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融合教育论文

融合教育论文

时间:2023-01-28 07:45:42

融合教育论文

融合教育论文范文1

(一)科学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1.传授和发展科学知识

科学知识是人类认识自然,认识世界的成果,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历程,科学知识转化为生产力,极大的增强的人类认识、改造自然的能力,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当代社会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科学教育作为科学知识传授的载体,也是培养大学生科学思维的重要方式和有效途径。大学生通过科学知识的系统学习,确立了符合科学价值的标准,了解了科学与技术的世界,培养了科学态度以及认识自然的科学方法。

2.提高科学思维能力

科学思维不仅可以帮助大学生提高科学素养,不断增长才干,提高科学的鉴别能力,从而认识当今科学发展的主流和趋势,而且可以指导他们运用自己的智慧,去进行创新性的工作。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呼唤着创新,创新能力的基础是思维能力。科学教育能够使学生在学科学、用科学、做科学的过程中,丰富思维经验,提高思维效率,构建符合科学规律的思维模式,从而成为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3.培养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是人们在长期的科学实践中形成的共同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总称。科学教育最重要的作用是培养大学生的科学精神。科学精神集中体现为追求真理,崇尚创新,尊重实践,弘扬理性。科学教育培养和激发大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能力和意识,与科学精神的本质内涵不谋而合。

(二)人文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1.提高大学生认识社会的能力

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人文社会科学的各个学科积累了丰富的人文遗产。透过这些遗产大学生可以了解社会发展的历史,总结社会发展的规律,从而增强认识社会、推动社会发展的能力。各种文学和艺术的历史实质上是人类心灵的发展史、社会的发展史,我们可以从中看到社会发展和人类自身前进的轨迹,从而受到启发,获得智慧。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加强人文教育,会对大学生健康成长产生积极作用。

2.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人文素养的内涵包括人文知识、人文精神、人文行为,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可以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当今世界对物质的过度追求和对精神的漠视导致一些人的异化,使人心灵麻木枯槁,思维呆板僵化,人生态度颓废,行为方式庸俗。大学生如果只具备专业知识,而缺乏人文素养,那么只能成为科技的“奴隶”。人文教育可以丰富人的审美能力,让人感受到自然之美,生活之美。

3.为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智力支持

人文素质教育一般是通过文史哲、艺术等人文知识的传授来实现的。大学生通过学习人文知识,开阔了眼界,丰富了思想,提升了自身人文素养。钱学森也认为:科学工作总是从猜想开始,然后才去进行科学论证,但相反,艺术工作必须对事物有个科学的认识,然后才是艺术创作,因此创新应具备广博的知识、广泛的阅历,而人文的素质教育恰恰能为理工科大学生提供这样的智力支持。

二、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内在关联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总结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基础上,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时代的思想智慧,是研究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指导思想,也是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指导思想。人的生存和发展过程中,不仅需要丰富的物质产品,同时也需要精神和情感的满足。科技的发展提供了越来越丰富的产品,文化的发展来提供了充实的精神食粮,这些与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息息相关。科学技术求实严谨的精神,激发人们追求真弃假的科学思维和理性思维,人文精神激发了人们追求自身完美与高扬人的价值的人文精神,二者共同促进了社会的发展。美国著名未来学家奈斯比特指出,21世纪是高技术与高情感相平衡的社会。一方面,技术需要人文为其提供精神指导。高科技对创新的追求,对协作的依赖,对可持续发展的关注,都孕育和呼唤着一种新的人文精神。高科技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全面开发人的潜能,提升人的价值。高科技越发展,就越关心人的发展和生活,就越是与人文价值的要求相一致。另一方面,人文的发展需要新技术为其提供物质手段,现代社会对人的技术素质的要求日益提高,学会运用一些新技术成为高质量工作和生活的必要条件。科学技术不能提供价值判断,人文科学所追求的人文精神能够为科学研究提供正确的价值判断,有了人文精神的引导,大学生就拥有了对科学价值的正确判断,能为人类的文明和社会进步服务,保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人文科学以追求真善美的精神力量来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掌舵。人文精神为大学生提供了改造主观世界的精神力量和动力,能引导大学生不断地思考研究课题的意义、作用和价值;树立创新精神与进取意识;,遵守科学的伦理与道德,遵从学术规范;人格趋于完美,追求内心世界的和谐与安宁,自觉地消除社会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失衡给他们带来的困惑和烦恼;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去努力实现自己的工作理想和人生追求。因此科技越发展,大学生就越需要人文精神的关怀。人文教育作为一种直接与人的内心世界联系的教育活动,有助于大学生深入到自我内心世界,理智而真实地认识自己,从而开启心智,广开思路,培养科技创造的灵性。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都只是教育的一半,缺乏人文教育的科学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人文教育为大学生提供正确的导向的同时,还引导着大学生积极地消除科学技术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人文精神的一个重要作用在于倡导科学研究要体现人文关怀,坚守科技伦理,这就使得大学生在充分发挥科学技术造福人类功能的同时,还要努力避免或抑制科学技术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科学教育尽管是整个教育的基础,但决不是教育的全部,缺乏人文教育的教育是十分危险的,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两者是紧密相联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在《科学与艺术》的讲演中说:“艺术和科学事实上是一个硬币的两面,他们源于人类活动最高尚的部分,都追求着深刻性、普遍性、永恒性和富有意义。”

三、理工类高校教育的发展要求———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

融合教育论文范文2

在物理教育实践活动中融入人文教育也是可行的,作为物理教育工作者,只要在物理教育实践中努力探索,认真实践,物理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有机结合必将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将来结出硕果。

首先,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是对立的主宰和被主宰的关系,而是和谐的、统一的,协调共存的。其次,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物理教育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两者之间在认识上,感情上和行动上的交流与探讨的动态过程,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应该在这个动态过程中存在并贯穿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自身的关系,那么只要教育者深刻地把握这些关系,在传授物理知识、培育能力的同时,有机地而不是生硬地,系统地而不是点缀地开展教育活动,物理教育就能较好地发挥出它固有的人文素养教育力能。

物理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的途径、方法方式、手段是可行的,实现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

一、物理教育的内容,方式、手段、途径尽可能“回归自然”

物理学本身具有“自然性”。在物理教育中,应该让学生广泛、充分地接触自然,了解我们生活的地球,从小培养并树立善待自然,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正确态度,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学生对物理学乃至其他科学技术的学习与应用。

传统的物理教育使不少学生认为,物理就应该是形形的定理、定律、公式、就是大量的习题、严密的推导、繁琐的计算,给学生的一个明显感觉是,物理学似乎就是相互割裂开的力学、电学、光学和原子物理几个大块,从大量理想模型和抽象定理中,学生得到更多理性,失去的是形象,理论与实际的脱离,使学生感到物理太抽象,太难学、学习物理的动力靠“升学压力”来维持,这不是物理教育的目的。

物理教育的内容和目的应该包括谋求人对自然界的伦理精神,审美体验和求真的统一,通过直观和感官体验自然内部秩序性和神秘性,通过实验和观察触及自然的奥秘性和开放性,通过理性思维认识到自然存在的客观性和规律性,从而产生对自然界内部和谐、统一,庄重、崇高的感受中,提升人的品格,完善人的素质,物理教学法应尽可能地使学生对书本知识的理解,能通过具体的实验、演示和探究来实现,在实验探究中引导学生观察、了解自然的和谐美,统一美、对称美,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提升学习物理的驱动力。

二、物理教育的过程,方式、方法、手段应回归社会

物理学是实验科学,在尽可能多的实验教学中,可培养学生的合作、理解、关心、同情、责任感:可融入人文教育的内容,融洽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强化集体观念,课堂设计尽可能多一点实验探究,学生在实验探究中不仅学会了提出问题的方法,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通过探究中可能出现的挫折和教训以及成功的经验,学生将从正面和反面逐渐找到与他人合作和与他人交流的正确途径,逐步树立敢于单独负责和与他人共同分担责任的责任感,逐步学会如何清晰的陈述自己的观点,如何耐心的、真诚的听取他人的意见,逐步学会如何珍惜、尊重自己和他人的劳动成果。长此以往,学生的“勤奋”无形中得到培养,学习的毅力、学习的效率无形中得到提高,物理教学中的人文教育无形中得以实现。

三、在物理教育的过程中发展学生个性

素质教育要求教学过程中充分发展、发挥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使学生主动地进行学习。物理教师应尽量营造一个愉悦的物理学习环境,让学生从体验知识,发挥自己所有理性力量和感性力量,以使他们不仅以“求真”的角度掌握科学知识,而且从“求善”、“求美”的角度来体验科学知识的精神价值。

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要尽量为学生创造自主实验探究的条件,让学生在实验探究中去发现、去思维、去想象、去创造,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体验取得成功的喜悦、自然的奥妙物理知识的美妙等,是学生学习物理的内在动力逐步形成并巩固。

教学过程不应是单向、机械地传授知识,而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课堂的形式要尽可能是师生互动的。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主动与学生交流,发现学生存在问题,平等地与学生一起研究。教师要随时掌握课堂中的各种情况把学生引入问题情境中,放手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自由掌握,并不失时机的给学生心里上的支持和精神上的鼓励,以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及合作精神。对学生的学习习惯要注意培养、学习方法要多给予指导使他们逐步树立成功的自信心。

在实验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了解实验规律,理解并实行“实验的精髓是控制”的思想,从而真正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物理知识的理论学习,要求学生不能只记结论,要领会科学真理的神韵,注重科学思想的理解。如通过学习“密度的测量”、“小灯泡额定功率的测量”、理解“测量变换”思想在现代科学中的广泛应用。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重视科学哲学、科学史的教学,要让科学家的人格力量感染学生,让学生了解每一项重大科学发现都对解放人类思想、推动社会文明进步有重大意义;要让学生理解法拉第、爱迪生等著名科学家、发明家在因家庭生活非常困难,被迫辍学,边当学徒边自学,以借书或从旧货市场买书的方式,通过刻苦的认真研读、学习,最终为人类文明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成为世界著名的科学家。

四、教师的指导作用要体现“美”

作为物理教师要深刻理解“亲其身,信其道”的含义要以美的现象展现在学生面前。在物理教学课堂中,循序善诱的启发方式、机智幽默的连珠妙语、旁引博证的知识功底、生动形象的例子、巧妙的实验设计来拨动学生心弦,赢得学生的赞美,以逐步培养这方面“美”的素质。

教师在教学风格方面要不断创新,青少年对于重复出现或一成不变的刺激易出现熟视无睹甚至厌烦现象,而对于新奇的刺激着会出现极大的兴趣。教师要重视学生这一心理特征,视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从而使学生始终以新奇的目光和美的感受激发起饱满的学习热情。

在讲解物理知识时,教师要精心地对教学内容进行创造型组合,给学生以物理学科的整体结构,形成一个完整的物理世界图像,尽可能是物理知识的整体结构和学生的心里互相吻合,让学生体会到学习到物理知识内容及条理清楚、又不单调乏味、生动活泼、丰富多彩,有美的享受。

学生喜爱教师、与教师的融洽关系、学习的兴趣、有成就感是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并保持的重要因素,作为教师都有深刻体会,我们为何不在此方面不断努力探究并实践呢?

参考文献:

[1]《物理教育新理念》

[2]《物理教育学》

融合教育论文范文3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传统文化;实践

中图分类号:D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49X(2008)-12-0043-02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带来的文化识别的需要,及随着文化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不断提升,当今世界对传统文化的保护、继承和发展达成了一种高度共识,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1年通过了《文化多样性宣言》。中国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丰富传统文化资源的国家,传统文化对我国的现代化进程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保护、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也成为当前我国文化建设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高样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加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的同时,必须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将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合到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去。

一、传统文化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必要性

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特别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实现与传统文化的融合,在当前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1.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是历史发展,特别是文化自身发展的规律需要。从人的文化归属来说,任何一个人都是在一定的文化传统中成长起来的,都是在自觉或者不自觉地对传统的继承与批判中成长起来的,对人而言,完全超越传统是不可想象的,因此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历史不外是各个世代的依次交替。每一代都利用以前各代遗留下来的材料、资金和生产力;由于这个缘故,每一代一方面在完全改变了的条件下继续从事先辈的活动,另一方面又通过完全改变了的活动来改变旧的条件。”[1]“以前各代遗留下来的材料”不仅包括物质形态的东西,也包括非物质形态的东西――文化。这一观点告诉我们,我们的思想、我们的文化观念、我们的行为方式以及我们的价值取向都不可避免地打上了传统文化的烙印。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我们既要承认“以前各代遗留下来的材料”对现实中的人们的思想影响的现实性,也要积极地利用“以前各代遗留下来的材料”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使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更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更符合人们的思维习惯与行为方式。

2.当前大学生自身文化定位的需要要求我们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在全球化与经济一体化的推动下,文化交流也随着全球化的推进而不断推进,文化的全球化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全球化带来的人群扩散与混居,使得同一地域的民众信仰着不同的文化,也使得不同文化信仰的人分居于不同的地域。同一地域的民众如何确定自己的文化归属这是全球化给当代人带来的难题,人们是应该信仰其所生活地域的文化还是应该在文化上认祖归宗?在经历20世纪90后代的文化困惑之后,人们普遍的开始寻找文化的回归,于是也就在全球范围内出现了对于传统文化的反思与回归浪潮。同时,由于改革开放以后,在对外经济交流和人员交流中,各种外来文化也不断的进入中国,冲击着中国人传统的生活方式和生存方式,冲击着人们已经习惯的文化信仰。这种冲击曾经一度被我们,特别是年轻人视作一种时尚,将对传统的背叛视为自己进步的标志。但背叛带来的传统文化生存危机以及由于文化差异所导致的思维方式等诸多的差异,使得他们从背叛传统走向了维护传统,开始在文化的交流中寻求自身的文化定位。这种定位最终不可避免地要回到传统文化中去,当前大学生中出现的传统文化热就是这种回归的一种标志。针对当前大学生的传统文化热与文化回归的需要,我们要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过程中加大传统文化教育力度,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传统文化、保护、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2]

3.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是增强社会认同,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中国社会的需要。根据国际经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1000-3000美元之间,经济社会变革会加快,但也会导致一些社会问题的发生,国际上一般通称为进入安全事故易发期和突发事件多发期,当前我国社会就处在这个阶段,要解决好这个社会阶段的社会问题,一方面是要加快经济建设,使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尽可能快的超越3000美元,离开这个不稳定阶段;另一方面我们也要通过加强文化建设,通过文化建设在全社会形成一种广泛的社会认同,以广泛的社会认同为经济发展营造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国家认同、社会责任认同无疑是当前增强我国居民对当前我国社会发展阶段认同,增强社会责任意识的一个重要而有力的思想武器。特别是对当前的大学生而言,需要我们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利用传统文化资源加强大学生的社会认同和责任意识教育,以增强大学生对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信心,增强

他们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决心。

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传统文化融合的方式探讨

思想政治教育与传统文化的保护、继承和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要求我们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过程中必须加大思想政治教育与传统文化的融合力度,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

1.辩证地吸收传统文化资源,将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过去我们曾有过不重视传统文化的现象,但随着全球化造成的传统文化冲击及国人保护传统文化的需要,现在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中又存在着全盘肯定的现象,甚至对一些腐朽落后的东西也全盘肯定,而不是辩证地、批判地对待传统文化。在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问题上,同志早就指出,“中国的长期封建社会中,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但是决不能无批判地兼收并蓄。必须将古代封建统治阶级的一切腐朽的东西和古代优秀的人民文化即多少带有民主性和革命性的东西区别开来。”[3]所确立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观点一直是我们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基本的科学的态度,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也再次强调了这一点,“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4]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坚持批判与吸收并重,即要让学生认识到传统文化中的某些与现时展不一致的因素,坚决的摒弃它,同时又要积极科学地吸收和利用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

2.在现时代的基础上,对传统文化进行适度的现时代解读。在辩证地批判和吸收传统文化时,还需要对传统文化资源的进行必要的现时代的解读。十七大报告提出的要使传统文化与现时代相适应,也就是要求我们必须在站在现时代的角度去理解传统文化,同时引领传统文化走向现时代。对优秀的文化传统进行解读时要求我们必须以现时代的价值取向去理解一些优秀文化传统,我们的传统文化主体是形成于农业文明时代的,深深地打上了农业文明时代的思维烙印和价值取向烙印,如解读中国传统的勤劳致富说,就需要我们既要看到勤劳的的价值取向的科学性、合理性,但同时又要注意到“富”的概念在不同的历史时代是有着不同的具体表现的,在农业文明时代,“富”是直接与物相联系的,但在市场经济时代,“富”则更多地与货币联系在一起,也就是在价值决定的基础上还存在着价值实现的问题,在肯定传统的勤劳的基础上,还需要现的中国人必须具有市场意识,必须注重价值的实现。只有这样理解,才能真正地理解传统文化的价值,也才能够与现时代的社会发展特征结合起来,使传统文化不致与现时代的价值取向相背离。

3.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传统文化的融合。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解决人们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给人们一种精神上的和道德上的支撑力量,使人们能够在现实的实践找到自己存在的位置。注重实践和强调实践的重要性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在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思想家孔子那里,就高度重视实践的作用,“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5]在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传统文化融合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将传统文化重行的思想充分地体现出来,鼓励学生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行思想,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了解中国社会的过程中,也在实践中进行自我的反思,在反思中调整自己的人生目标和人生价值取向。对实践的重视,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关注的一个重点,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中强调,要“完善实践教学制度。要从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现有学分中划出2个学分、从专科思想政治理论课现有学分中划出1个学分开展本专科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要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提供制度、条件和环境保障”[6],在政策层面上肯定了实践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利用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既是我们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也是我们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一个重要方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88.

[2]黄向阳.全球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J].社会科学家,2007(1).

[3]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707-708

[4].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J].求是2007.21(15)

融合教育论文范文4

[基金项目]河北省讲师团系统科研课题(201438)

[作者简介]马兰兰(1989―),女,河北省廊坊市人,河北大学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儒家伦理。

[文章编号]1009-3729(2014)04-0008-04

[摘 要]儒家道德文化中包含很多文化精华,其中很多道德规范和伦理原则对于当前的国民教育仍然具有积极意义。关于“道”,儒家主张士志于道,人应该秉持建功立业的信念对社会有所担当;关于“德”,儒家认为事举而中、中庸至德,中庸之道是通往极高明境界的适当方法;关于“仁”,儒家倡导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但是,儒家道德文化并非尽善尽美,其消极因素必须摒弃,比如,道德至上,助长独裁与专制;对统治者和被统治者实行双重道德标准,此点常被统治者所利用;过分依赖自律,难以自然实现国家安定和谐;等等。要实现儒家道德文化与当前国民教育的融合,首先要大力宣传普及优秀的儒家道德文化;其次要注意循序渐进,不能急功近利。

[关键词]儒家道德文化;中庸;修身;治世;国民教育

[中图分类号]B82 [文献标志码]A [DOI]10.3969/j.issn.1009-3729.2014.04.002

儒家道德文化中包含很多文化精华,其中很多道德规范和伦理原则对于当前的国民教育仍然具有积极意义。近年来,很多学者致力于对儒家道德文化与国民教育融合的研究,但由于有些关键问题没有搞清楚,采取的方式又不甚合适,以至于在国民教育中对儒家道德文化的宣传普及成效甚微。基于此,本文拟从儒家道德文化中的核心范畴谈起,指出其积极意义和消极作用,以期实现儒家优秀道德文化与当前国民教育的有利融合。

一、儒家道德文化中的核心范畴及其积极意义

儒家站在人生之内俯察宇宙万物,体证生命本源,因此,从哲学本体意义上说,儒家文化是一种道德文化。儒家学者心怀悲天悯人的情怀,身负兼济苍生的宏愿,并据此追寻人生的意义,审视人生命运,以及人对天地万物的伦理义务和道德责任。儒家思想中关于道德方面的阐述有很多,下面结合儒家典籍对儒家文化中“道”“德”“仁”3个核心范畴进行阐述。

1.“道”

关于“道”,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有着自己相对完整的阐释,提出“士志于道”。儒家一直主张人一生中应该秉持建功立业的信念,对社会有所担当,因此,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成为很多传统中国人的理想人生。一个人要想立足于社会,成就一番功名事业,首先要做的就是修养自己的心性,磨练自己的人格,让自己成为一个符合道德标准的人,而后才有可能实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抱负。也就是说,儒家认为想要立功,先要立德,只有先提升自己的人格修养,然后才能推德于社会,即先内圣而后外王。

在孔子看来,“道”是人们日用常行的规范,是人实现最高成就的道路,也是人实现最高精神追求――“成仁”――的方法和途径。子曰:“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1](P26)落实到具体内容,孔子将其解释为“仁”。关于“仁”的具体含义,《论语》中有记载:“樊迟问仁。子曰:‘爱人。’”[2](P138)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3](P40)也就是说,“忠是尽心竭力,尽己之心以爱人;恕是推己及人,将心比心以爱人,仁是忠与恕的合体”[3](P8)。孔子对待“道”的态度和追求志向是非常坚定的。在他看来,“道”就是一种至大无外、至小无内的至高道德,是天地人伦之道。只有知“道”才能明“德”,才能达到儒家理想中的圣人境界。所以,孔子对于“道”始终坚持笃定的态度,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2](P38)另外,关于如何做一个真正的人,孔子认为首先是要坚持内心的道德,而后还要掌握可以操作的技巧。孔子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2](P71)他又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2](P12)可见,孔子将人生划分成6个非常重要的阶段,并以此来描述人生轨迹,而每一阶段都是以“道”为核心而展开的,这是一个由浅入深、一步步接近于“道”的过程,也是一个人的思想境界由低向高的提升过程。儒家道德对个人的影响在于每个阶段都有明确的目标,这些阶段性目标都秉持着道德的总体原则。千百年来,受这种思想的影响,中国的儒生一直坚持“格君心之非”的习惯,尽管这种习惯可能会遭来灭顶之灾,但是儒生们在天道和个人生命之间往往会选择前者。这种忠于道而非忠于君的态度恰恰是国民教育中不可或缺的。

2.“德”

在儒家思想体系中,“道”要通过一些具体的伦理原则和行为规范来实现,而具体规范原则的规定和实施也使“道”的内涵更加丰富和饱满。子张向孔子问仁,孔子说:“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具体则为:“恭、宽、信、敏、惠。恭则不辱,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2](P194)孔子认为贯穿其中的道德本质是中庸至德。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已乎,民鲜能久矣。”[2](P68)在这里,孔子把中庸看成一种崇高的德性或实践理性原则。孔子认为事情要“事举而中”[3](P15),即凡事做到无过无不及,体现了孔子教人成德达仁的重要方法论原则。“仁”是中庸的价值旨归,中庸是践行“仁”的方法论原则。孔子注重中庸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实现“仁”的理想。中庸作为一种高明的处世之道,倡导为人处事要讲求一个最合适的“度”。孔子在将中庸作为重要的实践理性原则的同时,明确地将中庸与折中主义、调和论做了本质区分。他认为,只有内心真正坚持“仁”的人,才能真正践行中庸之道。朱熹也鲜明地指出中庸不是折中,中庸之道讲的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道,是通往孔子“从心所欲不逾矩”的至善之途。[3](P14)因此,只有把作为本体论的“仁”和践行其方法论原则的中庸之道结合起来,儒家的仁学思想才能更好地彰显于世。

3.过分依赖自律,难以自然实现国家的安定和谐

儒家道德文化强调的“修身”方法是个人道德修养,认为个人只要虔心修养就会成为君子。所有社会成员都达到君子标准,国家自然就安定和谐了。可是道德修养只会告诉个人应该怎样做,不能强制每个人必须去做。道德约束强调的是个人自觉,依靠的是个人良知。人的理性力量不可能彻底战胜感望,道德在面对诱惑的时候往往是苍白无力的。在权力面前,这种自觉向内的非强迫性约束就更显得脆弱。人本身就是不完美的,所谓的完美人格只存在于关于古圣先贤的传说之中。儒家道德文化对自律的德治有着过高的期望,对他律的法治则有着潜在的不信任。在儒家看来,法律等强制手段只能暂时地克制欲望,而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有用道德外部教化和道德内在修养的手段才能使人们真正从内心自觉自愿去约束和控制自己的行为。这种一厢情愿的理论在面对手中掌握权力的专制统治者时无疑是天真和脆弱的。法律是一种强制性权力的体现,没有法律的威慑力作为后盾,道德力量就无法发挥其功效。

三、将儒家传统道德文化融入当前国民教育中应注意的问题

儒家对个人的人格期许是成贤成圣,这种理想人格的追求致使儒家将个人道德修养与社会道德教化一直看得很重。儒家培育的是德才兼备的治世贤良之士和国家栋梁之才,对人才的道德要求一向极为重视。曾参曾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2](P85)这就是“士志于道”的人生追求和刚健有为的人生态度。孔子提出“学而优则仕”[2](P215),积极入世,一直是历代儒家所倡导的人生价值取向。儒家非常重视道德教育过程的真正落实,实际上就是强调理论指导与实际践行相统一。

儒家文化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从儒家文化产生的那一刻起,就对国人生活的各个方面尤其是思想道德方面产生着深远影响,其沉淀延至今天。例如,在家要孝敬父母,在外与朋友交往要言而有信,工作上要志存高远、努力奋斗和敢于担当等。可见,儒家道德文化对国人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广泛深远的。因此,将儒家道德文化与当前国民教育体系相融合,充分利用儒家道德文化中的优秀成分来提高国人的文化道德素养,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在进行国民教育的具体实践过程中,尤其是在将传统的儒家文化与当前国民教育相融合的时候,由于现在很多人对儒家道德文化的真正内涵缺乏正确而深入的了解,时常会出现将后人曲解的所谓儒家道德视为道德圭臬的尴尬局面。比如,一提到儒家道德,很多人马上想到的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是“饿死事小,失节事大”,是“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等。浑然不知,这些都是随着历史的发展、朝代的更替,由于外部环境的影响,以及后儒迫于当时政治和社会舆论的压力等原因对儒家道德思想内涵的曲意解读,而非儒家道德文化的真正内涵。因此,要实现儒家道德文化与国民教育的有利融合,我们应做到以下两点。

1.宣传普及优秀的儒家道德文化

首先要把属于真正儒家道德文化的思想与后来被曲解过的道德内容明确区分开来,然后将优秀的儒家道德文化进行宣传普及,吸收其精华,对于那些被后人歪曲的有消极影响的所谓儒家道德文化予以摒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民教育体系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它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为总体目标。国民教育体系应以提高国民素质与培养人才为核心,通过正确的方式将优秀的儒家道德文化同国民教育体系中的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并做到融会贯通。为此,在将儒家道德文化与国民教育相融合的过程中,对儒家道德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一旦误把一些糟粕的东西当成儒家道德文化去宣传并提倡国人学习效仿,就会与儒家道德文化融入国民教育的初衷相悖,对我国社会主义国民教育的发展造成恶劣影响。

2.注意循序渐近,不能急功近利

在确定了要进行宣传普及儒家优秀道德文化的内容之后,接下来所面临的问题是选择采用何种宣传方式。目前越来越来的专家学者在对国民教育的研究方面对于儒家道德文化给予了很多的理论关照,社会民众对于儒家优秀的道德传统也表现出充分的认可和接受。无论是学校还是社会在宣传儒家优秀道德文化方面确实做了很多工作,尤其是近些年来,社会上出现了各种形式的国学热,与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相关的很多读书讲坛、书籍著作、历史考察等文化活动越来越受到广大民众的热切关注,儒家的经典著作和篇章也陆续出现在从小学到中学的推荐必读书目中。但是对民众进行儒家道德文化的普及,重点是对其儒家道德思想内涵的宣传和普及,而思想的教育绝不是简单的让人诵读,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真正意义上的儒家优秀道德文化的教育应渗透于国民的日常生活中,更多是长时间的耳濡目染,是家长、教师对孩子的言传身教,是为人处事的道德认知和自觉约束。因此,只有让儒家优秀道德文化真正融入国人生活,并使之成为国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才能真正实现儒家道德文化与国民教育的有效融合。

[参 考 文 献]

[1]

〔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曾军,校.长沙:岳麓书社,1985.

融合教育论文范文5

[关键词] 高职教育 科学精神 人文精神 融合

高等职业教育是为了满足市场需求而以职业教育和专业训练为导向的教育模式。但高等职业教育过于偏重实用主义倾向,会导致学生综合素质的缺失。我国的高职教育与美国相比起步较晚,美国约翰•斯图亚特•米尔曾发表过演说,“人在成为律师、医生、商人或制造商之前,首先是人……如果把他们培养成有能力有理性的律师和医生……没有普通教育可能成为称职的律师,但是普通教育可以使他们成为富有哲理的律师――他们会去寻求(并有能力理解)原则,而不仅仅是将自己的记忆里塞满了具体的细节。”当然,不仅是高等职业教育要实现这样的教育目标,只是对于一个从事高职教育的教师来说会更注重这一群体。高职教师应尽心尽责地全面培养学生,除了实现让学生在踏入成人社会前做好必要的准备,能适应将来的工作和生活外,更应该重视对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让学生具备历史、文学艺术和科学的基本修养,实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

一、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科学与人文,一个是“为学”的过程,一个是“为道”的过程,科学让人的体能得到延伸,人文让人的心能得到延伸。人类在科学活动中凝聚了科学精神。对科学精神的内涵的界定众说纷纭,但教育要着力寻求一种视科学与人文既有区别,又有交融的现代科学精神。这种科学精神至少应该包括实事求是的精神;勇于批判的精神;大胆创新的精神;刻苦耐劳、敬业奉献、不怕牺牲的精神;团结协作的精神;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合和互补是现代科学精神发展的大趋势。同样,关于人文精神的学术讨论诸多歧见,对教育来说,我们应该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人的意义,人生的追求、目的、理想、信念、道德、价值等,这中间高尚的、善良的、健康的精神就属于我们教育要弘扬的人文精神。

二、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科学的失落

我国古代的教育主要是道德教育。我们的教育强调的是“天人合一”“物我交融”的思想,可以说,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我们的教育缺失科学精神。随着西方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近代的大门被坚船利炮打开以后,我们似乎有所觉醒,“科学”、“民主”的新文化思想有了自己的土壤。新中国成立后,我们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普及教育。然而,在十年浩劫中,我们又失去了宝贵的十年。改革开放后,科学的春天到来了,我们的教育也有了勃勃生机。但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使得科学在20世纪全面异化,表现出功利化的科技理性在为人们谋取物质利益上取得了巨大成功,但其反自然、反人道的行径却使科学很快失去了人性的光彩。经济发展的同时,家庭结构也发生了质的变化。“只有一个孩子,绝对不能输在起跑线上。”使得我们的教育成了一种典型的应试教育。原本属于小孩游戏的童年,在成人的逼迫下开始了所谓的启蒙教育。这种教育对人性的压抑比中世纪还要黑暗。网上曾流行:“对中国青少年毒害最深的不是赌和黄,而是奥数。”大多数90后的一代都是在这样的社会、学校、家庭环境下成长的,原本应该在幼儿时期从游戏中形成遵守游戏规则及团结协作的精神消失了;原本在小学时期开始有了学知识的乐趣的时期,却被沉重的书包压得透不过气来,刻苦学习革了他们的命,过早的近视,人不挺拔向上,等等。原本在全面吸吮各种知识和文化的中学时代,由于追求升学率,取而代之的是题海战术。经过高考的筛选,进入高职院校的大多数学生即缺乏人生的信念和追求,又缺乏刻苦耐劳、敬业奉献、不怕牺牲的精神;夸张地说,从这些学生的身上,我们看到了我们教育的缺失。或许,科学精神的教育从未在我们的教育中扎根过,然而人文精神也随着经济的进步,对独生子女学业的过高要求和物质生活上的过分溺爱中渐渐地从我们的教育中失落。因而,对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进行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教育尤其重要。

三、高等职业教育中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回归

1.再现科学人文化的新观念

在我们高等职业教育这块阵地上,要倡导一种现代的科学文化观念。追溯科学的起源,它本身就蕴涵了科学技术的理性和科学精神的人性。正如英国博士斯蒂芬.F.梅森.指出:“科学主要有两个根源。首先,是技术传统,它将实际经验与技能一代代传下来,使之不断发展。其次,是精神传统,它把人类的理想和思想传下来并发扬光大。”然而,随着工业时代的到来,直到20世纪,科技理性为人们获取了物质利益的巨大成功,人们到达了疯狂掠取自然资源的地步。美国一位宇航员曾发表这样一种观点:人类征服了地球,可以进一步征服月球,征服火星,成为人类新的家园。但随着近几年种种自然灾害的频频出现,人们开始了对科学的反思,重新唤起科学的人文精神。科学人文主义是一种以科学为核心、并建立在人性化科学基础之上的新的人文主义。它首先是一种新的人文文化观。因此,我们的教育首先是在传承文化,而这种文化即有物质技术上的功能,也有精神文化上的功能。具体到我们的高职教育,应着力寻求精神价值和心灵内向度的发展。正如前面我们分析的目前我们高职院校的学生多多少少会有些畸形的心理和偏狭的个性,使之丧失了对学习的激情和刻苦耐劳、敬业奉献、不怕牺牲的精神,沉沦在对短暂需求的满足的奢望中。常听我们的学生会说,学这没用,学那没用。所以真正的教育应致力于催发生命冲动向精神创造的追求,在促进生命之间、生命与情景之间的交互感应和生命与心灵的对话中焕发勃勃生机。其次,是一种新的科学文化观。即在我们的学校教育中即要体现知识的重要性,又要体现科学精神,特别是蕴育在科学精神中的人文观怀。具体到我们的教学,就是要着力让学生明白知识是重要的,不管是科学的、人文的都是重要的。我们常常会听到艺术设计的学生发牢骚:“我们是学艺术的,为什么要学力学?”其一,是学生不懂他们除了要学艺术,还得学设计。其二,是学生不懂著名的艺术作品,特别是建筑,构图时必须以力学为基础,否则,“金字塔”、“天坛”等等著名的建筑怎能经历千年风雨的考验。同时更不懂,力学很多的思想来源于艺术。“和谐美”的思想产生了“日心说”;“音乐中的和谐与比例”产生了“万有引力定律”。关键是在给艺术设计班的学生上力学课的时候要更加注重体现科学观念和人文观念的借鉴与融合。通过长期的教学,使学生从科学与人文观念的冲突走向互相接纳。

2.凸现人文与科学方法的互用

我们经常会有所体会,学文科与学理科的人在处理很多问题的方法上在会有质的区别。究其原因,有本人的思维差异,才决定他学的是文科还是理科。但不难否认,我们的教育确实过早地分了文理科,中学时代应该是吸取各种养份的时候,已经把人文知识和科学知识的教育隔离开来。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通常是以科学知识和人文知识两种不同的知识形态作为外显的方式为人们所意识的,我们的教育有些急功用利,之所以这样认为,是因为知道什么样的方法可以获取什么样的知识,才有了文理科的分离。因而我们的高职教育为了弥补中学时期造成的缺憾,就应该重视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方法上的互用。有学者对于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进行稍微内在一层的考察,通过对科学方法与人文方法进行对照性的分析,并从两种方法的差别和互补中看到两种文化在相互区分基础上的统合关系。我们的教育就应该用这种统合的关系有效地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如当某种不确定的社会现象出现在学生面前的时候,不可能避免地会有人的主观因素起作用,会用人文的方法去思考如何弄清复杂的问题。但这时,教师启发学生适度地用定量分析的方法来解释其准确性,就可以“反对浪漫主义的任意性和怀疑主义主观性的不断骚扰,从理论上建立解释的普遍有效性,历史中的一切确定改天正建立在这种有效性的基础上。”同样,当学生面对一个精细度要求很高的科学实验时,启发学生用科学的人化,即把实验看做是一个有韵味,有灵气的过程,相信学生的心智在这样的教学过程是会更健全的发展。

事实上,在教育教学中追求科学与人文在方法上的互用,我们的教育会更加自觉有效。让学生的学习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最终实现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融合。

3.实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通融

高等职业教育之所以重视科学精神教育,是因为科学精神有助于形成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一个具有实事求是精神、勇于批判精神、大胆创新的精神、刻苦耐劳、敬业奉献、不怕牺牲的精神和团结协作的精神的人是我们和谐社会需求的人才。高等职业教育之所以重视人文精神的教育,有助于学生形成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实现人生的价值。高等职业教育最终的目标是直接向社会输送有较高素质的专业性人才,因此,我们特别强调地实践中实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通融。

科学技术归根到底是为人服务的,既然人是科学技术的掌握者与使用者,就应该让科学赋予人的意义。作为高职学院的学生,教师应抓住实践的契机,让学生在实践中有更高层次的觉解。这种更高的觉解可通俗地表现为:首先,让学生在实践中懂得自己在用所学的科学知识和技能工作的同时,是在为自己服务。有了这样的理解,工作才更有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其次,要求学生在不断的实践中,做到德才兼备。只有掌握现代科学技术并自觉地将科学技术在实践发展人文的觉解,这种觉解才能达到更高的境界――天地人和。“创新是一个国家前进的动力,是一个民族发展不竭的源泉。”我们的学生是国家的中流砥柱,在学校培养的这种科学与人文融合的精神一定会在将来的工作中不断地继承,不断地创新。有这样的建设者,我们的国家一定会更加兴旺发达。

参考文献:

[1]肖峰.高科技术时代的人文忧患[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1.

[2]孟建伟.新世纪:实现科学人文价值的前景[J].新视野(京),2001,(1):50-52.

[3]廖清胜.当代科技发展的人文趋势――兼论“两种文化”统一之路及其意义[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1,17(1).

[4]keller,Phillis,Getting at the core:Curriculum Reform at Harvard.Harvard University Press,Cambridge,MA&London,England,1982.52.155.

融合教育论文范文6

关键词:公寓管理;心理学;思想教育

大学生公寓内的学生思想教育管理还是一个相对薄弱的环节,切实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进公寓是新时代赋予高校的新任务。那么如何捕捉学生的心理变化规律,有意识地在公寓管理中融合心理学原理去观察、认识、分析其思想、观点、立场和行为,切实解决工作中问题,就成为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又一有力措施和有效途径。

一、融合心理学原理建立以公寓为中心的学生思想教育管理模式

针对学生公寓这一独特的空间加强对大学生的指导、服务,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介入,无疑是思想政治工作主动适应高教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

1、以人为本,遵循认识规律,建设良好的基础设施服务。

加强学生公寓基础设施建设,是夯实思想政治教育进公寓并取得实效的基础。人的认识来源于社会实践和人对社会的体验。人的认识有一个从感性到理性认识的过程。而这一过程也是一个心理体验、积淀的过程。个体的政治、思想、道德等认识都是由社会存在而来,是由社会存在经过人脑的反映及一系列心理过程而形成的观念。当代大学生处于时代瞬息万变、信息急剧膨胀、各种思想纷至沓来的特定时代,这对于思维敏捷、思想活跃的大学生来说,往往会由此引起深层次的思考,形成诸多“热点”,在思想上产生迷惘,认识出现多元化倾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站在时代的高度,从改革开放形势下的大学生思想实际出发,不但要有敏锐的目光和扎实的科学理论功底,施以适当的方式方法,还要努力研究大学生认识的心理过程,从认识心理的规律出发,纠正大学生认识上的偏差,进行科学引导,以实现大学生内心信念的科学转移。

2、齐抓共管,适应需要动机,激发人生追求,建立以公寓为中心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化运作机制。

需要是人生的生理和社会的客观需求在头脑中的反映。当人的需要有了可以达到满足的条件时,就产生一种满足这种需要的主观愿望和动机,进而产生为实现这种主观愿望而进行的行动。当学生入住公寓园区后,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的中心也应由学校向学生公寓适当转移,以抓好大学生思想教育为主线,及时安排好学生公寓的规范化管理,合理利用好辅导员资源,发挥辅导员在思想政治方面的优势,将班级建设和管理的中心向公寓倾斜,加强对学生心理上的了解,了解他的思想状况,尊重学生的自主性,从而强化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主人翁意识。不难看出,需要在人的生活实践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所以,在思想政治工作中了解和认真解决大学生的需要,以形成高尚的动机,对转变学生的思想,充分调动其积极性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只有正确对待学生的多种需要,并承认其合理性,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才能有坚实的思想基础。因此,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我们首先要学会调节平衡,做好需要的转化工作。对不合理、不切实际或者合理、但又一时不能满足的需要,要以党的政策、法令和规定加以限制和否定,使学生的需要保持平衡,有所抑制。其次,思想政治工作者还要善于把学生的知识需要、成才需要转化为大学生的自身需要,形成群体的内在动机,把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发挥到为构建民富国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奋发努力学习上,这会令教育管理工作更加高效通畅。

3、知行合一,实施情感渗透,达到情感的升华,不断完善自身。

情感是心理的动力因素,是以个人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和对客观事物表示爱憎好恶的内心体验。人的情感是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高级心理因素,具有社会的本质属性,它包含着人类所特有的社会意义。当前,高校实施的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方案,涉及学生在公寓里的表现内容较少,为“两面人”或是那些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无意中打开了方便之门。实际上,我们在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考核的同时,可以充分发挥综合测评指挥棒的作用,加大对学生在公寓的日常行为表现的测评份量。也可以逐步推行操行量化考核,实行大学生思想品德实践学分制,把测评结果或实践课学分作为入党考核、评优评先、评定奖学金、助学贷款的重要依据,既有助于规范学生在公寓的行为,又能充分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

二、在公寓管理中融入心理学的思想教育模式现实意义

以公寓为管理中心融入心理学的高校思想教育工作,突出了思想教育在公寓管理中的主体地位,融入心理学的知识,改变了单一管理对学生心理认识不足的弊病,有效地配合了学生活动的开展,深化了思想教育的内容和效果,有力促进了学生工作的发展。突出效果有:

1、信息反馈速度快。在以辅导员为管理高端的管理模式下,所有的信息流动是以金字塔式的发散传递,强化了信息传递的方向性和有效性,畅通了辅导员和学生之间的联系通道,明确了个人在传递链的主体性和所要承担的责任,提高了上传下达的效率和准确性,克服了以往权责不明,学生相互推委的弊端,从而使学生思想教育及管理工作更加顺利地深入公寓。

2、遵循心理规律,重视对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将隐患消灭在萌芽中。高校后勤的社会化,使得公寓的管理在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下更加透明化和服务化,形成了寝室有思想堡垒,自我管理有相互制约和监督作用,有力地带动了寝室的整体工作,使学生管理者即时了解隐患存在和发展的状况,从而为科学地处理事故隐患,将事故的隐患及时地消灭在萌芽中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和宝贵的防范时间。

3、思想优势明显,工作易到位。在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过程中,对学生公寓内学生的管理,特别是对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和日常行为管理,始终是高等学校的一项主要责任,决不能简单地推向社会,更不能削弱甚至放弃管理。使学生工作的开展既有安排布置的统一又有思想上的积极动员,有效地使学生工作深入到同学们中去,活动的开展也丰富和有意义,从而降低了学生管理者的工作难度,为形成集体凝聚力和工作上的合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得以公寓为中心的高校思想教育工作的地位日益得到彰显。随着学分制的不断推进,原有的班集体概念正在不断淡化,因此合适的思想教育模式对于推进学生工作的深入开展,强化集体意识,深化学生主体地位,有重点有层次地开展学生工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将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真正地深入到与学生生活关系最为紧密的学生公寓,不仅使学生管理者更加高效快捷地管理学生,更使思想工作的阵地转移到学生生活的核心地带,为学生管理的细致化、深入化、层次化作了良好的铺垫。尽管其存在有形式较单一、内容不够丰富的问题,但对于正在发展中的高校来说,不失为是一条有效途径。以公寓管理为中心地位融入心理学的高校思想工作模式始终是学生工作者不断探索研究的问题,不论改革怎样发展,学生的思想教育阵地不能社会化,因此从素质教育的大局出发,我们应当在创新与稳定中形成一套科学合理的以公寓为中心的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模式。

参考文献:

融合教育论文范文7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9)

摘 要: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结合越来越紧密使得中国旅游业的发展也呈现出新的态势,我国的旅游产业进入到新的春天。面对新兴的旅游经济,传统的高职旅游教育面临着极大的挑战,表现在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专业设置上,要强化以市场为导向的办学理念,强化产学结合;更需要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团队。

关键词 :旅游产业;文化创业产业;高职旅游;教育影响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65-2272.2015.15.029

收稿日期:2015-05-16

旅游产业作为中国支柱性产业之一,为经济的发展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有力拉动了其它产业的发展,而且在经济效益方面效果突出。因此,旅游产业的发展势必对扩大内需、拉动消费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而且当前世界经济的融合、旅游资源的开发、旅游方式的变化,使得它也成为促进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渠道。随着文化产业的发展与进步,与其有相同文化本质的旅游产业而言,在新时代的召唤下,必然要求二者进行积极的融合,从而为我国的旅游产业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促进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 文化产与旅游产业的融合顺应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

文化产业的崛起,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我国是文化资源大国,五千年的文明积淀使得我国的旅游文化资源在世界名列前茅,但因政策和思想的相对滞后使得我国又是文化产业的弱国。加速发展文化产业是我们当前刻不容缓的任务。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精神文化的享受和需求对旅游产业的期望值逐渐增强。固有的游山玩水、拍照购物式的旅游方式已不能满足人们的好奇和休闲欲望。

国家旅游局在2009年12月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发〔2009〕41号)指出“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日益增长的大众化、多样化消费需求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这一新的机遇就是人们的消费理念已经由有形过渡到无形。旅游消费的形式不只是购买实体型的物质必须品,而是越来越多的从旅游产品中去欣赏抽象高雅的文化艺术,购买精神上的享受与审美体验,消费上的变革引发多样化的审美需求,势必要求旅游资源要加大在文化资源上的利用与开发,加大文化旅游的力度。并要求文化创意产业积极为旅游产业提供新思路和宽路径,提升旅游产业的文化价值。

文化创意产业可以拓新传统旅游资源,加强资源的文化内涵,进行旅游产业的延伸服务。当前最佳途径是文化创意产品投入到旅游资源整合开发和建设中,比如迪士尼公园、恐龙公园、欢乐谷等主题公园的建立,各地文化节的举办、动漫乐园的开放、文化博览会的举办等就是文化产品与旅游业整合开发和建设而成的经典案例。

因此,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顺应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有利于促进旅游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2 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为高职旅游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契机与挑战

2009年3月在海南三亚举行的2010博鳌国际旅游论坛围绕“后金融危机时期旅游文化产业的变革”这一主题,论坛大会正式了《海南旅游宣言》。宣言指出文化是旅游之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而今旅游业和文化产业的关联度越来越高、协同性越来越强,旅游中的文化因素日益凸显,文化与旅游一体化发展趋势成为拉动需求、实现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选择。因此,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特别是2015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14年,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继续推进,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发展。旅游产业的发展为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政府对旅游文化产业的大力支持也为旅游经济、旅游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契机。

面对新兴的旅游经济,传统的高职旅游教育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对人才的要求更加严格。但国内旅游业正面临发展中的一个尖锐问题,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院长赵鹏认为,面对激烈的世界竞争,旅游业人才创新能力严重不足。“特别的是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驾驭各类市场(国内、入境和出境)的能力,对不断涌现的新兴业态的敏锐的捕捉能力和推进能力,以及旅游产品体系构建、行业整合和产业对接等能力,对高新技术的把握和前瞻、升级产品、为产业可持续发展开拓空间的能力等严重不足”。

伴随着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高职院校所培育出来的旅游从业人员在进入行业之前,还未能完全实现高层次、技能型、复合型人才的要求,仅获得技术层面的知识,尚缺乏一定的市场观念和创新意识。而这与旅游文化产业发展所需的人才标准还有相当一段距离。目前,人才的需求已不仅仅是简单的技能和应用型的人才标准,而是需要文化性和创新性能力方面的提升。

3 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大融合对高职旅游教育的影响

3.1 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变

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一方面要依托旅游资源的利用和开发,另一方面需要多元化人才的投入和供给。作为培养旅游人才的高职旅游教育,在面对国家对旅游业的重视和投入下,应适应时代需求,将“面向生产一线培养高技能的文化型、复合型人才”当作人才培养重要目标,大力培养学识型创新型技能型人才。旅游文化产业的大发展提高了传统旅游业的文化附加值和利润的空间,还为旅游者提供了文化发展的潮流方向和时尚新品,引导出新的文化和旅游潮流,从而增强旅游业的产业竞争力。这就需要高职教育在进行知识的引导和文化的培养方面,能够及时把握市场发展动态,了解产业尖端信息,及时将之反映到教学中,从知识和能力两个方面加强培养。从知识层面上,学校需要给学生以文化修养和通识能力为基础的宽厚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能力,更大程度上融合文化和艺术方面的知识,为学生搭建出可塑性强的知识框架,满足创意文化产业所需的文化素养需求。在能力结构方面,强调在专业技术能力的基础上,还要学会运用各种技术创新性地去解决问题,并具备管理、服务、策划等多方面的意识和能力等,并加强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激情和思维模式,具备合作与团队精神。

因此,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在人才需求上更倾向于文化创意、旅游服务型的复合高级人才,文化创意旅游产业的核心动力就是这一批创意阶层。他们既具备旅游服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又能将文化创意的融合到策划、管理、服务中。高职旅游教育应抓住时机,改革人才培养模式,造就出高素质高技能的新兴旅游人才。

在专业设置上,要强化以市场为导向的办学理念,强化产学结合。中国当前产业结构的调整加大了对文化产业的投入比例,具有丰厚旅游资源的地区纷纷加强文化产业与旅游业的大融合,不断提高文化软实力的竞争力,重视对旅游文化创意人才的培养,创建各自的旅游文化品牌,如文化村的建设、文化节的开办等,都大大增强旅游业的活力和竞争力。而作为以学校教育为主的高职教育面对快速兴起的新型旅游经济,必须要尽快与市场对接,及时更新知识结构更改传授方式,结合当地产业发展及时地把握学习,并建立具有产业结合的实践基地,适时促进企业对学校教育模式的干预和变革,培养市场需求的旅游人才。

学校可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加强与企业和行业的联系,高效利用社会教学资源,共同开拓合作空间。企业可将项目引入教学中,学校可将企业项目带入课堂,进行项目式教学。企业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学习资料和工作条件,根据项目任务需求,派遣行业专家进行课程讲授;学校可选派教师到企业进行业务指导、咨询、培训。教师在企业和学生中发挥桥梁作用。既是知识的传播者,也是项目的参与者。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积极参与到项目中来,真实体验相关岗位的需求,并通过协同努力完成任务。校企合作项目引进的方式,有力促进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有利于学生了解旅游行业市场的需求。

另外,在课程的设计中,夯实文化素养的基础课程学习,增加地方性的特色旅游文化课程,满足地方旅游市场的需求。目前很多高职院校与风景区合作,学生既可课堂中进行相关知识的习得,也可以在风景区进行实地学习和实习。并可参与当地的旅游资源开发项目,做好市场调研和策划,为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在教学中,教师要转变教学方式,采用项目式、情景模拟式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邀请行业专家开设讲座,让学生及时了解行业的人才需求和行业发展动态,并给学生进行职业能力和方向上的指导与规划,为学生学习和就业指明方向。也可鼓励学生参加各种比赛,增强学生的创新性和团结合作的精神,更好满足旅游市场人才需求。

3.2 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高职旅游教育的关键。旅游文化产业与高职教育的目标一致,均“以人为本”。但“人”的标准即是高素质高技能人才。这对于从事旅游专业的任课教师无论在专业理论和知识结构上,还是对旅游的认识和实践上都在极大挑战。教师素质是培养人才的关键,要想培养出第一流的学生,就必须拥有第一流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教师不仅要掌握大量的旅游文化知识,并能结合当地产业发展及时地把握学习,还能拥有较强的科研开发能力;双师型教师还需要有一定的实践经历,具备实践创新能力,了解旅游文化产业的市场发展动向,针对学生情况作相应的职业定位。作为高职高专的大学层次,在培养目标上不应该定得太高,而应注重就业的针对性和适用性,重视实践和就业和创业指导,更好地满足文化创意产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要。因此,要想造就高质量的旅游专业人才,就必须造就高素质的旅游专业师资队伍。

4 结语

文化产业与旅游业的融合,是时展的必然。旅游文化产业的飞速发展离不开旅游教育的支撑。高职旅游教育更应该根据整个旅游人才市场的需求状况,积极为旅游市场培养大量的旅游、酒店、会展等方面的高等应用型人才,充分体现高职高专的教育特色。更要根据区域旅游经济发展适时调整专业方向,加强校企合作,创新性转变教学理念和方式,提升教师职业能力,为文化旅游业的发展提供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而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融合教育论文范文8

关键词:小学生;经典文化;心理健康教育;教育策略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世界的沟通融合,当代小学生大多生活在优越的家庭环境中,物质上享受着丰富的成果。但心灵世界是否也一样丰富而美好?2017年,《中国青年报》对北京12所小学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数据表明,普遍小学生思想活跃,自我意识强烈,然而集体观念与社会公德意识淡薄;他们的道德取向多元化,然而更看重功利,有的甚至把家庭经济条件、生活消费层作为个人价值的体现。这些思想表现,折射出来的正是小学生疏于心灵修养,缺失精神寄托的根源。基于此,成长于当代的小学生更应该到先贤处寻经问道,读文化经典著作,学先贤圣人的优秀思想,涵养心灵世界。

近年来,总书记倡导弘扬社会先进文化,强调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影响和重要意义,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自此,经典文化走进了校园,走进了课堂,教授圣贤经典已成为学校教育教学一项重要工作。学生如何产生学习的愉悦感?如何能领会先贤经典著作中蕴含的思想精华?经典文化的魅力如何展现?而凝聚在传统文化经典之中的先贤思想脱离了学生的现实生活,割离了当代社会,如何内化为学生的品德意识?如何外化为学生的规范言行?这些问题都是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否则就很难达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品德素养提升的目的。

那么,怎样开展传统经典的课堂教学,以其厚重深远的文化魅力,高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呢?这正是班主任工作值得深入思考的关键处。笔者认为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更能见成效。

一、挖掘经典内涵,立足于先贤思想的现代价值思考

经典文化的著作内容繁多,浩如烟海,我们不可能给学生推荐大量的阅读篇目。因此我们要精选学习内容,挖掘精选篇章的内涵,或延伸拓展,补充现实材料;或立足先贤思想的现代价值思考,进行现实意义的探究。

(一)选择能引起学生阅读兴趣的经典篇章

兴趣是最大的老师,没有兴趣的阅读,是没有实际效果的。因此,我们以兴趣之文入手,选择能引起学生阅读兴趣的传统文化经典篇章。例如《史记》中关于韩信的篇章,韩信年轻时受辱之事,拜将时卓越之论,战斗时灵活用兵之道,以及司马光对其“市井之志”“功利之徒”的评价,都很能引起学生们的阅读兴趣。紧扣韩信从无业游民到无双国士的传奇之路,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引导学生从人物的才能与气量、性格与人品、理想与前途等角度入手分析人的立世之本。这样,透过韩信的这个人物,也能得到为人处世的深远启示;从感兴趣的篇章入手,学生就不会觉得传统文化经典的学习是一种额外的负担。当然,学生的兴趣又是各异的,对于小学生来说,老师更要引导他们从传统文化经典中发掘兴趣点。

(二)选择能引起学生思考,给予学生启迪的篇章

当代小学生,很有自己的思维与看法,我们选择的经典篇章,要能体现中国传统的人生观、社会观、价值观等基本精神,能启迪他们思考并关注现代价值取向。这样,在学习的过程中,就既可训练与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更能让他们从经典篇章中获取思想进步的养分。如《礼记》:“儒有居处齐难,其坐起恭敬;言必先信,行必中正”,“儒有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不祈土地,立义以为土地”,启示学生儒者“信用为先,忠信为宝”的精神操守。又如《礼记》:“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琢玉成器”的说法给予学生学习方能成才的启迪。还如《礼记》以“君子慎其独”,“过隐恶扬善,执两用中”,“中立而不倚”,“既明且哲,以保其身”等段章给予小学生修养性情的启迪;《礼记》以“柔色以温之”,“孝子之养老也”等给予小学生孝敬父母长辈的指示;《浮生六记》以生活逸趣的选录,告之小学生“情之所钟,虽丑不嫌”的至理之道……如此,精选学习内容,挖掘圣贤经典的内涵,探讨为人处世的准则,这样才能展示经典文化厚重深远的魅力,润泽小学生的心灵,使他们的内心世界更纯净,更成熟。

二、培養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让课堂“动”起来

选定了研读的经典文化篇章,就要着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让他们在课堂上动起来,活跃起来,才能使经典文化的学习更有效果。

(一)指导学生从“经典文化内学习”向“经典文化外实践”过渡

经典文化,是先贤圣人的思想结晶,但并不意味着我们只能被动地接受传统经典的观点。那样只是意味着我们仅仅是用作者的头脑去思考,不论读多少书,记住多少经典名句,都只是在自己的头脑中装进各种各样别人的思想,而不能形成自己的思想,更不能外化为与之相符的言行举止。阅读经典篇章,并善于独立思考,才能对先贤圣人的思想进行分析,从中汲取有益的东西,并把它变成自己思想体系的一部分,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外显。

因此,课堂上老师不能一味灌输自己的理解,而应建构一个学习的空间,在学生学习经典文本的过程中起引导、点拨、启发、示范、答疑的作用,把握学生自学、理解、分析、拓展、探究的学习进程。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他们开口质疑解疑,抒发独到见解;动手笔记,记录思考的轨迹和思想的成果;动脑思考,做到“读而未晓则思,思而未晓则读”,慢慢理解圣人思想的精妙之处。例如《寿康宝鉴》一书,劝人戒淫邪、节欲望、修养身心,我们可以由书中所述身体欲望拓展到物质与心理欲望,获得“清净为基,存诚为用,坚忍为守”的人性启示,引发学生进一步思考如何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克制欲望、守住本心。

(二)夯实养成教育,让“五常之道”浸润学生心田

经典文化是一种偏重于怎样做人的文化,对于小学生良好品格的培养,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把“五常之道”浸润在学生的心中,个人愚见,不妨从下列方法入手。

其一,营造气氛,润物细无声。对校园硬件进行文化布置和宣传,从显性文化上营造文化氛围。如我校在校园橱柜宣传栏张贴宣传中国经典文化和历史故事;校园内的装饰如台阶、教室走廊上张贴和悬挂国学经典,教室内悬挂国学经典片段,进校电子屏上不时滚动国学经典片段,《弟子规》遍布校园各个角落,甚至还有一面《弟子规》的文化墙,使学生时时刻刻受到优秀国学文化的熏陶。只有让学生在无形中接触了优秀的国学经典,才能进一步理解“仁义礼智信”的思想。

其二,用榜样去示范。在笔者所带的班级中,开展的“身边榜样”活动,让中华古圣先贤、当代道德模范指引,引领学生践行“仁义礼智信”的美德。采用演讲、写读后感、做手抄报等形式,鼓励班上的每一个学生培养良好的品格。

其三,用民族节日去润泽。巧用不同传统节日契机,对学生进行经典文化的润泽。抓住清明、端午、中秋、春节等中华传统节日契机,祭先人、吃粽子、赏明月、大拜年等传统习俗,以班会或活动的形式,在学生中开展讲故事、说习俗、论传统等活动,让学生归纳总结在节日中所体现出来的经典文化中的“五常之道”,培养学生浓郁的中华传统文化情节,培育具备良好品格的炎黄子孙。

开展经典文化课堂教学,旨在深入挖掘圣贤经典内涵,展示其厚重深远的文化魅力,涵养小学生的心灵世界,使先贤经典内化为道德素养,外化为规范言行。相信师生共同努力,定能在经典文化课堂教学的平台上,共同享受阅读传统文化经典的心灵愉悦,提升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的品德素养。

参考文献: 

[1]王丽.关于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与思考[J].吉林教育,2014(23). 

[2]张忠华.论中国传统文化的心理健康教育价值[J].现代大学教育,2005(05). 

融合教育论文范文9

一、在思政课中融合文学教育

传统意义上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大多都是采用“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大多是站在教师的角度思考问题,将大多数的精力放在了知识的讲解方面,却忽视了培养大学生的文化素养,最终导致政治思想课程严重脱离于现实生活,只是一些比较抽象、且枯燥的讲授和说教,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时常感觉遥不可及,望而生畏,那么思想政治教育就难以实现教育的真正目的。课堂上依然采用单一、呆板的教学方法,这种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根本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忽略了他们的多种官能,不利于学生潜质的开发以及实际水平的发挥,学生的个体需要以及价值自然无从体现,无法满足人的实际需求以及精神需求,学生逐渐开始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产生一些厌烦和抵触情绪,这对于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是极为不利的,这将使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的功能和作用无法有效的发挥出来。

所以,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准确定位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价值,引入文化教育课程。比如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根据相应的内容制作成课件,可以将背景音乐选取一些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的曲目,在字体的设置时尽量以中国的传统的字体为主,营造一种丰富传统文化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充分感受文化教育的精神和无限的韵味,促进学生文化素养的加强和提升。

二、开设二者相结合的整合性课程

整合性课程就是优有效实现文学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优化和整合,将两门课程结合起来,组成一门具有综合性特征的课程,这两门课程的有效整合一方面体现在内容上,不仅要使两个学科的内容进行有效的渗透和融合,另一方面就是师资力量的整合。否则这种硬性的整合是不会引发一些问题,因此,有效整合师资力量也是非常关键的。

在传统的教学中,这两个学科都分别由各科专业的教师担任,通常他们也只是对本专业的知识足够熟悉,那么整合性课程所涵盖两个学科,就必须将对师资力量进行有效的整合,从而有效发挥自身的水平。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现阶段,越来越多的研究生选择跨学科读研,所以,高校在进行教师的招聘时,可以将那些同时兼顾文学专业以及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复合型人才进行优先考虑,这样可以使师资力量整合工作的难度大大降低,减轻了师资力量整合所耗费的时间和精力。此外,文化的有效整合也是至关重要的,采用某种决定性的方式,各种相容的或异质的文化要素结合起来,使之形成一个统一和C、彼此适应的整体,这种新的文化模式也是实现文化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互相渗透融合的重要途径。

三、实行基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教育管理

在科学管理的基础上,提出了文化管理的相关概念,文化管理的含义是在学校管理的过程中,立足于教师和学生的观念和信念,从而形成一种新颖独特的符合学校文化特色的管理理念。高校文化管理是文化管理的模式在大学组织管理中的运用,以尊重多元文化为根本目标,建立组织成员共同认可的主流价值观从而实现有效管理的目的。而基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教育管理就是将思想政治教育思想与观念融人到高校文化教育管理中来。针对目前的实际情况分析,相比于文化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已经逐渐趋于成熟和完善,那么如何实现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水平的提升,文化教育就是其主要的途径,所以,必须加强文化教育的管理。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活动中已经非常普遍,如果将文化管理引进来,将会从一定程度上实现对大学生文化教育的目标。

综上所述,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实施人文关怀,是现代教育的理念和要求,同时也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符合学生的思想观念以及各方面的不同需求,同时也是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完善和进步的体现,因此应该做好高校文学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促进来两个学科的共同发展,全面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人才。

融合教育论文范文10

早期融合教育是指将0~6岁有特殊需要的儿童与普通儿童安置在同一教育环境中,以两者共同活动的融合教育为主,并提供多方面支持与辅助以满足其发展与需要的一种教育模式。〔1〕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萨拉曼卡宣言》中首次提出“融合教育”这一概念,打破了自1770年以来实施的对残疾儿童进行隔离式教育的旧范式。〔2〕随着融合教育事业的发展,特殊儿童进入普通幼教机构的人数逐渐增加,我国对早期融合教育事业的发展也越来越重视。那么,我国有关早期融合教育的研究状况如何?为此,本研究对1994~2016年我国早期融合教育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和分析,以期进一步促进早期融合教育研究的不断深入。

一、我国早期融合教育研究概况

研究者以“早期”“学前”“幼儿”“融合教育”“全纳教育”“随班就读”等为关键词,对1994~2016年①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NKI)、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以及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等进行了检索。结果得到有效文献266篇(其中期刊论文234篇、优秀硕士学位论文30篇、博士学位论文2篇)。

从文献数量变化情况看(见下图),近20年来我国早期融合教育研究文献数量呈不断上涨趋势,尤其是2008年以后攀升明显,2015年文献数量达到顶峰。研究者认为,这可能与2014年政府颁布了《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有关。此外,我国早期融合教育的研究成果主要发表在期刊上,硕博论文较少,这说明我国在早期融合教育方面高层次研究人员还较少。从整体上看,我国有关早期融合教育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

二、我国早期融合教育研究内容分析

近20年来,我国早期融合教育研究主要集中在有关国外早期融合教育的经验,早期融合教育实施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早期融合教育的安置模式、课程设置及教学策略探讨,早期融合教育的态度及支持系统,早期融合教育的师资及专业素养以及教育干预效果等方面。2005年之前的研究较多关注早期融合教育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此后的研究以早期融合教育的态度、师资和干预效果研究居多。这表明我国早期融合教育研究从最初的对早期融合教育可行性、必要性的关注转移到对早期融合教育态度以及教育教学质量和效果的关注上来。〔3〕

1.早期融合教育的国外经验

我国早期融合教育的研究在起步阶段有较多关于国外早期融合教育经验的介绍。例如,曹漱芹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介绍了德国的学前融合教育,〔4〕张莉从教育政策、教育?⒂肴嗽奔敖逃?实践等方面对英国早期融合教育的发展作了概要介绍,〔5〕并对英国政府在“联合思想”的指导下建立多学科、多部门专业人员学前融合教育“部门间合作模式”作了较深入分析,从而提出我国学前融合教育要努力构建“家庭-教育-医学-专业机构-社会力量”为一体的参与模式,增强部门间的合作等建议。〔6〕

2.早期融合教育实施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就早期融合教育的必要性而言,研究者们认为,首先,早期融合教育对正常儿童和特殊儿童发展都具有积极意义。周念丽发现,融合保教在促进听障儿童、自闭症儿童、弱智儿童发展的同时,对正常儿童也有激发自我效能感、增强能力以及促进心理理论发展等积极意义。〔7〕张霞萍发现,融合教育能够促进听障儿童和视障儿童的动手能力、认知能力、语言能力、自主性以及环境适应能力的发展。〔8〕其次,有相关政策和法规依据。1990年,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第二十二条规定普通幼儿教育机构应当接收“能适应其生活的”残疾幼儿;1994年,国务院颁布的《残疾人教育条例》规定,“普通师范院校应当有计划地设置残疾人特殊教育必修课程或者选修课程,使学生掌握必要的残疾人特殊教育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以适应随班就读的残疾学生的教育需要”;2014年,教育部等七部门制定的《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则明确指出,要“支持普通幼儿园创造条件接收残疾儿童。支持特殊教育学校和有条件的儿童福利机构增设附属幼儿园(学前教育部)”。这些政策、法规为我国早期融合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依据。最后,我国早期融合教育的实施具有道德基础。严冷(2007)认为,我国传统文化中具有“仁爱”道德观,幼儿及幼儿家长应当接纳、尊重和关心残疾幼儿;幼儿园教师和管理者除应接纳、尊重和关心残疾幼儿外,还应努力为他们提供适应其个体需求的保育和教育服务。

3.早期融合教育安置模式、课程设置及教学策略探讨

从世界范围看,特殊儿童教育安置存在着两种典型模式:一种是以前苏联为代表的以特殊学校为主体分门别类的封闭型模式,另一种是以美国为代表的把特殊儿童安置到“最少受限制环境”中去的开放型模式。〔9〕在“全纳教育”理念的影响下,我国逐渐形成了“以随班就读为主体、以特殊学校和特殊班为骨干”的教育安置模式。有研究者认为,在我国,幼儿园应当形成“以普通幼儿园中的特殊班级安置为主要形式,以部分普通部分特殊教育的安置为次要形式,以特殊学校中的幼儿班为辅助形式”的教育安置模式。〔10〕

随着融合教育的推进,研究者们开始逐渐关注早期融合教育的课程设置和教学策略。邓猛认为,全纳教育的课程设置应该具有弹性,体现学生学习能力多样性的特点,反映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与不同学习需要。〔11〕于松海等认为,课程的选择应考虑实用性、儿童的心理和生理年龄、统整性、适当挑战性、以社区为导向等。〔12〕吕晓认为实行个别化教学能提升特殊儿童教育质量,最大程度地补偿缺陷、开发潜能,但是,个别化教学计划在实践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如评估过程简单且不全面、目标随意、对儿童整体发展缺乏关照等。〔13〕

4.早期融合教育的态度及支持系统

在梳理我国早期融合教育态度方面的研究文献时,研究者发现,研究对象涉及幼儿园教师(包括职前和在职)、普通幼儿家长、特殊幼儿家长、融合班级中的普通幼儿等。与其他阶段的融合教育相比,人们对早期融合教育的接纳程度还比较低。如,研究者普遍发现多数幼儿园教师(在职)对融合教育和特殊儿童随班就读的态度不积极,对自己能否有效指导特殊儿童持怀疑态度。〔14-16〕有研究者调查了职前教师对早期融合教育的态度及认识,发现他们已经认识到了融合教育的重要性,但对其可行性持保守和消极态度。〔17〕而特殊儿童家长在态度、行动上比普通儿童家?L更支持融合教育。有研究者发现,普通幼儿在认知与情感上会对特殊儿童表现出消极态度,但在行为上又是比较积极正向的。〔18〕

卿素兰等运用问卷法和访谈法对教师、普通儿童及其家长、特殊儿童及其家长进行了调查,发现他们对五个支持系统的总体评价中,认为家庭与学校支持系统比较完善,政府经费支持力度较好,社区支持度不够,学生自我预期不佳。〔19〕靳敬坤采用问卷法对融合幼儿园教师以及接受融合教育的自闭症儿童家长进行调查后发现,教师和家长都认为教师支持状况最好,但对幼儿园的行政支持和家长支持看法不一致。〔20〕

5.早期融合教育师资及专业素养

有关早期融合教育师资及专业素养的调查发现,我国早期融合教育师资相比其他阶段严重不足,有特殊教育背景的幼儿园教师极其缺乏,幼儿园教师的融合教育技能有待提高。〔21,22〕以四川省为例,有调查显示,截至2010年底,四川省在园幼儿188.75万人,幼儿园专任教师51909人,从中可推知,其师幼比为36∶1。〔23〕有调查发现,成都地区的普通幼儿园里没有具备特殊教育专业背景的幼儿园教师。〔24〕在幼儿园教师普遍缺乏融合教育专业素养的情况下,有研究者开始思考如何改革高等学校特殊教育培养模式的问题。邓猛认为,培养特殊教育骨干人才、融合教育专门人才以及随班就读普及型人才是当前特殊教育师资培养模式变革的主要方向。〔25〕冯雅静等认为可以借鉴美国“双证式”融合教育教师职前培养模式,即让学生毕业时同时获得普通教育教师和特殊教育教师双重从业资格证。尽管这一培养模式在实施背景、专业资源、融合教育发展水平、教师培养基本模式等方面有一定要求,但仍可对我国的相关院校在课程设置、培养目标、实践教学等方面提供借鉴。〔26〕

6.早期融合教育的干预效果

当前,我国的早期融合教育干预对象主要是自闭症儿童、视障儿童、聋哑儿童以及肢体残疾儿童等,其中对自闭症儿童的早期融合教育干预研究较多。在这类研究中,研究者主要是对自闭症儿童开展诊断、评估、干预,以促使其逐渐融入普通教育环境中。如,徐胜对一位早期诊断为自闭症的幼儿进行了干预,在观察、访谈、诊断、评估等基础上为其制定并实施了个别教育计划,通过三个月的干预,研究者发现该幼儿已能够完成大部分教育计划所规定的内容,但常规遵守还需继续训练;〔27〕魏寿洪运用单一受试法对一位自闭症幼儿进行了为期12周的融合教育干预研究,发现其问题行为逐渐减少、沟通技能逐渐增加,但社会交往能力仍未得到有效改善。〔28〕

三、我国早期融合教育研究存在的问题

1.起步晚,发展缓慢

近几年来,虽然我国有关早期融合教育的研究文献有所增加,但从整体上看数量并不多。从研究内容看,大多停留在对我国早期融合教育现状的描述上,实践干预层面的研究较少。此外,研究者们对“融合教育”“随班就读”“全纳教育”等概念进行了辨析,但对如何将早期融合教育建立在我国国情基础之上的研究仍较缺乏。正如邓猛所说,如何将融合教育的理论及实践与中国特有的社会文化及教育背景相结合,“形成根植于中国社会文化特性的本土化融合教育理论,是我国特殊教育研究的关键问题”。〔29〕

2.研究范围较窄、层次较低,合作研究相对缺乏

我国的早期融合教育研究范围较窄且层次较低的主要表现是:第一,研究主题相对单一,对早期融合教育中的家园共育、普特儿童的社会性发展以及认知、情感、能力的研究不多。第二,研究对象以教师、家长、幼儿为主,对政府、社区、社会工作者等的研究较少。第三,研究范围以地区为主,全国性的研究较少,东部地区较多,西部地区较少。从研究的合作情况看,以个人研究为主,跨学科的合作研究不足,研究者的学科背景较单一,幼儿园教师和高校教师合作研究较少(朱娜,2015)。

3.对融合教育的认识有待深化,支持保障体系亟待完善

本研究发现,当下研究者们对早期融合教育的认识重在对国外经验的介绍,而对融合教育形成的历史背景、教师的融合教育素养、融合教育背景下的课程与教学改革等问题缺乏深入的研究。同时,我国早期融合教育的支持保障体系也亟待完善。早期融合教育的支持保障体系应包括学校、家庭、社区、政府以及自我五个子系统。但本研究发现,幼儿园的无障碍环境和资源教室创设尚处于起步阶段,有融合教育专业背景的幼儿园教师很少,幼儿园教师和普通幼儿家长对特殊儿童的接纳程度较低,早期融合的家园互动尚未形成,与早期融合教育相关的社区资源支持较少,有关早期融合教育的政策法规尚不完善,且监督执行的力度也不够。

四、我国早期融合教育的研究展望

1.有效整合融合教育研究力量,提升对融合教育的实践指导能力

融合教育的研究涉及教育学、心理学、医学、卫生学等诸多学科,研究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融合教育研究力量加以整合:(1)高校可以增设早期融合教育研究机构,如华东师范大学设置了融合教育研究所。(2)开辟融合教育研究学术传播渠道,如教育类期刊增设融合教育专栏、大众媒体多开展融合教育宣传等。(3)组织学术研讨会,共同探讨早期融合教育相关问题,形成以高校特殊教育专业教师、早教专家、医疗康复专家、社会志愿者以及社区爱心人士等组成的早期融合教育团队,通过医教结合、家园共育、幼儿园和社区结合的早期融合为特殊儿童提供支持。同时,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早期融合教育从理论层面的探讨转向实践层面的应用,以满足现实之需。

2.加强早期融合教育师资培养,提升幼儿园教师融合教育素养

高质量的师资是开展早期融合教育的根本保证,我们要努力建立一支业务精良、专业过硬的幼儿园融合教育教师队伍,当务之急是要提升幼儿园教师的早期融合教育素养。早期融合教育素养是指幼儿园教师必备的有关融合教育的观念与态度、专业知识及专业能力。研究者认为,可通过以下途径提升幼儿园教师的早期融合教育素养:(1)调整师范生的课程设置方案,对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专业的课程加以整合。(2)把融合教育素养考察纳入教师资格考试认定。(3)对在职幼儿园教师进行融合教育的相关培训。(4)把融合教育能力作为对幼儿园教师进行评价或考核的重要依据。

融合教育论文范文11

我国各经济院校的金融专业在专业建设、专业师资、专业成果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距,一些重点财经院校的金融学专业在各方面实力较强,其金融学双学位教育的质量、效果也较好,而一些非重点财经院校,尤其是一些农林院校的金融学专业处于弱势,其金融学双学位教育的效果不尽人意。以湖南某农林院校为例,分析其金融双学位教育现状,发现金融双学位教育存在教学管理松散、教材选用缺乏针对性、毕业论文质量有待提高、缺乏对双学位学生的学习指导等问题,并针对以上问题提出解决对策。

关键词:

农林院校;金融学专业;双学位教育

一、双学位教育概况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急剧膨胀,同时对人才的知识结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要求导致一些学科之间的融合越发深入,这在一定程度上促使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发生变化。我国高校双学位是指本科生主修第一专业的同时,修读不同专业学科课程(第二专业),在达到第一专业、第二专业毕业条件时,同时获得第一专业学位和第二专业学位。双学位教育作为一种复合型人才培养方式已在我国高校普遍实行,为社会培养大量的多元化人才。金融学双学位教育作为双学位教育的专业之一,为社会经济部门提供具备一定金融学专业基础知识的复合型人才。[1]就业形势的发展要求金融学高等教育构建知识结构多元化的人才培养体系。借助金融学双学位教育的开展,鼓励、指导非金融专业学生理性选择双学位专业,加强非金融专业与金融专业在构筑课程培养体系和教学实践中的沟通,促进学科交叉走向融合,可以扩大学科交叉的广度,提高学科渗透的深度,实现培养金融专业特色化、知识多元化、能力复合型的专业人才的目标。[2]由于我国各经济院校的金融专业在专业建设、专业师资、专业成果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主要从各经济院校的金融专业排名来看),985、211经济院校的金融学专业在各方面实力较强,其金融学双学位教育的质量、效果也较好,而一些非985、211院校,尤其是一些农林院校的金融学专业本身对其他专业来说就是弱势专业,其金融学双学位教育的效果不尽人意。本文以湖南某农林院校为例,在分析该农林院校金融学双学位教育现状的基础上,找出其金融学双学位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

二、农林院校金融学双学位教育现状

湖南省某农林院校的金融双学位教育是该校经济学院金融学专业为发挥学校多学科优势,优化学生知识结构,培养复合型人才,增强学生职场竞争能力,面向全校招收金融学双学位学生。预期目标是使其他专业的学生通过金融双学位期间金融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了解并掌握金融学科相关专业知识,增强其在职场的竞争筹码,毕业后可从事金融相关工作。该校金融学双学位要求学生修满60学分,其中专业必修课程32学分,实践课程28学分(见表1、表2)。由该校统一颁发金融学双学位专业证书,在修满学分的基础上,通过专业实习和金融专业毕业论文答辩后,在获得第一学位的基础上由学校统一颁发经济学学士学位。学制2年,招收对象为该校全日制在籍非经济类专业的本科大一、大二学生,授课方式为单独开班,上课时间基本安排在周末、假期等时间,金融双学位课程安排与金融学第一专业的学生专业课程安排相似(见表1、表2)。招生后,将金融双学位学生分为春季班和秋季班,招生时间分别为每年的3月份和9月份。从2013年3月开始招生到2016年3月份,该校金融学双学位学生共753人,开办了13春秋、14春秋、15春秋、16春等7个班,顺利毕业56人,退学14人,为社会输送具有金融学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56人。该校金融学双学位教育课程设计包含理论课程和实验课程,课程较为多元化,让金融双学位学生从理论到实践对金融专业都有较深理解,因此,该校金融双学位教育取得良好效果,获得学生、家长的一致好评。

三、农林院校金融学专业双学位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管理较为松散

根据调查发现,湖南省某农林院校金融双学位教学管理存在不到位的情况。在2013春季班开始上课时,双学位学生还较为认真。但该校金融学双学位教学多安排在周末、假期上课,上课时间集中,一般是一整个上午或下午的课,学生学习疲劳,缺乏兴趣,连续上课导致任课教师也非常辛苦,学生学习效果不理想,教学质量有待提高。此外,双学位教学安排在周末、假期上课造成学生逃课现象严重,有时100多人的课堂,实际到课学生只有10-20人,到课率极低,严重影响任课教师的上课积极性。若是第一专业的学生逃课率达到一定比率,任课教师可以取消其考试资格,但取消考试资格的规则在双学位教育中行不通,在双学位学生的观念里,他们是花钱来修双学位学分的,不让他们考试是不合理的。如此便造成任课教师与双学位学生之间的矛盾,而任课教师有时也会基于学院双学位教育的招生情况,被迫放弃原先遵循的一些原则,让不具有考试资格的学生参加考试,进而影响培养质量。另外,金融学双学位教育缺乏专门的管理人员,导致各种教学通知不及时。而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和开设双学位专业的院系也往往缺乏必要的教学质量监督,不重视教学过程的管理。

(二)理论课程设计、教材选用缺乏因材施教

根据调查,湖南省某农林院校金融学双学位教育的理论课程设计、教材选用、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等内容与金融第一专业的学生没有太大差别,教学方式与金融本科的教学方式是一样的,未能做到因材施教。而金融双学位教育对任课教师没有考核机制(如督导评价、学生评价等),导致金融学双学位任课教师上课较为随意,往往是任课教师想上哪部分内容就上哪部分内容,上到哪就考到哪,金融双学位学生知识覆盖面有待提高。此外,根据调查,金融双学位教育理论课程设计中,一些理论课程的考核也通常采取开卷考试,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双学位学生上课不积极,考试带本书来考试即可,甚至有些学生到考试的那天才翻开教材应付考试。由此金融双学位教育教学陷入恶性循环的怪圈。同时,金融双学位学生之间也互相传递信息,双学位文凭随便混一下就可以拿到,这届传递信息给下届,如此循环,双学位学生学风令人担忧。

(三)双学位实践教学流于形式

金融双学位教育分为理论教学计划和实践教学计划,前文分析了双学位理论课程教学的问题。在实践教学环节,该校的金融双学位教学同样存在问题,如实践教学课时较少且流于形式。笔者认为,金融学双学位学生因其第一专业为非金融专业,所以金融专业理论基础知识较为缺乏,而实践教学是让其对金融知识有感性认识的教学方式,相比传统理论知识的面授,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并消化。而在实际中,金融双学位教育的实践教学课时较少,有教师指导的专业认知和实验仅16个课时,商业银行业务模拟和金融市场交易模拟都只有6个课时,学生在如此少的实践课时中难以深入了解业务,教学效果可想而知。笔者认为应增加金融学双学位教育实践教学课时,让双学位学生对金融实践知识有充分认识和感知,增加金融学专业学习兴趣。

(四)双学位毕业论文质量有待提高

湖南省某农林院校金融学双学位毕业生毕业论文质量堪忧。部分双学位毕业生学习态度不端正,毕业论文的选题、开题、答辩等环节都流于形式。学校对第一专业的毕业论文要求,毕业论文的重复比率不得超过20%,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督促学生撰写论文,对专业知识加深理解并掌握。而对双学位教育的毕业论文,学校并没有相关的要求,导致双学位毕业论文质量低下,抄袭现象严重,甚至存在这届的双学位学生直接拿上届的双学位学生毕业论文充当自己毕业论文的现象,学生应付心态严重。在毕业论文选题方面,一些金融专业双学位学生的毕业论文与金融专业无关,在答辩环节出现一问三不知,甚至连指导教师是谁都不知道等现象。部分双学位学生认为双学位毕业答辩只是形式,最终都会让他们通过,学生的这种学习状态亟需改变。

(五)金融双学位教育缺乏对学生的学习指导

学生所在院系和开设金融双学位专业的院系对学生缺乏必要而有效的学习指导,导致一些学生在选择金融双学位专业时,不知所措,盲目从众。有的学生修读一段时间后,由于没有兴趣或者处理不好主修专业与双学位专业的关系而中途放弃。有的学生虽然选择了自己喜欢的专业,但由于专业相关基础知识薄弱,又缺乏教师的必要指导,学习起来非常困难,最后也只得放弃。还有些学生没有把握好主修专业和双学位专业的学习进度,等到毕业时,主修专业的学分要求已达到,但双学位专业没完成,而无法获得双学位。

四、促进农林院校金融专业双学位教育发展的对策

(一)加强金融专业双学位教学管理

首先,加强教学管理,借鉴第一专业的教学管理经验,对于逃课率达到一定比率(没有特殊原因的情况下)的学生一律取消其考试资格,同时作为教学底线,决不能突破,对学生按时上课起到威慑作用。[3]第二,改变现行集中上课的模式,上课形式可以多样化。对于金融学双学位的理论专业课程,学生可以选择集中上课也可以选择到第一专业的课堂去旁听,由学院公布第一专业和双学位金融专业课程的课表,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基础与时间,自行安排上课时间。第三,规范考试制度。建议金融双学位专业课程考试采取闭卷形式,这样可以合理考察双学位学生对金融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也是对学生自由选择上课时间的呼应,集中上课或旁听课程的形式均可,通过闭卷考试检查对专业课程的掌握程度。

(二)针对金融专业双学位学生因材施教

现行金融学双学位教学的理论课程设计、教材选用、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等与金融第一专业的学生没有太大差别,教学方式与金融本科的教学方式相似,没有因材施教,金融学双学位的教学效果也不佳。应根据金融学双学位学生的特征,从课程设计、教材选用、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等方面入手,制定符合金融双学位学生特征的培养方案。如在教材选用上,应选用一些应用型规划教材,浅显易懂,易于学生接受;教学计划应偏向实践教学环节,增加双学位学生对金融学知识的感性认识,增加其学习兴趣,在实践中学习。[4]这需要像金融专业本科生一样,为金融双学位学生配备专业指导教师,而且要在入学伊始就配备指导教师。如此可以进一步加深师生之间的互动和沟通,为后续毕业实习指导和毕业论文写作铺平道路。

(三)落实金融专业双学位实践教学环节

对于金融学双学位实践教学环节课时较少且落实不到位的情况,建议增加金融学双学位实践教学课时,双学位学生在入学时即为其配备实习指导教师。如有资源的教师可为学生介绍实习单位,即使资源较少的教师也可以为学生在实习期间提供指导。同时,由指导教师结合实习单位的意见,考核学生实习期间的表现并进行评分。

(四)严格把关金融双学位毕业论文设计

任何高校、任何专业的毕业论文都是考核学生专业知识掌握程度的重要方式之一。为进一步提高金融学双学位毕业生质量,应对双学位毕业论文从严管理。如要求选题必须与所学双学位专业一致;要求写开题报告、对毕业论文正文进行,重复率要控制在20%以内;答辩给予通过或不通过(进行二次答辩)等一系列措施,以引起双学位学生对毕业论文的重视。

(五)加强对金融双学位学生的学习指导

如前所述,一些非金融专业、非经济类专业的学生选择攻读金融学双学位后,由于专业基础知识薄弱,又缺乏教师的必要指导,学习起来非常困难,最后也只得放弃。为提高非金融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应为非金融专业、非经济类专业的学生开设一些基础性的经济、金融专业课程,选用教材也要合适,应浅显易懂,不应与本专业学生选择同类教材。[5]同时,与本专业学生一样,应为金融双学位学生配备专业指导教师,指导教师的职责包括指导学生进行专业认知、专业学习、毕业选题、设计、实习等。为激发指导教师的热情,应进行绩效考核,如对于优秀毕业论文、获奖等方面给予奖励等。

作者:蔡洋萍 单位:湖南农业大学

参考文献:

[1]邓学斌.金融学双学位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江苏科技信息,2015(10):28-31.

[2]刘灿.中国经济学教育教学改革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J].中国大学教学,2012(1):30-32.

[3]程静.地方院校双学位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科技信息,2016(1):1-2.

融合教育论文范文12

[关键词]人文素质 专业课程教学 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崔玉江(1978- ),男,河南许昌人,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财会金融分院,讲师,研究方向为金融和高职课程改革;周叶芹(1964- ),女,浙江嵊州人,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财会金融分院副院长,教授,研究方向为金融统计和职业教育。(浙江 杭州 310018)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6-0120-02

一、前言

1.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人文素质是国民文化素质的集中体现,是人文科学、人文知识在教育对象身上体现的内在品格。人文素质教育就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人文科学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使之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相对稳定的内在品格。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是促进我国高职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要求,是适应当今培养新型人才的需要。

2.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现状。近十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迅速发展,高职院校担负着培养社会所需的高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的重任,各高职院校在强化学生职业技能训练的同时,也非常重视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但是,一方面,高职院校大都建校时间较短,缺乏深厚的人文科学底蕴,在师资引进培养方面,侧重在“双师型”专业教师的培养,学校缺乏高质量的人文科学教师,同时高职教育年限短、时间紧,传统的通过人文素质课程学习的方式实施难度很大;另一方面,学生的文化基础条件较差,人文知识学习积极性低,人文底蕴弱,传统的教学方法很难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如何充分发挥高职自身的特点和优势,探索和创新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有效途径,成为高职教育亟待解决的课题。

二、融人文素质教育于专业课教学的理论依据

1.可持续发展教育理论。可持续发展思想最初源于人们对资源和环境问题的深刻反思。1987年第42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了《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理念。1996年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报告中指出:“教育在人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究其实质是指:既能满足当时的需要,又能保证其身心和谐,均衡,持久的发展力不受损害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教育既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实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ESD)项目2009年度重点课题“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有效教学策略研究”指出,可持续教育发展教育教学原则:主体探究,综合渗透,合作活动,知行并进;可持续教育发展教育教学模式:先学后教—问题导练—四环递进。

2.将人文素质融入专业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实质就是教育要既能满足当时的需要,又能保证其身心和谐,均衡,持久的发展力不受损害的发展,培养素质全面的人,而实现这一目标,高职院校应高度重视人文素质教育。人文教育的实质是做人的教育,是培养精神品质,奠定学生从事社会工作、承担社会角色,特别是职业角色的重要基础。适应职业生活已成为高职院校开展职业人文教育的本源和载体,而专业技术教学恰恰是最能直接体验未来职业生活的有效途径,比其他课程更直接、更具体、更有说服力地体现人文素质。因为专业课本身蕴涵着丰厚的人文知识、人文方法和人文精神,通过专业课程的学习,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同时以诚信、合作、责任、敬业、创业等职业人文素质的养成为基础,构建属于自身的知识体系,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高职院校可以充分发动大量有扎实的专业能力、丰富阅历和威信、良好的道德修养的专业教师实施教学改革,探索一条将人文素质融入专业教育,培养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素质全面的人才。

三、人文素质融入专业教学的改革实践

人文素质包括具备人文知识,理解人文思想,掌握人文方法,遵循人文精神四个方面的内容。财政与金融是一门高职财经类专业的职业能力支撑课程,课程组成员通过吸收高职教育的最新理论成果,结合自身的优势和特点,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设计和课程考核等方面融入人文素质元素,经过多年的实践,逐渐探索出了一套成效显著的将人文素质融入专业教学的模式。

1.更新教学理念:引入能力本位和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财政与金融课程教学引入可持续发展教学理念,将人文素质提升作为课程教学的主要目标。课程的教学目标不仅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必要的财政与金融相关基本理论与基础知识,为今后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财政金融知识基础,而且特别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独立思考等关键能力。

2.重组教学内容:增加人文知识的学习。财政与金融和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通过引入一些历史、哲学、文艺知识相关的代表人物、经典理论和热点事件,拉近学生与宏观、抽象和枯燥的理论的距离,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增加学生学习人文知识的兴趣和动力。一是增加相关历史故事、趣闻和背景等内容,激发人文知识学习的兴趣。人文知识的不足很大程度在于兴趣。受近来社会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高职学生普遍缺乏对人文知识学习的兴趣,同时传统的人文知识教学方式比较单一枯燥,趣味性不够。结合高职学生的心理认知特点,在专业教学过程中,引入一些相关历史故事、趣闻和背景,可以很好地调动学生人文知识的学习兴趣。如在讲解财政和金融基础知识内容时,可以回顾财政和金融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让学生理解财政与金融产生的客观必然性,强调其历史背景资料,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激发学生学习人文知识的兴趣。

二是讲述代表人物的传奇经历,认识人文知识学习的价值。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学习历史可以吸收前人的经验和教学,站在伟人的肩膀上,发挥后发优势,为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如在讲股票投资时,可以多讲巴菲特、索罗斯等投资大师的传奇故事,总结归纳成长规律,对于规避风险、抓住投资机会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三是剖析热点事件深层背景,反思人文精神。教学内容要贴近实际,教学中可以引入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的热点事件,通过对热点事件的分析,一方面将专业知识渗透其中,另一方面引导学生掌握分析思路和方法,同时还可以进一步反思热点事件背后的深层次人文精神源头。如在分析金融危机时,除了可以从房地产市场的衰退,经济下滑、金融衍生品风险和金融监管缺失金融理论角度进行分析外,还可以进一步从人性的角度揭示金融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贪婪、恐惧、无知等人性弱点,引导学生进行人文反思。

3.创新教学设计:训练学生掌握人文方法。一是采用“先学后教—问题导练—四环递进”的教学模式,设计理论教学。第一步,选择与授课内容相关的社会热点问题作为切入点,如物价上涨、房地产泡沫、失业、贫富分化等,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步,讲授热点问题所涉及的相关基本概念和原理,将抽象的概念和原理渗透到热点问题的分析中,避免孤立、枯燥的教授;第三步,让学生独立思考并结合所学理论知识展开分析与讨论;第四步,点拨分析思路和方法,总结、归纳并深化热点问题所涉及概念、原理及规律,加深对热点问题的理解和认识;第五步,鼓励并引导学生加强课外阅读、养成思考和探究的习惯。通过上述教学设计,引导学生独立搜集相关资料、数据、图片、视频,一方面可以形成获取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归纳、总结和概括基本概念和原理,提高抽象概括能力,形成辩证思维能力;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养成关心社会热点的习惯,增强社会责任感。

二是安排多种形式的实训项目,实施实践教学。鉴于高职学生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强、偏好实践的学习特点,要改变过去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教授模式,安排多种形式的实训项目,如对于财政职能部分的教学可以安排讨论类实训:首先,将学生4人一组为单位进行分组,每组选择社会热点问题,收集相关资料;其次,让小组结合所学财政知识,依据相关资料,分析热点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影响,并着重分析财政在解决这些热点问题中发挥的作用;再次,制作幻灯片,准备发言稿,分小组选派代表发言,其他成员补充发言;最后,分析点评,全班同学进行交流讲评、打分。设计和安排分组讨论类、社会调研类、热点辩论类等实训,一方面能培养学生调研、书面表达、人际沟通、组织协调、分析判断、辩证思维、口头和书面表达等各项人文能力;另一方面加深了学生对社会的了解,增强了社会责任感,提高了人文素养和精神。

4.改革课程考核:突出人文素质考核。一是考核结构上突出平时考核。平时考核占课程总成绩的50%,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态度、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自学和掌握新知识学习方法、独立思考问题、与教师和同学间沟通情况等人文素质表现,以平时的综合表现做整体评价,确定课程平时成绩。

二是考核内容上突出能力考核。通过考勤考查学生的时间观念和学习能力;通过热点财经新闻点评作业考查学生获取和利用信息、独立思考问题、分析判断、书面表达的能力;通过课堂讨论发言考查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分析判断能力、人际交流沟通能力;通过实训考查学生团队合作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分析调研能力、人际交流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

期末考核分为应知和应会两部分考核,应知考核以单选题、多选题和判断题等客观题型的方式,考核学生对财政与金融基础知识理论的理解和记忆;应会考核以辨析、计算、材料分析和小论文等形式,考核学生运用所学财政金融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辩证思维能力、独立思考能力、书面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总结

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产业发展和繁荣、创建和谐社会的今天,高职院校有责任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能力靠培养,素质靠养成。只有长期熏陶、潜移默化,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因此要倡导专业教师不断提高自身人文修养,在专业教学过程中言传身教,为人师表,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爱学生,用自身渊博的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良好的精神风貌,健康的生活情趣,宽广的胸怀气度,高尚的思想品质,正确的价值观念,影响和熏陶学生,充分依托专业教育的优势,将人文素质教育融入专业教育,逐渐探索一条融人文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效提高人文素质的途径和模式。

[参考文献]

[1]高宝立.高等职业院校的人文教育理想与现实[J].教育研究,2007(11).

[2]李秋菊.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研究综述[J].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研究),2009(10).

[3]潘懋元.金融危机应引起高等学校对人文素质教育的反思[N].中国教育报 2009-04-06.

[4]魏俊玲,卢春艳,周军.浅谈高校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和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