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食品检测论文

食品检测论文

时间:2023-01-15 23:26:02

食品检测论文

第1篇

1.1农药残留物检测

目前,主要采用仪器分析法、酶抑制法检测食品中的农药残留物,其中酶抑制法操作更加简便,主要使用的仪器包括测试仪、测试盒、测试纸等。在检测食品中的农药残留物时,应利用系统检测技术检测食品中一百五十种农药残留物,同时应采用苄嘧磺隆等七种农药单残留检验方法进行检测。

1.2检测生物毒素、病原体

检测食品中的生物毒素主要是指贝类、藻类、真菌类等霉素,一般会采用ELISA试剂盒的检验方法。检测食品中的病原体主要是指口蹄疫病毒、猪瘟病毒、水泡性口炎病毒及猪水泡病毒等病毒,一般采用随机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检测。

1.3微生物致病菌的检测

微生物致病菌有很多种种类,不同的食品中,需要检测的微生物致病菌也会有所差异,目前,在食品中较为常见的是溶血性链球菌、志贺氏菌、沙门、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因此在食品检测过程中需要多加注意。

1.4重金属的检测

铬、镉、汞、铅、类金属砷等重金属具有很强的生物毒性,是食品中较为常见,这些重金属如果残留在食品中,会直接损害人类的健康。目前,可以采用中子活化分析法、光谱法、比浊法、电化学分析法、斑点比较法、光度法、色谱法等多种检测方法检测食品中的生物毒性重金属。虽然重金属检测的方法多样,但是对于不同类别的重金属,应采用不同的检测方法,当然每一种检测方法的检测限也有很大差异。比如铅,如果采用墨炉原子吸收光谱的检测方法,则对对应的检出限是5;如果采用单扫描极谱法进行检测,则为0.085。因此,在食品检测过程中,需要熟练掌握不同重金属的检测方法及其检出限。

二、食品加工过程质量检测控制的要点分析

2.1检测食品深加工过程中的使用要素量

根据相关数据统计表明,在整个食品深加工过程中发生的食品质量不合格事件中有49%左右是由于要素使用量不当所致,基本上比重占到一半,可见要素使用量违规是其中的关键问题。在深加工过程中关于要素使用量的质量检测需要注意以下几点:①营养性添加剂添加量严重不足。这种现象主要见于中老年奶粉、婴幼儿奶粉中没有添加足量的微量元素,或者是添加剂中掺杂了其他物质,导致纯度不够。②添加剂添加过量。其中添加剂主要指甜味剂、着色剂等,这主要是食品生产者为了使食品最终性状比较理想而为之。③防腐剂添加过量。这种问题比较常见,主要是为了能够使食品维持原滋原味,有较长的保质期。

添加添加剂在食品深加工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但也是非常复杂、隐蔽的环节,因为食品的添加剂有很多种种类,而添加的方式比较隐蔽,加入的量也不会很多,因此很难识别食品中的添加剂。而且,很多加工车间由于企业、卫生需要等需要保密,有的添加剂会选择一个相对隐蔽的场合添加。这些问题都大大增加了食品加工中添加剂的检测难度。其实,究根结底是由于质量管理不到位所致,目前,我国尚未建立一套完善、健全的食品生产质量管理体系,没有营造一个诚信、健康的行业运营环境,很多食品企业为了一己私欲常常会做出一些不正当行为。

因此,笔者认为我国应尽快出台一套完善的食品质量管理体系,提高食品质量管理的法制化,严惩一切食品安全事件的责任人以及责任企业,清扫食品市场,维持正常的运营秩序和环境。

2.2检测食品深加工过程中的人员环境卫生

环境卫生水平对于食品深生产过程中的食品质量有直接的关系,目前,我国食品企业的管理不足,整个食品行业管理相对较为混乱,尤其是一些小型食品加工企业、私人作坊等并没有重视管理,也没有严格控制食品加工生产过程中的环境卫生、工作人员卫生,常常会出现食品质量问题。笔者认为,在食品深加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行业相关规定以及国家出台的法律法规严格检测食品深加工过程中的环境卫生、人员卫生情况,进一步提高食品质量安全系数。

第2篇

【关键词】食品检验;药品检验

近日国务院机构做出重大改革,整合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将食品生产、流通领域的监管工作纳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随之而来的就是技术监管已成为现行的药检机构的重要工作。尤其是地市级药检机构逐步把食品检验纳入自身职能。本文就现行的药检机构如何适应新形式,利用现有资源,开拓新的检验检测工作提出建议与设想。

1检测观念的转变

在我国,地市级药检机构起源于上世纪五十年代,至今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检验理论早年借用前苏联,近些年逐步引用欧、美的检验检测理论及手段,同时发掘民族中医药文化,实施独特的中药检测理论。几十年来,在全方位开展药品检验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及引进、创新、发展了各种检验检测理论及手段。在现行条件下,在现有传统理论、手段基础上开展食品检验工作,首先要转变检验检测理念,从各级检验机构领导到专业技术人员要破除陈旧观念,树立全方位、多元化的观念,逐步适应食品检验的新挑战,适时适度进入角色,把食品检验工作做为日常监督检验的重要工作,以保证食品安全。

2强化软环境建设

软环境建设中首要的是检测人才队伍建设,充分利用现有药学及相关专业的人才队伍,发挥其在食品检验工作中的主要作用,同时多渠道引进食品检验相关人才,尤其是年轻人才,以及挖掘社会上具备条件的食品检验人才。

2.1高素质人才培养有条件逐步引进、培养食品检验高素质和综合能力的学科带头人,及具备设计、组织食品检验方法、手段、标准研究能力的人才,以完善、修订现行不完备的检验方法及标准。

2.2食品检测理论急待提高,食品检验与药品检验同样重要,二者基础理论是一致的,食品检验的手段较药品更为繁杂,现有的专业机构应举办各类理论技术培训,以快速提高食品检验能力。

2.3检验资质认证通过大量试验,申请正规的质量认证部门的资质认定。成熟一项,开展一项,为食品检验工作开展取得法律上的认可。

2.4建设食品检验专用软件系统,以满足食品检验工作的需要。

3硬环境建设

检验需要足够的检验空间,整合现有的实验室,利用政府资金支持,扩充实验空间,以满足食品检验的基本条件。

3.1大型精密仪器的引进食品检验所需大型精密仪器,如液质联用仪,氨基酸分析仪,高效液色谱仪等,较药品检验更有过之。地市级药检机构开展此项工作,经作者初步测算,所需资金应在600万以上,应申请政府资金支持。同时配备常规的检验仪器设备。

3.2无菌室的建立食品检验应具独立的无菌检验室,需与药品检验严格分开。

3.3检验标准需齐备,食品检验标准有别于药品检验标准,较药品检验标准更为复杂多样,国家、地省、厂家三级标准。实施中建立完备的标准及资料和档案,以保证检验的基本条件之一。

3.4人员配置政府需科学合理定编,配置本地区食品检验人员,适本地区人口情况,应在20-30名,以从根本上解决食品检验的技术力量。

3.5资金投入检验机构只有在政府资金投入情况下,才能较顺利开展食品检验工作。

4食品检验与药品检验关系处理

食品检验与药品检验是关系到食品、药品安全的技术监管工作,同等重要,摆正二者是关系民生的大事,工作要有抓手,协调各方面因素,正确处理好关系,二者都要抓。

第3篇

【关键词】 转基因 食品安全 食品检测

转基因技术作为继工业革命、计算机与电力革命、信息技术革命之后的第四次科技革命,自20世纪70年代诞生以来,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内带给了我们巨大的震撼,其研究成果也逐渐步入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食品领域,食品的概念也由原先的农业食品、工业食品发展到现在的转基因食品,随之也引发了各国际组织、各级政法、民众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及其对生态环境影响的广泛关注与争论,各国也出台了一些相应法律法规对转基因食品实行强制标识,为此本文将在简述转基因食品概念的基础上,详细探讨转基因食品的安全和常用的转基因食品检测技术和手段。

1 转基因食品的概述

转基因食品是指利用由转基因技术获得的含有外源基因的动植物和微生物及其衍生物生产的产品,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就已经开始了转基因食品的研究,并于1983年诞生了全球第一个转基因农作物—马铃薯,目前全世界的转基因植物田间实验涉及6000多种,已经商品化大面积种植的转基因作物种类有棉花、油菜、玉米、大豆等,小面积种植的有木瓜、西葫芦、甜椒、马铃薯、西红柿等,总种植面积也已达到7560km2[1]。

2 关于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争论

目前,人们对转基因食品的担忧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1)由于新基因的加入,转基因食品是否无意中对消费者造成安全威胁; (2)由于新基因的加入,转基因作物的生存竞争性是否会对自然界生物多样性造成影响;(3)由于新基因的加入,转基因作物中的新基因能否给食物链其它环节造成无意的不良后果。其中人们最关心的是转基因食品是否食用安全,是否会影响人们的健康。

支持转基因食品的观点:美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于1993年提出了实质等同原则,并依据此原则对转基因食品中存在的毒素性物质、营养要素、过敏源等问题进行了相应讨论,得出由现代生物技术产生的食品其本身的安全性并不比传统食品低。另外,我国学者邱仁宗也在其著作中写道:“转基因食品从产生到今天,还没有发现能够精确证明其有害的任何证据,实践是最好的论证”[2]。

反对转基因食品的观点:纽约城市大学生物学家Commoner认为,转基因食品就像一次巨大而不受控制的实验,其结果存在不可预见性;康奈尔大学昆虫学家Losey发表文章称转基因农作物可能对非目标生物产生危害;英格兰学者Pusztail在其文章中称道转基因食品对环境和健康存在潜在危害;我国那中元教授和侯美婉教授也认为转基因技术本身并不完善,转基因食品还是存在一定风险[3]。

3 目前常用的转基因食品检测技术和手段

随着转基因食品的商品化以及关于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争论的加剧,很多国家都制定了相应的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价体系,转基因食品检测技术作为该安全评价体系的第一步,对转基因食品的准确检测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对转基因食品的检测按照原理可以分为针对外源蛋白质和针对外源DNA的两种鉴定方法。

3.1 外源蛋白质的测定

外源蛋白质的测定主要是采用免疫学检测法从蛋白质水平对转基因食品进行检测,免疫学检测法是通过抗原抗体特异反应来检测具有抗原性蛋白质类表达产物的存在,常用的检测方法有试纸条法、Western杂交法以及酶联免疫吸附法。

试纸条法:将特异的抗体交联到有颜色的物质上及试纸条上,待特异抗原与纸上抗体相结合后,再和带有颜色的抗体进行反应,形成带有颜色的三明治机构,若不存在抗原的话就没有颜色。该方法是在最近15年才发展起来的,操作简单[4]。

Western杂交法:将印迹、蛋白质电泳、免疫测定融为一体的检测方法,关键技术在于抗体的制备,该方法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可以从植物细胞总蛋白中检测出50ng的特异蛋白。

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原理及过程与Western杂交法类似,采用酶标记,建立固-液抗原抗体反应体系,采用酶反应来检测抗原抗体的结合。

3.2 外源DNA的测定

外源DNA的测定主要通过对转入的外源基因进行PCR(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扩增,然后进行荧光或者紫外检测。PCR技术作为一种能在体外由引物介导的DNA聚合酶催化的聚合反应,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目标序列的大量复制,常用的检测方法有定性PCR和定量PCR。

定性PCR:转基因食品重组DNA的基本结构包括标记基因、启动子、终止子、目的基因,可先用转基因食品最常用的转录启动子CaMV35S、抗生素抗性基因、转录终止子NOS设计引物进行PCR反应,最后针对检测成果为阳性者再检测。

定量PCR:PCR反应具有高度敏感性和特异性,对实验技术的要求较高,定量PCR的原理是用人工设计的竞争模板以不同的稀释度与标本共同扩增,依据竞争模板的稀释度做出标准曲线,进而判断标本中待测核酸的量。

4 转基因产品检测技术发展趋势

上述转基因食品的检测方法,通常一个检测反应只能检测到一个外源蛋白或外源基因,未来的发展趋势寻求高通量、高灵敏度、低消耗、适用面广的技术,蛋白质芯片技术和基因芯片技术就可以很好的满足上述条件。

参考文献:

[1]胡娜.转基因食品的检测方法及其应用与发展[J].食品科技,2004(1):1-4.

[2]周萍萍.转基因食品检测方法的现况与进展[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04(16):254-257.

第4篇

(杭州市食品有限公司浙江杭州310003)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其中也包括对食品质量安全的要求。然而,国内近年来频频曝光的食品安全事件却逐渐令大众担忧食品的质量安全。提高食品质量安全检测标准,有效运用生物技术来改善食品市场现状是解决之道。本文基于我国食品检测现状,从生物技术在食品检测中的有效运用出发,为食品检测技术的不断提升提出意见。

关键词 :食品检测;生物技术;生物技术

中图分类号:TS207.4

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人民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大众对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有效的食品检测技术越来越被重视。食品安全检测中,传统的化学检测方法虽然成熟,但应对越来越繁杂的食品种类渐渐显得无力。生物技术的有效运用是提升食品检测效率的有效途径。

1 食品检测的重要性

食品是社会大众的生活必需品,保障安全的食品质量和稳定的食品供给市政府部门工作的主要职能。我国的国情决定了我国对于食品的需求不断提升,食品生产厂家也是参差不齐。在这样的背景下,食品检测成了食品质量的标杆,政府也越来越重视食品检测。

在另一个层面上,食品检测是制裁不良食品生产商的有效手段,只有建立起完善的食品检测制度,设立国家化标准的食品检测参考指标,并不断地将生物技术等高科技技术运用到食品检测中,才能使我国的食品生产业不断提升。

2 食品检测中的主要生物技术

2.1 基因探针技术

2.1.1 基因探针技术运作原理

基因探针技术是传统的生物技术之一,在科学研究的各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基因探针技术的本质是利用分子杂交,以基因序列的碱基排列组合为理论基础,设定好基因探针的基因序列以检测食品样本中是否含有对人体健康有害的物质。

2.1.2 基因探针技术的有效运用

与传统的微生物检测方法相比,基因探针检测技术的优势在于,它可以排查到更加微小的食品安全隐患,而且特异性非常强,灵敏度也比较高。基因探针检测技术的主要不足之处在于,检测成本非常高,如果大量运用基因探针技术来进行食品安全检测,将会大大增加食品检测的成本。开发廉价的基因探针技术是有效运用生物技术检测食品安全的关键。

2.2 PCR扩增技术

2.2.1 PCR 扩增技术在食品检测中的运用

PCR 扩增技术的全称为聚合酶链扩增反应技术[1],此技术的研究理论在20世纪70年代被公开后,迅速应用到实践中,并且近些年来在生物科学领域有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其主要的原理就是利用PCR 扩增仪对核算序列进行批量扩增。在扩增时,双链DNA打开,模版链迅速扩增为新的DNA序列。

在食品检测中,PCR技术主要用于目的片段的扩增和提取,从而使样本的可信度提升,增大到满足食品检测所需求的量。有了此技术的支持,食品检测过程中的样本片段得以保存,检验结果更加科学。

2.2.2 PCR技术的有效运用

PCR技术的主要问题在于,对技术操作人员的要求很高,技术含量较大。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升食品检测工作人员的素质是解决之道。食品检测人员不仅需要学习食品科技方面的知识,掌握生物技术的操作也是很有必要的。

2.3 生物传感器技术

生物传感器技术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比较成熟,主要有两个方面的作用,其一是检测鱼肉、牛羊肉等肉类食品的新鲜度,其二是来检测食品的口味。生物传感器技术在食品检测中的主要工作原理是放大被检测样品本身的关键信号,让传感器能够识别并进行判断。生物传感器技术在食品检测的历史上运用比较悠久,工作人员的经验也比较丰富[2],是一种有效并且成熟的食品检测方法。

2.4 基因芯片技术

基因芯片技术在食品检测中的应该用过程是,将DNA 序列扩增后,集中置于基因芯片的表面,然后用荧光标记某些特定的基因序列,通过扫描仪器的工作来确定待检测的样品中是否含有不良的基因,以进一步确认食品的质量是否合格。在这个检测过程中,基因芯片的制作和确认是核心。基因芯片检测技术的操作并不复杂,并且对于真菌等DNA序列特殊的物质更加敏感,对于排查食品安全隐患意义重大。

3 检测食品安全成分分析

食品是由不同的物质组成的,检测食品的成分组成可以对食品安全指标进行排查和分析,也可以有效检测食品的品质。根据有关文献和经验表明,对于食品的成分检测,主要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对食品中腐败物质的检验,尤其是新鲜的食材,或者是保质期较为短暂的食品。检测食品中的腐败物质可以知道食品是否符合食用标准,是否能够流向市场。其次是对于食品的气味检验,食品的气味源于食品的物质组成[3],大部分有害物质具有特殊气味,可以被检测出来。有害物质可能会在食品的生产过程中残存在食品上,对于消费者来说是一种伤害。食品成分的分析可以在某种程度上避免这种类型的伤害。最后是转基因因素的排查。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生物技术的重视,转基因技术的研究成果日新月异,相关使用标准却存在很多不足。转基因的生物对于环境和人类健康来说都存在着未知的隐患,只有对转基因食品进行合理的控制,才能将隐患排除。在食品检测中,对于转基因物质的检测主要是利用生物技术来实现。生物技术在食品检测中有效运用,能够科学排查出转基因因素,做到转基因产品始终在人类的控制范围之内,对转基因技术的运用进行限制。

4 结论

综上所述,食品检测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因为人们已经不满足于温饱的基本生活条件,而是追求更高的生活标准。食品检测对于社会大众,特别是对于老人和儿童等容易受到外界伤害的社会群体意义重大,可以说是保护此类人群的一道屏障。在这样的背景下,生物技术凭借其自身的优势,在检测食品样本中腐败菌、病原菌和毒素等威胁因素时,逐渐被证明出具有针对性强、灵敏度高、便捷和高效等特点。生物技术的不断开发让生物技术的运用面临空前的繁荣,也承受着空前的压力。对于食品检测这个领域,生物技术的应用开启了食品检测的高效进程。如何有效地运用生物技术进行食品检测,以及开发新的生物技术运用到食品检测中,仍然需要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吴昊.在食品检测中现代技术的全面运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4(01)

第5篇

关键词:食品质量 检验 准确性 提高

中图分类号:F407.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8(c)-0222-01

食物是用以满足人们生存的最基本的条件,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得到了根本性的提高,如何吃饱穿暖得到了很好的解决,现在如何吃得安全健康是新的社会话题,食品质量影响着每个人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所以加强食品质量检测刻不容缓。下面我们就如何提高食品质量检测的准确性进行探讨。

1 食品添加剂

食品添加剂是指通过在我们吃的食物中加一些天然的或者是化学合成的物质,主要起到改善食物色泽、口感、味道和气味等的作用。食品添加剂的种类很多,包括防腐剂、甜味剂、食用香精等。食品添加剂目前来看确实是危害人们饮食安全的大问题,值得注意。所以要把好第一道食品的质量关,就是对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要做严格的规定,一定要经过严格检查确定符合相应标准没有安全隐患后,才能使用以保证食品安全性。目前不得不承认很多食品中都存在不合格的添加剂,或者是含有过量的防腐剂,这样的食品一旦食用会对孩子的身体伤害很大。但是有很多黑心的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不惜使用不合格的添加剂或者是过量使用,来用这些添加剂增加食物的口感,一味的追求高销量。尤其小食品中因为过量使用非食用添加剂会造成孩子畸形或者细胞突变甚至致癌等。无论如何都要提升食品质量的检测准确性,彻底的解决这个问题,消除安全隐患。

2 提高食品质量检验准确性的措施

在进行食品的安全检测时,要使每个环节都严格按照规定执行检测。当然我们不排除在检测中可能会因为不可避免的因素而存在一些误差,通常误差有的是由于人的主观因素造成的,有的是由于仪器测量的准确度造成的,有的是在操作过程中不仔细而掺进杂质所造成的。还有一些环境的原因也会导致检测出现误差。比如:空气湿度、天气温度、气压等等。误差的存在影响着最后测量结果的准确性,那么为了提高食品质量安全检测的准确性,建议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2.1 选择安全标准的检验仪器

首先检测食品的仪器一定要达到规定标准,因为仪器不标准检测出来的数据是不可能准确的,那么选择符合标准的仪器是食品检测的基本前提。通常我们可以选择那些自己可以校准的仪器,这样每次使用先进行校准是比较安全的,同时不能忽视对仪器的养护和维修。要能够善于发现仪器存在的问题,并在发现问题后第一时间解决仪器出现的问题,以免因为仪器出问题而造成测量结果不准确,这第一步做好就为整个检验做了充分的准备,是取得准确结果的保障。

2.2 选择合理的检测方法

合理的检测方法,以下两方面的因素都会影响最后的结果:第一是检测方法的科学性和先进性;第二是技术人员对于科学方法掌握的程度。两个因素都至关重要,首先食品检测的技术人员要有很高的职业道德操守,能够完全按照规定实行检测,当然通常有很多种检测方法,如何选择合理的检测方法进行检测进而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很重要。选择什么样的方法不是固定一成不变的,一般是要根据实验的性质、样品的主要成分、实验室的现实条件等多方面的因素来选择相对合理且准确性高的检测方法。这样有选择的空间和弹性,对于不同食物中的不同成分进行检测时更能提高准确性。

2.3 提高检测技术人员的工作技能和素质

检测人员在整个检测过程中是十分重要且可变性很强的要素,检验工作中对技术人员的专业性要求是很高的,同时检测工作要求技术人员要细心。在检测的过程中检测人员务必要认真细致操作同时把检测结果做详细的记录并对检验数据进行处理。记录内容应包括和产品检测有关的所有资料、数据和现象,能够完整地描述检测操作的整个过程。对检测的技术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全方面培训,有针对性是因为每个人所具备的知识和基本素质都不相同,所以要详细了解每个人做到因人施教。建议培训内容尽量打破局限性,可涉及法律、检测技术、质量安全意识和管理知识等多方面多学科,真正使检测人员的工作能力和实践经验有大步的提升,真正培养出一批素质高、技能精湛、责任心强的质检队伍,为提高食品安全质量检测的准确性打下坚实的基础。

2.4 选择适宜的检验环境

检测环境作为对于检测准确性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更加不可忽视,要加强检测准确性就要把一切可能产生的误差的因素都剔除掉,实验环境对于实验本身是会产生一定影响的,比如实验环境中的温度因素就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那么在容量法分析时,都要求在室温20℃的条件下操作,比如标定标准滴定溶液,都要对滴定的体积进行温度校正,只有在20℃时校正值才为零。还有在测定饮料中的可溶性固形物时,温度校正的范围是10~30℃,只有温度控制在此范围内,才能查出校正值,得出准确的检验结果。

2.5 建立健全食品安全质量监管体系

我国近年来频发的食品安全质量问题像无人不知的三鹿奶粉事件、地沟油事件等,这些所有的不合格的食品对人们的伤害不仅仅是金钱,更重要的是危害了人们的生命安全,为了避免这类让人痛心的事情继续在我们身边发生,务必要加强食品安全质量的监管,同时应该设立奖惩制度,一旦发现质量不过关的给予最严肃的处理,杀一儆百,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净化食品安全市场。每个人都应该加强这样的意识,一旦发现问题要积极的向相关部门举报,相信通过国家执法部门、食品安全管理部门和社会大众的共同努力,一定能还我们一个安全的食品保障系统。目前食品质量检验检测是判断食品质量是否合格的重要手段,也是行政执法、市场监管的重要参考依据,加强食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是我们所共同期盼的,这对保护消费者利益和维护市场经济秩序都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3 结语

总的来说,目前我国食品质量安全确实存在很多问题,食品质量安全问题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不得不让我们深思,近年来发生的多起食品质量安全事故,使人们对食品问题变得很敏感,很大程度上也失去了信心。所以一方面要加强对食品质量安全的监管,但另一方面要加强企业法人的责任心和对企业的严格管理,通过文章中的加强食品安全准确性的检测手段,和各方面的努力,相信我们的食品安全问题会得到根本性的解决,使人们能够放心使用。

参考文献

[1] 高春艳.浅论如何提高食品质量检验中的“准确性”[J].现代经济信息,2012(4):231.

第6篇

(广西岑溪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广西岑溪543200)【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食品的生产与保存方法也在日益进步,但随之而来的食品安全问题也越来越不容忽视。食品检验,特别是食品微生物检验方法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检验方法更是不断推陈出新。本文通过对不同食品微生物检验方法进行分析,从而探讨食品微生物检验方法未来的发展方向。【关键词】食品;微生物;检验方法【中图分类号】R15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511(2012)04-0669-01 据有有关单位统计,每年全球增加的腹泻病例达15亿个,由此造成的儿童死亡多达300万,其中约有70%是由于食用的食物或水中含有致病性微生物导致[1]。微生物污染造成的食源性疾病是世界食品安全中最突出的问题[2]。而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食物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单纯的味美已无法满足人们的需要,快速方便的食用方法,新奇的食材,离奇的生产方式成为消费者与商家追捧。由此伴随而来的食品安全问题也日益严重,传统的食品安全检查方法已不能满足需要,快速、可靠的食品微生物检验方法成为了学者们研究与讨论的重要课题。我国的食品卫生微生物指标以食品被有害菌污染的状况为标准,并规定了各类食品菌落总数、大肠菌群的限量以及不得检出致病菌的要求指标。但是随着食品行业新技术的发展、新方法的引入,食品中微生物的种类与以往大不相同,现用的检验方法无法检测到食品中的某些微生物,影响了对食品中微生物污染状况的客观评价[4],由此也发展出各种新型食品微生物的检验方法。本文通过对各种不同的食品微生物检验方法予以分析,从而讨论食品微生物检验方法未来的发展方向。1、传统方法传统的食品微生物检验方法有:形态检查、细胞培养、生化试验、血清学分型、噬菌体分型、毒性试验及血清试管凝聚试验等[4]。这些检验方法检测结果灵敏可靠,但是受试验工作过程繁琐,检测需要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等不利因素限制,在实际工作中已很少使用。2、酶触反应及代谢产物检测法酶触反应及代谢产物检测法是根据微生物生长过程中会产生特定活性酶或代谢物的原理,通过特定试剂检测其特定产物,从而确定食物中所含微生物的检验方法。根据此种方法制造的试剂盒使用十分方便、检测结果快速准确,如美国3MPetiffilmTM微生物检测试片可快速测定细菌总数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等[5]。3、电阻抗法电阻抗法是应用微生物增长过程中会将培养基中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等电惰性物质代谢为乳酸盐、醋酸盐等具有电活性的小分子物质的特点,通过测试培养基导电性的变化,检测微生物的方法。这种新兴的生物技术近年来已经应用于细菌总数、大肠菌群、酵母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的检验[6]。4、分子生物学法核酸探针法,指将已知的特异DN段使用特定方法进行标记,利用碱基互补原则,特异DN段会与目的DNA杂交形成双联,通过检测特定标记测定微生物的检测方法。此种检测方法的DNA标记使检测变得直观、准确,例如用于检测沙门氏菌的AOAC990.1 3GENE.TRAK和用于李斯特氏菌的AoAC993.09GENE.TRAK。但是这种方法一种探针只能检测特定一种微生物,且检验样品需要培养时间,且其敏感度不高,因此在使用上有很大的局限性。聚合酶链式反应法,是在核酸探针法基础上发展出来的一种可以在体外进行DNA扩增的高特异性、高灵敏性、简便快捷的检测方法。这种方法于1983年,由美国Getus公司和加利福尼亚大学的Hulis和Erlich联合创建,利用将双链DNA进行高温变性、低温退火(复性)及适温延伸等几步组成一个反应周期,循环反应,进而使靶DNA迅速扩增的原理,从而可以快速准确检验微生物。聚合酶链式反应法虽然需要配备特殊设备才能使用,但其具有特异性高、灵敏性强、简便快捷的检测特点,不仅可以用于食物中的微生物检验,还可用于疾病的诊断或任何存在DNA的检验,因此这一技术有着广泛的发展前景。5、免疫学方法酶联免疫吸附法,利用特定抗原或抗体受特异性反应酶催化作用而产生的微生物检测方法。这种方法的抗原或抗体遇到底物时会受特定反应酶催化产生出可用肉眼分辨或用仪器定性、定量的变化,从而确定微生物的种类。荧光抗体检测法,是在酶联免疫吸附法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通过在特定抗原或抗体上标注荧光从而快速检测微生物的方法。此种方法简便、快速,但容易受到样本中非特异性荧光干扰,且荧光显微镜价格昂贵,不适合广泛使用。免疫磁珠分离法,指应用抗体包被的免疫磁珠,通过磁场装置从食品中分离特定微生物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分离出样品中的少量微生物,并且避免了选择性培养基对特定微生物的抑制作用,检测数据快速、准确、有效。6、仪器法随着微生物检测方法的日新月异,越来越多的半自动或全自动仪器的发明与问世大大简化了检验工作,减少了检验中人力的投入,提高了检验的速度与准确性。如,Bactometer系统,由培养箱和分析器组成,通过培养箱培养微生物,检测培养基电阻抗、电容抗等相关指标,自动生成检验结果;流式细胞仪可以使微生物从悬液中快速分离,从而快速、定量检测微生物;免疫磁珠分离仪利用免疫磁珠分离法将特定微生物分离出来,从而方便检验检测;微型全自动荧光酶标分析仪利用酶联免疫荧光技术,具有无可比拟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利用微生物鉴定和药敏试验方法,结合计算机技术,可以自动读取、打印鉴定结果;ATP生物发光仪利用生物发光法,可以在几分钟之内判断微生物种类和数量。7.结论随着科学研究与技术的发展,食品微生物的检验方法也将推陈出新,综合以上对各种检测方法的研究分析,笔者认为食品微生物检验应向分子生物学及免疫学方面发展,同时配合各种仪器的使用,今后食品微生物检验将全面自动化、标准化、高精准度化。参考文献[1]雷建晓.食品微生物检测技术应用[J].投资与合作,2010(10):133-134.[2]王云国,李怀燕.食品微生物检验内容及检测技术[J].粮油食品科技,2010,(3):40-43.[3]张代真.食品微生物检验方法问题探讨[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23):325-326[4]林文辉.浅谈食品微生物检测方法的进展[J].医药与卫生,2010,(3):295-296.[5]王英芳. 食品微生物检验内容与检测技术分析[J].商品与质量 学术观察,2011,(7):321-322.[6] 张洁梅.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的研究进展[J].现代食品科技,2005,21,(2):221-222.

第7篇

关键词 食品安全;检验检测;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TS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97-0110-02

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健康意识也随之增强。俗话说:“病从口入”。如果对于饮食不讲究,就会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到健康。相应地,食品安全问题也成为了现代生活中最值得关注的问题之一。科学技术的发展,让食品加工行业也步入了高科技轨道,而保障食品质量与安全成为了食品检验检测工作主要承担的重任。

1食品的检验与检测

近些年来,人们对于食品安全的问题越来越关注了,这主要源于人们已经大大地提高了健康意识。在食品加工的过程中,往往对将一些有害的物质残留在食品当中。这是由于一些化学物质,诸多各种的食品添加剂等在其被添加到食品当中时,是有明确规定的。如果超标,就会转化为对人体有害的化学物质,从而危机到了人体的健康,这显然是不被允许的。为了能够让人们能够享受到放心的食品,在食品的检验检测过程中,就需要加强控制力度。

1.1食品检验

食品检验是针对食品的质量问题进行研究和评定的技术。作为一门学科,其对于保证食品的质量是非常重要的。在食品的检验过程中,主要依据的原理是生物化学理论,其中涉及到的物理和化学的基本理论较多。执行食品检验主要依据食品的技术标准,对食品的原料、辅助材料和食品成品的质量进行检验。检验的方法根据食品的各自的特点来选择,其中主要应用的是感官检验法和理化检验法。

感官检验法,就是依据有关法律的规定,对是食品进行感官检定。而理化检验法,则是采用各种仪器和技术,对食品进行营养 ,从中提出了对污染物质进行分析和检定。除此之外,还要对食品的内外包装,各种标志和理化指标等规定的项目进行检验。

1.2食品检测

食品质量安全检测是国家采用必要的检测制度所谓约束有关行为的规范,以保证食品质量安全。食品质量安全检测制度的制定具有明确的依据,如《食品安全法》是制定本制度的基本依据,还有《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也是其中的参考依据。为了对有关行为强化规范,其中还参考了《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中的有关规定。其目的都是要避免不合格的,出现质量问题的食品进入市场。

要把好食品质量检测这一关,首先要与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积极配合,积极组织食品质量抽检。对于食品加工、经营等相关的单位,最好是自己配备必要的检测设备,并安排专人负责食品的检测工作。一旦发现所采用的食品材料出现了化学物质超标现象,就要立即将其清出市场。按照有关规定,对于流入市场的食品,都要经过质量的检验并且提供合格的证明,如果发现食品没有合格标志,就应该立即采取措施,将食品送检,并取得质量合格证明后,方可销售。

2样品检测检验

2.1抽检

在进行样品抽检的时候,要按照随机的原则来进行。

一般而言,在对食品检验的时候,都会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各个部分作为样品。但是,为了使检验结果更为真实、准确,也需要随机抽取,以免一些不合格的食品蒙混过关。

取样的时候,要做好清洁工作。尤其是取样的工具,一定要确保其清洁性。这样做,可以避免因为工具的卫生原因而影响到了食品样品检验的精确度。虽然在食品检验的时候需要随机抽取,但是对于样品还是有数量上的要求的。

为了确保样品不会受到二次污染,在样品检测之前,要注意做好防护工作,保证样品的原有微生物状况不会受到影响,并导致其理化指标出现变化。

2.2样品制备是要保证样品均匀

在对食品进行检测检验的时候,由于食品所存在的形态不同,那么对其进行检验检测的时候,就需要采取的不同的方法。如果食品是以固体形态存在的,那么,就有必要在检测之前,对其进行处理,比如一些食品需要经过粉碎之后,在混合均匀,才可以用来取样。液体的样品放入液体样器中之后,要充分地摇晃均匀之后,才可以进行检测。对于一些较为特殊的食品,如可溶性无盐固形物,在进行检测之前,除了要摇匀之外,要要经过滤纸过滤的过程。

食品的检验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要经过不同的项目检验,那么就需要采用不同的处理方式。比如,对于胶囊状的食品,主要是检验检测胶囊里面的内容物。而对于类似啤酒等,在进行浊度检验的时候,除了要对其进行除气处理之外,在必要的时候,还要进行过滤处理,以便于检测其中所含有的酒精度、原麦汁浓度等。

2.3检验方法

检测检验人员对于食品样品检测的方法有很多诸如第一法、化学分析法、EDTA 滴定法等都是比较常用的方法。采用哪一种方法需要根据所具备的实验室环境条件、检测检验的性质以及样品中待测成分的含量来选用。

第一法又被成为“仲裁法”,在检验方法中较为常用,通常是对有争议的结果进行检验检测。

化学分析法,是在实验室的环境条件不适合于是用仪器分析法,就可以采用这种方法来取代。

EDTA 滴定法较为普遍适用于测定循环冷却水和天然水中的总硬度。在食品的检验中,可以使用EDTA 滴定法来测定食品中的某些化学物质含量。比如,在一些对于一些高钙食品中的钙元素含量的测定,就可以使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即火焰法来进行测量。如果测定的食品中的钙含量符合标准,即合格。但是,同样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来进行测量,用来检测某些含钙量低于30%保健品,则会出现很大的误差。所以,在选用EDTA 滴定法进行测量的时候,所需要检验检测的样品中的检测元素应该是高含量的。

3 对实验室环境及检测检验人员的要求

3.1实验室环境要求

实验室的环境条件很容易硬性到食品的检验检测结果。尤其是对食品样品进行理化检测检验分析的时候,对于环境温度的控制是比较严格的。由于溶液对于环境温度非常的敏感,一旦温度过高,就会是液体膨胀而影响到体积。

现在的一些饮料中还存在着可溶性固形物,对其进行检验检测的时候,要获得较为准确的检验结果,环境温度最要控制在10℃~30℃,才能够查出校正值。

通常情况下,实验室的环境温度最好要保持在20℃。这个温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温度对体积的影响,在对样品进行温度校正的时候,校正值达到零。

3.2对检测检验人员的要求

在对食品进行检验检测的过程中,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结果误差的存在虽然也具有普遍性但却是可以避免的。对于检测检验人员,除了要求具有一定的专业技术水平,还需要有较高的职业素质。而目前来看,由于科学技术不断发展,而是一些专业技术人员在知识的掌握上没有与时俱进。从而造成了因为对仪器的不熟悉或者是操作不熟练而导致的误差。为了提高工作质量,对于检验检测人员进行适时的知识和技术的培训是非常必要的,同时也可以加强工作人员的职业素质。以避免由于工作人员的操作不当而影响到了检验结果准确性和真实性。

4结论

民以食为天,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食品这一物质基础。食品安全直接影响着全民的健康状况,也成为了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之一。国家对食品安全的重视程度逐年提高,人们的健康意义也逐渐增强,食品的质量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影响食品安全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来自于与食品有关的各个环节。要做到流入市场中的食品都是安全合格的食品,检测检验技术在其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日常的检测过程中,做好质量控制工作,保证检测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对经济社会的健康提供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王睿智.论食品检验检测的质量控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8).

第8篇

关键词:食品检验;准确性;有效性;影响因素;探讨研究

中图分类号:R1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9-000-01

食品是每一个社会民众都不能够离开的物质生活需求,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食品种类日趋繁多,为社会民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立下了汗马功劳,但与此同时食品安全问题也愈来愈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近年来不合格食品的问题频频爆出,这不仅给社会民众的生命健康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同时也严重的阻碍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社会的建设。作为食品质量安全的把控着,检验检测人员应该给予影响检验检测结果的各种因素以高度的重视,并在实际的检验检测工作之中彩雀切实有效的措施来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为社会民众的生命健康安全提供可靠的保证。

一、食品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分析

1.检测人员个人职业素养方面的因素

食品检验工作是一项技术含量很高的工作,对于检测人员的个人职业素养有着很高的要求,不仅需要检测人员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同时还要具备丰富的检测经验,能够应对检测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除此以外还对检测人员的道德修养有着很高的要求,因为检测工作对于食品生产企业的经济利益来讲有着重大的影响,很多食品生产企业为了追求高利润而降低食品安全质量,如果检测人员没有高度的责任感则很容易让这些食品安全质量存在隐患的食品流入到市场之中,给社会民众的生命健康安全构成威胁。

2.检测设备和仪器方面的因素

食品检验工作需要在特定的实验室中进行,需要借助多种检测设备和检测仪器,这就决定了检测实验室在仪器和设备的配备方面对于检测结果有着很大的影响。除了硬件的配备之外,还有设备和仪器的使用、维护等方面的问题,尤其是高精仪器,使用和维护不当必然对检测结果产生影响,进而导致整体的检测结果出现偏差。另外也包括试剂方面的因素,试剂的合理选用也是保障检测结果准确性和有效性的关键,很多试剂都存在着规定的使用期限,也有一些试剂要求现配,这些问题都对于检测结果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3.抽样方法和样品制备方面的因素

检验工作开始之前要进行取样,取样首先要具有代表性,要能够有效的证明待检食品的质量状态。另外样品的抽取也要保证不破坏待检食品原有的性状,要确保检测结果具有证明的意义。并且样品在抽取之后要进行储存,如果没有按照规定进行保存则很容易导致样品变质。

4.检测环境因素的影响

如前文所述,检测工作需要在特定的实验室之中进行,也就是说要有特定的环境,如温度、适度、无菌、气压、粉尘等等,这些环境因素都对检测结果有着很高的要求。例如温度会影响电子以及光学仪器的精准度,同时温度条件不适合也很容损坏食品样品,从而给检测结果带来偏差。

二、提高食品检验结果准确性和有效性的措施探讨

1.建立健全食品检验检测制度

任何工作的顺利开展都需要有完善的制度作为保证,而对于食品检验这项高精度、高技术含量的工作来说更是如此,因为食品检验工作所涉及的范围很广,从食品原料的生产、食品的加工以及最终的销售等等,各个环节都需要有严格的制度作为检测结果的保证,并且需要建立一个综合性的完整制度,确保食品检验的各个环节能够有效的连接在一起,避免由于各个检测环节的脱节而导致的检测结果不一致。

2.提高检测人员的个人职业素养

检验检测共组需要检测人员具备很高的职业素养,不仅需要检测人员技术水平过关,同时也需要道德水平过关。但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繁荣,食品种类不断增多,检测的技术也在不断的进步,这就需要定期组织检测人员进行专业技术方面的培训,实行考核培训制度,对于培训考核不合格的检测人员要限制上岗,从根本上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另外也要建立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以防止检测人员面对利益的诱惑而人为的影响检测结果,制定合理的奖惩制度,鼓励检测人员积极研发新的检测技术,同时也提高检测人员的社会责任感。

3.建立完善的设备仪器管理制度和实验室管理制度

检测设备和仪器以及实验室的环境都对检测结果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实验室之中很多高精度的检测设备和仪器要建立定期维护、保养和检测的制度,确保设备和仪器能够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从而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另外也要建立完善的实验室管理制度,如对于温度、湿度、气压、粉尘等的控制,按照检测需要设置实验室区域,为检测工作提供良好的外在环境。

4.做好样品的抽取、制备以及试剂的使用

对于食品样品的抽取要严格的遵守相关的检测规定,要确保样品的抽取能够具有代表性,同时也要保证所抽取的样品与待检测食品的性状一致,要保证检测结果具有实际的意义。另外也要做好食品样品的保存工作,根据食品样品的需要进行保存,确保食品样品在接受检验之前能够保持与原待检食品有着同样的性状,确保检测结果的真实性。

对于试剂的选用要严格按照试剂的说明进行,根据实际检测样品的需要而合理的选用试剂,在检测之前要对试剂的质量进行检验,要注意试剂的有效期,对于超过有效期的试剂坚决不予使用。而对于需要现配的试剂要严格按照规定的配备进行配制。除此以外也要做好试剂的保存工作,如光敏性较强的试剂要避光保存,需要冷藏的试剂要注意温度的控制等等。

三、结语

食品检验工作是关乎着社会民众生命健康安全的重要工作,需要检测人员给予高度的重视。作为检测人员应该对于检测工作之中能够对检测结果产生影响的各项因素有着深刻的认识,在实际的检测工作之中注意控制各项影响因素,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为食品安全质量以及社会民众的生命健康安全提供可靠的保证。

参考文献:

第9篇

关键词:食品实验室 检验人员 环境设施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全为先,随着新《食品安全法》的实施,国家对食品安全的管理越来越严格,而作为检测食品是否安全的实验室在保障食品安全中起到的作用将愈发重要。除在实验室中检验食品的安全性外,还要检测食品的成分,所以必须要对食品实验室进行严格管理。通过对食品实验室的了解及操作,发现了食品实验室中存在着几个问题。

1 检验人员技术水平低

检验人员是食品检验实验室中最重要的要素,其直接决定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检验人员和技术管理人员应熟悉《食品安全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和相关食品安全标准、食品检验方法原理,掌握检验技能、标准操作程序、质量控制要求、实验室安全与防护知识、计量和数据处理知识等。目前,在食品实验室中检验人员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1 缺乏实践经验

很多实验室的检验人员,只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却缺少实践。例如,个人安全防护措施不到位――在进行有毒气体产生的实验时不戴防毒面具,不戴橡胶手套,直接用手接触化学试剂;安全设施不定期维护核查,如洗眼器、紧急喷淋、生物安全柜等;当操作台上酒精灯打翻时,很多检验人员不知正确的处理方式等。一旦发生实验事故,对检验人员造成的伤害将无法预测。

1.2 检测方法原理掌握不足

检验人员在培训时,只学习检验方法标准的操作步骤,而不培训原理,致使在检测中,检验人员只知道检验所该产生的现象,并不知道产生此现象的原理;在理化检测中,很多检验人员只知道提取操作步骤,不知道添加试剂的原因,也无法处理提取过程发生的异常实验现象。普通检验人员并不清楚检测过程的质量控制以及实验中的试剂空白、样品基质空白、加标回收等作用,判定原则不清楚、无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例如在食品微生物检测中不按照标准要求进行阴性、阳性对照进行检测[1]。

1.3 培训效果评价方式单一

检验人员在考核时,多采用口头或书面方式,很少使用操作考核、人员监督等行之有效的能力考核方式。操作考核即让检测人员进行实地操作,考察其真实的检测能力,是效果显著的评价方式。质量监督员应由实验室最高管理者授权或任命,由熟悉检测方法、程序、目的和结果评价的人员担任。监督人员数量足够且能保证每个检验人员都能被监督,该类人员的知识范畴应覆盖检测过程中的所有专业领域,如微生物领域中的微生物经典培养法检测、分子生物学检测等;理化领域中的常规理化、元素、农残、兽药、添加剂等[2]。人员监督的重点对象是在培人员、新上岗人员、转岗人员、质量控制实验出现不满意结果人员、发生客户投诉人员以及操作新标准或发生标准技术性变更的检测岗位人员。为实施充分的人员监督,可采取制定计划并按照计划实施的方式进行。

2 环境设施不满足要求

食品检验室中仪器设备使用不严格。微生物检测区域,培养基配置与洗刷灭菌区域混用;理化高温区域与前处理区域未隔离;常量分析与痕量分析设备混用;微生物检测中培养箱配备不正确(缺少恒温水浴培养箱);实验室中用于食品分析的设备与检测其它产品(饲料、化肥、化工产品等)的仪器混用;局部环境不满足要求;天平室只有温控设施,但无湿度控制措施;标物配制区域未隔离,无温控条件;无机前处理与有机前处理区域混淆等。

3 标准方法或实验方法变更要求不严

检测方法验证是指实验室首次使用一个标准方法或实验方法变更时,需提供证据证明该方法能正确使用。此过程由实验室技术负责人组织策划,该人员必须具备相关理论知识,并能做好检测方法培训与考核记录。对于食品微生物检测,在进行方法验证时,应尽可能采用自然污染或人为添加目标微生物的样品进行实验;对于食品理化检测,应以标准给出的方法性能指标为依据,用实验数据说明新方法满足了标准规定的检出限、回收率、精密度、校正曲线线性、测量不确定度等要求。不论微生物检测还是理化检测,最后的步骤都应以实际样品出具典型报告,证明检测方法,在能力验证或实验室比对证明正确时才能使用新标准。

参考文献

第10篇

关键词:新形势 检测工作 思考

目前,中国的检测工作面临着严峻考验的形势。

其一,中国检测被划分为事业单位公益二类,面临着推向市场的危险。其二,国外的检测机构逐步进入中国,正在蚕食着中国的检测市场。其三,中国的其它部门及企业的检测机构也在开展业务,甚至有私人企业也在开展检测工作,中国检测面临着市内同行竞争的压力。因此,中国检测必须居安思危,断然采取措施在中国党委政府留下良好印象,在推动中国经济方面做出自己独特贡献,服务广大市民经济生活成为他们的离不开的助手。只有这样,中国检测才有比较光明的前景。那么,中国检测应该去采取那些措施呢?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自己不成熟的建议,供各位有识之士批评指正。

其一,根据市场需求,创新检测能力,打造金字招牌。

中国目前是一个存在体制创新的时代,由于旧的体制正在改革,新的体制正在建立完善之中,一些不法分子为了牟取暴利,在各种产品特别食品生产过程中,或者滥用食品添加剂,或者使用非食用的有毒的化学物质,给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因此,中国检测应该成立新项目攻关小组,根据市场所出现新品种的非法添加剂,及时地找到检测方法,然后上报国家标准化委员会或者国家卫生部,形成新的国家检测标准,在国内外检测领域形成良好形象。

其二,开展企业工艺研究,创新企业特别是食品生产工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

重庆纤检局因为研究出彩茧制丝新工艺,使中国丝绸由过去的化学染色变化更上一层楼的转基因天然生产彩丝,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丝绸行业的整体形象,更加巩固了中国这个丝绸大国的地位。因而,中国纤检所在政府的地位得到极大提高,地位不但成为公益一类编制,而且也由所升级成局。

中国是美食文化,中国的美食在全国乃至世界都有不少名气。例如中国火锅就是中国在世界的名片。由于质检人员对于企业的产品质量的各种指标比较熟悉,一般知道企业产品质量的问题的根本所在。检测人员又有不少人员学习过分析化学和化工工艺,对食品生产有理并不陌生,同时实验室又有一定的基础,这为中国检测人员从事食品工艺的研究提供了理念和一定的物质基础,因此可以开展食品生产工艺研究。对于当前,由于国家对食品生产企业进行整顿,严禁食品生产企业滥用食品添加剂或者使用非食用的有毒的化学物质,导致一些行业停业。如,荣昌河包是中国粉条产生基地,但由于它是按照传统工艺在生产过程添加明矾,而添加明矾却导致产品中的铝超过国家标准,给广大市民造成身体危害,现在整个行业停业整顿,正在到处寻找新生产工艺。应河包政府的工作人员的要求,笔者目前正在进行实验,希望能够找到一种在粉条生产中不添加明矾的新生产工艺。因此,建议中国检测成立生产工艺攻关部门,抽调富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精兵强将对企业存在的工艺流程进行改进和创新,提高企业的生产工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提升中国检测在党委政府及广大市民的地位。

其三,创建《检测与经济生活》杂志,取得话语权,占领舆论高地。

中国目前虽然已经是世界的经济大国与军事大国,但在世界地位并不是人们想象的那么高。这是由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媒体控制了话语权,不断地丑化中国的国际形象。现在,中国越来越重视媒体的重要性,不但在建立世界级的央视传媒集团,而且还自己出资在世界各国建立孔子大学,希望能够取得话语权,占领道德高地。

中国检测目前还没有一家媒体,不能在党委政府及广大市民有自己的声音。根据笔者了解,永川一家企业发生三聚氰胺事件之后,中国公安系统把所有功劳全部归为自己所有,虽然这个事件主要还是永川的检测机构发现问题。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全国的网民对中国质监系统和中国工商进行乱骂,极大地损害了中国质监系统的来之不易的良好形象。因此,中国检测应该创建《检测与经济生活》杂志,提供权威亲民服务经济服务生活的指导消费的杂志,引导中国的舆论导向。由于《检测与经济生活》是服务检测工作和引导舆论导向的,因此笔者建议,杂志可分为双月刊和单月刊两种版面,单月刊主要针对内部,主要刊登检测系统方面的文章,如检测动态,检测论文。双月刊主要针对党委政府和广大市民,刊登真假鉴定,检测新闻,质量新闻,深度分析,检测与经济,案件跟踪、小说散文诗歌等为广大市民喜闻乐见的稿子。

为了更好地影响社会舆论,建议向社会征集与检测有关的小说及剧本,不但可以在杂志以连载的形式刊登,而且在必要的时候可以拍成电视节目,在电视及网络进行播放。

其四,开展人才质量鉴定,推动中国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发展。

当前,中国虽然已经是全球大学生数量最多的国家,但由于中国长期实行的是应试教育方式,中国大学生素质与世界水平依然有较大的差距,例如中国不但没有诺贝尔奖金获得者,而且也缺乏世界级的科学大师、理论大师、哲学大师、文化大师,这与中国的经济地位形成截然不同的差距。然而,由于中国目前已经在教育界、商界、企业界、政界等已经形成一个应试教育的怪圈,无法从应试教育的泥潭在自拔。究其原因,中国目前关键缺乏权威人才质量定性鉴定,以至于认为人才是文凭越高越好,甚至于有的企业认为就是扫厕所的清洁工也要大学生不可。

因此,中国检测可以出台人才质量标准,分别从人的社交能力、技术能力、理论能力、写作能力、谈吐能力、实际应用能力、理论水平能力等方面给人才一个相对全面的进行鉴定,并且颁发人才质量证书,供用人单位参考。

第五,开展内部建议征集活动,建立自己特色的检测文化,提高内部凝聚力,提高领导的决策能力。

日本与美国相比,虽然整体经济实力不如美国,但其制造业却超过美国。其实日本的工资水平是超过美国,为何其制造业反而超过美国呢?这是因为日本有自己的的独特的企业文化,让职工主动加班加点,一般不愿意离开所在单位,成为企业人,愿意终生为企业服务,与企业共生死,共患难。其实日本企业有非常重要的一条,就是形成上通下达的良好氛围。

俗话说,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检测工作是一项比较具体繁杂的业务,得与党委政府、企业界、商界、工商部门、公安部门等打交道。有些事情看来比较简单,但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却遇到难以置信的问题。而这些人在实际工作中却有自己独特的解决方法和经验。因此笔者建议,中国检测应该开展“我是诸葛亮”提工作活动,抒发广大职工的心声和想法,形成上下一心的良好检测文化氛围,供广大职工以建议形式进行参政议政,对于提出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建议者,每月给予一二三等现金和证书奖励,并在上调工资评先评优在同等条件下进行优先考虑。

第11篇

关键词:日常监管;食品快速检测;应用

中图分类号:TS201.3文献标志码:A 论文编号:

“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问题自然受到人们较多的关注,食品安全检测应运而生。检测是保证食品安全最为有效的手段,而减少食源性卫生安全事故的发生,快速检测是必不可少的。它可以在15~30s内检测到粮食、蔬菜、牛奶、水产品、酒类、食用油等多种食品中容易引起食物中毒的化学性因素,将食品卫生安全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快速检测是指包括样本制备在内,能在短时间出具检测结果的检测行为,其体现在三方面:①实验准备过程简化,使用的试剂较少;②样品经简单前处理后即可进行测试,或采用高效快速的样品处理方式;③简单、快速和准确的分析方法,能对处理好的样品在很短的时间内测出结果。

国务院食品安全办在下发的食品安全“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食品安全快速检测将会纳入国家实验室的能力建设内容中,说明了快速检测技术的发展赢得了相应的地位[4]。《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五十条规定了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可利用快速检测方法对食品进行初步筛查,明确了快检方法作为法定监督检查手段的法律地位,快检的重要性进一步得到了提升。从2000年开始工商部门陆续开展了食品快检工作,在2003年之后,各地工商部门又相继购买了食品安全检测车,促进了食品快检工作日常化运作,目前我国食品快速检测技术已经达到国际水平,尤其是现场快速检测,正不断向着技术速测化、装备便携化方向发展。

本实验选取了三种常用的食品快速检测试剂盒,即碱性嫩黄快速检测试剂盒,牛奶β-内酰胺快速检测试剂盒及劣质液态奶、奶粉快速检测试剂盒,分别对腐竹中可能添加的工业染料碱性嫩黄,液体乳中可能残留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及蛋白质含量进行实验,以达到初步筛选不合格食品的目的,促进政府部门食品快检工作日常化运作,发现问题食品并及时采取相关措施,保障流通环节食品安全。

一、材料与方法

1.材料

(1)检测样本。腐竹干制品、液态乳。

(2)试剂盒。碱性嫩黄快速检测试剂盒:提取剂、洗脱剂、鉴别试剂、激活剂、点滴板、刻度试管、固相萃取柱、洗耳球、1mL吸管。

牛奶β-内酰胺快速检测试剂盒:检测试剂A、检测试剂B、检测试剂C、1mL吸管。

劣质液态奶、奶粉快速检测试剂盒:蛋白质检测试剂、1mL吸管、5mL离心管、色阶卡。

快速检测试剂盒均购自北京六角体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3)主要仪器与设备。HH-S6数显恒温水浴锅(河南金博);MLS-3750全自动高压灭菌锅(SANYO);DL-CY-1N型超级洁净工作台(北京东联哈尔)。

2.方法

(1)腐竹中可能残留碱性嫩黄的检测。碱性嫩黄是工业染料,一些不法厂商使用碱性嫩黄对腐竹染色,增加色泽以吸引消费者。这种染料对人体组织器官有刺激性作用,被认为有致癌性。

检测步骤:

提取:将腐竹干制品剪碎,称取0.5g放入提取剂瓶中,摇动至少2分钟后静置分层,然后取2mL上清液于刻度试管中,再向刻度吸管中加纯净水至10mL刻度线,摇匀。

固相萃取柱的激活:向固相萃取柱内加2mL激活剂,用吸耳球加压使柱内液体流出,再向固相萃取柱内加5mL纯净水或蒸馏水,将柱内液体挤出。

判断:如果固相萃取柱内有黄色液体流出,表明样品中含有碱性嫩黄。如果流出液颜色不明显,进一步观察点滴板上液体颜色。如果点滴板上液体为无色,表明样品中不含碱性嫩黄;如果液体有微黄色,再向点滴板上液体中滴加3-5滴鉴别试剂,边摇动边观察,如果点滴板上液体由浅黄色变为无色,说明样品中含有碱性嫩黄。

固相萃取柱的再生:向固相萃取柱内加2mL激活剂,用吸耳球加压挤干即可。

(2)乳制品中可能残留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检测。β-内酰胺酶,是一种抗生素分解剂,可水解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一些不法厂家使用它来降解掉牛乳中残留的抗生素,生产所谓的人造无抗奶。抗生素酶解后的产物残留在乳制品中,饮用后对人体健康造成伤害,同时也可能造成病菌的耐药性。

用吸管吸取样品5mL于β-内酰胺酶检测试剂A瓶中,然后滴加5滴试剂B于A瓶中,摇匀后,用手掌保温10分钟或者在30-35℃水浴中保持10分钟;

立即向A瓶中滴加β-内酰胺酶检测试剂C,边加边摇迅速摇匀,观察A瓶中反应颜色变化,至灰蓝色为止,记录加C的滴数;同时以蒙牛硬包装纯牛奶为参比,按相同的操作做对照试验;

(3)乳制品中蛋白质含量的检测。假冒伪劣的液态乳制品中蛋白质含量往往不能达标。长期食用这类产品,会造成婴幼儿营养不良、生长发育迟缓、干瘦水肿、头大体小、免疫力降低、器官受损甚至危及生命。因此,检测液态乳制品中蛋白质的含量是食品检测中非常重要的项目之一。

Fig.2Thecolorcomparisonofcard

三、结论

中国的食品具有生产主体散、乱、小,饮食文化丰富,加工工艺复杂,食品种类繁多等特点,导致了流通中的食品种类和不符合人体健康要求的因素非常复杂,监管任务艰巨。食品安全无小事,需要全社会的参与为了更好的保障消费者权益,维护流通领域食品市场正常秩序,需要政府监管,行业自律,媒体宣传,群众参与,此四要素相互制约相互促进。

目前,快速检测由于具有检测速度快、成本低、对环境要求不高,操做简便,无需专业人员操作等特点,已经渗透到农贸市场及大、中、型的商场超市内部,在政府的支持下成立了企业自检实验室,并配备了快速检测实验设备,此外,在有代表性的社区、街道,还存在着一些甘于奉献的社区食品安全风险监控员,他们往往是退休职工或者热心人士,在政府的部署下默默承担着社区内外食品快速检测工作。

经统计,本实验室2013年一季度食品快速检测工作总体合格率90%以上。主要不合格食品项目为:蜜饯果脯类;蔬菜加工品类;食用菌及其制品类,上述食品不合格项目均为二氧化硫。今后的工作重点会偏重于食品中二氧化硫项目的检测。

参考文献:

[1]解立斌.黄建.霍军生.食品快速检测技术应用进展[J].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2007,34(3):192-196.

[2]食品快速检测方法在学校食品卫生安全检测中的应用[J].中国学校卫生,2006,12(7):646-646.

[3]陈锦瑶.马海英.李晓辉.张立实.食品快速检测方法在我国部分食品企业中应用现况调查[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1,27(1):42-44.

第12篇

关键词:微生物检测技术;食品检验;应用方法

微生物检测技术是依据微生物学理论,结合现代免疫学和自动化仪器等理论知识与技术,通过科学检测方法进行病原微生物种类、数量和性质等方面的研究,具有检测速度快、检验的灵敏度高和检验结果准确等优点。因此,分析微生物检测技术在食品检验中的应用方法,对保障食品安全性,为社会民众创造良好食品环境有着重要的意义。

1 食品检验的重要性及操作基础

1.1食品检验的重要性 食品检验不仅关系到社会民众的身体健康,而且在市场监管、产品贸易和食品质量的安全评价中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对食品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食品检验与社会民众的身体素质息息相关如果食品检验没有做到规范与合格,会降低社会民众的工作效率,进而对社会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1.2食品检验中的操作基础 食品检验的操作基础主要包括样品采集与保管、试样制备与预处理和食品检测技术的选择等。在样品采集的过程中,采集人员需要保证采集样品的代表性,并妥善保管采集的样品,避免因外界因素对样品造成干扰。在进行样品检测前,检测人员可以采用蒸馏、层析、透析、沉析和浓缩干燥等方法,去除样品中无分析价值的杂质,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与可靠性。在选择检测技术和检测方法时,检测人员需要考虑样品的特性、检测的要求和实验室条件等多方面的因素,保证检测技术与检测方法的适用性。

2 微生物检测技术的特点与基本的检测技术

2.1微生物检测技术的特点 在食品检验中,微生物检测技术主要有如下特点:①检验的范围比较广,包括有食品工业的微生物,如保健食品中的双歧杆菌和乳酸菌等;人类疾病、畜禽疫病和共有传染病中的病原微生物,可以通过食物途径进行传播,数量高达数百种;可以引起食品腐败和变质的微生物等;②食品维生素的检验需要保证快速准确,并且检验样品需要有一定的数量,检验的结果需要赋予法律性质,且受到的干扰因素较多。

2.2微生物基本检测技术 在食品检验中,微生物检验的流程为常见的致病菌检验大肠杆菌菌群计数菌落总数的计数。其中常见致病菌主要指致病性的大肠菌、沙门氏菌、弯曲菌属和肠炎弧菌等。传统检验方法为血清试管凝聚实验、血清学分型、生化试验、毒性试验、噬菌体分型和微生物的形态检查等;常用的试验操作为明胶试验、甲基红试验、V-P试验、淀粉水试验、硝酸盐的还原试验和糖酵解试验等。传统的微生物检验方法准确性较高,检验结果相对可靠,但是其操作繁琐,耗费时间较长,涉及的试验比较多,无法满足食品检验的快速便捷要求。

3 微生物的快速检测技术

微生物快速检测技术主要为如下三种方法:①电阻电导测定法。该方法是利用全自动微生物检测计数仪,通过分析食品样品的电容抗、电阻抗和总阻抗等不同参数,测定样品的污染程度,其原理是在细菌进行防治和生产时,将蛋白质和糖类等大分子物质分解为有机酸和氨基酸等小分子物质,改变并测量培养液的导电度与电阻变化,从而推算出其原样品的含菌数;②生物传感器法。生物传感是利用与生物活性物质进行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时产生的感应,以物理换能器和化学换能器对其进行捕捉,并通过离散或连续数字电信号将反应程度表达出俩,从而得到分析物浓度。生物传感器法的优势是特异性较高,灵敏度较高,可以满足复杂样品检测的要求。

4 微生物检测技术在食品检验中的应用

4.1食源性病原菌免疫学检测技术在食品检验中的应用 在免疫学的检测技术中,很多造价低的检验仪器设备得到很好应用,其操作简单便捷,检验的实用性比较强。在检测食品中的微生物时,免疫学检测技术应用非常广泛,如检测食源性寄生虫和葡萄球菌菌素等,在保障食品免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4.2核酸探针技术在食品检验中的应用 在食品检验中,核酸探针可以快速检测食品中大肠杆菌的情况,从而对食品安全性提供正确评价。例如在检测单增李斯特菌时,可以直接利用核酸探针进行检测。核酸探针检测技术比较复杂,需要的检测费用与成本也较高,所以很多时候的检测主要是在实验室中完成,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其在食品检验中的普及度。

4.3多聚酶链反应技术在食品检验中的应用 多聚酶链反应技术的特异性较强,敏感度也比较高,在食品检验中的应用比较广泛。曾有检测证明,在检测31株不同的菌株时,利用FQ-PCR检测技术,最终发现其中23株菌株为阴性,8株副溶血弧菌检测为阳性。同时,多聚酶链反应技术可以检测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等,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也比较高。

4.4生物芯片技术在食品检验中的应用 在一次性食品检验中,生物芯片技术既能检测出食品中致病菌,而且可以检测出许多隐藏致病菌,其操作简单,检测的敏感性高,可以通过一次检测得到全部检测结果。曾有检测证明,将15种细菌的16srDNA通过引物扩增,让后与芯片探针进行杂交,从而检测出食品中致病菌。虽然生物芯片技术的优点很多,但是由于芯片比较复杂,该技术仍然在试验阶段,其应用范围也不太广泛。

4.5生物传感器检测技术在食品检验中的应用 导致食品腐败变质的微生物多种多样,如真菌、细菌和病毒等,其中因细菌导致食品变质情况最为常见。病原菌和腐败菌是造成食物污染的微生物组成部分,腐败菌自身并不会致病,只是通过将食品成分分解与破坏,从而使食物腐败变质,进而产生有害物质而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生物传感器检测技术可以准确检验出食品中的微生物,如乳酸菌、酿酒酵母和枯草芽孢杆菌等腐败菌数量;沙门氏菌、李斯特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等病原菌;真菌毒素、藻类毒素、新军毒素等生物毒素等。但是由于该技术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所以在实际的食品检验中应用有限。

5 结语

在食品检验中,传统检测技术和方法不仅检测时间长,而且检测过程复杂繁琐,检测的结果也不易判断,而借助新检测技术与检测仪器设备,可以有效提高食品检验检测技术的实用性与准确性。检测人员只有把握各种检测技术的特点及适用范围,在检测时做到细致认真、规范操作,才能真正保障检测质量,对食品的安全性给出正确评价,为社会民众创造安全的食品环境。

参考文献:

[1]贾妮娜.微生物检测技术在食品检验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产业,2015,01:21+23.

[2]许兆春.食品检验中生物检测技术应用的分析[J].科技致富向导,2014,08:168+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