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林业专业技术工作

林业专业技术工作

时间:2023-01-06 10:23:57

林业专业技术工作

林业专业技术工作范文1

林业助理工程师个人专业技术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

在过去的一年来,在领导的指导、关心培养下,在同事的帮助、密切配合下,进一步提高自己的业务潜能、完善本职工作。积极参加集体项目行活动,以及多种形式的培训和不定期的业务学习,加强理论和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学习,注重交流并不断拓展自己的视野,在认真履行个人岗位职责的同时,进一步提高自己作为林业科技工作者的整体素质。现将我任现职以来的专业技术工作总结如下:

一、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素质

本人能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时刻与党中央保持一致。热爱党的林业事业,热爱本职工作,加强自我修养,时刻以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扎实的工作作风,优异的工作业绩,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一致好评。

二、努力提高业务水平,真正做到业务骨干

这一年,既是我工作成绩突出的一年,更是我不断提高,不断进步的一年。我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参加了一系列的业务技术工作,能力提高很快,能较好的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在此期间,我完成了马尾松家系优树的筛查工作;协助完成了苗圃绿化苗木、育苗技术指导工作;完成了松材线虫病疫木和商品林采伐规划划作业设计工作;参与了造林补贴项目规划设计及组织实施、自查工作,并通过了各个部门的检查验收,获得了相关领导的好评。

三、来年工作安排

担任林业助理工程师以来,我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在工作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当然,我还有这样和那样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业务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扬长避短,努力学习,不断提高,努力工作,再创佳绩。

林业专业技术工作范文2

关键词 温州科技职业学院;高职园林技术专业;园林工程;校企深度合作;实践

中图分类号 G71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1-0328-03

高职园林技术专业工程方向的毕业生在园林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从事园林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园林工程招投标与预决算、园林植物栽培和工程养护等工作,需要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和精湛的实践技能。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谋求发展、大力提高育人质量的重要举措[1]。开展校企深度合作,可以更好地解决学校培养与企业人才需求之间的矛盾,培养出能满足行业企业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实现双方互惠互利,资源共享,共同协调发展。

2013年浙江省高等学校访问工程师校企合作项目“园林工程方向‘双元三融四共建’校企深度合作模式研究”立项,课题组结合学院特色,开展“双元三融四共建”校企深度合作模式研究。“双元”是指校、企双元,即改变以往人才培养以学校为主、企业少量参与的合作形式,坚持学校和企业共同作为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的主体,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三融”是指“企业需求与学院培养目标相融合”“企业生产现场与实训基地相融合”“企业生产文化与学院育人环境相融合”的三重融合理念。“四共建”是指校企共建实践教学体系、校企共建实训基地、校企共建教师队伍、校企共建联合班等4个方面内容(图1)。经过1年以上的探索和实践,深化了校企合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 实践教学体系

1.1 校企共同构建“训研创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

在专业调研分析的基础上,校企共同完善了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以学生为本、双轮驱动、训研创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2]。“双轮驱动”即深化校企合作的“第一轮驱动”和加强教研结合的“第二轮驱动”。“训研创一体”即通过对院内“理实一体”实训场所的充分利用,开展教学单项实习和仿真实习,同时利用“校中厂”进行综合实习和生产实训,利用“厂中校”开展生产实习和顶岗实习,利用院内研究所平台以及“导师+项目+团队”模式开展科研工作,多种方式层层推进,全面提高学生专业能力和就业创业能力。按照基本技能、单项技能、综合技能的要求设置实训项目,与认知实习、单项实训、综合实习、生产实习、顶岗实习形成完整的实训体系[2]。

1.2 校企共同参与实践教学环节的实施

实践教学环节的实施,主要包括课程实训环节、综合实习环节及毕业顶岗实习环节。由企业全面参与课程实训环节的组织,开展园林工程方向课程标准建设,实践教学内容比以往更多地加入了企业的建议,尽量将企业最需要的知识、最关键的技能、最重要的素质提炼出来,融入课程之中,突出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并通过调研活动、邀请企业专家等方式全面修订,以仿真或真实园林工程项目为任务的项目驱动法应用于实践教学各环节。例如,由企业技术能手全面参与园林工程实训周,学生根据自己设计绘制的施工图,实地施工完成园林工程项目,达到了以往单项实践教学、单纯由学校专任教师指导所无法达到的效果;园林招投标与预决算课程中,模拟招投标流程由学生组建虚拟公司,制作标书,开展招投标工作,使学生真实体会到了园林招投标工作的全过程,加深对课程的理解和知识技能的掌握。将行业企业标准规范融入实践项目考核过程中,校企共同制定了园林工程等主干课程的实训项目考核标准,使实训项目的考核和评价更接近于企业的岗位要求。对综合实习的组织安排进行了调整,从园林技术11级以校内为主的综合项目实习,到园林技术12级以企业为主的顶岗综合实习,更注重学生在企业环境中的锻炼,为毕业顶岗实习奠定了基础[3-4]。

2 实训基地

2.1 校企“共建”实现资源最大化利用

充分发挥专业建设委员会的作用,企业专家深入参与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计划的制定,校企双方共同参与实训基地建设实施的全过程。学校在充分考察企业工作现场的基础上,结合企业的指导意见,建设和完善仿真型校内实训基地和实训室,融入企业文化和职业要素,把实训场所布置成企业工作现场,营造出真实的职场氛围,有助于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针对以往学校参与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不足的问题,在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中加强校方的参与度,主要通过专业教师与校外实训基地的对接为企业进行指导,充分整合企业现有资源,对企业工作现场进行“教学化”改造和调整,建成为校外实训基地,以确保教学功能的充分发挥。已建成校内园林工程方向实训基地4个(园林机械与工程、盆景实训基地,园林工程实训基地,园林测量实训基地,园林植物实训基地),建成实训室3个(园林工程预决算实训室、园林工程实训室、园林仿真设计实训室)。2014年在已有5个园林工程方向校外实训基地的基础上,新增2个实训基地,这些校外实训基地2014年共接纳顶岗实习和教学综合实习学生30余人。

2.2 校企“共管”促成校内外实训基地的深度融合

在已有制度的基础上,校企双方共同制订、完善一系列基地建设和管理规章制度,进一步规范实训基地的运行,增强实训基地在实训教学中发挥的作用。校企双方共同参与实训基地的日常维护,通过专业建设委员会、校企双方师徒结对等途径,广泛征求企业专家、一线技术能手的意见,加强企业对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管理的指导。通过专业教师与指定合作企业的对接、教师下企业实践等途径,加强校方对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管理的指导。定期开展企业调研,及时获取行业最新信息,把握专业发展动态,对实训基地的仪器设备、材料等进行及时的维护和更新,不断完善基地建设,增强实训基地的功能。

2.3 校企“共享”达到校企生三方受益

通过校企深度合作,使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需求相一致,校内实训基地“企业化”,校外实训基地“教学化”,实现了学习和就业的无缝对接。据调研数据反映,随着校企共建实训基地的深入,企业对园林工程方向绝大部分实习生的表现均较为满意。通过校企深度合作建设和管理实训基地,专业教师与企业取得了更为密切的联系,获得更多合作与交流的机会,极大地促进了教师对行业动态以及最新专业技能的把握,促进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同时,我院园林水利工程系近年来结合实训基地建设,面向社会开展绿化工、花卉园艺工等职业资格培训和鉴定以及园林专业函授、专升本课程,可为企业员工的专业提升提供服务。

3 教师队伍

3.1 校企师徒结对提升双方能力

引导和鼓励专业骨干教师下企业锻炼,积累企业工作经历,提升行业影响力。每年安排至少1名骨干教师利用假期下企业顶岗实践,并鼓励园林工程方向的教师每学期利用课余时间经常到结对企业的工作现场学习交流。创新校企师徒结对模式,专任教师和企业人员兼有指导老师和学徒的身份,在实践技能方面,企业人员担任指导老师,专任教师是学徒,专任教师通过企业顶岗,以及与企业专家共同指导学生实践的途径,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水平;在教学、科研方面,专任教师担任指导老师,企业人员是学徒,专任教师与企业教师进行教学技巧、科研等方面的交流,通过共同备课、相互听课评课、合作课题等途径,提高企业人员的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最终实现校企双方教学、科研水平的共同提高。目前,共有3名园林工程方向教师与企业专家能手形成结对关系,合作市级科研项目2项。

3.2 外引内培强化教师队伍建设

实施“培育和提升工程”,安排专任教师参加园林工程方向的培训学习,鼓励专业骨干教师转评工程师,考取园林工程方向的职业资格证书,2014年有3名教师成功兼评工程师,园林工程方向的教师全部具有“双师”资格。安排所有的专任教师参与到专业实训基地、实训室建设,建设过程中教师与企业充分沟通、商讨,并通过各种其他途径的学习,加强锻炼。积极从企业引进专业兼职教师,完善专业教师结构,从企业聘请2位高工担任园林测量、园林建筑材料与构造课程的教学任务,聘请2位富有经验的师傅连续多年担任园林教学综合实习、园林工程实训周的指导,并从企业引入2名高工成为园林工程方向的专任教师。

4 “订单式”联合班

4.1 校企联合量身定制教学计划

联系温州最大的2家花木公司温州协春园艺科技有限公司和温州市瓯海丽岙永成花木场,达成了2家企业与学校联合开办“协成卉景班”的意向。校企双方经过多次交流、探索,根据企业对岗位能力的需求,量身定制了岗位化培养人才教学计划。在符合高职教学体系规律的前提下,把岗位要求的知识、技能、素质与学生的学习过程相结合,实现专业设置与企业需求、培养目标与企业用人需求、教学内容与生产技术、实践创新与行业技术发展的贴近。“协成卉景班”的课程设置尽量体现“企业化”“岗位化”,做到与市场、行业接轨,保证所培养的人才符合行业、企业需要,以企业岗位需要和职业标准为依据,确定岗位课程设置。教学采用理论授课与实践教学同步进行的形式,分阶段实施:第一阶段进行素质基础课程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第二阶段进行岗位方向课程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第三阶段进行教学综合实习,第四阶段进行毕业顶岗实习。

4.2 校企联合共同参与教学实施

联合班具体教学任务的实施由校企双方共同承担,理论授课以学校为主导,企业指派相关技术人员参与其中;实践教学以企业为主,学校指定相关教师进行指导。校企双方共同安排课程的各个环节,共同备课,确保授课内容、授课方式满足企业和学校双方的要求,保证教学质量;教学场所根据课程需要安排在校内或企业进行,双方各自提供场地、设备以及实训工具、材料等,用于教学。注重实践环节的实施以及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理论课程尽量采用任务驱动、现场教学,引入仿真或真实项目,授课内容紧密联系企业实际;实践教学结合岗位工作开展,实行师徒结对,学生与企业一线能手结对,提高实训效果。

4.3 校企联合强化双重管理及考核

校企双方对联合班的学生实行“准员工制”管理,企业与学校共同做好学生培养工作,按企业发展需要,融入对学生的企业文化教育。学校选派经验丰富的教师与企业保持密切联系,就学生在实习期间的学习、生活、表现等情况进行多方沟通;企业对学生表现及时进行评估并反馈给学校,以便不断调整教育教学方式,保证人才培养按照企业实际需求进行。为了保证学生学以致用,联合班实行“企业化”考核评价,将考核评价标准与企业的录用提拔条件相结合,基本上取消了传统的书面理论考试,更注重过程。学生在理论授课与实践教学阶段的成绩评定以企业为主,企业根据学生的工作态度、工作能力、工作效果、团队精神,以及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情况等进行成绩的评定。第三、第四阶段即教学综合实习和毕业顶岗实习,每个学生均与1个校内指导教师和企业指导教师结对,成绩以企业评价为主、学校评价为辅,企业评价成绩占60%,学校评价成绩占40%。联合班学习期满,经考核合格取得相应学分、达到毕业要求的,准予毕业,若学生有留下工作的意愿,由企业接收就业。

5 结语

开展园林工程方向的“双元三融四共建”校企深度合作模式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学校培养与企业需求之间的矛盾,真正让企业走进学校,让学生深入企业,对实践教学模式改革、实训基地建设、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均有所促进,校企联合班的探索也取得了初步成效,使校企双方培养目标进一步统一,培养的学生更能适应企业需求,校、企、生三方共同获益。

6 参考文献

[1] 魏仕腾.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实践分析与发展对策的研究[J].科学与财富,2015(1):127.

[2] 夏丽芝.高职园林技术专业“训研创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以温州科技职业学院为例[J].现代农业科技,2014(23):341-343.

林业专业技术工作范文3

【关键词】林业;技术推广;问题;发展对策

我国社会发展离不开林业的生产与发展,为推进社会发展,以促进林业发展为目的的林业技术推广得到高度重视并落实[1]。林业技术推广中存在一些问题制约着林业生产与发展的速度,本文就林业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进行探究,为林业生产与发展提供相关理论参考。

1林业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

1.1制度保障不完善。在林业技术推广中,普遍存在制度保障缺失的问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部分林业技术推广部门没有贴近市场需求将林业技术推广工作与市场经济结合,仍使用陈旧的方式进行推广,推广效果不佳。相关政府部门在宏观调控上也没有为林业发展机制提供完善的制度保障,使得林业技术推广浮表面而不能落实到位[2]。出台的部分相关政策没有考虑到林农的现实需求,没有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部分基层乡镇的林业产业经营者不能很好地接受新林业技术,不积极响应政府政策的号召,相关政府对此问题的解决效果不佳。林业技术推广制度保障不完善严重阻碍了林业技术的推广。1.2推广资金不充足。在林业技术推广中,推广资金不充足成为大部分地区林业发展的主要障碍。林业技术推广需要资金为精良机械设备的配备作支持,需要为林业技术推广工作人员的工资作支持,需要对林业技术宣传费用作支持,需要为先进技术培训与指导、技术推广活动作支持等。大部分地区林业发展相关部门难以为对林业技术推广提供充足资金,技术推广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及工作效率受到冲击,延缓了林业技术的推广进程。1.3专业技术人员缺乏。专业技术人员缺乏是广林业技术推广的重要支撑,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在思维、管理技术等方面通过创新点,支持技术的推广。目前,部分林业部门在专业技术人员上相对缺乏。一方面,该林业部门缺乏健全的培训及人才引进机制,最新技术的培训不足,难于迎合林业技术发展的需求。原有的林农,其整体文化水平较低,部分林业区与外界交通不便时,林农基于接受能力差、信息闭塞等因素对新林业技术的接受与应用受阻,林业技术推广因此受阻。

2林业技术推广发展对策

2.1建立完善的制度保障。近年来,随着经济及科技的迅速发展,我国林业技术推广的制度得到不断完善。国家积极发挥宏观政策的作用迎合当地林场的需求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林业技术推广制度。在林业技术推广人员的应用上,要求该人员上岗前需进行专业技术考试,合格后才可持证上岗。全面实施聘任制度,吸纳更多的推广人才并对其进行动态管理。对符合推广岗位要求的人员进行定期强化培训,不断促进其推广水平的提高。与相关高校加强合作,利用高效师资力量、实验室设备等提高推广人员的推广水平。2.2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相关政府要设立林业技术推广专项资金,专注于林业技术高效推广,为林业技术推广人员提供相应工资及工作资金,增强其工作的责任心及效率。资金支持林业技术推广实验基地的建立,完善基础设施,鼓励专业人员研究、开发新技术。资金支持奖励机制的建立,奖励促进林业技术推广的推广人员、群众及科技人员等,调动林业技术推广人力资源动力。明确林业技术推广相关环节的具体费用并进行资金的严格规划与落实。确保林业技术推广的各个环节、项目拥有充足的资金保障。2.3培养专业的技术人员。培养专业的推广技术人员对推动林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开展十分关键。相关地区应当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引进知识、经验丰富的高层次技术人才,该技术人才可以采取面对面、一对一的指导模式对林农进行专业的技术指导。此外,有关部门要定期举行讲座、技术培训课程等宣扬推广林业技术的重要性及推广林业技术,提高林农、群众对林业技术推广的意识、责任心等,为技术人员进行林业技术推广提供更广阔的平台。要挖掘多种渠道如林业技术比赛等培养更多专业的林业推广技术人员。例如,临沂市8月31日举行了第六届“劳动之星”林业系统职业技能竞赛,促进林业技能提高的同时有助于林业的发展。2.4确保经费的专款专用。有关部门要在林业新技术上设立专项推广基金并集中基金的管理权。市政府要结合具体地区的实际农业生产情况,参照相关比例规定科学分配林业技术推广费用。针对经济发展状况良好、农民收入高的地区加大新林业技术推广费用的支持。有关部门在新技术的推广经费的落实上要合理、有效,确保专款专用。市政府应当对公益性技术的推广进行全额资金支持并对款项的应用进行严格监督。建立并不断完善林业新技术专款专用的监督机制,杜绝资金挪用、滥用等情况。政府要大力支持服务性质的新技术推广,加大营利性和服务性技术的推广力度以弥补公益性技术推广不足。加大对林农学习和应用林业新技术的资金支持,指导林农根据市场需求并结合实际情况学习和应用林业新技术,促进林业的生产与发展。2.5开拓技术试验基地。农业新技术的推广通过试验基地来呈现技术的效果。加快农业新技术的推广速度要开拓技术试验基地,让林农及群众对农业新技术的认识不断加深。技术试验基地在展示农业新技术时应当对林农及群众的疑问进行详细解答,大力宣扬新技术的优势,鼓励林农积极使用新技术,促进林业的生产与发展。

3结语

加快林业技术推广的进程,需要综合考量当地林业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对策来达成。提高推广人员的素质、加强相关的法律法规宣传、增加试验基地、确保经费够专款专用是解决林业技术推广问题的主要措施。相关林业技术推广部门要加强对林业技术推广的重视,科学应用相关措施促进林业的生产与发展。

作者:罗绍林 单位:贵定县宝山街道办事处林业站

参考文献

林业专业技术工作范文4

[关键词]林业技术人员 素质 提升

中图分类号:TM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0-0312-01

1.前言

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林产品生产、消费和加工大国,林业产业发展逐步迈上新台阶,近年来,我国林业人才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我国林业人才资源开发工作与林业产业快速发展的形势相对滞后,总的来说非常匮乏,现有的从业人员绝大部分是从林业相关行业转行而来的,高层次技术管理人才数量有限,很大部分从业人员都只有中专以上学历等等。因此,林业人才的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必须加强林业技术队伍建设。

2.提升林业技术人员素质的必要性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把林业产业结构推向市场。深入开展科技兴林,积极推进林业新科技革命,逐步建立起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造、采、运、加工一条龙,林工商一体化,技工贸、内外贸相结合的林业新体制势在必行。而这一切的实现,都建立在人的观念的改变和素质的提高。要实现林业产业现代化,建立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和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不仅取决于人的数量,更取决于人才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中国作为在林业上起步晚、基础差的发展中国家,要想在国际林业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顺利发展林业事业。就必须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下大决心,实现人才兴林战略。

3.提升林业技术人员素质的策略

3.1 树立人才资源观念

我们必须要转变传统观念,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资本是重要资本、人才投人是最有收益的投入、人才优势是最大优势”的思想,想人才,抓人才,努力培养人才,切实用好人才,充分发挥人才在加快林业发展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决定性作用,努力使林业行业的人才资源转化为加快林业发展的人才势。贯彻落实全国林业工作会议精神,切实把林业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加快林业发展的第一要务来进行研究和部署,采取扎实措施,努力建设一支与我省林业发展相适应的数量充足、结构优化、布局合理、接续有力的高素质林业人才队伍,全面提升林业人才的创新能力与水平,为林业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持。

3.2 优化人才队伍建设

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林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新思路、新方法,不断完善人才评价使用机制、激励保障机制、流动使用机制和奖励制度等,努力使林业人才队伍充满活力、富有生机,使全省林业人才工作机制更加高效、运转更加协调。要面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解决全省林业行业客观存在的人才流失、难以吸引高素质人才、人才难以流向基层等问题。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根本出路在于紧紧抓住林业大发展的历史机遇,繁荣林业和林区经济,以不断增强行业凝聚力和吸引力。当前应当突出抓好以下三个方面工作:一是进一步完善以技术职称评定标准为主要内容的行业人才评价体系;二是建立和完善以科技奖励、技术创新表彰、行业评优等为主要内容的激励机制;三是在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建设任务分配、国家投资经费安排、科研课题划分等工作方面,要设定相应的条件、资格限制,在确保林业各类人才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的同时,积极引导林业人才面向生产第一线,拉近人才与林业生产经营实践的距离。

3.3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林业技术人员教育不仅要抓技术素质教育,而且还需要抓职工的职业道德素质教育。作为一名林业职工,必须要德才兼备,要有一个良好的职业道德,才能为林业做好工作。因此,要了解和认识到不同的职业有不同的职业道德,但无论什么职业道德,都要把“爱岗、敬业、奉献”作为最根本的原则,无论从事哪一项工作,都要有敬业精神、乐业精神,都要遵守职业规范,做到热爱本职、敬业爱岗,这样才能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增强企业活力,从而提高经济效益,为保护国家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作出更大的贡献。在抓好林业职工职业道德教育的同时,还要抓紧抓好职工业务素质和技术技能素质的提高,作为一名林业职工,仅有好的工作作风、没有过硬的业务素质和工作技能,同样也干不好工作。所以,抓好林业职工的技能教育同样显得尤为重要。职业技能和业务素质的提高,应分层次,因人而异。专业技术人员可以通过学历教育和职业资格教育提高业务素质。技术工人可以通过各类职业培训提高职业技能和业务素质。对于森林管护人员,由于他们的素质和文化水平较低,有的还存在语言障碍,理解能力较为困难,就需要结合林场实际,多举办一些培训班、学习班,由易到难、由浅入深,逐一讲解,使他们了解和掌握管护要求和工作职责,了解和掌握国家有关林业法律法规,并能在工作中熟练运用。

3.4 抓好林科高等教育

积极引进林业高级人才的同时,重点办好林业职业技术学院,不断提高其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培养高级技能型应用人才;大力促进中等林业职业技术教育发展,林校要根据市场需求和林业生态建设要求设置专业,解决招生规模不足和学校进一步发展的问题;加强全省林业培训工作,努力提高林业教育培训能力,形成以培养高级林业专门人才为龙头,以培养林业职业技能人才为重点,以提高现有人员素质为基础,林科高等教育、林业职业教育和林业行业培训共同发展的林业教育体系。

3.5 注重现有人员素质

坚持组织专业技术人员积极参加上级林业部门组织的专业技术培训,学习先进的专业技术知识,先进的管理知识,交流学习先进地区的好经验、好做法,不断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多渠道开展干部挂职锻炼,选派专业技术人员到基层单位锻炼,拓宽专业技术人员的视野,让他们耳濡目染,学习管理经验和林业专业技术知识。到上级林业部门进行了技术跟班学习。多形式参加专业技术培训,邀请上级林业技术专家举办培训班,对各级林业技术人员进行集中培训。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基层、田间地头,通过举办培训班、现场技术指导、三下乡活动等形式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林业技术理论水平和技术知识。

参考文献

林业专业技术工作范文5

一、*6年度工作回顾

围绕以防沙治沙为主的自治区林业生态体系建设和以特色林果业发展为主的林业产业体系建设,林学会在科技、普及、宣传、培训等方面,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

1、落实农民科学素质行动纲要,狠抓以特色林果业劳动者技能培训工作。为推动特色林果产业科学发展,按照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的统一部署安排,*6年自治区人民政府下发了《自治区特色林果业劳动者技能培训规划》,计划用5年时间,对自治区100万果农、30万农民技术员进行技能培训。为此,从*6年开始,自治区财政专项安排500万元资金用于林果业培训。通过自治区、地、县、乡分层培训,使广大果农在果树优良品种应用、丰产栽培、修剪嫁接、有害生物防治等果树发展技术上有了初步的掌握。*6年,在林业厅党委的组织领导下,林学会全面参与培训工作,全区完成果农培训42万人次,使产业发展的智力水平有了一定提高。通过技术培训,林果业对农民增收的推动作用显著增强。*6年若羌县农民红枣人均收入2700元,占农民人均收入的49%。和田县核桃收入占农民人均收入的56%。这些都是促进农民科技致富的县、乡、村、户的典型。*6年*林果面积1*万亩,林果业总产值71.5亿元,农民人均收入430元,林果增收部分占农民增收的比例达25%以上。

2、组织林业科技人员蹲点开展科技服务和科技承包。*6年,自治区财政拨出专门经费,从自治区农口研究院所抽调科技人员,到基层农村开展科技服务或担任相关县市的科技顾问。开春伊始,林学会*林科院分会组织35名专业水平较高、实践经验丰富的专业技术人员,还特别挑选了一批业务能力强的少数民族专业技术人员,依据各地州不同情况,准备了不同的讲稿和技术资料,采取专场培训和现场分类指导相结合的方式,深入到南疆五地州14个县的田间地头,农家庭院,结合各自研究推广课题的实施,围绕林果业生产关键技术环节,开展实用、实效、通俗易懂的林果科技服务和现场技术指导,在果园解决技术难题,取得了较好的实际效果。科技人员还积极协助当地政府在科技培训、科技推广、科技示范、林业产业规划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有效发挥了科技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在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促进林业内涵式发展、提高农民收入上产生了积极的作用。积极开展科技服务和科技调研,努力提高林业建设质量。针对南疆地区果树去冬今春遭受冻害的严峻形势,林学会组织自治区6名果树专家分两次前往和田、喀什地区对冻害情况进行技术诊断,并提出有效的应对技术措施。

3、编辑出版了《特色林果技术标准汇编》。该《汇编》汇集了林果标准相关政策文件11个、国家标准7项、行业标准22项、自治区地方标准56项、自治区林业行业技术规程7项,内容涉及林果业绿色、无公害产品质量安全、认证、良种审定、林木引种、基地建设、特色林果丰产栽培、施肥、有害生物防治、产品包装、储运等标准,为自治区特色林果产业走向标准化奠定了技术基础。

4、积极组织林业系统广大会员参加自治区组织的捐书惠农活动,成立了林业系统捐书惠农活动领导小组,由林学会牵头负责组织施实,向林业系统各单位,下发了《关于开展林业系统“捐书惠农”活动的通知》广泛宣传,认真组织,林学会林科院分会、林业学校分会、林业设计院分会积极组织会员参与。虽然时间紧,但在10天内,林业系统共捐汉、维等文字图书、杂志、专业书籍,儿童、成人科普书刊、杂志达7000多册,还有部分音像资料、文化用品等。

5、召开了全疆林业科研院所、推广站管理技术人员座谈会。座谈讨论了进一步加强林业科技工作,提升林业建设质量和效益,加大科技服务力度,为林业生态建设和产业化发展提供强有力科技支撑的具体办法、措施。组织相关专家、技术人员起草了《加强特色林果产业发展科技支撑办法》,拟将以林业厅文件下发各地州执行。

5、完成了学会相关工作。配合中国林学会、自治区科协、自治区民政厅完成了各类学会活动、年度报表、证件审核、工作总结。配合中国林学会在*举办区内学术活动2次,主办区内学术活动3次,参加人数1000余人,提交学术论文22篇。组织林学会会员参加广播电视专题讲座报告11次,听授3600人次。完成林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班2次,培训300人次(会员210人)。学会建立林业行业专家库6个。学会期刊《*林业科技》*6年共出版4期(各两期),发行2600册。

二、*7年学会工作计划

*7年,学会将继续围绕贯彻落实国家林业科技大会和自治区农民科学素质行动会议精神,围绕林业中心工作,计划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大力开展科技培训,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林业行动纲要和农民科学素质行动为核心,突出做好以特色林果业为主的林业产业和以防沙治沙为主的林业生态建设工程的科技支撑工作。今年的送科技下乡工作还将重点围绕林果产业化发展来进行,以果农技术培训、林果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和良繁体系建设为突破口,大力宣传、普及林果业生产技术,实现林果产业升级。同时,围绕自治区天然林保护工程后续产业发展,开展相关的技术培训和技术成果推广,通过对农民的进一步培训,真正使林果业成为农民致富的“摇钱树”。

2、围绕林果产业化发展,建立科技人员下乡开展科技服务和科技承包的长效机制。力争使送科技下乡活动进一步规范和系统。*7年,在林果业主产区各县市,保证每个县市都有一名科技顾问或一个科技服务小组,常年在生产一线开展科技指导工作。林学会林科院分会绝大部分技术力量都将投入到林果业科技服务工作当中,全年计划有60名科技人员在基层开展技术咨询和技术承包,成为一支常年不走的科技服务队伍。

林业专业技术工作范文6

林业技术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掌握种苗繁育、森林营造、森林管护基本知识,具备种子生产、林木育苗、森林营造、森林经营、森林病虫害防治、森林资源调查与监测、林业生态工程管理和林业规划设计能力,从事种苗生产、森林营造、森林经营、林地经济开发、森林资源管理、森林资源保护以及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林业技术专业就业方向

林业技术专业学生能在林业、生态环境保护、森林旅游资源开发等方向从事技术与管理工作。林业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方向:环保、林业、农业、水利、自然保护区、生态示范区等单位从事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监测与评价、生态规划与设计、生物、土壤、水质监测和净化、森林资源调查设计等工作。毕业生就业单位主要在:林业规划设计院、林业局、林场、林业站、营林企业、林业公司等从事森林资源调查规划、森林资源监测、营林企业管理、林业职业经理人等工作。

从事行业:

毕业后主要在农、新能源、建筑等行业工作,大致如下:

1 农/林/牧/渔;

2 新能源;

3 建筑/建材/工程;

4 房地产;

5 环保。

从事岗位:

毕业后主要在林业技术员、景观工程师、园林工程师等岗位工作,大致如下:

1 林业技术员;

2 景观工程师;

3 园林工程师;

4 项目经理;

5 农艺师。

林业专业技术工作范文7

关键词:园林专业 实践教学 高职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项目来源:陕西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5J40:园林专业“一体两翼三结合”继续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

前言

园林专业是生态、植物、建筑、艺术设计等多学科相互交叉结合发展起来的复合性学科,高职园林专业培养服务园林工程建设一线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应用人才。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园林专业被列为高职示范性院校部级建设专业、陕西省重点专业、国家林业局重点专业,为陕西乃至西北园林事业输出了大量专业人才。

经过多年的实践,专业已经走出规模发展的阶段,逐步进入内涵式发展,即通过改革创新提升专业的内涵与质量,形成品牌与特色,满足地方经济发展需要。专业将“一体两翼三结合”的实践教学建设作为改革的突破口,以必需、够用为原则打破理论知识的系统性,重视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不断提升专业人才培养水平。

围绕人才培养模式,以实践教学模块体系为主体开展技能培养

1.科学制定实践教学模块,进行实践教学课程开发

根据“突出实用、服务当地、满足需求”的指导思想,以培养技术技能型应用人才为目标,以夯实基础、拓宽就业口径为导向,探索形成 “学校、企业、学生”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即依托校内外生产性实训基地,把教育教学、企业经营和学生培养有机结合为一个整体,实现三方合作共赢。

根据人才培养目标,深入行业一线进行调研,组织行业专家、企业管理者与学科专家进行园林生产建设过程分析,提出行业就业岗位,列出各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分析所需技能,进行课程开发。通过研究确定了高职园林专业毕业生所从事的四大职业岗位:园林工程施工岗位、园林规划设计岗位、园林工程项目管理岗位、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岗位。参照国家执业资格和行业工种设置,确立了与之相对应的四项核心岗位技能。培养的毕业生要求适应职业岗位群,具有较强的转岗能力。将四项岗位技能作为实践教学一级模块,细化出实践教学二级模块,再分解二级模块列出单项技能训练,制定体系化的实践教学,使得教学有递进性,整体有系统性。以目标倒推法进行课程开发,整合项目课程,形成知识、技能和素质课程体系,确定人才培养方案。

2.开展三段式实践教学

初期学生通过专业基础课的学习,掌握了园林植物识别、园林制图、材料识别等单项技能。在此基础上开展专业认识实践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一年级第二学期,结合园林艺术课程开展专业认识实习,使学生对园林有深切全面的认识。近些年专业开发了昆明园林线、江南私家园林线、北京皇家园林线、岭南园林线四条线路,让学生以艺术欣赏的眼光认识园林专业的建设成果和涉及范围,明确专业在社会中的地位与作用,激发学习欲望和热情。教师从专业分析的角度对学生进行讲解,增强专业认识的深度和广度。

中期开展课程模块综合训练,培养专业核心技能。园林专业的课程综合训练为:园林工程施工技术综合实训、园林工程管理综合实训、园林规划设计综合实训、园林植物栽培及养护管理综合实训模块。通过设置与企业实际项目相结合的生产任务,开创工学一体的生产性实践教学。以任务驱动、小模块向大模块推进、项目轮训为模式的实战训练,使学生体验了与实际工作相一致的整体连贯的工作过程。

毕业前通过顶岗实习,培养职业综合能力。顶岗实习是在三年级学生自己联系实习单位为主的实践教学形式。是对学生专业应用能力全面有效的检验方式,也是学生积累实践经验形成职业综合能力最有效的途径。学生以“员工”的身份进入到相关的企事业单位,落实具体岗位,参与实际生产,学习企业运作、技术实施、设备运行,领悟企业文化,培养职业素养,形成全面的职业综合能力,从而在就业时达到技能强、上岗快、留得住、受欢迎。

以实训基地建设和师资教材建设为两翼,为实践教学开展提供基础保障和助推力

依托部级、省部级、院级项目支持,从师资、教材、教学设备、教学场地等多方面加强建设,为专业实践教学提供基础保障。

1.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1)实验实训室建设

实验室是开展专业实践教学的基础场所,主要满足单门课程实验实训需要,培养学生单项实践技能。经过近些年的建设,已经建成的有园林绘图室、园林手绘室、园林测量仪器室、园林植物标本室、计算机辅助设计机房、园林设计工作室、园林工程造价实训室及录播教室,并制定了配套的实验实训室管理制度。

(2)园林工程综合大厅

园林工程综合大厅是使用率较高的园林专业综合实训大厅,其面积大、功能全、设备先进。大厅长30米,宽16米,对外进行专业教学成果展示,接待上级视察指导及兄弟院校交流学习,对内主要满足专业多门课程实践教学及部分课程实训。内设假山模型、园路结构模型、地形地貌模型、著名微缩园林建筑结构模型、颐和园沙盘、现代园林景观沙盘、园林喷灌模型等,有立体构成、园林插花实训区,还有园林手绘、园林制图 、计算机辅助设计、园林工程设计等优秀作品展示区。

(3)农林综合实训基地

农林综合实训基地是2005年由中央财政资助建设的杨凌职业技术学院面积最大的农林类综合实训基地,占地4万平方米,集生产、实训、培训功能为一体,是陕西省重点实训基地。基地建有全智能日光温室、塑料大棚和露地苗圃,开展园林花卉、苗木的栽植繁育并对外销售、租赁,将生产与教学有效结合。室外建造了自然式小游园,划分有园林工程材料及施工场地,开展施工放线、微景观施工等。东北角建有一座五开间梁架式二层大厅,底层分为现场教学区、操作实训区、学生作品展示区、园林机械区四个功能区。二层钢制观展台为廊道式,挂有历届学生综合实习及毕业设计展板。基地主要满足园林植物、园林工程、园林测量、园林艺术、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园林沙盘制作、园林建筑设计、园林机械等课程现场教学及实训操作。

(4)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是与园林企业联合建立的教学实训基地,充分利用企业先进成熟的工艺流程、技术手段和管理方式,是利用社会力量和资源联合办学的重要举措。[1]结合学院“百县千企”联姻工程,园林专业的校外实训基地在原有园林规划和施工公司的基础上,新增园林绿化苗木生产销售公司、室内花卉租赁养护公司、园林养护管理公司、生态旅游开发公司等。并进一步拓展地域范围,由陕西扩大至北京、浙江、青岛等地,结合工程项目提供教学参观、暑期学生实践锻炼、毕业生顶岗实习等。

2.实践教学师资及教材建设

通过实施“锻炼、进修、培训、引进”模式,全面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青年教师暑期深入合作企业进行实践锻炼,掌握行业发展动态,积累实践教学案例;专职教师通过申请可到相关大学、企业进行1―2年的脱岗进修,或暑期到德国、香港等国外合作学校和企业进修;引进专业导师到校进行教学手段及方法、心理学等供需课程培训,举办德国、澳大利亚教育教学技术培训。聘请有工作经历的兼职教师和企业一线技术人员加盟教学队伍,建立“兼职教师库”。组织专职教师、兼职教师和院校同行合作成立教材开发项目小组,紧密结合专业生产实际,完成了国内首套园林工程技术专业的实训指导教材,为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效保障。

在实施过程中与企业发展、技能证书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相结合,使实践教学成果更丰硕

1.与企业发展相结合,实现共赢

以学院“百县千企”工程为平台,选择大型企业进行深度合作。按照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企业与学校双方共同参与园林专业设置、课程开发、教学组织与管理等。团队教师为企业提供信息服务、技术支持,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难题。为企业实行“订单式培养”,根据企业的需求开展在职员工的职业培训,提供人才支持。与企业合作开展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使企业充分享受到学校人才和技术资源的优势,为实现真正的人才共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2.与技能证书相结合,提升双证率

依托学院职业技能培训鉴定中心,积极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推行双证书制度。将各项技能训练与园林行业特有工种训练相结合,技能考核与岗位工种测试相结合。开展高、中级风景园林施工员、风景园林设计员、花卉园艺师、绿化工等5个工种的校内职业技能培训及鉴定工作,毕业生的双证书率达96%以上。校内开展花卉艺术设计、园林景观设计、微景园施工、手绘表现技法等技能大赛,积极参加全国农业职业院校职业技能大赛及地区举办的园林景观小品设计大赛。通过这些活动,既促进了学生专业学习热情,也是对学生实践技能的检验和肯定。

3.与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相结合,提升就业竞争力

园林企业关于毕业生情况的调查问卷显示,企业对毕业生的专业技能要求排在第五位,而更看重毕业生的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根据专业特点,在实践教学过程中,采用团队、比武、竞标等形式和手段培养学生沟通交流、团结协作、实践创新等社会能力,培养自主学习、善于钻研、分析解决等方法能力,注重思想品德教育,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良好的职业修养与扎实的专业技能相结合才能具有较强的就业竞争力。

实践教学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应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构建任务驱动的课程体系。探索实践教学模式,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师资队伍及产学研相结合的实训基地建设,优化办学条件,形成专业优势和特色,培养更多优秀的园林建设人才。

参考文献:

[1]杨群:《高职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探讨》,《安徽农学通报》2012年第18期,第174-175页。

[2]邱希阳:《高职园林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职业教育》2014年第12期,第15-17页。

林业专业技术工作范文8

林业技术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专业,专业改革之前的人才培养没有鲜明的职业教育特色,课程设置以传授知识为主,教学内容理论与实践脱节,企业元素没有进入教学内容,学生成绩评价往往忽略职业标准和工作过程的考核。林业技术专业迫切需要以校企合作为切入点,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内容、师资队伍和教学条件等各个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改革与实践。校企合作是学校与企业建立的一种合作模式,这种模式注重人才的实用性与实效性,根据企业反馈和需要,结合市场导向有针对性的为企业培养人才,是一种在校学习与企业实践相结合,学校与企业实现资源信息共享的“双赢”模式。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隶属于黑龙江省森林工业总局,在林业技术专业建设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行业企业优势。学院积极与森工总局下属的企业沟通合作,成立了龙江森工职教集团,林业技术专业以此为契机,开展多方位的校企合作,做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全面开展林业技术专业的专业建设与改革实践。

1 推进校企深度融合,实现人才共育

学院充分发挥学院依托黑龙江省森工总局办学的优势,深入开展校企合作一体化建设。在学院组建龙江森工职教集团的基础上,建立由黑龙江省森工总局、黑龙江中林绿源科技有限公司及黑龙江省第二森林调查规划设计院等企事业单位的一线技术骨干和专业骨干教师组成的林业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工作站,以此为工作平台,探索校企共同办学的实际运行方式,提升专业建设水平。

利用学院的教育优势、人才优势与企业的资金优势、资源优势和项目优势合作,建立校企合作实体,大力开展校企共建。以林业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工作站为平台,让行业企业专家和技术骨干切实参与到专业建设的各个环节中来。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专业课程,共同打造“双师”结构的教师团队,共同进行职业技能培训鉴定,通过校企双方的深度合作,让专业设置与行业发展环环相扣,课程教学内容与行业技术应用紧密结合,形成专业与企业共同管理、共同指导、共同评价的运作机制,共同培养企业切实需要的林业专业高端技能型人才。

2 强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进专业持续发展

以东北地区林业行业人才需求为依据,校企双方共同深化以提高培养人才质量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积极探索林业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规律,紧贴林业行业人才需求,为企业发展提供根本的人才保障。通过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建设促进林业技术专业持续发展。

专业与企业合作共同探索、研究和尝试“双环境工学交替,四阶段能力融入”的人才培养模式(图1)改革。在充分考虑东北地区林业产业地域气候特点的基础上,将学生在校三年(6学期)的学习过程划分为认知学习、职业技能专项学习、综合技能实训和企业顶岗实习兼创业培训四个阶段,在校区和林区两个不同的育人环境中完成工学交替的教学过程。

3 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相结合、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相结合的课程体系改革

校企双方开展对黑龙江省林业局和林业企业的随机抽样调查,对林业类岗位人才的需求情况进行调研分析。根据调研结果,由专业教师、林业行业企业人员和职业教育专家共同研究确定职业岗位,形成具有针对性的职业岗位分析表(表1)。以职业岗位能力需求为出发点,归纳确定岗位核心能力。

开发多门以项目化、职业化为特征,针对性强的工学结合核心课程。开发涵盖专业培养目标、职业领域、人才培养规格、职业能力要求、课程结构、教学安排、教学条件等内容的专业教学标准。多方面尝试“交互式”教学法、基于榜样的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仿真教学法、现场教学法和角色扮演教学法,为林业技术专业不同课程寻求相适应的教学方法。贯彻结果与过程相结合的原则,采取单项目评价、多项目评价和综合项目综合评价等工具,全面实施以学生工作任务完成情况为主要指标的课程考核方法。

4 建设和完善专兼结合的“双师”结构师资队伍

充分发挥学院企业办学的优势,以创新校企合作体制机制为保障,坚持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相结合,利用丰富的兼职教师资源和校外实训基地资源,构建“教师进林场,师傅进课堂”教学团队培养方式。以结构优化为主线,以骨干教师培养为支撑,以专业带头人培养为重点,以“双师”素质培养为导向,注重企业兼职教师队伍和校企合作教师工作站的建设,将林业技术专业的教师队伍打造成一支业务精良、专兼结合、行业认可的“双师”结构专业师资队伍。

5 校企共建林业技术专业生产性实训基地

林业专业技术工作范文9

关键词林业专业合作组织;林权信息化建设;林业改革

1林业专业合作组织建设的发展方向及其前景

随着林业建设的发展,林改后如何引导林业专业合作组织的规范运行和发展,成为深化林业改革促进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林业专业合作组织开展的统购统销、资金互助,以山林或资金入股等活动,使林农意识到了农民组织起来的优势,只有联合、合作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立于不败之地。但是,目前缙云县林业专业合作组织要发展壮大,还需进一步努力,迫切需要政府和相关业务部门的全力支持。

1.1政府支持,规范运行

林业专业合作组织要突出林农的市场化主体地位这个主题,充分发挥林农的积极性、创造性,体现林农自愿组合,确保合作产生好的效益。各级政府和业务部门应在项目、资金、技术、政策上给予扶持,实行造林和采伐计划的单列,单独编制森林经营方案。尤其对合作组织发展的高产油茶、药材、珍稀树种培育、森林生态旅游等项目要优先立项、重点扶持、专人帮扶。有关业务部门应对专业合作组织进行一次全面的调查摸底,没有注册的要注册,没有章程的要制定章程,规范其运作方法和管理模式,使合作组织工作公开、透明、规范、高效。

1.2科学经营,确保实效

林业专业合作组织要突出产业化这条主线,提升林产品质量和档次,提高集约化经营水平,有工作重点、工作目标,有适度的规模,才能达到科学经营、集约经营的效果。合作山场最好要连片经营,适度规模,以降低修路、造林、采伐等成本。对合作山场地处边远山区交通不便、立地条件差、土壤瘠薄的地段,尽量区划为生态公益林进行封育保护,减少水土流失,这样既可减少投资,又可得到政府的生态公益林补助;对地处山区立地条件好的地段,可大力发展杉木、阔叶树、药材、毛竹等高效树种,发展毛竹以低产林改造和丰产林培育为主,适度培育部分杉木大径材;对地处丘陵地带的山场,可发展湿地松、油茶、阔叶树等速生树种,确保15年左右见成效。要实行基地+农户+公司的运作模式,产业达到一定规模后,建立加工厂,解决林农就业,增加林农收入。毛竹林和杉木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建立加工厂进行加工,尽量不买原竹和原木;油茶和药材投产后,建立加工基地。

1.3加强科技支撑,提高经营水平

林业专业合作组织是农民自愿成立的组织,林业经营水平总体来说不高,林业专业合作组织要实现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先进发展地区的对接,通过林业专业的科技支撑作用,搞好林业技术培训、试验示范,建立科技推广基地,逐步提高经营水平,增加农民收入,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步提高。

1.4搞好融资,减少经营风险

林业专业合作组织可以借助林业配套改革的优惠政策,通过林权抵押贷款,筹措更多的林业发展资金,加大林业科学经营的投入,确保效益。同时依托政策性保险险种,积极参与林木火灾保险,提高合作组织抵御融资风险的能力。

2林改后集体林经营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造林积极性提高,但是没有形成有效的规模

缙云县2005年以前每年的造林面积只有260~350 hm2,花卉苗木生产面积只有200 hm2,而2006年以后每年的造林面积都在递增,2009年达2 100 hm2,其中大户和林农个人造林面积达1 500 hm2,占全区造林面积的71.4%,成为林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但是,有相当一部分林农造林规模小,面积大的有30 hm2,而小的只有1 hm2左右,而且零星分散,加上交通不便,极不利于经营管理。

2.2推动林业产业的发展和林农致富奔小康的步伐

林改后为适应林业发展的新形势,缙云县林业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迅速,到2009年7月共组建林业专业合作组织67个,经营面积达2.2万hm2,其中各类林业专业合作社(包括毛竹、茶叶、食用菌、花卉苗木专业合作社等)26个,经营林地面积0.4万hm2;林业“三防协会”41个,联防面积1.8万hm2。形成了股份合作制林场、家庭合作林场、公司+合作型林场、护林联防协会等。各类林业合作组织投资林业生产的股金达6 000余万元,入股户数5 000余户,2008年户均增收0.03万~0.30万元。林业专业合作组织开展了造林、毛竹和油茶低产林改造、花卉苗木和食叶菌的培育,加快了林业产业的发展,入股林农增加了收入。

2.3培育一批有闯劲、有管理经验的农村致富带头人

林业专业合作组织首先要有人发起,有理事长、监事和具体的管理人员,他们在合作组织的运行中必须不断学习新技术、运用新方法,带领组织中的成员发展林业生产,同时解决有山林而无资金、无技术的矛盾,解决林农分散经营、分户管理的矛盾,将他们有机联合起来实现互利双盈。专业合作社还定期组织社员进行技术培训、出外考察学习、实行标准化生产和管理。

2.4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村社会和谐

林业专业合作组织的建立,加快了林业生产的发展,实现了林改后林业的初步规模经营,逐步改善了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修通了自然村之间、自然村与造林山场之间的道路,使林农充分就业,增加收入;通过合作解决了部分山林界址不清的问题,化解了矛盾,促进了社会和谐。在当地政府的指导下,聘请专业护林员进行巡山护林,在林业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可以系统地开展病虫害防治工作;优化树种结构,培育短周期的工业原料林,既发展毛竹等短周期林,又营造杉木、湿地松林,实现长短结合,可持续发展;可以依靠林业政策进行扶持,申报一些林业重点工程项目,提高造林营林的质量,减轻投资压力;可以通过林权抵押贷款,解决林业发展资金不足等问题;参与政策性森林火灾保险,降低保险成本,化解投资风险。

3林权信息化建设

林权信息化建设既是林改的基本工作内容之一,也是林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林权信息化工作的实施,对提高林权管理质量,规范山林地籍档案资料,建立现代林业管理制度等都有深远的意义。浙江省虽然已经完成山林延包工作,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各项工作走在了全国前列,但林权信息化建设尚处于探索起步阶段,主体改革成果资料尚未全部录入电脑,管理信息系统还没有推广应用,林权数字化和网络化管理远未实现。将信息技术和现有信息产品应用到林改工作中,是林权确权手段和林权管理手段的一次革新。在林改示范区启动林权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工作,有望使浙江省的林权信息化建设工作走在全国前列。厅长楼国华在全省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工作座谈会上,明确提出了:“要按照《林权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操作规程》,逐步将主体改革成果资料录入电脑,实现林权数字化和网络化管理。同时,做到所有权一级的林权资料与实地相符,县以上边界相互确认,确保权属资料准确完整。”开展林权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是一项新的、全省性的工作,涉及面广,技术要求高。为了达到预期目标,在加强组织管理的同时,还需要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制订合理的技术方案,优化工作流程。根据林权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工作的特点,建议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3.1明确工作任务,制定详细实施方案

该项工作在国内属于首次开展,没有现成的技术体系可以引用。参照以往全省性、基础性工作,需要完成的工作内容和步骤为:工作方案编制技术方案编制试点技术方案修正全省培训各县培训各县开展外业调查外业质量检查指导外业质量验收内业图形处理县级数据整合省级数据整合成果验收总结。在开展外业工作的同时,还需要开发全省统一的应用软件,包括省级和县级林权信息管理系统及林权流转平台、数据录入辅助系统等相关软件,其工作内容和步骤为:需求调查与分析系统技术方案编制方案论证系统详细设计代码编写系统测试试运行技术文档编制总结[1]。

3.2合理配置技术力量,加强对基层工作人员的指导与监督

除成立各级领导小组等组织保障措施外,还应建立技术保障机制,组织相关技术力量,为基层林业部门提供技术支持,负责技术方案的编制、县级行政界线间的工作协调、对县级调查人员的培训、对乡镇林技员的培训、外业技术指导、检查验收等工作[2]。作为一项监督措施,外业质量检查和质量验收是非常必要的,林权范围界线确定后不可能再进行大规模调整,如果工作质量得不到保证,形成的成果就没有使用价值,浪费人力和资金的投入。另外,县级单位间的行政界线拼接不进行质量检查,就可能出现重叠或遗漏的情况,影响到全省数据整合,降低省级数据精度。

3.3加强技术开发,统一技术标准

要做好试点工作,目前选定的试点县(市)技术力量均较强,在试点工作中应尽量发现问题,做好工作总结,提出工作建议,为下一步在全省推广提供经验;在试点基础上编制外业操作细则等技术方案,组织开展全省性培训和交流,对交流中提出的建议进行整理,进一步完善操作细则;制订数据采集规范、数据处理标准、信息系统数据标准、质量检查验收标准等,对外业质量、外业成果图、内业处理过程、内业数据质量等进行规范;研究信息系统整合方案,使现有软硬件环境、现有数据库与本项工作成果能实现统一[3]。

3.4充分利用二类资源调查成果,加快工作进度

利用二类调查中形成的行政界线和已有的基础底图,可减少处理调查底图所需的资金投入和时间投入,减少外业工作量;采用与二类相同的处理技术和数据标准,可以形成统一的林权证档案数据库,提升林业信息化整合水平;在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基础上开发林权证管理系统,将林权证管理系统建立在统一的软硬件环境上,可减少构建系统运行环境的资金投入,缩短开发时间,提高现有软件和设备的使用率;提升信息共享水平,在林权流转平台上,能提取出包括森林资源在内的各种信息,增强林权流转平台的实用性[4]。

3.5以该项工作为契机,带动全省林业信息化建设

在网络建设上,林权信息管理系统包括2部分:以广域网形式的林权属性数据管理和以局域网形式的林权空间数据管理;在数据库建设上,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是林业信息系统的基础,省级和县级林权信息管理系统同样需要建立在该基础之上。因此,通过该项工作的开展,可带动各级林业部门软、硬件环境和网络环境的升级,带动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森林资源数据库及其他相关数据库的建设,有效整合现有信息资源,促进省厅的省级林业基础信息平台建设。省级和县级林权信息管理系统涉及到空间数据,需要采用gis技术开发,以分布式数据库为主;林木所有权证管理信息系统和林权流转平台采用web技术开发,数据库和软件建议统一集中在省厅,各县通过互联网访问,能在最短时间内部署到位、投入使用,并减少各地在设备和网络上的投入。

4参考文献

[1] 贾治邦.全面加快林业信息化步伐为现代林业建设提供强大支撑[j].信息化建设,2009(5):6-9.

[2] 赵巍,曾晓宁,裴彩燕,等.加快林业信息化建设的思考与建议[j].河北林业科技,2009(2):53-54.

林业专业技术工作范文10

同志们:

今年,我旗在巴彦托海嘎查、伊兰嘎查开展专业技术人员服务新型农牧林区建设“1+1”工程活动。今天召开专业技术人员服务新型农牧林区建设工程协调会。并与服务新型农牧林建设专业技术人员签订协议。下面我再强调几点意见。

1、加强领导,确保试点工作顺利进行。按照专业技术人员服务新型农牧林区建设“1+1”工程试点工作要求,我旗成立了由旗委组织部、旗人事局、畜牧局、林业局、水务局等部门组成的工作领导机构。旗人事局要做好组织实施工作,成员单位要积极参与、密切配合,协助人事部门共同做好专业技术人员服务新型农牧林区建设“1+1”工程试点工作。巴彦托海嘎查、伊兰嘎查要积极配合专业技术人员做好科技服务工作,必要时要为专业技术人员做好食宿安排,确保专业技术人员顺利开展工作。

2、政府各职能部门要不折不扣履行协议内容,为专业技术人员提供充分的劳动保护,为他们提供必要的生活待遇和政策待遇。专业技术人员要认真遵守协议约定,定期开展科技指导服务工作,为嘎查提供科技支持;参与所服务嘎查产业结构调整规划的制定和实施;接受牧民群众的预约,面对面提供科技服务;引导牧民群众学科技、用科技,着力培植科技示范户和特色经济能人。:

3、建立与指派专业技术人员工作联系机制,为他们解决工作生活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要及时了解专业技术人员为基层服务情况,解决他们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嘎查指定专人要与专业技术人员保持经常联络,及时反映牧业生产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问题和当地群众所需要的技术服务。

4、注重绩效评价,确保工作落到实处。一是旗人事部门要建立“1+1”工程农牧林专业技术人员档案,全面记载专业技术人员开展科技服务的情况,包括科技服务的时间、地点、形式、规模、参加人员和服务效果,原始材料由嘎查干部和群众代表签字,严防走过场。二是与专业技术人员利益挂钩,将“1+1”工程专业技术人员为基层服务的经历和业绩作为科技人员考核、晋级、评优、职称评聘的重要标准。对于为基层服务效果好,群众认可的专业技术人员,在年度考核评优、职称评聘和各类专家选拔推荐、评选表彰等活动中予以优先考虑。三是开展评选表彰活动,每年全旗开展一次评选表彰深入牧区一线做出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人员活动,对在牧业服务工作中业绩突出、群众认可的专业技术人员给予表彰奖励。积极营造激励广大专业技术人员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服务基层,建功立业的良好环境。

5、这次确定的服务新型农牧林建设专业技术人选,都具有较高的专业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都具有一定的专业特长和实际操作能力,都是在工作中尽职尽责,被群众认可的专业技术人才。希望两位专业技术人员要继续发挥吃苦耐劳、勤于奉献的工作作风,用你们的专业特长为牧民群众提供切实可行的科技服务,要尽心尽力为嘎查牧业经济发展献出你们的智慧和力量。

同志们,选派专业技术人员服务新型农牧林区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牧区建设的重要载体。希望各成员单位、嘎查、专业技术人员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工作上密切配合,务必使此项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务必使牧民群众切实感受到政府的政策关怀。

预祝专业技术人员服务新型农牧林建设“1+1”工程取得圆满成功!

林业专业技术工作范文11

关键词 林业技术推广;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F32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8-0144-01

从国内发展形势看,我国自然生态环境状态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困境,生态文明建设仍需要加大力度,而林业建设作为自然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我国自然生态建设的发展状况。就目前来看,国内传统的林业生产技术仍占据着主要地位,这给林业技术的推广带来了很大不便。另外,在林业技术推广工作中也存在着较多问题,这极大地影响了我国林业的全面发展。因此加强林业技术推广工作对于推进我国林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林业技术推广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林业推广政策体系不完善

目前,国内林业技术推广政策还不完善,主要是林业部门对林业技术推广工作不够重视,相关的林业制度政策制定较缓慢,造成林业技术推广工作不能有效开展;相关基层林业服务部门缺乏专职技术人员,导致技术推广部门不能发挥应有的技术保障作用;林业院校与林业部门不能加强合作,新技术更新较慢,不能形成技术完备的推广网络和体系[1]。

1.2 技术推广人员整体素质不高,科研工作缓慢

现有的林业技术推广人员缺乏必要的技能培训,技术信息知识能力得不到有效提高;林业技术推广人员福利与职称评定不是注重科研成果的大范围推广,而是偏重于推广人员的论文数量、成果等级等,挫败了技术推广人员的积极性,造成推广人员工作热情不高、工作流于形式;林业科研工作支撑力量薄弱,科研成果转化周期长,缺少关键技术研发,造成林业科研成果储备不足,科研工作缓慢。

1.3 林农文化素质低

虽然我国教育改革成果明显,但在林业生产地区林农受教育状况仍然不足,受教育程度低下。林区教学条件恶劣,教育相对落后,林农的专业水平和文化素质较低,对新事物、新技术接受能力不足,因此很难将林业先进技术广泛推广;林区经济条件落后,林农经济收入低,基层林区建设投入力量薄弱,这也给林业技术推广带来严重困难[2]。

1.4 资金投入不足

很多地区,林业技术推广部门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造成技术设备落后,缺乏基础设施建设及必要的交通工具和办公设备,依然沿用传统工作方式和手段;基层技术推广缺乏专项经费,阻碍了推广人员和研究人员的积极性。

1.5 缺乏先进技术,科研成果不易形成

一些林业科研技术成果质量较低,不能满足林业生产需求,或者推广成本高,经济上难以实现;林业技术基层体制不健全,导致科研与生产严重脱节,科研成果难以转化成实际的技术成果,而林业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问题也难以解决;林业生长周期过长,造成优良树木品种的选育要十几年甚至几十年,耗费大量财力、人力。

2 加强林业技术推广的对策

2.1 建立林业技术推广体系

要由有关林业领导部门领导,建立由上至下的林业技术推广体系。将基层工作实绩纳入技术推广人员职称考核和工资待遇,提倡技术人员基层服务。在进行林业成果考核时,要对绿化面积、植苗数量、造林的成活率、日常养护等进行综合考核,确保林业生产的可持续性和有效性。要加强各级林业部门之间的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信息化平台做好信息沟通,切实有效提高林业技术推广效率[3]。

2.2 加强推广人员技术培训,提高综合素质

基层技术推广人员是林业技术推广的关键部分。要定期开展技术培训讲座并进行实地演示,及时做好技术人员信息补充,同时扩大林业科技下乡规模,加强技术人员与林区农民的知识衔接。积极联系当地林业院校,适时做好林业技术支持。适当开展并鼓励林农接受基础教育,并加强林农专业技术训练,提高其接受新知识、新观念的能力。

2.3 加大林业技术推广资金投入

为保障林业科技推广的可持续发展,要开展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林业技术推广投入体制。建立专项基金用于林业技术研发,增加林业技术推广资金投入,开展从政府部门至技术推广基层部门完善的资金保障渠道,积极拓展社会基金注入,筹集林业技术推广专项专用基金[4]。加强对林业技术推广资金监管,严惩私自挪用或截留的行为,保障技术推广顺利开展。

2.4 优化林业产业结构

必须开展以市场为导向的林业产业结构,促进林业发展市场化、经济化,为林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物质保障。优质林业产业结构应该包括:市场导向型的新型林业农业,积极拓展市场需求,开发经济林、优质林,满足社会建设需要;形成林业产品深加工的林业工业模式,研发新技术,促进林业产品加工工艺更新,引导林业产品面向深加工、高层次的方向发展;在林业生态效益开发拓展的基础上发展新的经济效益,多思路推广山区产品,促进林业产业多模式协作发展。

3 结语

林业技术的推广不仅是林业技术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林业科技成果实际应用于林业生产的重要纽带。面对林业技术推广中出现的技术推广体系不完善、技术推广人员综合素质不高等诸多问题,要尽快建立林业技术推广体系,不断地加强林业基层推广人员技术培训,开展多渠道、多层次的林业技术推广投入体制,不断优化林业产业结构,从而使我国林业技术推广工作稳定有序进行,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实现林业科技化、现代化发展,创造巨大的效益。

4 参考文献

[1] 林尤奋,陈杰,张晓凡.林业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以岛东林场林业技术推广为视角[J].热带林业,2012,37(2):13-14.

[2] 郑春艳,阎立波.林业技术推广工作亟需解决的几个问题[J].林业科技管理,2011(1):52-53.

[3] 赵爱群,胡义应.抓好林业科技推广工作为全省高效林业建设服务[J].湖南林业,1997(7):3.

林业专业技术工作范文12

关键词:造林绿化;存在问题;对策

就目前而言,我国造林绿化的工作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较为严重的问题,若是不及时处理这些问题,将会阻碍经济环境的健康发展。因此,加强造林绿化的推广是解决自然环境的环境压力的重要决策,应当引起有关部门重视,提高林业技术的推广。

1推广造林绿化工作的意义

在经济发展迅猛的今天,随着科技技术的逐步提高,对环境产生的压力也逐渐扩大,造林绿化工作的推广变得尤为重要。近几年来,由于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人们对于造林绿化的重视逐渐增强,造林绿化的推广不仅能够给生态环境带来很大的改善,还能提高空气的净化程度,促进自然环境的恢复能力。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自然面临的环境压力也越来越大,进一步阻碍了经济的绿色发展。在新时期林业的发展过程中,提高林业技术的实际应用技能,促进新的生产方式的发展对于推广造林绿化工作尤为重要。在造林绿化工作的传播过程中,将经营方式传授给林业生产者和林业经营者,让他们意识到结合新型的林业技术进行更有效的生产经营的重要性。造林绿化的推广不仅有利于增加我国的森林覆盖,提高我国的植被覆盖率,促进我国的林业建设朝着有利于自然环境改善的方向发展,而且有利于帮助林业生产者改善其生产方式,促进生产力的转变,从而提高基层林业技术在防害防病的方面的运用。

2推广造林绿化工作存在的问题

2.1造林绿化技术开发人员匮乏

我国的林业技术发展较晚,还多方面的技术开发力度不够,由于林业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而且造林绿化技术的内容比较复杂,针对性的技术要求较高。例如,对植被的种子进行质量检测、树冠整形、繁育树苗、防虫防害等林业的专业技术技能,都是对专业知识要求极高的。但是,目前很多林业人员所学的几乎不是林业的专业技能,而更多的要求是具备林保知识,过度关注对保护林业的建设,忽视了对林业专业技术的重视。由于专业技能型人才的匮乏,导致了林业技术的推广工作进行比较困难,阻碍了林业技术的深度开发,从而使得造林绿化工作的发展速度缓慢。

2.2造林绿化工作的资金投入不足

在近几年来的林业发展过程中,对于造林绿化的技术投入资金很低,甚至出现很多原本应该用于林业技术开发与推广的资金被用于其他方面,导致造林绿化工作推广缓慢,林业建设设备比较落后。林业技术推广工作的管辖机关大部分是由地方政府下的事业单位组成的,这些部门的经费由当地政府控制的。造林绿化的推广工作需要经费的支撑,资金不到位就会使得工程的科研和技术推广工作变得艰难。政府的财政支持不能满足林业的技术推广时,推广工作资金不足就阻碍了科研工作,导致机械设备破旧无法更新。

2.3造林绿化经营生产者素质不高

由于我国造林绿化工作的发展主要集中在偏远地区,很多林业技术生产者知识水平很低,甚至很多是素质水平很低的留守老人。很多林业工作者由于科研水平较低,无法满足林业技术的进一步研究工作,给造林技术的推广带来困惑。林业经营者对于技术的推广意识不足,认为技术对于管理林业的帮助不是很大,放弃了对新事物、新技术的接受,从而造成了造林绿化的推广工作没有开展的动力。

3造林绿化工作的推广面临问题的解决对策

3.1加强造林绿化工作的资金投入

在进行造林绿化工作的开展,首先要保证投入的资金满足需求,只有获得了资金的支持,造林技术的科研工作才能有开展的保障。缺少资金的投入,造林绿化的推广和科研工作就如“画饼充饥”般没有价值可寻。因此,要想获得造林绿化的多方面的开发,就要加强资金的投入,增加开发造林的资金支持才能有效进行技术科研工作。增加资金投入的渠道有:一是增加地方政府对基层林业技术的资金投入,增加对林业的财政支出;二是通过招商的方式吸收外资,对造林绿化的推广投入资金。

3.2做好造林技术人才的培养

造林技术的推广对人才的要求是十分重要的,在造林绿化工作的推广工作中,人才的力量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造林技术人员对林业的科研工作不仅要表现出熟悉林业技术的态度,还要提高林业工作的推广宣传。在实际生活中,要想提高林业人员的基本技能,就要:一是增加对相对应专业的人才引进,提高基层林业人员的基本常识水平,从根本上提高人才的技能;二是增加林业人员的福利待遇,为技术研发提供优质人才。

3.3完善造林绿化体制改革

对于发展造林绿化工作需要投入很多精力,完善造林建设。首先,需要建立良好的林业技术管理体制改革,不断跟随时代潮流,及时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善,特别是管理的体制改革。只有建立符合造林技术发展的体制,才能有针对性地提高造林绿化工作进度。不断完善人才选拔机制,及时挑选出适合林业管理体系建设的人才,建成坚强的人才候选储备队伍。只有具备了人才资源,才能不断促进林业管理的改革创新,塑造完美的人才储备机制。现阶段,在发展造林绿化工作的过程中,就要针对林业的实际问题建立良好的管理体系。在林业建设中能够合理运用林业技术使其获得更好的推广与发展,更需要加大技术力量的投入,建立起国家与社会急需的林业技术服务体系。

4结束语

现阶段,在发展造林绿化工作的过程中,就要针对造林面临的实际问题建立良好的管理体系。在林业建设中能够合理运用林业技术使其获得更好的推广与发展,更需要加大技术力量的投入,积极进行林业相关技术的改革与创新,发展适合时代需求的农林技术。结合农业机械化与农业现代化,从根本上促进林业的发展。同时,需要我们加强造林技术推广工作,严格按照相关规定,促进造林绿化向更好的方向发展。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对林业技术的建设工作,努力提高造林绿化工作的进展,促进经济水平的持续发展。

作者:吕宏伟 单位:绥化市北林区林业局

参考文献:

[1]汪樟春.林业技术推广在基层林业站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农家科技,2011,4(3):4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