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创造教育论文

创造教育论文

时间:2022-09-12 14:35:07

创造教育论文

创造教育论文范文1

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切科学的工具.由于它本身所具有的高度的抽象性,逻辑的严密性,应用的广泛性等特点,决定了它在培养学生创造素质中的特殊地位,数学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素质是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前苏联著名物理家卡皮查指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最合适的学科是数学和物理.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未能充分发挥数学教育在培养学生创造素质方面的作用,这种以应试为主的教育严重阻碍了学生创造力的发展.数学教育改革,应把现行教学大纲所提出的学生几大能力的培养提高到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高度上来认识,用以指导数学教学实践.我们广大教师要充分利用数学教育的阵地,要更新观念,不断改进方法,使学生受到创造素质的教育,为培养跨世纪的合格人才作出贡献.本文就数学创造教育在当前应当确立和强化的几种观念,作些探讨.

一、非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观念

非逻辑思维包括形象思维、直觉思维、灵感思维和数学审美等.研究表明:形象、直觉、灵感思维在人的创造思维能力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数学审美能力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起着非智力因素与智力因素之间的桥梁和中介作用,它有助于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法国数学家彭加勒认为,数学创造性思维是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功能的综合.真正有创造力的人,就必定既是善于严格思维,又善于不严格思维的人.这实质是说在数学创造发明的过程中,既包含非逻辑思维,也含有逻辑思维,且非逻辑思维占据优势,是逻辑思维主导下的非逻辑思维,两种思维的有机结合,互相补充和作用,创造力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数学的创造发明过程往往是先通过形象、直觉、灵感、审美等非逻辑思维迅速找出问题的突破口,再通过逻辑思维作出严格的证明.非逻辑思维是打开数学创造大门的钥匙.

数学王子高斯认为:发现和创新比命题论证更为重要,因为一旦抓到真理之后,补行证明往往只是时间问题.许多数学家总结发现真理的过程是“长期积累,偶尔得之”,“大胆猜想,严格论证”.这就说明数学真理的发现取决于非逻辑思维,而真理的论证则取决于逻辑思维.如当代数学家纳尔逊1983年指出:“与一般n维空间不同,在四维空间中至少存在两种不同的微分结构.”四维空间的这一奇妙性质,立刻轰动整个数学界,没有很好的非逻辑思维能力,作出这样的判断是难以设想的.再如非欧几何学的建立,完全是人们追求简单美的结果,这说明有美感才会有数学创造.

中学数学虽然对社会来讲,一般不会有客观上的创新结果,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索对于培养其创造素质是极为有利的.长期以来,人们在数学教学中,非常重视逻辑思维,过分偏重于演绎推理,过分强调形式论证的严密逻辑性的严格作用.数学教育仅赋予学生以“再现性思维”的严重弊病,对非逻辑思维的认识不足,忽视形象思维在创造中的作用,忽视直觉思维的顿悟作用,忽视数学审美的桥梁纽带作用.甚至认为数学思维只有逻辑思维,从而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创造素质的发展.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在重视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同时,也要重视培养学生非逻辑思维能力和提高数学美的鉴赏能力,要把纯演绎式的教材体系,还原为生动活泼的数学创造思维活动.揭示思维过程,讲清概念的来龙去脉,利用数学中的“形”,创造教学情境对学生进行形象、直觉思维训练,设计问题对学生进行猜想的训练,使数学教学成为“再创造思维”,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数学创造教育的目的.

二、数学语言能力培养

的观念数学语言是科学语言,它的符号与图形都是用来表示数量与空间形式及其关系的,是认识量与空间形式及其关系的有力工具.我们知道,语言是思维的工具和载体,语言可促进思维,深化思维,思维又可创造语言.

数学语言的发展与数学思维的发展更是相辅相成互为促进的.如数的发展产生了复数语言,而复数语言的发展又产生了复变函数论这门具有广泛应用价值的数学学科.数学语言所表达的创造性的数学思维过程,最能体现一个人的创造精神和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数学语言具有准确、抽象、简炼和符号化等特点.它的准确性可以培养学生诚实正直的品格,它的抽象性有利于学生揭示事物本质的能力的培养,它的简炼和符号化特点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概括事物的规律,也有利于思维.一个公式、一个图形胜过一打说明,符号公式的和谐与简洁美,有利于学生记忆、有利于分析问题、有利于计算和逻辑论证.如学习复数时,“1<|z|≤2”所表示的意义,若用日常语言说明就较麻烦,而懂数学语言的人一看就知道是表示什么.再如用维恩图表示集合间的关系,使抽象问题变得形象直观,有利于学生掌握其内在联系.

学生语言的发展就是思维的发展.一个人没有很好的数学语言能力,就不可能有很好的创造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讲,数学教学就是传播数学语言,要把数学当作一门特殊的语言来研究,要确立数学语言培养的观念.在数学教学中,要重视概念的形成,重视数学语言与日常语言间的转译,重视符号图式的表示和运用以及知识网络纵横交错的联系.如会用符号语言列方程解应用题,会用函数语言描述运动模型,会用逻辑语言论证,会用计算机语言指导计算.在当前的数学教学中还存在着不重视数学语言培养的现象,如有的学生对数学问题表述不清、认识模糊,这一问题较为严重地抑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培养学生使用数学语言的能力,提高学生用数学语言分析和解决量与空间形式方面的问题的能力,应成为数学创造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三、非智力因素培养

的观念非智力因素对创造活动起着促进或阻滞作用.积极的学习态度和顽强的意志能促进数学创造,甚至可以弥补智力上的不足;而不良的态度和习惯则会阻碍和干扰数学学习和创造.许多人有较好的智力因素和学习条件,但没有成才,究其原因就是非智力因素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一个人的创造素质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智力因素承担着加工和处理知识信息的任务,非智力因素在创造过程中起着动力性作用.从培养人才来看,只有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和谐发展,才会产生高的创造效应.

可喜的是在当前的数学教学中,有许多教师已经认识到非智力因素的重要性,但仍不同程度地存在重智力因素,轻非智力因素的现象.用纪律、分数、名次、向家长告状等简单方式来代替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机和兴趣的教育工作,甚至只管“教书”,不管“育人”,不注重数学教学的教育功能,不注意自身的师表作用,这都是不符合现代教学要求的.我们在教学中应挖掘教学内容中的育人因素对学生进行学习动机和兴趣的培养,自信心和顽强意志的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严肃认真的作风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数学创造教育的目的.

四、真正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

数学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作为一种教学指导思想和行为观念,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并未真正在广大教师头脑中确立,“重教轻学”的问题仍然存在.有的老师贪多求全,一味讲解,拼命灌输;学生被动接受,思维没有得到充分展开,知识僵化,依赖性强.这种“注入式”教学法的指导思想是与“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相悖的,严重阻碍创造思维的发展.

要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必须真正以学生为主体,一切活动都必须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出发点,引导学生自主活动,使学生真正成为认知的主体.以学生为主体,并不是让学生放任自流.教师要当好引导者,重视学法指导,指导学生如何去发现和探索问题.数学教学是揭示数学思维过程的活动,教师要充分暴露思维过程,使数学教学成为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教师要创设学习情境,创造民主课堂,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哪怕是错误的,充分让学生参与教学,互相争论,互相启迪,这样将有利于促进学生创造力的发展.如本世纪末30年代后期法国出现的著名的“布尔巴基”学派,就是由一批年轻人经常集会,在一起探讨各方面感兴趣的数学问题,取得的数学成就硕果累累.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发现、再创造,最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最有利于培养数学能力,特别是创造性能力.

五、确立数学应用的观念

数学应用是数学教学的基本观念.有人说数学是科学的皇后,也有人说数学是科学的仆人,不管怎么说,其意义都是说明数学应用于一切科学,数学的创造都是其物质性的,它来自于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又为生产和生活实际服务.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生产力,数学教育不仅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而且要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就要求数学教育必须面向大众,联系实际,注重数学的应用价值.长期以来,我们数学教育是以概念和数学基本原理(公理、定理、公式、法则等),以及例习题的纯形式数学的模式展现在学生面前的.以其高度抽象、高度严谨的枯燥形式出现,与实际应用脱离较远,与当今世界有些发达国家的注重实际、联系生活的数学教育相差甚远.学生在课堂完成纯数学的学习,没有一点实践环节,毕业后应用能力普遍较差,这种理论脱离实际的教育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

当今社会无处不用到数学,计算机知识、概率统计、线性规划、系统分析等等现代数学知识在经济建设中都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数学教材必须改革,要重视应用,拓宽知识面,突出“数学建模”,引入“问题解决”.数学教学要加强实践环节,要用数学语言描述现实世界的一些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建立模型,解决问题.这不仅体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而且有助于学生灵活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对形成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创造能力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六、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观念

数学思想方法是人们对数学知识的本质的认识,是数学的思维方法与实践方法的概括.数学的知识内容始终反映着两条线,即数学基础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每一章节乃至每一道题都体现着这两条线的有机结合.没有游离于数学知识之外的数学方法,同样也没有不包含数学方法的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方法寓于数学知识之中,数学思想方法的突破往往导致数学知识的创新.如数学中的优化思想、模型方法、统计思想在经济建设中的广泛应用,从而诞生许多新的数学分支;再如寻求“高次代数方程求根公式”的问题源于16世纪,在其后的300年中总有不少著名数学家为之不懈地奋斗,但直到19世纪法国数学家伽罗华创立了“群论”的思想方法以后,才使这一问题得到解决.

创造教育论文范文2

摘 要:语文教育是中国文化的传承教育。学生可以通过语文教育来了解人文、了解社会,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语文教育具有基础性和工具性,语文教育也是激发、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基础和工具。本文对如何通过语文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语文教育 创造力 学生培养

全国人大代表作为新时期产业工人的杰出典范,由一名普通工人锻炼成长为技术能手的许振超曾告诉笔者,现代职业教育培训,更应注重从“人”的角度去培养,“你如果培养的是工具,学校就是仓库,如果培养的是人才,学校就是伯乐,如果培养的是工人,那就是工头儿。”

职业教育除了要提高学生技术水平,还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创造力的培养,以更好地培养技术人才。

一、语文教育有助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众所周知,进入职业学校的学生学习能力差,但这并不影响对他们创造力的培养。据相关分析,创造力较高的人通常有较高的智力,但智力高的人不一定具有卓越的创造力。创造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学科教育中,语文教育恰恰具备“长期”的特点,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进行创造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语文教育是中国文化的传承教育。让学生通过语文教育来了解人文、了解社会,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语文教育本身就具有其自身的基础性和工具性特点,同样语文教育也是激发、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基础和工具。

二、如何在语文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1.打破思维藩篱

语文教育是最适合、最适宜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土壤。以往的语文教学模式是老师讲得多、灌输得多,甚至包办代替学生的思维过程,没有给学生留存平等思维的空间和权力,强加给学生许多“想当然”的观点,进而使学生习以为常地放弃自我思维过程。

这不仅让学生失去了彰显自我的思维能力,更在无形的泯灭了学生激活自身创造力的大好时机,教师也在不经意间由学生思维成长的推手变成了扼杀学生思维模式的“杀手”,形成了教师“唱独角戏”的局面。学生就像动物园的狮子,由于天天处在这种安逸的生活中,它们不但威风荡然无存,而且失去了物种自身在野外生存的天然本性。

因此,语文教育本身是教师让学生自己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运用符合自身特点的思维方式来阐明观点,分析问题,获得解决问题的思路,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2.走出交流障碍

在宽松的语文课堂教学气氛中,可以充分地展开创造性的认知活动。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中国的传统式教育,仍对学生创造力的发展有所阻碍。

现在的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没有平等的交流,教师如果是课堂的主导,而学生只能成为课堂中被动的“听者”,“为师是从”的思想专制地存在着。

传统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的思维变得程式化,学生只能是先听、再学、最后记,完完全全地成为教师教学中的一个学习的机器,自始至终处在一个“shut up!”模式状态下,没有自己的思想,严重地束缚了学生们思维自由。就连他们的作文、作业都是一样的程式化,没有自己的想法、没有创新精神、没有亮点。但是他们在下课时却爱说,而且能说。由此可见,学生们不是没有创造力,而是没有相应的机会。人的思维一旦有了机会就会冲破阻碍,不平等的交流不会产生有创造性思维,何谈创造力的培养。

因而,在课堂授课时,如果有学生对已成定论的话题有所质疑,即使他回答得不对,而且观点不被其他人认同,教师仍然要因为他多思考、有创新意识且有勇气而表扬他。

3.激活想象力

创造力的两个主要构成部分是想象和思维;培养创造力的首要条件,是激发求知欲和好奇心,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特别是创造性想象,以及培养善于进行变革和发现新问题或新关系的能力。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往往比成人的更丰富,因为他们没有太多世故的羁绊,往往对课文有着比教师更独特、更深刻的见解。

三、小结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只有打破思维樊篱、走出交流阻碍、激活想象力才能助推职业教育的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培训更应注重从“人”的角度去培养人才。

参考文献:

[1]赵海荣.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创造力的培养[J].才智, 2012(9).

[2]李镜清.试论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2).

创造教育论文范文3

<关键词>创造性思维体育教学

<正文>

一个民族的活力和竞争力,集中体现在这个民族的创造力上,如何在体育教学中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每一个体育教学工作者不断探索、解决的难题。

创造性思维是指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经过独立分析,综合形成新联系,从而解决问题的一种思维过程。传统体育教学效果往往是“学生围着老师转,离开老师啥也不会干”,他们思维表现更多的是记忆显现性思维。培养出来的学生思想僵化,缺乏创造力,已不能符合时代对人才的要求。因此,我们应充分发挥体育教学的特点和优势,结合新课程标准,在体育教学中充分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一)从生理基础入手,发挥体育优势,开发学生右脑潜力

人的创造力与认知风格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倾向于分析性和逻辑性的称之为“左脑功能”性认知,而倾向于视——空形象性的非逻辑化的则称之为“右脑功能”性认知。科学研究表明右脑与人的创造能力呈正相关。只有大脑左右脑的功能得到平衡发展,两半脑的活动相互密切配合,人的创造力才能得到高度发展。而目前的教学中,还普遍存在着学生学习左脑化现象较为严重的现象,无论是在教育的内容还是教育的方法上,都重言语思维而轻非言语思维;重抽象思维而轻形象思维。这些被轻视或忽视了的思维形式,恰是创新力得以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正是靠右脑的功能来实现的。体育的最大特点是充分利用各种感觉器官。在一定的时空内学习体育动作技术,完成这些技术动作需要敏锐的观察力、良好的记忆力和注意力、丰富的想象力和顽强的意志力,这些恰恰是由右脑的认知来完成的,这对我们充分挖掘体育教学对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潜力提供了科学的基础。因此,体育教学中,应在继续发展左脑功能的同时,充分利用体育教学的优势,注重右脑潜能的开发。在各类体育活动中,我设计了一些以左侧肢体练习为主的方法,如用左手投篮、用左脚练习踢球等,相对于其他学科,左侧肢体训练是体育教学的优势。同时多采用直观教学,使学生大脑左、右并用,从而促使他们健康和谐地发展。这种从生理基础着手的游戏教学方法,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奠定了基础。

(二)创设宽松的教学环境,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一个重要条件,创造力的发生和发展,不是一个自然,自发的过程,它离不开客观世界,但在主体方面,创造力的源泉和动力都来自于人的深层心理,在自由状态下,个体会感受或把握一种积淀着丰富的情感和特定的社会内容的完整形式,从而使感知,想象,情感,理解等诸种心理因素活跃起来,处于一种极其自由和谐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深层心理会获得自由的充分的表现机会。体育的魅力正是由于它能消除深层心理的压抑与束缚,保障心灵的自发性,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我在教学中根据每堂课要传授的基本内容,归纳出几个问题,用提问或讨论方式,鼓励学生发表个人想法,学生哪怕是发表了错误的见解,也热情引导,决不批评、嘲讽。讨论中循循善诱地启发引导,并作出总结,肯定学生的正确方面,不向学生施加压力。及时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以表扬为主,鼓励学生进步。有了这种良性互动,情感交融的平等教学氛围,学生才会萌发创造性思维。

(三)精选教材,教学内容游戏化

体育课为了配合考核、测验,围绕一些相对单调、乏味的项目进行日复一日的练习、测验,学生不是专业运动员,这些枯燥乏味的项目训练,肯定会使学生感受不到上体育课以及从事体育活动的快乐。运动学专家也认为,不同年龄的孩子选择不同强度的锻炼项目,才能在运动中较好地完成心理锻炼。因此,要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出发,精选一些适应学生主体条件和各地方特点的教材,加强教材在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方面的实效性,降低体育教材的难度,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对体育运动充满信心。

我在教学实践大量的采用了体育游戏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体育游戏是由一定的情节,形式,规则和结果等几个部分组成的综合性运动,它既不是组织松散的一般性游戏,也不是控制严格的一般性体育教学和训练,它以其鲜明的特点和特殊的功能在学校体育中占有一席之地。通过游戏既可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愉悦,又能培养学生遵守纪律,遵守规则的习惯,游戏过程中可让学生摸索或讨论取胜对手的方法,使整个游戏充满公平竞争,冒险获胜的比赛氛围,学生一旦参与,积极性很高,可以有效地激发团队精神,合作精神,有利于智力发展和创新能力提高。

(四)充分利用有效手段,创新教学方法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体育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体育教学的优势,多渠道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经过长期的探索,我总结出以下几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1、情境引导教学法

充分利用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创设情境,让学生主动成为学习的主体,在教学组织中,不要集中过多,统得过死,提倡“形散神不散”,允许学生创造性地理解练习动作。给学生一个起点,允许得到不同的结果,或给一个终点,允许学生通过不同的途径到达。在练习过程中,教师尽可能多地作为一个实际的参与者,从中也可以让学生来评价老师,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

2、现代教学手段辅助教学法

多媒体技术在体育课中的运用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比如:一个蹲踞式跳远动作的分解示范,任何一个体育老师也不可能“逐帧”慢动作完成;而运用计算机则使这些动作变简单了,它不但可以使学生观看到各种不同难度规格的技术示范和逐帧分解示范,并且还可以把学生自己的技术采集到计算机和正确的技术进行“重叠”比较,从而便于教师纠正和改进学生的技术。而这仅仅是计算机在体育教学上运用的一部分,它更以其生动形象的图形,多媒体动画,声光技术,以及高速的数据处理能力和智能化软件,深深地吸引住学生,并且通过学生主动的参与,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融为一体,不仅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果,同时也开发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运用网络技术,让学生自主的从网络中获取知识,开阔视野,还可以与天南海北的朋友和有关方面的专家共同进行讨论和讨教,对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也是大有好处的。

3、自编自导教学法

体育课在准备操、游戏、舞蹈等项目的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尝试自编自导的方法,首先教给学生基本的动作,在掌握一定的动作基础上,再给学生介绍创编的规律,以及生理要求等,然后要求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让他们分小组或个人自行创编,积极鼓励学生为大家演示。及时进行表扬,并指出他们的独创性和新颖性。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课堂气氛也很活跃,而且学生的表达能力,团结协作精神也得到了锻炼和提高。这样的自主创新活动,无疑会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高。

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必需把增强民族的创新能力提高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教育在培养民族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使命。”实践证明:体育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建筑"创新"大厦的基础之一。通过体育运动和思维训练的巧妙结合,不仅有利于诱发和促进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也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发展和思维品质的改善。只要我们体育教师能得当运用,准确把握,一定能事半功倍。

创造教育论文范文4

论文关键词:多媒体课件;生理学;实验教学

1引言

生理学的知识大部分是通过实验获得的,所以生理学实验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在实验教学中,怎样才能有效的组织生理学实验教学,怎样能使抽象的理论和复杂的操作变得简单化,如何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实验教学效果,是目前生理学实验教学需要重要改进和探索的课题之一。通过实践证明,把多媒体课件引入到实验教学中,能更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以下是我在教学实践中,对将多媒体教学融入到传统教学中有何优点谈的几点体会,以供参考。

2多媒体组合教学能较好解决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传统的实验教学是老师利用板书进行讲解,学生对于实验的原理和操作的理解和观察是静态的,而生理学动物实验内容较为抽象、手术操作难度较大。对教师来讲,传统的讲授方式很难将其中涵盖的内容完全用语言讲清楚;对学生来讲,从未接触过手术器材及手术操作,听起课来很吃力,很难完全清楚掌握手术步骤。例如家兔的颈总动脉插管技术,以前是在黑板上画一个颈部手术示意图。示意图很难体现颈部解剖层次、结构和毗邻组织。这样,学生在分离颈总动脉时很容易出错,甚至导致实验失败。据统计,传统教学方法在动物实验中,成功率为70%左右。而现在使用多媒体教学,老师在讲授实验操作时,先配合图片进行讲解,使学生大致了解各个部位的解剖结构。再让学生观看一遍动物手术录像,通过完整的录像演示对动物进行麻醉、固定、切开皮肤和肌肉、分离血管和神经、颈动脉插管等全过程,使学生对手术操作有个初步概念,手术部位的解剖层次、结构和毗邻组织一目了然;然后,带教老师结合实际进行讲解。最后学生自己动手进行操作。这样,学生对手术器械及操作步骤了解清楚,操作动作较规范,操作速度较快,实验成功率高。我们统计,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后,生理学实验的成功率达到95%以上。如果个别组实验失败,该组同学可以通过观看录像和学习成功组实验结果,达到实验目的。通过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可以克服在传统教学中出现的弊端,使学生感受直观,记忆深刻,学生可以通过推理及形象思维而记忆,大大提高了学习的效率,使学生掌握教学中的重点、难点,达到了实验课要求的效果。

3充实了课堂信息,扩大了教学容量

生理学实验的内容多,但是授课时间偏少,要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全面的、基本的操作知识是很困难的。然而多媒体课件能把教师从大量的讲解、板书和示教中解脱出来,借助多媒体的优势,对信息进行优化处理,它利用文字的闪现、图形的缩放与移动、颜色的变换等手段,不仅容量大,速度快,效果也更好[1]。使得教师在有限的时间里讲述更多的信息,从而扩大了教学容量,节约了时间,增加了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对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起了很好的作用。

4对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多媒体教学,是通过计算机进行处理和控制而实现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中同时具有文字、语音、图像、动画。制作难度较大。这就要求教师不仅具有精湛的专业知识,还要具有制作多媒体课件的能力。在课件的制作和使用过程中,教师边学边做,提高了综合素质。

创造教育论文范文5

一、评价幼儿美术创造力的标准

评价幼儿美术创造力应以幼儿美术活动中的心理特征和行为特点为依据,综合判断。首先,兴趣是幼儿美术创造的基础。应在培养幼儿兴趣的基础上,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心。浓厚的兴趣能够促进幼儿学会不断感知和联想,通过色彩、线条、图形等审美情感的过程,发散思维,最后创造出形象的过程。其次,评价幼儿美术创造力必须借助思维能力以及进展水平这两个尺度。在美术教育活动中应该加强对幼儿思维的引导,使其学会将脑海中的形象和场景通过流畅的线条以及图形表现出来。或给出两张相似图片,让其找出异同,引导其观察能力的培养。通过这些手段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从而提高他们的创造能力。

二、幼儿美术教育活动中创造性培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创造力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同志曾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提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当今这个创新型社会要求培养和提高公民的创新能力和创造力。2.创造性的培养是幼儿健康成长和发展的需要。富有创造力的美术作品体现了一个人的个性、情感、自我价值。幼儿美术教师在幼儿美术教育活动中应应用不同表现方法,通过绘画以及手工作品来开发幼儿的智力、创造才能以及审美素养,引导幼儿运用线条、色彩等,自由大胆地地表现其对世界的认知,激发幼儿的创造潜能,促进幼儿健康全面发展。因此,幼儿美术教育活动中的创造性培养必不可少。3.幼儿阶段是创造力开发与培养的黄金阶段,通过美术教育这一手段来教育幼儿,既符合其生理心理特征以及发展需要,又符合社会的发展趋势以及对人的要求。

三、幼儿美术教育活动中的创造性培养的可能性

1.幼儿的自发性。幼儿的自发性源于他们由兴趣而引起的创作的欲望。这种自发性会让幼儿专心于美术的创造,在自发性的引导下,幼儿会积极主动地去解决遇到的问题,有利于提高其思维的灵活性。因此教育者找到激发幼儿在美术活动中的自发性的正确方法,就会使其在美术创作中自发表现成为可能。2.幼儿的创造性的想象。幼儿不会受到条条框框限制,想象力奇特且大胆,幼儿这种突出的创造性想象较强是因为其思维发展水平比较低,不能用抽象的思维推理和思考,而这也是想象的基本特点。而想象的特点和幼儿思考问题方式相符。3.幼儿的表现欲。幼儿不像成人一样有那么多的顾虑,他们不会受到习惯和规矩的制约,表现欲比成人强,他们与众不同的想法中更藏着巨大的创造潜能,而美术活动中自由开放的环境给幼儿提供了良好的表达机会,幼儿的表现欲可在美术创作中得到满足。因而教育者若给幼儿提供自由发挥创造的环境,并加强引导,激发其表现欲,就能促进其创造力的发展。五、幼儿美术教育活动中的创造性的培养的方法和途径1.尊重幼儿在美术活动中的表达和表现方式,给幼儿更多的想象和创造空间。2.将幼儿美术教育活动和幼儿园的游戏结合起来,让幼儿在游戏中既能获得快乐,又能学到知识。3.肯定幼儿在美术活动中的创作成果,增强其自信心。4.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5.带领幼儿走进自然,亲近自然,激发幼儿的创造潜能。6.以幼儿年龄及性格特点为依据采取不同教学手段。幼儿的绘画能力可分为三个发展阶段:涂鸦期、基本图形期以及涂绘期。教育者应针对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的不同绘画能力的特点,采取相应的合理的教学方法。7.运用不同的绘画形式来激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教育者应利用幼儿日记、主题画、自由剪纸等不同形式的绘画来激发幼儿的兴趣。8.对幼儿加强情感教育,激发其创作灵感。情绪情感不仅会影响幼儿美术创作的欲望,还会影响其创作内容。当幼儿情绪高涨时,就会富有创作激情,思维也较活跃,有利于其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四、结语

幼儿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我们应以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为己任,在进行美术教育的过程中,利用美术的特点,培养孩子的观察力想象力等有效教学手段,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作者:马剑英 单位:苏州市姑苏区南兵营红星幼儿园

创造教育论文范文6

[关键词]创新教育模式 工科高校 创造力结构理论

[作者简介]张立志(1970- ),男,辽宁抚顺人,东北大学学生创新中心主任,讲师,主要从事大学生创新教育;黄晓颖(1979- ),女,内蒙古呼伦贝尔人,东北大学学生创新中心科普部部长,讲师,主要从事大学生科普教育与创业教育。(辽宁 沈阳 110819)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36-0170-03

1996年有两份研究报告备受世人瞩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成为发达国家进入以创新为灵魂的知识经济时代的宣言,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的《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则凸显了创新教育的时代主题:“教育的任务是毫无例外地使所有人的创造才能和创造潜力都能结出丰硕的成果”,并认为这一目标比其他所有目标都重要。中国领导人敏锐把握到了知识经济发展与创新教育改革的国际趋势,不失时机地推动高等教育迈入大众化阶段,并深刻认识到要加快知识创新,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关键在人才,必须有一批又一批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与此同时,源于美国的创造力研究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蓬勃发展,并在改革开放初期传入我国,得到来自科学方法论和心理学领域的率先关注,极大推动了我国关于创造力及创新教育的研究。进入新世纪以来,如何借鉴科学创造方法论的思想资源,破解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创新型人才培养难题,就成为引起学术界和教育界重视的共同话题。

一、阿玛布丽创造力三结构理论的现实启迪

哈佛大学教授特丽莎・阿玛布丽(Teresa. M. Amabile)从社会学的角度认识创造力心理特征。她在《创造力社会心理学:一种组分观念》(1983)一文中提出了关于创造力的“三结构理论”,即著名的“创造力组分模型”(componential model of creativity)。这一理论在同年出版的《创造力社会心理学》一书中进行了系统阐发。阿玛布丽基于对日常创造行为的观察,概括了有关创造力本质问题的十条基本假设,其中最基本的假设是普通人的创造力与天才的创造力是一个连续的整体,任何具有正常认知能力的人都有可能在某个领域做出创造,即正常人都具有一定的创造力。依据基本假设而将其自成体系的创造力结构概念加以展开,从而构成为其创造力结构理论的主要内容。阿玛布丽的创造力结构模型由三大部分组成,分别是领域技能(Domain-relevant skills)、创造技能(Creativity- relevant skills)及工作动机(Task motivation)(见图1)。这三个部分在创造过程中的联合作用构成了个体创造力的运演模式,其各自特定水平决定了创造力水平的高低。

其中,“领域技能”包括掌握某一领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特别才能,指涉了创造个体在该领域进行创造的背景材料。领域技能的塑造主要依赖先天的认知能力和感知运动能力,同时也依赖后天所接受的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以及社会实践。而“创造技能”则主要依赖于创造个体的个性特征,同时也依赖与领域训练有关的认知风格、工作方式,以及运用创造方法的能力。“工作动机”包括“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两个方面:前者是创造个体在评价所从事工作与自身兴趣匹配度时生成的,亦即对工作的基本态度;后者则是在特定情境之下个体对从事工作理由的认知,其生成既与个体低于外部环境约束的能力相关,也与外部环境对该工作各类约束的强度相关。

阿玛布丽认为创造的过程大体可为五个阶段,即提出问题、酝酿准备、产生反应、验证反应和评价结果。领域技能、创造技能、工作动机分别在不同阶段起作用,同时这三个组成部分相互作用构成一个复杂的系统(见图2)。

二、“创新能力培养递进模型”及其要素分析

国际上关于创新教育(Innovation Education)有两种通行定义。一种定义认为,创新教育就是为了使人们能够实现创新而展开的教育活动,即凡是以培养个体创新素质、提高个体创新能力为主要目的的各类教育活动,都可以称之为“广义的”创新教育理念;另一种定义认为以培育创新意识与动机、创造性思维、创新技能、创新性人格等创新素质以及创新型人才为目的的那些教育活动,即是“狭义的”创新教育模式。

为了应对知识经济对创新教育提出的时代要求,广义的创新教育日益成为国际教育发展的主流理念之一。美国的创新教育一直走在前列,有50多所大学设立创造力研究机构,致力于涵盖高校在内的创新教育。1995年,韩国政府颁布的教育改革方案中主张,大学教育必须由传播现有知识和外来知识向科技、文化创造的方向转移;翌年,日本经济团体联合会提出“培养具有创造精神的人才”的教育改革方向。创新教育进入中国的发端是1999 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了“创新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核心地位。随着《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2006)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先后出台,大力推进创新教育已成为高等学校提升教育质量、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突破口。

事实上,狭义的创新教育模式是创新教育理念在高等学校层面实践经验总结的成果。高等学校肩负着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重任。2002年,教育部将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武汉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黑龙江大学、南京经济学院、西北工业大学9所院校确定为开展创新教育的试点院校。经过多年发展与探索,逐渐形成了第一课堂主导(中国人民大学)、第二课堂主导(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综合教育(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三类典型的创新教育模式。

近年来,东北大学顺应国家新型工业化进程,吸收现代创造学的创造力结构理论,探索出了“普惠性、递进式、全过程”的大学生创新教育模式。以2007年学校学生创新中心为契机,通过深入调研走访发现,主要面临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教育受益面窄、创新教育理论与实践相脱节、创新教育教学与活动发展不平衡等突出问题。结合阿玛布丽的创造力结构模型与工科院校人才培养规律,经过多年理论研究与教育实践,创造性地提出“创新能力培养递进模型”(见图3),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创造性人才培养在理论和现实双方面作用下的实践趋向。这既顺应了将创造力研究(Creativity Research)的学术成果转化为高校创新能力培育的现实需要,也折射出近年来创造力研究理论从重视创造主体到重视创造环境的学术汇流。阿玛布丽的社会心理学取向理论认为创造力是工作动机、领域技能与创造技能的综合,无疑提供了一种前瞻性的理论指导方案设计,有助于将创造主体的知识、能力、情感等品质与社会生态环境相结合,深入组织、制度、社会文化等层面,以制定可操作性的创新教育举措。

我们认为,“创新能力培养递进模型”包括了创新意识与动机、科学素养、领域技能、实践能力四个组成要素。(1)创新意识与动机。这是“创造力三结构模型”在创新教育领域的具体投射。所谓创新意识,就是对与创新(创造)有关的信息及创造活动、方法、过程本身的综合觉察与认识。创造动机是创新(创造)意识的核心问题,同时具有状态属性(由具体情境决定)和特质属性(与一些心理品质有关)。具体包括思维模式、基本态度与潜质开发。(2)科学素养。创造心理学的相关理论业已证明,具有高创造性的人不一定具有全面素质和高智力。科学素养不仅涉及常见的认知领域和认识论范畴,而且涉及情意领域和价值观范畴;科学素养教育将构成创新教育的基础,是推进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融合的重要渠道。具体包括认知风格、科学方法、基础知识。(3)领域技能。此处直接借用了阿玛布丽的创造学概念,主要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特殊才能。(4)实践能力。实践能力的核心指向设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创造个体维度的技术素养,构成了技术创造力的基础。主要包括创业能力、综合素质、实践意志。

这四个组成要素的共同作用,决定了学生创新能力水平的高低,且在创新能力提升过程中四个组成要素存在促进与制约关系:创新意识与动机是发起创新活动的前提,一般性科学素养是培养创新个体的基础,领域技能是创新过程顺利展开的保障,实践能力是创新成果达成的关键。

三、基于模型进行普惠性、递进式、全过程创新教育模式探索

近年来,工科高校一直致力于人才培养理念的更新与转变,把培养适应生态环境建设需求、具有广阔社会责任感、具有远大抱负和国际视野,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创新型人才作为培养重点。遵循创新能力培养递进模型科学设计、系统构建和目标管理,成功构建并实施了“普惠性、递进式、全过程”的大学生创新教育体系,培养出了大批“善创意、会创新、能创造、勇创业”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第一,以普惠性原则构建的创新教育体系促进了创新教育大众化,普遍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新型创新教育体系使创新教育资源最大限度地惠及了每一名学生,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构建并实施了递进式的创新教育课程体系和创新实践体系,遵循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的教育原则,尊重不同个体的差异性,注重不同年级的层次性,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核心价值取向,将创新教育融入了人才培养全过程,全面优化了大学生综合素质,具有普遍适用性。

第二,以递进式模式运行的创新教育体系达到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促进了创新教育科学化水平。新型创新教育体系以“创新能力培养递进模型”为基础,在创新实践中以创新理论为指导,在创新理论研究中以创新实践为基础,使二者统一,全面提高了创新教育科学化水平。

第三,新型创新教育体系实现了课堂教学与实践育人平衡发展,提升了育人功效。新型创新教育体系以成立创新理论研究和创新实践专门机构为保障,克服了以往创新教育中实施单位过于“各自为政”弊端。在同一阶段,赋予课程体系和实践体系相同的培养目标,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促进了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有效衔接,实现了课堂教学与实践育人平衡发展,提升了育人功效。

为营造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大环境,工科高校大力建设大学生创新基地,满足学生创新创业所需,以大学生创新基地为平台形成一批学生创新团队,依托部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开展科研训练、科技竞赛活动,学生从中受益匪浅,主要体现在学习的主动性、科研的自主性,学生发表学术论文水平和数量逐年提高,申请专利数量不断变化,一些科研产品也从实验室进入生产一线得到转化,体现了大学生学习的价值。

[参考文献]

[1]雷家.国内外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分析[J].中国青年科技,2007(2).

[2]罗玲玲.创造性人才培养的实践走向[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

[3]罗玲玲,王峰.从形成技术创造力的向度解读技术素养[J].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09(5).

创造教育论文范文7

关键词:中学语文;传授型教学;创造型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5-109-01

随着新课改不断进行,创造型教学已经在全国教育界推广,为了实现深入教育改革,实现素质教育,必须推动创造性教学,积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创造型教育在中学语文教学中主要通过社会组织的活动进行,不仅构建出了创造与实践性较强的互动形式,也提高了学生对学习主动探索兴趣,有效提高学生创造力。

一、传授型与创造型教学的差别

信息化经济社会的发展阶段,使人们的创造能力被抑制,而提高学生的创新与创造能力,成为了素质教育发展提高的主要教育核心。在时代的发展过程中,科技进步带来了更多的挑战,为了提高民族创新能力,必须明确其根本含义,将培养学生创造能力放在民族崛起的地位上,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后备人才。教育作为培养民族创造性人才的主要手段,肩负着历史使命,必须改变传统传授型教学的不足,摆脱教师向学生灌输知识,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综合能力的教学模式,改变呆板的教学制度,为学生培养创新精神与能力提供帮助。创新教育的核心教学思想是树立正确的知识与创新观念,明确创造思维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教育需要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转变成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教育是时展的要求,可以深刻的认识到,中学语文教学必须以创新教育为核心,将传统的传授型教育转变为创造型教育。

传统的中学语文教学模式中,往往都是为了获得前人掌握的语文知识,是知识的继承过程,这种教学模式就是传授型教学。传统的传授型教学违背了语文的灵魂,也没有发挥出语文学科的特点与优势,采取机械式的填鸭教学方法,完全忽略了语文教学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作用,并且通过应试教育为学生带上了思想的枷锁。这种不合理的教育模式,导致教师单纯的进行知识传授,学生麻木的接受知识,形成了封闭式的教学环境,学生的思想认知完全由教师决定,僵化的思维无法激发学生创新意识。传统的知识认知将学生束缚在语文知识中,学生的思想与知识完全取决与教师,而教师又被教参限制了创新思想,尤其是应试教育,完全标准的答案使师生思想完全僵化。

二、创造型教学的教学方法

1、学习滋养法

在进行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最重要的目标就是提高学生创造能力。在进行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必须摆脱传统教学误区,传统教学最大的误区就是:学习书本知识时,完全将理解停留在课本上,而且理解内容完全相同;课后作业量较大,在学习与实践的过程中墨守成规,甚至直接抄袭。传统学习认为,学习的本质就是吸收知识,这种学习方法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知识,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不断下降,最终成为知识的奴隶。而创造型教学完全摆脱了课本的约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不仅理解了课本表面的知识,还得到了许多自己的理解,可以质疑课本上的知识。在进行课后学习时,并不墨守成规,而是通过自己的实践,得到属于自己的知识,充分激发出自主思维。所以,培养创造能力的理念必须渗入到每堂课与每次作业中,使学生潜移默化的获得提高。

2、讨论激发法

培养中学生创造能力的主要方法就是讨论,通过教师组织的讨论活动,学生调动思维进行碰撞,往往能得到不一样的知识与灵感。学生在讨论过程会获得不同的认知,既有错误的认知,也有正确的认知,但是学生可以在讨论的过程中提高识别能力,在反复学习的过程中,激发出学生的创造能力。从实际的语文教学来看,无论是阅读理解,还是短文写作,都具有较强的模糊与不定性质,教师应当鼓励学生进行写作与阅读的过程中,表达出自己对文章或题目的理解,使教学活动更加活泼、主动。创造型教学必须以讨论、实践作为教学核心,不仅需要将实践放在重点教学任务上,还需要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3、每天思考法

教师可以向学生建议,让学生自己安排一段时间,在不受干扰的前提下思考语文问题,时间完全由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决定,学生可以自己决定时间长短。通过思考问题,让学生养成自己动脑的好习惯,鼓励学生进行“日行一创”,帮助学生开发出自己的创造天赋。为了使“日行一创”活动完美展开,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并且一周组织一次小组创意评说会与创意介绍说明会,在会中奖励表现优异的小组,肯定学生的自主创造,培养出积极的学习氛围。

4、科研培养法

培养学生创造能力除了学习外,还需要引导学生参与科研创造活动,单纯的教育并不能帮助学生实践创造效果。在《美国小学教育》中可以看见,许多美国小学已经开始接触大学的研究论文,虽然深度与大学相比差距很大,但是我国的初中生完全可以参与一些简单的科研创造活动,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到知识的价值,也可以向他人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

现代教学理念中,无不体现出创造型教学在中学语文教育中的科学性。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过程,是智慧火花闪烁的过程,也是积极思维的过程。通过创造让学生感受快乐,体会成功的感觉,真正的实现创造教育。

参考文献:

[1] 孙美堂.从实体思维到实践思维――兼谈对存在的诊释[J].哲学动态,2013(9):42-43.

创造教育论文范文8

内容提要:观念变革是创造力的体现。教育观念面临着范式转换。未来的教育将重视创造、自由、和谐,将引导人走向全面的精神生活。教育范式与科学、哲学和思想观念相关。前现代教育范式强调普适性的规律,是古典科学理念与近代哲学观念的结合,是认识论的教育观。现代教育是制度化的教育,有种种局限。新的教育范式更重视情境、交流和独特性、偶然性及主体间性,与现代哲学和后现代思想相关联。 关键词:创造力/教育范式/科学/技术/制度 ---- 创造力是创造的能力。教育要培养受教育者的创造力。我们处于一个网络技术的时代,现代技术为创造力的培养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但是,如果没有新的教育观念去面对技术社会的新变化,现代技术成就虽能为我所用,但它也将会扼杀我们的智慧与创造力。现代教育如果仅仅被技术的发展所带领,就会迷失自身的方向。 创造与技术 创造是将一个原来没有的东西带上前来,是使一个原来没有的东西呈现出来,是无中生有。创造的德语词是Hervorbringen。Bringen作为一个动词,是带来、导致、提供,在德语中,Vor是“在……之前”,而her是到这里来的意思。一个原来没有的东西如何被导致出现?是谁将它带到这里?出现在谁之前?是创造力使它出现,这创造力是人之创造力,是人的创造力将一个原来所没有的东西带到自身的面前。 创造有两种:一是理的创造,一是物的创造。理的创造即理论的创造,它体现在思想上和观念上,亦即创造思想和观念,它开辟一条思想的道路并敞开人与存在、人与道的关系。物的创造即是生产,生产以产品为目的。任何一件产品都与设计和制作相关,设计包括了产品的功用和形式,包括了设计者的思想和观念;制作包括了将设计者无形的观念与思想转化到有形的质料中,使此质料变为满足目的的产品。物的生产是一种创造,这与常识关于创造的理解不太相符。常识理解的创造是独一无二,是绝无仅有,是首次。在此意义上,物的批量生产决不是创造。只有第一次作成时才是创造。在我们这里理解的创造来说,首次作成可称之为原创,模仿之作也是创造。创造就是使某物从无中出现,也就是制造。这是在一种更本原的意义上来理解创造,它并不强调首次和绝无仅有。退一步说来,模仿也不是没有意义,能模仿精美的产品和作品,也能使人欣赏,也是一种创造力的表现。只不过不是原创,不需要原创品被设计的智慧,却需要模仿的智慧。模仿的智慧仍然是智慧。我/,!/们不要把创造看成是惊天动地的事。也不能看成是第一个人第一次的创举。那个第一是创造,那个模仿第一的,也是创造,但两者的差异何在?差异在于模仿者不需要思想,不需要观念的变革。对于理论的的创造,多数人是学习,只有在学习的基础上才有创造可言。一个不重视基础知识学习,不经过基础知识严格训练的人的创造力是十分有限的。 制作是技术。技术是人的作为,是创造之一种方式。技术是工具,但不是目的。目的的实现需要技术这个工具,可以利用,但不能被它遮蔽和遗忘了创造的目的。特别是在教育活动中尤其要注意这点。比如,网络技术,是现代社会高新技术的高度体现。如何利用网络,是教育观念的体现。把网络看成是技术,可以为我所用,老师可以用此教学,这是对网络和技术的一种看法。网络技术为现代教学和学习提供了极好的条件,节约了资料收集和信息获得的时间,但网络并不一定会增强我们的创造力。 创造力首先来自于思想的能力,而思想的能力来自于学习。学习知识被认为是学习的基本内容甚至是唯一任务。但我们很少去学习学习的能力。学习的能力不是知识,而是知的能力。知识是静态的已成型的,而知是动态的正在进行的。知虽然受知识的影响,但知却使知识得以生成。在此意义上,教育不仅要教学生知识,更要教学生知的能力,要促使学生去知。 一位美国小学校长这样阐释了他的教育哲学观念:“在教育中,我们更应重视科学观而不是技术。技术是一种教育工具,关键是我们怎样用这个工具。我们要教给孩子的是怎么用计算机、互联网来创造、研究和设计。我们知道有很多计算机语言,也很有用,但是否教计算机语言并不重要。我们希望孩子们会用自己的头脑,这是最重要的。经过教育,他们应对世界保持一种健康的怀疑态度。他们应该会提出问题,而不只是接受。” 在这段话中,强调了技术是工具,工具的作用是为我所用,是我的手上之物。对于孩子们来说,重在学会用此技术;其次,强调了要用自己的头脑。“用头脑”之“用”,是运用,是防止和不被技术(工具)所宰制。我们使用工具,控制技术,但技术反过来也控制我们。比如,当我们的生活完全依赖网络,当网络出现故障而不能克服,导致网络技术成为目的而不是手段时,当技术本身成为人生的唯一需要,其它对于人生切身的问题都被遮蔽时,我们就在不知不觉中被技术所控制和宰制。要摆脱技术对人的控制,要使技术成为人的手上之物(工具),其途径便是人的智慧的唤醒。智慧使人成为人,是智慧使人使用工具。就教育而言,可教人制造工具,也可教人使用工具,还应该教人制造和使用工具的意义何在,目的是什么,要使受教育者有反思自己行动的意义的能力。工具的制造和使用其实仍然是个技术问题,意义关涉到人文,但两者都可关涉到创造。这是其共性与差异。意义本来只相对于个体而言,意义如何能是创造性的?意义是思想,意义要保证工具之制造与使用的正确,也就是说要揭示真理,要去蔽,就中国文化来说,是要合乎道。一个揭示了真理的意义就一定是创造性的。 就技术而言,技术之所以是技术,也正因为它是去蔽了。一个不能去蔽的技术就是失败而不是成功。去蔽是真理的本性。一个把握和显示了真理的本性的技术也将是创造性的。因此说,两者都关涉到创造,都可以展示创造力。但技术——工具的制造和使用必须接受智慧的指引,必须有意义——思想的规定,而不能任凭欲望的需要。当爱因斯坦看到广岛和长崎的原子弹爆炸时,他十分愧疚地自言自语:“是我,是我钦了那个按扭!”这说明爱因斯坦有反思意义的能力,但这个反思并未在他研究出E=MC2时进行,他当时没有想到科学衍生出技术,技术又由于它的创造性而同时具有毁灭性。他没有怀疑和预见到自己的理论成果对于人类幸福的破坏性,没有想到它对于人类苦难的直接影

响。有人会说,技术是中性的,原子能也可和平利用,问题是看是谁利用?如何利用?为何利用?但技术和技术的知识并不会教人怀疑和反思的精神,不会给予人智慧的判断力,不会给予人行动的目的与意义。技术不思考自身目的之外的其它可能性,因而它看不到自身的局限。 教育观念的范式转换 技术源于科学。自然科学起源于哥白尼和加俐略,经过牛顿的古典科学,到爱因斯坦、玻尔与海森伯达到高峰,现代科学也达到了顶点。古希腊的科学是对永恒事物的探求,不是对现象世界的探究,科学精神就是对一个永恒的,不在眼前的事物的真实性的探求,它当然是在柏拉图的两重世界之区分与理念论的基础上,首先假定了一个真实世界的存在,并且这个真实世界不是我们眼见的事物,它是属于理念界。近代自然科学把古希腊的科学变成了狭隘的对自然现象的规律的探求,它是对中世纪自然被神化的破除,是以对自然的去魔咒为前提的,是解除魔咒之后才有可能的,现代科学自量子理论问世之后,一个脱离人的纯客观世界的真实存在的神话也宣告破产了。在不同时代科学理论的变化与发展中,科学观念的变化始终是在先的,正是由于科学观念的变化,具体的科学理论才得以产生,而且,在已经变化了的科学观念之下产生的科学理论与原来科学观念之下所产生的科学理论是断裂的。如牛顿的经典力学与量子物理学的差异所表明的那样。一种新的科学观念的提出,可以库恩的科学范式的转换得到说明。库恩的范式面对的是自然科学为整体的科学,而非整个西方科学。但范式一说表明自然科学理论自身的更新也具有明显的特征。总之,无论是新范式的提出,还是科学新观念的提出,都是思想之创造力的突出表现。 科学的范式转换意味着科学理论的创造与进步。在人文学科领域,也同样有范式的转换。在同一学科中,过去的概念被赋予了一种新的涵义,而且,这种涵义可以与原来的涵义完全不同。它是一个思想时代的终结与另一个思想时代的开始的标志。“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教育科学领域发生了重要的‘范式转换’:开始由探究普适性的教育规律转向寻求情景化的教育意义。” 普适性的规律的存在,是传统科学的信念,普适性是源于对规律本身的规定,即存在规律,而且规律反映事物的本质,同时它还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是客观存在的。这一规定又源于近代认识论,即假定了认识对象的客观性和认识的可能性,在本体论上设定了实体的存在,是形而上学的传统哲学思想,这一思想是传统的古典科学的思想基础和前提。把教育理论当成一门科学,把教育当成科学的研究对象,传统的教育理论必然是传统科学和传统哲学的衍生。我们可以把传统教育观看成是一种认识论的教育观。教育理论要认识教育的规律,教学有教学的规律,学习有学习的规律,教学和学习的内容就是规律的,知识就是规律的系统描述,科学研究就是发现规律和原则。这种规律观当然有它的成功的辉煌,它是前现代的科学观、哲学观与教育观。随着现代哲学与后现代哲学的出现,思想的断裂与超越就提供了新的视野。偶然性、多元性、差异性、不确定性、复杂性、无中心得到突出与强调,成为共识。但这共识不再理解为思想的同一性与普适性,而是个体与个体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的沟通,它被理解为主体间性。所谓情境化教育就是重视主体间性的教育,它不仅是对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主体间性的重视,而且,还重视课堂内与课堂外、自我与社会、知识与情感的关联。它强调丰富性,回归性、关联性与严密性。 它不再在教育中贯彻统一的意志 ,而是和谐与宁静,这种教育观是开放的而非封闭的,它不强调教师的权威,它提倡师生间的共在与共知,它强调对于生活世界与生活意义的关注。 与普适性相关的另一个概念是标准化。现代教育是一种制度化的教育。教育制度使所有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接受制度的审查与检验。如学生入学制度、考试制度、学位制度、教师资格与奖惩制度、教学制度等等。这些制度是科学和理性的产物。它设定了一个合格与正确的标准。它不怀疑这个标准的合法性,它把所有人都纳入这个标准的度量之中。就考试来看,试卷要求是标准化的,只有唯一的正确答案,这对自然科学科目试题来说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不能把标准化普适化。比如英语TOEFL、国家四六级英语的客观题,特别是自学考试与国家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哲学与政治考题,都设计了40—60分的选择题,一个问题只能选它提供的四个答案之一。这种标准化的出题,不仅违背了学科自身的规则,也使教育丧失了它的诸多意义。它虽然便于操作,但毕竟不可能检查出每个人的创造力来。它看起来是公平的,同一试卷、同样多的答题时间,同样的评分标准,公平就是靠“同样”来保证,犹于一杆称称不同质的东西,现示出准确的数量。但这种题目就是不让人讲自己为什么这么选择的道理,并且你必须认定有一个正确的答案,而且就是试卷的出题者提供的,其余都是错的。它将对错的二元对立观渗透到每一个考生的意识与潜意识之中。与自然科学不同的是,人文社会科学的问题和答案并不是自然科学的那种确定性和唯一性,它的提问方式和提问角度就是创造性的。因为,正是提问唤醒了人的思考,不同的方式与角度提问,正是唤醒人用不同的方式去关注和思考问题,问题的解决方式与途径,就孕育在提问之中。因此,从提问就可以看出一个人的知识水准与创造力高低。 我们的考试从来没有或者很少通过学生的提问来给予学生成绩的。考试都是考老师教过,也即给过你答案的问题,考试就是看你还记得老师讲过的东西不?这看起来是检验学生掌握了多少知识,实际是检验老师自己已明白的知识有多少被学生接受了,是让学生求与老师同。一般说来,老师比学生先学,掌握的知识比学生多,但也不能保证如此,有的老师的学术视野局限、知识不足。特别是人文学科,我们的确有大学教师由于缺乏学科训练,对自身所从事的学科的学术性了解不够。另外,人文学术研究也被一些非学术的声音所吸引,学科的独立性也受影响。象哲学考试中的选择题现象就是这些问题的反映。这些考试方式之出台,实际是是受制于一个制度链条,受制于一个公平、公正和公开的现代性原则与理念,受制于人的社会地位与身份的差异区分,也即受制于人的价值观念。总之,现代考试制度的出题思路还没有从激发和引导学生的创造力出发,它是以检查出合格者和不合格者为目的,是一种不黑必白的逻辑,是求同不求异。 同是统一的别名。现代教育思想是以统一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是制度化的教育,制度是统一的制度,理论上和逻辑上不因人而异。但创造力是个体性的,不是群体性的。因此,制度化的现代教育与创造力的培养在理念上并不一致。尼采在19世纪末就鼓励我们要做超人、不做末人。超人是有创造力的人,而末人是毫无创造力,毫无个性的人,是一种群体,一个抽象的只有共性的人。尼采哲学就是一种创造力的哲学。 现代教育源于科学的、特别是自然科学的观念,但它的实质是权力科层制,即权力金字塔构成一个权力系统。由于权力的强制性和意识形态化,教育中创造性的发挥与孕育都不可能超越教育科层制的制约,不可能成为教育活动中的主导性原则。也就是说处在教育第一线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必受到一个外在于教育本身的力量所制约和制衡,有一个主管他的人和制度,他必须听从于他。可以说现代教育正是尼采权力意志的片面体现。 现代教育重视了物质的创造但忽视了精神文化的创造与心灵的孕育成长,强调了统一性忽视多样性与差异性,强调了必然性忽视了偶然性与复杂性。这对于未来教育的发展来说,已经给予了新的方向与启示,它预示着一个教育范式的转换已经发生和将要发生。 未来教育的方向 由于西方技术工业的突飞猛进与成功,逐渐增长了人们对科学的崇拜与迷恋。现代教育正是这一崇拜与迷恋的再一次扩展与渗透,教育既满足社会的需求又对社会的价值观念推波助澜,教育的成果进一步激化社会的梦想,加重了人们对科学的热爱与对技术的推崇。也由于技术的全球化与中国的开放与对外交流和交往,中国教育也逐渐丧失自身古老的传统,从本世纪初就开始了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的转型,科学与民主是西方观念的“进口”,这两个观念正是西方价值观与社会制度的主导观念。 教育要培养人的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是现代教育的教育内容与教育理念。由于科学的观念源于西方,科学精神的教育与领会还需进一步深化和学习。特别是要区分科学与自然科学、科学与技术。我们说是说认同科学,实际是被技术的魅力所吸引。这表明科学精神并没有被真正理解和接受,需要进一步学习与传播。同时,教育范式的转换与教育理念的更新并不意味着要抛弃过去的教育理念,而是要对现代教育理念进行发思,看到它的局限,新的理念也不是否定旧的理念,而是不同思想时代的标志,它们在各自时代都具有自身的独特价值。因此,我们要在教育理念的多样性中寻求创造性的发展。 科学精神首先是一种探求永恒事物真相的精神,如古希腊人那样,这是柏拉图的贡献;其次是怀疑精神,也即理性的精神。但怀疑是方法,不是目的,这是笛卡儿的理性主义哲学成就。再次,科学精神也是求知的意志力,是创造的精神。 科学精神虽然也是一种怀疑精神,怀疑精神即是洞擦力,发现问题、抓住问题的能力,它实际上是一种创造力。但科学的怀疑面对的是知识现象和知识原则,它并不怀疑自身的合法性和正当性。科学精神起源于科学态度,科学的态度总是对于现象之所以是现象有一种困惑,要探求引起现象的原因,这是传统认识论观念下的科学,它以自然科学为典型形态和最后完成形态。科学态度同时也面对概念,概念是对思想的观念的概括,是对观念的固定和精炼的表达。传统科学认为概念有一个所指,其所指属于一个真实的世界。科学态度寻求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通过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得到一个关于客观世界的确定性真理。 教育要培养人的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是理性的精神、创造的精神。科学即是理性的事业。创造是思想的能力和行动的能力的结合。古希腊的理性分为理论理性、实践理性和诗意理性,诗意理性是创造性的。理论理性是冷静的看,通过概念构造,将看之所得作系统表达,实践理性是行动的意志,是伦理的、政治的、关于公共事物的理论,诗意的理性是关于创造的理论,是文学的、诗歌的理论。我们今天所提倡的创造精神的培养,既可以继承古希腊和其它时代的思想传统,需要从一个爱智慧的源头来寻找思想的资源,又需要与当今时代的新特点相结合,即要面对制度化与技术化的社会,特别是要在制度化与技术化社会中保持教育的独立性与自由。如果听任制度的摆布,在制度面前完全没有看出制度之局限的智慧,也没有克服制度局限之技巧、胆量与自由,那就不可能有创造性的话语出现,不可能有创造性的行动。当然,一个不在制度化与技术化统治中的教育是不可能的。这使得人文教育与个性教育具有相当的艰巨性。 因此,未来教育必须加强和发展人文教育,而个性教育与人性教育是人性教育的重点。人文教育是对狭隘的自然科学与技术崇拜的克服,它能引导人走向完满的生活,发现生活的意义。个性教育、人性教育都是人文教育,从科学精神的培养到人文精神的培养,从科学教育到人文教育,这是一个社会精神境界提升了的标志,是教育观念从片面走向全面的标志。但科学与科学精神的教育不要被技术教育所替代和迷惑。技术知识、专业知识并非都是科学的。尽管技术是科学的技术,但技术是被它自身之外的目的性所规定,而科学则是无外在目的的,如果说科学有目的的话,则是以纯粹求知求真为目的的,它不是要解决一个现实困境,不是为满足他人物质生活的改善和文化生活的丰富。技术是能力,具体可以表达为生产的能力,即生产力。它仅仅限于对物质世界的改造、利用,它没有涉及到物质世界之外的其它世界,比如精神的世界,符号的世界。作为人,物质生活是基本的生存需要,文化生活的需要是一种精神生活,精神生活的需要是一个动态的需要,它与一个人的自我觉悟程度直接相关。一个觉悟高的人,对于文化生活的要求越高。所谓自我觉悟,即是一个人对周围生活世界与生命意义的理解程度。科学、哲学、艺术、宗教都是文化生活的形式,而且是人在不同领域之自我觉悟的理论性的或创造性的表达形式。如果不是为了谋生而从事这些领域的研究,尽管在这些领域作研究与谋生并不能明确分开,但只要自己的研究与自己对生活世界的理解结合起来了,自身生命的意义在其中得到了满足,那么,这些研究就是人之精神文化生活的高级样式,是高雅的、纯粹的、脱离了低级趣味的样式。人文教育如果抛开这些高级的精神生活样式,仅仅开展一些活动身体、放松大脑、追赶时髦的集体游戏,或是开设一些人文学科的课程,但又并没有发现更没有进入这些学科的辉煌殿堂,而只是跟随流俗的人文教育热,那么,自我的觉悟程度还是相当有限的。 教育者和教育管理者是教育活动中的主导者,受教育者受教育主导者觉悟程度的影响,教育观念的变革是教育主导者自我觉悟的结果。教育观念的变革发生在教育者特别是教育管理者的自我觉悟上,才会对教育制度的变革发生影响。因此,我们要强调觉悟的重要性。由于教育领域的科层制,必须使科层制的职员们首先觉悟起来。科层制职员是教育管理者,是制度的制定者和实施者。教育理念要靠制度实现。那些最先觉悟的人要利用可能的机会去影响和提升教育整体的觉悟。 教育要培养人健康的怀疑精神。健康的怀疑精神是什么?健康的怀疑精神就是自我否定的能力。它是自己否定自己,不由它者来否定;它虽否定它者,但是因为它有自否定的能力而能使自己处于清醒与智慧中。它能否定自身,也能规定自身,并规定它者,因而,它也就是自由。自由的人是有创造力的人。未来教育观念是能意识到技术的益处,也能意识到技术的危机与危害;它不仅教人学习和利用技术,也教人获得智慧。

创造教育论文范文9

[论文摘要]如何实施创新性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摆在高校全体教职员工面前一项崭新的课题。本文从以下五个方面对此进行了论述,即:强化创新教育思想和观念、塑造一支创新型的教师队伍、强化创新性教育教学的模式、强化创新性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强化创新教育的良好氛围。

(一)强化创新教育思想和观念。创新性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改革新的尝试,首先就要转变传统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创建相应的理论和观念为依托。

在当前高校教学体系中,是以追求文凭为主要目的、以谋取职业为基本取向、以专业知识教育为主要内容,培养行业对口型的专门人才,构造了单一的培养模式,因而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教材内容陈旧、教学方法过死、人文教育落后、学生素质不高等弊端。应该承认,传统教育模式在培养学生丰厚的知识积淀方面起到了一定作用,但这种教育模式与人类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和高等教育的本质特征不相吻合。高等教育在本质特征上,应当是既传承文化,又创新文化;既和谐人生,又激荡人生;既适应社会,又变革社会。为此,我们必须树立适应与创新相统一的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的新思想和新观念,以科学文化素质为基础,以思想道德素质为核心,以专业技能素质为主干,以身心素质为保障,构造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新体系,着力培养会学习、善思维、勤探索、能创造的社会主义大学生。

(二)强化、塑造一支创新型的教师队伍。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必须塑造一支适应知识经济社会发展、具有一定超前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教师群体。

因为创新性的教育的主旨是:教师要以创新性的劳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生。所以,构建创新型教师群体是实施创新性教育、培养创新性人才的关键。那么创新型教师应具备什么条件呢?第一,教师应具有爱岗敬业和崇高的奉献精神境界以及真挚的教育情感;第二,对未来有超前的预见性和强烈的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能创造性的获取、加工、输出新的教育信息;第三,能创造新的教单方法和技巧,熟练地掌握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不断开创教研、科研新领域;第四,要有扎实、宽厚、广博、精深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教学基本功,并了解和掌握其他相关知识和技能;第五,要有开放性的人格和宽容理解的良好心境,能营造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善与启发学生思维、点播其思想火花、激发其创造灵感;第六,要了解和熟悉教育教学规律以及人才成长发展的规律,根据学生不同阶段的心理状态,有的放矢进行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以及拼搏向上的精神,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三)强化创新性教育教学的模式。模式是思想理论的简化式,是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统一体。探索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的创新性教学模式是实施创新性教育的核心。

笔者认为,在构造创新性的教育模式中,应努力掌握以下五个原则:一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理论源于实践,又高于实践,同时对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在实践的基础上,又能充实和发展理论,如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案例教学、实物教学、影视教学、模拟教学等等,使学生在学习理论的基础上大大增强感性的理解和认识;二是探索性的原则。要求教师教育教学活动应具有探索性,为学生创造探索情境,提出探索问题,提高学生思考和探索正确问题的能力;三是动态性原则。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进行动态处理,充分运用“变式”,对同一问题、同一事物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进行全方位的思考和揭示,允许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得出不同的科学的结论;四是个性化原则。要求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必须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独立性,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才能,更要培养创新性的个性,把培养学生的积极进取、各具特色的个性作为教学活动的一项重要任务;五是双向交流的原则。在教学活动中,既要重视对受教育者的知识吸收,更要重视为教育者知识的创新和运用,既培养受教育者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又要尊重受教育者的差异,既要发挥教师课堂上的主导作用,又要注意调动学生课堂中的主体作用,争取“互动式”“启发式”“研讨式”的教学方法,真正做到“教学相长”“授人以渔”,运用双向化交流的原则,是一种开放的、民主的教育观,充分体现了师生之间平等的、相互尊重的、新型的师生关系。

(四)强化创新性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实施创新性教育,培养创新性人才,要求与之相应的新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而现有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与创新性教育,培养创新性人才大大地不相适应,它存在着直接或间接遏制知识创新、制度创新和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很多因素。因此,审视和检讨这些因素,冲破它的束缚,对于构造新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非常重要。

第一,明确课程体系创新的价值。课程的创新价值是课程本身具有的功能,在传统的课程功能中,课程只重视知识的传递,是师生接受知识的媒介,而忽视了课程内容中的创新,课程体系分得过细、知识面过窄,与社会、现实实际联系得太少,课程内容陈旧,课程目标注重了对学生基本素质发展的塑造,而忽略了对最能反映人的本质属性——创新素质的塑造。

第二,课程设置要科学合理。当前我国的课程结构虽然经过几次调整,但仍然没有摆脱传统结构上的单一的学科课程倾向,普遍存在着重视学科课程,忽视实践活动课程;重视必修课程,忽视选修课程;重视专业课程,忽视综合课程等现象。这些却极大地限制了学生创新素质的形成和发展,所以创新能力上的塑造一般说取决于课程结构的设置是否科学,是否有助于师生创新性的发挥和培养;是否为学生的创新提供宽松适宜的空间条件

和环境,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创造性地学习和发展。

第三,构建创新性人才的新模式。在教育教学改革中,普通高校要以修订本科教学计划为重点,以素质教育为内容,以培养创新性人才为目标,加大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力度,面向新世纪,着力构造培养创新性人才的新模式。

第四,注重创新教育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高等学校实施创新教育主要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创新能力这三个层次上着手来调整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加强学生科研实践活动,将创新教育贯穿在整个教学全过程,同时在教学计划的校级选修课程中设置奖励性的创新学分,奖励那些在科研和学习中具有创新精神、取得创新成果的学生。在培养创新能力中,主要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实践能力、自学能力和生存能力。文科院校可以实行学年论文制,毕业时可实行“双论文制”(即政治论文和专业论文),在优秀学生中实行科研导师制对部分优秀学生,允许跨院系选择专业或专业方向,允许有一定专长的学生减免一定数量的必修课程,在课外科技研究方面取得成果的,可折算学分,允许学生保留学籍,从事创新能力拓展的社会实践,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学生创办科技型公司等等。

(五)强化创新教育的良好氛围。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需要营造一个宽松的环境,广泛地实践空间和良好的办学条件的支持。首先教育行政管理各部门和高校机关要转变职能和机关作风,克服过去统得过多,管得过细标准划一的思维工作定势,实施学校特色建设工程,指导校系从各学科建设的实际出发,选准改革的突破口,探索各具特色的创新教育模式,同时加大政府对教育的投入,加速教育设施建设和教育技术现代化的进程,为信息化远程教学创造条件。

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创造空间,社会实践是学生创立的源泉,高校应将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融为一体,应建立若干个德育、科技、劳技企业实习基地,让学生广泛地去接触社会,用社会实践的大课堂,激发学生潜在的创造灵感,并制定“创新工程培养计划”,让60%以上的学生有课题,允许学生休学创业,有条件的可以出国考察深造。高校还可以设立学生创新基金,奖励有新意的学生研究课题,对在正式刊物上公开的学生,学校给与奖励和资助,校院系要建立若干能向学生开放的实验室,对在指导学生课外科研活动中承担较大工作量的教师和实验室人员应计算工作量,开展“优秀创新导师”奖评选活动,并把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作为评估院系和教师学生的重要内容,真正让学生在创新教育成才中成长。

参考文献:

1.于文书:“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新人”,载《中国教育报》2003年1月16日。

2.张德祥:“小康社会与教育创新”,载《中国教育报》2003年3月16日。

3.高翔、蒋道军、王德光:“与时俱进,扬科学人文大风”,载《中国教育报》2003年3月25日。

创造教育论文范文10

关键词:创业精神;多元智能;观念转变;内省智力能力;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我国经济进入转型期后,新的消费偏好、新的消费观念、新的消费方式促使新产品的不断诞生。目前,创新型、创业型企业很难招聘到适应这一发展的人才。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已经成为高校传统素质教育的核心。在传统的素质教育中,“人的全面发展”和“多元智能”理论是素质教育的理论基础。创业教育是大学教育的“第三本护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我国高校创业教育被赋予与学术教育、职业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党的十会议指出我国高等教育从“以规模扩张为基本特征的外延性发展”转向“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加快提升高校育人质量和整体办学水平是我国高等教育未来的核心任务。创业教育先行,转变创业教育培育理念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文章基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重点探析创业教育培育理念,以大学生创业精神培育模式为培育理念转变的核心,对大学生创业心智构建进行优化,向红军学创业,建立大学生创业精神的“红色”培养模式。

一、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

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的心理发展学家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于1983年提出多元智能理论。加德纳认为我们一直未能正确认识一个人的真实能力,人的智力有一个心智架构,包括七大范畴:“语言智能(Linguistic intelligence)、数学逻辑智能(Logical-Mathematical intelligence)、空间智能(Spatial intelligence)、身体运动智能(Bodily-Kinesthetic intelligence)、音乐智能(Musical intelligence)、人际智能(Interpersonalintelligence)、自我认知智能(Intrapersonalintelligence)”,另外还包括两大内省智力——灵性智能:自然探索、存在。内省智能和其他智能包括价值层次和事件层次,人类的真实能力往往会通过新的信仰、新的价值观影响而形成新的形象、理论、信仰能力——创造力。本文中提及的大学生创业精神培养模式是基于多元智能理论,在针对丽江地区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大二管理类学生创业精神调查问卷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分析出学生的内省智能需要被优化、被完善,进而探寻大学生内省智能的有效培育方法。

通过200份有效问卷的抽样调查表明:第一,2%的大学生有创业经历,参加过学校和云南省组织的各类大学生专业创业策划大赛,且获得过相关奖项,未来创业动机强;第二,2%的大学生创业精神中的意志、动机等能力已经通过失败创业经历得以提升;第三,70%的大学生认为创业最大的障碍是心理承受能力,这部分学生缺少价值观层次的培育,缺乏对创业过程中价值观知识的学习(如图1所示)。

针对大学生的自我认知智能进行调查(如图2所示),抽样调查表明:独立学习能力强、热爱创新的大学生占抽样调查总数的85%,这部分大学生一直在询问创业教育中关于创新、创业精神培育的时间、地点等问题。

抽样调查结果表明:基于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丽江地区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大二管理类学生创业精神培养模式的构建需要提升学生的内省智力能力。

二、向红军学创业是高校创业精神内省模式的核心

(一)向红军学创业的作用与意义

在我国高校大学生创业精神课程中,缺少用红军长征精神进行事件层次教育的创业课程。向红军学创业是大学生创业精神培育课程中不可缺少的有效模式。

通过红军长征事件进行事件层次的教育,培育学生的自尊、自律能力,吸收红军队伍中各种人物的长处,静思规划人生目标。

第一,向红军学创业的内化创业教育模式,以红军队伍中优秀的政治家、军事家为学习榜样,提高学生价值层次的内省。

第二,对红军长征事件中的成败总结,将事件的成败与创业精神的价值观联系起来内省,提高学生原有的内省智力能力。

第三,在红军精神事件内省教育模式中,高校创业精神培养可以通过红军精神塑造创业团队中行动的有效性和一致性,及创业团队成员的信念、意志、品质等的高度统一性,建立高校创业精神培养模式的最高信仰内省模式。

第四,向红军学创业凝聚了不同知识、技能、智力及非智力因素的团员优势,创造一切条件完成组织任务,创造了团队组织所能完成的团队奇迹。

第五,“保证完成任务”是团队的价值观,团队为个体才能及个体心理发展需要最大限度地提供实现个体人生价值的平台,个体人生价值观与团队社会价值观高度统一,团队的能力超越了个体价值所能超越的极限,进而通过团队协作完成不可超越的组织任务。

第六,开展创业团队活动和完成团队任务,激励了每一个团队队员的内省智力能力,向红军学精神信仰,塑造创业团队成员以服从命令为天职,认真、负责、精诚合作,自动、自觉、自律的优秀品质,这是团队取得生存权和发展权的根本保证。

(二)通过红军精神完善我国高校大学生创业精神培养模式的内省智力能力

红军团队具有强烈使命感、责任感、集体荣誉感,具备团队凝聚力、制度战斗力等优秀的敬业精神和解决问题的执行力,在拥有明确目标的情况下,战略战术科学客观,坚持秉承“胜利是一种习惯”的指导方略,让红军精神不但不曾被历史的长河所抛弃,反而成为新时代的精神信仰。红军精神不仅是当代大学生急需汲取的精神财富,更是构成大学生创业精神培养模式的基本维度。

第一,高度统一的团队精神完善了大学生创业精神培养模式中的团队价值观层次。红军团队的凝聚力、协作能力和战斗力都较强,“保证完成任务”是红军团队普通战士对组织的最高承诺,大学生创业团队精神的培育需向红军团队学习。

第二,高度统一的崇高组织精神和战士的职业精神完善了大学生创业精神培养模式中的创业道德规范。

第三,大学生创业精神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培育,可以提升大学生创业精神中的抗挫折能力。乐观自信无畏的红军团队精神教育可以激发大学生创业团队的最大乐观智能潜力。

红军精神是我国高校多元智能理论在创业教育中的外延,向红军学创业是多元智能理论在事件内省、价值观内省模式的创新尝试。

第一,客观分析时局特征,制定正确的目标与任务,不畏艰险勇往直前。

第二,不论任务大小,积极团结协作,拥有较高的成功率。

第三,决策失误产生后,个人与团队领导能够共同承担错误。

第四,时间是红军精神的磨合器,通过时间的磨合,形成以民族精神为主,制度创新、管理创新的红军精神,高效地培养了红军团队的创业素质,为处于创业初期的创业经营者提供了可借鉴的创新素质管理方式。

三、向红军学创业,在多元智能理论基础上初建我国大学生创业精神培养模式

(一)将红军精神纳入高校创业教育的全过程

将红军精神事迹、团队特点等内容纳入创业教育通识课程中进行创业精神培养。首先,在课程中重点讲述以红军精神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实质和内容,积极开展有关红军精神的讲座。其次,邀请创业企业家,结合红军精神讲述创业过程中创业企业价值观,再通过双师型教师课程的精心设计整合红军精神创业教学内容。用实践创业课程培育学生的创业意识,用历史事迹结合实创精神,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和团队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最后,通过创业教育课程,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坚韧的创业精神。

(二)结合时代特点,将红军精神与创业精神进行对比整合

结合国内外的时代特点,对比国内外创业精神的优劣势,进行红军精神和创业管理精神的对比整合(如图3所示)。一方面,加强创业学生对红军精神的理解,另一方面,对比国内外创业精神教育课程,吸取可行的方法,整合红军精神、大学生创业精神。

向红军学创业是在社会知觉意识中建立成熟的大学生创业精神的价值观体系,是一种超越现有价值观资源,进行效率优先和资源有效配置的理念,通过加强教师培训及团队教学的力量,发挥大学生在校园文化中的积极作用,提升大学生内省智能模式中的社会知觉能力。

(三)营造红军精神的校园文化,培育大学生的创业精神

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积极作用。校园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和制度文化建设三部分。利用红军精神教育增强校园的凝聚力和创造力,良好的校园文化可以塑造学生独立的人格和优秀的品质,拥有红军精神的创业教育是通过创业教育的实践,深刻理解红军精神的创造性价值观,通过校园文化的营造,树立学生的创业志向,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激发创造热情,营造良好的学习红军精神文化的创业教育活动氛围。学校正确引导学生树立以红军精神为价值观的创业精神。在开展多维拓展训练课程中,加强创业教育中的合作精神、协作精神和团队精神的培育,找到每位参与创业精神教育课程的学生所具有的优势,在环境中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热情。

四、向红军学创业是推进大学生创业精神培养模式初建的科学发展观

以创造性、主体性、挫折教育为原则,采取讨论教学法、参观教学法、人物访谈法、现场模拟法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加强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实践能力,建立一整套合理的创业精神激励机制,鼓励师生进行以科研促教学、以创新促创业的教学工作。努力营造多维化创业精神教育的学校氛围,增加投入,积极调动师生参与创业精神教育的积极性。

第一,运用人们对红军的社会认知引导创业培训教师将创业心理学知识和红军精神价值观相结合,内化学生的创业精神价值观——创业精神教育中不仅可以信守承诺,而且可以建立高校创业精神教育的品牌效应,实现招生和创业培训教育教师的双向培训。

创造教育论文范文11

关键词:活的教育 渊源 教学做合一 创造课程改革

众所周知,“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的方法论,因而也是“活的教育”的方法论。笔者研究发现,包含这一方法论的陶行知“活的教育”思想有一条明晰的轨迹:1917年陶行知学成归国,正值国内发起了以民主和科学为旗帜的新文化运动,他满怀热情地在这场运动中奔走呼号,改革旧教育,积极提倡“新教育”,为此,他一方面介绍西方的教育理论,另一方面也反对盲目“仪型他国”,提出要以科学方法进行教育改革和创新,为实现中国教育的普及化和近代化踏出一条新路。陶行知在提倡“新教育”的基础上,1921年响亮地提出了“活的教育”,他在《活的教育》讲演中指出:“文化进步,是没有止境的;世界环境和物质的变化,也是没有一定的。活的教育,就是要与时俱进。我们讲活的教育,就是要随时随地拿些活的东西去教育那些活的学生,养成活的人材。”[1]

当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2]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倡导有利于形成这三种学习方法的教学方法。笔者觉得,新课程改革中关于方法的目标和理念与陶行知“活的教育”的方法论――“教学做合一”是基本一致的。为厘清新课程背景下陶行知活的教育方法论,笔者认为有必要对“活的教育”方法论的渊源、内容、精髓等作一些具体的探讨。

一.“活的教育”方法论之渊源:基于杜威对传统教学方法批判的扬弃

陶行知和杜威,一个被称为“万世师表”(被尊为孔圣人之后,现代中国的大教育家),一个被称为“伟大的教育家”(美国实用主义的巨擘)。陶行知曾求学于杜威,受其思想的影响甚深,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但这些绝非杜威思想的简单翻版,而有其符合国情民性的一面。陶行知扬弃了杜威对传统教学方法的批判,提出了具有现实意义的“教学做合一”、创造性学习法、创造性教学法。

杜威认为,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一种沿袭甚久、积弊甚深的教学方法,教学活动是在教室这个专门设定的场所里进行的。对传统的教学方法,杜威一直持尖锐的批判态度,他所要做的变革就是变教师讲授、学生静听的教学方式为师生共同活动、共同经验的教学方式;把书本降到次要的地位,活动是主要的,教学也不再限于教室之内。

作为一个经验主义者和实用主义者,杜威关注的是怎样才能使经验、行动更有效能。而要想使经验、行动更有效能,必须培养人的思维能力,掌握科学思维的方法。这既是杜威哲学思想的体现,也反映了美国现代社会生活的需要。杜威认为,思维起于直接经验到的疑难和问题,而思维的功能“在于将经验到的模糊、疑难、矛盾和某种纷乱的情境,转化为清晰、连贯、确定和和谐的情境”,在于“把困难克服,疑虑解除,问题解答”。[3]因此,思维的方法亦即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个解决问题的过程共有五步,因之科学思维的方法也称为思维五步法或探究五步法。这五步是:感觉到的困难;困难的所在和定义;设想可能的解决办法;通过推理,看哪一个假定能解决这个疑难;通过观察或试验,证实结论是否可信。

杜威非常重视思维能力的培养。他认为“思维就是明智的学习方法”,“就是有教育意义的经验的方法”。[3]鉴于此,他将思维五步法直接运用到教学方法上,认为教学法的要素和思维的要素是相同的。怎样培养思维能力呢?由于思维起于疑难的情境,所以培养思维能力的最首要因素是给学生提供一种合宜的情境。“持久地改进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的惟一直接途径,在于把注意集中在要求思维、促进思维和检验思维的种种条件上”。[3]而活动性、经验性的作业如烹饪、木工、纺织等恰好能提供这样一些条件。由此,杜威认为经验性的课程和科学思维的教学方法是相通的。

受杜威“科学、教育和民主目标合而为一”思想和渐进式教学法的影响,陶行知热情地倡导一种促进教师和学生个性发展的先进的教学法,他从杜威那儿学到一条原则:教育不是教与被教那么简单,而是在现实生活的经历中一种积极的有建设性的进步。像杜威一样,陶行知进一步强调了学校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必要性,他意识到了中国教育存在的严重问题:传统上,教学是一种填鸭式教学,学习主要靠死记硬背。为了代替传统的教学模式,陶行知从杜威的以儿童为中心的方式和他关于渐进式教育的哲学当中汲取精华,创建了自己的教学法――教、学、做合一。

陶行知认为教意味着教一个学生学习,教学方式应以学习方式为基础,教和学应彼此和谐,作为一名教师,在他教的过程中应该不断地学;因此一个教师也是一个学生,一个学生也能成为一个教师。陶行知在教学法上的革新是他对传统中国社会中教育领域缺乏人性的状况进行关注的结果。他把现实的中国孩子们的学校看作“地狱”,他决心摧毁这座地狱,为孩子们创造一个乐园。在中国的传统中,孩子们经常被轻视为“二等成人”,然而很少有教育家了解将孩子们从“成人的残酷”中解放出来的必要性。陶行知敦促人们尊重孩子的人权,理解孩子的需要和能力,关心孩子的幸福。1944年,陶行知提出了著名的“孩子的六个解放”,陶行知对孩子解放式教育的关注是对中国传统的教育思想和实践的有力批判和挑战,反映了杜威和美国渐进式的教育运动对他的强大影响。

陶行知是第一个发展杜威教育理论与实践体系的中国学者,也是第一个把杜威的理论由城市扩展到农村的人。与他的一些同行们不同的是,陶行知强烈意识到中美之间的社会和教育条件存在极大的差异,而他的同行们只是采纳和坚持了杜威的教育理论。因此,陶行知对杜威教育理论的运用是一个抛弃、保留、发扬和提高的扬弃过程。陶行知最显著的成就就是他对杜威教育思想的深刻理解、转换和实践,即教育是社会改革的工具,学校即社会,生活即教育及体现了进步主义的、儿童中心的、实验主义的方法论――教学做合一。

二.“活的教育”方法论之内容:“教学做合一”理论的构建

“教学做合一”理论是青年陶行知回国看到国内学校里先生只管教,学生只管受教,学校置国家危亡于度外,只顾读死书的落后状况而提出来的。他说“日本人打进来了,我们只会喊口号。可是我们干了几十年,到现在所用的电灯,所坐的汽车,都是外国人做的。我们自己不会造出来,这是什么缘故?这为了书呆子不去干科学事业,因为不用手去试验,不用手去创造。”[4]陶行知反对教而不做、学而不做,指出:“不做无学,不做无教;不能引导人做之教育,是假教育;不能引导人做之学校,是假学校;不能引导人做之书本,是假书本。”“只知读书不会做别的事,便是书呆子,书呆子和只会吃饭的饭桶一个样子。”[5]

陶行知认为,以做为中心的“教学做合一”的过程是亲知的过程。这就是说,没有“做”,没有行动,就不会获得真知。他认为:“依教学做合一的理论,亲知是一切知识的基础。没有亲知做基础,闻知说知皆为不可能。”[6]主张“百见不如一做。”,惟有以做为中心的方法获得的知识才是理论与实际、思想与行为结合产生的真知识。陶行知认为单纯从书本上获得的“知识结论好比得到国家发的“纸币”,亲身的经验好比国库的“储备金”。没有相当的“储备金”,“纸币”发得越多越贬值。”[7]他的话怎能不发人深省?

按照陶行知的解释,教学做合一是生活现象之说明,即教育现象之说明。“在生活里,对事说是做,对己之长进说是学,对人之影响说是教,教学做又是一种生活之三个方面,不是三个各不相谋的过程。”[7]其涵义是:“教的方法要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事怎么做就怎么学,怎么学就怎么教。”“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从先生对学生的关系来说,做便是教;从学生对先生的关系来说:做便是学。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真学。”教学做合一以生活为中心,教与学都是为了“做”。[7]

那么什么是“做”?陶行知认为,单纯的劳力,只是蛮干,不能算“做”,单纯的劳心,只是空想,也不能算“做”。“真正之做只是在劳力上劳心,用心以制力。”[8]他批判传统教育把劳力与劳心相分离的错误做法,指出:“劳力而不劳心,则一切思想难免玄之又玄,不能印记于经验。劳力与劳心分家,则一切进步发明都是不可能了。”所以单单劳力,单单劳心都不能算是真正之做,真正之做须是在劳力上劳心。[8]陶行知强调“做”,并非只重视实践技能而忽视理论知识。他说:“我们做一件事便要想如何可以把这件事做好,如何运用书本,如何运用别人的经验,如何改造用得着的一切工具,使这件事做得最好。我们还要想到这事和别事的关系,想到这事和别事的相互影响。我们要从具体到抽象,从我想到共想,从片段想到系统想,这就是在劳力上劳心的功夫。”[9]

同时,陶行知在《答朱端琰之问》中还解答了教学做合一是否忽视了情意发展的问题。他说:“我们既以在劳力上劳心为‘做’的定义,当然不能承认身体与精神分家。自动的涵义便同时具有力与心之作用,即同时要求身体与精神之合作。”[9]鉴于上述认识,陶行知对教学做合一的效用作了归纳阐释:1、要想营利人类全体的经验必须教学做合一方为最有效力;2、生活教育就是教学做合一;3、教学做合一不但不忽视精神上的自动,而且因为有了在劳力上劳心,脚踏实地的“做”为它的中心,精神便随“做”而愈加奋发。[9]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其核心是要求学生“手脑并用”,从实践中获得真知,获得社会生活和生产的创造能力,而惟有劳力上劳心获得“真知”,才能满足学生精神上的愉悦,并使之成为继续追求的动力。

陶行知还深刻地提出,以做为中心的“教学做合一”的过程又是一个创造新价值的过程。同获得真知一样,离开了行动,离开了做,就不会有创造。“因为惟其行动,到行不通的时候,方才觉得困难,困难而求解决,于是有新价值的产生”,因为“我们要能够做,做的最高境界就是创造”。[10]

陶行知先生“教学做合一”的方法论符合马克思主义和思想“实践第一”和“理论与实践统一”的观点,为此,它得到了同志的肯定。1939年8月29日在边区小学教员暑期训练班毕业典礼上说:“知行合一是件大事,陶行知主张知行合一,提倡生活教育,把教的、学的、做的统一起来,这在马克思主义说来,就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11]这是对活的教育方法论的恰切评价。

三.“活的教育”方法论之精髓:“做的最高境界就是创造”

如上所述,陶行知指出,“做的最高境界就是创造”。笔者认为,这是“活的教育”方法论的精髓所在。那么,我们如何才能抵达做的这一最高境界――创造呢?

在陶行知活的教育方法论中教育是与社会实际相结合的,“不在做上下功夫,教固不成教,学也不成学”。这种以“做”为中介使教与学有机统一的方法论,正是在马克思主义以实践为第一性的认识论基础上创造的教育方法论。事情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因此,教学做是以做为中心的。教学做合一是理论联系实际在教学上的具体运用和发展。它改变了教师只管教,学生只管学的分割状况;改变了学生从属于书本,只读书的现象;改变了学习与实践的学用脱节现象,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体现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性的紧密结合,以生活为中心进行教学,为了解决生活中提出的问题而去学,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创造新的生活。陶行知这种以生活为中心,实行教学做高度统一的思想,在教育的目的上,保证了促进人才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培养手脑并用、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相结合的富有创造精神的新一代人才。

1943年,陶行知在《新华日报》上发表了《创造宣言》一文,提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让我们向着创造之路迈进吧”。[12]他要求通过“创”(即破坏旧的事物)“造”(即产生新的事物)达到“做”的最高境界,这充分强调了当下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的重要性。

那么,在21世纪实施新课程的今天,我们到底应该如何将“教学做合一”的方法论“做的最高境界就是创造”落实到位呢?

首先我们必须正确理解创造教育。所谓创造教育是指在学校教育中,贯彻提高学生创造力的原则,使形成学生创造性人格、创造性思维和解题能力成为教育目标主要组成部分的教育思想、教育哲学和教育实践。可见,创造教育在本质上与“素质教育”是一致的。创造教育是较高层次的素质教育,它在人的普通素质中单独提出创造性素质加以特殊强调,原因是创造性素质在现代和未来人才的各种素质中具有统御作用和最大的时代适宜性。

其次,为了实施“活的教育”,我们认为必须突出创造教育的时代要求,着力体现以下教育内容中的方法论思想:

人格教育。人格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健全完整的人格。人格完整指人格构成诸要素气质、能力、性格和理想、信念、人生观等方面平衡发展。人格健全的学生,所思、所做、所言协调一致,具有积极进取的人生观,并以此为中心把自己的需要、愿望、目标和行为统一起来。

创造性思维教育。创造能力的强弱首先取决于创造思维能力的强弱,所以加强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教育、培养和训练是十分重要的。创造性思维教育的重点是加强对学生各种思维技巧的训练,特别是想像能力、联想能力、发散思维能力的训练。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对任何问题都自觉地考虑尽可能多的解决方案,从中选择最佳方案。

学法教育。学法教育的目的是教会学生怎样有效地去捕捉知识,掌握学习的方法和技巧。著名科学家钱伟长说过:“我们必须改变那种认为只有通过老师教才能学到知识的陈旧的教育思想,要使学生从‘不教不会’变成‘无师自通’的人。”[13]可见只有通过学法教育,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才能使学生成为“无师自通”的人,成为知识的主人。

个性教育。个性教育就是通过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及时捕捉学生在自由选择的活动中显露出来的闪光点,即发现学生的智慧潜能和创造力并加以鼓励和培养,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和谐、健康的发展。教育工作者应该爱护、尊重和激发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独立性,把培养积极进取、各具特色的个性作为教育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柳斌同志说:“只有让学生主动发展,人才会有多样性,如果都是机械被动地发展,那将来都是一个模子。”[14]提倡的是个性。陶行知把腐朽思想称为“裹头巾”,提出“创造主未完成之工作,让我们接过来,继续创造。”[12]素质教育讲的也是个性、创造,一切陈腐的、机械的、损害学生身心健康的“死教育”是错误的、有害的,必须坚决抵制。

总之,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大力实施人格教育、创造性思维教育、学法教育、个性教育,积极提倡并实践“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的创造教育,即陶行知所追求的“活的教育”,惟有如此,我们的教育才能回归复兴之路。

参考文献:

[1]陶行知.活的教育.[M].//胡晓风.生活教育的文选.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88:23

[2]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2001

[3]吕达,刘立德,邹海燕.杜威教育文集(五卷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4]陶行知.手脑相长.[M].//陶行知文集.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38

[5]陶行知.什么是教学做合一.[M].//陶行知文集.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27-28

[6]陶行知.生活教育就是教学做合一答朱端琰之问.[M].//胡晓风.生活教育的文选.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88:84

[7]陶行知.陶行知全集.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4

[8]陶行知.在劳力上劳心.[M].//胡晓风.生活教育的文选.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88:52-53

[9]陶行知.生活教育就是教学做合一答朱端琰之问.[M].//胡晓风.生活教育的文选.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88:81-90

[10]陶行知.创造的教育.[M].//胡晓风.生活教育的文选.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88:115

[11].抗战教育与小学教员.[M].//年谱:1893-1949(中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88:135

[12]陶行知.创造宣言.[M].//胡晓风.生活教育的文选.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88:156-158

[13]钱伟长.钱伟长文选[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创造教育论文范文12

1996年,国际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提出“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TheKnowledgeBasedEconomy)的概念。有学者认为,知识经济就是以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为基础,以创造性的人力资源为依托,以高科技产业为支柱的经济。知识经济的特点可归纳为:

(1)知识和信息成为重要的资源和财富。

(2)具有创新能力的人力资源在经济发展中具有特殊的价值。

(3)高科技产业成为经济中的主导或支柱产业。

(4)地域、部门之间的差异,主要表现为对信息和知识的产生、传播、使用能力上的差异。

知识经济对教育领域也发起了全球性的冲击,新的教育革命是世界各国,包括发展中的国家,都要面临的挑战。要在这次冲击中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关键是要着眼未来,立足现实,找住机遇,创造自己的优势,我国教育领域要高度重视这场革命,及时把握住刚刚开始的历史机遇,及早研究对策,做好思想、人才和技术上的准备,以赢得未来教育的主动权。强调:“知识经济、创新意识,对于我们21世纪的发展至关重要。”

人是知识的创造主体,也是知识创造的目的。在知识经济社会中,教育是以培养创新人才为目的,其社会投资主要是人才的投资。人才的质量将成为一个企业、部门乃至一个国家成功的关键。从美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微软公司的崛起、比尔·盖茨成为世界首富,都说明了知识与拥有知识的人才的力量。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的动力”。从这个意义上讲,创新是知识经济的灵魂。知识经济的来临,呼唤着教育必须进行深刻的变革。学校必须培养更多具有创造思想和创造能力的人才,这些人才必须具有较强的信息能力、思考能力、创新的意识和创造的能力。这就是要求学校必须探索和构建)创造教育”的新模式。

二、深刻理解教育技术内涵,抢占当代教育的制高点

“现代教育技术是当代教育的制高点。谁抢占了这个山头,谁就在新世纪中处于有利的位置。”(见1998年5月16日《中国高教育报》“制高点专题新闻”发刊词《勇立潮头》)因此,学校必须在教育和教学过程中,充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挖掘学生的创造潜力,提高学生的创造意识,训练和强化学生的创造能力。

现代教育技术是当代教育的制高点。何谓“制高点”?站立其中,可以纵观全貌,总揽全局,控制大局。教育技术之所以成为教育改革的制高点,是因为它是教育改革的突破口。抢占了这个制高点,可以带动教育领域各个方面的发展,包括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更新,对教育制度、教学内容、教材形式、教学手段和方法以及教学模式、教学理论都将产生深刻的变化。

“制高点”者,兵家必争之地也。教育技术是现代教育的制高点,这就意味着,现代教育技术是教育改革必争之地。在战争中,没有勇气抢占制高点的将军是个懦弱的将军,在教育战线,没有勇气抢占制高点的领导和教师是不称职的。

抢占制高点是一场攻坚战。在战争中抢占制高点要有一支英勇的尖刀班、先锋队。在抢占教育改革制高点中,这个尖刀班、先锋队就是全国1000多所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开展语文“四结合”教学改革试验的学校以及开展各项教育技术应用实验的学校,还有各级教育技术专业队伍和广大积极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学科教师。因此,每一位教育部门的领导、学科教师、教育技术专业工作者,都应具有勇立潮头,敢当尖兵的气概,都要意识到自己作为抢占现代教育制高点的尖兵、先锋队所担负的时代责任感。

在战争中,要抢占制高点是要流血牺牲、付出代价的。在教育改革中攻占制高点,不会丢掉性命,牺牲的仅是旧的观念、旧的方法,但输入的是新鲜的血液。

抢占制高点是要有策略、要讲战术的。所以攻占教育改革的制高点也要注意运用策略和方法,要加强学习,要学习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先进的技术。每个教师除了要掌握专业知识,还要认真学习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信息技术,尤其是要真正理解素质教育的思想,真正理解现代教育技术的内涵。以一种积极的态度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充分发

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探索并构建“创造教育”的新模式。

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ECT)1994年曾对教育技术作出新的定义。这一定义对推动我国教育技术工作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理论指导和促进作用。但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为了更好地结合我国的国情,深刻理解教育技术的内涵,正确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我们认为必须强调:教育技术是在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和教与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和实践。在这里,我们强调:

1.教育技术必须以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为指导;

2.教育技术是以信息技术为手段,要真正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

3.教育技术是以教与学的过程和资源为研究与工作的对象,并以优化教与

学过程和教与学资源为目标,因此,教育技术既要重视“教”,更要重视“学的“过程”和“资源”的研究开发。

4.教育技术是以系统科学方法作为方法论基础。教育技术的工作内容包括对教与学过程和资源的设计、开发、应用、评价和管理。

要抢占现代教育的“制高点”,要使教育技术真正在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培养适应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的创造性人才中发挥作用,作出贡献,其关键是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探索和构建“创造教育”的新模式。

三、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创遭教育新模式

创造教育是指以培养具有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的人才为目标所进行的教育活动,创造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归宿。

创造思维是指以解决问题为前提,用独特的思维方法,创造出具有社会价值的新观点、新理论、新知识、新方法的心理活动过程。创造思维有两个层次,一是科学创造层次,如科学家、发明家提出新的学说、发明新的产品等。二是个体自身潜能的开发和发展层次,对于中小学生,其创造性并不是要像科学家、发明家那样要完成一项具确“特殊意义的产品(一

种理论。思想或一种成品),而是指对学习者个体自我潜在智能有意义的开发和发展。这种层次的创造思维能力是第一层次的基础。

创造能力是指实现创造思维所提出的新思想并形成社会或物质产品的能力。创造能力的形成,必须具备良好的思想素质,具备良好的文化、知识基础。在信息社会中,还必须具备良好的信息能力。

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的目标,就是通过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使学生形成积极的求异、敏锐的观察、丰富的想象、个性的知识结构的品质。培养学生掌握信息获取、分析、处理、交流应用的能力。

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任务就是要为学生提供一个有利于学习者观察、思考、比较的信息化教学环境,开发有助于创造教学的软件资源,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现代化的教师队伍,开展教学试验,探索并构建创造教育的新模式,开展专题研究,探讨创造教育的规律。其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创造教育”的新模式是核心。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在某种教学环境和资源的支持下,教与学活动中各要素之间稳定的关系和活动进程结构形式。要建构新型教学模式,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以先进的教育思想和学习理论作指导

(2)要真正发挥教育技术优势

(3)要转变教学过程要素的关系

(4)要改变教学进程结构

(5)要认真进行教学设计

(一)构建新型教学模式的理论墓础

任何一种教学模式,总是受到一定的教育思想和教与学理论的支配。众所周知,长期以来,在教育领域中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形成以教师为中心,以满堂灌输的方式传授书本知识,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忽视对学生能力和情操的培养。在学习理论上,受行为主义理论的支配,只把学习者看作是对外部环境刺激作出被动反应者,忽视学生的主

观能动性的发挥。把学生作为知识的灌输对象。要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新型教学模式首先是要以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造型人才为目标。新型教学模式首先必须能体现素质教育的总目标。

怎样才能体现素质教育的目标,这就必须要深刻认识和克服“应试教育”的弊端,在教育中注重“三个发展”,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三个发展就是指全面发展、全体发展和个性发展。全体发展是强调素质教育必须“着眼于受教育者群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发展是强调素质教育是为了提高整体素质,防止片面发展,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个性发展是要“注重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挖掘和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科教文组织(UNIESCO)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中指出:面向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就是要培养学生学会四种本领,通常可用四个L来表达:

(1)学会认知(1earningtoknow),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方法来培育学生学会运用认知工具求知,学会发现问题,学会探究知识,学会建构知识,也就是要学会继续学习的本领;注重培养学生认知方法,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引导学生通过发现、探究和意义建构的途径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继续学习能力。

(2)学会做事(1earningtodo),既要学会实践,更要学会创造。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就要重视建造可供学生参与的环境,激发学生兴趣,使学习者通过与环境的交互作用,通过实践,通过做来获得知识和能力。

(3)学会合作(learningtolivetogether),要培养学生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就是学会合作生活,合作学习,从过去的集中教学方式到个别学习方式,到现在提倡的协商学习(也称合作学习)。

(4)学会生存(1earningtobe),学会生活、学会自身的发展。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要重视发展性教学,建立“知识。能力一情操”三维课堂教学目标,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不仅用于传授知识,还注重能力和高尚情操的培养。

四大支柱正是素质教育的目标,

“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创造、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审美。”

素质教育思想是构建新型教学模式的出发点,但同时我们还必须遵循学习者学习的心理规律。随着心理学家对人类学习过程认知规律研究的不断深入,许多教育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强调要注意学习主体的内部心理过程,把学习者看作是信息加工的主体,积极把认知学习理论引人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实践中。近年来,由于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应用于教学过程中,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为学生的参与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为学习者提供了丰富的、生动的学习资源,为学习者提供了许多发现知识、探究知识和表达观点的有力工具。因此,认知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引起许多国家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其原因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的许多特性,特别适合于实现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因此,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建构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教学模式,日益显示其强大的生命力。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来源于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研究,由于个体的认知发展与学习过程密切相关,因此,利用建构主义可以比较好他说明人类的学习过程的认知规律。心理学家让·皮亚杰(JeanPiaget,1896一1980)认为,知识既不是客观的东西(经验论),也不是主观的东西(活力论),而是个体在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渐建构的结果。他还认为,认识的生长不仅仅是经验的结果,而强调是个体在认知生长过程中的积极作用所产生的结果。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可归纳为:

(1)认识是在认知主体(学习者)与客观环境(社会文化情境和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形成。

(2)认识的发展是通过对认知结构的不断进行意义建构中获得的。

(3)建构过程的发展是螺旋形上升的。

因此,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要真正获得知识,主要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和情境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与其他人(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协商、交流、合作和本人进行意义建构方式获得。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具有如下特征):

(1)强调创设情境并使学习者进人情境

(2)强调为学习者提供多种资源,让学生自主学习和进行问题的探究

(3)强调组织学习者之间进行协商学习活动

(4)强调组织学生运用语言和文字进行表述

(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其原因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的许多特性,特别适合于实现建构主义学习

环境,因此,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建构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教学模式,日益显示其强大的生命力。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来源于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研究,由于个体的认知发展与学习过程密切相关,因

此,利用建构主义可以比较好他说明人类的学习过程的认知规律。心理学家让·皮亚杰(JeanPiaget,

1896一1980)认为,知识既不是客观的东西(经验论),也不是主观的东西(活力论),而是个体在与环

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渐建构的结果。他还认为,认识的生长不仅仅是经验的结果,而强调是个体在认

知生长过程中的积极作用所产生的结果。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可归纳为:

(1)认识是在认知主体(学习者)与客观环境(社会文化情境和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形成。

(2)认识的发展是通过对认知结构的不断进行意义建构中获得的。

(3)建构过程的发展是螺旋形上升的。

因此,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要真正获得知识,主要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

的社会文化背景和情境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与其他人(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协商、交流、合作和本人进行意义建构方式获得。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具有如下特征)

(1)强调创设情境并使学习者进人情境

(2)强调为学习者提供多种资源,让学生自主学

习和进行问题的探究

(3)强调组织学习者之间进行协商学习活动

(4)强调组织学生运用语言和文字进行表述

(5)强调学生进行意义建构

这里的“协作”是指学习者合作搜集与选取学习资源提出问题、提出设想和进行验证,对资料进行分析探究,发现规律对某些学习成果的评价。“意义建构”是指学习者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现象的概括,对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的归纳。

(二)发挥现代教育技术优势,把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工具,为学习主体建造发挥创遣潜力的教与学的环境

要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创造教育的新模式,我们首先要摆脱把信息技术设备仅仅作为一种播放工具,用来传授知识的观念,而要把它作为学生的认知工具,通过学生的参与,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现代教育技术在构建新型教学调学生进行意义建构

这里的“协作”是指学习者合作搜集与选取学习资源提出问题、提出设想和进行验证,对资料进行分析探究,发现规律对某些学习成果的评价。“意义建构”是指学习者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现象的概括,对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的归纳。

(二)发挥现代教育技术优势,把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工具,为学习主体建造发挥创遣潜力的教与学的环境

要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创造教育的新模式,我们首先要摆脱把信息技术设备仅仅作为一种播放工具,用来传授知识的观念,而要把它作为学生的认知工具,通过学生的参与,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现代教育技术在构建新型教学模式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1)利用多媒体信息集成技术,创设和展示有意义的情境,提高学生的求异和洞察能力。要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活动,就必须让学生面临对他们个人有意义的或有关的问题。传统的学校教育,往往把学生与生活中的现实问题隔绝开来,这种隔绝对意义学习构成了一种障碍。利用教育技术的优势,创设一些对学生来说是现实的,同时又与所教的课程相干的问题,这些问题与情境包含有多种形式,包括事实性、意境性、示范性、原理性和探究性的情境。尤其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师局域网络和互联网络技术的优势,创设生动的社会文化、自然情境。创设情境的目的不仅是告知学生…这是什么,”而是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比较、分辨,理解它有什么特点,帮助学生思考“为什么?”,比较事物的相似性和特异性,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

(2)利用大容量存储技术,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利用图形化交互界面技术,建造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新型教学模式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教师应关注促进学习者的自主学习,在组织安排教学过程时,不是把大量的时间用于组织和讲解教案上,而是应放在为学生提供学习所需要的各种资源上,把精力放在简化利用资源所经历的实际步骤上。我们可以利

用CD一ROM光盘提供形式生动活泼、内容丰富、信息量大、具有交互功能的学习资源。可以利用网络系统,共享资源,让学生学习如何从多媒体教学软件中,从局域网络或互联网络中获取信息、得到多种学习材料,培养学生自主进行学习的能力。让学生通过查询、检索、探究并解决问题。把学习资源作为学生进行分析、思考、探究、发现的对象,以帮助学习者理解原理,并掌握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步骤。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学习如何从资源中获取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学会如何进行问题探究,并利用资源材料解决问题。

(3)利用信息组织结构的超链接技术,建造符合人类联想方式的超文本信息组织结构。培养学生学会利用多样化的学习路径,从多方向、多角度、多起点、多层次、多结果等多方面地思考问题,并在多思路的比较中,形成创造性的思路。

(4)建立模拟实验环境,计算机技术可以设计许多仿真实验,通过输入必要的参数,或者通过学生交互操作,进行模拟实验,通过输入不同的参数,观察不同的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学习科学探究的能力。

(5)利用网络传输技术,实现资源共享,实现协商学习。利用多媒体教室网络系统这类系统,通过资源共享方式,使全体学生共同观察一个典型事物,通过教师的调控,教师可以监看到学生的学习情况,师生之间可以互相通话、教师及时对学生给予指导。学生之间也可以进行分组讨论,彼此之间进行交流,表述观点。对同学的学习结果进行分析、评价。引导学生学会通过互联网络对远程资源的查询、分析和利用,利用网络、进行通信、交流,培养信息应用能力。

(6)利用各种工具、平台,让学生利用平台创造作品。例如学生可以通过汉字输入、表格处理、图形变换等方式让学生把所观察和思考的结果输入计算机中,用文字、表格、图形等方式,把对观察和思考、协商、讨论的意见作出归纳、概括,进行意义建构,逐步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利用几何画板进行数学、物理问题的探讨。利用作图、作曲工具,培养学生的艺术创作能力(用集成工具,培养学生的信息组织能力)。

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把课堂以教师为中心的传授式的教学过程,变为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探索性的学习过程,通过“访问”和“表达”,本身就是一个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积极探求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这一过程需要学生具有创造意识、平等意识、积极参与和探索的精神。

(三)努力实现教学过程要素关系的转变

教学过程的要素包括教师、学生、教材(内容)和媒体四个基本要素。建构有利于创造教育的新型教学模式,必须要实现教学过程要素关系的转变。

(1)教师角色的转变,由以教师为中心的讲解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活动组织者;

(2)学生地位的转变,从被动接受的地位转变为主动参与、发现、探究和知识建构的主体地位。

(3)教学内容的转变,教学过程不仅仅传授课本知识,还要重视能力的训练和情操的培养,尤其要重视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