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农学专业

农学专业

时间:2022-11-25 22:37:34

农学专业

农学专业范文1

通过循序渐进的综合实验素质和实践创新能力实践教学环节的实施提高农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全方位培养“高素质、强能力、具特色”的优秀人才。

二、完善实践教学条件

1.实验室建设。我校十分重视实验教学,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将实验教学作为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作为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造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关键环节。我校农学院完善和加强农学专业教学实验室建设,将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作物育种学和作物生物学基础实验室统一规划建立以公共基础实验、专业基础实验、综合实验教学为平台的植物生产类实验教学中心,2016年获批部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另外学院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实验室(重点学科实验室)、作物遗传育种实验室(重点学科实验室)、杂粮基因与分子育种实验室(山西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和学院测试中心也共享于实践教学。各实验室在开展正常实验教学外,为大学生科研训练和科技创新提供必要的实验材料、仪器设备和技术支持。根据实验课程设置、科研训练和科技创新需求完善实验室教学仪器建设,淘汰落后的实验教学仪器。教学实验仪器的更新为实验实践课程的改革创造了条件,切实提高了本科生实验实践教学质量。加强实验室建设,给学生提供培养实践动手和创新能力的一个有效的活动平台,给学生提供一个可以交流创新思想、实现技术创新的场所。学院实验室充分对学生开放,实验室开放能保障学生实验学习时间的机动性,能保证学生有充足的时间熟悉仪器,预习并完成教学课时计划内没有完成的实验内容。也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个人独立自主或小组团队协作的形式提出具有拓展性、延伸性和综合性的实验项目在实验室完成。实验室开放能充分调动和发挥高校科研实验室资源,促进本科实践教学质量的提升。只有充分利用实验室资源,才能满足培养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需求。2.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实践性教学的有效开展,首先应保证有一个良好的实践教学基地,可以说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好坏直接对教育质量的高低产生明显的影响。重视对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养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我校校内实践教学基地有实验农场和教师科研试验田。实验农场包括现代化作物标准区和作物标本区,实验农场为学生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实验实习教学提供现场和材料,使学生在校内得到良好的教学实习锻炼。教师科研试验田与教师科研项目相结合,保证了足够丰富的现场和不断更新的材料,便于学生了解科研进展,拓宽视野。农学专业学生的科研训练、生产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大都在教师的科研试验田中完成。我校校内实践基地还建有多个实验站(研究所),如农业部华北黄土高原地区作物栽培与耕地保育科学观察实验站、山西农业大学小麦研究所、山西农业大学分子农业与生物能源研究所,这些校内科研实验站(研究所)为实践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科研场所,为开放式实践教学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多样化的校内实践教学途径能够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3.校内创新创业基地创建。创新思维和创新创业能力是适应现代农业发展人才应具备的一个重要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创业能力,一则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二则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6]。2009年我校农学院创建了以学生为实践主体的“大学生种植创新创业基地”,秉承专业联系实践,实践联系市场的理念。基地成立大学生创新创业领导小组,创新创业技术指导小组,创新创业基地管委会,组建了由65名专家教授组成的创新创业专家团队,为创新创业学生提供技术支撑、培训服务、运营等方面指导和帮助。这种新型的创新创业实践形式,有志于创业的大学生积极响应,每年均有学生踊跃参与,此类创新创业学生,学院鼓励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参与申报部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科研训练项目。没有申请到部级、省级项目的,学院相关领导以及创新创业专家对申报的项目进行论证后,学校给予一定经费资助。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进一步加强了教学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科学研究与社会需要相结合,培养了大学生创新意识,促进了创业思维的萌发。注重实践能力培养的创新创业型培养模式,对提升学生实践应用能力极为有利,有助于应用型人才培养[7]。4.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也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场所,是学生了解社会和企业、接触生产实践的桥梁。农学院积极搭建校外实践教学平台,加强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依托农科教、产学研、科技服务等专项活动,推动学生创业活动与行业需求形成良性互动,积极推进校企协同育人。目前我校农学专业骨干教师负责的省级以上实践教学基地有8个,如部级的闻喜县小麦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省级的右玉县小杂粮科技试验示范基地和太谷县玉米高产试验示范基地等。我校农学院根据农学专业需求先后与山西省农科院多个研究所,如高粱研究所、玉米研究所、农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和谷子研究所等,以及地方企业,如山西美邦大富农科技有限公司和山西蓬勃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建立了学生校外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加强与科研院所和企业实践基地建设,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农学专业学生通过到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进行科研实践、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不但丰富了农业科研生产专业知识,还增加了对农业、农村和农民的了解。5.高水平教师队伍培养。教师的实践技能水平,直接关系实践教学的效果。因此,要搞好实践教学,首先必须加强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8]。我校农学专业教师多数是国内各知名高校毕业的博士,科研实践能力强,学院鼓励青年教师服务地方农业,如参加“三区”服务,“科技特派员”活动,了解农业生产现状和常见农业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去进行调查研究,通过解决生产实践中的问题,提高他们的专业实践能力。另外学院为搞好新老教师的“传、帮、带”工作,为青年教师指定骨干教师作为其指导教师,培养青年教师业务素质和实践水平。高等农业院校应根据农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和现代农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构建农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科学规范地组织、实施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作者:张美俊 王宏富 单位: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

参考文献:

[1]唐鑫华,邹德堂,王敬国,宁海龙.地方高校农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探讨[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3,(9):106-109.

[2]唐鑫华,邹德堂,宁海龙,王敬国,杨亮,张小明.地方高校农学专业本科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4,42(26):9233-9234.

[3]陈宏涛.构建农学专业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思考[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4,16(5):117-120.

[4]程凡,文胜,库宗军,汪连生.材料化学专业校企合作培养模式下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浅谈[J].大学教育,2015,(12):124-125.

[5]张桂莲,张海清.农学类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实践基地建设[J].农业工程,第6卷第5期2016,6(5):122-124.

[6]齐绍武,刘逊,屠乃美.构建农学专业实践教学新体系[J].高等农业教育,2001,(4):55-57.

农学专业范文2

【关键词】 农学;农业现代化;教育

“三农”问题历来是我国的头等大事,它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农业产业化要求农业增长方式由传统的粗放型向现代的集约型转变,使农业的增长由依靠土地、资本、劳力等生产要素的投入为主,转变为依靠科技进步、以促进全部生产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为主,实现农业增长方式质的飞跃。只有培养大量的科技与管理人才,大幅度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并研究、引进、开发和应用先进的生产与管理知识,才能不断提高农业生产和经营效益,才能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而培养农学专业学生的农业产业化意识是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素质的首要任务。

一、让学生了解农业产业化对农学专业人才的需求

农业产业化是以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集贸工农为一体的经营模式,它以促使农业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为基本特征,它注重农业生产的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因而对人才的需求非常广泛,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方面,需要大量的掌握了现代农业生产技术与操作技能,能运用新型农业机械从事农业生产,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农业生产者。实现农业产业化,需要不断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资源在农业生产中的利用效率,以生产出更多更好的、适应市场需求的农产品来满足社会需要。这就需要应用农业生产新技术和新型农机具,这就需要新型农业生产者来完成。

第二方面,需要大批能研究、引进、开发和推广应用优质、高效的农业生产新技术,能直接服务于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的技术指导与推广者。现今我国农业生产基本上以家庭为生产经营单位,规模较小,缺乏对新技术的研究、引进、开发和应用能力,而农业产业化注重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非常需要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在各个环节提供有效的服务,这就离不开大量的农业技术指导与推广人才。

第三方面,需要一定的具有现代经营与管理知识,市场意识强,有开拓精神,懂经营、会管理的农业产业的经营者与管理者。我国目前的农业生产现状是以家庭为单位分散生产和经营,不利于农产品的销售,也影响生产效益与生产者的积极性,因此,需要大量的经营管理人才去做好产后服务、开拓市场、促进销售,从而带动农业生产的升级。

第四方面,需要一批能不断开发和应用农产品贮藏、保鲜、加工与包装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的农产品加工者。实施农业产业化,要使农业产业由目前的低效益向着高效益产业转变,需要不断延长农业产业链,增加农产品附加值,以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这就需要进一步对农业初级产品进行保鲜、贮藏、加工和包装,而这些都需要农学职业教育为其培养大量的专门人才去完成。

二、将农学专业教育与农业产业化有机结合起来

在农学专业的教学中,我们必须将农学职业教育与农业产业化有机结合起来,使农业产业化的意识深入到学生的心中,这就需要我们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第一,调整专业设置适应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需要。农学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应该是面向农业、农村和农民,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特别要适应以家庭经营为基础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需要,培养具备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直接在农业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一线工作的应用型、创业型人才。农学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应围绕上述培养目标,适应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需要进行调整与优化,使之与农业产业的各个环节相联系,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从总体上保证人才培养的适销对路,以更好地为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服务。

第二,调整课程结构提高学生服务农业现代化的本领。农学职业教育的课程结构与教学内容,应以当地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需要为出发点,打破以学科为本位的教学模式,逐步树立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观念,围绕当地农业主导产业,有选择性地开设课程,注重课程与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先进性、针对性、实用性和灵活性;在传授给学生以先进的知识和实用的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综合适应能力,自我学习能力,自主选择能力,以提高其为农业产业化服务的本领。

农学专业范文3

[关键词]职业中学 农学专业 素质教育

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农村职业中学培养的学生,绝大多数将为本地经济建设服务。素质教育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即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和专业技能为基本目的,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为特色,使学生掌握一门或几门实用的专业技能,以提高学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为最终目标。因此,要办好农村职业中学,就必须面向农村社会发展的需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如何实施素质教育成为广大职业教育工作者共同探讨的问题。经过多年农学专业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一、重视理论教学

1.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职业中学农学专业开设的专业课程较多,主要有:土壤与肥料、植物及植物生理、遗传与育种、作物栽培、果树和蔬菜生产技术、植物保护等,各地区有所差异。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

首先,讲授新的理论知识时,尽量联系生产实际。例如,在讲“光合作用”时,可联系到:冬春季温室、大棚蔬菜生产中,产量与光照时间、光照强度以及叶面积系数大小之间的关系,如何做能提高产量?

其次,加强专业课程之间的联系。例如,教“土壤养分”时,把土壤养分与不同作物及品种的养分特性差异结合起来。

这样做,不仅能使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学习发生浓厚兴趣,而且会使学生深深感到理论知识学有所用。引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了求知欲,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以促进理论知识的学习。

2.结合当地农业生产,加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

面对市场经济,把与当地的农业生产所需的理论知识和技能确定为重点教学内容。若当地农业生产主要是以制种为主,我们就把“作物良种繁育”作为教学重点;若以果树生产或设施蔬菜生产为主,我们就力求让学生掌握果树修剪、嫁接和蔬菜栽培管理技术,使学生感受到学习内容的重要性,增强学习的动力。

3.改革课堂教学,使知识转化为能力

在教学中,把学与用紧密结合起来,把学转化为用,以用促教。例如,在讲授根的结构与功能,水分的散失等部分内容时,让学生观察菜农移植菜苗的做法:在移植前通常先浇透水,然后移植,并尽量带些土坨。指出这样做的目的是尽量减少对纤细的幼根、根毛的损伤;同时还要去除部分叶片,可减少蒸腾作用散失水分,利于提高幼苗移栽的成活率。此外,向学生介绍营养袋、营养钵等保护根系的技术。

注重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和科技意识。例如,用乙烯利处理黄瓜幼苗,能增加雌花形成率,有利于瓜类的增产。

在系统地学习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把这些科技应用于生产实践,使学生在掌握科学知识的同时,提高了运用科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站在学科前沿,更新和丰富教学内容

农学类的专业课,基本理论的更新较慢,要把新技术、新知识及时补充到教学内容中。一方面,及时捕捉和不断查阅文献,把国内外新研究动态和成果,补充到各章节;另一方面,教师也把自己的科研工作向学生讲解。这样不但丰富了教学内容,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求知欲望,而且一定程度上起到促进学生对理论知识由肤浅认识到系统认知的作用。

5.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随着新知识、新内容、新观念不断涌现。传统的“黑板+粉笔”的教学模式已显得力不从心,单纯的“说教式”的教学方式,很难提高教学质量。教学手段要多样化,现代化,可视化。要充分运用直观教学、实物教学和演示教学等各种手段,充分发挥多媒体在现代化教学中的作用。

色彩鲜艳的挂图,形象具体的实物标本,以及生动形象的幻灯和投影等,可使抽象的教学内容直观化,复杂的内容简单化;多媒体教学将图、文、声、画等技术融为一体,为学生创造了生动形象的教学氛围,教学内容由静态变动态,抽象变具体,生动直观,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教师节省了板书的时间,增加课堂信息量,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二、注重比较和归纳,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

在理论教学中,往往遇到学生对许多的概念易混淆。如农学概论中的轮作、连作,间作与套种等,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这些基本概念和理论,在理解的基础上达到记忆的目的,在设计和组织教学时,应注重引导学生将类似的知识点联系起来,通过比较发现它们的本质区别,即采用比较教学法。

有许多内容还可以总结归纳成图表的方式促进学习。图表教学直观形象、高度概括、简明扼要,不仅能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突破难点,而且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的内在规律,使知识结构有序而且清晰,增强综合问题、比较问题的能力。

通过图表和比较教学,不仅完成了教学任务,实现了教学目标,而且可以培养学生正确有效的学习方法,锻炼学生准确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技能操作水平

人们的认识过程是从感性到理性的过程,而亲身实践又是将理论知识转变为感性知识的过程。农学类专业实践性很强,实践教学不可缺少。

实践教学包括教学实验和田间生产实践两部分。

1.强化教学实验

教学实验是实践教学的重要层次,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基础环节。教学实验是通过上实验课,让学生动手做实验,将所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的重要教学过程。

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不仅可以验证课堂内获得的知识,而且通过动手操作、观察现象、分析数据、总结实验结果等一系列活动而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并培养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要组织好学生的参与实验,提高实验教学的效果。

2.广泛开展田间生产实践

(1)充分利用校内的生产基地,组织学生进行科学实验

在教学过程中,不仅指导学生认真完成《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实验内容,而且开设一些与“科技兴农”有关的实验,学生把实验中获得的感性知识直接运用到农业生产实践中。

另外,充分利用学校果园这一优势,每到一定时令,便组织学生直接参与生产实践活动。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为将来就业做好准备。

(2)组织学生到校外参观学习与实践

农村职业中学附近有许多农田、园林苗圃等。如讲到课本相关内容时,便组织学生到生产基地参观学习,并请有专长、实践经验丰富的行家现场讲课。这样,既可使学生获得丰富的知识,又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回家后,能充分利用所学知识,协助家里搞好种植业。

农学专业范文4

通过实习,可以使我们熟悉农学专业对作物拷种的具体操作流程,增强感性认识,并可从中进一步了解、巩固与深化已经学过的理论和方法,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农科院具体实习过程中,能够接触国际知名专家的具体操作和讲座,还能对某一行业深入彻底的了解并能切身体会到国际农业中不同当事人面临的具体工作与他们之间的互动关系,接触农科院农业研究所制定的各种战略以实现跨国交流和良好的社会口碑;认识当前形势、环境条件等宏观现象,能够接触真实的实地操作,了解自身存在的不足,并积累一定的经验,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基础。

实习内容

在实习的前两个星期,我们的主要工作就是下地对作物的长势进行分析,如株高、病虫害和当前生长发育阶段等分析。通过这些简单的工作,我了解到农学专业对作物分析的基本操作流程。当中任何一个环节出错都会带来繁琐的纠正工作。刚开始认为对于简单的记录工作完全可以胜任的我,慢慢明白,最重要的不是快,而是精。

自治区位于我国西南边陲,面积122.84万平方公里,地势高峻,是青藏高原的主体,素有“世界屋脊”和“地球第三极”之称,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各地的农牧业主要由海拔高低所决定,其中海拔3000~4200米之间的耕地面积,约占全可耕地面积的70%左右,是以种植业为主的农区,种植的是喜凉的青稞、小麦、油菜、豌豆等农作物,其中青稞、小麦占总播种面积的75%左右。

过去野生燕麦在随处可见,作为栽培燕麦在仅有零星种植。广大农牧民群众缺乏对这一古老作物认识和了解,更谈不上科学管理,随着我区农区畜牧业的发展,燕麦不但是优质饲草,其籽粒还是优质饲料。其茎叶、柔嫩、营养价值高,蛋白质、脂肪、可消化纤维均高于小麦、青稞秸秆,在燕麦作为主要的饲草料作物,已得到大家的共识,成为我区农区发展畜牧业的主要饲草作物。

1、发展燕麦的重要作用

作为全国第五大牧区,天然草场超载放牧,造成现在草场退化,产草量降低,载畜量下降,高原生态受到威胁。草畜矛盾和生态环境的恶化,客观上要求加强人工草场的建设,调整畜种畜群结构,挖掘潜力提高饲草供给能力,所以发展燕麦生产势在必行,且迫在眉捷,是解决草畜矛盾日益突出和实现农区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其次,农区(圈养)每年9月脱粒后,产生了大量的作物秸秆还不能满足整个冬春季节的饲草需求,而在每年的3~5月,是最缺饲草的季节,在这个阶段大量生畜死亡,形成牲畜秋肥、冬瘦、春死的恶性循环。大力发展饲草燕麦生产,可以在每年的7月刈割鲜草饲喂牲畜,或者制作成青干草,燕麦秸秆还可打成草捆便于运输、贮藏,用于冬季缓解冬春饲草紧缺的状况。为发展农区畜牧业做出重要贡献。

2、燕麦科研与生产现状

2.1品种引进

年以后自治区粮油基本实现了自给,广大人民群众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自治区党委政府提出:调整农业结构、扩大经济作物和饲草的种植比例。以此为契机,农牧科学院农业研究所自年起,从全国不同省市引进优质饲草作物品种试种。尤其是自加入了“国家燕麦产业技术体系”并建立日喀则试验站后,从全国各相关燕麦研究机构引进200余份优质燕麦品种(系),进行品种筛选,从中选择出适宜一江两河农区种植的优质燕麦品种:“白燕2号”、“农饲30”、“白燕8号”等品种,为发展燕麦产业奠定了品种基础。

2.2技术研究

燕麦对农民来说还是新鲜事物,以前的杂草摇身一变成了可在耕地种植的高产优质饲草作物,农民还不习惯。为此,试验站结合生态气候特征、农民传统种植习惯、以及部分燕麦品种特征特性进行了相应的研究。研究出了“双季饲草”、“夏粮秋草”等栽培模式。使农民在短期内认可了燕麦是优质高产的饲草作物。

2.3示范推广

“国家燕麦产业技术体系—日喀则试验站”在日喀则曲美乡种植示范种植“白燕2号”5000多亩,试验结果初步表明:在水浇地上种植“白燕2号”平均株高170cm左右,在旱地等雨种植“白燕2号”平均株高60~80cm左右,籽粒产量和干草产量为260斤和530斤。同时,项目还在拉萨市墨竹贡卡县、堆龙德庆县、山南地区乃东县等地均开展了示范种植,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项目的实施有效的解决了当地饲草紧缺的状况,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对促进畜牧业发展和调整种植业结构及增加农民收入有着显著的社会意义和经济效益。

3、发展燕麦生产的措施

3.1大力引进燕麦新品种

品种作为技术的载体,是作物高产的核心。应大力引进优质燕麦新品种,①引进适宜高海拔地区种植的品种,以满足半农半牧区发展畜牧业对饲草料的需求;②引进适宜多次刈割的燕麦品种和高产优质燕麦品种,满足农区发展畜牧业对饲草品种的需要。

3.2改变传统观念、推广先进实用技术

燕麦作为我区全新的作物,缺少相关的栽培技术及管理经验,首先改变群众重粮食作物轻经济饲草作物的传统思想,科学施肥、科学管理,提高作物产量;其次燕麦种植应选择在有一定灌溉条件的中等肥力地块,加大燕麦秸秆加工、贮藏技术,带动饲草产业的发展,增加农民的收入。

3.3调整种植业结构、保护天然草场生态平衡

保护天然草场的生态平衡,推广粮食—经济—饲草三元结构种植模式,增加饲草料的供给量,提高农业和畜牧业生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3.4大力发展燕麦产业

燕麦籽粒中含有β-葡聚糖、燕麦淀粉、蛋白质等多种物质,具有降低血压、降低胆固醇的作用,还可预防心脏病和控制糖尿病。秸秆作为畜牧业发展的优质饲草。目前试验站正在以“日喀则曲美乡”为基地建设燕麦米加工生产线。同时以燕麦草为核心的“草-畜交换模式”、“农区种草、牧区繁育”农区饲草牧区牲畜的循环利用模式已初步建立起来。使燕麦科研、生产、产业化呈现美好的发展前景。

实习收获与体会

这次实习,除了让我对农牧业的一定了解,并且能进行基本操作外,我觉得自己在其他方面的收获也是挺大的,作为一名一直生活在单纯的大学校园的我,这次实习无疑成为了我踏入社会的一个平台,为我今后踏入社会奠定了基础。

下面,我将实习工作总结如下,敬请各位提出宝贵意见。

首先,我觉得在学校和单位的很大一个不同就是进入社会以后必须要有很强的责任心,在工作岗位上,我们必须要有强烈的责任感,要对自己的岗位负责,要对自己办理的业务负责,如果没有完成当天应该完成的工作,那科员必须得加班,如果不小心出现了错误,ye必须负责纠正。

其次,我觉得工作后每个人都必须要坚守自己的职业道德和努力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正所谓做一行就要懂一行的行规,在这一点上我从实习单位同事那里深有体会,比如,小工在对作物进行脱粒的时候,不小心散出的籽粒也要一粒一粒的收集起来,因为这些都会影响最后的数据,也是对本职工作的负责。所以科员的工作态度问题尤为重要,这点我有亲身感受。

最后,我觉得到了实际工作中以后,对学历的要求也是很高的,而且还要看个人的专业素质,任何工作,做的时间久了是谁都会做的,在实际工作中动手能力更为重要。

农学专业范文5

关键词:新媒体;农林专业;专业教育

一、农林类专业教育中学生存在的问题

现如今,农林类专业教育中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或多或少成为阻碍农林类专业学生发展的绊脚石,对其在大学期间的学习与毕业后的择业都产生了不良的影响,对其职业化的发展也极其不利。笔者通过对农林类在校生的跟踪问卷调查与其所受专业教育的途径及效果调查,发现农林类学生的专业教育存在以下问题。

1.对所学专业不够了解

调查中,笔者就学生对其所在农林类专业的了解及满意度进行了统计。在所调查的学生中,农村学生所占比例为70.8%,城镇学生所占比例为29.2%,但是相同的结果是都对此专业不够了解,有的学生甚至认为农林类专业就是“种地”,这种理解是比较狭隘的。针对大一学生的调查显示,对所学专业“了解很多”的几乎没有,“了解较多”的仅为25%,而“了解很少”的高达70.8%,甚至有4.2%的学生表示“根本不想了解,只想转专业”,这些数据都透露出了农林类专业所面临的危机。而针对大二学生的跟踪调查,也显示出这一问题在进校一年后虽然有一定的成效,但是却不尽如人意。

调查显示,经过一年的学习后,对本专业的了解更深刻的学生仅为37.5%,仍有62.5%的学生对专业不了解。数据对比更有利于呈现农林类专业教育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刻不容缓。

2.对专业的满意度不高

对所学专业的满意度大部分取决于对专业的喜爱度,这也将直接影响学习的积极性和对专业前景的信心。对专业的满意度不高将会影响学生在校的学习状态与其在大学期间的表现。在调查中笔者发现,在大一新生中,将农林类专业作为第一志愿填报的仅为12.5%,换言之,即87.5%的学生都是调剂专业的,这一结果也让我们意识到农林专业在学生进行专业选择时的不受欢迎。这直接导致了学生对此专业的满意度较低,转专业意愿较强。

在调查中,75%的学生表示想转专业,12.5%表示无所谓,仅有12.5%的学生表示没有转专业的想法。那么,在进校一年后的大二学生中情况如何呢?对此调查结果显示,12.5%的学生表示不满意,47.5%的学生表示无所谓满意不满意,这一结果对于大二学生来讲,既不利于学生的学习,也不利于其职业发展。

3.学习目标不够明确,职业规划模糊,对就业形势担忧

调查发现,不论大一新生还是大二学生都有一定的目标,但是其目标基本是以大学期间的考证、过级等为主,还有是较为笼统的分数成绩要求,而建立在对专业了解基础上的目标及规划较少。例如:大一学生中,45.83%的学生有明确目标,就是对考证、过级及成绩的要求;而大二学生中,56%的学生对未来的职业生涯表示无规划,只是完成学校安排的课程。对于就业形势,大一大二学生都表示了相当程度的担忧,68.75%的大一学生以及59%的大二学生都表示他们认为就业形势不好,而事实其实并非全如其所想。

二、学生对于利用新媒体开展专业教育的态度

在现代网络环境下,新媒体已经成为信息传播与信息收集的重要途径。而对新事物接受能力较强的大学生更是对新媒体的各种传播渠道了如指掌,新媒体已经成为其生活的重要部分,他们更乐意与通过这一适应他们生活方式的途径浏览获取所需信息。调查可知,95.8%的学生使用QQ、微信等通信社交软件。而在“主要通过什么方式对本专业进行了解”这个问题中,仅有10.42%的学生是通过QQ、微信等进行了解的,通过网站进行了解的更少;77.08%的学生是通过专业导论课对所学专业有所了解。虽然专业导论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利用网络新媒体对学生进行专业的普及教育发挥的作用不够大,还有较大的潜力有待发掘。同时,83.33%的学生都认为利用新媒体辅助农林类专业的专业教育是比较方便的,是符合其生活习惯的,也有利于其之后的学习。由此可知,学生对于利用网络与各种新媒体渠道进行教育活动的愿望较为强烈。同时,对网络新媒体和农林类专业教育相结合这一做法,54.17%的学生认为效果将会很好,37.5%的学生期待这一做法的加强。

三、利用新媒体进行农林类专业学生专业教育

1.利用新媒体在学生入校前进行农林类专业现状、意义等的通识教育

从新生对农林类专业的了解程度及入校前的了解情况可知,对新生进行农林类专业教育是必要的,也是紧迫的。以往对这一工作相关学院及教师也是较为重视的,只是这一工作通常的做法是在学生入校后才开始进行,有一定的滞后性。鉴于现代社会网络终端的增多,以及网络传播的快速,这一工作可以也应该提前在学生入校前进行,如利用飞信、微信专业相关的介绍、发展情况及就业情况等,利用QQ群解答学生的一些共性疑问,这对学生进校后的学习能够起到较好的影响。笔者在工作中,通过与学生的接触得知,有一部分学生学习农林类专业受到了家长的极大反对,家长的要求就是转专业。但其实大部分家长对此专业不了解,认为这一专业就是回农村,甚至有的认为就是“种地”,此种状态不利于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学生对所学专业也有消极态度。落实到操作层面,学院可以指定专门的教师加强这一方面的工作,建立相关的新媒体渠道,保证这一措施的执行。

2.学生入校后,在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中构建新媒体平台,确保学生较深层次了解专业相关事宜

入校后对专业有了一定了解后,很多学生渴望更深层次的了解,虽然专业导论课在这一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使其作用的发挥受到了限制,不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

在这一阶段建立更加具有针对性的新媒体平台势在必行。根据专业细分平台,更加具有专业针对性的、更加深入的专业相关知识,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进行深入学习。此类平台要以专业教师为主导,保证平台内容的专业性。

3.学院网站注重建设相关内容,提高教育实效性

学院网站作为学院的基础建设平台,是学院各类信息、新闻、公示内容的重要平台,也是学生了解学院基本状况的重要途径之一。现阶段,学院对网站的建设大部分是以基础性介绍以及新闻为主,浏览关注学院网站也愈来愈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网站的建设内容、进度都要有系统化的规范,需由专人负责,并且要与专业教师、学生及时沟通探究,而不至于较空洞。同时,鼓励学生家长关注网站内容,让学生家长也能更好地对农林专业进行了解,有利于形成家校共建的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张振华,刘海英.农林院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

[2]段汝和,陈建新.农林院校录取新生不报到的原因及对策[J].高等农业教育,2002(5).

[3]郭峰,李晓娥.论农林专业教学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渗透[J].中国报业,2012(5).

农学专业范文6

关键词:农业工程;学科专业建设;农业服务意识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1-0220-02

“农业工程”这一概念是由20世纪初美国学者提出来的,1963年美国农业工程学会对农业工程学科的定义是“一门应用物理科学与生物科学来研究农业生产的特殊的工程科学”。我国的一些专家学者也在对农业工程的定义不断进行归纳总结。近年来,随着对农业工程内涵的不断加深和拓宽,对农业工程教育的要求也在不断加强,农业工程与生物科学的融合是国际农业工程发展的趋势。目前,我国的农业工程教育紧随世界农业工程教育改革的脚步,农业工程教育目标也由原来的“深窄型”农业工程人才培养转变为综合型农业工程人才培养,从而对教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根据农业工程教育改革的要求以及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农业工程类学科专业教育为例,提出了农业工程类学科专业建设过程中采取的一些建议和举措,旨在促进我国农业工程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我国农业工程教育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应义斌等非常全面地总结了目前我国的农业工程教育面临三个方面的挑战:首先是新兴学生生物学及相关的交叉学科大量涌现,冲击着传统学科;其次是我国农业已经步入新的发展时期,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正由传统经营方式向着产业化、专业化和集约化方向发展,要求农业工程技术人才不仅要具有工程专业技能,还需拥有农业方面的基本知识,更应具有较强的统筹规划和沟通能力;再次是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使得农业工程面临着来自工科类院校的竞争,尤其是在招生和就业上存在困难,导致办学效益低、投入少开支大。可见,我国农业工程类教育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另一方面,中央一号文件连续十年聚焦“三农”,2013年更是锁定农业科技。这些文件中多次提到农业工程方面的问题,并明确地指出未来的发展方向,表明了国家对农业科技尤其是农业工程方面技术的关注和支持。因此,我国农业工程类教育面临着巨大的机遇。

二、我国农业工程学科专业的现状与问题

20世纪80年代以前,由于受苏联模式影响,中国的农业工程学科发展不够全面,对它的“综合性、边缘性”认识不足,专业划分过细,形成了窄深型的专业体系。虽然后来有所调整,但目前学科间的交叉度仍旧不够。同时过于强调课程自身的完整性和系统性,课程体系缺乏综合性,不利于学生探索各门学科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也不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和认识视野,使得农业工程的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再加上我国特有的轻农思想,学生选择这个专业方向往往并非心甘情愿,从根本上缺乏为“三农”事业服务的意识。同时,为了迎合就业,农业工程相关专业的课程设置又大多偏重于工程类专业,导致学生们关于农业的基础知识不够扎实,没有掌握本应该具备的农业科学方面相关的知识。

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业工程类学科专业教育探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业工程学科在下设的二级学科农业机械化工程、农业水土工程、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生物材料科学与工程和农业水资源与水环境工程上都有博士点和硕士点,农业工程类本科专业包括农业水利工程和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相关的工程类本科专业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水文与水资源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水利水电工程、土木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软件工程、电子商务等,这些相关专业的学生本科毕业后都能直接进入对应的农业工程类硕士点进行深造。本着立足西北、放眼全国的方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农业工程类人才,在农业机械化和现代农业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随着社会经济日新月异以及高等教育改革步伐的加快,教学模式单一、学生创新实践乏力等问题日益凸显,从而制约了人才培养质量和学科专业建设水平的提高。由于地处杨凌,学生缺乏与其他高校在校生的有效沟通,以致没有形成全面的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尤其是上述偏工程类专业的学生普遍对所学专业认同感低,为“三农”服务的意识不强,毕业后进入农业工程类学科继续深造的意愿不强。针对以上

题,建议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索。

1.引导学生树立为农服务的意识。就当前而言,涉农专业的就业情况确实难尽人意,尤其是涉农的工程类专业的学生,在看到其他高校相近专业的学生能比较容易找到一份相对满意的工作时,经常会有抱怨,且因为这些工作的就业环境相对舒适,从而一心向往这些工作,进而引导学校往这些纯工程类的靠近,就出现上文所提的低不成高不就现象了。尽管如此,但从长远来看,随着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和经济的发展,农业工程类专业的学生在将来必将会有更多的选择,这个可以从目前发达国家的农业工程类专业的就业情况看到,例如美国的john deere、日本的yanmar等,都是很不错的世界著名企业,但前提是学生得有为农服务的意识。因此,可以从学生一进校门就给他们灌输为农服务的意识,通过合适的方法让他们对农业有个正确的认识。

2.优化课程设置,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根据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和农业工程学科领域的扩大,有计划设置了新兴专业,调整、改造、拓宽原有学科专业结构,例如从我校目前的农业工程类本科专业整体来看,有机械制造,也有电子电信计算机等,但缺少一个中间的连接过渡专业:自动化专业。同时使专业向综合方向发展,对农业工程类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适当调整,增强人文社科类的教育,优化基础课程的设置,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同时,专业课可以多开一些农业和生命生物方面的课程,从而有望实现专业课的综合化。此外,还可以增设涉农专业选修课,为学生提供了更全面的选课平台。

3.以教学团队为依托,改革教学方法。教育需要一支合格的教师队伍。考虑到人才培养有不同的需求,例如研究型和复合应用型。可以通过整合教师资源,组建“研究型”、“工程应用型”两个不同特色的教学团队,并采取多种措施,同时提高两个教学团队的综合素质,为农业工程类相关人才的培养提供师资保障。“研究型”教学团队可主要由科研能力强、科研项目多的高水平教授和青年教工组成;“工程应用型”教学团队,可主要由实践能力强、技术推广水平高的教授、副教授和企业工程师组成。在“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加大校企合作的开放式办学力度,建立学生双导师制,与企业联合培养,并通过以工程应用为核心的训练和实践体系,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同时,完善校内转任教师到相关产业或领域一线学习交流,以及相关产业和领域的人员到学校兼职授课的制度和机制。良好的教学方法对人才培养具有积极作用。因此,在建设“研究型”和“工程应用型”教学团队的同时,不断改革教学方法,促进传统教学模式的转变。目前,灌输式知识传授方式在众多高校占有较大比例,造成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学过程单调死板。实践证明,这种知识传授方式不利于培育人才培养。为此,改革教学方法就成为提高学生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注重互动性和探究式教学方法的实践与应用。从工程实际出发,通过启发式、自学讨论式、问答式、角色换位式等多种既有明确目的又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从一定程度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能动性,充分活跃课堂氛围。同时,倡导自学,注重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和捕捉信息、获取知识、更新知识的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近年来,笔者所在单位也在积极地进行学科专业建设改革活动,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希望以上几点探讨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更多的专家学者集思广益,从而进一步推动我国农业工程类学科专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罗锡文,区颖刚.对发展农业工程教育的思考[j].农业工程学报,2003,19(11):223-225.

[2]应义斌,赵文波,郭亚芳,等.浙江大学农业工程本科教育改革的探索[j].高等农业教育,2003,(9):43-45.

[3]王艳锦,王振峰,张全国,等.农业工程本科教育实践与思考[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2(1):68-70.

[4]黄玉祥,陈军,朱瑞祥,等.农业机械类本科人才个性化培养体系研究与实践[j].中国农业教育,2013,(3):44-49.

[5]成善汉,杨好伟,周开兵,等.高校教学中互动教学模式存在问题及解决途径[j].高等农业教育,2009,(3):33-35.

[6]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z].(2012-02-01)新华社.

农学专业范文7

1课程体系改革依据

通过对拉萨市及周边地区行政和企事业单位的调研,以及专业指导委员会对农业经济管理职业岗位(群)职业能力及专项能力的分析,确定学生应具备的能力。在专业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全体教师充分探讨论证,根据知识点要求决定各个能力培养模块中具体学习领域,然后根据工作过程系统化进行课程设计,最后按学习领域课程实施教学,帮助学生分步骤获得各种岗位技术能力。

2课程体系的构建[2]

根据学习领域与职业能力培养之间形成的关系,构建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学习领域构建为保障,以“实践贯穿、三步教学”为手段,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1+3+1”课程体系。第一阶段进行基础能力培养。基础能力是指在校内开展以培育学生基础能力为主的教学内容,提高学生文化素质、思想素质、英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第二阶段对学生进行三种能力培养。三种专业职业能力包括农产品营销能力、企业管理能力和服务三农能力。第三阶段是顶岗实习阶段,学生通过顶岗实习,提高岗位适应能力。在每种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认知实践到理论学习再到能力实训实践,充分体现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基本原则,最终具备岗位能力。最后通过毕业顶岗实习,对“1+3”四种能力进行一次集中锻炼,提高岗位适应能力,为走上工作岗位打好坚实能力基础。

3课程体系的改革要点

在课程体系和结构上,遵循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规律,强调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统一,突出实践教学环节。主要进行了以下几方面改革:

3.1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突出实践能力培养遵循“实践-认识-实践”的基本认识规律,将认知实习、课程实训与行业企业实践锻炼以及顶岗实训结合起来,贯穿于人才培养过程始终,形成较为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3]。

3.2坚持实行“双证书”培养制度在相关课程中涵盖国家职业资格要求,要求毕业生在获得毕业证书的同时,还应该获得相应的计算机水平考试合格证书,取得至少一种劳动部门或相关行业协会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如助理农业项目管理师、农艺师、农业经纪人、营销员资格证书、计算机操作员等。

3.3充分利用“双课堂”,构建完善有效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贯穿全学程,系统强化实践性教学。各类实习实践活动课时总计290课时,加上课内实践1408,实践总课时达到1698课时,远远多于理论课1580课时。各类实习实践可以分开安排,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有所选择参加实习项目。

3.4根据工作岗位,对原有课程进行整合根据工作岗位,我们对原有课程体系进行整合,逐步取消以课程为单位的授课方式,要求教师根据能力培养计划建设和完善学习领域建设任务。另外,根据工作岗位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要求,以理论知识够用为原则,积极构建满足职业能力对知识点需求的学习领域。按照针对农业经济管理专业所面向的工作岗位要求确定其所涉及的工作领域。然后根据工作领域确定工作任务,接着确定完成每一项工作任务所需要的职业能力,形成各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最后,根据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由课程改革专家与专业教师共同研讨学习领域的基本过程开展课程体系建设。以《农村社会学》与《合作制理论与实践》为基础建设《农村社会与合作制》学习领域;以《经济学基础》、《经济导论》与《农业经济学》为基础构建《农业经济》学习领域;以《农产品营销理论与实务》和《现代农村经纪人》为基础构建《农产品营销与》学习领域。我们取消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而将该门课程改为邀请校内外专家以讲座的形式对学生进行专业指导和就业指导,这些讲座主要安排在新生班和毕业班进行[4]。

3.5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优质核心课程建设围绕核心能力,根据行业企业发展对岗位能力的需要和完成职业能力培养目标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突出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养成,重点建设《农业经济》、《农产品营销与》、《农村社会与合作制》3门优质核心课程。按照岗位和职业能力要求,与企业进行合作,组建以企业技术人员、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兼职教师为主要成员的优质核心课程建设团队。

农学专业范文8

论文关键词:农业院校;社会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社会需求;大学生就业状况

1979年社会学恢复以来,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为适应中国社会转型与现代化发展的需要,我国不少农业院校开始向多学科、综合性方向发展,先后开设了社会学专业。目前,全国共有10余所农业院校开设了社会学专业。农业院校社会学专业教育作为现阶段我国社会学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蓬勃发展的高等社会学教育注入了新鲜血液,在社会学人才培养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与综合性院校或文科院校的社会学专业学科建设相比,农业院校社会学专业学科建设历程比较短暂,人才培养经验相对不足,人才培养目标不是非常明确,人才培养质量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从一定意义上讲,农业院校社会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能够直接反映其所培养人才在理论知识、实践能力、个人综合素质等方面的质量情况,从而进一步反映出农业院校社会学专业人才培养现状与社会需求现状之间的契合程度。正因为如此,本文拟对我国农业院校社会学专业本科生就业现状进行分析,认农业院校社会学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趋势,为今后我国农业院校社会学专业人才培养改革与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建议,以期进一步提高我国农业院校社会学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契合程度。

一、农业院校社会学专业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

从就业状况和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综合素质的评价调查方面,综合考察农业院校社会学专业大学生就业状况,在此基础上对农业院校社会学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契合度进行探讨。笔者选取了南京农业大学为个案,以该校4届毕业生为研究对象,采取文献研究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109名毕业生就业状况进行了调研。

(一)农业院校社会学专业大学生就业特点

数据显示,南京农业大学某学院4届毕业生就业率为96.3%,整体就业情况较好,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该校社会学专业大学生就业状况呈现出以下三个特点。第一,就业地区集中化。毕业生就业地区主要集中在城市。调查数据显示,96.2%的毕业生选择城市作为就业地点,仅有3.8%的毕业生在农村地区就业,完全偏离了农业院校为“三农”服务的办学宗旨。农业院校社会学专业毕业生却很少有人到农村地区为农村社会发展与管理出谋划策,这一状况无法满足农村地区对于此类人才的迫切需求,不利于学生专业知识、技能的充分发挥,也不利于“三农”问题的有效解决。第二,就业单位企业化。调查数据显示,62.9%的毕业生在企业单位就业;17.1%的学生继续深造;6,7%的学生在科研院所就业;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和教育部门就业的学生比例分别为5.7%、4.7%和1.9%,毕业生就业多集中在企业单位。第三,就业岗位多样化。社会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社会学理论知识和社会经济调研技能,能在科研机构、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政策研究、发展规划、行政管理、社会调研、市场分析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调查数据显示,有48.6%的毕业生从事与社会学专业对口的工作,51.4%的学生从事营销、文秘等工作,与社会学专业培养目标并不一致,其实质反映了社会学的专业结构不能适应目前的社会需求,课程设置不能很好地适应市场经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要求,毕业生在社会学专业领域就业难的问题。

(二)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综合素质的评价

如表2所示,用人单位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整体评价较高,其优良率为78.6%。具体来看,毕业生的个人品质较好,业务能力和知识水平则一般,特别是创新精神不足、实践能力和跨学科知识水平较差。调查数据显示,用人单位对学生的个人诚信评价的优良率为98.1%,对爱岗敬业评价的优良率为96.2%,对谦虚好学和进取精神评价的优良率分别为93.4%和91.4%。可见,学生个人品质与用人单位的需求相符合。用人单位对学生业务能力评价的优良率为70%,其中对学生协作精神、适应能力评价的优良率分别为77.3%和73.3%,对创新精神评价的优良率为60%,对实践能力评价的优良率为64.8%。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还有待提高。调查数据显示,用人单位对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评价的优良率为77.2%,而对综合知识评价的优良率为55.3%。学生综合知识掌握水平较差,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一定差距。

二、农业院校社会学专业大学生就业的制约因素分析

农业院校社会学专业大学生就业,与个人的价值观念、业务能力、知识水平等有密切的关系,而后者又直接受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制约。同时,其就业地区、就业岗位、职业选择等又受到市场需求的制约。此外,城乡差距和就业服务体制也会影响其就业状况。

第一,受人才培养模式的制约。学生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直接受到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目前,我国农业院校社会学专业在课程体系建设、师资力量等方面与综合院校和文科院校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尚不完善。首先,社会学专业学科未能紧密结合所依托的农业院校的特色和优势,确定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而是严格按照国家颁布的标准和规格来进行人才培养,因而未能形成自身的特色,在与综合型高等院校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其次,农业院校教学师资力量比较薄弱,从而影响了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第三,专业课程建设注重基础理论知识的教学,轻视实践技能的培养,从而导致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欠缺。由于这些因素的影响,学生在知识结构、知识积累、创新精神、实际操作能力等方面必然存在着不足,降低了农业院校社会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并进一步制约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能力。

第二,受社会对人才需求结构的限制。一方面,转型期社会对于社会学专业人才的需求不足。社会学是研究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机制的学科,社会学专业毕业生可以在政府部门、事业单位从事决策和咨询工作,也可以在民政部门、社会团体、公共事业管理部门从事社会保障、社区服务和社会工作等。但是,由于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管理事业发展缓慢,对于社会学人才的需求相对不足,无法为其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另一方面,当前社会学专业人才需求状况是需求层次不断提高,具备社会学知识和技能的高级专门人才(硕士和博士)在劳动力市场上占优势。例如高等学校、研究院、研究所等单位需要具备扎实社会学理论功底和专业技能、从事教学或社会科学研究工作的高级人才,新闻媒体单位需要具备综合分析能力、能够准确把握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实质的专门人才。而农业院校培养的学生在理论知识水平、实践能力上还存在较大的差距。此外,由于部分用人单位对于社会学专业缺乏了解,一些适合社会学专业本科生就业的领域还没有得到有效利用,从而影响到社会学专业毕业生的人才需求量。

第三,受城乡差距的影响。我国长期以来实行城乡二元分割体制,城市与农村在提供就业保障、待遇和工作岗位方面存在巨大差异。农业院校的办学宗旨是为“三农”服务,社会学专业学生应广泛参与农村社会经济事业发展和管理之中。但由于农村由于缺乏相应的就业保障,提供的就业岗位少以及待遇水平不高,对大学生缺乏吸引力。这严重制约了大学生向农村流动。

第四,受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的影响。目前多数农业院校开展的就业指导大多内容和形式比较单一,局限在讲解就业政策、分析就业形势卜.,而忽视大学生个性的塑造、潜能的开发和创新能力的引导,缺乏正确职业观的培养和职业生涯规划,导致就业指导比较狭隘,针对性较差,效果不理想。在此情况下,大学生对自己的素质、能力、学习和工作规划缺乏明确了解,增加了其就业难度II。同时,由于农业院校专业设置的原因,学校在组织就业洽谈会、招聘会时向农科专业倾斜而忽视社会学等其他专业,未能很好地发挥就业服务作用。

三、促进农业院校社会学专业大学生就业的对策

(一)改进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与社会需求相契合

改革和完善农业院校社会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必须要遵循一定的原则。首先是坚持严格按照国家颁布的标准与依托自身优势资源相结合的人才培养原则。要遵循社会主义高等教育总体培养目标,体现社会学专业的学科特点;同时要依托所在院校的优势资源,科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与相关学科相配合创新课程设置,以培养复合型、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其次是坚持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契合的原则。重视分析社会需求,从专业建设出发去适应社会变化,从而为社会做出贡献。再次是坚持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原则。通识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创新精神和综合知识的掌握,而专、教育强调培养学牛的专业知识、实践技能。

改革和完善人才培养模式,首先要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口标,并在教学教育过程中坚持落实贯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与培养目标的符合度。高等!学校以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对人才的要求南以前对专业型人才的需求变成了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农业院校人才培养的模式也要适时做出调整以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并要存学校与市场的互动中实现学科性专业与职业性专业的联合。其次要调整社会学专业课程总体结构,优化课程教学内容,应具体针对当前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知识、表达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的要求,宽口径,厚基石,加强科研活动和实践环节以及集体活动的培养,以培养学生形成完善的包括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的专业知识体系。这要求一方面注重提高学生创新能力、适应能力的通识课程教育,另一方面加强专业应用课程教育,同时要加强社会实践的教学以提高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再次要改善农业院校社会学专业办学环境。充分利用自身师资及学科资源优势,以特色求发展,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复合型社会学人才。

(二)发挥政府政策调控作用,提供经济激励和制度保障,增强农村对大学生的吸引力

政府应加强宏观管理与调控,完善各种制度和政策,以激励人才向农村地区流动。首先,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地区的建设投入以改善基层工作的条件,逐步提高工作待遇,为大学生提供吸引力的生活和发展空间。农村基层工作条件艰苦,必须有同家政策的倾斜和保护。例如提高工资待遇水平,增加工作津贴和特殊津贴,允许带薪继续学习、进修和培训等;改善工作条件,改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环境,增强农村对大学生就业的吸引力。其次,政府要加快相关政策和制度的改革步伐,加大对毕业生劳动人事制度、就业制度、户籍制度等的改革力度,消除对毕业生流向农村的人为障碍,为社会学专业学生到农村就业提供制度保障。再次,建立合理的农村人才流动机制。要在全社会继续倡导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农村工作者的风尚;加强农业院校与农村社会事业管理部门的联系,让高等学校参与农村的规划和建设,进行农村社会经济事业发展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有组织地安排学生到农村进行实习和社会实践活动,经常互通人才供需信息,为学校培养适应农村需要的合格人才提供条件,同时为促进大学生流向农村就业提供平台。

农学专业范文9

【关键词】农学专业 人才培养 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0)05-0003-02中国

认真学习和落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精神,通过农学专业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设和实践,进一步提高对复合拔尖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通过创新,探索大众化教育背景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新途径、新模式、新机制和新措施;通过实践,改进高等农业院校传统农学专业人才的培养工作,充分发挥高等农业院校本科教育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和社会经济的功能。传统农科专业改革已成为高等农业院校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传统农学专业培养模式已不能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和需求。农业专家指出:到2020年,中国粮食总需求量将达到5.8亿吨,到2008年,中国粮食虽然已经连续5年丰收,其总产量才达到5.285亿吨,还有5000多万吨的缺口。在耕地不断减少的前提下,保障粮食等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只能依靠推广现代农业科技,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来解决,因而农业专业人才的培养就至关重要。中国农业院校目前历史包袱沉重,科研成果以公益性为主,贫困大学生比例较高,由于国家政策支持不够,农业院校数量日渐减少,招生在全国高校招生的比例也在降低,生源质量严重受到影响。农业院校占农业科技创新的半壁江山,是农业基础科研的主力军,也是培养农业科技人才的主渠道。特别是中国现阶段在建设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动农民应用先进技术等方面,需要大批的农业科技人才投身到农业,强化先进农业技术的应用。据有关数据统计,近十年来,学习农科专业的大学在校生,总数从11万名增长到33万名,增加了2倍。但同期中国大学生总量增加了5.5倍,农业院校大学生占全国大学生的比例,从3.1%降到2.9%。中国农业院校数量也在减少,目前全国只有29所独立的农业院校,8个省份已没有独立的农业院校。浙江、上海、重庆等地的13所农业院校已并入综合性大学。虽然并入后生源质量有所提高,但中国农业大学校长柯炳生教授认为其招生规模和发展空间已大大缩小。

一 传统专业教育面临的现状和突出的问题

1.学生生源成分过于复杂,不适应专业人才的系统培养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向被认为是冷门的农学专业,由于纷繁复杂的原因导致在高校录取的时候年年历经考验。学农苦、干农累、从事农没有出息的思想始终影响着中国大多数莘莘学子、父母和老师,主客观的大环境直接决定着农学专业是被人遗弃的婴儿。从我院近3年的数据统计来看,超过一本重点录取线且志愿填报农学专业的人数比例仅仅占总人数的15%左右,降分和专业调剂的人数占到总人数比例的68%左右,还有大概8%左右的招生计划往往因为招不到合适的考生而被迫取消。在录取的高考生群体中,高中阶段“3+x”(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因为术科的不同给即将到来的大学课程带来了很大的隐患,最突出的问题就是不及格现象严重。主要表现就是学物理的,对化学、生物等不懂;学化学的,对物理、生物不懂;学生物的、对物理、化学不懂。

2.知识结构过于传统,不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逐渐被显露出来,对现有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已迫在眉睫。现行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主要表现在与外向性农业发展趋势之间的矛盾。随着我国加入wto,全国尤其是华南沿海地区外向型农业得到了飞速发展。据统计,2009年1月~10月,广东省的农产品累计出口38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2%,整体形势稳定。外向型农业已经成为挖掘农业内在生产力和繁荣农村经济的重要途径之一。外向型农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具有农学、贸易学、企业管理学、农产品标准化和外语等多重知识背景的复合性人才。传统农学专业由于专业性太强往往不能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在国家推行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的今天就更加显得与时代格格不入了,因此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的模式、改善农业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已势在必行。

3.培养模式过于单一,不适应农业人才多元化的需求

科学技术为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唯一标准。农业科学是生命科学中最活跃的领域。农业科技的发展需要大量的高素质的农业科学研究人员。培养技术应用和技术创新两个层面的人才,是社会赋予高等学校的重要历史责任。而目前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的缺乏已经成为我国科技发展的瓶颈。由于受市场经济的冲击,传统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与农业人才需求多元化之间已经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矛盾,过多的培养技术应用能力,缺乏对科学精神和科学研究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已经不能适应市场对农业人才多元化的需求。因此培养模式多元化,培养“精英型”科技创新人才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

4.实践能力过于缺乏,不适应社会市场需求的转变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懂技术、会操作是衡量人才优劣的重要标准之一,实践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人才的社会价值。过去的人才培养模式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缺陷。很多农学专业的实践安排往往过于形式化;有些实验室让本科生洗洗实验瓶、打扫实验室就当作实践和锻炼;实践教学课程偏少、实践基地的缺乏、实践经费的投入偏少、指导老师的水平差等等,这些现象直接影响着本来就专业思想极其不稳固的学生们对专业的热爱度和信心。因此,重构人才培养方案,加强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适应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是实现农学专业健康、持续发展的需要。

二 跨学科农学人才培养设想和实践

1.设计农学大平台跨学科的人才培养模式

(1)农业生物技术方向——精英型人才培养模式

充分利用传统农学学科的科研优势,确定以科研为导向的创新性精英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在人才培养目标上,以培养分子生物学精英人才为主,进行本、硕连读精英班试点,精英班学生入学后实行指定导师培养制;第二年开始进入科研阶段,注重因材施教,根据学生兴趣定向培养;第三年进行中期分流并确定进入硕士阶段的人选。进行课程体系结构、教学运行机制方面的改革和创新研究,探讨在农学专业的学科基础平台上,如何更好地实现农、理结合,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高级农业生物技术人才的需要。

转贴于中国

(2)农业信息技术方向——复合型、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

在农学专业学科基础平台上,增加计算机科学和信息学教学内容,进行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方面培养模式改革,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创新性人才,以适应信息技术正广泛应用于现代农业的需要。将探讨不同学院及学科间实现教学资源的优化组合与共享的组织和运行机制;探讨在课程体系结构上,如何不断优化组合,及时将农学、生物学、信息学和计算机科学的新知识、新理论和新技术充实到教学内容中,适应日新月异的生物和信息技术的发展需求;在人才培养运行机制上,探讨跨学科人才培养运行机制的改革切入点。改革实验教学体系,加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建立学生农业信息网站,进行农业技术和农业生物科普信息的制作,提高学生信息收集、处理、利用和创新能力。中国

(3)农产品标准化与贸易方向——外向型、复合型、创业性人才培养模式

在农学专业学科基础平台上,加强农产品安全生产、农业标准化与贸易等知识方面的培养,以满足加入wto后,培养面向国际的农业生产标准化及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创新性、创业性人才。农产品标准化与贸易属农、经、管复合型专业方向。在食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和国际贸易摩擦不断加剧的背景下,原有的课程体系及教学运行机制需要进一步的改革,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国际形势。将探讨不同学院及学科间实现教学资源的优化组合与共享的组织和运行机制,充分利用经管学院、外语学院的教学资源,加强国际交流;在贸易方面的课程设置上,增加涉外课程的双语教学课程数量,提高学生的英语技能;在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方面,调整课程内容,增加现代农业和设施农业及农产品安全生产方面的内容,探讨出一条本科教育与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2.探讨实现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措施

(1)在理论研究的引领下,改革相关的教学运行机制

从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到教学模式,从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到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系统地进行调整、改革和优化,及时将新知识、新理论和新技术充实到教学内容中。大力开展教学方法的改革,积极采用启发式、案例式、研究型等教学方法,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果质量和教学效果。作为专业教师,应该摆脱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和方法,多吸纳国内外先进的教学方式,给学生们以思维的启发,眼界的开拓。在知识不断更新的信息时代,更应该与时俱进,同时代脉搏紧密相连,才能正确把握知识经济时代的特征。

(2)探索产学研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在实现农学专业本科人才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上,积极开拓多种途径,充分利用校内外的一切教育资源,充分利用企业身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前沿优势和高校、科研院所的人才与学科优势,同现代农业生产企业、科研院所进行产学研合作培养人才,构建“教学、科研、生产”一体化的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新途径。建立以专业为基础、跨学科的多功能实验、实践教学平台,使之有机结合、相互补充,提升实践基地的综合功能,形成一个结构合理、层次多样的产学研人才培养基地。

(3)以学科建设为契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面对新世纪人才培养的需要,面对高校扩招的新形势,加强师资力量及师资队伍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在进行学科建设的同时,进一步优化和调整师资队伍结构;通过内部管理和培养,使现有教师适应新教学计划的需要,尤其在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能力方面得到全面的提高;培养和引进相结合,继续引进具有跨专业背景的高层次人才充实师资队伍。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把教师队伍的自身建设作为教学改革与建设的中心任务来抓,全面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4)以理论为指导,建立复合型、创新性人才评价体系

以理论为指导,以人才培养实践为基础,对实验区运行过程中的数据、信息进行及时的采集、处理,建立科学的评价系统,整理改革实践中的反馈信息,适时调整工作方案,校正操作措施,不断把研究成果和成功经验固化到培养模式和运行机制中。

三 结束语

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传统农学专业的本科生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它需要各方努力且相互配合才能够有所突破的。国家对农业的投入逐年在增加,但对于农业教育的投入并没有实质性的进展,正如柯炳生教授举例所言:在中央财政重点支持的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的“985”工程中,前34所大学中竟然无一所农业院校。国家大力扶持解决“三农”问题,但对于“三农”人才的培养却显得太少,实在是有些美中不足。现代农业专业人才不单单是懂农,更重要的是需要懂得更多交叉学科的专业知识,这样才能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和需求,适应农业的现代化趋势,与国际接轨。我国是农业大国,无农不稳,国家的耕地面积太少一直是困扰我国粮食产量提高的重要因素。因此,提高现代农业的水平和经营模式,解决经济发展过程中农业的后顾之忧,就需要更多的现代农业专业技术人才,跨学科培养农学专业人是适应这一趋势和特征下必然产生的一种新的培养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它适应了我国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也为传统农学专业在时代经济大潮中开辟新的发展道路奠定了基础,突破了瓶颈的束缚,经受了社会的考验。

参考文献

[1]邢丹英、杨伟明.浅析农学专业技能实践的创新.科技创业月刊,2007(12):118~119

[2]罗兴录.农学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与对策.广西农业科学,2009(40):100

[3]赵生明.农学专业人才培养初探.西北职教,2009(7):39

[4]王春虎.农学实践教学创新及成果化问题探讨.科技信息,2009:15~16

农学专业范文10

关键词:职教中心;农学专业;教学思考

据作者的了解,由于市场经济的冲击,农学专业在很多中职学校被扼杀或者招生数量减少。但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近年来农业高等院校的招生节节攀升,成为新的招生热点。对于这种现象,作为专业出身的农学老师,我们该做些什么?

一、抓好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坚定学生学农信心

中职学校学农的学生越来越少,刚入学时学习兴趣提不起来,看不到前途和希望。因此,学生入学军训后,首先应该利用学生周会、上课的时间、板报等对学生进行国家政策、国家发展形势的教育,使学生了解我国的国情和在农业发展上的方针政策。其次学校教师组织学生到到农业高新科技园参观,让学生亲自体验采用高科技种植,但风味独特,销路不错,效益可观的现代农业新模式。学生们参观回来之后,对农业学习改变了他们的看法,认为学农依旧光明前途,尤其科技园的品牌农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使同学们对学习充满信心,大大激发了同学们学农的积极性,并加强了对专业思想的认识,学农照样可成才。

二、转变观念,实施分层教学

根据学生的起点、发展方向和专业要求的不同,本着“立足够用、适当拓展”的原则,分别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同时还要兼顾大部分学生起点较低的现状,体现层次组合。在教学内容、进度上允许有弹性,激励学有余力、学有专长的学生超前发展。

在制订教学计划时,对口升学层次的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操作技能的基础上,注重对基本理论的学习与掌握;而就业层次的学生则着重强调基本技能的训练与提高,并相应增加了专业技能的拓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正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确定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布置不同难度的作业,实行作业、练习的区别化。

三、理论联系实际,实施实践教学

农学专业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实践教学是本专业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进入21世纪,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创新步伐的不断加快,农学专业对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造性的培养更显重要,而实践教学则是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启发学生科学思维和丰富创造力的重要手段。农学专业课程设计应紧紧围绕当地经济发展状况,结合当地农业产业结构状况,通过科学的岗位能力分析,按季节和作物生长发育规律组合各技能模块。对各目标课程进行认真编制,编写各学习单元资料,实施教学计划,课程组合上淡化专业基础课、专业技术课界限,把某些专业基础课放在专业技术课中讲授,使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按照职业目标和生产季节组织专业教学。宜前则前,宜后则后,宜长则长,宜短则短,交叉进行。真正实现理论联系实际,把理论应用到生产实际当中。

四、強化教师的专业技能

教师是学生的榜样和楷模,教师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到学生,农学专业的专业技能是影响学生发展的基本素质。目前中等职业学校的专业教师普遍都是有较好的理论功底,但动手能力不尽人意,这和职业技术的教育教学要求存在一定的距离。教师的动手能力不强,势必影响到学生对专业技能的学习和要求,因此专业教师应该加强专业技能的训练和提高,用自己的言行和技能去影响学生对专业技能的学习。

五、更新观念,实施信息化教学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信息技术渗透到教学的各个方面并与课堂教学的有效、完美结合成为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新的亮点。相对而言,农学作为传统优势学科应走在其它学科的前头。在教学手段上,应放弃传统的“一支粉笔一本书,洋洋洒洒一节课”、“在黑板上种水稻、栽果树”的教学方法,尽可能多地运用计算机进行多媒体教学,并建立农业网站为专业教学服务。将多媒体技术运用到农学教学中,可以把农学中抽象的内容形象化。教学中学生难以理解的抽象概念、生理现象和实践操作等,若用多媒体技术来演示教学,就可以在屏幕上模拟其具体过程,把生理现象更生动地展现出来,使学生从感性上认识农业发展规律,充分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六、联系当地生产实际,开发校本教材

开设农学专业的价值就在于它的实用性,但现在的教材系统知识讲得过多,和本地生产实践联系的内容很少,不能满足当地农业生产的需要,学生也没有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有能力和条件的学校和老师,应该立足当地的生产实际,开发适合当地的校本教材,这样既能满足当地生产实际,又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农学专业范文11

一、水产养殖学专业:

水产养殖学专业培养具备水产动,植物增养殖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水产养殖生产,教育,科研和管理等部门从事科学研究,教学,水产养殖开发,管理等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二、水族科学与技术专业:

水族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水产动物育种学,水产品品质与卫生检验,水环境科学,水族动物生产学等多门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专业相关学科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科学思维和实验训练,掌握现代水产科学与技术的理论和基本实验技能。

三、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

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主要研究现代生物技术及植物遗传改良,农业信息技术及植物生产管理,生态环境及植物产品质量安全,植物保护和植物产品贮藏与加工等,同时,综合了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等现代农业设施和推广体系的建设和发展,在未来的国家生态环境建设及新农村发展中,将呈现广阔的发展远景。

(来源:文章屋网 )

农学专业范文12

湖南农业大学没有专科学校,学校内所有专业均为本科以上专业,无专科专业。湖南农业大学位于湖南省长沙市,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与湖南省人民政府共建。学校是湖南省属具有研究生推免资格的六所高校之一、全国首批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试点单位、国家"2011协同创新中心"与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也是“中美大学农业推广联盟”成员高校,以农科为特色,农、工、文、理、经、管、法、医、教、艺术多学科综合发展的省属重点大学。

(来源:文章屋网 http://www.wz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