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疾控中心科长述职报告

疾控中心科长述职报告

时间:2022-05-23 07:53:52

疾控中心科长述职报告

疾控中心科长述职报告范文1

疾控中心工会组织是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应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配合和指导疾控中心其他工作的有效开展。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些关于疾控中心个人工作总结,供您参考。

疾控中心个人工作总结范文一一年来,本人能认真学习小平理论,贯彻十七大精神,积极实际“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在思想上严格要求自己,在工作上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在作风上艰苦朴素、务真求实,较好地完成领导和各级部门安排的各项任务。为___尽心尽力,努力工作,主要情况汇报如下:在思想上,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领会党的十七大精神,利用电视、电脑、报纸、杂志等媒体关注国内国际形势,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和有关政治思想文件、书籍,深刻领会胡的讲话精神,并把它作为思想的纲领,行动的指南;积极参加党委组织的各种政治学习及教育活动;积极向广大员工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中心党支部的精神;时刻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明白自己所肩负的责任;积极参与基层建设,在工作中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做广大职工的表率,同时,认真学习相关业务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综合素质。

在工作上,全年参与疫情处理____起,采样____份,上报并审核传染病报告卡___张,__篇,接诊结核病人____人次,消毒____平方米。参与全省组织的“防控禽流感应急演练”、“防控霍乱应急演练”,参加了省疾控中心组织的“_______业务培训”,业务技能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按卫生局及上级疾控中心安派,对乡镇卫生院防保医生开展了“_____业务讲课”,受到了一致好评。与相关同事配合完成了实验室资质评审的改版工作。

在作风上,能遵章守纪、团结同事、务真求实、乐观上进,始终保持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在生活中发扬艰苦朴素、勤俭耐劳、乐于助人的优良传统,始终做到老老实实做人,勤勤恳恳做事,勤劳简朴的生活,时刻牢记公卫医师的责任和义务,严格要求自己,在任何时候都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今后努力的方向:随着疾控中心职能的进一步规范,可以预料我们的工作将更加繁重,要求也更高,需掌握的知识更高更广。为此,我将更加勤奋的工作,刻苦的学习,努力提高文化素质和各种工作技能,为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做出应有的贡献。

疾控中心个人工作总结范文二本人于20_年11月获得临床执业助理医师资历, 年6月获得公卫执业医师资历,获得医师资历后,我更加珍惜这份来之不容易的工作,由于医生这个名词太高尚、太使人尊敬,他不但治病救人,他更是人类生命的守护神。所以我只能用全身心的投进工作往返报我自己选择的这份职业和为之而付出的辛苦努力。下面我把这今年来的思想、工作情况从工作成绩、职业道德和业务水平三方面进行总结汇报。

一、职业道德

我之所以选择先汇报职业道德是由于:要想做一位合格的医生,首先要求要有较高的道德素质修养,一位医生可以技术上不高,但最少的职业道德必须具有。就像对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之一陈晓兰的评价既然身穿白衣,就要对生命负责。在这个神圣的岗位上,良知远比技能重要的多。三个方面的汇报我看重的也是职业道德。所以平时我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认真学习三个代表,并把它作为思想的纲领,行动的指南;时刻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明白自己所肩负的责任。始终保持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勤勤奋恳,任劳任怨。时刻牢记党员的责任和义务,严格要求自己,在任什么时候候都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努力学习做一位象华益慰、钟南山、陈晓兰一样的好医生。

二、业务水平

年疾控中心成立后,我就被分到传染病防制科工作,前后承当了疫情信息统计、传染病平台报病、传染病网络直报、传染病和死亡病例漏报调查、报告质量调查,出血热、布病监测工作,学校传染病防制等项工作。亲身经历了传染病实行直报的三个历程,从手工填卡报告到建立了大疫情报病平台到目前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传染病报告的及时性、正确性大大进步。传染病报告方式的进步也印证了我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获得的巨大成绩。经过五年的工作磨练,我已可以独立或和其他科室职员配合的 完成科室各方面工作。

三、工作成绩

1、在工作上,围绕中心的全盘工作思路,对比科室自己分管工作的相干标准,严以律己。

独立或配合完成了自己分管的工作。

a、单独或配合完成传染病管理、漏报、报告质量、居民回顾性调查工作;

b、完成医院传染病监测工作;

c、布病监测工作;

d、出血热防制工作;

e、学校传染病防制工作;

f、流感样病例监测工作;

2、利用六年来布病监测资料编写了布病疫情六年资料汇编。

3、撰写了题为宝鸡市学校传染病防制工作现状与防制思路,在中国学校卫生杂志发表。

4、撰写了题为宝鸡市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与死亡病例管理及报告质量现状分析的论文,在疾病监测杂志发表。

5、参与完成了宝鸡市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现状及防治策略研究课题,获宝鸡市政府科技成果二等奖。

疾控中心个人工作总结范文三本人于大学毕业后,一直在市疾病预防控中心从事地方病防治工作。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同年被聘为医师;取得中级职称资格。现将本人任职以来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在政治思想方面,我始终坚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主导思想。积极参加单位和科室组织的各项政治活动和政治学习,坚持读书看报,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论水平。作为一名青年同志,我积极追求先进、要求进步,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并光荣地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在职业道德方面,本人自觉遵守单位各项规章制度,勤奋工作,不迟到,不早退;尊重领导,团结同志;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端正自己的职业操守,遵守医师的职业道德,全心全意为群众的健康服务。

在业务学习方面,我能努力钻研业务,精益求精。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对健康要求的不断提高;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新的理论、技术、方法不断出现,我深刻意识到只有不断学习、充实自己,才能更好地胜任自己的工作岗位,不断迎接新挑战。因此,我积极参加各种学术交流、医学继续教育活动,以及利用报刊、杂志、书籍以及互联网等,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水平,扩展自己的视野范围,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以适应时代的需求,为今后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那一世

在日常工作岗位上,我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听从科长的安排,服从领导的调度,认真做好血吸虫病、碘缺乏病、疟疾、丝虫病等地方病防治工作,协助办理政府血防办事务。我工作积极主动,善于思考,不断进取,勇于创新,为防治工作献计献策。本人坚持工作在基层第一线,不怕苦、不怕累,全身心的投入到查灭螺、查治病、健康教育、防控急感、晚血救助等血吸虫病防治的基层工作中,全心全意为群众的健康服务。本人还一直负责血吸虫病信息资料的收集、整理、统计、上报等工作,协助科长制定工作计划、撰写工作总结。

疾控中心科长述职报告范文2

以中心档案室长期保存文件卷和1992―2011年年鉴中摘录(第二章第八节:文件简报)资料做参考,按国家规定的公文种类分类整理统计。

2时期界定

卫生防疫机构改革前(1992-2001年)和卫生防疫机构改革后(2002-2011年)共计20年资料。

3 公文统计

机构改革前10年行文479件,机构改革后10年行文890件,共计1369件。数量上改革后比改革前增加了85.80%,见统计表。

疾控中心常用的行政公文文种主要有八种,如表中所示,数量最多的是通知,占公文总数的41.56%,其中以培训和会议通知居多,占各类通知总数的65.23%。申请最少,仅占总公文数量的0.81%。

4 资料分析

资料中防疫简报和通知占改革前后公文的 76.62%。占改革前75.16%,占改革后77.42% ,百分比差异不明显,在数量上的差异却较大,防疫简报较改革前上升了35.29%,通知则增加了164.74%。增加幅度较大的还有意见、计划、报告和申请,其中报告是上升幅度最大的,是改革前的三倍。八种行政公文中只有纪要呈下降趋势。

5 差别原因

5.1 营口在辽宁省属于中小城市,卫生医疗机构设置同大中城市无异,尤其是城市人口较少,卫生资源存在较大浪费现象,因此市政府决定将市卫生防疫站、市职业病防治所、市结核病防治所、市劳动局所属的卫生监测所和两个市区卫生防疫站六个单位合并,成立营口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营口市卫生监督所。疾控中心在岗人员数量增加近一倍,工作职能和业务范围逐年扩大。特别是市区没有区级疾控机构,市疾控不得不承担起区级疾控的职能。

5.2 卫生防病政策法规日趋完善,国家、省、市和县(区)战线工作一体化,指令性工作和常规工作协调发展,专业督导和绩效考核保证了各项工作的落实。各种形式的专业会议和专业培训明显增多,有效地保证了工作质量和任务的完成。职能科室的设置较机构改革前明显增加,专业划分更加科学细致,是行政公文数量增多的重要因素。

5.3 随着科技进步,电脑的普及和办公自动化的建立,各类信息资料的形成更加便利和快捷。因此,指导意义和实践意义不大的公文难免存在,也是公文数量增多的原因。

疾控中心科长述职报告范文3

关键词:医疗机构;传染病;预防;控制

传染病是由病原微生物,包括病毒、细菌、立克次体、寄生虫等感染机体后后产生的具有传染性的疾病。该类疾病具有传染性、流行性,且暴发流行具有突发性、不确定性、不可预知性,严重威胁人类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也严重影响经济和社会发展。人类一直未停止与传染病的斗争。20世纪以来,抗生素、化学疗法、计划性疫苗等实施,传染病的防控取得了巨大成效,部分传染病如麻风病、麻疹、脊髓灰质炎、百日咳等均得到了较好的控制,结核病、病毒性肝炎等慢性传染病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遏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明显下降。但随着环境污染、全球一体化的发展、人们之间交往更加频繁等因素的影响,仍会导致疾病的传播及新的传染病出现。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每年基本会出现1种或几种新型传染病,目前已确认40多种。由于传染病致死患者占各种疾病致死患者的25%,其仍为导致人类死亡的重要原因。传染病的防控是全社会的责任,需多部门合作,全民共同参与,医疗机构是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传染病的监测、治疗、感染控制、预防性服务等工作,在传染病预防控制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探讨医疗机构在传染病预防和控制中的作用。

1医疗机构在传染病预防和控制中的作用

近年来,性病、结核病等过去已控制的传染病的又开始传播,SARS、埃博拉、人高致病性禽流感等的出现,某些人畜共患传染病的高发,增加了人类对传染病的防控难度。国内医疗机构不断通过各种措施规范传染病管理,提升医院和医生的传染病应变能力。①构建完备的医院感染管理体系。为进一步规范传染病管理工作,解满霞等[1]认为应成立由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包括行政管理、医疗、护理、检验、药剂科、感控等部门负责人)、感染管理科和临床科室组成三级管理网络,设立专门办公室统筹负责传染病防控工作,随时收集意见和建议,定期总结防控经验,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各科室成立质控小组,负责检查、督导各项制度落实情况。②健全制度。许多国内学者认为应依据《传染病防治法》《消毒技术规范》等国家法律法规,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完善医院传染病防控相关制度、操作规范、流程,且应简便、操作性强,包括消毒隔离、医疗废弃物管理、职业暴露处理、环境清洁消毒等,并真正落到实处,以制约和规范医务人员的相关行为。③严密组织。医院感染管理科在医院传染病管理中承担管理、监督等职能,参与应急预案的制定、监测网络的成立、调配防控物资、动员医院全体人员参与传染病防治,使传染病能得到及时、规范治疗,尽快消灭传染源,阻断其传播,达到在医疗机构内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根本目的。有调查显示[2-3],部分综合医院医院感染相关管理制度有待进一步细化,且医院感染管理部门不仅在正常状态下发挥其相关职能,还应发挥在突发事件中具有疫情第一知情权、制定各类应急处置预案、指导监督预防控制措施的落实、制定操作规程、感染信息的职能,并与其他科室密切合作,建立协同机制。在综合性医院建立传染病管理体系与防控联动机制可降低传染病在医院的传播。首诊医师在发现疑似患者后应立即做好个人防护,将患者就地隔离,上报医务科、感染控制科等相关科室,并邀请发热门诊医师会诊。感染控制科边流调边防控。确诊后传染病病例后,由医务科评估后给予隔离治疗或协调转院。感染控制科对患者滞留区域进行消毒防控。医务科将患者及密切接触者信息上报院部领,为医院制定早期防控医院传染病流行措施提供依据,信息科负责网络直报等。③提高认识。毛青等[4]认为各级医院是发现、隔离、治疗患者和切断传播途径的最前沿的医疗机构,处于传染病防治的第一线,是传染病防治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各级医院对防控传染病的认识不同,导致相关设置也存在差异。吕小芳等[5]对60家三级综合医院、137家二级综合医院、4家传染性性疾病专科医院的调查显示,其感染科设置率分别为65.00%、49.64%、100.00%,感染科具备负压房间的比例分别为21.67%、3.64%、75.00%,独立发热门诊的比例分别为95.00%、80.29%、100.00%,感染科具有高级职称和学历的人员也也存在差异,以三级医院最高,二级医院最低。感染性疾病科室作为筛查和防控传染病的重要科室,还应进一步加强感染性疾病科设置和医疗质量控制。马丽平等[3]对二级以上医疗机构进行公共卫生职能现状进行调查,相关医疗机构在应承担的传染病报告和诊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健康教育、免疫预防等方面与落实情况差异明显,其存在经费补偿严重不足、医疗机构从事公共卫生工作积极性不高、管理机制缺乏、信息化发展滞后、从事相关工作人员整体水平偏低等现象。需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医疗机构对公共卫生工作的落实。④优化实践。毛青等[4]认为医疗机构应加强院内感染控制和医院传染病管理,以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风险,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同时,更好地履行医院在传染病防控中的责任和义务。

2医疗机构在传染病预防控制的角色

医疗机构是传染病防控网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殊功能决定了其在传染病防控工作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其在传染病防控工作中的角色较多。

2.1医疗机构是防控传染病的前哨

患者在出现症状后多会选择综合医院、私人诊所等医疗机构就诊,在确诊或疑似传染病患者后由就诊医疗机构转诊至传染病医院或医疗机构传染科进行治疗,患者一般不会到疾病控制机构寻求医疗帮助。因此,医疗机构是首先接触和发现传染病患者的第一现场,也是最前沿阵地。

2.2医疗机构是防控传染病的主力军

医疗机构承担着对传染病患者和病原体携带者、疑似患者的诊断、医疗救治、隔离、现场控制、传染病上报和协助流行病学调查的任务,是防控传染病的中坚力量。医疗机构通过建立应急预案、配置经验丰富的人力资源、优化操作流程、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隔离病房的管理等综合性防控措施的落实,加强管理力度,最大程度减少或避免传染病疫情在医疗机构内的发生和传播。同时,也需通过科学、有效的救治和隔离措施,及时准确完成疫情上报,科学、精准施策,以控制传染病疫情发展。

2.3医疗机构是传染病信息的主要来源

传染性疾病的报告是防控传染病的有效和必要手段。而作为发现传染病患者第一现场的医疗机构则是传染病信息的重要来源[1],承担着将相关传染病信息上报给辖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职责。据统计,超过90%的传染病疫情信息来源于医疗机构。其上报的信息是制定疾病控制策略的重要依据,因此,其信息采集的准确性、完整性、报告的及时性对传染病防控的成败意义重大。

2.4医疗机构是急性传染病扩散的关键场所

医疗机构是传染病患者和病原体携带者首诊的机构,是传染源相对集中的地方,也是最易造成病原体传播的场所。医护人员是传染病防控的主要力量,但其长期在医疗机构中工作,为各种人群提供医疗服务,易发生职业暴露。而门诊或住院患者,多抵抗力相对较差,受病原体侵袭后容易发生感染。尤其是新生儿、老年人、长时间住院、接受特殊药物治疗、手术或其他有创操作的患者、各种慢性病患者,均是传染病的高危易感人群。另外,抗菌药物的滥用、侵入性操作的增加、免疫抑制剂的使用、放化疗的开展、感染控制措施落实不利、人口密集等因素也为病原体的传播创造了条件,使医院成为传染病扩散的关键场所。

3医疗机构在传染病预防控制的功能

3.1传染病监测

监测是防控传染病的基础,其功能包括病例的发现、确诊、登记、疫情报告、数据分析等。医疗机构承担传染病诊断和报告工作,传染病诊断包括临床和实验室诊断,前者是根据症状体征、流行病学史、现病史等作出判断,后者是根据实验室病原学、分子生物学或免疫学检查作出诊断。其中实验室病原体阳性是最重要的诊断依据。目前,医疗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主要包括法定传染病报告(共3类39种)、传染病相关征候群、传染病暴发疫情报告。医疗机构通过传染病监测提供准确数据,实现对传染源的有效管理和防控[6-8]。

3.2传染病治疗

传染病及时、科学、规范治疗可治愈疾病,促进患者身体恢复,同时,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消灭传染源,阻断传染病传播和扩散,达到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目的。治疗包括门诊治疗和住院治疗。对慢性传染病如结核、乙肝、艾滋病等症状较轻、治疗时间较长患者可在门诊进心规范治疗,同时,加强随访、按时复查;对症状较严重者的慢性传染病、某些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等则需住院治疗。

3.3感染控制

医疗机构通过预检分诊、隔离、防护、消毒、合理处置医疗废物,切断传播途径,防止病原体在医院内扩散。①预检分诊:依据《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办法》的规定,二级以上的综合医院应当设立感染性疾病科,负责传染病的分诊工作。医院感染疾病科应独立于医院其他科室,设有发热门诊、肠道门诊等,在重大传染病发生时,应分别设立疫区发热门诊和普通发热门诊。感染科严格区分清洁区、半清洁区和污染区,在传染病诊治过程中固定人员、仪器、设备,减少患者在门诊的移动,设立清洁和污染通道,有独立的出入口,对有流行病学史、传染病接触史、传染病相关症状者应转至感染科门诊就医。②隔离:合理设置隔离区域,确诊和疑似患者分开安置,尽量将其安置在单独病房,对确诊和疑似呼吸道传染病患者给予佩戴口罩。③防护:对医务工作者的暴露风险进行分级,按照级别实施不同的隔离措施。普通门诊、病房等低风险情况,可选择医用外科口罩、工作帽、工作服(一般防护);发热门诊和留观病房,选择医用防护口罩、隔离衣、手套(二级防护);对咽拭子采集、气管切开等可能产生气溶胶的操作增加面罩。④消毒:定时对门诊、强留观室、抢救室、病房的等室内清洁消毒,疑似或确诊患者的护理用品做好规范的清洁、消毒,患者转出后对接触环境进行终末处理等。⑤医疗废弃物的处理:按照感染性医疗废物管理规范处置。

3.4预防性服务

3.4.1筛检筛检是利用快速简便的试验、检查或其他方法将健康人群中可能有病或者缺陷的患者,与健康者进行鉴别,是疾病预防的二级预防。筛检的目的是早期发现患者,以早诊、早治,防止疾病扩散;发现高危人群,以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分为普通筛检和选择筛检。前者是对某一范围内的普通人群进行筛检,筛检出患病可能性较大者;后者是筛检某区域内的高危人群,提高筛检效益。

3.4.2免疫医疗机构提供的免疫服务包括对一般人群特定年龄段实施疫苗接种(如儿童计划免疫)和对某疾病易感的特定人群(如高危行为、职业暴露等)实施免疫接种(如预防破伤风、狂犬疫苗等),以减少或阻断传染病的发病。

3.4.3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是通过多种手段、各种传播媒介传播传染病防治信息、健康知识,并给予行为干预措施,使大众掌握卫生保健知识、传染病防治知识及技能,树立健康观念,提高健康保护意识,识别高危因素,自觉摒弃不利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达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目的。健康教育旨在帮助人们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而行为的改变需长时间、反复的强化教育。且受教育者应对施教者有一定信任度[9-11]。医疗机构开展健康教育有明显的优势。医务人员具有丰富的医学、心理方面的知识、良好的沟通能力、相对更人性化的医患关系,是最有权威的人员,易获得患者的信任,取得明显的教育效果。同时,就诊者或家属在医院亲身经历或目睹疾病的痛苦,对了解疾病的知识更迫切-,因此,在医疗机构内健康教育更有时效性。医疗机构可实现多样化的健康教育方式,如候诊厅的滚动屏、宣传栏、墙报、发放宣传册、电视等,且成本低廉是人群便捷地获得健康保健知识的公共场所。医疗机构在提供医疗服务过程中,对传染病和危险因素的知识传播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12]。

疾控中心科长述职报告范文4

述职报告是任职者陈述自己任职情况,评议自己任职能力,接受上级领导考核和群众监督的一种应用文,具有汇报性、总结性和理论性的特点。下面就让小编带你去看看医疗卫生服务年终工作述职报告范文5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吧

医疗卫生服务工作述职报告1在本次执业医师定期考核期满时,作为一名科医师,在考核期内认真履行了自己的工作职责,踏实工作、恪守敬业,并且在管理岗位上也认真负责,做好科室管理工作。现述职如下:

从医年来,本人坚持以十八大精神和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执行领导安排和布置的各项工作和任务,履行了一名医师的工作职责要求。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急患者之所急,想患者之所想。作为一名医务人员,恪守行医准则,牢记为人民服务的信念,在临床工作中热忱服务患者。忠于社会主义医疗事业,以一名合格党员的要求来严格要求自己。

遵守医院规章制度,遵守卫生局下发的各项行医规范,坚决抵制医疗行业中的不正之风,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不做损害患者利益的事情,不做损害医院的行为。对待患者一视同仁,为患者多考虑,节约医疗费用,不开大处方、不开多余检查单,合理控制医疗费用,合理用药,让患者得到最好的服务,为患者谋福利。

本人一贯能够认真并负责地做好医疗工作,在工作中,本人深切的认识到一个合格的医生应具备的素质和条件。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不断加强业务理论学习,通过阅读大量业务杂志及书刊,学习有关医疗卫生知识,经常参加卫生局举办的学术会议,极大地开阔了视野,扩大了知识面。始终坚持用新的理论技术指导业务工作促进自己业务水平的不断提高。始终坚持用新的理论技术指导业务工作,从而使自己能够熟练掌握多种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处理技术和方法。工作中严格执行各种工作制度、诊疗常规和操作规程,认真负责地处理每一位病人,在最大程度上避免了误诊误治

一年来,本人认认真真工作,踏踏实实做事,从未发生一起差错事故。尽最大能力完成作为一个医生的各项工作和任务。热情接待每一位前来就诊的患者,严格要求自己,不骄傲自满,团结同事,尊重领导,对年轻同道真诚地对待,相互学习,共同提高,遵守医院各项纪律,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树立了自身良好形象。

201__年来,在各级领导的帮助和同道们的支持下,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要求相比还有差距,自己尚须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并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并为实际服务的原则。我决定,在今后工作中,要继续努力学习,继续努力工作,努力克服理论上的不足和实际能力的不足,以期能够创造更加优异的工作成绩。

医疗卫生服务工作述职报告2时光飞逝,______年已悄然走过。回首一年,在各位领导和同事的指导关怀下,我在思想、工作、学习上又有了一定的进步,现汇报如下。

一、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急患者之所急,想患者之所想。

自从选择了“医生”这个职业,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选择了“奉献”。医务工作者从事的是救死扶伤的职业,曾被誉“白衣天使”和“生命的守护神”,可只有医务工作者才知道实际工作中的艰辛。我是以中西医结合为主的全科临床医师,患者多,平时经常加班加点,早出晚归,已成为家常便饭。适逢今年我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政策的出台,住院患者剧增,节假日尤为明显。每逢节假日,看到其他单位人员休假,而我们却要付出比平时更多的心血和汗水。面对家人的埋怨,朋友的责备和外人的嘲讽,有时我甚至对自己从事的职业动摇过,可每当看到患者康复的笑脸,看到一个个危在旦夕的患者重获新生,所有的怨气都会烟消云散。

二努力钻研业务,不断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这句话用在医务人员身上再恰当不过。面对新知识,新技术不断的涌现,我从年初即制定了学习计划,每周花一定时间通过网络和电子书刊了解最新的医学动态,及时为自己充电。积极参加院科组织的学术讲座和疑难病历讨论,经常复习所学的知识,做到温故而知新,及时将所学知识应用到临床,努力使自己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不致落伍。在日常工作中,认真接诊每一位患者,仔细分析患者的病情变化,虚心向科主任和上级医师请教,及时总结经验和教训。记得曾有一位35岁的男性患者,患高血压5年,血压最高180/120mmhg,因既往小时候可能患有“急性肾炎”,曾在我院诊断为“肾性高血压”并多次到大医院就诊。但因该患者从未有蛋白尿和血尿表现,无浮肿,且临床上不支持“原发性高血压”,住院期间患者有腿软,困乏无力症状,但查电解质示:钾正常,或稍偏低,结合上述线索即怀疑为“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但反复行腹部b超,肾上腺ct等均无异常,根据该患者病史,我们仍高度怀疑“原醛”。后该患者转至沂水中心医院,经住院两周后确诊为“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ct证实为“肾上腺皮质腺瘤”,已行手术切除术,现已康复。类似这样的病例很多,回想起来,如果不是当时仔细的分析和高度的警惕心和责任感,很有可能造成患者的误诊甚至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通过诊治危重疑难病人,一方面丰富了我的临床经验,提高了应对危重患者的处理能力,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危重疑难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和确诊率。

三严格按规章制度办事,处处以“法”来约束自己。

随着人民对健康期望值的提高和法律意识的增强,医疗纠纷在各级医院已比较常见。经常听到某某医院发生了“医闹事件”。静下心来仔细分析,大部分纠纷的起因还是有我们医务人员做得不够完美的地方。多年以来,我严格按照院科两级的各种规章制度办事,处处以卫生法规来规范自己的医疗活动。在平时的工作中,积极与患者沟通和交流,及时处理出现的问题和潜在的风险。严格执行病情告知义务,及时规范完成各种医疗文书,有效地将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有时为了一个患者的病情变化未能及时向家属告知和记录,多次在班外放弃休息,和患者家属取得联系并及时告知和记录。全年无一例差错事故和投诉。并于今年参加了全省《医务人员法律必读》继续教育。

回首全年,总的感觉是忙与累,但我觉得很充实;尽管付出了很多,但面对患者的赞许、同事的夸奖和领导的认可,我觉得所有付出的一切都值。

医疗卫生服务工作述职报告3按照县委统战部统一安排,现将2019年医疗卫生服务工作开展情况述职如下,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进一步规范寺庙管理,保障、维护群众身心健康,在县委统战部的统一安排和各乡镇党委、政府、寺管会的支持配合下,各级医疗卫生单位扎实开展医疗卫生服务工作:

一、全面贯彻落实省、州、县重大文件精神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我局高度重视统战宗教工作,进一步调整充实了卫健系统统一战线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了以我任组长、副局长任副组长、各医疗卫生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统战工作领导体制,全面落实工作责任,切实保障寺庙医疗卫生工作;二是加强学习教育。把统战理论学习纳入单位集中学习内容,与业务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落实。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全面贯彻党的和三中全会精神,达到学以致用,不断扩大理论学习知识面,切实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

二、扎实开展同心同向工作持续深化

卫健局党组领导班子成员联系寺庙和僧侣制度,按照领导班子每人联系一名僧侣工作要求,对新任领导班子成员联系报请县委统战部后进行了统一调整,目前,我局领导班子成员共联系寺庙3座,联系4名。在具体工作中,坚持由本人亲自抓带头、抓联系寺庙工作,督促同心同向活动在联系寺庙的落实。领导班子成员分别于1、3、5、7等重要敏感月深入联系寺庙开展工作,加强与寺庙及僧侣感情交流,同时结合日常工作下乡不定期深入寺庙与结对开展交心谈心,看望慰问困难患病,送去慰问金、生活物资等物品,及时了解掌握思想动态,宣传党和国家政策、卫生计生惠民政策,建立完善了工作联系卡和联系台账,力所能及帮助解决了实际困难。

三、医疗卫生服务管理工作开展情况

将寺庙医疗卫生服务管理工作纳入年度卫生健康工作计划,制定了《县寺庙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方案》,主要开展了以下几方面工作:(一)开展重点传染病监测和寺庙卫生管理。县疾控中心参照省、州重点传染病监测方案,实地督促、指导各乡镇卫生院加强寺庙及大型佛事活动的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坚持“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近年来,我县寺庙无较大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二)建立健康档案,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各乡镇卫生院全面开展寺庙公共卫生服务,为全面掌握的基本情况,建立了健康档案。截止目前,累计为建档2434人,建档率93.6%,规范化电子建档2054人,规范化电子建档率79%。并将寺庙65岁以上老年,患糖尿病、高血压、结核病纳入重点人群进行定期随访管理,指导规范用药。我县疾控中心高度重视寺庙免疫规划相关工作,全面提升僧众的防病能力,有效防控了乙肝疾病在寺庙的发生和流行。(三)做好包虫病普查,保障身心健康。包虫病综合防治工作在中央、省、州、县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重视下,在乡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县疾控中心全面开展对农牧民、宗教人士及中、小学学生包虫病人群b超普查、健康教育宣传等工作截止目前共计b超筛查1886人次,新发现包虫病1例,目前在管包虫病患者2例,均实施了药物治疗;充分利用特别是高僧大德在群众中的影响力,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受教育人数达4800余人次,发放健康教育宣传资料5000余份,大力提高了的健康意识。(四)加强其他重大传染病防治。县疾控中心督促、指导各乡镇卫院加强辖区寺庙结核病、艾滋病等重大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共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1.15万份,健康教育累计覆盖8000余人次。以多种形式宣传普及食品饮用水卫生、环境卫生、卫生防病等知识,协助寺管会指导寺庙环境卫生整治、生活垃圾规范处理、卫生厕所建设等工作。开展寺庙传染病监测40余次,传染病防治11例,传染病监测覆盖人群5000余人次,艾滋病免费自愿检测267人次,未发现艾滋病感染者;发现、登记、治疗寺庙结核病患者10例。(五)积极组织送医送药进村入寺,全面推进健康扶贫。我局将巡回医疗纳入健康扶贫重要内容,通过县委宣传部牵头组织的“四下乡”活动及医疗卫生单位自行组织的义诊活动,深入寺庙开展送医送药,为广大农牧民群众、发放健康教育宣传资料、免费义诊、发放基本药品,对65岁以上老年人进行免费体检,对患重大疾病的按政策落实医疗救助,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六)依法管理,规范寺庙医疗秩序。根据加强寺庙社会化管理相关要求,卫生执法部门对具备条件、具有从医资格人员的寺庙办理了《医疗机构许可证》,日常监督中加强监管,从而规范了我县寺庙医疗秩序和医疗行为。

四、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打算

一是乡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薄弱,还存在着基本公共卫生重点人群服务不到位的问题;二是健康意识淡薄,不主动参与、配合我局开展的各项疾病防控工作;三是寺庙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薄弱。在下一步工作中,我局将通过县域医共体建立,全面推进县、乡、村一体化建设,重织新型农村卫生三级网,切实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有效解决广大人民群众、对卫生健康日益增长的需求,规范开展寺庙医疗卫生服务工作,切实保障群众能享有优质、高效、便捷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

医疗卫生服务工作述职报告420____年,在卫生院领导和同事的帮助下,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求真务实,发扬与时俱进的工作作风。现将本人20____年工作述职如下:

一、政治思想和学习

能够认真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遵纪守法。认真学习各种专业法律知识,爱岗敬业,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积极学习主动专业知识,工作态度端正,认真负责。

二、具休工作及完成情况

1、办公室工作:认真完成卫生院领导和平上级主管部门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及时完成各项工作计划、述职及简报,做到年初有计划,工作结束有述职,过程有简报。

2、卫生监督工作:自今年7月份开展卫生监督雷管工作以来,对辖区内的学校、餐馆业、食宿业、理发等公共场所进行摸底调查、建档管理,并进行日常巡查。

3、健康教育工作:针对健康基本知识和疾病预防等健康知识内容,对群众进行宣传。

全年共发放健康宣传资料11600余份,播放健康知识影像8次,举办各类健康知识讲座9期次,主题日宣传活动9次,接受健康教育群众3200人次。

4、健康体检:全年共为1740位老年人进行健康体检,其中进行实验室检查1681人;

孕产妇体检202人次,其中实验室检查194人次。

5、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工作:全乡所有村卫生室全部实现一体化管理,实行“五统一、两独立”。

即:统一行政管理、统一业务管理、统一药品配送、统一绩效考核、统一养老保险,财务独立核算、责任独立承担。以上是我一年来所开展的工作,虽然取得一定成绩,但我深知不够,和上面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在新的一年里,一定加倍努力工作,缩小差距。

医疗卫生服务工作述职报告5为全面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扎实推进卫生创建活动广泛深入开展,推动我县医疗卫生事业快速发展,不断提高我县医疗服务水平,我局广开渠道,大力宣传创卫工作。现将我局医疗卫生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组织管理,层层落实责任

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是发动群众自己动手,改善环境,同不良卫生环境作斗争的一种有效工作方法,开展医疗卫生工作是我局全年工作的重要组成部份。为此,我局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的“医疗卫生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抓落实,各部门负责人具体实施,全员参与,人人有责的医疗卫生工作机制。职责清晰,分工明确。做到上下一盘棋,齐心协力开展爱卫工作、重传病防控工作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工作。健全卫生工作自查网络,采取及时上报制度,确保信息畅通。

二、积极参与爱卫生公益活动,做好各项爱国卫生工作

按照县委、县政府和县卫生局的工作要求,我局积极开展爱卫活动一是大力抓好环境卫生的宣传教育,提高全员环卫意识。利用集中学习。加大对环卫知识的宣传。利用植树节、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戒烟日等重大环保纪念日开展环保专题教育活动。二是开展讲文明、讲卫生的养成教育。我们要求全体职工做到:随手关闭水龙头,节约每一滴水;不乱扔废弃物;不用、少用一次性筷子;自觉回收废纸、旧电池等;定期开展文明礼貌月活动,上街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清扫街道、清除小广告等,使大家养成了良好的文明卫生习惯、较高的环境意识和良好的环境道德行为。

三、严格防控,促进发展

根据县重传委20____年工作协调会暨联络员会议精神及相关工作部署,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要求,县招商局在重传委的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重大传染病防治工作长效机制,努力把重大传染病防治工作推上一个新台阶,制定了20____年重大传染病防治工作计划,进一步完善公共卫生体系,积极控制各种严重危害人民健康、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大传染病疫情;不断加强公共卫生监测和信息管理系统,提高对突发性公共卫生安全事件的快速应急反应和处理能力,促进疾病预防和控制体系的可持续发展。

四、主动学习,加大宣传力度

疾控中心科长述职报告范文5

这里指的“人为因素”,是从流行病学的角度看,在SARS控制中出现的失误,特别是作为部级的疾病控制部门的失误。

重点应放在控制疾病蔓延上

在早期,流行病学策略显然被忽略了,从中央到地方的控制部门并没有对这个传染病实施应该执行的流行病学措施

在现阶段,要从根本上控制SARS,只有了解并认真执行SARS控制中的流行病学策略,把重点放在控制疾病的蔓延上,才能有效地遏制SARS的流行。

2003年5月14日,卫生部了《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管理办法》,其中的条文已经明确规定了卫生部、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责任。在第十条和十一条中规定不得隐瞒、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疫情,并应及时向毗邻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通报疫情。并在第十九条中规定了调查并采取隔离或进行医学观察等措施。这是任何一种传染病控制中的基本而关键的策略。

回顾过去几个月中国的SARS控制措施,恰恰在这些基础策略上有严重的失误。

流行病学、病因学和临床研究是传染病控制的三大基石。当一种新的传染病发生时,人们最容易关注是什么原因引起这种疾病。了解病因固然重要,可以指导临床治疗,为发展疫苗提供基础,但是远水解不了近渴。科学家即使夜以继日,用最快的速度进行研制,但也不能违背科学的规律,治疗产品总得有几年的时间才能投入使用,否则可能造成另外的灾难。临床治疗是针对病人,但是如果没有流行病学的一套措施,包括疫情报告和调查、发现传染源和隔离病人、切断传播途径以避免再传染给其他人,病人就会越来越多,再高明的临床医学家也不可能控制疫情。而流行病学家的任务就是通过流行病学调查,确定其传染性,以及传播途径,即使病因不清,按照传染病的控制原则,隔离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就能够有效地控制传染病流行。

这个道理是容易被理解的,在医学史上也有许多著名的事例证明了这一点。但是实际中又往往容易被忽略。仔细观察前些阶段的防治过程,在早期,流行病学策略显然被忽略了,否则,就不可能出现身为医生而把疾病传到香港的现象。

当然这不是这个医生的个人责任,而是从中央到地方的控制部门并没有对这个传染病实施应该执行的流行病学措施。

隔离传染源是防止

疾病扩散的第一步

虽然在2003年1月SARS就显示出极强的传染性,但是4月20日前,在北京以及在全国一些城市,并没有按照传染病的处理原则来对待它

在传染源已经大幅度蔓延的情况下,流行病学策略的有效实施,是一个十分艰巨的工作,大面积的隔离措施会带来极大的心理震荡和严重的经济损失,就像北京,4月20日以后的隔离措施的代价就十分高。因此需要所有人理解这样做的重要性,否则任何个人或局部的瞒报、漏报都会使疾病控制失败。

本文希望回顾过去的失误,并根据这些失误提出建议。

首先回顾一下SAR在中国的流行过程,并把这一过程简单地概括为以下几个阶段:

2002年11月16日至2003年1月2日,SARS从河源传到了广州;1月19日传到了中山市。此时,中山市有28名病人,其中医护人员为13例。该病对医护人员极高的感染率和家庭聚集性显示这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的传染病。

紧接着疫情在广东从2月开始了爆发性流行。

到2003年2月,广东已经把SARS传染给香港,同时也传给了广西、湖南、四川和山西,而山西的患者在3月1日到北京就诊,把病带到了北京。

2003年3月,SARS开始在北京流行。4月9日官方报道只有22例输入性病例,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到4月20日,张文康被解职,此时官方数据报告北京病例为362例。尽管官方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但此后北京进入高发期。

到了4月,SARS已经从北京蔓延到内蒙古、宁夏、天津、河北、吉林、辽宁、陕西、甘肃、江苏、浙江、安徽等省。香港、广州也再次把SARS传染到福建、上海。

世界卫生组织在3月15日将中国广东、香港和亚洲一些国家发现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定名为SARS,确定其为对全球所有国家具有重大威胁的传染病。但是北京的流行正是从那个时间开始,而在4月,又从北京传往其他内陆各省。

从北京后期的疫情报告看,从4月21日至5月7日,在北京市政府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后,每天连续有100例左右的新发病例,而且散发在多个地区,封闭的地点有医院、大学宿舍楼、建筑工地、社区,可以推测感染源是多方面的。这种局面在北京周围的省份也曾出现,如山西很多感染者根本找不到源头病人和传播途径。

由此可见,虽然在2003年1月SARS就显示出极强的传染性,但是4月20日前,在北京以及全国一些城市,并没有按照传染病的处理原则来对待它。

对于传染病的控制,切断传播途径,隔离传染源是防止疾病扩散的第一步,也是十分关键的一步。这已经是医学中的ABC。最直接的措施没有采取,导致了多少不该发生的悲剧。

为什么没有这样做?这是由于信息不通畅,很多地区不知道传染源,使得专业部门无法采取措施切断传染源;也正是由于信息不通畅,影响了决策者正确决策并令公众自觉地配合各种流行病学措施,导致了SARS的广泛蔓延。

中国疾病控制中心存在失误

疫情保密不应影响职能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向上级机构报告疾病的严重性

美国的疾病控制预防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简称CDC)在SARS的防治工作中做得十分出色。它采取的应对措施主要是:流行病学调查、切断隔离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通过信息和健康咨询向大众提供SARS疫情的流行状况,并进行心理帮助。

中国在形式上有一个和美国类似的全国疾病控制中心,简称中国CDC。在各省也有和美国类似的疾病控制系统,以前称为卫生防疫站,现在大多数已更名为疾病控制中心。

美国CDC这次采取的措施并不属于高科技范畴。我国的疾病控制系统在传染病控制中也曾经有非常辉煌的历史。但为什么这次会出现一个病人传染给10多医务人员,或者传染给七八个家庭成员的情况?甚至找不到传染源的病人非常多?

中国疾病控制中心和卫生部在2003年1月就接到了广东的报告,并派人到广东调查。此时中山市已经有28个病人,其中13名为医务人员。这个疾病高强度的传染性应该是不难识别的,但是没有引起重视,没有通报到其他各省。

2月份SARS在广州达到高潮,北京在3月已经悄然流行,山西人民医院的医生3月20日收治从北京返回的发热病人,依然不知道内情,而导致医院10多名员工感染,57岁的急诊科副主任死亡。

任何一个公共卫生医生都知道,对这种传染性强的疾病不切断传染源,会酿成什么样的局面。那么中国疾病控制中心为什么不通报各省?还是通报了各省,但各省卫生疾病控制中心没有告之医生?中国疾病控制中心在二三月可曾过任何内部文件,要求注意SARS的流行动态?

看起来,这类工作在SARS向全国蔓延之前,并没有做。有人说,这是疫情保密影响了信息的传递,但实际上,疫情保密不应影响职能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向上级机构报告疾病的严重性。这显然是疾病控制中心的严重失职。

很多专家都指出,之所以对SARS的流行显得应对无措,是中国政府对公共卫生的投入减少所至。经费投入不足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是经费匮乏最大的影响是在基层卫生防疫站。这次SARS流行最严重的地方是广州和北京,这两个经济相对发达的城市未能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不是简单的经费不足能解释的。

我国由于传染病疫情保密的规定,公众不知道疫情情况,使得基层防疫站了解接触者、动员隔离,遭遇更多的困难。更重要的是,当官方的信息系统失灵而缺乏另外的报告途径时,疫情保密必将酿成更大的灾祸。

这一次,就是这种情况。

五点启示

协调、垂直领导的信息系统;信息的多元化;对信息的科学分析和解释;信息的报告和公布;法律保证

综上所述,信息不畅通与职能部门失职和疫情保密制度有关。因此,在建立卫生事件的应急机制中,确保有效信息的畅通,是SARS流行带给我们的重要启示。

确保信息畅通和有效信息的收集,特别是让决策者和公众理解这些信息,依赖以下几个方面:

1.建立全国协调、垂直领导的信息系统,使之较少受地方行政部门的干扰

建立健全的信息系统,包括信息的收集(上报)、处理、传播和使用。这几个环节要尽可能做到跟上世界发达国家的水平。这是公共卫生系统中的核心功能,但是要真正做好,对中国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严明的法律支持是非常重要的,系统工作人员的能力建设、现代化的设备和经费保证也是十分重要的。

作为国家疾病控制中心,最重要的一项工作是信息的收集和分析。但是中国疾控中心建立信息系统时的指导思想和定位不恰当。

中国疾控中心与传染病报告有关的有两个系统,一个是全国疫情报告系统,一个是世界银行贷款建立的全国疾病监测系统。后者报告的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是前者的二至三倍。中国疾控中心就在2003年1月停止了全国疾病监测系统的传染病监测功能,使传染病法规定的丙类传染病无法报告,少了一个渠道来发现其他传染病的动向。

中国疾控中心更名前的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除了这两个综合监测系统,还有许多针对不同传染病的监测系统,包括流感监测系统、出血热监测系统、流感监测系统,等等。这些系统各自有特点,卫生行政部门对如此众多的信息来源感觉矛盾,因此希望出现一种声音,一个数据。

之所以说指导思想错误,是因为最后的结论应该在分析时产生。当然这并不是说监测系统越多越好。如何合理布局,应该有科学的论证,但不应粗暴而武断地停止其他监测系统。而剩下一个系统的后果是,它一失灵,就什么都不知道了。

信息系统的有效运转,更大程度上需要重建疾病控制网络。本来国家投入就不足,更重要的是,由于投入不足而采取“自寻出路”的政策,毒害了这个系统,使这个曾经非常有效的网络在最近20年逐渐衰落了。

一方面,有些贫困地区的基层防疫站条件十分艰苦,设备老化,工作人员虽然仍在努力工作,但是多年未接受培训,甚至连工资都得不到保证,工作的质量显然会受到影响;另一方面,这个系统的很多人已经“不务正业”,热衷于“有效益”的工作,从而使这个系统的多数人不乐意和不专心做卫生与疾病监督工作。流行病发生多少、程度如何、如何上报、如何应对,很多在疾病控制中心工作的人已经不知道如何来做了。

要改变这个系统的功能状态,政府增加投入是必然的,但更重要的是这种投入必须和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相结合。如果只是投入经费,很难改善这个系统已经形成的惯性。

2.信息的多元化有助于减少重大判断失误

常规的对口部门处理类似的事情经验多一些,有某些现成的资源,这些是优势。但这也有严重的弊病。一是认识问题囿于“思维定势”,二是存在利益问题。总有各种各样的原因,使他们不能准确报告信息。

因此,有不同来源的信息报告就可以避免失误。在卫生部门内部有不同的信息来源,可以起到相互校正的作用。如前文提到,全国疾病监测系统报告的甲乙类传染病的发病率是全国疫情报告系统的三至四倍,可推测中国的法定报告传染病的漏报率高达80%,这对于估计中国的传染病流行水平是非常重要的信息来源。而且还应该有其他来源的信息,包括媒体。

多元的信息来源可以大大减少重大的判断失误。一个渠道延误了,其他信息渠道可以补充。这是一种良性互补的机制,有助于信息本身不被扭曲,有助于最多的信息量能够被社会各方面吸收和利用,有助于弥补某一个部门、地方因为误判信息而导致错误决策。如果信息来源只有一个渠道,一旦这个渠道在任何环节发生信息的错误筛选、忽视或误判,就会导致无法做出正确的决策和行动。

3.对信息的科学分析和解释

对信息的科学分析和解释是整个有效信息运作过程中的中心环节。如果把所有的原始信息提供给政府官员,由于他面对的信息量很大,那么忽略了最有价值的信息是不奇怪的。

对于这些数字的真实含义,应该请各方面的专家来评论,而不应该太过于机密,使得所有的数据处理过程都在“暗箱”操作。实际上信息收集只是信息过程的第一步。没有信息的加工,即科学的分析和解释,是不能获得真实的信息的。

目前科学的分析和解释以及预测都显得不够,似乎只是根据上报数据进行简单加法而成。因此很难判断SARS病毒在传播过程中,毒力是否减弱,是否有其他传播途径,目前的隔离措施是否有效,因而也难以预测SARS什么时候能够被有效控制。浏览中国CDC网页,在4月18日该中心才指示要把数据尽快录入和分析,使人想到原来对信息忽略到何等地步。这当然会造成实际工作的被动。看起来,中国CDC已经不可能短时间内像美国CDC那样,聚集一批这方面的专家进行真正意义上的数据分析和解释。

其实,即使是美国CDC,也是和美国的大学、研究院所、非政府组织协作,构筑成一个强大的专家队伍。疾病控制中心应该在卫生部的协调下,和其他研究力量联合,共同完成信息分析和解释。

很多专家的公开的讨论,有利于发掘信息中有价值的部分,有助于信息素质的提升。高层的政府官员面对的越是优质的信息,越有利于他们正确决策。

4.信息的报告和公布

信息不但要快速、准确地逐级向政府管理层上报,同时要向各方面的专家通报。山西人民医院的大夫如果知道北京的SARS流行情况,何至于一个“非典”病人引起人民医院10多个医护人员的感染和一个才57岁的急诊室副主任的死亡?

同时,信息应该向社会公布,向公众反馈信息。按照监测的原则,只有完成了这一点,才是一个完整的监测过程,信息也才会发生作用。信息的快速上报,信息的公开,才能使全社会尽快动员起来,集中对付突发的传染病;才能使人们自觉遵守基本的公共卫生规则,有效地预防疾病;才能最有效地击破各种传言和谣言。

对于公众,公布的信息的内容是值得仔细研究的。目前对外的信息,只有发病数、死亡数、多少人被隔离等,而没有请专家提供柔性的社会心理调适信息,也很少提供全局指导信息。如果有较为详细的数据公布,或者供专家查询的数据库,媒体有可能请各方面的专家根据这些信息给予公众合理的解释。因为对这些处在管理位置上的人员,不可能要求他们也是十分高明的专家,能够对这些数据给予非常合理的解释。

相比而言,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信息公布,比中国大陆做得好一些。例如,香港的疫情在下降时,陶大花园又发生大规模的感染事件。如果政府不详细公布调查结果,民众只知道又发生了这么多的SARS病例,必然会困惑和恐慌。陶大花园SARS的爆发流行调查报告,详细报告了SARS的爆发原因、对传染链的追踪、对环境的调查,以及政府的处理措施。这样做,起到动员全社会的力量采取更好应对措施的作用。

在香港卫生局的网页上,可以找到专业人员每天对疫情的分析,中国内地许多网站,例如新华网收集汇总的简报,恰恰没有卫生部和专业疾病控制中心的报告。这是十分令人遗憾的。

5.法律保证

不可避免,在信息公开的同时,也会有人传播虚假信息以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所以既要保持信息传播尽可能迅速和透明,又要把虚假信息传播的范围和造成的后果尽可能减少。这就必须依赖严明的法治。如果有人或媒体故意传播虚假信息,就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更重要的是,如发生信息的隐瞒,造成重大人为事故,有关官员应该承担法律责任。

希望这些建议有助于使得这次SARS流行中的失误不再重演。■

作者为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研究员,公共卫生和流行病学家,1996年在世界银行疾病预防项目健康促进子项目中担任中央专家组组长,1999年~2000年在世界卫生组织工作

资料

中国疾控中心的历史由来与架构

2000年11月,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和辐射防护与核安全医学所、中国健康教育所和中国农村改水技术指导中心等四个司局级的卫生部直属机构开始合并组建,2002年1月,四个机构组建而成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简称CDC)开始正式运作。

组建后的CDC共设有18个二级机构,主要负责全国的疾病预防控制、公共卫生的技术管理和服务工作,以及卫生政策的研究,公共卫生监测与信息服务等职能。其中,加强中国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特别是对突发公共事件和应急反应能力的提高,是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成立的一个重要任务。作为由政府举办的实施疾病预防控制与公共卫生技术管理和服务的公益事业单位,中国疾控中心的使命是在卫生部领导下,围绕国家疾病预防控制重点任务,加强对疾病预防控制策略与措施的研究,做好各类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规划的组织实施;开展食品安全、职业安全、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放射卫生、环境卫生、妇女儿童保健等各项公共卫生业务管理工作,大力开展应用性科学研究,加强对全国疾病预防控制和公共卫生服务的技术指导、培训和质量控制,在防病、应急、公共卫生信息能力的建设等方面发挥国家队的作用。

疾控中心科长述职报告范文6

【关键词】传染病; 疫情报告;管理

【中图分类号】R15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2-0031-01

我院是一所二级甲等综合医院,每年上报的传染病网络直报病例在2000以上,占所在辖区报告病例的70%,疫情报告涉及科室多,工作量非常繁重。近年来,我们采取了一系列综合管理措施,使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工作质量不断提高,2010年我院被湖北省疾病控制中心评为“疫情疫报先进单位”。现将我院采取的主要措施归纳如下。

1 成立传染病管理领导小组,明确工作目标和职责

我院领导对传染病疫情信息报告工作非常重视,成立了由主管院长任组长,由感控办、医务科、感染性疾病科、检验科、放射科等部门负责人组成的传染病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全院传染病疫情信息报告和管理工作,由感控办指派专人负责传染病疫情信息报告工作,包括日常管理和网络直报工作的具体实施,相关科室和部门负责本科室和部门传染病疫情信息报告工作的日常管理,并明确要求科主任负总责。

2 制定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和流程及传染病报告管理办法

制定和完善了《传染病疫情登记报告制度》、《传染病报告流程》、《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监测报告制度》、《传染病应急值班制度》、《疫情资料档案管理制度》等相关一系列制度,同时完善了门诊日志、化验室阳性结果登记、放射科肺结核阳性结果登记和传染病报告登记簿等,对传染病疫情从门诊、临床首诊医生到检验科、放射科等相关辅助检查科室,从报告卡填写责任人到卡片收集人等全方位进行管理。

3 严格落实传染病疫情信息报告值班制度,确保传染病疫情报告的及时性

我院实行公休日和节假日值班报卡制度,确保传染病疫情报告的及时性。同时在医院总值班设立了传染病疫情信息报告电话,发现重大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后,在最短的时间内按程序电话报告给相关部门。我们在全院各临床科室、门诊设立了传染病疫情报告登记本,疫情监控员每天分上、下午两次到各科收取传染病报告卡并进行交接登记。对当天收集到的传染病报告卡按病种分类进行登记、审核,然后网络直报。疫情监控员每天查看放射科、检验科传染病阳性结果登记簿,与当天收集到的传染病报告卡进行核对,及时发现漏报和迟报,及时督促责任医生填报传染病报告卡。

4 加强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对疫情报告的认识和对传染病的管理能力

我院每年对全员进行《传染病防治法》及相关知识的培训,并对培训效果进行理论考试。同时派人参加各级卫生部门举办的传染病防治及相关内容培训班,及时掌握国家有关传染病诊治、信息报告的相关法规和技术规范,同时及时了解其他地区和单位先进的工作经验,用于指导本单位的实际工作。

5 开展质控考核,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

感控办和传染病管理小组采用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对各门诊、临床科室传染病疫情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指出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办法。我们每月对检查情况汇总,将检查结果纳入医疗质量考核,与当月的绩效工资挂钩。同时将考核结果以简报形式下发到全院各科室和部门。

6 加强传染病疫情信息报告的质量管理,确保传染病疫情报告的准确性

6.1 我们要求临床医生在填写传染病报告卡时要详细询问、认真填写、并与病人仔细核对,尽量做到项目齐全、内容准确,特别是学生、托幼儿童一定要填写所在的学校、托幼机构的名称和班级;对于患者的家庭住址,农村要求详细到村组,城市要求到具体街、路和门牌号;对于14岁以下传染病患者,要求填写家长姓名和联系电话。

6.2 感控办和临床科室在传染病报告卡交接过程中履行签字手续,这样就防止了报告卡片的丢失,提高了传染病报告率。

6.3 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专职人员在录入传染病网络直报卡片前,需要再次认真审核报送纸质卡片,对存在空项、漏项及逻辑性错误卡片及时与报卡医生联系,在录完每例报告卡核对无误后再确认保存,以最大限度地确保传染病录入结果的准确性。对于疑似传染病病例,我们要求临床医生根据患者临床转归结果和实验室检测结果及时予以订正。

疾控中心科长述职报告范文7

尊敬的卫生局领导:

本人于1月25日被市卫生局聘任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党支部书记兼副主任,在三年任职中,自己不断加强学习,来提高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准确自我定位,努力抓好本职工作,所在的单位被评为浙江省卫生工作先进集体,、连续两年被评为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先进集体,我本人被评为浙江省疾控系统“思想政治工作先进个人”、金华市政研优秀工作者。现将三年任职期间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理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我被聘为市疾控中心党支部书记兼副主任,这是领导对我的关心和组织的信任,同时也是组织对我的一次考验,如何做才会不辜负领导的希望,组织的信任,是我三年来经常思考的问题,配合中心主任做好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监督财务和党员干部的纪律,抓好计划生育工作和内部创建工作,带领大家做好健康教育、慢病管理、病媒监测和传染病控制工作,引导职工提高业务能力和行业素养,是我任职期间主要职责所在。但在任职之初自己身感责任重大,知识欠缺,只有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才能良好地履行职责,为此,结合当时学习和践行科学发展观的理论、认真学习了十七大以来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党章,党员的权力和义务以及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学总书记在医改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和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学习《廉政准则》;学习邓小平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市委黄书记在全市“创新创优、提质提效”主题活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学习《党支部工作手册》,通过各方面的学习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质。为了提高专业管理水平我学习了《疾病控制基层建设与管理》。三年来的学习和锻炼,感觉到自身素质有了较大的提高。

二、准确自我定位,积极当好助手

作为疾控中心的党支部书记兼副主任,即是中心领导班子的一员,也是疾控中心主任的助手,把握自身职责,配合支持中心主任工作,严格遵守党的纪律和组织原则,坚持集体领导和个人负责相结合,对自己分管的工作不推诿,不计较个人得失,尽职尽责,这是我任职以来的又一准则。在制定单位业务发展、中心文化发展规划、管理措施等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应用自身所学的知识,收集到的群众意见,外单位的经验等,提出合理意见和建议,得到了省疾控领导的好评。积极主张民主集中制,对班子形成的决议,坚决服从,带头执行,积极督办。坚持民主集中制,增强班子团结,提高工作效能,调动了班子成员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增强了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三、严格要求自己,始终保持勤政廉洁

自己从部队到地方,走上领导干部岗位三十年。我深深认识到,领导干部应当是全体党员干部和员工的楷模,应当具有优良的道德品德、良好的工作作风。为此,我始终严格要求自己,认真按照“两个务必”、“八个坚持、八个反对”“十个禁止”的要求,不断加强自身党性锻炼。认真贯彻执行中纪委关于领导干部“廉政准则”,严格遵守机关干部效能建设和卫生局《党风廉政建设目标管理责任制》的规定,牢固树立拒腐防变思想防线,以身作则,廉洁从政,抓好班子,带好队伍。在工作和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没有公款吃喝玩乐现象,上级来人检查指导工作,严格控制接待标准,外出办事没出入高消费娱乐场所,自觉抵制各种不正之风的侵蚀。

四、兢兢业业,抓好本职工作

几年来我一直认真对待自己分管的每项工作。做工作的原则是:“做一件事,就要尽最大努力做好”。

1、深入调查研究,理清支部工作思路

连任疾控中心第三届支部书记,正好碰上“深入学习和践行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等活动,同时又遇上了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为了做好宣传辅导工作,我认真阅读了《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以及邓小平论《科学发展观》,学习了总书记总书记在医改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积极参加省疾控政研会和卫生局组织的政工干部培训,结合疾控中心实际先后开展了基层党建工作调研和行风建设工作的调研,开展了市公民健康素养、居民代谢综合征发病率以及医改对疾控工作影响等调研,其中撰写的《基层党支部党建工作调研》在省疾控专业委员会二届二次年会征文活动中获一等奖、论文《打造疾控精神、塑造行业形象》荣获优胜奖。为了规范工作,根据所学的知识结合疾控中心实际编制了《市疾控中心党建工作规范》,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

2、抓学习,提高服务品牌

疾控中心这三年发展党员七名,现有在职党员42名,离退休党员18名,有这么一支庞大的党员队伍,如何发挥这支队伍的先锋模范作用,带领大家围绕中心的工作思路积极完成任务,首先必须在思想上适应党的十七大以来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能够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伟大旗帜,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理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因此 ,我主要抓了五个方面的学习和活动。一是组织学习党章、领导论科学发展观以及时事政策等,使大家在思想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二是加强《公民道德规范》、医德医风、责任心等教育,强化职业道德、职业责任、职业纪律,增强服务意识,进一步规范行业行为,经过这三年工作,我深深体会到,只有始终把职业道德建设当作一项长期工作来抓,打造一支业务精,作风好、素质高的疾控队伍,才能为人民群众保驾护航。三是扎实开展治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专项工作,制定了《治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专项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了治理商业贿赂领导小组,中心和科室、科主任和员工层层签订了责任书,设立了举报信箱和电话,组织党员干部和员工观看《警示片》,通过服刑人员用切身经历和血泪教训,犯罪过程,深刻剖析其犯罪根源和社会及家庭带来的伤害与痛苦,真诚地表达了发自内心的忏悔和努力改造,重新做人的决心。每位同志都开展了认真的自查自纠,几年来单位末发现有违纪事件。四是利用载体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和学英模活动,组织员工学习何任、钟杏菊、楼滨银等同志的先进事迹;开展了“弘扬老防疫传统、开拓疾控新事业”活动,邀请参加过解放战争离休老干部,的第一代防疫工作者、“血防”先驱者刘书臣来中心传授老防疫传统;为了改善服务态度,提高工作质量,邀请市外侨办的领导来中心讲授文明礼仪培训。同时根据自身职能和特点,中心党支部积极搭建党员服务平台,确定服务内容,组织党员开展志愿者服务、结对帮扶、走访慰问等活动,深入做好了党员联万户工作,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继续做好了与北苑金山脚的文明结对工作。在抓好党员推选评优活动中,举办了医德楷模事迹报告会。通过学习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了发挥,每年大家都能为党员基金捐款,为困难群众献爱心,四川纹川发生地震后,有18名党员干部、共青团员业务骨干向支部提交了要求参加抗震救灾的申请书,先后有五批八人参加了抗震救灾和灾后授建工作。五是结合中心工作实际,服务防病大局的要求,提出了以“一创两推三比四争”为载体,加强员工队伍建设,提升能力水平,促进“强队伍,抓业务,创疾控特色服务品牌”,抓业务建设,打造预防接种服务品牌,构建健康屏障;打造重点传染病防控服务品牌,健全防控体系;打造健康教育服务品牌,提高公民健康素养,通过活动,中心有一名同志被评为全国医药卫生先进工作者、一名省十佳疾控提名人物、一名省级青年技术能手、一名市医德楷模。

3、抓管理,强化单位的效能建设

配合主任做好中心的内部管理。一是推行科学的综合目标管理制度。制定了《疾控中心人事分配方案和实施细则》,中层干部全部做到了竞聘上岗,员工双向选择上岗;实行了定岗、定职责、定任务、定制度四定,将工作任务、服务态度、劳动纪律等量化,每月或每季组织考核小组对科室、个人进行一次考核,并与评先、评优、奖金挂钩。通过内部管理,建立激励机制,有力提高了员工的业务素质,调动了积极性。二、是强化了单位的效能建设,促进日常管理。实行上下班签到制度,开展定期不定期的查岗制度,加强了干部员工的纪律观念。三是实行了会议制度,根据《中心党建工作规范》,做到了每月召开支部委员会二次,支部大会一次,党小组会每周一次,党课每月一次,班子民主生活会一年两次,充分发挥民主集中制,凡事都安排在支部委员会上集体讨论确定。四是严格物资采购审批制度,招待制度、考勤制度、卫生管理制度、车辆管理制度等。五是创造条件,凝聚人心,活跃中心员工的士气,每年举办文化节,成立了篮球队、乒乓球队。

4、抓能力建设,为平安做出贡献

疾控中心科长述职报告范文8

我国公共卫生的发展现状及发展举措

[摘要]目的:了解我国公共卫生的发展状况与发展举措。方法:查阅分析国内公共卫生方面的研究资料。结论:由于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以及各地区实际情况的不同,我国公共卫生事业发展水平各地参差不齐,有待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公共卫生事件监控工作。

[关键词]公共卫生;监控;突发事件

1 公共卫生的概念

公共卫生是指关系到一国或一个地区人民大众健康的公共事业。公共卫生的基本内容应该包括对重大疾病尤其是传染病(如结核、艾滋病、SARS等)的预防、监控和医治;对食品、药品、公共环境卫生的监督管制,以及相关的卫生宣传、健康教育、免疫接种等。公共卫生与普通意义上的医疗服务是有一定差距的。在美国,公共卫生被认为是通过评价、政策发展和保障措施来预防疾病、延长人寿命和促进人的身心健康的一门科学和艺术。在我国目前对于其内涵和涉及领域尚无统一明确定义,尽管在中央文件中多次出现“公共卫生”的字眼,但对其内涵的认知可能是完全不同的。但是,近年来我国政府将建立和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作为公共卫生工作的重点,取得了很大的成就。2003年5月国务院公布的第376号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列》从法律高度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害,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社会秩序提供了依据。

2 公共卫生监控方式

目前,基于公共卫生事件为监控目的的监控系统有以下五类。一是以病例主诉报告为基础的症状监控系统症状,监控系统是以早期发现传染病暴发及生物恐怖等事件为目的、以临床症状症候群为基础的监控系统及其辅助系统。二是沿用以病例个案报告为基础的单病或多病种疾病监控系统。三是以事件报告为基础的疾病暴发或事件监控系统。四是以媒体信息为依托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控系统。五是中国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控系统,该系统是在其他系统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而形成的有中国特色的监控系统。我国的监控系统可以初步用于描述流行病学特征、发现病因学变化趋势、分析暴发原因、开展发现和调查工作及促进地方及国际机构之间的合作。

3 近年我国公共卫生发展状况

2004年1月我国启动了“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2004年全国各类学校通过该系统共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670起,其中发生在学校的传染病事件占全国传染病事件的64%左右,这些数字表明学校的公共卫生问题在我国较为突出。北京市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5―2006年通过网络直报的学校突发事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50起突发事件中传染病疫情占82%,事件主要发生在县乡级中小学。2005年湖北省共报告突发疫情151起,主要集中在学校,发病人群以学生为主。报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最多,占报告总起数的92.1%。2006年河北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215起,其中传染病疫情占64.6%。农村发生129起。学校和托幼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为大多数,共占61.86%,尤其发生在乡镇、县级小学和市级小学的传染病事件发生较多。另外还有其他地市的研究结果的报道与上述结果基本一致。这表明,我们的研究发现监测系统收集的数据比较全面,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的及时性较差,报道的数据较为滞后,目前对于07年以后的材料的报道还较少。

4 总结与讨论

目前,我国对于公共卫生事件的网络直报使用还存在一些问题:网络直报覆盖率有待提高;网络直报工作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基层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人员配置不到位医疗机构成为网络直报工作的瓶颈圈。设备匾乏、经费不足、人员结构不合理、管理工作不规范等都直接影响网络直报。就实际应用而言,网络直报系统是疾控机构当前可以利用的早期发现传染病暴发的最佳途径。但是目前大多数的疾控机构都还未意识到要利用直报系统早期发现传染病暴发,也未系统地开展过相应的工作而关于究竟该如何利用网络直报系统早期发现传染病暴发的问题,国内外文献也鲜有报道。公共卫生事件不仅是因已有的传染病或新发的传染病暴发而形成的,而且一些食物中毒、职业中毒和群体不明原因疾病都可以造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所以不仅各种疾病的发病高低能影响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异常的社会活动或环境的改变都能形成或影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提高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率,除必须加强对“规范”的学习和熟悉相关规定外,一定程度的行政干预也是必不可少的,如对因瞒报、迟报、漏报而造成社会影响事件的处理。另外相关材料提示我们以遏制传染病暴发为主的公共卫生事件在学校频发的趋势是我国今后一定时期内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重点。

疾控中心科长述职报告范文9

关键词:伤寒、副伤寒;疫情分析;描述流行病学方法

伤寒、副伤寒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其传染性强、病程长、易复发、并发症多、疾病负担重[1]。我区是伤寒、副伤寒的高发区,其发病率一直居高不下,长期居于全省前列,一直是省级监测点,今年又提升为部级监测点。我们一直在努力,但形势仍不容乐观[2]。为进一步了解我区伤寒、副伤寒发病的人群特征,制定和调整伤寒、副伤寒防控措施,对2009-2013年冷水滩区伤寒、副伤寒发病的人群分布特征分析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发病资料来源于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人口数据来源于历年辖区内各乡镇、社区上报的人口数之和;药敏资料来源于冷水滩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历年从各医院收集来的资料。

1.2 分析方法 主要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通过SPSS12.0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和分析[3]。

2 结果

2.1 发病概况 2009-2013年冷水滩区通过《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共报告69例伤寒、副伤寒病例,年报告发病率分别3.55/10万、1.48/10万、3.29/10万、1.81/10万和2.48/10万,平均发病率为2.52/10万。从这五年的发病情况来看尊循一高一低重复出现的规律。具体见表1。

表1 2009年-2013年冷水滩区伤寒、副伤寒报告发病情况(/10万)

2.2分布特征

2.2.1 地区分布

我区共辖13个乡镇和7个社区,除工业园社区及杨村甸乡无病例报告外,其它各乡镇和社区均有伤寒、副伤寒散发疫情。根据地理特征分为城区和农村,社区为城区,乡镇为农村,2009-2013年城区和农村伤寒、副伤寒发病数和发病率见表2。

表2 2009-2013年冷水滩区城区和农村伤寒、副伤寒发病情况(/10万)

2.2.2人群分布

2.2.2.1性别分布 69例伤寒、副伤寒病例中,男性52例,女性17例,男性多于女性,其中男女之比为3.06:1。

2.2.2.2年龄分布 年龄分布较广,其中0~9岁14例,10-岁组13例,20-岁组6例,30-岁组11例,40-岁组10例,50-岁组9例,60-岁以上组6例。各年龄组间发病无差别。

2.2.2.3职业分布 农民16例,儿童13例,学生13例,家务及待业6例,工人7例,干部职员4例,离退人员3例,商业服务4例和其它2例。

2.2.3时间分布 2009-2013年除4月份外各月均有发病,主要集中在7、8.、9及11、12月份。具体见表3.

表3 2009年-2013年冷水滩区伤寒、副伤寒发病情况(病例数)

2.3我们收集整理到的从2009-2013年的伤寒、副伤寒病例药敏结果分析如下:

表4 2009年-2013年冷水滩区伤寒、副伤寒菌株药敏结果汇总表

从上表可以看出:伤寒、副伤寒菌株对药物普遍敏感,特别是克拉维酸、头孢噻肟、亚胺培南、环丙沙星、左旋氧氟沙星敏感率在85.0%以上,对氨苄西林、庆大霉素、氯霉素等有一定程度的耐药。

3 讨论

资料分析显示,冷水滩区2009-2013年伤寒、副伤寒发病率呈一高一低交替出现的态势,但总体趋势呈现下降的趋势。这可能跟人民的健康意识增强,讲究个人卫生、医疗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及预防接种等有关。从我们掌握的资料分析伤寒、副伤寒的发病城市还高于农村,这可能是由于城市人民的医疗意识强,有病就医;而农村的人民可能不到关键时候有病能不治就不治,或者自己随便买点药吃,根本就不到医院诊治,或者在诊所医治,根本就没诊断出是什么病,一有病人就抗菌、抗病毒、激素治疗,如此这般,我们所统计出来的发病情况跟实际情况应该有比较大的出入,这也是我们以后工作应该努力的方向,尽量做到人人都享有平等就医的权利[4]。病例中男性多于女性,可能与男性在外就餐的机会较多,而且生活比较随便,卫生习惯差有关。一年中,病例多集中在7、8、9月,这可能与人民夏、秋季由于天气炎热,喜食生、冷被伤寒、副伤寒杆菌污染的食物有关;另有苍蝇和蟑螂等媒介机械携带伤寒、副伤寒杆菌引起散发[5]。

参考文献:

[1] 孙军玲,张静,阚飙等. 2012年全国伤寒和副伤寒重点监测数据分析[J]. 疾病监测,2014,29(11):875-879.

[2] 吴登科,吴戈,姚华等. 2003-2010年湘西州伤寒流行特征与病原学监测资料分析[J]. 预防医学论坛,2011,17(9):841-843.

[3] 胡邵华,杨丽萍,肖善良等. 邵阳市2003- 2012年法定传染病疫情分析[J]. 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14,31(6):42-45.

疾控中心科长述职报告范文10

关键词: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力资源;现状分析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3(2013)12-0277-03

疾控人力资源是构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的关键,优化程度决定了公共卫生服务水平与服务能力,为了解2009~2011年新疆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力资源状况,进一步加强对全省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我们对全省、市、县三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力资源情况进行分析。

一、材料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省级1个、地(州、市)级14个、县(区)级94个,一共109个机构。

(二)资料来源

2009-2011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疾控中心信息直报系统相关数据及新疆统计年鉴。

(三)方法

2009~2011年疾控中心直报系统有关人力资源内容进行遴选,内容包括人员数量、职称、年龄、学历、专业等。应用Excel汇总统计,对数据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将新疆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力资源配置情况与国家人力资源配置标准进行比较,分析新疆各级疾控机构人力资源现况并找出差距。

二、结果

(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社会经济、地理及人口分布特征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11年总人口为2181.33万,总面积为166.49万平方公里,总人口、总面积和人口密度分别为全国31个省地市的第25位和第1位和第29位;平均人口密度为13人/平方公里,是全国各省市地人口密度平均水平的9.3%,属我国地广人稀的地区之一。

(二)基本情况

全疆共有疾病预防控制机构109所,其中省级1所,地(州、市)级14所,县(区)级94所;2011年新疆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岗人员5120人(省级521人、市级1311人、县级3288人);2010年新疆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岗人员5097人(省级521人、市级1337人、县级3239人);2009年新疆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岗人员5156人(省级511人、市级1347人、县级

3298人);

(三)专业技术人员构成情况

2009年―2011年全疆专业技术人员所占比例为80.91%(12438/15373),其中2009年为79.25%(4086/5156),2010年为81.42%(4150/5097),2011年为82.07%(4202/5120),保持平稳增长。省级专业人员占78.56%(1220/1553),市级占81.18%(3243/3995),县级占81.23%(7981/9825)。

(四)年龄构成情况

2009―2011年,省、市、县三级疾控人员主要分布在25―35岁年龄段,所占比例分别为67.71%(3491/5156)、66.20%(3272/5097)、63.90%(3272/5120)。

(五)学历构成情况

2009―2011年,全疆疾控机构主要以大专学历为主所占比例38.98%(5993/15373);自治区级疾控机构主要以本科学历为主43.53%(676/1553),地市级所占比例为27.03%(1080/3995),县级所占比例16.98%(1668/9825)。

(六)职称情况

2009~2011年全自治区疾控机构人员。新疆疾控机构以初、中级职称者为主,高级职称人员比例偏低占9.94%(1528/15373),无职称人员呈逐年下降趋势;省级疾控机构以高级职称者为主占27.88%(433/1553)。地市级疾控机构高级职称缓慢增加,中级、初级职称和无职称呈下降趋势,县市级疾控机构的初级职称逐年上升。

三、讨论

(一)人员总量

随着国家对公共卫生领域投入的不断加大,新疆疾病预防机构人员总体趋于稳定,按照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工作考核标准》每万人需配备疾病预防控制专业人员3~4人。至2011年新疆总人口2181万人,应当配置8724人,实际在职人员为5120人,远低于标准。省级疾控中心2010、2011年数量保持不变,地市级疾控中心数量略有下降,县级疾控中心2009与2011年比较略有下降,分析原因可能与经费不足有关。各级政府应该重视疾病控制机构人力资源总体规划,以辖区人口数量和服务半径为依据,重新核定疾控人员编制数,解决卫生部标准与实际情况相矛盾的问题。

(二)专业技术人员

2009~2011年专业技术人员占总数比例逐年增加,但未达到标准。2011年自治区级专业人员占78.56%,地州市占81.18%,县级占81.23%。国家规定的省、市、县三级疾控机构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不低于85%的标准。对照《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资源配置标准》(讨论稿)到2015年疾病预防控制专业技术人员总量每千人口为0.31~0.34人配置,新疆疾病预防控制专业技术人员为7415人,目前实际为4202人。建议各级疾控机构提高人才准入标准,严格控制非专业技术人员进入,降低行政工勤人员比例,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数量、比例。

(三)学历构成

新疆各级疾控机构学历明显改善,本科以上人员2009年省级、地市级、县级比例45.99%、27.91%、14.67%与2011年省级、地市级、县级比例为52.59%、31.58%、19.23%。与国家建议的标准(省级65%、市级50%、县级35%)对照,各级疾控机构本科学历,差距仍然还大。分析原因受编制、待遇、经费等方面的高层次人才引进比进来,特别是县级疾控机构吸引力不够,不能适应公共卫生服务的需要。高学历、高层次人员的缺乏,直接影响疾病预防控制的服务能力,制约疾控人力资源配置。建议提高疾控机构工作人员的待遇,同时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在职人员参加继续医学教育及培训,提高学历层次,提高业务水平,更好的完成公共卫生服务。

(四)职称方面

2009~2011年新疆各级疾控机构高、中、初级职称为省级:3∶2.94∶1.82、市级:2∶4.4∶3.59、县级:1∶3.21∶4.55。与国家标准关于省、市、县三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员的职称构成规定,高、中、初级人员比例省级为3∶4∶3,市级为2∶4.5∶3.5,县级为1∶5∶4。总体维持金字塔结构,以中级和初级职称为主;呈现出级别越高的疾控机构高职称人员的数量比例也越高,无职称的人员仍在各级疾控机构占相当比例,严重制约疾控机构服务能力。与国家标准对照,新疆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职称结构不够合理,新疆疾控机构以初、中级职称者为主,无职称比例在下降,越是基层高级职称越少与疾控机构学历构成相吻合,说明近年来新疆各级疾控机构新进人员大幅提高,疾控队伍年轻化趋势明显,但是高级职称的比例过低,反映出终身学习的后劲不足,缺乏激励机制,人才梯队不尽合理。建议一方面基层疾控机构需要切实落实职称评聘分离原则,提高职工自身学习及继续教育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基层疾控机构建立良好的管理制度,引进人才,留住人才,同时落实好培训制度和继续教育制度。

(五)年龄构成

新疆各级疾控机构年龄以25~35岁为主体占64.44%,呈现“中间大,两头小”的趋势。说明青年人成为新疆疾控机构的主体与职称、学历情况基本对应。建议各级疾控机构,要紧紧抓住青年群体,从思想方面正确引导年轻人的价值观、事业观,通过文化建设,调动主观能动性,培养员工的团队精神和忘我工作的作风,从而能够保持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发展后劲和可持续发展的动,弥补短时间因为人员数量、质量的不足,影响公共卫生服务质量的状况。

政府要加大“关口前移,预防为主”的政策研究,转变观念加大对疾控机构支持力度,政策引导疾控机构把追求服务创收的热情逐步转移到提供高质量的公共卫生产品上来。做到政府购买公共卫生服务,疾控机构执行公共卫生产品,确保疾控机构的公益性职责。同时要充分利用好社会机构、医疗机构、公共卫生机构,建立三位一体防控体系。把重大传染病全部纳入医保进行范畴进行报销,把环境卫生与爱国卫生纳入公共卫生范畴,利用好国家的援疆项目为新疆疾控机构的发展进一把力。政府需从制度上、法律上保障疾控机构人力资源配置到位,改变以往“重治疗、轻预防”的发展思路,严格落实医改“防治结合”的政策,明确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业务范围及职责。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政府的投入不可能一步到位。应根据各地实际情况逐年增加对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编制投入,达到增长幅度与经济增长速度相匹配。保持疾病控制机构人力资源总量的适度增长是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1]曹志威,曾四清,朱展鹰.广东省地市级、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人

力资源分析[J].华南预防医学,2005,31(4):72-73.

[2]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进展报告(2006年)[M].人

民卫生出版社,2007:53-81.

[3]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研究课题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研究报告[M].人

民卫生出版社,2006:200-201.

疾控中心科长述职报告范文11

 2009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业务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中心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认真贯彻执行区委关于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各项要求,积极抓好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全体干部职工紧紧围绕“践行科学发展观,完善公共卫生应急体系,构建和谐西城区”这一主题,进一步提高疾病防控服务水平。我们认真履行防病工作职能,切实加队伍建设,落实重大疾病防控措施,提高标准,真抓实干,全体职工齐心合力,取得了一定成效。

09年,我中心共荣获了四个省级先进集体,即省级疾病监测先进集体、省级结核病防治先进集体、省级免疫规划先进集体、省级艾滋病防治先进集体和一个市级先进单位,即市级疾病预防控制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一、深入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服务意识进一步增强

(一)学习科学发展观,明确加快发展目标

我中心领导班子在区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的指导下,按照区学习实践活动的统一部署,紧紧围绕“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这个总体要求,在全中心党员干部中深入开展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活动。中心领导班子在学习实践活动中注重求实创新,扎实开展主题实践活动。注意在办事效率、服务质量、办事流程等方面进行改进,就服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服务对象交流,征求进一步规范管理、完善服务流程、改善提高服务质量、改变工作作风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学习实践活动始终围绕着中心工作发展的科学意识、为民服务的思想观念、各自岗位的职责履行、平日工作的态度作风、个人工作的能力水平、工作之间的协作配合、工作业绩的成效等方面展开。

通过深入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广大干部职工进一步领会了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牢牢把握科学发展观对疾控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坚持学习与实践紧密结合,认真贯彻落实区委的决策部署,进一步增强了谋求发展、加快发展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广大干部职工加快发展的目标任务进一步明确。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紧密结合我区卫生工作实际,围绕实现疾控中心在重大传染病防控、食品安全等卫生核心工作方面圆满完成工作目标,实现保障全区人民身体健康,社会更加和谐的目标。

(二)践行科学发展观,为民服务见成效

我中心领导班子把帮助企业和个体从业人员解决实际问题,切实维护群众利益作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落脚点,认真履行职责,从群众最关心的一些难点、热点入手,较好地解决了一些问题。

今年,我中心多次深入社区和广场开展健康教育巡展巡讲活动、深入村屯和牧场连队开展布鲁氏杆菌病免费监测服务,两次深入到蒙牛(惠尔康)乳业,为该企业员工免费监测布鲁氏杆菌病、进行布鲁氏杆菌病防治知识培训和宣传。

为了做好建筑民工艾滋病、结核病的预防工作。于7、8月份,我中心在区规划建设局的支持配合下,走进辖区各大建筑工地,利用工人中午休息的时间,通过现场讲解、摆设宣传板、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向工人们宣传预防艾滋病、结核病的相关知识。

为更好地落实区委提出的“三个率先”奋斗目标,更好地服务于宜居城区建设,营造良好的教育和卫生环境。我中心大力开展健康教育进社区、进农村、进校园活动。另外,为进一步加强大学食品安全工作,提高学校食品经营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的卫生素质。我们多次深入到大庆师范学院、大庆一中、二十八中等大中学校开展食品卫生知识讲座。

入冬以来,我中心利用公休日,以辖区城中村、城乡结合部、喇镇各村屯居民住所和集(农)贸市场、棚户区、农村学校学生宿舍等一氧化碳中毒易发地区和场所为重点,采取悬挂宣传条幅、高音喇叭宣讲、街面宣传和挨家挨户发放宣传单等形式,进行预防一氧化碳中毒知识宣传。

今年,我中心完成餐饮服务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健康体检4万多人次,健康证办证率在我市居第一位。我中心体检门诊服务窗口工作人员,经常牺牲双休日,为在正常工作时间不能来办证的企业和个体服务业务工人员办理健康证,受到了有关企业领导和个体户的好评。

二、主要工作目标完成情况

(一)全力做好甲型H1N1流感和手足口病防控工作

为全面落实防控工作,根据国务院和各级政府以及卫生行政部门的相关要求,我区按照“高度重视、积极应对、联防联控、依法科学处置”的原则,在区委、区政府和市卫生局、市疾控中心的领导和指导下,把甲型H1N1流感手足口病防控作为当前卫生工作的重中之重,以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落在实处。

我中心通过加强疫情报告、病例监测和预警工作,密切关注疫情动态;通过加强人员培训和演练,提高处置疫情能力,全年进行甲型H1N1流感培训10多场次,进行手足口病防治知识培训8场次,共培训医务人员1200人次,培训学校和托幼机构保健人员和其它有关人员5000余人次。组织区内防控甲型H1N1流感技术演练2次,和四医院、龙南医院联合开展演练2次,参加市级演练1次;通过加强防控工作督导和技术指导,提高重点部门和重点人群防控水平,主要以辖区内各中小学校和托幼园所为重点开展督导和技术指导,共对50所学校、68所托幼机构进行督导251次。

加强甲型H1N1流感和手足口病流行病学调查,及时有效处置疫情。全年调查处置甲型H1N1流感实验室确诊病例19例,进行甲流密切接触者调查200余例,处置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2起。全年共报告手足口病405例,均进行了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防控措施指导,处置手足口病暴发疫情10 起。我中心防控工作得到了省卫生厅、市卫生局以及市疾控中心有关领导和专家的肯定,并给予了表扬。

(二)艾滋病防控工作

今年共完成公安监管人员、术前患者、受血人员、性病门诊就诊人员、娱乐场所从业人员等重点人群HIV检测18063人份;对娱乐场所服务人群干预2437人次,发放宣传材料2724份,发放安全套7500多只。 对男男同性恋人群干预452人次,发放宣传材料892份。另外,开展了青年学生干预工作,干预人数4500人,发放宣传材料5470份。

12月1日,在***昆仑购物中心门前广场开展了“***区第22个世界艾滋病日大型宣传咨询活动”,共展出宣传板22块、悬挂宣传条幅26条,发放宣传资料1600余份,发放安全套300多个。

(三)结核病防治工作

全面实施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落实肺结核患者的归口管理和督导治疗。实行肺结核病免费检查、诊断、治疗政策。以农村结核病控制为重点,对发现的活动性肺结核病人积极给予治疗,实施全程督导管理。网络报告疑似肺结核病人621例,确诊患者358人。全年共督导医疗单位结防工作 82次,筛查涂阳密切接触者256例。启动了结核病人跨区域管理模式。

今年,我中心开展了全球基金结核病防治第七轮耐药项目(全国在湛江和大庆试点)。完成密切接触者筛查256人,耐药项目专项筛查262人,确诊耐药结核病人6例,科研课题病人4例。

(四)重点传染病防控工作

认真做好传染病疫情调查处理工作。全年进行乙类传染病个案流调283例(其中:甲型流感19例、猩红热81例、阿米巴痢疾183例);丙类传染病个案流调493例(其中:手足口病405例、细菌性痢疾87例);病毒性水痘292例。全年处置各类传染病预警报警事件188例。

(六)免疫规划工作

努力开展麻疹、AFP和新生儿破伤风主动监测工作,全年未发生麻疹和AFP漏报,报告及时率达100%。全年无新生儿破伤风病例报告。未查出漏报病例。

乙肝疫苗、卡介苗、百白破疫苗、流脑疫苗等常规疫苗接种率继续保持98%以上的高水平。

09年,我区有19家乡级医疗单位开通了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且全部通过了上级审验。

11月份以来,开展了重点人群甲型流感疫苗接种和8—15岁儿童乙肝疫苗查漏补种工作,目前共接种甲型流感疫苗3万多人份,乙肝疫苗第一轮接种3306人。中心领导班子非常重视以上两项接种工作,为了顺利实施,成立了各专门领导小组,从人员培训、宣传动员、疫苗和注射器管理、安全接种及副反应监测处理、检查督导等方面都进行了逐一落实,保证了接种工作的质量和接种安全。

(七)地方病防治工作

我中心对30个城镇、8个乡村23个自然屯食盐销售网点,进行碘盐加碘质量监测,全年共监测四次,共采盐样450份,监测合格率城镇为98%以上,农村为82%。

今年,我中心开展了8—10岁儿童甲肿发病率现状调查工作。我们抽查了农村5所小学1000多名小学生,进行现场触式诊视及B超定级检查。

为进一步摸清我区布病的流行情况。今年,我们选择了3个集中养牛养羊的村屯,即宏伟村、繁荣村和星火牧场进行检测。共采集血清520人份。通过初筛,检出阳性25人。

(八)病媒生物防治工作

09年,我区病媒防治监测工作在市中心的指导下,加强与市、区爱卫会的配合,在巩固、提高、发展上下功夫,重点在农村、社区环境中开展“四害”密度监测工作。提供科学的,准确的“四害”消长情况,以保证全区切实在环境卫生管理措施上抓落实,努力在建设健康城市、构建和谐社会促发展上,不断深化除“四害”卫生工作新内涵。

总体看来,我区09年几种主要病媒生物性疾病发病率呈上升态势,结合近两年病媒生物发生的情况,也得到了相关部门的关注和重视,特别是爱卫会大量的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加大了对病媒生物和病媒生物性疾病的监测和消杀的力度。

今年,我区的“四害”密度监测工作在全市做得最好,工作实、数据实。受到了市爱卫办领导的表扬。

(九)慢性病防治工作

全年登记慢性病新发病例和死亡病例报告卡5947张。配合区卫生局加强了社区慢病管理工作,指导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一步完善了辖区居民健康档案的建档工作;对农村和牧场卫生所的村民健康档案的建档工作提供了技术指导。

(十)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

创卫后,我区健康教育工作能够保持不松劲,进行长效管理,谋求长远发展。今年,我中心在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中,进一步改进健康教育工作模式,不断推出新举措:

一是规范行业单位健康教育宣传栏。为改变有些单位室内健康教育宣传板制作不够规范,不能及时更换宣传内容的弊端,我中心汲取辽宁省健康教育所经验,设计制作了精美的易更换式健康教育宣传板,摆放到这些单位。二是加强农村健康教育宣传阵地建设。我中心结合区政府今年对喇镇和牧场卫生院(所)的新改扩建项目这一惠民行动,为喇镇和牧场设计制作大型高规格的不锈钢户外宣传橱窗和精美的室内宣传板。三是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等单位联手开展工作,拓宽宣传渠道。我中心和油田总院集团景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远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通过直接联办或提供指导,开展健康知识讲座、健康教育趣味活动等60多场次。四是开展健康教育宣传图板巡展巡讲活动。为广泛开展全民健康促进行动,普及卫生知识,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产生活方式。我中心于4月初成立了健康教育巡展巡讲小组,设计制作了40余块活动式健康教育宣传板,印制中国公民健康素养手册4万册,印制手足口病防治知识问答、预防甲型H1N1流感须知、免疫规划知识等彩色宣传折页和布病预防知识、碘缺乏病基本知识及预防宣传单等合计15万多份。巡展巡讲小组在晚上下班后或利用周六周日休息时间,到社区、广场、农村、学校、及外来务工人员集聚地等各重点部位进行巡展巡讲。五是和大庆油田报·都市生活栏目合作,办好健康周刊。油田都市生活报,每天发行量高达18.4万份。我中心紧紧抓住这一媒体平台,拓展卫生健康知识宣传面。今年4月份以来,根据疾病防控形势的需要,分别以手足口病的预防、免疫疫苗接种、爱国卫生和甲型H1N1流感防控等知识,刊发了专题版面。六是积极培育农村健康教育工作队伍。我中心抓住我区建立农村社区工作站的有利契机。加强了对农村社区工作人员的业务知识与工作技能培训,为8个工作站配备了足够数量的健康教育资料盒、传播资料,编制了“农村社区健康教育工作制度”和“村民健康公约”制度板。七是加强基层健康教育人员培训。对喇镇、6个街道办事处、64个社区居委会和8个农村社区工作站健康教育工作分管领导和健康教育专(兼)职人员160多人进行了一次较全面系统的培训,并为这些单位配发了全套的装档材料。

(十一)中心实验室通过了省计量认证专家组现场评审

今年,我中心按照新的《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的要求,对管理体系进行换版运行,经过多次内审和自我整改提高。一次性通过了省技术监督局实验室计量认证专家组的现场评审。目前,我区疾控中心是我市五个区中第一个通过省级实验室计量认证评审的单位。

(十二)卫生监测和健康体检工作

完成餐饮具消毒效果监测831家;完成托幼和医疗机构消毒效果监测82家。完成体检4.1万人。完成体检收入235万元,超额完成预算外收入115万元。

三、廉政建设工作

班子成员能坚持带头学习中央、省、市、卫生党委有关廉洁自律的文件和规定,时刻警醒自己是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同时也是一名党员领导干部,坚持和发扬艰苦奋斗、不骄不躁的工作作风,自觉按照中纪委关于《廉洁准则及有关条例》严格要求自己,各项工作和活动能严格按照规定标准执行,节约一切不必要的开支,对市场经济下产生的一些社会负面影响,自己能冷静思考,认真对待,把握自我,拒腐防变,自觉抵制一些不正之风。

班子成员能够做到不利用职权和职务上的影响谋取不正当利益,从未利用职权干预和插手各项设备器械采购的招投标以及疫苗的采购工作。从未收受业务单位或个人的现金、有价证券和支付凭证。未借节假日蓄意敛财,未接受过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馈赠和宴请。未在本单位推销由本人亲属生产、经销的产品。

班子成员都能够严格做到公私分明,没有假公济私、化公为私的行为,没有用公款报销应由本人负担的费用,没有参加过节假日由单位或公款安排的私人旅游活动。能够做到公务活动按规定接待,没有无原则地用公款大吃大喝、铺张浪费的行为,未用公款配备手机、小灵通、住宅电话、家用电脑。没有收受各类礼金、礼券和贵重物品,有时遇到此类情况都给予婉言相拒。家庭成员中没有违法违纪情况。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在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方面

一是由于工作任务繁重,学习交流的时间还不够多,调研不够深入,满足于按部就班完成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各项规定动作,自选动作较少。二是工学矛盾处理不够好,有顾此失彼现象。

(二)人力资源不足,引进人才渠道不畅

专业技术人才短缺,知识更新缓慢,缺乏系统培训。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内所需的人才是集专业性与管理性于一身的综合性人才。在原防疫站时期,由于历史原因,使得从事疾病预防控制的专业人员未得到及时补充。

(三)人员年龄结构老化,人才梯队后续不足

前些年,职工退休、调离等自然减员后,没及时有补充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出现断档现象。现区疾控中心一线人员,平均年龄在40岁以上,多数经验丰富的业务骨干年龄偏大或接近退休,专业技术人员已面临青黄不接的局面,一线人员严重断档,实用人才后续力量不足。

(四)部分基层防保人员业务素质偏低,队伍不够稳定

部分基层防保人员特别是农村防保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业务素质和能力低,防保队伍不够稳定。从长远看,必将制约区域疾控事业的长足发展。

四、2010年主要工作思路和推进措施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大宣传,正确引导,创造良好的防治环境,为有效降低各类疾病发病率,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服务。在实际工作中抓落实、抓实干、抓实效。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积极应对繁重任务的挑战。大胆创新,努力开拓,知难而进,奋发有为,使各项工作取得好的成绩。

(二)主要工作思路和推进措施

疾病防控体系建设是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社会稳定的一项民心工程,因此我们要克服一切困难,采取有力措施将工作做好。

加强基础建设和专业技术队伍建设。以区疾控中心规范化建设为重点,对照卫生部《关于疾控体系建设的若干规定》,加大区疾控中心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强技术人员系统化业务培训和人才引进。促进现有人力资源的知识更新和层次提高,努力形成一支素质较高、比较稳定的基层卫生防病队伍。

加大重点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力度。在传染病预防和管理方面,加大力度预防和控制重大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继续加强疾病预防工作网络建设,进一步完善疾病监测系统,增强传染病的预警预测和疾病干预能力。继续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和疫情监测体系。作好重点部位、重点环节及重点人群的防控工作。把重大传染病的防控任务放在首位,继续完善应急预案,认真落实预防控制措施,加强卫生应急能力建设,保证能及时有效处置各类传染病疫情。

继续做好甲型H1N1流感和手足口病等的防控工作。切实加强监测和报告工作。认真做好网络疫情直报,加大监测力度,进一步提高对疫情的敏感度;做好流行病学调查、传染源控制及群体性卫生行为干预,尤其做好有聚集性发病区域的防控工作,切实做到重心下沉、关口前移,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治疗;加大对重点人群的防控力度,突出抓好学校和社区两个重点人群的防控;加大健康教育宣传力度,利用各种途径大力普及防治知识。

在新的一年,我们要围绕科学发展上水平这一目标,通过深入开展学习实践活动,运用新思维、新理念,破除难题、指导实践,继续履行好防病职责,搞好服务,促进我中心各项工作再上新水平。

 

疾控中心科长述职报告范文12

1总则

1.1编制目的

1.2编制依据

1.3适用范围

1.4工作原则

2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

2.1领导小组

2.2领导小组办公室

2.3各工作组的设置与职责

3事件分级

3.1一般传染病疫情(Ⅳ级)

3.2较大传染病疫情(Ⅲ级)

3.3重大传染病疫情(Ⅱ级)

3.4特别重大传染病疫情(Ⅰ级)

4监测控制、预警、报告、评估与救治

4.1监测与控制

4.2疫情预警

4.3疫情报告

4.4疫情评估

4.5医疗救治

5应急响应、降级与终止

5.1应急响应原则

5.2应急响应分级

5.3应急响应降级与终止

6善后处理

6.1后期评估

6.2奖励

6.3责任

6.4抚恤和补助

6.5征用物资、劳务补偿

7保障措施

7.1经费保障

7.2强制隔离措施

7.3工薪待遇保障

7.4技术保障

7.5物资保障

7.6人员保障

8附则

8.1名词术语

8.2解释部门

8.3实施时间

9附件:重点传染病防治专家组名单

1总则

1.1编制目的

为有效预防和控制重点传染病疫情的发生和流行,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

1.2编制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国务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和《**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结合**实际制定本预案。

1.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在本市区域内发生的鼠疫、霍乱、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或某种传染性疾病在短时间内发生大量的病例或出现死亡病例,且波及范围广、传播迅速,其发病强度远远超过常年发病水平,市政府决定采取应急处置的重大疫情。

1.4工作原则

1.4.1预防为主

坚持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按照“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传染病防治原则;提高警惕,加强监测,及时发现病例,采取有效的预防控制与医疗救治措施;切断传播途径,迅速控制重点传染病在本市的传播和蔓延。

1.4.2依法防控

为有效切断传染病的传播,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重点传染病的流行特征,在采取预防控制措施时,对留院观察病例、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及实验室确诊病例依法实施隔离治疗;对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及实验室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依法实施隔离、医学观察。

在重点传染病应急处理工作中,各有关单位负责人必须坚守岗位,认真履行职责;因擅自脱岗、给国家和人民利益造成重大损失的,依法追究责任。

1.4.3及时处置

预防和控制重点传染病要坚持“早、小、严、实”的方针,对留院观察病例、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及实验室确诊病例,要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及时治疗、及时控制”。同时,对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及实验室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要及时采取隔离控制措施,做到科学、有序、快速、高效。

1.4.4属地管理

重点传染病的预防控制、监督监测、疫情报告、疫情分析、医疗救治、实施隔离和医学观察等工作实行属地管理,各单位和全体居民必须服从当地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统一指挥。

2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

市政府成立**市重点传染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和若个工作组;在重点传染病发生时,成立市重点传染病现场防治指挥部,总指挥由市委、市政府确定的领导担任,市重点传染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全体成员均为指挥部成员。各县(区)政府成立相应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重点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医疗救治工作。

2.1领导小组

组长由分管副市长担任,副组长由市政府分管副秘书长、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卫生局负责人担任,成员为市委宣传部、市监察局、市经贸委、市教育局、市公安局、市科技局、市民政局、市司法局、市人劳社保局、市城建委、市交通委、市水利围垦局、市农林局、市外经贸局、市海洋与渔业局、市文广新闻出版局、市人口计生委、市旅游局、市环保局、**港务局、市民航局、市水务局、浙江海洋学院、市工商局、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广电总台等有关部门负责人和各县(区)政府领导。

主要职责:在预防阶段,组织贯彻落实有关法律法规和省政府的指示,布置、检查全市各县(区)及有关部门重点传染病应急处理预案的制定和应急准备工作的落实。在应急控制阶段,由市重点传染病现场防治指挥部负责预防控制、医疗救治工作;宣布实行应急控制措施;统一安排、调用应急控制的物资、设备和人员;向省政府报告疫情和预防控制、医疗救治工作进展情况。

市重点传染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及各工作组负责人如有工作变动,其在重点传染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的职务由其替任人员担任。

2.2领导小组办公室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市卫生局局长兼任。主要职责:

2.2.1随时掌握重点传染病疫情动态,及时向市政府和领导小组报告;

2.2.2根据疫情评估结果,确定防控重点和目标;

2.2.3组织预案制定及各项应急准备的检查工作;

2.2.4组织重点传染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召开的相关会议,起草有关文件;

2.2.5组织各专业组进行重点传染病现场应急处置演练;

2.2.6组织实施本预案,制定应急控制措施;

2.2.7在重点传染病发生后,迅速了解、收集、汇总和报告疫情趋势情况;

2.2.8与现场应急处置各专业组以及市政府各有关部门的应急机构保持联系,及时传递有关信息、传达有关决定和指示;

2.2.9审点传染病应急处置的宣传报道内容;

2.2.10组织重点传染病的调查和评估,了解汇总工作情况;

2.2.11处理领导小组日常事务。

各大中型企、事业单位均应参照本预案制定本单位重点传染病防治应急处置预案,并报市重点传染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

各级各部门制定的预案每年应根据重点传染病疫情监测情况和实施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修订补充;涉及重大事项需调整的,应报备案单位备案。

2.3各工作组的设置与职责

2.3.1疫情控制组

组成单位由市、县(区)卫生局,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卫生监督机构组成。组长由市卫生局分管局长担任,副组长由市疾控中心主任、市卫生监督所所长、各县(区)卫生局分管局长担任。主要职责:

(一)组建防控应急队伍,安排应急防控物资;

(二)开展各种重点传染病的日常监测、预警工作;

(三)制定不同级别重点传染病的预警防控力量配置、调动、联络指挥方案;

(四)开展调查研究,探索各种传染病的病因、流行特点、传播途径及流行因素等;

(五)建立健全重点传染病报告网络,收集疫情资料,及时准确报告疫情;

(六)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采样、检验,追踪传染病病例或疑似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实施医学观察,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七)组织专家对重点传染病进行综合评估,初步判断重点传染病的预警级别,提出是否启动应急预案的建议;

(八)负责重点传染病的调查、确认、处置、控制、评价和分析工作,为政府制定各项防控策略提供科学参考;

(九)负责向市政府和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疫情;

(十)负责疫点、疫区的终末消毒和相关部门的消毒技术指导工作;对各级医疗机构的院内感染进行监督监测,减少医源性感染的发生;

(十一)及时准确地预测、分析疫情和流行趋势,制定具有前瞻性的防控措施;

(十二)协助其他专业组开展防控工作。

2.3.2临床救治组

由市、县(区)卫生局,市级各医疗单位,120急救中心组成。组长由市卫生局分管局长担任,副组长由市属有关医疗单位负责人、各县(区)卫生局分管局长担任。主要职责:

(一)实行首诊医生负责制,发现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及原因不明的重大疾病要在规定时限内上报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接诊时除采集病史外,要对病人的流行病学史进行调查;

(二)积极救治病人,组织专家对疑难病人进行会诊,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

(三)配合流行病学调查人员开展工作,提供真实完整的临床病历;

(四)保证救治传染病病人的床位需求;落实隔离、消毒措施和医护人员自身保护工作,防止医源性和院内感染的发生;

(五)调度120急救车转送传染病病人或疑似病人;

(六)开展执业医师相关法律法规和医疗业务技术及职业道德培训;

(七)加强医疗急救机构救治能力建设和设备、物资、人力贮备。

2.3.3治安保卫及流动人口防控组

由市公安局、市司法局、市城建委、市文广新闻出版局、市外经贸局、市旅游局、各县(区)政府组成。组长由市公安局负责人担任,副组长由市城建委、市外经贸局负责人担任。主要职责:

(一)制定重点传染病应急控制治安管理办法、外来暂住人口登记和健康监测规定;

(二)开展对建筑工地民工、文化娱乐场所服务人员的防病科普知识宣传和健康行为教育;

(三)开展流动人口聚集地和营业性娱乐场所的预防性消毒;

(四)加强治安管理,组织群众进行治安联防,预防和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

(五)依法对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及其密切接触者实施强制隔离;

(六)在重点传染病发生后,依法限制民工的流动范围,加强对营业性文化娱乐场所管理;

(七)正确引导游客掌握相应防病知识,保护游客安全,严禁组团赴疫区旅游。

2.3.4交通运输组

由市交通委、县(区)交通局、市公安局、**港务局、市民航局组成。组长由市交通委主任担任,副组长由市交警支队负责人担任。主要职责:

(一)利用旅客候车(机、船)室的闭路电视和电子屏幕向过往旅客进行防病科普知识宣传;

(二)开展预防性消毒,保证车厢内环境卫生整洁和食品卫生安全;

(三)制定重点传染病发生后交通管制办法和车辆调度计划,确保应急处置工作交通顺畅,保证应急物资的及时运送;

(四)在应急控制阶段负责实行交通管制和征集交通工具,实施交通检疫,对出入车辆进行检疫和消毒;设立留观点,发现传染病病人或疑似病人就地隔离,并立即报告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2.3.5环境整治组

由市城建委、市环保局、市农林局、市水利围垦局、市水务局、市爱卫办组成。组长由市城建委主任担任,副组长由市环保局、爱卫办负责人担任。主要职责:

(一)推进农村的改水、改厕和城乡环境整治等工作,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和消灭“四害”活动;

(二)加强生活饮用水水源监测,保证城乡居民生活饮用水的安全;

(三)加强粪便、垃圾卫生管理,防止粪便、垃圾污染饮用水源和食物;

(四)及时清运生活垃圾,特别对医用特种垃圾要集中收集、密闭运输、进行无害化处理;

(五)治理河道、洼地和下水道,消除蚊蝇孳生地,大力开展灭蚊蝇活动;

(六)在应急控制阶段,对集中收治的传染病病人粪便必须用专用容器收集,作特殊消毒处理后方可排放到化粪池;对医疗单位的特种垃圾、生活垃圾及隔离区内被传染病病人或疑似病人污染的生活垃圾,要统一消毒处理后密闭运输,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

2.3.6宣传教育组

由市委宣传部、市卫生局、市教育局、浙江海洋学院组成。组长由市委宣传部分管领导担任,副组长由市卫生局、市教育局、浙江海洋学院负责人担任。主要职责:

(一)宣传国家有关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治的法律法规规定,制定常规宣传、强化宣传、应急宣传各阶段的宣传计划,有重点有目的地宣传普及防病知识,增强群众抵御各种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二)利用广播电台、电视台、报刊等新闻媒体,结合防病工作,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保护易感人群;

(三)对在校学生进行防病科普知识教育,改变其不良卫生行为和习惯,将各种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治方法纳入健康教育课程;

(四)在应急控制阶段,学校实行班主任老师负责制,对学生进行晨检,对传染病人或可疑病人实施就地隔离,并向当地疾控机构报告;

(五)根据疫情适时实施学校停课、休课;

(六)注意社会动态,收集群众反映,平息社会谣传,保证社会安定。

2.3.7检查督导组

由市监察局承担。主要职责:

(一)负责组织有关部门人员深入发生重点传染病的地区进行督查指导、调查研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二)查处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重点传染病处理过程中的失职、渎职和违纪行为。

2.3.8后勤保障组

由市财政局、市发改委、市经贸委、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市人劳社保局组成。组长由市财政局局长担任,副组长由市发改委负责人担任。主要职责:

(一)在本级财政预算中安排必需的重点传染病防治专项经费,筹集重点传染病防治工作经费;

(二)负责重点传染病防治物资储备和供应;

(三)制定重点传染病、原因不明的重大疾病的社会医疗保险政策;

(四)妥善处理重点传染病病人住院治疗、隔离期间的工薪待遇等问题。

各工作组由组长单位牵头,根据本预案规定的职责,制定相应的保障计划、工作程序和实施细则,经市重点传染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批准后,在市卫生行政部门备案。

3事件分级

根据传染病疫情性质、危害程度、涉及范围,划分为一般(Ⅳ)、较大(Ⅲ)、重大(Ⅱ)和特别重大(Ⅰ)四级,依次用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进行预警。

为及时、有效预警,应对重大传染病疫情事件,市卫生局应结合我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实际情况、应对能力等,对较大和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分级标准适时进行补充和调整,修改后的分级标准报市政府和省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备案,并抄送各县(区)政府。

3.1一般传染病疫情(Ⅳ级)

(一)在本市局部地区接连发生原因不明的自毙鼠现象或有来自疫区的染疫动物输入。

(二)霍乱:在1个县(区)发生,5天内发病5例以下,或在饮用水源、食物中检出霍乱流行菌株;

(三)在我市毗邻地区已有重点传染病发生,本市存在传入可能。

3.2较大传染病疫情(Ⅲ级)

(一)腺鼠疫:本市发生腺鼠疫临床疑似病例或在局部地区发生鼠间鼠疫疫情;

(二)霍乱:在1个县(区)内发生流行,5天内发病5-19例或出现死亡病例;

(三)某种传染性疾病在1个县(区)内暴发流行的;

(四)在1个县(区)内相继发生原因不明的具有相同或相似临床症状的病例,且出现死亡病例,疫情尚未出现扩散的;

(五)本市毗邻地区出现新发传染病疫情,本市存在传入可能。

3.3重大传染病疫情(Ⅱ级)

(一)腺鼠疫:本市已发生腺鼠疫确诊病例或肺鼠疫疑似病例;

(二)霍乱:疫情波及2个县(区),5天内发病20-49例或死亡2-4例;

(三)在本市已报告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疑似病例;

(四)某种传染性疾病在2个县级(区)暴发流行,严重影响生产、生活和社会秩序的;

(五)在2个以上县(区)集中发生原因不明的具有相同或相似临床症状的病例,并出现多例死亡病例,且疫情扩散速度较快,对公众健康和社会稳定造成严重影响的;

(六)本市毗邻地区出现新发传染病疫情,且已经传入本市的。

3.4特别重大传染病疫情(Ⅰ级)

(一)发生肺鼠疫、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

(二)霍乱:疫情波及3个以上县(区),5天内发病50例以上或死亡5例以上;

(三)某种传染性疾病在全市范围内暴发流行,严重影响生产、生活和社会秩序的;

(四)本市范围内集中发生原因不明的具有相同或相似临床症状的病例,并出现多例死亡病例,且疫情扩散速度较快并波及全市,对公众健康和社会稳定造成严重影响,引起社会恐慌的;

(五)新发传染病疫情,在本市已形成传播和流行的。

4监测、控制、预警、报告、评估与救治

4.1监测与控制

4.1.1设置监测点

根据重点传染病的流行特征及防治工作需要,县(区)级以上综合性医院为重点传染病的监测点医院,按疫情发展需要,可适时调整监测点的设置。各监测点医院要根据重点传染病的诊断标准及监测内容开展病例监测,每日定时报告监测情况及收治病人的动态情况,执行“零报告”制度。其它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发现有可疑症状的病人要及时向辖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4.1.2工作程序

(一)疫情信息报告

各监测点医疗机构及市、县(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开展重点传染病的监测和报告,及时对重点传染病的相关信息进行收集、汇总、分析、评估,实行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有关情况要同时报告同级卫生行政部门和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二)流行病学调查

流行病学调查工作由市、县(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流调信息要及时向病人收治医院反馈,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各县(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所辖范围重点传染病病例的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必要时由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派专业人员协助进行调查,调查工作原则上要由两名流调专业人员共同完成。要追踪调查该病例的所有密切接触者,并做好记录,同时报请当地政府实施隔离、医学观察。

流行病学调查的质量控制和评价由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

(三)隔离治疗和医学观察

监测点医疗机构对留院观察病例要就地隔离治疗,疑似病例及临床诊断病例由定点医疗机构进行隔离治疗。对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实验室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要实行隔离、医学观察。

(四)消毒处理

医院门诊、急诊、病房和转运病人的专用救护车、船只,病人住所、公共场所等的消毒处理工作按照有关消毒规定执行。

(五)疫点疫区确定及控制措施

疫点、疫区的确定及采取的控制措施按照有关法律法规执行。

4.2疫情预警

根据重点传染病的流行特征及流行强度,分级实施临时紧急控制措施,以达到最有效的预防控制效果。分级控制措施以疾病是否传入、是否形成传播链、是否发展为暴发和流行为基本特征,划分一般疫情(Ⅳ级)、较大疫情(Ⅲ级)、重大疫情(Ⅱ级)、特别重大疫情(Ⅰ级)四级,依次用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实施四级预警。

4.3疫情报告

重点传染病发生后,各级医疗、卫生保健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必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的报告时限和程序进行疫情报告。各级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在接到重点传染病疫情报告后要迅速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调查与核实。

4.4疫情评估

各级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相关专业技术人员成立重点传染病疫情专家评估小组,对重点传染病疫情趋势情况进行评估,判定重点传染病的预警级别,并将有关情况及时报告本级人民政府和上级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4.5医疗救治

在重点传染病发生时,应当立即开展医疗救治工作。建立医疗救治调度指挥中心和专门医疗救治网络,确保病人及时得到接诊、收治和转运,全力救治病人,降低病死率。

4.5.1监测点和非监测点医疗机构

监测点医疗机构或非监测点医疗机构发现不能排除为重点传染病的病例或疑似病例时,应按专家会诊程序执行。对重点传染病的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和实验室确诊病例,由**市人民医院等定点医疗机构隔离治疗;经会诊认为是留院观察病例的,由监测点医疗机构就地隔离治疗。

4.5.2定点医疗机构

**市人民医院为市级重点传染病的定点医疗机构,各县(区)人民医院为县(区)级定点医疗机构。主要收治重点传染病的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和实验室确诊病例。

根据疫情的发展,市卫生局可随时指定有条件的三级、二级医疗机构为扩充的定点医疗机构,被指定的定点医院必须按要求设置床位及其它必备设施。

4.5.3诊治及出院标准

对重点传染病的临床诊断标准、推荐治疗方案和出院标准,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的有关规定执行。

4.5.4病情动态报告

定点医疗机构收治重点传染病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和实验室确诊病例后,病人救治情况要向辖区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进行日报告。

监测点医疗机构收治重点传染病留院观察病例后,也要按上述方式进行报告。

5应急响应、降级与终止

5.1应急响应原则

当所发生的重点传染病疫情达到预警等级时,事件发生地的县(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按照分级响应原则,作出相应级别应急响应。同时,要根据传染病疫情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注重分析事件发展趋势和控制效果,对事态和影响不断扩大的事件,应及时提高响应级别;对范围有限、不会进一步扩散的事件,应相应降低响应级别。

事发地之外的各级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接到有传染病疫情通报后,应及时做好应急准备,采取必要的预防控制措施,严密防范传染病疫情在本行政区域内发生,并服从上一级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或重点传染病现场防治指挥部的统一指挥和调度,及时支援事件发生地的应急处理工作。

5.2应急响应分级

当发生Ⅰ、Ⅱ、Ⅲ级疫情时,由市政府统一指挥、协调;发生Ⅳ级疫情时,由疫情发生地县(区)政府负责统一指挥、协调。

各级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单位要按照本预案所确定的工作任务,在各自工作的职责范围内,分工负责,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共同做好我市重点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

5.3应急响应降级与终止

根据重点传染病疫情发展趋势、应急处置工作的进展情况和市重点传染病疫情专家评估小组的评估建议,各级政府卫生行政部门适时向本级人民政府提出响应降级与终止建议,经上级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批准后实施降级和终止响应。

6善后处理

6.1后期评估

传染病疫情结束后,各级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在本级政府领导下,组织有关人员对疫情的处置情况进行评估。评估内容主要包括事件概况、现场调查处置概况、病人救治情况、处置措施效果评估、应急处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取得的经验及改进建议。评估报告上报本级政府和上一级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6.2奖励

县(区)以上政府人事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对参加传染病疫情应急处置作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联合表彰;民政部门对在传染病疫情应急处置工作中英勇献身的人员,按有关规定追认为烈士。

6.3责任

对在传染病疫情的预防、报告、调查、控制和处置过程中,有、失职、渎职等行为的,依据《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及有关法律法规追究当事人的责任。

6.4抚恤和补助

各级政府要组织有关部门对因参与应急处置工作致病、致残、死亡的人员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相应的补助和抚恤;对参加应急处置一线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应根据工作需要制订合理的补助标准,给予补助。

6.5征用物资、劳务补偿

传染病疫情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后,各级政府应组织有关部门对应急处置期间紧急调集、征用有关单位、企业、个人的物资和劳务进行合理评估,给予补偿。

7保障措施

7.1经费保障

各级财政部门要划拨专款保障重点传染病预防控制所需药物、医疗器械、消毒药械、应急物资准备以及病人诊断、治疗、医学观察等有关费用。社保部门要协助落实参保病人在诊断、治疗、医学观察期间的医疗费用。

7.2强制隔离措施

在对病人隔离治疗、对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时,若病人、密切接触者拒绝合作的,应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有关法律条款的规定,由公安部门协助有关单位采取强制隔离措施。

7.3工薪待遇保障

密切接触者在接受隔离和医学观察期间的工资福利待遇,由劳动保障、人事部门按国家有关规定作出相应处理。

7.4技术保障

重点传染病的科学研究涉及多部门、多学科,市科技、卫生部门要组织各方力量,集中技术优势,广泛开展病因学、流行病学、防治对策、临床治疗、实验室检测等方面的科学研究工作。

7.5物资保障

市发改委、市外经贸委、市食品药品监管局等部门要相互配合,做好重点传染病预防控制、医疗救治等工作所必须的药品、器械、疫情控制所需的消毒药品、现场处理的防护用品等物资的储备工作。

7.6人员保障

市、县(区)两级医疗救治、疫情应急处置、实验室检验等重点传染病的应急队伍要经常开展业务培训、实习演练,不断增强应急处置能力。培训工作要自上而下、逐级进行,使每位参与重点传染病应急处置工作的人员都能熟悉业务、掌握技术,胜任工作。

8附则

8.1名词术语

重点传染病:本预案中的重点传染病是指鼠疫、霍乱、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或某种传染性疾病在短时间内发生大量的病例或出现死亡病例,且波及范围广、传播迅速,其发病强度远远超过常年发病水平,市政府决定采取应急处置的重大疫情。

新传染病:指全球首次发现的传染病。

我国尚未发现的传染病:指埃博拉、猴痘、黄热病、人变异性克雅氏病等在其他国家和地区发现,在我国尚未发现过的传染病。

我国已消灭传染病:指天花、脊髓灰质炎等传染病。

本预案有关数量的表述中,“以上”含本数,“以下”不含本数。

8.2解释部门

本预案由市政府办公室负责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