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在职工程硕士

在职工程硕士

时间:2022-10-22 02:44:05

在职工程硕士

在职工程硕士范文1

关键词:在职工程硕士;访谈调查;问题

中图分类号:G64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33-0026-02

一、背景

作为一种重要的在职学历培养制度及优秀工程师培养的重要渠道,在职工程硕士日益受到世界各国重视。为增强科技实力、顺应知识经济时代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趋势,欧美各国普遍加大工程硕士教育的改革力度,将其作为科技和人力资源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1]。而就我国而言,从培养高质量工程领域人才出发,建立起既有中国特色又能与国际接轨的在职工程硕士培养模式,已成为我国在职研究生教育需要肩负的艰巨任务。

1.文献综述

一是关于外国工程硕士培养的研究。代表性的有:Patricia D. Galloway(2007)对比研究了日、法、新、美等国的工程硕士培养模式,认为工程硕士培养要重视技术,兼顾全球化、伦理、公共政策教育等[2]。翁勇南等(2009)研究了美国工程硕士教育发展历史沿革、课程设置和培养模式等方面,并与我国工程硕士教育进行了对比分析[3]。章丽萍等(2012)研究了国际工程教育发展态势,认为工程硕士教育应朝着解决全球问题快速响应、对传统边界大胆挑战、对创新创业全力推动等方面推进[1]。

二是关于我国在职工程硕士培养的研究。代表性的有:廖文婕(2010)认为我国现有专业学位培养存在优秀教材与案例缺乏、师资水平不足等问题,并运用系统动力学的因果反馈回路分析法,建立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系统动力学模型[4]。吴盾等(2014)在在职工程硕士培养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建立在职工程硕士产学研联合基地的构想[5]。魏剑锋(2014)指出当前多数学校在专业硕士学位招收和培养中存在管理制度不健全、培养特色不足、师资力量薄弱等问题,并在借鉴国内外高校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优化课程设计、加强师资队伍等提高培养质量的建议[6]。

2.研究思路

一是通过文献整理法搜索国内外权威的综合期刊数据库收录的关于在职工程硕士研究,梳理国内外关于在职工程硕士教育的主要问题及发展趋势,为下一步访谈调研提纲的制定提供依据。

二是通过实地访谈D高校负责在职工程硕士培养的专家以获取在职工程硕士教育的第一手材料,分析与总结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据此为制定改进在职工程硕士培养工作的合理化建议提供支撑。

二、调查研究的实施

1.文献整理

通过查阅Elsevier、CNKI等国际、国内权威综合期刊数据库收录的关于在职工程硕士培养的相关研究,梳理出的问题主要涉及学习方式、课程设置等5方面,列入表1第1-5行。

表1 文献梳理出的问题

序号 (1)问题 (2)问题细节

(1) 学习方式 进校不离岗

(2) 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教材质量

(3) 师资队伍 师资力量、导师关系

(4) 学位论文 论文选题、写作指导

(5) 宏观管理 质量控制、服务管理

2.访谈调研

(1)访谈对象的选取。本研究选择D大学研究生院、学院2个层面的负责在职工程硕士培养的5名专家作为访谈对象。这些专家不仅长期负责学校、学院在职工程硕士培养的一线工作,且对国家的宏观政策及其他院校的培养情况具有一定的研究和了解,实践经验丰富、可靠。

由此可见,上述专家选取既涵盖学校层面、又涵盖学院层面,且长期从事一线工作,具有显著的权威性。

(2)访谈提纲的制定。根据表1所列的通过查询文献整理出的在职工程硕士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制定详细的访谈提纲共6条,列入表2第1列。

为深入收集信息、避免信息遗漏,本研究制定了开放式的访谈提纲6,如表2第6行所示。

三、我国在职工程硕士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1.工作与学习的矛盾突出

在职工程硕士采取的“进校不离岗”的培养方式,能满足人们在不离职、不断绝收入的情况下提高学历的要求,但造成了工作与学习矛盾突出的问题。访谈发现,由于工作繁忙、家庭生活等因素,很多在职硕士进校学习和校外学习的投入时间、精力难以保证。类似部分学生因工作地点较远而不得不住宿宾馆、出差而导致无法按时完成课时计划而重修等现象极为常见。特别对于学位论文,其选题、资料查阅、导师指导等环节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许多学生由于无法按预定时间完成而不得不将毕业期限一拖再拖。

此外,工学矛盾也为学校的日常管理带来了一定难度。例如,在职工程硕士授课时间一般在周末和节假日,教务员在培养计划设计、课程编排必须全盘考虑学生、教师的时间,难度较大,而一旦有变则必须重新制定并逐人通知。

2.专业课程设置缺乏前沿性和实用性

专家普遍认为,在职工程硕士的课程应该区别于全日制硕士,应针对企业工程特点和实际需求,设置能够反映当代工程技术发展前沿的新工艺和新方法、具有较强实用性的课程,要尽量具有综合性和交叉性,并符合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访谈发现当前在职工程硕士的专业课程普遍缺乏前沿性和实用性,理论联系实际较差。专业课程主要沿袭全日制硕士培养计划,照搬照抄现有的教学课程,学术性较强而实用性不足。

此外,当前培养计划还缺乏能够扩大学生知识面、提升学生经营管理能力的课程,例如生态科技类、管理类、经济类等课程,不能满足企业发展以及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要求,无法全面提升在职工程硕士的综合能力。

3.教师专业性不强,师生关系不和谐

当前高校普遍缺乏在职工程硕士培养的专业师资队伍。在职硕士培养要求教师必须深入了解当前工程领域的技术特点及发展趋势,且能够投入一定的精力研究课程教学。但由于国内各高校侧重教师的科研学术考核,偏重本科生和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使任职教师对在职工程硕士课程重视程度不足,对在职硕士的关注较少。例如,访谈发现许多工程硕士点没有安排专职教师,计划课程的任课老师经常更换,而老师也往往使用与学术型研究生培养相同的课件。

师生关系方面,指导教师和学生缺乏实质性的沟通与指导。一方面,很多在职工程硕士的企业导师流于形式;另一方面,在职硕士进校学习的时间一般在周末,与指导教师休息时间冲突,而日常指导教师需要在科研和全日制学生培养方面投入大量精力,在职硕士一般无法参与指导教师的科研工作,只好选择性地“被忽视”。当学生培养进入毕业设计环节,这种问题往往会造成师生矛盾,老师和学生彼此有意见,对学校管理部门也有意见。

4.学位论文选题难、缺乏有效指导

在职工程硕士毕业论文要求要紧密地结合企业实际、具有明确的生产背景和应用价值,既有一定创新性,又要有一定技术难度和工作量。访谈发现选题成为大部分学生的一大难点。在实际操作中,由于企业环境和工作条件的限制,学生难以找到适宜的选题,对国内外研究及工程实践的了解较少,无法将科学理论与工程实际有效结合,也缺少相应的经费和时间保证。

在毕业论文写作中,学生还往往无法获得指导教师的指导。多数校外导师流于形式,学生只好寄希望予校内导师。而如上文所言,校内导师对在职工程硕士的重视程度不足,指导时间无法保证,对其论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核心要求指导不够细致,使得学生无所是从、无法按时完成毕业论文。这也是造成师生关系紧张的关键因素之一。

5.质量把控不严,服务管理难度大

在职工程硕士培养质量与社会声誉的关键在于质量控制,质量控制的重点环节在于招生、教学以及毕业设计等,而就目前国内整体情况而言存在诸多不足。在实际操作中,学校简单地将在职工程硕士培养视为创收项目,存在盲目扩大招生、教学管理不严、毕业设计质量不达标等问题,日常管理也松懈。学校与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关系松散,缺乏认同感。访谈中有专家反映,很多学生希望多组织一些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活动,希望在日常管理过程中能够更贴合其在职学习实际、更人性化一些等等。

四、对策与建议

针对在职工程硕士培养调研中发现的问题,结合访谈专家意见,建议按以下几点工作思路循序渐进地加以改进:

1.多举措并用缓解工学矛盾

“进校不离岗”导致的工学矛盾无法从根本克服,但可通过建立校外教学点、人性化课程及重修编排等方法加以缓解。例如,对校企联合培养或学员分布密度大的地区,可以建立校外教学点,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培养计划制定、课程编排考虑不同专业的交叉补充,可设置替代课程等;有条件的可建立课程视频资料库,为因事致使课堂缺勤的学生提供补习渠道。

2.课程设置突出实用性、交叉性

优化必修课与选修课的设置,必修课要注重实用性和学校特色,增加生产实践和工程案例,选修课则可考虑增设部分学科交叉以及经管类课程,以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建立与完善工程硕士案例教学资料库,为加大案例教学比例、提升学生工程实践认识提供支撑;不拘泥于传统课堂形式,通过研讨、案例教学、讲座等形式,为学生讲解理论知识、技术手段、检测手段等,特别是新技术和新工艺等等。

3.加强专业师资建设,改善师生关系

师资方面,建立相对稳定的专业师资队伍,对科研与实践经验较少的青年教师应进行培训并保证稳定性,而对经验丰富的教师应尽量安排授课,尤其是专业课程授课;完善双导师培养制度,加强企业导师制度建设,明确企业导师的作用。改善师生关系方面,一是要建立师生双向选择机制,实现师生的双向选择,二是要多渠道搭建师生沟通交流平台,加强双方在学习、科研、实践等方面的了解,也尽量让在职硕士融入导师的日常工作。

4.构建学位论文质量保障体系

针对选题难问题,要充分发挥校内导师与企业导师的联合指导,结合学生工作共同发掘选题方向,并通过开题报告会,进一步论证选题的实践性、研究深度及可行性;要强化论文事中环节管理,重点检查论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进度是否达到要求,以加强学位论文的质量控制。建议建立学位论文指导记录手册,分阶段地记录校内导师与校外导师的指导情况,强化导师对学生论文指导情况的监督,保证校内导师与校外导师对学生的指导落入实处。

5.提升质量控制与管理服务水平

提高对在职工程硕士培养的重视力度,强化招生、培养方案制定、教学管理以及学位论文指导等关键环节,通过培养质量的提升促进学校工程硕士培养知名度的提升,实现学生综合素质与社会认可度的“双赢”;通过人员培训与制度建设加强在职工程硕士的综合管理水平,努力提升专职人员的工作水平;定期组织开展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交流与联谊等活动,提高学生对学校的满意度和认可度等等。

参考文献:

[1]章丽萍,孔寒冰,陈子辰.工程硕士学位教育的国际进展[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2):21-28.

[2]Patricia D. Galloway. Proposal for a Master of Professional Engineering Management [M].The 21st-Century Engineer- A Proposal for Engineering Education Reform. New York:ASCE Press,2008,99-120.

[3]翁勇南,宋守信.我国工程硕士培养体系改进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9,(3):20-23.

[4]廖文婕.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系统结构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0.

在职工程硕士范文2

关键词:职教硕士,内涵,现状,培养策略,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2000年和2002年,国务院分别颁发《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制定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和《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等文件,旨在进一步提升职业学校师资队伍的学历水平,并促进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十多年来,全国已建设部级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93个、地方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300多个、教师专业技能培训示范单位8个、教师企业实践单位10个,超过30所院校的113个专业培养出了一批优秀的硕士毕业生,职业教育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职教人才的培养走进了更高的层次。但是职业技术教育领域的硕士培养作为一个还处于起步阶段的新生事物,在培养过程中出现了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和矛盾。

二、职教硕士的内涵

(一)中职硕士与职教硕士

目前,国家并未对中职硕士与职教硕士有明确的定义,对于《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制定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中所提及的硕士类型,约定俗成叫做中职硕士;本文所讨论的硕士类型在中职硕士的基础上,扩充了其内涵,以下称做职教硕士。

(二)职教硕士的培养对象

随着国家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以及各类职教师资培养单位的建立,职教硕士的培养对象范围在逐渐发生着改变。从早期面向中职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人员,今后可能会逐步包含应届毕业生直接攻读硕士学位和往届毕业生继续攻读硕士学位人员。由此可见,职教硕士培养对象今后很可能有两类,一类是在中职学校或企业单位具备一定工作经验的往届毕业生,另一类是直接攻读职教硕士的应届生毕业生。在支持中职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的同时也应该鼓励其他类型的对象参加培养,特别是在企业单位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并在中职学校兼职教学的往届毕业生。

(三)职教硕士的定位

职教硕士到底属于何种性质的学位,国家相关制度并没有明确的规定,各个培养单位也没有统一的标准,但是根据现有的相关授予制度,大体上有三类。一是采用统考方式入学,经过培养以在职申请学位的形式获得学术学位;二是考虑其服务职教领域的特点,将其与教育硕士、工程硕士一样划为专业学位;三是将其看作一种在一定学术领域内的专业学位,即“专业学位+学术学位”的类型。湖北工业大学李梦卿、同济大学陈祝林等学者认为,职教硕士不能够简单地授予独立的学位,而是要根据职教硕士学术型和应用型两者兼有的特点,将职教硕士定位为在职教专业学位下不同应用方向的专业学位;前天津工程师范学院周明星等学者更是提出了“职业技术教育硕士”制度的构想;通过北京师范大学和震博士的调查,分别有70%和80%的学员认为用教育学硕士标准要求中职教师并不合适且需要针对职教硕士设计一种新的学位制度。因此,十分有必要参照教育学硕士学术标准设计一种专门针对职业学校的学位制度。

三、 职教硕士培养的现状

尽管各个培养单位围绕职教硕士的培养要求做出了诸多尝试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由于暂无标准可依,在职教硕士培养过程中或多或少出现了一些问题与矛盾。

(一)没有创新的课程设置

由于人们对传统学术型硕士学位的青睐,现在各个培养单位主要沿用传统硕士学位的培养体系,在教学计划上基本采用学术型或专业型硕士所设课程加上几门教育学课程,于是就出现了课程设置与培养目标不相适应的问题,无法凸显职教硕士的培养目标和特色;特别是毕业论文设置情况,很多培养单位要求学员按照学术型硕士论文的标准完成。在这种传统思维的导向下,职教硕士培养就很容易走回学科培养的老路。

(二)缺乏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

随着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职教硕士学员的内涵将会发生很大改变,这就使得职教硕士学员在专业背景、工作经历、年龄、来源等方面存在巨大的差异。目前,许多培养单位依然在沿用面向普通硕士的教学方法,且很少根据培养对象的具体情况制定更加灵活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不同于普通的学员,职教硕士学员一般是来自中职学校的专兼职教师,具备一定的职称、专业背景和教学经验,但是其科研能力、专业基础等方面的水平都参差不齐。所以,在实际教学中必须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员主观能动性,兼顾不同学员之间的层次差异,让水平相对较高的学员尽早参与课题的研究进行自主学习,让基础相对薄弱的学员通过教师讲授、指导阅读、合作进行课题研究等学习方式,尽快提高专业素养与科研水平。

(三)难以体现培养特色

为中职学校培养“双师型”骨干教师和专业带头人是职教硕士教育的最终目的,同时也是职教办学的需求所在。这就要求职教硕士除了提升专业领域的技术水平以外,还需要对职业教育学相关知识有较深刻的理解,并且具备较强的课程开发、实操、教育科研等方面的能力。但是由于以下几个原因,“双师型”的特色很难体现在职教硕士教育中。首先,由于受到教学方式的限制,职教硕士的培养模式缺乏针对性;其次,许多培养单位并不注重学员取得更高级别的职业资格证;最后,一些培养单位特别是非师范类高校,无法提供足够的职业教育学方面的师资。

(四)突出的工学矛盾

从培养单位课程设置的角度来看,要求职教硕士学员能够进行脱产学习,较为系统地进行课程的学习;但是从学员的原工作单位角度来看,为了减小脱产学习对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影响,就会希望学员能够尽可能缩短学习的时间;从学员本身立场来看,即使自己有强烈的学习欲望,但是由于原工作单位的需求,也不得不顾此失彼;那么上述情况就会引发非常突出的工学矛盾。考虑到职教硕士培养的特殊性,所有培养阶段的安排必须灵活且能够相互协调,既可以根据培养需要进行集中上课,又可以边工作边学习,在保证学员具备充足的课程学习时间的同时还能满足原单位的工作安排。

四、职教硕士培养策略探析

职教硕士教育的发展现状暴露出诸多问题和矛盾,因此培养单位在制定培养方案前有必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对应的策略,减轻甚至规避这些问题所带来的影响。

(一) 重视专业化的技能水平

1、凸显课程的针对性和专业性

更好地提高学员的职业技能是职教硕士培养的主要目的之一。如果中职学校教师未能掌握娴熟的技能,其学生也就无法掌握良好的操作技能。因此,学员必须意识到,学生需要掌握的技能,自己要先熟练甚至精通,并积极向“产学研”一体化的“双师型”教师转变以满足实际教学工作的需求。那么在职教硕士培养课程的设计上,需要根据各个地区产业化的特点以及各中职学校的教学实践情况,适当开设由相关行业专家授课、对教育实践具有指导意义且专业性较强的实践课程,以此提高课程的针对性和专业性。

2、重视实际教学技能的提升

有相当一部分中职学校教师并非师范类专业毕业,造成教学理论、经验、技巧缺乏的现状。那么在职教硕士培养过程中,应当侧重提高学员的教学能力,丰富教学技巧。通过各类观摩实践的机会,引入先进的教学方法,并反复揣摩教育教学技巧,使学员能够正确了解自身教学工作的缺陷,更加主动地去学习和研究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技巧,以充实自己的教学思想,培养注重教学研究的习惯。

3、设置实践性强的培养模式

教师、企业和学生三者之间的关系是职业教育领域非常重要的关系,教师传授给学生的技能应与企业实际需求相一致,才能够培养出合格的技能人才。这就需要在高层次的职教硕士培养过程中,设置与经济社会实际紧密相关并具备一定前沿性和前瞻性的课程内容,并针对各个不同产业区域和不同中职学校的特点,完善符合实际情况的培养方案。

(二)传授系统化的理论知识

1、提升理论知识水平的标准要依照研究生教育

职教硕士理论知识水平和质量相对较低的现状,不利于其职业生涯以及职业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对职教硕士的培养要与全日制研究生培养同样地从严要求,以研究生教育的标准去提升职教硕士的理论知识水平。其一,要通过严格的考试来要求学员完成培养过程中的所有课程,督促学员认真学习相关课程;其二,高标准要求学位论文,使得学员能够根据实际的教学工作完成学位论文的撰写并进行理论实践,从而提高学员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三,在整个职教硕士培养过程中,各个环节都严格进行教学管理,保障学员能够进行有效的学习。

2、理论知识的完整性要靠加强学科知识的学习

与传统学术型硕士的要求不同,职教硕士要求在较短的时间内习得较为全面并且实用的理论和实践知识。因此,必须围绕中职学校的教学实际情况,打破传统学科教育体系的禁锢,做到全面完整地进行课程的设置。职教硕士的专业必修课要尽量包含本专业所需的重要课程;而选修课则根据学员的学习能力和时间等具体情况灵活开设,尽可能满足学员对知识的渴求,培养出专业知识面广的中职教师。

3、深度的研究保障理论知识的系统性

具备良好的教学创新和研究能力,是职教硕士培养的深层次目的,这要求学员在培养期间开展对本专业领域深度的研究,借此提升自身的理论层次和水平,形成用研究者的眼光在学习和工作过程中发现、解决问题的意识。

(三)实施实践化的学术要求

1、侧重应用型的学术培养目标

与传统硕士培养目标不同,作为职教硕士培养的重要任务,学术研究能力须向应用型方向发展。学员在培养过程中,不仅仅要学习职业教育的基本理论,更需要学会如何将这些理论应用于实践工作当中,深入企业调研,紧密围绕企业的需求展开教学活动,并善于利用理论知识研究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使所学的学科理论知识能够有效地包含在专业实践中,增强学员的学术研究能力。

2、坚持充分的学术实践

能否为专业领域的发展所面临的问题提出创新、实用的设计和解决方法,是职教硕士学术能力的重要体现,同时也是其职业生涯发展的重要保证。学员在学习期间,需利用各类教育教学资源,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积极探索实际操作与学科理论之间的联系和规律,在实践中学习,在问题中思考,在矛盾中发展,进一步提高自身学术研究能力以及学术实践能力。

3、保证实践型的学术内容

职教硕士的培养在强调理论实践和技能实践的同时,还需注重以本专业应用性的知识为基础。培养单位根据相当一部分职教硕士学员缺乏系统的理论知识学习这一特点,制定突出应用性知识的教材和教学计划,提升其应用性知识水平,以实践性知识为核心基础,创新培养方式,并要求学员重视应用性知识的习得,促使其在日常教学中发现并解决应用性的实际问题,从而提高学员的学术知识水平与实践技能。

五、职教硕士培养模式探析

(一)国际职教硕士基本培养模式

美国Kentucky大学为中职学校管理人员设置职教硕士学位,通过学习“职业教育组织与哲学”、“从教人员管理与监督”等相关课程,修满24学分并完成学位论文的撰写或者修满30学分仅撰写学习报告就可获得该学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针对职教师资的硕士学位应定位为“技术与职业教育培训硕士”,并提出课程设置应包含“教育学”、“技术与职业教育培训(TVET)”、“职业学科学习”、“职业学科及其教学法”、“毕业论文”和“实习实践”等环节。悉尼理工学院Simpson教授提出由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回到相关高等院校进行1-2年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学习的“返回模式”,德国则采用达到“二次国家统考”要求后再获得职教教师资格的“双元制”模式。不难看出,根据不同地区和不同产业集群,国际上并没有统一的职教硕士培养模式。

(二)我国职教硕士培养模式探析

基于前面对职教硕士内涵和现状的梳理以及培养策略的思考,参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职教硕士的定位和培养课程框架的要求,尝试构建职教硕士人才培养模式。

1、培养目标

“双师型”人才是职教硕士培养的基本目标,是职业教育特色的重要体现。职教硕士主要面向中职学校的优秀中青年专兼职教师,需要通过有针对性的高水平教育训练,囊括专业领域知识和技能、教育教学原理和基本技能以及相关领域职业观、职业道德观等要素,使之培养成为符合地域社会经济特色的“双师型”人才。

2、培养对象

国务院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制定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文件中指出,中职硕士的主要培养对象为中职学校在岗专任教师或教育管理人员。在此基础之上,职教硕士培养对象的范围可进一步扩大,鼓励具备一定企业实践经验并在中职学校兼职的专业技术人员,甚至是毕业后有志投身职教事业的应届本科毕业生,采用推荐入学和培养单位自主招考相结合的方式筛选培养对象。

3、学制与学时

为了有效避免突出的“工学矛盾”导致在职学员难以对学习时间与工作时间进行有效协调的问题,首先,设置弹性学制,培养时间可以在3-4年之间,保证有半年或一年时间脱产或者半脱产到培养单位集中上课;其次,撰写学位论文阶段可以结合实际教学工作边工边读;最后,实践环节可利用寒暑假进行安排;以此保证学员拥有充足的学习时间并且与原单位具体工作不相冲突。

4、课程设置与学位授予

课程设置要兼顾培养对象的职业背景和专业要求,设计“5+4+1”的课程模块分布结构,即“职教理论和专业理论课程模块(占50%)+教学实践和技能实践课程模块(占40%)+职业资格证书课程模块(占10%)”。 “职教理论和专业理论课程”模块包含公共课程子模块(外语学习、科学技术与方法论等课程)、职业教育基础子模块(职业教育学、职业教育心理学等课程)、职业教育过程设计子模块(职业教育课程开发、职业教育管理等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课程子模块(职业教育教学论、现代教育技术等课程)以及含相关专业理论课的专业技能领域课程子模块;“教学实习和技能实践课程”则包括教学实践子模块和专业技能实践子模块;特别要指出的,在“职业资格证书课程”模块里面,要求学员要对入学前职业资格水平进行提升或者获取培养单位认可的其他职业资格证书。学位的取得与课程密切相关,有两种方式获取:一是完成上述课程并撰写选题与实际工作岗位紧密结合的学位论文,并能够顺利通过论文答辩;二是在完成上述课程基础上,再加修若干选修课,撰写一份学习报告并通过包含职业教育教学实践和专业技能实践等要素的面试考试。

5、教学方式及质量监控机制

由于职教硕士培养对象具备十分鲜明的职业背景以及较为复杂的特点差异,因此在确定教学方式时必须充分考虑这些实际情况。在教学时段方面,采用较为灵活的“集中上课+分散挂职”的方式;在课堂授课方面,采用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等先进的教学手段;在学习指导方面,采用校内理论导师加校外实践导师的“双导师制”。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同样也是职教硕士教育的生命线,只有依靠严格的过程管理、完善的规章制度才能保证职教硕士培养的质量。这就需要建立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秀、稳定充足的导师队伍,并结合培养单位相关制度做好招生、教学和学位论文工作的监控与管理,规范和严格学位授予质量标准。

六、结束语

为了职业教育事业的深入发展,必须进一步定位职教硕士这种特殊学位的性质与名称并明确其培养目标,结合现存的学校、校企合作、中外合作等三种培养模式,建立多元化的职教硕士培养模式,在招生制度、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大胆的探索和创新,加强职教硕士培养的质量监控力度,加速完善评价体系,为中职学校培养更多优秀的“双师型”人才。

The preliminary study on culture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master

Liao Jing-jing, Li Hong-bo, Li-ke, Lian Zhi-ping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Teacher Education College of Vocational Technology, GuangXi GuiLin 541004)

Abstract: A high level of Teaching Staff in Vocational schools is the key to improving vocational education running Characteristics and Quality of Running.In recent years,the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master grows better,but related work is still in its infancy as a new thing,some urgent problems and contradictions during culture arises.According to the problems faced at this stage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master,combed the connotation and Current Status of Cultivation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master,attempted to put forward the vocational education master strategy for the cultivation and formulated the cultivation mode for vocational education master which lines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egional social and economic.

Keywords:Themaster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connotation, present situation, cultivation mode.

参考文献:

[1]郁道银.中职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工作总结报告[R]. 中职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培养单位2009年工作会议,2009-6-11.

[2] 李梦卿,张碧竹.中职硕士培养:技能专业化、理论系统化、学术实践化[J].职教论坛,2010.34:4-8.

[3]刘晓.论目前我国中职硕士培养的十大矛盾[J].职业技术教育,2007.25(28):57-59.

[4]董桂玲,黄旭升,周明星.中职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的制度设计与模式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05.34(26):29-31.

[5]乔章凤,周志刚.中职硕士培养制度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3:23-25.

[6]祝士明,李宁,周明星.对中职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培养方案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7.26:19-20.

基金项目:2011年全国教育学科教育部重点课题(GJA114012)、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度职教专项重点课题(师政科技[2011]7号)、广西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青年专项项目(QNYB13039)。

在职工程硕士范文3

在职研究生是国家计划内,以在职人员的身份,部分时间在职工作,部分时间在校学习的研究生学历教育的一种类型。属于国民教育系列。在报名、考试要求及录取办法方面不同种类有所不同。在职研究生参考考试的时间为每年的5、10月份。

在职攻读研究生有四种方式:

1、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单证);

2、同等学历申硕(单证);

3、一月公共管理硕士、会计硕士、工商管理硕士联考(又称MBA联考)(双证);

4、自主命题形式。(单证)编辑本段在职研究生的详细分类 在职研究生大体上分以下几类:

第一:1月份的MBA、MPA、MPACC、MEM和法律硕士,双证(包含学位证和学历证),也是最难考的,通过率极低。其他的都是单证。

第二:5月份的考试是在职人员同等学历申请硕士学位考试,这种考试形式是先入学,后考试。一般情况下为免试入学,参加研修班,修满学分后(一般3年左右)参加每年五月份的考试,通过后可以获得硕士学位证书,通过率较低。专业上都是学术性专业,如经济学、工学、哲学等200左右个专业。

第三:10月份的全国联考,是包含GCT在内的在职研究生考试,其形式是先考试后入学。在你通过“十月联考”后,可以开始在职研究生课程的学习,修满学分、通过答辩后可获得硕士学位证书。

GCT考试包含工程硕士、农业推广硕士、风景园林硕士等专业。其中,电子与通讯工程、控制工程、计算机技术、软件工程可不受工作年限限制。GCT科目是四门:语言表达能力、数学基础、逻辑推理、英语。

(具体考试形式及题型试卷,在中大GCT网上可以找到) 10月联考(含GCT考试)在每年7月份报名、10月底考试。除了GCT,10月联考还有教育硕士、MBA、公共管理硕士、公共卫生硕士等十几专业可以报考。

在职工程硕士范文4

关键词:免费师范生;在职教育硕士;攻读意向

中图分类号:G526.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4-0072-03

自2007年免费师范生政策开始实施到现在已有九年,该政策在我国的教育发展进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水平,培养骨干型、专家型优秀的青年教师,教育部在2010年5月颁布了《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免费师范生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实施办法(暂行)》,但是该政策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逐渐显现出一些问题,需要不断完善,才能更好的发展下去。

一、研究方法

1.调查工具与方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书籍,小组自编“关于免费师范生攻读在职教育硕士的意向调查”调查问卷,在两次预实验的基础上,制定了最终的调查问卷。该问卷包括对该政策的了解程度、满意程度、态度看法和建议、攻读的意向原因以及可能影响攻读的内外界因素等五个方面共22个项目。根据问卷调查反馈的信息和查阅的相关资料编制了对专任教师的访谈大纲。通过SPSS13.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的分析方法有描述统计、回归分析、相关分析、均值分析等。

2.调查对象。对陕西师范大学2012级免费师范生发放问卷200份,收回问卷190份,剔除无效问卷15份,有效回收率为87.5%。其中男生37人,约占总人数的21%;女生137人,约占总人数的78%。调查对象分布于文学院、政治经济学院、地理学院、物理学院、化工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数学科学学院七个学院。

分别对教育学院、文学院、数学信息与科学学院、化学化工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的9名专任教师和一名管理干部进行访谈。

二、调查结果分析

问卷的信度α系数0.783,可信度较好。对第6―10题采用四点计分法,对“非常符合”、“比较符合”、“比较不符合”、“完全不符合”分别赋值“1”、“2”、“3”、“4”分。

1.了解程度:96.6%的学生在填写问卷前了解过在职教育硕士政策,只有44.6%的学生是大一以前开始了解。从关注频度以及政策各项细则的了解程度看学生对该政策了解程度一般。

2.满意度:65.5%的人认为攻读在职教育硕士对自己的工作有很大作用是比较符合的,均值为2.24,趋于比较符合。41.1%的人对此政策整体比较满意,44.6%的人对此较不满意,均值为2.59。

3.对政策的看法和建议:在教授时间方面:45.1%的人认为每次集中面授的合理时间应为一个月,是现在的面授时间(两周)的两倍多,大部分人还是希望适当加长面授时间。

4.意向及其原因:有79.4%的学生想攻读在职教育硕士,20.6%的学生不想攻读在职教育硕士(见表1)。想攻读在职教育硕士的学生中,54.7%的学生认为主要原因是获得硕士学位,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优势;38.1%的学生认为主要原因是进一步学习理论知识,提高自身素养和教师技能专业水平(见表2)。对于不想攻读在职教育硕士的学生,36.1%的学生认为不愿攻读的原因是在职教育硕士含金量低;22.2%的学生认为在职教育硕士学历认可度较低(见表3)。

问卷中的性别、了解程度、满意程度、教师职业理想、期望工作环境以及可能影响攻读的内外界因素都有可能是学生攻读意向的影响因素。本文对性别、了解程度、满意程度相关各题与第16题攻读意向进行回归分析,F检验P=0.010

可能影响攻读内部因素(见表4):想攻读在职教育硕士的学生中有64.7%的学生认为攻读在职教育硕士期间自身最有可能遇到的困难是“教学工作任务重、精力不足”,高于不想攻读的学生中该项比例的50.0%;在想攻读在职教育硕士的学生中有19.4%的学生认为会影响其攻读的内部因素主要是“自身自制力差、自主学习困难”、“缺乏学习动力和目标”等主观因素,比例明显低于不想攻读在职教育硕士的学生中该比例的36.1%。

可能影响攻读外界因素(见表5):认为主要的外界影响因素是“社会上一些消极的观念”的想攻读学生比例为10.8%,低于不想攻读学生中该项比例的22.2%;而就“社会中对在职教育硕士的认可度因素”的问题中,接近50%的想攻读学生认为是“在职教育硕士录取较为容易”,比例显著高于不想攻读学生中该项比例的27.8%。在不想攻读的学生中影响因素较分散,“宣传力度”、“录取容易”、“在职教育硕士涉及专业深度不及专业型硕士”、“教师岗位竞争激烈,应聘者学历普遍较高”四项的比例相当。约29.1%的学生认为最有可能影响攻读在职教育硕士学习的外界因素是混合学习中安排集中面授的时间太短,约24.0%的学生则认为是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以及教师能否及时为学生答疑;约22.9%的学生认为是学校提供的学习资源以及在线学习平台的相关支持(表5)。

三、结论及其原因分析

1.调查学生中79.4%的学生想攻读在职教育硕士,20.6%的学生不想攻读。学生对免费师范生免试攻读在职教育硕士政策的满意度一般,但有大部分学生选择想攻读,其中多数学生想攻读的原因是想获得文凭以在竞争中占优势。

2.学生想攻读的最主要原因是“获得硕士学位以在竞争中占有优势”的外部学习动机。攻读的动机反映了现实问题,工作后会考虑评职称、定岗位等问题,而在校时的获奖情况、毕业院校、学历都会有影响,获得硕士文凭有利于升职、加薪,促使学生由于竞争压力进行深入学习,从而达到政策提高教师素养的初衷。

3.学生不想攻读的原因主要是在职教育硕士的含金量低、学历认可度低。含金量低的情况是客观存在的,学历认可度低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免费师范生对攻读在职教育硕士的期望。访谈中教师提出含金量低有以下原因:在职教育硕士的培养方式类似函授,大家对在职教育硕士的认可度不高;在职教育硕士的录取容易;学生的质量不高,需要提高在职教育硕士的培养质量,学生自身需要通过努力提高自己的水平。

4.学生强烈希望可以在六所部属师范院校内考取在职教育硕士。在性别、了解程度、满意程度三个方面,只有“限制只能读本校在职教育硕士”与攻读意向显著相关,在与对政策建议相关的题中“希望考取其他部属院校的在职教育硕士”所占比例也很高。

5.教师和学生提出的其他建议:严格选拔制度,降低学费,转变为全日制读研,提高在职教育硕士的含金量,加长面授时间,优化课程设置使其更有利于教学实践,制定对教师的激励机制。

四、对免费师范生攻读在职教育硕士政策的改进建议

1.建立竞争机制和淘汰机制。免费师范生是该政策的源头,在职教育硕士自身的一些问题是从本科就开始形成的,规范免费师范生本科培养过程可以为在职教育硕士的培养塑造良好生源。“在职教育硕士质量低,学习动力不足”的一个原因是没有竞争环境,免费师范生在本科期间学习环境安全平稳,缺少竞争意识,学习动力下滑。

2.推迟攻读在职教育硕士的时间。政策中工作一年后可攻读在职教育硕士,这时候他们刚走上工作岗位,对实际教学经验不足,工作压力大,还要考虑到工作和家庭生活,精力不足,导致在职教育硕士的质量低、学习动力不足。

3.严格在职教育硕士选拔制度。实现在六所部属师范院校内考取在职教育硕士,可以把选拔制度与学费联系起来。制度的宽松是学习动力不足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时学生强烈建议“在六所部属师范院校内考取在职教育硕士”和“降低学费”,三者的联系使问题逐个击破。

4.从课程建设上实现六所师范院校的合作和文化交融,建立共同培养体系。六所师范学校文化背景、学术氛围、优势学科各不相同。免费师范毕业生没有攻读在职硕士学校的机会,硕士和本科都在一个学校,如果出现“近亲”现象会不利于自身发展。课程在在线平台上的共享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该现象的不良影响。

5.规范培养过程。严格控制在职教育硕士的学习过程,保证质量,对在职教育硕士建立奖惩机制。规定平时学习过程的考核成绩在发放学位证条件中占有一定的比重,提高质量是提高学位含金量的关键,学生通过认真学习课程提高自身水平,才能从根本上使社会认可度得到提高。在职教育硕士的培养注重实践,单一的论文决定毕业的形式不足以检验其学习效果,教师在平时教授中对学生的理论渗透以及在实践中的应用尤为重要。

定期组织非教育专业方向的导师进行教育相关知识的学习,让他们了解中学教育实践,鼓励他们不断学习,提高自身水平。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法(试行)[Z].2007-05-14.

[2]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免费师范生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实施办法(暂行)[Z].2010-05.

[3]王振宏,李彩娜.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A Study on the Intention of Studying the Master's Degree in the Free Normal University Students in the School

―Taking 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ZHANG Ling1,WANG Peng-wei2,LIU Hua1,WANG Xin1,YAO Chu1

(1.College of Life Sciences,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Xi'an,Shaanxi 710119,China;

2.College of Education,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Xi'an,Shaanxi 710062,China)

在职工程硕士范文5

关键词:全日制工程硕士;实践基地;就业竞争力

作者简介:梁珍淑(1975-),女,辽宁抚顺人,天津科技大学研究生处,助理研究员;宋桂云(1984-),女,天津人,天津科技大学研究生处,助理研究员。(天津 300222)

基金项目:本文系全国工程硕士管理委员会研究课题(课题编号:2012-JY-009)、天津市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12504)、天津科技大学教育教学改革“十二五”规划课题(课题编号:C4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2-0199-02

为进一步深化研究生教育体制改革,满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高水平应用型人才的需求,积极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工程硕士教育,教育部决定自2009年开始面向应届本科毕业生招收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经过四年的发展,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已形成一定规模,招生人数和领域逐年扩大,2011年全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量已经达到14.9万人,2012年招生数量扩充至18.7万人。[1]

教育部对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有明确定位,即培养“掌握某一专业(或职业)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以工程实践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重视实践和应用。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工程硕士研究生在就业中的核心竞争力。

工程实践是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的重要教学环节,充分的、高质量的工程实践是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有利于培养与提高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的职业素养、实践研究和创新能力。实践基地建设是实现工程实践教学的重要依托,直接关系到工程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也直接影响工程硕士研究生就业竞争力的提升。

一、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就业现状

根据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就业领域应为具有明显职业背景的应用性工作,大部分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就业岗位以工程实践、工程设计或工程管理为主,基本达到培养目的,但部分专业也存在同一岗位同时招收专业型和学术型两类毕业生、或工程硕士研究生从事科研、教学等工作的现象,同时工程硕士研究生就业率稍低于学术型研究生。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可以总结为三方面:一是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作为一种新生教育模式,其培养模式需要不断经过理论探索和实践检验,将职业指向性与研究生教育有机结合,不断完善和创新,因此在初期阶段,专业型与学术型人才培养的差异性不是很大;二是工程硕士研究生本身对工程硕士教育特征认识模糊,自身定位不清,导致就业领域和工作性质与培养目标不符;三是用人单位对工程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的特性和目标认识不清,对工程硕士研究生存在一定的误解。

对于专业型和学术型研究生的就业领域区别程度,还有待于从毕业生的工作岗位性质、实际工作内容性质等做进一步回访调研,为创新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提供数据支持。

二、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实践基地建设的必要性

实践基地是具有一定承载规模和人力资源优势,能够满足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工程实践需要的场所,一般为企业或科研院所。实践基地建设直接关系到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的质量和效果,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

1.实践基地建设有利于提高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

实践基地是校企双方合作建设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试验基地,是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示范基地。一方面,高校聘用合作企业内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高级人员作为研究生导师,指导研究生开展工程实践,保证了研究生实践教学的质量;另一方面,实践基地为研究生提供了大量参与业务实践的机会,不仅丰富了研究生职业实践经验,在实践过程中还提高了研究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并进一步强化了理论联系实际的理念,提高了研究生的综合科学素质,保证了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的教育质量。

2.实践基地建设有利于加强高校和企业间产学研合作

高校的功能是人才培育、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在知识经济社会中,高等教育、科技、经济一体化的趋势越来越强,高校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企业和高校之间的产学研合作,高校以丰富的人才资源、专业优势和科研成果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企业以完整的生产实施、健全的销售渠道为高校科研成果产业化实现经济效益提供物力、财力支撑。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实践基地为高校与企业的产学研合作提供了创新平台,使双方在产品研发、生产实践、人才培养和使用等方面实现了全面、迅速、深入的对接。

三、实践基地建设有利于提升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就业质量

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的招生对象为应届本科毕业生,因此这类研究生普遍缺乏社会经验和职场经验。实践基地不仅为研究生提供了工程实践条件,更提供了一种特殊的社会和职场环境,有利于培养研究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和就业竞争能力,同时在实践基地这种体验式教学实践中,还能培养研究生的职业感受性和职业角色意识,使研究生为适应职场需要自觉增强自身能力和素质。

1.实践基地是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场所

依托实践基地将思想政治教育寓于实践教学中,有助于推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和创新。针对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专业化、职业化的特点,将职业规划、职业道德教育、职业素质教育与工程实践紧密结合,充分发挥实践基地资源优势,大力培养和锻炼工程硕士研究生职业能力,提高研究生面向社会、关注社会、服务社会的意识,使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能力培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协同发展,为研究生尽快适应当前及今后职业环境和企业要求,提高核心竞争力奠定基础。另外,文化建设是培养和提高研究生综合素质的有效形式,将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相融合,熏陶和培养工程硕士研究生科技创新、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和开拓进取、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

2.实践基地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

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是研究生培养的核心。通过实践基地建设,依托与专业相关的科研项目和工程项目,在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的共同指导培养下,研究生可以充分利用科学发散思维,利用专业所需自由开展创新实践活动,将个人大胆的创新性的设想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提炼、改进、提高。同时,创新实践还有利于研究生及时把握专业领域发展的前沿动态,进一步增强对所学专业的认同感,培养对专业问题研究的兴趣,增强创新思维,激发创新热情,从而提高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3.实践基地是促进研究生就业的重要渠道

积极拓展研究生就业渠道是研究生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内容。研究生实践基地是高校与企业合作共建的产物,通过合作,双方增进了解,高校可根据企业人才需求和市场导向,调整培养方案,有针对性培养人才;企业在参与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对人才培养特性和质量充分了解,可吸纳合适的优秀人才就业。同时,充分发挥研究生实践基地人力资源和专业资源优势,深入开展研究生创业教育,鼓励和支持毕业研究生自主创业,为研究生创业提供项目、场地、培训等各方面的配套支持。

四、依托实践基地建设提升研究生就业竞争力的实施举措

1.积极探索校企合作模式,确保实践基地建设质量

为确保建设高水平的实践基地,一方面要以满足研究生基本学习、实践和生活需要为前提,严格实践基地遴选条件,另一方面要积极探索实践基地建设模式,以创新性工程实践教育确保研究生培养质量。

实践基地的选择,主要应考虑以下几个因素:一是实践基地承担人才培养的重任,建设单位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实践基地导师应具备指导培养研究生的能力;二是实践基地具备一定的工业化生产条件和具有研发机构为实践创新提供条件。

工程实践基地建设应以满足工程实践需要为出发点进行建设,由培养单位根据不同专业和学科特点,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选择具备相应工程实践条件的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等进行合作。

2.科学制定工程实践方案,提高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

实践环节是培养全日制工程硕士的中心环节,是工程实践教育的重要保证。全日制工程硕士工程实践方案的制定应积极吸纳实践经验丰富的企业专家与具有实践经验的高校教师共同制订实践方案。[2]为了保证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在制定科学的工程实践方案的同时,要与企业相关部门联合进行研究生培养工作的监督和指导,构建相应的评估办法及时评价培养效果。通过评估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不断完善工程实践方案,以逐步提高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从而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需求。

实践基地是培养高水平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依托。充分发挥实践基地的作用,使工程硕士研究生在实践中增长、积累知识,提升工程硕士研究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素质,使其尽快适应企业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实践基地为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提供了实践场所,通过及时评价实践效果,以此为依据丰富、完善工程实践方案,从而提高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

3.充分发挥企业导师作用,拓展研究生专业视野

实践能力培养是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的重点,是国家推动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工作实施的着力点。[2]采取双导师制的培养模式,加强校内导师与企业导师间的联系,充分发挥企业导师的实践作用,让工程硕士研究生在实践中扩展专业视野、提高专业水平。

五、加强实践基地建设的对策

1.加强政策支持,提高企业积极性

学生因缺乏实际工作经验,加之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与企业管理体系的差异,以及研究生实践教学与企业利益最大化目标不一致性,无论是高校或研究生个人要实现学业成果与职业资格体系的衔接都将面临更多的困难和障碍。因此,首先政府应加强对实践基地的扶持,即政府积极搭建产学研共享平台,根据实践基地的办学效果给予适当的补贴或奖励,逐步实施“优胜劣汰”的制度,稳固推进实践基地的建设,推动企业生产力的发展。其次高校应通过政策导引鼓励高校教师积极参与工程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2.建立健全“校企双导师”制度

通过产学研的公共平台,提高实践基地建设的质量,使其在培养工程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的过程中发挥作用。切实建立起“校企双导师制”制度。高校应建立对实践基地进行日常监督和管理的规章制度,对符合要求的校外导师,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激励机制,明确校外导师的责、权、利;对于不适合指导工程硕士研究生的校外导师,要予以一定的措施直至辞退。同时,加强对校内导师的监督和管理,对较好的执行“校企双导师制”的合格高校教师实行激励机制,对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效果较差的高校教师实行惩戒机制,直至取消工程硕士研究生导师资格。[3]

3.加强过程管理,建立考核制度

有效的考核制度的建立可以促进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实现。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日常培养的监督管理成为重要的一环。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包括校内课程的学习,实践环节的认知学习以及知识综合利用下的开拓性实践。因此,学习过程的监督管理是培养目标能否实现的主要手段。考核制度是日常监督管理的依据。考核制度的建立以学习的不同阶段分为课程学习考核、实践认知考核与生产实践考核三部分。应将三部分有机结合建立行之有效的考核制度,从而加强日常培养过程的管理。

参考文献:

[1]201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EB/OL].http:///html/ky/taiwan/2012.shtml.

在职工程硕士范文6

测绘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是从事大地测量、海洋测量、投影测量与遥感、地图制图、地理信息系统、土地管理信息系统等高层次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主要研究方向有动态大地测量与环境变化及灾害监测、空间大地测量理论与技术、精密工程测量与三维工业测量、海洋测量技术、交通导航工程、土木工程测绘、海洋工程测绘、水利工程测绘、矿山工程测绘等。开展测绘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测绘行业及相关工程部门高层次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紧缺的矛盾,面向生产第一线培养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通过培养,测绘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应掌握所从事工程领域坚实的基础知识和宽广的专业知识,以及解决工程问题的科学的研究方法以及现代化技术手段,具有独立承担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工作的能力,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较好的职业素养、较强的创新能力和适应能力。基于测绘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人才培养目标和研究方向,构建科学的培养模式,设置合理的课程体系,对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至关重要。

2测绘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

根据人才培养标准,借鉴我国的测绘行业目前正处于升级转型期,各事业单位、国企、民营企业单位都亟需掌握基础理论、能从事高新技术工程的人才。从人才培养和企业需求两方面入手,设计以下培养模式。

2.1“高校+企业+项目”模式

这种模式的核心是与企业联合培养。以校企共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或联合实验室为培养平台,充分利用校企双方在人才、技术、设备和环境方面的资源,优势互补,以企业的生产或科研项目为牵引,通过共同承担科研项目或共同完成生产项目,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提供良好的工程环境,营造真实的工程氛围,同时创造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实现合作双赢。这种培养模式的关键是调动企业的积极性,让企业能够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联合培养中得到利益,尝到甜头,弥补企业在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方面的投入,保障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育与科研生产紧密结合。

2.2“培养+就业”模式

这种模式是以就业为导向,兼顾研究生和企业双方利益,保证企业能引进需要的专业人才。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与企业双方有合作意向后,签订就业意向协议。企业投入一定的培养经费,指定专门的工程技术人员作为第二导师,实际参与企业的生产和科研项目,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必须到企业任职若干年。这样,如果是在职学员就读新模式的全日制工程硕士学位更容易得到企业的支持,有利于校企联合培养基地建设,非在职人员也能较好地解决本人的就业问题,一举两得。

3课程体系的设置与建设

按照2009年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有关课程设置文件精神,以培养测绘工程高层次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为目标,遵循实用性、针对性、创新性和综合性原则,融合“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方案和“CDIO”工程教育理念,参照国家“注册测绘师”任职资格标准,构建全新的课程体系。

3.1课程设置突出职业色彩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因其生源的特殊背景,所应掌握基础知识的广度和专业知识的深度以及研究能力和工作能力等方面特点,导致了其课程体系构建必须遵循以下规律:课程教学从强调学科内容转变为强调学生的经验和体验;课程体系从单一教材转向强调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因素的整合;关注学生职业背景及工程体验,在课程教学中加重职业的色彩,强调理论性和职业性的完美统一。

3.2课程体系构建

1)以企业需求和职业能力培养为导向,构建课程体系。由于专业学位硕士教育作为具有显著职业背景的一种学位教育,其目的是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并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所以,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的构建必须从深入行业企业调研入手,认真分析行业背景、企业技术现状和人才需求,根据国家及行业发展需求确定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目标;以培养职业所需要的“构想—设计—实现—运行”能力为主线,对照行业企业所需的知识、技术和能力,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进行职业核心能力分析与目标设计;提炼专业核心知识和能力要素,明确理论课程设置、实践环节安排和学位论文方向等内容,以此构成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课程体系。2)按模块化组织教学内容。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构建应以职业需求为目标,改变以往以学科知识为基础设计课程体系的传统,按照行业企业所需的知识、技术和能力,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进行学科知识重组。为此,黑龙江工程学院测绘领域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的设置从行业发展需求出发,在遵循学科和知识内在联系规律的基础上,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设置课程体系。在组织课程体系时,实现教学内容的模块化。1)公共必修课模块:主要包含自然辩证法、外业、知识产权课程。与此同时,设置信息检索、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工程建设管理、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等公共选修课。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具备一定的政治思想品德、较高的学术基础、较好的职业素养,重在培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科学意识和必要的知识修养。2)基础理论模块:主要包括应用数理统计、高等应用测量、现代测量数据处理、软件工程课程,主要目的是夯实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专业基础,为专业课学习创造条件。3)专业课模块:包括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专业课以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为本位进行设计,适当把“注册测绘师”职业资格认证所要求的知识、能力和职业素养进行归纳、凝练,融合到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部分课程及相关的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中,形成若干模块化课程,为学生参加职业资格应试打下基础,推动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与国家职业资格考试内容的衔接,使学生具备一些岗位需要的专项知识和能力;根据学生可能的就业去向,设置现代工程测量技术研究及应用、地理信息工程、遥感信息工程、GNSS技术研究与应用等方向模块课程供学生选择。4)学位论文与专业实践模块:这一模块是培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综合环节,也是比较重要的一环。它是在理论课程学习的基础上,经过在企业的综合实践,结合自己所参与的实际工程项目进一步锻炼提高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学术水平和职业综合能力。

3.3与职业任职资格对接

形成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职业素质指导与训练研究是新课程体系建设的目标之一。依据国家“注册测绘师”资格认证标准,以“测绘工程案例”教学及以满足“注册测绘师”任职资格为核心设计课程教学体系,补齐测绘工程技术人员通过国家注册测绘师资格考试困难之短板题,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能顺利通过任职资格考试,获得国家承认的任职资格,同时提高他们的工程技术应用能力和工程项目的管理能力。

3.4将实践教学环节纳入课程体系

目前,我国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主要手段还是课程教学,它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种形式。以往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缺失在课程教学方面较为突出,为避免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一直存在的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间不能兼顾的矛盾,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课程体系构建要以提高学生工程技术应用能力、管理能力、创新能力为核心,继承测绘工程学院办学传统,发挥专业学科优势,利用合作企业测绘工程项目资源,产学研结合,企业深度参与理论与实践课程设置、实施及管理,构建测绘专项设计实践、工程项目设计实践、工程项目实施实践、工程项目管理实践、测绘新技术应用创新实践等实践教学体系,以企业为主导,全面参与课程体系的构建及实施。

4结束语

在职工程硕士范文7

关键词: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3-0045-02

一、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确立及重要意义

1904年,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正式确立大学的三大职能: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此后,世界各国大学开始重视大学的社会服务职能,逐步调整办学理念,适应社会发展需要。1908年,哈佛大学首创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MBA),开创硕士研究生专业学位的先河,使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正式成为硕士研究生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不单纯地强调理论知识和科研,更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时刻把握社会发展需求,使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迅速地被全世界所认识和认同、接纳。我国专业学位的设置始于1990年,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体制经历20余年的发展和完善,日趋成熟,无论从培养目标到人才培养再到考核评价过程,处处与社会需求紧密衔接,体现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以应用型高层次人才为本且带有职业属性的独有特色。

二、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体制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

哈尔滨工程大学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拥有“化学工程”、“材料工程”两个专业学位硕士点及“化学工程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两个学术型学位授权点。本文通过对比与分析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和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招生人数和培养情况,论述现行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一)硕士研究生招生人数情况对比与分析

根据学院的招生统计数据显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情况由2009年至2014年增长25倍,但一直不被学生认可,学术型研究生招生比例远远高于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2014年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招生数为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招生数的40%。这说明,学生对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身份和专业学位存在一定的质疑和误解,反映出专业学位还没有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这就需要相应政府管理机构、高校招生部门给予正确的引导和广泛宣传,提高专业学位的社会和企业认知度,平等看待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同时,高校要制定相应的政策,帮助扶持专业学位成长,使其早日实现教育部关于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与学术研究生录取比达到1∶1的规划目标。

(二)培养方案的设置对比与分析

从表1可以看出,在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方案设置中,修读学分情况差别不太明显,课程学习期限一致均为1.5学期,即课程修读要求几乎相同。但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学制比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多半年,使得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完成综合环节和学位论文的时间相对紧张。如果要求硕士在读期间,对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来说,更难以完成,这容易导致学生不愿攻读专业学位,导师不愿接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造成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人数偏低的冷淡局面。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虽然采用双导师制,但由于企业导师缺乏指导经验,企业在时间和空间、业绩上没有给予企业导师相应的支持鼓励,企业导师无法全身心地投入培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工作中。校内导师拥有多年的指导经验,长期与学生接触,掌握他们的思想脉搏,能够更好地沟通,指导学生顺利完成学位论文。这是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采用双导师制、以校内导师为主的原因。但校内导师缺乏实践经验,因此企业导师在实践培养中的作用是校内导师无法替代的,比校内导师的作用更加突出。学院经过不懈的努力,通过校企合作等方式,积极与企业单位建立联系,争取聘请专业领域内有丰富实践经验、个人指导能力和专业具有较高水平的资深人士担任企业导师,至今正式受聘的企业导师为21人。

学院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理论课程和综合环节,与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相比,涉及面广泛,增加工程领域技术课程、工程实践、新技术讲座等内容。但能否真正接触专业领域的发展前沿,满足就业需求,体现职业特性,需要通过专业学位硕士毕业生就业反馈的信息和就业单位反馈的情况来检验,不断改进、完善课程设置,明确实践研究方向。反馈信息的调查、收集和整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的积极配合和共同努力,学校和学院应建立专业学位硕士毕业生评价反馈机构与制度,使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真正与社会需求接轨,培养出真正意义上的应用型高层次人才。

本院至今共建立10个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研究生联合培养实践基地”和“协同创新实践基地”,实践基地的建设能够实现校企互惠共赢,满足研究生实现学术性与职业性的有机结合。企业通过产学研合作,积聚科技资源和外部人才优势,促进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推动新兴科技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学校发挥实践基地在研究生培养中的积极作用,使实践基地真正成为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完成职业技能实践训练的平台,有效推动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实现研究生教育与地方经济发展的有机衔接。研究生通过实践基地平台锻炼实践能力,提升职业技能,实现职业理想。教师通过实践基地的桥梁,实现校企科技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开发。学院的紧要任务是建立规范实践基地管理模式,使实践基地优势发挥最大化,满足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需求,实现校企双赢共建模式。

在职工程硕士范文8

我国高等教育自1999年开始扩招,招生人数急剧增加,仅用短短几年时间,就完成了高等教育由精英到大众化的转变。同时,也新增加了或合并形成一批综合性大学,促进了学科的融合交叉,优化了学生全面素质培养的环境[1]。我国实现大众化高等教育的进程主要是“突进式”启动的,缺乏充分的资源准备,而且从办学软硬件设施及对高等教育的投入来看也离大众化高等教育相距甚远[2]。在此进程中,过于强调指标、数量的意义,存在着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5%就实现了大众化的偏见,忽视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丰富内涵。为了实现15%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这一指标,我国进行的大规模扩招就不免显得有点勉为其难、急功近利,更为严重的是由此带来了一系列的教育质量问题。当前,教师队伍的总体素质,特别是学位层次、知识结构和创新能力仍然不能适应知识创新和教育创新的需要,已经成为制约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教师中,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比例严重偏低,离新时期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863”总体规划目标(即硕士、博士学位者占教师总数的比例,教学科研型高等学校80%,教学为主的本科高等学校60%,高等职业学校、高等专科学校30%)仍然有较大差距[3]。相对于其他学科,体育专业师资由于“先天不足,后天失调”,在学历结构上与这一规划目标的差距更大,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提高高等学校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整体素质,是我国师资培训迫在眉睫的一项重要任务。

2当前我国体育专业在职研究生教育的两种主要形式

学者斯泰西(1992)认为:“成功必须是对模式的发现,这些模式通过我们采取的行动出现,这些行动是为回应讨论我们认定的问题的议程发生了变化而采取的”[4]。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由于教育目标的不同,在职教育也呈现出多样化的实施方式。国外根据实施的主体不同将在职培训分为四种典型模式:高校本位模式、培训机构模式、学校本位模式、网络本位模式[5]。当前我国体育专业在职研究生教育主要有“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和“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两种形式。

2.1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

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模式是以高等院校为培训中心的在职教育模式。实施教育的主体是各招生大学的体育学院(体育系),他们拥有对学员学籍的管理权限。一般来说,担任此教学工作的教师就是本高校体育学院(体育系)的专业教师,他们侧重于体育专业理论的教学,学习重点在于进行学科专业化知识和技能的传授,突出体育学科的专业化。在《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方案》中,明确指出其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系统专业知识的高层次、应用型体育专门人才。这种模式是一种学历培训模式,多以证书教育为主,参加在职研究生教育的体育界人士也多是为了取得高级的学位。这种模式中的授课教师是高校专业教师,他们长期工作的环境是在高校,并没有中小学一线体育教学的实践经历,所以在培训过程中常常与中小学体育教学实践相脱离,从教学理念、思路和拟解决的教学实际问题上都没有深刻的自身认识。对于培养高水平的中小学体育师资来说,这种模式一直是存在着诸多弊端的。因此,我国政府以往在中小学体育教师培训的政策制订与引导中,一直并未强化教师在职教育与大学之间的联系。长期以来,对于体育教师在职教育和培训课程的内容与结构被认为是大学和高校自身的事,国家几乎从来不做出有关的政策性要求。但是,随着近几年我国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社会上对高层次的体育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大增。同时,随着学校体育工作的改革深入,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方案需要进一步推行,广大学校特别是中小学的学校体育工作改革需要大量拥有新知识、新思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这对我国新体育课程方案能否顺利实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正是在这种特殊情况下,体育教师的在职教育成为政府教育政策的一个核心内容,而主要面对中小学体育教师的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工作也得到了政府部门的再次重视。同时,为了弥补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培养中小学体育师资中存在的弊端,保证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质量,政府加强了培训课程内容和结构的指导。2006年1月20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下发了《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学位办[2006]5号),其中对于课程设置做出了严格规范。总的说来,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因其强大的师资阵容、规范化的教学方式和系统的教学内容为在职教师提供了证书教育,特别是对于中小学在职体育教师学位的提升以及文凭的获取具有较强的吸引力,自2005年开始招生以来逐渐在我国的体育专业在职研究生教育中占据主导地位。

2.2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教育

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教育模式的实施主体是各地方的师资培训中心,师资培训中心是我国地方教育当局实施教师在职教育的重要基地。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伴随着我国关于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由上而下”的全面推行,各地方教育当局管辖下的师资培训中心红极一时,为教师的在职教育做出了巨大的贡献。90年代末以来,随着各大学自限的提升,学校本位的教师培训模式受到广大教师的欢迎,国家也有意弱化作为教师继续教育中间环节的各地方性师资培训中心,所以,这些作为教师专业化培训的机构虽然对于教师的在职教育仍然起着一定的作用,但显然已经失去了往日的繁盛。由于各地具体情况的不同,其发挥的作用也有很大差别。就教师在职教育的数量而言,当前我国培训机构模式呈现的是削减的态势。这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由于政府加大了校本培训的政策引导,学校的教育经费,包括教师培训经费主要由学校自己支配,在这样的状况下各学校当然更愿意自己承担本校教师的在职教育;二是我国进行的教育制度改革逐步让中央和学校两端管理机构的权利增多,地方教育当局权力弱化。

培训机构大多是由地方教育当局出面组织的,随着地方教育当局权力的弱化,培训机构模式自然也不断萎缩。以广东省高校师资培训中心招收高校体育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的招生录取情况为例:造成高校体育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的招生规模日渐萎缩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2005年开始实施的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抢占了部分生源;二是通过3-4年的招生培养,大部分需要提升学历学位的高校青年教师通过入学考试,已经开始接受在职研究生教育;三是近年来高校招生规模日趋稳定,学校对于新引进教师由“数量”向“质量”转变,绝大部分教师本身已经拥有硕士或博士学位。2006年国务院学位办对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招生单位的招生专业和招生人数做了更严格的限制,实行招生限额办法。除“高等教育学(国防教育)”、“思想政治教育(高校辅导员)”外,每个单位限招15个学科、专业,每个学科、专业的招生人数不得超过20人。总的说来,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是教育部为了提高高校教师的学历、学位而采取的一项试行性研究生培养模式,这一政策试行的时间不会太长[6],这种模式的在职研究生教育的萎缩甚至取消是必然的。

图广东省高校师资培训中心招收体育专业高校教师在职研究生情况

高校体育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的实施主体是各地方高校师资培训交流中心,虽然教学工作大多也是由地方高等体育院校的专业教师担任,但是学员的学籍管理权限却不在这些院校。培训机构本位模式的教育宗旨是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搭建平台,它更侧重的是教师的职业技能,即教育者的职业化。

2006年3月31日由教育部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联合下发了《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开展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工作的通知》(教人[2003]3号),文件中指出开展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工作的目的是加强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建设,促进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并确定工作的指导思想为: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在遵循高层次人才培养规律的同时,为高等学校在职教师攻读硕士学位开辟途径,系统招生,规范培养,保证质量,为改善高等学校队伍结构和进一步发展高等教育积极创造条件;同年的6月25日,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在《关于制订普通高等学校公共体育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教体艺司函[2003]29号)中,进一步提出培养目标为:培养具有良好师德、现代教育观念、较高的教学和科研能力的大学体育骨干教师。高校体育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在课程的设置方面以宽、新、实为原则,分为学位公共课、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要求总学分不少于34学分。

3我国体育专业在职研究生教育两种主要办学模式的对比

当前我国的体育专业在职研究生教育主要有“高校体育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和“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两种形式。它们在许多方面都存在着一定差异,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其进行剖析阐述。

3.1从培养的具体要求上看

2003年开始的高教硕士招生是伴随着其他专业同时推出的,主要是为了解决高校公共课老师的学历问题,其培养目标是“大学公共体育课骨干教师”。从培养的具体要求上看,高教硕士不但要求掌握基础的体育专业理论还要求掌握教育学理论和学校体育学知识,要能够胜任大学学校体育教学研究工作。而2005年开始招收的体育硕士则是为了解决我国体育界人士学历知识层次偏低的问题,其目标是“高层次、应用型体育专门人才”,要求其具有系统的体育专业知识。

3.2从招生对象与条件以及入学考试的情况来看

高教硕士要求报考者是国民教育系列大学本科毕业的高等学校从事公共体育课教学的在职教师,入学考试科目中教育学、学校体育学及包含外语、高等数学、语文、逻辑学四部分的“GCT”综合考试,充分体现了高教硕士教育性、知识全面性的培养思路。而体育硕士要求报考者一般具有学士学位即可,专科毕业后三年也可报考,但强调其必须拥有体育运动实践经验,并达到一定的运动员等级标准,入学考试的考点在于体育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录取的时候,对于运动成绩和工作业绩突出的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有特殊招生政策,可以给予降分录取,体现了体育硕士在培养思路上专业性、运动实践性的特点。

3.3在学制方面

两者的学习年限都在2-4年之间,但高教硕士要求最少有半年的全脱产学习。在课程设置方面也充分体现了两者不同的培养目标和要求,教育学原理、教育心理学、课程与教学论、现代教育技术等课程在高教硕士的课程学习中占有非常大的比例,体育硕士的课程学习重点则在体育教育、运动训练、竞赛组织管理和社会体育指导四个专业方向领域。对于学位论文的选题,高教硕士以研究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为主,而体育硕士以研究体育教育、运动训练、竞赛组织管理和社会体育指导等体育工作中的现实问题为主。通过课程学习和学位论文答辩后,高教硕士将获得教育学硕士学位,体育硕士将获得体育硕士专业学位。

3.4从生源上看

高教硕士学员必须都是各高校的体育教师,而体育硕士的生源构成则呈多样化。高校老师仍是主要成员,占一半以上(58%),但选送学校已经滑向二级学院、职业技术学院、地方院校等;中学占31%,提高中学体育老师学历层次已得到有关部门和教师自身的重视,并将成为我国体育专业在职研究生教育发展的主流;优秀运动员招生政策的实施也将大大拓宽生源渠道。表华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2006年~2008年体育硕士招生生源构成生源2006年2007年2008年合计所占百分比

4结论

1.在我国教育大众化的快速推进过程中,学校规模不断快速扩大,由于缺乏必要的资源准备,大部分学校,特别是高校师资匮乏矛盾突出,随之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在校学生人数快速增长,高学历层次的体育教师数量严重不足,课堂教学质量明显下滑。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国家教育部和学位委员会在2003年推出高校“公共课”教师在职研究生教育,2005年开始推行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工作,开始大力发展体育专业的在职研究生教育。

在职工程硕士范文9

关键词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必要性;可行性

1概述

为适应我国新时期国家建设对于城市设计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完善人才培养体系,丰富人才培养类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建议依托建筑学一级学科,针对已经获得建筑学学士或建筑学硕士专业学位的建筑从业人员,设置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

2必要性

首先,设置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是积极响应国家建设亟须和研究生教育改革精神的具体体现。2012年,党的十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发展目标。2015年12月,时隔37年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报告中提出,要加强城市设计,提倡城市修补,加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公开性和强制性。要加强对城市的空间立体性、平面协调性、风貌整体性、文脉延续性等方面的规划和管控,留住城市特有的地域环境、文化特色、建筑风格等“基因”。会议报告中还提出,要全面开展城市设计,完善新时期建筑方针,科学谋划城市“成长坐标”。目前,我国共有39种硕士专业学位,其中包括建筑学硕士(1993年设置)、风景园林硕士(2008年设置)、城市规划硕士(2010年设置)3个人居环境科学领域的硕士专业学位。设置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可以依托建筑学一级学科下的“城市设计及其理论”二级方向。这已经成为国家建设中刻不容缓的需求。其次,设置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有助于大力培养具有城市设计意识和水平的专业人才。今天,中国的城乡建设对城市设计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设置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非全日制和全日制)已成为当务之急。这样的专业学位设置方式也与世界上大部分建筑院校建筑系中设置的、作为非评估类第二硕士学位的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接轨。目前,在职职业建筑师获得硕士学位大多以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的工程硕士专业学位(非全日制)为途径。这样的方式部分满足了行业需求。但是,由于工程硕士学位设置的专业针对性不强,无法满足培养城市设计专业人才的需求。设置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可以通过授予非全日制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的方式,大幅度提升获得建筑学学士专业学位在职建筑师的学位层次,在较短时间内输送国家建设所急需的城市设计专业人才。而针对已获得建筑学硕士专业学位的职业建筑师,也可以将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非全日制)作为其第二专业硕士学位。事实上,不少已获得国内建筑学硕士专业学位的毕业生选择了去国外攻读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针对获得建筑学学士专业学位的应届毕业生,可以通过设置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全日制),系统地培养应届毕业生成为职业建筑师中的城市设计专业人才。最后,设置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可以彻底解决我国建筑学专业学位重复颁发的问题。我国在学士层次上设置的专业学位仅有一个,即建筑学学士。大部分立志成为职业建筑师的建筑学专业学生在获得建筑学学士学位后,如果希望获得更高层次的学位,只能选择继续攻读建筑学硕士专业学位。随着建筑学专业教育评估工作的持续开展,越来越多的建筑院校获得了建筑学本科和建筑学硕士的专业学位授予资格。这意味着,越来越多的毕业生同时获得建筑学学士和建筑学硕士两个专业学位。这部分毕业生既包括连续攻读本科和硕士的学生,也包括在本科毕业一段时间后再攻读硕士学位的学生。这是学位资源浪费的一种表现。近年来,部分建筑院校免试推荐硕士研究生的名额增加,使得毕业生在同一所建筑院校获得建筑学学士和建筑学硕士两个专业学位的现象越来越普遍,专业学位重复颁发,造成学位资源浪费的状况日趋严重。因此,设置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可以丰富硕士学位类型设置,彻底解决建筑学专业学位重复颁发问题。

3可行性

首先,我国建筑院校已拥有充足的师资力量,可以开展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的人才培养工作。目前,我国建筑院校从事城市设计课程教学的教师呈逐年增长的态势。他们在城市设计教学、研究以及设计实践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积累了指导建筑学硕士研究生进行城市设计理论和设计方法研究的丰富经验。在通过建筑学硕士专业教育评估的38所建筑院校中,特别在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建筑院校中,相当一部分建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的研究领域属于城市设计范畴或与城市设计相关联。这为设置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提供了充足的师资保障。其次,我国建筑院校已开设大量城市设计相关专业课程。今天,我国大部分建筑院校特别是通过评估的建筑院校已将城市设计课程作为硕士研究生的必修课程。城市设计引论、城市设计理论与方法等课程成为建筑学硕士培养方案中不可缺少的必修环节。2009年全日制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推行以来,在贯穿整个培养过程的设计课程中,城市设计课程更是其中的必要环节。可以认为,已开设的大量城市设计专业课程,为设置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奠定了基础。最后,我国建筑设计行业已拥有成熟的实践基地,可以提供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人才培养所要求的实习培养环节。我国的专业学位设置对实践基地有着明确要求。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越来越多的建筑设计领域的设计院、境内外建筑事务所等设计机构将学生的设计实践作为其发展的重要平台,形成了一大批既具有丰富工程设计经验,又掌握教学规律的高水平建筑师。特别是2009年全日制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推行以来,体制化的设计实践基地快速成长。这为设置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搭建了实践平台。在新时期,设置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既是积极响应国家建设亟须和研究生教育改革精神的直接体现,又具备很强的可操作性。通过这一专业学位的设立,建筑院校可以和行业共同协作,大力培养城市设计专业人才,为提升我国城市设计专业水平奠定坚实的基础。

4附录

4.1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草案)

(1)为适应我国新时期国家建设对于城市设计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创新人才培养类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依托建筑学一级学科,针对已经获得建筑学学士或建筑学硕士专业学位的建筑从业人员,设置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2)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英文名称为MasterofUrbanDesigninArchitecture,简称MUDA。(3)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掌握城市设计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熟悉相关学科的理论和知识,能够胜任城市设计相关行业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4)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的招生对象,一般为建筑学学士学位获得者,或已获得建筑学硕士专业学位的职业建筑师。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学制为2年,分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种培养模式。(5)城市设计硕士的课程设置要充分反映城市设计实践领域对专门人才知识与素质的要求,注重以城市设计的思路、理论和方法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课程体系应体现整体性、综合性、实用性和一定的前瞻性,应以设计课程为重点,贯穿整个培养过程。(6)城市设计硕士的培养过程须突出城市设计实践导向,增加实践教学。研究生进行城市设计实习的时间不少于半年。(7)城市设计硕士专任教师须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重视吸收来自城市设计实践领域的专业人员承担专业课程教学,构建多样化的师资结构。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指导教师宜由建筑院校教师和设计机构实践基地的建筑师担任。(8)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论文(设计)选题应与城市设计实践紧密结合。学位论文(设计)应有一定前瞻性、难度及必要的工作量,其形式可以为城市设计理论研究或城市设计专题。学位论文(设计)必须由攻读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者独立完成,能体现其综合应用城市设计理论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9)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论文(设计)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成员中,均需有城市设计实践领域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10)修满规定学分、完成城市设计实习并通过论文(设计)答辩者,由国家批准的研究生培养单位授予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11)根据2015年7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印发关于《学位证书和学位授予信息管理办法》的通知,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证书由学位授予单位自行印制。

4.2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简介(草案)

(1)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性质与特点。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是为适应我国新时期国家建设对于城市设计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而设置的。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的目的是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适应城市设计行业和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专业学位与工学学位处于同一层次,培养规格各有侧重,在培养目标上有明显差异。工学学位按学科设立,以学术研究为导向,偏重理论和研究,培养学术研究人才;而专业学位以专业实践为导向,重视实践和应用,培养在专业和专门技术上受到正规的、高水平训练的高层次人才。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特点在于突出城市设计实践导向,课程设置充分反映城市设计实践领域对专门人才的知识与素质要求;加强实践教学,注重分析能力和创造性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课程体系应体现整体性、综合性、实用性和一定的前瞻性。(2)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培养目标。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系统掌握城市设计与设计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熟悉相关学科的理论和知识,能够胜任城市设计工作和城市设计管理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城市设计专门人才。(3)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培养方式。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采用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种学习方式;学制一般为2年;采用课程学习、设计实习和学位论文(设计)并重的培养方式。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采用学校导师和实践基地导师“双导师”培养,或学校导师负责的指导方式。“双导师”培养模式中,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由本单位相关学科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担任,并聘请设计机构实践基地中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业人员担任联合导师。(4)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培养特色。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培养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在培养目标上,培养城市设计领域中具有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第二,在培养方式上,专业学位课程设置以设计实践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养和设计能力的提高为核心。教学内容强调理论性与实践性课程的有机结合,突出设计实践课程;教学过程重视运用设计专题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践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在整个培养过程中,要求有为期至少半年的实践环节。(5)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培养方式。学位培养计划包括3个主要环节:第一,专业课程学习1年,以城市设计专题为主干课程;各专业课程重视和加强与城市设计实践的关联性,培养学生的城市设计能力和城市设计管理能力。第二,专业实习0.5年,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够在城市设计机构进行至少为期6个月的专业实习,并由相关单位出具专业实习证明。第三,学位论文(设计)工作0.5年,学位论文(设计)应当针对城市设计实践中的理论问题和设计问题开展研究,或与较为重要的城市设计项目相结合。学位论文(设计)应有一定前瞻性、难度及必要的工作量,其形式可以为城市设计理论研究或城市设计专题。学位论文(设计)由两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评阅,其中必须有一位来自校外的设计机构或管理部门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学位论文的答辩委员会由至少3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组成,其中至少包含一位来自校外的设计机构或管理部门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6)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招生。招生对象主要为获得建筑学学士专业学位的应届毕业生和已获得建筑学硕士专业学位的职业建筑师。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需参加硕士生全国统一入学考试,择优录取。考试科目为:政治理论,全国统考。英语一,全国统考。城市设计基础,由招生院校组织命题和考试。考试内容包括:城市设计理论、建筑学基础知识、中外建筑史、中外城市规划史等。以简答题、论述题为主要题型,考卷满分为150分。城市设计考试内容:以快题设计形式完成2~5公顷范围地段的城市设计。考试时间为3小时,考卷满分为150分。(7)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就业与未来职业发展方向。城市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城市设计硕士研究生毕业后选择的主要用人单位是从事建筑设计、城市设计、城市规划等领域的相关机构和管理部门。今天,中国城市发展的重点已经由规模和数量的增加转变为品质和质量的提升。城市设计关注空间的形式与风格,其目标在于创造美好的城市风貌。从国际上看,几乎所有的境外建筑事务所,包括著名的建筑师事务所都把城市设计作为其主要的设计领域。也就是说,建筑师是建筑行业中城市设计领域的主力军。目前,中国越来越多的建筑设计研究院设立了城市设计所、城市设计中心等专业部门,在城市设计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创作方面取得了大量优秀成果。不少建筑院校已经设置了城市设计研究所等教学和科研机构,并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在本地区和本行业中有影响力的城市设计人才。同时,很多高校的建筑设计研究院在城市设计实践中同样取得了丰硕成果。新时期建设“美丽中国”的发展目标,意味着中国未来的城乡建设对城市设计人才的需求将越来越大。

4.3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申请基本条件(草案)

在职工程硕士范文10

本文将从领导学的角度出发,基于“极客”与“怪杰”领导模式的视角,比较中法两国的工程硕士教育的优势。在对比中吸收和借鉴,对于我国工程硕士教育的完善和发展,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中法工程硕士“极客”与“怪杰”比较

“极客”与“怪杰”领导模式是领导学中的一对新概念。领导学中,“极客”是指年纪虽轻便独树一帜,领导执掌一个企业的领导者;“怪杰”是指年长的领袖人物,做事不同凡响,历久弥新、经验丰富。“极客”与“怪杰”各自的特质,如下表所示:

“极客”与“怪杰”虽然在年龄、资历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但他们具有内在的共性。第一.赤子心态。赤子心态被赋予了和年轻有关的好奇、热情、无畏、精力充沛等特质。第二.熔炉之境。即二者都有过至少一次强烈的、脱胎换骨式的经历――熔炉。机会和考验并存的一种关键时刻,能够激发才能,迫使做出抉择,也更受人关注。在深入的了解自我中意识到自己的才能和目标。运用到中法工程硕士教育的比较中,法国更像是一个经验丰富、老道智慧的“极客”,而中国则是百米赛道上年轻有为的“怪杰”。尽管从优秀到卓越,中国的工程硕士教育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我们不能否认期间飞速的发展和令人瞩目的进步。笔者将从以上几个方面,就“极客”法国和“怪杰”中国的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进行具体梳理。

一、法国。

(一)“负重的骆驼”――法国工程硕士培养的起源和发展。

17世纪末18世纪初,第一次工业革命在法国传播,促进了经济社会和科技的发展。与此同时,旧大学单纯以经院哲学和神学为主的学习内容,已经无法满足政治经济发展的需求。18世纪初建立了从事职业教育的“大学校”。19世纪,拿破仑创立了法国工程师教育体系,将巴黎理工学校称为“会下金蛋的母鸡”。二战之后,百废待兴,法国继续重视“大学校”的发展,大力发展专业学位教育,培养社会所需的实用性人才。在绵延数百年的发展过程中,法国工程师“大学校”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人们对其有一种近乎崇拜的认同感 。

法国工程硕士教育体制,从萌芽、探索到日臻完善,经历了漫长的几个世纪,形成了成熟的培养体系。它更像是一匹负重的骆驼,在漫长的时间里,积累经验、积蓄能量、打造享誉海内外的工程教育模式。

(二)“稳中求变”――法国工程硕士的培养特点。

法国工程硕士教育经历了200多年的发展,形成了自身独具特色的办学特点。体现在:

1.规模小,培养精。负责培养工程硕士的学校,数量较多但规模小,学校的专业较少但专业化程度高,拥有非常优越的教学环境和实习实践条件,保证了学生的培养质量。

2.教师专业化,来源多元化。教学任务除了本校专职教师之外,还有大量来自其他大学、企业和公共部门等专业人士担任的兼职教师共同完成。专职与兼职教师发挥各自的优势,理论联系实际,培养理论扎实而实操能力强的社会精英。

3.办学定位高目标,高水准。如果将法国工程硕士的培养比作一条生产流水线,那么从原材料的挑选、到生产过程乃至产品输出,都是按照一流精英的标准来执行的 。以法国高等矿业学校为例,2010年的办学经费中四分之一用于教学经费。同时,很大一部分工程学校都通过了法国工程师职衔委员会(CTI)工程师文凭授予资格认证。该委员会成立于1934年,是法国具有授权学校颁发工程师学位文凭的法定机构。

4.高校和社会教育资源共享。在法国,工程硕士的专业设置非常关注科技、企业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需求及时调整,于是出现了“校校联合”和“校企联合”的模式,这种资源共享规避了个体资源的有限性,在更大范围保证了教育对优质资源的利用和共享,实现了社会、学校、企业、学生共赢的局面。

在当今社会国际化和复杂化的背景下,法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明显具有以工具性基础和知识性基础为内涵的基础化倾向 ,兼具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卓越的实践能力是一名高水平工程类学生所需具备的双重素质。

然而,在“唯一不变的是变化”的时代里,法国的工程硕士教育也需要随时调整和变化。入学后缺乏学习热情、与自身期望的主观背离等因素所引发的校园暴力、青少年不良行为等负面行为使得法国人逐渐意识到,现代工程教育关注工程技术本身已经远远不够,还需了解掌握有关经济、法律、人文、环境等方面的知识,实现自身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发展。

2013年“IEEE海湾合作委员会会议”上相关专家指出,试着重构一种超越技艺本身的技术理念,将人类和环境作为未来工程教育的核心因素来考虑。如在改善教与学、研究和教学、社区服务和当地文化之间的关系方面做出努力和探索 。这不仅对法国,对每个国家的工程硕士教育都应该有所启示。这又是一个需要深入探讨的领域,笔者不再具体展开。

(三)“经验丰富”――法国工程硕士的培养模式。

1.选拔和录取。法国工程硕士甄选制度独特而严格。第一、预科班首轮选拔。 “三高一繁”--师资水平高、师生比高(1:3到1:7之间)、课业难度高、考试频繁;第二、高淘汰率。进入预科班的学生只占总人数的10%左右;第三、高标准严要求的“大学校”入学竞试,根据考试成绩排名进入不同档次的“大学校”。 被“大学校”淘汰可以进入综合大学学习,但综合大学的学生不能转入“大学校”。

2. 学费。工程硕士作为法国人引以为傲的品牌之一,入学要求一视同仁,留学生和国内学生颁发的文凭和交纳的学费也都完全相同。同时为学生提供各类奖学金。以特鲁瓦技术大学为例,教育和培养一名工程师每年的费用为12000欧元,但在法国政府的大力支持和补贴政策下,学生每年只需要支付7%的微小比例的学费 。

3. 培养方式。校企之间深刻互动,企业参与学校管理。学校管理委员会三分之一成员来自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参与学校制定发展战略等。同时,法国很多的实验室就建在大学校里,实验室研究员兼职大学老师,科研与教学同时进行。

4.实践环节设置。一般来讲,学生须参加三种企业实习。(1)认知性实习,对企业状况的基本了解;(2)主动性实践,即高级技术员;(3)毕业实习,即工程师实习。三种实习的全部时间不少于10个月。其中,毕业实习的平均时间为18周,全部在企业中完成。

鉴于法国如此成熟的工程硕士教育机制,在国际化日益深入的今天,结合我国工程硕士教育的土壤和具体情况,借鉴和吸收其精华,就显得尤为必要和紧迫。然而,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在了解了历史悠久、经验独到的“极客”法国之后,接下来介绍一下我国工程硕士教育的具体情况。

二.我国的工程硕士教育。

(一)“百米赛道上冲刺的选手”――我国工程硕士教育的起源和发展。

20世纪80年代初,改革开放在我国全面展开,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对人才的标准提出了新要求,培养类型单一、不能适应经济建设需要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亟待改革。1984年,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11所工科院校提出了《关于培养工程类型硕士研究生的建议》,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45所高等学校开展工程硕士培养工作、行使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十多年的探索为工程硕士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至此,我国工程硕士教育开始蓬勃发展。如下表所示:

从表中可以看出,尽管我国工程硕士教育起步晚,但发展迅速,录取人数逐年稳步增长。截止2011年,培养单位数目和授权领域数目趋于稳定。其中,1997-2002年,培养单位和录取人数井喷式增长,2002-2013年,总体增速趋于放缓,但稳中有增。

发端于1984年的工程硕士教育,现如今已成为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阶段覆盖领域最广、培养规模最大的一种。30年的时间里,从无到有、从摸索到自成体系,我国工程硕士教育经历了冲刺的30年。

(二) “变中求稳”――我国工程硕士教育的改革历程。

1.我国工程硕士教育的探索阶段(1984-1996)

改革开放之后,经济建设的需求和传统培养方式与实际需要的脱节,带动和催生了工程硕士教育的探索和萌芽。1984年首先提出了培养工程类型硕士生的建议,对有实践经验的优秀在职人员进行工程类型硕士生试点招生工作。同时于1987年成立“全国工科研究生教育研究组”,探索调查研究生培养规格和数量,并吸取西方国家硕士教育的培养经验,进行消化吸收。1996年,国家教委会发出通知,同意在14个高等学校按点按工程硕士领域培养工程硕士。至此,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开始朝着二元化方向逐步迈进。

2.我国工程硕士教育的确立阶段(1997-2001)

20世纪90年代,市场经济建立,国有企业的改革不断深入。1997年,国务院批准54所高等学校开展工程硕士培养工作,开启了二元化培养模式;1998年,全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教指委”)正式成立。“教指委”的成立,为今后工程硕士教育具体相关领域计划和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归属和平台; 2000年,培养单位如新增工程领域,采取学校申请、领域专家初审、“教指委”评审、国家审批的方式进行,这一制度的出台,促进工程领域评审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在2001年,我国又开展了几项具体改革,如改革工程硕士招生录取办法,改革培养单位招生规模的确定方式,建立工程领域工程硕士教育协作组等。这一系列的改革和创新,从制度层面和操作层面标志着我国工程硕士教育的基本确立。

3.我国工程硕士教育的逐步发展(2002-至今)

工程硕士教育确立之初,我国专业硕士招生数量增加过快,而培养单位和老师的数量却没有同步增长。因此,这一阶段,国家开始逐步“控招生、提质量”。这一时期,工程硕士教育出现了诸多新举措,也呈现出许多新特点。

(1)建立健全质量评估体系。从2002年成立工程硕士教育质量分析与跟踪调研小组,到2005年发出“关于全国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估实施办法(试行)”,到2011年“教指委”《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标准制订指南(修订)》和《工程硕士不同形式学位论文基本要求及评价指标》。从方法、主题到具体要求,各领域、各层次工程硕士培养质量评估工作有步骤地全面展开,并逐步健全和完善。

(2)入学招生制度更加灵活。2003年,国务院发出“关于2003年招收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工作的通知”,规定工程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采取“两段制”考试方式。这种标准与个性相结合的科学准入制度,很大程度上保证了生源的质量和最终的培养质量。

(3)开展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国际交流与合作。2005年,“教指委”与英国皇家物流与运输学会和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就物流工程领域工程硕士教育与物流技术资格认证合作达成协议, 2009年,“教指委”秘书长赴丹麦出席第六届欧洲继续工程教育论坛,并作“中国工程硕士教育”的报告,这是“教指委”首次在境外国际重要会议上全面介绍中国工程硕士教育的情况 。

(三)“缺乏经验,但眼光独到”。

与经验老道的法国“极客”相比,中国工程硕士教育起步晚,为了从极客“法国”身上汲取经验,2005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中法工程师学院揭牌成立。2008年,首批学生进入中法工程师学院接受工程硕士教育。四年之后,共有73名学生获得硕士学位以及法国工程师职衔委员会和欧洲工程教育体系认证的工程师证书。该学院以“数理基础科学深度夯实、理工专业课程广度交叉、多元文化素养高度综合”为教学理念,强调人文素质、科学精神和工程能力,培养具有系统思维、国际视野和领军、领导才能的国际通用工程师人才。

类似这样的中外合作办学近几年在我国方兴未艾,这种各取所需、强强联合的培养模式,创新教育内容和形式,更好地提升了我国工程硕士教育的整体水平和国际视野。

但无可回避的是,通过与法国成熟而富有经验的培养模式比较,我国工程硕士教育还有很多需要借鉴和完善的方面。如国家的政策和经费支持力度还有待加强,校企互动还停留在小范围浅层面,培养规模有余但质量有待提高,在与社会需求的衔接等方面,都存在不足和上升空间。法国“极客”积极的国家政策支持、深入的校企合作互动、小精尖的培养特点、“接地气”面向社会需求的培养方向,都是我国工程硕士教育需要吸收和汲取的关键营养。

伴随着2013年教育部和中国工程院联合印发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用标准》, 我国工程硕士教育继续加快发展步伐和改革进程。中国“怪杰”的冲刺之路,依然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郭跃.法国专业学位教育的特点及其启示[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2..

[2]法国大学校办学模式及其启示――“教育部行业特色型大学发展考察团”考察报告[J].中国高等教育.2010(24)

[3]张丽萍.工程硕士学位教育的国际进展[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

[4]沃伦?本尼斯[美].极客与怪杰[M]. 杨斌,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5]Boualem Boashash. Principles of Excellence in Engineering Education Applied to GCC/MENA Engineering Colleges and comparison with Australia and France: a thesis with analysis, results, observations [J]. 2013 IEEE GCC Conference and exhibition. 2013(10)

在职工程硕士范文11

【关键词】翻译硕士 学习氛围 职业技能 翻译技术

一、引言

200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设置翻译硕士专业学位,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业化的翻译人才,并成立全国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简称MTI教指委),具体负责指导这一新兴学位课程。截至2014年7月,获准试办翻译硕士专业的高校已达206所。应用型翻译硕士与学术型翻译硕士的根本差异,在于是否以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作为根本目标。在翻译行业发达地区的翻译硕士培养单位中,以计算机辅助翻译、翻译项目管理、本地化翻译等课程为代表的翻译技术课程在翻译硕士培养体系中占有愈加重要的地位,随着北京、上海、广州等地高校开办翻译技术沙龙,翻译硕士的授课教师对职业技能在翻译行业的应用有了更加清楚的认识,进一步落实了培养高层次、应用型的翻译人才的教学目标。但是在翻译行业发展落后的地区,受师资构成和学术化教学思想的制约,看待应用型翻译的正确观念仍待普及。如何树立正确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观念,是保证翻译硕士培养质量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国内学者对翻译硕士教学问题的认识

翻译硕士旨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能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及提高国家国际竞争力的需要,适应国家经济、文化、社会建设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专业性口笔译人才。从本质上说,这样的目标要求翻译硕士教学要与社会需求看齐,以社会满意度作为衡量教学质量的根本因素。但是从整体上看来,翻译教学不能满足翻译的行业快速发展仍是不可忽视的矛盾,一个典型的例子是2016年某高校翻译硕士专业接受MTI教指委进行学科评估时,因硕士论文内容过于学术化而被停止了招生资格。对于这种现象背后的原因,国内学者已经有所反思。吴自选和丁素萍(2012)通过对南开大学等5所开办翻译硕士专业的学校进行培养目标调查,认为目前MTI培养目标同质化现象严重,没有结合市场需求制定个性化和清晰的培养目标。陈了了(2011)认为,翻译专业教材建设滞后,学术化的教学内容无法培养学生实际的工作能力,教师亦缺乏标准的内容作为教学参考,教学随意性大;同时,学生缺乏独立工作能力,译稿往往依靠任课教师进行最后的修补,助长懒惰思想。郭晓勇(2010)认为,现在的翻译硕士教学存在两个突出问题,在师资队伍上,翻译专业教师学术背景强,缺乏承担实践性翻译教学的足够经验,影响教学效果;在培养多样性上,目前只能培养口笔译人才,无法培养语言服务行业的管理、营销、技术、排版等复合型人才。刘晨星(2015)通过分析43份针对高校翻译教师的问卷调查,认为目前的翻译教学存在两种问题,首先是课程结构不合理,学术类课程比重过多,牵制了实践类课程的学习时间。其二,通过把翻译硕士培养目标同翻译产业附加值技能金字塔(Fran?ois Massion 2014)进行对比,认为我国培养的翻译硕士既不够高层次也不够专业性。王华树(2012)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的翻译技术教学实践》一文中指出,首先,信息技术是推动翻译行业进步的重要力量,但是因文科学生计算机应用水平低,在学习新知识时会遇到障碍;其次,现代化翻译理念还有待普及,目前,把计算机辅助翻译简单等同于机器翻译的片面观点在高校中仍然很有市场;另外,虽然校外实践导师的职场经验丰富,但因其职场背景导致难以融入学校的学术氛围,缺乏面对高校学生的教学经验。上述学者均对目前翻译硕士教学的问题有所认识,但是这些认识大多从课堂教学出发,对翻译硕士的学习氛围涉及不多。笔者准备从学习氛围的角度出发,更加全面地看待翻译硕士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的建议。

三、学习氛围面临的困境

1.培养计划结构松散,难以真正落实技能型培养需求。生活在信息时代的人们,无时不刻不在享受着信息技术进步带给人们的便利。电话的发明缩短了沟通的距离,智能手机的使用让通讯工具的用途多样化,推动互联网+建设不断加快。在翻译行业,以计算机辅助翻译为代表的翻译技术带来了更高的翻译效率,推动翻译职业由手工作坊型向流程化、规范化的模式转变,在翻译行业快速变革的今天,翻译新工具和技术的使用已经不可避免,谁先迈出一步,谁就占据前沿,谁就能获得创新的资源。然而现存的问题是,翻译技术类课程的教学表面化,在翻译硕士的整个课程计划中缺乏主体性,与其他课程的关联性不强。以计算机辅助翻译课程为例,虽然翻译硕士培养计划中开设有该课程,但是只要本课程期末考试合格,就算学生了解了这门技术,至于中期考核和毕业前的翻译报告写作,并没有明确要求学生必须使用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来完成,这样设计的培养计划明显抑制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翻译技术的学习流于形式。

2.学习动机差异明显,教学效果难以保证。翻译硕士专业要求学生在毕业前撰写翻译实证报告,通过对翻译报告特征的分析,可以看出学生学习动机和职业素质的真实水平。通过笔者对某培养单位翻译硕士的调查,发现翻译报告主要存在两个问题。首先,翻译实践的主题没有体现多样化特征,文学和学术题材在翻译报告中仍占有重要比例,其次,缺乏主观能动性,为了满足答辩委员会对学术价值的重视,报告人擅长引用各种翻译理论学派的观点,介绍自己翻译经验的篇幅明显不足。追根溯源,翻译报告中学术性质的内容占有相当比例,与学生学习动机不端正具有密切的关系。翻译硕士学习动机的扭曲发生在两个阶段:在研究生入学考试阶段,表现为生源成分复杂,凭借现有的教学评价手段无法识别出真正具备职业学习意向的学生,再加之允许学术型硕士调剂到翻译硕士,以及在专业硕士内部,允许不符合口译学习要求的学生转到笔译方向,如此加剧了学习动机的复杂性,学习效果无法保证;在翻译硕士培养阶段,表现为翻译硕士学生受到学术型学习氛围的影响,不能坚持职业技能的学习方向,通过撰写论文、参加学术型出国留学项目等方式,强化学术型学习动机,弱化职业型学习动机,最终动摇翻译硕士的培养目标。

3.缺乏岗位落实,导致就业困难。应用型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必要的劳动技能,最终适应社会分工。技能型教育培养计划的制定,既要看社会分工的需求,也要看学校的师资力量能否适应这样的需求。根据MTI教育指导委员会制定的翻译硕士培养目标,翻译硕士旨在培养口笔译人才,但是从职场角度看,企业对于口笔译人员存在两种用工形态,一种是兼职岗位,另一种是专职岗位,培养方案对这两类岗位的差异鲜有涉及;此外,口笔译人才只是语言服务行业的一个组成部分,当市场提出其他岗位的用工需求时,学生会因为综合技能的缺乏而无法胜任,尤其是面对语言服务行业提供的本地化工程师、翻译项目经理、多语种排版等岗位需求时。从师资队伍构成来看,高校语言专业教师是翻译硕士教学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教师的工作内容对其翻译能力有所要求,但不是工作质量的决定性因素。在语言培训中纳入翻译教学,其主要目的是获得语言能力,偶尔融入点滴翻译方法能力的培养,不是利用翻译进行信息传递或与外界沟通,更没有任何经济上的损失。这样的教学决定了学生不可能掌握完整的职业翻译能力,只能在翻译上做皮毛文章。由于培养目标不明,再加之没有获得充足的职业能力,当学生在语言服务行业就业受挫后,不得不回到语言教学的就业路径上,此时与擅长从事语言教学的学术型研究生形成竞争关系,让两种不同学习目标的学生在一个方向上竞争,导致内耗加重。

4.缺乏务实态度,难以培养正确的职业精神。职业翻译作为一种应用型的学习导向,与生俱来就与社会需求存在直接联系,特别要求学习者具有务实精神,能够解决实际问题。以计算机辅助翻译为例,这项技术的使用目的在于,面对译稿中存在的重复或者相似的译文,借助计算机的技术优势简化这些译文的录入工作,以达到降低译员劳动强度和提高生产率的目的。但是就翻译硕士的学习背景而言,由于受长期语言学习经历的影响,学生不可避免地带有人文社科类学习方法的烙印,善于按部就班和纸上谈兵,不善于从事实际操作。在计算机辅助翻译课程中,教师要求学生在个人电脑上安装SDL Trados翻译软件试用版以提高对软件的熟悉程度,但因为学生缺乏基本的信息技术技能,安装软件后出现系统崩溃即不知如何处理,进而对电脑翻译产生畏惧心理。有的同学安装电脑翻译软件后,明明知道该软件的文字处理的功能是基于微软office实现的,但是电脑中还保留着国产办公软件,由此构成翻译软件功能不能实现的隐患。务实精神的缺乏,不仅导致无法有效解决问题,而且由于精神意志薄弱,学生无法在职业道路上长期发展。在翻译职业进入技术驱动时代之前,翻译经验的积累方式具有分散化特征,其积累的形式可以是既可以是手工制作术语表,也可以是与专家的谈话记录、在工作现场的实地体验等。进入到技术驱动时代之后,经验积累变得更为具体和直观,集中表现为翻译记忆库和术语库的制作和管理,这样的经验积累方式更加便于信息交流和重复利用,但也带来了负面问题,就是信奉拿来主义的译者忙于寻找现成的翻译资源,而不愿意自己从头开始积累翻译经验,这样皮毛式的翻译学习方法不能真正提高翻译能力,长此以往,也无法胜任翻译工作。

四、如何培养良好的翻译硕士学习氛围

1.反对经验主义,坚持与时俱进的学习态度。翻译硕士培养方案松散的根本原因,在于翻译硕士教学团队脱胎于学术背景,面对需要承担的实践型教学任务,仍然试图以经验主义支配教学,在翻译实践形式不断变化、技术革新不断加快的时代缺乏足够的职业适应能力。笔者认为,保证良好的教学效果,势必从教师队伍建设抓起。要设定从事翻译硕士教学的岗位门槛,从工作经历、终身学习能力、信息技术水平、项目管理能力、现代翻译技术应用能力等角度考察授课者的任职资格,对于暂时不能满足任职资格的职位申请者,应通过校外脱产锻炼、参加翻译行业学习活动等形式提高其职业素养,推动授课者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从而让培养的学生提高适应复杂职场环境的能力。

2.明确技能型教学目标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正确的职业观念。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于2011年的《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中规定,翻译硕士的培养单位应当成立导师组,发挥集体培养的作用。导师组应以具有指导硕士研究生资格的正、副教授为主,并吸收外事与企事业部门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务)的翻译人员参加。设立导师组的本意是在坚持学术指导的基础上,通过校外实践导师的参与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和能力,但是现在的技能型教学存在两个突出问题,首先是翻译硕士的学术型教学目标同技能型教学目标不能很好地融合,一旦产生矛盾,技能型教学目标就成为牺牲品。另外,拥有高级职称的校外实践导师年龄普遍偏大,面对技术驱动下的翻译行业不能快速适应,致使学生社会适应能力降低。解决上述两个问题,关键在于切实提高技能型教学目标在翻译硕士培养中的含金量,并由教师带头培养终身学习能力。在具体落实上,应打破翻译硕士培养计划由学术型导师制定的现状,鼓励校外实践导师提出意见,打破学术型课程同技能型课程在培养计划中各自为政的状态,建立以贯彻技能型培训目标为主,兼顾学术素质培养的课程结构。在课程教学方面,校外实践导师应当从语言服务行业对员工素质的最新要求出发,鼓励学生掌握以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本地化技术和翻译项目管理为代表的现代翻译技能,并通过翻译实习、中期考核和翻译报告写作等形式核实这些技能的掌握程度。在学生职业意识的培养方面,校外实践导师应当带领学生参加实际项目,以言传身教的方式培养学生吃苦耐劳、敬业奉献的职业精神。学术型导师在翻译硕士培养过程中应恪守学术道德,对学生的学术能力做出原则性指导,但不能过分强调理论素质的重要性,阻碍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

3.建立严进严出的人才评价制度,保证培养目标的稳定性。首先要保证专硕学生队伍的纯洁性,关闭学硕与专硕之间以及专硕内部的调剂渠道。另外,鉴于学生构成的复杂性,有的学生为缓解考试难度,虽然把专硕作为考研第一志愿,但实则以专硕作为跳板,入学以后仍然从事学术研究活动。如此以来,不仅影响自己掌握职业技能,也会影响周围学生的职业型学习动机,干扰翻译硕士正常的培养氛围。对此情况,在翻译硕士复试环节应改变以语言能力一刀切的评价模式,按照职业意向、理性思维、信息技术应用、语言能力、翻译经验等模块给学生综合打分,判断其是否适合翻译硕士的学习。进入翻译硕士学习阶段以后,在定期观察上述指标变化的基础上,通过中期考评、进修计划和签约后工作岗位的属性判断学生的职业型学习动机的稳定性。对于不符合翻译专业硕士就业方向的学生,应考虑延期毕业。

五、总结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是完成学习目标的重要保证。翻译硕士缺乏学习氛围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对于施教方而言,主要问题是没有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突出技能型课程在翻译硕士培养中的主体地位,当学生面临市场需求时,因缺乏足够的职业技能而导致就业困难。对于受教方而言,一方面自身缺乏务实精神,另一方面受到学术型硕士学习方法的干扰,导致学习动机差异化,偏离了翻译硕士的应用型学习目标。解决翻译硕士教育面临的实际问题,关键在于与时俱进。就学术背景教师而言,要打破经验思维,规定翻译硕士教师任职资格,从各方面衡量翻译硕士教员的实际水平;在与校外实践导师的融合方面,应打破学术背景教师一手制定翻译硕士培养计划的局面,打造以实现技能型教学目标为主,兼顾学术素质培养的课程结构;除此之外,要鼓励教学人员提高终身学习能力,适应语言服务行业对从业者能力的最新要求。在人才培养方面,要改变人才评价方法,真正识别出具备明确职业动机的学生,并通过优化考核内容和形式、进行就业引导等方式保证实现翻译硕士的学习目标。

参考文献:

[1]Gile D.,2005,la traduction,la comprendre,l’apprendre[M].Presse Universitaire de France,p.9.

[2]Gouadec D.,2004,faire traduire[M].la maison du dictionnaire.

[3]吴自选,丁素萍.以造就科技翻译人才为目标的MTI培养模式初探[J].教育与职业,2012(9):129-131.

[4]郭晓勇.中国语言服务行业发展状况、问题及对策――在2010中国国际语言服务行业大会上的主旨发言[J].中国翻译,2010(6):36.

[5]王华树.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的翻译技术教学实践[J].中国翻译,2012(3):57-62.

[6]陈了了.计算机辅助翻译与翻译硕士(MTI)专业建设[D].山东师范大学,2011.6:28-31.

[7]刘晨星.MTI院校CAT教学现状调查[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5.5.4:25-27.

在职工程硕士范文12

关键词:全日制专业学位 培养质量 定量分析 定性分析

一、问卷设计与调查

(一)问卷设计

本问卷主要围绕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过程监控和论文把关展开,过程监控包括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实践基地建设、导师队伍配备、导师指导情况、教师实践基础,论文把关包括论文选题、论文形式、论文撰写、论文答辩、论文审核。

(二)问卷调研与基本信息统计

本次调查采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定量为针对学生的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抽样调查,定性为针对专任教师和导师的专家深度访谈;调查对象为全日制专业型硕士、专任教师以及全日制专业型硕士导师;调查时间为2015年10月7日至11月5号,历时30天,回收有效问卷539份。

二、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满意度定量分析

(一)总体满意度调查结果与分析

全日制专业型硕士与全日制学术性硕士在教育方向定位上有明确的的区别,但在我们的调查过程中发现,仍然有329人认为全日制专业型硕士与全日制学术性硕士并无区别,这个比例占到了总人数的61%。

(二)过程监控满意度调查结果与分析

过程监控对全日制专业型硕士至关重要,但从满意度调查来看,满意程度偏低。从图1中得以得出,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实践基地建设、导师队伍配备、导师指导情况、教师实践基础的不满意比重(包括不满意与很不满意)分别占59%、28%、54%、26%、31%、48%。

(三)论文把关满意度调查结果与分析

学位论文是研究生培养的最后关口,是研究生的代表性学习结果,是培养质量的主要标志。从调查结果来看(图2),论文选题、论文形式、论文撰写、论文答辩、论文审核的不满意比重(包括不满意与很不满意)分别占36%、39%、16%、9%、43%,其中论文选题、论文形式和论文审核不满意程度较高。

三、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满意度定性分析

(一)应用性目标被弱化,未与学术型硕士区分开来

从全日制专业型硕士培养目标来看,培养过程中要把学生职业化能力培养作为重点,向专门化、职业化和应用性方向发展。但在实践过程中,专门化、职业化和应用性的目标并没有得到落实,培养单位实际执行过程中,模仿学术型硕士人才培养方式,偏离和模糊了培养目标,弱化了应用型目标。其中培养方案的设置是以科学研究为导向的,学位点设置具有鲜明的学科性,偏重理论研究和科学探索,与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基本相同,唯一的差别就是要求宽松些。我国大多数高校在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培养方案制定、课程体系设置等环节仍然存在“偏理论,轻应用”的情况。

(二)双导师制形同虚设,教学实践未落实

师资队伍作为教育质量保障的重要部分,其作用毋庸置疑。全日制专业型硕士采用双导师制度,校内导师主要沿用已有学术型导师,校外导师主要聘任专业领域相关工作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沿用的学术型导师队伍长期居于理论研究前沿,在指导过程中还是注重理论研究,远离实践。

实践教学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核心内容,国家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要求实践教学的时间原则上不少于一年,但实际教学过程中,专业实践只是流于形式。

(三)论文选题实践性不足,缺乏论文审核标准体系

目前,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学时间短,不少学生选题准备时间仓促,并且很多导师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还是按照学术型模式进行,导致他们学位论文仍然较大程度上地遵循学术型研究生的传统形式,毕业设计内容及方法难以体现应有的实践能力。

此外,在论文审核上也缺乏区别于学术性硕士的论文审核体系。学生无法精确获取专业型硕士论文的具体要求,教育部也无相应的规范,只能沿用W术性硕士论文的模式,这导致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论文无法体现出应该具备的实践性和职业性。

四、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满意度提升的建议

(一)制订实践诉求的专业学位培养方案

专业学位培养方案制订中既要考虑与学术性学位之间的知识结构与能力标准的显著差异,又要结合其全日制教学方式的特点,突出其多元参与性与实践性,尤其要加大实践环节的比重,合理安排课程学习、科研训练、专业实践、论文撰写的时间比例与内容衔接。

(二)培养实践型师资队伍,加大实践教学投入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关键在教师队伍,这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全日制专业学位导师遴选标准,使得校内导师具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能力,校外导师能够充分深入学校指导学生实践。为了培养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实践性,加强实践课程建设势在必行高校应制定适用于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业考核标准,稳打稳抓学生的实践学习,鼓励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积极创新,将学生的学业考核焦点应放在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校外培养过程上,从而来培养学生的实践性和职业性。

(三)提倡论文形式多样化,健全论文审核机制

高校应倡导专业学位的论文以应用为导向,论文选题必须来源于专业实践或者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研究成果要有明显的实际应用价值,论文的选题与在学期间的实践学习相结合,并且在校内导师和校外老师的共同指导下定题。针对全日制专业型硕士论文标准尚不明确的问题,相关部分应制定详细的专业型硕士论文审核标准,使得导师在指导论文时有据可依,放心大胆的将专业型硕士论文往实践性和职业性方向引导。

参考文献:

[1]王健,曲鲁平.我国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2,(10).

[2]万安.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4.

[3]李秀坤,李琪,高明生,孙凤义,宋瑞琳.影响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因素及对策研究――以哈尔滨工程大学水声工程学院电子通信工程学科为例[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05).

[4]马永红,赵世奎,李晔.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跟踪研究思考[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