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活着就为改变世界

活着就为改变世界

时间:2022-02-15 10:36:32

活着就为改变世界

活着就为改变世界范文1

【美】沃尔特・艾萨克森著

作为这位科技天才唯一授权的官方传记――《史蒂夫・乔布斯》,在2011年上半年由美国出版商西蒙与舒斯特公司对外出版消息以来,备受全球媒体和业界瞩目。由于乔布斯的离世,该传记全球首发的时间将提前至10月24日,中文版也将同期出版上市。

该书记录了在富有开创性的数字化商业时代,一位令人羡慕的业界风云人物大起大落的经历和生活,向读者展示一个真实的乔布斯和他缔造苹果帝国的传奇过程。

书背后的故事

该书作者、《时代》周刊前主编、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前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沃尔特・艾萨克森,用两年多的时间对乔布斯进行了40多次采访,同时对乔布斯的100多位亲友、同事和竞争对手进行了访谈,然后执笔完成这本独家传记。

乔布斯给予本书的采访和创作全面的配合,对内容从不干涉,也不要求出版前阅读全文的权利。对于任何资源和关联的人,他都不设限,甚至鼓励他所熟知的人袒露出自己的心声。在书中可以看到,对于与他共事的同事或者竞争对手,乔布斯的评价从来都是直言不讳,有时甚至是尖酸刻薄。

同样,他的朋友以及他的同事们也提供了一个毫无掩饰的乔布斯――集激情、恶魔、完美主义、欲望,艺术气质、残暴、控制欲于一身的形象,经常让其身边的人感到愤怒和绝望。但其所创造出的产品也与这种个息相关。传记描写了乔布斯有如过山车般精彩的人生和犀利激越的性格,充满追求完美和誓不罢休的激情,使个人电脑、动画电影、音乐、手机、平板电脑以及数字出版等6大产业发生了颠覆性的变革。

在问及对采访全力配合的原因时,乔布斯回答说:“我希望我的孩子能了解我,我一直没有陪伴他们,我想让他们知道为什么,让他们明白我做了什么。”被外界认为固执、专制而暴躁的乔布斯,也会如此充满柔韧父爱。

这位富有远见、追求完美、充满创意的天才一生伴随着各种争议,这些争议不会因为他的离去而结束,只会在全世界的敬佩与怀念中愈显传奇。

乔布斯语录:

生命随时可能结束,无谓患得患失。

这就是我的秘诀――专注和简单。

好的艺术家模仿皮毛,伟大的艺术家窃取灵魂。

商业上杰出的东西不是由一个人来完成的,而是一个团队努力的结果。

成就一番伟业的唯一途径就是热爱自己的事业。如果你还没能找到让自己热爱的事业,继续寻找,不要放弃。跟随自己的心,总有一天你会找到的。

活着就为改变世界范文2

识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改造主观世界

理解:改造客观世界,改造自然界,改造社会,改造思想

运用:运用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辩证关系说明青年学生积极投身社会实践

能力方面:分析、综合能力

觉悟方面:改造思想的自觉性;树立为人民服务思想

教学重点:在实践中改造主观世界

教学难点: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改造主观世界的内容、核心

复习提问

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自觉投身社会实践,走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道路。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有了切身体会,要认识客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必须参加实践,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自己思想、认识水平会有所变化和提高。为了进一步从理论上完善这一认识,我们来学习最后一框。

三、在实践中改造主观世界(板书)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124页,并思考:

①什么是认识世界?认识世界目的是什么?

②改造世界包括哪些内容?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1、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人类两项基本活动(板书)

(1)认识世界的含义(板书)

认识世界:就是正确地认识世界的普遍本质及其发展规律,正确认识我们所要了解的具体对象。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

(2)改造世界的内容(板书)

人类改造世界的活动包括两个方面: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如何理解?

2、改造客观世界(板书)

改造客观世界就是改造自然界和人类社会。

(1)改造自然界(板书)

改造自然界,就是按照自然界固有的属性与规律,变革自然物的原始形态,使自然界发生和谐的变化,创造出新的人工形态的物质资料,以满足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需要。

(2)改造人类社会(板书)

改造社会就是要通过变革不合理的社会制度或管理体制,改变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使社会面貌发生变化,不断进步。提问:如何理解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活动相互联系相互促进?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能动地反作用于生产力。改造自然的活动推动生产和科学文化的发展,从而推动着社会制度的变革和发展;正确地改造社会的活动调整和改变了经济、政治、思想等各个领域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必然推动科学文化的进步和社会生产的发展,从而也就推动着改造自然的活动越来越向纵深发展。楷体第7段的事例就已说明改造自然的活动,推动了社会环境的改变,脱贫致富事业的发展。

3、改造主观世界(板书)

同学们阅读课文125页,回答下列问题:

①改造主观世界包括哪些内容?

②在改造主观世界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什么?

③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怎样形成的?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改造主观世界,就是改造自己的思想,改造自己的认识能力,改造主观世界同客观世界的关系。

(1)改造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板书)

在改造主观世界中,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改造处于核心地位。所谓改造思想,主要是指改造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人的其他精神要素都受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影响,并在它们的支配下形成特定的精神活动的指向性。正常的人在社会生活中,虽然都有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但并不会自发地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只有在实践基础上自觉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克服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以及消极颓废人生观的影响,抵制一切腐朽思想的侵袭,努力改造主观世界才能形成。李玉安是抗美援朝的英雄,隐功埋名40载以默默无闻的奉献,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他在和平环境里继续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改造主观世界成为一个高尚的人。

提问:你每天从事的活动,哪些属于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哪些属于改造主观世界的活动?改造主观世界的重要原因是什么?(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在新的形势下,不断改造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极为重要。其原因有:第一、当今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复杂,大大增加了人们正确认识客观世界的难度;第二、市场经济和外来文化的各种观念,势必反映到人们的思想意识中来。其中一些观念不可避免地同我们一贯倡导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发生背离的冲突。这种情况下,用什么样的尺度观察社会?用什么样的态度对待人生,用什么样的价值准则规范行为?对每个人都是严峻的考验。近年来,有少数人把个人利益凌驾于国家和人民利益之上,败坏党风和社会风气,给党的事业造成极大的危害。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除了其它原因外,主要是少数人忽视世界观的改造,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严重错位。

漫画“新观念”有什么错误?(学生回答)

(2)改造自己的认识能力和思维方法(板书)

认识能力和思维方法是主观世界的有机组成部分,改造主观世界还要求学习和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提高文化素质、科学水平和劳动技能。马克思主义哲学既是科学的世界观又是科学的方法论,各门具体科学既包含着科学知识又渗透着具体思维方法。我们应该认真学习哲学和各门具体科学,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改善知识结构,从而改进思维方法,提高认识能力。提问:楷体“天之骄子”为什么傻了眼?我们从中应吸取什么教训?(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作为青年学生应该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努力掌握前人总结出来的间接经验;但只掌握间接经验是不够的,还必须参加社会实践,获得直接经验,从而改善知识结构,改进思维方法,提高认识能力。“天之骄子”回乡的“遭遇”,说明在实践中提高自己认识能力的必要性。在主观世界中,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统一的,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世界观。世界观不仅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同时也是一种人生态度和想问题、办事情的价值原则,决定着一个人的人生追求和现实生活中的价值选择。因此,我们应当重视改造自己的世界观。</P><P>(3)改造主观世界同客观世界的关系(板书)

提问:怎样理解改造主观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改造主观世界就是使自己的主观世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更符合客观存在的事实,从而更好地实现改造客观世界的目的。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不断遇到新事物、新问题,不断地认识和解决新问题,这就需要不断地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通过自觉改造主观世界,又能提高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在这种互相作用之中,人们不断地改善着主观世界同客观世界的关系,实现着促进客观世界的发展和人的自身的不断完善这样双重的目的。

提问:建设物质文明和建设精神文明与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之间有什么关系?

(学生分组讨论后回答,教师归纳)

“两个文明”建设与“两个改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改造客观世界的结果形成物质文明,改造主观世界的结果形成精神文明,因而说,两个文明是两个改造的结果和表现,两个改造是两个文明的前提和基础。

提问:通过什么途径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实现主观与客观,个人与社会的统一?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目的达到哪两个境界?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4、在实践中实现主观与客观、个人与社会的统一(板书)

无论是改造客观世界,还是改造主观世界,都离不开社会实践。因为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也是个人在社会中进行的活动,因而实践是主观与客观、个人与社会统一的基础。人们只有在实践中自觉地为社会服务,为人民服务,积极地为社会做出贡献,才能实现个人与社会的正确统一、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这应当是我们追求的人生观境界。达到这两个境界,就是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目的。总之,实践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认识起决定作用,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和历史的创造者,自觉投身社会实践,定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道路,是当代青年学生健康成长的必由之路。人们在实践中才能认识世界,实现主观与客观、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为社会做出贡献,完成历史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这就是我们学习本册教材的基本结论。

课后小结:

巩固新课

1、分析下列说法主要包含什么哲学道理?

“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

2、辨别下列直接属于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

修身养性

经济体制改革

荒山变绿洲

活着就为改变世界范文3

平凡的日子,总是一年又一年;每一个当下的心念,都可以是心田里的绿叶一片,在生活的风雨里绽出对这个世界的尊重,不一定美得出众,却能够给这个世界送来哪怕一丝的清凉,安静,淡然,带着内心世界的平和,丰盈生命的每一天。人生的幸福,并不在于在哪里生活,而在于用一种什么样的心态生活。幸福,不是自己的私有财富,不是一种自我的束缚,也不是对幸福一种狭隘的理解,幸福是一种共同的承担,也可以理解为是一种接力,能够寻找到幸福的方法,这何尝不是一种满满的幸福。去感觉生活中的那些细枝末节,来发现内心世界的幸福种子,用善意化解曲折,用柔软对接误解,这平凡的生活,没有什么轰轰烈烈,更没有什么大起大落,恰恰是生活中的不肯改变,缺乏适当的协调与释放,往往成为生活的烦恼和障碍,启动一种心的力量,去感受这生活的苦与乐,生活中所有高低起伏的故事,原本就是生活中的那些情节,躲不开,少不了,这就是生活。烦恼给命运带来的伤害,不是生活的故事有多么曲折,而是和心地的氛围直接相关。一分柔和,一段平静的时光;一种固执,一场情绪的凛然。人生没有永远的固定,只有不肯清扫的执着和不宽容。幸福哪里来?愿意接受的安然,愿意幸福的胸怀,愿意改善的坦白,愿意传递的友好。世界那么大,没有什么不可改变,所有的境遇和难堪,不过是内心那一道需要跨越的门槛。所有只愿世界为我改变,都是自己生活的虚幻;真正的幸福,就是愿意面对和承担,主动去为世界而改变,快乐,就是等在改变里的不期然。生活的遗憾,很多源于内心的狭隘,接受不完美的人生,拓宽心的视野,愿意去理解,这是对自己和他人最朴素的关爱;反思和调整自我的那些不适应,活出豁达的状态,有放下有容纳才是人生,有认同有宽宥才迎得来真诚。幸福,就是愿意为幸福付出的新常态。光阴里的固步自封,需要舍得扔出窗外,纷纷扰扰是生活,没有人能摆脱生活的无奈和苦恼,能够找到获得幸福的方法就是生活的旅程。幸福不遥远,努力就能改变;幸福不固执,随缘得安然;幸福不沉重,无执一身轻。即使生成一棵大树,也可以撒出种子来旅行,愿意分享的的心态,才是能够传播的自在。能够简单一些认识生活是对自己的一种解放与善待,走出对生活狭隘的认识,减少对生活的苛求,增加对生活的理解,更不要让那些生活的困惑成为一种心力交瘁,珍惜自己的拥有,更要点赞别人的获得,生活也就成了一个挑战自我,拓宽自我的过程,就像我们那种不追求完美的心态,又何尝不是对生活的一种宽宥与善待,能够调整自我的心态去迎接崭新的生活,而不是扛着生活的烦恼满世界乱跑。世界怎么样,在于你能够容纳的胸怀,在于能够在困惑中脱颖而出。瞧这世界,郁郁葱葱,包涵着无限的生机,蕴藏着无限的美好,这本身就是充满禅意,多么丰富,多么有趣的一件事儿。

活着就为改变世界范文4

    马克思不再从抽象的类本性来看待人、人的生活和人的世界,而是以实践的观点来理解人、理解人与世界的关系。实践观点即是实践的立场、实践的视野,亦即马克思所说的从感性物质活动的视野去理解现实、事物、感性的思维方式。[3]以这样一种思维方式看问题,人的感觉、所谓的人性,都只是因为它的对象的存在,因为人化的自然界,才产生出来。“整个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2](131),而现实生活中“理论的对立本身的解决,只有通过实践方式,只有借助于人的实践力量,才是可能的”[2](127),现实中神秘主义的面纱都被揭去,一切都不再是抽象思辨的或僵化直观的。正是实践论思维方式的形成,才有了《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后来的问世;反过来说,后者正是对《手稿》时期已经形成的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的正式表达。所谓“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正是这一思维方式的必然产物和结论。早在1988年出版的《哲学和主体自我意识》一书中,高清海教授就明确提出,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实质是创立了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笔者以为,这一观点尽管过分夸大了实践思维方式的理论地位,但就指出它在马克思主义哲学革命中的重要意义来说无疑是非常正确的。以往的哲学,无论是以客体、直观为原则还是以抽象能动为原则,都是本体论的形而上学思维方式,即先在本质决定或者本质还原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总是力图获得一种用于支配宇宙的绝对的、确定的、终极的真理性认识。因此,它把哲学所追求和承诺的“本体”视为某种高于人类的本质,最终造成精神与物质、主观与客观、直观与抽象的非此即彼的两极对立的结果。而马克思在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下,以人类实践活动为中介,实现了精神与物质、主观与客观、主体与客体的真正统一,得出了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的科学结论。由此可以看出,马克思用实践中的历史生成理解一切事物的实践论思维方式是对西方两千多年本体论思维方式的超越,实现了哲学思维方式上的真正的“哥白尼革命”。“正是这种思维方式的根本变革导致了整个哲学理论观点的改变。它克服了旧唯物论和唯心论在‘本原’问题上的抽象对立,扬弃了它们在思维方式上的客体性原则和主体性原则的互不相容。它要求对哲学的对象、内容、性质、功能、体系等全部问题作出新的解释和论证。”[4]从此开启了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征程。

    哲学革命的中介:哲学观变革

    哲学革命必然表现为哲学观的变革。从1842年六七月间的《科隆日报》第179号的社论开始,经由1843年年底至1844年初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马克思就充分表达了对当时哲学的不满,提出要“消灭哲学”。在批判旧哲学的过程中凸显了马克思所主张的“成为现实的哲学”。特别是在被恩格斯称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5](213)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及其后的《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从研究对象、价值功能、研究方法、阶级立场等方面彻底表达并实现了自己的哲学观变革。首先,哲学的研究对象与价值功能。马克思认为,哲学应当是“自己的时代、自己的人民的产物”,“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他反对“哲学,尤其是德国哲学,爱好宁静孤寂,追求体系的完满,喜欢冷静的自我审视”[6](219-220)的理论态度,明确指出:“真理的彼岸世界消逝以后,历史的任务就是确立此岸世界的真理。人的自我异化的神圣形象被揭穿以后,揭露具有非神圣形象的自我异化,就成了为历史服务的哲学的迫切任务。于是,对天国的批判变成对尘世的批判,对宗教的批判变成对法的批判,对神学的批判变成对政治的批判,”[7](2)即哲学的研究对象应从对“整个世界”的猜测转向对“生活世界”的关注,哲学的功能应该由揭示“世界普遍规律”转变为变革“现实世界”。哲学的关键“问题在于改变世界”[7](57),“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7](75)。这种以改变世界为目的的哲学深切体现了对人的现实境遇的关注,对人的解放的追求,是一种真正为人的哲学。其次,哲学的研究方法。研究方法表现为研究前提的确认、反思基础的建立以及解释原则角度的设定。第一,马克思认为,哲学应以现实为前提。这个现实前提不是任意提出的,而是可以用纯粹经验的方法确认的“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7](67)。而德国哲学却是以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为前提,从来不提哲学与现实之间、哲学批判与人们的物质环境之间的联系问题。所以,不管其言辞何等激烈,终归只是形式上的批判,不具有革命性。“德国哲学从天上降到地上;和它完全相反,这里我们是从地上升到天上,就是说,我们不是从人们所说的、所想象的、所设想的东西出发,也不是从只存在于口头上所说的、思考出来的、想象出来的、设想出来的人出发,去理解真正的人。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而且从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中我们还可以揭示出这一生活过程在意识形态上的反射和反响的发展。”[7](73)第二,哲学反思应建立在实证的“历史科学”的基础上。马克思反对那种脱离现实前提的抽象思辨,尤其是哲学转向“生活世界”以后,更应该建立在描述人们实践活动的真正知识的基础之上,即“在思辨终止的地方,在现实生活面前,正是描述人们实践活动和实际发展过程的真正的实证科学开始的地方。关于意识的空话将终止,它们一定会被真正的知识所取代。对现实的描述会使独立的哲学失去生存环境,能够取而代之的充其量不过是从对人类历史发展的考察中抽象出来的最一般的结果的概括。这种抽象本身离开了现实的历史就没有任何价值”[7](73-74)。这段话常被误解为马克思是倡导实证哲学。其实,马克思这里内涵两个层次的概念:一个是对现实描述的历史科学,一个是对历史抽象概括的马克思哲学。前者是后者得以实现的基础,而后者是前者得以可能的前提。第三,哲学应以“历史观念”作为解释原则。“历史观念”就是以“人的活动”来揭示人的存在方式、揭示人与世界的关系、揭示人的现实世界的哲学理念,即关于世界观的解释原则。[8]这种原则不再把世界看成是人之外的神秘之物,也不再把人独立于世界之外,而是从人的活动去理解世界。由此,世界不再凝固不变,活动的人也不再是无所作为,世界正是在人的活动中运动、变化。再次,哲学的阶级立场。哲学的阶级立场就是哲学为谁、为什么服务的问题。马克思是中外哲学史上第一个提出该问题的人。他认为他的哲学立场是“人类社会或社会化了的人类”[7](57),即他的哲学是为社会化的人类和未来的人类社会。而德国哲学却是站在“市民社会”的立场上为现行社会辩护的。它们本身就是这个社会及其制度的一部分,能做到的最大限度不过是理论的批判。但这终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他鲜明的阶级立场决定了其哲学研究目的和功用旨在为变革世界提供理论支撑,决定了其“哲学不仅在内部通过自己的内容,而且在外部通过自己的表现,同自己时代的现实世界接触并相互作用”[6](220),即内容的革命性和参与实践改造的现实表现,还决定了哲学要与无产阶级结合的必然性。由此,马克思的哲学是实践的哲学,他坚决反对像黑格尔那样在意识当中去消灭主人和奴隶的对立。马克思明确写道:“对立的解决不只是认识的任务,而是一个现实生活的任务,而哲学未能解决这个任务,正因为哲学把这仅仅看作理论的任务。”[2](127)他继而提出了哲学改变世界的功能定位,与此前提出的哲学与无产阶级相结合的历史使命前后呼应,成为马克思共产主义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实质就在于:它打破传统哲学的框架,抛弃哲学追求“绝对真理”的幻想,把哲学改造成无产阶级“改变世界”的精神武器,为无产阶级革命和建设以及实现人类解放提供了新的哲学理论形态和世界观方法论指导。[9]仅仅止步于哲学观的变革还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哲学革命,但哲学观的变革无疑为马克思实现彻底的哲学革命提供了可能性,是马克思哲学革命的中介。

    哲学革命的关键:“新世界观”的诞生

    在实践论思维方式的影响下,马克思的“新世界观”诞生了。这种新世界观是以实践为基础、以历史为解释原则的生活世界观。它认为世界是在人的实践作用之下由自在自然界向人化自然界转变的过程,它以人类解放为其价值诉求,以“改变世界”为其理论指向。“新世界观”是马克思哲学的现实形态,也是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关键。首先,新世界观以“历史观念”作为解释原则,即从主体方面去理解世界,把世界当做感性的人的活动,当做实践去理解。它是马克思实践思维方式的必然产物。其次,新世界观的世界是生活世界。在“历史观念”原则解释之下的世界是和人密切联系的,人生活于其中并且是被人所创生和利用的世界,它是属人的世界。马克思拒斥将世界视为脱离人的日常生活、处于人的生活之外或超乎生活之上的东西的形而上学,因为那个“被抽象地孤立地理解的、被固定为与人分离的自然界,对人说来也是无”[2](178)。马克思强调指出,哲学应面向“现存世界”,应该关注“人类世界”本身,必须把现实世界看做人生活于其中、与人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对人有价值和意义的价值世界或意义世界。生活世界就是人们的实际生活过程所建构的包括人、人类社会、人化自然界为一体的世界。再次,生活世界是在现实的人的实践基础上生成的。这个被实践所重构的世界既不能被归结为天然自在的自然,也不能被归结为与自然对立的狭义的社会,因为它实际上处在由自在自然生成为属人自然的过程之中,实际上是自然与社会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历史性存在。强调世界的生成性是马克思世界观最具革命意义的观点,它正确地揭示了人与世界的真实关系,彰显了人的主体价值。以往“解释世界”的哲学是追求绝对真理的超验形而上学,其思维方式是以意识的终极确定性为基础或目标的逻各斯中心主义或理性主义,其功能和作用是以最高真理和人类理性名义发挥思想规范和统治作用的意识形态。它们都关注于对世界的终极真理的追求,都力图通过本体论的明证性前提构建现实世界的真理,因而都内在地包涵着世界观的澄明,但最终都只在观念中确立现实世界的绝对价值和终极尺度。所以本质上是“一种脱离现实而又统治现实的颠倒的世界观”[10](22)。而马克思所创立的新世界观变革了以往世界观抽象分裂的解释原则,改变了以往哲学着眼于整个宇宙而无视生活世界的理论视野,是一种与哲学相区别的世界观。它“在各种现实的科学中得到证实和表现出来”[11](481),其“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7](75)。马克思以超越“从前一切旧唯物主义”的“新世界观”而实现了对唯心主义世界观的批判,没有这个以“感性的人的活动”为立足点的“新世界观”,马克思就不可能实现对费尔巴哈旧唯物主义的真正批判。[12]马克思所实现的新世界观的历史性变革,其深刻性就在于将对世界本身的理解诉诸现实的历史的过程之中,将对世界的把握看做是对历史“事件”客观逻辑的理解,从而导引出新世界观的真实的现实的历史的内容。这充分表明马克思的新世界观变革的实质恰恰在于从“历史的客观性”、“历史发展的有条件性”和“感性的人的感性活动的实践性”这些制约条件来理解现实的世界,由此超越了无任何条件性制约的哲学对“世界”的抽象理解。

活着就为改变世界范文5

我们常常抱怨这个世界这不好那不好,总觉得身边的一些事总是那么的让我们不顺心,多希望世界变得更好一些。可是当你抱怨时,你有没有静下心来好好地认识过自己,认识过这个世界?或许我们一直就对这个世界存在偏见,正是因为这样我们才会如此的烦忧。

贪婪的人类总是有无止尽的欲望,一味的想从别处索取,在向自然界无尽的索取的同时还自以为是,认为人类的聪明可以改造自然,可悲的是在自然面前人类只不过是一个两腿不长毛的猴子,即使有天大的本事也逃不出自然之神的手掌,费尽心思改造自然的结果是带来环境的急剧恶化和各种可怕的自然灾害。自以为是是人类致命的弱点,有时候人们自私得可笑到连自己都不肯原谅,好多人不明白,当你生气时,难过的是你,伤害的是自己,为了一些小事又气又恼岂不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好多人活着搞不懂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所在,浑浑噩噩之中把自己的青春葬送。“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多么的发人深省。活着,仅仅就是衣食住行吗?只是自己过好了其他的就“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吗?;也仅仅是明白几个道理,知晓一些人情世故便避大浪于暗处,明哲保身吗?没那么简单,没那么狭隘,没那么短见!生活是包罗万象的,生活之道自是有大智慧,大道理的。我们活着的每一天便是勇敢的探寻和体会其中之真谛的每一天,其中之道,深不可测,古今得道高人也不敢对生活妄下断论,其中之味,有心者各自有知也。

追求完美对一个具有高级思维的物种来说无疑是一件好事,可是当对完美的定义出现偏差,甚至模糊了现实与理想的界限的时候,在本能欲望的驱使下所做的一切“为自己,为利益”的追求都变成了自取灭亡的道路,最后的结果是,活得稀里糊涂,死得不明不白,甚至对这个世界犯下不可饶恕的罪恶。这等惨痛的人生果真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其实,你追求并没有错,努力也没有错,错的只是你认识的偏差,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这些看似高深的理论一点都不能大意,稍不留神,决定的是你的人生的方向和未来的命运。

人的一生中,好多的事都是需要我们用一种哲学的辨思方式来看待的。可以说,人活着更多的是一种态度的生活,而态度就来源于每个人对这个世界的哲学理解和解释,这些都影响着我们的思维,指导着我们的行动,并随时随地的左右着我们的生活状况。对于相同的事物,为什么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和观点?就是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立于人类共性的个性,这个个性不是突出的自我表现,而是在每一个人生活的细微层面的微妙反映,诸如生活起居的习惯,衣着首饰的爱好,甚至言谈举止等等的细微差别。人性各有不同,又有相同,不同之处,不必妄求一致,所同之处,正面的需要学习传承,诸如人性的真、善、美,反面的需要杜绝,如佛家说的 “贪、嗔、痴。”在探寻人类本性的路上,哲学家们前仆后继,乐此不疲,而其实我们每个人也都可以,因为生活本来就是一部读不完的哲学。佛云:“一切众生都是佛”啊,只要你用心生活,便会从生活中活出哲学。

我们任何的个性发展如果背离了人类所共有的本质共性和自然万物的规律而放纵发展,那都将会造成毁灭性的后果,所以,我们可以对这个世界好奇、索求,甚至是抱有不满,但是,请你不要违背自然,违背人类的天性,违背自己的良心。老子云:“天网恢恢,疏而不失。”中国俗语说“平时不做亏心事,半夜敲门也不惊。”这都说明,人要活得堂堂正正,自然快乐,一切都要以自己的良心为基础。

当一个懦弱无能自暴自弃的人无路可走,对这个世界绝望,拿起刀子准备自杀的那一刻,如果他能明白他对世界的一切仇恨其实都只是逃避现实的借口,一切堕落的根源都是自己对自己和对世界误会,也许在明天灿烂的阳光下,他的妻子和孩子就不会那样伤心地哭泣。可是,不明白就是不明白,我们还是常常听到各种各样自寻短见的新闻。难到有什么就真的过不去吗?受之父母的血肉性命,天地间最最值得爱惜之物,怎奈一念之间便就此了结,死了最大的悲哀,莫过于凶手是自己。活着,其实真的要爱惜自己,尤其是自己的生命。

人类所有哲学的根本都有对世界和人类的本质性认识,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那么多智慧的哲学,我们应该把它好好地运用;我们的父母赋予我们如此崇高的生命,我们应该让他富有意义;上帝给予我如此多彩的生活,我们必须活出精彩!如果我们能够多对自己多一些思考,对世界多一些正确的认识,以一种哲学式的方式来生活,我们将避开一切的不快乐和罪恶,获得幸福的生活。

对这个世界,对生活,对自己,请不要轻易抱怨,任何的抱怨都是没有思考和反省的犯贱;不要乞求世界会为你改变太多,一切的改变只有从自己开始。不管你的生活是个什么样子,那都是你创造的,你要么就接受,要么就从改变自己开始改变它。

活着就为改变世界范文6

〔关键词〕 自由,劳动实践,创造性实践

人认识必然是为了利用和驾驭必然,化“自在之物”为“为我之物”,实现自身的需要和发 展。人作为主体所要求的主客观的统一,并非主观消极迎合客观的那种统一,而是能够达到 满足主体的欲望和要求的那种主观客观的积极的统一。这种统一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实现。所 以,注重实践是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一个鲜明特点,实践是人类获得自由的基础、源泉、动 力和检验自由真实性的试金石。实践活动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起点,是人类改造世 界的过程,也是人类争取自由的过程。任何自由都是通过社会实践取得,又在社会实践 中发展的。离开了实践谈自由,只能是一种主观臆想。而我们所理解的实践不仅仅是重复性 实践,而更注重的是创造性实践,即创新。创新是实践的精华所在,创新给实践赋予崭新的 意义。创新使实践的本质从大量日常的、重复的、简单的实践中提升出来,体现了实践的自 觉能动性特征。只有通过创造性实践活动,人类才能更好地认识和驾驭外部自然界,不断扩 大生存范围,扩展人类生存的自由度,实现人类的自由本性,即实现人类社会从必然王国向 自由王国的飞跃。

一、自由是人的类特征

马克思主义高扬人的主体性原则,指出主体有自由,客体没有自由;人有自由,物没有自由 。马克思指出:“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改造无机界,人证明自己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 …动物的产品直接属于它的肉体,而人则自由地面对自己的产品。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 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都把 内在的尺度运用于对象;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①马克思主义认为,探讨自 由问题,首先必须以社会主体——人为视角,从主体和客体的相互关系,即人与自然、人与 社会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中加以辩证考察。也就是要探索作为自由主体的人在 大自然面前和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有多大的作为,在客观的历史必然性面前有多大活动余地 的问题。再明确点说,就是要研究人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创造力和自主性这一核 心问题。马克思主义一贯主张,自由问题是伴随人类的出现而产生的,自由是属人的东西, 只有具有主体意识并从事实践活动的人,才是自由的真正主体。马克思主义断言自由的主体 是现实的人,处于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具有社会历史性的人,从事改造世界活动的创造性 实践的人,也就在自由主体问题上同一切唯心主义自由观、旧唯物主义自由观划清了是非界 限。所以,自由是人的本质的体现,人通过实践活动所创造的自由是人所特有的,是人同自 然界中其他存在物的区别所在。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人的类的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 。”②为什么说自由的活动是人类的特征呢?因为人与动物不同,动物与它的生命 活动直接同一,它没有理性意识,不能把自己与自己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人则把自己的生 命活动本质变成自己的意志和意志的对象。人的理性意识不单单把客观世界当作认识对象, 而且把人与客观世界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和整个世界都作为自己的认识对象, 并进而能够进行改造客观对象的实践活动。这样一来,人就不像动物那样被动地受客观环 境的奴役和摆布,人就能够作为能动的认识主体和实践主体,使自然界表现为人按着美的规 律可塑造的创造物。人作为实践活动的主体,只有积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不断地利用已 有条件同各种必然性的束缚抗争,不断地超越或摆脱其历史形成的各种限制性,立足现实, 认识必然,恰当地解决人类生活的各种现实矛盾,方可显示和实现人的自由。正是由于这个 缘故,人的活动才是自由的活动,自由才成为人的类的特征。

二、自由必须在劳动实践中实现

马克思主义确认自由的主体是现实的、实践着的人和人类,指明了自由自觉的活动是“人的 类特性”,从而正确地回答了自由与人的关系。但是,这仅仅是马克思主义自由观问题的一 个方面,更为重要的问题则是人怎样才能实现自由?

毛泽东指出:“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③因此,马克思主义 认为自由的本质所在,就是在改造客观现实世界,客观的、能动的实践活动基础上的人的自 由。自由是主体通过劳动自我实现的过程。实践活动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起点,是 人类改造世界的过程,也是人类争取自由的过程。任何自由都是通过社会实践取得的,又是 在社会实践中发展的。离开了实践谈自由,只能是一种主观臆想。只有通过生产斗争、科学 实验、人际关系的协调、不合理社会制度与社会关系的变革、阶级社会的阶级斗争以及思想 文化领域的各种斗争,人类才能获得真正属于自己的各种自由。

马克思指出,劳动就是自由实现自身的活动。人在与现实的客观自然界发生交往时,把自己 的欲望注入自然界,并通过实践活动实现自己的自由欲望,把客观世界的事物加工、改造为 可以享用和消化的对象。只有在人和自然界,即主体和客体达到高度的统一与和谐时,人能 够有计划地使自然界为一定的目的服务时,自由才能更好地实现。马克思说:“劳动的尺度 本身在这里是由外面提供的,是由必须达到的目的和为达到这个目的而必须由劳动来克服的 那 些障碍提供的。但是克服这种障碍本身,就是自由的实现,而且进一步说,外在目的失掉了 单纯外在必然性的外观,被看作个人自己自我提出的目的,因而被看作自我实现,主体的物 化,也就是实现的自由——而这种自由见之于活动恰恰就是劳动”。④可见,自由必须在 劳动实践中实现。恩格斯的观点同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阐释的向自由王国飞跃的思想,具 有同工异曲之妙。恩格斯强调指出:“生产劳动给每一人提供全面发展和表现自己 全部的即体力和脑力的能力机会,这样生产劳动,不再是奴役人的手段,而成了解放人的手 段,因此,生产劳动就从一种负担变成一种快乐。”⑤恩格斯在字里行间重申了马克思自 由概念的人本内涵的基本方面,即作为人类潜能的最终实现的自由观点,这里提出的恰恰是 哲学人本主义的问题。

与动物的“生产”不同,人在生产中能把主体尺度与客体尺度结合起来,实现合规律性与合 目的性统一。马克思说:“动物的产品直接属于它的肉体,而人则自由地面对自己的产品。 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 生产,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于对象;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⑥ 这说明人的劳动实践所具有的普遍性、超越性、自由性和两种尺度的统一,是人的实践创造 性的重要体现。恩格斯也指出:“动物仅仅利用外部自然界,简单地通过自身的存在在自然 界中 引起改变;而人则通过他所做出的改变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来支配自然界。这便 是人和其它动物的最终的本质的差别,而造成这一差别又是劳动。”⑦这说明人不是消极 地动物式地适应自然界的既有条件,不是仅仅获取自然界提供的现成的物品,而是主体能动 地改造世界,创造新的对象世界,创造性地从事活动,使我们周围世界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 变化,到处是劳动的双手加工制作的东西。所以说,人不但按照客体尺度进行生产,而且会 按照主体的尺度进行生产和创造,这正是人的实践活动与动物的本能活动的根本区别,创造 性实践活动是人类的本质,是人类的存在方式。

三、创造性实践是实现自由的必然途径

自由在劳动实践中实现,特别是在创造性实践中实现。马克思在讲人与自然界的关系时,他 虽然以“承认自然界的优先地位”作为前提,但哲学研究的重点却是由人的感性活动所创造 的感性世界。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人已经从对自然界的直接依赖关系中分化和独立出来。 由于人类实践活动的作用,外部自然界在越来越大的范围内转化为属人世界,人类实际上已 经生活在他自己所创造的世界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变为间接的,而人与属人世界的关系成 为了直接的。所以说,人的生活虽然必须以自然界的存在为前提,必须依赖自然界,但人是 通过对自然界的现实改造来实现对自然界的依赖的。只有通过人对自然界的物质生产活动, 自然界才表现为它的作品和它的现实。这也就是说,人是自然界的最高产物,在人身上集中 了自然界的精华,而且人还能通过创造性活动把自然界变成自己的“无机身体”,不断扩大 自己的生存空间,在此意义上,人是一种“世界性的存在”。只有通过创造性实践活动,人 同现实的世界发生现实的交往和实际的交互作用,才能不断地开拓创造属于人的感性对象世 界。正是通过创造性实践活动,人类才能不断认识和驾驭外部自然界,不断扩大生存范围, 扩展人类生存的自由度,实现人类的自由本性。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目标就在于使人获得 自由,成为自由人。即成为社会的主人,从而也成为自然界的主人、自己本身的主人。人要 想真正成为自由的人,以改造客观世界为基础的创造性实践活动是其必要途径。

首先,创造性实践活动使人成为自然界的主人。实践是人的本质力量的直观和确证 。人通过 生产劳动改变了物质存在形式,实现了自己的预期目的,从而把自然生存条件置于自己的控 制之下,成为自然界的主人。马克思说:“在我个人的活动中,我直接证实和实现了我的真 正的本质,即我的人的本质,我的社会本质。”⑧其一,实践的动机中包含着人要突破和 超越自然界的限制,实现自由。人从自己的需要出发,支配和利用外物,使物按照人的意愿 存在和发展变化。其二,创造性实践的过程及其产物使人的本质力量以直观的方式 呈现出来了。马克思说:“正是在改造对象世界中,人才真正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劳 动的对象是人的类生活的对象化:人不仅像在意识中那样在精神上使自己二重化,而且能动 地、现实地使自己二重化,从而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⑨所以说,人在进行改 造客观世界的创造活动的同时,实现着自己的生存,创造着自己的自由。其次,创造性实践活动使人成为社会的主人。社会关系“不是什么外部的东西……它们是 个人自主活动的条件,而且是由这种自主活动创造出来的。”⑩人是一切社会关系 的总和,受社会关系的制约,但人是能动的主体,人可以通过劳动实践活动创造新的社会关 系,使人成为社会的主人。创造性实践是社会发展的现实动力。社会关系和社会设施等并不 是在人之外的彼岸的东西,它们是人所创造的,而且是为人的生存和发展服务的,人是社会 的主人。

马克思把人类社会概括为三个基本形态:“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是最初 的社会形态”,“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态,“建立在个人全面发 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个性自由,是第三阶段。” B11在“最初的社会形态”中,生产力的落后和人的生产、生活范围的狭小,使 得人们被束缚于宗法血缘关系和封建等级关系,并为自身的肉体需要所强制,形成了严重的 人身依附关系。在这一阶段,“无论是个人还是社会,都不能想象会有自由而充分的发展” 。B12社会发展到“第二形态”,即资本主义阶段,商品经济发展了人的独立性 ,消解了“人的依赖 性”,人已经从自然界的直接依赖关系中分化和独立出来,实际上生活在自己所创造的属人 世界中。正如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所讲的,资产阶级“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 己创造出一个世界”,并且“第一次证明了,人的活动能够取得什么样的成就”。但是,在 资本主义社会,“人的内在本质的充分发挥”,却“表现为全面的异化”。马克思所讲的“ 第三阶段”,就是共产主义社会。“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 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个性自由,”B13是在对资本主义的全面异化进行扬 弃的基础上实现的。只有在共产主义这种“真正的共同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 能的手段,劳动才能向自主活动转化。未来的共产主义“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 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B14由此可见,自由有实然和应然 之分(也就是现实存在的状态和未来的理想状态)。对于实践而言,人在必然王国是没有真 正的行动自由的。只有到了自由王国(共产主义),人得到了全面发展,摆脱了两种力量的 制约,才能在实践中真正获得自由。这是人们不断追求、不断创新的目标和结果。当然,自 由的实现是一个过程。人类通过创造性实践活动不断实现社会的现实的进步,实现人类社会 形态的更替,使人从束缚人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中获得自由。人们不断进行创新性 的实践,这是人的存在方式。

再次,创造性实践活动使人成为自己的主人。当人通过劳动“作用于他身外的自然并改变自 然时,也就同时改变他自身的自然。他使自身的自然中沉睡的潜力发挥出来,并且使这种力 的活动受他自己控制。”B15毛泽东指出:“工人阶级要在阶级斗争中和向自 然界的斗争中改造整个社会,同时也就改造自己。”B16人从事着改造、创造对 象世界的活动,“他们在这个过程中更新他们所创造的财富世界,同样地也更新他们自身。 ”B17随着创造性实践的深化,使对象世界扩大化,这就使人的普遍性与主体性 愈益发展。创造性实践在减少劳动时间的前提下创造着更多的财富,随着财富的增加以及相 应的自由时间的增加,人得到了充分发展的空间,“整个人类发展的前提就是把这种自由时 间的运用作为必要的基础”。B18创造性实践既生产出新的对象,也生产出能够 占有这种对象的新的主体;既生产出新的文化与文明,也生产出能够享用它们的具有新的文 化与文明的人,使人成为自己的主人,使人获得了真正的自由。

注释:

①②⑥⑨B1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6-47,46,47 ,47,294.③毛泽东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44.

④B1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112,226.

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18.

⑦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83.

⑧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7.

⑩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80.

B11B12B1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104,485,104.B1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02.

B16毛泽东著作选读: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778.

活着就为改变世界范文7

[关键词]马克思哲学;提问方式;变革

[作者简介]李冬梅,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北京100875

[中图分类号]B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8)12-0004-03

马克思哲学是一种不同于以往一切旧哲学的哲学新形态,它宣告了西方传统哲学的终结,实现了哲学由过去单纯地解释世界向内涵解释世界的改造世界的革命性转变。

一、马克思对传统哲学提问方式的变革

哲学是追根究底之学,哲学之所追问,无非是“是什么”和“如何是”、“怎样是”。把哲学之追问放置于哲学史的纵坐标中,传统哲学是对“是”和“是什么”的追问。综观传统哲学,“是”(Being)是其广泛使用的核心概念,早在巴门尼德那里,“是”就作为哲学术语了。传统哲学对“是什么”的追问应追溯到柏拉图,柏拉图以相似的方式讨论过“是”、“不是”、“所是”或“是者”,之后,亚里士多德提出,哲学就是关于“是者之为是者”的学问,中世纪神学甚至以“是”指称万能的上帝,黑格尔也声称,他的《逻辑学》的范畴体系的开端是“是”。

古希腊哲学以泰勒斯提出“水是万物的始基”为开端,由此开始了世界的本原、始基等问题的哲学思考,直到苏格拉底之前,他们在探寻世界本原问题上还未形成一个确定的“对象”,如“无限”、“气”、“火”、“原子”等等。所有这些关于世界本原的说法都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具有一种流动性、非确定性。也就是说,前苏格拉底时期的哲学在世界本原上尚未形成一个抽象的、普遍性的概念,而到了苏格拉底和柏拉图时期,特别是柏拉图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理念”(idea),并确定理念论,标志着从此以后世界的本原均被归结为一个最普遍的,同时也是最空洞的、最抽象的概念上,如“实体”(substance)、“绝对精神”等等。自古希腊哲学始,哲学的诉求就已确定在追求真理的方向上,在对真理的普遍性和必然性的诉求中,他们认为真理不能因人、因时、因地而异,而应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因而,以通过运用范畴进行逻辑演绎对“是”及“是什么”的追问,就当然被看作是普遍性和必然性的保证,并被认为具有客观性。同时对“是什么”(是者)的追问也进一步加强了对“是”的规定。“是”与“是什么”这一提问方式经过柏拉图对二元世界划分的确立,构成了西方传统哲学的内在逻辑和本质规定,“是”与“是什么(是者)”的问题已经切断了同现实世界的联系而成为决定现实世界的“理念”。因而全部西方传统哲学都是以“是”作为全部逻辑体系开端的最具普遍性范畴的不断追问。

“是什么”的提问方式,始于泰勒斯的命题,水是万物的始基,经由巴门尼德的“存在”、柏拉图的“理念”,在黑格尔那里达到传统哲学的极致,“绝对精神”穷尽了一切可能。传统哲学以“是什么”的提问方式不断从个别、特殊、具体中抽象出普遍本体的追求,这种理论静观的哲学对世界无限的本体追问体现在否定有限的现实感性世界,认为流变的感性世界只是作为假象而存在,哲学家的目光总是盯住不动的本体,想要达到绝对的认识,追求终极的普遍的本体,寻求一种终极关怀。

马克思对西方哲学的颠倒首先体现在对其直接思想来源的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费尔巴哈和黑格尔哲学的批判继承上。马克思对传统哲学的“颠倒”是真正意义上的“颠倒”,他拒绝传统哲学意义的任何视角,认为它们绝不提供适用于各个历史时代的药方或公式,以一种全新的提问方式进入他的哲学。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指出:“费尔巴哈对感性世界的‘理解’一方面仅仅局限于对这一世界的单纯的直观……他没有看到,他周围的感性世界决不是某种开天辟地以来就已经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是世世代代的活动的结果,其中每一代都在前一代所达到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前一代的工业和交往方式,并随着需要的改变而改变他的社会制度。”很明显,马克思认为尽管费尔巴哈表现出推动德国哲学向唯物主义回归的努力,但他仍然没有跳出两个世界划分基础上的以“是什么”的方式追问世界,直观的唯物主义的直观性,就在于它把“感性世界”混同于“自在世界”,认为我们生活于其中的“感性世界”是以其自身为根据的自在的实体。以费尔巴哈为代表的旧唯物主义不能看到感性世界通过人的活动而对人的生成,不能看到人与感性世界之间的反思的对象性关系,即通过对象化的活动而在对象化的世界中确证自身的主体性,而只是把感性世界理解为一种自在的、直观的对象。

我们知道,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一书中已经扬弃了近代唯物主义的直观性,马克思给黑格尔以高度评价,他说:“黑格尔《现象学》及其最后成果――作为推动原则和创造的原则的否定性的辩证法――的伟大之处首先在于,黑格尔把人的自我产生看作一个过程,把对象化看作失去对象,看作外化和这种外化的扬弃;因而,他抓住了劳动的本质,把对象性的人、现实的因而是真正的人理解为他自己的劳动的结果。”虽然黑格尔所知道的劳动只是精神劳动,但在这里,蕴涵着马克思对“如何是”、“怎样是”的关注。在批判费尔巴哈的直观唯物主义和扬弃黑格尔的唯心主义之后,马克思以人的视角对人的现实状况和未来可能性的关注决定了马克思对人的生活世界“如何是”、“怎样是”的提问方式,只有这样的提问方式才能实现“改变世界”的哲学宗旨,才能对人的自由与解放给予最大的关注。

马克思的提问方式实现了由对“是”或“是什么”的追问而转向对“如何是”和“怎样是”的转变。如前所述,传统形而上学的核心概念是“是”,通过逻辑演绎对“是”及“是什么”的追问,对流变世界背后的“真实”的始基、根据、基础的探究,这就隐含着一个前提,即在流变的世界背后有一个不变的“范本”存在,马克思的提问方式实现了真正的颠倒,即在追问的根本之处就不去考虑“是什么”,而是面对世界本身,即面对流变的现实世界,对这样的属人的生活世界的意义和价值进行追问,对这样的感性生活世界的“如何是”及“怎样是”进行探究,即对现实的人的现实的历史的活动的关怀。马克思将理论视野倾注于人类社会的历史活动。通过对当下现实现存世界的把握,实现对现实现存世

界的追问,不去追问“是”,而是去追问“如何是”、“怎样是”,即以现实的视角去追问现实的人对有限的把握将会“如何”、“怎样”,在这种提问方式之下,一切思考只有对有限的存在作意义或价值的未来可能性延伸的思考才有意义,因而马克思在其思考的逻辑起点上,即提问方式上开始了对传统哲学的颠覆,在“如何是”、“怎样是”的提问方式的追问之下,人首先是一个在世者、生活者、劳动者,而不是一个认识者,它作为现实的人是特定时代的产物,是一个不断生成、变化的具体生活过程。因此,在马克思哲学中就不存在永恒的可静观的抽象的本体,也不存在对与现实无关的世界的终极关怀和永恒理想,只有对历史中现实的人的对生活世界“如何是”或“怎样是”的现实批判和对未来所承载的价值诉求。

二、马克思对哲学的提问方式变革的意义

马克思哲学的提问方式解决的不是某个哲学观点或某种哲学样态的问题,而是在哲学提问方式上彻底完成了对西方传统哲学的颠倒,真正地完成了自柏拉图始至黑格尔的理论静观的对“是什么”的追问转而向“如何是”和“怎样是”的关怀,在哲学思维的出发点上完成了由理念的虚假无限性的构建向人的现实的感性生活世界的终极关怀,因而对于当代哲学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随着马克思哲学提问方式的进一步显现,当代哲学将面临不同于传统哲学的问题和领域。马克思哲学是一种当代哲学,它对以往哲学进行了广泛汲取和融会贯通,在西方哲学史上开创了一种全新的哲学思维方式,为不同的诠释留下了广阔的意义空间。哲学家的目光将停留在人的生活世界,并在对这个生活世界的批判、分析中指向对人类生活世界的意义和价值的终极关怀。不去追问“是什么”,而去追问世界将“怎样”、“如何”,是以人的视角去追问人对有限世界的把握程度的“如何”、“怎样”,是对终将怎样的追问。当代西方哲学力图从存在论上颠覆传统哲学,彻底消解理念论的悬设,把哲学建基于生活世界,进而为人类找到栖息的家园。从胡塞尔首创“生活世界”概念,到海德格尔的“日常共在世界”,从维特根斯坦晚期的“生活形式”论,到伽达默尔、哈贝马斯的“生活世界”观,都体现了这一重要的理论倾向。可见,对现实历史活动的生活世界观照标志着哲学所面对的问题和领域的重大转换,即从传统哲学对超感性本体世界的“是什么”的迷恋转向当代哲学对丰富的、完整的人的“怎样”和“如何”的世界的关注,其中蕴涵着深深的价值关怀和人文追求,显示了当代人摆脱生存困境的哲学努力。马克思通过批判近代传统哲学而展开的“新唯物主义”的提问方式,在哲学提问的根基处引发了哲学思维的变革,开辟了哲学前进的新方向。

马克思哲学的任务是将全部问题看作为“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反对并改变现有的事物就是要改造这个世界,就是要从批判的、革命的、否定的方面对待现存事物。对传统哲学来说,所谓新的世界(理念世界)与现实世界是隔离的,而对于马克思哲学来说,新世界只能在对现存世界的批判中才能够发现。因此,以往的哲学家都未能超越出“解释世界”的范围,而马克思哲学的任务在于要“改变世界”。因而,马克思对提问方式的变革同样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如何是”和“怎样是”的提问方式蕴涵着深刻的对未来美好社会的可能性筹划。

活着就为改变世界范文8

关键词:生活世界;课程文化;重建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3)03-0006-03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倡课程向生活世界回归,强调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的统一,这就是从“生活世界”的视域来重新审视课程文化,以期通过回归生活世界来重建学校课程文化。回归生活世界是现代课程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生活世界是课程文化产生、发展的基础,课程文化的重建只有在回归生活世界的基础上才能获得新的发展。

一、课程文化回归生活世界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生活世界”是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西方现象哲学和生命哲学的基本范畴,它是现代哲学中的一个核心概念,代表现代哲学的基本精神,同时也代表着一种全新的世界观――生活世界观。生活世界是一个相对概念化的命题,自胡塞尔(E.Husserl)以来,许多哲学家都试图揭示“生活世界”的内涵,有“生活世界”(Lebenswlt)“日常生活世界”(alltaegliche Lebenswelt)或“周围世界”(Vmswelt)“日常共在的世界”“生活形式”(Leben Form)“现代世界的日常生活”等。尽管哲学家关于“生活世界”的论述各不相同,但是都包含一个共同的理念:回归生活世界,回归到人生活的日常生活中,把人从科学理性世界中解放出来,使人回归到活生生的日常生活世界中去。

“生活世界”是哲学特别是现象学的专有术语,有其特定的内涵[1],生活世界中蕴涵着一种新的动态生成性思维方式和人本化价值观念。从生活世界的角度来重新建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新型的学校课程文化,以促进学校课程文化的动态性创生化发展,是当代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也是课程改革的基本任务。因此,从“生活世界”视域来重建学校课程文化就成为一种必然。

首先,“生活世界”视域下重建学校课程文化是时展的必然要求。课程源于文化传承的需要,文化是课程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土壤。课程是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课程的文化活动不可能逃离“文化―人”这个圈子而成为世外桃源[2],而文化的价值取向又决定了课程的价值取向、内容选择、结构功能等等。因此,课程文化本质上是一种人化过程,人在创造一个自己生活于其中的文化世界的过程中,同时也创造着人本身。课程应该在兼顾文化传承功能的同时,提升课程对文化的创造功能,强调人作为文化创造主体的地位,关注每一个个体在课程文化发展中的主体性和能动性。

其次,“生活世界”是催生课程文化的源泉。生活世界是一切人类文化生成、发展的源泉,学校课程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经过净化了的、简化了的、平衡了的生活世界中某一特定群体的生活态度、价值观念,是同生活世界有着必然的相关性的。课程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呈现一种动态的生成性特征,是随时展而不断发展变化的;课程作为一种文化,又是基于一种教育资源的立场来传承、创造、培育人的特殊文化形式,它必然具有培育人的特性;课程作为一种文化,源于生活世界,同时又超越生活世界,是对生活世界中各种事物、现象认识的净化、简化和超越。

此外,课程文化与生活世界的主体都是人,都是通过人在其中的活动而生成的客观世界,都凸显出一种动态生成的思维方式和人本化的价值观念,都体现出对人作为主体向生活世界回归的指向。因此,课程文化与生活世界是密切联系的,生活世界是课程文化发展的源泉,是课程文化得以存在的基础。

二、回归生活世界是课程文化发展的内在诉求

课程文化重返生活世界,寻找在单纯的科学世界发展中失落的人的主体意识和人的主体性,确立一种全新的课程生态观,是当代课程发展的一个重要理念[3]。生活世界是人的世界,是人日常生活的世界,是人生存、实现人生价值、确立人本意识和生命价值、追求人之为人的“意义”的世界。生活世界与课程文化有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课程文化是源于生活世界,又不同于生活世界的一种特殊的经过社会净化、简化,平衡的人类文明的精华。学校课程文化的发展同时又受生活世界中各种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的影响,并直接影响课程文化的选择、生成与发展。

1.回归生活世界:一种人本化价值观念

生活世界的本质是什么?生活世界所追求的根本意义是什么?要回答这些问题,就不可避免地涉及生活世界所倡导的价值观念。生活世界是人在其中的“活的”世界,它的中心是人,是人的生存和人生价值。生活世界是非课题性、非抽象化、非理性化、充满人文关怀的世界,人是世界存在的主体,是这个世界得以生成、发展变化的基本因素。在生活世界中的人是“动态生成的人”[4]。人作为生成性的人,具有独特的动态发展变化性,同时又是具有历史存在性的、不断从历史发展变化中寻找人的本真意义的个体的人。因此,生活世界蕴涵着一种人本化的价值观,生活世界是人作为主体存在的以人为本的世界。

2.回归生活世界:一种动态生成性思维方式

生活世界中也蕴涵着一种动态生成的思维方式。生活世界是不断发展变化着的世界,在生活世界中的一切事物和人的思想观念都是发展变化的,没有一成不变的事物,一切事物都是在动态生成中不断发展变化的。科学理性世界重视事物的固有本质,把一切事物都预设为一种静态状态,由孤立自存的、自我封闭的实体构成,追求事物共性、同一性和抽象化的忽视人的主体性存在的思维方式。而生活世界中的思维方式恰恰与之相反,把人作为主体存在,注重人的主体性、能动性和生成性的发展,注重事物发展的过程,强调主体的创造性和动态生成性,追求人与自然、社会、他人共存的主体间不断交互作用;同时又注重个体个性差异,注重研究与人相关的具体问题的发展变化过程。

因此,生活世界的这种思维方式认为,只有人作为主体生活于其中的现实世界,并能够从人自身或人的日常生活中在更高层次上来解释人与自然、社会、他人的关系和人的生命、人生价值、人生意义、生活态度、生活方式等等的问题,这样的世界才是真正的人生活的真实的生活世界。

3.回归生活世界:一种多元、多向度的课程观

生活世界是一个多元的、多向度的世界,这就意味着课程文化回归生活世界必然要向多元化、多向度的方向发展。课程文化与生活世界的主体都是人,课程文化的发展主要是“文化―人”的发展。课程文化的内容、设计、组织和评价等都是围绕生活世界展开的,并反映生活世界中的各种现象和事实。生活世界是丰富多彩的,是多元的,由各种不同的文化所组成的,课程文化就必须反映生活世界的这种多样性和多元化, 追求一种多向度的课程文化。

因此,要实现多元化、多向度的课程文化观,就必须关注生活世界的多样性和多元化,把生活世界中的多元、多向度的观念引入到课程文化的发展中,促进课程文化向多元化、多向度发展。

4.回归生活世界:一种平等、民主的师生观

课程文化和生活世界的主体都是人,在生活世界中,每一个个体都是独立的、自由的,人与人之间是民主、平等的关系。课程文化回归生活世界就是要构建一种平等、民主的师生观,真正实现师生之间的民主、平等,给予学生独立、自由的发展空间和平等的主体地位。教师和学生的地位是平等的,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激励者,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生活中,并在活动中参与学生的讨论,与学生平等地对话,进行交流。基于生活世界基础上的课程文化就是要凸显人的主体地位,把学生从被动地接受和灌输中解脱出来,还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课程文化向生活世界回归,就是要建立课程教学中师生之间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使教师和学生能够进行平等的对话和交流,在对等的主体地位中进行学习,为学生创造民主和平等的学习环境,确立一种平等、民主的师生观。

5.回归生活世界:一种生活化的教学观

课程文化向生活世界回归,就是要提倡一种生活的教学观,把学生从单纯的科学世界中解脱出来,促进生活世界和科学世界的统一。生活化的教学观是一种基于生活世界所倡导的人本化价值观念和动态生成性的思维方式,不是把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情和现象都教给学生,而是要让学生树立一种生活价值观。生活化的教学观所提倡的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作为主体的一种现实的生活世界,教师不再是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而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资源、丰富课程内容的过程。教师和学生互为主体,二者不是对立的两级,是课堂生活中的共同体。因此,教师就必须树立一种人本化的价值观,真正把学生作为一个独立、自由的个体,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个性,由教师与学生共同来建构课堂生活。

三、生活世界视域下课程文化重建的基本路径

课程文化作为一种源于生活世界又高于生活世界的特殊文化形式,具有自身独特的内在性。“生活世界”视域下课程文化重建的发展路径主要是重建培育人的文化,是在传承人类文化的基础上,又通过发挥人的主体性和能动性而创造新的文化。因此,“生活世界”视域下课程文化重建是对现有的课程文化进行改造、重组,从而赋予课程文化新的时代意义。

1.倡导回归生活世界的课程文化观

课程文化的重建,关键在于课程文化观念的更新,观念的趋向决定行为动作的趋向。课程文化向生活世界的回归,是实现课程文化观念更新的必由之路。回归生活世界,寻找在单向度的课程文化世界中失落的作为个体存在的儿童的主体意识,倡导一种全新的不同于以往科学理性世界的生活世界的课程文化观念。生活世界中倡导的是一种动态生成的思维方式和人本化的价值观念。课程文化的重建,旨在回归儿童自由、自主生长的精神家园,把儿童看成是“动态生成的人”,是处于发展变化中的人。课程文化的重建以及整个课程文化的发展,依赖于儿童个体的发展,儿童是课程文化的主要传承者和创造者。

2.从单向度文化转向多向度文化的课程观

长期以来,课程文化都是以单一的社会主流文化为主的,课程在随时代的发展过程中逐渐演变为传递社会主流文化的工具,课程文化变成了国家意识形态的产物,呈现单一的、专制的特性。重建课程文化,必须改变课程专门为社会主流文化服务的、体现国家意识的局面,回归生活世界,把生活世界中的多向度的文化知识纳入课程文化的体系中,使课程文化从单向度文化转变为多向度的充满人文色彩的人性化的文化形式。回归生活世界,重建课程文化,就意味着要从生活世界的多种多样的文化中选择、组织适宜儿童发展的、具有培育人文性质的文化知识,使课程文化从单一文化走向多元文化;充分关注每一个儿童的发展,使儿童能够从多向度的课程文化中摄取成长发展所需要的“营养”,真正体现课程文化培养人、发展人、教育人的动态生成性。

3.提倡生活化的教学观,实现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内在统一

课程文化要突破单纯的科学世界的束缚,从科学世界一统天下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回归生活世界,回归课程文化的本真意义和历史使命,在发挥课程文化传承知识功能的同时,也要在生活世界的基础上创造、发展新的课程文化。课程文化的重建,旨在谋求“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完美整合,促进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统一。回归生活世界,实现课程文化的重建,只有达到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和谐统一,自然科学课程与人文科学课程的整合,把科学理性与人文感性世界真正结合,把真、善、美贯穿于儿童生长发展的全过程中,重视儿童个体发展过程中的体验、感悟、理解等情感发展,重视儿童本身的主体存在,把生活化的教学观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终,才能使课程文化真正焕发旺盛的生命力和活力。

4.关注师生之间的“交互主体性”,确立民主、平等的师生观

回归生活世界,不是强调一种形式上的回归,不是要儿童与教师从教室、课堂迁移到社会、日常生活中去学习、授课,而是提倡一种价值观念,一种以人为本的人本化价值观念,把儿童作为主体存在的个体来看待,体现儿童作为一个“动态生成的人”的自主、自由、平等。基于生活世界基础上的课程文化的重建,就是要关注师生之间的平等、民主的交往关系,充分发挥师生之间的交互主体性,把儿童作为课程文化中的独立存在的主体,把由传统的师生之间的主体与客体间的权威、服从的关系转变为主体与主体间的民主、平等的交往关系。在这种主体与主体之间的交互作用下,尊重儿童个体存在的独特的个性差异,把关注的焦点指向与师生主体相关的具体问题的研究中,关注儿童发展中的生活态度、人生价值和人生意义,努力帮助儿童建构一种有生命力和活力的生活方式,实现儿童作为主体存在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实现师生之间真正的民主与平等。

参考文献:

[1]魏宏聚. “生活”与“生活世界”:误解及其隐喻[J]. 教育科学, 2011(10).

[2]于洪卿. 关于课程的文化思考[J].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97(1).

[3]靳玉乐. 论基础教育课程发展的新理念[J].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2(4).

[4]李文阁,于召平. 生活世界:人的自我生成之域[J]. 求是学刊, 2000(1).

[5]刘旭东. 生活世界理论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J]. 教育理论与实 践,1999(7).

[6]张华. 论道德教育向生活世界的回归[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1998(1).

[7]夏宏. 生活世界:从科学批判走向社会批判[J]. 广东社会科学, 2011(1).

[8]刘娜娜. 回归生活世界的课堂文化建构[J].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1(3).

[9]赵长顺. 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反思与前瞻[J]. 教育与教学研 究, 2012(3).

[10]王平. 课程文化变迁路径探析[J]. 中国教育学刊, 2010(4).

收稿日期:2012-11-20

活着就为改变世界范文9

论文摘要:马克思、恩格斯在《关于费尔巴哈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旧唯物主义、人本主义进行了批判,阐发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特别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第一次对唯物史观作了经典表述。从中我们可以更深刻地理解马克思主义新哲学的变革性和优越性,在反思中重新认识马克思主义新哲学的本质。

马克思和恩格斯1845一1846年间写的《关于费尔巴哈提纲》以及后来写的《德意志意识形态》被称作是“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一个文件”。马克思在这里实现了哲学领域中的革命变革,表述了新的哲学世界观。今天,我们重读这两篇光辉论著,深刻理解从《关于费尔巴哈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怎样批判旧唯物主义,解决旧哲学特别是费尔巴哈和黑格尔哲学所无法克服的理论缺陷,从而更加深刻理解新唯物主义的变革性和优越性,在反思中对马克思主义本质进行再认识具有重要的意义。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提纲》第一条中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

如果说《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包含着马克思世界观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那么提纲的第一条则可以说是提纲的核心,在这里,马克思不仅揭露了旧唯物主义特别是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根本缺陷,而且提出了一种不同于旧哲学—包括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全新的思维方式,那就是对事物、现实、感性,既不象唯心主义哲学那样,从抽象的人类精神活动派生物的角度去理解,也不象旧唯物主义那样,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要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并且要把人的实践活动当作真正的人的活动,当作客观的活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克服唯心主义的抽象能动性,理解了这一点才能从总体上理解马克思新唯物主义的思维方法,也才能理解!日唯物主义的根本缺陷。

在十一条《提纲》中,一共有三条是从世界观方面批评旧唯物主义的。除了第一条前面阐述的外,还有第五条中指出:“费尔巴哈……把感性不是看作实践的、人的感性的活动”,《提纲》第九条又指出“直观的唯物主义,即不是把感性理解为实践活动的唯物主义”,“事实、现实、感性”这三个词,在费尔巴哈著作中是同一个意思,都是指感性的对象,其中也包括作为肉体的人,费尔巴哈曾经说过:“感性就是实际存在着的。因此,在我看来,它具有和现实同样的意义”。马克思指出,恰恰在这个问题上,暴露了费尔巴哈“承认现存的东西同时又了解现存的东西。”费尔巴哈证明某物或某人同时也就是某物某人的本质。这样,事物、现实、感性的客体存在似乎就是事物、现实、感性的本质了。马克思指出:“他没有看到,他周围的感性世界决不是某种开天辟地以来就已经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工业发展状况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是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其中每一代都在前一代所达到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前一代工业和交往方式,并随着需要的改变而改变它的社会制度。”

从马克思的这些表述中,可以清楚地看出旧唯物主义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对象、现实、感性,而不是同时也从主体方面,把对象、现实、感性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言而喻的是,和旧唯物主义有着基本区别的新唯物主义,要求同时从这两个方面,即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上,又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对象、现实、感性。这就是说,既把对象、现实、感性理解为独立存在于人的实践活动之外的客观物质世界,又把它们看作是人的感性的活动的产物,是因为这种活动而不断改变自己的面貌的。这就是马克思在哲学领域中实现的变革之所在,就是马克思提出的新世界观的基本内容。之所以把它称作新唯物主义,是因为其内容的前一个方面,表明它和旧唯物主义一样,是一种哲学唯物主义,而不是唯心主义;而其内容的后一个方面则表明它是一种和旧唯物主义有区别的新唯物主义,是一种站在唯物主义立场上,具体地发展了能动方向的新唯物主义。

马克思进行的哲学革命首先是哲学观上的革命,是从哲学观上对旧哲学的否定,在这种新的哲学观看来,哲学的主要宗旨和功能不是解释世界,而是改造世界。这样,在对世界观的理解上,也就否定了那种把世界观仅仅看成是关于世界本体的知识体系的旧哲学观。新的哲学观是应当这样理解世界观的:世界观不是人的观察世界结果的知识体系,而是人们理解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出发点。它所关注的不是那种以外的自在之物,而是人的现实生活世界。它强调的不是人对自在世界的顺从,而是人对外部世界的革命性改造;因此,世界观是人以自身的眼光,从自身的生存、发展需要出发对世界的理解和根本态度,世界观所反映的主要不是自在的非人世界的客观状态,而是具体的、历史的人的性质和状态。其功能是要为人类的生存、发展和全面解放提供一个最高的根据和尺度。这样理解,才能把新世界同新哲学观统一起来,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质,在这种新世界观中当然包含着人们对外部自然世界先在性的本体论承诺,包含着人们对外部世界认识意义上的理解方式,但更重要的是,它表达了人们对外部自然物质世界的一种实践态度和人们对自身生存、发展和解放的价值追求。伴随着哲学观的变革,马克思也实现了哲学主题的转换。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作为一种新世界观,已经不是去寻找世界的本源和本体了,新唯物主义世界观作为人们把握世界的实践方式,对待世界的实践态度和评价世界的实践标准,已经不是寻找世界的抽象本体,而是要使世界革命化,实际地改变现在事物,其目的和功能是对现实世界进行革命的、实践的批判,以解决无产阶级和人类的生存、发展和解放的问题。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马克思的新唯物论,是人的生存论、发展论、解放论。

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对象、现实、感性,这是比较容易理解的,那么也从主体方面把对象、现实、感性,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对此,马克思在完成《提纲》不久,他又与恩格斯合作一起撰写了《德意志意识形态》。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继续批评费尔巴哈“没有看到他周围的感受性,世界决不是某种开天辟地以来就已经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历史的产物,是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甚至连最简单的、感性的确定性的对象,也只是由于社会发展,由于工业和商业交往才提供给他们的。大家知道,樱桃树和几乎所有的果树一样,只是在数世纪以前由于商业才移植到我们这个地区。由此可见,樱桃树只是由于一定的社会在一定时期的这种活动才为费尔巴哈的感性确定性所感知。”

人类社会是一个极其复杂的有机体,其历史发展的出发点在哪里呢?唯物史观和唯:史观的看法是截然不同的,唯心史观把从头脑中产生出来的范畴、观念作为历史发展的出发点。唯物史观则把人类的物质生产作为历史发展的出发点。如何确定历史发展的出发点,直接影响能否正确认识极其复杂的人类社会有机体,能否客观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及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我们说,唯心史观是一种对社会历史的错误想象,对人类社会及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是根本错误的,而唯物史观是科学的历史观,是社会有机体普遍本质的理论再现。其原因就在于对历史发展的出发点的理解不同。由此,马克思、恩格斯特别重视并在对唯物史观的表述中首先明确指出考察社会历史“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告诉我们,社会现象是复杂的,人们在社会交往中所结成的关系是多种多样的,而人们在生产中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即生产关系,则是人类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它决定了人与人之间的一切社会关系,决定了整个社会历史的发展,决定了历史发展的各个不同阶段的性质,只有以这样一种物质关系、经济关系作为整个历史的基础,作为一种历史观,才能再现社会有机体的普遍本质,才能揭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才能把握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对于这一内容,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文中的表述是非常清楚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指出整个历史的基础的同时,还把“与该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它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和“各个不同阶段上的市民社会”理解为“同等”意义的概念,这不仅说明了生产关系和经济基础这两个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范畴之间的联系,而且还揭示了唯物史观关于社会的基本结构和基本矛盾的原理。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要求人们既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对象、现实、感性,又从主体方面,把对象、现实、感性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既确认外部自然界的优先地位,又把人类的劳动实践看作现存的感性世界的基础。这样,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就既同“把感性不是看作实践的人的感性的活动”的旧唯物主义划清了界限,又同“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只是“抽象地发展了”“能动的方面”的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

活着就为改变世界范文10

【关键词】使用价值:世界;生存空间

【中图分类号】B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7)07-0094-03

一、作为使用价值的生存空间

海德格尔在建构自己的生存论的“空间性”的时候,是结合着“此在”之 “在世界中”来建构的。而“世界”本身又是通过“此在”的“生存空间”所揭示的因缘整体性建构起来的。这也是为什么海德格尔念念不忘“操劳”之意味。从唯物主义的视角来看,他用使用价值界定了作为“生存空间”的“世界”。他用了“操劳”“用具”“上手”等实践性生活术语。世界的空间性特征就是用这些实践性术语直接描述出来的,在这种描述中海德格尔用的非常恰当。

发现世界之使用价值,把世界作为“能用”的生存世界与人类通过劳动来创造自己的社会世界的意义不同。海德格尔只是抽象的从“能用”的意义上来界定我们的“在世之中”。但是,海德格尔并没有区分,这个“能用”的世界,是自然界的使用价值,还是人类劳动产品的使用价值?此外,他还把人的社会性理解为“与人共在”的“常人”,并从“语言”的意识形态的角度作出生存论的界定。而这些作为他的生存论的世界的空间性的建构,在其理论宗旨上就走到了真正的“社会存在”的彼岸去了。

与此相反,从生存论上讲,马克思将劳动作为“此在”之能在,来进行了生存论的把握,他把劳动的物化作为此在之“在世之中”的世界来进行了建构。也就是说,马克思所讲的“生存空间”是人类自己“创造”“生产”的世界。这个我们安居之世界是从哪里来的问题,在马克思这里得到了一个根本的解决。

但是,人类首先寓居于其中的世界是一个直接“在用”自然界。作为一种直接“能用”的世界,如何进入到经过“劳动”的中介成为一个“劳动价值的世界”,则是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讲到的“自然”的生产“工具”与“文明”创造的生产“工具”所揭示出淼牧街植煌的世界。而且,马克思认为“工具”是生产关系的指示器。自然的工具就是作为人类物质生存的“土地”,它揭示的是人的自然关系; “文明的生产工具”即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积累的劳动,它揭示的是人的异化关系。而海德格尔的世界如其自己所言是“依循原始民族的生活”来制定此在的生存空间的。因为‘原始现象往往较少遮蔽。’”[1](P.59)也就是说,海德格尔是从“自然产生的工具”入手来建立此在的生存空间。但是,他却从文明的“工具”中彰显使用价值,来界定我们的“此在”的“在世界之中”的空间性。因为,海德格尔仅仅将使用价值解释为“因缘整体性”。即取消了物质实在性的使用价值的世界。但是,这种区分对于理解马克思的建构的“社会存在”理论又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因为,在马克思的研究中,使用价值有两种意义一种是作为社会存在的内容,另一种则是作为社会存在的形式。他说:“价值的第一个形式是使用价值,是反应个人对自然的关系的日常用品;价值的第二个形式是与使用价值并存的交换价值,是个人支配他人的使用价值的权力,是个人的社会关系”。 [2](P.127)马克思的研究主要着重于作为社会存在内容的使用价值,即资本主义社会的使用价值,对于前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使用价值,马克思则只是偶尔提到。因此,对海德格尔的“用具”“世界”等等范畴的把握有利于我们理解马克思所讲的作为社会形式的使用价值。马克思的“在世界之中”则是在社会存在的世界之中。因为“社会是人同自然界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 [3](P.301)

二、自然界的使用价值的生存论内涵

在《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中的作用》中,恩格斯描述了一种比海德格尔的文明“工具”更为原始的“工具”,那就是具有使用价值的自然界。自然界作为一种现成存在的世界,从生存论的角度看,只是一种没有说明的物质前提,这个前提必须存在,而且我们的肉体本身也是一个不能证明的自然前提。但是我们从恩格斯这里则获得了一种关于“工具”的更早的生存论说明。这种说明马克思已经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以另一种方式提到过。他说“动物与自己的生命活动是直接同一的,……人则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成为自己的意志和意识的对象”[4](P.273)在这里两种自然界成为了工具,一种是自然界本身,另一个则是人本身的活动。在人类的早期,人不是积极的“去存在”,而是适应性的“被存在”。人首先是在自然的“逼迫”中存在的。动物也有自己的周围世界,但动物的世界与动物本身就是自然界。因为动物与自己的周围世界是直接同一的,这是一种自在世界。人与自己的生存环境,或者说周围世界的关系,作为一种适应能力,“被塑造”的能力是如何可能从一种“被存在”的被动性中,获得自己“去存在”的能动性的呢?

我们只能描述这样一种生存现象,就是动物与其周围世界的同一。而一种特别的动物在跟这种周围世界的同一中逃遁出来,抽身出来。“食物”无论是种类,还是数量的改变都表现为一个物种的生存环境(“周围世界”)的改变,从而使得动物的生命活动本身“被迫”发生改变,周围世界与动物生命活动发生了相互作用。向人类发展的这种类人猿,在这种“自然的强迫”下,具有了不断扩大自己的“生存空间”的能力。在此过程中,他们发展了自己本身的肉体器官,和自己的营养成分,从而节约了消化食物的时间,为新的生命活动赢得了时间。从而可以进一步的寻找新的食物,即发现新的“生存空间”,从而扩大自己的“周围世界”。其实,在向人类发展过程中的这种动物,就已经具有一种可以在多种周围世界中“寻找”自然界的现成使用价值的先行能力。而这种先行具有能力就是在动物身上存在的适应自然界变化的先天能力。在向真正意义上的人迈进的过程中,猿对自然界本身所提供的可能的现成之物、“在口”之物,有了一种“操心”,而这种“操心”本身就是“操劳”。这就是最早的“采摘”“渔猎”劳动,这种“采摘”活动,甚至没有“储存”的情况下,就开始在不同季节、不同的环境中,为人类的发展提供了“生存空间”。这个自然界作为一个可能的“生存世界”必须首先存在。而自然世界,就从一种本有的“能用”世界,转变为“可用”的“在手”世界,然后转变为“上手”的“周围世界”。也可以说这是从“能用”到“去用”的发现之旅。这个“能吃”“能用”现成世界,转变为一个“在用”“所用”的世界,已经是一个漫长的自然过程了。“能”与“所”,关系是中国哲学中,讨论意识与存在的关系的一对范畴,这对范畴本身来自于佛学,在这里我们可以借以表达,人的能力与生存空间的物质关系。

如果,这里的“能”表现为本能,就是这种“本能”的发展,“手”正是这种“能所”关系发展的结果,是人的一种新的“能力”,从而也开启了人类不同于动物的“所”在之境。

操心原始的与操劳作为一种同一的准动物的生存论建构而存在着。就如同恩格斯所指出的,如果一种动物的食物种类过于单一,生存世界过于狭窄,那么他们的命运只能有一个,那就是灭亡。生命的“能在”与“定在”之间有一种规则,如果“能在”的范围过于广大,比如像老鼠、苍蝇、蚂蚁、细菌这些“能在”的可能性世界,比人类广大了许多。他们周围的自然界“在吃”“在用”的世界过于广大,则他们“不必”改变自身的生命形式。如果一种生命活动的周围世界,作为“在吃”“在用”的自然界,过于单一和狭隘,则他们“不可能”或者没有“时机”或者“机会”,来改变自己的生命活动,从而改变自己的生命形式本身。因此也得不到进化。人类在进化过程中,人的生命活动本身与“能用”的生存空间之间,有一个比较合理的配比关系。并且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生命活动形式来改变自己的生命形式。正是在这个过程中,人不断的改变自己的生命活动,以适应不断改变生存环境,这种极大的适应能力,使得人的生命活动本身才成为人的对象。人与自然界的对象性关系伴随着人与自身的生命活动的对象性关系共同发展。

三、 使用价值揭示了一种生存感觉的异化

在海德格尔对存在的生存论解释中,我们看到人的存在就是人的生产、生活实践以及对这种实践的意识。这是海德格尔超越前人的地方。但是,有一些术语海德格尔根本就没有对它们进行“深思”到底,而仅仅把它作为一种描述性的术语来使用,比如说“用具”,“工具”“上手”“在手”等等。而我们从唯物主义的角度来看,这些术语本身必须得以澄清。例如,“上手”与周围世界的空间性问题。在海德格尔的生存论中,“上手”是“此在”之“操劳”用于从“在手”之物中,建构自己的“生存空间”的术语。但是,从动物与自己的生存空间直接同一的角度来讲,“手”是“操劳”的产物,其本身也有“工具”的内涵。只有“手”摹敖拧钡幕疃中解放出来,才能够通过“上手”来建构“此在”的生存空间,而这就是恩格斯所提出的“手脚分工”。(马克思提到人的感官是整个世界历史的产物)而“手”的生存论内涵,不过是刚刚产生的人类对于自然界之“能用”世界有了一种使用价值的“关系”。

此外,我们的这种分析的前提不是从所谓人类生存的一般方式中来得以领会的。而是从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特有的生存方式中加以领会的。而海德格尔则将它作为生存论中不言而喻的术语加以存在论的使用。“手”“工具”的生存论内涵,或者使用价值的生存论内涵是在资本主义特有的生产方式中向我们“敞开”的。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抽象出的劳动、工具、劳动对象这三个方面具有社会存在论的内涵。因为,正是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自己的劳动能力成了自身谋生的“工具”,所以作为人与人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利用和相互使用关系,物品的纯粹使用价值的内涵,才作为一种不言而喻的感性意识而对人类存在,马克思把这种普遍适用和利用性的关系,解读为普遍贿赂和关系。而且在这种生产方式中,不是人使用作为“工具”的机器,而是机器使用作为“工具”的人,劳动力的这种工具化的生存处境,是在我们这种最发达的生产方式中揭示出来的,从而可以“窥视”过去的一切生产方式。使用价值的生存论内涵在《1844年经济学手稿》得到了完满的体现。他说:“私有制使我们变得如此愚蠢而片面,只有当他们被我们拥有时……简言之只有当他们被我们使用的时候,才是我们的。” [5](P.303)也就是说,作为使用价值的使用价值是资本主义私有制下人类感性意识和感性需要的异化形式,在这种异化形式中,我们的“生命活动”成了我们的生存的“工具”,从而也被“使用价值”化了,简言之也被“利用了”,这种“工具理性”,深藏于资本主义社会之中。于此相反,在将来不被私有制所遮蔽的劳动产品,将会怎样呢?马克思说:“当物按人的方式同人发生同人发生关系时,我们才能在实践上按人的方式对物发生关系”。 [6](P.304)我们现在之所以抽象出纯粹使用价值之物,是因为“一切肉体的和精神的感觉都被这一切感觉的单纯异化即拥有的感觉所代替”。[7](P.303)

四、小结

马克思的理论旨趣是改变世界,而海德格尔的理论指向则是解释世界。但是,能够改变世界的理论本身就包含着对世界的解释,而解释世界的理论不一定能够改变世界。我们是从哪一种视角让海德格尔的思想跟马克思的理论旨趣相契合呢?这个契合点、共同点就是“生存”,就是人类的生存活动、生存空间。这是他们的相似之处。

在马克思的哲学中,作为“认识”的“阐释”服从于生存的自然界限和社会存在形式;但是在海德格尔的哲学中,我们可以看到他的生存论是为“阐释学”服务的。当然,海德格尔强调生存具有认识功能,同时,他也认为认识本身也是生存的一种样式,也就是说解释也是一种“生存”活动。正是基于作为“解释”的生存论之维。它开启了一种所谓“本真”世界的揭示。而海德格尔的这条认识论路线是起源于近代的经验主义,从经验主义一直到逻辑原子主义和胡塞尔的现象学之“回到事情本身”,他们取消了“物自体”之体,“物自身”之身,因此他们的空间建构具有明显的主观化倾向,但是世界毕竟不只是“意义”,而且也是一种“物质”,并具有自己的空间性,这种空间性就是劳动的对象化,就是劳动的物化,就是自然界向人的生成过程。

参考文献:

[1][德]马丁・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北京:三联出版 社,2006

活着就为改变世界范文11

听者有心。对啊,为什么都没有人怀疑过世界的存在是否真实可靠呢?

我们不仅仅是活在这个世界中,还生活在一堆习惯中,有与生俱来的本能习惯,还有后天养成的认知习惯。习惯绑架了我们的思想,左右着我们的生活。

有光亮的时候,我们一睁开眼睛,就能看到种种的光,日光,月光,灯光,等等,凭借着这种种的光,我们还能看到种种的现象(相),有天有地,有星星,有云彩,有江河,有山岳,有城市,有树林,有人,有动物,等等。这些足够能让我们去认为这世界的存在。存在的缤纷多姿。

在没有光亮的时候,虽然看不清这世界,可是我们还可以用手去触摸到这个世界,盒子是方的,杯子是圆的,铁板是冷的、滑的,木板是温的、涩的。开水是烫手的,冰块是冻手的。等等。这些也足够让我们去认为这个世界的存在。存在的结结实实。

就算是坐着不动,闭目安祥。我们依然能够听到远方车子开过的轰鸣声,音箱里传过来的音乐声。厨房里飘过来的香味,厕所里飘过来的臭味。可以尝出糖是甜的,醋是酸的,酒是辣的,咖啡是苦的。等等。这些也足够让我们去认为这个世界的存在。存在的美妙动人。

可是仅仅这些还不够,因为这些感受其实在虚无的梦境中也是有机会体会到的。而我们都清楚梦境里的一切是不真实的。因为在梦境里虽然我们也能看,能摸,能听,然而梦境里的自我是模糊的,是不由自主的,也就是说梦境里的一切是杂乱无章而难于复制的。

那么我们为什么会认为当下的世界是真实存在的呢?因为,埃及的金字塔屹立了几千年岿然不动,中国的长城绵延了几千里雄姿尚在,钱塘江的信潮每年都如约而至。等等这些境物只要我们有时间去亲近,他们总是依然如故地显现在我们面前。这些应该足够让我们去认为世界的存在了。存在的一丝不爽。

在梦境里经常会出现一些个我们未曾在现实世界中经历过的境物,这些境物的出现,会不会是因为梦魇的触发,而打开了意识记忆体里未曾在现实中打开过的某些片断呢?如果是的话,那么在现实中可以反复出现的境物,会不会也是由于我们的意愿而在意识记忆体里反复打开的某些片断呢?就好比我们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空间,播放同一个光盘,总会出现相同的画面一样。在当今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经常地虚拟的动态画面,比如电视,电影,电脑视频,等等。这些虚拟的动画为什么没能让世人对所生活的世界之真实起疑惑呢?或者是因为虚拟动画里的所有物质的固有的特性是后天人为设定的。而当下世界中所有的物质的固有特性是不会因为个人的意愿而随便更改的。比如蜂蜜是甜的,黄连是苦的,自古皆然,从未改移。虽然我们不能确定在我们出生之前这个世界是否存有,也不清楚死亡以后这个世界还能否依然存在。可是也有一整套致密严谨的逻辑概念,足以让我们相信当下的世界是延续不断地存有的。我们一生之中会接触到许多的新生的生命和进入死亡的生命。因为在一个新生生命出生之前我们是存在的,在一个衰老的生命死亡之后我们依然是存在的。而且我们可以看到这个世上的生命在其生命过程中,都是遵循规则的。这些足以让我们相信,某些个体生命的生灭,是不会耽误了整个世界的延续存有的。也就是说即便我们所观察的到的物质(相)或许可能是不真实的,但是所有物质的固有不能变移的特性(性)可以让我们放心地认为当下的世界是可靠的,所以我们都会认为这个当下的世界是存在的,存在的严谨有序。

当我们聚精会神地关注某件事物,或者沉溺于某种心情里,经常会出现,视而不见,听而不察,闻而不觉,食不知味,麻木无知。等等状态。还有一些异食症的人,食毒物如甘露,食硬物如怡糖。以上的这些特例是不是能说明物质的特性跟心的认知之间存在着某种关联呢?或许心的认知其实是可以改变物质的特性的,所以世界总是往我们所想象的方向发展。

我们可以通过对世界的认知学习改造世界,通过努力我们可以建造出房子,建造出工厂,建造出轮船,建造出飞机,可以修建起马路,铁路。可以修建起拦河大坝,可以修建起防潮海堤。所以我们认为这个世界并不是从虚空中幻生出来的。还有这个世界上的许多东西是再强的人为能力都无法改动的,比如再伟大的英雄也不能把鹄鸟变成黑的,把乌鸦变成白的。等等。我们每天都会遇到许多陌生的人,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事。而这一大堆陌生的出现,并不受认知的影响,因为这些陌生的出现是毫无征兆的,是不可操控的。因此我们认为这个世界也不是由心念妄生出来的。所以我们认为这个当下的世界是存在的,存在的自自然然。

如果说这个当下的世界是由不容质疑的法则维系着而自自然然的存在的。可是为什么在相同条件下孕育出生的双胞胎,会有不太相同的秉性,不太相似习惯,不太相同的本能呢?本能这种非物质的东西肯定不应该是以自然的形式存在的。这些非物质的东西是从哪里来的呢?又是谁在操控这些非物质的存在呢?难道说是神创造了世界吗?不,不会是神创造了这个世界,我们应该都已经有足够的理性认为不是神创造了世界。

突然有所触动。以前读《楞严经》,读到“五阴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这段时,总是特别迷惑,不明所以然。《心经》里第一句“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这五阴、五蕴,的概念,是不是就是为了帮助我们建立佛觉的世界观呢?

五蕴: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五阴: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蕴:和合的意思。阴:妄动的意思。

心在,识在,故我在,故世界在。

心为法,识为性。心、法,相参。法、性,互动。

世界的存在并不能离开认知的起用。所以自然界只是世界的一部分,还有一部分在心识里。自然界是显相,心识里的世界是隐相。显隐相生,互为高下。也就是说空相跟色相,互为显相,隐相。一个完整的世界应该包括自然界,跟心识里的世界。

因此我们的生活目标不应该只是努力地去改造自然界,还应该同时改造内心里的世界。这样才能让这个世界臻于完美。

活着就为改变世界范文12

论文关键词:社会自然;原生自然;物质实践;观念

论文摘要:是知性直观地理解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还是遵循马克思从人的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基本原则,进而深刻理解马克思的新哲学,这是是否真正理解马克思新哲学的关键,对这一问题的深入探讨其现实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要真正理解马克思的哲学观,就应该“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东西。”从现代社会的发展现实出发,人的社会物质实践与人的观念之间存在着以下两层关系,一是认识层面上的,即人们把人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作为认识对象所形成的关于社会生活及其变化发展的观念和看法,也就是对现实社会的认识;二是透过现实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及结果去追问支配这些活动及结果的价值实践观念。在这两种关于实践的观念中,前者是客观决定主观,也就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认知)意识,后者则是社会(价值)意识改造自然与社会。两者的现实关系从根本上来讲是前者决定后者,而从变化发展的过程来讲则是互为因果的辩证关系。因为正确的认识是建构正确价值实践观念的基础,而正确(价值)实践观念的形成又是实际正确地改造自然与社会的现实前提。反之也一样。所以,本着马克思哲学思想的这一根本原则,来认识、理解和把握马克思的哲学观及其现实的重要意义,就成为彻底摆脱传统哲学思维方式束缚的唯一选择。

一马克思新哲学的起点

    正如恩格斯在《路德维西·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1888年单行本序言中谈到这一《提纲》时所说的,“这些笔记作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是非常宝贵的。”这其中的“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正是作为理解马克思新哲学观起点的理论和现实依据。而包含着十一条新思想内容的《提纲》就已经展示出马克思新哲学观的轮廓和发展线索。

    在《提纲》第一条,马克思明确地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所以,结果竟是这样,和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却发展了能动的方面,但只是抽象地发展了,因为唯心主义当然是不知道真正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

    在此,可以看到旧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也是从现实出发来认识世界的,缺陷“只是”在于直观地仅从客体的方面去理解事物、感性,而直观的结果则是现象地、片段地、孤立地、静止地和非联系地来理解事物和现实社会生活中的个人。这样的理解必然导致形而上学甚至还可能导致唯心主义。旧唯物主义理解的事物、感性、现实不是真正具体的现实,而只是一种抽象的现实。这样的现实虽然也与人有关,但只是与单个、孤独的抽象的个人有关。进而就把感性的现实人为地分成抽象的自然界和抽象的社会,而不是把现实世界看作是由人的社会和相应的自然环境所共同构成的。在人与自然的领域是唯物主义,而在人与人、人与社会的领域自然也就成了唯心主义。其根源在于没有看到,当把社会作为认识对象来理解和把握时,社会及人的实践活动也同自然界一样,也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马克思说:“唯心主义却发展了能动的方面,但只是抽象地发展了”。这表明,在马克思之前的哲学,不论是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都在各自抽象地发展着自己的哲学理论,唯心主义往往还要略胜一筹,但“唯心主义当然是不知道真正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

    这里就涉及到一个什么是“现实”,什么是“真正的现实”的哲学的出发点问题,也就是哲学关照的现实究竟是什么样的问题。而根据马克思对传统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片面性的分析与批判,马克思哲学视I}中的现实,是由社会的人的各种实践活动以及社会的人生活于其中的自然环境的各种自然事物有规律的活动,和这两种活动彼此的相互作用所呈现的实际状态共同构成的世界。而其中承载着各种社会关系的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之所以是人的活动,就在于这样的活动是区别于自然事物活动的、有思想有目的的活动。所以,社会人的实践活动是自觉的能动的活动,相对于自然事物而言具有明显的主体性和主观性特征。这样的主体性和主观性特征,是由社会人的实践活动与自然事物的活动之间的相互作用所导致的直接结果—人工(社会)自然的出现所确证的,也就是费尔巴哈所“不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之所在。而真正属于人的实践活动是以其有目的有思想为特征的,也就是以人的脑力和体力所形成的合力及其外化构成了认识层面上的真正人的客观的感性物质活动。费尔巴哈“仅仅把理论活动看作是真正人的活动”是片面的,甚至也可以说是错误的,因为把表现脑力劳动的理论思维活动与人的体力劳动绝然分开很显然是脱离实际的。认识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所形成的关于实践活动的观念,与人们在认识的基础上所建构的支配实际活动的价值实践观念不能混为一谈,只注重前者而轻视后者,导致了旧唯物主义的不彻底性。相反,注重后者而忽视前者,导致了唯心主义的独断论。传统哲学的这些缺陷都源自各自狭隘的哲学立场,旧唯物主义片面地理解和重视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而没有看到支撑这一关系的人与人和人与社会的关系,因而轻视人的感性的实践活动就成为必然;唯心主义则片面地理解和重视了人的方面,没有看到离开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和人与社会的关系只能是抽象和虚幻的人的社会关系,因此而导致“不知道真正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和抽象地发展了能动的方面也就成为必然。

    马克思新哲学的出发点所具有的革命性和时代性特征,就表现在从社会的人的感性活动即实践方面,也就是主体和主观方面,以及社会人的实践活动与自然事物的活动和变化,及其相互关系去理解现实世界,并把现实社会人的实践活动方式作为认识对象,去理解人们所形成的关于实践的观点和看法,以及人们借助于科学实验和社会调查这样的认识性实践所获得的对自然事物和社会事物(人的各种社会活动)在认知意义上的观念和看法,同时也通过现实社会人的实践去理解在认识的基础上所建构的改造自然事物和社会事物的价值实践观念。正是这样的现实世界向人们展示了人的社会自然与原生自然所构成的整体的现实世界图景,这才是真正的现实世界。在这样的世界图景中,人的社会自然与原生自然之间相互的辩证关系展现在世人的面前,而且彼此共存,相互作用、相互转化、变化和发展。站在人的社会自然与原生自然的相互辩证关系的立场上看现实和世界,作为人的社会存在方式的实践活动就自然地进入了人观察现实和世界的视阂,也就是人的认识领域。因此,马克思新哲学所具有的现当代性不是把人的社会实践引人了认识论,而是站在新的立场新的高度所获得的哲学关照的新视闭。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说:“如果没有工业和商业,哪里有自然科学?甚至这个’纯粹的’自然科学也是由于商业和工业,由于人们的感性活动才达到自己的目的和获得材料的。这种活动、这种连续不断的感性劳动和创造、这种生产,是整个现存感性世界的非常深刻的基础,只要它哪怕只停顿一年,费尔巴哈就会看到,不仅在自然界将发生巨大的变化,而且整个人类世界以及他(费尔巴哈)的直观能力,甚至他本身的存在也就没有了。当然,在这种情况下外部自然界的优先地位仍然会保存着,而这一切当然不适用于原始的、通过自然发生的途径产生的人们。但是,这种区别只有在人被看作是某种与自然界不同的东西时才有意义。”从这一段话语中可以看到,马克思正是从人的物质实践这一感性现实及其与现实世界的相互联系出发来解释观念的东西,而不是相反。

 

   由此看来,工业和商业活动及其结果不仅是形成科学认知理论的必要前提,而且本身也是在认识的基础上所建构的价值实践观念外化的表现。有效的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实践活动离不开正确认识这一前提条件。所以,马克思在批判旧唯物主义没有从主观方面去理解事物是非常实际和深刻的。工业和商业作为整个社会生活的基础是没有疑问的,但知性直观地把它作为整个现实世界的基础甚至是本体就违背了马克思新哲学观的原意〕因为马克思在肯定了工业和商业所导致的人工自然环境形成的同时,也充分肯定了原生自然的先在性。更何况真正的现实世界是由原生的自然和社会的自然所构成,不论是原生的自然事物,还是社会自然的事物都是物质世界长期变化发展的结果,而作为社会自然存在方式的人的实践活动,不过是物质世界不同事物各种运动形式的特殊而高级的表现形式而已,作为其他事物存在方式的运动形式并不会因为工业和商业的停顿而消失。相反,会表现得更加充分和完整。只不过由于有了社会自然不同于原生自然的运动变化,才使得现实世界的内容更加具有丰富和绚丽多彩的人化趋向。尽管如此,人的社会自然的变化发展不论何时都必须以不违背原生自然的客观规律尤其是生态规律为前提,更不能以破坏原生自然的客观规律来发展社会自然。因为原生自然的客观规律同样也是社会自然存在的根本规律。

    总之,马克思新哲学观的出发点,就是各种自然事物和社会事物所构成的现实世界。既承认原生自然的先在性,又承认不脱离原生自然的社会自然属于人的特殊性,也就是既承认物质世界的本体地位,又确定由人的脑力和体力所构成的合力的感性具体的表现即社会实践活动,对于人的社会生活的基础性地位。彻底的唯物辩证的新哲学观,就来源于对这一由各种事物所构成的差异统一世界的现实性理解。

二马克思新哲学的真理观

    “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而.且只要人们还存在着,它就仍然是这种产物。当然,意识起初只是对周围的可感知的环境的一种意识,是对处于开始意识到自身的个人以外的其他人和其他物的狭隘联系的一种意识。同时,它也是对自然界的一种意识。”从这段论述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人的意识一开始就与社会生活联系在一起。对社会自然的认识和对原生自然的认识是同时发生的,这其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都在社会自然与原生自然的相互关系中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展现。也就是说,要真正的认识自然,人不可能离开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而得以实现;而要真正的认识社会,人也不可能离开人与自然和社会与自然的关系而得以实现。人与自然和人与社会的关系是不可能分离的,所以,传统上的物质与意识的关系就是现实的、具有意识的个人和由不同的个人组成的社会与自然界的现实关系。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区别就在于,是通过对现实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及其结果的认识来解释人的观念的形成以及人在正确认识基础上所建构的、支配人的改造性实践的(价值)实践观念,还是从观念的东西来解释人的现实社会实践活动。前者属于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后者则属于传统的唯心主义。

    马克思指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方面去的神秘的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传统的唯心主义正是乐于撇开人的感性的社会实践活动,去抽象地议论人对自然和社会认识的现实性问题。因此,马克思明确地指出:“关于离开实践的思维是否具有现实性或非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这里已经涉及到人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的现实性,也就是人的认识与现实世界的同一性问题。而唯心主义离开感性抽象地来议论人的(认识性)思维,除了空洞的议论不会产生任何实质性的结果,就类似于欧洲中世纪的经院哲学。而要实现(认识性)思维与现实世界的同一性,仅在思维的层面进行争论是不可能实现的。

    马克思指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这就表明(认识性)思维是否正确并具有真理性,不是单纯的思维理性就能够解决的,思维的客观性和真理性是理性和感性内在统一的结果,而感性的东西就是促进人对原生自然的认识不断深人的科学实验实践,和促进人对社会自然的认识不断深人的社会调查实践。没有这两种实践形式的参与,人对原生自然事物和社会自然事物的认识就不可能有实质性的不断发展,同样没有这两种实践所揭示的不同事物本身的呈现,就不可能证实或证伪人的(认识性),维是否具有或不具有正确性或真理性及其现实性的力量。

    科学实验和社会调查实践及其结果,是与人的认识是否具有正确性或真理性相联系的,与人改造自然事物和社会事物的实践相比存在着性质上的差异,其功能是促进或验证人的认识,属于人的认识活动领域,所以称其为认识性实践。这是从人的现实生活即实践活动出发而做出的客观性判断,而人的认识的正确性或真理性,正是人的理性思维和感性的实践所揭示的客观事物本身在认知层面上的内在统一才得以完成的。这就表明,在人的认识活动领域,客观决定主观是其明显的特征。只要承认这一点,也就应该承认真理性的认识从形式到内容都是客观的。因为真理从形式到内容都是客观事物本身和彼此间相互关系及其规律性向人的展现,哪怕是在认识性实践参与下的展现,形式与内容都不可能分离。如果真的分离了,那还有客观事物本身的存在吗?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生活过程。”

    从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出发,去解释人的观念的东西,首先就是要从人的认识性实践出发,也就是由科学实验和社会调查这两种实践去参与人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过程,以及在这一过程中,人们生成关于自然事物和社会事物的观念,进而通过这两种实践所揭示的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来检验人们关于自然事物和社会事物的观念是否正确或具有客观真理性。

    这样,具有真理性的关于自然事物的认识就形成关于自然的科学,它的对象是原生自然的各种不同的事物和彼此之间的相互关系。而具有真理性的关于社会不同事物的认识就形成关于社会的科学,它的认识对象就是各种不同的社会实践活动和结果,以及这种活动和结果所承载的各种人的社会关系。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实践是(社会)认识的基础”的命题才是成立的。它与对自然事物的认识在性质上都是一样的,都是人的认识的客观对象。但要注意的是,关于社会即人的各种实践活动的认识,形成认识层面上的关于实践的观念,这与人们在认识社会即人们现有的实践活动方式的基础上,所建构起来的对现有不科学不合理的实践方式的改造意义上的可操作的实践观念,是属于不同层次和不同性质的实践观念。这一点必须要加以严格的区分,否则,还将继续为此而付出不必要的代价。

    整体上来看,不论是自然事物的活动,还是社会人的实践活动,都是客观性的物质活动,在这一认识的基础上所建构的改造自然事物和社会事物的可操作的实践观念,对于自然事物而言,就是要改变自然事物原有的存在方式,进而满足人们社会(物质和精神)生活的需要;对于社会事物而言,就是要改变已有的不科学不合理的实践方式及其结果,进而满足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相互间和谐关系的需要。两种需要必须相互匹配,协调发展,马克思所说的“自然的人化与人化的自然”的内在统一,也就是和谐社会的实现才是可能的。而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实践活动,就是现实社会人的价值实践活动,也就是马克思所讲的,“实际上和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来说,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和改变事物的现状。”而使现存的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和改变事物的现状,就是要在正确认识自然事物和社会事物的基础上改造自然与改造社会,特别是要改造现存世界一些人以破坏原生自然环境为代价的生产实践方式,更要改造在自发状态下形成并一直延续至今的不科学不合理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

    马克思新哲学思想向人们表明,新哲学不仅要解释世界,更重要的是要变革世界。而变革世界的活动就是人们在正确认识自然与社会的基础上,建构科学的可操作的实践观念,实际地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这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东西”的更为重要的方面,也就是改造性实践方面,这已直接涉及到人的价值创造和价值实现的感性现实问题。

 

三马克思新哲学的价值观

    马克思在《提纲》第十一条明确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这充分表明了马克思所创立的新哲学与旧哲学的根本区别,这是此前只知道一味地解释世界的旧哲学所无法比拟的。解释世界只是解决了人对世界的认识问题,要解决实际问题,还需要感性的改造性实践活动才能实现,也就是“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

    但是,改造性实践活动要取得成功也必须具备相应充分的条件,这表现在主观方面,最基本的就是:第一,必须对改造的对象(自然事物和社会事物)要有正确的或真理性的认识;第二,必须在正确或真理性认识的基础上建构可操作的改造性实践观念。前者属于认知理性,后者则属于实践理性,是人的思维活动的两种表现形式。从人的现实思维活动来看,实践理性在复杂性和创造性程度上都要比认知理性高级得多。这主要体现在人工产品、模型及工程的设计、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规划、政治经济和法律制度以及道德规范的设计和建立,还有具体操作程序和措施的设计等,这些设计作为可操作的改造性实践观念,又承载着可以给人们带来实际利益和好处的价值观念,也就是改造性实践的目的。因此,如果没有这两方面的必要前提,人们的改造性实践要达到预期的目的并取得成功是很困难的,而且很可能是以失败而告终。所以,在正确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就成为现代人改造性或价值性实践活动取得成功的关键。这不论对于自然事物的改造,还是对于社会事物的改造,原理上都是一样的。

    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蜘蛛的活动与织工的活动相似,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人间的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但是,最鳖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的存在着。他不仅使自然物发生形式变化,同时他还在自然物中实现自己的目的。

    这表明,人对自然事物和社会事物的认识结果不能直接用于社会的人的改造性实践活动,而必须在认识结果中所内涵的真理性认识和价值判断与选择的规范和指引下,首先进人人的实践理性思维环节,并在正确认识的基础上建构可操作的改造性(价值)实践观念,进而在其支配和指导下进行实际的改造自然事物和改造社会事物的生产实践和变革不科学不合理社会关系及其制度的实践。这样的实践是具有创新性和革命性的实践,是产生原生自然和社会自然原来所没有的新事物的实践,正是这样的实践使人工自然与先进的社会制度,从原生自然中呈现出来,从社会自然中诞生出来。这时,主观形式与客观内容的内在统一也就充分展现出来。正如马克思所说的:“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白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着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这里所说的“环境”当然不只是指原生自然,同时也包括社会自然,而这种环境的改变,首先是在人的实践理性思维环节所建构并完成的,即首先是以观念的形式呈现的。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马克思说:“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人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⑩。这其中已经显露出,在认识的基础上建构可操作的改造性实践观念的、现实的人的认识性思维与改造性实践理性思维之间的先后及辩证关系。正是有了这样的前提,才会有现实的人对自然事物和社会事物的改造性实践活动,进而也才会有“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这样的现实世界的存在状态。在这种状态中,自然的人化和自然的非人化及人化的自然同时并存。

    人的改造性实践活动,即改造自然和社会的活动,是在认识自然和社会的基础上,在建构了可操作的实践观念的前提下而产生和发展的。也正如马克思所说:“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哪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井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动物的生产和建造是本能的活动,而人的生产却是超越和高于本能的实践理性的创造。它的前提是“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而懂得任何一个种的尺度,就是要正确认识各种自然事物及其与人的社会生活的价值关系。“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并且“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这“内在的尺度和美的规律”就是人在正确认识不同自然事物尺度即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所建构的实践理性的实践观念。这种实践理性的实践观念,就是现代社会具有科学性的现代技术在观念上的体现。而对各种自然事物不同尺度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的结果,就是关于不同自然事物的自然科学理论。只有前者与后者的和谐统一才构成人类改造自然的科学尺度,也就是自然规律特别是生态规律与人的需要的和谐统一。在这里,马克思虽然只是就人改造自然的生产劳动而做的论述,但对于改造社会自然的人的活动而言,在原理上是一样的。区别只在于:一是认识的对象不同,一个是自然事物,一个是社会的人本身;一个是没有思想的物,一个则是有思想的人。其次是改造对象的不同,一个是可以把人的意志和想法强加上去的物,另一个则是有思想有利益需求的人。改造物是改变物的存在形式,改变人则是改变人的观念或思想。因为人的行动及其结果是受人的改造性(价值)实践观念所支配和控制的。所以,改造前者容易,而改造后者难。难怪,现实世界人类改造自然的活动及结果与改造社会的活动及结果如此的不匹配,看来原因就在这里。

    马克思新哲学观的创立,根本的目的就是要在深刻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基础上,为人类彻底改变这样的不匹配状况指明前进的方向。当今世界已经进人全球化的历史阶段,在自然科学及其技术的推动下,在资本无孔不人的流动过程中,使得人类生活的社会化程度已经远远地超过马克思在世的时代。因此,马克思在一个半世纪前所确立的新哲学观的立脚点,即“旧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市民’社会;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则是人类社会或社会化了的人类”,在今天依然正确,也是真正的唯物主义者必须坚持的哲学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