒家一门,黄、老、道、法、卜、算学、历数等各有流传。很多没有立为博士的名师大儒躬身于私学讲学,一些具有较高文化素养的官员也从事私人讲学活动。东汉时期,私学更形发达,其原因有二:一方面由于官场政治斗争激烈,倾轧严重,很多儒学大师在政治上受到挫折,寄情于教育,进入民间,讲学授徒;另一方面是因为今文经学在官学中的强势地位,使得古文经学不得不转移阵地,以私学为主要载体进行传播,客观上起到了促进私学发展的作用。私学粗略可分为以蒙学为主的书馆,以经学为主的乡塾及以专经为主的“精舍”教育。在私学中,还有一种特殊的教育形式,即家学,多见于贵族大儒之家,也为私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认字启蒙到熟悉一般经书,再到专研经传的教育递进层次已然成型。基于这种教育层次的考察,可以将各个郡国的“宗师”、学、校,以及私学中的专经教育机构作为江苏地区高等教育的首现③。

首先,“宗师”教育是培养诸侯国贵族子弟的高等教育形式,在江苏地区的各诸侯国中也应普遍存在。楚、吴、江都、广陵、泗水、沛、彭城、下邳等诸侯国的王族弟子都应接受了“宗师”教育,这种教育采取了由中央派遣师、傅、相,对诸侯及其储君进行儒家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方式。汉代江苏较为有名的诸侯王之师、傅、相,有任楚国之傅的经学大师韦贤的五世祖韦孟和江都相的董仲舒等人。汉朝江苏地区诸侯国的宗师教育不乏优良之例,培养出对朝廷忠诚、具有较高文化素养的诸侯国接班人,其中最典型的就是董仲舒对江都易王刘非的教导。相传刘非“好气力,治宫馆,招四方豪杰,骄奢甚”[21],董仲舒相江都后,采用儒家“正谊明道”的思想来教导刘非,得到了刘非的尊重与敬服。“天子以仲舒为江都相,事易王。易王,帝兄,素骄,好勇。仲舒以礼谊匡正,王敬重焉。”[22]董仲舒成为当时诸侯国中宗师教师的楷模。《后汉书・光武十王列传》称光武帝子沛王刘辅“好经术,善说《京氏易》、《孝经》、《论语》传及图谶,作《五经论》”[23]。这也是其师、傅教导有方的结果。但亦有反面例证,如高祖少子淮南王刘长素不驯服,谋反后,袁盎上书汉文帝,称“上素骄淮南王,不为置严相傅,以故至此”[24],将淮南王叛逆的责任推到了其师、傅的身上。西汉时期,代表中央政府权威、维护中央政府利益的师、傅、相与诸侯王之间常有意见冲突。如吴王刘濞素来骄横,袁盎被任命为吴王相时,其侄就曾劝诫其不要过于与吴王冲突,以保全自己。有些师、傅、相因教导诸侯王而引来杀身之祸,楚王刘戊就曾对劝诫其放弃叛乱念头的相、傅大加屠戮。“其相张尚、太傅赵夷吾谏,不听,遂杀尚、夷吾,起兵会吴西攻梁。”[25]就总体而言,两汉时期的诸侯王及储君教育还是成功的,大部分的诸侯王都有良好的文化素养与学识,对所封地区的稳定发展起到了正面作用。

其次是郡国学校、私学专经教育。两汉是江苏地区高等教育的首现,所以郡国学校虽多有设立,但并未有太大亮点,史书也少有记载。相对而言,比较兴盛的是私学专经教育。

西汉时期,东海下邳人严彭祖曾向鲁人睦孟学习《春秋》,后自己讲学授徒。“孟死,彭祖、安乐各专门教授,由是《公羊》春秋有颜、严之学。”[26]时人称为“楚两龚”的龚胜、龚舍两兄弟,“少时好学明经”[27],结束仕途后,返回故里楚国,龚胜传授《尚书》,龚舍“通五经,以《鲁诗》教授”[28]。其时还有沛人施雠、翟牧、邓彭祖、高相等人教授《易经》;沛人褚少孙、楚太傅唐生等人教授《诗经》;沛人庆善等人教授《礼经》;沛人蔡千秋等人教授《谷梁春秋》等。东汉时期,私学专经之学在江苏更加发达。彭城广戚人姜肱“博通五经,兼明星纬,士之远来就学者三千余人”[29]。足见其时江苏私学专经之学的影响。

两汉时期,也有大量的江苏人北上求学,接受都城高等教育的熏陶。清代赵翼于《陔余丛考》卷十六《两汉时受学者皆赴京师》条中称:“盖其时郡国虽已立学……然经义之专门名家,惟太学为盛,故士无有不游于太学者。”[30]以东汉广陵一国,即有张,“入太学,事博士韩综,治京氏《易》、欧阳《尚书》”[31]。臧洪,“年十五,以父功拜童子郎,知名太学”[32]。徐淑“随父慎在京师,钻《孟氏易》、《春秋》、《公羊》、《礼记》、《周官》”[33]。可见,江苏籍学者一方面就学于太学,另一方面,其中一些学者以其学识任教于太学,为中央高等教育作出了贡献。也有江苏籍学者游学各地,如沛人褚少孙、庆善、广陵人张等,推动了各地文化、教育的高层次交流。

三、江苏地区高等(高等级)教育诞生时的职能与特点现代高等教育事业具有三项基本职能,分别是培养专门人才、科学研究与服务社会,其中服务社会是现代高校的专属职能。从对先秦及秦汉时期江苏地区高等教育事业的实际考察中发现,其历史内涵应具有超越一般蒙学及基础文化教育的层次,具有较高程度的经学教育与研究,在某种范围内为政权输送高级官僚的职能。从这三点考量,江苏地区确实于先秦、秦汉时期诞生了高等(高等级)教育。

从办学层次分析,先秦与秦朝时期的江苏地区教育主要是人类生活及文化学习的初始阶段。尽管中原及西北、山东等地区已经大量存在着诸子的私学讲授活动,江苏地区也有类似的学者痕迹,但从制度上来看,江苏地区还未形成制度化的高等级教育体制与实体。两汉时期,启蒙教育及基础教育则由蒙学承担。超越其上的以宗师及地方官学中的学、校为官立高等教育机构,以专研经学的私学为私立高等教育机构的高等教育体制隐然成形。

从经学教育与研究职能分析,先秦与秦朝时期的江苏地区经学教育主要为被动接受中原等文化教育发达地区的熏陶,未形成经学教育与研究的规模化效应。而在两汉时期,“校、学置《经》师一人,乡曰庠,聚曰序。序、庠置《孝经》师一人”[34]。经学已经成为教育的主导内容,其教学层次与内涵也显著提升。尤其在私学专经教育中,私学贯彻的是一种具有意识形态倾向的人文教育,其教学内容主干是经学教育。且因为地方学校、私学与中央太学没有从属关系,不受太学约束,课程设置较为自由,教学内容各有差异。通过这些教育,江苏诞生出了大批经学人才,根据《汉书・儒林传》、《后汉书・儒林传》的记载,西汉江苏具有较高学术水平者为治《易》的施雠、孟喜、高相、邓彭祖;治《诗》的韦贤、褚少孙、翼奉;治《书》的龚胜、唐林、唐尊;治《礼》的后苍、庆普;治《春秋》的严彭祖、蔡千秋。东汉则为治《易》的刘昆、洼丹;治《书》的丁鸿;治《礼》的董钧;治《春秋》的丁恭、周泽。名家济济,异军突起,文秀东南。

从某种范围内为政权输送高级官僚的职能分析,先秦与秦朝时期,对于官员的选拔主要还是采取世官制、荐举制、军功制、客卿制,虽有部分通法、征士而入仕者,但不为主流。高等(高等级)教育在这个过程中没有太多的价值空间。两汉时期,除察举、孝廉外,还有茂才及察举特科(有贤良文学、明经、明法等)等途径获取人才,具备高等教育学习经历成为一种附加优势。也因此,两汉的官学高等教育含有强烈的政治意味,除了“文吏之学”,即“好仕学宦,用吏为绳表”[35]外,亦有“都试讲武,设斧钺旌旗,习射御之事”[36]。两汉时期,郡国还负有举荐博士弟子的职责。通过考问经学,根据成绩,授以官职。在这个过程中,经学造诣成为关键。如东汉毗陵人高彪举孝廉,试经第一。很多江苏籍官员勤勉任职,具有较高的学术造诣,成为一代名贤。彭城人刘向,《江南通志》称其“宣帝讲论五经于石渠,拜郎中,元帝时官宗正给事中……成帝时复进用,会王凤兄弟秉政,向集《洪范》、《五行》,传论奏之……尝序次《列女传》,着《说苑》、《新序》,数上封事,帝每嘉叹之”。这也是江苏地区高等教育的职能展示。

先秦、秦汉时期江苏地区高等(高等级)教育具有官私立并萌性、区域不平衡性、家学奠基性等三个时代特点。

江苏地区的高等(高等级)教育的诞生具有官私立共同起步、共同发展的时代特点。元始五年(公元5年),汉廷“征天下通知逸经、古记、天文、历算、钟律、小学、史篇、方术、本草及以五经、《论语》、《孝经》、《尔雅》教授者,在所为驾,一封轺传,遣诣京师。至者数千人”[37]。如此体量,足见两汉私学规模宏大、内容广博、人才济济。江苏地区其时亦是如此。在江苏高等(高等级)教育诞生的过程中,先秦及秦朝时期,苏中及苏南地区的高等(高等级)教育首先崛起。但在两汉时期,则以徐州为中心的苏北地区成为发展重心,其原因受政权格局影响巨大。先秦时期,苏中、苏南因吴越等强国的发展而首先受益,文化教育得以先行一步;至秦朝,仍有惯性反应;而两汉时期,大一统格局下,地近中原的苏北地区更易受北方先进教育的影响,形成了以徐州为中心的教育先发区。江苏地处南北交界,因此这种教育发展的区域不平衡性在江苏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中虽变现形式不一,但一直存在。私学专经之学的出现,为门第家学的演变流传创造了条件,两汉时期的私学专经教育直接成为魏晋南北朝时期贵族家学的滥觞。一些名家大师被征辟入仕后,门风代传,形成了系统性、差异性的家学,直接影响到魏晋南北朝江苏私立高等教育的发展。

江苏高等(高等级)教育的初萌,既是中央政府制度化推动的结果,更是江苏人民自我促动的结晶。江淮衣冠自此萌,江苏地区的古代高等教育事业也自此走上了一条具有区域特色、成就斐然的道路。

注释:

① 所谓高等级教育,是指高于启蒙及一般知识性教育的教育层次之上的教育形态。在中国古代教育的概念范畴中,尤其是在先秦等时期,没有严格意义上的高等教育,只有区别于启蒙与一般知识性教育之上的高等级教育。

② 一说是上海奉贤人。

③ 亦有学者以为只有中央的太学为高等教育,郡国中的学、校仅为中等教育,本文不认可此种观点。

参考文献:

[1]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8.118.

[2][3][4][5][6]十三经注疏(上)[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1332,713,716,717,718.

[7]国语[M].北京:中华书局,2007.310.

[8]宋元方志丛刊(第6册)[M].北京:中华书局,1990.5649.

[9]周新国等编.江苏教育史[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16.

[10][12][14][15]司马迁.史记[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43,43,46,46.

[11]肖川.中国秦汉教育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7.

[13][17][20][21][22][24][25][26][27][28][34][37]二十五史(第1册)[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75,235,33,226,236,203,183,335,285,285,33,33.

[16]凌曙.春秋繁露注[M].北京:中华书局,1975.100.

[18][19]二十五史(第3册)[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74,48.

[23][29][31][32][33][36]二十五史(第2册)[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169,196,151,209,219,270.

江苏教育论文范文6

论及民国时期江苏中小学教育发展,首先需要厘清江苏区域范围的变迁。清代的江苏因两江督抚不同城,教育行政机构也分属两江学务处(江宁)和江苏学务处(苏州),故在清末教育统计数据时,江宁、江苏被分列二地。民国建立后,全省划分为60县,结束了江宁、江苏分割而治的局面。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上海作为特别市独立出江苏省,此后,江苏管辖区域无大变动。

一、利用多种资源,推动基础教育发展

自古以来江苏便是人文荟萃之地,文化教育事业较为发达,进入近代社会之后,江苏的官商士绅各界人士纷纷介入新学堂的开办,尤其是清末新政时期,中小学新式学堂剧增,以宣统元年(1909年)的统计看,江苏(合江宁、江苏)各级全日制小学堂2002所,在全国居第8位①。

民国初年,中国各地战乱频仍,兵戈纷起。然而,由于江浙一带士绅力量强大、人脉较广等因素,使得1924年前发生的国内战争基本上没有涉及江浙两省。故在这段时期,江苏基础教育总体处于增长时期,以初等教育为例,据统计,1913年7月底到1916年7月底,小学校数量分别为5283、5515、5920、6214所,学生在学人数分别为231,758、234,839、260,484、292,433人②。可见在民国初期,小学教育在学校数和入学数方面呈逐年增长之势,到1927年,小学校数量达到8780所,学生数522,780人。但是,在增长的同时,还应看到这种增长表现为速度缓慢和发展的极不均衡,如县级及其以下的乡村小学校数和入学数量均较少,与庞大的学龄儿童人口相比,入学者依然属于“小众”,在1927年亦仅为26%;③同时,学校发展受战争影响极大,尤其是1924年9月在较为富庶的苏南一带爆发的江浙战争,对江苏社会发展造成了极大损失,同时亦直接影响了江苏基础教育的发展,《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称:江苏省民初四年间,因“政局较为安定……尚有相当发展,民十左右大致尚佳。十三年以后,战事屡作,已办事业,维持为难”。

与小学教育相比,仅从数量看,民国初期普通中学的发展较为滞缓,1915年,全省有省立、私立普通中学校仅27所,学生4016人,居全国第6位。这种情形的出现,与民初政府制定的中等学校以省立为原则的政策有着密切关系,如江苏省除1912年将前清府中学堂收归省有,另有几所私立学堂设立外,近10年间几乎没有中学堂的增加,更无县立中学堂的存在。1922年新学制颁布,该学制将中学划分为初中和高中两个阶段,年限各3年。新学制虽然对于中学堂设立办法依然规定省办为主,但同时附带说明:“凡各县如经费充裕,设备完全并有相当之校舍师资亦得设初级中学。”于是,一些有条件的县纷纷请求设立初级中学,到1924年,诸如江宁、盐城、南通、阜宁、上海、青浦、沛县、睢宁、宜兴、高淳等14个县获准设立县立中学,其后区域有所扩大,学校数量有所增加。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之后,民国教育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发展时期,而随着南京成为全国“首善之区”,江苏省的基础教育进入了发展的兴盛时期。据《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统计,到1930年,江苏有初等教育学校数为8,346所,学生数为691,965人;1932年各类初等教育学校学生数为744,404人。《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统计,1935年各类小学10,223所,入学人数973,034人;1936年有小学11,182所,入学人数1167,538人。与此同时,普通中学的数量亦有较大幅度增加,据1930年调查,江苏县立初中已达50所,已备案的私立高中为33所。而在这个时期,全国县级初中计有652所,私立高中117所。从数量看,江苏此时的中学数量显然居全国前列。

综观整个民国时期,江苏中小学数量的增长是明显的,若与同时期其他省市相比特别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女子教育较为发达。江苏乃得风气之先之地,设立各级女校的时间最早,设校数量和入学人数较多。如1920年,在省立第一、第二女子师范学校附设了两所女子中学,成为全国较早创办省立女子中学的省份之一。④1930年,有南汇、无锡、武进、海门、高邮五县设有县立女校。该年全省在读高中女生704人,仅次于上海;初中女生5977人,仅次于四川。1932年经过对中等教育进行整顿,江苏依然有女子普通中学26所,其中省立3所,县立9所,私立12所,数量居全国前列。第二,私立学校较为兴盛。1915年教育部报告指出:“私立中学以京师、江苏、浙江为最多。”⑤其中教会中学数量增长较快,据1922年统计,全省教会中学有51所,学生3323人,教会中学数量占全国六分之一强,入学人数居全国首位。

江苏民国时期在中小学数量方面的增长,首先得益于江苏自清末以来形成的良好的发展基础以及全社会的重教环境,而部分行政官员和诸多商绅、民间团体对于中小学教育的热心更有不可或缺的支持,如民国时期担任江苏教育司司长的黄炎培、教育厅厅长的蒋维乔,以及先后担任江苏省教育会会长的张謇、袁希涛等均是注重学校教育发展的学者型官员。其次,相对发达的经济基础带来的教育经费“充裕”,亦为基础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众所周知,“教育经费为事业之母,欲求事业之发展,必先求经费之稳定”。⑥民国初期受时局影响,即使是较为富庶的江苏同样面临教育经费紧缺的情况,如1913年度,江苏各类学校用款仅979,000元,1914年度为1,105,000元,1915年度为1,159,000元,虽与宣统三年(1911年)的2,970,000元相比,差距仍然较大,但与其他大多数省份相比,岁出经费数仍历年位列第一,且逐年增加,这也保证了江苏师资队伍的稳定和素质的提升。值得一提的是,民国时期江苏中小学校的发展经费并不完全取自官款、公款,民间经费的支持也同样重要。此外,江苏是中国最早开放的通商口岸之一,外国教会势力较大,而教会开办的诸多“软硬件”较佳学校,一方面成为了江苏私立学校的“主力”,另一方面它客观上对江苏中小学发展建设提供了“示范”作用。

二、依靠学会力量,促进教育发展

回顾民国时期江苏中小学教育的发展,以教育会为代表的民间教育社团组织在其中的参与、推动、引领等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清末新政时期,清政府解除了部分,各类专业社团得以获准设立。1902年于上海成立的中国教育学会,标志着我国近代民间教育社团设立的开始。1906年7月学部颁布《教育会章程》,更是承认了教育行会组织建立的合法性,并由此推动了各地教育会的发展。正是在此背景下,由清末实业家、教育家张謇担任首任会长的江苏教育总会(原江苏学务总会)得以迅速发展壮大,各县亦纷纷设立教育会,到1911年辛亥革命前,江苏共成立县级教育会50个,会员几乎涵盖各地新教育界人士。⑦

民国建立之后,教育部便着手修改教育会章程,将教育会划分为省教育会、县教育会和城镇乡教育会三级,其后将学会宗旨规定为“以研究教育事项,发展地方教育为目的”,其职能一方面是基于研究成果向教育行政部门提出发展建议,另一方面则为“处理教育官厅委任事务”,⑧教育会俨然成为领导各地教育发展的主要力量。这种情形的出现,既与军政府忙于争权夺利而忽视教育事业发展有关,同时亦是因为地方政府控制力量式微、部分教育行政人员尸位素餐,省级教育机构希图通过遍及基层的教育会组织代行引领地方教育发展的“准行政”职能。这种相对“宽松”的环境为江苏省教育会的发展提供了极好的时机,故到1925年,江苏各县市乡教育会共有188个,其中乡级教育会59个。⑨不仅如此,从工作成效看,与某些省教育会“偃旗息喙”、“阒其无人”的萧条状况相比,江苏省教育会则能“岸然独行其是”,工作开展得风生水起,如通过开会演讲,参与整顿小学、改良私塾等事项。⑩

由于事实上能够进入江苏省教育会核心圈的均为教育上层的精英,故当时教育会能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涉及教育问题的社会舆论走向,但同时又与基础教职员逐渐产生距离。与此同时,为强化政府的专制统治,控制过于兴旺的民间社团的发展势头,1927年,控制的政府以“学阀”罪名封停了江苏省教育会,而以半官方的教育协会取而代之。尽管到1928年,政府又恢复了教育会组织,但加强了对民间机构的监督。在此情形下,江苏省教育会等民间机构虽再难扮演独立的强势角色,但事实上它通过设立各种研究会依然对江苏中小学教育发挥了一定的影响作用。

江苏省教育会对基础教育建设和发展的参与和支持,主要包括争取教育经费、引领教育改革、维护团体利益等,且以前面两项为主。

争取教育经费工作,主要是指对于官款经费的争取。众所周知,教育经费短缺始终是掣肘清末民国时期新教育发展的主要障碍。江苏虽然与全国其他地区相比尚属富庶之区,但因战事频仍等原因,同样时时面临教育经费短促问题,地方教育经费更是入不敷出、朝不保夕。基于这种现实,争取社会各界对教育经费的支持,事实上成为江苏省教育会等教育团体的重要职能。就江苏省教育会而言,这种争取主要包括利用会社自身的社会影响力和会员的人脉关系等,力争在官款经费配置中使教育占有更多份额,如在1918-1919年间发动的反对削减教育经费而给省议员加薪的运动;1924年江浙战争后,通电省军政当局提出维持原有教育经费的开支渠道和方式的要求等。

引领教育改革,这是教育社团对中小学教育发展的主要工作。从江苏省教育会等教育社团组织的实际工作方式看,当时这些教育社团主要是通过邀请教育名家举办演讲报告会,出版教育书刊,组织教育培训,开展教育调查,成立各种专门研究会等来宣传教育思想、传播教育理念,研究中小学教育问题,推动基础教育改革。如在举办演讲会方面,江苏省教育会在1917年曾邀请美国麦顾黎博士做《共和国之教育》等演讲,请周仲容等讲演中小学教育问题;1920年前后曾联络其他组织邀请杜威、孟禄来苏讲学。为提高教员的教育教学水平,教育会还通过开办讲习会等形式开展教师培训工作。如1916年暑假,江苏省教育会举办小学教授法暑期补习会,主要学习国文、算术、教育学三项课程,培训时间持续6周,与会培训者共计307人,分别来自江苏省40个县。 各种专业性的教育研究会成立,则更具体、更深入地指导着中小学教育改革。1920年初,在江苏省教育会下组建的推行国语委员会,主要对中小学国语教育的实施进行研究,同时通过开设培训班培训国语教员等。

发挥民间教育社团对教育发展的促进作用,确实是支持中小学教育发展的“第三条道路”,尤其在政府支持教育力量有限、不便时,显得更为重要。同时,民间社团对于凝聚同业人心、引领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更是具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当然,如何调整处理民间社团与政府之间的兼管关系,依然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三、注重专家引领,开展教育实验

1915年,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成立。由此开始,国内一大批教育名家以及许多留学归来的教育学专家聚集校中,陶行知、陈鹤琴、廖世承、孟宪承、俞子夷等先后成为南高师(东大)教授。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在东南大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央大学更借区位优势,吸引了众多教育专家来苏。他们不仅有着先进的理念和较高的理论造诣,更有将先进教育思想在实践中进行实验、并以此进行现代教育本土化建设的雄心,江苏各地中小学理所当然成为他们开展教育改革实验基地的首选。与此同时,许多有思想的一线学校管理者根据教育思想发展的趋势,自觉地加入到教育改革的实验当中。因此,民国时期江苏省的中小学在教育改革实验方面走在全国的前面,甚至一度引领着中国中小学改革实验的潮流。

民国时期江苏中小学校的教育实验,涉及领域与范围较广,既有较为宏观的教育管理的实验改革,如选科制与学分制的实验等;又有较为中观的学校教学组织形式的实验,如“道尔顿制”实验、“设计教学法”实验、“分团教学法”实验等;此外,还有更为微观的“单项教学问题”的实验等。

廖世承是江苏乃至全国开展中小学教育科学实验的先驱者之一,1919年10月他兼任南高师(东大)附中主任后,便致力于在教育测验基础上的教育改革实验。1920年,在廖氏领导下,东大附中在保留原有固定科目外,还为天资聪慧者添设国文、英文两种选科,作为课外补充,这是当时国内中学实行选科制实验的开始。次年春天,东大附中又在全国较早进行“学分制”实验。东大附中在“选科制”和“学分制”的实验成果,实际成为了1922年新学制中中学阶段改革的主要依据之一。

“道尔顿制”是一种对班级教学制进行改革的制度,是20世纪20年代我国中小学教育中影响较大、实验范围较广的一种改革实验,而江苏省则是开展“道尔顿制”实验的中心地区。舒新城作为“道尔顿制”实验的重要推动者,受东大附中主任廖世承聘请,在附中开展“道尔顿制”与“班级教学制”的对比实验。1924年,廖氏在实验的基础上撰成《东大附中道尔顿制实验报告》,对“道尔顿制”在我国教学中的实际效果做了较为公正客观的评价。

“设计教学法”是1920年前后传入我国并风靡全国中小学的新的教学制度,在南高师附小兼职的俞子夷无疑是当时国内提倡“设计教学法”的最积极者。自1919年在南高师附小开始进行“不彻底设计教学法”实验后,附小俨然成为当时“设计教学法”实验的示范校,参观者络绎不绝,有的甚至长期驻校学习,如浙江女师附小教师分批轮住在校内进行长期参观学习。同时,俞子夷及附小的教师亦常常受邀外出讲学并演示教学等。

以某一学科或单项教学问题为检测和实验对象的单项实验是民国时期江苏中小学校中参与面最广、最普通、取得成果最多的教育实验。而在此类实验中,俞子夷是积极推进者之一,他在南高师附小自创了大量的教学实验,其中“珠笔算混合教学法”的实验在做好充分的理论准备的前提下,开始在实际教学中实施,边实验、边发现问题、边随时修正,实验取得很大成功。后来,这种珠算笔算混合教学在诸多小学被大力推广。此外,他还在附小开展了诸如“生字教学讲解法与练习法孰善”、“兼读英文是否有碍于其他功课”等学科小问题实验研究。1928年后,随着实验学校制度的建立,江苏诸多中小学更是激起了教育实验的热情,而诸如艾伟、杜佐周等专家对于教育实验的主持、指导,更提高了研究成果的科学性和可信性。

简言之,20世纪二三十年代,是江苏中小学大力开展教育科学实验的黄金时代。这个时期各中小学开展的教育实验基本是出自学校管理者的教育自觉,而非源于上级的行政命令。当然其中不排除部分学校的实验属于跟风型的作为,但大多数中小学的实验乃是出自探析中国化教育发展道路的良苦用心,则是需要肯定的。同时,江苏中小学开展教育实验也留下了宝贵经验:首先,理论引领和专家指导是教育实验科学化的保证。其实无论是东大附中、南高师附小的教育管理、教学问题的实验,还是1920年代初江苏第一中学的学制实验、1930年代江苏省镇江实验小学的复式教学法与自学辅导法的实验等,都离不开理论研究和专家指导的身影;其次,要以科学的方法、精神和态度开展教育实验。对于权威的理论和研究结论并不盲从,而是以实验结论说话,如东大附中对于“道尔顿制”实验的态度、南高师附小对于“设计教学法”的评价等;第三,根据本地实情,采取“小步快走”方式进行科学实验。中小学校的教育实验选题,并不是仅仅限于对西方教育研究结果和理论的验证,应更关注我国中小学教育教学中的具体问题探讨;此外,教育实验不仅是提高教学质量、探究教育教学问题的手段,更是提高教师专业水平的重要途径。

四、聘请教育名家,延聘教学名师

建设一批中小学名校,成就诸多中小学教育名师,形成丰富的中小学教育教学思想,积累诸多教育管理和教学研究的智慧和经验,这是民国时期江苏中小学教育发展过程中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亦是民国江苏中小学教育之所以享誉全国的主要体现。

民国时期,江苏涌现出许多蜚声全国的中小学校,如上海中学、苏州中学、常州中学、扬州中学,以及东大附中、南高师附小等,均是全国一流的中小学。它们的成功,首先是因为拥有一大批富有学识和教育情怀的教育家在主持办学。如江苏省立上海中学的首任校长郑通和,系南开大学的首届毕业生,后留学美国,获斯坦福大学学士和哥伦比亚大学教育硕士学位,担任上海中学校长12年,以办理一所与南开媲美的理想中学为追求,办学成绩卓著,1937年上海中学被教育部指定为全国九所优良中学之一;江苏省立扬州中学校长周厚枢,留美硕士,曾任多所大学教授,担任扬州中学校长10年,向以治校严谨而闻名,在他的领导下,扬州中学声誉卓著,成为抗战前我国四大名牌学校之一;江苏省立松江女子中学的首任校长江学珠,毕业于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正是在她的努力之下,学校在教育教学方面成绩斐然,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两度被教育部指定为全国优良中学;担任东大附中校长的廖世承、南高师附小校长的俞子夷,均有国外求学的经历,而他们对于教育科学化的追求,对教育实验的青睐,不仅使他们主持的学校成为当时全国中小学开展教育实验的旗帜,而且还推动了我国实验学校制度的建立。

需要指出的是,当时江苏许多中小学校的校长们,不仅眼界开阔、学术造诣较高(甚至不乏大学教授、留学国外者),而且有着自己独特的办学理念和卓越的办学才能,并能竭力利用当时相对较大的办学自努力实践。如周厚枢怀抱“教育为立国之根茎”的认识,致力于促进学生的自治、自卫、自养的均衡发展,尤为注重学生品格的熏陶,在扬州中学首创“教训合一制度”和“分科必选制”;江学珠提出“得天下英才而教之算不得一乐,得天下庸才而教之使其成为英才,这才是大乐”的思想,注重全人教育,并针对学生差异,尝试按能力分组教学和班设辅导教师的制度。其他如俞子夷的“不彻底”的“设计教学法”实验、廖世承的“道尔顿制”、“选科制”实验等均是他们基于自己办学理念的自觉实践行为。

重视教师队伍建设,是民国时期江苏中小学校之所以成功的重要保障。优秀的校长都是以吸引名师、培养教师队伍为办学的主要工作。如由廖世承任主任的东大附中,其增一流设备聘一流教师的力度为同类学校中少见,曾汇聚了著名学者如罗家伦、张其昀、胡焕庸、雷宗海、舒新城、邹秉文等来校执教;松江女中曾聘请了一批优秀的教师,如陆维钊(国语)、王季思(国语)、虞明礼(数学)、周芬(化学)等,江学珠校长深知教师是办学的主体,强调教师是校方请来的,不是雇佣来的;苏州中学首任校长汪懋祖秉持学术化办学目标,注重学术性教师队伍的建设,他认为:“校长第一件任务,在选用健全的教职员,加以健全组织,那学校就已安置在健全的基础上。” 为此,他组建了高水平的学者型师资队伍,其中不乏大学教授,如国学大师沈若颖、钱穆,学者陈去病、吴梅、陈旦等大学教授均执教于苏州中学;俞子夷则将教师参与教育实验视为培养教师的有效途径。

历史的联系不可割断。从某种意义上讲,民国时期江苏的中小学教育是有成就的,那个时期发展起来的知名学校事实上便奠定了今天许多名牌学校发展的基础。但民国江苏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又是不均衡的,乡村教育的落后、入学儿童的“小众”以及教育经费的整体紧缺和城乡学校之间配置的不合理等,均影响了那个时期江苏中小学教育的发展。总之,客观公正地看待民国时期江苏中小学教育发展的得失,乃是我们今天应有的态度。

【参考文献】

[1]陈翊林.最近三十年中国教育史[M].上海:太平洋书店,1932年三版:97-100.

[2]李桂林,戚名,钱曼倩.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普通教育[C].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560.

[3]江苏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江苏省志・教育志:上册[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153.

[4]江苏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江苏省志・教育志:上册[C].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230.

[5]李桂林,戚名,钱曼倩.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普通教育[C].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882.

[6]尊闻.江苏教育改造之路[J].苏衡.1935(3).

[7]谷秀青.清末民初江苏省教育会研究[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42-45.

[8]朱有.中国近代教育史料汇编:教育行政机构与教育团体[C].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252-253.

[9]谷秀青.清末民初江苏省教育会研究[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45.

[10]力轻.湖北教育会与江苏教育会之比较观[J].崇德公报.1915(21).

[11]朱有.中国近代教育史料汇编:教育行政机构与教育团体[C].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289.

江苏教育论文范文7

关键词:普通高校 健美操课程 教学现状 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G8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3)09-0056-04

健美操课程是普通本科高校体育课程中的一门重要课程,以其特有的魅力深受大学生的喜爱。也在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体现出应有的价值。

江苏省普通本科高校体育课程改革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取得了丰硕成果。但新兴的健美操课程的发展,与教育发展和素质教育总的要求相比仍存在不少有待解决的问题。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学校体育走向“健康第一”的新形势下,如何在健美操课程教学活动中贯彻素质教育与健康教育理念,做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是切实加强健美操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研究方向。

2002年教育部颁布了新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以下简称《指导纲要》)。《指导纲要》是“国家对大学生在体育课程方面的基本要求,是新时期高校制订体育课程教学大纲,进行体育课程建设和评价的依据”。在普通高校体育课程的教学方面,《指导纲要》提出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1 研究对象

以江苏省普通本科高校健美操课程为研究对象,抽取部分高校对其健美操课程授课教师和学生进行调研。截至2012年4月江苏省共有普通本科高校45所(南京体育学院除外),分布在全省11个地级市,其中南京市23所,苏州市和徐州市各4所,常州市3所,镇江市、无锡市、盐城市和淮安市各2所,扬州市、南通市和连云港市各1所。由于各市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不均衡,被调研高校的抽取应力求涵盖每个市,这样才能代表江苏省普通本科高校健美操课程的整体现状。因此,本文采取了所在市普通本科高校数量为3所或以上的随机抽取1~2所,有2所的随机抽取1所,只有1所的直接抽取。最终抽取了南京大学、东南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徐州工程学院、苏州大学、常熟理工学院、江南大学、常州大学、江苏大学、扬州大学、南通大学、盐城师范学院、淮阴工学院、淮海工学院等14所高校进行调研。(见表1)

2 研究方法

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并收集了2002年以来在全国中文体育类期刊上公开发表的有关高校健美操课程教学方面的研究论文,阅读了相关的著作和国家颁布的有关健美操课程改革和发展方面的文件。同时查阅了江苏省14所高校健美操课程使用的教材及相关教学资料。

2.2 专家访谈法

对部分普通高校健美操课程的授课教师及专家进行访谈。先后走访了中国矿业大学、苏州大学、扬州大学等高校,了解各校健美操课程的一些实际状况,并与多位健美操课程授课教师进行了深入交流,为本文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2.3 问卷调查法

问卷发放采取亲自发放和邮寄发放两种方法。最终向14所高校的健美操课程负责人发放调查问卷14份,回收问卷14份,回收率为100%;向14所高校健美操课程授课教师发放调查问卷70份,回收问卷63份,回收率为90%;向14所高校至少已完成一学期健美操课程学习的女生发放调查问卷560份,回收问卷532份,回收率为95%。对问卷进行整理和分类,剔除无效问卷,最后负责人问卷获得有效问卷14份,有效率为100%,教师问卷获得有效问卷61份,有效率为96.83%,学生问卷获得有效问卷516份,有效率为96.99%(见表2)。

2.4 数理统计法

对回收的问卷进行整理并逐一登记,建立有效的数据库,运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2.5 综合分析法

运用逻辑分析方法,对各种信息进行较为深入的分析。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江苏省普通本科高校健美操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3.1.1 师生对健美操课程的认知

调查结果(见表3)显示,江苏省普通本科高校健美操课程授课教师对课程的认知程度非常好,很了解的教师占90.16%,说明健美操课程建设得到了教师更多的关注,课程进入良性发展阶段。在被调查的学生中,很了解的比例为68.99%,说明大多数学生对健美操课程认知程度也非常好,近一步体现其成为新兴主干课程的趋势;不太了解的学生占10.85%,说明健美操课程宣传与改革的力度仍需加强。

3.1.2 师生对健美操课程在普通高校体育课程中地位的认识

从调查结果(见表4)可以看出,有98.36%的教师认为健美操课程很重要,说明健美操课程教学得到了教师的充分肯定,健美操课程在高校体育课程中的地位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有74.42%的学生认为健美操课程很重要,说明大多数学生能客观地认识到健美操课程的重要性,了解健美操基本技能对于身体锻炼的价值,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健美操课程的积极性。

3.1.3 健美操课程教材使用现状

从走访中了解到,江苏省高校目前多使用大学体育健康类教程作为教材,以健美操专项课程教材为参考教材,基本符合《指导纲要》提出的“未经全国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审定通过的体育课程教材,各地、各高校均不得选用,以杜绝质量低劣的教材进入课堂”的要求。而从健美操课程授课方面教师对教材适用程度看法的调查结果(见表5)可以看出,超过80%的教师认为现行教材不能完全或绝大部分适用,甚至有18.03%的教师认为不适用,反映出教材建设急需加强。

3.1.4 健美操课程师资力量与课堂教学班人数情况

教师数量和课堂教学班人数的关系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为确保教学质量,课堂教学班人数一般以30人左右为宜。”从2008年之前有关江苏省的同类研究中了解到,教师数量和课堂教学班人数比例严重失衡,教师学生比最多的接近1:50,明显违背了《指导纲要》中的要求,教学质量难以得到保障。从江苏省高校健美操课程师资力量满足实际教学需求情况的调查结果中(见表6)可以看出,各高校的师资力量均能基本满足实际教学需求,但江苏省高校健美操课堂教学班人数情况的调查结果(见表7)却反映出师资力量基本满足教学需求仍然是建立在较多课堂教学班人数的基础上,这一点的改革力度仍需加强。

3.1.5 健美操课程理论教学安排情况

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扩大健美操知识面,提高学生认知能力的有效途径,因此,健美操理论知识的教学非常关键。

从江苏省高校理论课程安排情况的调查结果(见表8)可以看出,各高校均安排了理论教学内容,并要求通过理论课和/或在运动实践教学中渗透等方式进行教学。但从走访和与部分高校教师的交流中了解到,理论教学内容的具体教学并不乐观,不少教师根本不安排理论课,在运动实践教学中也很少渗透。

3.1.6 健美操课程教学方法的运用

教学方法是达到良好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健美操课程教学中常采用单一的示范法和讲解法、完整法与分解法等,影响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限制了学生的创新意识。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与发展,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与方法层出不穷,增加了健美操课程教学方法的多样性。

从调查结果(见表9)可以看出,多媒体辅助教学法、程序教学法、创新教学法和多边互助教学法在教学中都得到不同程度的运用,说明健美操课程授课教师丰富教学方法的意识得到了增强,这些现代教学手段打破了传统教学方法的单一与枯燥,给课堂带来了生机。但我们也清楚地意识到,教学方法的创新仍需要加强。

3.1.7 健美操课程教学条件(场地、器材设备、图书资料和电教设备)现状

教学条件是教学顺利进行的保障。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实地走访和对专家的访谈,得知目前江苏省14所高校均建有配套设施齐全的室内场馆和/或室外场地;教学所需器材设备相对齐全,数量和质量上都能满足需求;有与教学内容相配套的录像、光盘和教学课件等装备;有必要的图书资料和专业文献期刊等。教学条件的整体情况能满足健美操课程教学的实际需要,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对教学条件现状评价的调查结果(见表10)也表明,绝大多数教师和大多数学生对现有教学条件满意,分别占到调查总数的86.88%和80.24%。

4 结论

(1)所调查的14所江苏省普通高校健美操课程授课教师和大多数学生对课程教学重要性有正确的认识,认识到健美操课程在体育课程中的重要地位。但健美操理论教学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理论教学时数偏少,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不够紧密。所用教材符合教学需求。师资力量基本满足教学实际需要,但课堂教学班人数与《指导纲要》的要求仍有差距,绝大多数授课教师和大多数学生对现有教学条件较为满意。

(2)所调查的14所江苏省普通高校健美操课程的授课教师,在教学中能重视程序教学法等现代教学手段的掌握,加强教学过程中的多边互动,但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仍比较少。

5 建议

5.1 建设有特色的健美操课程教学内容体系

依据《指导纲要》的精神,以素质教育、终身体育和“健康第一”思想为指导,充分发挥健美操课程健身、健心和健美的功能,使之有利于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形成良好的终身体育观,从而实现健美操课程内容的现代化和科学化。

5.2 加强健美操理论知识的教学

健美操运动技能的掌握使学生有了从事终身体育锻炼的载体,而健美操文化、健美操创编等理论知识则是学生能够终身利用健美操锻炼身心的助推器。因此,教学中注重健美操理论知识的渗透,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运用多种形式和现代教学手段传授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对健美操运动的认知。

5.3 通过改善教学条件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场地、器材和设备等教学条件是健美操课程顺利开展的物质基础,应充分利用室内外体育场馆和设施,合理布局、合理分配、合理开发。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按《指导纲要》要求控制教学班人数。

江苏教育论文范文8

关键词:人口文化素质; 人均受教育年限; 空间格局; 人均GDP; 城市化水平

中图分类号:C9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10-172-002

一、引言

21世纪,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财富的创造、综合竞争力的提高、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环境的保护等状况都与人口质量有关,与人才和高素质的科技劳动者的多少有关,这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国家或地区内部的人口文化素质。人口文化素质有很多衡量指标,其中之一就是人均受教育程度。从2011年4月30日江苏省及各市统计局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发现,从2000年到2010年的十年时间里,人口受教育程度在不断提高,人口文化素质已经获得了很大程度的提升。

本文通过对江苏省及各市2000年和2010年人口受教育程度的数据进行分析,获得江苏省最新人口文化素质的空间格局,以及江苏省人口文化素质10年之间的空间格局变化特征,同时并分析和探讨了人口文化素质与各项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可以作为有关决策部门的参考依据。

二、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及处理

1.研究方法

人口文化素质是人的智力水平、知识水平以及用科学的方法判断和处理问题的能力,通常用人口受教育程度来表征[1]。一般来说,受教育年限越长,人口文化素质越高,相反则越低。判断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文化素质的高低,常常用人均受教育年限来衡量[2]。本文中人均受教育年限是由每10万人中小学、初中、高中(含中专)以及大学(指大专以上)人数加权和,是一种统计指数。其计算公式为:

Y=16A+12B+9C+6D (1)

式中,Y表示地区人均受教育年限,A表示10万人中受大学(指大专)以上教育程度人数所占比例,B表示10万人中受高中(含中专)教育程度人数所占比例,C表示10万人中受初中教育程度人数所占比例,D表示10万人中小学教育程度人数所占比例。

2.数据来源及处理

本文所用数据来自于江苏省及各市统计局网站上2011年公布的江苏省及各市的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公报数据,在统计公报中有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数,以及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的每10万人中受各种教育程度的人口数据,因而在本文中选择用2010年和2000年每10万人中受各种教育程度的人口比例进行分析。

利用公式(1)分别计算中国、江苏省及各地级市2010年和2000年的人均受教育年限来代表地区的人口文化素质,结果如表1所示。从表1中可以看出,从2000年到2010年中国和江苏省的人均受教育年限都有所提高;江苏省人口文化素质相对全国来说属于中等偏上水平,但是过去的十年里提高速度相比全国平均水平而言有所下降;同样的江苏省各地级市人均受教育年限也都有所提高,但是各市提高的程度也是不一样。

三、人口文化素质空间格局

从人均受教育年限的角度来讲:人均受教育年限越长,人口文化素质越高,反之,则越低。利用公式(1)计算出来江苏省及各地级市的2000年、2010年人均受教育年限利用GIS软件做空间分析,以期获得江苏省人口文化素质空间格局特征。

1.人口文化素质空间格局

图1是根据表1中的2010年江苏省各市人均受教育年限利用地理信息系统mapinfo软件制作出来的2010年江苏省人口文化素质分布图。在这幅图中把2010年人均受教育年限数据按照等计数分的方法,把江苏省各市的人口文化素质分成了三个级别。

从图1可以看出2010年江苏省人口文化素质分布情况基本呈现南高北低的空间格局:江苏省南部的南京市、镇江市、无锡市和苏州市人口文化素质最高;其次是在江苏省偏南的常州市,偏北的宿迁市以及中部的扬州市和南通市居中;文化素质最低的是偏中和偏北的泰州市、淮安市、盐城市、徐州市和连云港市。

2.人口文化素质变化的空间格局

图2是根据表1中的2000-2010年江苏省各市人均受教育年限的变化率利用地理信息系统mapinfo软件制作出来的2000-2010年江苏省人口文化素质变化率图。在这幅图中根据变化率按照等计数分的方法,把江苏省各市的人口文化素质变化率同样分成了三个级别。

从图2可以直观发现江苏省各市2000-2010年十年间人口文化素质变化率的空间格局基本上呈现的是南快北慢的特征,变化最快的是苏州市、南京市和宿迁市;其次是无锡市、镇江市、南通市和扬州市;变化最慢的是徐州市、淮安市、泰州市、盐城市、常州市和连云港市。从图1和图2对比可以看出基本上人口文化素质较高的市,人口文化素质变化率的值也较大;人口文化素质较低的市,人口文化素质变化率也较小。因而从这两幅图可以看出来在过去的十年里人口文化素质分布的空间格局变化不大,形成了较稳定的人口文化素质空间格局。

四、人口文化素质的主要影响因素

影响人口文化素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本文通过对2010年统计公报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发现,人口文化素质主要与经济、城市化水平、教育水平等有关。

1.人口文化素质与经济的关系

人均GDP常作为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状况的指标,是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的一个标准。图3表示的是2010年江苏省各市的人均受教育年限和人均GDP之间的关系。从图上可以看出江苏省各市人均受教育年限和人均GDP呈现对数正相关关系,其相关系数达到0.82。说明经济发展越好的地区,人口文化素质越高;反之,则越低。2010年江苏省人口文化素质分布呈现南高北低的空间格局与江苏省经济发展的南高北低的空间格局是相似的,而且是相互影响形成的。经济条件较好的地区,会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到教学条件中去,对人口的教育文化素质要求也越高;同样人口文化素质越高的地区,可以创造更多的技术发明,含有更多的技术含量,从而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

2.人口文化素质与城市化水平的关系

城市化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最主要的指标,一般用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表示。图4为江苏省各市的人均受教育年限与城镇人口就业比重之间的关系。从图上可以看出江苏省人均受教育年限和城镇从业人员比重呈现正相关关系,其相关系数达到0.86。城市化是现代化的一个方向,城镇人口文化素质普遍高于农村人口文化素质。城市化水平越高,城镇人口所占比重越大,同时城镇从业人员所占的比重也越大,人口的文化素质普遍较高,反之,人口的文化素质偏低。

3.人口文化素质与教育水平的关系

教育水平与人口文化素质也有一定的正相关关系。教育水平越高,各种级别的学校较多,师资力量较丰富,各种教学资源也较多,其教育氛围较好,会促进人口文化素质的提高。如图5所示为2010年江苏省各市统计公报中的图书馆图书藏量与人均受教育年限之间的关系,从图上可以发现,人均受教育年限与图书馆藏书呈现正相关关系,其相关系数达到0.84。反之,人口文化素质水平较低。

4.其他相关因素

同时人口文化素质也会受到政府相关政策,地理位置等的影响。随着义务教育法,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等相关政策法规的颁布,促使人口文化素质的提高。江苏省各地级市从2000年到2010年的过程中,人均受教育年限均有所提高,而且提高的较快。江苏省各地级市的地理位置越靠近省会城市,越靠近经济发达城市,其人均受教育年限越高,人口文化素质也越高。

五、结论

(1)本文通过对江苏省2000年和2010年人口受教育程度的数据分析,获得江苏省最新人口文化素质的空间格局:基本呈现南高北低的地域趋势;在过去的10年里,江苏省人口文化素质变化基本上呈现南快北慢的趋势。

(2)本文通过相关分析,发现区域经济水平、城市化水平以及教育水平是影响区域人口文化素质的主要因素,区域经济水平越高,城市化水平越高,教育水平越高,人口文化素质也是越高。同时政府相关政策,地理位置等也会对人口文化素质造成一定的影响。

参考文献:

[1]程前昌,毛蒋兴.中国人口文化素质指数及其空间分异,人文地理,2009(3):101-106

[2]张宇硕,白永平.人口文化素质的空间格局与演变——以青海省为例,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1,25(7):45-50

[3]常岚.贵州省人口教育文化素质与区域经济发展,教育文化论坛.2010(4):44-49

江苏教育论文范文9

关键词:三个倡导 江苏省部属高校 思想政治工作机制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三个倡导’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机制创新研究”(13BKS080)

“三个倡导”是在中共十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论述分别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要求全国人民积极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可谓是任重道远,其应在“三个倡导”视域下,将本内涵融入到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中,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机制进行创新,增强高校思想工作机制的活力。

一、江苏省部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机制现状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机制,是指高校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各个部分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协调的方式和过程。部属高校是由教育部直接管理,是国务院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据教育部部属高校工作动态显示,全国部属高校75所,其中江苏省有7所,占全国部属高校的9.33%。江苏省7所部属高校分别为南京大学、东南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河海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中国药科大学、江南大学。

(一)江苏省部属高校思想政治学科建设

通过对江苏省7所部属院校的相关调查发现,南京大学、东南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河海大学、江南大学设置了马克思主义学院、南京农业大学设置了人文社会科学学部、中国药科大学设置了社会科学部各主管思想政治教学,另外,除江南大学外,其他6所高校均设有与思想政治教学相关的教研室。

(二)江苏省部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管理组织

通过调查发现,江苏省7所部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管理并不是单一的,基本都是由党群组织、行政部门、院系三方来进行管理。除南京大学外,党群部门和行政部门对思想政治工作的管理都有交叉,这正体现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机制是各部分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协调的一种方法和过程。

(三)江苏省部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教师队伍

主管思想政治教学的师资力量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下表为江苏省7大部属高校主管思想政治教学的师资力量。

江苏省部属高校思想政治教学师资力量

二、江苏省部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突出优势及问题

(一)江苏省部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突出优势

首先,省领导足够重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南京大学官网显示,苏政研(2014)3号文件,2014年江苏省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下发通知指出“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十八届三中全会和系列讲话精神,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我省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需通过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进一步认清当前江苏省思想政治工作的现状和形势,针对工作中的重点、难点和弱点,努力推出一批有价值、有分量、有建设性意见的研究成果。”[1]这为江苏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作出了指导性意见,进一步加强了江苏省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其次,江苏省部属高校开展各种学术活动。例如南京农业大学、中国药科大学、江南大学都开办讲堂系列,这对大学生思想教育达到了循序渐进的效果,为以后思想政治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江苏省部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问题

首先,江苏省7所部属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领导机构冗杂繁琐。从江苏省部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管理组织可以看出,党群组织和行政部门分别设立具体部门管理思政工作,产生“两班人马”的现象;其次,部分部属高校设有思想政治网站,但建设速度慢,信息一致未更新。例如,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设置的思政教学网、中国矿业大学的马克思主义学院网,尚处于建设中,信息一致没有更新;再次,价值多元化的冲击,给大学生思想观念带来挑战。随着全球化的冲击和西方文化的渗透,一些大学生盲目崇拜外来文化,造成价值观的扭曲,这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增多了阻碍。

三、“三个倡导”视域下江苏省部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机制创新策略

(一)在“三个倡导”视野下,创新领导机制

领导机制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机制中的首要问题。首先,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学校党政领导应带头管理,同时根据“三个倡导”中倡导的“和谐”理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建立党委统一领导,校(院)长为主实施,各部门各负其责,校(院)、系(支部)、班全面落实的领导机制,[2]从而使全校各部门分工明确,和谐协作;其次,根据十报告中倡导的“民主、公正”理念,一线领导不能武断专权,擅自决定或解决某些问题,应和各部门协商,听取各部门有关工作人员的意见和建议,公开、公正、公平地解决问题;再次,根据“三个倡导”中“敬业”理念,直接管理江苏省部属高校的部门要做到高度重视这7所部属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上级下达的文件指示,高校领导要及时贯彻落实,避免产生“两层皮”的现象。

(二)在“三个倡导”视野下,创新评估考核机制

评估考核机制是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有效进行的保障。以“三个倡导”中的“民主、平等、公正、法治”理念为依据,创新评估考核机制。第一,完善上级领导部门对江苏省部属高校的思想政治评估考核体系。针对江苏省各个部属高校的实际情况,分别制定评估考核制度,并对这些高校周期性地进行评估考核;第二,完善江苏省部属高校内部思想政治工作评估考核机制。以党委统一领导的部门,要及时对下级部门进行评估考核。第三,创新评估考核机制,还要通过制定目标管理[3]评估考核机制来加强江苏省部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即根据江苏省部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结合大学生思想素质、性格特点、教学方式方法、等现状,制定长期规划和具体的目标对教师和学生进行考核,并随着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变化,及时修订各个阶段的目标。

(三)在“三个倡导”视野下,创新思想教育机制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能否顺利开展,关键的是思想教育机制。第一,学校针对“三个倡导”的理念开展不同主题的教育活动,让大学生亲自组织和亲自参与,亲身领悟“三个倡导”的含义,同时江苏省部属高校也应继续保持专题讲座或讲坛的学术创办优势,积极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二,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教师在讲课过程中,不仅仅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老师,应该显性和隐性地灌输正确的价值观;第三,创建思想政治网络平台,以“三个倡导”为依据,通过建立最受大学生欢迎的平台,能够快速、高效、直接地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传到大学生之中。

(四)在“三个倡导”视野下,创新教师队伍机制

教师队伍机制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首先,根据“三个倡导”中“和谐、友善”的理念,教师之间要做好沟通,加强信息的交流。高校的各类教师之间多加强交流与沟通,和谐相处,讨论学生的现实表现、思想状况,使教师多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有效针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其次,根据“三个倡导”中的“敬业、友善”理念,教师应该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想学生所想,了解同学所需,同时教师应时刻充实自己,及时进行定期培训,使自己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独特的人格魅力,建设学习型辅导员队伍,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增强战斗力[4];再次,根据“三个倡导”中的“法治”理念,建立健全教师招聘制度。严格按照教师招聘流程招聘高素质教师,择优录取、建设一支新老交替、专兼结合、功能互补、信念坚定、业务精湛和待遇落实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5]

参考文献

[1] 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网.http:///.

[2] 陶建宁.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机制的创新[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7):110-111.

[3] 夏顺辉.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机制的创新分析[J].理论探讨,110-111.

江苏教育论文范文10

【关键词】江苏;高校;龙舟;现状;对策

中国有着两千多年灿烂文化,在改革开放进程中,迅速与西方文化交融,并以其独特的魅力深受世界各族人民的喜爱。现在,龙舟竞渡已成为世界各国大学生相互交流与学校的桥梁和纽带,也是中国未来全民健身发展战略的重要目标之一。当前,江苏高校龙舟运动发展比较迅速,在全国各项比赛中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但经深究,其现状仍能发现诸多问题。

一、研究方法

(一)专家访谈法

根据本文的研究目的与内容,通过提纲式个案访问、电话访谈等方法对高校体育部主任和江苏省体育局社体中心领导共5人进行调查访问,就高校中龙舟运动开展存在的问题及如何在高校中更好地开展龙舟运动征求意见和建议,并获取相关信息资料。

(二)问卷调查法

共向淮海工学院、三江学院、东南大学、苏州工业园对外包装学院、西交利物浦大学、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6所学校发放问卷54份,其中教练员6份,运动员48份,回收率100%,有效率95%。无效率5%。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江苏省高校龙舟运动开展现状分析

江苏省教育厅公布2013年江苏省本科院校48所,专科院校85所,共计133所。通过对江苏省133所高校中组建龙舟队数量分析,目前组建龙舟队的高校仅为13所,占总数的 7%,江苏省组建龙舟队的高校为淮海工学院、三江学院、常熟理工院等12所。通过调查可以看出,江苏省高校未组建龙舟队的原因比较多,其主要原因集中在缺乏训练场地、学校领导不重视、学生水平有限等几个核心要素。

(二)江苏省高校龙舟队基本信息现状分析

目前江苏省高校龙舟队男队占总数比例较大,重点在男队。通过调查分析由于龙舟运动刚进入高校校园,参与的人数还不是太多,主要还是以男生为主,女生为辅。且项目对身体素质要求较高,而南方的女子在身体素质上相对较弱,特别是在力量素质上,且性格保守,不易于女子龙舟的开展。

(三)江苏高校龙舟队教练员从业资格证分析

目前江苏高校无龙舟从业资格证的教练共6名,通过调查可以看出,目前江苏6所高校6名龙舟队教练均无龙舟从业资格证书,从长远来看,龙舟教练国家职业资格认证体系势在必行。

(四)江苏高校龙舟场地现状分析

目前江苏高校龙舟队均有训练场地,据调查发现,具有学校自有场地的3所,租用其他龙舟训练场地为3所, 各占总数的一半,并且具有标准的200米以内场地的学校为1所,具有200至500米标准场地的学校为3所,具有500米以上的标准场地的学校为2所。通过对上述数据分析可以看出,目前江苏高校龙舟训练场地长度大部分都在200米以上,基本能满足训练的需求。

(五)江苏高校龙舟队经费来源现状

通过对6所高校投入经费支出现状的统计分析,可以看出,目前对龙舟队投入经费的学校为6所,投入经费由企业资助的高校仅1所,投入经费来源于比赛出场费及奖金的高校为2所。通过调查分析,可以看出,目前江苏高校龙舟的投入经费主要来源于学校,获得企业赞助的学校较少,从而说明,学校应加大宣传力度,不断寻找长期合作伙伴,形成在学校自身投入扶持的基础上积极寻求企业赞助,实现校企互赢、共赢的局面。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 江苏本科及高职院校共133所,未开展龙舟运动的高校为120所,开展龙舟运动的高校仅13所,龙舟队女子队伍较少,为两支,男队为十二支,教练员无从业资格证,总体来看,龙舟运动在江苏省高校尚在起步发展阶段,龙舟队基本状况不错,且教练及科研人员相对较少,从长远来看,科研能力的不足会成为限制龙舟持续发展的一个瓶颈。

2. 江苏高校龙舟队训练场地需求基本上可以得到满足,原因在于其良好的地理环境位置,而不足之处是属于学校自有的训练场地的学校较少,需借用其他场地训练,且与学校距离较远,给训练带来不便。缺乏训练经费,无论是队员和教练员的日常训练补助还是队伍的奖励。另外,校领导对学校龙舟队的重视程度还不够。

(二)建议

1. 江苏高校立足与学校扶持的基础上积极寻求企业赞助;分配方面,奖惩分明;改善场地设施条件,激发运动员的训练情绪。

2. 健全龙舟运动规章制度,完善人事管理部门,提高教练、队员素质。建立龙舟教练员国家职业资格认证体系。

参考文献

[1] 杨罗生.驾起承载雅俗文化的龙舟——论龙舟竞渡的起源及其文化意义[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10):27-32.

[2] 刘靖南,许博.面向 21 世纪的龙舟竞技运动[J].北京体育大学报,2001(12).

[3] 伍广津.高校龙舟竞技运动发展趋势探究[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 2007(5).

[4] 伍广津,何卫东.广西高校龙舟运动发展研究——试论广西民族大学龙舟运动[J].体育科技,2007,2(11):66-71.

江苏教育论文范文11

六朝古都――南京;古色古韵――夫子庙。在这里,独特的人文底蕴述说着繁华与兴盛、古老与年轻。在这里,一所百年老校,培养新世纪人才的素质教育理念浸润着华夏第一圣人孔子的思想精髓。这,就是站在历史与未来的连接点,以弘扬和开拓为己任的南京市夫子庙小学!

1907年,时值“废科举,办新学”,学校就南京夫子庙大成殿学宫而建,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早的新式学校之一。1990年,人民政府出巨资全部重新翻建,一所明清风格的崭新的现代化学校拔地而起,“青砖小瓦马头墙,回廊挂落花格窗”,夫子庙小学成为十里秦淮风光带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翻开夫小的史册。辉煌历历在目。1958年,学校被确定为江苏省首批大改实验学校和首批重点小学。1963年,教育部杨秀峰部长来校视察,他深情地说:“我在校园里看到了许多感人的小事,以小见大,这是夫子庙小学的办学经验,是值得推广的成功经验。”1993年,国家领导人李铁映来到学校,欣然题词“事在当今,功在后人”。从1981年夫小被江苏省教育厅认定为首批省实验小学以来。学校连续多年被评为江苏省模范学校、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教科研先进单位、江苏省中小学党建先进集体等。还是目前全省唯一的全国标兵红旗大队。

2007年5月18日,学校隆重举行了建校一百周年的庆典。国务委员陈至立同志发来贺信:“祝南京市夫子庙小学为中国的基础教育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组部部长、原中共江苏省委书记李源潮同志亲笔写信,希望全校少先队员“长大了做社会主义新江苏的富有创造精神和创造才干的劳动者”。江苏省教育厅的贺信中指出:“夫子庙小学秉承‘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孔子教育思想。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取得了丰硕的办学成果。”

2007年10月,夫小课题《传承孔子教育思想:深化小学素质教育的校本研究》被立项为2007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是当时全国唯一一项由中小学独立承担研究的教育部重点课题。“要把夫小办成一所面向未来。而又具有民族风格的国际一流小学”,成为夫小的发展目标。2007、2008两年,学校在继承弘扬孔子教育思想中不断地创新:举办孔子教育思想论坛――“星星论语”,从孔子的教育观、人才观、学习观等方面。与素质教育的理念、要求对接,以校本研究推动孔子教育思想的践行,推动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与课程改革紧密结合。在提高国家课程实施水平的同时,出版了“星星论语”系列校本教材,开发了“星星论语”校本课程群,从“亲仁、尚礼、志学、善艺”等方面建构了课程的框架、内容,在“尚礼课程”中追求道德的完善;在“亲仁课程”中追求立身为学的境界;在“善艺课程”中追求心灵的通透和体验的快乐:在“志学课程”中追求坚定的意向和博学的智慧。

走进夫小,校园的文化标识冲击着师生的心灵,授教台、近思石、尚礼浮雕、志学长廊、校歌墙、博学楼……孔韵流芳的校园熏陶着师生的“夫子气”;“乐学课堂”、“系统性分散考察”、“自主探究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善问、会学,提高了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小小孔子研究院”、开笔礼、成童礼、状元礼、孝敬日、《论语》读书节、少年百家讲坛、爱心大义卖、“星星之约”新年音乐会等一个个充满生命活力的学生喜爱的,文化活动,成就了夫小人精彩的校园生活;青年教师的“博学坊”、骨干教师的“思辨苑”、名特优教师的“聚星轩”,激励每一位教师“博学”、“笃行”、“内省”。以不断提升完善自己来引领学生的成长。

孔子是陌生的,距现在很远很远;孔子是熟悉的,离夫小很近很近。那是精神上的相遇与对话,是思想上的传承与坚守。夫小沭浴着孔子思想的光辉,汲取着孔子教育智慧,追寻着至真、至纯、至善、至美的教育理想。幸福地走在创新素质教育的路上。

江苏教育论文范文12

各位领导、各位同志:

在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新址办学20周年的喜庆日子里,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多党合作理论研究中心今天正式成立了。首先,我谨代表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对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新址办学20周年和多党合作理论研究中心的成立,表示热烈祝贺!向20年来为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建设和发展付出辛勤劳动的全体教职员工致以崇高的敬意!向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建设和发展的各位领导和相关部门表示诚挚的感谢!同时,也借此机会,向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以及华东地区其他省市社会主义学院多年来对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各项工作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的谢意!

江苏是派、无党派和其他统一战线人士比较多、层次比较高的地区。20年来,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在省委的领导和省委统战部的指导下,在省政协、各派、工商联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与帮助下,始终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以服务江苏“两个率先”大局和全省统一战线中心工作为己任,开拓创新、奋发进取、求真务实,扎实做好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工作,培养了一大批与中国共产党亲密合作的各方面党外代表人士和统一战线工作干部。特别是近几年来,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加强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的有关文件精神,坚持教学、科研、文化、人才、管理“五位一体”协调发展,不断探索办学规律、拓宽培训渠道、提高培训质量、提升科研水平,取得了佳绩,各项工作走在了全国社会主义学院前列。2010年和2011年,连续两年在全国性会议上作大会发言,介绍整体工作经验,实现了新的发展和新的跨越,为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促进江苏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事业科学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作为派和无党派人士的联合党校,加强多党合作理论研究,是社会主义学院推进特色学科建设、凸显教学科研优势的必然要求。在中央社会主义学院中国政党制度研究中心的带动下,全国省级社会主义学院近年来先后成立了参政党建设研究中心、多党合作历史研究中心等多家研究机构,这些中心的成立,对推动各自学院的学科建设,开展学术交流,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江苏是统一战线工作大省,在多党合作方面创造了一些对全国有借鉴意义的经验。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多年来在多党合作理论的研究和教学上,也取得了不少优秀的成果。近年来,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从实际出发,着力实施开放式科研战略,组建政党制度、统战理论和中华文化三个专业教研室,聘请熟悉统战工作、具有深厚理论功底的党政领导干部、专家学者、党派负责人为特约研究员,开展学科建设;成立学院学术委员会,聘请院内外专家担任学术委员会委员,承担学术决策、管理和监督职责,促进了学术活动的正规化;加强与统战部门、派、高校科研院所和有关部门的科研协作,面向省内外招标课题,举办理论研讨会,开展学术交流活动,扩大了理论研究的影响力。成立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多党合作理论研究中心,是探索地方社会主义学院学科建设的新思路、提升理论研究层次的新举措,必将对总结江苏多党合作的实践经验,推动多党合作的理论创新,作出自己独特的贡献!研究中心成立以后,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整合院内院外的学术力量,有效利用省内外学术资源,深化理论研究,加强学术交流,抓住研究重点,创立学术品牌,既出成果,又出人才,努力把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多党合作理论研究中心打造成理论研究的新平台、学术交流的新渠道、锻炼人才的新载体,使之成为在国内有一定影响的多党合作理论研究中心。要加大对我国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政党制度进行比较研究,通过比较,进一步认识我国政党制度的特点和优势,以增强人们对我国基本政治制度和政党制度的认知和认同。要面向未来,研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基本政治制度和政党制度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以便更好地巩固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为丰富和发展党的统战理论多作贡献。

今年2月,《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意见》正式下发,连同2010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2010—2020年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改革和发展纲要》,共同构成了指导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做好教育培训工作和社会主义学院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意见》和《纲要》明确了社会主义学院的性质和定位,指出社会主义学院是党和国家干部教育培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出了社会主义学院建设、发展和改革的各项目标任务,这为进一步发挥好社会主义学院在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中的主阵地作用,不断提高正规化建设水平指明了方向。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作为江苏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的主阵地,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大有可为。希望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以多党合作理论研究中心的成立为契机,坚持教学、科研、文化、人才、管理“五位一体”协调发展,推动各项工作上新水平,按照叶小文书记的要求,大踏步走在全国社院大军的最前列!借此机会,我提三点希望。

一要深入学习贯彻《意见》和《纲要》精神。要把贯彻落实《意见》和《纲要》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社会主义学院工作的主线,进一步深化对《意见》和《纲要》的认识,从人才强国、人才强省的战略高度,认真领会统筹党内、党外人才培养的深刻用意,从统一战线可持续发展的政治高度,准确把握《意见》和《纲要》对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把《意见》和《纲要》精神切实转化为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正规化建设的生动实践,增创发展的新优势,使各项工作在全国社会主义学院中保持前列。

二要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社会主义学院要始终把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放在第一位,保证教育培训方向正确、效果突出。要坚持以政治培训为主,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深入开展形势任务和世情国情省情教育,深入开展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方针政策、优良传统教育,把“同心”思想贯穿到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的全过程,教育引导党外代表人士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人民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新局面的核心力量,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真正做到与中国共产党在思想上同心同德、在目标上同心同向、在行动上同心同行,不断增进党外代表人士的政治认同,使党外代表人士做到理论上清醒、政治上坚定,努力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凝心聚力。

三要切实提高正规化建设水平。社会主义学院在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中的主阵地作用发挥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主义学院正规化建设水平。站在新的起点,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要大力弘扬“爱国、团结、民主、求实”的校风,坚持特色立院、质量强院、发展兴院,继续大力推进教学、科研、文化、人才、管理“五位一体”协调发展。要强化学科建设,彰显特色优势,坚持高起点、高站位,将统一战线基本理论、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等作为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着力挖掘学科资源,科学规划科研布局,构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研究基地和学术团队。要发挥中华文化学院作用,积极开展面向港澳同胞、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的研修和交流活动,更好地服务于港澳台海外统战工作。要加强队伍建设,着眼于学院的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不断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充分调动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努力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要搞好基本建设,在提升软件建设水平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办学条件,为党外代表人士学习生活提供更好环境,为教育培训事业长远发展奠定基础。同时,也希望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进一步加强与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和其他干部教育培训院校的合作,实现资源整合、优势互补,争取多出人才、多出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