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农学专业方向

农学专业方向

时间:2024-02-19 15:46:35

农学专业方向

农学专业方向范文1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对休闲消费需求日益高涨,同时,长期的快节奏城市生活以及日益激烈的竞争,使城乡居民感到身心疲惫,渴望到宁静的地方去度假,让自己浮躁的心回归自然的宁静与平和,在此需求下,休闲观光农业应运而生。在农业部出台《全国休闲农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之后,休闲观光农业在全国各地迅猛发展。

在休闲观光农业这股浪潮来临之际,多所高等院校敏锐地感知到社会和行业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开设了观光农业专业或专业方向。2006年,海南大学(原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开设了应用型本科农学专业(观光农业方向),河北农业大学开设了观光农业专业(专科),而后,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常德职业技术学院也相继开设了观光农业专业(专科)。观光农业专业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尚属于新兴专业,因此用何种培养模式?何种培养方案?何种教学模式?课程如何设置?也就是高校如何培养出社会急需、针对性强、真正适应观光农业发展需要的人才?等等一系列问题一直是我们教育教学工作者不断探索的课题。本文结合我院开设观光农业专业的工作实践,对观光农业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总结和探讨。

1观光农业的发展趋势

休闲观光农业在欧洲发达国家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我国起步于80年代,但发展劲头十足。当前,我国休闲观光农业蓬勃发展,规模逐年扩大,功能日益拓展,模式丰富多样,内涵不断丰富,发展方式逐步转变,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据有关部门2009年不完全统计,全国有1.2万个休闲观光农业园区,150万家农家乐,接待国内外游客近5亿人次,年收入超过800亿元,带动农民就业3000万人,农产品销售350亿,正在成为强农、富农、惠农的新兴产业。目前观光农业的专业人才是十分稀缺的,随着休闲观光农业市场的不断扩大、层次不断提升,对具有相关知识背景 ,且具有一定操作技能 、管理和创新能力的观光农业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将会出现一个高潮。

2应用型本科观光农业人才内涵

观光农业最显著的特点在于它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一 、二 、三产业的界限,是一种新型的交叉型产业,其将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产品展示、销售以及游览、休闲、科普、农家特色餐饮等等融为一体。基于观光农业的特性 ,观光农业人才应该是复合型人才,应兼具农业、规划管理、旅游管理方面的相关知识 ,具有从事观光园区规划、生产、经营、服务、管理等工作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是技术型与管理型相复合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因此观光农业人才应具备以下的能力和素质:(1)复合型的知识结构。观光农业是多门传统优势学科交叉融合衍生的新专业,主要包括现代农业科学、农业审美学、休闲学、现代旅游学、市场营销学、知识产权学、农耕文化等等,因此,复合型的知识结构是光观农业人才的基本要求。(2)扎实的专业技术。在2011年全国休闲农业创新发展会议论坛上,相关农技专家就着重探讨了观光农园建设中的蔬菜树式栽培技术,包括温室综合环境的调控与管理技术、根系生长的圈根环境的调控与管理技术等,这些专业技术能力是保障观光农业人才建设观光农园项目的关键。(3)深厚的人文积淀。各地不同的传统农业科技、传统农具使用 、农事时令知识 、传统工艺 、传统手工作坊 、农家餐饮文化等展现出不同观光农业园的特色,观光农业人才在进行园区规划、项目策划过程中需要最大限度的挖掘文化元素,提高文化品位,突出特色,因此观光农业人才要努力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4)独特的创意能力。独特的创意能提高农产品的文化附加值,增加经济效益,吸引游客,增强园区经营活力。(5)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任何一个观光农业项目从策划到实现需要多种人才,如专业技术人才、创意策划人才、市场营销人才共同努力,团结协作才能完成。因此观光农业人才需要有良好的沟通、协作、团结一致的团队协作精神。

3应用型本科观光农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指导思想

应用型本科观光农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指导思想概括为以下几点(1)遵循党的教育方针与政策,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2)坚持办学与国际接轨、与企业联婚, 整合校内外、国内外各种办学资源,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学生涉外事务的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3)主动适应行业与地方经济发展要求,制定相应的培养模式、培养方案、培养目标培养出社会急需、针对性强的人才。

4应用型本科观光农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思路

学院自开设应用型本科观光农业以来,一直以服务行业和地方经济发展需求为宗旨,以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培养为核心,探索以学生为本、以成才为目标、融合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突出特色为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

4.1面向社会和行业需求,制定培养目标、培养方案

学院为了能培养出适合当前企业、行业用人要求的大学生,多次邀请企业、行业的资深人士对应用本科观光农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方案等进行全面深入的探讨,充分发挥用人单位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中的作用,不断优化培养目标与培养方案,使培养出来的人才对接社会与行业的需求,解决大学和企业双方“人才”供需的胶着状态。

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是制订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依据。本学院依托海南大学办学的资源优势,借鉴国内外先进的办学理念和经验,依据社会、行业对观光农业专业人才需求的状况、学生就业的现有特点, 培养职业素养好、专业技能精、创业意识强、综合素质高、持续学习潜力大的高级技术和管理复合应用型人才,并使之具有终身学习的理念和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培养方案是坚持产学研紧密结合,加强文理交叉,注重实践,突出动手能力培养。

转贴于

4.2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培养

大学生要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才能适应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变化以及市场日益激烈的竞争,同时也是大学生自身生存、发展、成才的必备软件。因此,学院将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作为重要责任。主要从思想品德素质、专业素质、心理素质、健康素质,创新素质等方面进行文化素质教育,注重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社会主义荣辱观,使其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真正做到学一行、爱一行、吃苦耐劳、淡薄名利。而且还要有过硬的观光农业专业素质和较高的人文科学素质,具有广博的知识面,具备对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与竞争能力;有较强的风险意识与心理承受能力。始终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4.3注重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

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关系到民族的进步,国家的兴衰,更是个人事业成败的关键。而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主要依赖于广大教师把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意图贯穿于理论和实践教学以及考核的各个环节设计之中。在教学体系的教与学过程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体现双主体关系,共同发挥自主性和创造性。留给学生独立性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鼓励思维的发散性、独特性和综合性。真正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新情感的观光农业人才。

5应用型本科观光农业人才培养的主要措施

从培养复合应用型观光农业人才角本文由收集整理度出发,本着“ 宽口径、厚基础、强实践、高素质、广适应”的原则,调整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比例,使其呈宝塔型的课程结构,提高了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的比例,以利于培养复合应用型人才。同时注重主干课的建设,一般选取5门主干课程进行重点建设,在“宽”中显“专”,既重通才,更重专才。而不是开设多而杂的课程,学生好像可以有很宽泛的从业空间,但却无法适应需要专门人才的企业需求。

5.1精心构建课程体系

优化的课程体系和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是实施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观光农业专业是以农学、园林、园艺、旅游管理、行政管理等专业为支撑而建立起来的,涵盖的内容非常丰富,学校要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定位,有针对性,选择性地设置课程模块,并且每个模块都要留有足够的弹性,以满足教学内容可以根据技术信息和人才市场变化进行调整。改变以往过于强调基础课程体系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的想法,代之以基础教学为专业教学服务为目的,构建相近相通学科的基础课程平台。注重学科交叉渗透,打破原有课程之间的壁垒,开发综合性课程;整体优化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适应新形势、新规则的变化,突出基础性、综合性、实践性、先进性的特点,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更好适应社会人才发展的需求。同时着力构建与理论教学体系相辅相成、循序渐进的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本学院观光农业专业的课程体系划分为通识课程模块、学科基础课程模块、专业课程模块、实践能力培养模块、选修课模块。在每一模块内构建相应的课程群。

5.1.1通识课模块

通识课模块的课程群包括教育部规定的“两课”有关课程, 还有体育、军事理论、大学英语、大学语文、计算机应用基础以及文献信息检索与利用等等,使学生懂得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了解现代中国革命史,了解我国基本国情;具有健康的体魄、团队协作精神和拼搏精神。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

5.1.2学科基础课模块及专业课模块

主要培养从事应用型观光农业专业的基础理论研究、技术开发、业务和管理工作所必须具备的知识,采取“纵向压缩,横向拓宽”的措施,拓宽了专业知识面,同时避免了课程重复、交叉及遗漏等问题。真正体现了宽口径、厚基础的特点。学科基础课开设了休闲学、观光农业概论、植物学、植物生理、土壤肥料学、管理学、基础旅游学、园林设计基础和农业生态学等课程。专业课包括果蔬造型技艺、花卉应用、农业项目策划、观光园区小品设计、观光园区规划设计及植物病虫害防治等课程,专业课以新技术、新观点、新方法、新规则充实各门课程的内容,培养学生认识观光农业的综合性、复杂性和全球性的特点。

5.1.3实践能力培养模块

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课程实验与实训、专业与行业调查、社会实践、生产实习与毕业设计和等方面环环相扣,逐步推进,连继四年不断线。实验实训课通过现场教学、模拟教学和实验室教学来实施,一般占课程总学时的40%。第1学年署假安排为时2周的专业和行业调查,让学生深入基层开展实践调查活动,了解国情、民情以及国家、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初步接触与本专业相关的行业发展情况;第2、第3学年两个暑假安排一次为时2周的专业社会生产实践,让学生深入社会了解专业前沿、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了解行业对人才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的要求及人才需求状况,从而认真审视自身思想、业务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差距,进一步端正学习态度和专业思想,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第8个学期开展生产实习与毕业设计,让学生到生产单位进行顶岗实习,并设计自己的毕业项目。通过这些实践环节的培养和训练,将理论知识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在实践中增加才干,让毕业生进入社会实现“零过渡”。

校内外优越的教学实训基地建设,是“强实践”的有力保障。如我院“神农园”是专为观光农业专业的学生打造的教学实训基地。主干课程如观光农业园的规划设计、设施园艺、蔬菜无土栽培,花卉栽培等的实训课均可充分利用“神农园”的资源,让学生直接参与“神农园”的规划、设计、建设与管理。学院还在当地或外地选择行业信誉度高,科技含量高或科学管理机制好、有校企合作意识的企业作为校外课程实训、毕业实习的教学基地和毕业生就业的桥梁,使学生在走上社会之前就有熟悉行业企业的实战经验,实现高等教育与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零距离的理念[6]。校企合作的最佳方式是学生能够有半年以上的顶岗实习期, 可分期进行也可集中进行。实践证明, “强实践”的模式对学生动手能力、职业素养、独立工作能力和艰苦奋斗精神的培养具有良好的作用。到学生进入毕业实习阶段, 大多学生具有熟练的专业技能和良好的职业素质, 很受实习单位欢迎, 有不少学生实习未结束或结束时就被实习单位正式聘用。/

5.1.4选修课模块

在通识课模块、学科基础课程块及专业课模块都设有选修课,学生可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科技进步、就业需求、地域的不同及家乡的需要任意选课,深入贯彻“以学生为本,个性化培养”的教育理念。选修课分为三类:

(1)全校公共选修课。

学院要求学生要选修一定学分的文学、历史、哲学、艺术、心理学、管理学等方面的文化素质教育课,通过这一途径,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文明礼仪和人文素养。

(2)专业选修课

主要开设了特殊料理制作、体验项目设计、导游原理与务实、植物组织培养、无土栽培原理与技术、园林作品赏析、插花与盆景、景观生态学等,加强学生的专业技术技能。

(3)扩知选修课。

主要包括果蔬营养与保健、热带经济植物学、国际环境体系认证、农村经营管理、乡村旅游点服务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科技论文写及作旅游专业英语等,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5.2学生业务能力培养

业务能力培养主要针对大三和大四的学生,根据专业特点和毕业后将从事的业务,主要开展观光农业园区的规划、策划;观光农业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旅游经营管理;创意农业等项目的培训,开展系列的业务能力培养大大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性,为毕业后走向工作岗位奠定扎实的基础。

5.3国际交流与合作培养

随着经济全球化及企业国际化的发展,努力提高学生涉外商务活动能力,增强学生国际市场竞争意识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任务。为此,学校不断拓宽国际交流与合作平台,从2005年起,已派出12批国际交换学生共68人分别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法国佩皮尼昂大学、法国里昂第三大学、俄罗斯阿斯特拉罕大学、台湾成功大学和台湾嘉南药理科技大学进行为期一学期至一年的学习。观光农业专业的学生也得益其中,已有多名优秀的学生参与国际交换生培养。经过几年的实践探索,在培养高层次应用型观光农业人才方面取胜得了一定成效。

农学专业方向范文2

论文 关键词:农林 经济 管理 就业需求 课程体系 改革

论文摘要:从分析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变化入手, 总结 了当前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中存在的问题,得出现行的专业课程体系部分课程已不能适应毕业生就业需要。针对目前课程体系设置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改革的思路。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是我国 发展 高等 教育 进程中较早设置的专业,作为农业经济和农业 企业 管理相结合的本科专业,为国家农业和 农村 经济发展输送了大量的专门人才。从外部条件来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专业的生存与发展,取决于其培养的人才是否能满足社会的需求。从专业内部来讲,培养目标决定了专业的特色与定位,而培养目标的实现又以专业课程体系为依托。所以,课程体系的设置是为专业人才的培养而服务,其合理性最终取决于是否满足对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基于此,试从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需求的变化来探讨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

一、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查

近几年来,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以及国家就业体制的根本性变革,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总体形势日趋严峻,以沈阳农业大学经济管 理学 院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为例,毕业生就业单位、毕业生就业率发生了如下变化:

(一)毕业生就业单位的变化

从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培养目标来看,本专业培养的人才能在各类农(林)企业、教育科研单位和各级政府部门从事经营管理、市场营销、 金融 财会、政策分析等方面工作。基于此,把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单位分为四大类型即企业、教育科研单位、行政事业单位,其他(包括考取研究生、自主创业等)。其近20年就业方向变化情况如表1。

从表1可以看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企业就业的人数呈上升趋势,而且这种趋势越来越明显;在教育科研单位就业和行政事业单位就业的人数呈明显下降趋势。这一方面原因在于进入行政事业单位愈加规范,竞争也日趋激烈,行政单位必须参加公务员 考试 ,事业单位也实行统一招考;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毕业生学历层次日益提高,导致进入教育科研单位的门槛提高,很多用人单位要求必须具有硕士学位甚至是博士学位。而各类企业尤其是规模较小的企业对毕业生学历、学位的要求不高,所以,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目前更多就业于各类企业。

(二)毕业生就业率的变化

从1996年开始,国家取消了大学毕业生统一分配制度,实行完全市场化的双向选择。由于就业政策和就业领域的变化,沈阳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表2为沈阳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与经管学院近5年就业数据。

从表2可以看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呈一个明显下降趋势,尤其是近2年就业率下降明显。虽然与学校的总体就业率对比处于中游水平,但是对比经管学院平均就业率而言明显较低。

二、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专业方向及选学课程意愿的调查

学生由于就业压力的增大,在学习过程中,大多选择能快速提高就业竞争力、实现毕业就能就业或对就业帮助较大的专业方向和课程。

(一)专业方向的选择意愿

为了给学生学习和就业更多的自主选择,沈阳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从2003级开始,让学生在大三实行明确的专业方向选择,具体方向为农村发展和企业管理,两个专业方向分别设置了相应的方向课。近4届学生专业方向选择情况如表3。

从学生专业方向选择的情况来看,除04级学生在两个专业方向选择基本持平外,其余几届学生大部分选择了企业管理方向。经过调查了解,学生的选择专业方向更多考虑的是市场就业需要。

(二)专业课程的选择意愿

为了了解学生对专业课程的选择意愿,农林 经济 管理教研室对三、四年级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从调查的结果来看:

“学生最喜欢的专业课程”这一选项中,排前五位的分别是管 理学 原理、市场营销学、人力资源管理、经济学(包含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农产品国际贸易。其中,管理类课程占到60%,而经济类课程只占20%。

“在对就业最有用的专业课程”这一项中,排前五位的分别是市场营销学、管理学原理、 会计 类课程、农产品国际贸易、经济法。管理类课程具有明显的优势。虽然学生只是一些感性的认识,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目前课程设置上的一些漏洞和问题。

三、当前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经济类课程与管理类课程的平衡问题

农林经济管理是涵盖农业、经济、管理三大学科的宽口径专业,授予学生的学位从早期的农学学士到中期的经济学学士以及现在的管理学学士,体现了 教育 界对这一专业认识的不断变化过程。最初在专业课程设置上,以农业经济学为主线,强调对经济理论的研究,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际上成为农业经济专业。在大学生就业体制改革前,国家更多需要具备较强经济学知识的农林经济管理毕业生,各级政府的农业经济部门成为农林经济管理毕业生的主要就业单位。但随着大学生就业体制的变革以及政府职能的转变, 企业 逐渐成为接纳农林经济管理毕业生就业的主要领域。对于企业而言,需要的是具备较强微观管理能力的学生。针对这一市场需求变化,近年来,专业在教学计划中作了一些调整,增加了管理系列的课程,但与一般的管理专业相比,从课程体系来看,无论是广度还是深度都有较大差距。

(二)“重理论,轻实务”的问题

随着大学扩招,高等教育由原来的“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化教育”,在人才培养的层面上,也由原来的宏观型、理论研究型逐步转变为通用型、复合型和应用型。培养目标的转变,必然要对原有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在当前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重理论,轻实务”的现象仍然较为严重(这也是全国农林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一个通病),具体体现在:(1)在教学方式中,专业课程的讲授大多依然采用的是“教听式”,而强调实务操作、学生参与的教学方式较少;(2)在教学计划中,原有的专业课程实习较少,主要集中在农业经济学、统计学、管理学原理三门课程;(3)考核方式中也存在一定问题,考核的方式较为传统,很难从锻炼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出发来进行。

(三)课程体系的“专”和“宽”的问题

由于农林济管理学科自身的宏观性和宽泛性,以及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形势的 发展 和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在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包含了较多其它学科或专业的课程:如会计学基础、财务管理学、审计学等会计类课程;证券投资学、保险学、农业保险学等 金融 类课程、农产品国际贸易等贸易类课程。这些课程的设置,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的学习领域,增加了知识面,拓展了知识结构,但受到学时限制,使得这些“宽”与“专”相互竞争,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始终是现行农林经济管理课程体系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虽然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一直在不断微调,从上述的分析可以看出,现有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要使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适应市场就业的需要,在课程设置、体系构成等方面必须进行一定程度的改革。

四、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路

(一)课程体系应以学生就业需求为导向

政府对高等教育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提高民众的 科学 文化素质,二是为社会培养人才。学生的目的除上述外还包含着提高自身社会生存能力,社会生存能力中最重要的指标是就业竞争力。如果大学是“工厂”,培养的学生就是“产品”,评价这个“工厂”好坏的重要指标就是“产品”是否受社会欢迎。社会欢迎就意味着学生就业竞争力强,高校培养学生的目的才算完成。因此,在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和调整过程中,应时时把握学生就业需求目标,在提高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同时,更好的为学生实现就业而服务。

(二)把握好专业的“共性”和“个性”

从“共性”的角度来讲,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涵盖经济和管理两大学科,目前授予的是管理学学士学位。因此,在课程设置中,经济、管理通用型课程应是其主体,这是“共性”问题。但同时,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又有自己的“个性”问题,需要有一部分专业课程来体现这种“个性”,这也是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特色所在。

(三)细化专业方向的划分

为了更好的适应学生就业的需要,全国绝大部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进行了专业方向的划分,沈阳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也划分了“ 农村 发展”和“企业管理”两个方向。前者偏重于经济理论和政策的研究,是为学生继续深造服务的方向;后者偏重于实践,是为学生就业而服务的方向。但这种划分可以更加细化,如“企业管理”方向可以进一步细分为“农业企业管理”、“涉农企业管理”等。这样,一方面体现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特色,另一方面增加与工商管理的差异竞争优势,增加学生就业的核心竞争力。

农学专业方向范文3

摘要:当前,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前景日趋严峻。本文主要探讨地方农业院校英语专业如何以服务地区经济为宗旨,改革英语专业课程设置。希冀为地方农业院校英语专业实现人才差异性培养提供一新思路。

关键词:地方农业院校 课程设置 人才差异性培养

一、地方农业院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现状

地方农业院校英语专业大多开设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和本世纪初,在学校内部属弱势甚至边缘学科,其教师多由原来的“大学英语教学部”抽调而来,在职称、学历结构方面比较薄弱。如,河北某大学外国语学院于2002年建院,其前身为大学外语教学部,只承担公共外语教学任务。在其建院之初,教师中七成为本科学历,八成为中低职称;经过十年发展,现在全院教职工中虽绝大多数都拥有硕士学位,但其中只有博士一名,在读博士三名;中低职称教师仍占六成以上。这些地方农业院校英语专业成立时间短,人文底蕴存在先天不足,而又找不准自身合理定位,专业特色不明。以河北某大学为例,其教师皆毕业于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很难胜任涉农等特色专业英语课程;其课程设置基本为低年级综合英语、泛读、口语、听力,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等英语专业基础课程,高年级开设文学、语言学、翻译等专业课;其所用教材也基本沿用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上海外国语大学出版社和高等教育出版社的英语专业教材。也就是说,其在师资配置、课程设置、教材选用等方面与综合性或外语类大学并无二致,没有结合农业院校其它学科优势,无法体现农业院校英语专业自身特色,使学生被迫与毕业于历史更悠久,师资力量更强的老牌综合性大学或外语类大学的英语专业毕业生直面竞争,造成就业困难的不利局面。

二、服务地方经济的农业院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改革构想

地方农业院校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困难的根本原因在于学校人才培养教育目标与社会发展需求之间的严重脱节,要想扭转改善此不利局面,必须改变学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专业课程设置。地方农业院校多为省属高校,本就应为本省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所需人才,其毕业生也大多会留在本省,为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做贡献。所以这些高校要根据本省或本地区经济发展对英语专业人才的具体需求,依托自身学科优势,找准自身定位,探索特色化的英语专业人才差异性培养策略,并据此对自身英语专业课程设置进行改革。下面笔者以河北某大学为例,以服务河北经济建设,满足河北人才需求为宗旨,对其英语专业课程设置改革进行探讨。

河北省是一农业大省,农业是我省经济发展的基础支柱性产业。但要促进河北由传统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的跨越,势必要以科技创新为本,调整我们落后的农业产业化思路,借鉴学习外国先进的农业产业体系,引入国外先进适用农业科技,并在省内推广;要大力推进河北省名优特农产品的对外推广,争取打入国际市场,拓宽农民增收途径。所有这些都离不开大量通晓农业知识的复合型外语人才。为了适应这种农业科技化和国际化的趋势,河北某大学英语专业人才培养必须结合自身农科优势,瞄准“三农”发展和新型农业经济发展对涉农英语人才不断增加的需求,找准自己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改革英语专业课程设置。河北某大学自2011年起,将英语专业三年级学生分为农贸方向和英语语言文学方向,农贸方向开设农业英语,科技英语翻译等课程,便是依托本校学科优势,体现学校特色的一次有益尝试。但囿于师资局限,相关课程科目少,课时有限(农业英语开设两个学期,共64学时;科技英语翻译只开设一个学期,32学时),很难让学生对农业知识有一个相对全面、系统的了解。建议将农贸方向再拆分为农业和对外经贸方向,给农业方向的学生增设农业科技英语翻译、农业经贸英语翻译等课程,并利用学分制鼓励引导学生选修本校其它学院开设的专业英语课程,如动植物检疫专业英语、园艺专业英语、食品专业英语等,完善学生农业知识体系,增强其毕业时市场竞争力。

对外贸易也在河北省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据石家庄海关统计,2012年全年河北省进出口总值505.5亿美元,规模位列全国13。除了特色农产品、纺织服装、钢铁、医药等传统出口产品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外,以光伏新能源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品和以汽车为代表的机电产品出口发展迅猛,逐渐取代传统产品及初级制成品成为河北省的主要出口商品。河北省开放型经济发展日趋活跃,外贸进出口结构也在不断优化。欧盟和美国一直以来是河北省的最主要的贸易合作伙伴,2012年分别为河北省第一和第二大出口地,第三和第四大进口来源地。这种对外贸易的飞速发展势必需要大量既精通外语,又通晓国际贸易规则,拥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复合型外语人才。河北某大学可以将英语专业农贸方向再拆分为农业和对外经贸方向,删除对外贸易方向的农业英语、科技英语翻译等课程,增设强化其剑桥商务英语、外贸英语函电、商务英语写作与翻译、外贸谈判、跨文化商务交际与礼仪等课程。鼓励学生在校期间报考剑桥商务英语证书、报关员、单证员、外贸员、涉外文秘等资格证书,并可给予适当的学分奖励。多为学生创造在外贸企业和翻译企业实习、培训的机会,增强其处理英语外贸函电,应对外贸谈判等英语实际运用能力和商务英语翻译与写作能力;多为学生创造在学校或市里举办的国际性会展当口译或服务人员的机会,开拓他们的视野,使他们能做到学以致用。

三、结语

地方农业院校英语专业在办学历史,人文素养,师资力量,学生基础等诸多方面皆无法与综合院校和外语类院校英语专业相抗衡,造成自己英语专业毕业生求职举步维艰。地方农业院校的英语人才培养应立足于本地区工、农、商、服务业等发展的实际需要,结合本校学科特点和优势,调整人才培养目标,改革专业课程设置,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技能的复合型应用人才。只有实行差异性人才培养策略,才能使自己的毕业生形成其特有的市场竞争力,能够做到就地就业,学以致用。(作者单位:河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基金项目:2013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民生调研专项,课题编号:201301417;2013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民生调研专项,课题编号:201301100。

参考文献:

[1]鲁林岳.服务区域经济建设:地方高校发展与转型的价值导向与追求[J].中国高教研究,2009.1

[2]孙如凤,季春燕.复合型人才是对外开放的基础支撑-以宁夏实施开放带动战略对复合型外语人才的需求为例[J].福建论坛,2006.6

农学专业方向范文4

[关键词]高等农业院校 农学专业 应用型人才培养

[作者简介]陈宏涛(1977- ),男,天津人,天津农学院农学系,助理研究员,硕士,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天津 300384)

[课题项目]本文系天津市教育委员会教学改革重点项目“沿海都市型农业背景下农学学科特色专业质量建设标准研究与实践”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e02-0901)中国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0)18-0100-02

随着农业科技和地区区域经济的发展,农业产业呈现出多元化发展模式。同时,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以及国家就业体制的变革,农学专业毕业生就业总体形势日趋严峻。这些外部环境条件的不断改变促使地方农业院校农学专业需根据自身的性质、现实发展状态,找准专业特色和优势,科学、准确地进行专业定位并适时调整。天津农学院农学专业积极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开展人才培养目标、模式和方法的研究与改革,适应社会多样化的需求,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为地方农业经济建设和地方农业高校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一、农学专业应用型人才的特质

1.行业性。从知识结构来说,面向“三农”,根据农业发展的最新要求构建知识体系。由于应用型本科是以行业为中心设置专业,不是面向具体的职业岗位(群),专业口径应更宽,专业基础理论则应该更厚①,使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特别是作物生产的专业知识,例如大田作物耕作栽培、遗传育种、农产品贮藏及加工、技术推广的知识,从而具有发展潜能和技术创新能力。

2.应用性。从能力结构来说,应用型人才应该具有运用科学理论知识和方法来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以及将解决方案付诸实施的实践能力。应用型人才的“应用性”不仅是继承性应用,而且是创造性应用,通过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创造性地分析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3.社会性。从素质结构来说,应该具有更强的社会能力,如口头与文字表达能力、调查研究与决策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独立获取知识和信息处理能力、交际能力等。

二、农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有效着力点

1.突出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往由于重理论轻技能、重教学轻实践,致使培养的学生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就业能力较差。应从实际出发,以知识为基础,以能力为重点,强化素质教育,使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把学生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2.满足社会需求的动态培养。随着农业向产业化、规模化推进和农业现代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农村产业结构正由单纯的农产品生产向产前、产中、产后延伸,对农学专业人才的需求发生了较大变化。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不能一味与重点大学看齐,应该结合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将新农村建设需求作为“中心”依据,强调“地方性、应用性”,形成自己的特色。

3.强调体系优化的科学培养。遵循农业教育发展规律,在专业方向、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实践教学等方面运用系统科学的方法,结合专业特色,使各环节相互衔接、相互支撑。应在重视动手能力实践性培养的同时又重视理论基础的教育,避免延续应试教育②。要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培养形成创新的意识。

4.增强学生主体性意识的培养。目前大学生内心的主体性意识比较强烈,如果过于强调统一性,忽视个性的发展和培养,就会使学生自主性和主动性丧失,影响创新精神的形成。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不能统一规格、千人一面,要运用现代化教学方法和手段,活化人才培养机制,唤醒和培育学生的主体性意识,最终达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

三、天津农学院农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历史与进展

1997年开始,天津农学院农学专业在进行人才培养回顾与思考的同时,以“学校—学生—社会”为主线进行调查研究,探讨高等农业院校素质体系,教育思想转向素质教育,根据人才培养状况和需求,确立了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城效型、复合型农业技术及管理人才的培养目标,重新界定了“增厚基础,拓宽专业口径”的内涵③。

2000年后,伴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和我国成功加入wto,尤其是农业生产形势的巨大变化和社会对人才素质要求的改变,农学专业以人才市场需求和提高国际竞争能力的需要为出发点,努力形成与国家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高等教育学科专业和人才培养结构。结合天津地区的特点和学生对就业及个性发展的需要,研究都市型农业院校农学专业学生在21世纪综合素质提高需要的知识体系和技能要求。1999~2004级近400名农学专业学生参与了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实施方案的试行,他们的实践能力得到明显提高,知识结构更完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初步形成。

从2005年“十一五”重点学科建设开始,是农学专业建设质量大幅提升的阶段,也是专业优势与特色的形成阶段。为适应沿海都市型现代农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及时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与完善,建立了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三位一体”的“两段式”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2008年农学专业被教育部批准为部级特色专业。农学专业朝着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方向,确立了“三创一基”人才培养目标(即培养创造、创新、创业意识和提高基本技能),积极主动地去适应社会需求,从专业设置、教学计划、课程安排、教学内容的确定到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等环节的管理与社会需求接轨,凸显出为地方农业经济社会服务的特色。

四、培养农学专业应用型人才的措施

1.立足地方经济建设,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农学专业人才培养立足于地方实践需要,服务沿海都市型现代农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适应社会对农业人才的需求,培养面向“三农”、适应农业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应用型高级农业人才。科学构建人才的知识和能力结构,体现“厚基础、重能力、高素质”,重视基础理论教学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增强毕业生的就业能力。根据天津农业经济发展规划,在专业方向设置等方面以“农”为本,重新审视人才培养过程,对教学模式、教学计划等诸多方面进行适当调整,把“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作为构建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主线,从而培养出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转贴于中国

中国2.加强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内容改革。随着社会需求对人才要求的变化,对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行优化组合,夯实基础、拓宽领域、强化实践、突出特色,使课程体系具有“通、实、广、跨”的特点。通,即基础课与专业基础课打通培养,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实,即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比重增加,使学生基础知识扎实;广,即将教学面由产中向产前、产后拓展;跨,即增加跨学科选修课程种类,鼓励学生修双学位和跨专业选修,拓宽知识面,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培养。专业课程从核心课程和特色课程两方面进行调整。一方面,遵循专业要求,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为学生继续深造做好积淀;另一方面,根据天津农业的发展特点及作物种类设置课程,同时也设置了反映学科发展和交叉边缘的课程,如“作物育种学”“遗传学”“作物栽培学”。开设了与生物技术相关的课程“分子生物学”;涉及农业、农村、农民等诸多要素的综合应用型“农业推广”课程;为了让学生了解大农业,整合了“现代农业概论”,在教学内容中融入分子生物学、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现代高新技术,进一步拓宽了专业知识向产前、产后延伸。 3.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建设了农业分析、作物学、植物生理学、遗传学、作物遗传育种、种子科学与工程等实验室和植物细胞工程研究中心、特用作物改良工程中心、天津中日水稻品质食味研究中心(天津市级研究中心)。加大了大型仪器设备和农科类实践教学设备的投入,实验室对全体农学专业本科生开放,使学生尽早进入实验室开展研究。加强学校与社会、专业与经济建设的联系,利用社会多种不同的教学环境资源,构建产学研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平台,先后与农业企业共建了七个产学研一体化的校外实践基地。

在教学中做到课堂教学、实验课教学、田间生产实践三段教学环节紧密结合,形成了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践、设计性实验相互衔接,学科间知识相互渗透的多层次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所有的实验教学都编制了教学大纲,实验开出率100%。充分利用本专业的教师全部在主持或参加市级以上课题的有利条件,让学生较早参与教师的科研实验和课题研究,发挥自己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认识,形成了“课堂教学、科学研究、专业实践”三元结构的教学模式。譬如在近两年教师的28项科研项目中,吸纳了全部农学专业本科生。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促进科研团队合作。建设高水平的教学团队,团队成员注重专业素质和开拓创新精神的培养,爱岗敬业,优势互补。引进人才既看学历、职称,更注重实际学术水平、研究成果和职业道德,形成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密切结合的有效机制。积极开展教研活动,重视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和学生参与性的培养。农学专业已拥有专任教师21名,其中教授10人,天津市13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3人。近两年,教师发表科研论文70余篇,被sci、ei收录12篇,申请专利2项,承担科研项目28项,其中部级5项,省部级23项,增强了教师的科研水平。

5.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了有效地实施应用型人才培养,以大学生创新创业研究会为载体,积极引导社团开展校园科技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组织专业实验竞赛、文化创意大赛、创业大赛等科技竞赛平台。组织学生申报天津农学院科技创新课题,安排科研能力较强的教师作为学生课题项目的指导教师。通过课题立项,学生科研积极性提高,有效地培养了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近三年来,本科生申报学校科技创新项目45项。同时,我校学生积极参加各类竞赛,并获得了优异成绩。学生在公开刊物上发表研究论文15篇,其中在核心期刊9篇。考取研究生数量比例稳定在30%左右。

6.建立灵活的管理运行机制。积极推行学分制,建立了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反馈系统,做好教学督导工作,定期对教学文件、试卷及实验的情况进行检查,通过学生评教、教师评教、领导听课等制度形成多条教学信息交流反馈途径。严格考试管理制度,考试方式由单一的闭卷考试改为开卷、口试、论文、实践操作等多种形式结合。在考试内容上,侧重对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考核。

五、结语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中,天津农学院农学专业作为部级特色专业,应充分发挥农科专业优势,紧紧围绕沿海都市型农业经济发展需要,把握好专业发展方向。按照注重社会需求特点、同类互补和发挥自身优势的原则,突出专业方向的特色建设,走教学与实践紧密结合的道路,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创造、创业能力,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高素质应用型技术人才。

[注释]

①徐理勤,顾建民.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及其运行条件探讨[j].高教探索,2007(2):58.

②瞿志印.高等农业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几点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09(8):5.

农学专业方向范文5

 

一、农业经济转型对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培养复合型人才的要求

 

(一)农业经济向专业化、多元化和全产业链模式转型,农业经济发展需要多元复合型职业能力人才

 

随着农业经济发展目标由单一的追求产量目标转变为质量、数量和综合效益的协同多目标,农业产业的发展也逐渐由过度分割的分段式农业向全产业复合型农业产业转型。这种转变一方面把千家万户的小规模经营农户有效衔接起来,将小农户通过产业化模式联合起来融进大市场、参与大流通。另一方面,这种转变将农业产业链条产前、产中和产后联结起来,形成了“六次产业”的一体化经营模式,农业经济发展模式也逐渐由传统的原料供应部门向工业加工、环保、旅游、休闲等领域拓展,一、二和三产业的界限日益模糊。这就要求农业经济管理与农业、工业、旅游等学科交叉融合,形成新的学科生长点,培养多元化复合型专业人才,使之具备全产业链经营与管理知识以及交叉学科知识和职业能力。因此,面对中国农业经济转型,需要努力培养造就一大批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复合型技能人才,这已经成为转型时期推进农业经济学科发展的根本要求。

 

(二)城乡一体化发展和工农关系的转化,农业经营发展需要培养新型复合型职业能力人才

 

农业是工作辛苦程度高、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大、比较效益却较低的行业。在改革开放以后,通过实施细碎化的均分耕地资源的配置方式,进一步使农业经营难以实现规模经济效益。所以,农业领域很难吸引到专业人才。当前,农业经济管理人才日益缺乏,谁来种地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因此,为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创新农业经营方式,吸引新型职业化经营主体成为“职业农民”已经成为推进农业经济发展的重点,而职业化的农业服务组织和农业产业链管理者必然成为保障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和提升的重要基础。这种转变既要求农业经济发展由多元化的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共同参与,同时需要以专业化、组织化和社会化相结合的方式来共同推进农业经济的协同发展[7]。与此相适应,新型农业经济组织形式要求培育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其职业能力、农业资源的经营管理能力以及应对市场风险能力都要高于传统的小农户,使其能够在复杂交错的经营环境中获得更高的经营效益。因此,培养新型职业能力人才就是要培养其成为农村和农业经济发展致富的带头人、领路人,带领专业的“职业农民”推进农业经济发展和保障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创建民族品牌,打造和推动农业品牌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提升全产业的市场竞争力。

 

二、转型时期传统农业经济管理学科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业经济管理专业日渐萎缩、非农化趋势明显

 

这一问题导致农业经济管理学科人才职业能力培养难以适应新时期农业经济转型需要。首先,从农业院校农业经济管理学院专业设置情况看,非农化趋势突出,工商管理、会计学等非农专业迅速发展,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在农林经济管理学院中专业招生人数日渐萎缩。其次,从课程设计上看,一些反映农业经济特色的课程逐渐消失。例如,一些传统农业特色的反映交叉农学知识的课程,植物学、畜牧学、林学等课程已经被排除在一些高等院校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的教学大纲中。农产品贸易、农业推广、农村金融等农业经济管理特色专业课程,在一些农业经济管理学校的课程体系中被削减课时甚至多年未开课。再从学生就业情况看,20世纪90年代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培养的学生90%都去了与农业有关的行业或部门。但是,进人21世纪以后,进人农口工作的学生不到总数的10%。这导致农业经济管理专业日趋萎缩,特色和优势逐渐丧失。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学生服务于农业的技能不断被弱化,难以适应新时期农业经营管理的需要。

 

(二)农业经济与其他学科融合较差

 

农业经济转型发展越来越突出交叉学科融合与创新,这些新变化对农业经济管理学科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农业经济转型和产业延展要求人才的培养需要具备交叉的综合知识和职业能力,需要交叉综合知识的复合型教育平台。但是,传统农业经济管理专业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单一、专业面窄,社会实践缺乏,不利于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的职业能力培养。随着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向非农倾向发展,进一步导致了学生务农、亲农、服务农业经济的意识淡薄,能力弱化。培养的人才只懂基本的企业会计知识、企业管理原理等通识知识,缺乏农业特色和服务转型农业经济发展的职业能力培养,导致其在职场竞争中缺乏特色和优势,难以适应新时期农业经济经营和管理的需要。

 

(三)传统培养方式和教学模式单一

 

首先,从当前农业经济课程设置上看,缺乏应对转型时期农业经济专业人才职业能力培养的系统设计,尤其缺少与企业互动实践教学环节,导致学生不具备独立的顶岗实习能力,不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积累和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再加之一些教师常年“足不出户”搞教学,而目前教科书更新速度较慢,教材上的农业经济知识落后于实践的问题突出,其培养的学生能力必然远落后于转型经济社会实践的需要,这也是很多学生感觉部分课堂知识“学无所用”的原因所在。从授课方式看,目前普通高校仍以传统的农业经济理论讲授为主,缺乏多学科综合知识的串联讲授,主要侧重于对书本知识的掌握,没能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但面对转型时期经济新常态下农业经济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很难在书本上找到现成的标准答案。这些新知识难以通过传统的教学方式反映,需要紧密结合转型时期农业经济发展现状、趋势和规律的追踪研究、总结和报告,让学生主动参与其中,深入相关企业及部门进行实践,在理论与实践中不断提升综合技能,形成与农业经济岗位可以对接的职业能力。

 

三、职业能力导向的农业经济管理人才模块化培养体系设计

 

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载体是综合性的职业行动,区别于通识教育、职业培训[8][9]。应对农业经济转型,农业经济管理学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需要在兼顾高等院校优势和特色基础上,重点融合和互动教学模式改革,培养目标既要强调厚基础、宽专业,同时要突出强调农业特色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按照模块化设计人才培养模式。

 

(一)形成职业能力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模块

 

从高校学生培养的学历层次看,本科生为主的金字塔结构已经被打破。近年来,本科生规模缩小、硕士研究生规模扩大、博士研究生规模基本稳定,导致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学员结构呈现梭型的特点。本科招生规模严重缩减已经成为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为适应农业经济转型和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的现实,高校学生的培养需要按照层次结构、按照“精专深”原则培养,重点拓展职业能力培训。其中,本科层面人才培养突出“精”度,重点在于突出对小规模本科学生核心基础职业能力的培养,抓住核心精品课程内容的传授和基础技能的培养,按照精品思维打造基础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硕士层面人才培养的关键在“专”度。在突出相关方向的广度知识基础上,需要加强硕士生研究方向农业以及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知识专业化的学习,保障其在实践中能够独立解决农业经营管理中的难题,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博士层面则要有“深”度,这一层面需要掌握较为精深的复合专业知识,能够独立、系统、开创性地运用多学科交叉知识解决复杂、关键性问题,并形成开创和发展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的潜在能力。

 

(二)搭建职业能力导向的交叉型课程体系模块

 

需要按照农业经济发展需要,改革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发挥农业院校学科特色优势,搭建复合型人才培养平台。目前,农业院校学科专业主要按照文科、理科和工程类设计,形成了农学特色专业、畜牧兽医特色专业、食品科学特色专业等优势学科。这种割裂虽然有利于培养专业人才,但是不利于培养适应性强、就业面广的复合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培养需要打破这种割裂的学科分界,以农业经济管理核心课程为基础,整合全校其他学科核心课程优势,将优势学科资源按照专业需要设置为集群优势平台,并按照卓越式或者精英式教育模式重点培养,架构培养方案与岗位职业能力之间的桥梁。例如,农业食品经济专业方向,重点培养方案以农业经济管理系核心专业为基础,实现农学系、动物科学系、食品工程系等学科核心课程交叉融合,并采取小班授课和专题授课方式,从食品产业链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进行相关课程的系统设计,搭建集群式核心课程体系平台和配置师资力量供学员选择。在学分设置上,除了通识课程、经济理论等基础课程外,还需要增设必修的农学类核心课程、畜牧类核心课程和食品工程类核心课程,满足转型时期农业经济就业岗位能力培养的需要。

 

(三)建立职业能力导向的翻转式教学模块

 

大部分学生思维活跃、勇于创新、动手操作能力强,对感兴趣的事物能够激发积极性和投人精力,为此,需要采用灵活生动的教学模式“激活”学生的热情。教师要革新教学模式,加强教师与学生互动设计。课堂改革就是要告别“课堂干讲”“布置作业”“课后练习”的传统三部曲,需要教师的课堂角色发生转换,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等优质资源开展教学。教师的责任在于理解学生的问题并引导学生运用知识。学生在课前领取任务,自主学习并完成项目任务,通过师生互动、理论与实践互动实现信息知识的综合、凝练与传递。将课堂和实践场地变成教师与学生互动场所,包括知识运用、答疑解惑、总结提升。

 

(四)完善职业能力导向的实践能力培养模块

 

要走出课堂、走进生产一线,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互

 

动。生产实践环节是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职业能力培养与就业岗位对接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教师和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重要环节。要通过走进生产一线,直面农业经济发展中的现实问题,促进学生消化吸收理论知识,通过理论与实践互动增加学生对转型时期农业经济发展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直面实践解决实际问题的职业能力。其中,农业经济的经营者是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重点主体之一,包括专业农户、农业企业人员以及合作经济组织成员。这一部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主要侧重多学科核心知识的专题讲解,需要根据经营者面临的具体问题,有针对性地培训。其次是农业经济管理者,主要是省、县、镇(乡)村等各级农业经营管理机构的从业人员或者服务人员,主要针对农业经济政策、农业全产业链管理核心专业知识和核心技术进行专题讲解。第三,农业经济研究者和从事农业经济职业教育的人员。这一层面主要是通过对农业经济前沿理论、方法和交叉学科核心知i只与技能的系统培训,使之成为推进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和创新的重要主体,既要侧重学员对前沿理论和知识跟进学习,也要加强这类学生的交叉学科知识的补充学习,提升其研究和指导生产实践的能力。

 

参考文献

 

⑴毛迎春,黄祖辉.中国农业经济与管理学科的发展与趋势[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4):14-16.

 

[2]吕立才.我国农业高等院校农业经济管理本科人才培养的非农化与对策[J].广东农业科学,2014(3):22卜223.

 

[3J李万木,谢明荣.应用型本科教育与普通本科和高职高专教育之比较[J].职业教育研究,2006(10):20-21.

 

[4]王雅鹏,杨涛,张岳君.农业经济转型时期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的思考丨几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1-5.

 

[5]史金善.新时期农业面临的新问题和农业经济学科的发展趋势农业科技管理,2005(2):74-76.

 

[6]王守龙.复合型人才与专业创新型人才比较研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170-176.

 

[7]钟真,谭玥琳,穆娜娜.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社会化服务功能研究一基于京郊农村的调查中国软科学,2014(8):38-48.

 

[8]蒋乃平.对综合职业能力内涵的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01(10):18-20.

 

农学专业方向范文6

 

一,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

 

三农问题使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在我国一直被赋予极为重要的历史使命,进而在国内众多学科中具有相对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它的研究态势,改革开放以来,始终经久不衰,成果丰硕,并且这种态势还会保持相当长的时期该学科以三农问题作为基本研究对象,紧紧围绕农民,农业和农村发展中出现的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开展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在人才培养方面,20 世纪50 年代,我国全面照搬前苏联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的模式,人才培养表现出较强的系统性和专业性,适用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高等教育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农业经经济管理专业不断进行调整,目前在本科阶段的教育都是以经济学和管理学为主体,专业课程结合农业学科的特点设置;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也由"培养农业经济管理的专门人才"调整为向培养实际应用型,通用型和复合型人才方向发展从近期看,传统的农业宏观经济管理人才市场的萎缩是不可阻挡的,新的农业宏观经济管理人才市场仍在发育中,同时农业的微观管理人才市场尚在萌芽之中,短期市场的变动给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带来了极大的不确定性

 

二,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广大教师呕心沥血,不断在培养高素质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的道路上探索前进,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结合目前的教育教学实际,笔者作为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的一线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现,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中尚存在一些问题,最突出的就是许多院校存在着"轻基础,厚应用"的现象,偏重宏观管理知识,忽略微观经济活动的目标层次,不重视理论经济学基础理论的学习,片面强调它的应用部分任何一门学科都可以分成基础理论与应用部分,农业经济学科亦然在实践中许多高校没有重视经济学在农业经济管理人才培养中的基础性作用,本科阶段,经济学课程虽作为专业基础课设置,但学时明显不足,在有限的学时里,很难对经济学系统学习,更别谈深层次的理解及运用了硕士阶段的教育也显现出重视程度不够,学生掌握不深的现象因此,学生很难用经济学的理论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一问题直接反映在学生的学位论文上,无论是本科学生,还是硕士,博士的学位论文,主要集中在宏观农业经济问题方面,很少涉及微观农业经济问题;论文中技术分析较少,空洞的文字论述过多,不符合农业经济学研究的主导方向,即核心理论研究和应用模型研究

 

三,加强经济学学习,培养农业经济管理专业高素质人才

 

(一)经济学与农业经济学的关系决定了它在农经专业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经济学包含一个重要内容:对一个经济部门或经济领域或经济问题的集中研究成果,如:资源经济学,商业经济学,农业经济学,石油经济学等而资源经济学,商业经济学,农业经济学则被当作这一专业的理论的应用部分,也就是说,经济学与我们探讨的农业经济学之间的关系是理论基础与应用的关系抛开基础,只谈应用,无疑是空中楼阁基础打不好,就不能很好地去应用,就写不出什么具有实际意义的好论文,也不会在科研领域里取得卓越的成果泛泛的空谈,没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对于一个学科来讲,是很难获得纵深发展的作为培养农业经济方面高素质人才的农业经济管理专业,要想培养出农业经济方面的专家,扎实的经济学基础,是至关重要的无论是马列主义的经典作家,还是西方经济学者,对于经济基本理论都非常重视列宁说过,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这里所指的理论当然包括经济理论西方著名的经济学者凯恩斯有一段被广为引用的话:

 

"经济学家和政治学家们的思想,不论是在对的时候,还是错的时候,都比一般所设想的更有力量的确,世界就是由他们统治着"他的看法固然并不完全正确,但从中至少可以看出他对经济理论的重视

 

(二)经济学是其他相关经济学科及其课程学习和研究的基础随着改革开放的进展,我国与西方的交往日益频繁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情况更是如而无论是西方还是我国在论述经济情况的专门著作均含有大量的经济学的术语和理论,即使在一般新闻传媒对经济情况的报道中,经济学的术语和理论也会经常出现作为经济学的一个应用部分农业经济学是不可能脱离经济学而单独存在要想学好农业经济学的相关课程,不懂经济学的相关术语和理论,就不可能在农业经济方面有所成就其中与基础理论关系较大的的学科和课程,如:市场学,财政学,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公司财政,货币银行学,有价证券分析等等即使以技术型比较独特的学科和课程而论,它也不能脱离经济学的基础理论例如,在会计学中,初等的会计学可以与经济学无关,但是在高层次的会计著作中,技术分析仍然建立在经济学的基础没有坚实的经济学基础,根本无法学习更高层次的会计学知识;即使最基本的财务管理,都很难学懂,直至真正掌握和运用因此,为了给其他相关经济学科和课程的学习,研究铺设道路,以及进一步了解他们在整个经济学学科中所占的位置,也必须学习经济学,这是必由之路,不可跨

农学专业方向范文7

摘要:“农业会计实务”是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对学生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按照高职教学的要求,从课程内容重构、校内外实践教学环境建立、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教学团队打造四个方面,进行了基于工作流程的“农业会计实务”课程改革探索。

关键词 :高职;农业会计实务;课程改革;工作流程

基金项目: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农业会计实务”精品课程项目

作者简介:高萍,女,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农业经济管理系主任,高级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农村财务管理;吴政春,男,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财务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47(2015)06-0019-03

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的热切关注,我国农业企业及其他农村经济组织日渐发展壮大,在教育领域被淡忘了近20年的“农业会计”又将重新得到教育界、会计界的普遍关注。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主要面向三农,培养适应现代都市农业和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熟悉农业经济管理、农产品物流与营销基本知识,掌握现代农业企业经营管理、会计核算、农产品物流、农产品营销的基本理论和应用技能,具备农业企业经营管理、会计核算、统计分析、农产品营销、农产品仓储管理、农产品配送管理等实务能力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适应乡镇经济管理部门、农村各类经济组织、农村社区及其他企事业单位一线管理岗位需要的知识型、发展型技能人才。“农业会计实务”是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对学生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按照高职教学的要求,课程教学团队对“农业会计实务”课程进行了积极的教学改革和实践,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农业会计工作流程为导向,从课程教学内容的重构、实践教学环境的建立、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教学团队的打造等四个方面进行教学改革,力争面向“三农”,培养合格的农业会计与财务管理人才。

一、以会计工作流程为导向,兼顾不同农业经济组织,重构课程教学内容

(一)课程设计思路

课程的设计思路是:以职业岗位能力需求为依据,确定课程教学目标;以岗位核心能力为依据,以公司型农业企业会计工作流程为导向,参考初级会计师专业资格考试大纲重构教学内容;兼顾不同农业经济组织形式,增设农民专业合作社会计、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等内容[1],丰富农业会计教学内容,使人才培养更有针对性。

(二)课程教学内容重构

1.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教学计划的制定要摒弃传统的以章节划分的组织模式,而根据课程需要学生获得的相关专业技术知识、技能、职业判断能力,以工作环节划分若干项目进行组织。

2.教学内容的选取、教学方法的选择同样应以工作流程为导向,针对每一个工作环节来组织实施。本课程可按照要求学生掌握的会计核算业务,将教学内容分解设计成若干个工作项目,按会计岗位业务构建新的内容体系。如:按照出纳岗位核算、往来结算岗位核算、存货岗位核算、固定资产管理岗位核算、工资管理岗位核算、费用岗位核算、财务成果岗位核算和主管会计岗位核算8个项目模块进行教学,将课程教学和工作流程紧密结合起来,从而实现对学生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同时,也兼顾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3.在上述公司型农业企业会计学习的基础上,引入农民专业合作社会计、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教学内容,突出为农服务特色。如表1所示,在教学内容上侧重于与公司型农业企业会计的差异方面,选择其特有的经济业务开展教学和训练,以提高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以会计工作流程为导向,建立校内外实践教学环境

(一)校内实践教学环境建立

1.在校内建立能够模拟农业企业财务运作过程的实践教学环境。[2]如,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在校内建立了能够模拟企业财务运作过程的农村三资管理综合实训室、“乐实”农产品销售公司。在农村三资管理综合实训室里配备了手工模拟实训、会计电算化实训必需的硬件、软件、材料,实训室布局按照财会部门的现实分工和安排来设计,体现了财会部门的特点,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2.提供完备的实训资料,能够采用企业的实际会计数据进行实训。如,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教师自编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公司型农业企业会计、农民专业合作社会计、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核算实训资料;同时,师生共同参与“乐实”农产品销售公司的实际运营,采用公司实际的财务数据进行会计实训,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二)校外实践教学环境建立

为了提高会计实践教学效果,除了在校内建立实践教学模拟环境外,还必须在校外构建较完整的会计教学实习与学生就业实习基地,以保证学生到企业进行在岗实习。

1.与上海市农经站对接,学院教师和学生经授权后可以登录上海市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平台,查看全市有关财务信息,研究和分析上海农村经济情况。

2.与上海市松江区泖港镇经管所对接,学生可以到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专业实践教学。

3.学院出资与上海渔浪水产专业合作社共建了校外实训场,其水产养殖、农家乐餐饮等业务和宽敞明亮的培训教室,为学生现场实践教学、顶岗实习提供了极佳的条件。

4.学院专业老师和行业企业专家共同申报农业会计科研课题;共同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农业会计技术指导,为合作社理事长、财务人员、家庭农场主等开展农经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帮助农业企业人员提高职业素养;并与企业建立了互信、互助的良性关系。

通过校内模拟实训和校外实训,使学生对会计工作的整体环境和整个工作流程有了更为深刻的印象。

三、以会计工作流程为导向,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一)课程教学方法改革

以会计工作流程为导向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必须要打破原来“根据所给的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的简单的会计教学方法,而是以真实的原始凭证为案例进行农业会计的教学。一直以来,各院校在农业会计教学过程中都是采用文字形式来描述经济业务,学生根据所给业务编制会计分录;做得好一点的学院,可能会要求学生填制真实的记账凭证,但对于记账凭证后面应附的原始凭证多数不作要求,造成有的学生根本不知道后面应该附什么样的原始凭证,而这些原始凭证又怎么填、如何取得、怎样审核?

在现实工作中,经济业务的发生是以原始凭证的形式出现的,学生往往在拿到原始凭证后不知道怎么进行业务处理,这就是教学和实践不能有效接轨导致的尴尬结果。针对这个问题,教学团队专门开展教学研究,编写了以农民专业合作社经济业务为主线的综合实训指导书。该教材以够用、实用为原则,从合作社成立业务的核算,到正常经营运作的日常业务核算,到登记账簿和编制会计报告,都是以合作社发生的原始凭证样张作为学习训练的资料,为学生手工账训练再现了真实的业务场景;同时,还开发了与手工账相配套的电算化环境下的综合实训库,学生通过手工账和电算账的训练,既能得到很好的验证,也能更好地理解会计软件的操作原理,牢记业务的处理方法。

(二)课程教学手段改革

以会计工作流程为导向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必须要打破原来单一的教学组织模式。

1.提倡以“项目引领、任务驱动”,实现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相融合的方式。先将项目交给学生做,学生碰到问题查找资料,根据完成一个项目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学习相关知识。在此过程中,教师不断补充学生所急需的理论知识,同时,引企业专家进课堂,带学生到校外实训基地,探索理论与实际的差距,实现理论和实训教学的有效融合、企业专家与校内教师紧密对接,从而最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强专业知识的实用性和课程内容的趣味性。

2.使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教师精心设计、制作电子教案,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丰富课程网络资源,如课程介绍、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教学计划表、PPT课件、教学视频、实训指导书、习题库等。鼓励学生课余进行自学,充分发挥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优越性,实现课堂教学与网络指导教学相结合,课堂教学与岗位技能培训相结合,学做兼备、工学结合,融课堂与实训基地于一体。

3.鼓励学生与任课老师进行网上交流沟通。学生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教师可以通过QQ在线解答或通过电子邮箱交流解决。

四、以会计工作流程为导向,打造课程教学团队

目前,大部分院校缺乏专门的农业会计教学师资队伍,会计教师大部分直接来自于高校毕业生,他们缺少农业会计工作的实践,动手能力普遍不强。因此,教学中老师讲得多,学生思考得少,教与学缺乏互动[3],再加上农业会计确认、力量、记录和报告的复杂性、农业成本核算的困难性等特点,使学生缺乏理解的基础,导致培养的学生缺少职业特色。

(一)提升教师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

学院专业教师必须深入农村经济组织会计工作第一线,通过到农业企业、镇会计记账中心、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单位实践,亲身体会农业生产中自然再生产的自然属性,了解和熟悉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管理与分配体制、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财务收支内容及财务管理模式等方面的知识,使理性认识与感性认识获得统一。如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每年安排两名青年教师到市、区级农经站、农民专业合作社,甚至到学院自建的“乐实”农产品销售公司参与实践,从而使教师的实践经验、专业知识和能力等得到提升。

(二)引进行业企业专家担任兼职教师

要大力引进行业企业专家担任课程实训教师和实习指导老师,并通过团队建设、课题研究、社

会技术服务等形式,密切校内外教师的联系,形成一支既有理论基础又有实践经验的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

总之,以工作流程为导向的“农业会计实务”课程教学改革,可以有效解决职业教育中理论与实践、学习与工作之间相互脱节的问题,将职业岗位标准融入教学内容之中,实现专业理论知识、专业实践与职业岗位标准有机融合,使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保持一致。学生通过边实践边学习,更好地体现了“工学结合”的要求,真正实现了“教、学做”一体化。

参考文献:

[1]李平,张希玲,王素义.我国高校农业会计教学的回顾与展望[J].高等农业教育,2013(5):83-86.

[2]汪诗怀.构建基于工作流程的会计实践教学模式探索[J].会计之友,2009(5):74-75.

农学专业方向范文8

就高校涉农专业学生在校期间的职业规划展开讨论,文章首先对职业规划与涉农专业学生的职业规划理论进行了概述。接着,论文讨论了高校涉农专业学生的职业规划的必要性,能明确职业发展方向,提前做好职业发展准备,强化自我约束控制,加强专业技能学习。文章还提出了高校涉农专业学生在校期间的职业规划的建议与对策。高校涉农专业学生职业规划必要性对策良好的职业规划,能够推进高校涉农专业学生的职业发展。优秀的职业规划,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进入学生的内心中,成为高校涉农专业学生自律的规范。职业规划也是一种学生自我精神激励的特殊形式,高校涉农专业学生们在职业规划的规范中,强化着自身的文化学习与技能掌握的能力,促进高校涉农专业学生的自身素养的全面提升。本文围绕“高校涉农专业学生在校期间的职业规划”问题展开讨论,期待本文的探讨能对相关人士起到启示与借鉴的意义。一、职业规划与涉农专业学生的职业规划概述我们要讨论高校涉农专业学生的职业规划,就有必要首先厘清“职业规划”“涉农专业学生的职业规划”的内涵。所谓“职业规划”,一般指的是个体对其自身未来的职业发展的预期与计划。职业规划具有阶段性,随着个体的职业发展,个人会不断变化自己的职业定位,对自己职业的理解也不断地加深。而高校涉农专业学生的职业规划,主要指的是高等院校的农业相关专业学生的职业发展计划。高校涉农专业学生毕业之后,将有不少继续从事于农业相关的职业,因而对高校涉农专业学生开展职业规划很有必要,可以让他们明确自身的职业发展,坚定职业发展信心,剔除职业发展“偏见”,在农业相关专业领域取得成果。这将对促进学生个体发展及其必要,对促进高校的农业人才培养工作也有促进的作用。二、高校涉农专业学生在校期间职业规划的必要性当前,涉农专业学生大多数都是调剂生,专业思想极其不稳定。因此,做好在校期间的职业规划对涉农专业学生未来的职业成长、职业发展是不可或缺的。第一,职业规划具有指向功能,能够让高校涉农专业学生提前做好职业发展准备。据相关调查显示,当前仅有23.7%的学生对自身即将从事的工作有明确规划,大多数学生的求职意向非常模糊,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对自身适合职位缺乏必要的了解。制定职业规划的过程,其实就是学生对未来发展不断探索的过程,通过职业规划的制定,可以提高同学们规划意识,帮助学生在日常的学习和实践中不断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让高校涉农专业学生提前做好职业发展准备。第二,职业规划的运作,能够让高校涉农专业学生强化自我约束控制,加强专业技能学习。良好的职业规划,能够激励高校涉农专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强化自我约束控制,加强专业技能学习。涉农专业的学生受家庭和社会因素的影响,产生学农不爱农等消极思想,导致学习热情不高、学习动力缺失,对学生职业成长极为不利。做好高校涉农专业学生的职业规划工作,让他们充分了解职业环境以及未来的发展空间,提高学生们的学习专业信心,加强专业技能学习。三、高校涉农专业学生在校期间职业规划的建议与对策1.加强对高校涉农专业学生的职业规划关注度加强高校涉农专业学生的职业规划,促进高校涉农专业学生职业规划工作开展,就要进一步加大高校涉农专业学生职业规划关注度。我们从促进高校涉农专业学生职业发展的高度,来加强高校涉农专业学生的职业规划,这也要求高校管理者以及学生辅导员对高校涉农专业学生的职业心理、职业发展给予充分的关注,高校辅导员要积极推进涉农专业学生的职业规划工作,可以在学生入学的第一学期,开展学生的职业规划。通过相关主题活动,或者是通过涉农学生职业规划比赛的形式,促进涉农高校学生的职业规划水准的提升,让学生明确自己的职业发展,做到未雨绸缪,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做好计划推进工作。2.加强高校涉农专业学生职业规划的交流以高校涉农专业学生的职业发展为目标,专注于高校涉农专业学生职业能力提升,需要我们积极开展涉农专业学生职业规划的交流工作。引导高校涉农专业学生进行科学的职业规划,我们也要打开视野,关注国内先进高校涉农专业学生的职业发展的现状,不能“闭门造车”,要通过“拿来”与创新的方式,不断提升高校涉农专业学生职业规划的效度。在学生的职业规划中,要树立一批专业过硬、职业发展良好的高校涉农专业学生模范,为高校涉农专业学生提高职业发展水准树立新的标杆。当前,高校是培养高校涉农专业学生人员的“主战场”,我们在高校涉农专业学生类专业人才的培养中,也可以考虑校企合作的方式,通过相关职业规划的制定,并在落实中实行“订单化”培养模式,为提升高校涉农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促进高校涉农学生的就业做好铺垫。3.重视高校涉农专业学生的职业化培养模式高校涉农专业的学生的培养中,要走出只重视理论培养,忽视学生职业培养的误区,要学以致用,将理论学习融入到学生的职业规划当中。一方面,我们要狠抓学生的职业规划工作,制定好相应的规划后,我们要督促学生提高学习主动性,营造良好学习氛围,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融会贯通到自己的职业发展当中。另一方面,我国的高校专业老师要在涉农专业学生学习阶段中的大一大二期间,即开展相应了农学相关的专业技能培养活动,让涉农专业学生及早地进入职业培养当中,让他们做好职业准备,为今后的就业以及个人的职业发展做好充分的技能培养准备工作。我们的高校教学活动要服务于的高校涉农专业学生职业发展,要以学生的职业发展为中心,不能偏离这个导向。我们要为高校涉农专业学生提供先进、有效的职业发展管理模式,引领高校涉农专业学生的专业学习与职业发展工作,稳步向前推进。四、结语综上所述,高校涉农专业学生职业规划工作的落实,能够激励学生明确自身的职业发展方向,在专业学习之中,明确学习目标,强化职业技能的培训,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全面提升。良好职业规划的落实,能够促使高校涉农专业学生乐于进行涉农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发挥各自的潜能,利于学生自身的就业,实现高校涉农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王云飞,方绪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综述[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11,(01).

[2]中国在线网:大学生在校期间,应早做职业规划[N].

[3]黄书丹,朱小爽,曹立.内隐与外显职业兴趣对大学生专业认同感的影响[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0,(12).

[4]魏洪秀.谈高职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J].中国成人教育,2008,(14).

[5]张辉.浅论如何加强高校就业指导[J].才智,2011,(18).

[6]曹银娣.高校职业生涯规划研究的现状[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15).

农学专业方向范文9

关键词 高等职业学校;涉农专业;校企合作;意义;构建

中图分类号 G71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9-0340-01

随着高职涉农专业生源趋于逐年萎缩和招生竞争愈演愈烈,涉农专业的可持续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和挑战。校企合作办学是高职教育实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目标的必由之路,校企合作已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当前校企合作中职业院校积极性很高,而企业的参与积极性较低,合作项目中企业参与的深度不够[1]。通过对省内外5所高职涉农院校和96家企业的问卷调查,认真分析研究了目前校企合作的现状、合作的意愿度、影响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积极性的因素,提出构建高职涉农专业校企合作机制的建议,校企之间建立深度融合的长效合作机制是实现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保障。

1 高职涉农专业校企合作办学的意义

由于家长与广大学生对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偏见,一心想跳出“农门”,认为学习农业专业没前途,不愿读“农”字号专业,这是影响高职涉农专业生源数量和质量的主要原因。加之社会经济、宏观环境和不规范竞争等因素影响,使涉农专业招生困难,且生源素质急剧滑坡,办学举步维艰。目前我国已采取多项政策措施支持大中院校农业专业的教学与就业,譬如优惠农业专业学生学费等,但仍然难以扭转当前涉农相关专业招生困难、就业压力大等问题。据统计,全国每666.67 hm2土地仅有0.8个农业专业技术人员,平均每666.67 hm2森林仅有0.53个林业专业技术人员。农业专业人员仅占人口总数的0.01%,而发达国家农业技术人员占总人口的比例一般为0.3%~0.4%。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技术工作者的比例明显偏少。这便造成了农业专业人才培养的矛盾:即国家亟需农业人才,但学生大多不愿学习农科专业;农业方面工作人员短缺,但很多农科毕业生却面临就业困境。

针对这些问题,必须大力发展农业现代化,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以吸引更多的人才留在农村,发展农业,构建和谐新农村。因此,培养现代化农业专业技术人才是我国当前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型、推进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高职涉农专业的人才培养必须迎合这一需求,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同时也是改善农科专业遭受冷遇的有效途径。因此,必须通过机制创新不断拓展生存和发展空间。其中,校企合作机制的科学构建就是一条保障高职涉农专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2 高职涉农专业校企合作机制的构建与运行

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应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方向契合,在复杂的内外环境的共同影响下,高职教育也必然会受到经济环境因素的影响[2]。主要表现为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学生的创新能力差、科研技术转化水平低、毕业生就业渠道不畅等[3-4]。培养企业文化,探索“教、学、做”一体化,联合打造双师型教学团队;依托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联合研究并改革各实践环节的实践方式及内容,结合行业企业的岗位要求和行业职业资格标准,与企业联合开发与多门课程相关联的实验实训及顶岗实习的实习标准、实训考核标准及实训指导手册等,突出汉中职业技术学院人才培养的个性特征,优化涉农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符合我院涉农专业群人才培养目标的校企合作实训基地配套管理体系;结合我院办学特色和秦巴区域社会经济及产业群和资源优势,合作区域骨干企业,对接产业,探索建立涉农专业与企业人才共育的有效机制,以优化涉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使其更能体现我院特色[5-8]。

2.1 各部门共同推进校企合作向纵深发展

成立校企合作工作委员会,教学、就业等部门共同推进校企合作向纵深发展。高职涉农院校是校企合作教学模式中的主体,因此要制定合理的合作企业遴选方式。重点选择重视教育事业,并对培养专业人才有促进作用的相关企业,在校企合作进行过程中本着“互惠互利、相互依存”的原则。学校与合作企业不定期地召开人才培养交流会,双方交换意见,真正了解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并确定定向发展式的人才培养方式,为企业和社会培养应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人才。培养专业教师队伍,教师根据企业专家的指导,制定既符合学校教学目标又能满足企业需求的教学实训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学生实训。企业和专业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共同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努力培养有岗位经验的优秀农业科技青年学生,最终实现“零距离”上岗,满足企业的人才需求[9]。

2.2 建设科研服务平台,充分发挥桥梁作用

在推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根据实际需要搭建科研服务平台,充分发挥桥梁作用。一是积极引进企业研究机构,为企业提供专业技术支持;二是积极邀请著名的农业专家学者等来园区设立科技支持办事处;三是整合区域科研平台,与企业实现科研共享;四是建立适应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服务于校企合作的管理方式,提高人才培养水平,使专业人才培养与地方产业需求相适应,使毕业生能力与企业需求相适应。制定新的课程体系与教材,建立双师结构的教学团队,搭建符合农学结合的校内外实验实训基地[10],为学生农学结合工作的开展创造条件。通过校企合作互动、人才培养订单、校企文化对接、农学结合交替、顶岗实习轮训等多种方式积极开展校企合作,推动农业专业实践人才的定向培养。

2.3 积极参与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工作

高职院校要积极参与中小企业的科技创新与技术改造工作。高职涉农院校应将服务地方农业作为科研创新的重点,培养符合现代农业生产管理的实践型技术人才。同时,高职院校应积极支持合作企业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构建,派遣教师为企业新员工开展技能培训,充分利用高职院校所具有的技术和人才优势,与企业共同开拓新的合作路径。

3 参考文献

[1] 胡常胜.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中企业动力不足的原因探析[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6):22-24.

[2] 张志强.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4):56-58.

[3] 徐建平.创新机制、建立机制、优化管理――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建设途径探析[J].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2(2):48-50.

[4] 傅伟.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内涵与特征[J].中国成人教育,2010(11):90-91.

[5] 邱璐轶.高职校企合作的影响因素分析[J].教育探索,2011(4):158-159.

[6] 林英.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现状及构建机制的调研[J].中国大学教学,2011(7):87-90.

[7] 郭网红.高等院校农科专业改革的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10(1):51-53.

[8] 邱璐轶,袁建萍.后危机时代校企合作创新影响因素分析[J].继续教育,2011(5):22-24.

农学专业方向范文10

就业导向

市场化

机遇

对策

[论文摘要].本文通过对我国农业职业教育现状的分析,提出农业职业教育的出路在于其市场化、注重以就业为导向。同时分析了新形势下农业职业教育的发展机遇和发展对策。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农业职业教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农业职业教育已成为我国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初步形成了以高等农业职业教育为龙头,以中等农业职业教育为骨干,以初等农业职业教育为主体的农业职业教育体系。为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建设培养了一大批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做出了较大的贡献。但是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中国加人W’I’U后新的形势要求,市场经济日益成熟与完善,社会对农业类职业学校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上人们对职业教育观念的认识不全甚至存在偏见,学农厌农轻农思想的日渐膨胀,农业的不景气及职业学校自身的原因等,农业类职业学校的发展跟不上形势,农业类职业学校的现状令人堪忧。要使农业职业教育真正进人良性循环的轨道就要进一步推动农业职业院校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大胆抓住机遇,深化教学改革,走出一条有特色的农业职业教育发展之路。

一、树立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观念.使农业职业教育走向市场

(一)以就业为导向的农业职业教育,至少应具有以下5个塞本特征

1.以就业为导向的专业设置

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的专业设置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以农业就业市场需求为导向,即主动适应劳动力和人才市场需求变化需要的从业者的数量及其发展趋势,以确定现有专业是否招生以及招生的数星。二是敏感地捕捉农业科技进步、社会发展对职业演变的影响,及时开发新专业或新的专门化。农业职教工作者必须敏感地捕捉职业种类和内涵变化的趋势,适度超前地开发新专业,确定己有专业的新专门化方向。三是专业以农业生产第一线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实用人才为培养目标,这是农业职业教育所特有的。

2.以就业为导向的德育重点

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其德育的特色和重点在于以就业为导向,注重职业意识、职业理想、职业道德以及就业观,创业观教育。贴近学生,贴近职业、贴近社会,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通过职业教育德育的有效载体—职业生涯设计,引导学生在了解自己、了解社会的基础上调整就业意愿,看到自己的长处和即将从事职业的发展和前景。树立对未来职业生涯发展的信心;看到自己的不足和与即将从事的职业对从业者索质要求的差距,形成自觉提高自己的动力机制。以就业为导向.帮助学生以成功者的心态走上社会,是职业教育德育必须落实的任务。

3.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体系

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是指根据一个或几个相关职业群对从业者的素质要求,从众多知识、能力要求中筛选出来并按教学规律组织起来的内容及其实施过程。课程是对教育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方式规划和设计,对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及其实施过程的落脚点。课程是专业培养目标的具体化,是对从事某一职业的从业者所必备的职业能力的层层分解、层层落实,是为课程的学习者构建通向就业的桥梁。

4.以就业为导向的实训设施

以农业职业能力训练为重点的实验实训基础建设,是农业职业学校落实以就业为导向的物质基础。实验实训设施有两类,一类是验证性实验设施,另一类是农业生产实习基地,用于实际需要的农业职业能力训练,以及与之配套的相关的经营管理设施。

5。以就业为导向的评价标准

考察一所农业职业学校的办学质量,应该着力于学生和用人机构的角度。评价的指标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第一方面即就业率,第二方面即就业质壁。就业质量作为衡量学校办学活力和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反映了职业学校服务对象即学生和用人机构双方的需要,毕业生希望有质童高的就业,用人机构希望得到符合岗位要求的高素质从业者。让用人机构满意的从业者,才可能有较高的收入和良好的发展前景;毕业生深受社会、企业欢迎的学校,才是具有优势的农业职业学校。

(二)农业职业教育走向市场应抓好几个环节

“招得进,教得好,送得出”是农业职业教育的“三部曲”。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职业学校应抓住这三个环节。

l.招生是关键。招生对学校而言,就如同企业的原材料供应,直接影响着教育成果和教育效益,影响着教育主体的生存和发展。招生是关键,包括两层意思:一是学生是学校的主体,没有学生,教师就失去了生存的价值,学校就丧失了存在的基础;二是在缴费人学的形势下招不进学生就意味着学校经费渠道的堵塞,办不好学,办不成学。作为学校,要内强实力,外树形象,主动出击,迎接挑战。作为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也应审时度势,继续放宽招生条件,改进和简化升学手续,为中等职业学校的招生创造更为宽松的外部环境。

2.就业是重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职业教育作为一个特殊的产业,也必须受市场法则的支配。就像企业的产品要找到销路,学校的教育产品—毕业生,如果找不到就业门路,学校将面临更为严峻的“招生难”。所以,解决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就成为学校不可回避的’‘重中之重”。可以采取如下具体做法:成立就业处,可以专门派人收集企业的实际情况、用工情况、用工要求及标准,掌握企业的第一手材料,能及时与企业沟通。并邀请企业到学校来选择毕业生。将学生介绍到各个企业后,同时了解学生对单位、对学校有什么意见、要求,用人单位有什么意见、要求。定期举办校企联谊会。每年邀请企业家到学校来,既增进校企之间的感情又更好地了解企业的需求,为学生今后的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3质量是根本。学校的教育质览决定着学校的持续发展。毋庸置疑,招生和就业的有效途径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因为人才市场的竞争归根结底是毕业生素质的竞争;学校生源的竞争,落脚点也是办学的质量高低。哪个学校的教育质量高,哪个学校的毕业生就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因此,质量意识应成为农业职业教育在走向市场的过程中,灌注其里,贯彻始终的生命线。 二、新形势下农业职业教育的发展机遇

新形势下农业职业教育在面临诸多困难的同时电有着巨大的发展机遇:

1.知识经济的机遇。进入20世纪以来,科学技术日新

月异,人类与自然的竟争也日趋激烈。由于人口增加,生物资源相对匾乏,高科技在农业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市场农业、都市农业、观光农业的兴起到克隆牛、克隆羊和各种转基因动、植物的相继出现,展示了21世纪农业发展已经进人以知识为主要增长因素的崭新时代。21世纪农业生产越来越智能化,更多的岗位要求劳动力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坚实的专业技术知识和创新能力。农业类职业教育应立足于农业产业化,培养适应农村经济发展和为产业化服务的现代知识型劳动者。

2.’‘入世”的机遇。加人W’1’O后农业类职业教育面临两个方面的发展机遇:一是入世对农业领域的新要求,促进农业职业教育的发展;二是人世对职业教育本身的发展要求。

中国加人wmu后,对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国际贸易将带来许多机遇。人世后,农产品放开经营,国际国内市场融为一体,中国的水果、蔬菜、花卉、水产品、畜产品、食用菌等农产品属劳动密集型产品,有较强的出口竞争优势。粮食等价格高于国际市场,进口冲击压力大,必须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高档次的优质农产品,大力发展优质、高效农业。农业职业学校在畜牧兽医、园林绿化。食品加工等专业上大有可为,在发展优质高效农业上大有可为。

3.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机遇。十六大指出:“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市转移是农村工业化、城市化和产业化的必然结果。”“十五”期间,我国每年要培训农村劳动力I.5亿人次。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素质总体上还不高,文化程度偏低、组织纪律性不强,劳动力转移以青壮年为主,我国文化程度低下主要在农村,农业劳动力自身素质的低下给劳动力转移带来很大困难。为此,要加大农民就业培训的投资,有计划、有步骤、有目标地对农民进行文化素质的培养和劳动技能的训练,为农民举办广泛的继续教育工程。

三、农业类职业学校的发展对策

农业职业学校应极积寻找对策,增强自身活力。

1.争取政策性保护,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农业是弱势部门,而农业是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国家白立的基础。农业类职业学校教育不仅是教育问题,而且是事关经济、社会的大问题,是关系到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实现小康的大问题。加人WTO后,农业要保护,农业职业学校更要保护。办好农业类专业,为三农服务是农业类职业学校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

2.作为农业职业学校,应面向市场办学,积极参与竞争。农业类专业要重点引进、推广高新农业技术,非农专业要找准市场;看准形势。对教师进行“双师型”培养,对学生实行..文凭十证书”制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生当业时在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能够获得I -. 2门职业资格证书。办学形式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采取具有农业职业学校特色的办学新路子。

农学专业方向范文11

不同的方向在课程设置中除了包含普通金融专业的全部核心课程之外,再加设了与专业方向相关的核心专业方向课程,在培养“通才”的基础上多了“专才”的菇码,这种基于就业导向的课程体系建设,在拓宽就业渠道的同时增强了专业核心竞争力。而农业院校金融学专业大都以系为单位隶属于经济管理学院,只是作为普通专业而不分具体的专业方向,课程设置也只能是最基础的专业课程,学生普遍反映只学了皮毛,期望能更深人地学习自己感兴趣的专业课程。

1.1专业教师缺乏实践经验,科研与教学不能有效衔接

金融学是一门集理论、实务、技能于一体的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学科。然而农业院校相关专业教师大部分是毕业后直接从事教学工作,没有任何在金融机构的工作经历。另外,由于金融学博士相对比较稀缺,但高校门槛友都要博士学位,因此农业院校中还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原专业并不是金融专业,甚至也不是相近的专业。其他专业对口的教师虽然具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却普遍缺乏实践经验,对于一些应用性强的课程,只能是照本宣科或泛泛而谈。农业院校的课题大都属“农口”,由于各方面条件的制约和平台的缺乏,几乎没有纯金融的课题,参考大部分农业院校金融学专业教师的研究方向,基本都围绕农业经济和农村金融方面,结果就是科研脱离教学,不能有效地为教学服务,也不能及时将学科最前沿的研究反馈给学生。

1.2不够重视实践教学、经费投入不足

实践教学包括三部分,实验教学、基地实习和毕业设计。农业院校基本上都建设了金融模拟实验室,但硬件因缺少投人普遍存在服务器落后,计算机老化的现象。就软件来看,证券投资分析软件比较成熟,但要购买相关的实时资讯每年都是一笔不小的花费,很多院校为了节省经费就采取压缩实验学时的办法。而商业银行和保险等相关软件虽有产品,但其开发还处于摸索阶段。由于金融行业的特殊性,保密性比较强,实习单位接收学生的积极性不高。即便接收也不会对实习生进行业务操作的培训,更不会让学生亲自上岗操作。金融学专业虽为农业院校的非核心专业,但招生人数却远远高于其核心专业,因此在毕业实习阶段相当一部分的学生只能由非金融专业的教师作为其毕业设计的指导教师,这就造成“学”与“用”不相匹配,学生用四年的时间学习金融,而最终完成的毕业论文却是非金融领域,这不但加重了学生的负担,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就业。

1.3学生对就业前景缺乏信心

金融行业从业资格证种类很多,有证券、银行、期货、基金销售(主要针对银行)、保险等。以下是笔者对某农业院校金融学专业2009级学生已取得职业资格证的调研结果。学生对资格证的重要性并不陌生,但从考取结果来看,学生并不偏好跟自己专业联系更为紧密的资格证。其中,81%的学生认为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该行业工资水平较低,从业难度大。而事实上,金融行业的平均工资水平已连续几年跃居全国第一的高位。金融业平均工资水平除了2006年稍低于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以外,一直领先于其他行业。还有96%的学生认为考取会计从业资格对以后的就业更有帮助;另外,少数学生对金融专业不感兴趣。从生源角度看,农业院校来自农村的学生比例更高,平时接触金融有关方面的机会较少,甚至学了《证券投资学》后还不能真正理解什么是股票和基金,所以会有部分学生对金融业完全不感兴趣。这说明学校对学生的培养除了金融理论和专业实践之外,还应该注重对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教育,尤其是农业院校更应如此。

2农业院校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2.1重建具有农业院校金融学专业特色的培养方案

2.1.1增设农村金融的相关课程

自2005年世界银行扶贫协商小组(cGAP)提出了普惠金融体系的内涵后,农村金融受到了空前的关注,市场也函需农村金融方面的专业人才。但只有中国农业大学等少数院校在金融学硕士培养阶段设有农村金融方向,开设了相关的农村金融课程。一方面有农村金融专业人才的市场需求,另一方面为了增强其专业核心竞争力,建议农业院校金融学专业本科教学阶段就开设农村金融相关课程。例如,取消以往为了体现农业院校特色而开设的《农学概论》、《畜牧学概论》,取而代之的可以是《农村金融理论与政策》、《小额信贷》、《农业保险》、《农产品期货》和《合作金融》等课程。

2•1•2细化金融学专业方向

综合类大学金融学专业培养目标主要是面向“大金融”培养高层次的理论型、国际型人才,而农业院校则应该扬长避短,注重培养应用型人才。目前了解到国内高等院校对金融学专业的培养目标虽然没有太大的差别,但在实际的课程设置中,综合类院校和财经类院校已经考虑到顺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将金融学专业方向进行细化,着力培养专业人才,而农业院校则远远滞后于其他高校。建议农业院校在结合自身条件的情况下,除了设置银行、证券和保险等专业方向以外,更应该增设农村金融方向,体现办学特色,为农村金融机构培养应用型人才。

2.2注重对教师的实践教学和科研能力的培养

农业院校应积极创造机会,定期安排教师到相关金融机构实习、进修,还可以聘请金融机构的员工作为兼职教师,提高金融实践教学水平。另外还要加强与其他院校金融学专业之间的合作,定期选拔骨干教师到国外或国内知名院校访学进修,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以科研带动教学,形成良性循环。逐步形成一支既懂理论,又懂实务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2.3对现有的实践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改革

2.3.1建立全真实验教学体系

全真实验教学体系即创建全真实的职业环境,以帮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亲身实践的一种教学方式。例如可以将实验室改造为银行营业大厅、券商柜台等等,学生可以分批、分角色体验不同的职业分工,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是要注意金融实验的时间安排,证券投资分析类的实验由于要使用实时行情来进行分析,所以该实验安排就要跟证券交易所的开市时间一致。最后,农业院校还应在考虑自身条件的基础上努力实现实验室对外开放和资源共享。

2.3.2拓展校外实习基地,真正实现“岗位实习”

由于金融行业的保密性强,建立校外实习基地的难度就比较大。农业院校应当聘请已在金融部门担任领导的校友兼任客座教授,充分利用这样的人脉优势,与金融部门共建实习基地。可以尝试职工传授学生专业技能,学生传授职工专业理论,学校与金融单位之间建立起互利双赢的合作关系,才能保证实习基地的稳定性。

2.3.3尝试改变毕业实习的考核方式

农业院校目前的毕业实习考核方式主要是撰写毕业论文。既然农业院校金融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在培养应用型人才和服务于农村金融的专业人才,不如尝试取消毕业论文,而要求学生按照自己的实习项目撰写实习报告更为可行。

2.4个性化职业生涯规划设计

金融学专业不仅应该是专业性的职业生涯规划,更应该是个性化的职业生涯规划。首先,建议大一、大二不分专业方向,共同学习金融专业的各门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大三再按照学生的爱好、专长进行个性化培养,帮助学生设计适合自己的专业方向。其次,定期或不定期地邀请金融业的成功人士为学生做职业生涯规划的专题讲座,以自身的真实经历感染学生。再次,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列人人才培养方案。

2.5积极引导学生考取职业资格证

农学专业方向范文12

关键词:现代农业;农业高职院校;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09-0025-04

现代农业生产呈现出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机械化、科技化、信息化、生态化、国际化的特点,正朝着高科技农业、多功能农业、可持续农业、标准化农业、信息化农业、工厂化农业方向发展。农业高职院校应主动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求,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培养不同规格的农技人才;要面向农村经济、面向农业生产、面向农民兄弟,走一条多方位、多层次办学的路子。

现代农业的主要内涵与基本特征

(一)现代农业的主要内涵

我国原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对现代农业的内涵分为三个领域来表述:产前领域,包括农业机械、化肥、水利、农药、地膜等领域;产中领域,包括种植业(含种子产业)、林业、畜牧业(含饲料生产)和水产业;产后领域,包括农产品产后加工、储藏、运输、营销及进出口贸易技术等。从上述界定可以看出,现代农业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种植业、养殖业等部门,而是包括了生产资料工业、食品加工业等第二产业和交通运输、技术和信息服务等第三产业的内容,原有的第一产业扩大到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现代农业成为一个与发展农业相关、为发展农业服务的产业群体。这个围绕着农业生产而形成的庞大的产业群,在市场机制作用下,与农业生产形成稳定的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利益共同体。

目前,人们普遍认为:现代农业就是用现代经营方式、现代科学技术、现代管理手段和现代物质装备条件武装农业,集市场化、科学化、组织化、设施化、机械化、集约化、信息化、社会化等诸多特征为一体的农业发展模式,是逐步走向商品化、市场化的农业。现代农业的核心是科学化,特征是商品化,形式是专业化,方向是持续化,目标是产业化。

(二)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

市场化程度日趋成熟 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起着主导作用,市场体系日益完善,农产品商品率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农业打破了内部物质循环的局限性进而实现物质的开放式循环,从自给农业发展为市场化农业。

产业体系日臻完善 农业发展突破了产销脱节、部门分割、城乡界限明显等局限性,使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等各环节走向一体化,农业与工业、商业、金融、科技等不同领域相互融合,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农业产业链条大大延伸,农产品市场大为拓展,逐步形成了农业专业化生产、企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的格局。

工业装备普遍使用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农业生产各个环节和整个过程逐步由现代机械取代人力、畜力及手工工具。农田水利化、农地园艺化、农业设施化以及交通运输、能源传输、信息通讯等的网络化、现代化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趋势。

先进科技广泛应用 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逐步渗透到农业的各个领域,农业科研的领域和范围不断扩大,农业生产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农业的可控程度大大提高,农业增产依靠科技进步来实现。同时,农村劳动者素质的普遍提高,也正成为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生态环境受到重视 注重农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和重视,正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新理念和新趋势。

现代农业发展背景下对农业

高职人才的知识、素质与能力要求

(一)现代农业对农业高职人才的专业要求

与传统农业相比,现代农业的专业需求有了很大变化,由过去的以生产为主变成现在的生产、加工、经营、服务多种专业并举。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类:(1)农业技术类专业人才,包括农学专业、园艺专业、设施农业专业、园林技术专业、水产养殖专业、畜牧兽医专业等。(2)生态环保类专业人才,包括农业生态专业、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农业环境保护技术专业、农产品质量检测专业等。(3)食品加工类人才,包括食品加工技术专业、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食品贮运与营销专业等。(4)流通服务类专业人才,包括物流专业、市场营销专业、电子商务专业、生态旅游专业、观光农业专业等。(5)工程机械类专业人才,包括水利工程专业、灌溉与排水技术专业、机电设备运行与维护等。(6)经营管理类专业人才,包括经济管理专业、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等。

由于现代农业的内部分工越来越细,对人才的专业需求不仅表现为不同专业的差别,而且也表现出同种专业不同层次之间的差别。以生产类专业为例,它既需要研究型的高科技人才为其发展提供理论与科学技术的持续动力,也需要应用型、推广型和服务型人才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实现农业发展、农村进步和农民增收。

(二)现代农业发展对农业高职人才的知识要求

知识是能力和素质的载体,没有丰富的知识,不可能有较强的能力和较高的素质。人才的知识结构大致包含文化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知识、专业技术知识、专业拓展知识等,前两者构成基础知识,后两者构成专业知识。对于高职人才来说,拥有必备的文化基础知识和专业基础理论,不仅是胜任当前技术密集型岗位的需要,而且是知识再生和迁移,进一步学习与提高以适应将来岗位变迁的出发点。具体而言,农业高职人才应具备如下知识结构:

文化基础知识 文化基础知识是高职人才必备的基本知识,要求具备一定的政治、哲学、法律、公文写作、文秘、体育、计算机、英语、网络等方面的知识。

专业基础知识 专业基础知识是所学专业必备的基本知识,是专业学习的基础,同时,对于学生走向工作岗位之后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比如,园艺专业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化学分析、植物与植物生理、土壤肥料、农业微生物、遗传学等专业基础知识。

专业技术知识 指的是所学专业领域内的相关技术知识。比如,园艺专业主要有蔬菜栽培及育种、果树栽培与育种、设施园艺等基本知识。同时,还要及时了解专业领域里的最新知识,以适应迅速发展的现代农业需求。

专业拓展知识 指的是所学专业领域以外的跨专业或相近专业的知识。比如学农学的学生必须掌握基本的植物保护、园艺等专业的知识,了解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方面的基本知识,这样才能在现实的农业生产领域较好地开展工作。

(三)现代农业发展对农业高职人才的能力要求

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农业高职人才具备以下六种能力。

专业能力 指的是在所学专业领域里的专业核心能力。比如,兽医专业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是动物疾病的诊断与防治;园林技术专业的专业核心能力包括园林植物养护能力、园林工程设计能力、园林工程施工能力、园林工程管理能力等。

实践能力 指的是保证个体顺利运用已有知识、技能去解决实际问题所必须具备的那些生理和心理特征。它是对个体解决问题的进程及方式上直接起调节控制作用的个体生理和心理特征的总和,是一个复杂而统一的身心能量系统。这一系统包含着四个基本构成要素:实践动机、一般实践能力因素、专项实践能力因素和情境实践能力因素。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应当以实践能力结构为依据。

创新能力 指的是运用理论知识,在科学、艺术、技术和各种实践活动领域中不断提供具有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和新发明的能力。创新能力是现代农业产业优化升级的核心。现代农业发展领域的创新,主要包括农业生产技术创新、农业生产管理模式创新等。

创业能力 《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明确要求,创新创业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农业高职人才树立创业理念、增强创业意识、掌握创业技巧、提高创业能力,在农业产业实践中提高经营水平、扩大经营规模、领办经济合作组织、创办农业企业,在实践中培养造就一批现代农业企业家,为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团队协作能力 是指建立在团队的基础之上,发挥团队精神、互补互助以达到团队最大工作效率的能力。对于团队的成员来说,不仅要有个人能力,更需要有在不同的位置上各尽所能、与其他成员协调合作的能力。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要依托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才能在服务产业发展、推进科技进步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职业迁移能力 职业迁移是指人们随着社会进步和竞争加剧,打破一生只维系于静态的一次性职业岗位的模式,进行跨岗位、跨职业、跨行业的职业变动。职业迁移能力也可称为通用技能,是职业主体将所从事职业的知识应用到新情境、解决新问题时体现出的一种素质和能力,包含对新情境的感知和处理能力、旧知识与新情境的衔接能力、对新问题的认知和解决能力等。迁移能力是职业生涯中专业技能之外的能力,它能适应岗位需求的不断变化,是伴随人终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四)现代农业发展对农业高职人才的素质要求

现代农业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从业人员素质的现代化。现代农业发展对农业高职人才的素质要求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思想道德素质方面 要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树立大农业观念、大生态意识、大环境意识,具有脚踏实地、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甘于奉献的精神。要爱农、学农、乐农,主动承担起改变农村、农民和农业现状的责任,做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带头人。

专业素质方面 要树立严谨的科学精神,甘于探索的寂寞,经得起工作中失败的考验。有敏感的市场意识、创新意识、创业意识,有积极的开拓精神、进取精神和创新精神。要朝着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复合型人才目标迈进。

文化素质方面 要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既有容纳世界优秀文化的胸襟,更有继承和发扬优秀民族文化的责任感与自豪感。能保持一种良好的心态,胸怀宽广,眼光远大,热爱自然,寻求和谐。

现代农业发展背景下农业高职人才的培养策略

(一)转变教育思想,明晰办学定位,构建适应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办学顶层设计

农业高职院校要坚持“以服务现代农业产业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的道路”的办学要求,主动承担服务地方农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的时代责任,以服务“三农”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出发点,以培养适应现代农业产业化生产、加工、流通与服务需要的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复合型专门人才为己任,树立以市场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以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以创新创业为目标的新教育思想,树立大产业观、大综合观、大市场观,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与职业素质,构建适应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办学顶层设计。

(二)对接现代农业产业,打造涉农特色专业(群),满足现代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需求

作为农业高职院校,要对接现代农业产业,打造特色专业(群),延长专业链,满足现代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需求。要在加强原有种植类、养殖类等优势专业类群建设的基础上,根据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需要,增设观光农业、绿色食品生产与检测、食品加工、生态旅游、物流管理、市场营销、工商企业管理等现代服务业方面的新专业。形成与现代农业产业化生产、农产品加工、流通与服务相适应的特色专业群。例如,以畜牧兽医为代表的农业技术类特色专业群、以园林技术为代表的环境美化类特色专业群、以食品加工技术为代表的农产品加工服务类特色专业群、以物流管理为代表的流通服务类特色专业群、以工商企业管理为代表的经营管理类特色专业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