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农学专业社会实践

农学专业社会实践

时间:2023-05-30 09:59:35

农学专业社会实践

农学专业社会实践范文1

1农业院校文科专业大学生社会实践状况调查

笔者选取了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为个例,以该校公共事业管理、政治学与行政学、社会工作、市场营销、国际贸易与经济、会计、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等9个文科专业在校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配额随机抽样方式进行,样本男女比例为3∶4,共发放72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700份,结合文献分析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展开研究,结果如下。首先,社会实践平台选择与农业院校特点关联性不大。只有不到10%的学生到农村基层单位去开展实习实践活动,其余都去了政府、事业单位、国企或其他私企。且相比较而言,认为以后应该到农村或其他农业平台进行实践活动的学生比例低于认为不应该去的比例,分别是40%和43%。这与农业院校文科专业主要为农村和农场提供人才的办学宗旨相悖,既不能很好地服务于农村发展需要,又不能让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很好地发挥。其次,社会实践岗位适合度与就业方向不相匹配。73.5%的学生认为,面对就业的压力,社会实践的内容选择在与专业相关的大前提下,应与就业相匹配。而现实的情况是,大多数实习期间开展的工作环节与未来就业的应用方向匹配很不一致,岗位适合度低,这会导致学生在寻找工作和开展工作的过程中,无的放矢。一些学生认为,自己在做社会实践工作的时候会遇到进入角色太慢,无法真正融入角色,实践项目与自己实际的工作需求不相关等问题,项目往往是走过场,单纯为了学分等。他们认为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与自己的未来理想职业没关系。这就引申出一个问题,即社会实践活动的资源配置不合理,个性化需求与大众供给不匹配。再次,社会实践考核和评价制度化水平不高。82.1%的学生认为只要社会实践有了社会实践单位的签名盖章,结果都是一样的,没有好和坏之分,无合格和优秀的区别。最后,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指导与规划很必要。在被调查对象中,100%的大学生都对社会实践充满期待与热情,认为社会实践是大学学习的必修课程,但是有69%的大学生对社会实践的具体情况不是很了解,不知道具体要做什么,能做什么,有什么结果,尤其是对于大学一年级和二年级的学生而言,此类情况反映比较明显;因此,在社会实践之前就对大学生进行必要的介绍与指导甚至规划就显得尤为重要。

2影响农业院校文科专业大学生社会实践效果的因素分析

2.1社会实践形式和内容缺乏与农业院校特色优势链接

切实来说,农业院校中的文科专业,是高校扩招形势下综合发展的产物,与学校中的农科专业比较而言,发展的内动力和外环境都是不足的,且在专业结构和内容安排上与农业院校本身的特色结合得也不紧密,表现在实习实践环节:一方面,形式单一,目标不明确[2],社会实践往往局限于社会调查、支教、参观访问等形式,且缺乏有效的系统组织,没有深度;另一方面,内容泛泛,既没有与大学生的专业特点紧密结合,也未能与农学等相关专业紧密结合,不能为农业和农村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服务,也使文科专业在与其他综合类院校文科专业竞争时缺乏竞争力。

2.2社会实践平台选择与建设不到位

到哪里去实践的问题,一直是困扰高校文科专业实践的主要问题,因为实践地点的选择会直接影响实践的内容是否具有针对性。从调查数据看,想到国企和事业单位实践的人数占大多数,而到农村基层的较少,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城市的便利使学生不愿意去农村;另一方面,农村基层单位缺乏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足够重视,只把接收社会实践学生作为一种应付性的负担。除此之外,学校尽管也建立了一些实践基地,但由于经费短缺,要么基地少,难以满足所有学生的需要,要么基地分散,不利于统筹安排。

2.3社会实践考核与评价未形成有效机制

在有些农业院校,要么根本就没有把社会实践纳入专业的教学管理体系,未有明确的实践计划和时间安排,更谈不上实践指导了;要么就没有制订专门的考核标准和办法,大多数的成绩,仅参照实践考核表登记情况的简单方式来进行,导致很多学生甚至根本就没有进行实践,只是托人找个单位盖章了事,实践报告的真实性就可想而知了。还有的对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好坏根本没有定论,更谈不上与各种评奖和荐优挂钩了,其激励效果可想而知。

2.4社会实践指导培训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相比较而言,农业院校更关注农学等基础专业的实习和实践活动的开展,作为农业院校的特色专业,这是可以理解的,但仅关注于此显然是不够的,并且,直接影响到了对文科专业社会实践活动的指导与培训[3]。总的来说,指导的力度不够,指导教师的人数不足,没有出台相关的指导政策,没有对指导教师的指导行为给予鼓励,例如,没有将教师参与指导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时间计入工作量,作为教师职务评聘、晋升、评优等的依据之一等,只是更多时候借助于学生自身的力量开展实践,组织制度化严重缺失。

3构建农业院校文科专业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新模式

3.1结合特色优势

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现代化大农业建设,是农业院校培养人才的目标。要想有效激励本专业大学生毕业后去服务“三农”,就必须培养农村用得上、下得去、留得住的应用型人才,他们不但要能将本专业的知识学懂学透会应用,并且还要能掌握一些基本的甚至更好的农业生产技术知识。在农业院校,农学类专业一定是专长和特色,发展的也比较好,其社会资源和实践体系也相对更完善。因此,无论是从农业院校文科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农业特色角度讲,还是从农类专业社会资源的角度讲,都可以将文科大学生的社会实践与本校农类学科专业的学习和实践有机结合,实现资源的优化组合和共享。例如,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学院经常会在暑期组织服务垦区的“三下乡”支农服务团,针对水稻种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田间调查、水土质量、园林规划等多项内容展开指导、研究甚至直接动手操作的工作,为农民增产增收,效果甚好。这样的实践活动,文科专业大学生就可以参与进去,协助开展例如与农户的沟通、走访调查农场整体农业情况、宣传学校精神与北大荒精神、统计田间资料等活动,不但丰富了实践活动内容,增长了很多从未接触过的农业知识,而且提升了对专业、对学校、对垦区的归属感,增强了文科大学生投身到现代化大农业建设中的决心。除此之外,还可充分利用校内的有效资源,例如到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学院的科研所和园艺所,参与到育种、种植等实践中去,做做调查、统计之类的工作,使学生不必走出校门就能了解到很多农业的知识,同时也为学校的发展尽了一份力。

3.2结合基地建设

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是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的主阵地,是稳定地保障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要方式,可以磨练大学生坚毅、创新和有责任感的品格,提高大学生的分析和研究能力。文科专业也应该从这一点出发,充分利用自身的社会资源,与相关的企事业单位、社区、农场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以满足文科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需要,更可以尝试与实践基地建立实习与就业一体化的模式,在基地实习期间,实习单位有意识地培养有意留下工作的大学生,给其更多的指导与任务安排,让大学生提前熟悉工作环境,将实习实践与就业相结合,既有效地提高了大学生的实习实践热情,又可大大缩短用人单位选拔和培养人才的时间[4]。针对基地建设中出现的缺乏系统性、层次性,运作不规范、不稳定,基地数量少、类型单一等问题,应该积极建设高质量的基地,完善实践教学基地的各项管理制度及质量评价体系,建立一个长期化、规范化、项目化、经常化、层次化、有效化的目标,共同参与学生实践教学大纲及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与实施,强化学生实习期间的日常管理,优化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创新实践教学授课形式及内容,例如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人文学院与红星农场展开合作,建立了教学研究和就业培训基地,通过长期系统的合作培养了大量的优秀人才。还可以利用学校内其他各学院建立的基地,展开资源的共享和合作,例如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学院与黑龙江省农垦建三江管理局合作成立了一个部级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规模和水平都比较高,在农学院展开对接实践的过程中,文科专业的学生也可以参与进去,扩展基地的实践范围,深化基地的实践内容。此外,还可以将实习实践基地建设成就业的合作基地,把社会实践和学生就业结合起来,通过实习实践的环节,基地单位可以认真甄别、选拔符合自己需要的人才,并通过实践过程有意识地培养其适应能力和团队精神,为岗位需要提前后备人才。

3.3结合主题研究

实践的主题选择是实践能否成功的重要条件。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要想取得社会的认同和实效,必须针对社会亟需和存在的问题,从基层的实际需要出发,按需设项。在实践活动开始之前,就由学校与实践单位协商制订详细的实践方案,将服务的满足尽量具体化,以实现学校与实践单位的共赢。作为农业院校大学生,深入农村开展实践活动一定是最好的需要的满足,通过与广大农民面对面地接触与交流,既可以帮助农民树立和改变某些态度和看法,又可以通过提供直接的服务解决他们的一些难题。例如,利用学习和钻研过的法律知识,针对农民的土地纠纷等问题可以开展普法教育和政策宣传,增强农民的法律意识,帮助他们解决实际的问题,维护他们的权益。因此,在教学实践、专业实习和社会调查等的环节上,应该根据“三农”的需要,不断拓展广度和深度,深入实际,只有这样,才能为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和动手操作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文科大学生暑期“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的有效开展就是主题实践成功的很好典范。文科大学生的另一个主题选择是可以将社会实践与教师的科研项目结合起来开展,既能让教师的科研水平和研究获得来自基层的最真实的数据,又能为大学生实践提供很好的选择[5]。例如,笔者主持过一个“关于农村的基础教育布局优化问题”的省级科研项目,就曾借助于本专业文科大学生的暑期社会实践开展调研等活动,获得了很多第一手的资料;同时,学生们也通过这个过程,了解了很多相关的知识,有的学生后来甚至通过毕业论文的方式来继续深化研究。

3.4完善考核和评价体系

考核是衡量效果的标准与尺度,建立科学合理的考评体系,才能让学校把握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整体情况以改进社会实践的诸环节,才能激励、引导学生更好地参与社会实践过程,促进社会实践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建立和完善文科大学生社会实践评价体系,要将学校评价、社会评价和学生评价三者有机结合起来。从学校来讲,要把社会实践纳入专业教学计划中,作为一门必修课,设定好学时和学分,并通过课程安排的方式在实践前给予详细指导和说明。同时,应出台相关的制度和规定,将社会实践效果作为评议各项优秀评选的重要条件,与奖学金、先进个人、推荐免试研究生、推荐就业、推荐入党等挂钩,并应特别针对社会实践活动开展一年一次的个人和集体先进评比活动,对在实践中表现突出的学生给予表彰奖励;从社会方面来讲,实践单位要如实记录学生在实习单位开展各项社会实践活动的具体资料、学生的具体表现,并综合给予评价;从学生方面来说,学生本人要对社会实践内容和结果进行实事求是的记录,要求详细写明社会实践的地点,包括城市、城镇、乡村等,提供对方联系方式、实践过程的文字、图片等资料,并能有效针对实践中发现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提出具体的解决对策。再者,学校还要通过抽查的方式检查学生的社会实践过程,一经查实作假,必须按照相关规定给予处罚,以起到警示作用。

4结语

农学专业社会实践范文2

关键词:农科专业 实践教学 模式改革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新农村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需要大批农业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作为培养和造就农业高层次人才的基地,高校农科教育在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后,就应当致力于培养“三农”所需要的应用型高级人才。大众化高等教育背景下的现代大学的发展趋势,使得大学和经济、社会有了更加紧密的联系,高校的培养目标要和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相适应,农科专业的毕业生不仅要有较强的理论知识,而且必须要有很强的实际动手能力和较强的创新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训练,实践教学在培养高质量的应用型高级人才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农科专业大学生毕业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要培养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必须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综合能力。

一、转变教育观念,进一步提高对实践教学重要性认识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知识、实践能力、综合素质的综合性训练环节。实践教学作为大学教育的一部分,必须加强同理论教学的结合,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对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学方法、教育管理乃至教育模式进行深入的研究,进行彻底的创新。

由于长期受传统教育理论、教学方法与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我国的高等教育普遍存在着重知识轻能力,重继承轻创新,重理论轻实践,过分强调课堂知识的传授,忽视实践性教学对素质和能力培养的重要作用,实践教学被摆到次要位置。这种观念造成培养的学生创新思维欠缺、专业面狭窄、知识结构不合理、终身学习意识淡薄、继续学习能力差,从而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应用性极强的农科专业,这一问题表现得尤为突出。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农科专业应该将教育观念由传统的专业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树立融知识、能力、素质为一体的教育理念,学校领导和教学院(系)要充分认识加快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成立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领导小组,加强对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组织和领导。同时建立各方面人士参加的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指导委员会和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共同研究制订适应新农村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突出实践教学的课程体系和培养方案。

二、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实践教学基地是高校实践教学的基本场所,是对大学生进行实践动手能力训练的基本保证。国外许多高校特别是应用型高校,都要求学生的毕业设计必须在工厂企业进行,毕业设计题目也都是工厂企业的实际课题。学生从拟定方案到成本估算、设计、制作、检验等各个环节都要一一经过,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国内高等农业院校应当借鉴这种做法,加强与工厂、企业、科研部门的联系,建立稳定的产学研相结合的实践教学基地,让学生到工厂、企业、科研单位自选课题,完成毕业设计,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和综合能力。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取得了新的突破性进展,高等教育的办学条件日益改善,但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还是个薄弱环节,不适应新时期社会经济发展对高层次高质量人才培养的要求。因此,针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农业人才的要求,当前在高等农科教育的发展和教学改革中,必须重视和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为实践教学的开展提供保证,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创造条件。

实践教学基地包括校内校外两部分,校内实践基地主要是指校内实验室、校内实习基地和建立在校内的其它一些用于实践教学的场所。实验室是校内实践教学的主要阵地,学校应设立实验室专项基金,增加投入,努力改善实验室条件,逐步淘汰和更新仪器设备,同时,鼓励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自制仪器,要以实验室建设为基础,提高各类实验的开出率。在实验室建设中,应解决好两个问题:一是添置的仪器、设备应尽可能贴近生产实际,既能满足教师教学科研的需要,又能满足相关专业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实践教学的基本需要;二是以整体优化为出发点,满足相关专业内涵与外延拓展的需要。校内实习基地是进行实践教学的另一个重要场所,要充分利用发挥校内实习基地的作用,使之成为学生培养实践动手能力的场所和科研示范基地。

在做好校内实践基地的同时,还必须积极地开拓和建设校外实践基地。校内实践条件无论多好,都不能取代社会的教育功能。新形势下,学校管理工作者要根据实际情况,建立一批高水平的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办学。为了保证学生在实习单位能较好地完成实习任务和毕业论文,达到提高能力、锻炼水平的目的,必须对实习基地的标准作出规定。一般认为,实习基地应具备以下三个基本条件:(1)管理正规、严格,具有较高的信誉,愿意与学校签定毕业生实习合作协议,内容包括双方的权利、义务和学生的待遇等。(2)实习基地应具有一定的科研基础。学生在毕业实习过程中,实习基地能够为学生提供专业指导,组织开展好毕业实习及毕业论文的撰写工作。(3)实习基地愿意支付合理的费用。由于高校经费有限,这就需要实习基地(单位)为实习生提供住宿及科研等方面的方便和给予一定的生活补助。在这方面,长江大学农学院已经有了较好的做法,该院建立了40多个具有较高规格的校外实习基地,学院与所在单位签订了互惠双赢的协议,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为教师开展科研合作、学生实习等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三、改革实践教学管理模式,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实践教学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实践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因此,必须根据新时期农科人才的培养要求,创新实践教学管理模式,提高实践教学质量。首先要搞好各类实验室的管理,完善与规范现有的实验室、实训室,校内实训基地,建立一套较为科学、合理的仪器设备管理模式。既不能完全按照原来农科院所、实验实习场的传统模式管理,也不能照搬一般实验室的管理方式,要结合现代高等农业教育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一系列较为完整的仪器设备管理制度,使校内实习基地的日常管理更加规范有序。其次,要通过努力,建成特色鲜明、功能完善、技术先进、方案合理的实践环节教学基地,形成农科专业系列实验室、系列实训室和系列实训基地,从而发挥整体培养优势,完成专业所有必要的技能训练,成为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保障。第三,开放实验管理。开放教学实践基地,能给学生更大的自由度。可探索自主实验管理形式,可先将实验室所具备的仪器、设备和科研条件介绍给学生,然后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选实验题目、自己采集材料、自己设计实验方案、集体答辩。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科研能力以及创新精神。

四、加强实践教学改革,提高实践教学效果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标,已成为高校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设计和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模式是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必然要求。

首先,要制订完整的实践教学计划。该计划要以学生发展为根本,主要内容应包括培养目标、教学内容、课时、教学的方法和手段以及实践教学的考核等,满足学生4年不间断、多形式的实践教学的要求,这样才能保证教学质量,也便于组织和实施。在实践教学计划中要充分发挥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和第二课堂活动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的作用,不断整合优化实践教学内容。

其次,改革实践教学模式。根据农科专业的特点,建立适合农科专业的实践教学模式。例如,长江大学农学院根据农科专业特点和社会对农业人才的培养要求,经过探索,形成了“两基三段式”实践教学模式,将大学4年全学程中所有与专业相关的实践教学环节整合为三个阶段,即课程教学实习、专业综合实习和毕业见习三个环节。第一阶段为课程教学实习,在校外基地和校内基地上进行,如农学专业的课程实习主要在校内实习基地进行,一般在第4~5学期完成,学生以班为单位,在专业教师指导下进行某一农作物的农田耕整、底肥施用、选种育苗(秧)、田间管理、收获等全周期生育观察与管理。第二阶段为合作教育型专业综合实习,主要是在校外基地进行,是实践教学体系中最重要的一环。其特点是时间长、专业性强、实习内容多、任务重。此阶段实习安排在第6学期的3月下旬或4月上旬横跨暑假至第7学期初,时间约5个月左右。学生在专业综合实习过程中除了进行专业技能的实践和熟悉农业生产技术环节外,还要进行系统的科学研究实践,包括文献检索和综述、选题与开题答辩、科学实验及学术交流等综合训练,最终完成毕业论文的初稿或文本框架。第三阶段是合作教育型毕业见习。主要是到合作教育就业基地进行为期3~5个月的工作见习。此阶段参加见习的学生已成为准就业人员,见习单位支付见习报酬或薪金,并通过见习综合考查学生各方面能力和素质,最后确定录用与否;学生在本阶段可谓查漏补缺,进一步弥补专业技能和社会知识的不足,为正式踏入社会调整好心态。三个阶段、不同层次、不同时间段的实习互相衔接构成具有农科专业人才培养特色的完整的合作教育型实践教学体系,创新了农科专业实践教学模式,优化整合了实践教学环节,科学合理地调整了教学进程,确保了实践教学环节落到实处;将专业综合实习由传统的劳动生产型模式向科研创新型模式转变,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实践证明,这一模式对促进农科高等教育实践教学改革、提高人才质量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第三,改革实验教学方法和手段,减少验证性实验,增设综合性、研究性实验。实验课教学要开设与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和科研密切相关,具有综合性、探索性、创造性的实验项目,以加强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毕业后能更好地服务“三农”。同时,要组织学生开展科技活动,开展创新竞赛活动,建设创新实验室等等,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和综合素质。

第四,要依托基地平台,实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走产学研合作教育之路。校内外基地建设为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平台,要充分利用各类实践教学基地的条件,把教学、科研结合起来,实现互惠双赢。

五、加强实践教学师资建设,提高实践教学师资建设水平

教师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实践教学效果,高水平的实践教学必须要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因此,高等学校要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的建设。一要为教师发展提供条件,到知名高校、科研单位、企业学习或挂职锻炼,为教师开展科研和加强实践能力培养提供机会,使他们尽快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实践动手能力,为实践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二是聘请科研单位、校外基地、企业实践能力强的专家与教师共同担任学生实践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实践活动,提高教师指导实践教学的能力。三要为教师提供各种继续教育的机会,为教师更新知识、了解和吸收最新的科研成果提供方便。这样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使实践教学队伍中拥有大量的既有较高的专业理论水平,又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及掌握教育规律的“双师型”教师。此外,学校还可以考虑聘请校外实习基地的专家担任学校的兼职教授,为学生作学术报告,参加学生毕业论文答辩,组织学生进行各种讨论交流,不断巩固双方合作的基础。

六、实行实践教学多样化,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

实践教学除抓好实验课教学和实习之外,还要重视和加强第二课堂、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将理论与实践、课内与课外结合起来,采取多样化的实践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第二课堂和大学生社会实践是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是我国高等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实践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校要正确认识大学生参加第二课堂和社会实践活动的必要性、重要性。通过多样化的实践活动特别是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实践活动,强化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为专业能力的提高提供锻炼机会。可以通过科技文化活动、实地见习、野外实习、社会调查实践等形式,让学生深入社会、深入生产生活实践,增加对社会的认识能力、辨别能力和分析能力。只有面对和解决一个个具体的问题,才能促使大学生对所学到的知识重新进行思考,提出疑问,在解决中进行创新,从而促进知识的完善和能力的提高。大学生社会实践是思想性和专业性的统一体,对于农科专业大学生来说,社会实践活动应突出专业性,将社会实践活动与专业知识的学习、动手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巩固专业知识,提高实践能力。同时,学生还要注重与“三农”紧密结合,了解当前新农村建设之所需,并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帮助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使自身在这些社会实践活动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参考文献:

[1]郝建平,王成涛.大众化教育背景下地方高校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发展[J].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育研究2006(03).

[2]洪林.国外应用型大学实践教学体系与基地建设[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12).

[3]覃广泉,陈平.面向“三农”的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研究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05(04).

[4]卢毅等.提高农科实践教学效果的策略和途径[J].中国农业教育2005(3).

农学专业社会实践范文3

总书记2006年6月在两院院士大会上指出,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首先要从教育这个源头抓起”。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实践教学。《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别强调“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非常明确地突出了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在全面提高大学生素质中的重要地位。农林经济管理(以下简称农经专业)是各农业高校均设立的本科专业。面对农村地区和农业领域发展对农经人才的需求,各高校也非常重视对实践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与完善,以使学生能更好地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更好地服务“三农”。但从农经专业实践教学实际运行看,教学仍缺乏程序化、规范化、制度化,不能满足国家、社会对农经人才专业能力的需求。在这种形势下,探索行之有效的农经专业实践教学新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一、农经专业实践教学现状

(一)农经专业实践教学概况我国目前共有农林高校39所。从各高校农经专业学生培养计划看,实践教学在整个教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以山东农业大学农经专业为例:学生四年应修满179.5学分,其中实践教学环节总学分为34.5学分,占总学分的19.2%;实践时长为27周,折合为1个半学期;实践形式包括基础实践、专业实践和综合实践三个层次,涵盖了军事、劳动、读书、调研、课程论文、第二课堂等12个环节;实践地点包含校外与校内,其中校内实践侧重于实验室教学,校外实践由基地教学和学生自择实习单位完成;实践教学的组织者和管理者也融合了较多主体,有团委学工、专业教师、实习单位等。总体来看,实践教学内容与形式灵活多样,可保证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的广泛性。

(二)农经专业实践教学的主要运行模式1.实验教师指导的实验室教学模式这一模式主要应用于专业实践,即针对某一方面的专业知识,由实验教师根据课程目标,设计实验项目,在实验室中辅以计算机技术完成实践。该模式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应用和实践,增强学生对各专业技术课程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将某一方面的专业知识转变为解决问题的能力。2.自主实习与导师指导相结合的实践模式这一模式主要用于毕业综合实践,这也是实践教学中历时最长、学分最高的活动。该模式倡导的是毕业论文导师指导的开放式实习。毕业生在导师指导下,确定论文选题,自择实习单位,定期向导师汇报实习情况,并积累实践资料;毕业实习结束后,通过上交实习材料证明实习过程,通过毕业论文写作与答辩获取相应学分。3.校内实践与基地实践相结合的实践模式这一模式主要是应用于综合教学实践中。学生首先要在实验室中进行模拟实验,对实习内容进行充分理解和吸收,而后由专业统一组织赴教学基地进行实践,增强对实习内容的认知和应用。不过受多种因素的限制,现有的基地实践一般只能是“走马观花”的参观式学习。4.自主实践模式这一模式主要应用于第二课堂与创新活动以及各课程论文写作等环节。该模式旨在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通过实践活动培养专业认知和应用能力。

(三)现行实践教学运行模式的优缺点从上述实践模式的实际运行看,现有模式的优势主要表现为:一是设计简单易操作,即实践设计完全服从于教学内容,且实践内容可长期稳定使用,便于教师对实习过程和实习效果的把握。二是成本低廉易满足,即现有实践以实验室教学和自主实践为主,其成本投入主要是实验室建设费用以及学生的往返路费,有效节约了基地维护费用、住宿费用和管理费用,能够缓解实践经费的不足。三是能进不出易控制,即社会实践地点的安排,能通过校内实践完成则不倾向于校外实践,更便于组织者对实践过程进行管理,尤其是能够较大程度保障学生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因此,从高校实践经费少、学生安全为首位等现实情况考虑,现有模式有值得肯定的方面。但是,从实践目的和目标看,现有实践模式又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一是实践能力内生性强,专业知识转化差。现有的基地参观式实习由于无法接触基地工作的实质,使基地对实践的促进效用极小,因此学生社会实践的大部分属于校内实践而非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实践,由此使学生实践能力也带有内生性,即空想多、不实际,眼界低、认识浅,思维窄、无创新。结果往往是学生虽有实践经历,但仍无用专业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能满足社会对毕业生的需求。二是专业知识与服务“三农”缺少有效衔接。农经专业发展的生命力及其毕业生的社会需求取决于该专业知识对“三农”发展的贡献,这无疑需要专业知识要服务于“三农”,而实践教学本身是很好的载体和途径,但是局限于校内的实践,学生的知识既不能转化为实际服务能力,专业知识也不能通过实践得以完善和丰富,总体不利于专业发展。

二、农经专业新型实践教学模式设计

综上分析,现行农经专业实践教学运行模式难以满足人才培养和学科发展的需要,新型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应紧密围绕农经专业知识服务于“三农”,促使学生将专业知识转化为能力,实现学以致用的目的。本文在综合考虑专业特点、实践阶段、学生需求的基础上,主要设计了三种可行性强的运行模式。

(一)就近选点的实践基地模式1.基本思想以建立社会实践基地的形式,为农经专业的学生提供社会实践机会,通过深入农村,达到培养学生了解农村社会实际,认识农村,发现、分析并解决农村实际问题的能力。

2.运行方式在学校所在地的城乡接合部,选择较近的行政村作为实践基地,组织学生对人口、社会、经济各方面进行全方位、连续性的跟踪调研。所取得的调研资料和分析结果可建立数据库,便于年级间的传承和借鉴。这也是该模式区别于“走马观花”式调查的主要特点。实践中,学校或学院可通过用技术或管理为基地服务,取得村干部和村民对学生长期进行调查研究的支持。3.模式优点城乡结合部的行政村大多数农工商企业齐全,经济活动中作为主体的企业和农户共存。因此,农林院校在城乡结合部“就近选点”,进行农经专业的实习具有明显的优点:(1)可以解决实习经费困难。学生步行或用其它代步工具容易到达实习地,可以节省交通、住宿费用,既安全又有利于锻炼学生的意志和提高组织纪律性。(2)可以灵活安排实习时间。到远离学校的其它地方实习,大都需要相对集中的时间段,并且准备工作头绪多,协调问题繁杂。就近实习,教学单位可以就实习内容和实习时间做出相对灵活的安排。(3)可以使实习活动更深入、更综合。城乡结合部行政村的经济活动具有多样性、综合性和集中性,有利于学生对村、农户或企业经济活动的变化轨迹和规律的理解[1],也可以让学生从宏观上把握国家经济大形势对“三农”经济带来的影响,因而宏观、微观得以兼顾。4.运行保障(1)精选实习地点,保证基地稳定。实习基地应具备三个基本条件:一是农村经济活动具有多样性、综合性,以保证实习的专业性和综合性,使学生所学的知识在基地能得到全面运用[2]。二是所选行政村在相对长的时期内不会突变成纯粹的市区,以保证实习的持续性。三是实习地距离学校越近越好,以保证实习的便利性。(2)详细策划方案,对实习内容、学科组合、实习环节、任务分解、人员配置、数据收集等进行细致的设计,以保证实习内容的连续性,且都应在实习数据库中得以全面反映。

(二)优化项目的实验室模式1.基本思想按照“专业性、综合性、前瞻性”的原则,通过精心设计衔接紧密的学科间知识相互渗透的实验室教学项目,形成分层次、模块化、点面结合的农经专业实验课程体系,实现专业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2.运行方式(1)指导教师根据“三农”热点和难点问题,设计具有“专业性、综合性、前瞻性”的实践教学项目。例如,可以构造农户经营与风险控制模块、农业金融与贸易模块、农业经济管理与决策模拟模块等基本实验教学模块。(2)组成小组完成项目。学生可根据自愿原则组成若干个项目小组,设计社会实践活动方案,并在规定时间内付诸实施,完成项目分析与总结报告。(3)组间对比与交流。项目完成后,由指导教师组织全体学生进行集中交流,既须要对本小组工作进展及项目完成情况进行汇报,又须对其他小组的工作进行评价,使组间与同学间取长补短。(4)指导教师评定成绩。成绩评定应综合考虑小组解决方案的前瞻性和实用性、学生对小组活动的贡献、出勤率等。3.模式优点(1)可弥补校外实践开展不足的缺陷。依托校外实践基地开展实践活动虽然是最有效、首选的实践教学模式,但是囿于基地选择难、建立难、稳定难等问题,往往在短时间内不能充分满足学生实践教学的需求,而需要其他有效的实践模式加以补充。通过教师设计高水平的实验教学项目,可以有效弥补不能走出去的缺憾。(2)该模式通过综合性的项目设计,使学生有目的地解决农经领域的管理问题,能够综合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实现学以致用。同时,项目的解决本身需要学生具备不同的学科基础,因而能够提高其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4.运行保障(1)需精选教学项目。项目设计应综合考虑项目的综合性和前沿性。综合性,即项目尽可能包含社会中的多个领域,考察和锻炼学生的协调能力、协作精神和综合素养。前沿性,即项目应注重农经领域内的热点问题和难点问题的考察与解决,培养学生的专业敏锐性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指导教师应具备较丰富的基层与农经管理工作经验,能够保证项目设计接近工作实际,对学生的实践活动效果、解决问题的方案进行客观评价。

(三)灵活多元的毕业实习模式1.基本思想将实习形式、组织管理实现多元化,使学生能根据自身需要更灵活地进行模式选择,以此避免传统毕业实习模式中学生实习态度不端正、实习导师难以从根本上对毕业实习过程进行指导和监督、学生寻找实习单位难等难题,能够将“毕业”与“就业”更加有效地结合起来。2.运行方式要使该模式有效运行,重点是根据学生实习需要,设计可供选择的多元毕业实习组合。笔者认为这种多元化应由互兼型实践、模拟型实践和基地型实践三类组成,其适用范围及运行方法以下分述之。(1)互兼型实践。即毕业实习单位与学生未来的工作单位结合起来,就业单位即实习单位。这类实践形式主要针对已确定工作单位或就业意向已明确,以及能自行找到合适实习单位的学生。对这类学生可以放开实行自主实习的方法,协同实习单位加强对其毕业实习过程的监督管理。(2)模拟型实践。主要供考研学生、参加各种招考的学生选择,使他们既可实习又有精力备考。模拟实践要通过搭建虚拟环境和业务,让学生切实体验真实的工作氛围,熟悉业务流程,并通过专人辅导解决学生在角色转换、专业知识应用等方面遇到的问题[3]。对于农经专业的学生而言,模拟实习的内容与方法有很多,比如借助于目前国内外比较先进的网上模拟实习的第三方平台,指导学生在网上展开自我创业等内容的实习,或者聘请涉农的各企事业单位在职人员来校,在专门设立的模拟实验室中,现场布置各阶段的实习任务并指导学生完成,同时就学生对就业的各种困惑给予释疑[4]。(3)基地型实践。主要针对那些希望实习但自主确定实习单位困难的学生,需要学院或学校统一解决实习问题。最理想的方式是依托校外实习基地,可以参考就近选点的实践基地模式。不过,《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指出,“鼓励和扶持一批规模较大并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企事业单位作为就业见习单位……,积极引导有条件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创建大学生科技创业见习基地。”这拓宽了毕业生实践基地的选择。学校和学院可按《通知》精神,加强与涉农机关、事业单位,如省、市、县、乡的农业管理部门、林业部门、土地管理部门等的联系,为学生实习搭建平台。3.模式优点(1)满足了学生多样化的就业需求,使实习的目的性更强,也更能调动学生实习的积极性。(2)能够实现“毕业”与“就业”的有效融合,使学生的就业技能通过多种形式得到锻炼和提高。(3)多元化模式的选择,能够有效扩大毕业生真正参与实践的范围,提高毕业实践效率,保障毕业实践效果。4.运行保障(1)设计“多重”的监督管理,对实习过程进行监督。互兼型实践应协同家长、就业单位,形成“家庭”+“实习单位”+“指导老师”三重监督的机制;模拟型实践需要培训专门的校内实习指导教师;基地型实践需要取得基地人员的配合,实现校内外的双重监督。(2)增加实习内容汇报环节,完善毕业实习考核体系。毕业实习的考核不应仅要求学生上交实习材料,可增加实习内容汇报环节,以杜绝伪造实习材料的毕业实践,这也可给学生以压力,调动学生毕业实习的积极性。

三、农经专业新型实践教学模式运行的综合保障

(一)注重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与维护社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水平和质量,直接影响着专业实践技能培养的质量和效果。因此,实践基地建设应投放必要的人、财、物资源,做到高标准、高水平、高层次。学校及学院应通过多种形式与农业管理部门、林业部门、土地管理部门等涉农部门及涉农企业建立广泛的联系,按照“互惠互利,双向受益”的原则建立和发展校外实习基地。可从实际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等角度出发,制定激励制度,使实践基地得以稳定和延续。

农学专业社会实践范文4

关键词:校企合作 农学类专业 实践教学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1(a)-0130-03

当前,我国农业发展已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新阶段,发展现代农业,提高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对高等农业院校农学类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农业发展新形势,高等农业院校有必要对农学类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进行综合改革。而实践教学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践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校企合作背景下构建农学类专业实践教学新体系,切实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以更好地满足现代农业发展对农学类专业人才的需求。

1 农学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与教学目标

1.1 农学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

根据农学类专业培养目标和现代农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以服务地方经济为目的,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为目标主线,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实现专业与行业的对接,课程与岗位对接,创新教学手段,以培养复合性、应用型和创新型农学类专业人才为宗旨[1-2],构建基于校企合作的农学类专业实践教学新体系。

1.2 农学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教学目标

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熟悉和掌握农业生物科学、作物生长发育规律及其调控、作物遗传规律与品种选育、农产品采后处理、作物病虫害防治、作物生产经营管理等基本理论知识,具备作物生产、作物遗传育种、种子生产与经营管理、现代生物技术等方面的基本技能,能在国内外农业及相关部门从事生产与经营、研究开发与教学、技术推广与服务、管理与决策等工作的应用型、学术型人才。

2 农学类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2.1 缺乏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目前在高等农业院校从事实践教学的老师一般是青年专业课教师,理论基础扎实,但是实践教学经验相对不足,而年老的教授由于科研任务重,参加实践教学的时间少,以至于在实践教学中,学生无法了解生产中急需解决的一些实际问题,实践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脱节。

2.2 实践教学基地资源不足

目前农学类专业实践教学基地资源还相对不足,一是真正有一定规模的能够容纳大批学生实习实训的对口企业不多;二是企业目前对于人才培养的认识还停留在教育上,认为学生的实训会打乱企业正常的生产节奏,加大企业的负担,不愿意与学校合作建设实践基地;三是实践教学基地管理不规范。校企合作背景下,目前该校的实践教学主要由教务处基地科负责,院系具体执行,没有专门的机构对实践教学基地进行具体的管理,例如实践教学基地的筛选、考核、维护等,可能有些实习基地签了协议,但是协议已经过期,没有续签;有些实习基地与学校一直在合作,但是却没有签协议;或者是有些基地的经营方向发生改变,已经不符合实习基地的建设要求,但是学校没有及时的做出调整。

2.3 实践教学经费投入不足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加上高等农业院校办学资金不足,尤其是实践教学环节投入少,表现为实验仪器设备老化,实践教学内容陈旧,实践教学条件跟不上社会发展需求,实践教学还徘徊在过去的旧模式,因此影响了学生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

2.4 实践教学环节与社会需求脱节

当前农业发展发生了重大变化,农业生产方式已由过去的小规模种植方式向规模化种植方式转变,为适应农业发展新形势,农学类专业实践教学也应改革,但当前实践教学体系没有更新,一些实习环节的实习内容不适应社会需求,有些非常重要的技能因种种原因不能进行训练,有些仅仅是为了实习而实习,并不是以提高学生技能为目的,致使培养出的学生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差,无法适应社会的需求。

3 农学类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体系构成

针对高等农业院校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根据我校农学类专业培养目标和现代农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为目标主线,遵循学生能力培养由低到高的教学规律,在实践教学中构建“三平台八模块”的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新体系:第一平台为实验教学平台,下分为基础实验模块、综合实验模块和创新实验模块。每个模块下安排不同层次的实验,以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及创新能力。第二平台为实习教学平台,下分为认知实践、专业实践、科研实践和社会实践四大模块。每个模块根据实践教学目标安排不同的实践内容。第三平台为个性拓展平台,通过军训、社团组织、社会调查、科技下乡、“六求”活动教育体系及各种比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更好地适应用人单位的需求。(见图1)

4 农学类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体系特色

农学专业社会实践范文5

关键词:有效性 社会实践 路径选择 模式探索

一、引言

社会实践是是促进大学生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有效性结合的重要方式。在当前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提高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是大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重要前提。农林院校非农专业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机会、途径、形式、内容及收获与学校特色专业的学生有一定的不同,如何提高其在结合农林院校特色的基础上进行有效地社会实践,是现阶段促进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中的重要问题。

二、对现有模式的分析

1.“三下乡”社会实践模式

①优点:“三下乡”大学生社会实践模式,是指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具体来说:“三下乡”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使学生参与到农村生活中去,体验生活。

②缺点:现实中,很多学校组织的大学生“三下乡”活动大多流于形式,其有效性遭到社会普遍质疑,这让大学生“三下乡”失去了原有意义,甚至让各地群众产生敬而远之的心理。

2.社团模式

①优点:大学生社团作为高校课堂教育的补充和延伸,因具有专业的交叉性,活动的实践性,组织的社会性而具有实践教育的功能,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②缺点:但近年来,随着大学的扩招,大学生社团也呈现泛滥式发展。从而带来了一系列问题。例如:管理的缺失、社团过度娱乐化,过度利益化,商业化等。

3.创业模式

①优点:大学生创业模式在高校实践的过程中得到了各方面的帮助。有政策支持、高校支持和社会支持等。

②缺点:同时面对着这样一种激动人心的大学实践模式,我们必须得冷静,理性。因为现实告诉我们大学生创业的99%是以失败告终。大学生缺乏创业者的素质和经验是其失败的重要原因,这也是创业给大学生的挑战。

4.项目模式

①优点:项目模式是指通过课题立项,审核批准后,对申报立项的课题进行社会实践的模式。项目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逻辑思维能力。

②缺点:学生在课题的选择上缺乏创新,也存在应付了事的情况,并没有投入其中,项目结题报告质量也较低,使项目的实施失去应有的意义。

三、研究与设计新模式

1.新模式的理论基础——社会资本理论

社会资本一般是指个人在一种组织结构中,利用自己特殊位置而获取利益的能力,一般就是指个人的亲戚、朋友、同学、老乡等关系,一个人能从这些中获取的利益越高,那么他的社会资本就越高。社会资本在大学生的社会实践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一部分拥有一定社会资本的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机会、形式与内容。

2.新模式与新路径

(1)新模式

①“点面”结合

“点面”结合是指在本学院或本专业的社会实践活动或基地的基础上,结合其他学院或学校的社会实践活动或基地,结合企业、政府等社会上的实践机会,做到本专业的社会实践“点”与学校、社会上社会实践“面”的有效结合。作为农林院校的非农专业大学生,参加具有本专业特色的社会实践,并结合农林院校特色,充分发挥农林院校非农专业大学生的特色院校优势。

②“虚实”结合

“虚实”结合即“虚拟实践”与“实际社会实践”的结合。“虚拟实践”是指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虚拟现实技术(VR)等手段在计算机网络空间中有目的地创建仿真或虚拟的社会实践情景和条件,让大学生进行自主探索、自主体验、相互交流、自我教育的过程[1]。通过建立“虚实”结合的社会实践模式,可以扩大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受众面。

(2)新路径

①建立社会实践指导中心;

②运用体验式学习法[2]进行社会实践;

③在大四学生中,发挥导师引导作用;

④提高学生家庭资本与学校的联系渠道;

⑤加强政校联系;

⑥建立社会实践专项扶持基金。

四、结论

近年来高校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模式的研究内容不断丰富,产生了一批有分量的学术成果。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在大学生社会实践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因此,深入研究新时期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新情况,新特点,找出新模式,开拓创新,是农林院校非农专业大学生社会实践模式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

本文将社会资本理论理念引入到农林院校非农专业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当中,以学校层面为龙头,以项目团队为主体,以学科专业优势为依托,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社会实体为支撑形成联合,共享,互补,开放的社会实践格局,有力促进了高校科技创新与服务社会两大功能的发挥。

项目资金:2011年度福建省大学生创新型实验计划项目(1FJCX1138)

参考文献:

农学专业社会实践范文6

摘要: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发展,为了更好地适应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振兴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更好地服务于农村,培养一大批具有创新知识的、实际操作能力强的新型的农村建设者,已经成为农业学校教学的当务之急。

关键词:农学专业 实践教学 问题 实习

一、农学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缺乏实用型人才

农学专业以重应用实践型人才培养为主,部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脱离所处的客观经济条件和社会对农业人才需求方向的实际情况,导致人才培养的方向和社会需求脱节,一方面社会亟需农业人才,另一方面农学专业本科毕业生缺少相应的实践能力而难以胜任现代农业生产岗位。

(二)课程设置不科学

农学专业课程设置存在基础课比重远高于专业课程比重的现象。在专业实验课程中,实验课程学时普遍低于对应的理论课程学时,实验课程局限于对应一门理论课程,而农学专业涵盖的知识广泛,包括农学、气象、土壤、化学、机械和地理等多学科知识,且实践课程的知识面覆盖较少、交叉点较少,基本处于各自为政,不利于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实践课程学时少、跨越的时间段短,少有农学专业的实验、实践课程能够完整的结合作物生长发育的整个周期。

(三)实验实习基地建设不完善

实验实习基地作为学生实习实践的重要平台,其建设质量直接关系到实践教学的整体效果,但目前地方高校农学专业校内实验实习基地建设缺少长远规划,部分校外实验实习基地流于形式,缺少政策保证和有效管理。

二、提高农学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的对策

(一)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农学类专业在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时要首先应明确如何立足现代农业发展的特点培养人才,然后制定培养方案即如何培养人才。在这一历史突破中除了政策扶持引导以外,农业科技技术的应用尤为突出,良种的引入、种植技术的优化、病虫草害防治的加强和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等,都与农业科技的应用息息相关,而农业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关键在于农业人才的培养。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阶段,在于培养更广泛的精英,包括所有技术和经济组织的领导阶层,重点是技术英才。

(二)加强对农学实践教学的认识

实践教学是高校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是将理论应用于实际的重要载体。农学专业更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不仅需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更需要有丰富的实践能力。首先,农业专业研究的主体是有机生物体,其生长过程是在一定可参考规律范畴内而千变万化的;其次,影响农业生产的客观环境条件也是千变万化的;第三,农业生产是以实践为起始,在岁月中逐渐积累经验总结为理论知识的,通过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在实践中创新方法总结理论再次应用于实践的一个不断提高农业实践质量的循环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提高对农学实践教学重要性的认识,在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中形成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营造良好文化氛围

农学专业学生来源较为广泛,对农业的历史、农业的现状、农业的发展以及农业的重要性认识差别较大。在实践教学中要逐步为学生深入讲解农业的历史、现状及发展,认识到农业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爱农精神,学以致用,投身农业建设。如:带领学生走进农业历史博物馆,回顾农业发展的历史;走进农村,深入农民,切实了解国家现行的农业政策;走进现代化的国营农场,体会农业科技的重要性;利用假期开展农业社会调查,以小组为单位,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的方案,锻炼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通过多种多样的实践教学方式搭建农业文化舞台,培养学生的兴趣,学生由被动的参与实践教学到主动的完成实践教学,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农精神使其主动投入到现代农业建设中。

(四)加强实验教师队伍建设

实践教学环节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实验教学主要由实验指导教师和实验教辅人员完成。第一,应加强对实验指导教师和实验教辅人员的重视程度,在人事管理上“以人为本、科学发展”逐步完善和健全实验教师的管理体系和保障体系,切实保障实践教学的开展;第二,提高实验教师的学历和业务水平建设,引入或培养具有较高学历的教师加入实验教学队伍,同时逐步淘汰或分流学历较低或在实验教学考核中处于劣势的实验指导教师和实验教辅人员;第三,培养实验指导教师和教辅人员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第四,结合农业区域发展特点和方向制定实验指导教师和教辅人员培训以及交流计划,不断更新和提高实验教师的实验实践指导能力;第五,鼓励实验教师参与农业科学研究,以科研能力促进实验实践教学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五)改革实践教学体系

培养具有高水平专业技能和综合能力的高层次人才既是社会和时代的现实需要,也是体现高校的社会功能、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地方高校农学专业应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地理环境等特点改革实践教学模式,着力构建“课程实习、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高度整合、主线连贯的实践教学体系,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六)完善实验实习基地建设

农学专业实践的重要载体是耕地,要使其形成有效地实验实习基地并发掘潜在的功能,作为以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的农学专业实习基地,尤其应加强实验实习基地建设。校内实习基地建设。首先,要有充实的物质保障同时结合区域农业发展长远规划,引领区域农业发展的方向,以此为背景培养现代农业应用型人才;其次,要重视和完善管理体系,结合人才培养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提高管理人员素质,有力地保障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第三、校内基地建设要“产、学、研”三者有机结合,培养学生“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实践创新能力。校外实验实习基地建设。兼顾“校”和“外”两者利益的双赢建设模式是校外实验实习基地能够切实发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根本保障;校外基地建设应完善运行机制、管理制度和评价体系,建立长期的、深入合作的、有制可约的校外实验实习基地;将导师辅导形式引入校外实验实习基地运行方式,保障学生在校外实验实习过程中实践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农学专业社会实践范文7

【关键词】商贸人才 高职专业教学 就业创业教育 教学协同 助农圆梦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6C-0174-02

“互联网+农业”、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为高职农商类专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平台。高职商贸类专业教育是商贸人才培养的摇篮,崇尚经商、经世致用是高职院校商贸类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导向。当前高职人才培养的教育实践中,呈现出专业教学与就业创业等素质教育“两张皮”的现象,影响了商贸人才培养效果。针对高职教育的实践,国内学者提出将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高校人才培养全过程,协同专业教学与职业生涯教育,构建多元融合的高校创业教育模式等教育新理念与建议。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秉持“立德弘商、兴贸致远”的校训,形成“秉商崇商、学商精商、为商研商、融商弘商”的商文化办学理念,找准服务现代流通发展和服务地方经济的办学定位。通过人才培养方案调整依托创业中心和农村现代流通研究所,聚拢院校、地方与企业力量,组构起多主体参与的教学协同网络,以课堂、讲坛、沙龙、项目、活动的形式,探索系统化的融合协同途径,有效地将创新创业文化融入到专业教育教学实践与美丽乡村建设中,其中“助农圆梦”项目成效佳,具有典型示范意义。

一、“助农圆梦”教学项目设计

(一)项目整体设计

围绕学院服务现代商贸和农村现代流通的办学定位,紧扣“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主题,协同专业教学与就业创业教育,建立“互联网+农业”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创新创业服务基地,发挥学院商贸和农村现代流通高端技能型人才优势,搭建大学生服务农村新平台。学院“助农圆梦”项目在电子商务、市场营销、物流管理、广告工艺等专业人才培养和课程教学的基础上,依托学院农村现代流通研究所和院党委书记主持的国家社会科研课题“南宁市供销合作社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建设规划”中农民合作社联建项目,以“互联网+”新模式和路径,借助创业班微商教学新模式,携手农民合作社,组建师生团队,聚拢校方、地方力量,开展农产品“产、供、销”调研及分析、农产品包装设计、营销知识与技能等方面的讲座、培训和沙龙及“互联网+农业”三下乡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创新创业服务等活动,与合作社建立“互联网+农业”校外经贸类专业师生服务基地,形成合作共赢的长效发展机制,共建生态美丽乡村。

(二)项目内容

专业教师带领创业班学生依托学院“现代农产品流通研究所”指导合作社社员转变农产品生产营销观念,以生产导向向消费导向转变,为合作社社员开展农产品经纪人培训。将板桂酸菜网络营销与微商教学课堂结合,创业班学生在微信、微博、QQ进行板桂村酸菜营销推广,推动“互联网+服务农业+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模式。

利用“互联网+”对当地特色农产品市场规模、市场发展走向进行挖掘研究,开展助农惠农政策宣传和资助调研活动,向当地群众发放资助政策宣传资料和调查问卷、解读农产品的营销政策,提高政策知晓率。创业班学生完成板桂酸菜品牌包装设计图标、产品标识设计图标、微商推广策划方案。进而组织实践团队成员进行微商推广创业活动,通过“电子商务+快递下乡+多元化”的流通服务平台打造大学生创业项目“快递电商超市”,充分利用宁明县东安乡板桂村“桂众果蔬”蔬菜合作社联建的实训基地,帮助帮助农民利用“互联网+”思维销售当地特产及板桂村酸菜,打造现代农产品生产与流通基地。

二、“助农圆梦”教学项目实施路径

(一)凝聚力量,周密筹划

“助农圆梦”教学项目是全区第一个依托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项目,学院党委采取“主题鲜明、专业指导、优势联合、实践长效”等策略和方法,对活动内容、主题、形式和要求做了详细的安排。组建了由学院创业学院、创业班专业教师(包括学院派驻宁明县东安乡板桂村第一书记)和学院现代商贸和农村现代流通高端技能型专业学生构成的“助农圆梦”大学生社会实践团队,依托学院农村现代流通研究所,积极与地方政府联系,获得地方行政支持,通过与当地桂众果蔬蔬菜合作社、利用学院广西现代商贸职业教育集团优势协助合作社招商引资和农产品营销优势开展“联―结―建”大学生社会实践共建模式。

(二)梯度推进,多方协同

第一阶段在完成校内电子商务、市场营销、广告与包装设计等专业课程知识后,项目团队指导教师专门针对农产品营销、电子商务与广告设计方面进行系统的知识讲解和项目实操。第二阶段深入地方,深度调研。教师带领学生参观了崇左市宁明县花山田园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的瓜果蔬菜种植基地,指导学生对当地农产品的历史文化和民族特色以及当地合作社农产品的市场需求、采购价格、品质要求、包装要求、货运要求等“产供销”情况进行实地走访、参观、调研,形成板桂酸菜经营现状调研报告。第三阶段调研分析后,由学院农产品专业教师将调研问题带到创业班课堂,指导学生为当地合作社社员开展农产品广告包装设计、营销、微商推广知识讲座,解答农产品营销方面的问题。利用学院广西现代商贸职业教育集团优势协助合作社招商引资,在学院校企合作单位“农产品互联网创业基地――广西南宁梦生活・微信电子商务公众平台”进行板桂酸菜网络销售。与宁明县政府建立“科技支农工程”长期服务机制,依托学院“农产品流通实训基地――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广西特产网・WWW・GX123・COM”校企合作项目,指导农民创建“桂众果蔬”蔬菜合作社。

三、“助农圆梦”教学项目实施效果

(一)构筑教改实践平台

遵循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律,创新与务实并存,精心设计,张弛有度。“助农圆梦”团队,结合创业学、市场营销、电子商务课程实施的前期效果,成功申报并实践依托2015年广西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重点精品项目“携手农民合作社,共建生态新农村”,协同学院“就业与创业工作”专项课题“基于‘双困’生就业能力培养的高职创业学课程项目化改造的研究与实践”,借助学院创业班微商教学新模式,建立“互联网+农业”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创新创业服务基地和经贸类专业教师服务基地,通过开展创业讲座、营销创意创业技能大赛,建立技能实践平台,提升专业技能,形成以赛促学教学机制,通过“电子商务+快递下乡+多元化”的流通服务平台打造大学生创业项目“快递电商超市”,参加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得(广西赛区)铜奖,深耕作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内容,凸显了实践育人效果,促进高职教学教改与创业教育的深度融合。

(二)形成服务三农长效机制

团队积极实践“以农为本、扎根基层”的农商文化,采用“互联网+农业”模式,培养出的一批农产品经纪人通过大学生创业项目“快递电商超市”进行持续微信营销,帮助、引导农民利用“互联网+”思维创建合作社,助力广西“三农”发展。通过务实进行农产品品牌标识和包装设计,精心策划和实践微商推广活动,最大限度地帮助农民解决农副产品流通中所遇到的问题。目前,宁明县部分特产依托学院农产品流通实训基地这一平台走进市场。协助合作社招商引资,并获得县扶持资金,为合作社规范运作与规范化管理提供智力支持,拓宽宁明县特色农产品流通途径,形成以农产品网络营销推广实践活动的“科技支农、富农”长期服务机制。助农圆梦教学实践项目活动引起了各级媒体的持续关注,铸就服务广西三农品牌,社会影响深远。

(三)提升商贸人才培养效果

围绕学院“培养服务现代商贸和农村现代流通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办学目标,突出能力本位,通过精心课程教学与社会实践设计,以张弛有度、梯度推进的方式,深入农村开展开展助农惠农政策宣传和资助调研活动,学以致用,利用“互联网+”对当地特色农产品市场规模、市场发展走向进行挖掘研究,搭建的“互联网+”大学生社会实践与农民生产经营交流互动平台,高职学生在微信、微博、QQ等多元、多轮农产品营销的微商推广创业的系列实践活动中,切实提高高职学生实践操作技能,锻炼和培养职业素养,形成积极上进、吃苦耐劳精神,提升创新创业和团队协作意识的同时,也增强高职学生责任感、使命感和感恩、回报社会的意识,做到经世致用。

四、结语

“互联网+”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高职商贸类专业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时代背景。针对高职专业教学与就业创业等素质教育呈现出的“两张皮”的现象,需要通过顶层教学设计和多层次统筹予以破除。本文以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助农圆梦”为例,阐述高职商贸类专业教学与创业教育融合的蓝图设计、协同路径及实施效果,对商贸类人才培养与教育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陈希.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高校人才培养全过程[J].中国高等教育,2010(12)

[2]谭华云.导游负面形象下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职业生涯教育研究[J].广西教育,2015(4)

[3]蔡小平.多元融合的高校创业教育模式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2015(28)

农学专业社会实践范文8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高等农业院校的使命和定位增加了新的要求、提出了新的挑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涉及农村经济、教育、科技、卫生、文化的综合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相应地,高等农业院校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多重战略目标。英国教育家纽曼提出大学的首要职能是教育,即通过教学传播普遍知识。19世纪末期,德国洪堡在创立柏林大学时主张科研是大学的第二个职能,即通过理论研究和成果应用推动经济发展。与此同时,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催生了高校的社会服务职能,即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促进科技进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协同发展,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因此,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高等农业院校的服务目标可归纳为教育服务、科研服务和社会服务三个方面。

(一)教育服务:人才培养与技能培训

教育服务职能是高等农业院校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目标,为现代农业培养创新人才队伍,为农村基层干部和农民提供专业技能培训。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涉及农村经济、教育、科技、卫生、文化的综合发展,要求农业专业人才具备宽广的理论知识面和多样化的操作技能,具有较强的理论研究能力、操作实践能力、开发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基层适应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等。高等农业院校通过培养本科生和研究生,以及对农村干部和农业从业人员提供专题教育和技能培训,为新农村建设输送理论专家和实践工作者。

(二)科研服务:科技研发与成果推广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高等农业院校通过发挥科研服务职能,为现代农业提供先进技术研发成果并推广应用,将农业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一方面,高等农业院校在研发基金和课题专项基金的资助下,通过建设科技研发中心、重点实验室和科研基地等形式,组建研究项目团队进行技术创新;另一方面,高等农业院校通过政府主导、校企联合等产学研合作模式,依托政府财政支助和政策扶持,发挥高校与企业各自的技术优势和人才优势,吸纳社会资源,通过创办科技成果推广实体机构,解决农业生产流通领域技术难题。

(三)社会服务:决策咨询与社区建设

高等农业院校的社会服务职能,既包括为农业产业布局发展和农业企业经营管理提供市场调研和发展规划等决策咨询服务,又包括在农村地区宣传新观念和传播新知识,促进城乡文化交融,改善人文氛围,构建和谐社区,提升农民的整体素质。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高等农业院校的服务要素

在教育服务、科研服务和社会服务目标的统率下,高等农业院校应充分调动自身的积极性,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优势资源和支撑保障。概而言之,高等农业院校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素包括人才、科技、信息、物资、观念和环境。其中,人才、科技和信息直接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助于促进现代农业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提升农民文化素质,是高等农业院校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要素;物资、观念和环境间接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助于提高农村社会福利水平并改善农村社区环境,是高等农业院校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支持要素。

(一)“人才”是基础

人才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生力军,培养创造型、创新型、创业型科技和管理人才是高等农业院校的首要任务,为各地农业和农村发展培养复合型的人才队伍,为农民提供专业技能培训是高等农业院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内容。高层次、高素质人才是推进农业产业升级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体力量,高等农业院校应积极适应各地区、各时期农业人才的市场需求,制定灵活的人才培养目标、教学计划和培训模式,培养满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二)“科技”乃关键

科技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催化剂,科技创新、科技传播及科技应用是高等农业院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高等农业院校已从传统单一的教育教学中心向科学研究中心和社会服务中心转变,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趋重要。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和农村福利水平的提升主要取决于科技进步及其成果应用孵化。高新技术研发和传统技术革新既是高等农业院校科技服务的体现,也是服务“三农”、创造经济效益的关键。

(三)“信息”创平台

信息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造网络平台,“三农”信息的搜集、整理、加工、共享与运用是高等农业院校整合资源,联系政府、企业、协会、农户和消费者等新农村建设多方参与主体的现代化手段。高等农业院校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构建农业企业数据库平台、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平台、农产品交易拍卖平台和涉农电子商务平台等,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市场供求服务信息,在战略联盟、行业协会和农业企业之间传播分享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从而扩大农产品流通范围,协助政府管理决策参考。

(四)“物资”成支撑

物资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硬件和软件支持,高等农业院校可将图书资源、体育场所、医疗设施、教学设备、计算机及网络等物质和设备为当地农村和农民服务。高等农业院校的硬件设施设备和软件等在社区的共享为农村地区福利提升提供了良好的公共产品,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支撑功能。

(五)“观念”为先导

观念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风向标,倡导“科教兴农”理念,帮助农民树立现代农村文化观念,推广普及科学文化知识,是高等农业院校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通过组织师生下乡实践,建立农村教学实习基地以及农村远程教育等形式,高等农业院校推动城乡文化交融,全面提升农民素质。

(六)“环境”作保障

环境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保障因素,高等农业院校在农村地区政策制度环境、基础设施环境和人文氛围环境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辅助和促进作用。通过整合优势资源,高等农业院校为改善农村社区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献计献策,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环境保障。

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高等农业院校的服务路径

高等农业院校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依据服务目标定位,有机整合服务要素,因地制宜、统筹兼顾。高等农业院校应充分考虑自身的办学基础、学科特色和科研实力等因素,立足各地区、各时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际,合理选择并组合各种服务路径,以实现教育效益、科研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整体最优。

(一)树立服务“三农”办学理念

高等农业院校首先要树立“服务‘三农’”的办学理念,必须始终把科教兴农、科教兴国作为第一社会责任,以科普为载体,注重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面向基层的技术、经营和管理的农业复合型人才。将服务“三农”的办学理念渗透到校史、校训和校园文化中,通过举办征文、摄影、书画、歌咏比赛等主题的文娱活动加强对师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借助新闻媒体宣传高等农业院校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职能和社会影响力。

(二)创新农业人才培养模式

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创新人才的能力要求,高等农业院校应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明确创新人才培养目标。一是培养知识基础宽厚、素质能力协调发展、具备较强的实践和科研能力的优秀本科生;二是培养高素质的能够胜任交叉学科研究任务的优质研究生。高等农业院校应以传统农科专业为核心,实施创新人才的个性化培养方案,实施“学校+农业企业”、“学校+农村”、“学校+农业协会”等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制定科学的培养计划,综合运用互动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课堂教学模式,创新实践教学环节,从而提高高等农业院校学生的整体创新能力。

(三)构建以农为本课程体系

高等农业院校应着重在学科专业和课程体系设计中体现“以农为本”的学科和课程特色,通过创办农业经济管理、农村金融、农产品营销和农业旅游等特色学科专业,采取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班等形式,综合考虑农业特色、社会需求、学生兴趣和国际办学经验等因素,构建公共必修课程系统、农科专业课程系统、交叉学科特色课程系统以及创新素质与能力训练课程系统,加强学生的基础理论学习和实践能力锻炼。与此同时,高等农业院校应结合地方特点和时代特色全面开设综合课程体系,开展对农业企业员工和农民开展专业技能培训,着重为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输送具备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高素质人才。

(四)发展农企教学实践基地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高等农业院校培养具备较强的操作能力和实践技能的专业人才,为此,高等农业院校必须改变“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思路,坚持素质教育和能力训练并重,携手农业企业探索产学研合作新模式。农业企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主体,其既是农业创新人才的需求单位,又是现代农业技术研发推广经验和经营管理实践案例的提供者。因此,高等农业院校应坚持“互惠互利,合作双赢”的原则,携手农业生产企业、农产品流通企业、农业旅游企业等,构建人文素质与创新能力培养并重的教学实践基地,采取课程实践、专业实习、科技活动周、学科竞赛、调查研究等具体形式,加强对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锻炼和科研实践能力培养。同时,农企教学实践中获取的研究成果也可为相关农业企业提供理论指导和决策依据。

(五)实施技术研发推广机制

高等农业院校应大力开展跨领域、跨产业的研究与合作,引领农业科学技术创新及新产品研发,促进科技成果迅速转化。具体而言,高等农业院校可通过实施具有激励约束功能的技术研发推广机制,组织科教人员定期下乡调研,鼓励科研专家深入基层讲学,成立如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农业企业研究中心、农业技术创新及推广中心等以农为本的科研项目小组,加速高等农业院校科研成果的实际推广应用。同时,在薪酬设计、科研论文奖励、课题立项和职称评定等方面,应着重向对农业技术研发推广有突出贡献的教师倾斜,从而调动教科人员服务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使高等农业院校的科研成果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六)设立管理决策咨询中心

农学专业社会实践范文9

[关键词]农村教育;教师知识;实践知识

与大学职能相比,农村学校职能容易被人们所忽视,通常被看作基础教育的代名词,主要服务于文化传承与学生的全面发展。实际上,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及当前新农村建设的主题来看,农村学校担负着培养学生、发展知识与服务社会的职能,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同农村学校的职能相一致,需要形成完善的知识结构,满足学生、社会与学术的需求。

一、农村教师专业问题反思

1.教师教学同教学专业化要求相差较远

农村税费改革后,原有由乡村承担的教育费用取消,全部由县一级财政负担,现有的地方财政投入方式使农村教育经费出现较大缺口。为了节约办学成本,减少财政压力,多数采取“综合教学”方式,即一个教师承担应由多个专业教师共同完成的工作,相当一部分农村学校教师专业性不够,语文、数学等科目的教师较多,而英语、音乐、信息技术教育的教师短缺。贫困地区的农村小学有的教师无一人能胜任英语教学,音体美教师更是缺乏。同时,农村地区教师亦师亦农,工作之余还要从事农业劳动,生活和工作的双重压力严重影响到教师的专业学习。由于经费投入不足,农村学校没有完善的网络设施,教师缺乏网络技术培训,使用网络技术获取信息的能力欠缺,教师知识更新较慢,处于专业早期的求生阶段[1]。

2.缺少提升教学有效性的教学研究

教学研究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之一,离开了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探讨,没有规范化的教学程序与研究方法,教师教学经验难以转化为显性的实践知识与有效的行动模式。对农村教师而言,多数缺乏普通高等教育经历,本科学历的比例偏小,没有教学研究的意识。农村教师专业发展主要是以高师院校为主导的外在强制性方式,这种培训方式,理论学习占主导,经验交流与案例研讨内容偏少,导致农村教师专业发展出现了两种误区:一种是教学失范,这和学历较低有关,对农村教师应加大学历教育供给力度;另一种是高校培训模式失效,参与培训的主体性不够,应转换培训模式。目前,以高校为主的农村教师专业发展模式日益为人们所诟病,以校本培训以及行动反思为主的发展模式成为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途径。由于教师缺乏研究的意识,尽管教师尝试教学反思专业发展模式,但多数教师没有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科学合理的研究设计,缺乏研究的严谨性与完备性。

3.农村教师教学信心不足存在假象

在加大校本研究力度之后,农村教师校本研究的程序不规范,缺乏合理的研究设计,没有按照预定的过程进行实施。当农村教师同高校教师在一起讨论教师专业发展模式时,普遍存在发言不积极,话语较少的现象,与专业研究者沟通不多,尽量回避专家的提问,从而形成了农村教师自信心不足的思维定势。实际上,农村教师之间的交流十分活跃,教师的主体意识鲜明,积极性较高。之所以出现农村教师自信心不足问题,这同其交流的对象有关,由于专业研究者长期生活在城市,从事更为专业的研究,学术话语的专业性较强,同农村教师交流存在较大的文化反差,农村教师话语所特有的地方文化同城市语境中的学术文化形成了无形的隔阂,产生了两种文化之间的陌生与对抗。

从有关研究的结论来看,普遍认为农村贫困地区所处的文化环境弱,福利待遇差,网络资源少,学历层次低,导致农村教师缺乏校本研究的观念和教学研究能力,难以创新知识体系,不能提供有效的社区服务。从教学实践来看,教师所拥有的学科专业知识需要同教育教学实践相结合,才能转化为有效的教学知识。特别是在当前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学校独特的资源条件决定了其不能游离于新农村建设之外,而是要深入其中,因此,农村教师的任务与专业发展途径应该不同于城市,不能用城市文化视野审视农村教师专业发展,而应该立足农村发展需求,分析与建构农村教师知识结构。

二、农村教育需求

1.学生发展需要同农村现代化相一致的生存智慧

现存的高考制度对农村教育发展有着较强的引导性,促使农村教育需求主要体现在书本知识的记诵方面。农村学生对书本知识的依赖性学习模式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继续存在,尽管新的高考制度改革正导向于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但书本知识体系考核模式在短时间

内仍无法退出历史舞台。随着新农村建设工程的不断推进,农村的经济与文化环境将有所改变,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现象也会有所缓和。受近年来高校就业率偏低的环境影响,学生及家长开始思考学习的成本问题,通过高考渠道实现社会流动已成为高风险的投入。传统的学习与发展观念逐渐松动,通过高考阶梯改变自身的命运并非唯一的选择,职业技术教育已成为农村学生发展的另一种渠道。

教育目标是多元的,教学不是归结为制度化的学问关系,而是存在着以知识为媒介的人与人之间关系[2]。与成人世界一样,学生生命中每一个场景每一个阶段,都是人生发展的时空连续,不能人为地把学生的学习阶段同其生活隔离开来,不能把学生个人从教学群体中孤立出去,教师应把学生的学校生活作为生命延续的组成部分,把学生的学业发展同未来的职业生活紧密结合,把学生的生命延续同情感发展结合起来。由此,教师需要以学生发展为本,把知识积累同学生的情感发展、意志提升与实践活动相结合,使学生在学校学会处理未来社会可能遇到的矛盾与问题,提高服务于社区的心理倾向与实际能力。

2.社区和谐发展需要农村教育引领

农村教育是农村区域发展的组成部分,教师与学生是农村区域共同体的重要成员,学校同农村其他组织一起,共同推动着农村经济与文化发展。由于农村人口文化程度普遍偏低,教师成为典型的知识分子,学生也是现实的文化群体,因而生存于农村社区的教师与学生成为农村文明发展的引领者,成为化解各类矛盾的劝说者,也是农村风俗的传承者。

由于农村地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短板效应,科学发展观必然要求城乡之间协调发展。当前新农村建设旨在通过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着力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保护与传承乡村文明,缩小城市与农村的发展差距,共享发展成果。在新农村建设进程中,由于农村学校同社区的天然联系,农村教育除了担负起教育教学的任务外,还要承担起乡村建设任务,如通过深入农村社区,改善农村居民的受教育环境,及时化解内部矛盾,促进乡村文明;通过举办劳动技术培训班的方式,培育新型农民;通过学生的宣传与教育,提高家庭文明水平等。尽管新农村建设由政府提供引导,但最终还是要依靠农村自身的力量实现自主发展,农村各级各类学校具有亦教亦农的特征,农村建设离不开农村学校的支持。

3.学术知识拓展需要发展农村教育

在公众的视野里,由于中小学属于基础教育阶段,重心在于传授知识,提高学生问题意识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因而同大学的培养目标明显不同,不需要通过教学与科研活动创新知识体系。实际上,从教学性质来看,随着教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教学活动不再局限于经验性范畴,如同科学研究一样,教学内部蕴藏着丰富的问题,隐含着凭借经验难以解决的危机,使学术视野逐渐同教学问题相结合,突破了学术作为专门化系统性学问的认识。在李?舒尔曼看来,“教学像其他形式的学术一样是一种成果。当教师将工作公开、接受同行评价和批评,并与所在专业社团的其他成员进行交流时,反过来又加强了自己的工作,这时教学就变成了教学学术”[3]。也就是说,只要某种知识能够公开、能够面对批判与评论、能够同本专业或相近专业成员进行深度交流,就具有学术功用,包涵学术价值,可以纳入学术范畴。学术的外延不断扩大,不仅指专业的科学研究成果,而且还意味着通过课程发展综合知识,通过发现一定的方法应用知识,以及通过咨询或教学传授知识。因此,农村教育同样存在着基于自身教学实践与教学研究的学术内容,学术保存与知识增长也是农村教育的内在功能。

三、农村教师知识构成

农村教育功能多样,既要满足学生的需求、又要适应社会与学术的发展,而满足多样化需求的关键在教师。为了提升农村教育的供给能力,需要加快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步伐,促进农村教师不断积累,形成多种知识,优化知识结构。

1.专业知识

受区域文化环境的影响,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目前仍处于外在制度的依赖阶段,教学还远未达到专业化发展阶段[4]。由于贫困地区农村教师普遍学历较低,农村教师专业知识应以积累学科专业知识,扩充教育专业知识为主。鉴于师资紧缺的现实情况,其专业知识不能局限于原有的学科知识增长与深化,而是要根据需要进行取舍。与职前教育不同,职后阶段重在把实践经历同教育学科知识相比较,不断积累有效的教学法知识。只有教师把实践经历与职前教育阶段所学的教育专业知识相比较,把两种知识在行动中有机结合,不断反思教学实践,在学科专业知识教学中生成学科教学法知识,才能增强两种专业知识的教学意义。

教学专业化很容易导致狭隘的专业知识取向,忽视有关农村学生未来发展,以及农村问题的专门化知识。面对农村多元教育需求,教师在做好常规教学工作之余,还要积累同教育职责相符的专业知识,担负起促进农村发展的义务。如:掌握职业伦理知识,承担对学生自立、自信与自强的教育职责,弥补规章制度存在的强制性缺陷,弱化个人自主产生的自由主义倾向[5];了解关于平等的知识,激励农村社区更高的发展愿望和对美好生活的强烈追求;涉猎多元文化的知识,学习理解不同文化的价值,以包容的心态对待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掌握家庭教育知识,增强家庭教育能力,以共同承担教育学生的责任[6]。教师只有积累更多的通识知识,拓宽问题视野,才能适应农村社区的发展需求。

2.实践知识

国内外有学者对教师实践知识进行了许多研究,展现了教师实践知识的内涵与特征。施瓦布是“实践性知识”研究的鼻祖,他提出了“实践性样式”的术语[7]。此后,“默会知识”等概念不断出现,开始确立了教师专业发展所拥有的独特性知识信念。它认为实践知识同具有系统性、严密性及客观性特点的科学知识或技术知识相比,有着根本区别,带有典型的情境性与缄默性特征。但这些研究普遍存在把实践知识归结为缄默知识的倾向,把实践知识生产与表达神秘化,不利于积累与建构实践知识。其实,通过积极的实践与反思,教师在实践中形成的不可言说的思维模式与行为方式可以转化成可交流的显性知识,这些知识包括了提供工作案例、增长专业工作效能的背景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

实践知识蕴含教师工作的背景知识,有助于提供工作案例,提高专业工作效能。就教学活动而言,新的主体观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表达为主体际关系[8]。换言之,教师、学生与知识之间不是单向的流程,而是教师与学生围绕知识共生的过程。教师所传达的知识渗透了教师在生活与工作学习中积累的社区新闻与经验知识,这些知识作为知识背景对教学发挥解释功能。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把学习的教学法知识同课堂教学相比较,进行再次加工与完善,形成常规的教学操作程序,以及解决重大教学疑难问题的策略,经过交流与讨论,形成普遍的程序知识与策略知识。服务农村社区,需要教师在工作与生活过程中注重经验积累,积极参与人际交往,了解社会新闻事件,积累家庭生活知识,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充足的动力,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3.行动模式

基于工作实践,教师把内化的知识结构同各种场景相结合,形成了多种实践知识。在波兰尼看来,这些实践知识有些是默会的,无法用语言表达出来,或者说不能够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无法同教师具体行动分隔开来。与一般教师不同,优秀教师通常有超常的教学智慧,有着解决教学疑难问题的良好思维方式、认识问题的视角和处理问题的有效方法,以及在整个过程中所需要的灵活性。在认知心理学看来,这些实践知识包括了程序知识与认知策略,为了同上文的实践知识区别开来,可把那些基于实践形成 的默会知识界定为行动模式,把那些能够通过交流进行明确表达的操作程序以及实施策略作为实践知识。

行动模式是教师基于人格特征、思维方式以及文化素质,在实践活动过程中整合而成的难以文本化的操作程序以及行动策略。在实践过程,每个教师都会追求提高工作质量的有效行动模式,但并非每个教师都能达到行之有效,它需要教师结合自身的素质调整教学行为,产生适切性教学行动。有效行动模式可以随着教师个性的发展与变化,以及自身素养的整体提高而不断进步,这就需要教师分析影响无效行动模式的关键因素,设计专业发展路线,重塑教师职业的价值取向,同时,深入各种实践场景,增强各种实践场景的反思能力,不断磨练文化性格,积累有效行动模式,促进专业发展。

[参考文献]

[1]郭浩.农村教师业余生活存在的问题、成因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7,(18):173.

[2]熊梅.当代综合性课程的新范式:综合性学习的理论和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151.

[3]王玉衡.试论大学学术运动[J].外国教育研究,2005,(12):26.

[4]蒋茵.国外教师专业发展新范式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全球教育展望2005,(9):27.

[5]绍学伦.关于中小学教师流动问题的思索[J].山东教育科研2002,(8):14.

[6]黄白.教师专业发展的视角:美国教师培训新态势[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6,(11):58.

农学专业社会实践范文10

关键词:农村经济管理专业、“模块式”整体课程体系、“3+1”教学模式一、独立学院农村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要求

农村经济管理专业是农村管理、经济管理和财务管理积聚于一体的综合性较强的专业。农村经济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而又繁琐,涉及的问题具有综合性的特点。我国有少数公办一本学院与二本学院开设了农村经济管理专业,但其培养目标主要是定位于培养农村经济管理理论研究,不能解决农村实际问题;一部分高职高专近几年也进入农村经济管理方向人才的培养,其培养目标主要是解决农业生产技术问题,具有一定单向性,所以效果都不太明显;独立学院是由普通本科高校与社会力量合作举办的进行本科层次教育的高等教育机构,长期以来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作为自己的办学目标,所以适用于农村经济管理人才培养。

作为一名优秀的农村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必须具备以下知识与能力:

(1)能够领会国家相关的农村政策。农村经济管理者在开展经济管理过程中,会涉及许多国家相关的政策及法规,所以应全面掌握农村方面相关法律法规,如农村政策法规、农村环境保护、财政与金融(农村)等。

(2)具有一定的农业技术知识。作为一名合格的农村经济管理人才,除了应该掌握农村政策外,还应该能掌握农业种植技术、了解农作物特点等技术知识,能够及时解决一般的农业技术问题。做到上能写字做文章,下能指导种田插秧,提升农业的管理水平。

(3)必须具备经济管理知识。随着农村经济的大发展,多种经营业务的开展,优秀的农村经济管理人才还要能够掌握农村经济管理、财政与金融学、农业资源经济学、农村市场营销等相关知识,能充分开发利用本地资源,将本地资源产品加工推销,为农民增收创造机会,根本解决农民的生活水平。

(4)具有融资、财务管理等知识。农村经济管理人才,要能解决农村融资和财务管理问题,做到精打细算,开源节流,提高农民收入,提高农村经济、壮大农村的建设。

所以,独立学院农村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是“懂经济,善管理,会技术”的应用能力为主线的全能型复合人才。

二、独立学院建立具有专业特色的课程体系与能力的培养

独立学院农村经济管理专业应以“懂经济,善管理,会技术”人才培养目标为宗旨来构建的“模块式”整体课程体系、“技能化”专业课程体系和“梯进型”实践课程体系:

(1)建立“模块式”整体课程体系。

农村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可分为“三种类型、五大模块”, 即基本素质类、专业素质类和综合素质类。基本素质类由政治人文体育模块和基础知识及信息模块构成,主要课程有英语、计算机基础、农业信息、农业政策、就业和创业指导等课程。基本素质类课程设置是解决人才培养“共性”能力问题,即学生能够领会国家相关的农村政策和掌握农村方面相关法律法规能力,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准确把握日常人际交往中的交谈技巧等基本能力。专业素质类课程设置是解决人才培养中“个性” 能力问题,体现了专业特色,是针对学生未来就业方向而设置的,它由专业素质基础模块、专业素质技能模块和专业素质拓展模块构成,主要课程有农业经济学、农业管理学、土地资源管理、乡村社会学、植物生产技术、畜牧概论、水产概论、设施农业概论等课程组成,通过学习,学生能够解决农业产业中基本的技术问题;其中,专业素质拓展模块课程开设主要是根据农村对管理人员的要求,实现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要求而设置,主要课程统计学、农村财务管理、农村会计学基础、农村投资项目评估、农业推广学等课程。综合素质类课程是解决人才培养中“应用”能力问题,主要通过设置实践教学模块来实现,即校内专业实训类课程和校外课程实践环节。主要课程有“农村投资项目评估”、“ 农村会计学”仿真性模拟实训等,在寒暑假期间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与调查、建立“班村共建”农村、技能比赛等一系列社会活动。

农村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要立足于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必须与农业产业发展、农村经济结构、农民技术需求相适应,培养全能复合应用型人才,才能够满足农村人才市场对多元素的要求,才能够解决农村经济、管理、决策、营销、融资等遇见的实际问题。

(2)设置 “技能化”的课程体系,建立科学的理论教学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设置“技能化”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要与农村生产经营、实际管理相结合,在体现“农”的专业特色基础上,课程设置的顺序、时间应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将专业理论课程和相对应的专业实验课程、实践课程一一对应,做到理论与实际结合,提高学生解决农业生产中技术性问题的能力和农村经济管理能力,进而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农村经济管理专业采用“3+1”教学模式:即三年课程教学和实训加一年社会综合实践,共设置45门课程,其中基本素质类课程15门、专业素质课程19门、课程实训课程5门、社会实践课程6门,具体课程设置如下:

第一学年第一学期基本素质类课程:计算机基础、英语、数学、体育、农村政策、农村应用文写作、礼仪规范。第二学期基本素质类课程:网络技术、英语、数学、体育、农村信息、微观经济学;专业技能课程:植物生产技术。课程实训:植物生产技术实践。

第二学年第一学期基本素质类课程:时事政治、农村法律法规;专业素质课程:乡村社会学、农业管理学、农业推广学;专业技能课程:设施农业概论;课程实训:设施农业实践。第二学期基本素质类课程:农村经济常识;专业素质基础课程:农村产品营销学、农村经济统计分析与应用、农村财政与金融;专业技能课程:农村会计学;课程实训:农村会计学全真模拟实训。

第三学年第一学期基本素质类课程:计量经济学;专业素质课程:土地资源管理、农村财务管理;专业技能课程:新农村规划与科学发展、农村干部领导艺术、水产概论;课程实训:农村财务管理。第二学期基本素质类课程:就业与创业指导;专业素质课程:农村投资项目评估、税法、电子商务;专业技能课程:农村经济纠纷处理、畜牧概论;课程实训:电子商务。

第四学年组织学生进行社会综合实践,其方法可采取专题调研和分析、农村市场调查与预测,并撰写毕业论文。

科学的设置“技能化”专业课程体系,才能培养出服务“三农” 经济管理人才,既能做一名农村生产技术人员,又能当好一名“村官”,解决农村一些现实问题。

(3) 突出“分层实践、逐层提升”的“梯次型”实验课程体系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关键问题的能力既是实践教学设置的目的,每学期对核心专业课和技能课应安排相应的实验、实训课程,形成“梯次型”实验课程体系。

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核心内容由以下三大模块组成:①基本技能训练模块:包括统计分析软件应用、财务分析软件应用和科学研究基础训练三方面内容;②专业技能训练模块:以建立实验、实训平台,进行仿真性模拟实习为核心内容演练,如投资项目分析模拟、现代企业经营决策仿真系统等内容;③综合能力训练模块:以大学生社会实践与调查、专业素质拓展训练、实践教学基地和实验室建设为主要内容。

大学生社会实践与调查可利用寒暑假期间组织学生进行“大学生寒暑假回乡公益活动”、“走进千村万户,回乡社会调查”、“中国农村社会经济调查”等系列调查活动。

三、独立学院农村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应注重以下问题

1. 突出专业特色,解决好农村管理课程与经济类课程的平衡问题

农村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必须注重农、经、管知识复合,以系统的观点科学处理好各课程之间的比例关系。根据农村经济管理现状,在增加农科类课程的门数的同时,使农业技术与管理各门课程与经济类各门课程学时比例合理,突出其专业特色,这样,才能提高和拓展农村经济管理专业人才经济管理素质、知识与能力。在教学内容上,应从各门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作用及其相互关系入手,进行系列课程优化与整合。

2. 强化实验实践教学,建设校内外教学实习基地

农学专业社会实践范文11

关键词:农业工程 专业硕士 创新创业 培养模式

农业工程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是培养农业工程领域科技创新与技术开发、工程设计与实施、技术攻关与技术改造、工程规划与管理、新技术推广与应用等方面的高层次复合型、应用型、工程技术及管理人才。今年专业学位研究生和学术型学位研究生的招生比例达到1:1,因此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已经成为政府、企业和高校共同关注的问题。为此,结合山东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农业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课题的研究”,对农业工程领域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在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课程体系、教学保障体系、实践教学体系以及专业配套条件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改革研究和探索,并把改革研究的成果及时应用于人才培养实践中[1]。

1 农业工程专业硕士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背景

1.1 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和社会对人才需求层次的提高,单一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对高层次创新创业型人才的需求,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促使农业工程领域工程专业硕士学位的发展。以社会需求为目标,建立多样性专业学位人才培养模式和多元化专业学位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大力发展以创新创业型人才为培养目标的专业学位教育,培养大批适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农业工程应用高级人才。

1.2 创新创业型专业硕士培养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当前我国大规模的农业现代化建设为农业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带来了广阔的发展前景,同时也对农业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依据山东“农业大省”“农机强省”的基础条件,积极探索以绿色、智能和可持续为特征的农业科技创新,以确保我国农业工程事业高效、安全、可持续发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从而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技术和人才支撑,全面提升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2]。

2 农业工程专业硕士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原则

2.1 优化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体系

遵循研究生教育发展规律,优化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体系。针对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的特点和企业需求,教学内容强调理论性与应用性课程的有机结合,突出案例分析和实践研究;导师选择实行校内外双导师制,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校外导师参与各培养环节的指导工作。严格中期考核淘汰机制,学位论文选题应来源于应用课题或现实问题,体现学生综合运用理论、方法和技术研究并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实行学位论文盲评以及预答辩淘汰机制,多种措施并举提高专业学位培养质量。

2.2 彰显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特色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更注重人才的能力和应用。这就要求我们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依据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以新农村建设需求为根本着力点,以区域市场需求为出发点,为振兴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确实强调“创新性、应用性、特色性”,突出形成自己的人才培养特色。

2.3 突出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专业学位教育的突出特点是学术型与职业型紧密结合,所以实践锻炼对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及实践动手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应从专业学位培养目标出发,采取校企联合或与在企事业单位建立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等多种方式,为专业学位研究生提供实践锻炼的场所。以知识为基础、能力为重点、实践为抓手,强化素质教育,使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把学生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2]。

3 农业工程专业硕士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几点做法

3.1 更新人才培养理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3.1.1 进一步明确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

农业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立足于培养实践部门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以适应社会发展对农业工程专业应用型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掌握农业工程领域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掌握解决本工程领域内工程问题的先进技术和实现的手段。重视实践能力和基础知识的同步提高。科学构建人才的知识和能力结构,体现“实践性、应用性、创新性、专业性”,增强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3.1.2 修订培养方案,强化工程实践教学环节

我院在学校研究生处统一部署下,不断修订完善农业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根据区域特点和农业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对课程体系进行了优化整合;实行校内外双导师制,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校外导师参与实践过程、项目研究、课程与论文等多个环节的指导工作。突出强调专业实践环节的重要性,实行校内学习与校外联合培养基地实践锻炼有机结合,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指导相结合,在实践过程中实行校内考察和基地考核相结合,切实提高培养质量。

3.2 加强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建立人才培养基础平台

3.2.1 注重学科交叉和知识融合,建设一支年龄结构合理、学历层次高、创新能力强的师资队伍

为更好地适用现代农业对知识的需要,聘请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的高级工程师为兼职教授,大力引进国内外知名高校及研究机构的优秀人才。经过项目的实施,农业工程专业学位导师队伍中形成了一支学历水平高、年龄结构合理、科技创新能力强、教育教学水平突出的导师队伍。农业工程专业学位中现有导师24名,4名导师为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的高级工程师。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14人,具有博士学位的18人。不同职称结构、不同学历层级、不同知识结构和不同实践背景的导师组成的导师组,为保证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提供了有力的保障[3]。

3.2.2 加强校外联合基地建设,完善校内实践基地

为提高校内研究生实践基地的实验条件,所有教学实验室以及大学生课外创新实训室,都对研究生实行全天开放,制定了校内实习基地的相关管理制度,使校内实践基地成为真正的创新基地、创业基地和就业实训基地。开展多种合作模式,创新校外基地建设,使研究生的学习、科研、创新、创业与就业紧密结合,为研究生的就业奠定良好基础。近年来选择了8家国有大型企业作为我校首批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为农业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锻炼提供了有利条件。

3.2.3 加大投入力度,改革完善运行机制,不断加强校内实践基地建设

近年来,通过各类重点学科建设,国家以及省、校相关部门共拨付2 700余万元建设经费,除用于规定的各项投入外,有较大一部分用于专业实验室建设、仪器设备的添置与更新、师资队伍培养、面向研究生的学术交流、校内实践基地建设等方面。通过整合仪器设备、实验室功能分类,组建了以实验教学中心为基础的研究生实践基地,实践基地面积达到2 060.59平方米,固定仪器设备891台(件),总值约计9 409万元。

3.2.4 探讨科研资源优化配置,发挥学科平台对专业学位人才培养的支撑作用

把平台优势转化为学科优势、把科研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是农业工程学科多年来常抓不懈的方向,通过几代人的努力,农业工程学科科研资源丰富,平台建设完备。通过创新机制、引导转化,如今的省级重点学科、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均为农业工程专业学位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3.3 改革教学管理体制,建立适合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机制

3.3.1 在学生管理体系的建构方面

建立符合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特点的奖励、资助制度,加强校企“全程合作”的力度。通过教育经费的多渠道支付形式为学生减轻经济负担,让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的实施成为可能。在专业建设层面,提倡分管研究生工作的院长或教授委员会成员兼任导师组长,建立了由导师组长、校内导师、校外导师、研究生秘书等组成的专兼职研究生管理队伍,形成“专业学位建设齐抓共管、保证专业学位培养质量人人有责、培养环节管理环环相扣”的管理运行机制。

3.3.2 在质量控制方面

为确保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应加强以课程学习和设计为主要内容的考试制度,重点考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学位论文是质量监控的重要方式,可以采取多样形式,如实行“双导师制”,企业导师和校内导师共同把关研究方向,共同确定论文选题,确保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论文研究与工程实践紧密结合。通过撰写硕士论文,不仅提高科研工作水平,而且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增强研究生工程实践能力,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用人单位实际需求的紧密联系,积极探索人才培养的供需互动机制[4]。

4 农业工程专业硕士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成效

4.1 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通过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配套建设,学位点的实验条件、校内外基地建设、师资力量、教材建设等专业教学条件得到了根本的改变和增强[5],学位点的综合实力大大提高,2003年设立农业机械化工程二级博士点,2010年设立农业工程一级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2010年设立农业资源与环境一级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2009年“农业机械化工程专业研究生学位课程‘高等农业机械学’教学改革与实践”获山东省研究生教育省级成果二等奖,2011年“农业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获得山东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资助。

4.2 专业学位导师科研水平有较大幅度提高

目前,农业工程专业学位校内导师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省科技厅项目、省级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国家、省部级及横向题课题28项,科研经费1 260余万元;校外导师承担国家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12项,经费1 600余万元。已形成了一支年龄结构合理、学历层次高、科研经验丰富、科研经费充足的导师队伍。

4.3 提高了专业硕士人才培养质量

近三年农业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一次就业率100%,考博率42%,申请专利28项(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22项),参与省部级课题12项,为企业解决疑难问题32项,发表在国家一级核心期刊上的学术论文32篇,获山东省研究生优秀科技创新成果奖8项。

5 结束语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我校农业工专业硕士研究生充分发挥农机农艺相结合的优势,紧紧围绕现代农业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把握好专业发展方向。按照注重社会需求特点、同类互补和发挥自身优势的原则,突出专业方向的特色建设,走教学与实践紧密结合的道路,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创造、创业能力,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高素质创新创业型应用人才。

参考文献

[1]程瑶.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探析[J].西南科技大学:高教研究,2010(4):7-10.

[2]付世新.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构建[J].高等农业教育,2010(4):69-71.

[3]臧寿红,孙铭媚.探索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管理模式[J].高教高职研究,2012(1):168-170.

农学专业社会实践范文12

农业经济管理专业招生近年来有很大的萎缩,学生就业很不乐观,但这不表明社会对此专业没有需求。据我们调研,当前农业现代化发展、农村城镇化建设、农民收入持续提升的过程中,农业经营模式、农村治理方式、农民发展形式日新月异,各种农村协会、农村企业在逐渐成长,农村经济人、农产品网络营销师等新兴职位诞生,需要大量面向三农的高级农业经济管理人才。

1.1面向城镇化建设的人才

新型城镇化关键是人才的支撑,人才素质的提升要靠教育。首先,新型城镇化建设需要具有战略能力的高级管理人才,需要熟知县域经济理论,懂经营、会管理、有技术,能够进行高层次的规划、统筹、运作工作。其次,新型城镇化需要新型“村官”。村官是城镇化建设的基层管理人才,要求熟悉当前三农政策、掌握农村工作方法、精通农业实用技术,同时要求较高的政治素质、执政能力、个人品德。再次,新型城镇化建设需要掌握专业技术的实用人才。新型城镇化建设,果木、花卉、观光、旅游、蔬菜、养殖、农副产品加工等城郊现代农业是重要的产业支撑,需要针对城郊现代农业产业、生态化、科技化的专业技术人才。

1.2面向农村特色产业发展人才

随着农业经济发展,农业经济管理人才培养由面向宏观经济管理向面向产业发展的中观经济管理转化,许多高校订单培养服务于本区域产业发展的农业经济管理人才,如针对棉花、葡萄、烤烟、茶、番茄、薰衣草等全产业链发展的管理营销人才培养,不仅创新了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也较好的服务了区域经济发展。

1.3面向农业企业发展的人才

现代农业的发展,呈现公司化经营和服务,农业企业蓬勃发展。现代农业企业面对的是集约化、机械化的发展模式,真正限制农业企业发展的不是传统的技术人员,而是农业企业管理人才。农业企业管理涉及农产品所衍生的加工、流通、安全以及质量等产前、产中、产后的每个要点。懂农业知管理的农业企业管理人员对计划、指挥、组织、监督、调配等管理职能综合运用能力是企业持续发展壮大的关键。

1.4面向民族区域经济发展人才

民族地区往往是经济落后地区,农业是支柱产业,民族地区有丰富的特色资源优势,急需将其转换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需要既熟悉民族特色又懂管理的人才去带动和开发。能带动民族产业、促进民族区域经济发展的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是极其欠缺的。

2服务三农的农业经济管理教学实践体系设计

加强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目的在于塑造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农业经济管理人才,在农业、农村和农民发展中发挥带头作用,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农业现代化建设和区域特色产业发展中作出贡献。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目标是递次培养学生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和创新技能,已有的培养方案通过军训、义务劳动、模拟实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等形式体现,但没有突出体现专业社会需求,缺少针对性、系统性和逻辑一致性。本文综合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阶段技能锻炼要求,设计了体现社会需求的教学实践体系。

2.1与特定部门对接的专业课程实践

专业课程实践是要求专业必修课程开设相应实践教学课时,根据课程内容展开具有针对性且丰富多彩的实践教学,设计重点围绕服务新型城镇化、特色产业发展、农业企业管理、民族经济发展等基本技能的实践活动。要求每门课程对接相应的紧密联系单位,并邀请相关专家做课外指导教师,如课程《农业政策学》和农业局、政策研究室做对口关联单位,邀请农业局长做前沿政策报告,展开相关考察参观,参与政策制定、实施、监督和评价工作,将课程案例建设成果呈送农业局共享。如课程《生态经济学》和环保局对接,《农业技术经济学》与科技局对接,《农村金融》与农业发展银行对接。若每一门课程都有3~4个单位对接课程实践,这样可以调动一线教师实践教学的积极性,并能开展有针对性、有课程特色的基本技能锻炼,创新课程实践方法,丰富学生基本技能实践领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实践中调整自己的学习。

2.2基于工作室的模拟实践

将工作室制度引入农业经济管理高级管理人才实践能力培养中,围绕服务新型城镇化、特色产业发展、农业企业管理、民族经济发展成立工作室,有针对性的开展专业技能服务。初期工作室主要开展技能模拟训练,逐步开展服务项目承接,将封闭式教学变为面向农业经济管理实际的开放式教学。基于工作室的模拟实践分为技能模拟、技能体验、项目参与三部分。技能模拟主要通过教学软件模拟农业经济管理情境,锻炼学生专业技能,如比较成熟的企业沙盘模拟、农业政策运行模拟。技能体验是指设计角色,创造角色管理情境,模拟训练其专业技能。如村官角色体验、镇长角色体验、企业经理角色体验。项目参与是指学生参与工作室导师项目,承担工作室所承接的科研计划和调查任务,参加各类项目竞赛等实战技能锻炼。

2.3学习、锻炼与服务为一体的设岗实训

经过前两个阶段的实践锻炼后,将学生放到城镇管理部门、农业企业、民族地区村委会等单位进行社会综合管理实践,锻炼其创新技能。这一阶段,既考核学生品德,又考察个人素养,更锻炼其专业技能,同时也是检验学校教学的过程。作为实习单位,则是一个获取收益的过程,没有共享的利益不会有长久的合作。因此,此阶段是融学习、锻炼和服务与一体的实习阶段。学校在加强与企业和政府部门配合的同时,主动设计(如村主任助理、经理助理等)和获取实习岗位,特别是核心岗位的获取,在设岗、顶岗的基础上,采取灵活的管理机制,如探索更多岗位轮换和一人多岗、多人一岗的实习机制,通过设岗位、铺台阶等手段,逐渐加大工作职责和难度,发挥专业优势,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管理创新,达到实习单位和学生个人双收益的局面。

3实施面向三农需求的农业经济管理实践教学体系的保障措施

3.1输入服务三农的实践教学意识

服务社会是高校的一项重要职责,高校人才的培养应主动适应社会发展需求。面临萎缩的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尤其需要加强服务社会人才培养理念,主动融入地区经济发展中,积极对接政府,为服务区域经济、服务“三农”输送高素质、高质量农业经济管理人才。纵览农业经济管理专业改革和发展,呈现了诸多特色发展模式,关键点都在实践教学环节上,重点是满足社会需求的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因此,必须将服务三农的意识输入学校、教师、学生脑海中,体现到实践教学改革和发展中,在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同时,又增强了学校服务社会能力,增加学校美誉度。

3.2保证实践教学经费

实践教学是一件耗时、耗力和耗钱的工作,没有强大的资金保障,再好的实践理念也无法实施。学校应多方面筹措资金,提供充足实习费用和实习单位合作费用,加强高校与政府职能部门、与农业企业、与农业生产部门的合作,为实践教学提供单位保障。同时应加大对课程实践教学的投入,支持课程对口单位建设;建设一批高质量工作室,保障工作室硬件基础建设;加大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和实习环节的投入,培育和发展多元化实岗实践。

3.3提升实践教学师资力量

教师是实践教学的设计、实施和督导者,是学生与实践单位的联系者和协调者,实践教学质量的保证。创新的实践教学体系要求实践指导教师创新性的实践教学理念和管理方法,与时俱进的知识和技能,合理科学的教学设计,无私奉献的教学精神。因此需要鼓励教师走出去,敏锐搜取社会需求变化,“产、学、研”相结合,创新教学;另一方面,给实践教学老师创造更多的学习、培训机会,进行知识和技能的储备;还需灵活的实践教学激励机制,在保证劳动所得外,对创新收益进行奖励。

3.4配套实践教学监督和评价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