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医院下乡支援工作总结

医院下乡支援工作总结

时间:2022-03-04 20:32:59

医院下乡支援工作总结

医院下乡支援工作总结范文1

一、指导思想和支援目标

指导思想:坚持和贯彻以农村为重点、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和农村医疗救助工作,实施农村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加快农村医疗服务水平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支援目标:建立二级以上医院支援乡镇卫生院工作制度,提高乡镇卫生院的医疗服务水平,增强卫生院医疗服务能力,使农民得到基本医疗服务;加强卫生院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卫生院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建立和完善卫生院管理制度,提高卫生院的管理水平和运行效率。

二、具体安排

(一)省人民医院等省属、部属院校附属医院、部队驻穗及厅直三级医院除继续贯彻《关于印发〈*省城市三级医院对口支援山区县医院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以下简称《实施方案》)(粤卫〔*〕358号)要求外,每所三级医院对口支援1所乡镇中心卫生院、1所一般卫生院。上述三级医院对口支援的乡镇卫生院名单见附件1。

(二)汕头、韶关、河源、梅州、惠州、汕尾、阳江、湛江、茂名、肇庆、清远、潮州、揭阳、云浮等各市卫生局要负责制定和组织实施本地区二级以上医院对口支援乡镇卫生院建设计划,每所三级医院在本市的范围内,对口帮扶2所乡镇卫生院,每所二级医院对口帮扶1所乡镇卫生院。

(三)等七个市卫生局要按照省政府办公厅《关于*三角洲经济发达市与山区市县对口帮扶的实施意见》(粤府办〔*〕78号)的要求(见附件2),组织二级以上各类医院对口支援受援市的乡镇卫生院,在市政府的领导下综合规划,统筹管理,以确保*三角洲七市每所三级医院帮扶对口市县的1所二级医院、2所乡镇卫生院,每所二级医院帮扶对口市县的1所乡镇卫生院。经济欠发达市卫生局要积极主动与*三角洲各市卫生局和医院联系,争取发达市医院的对口支援。

(四)支援医院派出人员到乡镇卫生院工作,派出医院应保证派出人员的工资、奖金等各项福利待遇。表现突出的,应给予表彰奖励。受援卫生院为支援医院派出人员提供免费住宿条件,但不发放任何补贴及奖金。

鼓励较大型的民营医院在自愿的基础上参加卫生支农工作。

为利于对全省城市卫生支援农村卫生工作的检查、考核,请各市卫生局将对口帮扶计划和支、受援医院(乡镇卫生院)名单于*年5月1日前报我厅备案,我厅将适时向社会公布。

三、对口支援乡镇卫生院的具体任务

对口支援的具体任务包括提供服务、卫生管理、培训人员、业务指导、防保科和计划免疫规范化门诊建设、经费和设备支持等。

(一)提供服务:支援医院要派医务人员以挂职或下基层锻炼等方式在受援卫生院直接向农民提供医疗服务,也可采取巡回医疗的方式提供医疗服务。鼓励支援医院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有关专家到受援卫生院开展专家门诊、手术指导、专题讲座、查房等服务。

(二)卫生管理:支援医院派出人员负责帮助卫生院完善各项工作制度和业务管理规范,提高卫生院管理水平。

(三)培训人员:支援医院派出人员应帮助受援卫生院制定人才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对卫生院医技人员进行传帮带;受援卫生院可选送医疗技术骨干到派出医院免费接受进修培训。

(四)业务指导:支援医院要根据当地疾病发生谱,派出有经验的管理和技术骨干指导、帮助受援卫生院建设重点科室、开拓新业务、应用新技术等。在具体人员选择上,对口支援双方应根据受援卫生院的实际需求,合理商定支援人员的专业类别。妇产科、新生儿科、中医科、防保科等列为技术支持重点项目,重点提高预防保健人员,特别是妇幼保健人员的适宜技术运用能力。加强对常见病、多发病和传染病等重点疾病的防治工作指导。

(五)经费和设备支持:鼓励支援医院在能力可及的范围内,提供一定的专项经费、设备或购置适宜的新设备,支持受援卫生院建设和发展。重点帮助建设手术室、供应室、重病人救治单元和计划免疫规范化门诊。

四、组织领导与监督管理

组织领导。省卫生厅负责全省二级以上医院对口支援卫生院建设的组织领导、统筹规划、协调管理和考核评价工作,负责组织省部属、部队驻穗及厅直三级医院及部分在厅登记注册的民营医院对口支援工作;各市县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各类二级以上医院对口支援乡镇卫生院的组织领导及考核评价工作。

确定对口支援双方时,要从实际出发,有利于双方形成固定的长效支援机制,有利于满足当地群众的健康需求,有利于乡镇卫生院建设和发展以及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

明确职责。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及二级以上医院和省市级疾控机构要充分认识城市卫生支援农村卫生工作的重要性,将其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完善卫生下乡的机制,把组派短期巡回医疗和中长期医疗队下乡的方式结合起来,建立健全卫生对口支援和巡回医疗制度,确保这项工作的经常化、规范化和制度化。

承担帮扶义务的市卫生局及帮扶医院要制定帮扶计划和帮扶措施,报上级卫生主管部门,帮扶医院要将支援经费列入本单位支出预算。

签订协议。支援医院应由院领导带队,到对口受援乡镇卫生院进行实地考察和调研,在充分讨论协商的基础上,明确三年内支援医院和受援卫生院应实现的预期目标和分年度的具体目标,在医疗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技术指导、设施条件改善、卫生管理等方面提出明确的具体要求,上述目标和要求应体现在双方签订的协议书中,以规范双方的责、权、利等各项行为。协议书一式四份,对口支援双方各持一份,另一份报送各自的上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备案。三级综合医院对口支援协议书应同时报省卫生厅备案。

对口支援年限。对口支援关系一定三年。

医院下乡支援工作总结范文2

一、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农村工作的现状

2014年初,国家卫生计生委和中医药管理局《关于进一步深化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工作的意见》,提出到2015年,我国要实现城市三级医院对口支援县医院全覆盖,继续加强二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对口支援乡镇卫生院工作。从2014年开始,利用3年时间,在500所县医院开展综合能力提升活动。到2020年,我国30万人口以上的县(市)至少有一所医院达到二级甲等水平。在我国政府的持续推动下,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工作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以“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为例,2009-2012年,城市各级医院共派驻医务人员帮助受援医院开展手术40余万例,推广新技术、新业务3万多项,建立特色专科4000多个,培训骨干医师18000名,部分县的新农合病人县外转诊率控制在10%以内。北京等东部9省市安排了180所三级医院对口支援内蒙古等西部8省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175所县级医院,共派出医务人员1722名,帮助受援医院接诊病人21万人次,开展手术1.68万台,教学查房1.7万余次,开展新技术近1800项,培训医务人员近9万人次,建立特色专科400个,免费接收1300多人进修培训。通过对口支援,城市医务人员在经受锻炼的同时,农村医疗服务体系得到加强,县级医院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制度基本建立,为缓解农村居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做出了重要贡献,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

存在的问题(1)支援不对口。目前县级综合医院科室设置比较齐全,支援医生基本能找到对口的科室帮扶。但是乡镇卫生院在新医改后,公共卫生职能加强,对全科医生和公共卫生人才的需求较大,而城市二级以上医院本身也缺这方面的人员,更不用说下派支援了。下派的医生多为专科医生,于是出现支援人员“专业不对口”、“有心帮扶,无力施才”、“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情况,不仅没能为基层医院带去技术和效益,反而加重其管理成本。(2)监管不力,考核流于形式。卫生部出台的《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工作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管理办法》)明确规定: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组织、协调和日常监督管理的任务,支援医院要把派驻医务人员在对口支援工作中的表现纳入定期考核,受援医院负责派驻医务人员的日常管理,及时将有关情况通报支援医院,并在其支援工作结束时出具书面考核意见。但是绝大多数支援医院并未设专职人员进行过程和环节的考核,卫生行政部门和受援医院的考核往往也流于形式,仅凭支援结束时的一纸证明难以有效约束支援人员的行为。此外,对支援人员的考核仍停留在“量”的层面,如查房、会诊、手术示范、病例讨论、专题讲座、技术培训的次数等,缺乏“质”的考核指标。(3)支援的重点不明确。部分地区的卫生行政部门与支援双方偏离政策初衷,片面追求设备、设施以及资金的支援,轻视技术与管理的提高;重视医疗服务,轻视公共卫生服务。一些乡镇卫生院不是定位于为农民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而是热衷于开展新项目、新技术和建设特色专科。

二、不同视角下的激励机制分析

“医生要晋升,必须先下乡”。政策一出,立即引起医院和医务人员的强烈反响,政策的强制性让他们没有选择的余地。然而,行政指令虽然能够解决“有人下去”的问题,却很难解决“下去之后”的问题。不得不承认,部分医院宁愿免费接收基层医院派人进修,也不愿在人手不足的情况下,派人下去支援。支援人员也往往因为硬件、软件等问题而挫伤下乡的积极性。只有解决支援各方积极性问题,激励其各司其职,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政策初衷。

1.支援医院(1)正激励效应。《管理办法》要求将对口支援工作纳入支援医院和受援医院目标责任制,将支援医院完成对口支援工作情况作为医院等级复核和评审评价工作的重要指标。这项规定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促使支援医院认真做好此项工作的动力;此外,在“双向转诊”政策的推动下,城市大医院逐渐把触角伸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通过技术协作、外聘专家等多种形式扩大在基层的影响;支援人员在服务期满考核合格后,对职称晋升等方面有帮助,对提高医院中高级职称人员比例,提升医院人力资源素质也大有裨益。(2)负激励效应。大医院人满为患、一床难求,病床使用率一直在高位运转,医生的工作量很大,且短缺较严重,许多科室本身轮转就很困难,再派医生支援基层医院,经常是捉襟见肘,难以兼顾,而且间接影响到支援医院的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同时,支援医院不仅要承担支援人员的工资、奖金、补贴及其他各项福利支出,还要免去受援医院进修人员的相关进修费用。《管理办法》虽然要求省级财政、卫生行政部门根据实际需要及财力情况给予支援医院和人员一定的经费支持,但是经费补助与实际投入之间仍存在很大差距。一些支援单位因派出人员占原单位岗位,领原单位工资福利却不给原单位出力,就认为是“赔本买卖”,又担心“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对派驻时间缩水、擅自回原单位工作的行为纵容默许,甚至给予隐性激励。

2.受援医院(1)正激励效应。我国城乡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的现象一直存在。相比于城市医院,农村基层医疗机构在医疗设施、人才储备、医疗水平等方面均有较大差距。各地实践表明,对口支援工作把城市优质的医疗资源带到基层,加强了基层医院的学科建设、诊疗能力,对基层医院来说是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2)负激励效应。由于支援人员的人事、薪酬和组织关系仍在原单位,受援医院的管理权限也仅限于对支援人员的日常考核。一些高年资的医生迫于政策要求和单位压力来到基层,却以配套条件不具备为由不遵守相关规定,甚至以“专家”自居,在工作、生活上提出过多要求,受援单位不愿得罪上级专家,即使有“双向考核、以受援单位为主”的规定,往往也因受援单位乐当“好好先生”流于形式,反而加重了基层医院的管理成本和负担。一些受援单位认为“派人”见效慢,即使培养出技术骨干也未必能安心留在基层,还不如资金、设备支援更“实惠”、更“可靠”。这种注重短期利益的不良观念严重影响了受援医院参与对口支援的积极性。

3.支援人员(1)正激励效应。对支援人员而言,通过利用自身的劳务和技术价值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满足了患者的健康需求,得到了患者的尊重和社会的认可,满足了自我实现的需要;同时利用自身的专业技术知识,带动受援医院所在科室诊疗水平的提高,发挥“传、帮、带”的模范作用,是其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双重实现。医生职称与薪酬、职业发展挂钩,一些医生为了能够早日实现职称晋升,积极踊跃报名下乡支援,虽然功利目的明显,但也不失为激励其投身支援工作的动因之一。(2)负激励效应。目前,支援医院派驻到受援医院的医生大多为经验丰富的专科医生,但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以公共卫生为主,没有配套的医疗设备,专科性较强的手术无法开展,支援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受到影响。一些医生认为,政府将下乡作为晋升的硬性指标,出发点是好的,但是行政干预的痕迹太明显,很难真正落实。一些医生囿于政策规定被迫下乡支援,但是真正下到基层后,往往敷衍了事。

三、对策建议

1.统筹规划,按需派遣现代管理学之父德鲁克说过,“用人所长”主要是将合适的人放到合适的岗位上。“人职匹配”不仅在企业管理中适用,对口支援工作也需“知人善任,事得其人”,做到“缺什么,补什么”。支援人员若能满足基层医院对人才培养和诊疗技术的需求,也满足了自我实现的内在需求,这种通过工作本身的内在激励会促使其努力做好引领和帮扶作用。因此,应以基层医院的需求为导向来派遣下乡人员,而不是仅仅在需要晋升的候选人员中任意指派。要实现这一目的,需要科学、统一的调度和管理,包括前期需求的收集与整理、下乡人员专业和时间的安排等准备工作。需要卫生行政部门设立专职人员统筹规划,更需支援和受援医院设立专门的对口支援管理组织,负责对口支援工作和医院内部协调。

2.加强绩效考核对口支援的支援方和受援方分属于不同单位,虽有卫生行政部门的考核,但是在执行中约束力往往不足。因此,对支援人员下乡期间的过程考核显得尤为重要。应安排专职人员适时跟踪反馈,遇到问题积极沟通协调,并反馈各环节工作成果,根据支援人员在基层的表现,适当予以委任,例如协助科主任进行管理,甚至可临时委任为医院副院长,以精神激励来促使其不断提高工作成效。此外,对支援人员的考核应在原有“量”的基础上,侧重“质”的考核,即所在科室的诊疗技术、科研能力、管理水平等是否有所提高。此外,还要采用各种惩罚手段予以辅助(被称为负激励或威胁激励),以纠正不符合要求的行为。基层医院可成立考核小组,由院长和各个业务科室代表组成,采用匿名形式,定期对支援人员在医院的表现给予评价,其结果直接反馈给支援医院科主任,由其承担对支援人员的督促和考核。总之,只有加强项目考核、服务监管、第三方评价等机制建设,健全激励约束机制,才能提高资源利用和服务绩效。

医院下乡支援工作总结范文3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载体,以“落实医改任务、提高服务水平、改进医德医风、增进人民健康”为目标,突出实践特色和行业特色,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

二、工作目标

通过对口支援工作的开展,帮助和引导群众增强自我保健意识,改变不良卫生习惯;帮助和指导乡村医生加强医疗服务能力建设,提高农村常见病、多发病和重点疾病医疗救治水平。努力做到派出一支队伍、带好一所机构,惠及一方群众。

三、工作原则

(一)加强指导、认真实施。市卫生局负责规划指导,提出工作目标和要求。县(区)卫生行政部门和县以上医疗机构具体组织实施并负责管理。

(二)统筹规划、整体安排。做到对口支援与定点帮扶、卫生下乡工作结合起来,与医务人员职称晋升前下派锻炼结合起来,与“光明•微笑”筛查和手术后患者随访结合起来,统一组织,统筹安排。

(三)因地制宜、精心组织。从受援地区农村居民医疗工作实际需要出发,结合派出医师专业特长,选准服务内容,保证条件,确保派出医师发挥作用。

(四)积极稳妥、注重实效。按照项目实施方案要求,认真准备,稳步推进,保证实现工作目标,杜绝形式主义。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及时研究解决,让农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

四、支、受援对象和内容

(一)支援对象:**市人民医院、**市中医院、**市妇幼保健院、**第二医院、**第四医院、**第七医院、**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县妇幼保健院、**区妇幼保健院等10所市、县(区)直医院、民营医院的500名左右中级以上临床医师(名单见附件1)。

(二)受援对象:全市所有的村卫生所(500个左右),各医院对口支援关系见附件2。

(三)主要工作内容:为农村提供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症的诊疗服务;为乡村医生提供技术指导和培训,提高其业务素质;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与优势,提高农村中医药服务水平;帮助开展白内障和唇腭裂患者的筛查和手术后的随访;开展医改政策和卫生知识宣传与教育,促进医改政策的落实,提高农民自我保健水平。

五、组织领导

(一)成立领导小组。市卫生局成立对口支援领导小组,**任组长,**任副组长,监察室**、农卫科**、医政科*为成员,**兼任办公室主任。各卫生行政部门和支援医院也应成立由单位党政主要领导任组长的领导小组,成立办公室,落实责任科室和工作人员。

(二)明确部门职责。市卫生局负责对口支援的安排、提出工作目标、活动实施的指导和监督。

县(区)卫生行政部门和县以上医院结合实际,负责制定本地区、本单位具体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负责建立对支援医疗机构人员与受援村卫生所(室)的联系。

各医疗机构负责本医院中级以上临床医师对口支援具体村卫生所(室)具体安排。

(三)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要建立工作制度,定期讨论对口支援工作中出现的情况,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检查对口支援工作实施情况,统筹安排并制定切实可行的执行方案,明确受援村卫生所(室)和支援医师的任务和目标;明确支援与受援医疗机构双方的责任与义务,做到既确保对口支援工作的顺利开展,又不影响支援医院医疗工作的正常进行,确保各项工作及时有效地落实。

(四)签订责任书。每个支援医师应于2009年11月10日底前与受援村卫生所(室)建立正式对口支援关系,签订项目责任书(责任书样式见附件3),责任书一式二份,支援医师所在医院、受援村卫生所(室)各一份,各支援医院于2009年11月15日前将每个医师对口支援的村卫生所(室)报市卫生局备案。

(五)支援医院派驻人员应把维护农民群众健康放在首位,发扬优良作风和光荣传统,努力用比较低廉的费用提供比较优质的医疗服务。

六、监督管理与总结评估

(一)监督管理。支援医院对派驻医务人员要严格管理,对拒绝参加支援工作的,要根据有关规定严肃处理。支援工作结束时,受援村卫生所(室)要对支援医师的工作情况进行书面评价,评价结果反馈支援医院,作为医务人员年终考核和职称晋升考评的重要内容。对派驻期间违纪的人员,受援村卫生所(室)要通报支援医院,由支援医院严肃处理,并及时上报上级卫生行政部门。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对对口支援工作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工作成绩突出的要予以表彰,对问题严重的要及时处理。

(二)考核评估。2009年12月底,支援医院要向市卫生局报送书面总结,受援村卫生所(室)要向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报送书面总结。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对辖区内对口支援工作进行年度考核评估。考核评估内容以对口支援工作执行情况、实施效果、受援村卫生所(室)的评价和村委、社会及群众的评价反映为重点,市卫生局将对支援医院、受援村卫生所(室)和派出医务人员进行抽查和考核。具体内容包括:派出人员支援情况、派出人员在受援村卫生所(室)工作时间情况、临床工作开展情况、对白内障和唇腭裂患者筛查和手术后病人随访等工作情况、受援村卫生所(室)对派出人员的评价、受援地区患者对派出人员的评价等。

医院下乡支援工作总结范文4

科学技术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驱动力,在卫生领域,无论是以精湛的医疗技术形式,或是培养先进的技术人才,还是科学的运行机制,在对减少农民因病致贫中起着重要作用。集中高级技术人才和高精尖医疗设备,采取以城市医疗机构技术下乡、人才下乡等为主要形式的科技下乡是新农村医疗卫生服务进一步发展的有效支撑办法。

1影响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因素

1.1卫生资源总量不足

我国13亿人口占全世界总人口的22%,但卫生总费用仅占世界卫生总费用的2%。根据《浙江省卫生现代化纲要(2001-2020年)》,到2010年千人床位数要达到3.80张,千人医生数达到2.0人。而据2007年统计,作为我国发达地区的温州市千人床位数仅2.43张,千人医生数仅1.69人。卫生资源的总量不足是影响我国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1.2缺乏科学的运行机制

长期以来,由于发展观缺乏统筹性、全面性、科学性和持续性,以致存在着一套轻农村、重城市,挤农村、扶城市的城乡卫生资源规划、分配、投入、保障、运行体制机制,只是就城市论城市、就农村论农村,人为地把城乡卫生事业发展和资源配置分割开来,形成了一个城乡二元卫生资源配置方式和发展模式[1],农村公共卫生和预防保健工作十分薄弱。

1.3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

长期以来,卫生工作重点、政策制度偏离乡镇、农村,导致占全国人口70%的农村只占有不足30%的卫生资源。此外,城乡卫生技术人员综合素质上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由于全科医学培训工作滞后,乡镇、农村卫生技术人员大多是由基层卫生技术人员经过转型或分流而来,尚未接受系统的全科医学教育,其学历仍主要以大专和中专为主,职称偏低,知识老化、观念守旧、社区服务技能缺乏。并且医护配置比低,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据温州市鹿城区卫生局2006年对辖区内基层卫生院(包括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编卫技人员的调查,无专业学历者占34.4%,中专学历者占27.3%,大专以上学历者占38.3%;无专业技术职称者占37%,初级职称占57.2%,中级职称占5.5%,高级职称占0.3%。卫生技术人员的职称结构和专业结构的不合理,制约了乡镇、农村卫生服务机构的服务能力和可持续发展。

1.4医疗卫生资源利用效率低下

由于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不合理性,优质资源过于集中在城市大医院,致使农村医疗卫生基础设施薄弱,高级人才奇缺,医疗服务能力普遍低下,部分地区缺医少药,农民因享受不到安全、有效、便捷、价廉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加上对健康的超高需求,不得不花更多的钱跑到城市里寻医问药,导致了农村医疗卫生资源利用效率低下。

1.5城市化进程过快

尽管目前有80%的医疗卫生资源集中在城市,但由于城市人口越来越多,农民就医观念陈旧,加上“名院效应”和“名医效应”,以致城市优质卫生资源仍然供不应求。

2科技下乡支撑新农村医疗卫生发展的路径

充分发挥科技进步和创新的重要支撑作用,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改善农民因病致贫状况,是广大医务工作者肩负的重要使命。

2.1建立以“双向转诊”为主要形式的支撑办法

在农村卫生服务中,不但缺乏高技术、高水平人才,多数医院还缺乏必要的硬件设施,可能导致病人病情的延误及就医的盲目性。因此,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要统一领导,按照一级支援一级、优质医疗资源共享的原则,使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沉,让公立大医院与乡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农村卫生院签订支援合作协议,明确对口支援的任务、形式、内容,建立长期对口支援关系,除每年定期、定人次向受援单位派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以外,还应根据工作实际定期或不定期派出专家到农村进行工作指导,不断提高乡镇、农村卫生技术人员的服务能力[2],使其能有效开展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康复、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和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服务。同时,可依据患者自愿和病情需要的原则,在上、下级医疗机构之间开设对农村急、难、重、危病人转诊就医的绿色通道:下级医疗中心不能确诊的疑难病例、危重病例、急性传染性病例等实行向上转诊;病情稳定需康复治疗,要长期治疗的慢性病病人,以及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病人实行向下转诊。在疾病诊治中公立大医院还要建立普通会诊24小时内完成,急会诊4小时内完成的制度,确保患者安全。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与支援医院联网,采用计算机信息技术进行管理,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切实方便病员。2007年,在浙江省、温州市两级卫生主管部门的统一部署下,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共派出53人次赴泰顺县开展“城市医疗机构医生到农村服务”活动、6人次赴洞头县开展“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还与瑞安塘下中心卫生院、瑞安汀田镇卫生院、瓯海区丽岙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洞头县大门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泰顺县雅阳中心卫生院、泰顺县司前中心卫生院等6个乡镇中心卫生院签订结对帮扶协议,并为每所卫生院配置一定数量的手机,无偿加入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移动虚拟网,以方便及时联系;支援每所卫生院购置约10万元的医疗仪器,以改善当地医疗硬件环境;对条件允许的瑞安塘下镇中心卫生院安装PACS系统,通过网络技术实现了院际影像远程会诊工作,这些做法对支撑农村医疗卫生服务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2加快对农村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培养的步伐

农村卫生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内容仅仅是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的简单相加,缺乏具有适宜服务模式的培训基地和合格的带教师资,形式多于内容,名不副实是一重要问题。各级政府一方面要强化公立大医院承担培养农村卫生专业人才队伍任务的意识,有计划地在公立大医院建设一批能体现全科医疗服务模式的示范性农村卫生人才培养基地,开展集医疗、康复、预防、保健、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等农村卫生岗位培训工作,并制定相应的培养进修规划,有计划地组织现有农村卫生技术人员到示范性农村和社区卫生人才培养基地培训,或到大中型医院和预防保健机构进修学习,确保每位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每5年至少有1次进修提高的学习机会。温州市第二附属医院在与瑞安、泰顺、瓯海、洞头等6个乡镇中心卫生院的结对帮扶中,推出了双导师制,为当地的人才培养开辟了一条新路。另一方面,政府要制定相关政策,培养并引导全科医学、临床医学(全科医学方向)、中医学(全科医学方向)及护理(社区)等专业毕业生,定向到农村医疗卫生机构就业。高等医学院校应在招生过程中主动改革,设置相关专业,培养农村实用型人才,主动为社会服务。同时,政府和职能部门要根据当地实际,制定配套的政策,允许农村卫生机构的专业技术人员提前一定时间报名参加全国卫生专业技术中级资格的考试和申报评审高级专业技术资格,部分内容可以放宽或免试,条件允许的地区要适当提高基层卫技人员的生活待遇,以鼓励更多的优秀医务人员在基层工作。#p#分页标题#e#

2.3强化做好农民健康宣教工作的意识

各级政府卫生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农村健康教育工作的认识,公立大医院要主动承担社会责任,面向基层,指导农村卫生工作,加强横向联合,按照普及性、针对性、科学性、艺术性及趣味性、思想性和实用性的原则,充分发挥科普知识的支撑作用,加大农村卫生宣教工作力度,不断提高农村防病治病的水平,使多发病、常见病、慢性病分流在基层解决,使农民少得病、不得病。公立医院除要帮助农村卫生医疗机构制定明确、内容详实、操作简单易行的健康教育计划,提供开展健康教育所需的教学仪器如电脑、多媒体投影仪、幻灯机等器材以及各种疾病专题的健康教育彩色挂图、宣传小手册、健康教育小处方、多媒体幻灯、录像光盘等各种视听教材外,还要积极协助农村医疗卫生机构培训健康教育骨干,定期、定人次向社区派遣业务素质高、临床经验和教学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或离退休老专家,举办各种形式的培训教育活动,如理论授课、现场观摩,强化心理、行为、社会医学知识的教育[3],提高农村医疗机构医务人员的综合素质,有效传播健康教育知识。同时,根据农村健康教育计划,针对不同人群的需求与特点,举办不同专题、不同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积极探索适应不同居民需求的健康教育模式,使其常规化、制度化以及组织化,促进农村健康教育全面、可持续发展。

2.4健全支援农村医疗卫生工作的长效机制

要使农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得到有效的缓解,各地必须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在国家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宏观政策指导下,不断丰富城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支援农村卫生服务工作的内涵。教育广大医务工作者进一步提高对科技支援农村卫生服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明确自己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各级政府要按照属地、就近、自愿的原则,确定支援乡镇、农村卫生服务工作的形式、内容等,建立健全支持农村医疗卫生服务工作的长效机制[4]。

医院下乡支援工作总结范文5

根据XX市卫生局《关于对农村卫生工作交叉检查的通知》(梧卫基妇[2005]36号)精神,我局对我县农村卫生工作进行了自查,现将农村卫生工作落实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XX县位于XX市北部,辖6镇3乡81个行政村,人口197642人,设有县级医疗机构,县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院、精神病防治院、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卫生监督所等机构各一家,9个乡镇均设立了卫生院,其中中心卫生院1家,普通乡卫生院8家,共设有81个村级卫生所。

2002年以来,我县农村卫生工作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农村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完善,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建设投入250万元,新扩建5495平方米。2004年,全县儿童计免五苗接种率达96.2%,孕产妇住院分娩率为82.5%,孕产妇死亡率为0,婴儿死亡率为15.77‰,住院分娩新生儿出生缺陷发生率13.01‰。甲级卫生所35间(43.75%),农村改水受益人口达72%,卫生户厕普及率达65%。

二、认真贯彻两个《农村卫生决定》

县委、县人民政府能认真贯彻两个《农村卫生工作决定》,把我县农村卫生工作作为保护和增进广大农民健康、解决“三农”问题和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根据我县农村的实际情况,县委县政府及时制定了《中共蒙山县委、县人民政府贯彻〈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前面提高农民健康水平的决定〉实施意见》和《蒙山县农村初级卫生保健规划(2001——2010年)》,提出了农村卫生改革与发展目标、任务和改革措施。县人民政府每年都召开农村卫生工作会议,部署我县农村初级卫生保健阶段性工作,采取责任目标考核等方式,全面推出农村卫生工作。

三、初级卫生保健规划落实情况:

县人民政府制定了《XX县农村初级卫生保健规划(2001——2010年)》,已将初级保健工作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中,认真组织实施。县人民政府成立了“初级卫生保健委员会”,由分管副县长担任主任,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即初保办),负责初级卫生保健的日常工作,初保办设在县卫生局内,县定事业编制2人,在编2人。县人民政府和县卫生局每年均把初级卫生保健规划中的主要指标列入乡镇政府、乡镇卫生院和医疗卫生机构的年度考核目标,初级卫生保健的主要指标均能完成阶段性指标。

四、对口支援乡镇卫生院情况

我县对口支援乡镇卫生院工作在2003年开始,当时是县直医疗卫生机构对口支援乡镇卫生院。2003年我局以蒙卫[2003]6号文中确定了支援单位与受援单位。在第二周期和第三周期,除区卫生厅安排的支援单位外,我们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继续安排县内的对口支援工作,并且把对口支援乡镇卫生院工作列入每年卫生工作综合管理目标的重要内容来考核。在对口支援乡镇卫生院工作中,支援单位都成立了对口支援工作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小组,制定了支援工作计划,支援与受援双方签订了支援协议,明确了各自的职责、任务和义务,通过三周期的对口支援工作,共开办医务人员培训办20期,培训医务人员94人次,安排人员进修9次,帮助开展适宜新技术2项,投入环境美化资金2.4万元,业务用房建设及维修资金45万元,赠送医疗设备总价值10.5万多元,赠送药品价值约5万元。县中医院在第二周期对口支援工作中投入资金40多万元,帮助西河镇卫生院建设门诊大楼因工作成绩显著,荣获自治区对口支援工作一等奖,县人民医院和县妇幼保健院分别获自治区对口支援工作二、三等奖的表彰。

五、乡镇卫生业务一体化工作

我县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工作开始于2002年,2002年县人民政府以蒙政办(2002)60号文下发了《蒙山县乡村卫生服务规范管理一体化试点实施方案》,全县7个乡镇成立于我区卫生服务中心,对村级卫生村实行“四统一”管理,即:统一人员管理、统一药品采购、统一财务管理、统一人员调配,开展了以乡村巡诊、入户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宣传卫生保健知识等社区卫生服务、建起农民健康档案9.5万份,家庭健康档案9000份。

六、提高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能力建设项目实施情况。

我县9个乡镇卫生院,除长坪卫生院由于人员极少,不能派出人员进行传染病主治医师培训外,余下8个乡镇卫生院都派出人员完成了基础理论的集中培训、临床培训,培训单位是县人民医院,县医院能按照市卫生局要求,成立有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培训工作有计划和实施方案。村级卫生人员传染病基本知识培训工作已完成,培训74人,培训率100%,培训合格率100%。

七、村卫生所(点)管理情况

县卫生局能认真贯彻《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乡镇卫生院能加强对村级卫生机构和乡村医生的监管,已全部完成乡村医生的注册工作,注册村医216人,严格《乡村医生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加强乡村医生的管理,把住乡村医生准入关。全县81个行政村中,甲级卫生所51间,占村卫生所的43.75%,县卫生局每年应对乡村医生进行不少于5天的业务培训。

我县从事公共卫生服务的乡村医生补助经费。2005年已列入县财政预算,县人民政府以蒙政函[2005]84号对我县乡村医生以及公共卫生工作的村医进行量化考核和发放补助进行了批复,批准我县按乡村医生按完成工作的考核的等级情况分别给予每月30元、25元、20元的补助。

八、存在问题:

1、乡镇卫生院负债过重。

我县的大多数卫生院均是近年进行业务用房的基础设施建设的,由于上级拨款数额有限,加上地方村政配套经费不到位,造成了卫生院基建的普遍欠债。据统计,基建工程款20万元以上的卫生院3家,10万元以上的2家。由于负债过重,严重影响到卫生院设备投入和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成为阻碍卫生院发展的一大原因。

2、乡镇卫生院缺编严重

据我县今年6月份统计,我县9个乡镇卫生院定编169人,在编人数122人,空编人数47人。在9个乡镇中除蒙山镇、西河镇卫生院外,(西河卫生院为新恢复的卫生院,恢复时县里仅给编制15人),其它7个卫生院均有不同程度的缺编。卫生技术人员的严重不足,影响农村卫生工作的正常开展,除了应付一些日常基本医疗工作外,根本抽不出人去开展社区卫生服务等农村卫生工作,也无法安排人员外出进修学习,阻碍卫生院发展和影响农村卫生工作的开展。

3、乡镇卫生院职工住宿条件差,“走读”现象较多。

虽然各卫生院每年对基础设施建设都进行了投入,但投入的都是业务用房。由于卫生院大部分宿舍均为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建的砖瓦结构房屋(很多还是泥砖),现已成为危房,加上一些卫生院的迁址,没有建造宿舍,无法使职工安心下来工作与生活,据统计除汉豪、黄村镇两卫生院有宿舍外,其余7家卫生院均没有职工宿舍,这些卫生院仅能安排业务用房用作部分住房,大部分医务人员均为“走读”上班,既挤占了业务用房,也不利于医院的工作安排,影响到卫生院正常工作的开展。

4、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知识层次低,素质不高,中级以上职务及全科医生缺乏。

医院下乡支援工作总结范文6

一、基本情况。

县位于市北部,辖6镇3乡81个行政村,人口197642人,设有县级医疗机构,县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院、精神病防治院、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卫生监督所等机构各一家,9个乡镇均设立了卫生院,其中中心卫生院1家,普通乡卫生院8家,共设有81个村级卫生所。

2002年以来,我县农村卫生工作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农村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完善,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建设投入250万元,新扩建5495平方米。2004年,全县儿童计免五苗接种率达96.2%,孕产妇住院分娩率为82.5%,孕产妇死亡率为0,婴儿死亡率为15.77‰,住院分娩新生儿出生缺陷发生率13.01‰。甲级卫生所35间(43.75%),农村改水受益人口达72%,卫生户厕普及率达65%。

二、认真贯彻两个《农村卫生决定》。

县委、县人民政府能认真贯彻两个《农村卫生工作决定》,把我县农村卫生工作作为保护和增进广大农民健康、解决“三农”问题和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根据我县农村的实际情况,县委县政府及时制定了《中共蒙山县委、县人民政府贯彻〈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前面提高农民健康水平的决定〉实施意见》和《蒙山县农村初级卫生保健规划(2001——2010年)》,提出了农村卫生改革与发展目标、任务和改革措施。县人民政府每年都召开农村卫生工作会议,部署我县农村初级卫生保健阶段性工作,采取责任目标考核等方式,全面推出农村卫生工作。

三、初级卫生保健规划落实情况。

县人民政府制定了《县农村初级卫生保健规划(2001——2010年)》,已将初级保健工作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中,认真组织实施。县人民政府成立了“初级卫生保健委员会”,由分管副县长担任主任,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即初保办),负责初级卫生保健的日常工作,初保办设在县卫生局内,县定事业编制2人,在编2人。县人民政府和县卫生局每年均把初级卫生保健规划中的主要指标列入乡镇政府、乡镇卫生院和医疗卫生机构的年度考核目标,初级卫生保健的主要指标均能完成阶段性指标。

四、对口支援乡镇卫生院情况。

我县对口支援乡镇卫生院工作在2003年开始,当时是县直医疗卫生机构对口支援乡镇卫生院。2003年我局以蒙卫[2003]6号文中确定了支援单位与受援单位。在第二周期和第三周期,除区卫生厅安排的支援单位外,我们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继续安排县内的对口支援工作,并且把对口支援乡镇卫生院工作列入每年卫生工作综合管理目标的重要内容来考核。在对口支援乡镇卫生院工作中,支援单位都成立了对口支援工作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小组,制定了支援工作计划,支援与受援双方签订了支援协议,明确了各自的职责、任务和义务,通过三周期的对口支援工作,共开办医务人员培训办20期,培训医务人员94人次,安排人员进修9次,帮助开展适宜新技术2项,投入环境美化资金2.4万元,业务用房建设及维修资金45万元,赠送医疗设备总价值10.5万多元,赠送药品价值约5万元。县中医院在第二周期对口支援工作中投入资金40多万元,帮助西河镇卫生院建设门诊大楼因工作成绩显著,荣获自治区对口支援工作一等奖,县人民医院和县妇幼保健院分别获自治区对口支援工作二、三等奖的表彰。

五、乡镇卫生业务一体化工作。

我县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工作开始于2002年,2002年县人民政府以蒙政办(2002)60号文下发了《蒙山县乡村卫生服务规范管理一体化试点实施方案》,全县7个乡镇成立于我区卫生服务中心,对村级卫生村实行“四统一”管理,即:统一人员管理、统一药品采购、统一财务管理、统一人员调配,开展了以乡村巡诊、入户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宣传卫生保健知识等社区卫生服务、建起农民健康档案9.5万份,家庭健康档案9000份。

六、提高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能力建设项目实施情况。

我县9个乡镇卫生院,除长坪卫生院由于人员极少,不能派出人员进行传染病主治医师培训外,余下8个乡镇卫生院都派出人员完成了基础理论的集中培训、临床培训,培训单位是县人民医院,县医院能按照市卫生局要求,成立有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培训工作有计划和实施方案。村级卫生人员传染病基本知识培训工作已完成,培训74人,培训率100%,培训合格率100%。

七、村卫生所(点)管理情况

县卫生局能认真贯彻《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乡镇卫生院能加强对村级卫生机构和乡村医生的监管,已全部完成乡村医生的注册工作,注册村医216人,严格《乡村医生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加强乡村医生的管理,把住乡村医生准入关。全县81个行政村中,甲级卫生所51间,占村卫生所的43.75%,县卫生局每年应对乡村医生进行不少于5天的业务培训。

我县从事公共卫生服务的乡村医生补助经费。2005年已列入县财政预算,县人民政府以蒙政函[2005]84号对我县乡村医生以及公共卫生工作的村医进行量化考核和发放补助进行了批复,批准我县按乡村医生按完成工作的考核的等级情况分别给予每月30元、25元、20元的补助。

八、存在问题:

1、乡镇卫生院负债过重。

我县的大多数卫生院均是近年进行业务用房的基础设施建设的,由于上级拨款数额有限,加上地方村政配套经费不到位,造成了卫生院基建的普遍欠债。据统计,基建工程款20万元以上的卫生院3家,10万元以上的2家。由于负债过重,严重影响到卫生院设备投入和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成为阻碍卫生院发展的一大原因。

2、乡镇卫生院缺编严重。

据我县今年6月份统计,我县9个乡镇卫生院定编169人,在编人数122人,空编人数47人。在9个乡镇中除蒙山镇、西河镇卫生院外,(西河卫生院为新恢复的卫生院,恢复时县里仅给编制15人),其它7个卫生院均有不同程度的缺编。卫生技术人员的严重不足,影响农村卫生工作的正常开展,除了应付一些日常基本医疗工作外,根本抽不出人去开展社区卫生服务等农村卫生工作,也无法安排人员外出进修学习,阻碍卫生院发展和影响农村卫生工作的开展。

3、乡镇卫生院职工住宿条件差,“走读”现象较多。

虽然各卫生院每年对基础设施建设都进行了投入,但投入的都是业务用房。由于卫生院大部分宿舍均为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建的砖瓦结构房屋(很多还是泥砖),现已成为危房,加上一些卫生院的迁址,没有建造宿舍,无法使职工安心下来工作与生活,据统计除汉豪、黄村镇两卫生院有宿舍外,其余7家卫生院均没有职工宿舍,这些卫生院仅能安排业务用房用作部分住房,大部分医务人员均为“走读”上班,既挤占了业务用房,也不利于医院的工作安排,影响到卫生院正常工作的开展。

4、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知识层次低,素质不高,中级以上职务及全科医生缺乏。

医院下乡支援工作总结范文7

按照文件要求,现将2014年全州卫生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明确卫生发展任务,全力推进各项工作

一是着力实施人才工程。完成定向学历教育、人才强化培养、人才定向引进、对口强化帮扶、人才激励稳定任务,全面实施各类在职培训、招聘引进、学历教育和培养提高,使卫生人力资源总量、中高级职称人数有较快增长。

二是提高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努力提高住院分娩率,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进一步强化了甲、乙、丙类传染病管理。卡介苗、乙肝疫苗、百白破、脊灰疫苗免疫规划报告接种率均达90%以上,疫苗针对性传染病得到进一步控制。完成艾滋病、大骨节病、包虫病等疾病阶段防治任务,推进卫生应急和鼠疫防治工作,开展对口支援、农牧民健康促进、卫生防病知识巡讲等活动。落实了推进卫生事业发展的保障措施,做好资金统筹、执行监督、分类指导、项目评估和对外宣传等工作。

二、实施“三大行动”、促进“六项重点”

一是强化卫生队伍建设。截至2014年9月底,培训(培养)各级各类卫生技术人员3063人次。其中,培养定向医学生(专科)100名,乡镇卫生院全科医生100名,乡村医生学历教育150名,县、乡两级卫生技术培训人员100名,藏医学术技术带头人8名,藏医基层骨干人员56名,社区、乡镇卫生院藏医药技术骨干36名,在职卫技人员专科学历教育100名,紧缺专业(检验、影像)在职人员培养100名,乡镇公共卫生人员培训328名,“9+3”考聘人员岗前培训92名,民族地区乡镇卫生院院长培训72名,民族地区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人培训37名,乡村医生培训1700名,设备使用技术人员培训84名。18个县均完成了培训(培养)的选送计划任务。

二是实施卫生技术人员招募计划。2014年,计划招聘卫生技术人员630人。招聘计划中,州级直属单位占5%,县级医疗卫生机构占15%,乡镇卫生院占80%。目前,已招、考聘县级以上医疗卫生人员58名,乡镇卫生人员92名,招聘乡镇卫生院执业医师20名,公共卫生人员40名。

三是继续强化对口支援工作。截至2014年9月底,完成三级医院对口支援我州县级医疗卫生机构派驻计划,接收对口支援医师109人次,诊治基层农牧民群众57232人次以上;内地二甲医院计划对口支援我州78所中心卫生院,共派驻医师102人次,诊治基层农牧民群众38.54人次。州县乡级医疗卫生机构积极组建医疗卫生工作组赴偏远农牧区开展卫生下乡工作,累计派出医务人员4167人次,诊治患者39.23万余人次。

四是实施卫生体系建设项目。截至2014年9月底,国家和省下达医疗卫生机构建设项目507个,投入资金82807万元,其中,中央投资77204万元,省财政配套2712万元,地方配套2891万元,续建项目69个,投资61703万元,开工项目438个,投资21104万元,开工率达98%。实施2011年度行动计划省财政补助资金设备配置项目,已完成设备招标采购工作,采购设备将陆续配置到位。

五是推进公共卫生服务。截至2014年9月底,全州甲类传染病报告鼠疫发病1例,死亡1例,报告发病率0.09/10万;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10种3601例,死亡8例,报告发病率329.80/10万;丙类传染病报告8种1192例,报告发病率109.17/10万。全州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67.96%,婴儿死亡率下降至12.75‰。

三、积极开展基层服务,努力推进整体工作

一是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截至2014年9月底,全州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8%,政府补助资金每人每年240元,农牧民人均参合筹资标准达到290元,政策范围内最高支付限额达到10万元。

二是积极开展柔性流动服务。截至2014年9月底,全州参与柔性流动服务的县级医疗卫生机构54个,乡镇卫生院332个,开展了诊治疗工作及基层卫生人员培训工作。

三是组建为边远地区提供巡回医疗的医疗小分队。截至2014年9月底,州级医疗卫生单位组建高海拔县巡回医疗小分队17支,分别赴雅江、新龙、色达、白玉、理塘、稻城、德格、石渠、道孚等县开展医疗卫生工作,累计义诊咨询患者7.3万人次,筛查包虫病患者80545人次,建议手术339人;筛查白内障患者4889人,建议手术529人,建议其他眼科手术275人。

四是推进基本药物制度。截至2014年9月底,全州332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村卫生室累计采购中标基本药物796个品规,总采购和1011.30万元。基本药物上网跟标采购和贷款集中支付比例均达到100%,基层医疗机构门(急)诊次均药费和住院药费同比下降30%左右。

五是积极落实财政专项补助和和经常性收支差额补助。截至2014年9月底,全州18个县均落实所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政专项补助和经常性收支差额补助。

六是落实乡村医生补助。截至2014年9月底,全州18个县政府对乡村医生平均补助标准达到6000元/人/年。

医院下乡支援工作总结范文8

XX年年全县卫生工作总结  

XX年年,全县卫生工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全省、全市农村卫生工作会议精神以及新时期卫生工作方针,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继续突出农村卫生、预防保健、中藏医药三大重点,完善医疗救治、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三大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加强管理,加大投入,开创新局面,实现新跨越,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为保障全县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新的贡献。 

一、全面贯彻落实全省、全市农村卫生工作会议精神,农村卫生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 

(一)加大投入,落实待遇。根据全省、全市农村卫生工作会议精神,率先从 4月1日起每年投资92万元落实了乡镇卫生人员的工资实行县级财政全额供给,每年投入6.19万元落实了乡村医生的劳务补助,提高了工作积极性,稳定了基层卫生工作队伍。同时,卫生部门严格落实县直医疗卫生单位人员晋升职务前到乡镇卫生院支援一年的做法,积极探索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使乡村级医疗机构的服务功能不断提高,农牧民群众看病就医条件逐步改善。 

(二)全力加强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建设,办院条件逐步改善。紧紧围绕县上确定的重点项目工作和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实际,XX年年,实施卫生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单位共11家。其中,实施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项目的乡镇卫生院9家(国债资金建设的8家,藏区专项资金建设的1家),交通银行援建资金建设的1家,省红十字会援建资金建设的1家,总投资515.14,建设总面积7536.37平方米。列入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9家卫生院建设总面积5230平方米,投资306万元(其中国家专项建设资金265万元,县级配套41万元)。打柴沟、炭山岭、石门、祁连等4家卫生院由于危房面积大,严重威胁着医务人员和患者的生命、财产安全,无法使用,加之打柴沟、石门两家卫生院不符合小城镇建设规划的总体要求,需整体搬迁,该4所卫生院已于XX-XX年进行了新建并已投入使用。XX年年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主要改、扩建安远、东大滩、朵什、古城、松山5家卫生院。建设总面积2884平方米,总投资213.2万元。县第二人民医院争取交通银行援建资金166万元,县上配套20万元,新建业务综合楼2090平方米。西大滩中心卫生院争取省红十字会建设资金16.5万元,县上配套6.64,建设总面积305平方米。同时,各项目建设单位通过工程队垫付、单位自筹等多种方式筹措资金30多万元,配套建设锅炉房、化粪池等相应的附属设施,维修改造了部分业务用房和职工生活用房,保证了新建业务用房正常投入使用。以上建设项目已全部竣工投入使用。通过这些项目的实施,全县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好成绩,为卫生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部分乡镇卫生院拓展业务范围、扩大服务领域提供了一个平台。在医疗设备配置方面,针对我县乡镇卫生院设备短缺,卫生部门积极争取资金及项目,根据省卫生厅项目医疗设备配置计划,为天堂、炭山岭、石门、打柴沟等17家乡镇卫生院配置x光机及防护、b超、半自动生化仪、心电图机、尿分析仪、制氧机、洗胃机等设备29台件,值约23万元。有效改善了卫生院诊疗环境和诊疗条件,极大地缓解了当地农牧民群众看病就医难的问题。 

(三)继续实施卫生“支农”项目,认真开展对口帮扶和送卫生下乡活动。进一步加强了对支农项目工作的管理,使支农队员的优势和特长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挥。截至目前,医疗队员共接诊病人     人次,开展手术    例,其中示教   例,健康咨询    余人次,开展新业务新技术     项,累计发放宣传材料XX余份,刊出板报专栏15期。进一步规范县直医疗卫生单位对口帮扶的乡镇卫生院的做法,明确帮扶内容,细化帮扶任务,使被帮扶卫生院的服务功能不断完善,诊疗水平不断提高,服务质量不断改善,取得了实实在在的帮扶效果。持续开展巡回医疗和送卫生下乡活动,利用巡回医疗车开展送卫生下乡活动40次,义诊患者1800余人次,发放低价药品价值0.5万余元,发放宣传材料2万余份。组织县直医疗机构配合县委统战部、县政协开展大型送卫生下乡活动     次,义诊患者     人次,免费检查    人次,免费送药价值       余元。县直医疗卫生单位累计到各自的对口帮扶点开展送卫生下乡    次,义诊患者    多人次,免费送药价值达2万元,发放宣传材料2.5万份,并为对口帮扶单位免费赠送了部分医疗器械。 

医院下乡支援工作总结范文9

为加快医药卫生改革步伐,逐步缩短城乡医疗卫生服务差距,有效提高医院整体队伍素质,医院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基本医疗服务,按照省卫计委安排,河北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作为对口支援单位,2016年我院与省省二院签署了对口帮扶协议,在县卫计局的直接领导下,双方密切协作。以大局为重,一切以病人为中心,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现将总结如下:

一、在医疗队伍建设上,通过请省二院专家来院帮扶、到省二院进修等多种方式提高业务水平,医疗队伍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进一步提高了医护人员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

二、对口支援工作取得实效

省二院自2016年至今共派驻 60余名专家派驻我院开展帮扶工作,每一轮派驻我院的专家都能满足我们的需求。卫计局领导也对此高度重视,多次到医院看望专家,恳切要求我们要安排好专家的食宿,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各位专家在我院开展的工作对我院的医疗水平提高及行风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工作取得实效,大体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全面开展医疗工作,包括坐诊、查房、会诊、疑难病例讨论、手术、讲座等。

二是开展传、帮、带工作,为充分发挥每名专家教授的专业所长,我院有计划的对全院业务骨干进行轮训,让他们把自己的临床经验、专业技能面对面的传授给我们,把带教工作落实到实处。

三是开展教学活动,专家们定期安排培训讲课时间,科学设置讲课内容,每年开展1—2次全院培训大课,共计参加科内20余次疑难病例讨论,提高了我院医疗水平的诊断能力。

四是开展临时性医疗支援,专家们不仅对帮扶科室进行全面帮扶,还开展了临时性医疗支援活动,暖冬行动下乡义诊10余次,使广大的农村患者足不出户即可享受到省级医疗专家的优质服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五是为我院免费培训进修医师 13人,进修期均为半年至一年,  13位进修人员反映挺好,学到了专业知识及管理经验。

三是帮扶工作给我院带来的效益情况

经过技术帮扶与合作,省二院切实结合我院和我县情况,为我院带来了长期发展。

(一)推动医院经济和社会效益情况。2017年我院就诊人数明显增加,门诊人数至今为止达614839人(次),住院人数33720余人次,比上一年同期均有进一步增长。我院经济效益得到明显提高,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二)开展新技术,新项目情况。在省二院专家精湛的医疗技术,高尚的医德医风和务实的工作作风,专业领域的指导下,我院先后开多项新技术、新项目。如:4.5小时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心包穿刺术+置管术、腹腔镜下双侧输卵管成形术、MTT技术在肌骨痛中应用、后激素注射;耳内镜手术、乳腺穿刺活检、心包穿刺术、骨髓活检、腹腔穿刺置管术等一系列技术项目,提高了我院技术水平,做为维护一方百姓健康的有力保障,是我院影响力提升,降低了患者到上级医院就诊费用,增进了医患关系融洽。

(三)方便群众就医,省二院派驻高年资专家定期来我院坐诊、查房、会诊、疑难病例讨论等活动。迎来了患者的广泛赞誉。对在我院不宜诊治的疑难病例及时转诊,为方便患者就医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增加了群众对我院的认可程度。

(四)推动了卫生行业作风建设。各位专家以精湛的医疗技术和高尚的医德医风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赢得了广泛的赞誉和社会的认可,多次拒收红包和吃请,对我院卫生建设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五)协作医院工作情况,为把更多的时间和更多的知识留在临城,我院县有条件不易诊治的,进行了转诊。

医院下乡支援工作总结范文10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总结医药卫生事业改革和发展成果,借鉴国内外医改先进经验,着眼于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目标,着力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突出问题,以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为重点和突破口,加强政府主导和投入,鼓励、支持社会资源参与,推动医药卫生事业科学、健康、持续发展。

基本原则:在贯彻落实国家、区和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总原则下,突出重点,明确任务,加大投入,分步实施,积极稳妥地推进改革。

二、基本目标

(一)改革总目标:到年,全区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实现城乡居民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

(二)近三年工作目标:到年,区初步建立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制度框架。医药卫生基本制度、基层体系、基础设施、基本服务得到完善、健全、普及,人民群众看病就医问题得到初步解决。

三、主要任务

(一)全面实施基层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

1、全面加强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础设施和能力建设。从年开始,根据市的统一部署,调整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规划,立足现有医疗资源,设置一至二个功能完善、设施达标、规模适宜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重点满足社区群众常见病、多发病基本医疗需求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技术要求;重点争取国家、区建设项目完成区朔方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础设施建设任务;积极争取将区人民医院作为社区卫生服务依托的二级医院,将其服务功能下沉,面向社区提供基本医疗服务。

2、全面落实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保健网络基层设施建设任务。年开始,重点争取国家、区项目支持,完成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规范化建设。

3、全面完成基层卫生机构基本设备配置任务。年开始,用两年时间,按照卫生部基层卫生机构基本设备配置标准,争取国家、区支持,完成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基本医疗设备采购配置任务。

(二)全面加强基层卫生机构能力建设

1、全面启动城市社区卫生站基本医疗服务包。根据市统一部署,年起,扩大试点范围,细化试点内容,实现社区卫生服务站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包全覆盖,年底实现城乡基层卫生服务均等化。

2、积极推进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基本模式。年建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全市二级以上医院双向转诊和分工合作机制,实现完善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目标。

3、探索建立以辖区为单元的医疗服务联合体。从年开始,争取区、市的支持,重点调整辖区医疗卫生资源,按照资源共享、属地化管理的原则,对辖区现有医疗资源不分隶属关系,以辖区为单元构建医疗服务联合体,确定一家三甲医院作为龙头,辖区二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参与,组建医疗服务联合体,实现辖区居民就近获得社区卫生全科服务到二级、三级医院专科服务的一体化就医新流程,提高社区卫生资源为居民提供服务的利用率。高度重视中医药(回医药)改革与发展,推进中医药“三进、三名”工程。

4、扩展完善乡村卫生机构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试点工作。年,重点完成了区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试点项目实施工作,全面总结试点成果,科学研判试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完善试点实施方案。年开始,在总结完善年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试点工作的基础上,继续全面推进公共卫生服务包和基本医疗服务包服务新模式,探索在乡镇卫生院实施基本医疗服务包的方式和内容,科学合理扩大村卫生室基本医疗服务包内容和标准,提高参合农民对乡村卫生资源的有效利用率。

5、科学确定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的功能定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重点解决城市居民常见病、多发病基本医疗服务和辖区范围内公共卫生服务技术支持,基本医疗技术限定在二级医院以下基本诊疗技术范围。社区卫生服务站重点解决城市居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常见小病基本诊疗(至种常见病,诊疗技术限定在无创技术范围)。县级医院重点解决本地区城乡居民常见病、多发病基本医疗服务和提供急危重病人抢救等急救服务,基本医疗技术与二级甲等医院诊疗技术相适应。乡镇卫生院重点提供农民公共卫生服务和常见病基本医疗服务,基本诊疗技术限定在浅表有创技术范围之内。村卫生室重点解决本村农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常见小病基本诊疗(至种常见病,诊疗技术限定在无创技术范围)。

6、建立基层卫生服务对口支援协作机制。年开始,完善辖区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对口支援基层卫生机构工作制度和规范。在全区范围内的各类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必须选择2至3所社区卫生服务站(已经举办了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医疗机构以内部支援为主)、1至2所乡卫生院(二级医院不少于1所、三级医院不少于2所)作为对口支援单位全天候实施人员培训和技术支援指导,协助提高基层卫生服务机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落实对口支援制度,严格执行卫生部关于二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专业技术人员晋升中级、高级职称前必须到基层卫生机构服务半年和一年的规定,保证对口支援质量。

(三)全面加快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

1、扩大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年,城镇职工参保率达到以上,城镇居民参保率达到以上,新农合参合率达到以上。

2、不断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年,新农合政策范围内县、乡医疗机构住院费用报销比例分别提高到以上和以上,最高支付限额提高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倍以上。年,各级财政对城镇居民医保的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元。

3、积极争取中央和区资金支持,解决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和困难企业职工参加医疗保险问题,实现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医疗保险待遇与企业缴费脱钩。探索解决乡村医生养老保险等问题。

4、提高基本医疗保障管理服务水平。积极建立医保经办机构与医药服务提供方的谈判和付费方式改革机制,合理确定药品、医疗服务和医用材料支付标准,控制成本费用。

(四)全面推进基层卫生服务机构人事分配制度改革

1、调整乡镇卫生院分配方式。严格落实乡镇卫生院人员一年一聘工作制度,激活分配机制,拉开分配档次。

2、修订完善基层卫生机构及人员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确定以医疗服务质量、服务数量和群众满意度为基本考核评价指标。落实每半年综合考核评价工作制度。探索建立政府购买公共卫生服务机制,对公共卫生项目考核实行费用总额预付制。

3、建立基层卫生机构及工作人员社会评价考核机制。建立乡镇(街道)人大、人代会和村委会(居委会)及村民(居民)定期评价基层卫生机构、乡医村医、社区医护人员制度,通过群众参与和评价,对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和工作人员进行综合评价,实行奖优罚劣,优胜劣汰,逐步探索建立政府购买服务、卫生服务机构退出机制。

(五)探索建立医疗费用支付机制

1、探索建立新农合等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按病种付费及基金总额预付机制。按照统一筹划、探索总结、分步实施的基本思路,年开始,扩大新农合付费机制试点范围和医疗机构、按病种付费范围,提高报销比例,降低自负比例,实现参合农民住院费用报销名义补偿比和实际补偿比统一,切实解决参合农民住院大病费用负担过重问题。

2、探索建立新农合等基本医疗保障制度门诊就医支付新模式。年开始,在总结完善年村卫生室利用新农合基金实施基本医疗服务包的探索经验的基础上,社区卫生服务站利用职工、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全面推进基本医疗服务包试点工作。年,总结试点成果,科学合理调整基本医疗服务包服务项目和基本医疗保险经费支付结构。通过改革看病付费机制,减少医患之间看病现金支付机会,逐步增强基本医疗保险机构对定点医疗机构宏观费用控制能力,建立就医新模式和新秩序。

3、全面实施医疗服务监督管理。对辖区各级县乡医疗卫生机构实施经济业务核心指标控制机制,核定任务和业务收入合理增长比例,限定药品占总收入比例,制定大型医疗设备检查检验结果阳性率控制指标,控制医疗卫生机构业务收入不合理增长,减轻患者就医负担。建立医疗服务信息定期公开公示机制,动员全社会参与,科学引导群众合理就医。

(六)全面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1、执行落实好区年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完成岁以下儿童乙肝疫苗补种、农村妇女“两癌”筛查、农村妇女孕前孕早期补服叶酸、农村改水改厕、百万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工程等五项任务。

2、年重点做好、做实试点项目,推广试点项目成果,率先实现城乡居民公共卫生一至三级服务包和基本医疗四至五级服务包的服务内容和项目全覆盖,年基本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城乡一体化。

3、落实国家岁以上老人健康体检建立健康档案、区妇幼卫生“四免一救助”政策。年城市居民健康档案建立率达以上,农民健康档案建立率达以上。积极争取国家、区公共卫生经费补助,年城乡居民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达到国家标准。

(七)全面落实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年开始,严格执行区基本药物制度,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配备并使用基本药物,二、三级医疗机构使用基本药物比例严格执行区规定标准。

(八)全面启动基层卫生人员培养培训选聘计划

积极争取国家、区基层卫生人员培训项目,依托区全科医师(护士)培训基地和医科大学成教培训基地,全面启动基层卫生人员培训培养计划。年开始,探索以项目方式公开招聘基层卫生服务人员,实施项目合同管理体制,解决基层卫生人员能进能出问题,提高基层卫生人员工作积极性。

(九)完善建立全市医药卫生信息化体系建设

四、保障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是各级政府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必须切实加强领导。调整强化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组长由区政府分管副区长担任,各有关部门和各镇、街道办事处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卫生局,办公室主任由卫生局局长担任。

(二)强化责任,形成合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各相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大力协作,形成合力,确保此项工作稳步推进。领导小组统筹组织实施全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并负责制定与国家、区和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意见和实施方案相衔接的具体操作方案和实施办法。各成员单位要按照职责分工,制定相应配套实施方案。

卫生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领导小组办公室日常工作,做好医改近期重点工作实施方案的制定、政策研究、组织协调等工作,完成全区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及相关政策的研究制定。

经发局负责做好全区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规划、中央、区、市专项资金争取及项目督导督察等工作;制定完善相应工作配套实施方案。

财政局落实各项改革配套资金投入、相关资金管理及项目资金审核拨付等工作;制定相应工作配套实施方案。重点联系协调区、市财政部门支持今明两年实施的重点项目经费。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重点做好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基本医疗经费筹资和监管工作,协助卫生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完成基本医疗服务包工作实施方案。做好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职工医保、城居医保)工作;制定完善相应工作配套实施方案。

编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重点做好公共卫生机构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和岗位设置工作;配合卫生部门制定相应工作配套实施方案。

其他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按照本部门的工作职责做好配合、协调工作。

建立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合作联动机制,定期召开领导小组会议,研究改革中遇到的重大问题,研究和制定重要方案、措施,对改革进程中各成员单位承担工作任务进行考核评估,形成推进改革的工作合力。

医院下乡支援工作总结范文11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beindaxu2000”为你整理了这篇2020年度援疆医务工作者个人工作总结报告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2020年我随江西第十批援疆团跨越千山万水,来到了祖国最西端边陲之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克陶县。在阿克陶县人民医院放射科任职业务主任,在县医院会议室举行了隆重的援疆医生欢迎大会后,我在县医院放射科主任的带领下到达科室,与科室人员进行沟通交流,充分了解情况,熟悉自己的岗位,为正式上岗做好准备。当时我就决定我要敢于担当、勇于奉献,发挥共产党员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要有针对性地做好帮扶工作,要找准结合点,做到以强带弱、优势互补、强强联合;充分发挥我的专业特长,利用江西的医疗人才资源优势,带动当地影像医疗上一个台阶;争取培养好一支优秀的可以更好服务当地的影像医疗团队。

在江西省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在前指党委及县医院党委的的正确领导下,在科室同仁的共同努力下,本人克服困难、敢担当、勇作为、守纪律、履职责、扎实工作,经过近一年的努力,取得一定的成绩,现将我近一年的工作汇报如下:

一、思想觉悟方面:

本人做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恪守行医准则,牢记为人民服务的信念,在临床工作中热忱为患者服务。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忠于社会主义医疗事业,以一名合格党员的要求严格要求自己。

在工作中遵守医院的规章制度,遵守卫健委下发的各项行医规范,坚决抵制医疗行业中的不正之风,对待患者一视同仁,为患者多考虑,节约医疗费用,让患者得到最好的服务,为患者谋福利。

同时在这一年中积极学习政治知识,认真学习学习五中全会专题报道内容,认真学习重要讲话精神,认真学习《出席第三次新疆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内容,学习了、汪洋、刘奇、马森述、陈全国等同志的系列讲话及全会精神,深入学习江西省委常委(扩大)会议内容,深入学习自治区党委常委(扩大)会议内容,在学习中做好笔记,攥写心得体会,并互相交流,并且积极参与江西援疆前方指挥部“万里援疆为什么、立足岗位干什么、三年之后留什么”等各种学习及讨论活动,进一步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始终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忠诚于马克思主义,做到思想受洗礼。

二、业务业绩方面:

我作为一名影像科诊断医师,挂职阿克陶县医院放射科业务主任,在初步了解科室情况、科室设备(胃肠镜、DR、移动DR及16排CT各一台)及人员配置、病种情况以及临床科室需求情况后积极投入到科室工作中去,参与科室制定二级甲等医院评审相关制度及工作要求,每日参加科室早交班、针对日常工作中遇到的疑难病例当时进行讲解并于第二天进行晨读,把好日常工作的质量关,自己起到带头作用,把科室人员的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做好传、帮、带,提高科室人员业务诊断水平及授课水平。

做为援疆医师带头举行了全院小讲课,题目为“多排螺旋CT的临床应用”,旨在提高全院医护人员对多排螺旋CT的功能及作用进一步了解,以便充分发挥科室CT的利用价值,更好的服务于临床、服务于当地人民群众。

工作期间发现临床医师对影像学检查的目的及意义还不能很好的了解,为了更好的发挥科室CT的利用价值,更好的服务于临床、服务于当地人民群众,所以决定有针对性的进行各科室讲课,让临床医师充分掌握本科室影像能解决的问题以及更好、更有针对性的开具检查单。分别在神经内科、泌尿外科、儿科及普外科、特检科、急诊科进行了小讲课。

平时除了科室日常工作,还积极参与下乡义诊(昆仑佳苑、布伦口乡、木吉乡、塔尔塔吉克民族乡、阿克塔拉牧场、克孜勒陶乡、人民路社区等地方)及科室间会诊,多次参与神经内科、中医科、泌尿外科、普外科及儿科会诊;在科室人员少、劳动量大时挺身而出,积极解决科室困难,参与当地高考体检、征兵体检、外出务工人员体检;同时积极为援友们进行影像学检查提供帮助。

具体工作如下:

1.和科室主任协商完善放射科相关制度及要求。

2.每日参加科室早交班。

3.根据科室具体情况适时开展业务学习、疑难病例讨论等活动,以提高科室相关人员业务水平及迎接二甲评审。

4.指导科室完成各系统CT增强检查、参与完善泌尿系CTU检查,指导科室完成腹主动脉及肠系膜上动脉CTA。

5.一对一授课多次。

6.开展全院讲课1次《多排螺旋CT的临床应用》,参加人数约150人;放射科科室小讲课8次《影像学相关基础》、《超急性期脑梗塞的CT影像表现及诊断》、《急腹症CT诊断一》、《急腹症CT诊断二》,《硬膜外血肿和硬膜下血肿的鉴别诊断》、《颅脑外伤的影像特点》、《胆囊粘膜弥漫增厚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乳突的正常解剖及炎症的影像表现》,培训人数约80人;在居家隔离期间利用微信视频网上讲课2次《脑室内肿瘤影像特点》、《陈旧性脑梗塞及扩大脑沟CT如何鉴别》,培训人数约6人;神经内科小讲课2次《脑血管疾病的影像学诊断一》、《脑血管疾病的影像学诊断二》,培训人数约20人;泌尿外科小讲课1次《泌尿系统影像诊断》,培训人数约13人;儿科小讲课1次《儿童肺部感染性疾病影像学表现》,培训人数约20人;普外科小讲课1次《急腹症CT诊断》,培训人数约14人;特检科小讲课1次《上腹部断层解剖和断层CT》,培训人数约12人;急诊科小讲课1次《颈椎正常解剖及颈椎病CT诊断》,培训人数约10人。

7.参与高考体检拍片,检查人数约500。

8.参与阿克陶县外出务工人员体检拍片,检查人数约300。

9.参与义诊6次,检查人数约100。

三、工作生活方面:

在工作中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严于律己,廉洁奉公,高标准严要求,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岗位上以实际行动践行“三个代表”,坚守着“健康所系、生命相托”的誓言。

始终坚持廉洁的理想信念,注重提高自身的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准,从思想深处根绝贪图享受、拜金主义、目无法纪错误思想,不断反省自己,防微杜渐,确保与任何违法违纪问题不沾边。

始终坚持为病人服务的理念,用职业道德和法律约束自己,以实际行动影响周围的人,做一个清清白白的医务工作者。始终不忘记治病救人是我们的天职和使命。

医院下乡支援工作总结范文12

一、工作目标

在总结近几年大型义诊活动经验的基础上,因地制宜、紧密结合需求,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义诊活动。通过活动的开展,方便群众在家门口看病就医;推动卫生计生、中医药和军队卫生系统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精神和中央关于精准扶贫的一系列重要决策部署,进一步树立卫生计生、中医药和军队卫生系统良好形象;对国家和地方深度贫困地区进行义诊,推进健康扶贫。

二、活动时间

2017年9月9日至15日,9月9日全国统一启动。

三、活动主体

全国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中医药管理部门,军队各级卫生部门,各级各类医疗机构。

四、主要内容

(一)公共场所义诊活动。9月9日,各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计生行政部门、中医药管理部门要在每个地级市(含省会城市,下同)、每个县(县级市)的1个以上公共场所开展1天义诊活动。要组织协调辖区内二级以上医院(含军队、武警部队医院,下同),派出群众需求较大专科的医疗、药学、护理专家,进行疾病的咨询、初步筛查、诊断和一般治疗,普及医学常识和健康知识,特别是针对群众需求集中的慢性病、肿瘤、儿童疾病、地方病等重点安排医疗力量。

(二)城乡医院对口支援义诊工作。承担城乡医院对口支援、三级医院对口帮扶贫困县县级医院、军队医院对口支援西部地区县级医院任务和巡诊任务的医院要组派医疗队,在受援县级医院、巡诊地区开展义诊工作。主要义诊形式包括开设专科门诊、组织疑难重症会诊、教学查房、演示手术等,并结合当地手术需求开展义诊手术。同时,要开展医疗技术和医院管理相关业务培训,具体内容由支援医院(巡诊医疗队)和受援医院(巡诊地区)协商安排。

(三)深入贫困地区开展义诊。各地市级以上卫生计生行政部门、中医药管理部门、军队各大单位卫生部门要结合健康扶贫工作,组派医疗队到辖区或驻地贫困县进行义诊,义诊活动包括开展疾病咨询、疑难病例会诊、义诊手术等。义诊医疗队的人员安排和服务时间要向深度贫困地区倾斜。

(四)义诊活动到基层。县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中医药管理部门要组织协调二级以上医院,派出慢性病、肿瘤、儿童疾病、地方病等领域专家,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等基层医疗机构开展义诊活动。在活动期间,要保证基层医疗机构有专家坐诊,使群众能够就近得到优质服务。要通过病例讨论、专家授课等方式,开展针对基层的技术指导和帮扶,推进分级诊疗工作。县级医疗机构医疗技术能力和人力不足的,可以请上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中医药管理部门协调,派出相关专业专家给予支援。

(五)举办健康大讲堂。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计生行政部门、中医药管理部门要组织协调辖区内二级以上医院,根据当地的疾病特点和医院的专科特色,组织专家走进学校、工厂、建筑工地、社区、党政机关,讲授、传播健康知识,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意识,掌握适用的健康生活常识和专科防病知识,培养正确的就医和用药理念。健康大讲堂的专题安排要时间适当、通俗易懂。

(六)二级以上医院院内的义诊活动。二级以上医院要结合医德医风建设和“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的要求,针对本院挂号较为困难的特色专科和知名专家,开展形式多样的义诊活动,编印专科疾病防治宣传资料,改善相应专科的诊疗流程,提高优质医疗资源服务效率。

(七)组织国家医疗队开展义诊活动。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卫生局共同组织国家医疗队,赴部分深度贫困地区开展义诊。

(八)医疗服务进军营。地方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中医药管理部门要根据军队及武警部队需求,对广大官兵提供义诊服务。军队及武警部队各级卫生部门和医疗机构在积极参与地方义诊活动周的同时,要深入开展专家医疗队赴基层部队送医送药送技术活动,为部队官兵、老干部和军人家属提供优质医疗服务。认真组织远程医疗及教学会诊,扎实推进预防、医疗、保健服务进军营、进班排。支援武警部队卫生队的地方医院,要组派医疗队开展义诊工作。通过形式多样的医疗服务活动为基层部队办实事、解难题,提升基层医疗服务保障能力,着力维护部队官兵健康。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精心组织。各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中医药管理部门和军队相关大单位卫生部门要从落实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精神,落实精准扶贫、健康扶贫的高度,切实组织好义诊活动。要总结近几年活动经验,对义诊活动场所、形式和内容进行改进、充实和完善,制订可操作、见实效的实施方案。要统筹协调,组织辖区内军地医疗机构统一开展义诊活动,地方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中医药管理部门要根据实际条件,提前确定义诊手术种类、时间和手术量,组织筛查符合手术条件的患者,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