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创新创业培训心得体会

创新创业培训心得体会

时间:2023-01-14 03:15:04

创新创业培训心得体会

创新创业培训心得体会范文1

寒假伊始,承蒙学院领导的远见卓识和切实关爱,我随同党政口一行赴深圳接受了为期一周的学习培训。通过学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感受和体会:

一、收益大。以本次深大培训为例,主要采取课堂教学、现场教学两种形式,培训学员收益很大,都有耳目一新的感觉。为什么会取得如此良好的收益,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培训师资力量强。本次培训由深圳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承办,培训师资也从深圳大学知名专家中选取,7名授课教师中,有4名教授,2名副教授,1名高级培训师。二是授课教师纪律观念强。7名授课教师中有6名均在上课之前5分钟准时走上讲台。三是授课内容紧跟时代前沿。例如,宋涛教授主讲了《创新思维与创新管理》,许晓迪副教授主讲了《后中国改革的发展趋势》,汪永成教授紧紧结合深大发展实际,主讲了《学校文化与高校发展》。四是授课效果好。以主讲《心理调适与压力管理》的王晓钧教授为代表,深入浅出,现身说法,谆谆教诲,尽显强大的人格魅力,学生时而哈哈大笑,时而点头应答,时而陷入沉思,下课时分,学生仍听得意犹未尽,依依不舍。五是现场教学行程紧凑内容丰富。短短两个下午,奔赴莲花山拜谒了邓小平同志塑像,参观了深圳博物馆、蛇口前海自贸区和深圳大学南山校区。通过现场参观,对让人叹为观止的“深圳速度”和深圳的经济发展水平有了切身体会。

二、启发多。从深大培训工作方面来看,在接受培训的短短几天时间,有几个方面使我感触很深。一是注重培训细节。俗话说:见微知著,细节决定成败。深大培训教室外,设置有茶水桌。桌上放置着一次性纸杯、茶叶、暖水瓶和泡好的多种茶水。这大大方便了参加培训的学员,也最大程度的满足了学员的需求。小小细节,但足以温暖人心。二是注重制度落实。深圳大学的教师上课迟到10分钟,即构成教学事故,将会扣发奖金、取消年终评优评先和晋升资格。严明的纪律要求和强有力的落实措施,极大的保障了教学纪律,也树立起了深大教师的良好形象。从深圳自身建设来看,一是引用高精尖人才。30年来,深圳从一个渔港小镇,发展成为全国排名第三的经济区,被称为“深圳速度”,除了政府的政策倾斜,跟引进数以万计的高精尖人才是分不开的,这得益于深圳的包容和深圳政府的发展措施。而且深圳政府公租房建设力度很大,为80%的人口提供了安家乐业的保障。二是政务处理智能化。比如在户口办理等方面,深圳领先采用电子智能,大大方便了群众,提高了群众满意率。三是城市建设科学化。深圳城市绿化率高,街道干净整洁,地铁、公交等公共交通发达。城市建设成熟,修修挖挖现象少。这给来自“天天挖沟”的郑州的我们一个强有力的冲击。

三、激励强。通过此次培训学习,极大增强了个人改变现状,奋发学习和工作的决心,今后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改进:一是要切实解放思想。解放思想不是一句空话、套话,要有触动内心的力量,要从固有的条条框框中跳出来,不因循守旧,不固执己见。要充满热情和激情,要与时俱进,要专心做事,努力做人。要走出去,向先进学习,向他人学习,向书本学习。二是要树立竞争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竞争促进发展,要善于在竞争中发展自我。要树立终身学习的可持续发展意识,在不断学习中完善自我。三是要脚踏实地做好本职工作。解放思想、树立竞争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从个人角度重在发展自我,从集体角度就是集一己之力,为集体增砖添瓦,具体到纪委工作,就是引领教职工在喜闻乐见的廉政教育活动中,强化对纪律约束的理解和对学院纪检监察工作的支持,在监督和被监督的双重身份中体会被约束的关爱,乐享平安幸福生活。

 

 

 

曲靖经开区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创新发展

专题培训心得体会

 

 

寒假伊始,承蒙学院领导的远见卓识和切实关爱,我随同党政口一行赴深圳接受了为期一周的学习培训。通过学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感受和体会:

一、收益大。以本次深大培训为例,主要采取课堂教学、现场教学两种形式,培训学员收益很大,都有耳目一新的感觉。为什么会取得如此良好的收益,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培训师资力量强。本次培训由深圳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承办,培训师资也从深圳大学知名专家中选取,7名授课教师中,有4名教授,2名副教授,1名高级培训师。二是授课教师纪律观念强。7名授课教师中有6名均在上课之前5分钟准时走上讲台。三是授课内容紧跟时代前沿。例如,宋涛教授主讲了《创新思维与创新管理》,许晓迪副教授主讲了《后中国改革的发展趋势》,汪永成教授紧紧结合深大发展实际,主讲了《学校文化与高校发展》。四是授课效果好。以主讲《心理调适与压力管理》的王晓钧教授为代表,深入浅出,现身说法,谆谆教诲,尽显强大的人格魅力,学生时而哈哈大笑,时而点头应答,时而陷入沉思,下课时分,学生仍听得意犹未尽,依依不舍。五是现场教学行程紧凑内容丰富。短短两个下午,奔赴莲花山拜谒了邓小平同志塑像,参观了深圳博物馆、蛇口前海自贸区和深圳大学南山校区。通过现场参观,对让人叹为观止的“深圳速度”和深圳的经济发展水平有了切身体会。

二、启发多。从深大培训工作方面来看,在接受培训的短短几天时间,有几个方面使我感触很深。一是注重培训细节。俗话说:见微知著,细节决定成败。深大培训教室外,设置有茶水桌。桌上放置着一次性纸杯、茶叶、暖水瓶和泡好的多种茶水。这大大方便了参加培训的学员,也最大程度的满足了学员的需求。小小细节,但足以温暖人心。二是注重制度落实。深圳大学的教师上课迟到10分钟,即构成教学事故,将会扣发奖金、取消年终评优评先和晋升资格。严明的纪律要求和强有力的落实措施,极大的保障了教学纪律,也树立起了深大教师的良好形象。从深圳自身建设来看,一是引用高精尖人才。30年来,深圳从一个渔港小镇,发展成为全国排名第三的经济区,被称为“深圳速度”,除了政府的政策倾斜,跟引进数以万计的高精尖人才是分不开的,这得益于深圳的包容和深圳政府的发展措施。而且深圳政府公租房建设力度很大,为80%的人口提供了安家乐业的保障。二是政务处理智能化。比如在户口办理等方面,深圳领先采用电子智能,大大方便了群众,提高了群众满意率。三是城市建设科学化。深圳城市绿化率高,街道干净整洁,地铁、公交等公共交通发达。城市建设成熟,修修挖挖现象少。这给来自“天天挖沟”的郑州的我们一个强有力的冲击。

三、激励强。通过此次培训学习,极大增强了个人改变现状,奋发学习和工作的决心,今后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改进:一是要切实解放思想。解放思想不是一句空话、套话,要有触动内心的力量,要从固有的条条框框中跳出来,不因循守旧,不固执己见。要充满热情和激情,要与时俱进,要专心做事,努力做人。要走出去,向先进学习,向他人学习,向书本学习。二是要树立竞争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竞争促进发展,要善于在竞争中发展自我。要树立终身学习的可持续发展意识,在不断学习中完善自我。三是要脚踏实地做好本职工作。解放思想、树立竞争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从个人角度重在发展自我,从集体角度就是集一己之力,为集体增砖添瓦,具体到纪委工作,就是引领教职工在喜闻乐见的廉政教育活动中,强化对纪律约束的理解和对学院纪检监察工作的支持,在监督和被监督的双重身份中体会被约束的关爱,乐享平安幸福生活。

 

 

 

曲靖经开区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创新发展

专题培训心得体会

 

 

寒假伊始,承蒙学院领导的远见卓识和切实关爱,我随同党政口一行赴深圳接受了为期一周的学习培训。通过学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感受和体会:

一、收益大。以本次深大培训为例,主要采取课堂教学、现场教学两种形式,培训学员收益很大,都有耳目一新的感觉。为什么会取得如此良好的收益,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培训师资力量强。本次培训由深圳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承办,培训师资也从深圳大学知名专家中选取,7名授课教师中,有4名教授,2名副教授,1名高级培训师。二是授课教师纪律观念强。7名授课教师中有6名均在上课之前5分钟准时走上讲台。三是授课内容紧跟时代前沿。例如,宋涛教授主讲了《创新思维与创新管理》,许晓迪副教授主讲了《后中国改革的发展趋势》,汪永成教授紧紧结合深大发展实际,主讲了《学校文化与高校发展》。四是授课效果好。以主讲《心理调适与压力管理》的王晓钧教授为代表,深入浅出,现身说法,谆谆教诲,尽显强大的人格魅力,学生时而哈哈大笑,时而点头应答,时而陷入沉思,下课时分,学生仍听得意犹未尽,依依不舍。五是现场教学行程紧凑内容丰富。短短两个下午,奔赴莲花山拜谒了邓小平同志塑像,参观了深圳博物馆、蛇口前海自贸区和深圳大学南山校区。通过现场参观,对让人叹为观止的“深圳速度”和深圳的经济发展水平有了切身体会。

创新创业培训心得体会范文2

[关键词]经管类本科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 C9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7)06-0109-04

经管类本科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存在着创新教育缺乏系统组织保障、创新教育培养环节薄弱、课外创新实践平台不完善、综合评价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广东财经大学作为一所经管类本科财经高校,近年来,在人才培养方式、人才培养方案、分层分类教学改革、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人才综合评价体系建设等方面对经管类本科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形成了一定的特色和优势。

一、改革人才培养方式

在经管类本科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通过政策引导、资源配置等多种举措和方式,鼓励支持二级教学单位采取嵌入式、项目驱动式和集约式三种培养方式,积极探索经管类本科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方式的改革。

嵌入式人才培养是指通过开放式办学,推进校地、校企的全方位深度合作,将应用型人才培养嵌入地方行业、产业发展,实现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过程和人才去向与地方行业、产业的紧密对接。“国际会计(ACCA)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与ACCA广州代表处、德勤会计师事务所等12个跨国经营公司及英国卡迪夫城市大学、美国中田纳西州立大学等单位协同,采用嵌入式人才培养方式,培养国际化应用型创新型会计人才,取得了良好成效,具体建设内容体现在如下方面:第一,将ACCA资格认证课程及部分CPA考试课程嵌入实验区人才培养方案。第二,由ACCA广州代表处负责培训教师,提供教学指导、教材及教学资料、资格认证报名与考试等服务,发展学生会员,联系牛津布鲁克斯大学授予名誉学士学位,为学生联系实习与就业机会。第三,由德勤会计师事务所等单位负责为学生提供实践导师及学习案例,为学生提供、推荐实习单位及就业单位。第四,合作单位利兹都会大学负责为ACCA九门课程考试合格且通过GMT考试的学生以优惠条件申请前往利兹都会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在国际会计(ACCA)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015届52名毕业生中,有8人考取英国莱斯特大学、澳洲昆士兰大学和悉尼大学等世界知名高校的硕士研究生,16人入职全球四大会计师事务所、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和星巴克咖啡公司等世界500强企业,26人通过F类9门课程的考试,成绩位居广东省前列。

项目驱动式人才培养方式是指构建了由创业课程教学、创业模拟体验、创业项目设计和创业项目孵化组成的严密、完整的创业教育体系,有效实现大学生创业项目与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项目的对接。近年来,学校精心打造创新创业精品活动和活动品牌,坚持以“项目驱动”和“团队驱动”的方式不断深化和完善创新创业活动运作模式,同时按照“一院一品牌、一院一特色”的思路,大力支持和鼓励各二级学院打造具有鲜明专业特色的品牌活动,形成以“挑战杯”竞赛为龙头,大学生英语竞赛、数学建模大赛、管理决策模拟大赛、U势界创业项目大赛、模块商务谈判、模拟投资大赛、大学生广告设计大赛、物流管理大赛、电子商务大赛、旅游规划大赛等齐头并进的学生创新创业活动体系。实践证明,项目驱动式培养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活动的热情,增强了学生的成就感和归属感,促进了学科专业的交叉融合,推动了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

集约式人才培养方式是指实行特殊政策,集中校内外优质教育资源,大力推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提高教育资源配置的绩效,尝试在普通本科院校培养未来经管精英的可行路径。学校赋予各类实验区和实验班“特区”政策,具体包括在全校范围内整合资源、在全校范围内遴选学生、教师在实验区或实验班新开发课程的教学工作量翻倍、分别按1∶0.8和1∶1给予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和部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配套建设经费、在实践教学师资培养和国际交流师资培养中对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给予倾斜,不断健全经管类创新拔尖人才培养体系,有效提升了经管类本科高校创新型人才培B质量。

二、优化创新人才培养方案

经管类专业以“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坚持“厚基础、宽口径、重应用,强化学生个性发展和潜能开发”等原则,不断优化通识课、学科基础课、专业课、专业拓展课和综合运用课五大课程模块体系,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本专业还通过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做到“以知识学习为基,以素质教育为本,以能力培养为重”,促使学生在知识学习过程中不断提高学习能力,并将知识内化为素质,外显为能力。

学校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在本科教学计划中开辟创新创业模块,开设一系列创新创业课程,设置一系列开放式课程(项目),鼓励学生以创新创业设计、创新创业竞赛、创新创业培训、创业模拟、创业孵化等方式获取相应学分;结合创新创业教育要求优化各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的综合改革培养方案,充分发挥各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和综合改革专业教学计划的示范、辐射、带动作用;重视学科交叉融合,优化辅修、双学位教学计划,有效推动了经管类本科高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鼓励有条件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制订具有自身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部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制订了融“知识学习、能力培养、实践训练”于一体的人才培养方案。该实验区围绕具有企业家精神和潜质的复合型经济管理人才的要求,针对国内同类院校长期普遍存在的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重教师轻学生、重课内轻课外等问题,制订了一套有自身鲜明特色的培养方案:一是构建一套由一般方法与一般技能教育、学科方法与学科技能教育、专业方法与专业技能教育组成的系统的方法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体系,以切实加强学生能力的开发与训练;二是将自然科学前沿专题、人文社会科学前沿专题、方法论专题与工商管理专业理论前沿与实践专题、行业知识专题等作为独立课程开设,以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拓宽学生的学科专业视野,实现学校与社会、学校与企业的交融和贯通,提高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三是将实验实践教学系统、全面、有机地反映在专业培养方案中,除了各类课程实验、专业实验和跨专业综合实验课外,还开设了企业见习、创新创业模块、项目开发和创业实践等,实现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高度统一。国际商务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为提高学生的创业、创新、创造能力,制订了由“课程学习及培训、创新模拟活动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互相补充、互为支撑的人才培养方案。在课程学习及培训方面,一方面将创新项目融入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在课程模块学习中要求学生运用课程的专业原理,对现实数据和现象进行分析、解读和预测;另一方面,邀请企业高管和培训师开设创业学课程和专题讲座,以提升学生的创业理论基础和实战能力。该实验区的人才培养方案专门设计了创新创造创业能力模块,该模块由实验/实训课程、校内活动和校外活动三个子模块构成,实验、实训课程包括国际贸易综合实验课、ERP供应链管理、电子商务、创业学和校内仿真综合实习等;校内活动由模拟商务大赛、模拟广交会、模拟国际拍卖会、网络创业模拟大赛、贸易实战模拟大赛等组成;校外活动由GMC国际企业挑战赛、U势界创业项目大赛、SIFE世界杯大赛、挑战杯大赛、创业计划大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等重要赛事组成。通过各类实验/实训和校内外赛事,充分锻炼了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发挥。

三、构建课程、专业、跨专业层面的分层分类教学改革体系

在保证人才培养基准质量规格的基础上,为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和复合型人才培养,学校强化了分层分类教学改革力度,逐步构建了由课程、专业和跨专业三个层面分层分类教学组成的分层分类教学体系。在课程层面,大学英语、数学、计算机、体育等四门公共课程实行分层分类教学,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在专业层面,已形成由1个部级、3个省级和4个校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组成的经管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体系。部级、省级和校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作为本科高校创新型人才教学改革探索的“试验田”,充分整合了校内外优质教育资源,在探索地方本科院校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范式和路径方面创出了一条路子,取得了不错的人才培养效果。在跨专业层面,实施双学位(辅修)教育制度和专业二次调整制度,克服单一专业口径人才培养的不足,有力促进了复合型、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学校于2014年开始陆续加大了中外合作办学人才培养实验班的规模,中澳合作本科金融学专业实验班、中美合作本科国际商务专业实验班已招生并走上正轨,专业层面分层分类教学学生的覆盖面进一步扩大。2014~2016年,课程层面分层分类教学顺利推进;专业层面分层分类教学改革取得新突破,新增2个省级经管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跨专业层面分层分类教学取得新进展,357名经管类学生成功转换专业,3052名经管类专业学生参加双学位教育。学校不断推行与国外高校进行课程、学分互认,拓展学位互授合作范围,鼓励学生赴国外带薪实习,根据国外修读课程和实习的育人实效灵活认定课程、学分,2014~2016年,我校共派出102名经管类专业学生赴国外学习或带薪实习。

四、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学校注重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潜质的培养和挖掘,将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嵌入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了以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创新创业模拟体验实验创业项目设计创业项目孵化为核心链条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加大创新创业课程改革力度。学校根据创新创业教育目标定位和创新型人才建设需求,构建了层次递进、三大课堂有机衔接的涵盖创业基础课程、专业类创新创业课程、跨领域创新创业课程和开放式课程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一是在通识必修课模块中设置创业基础课程,由创业教育学院组建专门的教研室为全校学生讲授创业基础理论,开课方式借鉴国外创业教育模式,采取大班讲座、小班辅导相结合的方式。二是在通识选修课模块中增设“创新创业模块”,该模块由创业家及创业管理实务、创业计划制作实务、创业营销、创业教育指导和大学生KAB创业教育等五门课程组成。三是增设跨领域创新创业课程,打通一级学科或专业类下相近学科专业的基础课程,开设创业战略设计、商业模式设计、创业跨境电子商务、创业与管理:决策模拟等跨学科专业的交叉课程,以协同培养跨学院、跨学科、跨专业的创新创业人才。四是充实和完成创业学在毕博平台中的资源建设,依托创业学精品课程建设,完成“大学生创业学习特色数据库”的建设,已收集与创业相关的论文、图书、报纸、杂志、网络视频、学生作品等相关资源上万条。五是多部门协同建设一批开放式课程。学生可自愿选择参加开放式课程(项目),并按照学校《开放式课程(项目)学分管理k法》获得相应学分。学生参加竞赛获奖、公开发表研究论文和作品、公开出版专著(译著)、获得专利和权威职业资格证书、参加各类创新创业活动均可折算学分并替代相关课程。《开放式课程(项目)学分管理办法》的实施,激发了学生参与“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和SYB创业系列培训等创新创业活动的热情,使第一、二、三课堂的教学活动在创新创业教育层面实现了有机整合。六是引进由名家名师主讲的通识教育网络视频课,采用“数字化网络学习平台+辅导教师线上线下授课”的新型课程教学模式,在有效延展课堂时空的基础上,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提升。七是开展SYB创业训练课程,面向有志于创业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创业训练,对参加SYB创业培训班的学生进行夏、秋两季小学期集中培训。进入SYB创业特训班的学生不改变其专业归属,但在课程学习过程中需重新组建团队,并完成团队及个人的创业计划书,考核合格的学生在获得创业培训合格证书的同时,可申请替代相关选修课程。八是开展大学生KAB创业课程培训,成立KAB课程创业俱乐部,已招收三届KAB培训班学员,并通过俱乐部平台,对学生创业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培训。

加大创新创业教育平台建设力度。学校构建了由校内创业模拟实践教学平台、校内创业孵化园、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和应用型人才创新创业教育综合平台构成的创新创业教育平台体系。校内创业模拟实践教学平台主要依托经济与管理部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利用ERP软件开展企业行为模拟,通过开发、训练学生的综合决策能力和综合执行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为着力抓好跨专业综合实验教学、校内仿真综合实习和校内创新创业实践三个重要环节,经济与管理部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与用友、金蝶、国泰安、国家信息中心中国宏观经济网(下称中经网)等知名企业通力合作,在实验教学顶层设计、实验教学课程实施和实验技术研发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取得显著成效。IBM、用友、中经网、国泰安和中山京通等公司的行业、企业专家全程参与ERP实验教学项目的设计;用友和国泰安安排企业导师进入课堂;部分ERP课程考核直接采用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国泰安和中经网为师生免费开放部分数据库,支持我校跨专业实验教学;用友、金蝶和杭州贝腾等公司为学生提供模拟竞赛平台,帮助学生与其他高校学生同台竞技,吸引风险投资关注和选择项目;中经网和国泰安与我校合作共同开发仿真实习案例库;杰赛科技、中山京通和国泰安与我校合作研发出“基于云计算基础上的企业模拟仿真实验教学系统”,进一步发挥基于云计算及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在跨专业虚拟仿真企业运作综合实验教学及资源共享方面率先突破。我校经济与管理部级实验教学中心分别荣获部级教学成果奖、部级教学团队和部级精品课程等奖励或项目资助,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综合决策能力和综合执行能力得到明显提升。2014年,我校获批教育部首批部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创业孵化园区的项目建设为学生搭建了“平台支撑――项目扶持――基地实战――成功创业”的创业实践平台,为提升学生的实践创业能力提供了较大的助推力。学校在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和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基础上,通过专家评审和公开招标方式,遴选有基础、能落地的团队入园进行学生项目校内孵化。以校友创业企业为依托,建设了深圳网商协会、明次镆倒芾碛邢薰司校外创业见习基地,组织部级实验区和有创业孵化项目的学生到创业见习基地见习,让学生能够接触真实的创业过程与环境,学习创业企业的管理和成长经验。2014年,学校获得“广东省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校”称号,同时也获得广东省人社厅授予的创业培训机构资质,成功申报并获批成为全省创业培训定点机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在承担学生实习教学任务的同时,根据专业发展特色,尝试探索具有自身特色的实践教学方式,如金融学院与华南师范大学金融系、证大速贷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山小榄村镇银行等共同组建了“微金融创新协同育人平台”,在协同培养华南地区微金融创新人才方面做得颇有特色。第一,该平台将微金融实务课程嵌入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第二,和金融企业高管及实务部门人员协同编写金融类教材或著作;第三,协助证大房产申报建设我校餐旅实验楼。协调证大速贷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的招聘及培训工作安排;安排学生去证大集团和证大速贷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实习;与广东小贷协会初步达成合作培训意向等。金融学院学生深入参与微金融行业金融机构建设及咨询服务,在“微金融创新协同育人平台”上得到了较多的实战演练机会,创新创业能力不断增强,在全国挑战杯大赛中屡获殊荣。应用型人才创新创业教育综合平台获得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基金资助200万元,正在筹划建设创业实验室和创业模拟室各一间,创意实验室开设创新创意思维拓展课程,开拓学生创新思维;创业模拟室建设两个校内创业模拟教学子平台,即“创业训练平台”和“创业服务平台”,并计划将该平台建设成为一个能支撑创业教育、自主学习、创业师资能力提升的资源支撑中心。

加大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培训体系建设。学校选派教师参加全球创业管理领域的领导者――百森商学院的“创业思维与行动(TEAE)教学培训”及“SIYB创业师资培训”。“创业思维与行动”项目是百森商学院为两岸四地及新加坡等在内的大中华区精心设计的针对性强的创业教育师资培训。长达12天密集的全英文创业课程内容,涵盖了百森创业教育模式、创业教育生态系统、设计思考与创业创意、创业市场测试与商业计划、创业领导、天使资本与创业融资、创业孵化器、公司创业、家族创业和社会创业等与创业管理、创业教育相关的10余个专题。“创办和改善你的企业(SIYB)创业师资培训”是联合国国际劳动组织开发的,为有意愿开办中小企业的人量身定做的创业培训项目。该项目引入中国后,在部分省市试点运行取得良好效果。学校获得广东省人社厅颁发的“大学生创业教育培训(SYB)承办机构”资质后,已开展5期398位学生参加的SYB创业教育培训,学生参与SYB创业教育培训的积极性颇高。

五、构建经管类本科创新型人才综合评价体系

为客观公正地测评经管类本科创新型人才的各方面表现,使学生及时认清自身发展的优势和劣势,在实践中扬长避短,更好地实现自我发展。学校以部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为试点单位,结合该实验区学生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实际培养情况,构建了一套较为合理的、可操作性强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学生综合考评体系。该考评体系以核心素质为根本,以思想道德素质为基础,以专业素质为支柱,以能力素质为拓展。核心素质侧重考评学生的创业能力、开拓创新能力、追求效率的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财务运用能力;思想道德素质侧重考评学生的政治素质、法律观念和个人素质;专业素质侧重考评学生的专业素养、外语水平和计算机水平;能力素质侧重考评学生的决策能力、市场营销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该考评体系的构建,实现了学生自主评价和教师评价相结合、个体评价与团队评价相结合、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较为全面、科学地体现了对经管类本科创新型人才的激励、约束和引导机制。该考评体系经过三年的实践证明,同样适用于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创新型人才的测评,在校内得到了较好的推广和应用。

[ 参 考 文 I ]

[1] 杨晓慧.我国创业教育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5(1).

[2] 徐小洲,叶映华.创新型人才的素质结构与生成转化机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1).

[3] 曾月征,袁乐平.创新型人才培养指标体系的构建[J].统计与决策,2016(18).

创新创业培训心得体会范文3

[摘要]随着“双创”教育的深入开展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持续推进,提高农民创新创业理论教育培训实效性显得尤为重要。将心理教育和创新创业理论培训结合是增强培训实效性的有效手段。从农民需要心理、从众心理和心理环境建构等方面介绍优化农村创新创业理论培训的心理学方法,以更好地促进农村创业理论培训的开展。

[关键词]心理学方法;创新创业;乡村振兴

1立足农民的需要心理,优化创新创业理论培训内容

需要是人最直接和最重要的心理反映,是引起动进而促使行动的根本。某种程度上,需要是农村创新创业理论教育的驱动力,将农村创新创业理论教育与农民需要心理结合,不仅能为农村创业者提供有效的途径和方法,还可以为农民创业成长提供心理上的支撑和精神上的服务。所以,为农民开展的创新创业理论培训,必须掌握受教育对象的思想、生活现状,重视对新型农民真实心理的研究,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教育。首先,针对农民的创新创业理论教育要符合其心理预期,能够满足农民对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的需求。比如,农民创业者多数是因为想增加收入、改善生活或不满打工现状才选择创业,他们更希望了解农村相关行业创新创业的特殊性,了解创办企业的前置、后置审批程序和可以享受到的优惠政策等。其次,农村创新创业理论培训要符合农民自我发展需要。自我决定论认为,所有的人都有三个基本心理需要:即归属感、自主感和胜任感。如果三种心理需要得到满足,就能促进其内在动机形成。在农村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培训不同于高校,新型农民对“安居乐业”有发展需要,因此,在培训教育中要注重支持和促进农民自主、胜任、关联的基本心理需要,以增强其内部动机形成或促进外部动机转化。

2充分认识农民创业的从众心理,发挥创新创业理论培训的引导作用

事实上,创新创业理论培训教育也同样透露出从众心理的影响。接受创新创业培训的农民长期生活在农村,农村周边环境和农村背景对农民创业产生重要的影响,同时也是制约农民创业的根本问题。农民社会经验匮乏、知识储备欠缺,所以从众行为在农民创业是普遍存在的。造成农民产生从众心理的因素很多,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农民生活圈子小,绝大多数农民主要精力在“一亩三分地”,很少主动考虑创新创业活动,且这一想法在农民群体中有足够的同一性;二是在农村,一部分选择外出打工、开店等想法的农民,较多受到家庭或亲朋好友的影响,也从侧面反映了农民缺乏自信和独立性,对别人具有较强的依赖性,从而造成从众心理的普遍存在。某种意义看来,这种从众心理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农民在接受创新理论培训时,这种从众可以促使农民找到一致性方向,形成良好的习惯,不断达成共同目标;当然,也会抑制个体发展、不利于创造性思维形成,若方向错误,还会形成集体挫败。如何发挥从众的积极影响,培养农民创业者独立思考和明辨是非的能力,是开展农村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问题。首先,农村村委会要积极营造健康向上的集体氛围,及时纠正不当的团体风气;要注重培养消息灵通、精通时事、足智多谋,或在某方面有出色才干的农民成为“意见领袖”,并充分发挥其作用;要有效利用各级政府提供的政策、资金、人才资源支持,让更多的农民走出农村,增加社会经验,不断增强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和思维模式。

3有效利用心理环境,促进农村创新创业教育培训扎实开展

人的心理、心理成长与人所处环境的关联性历来被心理学家们所关注。农村是一个特殊的环境,思想、文化、交通比较落后,信息相对闭塞,所以在农村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培训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受教育的农民心理,还要结合农村特殊的周边环境,充分利用我国当前经济形势和就业形势,基于乡村振兴战略、打赢脱贫攻坚战等积极营造创新创业教育培训氛围。可以通过开展农民创业交流论坛、企业家进农村、高校对接帮扶等活动,激发农民开展创新创业活动的热情,利用手机APP等移动互联网工具,不断吸引农民的注意力,调动其创业积极性。

创新创业培训心得体会范文4

关键词:国有银行;会计分层培训;合作教育;员工个人发展;ISO10015培训管理体系

在当今我国商业银行中,对会计人员的“道德人”假设依然浓重。这种假设思潮之下,银行组织尤其是培训组织者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技能的储备与提高更多地寄希望于会计人员的自觉学习和自我约束。就我国商业银行整体看,会计培训处于被边缘化的低效状态,会计培训的产出效应远没有得到发挥。会计人员的职业素质、道德水准、执业技能跟不上公司上市、应对金融国际化及电子化的需要。倍受关注的2005年1—3月间发生的四大国有银行金融案件,涉案金额超14亿,有些是因基层会计人员内外勾结诈骗、盗窃和造假虚报造成的,这反映了我国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严峻现实。国家出台的金融法规以及各家银行自身建设的会计内控制度构成了比较健全的监管规范体系,但其约束与导向作用远未发挥。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这些法规制度没有通过有效的培训而深入人心。现实中,银行财会人员素质的提高大多仰仗于会计从业者自身的自觉学习。而有限的会计培训由于培训理念、内容设计、方式选择以及管理体制上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而使培训收效式微。面对存在的诸多问题,我们认为,在新的社会经济背景下,围绕培训理念、管理、内容以及方式角度进行会计培训创新应成为当前银行工作的重要着力点。

一、培训内容创新

培训内容与学员需求错位是导致会计培训成效式微的重要原因。如今,培训内容的随意性确定已是培训事业主要症结所在。由于培训内容缺乏对具体需求与培训对象的关照,忽略员工个体特点(性格、智力、兴趣、经验和技能等方面的差异)和岗位因素,只是提供一些大众化、普及性的知识培训,使学员学无趣味、学无所得。以致浪费培训资源,培训效益几为负值。

对培训内容的创新安排是培训创值的根本。客观地讲,现今银行会计整体素质还远远不能满足知识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会计的理论价值没有得到真正发挥。笔者认为,解决问题的一个关键措施是致力于培训内容上的精心创设。

(一)提供多元化、多层次素质培训

根据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会计培训需求可分为二个层面:一是保健层(基本素质与技能),如记账、算账、报账、责任心、保密意识、纪律性、诚信意识等。这些因素通过培训习得后,具备了基本的工作技能,强化了自我约束,但不能因此获得激励。只是降低了被淘汰的风险,减低了违规的可能性。二是激励层(高级素质与技能),如创新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财务分析能力、职业判断能力等。获得这些能力可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并因此可获得晋升、提拔和奖励。因此,在进行会计培训设计时,既要保证保健层素质的学习,又要重视激励层面的素质培养。

需要强调的是,多元化、多层次素质培训,应尤其注重能力与情感的培训。

能力培训是我们以往忽视的一大问题。作为操作性很强的银行会计必须重视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如创造性工作能力、职业判断能力、与客户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自我学习能力等。作为培训组织者应致力于创设各种能力学习环境,使学员在体验、模拟和演练中真正习得技能。

创新创业培训心得体会范文5

关键词:教育改革;工程中心平台;创新创业教育;培养模式

作者简介:甘黎明(1979-),女,湖北公安人,金陵科技学院园艺学院,讲师;戴鼎震(1964-),男,江苏兴化人,金陵科技学院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教授。(江苏 南京 210038)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项目编号:2011JSJG166)、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课题(项目编号:L09/ 002)、金陵科技学院教改项目(项目编号:2010JGXM-02-3)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01-0030-03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创业是发展的不竭动力。创新创业教育是适应经济社会和国家发展战略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教育教学理论与模式。在高等学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积极鼓励高校学生自主创业,是教育系统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服务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是落实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重要措施。教育部还成立了高校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重点开展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咨询、指导和服务。

动物科学类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专业,而且涉及到动物生产与加工上下产业链的延伸,学生应具有较强的应用动手能力。随着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以及就业形式的多元化,动物科学类专业学生还应该同时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以及成立中小型生产或贸易企业的创业能力。因此,要培养高素质的有真才实学的创新型动物科学专业人才,必须在加强理论教学的同时注重实践教学,加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将学生的实践操作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缩短就业适应期。此外,教师实践能力对于应用型专业的实践和理论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教师业务能力的核心内容。“双师型”教师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师资队伍发展的方向。然而,由于建设的环境与条件的制约,传统的实训基地规模不大,科研创新能力薄弱,合作时间不稳定,造成动物科学类专业的教学实训基地管理水平与运行机制等方面存在明显不足。

近年来,金陵科技学院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将学院智力资源优势与社会优势资源结合,把各级工程中心作为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载体,大胆创新,勇于实践,逐步发展成为以工程中心创新创业为导向的产学研实训基地平台建设方案,将实训基地资源应用到动物科学专业的创新创业项目中,并突破原有实训基地规模不大、科研创新能力薄弱、合作时间不稳定的局限,优化资源、合理利用,建立一种“六业一体”实训基地运行模式,取得了丰硕的教学成果,切实培养了广大青年学生的科学精神,提高了青年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一、强化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融入人才培养基本模式

应用型本科院校因发展基础、服务定位与生源特点决定了其人才培养目标的职业化倾向。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模式虽进行了改革,但仍然存在教育内容上阻碍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教育方式上限制了学生个性的充分发挥,教学环节上忽视实践教学等问题。金陵科技学院动物科学类专业在借鉴国内外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12345”人才培养基本模式。“1”是指一条主线,即围绕南京现代农业对畜牧业的经济社会需求和就业创业为导向,突出应用型。“2”是指两个层面的结合,即坚持兽医学高等学历教育与兽医职业素能教育相结合。“3”是指三类课程,即建设理论课程、实践课程、综合素质拓展课程有机融合的课程体系。“4”是着力培养由基本实践能力、专业实践能力、研究创新能力和就业创业及社会适应能力所组成的职业能力体系。“5”是指五种建设,即加强应用型兽医学科建设,以促进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一体化;多元化政产学研合作平台建设,加强专业、学业与产业之间的相互渗透;基于工程中心平台的实践教学平台建设,以强化实践教学环节;以凸显具备国家执业兽医师资格为典型特征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推动学生综合专业素养的培养;强化“教学质量工程”建设。

“12345”人才培养基本模式以专业教育为基础,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到专业基础教育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学生提供了接触社会和了解社会的时间,让他们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行为、反馈等过程从社会中、从生活中学习,接受社会的教育,逐步学会用所学习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尽快融入社会、适应社会,减少了从学校向社会过渡的阵痛。

二、实习实训与工程中心结合,创新实践教学体系

实验在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和人才个性的发挥中起了重要作用。金陵科技学院动物科学类专业在传统实践教学体系的基础上提出了“3344”实践教学体系:即坚持校内实验、校外实习实训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搭建专业实验实训平台、职业技能培训与考证平台、创新创业训练平台,构建基础性实践课程、专业性实践课程、研究创新性实践课程、社会实践课程组成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完善动物科学类学生学业、就业、创业与教师授业、精业、拓业“六业一体”实践基地运行模式,培养基本实践能力、专业实践能力、研究创新能力和就业创业与社会适应能力组成的四层次实践能力,形成学生创新创业长效稳定机制。

具体措施包括实行开放式实验教学、积极引导大学参与科技创新活动、吸引优秀学生参与教师科研等,通过全过程、多方位及多种形式的学习、实践和指导,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了科研思维和创新意识,满足其强烈的求知欲,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较前沿的科学技术,弥补了传统教学中知识更新缓慢的不足。

根据动物科学类专业实践教学的实验要求,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主要形式有重点建设动物科学专业实验室(如“动物疾病诊断实验室”、“动物生产实验室”、“畜禽遗传繁殖及育种实验室”、“畜产品加工与安全控制实验室”等)、校内生物园(如饲料生产实验区、畜禽生产养殖区)、实用技术服务中心。主要用于完成人才培养方案中动物生产实践、动物疾病、畜产品加工等相关实践环节的实践教学内容,并围绕地方经济开展“三农服务”。但是,由于经费等问题,能建成制度完善、设施齐备的校内实训基地的学校为数不多。因此积极建立校企合作的工程中心平台显得尤为重要。同时也促进企业技术更新和产业升级,提高经济效益,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创新发展的双赢。如图1所示。

三、积极开拓智力资源,构架各级工程中心平台

利用兽医学重点学科的平台建设成果开展了基于工程中心平台的“六业一体”动物科学教学实践基地运行机制研究,共建了基于南京市肉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动物疫病诊断与控制实验室及动物生物技术实验室;以江苏省(迈斯克)肉类食品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依托共建了“畜产品安全检验实验室”;以江苏省新型兽药产业创新联盟为平台共建“中草药药理与毒理分析实验室”。这些平台建设既保证了学生的实验、实习质量,又促进了创新、创业及教师的授业、精业及拓业能力的提高。如图2所示。

肉鸽产业是南京市现代养殖业新兴特色产业,近几年发展速度较快,仅南京市六合区东沟镇种鸽规模就有20万对,年出乳鸽300万只左右。但随着养殖规模的进一步扩大,肉鸽的疫病日益严重,并呈现复杂多样化趋势,已经成为制约肉鸽养殖业发展的瓶颈。依靠与南京东沟鸽业有限公司及南京市六合区新禹河鸽业专业合作社的产学研合作基础,共建了“南京市肉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并于2011年获得南京市科委立项。基于这一平台共建了“动物疫病诊断与控制实验室”、“ 动物生物技术实验室”。这一平台不仅解决了生产实际的肉鸽疫病防治问题,还促进了动物医学专业学生在动物疫病防控技能方面的培养与训练,提升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教学质量。我校第一个学生主持申报的国家发明专利“一种治疗鸽毛滴虫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获得授权及“大肠杆菌检测试剂盒”等5项外观设计专利都是在这一平台上获得的;师生共同申报了5项与肉鸽产业相关的发明专利;在各类学生科技竞赛中获得诸多奖项:如2009年动物医学系“大学生肉鸽养殖创业团队”获得团市委举办的“成业栖霞”创业大赛第10名;“一种鉴别肉鸽雌雄的PCR检测试剂盒”获得江苏省大学生挑战杯科技作品三等奖,动物医学学生创业团队“鸽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参加江苏省第七届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仙林科学城-挑战杯”大赛银奖。与鸽子疫病相关的毕业论文质量也较高,有2篇获得校级以上优秀论文。值得一提的是,近两年在该平台有12名学生参加研究生录取考试,研究生录取率达到80%以上。

四、发挥科技服务平台优势,建设“双师型”教学团队

所有动物医学老师都要通过不同形式轮流下基层,一是“博士教授柔性进企业”,参与兽药厂、养殖场等;二是通过南京市“科技帮扶科技服务平台”开展肉鸽健康养殖科技服务;三是通过江苏省“挂县强农富民工程”科技服务平台锻炼提高生猪养殖与疫病防治水平;四是通过教师指导大学生围绕参加省级以上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展开实训,申报专利……诸多形式的实践锻炼一方面提高了教师临床水平,促进了师生能力培养;另一方面,师生能力的提高也大大促进了科技成果转化,从而促进专业建设。

打造高学历结构与兽医执业资格相结合的教学团队。学历上力求60%以上的教师具备博士学位,硕士学位接近100%;并要求兽医学不同方向的教师博士比例合理;执业资格上以获得“国家执业兽医师”资格证为目标。通过建立“双师型教师培养体系”,合作培养“名师”、“名医”,培养一支敬业精神强、专业基础扎实、学术水平与应用能力兼备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在生产上能满足动物防疫、畜产品检验、兽药研发及宠物防病与保健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鼓励学生选择与企业合作的生产实际课题。近年来,毕业论文设计来源于指导教师科研项目的共有89篇,来自于企业生产的课题183篇。还引进使用了毕业设计(论文)管理系统,加强对毕业论文设计前期的动员和准备、中期和后期的检查、监控工作,保障了毕业论文的质量。

五、特色与效果

促进学生综合能力与创新意识的培养,较早地适应就业,就业竞争力得到加强,有助于学生在校期间或毕业后自主创业。企业与高校之间建立了一种人才培养与准就业的关系,对企业而言,缩短了就业培训期;对高校而言,提高了师生的实践技能。

拓宽了本科学生的知识视野,使其有机会接触较前沿的学科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青年们强烈的求知欲望,获得了较强的科研意识和创新思维,弥补了传统本科生教学中知识更新缓慢的不足,激发了他们考研继续深造的可能性。

该平台形成一套实训基地建设运行培养新模式,有利于高校的人才资源与省市级工程技术中的生产资源、科研资源、经费资源的整合、互补,促进产学研合作平台建设;项目研究将提供实训基地的市场化运行模式,既有助于企业的产业升级,又能够减轻就业压力。企业与高校之间有经费投入,科技创新有了持续发展的可能性,而且还能有效解决教学经费不足的问题。建立了成果共享机制,对联合申报项目、共建研发平台、提升企业级别及培养应用型人才均有帮助,形成了互惠双赢的合作格局。

教师指导实训的过程中,实践能力、科研水平、跨专业知识也会明显提高,提高了教师的“双师型”素质,企业技术人员参与实训指导加强了师资队伍中高级应用型师资力量。

六、结语

金陵科技学院动物科学类专业通过构架工程中心平台把强化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融入人才培养基本模式。以现有的校企共建工程技术中心——“南京市肉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及“江苏(迈斯克)肉类食品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作为实训基地,构架工程中心平台,利用其资源充足、科技创新水平高、管理规范等优势,克服了传统的校外实训基地规模不大、实训项目单一、科研创新能力薄弱、合作机制不稳定等缺点。建立以科研、创新、生产能力和应用能力为核心的考评机制,探讨通过实训基地将学生“学业—就业—创业”以及教师“授业—精业—拓业”、“六业一体”有机整合的实训基地建设新模式及运行机制。学生在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践中能发表高水平论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创办科技型公司,成为具有独立创新个性的高科技人才。教师也可在实训的过程中提高“双师型”素质,增强应用型师资力量。基于工程中心平台的动物科学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理论为全校乃至全国高校的实训基地运行模式和创新创业教育提供实践依据和指导方针。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办[2010]3号)[Z].

创新创业培训心得体会范文6

公司员工对企业文化认知情况的调查

企业核心价值观不是企业的愿景,也不是企业的使命和目标,而是企业及全体员工的处事态度和工作立场,是企业生存的哲学。企业目标的实现,一定是基于统一的企业文化和价值观。一般企业在管理中,比较重视战略、结构和制度。不过,大多数成功的企业在经营中,则更重视企业品格、员工技能和核心价值观。例如,在GE公司,无论有多忙,杰克・韦尔奇每个月都会亲自到培训学院讲授通用的价值观,他把认同企业价值观做为吸纳员工的一项硬指标。

为深入了解公司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知认同情况,我公司课题组按照相应比例,分别选择企业培训专责、管理干部及普通员工为代表进行了问卷调研,得到了比较全面的数据。员工代表平均年龄为39岁,参加电网工作平均时间为18年。其中,本科以下学历占代表比例23.2%,本科以上学历占76.8%。

员工对公司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情况

在调查问卷中,能够正确回答出国网公司企业核心价值观的员工占85.6%,回答错误的占10.1%,不知道的占4.3%。在正确回答出公司核心价值观的员工中,对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及意义并不十分明确和理解的占7.3%。这也就是说,在接受调查的员工中,真正明确并理解公司核心价值观的员工占78.3%。

另外在调查中,认为统一的企业文化在本单位开展情况非常好的占40.2%,良好的占49.3%,一般及不太好的占8.7%;员工对公司统一的企业文化和价值观非常认同的占39.1%,良好的占46.4%,一般及不好的占15.5%。

从这些数据中我们不难看出,到目前为止,公司员工还没有完全统一核心价值观。

核心价值观在公司内部的推进情况

在建设统一企业文化和价值观的举措中,选择领导重视的占29%,选择员工培训的占40.6%,选择激励机制的占21.7%,选择大力宣传的占8.7%。在选择员工培训的员工中,有42.9%的员工认为目前的培训效果并不明显。通过调查我们得知,员工们普遍认为目前在企业文化培训中,传统理论讲授和主题报告过多。这类学习,缺乏学习者的参与和互动,同时不能紧密联系实际工作环境,尤其是理论性过多的讲述很难长时间吸引学习者的注意力,这导致学习者很难掌握和理解听到的东西。

近年来,在公司各级政工部门的努力下,国网全体员工对企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都有很大幅度的提升,企业文化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企业精神文明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但是,“三集五大”体系建设的新形势,也对构建更加统一和谐的企业文化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我们认为,探索倡导和培育企业核心价值观的新模式,成为一项紧迫而必要的新任务。近年来,基于教育学、心理学和管理学理论,被各大优秀企业广泛应用的体验式培训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力武器。

研究培育核心价值观新模式的理论基础

成人学习和认同新观念的特点

国网企业员工大多数都是有着丰富工作经验和阅历的成年人。雪伦・B・梅里安(Sharan B.Merriam)和罗斯玛丽・S・凯弗瑞拉(Rosemary S.Caffarella)在其著作《成人学习的综合研究和实践指导》中指出,成人在接受学习和认同新观念时具备四个特点:

一是以需求为导向。如果培训与学员现实需求联系密切,并能立即解决他们实际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通常会吸引其注意,并主动参与。所以,激发学员兴趣和意愿是培育员工认知企业价值观的必要前提。

二是成人在学习和实践中会引用已有的个人价值体系评判新的价值观。因此,培训中使学员保持“空杯心态”是培育员工认同企业价值观的有力保证。

三是成人的引导与学习喜欢在行动中展开。所以,思维与行动结合的体验学习是成人培训的重要手段。

四是成人在新观念的导入中更喜欢开放的环境,希望得到更多的尊重,期望听到更多积极和肯定的评价。在轻松、愉悦和友爱的双向交流的开放环境下,学员思维广度更高,更易于接受与改变,认知认同企业价值观的效果更好。

抓住这些成人学习和认同新观念的特点,能够更好地培育员工认知认同企业价值观。

体验式培训在企业培训中应用的必要性

体验式培训诞生于上个世纪,是一种更有力、更有效也更有影响力的培训模式,目前广泛应用于各类现代企业的员工培训中。哈佛教授大卫・库伯从哲学、心理学、生理学等角度对学习做了很多研究和阐述。他认为,学习是一个通过体验转化来创造知识、改变并提升自我的过程。他创建的库柏学习理论(体验―感悟―分享提升―应用)已经被全球大多数教育界和培训界所认可,而这一理论也正是体验式培训的理论基础。我们在培育企业文化的培训中,可以依据库柏学习圈,设计与培训主题相关的活动。培训师引导学员参与项目,使其通过在情境中亲身感受,加深体验。体验完成后,培训师组织学员积极分享体验中对培训主题的感悟、理解、收获,解析体验中的优秀经验,总结和寻求个人及团队提升的方式方法,从而更加有效地达成培训目标。这种“以学员为主体”的培训方式,培训的主题信息可以多途径传递,使参训者在感官上得到多样化的刺激。这不仅有助于受训者理解培训主题的深刻内涵,还能对受训者的态度、价值观产生深刻的影响,有效解决目前传统企业文化教育中存在的学习内容单调枯燥,员工学习兴趣不高,参与度不够,学习效果不理想的状况。

同时,结合“诚信、责任、创新、奉献”为主题的体验活动,可以使企业核心价值观深植入员工的潜意识中,使印象更加深刻,从而提高倡导和培育企业价值观活动的效果。

体验式培训推动企业核心价值观落地

将核心价值观与体验式培训主题有机融合

自1995年由北京人众人公司从香港引入中国,近二十年来,体验式培训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培训目标也从开始的“挑战自我、熔炼团队”拓展到心理培训、人格培训、管理培训、企业文化建设等各个方面。在体验式培训的不断实践中,我们发现影响个人成长最根本的因素是个体本身的心智模式。体验式培训正是采用直接认知、自我觉察、共同分享、内化运用等方式,通过体验活动让学员觉察自己的心智模式,提升自我认知,从而改变自身行为方式的一种学习过程。培训师运用这种培训方式,引导学员内视心灵深层的信念与态度,触摸深植于内心的情绪、呈现行为背后的价值观。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大连培训中心体验式培训部在近八年多的培训实践中,探索并总结出培育企业文化的新模式,及体验式主题培训。

针对此次调研结果,结合倡导和培育国网公司统一企业价值观的要求,我们研发出以弘扬“诚信、责任、创新、奉献”核心价值观为培训目标的体验式主题培训方案。该方案紧绕国网公司核心价值观主题,以体验为依托,以学员为导向,将拓展训练中经典的四个项目与“诚信、责任、创新、奉献”四个主题紧密结合,达成培育全体参训学员认知、认同企业核心价值观的培训目标。

设计培育公司核心价值观的体验式主题培训

体验式主题培训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紧紧围绕一个培训目标,通过体验式培训手段,引导学员参与、体验、分享并将培训成果运用到实际工作中的一种现代培训方式。针对国网公司核心价值观――诚信、责任、创新、奉献,主题培训分别由破冰启航和四个主题模块组成。

主题培训的破冰活动中,通过雨声变奏曲、一心二用等活动让参训学员打开自我,营造轻松快乐的培训氛围,为培训的顺利展开打下良好的基础。用案例描述、视频播放、组建团队等环节提高全体学员对团队文化及价值观的认识,清晰培训的重要意义,为培训的有效实施做好充分准备。

诚信篇――红黑大战

我们知道,诚信是每个人、每个企业乃至整个社会都应该恪守的准则。可是,总有一些东西会让我们迷失正确的方向。创造过两个世界500强企业的日本经营之圣稻盛和夫先生说过,世界上每个人都知道什么是不对的,什么是正确的,可是往往私欲蒙住了人们的双眼,知道也去选择错误的决定。红黑大战这个游戏,可以深刻揭示背信弃义、自私狭隘带来的恶果,同时也能真实呈现合作共赢、真诚守信带给个人及团队的收获。每一轮出牌都是对诚信的博弈,每一次比分公布都诱发学员对诚信的思考。作为服务国家、社会和人民的责任企业,诚信是国网公司及每一名员工都必须孜孜以求的首要价值观标准,是企业成长和发展不可动摇的磐石。

责任篇――信任背摔

著名作家穆尼尔・纳素说:“责任心就是关心别人,关心整个社会。有了责任心,生活就有了真正的含义和灵魂。这就是考验,是对文明的至诚。它表现在对整体,对个人的关怀。这就是爱,就是主动。”早在2006年3月,国网公司就率先了第一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这是公司对社会、对人民的责任宣言,同时也是对全体国网员工提出应该具备责任观的崇高要求。当队友把自己的身体交付给同伴,每名队友的双臂承担的是对伙伴生命的责任。当团队把背摔的队员紧紧抱在怀中,所有人都会思考责任的意义。公司给予员工职业的平台,因此每个国网人工作和生活中的一言一行便都被赋予了神圣的责任。

创新篇――创新的盒子

创新是人类特有的能力,正是因为有了这种能力,我们才创造了今天如此辉煌的文明。在时代飞速进步,新技术革命迅猛发展的今天,创新是企业生存的法宝。对于我们的企业来说,创新亦是生存的根本。从建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1000千伏交流输变电工程,到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的建成投运,创新步伐留下了深刻的脚印。创新意味着推陈出新,意味着突破与改变,只有不断创新的企业才能迸发气象万千、焕然一新的活力。那么,怎样用创新的思维解决问题?我们必须从思维习惯上突破,在不可能的地方寻找答案。创新的盒子这个游戏,正是在让员工认识创新,学会创新。创新应该成为每名国网员工的一种习惯,创新才是国网公司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

奉献篇――合力冲击

奉献是一种大爱,是对生活和事业的全身心付出;奉献是一种收获,收获的是崇高的情感、他人的尊重和无比的幸福。奉献更是一种高尚的情怀,它让我们的生命充满力量。做为电力企业的员工,爱岗敬业就是奉献,克己利他就是奉献。当团队所有人站在合力冲击的4米高墙前,那些甘做人梯的队员托起的不仅是所有队友的身体,也托起了团队成功的希望,托起了国网公司永不言败的斗魂。那些奉献的伙伴们,双肩淤青但脸上却洋溢着成功的笑容。

总结思考

创新创业培训心得体会范文7

实施创建战略

只有发展成为学习型企业,才能保证有源源不断的创新能力,才能具备快速应变的能力,才能充分发挥知识资源的作用,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盈利、顾客满意的双赢目标。

在创建学习型组织,构筑企业核心竞争力方面,大酒店领导班子成员形成共识、达成一致,坚持把创建学习型组织作为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突破口,提出了创建学习型组织的一系列重大举措,并着力付诸实施。

×年月,××大酒店被××省总工会评为“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十佳单位”之后,酒店领导班子一如既往地抓好学习型组织的创建工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对创建工作进行了周密的部署,把经营管理工作、企业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服务质量管理与学习型组织的创建工作进一步融合,确定了“以创造力为核心,建立团队学习体系;以创新力为核心,建立企业竞争体系;以凝聚力为核心,建立企业文化体系;以系统思考为核心,建立可持续发展体系”的全新创建战略。为了更好地适应酒店业市场的变化,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大酒店还建立了“三级网络培训学习模式”。酒店人力资源部为第一级培训主体,原创:负责酒店管理人员整体培训工作;各部门建立的培训小组为第二级培训主体,负责本部门业务培训;岗位训导员为第三级培训主体,负责本岗位新上岗员工和实习生的培训、督导工作。每月定期考核检验培训效果,实行层级管理,责任到人。

×年月,××大酒店内部刊物《××报》正式创刊,为酒店员工搭建了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进一步丰富了创建学习型组织的内涵。据统计,自《××报》创刊以来,共刊登了酒店员工的各类文章余篇。目前,《××人》已成为酒店广大员工加强学习交流和沟通的重要载体。

×年月日,《××大酒店“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倡议书》正式在《××报》头版刊出。酒店领导亲自挂帅组成创建学习型组织领导小组,全力实施创建工作。在××年月召开员工代表大会后,××大酒店形成了“酒店-部门-班组”的学习型组织创建模式,以点带面,推进交流。各部门以被市总工会评为××年度“十佳学习型班组”的财务部为标杆,结合部门工作特色,相继开展了“比、学、赶、帮”的创建活动,全面掀起了创建学习型组织的热潮。

领导率先垂范

“未来惟一持久的竞争优势,是具备比你的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快的能力。市场的竞争,归根结底是‘学习力’的竞争。”这是××大酒店总经理、党支部书记×××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他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感染着酒店的每一位员工。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他认真参加各种学习培训。近两年来,他利用业余时间修完了经济管理专业研究生课程,并获得了结业证书。此外,他还通过自学先后获得了国家劳动部门颁发的《×××资格证书》、《×××资格证书》。

在×××总经理的感召下,酒店领导班子的每一位成员都非常重视创建工作,他们率先垂范,既是学习活动的发起人、致力于学习的倡导者又是带头学习的好榜样。他们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逐渐成为市场内行、经营内行、技术内行、管理内行。他们为每位员工的学习创造机会与条件,鼓励每位员工认真学习,充分调动自己的积极性、创造性,在全酒店内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同时按照“学习型企业”建设的理论和目标,酒店大力倡导团队学习,强调团队精神。通过全员学习,酒店的管理更为通顺畅达,员工的道德修养、技能水准、思想觉悟有了较大的提高。

拓宽学习渠道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成功的企业是一所学校,优秀的员工要终身学习。打造企业持久的竞争优势,必须以学为先,形成学习培训的长效机制。

为了全面提升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大酒店积极参加省旅游局、市粮食局组织的培训考察,将高层管理人员分批送到欧洲、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地,学习国外酒店的先进管理经验;为了加强职业化培训力度,建立高素质员工队伍,酒店多次派送中层管理人员参加×××管理学院、×××管理公司、××人才培训中心、××大学酒店管理专业培训班、××职业经理进修学院、××培训中心等专业培训机构组织的学习培训,并定期组织一线优秀员工参加省、市旅游局举办各种业务知识培训。酒店根据《外培学习管理制度》规定,要求所有参训人员“在外当学员,回店当老师”,参加完培训学习之后,必须认真整理学习笔记,给酒店员工进行二级培训。此外,酒店还建立了计算机局域网文件共享系统,定期转载优秀管理文章供管理人员学习参考。

为了丰富培训内容,提高培训效果,酒店还给员工赠送了《西点法则》、《细节决定成败》、《赢在执行》、《谁动了我的奶酪》等书籍,组织开展一系列读书活动,并要求员工写出读后感。今年-月,酒店人力资源部共收到员工读后感篇,很多员工在读后感里结合实际,谈了对工作和生活的深刻认识。如客房部副经理×××在《细节决定成败》读后感中写道:“在酒店管理中,我们要重视细节的作用,从员工进入酒店的第一天起,细节训练就应贯穿于工作和生活之中。”餐饮部员工×××在《谁动了我的奶酪》读后感中写道:“我们在面对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难时,应该以最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现实。”

为有效拓宽学习渠道,建立多元学习系统,我们在创建学习型企业的实践中不断摸索,完善了“学习+激励”的创建模式。近两年来,酒店先后组织了名“十佳三手”、“星级员工”赴海南、桂林、凤凰以及港澳等地参观学习。

通过建立培训机制、整合学习资源、举办各种培训班、召开座谈会、开展劳动竞赛和创建内部刊物,实现了团队之间的互动交流;通过建立酒店内部局域网、有线电视等现代传媒系统,实现了知识信息的有效流动;通过不断开展技术比武和岗位练兵活动,实现了知识向生产力的有效转化。在倡导学习,大兴“尚学”之风的同时,酒店相应建立了一整套“培训、考核、使用、待遇”一体化的学习激励机制,使员工通过学习能够重新创造自我,做到以往无法做到的事情,更加快乐地投入工作。据统计,××年-月,酒店共投入培训学习费用××万元,举办各类培训期,参训员工达人次;酒店所属各部门累计培训员工人次。

实现员工价值

每一名员工的发展前途是和企业的发展前景联系在一起的,我们希望在企业健康、高速、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员工也得以挥写自己的绚丽篇章。今年初,酒店根据市场形势,并结合企业自身特点,适时提出了创建“×××”服务品牌的战略思考,力求通过若干个战略目标的追求,打造出××的服务品牌,并逐步实现从酒店服务品牌到品牌酒店的跨越。

×大酒店通过把学习型组织理论融入到企业文化、企业发展和员工个人成长之中,形成了“为每一名员工搭建实现自身价值的平台”的核心价值观,引导员工学会系统思考,不断自我超越,全身心地投入到酒店的各项工作中,使员工的自我价值得到了充分体现。

酒店不断让员工接受丰富多彩的企业文化熏陶,及时掌握员工的思想动态。餐饮部坚持在团队中开展深度交谈,启发员工说出心中的想法。客房部举办“流动红旗岗竞赛”,在各班组间形成了“在竞争中互相学习,在学习中互相竞争”的良性循环模式。新理念转化新行为,新行为产生新绩效,从而达到了“知”和“行”的统一。

近两年来,我们根据行业特点,围绕酒店的中心工作,积极开展了“芙蓉杯劳动竞赛”、“帮助员工学习成才”等活动,有效地促进了酒店的生产经营,极大地调动了员工优质服务的积极性,提高了员工的技术素质。××年,餐饮部经理×××被评为“全国商业服务业先进个人”;今年月,酒店总经理×××又被推荐申报“全国商业服务业优秀经营工作者”。通过创建活动的开展,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员工。今年底,客房部员工××、×××,餐饮部员工××、××等同志相继被推选为全市百岗明星和市××系统百岗明星。

酒店把企业的发展目标和定位,通过多种渠道组织员工学习,让广大员工深刻理解“情满××,舒适家园”的文化内涵,让员工明确企业的发展方向和个人学习、奋斗方向,逐步建立起员工队伍的共同愿景——缔造××新的辉煌,实现自我人生理想。共同愿景的确立,企业对员工的凝聚力和员工对工作中的合力都得到明显的增强,整个企业的学习动力更为强劲。

增强核心竞争力

通过创建学习型组织,××大酒店努力为每一名员工创造各种学习机会,促使他们发挥、调动自己的潜能,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目前,酒店共有人获得了高级职称,大专以上学历人,中层管理骨干平均年龄岁。原创:通过学习,××已经培养了一支稳定的、高素质、有能力、有责任心,对企业目标、企业文化有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的核心员工队伍。

×把学习培训作为“员工最好的福利和企业发展的主题”,不断推进企业的思想创新、管理创新、科技创新、服务创新,使管理人员和一线员工尽快地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各项工作实践中去。酒店管理层认真总结学到的先进管理经验,结合本酒店实际,成功推广应用“以服务质量为基础,以经营利润为中心”的经营管理模式;工程部技术管理人员利用所学知识,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和创新能力,大胆进行技术革新,对功率较大的机电设备采用了新型变频装置;客房部活学活用,打破常规,巧妙利用“绿色环保卡”,使客房布草洗涤量比原来下降××,每月用水量也减少了立方米左右。

通过全员培训学习,提高了员工的整体素质,提升了企业的创新力,促进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近两年来,××大酒店的管理水平不断提升,服务质量不断提高,经营收入持续攀升,员工收入日益增长。××年被评为“××省最佳星级旅游饭店”;××年月――月,××大酒店再创佳绩,实现营业收入×××万元,创利税×××万元,年住房率保持在××左右,位居全市同行业之首。

创新创业培训心得体会范文8

关键词:教育培训 方法与技术 创新探索

作为当今社会人们提升自我的主要途径,教育培训的质量要求在逐步提高,不管是教育培训理念,还是教育培训体系,相较于以往都有了非常大的改变。在当今教育培训全民化的环境下,如何结合当下时代背景,以最新的培训方法与技术来让培训质量得到更好的保证,是当今许多从事教育培训的工作者所考虑的问题。教育培训方法与技术的创新,是如今全球教育培训界所关注的热点。

一、教育培训方法与技术的主要内容与发展背景

教育培训方法与技术是实现教育培训目的的一种必要手段,在培训过程中起着非常核心的作用。通常在教育培训过程中,包括了培训目标及培训需求的制定,培训内容的设计,培训方法与技术的使用,培训场所与设施的准备以及培训中的后勤准备等等。虽然教育培训方法与技术只是其中的一个要素,但却是最为核心的要素,与其他要素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比如说教育培训的目的与需求和培训对象有着紧密的联系,在很大程度上是完全根据培训对象来定位培训目的与需求,而教育培训的方法与技术也同样与培训对象相关,需要根据培训对象的具体情况,使用合适的方法与技术,以达到提升培训效果的目的。另外,培训方法与技术会影响到培训内容的设计,而培训的内容也会对培训方法起到一定的反作用。最后,教育培训方法与技术也决定着培训中的场所与设施准备以及后勤的准备。因此,教育培训方法与技术可以说是影响整个培训过程中的各个要素的关键,更对培训的质量产生着直接的影响作用。

二、教育培训方法与技术的创新探索方向

在当今的教育培训行业环境中,进行培训方法与技术的创新,需要从培训要素的多方面进行,从多角度入手,实现培训方法与技术的完全革新。目前进行培训方法与技术的创新,主要包括了先进方法与技术的开发以及多种培训方法与技术的组合两个方向,表现在具体的培训要素转变上,则主要包括培训模式的创新,师资队伍的创新,学习方式的创新,培训环境的改善等多个方面。

1.培训模式的创新

在传统的教育培训过程中,所采用的培训模式为单一的授课模式,将培训内容以集中授课的方式传授给受培训者。这种培训模式有易于实现,成本较低,方便操作,可培训内容量非常大等多方面的特点,但却有一个非常致命的缺点,那就是培训模式过于简单,内容显得太过枯燥,很难被受培训者所接收。因此,在培训方法与技术的创新影响下,培训模式从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将培训内容的重心逐渐转移,除了传统的授课模式之外,还通过多媒体授课模式以及网络信息模式进行培训,以话题讨论,案例分析,情景再现等方法使受培训者能够更加轻松地接收培训内容,从而使培训效果有所提升。

2.师资队伍的创新

师资队伍的水平是影响教育培训质量的关键性因素,在许多教育培训过程中,正式由于师资队伍存在着较为严重的缺陷,使得培训效果非常差。师资队伍的创新主要体现在培训教师的现代科技应用能力上面,要让教师拥有基本的现代多媒体教学以及网络教学的能力,拓宽自己的教学模式,并拥有与时俱进的行业思想,打开教育培训的思路,让教师与受培训者之间的沟通更加深入。

3.学习方式的创新

教育培训过程中,“教”所占的比例只有很小的一部分,“学”才是影响教育培训质量最重要的因素。培训方法与技术的创新,其实也就是通过教育培训过程,提倡一种更加适合人们发展的学习模式,让人们能够实现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转变。教育培训只能在一时对人们的职业素养,专业技能等方面的能力起到直接的提升作用,如果人们想要在工作中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话,那么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才是最为有效的方法。

4.培训环境的改善

培训环境的改善主要是教育培训方法与技术在培训的硬件基础上的反应,只有具有了完善的硬件设施,创新后的教育培训方法与技术才能够发挥其真正的作用。比如说要实现培训模式的创新,就需要具有多媒体设备、网络计算机室、视频会议室等完善的硬件设施,如果要让师资队伍实现创新,也需要有相应的高科技培训设施作为支持。

三、教育培训方法与技术的创新探索中的实践应用

目前教育培训方法与技术的创新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新技术的应用与多种培训技术融合的实践成果,让教育培训不再是单一的培训工作,更与多媒体产业、网络信息产业等多产业相结合,将多种培训技术相综合。如今的教育培训方法与技术的创新有了非常巨大的实践应用成果。

1.新技术的创新应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新技术在教育培训中的应用也越来越普遍,比较常见的包括计算机网络技术、信息技术、云计算技术等等。比如说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将现实虚拟化,可以让受培训者亲身感受到现实中发生相应事件的效果。特别是对于一些高危险职业来说,进行现实的虚拟化培训,所起到的效果非常明显。

2.多种技术融合的创新应用

现代教育培训方法与技术的创新,不仅体现在新技术的应用上面,更体现在多种培训技术的融合上面。比如说将传统的集中授课与网络信息技术相融合,在实现了受培训者获取知识的目的的同时,也让教学变得更加有趣,教学形式更加灵活多变。

四、结束语

在当今的科技与经济的飞速发展影响下,教育培训方法与技术的创新非常重要,是当今有效提高人们工作水平的必要手段。而随着教育培训行业的不断发展,培训方法与技术必将继续面临着新的挑战,不断对培训的方法与技术进行创新探索,是教育培训行业工作者长期探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青华.试论电力教育培训方法的改革与创新[J].城市建设,2013,(5)

[2]穆虹、高福辉、郭英杰.浅析教育培训方法与技术的创新[J].继续教育,2012,(6):32-35

创新创业培训心得体会范文9

下午好,我是南方医科大学创业训练营水与争锋团队队长张希如,很荣幸可以作为学生代表上台发言。

201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广东省人民政府积极响应并进行落实,为广大创业者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我校就业指导中心抓住政策优势,全力为广大学子创造更有利的就业和创业环境,这一中心思想与广州大智汇创业服务有限公司不谋而合。为此双方合作,在我校开展了为期十天的“大学生创业训练营”,并邀请到了各行顶级专家作为指导老师,为我们进行了系统性、创新性、开拓性的创业知识普及。

回顾我们的培训历程:

创业训练营的老师们以不同的讲解风格和模拟训练为我们进行了创业知识体系完善。内容囊括了:创业者的执行力、创业结果导向、商业模式的创新与企业战略格局、市场营销管理,以及产品和生产管理等内容,让我们对自己的团队、项目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也更加明白在今后创业道路上,我们必要完善及注意的地方,为自主创业打下更为坚实的基础。

同时,创业训练营带给我们思维方式的转变和开拓。回顾培训前的自己,想想现在的团队,相信我们每一位学员都有自己的体会和改变,这未必是最苦最累的十天,却是领会沉淀最多的十天。这场训练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不可替代、无法衡量的。我们深刻体会到了结果导向和创新性颠覆性思维,专业化精益化的重要性,并实践中不断在加以运用。

创业训练营也使得的我们团队协作性和凝聚力进一步增强。我们同学习、共进退,各个团队的默契都在快速提升,这对大家在以后创业过程中的完美配合是非常有利的。而我们在课程中学习到的团队管理、人员配置、资源整合等专业性知识,则在很大程度上对于我们认识团队、进行分工有明显的指导意义。

现在,大学生创业是一个被广泛关注的话题,面对未来,我们朝气蓬勃,斗志昂扬,却缺乏实战经验和系统化指导。政府、社会各界也为了大学生创业举办了各种培训或讲座。不同于普通创业培训的是;我们创业训练营的各位指导老师将培训对象定位于在校大学生和毕业五年内的创业人士,在课程设置上更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深入浅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在不断体验和分享中完善自我。

作为就业指导中心下属学生团队,我们大学生创业就业实践中心一直致力于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培养大学生创业就业能力。十天的培训结束了,我们的创业路仍在继续,我们诚挚邀请有激情有梦想的你加入我们创业就业实践中心,在广州大智汇创业服务有限公司和就业指导中心的长期指导下,继续整合各方资源,在大学生创新创业这条道路上走得更稳更高更远。

真诚感谢各位领导的全力支持,感谢训练营各位专家和导师们的细心辅导,感谢就业中心各位老师的殷切关注,也感谢我们训练营所有学员的携手共进,这十天,有过成功中喜悦和失败中的反思,一路的奋斗和汗水见证者我们的彼此的成长和情谊,感恩相遇,感谢成长,创新创业路,我们始终相守如一。

张希如

大学生创业训练营毕业典礼发言稿(二)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我是南方医科大学创业训练营一茗惊人团队的王晨阳,很荣幸代表创业训练营全体学员发言。

在这十天的培训中,老师们精心设计课程和游戏,安排实地走访本地企业、与企业家面对面交流,让我们收获颇丰。随着一天又一天的学习,我们逐渐明晰了创业要素,创新商业模式设计,营销手段与企业财务分析等等内容。这有利于我们不断完善自己团队与项目。

期间,老师们创业经历的分享,使得大家创业项目有了更好的计划和明确的目标。学习是一个实践和理论相结合的过程,我们不仅仅要明白那些道理,更要将他们应用于我们的生活,让他们服务于我们的生活。

创新创业培训心得体会范文10

关键词: 创新创业教育 高职教育 全面发展 对策分析

一、高职学生全面发展能力的内涵。

全面发展的能力既包含智力因素,又包含非智力因素,具体来说,高职学生全面发展能力是指高职学生在思想政治素质、人际交往素质、心理健康素质、知行结合素质等四方面具有全面发展的能力,即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能力。与之相对应,当代社会,高职学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需要具备四种基本能力:较高的思想政治素养;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积极的社会适应;学以致用的人生理念。由此可见,高职学生全面发展能力的构建不仅需要教学环节的跟进,更需要第二课堂的紧密配合。

创新创业教育是适应经济社会和国家发展战略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新的教学理念与实践模式。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是创新的孵化器,肩负培养高职学生创业能力的重要职责。党的十提出我国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这将科技创新摆在了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对高校创新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高职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在如火如荼地开展,各种机制体制的创新层出不穷,如创业街模式、工作室模式、体验式模式等多元的培养途径,都为高职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积累了宝贵经验。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如何有效提高高职学生全面发展能力是高职创新创业教育必须思考和面对的重要课题。

二、创新创业教育和高职学生全面发展能力提高具有较高的关联度。

(一)二者互为促进。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职学生全面发展的视角中探索、实践,将会开阔创新创业教育的视野,促进创新创业教育向纵深方向发展,而不是停留在简单的宣传、教育阶段。同时,高职学生全面发展能力的培养可以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得到体现和强化。创新创业教育包含职业道德教育、合作伙伴团结意识教育、积极融入社会的适应性教育、理论应用到实践中的知行育。这四个方面和高职学生全面发展必须具备的四项能力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师团队如果能站在这样的高度进行创新创业教育,则势必会注重学生全面能力的提高,从而避免出现创新创业教育中的肤浅认知和应付了事,切实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在学生全面发展能力上向纵深方向发展。

(二)二者互为平台。高职学生全面发展能力的提高需要较好的理论平台和广阔的实践舞台,而创新创业教育作为高职学生的第二课堂,正好满足这一要求,使得高职学生全面发展能力的提高有了较好的载体和实施路径。高职学生全面发展能力的提高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高校在专业知识课程、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心理健康课程、社会实践课程等方面下大力气,抓好课堂建设、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能力的提高。但是仅仅这些是远远不够的,专业技能掌握程度、思想道德素质、心理素质、社会实践能力都需要一个展示的平台和实践操作的舞台。创新创业教育的展开,各种创新创业项目在学校的实施,给高校部分学生检验自己全面发展能力提供了较好的机会。

三、在创新创业教育中提高高职学生全面发展能力的具体对策。

(一)营造创新创业教育的良好氛围,树立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全面发展的“两全”教育理念。创新创业教育作为高职学院的重要特色教育,应该努力营造良好的氛围,加大在高职学院学生中的宣传力度,面向全体学生通过校园网、校园实体报刊、广播台、宣传栏等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政策、成功案例、经验方法等的宣传及报道,使高职学院学生树立良好的创新创业理念。2014年,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为了提高大学生创业能力和培育企业家精神,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入开展,进一步营造浓厚的创业氛围,举办了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创业之星”评比活动和征集学院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名称的活动,在学生中引起了较大反响。同时,要加大在高职教师队伍尤其是创新创业指导教师、学生工作者、思想政治教师中的宣传力度,使其在课堂教学、学生日常工作中逐渐向学生渗透创新创业教育,打开高职学生关于就业的狭小视野,打破高职学生当前就业中出现的“高不成、低不就”的就业瓶颈,引导学生逐渐树立独立、自主、平等、乐观的就业观,同时,注重引导学生以自身的全面发展赢得创新创业教育的先机,反过来,在创新创业教育理论和实践中,注重个人全面发展能力的提高。

(二)构建创新创业教育的长效机制,建立完整的素质拓展训练框架。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正是基于创新创业教育和高职学生全面发展能力之间深厚渊源的认识,构建了完整的高职学生素质拓展训练框架。对外,联系常州市创业服务中心等职能部门、中国移动常州分公司等知名企业,加强对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培训、指导和实践;对内,整合学院学生工作处、团委、高职研究所、基础部、社科部、各二级学院等部门力量,加大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培训力度,规范创新创业课程标准,加强创新创业实践指导,分解素质培训模块,将素质培养、心理健康管理、职场素质训练、高职学生科技创新基地建设、创业基地建设融为一体,并驾齐驱,注重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深刻把握高职学生全面发展需要的素质要求,是高职院校在创新创业教育和高职学生全面发展中的新探索。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素质训练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职学生全面发展培养中,做到“四个同时”,即在基础创业理论教育的同时,抓好思想政治素养的提高,尤其注重廉洁教育的展开,提高高职学生思想政治素养;在具体创新创业措施指引的同时,促使高职学生建立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在应对创新创业中出现的各种挫折教育的同时,提高高职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在开展创新创业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同时,引导高职学生树立学以致用的人生理念。

(三)打造创新创业教育的广阔舞台,建立多元立体的全面发展通道。高职学院创新创业教育的方式及途径应该结合高职学生所学专业展开,既要有普适性的政策宣传,又要有结合不同学生专业展开的针对性指导和引导。

1.广泛的政策宣传。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每年举办GYB、SYB培训。GYB培训是国际劳工组织(ILO)和中国劳动与社会保障部积极倡导的专门为创业者量身定做的社会化创业全程扶持指导体系,目的是以创业促进就业。SYB是由联合国国际劳工组织开发,为有愿望开办自己中小企业的朋友量身定制的培训项目。GYB和SYB培训课程之间有紧密的内在联系,共同构成了“创办和改进你的企业”(SIYB)中国项目的创业培训模块,得到合格证书可获得国家在创业方面的优惠政策。“在今后的创业过程中能学以致用,实现自己的创业梦”,我院参训学员纷纷表示,通过此次SYB和GYB创业培训,掌握了一定的创业知识,增强了创业意识,整体提高了创业素质。

2.专业的“脉诊”活动。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引导大学生把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和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应用有机结合,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比如,计算机学院、软件技术学院和常州移动联合进行MobileMarket创业孵化基地建设,保障解决部分学生待岗实习问题的同时,促使学生在基地建设中做好就业规划工作,同时,我院学生的各类创意作品将有机会被数以亿计的中国移动客户下载使用,实现可观的业务收入分成。这将大大促进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做到边读书边创业,实现自主创业的梦想。经贸管理学院结合所学专业每年举办市场营销案例大赛,现场邀请市场营销方面的专家和学者对学生的创业项目进行指导和点拨。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还不定期开展创业项目现场“诊脉”活动,为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2009年,我院邀请常州市钟楼区人事劳动保障局副局长高明杰、常州市钟楼区人事劳动保障局就业与失业科、培训科的相关人员和常州市工商局、常州市劳动就业训练中心、常州市SYB创业培训相关专家等对学院八个大学生创业项目进行现场“诊脉”,找出“症结”,开出“药方”。从现场“诊脉”情况看,大学生创业的误区确实不少。资金首先成为创业的最大拦路虎,没有足够的资金作为支持,再好的创业计划也等于零。为此,专家建议大学生创业先从微型创业做起,也就是先做小成本买卖。有点类似个体户,但与做传统行当的个体户相比,微型创业可以有更多更新奇的点子,或者创意。当日,就有大学生旅游项目推出了“班级毕业游”、“情侣游”点子,得到了专家的认可。其次,项目的选择是创业成功的关键。从当日参与的项目看,涉及餐饮、旅游、服装、农业等多个领域。专家建议,对资金风险承担能力较低的创业者来说,还是选择较为熟悉或较能胜任的行业,并以创意和新服务创造永续经营,避免以规模或价格进行“杀戮”,才能打造寒冬中的金饭碗。专家提醒,大学生在创业项目实施过程中,一定要考虑是否合乎工商、税务等方面的要求,避免产生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3.多元的创新创业途径。近几年我院非常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途径的开拓工作,形成了以科技创业园为基地、以创业大赛为手段、以“我的青春故事”为分享平台的立体多元的创新创业教育途径。学院每年都会举办丰富多彩的创业计划大赛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大学生的创业兴趣。学院还投资建立了大学生科技创业园,为学生创业提供了“土壤”。想进入创业园的学生,通过申报相关创业材料,通过审查就可以入驻。对于科技服务类公司,学校还给予一定启动资金扶持。目前,创业园已经有19个项目入驻,涉及服饰家居、电子维修、阅读、旅游用品等创业项目。学校还与企业合作,设立“校内公司”,学生可以在公司内各司其职。自创自营、服务同学、收获体验、共同进步,创业街不但成为大学生体验的舞台,更是相互交流、分享收获、共同成长的宝贵机会。商贸创业街成为校园里生机蓬勃的新景观。学院学工处素质教育中心通过Living Library(真人图书馆)、“我的心理成长故事”、“我的青春故事”等平台分享创业成功同学的辛酸经历和收获的喜悦。作为学院“创业之星”的代表,我院营策082班的高闯同学在“我的青春故事”中满怀深情地回顾了创业历程。高闯同学在2008年的初次创业体验是与弟合作向亲戚借了2万余元开的榨汁机店,因为创业之初不太懂得经营,加之经济危机的影响,小店以失败告终。进入大学以后,他利用课余时间积极做兼职积累资金和拓宽人脉,先后做过电子小商品、联通公司的校园。2009年10月与朋友组成团队在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商业街成功申请到一个店面,开了“零下一度”体育用品店。从进货到日常管理等,都由他和团队成员共同决策、维系。在创业过程中有很多艰辛与困难,他靠着自己的意志、团队的支持最终渡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

参考文献:

[1]时全丽.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研究[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4):139-141.

创新创业培训心得体会范文11

关键词:技工院校;创业教育培训;课程体系

就业是技校生唯一的出路吗?显然不是。教育部数据显示:与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0.2%的创业比例相比,高职、高专、技师等学校学生的创业意向达43.2%,创业意向与专业匹配度更高达57.6%。这就意味着,技校生(职校生)因为有一技之长且动手能力更强而更具创业优势。也因此,笔者认为,技工院校创业教育培训实践的探索,是推进技工院校综合改革、促进学生培养质量的关键举措,更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的迫切需要。

一、技工院校创业教育培训的现状

2015年,笔者所在课题组对包括笔者所在学校在内的浙中地区职业院校进行了实地调研,发现当前技工院校创业教育培训存在以下特征。1.创业氛围浓郁,学生需求旺盛创新创业是时代主题,尤其是随着新兴产业的发展,随着互联网电商和移动电商的崛起,越来越多的人投身到创业浪潮中。整个社会包括学校校园,都形成了浓郁的创业氛围。调查显示,有392人表示对创新创业项目感兴趣,占据调查人数的55.06%;有404人有参与创业的冲动,占调查人数的56.74%,其中男生对创业的需求更旺盛。2.创业教育非专业序列,学生培训课程体系不完善我国创业教育起步较晚,而技师学院又属于人社部门主管,对创业教育的专业划分不明确,造成课程体系、课程架构不明确,现有的培训课程未能规范化、本土化。抽样调查数据显示,只有2所技工学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培训班,且培训人数远低于学校总人数,没有做到全覆盖。3.没有形成强有力的师资队伍,缺乏教师培训课程技工院校的教师往往善于专业技能教学,而缺乏创业实践能力,难以一下子从教室走向创业工作室。因此,在课程体系不明确的背景下,师资队伍的结构、数量与质量都不能达到创业教育培训所期待的效果。而有关教师创业教育的培训配套也相当不完善。4.空间建设不到位,课程内容难以落地调查阶段,笔者发现只有3所学校建立了学生创业实践基地或创业园等平台。而且这些创业空间还处于初级阶段,只能满足某些专业或某些社团创业的初级阶段。而几乎没有一所学校建有校外的、适合创业活动的实践载体,这就导致创业教育课程难以真正落地。

二、金华市技师学院开展创业教育培训的实践探索

技工院校作为区域经济人才培养的“孵化器”,创业教育培训的探索与实践也应立足本地产业,发挥培训优势,凸显实践特色,彰显服务能力。因此,金华市技师学院从课程平台、实践平台、文化平台三大平台建设突破技工院校创业教育的局限性。

1.引进培训机制,构建课程平台

首先,做好学校层面的顶层设计。在借鉴高职校创业课程设置与安排的基础上,立足“行业办校”的校情,笔者所在学校创业教育围绕“培训”创设了包含创业理论课程、创业实践课程和创业活动课程三大模块在内的创业培训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面向全体学生,以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为主,并与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相融通,激发学生的创业兴趣,帮助学生做好创业准备。其次,优化系部层面的自主设计。笔者所在学校将课程设置权限下放到系部,构建以岗位培养为主、具有专业特色的课程包。即以专业系部为核心,进一步加强创业课程体系和培训体系的建设,实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职业教育、文化教育的大融合。这些课题包以项目或者专题为主,启发学生把专业知识转化为创业活动。例如学校在电子商务专业中开设电商创业课程等。最后,延伸课程内涵,打造第二课堂——活动化课程。基于此,笔者所在学校在校内大力开展以“创新创业创青春”为主题的教育实践活动,每年开展一次学生自主创业摸底调查及一期“创新创业创青春”主题分享会。在校外,则积极参与北大金华科技园主办的大学生创业联盟和“创启未来”国家青年科技创业大赛,并在校内设立联盟的分站点,让学生成为大赛参赛者及服务人员。从而在实际竞赛和活动中,滋养学生的创业意识,提升学生的创业能力。

2.优化创客空间,打造实践平台

创客空间是孵化学生创业梦想的温床。对此,笔者所在学校构筑起了集转化、提升、孵化三大功能为一体的“学生双创工作室-学院创业中心-开放式创业园”三级联动孵化体系。校内创业中心则突破原有班级监制,对在读的有兴趣创业的学生,开设试点班级,重点将“创业认知、创业训练、创业实践”交叉渗入,构成连续性创业实践体系。学校和北京大学(金华)信息科技园合作也独具特色,形成了“基于特色小镇的校企共育双创产业人才合作模式”:第1年创新创业启蒙意识教育(尤其是岗位创业意识教育);第2年基于校内创客俱乐部框架让有创业意愿的学生接触“创业圈”,深化创新创业的点子;第3年基于大学生创业联盟的平台开展各类创业计划书、创业项目的实践活动,让学生的创业点子初步转化为创业项目;第4年与创业园区合作共同开展创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落实“政府官员讲政策、专家讲理论、园区创客讲经验、学生撰写创业计划、创业导师指导计划、与园区对接输送”全程化的创培体系;第5年与创业园区达成合作输送双创人才孵化创业项目;毕业后基于“创新创业创青春”主题分享会请回创业成功的毕业生分享经验体会。为了与校外创业园区形成长效的互动机制,学校从三个方面进行切入:一是让园区领导参与学校双创教育计划的决策;二是在园区建立笔者所在学校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基地;三是基于学校校企合作论坛,邀请园区老总、本地区成功企业家参与,畅谈如何培养双创人才。

3.深化队伍建设,完善文化平台

如何培育“创业文化”,使培养创业人才的思想深入人心是学校创业工作的重点。第一,学校借力创业园的建设,将创业文化特征生活化,形成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和行为文化的高度统一。同时有重点、分层次地开展各种创业文化活动,做好创新创业的宣传,挖掘树立优秀典型,营造“创专融合化、快乐创业”的校园文化氛围。最为关键的是,学校把创业文化建设的立足点放在强化创业就业工作队伍建设上。即借助教师的力量,自上而下地完善创业文化平台。一方面根据实际采用“专兼结合、两级管理”的模式,优化创业就业工作队伍结构,形成“校内师资+实务师资+创业学生师资”的多元化师资团队。目前,学校创业就业工作队伍共有12人,其中就业处和团委合计4人,每个系专(兼)职创业就业人员2个,初步搭建起学生创业就业管理与跟踪机制,通过该管理跟踪机制,各个系每期及时、准确、全面地报送毕业生创业就业信息和典型案例。另一方面,采取“外聘内培”的方式,提升创业就业工作队伍水平,培养具有创业意识和素质的导师。学校经常派教师去周边创业园区学习交流,2015年曾有3名教师取得了国家二级创业咨询师的证书。此外,学校聘请了18名双创导师,其中9名为园区领导、行业精英、园区入驻企业老总,定期来校指导、定期组织学生去园区参观、学习、观摩。基本形成了“一校一园”的互动互融、互惠互利格局,学校和园区的关系也完成了从好邻居向“战略合作伙伴”的跃升。

三、金华市技师学院开展创业教育培训的成效

1.乐创文化引领,学校从“单打独斗”到开放协同

在乐创文化的引领下,学校每年都组织开展学生创业计划比赛,在校内积极培育创业的土壤和优秀项目、人才的上升通道。同时,学校积极与市区各创业园区联系互动,建立价值链,并成功与北京大学(金华)信息科技园、赛伯乐浙江互联网创新中心、金谷创业园建立了双创战略合作关系,合作关系正逐步向纵深推进。

2.乐创实践支撑,学生从“想创业”到“能创业”

2016年在校自主创业学生超过200人,并涌现出了一批具备市场实战意义的创业项目,如“基于Wish平台的义乌饰品网络营销”“乐泊错峰停车系统”“学生邮递服务中心”“校园生活通APP”“贝兹创客咖啡”“互联网+创意策划O2O项目——金华市完美创意策划工作室”等等。同时,学生积极参加国家、省、市、创业园区创新创业大赛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2015年共获得省二等奖2项、省三等奖3项、市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并有2个项目进入北大科技园“创启未来”国际青年科技创业大赛金华城市赛复赛,还得到金华教育频道的报道;“学生邮递服务中心”项目获2015年度金华市青少年工作优秀项目奖,获得金华市邮政监管局局长的点赞,并得到中国邮政快递报头版报道。

3.乐创品牌辐射,双创从“校园式”到“社会化”

创新创业培训心得体会范文12

关键词:民办高等教育 实训基地 创新创业人才 素质和能力培养 可持续发展

一、引言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民办高等教育获得了长足发展,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比重逐渐增大,质量不断提高,已经发展成为我国教育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1]。但是,随着近年来公办高校的持续大规模扩招、民办独立学院的大量出现,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民办高校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面对民办高校在整个教育体系中所处的弱势地位,尤其是我国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民办高等教育急需寻求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

在这种形式下,基于产学研合作指导思想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成为社会、学校和学生发展的共同需求,也成为民办高等院校一项迫切的任务。培养创新创业人才,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建设专业实训基地,创造仿真环境,使学生在实际工作环境中真正得到锻炼和熏陶,是培养创新创业素质和能力的有效措施[2]。

二、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紧迫性

(1)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创新创业人才

胡锦涛同志指出,建设创新型国家,教育是源头,人才是关键。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就要深化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等。

(2)实现创业带动就业需要创新创业人才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以促进创业带动就业、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的扩大就业发展战略。随着高校毕业生不断增加,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毕业生的就业状况直接影响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不仅可以使我们民办院校的学生成为现有岗位的有力竞争者,还可以成为新岗位的创造者。

三、建设专业实训基地的意义

实训是指学校按照人才培养目标,对学生进行职业技能训练的教学过程。实训基地是实施实践教学的场所,其功能是在实际或模拟实际工作环境下,按实际工作流程进行规范的操作,使学生从心理上和实际操作上都获得专业岗位的工作体验。

(1)建设专业实训基地有助于学生创新创业素质的培养

通过实训教学,可以培养独立性、敢为性、坚韧性、合作性、自控性等创新创业人才所必需的素质。在实训过程中,学生是设计者、实施者,能有目的、有选择地规划和安排自己的学习。因此,通过实训教学,学生的独立性会得到增强。实训教学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发现问题,鼓励学生大胆地进行探索研究。因此,通过实训教学,学生的敢为性会得到增强。任何创造过程都会有成功与失败,需要耐挫折力和顽强拼搏、百折不挠的精神,实训能使学生体会到科学研究的艰苦性,从而增强坚韧性。实训要求学生在独立完成自己任务的基础上与老师交流、与同学合作,一起探讨钻研问题,共同完成实训项目,从而培养合作能力。实训要求学生在有限的工作周期内,控制自己的情绪、克服种种干扰、调节自己的行为,以顺利完成任务。

(2)建设专业实训基地有助于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创新创业基本能力包括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等,它们是主体进行实践活动必备的能力,也是培养其他创新创业能力的基础,敏锐的观察力是个体在创新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基本能力。实训过程使学生在反复的观察、操作、思考中逐步认识到观察的重要性,同时提高自己的观察力。在创新活动中,主体必须有足够的注意力,从而保证活动得以顺利而有效地进行。在实训过程中,学生要面对许多信息、资料等,需要加强注意力的培养,从而在纷乱的信息中提炼出对自己有用或有帮助的内容。在实训过程中,学生要把以前学过的知识及新收集的资料合理地用到自己的选题或项目中,以有助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个过程,无疑会使学生加深对已有知识的记忆、理解和认识,并通过实践感知新的知识和经验。爱因斯坦说:想象比感知更重要。实训过程是一个创新的学习过程,学生在实训中必须有自己的想象力,这一过程必然会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展他们的思维想象空间。同时在实训过程中,学生选择了一个选题或项目,确定了项目实施方案后,需要利用现有的仪器设备、技术和条件,综合相关的知识和信息资料,通过合理的计划、安排、操作等实现方案。在这一过程中,需要熟悉相关工具、设备、技术等,解决遇到的各种问题,这就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等。

四、专业实训基地地建设和发展的策略

(1)实训基地建设和实训教学实施的思路

实训基地建设包括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和校企合作实训基地的建设。实训教学应纳入教学计划,开设专门的实训课程,承认学分,并允许在校外实训期间的课程,与计划内选修课程实行学分互换。

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特长和能力选择项目并提出申请,通过双向选择确定项目后,学生从收集资料、确定方案、动手设计到实现目标,经历项目开发研究的全部过程。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采取动态、多元的考核方式,全面评价、考核学生在实训过程中体现的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

(2)校内专业实训基地开发与建设

目前以我系为代表,已经建设的校内专业实训基地包括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专业的五个实训室。1、EDA技术实训室:使学生从系统的视角与实用性出发,了解EDA设计的整个过程,提高利用EDA技术进行电子系统设计的实践能力,掌握EDA设计的常用方法。2、DSP技术实训室:主要是帮助学生系统地掌握信号与信息处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收信号与信息处理系统分析和设计的基本训练,使学生具备设计、开发、集成及应用通信系统及相关子系统的综合能力。3、NET技术实训室:通过模拟企业开发氛围、设计具体的基于NET的WEB程序实例,帮助学生将所学的程序设计语言、数据结构、算法、数据库、现代软件技术和软件工程等方面的基本知识融会贯通,培养学生作为软件设计工程师的基本专业素质。4、网络技术实训室:通过完成一个模拟的工程项目,把工程思想融合到学生的实践操作中,让学生获得较强的网络实际施工及网络管理能力,培养学生获得较强的网络设计技术。5、软件测试技术实训室:实训内容涵盖了软件开发过程配置管理、需求分析和软件设计、单元测试及性能测试等,全程实战驱动教学,以案例带动知识讲解,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基于实例的开发过程。

(3)校企合作专业实训基地建设与发展

根据学院的办学理念和办学定位,我系结合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和教学要求,依托南京九竹科技实业有限公司、南京网博计算机软件系统有限公司、中兴软件技术授权培训中心(南京安讯)等企业,合作共建校企合作的实训基地。校企合作专业实训基地的建设,密切了校企关系,加强了实践环节的教学,使得学生及时获得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实时更新知识,提高专业技能。

五、实训基地建设成效

(1)进一步促进人才培养计划的完善

培养计划是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指导教学工作的纲领性文件。通过校内实训基地,以及校企合作实训基地的建设,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配合,实现高校教育与企业需求之间的无缝对接。同时在执行的过程中,会根据实际情况发现培养计划与教学内容的不足,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不断进行补充与完善,让其更符合企业与社会的需求。

(2)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通过实训基地建设,使得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习联系就业,大大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的主动性,不仅提升实际动手、团队合作、协调与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等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而且大大拓宽就业渠道,增强学生的市场竞争力,让学生在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成才,最终提高就业竞争力,凭借过硬的专业知识获得用人单位的青睐[2]。信息工程系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戴某通过层层选拔,在与985、211大学毕业生的应聘竞争中表现出色,取得优异成绩,受聘于UT斯达康(中国)有限公司。另有不少学生通过校企实训,在校期间顺利通过美国思科网络工程师考试认证,成为全球网络高级人才。

(3)增加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比例

校内实训基地、校企实训基地的建设,促进工程师、讲师教师队伍逐渐壮大。在实训过程中,教师要不断了解社会需求、了解企业需求,甚至进入企业学习,更新知识,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使得实训教学中理论知识与专业技术实践教学紧密结合,从而促进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操作能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3]。

(4)打造高校与企业双赢的局面

通过实训基地的建设,不仅提升了学校面向企业、社会的服务能力,而且借助校企实训可以使得毕业生上岗快,动手能力强,工作适应快,推动学校的就业工作[3]。另外,实训为企业提供了更多的创新人才,成为企业科技创新与发展的有力支撑,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竞争力的提高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六、结语

通过对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信息工程系实训基地的建设过程与建设成果的总结与分析,民办高校建设校内实训基地和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在教学过程中实行校内实训及校企实训,有助于提升民办高校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民办高校毕业生在就业中的竞争力,有助于提升民办高校在企业及社会中的知名度,从而民办高校可以轻松应对严峻的挑战,获得长久生存及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高伟云.民办高等教育的竞争优势与发展方略探讨[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7):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