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生育文化

生育文化

时间:2022-03-07 03:45:31

生育文化

第1篇

作者:王丽华 单位:中共大理州委党校

通过生育文化建设,不断完善各种服务措施,育龄群众对计划生育、优生优育、生殖健康等科学知识的需求得到基本满足,生殖保健意识明显增强;生育权利、避孕节育措施知情权和选择权能够得到保障,避孕节育措施得到及时有效落实,减少了计划外怀孕,补救手术明显减少,有效保护了育龄妇女的身心健康,使之成为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为人口、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人口环境。加强生育文化建设,能够促进生育观念的转变,实现晚婚晚育、少生优生,由重数量、轻质量向轻数量、重质量转变,从而为人口、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人口环境。生育文化建设对提高人口素质,稳定低生育水平产生重要影响。生育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是生育观念的转变,科学、文明、进步的生育观念是新型生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型生育文化理论体系的核心。建设新型生育文化是要将人们的生育观念转变到科学、文明、进步的基点上来,走出“越生越穷,越穷越生”的误区,树立实行计划生育的主人翁地位;树立生育权力平等观念,激发育龄群众参与计划生育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逐步实现提升人口素质稳定低生育水平的目标。

传统生育文化对大理州解决人口问题的影响

生育文化具有群体性、时代性、地域性和民族性的特征。传统的生育文化滞后性与先进性并存,而且,传统生育文化的影响将长期存在,导致传统生育文化的解构难度大,新型生育文化的形成面临很多问题,并会影响到大理州人口问题的统筹解决。1、传统生育观念影响较深,制约了新型生育观念的确立。生育观念对生育行为的影响具有决定意义。因为它包含的有关生育的价值理想,是人们对于生育的追求信念,很难随外界环境的变动而改变。大理州是一个集边疆、民族、贫困为一体,以白族为主、多民族聚居,12个县市中有9个贫困县。由于经济发展滞后,导致绝大多数人的观念十分落后,特别是生育观念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最为深刻。一是“传宗接代”、“重男轻女”的思想根深蒂固。把生儿育女看成是家庭和个人的私事,生孩子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家庭和家族的传宗接代,顶门立户,接替香火,继承财产等,产生了没有儿子就绝了后和与之相伴生的重男轻女的思想观念。二是“多子多福”的观念影响很大。大理州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特别是在山区、半山区,主要是依靠增加劳动力来获取更多的经济收益,因此,多子就会多福的传统伦理观念影响至深。三是早婚早育。因为只有早婚才会多子,才会人丁兴旺。在落后的山区早婚早育现象较为突出。四是“养儿防老”的观念较为突出。受经济条件的限制,大理州农村的福利事业发展不快,解决老有所养不是更多地依靠社会,而主要是靠家庭和子女。2、落后的习俗文化影响深远持久,新习俗文化的建构任重道远。大理州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生育习俗,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婚嫁仪式、求子仪式等,而其中一些落后的习俗对生育行为的影响是深刻而持久的。一是婚事大操大办。以家族需要为重,强调婚姻门当户对,忽略了男女双方的感情需要,婚姻的目的是生子,生育的目的就是传宗接代、保持家族的香火不断。于是,大操大办婚事被视为家族的大事,连续几天的仪式不仅带来很大的浪费,而且让新人筋疲力尽。二是生孩子和育婴习俗还相对滞后。生孩子的禁忌很多,孩子生下以后,一般多由家庭中的老人看管,更多地注重孩子的吃喝、冷暖。3、婚育制度文化不健全,导致婚育文化缺少支撑。1982年,党的“十二大”就把计划生育确立为基本国策并写入宪法,2001年颁布《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但是,由于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才普遍开展计划生育工作,因此,相关的制度文化建设相对滞后。一是相关的制度还不完备。主要是对生殖健康、性病、艾滋病、性生理和性心理的宣传缺乏法律界定和法律依据,这既限制了新型生育文化的发展,又容易带来相关工作的随意性和文化市场的混乱。二是激励和惩戒的机制不健全,突出体现在奖优免补政策的不完善。《云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赋予20多个部门相关职责,对相关部门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但由于涉及的职能部门过多,操作上相互掣肘,影响了工作的完成;加之奖优免补政策覆盖面狭窄,利益导向机制短时难以发挥作用。

整合传统生育文化,建设新型生育文化,统筹解决大理州人口问题的对策

为此,大理州要不断探索新方法,促使育龄人群改变生育观念,树立先进的生育理念。当前,要通过知识传播和典型示范,逐渐打破重男轻女的思想,树立生男生女都一样的观念。在宣传上,采用“菜单式”宣传教育、互动交流宣传和文化大院的建设,营造良好的氛围。同时,发挥典型的引导作用,用典型带动大家。目前,在广大的育龄人群中生育男孩不再是唯一的生育目标,居住在坝区的农村育龄人群中,独生子女证的领取率逐年递增,而居住在山区的育龄人群也以生育2个孩子为生育边际,稳定低生育水平的目标基本达到。要采取更有效、合理的措施,巩固来之不易的成果,促进生育观念的进一步更新与巩固。2、整合传统婚姻习俗文化,构建新型婚姻习俗文化。习俗也称风俗与习惯,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世代沿袭与传承的习惯模式。实践证明,只有不断整合婚姻习俗文化,才能重构新型生育文化。一是通过深入浅出的教育活动,破除铺张浪费的旧习俗,宣传婚事新办的典型。二是强化优质服务,破除生育上的陋习。结合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开展优生优育、生殖保健服务,进行面对面的咨询与交流,并提供必要的技术服务,让育龄人群通过切身感受和体验,改变生育领域的一些不良习惯;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着力构建规范化、专业化、人性化和标准化服务体系;加快城市社区、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建设的力度,按照方便群众、有利服务的要求统筹规划、逐步推进;建立健全妇科病普查普治服务和健康体检服务项目,努力满足基层广大育龄人群对人口计生基本技术服务的需要。同时,扎实推进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完善避孕节育、生殖健康服务。通过完善各种服务,广大的育龄人群既能科学的看待生育,又改变了很多生育孩子的落后的禁忌。长期以来,大理州认真贯彻“一法两纲”,组织实施新周期“降消”项目,提高住院分娩率,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孕产妇保健覆盖率达95.75%,儿童保健覆盖率77.17%,新法接生率达99.1%,住院分娩率达87.95%,孕产妇死亡率降至35.32/10万,婴儿死亡率降至13.51‰。良好的生育习惯已经形成。广大育龄人群已经懂得晚婚晚育的科学道理,并能自主的选择最佳结婚年龄和结婚时间,能规范生育行为,由被动控制转变为自觉控制。育龄人群能根据自身特点,自主选择避孕节育措施,防止或减少意外妊娠,减轻意外妊娠的心理压力和身心痛苦。到2010年,全州人口出生率已控制在12‰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计划生育率达93%以上。由于避孕节育措施的及时有效落实,减少了计划外怀孕,补救手术明显减少。大理州“十一五”期间实施避孕节育手术256863例,“十五”期间实施329880例,减少73017例,同比减少22.75%,从而有效保护了育龄妇女的身心健康,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有效控制。3、构建科学完善的生育制度文化,为人口问题的解决提供保障。新型生育文化建设需要法律保证。新型生育文化内容广泛,传播手段多样,精神文化产品覆盖人群大,加强制度文化建设,不仅能推动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而且是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有效保障。一是要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对过时的生育文化实施引导,营造和谐的生育文化氛围。同时,在法律法规的规范下,村民自治组织还应该依据村民要求,制定计划生育“村规民约”,在生育控制上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二是要全面实施并不断完善计生家庭奖励扶助、特别扶助以及关爱女孩等政策措施,实现生育关怀;积极探索对计划生育家庭实行优先、优惠、优待等政策;要认真做好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患者扶助。三是要发挥利益导向机制的激励作用,进一步加大对计生户“就业增收、创业致富”的帮助扶持力度,让独生子女家庭和双女户先富起来,形成正确的价值导向;对生活困难群众的优生优育行为和困难独生子女家庭,各级党委、政府和计生部门都应尽力给予关怀和帮助。自2003年8月1日大理州贯彻实施《云南省农业人口独生子女奖励暂行规定》以来,截止到2010年,全州农业人口家庭累计办理《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62587户,共有18733户享受“一次性奖金”,27500人(次)享受“农村独生子女家庭奖励互助金”,139815人(次)享受“义务教育奖学金”,5115人享受“高中阶段教育奖学金”,3611人享受“计划生育特别扶助”,741413人免除了新农合参合费用,全州农村独生子女家庭得到8173.41万元资金扶持,全面完成了“十一五”人口计划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目标,为大理州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人口环境。四是要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这是促进新型生育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也是社会主义新型生育文化形成的最终条件。

第2篇

1、文化要素体育文化生态系统还主要包含了文化的相关属性以及要素。文化具有十分丰富的范围和定义,是对人类长期生产实践中的物质精神总结。在这个文化范畴内,社会的组织结构以及经济伦理都具有了相应的文化符号。文化特质、文化丛以及文化模式三个层次共同构成了完整的文化本体结构,在体育文化中自然包括了对这三个方面要素的扩充和发展。体育文化生态系统包括了体育制度、体育物质以及体育精神的文化形式,这是体育与文化相融合过程中产生出来的。

2、环境要素体育文化生态系统是建立在相应的环境基础上的。体育文化生态系统的环境要素包括了两个部分:一是社会环境;二是自然环境。在进行相应的体育活动以及体育文化的传播过程中,都是在相应的社会制度以及社会习惯下进行的,社会环境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在进行自我需求的追求和表达过程中创造出来的,社会环境中的制度体制、结构构成等会对体育活动产生深远的影响。而自然环境要素则是更大范围内的体育文化生态系统要素,人类的所有行为都是以自然环境为依托的,不同地区具有的不同气候以及地貌特征,会带来人们从事体育活动以及追求体育文化内涵的不同,而做好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是保障体育文化生态系统长期稳定发展的重要前提。

二、体育文化生态系统的特性

体育文化生态系统是在完整的组织结构中形成的,通过传播人类体育精神、丰富体育项目等多方面的内容来不断进行系统本身的完善。体育文化的生态系统主要具有三个方面的特征

1、体育文化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性体育文化生态系统是一种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的系统构成。通过组织结构以及文化构成上的不断调整,结合到时展以及目的的丰富上,体育文化生态系统可以产生出不同的表现形式,并且能够不断适应于新的需求。这种自我调节性能够带来体育文化生态系统较高的稳定性。这种自我调节性,是需要建立在一个完整有序的生态系统组织基础上的,各种体育文化因素的堆积会造成体育文化发展过程中的阻碍,通过自我的运动以及调节过程,能够保证体育文化的长期发展。

2、体育文化生态系统的范围广泛性体育文化生态系统在覆盖范围上还具有十分广泛的特征。在体育文化系统中,相应的精神文化往往处于整个系统的最高端,也是决定体育文化走向以及发展趋势的重要因素。体育文化生态系统的广泛性还表现在覆盖地区以及产生影响的广泛性上,体育文化生态系统会与社会中其他形态下的系统结构发生碰撞以及组合,不断产生新的组合效应,将其影响范围不断扩充,丰富体育文化本身所具有的内涵。

3、体育文化生态系统的内容丰富性体育文化生态系统还在内容表现上呈现多样化以及丰富性的特征。体育文化生态系统本身是在三个要素构成上形成的,深刻的反应到社会发展以及经济变革的各个方面。体育文化活动还是在人们长期的生产活动中进行和发展的,体育文化生态系统本身的丰富是人类精神和物质创造能力的表现,在不同的自然环境以及文化背景下,体育文化生态系统具有不同的条件基础以及发展需求,从而也带来了体育文化生态系统的多样化。

三、结束语

体育文化是一种文化现象,是对体育发展过程中的精神和文化总结。在我国的体育文化发展现状中,由于人们观念上的不重视,造成体育文化本身发展上的困境,技术手段等上面缺乏创新。在新的时期背景下,通过多样化的形式来对体育文化进行创新发展,改变原有的体育传播观念以及方式,增强体育文化的互动参与性,最终带来我国体育文化发展的崭新面貌。

第3篇

【关键词】新型生育文化

1 传统的生育文化

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制度下,生育承载了过多的责任和重压:多子多福,儿孙满堂,养儿防老,一直是我国传统社会不懈追求的理想家庭和人生目标的价值取向,直到今天,仍然根深蒂固地盘踞在人们的头脑之中,左右着人们的生育行为。

1.1重视繁衍,崇尚早婚多育,以能够为家庭尽快增加劳动力,养儿防老、多子多福、儿孙满堂等传统观念也广为流行,子女成为私有财产。人类早期因生存环境恶劣,死亡率高,需要用高生育率加以补偿,形成了早生早育和多育的生育文化。并且,传统的小农经济影响人们的生育行为。 在历代技术水平和自然条件既定的情况下,劳动力就是生产的决定因素,反映在生育文化上就是重人口增殖,农业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劳动力尤其是男性劳动力是家庭经济的基本来源和养老的保障,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前一直是中国国家治理的主导思想和历代思想家的主流思想。

1.2男尊女卑。男女在政治活动、经济活动、社会交往和家庭生活中的地位不平等,男性起主导和支配作用,妇女处于依附的地位。

2 营造和传播的新型生育文化

新型生育文化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所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生育文化。它主要包含以下两个方面:

2.1生育政策的人性化。

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多年来,陆续出台了许多相关的政策法规,包括成文及不成文的生育制度、组织机构等。将计划生育纳入国家《宪法》和《婚姻法》,建立了全国各级计划生育常设机构,建成了以政府行政为主导、以民间组织 (计生协会、人口学会、性学会)为辅助的规模庞大的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网络系统。使计划生育工作有法可依,也更加人性化。1992年出台的《妇女权益保障法》,对促进男女平等、充分发挥妇女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具有积极的意义,2001年国务院颁布了《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是我国计划生育工作转变工作思路,由传统的以行政制约为主逐渐向以提供优质服务为主的一种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为了满足人们生育方面的需求,国家在人们的优生优育、生殖健康、节育方法上进行科技攻关、出台政策,规定相关服务部门开展服务,多角度营造社会化传播氛围,大力开展宣传教育,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

2.2习俗层面的变化。

经历漫长的历史岁月,每一个民族和地方,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有关生育的习俗,生育文化涵盖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宗教、道德和习俗各方面,是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发展作用的结果,表现为生育愿望、性别态度和社会价值取向。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制度下,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男尊女卑”、“三纲五常”,左右着人们的生育观,重男轻女思想成为封建文化禁固女性发展的枷锁,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生育行为。如中国广大农村婚嫁仪式、求子仪式等。这些习俗对生育行为的影响是深刻而持久的。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多次开展破除迷信、解放思想、移风易俗的活动,为群众婚育观念的转变和新型生育文化的建立拉开了序幕。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文化教育水平的提高,特别是计划生育的宣传,越来越多的人逐渐摆脱了旧生育习俗、婚嫁习俗的束缚。 3 推进新型生育文化建设的途径

转变婚育观念是建设新型生育文化的首要任务和重要内容,而婚育观念的现代化程度最终也决定了新型生育文化的层次,一种文化形态只有深深扎根于群众当中,才是巩固和成熟的。要建设新型生育文化,就必须以转变群众婚育观念为着力点,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3.1创新活动载体,搞活宣传倡导。调整计划生育宣传方式,改变教育方法,突破主要靠标语、传单宣传的简单呆板的宣传形式,开展群众性人口计生歌曲原创、演唱评选活动。创作出一首首反映时展、社会变化、计生成果,歌唱祖国、赞美家乡、咏颂青春、关爱女孩、忧患地球、咏叹生命的歌曲。开展创新人口文化传播的形式、模式,增强活动的辐射面和影响力,在全社会创造有利于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良好舆论氛围,形成创作、演唱、传播的链条,使宣传教育存在与发展的无限丰富性得到充分展示。

3.2普及相关法律法规和科普知识。营造传播新型的生育文化必须促进男女平等。男女平等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是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联合国将“促进两性平等,赋予妇女权利”作为千年发展目标之一,促进男女平等必须实行政治平等,大力宣传《宪法》、《婚姻法》、《妇女权益保障法》和《母婴保健法》等有关男女平等及妇女权益的规定,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女性,形成女性发展的良好氛围。促进男女平等必须实行经济地位平等,建立完善劳动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分配制度和利益导向制度,保障女性劳动权利、入学权利、分配权利,纠正性别岐视等社会问题,提高女性的政治、经济地位。 关注女性愈来愈成为全社会共同的话题。国家人口计生委做出关爱女孩的部署,提出了关爱女孩的发展目标。开展关爱女孩主题活动,把母亲健康,女孩成长作为重点,传播文明、健康的婚育观念,为女性提供优质生殖健康服务,保护女性的身心健康。建 立有利于女孩及其家庭发展的利益机制,维护女孩的合法权益,推进妇女发展和男女平等,促进人口问题的综合治理。引导群众婚育观的转变。通过建立落实有利于妇女及家庭的社会经济政策和保障机制,帮助农村独生子女户、双女户解决教育、培训、技术方面的困难,促进女性平等发展。计划生育法律制度虽不属于狭义生育文化的范畴,但对破除传统生育观念和生成新的生育观念却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严格的生育政策和管理措施,会逐渐增强人们对计划生育的认同感,久而久之,习惯成自然。

第4篇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 ;文化自觉 ;廉政文化教育

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高校的中心工作就是人才培养,即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高校大学生的培养,结合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还在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励学生刻苦学习,增强诚信意识,养成良好学风。而高校大学生廉政文化教育,是实现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廉政文化的自觉,是提升高校大学生成为满足经济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的有益途径之一。

一、 高校大学生廉政文化教育的文化自觉

(一)文化自觉与廉政文化自觉

费孝通先生认为,文化自觉是“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不带任何‘文化回归’的意思,不是要‘复旧’,同时也不主张‘全盘西化’或‘全盘他化’。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时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1]廉政文化作为文化中的一部分,在廉政文化自觉中,就是对廉政文化有“自知之明”,知道廉政文化的来历、形成过程、廉政文化的特色和发展趋向,最终实现廉政文化自我觉醒、自我反省、自我创建。

中华民族在生生不息的历史长河中,形成和发展了具有中华民族民族特色的廉政文化。新中国成立和改革开放三十余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廉政文化历史的继承和发展了中华民族优秀廉政文化的精髓,在新的时期,面对纷繁复杂的国家国内形势,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廉政文化发展具有了新的生命和力量。

(二)高校大学生廉政文化教育的文化自觉

在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过程中,将廉洁意识、诚信意识渗透到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中,使其在崇廉尚廉的社会环境形成过程中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廉政文化传承过程中成为合格的承担者和继承者。

大学生主体意识的自觉。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主体意识作为主体的自我意识,是人于自身主体地位、主体能力、主体价值的一种自觉意识,是人具有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根据。在主体意识中,自主意识是人在同客观世界的关系中,居于主导和主动方面;自由意识是主体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的,是克服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对立,实现主体的自由。文化自觉反映出了文化主体(人)对自身承载文化的一种自我觉醒和自我创造,是对文化地位、作用、建设规律和发展目标的清醒认识和深刻觉悟,体现出文化境界、文化反思和社会责任。高校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廉政文化的自觉,是要激发高校大学生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廉政文化“自知之明”的觉悟和觉醒,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廉政文化的价值、功能和地位,勇于担当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廉政文化建设、发展和进步的责任。

大学生客体意识的自觉。高校大学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廉政文化的自觉中,既有主体意识的定位,同时又成为高校大学生廉政文化教育的指向客体。高校大学生作为廉政文化教育的客体是廉政文化教育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指向的对象,是客观的现实存在物。认识清楚高校大学生廉政文化教育客体意识的定位,教育实施才能认识清楚对象,从而分析清楚对象特征,并结合对象特征,开展教育实施。同时也使高校大学生自己认识清楚自身客体的作用,结合意识主体能动作用的发挥,自觉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廉政文化建设,发挥廉政文化客体的主观能动性,推进高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廉政文化建设的开展。

大学生社会意识形式的自觉。“一定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有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2]高校大学生廉政文化教育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廉政文化中社会意识形式有“自知之明”。社会意识形式中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以及科学是对经济基础、社会生活的反映,反映的形式不同,同经济基础的密切程度也不同,对社会生活的作用也就不同。高校大学生廉政文化教育要对社会意识形式认识清楚,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廉政文化在各个社会意识形式中的不同表现形式和反映形式,从而形成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廉政文化的自觉。

大学生历史意识的自觉。文化是历史的产物,它的生成不是一次性给定的,存在着内在的超越性和进步的可能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廉政文化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有一个历史的积淀,由于存在着内在的超越性和进步的可能性,有时候会因一些腐败案件的发生而产生疑虑。高校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廉政文化的历史发展要有自觉,特别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廉政文化发展中学会对先进文化自觉追求、自觉建设、自信宣扬、自信扩展,自觉的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形成的廉洁自守、正心修身、扶危助困等精神,与时代创新发展结合,在潜移默化中认知、感悟、传承优秀廉政文化,陶冶情操,提高素养;同时积极借鉴和吸收发达国家优秀廉政文化成果,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有的时代特征,总结挖掘,提炼精华,推陈出新,丰富校园廉政文化的内涵,使校园廉洁理念得到认同和推广,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廉政文化内涵的丰富。

大学生人的塑造的自觉。文化对人的塑造通过对人的教化而实现,主要是对人的行为的规范、对人的活动的调控、对人的能力的培养、对人的境界的提升等方式具体实现。高校大学生廉政文化教育就是通过对大学生行为规范、活动调控、能力培养、境界提升实现对大学生的教化,“教”与“化”过程中接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廉政文化的培育和熏陶,耳熏目染,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廉政文化所同化。高等院校不只是专业知识的训练中心,更是培养人、塑造人的学习实践场所。高校大学生生源普遍有一定的文化底蕴、但自律意识不足,在针对高校大学生特点进行专业素养教育的同时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廉政文化的塑造,才能使高校大学生素质培养体系更加完善。

二、 高校大学生廉政文化教育文化自觉路径

(一)充分发挥高校大学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廉政文化教育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引导高校大学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廉政文化教育中自我表现、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立足让大学生自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廉政文化教育中发展现有的成果,发掘、弘扬适合高校人才培养目标需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廉政文化资源,有效地抵制各种不良文化的渗透、同化,借鉴吸收人类廉政文明的优秀成果,整合各种廉政文化资源。

(二)构建校园网络廉政文化育人体系。网络已成为当代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通过优秀的廉政文化占领网络阵地,促进高校校园廉政文化网络的发展,利用数字图书馆,建立专项的廉政文化教育电子书库,做好专门的阅读导引,为高校大学生提供方便阅读平台。同时,要通过师生微博、微信、QQ、博客、校园网等网络互动平台,形成校园网络廉政文化育人系统,以现代信息技术为载体开展校园廉政文化建设活动,在廉政文化网络互动过程中高校大学生得到廉洁诚信意识的教育,为高校大学生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廉政文化基础。

(三)基于文化精神层、制度层和物质层三个层次,有针对的开展校园廉政文化建设。在高校校园廉政文化精神层主要开展尚廉耻贪的基本理念和价值观教育,这是校园廉政文化的核心或灵魂;在高校校园廉政文化制度层主要建立校园廉洁先进典型的宣传表彰制度,腐败典型及其危害的警示教育制度,廉洁行为准则,以及学生诚信廉洁宣誓制度等等;在高校校园廉政文化物质层主要是进行学生廉洁广告宣传设计、学生廉洁书画比赛、制作学生廉洁标语口号、设置学生廉政教育场所等等。

(四)开展高校校园廉政文化理论研究,主要是形成校级、院系、班级以及学生廉政文化理论研究机构,开展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推进高校院校廉政文化理论和实践的创新。深入挖掘高校廉政文化理论内涵,从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要求入手,结合高校大学生廉政文化教育需要设置研究主题;举办不同层次的理论研讨活动,根据校级、院系、班级以及社团不同层次开展理论研讨活动,设置理论研讨主题,利用校内外专家资源开展研讨学习活动。

(五)结合高校特色,做好廉政文化特色创建,打造廉政文化教育品牌。主要是结合“廉政文化宣教月”打造品牌,年度有教育主题。其次开展好高校廉政文化教育“一把手”建设,校党委、纪委等领导要将廉政文化专题讲座作为年度重点工作之一,亲自任课讲授。同时开展廉政文化作品创作活动,结合高校大学生专业特点,进行廉政文化作品创作,并将评出的优秀精品作为校级、院系、班级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和教育点、教育栏的主要内容展出。

(六)在构建高校校园廉政文化教育体系过程中借鉴国内外廉政文化教育成功经验的同时中,应根据高校大学生的具体情况,做到传统与现代并存,共性与特性结合,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内涵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廉政文化校园廉政文化教育体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指引高校校园廉政文化教育的开展。

三、结束语

高校大学生廉政文化教育研究主要是希望通过对高校大学生廉政文化教育的文化自觉和高校大学生廉政文化教育文化自觉路径的分析,能进一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廉政文化在高校大学生中的培养步伐,培养高校大学生廉政文化自觉,也是培养高校大学生成为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需要。

参考文献:

[1]费孝通.费孝通论文化与文化自觉[M].北京: 群言 出版社,2007.

第5篇

关键词:“孝”文化;学校德育工作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10)011(C)-0085-01

做了那么多年的老师,经常会看见或听到一些不孝子的“逸事”:有的学生家里条件很差,却逼着父母为他买名牌衣服;有的学生因为嫌父母灰头土脸,怕来学校丢了他的面子,因此不允许父母来学校;有的学生在家因父母不能满足他的愿望而同父母大吵大闹,个别学生甚至因此走上轻生路,给父母留下了无尽的痛苦……联想到媒体中所报道的社会上一些不孝子女的恶劣行径,笔者认为在学校大力弘扬“孝”文化教育,培养孩子们的感恩之情是非常必要的。下面就孝道教育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重要意义谈谈自己的观点。

一、“孝”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精华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着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源远流长的孝文化是几千年来的民族伦理道德的精华。《孝经》中记载:“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夫孝,德之本也。”这句话的意思为孝敬父母是天经地义的事。孝行,是德行的根本。也就是说,看一个人怎么样,首先看他孝不孝。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意为尊敬自己家的老人,同时也尊敬别人家的老人;爱护自己家的孩子,同时也爱护别人家的孩子,这样,管理天下的事情就易如反掌了。孔孟二位先贤的言论一直成为炎黄子孙尊崇笃信的美德,也被视为为人处事的人格体现,是不可缺少的立身之本。在今天他们的言论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弘扬“孝”文化,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

二、当今学校德育工作中孝道教育的缺失

长期以来,学校德育工作忽视了孝道教育,我们所培养的学生很多都是人格不健全的学生,因此也就不难理解社会上出现的种种不孝的现象了。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1、应试教育的影响。长期的应试教育,把教师和学生培养成了考试机器。学校为了追求升学率,把教师的职称和评优同学生的考试成绩挂钩,因此,教师们只为成绩而工作,忽视了学生的德育教育,造成了部分学生性格的扭曲。2、学校德育目标的“空、大”。长期以来,学校制定的德育目标太空、太大,甚至有许多不科学的东西。殊不知,一个不懂得爱父母的孩子怎能爱祖国;一个不知道从小事做起的孩子,长大后怎样才能成为国家的栋梁。3、独生子女教育的困难性。当今,大部分学生都是独生子女,是家中的“小皇帝”,这不自觉造成了他们唯我独尊、自私狭隘的性格缺陷,这些也间接的催生了一些不孝子女。

三、学校德育工作中孝道教育的重要意义

1、体现教育以人为本的理念。古人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保全自己的身体,不要使自己生病,更不能陷自己于不义而使父母担惊受怕,也就是说保全身体、保全名望是为了不要给父母增加精神负担。这些对当代青少年具有深远的教育意义。当代青少年普遍存在情感脆弱、承受挫折能力差等问题。这与许多青少年是独生子女,平时在家娇生惯养,少受锻炼不无关系。如果现在的学生能够全面理解孝文化,培养自爱精神,并在实践中践行孝道,那么很多现实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2、成由勤俭败由奢。在我们的优良传统中,“勤俭”是一种重要的美德。而“勤俭”这一美德显然是由孝衍生出来的。没有人会认为一个挥霍无度的人是在践行对父母的孝道。勤俭也不是一种时尚,它是永恒的一种美德,不仅在古代,在现代更是如此。

一个青少年能否成长,最终要看他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方面取得了多少成就,要看他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做出了多少贡献,还要看他的道德品质达到了怎样的高度。如果没有勤劳俭朴的品德、艰苦奋斗的精神,他就不可能有所作为,不可能做出贡献,也不可能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一句话,他就不可能成为于国家、社会、人类有用的人才!

3、弘扬爱国精神。儒家思想倡导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践行对家、对社会的孝道之后,还要对民族、国家行大孝,这个大孝,就是爱国主义。爱国主义是孝文化的升华,也是孝文化的精华。孝是爱国心的根源。中国人的爱国心不仅包含着对故乡土地的情感,而且包含着对祖先的崇拜。中国人不管走到世界哪里,都称自己是炎黄子孙,爱国也就是爱祖,这也是家国同构血缘文化的主要特色。在中国,爱国心与孝联系在一起或者说孝是爱国心的根源。故强化孝文化教育,有助于培养青少年爱国主义精神。

4、和谐社会的根基。中国社会是以家庭为基本细胞的,国家的和谐稳定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庭伦理关系的和谐与稳定。“孝”是家庭伦理关系的根本纽带,父母生养子女,子女赡养父母是人自然的天性。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当今家庭伦理关系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特别是近年来“遗弃双亲”、“虐待老人”、侵犯老人合法权益的案件呈明显上升趋势。究其原因,有市场经济利益驱动的因素,但最主要的是当今无论是家庭还是社会,关于“孝道”讲得太少了,与古代社会相比,可以说是教育的缺失。而这一切无疑从学校教育做起方能从根本上加以改观。而只有青少年学生将孝道的合理成分内化为自己的修养,那么其家庭方能和谐;而只有家庭和谐了,社会方能和谐。

第6篇

一、生育文化的价值需求

1.生育文化的人生观。徐庄村是一个单姓村,村子里徐姓人家占了96%,其余姓氏不是迁徙过来的就是入赘的,村子的中央建立有徐氏祠堂,8年前祠堂重新修葺,并进行了家谱的修订。家谱修订时村干部调查了其他的支脉,完整的记录了徐氏子孙的繁衍生息。村民普遍认为繁衍子嗣开枝散叶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没有儿子的家庭称之为“绝户头”,被认为是作孽受到的惩罚,家族和自己没有积德,生命不能承受之重莫过于此。“孩子将来还可以延续自己的人生之梦,自己没有创造的价值寄托于子孙。”一个人即使家产万贯,富贵缠身,没有子嗣的遗憾和不安会始终萦绕着他。人生不如他的人坚信满堂的儿孙将来超越他不是难事。当地流传着一句俗语“:前三十年看父养子,后三十年看子养父”。人生晚年的荣耀只能拜托子孙。

2.女儿不是传后人。“姑娘是一门客”是村民的普遍认同。女儿再优秀将来也是别人家的人,女儿在一定程度上地位是不如儿媳妇的,儿媳妇是家庭的少主人,是可以进徐氏祠堂的。当地传统的婚礼上,儿女拜别父母踏进婚车之前全家都会忍不住流泪的,某种意义上嫁姑娘不是一件喜事,因为家里是“去人”不是“添人”。村民盖房子建院落都是村委会按照儿子的数量批准的,家里有儿子村委会就得给予一块宅基地,将来房产院落是不会传给女儿的,承包责任田女儿出嫁后村委会就会收回,儿媳妇过门村委会必须分地给这个家庭。相应女儿的抚养义务没有硬性的要求。整个村子虽说都是一个大的宗族,但是将近3000人的大村已经衍生出了许多大的家族,每一个家族都有一个祖坟,每年春节大年初一都要上坟。女儿将来不会入祖坟的,儿媳妇是自家人,自不待言。

3.“有男有女”,儿女双全。这个村庄现在大的家族有好几个,10多个大家族的人口占总人口的80%,60年代出生的直系家庭中兄弟姊妹5~6个的很平常,当初计划经济的生产队生产方式对劳动力的需求是很大的,重生轻养在生活水平低下的时期是无奈的选择。如今优生优育的观念深入人心,但是不能附加少生的条件。现在80年代出生的一代家庭中独生子身份的比例只有1%不到,一般都是2~3个。“时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样”只能建立在当地“有男有女”的基础上,没有儿子的家庭绝对不会认为男女一样。村民优生优育的“文化边际性”是一个传宗接代的男孩。

二、生育文化的现实性需求

1.儿孙满堂的天伦之乐需求。60年代出生即将做公婆的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成长起来的,兄弟姊妹成行成队是寻常现象。计划生育政策执行以来虽说在当地没有完成“只生一个”的任务,但子女的数量明显减少。习惯热闹的心理不愿意自己的晚年孤独凄凉,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不应该被剥夺。比起他们的年代现在孩子的数量实在是太少了,“只生一个”他们内心是无法接受的。调查的50户村民中37户觉得只生一个孩子将来有事没有至亲的帮助岂不是太惨了。晚年看到孩子一个人打拼心里总是“忧得慌”,如果孩子不能在身边尽孝,老两口的晚年岂不是太凄凉。现在当地儿子结婚之后都是和父母同住,组建父系的扩大式家庭。这种居住模式公婆对儿媳的要求不仅是要生儿子还要生女儿,追求儿女双全。婚后从夫居住组建的这种家庭多生、重视生子的传统会很浓厚。

2.人生价值的追求。人活一世总要参加劳动,创造价值,村民的最高追求就是“人旺财旺”。在村子里调查的时候总是听村民讲谁家就是人旺,儿子就是多,羡慕之情溢于言表,或者谁家财旺就是不旺人,家里人灾病不断,麻烦得很。没有儿子的家庭肯定不是人旺,在人们看来人生说长不长,说短不短,还不知道将来谁的命好,谁的福气大呢,所以在无法或者不想预想未来的时候首先将人生价值定位在“人旺”。万事开头难,先要增添人丁。一个人的生存价值不在于享乐在于奉献。现在村子的主人是60前后出生的人,他们都经历了三年自然灾害,多数人在饥荒的时候都去抢过粮食,要过饭,饥肠辘辘负重劳动的生活也经历过。现在的生活对他们来说很满意,田地的耕种可以保证口粮,就近打工补贴家用绰绰有余,生活相比以前很“奢侈”。创造的所有价值都是为“人”服务,没有子嗣再多的钱为谁服务,生活的动力都没有了,起早贪黑的辛劳没有了精神寄托。

3.家族势力的显现与日常生活。宗族是与地方社会相结合,以族产为基础的继嗣团体,共祖系谱关系不是宗族的必要条件,公共祠堂才是宗族关系的纽带。家族构成了农村社会的权利文化网络。徐庄村拥有公共的祠堂,但是作为宗族社会基础的族产和生产互助功能均以消失,现在的家族已经是分化出来的小集团,血缘和亲属关系成为现在家族整合的纽带。家族现在的功能只是计划经济解体,村民脱离生产队以后为了寻求归属感,实现自身利益的有效途径。村庄现在的政治、经济几乎都离不开家族的力量,全村大部分人都归属10多个大的家族,家族势力在这里表现的十分明显,尤其是政治方面。从村委会干部9年前民选以来,候选人必须经过大家族的认可才有当选的机会,当选的村干部也只有依靠大家族的协助才能妥善处理村委的工作,村民自治与家族管理无异。村民的人际关系网和交际圈还没有完全突破熟人社会的家族圈。近10年左右的时间,这个村庄以势压人的现象逐渐增多,从最开始的每年2~3件,到现在的平均每年9件,大部分的纠纷都与盖房子有关。这个村子地处新乡市和焦作市中间的城际公路北边,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极力追求居住条件,房子的设计布局以及装潢越来越现代化。建房过程中邻里矛盾经常发生甚至演化为斗殴,处理结果只能是势单力薄、独门小户的人家忍辱屈服。每逢于此,众人只能感叹“人多就是好”。村落文化的变迁和发展增加了村民对“人”的需求。

三、思考与分析

1.这个村庄的位置紧挨着县城的西边,距离最近的城市新乡市也只有40分钟的车程,但是这里和城市相比还是有很大的不同。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抚育孩子的成本骤然增加,不可同日而语。生两个儿子对相距不远的新乡市民来说无异于噩耗,这里就不一样了,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后村民更愿意多要孩子,2~3个孩子不算多。主要原因就是历尽艰辛的父母觉得现在生活好了,孩子少了,抚养成人一点问题都没有。多一个孩子只是多修建一座房子,结婚娶媳妇,多出10万元的开销,并不算太多。这里田地的耕种基本机械化,责任田每人9分地,播种和收获都很省事,剩下的时间就近打工,如果女的身体素质好也会打工。这里是一个建筑大县,打工的机会很多,女的在建筑工地上打小工按照一年出工6个月算收入就有1万多元,男的一年平均3万。多一个儿子就是多干两年而已,多一个女儿成本更低。

2.村民多生一个孩子的成本计算方法不同于城市,就是没有把教育的成本纳入进来。其中的缘由是对孩子教育的大量投入预期效果驾驭不了。高等教育的普及导致教育质量下降,大学生就业困难,加重了父母的忧虑;此外这里的村民只要勤劳没有学历生活水平照样可以位列农村的中上等水平,他们宁愿用自己的血汗钱换来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比如建新房改善居住环境。

第7篇

初中阶段是学校向青少年传递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阶段,也是学生开始形成自我判断力的关键时期。学校加强德育在日常教学中的渗透,能够帮助学生协调发展知识学习能力及道德素质,使学生能品行兼优,成为一名有内涵、讲文明的创新型人才。然而,由于部分教师对德育教学的认识不足,教师无法在日常教学中有效找到开展德育教学的切入口,导致教师无法良好衔接日常教学与德育教学。教师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开展德育教学,能够快速找到日常教学与德育教学的共通点,促进两者之间的互相转化,从而有效克服初中德育教学中的常见问题。

一、在德育教学中尊重学生的想法

德育教学应与学生思想水平相适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状况及思维方式制定适合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教学目标。例如,教师可引用积极的生活事例来作为正面教材,让学生先根据事例中人物的行为及影响进行讨论,要求学生从多个角度发掘人物品格中的闪光点,运用一定的依据来阐述事例中的人物行为会广受赞扬的原因。然后教师针对学生提出的观念作进一步的拓展延伸讲解,正确引导学生的思想观念,培养学生对积极、正面、乐观、先进、高尚价值观的向往之情。最后教师再提问学生生活中有哪些与事例相对的负面教材,加强学生对不良行为的认识,使学生能强烈抵制低俗行为及不良诱惑,有利于加强学生的自制力和约束力,促进学生成为一名有担当、有责任的优秀青年。教师通过结合正负面教育,加强学生对不同事件性质的判断,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生活阅历,提高学生的社会应对能力。教师应学会倾听学生的想法,在学生理解基础上发展和进化学生的思想,引导学生主动学习高尚的情操情怀。

二、让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教师只有让学生亲身体验生活,感受生活中的真善美,才能使学生真正有感而发,内心深处具备对优良道德品质及精神的认同感,同时也能帮助学生将学科知识与生活素养较好联系在一起,使学生在提高知识认识水平的同时还能加强自身内在涵养。教师除了保证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率外,还应适当地让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多去观察生活,使学生能在实践过程中学有所获、学有所得、学有所思。比如,教师可组织学生在课外时间去体验志愿者工作。教师可先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为学生安排和分配任务,让学生分别去做打扫街道、清除小广告、帮助老人过马路等工作,激发学生吃苦耐劳、勤勤恳恳、认真负责、乐于助人、尊老爱幼等传统优秀美德。教师在学生实践过程中应端正学生做志愿者服务时的态度,禁止学生产生懒惰、敷衍了事的行为。教师在学生实践结束后,应及时表扬学生的行为,使学生产生巨大的自豪感,从而更有信心与动力去参与实践活动。教师可询问学生活动结束后的感受,通过对话引导学生发现此次实践活动的价值所在,使下次实践活动得以顺利开展。教师让学生利用学习知识解读社会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有效运用理论,增强自身对正确道德观的认识,有利于鼓励学生用实际行动践行道德价值观。教师通过实践活动来加强德育教学,引导学生自觉遵守社会规章。

三、与家长建立良好的德育关系

家庭与学校是两个最为重要的德育教学环境,对学生的日常行为举止具有重要的影响意义。教师不仅要做好自身的德育教学工作,通过在学校营造良好的德育教学环境来陶冶学生的道德素养,还要与家长互相紧密配合,通过提供给家长具有一定针对性的建议,引导家长意识到德育教学的重要性,从而使学生回到家里也能感受到良好的德育气氛。比如,教师可以建立家长微信群。这样教师一有德育上的具体问题,可以直接利用微信群联系各位家长,方便家长随时查看群内消息,了解自己孩子的最新动态,从而在家采取有效、及时的对策,与教师的教学对策一起双管齐下,保证学生能得到全方面的德育效果。同时,教师也可在微信群中与家长提前协调、确定好家长会时间,有利于家长会的顺利召开进行。教师应牢牢抓住家长会这一契机,与家长进行深入交流及探讨,改进和优化家长的德育方案,帮助家长及时纠正错误观念,让家长通过加强与孩子的交流,减小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代沟。教师应学会联合家长,共同制定且为学生量身打造令学生满意的德育内容。德育生活化有效地将社会、学校及家庭三者联系在一起,极大加强德育教学的感染性,有利于引导学生形成坚定的意志、良好的涵养、乐观的精神,将自身对道德的认识转化为实际行动。教师应在初中德育教学中积极贯彻德育生活化,让学生立足于生活,回归于生活。

作者:熊胜平 单位:江西景德镇市第七中学

第8篇

摘要:校园体育文化和其它文化一样,需要规范和引导来移风易俗,是实践和时间的累积,在动态变化中逐渐沉淀为一种“集体人格”。校园体育文化表现为群体性、趣味性和树人性特征。校园体育文化构建需要关注学生的文化自觉、意识诉求和文化自信。体育文化的教育价值表现在文化空间争夺、团队意识教化和终身体育文化意识培养。

关键词:体育文化;高职;职业素养;作用机制

中图分类号:G807.4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4.01.017

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的灵魂,是民族存在属性的识别符号,[1]是其生存和发展的决定力量,校园体育文化和其它文化一样具有这样的力量存在。南非前总统曼德拉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体育拥有改变世界的力量。”我在思考,体育改变世界的力量是什么呢?我想或许是体育运动内涵所升华的一种体育文化,扩大了体育文化在精神层面的影响。校园体育文化是民族文化的子文化,体育教育是一种校园体育文化存在主要形态,我国高校体育教育在某些方面形成了强势文化,承载着体育文化的厚重,是校园群体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的生态共同体,通过积累和引导创建着学生的集体人格。[2]

1校园体育文化的内涵及其特征

校园体育文化内涵是很难准确定义的,它作用隐蔽,有固定的形态,不能用量化的方式来定义,若伸手去抓它,除了不在手里,似乎它无处不在。

1.1校园体育文化的内涵

校园体育文化和其它文化一样,需要规范和引导来移风易俗,是一种实践和时间的累积,在动态变化中逐渐沉淀为学生的“集体人格”。[2]体育教师是校园体育文化塑造、传播、规范的主体。校园体育文化的形成需要依托校园文化空间,包含三个层面:第一层是价值观层面,是校园体育文化的向导,决定着体育文化的方向;第二层是制度规范层面,是校园体育文化的保障,也是校园体育文化意识的体现;第三层是物质层面,是校园体育文化的物质载体,如体育建筑、环境、场地、器材等。

1.2校园体育文化的特征

校园体育文化是一种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在任何社会群体环境里都具有归结性的意义。文化是教育的起点和终点,教育的本质是一个文化塑造的过程,学生毕业走向社会也是校园体育文化的延伸,最终触碰的还是文化对人的影响来推动社会发展。所以高职校园体育文化表现为群体性、趣味性和树人性特征。

第一,群体性。文化是体现集体人格,校园体育文化是学生在特定运动项目中表现出来的群体性格和行为方式,是在运动规则和教师主导意识双重作用下逐渐形成的,不仅仅强调体育运动的个人技巧,更注重学生之间协调与配合。在规则的引导和规范下逐渐固化成一种行为方式,久而久之成为学生个体性格的组成部分。学生间共同的行为方式和性格就构成集体人格,形成校园体育文化,当然这种校园文化是多维度的,未必都是正面的,其中也存在负面的成分。校园体育文化正面效应最大化是教师、学生、教学资源协作努力的目标。

第二,趣味性。趣味性是校园体育文化形成的结构要件,从文化的角度来看是营造一种文化依赖,趣味性是构建体育文化最富有魅力的手段,它不是目的,可以肯定的是体育活动的趣味性是体育活动被需要的诱因。趋利避害是人的本质属性,体育课带给学生的痛苦胜于其从中获得的快乐,过去学生喜欢体育不喜欢体育课证实了这一观点。但是课外体育活动在相应规则内学生可以随性而为,不仅活动内容丰富,而且形式多样,具有消除疲劳、娱乐身心,体育运动过程带来无限刺激,是当局者的文化享受。

第三,树人性。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高职人才的培养不是朝夕之事、要经过长期的教育、规范、引导和历练。校园体育文化的形成也需要长期的过程,校园体育文化的树人性伴生于文化形成全过程,由文化构建初期的文化约束、规范到发展成熟后的文化自觉,是深层次的文化体悟和认同。文化的树人性不同于现代科学,可以用定性和定量的方式予以衡量,校园体育文化树人性无法用具体的数据来量化它的发展进程,但是大致方向是可以把控的,其文化塑造方向在起初文化规范阶段已经定性,将为职业教育最终目的服务。

2校园体育文化对学生职业素养教育价值

要弄清楚校园体育文化对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教育价值,就必须从校园体育文化的起源说起。校园体育文化起源具有模糊性特征,是一个由模糊向清晰演化的过程,[3]这个过渡需要中介物来承载,教师、学生、物质资料、学校文化、制度规范等承担介物的角色,在基础介物固有的情况下,教师和学生成为校园体育文化发展的主要载体。传统文化系统中蕴涵着零散的体育文化的元素,离开校园文化的氛围,体育文化元素不具有独立存在的意义。当校园体育文化意识处在潜意识阶段,学生只有经过一定阶段的系统的强化训练,才能在个体心理上附着体育活动因素,并使之产生心理倾向,使体育文化心理和体育文化行为趋于一致,逐步形成一个群体性的行为时,校园体育文化起源才真正形成。校园体育文化对学生素质教育价值是多维度,全方面的,相伴与学生认识和身心发展的全过程。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素质教育的文化空间争夺、团队意识教化、终身体育文化意识。

2.1素质教育的文化空间争夺

体育文化具有其生命力,虽然校园体育文化塑造和改变着学生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其本身也不断受到文化载体的影响而嬗变。校园体育文化是校园多元文化中的一元,在有限的时间和空域中,多元文化既相互促进又相互竞争,形成了对有限空间的激烈争夺。尤其以电子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智能手机迅猛发展的今天,学生的大部分课余时间都被网络信息霸占,投入到体育活动的时间快速萎缩,校园体育文化生命力受到严峻挑战。统计发现,2013年大学生每天从事网络、游戏时间平均为2.3小时,参与体育活动的时间为0.3小时,与2010年的1.8小时和0.8小时相比,学生体育活动时间明显压缩。我国有大学生体质测试以来,大学生体质一致呈现下降趋势,未见改观。不仅影响到学生技能素质,也影响到学生的生活品质,校园体育文化的生存受到严峻挑战。浅显且不求甚解的网络知识对学生素质教育注定是低效率和不确定的。但是经济社会的发展又需要高等职业教育提供素质过硬的高级技能型人才,校园体育文化对学生文化空间的争夺越发显得重要,强化校园体育文化,争夺文化空间,成为高职校园体育文化发展的必然选择。

2.2团队意识教化

高等职业教育是通过职业素质教育促进大学生的个体社会化,这种社会化的内容和要求与校园体育文化对人的教化目标是一脉相承的。所谓社会化,是指个体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水平得到社会的认可和接纳。[4]校园体育文化对人的社会化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它对群体意识和行为的暗示性和渐进性上。群体性体育运动包含着错综复杂的沟通路径和情感交流,每个人在赛场上不仅展现了运动技巧,同时也展示了他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思想品质和道德作风。不仅要发挥较高的技战术水平,还要处理好与裁判、教练、同伴、对手、及观众之间的关系。这些都为团队意识教化提供了良好契机,使学生在体育文化进程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学会处理人际关系、养成遵守社会规范的意识。随着学生对体育文化价值认同,拓宽了情感沟通的渠道,增加了参赛学生、指导老师的交往思维空间,打开了师生封闭的“意识壁垒”,增强了学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培养了学生团队意识和集体主义观念。正因为校园体育文化的客观存在,使体育文化内核的体育精神与校园价值体系一起塑造了高职教育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2.3终身体育文化意识

回溯远古历史,我们发现“文化”其实是人的活动痕迹,当这种痕迹集中起来,“文化”也就成了我们在特定时间和空间上的生态共同体。校园体育文化不仅仅局限校园的空间和学生大学求学时间,体育文化一旦形成,将成为每个个体的气质和习惯,不可避免的突破这样的空间和时间,它对学生的影响是将是终身性的。教育部提出大学生“每天锻炼1小时,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号召,可见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已经突破了校园文化的范畴。大学是每个人校园生活的最后一站,大学期间是学生锻炼的意识和习惯培养的最佳阶段,体育文化意识能否建立直接关系到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学生从体育活动中愉悦身心,在潜意识上不断强化这种文化信息,并以个体为基点唤起他人的运动意识,逐步形成一个新的群体体育文化,扩大了校园体育文化范围,这种现象伴有终身性。高职教育是职业技能教育的高级阶段,体育锻炼自觉和习惯的养成对其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思考

3.1体育文化自觉的深度认同

校园体育文化既是推动学生职业技能形成的重要手段,又是实现终身体育的重要目标。在大学生就业激烈竞争的时代,校园体育文化是培养学生综合竞争力的最佳路径。校园体育文化既是凝聚精神的纽带,又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幸福。学生对校园体育文化的自觉认同程度是衡量校园体育文化价值量的重要维度,校园体育文化培育的出发点要基于学生价值认同的自觉性,自觉性的提升才能实现校园体育文化的深度认同。

3.2体育文化意识诉求

校园体育文化有其自身的特征和形成规律。从小学到大学,体育教育贯穿始终,在我国应试教育的教鞭下,体育被边缘化,体育意识的萌发和其生存环境缺乏和谐音调,体育意识诉求始终处在萌芽阶段,体育文化的价值和理念停留在简单的嬉戏,对体育文化隐化作用缺乏正确认识,体育文化化成为一种奢望。高职教育是素质教育阶段,学生摆脱了应试教育压力,体育文化诉求意识得到释放,在体育文化自觉意识设计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体育文化诉求,适应高职素质教育要求。

3.3构建体育文化自信

自信是一个人、一种文化成功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要素,也是学生面向社会必备的素质要求。校园体育项目大多起源与西方,刻有明显的西方文化烙印,突破了我国传统的“含蓄”文化,隐含着个性与自信文化元素。[5]体育文化自信是在体育文化自觉的基础上产生的,我国大学校园文化载体多为现代体育项目,在校园体育文化塑造上存在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体育运动的自信文化元素正是学生所欠缺的,在校园体育文化自觉和意识诉求上注入“自信”,将完善校园体育文化对学生整体塑造。

[基金来源:浙江省高职教育研究会(2013069),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课题(DF2013016)]

参考文献:

[1]王永华.回族体育文化功能初探[J].体育文化导刊,2011.9.

[2]余秋雨,何谓文化[M].长江艺术出版社,P6.

[3]吕利平,郭成杰.根基文化与体育文化起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3.

[4]苗治文,齐凤.体育文化发展的基本问题[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3.2.

第9篇

关键词:传统文化;大学生;德育教育;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经过几千年的积累和沉淀,其底蕴之深厚,内容之丰富,是世界其他文化所不能比拟的。大学生德育教育也已成为大学教学的重要环节,做好大学生德育教育,已经得到了许多教师的认可。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大学生德育教育不仅是重要的教育资源,更是大学生德育教育的指路明灯。只有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依托,才能使大学生德育教育正确有效的进行。

1大学生德育教育现状简述

当前大学生德育教育现状不太乐观,很多高校德育教育的相关工作进展十分缓慢滞后,德育教育的质量也不高,大学生德育教育成果很差。具体来说,高校相关部门或领导对于大学生德育教育认识不够彻底,对德育教育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导致在制定相关政策时忽略了学生的德育教育,无法从政策体系上保证德育教育相关工作的展开和实施。部分老师对于德育教育也没有正确认识,教学活动始终按照教学大纲在进行,以教学为策略、考试为手段、分数为目的在对学生进行教学,完全忽略了应该具有的德育教育。一些学生也没有注意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受到老师或是家庭的影响,只看重分数,不注意素质培养,导致德育教育工作难以取得应有的成果。所以,综合来看目前大学生德育教育的现状是不容乐观的。

2中国传统文化特点分析

中国传统文化在几千年的积累沉淀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一个以儒家文化为主的有机统一的整体,是中华民族的巨大财富和精神食粮。

2.1内容丰富

中国传统文化最大的特点就是内容极其丰富。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是传承至今的主流文化思想。就战国时期来说,除开儒家文化,其他还有道家、墨家、法家、兵家等多个文化流派,当时文化爆发,百家争鸣。不仅文化流派种类繁多,就是同一种文化在不同时期的主流表现形式也是不一样的。唐诗宋词元曲明小说近现代杂文,这都是儒家文化在不同时代的不同表现形式,其侧重点也不尽相同。唐朝繁荣昌盛,儒家文化则侧重于学习。近现代抗日解放,儒家文化则侧重于舍生取义,为国家而奋斗。中国传统文化丰富的内容是大学生德育教育的最好资源。

2.2具有鲜明的道德准则和价值观念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道德准则和价值观念,是每一代炎黄子孙长成为人的重要学习资源。中国传统文化明确了许多道德立场和价值取向,比如《乐羊子妻》这篇文章,羊子路遇金饼,拾之归家,妻见大怒,曰:“妾闻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况拾遗求利以污其行乎?”这短短的一句话,所包含的道德准则以及价值观念放眼如今也是完全适用的。

2.3适用范围广

中国传统文化在几千年的发展历史中,早已分化出适合各个年龄阶段和各种社会地位的人的内容。对小孩来说,《三字经》、《千字文》就是最好的启蒙读物,这些文化内容不仅简单易懂,其中更包含了许多从小就该树立的道德价值观念。比如《三字经》中有这样一段:“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首孝悌,次见闻。”这样一段话,清楚地表述了为人从小开始就要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礼让兄弟。除去这些基本读物,还有各种不同类别适宜各类人接受的文化内容。

3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生德育教育中的重大作用

3.1中国传统文化能促进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水平提升

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水平主要表现在爱国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这两个方面。就爱国主义情感来说,就是对国家真心热爱完全忠诚,并愿意为国家奉献自己全部的一种高尚情感。新时代的青年人是国家的未来,是国家建设的推动者。爱国主义情感可以把新的年轻一代团结到一起,使之成为一个爱国主义集体,成为国家建设过程中强大的中坚力量。同时,爱国主义情感的培养也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董存瑞、邱少云、狼牙山五壮士等爱国主义情感高度体现的英雄事迹,在学生思想道德培养中也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在学生德育教育过程中,透过这些历史事迹,有助于爱国主义情感在学生内心萌芽生长,激励其努力学习奋发图强,为中国的崛起而读书,为中国的未来而努力。中国传统文化除了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社会责任是一个人之于社会所应该承担的职责使命,是每个人的义务。由于人在社会的角色多样,因此承担的职责使命也不尽相同。对学生而言,其社会责任就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以社会的需求为目标,以社会的发展为动力,努力学习好相关科学知识,为国家发展社会进步作出自己的贡献。

3.2中国传统文化能促进学生意志品质培养

目前,许多学生缺乏道德感。由于从小受到过分的家庭溺爱,致使其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人价值观念,缺少感恩仁爱之心,表现得心胸狭窄骄傲自大,很容易被利益诱惑做出违背道德触犯法律的行为,给自身、家庭和社会造成危害。这些问题都是由于其文化素养较低,缺少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念和坚强的意志品质引起的。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数千年深厚的文化底蕴,对于学生意志品质道德修养的培养,具有重大的促进作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言而有信,信而必行”的诚信品质,也有“知错能改,善莫大焉”的宽容品质,还有“卧冰求鲤,怀橘遗亲”的孝顺品质。当代大学生缺乏守时守则的诚信,缺乏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宽容,更缺乏百善孝为先的孝顺。只有通过中国传统文化,借德育教育之手,为学生培养树立这些欠缺的品质。此外,通过中国传统文化,还能使学生意志坚强,提高其独立自主的能力。根据多方调研结果表明,当代大学生意志力薄弱,在遭受挫折失败或重大打击时,经常一蹶不振,从此颓废。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主要源于两个方面,一是现行的独生子女政策,使学生从小就受到各种溺爱,有求必应,很少遇到挫折和失败。

父母也是只看重孩子的考试分数,忽略了孩子意志品质的锻炼;二是学校现行的应试教育模式,加重了学生对分数的追求程度,以此更加忽视对意志品质的锻炼培养。综合这两个方面的原因,学生在大学毕业之前的所有时间段内,都缺少吃苦耐劳的作风,缺少独立自主能力的培养。就拿大学新生入学来说,绝大部分学生是在父母陪同下前来报到,甚至各种手续床铺铺设都是由父母一手操办。曾经有一条新闻,一个大一女生入学一月后快递回家三十斤衣物,拜托母亲清洗。由此可见大学生独立自主的能力已经成为令人担忧的问题。因此必须要通过中国传统文化,通过德育教育培养出大学生的独立自主能力和坚强的意志品质。

3.3中国传统文化能提升德育教育质量

大学生德育教育发展情况滞缓,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在德育教育过程没有融入中国传统文化,造成德育教育内容空洞,方法偏离目标,最后导致德育教育质量低下成效甚微。只有在德育教育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使之贯彻整个德育教育过程,才能切实提升德育教育质量。德育教育主要是对学生人格、品质、道德修养和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培养,这需要大量的可用素材来对学生进行教育。就目前学生而言,在社会快速发展的当下,大学生普遍关注于各种明星或科技产品,其内在品质或道德观念均随其兴趣点的转移而发生改变。比如说手机,选择苹果手机的学生看重苹果对于科技的不断创新,选择诺基亚的学生看重诺基亚外在质量。

作出什么选择,如何作出选择,都是学生内在品质的具体外化,是学生德育程度的一种体现。教师就应该从这些方面入手,选取合理的素材进行德育教育。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与价值内涵在很大程度上来说,与德育教育的内容目标完全一致。在德育教育中充分利用发挥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可以极大提升德育教育的质量。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可以具体外化为“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而德育教育的内容和目标也是要培养学生这些方面。在德育教育之中,教师可以运用中国传统文化中极具代表性的事例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比如岳母刺字这个故事,虽然在正史之中并无记载,但中国民间都对这个故事的真实性毫无质疑,完全可以用作教育事例。岳母在岳飞拒绝杨么使者的聘请之后,在岳飞后背刺下了“尽忠报国”四个字,以此警醒岳飞要一心报效国家,不可有其他想法。这个故事不仅体现了岳飞对于母亲的孝顺,更为岳飞日后报效国家埋下了伏笔。教师就是要通过这样的历史典故,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与德育教育的核心思想统一起来,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依托,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如此不仅可以让学生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所在,更可以让其理解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如此便可有效提高德育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4结语

虽然当前大学生德育教育工作发展情况不好,大学生的道德修养水平也较低。但只要大学教师能够认识到德育教育对于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大意义,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德育教育的重大意义,并在德育教育的实践过程中,大量引入中国传统文化,充分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和内在价值,就一定可以将德育教育做好,培养出合格的大学生。

参考文献

[1]庄甲鹏.浅析儒家传统道德文化对高校德育工作的借鉴意义[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9(2).

第10篇

1.现代家庭的不重视以及观念的落后

“金牌效应”不光是受到教练员、学校的强烈青睐,这一观念也受到家长的普遍认同。许多家长和初、高中的体育教练员“强强联手”来培养这些体育人才。据调查显示,初、高中的体育专业生,每周6天,每天6小时进行专业技能训练,每天晚上进行文化课补习。这一现象足可以证明,学校对文化课的不重视,“重技能、轻文化”现象普遍存在。这些家长一味的只听学校教练员的安排,对培养自己孩子文化课的重视程度不够,一心只想怎么能让孩子在运动场上拿到冠军,拿到最好的运动成绩,以至于考大学时进入好的院校。但他们忽略了现代人才的培养,是综合性培养,现代人才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培养。没有文化素质教育作为奠基,培养出来的体育人才是不完整的,身体上没有缺陷,但是在心理上肯定会存在某些缺陷。以至于他们进入社会后屡屡碰壁,写文章、做演讲等方面能力一无所知,只会蹦蹦跳跳搞运动。

2.提升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文化素质的策略

(一)学生要明确目标、提高学习兴趣

21世纪的人才,是需要全面发展、一专多能的多功能型人才。因此,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应该明确自己的目标,要有自己的思想,要知道现代社会对体育人才的要求与以前那种只会运动技能相比,是多么的小巫见大巫。我们应该严格要求自己,要对文化素质教育有个明确的认识,要不断的提高自我文化素质修养,扩宽自己的知识面、多参加其他院系的人文讲坛、多参加一些读书沙龙、多聆听大师们的读书心得,多参加一些读书演讲会、多参加一些科研报告会等等。

(二)学校要进行课程改革、配备相应的老师进行教学

目前许多高校都面临着只能充分利用本校资源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进行相应的课程教学的这种尴尬局面。这种局面导致了许多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没有得到很好的培养,有的几乎是无法满足培养要求。对于综合性院校来讲,培养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文化素养中的人文素质教育和科学素养教育还可以进行院系联合开设课程,但是也有许多综合院校没有充分利用这一点进行课程设置。对于专业性院校来讲也可以通过和院系或者其他院校进行联合开设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进行培养。在老师配不上,要严格落实有经验、有能力胜任文化素质教育相关课程的老师担任,或者也可以聘请有名气的、有经验的老一辈专家进行教学,以充分达到培养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

(三)家长要树立全面发展培养人才的理念,摒弃专业素质

“金牌效应”的落后观念。家庭教育直接关系着学生的未来成长方向,许多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毕业后就业屡遭碰壁的现象,与家长长期以来的“金牌效应”背后的私欲不无关系。学生沦为家长之间争脸斗争的有利工具,以至于许多家长将自己的私欲强加于孩子的身上,造成今天许多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与父母反而为仇的局面。基于此,家长应该树立“全面发展”培养人才的理念,给孩子一个自由选择的空间,让他们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其他文化课程进行学习,并还要积极培养他们的各项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从小培养良好的读书和学习习惯,从小培养良好的文化素质教育观,而不要到了高校以后出现亡羊补牢,为时已晚的局面。

作者:孙群群 华明舟

第11篇

摘要高校体育文化作为高校校园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学生的社会化具有重要影响作用。本文首先简要分析了高校体育文化的含义与特点,并对大学生社会化进行了简要分析,在此之上对高校体育文化对大学生社会化的影响从积极和消极作用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高校体育文化大学生社会化影响

大学校园作为社会的缩影。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浪潮下,其文化同样要受到影响。高校体育文化是大学校园文化的一部分,在新的社会形势下必然有新的发展动向。新的社会形势不仅影响了高校体育文化的发展,同时也对大学生的社会化程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高校体育文化与大学生的社会化之间也有着密切的联系,高校体育文化的发展能有力地推进大学生的社会化进程。

一、高校体育文化的含义及特点

(一)高校体育文化的含义

高校体育文化指的是限定于高校范围内的,人们在体育实践过程中创造出的体育精神与物质财富的总和,是一种有着丰富内涵和广泛外延的文化现象。高校体育文化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上的高校体育文化指的是,高校师生体育意识与体育观念;而广义上,高校师生员工在体育教学、运动竞赛以及体育设施建设中所形成并拥有的全部的物质与精神财富都可成为体育文化。文化学的观点,认为文化按照文化要素的不同可以划分为意识文化、物质文化与行为文化三大类。高校体育文化以其内容与外延的丰富性,被包含于上述三大类的文化之中。

(二)高校体育文化的特点

1.高层次性和传承性。高校的文化层次决定了体育文化的品位。高校体育文化的高品位具体表现为活动方式与设计、情感追求的高层次。高校体育文化能够活跃校园,良好的体育风气,能够使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情感,风气的传承对校风、学风的养成具有重要作用。

2.方向性和教育性。高校体育文化以引导学生向学校培养目标方向发展为目的。通过体育文化,能够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实现学生身心发展各方面的有机统一。

3.人文性和创新性。高校体育文化以塑造学生的人格品位、精神境界以至民族精神为主要内容,充满着人文气息。大学生在与社会接轨的校园实践环境里,能够以自我为主体,进行不断完善,在体育实践中实现创新[2]。

二、大学生的社会化

大学生的社会化是一个掌握和再现社会经验、社会关系以及社会联系的系统过程,同时是大学生融入和参与社会活动,和谐生活并形成独立人格的互动过程。社会化的过程能够促使大学生的潜能在社会环境中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从而取得进行正常的社会活动所需要的价值、品质以及能够被社会认可的行为方式。通过不断的适应、交流和参与,大学生能够掌握和不断提高自身处理人际关系的技能,增强履行社会责任的能力。

(一)社会化是高校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大学阶段是学生逐渐成熟,走向社会的过渡阶段,经过这一阶段后的大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将承担起一定的社会责任。这要求高等教育必须以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为目标,培养适应社会并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3]。伴随经济社会的发展,对大学毕业生适应社会发展,创造社会效益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尤其是在当前大学生所普遍面临的就业难的问题,要求高校教育要实现与社会的接轨,培养和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二)新时期影响大学生社会化的不利因素

过分的自我意识、网络的发展都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大学生的成长偏离社会化发展方向,影响社会化进程。同时,当前我国对于高校教育服务经济发展工具的定位,高等教育的产业化的发展方式,致使在教育过程中掺杂了太多的功利性的东西,教育已不再是造就有知识、有文化,提高民族素质的系统工程。受这些因素的影响,当前高等教育所教育的学生在校期间虽然能够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但在事业心、社会责任感以及人格涵养方面较为缺乏。

三、高校体育文化对大学生社会化的影响

(一)高校体育文化对大学生社会化的不利作用

1.功利性的发展趋势不利于大学生社会化的形成

当前,我国的高校竞技体育尚处于较低水平的发展阶段,单纯的以运动成绩作为评定我国竞技体育发展水平的标准,使得大部分高校为在竞技体育赛事中获得好成绩,招收大量的已经退役的专业体育运动员,这严重影响了高校自身高水平运动员培养基本体制的建立。高校竞技体育功利性的发展会对和谐校园体育文化氛围的营造,对大学生的义利观的培养产生不利影响。

2.体育运动的挫折心理影响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大学生在体育运动中能够会释放身体能量,产生愉悦感。但同时,体育实践过程中,大学生不可避免的会遇到困难和挫折,面对挫折时,一旦处理不当,便会产生挫折感。长期的挫折感与焦虑情绪不但会影响学生的体育学习,还会对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产生不利影响[4]。

(二)高校体育文化对大学生社会化的积极作用

1.推进道德社会化

高校体育文化作为一种集体的社会行为的体现,在体育实践中,人们相互之间会产生复杂多样的联系。为保证体育活动的正常进行,以实现体育竞技的目标,这就要求对这些联系进行必要调节,在对社会环境的适应过程中接受到公民的基本道德教育,遵守社会道德规范,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同时,体育活动本身对学生身心的磨练,使得学生在面对挫折和失败时,能够通过自身的不懈的努力,克服困难,取得良好成绩,进入能够使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得到提升。体育教学的制度化与规范化要求,又能使学生养成听从指挥、协同配合的良好作风。由此可以看出,高校体育文化作为高校校园文化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学生精神建设的重要途径,对推进大学生的道德社会化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2.促进个性社会化

高校体育文化对大学生的个性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学生的身心所获得的感受和体验,直接影响着大学生个性社会化的发展。体育运动本身要有体力、情感以及行为的参与,体育活动的参加者在面对困难时要通过自我约束、自我暗示以及命令和体验的方式,扬长避短,克服困难,这一过程会大大释放和提高学生的主体能力。体育教学不仅能使学生参与到广泛的交往活动中,使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感受和体验成功,满足学生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在不断的克服困难和实现目标中证明自身能力,提升自尊与自信,推动大学生个性的充分的调整与充分发展。

3.促进角色社会化

高校体育文化还能够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实践空间,促进大学生得角色社会化发展。当前,大学中的各类体育协会,基本都是学生自我管理的社团组织,学生在这类社团中扮演着各不相同的角色,通过角色职能的发挥,保证社团的正常运行,而在体育活动中,学生的才能会得到有益的锻炼,这都会对大学生获得和增强社会工作与生活技能产生重要的促进作用[5]。同时,由于高校体育文化主要是通过实践的形式进行表达,在体育实践过程中,人们之间由于角色的不同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各类不确定的因素也提高学生的角色认识,促进角色社会化。学生在体育实践活动扮演角色的互动中能够对不同角色承担的职责产生深刻的认识和体验,这有利于规范学生行为,从而正确把握不同角色的含义,对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与社会关系,迅速适应社会环境,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李跃军,李晓亮.浅论高校体育中的素质教育[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7.3.

[2]陈齐.小议高校体育教育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9.2.

[3]刘建中.高校体育文化与人的可持续发展[J].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3.

第12篇

人口问题不是单一的行政指令或某几项政策措施就能应对的,它是一个系统应对的综合问题。而这一问题的根本和主体,说到底仍然是产生生育行为和选择生存方式的人。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村计生问题,首先必须通过技术和管理规范人的生育和生存行为。而要规范人的生育和生存行为,又必须规范支配人的这一行为的意识和制度。这客观上就提出了计划生育宣传同生育文化建设相结合的要求。

本文结合计生宣教实践探讨了深入推进计生宣教,构建健康生育文化的问题。

计生宣教的宗旨是构建现代生育文化

目前生育文化被普遍视为人口文化的核心,它是随着计划生育事业的发展和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的深入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建设健康人口文化的目的是要在更高层次上从人们的道德观念、心理、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和文明程度上解决人口问题,以达到控制我国人口数量的目的。人口物质文化是指人类为了自身的繁衍和生存创造的科学、技术过程,主要指生育节育技术,征服死亡或延缓衰老技术,以及为这些技术的传播和使用而提供的物质产品和设施等;人口精神文化是指在生育和死亡以及相关的婚嫁、抚养等问题上的观念、信仰、风俗、习惯及行为方式的总和。所谓生育文化是指人们在生育及相关活动中形成的意识形态和规范制度,即:人们在婚姻、家庭、生育、节育等活动中形成的思想理论、价值观念、知识能力、风俗习惯、伦理道德、行为规范等,是在生育变动和发展中形成的观念、伦理、道德和行为规范。因此,计生宣教的宗旨是构建现代生育文化,目的是要引导、帮助和促进广大群众转变旧的婚育观念,树立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念,以人为本,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对计划生育、避孕节育、优生优育、性和生殖健康知识的需求。

实施“三关爱”,促进社区和人群的参与

生育文化建设其作用能否得以体现以及其体现有无生命力,关键在于看是否能够最大限度地动员、组织、调动和吸引广大人民群众参与,这就需要计划生育宣教工作同生育文化建设有机结合,特别需要强调的是村(居)和人群的参与,其重点是“人”。目前提倡人性关爱、人情关爱、人文关爱的“三关爱”理念表明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是人文精神的体现,其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人性关爱”的实质是关注人的基本需要,理解人,维护人的人格尊严,在计生工作实践中,使服务更加人性化;“人情关爱”是在基本的“人性关爱”基础上,把对育龄群众的关爱升华到感情层次,其实质是一种心灵慰籍,体现助人为乐的良好社会风尚,就是坚持“服务本位”思想,把人与人之间的浓郁情感纳入到人口计生工作实践中,靠亲和力、感召力去工作。“人文关爱”是升华到理性层次的关爱,在计生工作中则要坚持“文化本位”思想,通过致力于人口文化、生育文化的建设,给予群众与计划生育、生殖健康相关的各种知识、技能、文化,培养群众对计划生育的认同感,对整个社会的归属感,转变群众的传统婚育观念,改变人们的不良生活习惯,营造良好的人文氛围,以此推进人口计生工作的发展。“三关爱”理念把干部的服务与群众的需求结合起来,把个人的权利与政府的责任结合起来,把自发的努力与自觉的奉献结合起来,最终在人口计生系统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立。因此我们应该以村(居)发展作为依托,始终把宣传教育放在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首位,通过诸多活动全方面带动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

在宣教阵地建设上,完善宣传室(所)、婚育学校、育龄群众之家、悄悄话室等建设,充分发挥宣教阵地的作用。例如:设立乡镇“育龄群众之家”是一个育龄群众活动室,是为适应群众自主意识、权益意识不断增强的需要,2010年10月成立的“育龄群众之家”设有图书室和悄悄话室。墙上张挂生殖健康系列挂图,图书室里配备有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和科普书籍供群众阅读,在悄悄话室,群众可获取性知识保健、预防性病等知识,还可进行生育、节育、不育等方面的咨询服务。据了解,至目前已有近千人次的群众到此活动,效果良好。

在活动开展上:①在婚育学校定期开展“五期教育”,特别开设“新婚期孕前教育”讲座,通过看录像、VCD等教学磁带,学习“致新婚夫妇的一封信”等对未婚青年进行性教育,每年举办24期,400多人。“五期教育”已办20多期,受教育群众1000多人。②开发一切可以利用的宣传教育资源,如在主要街道和公共场所建立固定宣传牌和宣传橱窗、专栏、板报,印制宣传品、标语,在广播电视中穿插及电影映前宣传,以及联合当地计生协、妇联、共青团、中学等,营造浓厚的社区生育文化建设氛围。③抓好人口与计生法规的宣传,前后举行4次座谈会及培训会,有242人次参加。同时,制作固定标语45条,电视宣传字幕10条,开展广播宣传15次,印发材料800份,向近万人宣传。④把生育文化建设融入“双学双比”、“十星文明户”、扶贫开发、社会保障、普法教育、扫盲和普及9年义务教育等社区管理和精神文明建设活动中,使生育文化建设有了深厚的根基。

深入推进“三结合”,构建现代生育文化

新形势下抓紧抓好计划生育工作、促进人口发展的具体实现途径应该是“三结合”:农村计划生育工作与发展经济相结合,与帮助农民勤劳致富奔小康相结合,与建设文明幸福家庭相结合。三结合要求通过普及文化科学知识,提高妇女地位,倡导文明、健康、向上的社会风气,转变农民的生活和生育观念,培养社会主义新型农民,从而为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做出贡献。同时“三结合”要求实行科学管理和优质服务,树立计划生育的良好形象。

总之,应该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把计划生育宣教工作逐步与先进生育文化建设有机结合,形成互动,使得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在“文化”和“宣教”、“服务”三个轮子的驱动下才能得到稳步、健康、深入的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