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中西礼仪文化差异论文

中西礼仪文化差异论文

时间:2022-03-25 05:39:33

中西礼仪文化差异论文

中西礼仪文化差异论文范文1

关键词: 礼仪文化;罪感文化;起源;作用机制;文明交流

东西方文明因有着文化本源差别,产生了“礼仪文化”和“罪感文化”的不同。东方儒家“礼”的思想和西方基督教的“原罪”对礼仪文化罪和感文化的发展有着根源的影响。“礼仪文化”一直被东方文化所传承,注重向善性,“罪感文化”根植在西方文化中,强调原罪性。两者的本源差异在各自文明中不断被推演和延续,给生活在其中的人们带来不同的思想观念、价值观、人生观,影响着东西方的思维模式、为人处事、教育理念、行为规范等方方面面,也给当今中西思想文化交流与传播提供借鉴。

一、礼仪文化和罪感文化定义阐释

1. “礼”和“礼仪文化”

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辞源》对“ 礼”的一种解释是:规定社会行为的法则、规范、仪式的总称;而“礼仪”则被解释为“行礼之仪式”。现代社会的“礼仪”从传统社会演变而来,已经成为是一个多维度的范畴。从伦理学的视角看,礼仪则是“礼”德的表现形式,是社会公德和行为道德的统一。因此要把握东方的“礼仪”文化,首先要领会“礼”。在中国千百年的文化中,“礼”既被认为是人类文明的产物,野蛮与文明的分界线,又是儒家文化体系的总称,是维护社会秩序的思想意识和制度规则,长久以来成为约束社会成员、协调人际关系的社会规范与准则。

中国俗称礼仪之邦,自古重视礼仪文化建设。“礼仪”最早的起源与祭神有关。《礼记・标题疏》中说:“礼事起于燧皇,礼名起于黄帝。”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即,礼最初是原始社会祭神祈福、祖先崇拜的一种祭祀仪式,具有强烈的神秘感与敬畏感。孔孟之道将“礼”的情感基础与“仁”的精神内核作了沟通,使社会规范的外在性与道德主体的内在性相接轨。“礼义廉耻”、“仁义礼智信”、“忠孝节义”等连词惯语,都体现出“礼文化”在儒家思想体系中起着突出的精神支撑作用。《荀子・礼论篇》中还写到:“礼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强调了欲与争、乱的关系,隐含了人以礼为善的行为准则。历经了几千年的发展,“礼文化”不断被赋予新的含义,但其追求性善的根本思想传承至今。

2.“罪感文化”阐释

西方“罪感文化”成为确定的文化概念之前,“罪(Sin)”就己根深蒂固。基督教的原罪始于人类祖先亚当与夏娃偷吃恶之果被逐出伊甸园。西方基督教神学家奥古斯丁提出“原罪论”,认为人的本性是有缺陷的,人需要有忏悔和悔悟之心。《圣经・诗篇》中说:“我是在罪孽里生的,在我母亲怀胎的时候就有了罪。”天主教是广义的基督教中的一部分,其教义将“罪”解释为:对理性、真理和良心的冒犯,是由对特定物质的放纵的追求而导致失去对上帝和邻居的爱。简单地说,罪即对上帝的不服从。基督教是西方文化的支柱,受其传统的影响,人们认为思想和行为受制于凌驾万物之上、洞察一切的上帝,上帝会给人的善恶打分,也就是审判。西方基督教的罪感文化就是在这样的宗教文明滋养下成长的。在罪感文化中,基督徒常把自己看作罪人,其目的不在于放纵自己、否定善的存在,而在于摆脱罪恶、向善靠拢。“罪感文化”一词则首先由美国人类学家鲁斯・本尼迪克特提出。《菊与刀》中她将以美国文化为代表的西方文明总结为“罪感文化”,即“提倡建立道德的绝对标准并且依靠它发展人的良心”的社会。

二 “礼仪文化”和“罪感文化”异同比较

“礼仪文化”和“罪感文化”虽然根存于不同的地域和文明,两者的最终目都在于抑罪扬善,只是前者侧重于“抑罪”,后者更加突出“扬善”;两者的劝善的方式都是促使人在社会生活中遵从各自的“道德标准”,使得人们一旦违背了那个标准,便会产生心灵上的不安或者懊悔、羞耻或罪恶的感觉,进而又促使人为了解脱这种不安而不再犯下相同的过错或罪恶,从而达到减恶增善的目的。但在中西文明的交流与思想碰撞中,其不同点则成为文化冲突的重要研究对象。

1. 文化发展根源差异

基督教是西方罪感文化的支柱,罪感文化从中而来;“礼”虽最早起源于祭神,但并没有固定的神的形象,而发到到儒家文化推崇的“礼”“仁”思想,则已成为强调“人”性本善。即,罪感的文化聚焦于人性的否定的一面,礼文化则更加注重人性中的肯定的一面,体现了中西想文化的根本差别之一。

2. 作用机制差异

根源的差异,也使得“罪感文化”和“礼文化”的“导人以善”的作用机制有所不同:前者倚重内部力量,后者更多依靠外部力量。西方人注重个人主义观念,“罪感文化”提倡建立道德的绝对标准,并且通过该标准发展人的良心,其向善力量是以自发和主动为主的,即强调内因:一个人只要犯下“罪恶”,违背了那个“绝对的道德标准”,无须外力的参与,灵魂上便会感到不安。中国礼文化注重集体主义观念,“礼文化”之“礼”,一方面也要求节欲存理,控制本能欲望,另一方面,“礼”更表现为具体的集体行为规范,如一整套制度仪式,是德的保证。《荀子・修身》写到:“礼者, 所以正身也。无礼何以正身。”颜元曰:“身有礼则身修。”礼就是要端正人的行为。在中国传统社会里,主要是通过学礼、用礼、保礼的礼教来熏陶人们的道德品质,规范人们的道德行为,保证社会道德准则的实施。即“礼仪文化”中向善的力量主要是外部的促醒和推动,生活在这种文化中的人,时刻需要有外部制度、规则或舆论压力来促其向善;如果缺少了外部的压力,向善的力量便不会像“罪感文化”中的那样自然而强大。

三、“礼仪文化”和“罪感文化”影响下的中西文明交流

中西文明属于两种完全不同的文明,即异质文明。对中西方文化的本体作比较,就会发现其差异表现为“人本”与“神本”的不同。东方礼仪文化首先崇尚个体世界的道德操守,弘扬个体心性,认为个体完善的追求是需要社会来验证的;西方的罪感文化中有神的存在,神是道德完美的化身,审视、督促人们坚守良知,神引导人们向善,人们甘认自己是不完善的。文化根源不同、导向机制的不同等,使得“礼文化”和“罪感文化”生发出不同的意义,影响着东西方的文明理念和对话。

如发生在明末清初中西教会内部、后扩展到罗马教廷和清朝康熙皇帝之间的“中国礼仪之争”,让中国人和欧洲人首次深刻感受到中西文化差异。争论的核心问题是中国文化中的礼制问题,即关系到儒家的“敬天”、“祭祖”、“祀孔”等方面的制度规定。其争论的焦点在于判断中国礼仪是否是一种宗教:如果是,中国人的宗教是“偶像崇拜”,是“异端”,严格神教教义的天主教是不能接受其兼信另外一种宗教中的“上帝”的;如果不是,则可以宽容。争论持续了三百多年后,1714年罗马教廷禁止了其教徒行中国礼仪,同时康熙皇帝也驱逐了传教士。直到1939年,文化环境逐渐改变,双方宽容精神提高,罗马教廷才废除了禁令,在中国和海外的华人天主教教徒被重新允许举行中国礼仪。这场“礼仪之争”在18世纪的欧洲和中国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表面上看是中西宗教之争,而实质则是中西文化的冲突。

另一方面,异文化中的特质因素总是能导致一些非同寻常的思想解放,这是文化交流和比较的真谛。“中国礼仪之争”的结论认为:中国文化是人文主义的,非宗教的,伦理型的,是值得启蒙运动中的西方人仿效的。这使当时欧洲人了解了神秘的“东方大帝国”,形成了关于中国文化的基本概念;同时,这一争论深深影响了包括伏尔泰、孟德斯鸡、莱布尼茨、康德、黑格尔等在内的一大批思想家,尤其是影响了18世纪启蒙思想家的思想,也促进了中国思想与文化的变革。由此,这场根于“礼”的文化争论成为18世纪以来一个世界性热门话题,对中西文化具有重大意义,其深刻的社会影响至今尚存。

进入21世纪,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高速发展,中国的“礼仪文化”在未来应该怎样发展以适应新的需要已经成为另一个重要的话题。笔者认为,在个性解放的国际化大背景下,应逐渐淡化“礼”作为社会政治秩序或国家机构模式的功能,突出其作为人际交往及品德修养的规范准则的功能,通过批判性道德教育,使其渐进地成为一种广泛适用于国际交流、社会交往的道德约束与精神原则,同时肯定和弘扬“礼文化”倡导民本、主张“内省”、强调个人道德修养的观念,以进一步推进中西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交流。

四、结语

“礼仪文化”和“罪感文化”虽然根植于两种不同的社会历史背景和自然地域环境,两者最终理想都是要追求善的世界,但在劝善方式、导向机制方面各有不同。西方文化中罪感的产生是“我”犯了罪,如同保罗在《罗马书》所说:“因为世人都犯了罪,亏缺了上帝的荣耀”;“礼”在旧时原是群众共同生活必须遵守的外在生活原则,但作为维系道德人心的观念,是现有法文化所不能望其项背的,也是“礼”在当今中国寻求新发展的重要伦理依托之一。随着信息时代和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推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愈来愈多、愈来愈深入。无论面对“礼仪文化”还是“罪感文化”,我们首先要认清其文明移植性,汲取两种文化中赞赏勇于承认错误、真诚悔过的行为理念,不断加强沟通、增进了解、相互吸纳,才能为各自注入新鲜血液,使双方获得生机活力。

[参考文献]

[1]刘宗坤. 原罪与正义[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2]李天纲. 中国礼仪之争:历史、文献和意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345.

[3]鲁思・本尼迪克特. 菊与刀: 日本文化类型[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65.

[4]摩罗.原罪意识与忏悔意识起源及宗教分析[J].中国文化,2007, (2): 51-60.

[5]彭林. 中国古代礼仪文明[M]. 北京:中华书局,2004:8.

中西礼仪文化差异论文范文2

关键词:中西方女性;餐桌礼仪;差异

中图分类号:E2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2-0203-02

当今世界,随着经济全球化,国际商贸活动日趋频繁,跨国交际日益增多,了解、掌握、得体地应用中西方文化礼仪非常重要。现在社会礼仪无处不在,除了日常生活中的职场、商务礼仪之外,大部分人经常会忽略餐桌礼仪,而用餐不单是满足基本生理需要,也是头等重要的社交经验。随着经济的发展及传统思想的转变,女性的社会地位与日俱增,参与社交的场合越来越多,女性在其中起着不可磨灭的地位和作用,应高度重视中西方女性在餐桌礼仪中的差异以防止失礼于人。让每个人在举手投足优雅用餐之时,更好地实现中西方跨文化交际与交流。

一、中西方女性地位的差异

受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封建思想的影响,男尊女卑、男优女劣、男刚女柔等观念对女性的角色地位、工作选择及权利发展,产生相当大的影响,可说是文化以意识之束缚。当今女性在中国的地位尽管有了一定的提高,出席社交活动有所增多,但两性仍无法在平等基础上发展。西方却有着不同之处。18世纪末期,法国、英国、美国进行资产阶级革命,促使女性争取权利运动相继爆发;工业革命的进行为女性走出家门创造了物质条件;资产阶级思想和启蒙学说为女性运动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1963年,美国女作家B 弗里丹娜发表《女性之谜》,谴责家庭主妇地位对妇女的损害,以唤醒广大美国妇女,从此揭开了妇女解放运动的序幕。20世纪70年代以后,妇女解放运动从美国波及到欧洲、加拿大、日本等国,获得了世界范围的影响。从以上的种种表现,可以看出西方女性一直处于较高地位。

二、餐桌礼仪中女性充当重要角色

由于中西方女性地位的差异,提及餐桌礼仪,人们经常会想到西方的餐桌礼仪,而忽略中国的餐桌礼仪。中国作为具有几千年历史的礼仪之邦,餐桌礼仪自然很讲究,只是在中西融合的今天,中国的餐桌礼仪慢慢被人淡化了。

因为尊重妇女是欧美国家的传统习俗,在社交场合,男士处处要谦让女士,用餐时更不例外,女性在餐桌礼仪中充当的角色较明显。

1.进入用餐场所,男士应前去开门,让女士先进入。

2.上下电梯时,应让女士先行。

3.男士先为女士找好座位,先请女士坐好后方可入座。

4.进餐时先请女士点菜,等全体客人面前都上好菜,女主人拿起刀叉示意后方可用餐。

5.用餐完毕,女主人站起方可离席。

三、中西方餐桌礼仪的差异

“女子无才便是德”(Ignorance is a woman’s virtue.)、“三从四德”(the three obediences and four virtues)等这种女子逆来顺受、百依百顺的传统思想和行为在多元化、全球化的社会中已难以适应。女性已成为社交场合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特别是出席国家、商贸宴会活动,女性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掌握中西方餐桌礼仪的差异是不可或缺的。

1.饮食观念的差异。在中国史书《汉书·郦食其传》中提及“民以食为天”,孔子在《礼记》里讲“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 可见,“食”是关系到民生问题之首。中国传统观念赋予中国人“和”的思想,所以中国人常用圆桌宴请宾客,大家团团围坐,共享一席,营造出一种“大团圆”、“团团圆圆”的气氛。而西方重科学饮食,以营养为最高准则,特别讲究营养成分的搭配是否适宜,热量的供给是否恰到好处,以及这些营养成分是否能被饮食者充分吸收,有无副作用,菜肴的色、香、味,则是次一等的要求。

2.饮食方式的差异。中华饮食以食表意,以物传情;西方饮巧专维,自成体系。中国人使用筷子,习惯同吃一盆菜;西方人使用刀叉,实行分餐制。

3.安排座次的差异。中国人将长幼有序、尊重长者作为排座的标准。地位高、权势大、年长者坐首席(首席为坐北朝南或正对门厅处),主人与首席相对而坐,其余人按长幼、权位依次入座。左为上,右为次。受封建思想的影响,中国个别地区的宴席缺乏对女性的尊重,还流传着女人不得上席的习俗,即便是上席,座位也不是很显著。在西方,安排座次以女士优先,尊重女性为排座的标准,男女主人坐于席两端,客人坐两旁,以最近女主人右手为上,左手次之,同样以男主人右手为上,左手次之。

4.用餐气氛上的差异。日常生活里,中国人喜欢静,一坐上餐桌便滔滔不绝,尽享美味佳肴之余,敬酒、劝酒,排场大,营造出热闹气氛;这种热闹反映出主人的热情和诚恳,也反映了客人发自内心的愉快。西方人则恰恰相反,平日里喜欢嬉笑打闹,用餐时需遵守某些规则专心致志于餐盘之间。

5.餐桌话语的差异。“你吃了吗?”、“吃了没?” 是中国人见面寒暄的佳话;而同西方人说“你吃饭了吗?” 他会认为你要邀请他吃饭,让人感到莫名其妙。其次,中国人在宴请客人时常说:“手艺有限,菜做得不好,请大家包涵。”“没有什么好菜招待各位。”等,这些话语显示出主人的殷勤和对客人的尊敬;西方人则会说:“已经倾其所有来招待大家。”

中西方餐桌礼仪的差异之大,倘若处理不当便会予人没有礼貌的感觉,更糟糕的会影响别人的食欲。要化险为夷,处理得体,应牢记西方餐桌礼仪上的八个“不”——(1)不插筷,(2)不剔牙,(3)不吸烟,(4)不吐渣,(5)不沉默,(6)不劝酒,(7)不加菜,(8)不在餐桌上整理服饰。女士出席宴会时,应穿着得体,不戴帽子和穿高筒靴子;不宜喷过浓的香水,以免香水味盖过菜肴味道;用餐前应先将口红擦掉,以免在杯子或餐具上留下唇印,给人不洁之感。

四、造成中西方女性在餐桌礼仪上差异的原因

1.地域上的差异。地理环境与气候对中西方文化的生成起着直接和间接的作用,对人类的行为、思维方式也带来一定的影响。中国地域广大,故中华文明有其稳定性及历史延续性。多数西方国家大都位于海洋附近,拥有海上交通便利的优势,海洋给他们带来开放、进取的精神,赋予他们周全、缜密的做事态度。

2.宗教上的差异。在中国,佛教、道教是传统的宗教,信奉这两种宗教的人居多,受其逆来顺受思想的影响,女性在餐桌礼仪上的重视程度为之甚少。而西方的教义,讲究受难,也讲究反抗异族压迫、性别歧视等。这种在宗教上的差异自然造成中西方女性在餐桌礼仪上的差异。

3.文化上的差异。中国文化的形成为一元。夏、商、西周、春秋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中国文化开始大踏步的前行,尊王、大一统思想等文化观念创建十分活跃,社会风俗文化也应运而生。五千年的文化,流风余韵至今。西方文化的形成可谓多元。西方文化受埃及文化、巴比伦文化、叙利亚文化与爱琴文化之影响而形成,再加上意大利之文艺复兴,乃形成西方近代之文化,其思想为肯定人的价值、尊重人的权利、重视人的力量。在此背景下孕育的文化必会带有其“人文主义”的特征。如此大的文化差异对现代中西方餐桌礼仪带来不可避免的影响

结语

从女性这一特殊的角度透视了中西方餐桌礼仪上的差异,了解到了中西方文化的不同及产生的原因。将两者有机结合,熟知中西方女性餐桌礼仪上的差异,对中西方文化、商贸上的交流及扫清中西方文化障碍而带来的失礼于人,有着很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 董保军.中外礼仪大全[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1.

[2] 金正昆.礼仪金说I[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5.

[3] 陈弘美.中式、西式、日式餐桌礼仪实用知识[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5.

中西礼仪文化差异论文范文3

关键词:国际商务 礼仪 中西方文化 差异

一、商务礼仪中的文化差异

(一)处事方面的差异

西方人的特点是简单直接,而中国人的特点是含蓄婉转。进行商务谈判的时候,西方人更愿意直接聊合作细节或者是工作中的题,但是中国人可能却会通过请对方吃饭,赠送对方礼物,从而和对方建立良好、友好的关系,再进行接下来的谈判。西方人过于直接的方式,中国人可能会无法接受。而且西方人对于中国人这种过于含蓄的处事方式,会误认为是拐弯抹角。

(二)行为语言方面的差异

在文化差异中,行为语言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其具体展现在肢体语言、目光、双方距离以及手势、动作等方面。在进行商务谈判的时候,哪怕是一个细微的动作,都可以体现出文化差异。举个例子,在我国,彼此见面的时候,第一件事就是握手。但是在美国、英国,双方见面握手以后会马上松开手,双方的距离也会逐渐扩大。在这个方面,中国人会为了表达对谈判方的尊重,会握着对方的手上下摇动,握手的时间也会增加。西方人对于这一动作,会感觉难以理解。在西方人看来,如果握住对方的手太久,距离太近,会使他们感到自己的空间被侵扰,甚至会产生防卫和防备的心态。

(三)宴会礼仪的差异

1.使用餐具的差异

在我国的宴会上,所使用的餐具一般都是筷子、盘子、碗和酒杯、碟子等。但是如果在西方国家的宴会上,采用的餐具则是叉子、刀、红酒杯以及勺子等等。一般情况下,在吃西餐的时候,各种菜品要采用不同的餐具,而且也要根据饮用酒的不同,采用不同的酒杯。

2.用餐方面的差异

在中国,一般暂停进食的时候,人们会将筷子平行放在碟子上。但是在西方国家,如果吃到一半停下来说话、休息,那么则会将叉子交叉放在餐盘上。在西方人看来,在用餐的时候挥动刀叉,是非常没有礼貌的。

二、产生文化差异的原因

每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文化背景都有所不同,文化是人们共同生活所产生的经验积累,同时也是人们通过对比,选出的一种非常合理的东西。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属于时代的产物,产生文化差异的原因非常多。主要被分为这几个方面:

(一)受到不同学派思想的影响

我国的主流思想是儒家思想,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儒家思想提倡忠孝悌礼义信廉耻,要求人们注重伦理关系,以礼行事。受到儒家思想的熏陶和影响,中国人的处事方式非常含蓄,委婉。而西方国家则不同,16世纪的时候,西方掀起了文艺复兴运动,工人阶层因为对资产阶级和统治阶层不满,所以掀起了这场精神、知识、文化的解放运动。这场运动提倡让人们解放思想和天性,追求幸福,因此对西方人的文化、性格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使得他们的处事非常直接。

(二)受到不同价值观念的影响

我国的文化核心讲究的是万事和谐,力求人和物,人和人之间的和谐。在孔子的儒家思想中,强调人不能太过于高调,要做中庸之人,不能对和谐产生破坏。这就是中国的价值观念。而西方的价值观念却相反,西方提倡解放天性,思想开放,强调自我价值的实现。因此中西方的价值观念存在很大的差别。

(三)受到不同思想的影响

中国人的故乡情节很重,不管去往哪里,都会对故乡产生怀念,甚至有落叶归根的思想。这是因为我国属于农耕文化,而且地大物博,地理环境差异非常大。在一个地方内,只要有水、土地和耕地,就能够在同一个地方生活,因此中国人安土重迁。同时,中国人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不会过分对他人的产品产生依赖。正是这样的因素,使得中国人性格保守、沉稳,不愿意高调扩张。

而在西方国家,因为海岸线很长,国土面积很小。西方的农耕所占的比例低于我国的农耕,在资源方面显得有些缺乏,所以必须对外扩张来满足自身的需求。也因此,西方国家的人性格大胆、喜欢冒险,会以海洋为中心,去扩张新的领土,获得新的资源。

三、在商务谈判过程中需要注意的礼仪

(一)尊重习俗

在谈判涉外贸易的时候,必须尊重对方的习俗。同时也要了解对方的禁忌、忌讳等,比如对于伊斯兰教徒,在谈判的时候不能对其宗教背景进行议论和指点。同时在宴会上,也不能出现猪肉等。只有尊重对方的习俗,才能在谈判中获得成功。

(二)尊重隐私

按照中国人的习惯,容易在谈判过程中问及对方的家庭、年龄以及工作等,从而开始下一步的谈话。但是和西方国家的人进行商务谈判时,不能对这些问题进行询问。因为他们认为询问这些是侵犯隐私权。此外,对于女士的年龄,也不能随便问及,因为在西方人看来询问女士年龄也是不礼貌的。

(三)不必过分谦卑

中国人受儒家思想影响,认为谦逊是良好的品质。但是如果在国际商务谈判中,过分谦虚,那么就会促使给对方留下不好的印象,使对方认为这是在贬低自己,放低身价。同时,也不能进行自我吹捧,过分夸大。总之,在国际商务谈判中,必须适度,不能过分夸大,也不能过分谦卑。

四、总结与体会

中西方文化背景的不同,使得礼仪方面的差异也很大。在进行国际商务谈判的时候,必须尊重对方的礼仪和文化背景,避免产生礼仪方面的错误,真诚的和对方进行沟通,这样才能使贸易合作的可能性增加。

参考文献:

[1]王敏.论中西礼仪差异对国际商务谈判的影响[J].才智,2008,(22).

[2]田晓冰.浅析中西方商务会议礼仪的差异[J].科技视界,2015,(31).

[3]王雷华.中西餐桌礼仪文化禁忌的对比――入席离席[J].大观周刊,2013,(04).

中西礼仪文化差异论文范文4

关键词:文化差异;日常交际;礼仪

中国正以飞速的发展与世界接轨,跨国交际日益增多。中国与西方国家的接触越来越多。中(东)西方文化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由此也对交际礼仪方面有一定的影响。在中(东)西方文化都非常重视人际交往。但交往的观念交往的方式都有着明显的差别。

一、打招呼

中国人路遇熟人总爱寒暄道:“吃饭了吗?”“到哪儿去?”“上班呀?”等。在我们看来这是一种有礼貌的打招呼用语,而若你跟西方人这样打招呼“have you had your meal?”“where are you going?”他 们则会认为你想请他吃饭或者干涉其私事,会引起误解。西方人见面,通常招呼道:“hello!”“how do yo u do!”“nice day,isn’tit?”

二、感谢

对于别人的赞扬,中国人通常表示谦虚,并有一套谦虚之词,象“惭愧”、“哪里”、“寒舍”、“拙文 ”等。而西方人总是高兴地回答“thank you”以表接受。中国人用“谢谢”的场合较西方人少,尤其是非常亲近的朋友和家庭成员之间不常说“谢谢。”而西方人 整天把“thank you”挂在嘴边,即使是亲朋好友和家庭成员之间也常如此。

中国人收到礼物时往往放在一边,看也不看(生怕人家说贪心)。而西方人收到礼物时要当着客人的面马上打开并连声称好。

三、招待客人

中国人殷勤好客,一杯杯地斟酒,一遍遍地上菜,客人不吃不行,不喝也不行,使西方人觉得难以对付。而西方人的习惯是:helpyourself,please!中国人送客人时,主人与客人常说:“慢走!”“小心点!”“再见,走好啊!”“你们进去吧!”“请留步”等。而西方人只说:“bye bye!””see you later!””see you next time !””goodnight!”

四、节日礼仪

中国和英语国家的文化差异还显著地表现在节日方面。除中国和英语国家共同的节日(如,new year’s day)处,双方还各有自己独特的节日。中国有the spring festival,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mid—autumn day.等,英语国家有”valentine’s day(情人节),easter(复活节),april fool’s day(愚人节),thanks giving day(感恩节),christmas day(圣诞节)等。中西方节日的风俗习惯也很不相同。在节日里,对于别人送来的礼物,中国人往往要推辞一番,表现得无可奈何地接受,接受后一般也不当面打开。如果当面打开并喜形于色,可能招致“贪财”的嫌疑。而在英语文化中,人们对别人送的礼品,一般都要当面打开称赞一番,并且欣然道谢。

五、词汇语言的文化

英语词汇在长期使用中积累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所以在教学中要注意对英语词汇的文化意义的介绍,以防学生单纯地从词汇本身做出主观评价。比如red一词,无论在英语国家还是在中国,红色往往与庆祝活动或喜庆日子有关,英语里有“red—letter days”(节假日)。尤其在中国,红色象征革命和社会主义等积极意义,但在英语中“red”还意味着危险状态或使人生气,如“red flag”(引人生气的事)。还有当看到商业英语中的“in the red”,别以为是盈利,相反,是表示亏损,负债。

在教学中,文化教育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应该采用灵活多变的方法提高学生对文化的敏感性,培养文化意识,使他们能主动地,自学地吸收并融入新的文化环境中。比如:加强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比较,将中西文化在称呼,招呼语等等谈话题材和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自觉自然地渗透到教学中。又如:利用多种渠道,多种手段,吸收和体验异国文化。可以收集一些英语国家的物品和图片,让学生了解外国艺术,历史和风土人情等。

总之,中西方的文化存在着很多差异,在英语教学中不能只单纯注意语言教学,而必须加强语言的文化导入,重视语言文化差异对语言的影响。只有这样,才能在实际中正确运用语言。

六、文化等级观念

中(东)方文化等级观念强烈。无论是在组织里,还是在家庭里,忽略等级、地位就是非礼。尽管传统礼制中的等级制度已被消除,但等级观念至今仍对东方文化产生影响。在中国,传统的君臣、父子等级观念在中国人的头脑中仍根深蒂固。父亲在儿子的眼中、教师在学生的眼中有着绝对的权威,家庭背景在人的成长中仍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另外,中国式的家庭结构比较复杂,传统的幸福家庭是四代同堂。在这样的家庭中,老人帮助照看小孩,儿孙们长大后帮助扶养老人,家庭成员之间互相依赖,互相帮助,密切了亲情关系。

在西方国家,除了英国等少数国家有着世袭贵族和森严的等级制度外,大多数西方国家都倡导平等观念。特别在美国,崇尚人人平等,很少人以自己显赫的家庭背景为荣,也很少人以自己贫寒出身为耻,因他们都知道,只要自己努力,是一定能取得成功的。正如美国一句流行的谚语所言:“只要努力,牛仔也能当总统。”(if working hard, even cowboy can be president.)在家庭中,美国人不讲等级,只要彼此尊重,父母与子女可直呼其名。他们的家庭观念往往比较淡薄,不愿为家庭做出太多牺牲。

当然,中西方文化的不同导致的礼仪上的差异还有很多,比如服饰礼仪、进餐礼仪,秘书礼仪等等,由于篇幅等多方面的制约,在此不能一一深入探讨。总之,中西方之间有各自的文化习惯,由此也产生了不少不同的交往习惯。因此,随着我国进入 wto经济的发展和对外交流、贸易的不断增加,我们不但有必要在与外国人交往或者前往别的国家去之前,了解对方国家的礼仪习惯,而且必须加强专业礼仪人才的培养,提高全民礼仪意识,这不仅是对对方的尊重,也给我们自己带来了便利,不但能避免了不必要的麻烦与误会,还能在现代社会的多方竞争中争取主动,取得良好的结果或效益。

参考文献:

【1】邓炎昌,刘润清,《语言文化即英汉语言文化对比》,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1994

【2】方文惠主编,《英汉对比语言学》,福建人民出版社,1990年

【3】胡文仲,《文化与文学》,《外语教学与研究》,1994年第1期

中西礼仪文化差异论文范文5

众所周知,礼仪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在交往中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而送礼,作为交际礼仪的一个重要部分,是人际交往的一个重要环节。但因文化差异,各国对礼仪的理解各有差异,送礼的习俗和禁忌也各有不同。随着中国和西方国家各方面的交往日益频繁,这一问题值得我们深思。因此,本文从“送礼”这一社会现象入手,具体比较中西方有关送礼的习俗,禁忌和对礼仪的不同理解,探究其深层文化根源,从而进一步了解中西方文化,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二、礼仪概述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仁、仪、礼、智、信”,其中“礼”是中国儒家思想最经典、最辉煌的一页。它的影响深远,至今还倍受人们的推崇。随之送礼也就成了最能表情达意的一种沟通方式。所以中国自古就有“礼尚往来”, “来而不往,非礼也”,“礼多人不怪”的说法。而西方社会,作为几大古代文明的继承者,同样在很大程度上表现着人类对礼仪的追求及其演进的历史。

礼仪,作为人际交流的基本原则和工具,在日常交际中它 “协调着人际之间的关系, 规范着人们日常的行为, 影响着各色人等的社会文化心理, 从而使人类社会规律化、有序化地运转。”纵观全球,各国皆有送礼的习俗,但“礼多人不怪”这一传统观念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必将面临更多挑战,所以以下将就中西方送礼中所体现的礼仪差异进行对比研究。

三、对比分析

(一)送礼的场合。

在中国,送礼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人际交往中是必不可少的。逢年过节,日常亲朋,邻里间走动,托人办事或答谢等,礼物都会被派上用场,而送礼的场合也是名目繁多。从小孩满月、百日、周岁; 长辈或老年人,甚至年轻人和小孩的生日到日常的婚、丧、嫁、娶诸类重大活动和乔迁,开张庆贺等,应邀的亲朋好友自然要送礼。

相对而言,西方国家的日常送礼就没那么频繁,但在亲朋好友生日、订婚、结婚周年纪念日、乔迁、告别,大学毕业以及圣诞节等重要日子,或应邀到他人家中拜访时通常也会带些礼物。

(二)礼物的选择。

中国人在选择礼物时很重视礼物的价值,认为礼物越贵重就越尊重对方,其表达的感情也就越真挚, 所以赠送礼品时一般都会考虑到具体的对象和场合。而在生日,乔迁和日常的婚、丧、嫁、娶中,送钱则较为普遍,这在西方是非常少见的。但中国人不太注重礼物的包装,当然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对包装也给予了更多关注。

西方国家在礼品的选择方面没有太多讲究,他们一般不送也不接受太贵重的礼物,因为这可能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和误解。“礼轻情意重”,对他们来说最重要的是赠送礼物人的心意和祝福,而不是礼物的价格。一束鲜花,一瓶酒,一盒巧克力,一块手表,一些房间的装饰物,纪念品,自制的手工艺品或卡片等都是很好的礼物。但西方人比较注重礼物的包装,无论买来或自制的礼物一般都要经过精心的包装。

四、中西礼仪差异的文化根源

礼仪在其历史演绎过程中或多或少都带有其本土文化的特征。日常交际中不同的习俗和禁忌本质上都有其深层的文化根源,所以在理解和尊重这些礼仪差异前应对其文化根源有一定的了解。

(一)集体主义 VS. 个人主义。

根据霍夫斯泰德提出的五大价值维度之一的集体主义个人主义维度来看,中国文化属于典型的集体主义文化,而西方文化则属于个人主义文化。

在集体主义的文化背景下,中国人群体观念较强,对群体有依赖性,认为每个人不是独立的个体,而是复杂的群体网络中的一分子。因此,在日常的人际交往中重视处理人际关系,力图建立和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因此,中国人重“礼”,崇尚“礼尚往来”,希望通过互赠礼物的方式维系或加深与他人的关系往来和情感联结, 从而得到一种归属感和认同感。

而西方最为推崇的却是个人的独立和自主,尊重个人权力,向往自由,崇尚平等。他们认为自己只是文化模式里松散的个人,相对独立于集体,对集体的依赖性较小,并把自己的利益和自我实现放在群体之前。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不太注重建立群体关系,所以送礼的场合相对于中国也少得多。

(二)面子观。

说到“面子”,Larry曾定义过“面子是每个社会成员希望拥有的个人自我形象” 在中国,“面子”是构成人际关系结构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人际交往中,人们尽量避免“丢脸”,要“给面子”、“顾全面子”。因此中国人在选择礼物时很重视礼物的价值,认为如果送的礼物太便宜了不但丢了自己的面子,还得罪了别人。

在西方,人们更多关注的是个体本身,人际交往中崇尚自由、平等。因此,送礼更多表达的是对对方的喜爱和肯定,并不十分关乎礼物的价格和双方的面子。

五、结论

总之,“送礼”这一日常交际中随处可见的社会习俗,是生活中人际交往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与送礼相关的习俗和禁忌本质上体现了中西方不同的礼仪文化和价值观念体系。随着生活中跨文化交往的增多,理解这些深层文化的本质和特征有助于双方加强沟通与认识,在跨文化交际中避免可能引起的误解和冲突。

参考文献:

[1]舒安娜.交际礼仪的产生及其历史演变[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3):26.

[2]王爱英.中西交际差异对礼仪的影响[J].公关世界,2006,(7):54.

[3]刘甜甜.从跨文化交际的视角看各国送礼习俗的差异[J].时代,2008,(4):47-48.

中西礼仪文化差异论文范文6

[关键词]礼貌 言语行为 理据

[中图分类号]H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12-0029-01

中西方文化有着很大差别。中国文化属于人文文化,而西方文化属于科学文化。由于两种文化上存在着差异,因而必然导致东西方人在处事哲学上的不同。

不同文化的差异导致了表现礼貌的语言行为手段以及对礼貌的判断标准不同,因此,生搬硬套按照某一文化背景构筑的礼貌原则,或是按自己的礼貌准则去衡量另一文化中人们的行为表现都必然会遇到各种问题。因此,不同的民族对礼貌的理解也不同,所遵循的礼貌原则和评判方式也相差甚远。

在中国文化的大背景下,构筑在中华文化这个大环境之下的国人礼貌语言观,并借助中西文化来对国人的礼貌言语行为表达及形成的理据,给予一些较为明确的界定。

因此,有必要比较中西方文化,总结、放大和传承中华传统美德、从繁文缛节中研究和提炼国人能够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的礼貌言语行为理据,构筑简便易行、切合国情的、具体有效的礼貌言语行为观,树立国人文明形象,从而提升国人的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

一、西方的礼貌原则

英国语言学家杰弗里·利奇根据英国文化的特点列举了六条礼貌原则,认为他提出的“礼貌原则”是对美国哲学家格莱斯所提出的语用中的“合作原则”的补救。

(1)策略准则又称得体准则 (Tact maxim)。尽量减少他人付出的代价,尽量增大对他人的益处。

(2)慷慨准则 (Generosity maxim)。尽量减少对自己的益处,尽量增大自己付出的代价。

(3)赞扬准则 (Approbation maxim)。尽量缩小对他人的批评,尽量增强对他人的赞扬。

(4)谦虚准则 (Modesty maxim)。尽量缩小对自己的标榜,尽量夸大对自己的批评。

(5)赞同准则 (Agreement maxim)。尽量缩小与他人的不同意见,尽量夸大与他人的相同意见。

(6)同情准则 (Sympathy maxim)。尽量缩小对他人的厌恶,尽量扩大对他人的同情。

但国内外的学者认为其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之处,其中包括:次准则之间的相互矛盾,缺乏对第三方的关注,缺乏对情景因素和文化因素的关注。

二、国人信守的礼貌原则

纵观华夏文明史,礼仪文化最早产生于战国时期,《仪礼》《礼记》《周礼》的出现标志礼仪发展的成熟阶段。它们都记载了大量我国古代的礼仪,《礼记·曲礼上》记载:“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告诉人们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论语·卫灵公》记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告诉人们自己不愿承受的事也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论语·颜渊》记载:“民无信不立,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告诉人们要诚实守信用。《论语·子路》记载:“言必信,行必果”,告诉人们做人要守信用。这些源远流长的礼仪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论语·雍也》记载:“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告诉人们自己想成功首先使别人也能成功,自己想被人理解,首先要理解别人。《座右铭》记载:“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告诉人们施恩于人不要再想,接受别人的恩惠千万不要忘记。

礼貌言语行为是建立双方相互尊重、信任、宽容、友善的良好关系基础上的,是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示人以尊重、友好的习惯做法。中国历来强调的文明礼仪在现代社会中有着积极意义,在言语行为活动中,构筑礼貌言语行为的规范支撑点,可以具体概括如下:

(一)“为他人着想”

就是包容和接纳,就是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就是给他人以方便,对他人以热情,给他人以余地,宽容他人、理解他人、体谅他人,不求全责备、斤斤计较、咄咄逼人。

(二)“言必信,行必果”

就是真诚、诚信、尊重,不说谎、不虚伪、不骗人、不侮辱人。

(三)“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

就是感恩、是认同、是回报、是钦佩。

这些为礼貌行为的理据和基点,用以践行国家所倡导的文明公约,引导国人的礼貌言语行为起着重要的作用。

不同文化的差异导致了表现礼貌的语言行为手段以及对礼貌的判断标准不同,因此,生搬硬套按照某一文化背景构筑的礼貌原则,或是按自己的礼貌准则去衡量另一文化中人们的行为表现都必然会遇到各种问题。因此,不同的民族对礼貌的理解也不同,所遵循的礼貌原则和评判方式也相差甚远。

洞察礼貌言语行为的民族性,打破用西方的礼貌观来衡量国人的礼貌言语行为的误区。总结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提炼国人礼貌言语行为规范理据,并诠释以此来践行礼貌言语行为的基点和意义,从而扎实有效地执行礼貌文明公约,体现在人际交往和国际交往中国人的彬彬有礼、不卑不亢的礼貌风度。

【参考文献】

[1]Geoffrey N.Leech.Principles of Pragmatics[M].London:Longman,

1983.

[2]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3]何自然,冉永平.语用学概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

中西礼仪文化差异论文范文7

关键词:中西方婚礼;对比;差异;文化差异

中图分类号:G1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09-0000-01

婚礼是一种宗教仪式或法律公证仪式,其意义在于获取社会的承认和祝福,防止重婚,帮助新婚夫妇适应新的社会角色和要求,准备承担社会责任。所有的民族和国家都有其传统的婚礼仪式,是其民俗文化的继承途径,也是本民族文化教育的仪式。婚礼也是一个人一生中重要的里程碑,属于生命礼仪的一种。由于不同的民族文化,导致婚礼也会有所差异,本文分别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对比中西方婚礼的差异。

一、结婚仪式

中国的传统婚俗有“三书六礼”“三拜九叩”这些繁俗礼节。所谓“三书”,就是指聘书、礼书、迎亲书。而“六礼”是指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而在这之间更有换庚谱、过文定、过大礼、安床等一系列的活动。在这些活动中也有着大量的禁忌和礼俗,比如新娘嫁妆中要有剪刀(蝴蝶双飞)、痰盂(子孙桶)、尺(良田万顷)、片糖(甜甜蜜蜜)、银包皮带(腰缠万贯)、花瓶(花开富贵)、铜盆及鞋(同偕到老)、龙凤被、床单及枕头一对、两双用红绳捆着的筷子及碗(有衣食)、七十二套衣服,用扁柏、莲子、龙眼及利是伴着(丰衣足食)等物,每样物品都有其不同的含义。而现代中国婚礼一般和婚宴结合在一起,通常新郎家会租用车队,迎娶新娘。

在西方国家中,婚礼时有旧、新、借、蓝等习俗。旧是指母亲传下来之婚纱,头饰或首饰,代表承受美好的一切;新是指朋友送的礼物如裙子,饰物,象征新的生活;借是指可向任何人借东西回来,据说从富裕亲友借来金或银放在鞋内,象征带来财运;蓝是指新娘的一些小饰物或花束用蓝色,意味着新娘的纯洁及贞洁。而在进行婚礼时,西方亦有大量的习俗。比如,在结婚时新娘总要带着一方手帕,西方人认为白手帕象征好运。根据民俗说法,农夫认为新娘在磨擦婚当天所流下的泪能使天降甘露,滋润家作物。后来,新娘在新婚汉天流泪,就变成她将有幸福婚姻的好兆头。而在婚礼典礼时,新娘总是站在新郎的左边,据说,古时候,盎格鲁撒克逊的新郎必须保护新娘子免得被别人抢走。在结婚典礼时,新郎让新娘站在自己左边,一旦情敌出现,就可以立即挥出配带于右边的剑,吓退敌人。在进行结婚晚宴时,要特别定制结婚蛋糕,根据历史记载,自罗马时代开始,婚礼结束时,人们会在新娘头上折断一条面包的材料――小麦象征生育能力,面包屑则代表着幸运。新人必须以糖霜,就形成今天的结婚蛋糕了。西方传统婚礼一般新娘挽着父亲手臂进入教堂,父亲将新娘交给新郎,牧师致词,新人宣誓,交换戒指,祈祷,咏唱诗歌等。

二、婚礼服装

20世纪初,传统的中式婚礼服还是长跑马褂和凤冠霞帔。凤冠霞帔属于清代诰命夫人的规定着装,是权势和地位的象征。因为其上布满了珠宝锦绣,雍容华贵,因而逐渐演变成好梦闺秀的婚礼服。而普通人家之女成婚事通常只能穿一身大红袄裙。中国传统婚礼进行时新郎和新娘都穿红色的礼服,象征的吉祥如意,预示在结婚后日子红红火火。龙凤在中国的神话中有着重要的地位。龙主阳凤主阴,而阳则代表男子,阴就表示女子。因此新娘就用凤表示。所以在红色的礼服上绣着凤也就很容易理解了。

而西方的新娘则穿白色的礼服。自罗马时代开始,白色象征欢庆。1850年到1900年之间,白色亦是富贵的象征。到了本世纪初,白色所代表的纯洁意义更远超其他。西方认为白色与童贞有关。古罗马的新娘穿着白色的婚纱,蒙着鲜橙黄色的面纱,象征着激情的火焰。在西方的天主教传统里,白色代表着快乐;其他一些地区,白色在他们的婚礼和葬礼里指示各种各样的通路典礼和意义。例如,在安达曼群岛,白色代表一种地位的变化。“传统”的白色结婚礼服,在早期是贵族的特权。在多利亚女王时代,大多数的新娘只能穿传统的国家服装,只有上层阶级才能穿代表权力和身份的白色婚纱。一直到近代,贵族阶级的特权消失以后,白色的婚纱才成为普通新娘的礼服。而相对于西方白色婚纱的历史,

三、婚礼地点不同

在中国,结婚是一件大事,其氛围要喜气洋洋,热闹非凡,在以前,人们会选择大型空旷的场地来举办婚礼,鞭炮声声,震耳欲聋,无论是新人还是双方的父母,还是前来祝贺的宾客。现在,风俗仍然没有改变,人们会选择比较高档的酒店举办婚礼,气氛同样热闹。

在西方,人们一般会选择教堂这个安静而神圣的地方,在牧师的主持下,在亲朋好友的祝福下,隆重而神圣的完成婚礼仪式。

四、总结

中西方在婚俗上面有以上种种的差异,这和中西方人在思想思维的差异有直接的联系。中国人比较保守,喜欢热闹,思维较古板,所以在中国历史几千年的时间里整个婚礼的习俗并没有多大的变化。西方人的思想则比较开放,对于婚礼的要求也比较低,他们婚礼的高潮则是在教堂中:随着神圣的《婚礼进行曲》步入鲜红的地毯,娇美的新娘手挽着父亲捧玫瑰慢慢向新郎走去,新娘的父亲将女儿的手放在新郎的手上,将女儿的一生托付给你,所有人的目光注视着这对新人,幸福洋溢在他们的脸上。另一个造成中西方差异的原因是中西方不同的宗教。中国是以佛教为主,而西方则是基督教为主的。所以西方的婚礼是在教堂中举行而主婚人则是神甫。中方的传统婚俗中的最重要环节就是拜天地,拜了天地以后就算是礼成了。

中西方婚礼差异的深层诱因是因为中西方文化不同,中西方文化差异是中西方婚礼差异的根本原因,所以了解中西方婚礼的差异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跟有助于加强中西方的交流与沟通。

参考文献

[1] 倪丽珠,浅谈中西方婚礼差异[J],文化园地,2008(2)

[2] 吴国华,蒲军,中西方婚礼服饰文化研究[J],美与时代,2006(2)

中西礼仪文化差异论文范文8

关键词:天主教;仪式音乐;本色化

中图分类号:J6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5-0115-02

基督教①产生于公元1世纪古罗马帝国统治之下的西亚巴勒斯坦地区,史称“公教会”。基督教形成以后,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分裂成多个派别,其中最主要的是天主教、基督新教(基督教、耶稣教)和东正教。天主教也称“公教”或者“旧教”,因为它以罗马为中心,所以又称“罗马公教”或者是“加特利教”,天主教信奉天主,尊玛利亚为主耶稣基督之母,为圣母,用以区分于基督新教。

一直以来,基督徒们都用音乐来歌颂上帝,赞美天主,教会亦依赖于音乐的特殊属性,更快更好的传播教义。它是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以其特定的方式反映人们的精神生活。弥撒仪式是天主教的核心礼仪,而仪式中的歌唱是信仰者自我情感宗教化的外在显现,是增强者对于神圣物的某种内心感受和精神体验的真实形式。因此,音乐具有揭示仪式的重复性和保守性特征,是连接“参与者”与“仪式象征世界”相互交织的宗教情结,叫深入的引发信徒在感情上对神圣事物的主观投入,在“歌唱是双倍祈祷”的教会古语中,最终衍生出个人对现实生活的希望和挑战的积极意义。

中国的基督宗教既是基督宗教文化和近代西方文明的载体,同时它又受到中国文化的熏染,而到清朝末年逐渐走上本土世俗化和专业化的发展历程,成为中国宗教文化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作为基督教派系之一的天主教,在由西方传入的过程中,同样伴随着文化上的本色化②问题,而在天主教仪式中担任着重要角色的音乐的本色化研究亦显得尤重要。我国地域辽阔,每一个地区都有着各自不同的文化,当“洋教”传入本土,必将和当地域的文化产生碰撞,从而呈现出各个地域不同的本色化现象。音乐作为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天主教本色化的过程中,也产生不同。本文以城(北京西什库天主堂)、乡(武清大三庄天主堂和宝坻洛水坨天主堂)天主堂的仪式音乐活动的个案研究为切入点,探讨天主教仪式音乐在我国城乡的流传差异以及本色化程度问题。

祈祷、读经和唱歌是弥撒圣祭礼仪中最为重要的三个组成部分。天主教的弥撒礼仪中有多处需要音乐的环节,从中世纪开始以额我略圣歌③作为祈祷的音乐开始,天主教的任何仪式就都离不开圣乐,所以说天主教仪式是音乐的礼仪。④弥撒曲由“固定部分”和“变化部分”而组成。

“固定部分”也叫做“常用部分”,是由垂怜曲(Kyrie)、光荣颂(Gloria)、信经(Credo)、欢呼歌(Sanctus)和羔羊颂(Agnus Dei)五个长年不变的部分组成的固定套曲形式。它们就像弥撒音乐的支架一样,固定的撑起整台弥撒中的音乐结构。这五个固定的部分在笔者记录的四个瞻礼仪式中,除了西什库天主堂在圣母圣天瞻礼中,用洗礼中的确认信仰环节代替了信经以外,其他的仪式以及唱词内容和顺序都是完全一致的,此部分选用的曲调也多为传统音乐风格曲调,如节奏是自由的散板以及采用的调式为古希腊音阶调式,旋律进行较为平缓,多为音阶的极进,鲜有大跳的音程等等。但略有差异的是在西什库天主堂的圣诞弥撒瞻礼中,唱诗班使用的弥撒套曲是莫扎特的《c小调大弥撒》,其歌词全部都用拉丁文来演唱,更具有正统性。除“固定部分”以外,福音前欢呼(阿来路亚)、祝圣后的欢呼(信德的奥记)、天主经和平安礼(天下万国)等仪节的音乐用词也是相同的。

在弥撒瞻礼中,城、乡用乐的差异主要体现在随不同主日而更改,甚至每天都不一样的“变化部分”。首先是进堂咏仪节,进堂咏的作用是开始圣礼,并促使参礼者之间的团结,以及将他们的心灵导入该礼仪的奥迹中,它又同时伴随着主祭和辅礼人员的进堂游行。⑤在西什库天主堂的进堂咏(包括游行)中,是由唱诗班带领信友咏唱。而大三庄天主堂的进堂式则有中乐队吹奏的《上堂鼓》开始,记得笔者时在本科毕业时去北京大兴礼贤镇的西里河村做田野,西里河村有一种地方小戏诗赋弦,每每在戏曲即将开始时,都会有乐队进行“开场打通儿”,来“招揽”观众以吸引人们的注意,就好像是用音乐告诉村里的人们好戏即将开始,要做好观看的准备。在中国戏曲中,此种形式的开场很常见。而人们也把这一观念也带入到了在天主教的弥撒礼仪中,用更为“热闹”的方式开始弥撒圣祭。在落水坨村圣诞瞻礼游行中,除了中乐队以外,还加入了西乐队演奏,场面十分壮观。其次,在信友奉献的仪节中,西什库天主堂,在圣母升天瞻礼中选用了弥撒套曲中的《奉献曲》,而在圣诞瞻礼中则是选用了传统的Pastores牧童曲,并用拉丁文辞演唱,很注重向正统性风格的靠拢。而落水坨村此处,是由西乐队先吹奏《平安夜》,唱诗班再唱《奉献》,之后是中乐队演奏《圣母经》,最后居然是用音响放出的钢琴王子理查德·克莱德曼的现代流行钢琴作品《秋的私语》。这四首音乐风格完全不同的作品“大混串”构成了落水坨村弥撒圣祭的奉献仪节。再者,两个乡村的天主堂在弥撒圣祭中都有放鞭炮的环节,大三庄弥撒中出现在感恩经中的“欢呼”仪节(圣圣圣)之后,落水坨弥撒中出现在“光荣颂”仪节和“欢呼”仪节之后。另外,在共融礼的“成圣体圣血经”仪节中,城—乡,乡—乡均出现了不同,西什库天主堂的此仪节与落水坨村天主堂出于的经文是相同的,不同的是落水坨天主堂弥撒仪式此仪节处,每当主祭念完一句话之后,都有西乐队演奏二次《基督得胜》;而在大三庄天主堂的弥撒中,此仪节被省略了,既没有经文祷词,也没有咏唱。还有,本文涉及到的四场弥撒中,城、乡各有一个弥撒中加入了洗礼的环节,除了洗礼出现在弥撒中的位置不一样以外,在西什库天主堂,洗礼仪式中并没有用乐,而在洛水坨天主堂弥撒的洗礼中,由唱诗班演唱了《一个寒冷的冬夜》。此外,在领圣体时,西什库教堂选用的是《虔诚朝拜你》、《我需要你耶稣》、《到爱的过度来》、《爱使我们相聚在一起》、《平安夜》、《圣诞俚语》等曲,大三庄天主堂在此仪节先是唱诗班唱《是你恩典召叫了我》,之后中乐队演奏《圣母经》,最后唱诗班再次咏唱了《是你恩典召叫了我》,而落水坨天主堂此处的安排是先有西乐队演奏《普天同庆》,之后是中乐队演奏《圣母经》,最后是唱诗班唱《耶稣诞生在伯利恒》,可见此仪节的灵活性较大。

通过对仪式过程列表和仪式音乐的对比可以发现,三座教堂在重大瞻礼的仪式中,其流程有着较高的一致性。这说明无论北京的城市还是农村,在重大瞻礼中仪式的流程都是相对严格的按照文本中的记载的仪式规则和流程进行。在仪式环节严格遵守的前提下也出现了本土化的现象,如仪式中燃放鞭炮的现象。燃放鞭炮是中国仪式中重要的环节,使用的环境有传统节日,如春节;大部分城市及乡村婚礼及丧礼中也会燃放鞭炮;还有一些城市的商业店铺的开业典礼燃放鞭炮。鞭炮的燃放都含有祝福之意,是中国传统所特有的仪式内容。加入天主教瞻礼仪式中可以充分说明天主教在北京农村的本土化。

与仪式流程相比,仪式音乐的演奏和使用中却有着较大的城乡差异。无论农村还是城镇,教堂的仪式音乐都有着自己的特点。尤其是农村,北京农村瞻礼体现了天主教仪式在中国的本土化和现代化的统一。一方面民乐队的加入使天主教仪式用乐发生了变化,呈现了中国仪式的特色。另一方面,西乐队的加入同时体现了仪式的现代化。细观洛水坨村圣诞瞻礼西乐队使用的乐器鼓、小号、圆号、长号、萨克斯、大钹、小钹、圆号和长号,其乐器的组合,其配置自身就体现了西方乐器的本土化使用。这种乐器配置多见于中国民间的西乐队,在民间婚丧嫁娶和典礼庆祝中扮演着与民间民乐队相同的角色。前人学者对冀中笙管乐调查时亦发现了在乡村并非只有民乐队占领传统仪式用乐的市场,电子琴、小号、长号、架子鼓都也加入了传统婚丧仪式。

反观北京西什库天主教堂,器乐使用上将电钢琴调成管风琴音色,为的是追求西方天主教仪式乐器的使用,来凝造出弥撒礼仪中庄严神圣的氛围,这与农村天主教仪式中燃放鞭炮、中西乐队混合演奏相比,其仪式用乐的选择显示出标准化、回归正统的特点。而从唱诗班来看,一方面可能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农村唱诗班选用的乐器是电子琴而不是电钢琴,配置相对较差,但是仍用电子琴调出接近管风琴的音色。另一方面,在选曲方面,大三庄唱诗班的琴师向笔者提到,现在,交通发达了,村中有不少人会经常来往于村中和北京、天津中间,所以城市现在怎么做,唱什么,他们也会跟着学。就好像是城里人穿什么时髦,她们也会“跟风”一样。由此可见,农村有向城市学习靠拢的趋势。

在天主教的教义内,对于仪式的某些仪节结构有着程式化的要求,统一其教义,不可随意改动,然而在其传入过程中,无论城、乡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本土化问题。在城市,出现了大量的中国化的现代圣歌甚至仅仅就是俗乐填词而已,在农村,尤其是一些偏远的山区更是无所不用其极的把各种中国民间文化与基督教结合。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城市的天主教仪式开始越来越看重回归正统,神圣庄严的教堂、有规有矩的礼仪,并且在各大瞻礼中开始使用西方传统的弥撒套曲,都说明了城市天主教仪式逐步向“原汁原味”上靠拢的需求。此时,农村却受到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方面就是其“乡土性”的观念依然存在,另一方面又有着崇尚城市现代化的趋势。

注释:

①在中国,基督教特指马丁路德于16世纪宗教改革之后的基督新教.在本文中,如出现“基督教”这一称谓,则是对基督教三支派系的统称.

②本色化又称本地化、本土化或本位化,指某一种文化将另一文化的某些元素吸取为己有,而又不失该文化本身的形式特点.

③即格里高利圣咏.

中西礼仪文化差异论文范文9

关键词:传统礼仪 消费社会 礼服造型设计

一、 社交礼仪与礼服是社会沟通的重要手段

礼服是指在某些特殊、重大或特定场合上参与者所穿着的服装。它源于近代西方上层社会的宫宴、家庭聚会、仪式庆典等社交礼仪活动时所穿的服装。礼仪服饰的穿着在西方国家历史上较为久远,划分较细,较为完善,这与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程度密切相关。近年来在我国,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多元文化蓬勃兴起,人们参与会务宴席、节目表演、仪式典礼等一些社交礼仪场合的活动越来越多。其场合下穿着的礼服越来越突显其重要地位。人们希望沟通,乐与交流,参与礼仪活动的兴趣越发的增强,民众接受了西方礼仪文化,尊重礼仪的同时也认同了西式礼服礼服。

与传统礼服相比,现代礼服不仅继承了传统礼服的华美、绚丽,更在当今多元文化发展状况下,发展为时尚文化的代表,风格或简约大气或盛大华丽。吸引着众多人的目光。礼仪服饰语言独特,最具服装文化艺术与技术的代表性,需求面越来越广泛。纵观礼服的发展,其经历了时装化、平民化、休闲化、个性化等多方位的演变,发展的今天成为服装类别中最为重要组成部分。

二、传统礼仪文化的差异

基于文化背景的不同,东西方服装审美存在很多差异。西方文化起源于海洋文明,文化本能比较开放,易于融合外域服装文化,突出以人为本。西方文化崇尚人体美,重视展示人体的性差异,不忌讳表现性感。如在设计女装时,露颈、露肩、露背、半胸,以紧缩腰围和垫臀来表现女性胴体曲线。在一些舞会、酒会的社交活动中参加者以站立为主的活动方式进行,使得礼服可以从不同角度展现穿着者的着装魅力。

中国文化起源于大陆文明,文化本能比较封闭,在服装上具有固执的“原体”意识,传统服装形制几千年来地位稳定,吸收异域服装相对困难。中国文化是和谐文化,强调均衡、对称、统一的。在歌舞宴会上,一般都是表演者站立,宾客坐立,很难展现参加者着装全貌。

随着全球一体化时代的来临,在现代消费社会中民众接受了西洋礼仪、礼服,同时却忽略东方礼仪与服饰。近年来很多学者和服装界人士开始关注传统礼仪与现代礼服设计问题。

三、礼仪与礼服的研究现状

尽管礼仪与礼服相伴已久,但是20世纪以前的历史文献中却并无对于礼服的专门著述。直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艾米丽・坡斯特在她编著《礼仪指南》中对礼仪、礼服中做了一些阐述,以社交礼仪为主,论述在何等场合上应穿何等样式的服装,也仅限于对现代商务礼仪做出的引导。在我国由于历史的原因,很长一段时间内礼仪、礼服的发展几乎是停滞的。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礼服的研究逐渐增多,鲍璐在2008年发表了《浅析影响我国晚礼服设计因素》,她从市场前景,服装的设计要素,礼服的制作手法等方面来谈影响我国礼服设计发展问题。刘雪花也在2009年广西纺织科技上发表了对礼服设计分析。它主要是从服装的廓形设计,细节设计,和装饰设计等角度来谈礼服的,郭在《浅析女性礼服穿着文化》中谈到礼服、礼仪的发展是以西方礼仪及礼服的角度去谈。

在众家所言中,对礼服的现状研究多是以西式礼服样式为主,大家关心的问题也是以礼服设计的角度去研究礼服,而忽略了传统礼仪对礼服的重要作用。我国自古就是衣冠王国、礼仪之邦,事实上礼服根植于礼仪文化之上,礼服的穿法与用途要以不同的场合来进行。对于面料、款式、色彩要求不能求简单的统一。在传统礼仪中,礼服的穿着,实际上更是一种文化穿着体现。而传统礼仪和现代消费社会的礼服之间应该达成一种融合,形成一种新的默契。才利于我国的礼服发展,走有东方文化特色的礼服之路。在融于世界的同时,表现出我国礼服文化韵味。

四、传统礼仪与现代消费社会礼服消费出现的差异研究

现代的礼服,多以西洋样式为主,在我国消费社会中,如何将传统礼仪与现代社会礼服融合,既有本民族文化特色,又能与西式的礼服融会贯通走向世界,以下是从几个方面来思考研究的。

1.传统礼仪在现代社会的传承与礼制精神的体现的问题

中国的服装制度形成于夏商时期,完备于周朝,服装制度等级森严,各阶层服饰严禁混穿,是阶级地位的象征。在礼仪活动中,不同时节、场合的穿着更是有严格规定。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帝国清朝将千百年来的华夏衣冠丢去了,但是礼仪制度,依然很好的保持着,近现代社会的历史变革使汉装迷失了方向,但传统礼仪依然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依附在礼仪制度之上的礼服,没有了具体的传统样式,在西风东进中全盘吸收了西洋礼服之后,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礼仪习俗又与之不能完全相融。服装没有了外在的型,但是礼制精神依然存在。它所表现在色彩、面料、装饰纹样上,他们之间的差异、用法及和现代社会的融合等方面的研究正在进行中。

2.消费社会礼服市场的供需矛盾

随着社会的发展、消费水平和消费意识的提高,礼服正以极快的速度推广而被更多的人所接受。良好的市场前景和有待发掘的固定消费群与目前的晚礼服设计缺乏形成了一个很大的空缺。由于中国人比较保守、含蓄,若直接按西方的样式设计晚礼服,一定很难为人们所接受,所以要考虑到中国的社会环境和风俗习惯,融人中国的服装元素多元化成为消费者的共同追求, 晚礼服生产厂商应针对不同层次消费群体的需求,依年龄、身份、生活习惯、受教育程度等各种要素设计生产出适合各阶层穿着的晚礼服。

3.现代礼服版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款式设计是外在的表象,能引起人们注意力;版型设计是服装内在的结构处理,好的版型能够使穿着者从视觉到知觉均能感受到舒适、美观。对于消费者来说最终引起消费欲望的关键是服装版型式样是否能恰到好处的烘托自己完美的一面。可以说只有好的版型设计,才能制作出美观、时尚的礼服。

礼服版型设计作为礼服制作过程中的首道工序,以服装效果图或服装成品为依据,是用来指导服装裁剪和生产及确定最终的穿着效果。在礼服板型设计过程中,主要有两类板型设计构成,即平面版型设计与立体版型设计。目前,国内企业常用制版方法以平面制版方法为主。

现在的版型师一般没有受过专业训练,他们出身多数是经验丰富的一线技术工人,大都停留在单纯的技师阶段,缺少创作创新能力,在产品开发过程中表现的过于墨守陈规,对于新事物、新理论表现的不够热情,难以在版型制作上取得突破。

人们在选择服装时,已不仅停留在衣服是否整洁、长短是否合适上,更多考虑的是服装的款式、版型、装饰等。总体来讲,就是对服装风格的认同度如何。服饰看起来是否时尚、穿起来是否舒适、,是否适合自己的气质,是关注的重点。对版型风格的认同与否,影响着穿着者的消费心里。一件服装,能否吸引人们目光,在于款式设计;但是穿着是否舒适、与人体结合是否美观,则归属于版型设计范畴。

版型风格是消费者对品牌忠诚度一个重要保证,是商家和消费者不容忽视的,所以研究版型风格和风格延续对企业和消费者来讲,都具有更实际的价值,好的版型是值得推广和应用的。而风格的延续则是企业保持旺盛生命力的保障。

影响版型风格设计与发展的原因有很多种方面,如设计师、制版师的素质、使用的技术与手段、服装的号型、生产加工等。国内服装企业多数处于发展阶段,一些企业比较重视设计风格,而忽略版型设计。对服装品牌而言,没有确立板型风格的服装,其品牌就会失去了进一步发展的空间。

五、结束语

目前,代表东方文化特色的礼服―旗袍、唐装等在市场上的销售份额远低于西洋礼服的销量,随着当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中西服饰文化融合趋势也空前加强。开发传统文化,提升现代礼服设计水平,摆脱礼服全盘西化的设计现象,走一条时尚加民族的特色道路,在现代服饰设计中融入东方设计元素,让中国元素也跻身于国际时装界的发展。

对现代礼服版型设计进行深入研究、发掘;在版型创新过程中将服装结构设计、装饰、图案,色彩等进行实际应用,开发具有本土文化底蕴的礼服版型设计,势在必行。科技的进步能够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服装本身就是一门非常实用的应用学科,完善服装产学结合化进程,让服装教育与技术结合,创造价值,是我们教育界中服装人的责任,也是服装产业的期盼。

参考文献:

中西礼仪文化差异论文范文10

中西方餐桌文化因其论文联盟形成历史、民族背景、、思想观念、政治属性和经济结构等不同而不同,同时,又随着两种文化的交流和碰撞而不可避免地彼此影响,相互吸收,以满足更大的需求。本文将以中餐和西餐的餐桌礼仪为例,对其折射出的中西文化加以叙述。

一、中西方餐桌礼仪的相同点

想要掌握好餐桌礼仪,就必须要了解餐桌礼仪的基本准则。虽然中西方餐桌文化差别甚大,但是基本准则却大体相同。

首先诚信守礼。所谓守礼自律,就是诚实守信、守法循礼。每一位参与者都必须自觉遵守餐桌礼仪,不可违背。餐饮活动中,我们务必要待人以诚,表里如一,才能更好的被他人所理解和接受。《论语·颜渊》中的“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概括出了东西方餐桌文化最重要的守则。

其次要尊敬他人。在餐饮活动中,中西方的饮食礼仪都有敬人的原则。无论是落座、交谈还是接物,我们要维护他人的尊严,做到处处不可有失敬之处,更不可侮辱对方人格。谨记敬人本身就是敬自己。

第三要谦恭适度。餐桌虽是交流情感的好地方。但是如果不把握好尺度,做过了头或做不到位,都会让自己失了身份,所谓的“过犹不及”便是这个意思。所以,在运用餐桌礼仪时,我们要态度谦虚、不卑不亢,以自尊和尊人为准则,做到大大方方,谈吐适度。

第四要宽容豁达。餐桌之上,人与人之间由于生长环境、生活经历或修养不同而产生的差异不可能消除。这就需要我们宽以待人。对于不同于己或不同于众的人要耐心包容,这不仅能够消除人际间的紧张关系,还有助于我们扩大交往空间。

第五要人乡随俗。因为国情、地域、民族、文化、背景的不同,餐桌上完全可能存在着“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情况。这时,我们要本着入乡随俗的原则与大多数人保持一致,正像英语中的那句“when inrome,do as the romans do”,只有这样,才有助于人际关系的融洽。

二、中西方餐桌礼仪的不同点

《礼记·曲礼》中的“入境而问禁,人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说明了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风俗习

转贴于论文联盟

惯,而餐桌礼仪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了解中西方餐桌礼仪的不同,不但可以使你在各样的餐饮活动中游刃有余,也能更好的展现个人风采。

首先是入座方式不同。中餐讲的论文联盟是先长者、后女士的原则。坐下后姿势要端正,脚放在自己的座下,不可任意直伸。手肘不可靠在桌子边上。更不要将手放在邻桌椅背上。而西餐中最得体的入座方式是从左侧入座,且本着“女士优先”的原则。男士要帮助女士拉开和推进椅子。用餐时,背部要靠到椅背,腹部和桌子保持一个拳头的距离。

其次是餐具使用。中餐餐具一般有杯子、盘子、碗、碟子、筷子、勺子等几种。用餐时,不要伏碗吃饭。应该端碗。用匙饮汤,不举碗海喝。不用筷子在餐盘中乱翻。任何情况下不反扣餐具,无论是碗还是酒杯。不能用舌头舔舐餐具。上餐时,不可用筷子互相敲打,或拿筷子敲打餐具。西餐餐具包含刀、叉、匙、盘、杯等。使用刀叉的原则是左手拿叉,右手持刀或汤匙。刀叉的拿法是轻握尾端,食指按在柄上。汤匙的握法与握笔的方式相同。如果感觉不方便,可以换右手拿叉,尽量避免更换频繁。

第三是进餐礼仪不同。吃中餐时不要急于动筷,须等主人举杯示意开始,客人才可用餐。如果有长辈,应礼节性的让菜或斟酒。夹菜时,须用公共筷。西餐中,喝汤时应先用汤匙向后往前舀汤,以免弄到别人身上,另外,喝汤绝对不能出声音。吃面包时,要先将面包撕成小块,再由左手拿起来吃等等。

第四是酒水礼仪不同。殷勤劝酒历来被中国人视作表达情意的重要形式。敬酒态度要大方,应起立举杯并且目视对方。借敬酒之名行灌酒之意,甚至偷偷给别人的杯子倒酒都是有违礼仪的。喝酒的速度以不超过宴会主人的速度为好。饮酒也不宜过度,以控制本人酒量的三分之一为宜。按西餐传统,主菜若是肉类。则配以红酒,若是鱼类则配以白酒。无论哪种酒,都与中餐相反,切忌一饮而尽或是边喝边透过酒杯看别人。饮酒前要轻轻摇动酒杯让酒与空气接触以增加酒味的醇香,但不要猛烈摇晃杯子。若杯上留有口红印,应用面巾纸擦拭,不能用手指擦拭。

第五是停餐方法不同。如果是席间暂时离开。中餐是把筷子并拢、纵向搁在碟子或者碗上。如果将筷子横向搁在碟子或碗上则表述酒足饭饱不需进食了。西餐如果吃到一半想放下刀叉略作休息,应把刀叉以八字形排在盘中。刀叉不应突到外面,切勿边说话边挥舞刀叉。用餐结束后。将刀叉并拢排在盘中即可。

中西礼仪文化差异论文范文11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中西方也逐渐建立了自己独特的文化特色。而且这些文化还存在着很大的不同,甚至在一些方面是具有一定的矛盾和冲突性。正确的认识中西文化的不同和冲突,并且提出积极有效的解决措施,能够有效的解决我国企业在国际商务谈判中的主要问题,使得国际市场的范围更加广泛。

关键词:

商务谈判;文化差距;价值观

中国长期以来都被视为文明礼仪之国,并且具有救援的文化历史,是世界著名的文明古国代表,但是西方国家在发展历史上远远低于中国两百年。很多西方人都是世界各地移民而来的,很多的民族和种族相互融合,构成了现在的西方国家。整体上来看,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在形成的历史文化环境中各不相同,并且也具备了不同的特点。从时间的层面来看,中国文化的发展时间比西方文化的发展时间要长。而且,文化的实际精神价值也不同,中国的文化是崇尚道教文化和孔子学说,但是在西方文化中比较注重基督教思想,而且具有鲜明的英雄主义。因此,西方人是运用了较短的时间创造了丰富的西方文化。现在的社会发展十分迅猛,国际之间的沟通也比较频繁,因为中西文化礼仪的不同使得中西贸易交流遇到了一定的问题,因此探索中西方文化质检的礼节差别,提升中西贸易交易是现在的大势所趋。该项目主要研究中西方商务谈判中的礼节差异问题,并且从这些不同中进行形象的对比研究。最后,再给这些差别提供一些解决措施,希望能够给国际贸易的发展提供一些帮助,使得人们能够更加深入的认识和了解中西方文化的不同。

一、中西方文化不同在国际商务谈判中的主要表现

(一)价值观的不同中国主要主导以“仁”为核心,希望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能够形成一种和谐的集体主义氛围。集体主义注重的是团队目标和团队理念。国外学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性就是所谓的集体主义,认为集体主义就是集体主义文化的有关成员为了整体的利益可以牺牲个人的利益、需求和目标。正是因为这样,中国在进行沟通交流的时候注重社会的整体利益,其中的个人利益要以大局为重,换句话说,就是整个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才是个人利益的最佳体现。但是在西方国家个人主义占据核心地位。在西方文化中,比较注重个人价值、个人意志、个人尊严、个人自由、个人感情、个人权利和个人利益。在整个社会中,都比较注重个人主义,注重完成自我价值,并且以个人价值的体现来判断这个人的人生价值。“物质至上”是西方文化在个人价值中的主要表现形式。所以,西方人在交流的时候主要是强调自我,也就是以传播者为中心,交流语言简单明了,并且亿实际结果为主要依据。为了完成自己的任务和目标,不惜使用多种说服方式。

(二)思维模式的不同1.统一思维和对立思维的差别在国际商务谈判的时候,中国人谈判的主要方式就是:首先根据相关合同双方所要遵守的整体性原则和整体利益为基础进行讨论。他们比较注重双方的长效性合作。所以他们尽量减少在谈判的开始阶段就讨论相关的细节问题,而是把合同中的细节问题放到日后的谈判活动中去处理。这就谈判模式就是“先谈原则,再讲细节”,这也是中国在谈判方面最为明显的特点。但是西方人却不相同,他们比较注重细节,所以先从细节谈起,尽量不讨论原则。特别是美国人在谈判的时候采取的方式是局部把握,关注细节。美国人因为受到线性思维和分析思维方式的影响,比较看重事物质检的抽象逻辑性,比较注重具体内容。他们在思维方式上比较注重“直接”和“简单”。所以他们习惯直截了当,直奔主题。2.螺旋型思维和直线型思维的不同中国人的思维模式是螺旋式的,在叙述有关事物的时候,依据相关的中心思想来进行表述,其中反复发展的螺旋式是对有关问题的进一步展开,避免在开始阶段就直奔主题。在国际商务谈判的时候,中国人一般都使用的是比较委婉的表达方式,他们认为比较含蓄的表达模式比开门见山的表达方式更为有效。但是在西方国家他们则认为事物之间是相互孤立的,所有的事物都在直线向前发展,所以产生了相应的线性推理观念。3.伦理和法制意识的不同在协调人的举止和解决纠纷问题的时候,中西方也存在着很大的不同,中国人善于站在伦理道德的角度思考问题,并不是站在法律角度。但是很多的西方国家却不是这样。在中国“伦理之上”的观念已经深深的印入人们的脑海中。如果出现问题纠纷,最先想到的解决措施就是怎样获得周围强烈的舆论帮助,所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在中国人的严重具有十分独特的意义和价值。中国谈判人员在谈判的时候,对于活动,纠纷问题的处理,主要依赖于人际关系、利用组织、制造舆论等方式来进行处理和帮助。西方人在处理纠纷问题的时候通常会通过律师来解决。在国际商务谈判的时候,他们注重按照一定的规章制度办事,不能单纯依靠自己的良心。西方很多人和公司都会聘请专业的律师顾问、律师来进行帮助,出现纠纷问题就会让律师来处理。在国际商务谈判的时候,他们根据一定的制度来办事,谈判结束后有关合同管理和相关的交流工作,则依据商务活动的规则也就是共同合同来限制对象。如果出现分歧,就要按照正式的法律途径来处理。

(三)礼仪方面的不同1.服装礼仪。服装礼仪是国际商务谈判中最为基础的礼仪内容。端庄得体的服装,不但是个人形象美、素养高的体现,还是对他们的一种礼貌和尊重。商界比较注重服装的得体性,服装是商人成功的主要因素之一。在国际商务厅谈判的时候,尤其在正规场合要求穿着得体、高雅、庄重。2.见面礼仪。中国人在见面的时候,最为常见的礼仪方式就是握手。这也是国际上通用的礼节。但是有的国家在见面的时候不是握手,例如日本在见面的时候采取的是鞠躬的方式;泰国在见面时采用的是双手合十的方式;法国人在见面的时候采用的是亲吻的方式;阿根廷人在见面的时候不但亲吻还会拥抱,通常是男人亲吻女人,女人亲吻女人,但是男人不亲吻男人。在很多的非洲国家中,善于用身体打招呼———较长时间把手放在客人的肩膀上。3.交谈礼仪————语言和非语言表达的不同。因为长时间的文化和历史的影响,各个国家都拥有自己的语言文化。中国文化比较注重谦虚谨慎,善于说“谢谢“,”不用客气或不用谢“等语句。但是英国人的回答主要是“That'sallright”。这就表现了个性直率的不同文化背景。4.回赠礼品礼仪。回赠礼品不但是国际商务谈判中的沟通桥梁,还是一种文化地雷阵,因为它不但可以巩固其情感,还可以帮助加强和客户之间的交流。但是因为文化不同而容易出现错误。例如赠酒在法国十分普遍,特别是深受法国人喜爱的红葡萄酒和白葡萄酒,但是在阿拉伯国家却不允许送酒;而在中国,送礼以双数最为吉利,在日本却认为奇数比较吉利,在美国,收到礼品要现场拆开,并且要对礼品进行赞美(虽然你不喜欢),还要对送礼人员表示感谢,在日本除非送礼人员有要求,不然是不能当场拆开礼物的,这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等等。

二、处理谈判中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解决措施

(一)加强文化差异敏感性,建立跨文化观念在国际商务谈判的过程中,要注重培养文化差异的敏感性。构建跨文化观念,构建全球文化观念,去除文化本位论。要正确的认识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中谈判人员在需求、动机、信念和谈判模式以及决策方面的不同。认识并且掌握对方文化,随机应变,使得自己的谈判风格和方式能够适应不同的文化需求。

(二)在进行谈判的时候要进行相关的准备工作1.要规定好谈判的计划工作。要充分了解和把握对方(包括其他利益方)的国家和文化状况,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为了更加的熟悉对方,我们要解决下面的三个问题:(1)知道自己的目的是什么,能够用几句话或几个词就能表达其中的中心含义;(2)知道其中的阻碍因素是什么;(3)举出谈判双方可能做出的多种选择。考虑哪些方案是自己能够承受的哪些方案是能被对方所接受的等等。2.在准备的时候还要考虑相应的谈判方式。因为文化背景的不同,使得谈判人员在交流的时候遇到问题。因此为了保证谈判工作的顺利进行,我们就要接受和理解对方的文化习惯。在进行谈判的时候要避免使用一些对方忌讳的语言。站在谈判习惯的角度来看,中国人在谈判的时候对精准度的要求比较高,但是美国人比较注重语言的直截了当,喜欢直奔主题;日本人则比较含蓄等等。为了更好的处理这些问题,就要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3.公司代表还要对谈判做足充分的思想准备。在国际谈判的时候,花费的时间往往是国内谈判的2倍,甚至是6倍。谈判人员可以在这段时间内适应对方国家的语言和行为习惯,从而保证谈判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加强外语使用能力,解决语言沟通问题在进行国际商务谈判的时候,困难是必不可少的。关键是出现问题时,要及时的处理沟通问题,减少误解的产生,从而保证谈判的顺利进行。这就需要谈判人员熟练的掌握谈判方的语言,并且能够灵活自如的运用,有效的处理不同文化环境中语意理解之间的问题,减少沟通障碍的出现。

(四)在谈判的过程中要抛弃种族主义观念,尊重和宽容不同文化,保持中立在商务谈判的时候各个小组成员的文化背景都各不相同。有的原则和风俗在一种文化背景中是公正科学的,但是在另一种文化背景中也许就会产生不一样的意义。所以,谈判人员不能依据自己的主观判断认为一样的风俗习惯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意义也是一样的,谈判人员要学会尊重外来文化,虽然有时候对方的文化在我们的思维逻辑中是不能理解的,但是也要学会尊重。树立正确的谈判意识,谈判人员用属于自己的风格个策略去顺应不同商务文化的转变。比如,在同礼仪规格较高的英国人和法国人进行谈判时,谈判人员首先要对自己的言行举止和着装进行关注,从而体现出自己良好修养。因此,谈判双方要尊重和理解对方的文化习俗和禁忌,减少在谈判过程中出现的不利因素。在国际商务谈判的时候,谈判双方的文化差距各不相同,有的时候会产生巨大的反差。有的在一方看来是符合情理的、不能进行改动的原则和礼俗,在另一方可能就被认为是不能理解的。所以,不能单一的理解自己国家中认可的事物在其他国家也具有相同的效果。并且,还要学会尊重和接受异国文化,不能随意进行指责和批评。而且也不能随意让对方来评判自己的文化习惯和价值观。要保持中立,减少矛盾的出现,避免谈判失败的产生。在进行谈判的时候,各个民族的地位都是平等的。不论对手所在的文化环境是怎样的不能理解或是无法想像,谈判的时候都要学会尊重。树立正确的谈判意识,涉外谈判人员要灵活多变,使得自己的谈判风格和方式能够顺应不同的商业文化种类。例如和注重礼仪的法国、日本、英国人在进行谈判时,要注重其着装和举止,展示自己的教养和风度。但是在一些不太注重穿着的国家,穿便装也是可以进行预正式的商务谈判。因此,在和国外商务人员进行沟通的时候,要尽量掌握他们的风俗习惯,减少因为不知道某些习惯而造成对象不愉快甚至影响商务谈判的发展和最终的结果。

(五)在谈判的过程中加强法律观念,增加法律意识现在的所有商务活动都是要以法律为基础的。但是因为社会和文化环境的不同,中西方的法律观念还是存在很大的不同。西方国家属于法制国家,法律制度完善,法律观念影响深远。中国受到封建思想的束缚,官本位思想和关系意识比较强烈,法制观念比较薄弱,使得中国谈判人员在谈判的时候过分注重人际关系和非正式的处理模式。所以,中国要建立完善的法制观念,加强国民的法律意识,提升司法人员的综合素养,使得学法、懂法、用法的观念深入人心。结语中西方文化差异可能会对商务谈判造成一定的影响,但是假如谈判谈判双方能够科学合理的使用一些交际策略,就能够有效的减少误解的产生。并且谈判双方只有充分的了解和掌握对方文化背景的情况下才可以建立相应的交际策略,从而为顺利谈判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马莉.浅议中西文化差异对跨文化商务谈判影响的原因[J].中国商贸,2010,20.

[2]周文凯.从中西文化视角看商务谈判[J].经济研究导刊,2010,03.

[3]杨莹.跨文化视角下的中西文化差异在商务礼仪中的体现[D].中南大学,2009.

中西礼仪文化差异论文范文12

在精神文明如此发达的今天,对外交流也愈来愈密切。不管是在商业洽谈,或是朋友的聚会中,我们都意识到,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对我们至关重要。其中,中西方的餐桌礼仪则是一个门槛,它是我们交流与合作的前提和试金石。

第一,从邀请的提前与赴宴的守时中看差异。

一般,不管是中方还是西方,邀请别人吃饭或者赴宴都要提前预定。

中方若是大型的婚宴请客要提前几天以上,这是表达一种对客人的尊重。

而西方宴请也要提前通知,像答应对方的邀请后,如果临时有事要迟到甚至取消约会,必须事先通知对方。另外,如果宴会时间是7点,你最好是6点55就要到。赴会时稍迟是可以接受的,但若超过15分钟便会给对方不重视约会的坏印象。所以,我们一定要遵守时间,这是我们成功的第一步。

第二,从中西方座次安排上看礼仪的差异。

古代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讲礼仪,循礼法,崇礼教,重礼信关于中国人的宴席座次礼仪,守礼仪,是中国人数千年的传统。不学礼,无以立,礼的核心是人的社会行为规范,是中国民众已经习惯和风俗化了的社会准则、道德尺度与各种礼节。

我国传统作法是在排列并排的座次时,我国的传统作法是以左为上,即认为居左之位高于居右之位。并且先请客人入座上席,在请长者入座客人旁依次入座,入座时要从椅子左边进入。入座后不要动筷子,更不要弄出什么响声来,也不要起身走动,如果有什么事要向主人打招呼。

而国际通行作法并排排列座次时,国际上的通行作法是以右为上,即认为居右之位高于居左之位。他们会注意:以主人和女主人为中心,左手的位置为上,靠近主人女主人的位置为上;夫妇不应相邻,男女依次相邻,主人和主方陪客应与客人依次相邻;译员可以坐在主宾的右侧。有些大型场合,也可以在主人和主宾背后,另外安排用餐;

尽管在排列座次时,国内外的基本座位法有所不同。在涉外场合排列座次时,一般均应遵守国际惯例。

第三,从餐具的摆放中看差异。

我们知道在中国的餐具中一般只有杯子,筷子,和碗、盘子等。它的摆放就相对比较简单。餐具的摆放是这样的:大盘是离身体最近的,正对领带;餐布一角压在大盘之下,一角垂落桌沿;小盘叠在大盘之上;大盘左侧放手巾;左前侧放小碗,小瓷汤勺放在碗内;右前侧放置酒杯;右侧放筷子。

西餐中的餐具,它的用餐顺序是有外向内的,所以,他的摆放也是有外向内的。它是根据一道道不同菜的上菜顺序精心排列起来的。座位最前面放食盘(或汤盘),左手放叉,右手放刀。汤匙也放在食盘右边。食盘上方,放着吃甜食用的匙和叉、咖啡匙,再往前略靠右放酒杯。右起依次是:葡萄酒杯、香槟酒杯、啤酒杯(水杯)。而餐巾叠放啤酒杯(水杯)里或放在食盘里。面包盘放在左手,上面的黄油刀横摆在盘里,刀刃一面要向着自已。正餐的刀叉数目要和菜的道数相等,按上菜顺序由外到里排列,刀口向内,用餐时按顺序由外向中间排着用,依次是吃开胃菜用的、吃鱼用的、吃肉用的 比较正式的餐会中,餐巾是布做的。另外,要注意高档的餐厅餐巾往往叠得很漂亮,有的还系上小缎带。注意,别拿餐巾擦鼻子或擦脸。

这样看来,西餐中的餐具摆放是很有讲究的,所以我们用餐的时候绝对不能失礼。要严格按照餐具的摆放进行用餐。

第四,从进餐时的礼节看差异。

一般中国人吃饭也很有讲究。

首先在进餐时,要先请客人,若站着动筷子,夹菜时每次少一些,离自己远的菜就少吃一些,吃饭时不要出声音,喝汤时也不要出声响,喝汤用汤匙一小口,一小口地喝。

其次,不宜把碗端到嘴边喝,汤太热时凉了以后再喝,不要一边吹,一边喝,有的人吃饭喜欢用咀嚼食物,特别是使劲咀嚼脆食物,发出很清晰的声音来。这种做法是不合礼仪要求的,特别是和众人一起进餐时,就要尽量防止出现这种现象。另外,如果你口里在嚼着东西,切记,不要说话,以免喷出饭粒,造成尴尬。

相反,西方人,一般是每个人一个盘子,就不存在夹菜的问题,但是他们一般不喜欢,吃东西的时候说话,所以吃东西时尽量的不说话的,只有在吃甜点的时候,可以聊一些,轻松地话题。

只是,一般西餐的餐具很复杂,如果弄错了餐具也是件很丢人的事情。一般的餐具使用是这样的:菜盘两边如摆放了几副刀叉,应先用最外边的。第一道菜吃完,侍者会将菜盘 与刀叉一同撤去,再用第二套刀叉。如果有几把不同大小的刀叉匙,则用途不同。

谨记整齐、清洁和保持安静三项原则便可无往而不利。

这里,总结一点小经验,如果你不是很懂的西餐的礼仪,最实际的办法就是别人做一步,你跟着学,看着别人怎么做,这样至少不会出差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