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市政专业毕业论文

市政专业毕业论文

时间:2022-02-28 01:58:05

市政专业毕业论文

市政专业毕业论文范文1

[论文摘要]大学生就业形势发展至今,高校的就业工作体制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从办理学生毕业分配手续的管理部门,到对学生进行职业辅导、提供就业信息的服务部门,可以说,随着“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逐渐形成,就业市场专门化的运行模式,市场共建、品牌共创、信息共享正在越来越深地浸入到高校就业工作当中。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正在成为全国高校共同面临的使命和难题,也是高校就业工作性质转变与角色转换的必然趋势。

1观念先行是高校就业市场建设面临的首要问题

传统的就业观念与当今社会就业形势不相适应。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就业形势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与此形势不相适应的是就业观念的滞后。

大学生就业机制是“以市场为导向”,那么无论从工作内容还是工作方式上,高校就业工作都与“市场”结下了不解之缘。

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已成为当前高校就业工作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体制改革以来,许多高校积极探索就业市场建设,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搭建平台。从大学生就业计划分配时代到市场导向的今天,高校就业市场建设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经过这么多年的摸索与实践,很多高校对于就业市场建设的重要性有了基本的共识。有先行者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就开始有意识地组织人员开拓市场、走访市场,努力尝试与市场建立相对稳固的联系,到今天已能从具体实践上升到理论构建,而一些高校至今仍然未曾打破坐等用人单位上门的“惯例”。作为发展中事物,高校就业市场建设从理论建设到实践角度都需要进一步完善发展。就业市场建设也是高校就业工作性质转变与就业部门角色转换的必然趋势。

2推动就业市场的专门化建设,实现专门化需求与专门化供给的有效对接

我国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处于初级市场阶段,现存的矛盾问题很多,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供需不对接。根源在于高校学科专业设置及教学内容不能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办学模式、办学层次不能随经济结构调整及人才市场的需要变化而创新,在专业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仍以统一的模式培养人才。

传统的毕业生就业制度和运行模式是以一家一户,各自为战为主要特征,决定了高校的市场触角短,市场反馈不灵,或反馈错误。对于市场的产业结构瞬息万变的调整和变化应接不暇,对于市场近期和远期究竟需要什么专业,需求数量等并不清楚,盲目调整专业,培养与社会需求出现错位现象,造成毕业生的结构性不就业。

我国目前毕业生就业市场存在自发性、自由性和散在性。没有专门化的市场体系,缺乏统一的市场预测和规划,缺乏对经济发展人才需求的基本估计,只管招生不管分配,只管培养不管使用。没有规范、科学、系统的市场信息,培养和生产的市场指向不明,造成了教育资源和人才的浪费。

开拓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有形市场,开发无形市场,加强特色市场建设。在宏观上加强人才预测和对专业设置的调整,通过专门化培养、专门化配置满足专门化需求。实现市场专门化需求与专门化供给的有效对接。

3努力将就业指导工作专业化、职业化

就业市场建设,对于就业指导人员的市场开拓方面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业工作毕竟已经不是行政管理工作,职业辅导需要专业理论支撑,市场开发同样需要具备专业市场开发素质的人员来担任,而这对于高校的就业市场建设更是增加了难度。

近几年各高校毕业生人数呈激增态势,但就业专职人员并没有随之而增加,到目前为止许多高校的就业指导专职教师还没有达到教育部提出的不低于毕业生500:1的要求配足,从而使就业指导教师长期处于忙于事务工作之中。

虽然从1999年我国开始推行职业指导师职业资格证,但目前各高校从事就业指导工作的人员中具有职业指导咨询师资格的还很少。

在就业政策法规的把握,就业程序处理,毕业生心理指导和咨询,就业知识结构,个性化咨询等就业指导工作方面,他们还难以为毕业生提供全方位、高效的服务。

高校就业指导工作要向全员化、全程化、专业化、信息化方向发展,要加快建设集教育、管理、指导和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全方位、多层次、多形式的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

4以就业需求为导向,构建多样化、个性化的质量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

高校要主动适应市场,拓展质量管理功能,以就业需求为导向,构建多样化、个性化的质量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形成质量管理系统内外互动的和谐局面,建立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有效机制。

加强市场调研和就业工作的研究,充分了解市场需求,根据市场发展趋势,制订和实施就业指导工作方案。促使学校培养的人才能充分合理地就业。

各级政府在建立大学生就业市场方面做了许多努力,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学校为基础、以政府为主导的毕业生就业市场雏形,在毕业生资源的信息统计、,供需信息收集、交流,以及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政策咨询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目前的大学生就业市场离成熟和完善还有相当的距离。就当前情况来看,每年各地组织的一些大型毕业生供需见面会、信息交流会和双向选择会,虽然参加的用人单位和大学毕业生很多,但签约率很低。为此,要将开展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4.1加快建设毕业生就业市场体系

主要包括各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校际联合的毕业生就业市场、省市主管部门的毕业生就业市场、区域性毕业生市场以及由国家设立的全国性毕业生就业市场等,各个不同层次的就业市场相互补充。在就业市场体系的建设过程中,最为关键的是要注重各层次市场的信息网络建设,扶持重点人才信息报刊,并据此沟通不同行业、不同系统的用人单位与高校之间的供求信息。

4.2完善人才市场机制

近年来,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市场化程度在不断提高,市场机制在配置毕业生资源方面的基础性作用不断增强。现阶段,不管是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还是高教体制的改革,都要求有市场的推动作用,要求大力培育毕业生就业市场。作为政府和主管部门,要加强政策引导,积极创造以市场为导向的良好就业氛围。

4.3促进就业市场规范化发展

市政专业毕业论文范文2

关键词:高校扩招;大学毕业生;干预效应;三重差分模型

中图分类号:F2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149(2014)01-0067-13

一、引言

1999年教育部出台的《面向2l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了2010年将实现“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适龄青年的15%”的目标,开启了高校扩招的政策大门。扩招政策实施以来,随着招生规模的快速扩张,上述目标在2002年便得以实现,标志着中国提早进入了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尽管发展迅速,我国的高等教育水平仍处于低级阶段。姚先国等人的研究表明,2008年中国接受高等教育的劳动力占整体劳动力比例仅为6.91%,低于人均GDP相似水平的古巴(15%)、伊朗(19%)、菲律宾(28%)和秘鲁(39%),甚至低于较落后的人口大国巴基斯坦(25%)。面对任重而道远的发展现状,我国2010年出台的《国家中长期人才战略规划(2010~2020年)》进一步明确了未来10年“毛入学率从24.2%提高到40%,主要劳动年龄人口中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从9.9%提高到20%”的长期目标。然而与之相矛盾的是,我国劳动力市场却面临着“大学生就业难”的困境,刚刚进^社会的大学毕业生遭遇了“起薪低”的困窘局面,低技术劳动者的工资却随着“民工荒”的到来水涨船高,“大学生不如农民工”的质疑声不绝于耳,各地“高考弃考”现象频频发生,高校扩招备受非议。教育部最新数据表明,201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量创下历史新高,达到699万人,“最难就业年”又一次把扩招政策推上风口浪尖。

扩招是否造成了大学毕业生工资的损失,影响程度有多大?为了更科学地回答这一问题,我们需要严谨规范的实证分析。“控制一干预”(Control-Treatment)的思想把高校扩招视为一次“自然试验”,本文通过大学生劳动力供给猛增这一外生性冲击事件,利用扩招前后一段时期的微观调查数据,采取前后比较(Before-After)、双差分(DID)和三差分(DDD)方法,考察不同年龄层毕业生工资的变化,剖析高校扩招政策对大学毕业生工资的干预效应。

二、文献综述

高校扩招政策对就业者工资的影响,一直是学界关注的议题。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高等教育回报率的估计上,得出较为一致的结论:大学的教育回报率远高于其他教育层次的回报率。然而,关于扩招前后高等教育回报率的变动趋势,学者们却存在分歧。何亦名利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发现高等教育回报率在1993~2000年增长较快,在2000~2004年增长缓慢,在2004~2006年甚至出现了下降趋势,由此认为高校扩招对高等教育回报率产生了明显的压缩效应。姚先国等使用1998~2009年中国城镇住户调查数据,发现扩招带来的大学生供给冲击虽减缓了教育回报率的上涨速度,但并未改变城镇劳动者的高等教育回报率的上升态势,高等教育依然具有人力资本的投资优势。

从实证角度直接考察高校扩招对大学毕业生工资影响的研究较少,与本文最相关的是吴要武和赵泉的文章。他们的研究表明,扩招虽然导致本科新毕业生的小时工资下降,但考虑高中毕业生群体的相对变化后,扩招并未对本科毕业生的小时工资造成显著的不利影响。本文在两位作者的研究框架上加以改进:首先,使用了跨度更长的连续时间调查样本,不仅能够观察扩招前后新毕业生工资的变化情况,还能观察扩招干预效应的中长期变化趋势;其次,加入了一些新的控制变量,既能消除其他因素对于估计扩招干预效应的干扰,还能观察毕业生工作性质、地区的产业结构与人力资本存量对大学毕业生工资的影响。

邢春冰和李实的文章虽未涉及大学毕业生的工资变化,但考察了扩招政策对高中毕业生升学机会和大学毕业生就业选择的影响,提出扩招政策提高了东部地区和城镇家庭的升学概率,但使少数民族女性、农村地区和西部地区受益较少,并且降低了大学毕业生的平均能力,带来大学毕业生失业率的上升。韩军等人使用了与本文相同的微观调查数据,通过双差分和三次差分模型考察了1992年“南方讲话”和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对工资分布的影响,虽未讨论高校扩招政策的影响,但其分析方法为本文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此外,杜福尔(Dufol)和孟昕等人关于教育制度变迁对劳动力市场影响的研究同样提出了很有参考价值的结论。

三、数据和变量

本文使用的微观数据是城镇住户调查(Urban Household Survey)数据,该调查是由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总队组织,调查对象包括中国城镇区域内所有住户,城镇住户调查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确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城市社会经济调查队及抽中城市的城市社会经济调查队按照统计局制定的统一方案实施调查。调查涵盖了全国226个大、中、小城市和县城。本文使用的数据涉及北京、辽宁、浙江、四川、广东以及陕西六个省市。能够较有代表性地反映出中国地区之间的差异。

本文将微观数据中的个体样本与其所在地级市的宏观特征相匹配,以此控制宏观环境对就业者年工资的影响。宏观数据来自1998~2009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北京市统计年鉴》、《辽宁省统计年鉴》、《浙江省统计年鉴》、《四川省统计年鉴》、《广东省统计年鉴》和《陕西省统计年鉴》。

为了更好地揭示高校扩招政策实施前后劳动力市场的变化,本文选取了1998~2009年连续12年的调查数据,并根据研究需要对微观数据进行了处理。首先,本文关注的是就业者的工资变化,按照张俊森等人的处理方法,样本剔除了无法参加劳动的在校学生、待升学者及丧失劳动能力者,并排除城镇个体或私营企业雇主、自我雇佣者、学生、家务劳动者以及离退休者等非就业人员。其次,高校扩招政策的主要影响对象是高等教育的选择者,因此,样本只保留中断学业的高中毕业生和继续深造的大学毕业生,并将年龄限定在21~40岁。最后,工资是检验扩招干预效应的关键变量,本文采用的年工资收入包括基本工资、奖金、津贴以及其他与劳动相关的收入这四个主要部分,为了消除地区物价的差异,此处的工资均通过各年各省城镇消费者价格指数进行平减,换算成以1998年为不变价格的实际工资。

为了研究扩招政策对毕业生工资的干预效应,需要对政策的“干预组”和“控制组”进行设定。本文认为高校扩招开始实施的1999年及以后进入大学的毕业生,切实受到了扩招政策的影响,故将其定义为“新毕业生”.而把不受扩招影响的组群定义为“老毕业生”。

由于缺乏个体人学时间的数据,无法直接判断毕业生是否在扩招政策实施后进人大学,可行的替代方法是通过我国的教育制度对个体的入学年龄进行合理推断:普通人读小学的年龄多为6~8岁,如果顺利完成相应学业应在18~22岁进人大学,经过3年或4年取得大专或本科学历,因此,大专毕业生和本科毕业生的年龄应分别为21~23岁和22~24岁。本文结合经验判断和以往的研究,把获得大专及以上学历的毕业生称为“大学毕业生”。其中,21~24岁组作为政策干预组,定义为“大学新毕业生”,该群体在扩招后持续受到政策的影响。在整个样本期间都不会受到扩招政策的影响的是31~40岁的大学毕业生,作为干预效应的控制组,定义为“大学老毕业生”②。值得注意的是,与21~24岁组邻近的25~30岁组会在样本期末的个别年份受到扩招影响,并不适合作为干预组。

扩招对毕业生的干预效应体现在扩招前后毕业生工资的变化上,图1显示,1998-2009年毕业生工资具有强劲的增长趋势,但各个年龄组的变化形态不尽相同。31~40岁“大学老毕业生”的年平均工资最高,且上升动力充足,扩招后(2003~2009年)该群体工资的年平均增速为13.6%,超过扩招前的8.O%,说明随着经济的增长和市场的完善,具有高等学历和丰富经验的毕业生颇受用人单位的青睐。相比之下,21~24岁“大学新毕业生”年平均工资的增长势头较弱,在扩招初期(2003~2005年)该群体工资的年平均增速为7.6%,并且与“老毕业生”的工资差距逐年拉大,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否来自于扩招政策的干预效应,就需要本文通过实证模型加以考察。尽管受到扩招影响,大学新毕业生的工资仍明显高于高中毕业生,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依然具有优势。值得注意的是,扩招前大学新毕业生与高中新毕业生工资比维持在1.2~1.3之间,但到2005年工资比则缩减为1.1,反映出扩招政策对“大学新毕业生”的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学毕业生与高中毕业生工资的差距继续扩大,扩招政策的持续效应也有待模型的考证。

四、实证模型框架

1.模型的设定与扩展

高校扩招政策带来大学生劳动力供给的迅速增加,本文意图从工资回报的角度,观察劳动力市场的剧烈变化对扩招后进入大学的毕业生所造成的影响。根据韩军等人的研究,混合后的连续年份调查数据不仅能支持差分模型对干预效应的估计,还可以有效地控制时间的固定效应,提高干预效应的准确度。本文将调查年份和人口年龄视为外生变量,建立观测对象为大学毕业生群体的双差分基础模型:

其中,ln(Wikt)为毕业生i的对数工资。newk表示依据年龄k所设定的毕业生组,其中在扩招后进人大学的“新毕业生”赋值为1,未受扩招影响的“老毕业生”赋值为0。policy,表示依据调查年份t所设定的“扩招前与后”,以第一批扩招大学生进入劳动力市场的2003年为分界点,2003年及以后年份定义为“扩招后”,赋值为1,扩招前年份赋值为0。newk。*policy。表示“新毕业生”和“扩招后”两个指示性变量的交互项,交互项系数就是本文所研究的干预效应。Xit为毕业生i的基本特征,包括个体是否为受扩招影响的“新毕业生”,以及个体的性别、工作经验、工作经验的平方及其所处省市的虚拟变量。Yt表示1998~2009年连续调查时间的虚拟变量,反映了时间的固定效应。

在观测对象中引入高中毕业生群体,可以观察扩招过程中大学毕业生相对高中毕业生的工资变化。由于扩招前和扩招后的大学毕业生在不可观测特征上具有相似性(通常考上大学的都是每个年龄组中聪明努力、身心健康、家庭条件较好的群体),差分估计可以把同方向的选择性偏差消除或减弱。因此,将双差分方法改进为三次差分方法更能有效地反映扩招的干预效应,扩展模型如下:

模型(2)在模型(1)的基础上,引入了大学生的指示变量colleget,个体t为大专或本科毕业生的赋值为1,高中毕业生赋值为O。“大学”、“新毕业生”和“扩招后”这三个指示变量两两交互,反映了指示变量的偏干预效应。三个变量的交互项系数β4,反映了高校扩招对大学新毕业生工资的干预效应。

除了扩招带来的大学劳动力供给冲击外,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变动也会影响毕业生的工资水平,因而需要在模型中添加其他控制变量,以提高估计准确度。额外控制变量分为两组:第一组是表征个体工作性质的变量,包括个体所从事的职业、所处行业以及所在单位的所有制性质,这些变量直接反映了毕业生在劳动力市场中的竞争力,与毕业生的工资息息相关,可以作为控制劳动力市场需求的解释变量;第二组是表征城市经济发展情况的变量,包括本科或大专毕业生占比、非农业人口占比、对数人均GDP、第二产业GDP占比、第三产业GDP占比、固定资产投资与GDP的比值和外商直接投资与GDP的比值。上述指标与微观个体所在地级市相匹配,从城市人力资本存量、城镇化发展水平、经济发展状况、产业结构和投资情况五个方面,考虑了我国地区发展不平衡和劳动力流动不畅的现实情况,从宏观上反映了毕业生所处的地方劳动力市场的需求状况。

2.模型的识别与检验

为了准确判断扩招影响的年龄区间,本文根据所使用微观数据的特征,在吴要武和赵泉对新毕业生劳动参与率和失业率的识别方法上加以改进,检验了扩招初期毕业生年龄与年工资水平之间的关系。识别方法假设,同一时期内个体年龄越大受扩招政策的影响就越小,与控制组之间的工资差异也将逐步消失。本文将识别方法的样本范围限于1998~2005年,有两个原因:第一,在扩招初期就受到影响的年龄组在未来往往比其他组群更易受到政策的影响,可以保证干预组年龄设定的有效性;第二,样本期末受扩招影响的毕业生的年龄跨度越来越大,如果都进人干预组,将难以控制组内异质性问题。本文将31~40岁组设定为控制组,因为在样本期内该组毕业生通常在扩招前就进人大学,理论上不会受到扩招政策的影响。

表1和表2分别报告了双差分模型和三次差分模型估计的干预效应。表1中的干预效应指的是“年龄”和“扩招后”这两个变量的交互项系数。左右两边窗格的样本范围分别为本科毕业生和大专毕业生。可以发现,在扩招初期,扩招政策对22~24岁组本科毕业生的影响非常显著,对2l一23岁组大专毕业生的干预效应也十分明显。随着个体年龄的上升。扩招的干预效应迅速递减,不仅远低于24岁以前的年轻组群且在统计上不再显著,这与识别方法的假设基本符合。表2中左右两边窗格的观测样本分别为“高中、大专和本科毕业生”与“高中和本科毕业生”,左窗格中的扩招干预效应表示为“年龄”、“扩招后”和“大学(大专和本科)”三个变量的交互项系数,右窗格中的扩招干预效应则由“年龄”、“扩招后”和“本科”三个变量的交互项系数所反映。加入高中毕业生作为附加控制组,三次差分模型和双差分模型估计的干预效应较为一致,扩招政策对21~24岁组大学毕业生和22~24岁组本科毕业生的影响均具有统计显著性,而对较大年龄组群的干预效应则迅速下降并接近于0,且不显著。从两表的检验结果可见,在三次差分基础模型及其两种扩展形式下,扩招的干预效应大体一致,识别策略的结果比较可信,并符合预判:扩招显著影响了干预组(22~24岁组的本科毕业生和21~23岁组大专毕业)的工资水平,但对非干预群体的工资变化则几乎没有影响。

五、实证分析结果

1.扩招效应的双差分结果

根据上面的识别检验,本科毕业生样本中的新毕业生样本中的干预组为22~24岁组,大专新毕业生样本中的干预组为21~23岁组,老毕业生(控制组)均为31~40岁组。双重差分结果报告在表3中。

左侧窗格记录了本科毕业生的双差分结果。可以看到,本科新毕业生的年工资比老毕业生低15.5%,同时扩招后本科新毕业生的年工资下降了13.5%。当模型加入表征工作状态的控制变量后,干预效应系数变为-O.160,说明扩招后本科新毕业生在职业、行业和企业方面处于劣势地位,工资上遭受了损失。当模型进一步加入表征个体所在地区经济发展状况的控制变量后,干预效应系数回升到-O.136,说明本科新毕业生的工资损失可能因所在城市的人力资本水平、经济发展状况、产业结构及投资情况的差异被高估;换言之,扩招后本科毕业生的激增使得工作竞争更为剧烈,一些新毕业生被挤出发达城市的劳动力市场,而城市间发展水平差距的扩大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扩招前后新老毕业生工资水平的差异。

右侧窗格提供了大专毕业生的双差分结果。值得注意的是,大专新毕业生与老毕业生的工资差距并不明显,可以理解为:相比本科毕业生,大专毕业生集中的岗位对工作经验的要求不太高,因此,新进人劳动力市场的大专毕业生遭受的工资损失较低。扩招政策使大专新毕业生的年工资下降了15.6%,其工资损失高于本科新毕业生,说明该群体在劳动力市场面临的考验更为严峻。加入表示工作状态和城市情况的控制变量后,扩招对大专新毕业生的干预效应下降为0.145,这一结果可以解释为:扩招后本科毕业生大量涌入劳动力市场,大专毕业生由于学历劣势在工作和地区的选择上竞争不过本科毕业生,因而造成一定程度的工资损失。

扩招政策造成大学新毕业生工资的下降,可以解释为:大学毕业生在扩招后大量涌入劳动力市场,高等学历的信号作用有所减弱,用人单位难以通过大学文凭对劳动者的生产率进行有效鉴别,因此,倾向于低薪聘用初入职场的新毕业生以便降低“误判”的损失。

模型中控制变量的系数也反映了一些有趣的事实:①城市发展情况方面:首先,本科毕业生所占比例对本科就业者的年工资有显著正影响,体现了地区人力资本聚集效应对高学历劳动力回报的促进作用,但大专毕业生所占比例的提高却降低了该群体的工资回报,说明大专毕业生之间的竞争效应超过了聚集效应。其次,从产业结构来看,二、三产业GDP占比对本科毕业生工资增长的正效应均强于大专毕业生,说明向第二、三产业倾斜能更有效地促进本科毕业生工资的提高。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本科还是大专毕业生,第二产业GDP占比的系数均大于第三产业GDP占比的系数,说明现阶段第三产业对大学生工资的回报还未发挥出更大的影响力。最后,非农人口占比的显著正效应说明了城镇化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大学生工资的上升,而反映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人均GDP指标更突显了经济增长对大学生工资的推动作用,同时外商直接投资额的增长也有助于推动大学生工资的上涨。②工作性质方面,股份制或外资企业给予本科毕业生更高的工资,而大专毕业生在国有企业中获得的回报最高,本应在就业机会上有较大贡献的个体及私营企业在毕业生工资上并无竞争力。③个体特征方面,工作经验对本科毕业生工资的正向影响更强,而大专女性毕业生所遭受的工资歧视更大。

2.扩招效应的三次差分结果

根据我国的教育体制,高中毕业生一般面临着结束学业参加工作和考取大学继续深造这两种选择。邢春冰和李实的研究证实,大专这个选项不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高中毕业生在结束学业和上大学之间的选择,这表明扩招过程中不同类型的高等教育之间不存在明显的结构调整。因此,本文将本科和大专毕业生合并为“大学毕业生”,观察大学毕业生和高中毕业生这两类群体年工资的相对变化。

前面的实证结果发现,在本科或大专毕业生群体中,扩招使新毕业生遭受了工资损失。这里将运用三次差分的方法进行考察:相对于进入劳动力市场的高中毕业生而言,扩招对大学新毕业生的干预效应有何特点。根据证伪检验的结果,三次差分框架下的干预组为21~24岁组大学新毕业生,控制组为31~40岁组大学毕业生,高中毕业生群体作为附加控制组。主要变量的实证结果报告体现在表4中。

从变量的系数来看,与二重差分的实证结果不同,新毕业生的系数转而为正,但在统计上并不显著,合理的解释是:随着高中毕业生群体的加人,样本的教育程度下降,由于教育层次越低越容易从事低技术工作,而这类工作更倾向于年轻力壮的劳动者。与此同时,“新毕业生”与“大学”的交互项却呈现显著负效应,这一实证结果与“大学生起薪低”的现实相符。值得注意的是,高等教育仍然具有明显的工资优势,相比高中毕业生,扩招前大学毕业生的工资高出18.3%,这一系数在扩招后又提高了4.8%,但扩招后年轻大学毕业生的工资比扩招前仍然降低了9.5%。结合双差分的实证结果可以发现,考虑高中毕业生群体的相对变化后,扩招对大学新毕业生工资的干预效应由-0.135(本科)和-0.156(大专)变为-O.082(本科和大专),负效应显著减少。

在模型中控制了工作性质和城市发展情况的变量后,几个系数的变化值得注意:扩招对大学新毕业生工资的干预效应降为-0.095,但大学学历对于工资的正效应提高到21.0%,这一效应在扩招后进一步上升了7.3%。可见,尽管扩招对大学新毕业生工资的负效应有所强化,但在工作和城市的选择上大学毕业生仍明显处于优势地位,接受高等教育在扩招后依然是一种有效率的人力资本投资。

3.扩招效应的变化

随着2003年扩招后第一批大学生进入劳动力市场,高校扩招政策的影响效应持续延伸。一方面,大学新毕业生在各年的工资表现并不相同,扩招对于大学新毕业生工资的干预效应有何变化趋势?另一方面,对于受扩招影响的其他年龄组大学毕业生,扩招政策的干预效应有何不同?

为了更准确地反映扩招效应在各年的变化.本文利用三次差分模型估计了2003~2009年各年扩招对大学毕业生工资的干预效应,结果显示在表5中。在进一步控制了毕业生的工作性质和所在城市发展情况两类变量后,可以发现:①大学毕业生比高中毕业生的工资高出19.5%,但大学新毕业生遭受了8.9%的工资损失;②扩招后大学教育的相对回报率持续增长,增长幅度从2003年的8.2%提高到2005年的11.2%后有所下降,2009年仅为1.6%且在统计上不显著;③大学新毕业生工资变化从2003年的~10.5%下降到2005年的-19.7%,说明扩招初期大学政策对大学新毕业生的干预效应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释放出来的,这一实证结果与2005年出现的“大学生就业难”现象相吻合。此后,大学新毕业生的工资损失逐渐好转,原因有两点:一方面扩招政策具有连贯性,无论是大学毕业生还是用人单位都能预见大学生劳动力供给增多这一结果并调整自身行为(例如调整初始工资、进入次级劳动力市场等),扩招政策的干预效应会逐步下降;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增长以及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调整,劳动力市场消化大学生劳动力供给冲击的能力增强,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新毕业生的工资损失。然而,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大学新毕业生的工资在2009年下降了10.8%,未来的发展趋势需要更新的数据进行后续研究。

由于新毕业生的工资通常是初始工资,容易受到大学生劳动力供给冲击的影响,因此,将差分模型的干预组设定为刚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新毕业生”,虽然能够灵敏地反映扩招政策的干预效应,但也可能降低差分结果的外部有效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观察扩招对其他年龄组工资的干预效应,进行对比分析。因为本科毕业生普遍从事技术含量较高的工作,此类工作的工资更易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产生变化,所以本文将考察范围限定于本科毕业生和高中毕业生的混合样本。沿用本科毕业生样本的双重差分方法,设定干预组为22~24岁组新毕业生,控制组为31~40岁组老毕业生,政策干预时间为2003年。受限于样本的时间跨度,定义25~27岁组为“人为干预组”(artificial treatment),控制组同为31~40岁组。在样本期内,25~27岁组同样受到扩招政策的影响,只不过政策的“人为干预”时间为2006年。如果调查数据服从随机抽样条件,2006年25~27岁组的特征应与2003年22~24岁组较为相似,因此,扩招过程中两类群体工资的不同变化,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政策对不同年龄组干预效应的差异。

三次差分的对比结果报告在表6中,加入表示工作特征和城市经济发展状况的控制变量后,系数方向一致,结果较为稳健。从实证结果中可以看到:①22~24岁组和25―27岁组的扩招干预效应分别为-0.117和-0.107,表明随着新毕业生年龄的增长,高校扩招对本科就业者工资的影响逐渐下降,如果没有金融危机的干扰,这种下降趋势应该会更为明显,这是因为进入劳动力市场一段时间后,本科新毕业生的真实生产率会逐渐显现出来,成为决定未来工资收入的主要因素,大学文凭信号作用的削弱对初始工资的不利影响逐渐消除,换言之,扩招对新毕业生工资的干预效应将逐步降低。②本科毕业生的工资显著高于高中毕业生,注意到25~27岁组本科毕业生的工资优势更为突出,比高中毕业生的工资高出38.8%,同时本科新毕业生的工资损失也小于22~24岁组,说明在22~27岁组年轻就业者中本科学历的工资效应会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增强。③两个年龄组新毕业生的系数有所不同,假定本科毕业生和高中毕业生分别集中于高技术岗位和低技术岗位,22~24岁组在低技术岗位的年龄优势效应略超过高技术岗位上的劣势,因此,新毕业生的系数不显著为正,但25~27岁组在低技术岗位上的年龄优势已不再明显,此时新毕业生系数为-0.092。④22~24岁组系数的显著性均高于25~27岁组,合理的解释是,25~27岁组的扩招“人为干预”时间为2006年,较短的样本期和金融危机的外部冲击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结果的统计显著性。

六、结论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一直是人们质疑扩招政策的关键证据,尤其是“大学生工资低于农民工”的现象更是令人怀疑高等教育的必要性。本文在“控制一干预”的框架下考察了高校扩招政策对大学新毕业生的干预效应,我们发现:受到扩招影响的大学新毕业生确实遭受了工资损失,但考虑高中毕业生的工资变化,扩招对大学新毕业生工资的干预效应明显缩小,大学毕业生的工资回报依然显著高于高中毕业生,说明“上大学”仍是有效的人力资本投资。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高校扩招政策对大学新毕业生工资的负效应逐渐下降,受扩招影响的较年长大学毕业生的工资损失低于年轻大学毕业生。随着工作经验的累积,受扩招影响的大学毕业生的真实劳动生产率将逐渐显现出来,从而可以弥补大学文凭信号的削弱对初始工资的不利影响,同时通过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调整,劳动力市场也在逐步吸纳高素质劳动者。因此,扩招政策短期内对大学新毕业生工资造成的不利影响,会在中长期显著降低。

值得注意的是,本文将31~40岁组作为22~24岁组的控制组时,面临着与吴要武和赵泉相似的内生性偏差问题,但通过前面的识别过程可以发现,无论在双重差分还是三重差分模型下,在扩招初期受扩招影响的大学新毕业生组具有与预期一致的系数,而较为年长的大学毕业生(例如25~30岁组)其系数不显著异于0,说明识别方法是有效的。为了减小控制组与干预组的内生差异,本文在阐释扩招效应的变化中选取25―27岁作为“人为干预组”,实证结果仍具有统计显著性。因此,找到更为理想的扩招干预组和控制组还依赖于微观调查数据的进一步获得。

市政专业毕业论文范文3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工作模式;探索

一、构建立体就业指导模式,提升就业指导服务水平

在就业指导中,应该重视低年级学生的生涯规划教育,致力于构建全程化、个性化、多元化、信息化相结合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面向学生推出职业测评、备战职场网络系列课程、生涯图书室、择业先锋夏令营以及职业启航系列讲座。

(1)提升整体素质,打造一支专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新形势下的就业指导工作需要一支专业化、职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就业指导人员应一直严格要求自己,坚持学习,保持在专业领域的不断进步。多参加相关培训、通过职业认证,并不断将所学理论知识运用到就业指导具体实践中,提升工作水平和效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往专业化的道路上发展。

(2)完善课程体系,提升业务水平。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大学生就业指导必修课是开展就业指导工作、普及生涯规划意识的重要途径。就业指导人员应不断在课程的内容和形式上进行探索,努力取得良好的授课效果,形成一套完善、新颖的课程体系,采用体验为主,理论为辅的经验式授课模式。结合体验式授课教学模式的特点,注重操作性。

(3)丰富服务内容,推出个性化咨询特色服务项目。为了全方位地服务同学可尝试个性化咨询服务,即通过面对面的交流解决学生在生涯规划与职业选择、求职心态、就业政策与流程、简历制作与面试四个方面遇到的问题。生涯规划咨询使学生走出迷惘,对前途和未来有了更理性和清醒的认识,并开始用理论指导自己的职业规划;求职心态调适,帮助学生缓解了焦虑心态,提升求职的主动性;提供就业政策与流程咨询及时解决学生在政策和流程上的困惑,使就业过程更加畅通;提供简历与面试咨询针对学生个人特点提供指导和建议,有效提高简历及面试的成功率。

二、进一步拓展就业市场架构

提升毕业生就业层次和质量是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内在要求,秉着凝炼特色的原则,继续精心培育和打造具有特色的毕业生就业市场,完善以学校就业市场为主体,实体市场与网络市场并行的就业市场模式。在继续完善实体市场与网络市场并行的就业市场模式的基础上,大力拓展毕业生就业市场,为毕业生顺利就业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更好的服务。就业指导人员应高度重视毕业生的就业问题,积极探讨如何采取各种措施促进毕业生的充分就业。

(1)开设就业指导公共必修课并举办职业导航系列讲座。为了更系统地向毕业生提供就业指导服务,开设就业指导公共必修课,对毕业生进行专业化、科学化、规范化的就业指导,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此外,举办职业导航系列讲座活动,讲座内容涉及就业政策与就业形势、简历制作、面试技巧、用人单位的择人之道、求职心理调适等。职业导航系列讲座活动作为公共必修课的补充,为毕业生提供更为多元化的就业指导服务。

(2)精心组织“高校毕业生供需见面会”。为更好地服务毕业生,搭建良好的就业平台,以实现毕业生充分就业的目标,可联合人才网,在各相关部门、学院的积极配合下,精心组织“高校毕业生供需见面会”,招聘需求覆盖所有专业。

三、结合专业特色,就业工作出亮点

(1)开展各具特色的辅导活动,周到细致地做好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各学院成立就业领导小组,召开“就业动员大会”;并结合专业特点、单位需求、往届毕业生就业情况,了解每个毕业生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指导和服务,尽量帮助毕业生达成他们的就业愿望,引导毕业生准确定位。

(2)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专门建立就业网站——对学生在就业手续办理、就业单位的选择等方面进行指导。在学院的就业论坛上,设立学生交流的板块,供大家交流找工作的心得和技巧,在一定程度上为毕业生提供有效就业指导服务。

(3)积极采取各种措施了解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以开放和合作发展的理念来开发毕业生就业市场,通过建立创新实践与就业实习基地等形式,向用人单位宣传专业特色,有组织地推荐优秀毕业生就业,为专业创造品牌。

参考文献:

[1]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培训就业司.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组.创新职业指导新实践[M].北京:中国劳动保障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社,2005

[2]李富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M].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10

[3]郑晓明.“就业能力”论[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2(5).

[4]刘智英.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北方经贸,2009(10).

市政专业毕业论文范文4

[论文摘要]为了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吉林地区10余所大中专院校在联合打造吉林地区区域性毕业生就业市场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形成了“政府搭台、各相关院校联办、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唱戏’’’的区域性人才市场,为吉林省乃至全国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已经从“精英式高等教育”时期绝对的卖方市场,走向了“大众化高等教育”时期相~-,j-的买方市场。“大众化高等教育”时期各大中专院校大规模扩招,毕业生人数因而迅速增长,毕业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能否建设性地做好毕业生就业1=作,将直接关系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能否实现,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直接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直接关系到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直接关系到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因此,毕业生就业工作历来是党和政府卜分关心的大事,也是各大中专院校千方百计要解决的难题。吉林地区大巾专院校在这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自2004年起,吉林地区10余所大中专院校成功地联合举办_『两届“吉林省吉林地区大中专院校毕业生供需见面洽谈会”,开创了吉林地区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就业T作整体合作的先河,构建起吉林地区大中专院校区域性人才市场。吉林地区大中专院校区域性人才市场的形成,推动了吉林地区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整合,扩大了大学生就业信息的含量,提升了相关院校的整体就业水平。

一、建立区域性人才市场的必要性

当前,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呈现出严峻性、复杂性和长期性的特点,就吉林地区各院校而言,毕业生面I临的就业形势和情况都有所不同,有些专业甚至差距还很大。针埘这种情况,吉林地区各院校都做了很多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就毕业,主整体就业工作而青,吉林地区各院校这方面的工作基本上还处于分散状态,院校之间缺乏横向与纵向的联合,现实表现为各院校毕业生就业市场规模小、人才层次单一、专业含量较少、结构不尽合理,相关院校自身的办学特色、人才培养优势得不到充分展现,为用人单位提供的服务也得不到优化和提升。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吉林地区各院校联合起来创建吉林地区区域性毕业生就业市场。这样做,既可为各个院校营销毕业生提供现实平台,也方便了用人单位选聘人才;既有利于吸引用人单位充实就业市场,又有利于区域性人才品牌、市场品牌的形成,从而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和对社会的贡献率,有其理论和现实的必要性。

二、政府的支持和协调是建立区域性人才市场的关键

大中专院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合格人才,为社会发展贡献高素质人才。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作为社会人才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即具有人才市场的普遍特征。大中专院校要实现毕业生的充分就业,就必须掌握社会的发展态势及其对各级各类人才的现实需求,并采取有效的培养措施,使学生的知识、技能、思维结构等基本素质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为学生的就业奠定坚实基础。但是,学校作为教育的主体,在判断社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方面,只能做到宏观上的掌握,使得人才培养、毕业生就业工作不可避免地具有一定的盲目性、随机性和被动性。加之有的院校存在的“各自为政”的保护主义思想,担心现有的就业岗位流失,人为地封闭就业市场,以致毕业生整体就业水平得不到有效提升。相~-,j-而言,政府职能部门对具体就业岗位的了解比学校深入得多,日常工作中与用人单位的接触比学校密切得多,所掌握的就业信息与渠道也l:l-.q:校丰富得多。因此,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需要充分发挥政府的职能作用,依靠政府职能部门的支持和协调,才能真正建设好区域性大中专院校毕业生的人才市场。所以说,政府的支持和协调是建设好区域性人才市场的关键。

吉林地区区域性大中专毕业生人才r}『场在酝酿与构建过程中,始终得到了吉林省政府、省教育厅及吉林市政府、长春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教育厅领导亲临现场指导工作,提出建设性意见。吉林市政府充分认识到建设好区域性大中专院校毕业生人才市场对缓解政府就业工作压力、拉动地方经济建设、提高城市知名度的重要意义,在建设好吉林地区大中专院校毕业生人才市场方面,给予了政策上的鼓励和支持。吉林市政府有关部门积极协调解决人才市场建设中的各种问题,在市场信息、市场秩序、市场安全和交通保障等方面给予了全力支持,确保洽谈会顺利地进行;吉林、长春两市政府人事部门着眼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大局,对全市的企事业单位进行了广泛的人。需求调研,并下发文件,积极组织用人单位进入市场。在社会各方而的帮助和支持下,由“政府搭台、各相关院校联办、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唱戏~’的吉林地区区域性人才市场最终得以形成。

三、良好的校际合作是建立区域性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基础

作为毕业生区域性就业市场的建设主体,吉林地区各相关院校统一思想,形成共识,充分认识到良好的校际合作是建立区域陛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基础。市场建设期间,吉林地区10余所大中专院校主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校领导、就业负责同志和吉林市人事局的相关领导多次研讨整合毕业生资源、打造区域性毕业生品牌市场等问题。在深入探讨的基础上,大家达成了共识,即在独立建设好各个院校自身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同时,更要通力合作,依托各院校就业工作的良好基础及区域性毕业生人才市场专业性和多层次性相结合的巨大优势,共同开发好全国各地的用人单位市场。各院校先后组织人力,到用人单位比较集中的省、市,与用人单位进行充分的、面对面的沟通;各院校还积极提供自己掌握的就业信息,经过汇总整理后,向全国各地用人单位发m邀请函。在地区高校毕业生供需见面洽谈会召开之前,及时举行新闻会,运用电视、报纸、网络等多种信息渠道,将吉林地区区域性毕业生人才市场的建设信息传送到全国各地,广泛地向用人单位宣传吉林地区大中专院校的办学特色和毕业生资源情况,极大地吸引了用人单位的注意力。吉林地区各大中专院校的良好校际合作,为吉林地区区域性人才市场的成功创建和有效运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高校牵头作用的充分发挥是建立区域性就业市场的保证

任何一种好的思想都需要实践的检验,都需要通过具体操作者的正确运作才1能得以实现。从这一点上讲,发挥好高校的牵头作用是建立区域性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保证。

高校牵头在推动区域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域的合作、发挥各校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优势、打造区域毕业生人才品牌方面有其特殊的作用。客观地讲,在“僧多粥少”的严峻就业形势下,倡办区域性毕业生就业市场,会使一些高校毕业生就业岗位流失,相关高校要做出一些短期利益的牺牲。但从当前吉林地区大巾专院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的发展情况和未来的就业形势出发,只有全面整合吉林地区的毕业生资源,依托各高校毕业生的自身特点和互补优势,打造吉林地区毕业生自己的特色和品牌,才能最终实现各院校在毕业生就业方面的“共赢”这也是建立区域性人才市场的思想基础。高校牵头承担起应负的责任,在经费、物质、人员等方面予以全力保证,满腔热情地做好区域性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的服务工作,是区域性就业市场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

市政专业毕业论文范文5

【论文摘要】就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客观两方面的因素进行分析,提出有效改进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对策,即政府、社会、高校、个人应各尽其能,积极改善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提高其就业率。  

 

我国高校自1999年以来进行大规模扩招,招生人数在短短几年内翻了一番。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从2003年开始,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日益突显,毕业生就业情况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的稳定和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关系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局,关系到高等教育可持续健康发展。本文试图分析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因素,并就其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对策,旨在为毕业生就业工作抛砖引玉。 

一、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因素分析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脚步的加快,高校毕业生面临着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究其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客观因素 

(1)劳动力供求不平衡,结构性失业严重。2007年,我国社会新增就业岗位900万个,而需要安置的就业约2400万人,这表明我国劳动力总量供给远大于需求。此外,我国宏观经济发展策略走的是政府主导的外向型发展模式,中国成为“世界工厂”,加工的产品技术含量普遍较低,多属于劳动密集型,第一、二产业与发达国家相比占国民生产比重大。因此我国产业结构提供给大学生的“高层”职位是十分有限。但是与此相对应的是我国高校大学生毕业生的数量有增无减。200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212万,2004年增加到280万,2005年为338万人,2006年为413万人,2007年达到495万人,毕业生人数每年数十万增加。这就使得本已经就业难的大学生就业变得更加严峻。 

(2)高校看齐发达国家,盲目跟进。在与其他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比较结果看来,我国发展高等教育是十分必要和紧迫的。但是,但是我国高校在发展教育的过程中存在的很大的盲目性,我们尚未了解国外发达国家的教育大众化背景,就忙从,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基本属于政府推动型,从总体上说还是国家的发展战略和政府行为,而发达国家则属于市场推动型,我国的国情决定我国高等教育基础较发达国家薄弱、国家财力投入也相对不足,在这种情况下学校的教育质量是很难得到保障的,如此引发的结果便是培养的学生质量降低,就业难。 

(3)高校人才培养问题。目前高校的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存在结构性矛盾。我国经济发展迅速,目前正处在转型期,对各种人才的需求不断的发生着变动,但是目前高校普遍对市场人才需求反应不灵敏,盲目追逐热门专业,专业趋同现象十分严重,这样就造成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另外高校教学过程中,过于的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忽略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4)政策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目前各地政府仍然有许多不利于毕业生的政策存在。例如有些地方政府根据当地需要,制定政策法规,鼓励高层次、特定专业的毕业生进入并给予优惠条件;而对于低水平、本地区需求量不大的则限制引入。还有一些预设的制度:如户籍制度、社会保障体系以及档案管理等,这都对高校毕业生就业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5)市场信息不对称。就业市场化进程中必然出现的现象在不完全竞争的劳动力市场条件下,作为人力资源,大学生就业必然存在市场信息的不对称现象,就有可能出现资源相对供给过剩或相对需求不足,这是市场经济的一种正常现象,有赖于政府给予宏观调控,避免市场失灵。某些行业受宏观政策调整,就业需求量明显下降。另外,由于人民币升值和金融风险压力增大,纺织、服装、制鞋、玩具、家电等传统劳动密集型出口企业将受到影响,而这些行业正是就业需求大户,如果这些用人单位产品出口不畅,其用人将受到影响。 

(6)加入世贸组织带来的压力。我国入世5年保护期已满,我国已经开放了除新闻媒体等领域之外的大部分行业。我国将与国际社会在资金、产品、技术、人才等全方位开展竞争。大学生就业将会在一个更加开放的就业市场中竞争,要接受来自国外人才以及留学人才的全方位竞争。 

2、主观因素 

(1)毕业生的择业观。毕业生由于受精英教育时代的就业观念影响,对薪资和职位的要求过高,他们的就业倾向大城市和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不愿到小企业和农村乡镇等基层就业,但这些地方恰恰是人才需求饱和的地方或竞争非常残酷的地区,眼高手低的大学生在择业的价值观上已经脱离了现实世界,梦想就业一步到位,最终造成就业的困难。 

(2)毕业生缺乏择业技巧,就业自信心较差。很多毕业生在面对择业时刻时,存在严重的自卑心理,主要表现为在职业选择中信心不足,不敢与招聘单位代表沟通,缺乏主动性;有的则是过于依赖别人,在找不到工作时埋怨家长没门路,埋怨学校,埋怨所学专业不热门。尽管有些毕业生考试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但是这些学生寡言少语、不善交际,与用人单位洽谈时表现得不尽如人意,也常因这样导致“落选”。 

(3)就业失信与维权意识。毕业生就业自荐书、个人简历过度“包装”现象比较严重。在各类毕业生就业洽谈会和人才市场招聘会上毕业生自荐书、个人简历失真现象太多,个别毕业生连在校期间的专业课考试成绩都敢造假,自我评价大吹大擂,华而不实;以至于有的招聘单位不得不派人到学校调查核实。毕业生法律意识淡薄,对就业政策、劳动法律法规了解掌握不够,不能主动维护个人合法权益。 

二、对策与建议 

改善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严峻形势,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多管齐下,以扭转目前的趋势,促进高等教育健康发展,稳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局。 

1、政府政策的支持 

(1)政府应该从大局角度,统筹兼顾,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的宏观调控与指导。面对当前社会上出现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形势,政府应当从实际出发,制定相关的法律规章制度,规范就业工作,保障毕业生就业的合法权益。 

(2)根据不同地域的经济特点及结构特点,各级政府要根据本地区的实际特点,建立适合本地区发展的就业政策体系,在国家宏观政策以及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制定灵活的就业政策,发展有特色、高质量、多层次的毕业生就业体系。 

(3)建立健全完善的就业信息管理系统。完善的就业信息管理系统,能够为用人单位和毕业生之间搭建起一座互通的桥梁,因此,政府应该从基础出发,努力构建一个集市场需求、高校招生、人才培养、见习制度、就业协议签订、报到手续、人事及社会保障、毕业生就业跟踪等一体的就业信息管理系统,切实可行的服务和保障高校毕业生就业。 

(4)严厉打击就业市场的各种违法行为。政府在制定各种相关的法律法规,建立就业规范的同时,还应当严厉打击就业市场中存在的非法职业中介在大学生应聘、招聘等过程中欺诈犯罪行为,严惩不法分子,坚决打击就业市场中的犯罪现象,维护就业市场的良好秩序。 

(5)鼓励毕业生创业。制定优惠的政策,优化激励高校毕业生创新创业的环境。高校毕业生是创新的重要力量,积极引导毕业生创新创业,不仅有利于提高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层次和水平,更重要的是营造一种激励自主、激励创业、激励创新、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 

2、社会 

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实际上是一个巨大的社会问题,近几年来,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全民最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之一,也是每年“两会”必不可少的热点话题之一。因此,社会作为高校毕业生就业一个大的背景环境,应当努力支持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例如,通过新闻媒介、公众舆论等不断宣传倡导大学生艰苦创业的精神;抵制虚假就业信息广告,营造公平、公正、公开的良好就业环境,有利地促进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

3、高校 

(1)加强领导,地方高校党委、行政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并把毕业生就业工作纳入学校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一切为了学生就业,一切为学生谋发展。 

(2)加强毕业生综合素质培养,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高校在培养大学生的专业技术知识的同时,要更加关注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在培养的过程中,不能墨守与理论知识,要紧密的联系实际,以就业市场为导向,不断的进行教育改革,调整课程设置。此外,还要坚持毕业生就业跟踪调查,听取毕业生、用人单位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共同探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办法,努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完善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加强就业指导。高校要加强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从大学生进校开始,帮助大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设计,教育学生认清就业形势,调整就业心态,学习择业技巧,处理人际关系等,从而为今后从事的岗位做准备。通过各种讲座、参观等就业指导活动,帮助毕业生改变狭隘的就业观念,确定合理的就业期望值,引导毕业生重事业、重发展,勇于挑战自我,到偏远山区或者条件比较艰苦的地方工作,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此外,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诚信教育,树立高校和毕业生的良好形象。 

(4)制定符合实际的毕业生就业保障制度,切实保障毕业生就业。高校在指导大学生就业的过程中,还应当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关的规范条例,保障大学生的合法权益受到保护,确保毕业生的就业工作顺利进行, 

4、毕业生个人 

(1)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毕业生一是要建立良好的知识结构和能力体系。合理的知识结构是毕业生走向社会的“通行证”。建立起既博又专、文理兼修的复合型知识结构,要加强各种能力的培养,如交际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自觉能力、运用外语和计算机等现代技术的能力等,并在实践中充盈自己的知识结构。另外,毕业生要加强心理素质的培养,磨砺自己的意志,调节自己的情绪,尽量消除焦虑不安、自卑怯懦、孤傲自大等消极不良心理。 

(2)转变就业观念,将就业观由精英化转为大众化。树立创业观念,转变以往学习和受教育就是为为了就业的思想,树立创业观念,培养创业能力,自主创业,从而拓宽就业的途径。 

(3)要掌握就业技巧。毕业生要善于及时了解就业信息,如国家、省、市就业政策的内容,以及就业相关的法律法规,对于用人单位的状况及用人标准等也应当熟知,这些将有利于毕业生更加安全、顺利的就业。 

 

【参考文献】 

[1] 樊俊苹, 程淑娟. 当前大学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困境及对策[j].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 2006,(3). 

[2] 郭琪. 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j]. 西安邮电学院学报, 2007,(2): 133-135. 

市政专业毕业论文范文6

【论文摘要】就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客观两方面的因素进行分析,提出有效改进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对策,即政府、社会、高校、个人应各尽其能,积极改善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提高其就业率。

我国高校自1999年以来进行大规模扩招,招生人数在短短几年内翻了一番。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从2003年开始,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日益突显,毕业生就业情况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的稳定和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关系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局,关系到高等教育可持续健康发展。本文试图分析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因素,并就其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对策,旨在为毕业生就业工作抛砖引玉。

一、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因素分析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脚步的加快,高校毕业生面临着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究其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客观因素

(1)劳动力供求不平衡,结构性失业严重。2007年,我国社会新增就业岗位900万个,而需要安置的就业约2400万人,这表明我国劳动力总量供给远大于需求。此外,我国宏观经济发展策略走的是政府主导的外向型发展模式,中国成为“世界工厂”,加工的产品技术含量普遍较低,多属于劳动密集型,第一、二产业与发达国家相比占国民生产比重大。因此我国产业结构提供给大学生的“高层”职位是十分有限。但是与此相对应的是我国高校大学生毕业生的数量有增无减。200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212万,2004年增加到280万,2005年为338万人,2006年为413万人,2007年达到495万人,毕业生人数每年数十万增加。这就使得本已经就业难的大学生就业变得更加严峻。

(2)高校看齐发达国家,盲目跟进。在与其他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比较结果看来,我国发展高等教育是十分必要和紧迫的。但是,但是我国高校在发展教育的过程中存在的很大的盲目性,我们尚未了解国外发达国家的教育大众化背景,就忙从,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基本属于政府推动型,从总体上说还是国家的发展战略和政府行为,而发达国家则属于市场推动型,我国的国情决定我国高等教育基础较发达国家薄弱、国家财力投入也相对不足,在这种情况下学校的教育质量是很难得到保障的,如此引发的结果便是培养的学生质量降低,就业难。

(3)高校人才培养问题。目前高校的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存在结构性矛盾。我国经济发展迅速,目前正处在转型期,对各种人才的需求不断的发生着变动,但是目前高校普遍对市场人才需求反应不灵敏,盲目追逐热门专业,专业趋同现象十分严重,这样就造成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另外高校教学过程中,过于的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忽略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4)政策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目前各地政府仍然有许多不利于毕业生的政策存在。例如有些地方政府根据当地需要,制定政策法规,鼓励高层次、特定专业的毕业生进入并给予优惠条件;而对于低水平、本地区需求量不大的则限制引入。还有一些预设的制度:如户籍制度、社会保障体系以及档案管理等,这都对高校毕业生就业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5)市场信息不对称。就业市场化进程中必然出现的现象在不完全竞争的劳动力市场条件下,作为人力资源,大学生就业必然存在市场信息的不对称现象,就有可能出现资源相对供给过剩或相对需求不足,这是市场经济的一种正常现象,有赖于政府给予宏观调控,避免市场失灵。某些行业受宏观政策调整,就业需求量明显下降。另外,由于人民币升值和金融风险压力增大,纺织、服装、制鞋、玩具、家电等传统劳动密集型出口企业将受到影响,而这些行业正是就业需求大户,如果这些用人单位产品出口不畅,其用人将受到影响。

(6)加入世贸组织带来的压力。我国入世5年保护期已满,我国已经开放了除新闻媒体等领域之外的大部分行业。我国将与国际社会在资金、产品、技术、人才等全方位开展竞争。大学生就业将会在一个更加开放的就业市场中竞争,要接受来自国外人才以及留学人才的全方位竞争。

2、主观因素

(1)毕业生的择业观。毕业生由于受精英教育时代的就业观念影响,对薪资和职位的要求过高,他们的就业倾向大城市和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不愿到小企业和农村乡镇等基层就业,但这些地方恰恰是人才需求饱和的地方或竞争非常残酷的地区,眼高手低的大学生在择业的价值观上已经脱离了现实世界,梦想就业一步到位,最终造成就业的困难。

(2)毕业生缺乏择业技巧,就业自信心较差。很多毕业生在面对择业时刻时,存在严重的自卑心理,主要表现为在职业选择中信心不足,不敢与招聘单位代表沟通,缺乏主动性;有的则是过于依赖别人,在找不到工作时埋怨家长没门路,埋怨学校,埋怨所学专业不热门。尽管有些毕业生考试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但是这些学生寡言少语、不善交际,与用人单位洽谈时表现得不尽如人意,也常因这样导致“落选”。

(3)就业失信与维权意识。毕业生就业自荐书、个人简历过度“包装”现象比较严重。在各类毕业生就业洽谈会和人才市场招聘会上毕业生自荐书、个人简历失真现象太多,个别毕业生连在校期间的专业课考试成绩都敢造假,自我评价大吹大擂,华而不实;以至于有的招聘单位不得不派人到学校调查核实。毕业生法律意识淡薄,对就业政策、劳动法律法规了解掌握不够,不能主动维护个人合法权益。

二、对策与建议

改善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严峻形势,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多管齐下,以扭转目前的趋势,促进高等教育健康发展,稳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局。

1、政府政策的支持

(1)政府应该从大局角度,统筹兼顾,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的宏观调控与指导。面对当前社会上出现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形势,政府应当从实际出发,制定相关的法律规章制度,规范就业工作,保障毕业生就业的合法权益。

(2)根据不同地域的经济特点及结构特点,各级政府要根据本地区的实际特点,建立适合本地区发展的就业政策体系,在国家宏观政策以及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制定灵活的就业政策,发展有特色、高质量、多层次的毕业生就业体系。

(3)建立健全完善的就业信息管理系统。完善的就业信息管理系统,能够为用人单位和毕业生之间搭建起一座互通的桥梁,因此,政府应该从基础出发,努力构建一个集市场需求、高校招生、人才培养、见习制度、就业协议签订、报到手续、人事及社会保障、毕业生就业跟踪等一体的就业信息管理系统,切实可行的服务和保障高校毕业生就业。

(4)严厉打击就业市场的各种违法行为。政府在制定各种相关的法律法规,建立就业规范的同时,还应当严厉打击就业市场中存在的非法职业中介在大学生应聘、招聘等过程中欺诈犯罪行为,严惩不法分子,坚决打击就业市场中的犯罪现象,维护就业市场的良好秩序。

(5)鼓励毕业生创业。制定优惠的政策,优化激励高校毕业生创新创业的环境。高校毕业生是创新的重要力量,积极引导毕业生创新创业,不仅有利于提高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层次和水平,更重要的是营造一种激励自主、激励创业、激励创新、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

2、社会

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实际上是一个巨大的社会问题,近几年来,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全民最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之一,也是每年“两会”必不可少的热点话题之一。因此,社会作为高校毕业生就业一个大的背景环境,应当努力支持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例如,通过新闻媒介、公众舆论等不断宣传倡导大学生艰苦创业的精神;抵制虚假就业信息广告,营造公平、公正、公开的良好就业环境,有利地促进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

3、高校

(1)加强领导,地方高校党委、行政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并把毕业生就业工作纳入学校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一切为了学生就业,一切为学生谋发展。

(2)加强毕业生综合素质培养,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高校在培养大学生的专业技术知识的同时,要更加关注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在培养的过程中,不能墨守与理论知识,要紧密的联系实际,以就业市场为导向,不断的进行教育改革,调整课程设置。此外,还要坚持毕业生就业跟踪调查,听取毕业生、用人单位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共同探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办法,努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完善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加强就业指导。高校要加强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从大学生进校开始,帮助大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设计,教育学生认清就业形势,调整就业心态,学习择业技巧,处理人际关系等,从而为今后从事的岗位做准备。通过各种讲座、参观等就业指导活动,帮助毕业生改变狭隘的就业观念,确定合理的就业期望值,引导毕业生重事业、重发展,勇于挑战自我,到偏远山区或者条件比较艰苦的地方工作,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此外,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诚信教育,树立高校和毕业生的良好形象。

(4)制定符合实际的毕业生就业保障制度,切实保障毕业生就业。高校在指导大学生就业的过程中,还应当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关的规范条例,保障大学生的合法权益受到保护,确保毕业生的就业工作顺利进行,

4、毕业生个人

(1)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毕业生一是要建立良好的知识结构和能力体系。合理的知识结构是毕业生走向社会的“通行证”。建立起既博又专、文理兼修的复合型知识结构,要加强各种能力的培养,如交际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自觉能力、运用外语和计算机等现代技术的能力等,并在实践中充盈自己的知识结构。另外,毕业生要加强心理素质的培养,磨砺自己的意志,调节自己的情绪,尽量消除焦虑不安、自卑怯懦、孤傲自大等消极不良心理。

(2)转变就业观念,将就业观由精英化转为大众化。树立创业观念,转变以往学习和受教育就是为为了就业的思想,树立创业观念,培养创业能力,自主创业,从而拓宽就业的途径。

(3)要掌握就业技巧。毕业生要善于及时了解就业信息,如国家、省、市就业政策的内容,以及就业相关的法律法规,对于用人单位的状况及用人标准等也应当熟知,这些将有利于毕业生更加安全、顺利的就业。

【参考文献】

[1] 樊俊苹, 程淑娟. 当前大学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困境及对策[j].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 2006,(3).

[2] 郭琪. 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j]. 西安邮电学院学报, 2007,(2): 133-135.

市政专业毕业论文范文7

一、定向招生存在的问题

1.各县、市、区不配合市政府的政策,不申报或少量申报定向培养指标。如吉安市吉安县三年没申报指标,而每年社会招聘数近百名。有的县、市、区只申报10余名,只有总教师招聘数的十分之一。调查发现,社会招聘教师虽然改善了小学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提高了教师的文凭层次,但由于多数不在本乡本土工作,二次参加社会招聘的机会多,因此稳定性远不如“三定向”毕业生。另外,学前专业各县市的申报指标过少,不符合现在急需学前教育教师的形势。

2.“三定向”招生政策宣传力度不够。“三定向”培养师范生是从应届农村初中毕业生中选拔,由于初中生年龄小,对此项政策的理解能力差,有些家长又出外打工,使他们的选择容易受家长、老师的影响及支配。有些学生想读“三定向”师范专业,但又受老师、家长的劝说去读高中考大学;有的连这项政策都不知道;有的学生想读高中,但又迫于家长的压力去考师范,使他们进入师范后思想不稳定。

3.考生报考部分定向培养专业没有面试,由县、市、区指定或随机分配到师范学习各种专业。这样既不能按学生的个人意愿选择自己想学的专业,也没有经过面试,使部分专业如音乐、体育、美术、特殊教育等专业的学生经过几年的专业学习,技能和特长没有长进。如吉安师范定向生10级体育专业有两名学生身高只有140cm左右,在学习过程中存在先天限制,毕业后也不适合体育专业教学。又如特殊专业定向生都是由委培单位指定定向学习该专业的,使得他们进校后部分学生对特殊教育不感兴趣而影响了学习,有的还多次要求转专业。

二、定向培养学校存在的问题

定向培养就是根据用人单位的需要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培养。上饶、吉安市都指定在该市市属师范学校,抚州指定在行知学院。经过调查了解,我们认为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课程设置问题。定点培养学校一般设有小教专业(语数方向),英语专业,信息技术专业,特殊教育专业,音乐、体育、美术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主要问题是重理论文化课程轻专业实践课程。如2012届现特教班理论文化课每周18节,而音体美书法课只有6节,这使毕业生在音体美方面能力更加不足。

2.学校设备不足。通过对吉安、上饶、抚州三个地市定点培养学校的调查发现,普遍存在音乐器材、体育设施及美术器材不足的现象。特别是科学类的理、化、生课程,学生主要以讲课为主,实验开设不足,学生没有动手能力。

3.实习、见习时间不合理。如多数专业定向培养的学生五年见习时间每年不足一周,实习只集中在五年级后半年,平时没有实习机会。另外,对学生实习、见习的指导不够,许多县市还以分散实习为主,达不到实习的作用。

三、定向实习分配存在的问题

从目前三届毕业生定向分配的情况看比较好,但也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少数毕业生流失。由于少数毕业生入学时是受父母所迫,对教书没有兴趣而放弃教育工作;少数学生入学后存在成绩差、不服从管理等而不能顺利毕业;部分学生通过拉关系走后门进入县城或乡镇中心学校任教,而使偏远农村学校缺少教师。这样就没有达到“三定向”培养政策的效果。

2.专业不对口。由于农村教师缺编,音体美专业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语数外教学,而没有或附带从事本专业教学,违背了定向培养的初衷。

四、意见和建议

“三定向”培养师范生的作用和意义是显而易见的,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

1.加强此项政策的宣传力度。全市统一出台相应的定向招生的程序和方法,增加入学面试环节。

2.增加“三定向”培养学生的名额,尤其是幼教和特教专业教师的培养名额,以行政的手段调节社会招聘过多而定向培养不足的现象,以稳定农村、山区师资队伍。

市政专业毕业论文范文8

摘要:在新时期高校的就业问题一直是社会广泛关注的事情,本文通过对农科院校中的文科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问题进行探讨和解读,分析制约其就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找到合适的方法予以解决。

关键词:新时期;农科院校;文科专业;就业

从九十年代末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办学规模逐年增长,办学的层次和水平也由单一型向着综合型方向发展。在众多的高校中,尤其是以农业院校中的文科专业的设置逐年增加,各种文科专业的学科、招生人数不断提高。众所周知,农业院校的学科以农、林、电为主导性的学科,优势比较突出,办学特色明显,办学时间长,形成了具有社会效益和社会影响力的专业,而农科院校中的文科专业相对于其他专业而言,其办学时间短,缺少一定的专业优势和社会影响力,所以这些文科专业的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就会出现诸多的压力和问题,所以本文就农科院校中的文科专业大学生就业现状进行探讨,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从中找到可行性的措施和方案,促进其顺利就业,无疑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我们的研究团队对保定市部分农科院校文科专业2011届毕业生的就业观进行了走访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在“你的择业态度”中,有46%的同学选择了自主择业,在“你的就业途径”中,有66%的同学选择了主动参与择业竞争,也有75%的同学选择了通过学校的就业指导部门推荐来获取工作,在“你的就业信心”中,有55%的同学感到有就业压力和紧迫感,有35%的同学对其就业期望值过高,缺少准确的定位,40%的同学认为学校目前的就业指导工作缺少针对性,需要继续加大力气,在“你认为最重要的就业指导内容”选择中,有33%的同学认为目前亟需就业咨询和指导,特别是就业求职的方法技巧。根据以上的调查情况,反映出农科院校文科专业大学生的就业心态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他们亟需学校的就业职能部门在其就业咨询、信息获取、求职指导等方面给予他们必要的指导意见。但是,由于目前农科院校文科专业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尚不成熟和完善,缺少就业的实际性,特别是在积极引导大学生自主选择的取向和择业能力的培养、以及职业修养等方面还需要加强。

一、目前农科院校文科专业大学生就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科院校文科专业的培养方案需要改进和加强。

在农科院校的办学定位中,有时自身的角色缺位,特别是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处于一个半封闭的环境中,形成了重视理论学习,缺少实践创新的培养,产生了人才的市场适应力不足的问题,与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不能挂钩。特别是在经济大发展、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期间。学校的学科专业设置、学科的理论建设存在着差异,高校的专业培养模式不能很好的满足产业结构和社会人才需求的步伐,文科专业划分过多过细,人才的培养模式与社会实际需求过大,形成了部分专业就业形式走俏,部分专业人才市场不理不睬,造成了一部分毕业生不能顺利就业;而高校过多的关注于大学生的外语、计算机的等级考核,忽略了专业课程特别是实践操作技能性很强的课程的培养力度,造成了理论与实践的脱节。

2.就业指导部门的职业规划和服务工作需要继续加强。

在四年的大学学习阶段,大学生的个体意识和能力提升很快,职业兴趣由复杂化向简单化转变。所以,在大学学习期间,就业指导部门就承担了针对大学生就业指导和科学规划的实施者。目前农科院校的就业指导部门还缺乏对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往往通过增设就业指导课来对大学生进行指导教育,课程往往理论性很强,讲课方法枯燥单一,缺少完善的课程服务体系,特别是学习方法的指导、法制意识和诚信意识的教育、心理健康辅导、政策宣讲等内容。由于就业指导部门的工作人员人手少,日常的事务性工作量大等问题,往往难以有充足的时间和经历来开展针对大学生就业的系统性的辅导,同时由于就业指导人员信息占有量、知识储备量的局限性,缺乏对就业指导学科的理论和实际操作中的研究和探索,没有形成一整套适合于农科院校文科专业的发展就业工作指导理论体系的建立,所以在制定就业政策和市场人才需求的选择上存在着片面性。

3.农科院校文科专业的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和技巧亟待提高。

相对于农科院校其他专业的毕业生而言,文科专业的毕业生的就业观念显得比较保守和传统,在调查结果中,还有近一半的比例选择按照自己的本专业去就业的想法,对于非相关性的工作和在专业上与自己的专业有差别的工作上,不能够用主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和尝试,对于所从事的本专业联系不多的工作,在就业心理上还有抵触和为难的情绪。有些文科毕业生对先就业还是先择业往往举棋不定,对自己的初次就业的想法要求过高。另外,有三分之一的毕业生对自己的就业定位还不明确,缺少自我的客观评价意识和系统、科学的理性认识,就业的期望值过高,把工作待遇的薪水水平、住房条件、交通便利、工作环境作为其重要的衡量标准,有些毕业生不愿意到经济欠发达的二三线城市或者基层工作,不愿意从事艰苦、边远地区的工作。我们的团队调查发现,有近一半的毕业生就业时会首先选择北上广和省会一线城市,三分之一以上的毕业生会考虑到月薪薪酬在2500-3000以上,盲目从众的心态很明显。

二、农科院校文科专业大学生就业工作的建议和方法

1.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高校人才培养体制。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的逐步深入,面对这一现实情况,高校人才培养体制就必须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如果缺少这一环节,就会使农科院校的文科专业毕业生在社会上的承认度降低,造成招生生源不足,专业发展滞后,影响高等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和开展。所以,在农科院校的文科专业设置中,必须做到一方面提高专业办学特色和质量,努力提高教育教学改革的质量,改变学科的单一性、滞后性、封闭性等缺点,着力加强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体制的建立,培养适应市场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复合型、通用型、实践型的新世纪人才,这是农科院校文科专业将来发展的关键因素所在。比如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创业大赛、大学生科技文化活动以及各种社团文化活动等。

2.建立健全高校就业指导机构,完善相关体系内容和标准。

及时有效的就业信息是毕业生正确选择就业方式的前提条件之一,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发展,通过对毕业生收集信息的原则、方法、范围、途径等方面加强有效的指导,帮助大学生开阔就业视野,学会正确处理就业信息,了解并掌握各个用人单位和市场对就业人员的综合素质的要求,预测就业市场的供求关系动态化,真正对毕业生的就业、择业及职业发展起到积极的帮助作用和导向作用,拓展其就业渠道,减少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3.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择业观,帮助其顺利就业。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前提下,大学生的就业工作已经体现并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部过程中,而不是阶段性。局部性的工作范围。对大学生择业观的正确培养,特别是对大学生职业规划的培养,有助于综合素质的提升。通过短期、长期职业目标的制定,以及对未来个人职业的合理定位,帮助学生对行业内部环境和当前市场用人环境等状况进行深入而充分的了解,并进行客观的分析。同时,农科院校的文科大学生要找到自己的学科优势,立足于本学科的社会职业发展情况以及市场对本专业的实际需求情况进行梳理,通过自我的评价和社会的需求进行比较,找到自身的不足和问题所在,并且按照市场和用人单位的需求,进行自我职业设计,弥补自身缺点,确立好自己的发展目标和方向。

4.完善毕业生就业保障制度,建立切实可行的人事制度。

政府部门要继续建立并完善制定出相关的政策法规,鼓励毕业生报考三支一扶、西部计划、大学生村官等。同时,在工资待遇、职称晋升、住房医疗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制定优惠的措施方案。同时建立开放的就业市场,用市场经济的杠杆调节作用,鼓励毕业生到各类用人部门就业。特别是在全国各地的自主择业,从而加快人才流动性,加快人才分布的合理化进程。再次,对农科院校的文科专业适时采取保护措施,给予政策上的倾斜,扩大毕业生的选拔和任用力度。选取更多、更优秀的农科院校文科毕业生到基层部门任职,增强并改善基层部门的人员结构和队伍的整体素质,促进基层组织工作的顺利开展与实施。

三、总结

农科院校中的文科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其重要性慢慢的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虽然我省的农科院校文科专业的就业指导其兴起还不足十年的时间,高校在这些方面的工作或许不完善,或未有涉及,也正因如此,高校在这一领域还有相当大的发展和上升的空间。作为培养社会合格接班人和优秀建设者的高校,其在大学生就业指导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不仅要引导学生客观的评价自己,帮助大学生获取社会发展的信息,而且高校更应提供全面而完善的科学系统的指导。

参考文献:

[1]姜玉梅.西部地方高校大学生就业与新农村建设――以河西学院的调查与分析为例[J].中国大学生就业. 2006(16)。

[2]赵明家,潘玉环,宋艳,于寒,郭磊.农业院校提高毕业生就业率的长效机制探析[J]. 中国大学生就业. 2006(16)。

[3]穆杨,赵晓民,丛日华.扩招后农林院校大学生就业工作浅议[J].中国大学生就业. 2006(16)。

[4]邵华,钟咏.大众化条件下高等农业院校毕业生就业难对策探讨[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3)。

[5]王吉庆,赵月平.提高农科毕业生就业率途径的探讨[J].中国大学生就业. 2006(12)。

[6]吴伟.高等农业院校“非农”专业扩展趋势分析[J].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2006(02)。

[7]姚天行. 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问题及对策[D]. 东北师范大学 2009。

作者简介:

1.张丽敏(1983-),女,讲师,河北农业大学人文社科学院,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指导。

2.王晓朴(1982-),男,讲师,中央司法警官学院,研究方向:大学生就业指导。

市政专业毕业论文范文9

论文摘要:毕业生就业指导是高校的重要职责。本文对美国与我国两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概况进行了对比,分析了两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特点与差距,指出了我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今后的努力方向。

近几年来,伴随着高校大扩招,高校毕业生人数急剧增长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凸现,成为社会、高校、学生家庭的共同难题,也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瓶颈。尽管近些年,我国高校普遍增加了对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视,但笔者认为,无论是在就业指导的理论与理念、组织机构、人员素质,还是在其指导实践中的方式方法,乃至社会、高校、用人单位一体化的就业指导体系建设等等方面还有许多的偏差和不成熟。美国作为当今世界经济最发达的国家,是世界上第一个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普及化的国家,同时也是世界上开展职业指导工作最早的国家。针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美国政府构建了政府、高校、社会(中介机构)和用人单位一体化的以市场就业制度和自由就业制度为基础的大学生就业指导体系。深入了解和学习美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先进经验,积极探索有益的启示,为我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提供有意义的借鉴和参考乃本文之真意。

一、美中两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概况

1.美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概况

美国是世界上第一个高等教育大众化与普及化的国家,1996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了80.9%,现有高校4009所,在校生人数为1459万人。然而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大学生的就业难题。美国实行大学生自由就业制度,学校对大学生就业不承担责任,只是通过就业指导与服务来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但这并不意味着高校不关注就业和就业指导,相反大学深知责任重大,因为这与招生生源和社会捐助息息相关,进而影响学校的生存和发展。政府部门中也没有专门主管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机构,政府只是把毕业生作为整个社会就业市场的一部分看待。对就业不直接干预。但是针对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在美国形成了政府、高校、中介机构和用人单位协同配合、完善高效的就业指导体系。

(1)政府在美国大学生就业中的角色主要表现为两方面:一是负责制定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宏观政策,比如,制定大学生创业专项扶持政策,制定国家关于大学生到艰苦地区和行业从事工作或特殊工作的补偿政策等。二是组织就业调查,建立全国性的就业指导和服务网络平台,及时准确地就业岗位信息,为大学生和用人单位提供交流媒介,分析就业环境,预测就业趋势等,这是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联邦政府劳工部设有劳工统计局,主要职能是在全国采集数据,统计结果通过网络和发行刊物向全社会公布,根据这些数据编撰的《岗位需求手册》成为美国大学生人手一册的“圣经”。此外,美国政府还积极鼓励大学生创业,在创业贷款、审批程序及审批费用等方面提供便利,各州也有不同的鼓励政策制定。

(2)高校是美国大学生就业指导体系的核心。美国各高校方面加强人才培养改革,强化学科交叉,注重学生的通识教育和能力培养,注重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把就业指导贯穿整个大学的教育过程,帮助学生了解自我的能力、特性,确立专业兴趣,树立正确的择业观,进行准确的职业定位,做出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另一方面美国高校都非常重视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把就业指导置于学校日常工作的中心,一般由一名副校长直接负责。就业指导机构的重要地位使得美国高校对其经费投入较多,充足的经费保证了就业指导工作的高校运作和采用先进的信息手段。就业指导人员的职业化、专业化程度很高,就业指导中心主任一般具有辅导学、咨询学、高等教育学硕士或博士学位,负责学生心理测试、能力评估、求职咨询等工作的就业顾问,般也具有心理学硕士或博士学位。此外还配备讲授就业指导课的专职教师。

(3)社会中介机构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学生与用人单位和高校的“红娘”,发挥在学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美国有为数众多的职业中介机构,专门为大学毕业生和其他求职者牵线搭桥。在非赢利性就业组织中,以全美高校和雇主协会最为著名,该协会创建于1956年,目前有1800多家高校和1900多家用人单位成为其会员,每年为100多万大学生提供就业服务。该协会的宗旨是帮助学生选择并获得满意的工作,帮助雇主制定有效的人员招聘计划并提供优秀人选。每年还出版一些定期刊物,对就业市场的现状、发展趋势以及求职和招聘过程中遇到的法律问题等进行调查和分析。

(4)用人单位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在美国,用人单位非常注重强化其协调高效的用人机制,使社会的人才资源配置更快速协凋,毕业生择业效率更高。同时,美国的用人单位非常重视学生的实习实践,并积极为其创造条件,提供具体支持。比如大多数单位愿意提供带薪实习机会,有些单位还提供与新聘职员相近的工资。在一年至半年的实习中,学生已经把公司的工作流程学习清楚,当学生毕业后,公司就可以直接录取学生到企业工作。

2.中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概况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大学毕业生就业体制的转变,大学毕业生面I临着严峻的就业压力。2001年全国大学毕业生人数是114万、92X/2年是145万、2003年是212万、2004年是280万、2005年达到了338万,2006年全国大学毕业生总人数达到413万,比2005年增加了75万,增幅达22%。高校毕业生人数的大幅增大导致待业大学生人数逐年递增。根据教育部的统计,大学本科毕业生待业人数:2001年是34万人,21~Y2年是37万人,2003年是52万人,2004年是69万人,2005年达到了79万。这与目前我国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处于低水平状态、缺乏完善有效的毕业生就业市场和信息化服务体系是有关系的。

(1)政府虽然也强调高校的大学生就业工作,但从目前来看,这种重视只落在文件和讲话中,没有落实到具体的促进就业的政策上。比如没有真正把高校的毕业生就业率与对高校的声誉、地位、招生乃至财政拨款制相挂钩,缺乏一个全国范围统一的大学毕业生就业信息中心,缺乏有关规范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的法律法规。在毕业生和企业之间缺少有效的沟通渠道,企业的用人标准、企业人才的选择条件没有在有效的时间传递给大学生,大学生的培养缺乏市场导向。

(2)高校的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脱节,教育教学过程与就业指导脱节。当今我国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与教学呈现两张皮的现象,一是招生与就业脱离,学校重招生轻就业。二是课程设置与专业设置与就业指导脱离。三是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与就业指导脱离。比如由共青团中央学校部、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合作调查发现,“2006年毕业的本科生中半数以上未找到工作,而最近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有七成的企业抱怨找不到合适的人才,其中不少企业认为应届大学毕业生与他们的要求有相当差距”。形成了中国当前大学生求职困难与企业人才招聘困难并存的“怪现象”。高校对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毕业生就业指导的专业化程度不高,一般处于“临阵磨枪”型粗放式指导。缺乏一支专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许多高校虽然成立了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但人员却是兼职的,或虽有专职人员但却未经过专业学习和专门培训,其就业指导的水平就可想而知,其指导内容不外乎是分析就业形势,收集就业信息,传授求职技巧,指导学生如何写自荐书、如何应对面试等。无论其就业指导与服务的理念、理论,还是其就业指导与服务的)式方法都处于低水平状态。而且大部分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仅限于对毕业班学生进行,其就业指导理念相当狭隘。

(4)毕业生就业市场中也存在着分割严重、秩序混乱、缺乏监督、存在着欺骗性的情况,劳动力不能自由流动,不利于充分发挥就业市场资源配置作用。比如有的大学毕业生在求职简历上提供虚假材料,有的用人单位为吸引优秀人才,夸大优惠条件等等。

二、美中两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特点比较

1.就业指导理论与理念

美国不仅是世界上最早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普及化的国家,也是世界上最早开展大学生职业指导的国家,因而也形成了丰富成熟的就业指导理论与先进的就业指导理念。就业指导这一概念诞生于20世纪初,是美国波士顿大学的教授弗兰克·帕森斯在其撰写的《职业的选择》一书中第一次提出职业指导(Vo.eationaldance)这一术语。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发展与影响,就业指导理论经历了从人职匹配的职业指导阶段发展到关注全人发展和终身发展的生涯指导阶段,产生了特质——因素理论、类型学理论、发展性理论、社会学习以及认知信息加工理论等。丰富成熟的就业指导理论有利于形成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先进理念:职业选择不是个人面临就业时的某个单独事件,而是贯穿于个体生命的全过程。就业指导不仅要发挥服务功能,而且更要发挥教育的功能,不仅体现短期价值,而且兼顾学生实际就业需要和一生的成长需要。因此,美国高校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是中小学职业教育与指导工作的衔接和继续,并不单纯为应届毕业生服务,而是为所有在校生和已毕业的校友服务。

我国的就业指导工作是在20世纪9o年代末开始发展的,起步较晚,对就业理论的引进、学习与研究都还很浅显,就业理论与实践之间存在脱节现象。提升就业指导的教育职能和工作理念,转变现有的就业指导观念,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全程性的指导与服务是促进大学生全面成才的关键。

2.就业指导机制

美国实行毕业生自主择业制度,政府只是把毕业生作为整个社会就业市场的一部分看待,对就业不直接干预限制。学校对大学生就业不承担责任,只是通过就业指导与服务来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但是,美国政府、高校、中介机构和用人单位既有各自的功能,各司其职,又互相协调,互相配合,形成了政府、高校、中介机构和用人单位各自发挥作用、密切配合、协同进行的完善而高效的大学生就业服务指导体系。为大学生提供全面、高效并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与服务,积极推动大学生充分顺利的就业。

我国目前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基本上局限在高校。中介机构还很不规范,诚信度很差,也没有形成规模,用人单位与高校、中介机构之间缺乏信息流通机制。高校的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行业发展走势脱节,缺乏有效的反馈机制。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是一项系统工程,它需要政府、社会、就业单位、高等学校以及毕业生本人共同努力,相互配合,构建完善、高效的宏观调控机制、政策保障机制、人才需求信息共享机制、市场竞争机制以及就业指导机制。因此,构建、完善我国的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与机制将是一个长期艰巨的系统工程。

3.就业指导的组织机构与人员素质

美国高校一般都设有就业指导机构,在大学处于中心地位,美国高校校长都非常重视该项工作,从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办公条件、经费保障等方面都给与重点扶持。无论是公立学校还是私立学校,无论是以科研为主的多科性大学,还是以培养本专科生为主的大学或社区学院,无论学校规模大小,学校机构怎样精简,但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地位没有改变。就业指导人员的条件一般具有指导学、心理学、咨询或教育学博士学位,最低要求为硕士,并具有职业咨询师资格。据统计,目前全美共有职业咨询师l6万人,其中80%在高校。我国高校虽然一般也设立了毕业生就业指导机构,但学校一般对其重视程度不高,比如人员少、设备差、信息手段落后等,目前尚无就业咨询指导方面的专业,专职从事就业指导的人员无论从数量还是知识结构方面还有一定的差距。而且一般对就业指导工作认识不足、思想僵化、观念落后。

4.就业指导的内容与方式方法

在过去的数十年间,美国高校就业指导经历了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指导内容和方法不断地更新。工作重点由注重就业安置和资讯提供转变为注重加强培训和辅助发展,指导范围由择业指导拓展为将事业、心理、学术三者合为一体的指导和全人发展,就业指导由过去的行政服务性工作转变成具有教育职能的教学性工作,就业指导的基础由依赖常识、直觉和经验上升到注重理论、研究、调查相结合的专业化服务。指导的对象为所有年级的各类学生,工作方式注重全程服务,对有不同发展需求的学生提供不同的指导内容,工作手段讲究科学性,普遍使用职业测试工具。我国由于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起步晚,在就业指导的定位上存在很大的偏差:指导对象不明确,一般局限于四年级的毕业生。指导目标不明确,一般局限于提高毕业生就业率的短期行为。指导的内容单一、方式方法落后,吸引不了学生的兴趣,出现学生的期望与就业指导提供的内容呈背离的状况。指导的内容更多的局限于信息的,日常就业手续的办理,就业的统计等,在就业的方式方法上科学性,更多的是集中统一指导,缺乏个性化的教育与指导,缺乏有针对性的咨询和训练。

三、我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今后应努力的方向

1.政府

需要政府在政策上进一步深化大学生就业制度的改革。比如应建立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政策,取消户口、指标、社保等种种“硬杠杠”对毕业生到民营企业就业的限制;毕业生就业市场、人才市场、劳动力市场要进一步的相互贯通,需进一步规范用人单位的招聘行为,如一些单位需要上岗费、押金、不签劳动合同、不给上保险等等。在就业保障方面政府需要深化制度改革。如将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纳入社会保障体系范围之内,建立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失业救助、困难生活补助制度和就业推荐成功奖励制度;出台有关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岗前培训资助制度。要消除政策壁垒,取消省会及省会以下城市进入指标、户口指标等限制,取消限制高校毕业生合理流动的政策规定等。政府还应加强大学生就业信息化建设,加快就业信息服务,建立、健全就业信息网络,建立全国毕业生就业信息交流平台。

2.高校

高等学校需要加大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内容改革,增强学校与社会的联系,根据社会需要开设专业、设置课程,不断革新教学形式和内容,有效解决大学生就业市场上的供求结构性失衡。在专业和课程改革中渗透就业指导,把大学生从一个学校人培养成一个社会人,是大学的基本责任。高校的任务不光是教书和做研究,还必须按照办学的理念,做好就业指导工作,开展创业教育,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要建立健全人才信息的沟通与交流机制,加强与用人单位的信息沟通与互动,通过多种渠道收集人才需求信息,要转变就业指导理念、加强就业指导机构的建设,提高就业指导人员的素质,造就一批精通业务、熟悉市场、善于管理,有着强烈的责任感、事业心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的专门化、职业化、专家化的就业指导队伍。

3.用人单位

用人单位应树立合理的人才消费观,强化与高校的交流与合作,主动为毕业生提供就业实习机会,作为大学生就业市场的需求方,用人单位的人才选拔与录用标准对高校人才的培养和就业指导工作有着很强的导向作用。用人单位应根据自己目前的实际需求和未来的发展战略,摒弃不合理的人才“高消费”观念,科学、合理地规划和选拔人才队伍,并通过通畅的信息渠道向就业市场和高等学校准确、及时地传递其需求信息,用人单位要强化与高校的交流与合作。

市政专业毕业论文范文10

关键词:高职院校;就业;服务体系

一、高职学生就业现状

随着高校扩招,大学生人数急剧增加。越来越多的毕业生涌入就业市场,就业压力不断增加。相关数据表明,近几年高职院校毕业学生占整个高校毕业生的56%左右,高职学生就业不仅仅涉及高校,而且提升到了教育发展、社会稳定的高度层面。目前企业、人才市场上有一个“双难局面”:一方面大量的高职毕业生找不到跟自己专业有关满意的工作,反之大量的企业却招不到熟练的技术工人及急缺复合型的高级技术工人,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开设相应专业、培养模式和人才需求的脱节导致毕业生找不到适合的工作,用人单位招不到合适的员工,出现“双难”局面。面对这一“双难”困境,就业问题已经成为政府、企业、学校以及人才市场的焦点问题,如何冲出这一困境,提高高职院校学生既好又快的就业,是目前社会高度关注的社会问题。

二、高职院校就业服务体系的构成

政府、企业、学校、人才市场是高职院校就业的四个重要因素,他们相互配合,相互协调。政府负责完善就业法律、制定就业法规及就业促进政策;用人单位提供实习机会或者岗位;学校负责培养人才以及就业指导;人才市场是用人单位与毕业生交流互动的平台。其中,政府机构应起主领作用,协调立法部门、学校、用人单位、人才市场等各方面,完善就业服务机构,为高职院校学生就业构建多元化的服务体系,提高高职生就业力。

(一)政府。

1. 完善相关就业法律法规。

政府在高职院校学生就业中的作用是改善就业环境,完善就业法规,加大就业扶持。为维护大学生就业市场的正常秩序,中国立法机构及政府必须加强法制建设,从法律层面规范各方面与毕业生之间的权责关系,把大学生就业服务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使毕业生在就业市场的的自主择业、双向选择、推荐或招聘方式、就业后的劳动关系、就业合同、协议、收费事项、服务宗旨等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为大学生公平就业提供法律保障,保证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健康发展.

2. 制定相关促进就业政策。

首先,政府应积极制定并执行相关就业促进政策,对到边远地区,艰苦地区就业的大学生给予免除上学贷款、返还学费、就业奖励金等补偿措施。其次,鼓励大学生创业。将学生到中西部、基层、中小民营企业就业这一系列就业促进政策更加系统、制度地引导,提高学生就业认知水平。最后,应加快户籍制度、人事制度及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建立公平的就业环境,促进人才合理流动。

3. 积极引导舆论。

不良舆论的产生及传播,给高职院校的毕业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他们的责任感、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都受到一定程度的干扰,在择业时不能保持一颗平常心来面对社会的压力。只有建立良好的舆论导向,才能使学生获得积极有效的就业认知。

(二)企业。

1. 构建及完善高职院校大学生实习制度。

目前,大学生参加实习教学遇到许多困难,实习单位难寻、实习效果难体现、经费落实难、质量保证难已经成为摆在高校大学生面前急需解决的问题。首先,政府制定和规范大学生实习的相关指导性文件,并由政府积极推动实施;鼓励企业为大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制定明确的大学生实习待遇和工作纪律规定,对提供实习岗位的企业给予各项优惠政策;高校要健全实习管理制度,完善评价指标体系,健全和完善校内实习基地,及时更新实习设施和实习方法,完善相关制度,同时,要积极主动与用人单位沟通,争取建立稳定长久的实习基地。

2. 狠抓实训基地、校企合作建设。

借鉴国外高校的成功经验,打造教育、生产与科研相结合的特色模式。学校通过与企业的合作,组织学生到企业进行各种层次的实践,为学生提供实习锻炼的机会,使学生亲身体验工作,减少就职的盲目性,无独有偶,南京的部级示范高职院校近年来都成立了校企合作处,抓好与企业合作,定向培养毕业生,这在将来一定会成为一种发展趋势。这种定向班的设立首先由学校根据企业要求设立招生计划,招生时有企业参与进来,学生解决了就业的后顾之忧。由于有好的企业、好的岗位,学校可以招到更多的学生。学生又可以安心学习专业知识,在校期间通过实习能更好地在毕业时适应工作岗位。

(三)高职院校自身。

1. 优化高职专业设置。

高职院校专业的设置,不但要让学生能够学有一技之长,学好专业知识,满足职业岗位的要求,也要坚持以人为本,加强职业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对接,让学生具有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因此,高职专业设置,应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及人才培养的滞后性等特点开设专业,设置专业应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学校不仅要更新旧的专业,还要设置新兴专业,传授先进思想与技术,引导学生成为复合型的技能型人才,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除外各高职院校要重视学生就业后回访,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与企业建立起信息沟通机制,调查学生毕业后在工作中的适应性与工作能力,依据各企业对人才要求调整与改革专业设置、课程安排等,提高毕业生素质与职位要求的匹配程度,保证学生培养符合社会需求,促进大学生顺利就业。

2. 加强对于学生就业理念改变。

现在高职学生主要有以下几点需改进的地方:一是高职学生从高职院校毕业即进入工作岗位,因此对就业环境和工作的基本要求不熟悉,实践动手能力不高,极易陷入眼高手低、纸上谈兵的误区。二是在就业价值取向上出现现功利化倾向,一些高职学生认为“奉献就必须要有索取”的人生信条,好高骛远,不愿意从基层的、待遇较低的工作做起,但自己本身能力又达不到待遇好的工作的要求。三是部分高职学生不能客观全面地评价自己,不能摆正自己的心态。要么自卑心理严重,过度否定自己,在对待就业问题上也是逃避,认为自己什么事情都做不好;要么就是过度自信,认为自己能力很强,找工作很简单,从而造成高不成低不就的局面。

3. 加强创业教育与培训,培养科技创业人才。

随着高校创业促进就业需要形势的转变,培养和强化创业意识已成为学校和社会对大学生的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所以,各高职院校应加强对大学生创业的教育与培训,学校应定期开展创业教育课堂及开办各种形式的创业培训班,例如:创业讲座、服装设计大赛,全国软件专业人才设计大赛。已以赛促改,赛学一体,把自主创业引进校园,使大学生在不出校门就学到创业相关方面的知识,也能得到技术技能实践经验。同时,学校应与企业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邀请企业资深人员与学生沟通、互动,培养学生创业素质和开拓学生创业能力,帮助大学生选择创业方向,提高大学生创业成功率。

4. 完善高校就业指导与服务体系。

在就业日益严峻背景下,根据大学生毕业后在择业过程中存在的误区和疏漏、教育与择业需求中的矛盾,学校应以学生为本有效地完善高校就业指导与服务体系,帮助毕业生树立正确择业观,明确职业发展方向,增强创业精神和就业竞争力,以“完善就业指导,促进大学生就业”。高校就业办公室应该敢于承担起责任,不断加大就业工作的人力及物力,积极主动为毕业生服务,进一步建立健全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机构, 完善大学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一方面,建立并完善校内就业指导部门。确保指导机构到位,而且把就业指导机构放在中心地位。另一方面,把优秀的人才聘为就业指导教师。联系一些企业和用人组织,邀请其中的佼佼者抽出固定时间为学生开讲座,对学生进行零距离的指导,他们的经验往往比学校内的教师更为实用,也更为有效。再者,在就业指导方面投入足够经费。很多高职院校就业指导部门工作没有做好是因为经费不够。收集不到足够有效的信息,也无法帮助校内的广大毕业生,学校应给予足够经费,实现从坐等用人单位上门到主动上门推荐毕业生的转变, 积极开拓大学生就业市场。

(四)人才市场中介机构。

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已进入“大众化就业”时代,就业市场已经完全转变为买方市场,高校毕业生就业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而人才市场中介机构是为用人单位和人才提供中介服务及其他服务的专营或兼营的组织。成熟市场经济国家能够利用市场机制良性调节大学生就业市场供求情况的一个关键性因素在于发达的社会就业中介组织。目前,我国的高校毕业生人才市场每年几次“集贸市场式”的供需见面会,对于众多高校应届毕业生来说无异于杯水车薪,而且由于市场不规范,针对性不强,这种耗资巨大的“见面会”成功率并不高,要解决好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在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过程中,应着眼长远,要做到有形的就业市场(如校园招聘会)和无形的就业市场(如网上招聘)并举,优势互补,建立多种层次、多种形式、灵活多变的就业市场体系。

首先,对高校毕业生人才市场中介机构的设立应实行许可证制度,明确规定高校毕业生人才市场中介服务组织可从事的业务及其服务对象;其次,人才市场中介服务组织应当在服务场所公开服务内容和程序、公布收费项目和标准。再次,可充分利用外资,采取合资、合作等方式创办“中外合璧”式高校毕业生人才市场,学习借鉴外资人才市场的先进理念,充实国内人才市场实力,打造人才经营的知名品牌,积极拓展市场业务,使高校毕业生人才市场经营体系在短期内做大、做强。因此,人才中介机构的发展对于人才市场体系建设,促进人才合理流动,提高人才市场配置效益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结语

目前,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大学生未来就业形势将更加严峻。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问题不仅是学校的问题,更是需要全社会共同来关注。政府、企业、高职院校和人才市场等部门要齐心协力才能共度难关,将高职院校大学生这群宝贵财富放到真正需要他们的岗位上。

(作者单位: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李颖华.高职毕业生就业新蹊径[J].时代金融,2012,(12).

[2]闫成文.美国大学生就业指导体系初探及其对中国的启示[D].东北师范大学,2008.

[3]顾云鹏.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困难因素分析与对策[J].今日中国论坛,2012,(12).

[4]黄光杰,韩瑾.国外高校就业服务及启示[J].职业技术教育,2007,(17).

市政专业毕业论文范文11

根据省委组织部、省委党校《关于省委党校**年研究生班招生工作的通知》(赣党校字[**]4号)精神,现将做好省委党校**年研究生班招生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招生专业、人数和学制

1、脱产研究生班开设法学、工商管理学和公共管理学3个专业,共招收30人。学制两年。

2、在职研究生班开设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区域经济学专业、产业经济学专业、中共党史专业、党的学说与党的建设专业、工商管理学专业(各招收40人);法学专业(含宪法学与行政法学专业和刑法学专业)、公共管理学专业(含行政管理学专业和社会保障学专业)(各招收80人);政治学理论专业、社会学专业(各招收30人),共招收460人。学制两年半。

二、报考条件

报考人员必须政治素质好,德才兼备,遵纪守法,身体健康;大学本科毕业或大专毕业后有两年以上(2006年9月1日前毕业)实际工作经历,并已达到大学本科毕业同等学力的国家在编干部。报考在职研究生班须是中共党员或入党积极分子。

三、报名办法

(一)脱产、在职研究生班均采取自愿报名、组织推荐的方法。凡符合条件的人员均可向所在单位提出申请,经审查同意后,到市委组织部干部教育科领取报名登记表。

(二)报名考生按要求填写完整报名登记表后,交市委组织部干部教育科进行初步资格审查,同时须提供以下资料:

1、所在单位介绍信;

2、所在单位党组织开具的党员或入党积极分子证明;

3、毕业证原件(初步资格审查验证后即退回);

4、毕业证复印件(县市区报名考生须由组织部验证并盖章,市直单位报名考生须由本单位验证并盖章);

5、l寸正面免冠照片(此照片必须与报名登记表上所贴的照片同一底片)2张;

6、《中共江西省委党校**年研究生报名登记表》中的本人接受准考证地址必须填写考生能收到信件的详细地址;学历栏一律填写“本科”或“大专”,不要填写“大学”。

四、学历、待遇和毕业去向

根据中发[2000]10号文件和省委有关文件精神,凡按研究生培养方案要求学完规定课程,考试考核合格,通过毕业论文答辩者,取得省委党校研究生毕业证书,享受国民教育研究生学历的有关待遇。

脱产研究生班学员在校期间,除党、团组织关系转到省委党校外,不转户口,工资、福利、奖金等待遇仍由原单位负责。毕业后,回原单位工作。

在职研究生班学员入学后,定期到省委党校参加教学计划所规定课程面授,不转党组织关系和户口,工资、福利、奖金等待遇仍由原单位负责。

五、报名时间

省委党校规定**年研究生班招生报名时间为**年2月20日至3月31日。市委组织部将报考人员的报名材料送省委党校研究生部复审时间为4月15日前。

市政专业毕业论文范文12

[关键词] 新农村 大学生 自主创业 吸引力 要素

一、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现状

由于社会对大学生提供的就业岗位有限,就业竞争激烈,在这种情况下,有更多的大学生愿意自主创业,自谋出路。2006年12在北京城市学院召开的“创业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专场论坛上,现场1000多名大学生,“愿意在城市创业的有多少人?”绝大多数学生都举起了手,但主持人问“同学们毕业后,谁会选择去农村创业?”现场大学生中举手的只有寥寥几人。大学毕业生之所以对到农村创业持怀疑的态度,还在犹豫中,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一是舆论环境,大学生认为到农村就业创业没面子;二是农村生活条件的艰苦,如交通条件、通讯条件、文化条件等没有城里好;三是担心创业的内容、项目少,投入资金大,无成功的把握等。但大学生在城里创业成功的太少了,究其原因,主要是,创业内容狭窄,市场小,专业竞争激烈;创业门槛高,资金需求大,操作难度大,入门困难。

而在农村创业则不同,越来越多大学毕业生在农村创业的道路上取得了成功。据相关媒体报道,上海复旦大学计算机系学生顾澄勇,毕业时主动放弃“白领”工作,回到农村,把所学知识与卖鸡蛋结合在一起,通过网络销售,生意越做越红火。从四川农业大学经济系毕业的龙波与女友王旭到农村“科学养猪”,如今在全国各地已拥有12个养猪场,年产猪万余头,产值超千万元。安徽科技学院王中华等三位大四学生顶着压力,毅然把户口迁到凤阳县小岗村开展创业活动。由于他们懂技术、善经营,双孢菇生产项目当年就基本收回投资成本,这对当地农民产生了显著的示范作用,当年有7户农民加入双孢蘑菇生产,今年又有20多户农民要求加入村里新成立的食用菌生产合作社。

毕业于江西农业大学的刘明辉回到家乡江西省瑞金市壬田镇高轩村,干起了养殖业。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他的“猪―沼―果”生态农业养殖项目今年获利6万余元。目前,瑞金市有500多名大学生争相回乡创业,发展起肉牛养殖、花卉种植、反季节蔬菜等高效农业生产基地600多个,普及推广各种种养技术120多项,带动5万余户农民走上了现代农业之路。

以上事例说明,大学毕业生农村创业渐成燎原之势,农村创业成功的例子和良好的农村创业氛围,正吸引着大学毕业生奔向社会主义新农村,一个大学生创业致富的全新平台呈现在人们面前。

二、新农村建设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吸引力要素分析

社会主义新农村,在上世纪中央文件中多次提到。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十届四次全国人大在“十一五”规划中重提它,内涵已有重大变化和丰富。这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同于以往任何一次,它内涵丰富、目标明确,将新农村建设纳入“十一五”国家建设的重点内容,明确把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要求。因此,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全新的创业平台,笔者分析,目前新农村建设对大学毕业生的吸引力要素有以下五点:

1.良好的舆论环境

《新型知青杨大可:谱写大学生新农村创业路》、《四川:23岁大学生农村创业成功,当上新民镇城乡青年就业创业互助合作社社长》、《艺术系美女大学毕业生应聘养猪》等大学生农村创业成功的报道频频见诸报端。

以前,对于农村生源大学毕业生就业地点不选择城市而选择农村,则容易被指责为“没本事”,家族成员也会自认为“没面子”。如今,媒体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学生就业难的现实状况进行了较多关注,也对就业形式、农村创业进行了正面的舆论引导,这使得有机会接触现代传媒的农民们对大学生就业难的社会现实有了更清楚的认识,渐渐能够接受读完大学的孩子不一定非得在城市里工作的事实了,而能参与新农村建设是非常荣耀的事。同时,社会各界对大学生服务于新农村建设持支持态度。社会宽容度的不断增加,使大学生到新农村创业具备了较理想的舆论环境。

2.丰富的创业内涵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内容包括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建设,是建立在初步工业化和总体小康基础之上全面的小康新农村建设,逐步实现农村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政治民主、生活质量改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农村。

2007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农业、农村、农民)的支出达到3397亿元,比上年增加422亿元,增长14%;2008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 支出达到4318亿元,同比增长22.8%。2008年11月,国务院出台扩大内需十措施 确定4万亿元投资计划,这十大措施中,有措施与新农村建设相关。具体内容有:精神文明建设、文化建设、治安问题、小城镇建设、生态农业建设等农业综合开发、农村教育、农村合作医疗、农田水利建设、乡村道路建设、沼气、电网改造、电话网络通信的信息工程、村级组织建设、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以上这些都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创业内涵。

3.完善的就业政策

近几年,国家和地方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就业创业的政策。2005年,中办、国办出台了《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2006 年,中央和国家八部委启动了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到农村基层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 计划。2008年,中共中央组织部、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的意见(试行)》(组通字〔2008〕18号)决定,用五年时间选聘10万名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职。

江苏省从2008年起连续5年,每年选派1600名大学生到村任职,实现“村村都有大学生”的目标,大学生村官享受全额拨款事业编制和工资待遇,“年薪”可达1.8万元,每人还有2000元的一次性安置经费,这些全由省财政拿出专项资金“包干”。下村的大学生还可享受一系列激励保障政策:任职满3年并考核合格的,可优先被县(市、区)和乡镇事业单位聘用;在三年内报考省内高校硕士研究生,初试总分加10分或选择一门单科加5分,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在校期间的国家助学贷款本息可由国家代为偿还。此外,从2010年起,省有关部门还将拿出一定数量的公务员职位对大学生村官实行定向招录。

除了以上政策,还有团中央的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江苏省的苏北计划等等,这些政策的相继出台,有力地保障大学生到农村就业基本利益,促进了大学毕业生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创业。

4.大量的人才需求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大量的建设创业人才。

(1)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领路人、带头人尤为缺乏。经过系统学习的大学毕业生,是具有一定政治、专业素质人才,完全具备成长为新农村建设领路人和带头人的潜能。

(2)新农村的教育、医疗等公共事业建设需要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农村义务教育缺乏大量的教师,因此,需要师范毕业生和取得教师资格证书的非师范类本科毕业生。医疗体制的改革,尤其解决农民看不起病的问题,农村合作医疗的建设需要大量的医学类毕业生和相关的管理人才。

(3)各类农业科技人才。发展现代农业需要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农科、生物、食品等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可以发挥其专长。

(4)生态保护、循环农业需要环境资源类、管理类毕业生。新农村建设中要注重开发与保护并重,加快发展循环农业,重点推广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相关产业链接技术和可再生资源开发利用技术等,这些为生物、化学、农学、轻工、园艺、环境等专业毕业生提供了创业的舞台。

(5)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工程类大学毕业生。新农村建设中针对道路、饮水、通讯、通电、燃料、改厨、改厕等最基本的基础设施建设,广播电视“村村通”、农村电网改造、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等,需要相关的农业工程、管理、化工、交通工程、给排水、电气工程、传播学、计算机、通讯等专业的毕业生。

(6)新农村建设中的服务行业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多自主创业的机会。特色旅游业的发展需要专业的经营管理人才,农家乐、生态旅游的发展需要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食品、旅游、管理等各类大学生。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发展需要保险、物流、财经等各种专业的大学毕业生。

5.充沛的资源优势

我国幅员辽阔,从广义上讲,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应涵盖农区、牧区、林区、渔区等。因此,农产品资源充沛,这些资源除了传统的农区的水稻、小麦、玉米等外,还有草原牧区的牛、羊等牧业资源;森林中的林业资源(竹、木等);各类水产养殖(海水养殖、淡水养殖等);此外,养猪、养兔、养鸭等养殖业;苹果、香蕉、猕猴桃等种植业;循环农业、农产品深加工、特色农业、生态观光农业、旅游业等。农村资源丰富而多采,层次多,数量多,劳动力成本低,价格相对便宜。大学毕业生来农村创业可办的项目多,前期资金投入少,加上大学生的一技之长(如专业、信息、管理等),创业成功的概率非常高。如在全国推行的“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等第三产业以其投资少、收益稳定、经营地点与方式灵活多样等特点,为大学毕业生提供了更多自主创业的机会。

如发展农业观光特色旅游,就是一个很好的创业项目。我国各地自然景观独特,人文旅游资源丰富,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可以挖掘出本地的特色旅游项目,如把旅游与生态农业结合,可发展“农家乐”、“渔家乐”等生态农业观光游及发展所需的配套服务设施等。

大学生到农村自主创业,舞台空前宽广,新农村建设越来越吸引大学毕业生去自主创业,大学生利用自己的知识、才能和技术以自筹资金、技术入股、寻求合作等方式到广大的乡镇创立新的事业,可为农村更多的人创造就业机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因为大学生的参加而富有创新和活力,农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建设会加快步伐并更和谐发展。高校毕业生到新农村创业完全能找到利益的均衡点和施展才华的平台,实现大学生就业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双赢。

参考文献:

[1]陶 涛:大学生农村创业大有作为[N].中国青年报,2006,12,21

[2]汪元宏:大学生农村创业启示录[N].中国教育报,2007,01,24

[3]廖国良 杨 颖 姜建明:一大批大学生回乡创业建设新农村[N].经济日报,2007,11,28

[4]吴永红:新型知青杨大可:谱写大学生新农村创业路[EB/OL]. /,2007,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