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中西方文化论文

中西方文化论文

时间:2023-02-02 21:47:14

中西方文化论文

中西方文化论文范文1

1.中西方体育文化哲学观的差异

东方文化领域内的大多数民族注重在运动中修身养性,由此形成的体育文化往往将伦理道德视为重点,强调人文精神和人本思想,重文轻武,崇尚中庸之道。其中,尤以中华民族的传统体育为典型代表,它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上,发展出以宗法体制为背景,以儒、道思想为核心的文化精神。中国古代的哲学家们提倡人与自然应该处于一种和谐统一的关系之中,因此提出“天人合一”、“身心合一”的哲学观,指的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力图达到身心兼修,阴阳平衡,个人内外的协调统一。这种哲学观一旦与体育活动相结合,就形成了以提高个体内在修养和塑造个体人格为目的的体育文化精神。由于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精神的根本要求是通过锻炼身体以达到心灵的升华,因此可以说,中国传统体育是一种“以心为本”的体育。既然古人从事体育活动主要是为了修身养性、益寿延年,那么就会倾向于选择直观领悟和内在意念修炼的方式而不是诉诸于求助外部力量,更不会通过人与人之间的身体对抗与较量来实现。所以,中国传统体育活动方式表现出鲜明的“自娱性”特点,讲求的是个体通过身心双修,达到内在与外在、形与神的和谐统一,即在体育活动中,不仅要注重养身,而且还要自外而内地养性、养志、养气、养心,强调运动中的身体最终能够达到“精、气、神”浑然一体的境界。即使是要进行体育竞技活动,古人也认为那些体能、速度、技巧等身体机能的较量太浮于表面,高手之间较量的应该是精神境界的高下,包括心智、人格、修养。因此,在中国体育史上,鲜少发展出像西方体育那样竞争性强、对抗激烈的比赛项目,这与西方自古以来崇尚挑战和冒险,追求不断超越人类运动能力极限的体育理念是截然相反的,热爱竞争运动的西方人则在现代社会将这一体育理念明确表述为“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西方传统文化是建立在个人主义的哲学精神基础之上的,其总体特征主要表现为肯定个人自由,支持平等竞争,鼓励个人不断超越自我,突破生理与心理的极限。西方的哲学思想又助长了这种体育竞争意识,激励着他们积极投入到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的竞争和对抗之中。长此以往,“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激烈竞争机制,使西方人逐渐形成意志顽强、个性独立、思想解放、富于进取精神的民族性格。因而他们相信只要经过严格的体育训练,不断提高身体的运动能力,就能在竞争比赛中赢得胜利。与注重身体的内在道德心性修炼,内敛型的东方传统体育不同,西方的哲学传统、民族性格和社会历史进程所孕育的体育文化,是一种注重身体外在能力提高,超越型的体育。这种体育的主要构成部分是在一定规则范围内展开的竞争运动,简言之就是“竞技型体育”,“公平竞争”是其核心要素。体育运动的“竞争”是参与者们凭借自身的体能、速度、灵敏度和柔韧性等素质,以及专门的运动技术技巧和心理能力,在完全发挥的状态下所进行的激烈对抗与冲突。只要双方遵守公平竞争的规则,竞争对抗愈激烈,比赛的精彩程度就愈高,个体的身体潜能就愈被开发,参与者的精神追求也就能够得到越大程度的满足。因此,运动员在体育比赛中总是竭尽所能地追求“更高、更快、更强”。西方以“竞争”为核心的体育运动是一种展现机体能力、意志品质、荣誉感、勇气和斗志的活动,在此过程中个体人格精神亦得到完善与提升。但是,体育竞争的目的毕竟是为了最终的输赢结果,其价值取向是线性的、单向的。现代体育的赛场上,绝大部分项目都是源自西方传统体育系统,例如田径、球类、拳击等无不具有高强度对抗的特征。

2.中西方体育文化价值取向的差异

不同文化领域中哲学思想的比较差异往往导致了体育价值取向的千差万别。如前文所述,中国哲学崇仰“天人合一”的理念,认为天地之间,包括人与自然都是由“气”而成,由“气”而生,因此在对待生命的态度上,中国人追求阴阳调和,中庸节制的养生之道。而西方哲学讲究的是主客体之间的二元对立,在对待生命的态度上,注重对客观对象的征服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在处理与客体的关系上,中国人注重物我合一,西方人注重以科学的方法认知对象;在思维模式上,东方人重直觉顿悟,西方人重抽象思辨;在生活观上,东方人安于现状,知足常乐,西方人富于创新,不惧冒险。以上因素都影响了中国和西方体育文化观中价值取向的选择。中国传统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重视气质、品德、精神的内在修养的体育价值观,而把人的身体视作是三者的载体。道家主张顺应天道、无为而无不为,追求道法自然的人格养成;儒家重视道德伦理和宗法体制,着力于塑造遵从礼法、积极有为的“君子”人格;佛家则主张超凡脱俗,六大皆空,追求心无一物的超脱人格的锤炼。儒、道、释三者可以说都对中国传统体育价值取向产生过重大影响,这也造成了中国传统体育多重的价值取向。在中国体育发展历程中,显而易见的一个特征就是人们往往按照由表及里、由外至内,由形而下的身体活动到形而上的精神修炼这样的运动顺序,实现伦理、自由、超脱等多重人格的造就。因此,中国体育文化并不一味追求身体运动能力的提高,而是以运动的方式达到养“气”的目的,它不仅意味着对身体的养护,更主要体现为心性、人格、道德修为、乃至精神境界的滋养。西方在体育文化的价值取向上与中国完全不同。以西方传统体育的代表古希腊为例,它重视外在的身体更胜于内在的精神。尽管古希腊的运动者也强调身体应与精神相一致,但是他们更认同的是在身体美的基础上实现二者统一。与东方体育的代表中国相比,古希腊人更看重由身体的力量所展现出来的美感,他们的体育理想并不是身体内部无形的道德人格或精神境界,而是血统纯正、体格强壮、身形健美、擅长各种体育运动的身体本身。古希腊人对理想身体的崇拜,无疑对其绘画、雕塑艺术产生过极为重要的影响。而这种注重身体之美的价值取向,直接影响到希腊体育观念的形成。他们以培育理想的身体为目标,创造出许多独特的运动锻炼方式和技巧。可以说,古希腊体育为推动西方体育文化的发展与成熟提供了重要的实践基础。

3.中西方体育文化方法论的差异

中国传统体育注重养生,主张寓“养”于“动”。这是因为按照中国传统文化的理念,人与自然是相辅相成。人们进行身体锻炼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一个不断与自然相互交换的过程,从而排除浊气,汲取真气,最终达到五脏六腑通达顺畅的目的。中国传统体育一直坚持的信念是,人体健康和寿命的决定性因素在于内而不在于外,因此更注重意念的修炼,即使有身体动作,也是简单而徐缓的,人们在掌握这些动作时,往往诉诸于直观顿悟,追求动作的整体效果和内在神韵。概括地说,以静养生,寓“养”于“动”,是东方体育运动的重要特征。由于它以身体的内部活动为主,辅之以外部运动,所以带有肌肉剧烈收缩的动作并不太多,而且在具体的动作设计上讲究缓慢、动静结合,强调“形随神游”、“澄心如镜”、“静悟天机”。这也就是为什么中国本民族的体育文化之中几乎没有产生像西方那样纯粹追求外在身体理想美的运动方法,也没有发展出职业性的比赛,即使有对身体的关注,往往也是为了借此称赞它所体现的内在气质精神。还必须指出的是,中国古代的体育活动虽然源远流长,但是它们主要依附于其他社会活动之中,相互之间未形成紧密的联系,因此也就没有发展出一个相对独立的理论体系和与之相应的方法论。西方人渴望通过体育运动修饰外形,获得强壮的体格和健美的肌肉线条,因而在西方体育文化中,大多数运动项目都需要人体大肌肉群的参与,而且程度非常剧烈。西方体育热衷于通过不同的体育项目对人体的力量、速度、耐力、柔韧等方面进行针对性训练,从而获得人体各部位机能的全面提高。比如在跑步、跳跃、投掷、摔跤、体操等项目的运动中,人们分别锻炼了身体的头颈、手臂、肩胸、腿等部位,进而改善人体的运动水平。同时,西方体育重视对身体结构、运动方法的科学探索,注重对人体解剖和生理机能的研究,在运动方法上遵循力学原理,追求符合人体科学和比赛规范的对抗与竞争。因此,西方体育文化体系有严密的科学理论研究作为基础,有严格的体育运动竞赛规则作为规范,还有运动场地器材设施的精密设计作为支撑,这些都是中国传统的体育文化与其无法相媲美的。

二、中西方比较体育文化共同点

中西方体育文化虽然存在极大的差异,但是也有不少共同点。主要表现在:

1.共同的体育文化基础

西方的体育自古希腊以来,就把追求和平、公正的运动精神作为根本目标。比如古希腊的伊斯利城邦与斯巴达人共同签订的“神圣休战条约”,条约规定处于战争中的各城邦在奥运会举行期间暂时停战,共同参加神圣的奥林匹亚运动会,保证运动会在和平的环境下顺利进行。奥运会的参与者们包括运动员和裁判员在内,比赛前必须到宙斯的神像前宣誓,保证遵守比赛规则,公平地参加各项比赛。古代奥运会所标举的“和平”、“公正”的体育精神,为近现代西方体育事业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近代顾拜旦在古希腊奥运精神的基础上提出“奥林匹克主义”,其核心原则是力求使体育运动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的强有力因素”。“奥林匹克主义”的提出将西方体育引向了维护和平与公正的发展轨道,现代社会这一体育精神在各项赛事和运动会中得到继承与发扬,和平的比赛环境与严格的规则规范确保了每一位选手在平等的条件下展开对决较量。中国本土的传统体育虽然没有像西方体育那样经历由古代奥林匹克向现代奥运会转型的过程,也没有明确将和平、公正作为运动的宗旨,但是在儒、道、释文化的影响下,中国传统体育无时无处不表现出贵“和”与尚“礼”的特点。比如规范武术行为的武德便是源自儒家的“仁、义、礼、智、信”等道德准则,武林的众多流派无不以武德为其宗旨。这种遵守礼法规范/以“和”为贵的原则,实质上与西方体育一直贯彻的“公正”与“和平”原则在精神上颇为契合,所以就像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铸就了西方体育精神一样,东方的伦理思想也构成了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精髓。

2.共同的体育文化理想

现代社会一般是以真、善、美三个方面来评论人格价值的。真、善、美的统一,是最高的人格境界。现代体育以其变化莫测的结局、恢宏的气势、优美的艺术性塑造着人们理想的人格。现代体育的竞技性决定了“公平竞争”是它的灵魂,人们在相同规则的制约下,必须通过自己真实的技艺,才能取得胜利,赢得观众的认可和赞美。现代体育把人生过程常遇到的成功、失败、挫折、艰辛、泪水和欢笑等悲欢离合,融注于短短的瞬间,使人们一次次去经受各种意志的考验、心理的冲击,体验到成功的欢乐和失败的痛苦。它以百折不挠的精神激励人们追求新的希望、新的理想和新的人生。体育还为人类塑造着美,它不仅有像艺术体操、花样游泳、健美操等审美特征很强的项目,而且任何体育项目都蕴含着动作、形体、姿态等美感因素。无论是直接投身于运动过程或是观赏一场体育比赛,人们都会感受到生命跃动的活力,领悟到人生奋斗的快乐,得到美的享受和陶冶。现代体育以其特殊的方式,使人们在运动中得到真、善、美的熏陶,不仅使人们身体健康、充满活力,而且使人善于从生活的各个方面去发现美、欣赏美、享受美,培养出美的情操,塑造出美的心灵,使生活充满情趣,在促进人们身体和精神完美的同时,使人格得到完善。理想人格的塑造一直在中国传统文化建构中居于首要地位。因此,对于在儒、道、释思想互渗互融的文化氛围中逐渐成熟完善的传统体育来说,如何在体育活动中锤炼个体的人格精神,提升内在的道德修养显得尤为重要。中国传统体育的特点就是通过体育活动来启迪心智,教化情操,使身体修养和道德修养二者兼备,共同塑造理想的综合性人格。显然,其塑造方式主要是通过个体的修炼来完成对道德品格的培养,精神境界的升华。在中国传统的体育活动中,无论是武术还是太极,乃至各类养生方式,都是在活动过程中极力实现内与外、德与体的协调与统一,简言之就是既要体现“仁”之精神,又要谨守“德”之原则,还要追求“勇”之品格。因此,中国传统体育的终极理想目标就是通过德体合一、身心兼修的体育活动,塑造融合了儒、道、释理想的综合性人格。

3.共同的体育文化目标

中西方文化论文范文2

关键词: 中西方饮食文化 文化差异 形式和礼仪 观念 结构

一、引言

饮食文化是跨文化交际中非语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饮食与文化紧密相关,不同的民族因其生活地域、气候环境、风俗习惯等因素的影响,而创造出不同的饮食文化。传统的西方文化是畜牧文化和海洋文化,而中国是农耕文化和陆地文化,两种不同的文化反映出人们生活方式的差异,而饮食的差异则深刻透露自身的文化背景。

二、中西用餐形式和礼仪的差异

中国自古以来的礼仪就有以和为贵的思想观念,以和为贵的思想体现在从古至今中国人在开席时都有一家人在一起就餐的观念,体现了中国传统的饮食礼仪。中国人的聚食制延续千年。在中国,任何一个宴席,都是大家团团围坐,共享一席。筵席要用圆桌,从形式上营造团结、礼貌、共趣的气氛。这就是聚食制,聚食制的起源很早,从许多地下文化遗存的发掘可见,古代炊间和聚食的地方是统一的,炊间在住宅的中央,上有天窗出烟,下有篝火,火上安放陶釜、陶鼎,在火上做炊,就食者围火聚食。这种聚食古俗一直延续至后世。美味佳肴放在一桌人的中心,它既是一桌人欣赏、品尝的对象,又是一桌人感情交流的媒介物。这符合中华民族大团圆的普遍心态,反映了中国古典哲学中和的思想。此外,聚食制的长期流传,也是中国重视血缘亲属关系和家族家庭观念在饮食方式上的反映。在西方,由于基督教影响深远,人们将基督教文化中对圣母的虔诚和尊敬延伸至社会生活中,因而形成了尊重女性的社会风尚。法国人赛尔在《西方礼节与习俗》一书中提及“中世纪和文艺复兴的连续影响把妇女置于社交生活的中心地位,使妇女成为受尊重的对象,这是其他文明所没有的”。故而,在西方宴会中,人们将女士优先、尊重妇女作为宴会安排的标准,在安排座位时,先将宾客的性别列出名单,再以此安排具体座位。男女同时赴宴,男士需为女士开门,让女士先行,当主人把女宾客领进大厅时,首先由男主人邀请第一女主宾入席,由男主人为她拉椅子、入座,女主人则同男贵宾最后进入。

三、中西饮食观念的差异

在中国的饮食文化中,对味的追求往往大于对营养的追求,人们在品尝菜肴时,往往会说这盘菜好吃,那道菜不好吃。然而若要进一步问什么叫好吃,为什么好吃,好吃在哪里,恐怕就不容易说清楚了。这说明中国人对饮食追求的是一种难以言传的意境,即使用人们通常所说的色、香、味、形、器把这种境界具体化,恐怕仍很难涵盖其所有意味。在中国,饮食的美性追求显然压倒了理性。这种价值理念的差别构成了中餐过于注重饭菜色、香、味的特点。这种饮食观与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是吻合的。作为东方哲学代表的中国哲学,其显著特点是宏观、直观、模糊及不可捉摸。中国菜的制作方法是调和,最终要调和出一种美好的滋味。这一切讲究的就是分寸,就是整体的配合。它包含了中国哲学丰富的辩证法思想。西方人对待饮食的态度主要坚持其实用性特征,从营养角度出发,重视食物对人体的健康,不追求花样和饭菜的其他功能。他们认为“吃”只是为一个生物的机器加入燃料,保证其正常的工作、生活的运行,只要吃了以后能保持身体健康,抵御病菌的攻击,则其他方面并不讲究。由此可见,饮食在他们心中只是一种维持生命的活动。尤其是在西方国家享有美食之称誉的大国法国,更是追求高质量的营养。法国烹调虽追求美味,但总不忘“营养”这一大前提。在现代西方社会,除了营养的需求外,还十分重视养生,真正做到了以人为本。

四、饮食结构的差异

据西方统计,中国人吃的蔬菜有600多种,是西方的六倍还多。在中国的日常饮食结构中,素菜占据主导位置,而荤菜只有在节假日或者生活水平较高时才进入平常饮食结构中,所以在中国自古就有“菜食”的说法。这种饮食传统,主要与佛教徒的鼓吹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视动物为“生灵”,而认为植物为“无灵”,所以,中国传统文化主张素食主义。西方国家秉承游牧民族、航海民族的文化血统,以渔猎、养殖为生,传统饮食习俗以动物性食料为主,由于西方大多数国家地理位置处于高纬度,有些国家甚至终年积雪,这就造成了西方国家大多数人喜食肉类食物,而且西方人注重营养采取了生熟结合的方式,蔬菜很多时候以前菜沙拉方式出现,饮食结构的不同有时也反映出了各个民族在生活方式和饮食文化方面的不同态度。

五、中西方饮食文化中烹饪的差异

西方烹调遵循的是规范与科学,西方人强调科学与营养,烹饪中处处显示规范与科学。在西方菜谱中,计量都以克计算。这种菜谱似乎是科学的,实际上,这种科学性,也有其弊端,缺乏特色。另外,规范化的烹调甚至要求配料的准备都精确到秒。此外,在西方,一道菜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季节,面对不同的食者,皆为同一味道,毫无变化。中国烹调推崇的是随意与特色,西方人不能理解中国烹调不追求精确的规范化,反而推崇随意性。翻开中国菜谱,常常发现原料的准备量、调料的添加量都是模糊概念。一汤匙、半碗、少许比比皆是,可究竟汤匙、碗有多大,少许是多少,没有具体标准。中国饮食倾向于艺术性。它的特点就是随意性。比如同样一道菜肴,由于地区、作用、等级等不同,可以在操作上做不同的处理。以红烧鱼为例,冬天的色宜深些,口味宜重些,夏天则色和味均清淡些。对于江浙一带的人来说,红烧鱼的调味中可加糖,如面对川湘顾客,则应多放辣。

六、结语

研究跨文化交际中的饮食文化差异将使人们增进相互间的了解,享受不同饮食带来的不同感受,增进文化间的交流、互补与融合,促进人们之间的相互理解和欣赏。笔者相信对中西方国家饮食文化礼仪进行比较,可以增强跨文化交际的意识,从而认识到宽容、理解及尊重文化差异对提高文化交际能力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胡文仲.中英文化习俗比较[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2][德]茨克.跨文化交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中西方文化论文范文3

1.优胜劣汰

船政学堂开近代中国官方与海外合作创办精英教育之先河,突破传统以圣人遗训为主导的价值取向,主讲洋文和造船驾船技艺,校规严苛,奖优罚劣。学堂学制五年,教材悉数来自外国原版,学生入学起就要过语言关,他们从最基础的算数、物理等自然学科开始就要架构与语言学习同步的西方认知体系,考核频繁而严格。学堂规定“:每三个月考试一次,其学有进境考列一等者,赏洋银十元,二等者无赏无罚,三等者记惰一次,两次连考三等者戒责,三次连考三等者斥出。其三次连考一等者,除照章奖赏外,另赏衣料以示鼓舞。”学堂随时淘汰后进生,以首届为例,前后学堂共招生205人,仅72人毕业。但船政毕业生爱国图强,学贯中西,致力于实现中国近代的“海国图梦”。在晚清办学的40余年里,与世界时局相对应的管理机制一直贯穿着船政的育人历程。

2.洋师贤教

优胜劣汰制度不单应用于学生,也适用于教师。在左宗棠的力荐下,船政学堂聘请曾任法国海军上尉的日意格担任正监督兼首席技术指导。他在亲自回国购买设备之际,高薪聘请法籍教学管理人员、教员、技术员和技工,随后又有一批英国专家来华任教。船政学堂采用西方合同的形式明确对洋教习的奖惩条例,使他们成为中国大地上最早的国际合约履约人。洋教习行使责任制和导师制职责,学堂对教工执行绩效考核。对于循循善诱、成绩突出、令学生诚服的外籍教师,学堂予以续聘并授以官禄。对于目无法规、辱虐学生、工作不力的洋教习,学堂果断按规范终止其聘用合同,以儆效尤。在近代化的管理制度下,洋教习不仅有条不紊地教会学生专业的理论与实践,还幽默而直白地与学生进行交流,鼓励年轻人大声说出自己的见解,新奇活泼、知行合一、触类旁通的西式教法激发了学生对新知识的渴望。

二、师夷民生的留学泰西

1.高端深造

“泰西”是明清两朝中国人对西方世界的统称。1877年沈葆桢排除万难,为船政学子创造了留学西洋的机会。留学监督日意格带领30名毕业生抵达欧洲,其中18名前学堂学生前往法国,12名后学堂学生赶赴英国。早在1872年至1875年间,就有120名平均年龄仅12岁的幼童留学美国,他们大多心性稚嫩,很快被万花筒般的国度吸引,全盘美国化。船政留学生年龄大约20岁,有相对成熟的价值判断,外语和专业功底扎实,具备胜任留学任务及成为国家栋梁的充分条件。经过中国首位驻英公使郭嵩焘的争取,严复、萨镇冰等六人获得到当时世界最高海军学府格林尼治皇家海军学院深造的机会,刘步蟾、林泰曾等六人被派往英国舰队见习。留法学生则进入各类高级技术学校、兵工厂和大型船厂,其佼佼者还游历欧洲其他国家。船政先后派遣111人留学泰西,他们触及多个领域,见证并参与最先进的生产方式,成为最早用旷达的国际视野推动中国近代化的群体。

2.关注社会

1877年,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阐述“:军舰不仅是大工业的产物,更是大工业时代的缩影。”与之不谋而合的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向欧洲派遣的留学生在学习军舰制造和驾驶的同时,也在细致体察大工业背景下的当地思想和民俗。严复早在1878年就完成手记《沤舸纪经》,分析成就英法富强的社会根源,他还常与郭嵩焘探讨中国落后的症结,比如严复提到“西方人筋骨皆强,中国不能”,其原因在于西方国家重视体质锻炼,中国学生只关注学习,通过借鉴西方教育之长,可以改良中国人的身体素质。魏翰在法国学习造船之余还研读了西方人文科学,成为中国首位欧洲法学博士。陈季同在巴黎自由政治学堂深造期间被举荐到驻法公使馆任职,他将自己耳濡目染的东西方文明进行淘洗和沉淀,用飞扬的才情和独特的风采宣传祖国,让欧洲全新认识中国人。

三、传播思想的创刊译作

1.西学救民

学成归国的船政学生不局限于军事救国,还为政治改良和国民启蒙作出了卓越贡献。甲午战争后,他们中的幸存者满腔愤懑地意识到,中国与日本几乎同时开始近代化军备建设“,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也发端于同一年代,清政府惨败的原因在于没有从根本上改革思想,几十年来的“中体西用”已不能满足改写大清命运的需要。严复兴办《国闻报》,强调平等,普及新知,主推以民智、民力、民德为核心的“三民主义”,翻译《天演论》、《法意》、《原强》等著作,逐渐形成“严译西学体系”,向国人宣传西方哲学、政治学和社会学。罗丰禄的译作《海外名贤事略》以西洋格致为体,服务于中国的外交事务。为了广开民智,船政学堂法语教师王寿昌口译名著《茶花女》,国文精妙的学者林纾整理篇章。一经出版,茶花女为爱执着、无畏世俗的西方凄美故事就风行海内,深深感动了东方读者,这部第一次由中国人译介的西方小说,在近代文学翻译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2.矫正观念

中西方文化论文范文4

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不同的国家有着具有自身特点的文化,这些文化通过语言表现出来,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也影响着语言之间的交流。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是非常大的,在大学英语的教学过程中要把握两者之间的差异才能有效地避免语言使用的错误,因而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导入西方文化是非常有必要的。

(1)中西方的思维方式和文化心理的差异思维方式是联系文化和语言的重要基础,思维方式是通过一定的方式体现出来并表现在某种语言形式中。从本质上来说,思维方式上的差异就是文化的差异。对于不同地区的人来说,他们有着不同的文化特征,也因而形成了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文化心理。而中西方思维方式和文化心理上的差异是比较明显的。例如中国的思维方式比较偏向于女性的温柔,而西方的思维方式则比较偏向于男性的阳刚。在文化心理上,中国文化心理的主要特点就是人际关系的和谐,而西方文化则比较主张自我,更加重视独立的人格和个性。思维方式和文化心理的差异是造成语言差异的重要原因,在大学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只有让学生理解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才能对英语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2)中西方的语言差异中西方的语言差异是比较突出的,尤其是体现在词义上的差异,一些具有文化差异的词需要从文化的角度才能理解其中的实际含义。例如和动物相关的词汇,中英的语言差异就非常大,“mouse”也就是老鼠,该词在汉语中多表示鼠目寸光等贬义的含义,而在英语中,老鼠的形象就有了很大的转变,米老鼠等卡通形象就是儿童心中机智和智慧的象征。再如一些颜色的词汇,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中也有着不同的含义,“red”红色在汉语中往往代表着喜庆、热情和吉祥,而西方人则认为红色是不祥之兆,“redfordanger”就代表的是此类意思。“blue”蓝色在汉语中往往代表的是天空和海洋,有着辽阔和宽广的感觉,而英语中往往代表忧郁的情绪。中西方在词语上的差异是非常多的,在跨文化的交往中,由于文化背景上的区别,在理解上也会产生一定的差异,从而增加了沟通的障碍。因而在大学英语的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西方的文化背景,学习地道的英语知识。

(3)中西方文化中非语言因素的差异非语言因素就是指在语言交际中除说话外的表达形式,在这些表达形式中也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容。首先从身势语的角度来说,伸舌头是中国人失言时常用的一种表达方式,但是在一些欧洲国家,这种方式表示的是对对方的一种蔑视和侮辱。在语言交际的过程中,中西方之间还存在着很多的差异性。要想真正的理解英语语言,对于非语言因素方面的学习也是非常关键的,这也是语言交际过程中需要尤为注意的。

2大学英语教学中导入西方文化的基本原则

(1)选择性原则在大学英语的教学过程中,语言能力和实际的应用能力都是非常重要的,西方文化的导入对提高这两种能力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因而教师需要基于实际情况的需要来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对教学效果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作为教师需要不断地更新自己的教学方式。而在文化导入的过程中,注意摒弃其中较为落后的文化信息,注重选择对学生的学习有所帮助,有助于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文化信息。教师所选择的文化内容要具有一定的正面性和积极性。

(2)差异性原则在跨文化的语言交际中,需要正确地看待不同文化之间所存在的差异性。为了保证实际的语言交流能够顺利的进行,需要选择一定的比较方式,将母语和目标语进行合理的比较,从而提高学生对跨文化交流的敏感程度。从上述内容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中西方的文化差异是比较明显的,并且体现在诸多方面。在大学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来了解这些差异,从而在语言交际的过程中尽可能地减少由于文化差异所带来的误解,帮助学生有效地改善语言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阶段导入原则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导入西方文化需要循序渐进的进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逐渐将西方文化的相关知识导入到课堂教学中。一般而言,可以将这个导入过程分为两个阶段,首先是初级阶段,这个阶段主要是对学生的文化意识的培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中西方文化在日常生活交往中的差异,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逐渐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而在下一个阶段,教师则是让学生了解中西方文化在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以此来转变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的思维。在不同的阶段导入不同的西方文化来满足大学英语教学的需要,对提高大学英语教学的效果是非常有帮助的,同时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语言实际应用能力。

3大学英语教学中导入西方文化的方式

(1)教师需要转变教学观念大学英语教学是多层次、多功能的综合性的教学活动,是教与学双向作用的过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学习积极性的调动。就我国目前的教学情况来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绝对的主导作用,并没有意识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教学内容也主要是语法和词汇的学习,学生的语言实际应用能力是比较薄弱的。要想真正地将西方文化导入到英语教学中,教师就需要具备一定的文化意识,这样才能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障碍,同时才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培养文化意识。传统教学观念的转变对西方文化的导入是非常重要的,教师需要尽可能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来丰富教学手段,通过英语歌曲等方式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听力能力。同时教师和学生在课堂尽可能使用英语,逐渐转变学生的传统思维方式。只有在这样的情况下,才能真正地实现英语教学的目的。

(2)在教学内容中增加交际文化的导入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西方文化的导入一直是被忽略的部分,很多教师都只注重语言知识的教学。语言学家将文化背景知识分成了知识文化和交际文化,其中知识文化是指政治、经济、社会等多方面的文化知识,而交际文化则指的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交际过程中,影响信息准确传达的语言因素和非语言因素。因而在英语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语言知识的学习,交际文化的学习同样重要。交际文化的学习首先需要从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开始,教师可以让学生主动去了解中西方日常生活中的差异,以此来提高学习的实践性,使得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来提高自身的语言实际应用能力。教师在教授教学内容的时候,要注重新的教学内容和传统教学内容的融合,使得其更加符合学生的需要。

(3)引导学生广泛接触一些西方文化材料大学英语的学习不能仅限于课堂教学,要学会真正的学以致用。传统的英语教学内容中的相关知识比较狭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学习视野。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有了更多的机会来自主地学习更为广泛的知识。学生可以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来阅读一些西方文学著作,从中领略西方文化的特点,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同时还可以利用英语与同学针对某个文学作品或者是西方文化的某种习惯进行讨论,以此来逐渐提高自身的语言实际应用能力,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加深对西方文化的了解。

4结语

中西方文化论文范文5

论文摘要: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中西方文化存在许多差异:整体性和个体性的差异;中西方礼仪文化的差异;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以及教育文化的差异等。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是极其必要的。本文就是从多个角度浅析中西方文化差异,从而将其应用于英语教学中,让学生得到更加全备的知识。

    一、社会礼仪

    中国人见面喜欢问对方姓名、年龄、单位及收人等。而西方人很讨厌人家问及年龄与收入等个人私事。中国人路遇熟人总爱寒暄道,在我们看来这是一种有礼貌的打招呼用语,而若你跟西方人这样打招呼,他们则会认为你想请他吃饭或者干涉其私事,会引起误解。对于别人的赞扬,中国人通常表示谦虚,并有一套谦虚之词,像“惭愧”、“哪里”、“寒舍’,、“拙文’,等。而西方人总是高兴地回答“thank you(谢谢)”以表接受。中国人用“谢谢”的场合较西方人少,尤其是非常亲近的朋友和家庭成员之间不常说“谢谢。”而西方人整天把“thank you"挂在嘴边,即使是亲朋好友和家庭成员之间也常如此。中国人收到礼物时往往放在一边,看也不看(生怕人家说贪心)。而西方人收到礼物时要当着客人的面马上打开并连声称好。中国人殷勤好客,一杯杯地斟酒,一遍遍地上菜,客人不吃不行,不喝也不行,使西方人觉得难以对付。而西方人的习惯是:help yourself,please(请随便用)!中国人送客人时,主人与客人常说:“慢走!”“小心点!”等。而西方人只说:"bye bye(再见)!""see you  next time(下次见)!""good night(晚安)!”

    二、服饰礼仪

    西方男士在正式社交场合通常穿保守式样的西装,内穿白衬衫,打领带。西方女士在正式场合要穿礼服套装。另外女士外出有戴耳环的习俗。

    中国人穿着打扮日趋西化,传统的中山装、旗袍等已退出历史舞台。正式场合男女着装已与西方并无二异。

    国际社交场合,服装大致分为礼服和便装。正式的、隆重的、严肃的场合着深色礼服滩尾服或西装),一般场合则可着便装。

    我国服装无礼服、便服的严格划分。一般地讲,在正式场合,男同志着上下同质同色的中山装,或着上下同质同色的深色西服并系领带,配穿同服装颜色相宜的皮鞋;非正式场合(如参观、游览等),可穿各式便装、民族服装、两用衫,配额色相宜的皮鞋或布质鞋。

    三、饮食方式的不同

    中西方的饮食方式有很大不同,这种差异对民族性格也有影响。在中国,任何一个宴席,不管是什么目的,都只会有一种形式,就是大家团团围坐,共享一席。筵席要用圆桌,这就从形式上造成了一种团结、礼貌、共趣的气氛。美味佳肴放在一桌人的中心,它既是一桌人欣赏、品尝的对象,又是一桌人感情交流的媒介物。人们相互敬酒、相互让菜、劝菜,在美好的事物面前,体现了人们之间相互尊重、礼让的美德。虽然从卫生的角度看,这种饮食方式有明显的不足之处,但它符合我们民族“大团圆”的普遍心态,反映了中国古典哲学中“和”这个范畴对后代思想的影响,便于集体的情感交流,因而至今难以改革。

    西式饮宴上,食品和酒尽管非常重要,但实际上那是作为陪衬。宴会的核心在于交谊,通过与邻座客人之间的交谈,达到交谊的目的。如果将宴会的交谊性与舞蹈相类比,那么可以说,中式宴席好比是集体舞,而西式宴会好比是男女的交谊舞。由此可见,中式宴会和西式宴会交谊的目的都很明显,只不过中式宴会更多地体现在全席的交谊,而西式宴会多体现于相邻宾客之间的交谊。与中国饮食方式的差异更为明显的是西方流行的自助餐。此法是:将所有食物一一陈列出来,大家各取所需,不必固定在位子上吃,走动自由,这种方式便于个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不必将所有的话摆在桌面上,也表现了西方人对个性、对自我的尊重。但各吃各的,互不相扰,缺少了一些中国人聊欢共乐的情调。

    四、中西方教育形式的差异

    中国传统教育强调知识的传授,美国教育强调学生能力的培养,二者需要交流和互补。通过查阅有关书籍,我们也意识到:中美教育在各个教育层次上都存在着差异,并以不同的表现形式体现出在美国,年轻人大多很有主见,这种独立意识是从小培养出来的。

中西方文化论文范文6

关键词:中西文化 中西电影 差异

电影是特定文化的产物,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自然反映在他们的电影当中。因此,分析电影是了解不同国家文化差异的很好途径。中西电影中的文化差异究其根源,主要与自然环境、民族传统、思维模式、处世态度、宗教信仰、价值观等有关。本文将从以下几方面分析中西电影中的文化差异。

一 中西电影中的宗教差异

基督教是世界最大的宗教之一,公元4世纪时成为罗马帝国的主要教派,中世纪时期欧洲大部分人都成为了基督教徒,同时,基督教也在中东、北非和印度部分地区成为了少数教派。紧接着地理大发现之后,经过传教士的不断传播和殖民扩张,基督教传至美洲、澳洲,而后遍布世界各地。因此,基督教对西方文明的成型有着重大影响作用。

佛教起源于印度,约在公元1世纪开始从古印度经丝绸之路传至中国,并得到了皇室的重视,许多佛经被引入中国,许多印度高僧来华讲道。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佛教又衍发出许多流派。这些流派大多融入了儒家思想、道家思想或其它一些哲学思想,渐渐地中国佛教摒弃了那些不适合中国社会的规则与条例,融入了一些新的教义,成为了中华文明的一部分,并带有自己的特色。佛教对中国人的思想起着重要作用,影响着我们的美学、政治、文学、哲学和医药等方面,当然也影响着我们的电影。

1 基督教对西方电影的影响

基督教三大教义分别是三位一体、原罪与救赎。三位一体就是圣父、圣子与圣灵是上帝的三个不同表现。原罪是人类堕落的结果,人类始祖偷吃禁果的行为通常被认为是原罪的起因,只有上帝的恩赐可以解救堕落的人类。救赎就是上帝和其他一些更高的力量,通过赐予人类永恒的生命或来生,来拯救人类精神上的死亡与终身诅咒。基督教认为人类需要从现状中解脱出来,然而,从长远角度来看,人类要完全得到救赎是不可能的。救赎在基督教中是一个核心教义,意思是只要人们心中有上帝,也终将被上帝所救。

救赎的理念代表着基督教的思想。这种思想无疑也影响着西方电影,不仅反映在宗教电影中,如《约翰福音》、《马太福音》、《最后的诱惑》等,也反映在其它一些电影当中,如《肖申克的救赎》。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在信仰缺失的年代里有关救赎的故事,救赎的是信仰,被救赎是希望。救赎是一场战斗,希望对绝望,自由对监禁。这也是人类尊严与人性的斗争。安迪救赎了他的狱友,因为他坚定的信仰是对邪恶与绝望最好的武器。不同于其它的宗教电影,《肖》中的救世主不是上帝,而是希望,被救赎的是自由。在安迪入狱之前,肖申克监狱的条件非常恶劣,犯人毫无人权可言。典狱长是个彻头彻尾的伪基督,把犯人当作廉价劳动力。安迪入狱之后,这位不满现状的银行家虽无力改变,但他的出现至少给犯人们带来了希望和生命之光。至于安迪,他就是现代版的耶稣。他的受难也就验证了“锡安必因公平得蒙救赎、其中归正的人必因公义得蒙救赎”。强者拯救自己,伟人拯救他人。安迪给其他狱友带来希望,也拯救了他们。

2 佛教对中国电影的影响

佛教教义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把灵魂从肉体中解脱出来,另一方面是引导众生从痛苦走向快乐。佛教的创立者并不是命运或灾难的创造者,而是引导众生寻求祝福、避免灾难。命运与灾难源于因果循环,与个人的前世今生有关。每个人的想法无论是否付诸行动,都将在脑中留下印记。一个人的言行也将在他人心中留下印记。这些印象无论好坏,都将累积并影响一个人的命运,即所谓的业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无处可逃,无佛可救。

佛教提供了“因果报应”的叙事模式。中国许多古典文学主要采取佛家的因果报应叙事模式,而以曹禺先生的现代剧改编的电影《雷雨》也处处可见佛教意蕴。在第一幕鲁大海刚到周公馆就对四凤说:“刚才我看见一个年轻人,在花园里躺着,脸色发白,闭着眼睛,像是要死的样子,听说这就是周家的大少爷,我们董事长的儿子。啊,报应,报应。”第二幕中周朴园与侍萍相认后,侍萍说:“我伺候你,我的孩子再伺候你生的少爷们。这是我的报应,我的报应。”侍萍得知周萍与四凤之间的关系之后,沉痛地说:“这怪你妈太糊涂了,我早该想到的。可是谁料得到就会有这种事,偏偏又叫我的孩子碰着呢?妈的命苦,可你们的命……”当得知四凤已怀有周萍的孩子时,侍萍痛苦地说道:“啊!天知道谁犯了罪,谁造的这种孽!他们都是可怜的孩子,不知道自己做的是什么。天哪,如果要罚,也罚在我一个人身上。罪孽是我造的,苦也就当我一个人尝。”因果报应的思想观念在剧中人物身上很容易显现。

二 中西电影中不同的价值观

价值观左右人们的意见,影响人们的行为和评价,决定人们的言行和思维方式。在不同的环境下,不同国家有不同的文化系统,不同的文化价值。“一种文化下的价值观与言行或许得不到另一种文化的理解与接受”。如电影《刮痧》中许爷爷用中国传统的刮痧方法给他的孙子丹尼斯治疗轻微的发烧,却被美国当局误认为是虐童事件。因此,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流也变得更加复杂。

1 西方的个人主义价值观

个人主义通常被解释为独立、自恃、独断独行、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这些字眼。科本哈瓦却说:“它帮助人们不断向前,是人类本性,身体,感官,心灵,智力的觉醒。”个人主义在西方文化中就是提倡个人的权利和自由,再者个人主义更重视民主和平等,同时也重视他人的权利。

电影《克莱默夫妇》“用一种间接的方式向人们解释了个人主义”。泰德·克莱默是一位颇具天赋的广告策划师,努力赚钱养家,但他的妻子乔安娜却要与他离婚。中国观众或许不能理解乔安娜为何要离开她的丈夫?泰德从未虐待过她和孩子,也没有对她不忠,尽量满足她想要的东西。在中国,像泰德这样的男人通常被看作是一个好丈夫,因为他努力工作都是为了支撑这个家庭。但乔安娜并不这么想,她说,“我的一生,我感觉我是某个人的妻子,某个人的母亲,某个人的女儿,即使我们在一起的时候,我都不知道我是谁,这就是我为什么离开你的原因”。从她的话中我们可以看出乔安娜个人意识的觉悟和对个性自我的追求。

2 中国的集体主义价值观

集体主义是用来描述道德上、政治上的思想或社会观,强调团体中成员间的合作,并且个人利益总要让位于集体利益。集体主义注重集体和社会,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集体主义的精神支柱和整体主义有关,即整体大于部分。集体主义通常与个人主义相对,特别是这些观点经常在系统中相互结合。那些拥有集体主义思想的人认真遵守社会或团体的规则,保护集体、社会、国家的利益,而任何影响集体利益的个人行为都将招来批评。中国就是一个典型的集体主义的国家。

集体主义在中国电影中有着明显的记号。中国“文化大革命”之后,以及改革开放初期的电影,都带有浓厚的集体主义色彩。尤其是由中国第四代导演所导的电影,大部分是以革命为题材,突出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他们的电影对特定历史时期的眷恋和深思也形成了独具一格的中国“集体主义电影”,其中代表作有:《黎明》、《南昌起义》、《西安事变》、《狼牙山五壮士》、《董存瑞》、《鸡毛信》等等。

三 中西电影中的人权

人权是人人皆有的基本权利和自由。我们通常所说的人权,包括公民权和政治权利,如生存权、人身自由权、言论权、法律面前的平等权和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等等。这里我们将主要讨论中西方电影中表现出的有关隐私权、艾滋病人和同性恋者的权利,从而透视、分析中西方在这方面的文化差异。

1 中西电影中的隐私权

隐私权是个人或集体把他们的私人信息隔离起来的权利,也只有他们自己可以选择性的对外揭露。“隐私权的界限和内容在不同的文化和个人中虽然不同,却有共同的主题。隐私权可以看作是安全的一个方面,由相关利益集体权衡”。隐私的概念通常和西方文化联系在一起,特别是英国和北美国家。这个概念并非全球皆有,有些国家是近些年才有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并无隐私权一说,所以中国人对自己的隐私既不敏感也不小心保护,相反,美国人更加注重他们的隐私权。这种差异在电影中也有所体现。

美国电影《楚门的世界》从一个独特的视角向我们展示了这种权利。主角楚门从出生就一直生活在镜头前面,且一直未发现这个事实。楚门的生活通过成千上万个隐藏的摄像头一天24小时不间断地向全球直播。制片人克里斯托弗给他制造不同的环境来捕捉楚门的真实表情和行为。为了防止楚门发现这个不真实的世界,克里斯托弗想尽办法遏制他的冒险精神。后来,西尔维亚闯入楚门的虚幻世界,并和楚门坠入爱河。之后,她发起了一个“还楚门自由”的行动,希望楚门能够从电视中走出来。《楚门的世界》向人们展示了隐私权是不可侵犯的权利。它同时警示我们必须尊重保护隐私权。楚门的生活也启示观众,他们的生活只由自己掌控。中国有一部电影《无形杀》说明了隐私权意识的缺乏,讲述了由于人肉搜索导致一个女人的死亡,这个女人在网上被通缉,因为她和别人有外遇。网友们跟随调查她的情人,认识她的路人都不断质问她。后来人们在海滩上发现了她的无头尸体,这部电影涉及到了网络搜索触及隐私的问题。

2 特殊人群的权利

西方国家非常注重特殊人群的权利,虽然并不是每个人都有可能享受这些权利,但他们对这些平等的权利却有很强的意识。例如艾滋病患者和同性恋者的权利。

《费城故事》是好莱坞第一部涉及艾滋病、同性恋和同性恋歧视的主流电影,改编自吉尔弗雷·鲍尔斯的真实经历。吉尔弗雷是首个因艾滋病受歧视而状告贝克·麦克肯兹公司的律师。这部电影涉及到难以被公众接受的话题——艾滋病和同性恋,披露了对这些特殊人群的社会隔离和歧视。另一部2008年出品的传记式电影《米尔克》,讲述了第一位公开同性恋身份、后当选为加州议员的政治家哈维·米尔克一生都为同性恋者争取合法权利的故事。这说明西方人强烈的平等意识,无论多艰难,都要为平等奋斗。

中国一部类似主题的电影《喜宴》,反映了中国人对同性恋的否定、拒绝态度。电影讲述高伟同在纽约的生活。他有一个成功的事业,和他的同性恋爱人赛蒙关系很融洽,而他在台湾的父母却不知此事,一直盼着他早日娶妻生子。因此,在赛蒙的同意下,伟同和一个漂亮的中国姑娘薇薇说定假结婚。后来,薇薇引诱醉酒的伟同而怀孕。伟同不得不将真相告诉他母亲。他母亲极为震惊,但坚持不要将此事告诉他的父亲,伟同也不敢告诉他的父亲,因为他父亲刚中风复原,难以接受这样的打击。最后,薇薇决定把孩子生下来,并希望赛蒙留下来做孩子的另一个爸爸。在中国的环境下,人们很难接受同性恋,特别是对于那些传统的父母来说。因此,同性恋者也不敢让周围人知道,怕他们在背后议论纷纷。

四 小结

本文通过对中西方电影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出中西方文化都有其独特之处。随着社会的发展,两种文化自身所存在的问题也日益显露出来,都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西方文化中的极端个人主义以及无权威的状态,使得社会问题突出;而中国文化中的“无为”思想,也让中国在很多方面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因此,西方向东方取经,东方向西方看齐,东西方民族相互取长补短,这是中西方文化重新获得活力和新生的唯一出路,也是两种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 于杰:《都是刮痧惹的祸——从〈刮痧〉谈中西文化差异》,《山东外语教学》,2003年第4期。

[2] 王俊霞:《美国的个人主义与中国的集体主义》,《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年第2期。

中西方文化论文范文7

关键词:中西文化 中西电影 差异

电影是特定文化的产物,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自然反映在他们的电影当中。因此,分析电影是了解不同国家文化差异的很好途径。中西电影中的文化差异究其根源,主要与自然环境、民族传统、思维模式、处世态度、宗教信仰、价值观等有关。本文将从以下几方面分析中西电影中的文化差异。

一 中西电影中的宗教差异

基督教是世界最大的宗教之一,公元4世纪时成为罗马帝国的主要教派,中世纪时期欧洲大部分人都成为了基督教徒,同时,基督教也在中东、北非和印度部分地区成为了少数教派。紧接着地理大发现之后,经过传教士的不断传播和殖民扩张,基督教传至美洲、澳洲,而后遍布世界各地。因此,基督教对西方文明的成型有着重大影响作用。

佛教起源于印度,约在公元1世纪开始从古印度经丝绸之路传至中国,并得到了皇室的重视,许多佛经被引入中国,许多印度高僧来华讲道。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佛教又衍发出许多流派。这些流派大多融入了儒家思想、道家思想或其它一些哲学思想,渐渐地中国佛教摒弃了那些不适合中国社会的规则与条例,融入了一些新的教义,成为了中华文明的一部分,并带有自己的特色。佛教对中国人的思想起着重要作用,影响着我们的美学、政治、文学、哲学和医药等方面,当然也影响着我们的电影。

1 基督教对西方电影的影响

基督教三大教义分别是三位一体、原罪与救赎。三位一体就是圣父、圣子与圣灵是上帝的三个不同表现。原罪是人类堕落的结果,人类始祖偷吃禁果的行为通常被认为是原罪的起因,只有上帝的恩赐可以解救堕落的人类。救赎就是上帝和其他一些更高的力量,通过赐予人类永恒的生命或来生,来拯救人类精神上的死亡与终身诅咒。基督教认为人类需要从现状中解脱出来,然而,从长远角度来看,人类要完全得到救赎是不可能的。救赎在基督教中是一个核心教义,意思是只要人们心中有上帝,也终将被上帝所救。

救赎的理念代表着基督教的思想。这种思想无疑也影响着西方电影,不仅反映在宗教电影中,如《约翰福音》、《马太福音》、《最后的诱惑》等,也反映在其它一些电影当中,如《肖申克的救赎》。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在信仰缺失的年代里有关救赎的故事,救赎的是信仰,被救赎是希望。救赎是一场战斗,希望对绝望,自由对监禁。这也是人类尊严与人性的斗争。安迪救赎了他的狱友,因为他坚定的信仰是对邪恶与绝望最好的武器。不同于其它的宗教电影,《肖》中的救世主不是上帝,而是希望,被救赎的是自由。在安迪入狱之前,肖申克监狱的条件非常恶劣,犯人毫无人权可言。典狱长是个彻头彻尾的伪基督,把犯人当作廉价劳动力。安迪入狱之后,这位不满现状的银行家虽无力改变,但他的出现至少给犯人们带来了希望和生命之光。至于安迪,他就是现代版的耶稣。他的受难也就验证了“锡安必因公平得蒙救赎、其中归正的人必因公义得蒙救赎”。强者拯救自己,伟人拯救他人。安迪给其他狱友带来希望,也拯救了他们。

2 佛教对中国电影的影响

中西方文化论文范文8

一、中国人招呼语

中国人传统上以肢体动作或是语言和人打招呼的(例如:拱手等)。一般的时候,两个传统中国人见面会说“你好”。如果在早饭的时候见到对方,会说“吃早饭了吗?”;如果是在中午看的话,那就会说“吃中饭了吗?”;当然要是在晚上的话,就会说“吃晚饭了吗?”由此可见,中国人的生活与吃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所以吃也是一个很有讲究的内容。

相熟的朋友,会互相邀请着到家里去吃饭。当然吃的这个时间也是有火候把握的,中国人习惯要早一些到以示对主人的尊重本文由收集整理,自然是不能去的太早的,太早的话,主人还没有注备好,去晚了又是失礼的。还有就是,我们习惯去做客时,总是带上一些水果之类的,以示友好。一般在聚会结束后,离开主人家里时,主人通常会为了表示热情好客,再一次发出邀请。“有空再来玩,有空再过来吃饭”等等的话,自然以示回应客人会说“一定,好的”之类的回复。其实,我们只要明白,这里只是为了表示双方的情绪,整个饭局的状态是好的。而至于真的到底什么时候会再去吃饭,那又是不太确定的内容。除非双方真的又再一次敲定了时间地点。当然如果是外出吃饭的话,那么一般情况下是,谁发出的邀请那么就是谁来买单的,很少会有aa制的发生,除非事先讲清楚那就另当别论了。

他们还有一个惯例就是喜欢看到别人做什么事情的时候就要问什么。例如,看到相识的人出门,就要问“你出门啊?上街呀?”;看到别人下班就问“下了呀?”;如果不确定对方要去哪里情况下,就会说“这是去哪里呀?”

二、西方人的招呼语

其实我们所说的西方人的招呼语,也是各国这间有很大差异的。例如以法国人而言,他们最常见的方式是握手和吻面礼。当然握手时时间不宜过长,还有没有必要握信人家的手使劲晃动。大多数情况下见面是吻两次,男士之间不需吻,女士则只有在不认识的情况下才握手,否则一天中第一次见面和道别都是要吻对方的。而对于美国人而言就更加随性一些。他们是以不拘礼节而闻名于世的。

遇见某人

当他们初次与某人见面的时候,通常情况下美国人习惯握手来打招呼,不论男女都是如此。当然拥抱的话,就只可能出现在比较亲密的朋友之间。和法国人不同的是,他们也不常亲吻对方。美国人一般会用他们的全名(will·smith)来给别人做介绍自己,如果见面的场合很随意的话,也有可能只有名(will)。所以只要初次见面,对方说很乐意见到你,那么你就可以称呼对方的名字,除非他是有头衔的,像是你的教授等人,那只能尊称他的姓氏了。

讲电话

美国人接电话,一般只有简单的"hello",如果你只是为了公事打过去的话,那么电话会立马转到你要办公事的人那儿,而如果你要找的这个人必须要和你通话,那么你就必须得留下自己的名字,如果不行的,那么你应该礼貌地说“我能不能和他通话?”当然大多数美国家庭都会有电话留言机,同样许多的公司里也有有声邮件可供雇员们使用。所以当你想留言的时候,只要清楚地写下你的名字、地址和电话就好了。

外出用餐

全美的所有餐馆都可以用现金支付,当然大多数也可以接受信用卡,少数的餐馆也可以在atm机上刷卡支付。在外一些比较好的餐馆就餐等位置是常出现的事情,而这些餐馆一般是不接受订位的。当人们就餐完毕之后,他们会习惯打包,有时候这些食物是打包给他们忠诚的朋友——狗。另外餐馆里如果经营烟的话,是需要经营执照的,而且喝酒的客人也是有年龄限制的。

中西方文化论文范文9

【关键词】徐志摩;文学作品;西方文化

徐志摩是中国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名噪一时,有着独特文学个性、独特生活经历的文学家。他的新诗、散文在中国新文学历史进程中留下了一席之地。

徐志摩从小受“诗书礼”教育,长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他短暂的人生经历却非常丰富,曾留学美英,有双重留学经历,回国后又两次游历西欧,到过很多西方国度。徐志摩虽然创作时间不长,但其创作的作品体裁十分广泛,涉猎过多种文体;写作与自由体诗不同的格律诗、创制“跑野马”的散文、抒写“完全的抒情诗”式的小说与童话、与陆小曼合撰唯美风格的悲剧,并留下了大量精美的书信和日记。除了创作,徐志摩还译介了大量的作家与作品,他的译作涵盖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的39位作家,涉及多种文体和流派。徐志摩在东西文化之间来去自如,他丰富的人生经历与阅历使其能对不同的西方文化进行批判和取舍,他横贯东西的痕迹决定了他在中国文学史研究中的独特位置。

徐志摩留学欧美时期,广泛涉猎过外国文学各个时代、各种文学思潮的作品,包括现代主义诗歌、小说、戏剧等,受西方浪漫派、唯美派、悲观派以及象征派诗人多方面的影响。他的诗有拜伦傲藐一切的反抗性格,有雪莱的理想与热情,也有济慈的唯美情绪;有华兹华斯的清脱高远,也有哈代的悲观厌世;有泰戈尔式的沉思、流丽,也有波德莱尔式的直面丑恶人生。从文化角度来看,西方文化的分支中影响徐志摩文学创造最多的是贵族精英文化、个人主义文化和基督文化。

1.贵族精英文化

英国文化是以希腊罗马文化为基础发展起来的,这一文化带有浓厚的贵族色彩,偏于保守、讲求渐进、厌恶竞争、追求高雅、崇尚自由独立。隶属于它的康桥文化,更富有精英气息。康桥文化是以剑桥大学为中心形成的,蕴涵了强大的贵族气、保守性与独立性。1921年,徐志摩只身飘洋过海,来到康桥河畔,加入康桥社团,康桥给他的生活带来了决定性的影响。他全身心地沉浸在了英美诗歌的气质和氛围中。正如他所说:“我的眼睛是康桥教我睁开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

徐志摩的诗歌创作最先受到了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英国浪漫主义诗人的影响。华兹华斯是英国湖畔派诗人,他的诗不崇尚奇幻,以其宁静的沉思和富于想象力的风格写得真挚自然、亲切质朴,笔调清淡朴素,具有“天然去雕饰”之美。华兹华斯息影田园,寄情山水,全身心去拥抱大自然,这种浪漫主义情思在徐志摩心中激起了共鸣。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但我只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再看华兹华斯的《我有过阵阵奇怪的的悲痛》诗:“我一面不住把月亮凝视,一面在草原上前进;马蹄儿轻疾,那些亲切的小径儿已越来越近。”亲切质朴的盛情,整齐的句式,ABAB的韵律结构,这便是徐志摩与华兹华斯的共同之处。如果说华兹华斯等湖畔派诗人给了徐志摩清新洒脱、高远的一面的话,那么,拜伦和雪莱的影响则使他的诗充满反抗的力量的追求的热情这一面。除上述诗人外,徐自摩还受到济慈、白朗宁夫人、惠特曼等诗人的影响,对这些诗人的诗歌,他都有翻译。这些诗人所代表的英国贵族精英文化,对徐志摩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并深入到了他的灵魂深处。

2.个人主义文化

欧洲的文明,名流的思想,雪莱、拜伦的风流与浪漫如同一道道洪流,不时冲击着徐志摩,使他走上了爱、美、自由的理想主义道路。他期待着“馨香婴儿”的出生,这一理想使他对生活有着积极向上的态度,而这种态度折射到思想上便演变成一种不可一世的个人主义。他的个人主义,不愿受任何束缚,崇尚自我、真我的精神追求。他在《列宁忌日—谈革命》里说:“我是一个不可教训的个人主义者。……我信德漠克拉西的意义只是普遍的个人主义;……我要求每一朵花实现它可能的色香,我也要求各个人实现他可能的色香。”

以徐志摩诗歌受雪莱的影响为例,反叛社会是他们共同的个性。雪莱特立独行,为世之所不容而又钟爱人生。雪莱的诗作丰富了徐志摩的精神世界和诗歌领域,徐志摩与雪莱在个性气质、审美心理倾向上都有不同程度的相似。他们的作品里都浮动着飞扬的情思和丰富的想象,充满动感,崇尚变化,追求真善美。雪莱的作品在思想上给了徐志摩极大的启发和鼓舞,使得本性柔弱的徐志摩在《谁知道》、《火车擒住轨》、《庐山石工歌》等诗歌中发出了自己的最强音。追求自由是他们理想的精灵。雪莱的《致云雀》借对小鸟的赞美倾诉了自己对人类美好前途的向往和憧憬。徐志摩通过对雪莱的接受,用自己的想象力对作品加以改造。通过释放雪莱作品中蕴藏的潜能服务于自身。在1924年《黄鹊》里,就再现了雪莱的云雀精灵。“一掠颜色飞上了树……艳异照亮了浓密——像是春光,火焰,像是热情……但它一展翅,冲破浓密,化一朵彩云。”徐志摩的黄鹊与雪莱的健康向上边飞边唱的云雀联系得十分紧密。他们诗中的鸟都已不是鸟,而是一种自由的精灵,象征着诗人对幸福自由的讴歌与向往。

3.基督文化

徐志摩在国内就曾接受教会学校——上海浸信会学院的教育,而几度在欧美流转,更直接了解了西方社会和文化里的宗教,亲身经历了圣诞节仪式、宗教建筑、宗教绘画和宗教音乐。西方的人文科学与基督教文化精神水乳交融,徐志摩在学习西方文学艺术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接受了基督教文化精神的影响。

在基督教的伦理价值观念中,其核心有这样一条威力巨大的律令:“你应当全心全意地爱上帝,爱你的邻人,犹如爱你自己。”这条律令清楚地说明基督教是一种爱的宗教。在徐志摩那里,“爱”是无价的,他说,“暴露在最后审判的威灵中/一切的虚伪与虚荣与虚空;/赤裸裸的灵魂们甸甸在主的跟前;/我爱,那时间你我不必张惶,/更不须申诉、辩冤,在不必隐藏,你我的心,像一朵雪白的并蒂莲,/在爱的青梗上秀挺、欢欣、鲜妍;在主的跟前,爱是惟一的荣光。”“我爱”成为徐志摩生命全部价值的追求,或者说成为一种神秘。他的诗作中流露出的“主”的意识犹如在基督教国度一样自然,传递出的“爱”的真情与基督教所表达的一脉相承。在《最后的那一天》中,徐志摩借用了《圣经》中关于“末日审判”的典故,用诗的语言和形式创设一个理想化的,想象出来的情境,寄托并表达自己对纯洁美好而自由的爱情的向往和赞美:“在春风不再回来的那一年/在枯枝不再青条的那一天/那时间天空再没有光照/只黑蒙蒙的妖氛弥漫着/太阳,月亮,星光死去了的空间//在一切标准推翻的那一天/在一切价值重估的那时间/暴露在最后审判的威灵中/一切的虚伪与虚荣与虚空/赤裸裸的灵魂们甸旬在主的跟前。”诗人着力描绘那一天的不同寻常,这自然是为了对比出两类人在这一情景面前的不同心境,坏人只能惶惶然,好人却能坦坦然。在那一天,一切现实中习以为常甚或神圣不可动摇的价值标准都必须重新估价甚至完全推翻。

徐志摩在新旧历史矛盾和东西文化碰撞中,扮演的是双重角色:一方面,他接受了资产阶级民主自由思想,要求在思想上、生活上等各个方面实现民主、自由;另一方面,“五四”以后封建势力回潮,军阀混战的黑暗现实,根本不可能为实现民主、自由提供最起码的条件。一方面,他受欧美人生观影响,有着积极的入世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另一方面,他却不断陶醉于传统文化闲适隐逸的情调。一方面,他受英国各流派诗人影响甚深;另一方面,传统的审美情趣却又时时体现于他的作品中。这是新旧交替的夹缝时代特有的文化现象,是历史给这一代知识分子的特殊的遗赠,也为我们留下了极为丰富的精神宝库。

透过徐志摩短暂的一生及其文学创作,我们会发现,他的思想无论从哪个方面去分析,都是一个百花齐放的园地。他的思想不是单一的,而是复杂的,他以他的纯情与明丽诉说着自己对这个世界的感悟与认识,表达着自己的爱与恨。他多重思想就像一棵树一样,虽然每个枝干都奔向不同的方向,每一片叶子都展示着各异的光彩,但它们本是同根生,血脉相连,意气相通。他思想的各个层面都源于一个“爱”字,源于他对生命,对生活有着强烈的热爱与渴望。他的人道主义、个人主义、自然主义以及他对爱情的体悟都是他生性本底的真纯、善美、率性的生发与展示。这种种思想成分是相依相生、相得益彰、相映成趣的。这就他的多重思想成为一个矛盾复杂的统一体,使得他的思想之树生机盎然,虽经历史沧桑而仍具独特魅力。转贴于

参考文献

[1]陈从周编.徐志摩年谱[M].上海书店,1981.

[2]顾永棣编.徐志摩日记书信精选[M].四川文艺出版社,1991.

[3]韩石山.徐志摩传[M].十月文艺出版社,2000.

[4]王亚民编.徐志摩诗全集[M].花山文艺出版社,1992。

中西方文化论文范文10

关键词:国画;发展;中西方文化;融合

1 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画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可以这么说,没有中国传统文化,就不可能有美轮美奂,独具一格的中国画,中国人民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创造中国文化,使中国文化内涵丰富,源远流长,也让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园林中占有一席之地。

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容,其中得道德思想内涵丰富,道理深邃,包罗万象,更涉及各个领域中,每个领域中都有自己独特世界观,价值观,艺术观,审美观,每个时期的中国画家都是以这样的形式组成中国艺术思维。并由此诞生了独具一格,别具匠心的中国画,但是在这百年来,因为人民对中国画的片面认识,导致许多画家们用感性的知识去认识中国传统文化,使其失去了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研讨,以至于造成了复制古人或“全面西化”,是中国画失去传统的韵味,是中国画走向绝对化和西方化。

吴昌硕是我国清朝的最后一位绘画大师,他是一位完全走传统道路的代表人之一,他面对两种社会形势,却带领中国画迎来了全新的时代,他的画碑学运动的影响,这些从他的作品中可以感受到,例如,《牡丹怪石图》《枇杷图》,他绘画的特点是深沉,雄浑,强壮,用这样手法来营造以书为画的文人画气氛,把传统的文人画推到了顶峰,用硬笔书法的手法使画表现出质朴而新奇的雄浑之美。吴昌硕的塑造能力虽然不强,其中有山水,人物,花卉,但是塑造的是变化万千,虚实并进的画鸟,从而来获得很大程度的发挥空间,从而让花鸟画成为历史上的又一丰碑。

中国的传统艺术根深蒂固,博大精深,即使是在最困苦的年代,仍然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如果全面否定中国的传统文化,全面吸收外来文化,那么,中国文化就不可能成为世界文化中的瑰宝,如果对传统缺乏全面认识的态度,那么,现代社会将会漫无目的,无所适从。

2 西方文化对中国画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现代艺术改革日新月异,与时俱进。改革不但是技巧的变革,也有许多思想,观念,文化的改革,而哲学的意识变成了文化艺术的主题。因为只有在实现哲学意义上的融汇,才能真正地找到符合自己的融会贯通的风格,模式和语言。

对于现代社会的日新月异,人民的思想与时俱进,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也有了新的见解。但是因为,中国画发展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社会的发展面向多元化,促使中国画家的艺术风格,创作理念,生活方式,也发生了新的变化。这些因素让现代的画家们想要取得成就难上加难。这其中或许有一些新的艺术门派的诞生。想要在这样的社会中找到合适自己的位置,却是每个画家都追求的愿望。

中国文化一直都没有拒绝过外来文化,中国文化本身就是一个多民族文化和各个外来文化相互融合,相互发展的文化,但是它也没有因此失去自己的文化内涵和文化精髓,它用海纳百川的态度去借鉴外来有用的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而没有迷失自我。中国画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与西方绘画想产生共鸣,相互融合。因此,西方的绘画思想也会渗透到中国画中,但是怎样去解决中国画发展既要对西方艺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又要保持中国特色艺术的对立中。率先就应该明白“拿来”和“吸收”是指我们会借鉴西方的优秀绘画“吸收”是指我们会借鉴西方的优秀绘画理念和绘画技术,做到与时俱进,为我所用,既要保留具有中国画的特色的绘画技巧,又要融合西方绘画的精髓,总体来说,“拿来”就是否定中国画的特色,产生新的绘画技术,“吸收”就是在中国画的基础上弘扬和发展中国画,使其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一生都在为中国画改革做贡献的林风眠先生,他将西方画技巧妙地融入中国传统绘画中,为中西绘画的融合开辟了新道路,成为后人学习的楷模《江上》提取生活中的一个小片段,但是它的意境却清新质朴,即使是一向追求质朴简单的南宋山水画家也不能把绘画精炼到这种地步,这就是所谓“岚气清润,布景得天真”。

倡导师法自然的李可染,你懂于面对现实生活,落笔生花,打破了山水绘式的硬化模式,为山水画注入新的血液,让人能够直观地感受山水画,《漓江山水天下无双》是他的另一个代表作,是一副颇有现代气息而又具有传统韵味的山水画,在中国画中最最难创新,最韵味悠长就是文人画。然而李可染却用坚强的精神,永不放弃的“用最大的功力打进去,用最大的勇气打进来”在继承弘扬传统和吸收借鉴西画技术上做出具有的贡献,在此画中,他用了西洋水彩绘画技术,再运用了逆光的作用,使其产生了不同以往的文人画,现代实验水墨等各种各样全新艺术形式,审美感受的艺术派系。然而,不管中国画演变的多么色彩缤纷,它的基础却永远离不开中国文化这块园林中的瑰宝,而笔墨所承载的文化性顺其自然就成为反映时代的镜子。

艺术也是一种文化模式,其中包括文化整体中很多的小个体,作为一个小个体,艺术的形式是文化整体的形式,所以,对于一个时期,一个派别,一个群体的艺术形式,要想正确地把握并让它能够经得住时代的检验,就一定要真正地融入文化这个整体中去思考。

3 中国画的发展要贴近时代

在中国古代的绘画论述中,论述一个时期,一个派别,各个画家的绘画风格通常都会提到“变”。也就是改革,创新,发展的意思,就画家个人而言,绘画风格在这一生中会经历多次改变,在改变创新中求得生存和发展,而在美术史上取得伟大成就的画家也不过如此。

众所周知的当代画家齐白石,在六十岁以后,都能听取朋友陈师的建议进行“衰年变革”最终达到他绘画艺术的高峰,这件事也成为绘画家们永远不懈地追求,也是他们学习的楷模。

再说中国绘画中颜料的改革,就不得不提“墨”的改革,“墨”是作为中国画中黑色来使用的,依据中国出土的物品可以知道。在春秋时期就已经用“墨”来书写。开始的时候用墨没有浓淡的强烈变化,到了唐朝时,画家们在长时间的社会实践时发现,墨与水分的比例变化能产生浓淡的改变,在渐渐地摸索中是墨色分出不同的“五彩”以至于表达出多样微妙的各种层次变化,使单纯的“墨色”也能绘画出各种各样的色彩,人们对墨的认识了解,运用是社会实践发展的过程。而黄宾虹在解析前人用墨时总结说“唐人浓墨,王摩语用水墨,李营丘谈墨”由此可知用墨一直是在辞旧迎新中发展。

这些事实都表明了美术在继承与创新之间的辩证关系,美术的创新发展,总会适应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总会适应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是这种发展不是毫无根据的,而是在前人理论的基础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再根据时展的要求及绘画本身的规律来进行改革创新,继承是创新的基础,创新是继承的发展,继承的过程包括不断改革创新,改革创新也蕴藏中继承。因此,中西绘画史的进步,就是永不停息的进行,改革创新与继承的历史。

参考文献:

[1] 王莲.给国画注入新鲜血液[D].南京师范大学,2003.

[2] 修晓明.西方绘画艺术对我国国画发展的影响[J].群文天地,2012(5).

中西方文化论文范文11

论中西方文化比较研究学习的重要意义

一、中西方文化比较研究有助于正确认识与理解各种文化的本质和特征,从而理性看待中西方文化

文化就其本质就是人类的生存方式和价值观。在人类千差万别的生存模式和价值观中,中国文化和西方两大迥异的文明形态与冲突及其富有戏剧性的历史命运,更是引起了东西方学者的高度关注和认真思索。延续了5000年,从未中断,给世界以巨大影响力的中华文明,在其漫漫发展的历史长河过程中,其优秀传统是什么,其留给后人的负面影响又有什么?当今在世界上借助于资本和科学技术优势处于强势地位的西方文化,其精华和糟粕又各是什么?对于这些问题的认识,只有把他们放到人类文明发展演化的大背景下。放到全球文化多元共生的大视野中,才能得出清醒的判断。那么,遵循怎样论文联盟的逻辑起点才能进一步把握某一特征文化系统的特征与性质,并正确鉴别其中积极与消极的因素呢?马克思说:“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不能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目前,学术界比较通行的逻辑起点是站在文化的地域和民族特征基础上,并把东西方文化不同的文化传统的剖析和文化基本精神的比较作为统摄整个文化比较的中心线索。在彼此的文化比较中,从东西方文化形成的背景与基础人手,通过分析不同文化赖以产生的不同地理条件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原初生产方式及经济社会结构模式等文化景观,由此导引出对不同民族精神的初步探讨。在此基础上,再选择一些在文化系统中有着最普遍联系和广泛影响的文化现象展开具体分析。通过对东西方文化在上述诸方面基本异同的比较,使我们对东西方文化的不同总体价值在文化诸要素中的体现有一个系统的把握,进而全面认识东西方文化精神在文化演进中产生的积极或消极作用。通过对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的比较研究,可以透过世界呈现在我们面前的纷繁复杂的各种文化现象,廓清其本质,从而理性地看待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

二、中西方文化比较研究有助于进—步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当今,在西方文化处于强势地位的情况下,一些西方政治家和学者认为,在东方、西方以意识形态为主的对抗结束之后,各民族之间在经济贸易、旅游、网络媒体通信等方面的相互作用的增长正在产生一种共同的世界文化,随之而来的应当是一个以西方式的自由民主制和自由主义价值观的普及为基础的全球一体化的时代。但是,冷战结束近20年来,国家分裂、民族矛盾导致的地区性冲突与局部战争却愈演愈烈。各个国家在分享现代技术文明成果的同时,不同种族、宗教之间的文化与价值的认同度不仅没有增强,反而减弱了,以西方文化的生存模式和价值观为核心的世界共同体并没有建立起来。而且,诸多事实证明,在向现代化迈进的过程中,西方文化存在着自己难以克服的矛盾。相反,我们欣喜地,东方文明中也存在着推动现代化和人类文明进步的内在动力,我们既可以从20世纪后期东亚经济的崛起中看到儒家精神的驱动力,更可以从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综合国力的提高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巨大魅力。改革开放以来,在西方文化借助于资本和技术优势处于强势地位地影响下,部分中国人盲目推崇西方文化,主张以西方的生存方式和价值观取代中国文化。部分人心中的文化自卑心理也就应运而生了。理论界就曾经历过一段盲目、浮躁、浮浅地谈论和引进西方文化的时期,其直接后果是变相地忽略了对中的研究,也影响了对西方文化的进一步借鉴。其实,通过比较我们便会发现,每种文化都有属于自己的一套体系,都有其生长发育的源和流,都蕴含着自身的内在智慧,每一种文化都有其内在的生命力和优越性。从深层次看,世界各国人民的智慧实际上是相通的,国家、民族、种族没有绝对的优劣之分。文化之间是平等的,只是各自的发展历程和表现形态有所不同而已。对不同文化的进行比较可以增加对其它文化的了解。同时,在这种比较中,我们还能全面深刻地认识到中华文化也属于世界上的一种优秀文化,面对外来文化冲击的时候,我们既无必要妄自菲薄,更无必要妄自尊大。

三、中西方文化比较研究有助于进行文化传承和创新

任何一种文化都通过传承而延续,通过创新而发展。传承是文化存在的形式,创新是文化进步的灵魂和发展的动力。从历史的角度看,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够长期延续而没有衰亡和湮灭。就在于这种文化善于传承和创新。通过对中西方文化的深入比较研究,我们既可以领略西方文化“人文主义、理性主义、探索精神”等的魅力,也能体会中华文化“天人合一、和谐中庸、务实求真”等的博大精深。中华文明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是世界文明史上发展史上唯一没有中断过的文化,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为整个世界的进步作出过卓越的贡献。从这个意义上看,我们必须在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进行文化传承。但是由于各种各样的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中国文化存在着糟粕和落后于时代的东西。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必须进行文化创新。我们必须拿出文化创新的勇气,增强文化创新的自觉意识。有比较才有鉴别,有鉴别才能知道哪些东西需要传承,哪些东西需要创新。通过中西方文化的比较研究能够进一步使我们对如何进行文化传承和创新作出更加理性的判断和选择。比较将会从一个更为合理的角度为我们进一步了解和学习中西文化提供一种参照,提高我们对中西方文化的理性认识。

总之,我们一方面要结合时代精神继承和发扬历史优秀文化,一方面也要积极吸收西方文化的优秀成果,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中国是一个有着优秀文化传统的国家,继承和发扬这些优秀文化,根据时代特色创新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开放文化资源,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影响力。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转贴于论文联盟

中西方文化论文范文12

【摘 要 题】比较与交流

社会发展决定了体育文化的发展。一定的体育文化总是与一定的社会发展和生产方式相适应。社会发展本身就是一个长期、艰苦的过程,所以体育文化也必然循着这一历史过程不断产生复杂的演变。在这一长期、艰苦的发展过程中,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体育文化就形成了不同的文化模式。随着历史的长期演变,体育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在研究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同时,我们可以发现,源于古希腊、古罗马的西方竞技体育文化与之是有着冲突与互补的矛盾存在。在中国“西部大开发”的今天,这两种文化在多方面接触后的冲突与互补尤为明显和加剧,在这个特定的历史时期,研究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西方竞技体育文化的对立统一就必须引起理论界的高度关注,进行必要的深入探讨,以对其发展进行理论引导。

1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西方竞技体育文化的冲突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和西方竞技体育文化是世界文化中两个根本不同的体系。它们是随着历史发展先后出现且并列平等发展的两个文化系统。在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两者是各自独立发展的,并没有明显的冲突和融合。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新航路”的开辟和国际间交流的频繁,特别是由于西方列强在近代对外侵略扩张,使两种文化开始正面交锋,日益冲突和斗争。[1]由于这两大文化本体及其存在环境的巨大差异,所以它们在交流中的对立是绝对的。具体表现在:

1.1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植根于“天人合一”、阴阳、八卦、五行等理论之中 而西方竞技体育文化在西方哲学重外在、分析,重与自然的斗争等观念的指导下形成和发展;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整体观重人体自身的统一性及与自然界的和谐,带有某种经验、直觉、模糊的性质,而西方竞技体育文化是科学实验、解剖学、生理学、现代医学等的综合运用;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重节奏、韵律、神韵、内涵、和谐美,重朦胧、抽象、含蓄美,而西方竞技体育文化重阳刚的力量、速度之美,重外在、形体美。

1.2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一贯向着娱乐性、表演性、礼仪性方向发展 注重个人修养,形成以追求“健”和“寿”为目的的民族内向性格,融进了以身心合一、动静结合的导引养生、武技的发展,然而削弱了体育运动中的竞争性;西方竞技体育文化始终向着竞争性、惊险性、公开性、健美性、超味性方向发展,并使体育形成体系,注重人的全面发展,而忽视了人竞争中的道德教育,容易产生残忍与暴力。西方竞技体育文化追求“强与险”,而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追求“健与寿”。

1.3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通过身体锻炼来以外达内 由表及里,由形而下的身体有形的活动来促成形而上的无形精神的升华,实现理想人格的塑造,透射出十分明显的重人格倾向;西方竞技体育文化则重人体胜于重人格,注重人体本身的价值,更讲究从人体的培养上来考虑体育的价值,通过让人在肌肉的运动中,在各种力的交汇中去实现完美人体的塑造,进而实现理想的人生。

2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西方竞技体育文化的互补

体育文化的产生是一个长期孕育演变的过程,其发展更是一个长期积累、选择、变异、冲突、交融、定型的过程。[2]由于体育文化是一个动态的社会存在,所以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和西方竞技体育文化在相互交流的同时,势必会互相吸收融合其文化中的精粹部分,这就是文化的不自觉内在的统一。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对伦理道德观念的追求 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政治经济条件,中国经济政治文化出现了勃兴。在新的政治经济环境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势必要注入新的血液,因此,西方的竞争观念,自我价值的彰显也成为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追求。西方一些知识分子也开始致力于东方体育文化精神的研究,试图从东方的处世之道和养生方法中寻求解脱。

2.2 相互移植对方的优秀运动项目 如气功、武术、龙舟竞渡、踏青、放风筝、秋千等,开始向西方移植,冲破了西方竞技一统天下的局面。而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田径等项目已深入中国各民族人们的心中,获得大家的喜爱。

2.3 中国传统养生思想为西方所接受,西方竞争观念为东方所认可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统生命观、健康观和与此相适应的保健体育,蕴含着有关人体科学的丰富内容,如注重身心统一、内外协调、动静结合等许多辩证思想,对指导当今的人类保健活动,仍具有重要的意义。西方竞技体育所表现的竞争观念和现代社会是相吻合的,正被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所认可和接受。

3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西方竞技体育文化矛盾存在的意义

3.1 体育事业进步的动力 文化的产生从一开始就是交流的产物,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都难以游离于世界文化的相互交流之外。体育文化是一种需要人们广泛参与的休闲文化,在任何一个历史时期,任何一种形态或地域的体育文化都在寻求与外界体育文化的交流中得到对方的文化精粹,可以推动世界体育改革的步伐,促进世界体育的发展。西方竞技体育文化深入中国内地,很多项目获得各民族人民的喜爱,在全国兴起了一股全民健身的热潮。

3.2 维系体育文化发展的连续性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文化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过的文化,其中频繁的内部与外部文化交流起了重要作用。[3]虽然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西方竞技体育文化的交流还不到几百年的时间,由于其文化的相互矛盾存在,不断碰撞磨合,它们不仅各自获得新的文化血液,而且获得新的文化生存空间。由于文化新血液的注入和文化生存空间的扩大,其文化的发展时间也必然相对延长。

3.3 调节各地区体育的平衡发展 自然地理条件以及社会发展的差异使得世界体育文化发展形成不平衡状况。各体育文化之间的对立统一对于调节这种状况具有积极的意义。各体育文化之间的对立统一的调节作用主要体现在交流的各方吸引对方精华,吸取对方的经验教训,互相补充。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西方竞技体育文化有着对立统一,才有其交互影响的可能,这一东方与西方的体育文化对话可以丰富世界体育运动的手段与形式,完善世界体育科学思想体系,拓展人类体育功能结构的外延。中国民族地区的体育文化在与西方竞技体育文化交流之后,由于其文化巨大差异而产生的文化对立,显示出中国民族地区的体育事业的相对滞后,为力争与西方体育文化平衡发展而找到了新的发展方向,如中国民族地区的体育文化也开始试图完成产业发展,并与其他产业诸如旅游产业联姻发展,这在云南、等民族旅游地区已取得了一定成就。

4 两种体育文化对立统一的辩证认识

不同类型和模式的体育文化由于价值观念的不同会发生冲突,因此,体育文化的交流和传播不是畅通无阻的,不 同性质的体育文化遭遇到一起的时候,冲突是不可避免的。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西方竞技体育文化的对立统一是客观的,它不仅会改变原来体育文化的性质,还会由于两者契合发展产生新的体育文化,带来体育文化的变迁。体育文化的冲突是区域性、时代性、民族性、阶级性、集团性等多种类型的综合,认识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西方竞技体育文化的对立统一就应在此入手,认识两者是政治经济地理等生存环境差异下的矛盾存在。这种矛盾存在体现了人类体育文化的丰富和世界体育文化的非成熟发展状态。对于两者的这种对立统一,我们应认识其是不同国度不同地域体育文化的对立统一,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西方竞技体育文化由于各层次发展水平不一,西方竞技体育文化会冲击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生激烈而全面的冲突。此时,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必须作出全方位的调整才能适应西方竞技体育文化的矛盾冲突。有效利用这两种体育文化的内在统一因素,寻找两者发展的最佳结合点,这将有利于消除或减少两者冲突所产生的负面因素,使其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忠利,宗文举.中西文化概论[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2,4.255,193.

[2] 卢元镇.中国体育社会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6,4.194-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