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农学专业网络教育

农学专业网络教育

时间:2023-09-20 16:58:17

农学专业网络教育

农学专业网络教育范文1

论文摘要:网络是信息时代的一个标志。网络教研是网络发展下的一个产物,也是一种促进农村小学体育教师专业成长的新型的教研模式。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对在农村小学体育教研活动的现状、网络体育教研活动与体育教师成长以及开展体育网络教研活动的新形式进行论述。

目前农村小学体育教师教研能力的调查中发现,由于农村小学同校同学科的体育教师人数偏少,再加上长期缺乏优秀教师的“传、帮、带”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农村小学体育教师的教研能力相对普遍较低,这不仅严重地影响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同时,也制约了农村小学体育教师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而网络教研作为以促进农村体育教师专业发展为目的。以发现、研究和解决教育实践问题为着眼点,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不断优化和改善教研手段、过程和结构,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一种新型教研形式。则能较好地实现跨区域的教学资源共享与同侪互助,实现课程专家、各级教研员和全国优秀教师的远程引领。因此,大力开展网络教研,是突破农村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瓶颈的一个新平台。

一、农村小学体育教研问题呈现现状

1、农村学校因为体育专职教师人数少,课务重,每周小学是16节以上,中学12节以上,加上课余训练,很少有多余精力钻研科研。人数少,教研组凝聚力不高,业务缺少引领,外出听课学习机会少,新课程改革变成了“闭门造车”,缺乏专业监督的研修,教师专业提高幅度不高。

2、基本上农村学校的体育老师属于综合组,其学校的教研活动很难开展,一学期难得开几回课,往往又因为课后反思或者评议没有针对性而草草收场。

3、农村学校的信息相对闭塞,尽管各所学校都配备了计算机,但其利用律不高,椐笔者统计体育教师上博客的相对较少,在相关专业体育网站本地区体育老师活动的身影也不多。常常是要上公开课或者要查教案了,才匆匆在网上搜索一下。

以上,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尽管农村教师对新课程改革抱着极大的热情,但因为诸如此类的原因,农村学校的体育工作相对效率不高。因此笔者认为农村学校应该寻求适合自己的教研模式,积极投身新课程改革,本着为学生高度负责与奉献的主人翁精神,确实有效地提升教研活动的质量,笔者认为必须对农村的体育教研活动进行从体育教师本人至整个地区的改革,以网络教研推进方式,全面提升教研效率。

二、网络体育教研活动与体育教师成长

1、网络教研有助于实现体育教师的自我反思和改进---专业成长

论坛使教师有了自由发表心声的地方。当教师将自己遇见的问题发帖到论坛时,阅读者要细心的读解,对帖子所介绍的问题、现象或进行询问,或进行解答,或表明自己观点,这些都促进了教师进步一步反思,实现了从现象观察到问题研究的“跃进”。网上的人不留情面,他们对任何帖子都可能提出自己的质疑批评。在反复问难中,促使个人进行教学反思,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实践表明,在网络教研的系统中,区域性教研博客群的建立,课程专家引领下的专业网站及论坛的开通,为农村小学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促进其进行教育教学反思提供了崭新的平台。现在例如中国学校体育博客圈、新思考教育博客等网络教育博客教师们可以利用这些网站的写录、分类、更新、下载、链接、搜索等功能,记录和个人的工作、思想历程。教学研究、记录个案、反思教育和讨论问题,在网络教研互动中,教师突破身份、地域和学科等方面的界限。在与同行的交流合作中实现深度沟通与碰撞,使教师由个体反思向群体反思、由肤浅反思向深度反思去转变。在调查中,一位偏远的农村老师说得好:“开展网络教研,不仅可以解决困惑,满足欲望。而且在与网友的互动交流中,启发了教学思维。特别是得到专家的点评后,笔者本人不得不去学习和反思在这些反思、学习和实践的循环中。提高了自身对课的认识。迫使自己去撰写论文并,从而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2、网络教研有助于实现体育教师与教师间的互动----同伴互助

网络研究以互联网为依托,促进不同地域的教师开展跨越时空的教研活动。所有上网的教师随时随地可以进行交流和沟通。共享教育信息资源许多教师在实施新课程中常常遇到一些教改热点问题或公认难上的课时,可以通过登录相关网站论坛、博客、视频聊天等方式在全国范围内寻找“志同道合”的合作者,合作者们群策群力,把自己教学困惑、教学观点、教学经验与大家一起分享,凝聚众人智慧。共享教学信息与教学资源,实现校际、同行间的同侪互助。例如: 笔者一个偶然的机会,加入了中国体育教师论坛群。在这里,笔者遇到了许多有着共同志趣的朋友,了解到了许多笔者不曾想到的新见解。每次到群里,笔者都对聊课乐此不疲,和来自五湖四海的体育人谈论教育理念,讨论教学问题。

这个群保持经常性的活动,每次活动前都会提前在群里活动信息,说明活动内容、主持人、时间、地点和注意事项。教师可以提前把自己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来,由主持人在收集到的话题中选取两三个热点话题放到群的公告栏中,所有的群友就公告栏的话题准备材料。活动的时候,大家就公告栏的话题发表自己的见解,主持人协助大家开展话题讨论。每次讨论完,主持人会把讨论的内容进行整理,公布在群中让大学系统学习。

三、置身实践,网络体育教研的新形式

1、以快捷的反应,培养网络体育教研习惯。

热腾腾的馒头是最能勾起人的食欲的,在人的热切期待时段作出适可的反应,会起到最佳的效果。教研员的教学评论,同样是需要以快捷的反应速度来赢得教师们的期待心理的。例如:最近的一次体育区级专题研讨会上,当施教者试课完毕后,教研员与其他体育教师,能快速而准确地作出评价,既是自己能力的体现,也提高了工作效率。而当教研活动从常规移到教师研修网,专题讨论版块“小学低段体育跳跃项目教学目标设计如何细化?”会后网络专题研讨更是激励,193人次的阅读量,45条专题留言,为我们网络研修达到了目的。在面对面的交流热情尚未减退时,就将相应的文章到网上,这样会使参与常规教研的教师有较强的继续参与网络教研的欲望,从而使网络教研真正为教师们所热衷。

2、以创新的干劲,拓展网络体育教研内涵。

科技的发展是日新月异的,网络的更新速度更是以分和秒来计量的,在信息时代运用信息技术进行网络教研,自然离不开不断的开拓、进取与创新。基于博客的网络体育教研,只是众多网络教研方式中的一种,利用网络的多种资源,开发或使用各种平台,可以拓展出更新型、更多样的方式。除了博客、qq群,还有维客、播客等不少平台可以使用,再结合手机短信、e-mail、ftp、校训通等渠道,网络教研更是前途宽广。本着更好地为教研服务,为教师服务的理念,合理地使用网络手段,创新网络体育教研形式,拓展网络体育教研内涵,把教师们“一网打尽”,让教师们迷恋上教研,迷恋上网络,就会为网络体育教研培育更充足的人气,注入更新鲜的活力,从而在充分发挥网络体育教研作用,挖掘教学研究程度,提高教学反思响应速度,扩大教学研究的参与面上,取得丰硕的成果,最终实现传统与网络相结合的高效的教研目标。

目前面向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网络教研平台在使用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这需要我们进一步地探索。体育教师作为网络教研平台上的主体,必须认识到网络教研的巨大作用,充分发挥主动性,以一种主人翁的态度负责任地投入到网络教研中去。“采得百花方成蜜,淘尽黄沙始成金”。加大马力,直奔网络体育教研的高速路,相信,经过春的播种,一定会迎来秋的收获。

参考文献:

[1]黎加厚.教育blog的反思与展望[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5(7).

[2]钟志贤.曹东云.基于信息技术的反思学习[j].远程教育杂志,2004,(4).

[3]朱慕菊.论网络教研[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7(5).

农学专业网络教育范文2

论文摘要:基于网络的农村社区教育,对于提高农村居民素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确保乡镇工业的可持续性发展,保障农村城市化进程中教育事业协调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本文就基于网络的农村社区教育管理模块化、师资队伍模块化、培训内容模块化、培训方式模块化的建构谈一点肤浅之见,为实现基于网络的农村社区教育模块化作一浅入探讨。

在社会转型,经济转轨,体制转换,职工“单位人”向“社区人”转变,全社会已向学习型社会转移和网络环境基本普及的背景下,基于网络的农村社区教育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理想途径之一,它能适应每一个团体、每一个个人具体的和根本的目标,在各个教育水平上,塑造人的全面发展,以适应进步、变革的生活。基于网络的农村社区教育模块化的建构,在形成农村居民终身教育体系的基础之上,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所谓基于网络的农村社区教育管理模块化,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网络环境,围绕农村社区教育的主题,组织相关内容,整合社区教育资源,并对社区教育内容进行细化、分层、分类,加强社区教育工作之间的链接,最终实现农村社区教育工作的综合化。它的设计原则就是通盘考虑,整体设计,以主体来组织内容的模块。它由相对独立的几部分内容模块组成,同时通过几部分内容模块的分别实施来达到模块化,进而实现农村社区教育工作的最大有效性和最终目标。以下就构建基于网络的农村社区教育工作模块化的方式作出探讨。

一、建构基于网络的农村社区教育管理模块化

基于网络的农村社区教育管理的整体思路应该是:政府领导统筹,学院主抓培训,成教指导管理,社区整合协调,群众参与推动,网络基地共建,教育资源共享,教育需求导向,全员全面全程。因此,建立合理的基于网络的农村社区教育管理工作模块,是推进基于网络的农村社区教育管理工作良好运行的重要举措。县长、教育局局长要亲自带头,亲历亲行,要建好基于网络的农村社区教育管理三大模块:一是县府—教育局—乡镇—村为主的行政管理模块,负责基于网络的农村社区教育管理工作政策制定和经费保障,并对基于网络的农村社区教育管理进行全面的部署;二是市社区大学—县社区学院—乡镇社区教育中心—乡镇成校—村校为主的培训管理模块,全面负责社区教育工作的具体实施;三是建立基于网络的农村社区教育计划与管理制度模块,各个管理模块必须制订完善的社区教育规范的实施计划和管理规章。如:制订《专项技能培训实施计划》《科技农业培训实施计划》《乡镇企业职工“双证制”培训计划》等培训计划和《培训管理制度》《学籍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文书档案建立、保管、制度》《工作人员考核制度》《奖惩制度》《院务公开制度》《居民培训卡制度》《考勤点名制度》等管理制度,使基于网络的农村社区教育管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这样由行政管理模块、培训管理模块、计划制度模块等构建成基于网络的农村社区教育管理模块化,可以使基于网络的农村社区教育工作科学、有序、高效地开展。

二、建构基于网络的农村社区教育师资队伍模块化

农村社区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要革新理念,大胆探索,积极实施“能人培训”工程,力求培养选拔出一大批致富能力强、带富能力强、服务能力强、创新能力强、专业技能强的“五强”型专兼职教师队伍,为全县农村社区教育工作提供强劲的和丰富的人才资源。而构建农村社区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模块化是实现基于网络的农村社区教育工作目标的有效措施。成功的做法主要有:一是构建人才内选模块。社区学院要制定培训教师任职条件,选拔具有专业性、技能性、责任性强的中青年骨干教师担任辅导培训教师。二是构建人才外聘模块。在实际的工作中,争取让有经验的县部、委、办、局的技术人员,企事业单位的技术人才,乡镇村的技能人才,科技致富能手、务工经商、企业经营主等担任兼职教师。三是构建人才回聘模块。应当积极聘请离退休专业技术人员,有一技之长的复退军人,高等院校有技能的相关专业教师,虽是本地但在外地有一技之长、发财致富的“能人”任客座教师。通过上述的人才内选、外聘、回聘三个模块,形成农村社区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模块化。

三、建构基于网络的农村社区教育内容模块化

基于网络的农村社区教育,在教育的内容上要突出针对性、实效性,应按照“分类指导、按需培训”和“面向全员,兼顾精英,突出农村”的原则,针对农村不同类型的社区居民,展开不同内容的培训,以增强培训的效果。此外,社区学院和乡镇成校在开展基于网络的农村社区教育具体工作时,可根据居民报名参加的培训内容,采用下列五种模块实施:一是分线培训模块,即把企业、科技农业、商业、管理类四条线实行分工培训;二是分项目培训模块,即把分专业培训、管理培训、科技培训、技能培训、服务业培训等分类型、分层次组织培训,增强培训的有效性和针对性;三是理念培训模块,即根据就业市场需求,对社区居民进行思想素质教育,就业形势教育,发财致富理念教育,政策法规、文明礼仪、八荣八耻、安全等教育;四是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培训模块,即对社区居民进行遵纪守法、诚实守信、业精于勤、忠于职守、爱岗敬业、艰苦创业等一系列的教育,促使社区居民提高自身素质。通过上述的分线培训、分项目培训、理念培训、职业道德培训模块,构建成基于网络的农村社区教育内容模块化,促使基于网络的农村社区教育工作有目标、有计划、深层次地开展。

四、构建基于网络的农村社区教育方式模块化

社区教育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开展有效的教育培训活动。具体来说,社区教育应充分利用社区教育资源,创新社区教育方式,并结合不同类型的需求,着重探索以下三种社区教育模块。

1.技能型社区教育模块

指根据乡镇经济特色,依托乡镇社区教育中心和成人教育学校、村校,以开展农民素质培训和职工技能培训为重点,探索技能型社区教育模块。一是根据农村实用人才需求,积极鼓励普通高中、职业高中、技工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的农村有志青年参与进修,依托电大开展“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的学历教育,提高农村实用人才和农村后备人才的素质;二是各社区教育中心要积极围绕新农村建设和农业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在培训农村实用人才和农村富余劳动力上加大力度,积极开展“百万农民素质培训”工程、农民实用技术和“双证制”教育培训、农村预备劳动力培训、农村转移劳动力培训、失地农民培训;三是积极开展乡镇企业职工“双证制”教育和职业技术培训、“绿色”证书培训、“农函大”培训、外来务工人群各项培训。应努力做到内容多样,时间超前,对象广泛。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确保乡镇工业的可持续性发展,保障农村城市化进程中教育事业协调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努力构建起集学历证书、绿色证书、技能证书培训于一体的培训模块。

2.学习型社区教育模块

指根据城乡居民文化生活需要,以创建“学习型组织”活动为重点,探索学习型社区教育模块。一是加强与县公安局、财政局、环境保护局、县妇联、县总工会、县机关工委等单位的联系,开展会计上岗证,电算化会计、单证员,建筑业、矿山四大员,旅馆从业人员,美容美发从业人员,危险品货物运输员,浴室服务人员,酒店服务业人员,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普通话、旅游从业人员,废旧物品协会业主,再就业人员等行业型学习培训;二是专项开展心理健康、老年养生保健、孕妇保健、文明礼仪、文化娱乐、生活休闲、国家时政等休闲型学习培训;三是各社区教育中心要积极争取社会各行各业的支持,充分利用热心社区教育的单位和成员单位的各类资源,如文化馆、图书馆、大剧院、电影院、青少年宫、健身中心等,积极开展各类文明修身,文化培训,娱乐修身、健身等活动型学习培训。通过各类型学习培训的开展,把“学习型组织”活动作为推进社区教育工作的重要抓手。各乡镇要评选出典型的学习型社区、学习型村镇、学习型家庭、学习型企业,通过开展活动,加大学习型组织创建工作的力度,探索具有针对性、吸引力的学习型社区教育模块。

3.整合资源型社区教育模块

指开展社区教育要构建多元化的社区教育形式,应依托县社区学院网站,建立和整合丰富的网络资源,满足社区居民的学习需求。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做法:一是访问教育网站。县社区学院网站要具有资源功能、办班报名功能、作业提交功能、教育博客功能、在线交流功能、远程视频功能、教育科研功能、教学资源库功能等,便于社区居民自主上网学习,必要时也可以相对集中上网学习。二是利用局域网上的资源库。县社区教育网站应设置“视频点播”“教育博客”,建立各种专项技能培训资源库、培训管理库,开设电子图书馆,远程教育研究(包括研究文献、学术活动、专业理论、专项技能、课题研究等),公告信息栏(日常工作的通知、以上各资料库新内容的介绍)等,为社区居民直接利用局域网上的资源提供便利。三是利用双向视频系统。应积极利用各乡镇政府、村及中、小学开通的双向视频系统这一平台来开展县内社区居民远程培训。可利用双向视频进行技能培训交流,把双向视频运用到各种培训活动中。四是采购或印刷文字资料。指把各种行业培训、技能培训等编印成小册子,送发给参训人员,为参训人员提供书面学习资料。

综上所述,即通过技能型社区教育模块、学习型社区教育模块、资源整合型社区教育模块的构建,实现农村社区教育方式模块化。

基于网络的农村社区教育工作是一项错综复杂的工作,也是一项必须深入仔细的工作。让我们创新基于网络的农村社区教育管理手段和培训手段,与时俱进,致力构建基于网络的农村社区教育工作新模块,实践基于网络的农村社区教育工作的模块化。让我们充分调动各方面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认真落实党中央提出的要“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号召,构建农村居民终身教育体系,提高农村居民素质,为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和谐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钟志贤,曹东云.基于信息技术的反思学习[j].远程教育杂志,2004(4).

农学专业网络教育范文3

编者按:当前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重要转型期,国家高度重视农业发展,并把农民增收放到首要位置。农业产业化、工业调整合并、技术含量升级,必然带来知识更新和新技术、新品种的接受与利用,而教育培训、学历教育作为提高农民素质、促进科技转换的重要桥梁则至关重要。因此,优化农业生产一线农技人员的知识结构,提高他们的学历层次,促进新技术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和竞争力是新形势的要求,也是适应当今农业人才市场的需要。为此,农业教育培训和学历教育必须主动适应当前经济形势的需要,依托学历教育,探索农业远程教育多元化、多形式办学路子。

一、农业远程教育的优势

农业产业化、工业化、信息化的快速推进,要求农业系统的农技人员掌握更多的新知识。远程教育网络的建立,可使学员不脱产,每年集中两次短期在教学点接受辅导。农业远程教育网络,信息传递反馈相当快,学员学习中遇到困难和问题时,通过网络可及时得到解答。主考学院教师在有计划的安排下,到各市县教学点面授辅导。这样,远程教育网络、信息、教师相结合,减少学员的路途时间,充分利用节假日,既不影响正常的工作,也节省了费用。农业远程教育充分利用各市县农业局培训中心办学的现有条件,组建教学点。现在,各行政村开展党组织基层网络,就地开教学班,有利于教学的管理及组织招生。农业远程教育网络与全国自学考试相联系,免试入学,年龄不限,自考助学,可使农业第一线有志向的青年得到学习机会。

二、农业远程学历教育的发展

随着农业生产的现代化推进,新品种、新肥药、新技术将会不断涌现,并在农业上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广东省农广校根据当前农技人员的需求特点,及时调整教育方向,转变教育理念,探索教育新路。在办好中专班基础上,充分发挥远程教育作用,依托华南农业大学师资力量,向高等学历教育拓宽和延伸。

2003年3月以来,广东省农广校组织举办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助学班,累计招收学员4439名,其中大专学员3957名,本科482名,分布在全省18个市县、38个教学点。学员大多为长期工作在农业生产第一线的农技人员,有丰富的生产实践经验,所学专业理论又能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经两年半的刻苦学习,第一批获得国家承认的大专学历毕业文凭的学员有782名。省考试中心、省农业厅与高等学校共同努力,扎实开展农业远程教育,赢得了各级领导的信赖、重视和支持,为继续完善办学和远程教育网络体系的建设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广东省连山县是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县,有9万多人,一连开办三期农业与农业管理专业自考大专班和一期本科班,共有236名学员参加了学习和考试。该县农业局及场所站干部职工、各乡镇主要领导未达到大专学历的都参加了学习考试,在县农业系统内自觉形成了崇尚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梅州市七市县也都开办了大专班,还办了三个本科班,全市农技人员就读大专、本科的学员有922名,第一批获国家承认学历的毕业生有270名,全市农技干部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比例提高了16.8%。2006年8月,广东省教育厅、农业厅、农广校又在广东省新兴县开展面向农村自考工作,以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为主考学院,开设畜牧兽医与管理专业专科,畜牧管理专业本科。2007年又增设园艺专业专科,农村财会与审计专业本科。主考学校增加仲恺农业学院,使农业远程教育的网络分布全省各市县,为全省培养有知识、有学历的实用人才,在农业生产第一线发挥着极其重要的骨干作用。

三、农业远程教育的思考

当前,市、县的农业部门经费短缺,不可能投入大笔的资金选送大批在职青年干部到高等学校进修、全面开展干部队伍的知识更新和深化。农业部门应充分利用高等学校师资力量,依托学历教育,发挥农业远程教育的网络优势,以自考助学为形式,让学员不但不脱产,还可学到新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取得国家承认学历文凭,可极大调动学员积极性和自觉性。与农村经济同步发展,农业远程教育今后应多设置一些与农业经济相适应的管理专业,让农业系统能有更多的人参加远程教育,使农技人员的知识面和学历层次得到更快提升。

广东省梅州农业学校 张利文

农学专业网络教育范文4

【关键词】农村;中老年教师;专业发展;信息化;网络学习

21世纪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而一流的人才必源于一流的教育。我们中国能否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迅速地完成和平崛起,最终要取决于教育,而教育的成功又取决于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在以农村人口数量占绝大多数的我国,要切实缩小城乡差距,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是出路。而要提高农村的教育质量,必须从根本上提升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整体素质,促进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在农村的教师队伍中,一般来说,中老年教师占了很大一部分的比例,对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他们往往难以适应和首肯,对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的理解上也存在某种抵触的心理,在推进信息化教育的过程中,中老年教师使用信息技术的现实情况也不容乐观,这就使我们更加关注农村中老年教师的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和专业发展的问题。

一、新形势下促进农村中老年教师专业发展的对策

鉴于目前农村中小学教师教学任务紧、培训机会少、经费较有限等现状,尤其是农村中老年教师,在参加传统的教师进修和培训等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式上往往显得分身乏术,力不从心。那要掌握基本的现代教育有形技术和无形技术,在我理解,在当前网络教育盛行的形势下,通过网络展开学习不失为教师提升自身素质,促进专业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

作为一种新的学习形式,网络学习是借助互联网的一种多维学习形式。确切的说,它是指学习者在网络化的环境中,利用网络化学习资源,以数字化学习方式进行学习的一种学习方式,目前,它在基础教育和成人在职学习等方面都具有极大的优越性。网络学习的最大优点就是时空的自由性,只要有一台能连接到互联网的电脑,我们就可以展开网络学习,这样可以很好地解决在职教师在参与学习时间和空间上冲突的矛盾。况且网络学习还具有自主性、选择性、交互性等优点,我们可以根据所需自主选择学习,并能与学习伙伴和指导教师在网上展开良好的互动。

二、培养农村中老年教师信息技术运用能力的方法分析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师要通过网络进行有效的学习,首先还应掌握一些必要的网络学习技术。针对农村中老年教师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弱的特点,建议在进行数字化网络学习过程中应该掌握的信息与传播工具应包含以下三种基本技术:信息查询技术、信息整合技术和协作交流技术。

1、信息查询技术

信息查询技术,是指教师能够利用各种搜索引擎进行信息搜索与存储的技术,分为基于目录的信息查询和基于搜索引擎的信息查询这两种查询方式。如,雅虎的中文官方网站()、搜狐()、等都是基于目录的查询工具,根据主题分类体系和树状的结构式目录,可以逐步选定子目录,直到找到所需的信息。而基于搜索引擎的信息查询工具,如百度()、谷歌()等,则是利用自动搜索软件根据用户输入的关键词、短语或词组进行快速的信息查询。农村的中老年教师应当掌握好这些信息查询技术和技巧,以便从网络上快速的搜寻所需的教学资源。

2、信息整合技术

信息整合技术,是指教师根据自己查询到的信息与素材,按照自己的设想,使用相应的软件将各种信息资源整合起来,以应用于自己的教学或研究当中。考虑到实际情况,农村的中老年教师只要能运用好Office软件包就可以完成一般的信息资源整合。这个软件包提供用于文字录入和编辑的Word、制作教学演示文稿的PowerPoint、制作电子表格的Excel、制作网页的Frontpage等软件,可以为多数教师应用于备课、教学、成绩统计和网络课程制作等方面。当然WPS也可以用于文字处理, Authorware和Dreamweaver也可以分别应用于制作教学课件和教学网页,对于农村的中老年教师,此类软件可作为参考。学无止境,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所需,尽量多地掌握常用的工具。

3、协作交流技术

协作交流技术,人的学习不是单向的流动,而是与周围环境的交流互动,顺应与同化的过程。网络环境恰恰为教师的学习提供了丰富的交流工具。具体来说,网络条件下的协作交流方式有四种,即电子邮件、电子公告板、即时信息工具和博客。电子邮件(E-mail),是以数字化信息方式通过网络发送和传递的信件。教师可以通过相应的电子邮局网站(如:,等)进行简单注册即可获得自己的电子邮箱;电子公告板(BBS),又名论坛,留言簿、布告板,它是网络上自由讨论、交流信息的开放广场。教师可以访问各种教育论坛,结方交友,集思广益,共同探讨;即时通讯工具,常见的有腾讯QQ和微软的MSN,经过简单的注册就可以体验即时在线交互所带来的便利,安装常见简易的视频设备,即具有视频对话等功能;博客(blog),又名网络日志,是一种十分简易的个人信息方式,很多优秀教师都在网上拥有自己的教育博客,通过访问,可以了解他们的教学经验和心得,无疑对我们农村中老年教师专业的进一步发展具有很大的帮助。

我们的学校和舆论还应当多关心、鼓励中老年教师,使他们树立掌握信息技术的信心,并且在中老年教师实际掌握信息技术程度的基础上递进开展培训,通过定期举办的相关网络信息技术培训,使大多数的农村中老年教师逐步地掌握好这些基本工具的运用。

三、促进农村中老年教师专业发展的网络学习形式

在掌握了这些必要的基本技术以后,我们就可以引导他们更加深入地进入到网络学习当中。网络课程、教学视频案例和虚拟学习社区作为三个具有代表性的网络高级学习形式,可以将教师的在职学习与研究引入到新的天地。教师的工作特点决定了教师学习必须具有场景性,网络课程、视频案例和虚拟社区都不同程度的提供了真实的模拟空间,促进教师反思自我教学过程当中的问题,这就很好地解决了农村中老年教师平时进修培训机会不多,听取观摩课、示范课机会少的问题。其中通过了解网络课程和视频案例的结构可以提高教师分析、评价各种网络媒体的能力,更好地选择应用适合自己学习与教学的媒体。虚拟社区可以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另辟交流途径,是当前社会中人与人交往的有效方式。

1、网络课程

网络课程是通过网络表现的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可以分为按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和网络教学支持环境这两个组成部分,具体来说,网络课程一般由教学内容、媒体导航、学习工具、虚拟实验、协作交流、教学环境和诊断评价等系统构成。它是一种按特定的教学目的和超链接的结构,对教材内容经过教学设计,以多媒体及网页形式制作的教学软件,可在互联网的网页浏览器中运行。这里作为参考的有浙江师范大学的精品网络课程()和福建电大()的网络课程,教师可以根据专业的需要,选择相应的网络课程展开学习,从而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当然,教师也可以自己制作网络课程,一种方法是我们可以先去网络上搜索网络课程的模板或直接购买模板,然后根据自己教学的需要直接在模板里编辑学科内容就可以形成简单的网络课程,另一种方法是对于有一定网页制作能力的教师,只要通过FrontPage或者Dreamweaver等网页编辑工具就可以很方便地构架出网络课程的雏形,因为一般的网络课程的页面只是一个普通的框架网页。对于教师自己制作的网络课程,可以使学生或者同行也能参与到网络课程的学习或者交流过程当中,从而更好地达到为教学服务的目的。

2、教学视频案例

教师专业化研究者认为基于案例库的“案例”式教学法应当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方法首选。教学视频案例,作为一个被广泛看好的教师培训工具,必将导致教师培训领域的一场革命。实践证明,以案例法为核心的校本研修可以很好地将教师的日常教学与理论研究结合起来,针对不同的专题,不同的情景对各层次教师进行专业化的提升,这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捷径,也是解决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重要方法。视频案例与文本案例相比,更能真实的记录描述课堂发生的真实故事,与课堂教学实录相比较,在对课堂教学焦点问题的针对性方面更强。首先,我们应通过收集优秀教师的教学视频案例,然后提倡或者组织教师观看和学习,从中学习优秀教师教学理念、教学艺术等等,这对平时较少有机会实地去听取优秀教师授课的农村中老年教师来说是个不错的体验和感受教学的方法,通过教学视频案例,可以真实地再现课堂的方方面面。其次,在一定的条件下,我们也可以制作自己的教学视频案例,课堂教学视频案例一般由案例问题、案例片断、案例评价和相关资源构成。案例问题一般包括案例聚焦的问题、教学法问题,以及新课标下关注学生认知、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问题。案例片断一般指课堂上真实的视频记录的片断,也包括背景的介绍和教师课后反思。案例评价主要来自同行和专家的评价,也包括课后学生的反馈。当然,教师也可以在此基础上按照自己研究的需要添加其它某些因素。制作视频案例其实是一个信息和理念整合的过程。通过制作视频案例可以使得教师在掌握一定信息整合技术的基础上,按照自己的教学体系,寻找课堂教学的冲突,并以研究的态度分析解决问题。目前来说,课堂教学视频案例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非常有效的学习形式,也是促进我们农村中老年教师素质提升的一个重要法宝。

3、虚拟学习社区

农学专业网络教育范文5

关键词:三级教育网络 建设现状 优势特点 存在问题 管理建议

实现中国梦,建设新农村,关键是要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的家园,培育新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首要环节。农民的文化素质、技术能力和思想道德水平,直接决定首都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决定都市农业建设的成败,决定城乡统筹发展的成败、直接影响中国梦的实现。

一、三级教育网络机制建设现状

延庆县是京郊农业和旅游大县,全县有376个行政村。28万常住人口中,有17万农业人口,其中绝大多数只有初中以下学历。由政府主导,教委牵头,本着构建大职教体系的工作思路,2011年延庆县教委下发了《关于开展县、乡镇、村农民三级教育网络建设的工作意见》,该意见明确提出要在全县范围内构建农民教育培训网络,要建立和完善县、乡镇、村三级办学体系,进而大力开展农民培训的工作要求。该意见实施两年来,产生了明显的教育效果。

(一)三级教育网络初步形成,新型农民培养步伐明显加快

延庆县教委在三级网络体系中的教师队伍建设上,在设备设施建设上给予了大力支持。目前全县从事农民教育的教师有160人,现已在全县设立了15所乡镇成人学校,在200多个行政村设立了村级成人学校。在管理机制上,县教委明确了延庆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以下简称职教中心)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核心地位,构建了以职教中心为龙头、乡镇成人学校为纽带、村级成人学校为基础的三级培训网络。

(二)学历教育培训蓬勃开展,农民学历+技能需求得到满足

为满足农民“技能+学历”的双需求,切实提升农民的综合素质,依托三级教育网络大力开展农民中等学历教育培训。专业全部围绕各乡镇、各村的主导产业和农民实际需要开设,目前中专班开设果树、蔬菜和药材、养殖、大田、花卉、文艺、综合七大类13个专业,各村开设的专业都各不相同,一村一个样。全县现有在籍农民中专学历班111个,学员5885人。

(三)开办农民文艺中专班,满足农民精神文化需求

农民在物质生活逐步富裕的同时,有了更多的精神文化追求。2010年我们依托三级教育网络在全市第一个开办了社会文化艺术中专班(简称文艺班),对农民进行系统的文艺知识和文艺技能学历培训。2012年为满足农村丰富文化生活的需求,让更多的村、更多的农民受益,我们和文委合作,对每村一名的群众文化组织员进行系统的中专学历教育培训,让他们把各村的文化活动组织起来。现已在15个乡镇开办了48个文艺中专班,注册学员2152人,跟班学习的农民有1500多人,其中群众文化组织员中专班有15个,学员涉及全县376个行政村。

(四)办学规模和办学效益明显提升

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在三级教育网络体系内,现有在籍农民中专学历班111个,学员5885人;有田间学校24所,共有学员856人;有大专学历教育10个批次,学员286人;每年开展各类短期培训达10000人次以上。这个规模在北京市是最大的。

办学效益显著提升。首先是帮助农民致富,促进了农民增产增收。通过培训掌握一技之长,实现转移就业的挣上了工资;在家从事种养殖业生产的,通过系统的理论培训和田间学习,他们的农业管理技术得到提高,农产品品质得到提升,同时生产的盲目性得到改善,实现了增收。其次,培训提高了农民文化水平和提高了农民综合素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民的认识水平,促进了乡村的和谐稳定。我们的培训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百姓对教育的认知度、信任度、满意度,在北京市对各区县教育满意度调查中,延庆县连续四年排名第一,我们认为这里面有我们的功劳。

办学影响力明显增强。我们的工作得到了农民的支持和信赖,也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可和赞誉。几年来延庆的农村成人教育始终走在全市前列,延庆职教中心先后获得“全国农村成人教育先进单位”“全国县级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办学水平评估A级校”“中国职业教育工作突出学校”等市级以上荣誉30多项。先后有联合国发展中国家中的9个人口大国教育专家、新疆农广校、吉林农广校等到我县考察学习。我们延庆的农民成人教育的办学情况,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等20多家媒体进行过报道,上过新闻联播。

二、三级教育网络机制的优势与特点

开展农民三级教育网络建设两年来,我们充分的感受到,这个机制有着旺盛的的生命力。

(一)在管理模式上,实现了有效联动,优势互补

在三级网络教育体系中,各级学校分工明确,责任清楚。职教中心的主要职责是业务指导、师资培训与提供、学籍注册与管理、课程设置、教学安排、技能取证及办理毕业手续等工作,既要依托乡镇成人学校和村校,开展学历教育、技能培训、实用技术培训和推广,又要负责统筹、指导、安排乡镇、村校培训工作,对乡镇、村校的管理和师资队伍有培训和指导职责。乡镇成人学校的主要职责是进村了解需求,帮助职教中心招收学员[( dylw. NEt) 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和的服务,欢迎光临],负责协调提供教学场地,负责组织村校的教学组织,上对职教中心负责,下对村校起指导作用。村校一般由村干部和大学生村官负责管理,上对职教中心和乡镇成人学校负责,下对村民负责,主要职责是了解村民教育需求,收集整理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特别是技术问题,及时向职教中心和乡镇成人学校反馈,协助上课教学组织、教学场地提供和后勤保障。三级网络中的每一级学校都缺一不可,有分工,更多的是密切合作,我们深深地感受到这种教育机制减少了中间环节,降低了管理成本,服务的针对性和时效性较之以前显著增强。

(二)在教育范围上,实现了充分辐射,覆盖全县

延庆县下辖15个乡镇,376个行政村,现在我们的农民教育基本实现了全覆盖,绝大多数村都有培训班,每个村都有学员参加学习。

(三)在学习形式上 ,实现了工学交替,双轨同步

三级教育网络下的农民教育培训,充分考虑了农民实际。在办学模式上,采取“两校合一”模式开展农民培训,该模式把农民中专学历教育与农民田间学校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使知识面较广、专业理论内容丰富的农民中专学历教育优势和以解决农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为主、注重实践操作能力训练的田间学校教育优势都得以充分发挥。针对农民教育实际,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开展教学,增强了教学的实践性和针对性,基础理论教学以必需、够用为度,专业技能教学比例不低于总课时的50%,实现了“教学——实践——再教学”的循环互动,成功地把课堂传授间接知识与现场获取直接经验结合起来。为使农民不出门就能学到知识,农闲时间或晚上在村校上文化课和基础理论课,农忙时围绕动植物生长周期上专业实操棵,所以很多课堂就在田间地头。这种办学形式和学习形式,帮助农民学员解决了工学矛盾,使农民学员既学到了理论知识,又掌握了实操技能。

(四)在教学形式上,实现了专兼教学,双师施教

现在从事农民教育培训和教学组织的专职教师有160人,另有100多人的外聘教师队伍。为提高教学质量,教学中普遍采用的是“双师合作”教学模式,所谓双师合作培训模式就是每节课都由两位或两位以上教师一起合作共同完成课堂教学,两位教师一位叫资源人,一位叫辅导员,二人需要密切配合才能圆满完成教学任务。这种培训模式在保障机制要求上课前必须有学员需求调研和分析,在课堂教学内容设置上要求依据农民现有起点,台阶要小,以绝大多数学员努力能会为目标,内容以有用、实用、好用、能用为标准,教学中让学员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完成学习任务,在学业评价方式上注重多种形式、注重过程性评价。

这些模式和方法为农民学员快乐学习、自主学习、有效学习提供了有效保证,学员享受了更多的学习乐趣,教师也体验到了更多的职业幸福感。

(五)在课程设置上,实现了模块教学,双纲并举

现已开设的13个专业都建立了“文化基础模块+专业技能模块+素质提升模块+职业资格取证”的课程体系,每个专业课程都同时制定了理论与实践两个教学大纲,并编制了相应的专业实操课程教学计划。为解决教材问题,由职教中心牵头,开展校本教材编写,现在每年都有10来本校本教材面世,具有地域特色的农民教育教材体系初步建立。

(六)在培养目标上,实现了学历能力,双证齐备

对学员来说,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能够取得一种技能证书,就增加了就业、增收的机会与可能。在三级教育网络体系下,职教中心的龙头作用得已充分发挥,通过协调劳动、财政、教育考试等部门,帮助学员在进行学历学习的同时,积极参加技能证书考证学习。“双证书”制度,推进了教学内容和职业标准相衔接,从制度上保障实践教学和能力培养,增强了学员的职业竞争力。

三、三级教育网络机制建设存在的问题

三级教育网络的机制建设经过几年的研究与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农村成人教育蓬勃发展,现在延庆的农村成人教育工作已经走在北京市的前列。但通过实践与调研,我们发现三级教育网络机制建设很不完善,存在一些问题严重制约着农民教育事业的发展。

(一)由政府牵头,全县一盘棋的农民教育联动机制建立问题

现在的农民培训工作中很多部门都参与其中,比如文化部门负责文化类的培训,农口负责技术推广类的培训,社会保障部门负责职业资格培训,技术监督和安全监督部门负责转岗技能培训等等,各个部门各自为战,没有一个统一协调部门,由于缺乏质量监控,培训质量没有保证。

(二)农民教育培训的师资队伍建设问题

在三级教育网络体系下,从事农民教育培训的教师,多数是从普教转过来的,既没有涉农专业知识,又缺乏给农民授课的教学组织管理经验,因此很多教师只能是参与教学组织和管理,不能任课。

为确保农民教育培训师资,职教中心一方面依托大专院校对本校教师开展专业培训,另一方面把区域内各行各业的专家教授、行业[( dylw. NEt) 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和的服务,欢迎光临]能手组织起来,成立了100多人的外聘教师师资库,为农民的培训工作提供师资和智力支持。外聘教师多一方面涉及到大量的课时费,增加教育成本,另一方面乡镇成人学校教师不能任课,出现资源浪费。建立相应的管理机制,调动成人学校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更多的教师能够胜任农民教育的课堂,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三)农民教育培训经费的保障问题

农民教育培训一直没有固定经费给予保障。由于现在开展的各种培训全部是无偿的,所以公用经费根本就不够,职教中心能够确保培训工作正常开展,靠的是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申请项目争取的资金。各个乡镇成人学校由于没有固定经费支持,又缺乏项目资金支持,所以培训所需费用只能靠乡镇政府支持,乡镇政府领导对农民教育培训的重视程度决定了培训工作开展的好坏。

(四)乡镇、村级成人学校的硬件条件不能满足教育需求问题

虽然这几年成人学校建设的速度在加快,但是和基础教育还是有很大差距,现在的乡镇、村成人学校依然存在场地不固定,甚至没有场地的现象,培训设备设施也严重短缺,不能满足教育需求。

(五)乡镇成人学校的干部教师管理问题

对乡镇成人学校干部和教师的管理在机制上存在问题,因为管理不到位,造成部分干部教师工作积极性不高,成人学校的教育职能发挥不足。各乡镇成人学校虽然针对乡镇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开展了相关培训,但基本没有针对性地制定长远的农民培训规划和教学(开班)计划,对于乡镇范围内的所有培训工作的协调组织和管理有一定局限性,教育职能的发挥还存在很大空间。

(六)农民教育培训的课程安排和设置问题

目前的农民教育培训课程安排和设置主要是围绕农民实际需求进行的,围绕着乡镇、村的主导产业进行的,已解决农业生产中出现的实际问题为主,农民素质综合提升的课程比重不足。因为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将来的培训重点应放在农民的综合素质提升上,为将来农民成为市民做准备,目前这方面的课程非常缺乏, 也没有这方面的教材。

四、进一步完善三级教育网络管理机制的建议

解决以上三级教育网络机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突破管理瓶颈,才能实现农村成人教育可持续、内涵发展。

(一)由政府牵头,建立全县一盘棋的农民教育培训联动机制

延庆县委、县政[( dylw. NEt) 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和的服务,欢迎光临]府要重视农民的教育培训工作,要把每年农民成人教育的培训任务都要纳入政府的折子工程,要对各乡镇开展农民教育培训工作情况进行考核评价。要由政府牵头建立一个统一协调的联动机制,要确定一个牵头部门,建立一个培训组织管理、质量监督体系,把各种培训资源整合起来,不断提高培训的质量。

(二)大力开展农民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一方面需要政府牵头,把各行各业的专家教授、技术能手组织起来,为农民培训提高师资支持,另一方面要建立机制,提高资金支持,对现有成人学校教师大力开展专业培训,要为每位教师确定2~3个专业发展方向,要依托农职院等大专院校对教师开展系统的理论知识培训,要为每位教师专业实操训练提高支持,要让他们拜外聘教师为师,积极参与实践教学训练。力争用3~5年使所有专任教师成为专业的技术能手,能够独立开展实践教学。

(三)确保农民教育培训经费保障

建议政府能够对农民教育经费给予支持和保障,人均教育经费不低于5元/年,是一个最低标准,建议政府要对成人学校给予办公经费支持,乡镇政府每年也应拿出固定经费支持培训工作。

(四)加大成人学校的硬件建设投入力度

建议按照北京市示范性乡镇成人学校建设标准开展成人学校建设。

(五)加大乡镇成人学校的管理力度

把乡镇成人学校的人、财、物进行整合,实现统筹管理。

1.人力资源的统筹。将现有成人学校的干部教师的人事关系调整到职教中心,参与教育教学管理或兼课,纳入教师管理系列。

2.管理运行的统筹。由职教中心根据乡镇产业发展和农民的需求,研究办学方向,统一制定规划、计划,有的放矢地开展教育培训。

3.硬件设施[( dylw. NEt) 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和的服务,欢迎光临]的统筹,乡镇成人学校资产变更到职教中心,由职教中心负责财产的调配和管理。

乡镇成人学校要主动发展,要积极整合区域内的各类公共教育资源,充分运用各种教育手段,使自己成为乡镇成人教育的主阵地,使乡镇成人学校成为当地的社区教育中心、文化活动中心、人力资源开发中心、科技示范与推广中心。

(六)要逐步加大综合素质提升的课程比重

要对现有培训课程模块进行调整,要逐步加大综合素质提升类的课程比重,要逐步加大现代市民的意识、市民文明要求、城市生活习惯与生活方式等内容的培训。要组织人员加大综合素质提升类课程研发力度,为农民成为城市居民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延庆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2]延庆县“十二五”时期教育事业发展规划.

课题类别: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

农学专业网络教育范文6

一是认真组织新生开展入学教育和学前培训。为了让所有新生了解远程教育的基本知识,熟悉远程教育的学习和教学管理特点,以及本专业教学要求,能够有效地进行自主学习,顺利地获取高等院校、农广校等农民培训机构所提供的各种支持服务,对每批次的新生均进行入学教育和学前培训,指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制定学习计划,并对学生进行计算机和互联网方面的技术培训,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使学生能够熟练地使用高等院校、农广校等农民培训机构的教学支持平台进行自主学习。

二是结合成人特点加强和规范导学、助学工作。参加远程教育学习的学生主体是基层干部、农民,他们中的一部分人缺乏学习的自主性与积极性,同时也面临学习与工作、生活的矛盾。我们在网络教学中,根据农时安排某一周为辅导周,或者在培训中不定期的安排各种形式的助学,指导学生掌握课程的知识体系,把握重点,突破难点等等。坚持聘请教学水平高并经过东北农业大学聘任的教师进行面授辅导,这样既解决了远程网络教育学习师生不见面、缺乏交流的局限性,又提高了学习效果,给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反馈信息。同时,对要求必须参加的辅导时数达不到总时数70%的学员做出不准参加相应课程考试的规定。通过运行,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确保了学习效果。

三是创新教学管理模式,做好学员的学用结合教育,培树学以致用典型,促进培训工作健康、持续发展。比如2011年秋季学员刘振彪,参加学习时担任宽城县独石沟乡蓝旗地村村支书,蓝旗地村经济落后,村民“等、靠、要”思想严重,交通闭塞,长期以来由于主导产业不明确、生产力水平不高、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推广速度缓慢。通过农广校组织的东北农业大学网络专科学习,刘振彪开拓了视野,增长了知识,发动村民们靠科技致富,在种植板栗的基础上又搞起了网箱养鱼,年收入达到35000元。之后免费为村民提供种养殖技术,搞开发跑资金、找优惠政策、成立了移民养鱼协会,使全村的渔业在产、供、销上都有了保障,全村已有网箱养鱼500箱,继而又开办占地60亩具有现代休闲旅游意义的满族文化风情园。通过不断的深造学习,刘振彪用他的智慧,用他致富事业的执着,感染着身边每一个人,至今90%以上农民掌握了两门以上农村农业实用技术,带领村民踏上了致富路,赢得了广大村民的信任和好评。

四是开展好学员的毕业前教育。各批次学员在完成学业后除举行毕业典礼外还应组织毕业前教育,进一步提升学员不断学习、终身学习的观念和专业技能服务意识。引导学员以在校专业知识的学习为契机,把所学专业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为区域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五是进一步完善管理操作流程,加强对咨询服务执行过程中产生的反馈信息进行深度分析和控制管理,处理好学生的各类咨询、查询等问题,做到有记录、有反馈。

二、逐步完善学习支持服务体系,提升服务能力

健全的学习支持服务体系是远程开放教育成功的基础,构建功能完善健全的学习支持服务体系是对远程教育教学过程进行有效指导、管理和监控的根本保障,是远程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一是改善教学条件,提供优质资源。落实教学需要的学习场地、配备必要的辅导学习配套设施、营造良好的网络学习环境及其他必要的条件和设施是办好远程教育的前提。承德市农广校先后建立数控软件实训室一个、图书资料室一个、大型电子阅览室一个、农化实验室一个、电工电子实验室一个、中级电工维修实训室一个,电气控制及PLC一个,数控实训车间一个,并建设成集电子商务、会计、物流、金融等专业实习、实训、考核为一体的部级电子商务实训基地,为远程教育学习中心服务于农民培训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所属八个县分校均配备有办公场所、教室、计算机房等,有专职老师负责远程教育的辅导、管理、服务,学员可以就近进行网上学习、实践,方便培训、交流、降低学习成本,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村软硬件设施不足的问题,从而保证了远程教育各教学环节的正常有序开展。

二是建立特色化和专业化的动态网络信息资源系统。为了满足农民对教育培训的实用性、个性化和多元化需求,为农民提供大量内容丰富多彩的网络教学资源,高校不断重视加强网络教学资源开发和制作。随着农村信息化的推进,依托农业部门、教育部门、农业大学等专门机构建立完善的学习资源库,实现农民教育的终身性。资源库的建设在符合农民教育教学的规律和特点的同时,充分考虑农业生产的特征,突出地域特色,结合承德的自然、历史及社会条件,促进特色产业、特色经济的发展。

三是为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根据以农民为主体的远程教育学生学习的特点,辅导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对学生自主学习过程进行及时有效的激励和督促,对学习效果实行有效的监控和评价。为了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在教学管理过程中学校与学生建立了畅通的沟通渠道,检查学生制定的自主学习计划,利用网络平台登录次数、作业、撰写学习笔记等形式督促学生按时并独立地完成课程学习,帮助学生克服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与问题,扫清学习障碍,促使学生按照学习计划圆满完成学习任务。为强化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学校采取了结构记分法,每门课程的成绩包括平时成绩与考试成绩,平时成绩由作业、参加辅导时数、笔记三部分组成。其中网络学院安排的作业分两种形式,一种是网上作业,一种是纸质作业,分别在每门课程的期末总分中占有一定的比例。另外,我们还提出学生必须撰写网上学习笔记,将每一次学习的时间、课程、重点记录下来,每学期不少于32次,最后科学汇总出学员的平时成绩。通过对平时成绩的严格管理,学员对网上学习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真正学到了知识与技能。

四是为农民提供有效的课程资源和支持服务。作为直接为广大农民服务的现代远程教育培训,承德市农广校积极搭建多种形式的信息服务平台,有针对性地提供通俗易懂的生产、生活信息服务,不断满足农民对实用技术的需求。农民是现实生产者,学习科学技术基本上是利用业余时间,只能用有限的时间去获得有效的科学技术知识,以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因此,针对农民培训服务的网络课程,必须适应农村经济结构的变化和农业生产的需要,能够尽快用于生产实践。

三、结束语

农学专业网络教育范文7

关键词:教育网络;教育体系;技术培训;培训方法;培训质量

近年来,农村教育和农村劳动力技术技能培训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以及农民群众生产生活的改善及致富奔小康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与加快农业发展的要求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存在着如下问题,对农民技术技能培训重要性的认识不够。没有一个统一的并具有一定规模的农民技术技能培训基地。师资队伍和经费投入严重不足。镇、村两级在农民技术技能的组织引导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要搞好对农民技术技能培训,需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健全农村教育网络,完善农业教育体系

随着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卫星“天网”单向接受信息已无法满足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的信息需求,如何实现远程教育 “天地网”合一,为贫困地区农村官大群众浏览时事新闻、获取科普知识、搜索致富信息等提供便捷渠道,已经成为当务之急。为此,我们结合实际,整合资源,以农村远程教育站点入互联网络建设为突破口,加快农村信息化步伐。

针对农村实际情况,全面加强培训,提高运用网络技术素质 。一是多渠道选配管理员。要求各乡镇从在职党员干部中选派有一定电脑基础的工作人员接受系统培训,作为网络技术骨干管理员;二是多方式培训管理员。将电脑基本操作知识、网络技术、远教系统软、硬件的安装与维护,以及网上冲浪等内容纳入骨干培训。培训结束后,充实到农村网络技术人才队伍中,抓好本村网络建设工作;三是丰富培训内容。采取理论授课与观看电教课件、多媒体演示与实物操作、现场疑难解答与电脑公司实习等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增强大家学习的主动性和趣味性。从而达到提高整个农村网络教育管理员队伍的整体素质。

农村教育网络主要有:正规教育、推广普及教育、其他教育三个方面。根据农村教育网络农民技术技能培训属于推广普及教育,是农村教育中的一种成人教育,是以科技推广为主要内容,以农村社会为范围,以农民为对象,以农户为中心,以农民实际需要为教材,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为最终目的的社会性教育活动,主要涉及的部门有农业、畜牧、农机、林业、科技、新闻媒介、企业以及镇、村两级组织,其中尤以农业技术推广部门为主,其他部门直接或间接地为农民技术技能培训服务。因此,应明确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在农民技术技能培训中的重要作用。

二、明确农民技术技能培训的方法和措施

(一)培训任务。

通过培训,一是实现农民思想观念的根本转变,促使农民在思维方式、生活方式、道德观念、价值观念等方面发生转变;二是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和民主法制素质,使青年农民掌握进城务工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并能有效的进入城市并融入城市;三是提高基层干部队伍和农民的科技水平,加快农业发展,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收入,加速推进小康社会建设步伐。

(二)培训内容。

一是公共课内容: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城市生活常识等培训;如《农业法》、《劳动法》、《农村土地承包法》、《宪法》、《民法》、《治安处罚条例》、《安全生产法》;二是专业技能内容:根据不同岗位设置相应的专业科目,包括: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市场营销、经营管理等;三是转移就业技能培训内容,包括:家政服务、餐饮、酒店、保健、建筑、制造、美容美发、家电维修、车辆修理等,以失地农户为主,而农民技术技能培训的重点是专业技能培训。

(三)培训对象。

主要是乡村干部和18~45岁的青壮年农民及失地农民。

(四)培训层次。

按照“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充分利用我县各类职业培训资源,因人施教,有的放矢地开展培训。(1)学历培训:主要对象以村、社干部的执政水平和带头致富的能力。(2)专业技能培训。①农民实用技术培训。要根据我县现代都市农业规划和各镇特色,开展短期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工作,解决现有务农人员的技术盲点。该项培训涉及面宽,属于农民的普及培训,要按照就近、不离乡、不离岗的原则开展培训,由农村各局和各镇农业服务中心负责。②“绿色证书”工程培训。“绿色证书”培训是我国农民科技培训的一项基本制度,主要是按照农业生产岗位规范要求开展农民培训,培养骨干农民,由农广校、各镇成教办负责。③标准化、专业化农产品生产技术培训。由农业、畜牧、林业、科技、技术监督等部门负责,指导农村专业协会、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和龙头号企业,开展如标准化、无公害、绿色食品生产技术等培训。

(五)培训方法。

根据农业生产的特点,充分利用农闲季节特别是冬春两季,按照“切合实际、形成多样、先进实用、讲求实效”的原则,以短期知识培训为主。①短期培训。依托各镇农业服务中心、农广校,根据各镇主导产业的发展需要,开展各类实用技术短期培训。②中长期集中培训。依托区农广校、党校、会计培训中心、各镇成教办,重点是村、社干部学历培训,准失地农民、失地农民等职业技能培训。③委托培训。与大专院校协作,委托大专院校举办脱产培训。④农业远程培训。依托互联网络、广播电视、组织材料、资料、录像带等开展农业远程网络培训。⑤现场观摩、参观考察、经验交流、以会代训。在重要生产时节,通过召开生产现场会,组织农户参观考察、交流生产经验,传授生产技术、培训技术骨干等形式,进行培训。

农学专业网络教育范文8

职业教育

信息化 作用

论文摘要:新农村建设中,职业教育特别是涉农类专业从理论上讲庄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在赣州市农业信息中心筹建工作中一些调查发现,虽然职业教育在新农村建设中虽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在人才培养,促进农户增收,开展技术培训与服务、直接支援新农村建设等方面存在作用发挥不足的现象。新农村建设需要提高广大农民的素质和技能,需要转移大量农村劳动力,这些都要依麓于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结合我校的职业教育以及本市的新农村建设,谈谈如何扩展职业教育和农村信息化在农业培训中的作用。

我校作为市级农业培训的龙头基地,在本市的农业培训中起着重要作用。近两年的时间里,利用本校的师资力量、教学经验和实训设备实训基地等资源,通过各种培训,使得各类农民掌握了相应的技能,对农民增收、农村建设、农业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但是在培训过程中,存在着培训时间短、集中培训效率低等,我个人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以扩展职业教育和农村信息化对新农村建设的作用。

1建立我市职业教育教学资源库

把我市各类职业学校的软硬件资源、师资队伍、专业培训资源、实训基地资源等一并纳人资源库,统一为新农村建设服务。每个职业学校都有自己的特色专业和精品专业,统一纳人资源库后,就不会造成重复建设。在提高广大农民的素质和技能、转移大量农村劳动力时,可以根据培训内容和培训对象,有选择的从资源库内调用培训资源,如师资专家、专业培训课件教材、实训基地等,这样有助干农业培训能结合各个职业学校特色,保持培训技能的先进性。wWW.133229.cOM建立职业教育教学资源库,既整合了职业教育资源,又更好的服务于新农村建设,既降低了农业培训成本,又提高了各个学校的资源利用率。

2建立我市的农村信息化网络体系

据统计,在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的促进下,本市的电信宽带已经覆盖了95%以上的自然村,在农村基层的信息化网络建设逐步完善的同时,农业网络资源的缺乏使得基层的信息化水平得不到提高。在筹建赣州市农业信息中心的工作过程中,调查发现,各地都扶持农村家庭购买电脑已经接入宽带,但是农民上网后,难以找到自己需要的技术培训资源、市场行情资源等。所以,如何完善网络体系是农村信息化水平提高的基础。在成立赣州市农业信息中心的基础上,整合我市职业教育教学资源库,统一服务平台,开发傻瓜式客户端软件,通过各种煤体,把各种资源快速的送到农民手中。如:可以利用农村党员远程教育风络,把专家培训视频播放给农民观看,通过手机短信平台,把市场行情、病虫害防治等信息发个农民,通过互联网,把各类专业技能培训课件教材给农民学习使用,通过各个学校的网络教学平台,使得农民可以在家读中专、大学。深人研发智能化服务产品,研究和开发适于农村市场和农民需求的智能化产品,包括应用软件、多煤体光盘、智能化终端等。这些产品应具有智能化、傻瓜化、实用化、平民化、多元化的特点,即在技术和设计上科技含量高、在使用上简单便捷、在内容上能解决当前农民急需的技术问题、在价格上低廉、在形式上多样化,真正做到为民所急、为民所想、为民所用。完善农村信息化网络体系,从两端解决农村信息流通不畅和缺乏实效性的问题。

3培养懂农业的信息化人才

在筹建赣州市农业信息中心的工作过程中,调查发现农村懂得使用电脑和互联网的人特别少,有子女在外读大学、中专的农村家庭还能或多或少使用电脑和互联网。所以,如何使得农民掌握使用电脑和互联网是农村信息化水平的提高的瓶颈,有了网络,有了资源到了农民手中才是最主要的。从2009年开始巅州市农业技术员三定向培养在我校开始招生,这对农村基层农业技术队伍壮大补充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如何使得农民使用信息化平台掌握更多的技能,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我个人认为一方面可以对定向生进行计算机、网络知识培训,使其成为既懂农业技术又懂电脑的技术员,在毕业参加工作后,能够更好的服务于农村;另一方面,可以支持计算机专业的大学生、中专生到农村去发展,最好能每个乡镇有一名电脑技术员,既能帮助农民查阅所需资源,又能教农民掌握计算机技能。在发展职业教育基础上要大力支持毕业生本地就业创业,提高农民受职业教育的比例。通过各方面的信息化生力军的深入,增强农民信息意识和信息需求。

农学专业网络教育范文9

关键词:农村教育硕士;可视化;学习平台;系统开发

中图分类号:G47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6)01-0083-04

教育部2004年起开始实施农村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鼓励大学毕业生到中西部教育基础薄弱地区支教,已经走过十多个年头。农村教育硕士师资的培养提高了当地的师资水平,改善了教学质量,为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农村教育硕士的培养,鼓励优秀的大学毕业生深入基层教育岗位,提高了农村师资水平,创新了农村教师补给方式。从2006年起,农村教育硕士采用“3+1+1”的模式来培养,即前三年在农村学校任教,第四年到注册学籍学校集中学习一年,第五年回到农村学校边工作边自学。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在校集中学习时间只有一年,多数时间要通过自学来完成自己的学业。所以,具有良好交互性、可视化、学习资源丰富的远程学习管理平台深受农村教育硕士的欢迎。作为农村教育硕士培养的学校,开发这样的学习平台就尤为必要了。

一、农村教育硕士培养的现状及特点

农村教育硕士对于中西部教育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直到现在农村教育硕士依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农村教育硕士因为本身的特性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完全按照全日制在校生的模式进行培养。通过对农村教育硕士工作和学习现状的调查,从以下几个方面说明。

1.农村教育硕士职业现状

农村教育硕士处在国家政策的基层,在工作的过程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有些学生当年选择农村教育硕士只是为了缓解当时自身的就业难题,对于农村教育硕士并不是很了解,真正出发点是想为农村教育做贡献的比例较小。在进入岗位后,由于所处学校的外在环境原因,农村教育硕士工作压力较大,“能者多劳”的思想占据重要地位,在偏远中小学尤为严重,劳动量将近普通教师的两倍。受困于学校的教育基础,农村教育硕士教学工作开展面临较大的压力,学生基础水平参差不齐,教学之外工作量较大,几乎有一半的时间从事与教学不相关的工作让教师对于教学工作和自身的价值产生怀疑。在面临以上多种问题时,有些教师开始反思自己的选择,最终将近半数的选择离开,由此产生了不良的后果。

2.农村教育硕士心理需求问题

农村教育硕士在入职初期都会经历一个适应阶段,在适应的过程中,由于农村较差的条件、理想与现实的落差以及作为新手教师在教学工作上遇到的各种问题都会影响到教师的心理活动。在工作的过程中,发现现实与自己想象中的环境存在很大的差异,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所学知识与应用之间的距离时,很多教师会开始怀疑自己的选择,对自己的未来充满迷茫,对职业的发展充满困惑。这些心理问题都会影响农村教育硕士的学习和工作,作为新手教师和刚毕业的学生,他们需要合理的心理辅导,需要与更多的教师、农村教育硕士交流沟通来帮助他们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走出困境的出路。

3.农村教育硕士的学习需要

农村教育硕士主要服务于农村基层,当地教育机构或学校组织的关于专业学习培养的活动较少。当进入农村教育以后,就很难在获得深入学习的机会,农村教师从另一个侧面来讲意味着学习的“结束”。农村教师很少有机会去参与高级培训学习,繁重的课业任务也成为制约教师深入学习的枷锁。由于外出学习机会较少、课业任务繁重,这严重影响了农村教育硕士的个人学习。农村教育硕士作为刚毕业的大学生,从一个校园走进另一个校园,身份的转变带来了责任的变更,这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对于一位从来没有走上过讲台的新毕业生来说,这是一个挑战,他们需要学习,需要专业教师为他们指导。当适应新角色以后,农村教育硕士需要将自己的理论知识应用在课堂教学中,同时还需要更新本学科的专业知识。虽然身处农村,但是在课堂上也要传递本学科的新知识、新技术,这对农村教育硕士的学习要求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农村教育硕士迫切需要学习平台,需要获取知识的途径,而不是把自己限定在学校内,做一个课本内容的传授者。农村教育硕士,相对于普通农村教师,他对知识有更强烈的学习愿望。

二、农村教育硕士对网络平台的需求分析

农村教育硕士的培养,受限于外在条件,需要在没有专业教师面对面指导的情况下完成部分内容的学习。这要求他们在每天繁重的课业任务之外合理组织自己的学习。他们对学习支持的需要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学习资源需求、交互功能需求和教学管理需求。同时远程教育学习平台作为培养农村教育硕士的一种重要途径,还需要为农村教育硕士提供体系完整的课程学习支持。

农村教育硕士集中学习时间只有一年,其他时间多被基层工作占用,培养学校通常在寒暑假期间组织集中学习,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是因为假期参与学习的教育硕士学习积极性不高,不能达到好的学习效果。构建基于网络的学习平台,帮助农村教育硕士通过网络来进行自主学习。虽然不能与教师面对面的交流,但是网络的交互功能也能满足学生的沟通需要。网络学习平台能为学生提供完善的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在课余时间完成自学,使课余时间得到充分的利用,同时还满足学生学习的个体差异性。

1.网络学习资源需求

作为农村教育硕士,学生需要通过自己业余时间的学习来为一年的集中授课打好基础,并且通过自学的方式来完成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在这种情况下,网络学习资源的形式和内容成为直接影响学习结果的因素。学生希望通过网络教育平台获得更多的与专业相关的学习支持,包括专业学习内容、专业学习知识、电子图书资源、专业学术动态、本专业最新研究成果和论文指导等。学生对于网络学习资源的需求呈现多元化的趋势,对教学资源的需求不再是单纯的课件和教学视频,多元化的学习内容更能够全方位地指导学生学习,学生希望教师针对课程的性质,提供可视化的教学体系结构和多媒体的教学资源支持,及时满足学习的需求和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

学习资源的支持需求是长时间的、持续性的,学生希望通过网络学习平台及时获得本专业的发展动态和方向,学习时间不仅局限在上学期间,专业学术动态和电子图书资源是学生后续发展的必要支持,学习平台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学生后期学习的需要。

2.教学管理信息需求

以往网络学习平台在设计的过程中过于强调课程学习资源的提供和课堂教学环节的设计。作为农村教育硕士远程教育平台来说因为学习者在集中入学学习之前就属于学校学生,学生需要通过远程教育平台获得相关的教学管理信息,而不仅是通过学校门户网站去搜索,学生对于教学管理信息的需要时仅次于学习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通过网络学习环境获得校教务处、学生处、研究生院和所述学院的各种教学通知和教学安排,方便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合理分配自己的时间。

3.交互需求

协作学习是获得知识的一种重要途径,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离不开交互。交互的类型包括学生与教学资源的交互、学生与学习者之间的交互和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互等。网络学习平台多数情况下为学生提供的是一种非实时的、留言板性质的交互平台,学生通过在留言板留言获得其他同学或教师的回复作为交流的方式。留言板可以为学生提供与其他学习者交流的平台。学生除了与其他学生交流之外还希望能够与教师交流关于课程内容、学术发展、最新课题研究、学位论文等方面的内容,学习平台同样可以满足学生的需要。学生与资源的交互本质上是学生在学习资源创建的环境下同化知识、获取技能的途径,与资源的互动学生更倾向于多媒体的刺激。学习者对于平台交互性的需求还体现在学生对于专业发展动态的了解上,通过与其他学生共同了解本专业的发展现状来讨论、交流以及获得专家针对某些话题和发展趋势的独到见解等。

三、远程学习管理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该系统的适用对象为农村教育硕士、教师和培养学校。平台设计的目的是通过网络化可视化的学习平台为学生和教师提供服务,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全面的资源支持,为学校管理农村教育硕士提供有效的途径。此外,还可以帮助基层学校以较低的成本提高教师水平。网络平台的使用不但为农村教育硕士业余时间的学习提供了指导,更是为农村教育硕士的培养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促进了教育资源的共享。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模块:系统管理员模块、教师模块和学生模块。系统总体结构如图1所示。

1.管理员模块

管理员作为系统的管理者和维护者,对于系统的安全性和可用性负主要责任。管理员要针对教师和学生的需求,及时更新平台上的课程内容和公告信息,并对相关模块进行修改完善;管理员的用户管理功能负责注册人员的审核包括教师、学生,同时还负责用户信息维护,添加删除用户以及用户权限的设定等功能;管理员的公告管理动能模块主要负责及时更新农村教育硕士的相关新闻,通知公告、招生信息等内容,保障及时将学生所需要的信息传递到网络平台上来。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的管理要求管理员根据教师的教学需求和学生的学习需要,将要开设的课程及相关资源及时传递到平台上,并对相关资源进行维护,保障信息资源的可用性。最后根据在线平台的调查反馈组织归纳,对教师、教学方式和资源类型等问题及时反馈给教师,引导教师对教学做相应的调整,最终达到促进教学的目的。

2.教师模块

教师是在线教育平台的资源“提供商”,要对学生学习要求作出应答。教师的主要作用是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资源支撑和督促学生完成自我学习。教师模块的设计主要围绕着学生学习过程的各个环节来完成,主要包括以下功能:学生管理、课程管理(包括课程教学设计、多媒体教学课件、电子教学资源、考试试题)、反馈管理(学生作业、问题答疑)等。学生管理主要是了解选择我的课程的学生基本信息,课程管理和反馈管理是教师模块的主要功能,教师通过网络平台开设课程供学生选择,并提供大量的教学支撑材料,通过多方面的教学支撑材料给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刺激,促进学生学习。考试试题库的设计可以用在课程学习前,作为前测,为教师提供针对性的学习资源提供参考,也可以作为学生自我测试的工具,及时检测自己的学习情况,适当调整学习计划。反馈管理也是教师功能模块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前面对学习者对交互功能的需求分析可知,交互是多数学生对于学习平台的重要需求,教师通过各种方式的交互为学习者提供多方面的反馈,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通过作业的反馈让学生自己了解自身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教师的意见作出修改。问题答疑则通过学生提出的问题解答,给学生针对性的回复,也可以作为一个小的研讨内容让所有的学生讨论,最终给出正确的指引,引导学生在交互的过程中学习提高自身水平。

3.学生模块

学生是学习平台的主要使用者,是网络平台开发的主要针对对象,是我们平台设计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结合农村教育硕士的自身特征,学生模块所设计的主要功能有:课程管理(包括选课、课程学习、资源下载、课程测试)、交互管理(提交作业、参与研讨、向教师发问)和问题反馈功能。学生通过网络平台选择教师开设的课程,并通过选课开始自己的课程学习。学生在选课之前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和针对平台提供的课程测试对自己的学习水平有了解,然后有针对性地学习。交互管理功能模块主要是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教师和其他学习者有针对性的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在交互的过程中,完成自主知识的建构。学生可以将自己的问题提交给教师,教师针对性的答复,提高了学习和问题解决的针对性。

四、系统功能的实现和运行维护

系统平台基于B/S模式,学生可以直接通过网络访问平台内容,在有网络覆盖的地方就可以轻松地实现。平台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界面,主体内容清晰,结构模块划分合理,操作性良好。同时平台还为普通访客提供学习和资源浏览的功能,极大可能地促进了教育资源的共享。平台主要功能和实现方法如下。

1.教学资源提供功能

教学资源是网络学习平台的基础,只有提供充足的学习资源学生才能够通过网络平台学习。农村教育硕士远程学习平台主要通过课程信息、教学案例和资源下载模块来提供教学信息。其中课程信息主要包括学生工作过程需要的内容如:课程标准、教学案例、学习理论、课程整合和教学视频等。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课程理论和学习目的,提高在工作学校的工作能力,为学生的职业发展打好基础。教学案例主要提供新的教学方法实例,通过教师总结研究,可以有效地应用到教学和学习中的案例推荐给学生,形象生动的案例更易于学生理解和学习,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资源下载模块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和本专业的发展方向向学生提供先进的、易使用的教学资源。同时配备专业课程的文字、图片、视频等资源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并通过学生的下载,自学完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其中课程管理结构如图2所示。

2.教学管理信息实现

教学信息管理模块是本系统与其他网络学习平台的区别之处,本系统除了提供大量教学资源以外,还重视教学管理信息的管理。教学信息管理功能主要通过讯息导读和公告栏模块来实现。公告栏向学生及时发送学校相关信息和动态,学生通过平台及时了解学校最新动态和对农村教育硕士的安排,同时还可以向学生提供最新课程情况等信息,提醒大家根据自己的需要及时学习。讯息导读模块主要是对上级下发的文件进行解读,对国家地区对于农村教育硕士培养的政策、方案进行解读,方便学生理解。对教育硕士相关领域前沿内容进行分析,让学生能及时了解本专业的发展动态和研究趋势,能适应专业的发展,并通过专业的发展为自身进步指明方向。

3.交互平台的功能和实现

交互是学生自我学习之外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学生在学习之余,将自身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说出来,向教师、同学、专家提问,通过教师的解释、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最终得出满意的答案,交互的方式不仅局限于单纯的提问回答,还可以通过研讨会、完成作业的形式来进行。该平台提供了留言板、作业提交和在线答疑的交互方式,进行实时的和非实时的交互,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教育论坛允许学生发表自己关于某个问题的基本看法,学生和教师也都可以通过教育论坛来进行相互的交流。各种交互方式的实现满足了学生与专家、教师和学生交互的需求,促进学习成果的共享,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交互方式如图3所示。

五、小结

农村教育硕士远程教育平台的使用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也方便了农村教育硕士的管理。平台方便了学生的学习,对农村教育硕士的培养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该平台在以往远程教育平台提供大量教学资源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摆脱了以往从资源出发的束缚,从用户的角度来分析设计,在教学资源支持的基础上增加了教学管理模块,缩短了管理者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提高了教学管理的效率,学生也可以及时地了解到教学管理信息、教学科研动态,专业发展的前沿问题,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满足学校和学生的需求,促进农村教育硕士的培养又好又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何敏,张屹.农村教育硕士远程可视化学习和教研平台设计[J].中国远程教育,2007(12):51-53.

[2]安倩颖. 农村教师专业发展政策实施问题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硕士论文,2014.

[3]魏晓俊.农村教育硕士网络教育平台的研究与设计[D].山西:山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0.

[4]张奎,巩媛丽,刘启芳.农村教育硕士远程学习平台资源的需求分析[J].软件导刊,2008(5).

[5]王洪松,李章泉.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质量评估初探[J].中国成人教育,2002(3):51-53.

农学专业网络教育范文10

关键词:职业教育;技能培训;对策

中图分类号:G7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1)01―062-02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无论是发展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还是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都需要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利用了五年的时间,对发展相对落后的徐州、连云港进行了深入的调研,调研采取走访和问卷等形式,调查对象主要是各级主管领导、科技培训人员和农民,得到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通过对这些资料的整理和分析,我们发现:如何进一步深化农村职业教育改革,提高农村职业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是当前重大的现实问题,这事关三农建设,事关改革开放全局。

一、调研情况

(一)调研的目的和内容。本次调研主要是摸清农村在发展职业教育和培训中的发展现状,经分析、研讨和总结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职业教育和培训发展提出建设性意见,同时为政府及有关部门领导在教育工作决策中提供参考依据,更好地推动职业教育和培训,使之健康有序地发展。

本次调研的主要内容有:当今农村职业教育和培训现状,即职业教育和培训管理机构的设置;职业教育和培训人员的配备;职业教育规划、计划的制订情况;职业教育和培训管理制度的建立;职业教育经费的拨付和使用以及职业教育和培训工作的开展情况。同时,我们还对职业教育和培训工作开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进行了重点调研。

(二)基本情况分析。徐州是农业大市,全市人口908.66万人,其中乡村人口686.02万人,占全市人口的75.5%,辖114个镇,18个涉农办事处,耕地面积609.514公顷,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商品油、商品棉、商品猪生产基地和国家五大“菜篮子”生产基地。近年来,徐州市大力推进农业经济结构战略调整,全面深化农村各项改革,农业、农村和农民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连云港是以农林牧渔业为主的大市,全市人口482.2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53.34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70%以上,下辖东海、赣榆、灌云、灌南四县和新浦、海州、连云三区及部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全市共有83个乡镇。

近五年时间,我们对两市各级从事农业技术培训部门进行调研,对342位农业技术人员进行了问卷调查,实际回收329份问卷。调查结果如下:

1.调查对象。在调查对象中,农技站的工作人员总计1087人,农业技术人员:228人,占66.7%,其中专职人员占51.6%;调查对象的文化程度: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17.6%,大专占76%,其他占6.6%。

2.被调查的基础设备。被调查的农村科技和培训机构的硬件设施情况如下:两市的电话345部,传真机40台,计算机190台,打印机79台,复印机30台,扫描仪23台。 3.需求情况。调查对象最希望得到有关市场需求、市场价格方面的信息及种养技术、法律知识。认为网络信息对生产经营很重要的占80%;在农业经营上经常与周边地区互通消息的31人,占27%;100%的人希望与周边地区资源共享;希望接受农技知识、市场经济和法律知识培训的分别占83%、24%、24%。 4.获取信息的途径。通过广播、电视、报纸书刊获取信息的分别为14.5%、69%、32%;利用计算机互联网的占25%;经常上农业信息网站查阅、农业信息的占21%。大部分农民通过电视广播获取信息,甚至有的只凭经验耕种,无信息来源。对于互联网、信息台和移动电话服务,大部分农民表示从未接触过。农民受正规培训的机会少,信息闭塞,很少和外界沟通,而当农民在生产技术上遇到困难时,仍有30%的农民找亲朋好友或化肥农药经销点帮忙。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观念相对落后。虽然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农村职业教育体系和制度建设开始逐步走向正轨,但在多年的发展中,并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规范的管理体制。尽管农村义务教育,实行了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但农村职业教育仍未提出相应的管理办法,导致农村职业教育培训主体缺位,使农村成人教育不仅没有随着教育的大发展得到加强,反而逐步弱化。令人遗憾的是,这种局面并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注,大多数领导甚至对此不以为然,在传统政绩观的影响下,基层官员普遍认为,能拉到项目和资金比给农民做培训更能直接地出政绩。

(二)师资弱,教育教学设备匮乏。受政策、资金投入及农村普遍存在的“厌农弃农”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多数农村职业培训缺乏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能力,教学手段落后、教学设备简陋等问题长期以来得不到改善。缺乏必要的教学生产实习基地,农业优质品种的开发、试验、示范和推广等教学活动难以正常开展。师资队伍总体水平不高,专业师资严重缺乏,大多数专业教师从学校毕业直接到职业学校任教,没有实践经验,而一些老的专业教师又无法适应新专业的教学要求,教学质量难以提高。

(三)农业科技信息网络体系不够完善。虽然两市已建成一些农业网络,但是各个网络之间缺乏统一、规范的服务标准和资源配置计划,尚处于各自为政的状态。同时这些网站还普遍存在专业水平较低,与市场结合不紧密等问题,网络还没有延伸到急需信息的基层乡镇,对生产的指导作用还很弱,还未真正发挥出网络的优势。

(四)农村职业教育定位不准。从长远看,农村职业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农村地方经济发展培养合格人才,应该办成“富农”的教育,但是现实中却成了“伤农”教育。在调查中,笔者发现:部分农民对这种培训有很大的抵触情绪,这种培训不仅没有给他们带来实际的利益,反而是付出了大量的劳动,结果却得不到等价的报酬。所以从发展的眼光看,这种状况制约了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

三、农村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对策

(一)正确引导。农村职业教育要想得到顺利发展,首先要打破人们思想上对职教认识的误区。政府和社会对此都应承担起相应的责任,进行宣传教育,要提高对职业教育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具体措施:一是加大各级政府支持力度,切实保障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二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升级完善县乡农村职业培训教学手段及教学设备,确保职业教育质量;三是提高从事农民教育培训人员的待遇,激励农业科技人员深入基层为农民服务;四是推进“先培训,后上岗”的劳动用工制度,对接受培训教育的农民给予补贴,鼓励农民自觉接受培训,把好就业市场入口关。

在调研过程中,笔者切实感觉到:一些相对富裕的乡镇领导对农村科技培训比较重视,相对落后的乡镇领导基本不关

心农村科技培训。因此,首先要解决基层领导的认识,建议给他们提高认识的机会,并且在政绩评价体系上,减去一些形象工程积分,多加农村培训教育的积分。“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是基层领导必须要明确的道理。

(二)完善网络基本结构,集成基础操作系统与服务。以农业信息网络为核心,扩大网络规模,完善农业信息网络核心。配置网络服务器群集,集成基础操作系统与服务,保持及提高网络带宽,保持网络高速核心。例如,徐州丰县的中华果都网,编发了大量的农业技术信息,通过网络和其他主流媒体徐州特产水晶梨、优质苹果等类信息,以光盘和期刊交流会信息,还利用广播及板报等方式为农民、农产品基地、农村企业、产品市场服务。

笔者在调研中发现,信息网络做得比较好,确实给老百姓带来了很多实际的东西,为此,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具体对策:仿效丰县中华果都网的做法,安排专门资金和专业人员做此项工作,一次的投入也不必太大,可循序渐进,逐步扩大。

(三)完善农村职业与技术培训体系。培训部门要在各地党委、政府领导下,充分发挥教育培训的优势,主动配合农业、科技等部门积极促进农科教的结合。一方面,农业、科技和教育等有关部门要加强配合与协作,形成合力,使有限的人才、科技资源在农村建设中发挥更大的效益;另一方面,要求各级政府加强对农业、科技和教育等部门工作的统筹协调;这里讲的“农”,不仅是农业,也包括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在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地区,以多种形式为农村培养人才、开发项目、推广技术,为农民致富作贡献。

虽然现在资金比较缺乏,但有的体系结构要先完善,各地可以根据不同的发展状况,完善具有自己特色的体系结构,例如,赣榆县就有自己特色的渔业体系结构。因此笔者认为,可以直接操作的办法是:根据市场需求,发展自己特色,农闲时是完善结构的最好时机。

农学专业网络教育范文11

撰写人:___________

期:___________

2021年供销社为农服务半年工作总结

上半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市供销社的指导下,围绕“服务三农,助农增收”这个中心,进一步强化为农服务基础,不断深入体制改革,创新经营机制,拓展服务领域,加强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推进“新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工程”,促进供销社合作事业发展,狠抓工作目标任务落实,取得一些成效。现就上半年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各项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1、完成商品销售总额___万元。

2、完成农业生产资料供应___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___%。

3、完成农产品收购总值___万元。

4、完成再生资源收购总额___万元。

5、实现利税___万元,其中:利润___万元;

6、项目建设有序推进。

二、主要工作

1、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一是加强___领导,制定活动方案。

县社成立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负责对整个活动的___领导、___实施、___落实,并确定专人承办活动相关工作。制定了《县供销社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实施方案》,明确了活动的指导思想、目标要求及总体安排。二是及时召开了动员大会。__月__日,县社召开了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动员大会。县社党总支书记、主任作了动员报告,对县社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进行了部署。县委第二十六督导组组长莅临指导并作了讲话,对县社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所做的准备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对教育实践活动提出了具体要求。三是保质保量完成教育实践活动的学习任务。县社采取集中学习和自学相结合,制定了学习方案、学习要求,集中学习了中国特色___理论体系、党章、党的___届__中全会精神、___系列讲话精神、《论群众路线—重要论述摘编》、《厉行节约、___浪费-重要论述摘编》、《___同志在正定》、《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___本本主义》、《寻乌调查》、《兴国调查》、《长冈乡调查》等专题资料,全体党员干部认真学习,认真做读书笔记,认真撰写心得体会。___机关干部观看《焦裕禄》、《杨善洲》、《生死牛玉儒》、《筑梦之基》等,以及观看《践行群众路线的好榜样一___部优秀党员教育电视片》。同时注重___大家学习了焦裕禄、龚全珍、刘陆锋等先进事迹,广大党员干部深受教育、启发。增强了党员干部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聘请了党校老师做专题讲座,___全体党员前往长征出发地纪念园接受革___传统教育。三是广泛开展征求意见活动。通过全方位多角度向农民朋友和社会各界征求意见,制定了统一格式的征求意见函,设立意见箱。征求意见和建议共计___条。同时,还___开展“我为供销社发展献一策”建议的征集活动。县社领导班子深入基层供销社、专业合作社、综合服务站、服务对象、基层网点开展座谈,广泛征求意见,班子成员通过深入基层接地气,了解掌握了一些实际情况,每人都撰写了调研报告。在指导联系点开展学习活动的同时,切实征求了联系点对供销社开展活动的意见和建议。对收集的问题、意见和建议,县社采取立行立改,领导分工负责,股室具体承办,把意见建议落到实处。四是开展“三大工程”,推进我社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向纵深发展。___机关干部下到靖石乡挂点村开展“连心”活动,每周___党员干部到联系村开展“连心工程”活动,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送去化肥___吨,送出___册《弟子规》国学教育读本给靖樟小学,帮助老百姓解决实际问题___件。五是梳理领导班子作风建设及存在问题专题材料、班子成员个人“四风”问题专题材料。根据县___、县___部的要求,结合单位民主评议,征求干部职工意见和个别谈话内容等情况,形成了领导班子作风建设及存在问题专题材料、班子成员个人“四风”问题专题材料。六是召开了班子查摆问题专题会议。专题会议由县社党总支书记、主任亲自主持,并带头发言,班子成员逐一发言。对班子存在的“四风”问题进行___“会诊”,查缺补漏,深挖细找,并自觉对照认领和提出整改建议。

2、项目建设有序推进

在去年首次申报县农资连锁配送中心省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引导资金”项目后。今年,我社继续努力,已完成该项目的绩效评价工作。同时,还积极推荐盘古山茶叶专业合作社申报__年供销总社新型合作示范项目承办资格,及时完成上报任务。督促、指导县万兴果业专业合作社完善__年度供销总社新型合作示范项目省级验收准备工作,现已完成县级验收工作。

3、基层社示范标准化建设不断加强

___罗坳供销社、长青青梅果业专业合作社申报省、市级__年示范社创建单位资格,完善和规范示范社创建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并按示范社建设标准抓好创建工作的落实。

4、抓好春耕生产化肥供应

去年,我社构建了县农资连锁配送中心,建立了淡储化肥制度,冬储化肥近万吨,确保了我县春耕生产的化肥供应。上半年,供应化肥___吨,农药___吨。

5、推进“五大经营服务网络”建设,提高为农服务水平。

(1)农资___服务得到加强。以县农资连锁配送中心为龙头、___个直营店、___个加盟店为依托,大力开展农资连锁配送活动,实行“六统一”管理模式,保障了全县的农资供应。

(2)农副产品流通服务网络日益壮大。目前,全系统共建专业合作社___个,专业合作社数量不断增长,完善了农副产品贸易市场的管理,农副产品收购额不断上升。

(3)日用消费品___网络发展迅速。我社利用现有资产建成了一个供销连锁的集八方家电、劲霸专卖的大型超市,在现有的网络基础上新建和改造了一大批面向农村、服务农民的日用消费连锁超市及乡村便利店、农家店和村级综合服务社。

(4)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不断优化。围绕建设节约型社会和促进村容整洁的要求,我社以“县土产公司”为龙头企业,依托乡镇为收购网点,大力开展再生资源回收活动。使传统网络得到合理布置,规范建设,策应了县清洁工程的开展。

(5)烟花爆竹网络得到加强。成立了欣宜烟花爆竹有限公司,占地___m2,建有2栋标准化库房,库房面积1280m2,全县有销售网点___个,满足了人们的生活需要。

通过抓“五大经营网络体系”建设,我社服务三农水平不断提升,服务能力不断提高。

6、实行开放办社,不断壮大社有企业。

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赴外招商引资,考察学习,由我社主任亲自带队,赴市县考察学习招商引资,重点考察了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基层社建设、新网工程、农村金融担保业务、基层社经营服务综合体、供销社经营体制改革等先进经验。外地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对我们启发很大,感触很深,进一步开拓了视野,拓展了发展社有企业的思路,有力地推动了我社工作的开展。我社拟与中合国青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合作,招商引资建设商贸综合物流园和社有资产的改造升级。同时,向县人民政府起草了《关于用市场化方式恢复重建供销合作社基层___体系的实施方案》和《关于利用社有存量资产开发建设供销商贸综合体__请示》,目前,我社已积极向县委、县政府作了汇报,争取上述方案及请示的出台。

半年来,虽然我们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然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有:基础差,基层网络建设有待加强,资金、人才不足严重制约着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及村级综合服务社建设有待加强和完善;土地供应及资金仍是制约项目推进和供销发展的瓶颈;县社机关人才青黄不接,十多年未输入新鲜血液;经济实力薄弱,严重制约和影响了供销社的发展和为农服务能力的提高。这些问题有待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三、下半年工作打算

1、工作思路

下半年总体工作思路是:认真按照县委、县政府和市供销社的工作要求,做好六项具体工作。即:发展和完善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建设,基层社建设,项目建设,领办专业合作社,加强社属企业管理,继续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2、主要措施

一要进一步构建覆盖县、乡、村的农村现代流通网络,提升网络建设水平。发展和完善农资___服务网络、农副产品现代购销网络、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日用消费品___网络和烟花爆竹经营网络。按照《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建设规范》的要求,进一步提高网络建设和运营标准,优化网络布局,强化规范管理,大力提升网络建设水平。

二要加大基层供销合作社和综合服务社建设力度,增强服务“三农”功能。以全面恢复基层供销合作社的网络与功能为目标,在全系统加强基层供销合作社建设。抓好___个基层供销合作社的提升改造,恢复重建基层社___个以上,新增___个按“十有标准”建设的标准化基层供销合作社。进一步提高农村综合服务社的服务功能和覆盖率,乡村综合服务社覆盖达到___%以上。

三要大力发展农民合作___,促进农产品流通。继续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社,新增专业合作社___个;继续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建设。加强农产品经纪人协会建设,做好农产品经纪人、带头人的培训工作,发挥农产品经纪人的作用。

四要继续狠抓项目建设,提升实力和发展水平。按照项目建设的要求,围绕农资、再生、农副产品、日用消费品等四大网络以及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积极做好项目申报工作。

五要做大做强社属企业,壮大供销社实力。重点抓好农资、农副产品、日用消费品,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和烟花爆竹等社属企业建设,集中力量集中资金壮大社属企业实力。加强联合合作,通过联合合作,做大做强,不断增强企业活力和市场竞争力。

六要继续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认真学习和领会党的___届__中全会精神,推进供销社改革与发展。积极开展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提高供销社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进一步加强___倡廉工作,为供销合作事业的发展提供保障。认真抓好信访安全___工作,妥善处理企业改制遗留问题和各类矛盾纠纷,把安全生产隐患和社会稳定因素消除在萌芽状态,确保生产经营的安全,维护系统的安全、稳定、和谐发展的环境。

农学专业网络教育范文12

论文关键词:网络教育;湖南;农民培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最新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已经突破4亿关口,达到了4.2亿,互联网普及率攀升至31.8%,农村网民规模达到11508万,占整体网民的27.4%。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普及和农村信息化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民具备了上网条件,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对农民的教育和培训成为可能。如何运用网络教育加快农民职业技能教育与培训,成为政府和教育界共同关注的问题之一。

湖南省农业网站网络课程利用现状

近些年,湖南省农业网站发展迅速,主要的政府农业部门、信息管理部门、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以及大量的涉农企业都已建立了自己的网站。大多数农业和涉农网站都提供了农业实用技术培训资源,但以简单的文字和图片信息为主,只有少部分网站提供了一般性的视频课程,提供精心设计的网络课程的网站寥寥无几。从访问量来看,大多数视频课程访问量都在2千人次以下。创建较早的湖南农民教育专业网站——“农民教育在线”,其网络课程点击率也在2千人次左右。长沙科技助农直通车的网络课程直播期间,在线人数一般也只有几十人。网络课程的使用率并不尽如人意。

湖南省农民接受网络教育的主要障碍

软硬件设施还不能满足农民的需要在“影响您参与网上学习的主要因素”项目的调查中,农民的首选因素是没有上网的场所和氛围。wWw.133229.cOM从访谈得知,首要原因是因经济问题无法购买基本设备。目前,由于湖南农村居民年平均收入不高,硬件设备购买成本、网络接入费用等对于多数农民而言仍是一笔较大的支出。其次,网络信息资源在质量上和数量上都不能满足农民的需求。另外,由于农民一般不太懂电脑,而农村的电脑维修网点也很少,电脑维修费高且不方便,这些都限制了农民的上网欲望。

农民尚缺乏自主学习的理念和习惯网络教育倡导自主学习,学习者学习的质量和效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受农村长期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的影响,很多农民存在小富即安的心理,对新生事物持漠视或排斥的态度,缺乏主动学习的意识。学习过程中常表现为态度松懈、行为疏懒等,在这种被动消极的状态下,自主学习的质量难以得到提升。从访谈得知,不少农民虽然支持网络学习,但更愿意选择面授学习,他们认为面授学习显得更正规,也更乐于接受。也有部分农民表示不支持网络自主学习,认为网络学习就是观看讲课录像,缺少互动与答疑,不能保障学习质量。

农民应用网络信息的能力还比较低目前,农村地区的电脑普及率不高,农民不熟悉互联网是不争的事实。一方面,农民的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多数农民不懂计算机操作和网络使用技术,缺乏接受并利用网络信息的知识及技术基础。另一方面,农民非常缺乏网络信息处理的专业技术和方法。传统文化的影响以及农村经济发展缓慢,使得大多数农民的信息意识淡薄,对信息的检索、分析、辨别以及接受能力较差。在调查中,83%的农村网民表示获取网上学习资源有困难。

农民培训网络课程建设存在缺陷由于起步较晚,湖南省农民培训网络课程的建设还存在诸多问题。首先,农民教育的专业性和地域性因素以及资金投入不足,导致教育培训资源本身严重不足。其次,网络课程建设缺乏宏观规划和布局,课程资源建设层次较低,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严重。另外,当前农民培训网络课程普遍存在内容缺少地区特色、课程内容脱离实际、更新不及时、自主学习资源不足、情感缺失等问题,也严重影响了农民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促进湖南省农民网络教育发展的对策

抓好农村网络学习场所和设备条件的建设农民参加网络学习,如果没有良好的环境,没有一定的设施条件,学习效果是很难保证的。可以通过提供学习中心、租借设备的方式,向那些希望采用网上学习方式的农民提供支持。在农民素质相对较差、经济较不发达地区,可以依托目前较为普及的电话网、电视网、广播网,大力发展广播电视和通讯工程,进行农村三网(计算机网、电话网、电视网)合一的研究与示范。

对农民加强网络教育的宣传力度比较容易接触和使用网络的农民已经基本进入了网络生活范畴,尚未使用互联网的农民是网络渗透的对象,而互联网向该人群的渗透将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为了提高农民群众对网络教育的认识,乡镇村组干部要带头学习电脑知识和技术。多利用广播、墙报、黑板报、图书室等媒体,广泛宣传和普及电脑和网络知识,加强对网络远程教育的宣传力度。

发挥政府在农民教育培训中的主导地位农民教育是公益性很强的事业,需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通过创造良好的环境推动农民远程教育事业的发展。具体措施:一是政府要有相应的政策和资金保障,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建设政府主导的农民远程教育体系。二是政府要强化组织管理,协调各部门职责和分工,敦促各级地方政府配合农民远程教育体系建设,整合农、林、水、牧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以及电信通讯等多部门的资源,打破行业部门单打独斗的做法,形成上下贯通、左右协调和讲求实效的新机制,实现力量集成、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提高农业信息资源的全面性、时效性、科学性及可用性。三是探索现实可行的农民网络教育盈利模式。由于缺乏现实可行的盈利模式,现有农民培训网站普遍存在盈利能力差的现象,从而缺乏对投资者的吸引力,造成网站投入少,发展缺乏后续资金,严重影响了其发展进程。在政策上实行优惠,引导各类公司、产业化龙头企业、经营大户等投资服务于农民培训的网络教育。

为农民提供必要的课程资源和支持服务作为直接为广大农民服务的网络教育培训,应该以农村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农民生产、生活的需要为目的,围绕农业、农村和农民的信息需求多样化的实际,以农业科研单位、农业院校、大型农贸市场、农产品生产基地以及涉农企业为主要信息源,有机整合农民培训师资力量,切实加强农民培训网络课程资源的建设。搭建多种形式的信息服务平台,有针对性地提供通俗易懂的农业生产和生活信息服务,不断满足农民对实用技术的需求。

为农民提供信息技术和网络技能培训农民应用网络信息的能力是影响农村网络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首先,应采取各种措施,提高农民的文化知识水平。这是一项长期的任务,要从农业信息化的长远目标出发,制定详细的规划,采取具体措施,有步骤、分阶段、踏踏实实地提高农民的文化知识水平。在此基础上,对农民进行信息技术和网络技能培训,教农民使用和掌握检索网络信息资源的方法和操作技巧,提高农民的信息获取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