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康复专业实习自我总结

康复专业实习自我总结

时间:2022-07-10 01:51:53

康复专业实习自我总结

康复专业实习自我总结范文1

朱晓兰运动人体科学学院

实习是我院本科生必修的课程之一,是学生对自己所学知识进行总结性检验的过程,又是走向工作岗位前一次很好的锻炼机会,同时也是对学院教学工作的一次“质检”过程。实习对本科生毕业后更好、更快地适应社会、适应本职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院历来十分重视本科生的实习工作,把本科生的实习当成全院一项很重要的工作来抓。

为了更好地适应新的形势,从××年开始,我院在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新的本科生实习方案,对学生实习时间和内容作了相应的调整。纵观级学生整个实习过程,综合各方面意见,可以看出,原创:此次实习取得了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通过实习,不仅使学生的综合能力素质得到了提高,而且促进了实习单位各方面的工作。

一、实习时间的安排更趋合理

我院级以前毕业生的实习活动在第七学期前九周完成。由于实习时间比较短,使实习计划无法有效而顺利地完成。针对这种情况,级以后的实习时间调整为第六学期和第七学期,在我院实验中心和康复中心分散进行。经过三年的实践,发现这种安排在实践中难度很大,存在许多弊病。今年,由于学生在第七学期大多数已修完毕业学分,前九周时间空闲,而后九周忙于考研复习和做毕业论文的前期准备工作,考虑到今年毕业班的特殊情况,经过学院研究,并请示有关部门,决定把级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学生的实习安排在第六学期末结束后至第七学期的前九周结束,即在⒎⒏⒐四个月进行实习。这样一方面增加了实习时间,另一方面也使实习更加集中,既保持了实习时间的连续性,便于实习工作的深入开展,又不影响学生在第七学期的后九周毕业论文和学生考研复习等工作。

二、实习基地的建立为实习工作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过去,由于实习基地的不确定以及经费不足等原因,我院学生的实习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体疗康复实习(在我院康复中心进行);第二部分是病例实习(在我院康复中心进行);第三部分是科研仪器操作及科研实习(在我院实验中心进行)。这种实习方案虽然实习内容很丰富,但由于实习基地的范围很狭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因此实习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为了使实习更有效,更有针对性,我院下决心实行实习改革,××年月,我院主管教学的副院长王瑞元教授亲自到上海、无锡、宜兴等地进行考察调研。通过考察调研发现,基层运动队和科研单位对我专业学生非常欢迎,经多方协调,河北体育科研所、江苏体育科研所、安徽体育中心、上海体育运动技术学校汇丰基地、上海闵行区少体校、北京康比特威创体育新技术发展有限公司、国家体育总局游泳中心、信息管理中心、社体中心、朝阳医院康复保健科等单位能够接纳我院的学生实习,有些单位希望成为我院长期的实习基地。鉴于这种情况,由副院长王瑞元牵头,办公室主任兼教学秘书李珉、辅导员朱晓兰协助,在学院院长谢敏豪和党总支副书记李荷的支持下,完成了级名学生的实习派遣工作。(具体安排请详见附表:级实习派遣明细表)

三、实习的内容得到了进一步的充实

在级实习过程中,学生在不同的实习基地完成了不同的实习内容,包括:⒈以科研实验为主的实验室工作(江苏体科所、河北体科所等科研单位);⒉保健康复工作(国家奥运集训队、朝阳医院康复保健科);⒊随队科研教练工作(河北秦皇岛自行车训练基地、安徽体育局水上中心);⒋科学营养膳食指导工作(上海闵行区少年体校);⒌运动营养品的开发研制及推广工作(康比特公司);⒍办公室行政文秘工作(体育总局游泳中心、社会体育指导中心);⒎计算机网络工作(国家体育总局信息中心);⒏宣传工作(校党委宣传部)等等。由于实习内容丰富,使学生在多方面得到了锻炼,也为他们就业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四、实习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学生实习期间,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实习情况,及时解决可能出现的各方面问题,副院长王瑞元带领李珉和朱晓兰专门到各实习基地了解实习情况。

各实习单位都非常重视学生的实习,派专人进行指导,并做到有计划、有实施、有保障。康比特公司专门为我院学生制定了长达页的实习计划,并配有专门的指导老师;运动医学研究所的领导亲自带领实习生进行课题研究;被派往国家体育总局各中心的学生都被各中心领导委以重任,独当一面完成工作;各体科所对我院学生进行专门培训,并将所里贵重的实验仪器提供给学生使用,并对实习学生加以指导。通过实习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了他们动手操作的能力,使他们将理论与实践更好地结合在一起,提高了专业能力和专业素质,为他们今后不论是继续深造还是走向工作岗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受益匪浅。

我院学生通过他们诚恳的态度、谦虚的品格、敬业的精神和艰苦的工作得到实习单位领导和同事们的一致认可,对我院学生不怕苦、不怕累、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开展工作等等表现给与了高度评价和赞赏,有的甚至要求延长学生的实习时间,有的明确表示要学生毕业后去工作,可以看出,我院学生在各实习单位充分展现了北京体育大学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展现了运动人体科学学院学生较强的专业理论水平和较多的综合素质以及良好的学风。同时,通过脚踏实地的工作,为实习单位各项工作的开展发挥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五、今后实习过程中需着力解决的问题

新的实习方案的施行,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为了保证今后的学生实习工作更加有效而顺利的开展,还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调整⒈级的第七学期前九周的课程安排

由于实习占用第七学期前九周的时间,这对于执行教学的级、级学生,就存在要适当调整教学计划的问题,原创:使他们必须在第六学期结束前修完所有学分,以便使他们更集中精力参加实习。

.做好实习前的准备工作

通过本次实习,许多学生感觉到专业实习中遇到的最大问题是实验仪器的操作,而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锻炼和培养是远远不够的,而且由于人员和资金等问题,现有的实验、科研仪器还不能让每个学生亲手操作,阻碍了学生综合专业水平的提高,今后学院要重点解决此问题。

.建立巩固的实习基地

创造更多的实习机会、丰富实习内容、建立巩固的实习基地应成为我院今后的工作重点之一,只有这样才能在一定程度上给学生一定的自由度,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并结合自己今后的工作进行选择,使实习更有针对性,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康复专业实习自我总结范文2

康复医学导论 高等职业教育 职业道德

《康复医学导论》引导学生明确康复治疗学的基础理论和学科框架,掌握康复治疗临床思维方法,了解康复治疗学的发展历史和发展趋势。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希望让学生热爱这个专业,并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了解专业的学习特点,同时学会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

一、课程的教学目标

简单地说,本课程开设的目的是要告诉一年级新生,这个专业的职业岗位、职责范围和作为一名康复治疗师所需的知识、能力与素质以及如何能学好本专业等,因此该课程教学目标应该有: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引导学生热爱康复治疗专业,激发学习的兴趣是本门课程的主要任务之一。因此,教学内容和教学设计都应该围绕这个目标进行。

2.引导学生明确康复治疗学的基础理论和学科框架。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本身是一个比较新的专业,加上很多学生来自农村,学生、家长很多都不了解康复治疗是干什么的,因此如果不解决学生的认知问题,不但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将极大的影响学生的专业稳定性。

3.让学生了解未来工作方向、内容和要求。学生和家长最关心的还是毕业后的出路,如是否好就业、待遇是否优厚、工作是否太累等。可以说,就业好坏是专业能否吸引学生的重要因素。所以,本课程的另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让学生了解未来可能的工作方向,并了解工作的内容、方式和要求等。

4.让学生熟悉本专业的学习方法和要求。《康复医学导论》课开设的另一个目的,就是帮助学生掌握专业的学习方法和要求,尽快完成从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变。很多新生入学后,由于对专业的学习方法和要求不清楚,不知道如何搭建专业知识体系,以致对重点课程和重点内容的认识不够,不注重知识的累积和能力的培养,学习被动,往往依靠考前突击,满足于考试及格,等到实习和工作时才后悔莫及。

5.培养学生的能力。《康复医学导论》共28个学时,开设于第一学期,根据学时和学生情况,个人认为该课程的重点不是专业内容的学习,而应该是学生职业素质和能力的培养。

6.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道德教育至关重要,很多用人单位招聘时,更看重学生能否吃苦耐劳,是否敬业,是否有责任心等,尤其是康复治疗专业,对学生爱心、耐心、责任心的要求更高。所以,从入学开始就要加强学生职业情感的培养,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职业观等,使他们真正热爱康复治疗专业,愿意为康复治疗专业奉献力量。

二、课程内容体系的构建

确定了教学目标后,我们围绕教学目标选取相应的学习内容,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康复医学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康复医学的基本概念、国内外康复医学的发展和现状、知名的康复医疗机构、著名的康复医学专家、有杰出贡献的康复治疗师、康复医学的内容和康复医学的地位。

2.康复治疗的学科框架介绍及学校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设置。主要包括康复治疗所需的核心能力、核心知识领域和核心课程的设置,我国对康复治疗技术人才的基本要求以及学校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设置。

3.康复治疗工作常识。主要包括康复治疗的工作对象、内容、方式、原则和方法,康复治疗的诊疗常规,我国康复医学科的设置、常用设备及相关的法律法规、伦理道德等。

4.职业生涯规划和求职面试。《康复医学导论》课程向学生介绍目前行业就业情况、职业要求、求职面试技巧等,并指导学生结合专业特点进行学期生涯规划和职业生涯规划。

三、教学模式与评价方法的探索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鉴于本课程的课程性质和课程定位,我们改变以往单纯的讲授教学,根据授课内容的不同,灵活选用多媒体教学、案例教学、情景模拟教学、医院康复科参观、角色扮演等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到教学当中,并且把职业道德教育贯穿始终。如讲康复医学的地位,老师提前布置作业,让学生调查学校周边社区康复需求以及社区康复工作开展情况,课堂上让学生分小组报告,学生通过自己的感受了解到康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也能够锻炼学生团队协作、沟通协调等方面的能力。讲到残疾学时,则让学生扮演一天残疾人,体验残疾人如何穿衣、吃饭、如厕、上课、购物等,让学生体会到残疾人的不易,也让学生了解到无障碍设施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爱心和公益心。而讲到康复医疗机构组成、康复医学的服务方式等内容时,则是视频教学、案例教学和临床见习相结合,让学生对未来的工作场景和工作内容有感性的认识,增强其专业认同感。

考核评价采取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相结合的办法,平时成绩为主占60%,以学生完成各项作业或任务的质量为依据,期末成绩则是理论考试,考察学生对重要概念和内容的掌握情况,占总成绩的40%。

四、思考和建议

通过3年的摸索和实践,将此课程不断地建设修改,目前取得了较好的收益。

但是,我们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如学生了解自己的专业后,很想多接触临床,早接触临床,但是由于我校没有自己的附属医院,所以授课期间安排学生多次到临床实践有困难,我们只好压缩了部分临床实践的内容,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的效果和学生的积极性,我们一直在努力寻找解决办法。

另外,关于就业也是一个比较尴尬的问题。王玉龙认为,按照国际标准我国需要物理治疗师20万,作业治疗师10万。陈卓颐等推算2008年末国内本专业实际在校人数为16717人。励建安在2009年推算,全国医院治疗师总数在15000名左右。这提示康复治疗师存在巨大的人才缺口,但现实却是高职康复治疗专业学生毕业后就业难,三级医院嫌学生学历低,而相当一部分一级医院和二级医院并没有开展实质的康复治疗服务,即便开展了康复治疗服务,有限的岗位却被从其它专业转行的人员占据着,学生的选择空间相当有限。

期望国家能有更多的政策扶持基层康复医疗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既满足人民群众的康复需求,又能让学生学有所用,高职康复治疗专业才能不尴尬。

参考文献:

[1]李峰,金朝永,温洁嫦.成功的专业导论课程设计与教学模式的思考[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0):185-187.

康复专业实习自我总结范文3

[关键词]教学改革;就业导向;康复

中国分类号:H319

1. 前言

1.1 康复治疗专业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当前由于全球人口老龄化,老年人慢性病的康复以及各种意外损伤、自然灾害所致伤残疾病康复,对康复技术的提升引发了康复事业发展的需求的探索和思考。同时国家对我们社区康复事业的政策关注,宏观目标明确提出“2015年人人享有康复服务”,通过近几年现代康复事业的发展和努力,及国家对康复服务事业的扶持,加大了对社区康复卫生医疗机构的资金投入,加快康复卫生事业在社区的进一步发展。逐步展开社区康复治疗技术服务。因此,培养以适应社区及现代康复技术市场需要的高技术性综合人才,成为高职高专培养康复治疗技术人才制定课程标准的发展专业目标。目前,康复专业技术人才短缺现状所引起的人才供求市场需求等方面问题存在,同时,如何使得各高校(尤其以职业技能为导向的高职高专院校)就康复专业的人才培养更适应市场经济就业趋势的发展需求也同样存在问题。

1.1.1 改革康复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高等教育必须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以社会需要和培养高技能人才为目标[3],加强教学建设和教学改革,使培养的人才拥有“一个专业,多种能力”;所培养的学生走出校门即可直接上岗。一般院校本科康复专业要明确自身的定位,产学研结合,大力推进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培养各具特色的、复合型的高级应用型康复治疗技能人才。这些观点主要是从改革康复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角度进行思考。

1.1.2 改革康复治疗技术专业课程体系

高校专业教学应构建“双平台,多方向”课程体系[4][1]。在“双平台,多方向”课程体系中,必修课由公共基础平台和学科基础平台2个层次不同但相互联系,逐层递进的平台构成,选修课由多个相互独立、知识整体的专业方向和选修课程群所构成。这类观点认为要从课程体系的改革入手进行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1.1.3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学生实践能力提高

一直以来,如何培养和提高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都是职业院校的一个热点话题。我国的劳动力市场对劳动者的实践能力倍加关注,如果我国高等教育的主导方式还只是停留在理论传授上,学校的毕业生将无法应对社会的竞争和挑战。因此,我国高校必须顺应社会需要,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真正作为今后改革的重点。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是一个实践性要求极高的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此专业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建立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强化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为中心的实践教学体系[1]。

2.在目前国内外研究基础上,结合本专业特征寻求以市场需求为中心的“就业导向”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开展解决方法

2.1 以就业为导向的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

人才培养目标是高等院校通过有计划、有目的的实施教育而使学生最终达到的人才规格。开展以就业为导向的康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培养适合现代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高素质高技能的目标。

以就业市场为导向的康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开发和提高学生职场技能的基本素养,增强进入职场的适应能力综合技能教育。通过市场调研的问卷调查法、案例分析法、调整教学培养方案、实施教学培养方案、实施后实习学生和行业单位的反馈收集等方法的研究,从知识结构、实践能力和专业素质、综合素质能力提升等方面着手,提出以就业为导向的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目标。使以就业市场为导向的康复专业技术培养模式教育融入素质教育,使职业技能教育更符合市场化经济发展方向的需求。

2.2 以就业为导向的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创新体系构建

以就业为导向的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创新体系构建核心部分,主要从前人的研究基础作为“支撑体系”,在“课程体系”、“实践体系”等方面出发,系统地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创新体系。

在理论教学和实训操作过程中,以临床工作问题为引导,指导学生运用自身所学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技巧,进行分析、学习、解决问题。发挥学生自觉、主动性学习愿望。以理论联系实际“能用,够用”为原则,教学与操作相结合的“工学结合”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能运用理论解决康复实训操作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和困难。改革康复治疗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将符合于行业市场需求的职业技能课程增设到日常学习课程中,改革课程方案将康复治疗技术专业能力、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关键能力(包括社会交往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心理调适能力、发展创新能力)及职场现场技术技能实践实习训练等方面的知识和内容融入整个课程体系。培养出具有现代康复治疗理念的康复职业从业人员,注重学生在以就业市场为导向的专业领域的具有可持续性发展的创新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学体系。

2.3 以就业为导向的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创新体系实施的对策

在针对性地对实施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创新体系,加强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教育改革与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相结合实施过程中,提高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学生的就业率与就业质量。首先,在调研和改革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对理论教学应遵循市场化需求的知识技能进行传授和学习。同时加强企业行业联系,增加学生到行业职场氛围的现场体验实践次数,同时提高行业授课教师的参与教学指导,因临床指导教师缺乏带教经验[2],应对行业授课教师专业化、职业化教学指导水平进行培训提高。

3、结论

总之,根据康复专业人才市场供需关系以及本专业的职业能力要求,以就业市场为导向,通过调研和方案设定,将符合市场发展需求的方案引入运用于教学课堂,使学生在课堂所学习的知识和结合行业教师的执业职场经验相结合。发展“教中学,学中做,做中教”三结合,教学课堂与行业课堂结合,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自学与教师辅导相结合的教学创新模式,推动康复专业市场人才专业技能标准化、对口化;专业与市场对接完善,提高学生专业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1] 杨慎峭,金荣疆等.优化临床创新型康复人才培养体制的探讨[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2,(2):18-2

[2] 卫芳盈.我国职业教育康复治疗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0,(2):16-2

康复专业实习自我总结范文4

关键词:康复治疗学;教学质量;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8-0111-02

康复治疗学专业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专业,我校始终坚持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围绕“以现代康复医学理论与技术为核心,以中西医结合为特色,立足湖南,面向全国,以人为本、注重实践”的办学指导思想,注重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笔者对2007~2010级康复治疗专业情况进行统计,现总结如下。

一、学生的实际知识与能力结构合理

1.专业知识结构改革。我校康复治疗专业知识结构经过四年的教学实践,基本上形成了以公共基础知识、医学基础知识及康复专业知识为主的三大知识结构模块。2007级、2008级两个年级学生公共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平均成绩在82分以上,同时,两个年级的平均成绩在80分以上的课程占总课程的比例均在65%以上。分析两个年级学生综合学习成绩表明,康复治疗专业学生具备了从事临床康复治疗必须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了适应行业及学科的发展,突出我校的办学特色,康复治疗专业在办学过程中在重视现代康复医学基础理论和技术学习的前提下把中医传统康复理论技术融入到现代康复医学体系中,注重学生中医传统康复理论及诊疗技术的学习,使学生即掌握了完整的现代康复治疗学理论与技术,又具备较为丰富的中医传统康复知识与手段。①我校在现代康复与传统康复知识结构的培养上比较合理,现代康复知识与传统康复知识的课时教学比例约4:1,传统康复教学内容主要以针灸推拿为主,即体现了以现代康复知识为主的教学模式,又充分发挥了中医药院校在传统康复教学上的优势。②在康复专业实践课学时安排上超过了1/3的比例,且康复专业配置了运动疗法教学实验室、作业疗法教学实验室及言语疗法教学实验室,真正做到了注重学生康复操作技能的培养。

2.学生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实际水平合格。2007~2010级学生理论考试合格率平均为98.3%,良好率平均为51.2%,优秀率平均为18.8%;2007~2009级操作技能考试合格率平均为97.9%,良好率平均为38.6%,优秀率平均为56%;实习前强化训练技能考核合格率100%。学生理论和操作技能过硬,受到了各实习单位的充分肯定。

二、素质培养

1.学生的素质结构符合培养要求。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四年来,先后有52人获“三好学生标兵”,“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员”;43人获“奖学金”,其中6人获国家奖学金;共获得各类过级考证证书332项。国家大学英语四级考试通过率为64.7%;国家大学英语六级考试通过率为26.7%;学生国家计算机二级合格率为26.7%;其中07、08级获得保健按摩师证166人;公共营养师证、心理咨询师证书及其他证书42人次。

2.研究实践成果和校级以上竞赛奖励层出不穷。重视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科技创新、创业计划大赛以及校园科技文化、科学研究、社会实践活动;四年来,学生申请湖南省大学生德育实践项目1项,湖南省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1项;2009级康复治疗班学生辛蔚所设计的“调节新型康复台阶机”已申请国家专利1项。参加校级竞赛获奖289人次,市级竞赛获奖8人次,省级竞赛获奖7人次,部级竞赛获奖12人次。

3.注重学生思想道德、文化素质及心理素质培养。始终坚持“不断加强医学人文、道德和身心素养教育”的专业培养目标;我校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注重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素质的培养,加强了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①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康复治疗专业学生总人数192人,其中党员28人,占14.6%;团员164人,占85.4%;入党积极分子153人,占79.7%。②学风淳朴,专业思想稳固。四年来年,先后有6人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37人获校级奖学金,18名学生获得“三好学生标兵”、“三好学生”荣誉称号。③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我校把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视为学生工作(尤其是学生素质教育)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利用校报、橱窗、展板、校园网等大众媒体宣传普及心理健康常识,另一方面大力开展各种心理健康活动,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学习心理知识的积极性,掌握了很多的心理保健常识。如通过开展“5·25心理健康文化周”系列活动,宣传普及心理知识;丰富心理健康网页,发挥网络咨询作用。④学生积极参加各种课外科技、文化及社会实践活动。课外实践活动方面:积极开展大二暑期临床见习活动;多次开展志愿者“爱心义诊进社区活动”,给社区的老人,残疾人送去了温暖;以湖南省大学生德育实践项目为依托,开展主题为“推动康复治疗在社区及基层的发展”社会调研活动等。积极参加各级各类课外科技活动:学校重视课外科技方面活动的开展,邀请省内专家开展学术讲座,如:《康复医学发展现状》、《康复医学与临床医学》、《脑卒中的康复》、《中风患者的传统康复方法》等;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指导学生设计的“调节新型康复台阶机”已申请国家专利。四年来,获得长沙市第七届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大赛优胜奖,湖南中医药大学“长沙市按摩医院杯”推拿手法技能大赛团体(专业组)三等奖,“针拿手法技能大赛”获专业组三等奖,“心理健康知识竞赛”三等奖,校“社会调查报告比赛”二等奖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积极参加迎新晚会、校运会、春季马路赛、篮球赛、禁毒宣传、亲近自然野营等各类活动。通过参加各种社会实践,课外科技及文化活动,使本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全面提高。

三、毕业设计

为适应临床的需要,实现中西结合、能西会中的康复人才培养目标,我校改革了康复治疗专业毕业考核模式,以专业理论综合考试和康复基本技能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模式代替以毕业设计、毕业论文和答辩的毕业模式;毕业考核包括临床技能考核和综合笔试两部分,其中综合笔试占40%,临床技能考核占60%。综合笔试由基本理论考核和病例分析组成,基本理论包括:康复评定学、PT含运动学、OT、言语疗法学、针灸学、推拿学;病例分析包括:内科病例1例,外伤科病例1例;临床技能考核分2站进行,第一考站(现代康复治疗技术考核)包括康复评定、PT、OT、言语等评定和治疗的技术,常规体格检查;第二考站(中医康复治疗技术)考核含针灸、推拿技术操作。注重“技能培养”,通过强化以“实验—开放实验室—创新课题—实习”为主线的实践教学环节,使学生把课本的理论知识融会贯通到临床实践中,并完善了实习管理制度,制定了适合康复治疗专业的实纲、实习计划、毕业考核实施细则,对毕业实习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实习前进行强化训练,考核通过后方可进行实习;实习结束进行毕业临床技能考核,合格后方可毕业。

本专业办学以培养“具备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现代及传统康复治疗知识和技术,能在各类康复医疗机构从事康复治疗工作的应用型医学专业技术人才”为目标,经过四年不断采取措施,适时调整专业规划和培养计划,合理设置课程体系,强化学生外语能力、计算机能力和实践技能的培养,强化实验—实习—开放实验室—创新活动为主线的实践教学模式的建设,以适应专业发展和社会需求。近年来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本专业毕业生基础知识牢固、实践技能过硬、适应范围广。我们将在以后的教学中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完善康复治疗学教学体系,以更好地满足社会对康复人才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张效玮,曾玉.浅谈我国康复治疗学专业教育[J].中国医学创新,2010,7(4):12-14.

[2]王芗斌,陈立典,陶静,等.康复医学本科实践教学的思路与方法探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7,15(12):909-911.

康复专业实习自我总结范文5

关键词:康复;辅助器具;产学研;教学

康复辅助器具应用与服务专业是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假肢矫形康复系2009年新增设专业,专门培养为老年人、残疾人、慢性病人提供与康复辅助器具相关康复服务的专业特色人才。学习工作内容包括开展个性化的辅助器具配置、使用、评估、简易制作、维修、转介、咨询等服务;指导残疾人家庭无障碍设计和家居环境改造;完成这些工作还涉及到组织、协调、整合社会资源来为残疾人全面康复服务;对使用辅助器具的用户还要制订训练计划、传授训练方法以达到使用效果。在工作中,还要运用社会工作方法和技能,通过心理干预,帮助残疾人树立康复信心;要善于发动社会力量,整合社会资源,提高残疾人康复水平;还要对辅助器具的供需双方进行有效沟通。

在近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们体会到, 要根据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特点建立不同形式的产学研结合的模式。从2009年我院开始招收康复辅助器具应用与服务专业学生,到2012年09级学生毕业、10级学生步入实习岗位,我们一直在积极开展与企业的合作培养人才,通过对职业岗位进行系统分析,确定人才的知识、能力与素质结构,按照这样的要求整合教学内容、开发课程、合理安排实践教学,重视培养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的技能,提高学生职业能力。从专业的特点出发, 按照多元化的思路, 在实践中我们逐渐探索出了一条以校企联合、校内外教学基地等途径为主, 以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为辅的“两主一辅”的产学研结合的办学模式。

校企联合办学的产学研模式。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企业出于对自身发展的需要, 越来越谋求与科研单位和高校的合作, 另一方面, 科研单位和高校也越来越深化科技长入经济的活动。辅助技术是多学科综合的交叉学科,涉及的理论基础广泛,既有医学、生物学,又有工程学科的多种专业。为进一步细化康复辅助器具应用与服务专业实际工作岗位能力与学习领域的内容,深化产学研结合之路,我教研室邀请到康复辅具行业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研究机构、高校等知名单位的20名专家,并特邀意大利辅助技术服务领域的资深专家,召开康复辅助器具应用与服务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建立院系级校企联合的开放式办学体制。

以校内外实践基地为载体的模式。校内实践教学基地是一直存在的教学实习场所, 开办专业以来,我们一直在实训室设施和条件上不断完善,建立了康复综合实训室,包括:个人移动辅具实训室、生活自理与防护辅具实训室、信息沟通实训室、无障碍实训室、物理治疗实训室、作业治疗实训室,完善了假肢技术实训室和矫形器技术实训室等。我们按照产学研的思路对其建设重新进行定位, 除了继续担负应有的为教学实习服务的功能外, 重点强化了其科学研究功能和生产经营功能。强化科研功能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学实习的水平, 使基地不但能提供给学生一个动手操作的实践对象, 同时也能够使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活动, 了解科学研究的过程;在实践教学基地融入生产经营活动, 是为了提高基地的运行效率, 发挥以“产”养“学”的功能。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则是逐步建立起来的,覆盖了助行、助听、助视、无障碍、辅具综合应用等各专业领域, 其中有企业、科研单位、事业单位, 这些单位都具有较好的基础设施条件, 先进的辅助器具应用理念, 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

在产学研结合办学的探索中, 除了上述两种主体模式之外, 我们还建立了以大学生社会实践为载体的辅助模式。以大学生为主体的学生社团利用课余和寒暑假时间,深入企事业单位进行社会实践, 这种社会实践活动虽然没有直接纳入教学计划体系, 但就其实施效果看, 又完全是教学计划体系的延伸。每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都做到“三有”“两要”, 即有实践主题, 有教师指导, 有基地为依托;针对性要强, 科技含量要高。每次活动都有一个总的实践主题, 同时每个分队都有自己的主题, 表现出较强的目的性。一直以来, 我们一直坚持不懈地抓好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 并在实践中使其不断发展, 水平不断提高, 成为大学生培养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 为提高大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综合素质和世界观的形成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是产学研结合办学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鉴于我们在“结合”上下的功夫, 近年在产学研结合的道路上取得了些实实在在的效果, 这些效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活化了课本知识。把教学活动同科研活动、生产实践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 一方面使学生学到了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 另一方面也活化了教师在课堂上的讲授内容, 使书本知识变得鲜活生动起来。例如, 学生到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北京康复之家实习, 他们把在课堂上学过的辅助器具应用和服务知识应用到具体的实践中来, 帮助老年人、残疾人解决各种生活自理问题,获得企业和客户的认可,为企业带来可观的效益。

(2)升华了教学水平。产学研三结合的过程也是对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培养锻炼过程。我专业的青年教师学历虽高, 但却缺少鲜活的实践活动, 在能力和素质上有缺项。例如, 教信息沟通辅助技术课程的刚研究生毕业的青年教师, 在课堂上给学生讲助听器的使用时, 怎么讲学生都感到枯燥无味,引发不了学生的兴趣,后来通过参加几个回合的助听器验配和康铃声听力中心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实践活动, 大大丰富了他她助听器的感性认识, 回过头来再给学生讲授这一内容, 效果十分生动, 得到学生们的高度评价。

(3)培育了科研成果。通过走产学研三结合办学之路, 也大大推动了教师的科学研究活动。例如,与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中国残疾人辅具中心合作共同编著中国残疾人辅助器具资源数据库,这项工作完成后将实现国内辅助器具电子商务化零的突破。

(4)锻炼了教师队伍。通过走产学研结合之路, 促进了广大教师, 特别是青年教师的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培养了一批优秀的骨干教师队伍。

(5)保证了学生对口就业率。通过校企合作联合办学的产学研模式,根据企业的能力需求订单式培养学生,学生毕业后直接对口相应工作岗位,企业愿意任用、学生愿意留任,双向得益,大大保证了学生的对口就业率。

(6)反哺了教学工作。走产学研“三结合”的办学之路, 不仅使学校的教学科研工作的路子越走越宽, 在生产实践中还将建立新的生长点, 通过直接和间接的渠道扩大办学经费的来源。

参考文献:

[1]杨燕.产学研合作模式新探[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20(7):179-180.

[2]邓子云,米志强, 翦象慧.高职专业建设产学研模式之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10,3:61-63.

[3]郑俭,许晓鸣等.论发展中国残疾人辅助技术高等教育的必要性[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7,13(4),331-333.

[4]沈晓军,张晓玉. 我国康复辅具发展概况[J]. 中国医疗设备, 2009, (12) .

[5]李光寒.高职教育发展中的“产学研模式”反思[J].教育与职业,2009,11(4):7-9.

康复专业实习自我总结范文6

首先,感谢院领导、科室主任、护士长的培养以及各位同事在工作上的支持,让我有幸参加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第五届“康复专科护士培训班”。也非常感谢每位为我们倾囊相授的老师们,你们辛苦了。在为期两个月的培训中,让我受益匪浅,感受颇多,现将学习体会汇报如下:

在理论学习中,授课老师以渊博的学识、幽默风趣的讲解,不仅使我获得了康复科常见疾病(如脑卒中、脊髓损伤、颅脑损伤、糖尿病、颈肩腰腿痛等)的护理常规,护理要点,而且提升了我对骨科常见疾病的康复护理知识,并且还学习了康复评定的内容及方法、物理治疗、作业治疗和假肢矫形等方面的知识。

这次学习对我来说是理论与技能的提升,是理念、高度和技术的洗礼。首先,更新理念:如对康复有了新的认识,它不是疗养,不是患者的后期治疗也不是中医+理疗,而是对功能障碍者运用训练、补偿、增强等方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回归家庭,回归社会等。其次让我认识到疾病早期康复的重要性,并掌握了新的技术:如清洁间歇导尿,神经源性膀胱/直肠功能训练,良肢位的摆放等,并对心肺康复的新观念有了一定的认识。

临床实践不仅巩固了专业理论知识和技术,而且让我学会了如何管理病人,如何与病人建立良好的关系,如何做好带教工作,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管理者。临床实习阶段也是最紧张的阶段,在此我们每个人需完成理论结业考试、操作技能考试,PPT的制作与汇报;并于2015年10月29日到郫县郫筒中心敬老院开展了由四川省康复专科护士培训基地负责人、康复医学中心总护士长杜春萍和康复医学中心脊髓损伤病房副护士长蒋红英组织的以“康复护理在身边,老有所护功能健”为主题的社区实践活动。

这次的学习也让我有缘结识了来自五湖四海的护理同仁们。我们在学习中互助,在生活中互相关心,从她们身上使我深切的感受到一个医疗职业者的谦虚、严谨的精神,踏实的工作态度,对病患的用心,对同事的呵护。

如果把以前的学习比作“量”的变化,那么这次的培训对我来说是“质”的飞跃,我们用自己的心去感悟,去体验,去领会。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通过这次学习我深深地体会到不读书行再远的路也只是个邮差。再次感谢各位领导给予我这次宝贵的学习机会,我将学以致用,不断进取,拓宽知识面、改善知识结构,以专科培训为基点,不断提高和完善自己,使自己成为名副其实的专科护士,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康复专业实习自我总结范文7

护理实习小结一

来到工伤康复医院进行为期近8个月的实习。经过的学习和老师的教诲,年月。已具备了步入社会的基本条件,以下就是几点体会。

分为骨科康复、神经康复和烧伤康复三大版块。由于我实践经验护理实习小结,1注重实习“方法”学习。工伤康复医院以成人康复为主。这里可以充分展示和狠抓基本技能训练,找出相同病种不同病历的共同点(如脊髓损伤和偏瘫病人就是好的例子)并且可以普外科医生专题学习法,针对一种病,从康复评定、治疗再到评定,系统的结合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康复骨科护理实习小结,勤学好问、举一反三,还可以写好实习日记和科室小结。省立医院血管外科治疗师的一对一训练给了学习中工作,工作中求进步的护理实习小结。医院的图书馆的专业书籍和资料给我提供了良好的北京天坛医院脑外科场所和求知的平台,而我则应该充分利用资源,学会善于把握。

天天帮我动手动脚难道不累吗?对着他笑笑,2具备康复治疗师应有的素质。经常会有病人问我康复医生跟临床医生真不一样。心里想:和临床医生的目标是一样的爱因斯坦说过:热爱是最好的老师”这点在医院康复治疗师的身上得到很好的体现。所以首要的要热爱自己的专业,每一次康复部的业务学习基本上都是满满的治疗师的提问和授课都说明他那种虚心求学的态度,严谨的工作作风和求是科学态度。都是值得我学习和去做的8个月里我没看到有一个治疗师上班迟到早退的治疗病人时一个接一个,认真对待,还要给我讲知识,充分体现了勇于吃苦的精神和良好的思想品质。

大部分都是比较差的尤其是scihicva烧伤的病人,3学会能够解决问题的能力。实习中我拥有实习生和医生的双重身份。对于医院病人的现状和预后。都存在着心理问题,而医院的病人以青壮年居多,还会把我当成好朋友,说些心里话。面对这些患者,要清楚自己处于一个怎样的位置,将如何回答他回答他以后特会有什么想法,将给他带来什么样的问题,好是坏?却值得我去思考,说话就要负责任。这是做医生的原则。因此,老师的教导下和自己的切身体会,一定要学会善于察颜观色,与病人的交流能力和处于突发事故或情况的应急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更应该懂得这方面的知识、法律法规等。如工伤病人咨询工伤认知和赔偿等问题。说明要学会正确处理好医患关系,使患者得到最大的康复。

工伤康复医院是全国第一家专科康复医院,4勇于尝试和创新。一个大胆的尝试而且获得成功,这就是好比我工作中创新,去尝试用新的方法去治疗病人,当然这是经验积累和通过理论的结果,这种方法对患者没有副作用和负面影响。年青人正值创业和学习能力的高峰阶段。应该抓好专业基本功,理论联系实践,结合现状,提高科研能力和技术水平。

将坚持不懈地去理解,需要总结的还有很多。去学会,实习结束,意味着步入社会的开始。今后的日子里,会以这次实习经验来完善自身,做好今后的工作。

护理实习报告二

严格遵守医院规章制度,实习过程中。认真履行实习护士职责,以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严格要求自己,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关心病人,不迟到不早退,踏实工作,努力做到护理工作规范化,技能服务优质化,基础护理灵活化,爱心活动经常化,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做到理论学习有计划,有重点,护理工作有措施,有记录,实习期间,始终以“爱心,细心,耐心”为基本,努力做到眼勤,手勤,脚勤,嘴勤”树立“以人为本”人性化服务理念“急患者所急,想患者所想,使患者健康,让患者满意”.全心全意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树立了良好的医德医风。实习工作中,本人严格遵守科室制度,按时参加护理查房,熟悉病人病情,规范熟练进行各项基础护理操作及专科护理操作,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和无菌原则。发现问题能认真分析,及时解决,对科室的急,危,老,重患者,能迅速熟悉病情并做出应对,护理工作中,一丝不苟,有条不紊,得到患者的信赖和好评。

来到医院进行为期月的实习。实习是一名护士走上工作岗位一个至关重要的经历,年月。对以后的工作至关重要。

根据护理部的精心安排,医院实习的这段时间里。分别外科、内科、妇产科、急诊、手术室等科室进行轮转实习。

康复专业实习自我总结范文8

[关键词]声带息肉;术前;术后;护理

康复医学是一门诞生于20世纪40年代的新兴学科。它的任务包括对残疾和功能障碍的预防、诊断评估、治疗和处理,以便使伤病员和残疾人能尽量恢复生理上、心理上、职业上和社会生活上的功能或能力,促进融入社会,改善生活质量。世界卫生组织把康复与保健、预防、治疗并列,作为人类医疗卫生事业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

自康复医学引入我国20多年来,康复医学人才的培养逐渐受到关注和重视。讫今,全国已有20多所院校成立了康复医学系,开设了康复治疗专业本科及研究生学历教育,百余所高等院校开设了康复治疗专业。但与快速增长的社会需求相比,尚存在较大差距,康复治疗专业人才的培养亟待加强,为此我校在2004年率先开设康复治疗技术赚业,特别重视康复实践教学,切实培养技能型人才,以满足社会对康复人才奇缺的需求。

1首先是培养目标的定位

培养目标是人才的成长方向和规格,是教育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宿,是确定学制、教学计划,课程,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活动和评估教育质量的依据。【1】高等卫生职业院校康复治疗专业是培养掌握康复医学的基本理论和专业技能,毕业后能够在各级康复机构,保健康复机构和老年看护机构的康复治疗技术岗位从事康复治疗技术和康复保健的高等技术应用性康复治疗专门人才。【2】

1.1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把握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我国目前的康复发展现状突出表现在:康复治疗人才队伍数量不足,整体素质以及工作能力有待提高,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人力基础还十分薄弱,康复教育人才培养的数量、模式、知识结构、综合职业能力还不能完全适应和满足社会需求。【3】

1.2以康复治疗技术职业岗位需求,构建人才培养目标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教育培养的是康复治疗师(PT治疗师、OT治疗师),而不是康复医师,所以此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和职业道德,并具有一定发展潜力,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专业培养的是康复治疗师,应紧紧围绕各种康复治疗技术及康复训练方法制定教学计划,重点加强实践教学。

2其次是教学方法的改进

2.1把握专业需求的特殊性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是一个理论性和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一个合格的康复治疗师不但要有广博的康复知识,还需要有系统、扎实、熟练的康复操作技能与技巧。因此我们教研室特别重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除强调理论与实践,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将能力培养贯穿教学过程外,特别增加了实践教学的时间和基础课程实训、专业课程实训和专业综合能力实训的项目。

2.2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创新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教育教学中最突出的特点是实践与能力的培养,即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临床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4】在康复治疗技术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教研室运用引导式、启发式、互动式等多种教学方法,改变过去单向传输的教学方法和模式,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积极的思考,激发学生潜能,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2.3多媒体教学和网络课堂的应用

众所周知多媒体教学的优点已经作为当前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模式。我校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理论课教学全部采用多媒体课件的形式以及录像教学配合适当的板书等手段进行授课,其中有关康复治疗过程的动态图画能够特别提高同学们的听课积极性。

2.4模拟患者教学的应用

学生之间彼此扮演治疗师与患者的不同角色,可以相互之间反复手法训练操作,直到熟练为止。此教学方法应用的优点在于学生可以出错,但却不会构成危害。手法训练过程中,指导教师发现错误可以迅速纠正错误;有利于增强记忆,避免下次再犯同类错误,对于到临床见习、实习起到非常有益的帮助作用。

2.5康复科室临床见习

临床见习是一项系统工程,对于医学生的能力培养起到很大的影响作用,临床见习是学生接触临床的起点,是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重要环节,是由学生到治疗师角色转变的第一步。学生在带教治疗师的指导下通过接触病人、病例,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为毕业实习奠定很好的基础。

3毕业实习

毕业实习是医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现实、走向工作岗位的桥梁阶段。毕业实习的质量和效果直接影响到学生毕业后的学习能力、工作能力。在学生的毕业实习中我们尤其注重加强康复各个学科病历的书写能力培养和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让学生有更多的实践操作机会。

综上所述是我们康复教研室五年来关于对学生实践教学过程中的经验总结,通过五年来的教学实践证明:但我们也深感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任然任重而道远,我们郑州澍青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相关医学系康复教研室全体同志将继续不断地实践与探索,努力创新,开拓进取。

参考文献:

[1]张凤仁.康复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2,8(3):184-185.

[2]王玉龙.康复治疗师教育体质的探讨[J].中国临床康复,2002,6(5):742.

康复专业实习自我总结范文9

关键词:实验教学;模拟临床;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1-0143-03

康复服务业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也是国家“十二五”规划的重大事项,最近国家领导人又在多个重要会议上都重申、强调康复服务在国家卫生事业、养老事业中的作用。因此,我们对接国家战略和社会需求,定位运动康复专业的发展方向为面向临床医疗及社会康复服务。运动康复是物理治疗学中的主要内容,我院运动康复专业是培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为损伤、疾病、衰老和先天性残疾者进行康复治疗服务。该专业的重要特征是理论知识广泛,需要扎实的技能操作本领,并要求学生掌握与病伤者沟通交流的技巧,这样才能培养成为合格的康复治疗师。正因为这样,就对康复治疗教学尤其是实验教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坚持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巩固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为重点,通过实验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科学精神[1]。实验教学改革要以提高学生的“认知、技能、创新”能力为着力点,整合实验教学内容,优化实验课程体系,开设设计性实验及创新性实验,逐步形成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验教学体系[2]。运动康复治疗实验教学内容广泛,技术技能繁多,实验教学学时相对不足,教师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清晰、明确地教学,展示各种技术技能,使学生的动手操作有重点、易上手,并直接与临床康复实际相结合成为我们实验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教学内容是核心,教学方式是形式,形式为内容服务,好的内容要用好的形式去实现[3]。为此,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探索“构建运动康复虚拟临床实践教学模式”,并逐渐应用于教学实践,观察教学效果。

一、教学模拟临床实践模式的构建

1.筛选确定并开展量化实验教学改革的核心专业课程。《针灸学》、《推拿》、《急救技术》、《物理因子治疗学》、《运动康复治疗技术》、《运动损伤康复》、《心肺疾病康复治疗》和《神经系统疾病康复治疗》等纳入其中。这些课程是在学习基础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注重理论指导的实践技能操作性很强的核心专业课程。

2.客观量化实验教学模拟临床实践模式。①模拟临床实践的量化方案。依据实验教学中各个实验技术的理论、方法、操作、临床需求和注意事项,建立各个技术分点的操作规范和量化方案。量化内容包括实验技术、理论背景、沟通能力三个主要部分,总分为100分。实验技术占50~60分,理论背景占20~30分,沟通能力20分。再将各个部分细分,如实验技术分为操作者(治疗师)(5分)、受试者(患者)(5分)、操作要点(30分)、治疗处方(FITT,20分)、功能(5分)等;理论背景包括解剖定位(5~10分)、操作的生理病理基础(5~10分)、结果评价解释(5~10分)等;沟通能力包括向受试者交代(5分)、操作引导(5分)、互动与反馈(10分)等。之后教师应用该方法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评定。②模拟临床实践量化考核信度检验。在《神经系统疾病康复治疗》实验课的脊髓损伤康复功能评定(ASIA评分)中对此量化教学与评价进行了信度检验:两名教师根据事先确定的各个点及给分标准,背对背同时评价同一操作学生的成绩。以2010级和2011级学生为例对其实验成绩进行评估,结果误差在5%~10%之内,见表1。这说明这种量化评价方法比较客观,便于教学交流。

在《运动康复治疗技术》课程《徒手肌力评定》和《关节松动术》实验课结课单项技术考核中应用该量化考核方法,带教教师和一名学生分别对2010级每一位考生进行测评,所得结果极为相近,相差约1%~5%,见表2。这表明学生能够据此客观地了解每项考核内容反映出的实验实质内容,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实践。这种考核评价方法也便于同学们互评。

3.案例模拟临床康复治疗实践,强化培养学生的临床综合实践能力。增设临床病例分析与实践模拟,建立临床案例康复治疗模拟教学范式,锻炼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和实践技术的能力,推动其在学校学习期间逐步建立临床思维,学有所用,有的放矢,为学生走向临床做铺垫。几年来,我们收集整理了近30个临床康复治疗典型病例,以问题形式提问并操作。在教学设计时,特别注重病例的选择和讨论提纲的制定,把握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先进性[4]。案例涉及常见的各类康复病种,包括神经损伤与疾病、运动损伤、骨关节疾病、代谢性疾病和心肺疾病等。以病例为基础的学习可以充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已在欧美国家的许多医学院校相继使用并显示出良好的效果[5]。每个病例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别模拟患者、治疗师,从疾病的诊断、功能评估、治疗方案的制订、实施以及与病患交流等临床环节反复练习,进一步强化训练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技能服务患者的临床意识,促进其快速适应临床康复治疗的实践。

二、教学模拟临床实践模式的预期成果

1.解决单纯理论教学中实际存在的问题。教师有非常明确的教学点,这样的实验技术传授、演示和理论辅导,使学生能容易地学习、掌握技术关键,并能思考和巩固学习理论基础,易学易记,还可促进对该技术的掌握和加深理论学习;使实验教学评价更加客观真实、标准规范,可以多个教师同时进行,横向可比;将操作者与受试者沟通能力纳入考核量化内容,使各个实验技术学习直接面向临床,更容易移行到临床实际中,促进在实习实践阶段更容易适应。

2.培养康复治疗临床综合实践能力。目前国内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在教学方法上采用“病例设问―讲授点拨―讨论总结”三段式教学法已经形成趋势[6]。而我专业的实验教学改革,系统地将运动康复专业课中主要课程的实验教学技术按照“实验技术、相关理论知识、临床沟通能力”三个主要部分细化为百分法评分,实现了实验教学量化、标准化、规范化和客观化,有利于深化课程教学、学术交流和应用性专门人才的培养。针对临床康复实践中的典型案例,以问题的形式将每个疾病中需要掌握的知识点、要点、关键点等一一列出,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反复练习实践,形成临床案例康复治疗模拟形式。

3.在实验教学改革实践中进一步促进康复治疗师或康复医师和教师的“双师型”教学团队的建设。师资队伍培养和教学基地建设是搞好教学的基本条件。模拟临床康复治疗技术量化操作与评价方法,可促进教师仔细认真思考各个实验教学的理论点、方法点和技术点,促进教师加强学习和研究,使实验教学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而“动”,跟着专业结构调整升级而“走”,围绕人才需要而“转”,适应社会和市场需求而“变”。派出青年教师到临床专题进修学习,参加专题康复讲习班、研修班,进一步巩固专业知识和临床实践技能,了解临床康复实际需求和发展动态。同时鼓励教师积极报考康复治疗师和康复医师职业资格考试,建设“双师型”的教学团队,以适应专业建设发展的需求。积极鼓励专业教师辅导学生进行研究立项和带领学生搞学术研究,在研究中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提升专业教学水平。

本研究的局限在于该实验课程改革刚刚开始两年,处在课程设计和实践的探索阶段,尚未对试验结果进行调研总结。我们预计在实施三年后,经过调查问卷和技能比赛等方式来观察实验教学改革的实施效果。

三、结语

康复治疗技术模拟临床实践实验教学模式的构建,进一步完善了课程教学,有益于提升学生的临床综合实践应用能力和培养高质量、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实现。预期教学成果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毕业生适应社会需求、服务社会以及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很有帮助。

致谢:在此感谢王佩芸、刘洵、吕尤焱、傅涛老师参与本文创作。

参考文献:

[1]梁栋梁,李平法.CBL教学法在急救医学教学中的应用[J].吉林医学,2011,32(20):4284-4285.

[2]张伯礼,于越.实施教改工程 以质量立校[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05):50-51.

[3]杨立元.以科研促教改,积极创建优质精品课程[J].唐山学院学报,2011,24(2):97-99.

[4]张文玲,冯晓,刘艳林.PBL教学法教学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8):116.

[5]凌春华.CBL教学法在内科学教学中的应用体会[J].科技教育创新,2012,(19):144

康复专业实习自我总结范文10

本文作者:周蜜娟作者单位:自贡仁济医学中心

加强操作技能训练

康复技术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中职教育所培养的人才正是顺应了这个市场需求,即培养技能应用型人才。要求学生在学制所规定的时间内学到必需的实用知识,掌握够用的职业技能,为今后从业打下基础[4]。为了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我校采取了以下措施:(1)开放实训室,专业课教师跟踪辅导,充分利用实训室设备,让学生反复练习,定期开展康复治疗操作技能竞赛活动;(2)将技能操作考核纳入期末总评分中,促使学生主动练习,提高操作的准确性和熟练性;(3)充分利用本中心的资源优势,分批次安排学生到医院见习,增强学生实践技能,具备就业竞争优势。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直接关系到康复技术专业教育的质量和发展前景。由于我中心由医院和学校构成,康复科与教研室相合并,所以在教学上有其特殊性,教师均为医院康复科的临床医生,他们教学经验不足,所以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使我中心人员成为优秀的“双师型”人才。

1提高教学水平

一方面,我中心康复科临床医生担任教师的时间相对较短,很多方面还要向其他教研室教师学习,通过老带新,集体备课,交叉听课,学习他人的课堂管理、教学流程等,积累教学经验;另一方面,我们通过加强与香港“站起来”组织、“川港康复中心”的合作与交流,进一步学习香港康复医学及康复教育的先进经验,探索适合本教研室的教学途径。

2定期进修学习

有计划派教师外出进修,参加各级各类康复技术专业学术会议,了解国内外康复医学的前沿发展动态,掌握新的康复医学理论和康复技术。只有不断更新专业知识,丰富临床经验,才能拓宽课堂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3鼓励创新

书本上的知识固然重要,但在实际临床应用中,更应鼓励创新。我教研室教师注重当前临床康复技术与课本上的康复知识的比较,对有冲突的和有分歧的,或者有个人见解的部分,及时通过科研、实验、讨论等方式找到真理,并做相应的创新。目前康复技术专业在我校开设的时间还较短,但我中心医校一体,康复科与教研室合并,“双师”结构教学团队模式在实际的教学中有其明显优势。当然还存在诸多不足,需要不断探索、完善和改革创新,逐步形成具有中职教育特色的教学模式,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康复人才。

康复专业实习自我总结范文11

关键词:康复机能评定;精品课程;康复治疗技术

20世纪九十年代全国各高等院校的“粗放型办学模式”忽视了教学质量和内涵建设,使得高校整体教学质量走下坡路。为此,教育部于2003年初下达了《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在全国高等院校全面启动精品课程建设工作,旨在从教学质量的内涵出发,促进教学观念的转变,深化教学体系、内容和方法的改革,推动各高校向“集约型办学模式”的转变。职业院校的发展也同样走过了快速倍增阶段,占地面积、建筑面积、设备总值、在校学生数都有了数倍的增长,教学质量或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度却非但没有提升反而有所下降,这虽与高校扩招导致职业教育生源质量下降有关,更多的与管理者的发展理念密不可分。

近几年我校的招生规模已经进入扩招后的相对稳定阶段,基础硬件投入已基本到位,校领导已将工作重点放到提升教学质量和加强内涵建设方面,并于2007年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管理办法推动精品课程建设工作,作者本人主持的《康复机能评定》于2008年立项为校级精品课程,2010年申报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精品课程并立项。在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随着向建设目标的迈进,我校年轻的高职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建设也随之上了新的台阶,在2009年底江苏省专业建设水平评估中得到专家的一致认可,2010年该专业被评为市级示范专业。总结精品课程建设对专业发展的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一流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关键

为了达到实用性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专业教师不仅要有深厚的专业理论知识,还必须具备临床一线的规范性操作技能。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一方面注重本校专业教师的引进和培养,对新引进的教师以“师徒结队”的形式加快她们向专业教师角色的转变提高职教水平,并要求专业教师利用寒暑假到临床进行专业实践,每年不得少于两个月,同时广集省内乃至国内先进技术培训送专业教师出去学习;另一方面聘请临床实践经验丰富、学历层次较高的临床教师走进课堂,参与教研活动,熟悉该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并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和修订。通过专业教师下临床和临床教师进课堂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教学与临床接轨。

通过几年的努力,学历层次较高、结构合理的“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以及相对稳定、熟悉职业教育的临床教师退伍已经组建。目前该专业教师中研究生学历占到65%,还有一位教师硕士在读,“双师型”教师达到100%,副教授占33%、讲师占50%;外聘教师占专业教师的50%,且均来自三级甲等医院康复科室。

二、一流的教学内容是保障教学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

我校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为五年制高职,从学制、生源和培养目标上都与本科和三年制高职教育存在这诸多不同,因此教学内容必然存在差异。首先,我校招收应届初中毕业生,在五年的职业教育过程中必须完成部分应该在高中阶段完成的基础文化课学习,且学时不得少于总学时的40%;其次,没有经过高中阶段学习的学生,在学习习惯、学习方法、领悟和接受能力方面都存在不足,但模仿能力、动手能力、课堂活跃又是他们的优点;另外,虽然前三届毕业生较多地进入了三级医疗机构,但我校培养的学生主要就业岗位是一级和二级医疗机构中的康复治疗师岗位。介于以上特点,我校该专业的教学内容绝不能是简单的本科压缩和三年制高职的扩充。

为此,我们对康复治疗师的职业岗位进行调研,对专业技能进行分解,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归纳,对工作过程进行分析;同时“多元”地聘请临床专家、职业教育专家和专业教师共同研讨制订、修订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本着“够用、实用、适用”的原则,即基础理论以必须、够用为度,职业技能强调针对性和实用性,同时基础理论和职业技能必须满足国家执业资格考试的要求,明确了贴近临床岗位和反应专业发展的教学内容,为保障教学质量、达成培养目标的奠定基础。

在明确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我们还对这些教学内容进行相应的整合和序化。如《康复机能评定》我们通过整合采用模块化教学,将关节活动度测量、肌力评定、肌张力评定、步态分析、耐力评定等整合为运动功能评定模块。此外,打破以往按照教材编排顺序进行授课的传统,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对授课内容进行序化。

如上肢关节活动度测量的章节中,各版本《康复机能评定》教材的排列顺序是先肩关节、然后肘关节、再为腕关节,即按照解剖位置关系进行编排,但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对肩关节活动度测量的掌握难度最大,究其原因是这样的教学次序不符合学生从易到难的认知发展规律,在专业教师和临床教师充分研讨的基础上对该部分教学内容进行重新排序,即首先学习肘关节(单轴关节)活动度测量,然后进行腕关节(双轴关节)活动度测量,经过教师的示教、指导、修正掌握了肘关节和腕关节活动度测量的基础再启发学生探索地完成肩关节(三轴关节)活动度测量,这种序化不仅便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同时培养探索精神,让学生更容易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就感,激发学习兴趣。

三、一流的教学方法和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渠道

在职业教育改革的过程中,提高教学质量,培养满足职业岗位需求的人才成为职业教育的最终目标。广大职教人发现欲达成培养目标,传统的“知识传授”教学模式受到巨大的挑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融“教―学―做―评”一体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很好地将理论知识的学习与专业技能的掌握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符合职业教育中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指导思想。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下我们沿用了“知识传授”教学模式中经典的讲授教学方法,只不过讲授的对象不仅是教师还有学生;此外,更多地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PBL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情景教学法、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教无定法,不同的教学内容适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方法的选择以提升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获取新知识和知识运用的能力为原则。

在《康复机能评定》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专业教师与临床教师共同探讨如何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如关节活动度测量的教学,以上肢大关节活动度测量为例:

首先,课前将教师精心设计的学案下发给每位学生,采用PBL教学法即以提出问题的方式帮助学生回顾已学的基础知识,如上肢关节的组成、关节类型、运动轴等,并对将要学习的内容进行自学;其次,在教学过程中首先演示肘关节活动度测量规范性操作流程,在此基础上采用小组讨论和任务驱动教学法让学生尝试完成腕关节活动度测量,然后在教师的点拨、启发下完成肩关节活动度测量;最后采用角色扮演教学法进行各小组的成果展示,同时进行学生自评、同学互评、组间评价和教师评价,在教师评价过程中将规范性操作再次进行示范和强化,强调其中的注意事项,引出相关理论知识;课后要求学生完成学案中的自我评价内容。这样改变以往先单纯讲授理论知识,实践课上再示教和练习相对单一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技能练习过程中逐渐感悟理论知识,再学会用理论知识指导实践,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运用知识,实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现代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不断丰富着现代化教学手段,现代化教学手段服务于现代化的职业教育,成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不可或缺的手段。一方面,该专业所有专业教师和临床教师均能够根据授课内容制作内容丰富、图文并茂的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中应用课件展示图谱、总结归纳表格和授课内容相关的视频资料,图谱和视频资料不仅形象、生动,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另一方面,结合学生对网络熟悉、兴趣浓厚的特点,在《康复机能评定》精品课程网络平台上,利用网络进行资料收集、自我测验、作业提交等自主学习,同时与教师进行互动,让学生与教师的交流延伸到课堂以外,学生还可以通过点播视频和课件来回顾课堂教学内容。

四、一流的教材是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载体

在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立体化教材是专业教师对现代职教理念和“理―实一体”教学模式进行剖析和再认识的产物。传统教学模式中的教材就是纯粹的一本书,在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并重的“理―实一体”教学模式中势必要打破这种局面。

首先,组织专业教师编写模块化教学的校本教材;其次,针对实践技能教学编写了实践指导和各项实践技能的考核标准;此外,根据不同的教学项目编写学案,指导学生温故知新、课前自主学习和课后自我评价。伴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应用,我们将教师精心制作的多媒体教学课件、视频资料和网络资源通过精品课程网络平台提供给学生,由此初步形成了系统化设计与多种形式有机结合的立体化教材,将学生从枯燥、单纯的文字教材中解放出来,更加形象、生动、直观地了解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五、一流的实训基地建设是实现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保障

校内实验实训场所是创造良好实践教学环境的基础,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实践技能的重要保证,也是实现学生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及理性认识再深化的有效载体,是达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我校康复实训中心的建立聚集了行业专家、职教专家和专业教师的智慧,本着贴近实际临床工作岗位、满足学生技能培养、加强学生职业道德规范教育为原则,营造融行业文化、企业文化、专业文化及校园文化一体的文化氛围,配备与三级医院无缝接轨的先进设备,创设与临床实际工作岗位零距离的情景。在康复实训中心,不仅满足了专业课程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使学生获得了该专业必备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同时加快了学生进入临床实际工作岗位时角色的转变。

校外实训基地的技能训练是将校内实训基地在模拟患者训练过程中获得的专业技能移行为临床实际工作岗位技能的重要环节。因此,我们加强了与医院和社区康复中心的合作,签订了“校―院”和“校―区”合作协议,由行业专家和专业教师共同探讨实践教学实施方案,明确各阶段实践教学目标和任务、指定各阶段负责实践教学的人员,实现了实践教学体系的三个环节,即校内实训基地的模拟仿真训练、社区和医院的阶段性集中见习、医院和社区的毕业实习的贯通,并环环紧扣,最终达到高素质应用性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的。

我校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实习生和毕业生得到了实习医院和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在2011年首届全国康复治疗技术专业职业技能竞赛中,我校获得了四个“一等奖”、两个“二等奖”、五个“三等奖”和“团体二等奖”第一名的佳绩,赢得了省内和国内专家的一致认可和好评。

【参考文献】

[1]孙莹,郝加虎,陶芳标,朱鹏,黄锟,王君.《以精品课程建设为契机全面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年第2期:(15-16).

康复专业实习自我总结范文12

关键词 言语康复治疗学;沟通能力;案例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18-0062-03

Abstract Communication ability defectiveness has become the out-standing problem, which the speech rehabilitation professional stu-dents are faced with, lack of professional communication skills in thefuture practical work are increasingly prominent. In order to solvethis problem, the article preliminarily discusses the skills of commu-nication and ways of implementation that suiting for students at the speech rehabilitation therapeutic majors.

Key words speech rehabilitation therapeutic; communication skills; case method of instruction

我国言语康复治疗专业教育起步较晚,国内的言语专业治疗师缺乏明显,而且在实际工作中专业沟通技巧缺乏的问题日益突出,已经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工作效率及失语病人的治疗效果。据中华医院管理学会维权协会的调查表明,当前49.5%的医疗纠纷是由于服务态度不好、医患沟通不足造成的[1-2]。对于失语这一特殊群体(全国有近260万成人患者,尚不包括新发的成人失语患者与儿童言语障碍患者[3]),治疗师或特教教师用于治疗的主要方式是口语的交流即语言训练,这种交流还存在于治疗师与患者家属及康复治疗机构的治疗团队之间,一个沟通环节出现问题,可能会影响整个治疗。

良好的沟通方式与交流技巧不仅可以缓解患者内心的顾虑,使患者身心放松[4],增强患者康复的信心,更重要的是能让患者更好地配合治疗师进行有效的治疗。本文将初步探讨适合言语康复治疗学专业学生的沟通能力培养方式与实施途径。

1 一般资料

选取13年入校的言语康复治疗学专业的新生46人作为研究对象,在开学后安排一次去医院见习时,填答沟通行为问卷一,给予评估并记录分数;请带教教师根据学生表

现,填答沟通能力问卷二给予评估[5],并记录分数及评估者。同时请与学生交流的患者和家属根据学生表现给予满意度评分,记录分数。以上分数予以保留。在为期两年的在校学习期间,对相关沟通能力的培养给予干预措施;进入顶岗实习前再次安排学生去医院见习,对上述方法进行评估,对比前后两次评估结果。

沟通行为问卷一

以下是一些实习生在临床实习前和实习中经常遇到的情形和问题,请在符合您感受的选项上打“々”,并写下您相应的想法。

1)与同组实习同学之间沟通存在的问题有哪些?

2)与自己的带教老师沟通存在的问题有哪些?

3)与科室其他老师沟通存在的问题有哪些?

4)与病人沟通存在的问题有哪些?

5)与病人沟通存在问题,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6)与家属沟通存在的问题有哪些?

7)与医生沟通存在的问题有哪些?

8)总体上,我认为自己的沟通能力如何?

沟通能力问卷二

以下是一些学生在治疗性工作前和工作中经常遇到的情形和问题,请在符合您感受的选项上打“V”。

1 交谈前能通过阅读病历、询问其他健康服务人员等方式,全面了解患者的有关情况。

赞同 同意 不确定 不同意

2 治疗性会谈前能事先确定明确的交谈目的,拟定交流提纲。

赞同 同意 不确定 不同意

3 选择的交流时间适合患者当时的生理、心理等需求。

赞同 同意 不确定 不同意

4 衣着整洁、得体,恰当称呼患者(如不叫患者的床号)。

赞同 同意 不确定 不同意

5 热情接待患者,态度和蔼可亲,并向患者主动介绍自己。

赞同 同意 不确定 不同意

6 治疗性会谈时会向患者介绍会谈目的和大致需要的时间。

赞同 同意 不确定 不同意

7 能运用恰当的方法,如幽默等,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

赞同 同意 不确定 不同意

8 交谈前能帮助患者采取舒适的。

赞同 同意 不确定 不同意

9 从患者感兴趣的话题入手进行交谈。

赞同 同意 不确定 不同意

10 使用开放性的提问方式(即不预先给出固定答案,让患者自由地说出自己的情况和想法)。

赞同 同意 不确定 不同意

11 交谈时与患者保持面对面的姿势,交谈时与患者保持合适的距离(即个人距离50 cm左右)。

赞同 同意 不确定 不同意

12 与患者保持恰当的目光接触,全神贯注地倾听。

赞同 同意 不确定 不同意

13 注意观察病人的语言及非语言行为(如注意患者的弦外之音、面部表情、动作等)。

赞同 同意 不确定 不同意

14 运用恰当的语言及非语言行为做出反应(如说鼓励、肯定的话,点头、微笑等)。

赞同 同意 不确定 不同意

15 能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避免使用专业术语)。

赞同 同意 不确定 不同意

16 运用安慰性的语言,减轻患者的焦虑。

赞同 同意 不确定 不同意

17 注意检查患者的理解是否正确(鼓励患者提问,直接询问患者是否理解,或观察其非语言行为)。

赞同 同意 不确定 不同意

18 给患者机会/时间去表达自己(不打断患者的谈话)。

赞同 同意 不确定 不同意

19 学生能用语言及非语言行为鼓励患者说出其感受及想法。

赞同 同意 不确定 不同意

20 不使用批评、威胁性等阻碍沟通的语言。

赞同 同意 不确定 不同意

21 在交流即将结束时,如患者又提出新的问题,能恰当地处理(如预约下次会谈时间等)。

赞同 同意 不确定 不同意

22 按时结束会谈,并在交流结束时对患者表示感谢。

赞同 同意 不确定 不同意

2 方法

干预措施

1)开设人文课程。国外沟通作为培训的基本要素,早在护理教育系统根深蒂固[6],国内医学专业除护理外,关于沟通的技巧的相关课程很少,护士的沟通培训也存在缺乏沟通技能培训、缺乏沟通教育相关的参考依据和规范[7]。目前部分护理院校虽然开设了人际沟通学课程,在这些课程的基础上,针对言语康复治疗学专业学生增开人文课程,以选修的形式开设,8~16个课时数不等,要求包括“人际沟通”“公共关系学”“现代健康服务”“名医大家谈”“卫生行业职业安全与健康”“现代照护”“健康服务工作人员礼仪”“心理学与生活”“生命健康与法律”“心理康复与调试”等课程,要求学生选修至少6~8门,并要求成绩在优良以上。

2)将沟通能力的训练与专业教学结合。传统的医学教育以重专业为主,在很大程度上对于人文的关注不够。以往的教学,教师是以专业教材为主,以教授专业知识为主,对于沟通能力的培养是忽略的。新的言语专业教学方法就要求不但要针对传授知识这一教学层面,而且要围绕沟通能力培养进行。目前新的教学方法包括以医患沟通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与患者家属互动式教学法、沟通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沟通能力的训练,提高将来的临床实际沟通应用能力。

①以医患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这种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在讲解具体案例时,结合临床工作中出现的医患矛盾问题,综合分析问题原因,提出与沟通相关联问题,探讨解决方案,结合问题再回归课堂实训中,培养学生的实际沟通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培养方法使学生在了解医患问题的同时,沟通能力也在增强,面对问题鼓励学生去主动参与同患者的交流,寻找问题答案,思考后再带着问题相互讨论,询问教师及领域专家。学生在与患者、同学、教师及专家的沟通中,沟通能力逐渐提高。

②与患者家属互动式教学法。言语康复治疗学专业的特点是以语言交流为主要媒介与工具,实现病人的治疗与康复,其中家属的配合是至关重要的环节。教学中采用病例导入教学与学生角色扮演相结合为切入点的教学方法,训练时加大情境模式,加大互动教学方法的力度,病例教学与学生角色扮演相结合[8],给学生提供病例的直观感受。学生可以扮演治疗师和患者家属双重角色,通过角色互换、模拟情境教学等[9],学会换位思考。这样学生就可以站在病人及家属的角度思考和处理问题,提高同情心及人文关怀素质。同时,学生的爱心、责任心能够得到加强,在充分理解病人及家属的感受后,学生的耐心也会有很大程度的提高,这样就为将来的有效沟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提前将扮演病人家属的一般情况、情境作为教学内容设计好,提前布置给学生,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预习,在上课时间采用模拟患者及家属的方式,从接诊病人开始,再到给病人及家属交代进行言语康复治疗的计划、措施及预后。最后,教师进行点评,点评内容包括专业知识的指导及对学生在沟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同学生一起寻找更好的解决办法。

3)举办沟通技巧专业讲座。2年培养中利用始业教育、技能大赛等机会组织关于沟通技巧的专业讲座6次,邀请相关专家进行互动交流。通过互动,教师与学生可以近距离与专家沟通,而且可以就日常沟通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请教,得到专家的指点,师生共同获益、共同提高。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资料采用卡方检验,以P

3 结果

评估结果见表2。学生经过以上课程及教学方法的培养后,再去临床开始实习,再次对学生进行干预后评估,同时请患者及家属对学生表现给予满意度打分。通过以上措施的干预,在整个过程中,言语沟通贯穿全过程,首批学生进行干预后,进行的调查结果发现:学生自我满意度由干预前的18%提高至46%;患者满意度由先前的32%提高至76%;患者家属满意度由以前的26%提高至57%;带教教师对于未进行干预的学生的满意度为37%,而对于干预后的学生满意度达到82%。

4 讨论

调查表明,以上措施对提高言语康复治疗学专业学生沟通能力有很好的帮助,对今后治疗工作的顺利开展帮助很大,学生获益的同时患者也获益。上述措施,学生自我评价及带教教师均为同一人,结果真实可靠;干预前后,患者及家属虽然为不同的评估者,但是患者家属总体基本情况一致,具有可比性,满意度调查结果客观可信,总体满意度提高,临床工作人员的有效沟通是提高患者满意度的关键因素[10]。

上述措施仅为教学初探,干预措施也会随着学生的表现日益完善合理。随着目前国内医患矛盾的日益增多,沟通能力直接影响护生的从业态度、行为技能、知识水平以及临床问题的解决能力[11],医学生沟通能力的提高对今后工作效果日臻重要,可以用于其他医学专业学生培养上。

参考文献

[1]吴明,唐静,孙颖.实习护生临床沟通能力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J].护理学杂志,2011,26(21):26-28.

[2]王丽英,胡雁,陆箴琦,等.晚期肿瘤患者及家属对生命支持治疗“预先委托”接受度的调查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3):197-200.

[3]王治华,周静,应志国,等.高职言语治疗专业人才培养及课程设置的探讨[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5,30(8):825-827.

[4]刘海娟,吴保平,马素慧,等.浅谈康复治疗学专业学生沟通能力的培养[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3,19(2):199-200.

[5]谢建飞,刘爱忠,周建大,等.护生实习期沟通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J].中南大学学报,2013:49-50.

[6]Suzanne R, Les Gallo-S. The rapeutic communication skills and student nurses in the clinical setting[J].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Nursing,2011(6):2-8.

[7]Ann M, Kathryn T, DeMonica L. Foreign-Bom Nursing Students in the United States: A Literature Review[J].J Prof Nurs,2012,28(5):297-305.

[8]马素慧,刘海娟,窦娜,等.康复治疗学专业教学中多元化教学方法浅析[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0,25(3):259-260.

[9]Carol A, Ashley K, Tracy L J. Human Patient Simulation Manikins and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Use in Australian Schools of Nursing: Across-Sectional Svirvey[J].Comical Simulation in Nursing,2011,7(6):219-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