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活着影评

活着影评

时间:2023-05-30 10:17:55

活着影评范文1

关键词:品德课程;活动作业;作品评价

一、小学品德课程基于活动作业的作品评价的现状

所谓的“基于活动作业中的作品评价”指的是将活动作业作为传播的载体对作品进行评价。将活动作业作为载体,就是通过一些活动作品能够展现出学生在完成作业时的优势和缺点,并且能够使学生的一些感情态度表现得淋漓尽致。现如今,新课改的条件下小学品德基于活动作业的作品评价还处于较为初级的阶段,老师和学生都在积极探索如何发挥活动作业的作品的效益。教师在面对活动作业的作品评价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和盲点,学生在完成作业作品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定的困难,这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无疑都是较大的挑战。

二、小学品德课程基于活动作业的作品评价存在的问题

1.对小学品德课程基于活动作业的作品评价的认知不足

由于小学品德课程基于活动作业的作品评价还处在较为初级的状态,大多数教师对小学品德课程基于活动作业的作品评价的认知存在很大的不足,教师对活动作业的评价对小学生品德课程教育所能带来的优势较为茫然。因此,在实施的过程中也未能够找到合适的方式以及合理的评价方式。教师无法教育儿童小学品德课程基于活动作业的作品评价的意义,相应儿童在实行活动作业的过程中也无法认真严肃地对待,进而对小学品德课程基于活动作业的作品评价的效率产生消极的影响,对儿童在品德课程中良好的教育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2.对小学品德课程基于活动作业的作品评价的目标不明确

受教师对小学品德课程基于活动作业的作品评价认知不足的影响,在小学品德课程基于活动作业的作品评价的过程中很难找到明确的目标。没有明确的目标使教师不知道活动作业的作品评价所产生的意义,儿童在进行活动作业的过程中也没有目标,这样就造成了“教师不知道做什么、学生不知道怎么做”的尴尬局面。这种情况将会严重地影响学生的利益,影响儿童在小学品德课程中的学习和发展。没有目标的作业评价只能使教学效率停滞,教师和学生都处于迷茫的状态。

三、小学品德课程基于活动作业的作品评价问题的解决措施

1.加强小学品德课程基于活动作业的作品评价的认知

只有加强教师对小学品德课程基于活动作业的作品评价的认知,才能够从基础上提高小学品德课程基于活动作业的作品评价的效率,在对活动作品进行作品评价的过程中,熟练地掌握知识能够使教师更加明确有效地确立评价标准,在评价的过程中能够把握一定的尺度,这样才能够及时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只有掌握了学生的基本情况,才能够根据其优势和劣势对儿童进行教育,这样能够更进一步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使小学品德课程基于活动作业的作品评价发挥出最大的效率。

2.明确小学品德课程基于活动作业的作品评价的目标

有了明确的目标在实施小学品德课程基于活动作业的作品评价的过程中才不会走弯路,没有明确的目标,只能让在实施者在实施的过程中一直探索正确的道路,这样会严重影响实施效率,对儿童的教育具有消极的影响。因此,确立明确的目标对于小学品德课程基于活动作业的作品评价的效率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这能够大大提高作品的实施效率,为教育事业作出一定的贡献。

总之,现如今,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改革,教育系统也在不断地完善,在这个过程中,小学品德课程基于活动作业的作品评价也逐渐成为素质教育的重点方式。小学品德课程基于活动作业的作品评价还处在较为初级的阶段,教师和学生都在积极地努力探索过程中,尽管现在小学品德课程基于活动作业的作品评价还面临着如认知不足、目标不明确、设计困难等问题,但是现如今这些问题已经能够通过一些方式进行有效的改善,教师和学生也正在朝着一些方式进行有效的改善和探索、这对于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对于社会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意义。这对于提高儿童的素质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参考文献:

[1]邬冬星.小学品德课程基于活动作业的作品评价之探索[J].中小学德育,2015(3).

活着影评范文2

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变化,我国很多企业纷纷开始了金融投资活动。所谓金融投资就是以金融市场为依托,来进行的一系列金融资产买卖投资,而真正的金融投资会因市场的不断变化,或多或少的会产生一些风险,这种风险如果没有采取预防或者处理,极可能造成企业的损失。而风险又是金融市场中必不可少的,所以建立金融投资风险评估就显得相当重要。以下就金融风险的成因和特点以及类型进行分析,探讨了企业金融投资风险评估的重要性。

1 产生金融投资风险的主要原因。

企业的日常金融投资活动会因市场的变化和其他一些外部因素而产生风险,这种风险是不可避免的,主要表现为四点。与金融商品的销售者之间的联系、与投资过程中的利率变化、汇率的变化以及投资过程中的市场变化引起的。

1.1 因金融商品销售人员的影响。

事实上,在实际的金融投资过程中,金融风险会因为金融商品销售者的行为和操作产生风险。金融商品销售人员的风险因素是指,在实际的投资过程中产生的收益来自于销售者,销售者对于投资的结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尤其是商品销售者的信用问题。因信用问题会直接影响到金融商品的投资结果,所以企业在与金融商品销售者达成协议时应选择多家销售商签订协议,并分散进行金融投资活动,避免销售者过于单一从而因该销售者信用问题影响整个企业的金融投资结果。

1.2 因投资过程中的利率变化。

众所周知,金融所获得的利益与利率的变化有着很大的关系,如果利率上调,金融投资的产值就会下降,反之则会上升。因此,在实际的金融投资过程中,投资的结果与利率的变化是紧密联系的,也就是说,企业在进行金融投资活动时需要考虑到利率的变化引起的投资结果变化,整个过程中要调整好投资的资产与货币之间的比例关系,以提高金融产品对利率的变化反应,防止因利率的大范围变化使得投资结果面临太大的风险,最终因不适应造成企业的损失。

1.3 因投资过程汇率的变动。

除了上面提到的利率变动会对金融投资造成影响,国家之间的货币汇率变动也会对金融投资的结果造成一定的风险。因经济的发展,金融投资已经逐渐走向国家化、全球化的方向,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已经不满足于国内的金融投资活动,开始将目光转向国外,而因国家之间货币的汇率不稳定,所以在金融投资的过程中会对着汇率的变化带来一些影响。因受到金融风暴的影响,国家之间的汇率不可能一直稳定,这也给企业的管理和经营带来了较大的冲击,从而影响到了金融投资的效益。

1.4 因投资过程中市场的变化。

实际上,在金融投资的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到投资的商品风险,更要关注投资的金融商品在整个市场的环境变动。因金融商品的效益会随着市场的变化而变化,这也无形中造成了一种投资风险,这种风险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方面,金融风险对于部分商品投资者或者商品的投资会产生影响;而另一方面,金融风险也会产生大范围的影响,甚至造成整个世界的金融风险。因此,在实际的金融风险防控中,对于市场风险的调控与管理显得异常重要,这也是当前我国大多数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

2 金融投资风险评估的作用。

2.1 金融投资风险评估是风险管理的一部分。

企业中的金融投资风险管理的目的就是要识别可能影响到企业金融投资活动的潜在事件,并按照对待风险的措施和方法来管理风险,保证企业的金融投资不受太大影响,从而实现经营目标。事实上,风险评估属于企业风险管理的八要素之一,能够通过识别风险事件是否会影响企业的金融投资活动而进行的一种评估。其原理就是,针对获得的信息进行分析,并决定是否对其采取应对措施。随着经济的发展,金融投资的数量逐渐增加,企业所面临等风险也逐渐加大,为了确保企业的金融投资效益,做好金融投资风险评估相当重要。

2.4 金融投资风险评估是审计与监管的重要手段。

随着企业的金融投资活动越来越多,也使得金融投资的审计与监管难度逐渐加大,金融投资的工具种类有很多,且其操作模式与风险也大有不同,这也给金融的审计监督带来了风险。为了降低这种风险,实施有效的监督管理,就要求审计人员能够利用合理的金融工具来估计风险,运用科学的评估方法来评估风险,保证审计和监管的职能。

3 企业金融投资风险评估的重要性及其实践。

3.1 风险评估有利于风险管理。

企业在实际的生产运营过程中会因为市场等因素产生一些风险,而企业针对这些风险进行的有效管理是保证企业生产运营活动正常进行的基本手段。也就是说,所谓风险管理就是通过分析和识别对企业是否会产生影响的事件,以对待风险的态度来管理面临的风险,从而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风险评估实际上属于风险管理的一部分,是针对有可能对企业发展带来影响的事件分析基础上,对风险进行分析,并为企业采取措施提供依据的工作。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企业的经济产值也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扩张,金融资产的数额也逐渐增大,这就向企业的投资风险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确保企业的发展,完成企业的经营目标,则必须加强金融投资风险的评估。

3.2 风险评估有利于审计和监管工作。

金融投资风险评估的目的就是准确的评估当前企业的发展现状,由国家相关的部门对企业的经营状况进行严格的审计和监管评估。伴随着金融投资活动的增大,金融审计与监管的工作也逐渐变难。此外,随之增加的还有金融投资工具种类与投资操作模式。为了处理这些问题而埋下了很多金融风险,这就要求国家相关部门的审计人员必须要严格按照规定的审计操作来监管相关企业,加强自身的金融投资和风险评估知识和水平,科学合理对金融风险进行评估。在此过程中,金融投资的风险评估就更加被凸显出来,金融风险评估的建立就是为了更快、更好地实现金融审计和监管目标。

3.3 金融风险评估有助于企业的业绩评估。

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各国企业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尤其对于上市企业而言,遭受的打击更是严重的,很多企业的经济亏损都非常巨大。站在企业的角度来讲,金融投资活动不仅要面对国内以及国际的环境影响,更要承受来自市场的变动带来的影响,为了更好的实现经营目标,业绩评估和金融风险评估非常有必要。对于自身的经营状况进行客观的评价,综合市场前景与金融风险来分析,审时度势的来才操作金融投资活动。一方面,要不断创新金融投资工具,规避金融风险造成的损失和影响;另一方面,还要对自身的投资业绩进行严格的考核,这对于抑制企业过度投资,推动企业更快获得利益有很大的意义。所以说,金融风险评估还有助于企业的业绩评估,更好的为企业金融投资服务。

活着影评范文3

[关键词]斑秃;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R758.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07)11-1568-02

171 cases of alopecia areata:an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n quality of life

LOU Wei,SHENG You-yu,XU Feng,ZHOU Jing,WANG Xia-sheng,YANG Qin-ping

(Department of Dermatology,Huashan Hospital,Fudan University,Shanghai 200040,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alopecia areata on quality of life and analyze the relevant factors. Methods 171 out-patients diagnosed as alopecia areata answered a questionnaire measured by Dermatology Life Quality Index (DLQI) with ten questions. Each question had four grades, corresponded to the score 0,1,2,3.The higher the score showed, the lower the quality of life indicated.Results The difference of quality of life is relevant to the result of pull test. Other factors such as sex, family history, duration and range make no difference. Conclusion Alopecia areata affects the quality of life, especially of patients with positive result of pull test.

Key words:alopecia areata;quality of life

皮肤病尤其是慢性皮肤病不同程度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QoL)。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ermatology life quality Index,DLQI) 是简单易行的评价方法,可以对不同的皮肤病进行评价[1],且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2]。斑秃是一种局限性斑片状脱发,由于此疾病的突然性及复发性,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不可避免的影响。2006年2月~2006年6月,我们运用DLQI量表对171斑秃患者生活质量指数评定并探讨其影响因素。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171例斑秃患者,均来自我院毛发专科门诊,男80例,女91例,年龄(40.29±14.42)岁,病程(14.20±28.15)个月。

1.2方法

1.2.1 DLQI调查问卷内容:DLQI问卷指过去7天内脱发对患者的影响,包括以下10个方面的问题:①瘙痒和疼痛;②尴尬或沮丧;③购物、逛街、完成家务;④着装、穿戴;⑤社交、外出或娱乐活动;⑥体育活动;⑦学习、工作;⑧朋友或亲戚关系;⑨性生活;⑩治疗所花费的时间。对第9个问题,笔者采取Holness的方法[3],用是否影响睡眠代替。每个问题均采用4级评分法,0~3分别对应“无”、“轻微”、“严重”、“极严重”,满分为30分。分值越高,生活质量越差。

1.2.2拔发试验:拔发试验是指用拇指及示指夹住20根头发,轻微用力牵拉,每次拔出休止期毛发(杵状发),小于2根为阴性;大于2根为阳性。这是评价斑秃患者毛囊情况、治疗效果及预后的重要参考试验。

1.2.3资料收集:采用DLQI 调查问卷,由门诊医生对患者解释研究目的,患者独立完成问卷。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TATA7.0软件进行资料分析,对DLQI指数及分布情况进行统计描述,对影响因素分组资料进行t检验,P

2结果

2.1斑秃患者DLQI评分及分布情况:见表1。171例患者,DLQI评分0~24分,平均(4.670±5.062)分。其中88例(51.46%)患者感觉有瘙痒和疼痛,87例(50.88%)感觉尴尬和沮丧,65例(38.01%)影响到购物、逛街和完成家务,59例(34.50%)选择特殊的着装及穿戴,62例(36.26%)认为影响到社交、外出或娱乐活动,28例(16.37%)认为影响体育活动,48例(28.07%)认为影响学习及工作,32例(18.71%)认为影响朋友或亲戚关系,47例(27.49%)影响睡眠,74例(43.27%)在治疗上花费一定时间。

2.2影响斑秃患者DLQI指数的因素分析:见表2。在性别、年龄、家族史、脱发面积等因素上DLQI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拔发试验阴性患者(n=109)与阳性患者(n=44)DLQI差别有统计学意义(t=-2.493,P

3讨论

国外早有研究证实脱发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着极大影响,其程度并不亚于银屑病患者,甚至可延续多年[4],而国内的相关报道甚少。所以我们对门诊171例斑秃患者进行调查,并对疾病可能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本研究斑秃患者DLQI评分结果显示:尴尬或沮丧(51.46%)、疼痛和瘙痒(50.88%)、治疗花费时间(43.27%)占前三位,提示斑秃给患者造成肉体和精神上的双重压力,影响了患者的心理状态。施辛、马维祥[5]在对于斑秃患者抑郁情绪研究中发现,与对照组相比,斑秃组HRSD(Hamilton 抑郁量表)及SDS(Zung 氏抑郁自评量表)总分均高于对照组,两者之间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 P

本组研究由于样本量相对加大,并未与无斑秃组进行对照分析,所以存在不足。而DLQI仅代表填表者一周内的情况,虽简单易行,但对于病程较长、对疾病耐受的患者,用此方法则会低估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尽管各家报道的程度不同,但斑秃患者生活质量被影响已是事实。目前来讲,尚未有特别有效的治疗方案。随着疾病的迁延不愈或反复发作,部分患者很有可能会出现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进而出现社会回避。为了帮助这些患者,社会可建立相关脱发协会,并连同其家属,给患者适当的帮助与支持。

[参考文献]

[1]Finlay AY,Khan GK.Dermatology life quality index(DLQI)-a simple practical measure for routine clinical use[J].Clin Exp Dermatol,1994,19:210-216.

[2]王晓玲,赵天恩,张喜芹,等.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标信度和效度初探[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4,25(9):791.

[3]Holness DL.Results of a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 in a patch test clinic population[J]. Contact Dermatitis,2001,44:80-84.

[4]Williamson D,Gonzalez M,Finlay AY.The effect of hair loss on quality of life[J]. Eur AcadDermatolVenereol,2001,15:137-139.

活着影评范文4

作为复旦大学的教授,顾铮出了名的严谨,说话有进有退,充满思辨,在课堂上针砭时弊的有感而发,也使他获封“愤中”(“愤青”的中年版)的雅号。相比较其他评论家绝少亲自操刀创作,顾铮却热衷于做一个拿着相机的城市“游手好闲”者,在他“欲说还休”的照片里,透着一种神秘与超现实。严谨与荒诞,使命感与游戏感,这些看似矛盾的因素让我一时有些迷糊,但我很快发现这种矛盾也体现了顾铮一贯的审美趣味:喜欢不确定,不喜欢被定义。

“荷赛”,不仅是评委在考照片,照片也在考评委

对于“荷赛”的邀约,顾铮坦言是有些出乎意料。去年8月,顾铮收到一名担任荷赛基金会监事(supervisor)的策展人邮件,主要内容是询问他“是否愿意接受荷赛邀请担任评委”,顾铮回复表示“愿意”,之后没有消息。“去年10月左右,我收到正式邀请邮件,才知道我要担任的是终审评委。”

世界鼎鼎有名的“荷赛”,为何会青睐顾铮呢?顾铮表示并不知道具体的原因。然而看看他的履历,人们也能猜中七八分了。十多年来,顾铮一直密切关注中国当代摄影这个话题,已出版十多部摄影与视觉文化研究著作,发表很多论文。顾铮还是一位知名影展策展人,2005年他策划的第一届广州国际摄影双年展,在国际上产生了一定的影响。2011年,他出版的大型画册《中国当代摄影艺术》一书,被翻译成英文、法文等多国文字,在很多国家的书店可以买到,也被一些顶级图书馆作为馆藏。顾铮还是有近60年历史的美国《光圈》(APERTURE)杂志的供稿编辑,是柏林的《欧洲摄影》(EUROPEAN PHOTOGRAPHY)的编委。在荷赛官网上,顾铮的身份介绍主要是大学教授和策展人,他确实是9位终审评委中唯一在职的高校教授。

2月8日至15日,每天差不多工作12个小时以上,顾铮坦言,很辛苦,完全没有时间游玩荷兰的阿姆斯特丹,但是他收获了很多。

记者:今年“荷赛”评选出的年度照片并不是你最喜欢的,你更偏爱意大利摄影师阿莱西奥·罗门兹拍的《叙利亚之困》,为什么呢?

顾铮:从专业角度来讲,年度照片是一张无法挑剔的照片,从时机的把握,视角,信息量,强度,都非常优秀。但让我觉得稍稍有一些不满意的,是照片没有一点点不完美的地方,完美得像电影剧照,我个人还是更喜欢包含不确定性的作品,获得一般新闻类组照一等奖的《叙利亚之困》中,有一张照片不是太实,模糊、昏暗,从摄影技巧来说可能会为人诟病,但我觉得这更符合21世纪战争、革命、冲突、动荡所带来的这种不确定性——生命、生活、命运的不确定性,而作者还通过照片的模糊、虚化加强了这种不确定,也展现了人类为追求更自由、美好的生活而甘愿付出的那种努力与牺牲。相对于这张照片,太完美的照片对我来说已经没有吸引力了,我甚至还说过,荷赛的形象已经基本固定,如果选择这种照片也可以有所突破。

记者:第一次当“荷赛”评委,对你而言,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顾铮:在评审照片的7天时间里,特别是评奖阶段,除了年度照片,我们一直是在点评、讨论中度过的,每个评委都必须从作品的专业特色等角度阐述自己的观点。这对于我同时也是一个学习的机会。不仅通过评审来了解当今新闻摄影的动态,也向一起工作的其他几位终审评委学习他们看照片的方法与观点,以及他们的敬业态度。大家都非常享受由于评委不同组合所带来的不同文化上的惊异感。所以不仅是评委在考照片,照片也在考评委。

记者:在评审过程中,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顾铮:让我印象比较深的是评委中有一些人表现出的反思,犹豫——我的这种考虑会不会有问题?或者说,听了别人的意见以后,我是不是要重新考虑?大家会有这样的反思精神,不会说太肯定的话,时刻保持有一种警惕心。因为大家都来自不同的背景,有不同性别,并且认识到每个人的立场和视野都是有限制的。一定程度上,每个人都有这样一种精神,保持了充分倾听的姿态。所以我觉得评委会主席让每个评委都发表意见确实有其意义所在。

记者:“荷赛”是新闻摄影比赛,“荷赛”一直被争议的是得奖作品总是与战争、暴力、杀戮、血腥有关。不过,在前两年荷赛的图录里,我们发现已经增加了“日常生活”、“当代议题”的分类,在你看来,这是出于怎样的考虑?

顾铮:我个人的体会是,荷赛不希望只停留在热点和突发的新闻上,而是希望摄影师更有问题意识地去关注日常生活的、更具普遍性的题材,这也是对大量的题材火爆的参赛作品的一种平衡。日常新闻奖项的出现,为参赛摄影师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也提出了更大的挑战,促使他们探寻平凡生活中不平凡之处。从近年来的获奖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荷赛允许新闻与纪实,甚至纪实与艺术之间跨界,这说明荷赛是有反思能力的国际大赛。

记者:你也当过国内一些摄影大赛的评委,国内的比赛与国外相比最主要的差距在哪里?

顾铮:国内的很多摄影大赛审美标准、美学趣味还是太低,较少关注社会现实的作品,大量获奖作品离现实越来越远,那些风景摄影仅仅只是没有个体立场,更没有独到的现实关怀的景观再现。同时,还有一些摄影比赛配合各种商业活动。总体而言,现在大量的摄影比赛无法引导、提升现在的摄影水准,无法对当代文化作贡献,看上去表面繁荣,但是经不起历史的检验。当然,不能否认的是,也出现了一些比较有个性的比赛,比如北京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举办的三影堂艺术摄影奖,着重推新人,有特定宗旨,有一定的国际性。

记者:“荷赛”非常注重组图,但是在国内很多摄影大赛上,看到的都是单张获奖,对此,你怎么看?

顾铮:荷赛要求组照是12张,在评选过程中,摄影师的12张照片会在屏幕上一张张打出来,最后这12张还要在屏幕上缩成一个群组,评委们会看这些照片相互的关系、色调、影调,叙事上的展开:高潮、结尾,节奏等,进行整体的评判。国内摄影大赛单张得奖,偶然性相当大,不通过完整的系列的观察,很难对参赛者的摄影理念、对摄影语言的把握进行较准确的评价。

评论有它自身的目标与追求

顾铮最为人熟知的是他的摄影评论家身份,上世纪九十年代在日本攻读博士时,他翻译撰写了大量介绍国外摄影历史和现状的文章。1999年学成归国后,顾铮着重关注当代摄影家的创作,把摄影作为当代的一个视觉文化现象进行研究,撰写了大量文章。毫不夸张地说,许多年轻摄影师是读着顾铮的摄影专著成长起来的,也以能被他“策展”为荣,因为经他策展的首届亚洲摄影双年展和首届广州摄影双年展,为整个摄影界的展出体系树立了一个很高的标杆。

虽然在摄影界顾铮已经确立了不可动摇的地位,但他依然常露忧虑之色,因为少有后来人。作为复旦新闻学院的教授、博导,顾铮集中于艺术理论、视觉传播、摄影文化史的研究方向,由于冷门,他每年接收的硕士生不超过5名,同时,还没有一个博士如期毕业,“开门大弟子”放弃学业踏入娱乐圈,“二弟子”为创业选择肄业;今年理应毕业的两名博士已申请延期。然而即便是跟随者寥寥,他还设置难关,直接封死直博这条路。顾铮解释道:“直博是一种看上去很省力,最后可能很不省力的做法。考博不仅能考察学生调动知识的能力,更能检验学生读博的决心与合适度。”

记者:评论时,你一般会倾向于怎样的角度、切入点?

顾铮:评论主要是以文本为主的,从历史现实的复杂脉络、创新的程度、语言等方面做出自己的判断,方式上可能存在两种不同:一种通过肯定作品中非常值得关注的东西的同时,也在暗示其他人创作中所忽略的东西;另一种,当一无是处的作品却获得好评时,要痛加鞭笞,这个时候就要发挥提示作用:是否大家的认识上出现了问题。我认为评论要有一定的倾向性,当然把优点、不足比较平衡地列出来也可以,但评论的色彩不够鲜明。

记者:你既是知名摄影评论家,又是颇具影响力的影展策展人,但我听到一种说法,在国外评论家为避嫌一般是不太进行策展活动的。

顾铮:倒也不一定,我认为策展活动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评论活动,是把当下一种摄影现象、某种趋势通过展览的方式加以呈现,最终展现的不仅仅是展览的过程,也体现了审美趣味。

记者:现在在文艺批评领域,评论家与艺术家的关系很微妙,那么在摄影界,这种关系如何呢?

顾铮:这涉及到舆论的生态问题,摄影家是否能积极面对建议性的评论。确实有些摄影家与批评家是南辕北辙的,有摄影家说,我根本不看评论家的东西,甚至说大量从事评论的人是傻瓜,搞了一辈子没有搞明白过,就是为了在大学里讨一口饭吃。从某种角度看也有一定道理,但是艺术家一定要意识到,你的作品一旦呈现出来,就有着天然被评论的宿命。当然,还出现了一种比较差劲的,求你时卑躬屈膝,关注了他后,就翻脸不认人了,这样的行为明显是利用评论。

记者:在你看来,摄影评论应该起到怎样的作用?

顾铮:作为摄影家积极地希望评论家、策展人了解他的工作,这是天经地义的。反过来,其实评论本身也有自己的目标、追求,不只是为当下的实践服务,也需要不断通过评论的工作进行理论的升华。我觉得摄影家、评论家各有各的事情做。最可怕的事情就是所谓的“搞”摄影评论与理论的人,以指导者的面孔出现,一本正经地给人家指点,君临摄影家头上,那很荒谬。

记者:业内认为,你与林路等撑起了中国摄影评论界的半壁江山,这是上海的骄傲,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也折射了评论界的沉寂、冷清。

顾铮:实际上没有多少人愿意留在摄影评论这个空间,从事这个领域需要不间断地耕耘,不问收获地耕耘,像我跟林路是作为人生的志业来做的,但是现在的年轻人很少愿意投身这方面,当然也有生存方面的压力。目前高等院校学科建设上,在摄影评论方面还是新兴的,估计最起码再需要50年时间才有比较确定的地位。

摄影是寄托内心隐私的视觉表露

采访间,顾铮会偶尔顺手拿起相机对着窗外的景物按下快门,随后他给我看拍的照片,原来是咖啡店门外铁栏上做装饰的黑色的铁皮狗,“躲”在淡黄色的桌子下面,整个画面在虚实相间中透着一种奇妙的小情趣。

我问他:“那么喜欢摄影,为何没有在摄影道路上继续下去而转向理论呢?”顾铮立马“纠正”道:“我从来没有放弃过摄影呀”,一脸的认真。我赶忙补充解释道,“我指的是职业摄影”,但我很快意识到摄影对于他而言,无所谓职业非职业,无论走到哪里,顾铮都会随身携带一个轻便小巧的数码机,他抗拒过于仪式化的创作姿态,喜欢随意抓拍。摄影是他生活的一部分。

顾铮回忆,起先是在家里拍摄家人,后来是在同学家里,互拍合影不过瘾了,索性把同学父亲“”前的肩章制服、大檐帽穿戴上,化了妆,拍摄设计情节的剧照,甚至为拍《红色娘子军》里面的角色,把自己绑起来吊起来等。中学毕业后,为了更方便把玩相机,顾铮干脆进了照相机厂工作,平时也经常在街头抓拍。

1980年代,为质疑当时摄影圈中流行的 “愉悦视网膜”的艺术,顾铮等人兴起了一个真正具有民间色彩的摄影群体“北河盟”,彰显了反叛的姿态:不甘于被不受质疑的美学观和摄影观所左右,敢于拿出与众不同的作品。

尽管“北河盟”主创者的形象已经成为了某种传说,但顾铮依然延续了在影展上所提出的城市影像的概念,他称自己是个城市的“游手好闲者”(波德莱尔语),他意图“遭遇”一幅作品,而非功利性地去“擢取”城市的细节。由于他对社会人生的深厚体验以及新锐的艺术观念,这位悠闲的“游手好闲者”总能“随手擒来”一些好作品。细看他的照片,如同都市空间的悬疑剧,荒谬而又超现实。顾铮说,“荒诞”源自一次少年时候的惊吓。小时候,在放学回家的路上一次不经意的偷窥,他们在一辆停在街角的面包车里看到躺在车里的死者一张僵硬的脸,从那时起,顾铮就觉得这个城市中处处充满了出人意料,充满了荒诞和奇幻。虽然学生们觉得顾老师比较严肃,“把七情六欲都藏了起来”,但是照片却透露着他细腻的情感,“摄影对于我来说就是一种观看、分享、发现,是寄托自己内心一种隐秘的东西的一种视觉表露。”

记者:为何没有往专业摄影方面走下去?

顾铮:我曾经也想做专业摄影师,1991年到日本留学时是想念摄影专业的,无奈学费昂贵,需要去打工才能支撑下去,我一直体弱,一看到需要体力劳动,马上就被吓住了,后来就选择在日本大阪府立大学人类文化研究科读比较文化研究专业。现在回过头看,这方面的训练对研究摄影史、对摄影现象的评论都是很有帮助的,是很好的积累。而且我现在也一直在拍照。

记者:从国际视野看,你怎样评价国内摄影师现在的水平?

顾铮:如果把国内优秀的摄影师推到国际上毫不逊色,像上海的陆元敏,他的照片能给你一种惊喜,一个意外,很放松,问题是这样的摄影家太少,而且也没有太把他当宝贝。

记者:为何这方面的摄影师那么少?

顾铮:主要在于观念,摄影师的素养。也有一些摄影师对我说,顾老师,你关注关注我,我心里想,要死了,你一张照片得奖,你就认为自己是摄影家啊?我怎么通过你的一两张得奖照片知道你对摄影有没有持续兴趣,兴趣背后对世界有怎样特殊的看法。现在国内一些摄影师获奖无数,但没有自己的想法,跟着不同摄影比赛的不同主题,一会拍这个,一会拍那个,没有专业的定位,而且思维方式也比较单一,以为风光摄影就是起早贪黑拍到一抹朝霞,应该要有更开阔的视野,被破坏的风光也是风光摄影的题材。

活着影评范文5

[关键词]当众点评幼儿;幼儿园教师;小班幼儿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08)02-0014-03

师幼互动按参与主体不同可分为教师与全班幼儿间的互动、教师与小组幼儿间的互动以及教师与个体幼儿间的互动三类。参照这一分类,我们粗略地将教师与幼儿之间的话语互动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一对一的话语互动,即教师与某一幼儿间的话语互动;第二类是一对多的话语互动,即教师与全班幼儿或部分幼儿间的话语互动;第三类话语互动是教师当众点评幼儿,即教师当众评价某一幼儿或部分幼儿的行为,其他幼儿作为观众或参评者见证这一评价行为。本研究将教师当众点评幼儿的模式作为研究对象,主要探讨实践中教师为什么当众点评幼儿、用什么样的话语进行点评以及采用什么策略进行点评等问题。

本研究选取南京市某幼儿园小班为研究样本。该幼儿园属于省级示范性幼儿园。该小班配备两位教师和一位保育员,其中一位教师是大专学历,有4年半执教经历,另一位教师是中专学历,有3年执教经历。研究者使用自然观察法,观察、记录了两位教师和一位保育员对幼儿行为的所有当众点评。考虑到小班下午的活动时间比较短,研究者将观察时间定为上午8点40分到12点30分,即从幼儿户外锻炼时间开始到幼儿进午睡室午睡为止。研究者对收集到的原始资料进行归纳整理,逐级编码,从中选取了49例典型事件进行分析。

研究者通过以下三个基本要素来判断教师的当众点评行为:(1)教师发现幼儿有某种规范行为或偏差行为。(2)教师对该行为的口头评价可以包含明显的肯定或否定语言,也可以在字面上不含褒贬,但在语用情境中暗含褒贬。(3)教师在对某个幼儿或部分幼儿进行口头评价的时候,其他幼儿作为观众或参评者在场。

一、研究结果与分析

研究者使用质化研究中的类属分析法,以教师当众点评幼儿的目的、教师的话语类型及策略类型为思考单位来整理、分析数据。呈现研究结果。

1 教师当众点评幼儿的目的

研究者发现,教师当众点评幼儿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维护班级的一般行为规范和具体活动规则。一般行为规范是指在一日生活各个环节中幼儿需要日复一日遵守的规则,主要有安静吃饭、遵守纪律、举手发言、入园报到等内容。所谓具体活动规则指的是在特定活动及偶发事件中幼儿需要遵守的规则,主要有游戏规则、安全规则以及道德规范等内容。

调查显示。教师出于维护班级一般行为规范的目的而对幼儿的行为作当众点评较多。其中又以要求幼儿遵守纪律为目的的当众点评最多。比如要求幼儿安静坐回座位等。在出于维护具体活动规则的目的作出的当众点评中,又以对游戏规则的强调最多,比如要求幼儿游戏时不能偷看等(见表1)。

2 教师当众点评幼儿的话语类型

教师在当众点评幼儿时,主要使用肯定性的语言。教师主要是通过“我喜欢兰兰”“我要表扬蒙蒙”“我看到豆豆做好准备了”等几种典型句式来表达肯定的评价,比如在吃饭时间,教师面向全体幼儿说:“我要表扬丫丫,她已经吃第二碗饭了。”

对于幼儿表现出的不符合规范的行为,教师通常会作出否定性的评价,不过这种事件出现的频率不高。教师一旦发现幼儿不符合规范的行为,往往会采用“亮亮不能……”这种句式来表达否定的意思,比如鹏鹏突然在活动室里大声尖叫。教师马上说:“鹏鹏,在活动室里不能尖叫。”

3 教师当众点评幼儿的策略类型

(1)被点评者与受影响者同一

被点评者与受影响者同一的当众点评指的是教师当众点评了某个幼儿或某些幼儿,而他们正是教师想要影响的对象。观察发现,被点评者与受影响者同一的当众点评事件比较少,共有5例。教师大多采用直接否定幼儿行为的当众点评策略,立刻制止或纠正该幼儿的行为。

幼儿坐在座位上,等待教师打开录音机,播放故事。磁带卡带了。教师说:“哟,卡带了。小朋友们等一下,老师一修就能修好!”一个幼儿说:“放屁!”其他幼儿笑了起来,有几个幼儿也开始说:“放屁!”“放屁!”教师看着这些说“放屁”的幼儿,说:“用你的小脑袋想一想。这句话好听吗?不好听的话不要说!”幼儿都看着教师,没有人说话。

在这个案例中,教师在当众点评时没有直接说出幼儿的名字,而在另外4例相似事件中教师都是在其他幼儿在场的情况下,指名道姓地直接点评某幼儿的不适宜行为,促使该幼儿改正自己的行为。

(2)被点评者与受影响者分化

这种策略是指教师当众点评某个幼儿或某些幼儿,其真实用意是想去影响其他幼儿。在这些点评事件中,有时教师是通过点评某个幼儿来影响全体幼儿,有时是通过点评一部分幼儿来影响另一部分幼儿。

午饭时间,幼儿在吃饭。教师边走边观察幼儿的进餐情况。一个小女孩摆弄着自己的勺子,没有吃饭。教师见状,站在她身后说:“一手拿碗,一手拿勺!你看乐乐吃得多好!”小女孩听到教师的话后立刻一手拿勺,一手扶着碗,开始吃饭。

在这个案例中,教师直接选取幼儿身边的同伴作为示范对象。使该幼儿能迅速模仿示范对象的行为表现,迅速改正行为。本研究共发现4例类似事件。

集体教学时间到了。有的幼儿在互相打闹。有的幼儿还在区角中游戏。有的幼儿正在收拾玩具。活动室里很喧闹。这时教师面向全体幼儿大声说:“表扬小小,她已经坐好了。”教师的话音刚落。其他幼儿很快停下手头的事情,坐到座位上,抬头挺胸,望着教师。活动室里鸦雀无声。

在这则通过点评个别幼儿来影响全体幼儿的案例中,教师发现了小小的规范行为。并通过点名表扬的方式让其他幼儿意识到自己的不规范行为,进而改正行为。调查发现,教师经常采用这种点评方式(22例),而且这种点评方式的实际效果不错,能立竿见影地达到教师的点评目的。

开始吃午饭已有15分钟时间了。教师来回走动,提醒幼儿快点吃饭。来到一组幼儿旁边,教师看着其中一个吃得慢的幼儿说:“太阳组的小朋友都添过第二碗饭了!”这组的另一个幼儿仰起脸说:“我也添过第二碗饭了!”吃得慢的幼儿听了之后,张大嘴,边看着教师,边把饭送入口中。

在本案例中,教师通过点评一部分幼儿的方

式来影响某个幼儿改正自己的行为。本调查中共发现类似事件3例。

户外活动时间,教师带领幼儿玩“小孩真爱玩”的游戏。在游戏中,教师发出指令:“小孩小孩真爱玩,摸模这摸摸那,摸一下篮筐扭回来!”但是很多幼儿并没有按照指令扭着回来,而是走或跑回来的。教师说:“丁丁扭得好!豆豆扭得好!阳阳也扭得好!他们都知道要慢慢地扭回来。”听教师这么说,绝大部分幼儿开始慢慢地扭着向教师走去。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常采用如上所述的点评一部分幼儿来影响其他幼儿的点评策略(17例)。实践证明,这种策略很有效。

二、讨论与启示

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教师针对幼儿的行为表现作出的当众点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幼儿改正错误行为,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同时也能让幼儿明白规则的重要性,以便在游戏中更好地遵守规则。此外,当众点评幼儿还有助于教师有效地维持课堂纪律,规范班级管理。

本研究发现,教师一般会采用当众点评幼儿的方式来处理一些偶发事件。比如教师发现了幼儿的不规范行为时,往往会抓住这一教育契机,组织全班幼儿就这一事件进行讨论。通过讨论,幼儿明白了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从而避免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当然,教师在发现幼儿值得表扬的行为时,有时也会采用这种方式进行处理。比如,教师发现某个幼儿帮助教师收拾桌布、帮助同伴穿衣服等行为时,也会当众点评,引导其他幼儿向该幼儿学习。研究发现,教师就生活中的偶发事件进行当众点评,能起到良好的教育、预防作用,有效纠正幼儿的错误行为。

活着影评范文6

[关键字]环境监测 环境影响评价 作用

[中图分类号] X83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5-231-1

1环境监测的概述

所谓环境监测,从字面意思来看,就是对于环境的常态以及过程变化,以相关技术操作手段作为技术职称,对其进行动态的观察以及测试的过程,在环境问题的管理以及环境污染的治理方面,越来越多的运用到环境监测手段。随着今年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也在逐步的加强,对于生态环境发展的重视程度也出现了以往没有的态势。为了顺应时展的潮流与趋势,国家环保相关部门在近日开展了一系列专项活动,其中以环境监测质量活动为主,目的在于从环境监测的质量方面、基础职能建设方面以及相关技术应用方面全方位的推动环境监测工作的发展,从而保证环保行动的有力开展,促进生态可持续性的发展。

2环境监测的基本职能

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过程中,环境监测是以目前所处的环境作为监测对象,对其相关数据做出统计分析,得出相关的结论,揭示一定的环境问题或者对于环境的常态进行一系列的描述,建立在统计学的基础上,利用科技技术手段,为社会的环境工作开展提供专项服务便是环境监测的基本职能。

作为一门综合型较强的学科,环境监测充分融合了物理、化学、生物以及统计计量学的相关分析方法,对大气、水质量、空气以及土壤等各方面指数做出分析,对现状进行描述,并且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的解决措施及预防措施。

3对于环境影响、环境影响评价的概述

(1)所谓环境影响,指的是由于环境的改变对于人类活动造成的社会或者经济方面的影响以及作用,环境影响又分为直接、间接和累积影响,直接影响主要表现在由于环境恶化问题的出现,直接为人类社会或者经济直接带来损害,比如地震、海啸以及沙尘暴等自然灾害的出现;间接影响主要是指环境的改变并不直线型的作用于人类社会或者经济,具体表现为蝴蝶效应;累积影响可能更容易理解,随着大量化工企业、工厂的发展,水污染问题已经出现恶化的状态,水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资源,短期内也许看不出它的危害,但是长期必然是有影响的。

(2)相对于环境监测来讲,环境监测是以环境为监测分析的对象,那么环境影响评价则是以人类活动对于环境产生的影响为监测分析对象的,在人类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环境影响评价在产业结构调整规划以及可持续化发展的实现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4环境监测在环境影响评价中所发挥的作用及存在的问题

环境监测是建立在一定科学技术手段上,对于环境各项数据进行采集、整理以及得出分析的过程,环境影响评价是对于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对于环境产生的影响的综合分析,在这个过程中,环境监测的应用在环境影响评价的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下文将对环境监测的功能和作用以及目前面临的问题进行一一描述。

4.1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环境监测所发挥的作用

(1)环境影响评价是以环境监测为基础的。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环境监测相关数据为其提供主要的参考依据。比如在一个项目投入建设前,相关环境监测部门或者单位会对投建区域的各项环境要素进行分析,来确定当地的环境容量,结合拟建项目的具体情况,做出相关判断,比如拟建项目实施运作后,会不会对已形成的环境发生新的改变, 或者当地的环境状态是否具有承载这样一个项目的能力,这些评定都是建立在环境监测基础上的。

(2)监督职能。环境监测是环境影响评价体系里最为基本的一种监督方式,并且具有很强的可依性。在项目投入使用以后,对其环境影响评价也在随着跟进,而环境监测又是环境影响评价的基础,所以从项目拟建开始,对其进行监督的都是环境监测的相关数据与分析,当地的空气质量综合指标在项目运转前和运作后有没有发生变化,变化有多大,都是通过环境监测手段,依靠相关技术的支撑,得出的反映,环境监测的监督虽然是最基本的,但是最具有说服力的。

(3)环境监测的贯穿性作用。除了直接影响、间接影响外,跟时间关系比较密切的就是累积影响了,累积是时间的累加,也是环境发生变化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环境没有出现太明显的变化不是它没有改变,而是它没有达到质变,我们在环境问题的处理上往往会出现温水青蛙的现象,一定要等到环境恶化到已经不能再容忍才采取相关措施,病入膏肓的时候才想要对症下药似乎为时已晚,所以在整个环境影响评价中,环境监测应该是贯穿始终的,要把环境问题扼杀在萌芽状态,是环境监测的重要职能,做好预防改善工作,以实现经济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

4.2发生作用的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

相关操作的规范性应得到加强;有关环保部门应该落实相关的监管机制,真正履行环境监测的社会职能;加大资金投入,为环境监测技术支持给与足够充足

5总结

历年来,产业的飞速发展、经济的快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以牺牲环境作为代价的,地下水污染、大气污染等问题已经成为环境保护部门头疼的问题,做好环境监测工作,加大环境监测的力度,做好相关数据分析,对于不合格的企业一定要进行相关规范与调整,在环境影响评价中,充分发挥环境监测的基本职能,努力实现产业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伟涛,王龙胜.环境监测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分析[J].价值工程,2011,30(3):283-283.DOI:10.3969/j.issn.1006-4311.2011.03.264.

[2] 张磊,刘永芹.关于环境影响评价中环境监测工作相关问题的思考[J].空中英语教室(新教师教学),2010,(8):174,177.

活着影评范文7

关键词 交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中图分类号 X820.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3)012-0246-01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显著,城市的交通建设也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时期,各种轻轨、城际铁路、地铁等交通建设工作开展的如火如荼,但是福兮祸所伏,城市交通的发展在带动国民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若干问题,其中,环境污染问题也是受到关注度最高的问题。除此之外,在城市交通的规划和建设中常常会占用大量的土地,消耗大量的资源,这也会整个环境产生了一些不利影响,此外,各种轨道交通的建设也产生了一些噪声污染、振动污染、电磁辐射等新型的污染,这给人们的生活也带来了一定的困扰。为此,国务院于2009年8月12日国务院第76次常务会议通过《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并于自2009年10月1日开始施行,但是,由于我国交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时间较短,其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评价并不深入,因此,加强对城市交通行业的环境影响评价,并根据实际的情况提出相关的解决对策已经成为现代城市交通发展过程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1 交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评价内容

按照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原则,交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评价内容应当包括对整个交通规划情况和城市规划情况的分析及评价、土地利用情况的规划和评价、社会发展和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环境保护规划评价以及发展中的协调性、交通规划方案对环境的有利和不利影响、交通规划方案中的利弊,以上这些内容都应该纳入到交通工具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之中,在评价数据生成之后,再比较各种规划方案中的优点和缺点,分析出各种规划方案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根据这些不足之处提出新的修改方案以及建议,将交通规划对环境所产生的负面影响降至最小化。

2 交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2.1 铁路网对环境影响的评价

针对铁路网对环境影响的评价工作已经开展有一定的时间,这项工作最早是由1993年的欧盟开始进行,其早期工作的评价内容主要包括铁路网对气、水、声的综合影响,且将重点放置于铁路网对气和水的影响上,虽然早期的铁路网对环境影响的评价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评价缺乏完整的理论知识指导,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不足,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的发展,国家政府也渐渐将铁路网对我国环境影响的评价重视起来,为此,在铁路建设的设计和施工前,相关的设计以及建设单位要针对设计以及建设方案按照环境影响评价的相关条例对其进行核查,如果发现工程的设计以及建筑会对周围生态环境造成重大影响,那么设计和建筑单位就应该对施工方案进行整改。

2.2 公路网对环境影响的评价

公路网的覆盖面积很大,其对环境影响的评价已经日益成为交通规划环境评价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公路网对环境影响的评价范围主要是施工范围的200米之内,评价的具体内容包括对野生动植物栖息地的影响评价、对水土流失的影响评价、对农业土壤的影响评价、水环境的影响评价以及对空气环境的影响评价,评价的方法主要以实地调查法为主,在公路网设计和施工阶段,相关单位就要派遣专人都施工地进行实地考察,对设计和施工对公路网的影响出具一个全面的审查报告,再根据审查的具体情况调整设计和施工方案,将公路网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降低至最小。

2.3 城市交通规划对环境影响的评价

城市交通规划对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较多,需要根据实际的经济建设情况、环境建设情况以及城乡建设情况来开展工作,在施工前,要对建设活动可能引发的进行科学的评价,并分析出城市交通规划有可能对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并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这样不仅可以消除损耗,同时由于城市交通承建的范围较大,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也可以全面的预测出工程项目对环境影响的范围和趋势,并据此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为环境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我国对于城市交通规划对环境影响的评价工作也是近几年才开展,具体的评价方法包括政策分析法、基于地理信息分析系统的空间分布技术评价法、累积环境评价技术法。具体的评价内容主要包括对收集环境以及交通数据的评价、环境现状的评价、公众参与的评价、替代方案的评价、监测情况后续评价等等,一般情况下,对环境的评价阶段越多,那么战略环境评价质量也就越高,就越助于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环保工作的实施。

3 交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发展趋势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交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将会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其具体的发展趋势表现在几个方面:

3.1 政府引导职能的加强

在未来的交通规划对环境影响评价的发展中,政府的职能将会进一步的强化,由于环境规划系统属于国家交通规划发展的战略型布局之一,其环境评价工作也必须要政府共同参与进来才能得到真实、客观、有效的评价结果,在评价结果得出之后,政府也要根据实际的评价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改善交通规划对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

3.2 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应用

在未来交通规划环境影响系统中全面运用计算机软件和技术也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之一,但是就目前来看,相关的评价软件还较少,相信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政府对交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系统的重视,会有全面专业的评价软件推出,计算机软件和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更加合理全面的描述出交通规划对环境产生的实际影响,也可以帮助环保部门作出客观、科学的环保依据。

3.3 交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系统的综合一体化

开展综合的交通规划环境评价系统可以帮助环保部门从整体上把握各种交通对我国环境的影响,可以帮助环保部门制定更为全面合理的环保策略,因此,在未来,实施环境评价系统的一体化和综合化必然会使交通规划评价系统的发展趋势之一。

4 结语

目前,我国交通规划环境评价监测系统已经取得了初步进展,但是由于我国相应评价系统开展的时间还不长,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不足,这些不足之处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国环保工作的开展,并制约着我国交通建设的环境监理、环保验收、后续的评价等相关工作的开展,因此,在未来,必须要加强交通规划环境评价系统的推进和建设,更加公正合理的开展环境评价工作,还人们一个绿色的居住和工作环境。

参考文献

[1]梁波,陆雍森,杨瑾,蒋大和,包存宽.城市交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特点和案例研究[J].交通环保,2004:25:1.

[2]李庆瑞,钱晓东,卢毅.交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综述[J].湖南交通科技,2009:3:35:1.

[3]白宇,吴婧.欧美城市交通规划战略环境评价的理论与实践[J].交通环保,2004,25(1).

活着影评范文8

关键词:文化差异 国内外 文学评论 影响

目前,文化分布呈现多元化格局,各个民族拥有自己独特文化,这种文化差异在文学评论中产生一定的影响。文学评论主要是指借助对优秀文学作品评论的分析,揭示此部作品或者此类作品的文学价值和发展规律,从而使读者进一步把握文学作品内涵。影响文学评论的因素较多,其中文化差异的影响程度最大,这主要是因为文化博大精深,对人们日常生活影响较大。文学是人们精神生活的一种寄托形式,一定会受到文化的影响,且文化差异的影响不仅体现在作品自谢,还影响着读者。因此,本文对于文化差异对国内外文学评论的影响的探讨具有深远的影响。

一、东西方文化概述

(一)文化精神核心

文化精神核心是东西方文化最大的差别,具体表现在人文理念是东方文化的精神核心,而科学精神是西方文化的核心。在东方文化中以中国文化为主,注重对人行为和心理活动的考虑,西方国家因坚持科学精神,形成了自己的西方文化观,进而导致东西方文化存在一定的差异,在看待相同问题其切入点各不相同。文化差异作用在世界的各个方面,其中也包含文学评论。

(二)语言

语言是研究文化差异的主要手段和评估标准之一,因为,语言代表着人类思维活动。例如,汉语,中国人在文化系统中注重意境,因此,汉语的精华就是它善于制造空间,创设意境。因此,越精妙的汉语,越让人捉摸不透,这也是其价值所在。而在西方国家中英语是主要语言,英语和汉语相比,缺少严谨性,且语言是最能代表文化精神核心的内容,对比汉语和英语可知,中国对于文化艺术追求意境,而英国人则注重科学性。

(三)艺术差异

在我国艺术文化中注重写意,而西方国家恰恰相反,注重写实,由此可知,前者追求一种心境,注重和自己内心深处的交流沟通;后者追求求实,注重对客观世界的描绘。在文学艺术中,我国抒情内容较多,例如我国的古诗,叙述类相对较少,而在西方文学艺术中,即便年代久远的诗歌,均蕴含着深刻的叙事内容,例如荷马史诗。

二、英美文学发展与特点

(一)英国文学发展与特点

英国文学在英美文学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美国文学建立在英国文学之上。在英国文学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在遵从内部发展规律同时,与之相应的政治、历史等均对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英国文学从盎格鲁撒克逊过渡到文艺复兴,再到新古典主义,又到浪漫主义,最后发展至今天的代表性的现代主义。英国文学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洗礼下,转变了自身的发展风格,从最初的写实逐渐向多元化发展。帝国叙事是英国文学最具代表性的特征,乌托邦文学是其代表性传统,这里面蕴含着经验主义。

(二)美国文学发展与特点

自十九世纪末期,美国文学逐渐脱离英国文学,并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虽然在初始发展阶段,散发着英国文学的味道,但是在后期发展中逐渐自成一家,独具风格。在美国文学发展史上主要经历了三次重大改变,第一次为民族文学,后两次便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带来的影响。对于美国现实主义文学而言,乡土主义是其首要代表,它在早期的美国均有所体现,后来美国文学结构便朝着女权主义、后结构主义的方向发展。

三、英美文学评论

文学是展现民族文化的主要途径之一,也是智慧的结晶。英美文学为世界范围内的人们认识英美文化提供了平台,英国文学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史,在每一个发展时期都绽放异彩。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英国文学呈现多元化的发展态势。美国文学建立在英国文学之上,外来文化对其影响较大。美国文学在初始发展阶段只是单纯地模仿外来民族文学,直到十九世纪,才摆脱外来民族文化的影响,逐渐朝着独立的方向发展。在上世纪初期,美国文学步入繁荣时代。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新文学与旧文学之间展开了激烈的争斗,导致美国文学开始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而英美文学评论是一种借助文学理论思索文学作品的活动,旨在通过对文学作品发展规律的揭示,来为进一步创作发展奠定基础。英美文学评论按照作品形式的不同可将其划分成小说、散文、戏剧等不同体裁的评论。通过对文学作品所包含的内容的分析和评论,来提升阅读者的鉴赏水平,进而较好地把握作品传达的信息是文学评论的根本目标。英美文学评论建立在作品分析之上,并更加透彻的分析和从更深层面评论文学作品,由于英美文学评论和普通的作品分析相比,较为深入透彻,因此,它区别于作品分析。文学分析注重作品自身的特性,而英美文学评论强调对其艺术表现形式和外部表现的评论。

四、英美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

(一)文化发展载体差异的影响

语言是名族文化的主要载体,它也是名族文化的具体体现。因此,民族文化的差异,必然会在语言载体上也有所体现。文学作品中的所使用的语言均是作者进过深思熟虑得到的,文化差异在文学评论中的影响,主要表现英式语言与美式语言差异的影响。因此,以语言差异为切入点来研究文化差异对文学评论的影响独具代表性。英国文化历史博大精深,具有较长的发展史,且英语是语言正宗,具有优越的发展优势,这主要是因为它较好地传承了文化遗产,并在文学作品中表现的淋漓尽致。也许是因为此原因,大多数评论家在评论英国文学作品的过程中,会格外小心的运用语言,也许是人们发自内心的崇拜和敬仰才会产生这种现象,他们害怕侮谩英国传统文化。因此,评论家在评论英国文学作品时,运用语言时循规蹈矩,缺少一种个性和创新。美式英语建立在英式英语之上,与英式英语相比,虽然没有本质性的改变,但是美国是一个更加崇尚自由、民主的国家,在独立战争中,美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制度等均进行了更新,且美国民主革命相对成功,历史遗留不大,这点表现在文学评论中,便是美国文学家评论时相对张扬,看不到小心谨慎的痕迹,有时还体现出一定的创造性。美国文学评论的创新与自身独立、自由的文化氛围密不可分。语言是名族文化的主要载体,也是文化发展的具体体现,通过对比分析英美文学评论语言差异,我们能从更深层次挖掘文化差异对国内外文学评论的影响。

(二)文化内涵差异的影响

英国文学评论主要挣扎在传承和摆脱传统文化中,《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的典型作品,故事中的主人公挣扎在复仇中,此时期的大部分文学作品均具有此类特点。在十七到十八世纪,英国文学评论逐渐从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逐渐向荒诞过渡,这是在传承和摆脱中挣扎的具体体现。进入二十世纪后,其文学评论发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重新思索和定位原有理论,此时期涌现的文学作品的风格也发生了一定的转变。综合来说,伊格尔顿是英国文学界最具代表性的评论家,截止到目前为止,仍发挥着较大的影响。英国文学评论正在向着后现代主义的方向发展,在文学评论中应进行系统性的审视和思索,进而构建满足时展的文学理论。对于美国文学评论,我们应注重对美国文学的探究,这是因为评论源自文学。美国属于殖民地,大陆文学、英国和印第安学均对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美国文学具有自身的独特性,虽然其它文学对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是最主要还是自身。美国文学建立在英国文学的基础上,并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和更新,然而美国文学从根本上来说是一个独立个体,相应的文学评论也是如此。

(三)文化历史差异的影响

人本主义是英国文化历史的主要特征,在具体的英国文学评论过程中,关于人本主义的观点相对保守,这主要是因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自身性质决定的。例如,莎士比亚在评论自身作品时,宣传人本主义的较多,这种主义处在发展金字塔顶端,旨在消除人与人之间的阶级制约,真正实现自由、和平。莎士比亚的人本主义评论在英国文学作品评论中发挥着代表性的作用,它在后续评论中发挥着深远的影响,形成了相对稳固的人本主义评论观。然而伴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文学的发展,这种评论观开始受到质疑,有些甚至否定此种观点,这主要是因为,革命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助推剂,而相对保守的人本主义观只有在特定的时期才能发挥自身价值,它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条件。而美国文学评论针对人本主义观点,具有激进性和独创性,这主要是因为美国与英国相比,文化历史负担相对较重,且历史遗留问题不多,外加美国的独立战争的影响,形成了一种追求民主和自由的文化氛围,为美国文学评论发展减轻了负担。因此,在美国文学评论中,大部分作家对人本主义抱有激进的态度,有些还进行了一定的创新。

五.结语

活着影评范文9

当前广告业评估架构与评估内容

目前,我国广告业的评估主要是从广告产业评估和广告公司评估两个层面展开的。两者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不仅评估内容、评估模式与评估方法不一样,而且具体的评估主体、评估目的也迥然不同。

1.广告产业评估。广告产业评估是由政府部门或者是行业协会,从宏观的角度对整个广告产业进行统计和评估,包括产业组织评估和产业结构评估两个方面,从而为政府部门了解行业动态或者制定相关的产业政策提供依据。首先,产业组织评估主要是对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进行的评估。市场结构是指特定产业内市场主体的构成及其相互关系,比如垄断竞争、完全竞争、寡头竞争、完全垄断等,因此,该指标决定着市场竞争或者是垄断的水平。市场行为则是企业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或者是更大的市场占有率而采取的一系列行为手段,包括铺货、价格、创新等。市场绩效是指在特定的市场结构中,企业通过相关的市场行为,在利润、产量、技术、质量、品种等方面所达到的现实状态。其次,产业结构评估主要是对产业布局、产业关联、产业结构优化、产业竞争进行的评估活动。具体来说,广告产业的结构评估主要包括广告产业的区域分布特征、广告产业与其它产业的关联程度、广告产业竞争力状况等。

2.广告公司评估。广告公司评估是由行业协会或者是媒体组织,从微观角度对广告公司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考评。一方面对广告公司的行为发挥一定的监督作用;另一方面也能够向业内宣传优秀的广告企业,从而起到示范效应,引导其它广告公司向更加规范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在此过程中,政府一般不介入对广告公司的评估。其评估内容主要包括资质评估、业绩评估、影响力评估与社会效益评估等。其中,资质评估主要涉及广告公司是否拥有合法的从业资格、行业优势等。这是进行其它相关评估活动的前提和基础。业绩评估则是对广告公司在特定时期内的经营状况进行的评估活动,包括营业额、利润率、市场份额等。影响力评估则是对广告公司品牌知名度、品牌价值以及所从事广告活动的回报率、有效性进行的考量;社会效益评估是对广告公司经济效益以外的其它潜在影响的分析,包括对社会大众的文化知识、消费观念、价值追求、生活态度的影响等。

当前广告业评估存在的问题

伴随着我国广告业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影响力的日益增大,广告业评估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出来,并引起各方的关注,从而逐渐形成明确的评估主体、评估目标和系统的评估内容、评估架构和评估方法等,为广告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效保障。然而,由于各方面原因,当前我国广告业评估还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明确这些问题,才能为广告业评估今后的发展与变革指明方向。

1.评估指标单一,评估内容欠缺。首先,从广告产业评估的角度来说,其评估指标呈现出单一化的特征,很多能够反映当前广告业经营现状或者是竞争能力的指标并没有考虑进来,比如广告经营单位的规模经济状况、创意与服务能力、进入与退出壁垒、服务差异性状况、市场集中程度等,都属于广告产业评估的范畴,却在目前的评估中没有涉及到。这使我们无法对广告业整个行业的发展情况有一个深入、系统、全面的认识,从而直接影响到国家政策的制定与执行效果。其次,对广告公司的评估也存在评估内容欠缺的现象。比如在广告公司的社会效益评估方面,仅仅考虑到违法、虚假、违公德等各种明显的问题广告形式,却忽视了广告活动对人们的消费观念、价值认知、生活态度等方面潜移默化的影响。除此之外,在广告公司资质评估、业绩评估、影响力评估方面,也缺乏对我国广告业规模小、经营水平低现状的考虑。很多评估内容都是针对国内仅有的几家大型国际4A广告公司和国有广告公司而进行的,在提升这些公司的知名度与影响力的同时,事实上也在不断地拉大与其它中小型广告公司的距离。

2.评估活动存在“厚此薄彼”的现象。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我国虽然建立了明确的评估主体、评估目标和系统的评估内容、评估架构和评估方法,然而在实际的评估过程中存在明显的“厚此薄彼”的现象,即对部分评估指标的弱化、轻视甚至是忽视等。比如在历年的广告产业评估过程中,广告营业额占GDP比重、广告公司营业额和媒体广告营业额所占比重、不同媒体广告营业额比重、不同所有制广告公司所占比重、广告行业投放额比重、广告产业的区域分布状况等,无疑是整个产业评估体系的重点内容。而对于广告市场集中度、广告市场竞争程度和规模经济状况、广告公司一体化战略行为、广告产业与其它产业关联度、广告公司的市场绩效、广告产业的竞争力状况等,则往往是一笔带过。事实上,这些内容才真正反映了我国广告业发展水平、与国际广告公司之间的差距等。另外,在广告公司评估方面,虽然各个评估主体都认识到广告公司社会效益的重要性,然而由于评估双方利益的关联性、技术的限制等原因,人们往往重视广告公司的资质、业绩与影响力,而不太重视其社会效应,从而极大地弱化了其在广告公司评估体系中的地位。

3.评估主体各行其是,缺乏统一规划。通过上文的分析可以发现,目前对于广告产业的评估主体包括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媒体组织等,而每一个主体下面又可以分为诸多不同的个体。其在广告产业评估过程中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首先,各个评估主体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往往是各行其是,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评估活动,由此造成重复评估的现象十分严重。其次,各个评估主体之间对于评估内容缺乏统一的标准或者是指标体系,比如对于广告公司业绩的评估涉及到广告策划、创意、制作、媒体调研与组合、与效果评估等环节。不同的评估主体呈现出不同的看法,有的将广告制作视为影视公司的业务;有的将媒体调研与组合视为媒体组织的业务;也有的将广告效果评估视为专业的调查公司的业务,从而造成对同一评估对象的不同评估内容和评估结果。这对于发挥广告业评估的价值极为不利。

4.歪曲评估结果。首先,在进行广告产业评估的过程中,广告公司会有意夸大广告活动的正面效果,或者强调广告在基本层面上的效果,而忽视了负面效果,因此在提供相关资料和数据的时候,其观点带有明显的偏向性或歪曲性。其次,当调研结果用于广告主在会议上做的广告效果评估报告时,典型的客户曲解调研结果的公共情况就会出现。客户可能单纯地以销售量作为广告效果评估的标准,而坚持整个广告活动效果的有限性。而广告公司则强调广告活动仅是公关、促销、事件营销、POP等诸多营销手段中的一种,单纯以广告作为提高销售量的主要手段,似乎有点强人所难。另外,一些广告公司出于市场竞争的需要,有意夸大调研结果。如一些企业在一系列广告之后,夸大本企业产品的销售量、吹嘘消费者对本企业的高信誉度等情况。此时广告产业调研主体由于受到广告公司经济利益的束缚,同时也为提升本公司的实力与美誉度,对一些广告公司的这种行为,只能保持沉默。

提高广告业评估精确性的几点建议

广告业评估是一项十分专业的活动,决定着是否能够反映我国广告业发展的真实情况,而且直接影响到国家方针政策的制定等,因此,提高广告业评估的精确性应当引起我国足够的重视。

1.提高评估人员的业务素养。众所周知,一切活动的开展都是由人来进行的,人的业务素质与道德素质直接决定着活动质量。因此,从人的角度来说,要想真正提高广告业评估的精确性必须从三个方面入手:首先,要增强评估人员对于广告业评估活动重要性的认识,从思想上提高重视程度,由此慎重地对待自己的工作。其次,要加强评估人员的广告业务素养,不仅要了解广告活动的运作过程;而且要清楚地明白广告在整个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系统中的地位和现状,从而以一个广告专业人员的角色来看待评估活动。第三,要提高评估人员的技术与技巧水平,比如资料收集的方法、分析技巧、总结问题的能力等,由此保证评估质量。

2.加强政府部门的监督与协调作用。正如上文所说,目前广告业评估不仅存在指标单一,评估内容欠缺的现象;而且评估主体各行其是,缺乏统一规划,既大大降低了评估质量和评估效率,也影响到人们对广告业发展真实情况的认识和评价。基于此,我们应当加强政府部门的监督与协调作用,一方面应当制定系统、规范的广告业评估内容和评估标准,使相关的评估活动有章可循;另一方面要加强对评估主体的资质审核和行为监督,由此保障评估活动的专业性,并且能够正确地履行自己的职责,从而顺利地完成相关的评估活动。

3.制定有效的激励措施。目前,对于广告业的评估活动大都是由政府部门、媒体组织、调研机构自发进行的,因此,我国除了要制定规章制度、资质审核、行为监督方面的强制措施之外,同时也要采用一些有效的激励措施,从而鼓励相关的评估主体能够主动地提高评估质量。具体来说,这些激励措施包括:制定广告业发展年鉴,把高质量的评估报告收纳进来,并给予一定的名誉或者是物质奖励。这也是对评估主体的工作能力的一个肯定。另外,我们也可以对年度广告业评估报告进行一个评估活动,给予评估主体相关的荣誉证书,从而鼓励它们更新评估方法和提高评估质量等。

总体来说,广告业评估具有深远的影响,需要各个评估主体一方面能够引起足够的重视;另一方面不断地丰富自身的广告专业知识和评估技能,并且在政府部门的引导与协调之下,不断地提高评估质量,使广告产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①张金海 廖秉宜:《中国专业广告公司的生存现状与模式创新》[J],《中国广告》,2006年第7期,第67~70页

②舒永平:《广告公信力评估模型的建构与操作》[J],《现代传播》,2009年第3期,第21~24页

③高涵:《媒体广告经营权的价值形成与客观评估》[J],《新闻界》,2005年第3期,第43~45页

活着影评范文10

关键词:《微暗的火》;时间之狱;纳博科夫

对于《微暗的火》的研究,只要是纳博科夫眼中所指称的“优秀的读者”总会收获到意外之喜。这就如纳博科夫将《微暗的火》两份打印稿寄给普特南的明顿时说的一样――“打个比方说,我保证你会像投入一个蓝色冰洞一样投入这部小说,喘气,再投入,然后(差不多在页126)冒上来,坐雪橇回家,一路上又觉得刺痛,又有舒心的温暖扑过来,那是我别出心裁安排的篝火。[1]《微暗的火》的结构相当独特――前言、诗歌、评注、索引,诗歌是典型的弗罗斯特风格,而整个结构却又完全是后现代之经典。故评论家从小说的互文性、拼贴手法、元小说意义、真实世界与虚构世界的对立、读者批评、小说真正的叙述者等角度进行研究都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绩。然而这一宝藏似乎却取之不尽,稍加仔细就会发现又一颗金子在某个角落里闪着微暗的光,随着继续探索,这微光便会越来越闪烁耀眼。

或许读《微暗的火》第一遍时,焦点都集中于那一首本身就堪称美轮美奂的诗歌,然后才看前言、看评注。这样读下来的结果是感觉整部小说就是在批判文学评论家们工作的牵强附会,因为《微暗的火》原诗和评注几乎是完全风马牛不相及,一首清新的自传体长诗与疯狂的评注完全是天壤之别,对这样的评注让人气愤。金波特这个患有迫害症的疯子,一个顾影自怜的同性恋,只是凭借着自己的一厢情愿潜入谢德的生活,像月亮盗取太阳的光芒一样窃取了谢德的诗作和光芒(甚至评注的题目也是盗取的诗歌的题目)。这样的解析很多评论者是举双手赞同的。然而,若从读前言一开始便按照金波特“疯狂的计划”所指引的话,那么呈现在读者面前的又完全是另一番景致了。从前言开始,金波特并不那么急于让读者直接进入自己所要评注的谢德的伟大诗歌――《微暗的火》,却先对读者进行“洗脑”,大谈自己和谢德之间那种别扭的,一厢情愿的“友谊”,一步步让读者看到的更多的是评注而非诗歌。

而笔者认为,这部作品除了表现这些纳博科夫及纳博科夫研究者都老生长谈的小说创作的结构、艺术等问题之外,更是反应了纳博科夫一直执着的时间樊笼和彼岸世界这一主题。小说的结构,诗歌和评注的混乱,以及诗歌本身和评注结局的大相径庭,体现出了文学的荒诞、世界的无序而混乱的本质,而人又如何在这樊笼当中找到出口的微光呢?如何在混乱无序、荒谬中找到秩序呢?

首先,就关于诗歌和评注的作者是谁的问题,评论家们持不同的观点。笔者比较赞同的是著名纳博科夫研究者布莱恩・博伊在纳博科夫传记《纳博科夫传记》(美国时期下)中对《微暗的火》诗歌和评注皆出自于谢德之手这一观点。在《巴黎评论》中,当纳博科夫被问及他笔下的人物是否也像E.M.福斯特笔下的主要人物一样不听指挥,自行决定小说的发展。纳博科夫对此呲之以鼻,并说道:“我笔下的人物是清一色的奴隶。”[3]这一切的评注、杀害等等全是谢德个人制造的一场好戏。而不得不承认,我们真正的写作者是纳博科夫,是他让这些“活泼”的扯线木偶在空间上翻山越岭,在时间上大玩穿越,他才是真正的幕后操纵者。在《微暗的火》中,金波特是是谢德笔下的奴隶,而谢德似乎又完全只是纳博科夫的代言人,甚至是奴隶而已罢了。之所以这样,纳博科夫和他笔下的谢德一样始终在思考与死亡抗争,试图想出各种办法挣脱这时间的樊笼。

在《微暗的火》中,谢德(这个惨遭杀害的连雀的阴影,Shade在读音及意义上都和Shadow接近),是金波特的控制者,而他笔下这个似乎具有迫害症、妄想症的评注者金波特又担心害怕着格拉杜斯来杀害自己,这是影子派第一名成员,这究竟是谁的影子呢?显然,这是谢德,一旦金波特在想象中出现,这影子也就出现,影子随着想象的消失而消失,而这影子却杀死了谢德。想象什么时候才会消失呢?当然是人的死亡结束了想象。所以谢德和这格拉杜斯死于同一年,而为何金波特却活下来了呢?纳博科夫的时间观和“彼岸世界”将会对其进行很好的解释。

纳博科夫及其书中的人物赞同的时间是:“纯粹的时间、感知的时间、有幸的时间,没有内容和上下联系的时间”。过去与现在之间横亘着一堵不可逾越的“时间之墙”,“现在”又站在“过去”和“未来”之间,人则困在“现在”的时间牢狱中,过去无法追回,现在无法把握,“未来并不存在”。

自亨利・柏格森对时间的重新定义以来,时间不再是传统的时间了。过去的时间只是用钟表等等计算时间的仪器能测量的应用时间。时间是可以通过回忆,通过空间被异化的。“纳博科夫想要思考出一套独特的时间感受和全新的时间理念,他相信在他的文学世界中存在这一个超验的、永恒的,可以摆脱时间之狱的‘彼岸世界’”。纳博科夫的妻子薇拉在为丈夫的俄语诗歌集撰写前言时明确指出,“彼岸世界”是纳博科夫的“中心主义”,它“渗透于纳博科夫的一切作品”。[3]依靠记忆力和想象力是纳博科夫通过小说反映出的突破“时间之狱”的两种方法。显然,《微暗的火》就是这两种突破方法的伟大实践。

诗歌《微暗的火》从第一句:“我是那惨遭杀害的连雀的阴影,凶手是窗玻璃那片虚假的碧空。”开始就笼罩在死亡的阴影中。这阴影有可以从两个层面去理解:一是谢德困于始终苦于对死亡奥秘的执着探索,却不得其解,他尤其困在自己小女儿的死亡的阴影里;其二是诗歌和评注都是由这阴影在操纵着,也就是谢德。在诗歌的第一章,谢德回忆自己的童年,在十一岁第一次“邂逅”了昏厥,擦身死神。在第一部分试当中,对于小时候,谢德这样写到:

“蓦地一阵阳光图现在我的脑海中。

接着黑夜便来临。那片黑暗庄严肃穆。

我觉得全身通过时空在分向四面八方:

一只脚在山顶上,一只手

在水流湍急的海滩卵石下,

一只耳朵在意大利,一只眼睛在西班牙,

洞穴中,我的鲜血;群星里,我的脑浆。”[4]

这一阵阳光是否就是这“微暗的火”。而这接下来的黑暗便是死亡,而迎接死亡的便是无限的可能性。这是谢德第一次邂逅死亡。值得“庆幸”的是,这样的黑暗却可以让谢德的全身通过时空在四面八方,摆脱时空的束缚。

而第二章,谢德回忆自己女儿的死亡。对于评注中的金波特,他和谢德的女儿海丝尔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索引部分对于她是这样写到的:“1937――1957;值得深切的尊敬,宁愿选择美丽的死亡也不愿赖活在丑陋的生活中;”海丝尔是孤独的,谢德在诗歌中用了孑然一身来形容她。而金波特呢?他虽然有许多的乒乓球友,然而他也是无比孤独的,并且在评注当中,金波特内心里这本书的名字应该是《孑然一身的君主》,而不是莫名其妙的《微暗的火》,这完全暴露出金波特的心理特点。然而不同之处在于,海丝尔成功地自杀了,而金波特虽然在493行评注中进行了各种自杀的设计,却在小说结束依然存活。谢德似乎想在自己设想的一个角色中来探索小女儿死亡的奥秘一样。

金波特只是谢德设想出来的另一个完全有别于真实生活中的另一个自己而已。谢德和金波特虽然出生于同一天,然而却过着完全不同的生后。谢德婚姻幸福,事业成功,待人友善;而金波特呢却又婚姻破裂、孤独失落、患有强迫症。他试图捏造这样一个与自己完全对立的疯子来解释自己对死亡的思考。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而这两者是可以同时存在与一个人身上的,但是,若借助于想象,谢德是可以同时过着这样两种生活的。然而,细读文本,索引中对于谢德妻子希碧儿是这样说的:“到处可见”。诗歌部分谢德对于妻子的忠贞,疼爱是有目共睹的,而在评注中她却成了金波特和谢德相处的插足者。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希碧儿就是一堵墙,隔开了金波特和谢德,这也就是说,现实生活中,人只能选择一种生活方式过活。与此同时,影子派成员,其中第一位为格拉杜斯也同样是谢德设想出来的。金波特一旦在想象中诞生,那么谢德的影子派成员也便紧随其后,想要对金波特进行杀害。这也一样使得谢德和金波特不能融合为一人。这便是纳博科夫对时间思考的写照:过去与现在之间横亘着一堵不可逾越的“时间之墙”,“现在”又站在“过去”和“未来”之间,人则困在“现在”的时间牢狱中,过去无法追回,现在无法把握,“未来并不存在”。希碧儿和格拉杜斯就是那一堵墙。然而,这时间和空间的穿越只是为了让困在时间樊笼中的人类能够有不一样的生活,这些想象中的生活似乎才会永存。

谢德、金波特和格拉杜斯生日是在同一天,只是谢德比后两者大17岁。在索引当中,谢德条目中明确表示他出生于1898年,死于1959年,而格拉杜斯出生于1915年,却同样死于1959年;而对于金波特,只在查尔斯二世处有出生为1915年,从1936年执政到1958年,两处都未标明这金波特死于何年何月。而在493平注中,金波特对于各种自杀的设想中有这样一条:

您如果在一座高入云霄的商业中心大厦闪亮的顶层租一间房间,

号码是1915或1959的斗室,然后把窗户提拉起来――不是跌下,

去,也不是跳下去――像是为了偷偷新鲜空气那样把身子慢慢探,

去,就在你干净利落坠入自己的地狱时,总会碰巧砸在一个夜间,

出阿里遛狗的文静梦游者身上。[4]

这似乎是对诗歌开头和结尾的写照:我是那惨遭杀害的连雀的阴影。对结尾的一个预料。这里的房间号1915是金波特和达格拉斯的出生日期,而1959是达格拉斯和谢德死去的日期。想要自杀的人是金波特,而这文静的梦游者便是放弃探索深渊,潜心诗歌创作,坚定自己第二天可以醒来的谢德。这在一个层面上又体现出了世界、文学的荒诞以及时间的无序。同时,之所以这样,或许是因为纳博科夫所坚持的:“只有失去了时间禁锢的彼岸世界才是真实的,而为时间所羁绊的虚幻世界却是虚幻、不真实的”。[2]所以当谢德被杀之后,这影子派也就同样消失,而这虚假的、自我膨胀的金波特生活却成为了真实的,得到了永生。

谢德用卡片写作的方式不正是纳博科夫的习惯吗?小说整个很多习惯都是纳博科夫。所以《微暗的火》中的谢德就仅仅是纳博科夫手中的扯线木偶。而这扯线木偶又将纳博科夫的心理表现的惟妙惟肖。纳博科夫借着谢德,谢德借着金波特去体味穿越时空,摆脱时间之狱束缚的幸福感。然而,结局中谢德的惨遭杀害和影子派成员格拉杜斯的死亡,金波特的继续存在似乎代表着现实的存在并不一定真实,而超脱时间的想象去可以得到永恒。这就是谢德,也是纳博科夫所探索的摆脱时间之樊笼的方法。

参考文献:

[1] 布莱恩・ 博伊德. 纳博科夫传 美国时期[M]. 刘桂林译.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 王小玲主编. 纳博科夫小说艺术研究[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3] 美国巴黎评论编辑部. 巴黎评论:作家访谈1.[M]. 黄易宁译. 人名文学出版社,2012.

活着影评范文11

从大学生群体主观幸福感水平的发展特点来看,大学生群体幸福感水平的形成是融入在日常的交往和生活过程中,幸福感和心理因素对于大学生群体的认知能力、综合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深刻的影响着大学生群体社会交往能力和老年时期的生活水平,对于促进大学生的个性方向,改善其生活方式有着非常重要的积极影响,综合提高了大学生群体的幸福感水平。因此,研究大学生幸福感水平的发展特点、影响因素对大学生幸福感水平的提高具有积极作用,可以更好地了解大学生幸福感水平的发展,促进大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心理状态。

2 主观幸福感的概念与特点

2.1 主观幸福感的概念

主观幸福感的概念有多种不同的解释,根据当前的研究,主观幸福感可以被定义为评价者自身或者群体个人根据自身的标准,对自己的生活质量、生活情感、生活状态进行主观的认知和整体性的评价。在主观幸福感的概念中,包含了多个内涵因素,包括评价者个人对自己生活的情感认识、期待价值和生活方式的界定,是一种主观式和期待式的评价体系,是将自身的生活状态和情感经历与个人的期望值进行对照,评价自身的生活方式与期望价值的吻合程度。在实际的生活中,大部分人对自身生活状态的评价都使用了主观幸福感的方式,利用自己的主观性概括和认定,确定自身的幸福感水平和生活评价 。

2.2 主观幸福感的特点

1、主观性

在主观幸福感的评价体系中,主要是根据评价者本人设定的认为标准,而不是依靠他人或者外界的判断标准,主观幸福感的评价方式具有主观性和个人倾向,包括对于自身的看法和自我意识的整体了解。

2、综合性

主观幸福感的评价体系是一个综合的心理衡量标准,包括生活水平的评价、社会认知评价、情感体验和生活方式的考察,其内容和衡量方法具有综合意义。

3、稳定性

对于主观幸福感而言,长期来看其评价方式和评价结果会产生一定的变化,但是从主观幸福感的产生过程、评价方法和作用因素来看,主观幸福感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主观幸福感并不会根据环境的改变、周围群体的改变发生明显的变化,总体而言主观幸福感具有较强的持久性。

3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

3.1 学校与社会环境的影响

对于大学生群体而言,在主观幸福感的发展过程中,会深刻的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社会氛围和社会因素对于大学生群体的行为习惯有很重要的影响作用,社会环境从多个方面影响着大学生社会能力的发展。从大学生群体幸福感水平的形成过程来看,社会氛围和社会传媒所展示的“象征性现实”对大学生认识理解客观世界发挥着巨大的影响,同时这种印象不是短期的,而时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它在不知不觉中制约着大学生群体的现实社会道德观、社会行为模式和社会价值取向。对于大学生群体而言,由于自身生理条件和生活状况的改变,他们的社会价值观念发生了变化,对于自我的社会交往认知比较固执和片面,非常容易对社会环境因素进行放大,社会环境的影响作用产生了更加强烈的影响,改变着主观幸福感的形成方式。

3.2 家庭因素的影响

很多大学生群体在独立生活的过程中会出现社会行为偏差、社会性格改变的现象,而形成这一问题的很大程度的原因在于家庭环境的变化。由于现在城市生活的变迁,的大部分学生处于在外求学或者较为孤单的生活状态,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因此,在日常生活过程中,很多大学生就会产生孤独、固执、冷漠的性格特征,这种负面的性格因素将会影响大学生群体的主观幸福感。例如,在学校的共同生活中,很多学生一旦与别人出现争吵、摩擦,自身的内心感受和委屈无处排遣,或者将其他人的错误放大,给自身一种错误的情感暗示,影响自身正确主观幸福感的形成。

3.3 个人经济与物质条件的影响

经济环境在大学生群体幸福感水平的形成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经济状况的好坏影响着大学生群体的心理状态、生活能力和情绪控制力。根据当前的调查显示,在中,经济状况较好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其心理感受能力更好,对主观幸福感的评价体系和感受力度也更加全面。相反,经济状况较差的大学生,其心理的调节能力和感悟能力相对较低,在日常接触中过于严肃和生硬,经济状态过差就会使得大学生产生紧张情绪,从而形成严肃、刻板、为人苛刻的不良心理理念,在日常的交往过程中过于紧张、害羞,不能自然的与他人进行社会互动,影响了大学生自身的主观幸福感 。

3.4 个人心理调节能力

由于大学生上学时期的特殊性,需要长期面对社会竞争压力和社会评价,并且要不停地进行自我肯定和否定,容易引发心理疲倦,久而久之,很多就业困难、学习困难的大学生都会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或是认为自己大材小用,从而对待生活产生不耐烦情绪,进而引发就业或者情绪焦虑。面对生活压力的情况,大学生需要自身的心理调节,才能回到正常的状态。然而当前大学生忽略自身的心理健康,对自身的心理状态缺乏关注;并且由于找工作的阶段比较繁忙,经常面临着较为匆忙的情况,很多大学生也没有进行相关的心理调节,使得自身的心理焦虑问题愈加严重,形成了恶性循环。

4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提升策略

4.1 了解大学生心理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辅导措施

为了帮助大学生形成科学的生活理念,在最短的时间内适应大学、融入学校和社会生活,应当充分了解青年大学生的特点和心理价值状态。当前,青年大学生的思想显得异常活跃,有许多明显的特点。一是有较强的求知欲。青年大学生精力充沛,求知欲强,善于独立思考,思维敏捷,接受新事物快,善于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二是有较强烈的精神需求。大学生不仅对文化、技术和企业生产管理等知识感兴趣,对政治问题也较为敏感,能够独立思考和认识国际、国内和企业大事。三是自我意识突出。青年大学生自我意识较强,要求独立自主地处理自己面临的问题,希望得到他人的理解与尊重。四是较普遍地存在着争强好胜心理、。青年大学生有着不服输,勇于争先的心理特点,这种意识促使他们努力学习文化、技术知识,努力钻研业务,敢想敢干。因此,针对青年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学校以及社会各个方面应当从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入手,引导大学生形成与自己心理发展特征相适应的生活理念,引导广大大学生形成于自身爱好、社会价值以及未来行业发展方向相吻合的科学生活理念。

4.2 帮助学生做好个人发展规划,降低学生的心理压力

在提升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过程中,学校以及辅导教师要帮助大学生规划好自己的个人发展规划,形成科学的圣湖理念,需要建立在大学生个人综合素质不断提高的基础上,进而推动和促进大学生的生活观念向着更高层次发展,最终达到增强自身幸福感的效果。一方面,大学生自身应当结合自己的价值观念,注重培养自己的综合学习能力,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并且通过合理的个人发展规划使大学生加强自我认识、自我学习,以适应社会发展和现实生活的发展需要。同时,学校应当注重培养大学生的自我学习意识,应当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促进大学生的发展,充分利用学校内部资源,鼓励大学生进行长期的、不间断的持续学习,并通过有效制度的建立大学生心理辅导机制,通过多种手段保证心理辅导效果、提高心理辅导效率、为加速提高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提供有力保障;鼓励大学生根据社会发展需求提高自身能力,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并进行符合其价值观念的有效发展计划。

4.3 强化大学生个人心理训练机制

作为应届大学生而言,从某种程度上讲,完整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比其它方面更重要。大学生要客观、正确的认识自己,辩证的看待自身的优缺点,对自己形成客观的评价,根据实际,准确定位自己的志向和目标。这样既能维护自身身体健康,培养积极、向上、有为的工作和生活态度,也能预防心理焦虑的产生。大学生平时就业压力较大,付出与回报不相称,生活没规律,家庭难以得到照顾,所以自己给自己要建立合理的期望目标,否则高期望值和低回报率在实际工作中就会屡遭挫折,给自己增加心理焦虑,产生心理焦虑。作为大学生,思考和看待事物和解决问题要多进行积极的思维方式,多做内归因,学会处理压力。自己如果有心理焦虑的症状,要主动寻求帮助,化解压力,调整自己情绪,同时要把不良情绪宣泄或者转移,多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要主动在工作中寻找成就感和满足感,并且要克服惰性,挖掘自己的潜能;要给自己创造良好的人际环境。

活着影评范文12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评价;艺术性

在小学阶段,语文是最主要的学科之一,因此语文学科的教学水平对于学生的综合能力会有很大的影响。就目前的小学语文的教学来看,课堂教学仍然是最主要的教学途径,而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对于学生的语文水平的提高有很大的影响。教学评价一直以来都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对于教学评价来说,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评价语言的运用,如果教师在评价的过程中,不能够适当地使用语言,不仅不会促进教学活动的进步,还很有可能会对学生的学习活动产生阻碍作用,因此,教师应该注重提升评价语言的艺术性,使教学评价活动发挥其强大的效果。下面本文就围绕教学评价语言艺术性的提高进行详细的分析。

一、评价性语言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

1.符合小学生的认知习惯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心理和生理发展程度都不是很成熟,因此,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在这样的前提下,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一些行动以及语言都会对学生的学习、生活产生较大的影响。如果想要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认知习惯等来对自己的行为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改变,评价性语言就是符合学生认知习惯的一种语言。合适的评价性语言能够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找到自信,能够有效地吸引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尤其是一些夸奖性的语言,对于学生的鼓励作用是无可替代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多使用评价性语言应该是每个教师都应该注意的事情。

2.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一般来说还没定性,比较容易对一件事情产生新鲜感,同样的这种新鲜感降低的速度也会很快,因此,一成不变的语文课堂很容易使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失去兴趣。如果教师能够善于运用评价性语言,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一些表现进行适当的评价,在学生回答问题之后,给学生一定的鼓励,对学生犯的错误要怀着理解的心态去看待,耐心地进行指导,这样一来就可以有效地消除学生在语文学习上的恐惧以及使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长时间地维持下去,这样一来就可以使课堂教学氛围更加活跃,有利于提高有语文教学水平。

二、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评价语言的艺术性

经过前面分析不难得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的评价语言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因此,教师能否在课堂教学中正确地运用评价性语言也是衡量一个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标准,因此,现阶段有很多教师致力于在教学活动中提升评价性语言的艺术性,下面就围绕这一问题提出几点建议。

1.正确认识评价性语言的作用

在前文中对评价性语言的重要作用进行了分析,对于教师来说,正确地认识到这些重要作用是提升评价性语言艺术性的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教师应该将评价语言的正确运用当成是与教学模式改革同等重要的一项工作,要认识到提升评价性语言的重要性可以给学生带来怎样的积极影响,才能够在教学活动中有意识地对评价性语言进行改进。

2.提高评价性语言的使用技巧

正确认识了评价性语言的重要性之后,掌握良好的运用技巧就是接下来的一步。在这一过程中,首先就是要对评价性语言进行正确的选择,这一点主要以当前阶段的教学内容为依据,以鼓励性的、积极性的语言为主,这样就可以不断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从而促进其更好地投入到语文学习中来。

3.构建合理的评价性语言词汇系统

就像每一个人的语言习惯不同,每一个教师习惯使用的评价性语言也会有很大的差别,一般情况下,每一位语文教师都会有自己评价性语言词汇系统,但是由于教师面对的学生的个性以及领悟能力都不尽相同,如果教师想要提高评价性语言的艺术性,就应该根据对象的不同,建立一个自己的评价性语言词汇系统,并且不断对其进行完善,这样才能够不断提高教学评价的效果。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学评价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其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能力的影响都是十分显著的,因此,教师应该对课堂教学评价给予足够的重视。对于教学评价来说,提高评价语言的艺术性是保证评价效果的最佳途径,因此,教师应该在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不断促进教学评价工作的进步。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