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乡镇干部交流材料

乡镇干部交流材料

时间:2022-08-16 15:59:51

乡镇干部交流材料

乡镇干部交流材料范文1

一、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取得成效

*县委始终把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放在乡镇工作的重要位置,不断加强乡镇干部政治思想建设、素质能力建设、服务意识建设,干部队伍不断壮大,队伍结构不断优化,干部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高,监督管理逐步科学化,干部队伍整体的政治思想素质、领导作风、工作作风、生活作风等方面都有了明显的改进和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也有了明显增强。特别是近年来,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水平更是上了一个新台阶,乡镇干部能够不断解放思想,谋求发展的意识越来越强;能够发扬艰苦朴素,任劳任怨,求实奋进的精神;能够团结协作、清正廉洁;能够切合实际确立工作思路,准确定位;能够适当的结合实际,开展亲民为民活动,党群、干群关系得到进一步融洽;村级干部能够逐步转变工作职能,进一步拓宽民主渠道,把为群众解决矛盾纠纷,为群众提供方便作为服务宗旨,面对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新矛盾和新问题,积极探索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工作方式和方法。

截止20*年,*县辖5乡1镇1场;乡、镇、场下辖61个行政村,6个居民委员会,7个分场。全县干部队伍总数为3391人,其中县处领导干部42人,占干部队伍总数的1.2%;乡科级领导干部450人,占干部队伍总数的13.3%。全县现有61个行政村,共有村级干部347人,其中年龄在35岁以下36人,35岁至50岁之间的有237人,50岁以上的有74人;大专以上的有24人,高中、中专的有187人,初中及以下的有136人。

二、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方面的主要做法

(一)加强领导,深化认识,打牢新时期基层干部队伍管理工作的思想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县委提倡加强干部的自身素能建设,不断提高干部自身认识,树立基层干部“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批评,自我管理”的观念。近几年来县委通过在各乡推行“三集中五日”制度,即每周二为机关、站所、农村干部集中活动日,以乡镇管区(工作片)为单位组织学习,安排交流工作;每周五为各村集中办公学习日,现场解决群众问题;每月15日为党员干部联系和服务群众日,走访群众,了解群众生产生活困难,解决群众矛盾和所需所盼,提高党员干部素质;每周三为理论自学日,周四为活动实践日,切实提高基层党员干部的学习理论知识,服务实践群众的意识。

(二)严格管理,完善机制,建立基层干部教育管理长效机制

严格执行目标管理,注重在科学分析民情、乡情、村情的基础上,帮助基层干部理清思路,制定明确、具体、切实可行的任期责任目标和年度工作计划,对基层干部实行“三定一考核”的办法,即人员定岗、任务定量、工作定责,年终严格考核结帐,从而使基层干部人人肩上有担子,工作真正有压力;实行乡镇领导“包一个村及村中的十户农牧民,联系一个站所,帮扶一户特困户,联系一名致富能手”的“包村入户”制度;在党员和机关干部中实行“一岗双责”,每个党员和干部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还要联系1至3户农牧民,帮助他们解决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使他们成为政府和农牧民联系的纽带;设立了“为民服务大厅”,乡镇选派优秀的站所干部八小时集中为农牧民提供“一站式”全程服务,以前需要两天能够办完的事现在只需要一、两个小时,方便了农牧民;推行“乡村联合办公日制”,每周五由乡包村领导、地县乡下派驻村干部、村两委实行联合办公,重点解决农牧民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增强沟通交流意识,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全面实施“为民服务联动工程”、“结对帮扶工程”、“乡镇党员干部先锋示范岗工程”三项工程,通过有效的管理,树立党员干部在群众中的形象;采取“双向进入”的管理机制,选派乡镇机关、站所干部到村中任职锻炼,挑选优秀年轻的村干部到技术服务型站所挂职学习,实现乡镇干部和农村干部人才的双向培养,达到“双赢”的目的。

不断健全完善基层干部队伍考核机制,努力增强基层干部队伍的活力,全面推行建立“干部季度绩效考核制度”。*年,*乡、解特*乡推行机关干部年度工作量化考核,20*年,*镇实行了“领导干部绩效评价制度”,采取“阶段承诺,季度考核,绩效联审,综合分析”的程序步骤,形成科学合理的评价报告。进一步细化工作任务、量化目标责任,完善了考核评价体系,形成“月评、季考、中审、终定”全面、科学的考核程序。

(三)统筹全局,创新方法,分类建立机关、站所、农村干部的管理机制

进一步加强乡镇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发挥领导干部在基层中的模范带头作用。同时,各乡镇根据基层干部工作岗位的不同,工作性质的不同,乡镇党委从统筹全局的角度考虑,分类建立机关、站所、农村干部的管理机制,各乡相继出台了站所长考核管理办法、村干部评价制度等,进一步加强乡镇各级干部队伍建设。1998年后,部分乡镇采取以村为单位,将包村领导、驻村干部、下派干部和村班子成员进行统一的“捆绑式管理”,年终采取“捆绑式考核”的办法,增强每名干部配合沟通和相互协调的责任意识;对整体工作采取“捆绑式考核管理”的基础上,再分类别建立不同层次干部的具体管理考核办法,对机关干部管理实行“绩效量化考核”,逐步推行“党员干部承诺制”,依据所包村的整体发展情况和完成的目标任务,量化分值,列入乡镇机关干部目标责任书中;对站所干部实行“双述双评双重管理”的办法,规定站所领导干部在完成单位业务工作的基础上,要配合乡镇党委政府,完成安排的包村或是临时性等工作,实行业务主管单位和乡镇党委政府的“双重管理”,每年要分别向所在业务主管单位和乡镇党委政府述职,进行“双述”,最终的考核评定由主管业务单位和乡镇党委政府分别给出考核分数,再进行综合分析,确定考核等次,实现“双评”。

为进一步优化村级干部队伍,近年对村干部实行了星级化管理,建立动态的、优胜劣汰的用人机制,从源头上激发村干部的工作干劲。村级后备干部队伍管理,实行定向培养,跟踪考察,及时补充,滚动管理的办法。20*年,县委在乌市党校举办村级后备干部脱产培训班,实行全脱产、全免费的培训教育,两批共73名学员已于20*年7月毕业返乡,全部并充实到基层进行实习锻炼,有12人还担任了村委会委员,保证了村级干部队伍“绿水长流”。

(四)加强教育培训,拓宽干部视野,造就高素质的基层干部队伍

强化培训教育,提高队伍素质。把培训作为提高基层干部素质的根本性和基础性措施,建立健全基层干部教育培训的长效机制。制定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建立和完善培训工作责任制。对基层干部分层次、分期分批的进行培训,坚持经常性业务培训和学历教育两手抓。逐步改进教育培训效果,一是创新干部教育培训的内容。根据各乡、村的发展实际,开办尽可能多的实用技术培训,如围绕我县的水产业发展,与上海水产大学合作建立博士后工作站,每年定期邀请该校的专家教授为干部讲授发展水产养殖等方面的知识,免费派出乡镇干部到外地学习经验;二是改进干部教育方式,加强对学习培训的督促和考评。充分利用远程教育、电化教育等方法,多方面、多渠道的加强对乡镇干部的教育,建立理论、业务知识培训制度。仅20*年至今,全县共举办县内及区内外,疆内外的各类培训班90余期次,组织乡镇机关干部、站所干部、村干部参加培训教育3980余人(次),投入6万元帮助229名村干部完成了中专学历教育。目前,全县乡镇机关、站所干部中达到大专以上学历的比例达到72%,村干部高中及中专学历的达55%,大专及大专以上学历的达7%。

(五)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切实关心基层干部工作生活,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坚持以人为本,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使基层干部在政治上有想头,经济上有奔头,生活上有盼头,工作上有劲头。以“三项关怀”为抓手,逐步稳定基层干部队伍。一是体现政治关怀。健全干部工作考核奖惩制度,在干部提拔或是交流考察中,将乡镇领导干部在基层工作时间加入到综合量化考核分数中,一年加一分。在不违反原则的情况下,提高乡镇干部年底评定优秀的比例,并优先考虑乡镇专业技术干部职称评定问题,政策上给予一定的倾斜。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关于加强村党支部书记培养的指示精神,大力培养使用村党支部书记,建立良好的用人导向;二是体现生活关怀。逐步改善基层办公条件,配齐配全各类办公设施,在距离较远的乡镇设专门的干部宿舍,建立干部食堂,县委每月给予基层干部一定交通补助和伙食补助,乡镇对下派到村的干部给予一定的补助,并为基层干部购买配齐图书杂志、象棋、乒乓球设备等设施,定期在乡镇举办电脑业余学习班,专业技能学习班等,进一步丰富文化娱乐生活;三是体现家庭关怀。对基层干部家属给予工作和生活上的关心,对乡镇干部家属发生的临时性事件给予帮助。并积极鼓励乡镇领导在工作地安家,对在基层安家的乡镇干部给予经济补助,对家属在县城工作的协调家属借调乡镇工作,并为子女就学提供各类方便,使基层干部真正能够安心“住读”。

三、建立基层干部队伍建设长效机制的认识

基层干部队伍要有新形象,教育要有新举措,管理要有新机制,需要不断探索适合并且有效的解决基层干部队伍思想、工作、生活等方面的问题,形成管理的长效约束机制。

一是探索以基层干部“能上能下”为突破点,建立“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长效机制。为提高基层干部工作积极性,采取必要的激励措施。一是实行谈话诫勉制度。谈话方式采取对乡党委政府正职由组织部长定期进行谈话、党委政府副科级领导由党委书记或乡长谈话、乡镇一般干部以及村主要干部由党委副书记或组织委员谈话的方式,形成一级对一级负责、一级管理一级的上下互动约束机制。在实行季度绩效考核中,采取“记分制”,对季度评分平均低于70分以及年底考核评分总分低于65分的干部,由有关上级领导与其谈话,明确指出存在的问题,进行批评教育,并提出要求,并责令干部本人制定整改措施,限定整改时间,对经诫勉教育仍不改者,由乡镇党委下发黄牌警告通知书,采取必要措施,进行降职或待岗处理;二是实行交流轮岗制。每年可拿出乡镇或是站所中的一些重要岗位,实行竞争上岗,选拔一批优秀的干部到基层重要岗位,增加基层活力。对掌握人、财、物等重点部门、重点岗位的领导和一般干部,进行适当的轮岗交流,可以在部门之间、乡镇之间横向交流,也可以在部门与乡镇之间纵向交流,在对村中一把手的选拔,也可适当放宽条件,在充分对乡村基本情况调研了解的基础上,采取异地交流或是异地任职村干部的办法,提高基层干部活力;三是实行末位淘汰制。对在年底考核中连续2年考核不称职和连续两年民意测评中群众满意率低于60%的乡镇干部,领导干部应退出领导岗位或改为虚职,一般干部要向上级主管单位和组织部门汇报,采取清退或是待岗等措施。同时,要加大舆论宣传力度,广泛深入地宣传党的干部路线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政策,教育广大干部正确对待升降去留,在全县真正形成一种尊才让贤、荣辱不惊的良好氛围,为实现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能官能民”营造一个宽松的社会环境。

二是探索以提高基层干部队伍能力建设为着眼点,建立教育培训长效机制。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工作,需要对基层干部进行经常性的教育,采取与时俱进、结合不同时期发展需要、适合乡镇干部的教育方法,形成基层干部自觉学习、主动学习、深入学习、长期学习的有效机制。一是坚持经常性培训和学历教育两手抓。充分利用乡镇这一培训教育中心,每年定期举办不同内容的基层干部培训班,县委党校要对乡镇党校教师不定期的进行指导和培训,逐步提高乡镇一级教师队伍素质,同时,县委要有长期规划,选派县直政治理论强和专业技术好的干部、教师,下到基层进行授课。乡镇要采取积极措施,适当提供优惠政策和物质奖励等办法,鼓励乡镇干部以及村干部进行学历教育,构建培训教育大格局。其次是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相结合。在定期举办乡镇理论学习培训班的,加强乡镇干部政治理论素质的同时,要注重加强实践教育。在调研中,发现这两年基层干部都陆续前往邻近乡镇或是兄弟县市观摩学习,回来后思想上也确实充实了不少,有了不少想法。下一步,不论是县委、政府还是乡镇党委政府都要积极创造条件,每年都要举办外出观摩学习活动,有条件地乡镇要带领乡镇专业技术骨干和村干部前往内地经济发达区的新农村去学习。对地委以及县委设立的各类培训观摩基地,要进一步精心打造,充分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来。

乡镇干部交流材料范文2

处于承上启下、联系左右、协调各方的枢纽位置。作为乡镇党委、政府的顾问部和智囊团,乡镇办公室在乡镇与县、村两级之间。乡镇办公室的顾问能力、协调能力和服务水平,对党的方针政策和决策布置最终贯彻落实、乡镇党委政府科学决策和地方经济社会快速协调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充分发挥乡镇办公室的作用和优势,近年来,委办坚持把提升乡镇办公室工作整体水平作为优质服务竞赛活动的重点,着力从3个方面对乡镇办公室工作进行逐步规范,取得了明显效果。

一、规范队伍建设,提升业务水平。最近几年,由于乡镇政府机构改革、领导干部职数减少等诸多原因,我县乡镇办公室队伍很不稳定,大多数乡镇没有明确由熟悉办公室业务的班子成员分管办公室工作,办公室工作人员流动较大,更换频繁,加上新进办公室人员不多、业务不精,导致整个乡镇办公室队伍面临青黄不接,业务素质偏低,服务水平不高。为此,我们一是明确乡镇办公室必须由熟悉办公室业务的班子成员分管。分管领导的业务水平,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整个办公室的工作水平。年年初,我们从加强乡镇办公室领导力量、提高乡镇办公室业务层次的高度出发,几次向县委主要领导建言,希望全县统一规定乡镇办公室必须由熟悉办公室业务的班子成员分管。这一提议很快得到县委领导的充分认同和高度重视,通过近3年的努力逐步调整乡镇班子成员分工,目前,全县18个乡镇(区)的办公室工作已全部由熟悉办公室业务的班子成员分管,为全面提升乡镇办公室工作水平奠定了扎实的领导基础。二是对乡镇办公室工作人员实行统一备案和管理。要求各乡镇必须明确2—3名专门的办公室工作人员,并尽可能做到人员相对固定,人员的基本情况要向县委办上报备案,人员调整后也必须及时上报县委办登记备案。截至目前,县委办已建立了全县18个乡镇(区)共42人的乡镇办公室工作人员信息库,办公室人员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也日趋合理。为切实加强对乡镇办公室工作人员的规范管理,县委办每年都牵头组织召开1次以上的乡镇办公室干部业务交流会,以增进相互了解,促进业务沟通。三是对乡镇办公室干部实行全面培训跟班提高业务能力。近3年,我们先后举办乡镇办公室分管负责人和工作人员参加的业务知识培训班3期,全县18个乡镇(区)分管办公室负责人和工作人员均接受了1次以上的业务知识培训。同时,坚持每季度轮流安排2—3名乡镇办公室干部到县委办跟班学习,全面了解、熟悉、掌握综调信息、办文办会、督促检查、值班接访等办公室各项业务知识,为更好地做好乡镇办公室工作打下了扎实的业务基础。

二、规范岗位职责,提升管理水平。乡镇政府机构改革后,机关干部队伍得以精减,我县大多数乡镇办公室人少事多,其他线上的工作大部分还需要办公室协助落实,很大程度上挤占了办公室人员的工作时间和精力,致使办公室人员不能轻装上阵,影响了办公室参谋、协调、服务职能的正常发挥。为此,我们一是进一步规范了乡镇办公室的工作职能。从年起,我们对乡镇办公室的基本职能予以进一步明确,规定乡镇办公室原则上只承担办文办会、信息调研、来客接待、日常值班、档案管理等5项基本职能,并把5项基本职能的具体要求、操作流程细化后印送给乡镇办公室,以方便乡镇办公室对照操作,促进了办公室工作的规范管理。为不断规范乡镇办公室各项业务工作,近3年,我们每年免费为乡镇办公室赠送统一标准的发文登记本、收文登记本、发文笺、文件处理笺、会议记录本、值班日志等办公用品,要求乡镇办公室按照规定规范使用,有效解决了以往乡镇办公室办公用品样式不统一、填写不规范、管理不一致的问题,受到乡镇办公室的普遍欢迎。二是进一步强化了乡镇办公室分管负责人的责任。每年年初,我们主动和乡镇党政主要负责人、办公室分管负责人衔接、沟通,征求他们对乡镇办公室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在归纳总结他们的意见建议基础上制定出台当年乡镇办公室工作考核细则,其中“分管负责人重视办公室工作情况”被作为一项硬性指标列入考核内容。今年年初,我们经过近半个月的分组调研,出台了《年度乡镇(区)和县直单位办公室业务工作考评细则》,其中“乡镇办公室分管负责人重视办公室工作情况”占整个考核分值的5%。三是进一步细化了乡镇办公室工作人员的职责范围。我们与乡镇党委、政府一道,按照科学分工、责权明晰、相互支持的原则,对乡镇办公室岗位按文秘写作、值班接待、档案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分类,并将岗位明确到人,有力地避免了岗位不定、人员不明、责任不清的问题,使乡镇对办公室人员管理更科学,职责更明确。

三、规范工作环境,提升保障水平。良好的软、硬件环境,是乡镇办公室干部做好办公室工作的重要前提和保证。为不断改善和规范乡镇办公室工作环境,我们一是加大了乡镇办公室基础建设力度。要求各乡镇(区)党委政府必须按照有关规定分别为其办公室配套建设“三室”(专门的办公室、专门的接待室、专门的档案室),目前全县18个乡镇(区)已全部改造或新建“三室”并投入使用。为加快办公自动化建设进程,我们要求乡镇办公室必须配备1台以上的办公用电脑,开通电子公文网上传输系统,配备打印设施和必要的办公设备。在此基础上,我们还进一步规范了乡镇办公室上报材料的渠道,要求乡镇的上报材料,除材料外,一律要通过电子公文网上传输系统上报,一般情况下县委办不接收纸质材料。现在,县委办和乡镇办公室之间、乡镇与乡镇办公室之间的工作交流90%以上通过网络途径进行,纸制文件数量明显减少,在实现自动化办公的同时也大大节约了办公成本。二是加大了乡镇办公室工作经费保障力度。督促乡镇全力保证乡镇办公室日常运转,在年初安排预算时打足办公室的工作经费。近3年,全县各乡镇(区)办公室工作经费每年均较上年有一定程度增加。据调查摸底,今年来,全县18个乡镇(区)办公室的电话费、印刷费、办公用品购置费、办公设备维修费等费用支出平均达到了1.25万元。乡镇党委政府对办公室工作的资金倾斜,进一步激发了办公室干部的工作热情,主动想事、干事、成事的氛围进一步浓厚。三是加大了乡镇办公室纪律约束和制度建设力度。不依规矩,不成方圆,严明的纪律约束是做好办公室工作的重要保证。为不断强化乡镇办公室干部的纪律意识,年,我们借助县委出台《关于加强干部作风建设的十条禁令》的东风,明确要求乡镇办公室干部必须走在模范遵守“十条禁令”的前列,以严格的纪律约束推进办公室工作的正常开展。同时,要求全县各乡镇办公室必须坚持按规矩办事,按程序办事,以良好的制度保证促办公室规范运转。目前,全县各乡镇办公室均制定了包括上班制度、值班制度、来信来访接待制度、学习制度、保密制度、信息报送制度等在内的办公室内部规章制度,严格做到了以制度管人、管事。

乡镇干部交流材料范文3

关键词 乡镇干部 调查研究 对策思考

调查研究是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有效地改造世界的钥匙和向导。我们党历来就高度重视调查研究,并作为优良传统传承至今。同志曾指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同志号召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把认真调查研究作为每位党员干部必备的基本条件之一。也指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

乡镇干部是党的干部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村各项工作的直接组织者、领导者和推动者,也是党和政府联系广大农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因此,乡镇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更应该高度重视调研工作,才能确保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才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一、乡镇干部调查研究存在的问题

客观地讲,一些乡镇干部调研做得不够好。归纳起来,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表面性

有的乡镇干部下村组满足于“坐着汽车转一下,隔着玻璃看一下”,习惯于“找村干部问一下,电话遥控指挥一下”。不能深入到群众中去搞调研,仅凭村组干部的汇报掌握一些支离破碎的材料,对实际存在的问题了解不深不透,必然给工作带来被动和盲目。

(二)盲目性

有的乡镇干部为了完成上级规定的调查任务,或为了留下“经常深入群众调研”的印象,下村组之前既没有确定调查主题,又没有制定调查计划,更没有列出调查提纲,不清楚通过调研要解决哪些问题,就盲目地下村组“到处转转,随便看看”,结果导致调研的质量不高。

(三)片面性

有的乡镇干部下村组搞调查,不能做到全面深入,满足于局部地方转圈圈,认为自己就有了发言权,就可以吆五喝六;有的只乐意锦上添花,只乐意去交通方便的地方,不愿深入到地势偏远、条件艰苦的地方进行实地调查。这样的调研,得来的材料不可能全面,得出的结论不可能正确,更不能指导面上的工作。

(四)主观性

有的乡镇干部事先定调,带着主观主义的框框下村组,不是从客观实际出发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而是居高临下,主观臆断,下框框,做结论,搞调研是为自己的主观臆断找依据,一到就开始发表议论,不懂装懂,势必影响工作的推进。

二、乡镇干部调查研究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根本的一点,与乡镇干部在主观思想上对调研存在认识上的误区有直接联系。

误区之一:没有作用。一些同志习惯于按经验办事,认为自己身在乡镇就是基层,整天在群众堆里转来转去,还用搞什么调研。调研搞与不搞一个样,只要能把事情捡顺搁平就作数,甚至认为上级布置的一些专题调研工作本身就是在“作秀”,是凭空增加工作负担。

误区之二:没有能力。有些干部一提到调研、写调查报告,心里就发怵,不知从何入手。更有人认为,搞调研写调研报告是专家学者、高级领导们的事,非学富五车、才高八斗不可,基层干部是不能胜任的,连一些学历层次较高的同志也将此视为畏途,不愿、不敢、不会去搞此项工作。

误区之三:没有选题。一些同志也想挤出点时间深入基层搞调研,但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众多有待解决的问题,不知该从何处着手,该选择什么样的课题,不能抓住调研的重点和难点。担心辛辛苦苦跑了很长时间,熬更守夜写出来的调研文章没有多少参考价值,得不到上级、同事和社会的肯定和采纳,因而,也就对调研失去了信心和兴趣。

误区之四:没有时间。这是绝大多数乡镇干部不深入实际调研的共同理由。他们认为,乡镇是最基层的政府,人员少事情多,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被具体事务耗掉了,哪有时间来搞调查写分析文章。

三、提升乡镇干部调查研究能力的对策思考

乡镇干部不重视调研工作,不仅为人民群众所反感,也妨碍了自身工作能力的提高,更危害了党和人民的事业。因此,乡镇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应身体力行,提升调研能力搞好调研工作。

(一)高度重视调研工作

首先,调研是科学决策的前提和基础。调研工作做得越深入,越细致,制定的贯彻意见就越能贴近实际,为人民群众所欢迎和信服。其次,调研是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途径。通过深入调研,能体察民情了解民意,集中民智珍惜民力,为民谋利,就能使自己的工作得到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再次,调研是转变工作作风的重要一环。当前,党风中的最突出问题之一就是,的毛病就是不深入实际了解下情,或者是对下情熟视无睹、麻木不仁。如果下村不到户,到户只看富裕户,满足于听汇报,看表面,就走不出村组干部的“包围圈”,工作就会摸“黑巷子”。

(二)提高能力搞调研

乡镇干部不进行调研,只能就事论事,不能从现象中看到本质。整天泡在实际工作中,掌握的感性材料虽然多,若不进行由表及里的分析,只能是堆积了一堆素材,一串故事,看不到产生问题的根本原因,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因此,乡镇干部必须要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调研本领。因为在调研的过程中,必然会与不同领域、不同层次、不同职业的人员打交道,若没有广博的知识积累,就不能很好地与调查对象进行广泛深入的思想交流,就不能从他们身上了解情况,发现问题,更不能搜集到有用的素材;没有较多的知识和理论储备,就不知怎样整理和分析材料,得出全面而正确的判断和结论。第四,要善于向上级领导、专家学者以及人民群众学习,掌握和借鉴必要的统计分析方法,善于和同行、同事合作共事,共同去{查现实,研究问题,寻找对策。

(三)围绕科学发展搞调研

促进本乡镇经济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是我们基层组织的重要职责。乡镇干部应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从以下六个方面着手选题,搞好调研工作:一是围绕党委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如基层组织建设、执政能力建设、生态涵养发展等开展深入调研。二是围绕方向性的问题,如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中的新事物、新典型、新经验开展调研。三是围绕普遍性的问题,如农村生产、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调研。四是围绕紧迫性问题,如急需解决的重大民生问题开展调研。五是围绕最为群众关注的问题,如党风廉政建设的问题开展调研。六是围绕带倾向性的矛盾和问题开展调研。

(四)善于挤时间搞调研

乡镇是最基层的一级政府,上级几十个部门的工作都要由它来落实,工作特别繁忙,且受机构编制等因素的制约,人员又很少,绝大多数时间陷于各种具体性事务,不容易抽出相对集中的时间来搞调研。但只要安排合理,搞调研的时间犹如海绵里的水是能“挤”出来的。

只要思想上认识到位,方法上切合实际,能力上不断提高,就一定能在乡镇干部中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就能彻底医治不重视调查研究的“干部病”,从而更好更快地推动乡镇的科学发展,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群众。

(作者单位为重庆市梁平区委党校)

[作者简介:潘用梅(1985―),女,重庆梁平人,本科,梁平区委党校讲师,教务教研室副主任,研究方向:公共管理。]

参考文献

乡镇干部交流材料范文4

县林改领导小组研究决定,今天在这里召开全县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工作第一次调度会。主要是通报全县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动员大会以来的工作进展情况,互相交流学习林改经验,分析和解决存在的问题,全面部署下一阶段工作。下面,我讲两点意见。

一、全县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动员大会的贯彻落实情况

全县林改动员大会后,各级认真贯彻,狠抓落实,开局良好,进展顺利,取得初步的阶段性的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各级重视。各乡镇、林场及时召开了会议,进行专题学习贯彻,研究部署。一是加强了组织领导。各乡镇成立了以党委书记或乡镇长为组长的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及办事机构,组成了驻村林改工作组;二是加大了宣传力度。各乡镇、林场利用标语、公开栏、专栏等各种形成进行了广泛宣传,全县累计向农户印发公开信16.7万份,印发《林改政策问答》1500册,开展各类林改政策咨询活动36次,出动林改宣传车20余次,书写标语1500余条;三是各乡镇能够把林改工作当做当前农业农村工作的头等大事来抓。葛坳乡规定每次党政联席会先听驻村领导汇报林改工作,安排林改工作,再研究其它工作;四是领导亲自挂帅。乡镇领导亲自做好、做实、做细林改具体工作。如罗坳镇林改领导小组办公室综合组、纠纷调处组、案件查处组,分别由镇党委3位副书记兼任,禾丰镇、靖石乡领导带队到全省林改试点县之一的崇义县考察学习,段屋乡领导亲自参加林改咨询活动,小溪乡领导参加各村村民座谈会,梓山镇领导坚持每天到林改办了解、安排林改工作,贡江镇领导建立林改示范村;四是督导组成员领导经常到乡镇督查指导。县商业局、国土局、审计局、林业局、总工会等单位驻乡镇林改工作的负责同志吃住在乡镇、深入基层,沉下乡村,亲自参与研究、检查指导林改工作;五是积极筹措林改经费,大多数乡镇在资金紧张的情况,想方设法筹足资金。祁禄山、小溪、禾丰、铁山垅、靖石、山、沙心、宽田、葛坳、银坑、桥头、车溪、段屋、贡江等乡(镇)足额上交了林改内业资料经费,并将有关表格资料全部领回,确保了林改按计划进行。六是安排了林改工作力量。23个乡镇都派出了驻村林改工作组。大部分乡镇有专门的林改办公室,罗坳、梓山、葛坳等乡镇林改办,有办公设施,有办公人员,制度上墙、资料齐全。

2、组织严密。一是培训了骨干。绝大部分乡镇按照县里的统一安排,组织了乡镇干部和技术人员进行培训。二是制定了方案。各乡镇都制定了《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安排意见》。三是强化了措施。各乡镇能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工作措施,罗坳、靖石、车溪、马安、梓山等乡镇制定了林改工作目标考核办法。银坑镇每个村都聘请3—5名懂政策、有威信、参加过林业“三定”的老同志参加这次林改。罗坳镇在目标考评办法中明确了考评目标、对象,量化细化了26项考核内容,考核总分1000分,对第一、二、三名的村分别奖励800、600、500元,考核分低于950分的,每少1分对有关责任人员处罚5元钱,倒数一、二、三名的处以500、300、200元的罚款。四是加强了检查。大多数督导组能够坚持向县林改办汇报工作情况,乡镇林改办也能及时报送进度表,县林改办做到每周编发一期《林改工作简报》,通报工作情况。版权所有

3、行动迅速。截止5月30日,各乡镇都先后召开了三级或二级干部动员大会,村、组先后召开了干部、党员、村民代表会议以及村小组户主会议;县督导组、县林改办、县林改外业勘查人员也全部到位。绝大多数乡镇的驻村林改工作组进驻村组开展了工作。目前,各乡镇陆续进入调查摸底阶段。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应该看到,各乡镇工作进展很不平衡,前阶段工作存在不少问题。表现在:一是宣传的深度和广度没有到位,少数乡镇林农至今还弄不清楚林业产权制度改革是怎么一回事;二是部分乡镇林改经费筹集不力,至今还有黄麟、岭背、罗坳、罗江、利村、梓山、仙下、马安、新陂等乡镇林改内业表格资料经费未筹足,表格还没有领回,影响如期开展工作;三是还有些乡镇没有进入实质性工作,停留在会议、文件上;四是部分乡镇驻村工作组领导和人员力量不足,有的乡镇只安排3—4个领导任组长,这样出现一个领导要负责四、五个村的林改工作。五是大多数乡镇对林改工作没有制定严格的考核责任制。工作无责任、无压力;六是县督导组工作作风不实,部分同志只是到乡镇开了个动员会,就不见影子等。

二、强化措施,加大力度,扎实深入推进林改工作

1、要进一步深入开展林改宣传发动工作

林改工作进展快与慢,宣传发动是基础。群众发动起来了,许多事情都好办,许多问题就能迎刃而解。因此,各级要在林改宣传、发动的深度和广度上下功夫,要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逐家逐户登门宣传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的重要意义以及目标要求,使全县上下充分认识到林改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山区农民致富奔小康的关键所在,是保护生态、发展林业的迫切需要。改革的成功与否,事关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事关全县广大林农增收致富,事关全县社会政治稳定。要通过宣传改革的内容、范围、步骤等,使70多万农民,户户知林改、人人懂林改、大家支持林改,全社会参与林改。在思想上为林权制度改革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为顺利推进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奠定扎实的基础。

2、要进一步加强林改工作组织领导

林改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量大、政策性强、技术要求高,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作,建立强有力的指挥系统是搞好此次林改工作的关键,必须做到“领导、精力、时间”三集中。为此,一是要充实乡镇林改工作领导力量和驻村林改工作组领导力量,明确职责分工,真正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级干部共同抓。各乡镇党政“一把手”要始终牢记自已是林改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加强对林改工作的指导、督查力度。对领导组织不力,进度缓慢,拖全县后腿的,就要在这个乡镇召开全县调度促进会。二是要充实工作力量。乡(镇)、村要设立专门林改工作办公室和林改接待室,抽调的人员要集中办公,具体负责好林改的日常工作和组织协调工作。版权所有

3、要进一步明确林改工作重点

一要认真制定村级林改方案。各乡镇在指导制定村级林改方案时,要做到“四个坚持”。一是在方案的原则和指导思想的确定上,要坚持“山上要绿起来、林业要活起来、林农要富起来”的基本原则和指导思想;二是在方案内容的确定上,要坚持深入基层调查摸底,广泛征求各方意见;三是在利益分配的确定上,要坚持从大局出发,确保大多数林农的利益;四是要坚持“二上二下”的原则,即村级方案初步拟定后,送县、乡林改办审核把关,提出修改意见,然后返回村级继续补充完善,召开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由三分之二以上代表票决(签名)通过后,再报乡(镇)政府审核,经县政府批准后实施。

二要认真开展外业勘界工作。外业工作是确权发证的关键。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各乡(镇)、村要充分做好外业勘界的前期准备工作。在技术人员上山之前,要由村、组组织林权所有者、使用者代表、相邻林权权利人上山确界,有关现场人员在勘界表上签字认定,再由技术人员及时勾图划线。在工作方法上,要采取从外至内、从小到大、从林地所有权到林地使用权的方法开展外业勾绘工作,先确定乡(镇)界、村界、组界,再勾绘宗地界。在外业勘界过程中,各林改办公室要针对任务完成情况,及时调整技术力量,全面推进勘界工作的进程。同时,各乡(镇)、村要做好勘界技术人员的后勤生活保障工作,解除技术人员的后顾之忧,保护他们的积极性。

三要认真做好内业整理工作。首先要增加内业审核力量。每个乡(镇)要安排2—4名干部组成内业材料审核组,负责各村申报材料初审工作;要挑选1名熟悉计算机操作程序的同志担任输机操作员,并要明确其工作职责。其次,要规范材料完整性。内业申请材料必须做到法律依据充分、权源资料齐全、界址四至明确、法定程序到位;申请材料一律要用钢笔填写,字迹要清晰,填写要规范。再次,要加强业务指导。县林改办要对各乡(镇)、林场的内业材料审核工作进行巡查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最后,要强化内业材料的复审关。按照“进度服从质量”的原则,对申请材料进行三级复审,即抽查,逐份审核登记、输机检查,对存在问题的材料一律要退回返工。版权所有

四是要切实维护社会稳定。各级要高度重视维护森林资源管理秩序和社会稳定工作,积极稳妥地推进林业产权制度改革,要把防止乱砍滥伐、纠纷械斗、维护林区秩序贯穿于林改的全过程。一是要认真实行矛盾纠纷调处分级负责制,即农户与农户之间的山林纠纷由村小组负责、组与组之间的山林纠纷由村委会负责、村与村之间的山林纠纷由乡(镇)负责。乡(镇)林改办可以聘请懂政策、责任心强的老干部负责纠纷调处工作,村级指定专职村干部协助纠纷调解。对林农反映的问题,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做到件件有落实,有回复。做到组内纠纷不出组、村内纠纷不出村、乡内纠纷不出乡,把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二是切实强化林区稳定责任制,把林区稳定作为林改工作的一项重要指标来衡量,严防林改过程中出现哄抢林木和群体性上访事件或其它影响社会稳定的事件发生。

4、要进一步保障林改经费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经费保障是做好林改工作的前提条件。没有资金保障,要做好工作是一句空话。第一笔经费还没有筹集到位的9个乡镇,一定要在6月3日以前把钱筹到县林改办。各乡镇第二笔经费也要抓紧时间筹集,并按规定时间交到县林改办。总之,各乡镇不能因为经费问题影响林改进度。

5、要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

乡镇干部交流材料范文5

一、存在的问题

通过处理合同纠纷和上访案件看,目前个别地方在经营权证发放和管理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1、越权颁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权证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的相关规定,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颁发。但由于此(办法)出台较耕地二轮延包工作滞后,即在耕地二轮延包结束并颁发农户土地经营权证书时尚未出台脓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管理办法》,加之颁发证书工作量较大,出现了县级政府只是盖盖章而推由县级农业行政部门发放,而县级推乡镇、乡镇推到村填写发放的现象。由于缺少必备程序,出现了应有县级人民政府颁发的经营权证变成了村级颁发现象。

2、颁发程序简化,审核、审批监督机制不到位。根据协法》规定,农户家庭承包的土地承包合同生效后,村委会应将承包方案,承包方基承包土地详细情况、土地承包合同等材料一式两份上报乡(镇)人民政府农村经营管理部门,乡 (镇)人民政府农村经营管理部门对发包方报送的材料初审。材料符合规定的要及时登记造册,由乡(镇)人民政府向县级以上地方政府提出颁发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的书面申请,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行政管理部门对乡(镇)人民政府报送的申请材料予以审核。申请材料符合规定的编制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登记簿,报同级人民政府颁发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从《办法》规定看,程序是比较严格的,但在实际操作中看,村级上报材料、镇级登记造册、县级编制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登记簿工作都没有搞,更谈不上查验申请人提交材料、如实和及时登记有关事项、实地人户查看了。

3.四荒地承包等从事种植业生产的尚未办理承包经营权证。根据《办法》规定承包耕地、园地、荒地等农村土地从事种植生产活动,承包方依法取得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后,应颁发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予以确认。但在实际工作中,部分地区只是农户承包田办理了土地承苞经营权证,而四荒等承包尚未办理经营权证书,一旦出现合同纠纷,承包方的合法权益因国家没有依法确认其享有的土地承包经宫权而很难受到有效的保护。

4.缺乏一套上地经营权证变更、换发、补发、注销等管理制度。根据《办法》规定,采取转让、互换方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当事人应当办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变更,农村土地承包权证严重污损、毁坏、遗失的,承包方应当向乡 (镇)人民政府农经管理部门申请换发、补发,依法收回农户土地,承包方无正当理由拒不交回农村土地经营权证的,由原发证机关注销该证。但实际工作中上述材料不全、补换发不规范、发放证书不登记数量、缴证不及时等现象,―旦出现问题,直接影响经营权证的法律效力和政府机关的行政能力。

5.由于合同签订的审查力度不够,加之部分村镇干部的法律意识淡薄,签发经营钮证的随意性较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是依据生效合同由国家确认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法律凭证,是―件非常严肃的事情,但在实际工作中,个别地方村镇干部由于法律意识比较淡薄,如合同的签订和承包经营权证书的颁发随意性较大。签订合同民主意识较差,存在承包方案违反民主议事程序的问题,如镇级审核不严,合同效力出现偏差,则依合同颁发的土地经营权证存在明显弊端,因此如何正确处理农村,中存在的“重承包、轻合同、轻证书”的问题显得尤为迫切。

二、解决的对策

1.严格执行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颁发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的强制性规定,对耕地二轮延包所发的经营权证书进行一次彻底清理,对越权颁发或未按颁发程序颁发的经营权证书要补办手续和相应的必备材料。

2.实行招标、拍卖、公开协调等方式承包农村土地的要补办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

3.县级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要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要完善农村土地承包方案,农村土地承包合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及其相关文件档案的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承包信息化管理系统,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的颁发、变更、换发、补发、注销等有法可依,有据可查。

乡镇干部交流材料范文6

一、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和干部“四化”方针,全面正确地贯彻执行《条例》精神

党管干部原则是我们党和国家干部管理的根本原则,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党管干部,就是要严格执行党的干部路线、政策,在各级党委的统一领导下,推荐重要干部,并对整个干部队伍的数量、质量和结构进行宏观管理。干部的选拔任用、领导班子配备、职别级待遇、机构编制管理、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等重大问题,必须由党委集体讨论决定。

坚持干部“四化”方针,要把讲政治的要求贯穿到干部工作的全过程。教育培训干部,必须把提高思想政治素质作为根本任务;选拔任用干部,必须注重思想表现和工作实绩,把那些群众公认的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并有政绩的人,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上来。

要严格按照《条例》规定的条件、资格和程序选拔任用干部,坚决维护《条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凡未经民主推荐或民主推荐中未得到多数群众拥护的干部,不得列秋考察对象;未经组织考察的,不得提交党委会议研究讨论;未履行法定程序的,不得对外公布;应报而未报经上级组织人事部门审查批准的干部任免,不得谈话、行文通知。

二、切实加强机构编制和领导职数管理

编制就是法规。各级党委、政府要严格执行有关编制规定,要严格执行机构改革中确定的“三定”方案,严格按照编制调整干部,满编和超编单位一律不准调入人员,并要尽快进行人员分流。缺编单位补充机关工作人员(不含科级),要采取面向社会公开报名考试、严格考核的办法,择扰录用。凡突破编制限额增加的人员,组织人事部门不予承认,财政部门不拔经费。

县直内设股室和县直党政工作部门及群团、事业单位的干部,要严格按照中央和省、地委有关文件和县机构改革“三定”方案中确定的职数配备;已经超职数配备的,要尽快进行消化。

要坚持职级一致的原则,严格干部的职级管理。干部的职级一般不超过所在单位的机构规格,干部在什么岗位就享受什么待遇,不准随意或变相提高干部的职级待遇,除因机构撤产或班子调整等工作需要高职低配外,不允许低岗高配。

三、严格执行干部备案审查制度,加强干部队伍宏观管理

1、正、副科(乡)级干部除地委和垂直单位管理的外,一律由县委管理。下列干部由委组织部任免;

(1)县直一级机构的党委(党组)、总支、支部委员;

(2)副科级单位的党政副职;

(3)县委、人大、政府、政协机关科员,办事员及县总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内设机构的负责人;

(4)县直一级机构党总支隶作的低级职务。

2、在任免前必须报经县委组织部备案审查的干部职务有:

(1)乡镇党委秘书、组织、宣传、统战委员;

(2)县直一级机构人事股(办、科)的股长(主任、科长);

(3)县直一级机构下辖的基层决定、公安派出所、工商所、财政所的党政正职;

(4)县直一级机构直属股级事业单位的党政正职。

3、干部任免中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在任免前应向县么组织部请示:

(1)在“”和19的中犯有严重错误的;

(2)受党内警告(行政记过)处分未满一年或受党内严重警告(行政记大过)处人未满二年提拔的;

(3)超过现定职数配备的;

(4)提拔使用中在重要问题上有争议或有较大意见分歧的;

(5)到了离、退休年龄需要留任、聘任的;

(6)领导干部的配偶、子女在领导干部所在单位、系统提拔的。

4、县直宣传、文化系统干部的任免,属于备案审查的,先将备案审查材料报送县委宣传部,县委宣传部同意后,报县委组织部。

乡镇教育管理站站长、副站长,由县教委主管,所在乡镇协管,县委宣传部备案审批,县教委行文。初级中学校长、副校长和中心完小校长,由县教委主管,所在乡镇协管,县教委行文,在县委宣传部备案。

5、政法系统干部的管理,按照省委组织部豫组[1996]12号文件精神及有关规定执行。

6、关于其他干部的管理

(1)豫南强山建材集团总公司、棉麻纺织总厂、化纤总公司、卷烟厂、金鸳鸯集团总公司、化肥厂厂长(总经理)、副厂长(副总经理),党委书记、副书记,纪委书记,工会主席,经批准设立的总工程师、总经济师、总会计师由县委管理;

(2)乡镇(县直、工厂)武装部副部长、干事的任免,按照地委组织部、地区人事局、军分区政治部联合下发的信组[1997]5号文件及有关规定执行。

上报县委组织部备案审查的材料包括:①一级机构党组织的请示;②干部任免审批表;③拟提拔干部的考察材料(含民主测评和民主推存及近两年年度考核情况)或拟调整到重要岗位的干部表现材料;④党委(党组)、总支、支部会议记录。上述材料各一式二份。县委组织部对上报的备案材料要进行严格审查把关,发现问题要及时予以纠正。

其他应向县委组织部备案干部的任免,要及时向县委组织部备案。各乡镇党委、县直一级机构党组织,每年年终要向县委组织部报送《股级干部花名册》。

继续坚持领导干部定期交流制度、任职回避制度和轮岗制度,逐步扩大交流范围,加林交流力度,严格干部交流纪律,凡被交流的干部,必须服从组织决定,并随转行政、组织及工资关系。

四、严格依法办事,正确处理好条件块关系

属于县直有关部门党组织与乡镇党委双重管理的部门和单位,在领导班子配备、干部考察、干部任免调整等工作中,主管与协管方应严格按照职责权限和程序办事。调整配备领导班子和考察干部时,主管方要事先邀请协管方参加,协管方要积极配合,一般不要重复考察。如协管方没有参加考察,主管方在考察后应向协管方通报情况。县直有关部门党组织和镇党委自觉摆正关系,注意加强联系,及时沟通情况,互相尊重,互相支持。

对依照有关法律、章程设置的有关组织负责人的任免,要坚持依法办事的原则,未经批准,不得任意撤销工会等群团组织;未履行民主程序,不得随意调整其负责人的职务。对违反法律、章程或未履行民主程序调整任免干部的行为,要坚决予以纠正。

五、实行有效监督,加强对干部管理工作的领导

各级党组织要加强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和领导。要重点检查选拔任用干部是否坚持干部队伍的“四化”方针,是否坚持《条例》规定的六条原则和选拔任用条件;是否符合规定的程序;是否严格执行《条例》规定的十条纪律;是否有超职数配备干部和擅自提高干部职级待遇等情况。

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干部监督和管理制度。县委组织部每年将对全县一级机构贯彻执行《条例》用《河南省乡(镇、街道)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办法》(豫组[1996]54号)的情况进行一次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要严格组织人事纪律,坚决反对和抵制干部人事工作中的不正之风。各级党组织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凡涉及干部工作的重要问题,必须经党委(党组)、总支、支部集体讨论决定,决不允许个人或少数人说了算,不准临时动议决定干部任免。党员领导干部要讲党性,讲原则,反对封官许愿、搞团团伙伙、犯自由主义。对有令不行、人禁不止的,要追究有关领导者的责任;对跑官要官的,不仅坚决不绺,还要严肃批评教育;对买官卖官的,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决不姑息迁就。

要注意保持干部队伍的思想稳定,保持各级领导班子的相对稳定和工作的连续性。要坚持大稳定,小调整的原则,控制调整面,一次交流的干部一般不超过领导班子成员的三分之一,同一班子中的党政正职,一般不同时交流,乡镇党政领导干部至少要任满一届,任届期内一般不调整。对因此出现不稳定问题或给工作带来严重损失的,要追究单位主要负责人的责任。

乡镇干部交流材料范文7

为了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的通知》(桂发[*]6号)精神,切实加强我区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促进农业和农村各项工作发展,现就进一步加强我区农业农村档案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提高认识,增强做好农业农村档案工作的责任感

农业、农村档案是我国农业发展历程及农村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和村民自治活动的真实记录和重要依据,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是关系到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农民切身利益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是农业、农村工作部门和档案工作部门的共同责任。

近年来,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各级档案、民政、农业以及涉农部门积极配合,我区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成效显著。据统计,截止*年底,全区乡镇建档率达100%,其中89%的乡镇机关档案室达到合格档案室等级标准,村级建档率已达96%。但是,我们应当清醒地认识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档案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区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在机构设置、人员和设施设备的配备、经费的落实、档案资源建设及建立档案工作长效机制方面还存在不足,还不能适应新农村建设发展的需要。

各级档案、民政、农业部门必须从思想上高度重视,正确认识农业、农村档案工作应有的地位和作用,增强做好档案工作的责任感。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结合本地区、本单位的实际,扎扎实实地做好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

二、加强协作,促进农业农村档案工作发展

各级档案、民政、农业部门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和新修订的《*档案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把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纳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整体规划和计划中,与新农村建设同步发展。要进一步加强对农业、农村档案工作的领导,把农业、农村档案工作提到重要议事日程,做到在研究部署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同时,强调切实做好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在下达有关农业和农村工作的规划、计划和任务时,强调将工作中产生的文件材料收集归档;在检查新农村建设工作时,同步检查新农村建设文件材料的归档情况。要及时解决档案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不断加大投入,改善档案工作条件,为档案事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

各级档案部门作为新农村建设中档案工作的主管部门,要加强与民政、农业部门的联系,及时沟通,密切配合,采取联合检查、调研、召开现场会等方式,努力创建齐抓共管、合力推动“三农”档案工作发展的长效协作机制。民政、农业、水利、林业、气象、土地、科技、卫生、文化、交通等涉农部门要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产生的文件材料及时整理归档。有关涉农部门在制定政策、编制规划和检查工作时,要充分考虑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农业、林业、水利、交通等部门在新农村建设中形成的科技档案,必须将一套档案副本交有关乡镇或村委会保管利用。

民政部门要把档案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列入乡镇建设及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各项工作中,列入农村工作考核内容,推动乡镇档案工作及村委会建档工作正常开展,为农村各项工作打好基础。

农业部门要将档案工作纳入农业生产的各项工作中,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科技档案的管理力度,加强和完善县乡村科技档案信息网络建设,建立和完善以乡镇农业服务中心为主的农业科技信息传递站,多渠道采集农业生产技术及产、供、销信息,充分利用农业农村档案信息网络平台的作用,不断充实内容,及时信息,推动农业档案工作更好地服务“三农”。

三、健全机制,强化乡镇档案工作职能

乡镇档案工作是我国农村基层政权组织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农业农村档案工作的重要环节。要把档案工作列入乡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列入有关部门的工作目标,与其它工作同布置、同检查。乡镇要有一位领导分管档案工作,并把档案工作列入乡镇政府工作目标考核责任制。要为乡镇档案工作解决好机构、编制、经费、库房、设备等各种实际问题。做到明确档案工作的归口部门,配备专(兼)职档案干部,保证他们有足够的精力和时间,履行乡镇档案的行政管理职能,做好乡镇机关、基层农业单位、村委会档案的保管、监督和指导工作。有条件的乡镇,可实行“村档乡管”,即由乡镇集中统一保管所属行政村档案。

要注意收集与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切身利益、农村政权建设、小城镇建设密切相关的文件材料。建立以乡镇档案室为主的农业现行文件查阅咨询站、农民建档用档服务指导站,为农民有效用档提供方便条件,为农业农村工作提供优质服务。

四、常抓不懈,推动村级建档工作

村委会(行政村)建档工作是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的直接责任主体,也是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的难点和重点。各行政村必须指定一名村干部负责档案工作,配备兼职档案人员,负责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保管、利用工作。要保证档案工作必须的经费,有条件的要设立档案室,条件有限的要有档案专柜,确保档案的安全。条件好的行政村,要建成档案、图书、资料、科技信息合一的综合档案室。

要进一步规范村级档案的管理,制定归档、保管、借阅、移交制度,并执行到位,维护集体和村民的利益。村委会换届时,有关人员应进行档案移交,履行交接签字手续,不得将档案资料据为己有或销毁。行政村撤销、合并时,应明确档案的归属与流向,防止档案流失。

要将农村基层党群工作、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村务工作、农业生产活动、土地山林管理、基础设施建设、乡村文化建设等活动中产生的各类文件材料整理归档,丰富农村档案信息资源。

五、加强指导,提高农业农村档案规范化管理水平

创新服务机制。各级档案部门要按照“农业和农村工作发展到哪里,档案工作就服务到哪里”的总体要求,抓住新农村建设中的关键任务,结合实际,找准档案工作的切入点,制定出适应本地区特点的具有长期指导意义的规划,并不断去发展和完善;要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利用广播、会议、宣传栏、印发资料等多种形式,加大档案法的宣传力度,增强乡镇、村干部及农民的档案意识;要加快农村档案信息化建设步伐,不断增强“三农”档案工作的公共服务能力,逐步使农业农村档案工作由局限于乡镇村建档工作向整个农村经济社会档案工作转变,实现“三农”档案领域的拓展。

加强规范化管理。各级档案部门要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和自治区制发的有关乡镇档案工作、农业科技档案信息网络、村级档案工作的标准和办法,结合本地区实际,进一步建立和健全行之有效的档案管理规范和规章制度。按照《*县直机关档案室等级标准》、《*合格档案室标准》、《*村级档案管理示范村标准》要求,开展乡镇、村档案管理升级达标目标管理活动,使农村档案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

加强督查指导。各级档案部门要针对我区农村基层档案人员兼职多、流动性大等特点,以通俗简明实用、因地制宜的方法,采取专题培训和集中辅导的形式,以乡镇为单位,集中或分片辅导各村档案人员整理档案,提高农村档案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操作技能。各县(市、区)档案部门要开展乡镇村档案归档情况年检工作,推动乡镇村规范建档,保证乡镇村档案工作的连续性和长效性。各地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将集中整理和年检工作(检查上一年度归档情况)结合起来开展,使建档工作稳步开展。

乡镇干部交流材料范文8

这是一项提升基层干部能力的重大举措,旨在进一步提高乡镇党委书记的综合素质,切实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能力和作风建设,提高“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四川”的能力和水平。

来自全省各地、肩负致富一方重任的乡镇党委书记走进省委党校,专心致志地当起了学生。

按照省委要求,为进一步提高乡镇党委书记的综合素质,切实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能力和作风建设,四川省委组织部从今年3月下旬开始,对全省4400余名乡镇党委书记全部进行集中轮训。目前已有来自成都、德阳、绵阳、乐山、眉山、雅安等6个市的近千名学员接受了培训。

走上讲台的老师中既有省委组织部的领导,也有著名的专家教授,还有来自最基层的优秀乡镇党委书记。

接受新思想,学习新知识,参观新典型,落后地区与发达地区的干部坦诚交流,构成了学习培训期间的主旋律。

集中培训

促“新手”熟悉业务

去年乡镇领导班子换届后,全省90%以上的乡镇党委书记进行了调整,许多乡镇党委书记对如何履行岗位职责、当好基层领导干部,还存在方法欠缺、业务不熟悉等问题,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不相适应。如何使这些肩负重任的乡镇党委书记尽快适应岗位要求,提高执政能力已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这次全省乡镇党委书记集中培训,是建国以来我省第一次对乡镇党委书记进行的大规模培训,也是围绕贯彻“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四川”要求推出的一项重大举措。省委书记杜青林等领导先后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有关方面认真安排,精心组织,突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确保培训质量。

省委组织部的领导亲自研究、审定培训方案和课程设置,多次过问培训班的组织准备工作。省委组织部牵头成立了全省乡镇党委书记培训工作协调小组及办公室,研究制订培训计划和实施培训方案。力求通过这次培训,帮助乡镇党委书记深刻认识新时期农村工作的新形势、新任务,进一步开阔视野、理清思路、明确任务、掌握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提高“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四川”的能力和水平。

因材施教

使“乡官”学有所获

乡镇党委书记工作在基层一线,平时工作繁重,能安安心心坐下来学习很不容易,怎样才能让大家花较少的时间而有较大的收获呢?省委组织部对此有着明确的要求:因材施教,务求实效。

在培训课程设置上,紧密结合当前农村工作的新要求和乡镇工作的实际,设立了乡镇党委书记如何履职尽责和如何做好农村党建工作、群众工作、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代农业以及加强基层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等9个专题讲座,分别由省级有关部门的领导、省委党校和省社科院教授及乡镇党委书记代表主讲。

在培训方式上,主要采取专题讲座方式进行。同时,适当安排小组讨论、学员论坛和参观考察,既活跃了学习气氛,又促进了知识的及时消化。在培训管理上,突出学员自主管理,严格考勤,严格测评,保证了学员的学习时间和学习质量。

为进一步使学员学有所思、学有所获,培训班采取了多种举措:一是开辟学员论坛,让学员结合所学内容和实际工作谈体会、谈认识、谈打算,并邀请阆中市水观镇党委书记黄凤林就“如何当好乡镇党委书记”作了经验发言;二是创办学员简报,及时反映教学、管理等方面的经验以及学员心声,为“教”、“学”交流搭建起了平台;三是组织问卷调查,就当前农村工作中一些突出问题征求学员意见,为省委决策提供依据;四是进行考核测评,确保了学习效果。

学员们表示,通过学习,开阔了视野,拓展了思维,掌握了新的工作方法和思想方法。芦山县飞仙关镇党委书记肖永昌说:“要提高基层政权的公信力,当务之急在于通过政务、村务公开,加强民主管理等办法赢得群众的信任。从黄凤林的成功实践中,我们深深体会到搞好基层工作,必须对人民群众有深厚的感情,同时还要讲究处理问题的方法和技巧,才能致富一方、和谐一方。”

灵活互动

让“学生”受益匪浅

为保证培训的质量和效果,省委组织部对授课的老师进行了精心挑选。各位授课老师对这次培训工作高度重视,

准备充分:有的组织调研组到农村进行专题调研,收集了详实的第一手资料;有的通过网络、报刊杂志收集了大量的信息及图片资料;有的还精心制作了多媒体演示稿。在授课和讲解中,结合实际,突出重点,注重实效,培训班还组织学员参观了成都市锦江区新农村建设的“五朵金花”。

对来之不易的培训机会,长期在基层默默无闻耕耘的乡镇党委书记们显得格外珍惜:许多学员下课后主动与老师交流,探讨解决农村工作中遇到难题的方法;不少学员晚上还在宿舍内继续学习、讨论,消化老师讲解的内容,互相交流工作中的经验;一些学员还充分利用《学员论坛》和《学员简报》,发表学习心得和感悟,语言真切感人,充分展示了新时期乡镇党委书记对党的事业、党的工作的热爱,展示了乡镇党委书记对做好今后工作的信心和决心,展示了乡镇党委书记通过培训所取得的收获。

学员们普遍认为,这次全省乡镇党委书记集中进行能力和作风培训,机遇难得,实现了基层干部多年来希望接受高层次培训“充电”的愿望。学习使学员们开阔了视野,拓展了思路,学到了本领,增强了信心,结识了朋友,增进了交流,看到了差距,激发了动力。

安县茶坪乡党委书记向云刚说:“省委组织部有意识安排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干部同期参加培训,方便了大伙沟通、交流,收到了取长补短、互相借鉴的效果。这一招确实很灵。就我个人而言,不但从课堂教学中学到了新知识,还从一些才华出众的同行身上吸取了宝贵营养,同期参训的几位成都学员就对我们打造千佛山民俗文化街、招徕成都游客出了不少好点子。”

乡镇干部交流材料范文9

当前随着乡镇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政府体制机制的变革,乡镇干部的工作内容越来越丰富、复杂,对于干部的各方面素质要求越来越高,目前,乡镇干部队伍普遍存在“断层”,60后即将退休,70后占主导,80后和90后偏少。乡镇年轻干部普遍存在成长慢、能力不足的问题,如何通过有效培养途径和方式促使年轻干部快速成长起来是乡镇干部培养和管理工作面临的新课题和新要求。因此,我们必须进一步理清乡镇年轻干部在管理和使用方面的短板和不足,确保因人制宜、因岗制宜加大培养力度和提高科学管理的水平。

一、概念说明

本文所指的乡镇年轻干部,其定义为编制在乡镇机关的35周岁以下人员。

二、乡镇年轻干部队伍的主要特征

(一)、学历高。与60后和70后相比乡镇干部相比较,年轻干部学历高,以季店乡政府机关为例:全乡共有年轻干部9名,其中中层干部1名,一般干部8名(包含1名选调生)。最大的34岁,最小的23岁,年轻干部的平均年龄为27.1岁。年轻干部全部为大学本科学历,其中全日制本科学历4人,在职本科学历5人。

(二)、本土化重。即使现在公务员考录制度越来越规范和完善,进入“体制”的考试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公平,但在乡镇一层,由于经济欠发达、方言不通、待遇不足、地方招考限制户籍等原因,更多的是本地大学毕业生报考,队伍本土化现象较为严重。以季店乡政府为例,43名干部职工中37名为孝昌县户籍,5名为孝昌县以外户籍,外地户籍中领导班子成员占2名,中层干部占1名,一般干部占2名。

(三)、去“官”意识强。由于年轻干部普遍受教育程度高,现在乡镇年轻干部更多是将这份工作看成是一份社会职业,能够理性、全面的看待自己所担任的社会角色,乡镇年轻干部普遍不会因为职业的原因就滋生“高群众一等”的“官僚主义”思想,但是与此同时也少了些使命感和责任感。

三、乡镇年轻干部队伍主要存在的问题

(一)、实践能力不强。乡镇干部的工作性质决定了乡镇干部直面面对的是农村,服务的对象大多也是农民,在农村工作中如何处理矛盾纠纷、群众意见等复杂问题是年轻干部需要慎重思考的问题。目前,乡镇年轻干部大多还忙于办公室的材料处理、数据填报等事务性工作,缺乏到“田间地头”的实践,对农村重大矛盾纠纷问题的处置能力基本为零。

(二)、群众观念不深。当前乡镇年轻干部责任感和使命感普遍缺失,认为自己只是一个普通的“上班族”的“甩锅”心态普遍存在,在面对群众的诉求和呼声时漠然置之。更有胜者认为只要把领导交办的事做好就是最大的为民服务,对为民服务的理解浅薄。

(三)、工作作风不实。乡镇政府作为党和国家政策、方针、路线在农村的执行者,对农村工作产生极大的影响。当前乡镇年轻干部存在“务虚多务实少”的问题,坐办公室多、下村实地了解情况少,部分乡镇年轻干部深入农村也只是“车子转一转、村委会坐一坐”,工作没有落到实处。乡镇年轻干部深入基层过少,直接后果是无法了解群众的思想动态不知群众所想所盼,为民排忧解难成为“无源之水”。

(四)、理论水平不高。乡镇年轻通过公务员考试招录进入机关之后,花在学习上的时间相比在校期间减少了很多,大到党和国家的政策理论,小到本级政府的扶贫政策细则,乡镇年轻干部的学习热情都不高。

四、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学习不经常。年轻干部对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学习不自觉、不深入,存在“以忙挤学,要求才学”的不良倾向。学习上放松,宗旨意识、理想信念就会发生动摇。思想上缺乏党的教育将变得麻木,在贯彻群众路线和坚持群众工作等方面将是“无根之木”。

(二)、意识不深刻。当前乡镇年轻干部念念不忘的是工作环境调整,待遇上的相互比较,唯一遗忘的就是宗旨意识和民本思想。

(三)、事务较繁重。乡镇年轻干部需要的是到“村”历练,而不是天天“整材料、做报表”;需要的是全面了解农村社会的发展状况,而不是坐在办公室紧盯电脑屏幕。当前,乡镇年轻干部大多被分配到各办公室,每天需要处理大量材料,报送相关数据,这直接导致乡镇干部的能力没有得到质的提升,缺乏有效培养,工作作风和思想观念变得虚浮。

六、加强乡镇年轻干部培养和管理的对策

(一)、建立传帮带机制。乡镇年轻干部认村(社区)认机关班子成员或者中层干部为师,经常性地开展业务咨询、群众工作经验传授、深入一线示范学习、思想汇报等帮带工作,让青年干部能迅速提高业务水平、熟悉乡情民意。

(二)、建立教育培训制度。由乡党政办负责对青年干部的经常性教育培训。精心设置学习内容,建立每半月一次夜学习制度;邀请相关专业老师讲课,一年授课确保24小时以上。首先,把对年轻干部的“三观”教育放在首位,在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上下功夫,采取扎实有效的措施,对年轻干部进行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帮助他们打牢理论基础。其次,把对年轻干部的业务培训放在重要位置,在提高他们的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上下功夫。坚持理论教育与实地考察、调查研究、座谈研讨相结合,提高参训干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同时克服年轻干部存在的骄傲自满情绪。

(三)、建立干部交流制度。一方面,对刚参加工作、缺乏基层工作经验的青年干部,按个人特长和所学专业,安排合适的岗位;新录用机关干部原则上第一年必须到社区(村)挂职三个月,其他乡镇年轻每年下社区(村)锻炼半个月以上,每年分批组织社区(村)年轻干部到乡各职能部门挂职。挂职结束后由挂职单位予以书面鉴定,鉴定结果作为年终考核的重要依据。另一方面,对乡镇年轻干部要实施多岗位锻炼,每年组织干部轮岗锻炼,规定在同一岗位上工作不超过3年,对有一定基层工作经验的乡镇年轻干部,优先安排到上级机关跟班学习。乡党政办积极争取乡镇年轻干部到县相关职能部门跟班学习的机会,做好对上派干部的考核,对踏实肯干的乡镇年轻干部要有意识“点训式”培养,尽可能安排到重要、艰苦的岗位。

(四)、定期开展年轻干部“谈心”会活动。乡组织办要牵头建立年轻干部“交心谈心”制度,邀请乡党委书记、乡长、组织委员等领导参与到年轻干部的“谈心”活动中去,一季度开展一次年轻干部“谈心”会比较适宜。年轻干部之间也要多沟通交流,要通过qq、微信等网络平台,加强交流学习,共同进步。

(五)、定期开展年轻干部“团建”活动。机关年轻干部之间要成为志同道合的朋友、相互竞争的对手,要营造良性竞争和互助互帮的氛围,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乡组织办每年年初要拟好“团建”计划单,规定“团建”次数、设置主题、确定形式、做好考核、筹措经费,确保“团建”活动起到加强乡镇年轻干部队伍凝聚力、向心力的作用。

乡镇干部交流材料范文10

一直以来,特别是近年来,××县县委组织部按照中央和省、市委组织部的要求,以不断提高组织工作水平为目标,扎实地推进干部档案、干部统计及信息化建设等基础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以“健全制度、规范管理”为目标,扎实推进干部档案工作。

我县始终把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作为干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组织部门历来都非常重视此项工作,在档案管理人员的配备、基础设施的建设、干部档案工作的宣传上都给予倾力支持。始终坚持干部人事档案工作“三级连抓”制度,即部长亲自抓、分管部长负责抓、档案管理人员具体抓,不断加大工作力度,逐步形成了正常的档案管理机制。一是成立干部人事档案工作领导组。领导组以部长为组长,分管副部长为副组长,干部科成员为成员的干部人事档案工作领导组。领导组多次召开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的专题会议,听取汇报,明确工作目标,及时解决问题。二是加大档案管理的经费投入。先后争取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专项经费10万余元,改善档案库房,添置专用计算机、激光打印机、复印机、扫描仪、空调、去湿机、警报器等设施,使档案管理库房达到“六防”要求,硬件设施符合上级相关规定。2005年7月,在省委组织部对我县申报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目标管理一级单位的验收审核中,我部以108.6的高分(总分110分)顺利通过审核验收,被中组部授予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目标管理“一级单位”称号。三是不断加强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素质建设。高度重视档案管理人员队伍建设,在部机关人手短缺的情况下,根据需要,配备了专、兼职档案管理人员各1名。在档案管理人员的配备上,坚持“责任心强、态度端正、作风细致”的标准,切实把好人员进口关。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强化“三方面”教育,即在思想上强化重要性、在工作上强化责任意识、在业务上强化专业知识的教育,并组织档案管理人员多次参加市、县档案业务培训,不断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和能力,为系统化、科学化和规范化管理奠定坚实基础。

我县干部档案管理严格按照干部管理权限明确的干部管理范围,建立各种“家底”账册,相继建立了各种账册42本。坚持认真做好每个环节中的各种记录,保证每份档案材料的出入清楚明了,手续齐全完备。先后健全和完善了“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十项制度”。在档案的收集、整理等环节中,严格按照“全、细、严、齐”的要求,认真执行“五不查阅”和“四不转递”制度,做到“勤收集、勤登记、勤整理”,为干部人事档案的规范化和科学化管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是收集材料力求“全”。采取经常收集与定期收集、重点收集与普遍收集相结合的办法,认真抓好普遍性材料、阶段性材料和特殊性材料的收集。在实际工作中采取与有关工作同步的方法,统一布置、统一收集,坚决做到不遗漏。对重要的档案材料,采取下发“收集干部人事档案材料通知书”的形式进行收集,先后下发了“通知书”350余份,收集档案材料5000多份。二是鉴别材料力求“细”。在材料的鉴别上,坚持按照有关规定和要求,做到“三审核”,即审核是否属于归入干部人事档案,审核是否齐全完整,审核是否手续完备。在档案材料的整理上,推行“包干作业法”,每卷档案由专人独立完成,实行一次核对、二次检查,层层把好质量关。材料鉴别上注重真实性,材料分类上注重准确性,材料装订上注重美观性。三是档案管理力求“严”。建立健全了收集、整理、保管、查阅、转递、保密等一整套规章制度,明确查阅干部人事档案的范围,规范查阅的程序、要求和使用。认真执行“五不查阅”和“四不转递”制度,即无《干部档案查阅审批表》不准查、非正式党员不准查、本人不准查、未经批准不准查、涉及亲属不准查,个人带档案不转、没有调函不转、接收单位不明不转、整理不规范不转。在日常工作中,坚持标准,严格纪律,强化安全保密管理,杜绝泄密、失密和窃密现象。四是材料装订力求“齐”。目前,我部管理的干部人事档案在装订上严格按照上级的规定和要求,坚决做到规范、整齐,达到“目录清楚、整齐美观、便于查阅”的要求。

为干部工作服务,为人事决策和经济建设服务,是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宿点。我部紧紧围绕这一目标,积极拓宽服务渠道,努力为新时期干部工作提供优质服务。一是加强常规性工作服务。相继建立了副科以上干部卡片、笔型编号法、在职干部人事档案信息数据库,方便了干部人事档案信息的查询,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准确性。近年来,为政府机构改革、干部选拔任用、工资晋升、考核、离退休审批等方面提供档案信息1000余人次,较好地发挥了干部人事档案在干部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二是强化业务工作指导。我部认真履行干部人事档案的宏观指导和协调职责,积极指导全县各干部人事档案管理部门加强规范化管理,多次上门进行具体业务指导。2007年8月,我部积极指导和协助县人事局申报一级目标管理单位,并顺利通过上级部门的查检验收。通过规范化和科学化管理,发挥了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的现实价值和应有作用,并取得了较明显的成效。××县县委组织部先后被省、市委组织部评为干部档案工作先进集体,档案工作者胡桃花、胡宪英同志分别被中组部和省委组织部评为“全国干部人事档案工作先进工作者”和“全省干部人事档案工作先进工作者”。

二、以“夯实基础、有效应用”为目标,扎实推进干部统计工作。

今年1月8日,省委组织部召开全省公务员统计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我部专职统计工作人员在*分会场参加了会议。会后,我部专门召开部长办公会议,听取了此次统计工作情况汇报,确定分管副部长全面负责,干部科具体负责统计工作,并要求严格按照上级的部署,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随后,我部根据此次会议精神和要求,统一印制了各类统计表、干部名册表、奖惩及职务晋升情况表、交流情况表,并立即组织召开了全县公务员年度统计工作会议,要求各参会单位确定一名素质好、能力和责任心强的同志,具体负责本单位的统计工作。共有31个属于此次统计单位的统计人员参加了会议。会上,我部认真传达全省公务员统计工作会议精神,部署了2008年度我县公务员统计工作。同时采取以会代训形式,对此次统计工作中的各类报表、名册的填报要求和注意事项进行了针对性的讲解培训。通过学习和培训,各单位从事统计工作人员进一步提高了对此次统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明确了统计工作的和职责,为全面完成2008年度公务员统计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根据统计的分工要求,我部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了全县公务员(参公)统计工作任务,并于2月中旬上报市委组织部审核通过。2008年度,我部共统计公务员(含参公)人数为242人,县级213人,乡镇29人,其中,机关公务员206人,参公群团23人,参公事业单位13人;县级职务22人,正科级57人,副科级87人,科员71人,试用期人员5人;大学本科及以上131人,占54.1%,大专95人,占39.3%,中专及以下16人,占6.6%;35岁以下65人,占26.9%,36-40岁56人,占23.1%,41-50岁88人,占36.4%,51岁以上33人,占13.6%。具体做法是:一是严格按照规定确定统计单位。根据上级部门统计口径的规定,严格按照统计范围与对象,统计分工的要求,共确定了22个行政单位,6个群团单位,3个参公事业单位为我部2008年度公务员(参公)统计单位。二是严格审核报表数据。今年是第一次开展全公务员(参公)年度统计工作,为确保报表数据“真实、准确、详细、有据”,我们按照公务员登记人数,认真核对上年底数,摸清现有单位公务员人数情况,并把各单位上年公务员底数予以印发核对,再进行填报。尽管时间紧、任务重,对各单位报来的干部名册、统计表、晋升职务、人员调入调出等报表,我们严格按照公务员登记表的登记信息,认真审核,对填报的信息错误立即予以纠正,必要时查阅干部个人档案,确保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三是集中统一录入。鉴于此次统计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又是首次开展公务员统计工作,为确保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我们采取了“单位填报、统一审核、集中录入”的方式进行。先是由各单位按照统计范围与对象,对照统计表的填报要求,进行填报汇总。各单位汇总表上报后,经我们统一审核,如发现错误立即纠正,在审核无误后,再集中进行录入、汇总。“统一审核、集中录入”的方式,相对减少了统计中的错误,并且能及时得到纠正,保证了各项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根据公务员统计结果,我们对统计数据进行了认真分析,加强统计结果的运用,积极为全县组织工作服务,并为全县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提供依据。一是针对我县年轻干部、党外干部比例较小的现状,为加大后备干部培养和选拔的力度,制定出台了《××县科级后备干部培养选拔和管理办法》。《办法》进一步明确了后备干部培养选拔的原则,数量和结构,选拔培养的措施等,《办法》为建立一支素质优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后备干部队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二是针对县直机关单位中层干部任现职时间较长的现状,积极加大县直机关中层干部交流力度。2007年,我们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强机关中层干部管理的实施意见》,并在2007-2008年,对县直机关单位10名任现职时间较长的中层干部进行了跨部门交流。为进一步推进县直机关中层干部交流,今年拟制定《关于进一步推进县直机关中层干部跨部门交流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交流的对象、程序和纪律要求。

三、以“提升质量、强化服务”为目标,扎实推进信息化建设工作。

按照中央和省、市委组织部的要求,县委组织部将信息化建设工作纳入议事日程,部长办公会议多次专门研究,成立了部机关信息化建设领导组及办公室,明确由县电教中心具体负责部机关信息化建设工作。2007、2008年县委组织部累计投入10万余元作为信息化建设专项经费,对部机关部分老旧电脑进行了更换,部机关做到了人均一机以上,并实行了专机专用,更换了电教中心设备,新添置了包括数码摄像机、数码照相机、投影仪在内的电教装备;为全县8名乡镇组织员配置了组织工作专用微机。在技术保障上,与县委县政府信息中心建成密切的合作关系,实现了资源与技术共享互助。在平时经常性组织机关干部学习《组织工作中国家秘密及其密级具体范围的规定》等规定,并对上网材料、网络安全、硬件管理、密码管理等作出规定,并明确了管理责任。

《××县先锋网》信息平台于2004年建成,2006年进行了全面改版,开辟了党建要闻、××县要闻、组织工作、干部工作、人才工作及乡镇动态等18个栏目,把8个乡镇先锋在线工作站纳入县先锋网系统,并为全县66个行政村制作了网站。据统计,目前,《××县先锋网》登录量达15万多人次,已成为广泛宣传和立体展示全县组织工作的网络平台。同时,为各科室开通了宽带网络,供各科室查询资料和对外交流、收发邮件。2001年下半年,正式开通了部机关内部局域网,统一并入县委、县政府信息中心,共有20多个端口,目前已接入微机15台。各科室利用局域网与全县各单位进行信息传递,基本实现了资源共享。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站点建设方面,积极实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电视上网”工程,到2008年4月底建成了涵盖全县66个行政村109个站点的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信息化网络。通过“电视上网”的模式,初步实现了农村信息化网络全覆盖,并在农村党员干部及群众教育培训上发挥了初步作用。安徽先锋网电子政务办公系统oa建设方面,部机关所有工作人员均通过oa办公系统建立了网上工作室,与省、市组织系统oa实现了对接。通过oa办公实现了信息纵向与横向交流。建立了部机关党建工作qq群,将乡镇组织员和全县的选派干部纳入qq群管理,有效加强了部机关部门科室之间的文件传输、提升了对乡镇组织工作的管理指导水平。信息库建设方面,以《中国共产党员基本信息管理系统2005》为平台,按照《信息规范》要求,基本完成了全县党员和干部人事信息采集和录入,并及时对数据库进行维护和完善,确保每一个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同时,以access数据库和excel表格为基础,初步完成了在职领导干部、后备干部、专家信息、离退休干部和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信息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工作。

四、存在问题及下步打算

乡镇干部交流材料范文11

关键词:乡镇;档案管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乡镇档案管理工作作为乡镇农业农村档案工作的基础,反映了乡镇农村的真实面貌,是基层党委、政府制定农业和农村思路,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与可持续发展的信息资源,是农民群众维护自身权益的重要凭证。做好乡镇档案管理工作,对于乡镇促进新农村政治、物质、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稳定,建设“和谐乡镇”,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规范乡镇、村务管理等方面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通过实地调查研究发现,目前乡镇档案管理普遍存在不足和缺陷,存在较多与现实社会情况不符合的现状。因此,如何扎实抓好乡镇档案管理工作成为了乡镇基层行政管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档案资料收集工作

有些部门的领导、经办人员认为部门的文件资料收集归档进入档案室保管后,自已要利用相关资料去档案室查找麻烦,于是图方便,将部门的文件资料占为个人所有,以期利用方便,但同时也造成了这些资料流失的可能。有的部门强调工作特殊性,部门的文件资料要自行保管,如乡镇财务档案,按照《档案法》规定,这些档案只能在财务部门保存一年,一年过后,就应移交档案室,但事实上,许多单位财务档案长期在财务部门使用,未按规定送交档案室保管。还有一些组织、人事,纪检部门形成的文件材料,归档不齐全,不完整,有的甚至不归档,一则这些文件有一定的机密性,业务人员对移交保管不放心,二则这些部门对这些文件使用的时间较长,认为归档了不方便随时使用。

二、档案队伍管理及基本工作原则

l、凡是学校在基本建设管理和基本建设工程项目活动过程中直接形成的,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声像载体材料和实物等均属基建类档案。基建处及各承包单位均为基建档案归档文件整理单位。

2、基建档案必须实行集中统一管理的原则,确保档案材料完整、准确、系统、安全,便于开发和利用。

3、基建档案工作要纳入基建规划、计划,管理制度和基建人员职责范围之中,做到基建工程一开始就与建立档案工作同步进行;工程建设过程中,要与竣工材料的积累、整编、审定工作同步进行;工程竣工验收时,要与提交一整套合格的竣工图的验收同步进行。

档案管理工作不仅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还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档案人员要有较好的专业素质,才能胜任档案管理工作。有的单位档案管理人员缺乏专业训练、业务不精,加之人员变换过于频繁,以致没有一支稳定的专业队伍。因工作需要,乡镇档案人员经常调换,直接影响档案管理工作的持续性、稳定性,同时也影响了档案人员工作的主动性,影响了档案管理工作水平的提高,档案人员的频繁变动,新上岗的同志业务不熟练,不知如何妥善保管利用档案,调阅档案速度慢,有的甚至找不到需要查找的案卷,不能有效地为档案利用者服务,造成档案工作相当被动。有的乡镇档案管理人员兼职多,他们疲于应付日常事务,没有精力和时间从事档案管理工作,鉴于乡镇工作实际,干部常下乡,干部群众需要调档利用时,往往找不到档案人员,造成档案使用不方便,档案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另外,档案人员素质不高也影响了档案工作的正常有效开展,有的档案人员年龄偏大,文化素质较低,业务水平欠缺,不能胜任档案工作。

三、对档案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

1、加强宣传,不断增强档案社会意识

利用各种形式,有效载体抓好《档案法》和《档案法实施办法》的宣传教育,通过宣传,扩大档案工作的影响力,让大家更多地了解党和国家关于档案管理的方针、政策和各项管理规定,使广大干部职工充分认识档案工作的重要性,认识到档案工作不是可有可无,档案和档案工作是国家现代化建设重要管理基础,肩负着维护党和国家历史真实面貌的历史使命。从而增强他们的档案意识,使形成档案材料的部门和人员能严格按照《档案法》和《档案法实施办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依法治档,积极参与和做好档案工作,促进档案工作健康发展。

2、健全制度,保证档案工作稳定发展

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专业性、连续性很强的工作。档案管理工作能否持续、稳定地发展,直接影响档案管理工作水平,要保证档案工作持续、稳定发展,应切实执行档案工作制度。档案管理制度一经制定,就要严格执行,各项工作要按规范、标准严格要求,落到实处。档案的收集工作是整个档案工作的基础,鉴于乡镇档案收集难的状况,要建立健全收集归档制度,应归档的材料要严格按照归档范围收集归档,要采取定期收集和不定期收集相结合的方式,将形成的应归档材料全部收集归档。档案人员要深入各部门,把散失在个人手中的文件资料及时收集起来,对不愿交出文件资料的同志要耐心细致做好说服动员工作,使他们自觉地把手中的档案资料移交出来。形成档案材料的部门也要建立归档制度,同样要认真贯彻执行,将形成的应归档材料主动送交档案室归档。

3、增强素质,塑造档案队伍良好形象

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政治性、专业性、知识性很强的工作,要求档案人员具有较高的整体素质,即要具有高度的政治观念,广博的知识层面,精深的业务素质,能适应现代社会对档案管理的需求,在乡镇档案队伍建设方面,首先要建立健全档案管理网络。建立一支由单位分管领导、部门主管负责人、档案室专职档案员、部门兼职档案员组成的档案管理队伍,是单位档案管理工作正常开展的基础,其次要配备高素质的档案员。目前档案人员兼职过多,没有时间和精力从本职工作,影响档案工作的正常开展,必须加强政治素质,专业意识,业务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教育,努力建设一支学习型、创新型、实干型的档案工作队伍。档案人员要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江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强理论学习,增强政治上的坚定性、敏锐性和鉴别力;要努力学习档案专业知识技能,能熟练掌握档案工作的原理和方法,熟练运用档案工作的业务知识和法规知识,掌握档案业务的操作程序,提高管理档案的技巧,对本单位档案的数量、内容、种类价值等做到心中有数,档案人员在掌握档案专门知识的同时,为了得心应手做好新世纪档案工作,还要了解学习经济、法律、历史、外语等相关知识,才能做好综合性的档案工作。同时要定期接受继续教育,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不断补充、拓展和更新科学技术知识,进一步完善知识结构,提高创新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

4、广泛征集,进一步丰富档案资源。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档案局8号令,全面修订“三合一”制度,多途径有重点地做好不同门类、不同载体、不同时期以及其它特色鲜明的档案资料接收工作。要特别注重把推进新农村建设进程中产生的各种新型载体档案和同人民群众的利益密切相关的档案资料纳入收集范围,注重对科技档案、专业档案、特殊载体档案及资料的收集,注重对突发事件和重大活动档案的收集,切实丰富档案资源。

参考文献

[1]范柏乃.《政府绩效评估理论与实务》,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乡镇干部交流材料范文12

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是党中央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战略举措,是推动新农村建设的有效措施。为全面了解我县大学生村官在基层工作和管理现状,我们对在临夏县基层工作的37名大学生村官的工作、生活和管理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并对其工作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加以归纳,提出一些意见建议,供管理单位、各级领导和村官参考。

一、全县大学生村官的基本情况

自20__年开展选拔优秀大学毕业生到新农村建设一线工作试点以来,到临夏县的大学生村官共有42名。其中:20__年选派5名、20__年1名、20__年17名、20__年19名,聘用期均为3年。在20__年县乡集中换届时,从20__年选派的大学生村官中提拔进入乡镇党政班子的3名,考上省、州公务员或选聘到事业单位工作的2名。截止目前,还有37名大学生村官在基层工作,均为20__年以来选派人员,年龄最小的22岁,最大的28岁,平均年龄25.4岁。其中:男性23人、女性14人,少数民族9人,中共党员23名,任村党支部副书记的23人、任村委会主任助理的14人。这些大学生村官在提高村级组织办公水平、推动新农村建设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为农村基层组织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大学生村官队伍建设存在问题及原因

1、大学生村官的岗位职责和任务分工不够明确。大部分大学生村官主要承担远程教育设备管理和协助计生、新农合参保、整理材料、开会通知等辅工作,还有部分人员被留在乡镇充当打字员和内勤人员。

2、大学生村官农村工作经验缺乏。大多数人所学专业与现在的工作并不是很对口,没能充分发挥专业特长。大学生村官中具有农学专业知识的比例非常少,大多缺乏农村工作的知识背景和农民迫切需要的实用技术,大学生村官的能力与农民群众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

3、大学生村官“非官非农”,身份尴尬。农村需要的是带领农民致富的领头人,大学生村官“非官非农”的尴尬身份,使其很难融入当地环境,提出意见或建议的时候,经常得不到村“两委”的重视。忙于应付村里各种复杂情况和复杂人际关系,难以理出工作思路,群众对他们缺乏认同感,绝大多数人在工作上有挫折感。而且,对在基层工作期满后的管理问题、出路安置问题,普遍表示出极大的担忧,情绪不稳定。

4、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存在盲点。由于大学生村官的身份特殊,虽然出台了《大学生“村官”选派管理办法》,但管理和考核机制并未真正落实到位,特别是工作考核、业绩奖励、晋升方向、培训教育等还不完善。

大学生村官由组织人社部门负责选派,县人社局与他们签订《到村任职合同书》,每年不定期召开1-2次座谈会,年底进行考核,但是,大多只是上交一份工作总结,对考核没有引起双方面的重视,考核主体不明确,考核流于形式。大学生村官虽由所在乡镇管理,但由于身份特殊,乡镇党委政府既不能以一名普通乡镇干部去管理和要求,又不能以一名农村干部去对待和使用,在管理方法和管理制度上大多无“法”可依、无章可循,也不利于他们沉下身子、静下心来工作,造成了工作积极性不高、工作劲头不足。同时大学生村官档案管理没有规范,很多人的档案都成了“压箱货”,与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管理要求还有很大距离。另外大学生村官培训和扶持创业的机制还没有形成。大学生村官的教育培训还没有纳入全县的总体《规划》,培训模式和方式方法有待进一步探索。

三、对大学生村官工作的几点意见和建议

大学生村官从高校毕业到农村工作,从学生的身份转变为基层工作者,是一个自我适应和群众认可的过程,需要各级组织和各级领导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帮助,需要各级干部特别是村干部的真诚帮带、用心培养。同 时,大学生村官们也应努力提升自身能力以便能在农村工作中健康成长。

1、逐步建立和完善管理体系。一是进一步加强管理,落实组织部长为第一责任人、乡镇党委书记为具体负责人的管理责任,借鉴乡镇公务员管理办法强化日常管理。二是加强联系和服务引导。组织部应指定专人负责大学生村官的联系服务,加强了解沟通,及时帮助解决工作、生活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三是健全考核机制,积极探索管理使用方面的新方法,研究激励机制,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办法。可以借鉴公务员考核的方式,对大学生村官进行定期考核,年终总评,对优秀大学生村官给予相应的奖励。四是规范档案管理。将大学生村官人事档案全部纳入到县人社局管理,各种归档材料及时入档,确保档案的齐全。

2、加强大学生村官的教育培训,提高综合能力。要将大学生村官的培训纳入大规模培训干部计划,除了岗前培训外,每年至少要开展一次集中培训,培训内容上要突出基层组织建设、党的农村政策、农村工作方法、农村实用技术、农村实用法律法规等。条件许可的情况下,组织外出考察学习促使大学生村官开阔眼界、转变观念。建立大学生村官传帮带制度,采取乡镇领导班子成员“一对一”帮、村干部“一对一”带等方式,进行结对帮带,面对面进行帮助指导,提高大学生村官能力素质,了解掌握思想工作状况,注意做好心理疏导,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引导其尽快熟悉环境、努力开展工作、发挥作用,切实为农村留住优秀人才,带动更多的大学生到农村工作。

3、大学生村官自身要转变思想观念,给自己准确定位。一是要激发自己服务于农村的热情与责任,背负起兴农的历史使命,树立用知识回报社会、服务农村的志向,立足长远锻炼自己,扎根农村,脚踏实地地工作,谦虚谨慎地待人,认真做好农村的每一项工作。二是要加强学习,增强实践能力的锻炼。多向村干部包括村民学习,培养自己的交流沟通能力,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是要脚踏实地、谦虚谨慎。农村工作很复杂也很繁琐,不能急于求成,要摆正好心态,少一些浮躁,多一些务实,从小事做起,踏踏实实、勤勤恳恳,树立村民意识,融入农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