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休闲农庄申报材料

休闲农庄申报材料

时间:2022-03-16 12:10:36

休闲农庄申报材料

第1篇

一、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

目前,全县市级以上龙头企业19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4家,市级龙头企业15家。全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固定资产已达42108万元,新增6880万元,同比增长19.5%,辐射带动农户51165户,其中新增带动农户7050户,同比增长16%。通过各方努力,文化村、食品新厂、红鲫基地、现代农业园等一批龙头企业和农业基地新扩建项目相继竣工或正在实施,为全县农业产业化工作增添了特色和亮点。

1、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迈出了新步伐

以、、、农业龙头企和农民专业合作社聚集地为核心区域,涵盖全县9个乡镇,以水稻、红鲫鱼、蔬菜、山羊等为主导产业,以天绿、红鲫基地、边塘畜牧小区、食品厂、食品加工厂、农业科技园、隆昌药业有限公司、春来食品加工厂等省、市龙头企业为支撑,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引导发展,做大做强做精,规划建设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把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成为农村实用人才的培养和聚集基地,种植业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基地,国家省、市农业技术推广项目承载基地,省级和国家级龙头企业的培育成长基地,农业现代化的窗口,并辐射带头全县其它农业企业或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快速健康发展。同时,与动漫产业园区和工业园区相匹配,构建工业和农业相得益彰的展示平台,提高农业协调发展的整体形象。

目前已聘请湖南省现代休闲农业研究院编制了《县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规划》,已通过市专家评审。我县作为全市唯一申报第二批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县,申报材料已上报到省农业厅,省考评组6月15日对我县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情况进行了考评,现正积极跟进。

2、龙头企业不断发展壮大

现有龙头企业继续扩大规模,提升品质,挖掘特色,增强竞争力。如天绿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重点做好了千亩蔬菜基地的节水灌溉工作,培育和种植观赏采摘果蔬品种;红鲫基地重点打造了全市规模最大的水产繁育示范基地和休闲渔业基地,目前从引进大闸蟹和甲鱼品种养殖;农业重点建设了保鲜冷库和扩建果业观光采摘基地,并申请无公害认定;食品公司重点加强了产品研发、扩大生产规模、做好农超对接,以及打造好省级驰名商标品牌;食品公司重点进行了国家级休闲农业示范点创建与申报,加强鸭、鱼、猪等原料基地建设;绿茵园艺公司着重进行盆栽系列产品开发和市场开发,扩建花卉种植基地200亩;黑山羊基地重点实施好秸杆养畜联户建设项目;春来食品公司重点做好了食用油和薯粉加工,并申请注册了商标,着力打造绿色品牌。

3、农业招商引资见成效

通过招商引资,一些工商资本进入农业领域,新的规模农业企业落户,成为新的业产业化龙头。年初萍泰生态农林开发有限公司和市锦泰农业生态园有限公司分别在韶陂和坛华落户,这两家企业首批计划投资都过千万元、主要从事果蔬种植、畜禽养殖和休闲观光农业开发建设;近期有杭弘休闲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大宇村投资2000万元,重点打造一个集生态种养、垂钓、采摘、观光、餐饮、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现代农业开发项目;市绿色食品有限公司在鸡冠山豆田村投资建设500亩标准化蔬菜基地,目前已基本完成土地流转手续,计划8月份全面启动。

4、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一村一品的发展日益健康规范

到2011年,我县经工商部门注册并在农业局备案的农民专业合作社254家(其中种植业79家,畜牧业93家,农机服务4家,其他78家),比上一年增加50家,入社农户9135户,其中新增1380户,今年又新增备案的合作社11家;发展“一村一品”专业村61个,比上年增加2个,从事主导产业农户28215户,占专业村总农户数66.1%,对这些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一村一品专业村,分别进行我科学建档、分类指导,使之日益健康规范,已争取省级示范社10家。下一步我们着重围绕现代园区规划和产业化规划要求,围绕我县主导产业特点,进一步引导和规范好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一村一品建设,以此更加有力地推进了我县农业产业化进程。

5、休闲现光农业基地建设稳步推进

在县城南边依托城郊区位,以风景为基本吸引点,以天绿蔬菜、红鲫、食品加工、食品加工和民俗文化、瓜果等特色种养加企业为基础,在现代农业示范区内规划建设县休闲现光农业中心;县城北面,以凤形山庄、豆仙蔬菜、高田葡萄、阿里山农庄、绿茵花卉、佑金山庄、双峰寺为依托,打造休闲农业观光带。目前一批休闲农业基地建设正稳步推进,如红鲫鱼基地二期工程已全面展开,农业配套设施正在完善,阿里山庄大规模扩建等。

二、重点项目建设情况

已列入的重点项目为红鲫基地建设项目,主要包括标准鱼塘改造项目、良种场建设项目和水产健康养殖项目。目前投资350万元的标准鱼塘改造项目已建成,并完成了审计工作,等待验收;200万元的良种场建设项目已获批准,即将实施;水产健康养殖项目已申报,在水产养殖方面这也是首次申报该项目。

另外,新扩建500亩鱼塘正在开挖建设,休闲渔庄、垂钓竞技区、产品贸易区、行政功能区正在规划中,整个项目建设正在有序运行之中。

三、下步工作重点和建议

1、努力争取认定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

申报创建县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是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基础,是争取国家政策和项目的平台,对我县推进农业现代化促进农业产业化,实现县委县政府提出农业产业化“1515”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我县作为全市唯一申报第二批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县,申报材料已上报到省农业厅,省厅也对此进行了实地考评,尽管竟争压力很大,我们将积极跟踪争取,努力做好相关工作,并进一步完善前期规划。

2、做强做大重点龙头企业

对现有的19家省、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强规划引导,通过自身投入和项目扶持,使这些龙头企业规模进一步壮大,特色更加鲜明,辐射带动能力进一步增强,产、加、销一体化更加完备;对招商引资新创办的大型农业企业,做好服务工作,积极推荐申报省、市龙头企业。今年下半年省级龙头企业评审认定中,我县在原4家省级龙头企业的基础上,确保有新的增加。

3、整合项目打造现代农业核心基地

青溪边塘河道两岸是我县天绿蔬菜和红鲫基地,也是拟建现代农业示范区的核心区。此河道是串接孽龙洞、天绿、红鲫基地的纽带,也是打造休闲观光农业中心和生态高效休闲农业试验区的基础。但目前河道水毁严重,每遇洪水,河道都会发生不同程度变化,对于一些基础设施建设和生产造成损害。县委县政府,镇和相关村、天绿、红鲫基地等业主对河道整治要求非常迫切。这个工程,建议整合大的水利项目和资金支持。

第2篇

一、建设高山旅游强县与旅游产业化

建设高山旅游强县就是通过发挥我县的避暑气候优势和特色旅游资源优势,发挥旅游主导产业的促进作用,带动交通、城建、商贸、文化、宾馆酒店、娱乐服务、以及农、林、茶等行业的共同发展,把建设成为一个新兴的华东地区最具特色的避暑休闲生态旅游城市。主要目标是:交通、游览、宾馆、餐饮、购物、娱乐六个旅游要素行业更加发达,拥有更为完善的星级酒店、避暑山庄、旅游车队等服务设施;公园、绿地占有率增大,城市园林化建设成效显著,各风景区基础设施成龙配套,与生态农业观光园、森林公园、县塔公园、城市观光及夜景工程构成旅游网络;游客量、旅游从业人员、旅游及相关产业收入占的比重均达一定规模;全民旅游意识增强,文明礼貌的社会风气使游人宾至如归。归纳起来,就是要实现城市园林化、旅游产业化、设施现代化、市民文明化。

旅游产业化的目标指数:根据我县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五计划,到年,我县预期将达到个亿。作为旅游支柱产业,其产值应达到亿元,年游客量应达到万人次,星级以上宾馆、酒店床位数要达到张左右,县内旅游从业人员应达到人以上,实现这一奋斗目标,可以分两步走,第一步,到年,争取申报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工作取得成功,风景区设施初步完善,旅游网络建设初具规模,年游客量达到万—万人次。第二步,年,高山生态避暑休闲游成为华东地区的知名品牌,旅游市场逐步发育成熟,游览项目日趋丰富,游客量与日俱增,游客逗留时间逐步延长,消费水平逐步提高,旅游业产值逐步接近和达到预期目标。

建设高山旅游县城,要以“经营城市”的理念规划和建设城市。把城市作为经营的对象,使之具有商品的性质,适用商品经营的规则,最终在市场上实现其价值。因此,一是形象定位问题。根据县情,要依托避暑气候优势和风景资源优势,以生态旅游休闲避暑城的鲜明特色形象出现在旅游市场上;二是规划与功能体系建设问题。规划要具有前瞻性、科学性,使布局更加优化,避免重复建设。要善于应用现代营销理论,通过市场细分,确定主要的目标市场和营销策略,争取更多的人流、物流、资金流进入经济建设主战场中。三是城市的包装。不仅要通过新闻媒体、文艺作品、旅游交易会等形式广为宣传,还要在城市建设中,喧染旅游县城的氛围,使旅游者进入县城就能感觉到强烈的旅游城市气息。四是正确处理投入与产出的关系。城市建设不单纯是投入,要注重投入与产出的协调,“以地促路、以路促城”就是一个成功的做法。

二、改善服务设施,整合旅游资源,构筑大旅游格局

建设高山旅游强县,一方面必须提高服务水平,改善服务设施,丰富旅游内涵,要尽快建成三源避暑山庄、仙风山避暑山庄。要对宾馆进行改造,升级为三星级宾馆。今后根据旅游市场需求,逐步增建一批星级宾馆和度假村。为满足不同档次游客的需要,也可鼓励兴办农民宾馆等中低档宾馆。二是要综合把握旅游业“行、游、住、食、购、娱”六个环节,改变当前“旅多、游少”、“纯观光、无娱乐”的现状,增加游览点、游览项目,特别是参与性强的旅游项目,如观瀑、戏鱼、狩猎、探幽、漂流、寺庙进香、登山攀岩、农业观光、农家访问、烧烤垂钓、森林旅游、畲寨风情游,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文化表演节目,如茶艺表演、地方戏曲、武术等,增强景区吸引力,既要让游客“进得来”,又要让他们“留得住”,同时,要大力开发旅游纪念品,营造浓厚的旅游氛围,让游客获得更多游趣的同时,也让景区得到更多的效益回报。

⒈鲤鱼溪—仙风山风景区。

当前,建设高山旅游县城的切入点在于建设大鲤鱼溪生态保护区。根据旅游发展的要求,结合东洋溪整治,将狭义的浦源鲤鱼溪扩展至范围更广的鲤鱼溪。上至吴山底水库,下至东风电站坝头,长达多公里的东洋溪流域,两岸茂林修篁,郁郁葱葱,数十万尾锦鲤遨游溪中,人鱼同乐。既可极大扩充了鲤鱼溪的旅游容量,同时由于东洋溪成为鲤鱼溪的一个重要部分而加快了旅游县城建设的步伐,使之成为创造中国生态保护之最的纪录。同时,浦源、七步的城镇建设也要纳入县城规划之中,与之相协调,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浦源村作为鲤鱼溪大旅游区最重要的一个部分,应进行大规模的改造。要将该村划分为新区和旧区两大部分,新区沿省道两侧建设成为现代化的新村,旧区则保留原汁原味的明清时代水乡建筑风格,一切不符合的建筑则予以拆除或改建,营造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当前,要将鲤鱼溪风景区收归县旅游局直接管理,彻底改变该景区管理混乱、卫生状况差的现状,加快引水排污工程建设,保持整洁的卫生状况和绿树成荫的生态环境。

仙风山省级森林公园与鲤鱼溪近在咫只,其间上洋村的千亩田园风光与鲤鱼溪古村的风格极为融合,颇有游览价值,为此,应作为一个统一整体来规划、建设、经营。可将浦源至仙风山的公里道路改为铺石步游道,辅以绿化带建设,交通工具可选择马车、轿子,游趣更浓。

⒉九龙氵祭—官山风光带。

九龙氵祭瀑布群风景区,以自然景观的观赏为主线。要改原出口为进口,实行水陆并进,水路由一级电站处修筑拦溪坝,沿溪乘船直达四叠瀑,陆路由骆驼峰而下,在四叠瀑上修铁索桥连接对岸,而后沿溪修栈道遂级向上到达一级大瀑布。同时,要抓好九龙祭瀑布风景区配套建设,增设与景区相协调的拟木式的亭台楼阁,进一步丰富旅游项目,延长逗留时间,留住游客。一级大瀑布附近可增设上山索道,或由轿子代步,为中老年游客提供方便。

官山位于九龙氵祭东北部十多公里处,以金钟挂梁寺为中心的方园平方公里范围内景观资源相当丰富,幽、奇、险、秀是其特色。官山水电站的建设为该景区的开发提供了基础,拟于近期组织人员进一步勘察,颁发保护规定,并根据总体规划分步开发。

⒊滴水岩—九龙石窟后垄溪流域—陈峭鸳鸯溪风光带。全长公里的后垄溪陈峭鸳鸯溪,水源丰富,溪水清滢,沿岸峰奇石峭,有着广袤原始次森林,其中有古老、珍稀、特大的古银杏王,红豆杉林,罕见的古松林、枫叶林、古梅花、桂花,还有珍稀野生动物猕猴、鸳鸯、白鹇等,沿岸尚有古廊桥、土炮楼、古民居、古道等人文景观,旅游资源极为丰富,已被上级旅游部门列为霍童溪流域生态旅游区开发重点。此处拟以发展生态旅游为主线,使游客充分体会到回归大自然的真趣,其建设方案尚待进一步研究拟定。九龙石窟景区景点集中,游客评价甚高,可列为生态旅游精品,因其投资规模不大,可作为群众性集资开发旅游的试点。当前要初步完善九龙石窟风景区游道、桥梁、亭阁等基础设施,早日出售门票,接待旅游团队,使景区进入规范化经营的轨道。

⒋咸村畲寨—古民居—川中溪流域风光带。

咸村云门村是畲族聚居地,也是我县重要的水果产地,位于—宁德县际公路侧,交通便利,可开发少数民族风情旅游线路。云门、川中两村之间的川中溪,属于霍童溪流域,该处风景优美,群众称之为“小桂林”,是休闲度假旅游的理想场所。洋中村的孙氏古民居群规模宏大,特色显著,可建成为古民居博物馆。

⒌宗教旅游线路。

灵峰寺、方广寺、林公宫是我县三大宗教寺观,可以开发宗教旅游线路。特别是灵峰寺的监斋菩萨,台湾信徒称之为“万岁神”,在台中、台南等地有一定的影响力,已有三批台湾旅游团到灵峰寺进香、朝拜。“名山必有庙”,宗教旅游是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吸引中老年游客的重要因素,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人士要积极努力,促进其发展。

三、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的互相促进、协调发展

是个农业县,必须做好旅游与农业、林业共同发展这篇文章。农、林有关部门在制定计划、申报项目和安排资金时要考虑到与风景区建设、旅游业发展相结合。

⒈农、林业与旅游。县政协委员提出了“我县必须打响生态旅游、绿色旅游的牌子”的提案。目前,县城四周的狮子山、奇仙岗、银屏峰及县塔公园都已建起一些旅游设施。南庄村后山的森林在县城周边一枝独秀,要加强荒山绿化和生态保护,逐步达到南庄森林那样的水平,使县城四周群山林深叶茂,满目青翠。要以仙风山省级森林公园和东洋溪流域的绿化工程为龙头,大力提高森林覆盖率,强化森林资源运营和总量扩增。如此,不仅能改善县城小气候和旅游视觉环境,而且为旅游县城的建设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在大力提高森林覆盖率的同时,也要加强森林防火、防盗工作,合理布置防水隔离带,种植木荷等防水树种,配齐消防器材,增强应变能力。要重视古树名木的保护,如各乡村的红豆杉、后垄、秋楼的古银杏王、古松林、枫叶林,七步岭头的古柳杉王,纯池祖垄的古桂花树,都弥足珍贵。建设生态旅游农业观光园,是目前实现旅游与农业、茶业有机结合的最佳切入点,游客在观光园中休闲,在茶艺馆中欣赏茶艺表演、品茶,消费时新果肴,购买土特产品,既可促进农产品销售,增加农民收入,又能提高农副产品的知名度,同时为旅游增添特色,一举数得。要充分利用我县丰富的竹木资源,开发根雕、竹木雕等各种旅游工艺品的生产。县科技开发中心、菜根香公司将农产品制作成小包装的旅游产品,作了有益的尝试,通过各乡镇、各部门共同努力引进外资合作开发,就有可能逐步达到浙江海宁榨菜那样的规模经营,成为地方经济新的增长点。这些旅游产品流通到那里,旅游的影响就扩大到那里。

⒉茶业与旅游。旅游茶艺表演,是茶文化与旅游文化的结合点之一,应着力扶持促进。高档茶的价格为什么高,顾客买的一是茶的品质,二是茶的牌子,主要是它的文化内涵。安溪由一个穷县变为现在的茶业强县,其成功经验很值得我们借鉴。官司茶是我县茶叶中的精品,早年“官司工夫”制作的是红茶,特点是条索紧结,芽叶肥厚,色泽乌黑油润,汤色红亮,香气浓郁,年获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银奖。当时茶商以官司茶掺入其他茶叶中制成的成品,每担市两黄金。这个事例对我县茶业发展应有所启发。近年来,我县狠抓茶叶质量,加强检测手段,降低农残,改造茶园,改善茶叶品种结构,选送的参展产品在京荣获金奖、优质奖。紫云茶业公司申请了以九龙祭源头——圣银楼为名的注册商标,以瀑布景观作为包装的图案,实践了茶文化与旅游文化的有机结合。应重点培育、扶持茶业龙头企业,善于利用加入后带来的新机遇,努力引进财团资金,组建茶业集团,打响特色茶叶品牌,增添地方旅游产品。

⒊要善于利用网络技术促进旅游业的发展,通过互联网进行宣传促销。在机构改革中,可组织职能相近的部门成立全县地方产品网络销售中心,扩展农村社会联动网的作用,并建立《旅游网站》,在宣传旅游风景资源的同时,宣传高山茶叶等地方产品。

此外,旅游业的发展还牵涉多个行业:环保和经贸部门在审批引进的工业项目时,要把好关,确保我县生态环境不受污染;要加强旅游与文化的协作,开发民俗风情、风味小吃、地方戏曲、武术、礼仪,整理民间传说,加深文化内涵;要加强旅游与宗教的协作,发挥名刹古寺的作用,开发宗教旅游线路,吸引港澳台中老年游客;要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环境保护工作,加强市场管理,打击不法经营,为旅游者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要美化市容,规范市政,加速城市园林化进程;要进一步完善城乡交通路网建设和运政、路政管理,改善运力结构,改善路况,保障旅途舒适、便捷、安全。因此,旅游主导产业的树立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全县一盘棋考虑的问题。要举全县之力,才能有效地推动旅游产业化进程。

四、当前发展旅游业的重点工作

—年是我县旅游产业化的第一步,其工作的重点是:

⒈申报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抓紧抓好申报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工作,是实现旅游产业化的突破口,是当前旅游工作的重中之重,要以申报工作为契机,做到申报与建设相结合,提升等级与自我完善相结合。同时充分认识申报工作的任重道远,做好思想准备。当前,申报工作要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要加强组织领导,明确申报程序,组建工作班子,尽快推动申报工作上轨道。二要尽快取得省建委对我县申报国家级风景区的初步认可,早日迎接省级专家组到我县考察评定。三要开展风景区资源普查工作,制作符合标准的文字材料和音像材料,并在此基础上,制定总体规划。

⒉以建设旅游避暑休闲度假为目标,尽快完成总体规划。

我县旅游业的奋斗目标是把建设成华东区最具特色的旅游休闲度假胜地,推动旅游产业迈向一个新的台阶。要实现上述目标,必须着重抓好以下工作:一是要组织学者、专家对我县的旅游资源考察、评估,聘请全国知名的旅游规划专家为我县制定旅游总体规划。二是以总体规划为核心,制定各景区的详规,切实杜绝各景区盲目开发的状况。三是要正确处理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关系,要坚持以保护为主,开发与保护并重的原则,通过开发促保护,通过保护促开发,实现我县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⒊拓宽投融资渠道:

加入后,国内外资金进入的可能性更大,关键是要拓宽资源方与投资方之间的信息渠道,善于利用中介渠道、新闻媒体、网络渠道加速沟通。另外,业内权威人士指出,制定税收、土地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固然重要,但对财团资金而言,更关注投资环境、政府办事效率等因素。省煤炭总公司已与市政府签订投资亿元开发闽东旅游业的总体合作框架协议,在此基础上,我们要进一步加强跟踪落实和投资服务工作,争取投资方将我县列入第一期开发计划。旅游招商合作的方式,有合资、独资、租赁等,对风景区而言,以我县持有资源股,与投资方按比例分成的方式为最佳选择。

同时,在以往招商工作的基础上,加强招商项目论证和项目储备工作,要聘请权威单位对我县的旅游重点项目,如投资规模达万元的捆绑国债项目九龙祭鲤鱼溪旅游避暑度假区综合开发项目,进行可行性论证,为我县旅游项目争取列入上级资金盘子打好基础。

政府投资应集中于基础设施建设,目前还是投入的主渠道,也是为招商引资提供更好的硬件环境。政府对旅游业的投入应列入财政预算,确保投资额度,在规划指导下,分轻重缓急,分步实施。同时,政府要帮助理顺景区门票抵押贷款的机制,促进金融部门及早介入旅游业发展进程中。

鼓励和引导好民间资金的投向,使其成为招商及政府投入之外的有效补充。其一是公益性的群众投资。年以来,我县群众自发组织筹资建设了狮子山、县塔公园、仙风山、奇仙岗、银屏峰、九龙石窟、虎头山等风景区,这是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县委、政府及有关部门要总结整理这方面的典型材料,加以宣传表彰、弘扬精神、鼓舞士气。其二是经营性的群众投资。可采用总体规划指导下的小区域投资方式,广泛吸引群众的小额投资。尤其是利用社会资金办好农民宾馆、酒店,补充解决我县旅游接待能力明显不足的问题。政府在土地、税收、水电、资金信贷等方面赋予优惠政策,在这过程中,探索吸纳社会资金促进旅游业发展、解决就业问题、脱贫致富与社会发展同步进行的办法。

⒋加强区域合作,形成合力。

要更有效地利用上海、福州、温州等中心城市对我县的幅射作用和拉动作用。以发展节假日休闲旅游为例,要探索如何与福鼎、蕉城、古田、屏南有效地合作,打响九龙祭—翠屏湖—鸳鸯溪“闽东绿色山水游”以及鲤鱼溪—三都澳—太姥山“闽东山海休闲游”这两条旅游综合线路的品牌,优势互补,增强对邻近中心城市客源的吸引力,成为在全国旅游市场上知名的品牌,从而成为旅游热线的办法。就全国旅游市场而言,以上两条线路对游客是“新面孔”,正因如此,潜在巨大的消费群体。加强合作,发挥地缘优势,才能更有效地促进我县的旅游资源优势更快地转化为经济优势,茶叶、宁德海产、古田银耳、屏南老酒等地方特产也将随着络绎不绝的游客消费而扬名海内外。

⒌加强宣传促销,树立知名品牌。

()在重点客源地建立旅游窗口。要依托驻沪办、上海商会、驻榕办,借助各种友好关系,建立旅游宣传、招商窗口。重点在于建立与沪、榕两地旅行社业界的紧密合作关系,寻求与上海、江浙的铁路工会、纺织工会等大系统工会的合作,针对直接客源市场进行宣传促销,力争到我县的旅游团队数量迅速增长。例如,如果吸引了万上海游客到我县旅游,按上海的人口比例是很小的,按金湖等兄弟景区的经验也是可以做到的,按一个标准旅游团人计算,那就是个旅游团,其效益是很可观的。

()要借助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电子网络、广告招贴等媒体及诗词、绘画、摄影、歌曲等文艺作品,利用旅游博览会、交易会等大型会议万商云集的机会,多方宣传旅游。要研究信息时代人们接收信息的特性,讲究宣传的艺术性、策略性、新颖性、注目性。建议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宣传促销。

治理好鲤鱼溪,使其达到一定管理水平后与省、市联合举办大型、独特、具有广泛影响的“中华鲤鱼文化节”。

利用电视台的综艺节目、天气预报档目进行宣传;

在主要客源地树立大幅广告;

在大型旅游会议如全国旅游博览会、展销会上广泛散发宣传材料,播出风光录像片;

第3篇

一、项目背景

为进一步发掘我市的传统村落资源,弘扬传统文化,保护传统村落,根据国家有关部局申报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通知要求,金华市从去年四月份开始组织传统村落的调查登记和申报工作。为了加强对传统村落保护工作的组织领导,东阳市成立了传统村落保护工作领导小组,积极引导、协助各乡镇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完成此次的申报工作。申报初期共提交了15个村落的申报材料。

笔者有幸参与了此次“中国传统村落”的申报工作。传统村落是一个传统文化传承的载体,传统建筑、村落格局、环境要素、非物质文化遗产这四大要素是传统村落申报的重要标准。

通过前期的调研及对各古村落资料的整理,在这整个参与过程中发现各乡镇在申报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不利于申报工作及未来古村落保护规划工作的开展。

(一)申报资料的完整性

此次“中国传统村落”项目申报需要“传统村落调查表”和“汇报PPT”两份材料,为建立传统村落的基本信息档案,获取最新的第一手资料,需要各乡镇对本村落的实际情况进行调研,但从各乡镇提交的材料来看,发现其基础资料的完整性参差不齐。一类是村落资源丰富,资料度的完整性和详细度上都较好;第二类是村落资源相对匮乏,资料不完整且阐述略为简单,例如,缺少地形图及相关照片的辅助说明;第三类是村落资源丰富,但相对应的资料却不完整,体现不出本村落的独特性,例如在建筑类型、非物质文化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深入地挖掘。由此反映出各村落的现状发展不均衡,乡镇对各自村落档案的记录水平参差不齐,也间接反映出项目申报小组对此项工作的重视程度。

各村落的调查表是每个村落的身份证明,档案填写的完整程度、详细度以及真实度都会对此次申报结果产生较大的影响。从古村落保护角度出发,古村落基本情况内容填写的越完整、越详实,对下一步的保护发展规划就越有利,越能发现村落自身的价值特色和保护重点。

(二)申报材料的规范性

通过对各乡镇上交材料的梳理,发现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对村落的选址特征、结构肌理、建筑类型、传统文化等内容表述不清、不全,未按规定要求制作申报材料,未能充分展现村落的传统资源。尤其在PPT的制作上有一定的随意性和主观性,主要体现在展示照片的处理方式上。

“选址特征”可以从村落风水、故事介绍入手阐明祖先选在此地的理由,建议放置村落古地图加以补充说明;“结构机理”:若有故事则应放置能表现故事的图纸。例如河流贯穿全村,在图上就应表现河流,形似七星拱月的造型,使大家通过图片就能一目了然,若没有类似的图纸,则可以直接放总图;另在旁边附上主要景观照片,并附上文字说明;“建筑类型”应注意类型的丰富性,可以将不同年代、不同类型的建筑都予以展示。例如:庙宇、祠堂、民居、戏台、书院、村民公社、手工作坊、六畜舍等。

入选申报材料之用的图片每一张都应添加标题,并附上说明,不能采用拉伸、渲染等手段使图片失真;在文字陈述部分,要突出重点,可以使用特殊字体、色彩进行格式处理;基本信息里,户籍人口占常住人口、传统建筑占村庄总面积的比,要合乎比例,若被判定为空心村或传统建筑占比少于30%,将不列入保护范围。

历史文化遗产丰富的古村落的损坏消失,意味着时代传承的历史文化积淀的消失,更意味着大批具有旅游潜在价值的资源的消失,是区域人民精神、文化、经济的多重损失。在申报过程中申报小组成员必须秉承严谨的工作态度,意识到申报工作的重要意义。

(三)项目负责人的统筹与协调

在项目进展反馈协调会上,各乡镇传统村落项目申报负责人汇报了各村的项目进展情况。与会人员基本上是由乡镇代表与年轻的驻村干部组成。会议中反馈出来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对各自村落历史环境要素、建筑特色、非物质文化等村落特色元素的挖掘不够深入。一方面是因为对所处环境太过熟悉,反而进入了一个视觉的盲区,忽视了本村独有的传统特色元素;另一方面,各乡镇没有组建一支年龄结构合理的调研申报小组,使调查的资料缺乏广度和深度。作为此项目的直接负责人,乡镇领导应重点关注村中的长者,通过与他们的交流深入挖掘村落的传统资源,获取有关村落发展过程中的一手资料。而在文字资料的整理、村落照片的采集等技术方面的工作可以主要由大学生村官、年轻的驻村干部来完成。在调研过程中乡镇干部集相关项目负责人就大家采集的信息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与总结。

二、古村落现状调研

(一)村落环境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在新农村建设及城市化的进程中,由于缺乏对村落的保护意识,以及在整治规划的实践上存在诸多的问题和误区,使得部分古村落的整体村庄风貌、周边环境、传统资源、建筑古迹等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尤其是一些表现古村落传统文化的种类品级开始逐步淡出人们的视线。

村庄内部建筑问题复杂。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开展,逐渐富裕起来的农民迫切需要改善自身的居住条件,于是在村中大拆大改,这部分新居建筑,尤其是自建房缺乏规范指引,布局散乱。新旧建筑在建造材料、造型风格、外观、装饰等方面都存在着极大的差异,各种新式建筑与传统风貌格格不入。村庄内随处可见任意临时搭建或破旧不堪的废弃建筑,严重影响了村庄的整体风貌。另外,村内的维修保养机制不健全,许多房屋呈现破败不堪的景象。出于增收的角度考虑,村内大量的年轻人都选择外出务工、定居,这也使得村内出现了诸多大门紧锁、年久失修、满目疮痍的乡土建筑。此外,新农村建设中的误区使得不少村内的建筑类型渐趋单一化、新居建筑呈现雷同化的趋势。其中,不少村落过度开发利用,出现了很多不恰当的仿古建筑,使得古村落呈现不伦不类的状况。

部分村落内的道路交通系统混乱、可进入性差。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诸多村庄内路网不成体系,处于树状的无序生长形态,道路泥泞,不适合村落发展的需要。

形成较早的村落,其传统资源越丰富,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经济价值越高,那么入选中国传统村落的机率就越大。因此村落保存相对完好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是申报传统村落的优势条件。

(二)公共服务及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

现有的服务设施较为局限,集中体现为村内的小店铺及传统的宗庙或文化礼堂,随着时代的发展,各种基础设施设备在原有陈旧的基础上又存在普遍老化的现象。环卫设置配套落后、村内没有排水沟渠,垃圾随意堆放、清洁力度不足且民众的环卫意识较低;电网、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薄弱;诸多村庄内普遍缺乏集中的公共绿化地和娱乐休闲用地,环境品质不足,村民的生活质量不高。

(三)村民保护意识薄弱

除了保护发展较好的个别村落外,大部分村落的村民没有在环境和文化遗产保护上形成自觉的保护意识。由于部分外迁的户主将其闲置的老宅外租给了大量来当地谋生的外来务工人员,这些人员成了村内特殊的一类村民。这些务工者普遍素质不高、乱丢乱扔垃圾,缺乏基本的村落保护意识。村民认识不到自身村落的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因此,许多村落环境、格局风貌等不断遭受破坏。尤其是一些表现传统文化、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民间民俗文化,例如,非遗、龙灯、文物出土、传统手工艺等濒临消亡。考虑现实收入的原因,不少传统技能和民间艺术更是后继乏人,面临着失传的危险。

三、古村落保护与发展对策思考

(一)制定出台古村落保护利用的相关规定

首先从政府层面给予制度上的规定。地方政府应在摸清区域内古村落的整体情况后,科学编制保护利用总体规划,规定古村落整治、更新的区域和范围,明确具体实施的政策、措施。严格限定古村落核心区、改造区的改进,严格限定扩建和室外的装修等。通过对建筑风格、高度、密度、色彩等控制指标,保存古村落原有的结构肌理。真正体现“历史真实性、风貌完整性、生活延续性”的保护原则。其次,政府在加大对古村落保护和发展投入的同时,应多发挥其引导作用,规划调控,多为古村落牵线搭桥,获得投资单位和外资的支持。

(二)完善管理体制,实现科学管理

在深度调研的基本上,为古村落建立相应的档案和保护数据库。对不同价值的古村落、乡土建筑制定详细的保护档案,及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通过数据库的使用,可以使古村落的文化遗产的抢救发掘工作得以有重点、有层次的开展,使古村落的保护真正实现科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

(三)加强古村落保护的宣传教育

广大村民是古村落保护的重要力量,要加大宣传力度,使村民们充分认识到保护古村落的意义以及与其切身利益的关系。例如,可以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或者定期开展座谈交流的形式,提高村民对古村落文化的保护意识和责任感。其次,借助新闻媒体的舆论宣传及监督作用,努力营造全社会对古村落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良好氛围。从党政机关各级官员到广大古村落的村民,从上至下,形成保护古村落的文化自觉意识,从而充分调动全民参与古村落保护与利用的积极性。

(四)保护与改善民生相结合

村落首先是村民的生产生活空间,村民是村落的建造者和村落文化的生产者、传承者与享用者,因而也是保护行动最直接的利益相关者。因此,古村落的保护和利用必须以民为本,注重保护与改变贫困落后面貌相结合。应将传统建筑抢救保护与改善民生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其次,古村落的保护利用要与改善当地农民生活需求相结合。古村落保护行动不仅要保护古村落遗产,还要注重改善古村落的基础设施和公共环境。

四、结语

第4篇

一、在拆迁安置中现新村

在2.41平方公里的首期开发片里有10个村小组,为改造城中村、建设好新区,10个村小组都列入了拆迁安置范畴,通过拆迁来彻底消除城中村“脏、乱、差”,以安置来达到干净、卫生、靓丽的新农村。08年主要从以下几点做好拆迁安置工作:

1、加快拆迁速度。在08年3月份村小组房屋已基本拆迁完毕,所有已拆户都已租好了房屋;在4月初李家拆迁小组已着手李家拆迁的前期准备工作,现在大部分农户都已签订了拆迁协议,在5月份李家村可拆除;孙家、余家、陈家及阮家部分农户预计在6月份开始着手拆迁安置。

2、保障安置房建设。对安置房建设,区委、区政府提出了08年安置房建设达30万㎡(即入住10万㎡、建成10万㎡、在建10万㎡),为完成工作,一是做到人员及监管上的保障,办事处开发办做到每天24小时在安置房项目部值班,在监管上把好“材料关、检测关、签证关”三关,二是保障资金到位,以区城司为平台向开发行申贷1亿元用于拆迁安置上,三是安置房建设的土地保障,一期安置房已在建设,二期安置房的征地工作于4月下旬完成,三期安置房的征地工作预计在5-6月份完成。

二、在景观建设中现新区

要体现新区的高品位,景观建设与建筑风格是同等重要,在新区景观建设主要是“三带一园”建设(沿江景观带、景观路景观带、校园路水系景观带、桥头休闲公园),除沿江景观带要与新余市“两江四岸”同步设计外,其余“两带一园”已做出了设计图,特别是桥头休闲公园在拆迁完毕后即可进行公园的前期建设,到时以“亲水”为主题的景观建设可使新区焕然一新。

三、在环境卫生中现新区

1、村庄卫生

①自然村垃圾坑建设。今年计划在新村旁边建一个垃圾坑,建1—2个垃圾坑。

②拖运垃圾坑内的垃圾制度,与承包者签订拖运合同,承包者义务是每三天对办范围内垃圾坑中的垃圾运到垃圾处理厂,若不能及时搬运,一经发现或群众举报,一次给予警告,两次给予罚款,三次解除合同。

2、道路卫生

①渝州大道、龙池墅大道实行承包责任制,清扫者每天清扫一次,确保路面清洁,否则扣除适当的工资。

第5篇

关键词:沟域经济;避暑山庄;双桥区

中图分类号:F127

一、前言

沟域经济是北京市山区县在实践探索中总结归纳出来的、能够实现山区发展与农民致富的一种经济形态,是集生态治理、新农村建设、种植养殖业、民俗旅游业、观光农业发展为一体的山区经济发展新模式[1]。经济近十年的实践探索和专家学者的共同研究,北京沟域经济的发展模式已经成为全国山区沟域发展学习和借鉴的模范。

为支撑承德市国际旅游城市建设目标,解决沟域乡村经济发展难题,双桥区于2010年提出了打造城市周边沟域经济崛起带的发展设想,但发展什么、如何打造,尚无定论。本文将在剖析双桥区沟域发展的独特性基础上,从历史渊源和现状基础两个角度提出双桥区产业发展的方向和重点,以期为双桥区沟域经济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二、双桥区沟域的空间范围

双桥区是承德市的中心城区,北、东、南同承德县接壤,西部与双滦区毗邻,西南部与滦平县交界。距北京市221公里,京承公路2小时车程,京承高铁开通后将缩短至40分钟。双桥区沟域是指双桥区行政区范围以内、城市建成区以外的空间范围,包括狮子沟、水泉沟、牛圈子沟、双峰寺、大石庙、冯营子共6个镇,64个村,约350平方公里,涉及滦河流域、武烈河流域、元雹公路沿线及狮子沟旱河流域三大流域12条沟。

三、双桥区沟域资源特点及历史渊源

(一)沟域资源特征

1.历史文化悠久,文物古迹众多

承德是游牧民族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交融之所,有着丰富的多民族历史文化内涵。清朝康熙皇帝“木兰秋”,沿途修建了许多行宫,其中,在双桥区修建的避暑山庄,使承德由一个仅二三十户人家的小山村逐渐发展成为清王朝的第二政治中心。双桥区文物古迹众多。据统计,区内现已发掘的文化遗存多达96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9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列入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点有43处。

2.沟域气候凉爽,利于避暑消夏

承德市地处燕山腹地,气候受地形及季风环流影响显著,盛夏气候凉爽。乾隆诗曰:“出关爽气迎人面,入画秋光惬性灵”。承德7月份平均气温(22.8℃)分别比北京(27.6℃)和北戴河(25.6℃)约低5℃和3℃,世界文化遗产避暑山庄当年选址于此,冷凉性气候是重要因素。

3.生物资源极为丰富,颇具特色

避暑山庄80%的面积为山区,拥有鸟、兽、鱼、虫类等多种野生和驯养动物,其中国家Ⅱ级保护鸟类6种,河北省重点保护鸟类22种,驯养的梅花鹿成为避暑山庄内最大的动物景观。避暑山庄里有200种以上的野生花卉[2]。除避暑山庄外,双桥区其它沟域遍植松树,并有若干条沟形成颇具规模、富有特色的植物景观,如崔梨沟的梨花、平房沟的杏花。

4.晚期丹霞地貌突出,风景独特

双桥区沟域的中低山区因受长期剥蚀分化与流水溶蚀作用,干溶洞分布广泛,方块山、独立山石发育,形成与中国南方灰岩地区极为相似的“丹霞地貌”。山体俊秀,峰峦怪石,奇特突兀,构成了中国北方非常独特的旅游风景。区内分布有多处著名的丹霞景观,如磬锤峰、鸡冠山、夹墙山、蛤蟆石、僧帽山等。

(二)双桥区沟域发展的历史渊源

1.避暑山庄与沟域发展

从历史来看,坐落在双桥区的世界文化遗产避暑山庄即起源于沟域,山区面积占了避暑山庄总面积的80%。而避暑山庄又直接促进了承德城市的兴起和发展,可以说,沟域是山庄之母,山庄是承德之母。避暑山庄最大的特色就是巧用地形,随山依水、宁拙舍巧,“自然天成地就势,不待人力假虚设”,当年利用山峰、山崖、山麓、山涧等地形,修建了多处园林、寺庙,使看起来普普通通的沟域山水,变成了现今的世界文化遗产。同时,避暑山庄内的各处景点也并不仅仅是单一的游赏功能,同时也具备了办公、生活、娱乐、养生等多重功能,与现代城乡功能并无二异,以避暑山庄最为著名的72景点为例,烟波致爽、无暑清凉、勤政殿等具有政务功能,是理朝听政的场所;延薰山馆、水芳延秀、松鹤斋等具有居住功能;普田丛樾、乐成阁、御瓜园、稼樯维艰等则体现了农业功能;芳园居是一条买卖街,等等。这种做法为双桥区现今的沟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2.承德庄田制与沟域发展

清初为缓和京畿一带圈地危机,巩固初建政权,同时为康熙、乾隆二帝北巡提供钱粮供应,在长城口外大量开荒,并于康熙九年(1670年)年建立正式的承德庄田制度。承德庄田分为内务府庄田、宗室王府庄田和八旗官兵庄田[3]。国家按总地亩数征粮征银。为保证皇庄的管理,采用庄头管理的方式,庄头可以世袭[4]。按照生产输纳的不同,承德庄田可细分为粮食生产(占绝大多数)、蔬菜生产、鹰手地(按丁分地,按亩交鸡,十亩交雉鸡一对)、杨木三旗地(专司种树)等[5]。清代在双桥区大石庙镇庄头营村设立了一个“敕授皇庄”,另有黄土坎皇庄,有三名庄头。承德庄田制使塞外荒地变成粮食生产基地,并带动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大都京城之米,自口外来者甚多”,“热河八沟素产米谷,内地商贩,前赴采买者多”[6]。

四、双桥区沟域经济发展现状

(一)沟域水土资源相对紧张

双桥区水资源总体相对丰富,滦河水系及其支流武烈河两条河道常年流水,主河道富水性好,但山区沟域水资源比较紧张,尤其是近十年,承德由于干旱少雨,地表径流和地下水位都大幅减少,并且分布不均衡,蓄水量不稳定。

由于双桥区位于低山丘陵地区,区内土地多为山地、坡地,可以大规模开发利用的土地资源不多。2009年,双桥区农用地中有耕地4551.35公顷,占14%,并且耕地土地垦殖率较低,多为中低产田,分布较为零散。

(二)以传统产业为主,沟域经济增长贡献较低

1.沟域农业产值总量小、贡献低

第一产业主要集中在主城区周边的山区沟域,而第一产业对GDP的贡献较低,并且呈进一步下降趋势。双桥区的农业结构比较单一,主要以种植业和畜牧业为主,尤其是种植业总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65%。

2.沟域工业发展规模小、产值低、分布散

双桥区的工业发展主要集中在经济开发区,山区沟域不是工业的承载地。沟域中的工业以采矿业为主,部分村落有小型的服装加工、木材加工等加工企业。总体来说,沟域工业规模小、产业低、分布散,同时,由于是以铁矿开采和石料开采为主,对于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污染较大。

3.沟域乡村旅游业发展相对滞后

双桥区沟域乡村旅游业发展正处于起步阶段,规模较小,档次偏低,分布较散,主要服务于双桥区本地市场。据调研,2010年,双桥区6个镇共有70家乡村旅游示范户(包括7家乡村酒店),就餐餐位在200人以上的只有14家,床位在100张以上的只有3家,在50~100张之间的只有6家。

(三)农民就业渠道少,收入低

1.乡村劳动力就业仍以传统的农业种植业为主

2009年,全区51321人乡村劳动力中,从事农林牧渔业的有23278人,占45.4%,其中种植业的有21806人,占42.5%,从事工业和建筑业的分别有5581人和11095人,分别只占10.9%和21.6%。

2.农民收入水平较低,城乡收入差距逐年扩大

2010年,双桥区农民人均纯收入5564元,虽然高于承德市4382元的平均水平,却低于全国5919元和河北省5958元的平均水平,更远远低于北京市13262元和天津市11800元的水平。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呈现逐年扩大的趋势,绝对差距从2006年的4691元扩大到2010年的8996元。

五、双桥区沟域产业发展思路

双桥区的沟域与北京不同,不单纯是“三农”(农业、农村、农民)发展的沟域,而是有其自身独特的特点,不能照搬照抄北京的沟域经济发展模式。

首先,双桥区的沟域有着深厚的皇家历史底蕴。通常沟域经济发展是从农民自发搞民俗旅游接待,到集中连片式发展,并对文化元素进行挖掘、包装、宣传,逐步形成的一个成规模、有特色的区域性产业带。而承德的文化不是普通的民俗村落文化,而是一种体现高贵至尊元素的皇家文化,挖掘、包装、借用的是皇家特色文化,这就决定了双桥沟域经济产业形态的高端化。

其次,双桥的沟域而是与承德市主城区的发展紧密结合的沟域,乡村沟域产业的发展受主城区城市发展的影响很深,城乡发展互相渗透,主城区既是乡村产品的消费市场,部分地支撑着沟域的产业发展,又不断进行空间扩张,对乡村土地、乡村村落景观进行城市化改造,另外,现代城市的一些社会功能也逐渐向乡村沟域拓展。

第三,《环首都绿色经济圈规划》(正在进行中)、《河北省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带发展规划(2008-2020)》(冀政函[2008]82号)、《河北省环京乡村旅游总体规划》(冀旅办函字[2010]260号)以及北京市政府提出将承德市农业、旅游、生态等11个专项规划写入北京“十二五”规划并搞好具体项目衔接等一系列区域规划的实施,突显了京承合作的重要性。这也使得双桥区沟域经济发展必须服务北京、借力北京,不能仅仅满足双桥区层面的城市消费需求,更要满足北京市、河北省及周边省市的功能需求。

基于双桥区沟域的资源基础和区域市场需求特征,结合双桥区传统农业生产不占优势、沟域工矿开采严重破坏生态、沟域乡村旅游业规模小、内涵低的现状特点,本文提出双桥区沟域产业发展必须要借鉴世界文化遗产避暑山庄的功能设计,整合、挖掘沟域农业资源、风景资源、文化资源等各类资源,促进沟域产业转型升级的发展思路。具体而言,即(1)优化农业生产功能,改变大农业生产模式,突出特供型绿色无公害生产,不强求产量、规模,但求特色化、精品化;(2)开发农业生态功能,发展山区生态循环产业;(3)开发农业生活服务功能,加强农业与旅游业的融合;(4)逐步退出山区矿产和石料开采业,结合双桥特色资源,深度开发旅游产品设计;(5)促进普通乡村旅游业向皇家休闲旅游业升级,最终形成符合城市功能定位的、面向不同市场消费群体的、具有高级化、品牌化、特色化、精品化特征的沟域产业发展体系。

六、双桥区沟域的产业发展重点

(一)提升农业生产功能,发展特供型的安全、绿色农业

借鉴300多年前清朝的农产品特供型的皇庄分工体系,实施从种植环境―生产―加工―销售各环节的全程监督。严控农药、化肥的使用量,禁止高毒、高残留农药的使用,积极开展绿色果品产地认定和产品品牌认证申报,促使农产品生产向精品化、特色化、设施化和集约化方向发展。具体而言,(1)在近城区平缓沟域,采用温室、冷棚、微管等多种形式,大力发展山地露地时差菜(如山地西红柿)和设施反季节无公害蔬菜。(2)在远郊海拔较高的地区,引进优良品种繁育、集雨节灌、集约栽培旱作节水配套农艺技术,发展山杏、大扁杏、梨、核桃、葡萄、大枣等特色优质林果业。(3)在双桥区北部的承德市空港城区域的沟域,大力发展玫瑰花以及抗寒耐旱的八宝景天、华北景天等景天类花卉苗木种植,尤其要注重以鲜切花为主体,盆花、花卉育种、绿化苗木等多品种共同发展。(4)深度开发营养丰富、品质优良、保健性强、食药两用型的谷类、豆类、薯类等耐干旱、耐贫瘠的绿色、有机杂粮作物,如苦荞、莜麦、赤豆、有机红皮小米、紫薯、红薯等。(5)发挥山区中药材资源种类多、品质优、产量高的优势,重点发展“热河黄芩”、五味子、连翘等道地药材,建设“承德中药”品牌。(6)在相对封闭的山区沟域,利用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天然林草和农作物秸秆、玉米饲料等生物资源,建立绿色高效生态养殖基地。重点发展山柴鸡、牛、兔、野猪等适宜山区沟域养殖的畜禽品种。

(二)开发农业生态功能,发展山区循环、高效农业

1.发展循环型林果―畜禽复合生态农业

利用沟域自然优势,种植果树,在果林下种植绿肥、饲料及饲草等。绿肥既可压青作肥料,起到固氮和提高土壤保水、保肥和供肥的作用,也可作为生态养殖的青饲料,同时可垦覆果林地。林下间种饲草作物,林下空地可饲养生态特种野猪,林下饲料供养可确保生态特种野猪肉的特殊风味。养猪的粪便可为果树提供有机肥料,也是沼气池的主要原料,沼气池对猪粪便等进行无害化处理,为果树提供优质沼液、沼渣等有机肥料。选择短、平、快的养殖业与果树种植结合,生产较集约化养殖更为优质、安全的多种畜禽产品和林果产品,最终可形成链条式生态循环经济结构。

产业链构建如图6。

2.设计“牛―菌―蚯蚓―花―鸡―高尔夫”循环产业模式

在调研中得知,双桥区双峰寺镇有养牛专业户,有在建的高尔夫球场,又可发展临空花卉。对此可规划设计“牛―菌―蚯蚓―花―鸡―高尔夫”的生态循环产业。

在扩大养殖户数量和养殖规模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其产业发展链条。即以养殖黄牛为核心――牛屠宰后将牛肉制作冷鲜肉和熟食品――牛副产品进行深加工――将牛粪及有机废水制沼气,用于发电和村民烧饭、照明――沼渣用于蘑菇养殖――培养基用于养殖蚯蚓,蚯蚓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蚯蚓及蚯蚓粪便可用于饲料加工及肥料加工,这种高档饲料又可用于双峰寺空港经济区中山地高尔夫球场草坪的种植、花卉的种植以及家禽和鱼类的养殖――蚯蚓的粪便制成有机肥料可用于农作物的种植――农作物收获后的秸杆通过青贮,又成为养牛的饲料。

产业链构建如图7。

3.设计延伸山杏产业链条

承德特殊的丘陵山区土壤条件和气候条件非常适合山杏的生长,是重要的山杏、大扁杏产区。为此,可围绕山杏设计产业项目,一是在现有基础上继续稳步发展山杏种植,生产食用型鲜杏,二是开发杏仁深加工的产业项目,如生产杏仁精油、杏仁香精、杏仁粉、杏仁食品饮料等系列产品,三是利用杏壳生产活性炭,提取产品附加值较高的副产品木煤气、木醋液、木焦油等。

产业链设计如图8。

(三)开发农业的生活服务功能,发展休闲观光农业

1.建立休闲农业观光园

在城市近郊或风景点附近开辟特色果园、花园、菜园等综合性的休闲农业区,使游客能够享受特色园区的田园景观观光体验[7]。例如,进行鲜果采摘、垂钓、体验农作,了解农业生产过程;住乡村旅舍,品尝农家饭,享受乡土情趣,体验农民生活。

2.建立教育创意农园

把农业与现代科技相结合,为农业注入创新活力与文化元素,面对高端消费群,完成双桥沟域特色农产品资源的工艺化过程,变农产品为旅游文化消费品,提高农产品的观赏性和附加值。例如,对通常长在田间可供食用的果树或蔬菜进行创意设计,做成不同形状的、观食两用的盆果、盆菜,如彩色西红柿、彩色茄子、五彩椒等。

(四)适当发展生态环保型轻工业,逐步退出矿山开采业

1.适当发展特色农产品深加工业

适当发展果蔬、豆、薯、肉等农畜产品的制品加工,以及中草药切片、木材加工业等提升产品档次,向方便、卫生、营养、保健方向发展。发展玫瑰花深加工,提炼玫瑰精油

2.积极发展航空食品生产制造

立足双桥沟域安全、生态农业资源,借助双峰寺空港物流区发展机遇,打造绿色航空食品加工基地。为承德旅游支线机场各航空公司配套生产各种食品、调味品。如航空果仁、航空蔬菜、太空豆、点心果酱、枣沙酱等。

3.深度开发旅游产品设计、制作

立足双桥清王朝第二政治中心的历史文化,设计与皇家文化紧密相关的旅游产品。深度开发民俗手工艺品设计制作,如马架子剪纸、杏核雕刻。通常用来食用的各种豆类,可以用来制作手机链、项链、手链、脚链、门帘等小饰品。

4.逐步退出矿山开采业

对沟域生态破坏较严重的铁矿开采、石料开采业,要逐步退出,并进行生态修复。

(五)发展皇家型休闲产业

1.发展清凉避暑政务休闲产业

承德是清王朝的“夏都”,300多年前便是清王朝最高领导人避暑办公的场所,康熙认为承德“(热河)地既高朗,气亦清朗,无蒙雾霾风”,“草木茂,绝蚊蝎,泉水佳,人少疾”,“去京师至近,章奏朝发夕至,综理万机,与宫中无异”。300年后的承德气候依然凉爽,交通区位条件更为优越,北京到承德通过京承高速为2小时车程,通过京沈高速铁路为40分钟,未来民航机场修建后时间更短,因此,完全可以延承、升华清代时形成的国家领导人避暑办公制度,开发山水养生、康体疗养、健康体检、避暑办公产业项目,举办高层领导会议、会展、经济论坛,打造中国的“戴维营”。

2.发展高端商务休闲产业

结合南部滨河新城开发的带动,与闫营子、双滦城市综合体相呼应,在双桥区南部地势平缓的河湖平原和浅山区域,规划布局高端休闲商务产业,以高档风景酒店、国际会议、会展为主,吸引高端商务人群消费和商务活动。

3.发展文化休闲体验旅游业

(1)开发皇家文化体验旅游。坚持文化传承与创新,结合现代城市功能和游人的心理体验需求,仿创世界文化遗产避暑山庄,释放世界遗产的价值,使看起来普普通通、价值一般的乡村沟域山水资源,变成皇家级、遗产级的山庄,促进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具体而言,可恢复重建部分行宫,发展行宫文化休闲体验旅游;开发满汉全席御膳系列等特色皇家饮食;开发皇家起居、皇家服饰等皇家生活体验式产业项目;复兴演绎至尊至贵的皇家文化,吟诗作画,寄情山水,举办皇家文化演艺。(2)开发民族文化体验旅游。挖掘重点少数民族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造历史文化名村。挖掘以满族、回族、蒙古族为主的独特的多民族文化交融形成的地域民俗文化,设计体现不同民族文化风格的农家旅舍,打造民族和谐示范区。(3)挖掘春秋、夏商遗址资源,开发历史文化探秘旅游。

4.积极发展山地体育休闲产业

把古代皇家体育运动与现代休闲娱乐结合起来,结合环境优美,清风沐雨的自然风景林地,重现康乾时期“木兰秋狄”时的皇家狩猎、皇家军事训练(冰嬉、射箭、马术、摔跤)等清朝皇朝体育活动项目,打造承德市首家“清朝皇家体育运动会”,塑造独一无二的猎苑山庄。冰嬉项目的恢复开发还可弥补双桥冬季旅游项目欠缺的状况。对于双桥区已经引进的山地高尔夫、山地赛车类项目,需要尊重自然山水环境,依山而建,尽量保留自然的地形山貌和利用现有植被,在景观设计中体现承德皇家元素,景观风貌以清代古建筑风格为主。

5.发展丹霞景观观光旅游业

突出“中国北方丹霞”风景特点,开发利用磬锤峰、夹墙山、鸡冠山、僧冠峰等单个节点型的晚期丹霞地貌景点。从区域联动出发,将双桥区东部沟域丹霞风景旅游资源相对集中的区域成线、连片规划,与双桥区东边承德县的主要丹霞景观资源天桥山、朝阳洞连成一线进行联合开发,形成局部小循环、区域大循环线路。可开展徒步登山、越野线路,在各丹霞景点设置给力站、休憩地。

6.发展养老休闲产业

可延承康熙、乾隆以国家最高领导人身份举办“千叟宴”、倡导社会尊老、敬老、爱老、养老的优良做法,打造“中国老人节”的主办地。根据不同年龄段老年人群的基本需求和深层需求,充分利用优质的风景资源和山水环境,结合双桥区现有的养老项目,规划创建国家级养老示范基地,设计相关的产业类项目。(1)开发居家式养老产业项目。将养老与地产相结合,开发老年公寓等居家式老年居住类产业项目。可以是永久性的,也可以是候鸟式的以夏季避暑养老为主,形成“冬三亚,夏承德”的发展格局。(2)开发疗养型养老产业项目。针对身体健康欠佳和对健康格外关注的老年人群体的需求,通过与专业医疗机构、康复疗养机构合作,提供全方位的健康体检、老年特色疾病的照料看护、病愈的康复疗养等高收益的、专业化健康管理服务。(3)开发立体化、综合型的养老社区产业项目。与沟域农家休闲旅游相结合,建立综合型的养老社区,包括住宅、老年大学、购物中心、酒店、医院、康体娱乐等多种业态,形成以养老为核心的全产业链配套。(4)发展生活照料型养老产业项目,建设养老照护培训基地。(5)恢复举办清王朝康乾时期的“千叟宴”项目,着重从“吃”这一要素上开发养老产业项目。可探寻康乾历史时期举办“千叟宴”时的规模、举办方式,同时,聘请承德知名国际厨师孙小春,以其开发的268道“满汉全席”菜单为主,再借鉴历史上“千叟宴”菜单,以“宴”为媒,以老年人为宣传主体,以饮食文化和仁寿文化带动沟域旅游产业发展。

七、结论

(一)根据双桥区沟域耕地数量少、质量低、分布散、水资源短缺等现实条件,作为承德市主城区的双桥区,传统农业规模生产既无条件,也无前景,需向特色化、精品化方向发展,生产的功能将逐步弱化,而农业的生态和生活功能将发挥重要作用。

(二)承德是京津城市发展的生态屏障,城区周边沟域又是双桥区城市发展的重要生态屏障,以铁矿开采和石料开采为主的沟域工业项目需逐步退出。

(三)避暑山庄是双桥区乃至承德市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之所在,但是世界遗产极为严格的保护要求以及每年11月份到次年5月份长达七个月的封山防火期限制了游客的体验需求。为满足市场需求,可借助双桥区沟域独特的山水模式,结合沟域内乡村旅游、休闲体验等功能开发,设计出兼具鉴古与现代体验功能的新“避暑山庄”,发展休闲产业,释放世界文化遗产的价值,支撑承德国际旅游城市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何忠伟等. 北京沟域经济发展的内涵与模式分析[J]. 农业经济问题,2010,(9):105-109.

[2] 承德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承德市志[M]. 北京:新华出版社,2009.

[3]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清代的旗地[M]. 北京:中华书局,1989.

[4] 伊利民. 清代承德的庄头[J]. 满族研究,1999,(2):69-71.

[5] 杨绍年、张德宝. 承德文史 [M]. 承德市印刷厂,1988.

第6篇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完成“十二五”旅游规划的攻坚之年,更是加快我区旅游转型跨越发展的关键之年。今年以来,全区旅游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旅游局的指导帮助下,面对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市场竞争加剧、公务消费大幅压缩等不利因素影响,紧紧围绕加快绘就“美丽品质新____实景图”的战略部署,按照年度旅游工作目标任务,坚持加快转型升级不动摇,坚持创新发展不动摇,坚持稳中求进不动摇,应势而谋,顺势而为,突出抓好品牌创建、项目带动、产业融合、营销创新、行业管理服务等重点工作,努力推动全区旅游经济保持持续较快发展。据预测,今年上半年全区共接待国内外游客319万人次,同比增长7.77%;其中国内旅游者314万人次,同比增长7.79%;入境游客5万人次,同比增长6.38%;实现旅游总收入35亿元,同比增长9.03%,其中国内旅游收入33.41亿元,同比增长9.04%,创外汇收入256 5万美元,同比增长8%。

回顾上半年度,主要呈现五方面工作亮点:

一、突出重点,抓创建聚合力

1、认真筹备召开全区旅游发展大会。研究确定旅游发展大会主题,完成旅游发展大会主题报告、领导讲话稿等会议材料(征求意见稿);拟定《关于加快____区休闲旅游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明确今后一个时期____旅游发展战略目标、工作重点和推进举措,进一步凝聚全区上下更加重视旅游、支持旅游、参与旅游的共识,努力抢占新一轮旅游发展制高点,争创____旅游新优势。

2、全力启动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慈城保国寺旅游区启动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是今年区委区政府确定的重点工作任务,纳入年度全区重点工作目标任务考核。创建工作得到全区上下一致认可,区四套班子领导高度重视创建工作,俞雷书记、丁晓芳区长分别专题听取创建工作汇报,并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加快整合资源,打造标杆景区,力争三年内创建成功;区人大、区政协有关领导也听取了启动创建的工作汇报;区人大今年将5A启动创建作为重点督查工作,区政协对全区旅游发展开展重点课题调研;分管旅游林大吉副区长多次听取并指导5A启动创建工作方案研究。先后赴奉化、仙居、横店等地学习考察5A级旅游景区创建工作,并多次向省市旅游局领导有关领导汇报,争取指导支持。此外,通过加强沟通协调,创建工作得到慈城镇、区保荪办、区交通局、区财政局、慈开公司和保国寺、绿野山庄等相关单位的大力支持和认可。编制《____区慈城—保国寺景区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工作方案》,明确了创建目标和创建范围,确定了创建十大工程建设、创建进程安排和创建责任分解。同时,邀请国家和省、市有关领导和专家进行实地考察指导,商讨创建相关事宜。

3、扎实推进保国寺荪湖省级旅游度假区建设。保国寺—荪湖区块是我区“十二五”城市产业功能重点开发建设区块,规划总面积约9平方公里。去年开始启动省级旅游度假区创建,目前已完成省级专家资源评估,进一步完善《保国寺荪湖旅游度假区可行性研究报告》,参与编制《宁波市荪湖南地段(cc13)控制性详细规划》。保国寺景区借力千年大典,展馆提升和环境改造基本完成;荪湖商务休闲度假区一期项目基本建成,荪湖山庄已对外营业,慈孝乐园已经开工建设、荪湖主入口道路及配套设施工程完工,荪湖坝下体育文化主题公园已经落成,滕头生态餐厅项目已对外营业,区域内村庄已完成拆迁,将投资20__万元,打造成为一个集生态餐饮、会务会展、旅游休闲、农业观光于一体的大型新型农业休闲旅游生态农庄。

4、加快打造全省首个城市中央休闲区。以宁波老外滩为主体,整合外滩北延、奥丽赛、绿地中心、槐树路公园、日湖公园、大剧院等资源,重点开展休闲环境整治和提升,在原来规划基础上,修订完善《老外滩国家城市中央休闲区发展总体规划》,努力先行创建全省首个城市中央休闲区;6月9日—10日,全国休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专家组前来我区进行现场宣贯和指导。目前,正对照《城市中央休闲区质量规范》评分标准,加快整改落实。

二、 招商引资,抓项目增后劲

强势开展旅游招商引资工作,扎实推进重点旅游项目建设,不断增强旅游发展的后劲。据统计,全年涉旅项目预计完成投资30亿元,1-5月份全区10个涉旅类项目完成投资21.90亿元。

1、大力开展旅游招商引资。依托“两____岸”开发,大力实施“瞪羚计划”,深化招商引资,吸引港中旅、绿地、招商地产等一线国内外知名企业抢滩____,今年1-5月份,全区合同利用外资同比增长125.87%,实际利用外资同比增长97.95%。借力我区“大招商”优势,加强旅游项目包装策划和投资洽谈,邀请隐居西湖、花间堂等知名主题酒店管理公司来____考察,重点是利用闲置古宅民居发展特色文化主题型民宿客栈;毛岙村已与投资商进行了合作洽谈,将着力打造“中国江南第一文化艺术民俗村”。

2、稳步推进重点旅游项目建设。慈城古县城保护开发过程全年计划完成投资9.08亿元,1-5月份实际完成投资5.23亿元。主要开展古城古建修缮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28万;布政房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21万元,完成中间结构验收;场外附属施工东入口道路北段连接线项目; 古城大东门重建工程确定平面方案;湾头休闲商务区1-5月实际完成投资4.73亿元,其中湾头休闲商务区沿姚江及运河景观绿化工程(包括防洪)项目,清湾河闸调试完成;湾头休闲商务区星湖及部分河道工程已完工;湾头休闲商务区配套道路工程,1标段完成可施工段的水稳层施工;2标段环岛路北段人行道板砖开始铺设,侧平石铺设完成80%;老外滩延伸段累计完成投资5亿元,2标段5-1地块砌体施工完成50%;5-2地块地下室砌体完成50%,二层结构施工完成;冷库办公楼拆除工作量完成80%;绿野山庄二期(绿野山居)预计7月份装修完毕,将新增客房60间,餐饮、会议室、游泳池、盆景苑等设施,进一步提升山庄的接待能力和档次。此外,在去年老外滩wifi全覆盖的基础上,今年已完成慈城古县城、保国寺、绿野山庄等景区wifi信号布点工作。

3、加快推进酒店住宿涉旅类项目建设。奥丽赛旅游综合体项目1-5月完成投资3.29亿元,已完成主体结构的70%;其中精品酒店项目(140间客房)委托世贸君澜经营管理,已完成项目设计方案论证;宁波绿地中心1-5月完成投资9.07亿元,1号地块挖土完成;2#地块桩基维护施工;3号块桩基和围护施工完成,第三层土方开挖完成;4号块地块场地平整完成,维护及桩基工程施工;总投资1亿多元的宁波教育学院酒店加快建设。远洲大酒店二期会议中心已于5月3日正式试营业,客房进入装修阶段。

三、借力借势,抓营销拓市场

1、借机合作,巩固拓展国内中远程市场。借助国家及省市旅游部门举办的各类旅游交易会(展会)及促销活动平台,组织动员辖区旅游企业积极参加浙江省(山东济南)旅游交易会、中国(上海)国际奖励旅游及大会博览会、上海世界旅游博览会、中国国际旅游商品博览会等旅游展会,广泛开展对接洽谈与产品串线合作,宣传推介____旅游。带领辖区旅游企业参加深圳·宁波周香约宁波旅游推介活动,并在济南、广州、深圳等地组织举办了____旅游市场推介会,推出“量身定制式”高铁旅游产品主攻山东市场,与普陀山、溪口串线在广东市场推出了____旅游专题线路产品。先后邀请中国八方旅游联合体200多家全国各地旅行商、温州地区49家旅行商、南通市100多名旅行商、广东深圳、东莞、惠州等地60余旅行商、杭州建德市14家旅行商前来我区考察踩线,洽谈合作。加强与宁波康泰、风景、园林等地接社合作,开通安徽、江西、湖南等地到____的散客直通车,组织实施了湖南火车旅游专列团游览____,实现我区旅游国内远程市场的新突破。

2、借势营销,大力开发入境旅游市场。联合上海海鑫国旅和溪口旅游集团,在韩国市场推出涵盖我区慈城古县城和远洲大酒店产品的浙东人文山海之旅产品,邀请韩国第二大旅行商---韩国模德旅游集团总社前来____,签署韩国入境包机战略合作备忘录,接待韩国团体游客20__多人次,实现韩国市场的重大突破。借助新加坡虎航开通宁波航班契机,邀请新加坡曾兄弟旅行社、大通旅行社、新加坡虎航高管和新明日报等新加坡旅行商媒体来我区考察踩线,并邀请新加坡曾兄弟旅行社与新加坡传媒集团组织的电视台栏目“我的明星是导游”赴我区拍摄制作旅游宣传片,进一步深入拓展新加坡市场。借势APEC高管会和宁波-中东欧国家经贸文化交流周在宁波举办的契机,大力营销____旅游。邀请日本国静冈县国际经济振兴会上海代表处首席代表与区旅游协会开展旅游交流合作。

3、借力宣传,不断拓宽媒体宣传营销渠道。在凤凰网、浙江旅游网、宁波旅游网、东方热线旅游频道、浙江电视台《旅游快车》栏目、南京电视台《旅游真好》栏目等各类影响力大的各类媒体,投入大幅度____旅游形象广告,____旅游资讯信息;密切加强与同程网、携程网、驴妈妈、慢悠悠、途牛网等近10家知名旅游网站合作,策划推出____“酒店+景区”、“____双人自由行”等多项组合型自助自驾旅游新产品;高度重视智慧旅游建设,____智慧旅游项目通过专家评审验收,启动运营____旅游手机App安卓版、苹果版两大平台,____旅游商务网正式上线,充分利用微博、微信开展新媒体宣传。在马年春节、元宵节、三八女人节、五一端午小长假、5.19中国旅游日等节假日,组织辖区旅游企业,策划推出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假日旅游活动,制作便民惠民旅游优惠券进行大力宣传。

四、完善业态,抓融合添活力

1 、深化体育旅游融合。为进一步加强北山休闲游步道后续管理,组织开展专题调研,并在广泛征求相关街道(镇)意见基础上,制定《北山休闲游步道管理维护办法》经区政府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并下发实施,与庄桥街道、洪塘街道、慈城镇签订管理维护协议,落实游步道属地管理的长效机制;采用节假日定期重点巡查和平常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加强游步道管理维护检查工作。进一步完善游步道休闲椅凳、垃圾桶、标识标牌、赛事服务设施等配套设施,完成荪湖-金沙段(后茅山)约38公里附属配套设施建设,启动金沙(后茅山)-五星段约24公里配套服务设施建设,目前已完成道路勘测、位置定位、数量确定等前期工作,待资金落实后开展采购招标、设施安装等工作。携手壹基金公益基金会联合主办“为爱奔跑2014宁波(____)山地马拉松赛”在北山休闲游步道举办,来自广东、福建、浙江、江苏、广东、上海等省市及国外选手共3000名马拉松爱好者参加比赛,加上1000多名志愿者和近3000名市民和游客,当天北山休闲游步道共集聚近7000人,大力提升游步道知名度和影响力。受游步道辐射带动,周边景区人气集聚,沿线农家餐饮、农产品销售经营火爆,增收明显。

2、深化工业旅游融合。开展汽车露营建设选址,按照省星级旅游购物点的标准要求,组织牧高笛公司参加各类旅游商品展会,大力推进我区户外旅游装备业的发展。指导梦神床垫、宁波诚风家居(天工之城)积极创建省级工业旅游示范基地,目前宁波诚风家居已邀请专家对厂房进行区域划分和概念性规划,完成创建规划方案,正进入创建申报工作阶段。

3、深化农业旅游融合。组织开展农村现有民宿情况、农村空置房屋情况调查,多次组织召开民宿产业发展座谈会,研究制订《____区民宿发展扶持办法(征求意见稿)》,积极参加宁波市民宿办法的制定。目前以毛岙村为试点,正着力打造民俗文化艺术村,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大力开发养生旅游产品,投入50万元对大会堂进行改造,建成村文化宫,投资320万元实施占地50亩毛岙生态公园一期工程,规划设计了占地200亩二期工程,邀请专业的设计团队对2户正在建设的农家客栈进行装修微调;有4家农家乐(餐饮)对外开开放;沿湖步道和自行车道正在规划设计。此外,还有娃娃鱼养殖基地占(60亩)、中药养生基地(500亩),及大面积的白茶、杨梅、毛竹、桔子等作物,在相应季节成为游客自主采摘的产品。

五、深化服务,抓管理提素质

1、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建立局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共组织局领导班子、中层以上干部、全体机关干部各个层面开展11个半天的集中学习讨论;运用“周三午学”、____区干部学院“网络学习平台”等多个载体开展交流互动学习;组织开展“时间都去哪儿了”、“100减1等于零”系列讨论活动。围绕“”问题,走亲连心汇集民意,通过下基层走访调研、问卷调查、行业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多渠道征求局机关和基层干部、旅游企业对局班子集体和个体的意见建议;坚持边学边改立行,针对排摸到的问题和不足,进行逐一分析研究,明确责任人和整改目标,努力做到边学边改、立说立行,如通过向区委区政府领导汇报,加强与慈城镇、慈城金源旅游公司的联系沟通,促成区政府组织召开专题协调会,有效破解慈城旅游难问题;大力扶持旅游企业发展,认真指导辖区旅游企业用足用好宁波市商务中介服务业发展补助资金政策,指导帮助三家符合条件辖区旅行社积极申报,并有望获取补助资金;加强与区交通局、保荪办的联系、沟通和协调,积极争取在北山休闲游步道荪湖-安山-灵山标准段配置公共自行车租赁点,落实后将有效缓解登山健身交通换乘难的问题。

2、加强指导打造行业品牌。认真指导做好老槐树酒店创建宁波市首批省特色文化主题酒店、海纳百川酒店争创绿色饭店、格林豪泰庄桥火车站店争创三花级等星(花)级饭店评定工作;继续帮助指导浙江运通旅行社创省五星级品质旅行社。今年上半年,宁大宾馆成功创建成为我区第二家国家四星级旅游饭店、浙江运通旅行社成功创建成为我区首家浙江省五星级品质旅行社。做好行业行政审批工作,新增汇程和四季风采2家国内旅行社。认真开展行业节能减排,与辖区20多家旅游企业签订了节能减排目标管理责任状,大力推进生态旅游、低碳旅游和绿色基地建设。

3、主动服务力推企业转型。继续深化“品质旅游直通车”机关服务品牌,结合企业经理人服务制度,通过定期深入企业走访调研、座谈交流等多种形式,及时掌握企业经营管理情况,帮助解决发展难题。组织召开____区旅游行业工作座谈会,鼓励推动辖区企业创新经营模式和营销手段,加快创新转型发展。如运通旅行社创新实施“OTO”经营模式,实现线上线下互动发展,在宁波、台州、绍兴等地设立100多家门店,办好慢悠悠旅游网,创新“酒店+景区”模式,积极争创五星级旅行社和全国百强社。加强与区总工会的对接联系,努力争取我区工会疗休养旅游业务在辖区旅行社中择优选择;开通了南京、杭州、扬州、泰州、南通和上海等地的10多条散客旅游专线。

4、强化监管优化市场环境。调整成立了局长任组长的旅游质监、安全、应急管理、平安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健全旅游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组织召开2014年旅游市场秩序专项整治动员大会,广泛开展旅游安全标准化、“三做二送”和市场整治工作,继续深入实施“五位一体”全程化旅游投诉管控模式;坚持“监管、奖励、服务”并重,层层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和科室监管职责,旅游安全(质监)目标管理责任书签订率100%,实现了责任网络全覆盖;加大旅游法律法规宣贯,共发放《旅游法》、《旅游合同》培训录音、《2014旅游市场整治培训要点》等相关资料1500多份,检查指导企业60多家,出动检查人员210多人次,检查覆盖面80%以上,对全区391名导游《旅游法》进行专题培训,培训旅行社负责人及管理人员5批次500多人次,实现了对辖区旅行社检查面100%,检查发现问题行政约谈反馈面100%,问题企业整改面100%三个百分百目标。认真抓好上海亚信峰会“环沪护城河”安全保障、旅游安全主题宣教等活动。上半年共受理、调处各类投诉纠纷及政策法规咨询近30起,其中正式立案处理的有效旅游投诉11起,投诉结案率100%;安全工作获评市星级饭店 消防安全应急技能大赛二等奖,旅游质监所成功获评区群众满意基层站所先进单位。

下半年工作要点

根据上半年工作完成情况,对照年初制定的目标任务,下半年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筹备一个大会。认真做好全区旅游发展大会召开的相关筹备协调工作,强化实施政府主导的大旅游发展战略,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推动全区各级各部门更加重视支持旅游业发展。

(二)出台两项政策。修订出台《____区关于加快发展休闲旅游业的若干政策意见》,调整节庆活动补助办法,修订完善游客招揽奖励政策,积极引导游客游在____、住在____、消费在____。研究出台《关于加快都市旅游核心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明确今后三年都市旅游核心区和休闲旅游目的地建设的目标任务、工作重点和具体举措,并将任务和重点工作落实至相关部门和各街道(镇)。

(三)打造三大品牌。全力抓好慈城保国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保国寺荪湖省级旅游度假区和国家城市中央休闲区创建工作,力争年内实现突破;继续推进北山休闲游步道创建省级运动休闲基地,半浦古村、毛岙生态村及星期九农庄创建市专项休闲基地;做好保国寺创建省级生态旅游区等相关工作。

第7篇

一、XX村基本情况

XX村位于XX镇镇政府驻地东北部,地处平原地带,交通便利,医平路从村而过,北与平墩湖村相连,南与学田庄村相连,东与泗沂庄村相连,西与徐沙兰村相连。灌溉条件优越,西有老北沟干渠,北有北沟堰支渠,全村有效灌溉面积达90%以上。全村辖2个村民组,179户,农业人口583人,村集体土地738.80亩,其中,农用地467.42;其中耕地356亩,已确权到户耕地356亩;其他农用地46.72亩,建设用地271.38亩;村“两委”成员5人,支委3人,村委会2人,党支部分为2个党小组,共23名党员,预备党员1名。

二、主要工作情况

1.进行走访谈心

自接任XX村支部副书记一个月以来,本人对本村老党员进行拜访谈心,对村生活困难老党员情况进行细致了解,村里已为该党员申请生活苦难救助金,现在已经发放,对生活困难情况有所缓解,对部分村民代表进行单独谈话,对部分困难群众进行单独谈心。

2.对村行政区域内违反环保政策的场所企业进行督促清场

组织带领村两位成员,对本村行政区域内所有不符合环保要求的场所企业进行清场督导,对重点难点场所进行分组蹲守,确保了环保清理工作保质保量完成,并带头签订环保清理工作责任书。

3.对村内文件材料进行了集中完善

先后整理各类档案盒15类,完善了本村档案情况,增加了村委工作责任台账,村级工作明细台账,做到所有工作有痕迹,落实工作有责任。

4.协助参与党工委大范庄拆迁动员工作。

5.对本村党员学习强国情况进行督促细化,严格学习积分控制,动员全村村民参与到学习强国中来。

三、 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1.基层组织缺乏活力,党员模范带头作用不明显。从党员年龄分布来看,我村党员平均年龄偏高,党员老龄化现象严重;从党员文化程度来看,我村党员以小学、初中文化水平居多,此外还有部分党员是文盲,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党员数量明显不足;从党员流动情况来看,大部分年轻力壮、文化水平较高的党员均在外务工。以上种种原因,导致我村党组织活动开展的参与度不高,党组织活力有待进一步加强。

2.经济发展结构单一,集体经济十分薄弱。我村以农业为主导产业,二、三产业欠发达,产业比例严重不协调。作为主导产业的农业,主要以水稻种植为主,农业科技含量不高,农产品普通单一,高附加值农产品十分匮乏,农产品产业链短,只注重谋求农产品前期低附加值阶段,缺乏后续产品的深加工,市场化、商业化运作能力低。同时,我村集体经济一直处于零发展状态,没有任何集体经济收入来源,严重掣肘了我村各项工作的开展,制约了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3.基础设施建设比较落后,生产生活条件有待提高。农业灌溉存在用水难问题,村内没有合适的娱乐场所供村民们休闲健身。

4.村民创业致富意识不强,缺乏能人大户带头发展。相较于其他村而言,我村的灌溉条件比较优越,种植业发展比较便利,这就造成了我村群众把发展眼光仅放在种植业上,没有寻找其他发展途径。加之文化水平有限,小富即安思想深入人心,部分群众即使有心创业,也苦于致富无门。

四、任职期间工作计划

(一)抓好基层组织建设,努力建成优秀基层党组织。

1.加强村级班子建设。支部班子搭班工作不久,村两委成员尚处于磨合阶段。作为支部副书记,要发挥好融合作用,加强两委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时刻做到大事能沟通,小事能交流,和谐共事,共同发展。

2.搞好党员发展工作。按照党员发展要求,确定发展目标及培养人在党员大会上进行公开确定,认真做好新党员发展公示制度的有关要求。按照“双培双带”和优化党员队伍结构的要求,把发展能手和有文化的优秀青年作为重点培养对象,成熟一个发展一个。按照“精细化管理”要求,对现有党员进行管理,时刻跟踪反馈现有党员的发展情况。

3.加强学习强国APP学习督导。严格党员积分评星考核工作制度,充分利用学习强国APP,搞好党员教育学习工作。做到有完整的教育学习组织、制度。利用“三会一课”制度,搞好党员教育工作,保证全体党员参与决策、管理,监督权力的发挥。

(二)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集体经济。

深入研究国家、市、区发展政策和资金投入导向,按照各级各类产业目录、特色、资源优势分门别类,寻找我村对路项目,撰写项目建议书和申请报告,并利用相关人脉,加强对接,积极申报,努力争取各项资金。并立足村情,创新思路,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强化农业基础建设,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推动农业产业增产增效,促进农民致富增收。

1.确立特色农业发展道路。以村干为主体,做好土地流转工作,承包地套种其他附加值较高的经济作物,试验成功后在全村范围内推广。

2.加大农副产品的生产销售。拓宽农产品附加值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三)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着力打造民生工程。

拓宽融资渠道,增加基础设施投入。按照“政府主导、农民主体、多方参与”的建设机制,在积极争取政府的政策倾斜、资金支持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条件,积极解决资金缺口问题,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最终达到村容村貌整洁,人居环境舒适,生产生活便利的目的。

1.完善水利设施,解决农业用水难问题。积极与农业部门、水利部门取得联系,寻求帮助。

2.因村大队办公地点年久失修已经无法满足现有工作需要,对村大队办公场所进行重建,健全办公职能条件,满足广大村民日益增长的学习场所要求,争取修建一处休闲健身小广场以及农村书屋、群众活动室等,给群众提供一个休闲娱乐的场所。

(四)很抓精神文明建设,强化社会治安。

1.创新文明乡村建设。规范农家书屋的管理模式,给群众提供一个自我学习、自我提升的场所;通过走访调研,对村情、村史进行了解并记录整理,便于以后宣传;积极配合上级文化部门的文化下乡等文化娱乐活动,不断丰富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

第8篇

1.加强领导、强化措施,营造乡镇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乡镇企业发展,把抓乡镇企业发展作为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城镇化的重要载体,作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重要手段,一以贯之,常抓不懈。作为乡镇企业行政主管部门,扶松县农业和畜牧业局在不折不扣的抓好落实的基础上,想方设法,千方百计为企业排忧解难。通过强化调度,创建电子档案等多种方式建立与企业的长效联系机制,适时掌握第一手资料,为县委、县政府领导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先后起草了关于进一步促进乡镇企业发展和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若干政策两个意见,并提请县政府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后组织实施,使乡镇企业的发展有章可循。同时,每年建议县政府对重点乡镇企业都要落实副县级以上领导和部门包保责任制,鼓励有能力有经验的机关干部派驻企业挂职锻炼,协调解决乡镇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帮扶工作做得好的部门和个人予以奖励,助推了乡镇企业的发展。同时,健全和完善各级乡镇企业管理机构,加强和充实队伍建设,争取县财政的支持,将乡镇企业事业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为乡镇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和资金保障。在此基础上,研究和制定了关于鼓励乡镇企业发展的激励机制。从2009年开始,每年县财政都要拿出专项,对评选出的优秀乡镇企业,对纳税超过200万元的大户和出口创汇5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对获得专利、获得省级和国家级品牌的企业给予奖励。几年来,县财政已经累计为乡镇企业发展拿出奖励资金1360万元,有效调动了乡镇企业的积极性。另外,县纪检和监察部门牵头,对乡镇企业实行“宁静工作日”制度,对乡镇企业上项目在立项、环评、土地等手续的办理开辟绿色通道,营造了鼓励乡镇企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2.借助政策、依靠科技,不断提升乡镇企业发展水平

为解决乡镇企业可持续发展问题,一方面,借助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政策机遇,协调相关部门,在对上申报和争取项目上,向乡镇企业倾斜,帮助企业提升发展质量。另一方面,结合实际,整合各方面资源,通过各种节会活动对有合作意向的乡镇企业进行重点推介,采取内引外联、产权从组等手段,集中力量拓展乡镇企业发展的空间,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针对自主创业,2007年协调制定了《关于推进全民创业加快发展民营经济的若干规定》,对各类不同人群创业就业作出了详细规定。同时在减免税、资金扶持、创业环境等方面做了详细的规定,激发创业积极性。《规定》出台当年就有2160户农民投入了自主创业的行列。目前,自主创业人员超过了万人,平均年递增36%以上。

坚持科学引导,结合阳光培训工程,在省局的支持下,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力度,提高乡镇企业劳动者职业技能,不断推进企业技术进步,使乡镇企业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几年以来,抚松县累计投入研发资金2690万元,鼓励和支持龙头企业开发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技术。目前,一批专利产品相继问世,专利成果已被应用到实践当中。抚松华益保健品公司生产的乌拉草保健系列产品全部获得国家专利,成为北京天安门国旗护卫队专用产品;吉林松宝公司的红松宝胶丸——松子油提纯技术的应用,被评为国家重点新产品、国家级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产品;抚松县大自然生物公司人参皂甙单体工艺,获得省级科技成果奖。抚松县露水河天祥土特产有限公司,获得全省乡镇企业(农产品加工业)科技创新示范企业称号。乡镇企业自行研发的科技成果中有25个获得省级优秀新产品称号,创省级名牌产品28个,国家级名牌6个,同时获得126项专利技术。

3.立足资源、抢抓机遇,着力打造具有长白山特色的乡镇企业

优势的生态资源,良好的投资环境,加之长白山机场的通航,历史性地改变了抚松的区位条件,吸引了修正药业、农夫山泉、未来趋势、南京同仁堂等一大批战略投资者纷纷落户抚松,有力拉动和提升了抚松乡镇企业的发展。

3.1立足特色资源,把发展乡镇企业与做大做强旅游、人参、矿泉水三大生态支柱产业相结合 依托旅游资源,借助全力推进长白山国际度假区,广泽国际度假区、仁义砬子景区旅游开发项目等契机,引导和扶持企业,加大长白山特色旅游纪念品,旅游食品开发力度,提高产品附加值。结合新农村建设,协调财政、住建、旅游等部门,整合资源,在有条件的镇村开发采摘园,农家旅馆。立足人参资源,结合药食同源试点,协调具备条件的乡镇企业申报药食同源试点企业,在改变人参粗放经营的基础上,严把人参生产质量关,推进和扩大标准化种植,大力开发人参保健品、食品和化妆品等,全面提升长白山人参品牌的综合竞争力。同时结合人参文化,积极研究探索人参采参习俗等体验式旅游项目。以优质矿泉水集中区为基地,借助未来趋势集团投资3.5亿元,农夫山泉投资7.86亿元的矿泉水及饮料生产项目,开发可参观工厂的工业旅游。同时结合特色基地采摘园建设,开发农业观光旅游,集约开发野生鲜果原汁、蓝莓、核桃饮料等,推进矿泉水产业纵深发展,带动包装产业发展。

3.2用好存量资源,把发展乡镇企业与改造升级医药、木材加工两大规模优势产业相结合 依托现有乡镇企业,建立抚松现代中药科技产业中心,全面推行中药种植、加工、流通产业标准,扶持龙头企业发展,加快修正药业厄贝沙坦生产线、北京首投长白山国际药用植物园等项目建设,推进医药产业化建设。木材加工产业在现有基础上,加快建设林木循环加工园区,打造以金隆木业、华枫木业、金秋木业为代表的产业集群,建设全国重要实木复合地板加工基地。

4.项目带动、顺势而为,全力打造长白山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

长白山作为全国十大名山,吉林省的旅游名片,特别是由万达等六家集团,巨资4.2亿元联合打造的长白山国际度假区项目的建设和部分项目的投入运营,长白山大旅游的时代已经到来。2012年“十一”黄金周期间,长白山西坡旅游实现了历史性突破。与万达项目相配套而带来的机遇,使抚松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势在必行。

4.1筑牢基础,抚松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正在悄然升起 截至2012年末,全县现有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187个,其中:规模示范点38个,规模以上示范点23个。分布在全县60%以上的乡镇区域,形成了初具规模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带。仅规模示范点就可同时接待旅客38万人。全县从事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服务总人数1.8万人,其中:农民为1.3万人,占从业总人数的75.7%。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年接待人数103.6万人次,占总旅游人数的79.8%;年总收入7.1亿元,占总旅游收入的77.9%。农民人均从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获得收入3678元,农户受益率达40.6%。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途径。

第9篇

一是加快路网建设。加快南延、南延、路拓宽、等工程速度,其中,投资1.2亿元的南延工程,年内完成道路路线整平及污水管网铺设;投资1200万元对路进行拓宽修复,力争10月份通车;投资1600万元的南延工程,争取10月份开工;投资400万元新建的,确保10月底竣工通行。高起点编制园区规划,邀请市设计院对街道南部9.16平方公里区域进行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功能布局,充分发挥规划的控导作用。目前,概念性控制规划已完成,正在做详规。

二是狠抓项目建设。在谈项目抓签约。积极跟进投资30亿元的金缘海峡两岸(国际)绿色农产品物流城项目,在签订项目开发合作框架协议的基础上,加强沟通,主动对接,确保尽快签约落地。签约项目抓开工。积极帮助电力设备制造有限公司项目的相关手续办理,争取10月开工建设;协助完成葡萄酒项目酒庄规划设计方案。在建项目抓进度。重点围绕城市广场、自控设备等新开工项目,商贸物流广场、国际商贸城、有限公司、混凝土搅拌站、经纬热能等复工项目,加强沟通联系,做好跟踪服务,及时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确保尽快投产达效。

三是做好招商引资。按照园区发展整体规划和产业定位,有针对性地制定招商预案,超前安排,主动出击,确保实效。计划8月份,到一带考察商贸物流产业发展,推介园区以及商贸物流产业,吸引客商入驻、,培育商贸物流市场,实现物流、小商品市场向园区转移,推动整个商贸物流产业发展壮大。9月、10月份,到、等地参观洽谈新型能源材料项目,进一步丰富园区产业,提升发展档次。

二、多措并举,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

一是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放大“美丽乡村”整体效应,以点带面,在巩固提升村创建成果的同时,重点打造村、村。村,深度打造生态采摘休闲体验游项目,建设苹果葡萄示范园、农耕体验蔬菜园、休闲垂钓人工湖、风景长廊、休息凉亭、休闲农家乐、灯光篮球场七大游乐主题。村,年内完成投入500万元的新房区建设工程、特色采摘园打造工程、村庄美化提升三大工程。村,成立农产品加工合作社,开发建设特色地瓜园,注册特色地瓜品牌及绿色无公害食品,对地瓜、大樱桃等特色农产品进行深加工,发展系列产品,实现村庄发展,农民增收。

二是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主动与帮扶部门沟通协调,争取帮扶单位加大资金投入,按照各村详细的道路硬化工作方案,争取年内实现全街道10万平米的硬化计划。目前已投入资金120余万元,硬化了枣林店、卫庄、贯里、范店、石家等6个村共计1万多平方米的道路。计划对8个村的办公场所进行整治,目前3个新建场所主体已完工,其余正在建设中。

三是做好征地拆迁工作。街道共承担市里重点工程项目5项,截至目前,武装部弹药库、泥河东岸污水管道、半岛嘉园西路已全部完成土地的评估、补偿和清表,银川路、北京路涉及的老百姓土地问题已全部完成了评估、补偿和清表,正在进行正常施工;银川路涉及的5家企业,一家已经完成搬迁,两家正在签订协议,下步我们将在先易后难的基础上,以机件加工厂和口之福食品厂为突破口,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尽早完成搬迁任务。文化中心项目占地103亩,涉及大王家村村民67户,已有57户村民领取了补偿款,下步争取尽快做通剩余10户群众的工作,确保不影响全市重点工程进度。

四是保持好大环境整洁。自去年12月份以来,结合全市农村大环境整治和垃圾一体化处理工作,对街道57个村庄、7条主要道路、3个集市、5条河道进行了集中整治。目前,38个村实行了垃圾一体化处理,32个村通过了全市农村大扫除验收。下步,我们将按照市里的要求,严格检查标准,细化监管措施,加强宣传引导,完善责任制度,力争9月底前完成剩余村庄的垃圾集中清运,实现垃圾一体化处理全覆盖,建立定期检查与规范管理相结合、突击整治与长效管理相结合的长效机制。

三、服务民生,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一是化解疑难问题。对征地拆迁类案件,认真倾听拆迁户、搬迁户反映的问题,安抚群众情绪,客观分析问题,认真开展政策宣传工作,严格按照拆迁补偿标准兑现补偿费用,妥善处理安置问题。对以为代表的劳资纠纷类案件,积极与公司进行协调,一方面督促其通过多种方式筹措资金,解决商户租金返还问题,另一方面协助其通过采取加大促销力度、争取集团支持、内部开源节流等措施进行整改,尽最大努力解决项目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促进项目健康发展。对以农电工为代表的集体访案件,我们尽最大限度给予帮助,为符合条件的人员申请低保,对因病困难户给予经济补贴,安排机关干部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

第10篇

一、蔬菜种植、水果产业、茶叶产业等

可申报:农业部的园艺作物标准园建设项目

项目补贴:每个项目补贴50-100万元

要求:设施200亩以上,陆地1000亩以上

二、林业产业

1.可申报:林业局的名优经济林示范项目

项目补贴:每个项目200万元以上

2.可申报:林业局林下经济项目

项目补贴:一般补贴在10-30万

3.可申报:国家林下经济示范基地

国家绿色特色产业示范基地

三、观光类农庄

1.观光类农庄:向旅游局申请旅游专项资金、旅游扶贫资金等;

2.贫困村建设项目:申请旅游局贫困村旅游扶贫项目资金;

3.自由基地发展餐饮的农庄:申请三品一标的认证及相关补贴,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

四、运动体验类农庄

可申请:教育部的教育基地、学生课外实践基地、儿童以及青少年见学基地等。

特色:优雅环境、运动拓展、活动体验、亲子教育等。

适合人群:都市白领等高收入人群自身与孩子参与体验,或公司活动组织进行团队训练。

选址:这类农庄多设置于市郊。

五、特色文化类农庄

可申请: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

申报单位:县委宣传部和文化局等单位

定位:休闲农庄

发展依托:当地的特色文化、特色饮食、少数民族文化、服饰等特有的产品和文化。

六、科教类农庄

可申请:科技局的相关项目,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星火计划项目、科技推广与集成技术示范项目等。

主要目的:农庄内利用现有的现代农业技术进行农业生产,并逐步将自主研发的技术进行试验示范与推广,并将现代农业技术进行展示、展览与体验,让人们认识并体验现代农业的进步与技术发展。

其实,无论是何种类型的农庄都会有相互的融合,都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资金的申请,例如科技类农庄同时可以发展农业产业,运动体验类农庄可以发展观光餐饮。关键是庄主们要学会将自己的农庄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解,既可以享受产业类,又可以向科技类、旅游类和特色类靠拢,争取从多个部门申请到更多的资金。

可申报的补助项目

一、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中央预算内投资备选项目

1.申请补助数额:项目总投资10%左右

2.申请申报时间:6月

二、生物质能综合利用示范项目

受理部门:发改委

三、现代农业园区试点申报立项目

1.受理部门:农业部

2.申请补助数额:省级1000-2000万元、国家级1-2亿元

3.申请申报时间:6月

四、扶持“菜篮子”产品生产项目

1.受理部门:农业部(各县农委、农业局)

2.扶持范围:

・重点扶持蔬菜(包括食用菌和西甜瓜等种类)

・适当兼顾果、茶,每个设施基地200亩以上(设施内面积,资金补助数额:5000元/亩,不超过300万元。)

・每个露地基地1000亩以上

3.申请补助数额:5000元/亩,300万以内。

4.申请申报时间:7-8月

五、农业综合开发农业部专项(良种繁育、优势特色种植项目)

1.受理部门:财务部

2.申请补助数额:100-500万

3.申请申报时间:12月之前

六、2015-2017年农业机械购置补贴(种植机械)

1.申请补助数额:项目总投资30%左右

2.申请申报时间:12月

七、农产品促销项目资金

八、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农作物种子项目

1.申请补助数额:800-1500万元

2.申请申报时间:2月

九、种子工程植保工程储备项目

1.受理部门:农业部

2.支持范围:

・从事蔬菜集约化育苗3年以上

・已有年培育蔬菜优质适龄壮苗500万株以上能力

・近3年内未出现假劣种苗问题

3.申请补助数额:中央资金500万元以内

4.申请申报时间:5-6月

十、农业综合开发林业专项

受理部门:财务部

申请补助数额:120万元

十一、农业综合开发存量资金土地治理项目

1.申请补助数额:每亩补助1100元

2.申请申报时间:3月

十二、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

1.受理部门:财务部

2.申请补助数额:500万元

3.申请申报时间:6月

十三、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

1.受理部门: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

2.支持范围:

・粮食主产区

・灌区位于或跨越农业综合开发县(市、区)

・灌溉面积为5-30万亩

3.申请补助数额:单个项目的总费用不超过2000万元

4.申请申报时间:8月

十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

1.受理部门:科技部

2.申请补助数额:60-300万元

3.申请申报时间:4月

十五、国家中药材生产扶持项目

1.申请补助数额:100-300万元

2.申请申报时间:7月

十六、一县一特产业发展试点项目

1.受理部门:财政部

2.支持范围:

・农业基础设施、良种繁育、农业污染物防治、废弃物综合利用和社会化服务体系等公益性项目建设

・新产品新技术推广应用

・农产品精深加工等

3.申请补助数额:300-500万元

4.申请申报时间:10月

十七、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试点项目

1.受理部门:财政部

2.申请补助数额:500-800万元

3.申请申报时间:10月

十八、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现代农业领域项目

1.申请补助数额:80万元

2.申请申报时间:6-7月

十九、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

1.申请补助数额:80-120万元

2.申请申报时间:3月

二十、农业综合开发专项――园艺类良种繁育及生产示范基地项目

1.受理部门: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

2.支持范围:

・种植、养殖基地和设施农业项目

・棉花、果蔬、茶叶、食用菌、花卉、蚕桑、畜禽等农产品加工项目

・储藏保鲜、产地批发市场等流通设施项目

3.申请补助数额:300万元

4.申请申报时间:6-8月底

二十一、现代种业提升工程畜禽良种项目

1.申请补助数额:300-500万元

2.申请申报时间:2月

二十二、现代农业示范项目

1.受理部门:发改委

2.申请补助数额:200万-2亿

3.申请申报时间:6月

二十三、生物质能综合利用示范项目(养殖项目)

受理部门:财务部

二十四、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项目

1.申请补助数额:300万

2.申请申报时间:9月

二十五、2015-2017年农业机械购置补贴(养殖及饲料加工机械)

二十六、冷链物流和现代物流项目

1.申请补助数额:200-1000万元

2.申请申报时间:7月

二十七、开发性金融支持农产品加工业重点项目

申请申报时间:12月

二十八、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

1.受理部门:农业部、财政部

2.支持范围:重点扶持农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

・马铃薯贮藏窖

・果蔬通风库

・冷藏库

・烘干房等产地初加工设施

3.申请补助数额:中央财政资金对纳入目录的各类设施实行全国统一定额补助,目前比例为30%

4.申请补助方式:采用“先建后补”

5.申请申报时间:5月

二十九、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

1.受理部门: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

2.支持范围:

种植、养殖基地和设施农业项目

棉花、果蔬、茶叶、食用菌、花卉、蚕桑、畜禽等农产品加工项目

储藏保鲜、产地批发市场等流通设施项目

3.申请补助数额:300万元

4.申请申报时间:6月底

三十、扶贫项目

1.受理部门:国家扶贫办

2.支持范围:带动农民增收性强的农产品加工产业

3.资金补助数额:500万元

4.申请申报时间:不定

三十一、一二三产业融合试点项目

第11篇

日前,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云南省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规划明确,我省将加快推进生猪、牛羊、蔬菜、中药材、茶叶、花卉、核桃、水果、咖啡、食用菌10大重点产业发展,到2020年,10大重点产业综合产值达8100亿元,全省农村一二三产业综合产值10000亿元以上。全省农业增加值达3000亿元,其中10大重点产业的农业增加值达2200亿元,农业增加值由全国第14位上升到第13位。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直接来自10大重点产业的收入达5000元左右。

规划提出,到2020年,我省将建成一批优势特色产业基地县。建成80个现代农业产业重点县,其中,蔬菜、花卉、茶叶、水果、中药材、咖啡等产业标准化种植基地面积3000万亩(含复种),核桃种植面积稳定在4200万亩,生猪、肉牛、肉羊产业重点县规模养殖比重分别达52%、35%、45%;培育一批新型经营主体。力争培育年销售收入超10亿元的 “农业小巨人”100户,“农业小巨人”销售收入年均增幅15%以上。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6万个,家庭农场2万个;建成一批农产品加工园区。建成10大农产品加工园区,全省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3300亿元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比值达到0.72:1;培育一批农产品知名品牌。“云系”产品品牌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明显提升,拥有著名商标100个以上,云南名牌农产品总数超过1000个,“三品一标”产品数量达2500个;发展一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等产业深度融合,建成一批具有历史、地域、民族特点的特色旅游村镇、乡村旅游示范村、产业扶贫示范村。

这8100亿元的大蛋糕,十大重点产业怎么分红?请看本期特别策划。

昆明

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 做大做强“云花”产业

昆明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17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建议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以上,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5%和9.5%,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昆明将加快发展高原都市现代农业。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稳定粮食生产,保障菜篮子供应,提升畜牧、烤烟、中药材等优势特色产业发展质量,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支持组建“云花集团”,做大做强“云花”产业。新建宜良冬林苑等8座以上都市农庄,建设马金铺现代农业示范园等5个以上农业园区。扶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5个,实现农业龙头企业销售收入640亿元以上。

曲靖

提高油菜、水果等8大基地建设水平

2017年,曲靖在农业及农村工作重点是,深入推进脱贫攻坚。紧盯“师宗县摘帽,88个贫困村出列、9.13万贫困人口脱贫”的年度目标任务,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把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放在突出位置,狠抓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品牌创建、质量安全监管。实施2个国家级新增千亿斤和6个省级新增百亿斤粮食产能县工程,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加强市级粮食储备库建设,确保粮食安全。着力优化产业产品结构,推进现代烟草农业提质增效,提高油菜、水果、花卉等8大基地建设水平,发展特色经济作物632.5万亩,新建“百千万”畜禽养殖示范场40个。推进联想佳沃蓝莓、广东温氏等5个农业园区建设,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增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30万亩,新增固定资产投资500万元以上的农业龙头企业15个、市级合作示范社18个。

玉溪

以开放型农业为引领,确保农业增加值增长6%以上

2017年,玉溪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任务、最大的民生工程,动员全市上下攻坚拔寨,全面落实领导责任和部门帮扶责任,完成整乡整村推进和建档立卡贫困户易地扶贫搬迁1万人。

同时玉溪将认真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开放型农业为引领,加快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发展,确保农业增加值增长6%以上。稳定粮食生产,搞活粮食流通,提高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种植烤烟57万亩、收购烟叶153万担,巩固蔬菜种植面积120万亩,保持鲜切花面积3万亩、生物药原料6万亩,新增水果2.5万亩;支持希望集团推进100万头生猪和2000万只肉鸡养殖加工项目建设,抓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新建畜禽标准化示范场3个。实施名特优新农产品培育工程。推动玉溪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项目落地,精心办好中国蔬菜产业大会。

此外,创建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全面实施农业有害生物防治和测土配方施肥,严格控制化肥、农药使用,建成种养结合循环养殖示范场10个,推广稻田养鱼3万亩。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信息平台建设,创建出口农产品食品国际认C标准管理示范区,新增“三品一标”农产品8个、云南名牌农产品3个。

楚雄

打造特色畜禽、核桃等优势特色产业群

2016年楚雄州“三农”工作成效明显。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加快发展,粮食总产量达126.8万吨。圆满完成烟叶生产和收购任务,烟农户均增收700元。摩尔农庄被认定为农业产业化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新增“三品一标”国家农产品质量认证38个、省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13户。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农村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农村面貌焕然一新。

2017年,楚雄将确保一产业增加值增长6.3%,确保粮食安全,粮食总产量稳定在120万吨左右。提高优质烟叶生产水平,打造现代烟草农业升级版。加快建设标准化农产品基地,大力发展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和绿色食品制造业,打造以绿色蔬菜、食用菌、特色畜禽、核桃、优质水果、楚粳稻、制繁种、中药材为重点的优势特色产业群,创建全国野生菌产业知名品牌示范区,新增“三品一标”国家农产品质量认证32个。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增省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6户、州级30户。大力发展农村电商、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新产业新业态。

大理

着力打造核桃、乳业等大理知名品牌

在大理州高原特色农业“版图”中,梅果产业的体量虽然不大,然而,它却是一个地域特征和民族文化特征都非常鲜明的产业。据了解,大理素有“中国核桃之乡”、“中国水果之乡”、“乳牛之乡”、“果梅之乡”等多种美誉,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的资源优势十分优越。

近年来,大理州各级党委、政府把发展高原特色农业作为推进城乡一体化和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抓手,以产业升级转型和农业持续增收为目标,积极探索具有高原特色、大理特点的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目前,全州高原特色农业综合产值已达540.02亿元,其中,种植业、畜牧业总产值分别位列全省第二、第三位,核桃、乳制品和水果产业产值位列全省第一,高原特色农业不断提速换挡,逐步从“小散弱”走向规模化、规范化、品牌化。

2017年大理州将壮大特色优势产业,扩大无公害、绿色、有机及地理标志农产品产地面积,新增8万亩高原特色农业基地。此外,强化农业龙头企业和行业协会带动,扶持发展农业“小巨人”,培育15个州级以上龙头企业、10个州级以上现代农业庄园。以工业化理念推进农业生产,坚持一县一品、一乡一品,统一品牌、统一标准、统一包装、统一渠道,加快发展食品加工产业,着力打造核桃、乳业、蔬菜、水果、食用菌等大理知名品牌,力争农产品加工总产值增长10%以上。

普洱

抓标准、抓品牌 用好“普洱”无形资产

普洱茶是普洱的享誉全球的名片之一,但是对于普洱而言,普洱茶只是其高原特色农业名片之一。

2016年,普洱的高原特色农业向有机化、品牌化方向发展,茶叶、咖啡、石斛等有机产品认证企业数居全省第一、全国第六。15户企业获准使用普洱茶地理专用标志,居全省第一。“中国普洱云”一期项目建成运行,率先在全省建成市县两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京东、苏宁等第三方平台普洱特色馆正式运营。

今年普洱要优化农业资源配置,扩大农产品有效供给,扎实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切实抓好农产品基地建设,提高蔬菜、水果等优质农产品供给能力,严控面源污染,发展绿色、生态、有机农业,完成8.8万亩茶园有机认证和2.8万亩咖啡园有机转换,加快思茅区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创建。

此外,在抓标准、抓品牌、抓庄园、抓融资、抓“互联网+”上发力,用好“普洱”无形资产,着力打造具有普洱标识的生态有机农产品品牌。擦亮“普洱茶”金字招牌,扩大景迈山古茶林普洱茶品牌效应,推动墨江、宁洱等古茶林普洱茶品牌建设,力争普洱咖啡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确保全国咖啡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通过国家验收。抓住省级茶产业链融合示范项目建设的机遇,规划实施百公里、十万亩休闲观光长廊,建设金塬、祖祥等特色庄园,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巩固提升省级科技示范企业和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水平,逐步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新增省级龙头企业5户、市级龙头企业15户,申报国家、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社10户,认定家庭农场200户。

临沧

推动全市高原特色农业跨越式发展

近年来,临沧市以科学规划为前提,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为抓手,围绕“一轴两城三带”全市经济社会区域发展空间布局,发挥优势,突出特色,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保障高原特色农业全力推进,打好高原特色农业这张牌。

2016年全市着力发展茶叶、核桃、澳洲坚果、蔗糖、咖啡、烤烟等产业,新增高原特色产业基地49万亩,累计建成2151万亩。今年,临沧将坚持重农强农惠农不动摇,以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为目标,扎实抓好“三农”工作。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蔗糖、茶叶、核桃、咖啡、橡胶、烤烟等农业产业结构,坚持市场导向,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以打造“世界第一”为目标,建成国家坚果类检测重点实验室,加快申报临沧澳洲坚果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快提升畜牧业、高原淡水养殖和休闲观光农业。

临沧结合独特的区位优势,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结合,加强与国际、国内广泛交流合作。市人民政府与缅甸掸邦政府签署了农业开发合作备忘录,累计合作开发特色产业基地114.5万亩。同时,坚持招商引资与扶持发展本土龙头企业相结合,突出对已形成一定规模的蔗糖、茶叶、核桃、橡胶、咖啡、坚果和具有一定发展基础的蔬菜、木薯、蚕桑、生物药业等特色产业开展招商,投资发展适合的现代种植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流通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业,积极引进国内外大企业、大集团落户临沧,以大招商、招大商、招好商,推动全市高原特色农业跨越式发展。

昭通

要把昭通农特产品销往发达地区

“北有烟台,南有昭通”,经过70多年的打造,昭通苹果坐上了南方优质苹果基地的头把“交椅”。不过,对于昭通而言,昭通苹果只是昭通特色农产品的一个缩影。去年,昭通新增苹果、天麻、花椒、核桃N植基地共计17.15万亩,农业龙头企业达26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达4512个。

今年,昭通将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优产业结构、调绿产品结构、调新经营结构,加快绿色农业发展,提高农产品供给质量。同时,抓好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和农业科技园创建,新增苹果、花椒种植2万亩和2.5万亩,完成天麻种植8万亩。全面推进“三品一标”建设,加快高端农产品发展。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保障从田间到餐桌的食品安全。

“十三五”期间,昭通市将瞄准“百亿元苹果产业”目标,推动苹果产业向精品化、特色化、绿色化、产业化发展,力争到2020年全市苹果种植面积达60万亩,新增种植面积26万亩,苹果投产面积达40万亩以上,总产量达100万吨,总产值达到100亿元以上,真正把昭通建成为我国南方最大的高原优质苹果生产及加工基地和面向东盟的早熟苹果生产及加工基地,成这昭通乃至云南最具特色的高原特色产业。此外,昭通还将加快建立农产品网上交易平台,构建电商服务和物流配送体系。大力发展“互联网+特色农业”,拓宽营销渠道,把昭通农特产品销往东莞、中山等发达地区。

西双版纳

以生态绿色为方向 保障农民增收

2016年,西双版纳州粮食生产5连增,农业增加值由57.4亿元增加到92亿元,年均增长6.7%,农作物与畜禽优良品种率由70%提高到80%,建设美丽宜居乡村超过500个。

今年,当地将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经济发展的主线,深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实施10个工业技改项目、10个州校州院合作项目,推动优质资源向六大生态经济产业聚集,优化传统动能,增添新的动能,扩大有效供给,促进普洱茶、橡胶、蔗糖产业企稳回升

此外,将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落实粮食行政首长负责制,确保粮食生产稳定;以生态绿色为方向,提升橡胶、茶叶、甘蔗等产业,保障农民增收;大力建设农业现代产业园,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推进景洪区域性冬繁基地、普文现代农业园、勐海古茶园现代产业园建设;发展林下养蜂和种植傣药南药,培育林下种养殖新亮点和农民增收新的增长点;推动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迪庆

促进全州农牧业稳步发展

2016年,迪庆州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1.4亿元,五年年均增长6.4%。以葡萄、青稞、中药材为重点的高原特色农业初显成效,巩固和新建优质农产品基地136万亩,建成规模以上特色畜禽养殖场628个。

今年是全面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关键之年,迪庆州提出农村经济发展目标为:力争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以上,粮食总产达到17.7万吨以上,肉产量达到3.5万吨以上;巩固和新建葡萄、青稞、中药材、油橄榄、青刺果等特色种植基地55万亩,新发展特色畜禽规模养殖场30个,建设规范性示范专业合作社10个,积极发展庄园经济和家庭农场,力争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6%以上。

据悉,迪庆州各级农牧部门还将抓实九个重点工作,促进全州农牧业稳步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和农村和谐稳定。此外,迪庆州将以市场为导向,巩固和新建粮食、果蔬等种植基地138万亩,积极发展特色畜禽规模养殖。

丽江

电子商务进农村成促民增收的民生工程

立足高原,突出特色,努力打造“净土丽江、生态农业”品牌,稳步推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目前,丽江全市共有“三品一标”农产品139个,其中,无公害农产品72个、绿色食品49个、有机食品13个、地理标志农产品5个。丽江雪桃、华坪芒果入选“2016全国名优果品区域公共品牌”。今年丽江将实施“旅游+现代农业”行动计划,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特色农庄等现代农业新业态,促进农旅结合。

2016年,丽江市加快发展芒果、雪桃、苹果、葡萄、梨、柑橘等特色优势水果,促进全市水果种植面积达51.8万亩,实现产值同比增长9.9%。此外,全市各类中药材种植面积达21万亩,从事中药材产业企业数增加到59家,从业人员达1078人。建立中药材行业协会24个、农民专业合作M织158个,参与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户达2536户。

丽江市将坚持把电子商务进农村作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农特产品与市场对接,促进农民增收的民生工程,积极争取丽江市被列为省级电子商务进农村试点市。

文山

围绕产业做文章,调整结构强特色

“世界三七之乡”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立足资源抓发展,围绕产业做文章,调整结构强特色,提升质量增效益,以三七为主的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保持了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2016年,全州以三七为主的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实现收入188.3亿元,利润12.25亿元,税金1.89亿元。人工种植除三七以外的中药材品种达50余种,从事中药材产业企业135户,规模以上企业8户,销售收入上亿元的企业6户。农民专业合作组织254个,从事中药材种植农户79143户,发展石斛、万寿菊、银杏、红豆杉等种植面积共计139.74余万亩,实现收入23.2亿元。

今年,文山将安排农业产业化发展专项资金2000万元,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积极申报国家级现代农业科技产业园区,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发展休闲、旅游、创意农业,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业总产值33亿元以上。

德宏

线上线下”联动 促进了农民增收

2016年,德宏的特色农业稳步发展。粮、糖、茶、胶等传统产业巩固提升,咖啡、坚果、柠檬、油茶等特色产业稳健发展,烟草、蚕桑等新产业异军突起,畜牧业、渔业发展态势良好。后谷咖啡庄园、干邦亚石斛庄园等农庄建设初具规模。遮放贡米荣获中国十大大米区域公用品牌。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落实到位,兑付各类惠农资金2.7亿元。全年实现农林牧渔总产值126.3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5.7%。

近年来,德宏州积极组织农业企业参加各类会展活动,提升特色农产品的知名度,打造知名品牌,吸引大型商场、物流企业到前来采购农产品。

此外,为顺应“互联网+”发展趋势,积极发展农业电子商务,德宏州正助推农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全州共有50多家农产品企业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开展特色农产品线上营销工作,企业通过天猫、淘宝、阿里巴巴等各类大中小型电商平台开展农产品电商销售。“线上线下”联动、“场内场外”共推,拓展了农产品营销渠道,促进了农民增收。

保山

运用“标准化+”助推农业产业现代化

第12篇

第二条制定和实施村庄、集镇规划,在村庄、集镇规划区内进行居民住宅、乡(镇)村企业、乡(镇)村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等的建设,必须遵守本条例。但是,国家征用集体所有的土地进行的建设除外。

在城市规划区的村庄、集镇规划的制定和实施,依照城市规划法及其实施条例执行。

第三条本条例所称村庄,是指农村村民居住和从事各种生产的聚居点。

本条例所称集镇,是指乡、民族乡人民政府所在地和经县级人民政府确认由集市发展而成的作为农村一定区域经济、文化和生活服务中心的非建制镇。

本条例所称村庄、集镇规划区,是指村庄、集镇建成区和因村庄、集镇建设及发展需要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村庄、集镇规划区的具体范围,在村庄、集镇总体规划中划定。

第四条村庄、集镇规划建设管理,应当坚持合理布局、节约用地的原则,全面规划,正确引导,依靠群众,自力更生,因地制宜,量力而行,逐步建设,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第五条地处洪涝、地震、台风、滑坡等自然灾害易发地区的村庄和集镇,应当按照国家和地方的有关规定,在村庄、集镇总体规划中制定防灾措施。

第六条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主管全国的村庄、集镇规划建设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的村庄、集镇规划建设管理工作。

乡级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的村庄、集镇规划建设管理工作。

第七条国家鼓励村庄、集镇规划建设管理的科学研究,推广先进技术,提倡在村庄和集镇建设中,结合当地特点,采用新工艺、新材料、新结构。

第二章村庄和集镇规划的制定

第八条村庄、集镇规划由乡级人民政府负责组织编制,并监督实施。

第九条村庄、集镇规划的编制,应当遵循下列原则:

(一)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结合当地经济发展的现状和要求,以及自然环境、资源条件和历史情况等,统筹兼顾,综合部署村庄和集镇的各项建设;

(二)处理好近期建设与远景发展、改造与新建的关系,使村庄、集镇的性质和建设的规模、速度和标准,同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相适应;

(三)合理用地,节约用地,各项建设应当相对集中,充分利用原有建设用地,新建、扩建工程及住宅应当尽量不占用耕地和林地;

(四)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合理安排住宅、乡(镇)村企业、乡(镇)村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等的建设布局,促进农村各项事业协调发展,并适当留有发展余地;

(五)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加强绿化和村容镇貌、环境卫生建设。

第十条村庄、集镇规划的编制,应当以县域规划、农业区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依据,并同有关部门的专业规划相协调。

县级人民政府组织编制县域规划,应当包括村庄、集镇建设体系规划。

第十一条编制村庄、集镇规划,一般分为村庄、集镇总体规划和村庄、集镇建设规划两个阶段进行。

第十二条村庄、集镇总体规划是,是乡级行政区域内村庄和集镇布点规划及相应的各项建设的整体部署。

村庄、集镇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乡级行政区域的村庄、集镇布点,村庄和集镇的位置、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村庄和集镇的交通、供水、供电、邮电、商业、绿化等生产和生活服务设施的配置。

第十三条村庄、集镇建设规划,应当在村庄、集镇总体规划指导下,具体安排村庄、集镇的各项建设。

集镇建设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住宅、乡(镇)村企业、乡(镇)村公共设施、公益事业等各项建设的用地布局、用地规模,有关的技术经济指标,近期建设工程以及重点地段建设具体安排。

村庄建设规划的主要内容,可以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参照集镇建设规划的编制内容,主要对住宅和供水、供电、道路、绿化、环境卫生以及生产配套设施作出具体安排。

第十四条村庄、集镇总体规划和集镇建设规划,须经乡级人民代表大会审查同意,由乡级人民政府报县级人民政府批准。

村庄建设规划,须经村民会议讨论同意,由乡级人民政府报县级人民政府批准。

第十五条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依照本条例第十四条的规定,经乡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村民会议同意,乡级人民政府可以对村庄、集镇规划进行局部调整,并报县级人民政府备案。涉及村庄、集镇的性质、规模、发展方向和总体布局重大变更的,依照本条例第十四条规定的程序办理。

第十六条村庄、集镇规划期限,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本地区实际情况规定。

第十七条村庄、集镇规划经批准后,由乡级人民政府公布。

第三章村庄和集镇规划的实施

第十八条农村村民在村庄,集镇规划区内建住宅的,应当先向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提出建房申请,经村民会议讨论通过后,按照下列审批程序办理:

(一)需要使用耕地的,经乡镇人民政府审核、县级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并出具选址意见书后,方可依照《土地管理法》向县级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申请用地,经县级人民政府批准后,由县级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划拨土地;

(二)使用原有宅基地、村内空闲地和其他土地的,由乡级人民政府根据村庄、集镇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批准。

城镇非农业户口居民在村庄、集镇规划区内需要使用集体所有的土地建住宅的,应当经其所在单位或者居民委员会同意后,依照前款第(一)项规定的审批程序办理。

回原籍村庄、集镇落户的职工、退伍军人和离休、退休干部以及回乡定居的华侨、港澳台同胞,在村庄、集镇规划区内需要使用集体所有的土地建住宅的,依照本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审批程序办理。

第十九条兴建乡(镇)村企业,必须持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批准的设计任务书或者其他批准文件,向县级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申请选址定点,县级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并出具选址意见书后,建设单位方可依法向县级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申请用地,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后,由土地管理部门划拨土地。

第二十条乡(镇)村公共设施、公益事业建设,须经乡级人民政府审核、县级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并出具选址意见书后,建设单位方可依法向县级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申请用地,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后,由土地管理部门划拨土地。

第四章村庄和集镇建设的设计、施工管理

第二十一条在村庄、集镇规划区内、凡建筑跨度、跨径或者高度超出规事实上范围的乡(镇)村企业、乡(镇)村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的建筑工程,以及二层(含二层)以上的住宅,必须由取得相应的设计资质证书的单位进行设计,或者选用通用设计、标准设计。

跨度、跨径和高度的限定,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或者其授权的部门规门。

第二十二条建设设计应当贯彻适用、经济、安全和美观的原则,符合国家和地方有关节约资源、抗御灾害的规定,保持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并注意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农村居民住宅设计应当符合紧凑、合理、卫生和安全的要求。

第二十三条承担村庄、集镇规划区内建筑工程施工任务的单位,必须具有相应的施工资质等级证书或者资质审查证书,并按照规定的经营范围承担施工任务。

在村庄、集镇规划内从事建筑施工的个体工匠,除承担房屋修缮外,须按有关规定办理施工资质审批手续。

第二十四条施工单位应当按照设计图纸施工。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修改设计图纸;确需修改的,须经原设计单位同意,并出具变更设计通知单或者图纸。

第二十五条施工单位应当确保施工质量,按照有关的技术规定施工,不得使用不符合工程质量的建筑材料和建设构件。

第二十六条乡(镇)村企业、乡(镇村公共设施、公益事业等建设,在开工前,建设单位和个人应当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开工申请,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设计、施工条件予以审查批准后,方可开工。

农村居民住宅建设开工的审批程序,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第二十七条县级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村庄、集镇建设的施工质量进行监督检查。村庄、集镇的建设工程竣工后,应当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经有关部门竣工验收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

第五章房屋、公共设施、村容镇貌和环境卫生管理

第二十八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村庄、集镇房屋的产权、产籍的管理,依法保护房屋所有人对房屋的所有权。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制定。

第二十九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当遵守国家和地方有关村庄、集镇的房屋、公共设施的管理规定,保证房屋的作用安全和公共设施的正常使用,不得破坏或者损毁村庄、集镇的道路、桥梁、供水、排水、供电、邮电、绿化等设施。

第三十条从集镇收取的城市维护建设税,应当用于集镇公共设施的维护和建设,不得挪作他用。

第三十一条乡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保护村庄、集镇饮用水源;有条件的地方,可以集中供水,使水质逐步达到国家规定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第三十二条未经乡镇人民政府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在村庄、集镇规划区的街道、广场、市场和车站等场所修建临时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设施。

第三十三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当维护村容镇貌和环境卫生,妥善处理粪堆、垃圾堆、柴草堆,养护树木花草,美化环境。

第三十四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保护村庄、集镇内的文物古迹、古树名木和风景名胜、军事设施、防汛设施,以及国家邮电、通信、输变电、输油管道等设施,不得损坏。

第三十五条乡级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村庄、集镇建设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件、图纸、资料等及时整理归档。

第六章罚则

第三十六条在村庄、集镇规划区内,未按规划审批程序批准而取得建设用地批准文件,占用土地的批准文件无效,占用的土地由乡级以上人民政府责令退回。

第三十七条在村庄、集镇规划区内,未按规划审批程序批准或者违反规划的规定进行建设,严重影响村庄、集镇规划的,由县级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建设,限期拆除或者没收违法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设施;影响村庄、集镇规划,尚可采取改正措施的,由县级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处以罚款。

农村居民未经批准或者违反规划的规定建住宅的,乡级人民政府可以依照前款规定处罚。

第三十八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设计或者施工、限期改正,并可处以罚款:

(一)未取得设计资质证书承担建筑跨度、跨径和高度超出规定范围的工程以及二层以上住宅的设计任务或者未按设计资质证书规定的经营范围,承担设地任务的;

(二)未取得施工资质等级证书或者资质审查证书或者未按规定的经营范围,承担施工任务的;

(三)不按有关技术规定施工或者使用不符合工程质量要求的建筑材料和建筑构件的;

(四)未按设计图纸施工或者擅自修改设计图纸的。

取得设计或者施工资质证书的勘察设计、施工单位,为无证单位提供资质证书,超过规定的经营范围,承担设计、施工任务或者设计、施工的质量不符合要求,情节严重的,由原发证机关吊销设计或者施工的资质证书。

第三十九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乡级人民政府责令停止侵害,可以处以罚款;造成损失的,并应当赔偿:

(一)损坏村庄和集镇的房屋、公共设施的;

(二)乱堆粪便、垃圾、柴草,破坏村容镇貌和环境卫生的。

第四十条擅自在村庄、集镇规划区内的街道、广场、市场和车站等场所修建临时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设施的,由乡级人民政府责令限期拆除,并可处以罚款。

第四十一条损坏村庄、集镇内的文物古迹、古村名木和风景名胜、军事设施、防汛设施,以及国家邮电、通信、输变电、输油管道等设施的,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处罚。

第四十二条违反本条例,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三条村庄、集镇建设管理人员、、的,由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四条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接到处罚决定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作出处罚决定机关的上一级机关申请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接到复议决定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讼。当事人也可以自接到处罚决定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内,直接向人民法院。当事人逾期不申请复议,也不向人民法院提讼,又不履行处罚决定的,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或者依法强制执行。

第七章附则

第四十五条未设镇建制国营农场场部、国营林场场部及其基层居民点的规划建设管理,分别由国营农场、国营林场主管部门负责,参照本条例执行。

第四十六条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本条例制定实施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