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农学专业学科评估

农学专业学科评估

时间:2023-09-06 17:08:35

农学专业学科评估

农学专业学科评估范文1

一、高职涉农专业课程评估的意义

课程建设是提高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中心环节,是学校教学的基本建设,也是专业建设的核心要素之一。而课程评估则是检查课程建设水平的重要途径,是保证课程建设顺利实施的重要手段,它对于规范课程建设、提升教学质量具有重要作用。课程评估大体可分为外部评估和内部评估两个方面:外部的课程评估基本就是精品课程的评选;内部的课程评估基本就是学院层面开展的课程评估制度及运行机制。在这两个方面的课程评估工作中,虽然国家精品课程评估指标体系(高职)起到了一个导向和标准的作用,但是,由于精品课程专业性差异较大,教育部的统一的课程评估指标体系不能充分体现各个专业的特点,所以,按照不同专业设置建立起学校层面的课程评估指标体系,就是一件十分必要而紧迫的工作了。

二、高职涉农专业课程评估的研究

关于高职涉农专业课程评估的问题,我主要以北京农业职业学院为例,从涉农专业课程的设置、涉农专业课程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及构建涉农专业课程评估指标体系等三个方面谈一下我的初步想法。

(一)北京农业职业学院涉农专业课程的设置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是北京惟一一所农业高职院校,根据她的办学宗旨(立足京郊,面向首都,服务“三农”)和办学理念(以德为先全面育人,以实践教学为主体,办学与服务双赢,开放办学不断创新),学院从北京都市农业发展的需求出发,紧紧围绕农业产业结构变化,主动调整专业设置和专业建设思路。目前,学院涉农专业主要有畜牧兽医、兽医医药、实验动物技术、园艺技术、园林技术、植物保护、绿色食品生产与检验、食品加工技术、生物技术及应用、农业经济管理、民俗旅游和都市农业装备应用技术等专业,开设的涉农专业课程主要有宠物养护、养禽与禽病防治、动物疾病诊治、园艺植物育苗技术、园艺植物花果管理技术、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技术、绿色粮油作物标准化生产、果蔬贮运与加工质量监控和农产品营养物质分析等课程,我认为这种专业设置是很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

(二)确定高职涉农专业课程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为确保高职涉农专业课程评估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客观性和合理性,在构建课程评估指标体系时,主要应遵循以下五个原则。

1.导向性原则

因课程评估指标体系对课程建设起到一个宏观指导的作用,所以在构建课程评估指标体系时需要密切关注当前形势,结合教育部和省市级课程建设的评估指标、主要观测点及权重分布来设定,充分发挥导向作用。

2.适用性原则

要根据涉农专业课程的特点,结合北京都市型现代化农业发展的需要和农业类行业企业的岗位需求,设置课程评估的各项指标,以使它能够适用于涉农类专业课程。

3.创新性原则

在指标中应将特色和创新纳入进来并赋予一定的分值,以鼓励教师密切关注行业企业的发展动态,不断进行课程改革,在课程建设的内容、形式、途径等方面进行大胆创新,以适应岗位需求,形成课程特色。

4.全过程质量监控原则

对课程建设的课程申报、课程建设立项、课程建设中期检查和课程建设验收等环节应采取全过程质量监控,在监控过程中,要及时给予指导,确保高质量地完成课程建设任务。

5.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原则

为确保课程评估的科学性和公正性,课程评估应采取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原则。定性评价主要是评估专家根据课程建设情况认真分析研究后给出评价结论;定量评价则要根据评估指标体系给予量化的分值。二者有机结合,才能更加全面、细致地完成评估工作。

(三)构建高职涉农专业课程评估指标体系

农学专业学科评估范文2

关键词:督导 本科教学 评估 反思

不断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高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永恒主题。随着教学督导工作在高校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中的地位日益重要,督导与评估相结合是质量管理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手段,是学校加强自我管理、增强自我发展能力的重要保证。为了更好地发挥督导在本科教学评估工作中的作用,应对督导工作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

一、教学督导在教学评估中的作用

教学督导是一种学校内部的督导,是高校为了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改进教学工作,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校发展,依据国家有关政策和法规,遵循一定的工作原则和程序,由校长授权的教学督导组织和人员,直接面对校内的教与学双方和教学过程,以专家身份对影响高校教学质量的各种因素进行监督、检查、评估、指导等的一系列控制活动。它通过对教学活动全过程的管理掌握情况,发现问题,分析总结,及时、客观地向学校领导、教学行政管理职能部门及教与学双方反馈教学状况、教学质量等教学工作信息,提出改进教学工作的建议,从而保证教学质量。

所谓教育评估,就是对教育活动满足社会与个体需要的程度作出判断的活动,是对教育活动现实的或潜在的价值作出判断,以期得到价值增殖的过程。虽然评估本身不应视为督导的基本职能,但督导的监督职能和指导职能的发挥却离不开评估。评估是开展督导工作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高校教学督导的性质决定了其权威性和非行政性:学校

授权和受聘教授、专家的素质构成督导权威;非行政性使督导工作相对超脱。从这个意

义上说,督导在教学评估中的作用,相对其他行政部门的监督和指导职能,有着更大的作用面和更加突出的地位与独立性。

近几年,为建立以评估、监督、反馈、约束和激励机制为主要内容的本科教学质量保障长效机制,华南农业大学开展本科教学工作状态评估。教学工作状态评估指的是对教学单位的教学和管理工作过程定期进行定量评价,它和侧重结果的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有所区别,重点在于检查各教学单位在本科教学和本科教学管理过程中各项工作的执行情况和实际效果。华南农业大学从2009年以来开展的本科教学状态评估,是对本科教学管理机制的一次大胆创新,也是目前广东高校最早实施本科教学工作状态评估的高校。在评估工作中,华南农业大学督导员参与了学校大量佐证材料的审查工作,为评估提供了较为详实、准确的数据,为此得到了校外评估专家和校领导的充分肯定。华南农业大学经过多年实践,已逐步形成了以教学督导和教学评估相结合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极大地促进了教学质量提高。

二、充分发挥教学督导职能,提高本科教学评估实效

1.结合学校及教学实际,合理确定督导评估内容

华南农业大学本科教学工作状态评估指标体系,是通过问卷调查,运用层次分析法,寻找并确认影响本科教学质量的关键控制点来制定的。分7个一级指标、20个二级指标共59个观测点,覆盖了教学质量保障机制中的相关重要因素。校内教学督导评估的内容的确定是围绕学校整个教学工作的开展而进行。例如,抽查本科毕业论文和试卷是本科教学状态评估的一项重要内容,在评估指标体系中占15%。近几年,华南农业大学每年毕业的学生接近一万人,教务处组织督导员对毕业论文和考试试卷进行了抽查,2012学年,从每个学院抽查约20本共358本试卷,每本试卷30份计算,共10740份试卷。按照每个学院抽查不少于本学院应届毕业生5%的比例,学校共抽查了17个学院的445本毕业论文(设计),学科涵盖农科、理工和文科。经督导员评审和各组组长复审,最终形成了各学院试卷、论文抽查结果,并将抽查结果予以公布。同时,将抽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相关学院,实现“以查促建”,对本科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2.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督导评估标准

督导评估必须要有科学完整的体系和标准,它是开展教学督导评估的依据。标准的制定必须科学合理,首先,来源于教育部门对相应督导评估的要求,各种教学督导评估的方案必须符合高等教育规律和发展要求,与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相适应;其次,教学督导评估的方案必须与学校自身实际相结合,符合学校的办学定位及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华南农业大学教学督导评估方案和标准来源于学校人才培养目标要求以及各教学环节质量标准,通过专家的反复论证确定后在具体的督导评估中予以实施,督导评估方案和标准一旦确立,将是学校教学工作的导向和指南,是评估工作各环节的依据。以检查本科毕业论文和试卷为例,经过多次调研和讨论,确定了华南农业大学本科教学考试试卷检查评价指标体系和毕业论文(设计)检查表。本科教学考试试卷检查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一级指标四项,二级指标20项,并附有华南农业大学本科教学考试试卷阅卷规范评价表,记录每一份试卷是否按规范评阅。毕业论文(设计)检查表包括一级指标三项,二级指标14项。评审的结果作为各学院本科教学状态评估的客观依据。

3.建立督导评估激励制度

激励制度是高校内部教学评估机制有效运行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教学督导评估是学校宏观质量管理的手段,将评估结果与被评估的对象的待遇等进行挂钩,将有效地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达到促进教学、促进质量提高的目的。如将二级教学单位的专业教学质量评估结果与各教学单位的党、政领导的年终考核,奖优罚劣,就会有效地促进各教学单位加强建设和管理。如果评估的结果好坏对被评估的对象没有任何影响,教学督导评估的存在就没有任何意义。

例如华南农业大学本科教学状态评估自2008年对试点学院进行预评估后,2009年起已全面推行,将学校审核评估与教学单位自我评估相结合,学院自评分数占30%,学校审评分数占70%,以两年评估的加权为最终结果,分别给予排名最前的三个教学单位每年10万元、5万元和3万元奖励,目前已完整实施了5年教学工作状态评估。实践表明,华南农业大学通过本科教学状态评估工作,达到了“以评促建、以评促改”的目的,对实现“从严治校、创新机制、规范管理、提高质量”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基于督导与评估相结合的督导工作反思

1.督导评估应加强“专业指导”与“专业评估”相结合

督导评估的功能本应指向两个对象:一是为“监督”服务,对督导对象贯彻落实国家大政方针情况作出价值判断,督导部门据此判断履行其政策性监控;二是为“指导”服务,对督导对象的培养目标、办学条件、教育理念及其教育行为是否符合教育规律、是否满足社会需要进行全面客观评估,督导部门据此评估开展发展性指导。由于目前的督导实践存在着“重监督轻指导”、“督政有余,督学不足”、“行政监督有余,专业指导不足”等问题,相应地,评估功能也主要集中在行政监督上,其在发展性指导中的作用并未得到应有的发挥。再者,“专业指导”与“专业评估”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内在依存与共生关系,“专业指导不足”的结果必然导致评估功能实际被弱化。

2.督导评估以促进“全程覆盖、重点深入、有效反馈”的督导工作模式

所谓全程覆盖,是指督导评估工作应覆盖包括招生、教学、就业、社会评价等教育教学全过程,教学督导采样点包括教学实践、阶段成效检验、成果检验、毕业生输出、社会实践检验等5个点,输出点增加了生源采集,即采样点向后延伸,反馈点向前延伸,开展创新型的教学督导。为更好地发挥督导功能,深化督导的层次和内容,在一般规范化督导的基础上,开展专题调研形式的研究型发展式督导,使督导评估工作在全程覆盖的基础上,实现点面结合,重点深入。

为使督导工作取得最佳效果和最大效益,学校要高度重视信息反馈工作,在书面反馈这一信息反馈主渠道的基础上,根据信息内容选定最佳反馈方式,如会议交流、书面反馈、汇报会、研讨会等形式。总之,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工作的优化为目的,实行督导与评估相结合,将全面拓宽和延伸督导工作的范围内容。

3.督导评估中应采取“客观公正、评定精确、言之有据”的评价方法

客观公正指督导专家应坚持一分为二看问题,注意发掘先进典型,表彰引导积极因素,对于存在的问题既严肃认真地指出,不掩盖姑息,又注意方式方法,对事不对人。评定精确是指优劣评定、奖惩评定、等级评定时,要确保评价信度。在认真审核材料、深入调研、充分掌握情况的基础上再做出量化评定,力求精准,不能严之无度,也不能过分宽容,以免失去公正性。言之有据是指对一种现象、一个单位、一门课程、一个教师,要跟踪调查研究一段时间,注意其动态变化,发展趋势,然后做出评价。

总之,创新是进步的灵魂,也是搞好高校教学督导的源泉和动力。随着现代高等教育在理念和实践方面的快速发展,基于督导与评估相结合的高校督导工作,要求教学督导在理念、职责、范围及评价标准等方面也要随之变革,应在继承的基础上勇于创新,以增强高校教学督导工作的科学性、权威性、前瞻性与可操作性。

参考文献

[1]申金霞.高校教学督导工作创新与发展的路径探析[J].中国大学教学,2012(4)

[2]常秀娟.教学督导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思考[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1(1)

农学专业学科评估范文3

中图分类号:D92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3)09-029-02

近期,中央电视台推出“舌尖上的安全”系列报道,对食品安全乱象进行跟踪报道,食品安全问题又引起广泛关注。据中国新闻网2013年6月17日报道,实施四年的我国首部《食品安全法》即将启动修改,治乱用重典,加大食品违法行为惩处力度,建立最严格的食品安全监管制度,成为此次修法过程中公众关注的焦点。 与我国食品安全事件频发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邻国日本长期拥有“食品安全的神话”,鉴于中日文化的相似性和法制的传承性,日本的成功经验或许可以为完善我国食品安全法律制度提供借鉴。

纵观各国的食品安全风险分析制度,都是在规定食品安全风险分析机构的组成和职责、进行风险分析的情形、风险分析的具体程序等等,这些内容主要属于行政法的范畴。因此,本文在行政法的视野下,比较研究中日食品安全风险分析制度,最后提出完善我国食品安全风险分析制度的建议。

一、食品安全风险分析制度概述

食品安全风险分析是指通过对影响食品安全质量的各种生物、物理和化学危害进行评估,定性或定量描述风险特征,并在参考了各种相关因素后,提出和实施风险管理措施,并对有关情况进行交流的过程。 根据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对食品安全风险分析制度的定义,食品安全风险分析制度是由风险评估、风险管理和风险交流三部分构成的完整体系。

食品安全风险分析制度作为风险分析方法在食品安全领域的应用,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显著特征:

第一,食品安全风险分析制度具有科学性和客观性。食品安全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因此,食品安全风险分析制度应当遵循客观规律,运用科学方法,通过大量的科学研究得出风险评估结果,并以此为依据制定风险管理措施。它以科学为基础,每一环节都是依据科学研究结论,而不是某个人的主观臆断,具有显著的科学性和客观性。

第二,食品安全风险分析制度具有专业性和独立性。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由医学、农业、食品等领域的专家组成的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机构进行,具有极强的专业性。为了确保风险评估结果科学客观,很多国家都实行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相分离,提高风险评估机构的独立性。风险管理则由专门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负责,从而使风险分析制度具有了较强的专业性和独立性。

第三,食品安全风险分析制度具有公开性和透明性。食品安全风险分析制度是在严峻的食品安全形势下诞生的,很多国家也是在严重的食品安全危机下建立食品安全风险分析制度的,这就要求它不仅要从客观上保障食品的安全,还要从心理上重建公众对食品安全的信心。因此,食品安全风险分析制度非常强调分析过程的公开和透明,通过多种方式积极与社会公众加强风险交流。

二、我国食品安全风险分析制度的现状和问题

食品安全风险分析制度是保障食品安全的必然要求,是国际社会普遍遵循的原则,但是我国目前的食品安全风险分析制度尚不完善,与发达国家还有一定差距。

(一)我国食品安全风险分析制度的现状

在风险评估方面,农业部成立了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是对农产品质量进行风险评估的最高学术和咨询机构。卫生部组建了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承担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工作,并开展食品安全风险交流。2011年10月13日,筹备三年之久的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在北京成立,该中心是我国第一家部级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业技术机构。

在风险管理方面,我国实行的是分段监管体制: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组织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工作,承担综合协调职责;国家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分别对食品生产、食品流通、餐饮服务活动实施监督管理。

在风险交流方面,我国对其重视不够,相关法律规定多为原则性的,如《食品安全法》第六条规定县级以上卫生行政、农业行政、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加强沟通、密切配合,按照各自职责分工,依法行使职权,承担责任。

(二)我国食品安全风险分析制度存在的问题

1.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机构过于分散。根据现行法律,农业部成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卫生部成立了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并举办了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三个机构性质和职责相似,人员结构基本一致,但却属于不同的部门。造成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机构过于分散,影响了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进行。

2.风险评估与风险管理机构合一受到质疑。我国现在承担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工作的机构大多由风险管理部门组织,使得其提交的风险数据或决策建议有受到行政管理者意向影响的嫌疑,加之风险交流工作滞后,使公众对风险评估结论的真实可靠性产生了质疑,从而缺少了公信力。

3.食品安全风险管理部门协调性差。由于我国实行分段监管模式,由卫生部、农业部、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等部门共同承担。但是现实中各部门沟通协调性较差,互相推诿扯皮现象时有发生,甚至出现了“十几个部门管不了一桌菜”的尴尬局面。

4.食品安全风险交流工作落后。尽管我国新制定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都要求加强风险交流,但我国食品安全风险交流工作依然落后,此前关于乳品安全标准的争论更证明了这一点。卫生部2010年3月颁布的乳品安全标准要求每百克的蛋白质含量大于等于2.80克,生鲜乳菌落总数允许每毫升200万个,而此前的1986年标准分别是不低于2.95克和不超过50万个。难怪媒体惊呼“一夜倒退了25年”,更有人认为乳品新标准是以保护奶农为借口,被个别大企业绑架的标准。面对公众的强烈质疑,卫生部只解释道:标准符合中国国情和产业实际,引发人们强烈不满,更突显出我国食品安全风险交流工作的落后。

三、日本食品安全风险分析制度的考察

为应对食品安全事件,保障食品安全,日本政府引进食品安全风险分析制度,修改食品安全相关法律,对食品安全监管机构也进行了改革。

(一)日本食 品安全风险分析的法律制度

日本政府根据国内外食品安全形势发展需求,在2003年颁布了《食品安全基本法》,明确了制定与实施食品安全政策的基本方针是采用风险分析手段:第一,风险评估。在制定食品安全政策时,应当对食品本身含有或加入到食品中影响人体健康的生物、化学、物理上的因素,进行影响人体健康的评估。第二,风险管理。为了防止、抑制摄取食品对人身健康产生的不良影响,应考虑国民饮食习惯等因素,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食品安全政策。第三,风险沟通。为了将国民的意见反映到制定的政策中,政府在制定食品安全政策时,应采取必要措施,向国民提供相关政策信息,为其提供陈述意见的机会,并促进相关单位、人员相互之间交换信息和意见。

为了适应新的食品安全形势,制定于1947年的《食品卫生法》也于2006年进行了修改。该法是日本控制食品质量安全与卫生的重要法典,对几乎所有食品都有详细的规定,包括制定食品、添加剂、器具和食品包装的标准和规格等。此外,日本政府还对《农林水产省设置法》进行部分修改,把风险管理部门从产业振兴部门分离出来,并予以强化,成立产业·消费局。

(二)日本食品安全风险分析的管理机构

为加强政府对食品安全的管理,日本于2003年在内阁府增设食品安全委员会,与农林水产省和厚生劳动省共同对食品安全进行监管。

日本食品安全委员会隶属于内阁府,是专门负责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机构,主要职能是进行科学的风险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对厚生劳动省、农林水产省等风险管理机构进行劝告和监督。厚生劳动省作为真正行使食品安全监管的部门,主要对进出口及国内市场的食品卫生实施监管。另外,随着食品安全委员会的建立,厚生劳动省的职能已由风险评估与风险管理并举转变为单纯的风险管理。农林水产省主要负责对生鲜农产品的监管,它与厚生劳动省的区别在于侧重对农产品生产和加工阶段进行风险管理。

四、完善我国食品安全风险分析制度的建议

通过对我国食品安全风险分析现状的分析,对比邻国日本食品安全风险分析制度的经验,我们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完善我国食品安全风险分析制度:

(一)整合现有的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机构

我国现有的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机构过于分散,不利于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工作的开展。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整合,把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和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整合成新的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由医学、农业、食品、营养、卫生等方面的专家组成,专门负责监督、审核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工作。

(二)实现风险评估与风险管理的分离

在借鉴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实践经验基础上,我国应当对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机构进行改革,实现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机构与食品安全风险管理机构的分离。由新成立的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专门负责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技术工作,把风险评估机构从风险管理部门分离出来,直属于国务院,以提高其地位和独立性。

(三)强化各风险管理部门的协作

由于我国实行分段监管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体制,因此,必须加强部门之间的密切协作,以免出现监管漏洞或交叉重复。首先,我们应当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完善责任追究制度,确保各监管部门按照自己的职责分工,切实履行职责。其次,在各部门设立专门沟通窗口,建立相互间畅通的沟通渠道,及时互通信息,实现信息共享。

(四)加强食品安全风险交流工作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机构和食品安全风险管理机构都应当切实加强风险交流工作,建立畅通的风险交流渠道。首先,可以利用网络、热线公布风险信息或风险评估结果,使公众及时获取可靠的科学信息;其次,吸纳消费者代表参加风险分析过程,消费者代表的加入有助于促使专家重视食品的安全性,增加公众对风险分析结果的信任。最后,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机构和风险管理机构应当理性面对媒体,及时召开新闻会,公布相关风险信息或风险评估结果,防止个别媒体借机炒作。

注释:

魏铭言.最严食品安全法力争年内完成修订如何重典治乱.http://news.china.com.cn/live/2013-06/17/content_20580695.htm.2013-06-19.

孟勇.食品安全风险分析的发展与应用.大众标准化.2011(S2).49-50.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http://chinafoodsafety.net/newslist/newslist.jsp?anniu=Introduction.2013-06-20.

周雪.我国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制度研究.西南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17.

农学专业学科评估范文4

第二条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评估是指对拟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客观真实性及科学合理性的审查和评价。可行性研究报告是项目评估的基础。

第三条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评估。是项目立项前的法定程序。经评估确定可行的项目,才能取得立项资格。招标投标不能代替项目评估。

第四条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评估工作由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以下简称“国家农发办”)和省级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以下简称“省级农发办”)负责组织管理。需要组织评估的项目,原则上委托农业综合开发评审机构或有资质的社会中介机构具体实施。

第五条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评估的基本原则是: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法规为准则,据实评估,按理论证,做到客观、公正、科学。

第六条凡属国家立项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包括土地治理项目、多种经营项目和科技示范项目,以及部门项目和其他专项项目,均依照本办法进行评估。评估权限

第七条国家农发办组织评估的项目包括:

1.土地治理项目:新增开发区(县、市)项目;水利骨干工程项目;中央财政年度投资在500万元(含500万元)以上的单个项目;

2.多种经营项目:中央财政年度投资在200万元(含200万元)以上的项目;

3.科技示范项目:含高新科技示范项目、科技推广综合示范项目、现代化示范项目;

4.其他项目。

第八条除第七条规定和有关法规明确应由国家农发办组织评估的项目外,其他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由省级农发办负责组织评估。省级农发办认为必要时,可将部分项目委托地(市)级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组织评估。

第九条由国家农发办组织评估的项目,省级农发办在申报项目时,应附送专家的初步论证意见。

第十条需要实地考察的项目,由国家农发办、省级农发办根据专家评估结果确定并组织实施。同一项目不得逐级进行评估。

第十—条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评估,采取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动态分析和静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第十二条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评估主要采取专家组评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方式。其中部分项目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现场答辩和实地考察。

专家组评议是指聘用不同专业专家,共同对项目进行评议,形成专家组评议意见。专家组评议实行组长领导下的专家负责制。

现场答辩是指对专家组评议存在疑问和争议的项目,组织项目申报单位、项目执行单位和项目技术依托单位共同参加的现场问答。

实地考察是指对专家组评议认定可行性研究报告技术、经济基本可行或存在某些疑问的项目进行现场考察核实。

第十三条评估专家从农发办的专家库中挑选确定。专家必须具有高度负责和严肃认真的态度,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能够保证项目评估的客观、公正。承担编写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专家,不能参与本项目的评估工作。

专家聘用及管理办法由国家农发办另行制定。

第十四条专家组人员组成要结构合理,应由项目涉及的相关专业专家组成。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应占专家总人数三分之二以上。第五章评估程序

第十五条国家农发办、省级农发办根据项目评估的权限,以文件形式,向评审机构下发委托评估通知书或出具委托评估函。

第十六条评审机构根据评估项目的需要,从专家库中聘请相关专家成立专家组,确定专家组组长。

第十七条专家评议。每位专家对评估项目相关的专业部分进行独立审阅,写出个人意见并签名。每个专业确保有2名相同专业专家阅评。

第十八条专家组评议。在专家评议的基础上,专家组对评估项目进行集体评议,取得—致意见后、形成专家组综合评议意见。

第十九条现场答辩。主持现场答辩的专家组,由参加评估的专家组成。根据需要,农发办和评审机构的人员可旁听答辩,进行现场咨询。

第二十条评估报告。专家组根据项目评议情况和现场答辩情况,提交项目评估报告。

第二十一条实地考察。需要实地考察的项目由国家农发办或省级农发办确定。考察组人员由相关专家、农发办系统工作人员和评审机构人员组成。

第二十二条考察报告。考察组根据专家组评议意见和实地考察情况,提交项目评估考察报告。

第二十三条专家组评估报告和实地评估考察报告均为项目立项的依据。

评估报告和考察报告的基本格式、内容和要求由国家农发办另行规定。

第二十四条评审机构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向委托评估的农发办报送评估报告。如遇特殊情况,在规定时间内不能完成评估工作时,应及时向委托单位说明原因并提出延期巾请。

第二十五条上述评估程序,省级农发办可根据当地实际工作需要作相应调整。并报国家农发办备案。

第二十六条农业综合开发三类项目均应评估的主要内容;

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项目资金的筹措和使用;

3.项目的财务评价;

4.项目技术的可行性;

5.项目的效益情况;

6.项目的组织和管理;

7.项目的建后管扩;

8.环境影响评价。

第二十七条土地治理项目增加评估的内容.:

1.项目区的基本概况;

2.项目区的主要制约因素;

3.开发治理的目标、内容和标准。

第二十八条多种经营项目增加评估的内容:

1.企业资信情况;

2.产品的市场状况和前景;

3.项目的生产建设条件;

4.项目采用技术的先进性和可行性:

5.项目运行机制:

6.项日实施后带动农户增收情况

第二十九条科技示范项目增加评估的内容:

1.企业资信情况;

2.技术依托单位的资质;

3.引进专利技术和优良品种的适用性(成果鉴定材料或获奖证书等);

4.引进专有技术评价;

5.项目的运行机制;

6.项目实施后带动农户增收情况。

第三十条上述项目评估的具体内容依照国家农发办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十一条国家农发办,省级农发办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评估工作中履行下列职责:

1.制订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评估的规章制度,指导和监督项目评估工作;

2.确定农业综合开发评估项目,提出评估的具体要求;

3.提供符合国家农发办规定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并提前7天将可行性研究报告交付评审机构;

4.对委托评估项目的评估结论进行抽查复核;

5.桉照“谁委托、谁付费”的原则,向承担项目评估任务的单位支付评估费用。项目评估论证费按有关规定列支。

第三十二条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评审机构的职责:

1.组织专家开展评估工作,对评估结论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

2.负责向专家提供评估工作必备的文件资料,并对专家工作情况进行考评。

3。按时完成评估工作,汇总评估情况、提交评估报告、总结评估工作。

4.建立规范的评估资料管理制度,完整、准确、真实地反映项目评估的全过程。

5.严格执行有关收费标准,严禁乱收费和重复收费。

6.项目评估工作结束后,将评估项目的全部资料(原件)交付委托单位。

7.对经评估立项的重大项目,在项目建成后抽取一定比例进行后评价。

8.对评估项目资料(复印件)进行归档保存,建立项目档案。

第三十三条各级农发办及评审机构要维护评估工作的严肃性,绝不允许授意或左右专家的评审意见;参与项目评估的专家因提供不真实的评估结论,致使选项不准,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应承担相应的责任;项目申报单位提供虚假数据或材料的,一经查实,取消申报单位二年申报同类项目的资格。

第三十四条评审机构提供的技术经济可行的项目评估报告的时效性;土地治理项目三年,多种经营项目一年,科技示范项目二年。

第三十五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和中央农口有关部门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可根据本办法,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实施细则,并报国家农发办备案。

第三十六条地方立项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评估参照本办法执行。

农学专业学科评估范文5

关键词:学科建设管理制度学科体系

南京农业大学现有学士学位授权学科45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50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3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8个、博士后流动站9个、国家重点学科8个、江苏省重点学科(其中1个为“重中之重”学科)7个、农业部重点学科9个、校级重点学科17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大豆改良中心1个、农业部重点实验室6个和农业部重点开放实验室1个。结合近5年来学科建设的实践,分4个方面谈谈我校学科建设所采取的措施及取得的成效。

一、自我评估。以评促建。形成优势重点学科体系

学科自我评估是政府评估和社会评估的基础,是各学位授予单位科学、合理规划学科建设的主要手段,是建立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发展机制的关键环节。为进一步促进学科建设,迎接2001年国家重点学科和江苏省重点学科的申报,我校于2000年9月至12月分期分批开展了学科建设自我评估工作。根据我校学科特色和现状设计了《南京农业大学学科建设白评表》,并采用专家评定法确定了评价指标体系及其权重系数。

各学科针对近5年来本学科在学科梯队建设、科学研究、教学水平、学科条件等方面进行自我评估,提出本学科的学科建设经验、不足及对学科建设的设想与建议;各专家在仔细审阅各学科自评材料的基础上,结合现场考察,对各学科的优势和不足提出定量定性评价并反馈给各学科点,各学科点点长、学院负责人在总结经验的同时,提出在本学科建设中存在的不足及整改措施。这一工作历时4个多月,达到了“以评促建,评建结合,以建为主”的目的。

在2001年部级重点学科评选中,我校组织申报了9个学科点,8个学科点通过了通讯评议,其中作物遗传育种、预防兽医学、农业经济管理等3个学科获得了100分(全国农林院校中共有8个学科获得了100分,我校占3/8),共有6个学科点免答辩(专家组会议评审),8个学科点最终进入部级重点学科名单行列,重点学科总数在江苏省名列第三,在全国同类农业院校中名列第二。在江苏省重点学科评选中,我校的作物学(重中之重)、植物学、农药学、植物营养学、水产养殖、基础兽医学、土地资源管理被评为江苏省重点学科,基本达到预期目标。更重要的是,与“九五”期间我校的部级、省级学科相比,无论是重点学科所在的一级学科,还是学科门类都有了更新和拓展,优化了重点学科结构体系。

二、优化学科结构。评建校级重点学科

南京农业大学学科建设的“十五”建设目标是:争取到“十五”末期,把我校建设成为以农业和生命科学为特色,农、理、经、管、工、文、法等学科相对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

但是,我校现有的部级、省级重点学科仍以农学门类为主,占80%,它们都是传统优势学科,也是名牌学科;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9个学科门类,占全国现有的12个学科门类中的75%。那么其他的学科怎么办?怎样才能搞好全校的学科建设,从整体上上水平?我校的措施是通过实施“重点学科建设工程”,带动起相应学科的发展。具体地说,就是在继续保持并扩大农业与生命科学学科优势,大力发展非农学科,积极推动农业与非农学科的交叉与渗透,培育新的学科生长点,开拓新的学科发展空间。为此,我校于2002年3月启动了校级重点学科的评选。

南京农业大学校级重点学科的评选主要是突出优化学科专业结构的导向。重点支持对行业或区域经济发展起重要作用,特色鲜明,优势较明显的重点学科;或目前虽相对较弱,但对实现我校长远建设目标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形成合理的学科布局具有重要作用及急需发展的学科,以及符合21世纪发展方向,有广阔发展前景的新兴、边缘和交叉学科。

我校共评选出17个校级重点学科,其中非农学科占70%,促进了我校优化调整学科结构,形成了结构布局更加合理、优势特色更加明显的南京农业大学三级重点学科体系(部级一省级一校级),积极发挥重点学科的示范带动作用,提高我校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三、推广典型经验,建立科学有效的学科建设和管理运行机制

(一)推广典型经验

在学科建设的管理和实践中,我们深深地感受到科学的规范化管理在学科建设中的重要性。对学科带头人的遴选、学科梯队的培养、学科经费的筹措与使用都需要有合理的制度来保证。

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学科点和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是我校“九五”期间发展最快、建设成效最显著的两个单位之一,是建立有效的学科建设和管理运行机制的典型。

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学科自1994年被评为江苏省重点学科以来,在人才培养、学科梯队、实验室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在“九五”建设期间,两次省级重点学科评估都被评为A,5年间,共接受江苏省政府专项学科建设经费250万元,2001年被评为部级重点学科和农业部重点开放实验室(已获得840万元专项经费)。学科建设需要管理人才,梯队建设需要业务人才。该学科充分利用学校对重点学科的人才倾斜政策,在加大对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培养的同时,建立青年教师导师制,积极拓展青年教师的发展空间,形成各学科每个研究方向拥有1名学术造诣较深的学科带头人、2—3名学术骨干和1—2名辅助人员的结构合理的梯队。该学科45岁以下青年学术骨干主持科研经费由原来总经费的30%增加到90%以上,中青年学术骨干已成长为本学科科研、教学的主力军。1997年该学科被评为江苏省普通高校优秀学科梯队。

在学科建设专项经费使用上,该学科建立了民主协商制度及民主、公正、透明的财务制度,集中、配套使用省重点学科建设经费,用少钱办大事,集中建设使本学科科研水平上台阶的中心开放实验室。对于不同三级学科方向专用的仪器设备,学科点采用1:1经费配套措施,甚至以学科方向为主,学科点建设经费作适当补充,这不仅大大鼓励了学科方向进行设备购置的积极性,也使学科建设经费产生了明显的放大效应,同时避免了平分经费、设备低水平重复添置的弊端。1995年率先实行奖励制度,增强了学科的凝聚力和吸引力。

(二)建立科学有效的学科建设和管理运行机制

南京农业大学近两年来,在管理体制改革中,重视新机制对学科建设的促进作用,着力建设约束与激励并行的运行机制。2001年3月,通过对27个博(硕)士点的评估,学校制订了《南京农业大学学科管理暂行办法》,提出了学科民主管理下的学科带头人负责制和学科建设院长负责制,各学科根据《暂行办法》成立了学科管理组。进一步明确了学校、学院、学科各自的职、权、利。

学校成立学科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学科建设的政策与制度,组织、指导全校各学科建设工作。职能部门为研究生院,协管部门为人事处、科技处和教务处。校长任免学科带头人(学科点点长),从学科建设经费、科研与人才培养、梯队建设、用房、基地建设及后勤保障等方面给予支持,对学科建设进行评估和监督。

学院院长为该院所属各学科的学科建设主要责任人,根据本院学科建设与管理需要,在学校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制定相应的学科管理规章制度,指导并参与学科建设规划的制定、学科建设经费使用和梯队建设、提名学科带头人(学科点正、副点长)的人选或建议学科带头人(学科点正、副点长)的更换,调配所属学科间学科用房,确定学科管理组人员的组成。系主任协助院长做好学科建设与管理工作。

学科带头人在院长的领导下牵头制定本学科发展规划,全面负责本学科科研、人才培养、梯队建设和学科管理,提名学科管理组成员人选,聘任学科秘书,召集学科管理组会议,协调各研究方向工作。学科点副点长协助点长开展工作。由学科各方向的学术带头人、系主任及有关教授(或学术骨干)组成,共同商议学科建设经费使用计划、人才引进、内部用房调配及其他与学科建设和管理有关的重要事宜。

“暂行办法”还对学科带头人的遴选与任免、学科管理组的构成、学科建设成效的检查与评估等方面的工作做出明确的规定,营造了良好的学科建设与管理的政策环境。

四、分类建设,加强学科建设的目标管理和过程管理。确保学科建设的连续性和长期性

“十五”期间,南京农大将通过8个“高等学校重点学科”、9个农业部重点学科、7个江苏省重点学科及17个校级重点学科和一批学士学位点的建设,把我校建设成为以农业与生命科学为特色,农、理、经、管、工、文、法等学科相对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

我校对各级重点学科将根据各学科的特点及现状,对重点学科在资金、人才引进,实验条件等方面实行倾斜政策,使优势更优,特色更特。将重点学科建设与重点实验室建设相统一,教学、科研与推广相结合,组成若干个跨学科研究中心,支持多学科综合研究项目,以项目为纽带,组织联合攻关,创建学科特色与优势。

作物遗传育种等8个部级重点学科(其中作物学也是江苏省“重中之重”学科)学科整体达到国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并在国际上产生一定的影响,使其成为南京农业大学的标志性名牌学科。以建设一流人才培养基地和研究中心为目标,构建一流学术队伍,结合教育部“长江学者计划特聘教授”招聘工作,聘请国内外杰出人才或国际知名学者来校讲座。试行“学科特区”管理模式,即部级重点学科在学科发展方向的确定、学科内部资源配置、经费使用、人才引进、绩效考核等方面均享有较大的自。

植物学等6个江苏省重点学科要培养一批在国内同类学科具有领先水平的学科带头人,根据《南京农业大学关于引进优秀人才的暂行规定》积极开展引智工作,形成结构合理的学术梯队,成为江苏省实施科教兴省战略的高层次培养人才基地和源头创新基地;瞄准国内一流学科,积极开拓新的学术领域,在江苏省内高校学科建设中起示范带头作用。

校级重点学科主要是一些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加大对理、文、法等学科的扶持力度,开拓新的学科发展空间。争取在一些学科实现博士点零的突破。

在学科建设中,将重视各个层次学科(国家一省一校)的相互影响、带动和交叉,扩大较强领域的优势范围,带动一般学科的实力增强,推动新兴、交叉学科的建立和发展,从而有效地促进合理的学科布局,实现学科群体的整体发展。

为确保各学科的“十五”规划及建设目标的实现,我校拟在以下4个方面加强对学科建设的指导作用。

(一)建立学科建设专项基金,加大学科建设投入

学校通过争取政府投资、吸纳社会资金和获取科技开发收入等途径,多方筹措经费,建立校学科建设基金。鼓励学科通过扩大产学研合作,积极承担重大科研任务,加速成果转化等渠道积极筹措学科建设经费,各学科自筹的学科建设配套经费也纳入校学科建设经费中统一管理。对学科建设专项经费,学校要求各学科要“集中力量,突出重点,精打细算,充分发挥资金效益”的原则。在具体使用上,《暂行办法》规定:上级下拨和学校投入的学科建设经费中的10%作为学科建设日常管理经费,由学科带头人(学科点点长)负责管理使用,其余经费由研究生院统管。学科管理组经民主商议提出经费使用计划,报学院和研究生院审核同意。学科经费使用必须按学科建设规划经费使用计划执行,建设期满若有余额由学校统筹安排使用。对重大仪器设备的采购必须进行详细论证并作为学校的公共设备,对学科内的大型仪器设备必须在学科内充分讨论,提倡建立学科内公共实验室,避免重复建设和铺张浪费,实现校内学科建设资源的共享。

(二)建立重点学科建设质量评估指标体系

对学科建设项目实行动态管理,每2年组织一次学科自我评估,对各学科建设工作进度,经费使用情况,建设效益、成果等进行评估,审计处对项目进行财务审计,校学科建设领导小组提出项目评估报告。学校根据评估报告对学科建设项目提出奖励办法和改进措施。

(三)建立奖励机制

实行岗位津贴制度,突出向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岗位的政策倾斜;实行“学术休假奖励制度,选派连续3年完成工作量的优秀学术骨干出国进修或到国内著名大学或实验室做访问学者(半年左右);建立科技后补助基金、教育与教学研究奖励基金、教材建设奖励基金、青年教师科研启动基金等,为青年教师营造良好的工作、生活和成长环境。

农学专业学科评估范文6

关键词:耕地估价;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2-0044-02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农村分工、分业的深化和生产社会化、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原有的耕地经营制度的缺点逐渐显现,农户耕地一户多块、一块多户的现象,制约着耕地的适度规模经营,使得耕地整体经济效益低下。其根本原因是我国农村土地要素市场尚没有完全形成,阻碍了市场对耕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如何构建耕地流转机制,使耕地资源得到有效可持续利用,一个很关键的措施就是建立一个完整的耕地评价制度体系,而耕地估价是这一评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我国对土地价格,尤其是耕地价格评估的研究和应用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一、耕地价格评估的现状

1.耕地价格评估专业化程度薄弱。具体表现为:执业标准不规范,存在人为操纵评估价格的现象,行业公信力不强;监管力度不够,评估执业人员的执业素质和执业操守有待提高。

2.耕地价格评估作为政府支农投资的参考手段应用不够。近年来,国家虽然加大了对“三农”的扶助力度,如大力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划拨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等,但是对耕地收益价格评估的投入和重视不够,使得耕地价格评估对政府投资方向的确定和投资计划的参考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3.耕地价格评估未能充分服务于农业经济活动。随着农业生产向规模经营方向发展,耕地经营权的流转日益频繁,各种形式的农地转包、租赁经营、作价入股等已在不少地区涌现.但一些地区由于没有开展耕地估价工作,使得耕地经营权的流转缺乏科学计量依据,耕地流转中的利益分配、补偿得不到应有的保证,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不利于农业生产的规模经营和产业化、现代化的实现。

二、耕地价格评估存在的问题

(一)评估前提不明确

对耕地收益价格进行评估前,应明确评估前提,这样才能全面、准确地考察耕地的收益能力。目前,很多评估人员工作中出现了以下问题:首先,评估基准日不能确定。随着时间的推移,耕地价格也在不断变化中,评估基准日不能合理确定,估价结果必然会产生误差。其次,作物种植制度不明确,这对估价结果影响很大。作物是一年一熟制还是一年两熟,是连作制还是轮作制,对不同作物产出价值影响很大。再次,耕地开发程度不清晰。耕地外几通,耕地内场地是否平整,是否已具备种植生产条件,这些都影响者评估结果的确定。

(二)缺少深层次数量分析

目前耕地估价中采用的估价模型普遍存在一个问题,即过分简化,缺少深层次的数量分析。部分估价人员运用收益还原法求取耕地纯收益时,直接采取近3年耕地实际纯收益的平均值,忽视各年耕地收益受作物种植制度、自然条件、集约利用水平等影响而应综合考虑的调整因素。这种计算方法虽然简化了计算过程,但也造成了科学性和合理性的缺失。另外,选取土地还原利率时,也有直接选取一种利率而不考虑市场经营风险因素的影响的现象,这些评估过程的简化违背了土地评估机构作为中介服务机构所应有的谨慎性与专业性,对本行业的公信力和声誉产生不利影响。

(三)参数选取主观性强

近年来,我国耕地估价存在的问题尤为突出,其中参数选取主观性和随意性表现于以下方面。

1.客观总费用的计算存在问题。一是漏掉了一些项目的费用;二是对一些费用的测算不合理,导致许多地区的农地呈现负收益状态,为采用收益还原法评估耕地价格设置了障碍。

2.纯收益测算存在的问题。当前测算农用地纯收益主要采用投入产出法,即直接求取耕地近3年纯收益基础上用收益还原法进行地价测算,可能产生由于种植作物不同而引起地价不同的现象,往往出现“高收益高地价、低收益低地价”、“同一块土地,收益大相径庭”等不合理现象,进而导致耕地使用权资产价值的流失,这势必影响了地价评估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3.还原利率的确定存在的问题。目前,在实际估价中通常是直接选取一种利率法来确定资本化率,但采用此方法误差较大,应该在已选利率的基础上根据当时市场和风险情况加以适当调整。

(四)信息的收集缺乏科学性和动态性

实际估价工作中,耕地估价的资料收集比较困难,影响耕地质量及价格的因素很多,要使耕地估价的结果比较客观地反映耕地质量情况,必须广泛收集有关的社会、自然、经济等方面的资料。另外,信息和资料要收集和采取多年的连续的数据,这样才能尽量减少误差使评估结果更科学。然而,部分估价师考虑到资料收集的烦琐和困难,仅收集和采用近几年的数据信息作为评估资料,这样计算出的评估结果科学性和合理性很值得商榷。

三、完善耕地收益价格评估的对策

(一)耕地估价前提必须要明确

1.明确估价基准日。估价基准日是土地价格的定义中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由于地价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在不断涨落和变化着的,如果不明确所评估的价格是哪个时点的价格,则所评估出的价格就毫无意义。因此,明确估价基准日是明确耕地估价的必要前提。

2.标明作物种植制度。由于土地具有多宜性,因此在符合可持续利用和合法利用的前提下,耕地的利用具有多种选择的可能,主要表现在作物种植制度上。由于同样土地种植不同作物会产生不同的生产能力,进而产生地价的差异,因而为了使耕地估价更加科学、准确,必须标明待估耕地作物的种植制度。

3.揭示耕地开发程度。不同的耕地开发程度,对耕地种植作物的选择和投入产出等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例如,视耕地是否平整、水利通电设施是否齐全,可综合考虑评估种植水田还是旱田更为适合,是种植粮食作物还是经济作物获利更大。

(二)加强深层次数理分析模型的应用

运用适当模型估算土地纯收益。通过对各种评估方法的综合比较,目前收益还原法是耕地价格评估的首选方法,因此土地纯收益的合理测算至关重要。耕地纯收益系统中,由于部分信息时明确的,部分信息不明确,对于这样一个灰色系统,可以借鉴灰色系统理论,通过建立灰色预测模型(GM),收集4—5个年份数据为样本,即可计算得到估价年期的预期纯收益数据。

运用合理方法测算土地还原率。目前,比较常用的较合理的还原利率确定方法是“安全利率加风险调整值”法。它是在安全利率的基础上,根据农用地收益的风险大小,加上一定比例的风险调整系数,以此作为还原利率。由于农用地风险难以确定,风险调整系数的确定对评估师的专业性和经验性要求较高。另外,采用Monte Carlo模拟法确定还原利率也是一种科学合理的方法。其基本原理是运用概率密度函数模型。根据影响耕地价格的各种因素的变动范围和趋势选择适宜的概率密度函数模型,计算机通过产生的随机数,采用模糊数值迭代法计算得到预期还原利率值。

(三)选取参数时要遵循主客观相结合的原则

应全面分析确定还原利率的方法。目前在评估实务工作中可以使用的还原利率的测算方法,包括土地纯收益与土地价格比率法、安全利率调整法、现实投资收益率排序插入法和Monte Carlo模拟法。土地纯收益与土地价格比率法对成交案例的可比性要求较高;安全利率调整法对风险调整值的确定方面要求评估师将其专业性和评估经验相结合;现实投资收益排序插入法需要较高的技术性,将搜集到的各种类型投资收益率排序、分析对比,根据经验综合分析确定还原利率;Monte Carlo模拟法对数学模型的应用要求较高,但测算结果更有说服力。评估师应根据实际情况全面分析选择合理的还原利率确定方法。同时,要考虑风险发生的概率。风险是指某一特定危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在经济学中是指投资收益的不确定性。在耕地估价过程中风险的表现有两方面:由于自然灾害等非常原因导致各年间耕地产出剧烈波动;安全利率调整法中风险调整值的确定直接影响还原利率,进而影响最终评估结果。因此,对风险发生的概率要考虑和重视。

(四)科学、连续地收集相关信息

1.掌握作物的常年产量和平均价格。由于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农作物的种植条件和产量会出现上下波动,呈现出一定程度的不稳定性。收集资料时应剔除非常因素的影响,取得作物的常年产量。由于经济环境、宏观政策以及供给关系的变动,每年作物的价格都会有所浮动,应该求出平均价格作为本次评估中年总收益测算的基础。

2.年总收益测算时要考虑财税政策的影响。财税政策虽然不能直接影响耕地的经济产出量,但可以通过粮食补贴政策、农机补贴政策、农产品价格政策等影响耕地净收益。在一些粮食生产大省,农村税费改革和种粮补贴政策的实施,激发了农民粮食生产的积极性,增加了耕地生产的净收益。另外,土地政策对耕地价格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因为它规定了土地的用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土地的利用方式,从而决定了耕地所能带来的收益量,最终影响耕地收益价格。

3.资料的收集要尽可能齐全且有一定时间跨度。年总收益是农用地按现用途合理有效利用土地所取得的持续而稳定的客观正常年收入。年总成本费用是指农用地的使用者在进行生产中所支付的年均客观总费用。由于农业生产是一个开放系统,受到自然、社会经济等条件的制约,在时间上表现出一定的波动性。因此,应全面收集有关投入和产出的资料,并保证所收集资料有一定时间跨度,这样才能尽可能保持数据的持续性、稳定性和可靠性。

参考文献:

[1] 何育忠.加强我区土地评估行业管理的若干思考[J].广东土地科学,2011,(6):41-42.

[2] 路婕.农用地价格评估研究[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03,(6).

[3] 刘萍,付梅臣.收益还原法评估农用地价格有关问题探讨[J].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2007,(2):78-82.

农学专业学科评估范文7

【关键词】广西特色农产品 烹饪课程 属地化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1C-0065-03

广西自然生态环境优越,特色农产品丰富,但特色农产品未被充分开发,处于“深在闺中人未识”的尴尬境地。例如,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的“香猪”具有皮薄肉细、胴体瘦肉多、肌肉鲜红、肌纤维细嫩的优质特点,但现实生活中却因消费者不会有效地烹调而造成此“香猪”未能普遍推广;“桂菜”特色菜肴不够丰富且名气较小,为适应本土化的消费需求及旅游业发展、外来游客的差异化体验需求,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发以本地农产品为原料的特色菜肴;广西区内烹饪专业经过近20年的发展,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区内职业教育界享有较高的声誉,但区内烹饪专业在课程设置上以推广、开发广西特色农产为基础的烹饪课程极少,造成人才培养目标与“地方院校人才培养服务地区产业经济发展”的定位不一致,这种“不一致”要求我们必须重新审视专业课程设置。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开发(开设)具有鲜明本地化特色的以广西特色农产品为基点的烹饪课程就是一个有效的突破口。

一、基于广西特色农产品的烹饪课程属地化存在的问题

我们对广西区内开设有烹饪专业的职业院校在“服务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方面进行了调研,结果发现,广西区内职业院校烹饪专业和地方餐饮企业、酒店都有一定程度的合作,双方也有合作的基础,并且取得了一些值得借鉴、推广的经验,但在以推动广西特色农产品发展、开发、推广为基础而进行的菜点开发、教材建设、课程体系等方面的研究与实践情况却不容乐观。

(一)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与基于广西特色农产品的菜点开发、推广融合度不高。职业院校专业能否健康发展,课程体系构建显得尤为重要,因为课程体系构建的内涵和水平决定着所培养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高低,影响着学生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本地区职业院校烹饪专业在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中虽然采取了大量的举措,但以广西特色农产品为基础的菜点开发、教材编写、专业课程构建的力度并不大,主要表现在:一是专业课程的设置与地区行业需求联系不够紧密,部分课程在行业中运用程度很低却未删除替换上地区行业发展急需的课程;二是针对广西地区特色餐饮发展需要的特色教学内容与实训内容并不突出。

(二)适应地方菜品发展进行挖掘、开发、推广的特色教材开发不够。《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广西住宿餐饮业发展的意见》指出,在全区餐饮业以推进品牌化建设为重点,实施“挖掘八桂特色食材,树桂菜品牌”工程。这个文件的出台吸引着很多企业投身其中,必然需要大批的熟悉广西特色农产品性能,擅长菜品开发、设计、烹调的技能型人才。但目前广西职业院校烹饪专业所能选用的本区域的特色教材却寥寥无几,基于广西特色农产品编写的烹饪类教材甚至为零。在这样的情况下,广西各职业院校只好使用全国性教材,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本地区特色烹饪人才的培养质量。为了能够为本地区特色餐饮和酒店企业的发展提供足够的人才,应加大对创新型技术人才的培养。从教育角度来看,就是要开发具有本地特色的课程,开发符合本地要求的课程内容。从职业院校的角度来说,就是要以属地化教学内容作为教学的基础,加大和深化对餐饮和酒店教育的改革,培养具有创新性的、区域性特色的人才。由此可以知道,开发特色的地区性教材,是培养特色人才、符合区域发展要求的第一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教学质量评估与专业服务于地方产业经济发展需求融合度不高。对于职业院校教育水平的评定,一般是通过对教学质量的评估来判断的,而评估的专业性是专业建设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专业与地方产业经济发展需求融合程度需要通过有效的教学评估手段和方法来反映。通过调研分析发现,本地区职业院校在对专业与地方产业经济发展需求融合程度的评估并没有比较合理、有效、科学的评估方法,这导致教学质量难以得到合理有效的评定,很多教学评估部门或管理部门对于专业教学质量并没有进行差异化评估,而是采用统一的评估方案、统一的评估项目指标,为了评估而评估。在各项评估指标中并没有真正地将地区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与地方产业经济发展需求融合进行评估。这样教师也成了评估的附属品,不得不迎合评判的标准。

二、原因分析

基于广西特色农产品的烹饪课程属地化存在的问题,不仅是有关管理部门在管理方面存在不足,而且职业院校自身也存在问题,如有些职业院校烹饪专业长期处在劣势的办学环境之中,专业课教师文化水平偏低、教学科研能力弱等。具体而言,成因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地方政府、教育主管部门、专业指导委员会政策引领不够。2012年,教育部颁布《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高职院校可以根据地方产业经济的发展自主对专业自行进行设置。这样一来,地方政府就可以基于未来产业经济发展规划为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构建、特色课程开发等方面提供信息参考、政策引导。但是,目前地方相关部门的引领作用并没有发挥出来。比如,很多地方政府面对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申报,很少考虑地方产业经济发展的内容,而是更多地从院校的专业实力、师资力量来进行考虑,忽视了地方产业的实际要求。

(二)职业院校受办学理念以及办学实际条件限制。地方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应融入地区产业链、服务于地区产业经济的发展,这是地方职业院校的教育目标定位。然而,当前各职业院校烹饪对于专业的认知和定位并不明确,在办学上层次也不够清晰。很多高职院校的烹饪专业和中职学校的烹饪专业并没有差别,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法都存在雷同。同时,职业院校受到资金的限制,无法进一步地发展资源,而校内实训的不足又导致教学的需求往往y以满足,缺乏互利共赢的前提。而从学校外部来说,学校外的场地的合作关系难以建立,即使建立起来也很脆弱。

(三)专业教师文化水平偏低,教材开发能力弱。我们对广西区内11所职业院校48名烹饪专业的专业课教师进行调研,结果发现专业教师队伍存在不少的问题:一是专业学历普遍偏低。从统计数据看,其中第一学历为中职烹饪专业毕业的占到27%;第一学历为高职烹饪专业毕业的占到41.7%;第一学历为本科烹饪专业毕业的占到10.4%;第一学历为研究生学历占到4.2%,但他们的研究生专业均不是烹饪专业;由其他专业转型到烹饪专业任教的占到16.7%。二是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比例极低,仅占4.2%。从与教师的沟通中可以知道,烹饪专业教师因为外语水平的不足、计算机应用能力弱或者是科研论文缺乏,因而职业院校中的烹饪专业教师长期缺少高级职称,其职称的申报和评定常常空缺。

三、推M基于广西特色农产品的烹饪课程属地化的策略

(一)确立地方政府、教育主管部门、专业指导委员会在特色专业打造中的调控和引导作用。地方政府和教育部门要承担起主要的引导和管理责任,以地方特色为指导思想,基于地方经济的发展要求,从宏观上对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进行指导,使职业院校能够培养出适合地区特色的,能够满足地区紧急需求的人才。比如,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在新专业的申报和审批等环节,可以通过政策引领、审批标准等给予倾斜。在央财支持重点专业、特色专业课程一体化、省财扶持专业等资金支持项目审批过程中,建立能突出地方特色产业、行业的科学评审体系,向与地方产业经济发展相关度强的特色专业倾斜,加大对这些专业的支持力度。专业指导委员会对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等方面如何与地方产业经济对接从具体实际上进行指导。

(二)确立办学理念,创造条件,落实课程属地化推进措施。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是广西供销合作社系统职业教育集团的核心成员,教育集团准确把握集团办学的服务定位,构建校企政联动的运行机制,重视合作各方的利益诉求,采用灵活务实的合作方式,实现人才培养深度融入和服务“三农”发展地位,彰显鲜明的行业办学特色。培养能有效服务地方产业经济的一线技术人才,就要有相应的地方特色课程来支撑,即课程的属地化。对于属地化的烹饪课程,教务管理部门应该加强管理,增进与各教学实施部门的沟通,充分理解属地化课程,建立属地化课程的教学质量评估、评价等考核机制。在烹饪课程属地化教材的编写中,一方面,鼓励教师参与到国家一级出版社与教育部门组织的规划教材的编写之中;另一方面,还应该借助研讨、成果交流、教材建设、课题立项等途径,进行整体规划,使得烹饪课程属地化的推广不流于形式。

(三)建立学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通过“互渗共赢”方式,创办特色教育。职业院校对于地区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要提升职业院校对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就应加强学校和企业的合作,虽然很多职业院校都已经意识到和企业合作的重要性,但是实际中取得的成果并不明显。近年来,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烹饪与营养教学团队在校企合作方面进行了不断的探索,认为校企要深度融合,搭建“互渗共赢”模式是保障校企合作根本点。“互渗共赢”是指学校和企业两方要高度渗透合作,从教学、教学人员、科研等多方面融合,最终的目的是使得企业、学校和学生都可以获得成功。同时,这种模式也有利于保护行业、企业参与基于广西特色农产品的烹饪课程属地化建设的积极性,使专业与行业、企业建立起“互兼共赢,互训共赢,互联共赢,互哺共赢”合作关系。可以说,互渗共赢的模式,使得学院不需要投入大量的教学成本,使得学生可以学习到企业和社会需要的真本领,也使得企业拥有了自己所需要的人才。这种模式的改革和创新,在新形势下更适应地方经济的发展要求。

(四)提升专业课教师科研能力,开发与建设基于广西特色农产品的烹饪教材。近年来,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多种形式提高专业课教师的学历,进行教育基本理论、教育理念和文化修养及综合素质的培训,加强烹饪专业教师顶岗锻炼和兼职制度建设,聘请企业一线高素质高技能人员任兼职教师的方式来提升师资队伍的教学能力、科研能力、教材开发能力和论文写作水平。实践证明,这些措施行之有效。烹饪与营养教学团队与烹饪行业协会、餐饮企业一线高素质、高技能的技术人员通过项目申报立项的方式共同承担了基于广西特色农产品的烹饪课程属地化研究与实践课题,以广西特色农产品菜点开发为基点,共同开发、编写了《广西农特产品烹调工艺》工学结合式特色教材。还规划了《广西农特产品识别与选用》《广西农特产品菜点开发与设计》等系列特色教材,这必将提升烹饪专业服务地方产业经济发展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郭彤,陈金明.地方高校特色教材建设的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08(11)

[2]熊Z,马茜.探析高职院校对接地方产业经济的发展对策[J].现代企业教育,2012(8)

[3]吴婷,肖健华,曾一帆.应用型本科院校与属地产业合作对接实践研究――以物流管理专业为例[J].南昌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6(2)

[4]钟建坤,杨黎,葛建新,等.校企深度融合办特色专业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校企合作“互渗共赢”新模式[J].教育教学论坛,2012(6)

【基金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基于广西特色农产品的烹饪课程研究与实践”(2014JGZ359)

农学专业学科评估范文8

关键词:农业科技培训项目;公益性;项目资源;部分成本内部化

中图分类号:G7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1)02―062―03

2008年农办科64号文件《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大力开展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培训工作的通知》将农业科技培训纳人到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的政策层面,推动了农业科技培训项目在全国范围内的繁荣。基层农技人员是农业生产一线操作实体,农业科技又是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的根本出路,开展农业科技培训项目是提高基层农技推广人员业务素质和农民技能水平、增强科技对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要途径。 农业发展仅靠基层农技人员还不够。在实践中,不少地方的县、乡、村三级干部和一些农村公共事业单位的高级农技人员也被纳入农业科技培训的对象,为依靠农业科技推动农业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加坚实的保障,使农业科技培训项目的内容和客体不断扩展。然而,农业科技培训项目有其特殊性,正确认识和理解它的特征,是有效开展农业培训项目的前提条件。本研究在重新界定农业科技培训项目概念的基础上,系统地分析并提出了农业科技培训项目的五项特征,并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期促进农业科技培训项目的有效开展。

一、农业科技培训项目的范围界定

当前,我国的农业科技培训项目一般是由省政府(省农业厅、省财政厅、省组织部等)共同组织,各下属市、县(市、区)农业局和财政局等具体实施,省直有关单位参与实施。主要对有参加培训愿望的思想先进的农民、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各级农业干部开展农业科技知识、农业实用生产技术、农业经济管理专题及农业政策、农业法律法规等相关知识培训,提高其务农技能、农业科技素质和农业经济管理水平,培养一批由新型农民、农业技术推广人才、高级农业经济管理人才组成的多层次农业发展人才体系,为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另外,还有少数农民合作组织和“企业+基地+农民”结构形式的农业企业为其组员提供的农业科技培训活动。

二、农业科技培训项目的特征

l_培训客体参与农业科技培训的非自觉性。农业科技培训项目的客体具有激励不足的特性,在三类主要的培训客体中,第一类培训客体―一农民往往缺乏参与培训的经济条件和眼光,或许经过培训农民的务农技能会有很大提高。因此,在我国当前的农民培训一般是由政府或有经济条件、有能力的农业组织来承办,比如,政府组织基层农技人员为农民提供技术指导,专业协会组织会员参与培训,龙头企业组织签约农户进行生产技能培训等。

第二类培训客体是基层农技人员,这些人员一般隶属于基层农业经济管理部门或企事业单位,掌握着某方面农业生产技术。虽然提高技术对于提升工作能力和服务水平很重要,但是对他们来说,参与培训也不是一项必需的投资。而对于这些农业经济管理部门和企事业单位来说,更新和提高农技人员的农业技术水平,增强农技推广人员的推广能力,对于该职能部门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基于这种考虑,该单位会自己出资或向上级单位申请为基层农技人员提供培训的机会。

第三类培训客体各级农业经济行政管理人员,包括村干部和书记、乡镇长等科级干部、县(处)级干部,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发展农业经济仍是这些行政管理人员的主要职责。这类培训客体都是区域农业经济带头人,一般发展农业的思想觉悟比周围群众都高,日常工作繁忙,因此,他们参与农业科技培训的主动性和激励性也不强。但一个省的农业发展水平正取决于这些区域带头人的执行力和决策能力,因此,各省级政府组织农业行政管理人员参与农业科技培训,对于他们更好地理解并执行国家农业政策,探索区域农业经济发展的特色之路显得非常必需。

2.农业科技培训项目是一类公益项目。一般来说,政府拨款支持的项目是对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有益的公益项目,农业科技培训项目就是其中的一种。

由第一个特点可知,农业科技培训对于培训客体自身的发展需要不足以产生足够的驱动力促使他们参与培训,而与培训客体紧密联系的第三方则愿意花血本来做这件事,这主要是由农业科技培训项目的强外部性造成的。对于农民来说,小规模常规生产的技术需求非常少,但对于农业生产的小窍门也来之不拒。而农业合作组织和农户联结的企业也正是看到农民参与培训后能掌握企业生产所需原料的质量和标准,为企业提供稳定、高质量的货源。提高农民生产技术是地方政府的职责,也是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因此,政府也会为农民提供农业科技培训的机会。

对基层农技人员和各级农业经济行政管理人员的培训也具有相同的特点,在提升他们自身工作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的同时,可以为各职能部门,为区域农业经济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因此,农业科技培训项目是一类外部性非常强的公益类项目。

3.项目客户与项目客体相分离。这是由以上两个特点决定的。农业科技培训项目客户是农业科技培训项目的承办方,主要有农业合作组织、农业企业、各农业技术服务部门、各级农业经济行政管理部门等;项目客体指农民、基层农技人员和农业经济行政管理人员,这样就造成了农业培训项目的“三方参与,两方合约”问题。项目委托方和项目承包方是很强的项目委托协议,而项目委托方和学员是远距离、无监督下的弱行政命令关系,项目承包方――基地和学员之间的关系更是弱师生关系,更强的学员考核和评优的弱激励也算是基地与学员之间的约束关系之一,但学员对于能否参与培训和争取优秀学员的积极性还取决于对参与培训的意愿和机会成本。

如果项目客体的培训意愿弱,再加上培训成本外生化及项目委托方和项目承包方对学员之间的弱联系,这种项目客户与项目客体相分离的特点不可避免地会产生项目质量问题。在目前的农技培训项目中,学员的缺到率和缺课率始终存在,学习的积极性也受讲授风格影响很大,凭兴趣听课,培训基地完善的管理制度和评优制度不能充分地发挥作用,这都是农技培训项目这种“三方参与,两方合约”特征及培训成本外部化造成的。

4.项目效果和效益难以准确评估。农业科技培训项目的项目最终成果是装备了先进农业技术、新型农业发展理念的农民、基层农技人员和农业管理者,培训效果具有无形性。这些培训客体价值的实现受个人能力、农业生产模式和各种外界环境的影响也很大,且价值的体现具有间接性、长期性。这个特点决定了农业科技培训项目的效果和效益评估难度大,使得农业科技培训项目的质量监测既是重点,又是难点。

5.农业科技培训项目资源的稀缺性。目前,我国农业科

技培训项目的可用资源很少,主要集中在各级农业行政、推广、科研、教育单位以及产业体系各综合试验站等,如果再加上对培训教材、现场培训等的要求,可用的高质量培训资源就更少了,而且新的培训资源的形成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对于不同的培训客体,对资源的需求层次也是不同的,对于农民大众的农技培训由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即可实现,而对于农业行政管理干部的农业发展新理念培训则需要农业科教单位的专家、教授方能完成。

三、开展农业科技培训项目需要注意的问题

1.农业培训项目要政府组织与市场激励相结合。一方面,对于政府,农业科技培训项目是公益性很强的项目,且项目客体参与培训的内在驱动力不足,培训主体隶属于级别不 “等的行政单位,因此,项目的发起、培训基地的建设和管理以及项目成本的支付都只能由政府来完成。政府在此过程中组建的培训基地,确定的收费标准、管理目标也是农业科技培训项目市场化运作的基础。

另一方面,对于农民组织和农业企业,农业科技培训项目是外部性很强的项目,短期协议不符合它们的利益。因此,政府要鼓励和加强农民合作组织的组建和管理,帮助农民合作组织的发展壮大,它们才有发起农业培训项目的需求和能力;还要激励农民与农业企业之间的协议关系向纵深方向发展,减少合约风险,延长合约期限,稳定共赢机制,这样可以保障农业企业对农业科技培训项目的投资持续地得到回报,激发其投资农业科技培训项目的市场化行为。

2.探索建立对项目客体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农业科技培训项目的项目参与方主要有项目主体、项目客体和项目委托单位。由于项目本身存在“三方参与,两方合约”和培训成果难以度量的特征,就必须建立对项目参与各方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项目客体是最重要的一方,沿着“标准化―度量―评估―持续改进”的管理路径,在对新型农民和基层农技人员需要掌握的技能进行标准化的基础上,开展新型农民和基层农技人员的考核和认证,引人岗位竞争机制;建立农技推广基金,对为农技推广作出突出贡献的新型农民和基层农技人员给予嘉奖,增加他们持续改进农技水平的动力。在项目设计上,将项目客体参与培训的成本部分内部化,提高他们参与农技培训的机会成本,成本内部化的限度为培训收益>机会成本>不在意资金①。

3.重在加强农业科技培训项目的资源的开发和分配。农业科技培训项目的项目资源主要指项目承接方的培训基地,・其中包括培训基础设施、培训师资、培训教材和现场培训资源。对培训基地的管理要遵循“标准化一度量一评估一持续改进”的实施路径,政府要明文规定培训基地的建设标准和运行管理模式,并组织对培训基地的度量和评估,并进行资质评定,对资质较高的基地相应分配更多的培训项目,对不符合标准的限期改正。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培训基地在我国中西部拥有较强的培训实力,实现了师资库、专题库、教材库和现场教学信息库等的“四库建设”和不断更新,并首次推出培训后服务,在不断的反馈中实现自身的不断改进…。但我国目前像这样的基地还很少,尚未建立起明确的培训基地标准规范,使农技培训项目的招投标缺乏依据和可选择性。

在培训资源的分配上,以培训成本最低和培训内容匹配为原则,就近分配培训资源。培训基地还要妥善处理农民组织和农业企业委托的农技培训项目与政府分配项目指标之间的关系。

4.促进培训基地管理模式转变。由于项目质量不易评估和项目风险来源于培训基地的特征,加强培训基地的建设和管理就显得尤其重要。项目制管理有利于引入竞争机制、实现目标管理、优化资源配置、建立有效的评价体系和高效的项目团队。我国可用的农技培训项目资源少,培训基地都挂靠在农技站、农科所、高等学校等,承接区域内数量众多的农民、农技人员和农业行政人员提供符合当地发展实际的农技培训项目是一项复杂的管理工作。而当前这些培训基地都沿用传统的直线一职能式管理模式,难以满足日益增多、品类多样的农技培训项目的管理需要。客观上要求培训基地管理模式的转型和管理功能的拓展。培训基地应适应未来农技培训项目发展趋势,逐渐向项目管理的组织结构模式转变,引入项目管理工具,提高承办农业科技培训项目的能力水平。如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培训基地不但建立了职能明确的农村基层人员培训办公室、党政干部培训办公室、专业技术干部培训办公室、职教师资培训办公室等单项目管理办公室,还成立了项目研发办公室、项目督导办公室、对外联系办公室和训后服务办公室等,逐渐具备了组织级项目管理能力,实现从继续教育学院中的一个职能部门向项目管理部门的转变,提高了项目管理的效率。

5.构建农业科技培训项目的效果评估工具。农业科技培训项目的效果评估不但可以监督项目基地和项目客体的行为,控制项目质量,还可以发现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并及时改正。

美国学者柯克帕特里克在1959年提出的培训效果评估模型仍是当前最成熟的模型,包括美国IBM公司的员工培训都在使用该模型,柯克帕特里克从评估的深度和难度将培训效果分为四个递进的层次,即反应层、学习层、行为层、效果层。在该模型中,不同的评估主体针对培训项目的项目客体感受、培训所得、行为改进和行为效果四个层面进行测评,对农技培训项目具有更优的适用性。

但在使用该模型时要进行必要的细化和改进。首先,由省政府牵头,各地方政府构建评估团队,负责收集评估信息,执行评估上报结果;其次,将评估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前两个阶段在培训基地进行,后两个阶段分别在项目收尾后3―6个月、6―12各月在岗位上进行;最后,构建符合农业科技培训项目实际的评估流程和评估方案。

6.政府投资开发多样化的农技培训项目。不同的项目客体适用不用的培训形式,新型农民、基层农技人员和农业行政管理人员要占据区域农业科技的制高点,与普通农户要有很高的技能势差,这部分人数量不多,农业技能和理念需求高,因此,通过集中到培训基地进行培训的成本低、效果好。对普通农户则可以用农户喜闻乐见的电视节目为载体,不同地区建设适合本地特色的农业发展专题,将与本地区农业生产相关农业技术、农业发展先进理念和法律法规在农业生产的各个关键时期播放等方法会收到很好的效果。比如,陕西农林科技卫视的三农大视野、科技大篷车、三农信息联播、农村大市场、天天农高会、致富故事会等节目已成为广大农民获取农业科技信息的重要通道。

另外,还可以把一些配套项目纳入农业科技培训项目,比如,在开展农技培训项目的同时支持农民合作组织建设项目,将“农业行政管理人员―基层农技人员(或新型农民)―普通农户”的农技扩散模式转变为“农业行政管理人员一基层农技人员(或新型农民)―农民合作组织”,无疑会大大降低项目成本,增强培训项目的效果,并具有更强的持续性。

农学专业学科评估范文9

一、为什么要构建教师培训效果评价指标体系

1.教师培训走向专业化的必然要求

2012年,教育部颁布实施《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从3个维度和14个领域对中小学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新的要求,为教师专业化发展道路提供路线图和风向标。要想使教师专业标准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形,需要通过专业化的教师培训来实现。因而,教师专业化发展呼唤教师培训的专业化。从专业化的一般理论来分析,教师培训专业化应当包含培训目标专业、培训机构专业、培训队伍专业、培训内容专业和培训评价专业等几个层面,缺一不可[1]。但从我国当前开展的各级各类中小学教师培训的现状来看,对培训效果的检测和评价往往是比较容易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随着教师培训走向专业化,科学地开发培训检测工具,加强对培训效果的量化研究,成为教师培训走向专业化的必然要求。

2.对教师培训进行价值判断的有效手段

一项培训是否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是否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习者的提高和发展,是检验这项培训是否具有现实价值的重要标尺。而在现实中,对教师培训效果的评估,多为定性评价的方式,“通常是以培训学员的描述语言、心得体会、研修成果文本为例说明的”,鲜见定量评价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很少对培训效果进行检测,更缺少定量检测的专业化的工具[2]。因此,亟待加强对教师培训效果评价的量化研究,提高教师培训效果评估的科学性,对教师培训的现实价值进行准确而有效的判断和甄别。

同时,这也是对未来培训开展定位设计的重要依据。通过科学地检测教师培训效果,可以对培训工作的各个环节进行深入具体的研究和诊断,发现其中的优势和不足,“为设置有针对性的培训内容和采取行之有效的培训方式提供依据”[3]。

二、如何构建教师培训效果评价指标体系

天津市中小学“265农村骨干教师培养工程”(以下简称“265工程”)是天津市委、市政府于2009年精心谋划并启动实施的一项教育均衡工程,旨在培养和建设一支能够在农村引领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骨干教师队伍[4],带动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在“265农村骨干教师培养工程”的实施中,天津市坚持任务驱动、方法多样,将专题培训与课题研究相结合、导师引领和自我反思相结合、主体实践与合作研讨相结合,初步形成“专业引领―自主研修―实践跟进―交流提升”的农村骨干教师培训模式。

本研究所要构建的培训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是围绕“265工程”的预期总目标和阶段目标,对初步形成的培训模式的各个要素进行系统分解,并按其在培训学习中的相对重要程度,分布各级指标及权重所获得的指标群体,用以检测在这种培训模式操作下进行培训的效果。

1.指标确定的基本依据

“265工程”培训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理论依据主要为教育学、成人学习理论、教师专业发展、教育评估等相关理论成果。政策依据为教育部2012年颁布的《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天津市教育改革与发展中长期规划纲要(2010―2020年)》及天津市教育委员会、天津市财政局联合下发的《关于实施天津市中小学“未来教育家奠基工程”“265农村骨干教师培养工程”的有关通知》(津教委人

〔2008〕27号)文件等。

2.指标体系构建的主导思想

主导思想是指标体系构建的行动指南。本研究采用征求意见法,与区县级教师培训机构、教育行政机构中长期从事教师培训工作的专家、一线资深骨干教师及部分学员进行座谈,提出基本观点,确定构建教师培训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主导思想。

一要体现培训目标的要求,具有导向性。教育评价具有很强的导向,因而,教师培训效果的评价一定要突出开展培训的目标指向。此外,评价指标的确立要紧密围绕既定的培训目标,坚持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促进教育专业化发展服务的方向,通过评价使学员进一步明确发展方向,明确专业发展的目标,引领学员不断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和能力,向更高的专业层次迈进。

二要体现学员通过培训获得的专业发展增量,具有发展性。成人学习的重要特点之一是要基于经验。开展教师培训不是从零开始,要在教师原有的专业水平基础上,促进学员进一步发展和提高。培训效果评价要检测学员在培训中取得哪些实实在在的收获,在哪些地方获得实实在在的提高。同时,由于教育成果显现的后发性,指标体系在考查学员的学术成果和专业成就的基础上,要注重挖掘潜质,从动态发展的视角全面考查学员可持续发展的条件、素质和潜能。

三要体现培训的过程,具有多元性。“265工程”是一个历时三年、整合多种资源、吸引多方参与、组合多种形式的系统工程,因而,指标体系必须关注培训的过程,注重过程的监测,突出多元评价理念。在评价主体上,将自主与他评相结合;在评价方式上,运用多种手断获取准确信息;在评价内容上,既要对学习成果进行科学评鉴,又要注重对师德修养、学习表现、实践能力的全面考查。

3.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根据主导思想,按照教育评价理论的基本观点,可以进一步确定制定教师培训效果评估指标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一是目标一致原则。教育评价是按照某一特定的教育目标,对教育行为和教育对象所进行的价值上的判断[5]。要想提高教师培训评价的效度,评价指标必须以教师培训目标为根本依据,准确、有效地反映出培训目标的要求及内涵。由于评价本身具有价值判断取向,具有很强的导向性,因而评价指标及评价指标权重要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促进培训工作不断完善和提高,且指标与指标的设计相互一致,没有矛盾。

二是量化可测原则。教师培训工作的目标通常是有原则的和概括的,无法对它们进行直接评价、判断,为使评价结果更具说服力,要尽量使指标易于测评、易于量化,通过逐级分解,使它们具体化,直至可以直接测试为止。对指标的描述要简短精练,不宜过于冗长,否则会失去针对性,导致评估人员找不到评估的重点。

三是同质可比原则。指标必须反映评估对象的共同本质和属性,规定相应的尺度,否则无法判断所有评估客体的价值。只有有了确定的、客观的尺度,才能在各个评估对象之间和在评估对象与客观尺度之间,形成科学、客观的比较[6]。

4.指标体系的设计

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包括三个基本要素,即评价指标、评价指标权重和评价指标操作。由于评价指标系统的构建是指标体系设计的核心内容,本文会对这一部分进行详细说明。本研究主要采用主观经验法和专家咨询法相结合的方式对评价指标进行研制。本文运用主观经验法,依据系统科学原理,初步确定一级指标并进行分解。在此基础上,选取10名从事教师培训工作10年以上,在教师培训培养方面有研究成果的资深教师和专家,作为咨询对象,编制咨询问卷,广泛征求意见,科学综合咨询意见,最终确立“265工程”培训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

“265工程”培训效果评价指标体系选取5个必不可少的关键要素作为一级指标。分别是:

(1)品德修养。师德是从事教师工作的先决条件,是对教师职业的根本要求。一名教师如果不具备高尚的师德,专业水平再高也不是一名合格的教师。因而,指标体系把教师的品德修养作为第一指标,要求学员品行端正、作风正派,模范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师德高尚,讲究学术诚信,具有大局意识,能够团结协作。

(2)学习表现。学习表现是学员在整个培训过程中的现实表现。要求学习态度端正,自我发展需求强烈,勤奋刻苦,积极参加各项学习实践活动,遵守学习纪律,出勤良好,认真开展自主研修,按时完成各项研修作业。

(3)研修成果。研修成果是学员在参加培训获得的最直接的收获,反映学员专业水平提高和发展等具体方面和实际程度。主要内容是通过研修升华教学经验,初步形成自己独特的教育教学思想或教学特色,并且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取得良好效果。主要形式包括个人专著、论文、案例、课题、个人发展规划等。

(4)专业影响。专业影响是对骨干教师提出的较高要求,是骨干教师专业地位的根本显现,提倡学员积极参加各类专业学术活动,在本市及外省市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及专业影响力。

(5)作用发挥。培养农村骨干教师,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种子”作用,是带动农村教育教学水平提升、变“输血”为“造血”的重要途径,是实施“265工程”的根本目标。

经过对一级指标进行分解,确定了14个二级指标,形成的指标体系框架如表1所示。

三、如何实施教师培训效果评价

本研究在2013年对即将结业的“265工程”一期学员进行培训效果评价,在评估实施的过程中,不但遵循教育评估的一般规律,还在评价形式和程度上进行探索。第一,学员自评。引导学员认真回顾参加培训以来的收获,对照考核评价标准,梳理总结学习成果,对自己进行客观的分析和评价,撰写自评报告。第二,区县评议。各区县参照评价标准,对学员在工作中的师德表现、实践业绩、专业影响、引领作用及发展潜力等进行综合的考核评价,写出评价意见。第三,日常考核。组织力量对学员在培训学习中的出勤、作业提交、博客交流、自主研修等情况及在各项学习、交流、研讨活动中的表现进行量化考核,综合评议学员在日常表现出的学习态度和进取精神。第四,成果评审。组织专家对学员提交的开题结题报告、学术论文、教育考察报告、教育教学案例等研修成果的水平和质量及运用所学知识开展教育实践情况进行评审。第五,影响评估。聘请专家对学员在培训中产生的专业影响进行综合评议,包括研修成果的推广交流情况、参加本市及外省市专业学术交流活动情况、参加教育科研攻关合作项目情况及骨干教师示范引领作用发挥的情况等。第六,研修答辩。聘请本市及外地教育教学实践专家、教育理论研究专家组成研修答辩专家组,结合学员个人取得的研修成果,现场提问进行答辩,对学员理论认知水平、教育实践能力、专业积淀、发展潜力、综合能力等进行面对面的考查和直观的评议。

此次评估结果验证了“265工程”培训效果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与评价程序的可行性和有效性,验证了“265工程”的培训模式可以取得良好成效,会有效地促进学员专业水平的提高。同时,学员也可通过培养效果评价发现自己的问题与不足,明确专业发展方向。

综合分析评价的全过程,听取专家、区县和学员的意见和建议,可以发现本研究存在的一些不足。第一,应加强对评价指标体系信度和效度的检测。由于评价指标体系涉及对学员结业成绩的测评,先期具有一定的保密性,但这一指标体系为“265工程”设计研制,因而其并没有条件提前选取样本进行信度和效度的检测。第二,评价过程难免出现评分标准的出入。在指标体系构建过程中,本研究比较注重发挥本市专家及资深教师的作用,通过咨询确定评估的指标体系。在实施过程中,鉴于评估的公正性,参与指标体系构建的专家和教师进行回避,并未参与培训效果评价的实施。由于专家资源的有限,聘请的评价人员对“265工程”的了解程度不同,对指标内涵的理解也因个体经验而有异,难免会出现评分标准存在出入的情况。因此,应加强评估前的培训,使每位评估人员深入理解和掌握评估指标的内涵评估方法及标准。第三,本研究中一级指标、二级指标,涉及“265工程”培训的各个方面,但由于评估工作中人力有限、时间有限,每个单项都不能深入地进行。在今后的评估中,可在每个要素下选择与教师专业发展取向密切相关的1~2个核心指标进行深入评估。

此外,本文是基于天津市中小学“265工程”的个案研究,虽在本地区具有适用性,但作为个案研究的结果是否具有普遍性,还须扩大实验,给予进一步验证。

本文系天津市教育科学“十二五”重点规划课题“265农村骨干教师培养工程培训模式及有效性研究”(课题批准号:BE1018)阶段成果。

参考文献:

[1]雷振海.校长专业化需要培训专业化[N]. 中国教师报, 2013-10-09.

[2][3]王远美, 李春山, 钟祖荣. 教师专业素养与培训效果检测的初步研究[A]//教师培训研究与评论(第一辑)[M].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

[4]天津市教委、天津市财政局.关于实施天津市中小学“未来教育家奠基工程”“265农村骨干教师培养工程”的有关通知(津教委人〔2008〕27号)[EB/OL]. http:///cn/introduce_2.asp. 2008-11-18.

[5]王景英.教育评价概念刍议[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6(3).

农学专业学科评估范文10

自2013年3月国务院职能转变与机构改革以来,食品安全管制持续呈高压态势。

近日,国家卫计委、食药监总局及农业部联合召开新闻会,专门就食品安全问题作出通报,并部署下一步规划。在采访中获悉,截至目前,我国5000余项现行食品安全标准已经清理完毕。截至2013年底,全国例行监测网络已覆盖150个城市及87个检测参数。

据悉,目前部级食品安全标准机构的组建初步方案已经形成,如果顺利组建,将采取理事会管理的模式来具体操作。

5000余项标准清理完毕

从会上获悉,国家卫计委已经摸清了标准底数,系统梳理包括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食品卫生标准、食品质量标准以及行业标准等。截至目前,5000余项食品安全标准已经基本完成清理工作。这个框架包括约1000项标准的各类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目录。在清理基础上,制定整合工作方案,已经部署好2014~2015年食品标准整合工作的程序,为接下来构建完整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体系埋下伏笔。

有关人士透露国家有关机构2014年将完成50%的标准整合工作量,2015年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形成中国国家食品安全的标准体系。

据悉,截至2013年底,全国例行监测网络已建,覆盖150个城市、102种农产品、87个检测参数,监测范围覆盖生产基地、批发市场、超市、农贸市场、屠宰场等产业链中的多个环节,正在逐步全程覆盖大宗农产品品种和主要产销区。除了行业标准的清理及全国范围内监测网络的覆盖,为严控食品安全问题,食药监总局称接下来还将持续开展专项整治,保持严惩重处的高压态势。

将组建部级标准机构

在推进食品安全全产业链监管的进程中,以食品安全标准整合为例,最大的困难依旧是风险评估。

近日,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局局长马爱国针对风险评估问题作出正面回复,坦言以农业领域风险评估为例,“总的看,我们起步是比较晚的。”

从体系上来看,“架构已经基本上搭建起来”。马爱国表示,农业部已经在顶层组建了部级的风险评估委员会和专家组,并且依托现有的农业科研院所认定了一批重点的、专业的、区域性风险评估实验室。最近一段时间,在主产区已经组建了一批一线风险实验站点。

从建立预警平台上来看,风险检测、风险评估的操作办法,是通过检测和评估的信息来更有针对性地加强监管,对有可能引发风险的问题进行及时提示。“这个即将建立的信息平台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如何在接下来的食品安全监管中,进一步发力?

目前的工作进展是,国家卫计委正会同相关部门,共同研究构建统一的标准体系。这需要有强有力的支撑单位,要有一个机构或者中心,来承担标准工作技术上的牵头任务,现在是由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来承担。

农学专业学科评估范文11

【关键词】中职学校;涉农专业;教学策略

中职学校涉农专业分得比较细,种植的不学养殖与加工,养殖的不学种植与加工。许多农业企业却是一个综合经营性的单位,他们需要的是一个全面的综合性人才。职业教育长期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面对新的政策和发展机遇,中等职业学校涉农专业如何调整教学目标,开展教学改革,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综合性农业企业经营和管理人才,正是养殖专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

教学过程是处理教师、学生、教材三要素的过程,教师、学生、教材构成了课堂教学的全三角。教学过程对学生来说,是由“不知”到“知”的过程;可以说,教师的“己知”和学生的“不知”的矛盾构成了教学过程中的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则是教师的“己知”。所谓教师的“己知”,就是指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和掌握。实践证明:一个受过农业专业训练的毕业生,对农业科学的概念、定律、定理都有了基本了解,但对那些基本概念中的细节问题,往往会不十分清楚,理解也不够深刻。在教学过程中,钻研教材就成了解决教师本身的“知”与“不知”的矛盾的过程。解决这个矛盾的主要方法就是熟读教材,深入理解教材,抓住主线,明确重点,确定难点,在自己头脑中形成一个清晰的知识结构网。

二、把握好“知识”与“能力”的关系

教师不但要钻研教材,还应钻研如何通过传授知识来培养学生的能力,知识是能力基础,知识绝不等于能力。挖掘教材中有利于培养学生某种能力的因素,是钻研教材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如总结解题思路,不但能使学生加深对定律和概念的理解,也是培养学生总结概念能力的好方法。学校传授给学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是有限的,学生毕业后,这些知识和技能必须通过能力才能在工作中发挥作用,能力又会加速知识和技能的扩展与更新,如此反复深入。这样的循环既能促进学生知识水平的不断提高,又能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普及。因此,农业类专业教师在教学中应将过去以传授知识为主过渡到传授知识与掌握技能和培养能力并重。在一定意义上说,培养学生的能力比传授知识更为重要,能力是学生获得知识的手段。

三、重视“知识”与“品德”的关系

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教书又育人,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培养人才,人才必须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一方面农业类专业教师不能是只传授知识,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任何一个教师总会以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学生的思想,这一点恐怕也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另一方面农业类专业教材中也确实有着丰富的教育因素,如唯物主义思想、辩证的思维方法、爱国主义思想及农学家们的勤奋精神和创新精神等,农业类专业教师要本着对学生全面负责的态度,除了教给学生农业类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外,还要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热爱农业,热爱祖国,为振兴祖国农业的精神,要完成这些任务,就必须从教材中挖掘这些因素,并把它渗透到教学中去,有机地和知识教学结合起来,钻研教材时有意识地注意这个问题是完全必要的。

四、强化“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农业专业不同于别的学科,具有自身独特的特点。不仅具有较强的综合性,而且还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和其他学科之间均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教学中教师不仅仅是把精力放在短短的课堂内,而应该适应农业发展要求,不断完善农业实践教学体系。

同时,在农业实践中,作为重要的环节便是实验,实验的种类和数量都会对教学效果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由于现在很多学校没有对农业实践教学予以高度重视,导致这些学校缺乏足够的具有针对性的实验科目,给实验的有效开展带来很大的难度。教师必须充分考虑农业实际需求的情况下,对实验教材进行重新的编写,并对以往的实习内容进行整理和总结,并编写成册,为学生的有效实验提供参考。

五、加强教学实践的考核与评估力

考核和评估是中职农业专业教学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这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来说无疑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师在对教学进行考核和评估时,可以从实验基础知识、技能、探究能力以及态度观念等多个角度综合进行,并采取具有针对性的评估模式。对于实验基础知识来说,可以采用课堂自测累积的方式。而对于探究能力,则主要侧重于对学生设计和执行能力的考察和评估。另外,教师可以从出勤率、课堂表现以及实验报告的完成情况来考察和评估态度观念。并将这些模块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整理和累加,得出学生的综合实验成绩。

综上所述,中职农业作为农学专业的一门基础学科,应用性极强,必须对教师教学进行强化。只有不断提高农业教学质量,才能培养掌握农业理论的高科技人才,并为我国的农业生产所服务,促进我国农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薛路花.中职涉农专业存在的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J].职教通讯,2014,(3).

[2]李婵.浅谈涉农专业中职生创业能力培养的实施途径[J].广西农学报,2013,(1).

农学专业学科评估范文12

关键词 教学 状态 评估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Practice and Exploration of Undergraduate

Teaching State Evaluation Mechanism

――Take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LI Chenguang[1], GONG Zhengxiang[1], ZHANG Shuwang[2]

([1]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Guangzhou, Guangdong 510642;

[2]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Guangzhou, Guangdong 510642)

Abstract With college enrollment over the years, how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topic, and how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work in current university. To this end,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has issued a number of teaching quality improvements and protection of files and nationwide undergraduate teaching level evaluation. External evaluation of teaching quality assurance and universities have a great role in promoting improved, but not enough; universities must establish a sound internal evaluation mechanism to ensur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Key words teaching; state; evaluation

1 本科教学工作状态评估的内涵

本科教学工作状态评估是学校对二级教学单位年度教学工作的完成情况、各教学环节及教学管理的规范性、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效果、取得的教学业绩、出现教学差错或教学事故等本科教学情况的自我评价。目前,我国高校虽然都制定了一系列的质量保障文件和评价机制,例如学生评教、督导评价、同行评价、学籍管理规范和考务管理规范等,但普遍没有把它们综合运用起来对高校内部的教学单位进行全面的教学评估,从而未能及时帮助教学单位全面查找自身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整改。本科教学工作状态评估恰恰能解决以上问题,把高校教学单位各方面的教学工作联结起来,根据学校的规划和需要对教学单位的本科教学工作状态做出全面的评估,引导各教学单位规范管理,保障和提高本科教学质量。

2 开展本科教学工作状态评估的必然性

教学工作是高校的中心工作,教学质量是高校的生命线。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面对新的发展形势,党中央、国务院做出了“高等教育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把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①的重大决策和战略部署,并全面启动了《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不仅是各高等学校面临的主要任务,也是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

从1990年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教育评估暂行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教育委员会令第14号)规定:学校内部评估是加强学校管理的重要手段,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评估的基础,同时强调学校内部评估的重要性,而高校教学评估更是学校内部评估的核心内容;到2004年教育部部长周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教学评估工作全面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在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成立新闻会上的讲话》,要求“建立经常性、每年一次的高等学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的制度……要做到评估指标体系、评估标准、评估过程、评估程序和评估结果的全部公开”;到2007年《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号)要求“继续开展并不断完善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定期评估制度,把教学评估的结果作为衡量高等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以评促建、以评促改、重在促进教学工作、重在提高教学质量”;到 2010年5月国家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明确指出高等教育要“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改进高校教学评估”,都明确指出教学评估的重要性。

教学评估是评价高等教育质量的有效手段,也是保障高等教育质量的有力措施。从 2003年至2008年,教育部对全国高等院校进行了一轮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对各高校在进一步明确办学思想、加强本科教学的中心地位、改善办学条件、加强教学改革与规范教学管理等多方面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不仅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发展,也为今后各高校进一步开展自我评估、健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积累了宝贵经验。

教育部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是由国家行政部门主导的一种周期长的外部评估,因此在接受教育部的评估之后,各高校都在积极探索和建立内部评估机制,本科教学工作状态评估就在这种形势下应运而生。

3 华南农业大学本科教学工作状态评估机制的建立

3.1 提前谋划,开展调研并制定评估指标体系

针对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后,部分教学单位存在的“教学投入不足、教学管理比较薄弱、教学改革亟待深入”等问题,华南农业大学自2007年开始,在全校认真组织开展了以本科教学为主题的调查研究。从2007年春开始,学校相关人员就着手制定本科教学工作状态评估指标体系,到2008年底经过多次修改最终确定了进行初次评估的指标体系。

3.2 先点后面,逐步推进评估工作

2008年,学校召开了本科教学工作会议,深入分析了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现状,针对各学院(部)日常教学管理与教学过程中暴露的问题,决定采取工作状态评估的方式,对各学院(部)教学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各教学环节的规范性等方面,每年进行一次全面检查与评估,并于2009年1月选择了理学院等4个学院进行了2008年度试点评估工作。2009年3月,学校出台了《华南农业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本科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的实施办法》,随后,又出台了《关于各学院(部)本科教学工作状态评估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保障了学校全面开展2009年度本科教学工作状态评估的顺利进行。

3.3 聘请校外专家,确保评估的客观公正

为保证评估结果的客观公正性,2010年1月14-19日,学校聘请了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和广东工业大学的教务处处长、发展规划处处长及评估中心主任分别担任5个专家组的组长,学校的教学管理人员和教学督导员担任专家组成员成立了5个专家组,到全校17个学院、2个教学部进行2009年度本科教学工作状态评估。专家组每天评估一个教学单位,上午通过实地考察和现场查阅资料查找各单位存在的优点与不足;下午专家组形成书面反馈意见,并直接对评估单位全体教师员工反馈评估意见。

4 完善本科教学工作状态评估方式的探索

2009年的评估流程为专家组上午到学院(部)评估,下午集中反馈意见,每天评估一个单位,最后学校汇总统一公布评估结果;2010年的评估流程为学院(部)自评,校内专家组核评,核评后直接公布评估结果;2011年的评估流程为专家组上下午各评估一个教学单位并形成评估反馈意见,第三天分别向评估单位现场反馈意见,最后学校汇总统一公布评估结果。

由上可见,学校2010年提出了教学单位自评、组织校内专家组核评和隔年学校聘请校外专家评估交替进行的两种方式。2010年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状态采取了教学单位自评、校内专家组核评的评估方式;2011年聘请省内部分高校的教务处处长和发展规划处处长为专家组组长进行评估;2012年则继续采取教学单位自评、校内专家组核评的评估方式;2013年再次聘请广东省内高校的教务处处长担任专家组组长进行评估。经过评估方式的调整,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状态评估既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评估所需消耗的人、财、物,也给各教学单位一个自我发现问题、整改提高的机会。

5 本科教学工作状态评估取得的成效

华南农业大学作为广东省第一所开展本科教学工作状态评估的高校对广东省内高校开展此项工作起到了一定的示范带动作用。近年来,广东省教育厅组织多次召开的高校教学工作会议,多次邀请我校代表在会上做主题发言,对我校本科教学工作状态评估的经验进行总结推广;自学校开展本科教学工作状态评估以来,广东省内先后有多所高校来函来电索要评估的相关材料并派人来校交流学习。

连续五年的本科教学工作状态评估对提高学校教学质量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具体表现在:(1)本科教学工作不断得到各学院(部)的高度重视,本科教学工作状态评估的分数明显上升;(2)从评估的各子指标来看:各单位试卷、毕业论文(设计)的规范性得到逐步提高,本科生参加学院和学校科技创新项目的比例得到提高,各单位教师调停课比例明显下降,教师教学差错(事故)的发生次数逐渐减少等等;(3)评估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校内各教学单位的交流学习。

6 完善本科教学工作状态评估机制的探索

本科教学工作状态评估的真正目的是“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②本科教学工作状态评估表面上看是评估教学单位,实际上同时也是在评估教务处等管理部门工作的执行到位情况,在帮助教务处等管理部门查漏补缺,因此评估起到了“一箭双雕”的作用。为不断完善本科教学工作状态评估工作,学校积极开展了以下的工作:

6.1 根据评估结果和反馈意见,不断调整和完善评估指标体系

每次评估工作结束后,一方面,教务处会测算出各个指标的得分分布情况,认真研究各个指标权重的分配是否合理;另一方面,教务处组织相关人员到各被评估单位调查了解评估的相关情况,认真听取被评估单位的反馈意见,虚心接受被评单位教师员工的建议,适时修订存在争议的指标。这样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状态评估指标体系在绝大多数指标不变的前提下,个别指标处于动态调整之中。这样一方面保证了评估工作的稳定性,另一方面也保证了评估指标体系的不断完善,使其充分发挥“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作用。

6.2 不断规范评估过程,严格执行奖惩机制,确保评估的客观公正

在建立了完善的评估指标体系之后,能否无差异执行就成为保证评估客观公正的另一个关键所在。在近年来的本科教学工作状态评估工作中,我们发现不同专家对非量化的指标会因为理解的差异而给出不同的评分,即使同一个人对不同单位在同一指标上的评分也会存在差异。(下转第15页)(上接第12页)因此,规范评估过程,加强对评估指标的解读和说明,尽量减少评估过程中人为因素造成的差异是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状态评估中需要不断加强的一项工作。

建立评估奖惩机制并严格执行。学校自2009年首次正式评估就明文规定:对每年评估获得前三名的单位给予10万、5万和3万的奖励,对于评估不及格的单位扣除当年10万元的校内津贴;对于评估造假者给予扣5~10分等相应的惩处。2009~2013年,学校每次都特批经费对获得前三名的教学单位给予奖励,并对查处的评估造假者给予了相应的惩处。

6.3 量化教学工作状态评估指标,开发高校本科教学工作状态评估辅助软件

根据学校近几年本科教学工作状态评估工作的经验积累,在评估中量化的指标体系得出的结论是不会有差异的,非量化需要主观判定的指标在不同评估专家组之间得出的结论往往存在一定的差异。

鉴于以上原因,学校可以研究和开发本科教学工作状态评估辅助软件,使之能在教学过程中自动采集各项量化指标的数据,在每年年底的时候通过自动采集的数据测算出各教学单位量化指标的评估结果。这样既能最大程度上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差异,又能提高评估数据采集处理的效率,以在最大程度上真实反映各单位的教学工作状态。

与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相比,由于水平需要积累沉淀,而状态始终存在,因此本科教学工作状态评估在教学单位之间更有可比性,更容易在教学单位进行,也更能引起教学单位的重视。总之,高校应该以本科教学工作状态评估为切入点建立起完善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从而最终达到引导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目的。

本文是华南农业大学教改课题《华南农业大学本科教学工作状态评估指标体系的实证研究》和2012年度广东省“十二五”社科规划项目(GD11CZZ02)资助的研究成果之一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