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医院企划工作总结

医院企划工作总结

时间:2022-12-22 23:58:27

医院企划工作总结

医院企划工作总结范文1

7月份是开诊以来的第一个月,企划部工作由前期相对独立的全面宣传,逐步转为根据全院实际,结合各科室的需要,而有针对性的宣传。

(一)宣传范围上:7月份的宣传仍以巩固尧都区为主,逐步辐射周边县市。

分析:

1、在261名能确定信息来源的咨询者中,除电视、短信、网络、广播等不可确定受众方位的媒体,在尧都区内投放的:公交、户外、附近、报纸等方式获得信息的咨询者占到了61.7%。

2、从电话咨询与挂号量对比来看:7月4日—7月23日,电话咨询为424名,而实际挂号量为604名,这种现象的原因多为患者为附近住户,无须咨询就前来治疗。

总结:患者前来就诊及咨询的实际,与广告的宣传轻重相符:尧都区居民是咨询及门诊的主要群体。

(二)在媒介选择上:从门诊及咨询实际来看,患者的主要信息来源还是电视广告。适时调整广告投放比例,加重了电视广告所占份额。从较为局限的《临汾晚报》转调资金,投向在尧都区城区内覆盖面较广的《消费广场》等DM广告。

分析:

2、 在辐射范围上,临汾四套覆盖整个尧都区60万左右人口,临汾晚报发行量为2万左右,

3、 从目标人群来讲:晚报目标人群锁定为政府部门,男性居多,女性也多享受医保,非我院主要目标人群。

总结: 将晚报广告费抽调至《消费广场》等DM广告,效果还待八月份情况来确定。

三:建立新的宣传载体:114转号业务

四:7月份宣传重点科室:整形美容科

从7月份咨询量(7月4日—7月23日)来看,整形美容科咨询量为93,占到了总咨询量的21.9%。

五:门诊结构分析:(7月4日—7月23日)

1、重点门诊就诊人数分析与广告宣传侧重:

1) 对策:子宫肌瘤为女性多发病,且与宫腹腔镜、不孕不育等科室均有密切关联,在下月作为重点宣传科室,设计印刷《子宫肌瘤手册》一本。

2) 其中不孕不育科的导丝介入为创收项目,但至今仍未开展,下月由夹报软文等形式加大宣传。

3) 计生科每日挂号量浮动不大,下个月在临汾四套增加广告。印发优惠卡、9月份开学之际,印发校园《青春向左》画册。

2、患者年龄结构分析与广告内容侧重:(7月4日—7月23日)

今年为猪年,人们普遍渴望得到“金猪”宝宝,已婚人群做人流的现象减少。因此,人流广告主要针对未婚人群,包括很大一部分学生群体,软文主要采取恐吓诉求方式并开展针对学生的校园活动。

2) 子宫肌瘤登记在册的患者中,最小年龄24岁。子宫肌瘤为常见病、多发病。之所以前来就诊的人少,是很多患者的肌瘤并未影响生活。因此在下一步宣传中,也同样使用理性恐吓诉求的方式。

3) 不孕不育的宣传中,添加导丝介入的内容。

医院企划工作总结范文2

目前,我国正处于市场经济转型时期,医疗卫生体制和运行机制由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随着医院改革的不断深入,医院的股份制改革已势在必行,我国医院模式将来必然是国有、股份制及私立并存,其中股份制和私立医院占绝大多数。改革是促进医院发展、提高医院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的动力。这就必然要求我们医院管理要适应这一变化,及时调整经营管理战略,作为国有三级甲等医院既要有精湛的医疗技术水平作为基础,也要有良好的与病人沟通能力和满意的服务质量,更要有铁碗的管理手段及超前的战略眼光。医院在最终走向市场化的过程中,怎样不断地的适应新的形势,怎样利用自身优势,开拓进取,推陈出新,使医院在原有的基础上做得更大更强,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现实而又严峻的问题,解决得好对医院将来的发展是一个质的飞跃,解决不好必定会影响医院的持续发展。

2004年我院在市场化的进程中迈出了可喜的坚实的一步,全院上下在院领导班子的正确领导下,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我们仍感到在充分挖掘医院内部潜力的同时,在病人满意系统的建立,医院品牌形象的树立以及医院服务的市场营销系统的完善等等方面还存在差距,缺乏理论指导、系统规划及完善的数据支持,使院领导在决策的过程中得不到完整的信息支持。为我院经过认真的调查研究决定设立市场企划部,负责信息收集、市场调研、树立品牌及医疗服务销售,使医院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及政治效益达到一个新的高度,更好的为病人服务。

市场企划部的主要职责功能概括起来有:1 根据医院总体规划制定各部门工作计划,组织实施、督促检查、并总结汇报;2 收集、整理和分析同业及竞争对手的相关信息,制定医院市场政策、营销策略;3 制定市场调研计划,完成市场调研工作及市场预测分析。组织市场考察,搜集、分析、整理、反馈市场信息;4 制定医院市场发展战略,明确市场定位,制订并组织实施开拓计划;5 对各部门(科室)的运行效果进行技术分析及评价,提供可行性报告和总结报告;6 协助院办拟定医院商业活动计划及方案,并组织实施,协调实施中有关问题;7 配合进行医院形象策划、拟订广告宣传计划及实施方案,协助编制、完善医院推介资料、建设医院网站,院报的出版,利用各种宣传手段提高医院知名度。

市场企划部作为医院的一个特殊的职能部门,要求员工要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及超前的战略眼光,为此特制定工作人员职责如下:1 严守秘密。由于工作的特殊性,有关资料均为医院机密,涉及到医院及医院相关信息及医院发展的战略计划和战略目标,要求本部工作人员严守秘密不能泄密;2 纪律严明,忠诚医院,服从领导;3 开拓创新。市场企划部是在新形势下的新生事物,要求本部工作人员必须具有开拓进取的精神,不断学习,掌握新信息,培养敏锐的战略眼光;4 富有团队精神,精诚合作;5 要有追求完美的精神境界。

国有医院设立市场企划部是新形势下的新生事物,是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的必然产物,有很多的东西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我们认为只要遵循市场规律,顺应发展潮流,就一定会把医院做得更人性化,真正做到“人民医院为人民”。

医院企划工作总结范文3

一、扩面情况分析

扩面工作进展较快,参保人数由2007年的15890人增加到2008年的16225人(其中农民工380人、灵活就业人员194人),净增了1065人,增长10.7%。主要原因有:

(一)医疗保险被纳入再就业的社会保险补贴;

(二)各级各部门对农民工参保问题的重视;

(三)灵活就业人员的保险意识增强;

(四)加大了扩面宣传力度;

(五)劳动监察执法劳动力度的加大;

(六)经办能力和服务质量的不断提高。

二、参保结构分析

2008年实际参保人员中,在职职工(含灵活就业人员)为12787人,退休人数为3438人,分别占参保总人数的78.8%和21.2%,在职、退休之比为3.7:1。与2007年同期相比参保人数增加1065人,其中在职职工增加了1046人、退休人员增加19人。

从中看出:参保人员比去年递增快,对基金抗风险能力增强的同时,给管理工作也大大增加工作量和难度;退休人员的增加对基金的风险也随之加大。

三、参保统筹单位性质分析

2008年全县参保人数为16225人,其中国家机关事业单位10420人、企业5370人、其他灵活就业人员435人,比2007年参保总人数14591人新增1274人,其中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企业、灵活就业人员分别新增471、588、215人,分别占参保人数的64%、33%、3%。

从中看出: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仍然是参保主体,企业和灵活就业人员的参保扩面空间仍然很大。

四、年龄结构分析

全县共有参保人数16225人,其中60岁以上的3428人(其中国家机关事业单位1558人、企业1870人)、45岁至60岁1200人、45岁以下11955人,所占比例分别为19%、7%、74%。

从中看出:国家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财政不缴费,但划入个人账户基金平均都在1250元以上、达200万元。企业退休人员虽然有1101人作了一次性清算,但划入个人账户基金平均都在650元、达80万元,其一次性清算的医保费最多够划7年。并且随着退休待遇和医疗需求逐年递增,而加大了基金的风险承受力。

五、基金收支情况分析

(一)基金收入

2008年基金收入方面全年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应收2871.6万元、实收3107万元(其中当年收入2871.6万元、利息收入91万元、上级补助39.67万元收回欠费104.73万元)。总收入比2007年的2805万元增了302万元。其主要原因有:

1、加大了清欠力度;

2、扩面取得成效;

3、上级对破产企业实行一次性补助;

4、基金存款实现了保值增值;

5、灵活就业人员参保明显增多。

(二)支出方面

基金支出压力与上年同期相比大大增加,2008年医疗保险基金支出2671.4万元,比2007年的1818万元,增加了853.4万元。其主要原因:

1、重病、癌症患者明显增加,其中住院费超过43700元的患者就有45人,比2007年增加了12人;

2、医疗消费水平普遍提高、定点医院药价居高不下,以药养医现象仍很严重,次均住院费4850元,比上年明显增长;

3、享受特殊慢性病门诊待遇患者比上年增加了92人,统筹金支付特殊慢性病门诊费比上年增加了20万元。

(三)基金收支积累方面

2008年全县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入3107万元,比上年收入2805万元增收了302万元,增长10.7%,划入统筹基金的收入为53%比上年减少1%,个人账户的比例为47%、比上年增加1%。2008年基金总支出2671.4万元、其中统筹金支出1286万元,比上年的974.5万元增了32%,个人帐户支出1385.4万元、比上年的843.5万元增了64%。2008年收支相抵,当期共结余436万元,其中统筹金收入1659万元、支出1286万元、结余373万元;个人账户收入1448万元、支出1385.4万元、结余63万元。截止2008年12月31日,资产滚存结余3478万元,其中统筹金结余1786万元、个人账户基金1692万元。从中看出:

1、收入增幅不大,并且增收部分主要是利息收入91万元、上级补助39.67万元、回收欠费104.7万元;缴费收入66.63万元,只增了0.02%,基本为零。

2、支出增幅较大,个人账户增幅正好是统筹金增幅的2倍,主要原因:一是对“两定”机构的稽核力度不够;二是参保人的医疗保健意识及消费水平显著提高;三是“两定”机构,特别是零售药店会以促销手段刺激个人账户消费。

六、特殊慢性病管理情况分析

特殊慢性病患者人数迅猛增加,2008年共有387人享受特殊慢性待遇,比2007年284增加103人,统筹金支付特殊慢性病门诊费74.72万元比上年增加了20万元。特殊病以癌症(80人)为主,慢性病患者以糖尿病为主(205人)、其次是二级以上心功能不全(63人)、其它39人,。从中看出:

1、特殊慢性病患者人数逐年迅猛增加;

2、糖尿病和二级以上心功能不全患者呈年轻化和广泛性方向发展;

3、自然减少的特慢人员,除了年均5人左右死亡和肺结核患者治愈外,其他都要享受长达10年、20年、30年以上特慢待遇;

七、医疗服务设施利用及费用情况分析

全县共有“两定”机构34家,其中定点零售药店10个、定点医疗机构24个(10个门诊),平均每个定点药店承担1622.5人参保人员的药品供应、每个定点医疗机构承担676人的住院医疗服务。从中看出:

1、“两定”机构数量明显饱和,超过了曲劳社发[2005]23号文件规定的药店与参保人的布局比例1:2000和医院与参保人的比例1:1000要求。

2、“两定”机构数量多,固然给参保人带来就医方便,但给医保管理和防范基金风险增加了很大难度。

八、离休人员医疗费统筹收支情况

今年参加离休人员医疗统筹122人,其中县级财政供养102人、驻县单位20人,医疗保险基金收入167.8万元,其中县财政拨付130.8万元,企业缴纳37万元,利息收入0.2万元,支付离休人员医疗保险费用186.3万元,其中医疗费用支出157.3万元,健康奖为29万元(上年),收支结余-18.3万元,加上上年结余基金73.6万元,离休人员医疗保险基金结余55.3万元。但是,本年还欠县医院、中医院等医疗单位近百万元。

欠费的主要原因:一是随着离休人员年纪的逐年增大与医疗费用支出成正比;二是县级财政困难,未按人均2万元规定预算划拨;三是人均2万元的统筹费本来就难以保证122人的正常需求,加上未足额预算划拨,更是造成前非得必然

九、革命伤残军人医疗统筹收支情况

今年伤残军人26人,由民政移交到医保中心,收入22万元,其中财政拨入20万元,企业缴纳2万元,支出20.3万元,基金结余1.6万元。但是还有10万元左右要转2009年财政预算才能支付。

十、附加商业保险(大病保险)收支情况

今年大病保险收入65万元(其中利息收入0.4万元),支付保险公司88.9万元,上年结余30.8万元,今年累计结余7万元。从中看出:

1、参保单位本年欠费23.9万元,将在2009年度中缴清;

2、本年保险公司将赔回医疗费92万元,赔付比例103%,均超过往年。主要原因是重特病比去年增加了12人

十一、工伤保险基金收支情况

今年工伤保险财政拨付6万元,经与财政协商将工伤保险费调10万元到生育保险费,支出7.3万元,上年基金结余22.6万元,减去调出的10万元,基金结余11.3万元。

十二、生育保险基金收支情况

今年生育保险基金财政拨付3.9万元,利息收入0.1万元,支付生育保险基金19.4万元。上年结余基金5.4万元,加上调进的10万元,基金结余0.1万元。

十三、城镇居民医保保险收支情况

今年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基金收入229万元,其中个人缴费42.8万元,中央财政补助16万元,省级财政补助106万元,市级财政补助12.1万元,县财政补助40.2万元,基金支出41.1万元,基金结余188.3万元。

十四、行政事业单位与企业单位缴费及支出分析

(一)收入分析

在2008年的3002万元当期收入中,行政事业单位参保人10420人(其中在职8970人,退休1450人),占总参保人的64%,完成缴费1591万元(财政缴了1297万、个人缴了294万),占总收入的53%、人均缴费1526元;企业和灵活就业人员参保人5805人,占总参保人的36%,完成缴费1320万元,占总收入的47%、人均缴费2274元。从人均缴费上看,行政事业单位的人均缴费只有企业和灵活就有人员人均缴费的67%,还不及全县人均缴费1794元,其主要因素有:

1、财政未将退休人员的单位缴费部分列入财政预算;

2、财政在计提缴费基数确定中只按工资内容的前8项总和为基数计提;

3、企业单位全部按退休人员退休金总额的10%计缴或一次性清算。

(二)行政事业单位的缴费及个人帐户分析

1、退休人员按退休金的6%计入:

年总额(229万元×12月)×6%﹦165万元

2、在职人员个人帐户计入:

年总额(1360万元×12月)×2.2%(平均计入比率)=359万元

3、在行政事业单位所缴的1591万元中,除在职人员个人缴纳的2%外,财政实际只缴纳了1297万元,其中划入个人帐户524万元,实际可用于住院报销和特慢待遇的统筹金就只剩下774万元

(三)统筹基金支出分析

本年住院总人次4950人,比2007年的4400人增了550人。全年统筹基金总收入1659万元(企业885万元、行政事业单位774万元),支出1286万元,其中企业参保人住院支出570.3万元、行政事业参保人住院支出715.7万元。从统筹金收支分析中可以看出:全年的统筹金支出1286万元,其中行政事业单位支出715.7万元、企业支出570.3万元。可见,行政事业单位的实际缴费基本以满足实际支出,只结余58.7万元,而企业却结余314.7万元。

十五、经验及对策

(一)医保中心在业务运作中必须严格执行医保住院报销政策;

(二)专人专车加大对定点医院医保业务的监管力度,是有效减少和杜绝了假住院、虚开发票、虚做明细清单、小病大医等违规行为的必须手段;专项经费养“线人”和聘用编外监管人员是加强“两定”管理的重要措施。

(三)规范特殊慢性病待遇管理,特殊慢性病患者有了特殊慢性病待遇后就以慢性病门诊为主,客观上减少了住院统筹金支出;

(四)积极宣传和引导参保人“小病进药店,大病再住院”、科学使用个人账户基金,对缓解统筹金压力大有好处;

(五)企业单位能按时足额缴费,并且所有企业全部按退休人员退休金总额的10%缴纳了退休人员医保费,其中2002年以来的企业改制和退休人员移交社会化管理中,一次性缴纳了退休人员医疗保险费511万元,而财政预算缴费的行政事业单位,未按退休人员退休金总额的10%预算缴纳退休人员医疗保险费;

(六)如果把企业和财政供养的县乡行政事业单位分开运行,财政供养的县乡行政事业单位的医疗保险基金早就无法运行了,只能靠占用企业缴费的调节,才能保证正常运行,如果政府财政再不按规定调整医疗保险缴费支出预算,两年内,所积累的老本必然用尽,整个医疗保险基金将无法运行;

(七)财政应足额预算离休人员和残疾军人的医疗保障金按时足額预算划拨;

医院企划工作总结范文4

[关键词] 企业转制医院;聘用医务人员;现状;分析

[中图分类号] R19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3)05(a)-0156-03

为进一步优化国有企业组织结构,加快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各企业及其医院正在逐步贯彻执行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文件精神进行转制。企业医院转制后,其员工人数、岗位结构、学历组成等都发生了较大变化[1]。企业转制医院为满足医疗保障需求,主要通过聘用合同制医务人员来补充工作人员的不足,部分转制医院聘用医务人员已接近原有编制人员总数。本研究通过调查对聘用医务人员的工作现状进行较全面了解,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建议。

1 资料与方法

2011年7月~2012年6月选择江汉油田企业改制医院,包括原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二级甲等医院和基层社区医院作为调查单位,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样本医院转制后的聘用合同制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340张,收回320张,有效率为94.11%。

2 结果

2.1 转制医院聘用医务人员的基本情况

从年龄结构上看,

2.2 经济收入情况

调查显示,人均月收入1000~1500元者占35.93%,>1500~2000元者占40.11%,>2000~3000元者占17.81%,3000元以上者占6.15%。提示被调查者中76.04%的医务人员月收入低于2000元,聘用医务人员月收入状况并不太理想。

2.3 社会保障及支持情况

调查显示,在被调查者中,98%的人员依法签订了劳动合同,享受社会保险,全部人员均可享受带薪年休假,其中,87%的人员休过年休假,全部人员均享有加班补助。提示聘用制医务人员与其他带资转制职工一样,享受全面的劳动保障和社会保障,有明显的权益保护意识,医院给予了这一群体良好的社会保障和社会支持。

2.4 工作培训及职务、职称晋升情况

调查显示,在被调查者中,96%的人员参加了医院组织的岗前培训,全部人员均享有参加医院各项内训、继续医学教育等培训学习的机会,3%的人员获得外出及到上一级医院进修学习的机会;90%的人员已经获得临床医学、护理相关岗位资格,其中,30%人员获得医院相关岗位聘任及相应待遇,其余未聘人员中有部分因相关岗位无职称晋升通道不能晋升相应职称,有的因其专业理论基础较差等自身原因未取得相关资格,也有因聘用指标较少未竞争取得资格;没有人获得管理职务上的聘任。提示聘用医务人员有着参加学习、提升自身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欲望,他们期望通过努力取得与其他原有职工相同的岗位、职位和待遇。同时,医院是否建立这一群体职业上升通道需要进一步研究。

2.5 压力情况

作为医务人员,其压力主要来自于职业、生活、社会和心理[2]。本研究显示,约65%的员工认为,医院转制后员工在医院的竞争压力明显增加[1]。在对聘用医务人员的数据分析中发现,认为工作压力大者占34.06%,认为经济压力大者占30.00%,认为社会压力大者占26.56%,认为其他压力大者占9.37%,其中,工作压力、经济压力及社会压力三者所占比例达90.62% 。见表1。

表1 企业转制医院聘用医务人员压力、自我评价及担忧情况

2.6 自我评价情况及担忧的问题

在被调查者中,65.62%的人员对目前工作、生活持满意态度。相对于其他专业来说,聘用医务人员都从事自己所学临床医疗及护理专业,流动性较小。在转制医院工作10年以上者占2.8%,5~10年者占62.7%,5年以下者占34.5%。可以看出,聘用医务人员就业相对稳定。同时,认为满意的人员还表示,改制医院能严格遵守国家政策,在劳动法规、社会保险、学习培训方面有规范的管理,为其提供了较稳定的工作、生活环境。满意程度一般者占26.25%,不满意者占8.13%(表1)。调查还显示,62%的聘用医务人员认为工作中最大的欣慰是患者治愈和康复,能够得到患者及其家属的认可。对于工作中最担忧的问题,本研究也进行了问卷调查。33.75%的被调查者表示对发展前景担忧,表现在编制问题和职业生涯规划问题上。尽管企业医院转制后对聘用医务人员和转制前的带资人员在待遇上没有实质性区别,但由于单位性质的改变,身份类别的不同,和这一群体年轻化的特点,让转制后的聘用人员十分关注涉及他们自身长远利益的重要问题。另有29.69%的人员对社会人际关系表示担忧,包括医患关系、同事之间的关系以及家人的关系。医生需要与患者、患者家属、医院同事以及其他各方人士打交道,同时处理各种不同关系,人际互动比较复杂。如果社会人际关系良好则会对工作起到积极作用,但如果稍有偏差,则可能带来危害,这与苗双虎[2]的研究是一致的。经济收入方面的担忧占到25.63%。其他方面如学习方面的担忧占10.93%。见表1。

3 讨论

本次调查表明,转制医院聘用医务人员总体现状较好,工作稳定,有固定的经济收入,享受养老、医疗、生育、失业、大病医疗等各项保险,享有带薪年休假、探亲假,有参加学习培训的机会,在工作和生活方面有可靠的保障。但调查也显示,转制医院聘用医务人员在生活、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困惑,主要表现为心里缺少归属感、社会认同感差,同时有来自工作、经济及社会人际关系等方面较大的压力。

3.1 强化人性化管理理念

人性化管理是在科学人生观的基础上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其本质在于激励人的积极性,从而发挥其创造性。聘用医务人员作为医院的新生力量,并将逐渐成长为医院的骨干,医院要想吸引、留住和用好这些人员,就必须注重他们的个人发展,让其创造自身价值的能力与医院整体利益结合起来,使人才资源与医院发展形成一种息息相关的互动关系[3]。转制医院对聘用医务人员更要强化人性化管理,针对他们特殊身份的实际情况,了解其真正需求,采取多种方式解除他们的困惑、困难,充分调动其工作积极性。对新员工可以带领他们参观企业矿区,了解周边单位员工学习和生活状况,并开展丰富多彩的联谊活动,充实业余文化生活,搭建年轻人恋爱、结婚、住房等具体问题的解决平台,把员工的心留住。对于工作年限长的员工,要重视他们的主体地位,帮助他们认识自身价值,树立长远发展目标,安排其学技能、管理知识,培养各自专长,并建立好学习、培训等机制,鼓励他们练好本领,为医院发展做出贡献。

3.2 合理配置人力资源

根据卫生部医院管理对三级医院评审标准中人员编制比例要求,医院人力资源为1(床)∶1.5(人)。通过调研发现,现在大多数医院均达不到这个标准[4],企业转制医院同样也不例外。医院在转制期间,由于特殊的专业性质,许多人员无法安置和转到原有企业,只能由转制医院承担,因此,转制医院承担了沉重的人力成本负担,导致人员臃肿、结构不合理,机关、后勤人员偏多,临床专业技术人员所占比例下降,造成临床医务人员工作负荷加重。加上国家对农村合作医疗政策的出台,患者数量猛增也不同程度增加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量,临床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以及高风险、无规律的“三班倒”状态让医务人员不堪重负,身心疲惫。因此,重视人力资源合理配置,减轻工作量,是转制医院管理中亟需解决的问题。一是对临床医生紧缺特别突出的科室,可以优先增加临床医生数量,通过招聘大学生、引进成熟人才等方式,尽快缓解人员不足。二是对护理人员匹配比较合适的科室,可以采用合理排班、弹性工作制等方式,在患者高峰时间及工作量较大的时间段,加强上班人员数量,其他时间可减少人员上班。三是启动人员应急机制,随时根据科室需求,调动相关专业人员去协助工作,以避免人员相对固定造成的资源浪费。

3.3 科学规划职业生涯

职业生涯是一个人一生的工作经历,是职业、职位的变动及工作理想实现的整个过程。在现代社会,职场上的人越来越关注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5]。医院管理者如果能将员工的职业规划设计纳入医院的激励方案中统一考虑,加强员工的职业规划教育,适当指导和修正其合理性,在医院发展战略的总体思路中考虑员工个人的职业发展,对推动医院的可持续发展必将起到推动作用[6]。对聘用医务人员实行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可以让他们有较好的归宿感、自信心和较清晰的努力方向及较稳定的从业心态。一般可根据聘用医务人员的性格气质、职业爱好、专业能力规划为两种上升通道:一是技术上升通道,通过专业技术职称的考试、评聘等方式,医生逐步从初级的医师上升至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护士从初级的护师上升至副主任护师、主任护师;二是管理上升通道,从普通医生、上升到科副主任、科主任、副院长、院长,从普通护士上升至科护士长、护理部主任。具体通过量身定做职业目标,确定职业发展路径,并制订切实可行的计划,提高综合素质,逐步实现职称、职务的晋升,满足医院及个人发展的目标。

3.4 合理提高薪酬待遇

医院薪酬管理直接关系到聘用医务人员的切身利益,科学、准确、合理地做好这项工作,是调动职工工作积极性、促进医院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根本要求。要为员工提供公平的工作平台, 建立合理的薪酬制度,在岗位分析的基础上,对医院的组织结构进行重新调整,对员工进行岗位定位并实行绩效考核,其重头戏是重新设计薪酬制度,以达到一岗一酬、易岗易薪的目标[7]。结合转制医院从业人员类别复杂的实际状况,有原有的企业转制员工、新聘医务人员、留原企业委托代管职工等,不同类别人员执行不同工资标准。总的薪酬福利包括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岗位津贴和福利保险。对于转制后聘用的医务人员,他们作为医疗队伍中的主体,与参与改制员工相比,他们没有带资额,在住房公积金方面没有享受待遇,因此在薪酬制订上一定要有所侧重,对重点的专业技术岗位要根据岗位大小、技术含量、风险因素有所区分,在绩效奖上根据劳动强度、工作数量、经济效益有所区分,在工会福利方面要和原改制员工标准一致,在住房分配、疗养休假、节日加班、物资分配供应方面不打折扣,以确保聘用医务人员获得同工同酬的标准和待遇。

3.5 规范学习培训体系

医学科学的竞争实质就是人才的竞争,人才培训是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手段,对医院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聘用医务人员作为医院后备人才,其学习和培训效果的好坏对医院的发展同样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切实提升聘用医务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其业务知识及技能水平,医院应规范培训、学习体系,制订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目标和措施。培训体系包括建立外训、内训和网络培训体系,外训包括外出进修学习、参观考察,内训包括院内讲座、操作示范、读书交流等。培训内容包括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规范及基础知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三基”训练、医务人员的服务营销、沟通技巧、法律法规知识等。只有紧密结合医院发展战略,充分考虑聘用医务人员的学历和专业需求,有针对性地制订内容和形式多样的规范化培训,才能有效调动医务人员学习和工作热情,最终激励他们在工作中兢兢业业、有所作为,确保医院发展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 方鹏骞,韩雪磊,吴少玮.企业医院转制前后人力结构变化探析[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0,27(1):32-37.

[2] 苗双虎.医务人员工作压力调查及其原因剖析[J].中国卫生事业,2011,(5):339-340.

[3] 王静宜.新医改条件下医院人文精神构建的思考[J].中国医院管理,2009,29(8):69-70.

[4] 左秀兰.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与规划探讨[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0, 1(27):38-39.

[5] 罗军,禹玉兰.公务员工作压力、情绪管理与身心健康关系的研究[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1,28(9):709-711.

[6] 朱元元,曾宏逵,季昶,等.职业规划设计在聘用制医务人员管理中的应用[J].医院管理杂志,2010,9(17):867-868.

医院企划工作总结范文5

根据《北京市基本医疗保险规定》(2001年2月20日北京市人民政府第68号令,以下简称《规定》),现对实施中的有关问题规定如下:

一、《规定》第二条适用范围中的城镇企业包括国有企业,集体所有制企业,股份制企业,外商投资企业,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以及城镇私营企业等。

机关包括国家行政机关及经中共中央组织部或市委批准列入参照国家公务员制度管理的党群机关,人大、政协机关,各派和工商联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

二、《规定》第二条适用范围中的职工包括本市及外埠城镇劳动者、农民合同制工人;退休人员包括按国发〔1978〕104号文件办理退职并按月领取退职生活费的退职人员(下同);外商投资企业职工是指中方职工;港、澳、台商投资企业职工是指内地职工。

三、《规定》第十条“本人上一年月平均工资”是指按国家统计局规定列入工资总额统计范围内发放的工资。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和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

四、下列人员按以下办法确定个人缴费工资基数:

(一)复员、转业退伍军人及初次就业和失业后再就业的人员,在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时,以本人工作第一个月的工资作为当年缴费工资基数。从第二年起,以本人上一年实发工资的月平均工资作为缴费工资基数。

(二)在医疗期内的病休人员,其病休期间领取的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在不足整年度时与病休前的当年工资合并计算)作为第二年的缴费工资基数。

(三)被派到国外或者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及台湾地区(不含临时派出)工作的人员,按派出前上一年本人月平均工资作为缴费工资基数。次年缴费工资基数按上一年本单位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率进行调整。

(四)企业外派、外借及劳务输出到其他单位工作的人员和下岗人员,以在原企业领取的本人上一年月平均工资作为缴费工资基数。这些人员在非本企业取得的劳务收入可与本企业发放的工资合并计算,作为第二年的缴费工资基数。用人单位使用非本单位的人员时,应按月为其提供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中企业缴纳部分的资金,并在签订劳务协议时予以明确。职工个人应将劳务收入所得向本企业备案。职工以非本企业取得的收入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时,须包含企业缴费部分,由本人向本企业缴费,企业向社会保险基金管理机构缴纳。

上述人员缴费工资基数的上限和下限按照《规定》执行。

五、2001年4月1日以前已退休的人员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个人不再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

六、2001年4月1日以前参加工作、2001年3月31日以后退休的职工,退休时累计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的年限,男满25年,女满20年的不再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不足上述年限的,由本人按照用人单位和个人的缴费比例,按退休时的缴费工资基数一次性缴足基本医疗保险费和用人单位应缴纳的大额医疗费用互助资金后,享受退休人员医疗保险待遇。

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认定,《规定》实施前,职工符合国家规定的连续工龄或工作年限,视同基本医疗保险缴费年限。参加本市基本养老保险的企业职工,已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认定的连续工龄,视同基本医疗保险缴费年限;基本养老保险实行个人缴费制度后,其实际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年限,视同基本医疗保险缴费年限。其他单位的职工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按照国家连续工龄或工作年限的规定,核定基本医疗保险视同缴费年限。《规定》实施后的缴费年限,按实际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的时间计算。

七、职工达到退休年龄时,用人单位须持《北京市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视同缴费年限认定审批表》(表样附后),到参保地的区、县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办理基本医疗保险视同缴费年限认定手续。经核准后,再到区、县社会保险基金管理机构办理基本医疗保险在职转退休手续。

八、2001年3月31日以后参加工作的职工,退休时累计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不足规定年限的,其个人账户余额退还本人,不再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

九、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的基本医疗保险费,包括单位缴费和个人缴费及由用人单位缴纳的大额医疗费用互助资金,由再就业服务 中心以上一年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为基数缴纳。个人应缴纳的大额医疗费用互助资金,由下岗职工个人按《规定》缴纳。

十、用人单位未按时足额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和大额医疗费用互助资金的,参保职工不计为缴费年限,参保人员个人账户金暂不划入。未按时足额缴费之月前,参保人员发生的医疗费用按结算期计算并按规定支付;未按时足额缴费之月及以后,参保人员发生的医疗费用,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和大额医疗费用互助资金不予支付,待单位按规定补齐欠费后,按规定补记个人账户,支付有关医疗费用。

参保人员未按《规定》缴足基本医疗保险费和大额医疗费用互助资金的,不享受医疗保险待遇。

十一、根据《规定》第二十一条,对达到35周岁、45周岁、70周岁的参保人员,从满35周岁、45周岁、70周岁的次月起按1%、2%、4.8%的比例划入个人账户。办理退休手续的退休人员,从领取基本养老金或退休费之月起按4.3%的比例划入其个人账户。

十二、职工被征义务兵、考入中等专业以上院校(与用人单位终止、解除劳动关系或工作关系)的,停止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不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个人账户存储额予以封存并继续计息,再就业时继续使用。

十三、职工被招收为军官、文职干部和士官入伍的,基本医疗保险个人账户存储额按照《中国人民军人退役医疗保险暂行办法》执行。

十四、参保人员在被判刑、劳动教养期间停止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不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个人账户存储额予以封存并继续计息,刑满释放、解除劳教再就业或恢复退休待遇时,个人账户启封,存储额继续使用。

十五、个人账户金额不足支付个人应负担的医疗费时,不允许透支。

十六、企业已为职工和退休人员建立医疗保险个人账户的,职工和退休人员医疗保险个人账户结余额可以转入基本医疗保险个人账户。

十七、《规定》实施后,为参加北京市地方所属城镇企业大病医疗费统筹的企业2001年4月1日前退休的人员个人账户划入一次性补助金。1998年6月30日前参加统筹的,一次性补助金为200元;1998年7月1日以后参加统筹的,一次性补助金为100元。一次性补助金由大病医疗费统筹基金支付。

十八、根据《规定》第三十二条,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支付的起付标准,在基本医疗保险实施当年为1300元,650元。

享受本市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参保人员,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支付的起付标准按本条第一款规定的起付标准的50%确定。

十九、根据《规定》第三十三条,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在基本医疗保险实施当年为5万元。最高支付限额是指在一个自然年度内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所支付的最高数额。

二十、《规定》第三十六条“结算期内职工和退休人员的医疗费用,按医院等级和费用数额采取分段计算、累加支付的办法”是指在每个结算期内的医疗费用,在起付标准之后采取“分段计算,累加支付”。第二个结算期及以后的每个结算期的费用,与前几个结算期的费用,不连续累加计算。

二十一、参保人员住院治疗不超过90天的,每次住院为一个结算期;超过90天,发生的医疗费用每90天为一个结算期,结算后视为第二次住院,超过180天的视为第三次住院,超过270天的视为第四次住院。

恶性肿瘤患者门诊放射治疗、化学治疗的医疗费用每90天为一个结算期;需长期做肾透析治疗的患者、肾移植手术后需长期服用抗排异药物的患者及患有精神病确需长年住院的患者其发生的医疗费每180天为一个结算期。

参保人员在定点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家庭病床治疗发生的医疗费用,每90天为一个结算期。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支付的起付标准按本办法第十八条第一款规定的起付标准的50%确定,转入住院治疗的,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支付的起付标准,按本办法第十八条第一款规定的起付标准执行。

二十二、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支付的结算期,全年连续计算。

二十三、参保人员跨年度住院的医疗费用,按当年和次年分别累加计算,当年12月31日前发生的医疗费累计到该年支付的医疗费用中。

次年1月1日起发生的医疗费用计算到次年累计支付的医疗费总额中,其住院次数、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支付的起付标准与上年住院次数连续计算,医疗费用分段支付的比例不变。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支付的最高限额按上年、次年分别计算。本次出院后或结算期满后,当年再次住院或进入下一个结算期,按第一次住院计算起付标准。

二十四、参保人员连续住院并转院治疗的,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支付起付标准按一次计算,支付比例按医院级别分别计算。

二十五、女职工生育符合有关规定的医疗费用,享受公务员医疗补助的,由公务员医疗补助经费中支付;其他单位的,由用人单位在原渠道列支。

参保人员按照北京市《计划生育条例》规定实施计划生育手术的,其手术费从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中支付。

二十六、享受公务员医疗补助的参保人员,因公负伤治疗的医疗费,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认定,其治疗公伤的医疗费用,从公务员医疗补助经费中支付。

二十七、原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的企业,职工供养直系亲属的医疗待遇,仍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的有关规定执行。

二十八、职工因公外出、探亲期间,在本市行政区域外当地县级以上定点医疗机构就诊发生的医疗费用,先由个人垫付,经医疗保险事务经办机构审核批准后,按照规定,由个人账户和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支付。其医疗保险待遇、基本医疗保险用药范围、诊疗项目及服务设施范围标准,按本市的有关规定执行。

二十九、易地安置的退休人员,个人账户金由社保基金管理机构按规定的比例将应划入个人账户的数额以现金形式支付给个人。属于个人账户支付的医疗费,由本人负担;在当地乡以上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属于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及大额医疗费用互助资金支付的医疗费,先由个人垫付,经医疗保险事务经办机构核准后,由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及大额医疗费用互助资金支付。其医疗保险待遇、基本医疗保险用药范围、诊疗项目及服务设施范围标准,按本市的有关规定执行。

三十、国家建设征用土地安置的占地农转工退休时,缴费年限不符合《规定》条件的,不补缴医疗保险费,享受退休人员的医疗保险待遇。

三十一、按照北京市劳动局、北京市财政局、北京市税务局《北京市城镇临时工养老保险暂行办法》(京劳险发字〔1988〕550号)享受养老保险待遇的城镇临时工,其医疗保险待遇仍按京劳险发字〔1988〕550号文件规定执行。

三 十二、基本医疗保险费自用人单位参加保险之月起开始收缴,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从次月起开始支付参保人员的医疗费。

三十三、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后,已在医院接受治疗的参保人员,应结清参保之月以前的医疗费用。参保以前已经在非定点医疗机构治疗,确因病情需要暂时不能转院的,须经区、县医疗保险事务经办机构批准。

医院企划工作总结范文6

第一条为保障企业职工生育期间得到必要的经济补偿和医疗保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城镇各类企业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具有本市常住户口的职工。

第三条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全市生育保险工作。

区、县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生育保险工作。

市和区、县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设立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具体承办生育保险事务。

第四条财政、审计部门依法对生育保险基金的收支、管理情况进行监督。

卫生、药品监督、价格、计划生育等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协助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做好生育保险工作。

第二章生育保险基金

第五条生育保险基金按照以支定收,收支平衡的原则统一筹集,纳入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第六条生育保险基金由下列各项构成:

(一)企业缴纳的生育保险费;

(二)基金的利息;

(三)滞纳金;

(四)依法纳入生育保险基金的其他资金。

第七条生育保险费由企业按月缴纳。职工个人不缴纳生育保险费。

企业按照其缴费总基数的0.8%缴纳生育保险费。企业缴费总基数为本企业符合条件的职工缴费基数之和。

职工缴费基数按照本人上一年月平均工资计算;低于上一年本市职工月平均工资60%的,按照上一年本市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计算;高于上一年本市职工月平均工资3倍以上的,按照上一年本市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倍计算;本人上一年月平均工资无法确定的,按照上一年本市职工月平均工资计算。

第八条生育保险费缴费标准需要调整时,由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会同市财政部门提出调整方案,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公布施行。

第九条企业缴纳的生育保险费,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委托企业的开户银行以“委托银行收款(无付款期)”的结算方式按月扣缴。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当为企业和职工建立缴费记录。

第十条生育保险费的征缴按照国务院《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和《*市社会保险费征缴若干规定》的规定执行。

第三章生育保险待遇

第十一条职工享受生育保险待遇,应当符合国家和本市计划生育的有关规定。

第十二条生育保险基金支付范围包括:

(一)生育津贴;

(二)生育医疗费用;

(三)计划生育手术医疗费用;

(四)国家和本市规定的其他费用。

第十三条生育保险基金支付标准需要调整时,由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会同市财政部门提出调整方案,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公布施行。

第十四条女职工正常生育的产假为90天;难产的增加15天,多胞胎生育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15天,晚育的增加30天。

女职工妊娠不满4个月流产的产假为15天至30天,妊娠满4个月以上流产的产假为42天。

第十五条生育津贴按照女职工本人生育当月的缴费基数除以30再乘以产假天数计算。

生育津贴为女职工产假期间的工资,生育津贴低于本人工资标准的,差额部分由企业补足。

第十六条生育医疗费用包括女职工因怀孕、生育发生的医疗检查费、接生费、手术费、住院费和药品费。

计划生育手术医疗费用包括职工因计划生育实施放置(取出)宫内节育器、流产术、引产术、绝育及复通手术所发生的医疗费用。

生育、计划生育手术医疗费用符合本市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诊疗项目和医疗服务设施项目规定的,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

第十七条生育保险基金支付生育、计划生育手术医疗费用的结算办法,由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制定。

第十八条职工生育、实施计划生育手术应当按照本市基本医疗保险就医的规定到具有助产、计划生育手术资质的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以下简称定点医疗机构)就医。

职工就医应当出示《*市医疗保险手册》;需住院治疗的,在办理住院手续时应当同时出示《*市生育服务证》,并由定点医疗机构留存复印件。

第十九条下列生育、计划生育手术医疗费用生育保险基金不予支付:

(一)不符合国家或者本市计划生育规定的;

(二)不符合本市基本医疗保险就医规定的;

(三)不符合本市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诊疗项目和医疗服务设施项目规定的;

(四)在国外或者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以及台湾地区发生的医疗费用;

(五)因医疗事故发生的医疗费用;

(六)治疗生育合并症的费用;

(七)按照国家或者本市规定应当由个人负担的费用。

第二十条申领生育津贴以及报销产前检查、计划生育手术门诊医疗费用,由企业负责到其参加生育保险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手续。

办理手续时,企业应当提交职工的《*市医疗保险手册》、《*市生育服务证》以及定点医疗机构出具的婴儿出生、死亡或者流产证明、计划生育手术证明和收费凭证等。

第二十一条生育、计划生育手术住院医疗费用,由定点医疗机构向企业参加生育保险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结算手续。

第二十二条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在收到企业申领生育津贴以及报销产前检查、计划生育手术门诊医疗费用,或者定点医疗机构结算生育、计划生育手术住院医疗费用的申请后,对于符合条件的,应当在20日内审核结算完毕;对于不符合条件的,应当在20日内书面告知申请人。

第四章法律责任

第二十三条企业未按照本规定参加生育保险的,职工生育保险待遇由企业按照本规定的标准支付。

企业欠缴生育保险费的,欠缴期间职工生育保险待遇由企业按照本规定的标准支付。

第二十四条企业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报应缴纳的生育保险费数额时,瞒报工资额或者参保职工人数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并处瞒报工资额1倍以上3倍以下罚款。

第二十五条定点医疗机构有下列行为之一,造成生育保险基金损失的,应当赔偿损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其可以处5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取消其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资格:

(一)将未参加生育保险人员医疗费用列入生育保险基金支付的;

(二)将不属于生育保险支付的费用列入生育保险基金支付的;

(三)出具虚假证明或虚假收费凭证的;

(四)违反医疗、药品、价格等管理规定的。

医院企划工作总结范文7

企业在内部控制规范下结合其定位制定企业战略目标。全面预算管理是在战略目标下,通过预算编制、审批、执行、控制、考评与激励等环节,提升组织管理效率和经营效果一种管理方法。内部控制的目标: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表及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两者相结合,有助于医院改善经营,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对两者结合的认识(一)全面

预算管理是企业内部协调的工具、控制的标准、考核的依据

全面预算管理是将组织、控制、激励、评价等诸多功能融合在一起的管理工具,在企业经营和企业内部控制中发挥核心作用。

(二)医院有以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为首要目标的社会效益,又有医院的生存与发展的经济效益

内部控制应当贯穿决策、执行和监督全过程,覆盖企业的各种业务和事项。全面预算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业务预算、资本预算、筹资预算和财务预算,医院在自身业务情况进行充分调查与评估的基础上编列业务预算,以业务预算为起点,编列相应的资本预算、筹资预算并最终形成财务预算。财务预算是核心。把医院自身的发展战略目标和规划予以量化,两者相结合成为医院管理的一个选择和借鉴。

(三)内部控制关注重要业务和高风险领域,以制衡、适用、和成本效益为原则

预算管理除与其他管理方法和手段相结合外,加强对预算的内部控制、风险控制、内部监督和审计,防止偏差、疏漏,发挥预算管理的作用。特别加强风险评估和识别,合理确定风险应对策略。

二、两者结合的组织与实施

(一)明确医院发展目标,制订中长期发展规划

确定医院战略目标,其目标包括业务规模、科学研究、企业文化等。明确目标后,制订切实可行的中长期发展规划,通过中长期规划来逐步实现医院的发展目标。

(二)要有完善高效的组织体系

全面预算管理由预算管理委员会、预算执行与控制部门和责任中心构成。统一组织、管理、协调全面预算工作。医院各职能部门对预算实行归口管理,各责任中心负责预算的实施。组织体系是否健全、是否具有实质性的执行力,对其成败具有高度的相关性。

(三)应当建立一套完整的预算制度

医院应设计《内部控制制度》规定责任人和责任部门;设计《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医院从组织体系、编制流程与方法、编制内容与依据、预算执行与控制、预算调整、预算分析、考核与激励等方面入手,使管理工作有章可循,加强信息沟通,加强人力资源管理。

(四)编制预算要保证较高的准确性

准确的预算为优化资源配置、协调整体行动、控制医院经营、考核部门业绩,提供了参照尺度。一旦丧失准确性,上述职能的发挥都将受到极大的限制。

提高预算准确性从预算流程上入手:

1.要保证业务预算编制的准确性。业务预算是全面预算管理的起点,包括收入预算、支出预算、采购预算、人工预算、期间费用预算等,其准确性直接关系预算管理的效果,医院要进行充分调研,了解相关信息,把握市场动态、内部技术进步、规模扩张等因素,编制出切实可行的业务预算。2.加强预算管理分析。建立进度分析制度,总结预算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偏差的预算进行修正。对预算修正的动因主要是由于市场环境、经营条件、政策法规等发生重大变化,从而使预算编制的基础不成立或者将导致预算执行结果产生重大偏差。预算修正应经必要的批准程序,要保证预算的严肃性。

(五)两者结合应以现金流量管理为核心

医院的现金流链管理包括现金预算管理、现金的流入与流出的管理、现金使用效率管理和现金结算管理等。现金链对于任何企业都是至关重要的。医院可按照企业现金流量表的主要内容编制预算期内现金收支的预算,要根据经营性活动净现金流量的要求并以业务预算、资本预算和筹资预算为基础,调节资金收支平衡,切实防范和有效化解财务风险。

(六)严格控制资金预算

针对医院的业务开发期、市场增长期、市场成熟期、衰退期制定不同的预算模式。加强融资观念,防止财务风险,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度内,防止威胁医院的正常运营。编制资本预算时遵循投资项目符合医院发展战略和中长期规划的需要,必须进行全面的科学论证。

(七)制定考核与激励办法

1.考核指标的选择。选择有代表性的指标来考核预算执行效果,要兼顾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财务指标主要有业务收入完成情况、资产负债率、资本金负债率(特别重要)、收入利润率、成本利润率等,非财务指标有门诊人次增长率、床位周转率、平均住院天数、门诊平均收费水平、出院病人平均医药费等。

2.激励机制。全面预算管理要依据预算考核结果建立相应的激励制度,激励机制可以有效的发挥预算执行着的积极性激励他们努力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全面完成预算指标。医院在制订激励制度时,在国家有关规定的框架内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进行。

三、对两者结合在医院管理工作的效果评估

(一)资金安排更加合理,做到风险与控制相结合

以收定支医院根据收入预算的要求积极组织收入,然后根据总量控制的原则,按照支出预算有计划、有步骤的支付各种款项,是资金收付逐渐形成规律,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有效的控制了医院成本费用的快速上涨。

(二)避免盲目扩张,遏制冲动投资

按经济学的要求医院的规模扩张要合理。实行内部控制和全面预算管理相结合,医院要求各职能部门编制自己的预算计划,由管理部门统一协调安排资金,避免盲目性。

(三)加强财务控制,提高了财务管理水平

财务部门作为预算管理的核心工作部门,在预算的编制、执行、控制等环节中全程参与,运用各种财务管理、分析、控制等工具,在实际工作中得到应用,有效的提高了财务管理在医院管理中的地位。按照资金的管理要求,建立资金集中管理制度,将医院各职能部门的资金统一纳入集中管理体系,并根据预算安排按时拨付资金,大大增强了对下属单位的财务控制能力,增强医院的整体抗风险的能力,为提升医院整体实力和实现战略目标,提供强有力资金支持。

参考文献:

[1]《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2009年7月1日执行,财政部公布。

医院企划工作总结范文8

总的来说,这次会议内容丰富、务实高效,开得很紧凑、很成功,达到了预期目的。主要收获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确立了建设中医药强省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战略地位。通过这次会议,大家认识到,建设中医药强省是实践*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是全省建立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维护和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加快构建和谐广东的迫切需要;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高中医药产业竞争力,加快建设经济强省的迫切需要;是发掘和发展岭南中医医药文化,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加快建设文化大省的迫切需要。因此,必须把发展中医药、建设中医药强省放在重要的战略地位来抓。大家一致认为,这次会议鼓舞人心、催人奋进,必将对我省中医药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大家表示,在振兴中医药事业和产上,我们应该有所作为,也必将大有可为。

二是增强了建设中医药强省的紧迫感。中医药发展正面临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广东是我国中医药大省,中药资源丰富,中医药文化根深叶茂。改革开放以来,广东中医药发展迅猛,科研和生产有较强基础,市场十分广阔,具有加快事业发展,做大做强产业的良好条件。但同时也存在创新不足、现代化水平不高和竞争力不强的问题,制约了我省中医药的持续发展。面对国际国内十分激烈的竞争和挑战,我们必须以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加倍努力,集全省之力,走建设中医药强省之路,才能抓住机遇,立于不败之地。

三是明确了建设中医药强省的目标任务和工作思路。这次会议明确,要以建立完善中医医疗服务体系、中医药制造和流通产业体系、中医药人才培养体系、中医药创新体系、中医药标准体系为基础,以打造名院名科、名药名厂、名店名城、名医名校和自主创新、国内国际合作、弘扬岭南医药文化为重点,全面推进中医药强省建设。围绕这一总体思路,2010年,要实现全省中医的医疗服务体系和网络较完善、医疗水平明显提高,中医药产业产值居全国前列,中医药人才队伍壮大、结构优化,中医药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形成若干家产值超百亿元的大型医药企业集团和一批制造技术领先、国际知名的中药企业的目标;到2020年,我省要实现成为中医药综合实力全国领先的中医药强省的目标。这些目标要求具体明确,完全切合我省的实际,经过努力是可以实现的。

四是制订了建设中医药强省的政策措施。会议讨论通过的三个文件,从医疗、产业、科研、教育等方面明确了具体的政策和措施,前瞻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都很强,是我省建设中医药强省工作的重要纲领性和指导性文件。会上,大家对这三个重要文件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这些意见都提得很好,会后要认真整理,合理的意见尽可能吸纳,其他意见也可以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探索,通过实践不断丰富、总结和提升,适时采纳和运用。这三个文件将根据大家的意见和建议,在进一步修改完善后尽快下发执行。只要我们认真按照文件的要求开展工作,政策措施落实到位,中医药强省建设就一定能够取得实效。

五是总结交流了发展中医药的经验做法。各有关单位在会上介绍的经验和做法,都是各自在实践中探索的成果和智慧的结晶,对于我们进一步做好工作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各地、各部门要充分运用这些成果,并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

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中医药强省的大政方针已定,接下来的关键是要深刻领会会议精神,扎扎实实抓好省委、省政府决定的落实,全力以赴推进建设中医药强省各项工作。具体要着重抓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抓提高认识和统一思想。建设中医药强省是事关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一项重要工作,是省委、省政府在新阶段新形势下审时度势,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性决策。大家回去以后,要组织认真学习张德江书记的重要讲话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中医药强省的决定,深刻领会这次会议的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决策的重大意义。首先,要充分认识到,建设中医药强省,对促进我省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意义重大,是实践以人为本思想的具体体现。中医医疗是我省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药学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形成了独特的诊疗方法和科学的理论体系,对中华民族的健康和发展,曾经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它的注重预防和治本的特点符合现代医学发展的方向,日益得到人们的广泛认同和高度重视,具有极为广阔的发展和应用空间。中医药对很多常见病效果好,它以丰富的治疗手段和灵活的方法,以及简、便、廉、验的优点,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对我们目前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也不失为一个重要途径。我省中医药历史传统悠久,群众基础好,普遍比较信中医、用中药,乘势加快中医事业的发展,进一步发挥中医保障人民健康的重要作用,必将造福全省人民。其次,要充分认识到,建设中医药强省,做大做强中药制造业和中医服务业,将会有力地推动我省经济发展,是我省抢抓发展机遇的又一项重大举措。中医药发展的国际国内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不少国家把以中医药为主的天然药物作为重要的战略产业,中医药产业正面临着极为难得的发展机遇。但同时,国外发达国家利用技术和资金优势,加快中医药等天然药物的研究开发和现代化,不仅国际市场竞争激烈,而且洋中药已兵临城下,我们处于不进则退的局面。我省中药产业发展基础较好,素有“岭南出好药”的美誉,一批中药制造企业在全国打造了自己的品牌,拥有在国内领先的技术,中医药将成为我省*时期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做大做强中医药产业,对调整优化我省产业结构和增强经济发展后劲至关重要。我们必须抓住机遇,主动应对挑战,大力推进我省中医药产业发展,建立完善中医药创新体系,研究开发一批大品种名中药,实现产业优化升级,催生现代中医药产业集群,打造一批技术领先、国际知名的中医药企业。这样,我们才能抓住机遇而不是丧失机遇,发挥优势而不是丢掉优势,在新一轮经济发展的竞争中抢占先机,率先发展。再次,要充分认识到,建设中医药强省,发扬中医药文化,也是建设文化大省的重要内容。正如张德江书记所指出的,中医药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中的辩证思维和养生之道,都包含着丰富的哲学、伦理学、社会学思想,也反映了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先进理念。加快中医药事业发展,继承、弘扬中医药文化,对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都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岭南医学源远流长,在发展过程中吸收了传统中医药理论,自成一格,底蕴深厚,形成了我国重要医学流派之一。挖掘、保护和弘扬岭南中医药文化,促进形成鲜明岭南特色的中药文化,培养一大批中医药人才,是我省振兴祖国传统医学,弘扬中华文化义不容辞的责任,是我省文化建设不可缺少的内容,要把这项工作作为建设文化大省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总之,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中医药强省建设,不断深化认识,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张德江书记重要讲话和《决定》的精神上来,统一到省委、省政府的决策和部署上来,不断增强建设中医药强省的紧迫感和抢抓机遇意识,形成推动中医药振兴和发展的强大动力。

第二,抓完善规划和配套政策。统筹全局、科学规划是高起点推动中医药强省建设的重要基础。张德江书记的重要讲话和省委、省政府的《决定》对建设中医药强省了明确要求,是建设中医药强省的纲领性文件。《决定》、《纲要》和《规划》形成了建设现代化中医药强省的方针政策、总体规划和工作措施,为建设中医药强省指明了方向,明确了工作目标任务和总体要求,指出了途径。但由于中医药强省建设的具体工作涉及方方面面,各地、各部门的情况千差万别,一次会议、几个文件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

建设中医药强省要按照张德江书记反复的做到规划先行,科学规划、超前规划。全省各地、各部门尤其是发展改革、卫生、财政、经贸、科技、教育、外经贸、质监、中医药、药监等职能部门,要按照张德江书记重要讲话中的要求和这三个文件总的指导原则,结合实际,进一步抓好具体规划与配套政策的完善与细化。一方面,要把推进中医药发展纳入本地区、本部门总体规划中通盘考虑,在制订地区规划、行业规划中切实把加快中医药发展放在重要位置,明确本地区发展中医事业和壮大中药产业的思路,编制本地区发展中医药的近期和中长期规划。同时又要注意科学规划,统筹兼顾,把振兴中医药放在工作大局中去研究和谋划,注意发挥优势,合理定位定方向,防止一哄而起。另一方面,要结合实际加快制订具体的配套措施和办法,尽快形成完整的发展中医药政策体系。各地和各有关部门要对过去有关文件规定和政策措施进行必要的清理,凡是与这次会议精神及即将下发的《决定》、《纲要》、《规划》精神不相符的要作出修改和完善。

第三,抓重点工作的推动和落实。张德江书记,要实现我省建设中医药强省的目标,必须着力促进观念转变、促进中医药医疗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促进中药制造业做强做大、促进中药现代物流业的壮大、促进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促进中医药自主创新促进中医药走出国门促进岭南中医药文化发展。这八个促进,完全符合我省中医发展的实际,抓住了关键,抓住了要害,是我省今后建设中医药强省的工作着力点。各地区、各部门要认真围绕这八个促进,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一项一项地抓落实。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要力争在以下五个方面首先取得重大进展,以点带面推动建设中医药强省的各项工作。

一是完善中医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这是促进中医医疗服务水平的重要载体。要认真整合现有医疗服务资源,鼓励和支持有实力的中医院优势互补、强强联合,努力建设中医特色突出、优势明显、紧跟现代医学发展方向的现代化综合性中医院。支持优质中医院通过兼并、重组等多种方式整合中小医院,发挥以强带弱的辐射带动作用。要在扶持市级中医院发展的同时,着力提高县级中医院的服务水平,使县级中医院成为农村中医三级网络医、教、研的龙头。进一步加强乡镇卫生院中医科、中药房建设,扩大服务领域,使中医服务延伸到中医医疗、预防和保健等领域。开展社区中医医疗保健和服务,努力建设一批有中医药特色的社区卫生服务示范点。与此同时,要十分重视中医专科的建设,重点把省级中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和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拥有的大批部级、省级中医重点专科发展成为临床治疗中心或专科医院。要加强重点专科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充分发挥重点专科的示范带动作用,构建以部级重点专科为龙头,省级重点专科为骨干的全省各地区中医专科协作网。各地也要结合实际扶持发展一批市、县级重点专科,逐步形成省、市、县三级重点学科与重点专科群。有条件的乡镇卫生院要针对当地的常见病、多发病开设具有特色的中医专科。要做好富有岭南特色的中医适宜技术及民间验方、单方的挖掘、研究和推广工作,丰富中医药学术体系,提高临床诊治水平。

二是推进中药产业化。要促进中药制造业不断发展壮大,首先必须加强中药的产业化建设。要采取措施扶持发展广药集团等一批已形成相当规模、具有较强实力、市场前景看好的中药制药企业,努力打造规模领先、技术领先、人才领先、全国一流、国际知名的中药制造企业航空母舰。要实施名牌带动战略,充分发挥我省王老吉、黄振龙等传统中药名牌的影响力,扩大开发生产中药产品,打造知名品牌。要努力建设中药产业基地和产业园区,引导区域产业集群发展。支持*、**、*、*等地区发展成为我省中药产业的集群区。此外,还要结合推进农业产业化和发展效益农业、生态农业,因地制宜发展中药种植业。

三是加强中医药科研开发。增强中医药自主创新能力,关键在于加强中医药研发。要力争在中医药基础理论和重点领域取得突破。充分利用高等院校的科技研发力量,开展以治疗性中医品种剂型改革为重点的科研开发工作,大力开发中药新剂型及其新型辅料,提高中药制剂生产水平。加快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病毒性疾病、免疫功能性疾病、糖尿病和老年性疾病等疗效确切、原创性强的中药大品种的产业化开发。推动企业对新产品进行研发和名优大品种中药二次开发及技术创新。重点依托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建立中医药现代化技术创新平台、科研信息数据共享平台、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大力支持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中医药工程技术中心或技术创新中心,创办重要科技成果孵化基地。鼓励企业按照产值的一定比例提取专项经费用于研发,促进产、学、研、中有机结合,协同发展。加快省中医研究院的建设,加强与国家中医研究院的合作,积极开展与国内外科研机构、大学和医疗机构的交流与合作。加快制定广东中药优势品种的药品标准在标准制定层面上引领中医药的发展潮流,抢占中医药发展制高点。

四是强化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建设中医药强省,人才是关键。要充分发挥*中医药大学、广东药学院等各类医药学院的学术优势,培养一批优秀的学术带头人。依托名老中医工作室,聘请全国名老中医,扩大名医带徒。充分发挥名老中医的传帮带作用,培训一批专业基础扎实、临床水平较高的优秀中青年中医临床人才,加快培育一批优秀中青年名医。与此同时,要加强基层中医医疗机构人员的业务培训,努力提高基层中医医疗服务水平。尽快启动县级中医院骨干工程,着力培养县市中医院中医骨干人才。加强乡村医生的中医药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训,培养一批新型的赤脚医生。要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中医药知识技能培训,发挥中医药在社区医疗服务中的作用,提高社区中医药卫生服务水平。

五是拓展中医药发展空间。要切实加强中医药的国际国内合作,拓展我省中医药发展空间。扩大中医药领域的招商引资,吸引外资投向我省中医药的研发、生产和中药材的种植、养殖。鼓励外资企业在我省设立中医药研发基地、生产基地和中医医疗机构。要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中医药企业和医疗机构积极走出去,开展跨国经营,开拓中医保健和医疗对外服务。要充分利用港澳在资金、信息等方面的优势,积极与港澳合作开发中药新品种。充分利用兄弟省区市特别是泛珠三角兄弟省区市的中药材资源、市场,合作开发生产中药产品,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第四,抓环境建设。良好的环境是建设中医药强省、振兴中医药的重要保障。一要营造良好的政务环境。省里已成立了中医药振兴计划领导小组,各地也要根据实际建立相应的领导机构,为建设中医药强省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形成推进建设中医药强省的强大合力。各有关单位要牢固树立服务意识,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努力为建设中医药强省开绿灯。二要营造良好的体制环境。进一步深化中医药管理体制改革,坚决消除一切束缚中医药发展的体制机制。完善中医药医疗服务体系,建立有利于中医药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相结合的体制机制,合理引导各方面资源投向中医药。要逐步完善有利于中医药发展,同时又有利于人民群众获得满意医疗服务的价格机制。三要营造良好的资金环境。各级政府要千方百计加大对中医药发展的投入。,但是建设中医药强省,仅靠政府投入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多渠道筹集资金。要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投向中医药事业和产业,建立以科研院所、中医院、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中医药科研投入机制和风险投资机制。制定相关优惠政策,鼓励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海外侨胞捐赠筹资回和单位、个人通过各种途径筹资等,建立多元化的筹资渠道。四要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要规范中药市场管理,加大市场监管力度。实施和完善源头打击、终端监管的中药市场监督和打假机制,严厉打击假冒伪劣中药产品。要加强对中药材市场的监管,特别是对目前已具相当规模、有一定知名度的中药材市场要切实强化管理,扩大影响,进一步发挥集散作用。完善执业药师和驻店药师制度,发挥药师队伍对中药的质量监督作用。加快中药现代物流中心建设,消除阻碍中医药发展的市场壁垒。五要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要向全社会大力宣传中医药文化,普及中医药知识,提高全社会对中医药的认识和认可程度。要加大对中医药疗效和诊疗方式的宣传,让全社会了解中医药的特点和优势,使广大人民群众信中医、用中医并大力支持中医药发展。要加强中医药的对外宣传力度,充分利用互联网、博览会等方式把岭南中医药推向世界,提高中医药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六要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加强对岭南传统医药文献的研究,对民间医籍、单方、验方和诊疗技术进行发掘、整理和提高,加大实践探索力度,丰富理论内涵。加快整理出版岭南历史中医药文献、现代名老中医学术经验、广东中医药学术成果和中医药科普读物。加快中医药重点文化工程建设,建设中医药文化公共基地,并向省内外青少年、公众开放,开展传播中医药文化的公共服务,营造浓厚的岭南中医药文化氛围。

医院企划工作总结范文9

计划对工作既有指导作用,又有推动作用,搞好工作计划,是建立正常的工作秩序,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那么医药销售经理个人工作计划该怎样写呢?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医药销售经理个人工作计划2020范例,希望大家喜欢!

医药销售经理个人工作计划2020范例【1】

营销目标:以最快的速度进入本地医药市场,并在周边地区取得一定的市场份额。本着用心服务的原则,与国内的厂商和客户建立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

营销策略:凭借优质的服务,诚信至上的经营理念去开拓市场。计划在初期采用如下策略:以服务赢得市场的经营策略,重点培训销售人员的药品专业知识,打造一支高水平、高素质、凝聚力强的优秀销售团队。

具体营销工作计划:

一、建立团队:

医药专业销售需要高素质的、有成功进取心医药代表。以往的销售员仅有送货和签合同等的功能,现代医药代表是企业与医生之间的载体,公司产品形象的大使,产品使用的专业指导,企业组织中成功的细胞。

通过招聘的形式,建立一支5-10人的销售团队,进行系统的、专业的药物知识、沟通技巧的全面培训(3-5天)。以便快速的了解公司及药品情况,并迅速进入市场。以后每周进行培训,月底考核,制定详细、科学的培训考核方案。

二、开发市场

重点开发二、三级医院(县、市级医院),同时普及一级医院(乡镇卫生院、社区服务站、规模大的门诊部),以销售“区域独家”品种为主,确保客户享受独家销售权和区域保护政策。有利于建立和保持良好的客户关系。

1、销售目标:争取1-3个月,完成县内医疗机构的临床药品销售目标,3-6个月初步建立全市医疗机构的临床药品销售目标。逐步覆盖到全省及周边。利用多种营销手段,和院长、药房主任、临床医生建立良好的朋友关系。实现共赢互利,对客户中的关键人物进行有效说服及定期拜访,为应用我们产品的客户提供帮助、解决问题、清除障碍,及时收集市场综合信息和竞争对手产品及市场信息。

2、药品提成方案初步建议:

院长:5%

药房主任:2%

临床医生:20-30%

以上提成均按药品供货价百分比计算。(根据具体药品价格再做进一步明细)

3、产品进入医院的具体方法:

(1)通过行政手段使产品进入。可以到医院的上级部门,如卫生局或政府部门进行公关,从而使他们出面使产品打进医院。

(2)召开新产品医院推广会。时间、地点确定好以后,。将该区域内大中小型医院的院长、药剂科主任、采购、财务科长和相对应科室的主任、副主任以及有关专家请到,邀请比较有名的专家教授、相应临床科室的主任在会上讲话以示权威性,进行产品的交流,发放礼品或纪念品,以达到产品进入医院的目的。

(3)通过医院临床科室主任推荐。在做医院开发工作时,若感到各环节比较困难,可先找到临床科室主任,通过公关联络,由他主动向其他部门推荐企业的产品。一般情况下,临床科室主任点名要用的药,药剂科及其他部门是会同意的。此外,医院开发工作本身也应该先从临床科室做起,先由他们提写申购单后,才能去做其他部门的工作。

(4)通过间接的人际关系使产品进入医院。对医院的各个环节作了详细的调查后,若感觉工作较难开展,可以从侧面对各环节主要人员的家庭情况和人际网络进行了解。了解清楚医院相关人员的详细个人资料,以及与他最密切的人(朋友、孩子、亲属),然后有选择性地去间接接触访问,通过他们间接地将产品打入医院。

(5)试销进入。先将产品放到医院、卫生院、门诊部试销,从而逐步渗透,最终得以进入。

总之产品进入医院,成为临床用药,需要一定的程序和方法,需要销售人员充分利用天时、地利、人和的各种优势。

三、市场促销与维护

医院市场的促销与维护工作方向是:以建立、联络感情为主,介绍公司、产品为辅。如涉及相应科室较多,要根据自己的人力、物力、财力,抓重点科室,抓重点医生。具体方案:

(1)一对一促销

由医药销售人员与某个科室主任、医生面对面的私下交流来实现的。药品销售人员事先备好工作证、产品说明书、产品样品、产品临床报告、产品宣传册、产品促销礼品等资料,这样进行交流时才会更方便。

(2)一对多促销

主要是指药品销售人员与在同一个办公室里的三、五个医生交谈的形式。在此场合下必须做到应付自如,遇乱不惊,运筹帷幄,掌握谈话的主动权,整个交流过程中药品销售人员以一位学生求教的身份出现。

(3)人员对科室促销

在药品刚进医院时,组织门诊、住院部相关科室的医务人员在饭店或酒店进行座谈,以宣传新产品为由建立促销网络,可以给一定的组织费,让科室主任把门诊部坐诊医生和住院部医生通知到位,定在某一时间和地点开座谈会。为每人准备一套产品资料(产品样品一盒、说明书、产品宣传册、临床报告书、促销礼品各一份),会议过程中,要注意保持温馨、和缓的气氛。座谈会内容可分为公司简介(主要介绍公司的发展前景)、产品知识、临床报告(侧重于谈产品作用机理、用法用量)三个方面。会议快结束后就餐并发小礼品。并要求各到会人员留下姓名、住址、电话,便于以后互相交流。

(4)定期以产品交流形式,组织院领导及其亲属参加旅游及其他观光活动。加深相互之间感情,以确保我公司的产品在医院长期稳定销售。

医药销售经理个人工作计划2020范例【2】

2020年某月某日至某日,药品营销公司隆重举行了2020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培训会议,集团总裁、营销总监、各总经理助理、各办事处经理、新员工和公司内勤部门经理及相关人员60余人出席了会议。

在药品营销公司半年工作总结报告会中,某总指出,上半年药品营销公司健全了内部组织与制度,运作越来越独立,部门职责更清楚,下一步运营更加规范。截止某月某日,药品营销公司成立了28个办事处,销售队伍扩大到58人,但是目前销售队伍较年轻,整体经验不足,销售人员的业务知识、技能、社会阅历等都有待提高,公司将会给予支持,加强教育、培训,以提高销售队伍的整体水平。某总还明确指出公司下一步的发展战略方向,强调办事处管理模式、职能与办事处经理职责的转变,保证团队发展。

会上,内勤各部门以幻灯片形式汇报六月工作总结及上半年工作总结,以某总的要求“以数字为导向、以市场为中心、以客户为中心、以销售为中心”为宗旨,从销售、客户以及市嘲四率”几个方面,用数据的方式分析各省区的工作情况,指出优势与不足。外勤汇报半年以来的销售工作情况、进展以及下一步的工作开展计划,并且采劝问答”方式,外勤人员提出存在的问题,某总逐一给予明确答复。通过总结报告,充分达到内、外勤工作透明化、程序化的效果,同时使内、外勤之间的工作得以互相理解,为今后的沟通、协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员工培训通过自组和外聘老师相结合的培训方式,特聘请北京某管理顾问公司讲师某老师进行培训。整个培训围绕着提升办事处经理管理能力、执行力、营销技巧、产品知识等方面内容进行培训和交流,全面提高公司各办事处经理的营销能力,完善各办事处的管理模式。

会议最后,经全体参会人员公开投票选举的方式,评选出半年度优秀员工,并对评选出的优秀员工以及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综合考核第一名至第五名的员工进行了表彰。

某总对药品营销公司下一步工作提出要求:要深度营销,根据公司产品特点,向二级、三级市场推进。对产品合理定位,组成产品群,同时细分市尝细分产品,销售不走单一路线,慢慢渗透到终端,更贴近终端市场,下半年将启动OTC市常加强团队建设,使我们的员工队伍更有战斗力、凝聚力,员工要适应企业文化,与公司共同发展,共同进步!

2020年上半年,在市委、市政府和省局的正确领导下,我局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市食品药品监管工作,全面贯彻落实省食品药品监管工作会议和市委五届十一次全会精神,围绕我市“争先进位、率先崛起”的目标,把保障群众饮食用药安全作为中心任务,深入开展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继续强化药品市场监管,大力推进机关效能建设,确保了广大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有效。

医药销售经理个人工作计划2020范例【3】

2020年已经逐渐远去了,总结一下这一年的药品销售情况,能更好的为明年的工作做好准备。

一、加强学习,不断提高思想业务素质。

“学海无涯,学无止境”,只有不断充电,才能维持业务发展。所以,一直以来我都积极学习。一年来公司组织了有关电脑的培训和医药知识理论及各类学习讲座,我都认真参加。通过学习知识让自己树立先进的工作理念,也明确了今后工作努力的方向。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的更新,也催促着我不断学习。通过这些学习活动,不断充实了自己、丰富了自己的知识和见识、为自己更好的工作实践作好了预备。

二、求实创新,认真开展药品招商工作。

招商工作是招商部的首要任务工作。2020年的招商工作虽无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我们还是在现实中谋得小小的创新。我们公司的商比较零散,大部分是做终端销售的客户,这样治理起来也很麻烦,价格也会很乱,影响到业务经理的销售,因此我们就将部分散户转给当地的业务经理来治理,相应的减少了很多浪费和不足;选择部分产品让业务经理在当地进行招商,业务经理对商的情况很了解,既可以招到满足的商,又可以更广泛的扩展招商工作,提高公司的总体销量。

三、任劳任怨,完成公司交给的工作。

本年度招商工作虽没有较大的起伏,但是其中之工作也是很为烦琐,其中包括了客户资料的邮寄,客户售前售后的电话回访,商的调研,以及客户日常的琐事,如查货、传真资料、市场销售协调工作等等一系列的工作,都需要工作人员认真的完成。对于公司交待下来的每一项任务,我都以我最大的热情把它完成好,基本上能够做到“任劳任怨、优质高效”。

四、加强反思,及时总结工作得失。

反思本年来的工作,在喜看成绩的同时,也在思量着自己在工作中的不足。不足有以下几点:

1、对于药品招商工作的学习还不够深入,在招商的实践中思考得还不够多,不能及时将一些药品招商想法和问题记录下来,进行反思。

2、药品招商工作方面本年加大了招商工作学习的力度,认真研读了一些有关药品招商方面的理论书籍,但在工作实践中的应用还不到位,研究做得不够细和实,没达到自己心中的目标。

3、招商工作中没有自己的理念,今后还要努力找出一些药品招商的路子,为开创公司药品招商的新天地做出微薄之力。

4、工作观念陈旧,没有先进的工作思想,对工作的积极性不高,达不到百分百的投入,融入不到紧张无松弛的工作中。 “转变观念”做的很不到位,工作拘泥习惯,平日的不良的工作习惯、作风难以改掉。在21世纪的今天,作为公司新的补充力量,“转变观念”对于我们来说也是重中之首。

总结2020年,总体工作有所提高,其他的有些工作也有待于精益求精,以后工作应更加兢兢业业,完满的完成公司交给的任务。

医药销售经理个人工作计划2020范例【4】

1、销售目标

今年的销售目标最基本的是做到月月有进帐的单子。根据公司下达的销售任务,把任务根据具体状况分解到每月,每周,每日;以每月,每周,每日的销售目标分解到各个销售人员身上,完成各个时间段的销售任务。并在完成销售任务的基础上提高销售业绩。

2、建立一支熟悉业务,而相对稳定的销售团队。

人才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一切销售业绩都起源于有一个好的销售人员,建立一支具有凝聚力,合作精神的销售团队是企业的根本。在明年的工作中建立一个和谐,具有杀伤力的团队作为一项主要的工作来抓。

3、完善销售制度,建立一套明确系统的业务管理办法。

销售管理是企业的老大难问题,销售人员出差,见客户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完善销售管理制度的目的是让销售人员在工作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对工作有高度的职责心,提高销售人员的主人翁意识。

4、培养销售人员发现问题,总结问题,不断自我提高的习惯。培养销售人员发现问题,总结问题目的在于提高销售人员综合素质,在工作中能发现问题总结问题并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推荐,业务潜力提高到一个新的档次。

5、在地区市建立销售,服务网点。

根据今年在出差过程中遇到的一系列的问题,约好的客户突然改变行程,毁约,车辆不在家的状况,使计划好的行程被打乱,不能顺利完成出差的目的。造成时间,资金上的浪费。

以上是我的销售工作计划,不妥之处,请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

医院企划工作总结范文10

伴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蓬勃发展与不断进步,医院的经营理念与经营模式也发生巨大变化,原有的经营规模与经营场所已不再适应迅猛发展形势的需要,因此,为扩大现代化医院经营规模,改变医院落后面貌,改善患者就医环境,改建扩建医院规模,已成为医院各项工作中势在必行的重要工作。

一、努力做好基建筹备工作

(一)基建项目预算管理工作

财政部在《关于企业实行财务预算管理的指导意见》中指出:“企业财务预算是在预测和决策的基础上,围绕企业战略目标,对一定时期内企业取得和投放、各项收人和支出、企业经营成果及其分配等资金运动所作的具体安排。”一方面财务预算是在预测的基础上完成的,因此具有不确定性,同时是在科学分析各环境因素后,根据本单位内外部环境的要求作出的,必须能够指导一定时期的工作。因此又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另一方面财务预算是为决策服务的,是实现战略目标的一个阶段性的控制,因此必须是全面的、系统性的。

财务预算管理作为管理会计理论的重要内容.是管理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成为计划、协调、控制、激励、评价生产经营活动的一种综合贯彻战略方针的机制.以及对相关的投融资活动、经营活动和财务活动的未来情况进行预期并控制的一种有效管理手段。科学合理的财务预算管理有助于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但战略目标的实现却不能只依赖财务预算管理制度本身,关键是对财务预算管理的贯彻和执行。按照国家投资、基建管理政策的有关规定,进行医院的重大基建项目决策立项的程序,防止决策程序擅自立项的行为发生。基建财务在反映基建经济活动的同时,一定要严格执行国家的财经制度,严格执行批准的基建计划,要建立计划和预算相结合的制度,防止以计划代替预算、重计划轻预算等情况的发生,合理确定预算并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开立基建专户,统一管理基建资金,坚持专款专用。尽可能减少中间环节,杜绝挤占、挪用、截留、转借资金的现象发生。

(二)基建项目的招投标管理工作

医院基建项目实行招投标制度。按照国家规定公开、公正、公平地选择施工企业.防止暗箱操作,从源头上保证工程项目质量,为提高投资效益打下基础。

一积极做好基建中的财务管理工作

(一)发挥工程监理的重要作用控制财务风险

首先,实行合同管理制度。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基本建设项目应实行合同管理制度.像建设工程的勘探、设计、施工、工程监理都要依法律、行政法规订立合同.明确质量要求、履约担保责任和违约处罚条款。作为财务人员要当好院领导的参谋。需要强调的是工程预付款应按照合同规定支付,而根据有关规定,对工程进度款最多付至施工合同款,余款待工程全部竣工验收并经决算审计后再结算,以保证医院基建资金安全。从一项工程的第一笔款项支出开始,在财务总账和基建专户账同时建立该工程明细科目进行核算。出纳根据合同把关支付工程款。基建会计在月初为上级领导报送所有工程款支付进度报表,领导随时可了解,做到心中有数。基建会计和财务总账会计逐一核对往来基建科目余额,做到账账相符。对于财政拨付的专项资金要在报表中单独列示,专款专用。其次,是严格遵守开支范围和标准,合理节约使用建设资金。根据《基本建设财务管理》的规定,结合基建项目的实际情况制定较详细的财务开支规定,所有基建工程每笔开支的合法票据还必须有主管院长、基建负责人、经办人签字,财务核对账目后方可付款。要明确开支报销的程序.各职能部门的职责及开支权限。

(二)基建项目交付使用后的财务决算管理工作

固定资产的财务决算管理基本建设工程竣工决算由施工单位在合同约定的期限内完成,并交医院基建处,经基建处初审签字后交财务部门,财务部门委托造价审计机构进行审计,审计结束后将审计报告和竣工结算,交基建财务人员办理结算。财务人员认真整理相关工程资料,核对账目,做到账账、账证、账实相符,对应往来账目清楚,填写固定资产移交表。经主管院长、基建负责人、交付单位、接收单位签字后,办理固定资产移交手续。增加医院固定资产,核销医院财务总账与基建专户的往来账目。

三、不断提高基建财务管理人员综合素质

(一)完成管理机构

强化基建财务的会计核算工作,建立健全合理高效的组织机构,开设基建专户,建立各项规章制度。建设指挥部下设工程部、办公室,新设基建财务科、内部审计科、材料采购科,各部门各司其职,并制定各部门工作职责和制度。工程部对外招聘基建方面的专业人才,确保基建工程高质量、高效率、无事故安全完成。根据《基建建设财务管理规定》设立独立的财务管理机构,单独开设基建专户,专款专用。并选派业务水平高、会计职业道德好的人员负责财务管理工作,设财务科长、会计、出纳各一名。建立科学的、完整的基建会计核算体系。选用合理的基建财务软件,结合事业单位的特点,进行完善会计科目、报表体系,合理设置项目的成本核算的对象,细化核算。基建项目的每一笔支出都科学地在基建账户明细科目上体现。有利于成本项目的细化核算,控制成本,基建会计的专业性强.

(二)加强业务素质培养

财务人员要加强业务培训,掌握基建工程方面的知识,要熟悉工程预决算中各种定额和费用标准,多渠道、多层次地提高素质和业务水平,拓宽知识面,随时了解市场行情、工程造价、进货渠道等信息,还要熟悉有关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

医院企划工作总结范文11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协同育人;应用型本科教育;医药卫生人才

以协同育人为抓手,推动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改革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必由之路[1]。广东药学院是一所培养应用型本科医药卫生人才为主的普通本科高校,学校以适应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增强学生能力为根本,以服务区域医药经济为宗旨,通过科学规划专业布局、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整合校内外资源、搭建协同育人平台、完善管理体制机制等措施,与行业企业深度合作,着力推进应用型医药卫生人才培养模式的综合改革与实践。

1“大健康”视野下,构建以“大药学”为核心“三群一体”的专业体系

广东是医药大省,医药工业产值、工业附加值、利税、产品销售收入多年来居全国首位,均超过全国总量的1/10。2014年,广东医药行业利润总额位居全国第三,规模以上医药企业数量377家,行业资产总额近2 000亿元。未来几年,广东将基本建立起一个门类齐全、技术先进、产业链较为完整的现代生物医药产业体系[2]。同时,通过对未来产业结构调整方向进行分析,可以预见未来将是健康产业发展的大好时机。因此,学校近年来提出以“大健康、大药学”的理念进一步调整和充实专业体系。学校坚持主动适应区域医药经济发展、整体规划、突出特色、注重专业交叉融合的建设思路,在原有药学、预防医学等传统优势学科专业的基础上,把具有医药背景的新兴产业作为新专业的建设方向,不断拓展医药产业研发、生产、流通、管理等领域的专业,构建了以“大药学”为核心,由“核心专业群”、“交叉专业群”和“延伸专业群”组成的“三群一体”的专业体系。其中,“核心专业群”是指办学历史长,在医药卫生行业起核心作用并在社会上拥有较高声誉的传统优势医药类专业,包括药学、药物制剂、药物分析、预防医学、临床医学等;“交叉专业群”是指与医药专业相互交叉、渗透与融合,对医药卫生行业发展具有重要辅助和促进作用的专业,包括国际经济与贸易(医药贸易)、经济学(医药经济学)、公共事业管理(药事管理)、生物医学工程(电子仪器)等;“延伸专业群”是指与医药类专业具有较多共同知识结构的专业,包括食品质量与安全、食品科学与工程、应用化学(化妆品学)、生物技术、生物科学等专业。截至目前,学校共有本科专业41个。

2以协同创新为引领,强化人才培养方案的顶层设计

协同创新是基于国家战略的高度被提出的,在人才培养方面,协同创新的落脚点体现在协同育人。学校在“十二五”人才培养规划中明确提出以下指导思想:“坚持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及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调整办学定位与布局,调整优化专业体系;强化内涵建设,不断完善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建立面向医药卫生行业,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体制。”同时,学校提出要将“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探索和开展多种具有医药特色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各种实践教学平台和各类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建设具有开放式、立体化的实践教育体系,为多样化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奠定基础”作为人才培养工作的主要任务。近年来,学校组织各专业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新一轮修订工作,重点体现在各专业实践教学比例进一步加大。药学类、中药类、生物类、经管类、信息工程类、食品类、化工类等专业实践教学学分占总学分平均比例达到32%,其中“大药学”的核心专业如药学、中药学等实践教学比例达35%,远高于教育部标准(人文社会科学类本科专业不少于15%、理工农医类本科专业实践教学比例不少于25%)。同时,学校组织教学管理人员对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协同育人等内容进行专题学习和讨论,并对实施方案进行工作部署。

3夯实教学条件,为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改革提供有力保障

一是强化实习基地建设。围绕专业布局与教学需要,大力拓展实习基地。目前,实习基地数量共498家,分布全省各地,重点覆盖经济发达的珠三角地区,类型涵盖医药研发、生产、流通企业与医疗卫生事业管理部门。在此基础上,学校对实习基地的建设质量予以高度重视。近年来,与广州医药集团(全国最大制药集团之一)等企事业单位合作共建部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1家、省级协同育人平台1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7家,校企双方共同投入经费数百万元,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成果孵化等方面展开深度合作。二是强化师资队伍建设:①积极从企业引进具有丰富经验的高级技术人员进入专职教师队伍;②通过制定和修订系列管理制度、出台激励政策等措施积极鼓励专任教师深入行业企业,了解行业前沿进展,掌握最新技术,开展横向科研合作,进而反哺教学,提高教学质量;③经常聘请行业顶尖人物到校内为教师开展专题讲座,充实教师学术涵养;④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每年选拔10名~20名中青年骨干教师到海外知名大学和科研院所重点培养,选拔10名~20名中青年骨干教师到我国一流大学进修,拓展教师学术视野。⑤加强培养教师的知识应用能力、创新能力,满足培养医药应用型人才的需要,每年组织2期45岁以下、副教授以下青年教师参加实践培训。每年向医药企事业单位排出教师200多人次参加实践培训活动。

4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改革的主要措施

4.1协同培养,设立“创新班”

学校生命科学与生物制药学院选取生物技术专业,依托部级创新人才培养实验区,以科研项目为依托,开设跨课程综合性实验,如生物工程下游技术综合性实验等。对于实现成果转化的科研项目,逐步开发成综合性实验教学内容,鼓励本科生参与科研成果的开发与研究。在此基础上,依托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生物制药综合性工程训练中心”,加强工程能力实训和集成创新实践,构建了多层次生物制药工程集训实践体系。分别与科研机构、研究型企业、生产企业共建三种类型“创新班”。与科研机构协同培养主要实施本科生导师制,通过突出专业核心技术的流程化教学实现个性化培养,通过每周组织学生参与学术semi-nar等途径强化学生专业素养。与研究型企业协同培养有志从事生物高新技术研发工作的专才,每年从三年级学生中遴选优秀学生组建创新班,根据学科特点制定个性化人才培养计划。依托科研项目转化的产业化进程,与生产企业共同培养应用型人才。该培养模式在专业内学生覆盖面为100%,二级学院内学生覆盖面为29%。

4.2宽口径(大类招生)人才培养

前期宽口径、大基础培养,扩充专业基础和医药背景知识,后期课程设置采取模块化建设,学生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和职业发展选择专业方向以及课程模块。在公共卫生学院试点宽口径模块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前期大基础,后期特色课程模块”的形式实施;同时在卫生部、省卫计委应急办及应急专家支持下,设立紧急医学救援志愿队,参与社会突发公共卫生•14•事件的应急处理。专业内学生覆盖面为100%,二级学院内学生覆盖面为84%。在医药商学院试点实施宽口径模块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从2013级起该学院内5个管理类专业实施大类招生,采取“3段式”培养,前2学年大基础宽口径培养,第三学年专业课程模块化建设,第四学年采用“规模定制式”、“工学结合式”、“项目制”等培养模式,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实现课程体系动态管理。专业内学生覆盖面为100%,二级学院内学生覆盖面为43%。

4.3就业导向人才培养(广东省示范性软件学院)

医药信息工程学院以就业为导向,强化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培养,选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医药软件服务外包方向)以共建学院、专业、实训基地、遴选班以及行业职业认证培训等合作方式与安博教育集团、广州腾科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开展深度合作,协同培养人才。专业内学生覆盖面为29%,二级学院内学生覆盖面为11%。依托2013年获省教育厅批准建设的“广东省示范性软件学院”,重点强化实训教学,采取系统化课程学习与工程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模式,构建实施“安博实训体系”。该体系通过国家教育部科技成果鉴定,并在IT实训基地的建设与运营、教育部“IT实训推广工程”中得到成功应用。具体分为6个培养阶段:基础理论课程教学阶段、专业技能课程教学阶段、专业技能课程实训阶段、校内阶段项目实训、基地企业实训和实习阶段。其中设置大量实训教学环节,授课教师均为安博教育经验丰富的专职项目经理(讲师)。同时,为适应国际化计算机产业人才需求,该专业强化外语训练,开设《语音与口语强化》、《IT英语》、《商务英语及写作》等课程。

4.4“工学交替”人才培养

中药学院与康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合作,以共建研究院、产学研基地、试点班等形式,采用“工学交替”等培养模式,共同培养中药类应用型人才。专业内学生覆盖面为4%,二级学院内学生覆盖面为2%。校企共建“康美药业-广东药学院现代中药工程研究院”公用平台,康美药业产学研基地,开设“康美创新班”。该试点班学生从中药学专业学生中遴选,采用“工学交替”模式,第三到第七学期每学期安排2周时间在企业进行专题实践教学,包括中药饮片工艺学实训、中药GAP实践、中成药生产与实践、中药新药研发与注册、中药推广与流通共5个专题,覆盖中药的研发、生产、流通全过程的关键环节。同时增加专业英语的强化训练,增设中药新药开发与注册开放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企业师资与学校师资的双师队伍,以及企业现场教学模块的设置,确保该试点班教学与实践,课堂与企业一线紧密结合。

4.53+2”,“3+1”人才培养及卓越工程师计划

“3+2”人才培养模式主要与广州总医院合作(学校已与广州总医院共建广东药学院广州临床学院),在临床医学、临床药学专业试点实施。我校负责医学基础课程教学,广州总医院负责临床课程教学、见习实习带教及课题研究。借助医院的临床病例资料、诊治平台技术、高水平临床医师带教等优质教学资源,协同培养临床相关专业的应用型人才。其中临床医学专业内学生覆盖面为4%,二级学院内学生覆盖面为4%。临床药学专业内学生覆盖面为100%,二级学院内学生覆盖面为9%。“3+1”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在医药经济学院试点实施,与中国人民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省分公司合作,前3年在校内培养,最后1年在目标企业一线顶岗实习,通过保险岗位的职场实践,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保险情商的培养。专业内学生覆盖面为100%,二级学院内学生覆盖面为37%。按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工程人才,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主要在医药信息工程学院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专业内学生覆盖面为100%,二级学院内学生覆盖面为15%)以及医药化工学院应用化学专业化妆品创新实验班实施试点(专业内学生覆盖面为6%,二级学院内学生覆盖面为4%)。

5取得的主要成效、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展望

近年来,学校与行业企业合作采用多种模式培养应用型本科医药人才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一是覆盖面广。截至2014年,学校有28个专业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展协同育人工作,占总专业数的73.7%。二是合作层次深。在协同育人工作中,学校从顶层设计入手,重视培养内容的实际内涵,根据不同专业采用多种培养方式,强化过程管理,力求通过培养过程,实现毕业生与就业岗位的“零距离”对接。例如学校护理学专业开展了以涉外护理和社区护理为特色的“3+1”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的双证教育,首届毕业生100%考取执业护士资格证,获得护士从业资格,就业率达100%。同时,学校不仅强调双方在人才培养方面展开合作,还积极推动双方在科学研究、成果转化等方面开展合作,既加强了双方的合作关系,也促进了“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三是育人效果好。对用人单位、学生家长以及参与培养过程的学生调查结果显示,绝大部分的调查对象认为协同育人的•15•模式较传统培养模式的培养效果要好,更符合应用型本科医药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过程更贴近行业企业。接受协同育人培养过程的学生就业率达98%以上,部分专业达100%。人才培养多样化改革的过程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合作单位积极性的问题。例如企业始终是企业而非专门的人才培养机构,因此“投入产出比”是他们重点考虑的方面。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部分企业出于自身利益考虑等原因,存在未能严格实施培养方案、对培养过程管理不到位等情况。二是合作稳定性的问题。少部分企业与学校合作一两年后,出于人才储备饱和、投入教学资源不足等原因,接纳学生人数逐渐减少甚至中断合作。三是管理机制有待完善。校企深度合作培养人才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运行机制、协调机制、保障机制、利益分配机制、激励措施等方面仍需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多样化人才培养是地方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选择,协同育人是实施多样化人才培养的重要形式。学校将坚持站在时代前沿,以“协同创新”思想为引领,进一步更新办学理念,完善多样化人才培养体系,多模式开展协同育人工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谋发展,在与地方经济社会和谐互动中使自身得到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1]蔡志奇.应用型本科协同育人模式多样化刍议[J].教学研究,2014,(4):5-8,15.

医院企划工作总结范文12

[关键词] 医院建设;组织文化;CIS策略

[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 1673-7210(2009)08(a)-169-02

医院组织文化是组织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医院建设和发展过程中由员工共同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其核心是为实现医院发展目标而逐步塑造和培育起来的具有医院特色并为全体职工认同和自觉遵守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医院精神。但目前大部分医院对医院组织文化的认识不够、重视不足、宣传不到位,导致医院组织文化存在诸多问题。本文通过运用CIS对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以下简称哈医大二院或二院)的组织文化建设策略的制订,希望能为我国的医院组织文化建设做出可行的尝试。

1组织文化与CIS概述

界定组织文化和给文化定义一样,几乎不可能取得一致的结果。美国人类学家克鲁伯与克罗孔合著的《文化,关于概念和定义的讨论》就罗列了1871~1951年80年间关于文化多达164个的定义。事实上,“组织文化在组织中被以各种方式定义,人们怎么用它,它就有多少种定义”。至于在组织文化研究领域,则是沙因(Schein)和霍夫斯泰德(Hofstede)的定义受到较为广泛的接受[1-3]。即“关于习得的观念、方式的假定”和“集体的思维模式”。目前,我国企业界和学术界对企业文化概念的研究基本上延续了20世纪的研究。对于组织文化结构的划分,通常有两层次划分、三层次划分及四层次划分。无论几个层次的划分,其核心思想都是认为组织文化应该有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之分。

传统CIS理论认为,CIS(Corporate Identity System,企业识别系统),包括MI(Mind Identity,理念识别)、BI(Behavior Identity,行为识别)、VI(Visual Identity,视觉识别)三部分,指的是运用设计手段,通过商标的造型和特定的色彩等方式将企业理念、行为观念、管理特色、产品包装、企业标志、营销准则与策略形成一种整体形象,并通过传播塑造出自己的最佳形象[4]。随着战略管理时代的到来,CIS的概念、内涵及表现形式不断地得到扩展。CIS战略除了是一种竞争战略,也是一种企业经营战略,还是一项企业文化战略。因此,成功地推进CIS有助于医院形象的建立和知名度的提高,必然极大鼓舞员工士气,增强自豪感和归属感,医院凝聚力加强,医院价值观念也更易于被大家接受,医院精神文化建设进一步加强。

2哈医大二院组织文化现状分析

2.1哈医大二院现状

作为全国十佳医院,哈医大二院早在多年前就认识到科学系统管理的重要性。从1999年就开始推行ISO质量管理,于1999年8月8日正式通过ISO9000国际质量认证,大胆打破了旧有用人制度,建立了全新的用人机制,并导入竞争机制,实行竞聘上岗,极大地调动了全体员工的工作热情。强化行风建设,不断出台利民措施,强化院内外监督力度,多次组织医患座谈、社区联网等座谈会,不断树立名牌医院的品牌形象,为进一步进行改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是作为国有事业型单位,受现有体制的制约,仍存在人事管理延续着旧的人事行政管理制度、组织架构沿用了行政型模式、战略规划中经验主义色彩较浓等不足。 哈医大二院作为东北地区医疗龙头单位,改革势在必行,导入CIS策略是改革的重要手段和必备的管理工具。

2.2 哈医大二院医院组织文化存在的问题

为了发现哈医大二院在行为系统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客观地分析出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我们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发放问卷,统计分析与专家沟通等发现本院组织文化存在下列问题:①领导对医院文化缺乏科学认识,同时受现有体制及专业知识的影响,导致了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出现部分真空,在部分决策上存在障碍。同时存在“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停留在领导的思想上,整体服务水平提高缓慢等不足。②医院制度缺乏相应的支持平台,进一步导致了本院文化发展缓慢。③医院文化缺乏系统设计,没有形成统一的价值观。④战略规划中经验主义色彩较浓,战略的制订缺乏科学、系统的论证,管理体制不健全。

2.3 组织文化问题的成因

在外部成因上,首先是受到国家及区域条件限制。黑龙江省作为老工业基地,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生产力比较落后,经营意识仍较大程度地受计划经济的影响,经营观念滞后,缺乏创新精神。大多数二院员工注重追求稳定、安逸、知足长乐的生活,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医院经营发展的开拓和创新。其次,部分人奉行金钱至上的经营思想,损坏了整个医疗产业形象。社会和行业的不良风气不仅促使了部分员工医德医风水平的低下,也损害了二院良好的整体医院形象。再次,随着我国加入WTO,医疗市场日益激烈的竞争和卫生改革进一步深化,医院之间的竞争已从传统的规模、设备和技术的竞争上升为医院文化力的竞争。最后,受社会文化和地域文化的影响,部门之间协作不够通畅,还未建立共识、共创、共享的价值理念。

内部成因:①领导力对现存医院文化的消极影响。由于受现有治理模式的影响,二院领导不能充分发挥经营自,在不同程度上制约了医院领导的个人特质及领导艺术的充分释放。②受整体战略规划的限制。忽略了战略定位的重要性,特别是前期的定位研究与分析,主观的经验定位导致了二院现有的战略定位空泛、模糊,以至于二院的战略规划过程缺乏必要的严谨性和科学性。短期目标的规划过于粗泛,缺乏连贯性,较少具体的目标计划来衔接,而且目标体系的管理工作也尚未纳入具体的执行中,与实施战略目标的流程脱节。同时,战略思想宣传不够,员工不能清楚理解战略目标。

3哈医大二院组织文化与CIS的导入策略

3.1确定哈医大二院组织文化遵循原则

哈医大二院实施CIS战略时,要遵循以下基本的原则:战略性原则、系统性原则、个性化原则、创新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3.2 确定哈医大二院形象战略的具体目标

哈医大二院形象塑造战略的实施,在具体形象上要达到以下目标:①理念形象上,医院要追求现代的、先进的、创新的、与时俱进的医院精神与价值观念;并通过全体医务人员的实践去促使理念的成功,达到“身体力行”、“形似神更似”,为医院树立一面鲜艳的旗帜,并能将理念形象作为医院形象的象征深入人心。②经营形象上,医院要营造具有观念超前、思想解放、管理现代、经营稳健、诚信务实等特点的医院形象。③服务形象上,医院要切实实践服务理念,树立精良的服务形象。④医院领导者形象上,要做好“领头雁”,在医院内部形成凝聚力和向心力,在医院外部产生竞争力和感召力。⑤树立良好的医务人员形象,重视医务人员内在素质的培养。⑥树立公共关系形象,通过与社会公众的双向信息沟通,赢得社会公众的理解、支持和爱戴,增强医院内部的凝聚力和对外部公众的吸引力。⑦环境形象要贯穿医院理念精神的基调,体现医院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用富有美感的形式,展现医院文化和医院的风采。

3.3 哈医大二院理念识别系统设计方案

医院的最高目标是全体医务工作者的共同追求,是全体医务工作者共同价值观的集中体现,在医院理念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制订医院目标是任何医院的MI策划中必不可少的。MI策划就是要将医院理念这些简洁规范的文字变成生动形象的鲜活的灵魂融入人们的思想中。在医院理念的灌输上,领导者要不断地通过正式或非正式的沟通,传达医院的价值观与理想,通过沟通建立共识,塑造新的医院文化和医院形象。为使医院理念融入员工的思想中,要使医院理念口号化、人格化、艺术化。采用一切可用的形式为我所用,来进行医院理念的灌输,使之既切合医院实际,又能对员工产生积极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医院理念扎根于员工思想中。

“追求卓越 让生命更精彩”的精神理念,“打造中国医疗航母 创造国际化医疗机构”的战略理念,“细心医护 病员至上”的服务理念,“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表现了二院人仰德尽术、敢为人先的进取精神。以“为健康耕耘 为生命护航拯救生命 呵护健康”作为口号,以“尽心尽责 尽善尽美”作为院训,表达了二院全体医护人员的共同心声,表现了二院人追求卓越、追求完美、严谨求实、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3.4 哈医大二院行为识别系统的设计方案

医院BI策划,包括对医院制度、医院风俗、员工行为规范等的设计和制订。在塑造医院形象时,要以医院文化理念与价值观为导向,制订管理制度。通过制度的强制性,使员工发生符合医院理念与价值观的行为;在执行制度的过程中,医院理念与价值观就会不断得到内化,最终变成员工自己的理念和价值观。

3.4.1 设计科学性的医院制度,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医院制度是指医院为保证生产经营管理的秩序而制订的成文的工作规程,主要分为工作制度、责任制度和特殊制度。建立医院制度体系,最根本的目的是要实现管理科学化、提高医院效率和效益。

在工作制度设计中,医院管理部门要为各部门提供整章建制框架性建议。参考其他医院成功的管理实用文案,结合本院的实际情况和各部门的具体职责特点,医院管理部门按照由主及次的原则,为各部门提供整章建制框架性建议。

责任制度设要使每名医务人员、每个部门都有明确的分工和职责,使整个医院能够分工协作,井然有序、高效地运转。

特殊制度是医院文化建设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反映,是医院文化个性特色的体现。哈医大二院根据员工的合理化建议和整章建制的总体规划,己将特殊制度的建设纳入到计划中。

3.4.2 调整与固化医院风俗医院风俗是医院长期相沿、约定俗成的典礼、仪式、习惯行为、节日、活动等等,是区别各医院的显著标志之一,在医院行为识别系统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良好的医院风俗,有助于医院的发展,有助于医院文化的建设和医院形象塑造,并能起到引导作用、凝聚作用、约束作用和辐射作用。

3.4.3 制订合理可行的医院工作人员行为规范在同一个医院之中,所有员工应该具有一些共同的行为特点和工作习惯。这种共性的行为习惯,一部分是广大员工在长期共同工作的过程中自发形成的,一部分则是医院理念、医院制度和风俗长期作用的结果。这种共性的行为习惯越多,内部的沟通和协调越容易实现,对于增强医院内部的凝聚力、提高整个医院的工作效率、树立良好的医院形象都会产生非常积极的影响。根据医院运行的基本规律并参考很多医院的实际,哈医大二院制订的员工行为规范必不可少的几方面内容是:仪表仪容、岗位纪律、工作程序、待人接物、环卫和安全、素质修养等。

[参考文献]

[1]卢尔夫, 杜伟民, 刘丽萍. 医院形象与医院形象建设[J].中国医院管理,2001, 21(10):50.

[2]邢立新.企业的市场定位要突出个性[J]. 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1999,(1):23-24.

[3]郭曦东. CIS战略的理论与实践[J].社会科学辑刊,1999,(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