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动物医学和信息技术

动物医学和信息技术

时间:2023-12-08 17:21:24

动物医学和信息技术

动物医学和信息技术范文1

Shortliffe教授指出,医生对于计算机和新技术越来越依赖就是其中一个重要问题。由于患者的个体状况和疾病状况千差万别,医生在诊疗过程中的逻辑推理也各有特色。但是,计算机的应用有可能削弱医生和患者之间的和谐关系,使医患之间的互动和整个诊疗过程变得呆板机械。在某些情况下,医生不是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和逻辑对患者做出诊断,而是依赖于他们使用计算机的方式来做出判断。实际上,计算机永远不可能代替人脑,更不可能超过人脑。只有当计算机和人类的智慧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发挥出真正的作用。

生物医学信息学的定义

根据美国医药信息学会(American Medical Informatics Association, AMIA)的定义:Biomedical Informatics (BMI) is the interdisciplinary, scientific field that studies and pursues the effective uses of biomedical data, information, and knowledge for scientific inquiry, problem solving and decision making, motivated by efforts to improve human health.

生物医学信息学(BMI)是一门研究如何有效利用生物医学数据、信息和知识的跨学科科学,以满足科学查询、解决问题和制定决策的需求,并通过不断的努力,推动和提高人们的健康。

生物医学信息学的关键属性

生物医学信息学主要从事生物医学数据、信息、知识的产生、存储、获取、使用及共享的理论、方法和过程的研究、开发和应用。

生物医学信息学建立在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以及信息科学的基础上,是IT技术在生物医学领域上的应用。

生物医学信息学在方法学上可以支持从分子水平到大众水平的研究、推论、建模、模拟、实验和转化。覆盖从基础医学、临床科研,到临床诊疗、公共卫生等多种生物医学领域的研究和应用。

生物医学信息学认为生物医学信息的最终使用者是人。因此,社会科学和行为科学对于技术性解决方案的设计和评价,以及对于复杂经济、伦理、社会、教育和组织架构的演进,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

BMI各应用领域的相互关系和区别

在生物医学信息学领域有很多看似非常相近的术语和名词,很容易被混淆和乱用,例如:信息学、医学信息学、生物信息学、卫生信息学、生物医学信息学、公共卫生信息学等等。如何理解这些术语?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又是怎样的呢?

Shortliffe教授解释说:生物医学信息学是一门基础性生物医学科学,是一门应用潜力非常广泛的科学。生物医学信息学研究和发展的推动力,是生物学和医学领域的临床、科研和实践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生物医学信息学将生物医学的理论和方法与计算机、信息和通讯技术相结合,以创新和发展新的方法和理论为目标。这些核心理论和方法包括数学建模、数据库理论、认知科学、统计学、数据挖掘,自然语言处理等等,反过来又促进生物医学科学和健康科学的研究、应用和创新。

生物医学信息学理论、方法和技术首先被应用到临床医疗、诊断和护理等临床医学领域,同时也被应用在牙科和兽医学领域。这些领域关注的是患者个体,是以患者为中心实现临床相关信息的采集、集成、共享和应用,因此被称为临床信息学。

与临床信息学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是公共卫生信息学,它的应用不是针对单一的患者个体,而是关注整个人群,以大众健康和管理为目标。临床信息学和公共卫生信息学共享了很多相同的方法和技术,这两个方面结合在一起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医学信息学。因此,生物医学信息学不能等同于医学信息学。

生物医学信息学在生物学领域的应用,特别是在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上的应用,主要关注的是细胞和分子水平的过程,这部分被称为生物信息学。

生物医学信息学在放射影像、图像成像和分析、以及影像管理方面的应用被称作影像信息学。影像信息学以组织和器官为主要对象,包括:放射影像、病理影像、超声影像、皮肤病学、以及分子可视化等等应用领域。

据Shortliffe教授介绍,其实这些应用领域的边际是非常模糊的,例如生物信息学和影像信息学相结合就产生了分子生物成像学;生物信息学和临床信息学的结合形成了药物基因组学,而临床信息学和公共卫生信息学相结合则形成了大众消费健康学。

BMI和HIT的关系

生物医学信息学与计算机科学(软件和硬件)、临床科学、基础生物医学科学、流行病学、统计学、生物工程学、管理科学及认知科学与决策密切相关。

生物医学信息学(BMI)与医学信息技术(Healthcar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IT)有着密切的关系,但相互各有侧重。BMI更偏重于BMI理论的研究、方法的建立、教学、以及这些理论和方法在生物医学研究领域应用。其主要参与者是学术研究人员、科研机构及相关实验室。而HIT则更偏重于应用,主要是把BMI的方法、理念以及研究成果与医疗临床实践相结合,并通过厂商开发成相应的医疗信息系统产品,供医院和卫生行政机构使用。其主要参与者是医疗IT厂商、医疗临床机构及卫生行政机构等。在美国,生物医学信息学领域的学术组织是美国医药信息学会(AMIA),而医学信息技术领域的学术组织是美国医疗信息管理和系统协会(HIMSS)。

加强生物医学信息学教育和培训

生物医学信息学对于生物医学研究、企业应用系统的研发、图书馆情报学和知识管理、公共卫生统计、生物技术和制药、临床实践和管理、以及政府决策研究,都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但是,目前要真正把信息技术应用到生物医学领域以及临床诊疗中,还存在一个非常大的障碍,就是缺乏同时具备信息技术知识和生物医学领域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因此,作为交叉科学的生物医学信息学,要肩负起自己的使命,要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做出贡献。各医学院校和研究机构,在开展常规的生物医学信息学学位教育之外,还应该积极开设信息学相关的培训,为医学生和护理学生提供双学位课程。另外,要加强对医药卫生专业人员的信息学继续教育,并积极为临床医护人员所进行生物信息学研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协作。

Shortliffe教授还指出: IT基础架构(IT Infrastructure)一向被公认为是实现安全、有效、以患者为中心、及时、高效率和公平六个医疗目标的基础。但是,临床信息系统设计和实施40年来的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成功的系统不仅仅取决于技术,而更取决于人、文化和创新性的流程。

动物医学和信息技术范文2

关键词:兽医信息学;信息;数据;决策;建模

兽医信息学(VeterinaryInformatics)是一门应用信息科学、工程学和计算机技术来支持兽医学教学、研究和实践的学科。兽医信息学是伴随着信息学和计算机技术的进步而发展起来的[1]。信息和计算机技术在兽医领域的应用开始于上世纪60-70年代,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在信息技术比较发达的国家其研究已经相当深入,应用范围也已经相当广泛。而在一些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普及比较晚的国家,兽医信息学的发展尚处于起始阶段。我国到目前为止,还没将兽医信息学作为一门专门的兽医专业的学科来普及,其发展还处于一个比较低的水平,从应用到相关技术研究还有待于步入一个更高的层次。

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在兽医领域的应用虽然起步较早,但是,在其发展的初期则是经历了一个缓慢的过程,直到最近十多年,才呈现出了蓬勃的势头[2]。在兽医信息学发展过程中,其研究和应用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电子病例记录;疾病诊断专家系统及决策支持系统;图像数据获取和生物统计与建模等。

1.电子病历

在计算机没有引入兽医领域之前,动物病历主要是以人工的方式记录在以纸为主要载体的媒体上。由于载体本身的特性所限,采用这种记录方式进行病例记录,当积累到一定数量后,由于记录载体体积庞大给应用和管理造成很大的困难。电子病例(electronicmedicalrecords,EMRs)[3]的出现有效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使兽医能够为用户提供计算机化的标准化的病例记录,实现了对动物的健康状况进行长期跟踪,并提供长期的健康咨询服务和制定保健计划。对于用户,可以在家通过网络随时查看自己宠物的病例记录,从而清楚地了解它们的健康状况。另外,一个养殖场动物电子病例为疾病控制职能部门提供了流行病学分析的原始资料,通过对其进行统计分析,制定科学的疾病控制和扑灭计划,同时电子病例记录也是发现新出现疾病的重要途径。在兽医信息学发展比较早的国家,电子病例记录系统已经相当成熟,已经形成了一系列的行业规范和标准。这种标准的形成,使得在整个国家或者大部分地区均采用同样的标准进行病例采集、管理、交流和分析等,有利于流行病学分析、疫病控制和相关疾病控制措施的制定。目前,信息技术在兽医实践中的应用已经相当普遍。由于采用电子病例记录系统,兽医临床实践在向无纸化方向发展。

2.决策支持系统

兽医决策支持系统(Decisionsupportsystem)是指在动物疾病控制中用于辅助决策者进行疾病控制策略制定的计算机程序系统。兽医领域的决策支持系统主要分为两类:一是疾病诊断系统;另一个是疾病控制决策支持系统。专家系统是疾病诊断决策支持系统最为常见的形式。疾病控制决策支持系统主要是一些流行病学分析系统、疾病控制经济学分析系统、疫情监测系统和疫情预警预报系统等[4]。

专家系统是利用知识和推理解决领域中只有专家才能解决的难题的计算机程序系统。在世界范围已经有大量的动物疾病诊断专家系统投入应用,如牛病诊断系统CaDDiS、禽寄生虫病专家系统PPES、家畜寄生虫专家系统LPES、牛福利信息/专家系统OxWISE等。我国也开发出一些动物疾病诊断专家系统,如北京佑格公司的系列动物疾病诊断专家系统、江苏农科院的鸡病诊断专家系统和东北农业大学的牛、猪和犬病诊断专家系统等。虽然已经有大量的专家系统投入到动物疾病诊断实践中,这并不意味着动物疾病诊断专家系统已经完全成熟,相反,随着专家系统本身的发展和应用的深入,用户对动物疾病诊断专家系统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专家系统将向着诊断过程更加高效、准确、智能程度更高和操作更加方便的方向发展。

疾病控制决策系统因其涉及到疾病控制决策的各个环节,因而有大量的不同类别的决策系统出现,同时也有多种信息技术应用于这些系统中。CareEngine是一个通过对不同用户的当前状况和已有的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用户当前的状态,然后根据该分析结果对用户进行分类,对不同类型的用户提出不同的处理措施,以降低疾病诊断过程中的错误和减少用户的费用。疾病流行趋势和模式分析是流行病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在这个过程中,往往需要处理和分析大量的疫情数据,这些数据一般均具有空间属性,如患病动物的分布、运动趋势,疾病的发生范围和危险因素的分布等,而疾病控制策略往往需要在最快的时间内做出,因此,以数据分析和处理为主要功能的决策支持系统应运而生。除了传统的决策支持系统外,地理信息系统当前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疾病控制决策。EpiMAN-TB是一个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决策支持系统,通过对空间数据分析结果,制定新西兰牛和鹿中结核的控制措施。

3.兽医图像数据和信息的获取及分析

在兽医临床实践中,由仪器和设备获得的图像、数据和信息在疾病诊断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相关技术的进步,临床上这种数据的需求将大大增加,人们在诊断决策中对这些数据的依赖程度也在增加。由此伴随着对这些数据的获取、分析、存贮和解释需求也在巨增。在动物疾病诊断中,经常用到的图像有显微镜图片、电子显微镜图片、荧光显微图片、B超图片、X光图片和CT图片等,对这些图片的获取和分析几乎均通过计算机来完成。另外,随着计算机图像处理功能的日益强大和处理技术的日益成熟,通过计算机不但可以处理2D图像,而且3D图像分析技术已经在兽医实践中得到广泛地应用。

最近在图像处理技术上的进展不但可以显示机体的解剖结构,而且可以在活体上对生物学过程和事件进行评价。例如,利用磁共振技术和放射性同位素成像技术可以显示机体的功能。这些技术可以对血流和各个器官的功能状态进行显示,对疾病的诊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当前一些在临床上常用的基于计算机的成像技术包括: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X-raycomputedtomography,X-rayCT或CT)、磁共振成像(magneticresonanceimage,MRI)和发射体层成像(emissioncomputedtomography,ECT),如单光子发射体层成像(singlephotonemissioncomputedtomography,SPECT)与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positronemissiontomography,PET)、计算机放射摄影(computedradiography,CR)或直接数字化摄影(directradiography,DR)等新的成像技术。

4.生物统计、分析及建模

生物统计是兽医实践及研究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生物统计,人们可以发现从临床实践中得到的数据中所隐含的意义、发现疾病和致病因素之间的关系,以及疾病发生的规律等,为解释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以及科学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生物统计又是兽医研究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几乎所有的试验数据都必须通过统计分析来发现试验现象和事物本质之间的关系,并且只有经过科学的统计分析之后所得到的结果才能被广大同行所认可,对其所揭示的现象才有科学、客观的认识。基于计算机的统计分析软件已经成为兽医实践和应用中的必备工具,如MS-EXEL、SAS、S-PLUS、MATLAB和SPSS等。除常规的数据统计之外,在流行病学研究中,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统计分析为挖掘疾病流行和扩散的时空特征和模式开创了一个新的视角,通过对分析结果在电子地图上的实时显示,使人们能更直观地了解疾病的流行状况及未来的流行趋势。

建模以其严谨、抽象的特点作为交叉学科在医学领域广泛应用,同时也为其在兽医领域的应用提供契机。近年来,在重大疫病的控制中,数学模型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流行病学分析与研究。

OmairaCeciliaLizarazoHerrera等[5]采用动力学模型仿真模拟口蹄疫的发病过程,为疫病管理提供参考策略;EricP.M.Grist[6]用控制优化模型评估疯牛病可能造成的损失;Trapman,P[7]采用随机过程研究的动物传染病分支模型可分析疾病的发病数量和时间,并评估不同的管理措施的效果,该模型可适用于典型猪瘟、禽流感和口蹄疫等流行病。英国数学家利用模型解决的重大问题是疯牛病。在初期没有有效的抗菌药物,只能检查并杀死所有的病牛,但在最初的15个月,这些方法没有避免疾病的传播。因此,数学家设计了一个针对疯牛病的传染模型,并且发现问题的关键是时间的控制问题。原先检查并屠宰病牛往往是在疾病发现的4-5天——在这段时间疾病已经很大范围地传播开了。这就是不能控制疾病的原因,于是疾病的检查采取了更为果断和迅速的措施,来检查可能被感染的牛并屠宰。两个月后,疾病得到了控制。

另外,基于环境因素和空间因素的疫病传播时空动力学模型的建立也为疫病控制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动物疫病的发生、发展、分布与地理环境关系密切,流行病地理信息系统在疾病控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DavidL.Smith等[8]人调查了康涅狄格州169个镇的浣熊狂犬病的传播情况,同时,还调查了地理、人与动物接触情况等因素。对狂犬病在不同的地形传播的环境危险因素进行定量,建立了狂犬病传播的随机空间模型,结果表明环境因素对该病的空间分布存在显著的影响,河流起着重要的屏障作用,将扩散速度减少7倍。DavisonS等[9]利用GIS对美国宾夕法尼亚州1996~1998年发生的H7N2亚型禽流感进行空间分析与研究,为防疫措施提供参考,EhlersM[10]等利用GIS对意大利1999~2001年发生的禽流感建立以家禽饲养密度为基础的空间分析模型。

5.小结

信息学、计算机和兽医学等学科的高速发展,给兽医信息学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契机。从国外这些年的发展和应用历程来看,重点的研究方向包括电子病历、决策支持系统、数据和图像的获取、存储和分析以及对疾病和生理等过程的建模等。我国兽医信息学的发展中所研究的主要内容也不外乎这些方面,但是在发展过程中,应根据我国兽医学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现状,走一条适合我国实际情况的道路。分析我国当前的研究现状,本人认为应该从以下方面逐步开展工作,以促使兽医信息学的快速发展:(1)以建立兽医临床及实验室数据标准为前提,逐步在全国建立和推广电子病历系统,以实现全国动物疾病数据的共享、无缝集成与交流,有利于疾病流行状况分析和疾病控制决策;(2)搜集整理国外的研究资料和相关书籍,编写我国兽医信息学教材,将兽医信息学作为一门单独学科提出,作为研究生和本科生的选修课进行推广,培养后备人才;(3)整合现有资源(人力、物力和资金),提出重点突破方向,逐步展开兽医信息学相关研究;(4)大力宣传信息技术在日常实践中的应用价值,提高养殖单位及用户对信息学的认知程度,同时加快已有的信息技术相关产品在兽医领域应用的推广工作,让用户从效益中认识这些产品的价值,以促进兽医信息学在实践中的推广;(5)以生物信息学的高速发展势头为契机,进行动物病原生物信息学相关研究,为动物疾病的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主要参考文献:

[1]Boschert,Ken.[WWW]12THSeptember1998.VeterinaryInformatics.netvet.wustl.edu/info.htm15THApril2003

[2]Smith,RonaldD.;Williams,Mitsuko.Applicationsofinformaticsinveterinarymedicine.BullMedLibrAssoc.2000January;88(1):0049–0051

[3]Holbrook,Anne,etal.[WWW]Acriticalpathwayforelectronicmedicalrecordselection./Downloads/path.pdf16THApril2003

[4]Boschert,Ken.[WWW]12THSeptember1998.VeterinaryInformatics.netvet.wustl.edu/info.htm15THApril2003

[5]OmairaCeciliaLizarazoHerrera,CarlosAlbertoGonzalezBuitragoy,HugoHernandoAndradeSosa,etal.SystemDynamicsappliedtomodellingandSimulationofFoot-and-MouthDiseaseEpidemiology[A].The17thInternationalConferenceoftheSystemDynamicsSociety,and5thAustralian&NewZealandSystemsConferece:SystemsThinkingfortheNextMillennium,Wellington,NewZealand[C],20-23July1999

[6]EricP.M.Grist.TransmissibleSpongiformEncephalopathyRiskAssessment:TheUKexperience[J].RiskAnalysis,2005(25)3,519-532.

[7]TrapmanP,MeesterR,HeesterbeekH.Abranchingmodelforthespreadofinfectiousanimaldiseasesinvaryingenvironments[J].JournalofMathematicalBiology,2004(49)6,553-576.

动物医学和信息技术范文3

关键词:职业技术学校;多媒体教学;畜牧兽医学专业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32-0142-02

职业技术学校专业繁多,畜牧兽医专业是其中的基础专业,担负着培养畜牧兽医行业一线技术人才的重任,也对畜牧业的健康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根据教育部制订的《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要求中等职业教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转变教育思想,树立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的观念,培养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

贵州省习水县职业技术学校(以下简称“我校”)畜牧兽医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学生毕业后能从事动物疫病防控、动物疾病诊治、保障动物性食品安全、关爱动物及保障养殖业生产,以及动物医学管理等的生产、管理、服务、建设一线且面向基层和生产第一线工作,成为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良好综合素质的“应用型”、“创业型”人才。

近几年来,我校在专业课教学上进行创新,将专业课程进行适当优化组合。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方面、探索“利用校内外教学实训、实习基地,规范与加强毕业实习,提高畜牧兽医专业学生动手能力,保证专业知识与实践技能达到培养目标”等方面取得一定经验,这主要得力于多媒体教学,也就是运用计算机帮助教师实现教学功能。它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具有直观性、灵活性、实时性、立体化的特点。不仅有利于教学,更有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新思想、新观念和新方法,是激发学生潜能、发展学生智力和能力的有力工具和形式。在职校畜牧兽医专业课程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课件来辅助教学,能极大地促进专业教师课程教学水平的发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益,在培养学生的探索与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发挥非智力因素、模拟演示逼真的现象和过程都有很大的优越性。利用多媒体教学软件开展教学有许多优势,对教学效果的提升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一、畜牧兽医学专业课教学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的重要意义

多媒体信息技术为畜牧兽医学课堂教学提供了更为广阔的信息资源和多样的教学方式,对学生学习畜牧兽医学知识和专业技能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不但丰富了学生的信息资源,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想象力。将多媒体信息技术与畜牧兽医学课堂教学紧密结合,可以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协调师生与教学内容等因素之间的关系。在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的基础上,保持整个畜牧兽医学教学的统一性,提高专业知识的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其重要意义主要有以下方面:

1.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育思想,以促进畜牧兽医学专业的教学创新。多媒体信息技术改变了传统的教学理念,促使更多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走进畜牧兽医学的课堂,推动了畜牧兽医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快速发展。此外,还可促使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创造。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实践中身体力行地推行就业教育,才能真正把专业技能的培养作为教学的首要任务。

2.对培养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作用

随着传统畜牧业向集约化、规模化、健康安全、生态环保等现代畜牧业养殖的转变,职业技术学校怎样培养适应社会、适应行业发展要求的高素质人才,在人才培养方面必须作出改革,探索培养理念新、专业基础知识扎实、实践动手能力强、具有人文精神、充满责任感和使命感、有远大理想和抱负的高素质人才的新途径。当今社会对学生的实践能力、科技开发与新技术应用能力要求很高,职业教育要努力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积极与社会发展接轨,为培养现代社会需要的人才而努力。多媒体信息技术为职业教育注入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给课堂教学效果带来了实质性的变化,使畜牧专业课程教学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对培养新世纪高素质人才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3.优化课堂管理,促进教学模式改革

多媒体信息技术在职校畜牧兽医学专业课堂中的应用逐步发展,只是掌握应用多媒体信息技术的熟练程度有所差异。不管应用程度怎样,教学中师生都会潜移默化地接受多媒体信息技术带来的变化,包括课堂管理手段和教学模式的变化。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实际教学中的运用,又反过来促使自身继续完善和发展。

二、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促进畜牧兽医学专业课创新教学的发展

1.拓宽专业知识面

畜牧兽医课程与其他专业课程也有较大的区别,畜牧行业每天都在发生变化。新的养殖技术、疾病及产品不断出现,人们也在不断探索对付新型疫病的办法和手段,只靠课本上对疫病的描述和防治远远不够。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这一教学手段可以弥补书本上的不足,随时采集信息服务教学。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所得到的信息来源之广、信息量之大,是其他资料不可比拟的,为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2.增强探索求知欲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但要把基础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还要将新科技介绍给学生。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知识的时间毕竟有限,教师可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手段介绍畜牧兽医行业发生的问题和解决的办法,以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例如,近年来,通过致病病毒和细菌的更新换代,不断出现新型微生物和高致病性微生物,导致各种家畜的传染病频发。很多疾病的发病机理和防治措施都不清楚,在课堂上可以把这些问题和研究动态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新知识,不断增强探索新知识的欲望,以提高专业技能和专业素质。

3.提高专业技能

多媒体技术还可应用于实验、实习、实训过程中,由于某些技能知识需要靠专业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做演示实验才能完成。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就强调了演示试验的规范性,而专业音像资料也能代替教师的操作,使学生获取技能和知识。

总之,在畜牧兽医学专业课程的教学中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既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又是建设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需要。观念引领行动,学校要大胆尝试,充分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课堂教学的创新,改变教学方式,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加强信息技术知识的培训,改变教学观念,在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信息技术,实现课堂质量和效益的最优化。同时,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现创新教学。

参考文献:

[1]李华慧等.对畜牧兽医专业课程多媒体教学效果的调查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07,(12).

动物医学和信息技术范文4

关键词 计算机技术;应用

中图分类号:TP3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3)15-0099-01

1 计算机技术应用于医学领域的发展历程

大约1950年医学领域就已出现计算机的身影,最近十几年发展速度更是惊人。医学领域中计算机随处可见,不论是医学教学和科研,还是医院管理和办公。20世纪中期计算机仅仅用于医学研究,到了70年代它的应用范围就扩展到了药品监督,病案书写、门诊医疗、卫生统计、病案管理等。所应用的范围几乎覆盖了医学领域的方方面面。另外据美国医学信息学会网站统计,斯坦福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70余所大学和国家保健研究所、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疾病控制中心等3所科研机构,设立了专门的医学信息学专业或培训班,对进行临床医学研究、医学教学、医院管理等部门中所需的信息技术进行系统的学习,大大的提高了医疗系统的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促进了计算机在医学领域的广泛应用。而我国也相继成立了医学信息学专业,对计算机在医学领域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2000年以后各类医学院校都意识到了计算机在现代医学中提供的方便于快捷,纷纷开设了计算机医学相结合的专业,如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医学信息工程专业等等。

2 计算机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具体应用

2.1 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

HIS是利用网络通讯技术,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等现代化手段,对医院及所属各个部门的进行综合管理,对在医疗活动各阶段产生的数据进行采集,存储,处理,提取,传输,汇总加工生成各种信息,从而为医院的整体运行提供各种信息及自动化的管理服务的信息系统。HIS对于现代化医院的建设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它大大简化了工作流程,减轻医务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也提高了数据录入的准确性,达到信息精确化。

2.2 电子病历(Electronic Medical Record,EMR)

电子病历就是把传统的病历计算机化。它是用计算机、储存卡等电子设备存储、查找、提取患者的诊疗经过,替代传统的手写病历。电子病历的内容与传统病例一样,包括患者所有的诊疗信息。 病历记录着患者病情演变的详细过程,是医生了解患者病情制定诊疗方案的重要依据,也是医务人员之间交流的一项重要文件,又是探索疾病规律及处理医疗纠纷的法律依据,是国家的宝贵财富。病历对医疗、预防、教学、科研、医院管理等都有重要的作用。而电子病历于传统的手写病历相比,有着显著的优势。

1)易于存储。患者可以将自己的病历保存在一张小小的储存卡里,方便且易于保存;医院可以将患者们的病历存储于计算机无限的存储空间里,节省空间也便于管理。

2)提取便捷。电子病历系统可以快速的查找提取患者的病历信息,医务人员可以快速了解患者的病史,为及时准确的制定诊疗方案省下宝贵的时间;此外,电子病历方便医务人员调取大量的临床信息,为科研提供便利,节约人力物力,大大的提高工作效率。

3)方便共享。因为有网络的支持,即使相隔千里,医务人员也可以通过计算机病历系统对同一患者的诊治情况共享,为医生们进行患者病情的讨论和研究提供了方便。

2.3 临床支持决策系统

决策方法对医生做出正确的临床诊断及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有很大帮助,决策系统与计算机相结合能通过网络收集全面地信息,从而为临床决策提供依据。

临床支持决策系统可以预先输入正常范围的医学数据,从而向医务人员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发出警告。例如在监测某患者血常规时,发现白细胞升高,则可提醒医生注意排除该患者是否有感染。决策系统与医学知识库的连接可以帮助医生解决临床诊断问题。临床上患者病情复杂多变,医生必须掌握丰富的知识才能明确诊断。医学知识数据库可以为临床上疑难病例提供案例参考和解决建议,是医生的好帮手。决策系统通过网络与其连接,为医生临床决策提供帮助。决策系统还能够及时将患者的药物过敏史、药物间的相互作用、药物与疾病的联系反馈给医生,帮助医生更好的进行诊疗。

3 计算机在医学领域应用发展前景

虽然目前计算机技术广泛应用于计算机领域,给医疗系统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但计算机的潜能依旧有待进一步开发,我们坚信,在未来,计算机和医学结合,一定会产生更先进的应用,推进医学的进步,造福人类,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

3.1 生物芯片

生物芯片又称基因芯片,是DNA杂交探针技术与半导体工业技术相结合的结晶。是将大量生物分子,如DNA分子、寡核苷酸探针、蛋白质等固定于硅片等载体支持物上后与带标记的样品DNA分子进行杂交,通过仪器检测分析进而获取样品分子的数量和序列信息。生物芯片包括基因芯片、蛋白质芯片、组织芯片等。例如通过基因芯片,可以检测同一个个体在正常生理及病理情况下基因表达的不同,借助基因的检测,为临床诊断学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工具,对于基因诊断、药物筛选,给药个性化方面的突破也会有重要推动作用。现在生物芯片在临床疾病诊断、新药研发等领域的应用还很局限,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研究的不断深入生物芯片在医学领域一定会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3.2 医学影像学的应用

时至今日,医学的发展已经离不开影像技术,临床医生借助影像技术更好的作出诊断及评价诊疗效果。例如,心脏内科行CAG,借助影像技术,直视下直接评价患者冠状动脉的狭窄情况,为下一步是否需要性PCI提供金标准。现代影像学已发展为MRI,CT,DSA,PET,SPECT等多种技术的组成的医学成像体系,必将对医学的进步做出更大的奉献。

4 结论

计算机对科学的发展有显著的影响,对医学的推动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Internet作为信息高速公路的骨干网络,必将促使网络与医学信息连为一体,对现代医学的发展与进步,医疗水平的提高,医疗现状的改善产生强大的推动力。

参考文献

[1]李强,李润花.论计算机在医学实验中的作用[J].科学之友,2010(05):134-135.

动物医学和信息技术范文5

关键词: 计算机;医院;管理

中图分类号:TP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16-0181-01

0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尤其是计算机技术迅猛发展,计算机以其独特和强大的功能渗透到社会生活的诸多领域,在医疗行业中应用范围也不断扩大。计算机技术在医院管理的现代化和信息化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计算机技术在医院信息管理方面的应用

医疗信息和管理信息是医院信息的两大方面。在对医院的医疗信息与管理信息的处理方面,计算机技术是非常重要的。医院信息系统(HIS)是典型的计算机技术在医院信息管理中的应用。下面以HIS为例进行分析。

医院信息系统就是通过网络通讯技术、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等方式,对医院及其附属部门的信息(如人流、物流、财产等)进行综合管理,采集、存储、处理、提取、传输、汇总在医疗活动各阶段产生的数据以生成各种信息,为医院的整体运行提供自动化的管理和服务的信息系统。

医院信息系统包括两个方面:临床医疗信息系统与管理信息系统。临床信息系统(CIS)的作用是协助医院医护人员的临床活动,对病人的临床医疗信息进行收集并处理,提供辅助诊疗、临床咨询和辅助临床决策等,为医护人员提高工作效率。病人床边系统、医嘱处理系统、医生工作站系统、药物咨询系统、手术麻醉系统、重症监护系统、实验室系统等都属于CIS的管理内容。医院管理信息系统(HMIS)的作用则是协助医院的行政管理和日常事务处理,提高医院的工作效率,降低事务处理人员的劳动强度,使医院能在较少投入的条件下获得更好的社会与经济效益。医院的住院病人管理系统、药品库存管理系统、财务系统、人事系统等则属于HMIS的管理内容。

医院信息系统是计算机科学、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和管理科学在医院信息管理中的综合应用,是计算机技术与医院管理、医院信息管理、临床医学之间长期影响、渗透和相互结合的产物。计算机已成为现代化医院信息系统中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和技术支撑。

2计算机技术在医院经济管理方面的应用

医院经济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医院的生存与发展。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医院中的应用,使医院的经济管理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在医院的经济管理中应用广泛,如医疗收费、药品管理、财务数据处理等。下面以医院财务管理为例来简要分析计算机技术在医院经济管理中的应用。

医院的病区管理系统、收费管理系统、药品管理系统和财务管理系统等共同组成了医院的财务管理系统。

2.1 病区管理系统医院病区管理系统的组成部分主要是住院病人转院、住院病人费用核算、医嘱处理与床位管理等子系统,利用此系统可用来查询各种费用明细、统计住院病人的医疗动态等信息,使医院对患者的透明度增加,住院系统的医疗服务水平和效率得到极大的提高,杜绝了漏费、欠费等现象的发生,加快了医院病床的周转率。

2.2 收费管理系统收费管理系统是收费人员依据处方输入药品的名称、数量、规格等,计算机则自动划价并计算金额,打印收费收据。在下班前,收费人员使用计算机可以很快的打出交款日报表,便于向财务科交款。

2.3 药品管理系统药品管理系统就是利用计算机技术管理药品,在购入药品入库时,药品管理人员将购入药品的品名、剂量、规格、批发价、购入价、数据、有效期等信息同时录入计算机,计算机系统按国家统一规定加成率自动在批发价基础上进行加价处理。药房领取药物时,计算机打印出库单,实现自动划价,同时将信息储存在各药房的数据库中。此外,计算机技术还可以实现对药品的购入、调价、领发、售出、盘盈、盘亏等做出数据统计,按照财务格式要求打出药库药品的进销存日报表与月报表。

药品管理系统还可协助药品管理人员查询药品库存、药品有效期和销售等信息,依据药品统计情况提出购药计划。医院财务管理体系和药品管理体系的有机联系,有利于医院的财务部门和管理人员能够及时、准确的掌握医院药品销售和库存情况,完善药品的管理体系。

2.4 财务管理系统医院的财务管理系统依据医院的会计制度设立,主要内容包括:工资管理、货币资金管理、业务支出管理、物资管理、固定资产管理、专项资金管理等。财务管理系统与药品管理系统和收费管理系统统一联系,组成了医院的财务管理网络。

由此可见,医院经济管理中计算机技术的充分应用,消除了工作人员繁重的手工劳动,提高了工作效率,创造了医院经济管理所必须的良好条件和基础,实现了经济管理信息的资源共享,使医院经济管理技术更加科学有效。

3计算机技术在医院病案管理的应用

病案是医院信息系统中最重要和内容最丰富的部分,也是医院非常重要的信息源之一。传统的利用手工对病案的管理存在着许多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存储病案空间有限,存在较大的盲目性和局限性,病案检索过程繁杂,查准(全)率低,工作量过大等。利用计算机技术管理病案的优势在:能进行统计分析,为医院的临床和科研提供更好地服务,为医疗系统提供丰富的医学数据信息;为了方便查询、借阅管理、跟踪管理、制图、制表等工作,它可以快速录入、永久贮存、快速检索病案资料;增大管理空间,使有限的病案管理空间变成无限的。

4结论

计算机技术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改变了过去的人工管理模式,大幅提高了医院的医疗水平和工作效率,使医院能更好地服务于病人,促进了医院的科研技能和医护水平的提高。总之,医院的现代化管理离不开计算机,计算机技术必将在现代化医院的管理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姜云翔.现代化医院管理中的计算机应用浅谈[J].办公自动化,2008(24).

动物医学和信息技术范文6

【关键词】物联网技术;医疗设备;供应链管理

在医疗事业快速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先进的医疗设备被应用到医疗事业中,医院医疗设备的增加,设备所占据的资产越来越大,如何能够更有效的对医疗设备进行管理显得尤为关键。在医疗设备管理中,应用物联网技术,建立统一完善的医疗设备供应链管理系统,落实到各个环节,一旦出现问题可以及时作出反应,尽可能降低损失,提升管理质量和效率。此外,还可以有效降低医院内部腐败现象的出现,维护医院的切身利益。由此看来,加强物联网及时的医疗设备供应链管理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对于后续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开展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1医疗设备管理现状

就当前我国医院医疗设备管理现状来看,固定资产占总额的50%以上,但是很多医院仍然是采用传统的医疗设备管理手段,由人工电子表格记账方式进行管理,这种管理方式存在明显的缺陷,工作量较大,设备利用效率低,一旦出现问题很难有效的清点和盘查。如果在医疗设备管理中应用射频识别技术可以有效提升设备利用效率,降低人工劳动强度,但是统计准确率问题仍然得不到有效的保证。

2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医疗设备供应链管理系统

2.1自动识别技术

自动识别技术是一种前沿的数据输入技术,主要是利用计算机系统和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等设备实现。自动识别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有效提高数据采集准确性和安全性,降低劳动复杂程度。当前多数医院采用的物联网技术主要包括患者身份识别、血液管理、远程医疗、医用气体远程监控及抄表、医用耗材溯源管理等多个方面,利用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声音图像识别系统和磁条技术实现信息的识别。当前较为常见的条形码和二维码同样是一种信息识别技术,可以用来表示商品编号,也可以充当身份信息,应用范围较广。

2.2无线网络

无线网络主要是利用无线电波实现数据信息的传输,无线网使用频段主要是在S频段中,在该频段中,不仅可以满足信息传播需求,还可以避免对人体健康带来的损伤。无线网络由于自身的可管理性、抗干扰性和便捷性特点,成为当前广泛在医院应用的主要原因。由于我国地域广阔,很多地区看病难的问题较为严峻,为了改善这一问题,基于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远程医疗会诊,避免患者在颠簸路途中对身体带来更大的伤害,危机患者生命安全。借助网络视频监控系统,建立一个无边界的医疗网络,实现医疗资料和信息的远程传输、查阅和分享。医院在基于物联网的远程医疗会诊研究中,利用云计算和物联网传感器技术,将手指甲大小的传感器贴在患者身上,即可借助专门的设备将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信息传输到设备终端上,医生通过移动智能设备或计算机连接到终端后,即可实现远距离的诊断和治疗。利用无线传感技术,医生即便是与患者相隔万里,仍然可以实现适时诊断。当前较为常见的远程医疗表现在心电、血压、脉搏和血氧检测等等,这种远程诊断技术十分先进,数据传输只需要1、2秒钟,即便是整个远程诊断下来,仍然可以在五分钟内完成。

2.3移动计算技术

移动计算主要是集合了信息传递技术和无线通信技术,伴随着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快速发展而衍生的一个学科。移动计算技术借助计算机或者其他智能终端设备采集数据,加工和传输,实现数据的大范围共享,信息传输更加安全。

2.4供应链系统

供应链系统主要是对医院的医疗设备进行管理,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全方面的数字化医学工程管理系统。医疗设备供应链管理系统需要不断完善和创新,结合医院的医疗设备管理个性化需求,推动医院数字化进步和发展。该系统在数字化医院建设中,可以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促使信息网络系统和医院数字化建设平台协调发展。对于医疗设备供应链管理应该及时、有效的监管,是维护医疗设备流通安全,降低管理成本的关键所在。可以说,在医疗设备管理中运用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对药品的身份标识进行追踪,实时了解到医疗设备的具体运输情况和运行状态,实现信息的大范围共享。利用EDA和移动资产管理系统,实现医疗设备资产定位和现场核算。

3结论

综上所述,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医院为了谋求长远发展,加强医疗设备管理是尤为必要的,作为医院的固定资产,管理水平高低直接影响着医院的综合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在医疗设备管理中,为了能有效提升管理成效,应用物联网技术建立统一的供应链管理系统,可以进一步优化传统的管理流程,尽可能规避资源浪费现象出现,提升医院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郭磊,曹世华.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医疗设备供应链管理[J].计算机时代,2011,21(7):29-31.

[2]郭磊,曹世华.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医疗设备供应链管理[J].计算机时代,2011,8(07):29-31.

动物医学和信息技术范文7

关键词:医院;经济管理;信息化技术;水平

中图分类号:F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8-0217-02

一、医院经济管理基本概念

医院经济管理是以财务管理为核心,以科学的经济手段促使医院合理地使用人力、物力、财力,有效地计划与实施各项经济活动,组织好医疗、教学、科研等各项工作,并与行政管理、业务技术管理有机结合,充分调动医院和职工的积极性,以取得较好的医疗效果和经济效果的系统方法。

医院经济管理主要包括财务管理、物资管理和信息管理三个要素。其中财务管理是医院经济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物资管理和信息管理也是医院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医院所有的医疗活动和经济活动都和这三个要素紧密相关。

二、新时期医院经济管理的特点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随着医疗卫生事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医院经济管理也呈现出了一些新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管理范围扩大化

传统的医院经济管理主要是对于主要是对于门诊、住院和药品收入等进行基本的查询、统计、汇总和报表编制。但是现在随着医疗机构规模的扩大,医院在日常工作中产生的经济数据量大大增加,而且涉及范围更加广泛,不仅限于门急诊收费和住院记账等基本项目,还包括医疗保险费用分解、门急诊次均费用、住院次均费用、病床使用及周转率等新指标,医院管理部门对于这些经济数据进行供给、分析、汇总,并利用这些信息指导医院经济决策的难度也明显加大。

(二)数据处理精确化

传统的医院经济管理模式对于医院经济信息和财务数据并不严格注重考查的精度,而是偏重于总量控制,数据基本可靠即可。而在新形势下,随着医院经济管理范围的扩大,医疗机构的经济数据不仅要可靠,更要十分精确。

(三)医院决策快速化

医疗机构的经济决策都是以对于经济数据的分析、处理结果为依据的。为了适应新时期医院经济管理的新要求,医院管理者需要在更短的时间内掌握更全面、更准确的经济数据,从而对医院经济状况进行更科学的定位并作出更有效地经济决策。

三、信息化技术在医院经济管理中的应用

由于新时期医院经济管理的新特点,传统的的管理技术已经露出疲态,而信息化技术逐渐应用到医院经济管理中,为医院经济管理注入了新的活力。

(一)无线局域网技术

无线局域网,也被称为WLAN(Wireless LAN),利用无线技术在空中传输数据、话音和视频信号,是传统布线网络的一种替代方案或延伸。WLAN无线局域网的出现使得原来有线网络所遇到的问题迎刃而解,用户可以任意对有线网络进行扩展和延伸,可以随时随地获取信息,提高了办公效率。一般而言,对比于传统的有线网络,无线局域网的应用价值体主要现在可移动、布线容易、组网灵活等方面。

医院采用无线网络的最大优势就在于无线网络的及时性和移动性。我们把医院的医疗管理系统用无线网络进行延伸,整个医院就会处于整体的电脑网络系统管理之下,从而提高医院医疗管理系统的效率。医院管理者可以按照分配的权限实时查看医院的运行情况,包括财务状况、物资状况等;医生和护士可以利用无线网络产品实时地记录、查询和传递信息,还可以通过无线网络随时查看病人的监控数据和病情状况;病人和家属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带的无线网络设备用特定的账户查看自己的诊断结果、用药情况和各项费用。

(二)办公自动化技术

办公自动化(Office Automation,简称OA)是将现代化办公和计算机网络功能结合起来的一种新型的办公方式。单位采用办公自动化技术,不仅可以优化现有的组织管理结构,调整管理体制,而且还能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基础上,增加协同办公能力,强化决策和目标的一致性,从而提高经济决策水平。

医院利用办公自动化的思想建立的网络平台,集成了内部通讯、信息、日常办公、文件管理、物资管理、财务管理等模块,医院的管理人员通过使用内部办公自动化系统迅速获取医院运行中的各种经济数据,对其进行精确的处理,为经济管理工作提供了巨大的帮助。医院的管理部门可以更快、更全面地了解医院的工作情况,掌握更详细的经济数据,提高管理组织决策的自动化和科学水平。

(三)RFID技术

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射频识别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过程无须人工干预,操作快捷方便,具有数据量大、信息处理速度快、保密性高、识别距离远、具有很强的环境适应性等特点。

RFID技术在医院经济管理中一个典型的应用就是社保卡实时报销结算。社保卡中植入了支持RFID技术的芯片,并在其中存储病人的身份信息和医保费用结算信息。病人就诊结束后只需持社保卡在医院结算窗口进行扫描,病人的医保报销信息和在医院发生的费用信息就可以实时传输到医保中心费用核算系统中,医保中心把病人此次应缴的全部金额、医保支付额和自付额经过核算后发回到医院的收费终端,病人只需按照系统核算的结果缴纳个人自付金额即可。在住院费用结算中,我们利用RFID技术可移动的特点,可以实现病人住院费用的“床头结算”。由此可见,RFID技术在病人医疗费用结算方面避免了手工报销的麻烦,减少了手工工作模式下的疏漏和错误,实现了病人医疗费用的实时结算,提高了医院经济管理的效率和服务质量。

此外,RFID技术还可以与医院信息系统、WLAN网络的结合而成医疗公共服务平台,在许多应用领域能够发挥其优势。

(四)物联网技术

物联网(The Internet of Things)是指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从而完成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等功能的一种网络。

大型医院每天服务病人非常多,消耗的医疗器械、物品成千上万,由此产生的大量数据需要及时的进行处理。现代化医院经济管理以物联网为基础,实现仪器设备、药品、输液、卫材等物品到物品、物品到人的联网。通过物品的感知,医院管理人员能够实时、动态的了解病人的医疗情况、医疗设备的使用情况、药品和材料的消耗情况,及时有效的处理医疗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数据,提高医院经济管理水平。

四、综合利用各种信息化技术,提高医院经济管理水平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各种信息化技术有了长足的发展,也对医疗卫生事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信息化技术参与现代医院经济管理是新形势下医疗事业发展的必然结果和基本需要,通过各种相关理论和技术在医院经济管理中的应用和与实际医疗工作的结合,可以有效地提高医院的经济管理水平,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尽管如此,但必须明确的是中国医院电子商务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机遇与挑战并存,今后的发展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 董立友.加快信息化建设 实现医院经济管理的高效率和高质量[J].中国医院,2009,(5):72-74.

[2] 胡兴军.RFID: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利器[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06,(13):31-36 .

[3] 张玲.物联网在医院的应用[J].电子科技,2012,(7):148-150.

[4] 李北岩.无线局域网技术在医疗行业中的应用[J].中国自然医学杂志,2006,(8):304-305.

[5] 吕喜龙.清理固定资产的做法[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1997,(12).

[6] 邝歌.电子商务在现代医院经济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信息学院,2012:3.

[7] 韩杰.基于 WLAN 的 RFID 技术在医疗管理中的研究与开发[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软件学院,2009:2.

动物医学和信息技术范文8

行业信息化

值得信赖品牌奖

京颐科技是国内领先的智慧医疗技术及服务提供商。在移动医疗和医疗物联网领域,京颐科技的卓越团队在过去9年中取得了骄人的业绩,成功为国内超过200家医疗行业客户提供了技术、产品及服务。

交大京颐移动医疗信息系统是上海京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京颐科技)面向移动医疗领域用户提供的信息化解决方案。

产品介绍

京颐科技是国内领先的智慧医疗技术及服务提供商。在移动医疗和医疗物联网领域,京颐科技的卓越团队在过去9年中取得了骄人的业绩,成功为国内超过200家医疗行业客户提供了技术、产品及服务。

作为国内市场占有率领先的移动医疗产品,交大京颐移动医疗系列产品包括移动医生查房系统、移动护理信息系统、护理文书系统、精细化护理质量管理系统、移动门诊输液系统、护士站公告系统、中心供液室管理系统、静配中心作业管理系统、无线电子床头卡系统等多个系统。

京颐移动临床护理信息系统是护士工作站在患者床边的扩展和延伸。该解决方案以HIS和无线网络为基础,以二维条码技术和手持式PDA为主要技术手段,可以实现医嘱执行自动核对和床旁护理信息采集,从整体上改进了护理作业流程。患者入院后佩戴的有二维条码的腕带是其身份的唯一标识。医护人员可通过PDA扫描腕带,确认患者身份,还可通过PDA扫描药物条码,确认药物信息,然后通过后台信息处理实现查询、校对和医嘱的执行等。通过核对条码,医院可以减少医疗事故发生的概率,还能实现对医嘱和护理执行过程的跟踪。此外,借助无线网络,护理人员还可以通过PDA在病床边实时输入、查询、修改病人的基本信息、医嘱信息、生命体征等,并可快速检索病人的护理、营养、检查、化验等临床检查报告信息。

作为对前端PDA采集到的医嘱执行信息、床旁体征信息的重要补充,京颐移动临床护理信息系统还能提供丰富完整的护理电子文书系统。护理电子文书系统以整体护理思想为设计理念,涵盖临床护理管理(包括腕带打印管理、体征信息、记录管理、医嘱管理等)、业务管理(包括护士长工作计划、科室业务考核、成果管理等)、人员管理(包括护士基础信息维护、排班管理、出勤管理、培训管理等)、质量管理(包括护理质量检查、质量监控记录、护理差错登记、质量分析、质量统计等)等多方面的内容。

为了更好地支持医生的移动作业,京颐科技针对医院的不同查房模式提供了两种应用方案:针对一般医生查房、小查房、临时查房等场景,京颐科技推出了基于HTML5技术的采用苹果iPad以及其他较大尺寸便携式平板电脑的移动查房方案;针对科主任查房、大查房、教学医院查房等应用场景,京颐科技推出了基于“手推车+平板电脑”的移动查房方案。京颐科技移动查房解决方案包含了最适合床旁作业的医生使用的功能,包括查看病人床位一览卡、病人基本信息、病人病程记录以及病人所有医嘱、医嘱本的增删改查,此外还包括责任病人筛选、套餐医嘱的支持、检查检验的预约和各种体征单据的查看等。

产品优势

交大京颐移动医疗信息系统的优势集中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可以实现跨平台运行

京颐科技率先将移动医疗产品的开发全线迁移至目前业界领先的HTML5技术平台上。京颐科技的移动医疗产品能够同时在苹果iOS、Android、微软Windows三种平台上运行,并允许客户自由选择用于移动医疗的手持终端设备,如PDA、Pad等。这为医院后续的终端产品升级、替换和补充提供了便利。

2.完整的移动解决方案

京颐科技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家自主提供全系列医生、护士移动医疗解决方案的公司,其产品可以满足医生教学大查房(推车式)和医生自主查房(借助Pad)的需要,同时还可以支持护士移动护理作业。京颐科技的所有产品都针对移动设备的应用进行了UI优化,为用户提供了完美的操控体验。

3.护理系统功能强大

京颐科技移动医疗产品的护理系统功能丰富,远超同业竞争对手,涵盖移动护理、护理文书、护理质量管理、护理管理等整个业务范围,并已应用于卫生部认定的多家“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医院。另外,交大京颐移动医疗信息系统为护理作业提供了全方位的知识库支持与智能提醒功能。

4.系统性能卓越

交大京颐移动医疗信息系统包括多项专利技术,系统性能卓越。京颐科技的移动医疗产品包含全配置实施技术、压缩传输技术、智能Session保持技术等多项专利技术,可确保系统运行的稳定、便捷与高效。

典型案例

和用户反馈

作为国内市场份额最高的移动医疗产品及服务提供商,京颐科技的移动医疗产品在国内的医院中得到了广泛部署,比如全国排名前五位的医院都采用了京颐科技全套的移动医疗解决方案,另有50多家大型医院部署了其移动医疗产品,其产品品质得到了客户的一致肯定。

案例1: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医院,也是全国首批三级甲等医院。该院是全国医院中首家通过法国BVQI认证公司IS09002质量体系认证的医院。该院还是全国首批“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重点联系医院。2012年,京颐科技为该院实施了移动临床信息系统、护理文书系统、精细化护理质量管理系统,覆盖80个科室。该院共采用500台Unitech 医疗专用手持终端PA690,实现了对信息采集点的全覆盖。

案例2: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是一所学科门类齐全、名医荟萃、师资力量雄厚、医疗技术精湛、诊疗设备先进、科研实力强大、管理方法科学的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创新型现代化医院,其综合实力位居国内医院前列。该院也是全国首批“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重点联系医院。2011年,京颐科技为该院实施了移动临床信息系统、护理文书系统、精细化护理质量管理系统,覆盖110个科室。该院采用550台Motorola 医疗专用手持终端MC 55A0,实现了对信息采集点的全覆盖。该项目是国内迄今为止互联规模最大的单体医院移动护理项目。

动物医学和信息技术范文9

【关键词】 计算机; 医学; 远程会诊; 嵌入式系统

中图分类号 R31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5)30-0136-03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mputer has become the main power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medicine,it makes the medical system changed from the old pattern to the new pattern,especially with the popularity of computer network,remote consultation has become a new clinic and reliable way,it powerful drives for the reform and progress of the traditional treatments,it provids solid foundation and strong condition for medical regional expansion and service internationalization,application of the embedded system improved the real-time and reliability of medical instrument,which is a research hotspot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modern medical electronic instrument.

【Key words】 Computer; Medical; Remote consultation; Embedded system

First-author’s address: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Kunming Medical University,Kunming 650101,China

doi:10.14033/ki.cfmr.2015.30.071

计算机以其高精度、高速度,自动化及大存储容量的无可比拟的优点被广泛应用到各个领域,它在医学系统中的应用更是随处可见,通常被用到医疗系统的信息管理、医学资料的查询、医疗信息的存储、临床医学的诊断和监护、医药的专家系统、计算机辅助放射治疗、计算机辅助断层摄影、人工器官的计算机控制基础医学等各个方面。它促使医疗系统从旧模式向新模式进行变革,有效的提高了医院的医疗水平,逐渐成为推动医学发展的主要动力。

1 医学系统中的改革

电子计算机在本世界50年代末开始应用在医学领域,而我国始于70年代中期,计算机最初仅用来实现医学的管理[1]。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电子计算机已经深入到医学系统的各个领域,可以利用它检索、存储、传输、处理等各种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对医学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它使整个医疗系统正经历以计算机为中心的技术革命。

1.1 在基础医学方面的改革

在基础医学领域,医院的行政管理、收费系统、财务系统、人事系统、药品库存管理和患者的住院病案管理等,均离不开电子计算机的处理,而且,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网络的飞速发展,网络的应用在医学系统中更是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比如:用户之间通过邮件的方式自由的交换信息,许多非正式的专家讨论组通过Internet进行网络会议,使人们可以从网络共享大量的信息。

目前,在基础医学方面经常利用计算机联机处理各种医学实验信息,模拟病变过程的生理变化、模拟人体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对研究生物的微观机构、神经活动、癌细胞的发生机理等,都起到了促进作用,进而达到揭示数据所蕴含的生物学意义的目的。在医院的综合管理方面,利用计算机来实现对整个医疗系统进行管理,比如:完善病例存储、药品管理、财务管理、办公自动化等,可使管理人员从繁重的劳动中解脱处理,从而大大提高了医院的管理水平。

1.2 在病历方面的改革

在早期的医生会诊患者时,先通过传统的手写病历了解病情,病历是医生和患者之间的主要沟通方式,也是医生制定医疗方案的主要依据,这种传统的会诊方式存在很多弊端,一是纸质的病历不易长期保存容易丢失,而且医院每天就诊的患者很多,病历的数量很大,种类复杂多样,要想及时的查找某位患者的病历是件工作量很大的工作。二是病例资料不容易共享,当患者面对不同医生时,必须携带其病例资料。三是各医院使用的医学术语和病历格式不统一,有些医生写的病历字体潦草模糊,其他医生难以辨认。因此传统的病历管理方式已不能适应现代医学发展的需求。先进的医疗保健体系必须建立地区性以及全国性的医疗信息系统。而由电子计算机形成的电子病历,可以很好的克服手写病历存在的缺点,它和传统病历一样,包含了患者的所有诊断信息,通过信息的数字化处理保存在计算机上,便于查询,不易丢失,还可以在网络的支持下,方便的实现资源共享,能进行远距离的信息传输,使不同地区的医学专家能对同一个患者进行会诊,方便医生对患者进行共同讨论,从而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提高诊断的效率。

1.3 辅助医学诊断的改革

传统诊断的第一步是通过询问患者的主观感应来得到病例资料,这份资料对诊断起到了定向作用,并为诊断提供了线索。医生利用感官检查就诊者的身体,获得评价资料,然后在该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推理、判断,来制定诊断方案,对于所获取到的资料,不论是否齐全,都需要医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归纳、剖析、联想、推理,进而产生诊断,由于这些过程增加了医生的工作强度,容易产生误诊和漏诊现象。

电子计算机具有逻辑判断和信息加工的能力,利用计算机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实现诊断的过程又称为“电脑医生”。计算机辅助检测与诊断(computer aided detection/diagnosis)是指通过影像学、医学图像处理技术以及其他可能的生理、生化手段,结合计算机的分析计算能力,辅助发现病情,提高诊断的准确率[2]。当今流行的CAD技术,又被称为医生的“第三只眼”,主要是指基于医学影像学的CAD技术,计算机辅助检测是计算机辅助诊断的必然阶段,检测的结果是诊断的依据。CAD技术的广泛应用有助于提高医生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计算机实现诊断的过程是利用程序设计,将医生的临床经验和诊断标准,输入到计算机,再将患者的询问、体检、化验的病例资料也输入到计算机,计算机通过快速的分析处理并与标准对比,最后作出诊断。例如体表标测心电图就是利用体表多电极信号,来记录体表各部位心脏兴奋形成的电位差,计算机根据自动采集的体表各部位的瞬时电位变化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绘制成等位标册图,它能获得比常规心电图或心电向量图更丰富的信息,有助于认识心脏激动的空间电位分布和体表电位分布的关系。

1.4 图像处理技术方面的改革

近20年来,医学影像技术的飞速发展,已在医学系统形成相当大的规模,随着计算机图形学技术的发展,医生诊断工作站(Review Station)代替了原始的胶片与胶片灯,数字影像资源共享(Image Distribution)代替了传统的胶片邮递,医学影像正从二维医学图像向三维可视化技术转化[3],在传统的影像医疗系统中,医生通过分析一组二维切片图像来发现病变体,然后依靠医生的经验判断,得到需要的信息,而仅靠观察二维切片图像是很难确切知道病变体空间位置、大小、几何形状、及与四周生物组织的空间关系,因此,传统的二维图像技术已经不能满足需求。现在的分子医学通过利用计算机的医学影像图形处理技术对所展现的分子层面的物质结构进行分析处理,在分子层面上研究各种疾病的现象、机理和治疗方法。医学影像技术还可实现对人体器官、软组织和病变体的分割提取、切片图像扫描、三维重建和三维显示,合成完全数字化的三维人体模型,来辅助医生对病变体及其他感兴趣的区域进行定性及定量的分析,比如:应用于超声图象处理、脉象处理及脑血流图分析等,均为医学提供了大量的现代化诊断手段,大大提高了医疗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医学图像处理技术包括很多方面,比如:图像分割、图像融合、图像配准、纹理分析等[4],这种多维、多参数以及多模式图像在临床诊断与治疗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与此同时,核共振成像、数字射线照相术、超声成像、核素成像及发射型计算机成像等也在逐步发展,计算机和医学图像处理技术的结合是影像技术的发展基础,带动着现代医学诊断走向一个新台阶。

2 远程会诊的改革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尤其是Internet网络的应用,网络和医学的关系也注定是密不可分的。远程医疗会诊技术在这个大背景下也是发展的必然趋势,它是远程医学中最主要的业务活动,是极其方便、诊断极其可靠的治疗方式。通过利用网络技术的优点,它与邮购紧密配合,建立各种类型的远程电子病历系统,通过三维可视化技术为远程医学提供一个完整的多层次、多维度索引的电子病历集成视图[5],完成远程医学的患者门诊、住院的临床资料的收集、归档、检索和显示,有力地带动了传统治疗方式的改革和进步。并能与远程医学影像、远程病理进行互动,支持远程医学集成终端,实现远程医学会诊平台的各种诊疗服务,让会诊室的医生和远程医疗的医生均能有效的获得患者的第一手资料,便于主治医生的诊断,为医疗走向区域扩大化、服务国际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有力的条件。同时预防和减少了医疗错误,节约了患者大量的时间和费用,改善了会诊质量,提高了会诊效率,促进了远程医学的快速健康发展。

在远程会诊中,信息在网络中传输要求低抖动、低延时,因此采用流媒体技术来传输影像资料[6]。它是指采用流式传输的方式在网络中播放媒体格式,利用流媒体的形式将患者的PACS影像传递到远程会诊终端屏幕,以完成医学影像资料的共享[7]。随着3G的普及,移动无线终端也可采用流媒体技术访问远程医学影像。流媒体技术的应用,突破了局域网的限制,医生可随时了解住院患者的情况并给予及时的诊断处理,提高了诊断的效率。远程会诊模式在医生之间建立了高效影像综合信息传输平台,通过使用公共网络通信资源,保证医生之间和医患之间迅速有效的交流。即使一些医院在条件不具备、经验不丰富、技术不成熟的情况下,只要通信网络通畅,都能迅速传输患者的影像资料信息到会诊专家的数字终端上,进而得到专家的指导性意见。解决了因技术能力不平衡带来的看病难的问题,提供了一个符合中国国情的理想解决方案,也为规范医疗市场、完善医疗服务体系、评价医疗质量标准、交流医疗服务经验提供了新的准则和工具。

3 嵌入式系统在医学中的应用

嵌入式系统是以应用为中心,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软件硬件可裁剪,适应于应用系统,对功能、可靠性、成本、体积、功耗有严格要求的专用计算机系统[8]。它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半导体技术、微电子技术、语音图像数据传输技术、传感器等先进技术和具体应用对象相结合后的产物。计算机厂家向用户提品的插件形式,再由用户根据自己对产品的特定要求选择合适的CPU板、存储器及各式输入输出插件板,将其嵌入到自己的系统设备中,从而构成专用的嵌入式系统,它是为特定应用而设计的专用计算机系统,它具有体积小、功能集中、可靠性高等优点[9],设计人员能够根据需要对它进行优化,减小尺寸,降低成本。嵌入式系统与医学领域的结合是现代医学电子仪器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

嵌入式医疗仪器是先进的嵌入式技术和生物医学的融合,是生物医学和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反映了当代最新技术的先进水平,如:心脏起搏器、放射设备、分析监护设备、药剂控制系统等大型设备;经颅多普勒、彩超、脑电、心电等电子设备;免疫测试系统及全自动生化分析系统等检测设备,都需要嵌入式系统的支持[10]。嵌入式系统中的控制计算机与一般用于科学计算或信息管理的计算机不同,需要有较高的实时性和可靠性,在实际应用中不允许它发生异常现象,因此,在嵌入式系统的设计过程中,首先要考虑其安全性,选用高性能的控制计算机,对所控制的对象设计成双机系统,能对内部和外部事件的请求做出及时地响应,不丢失信息,不延误操作。另外,随着医疗传感器技术的发展,嵌入式设备在医疗保健方面也逐渐被应用,如家用心电监测设备、家庭远程诊断设备。由于数字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医疗系统要求嵌入式医疗仪器具有更强大的处理和存储能力以及高可靠性和高实时性等性能,同时又要能够达到更高级别的环保要求,因此,如何进一步使医疗仪器专业化、小型化、智能化、便携式、低成本,将成为以后研究的方向[11],这也为嵌入式系统在医疗仪器中的应用提供了更广阔的应用平台和更高的性能需求。

在信息技术发展的今天,医学系统离不开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对医疗事业的推动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网络的高速发展和嵌入式系统的应用,使不同地区的医疗信息实现网络共享,使人们能快速的将临床医学系统、医学影像处理技术,网络信息传输系统、医院管理信息系统、远程医疗系统相结合,同时,随着信息的数字化越来越被人重视,嵌入式系统的软件开发已经成为数字化产品设计创新和软件增值的关键因素,是未来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体现[12]。总之,计算机在医疗系统中的广泛应用为全人类的健康提供了更加可靠的保障,同时促进了医学信息事业健康、有序、持续和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黄代强.智能化医院建设探析[J].中国卫生工程学,2006,5(5):313-315.

[2]吴恩惠,冯敢生,白人驹,等.医学影像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88-89.

[3]郭晓黎.计算机在医学领域的应用[J].科技与生活,2010,2(8):120-122.

[4]高岚.医学信息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34-38.

[5]赵晓萍.浅议计算机在医疗领域的应用[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1,2(11):224.

[6]李强,李润花.论计算机在医学实验中的作用[J].科技之友,2010,31(5):134-135.

[7]宋蔚,漆家学,欧阳晓晖.流媒体传输技术在PACS及远程会诊中的应用[J].医疗卫生装备,2009,30(9):43-45.

[8]袁宝芸,陈如琪,祁大为.嵌入式系统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J].中外医疗,2011,30(22):182.

[9]陈露晨.基于嵌入式系统的医学仪器设计[J].医疗卫生装备,2005,26(9):64-65.

[10]邹赛德,练伟,卢初t,等.在医学生中开设“医学信息学”课程[J].医学信息,2003,16(12):673-674.

[11]陈金雄.利用“军字一号”工程和PACS提高远程会诊水平[J].医院管理杂志,2002,9(3):274.

动物医学和信息技术范文10

一、计算机化病历

计算机化病历是医学信息学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它是指存在一个系统中的电子病历,这个系统可支持使用者获得完整、准确的资料;提示和警示医疗人员;给予临床决策服务;连接管理、书刊目录、临床基础知识以及其他设备[2]。电子病历的优点如下:完整的电子病历存储系统支持多个用户同时查看,保证个人医疗信息的共享与交流。通过网络,医师可以在家中或在世界任何一个角落随时获得患者的电子病历。同时可根据不同的用户给予不同的资料查询权限,从而保证了病历的安全性。授权用户在适当时间才能查看合适的病历。

此外,电子病历不再是一个被动的医疗记录。通过与图像信息的整合,可提供实时医疗监控,药物剂量查询等多种功能。电子病历已成为新兴信息技术和信息工具的基础。

电子病历目前可大致分为单机电子病历和网上电子病历两种。网上电子病历的优点是采用了ASP服务器提供全球性服务,安全性与数据完整性则由ASP供应商解决;缺点则是数据不在医师所工作的计算机上。

虽然医疗界投入巨资,电子病历仍存在许多问题亟待解决[3]。首先,病历数据的输入界面仍不够简单;其次,电子病历需要统一的医学用语标准。目前,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已制定出统一医学用语系统(unified medical language system,UMLS),这一系统包含了近一百万个术语描述医学概念。一旦该系统得以推广,将极大地促进全球医学用语的标准化。

二、医学信息系统

医学信息系统与其他工业系统有很大的不同。毕业论文不同的部门对信息的要求不同,这是对医学信息系统最大的挑战。例如,信息系统用户可分为基本用户和二级用户,基本用户包括医师和其他护理人员;二级用户则包括医疗保险公司、政府医疗保险机构等。不同用户需要的信息不同,导致信息管理的复杂性。同时,如何有效地利用不同的信息系统解决不同的医疗管理也日益成为人们重视的课题。

信息系统包括实验测试系统、医疗设备订购与维护系统及影像图片存储与交换系统等,存储于不同的计算机和不同的信息网络中。对于特定的用户来说,前端界面可能有所不同,但是后端数据必须是一体化和标准化的。

医学信息系统包括企业资源规划系统(ERP)、患者关系管理系统(patient relationship manage—ment,PRM)、数据挖掘及决策支持系统等|4 J。ERP技术在商业领域取得巨大成功,近年来,其在医疗机构中也得到广泛应用。其特点是将企业信息整合为一体(整合的数据库),所以各系统都提供一致的数据。一次输入,多次使用,有效地降低了输入费用,并保证各系统得到完整、实时、一致的数据。其次,ERP系统可用来决策医疗设备订购、管理和维护,例如通过一个整合的数据库,根据病床的使用率,ERP系统可自动选择最合适的时间对医疗设备进行维护。PRM是侧重于患者需求的信息管理系统。PRM 记录患者生活习惯、个人病史、家庭病史以及过敏反应等,医院从而可提供更加个性化的医疗服务。同时通过PRM,患者也可向医院询问医疗方案。数据挖掘技术在医疗管理上也日益重要,这种技术的主要优点是降低成本,为医师提供最有价值的信息,从而提高医疗诊断的质量。Bresnahan[5]指出,上千种的服务、多种治疗方案以及相互关系使信息系统越来越复杂,而这种复杂性推动了数据挖掘技术在医疗上的使用,已远远超过其在银行业和零售业的应用范围。

三、医疗决策系统

医学实践最重要的是作出正确的医疗诊断,因此医学信息学将研究重点也放在决策系统上。硕士论文决策系统不仅需要先进的信息科学技术和工具,而且需要理解医师如何利用推理知识作出医疗判断。

当前决策系统主要基于两种方法论:着重于统计分析的定量分析法,以及侧重于逻辑推理的专家系统法。定量分析法产生于上世纪50和60年代,主要用于解决心脏疾病和异常疼痛等临床问题。早期系统以概率决策理论为解决问题的依据。最新的此类系统以美国Stanford大学PANDA项目最为著名[6]。PANDA项目使用了决策分析技术,主要应用于胎儿期诊断,根据概率分析方法对胎儿期中的问题作出最有利于患者的选择。专家系统法以逻辑推理为解决问题的核心。最著名的第一代专家系统是MYCIN系统[7]。此系统主要用于对多种传染病的诊断和治疗,其中的医学知识不是包含于工具中,而是存储在规则中。第二代专家系统则以Asgaard系统最为成功[8]。系统大大扩展了MYCIN 的功能,并补充了一系列的推理方法,其中包含了所有相关领域中的复杂知识。通过与数据库的连接,系统可自动提取带有时间标志的数据,而这种功能则使系统可针对某个患者作出特定阶段最适合的治疗方式。另外通过反溯法可比较不同的医疗护理,并作出相应的质量报告。

四、影像信息学技术

自上世纪70年代中期,以计算机为基础的医学影像学随着数学、生物物理学和工程模型学蓬勃发展起来。但是由于各类学术会议侧重于影像,而忽视了信息学,导致医学影像信息学科发展缓慢。

直到近年,界面友好的医学影像数据库与二维、三维结构及可视化的结合将医学影像信息学带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开始于1990年的“可视人”项目提供了大量的人体模拟图像,这一技术的广泛应用带动了各类解剖学教育软件的开发,更为重要的是引发了关于模型、摸拟及大型数字化图像搜索等一系列的信息学问题。同一时间开始的“人类大脑”项目则直接导致了大量关于大脑数据图谱登记、分Shanghai Med J,2004,VoI 27,No 9区等课题的开展。新的信息学、生物计量学、计算图像学的结合,使人们重新认识到影像信息与模拟学的重要性。

转贴于 现代影像信息学研究的重点包括图像传递标准、传递规则、医学术语、信息压缩、图像数据库索引及图像病例传递安全等。从“虚拟细胞”[9]到“虚拟人”[10],当前影像信息学从分子水平、细胞水平、组织水平到个体都得到广泛的应用。然而,医学信息学面临着更多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影像信息的完整化需要更深层的科学、技术和医疗实践的结合,包括对二维和三维图像自动分区与注册的新技术;数据抽象与概括;图像数据库中生物多样性来解释群体图像数据和表现型与基因型之间的关系;开发医学信息数据注释语言整合高级图像系统和医院信息系统等。

五、远程医疗与互联网

随着宽带网进入千家万户,远距离传递诊断和患者管理信息成为可能,远程医疗成为新的研究热点。通过网络电视和无线技术,使医师及患者能随时传递相应的医学相关信息,从而为远程医疗开创了更为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远程医疗昂贵的医疗费用使其现阶段只限于特定的人群。

互联网的出现提供了图片和文字传输的介质,而且为医疗机构提供了海量的信息数据。英语论文在互联网的帮助下,医师不仅可以全球共享医学资源,而且可以针对某一特殊病例进行广泛的交流。例如,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提供医药在线(MEDLINE)数据库,其成员可查看、打印各类文献资料;医学网(CLINICWEB)则提供所有临床信息的索引,是医学界常用的搜索引擎。同时互联网的发展为一些身患相同病症人群的相互交流提供了可能,此类患者交流组织的形成有利于自我寻找最合适的治疗。

六、数据标准的重要性

电子病历和病案的大量应用、医疗设备和仪器的数字化,使得医院数据库的信息容量不断地膨胀。然而简单存储信息只是数据库的低端操作,数据的集成和分析以及医学决策和知识的自动获取才是信息学研究的重点。要对数据进行加工和分析,数据必须以特定的结构方式来存储。数据结构允许计算机轻易地传递符号和像素,并大大提高信息处理的速度。然而,这种数据结构不是仅由输入来决定的,医护人员必须有一约定俗成的数据标准,并为社会所公认。这一数据标准明确了数据库中存储的特殊符号所具有的涵义。其作用正如字典一样,起到咨询和定义的功能。数据标准又可分为文字标准和信息标准。

文字标准是指标准必须以文字形式表示,而不能以图像形式表达,国际上称为医疗数据系统,它包括一系列有特定涵义的单词。意识到标准的重要性,越来越多的医学和信息组织参与到此标准的制订中来。其中最著名的为美国病理协会制订的人类与兽类医学系统术语标准SNOMED和英国健康中心制订的医学系统术语标准Read Codes。

信息标准则同时定义文字和图像数据。当今最通用的信息标准称为HL7(Health Level Seven),也可称为标准卫生信息传输协议,其中又包括医学数字化图像和传递标准(DICOM)。HL7标准确定了数据库系统中信息传递的顺序和格式,涵盖了实验测试术语、药品设备采购术语、收费术语、出院转院术语及电子监护术语等,并提供了一种类似于数据库的结构,利于患者信息在电子病历系统、实验室系统等多种数据系统中传递。

DICOM可明确图像在数据流传递过程中压缩和加密的格式,并确定CT图像或B超图像在数据库中存储的方式。

七、结语

医学信息学是计算机技术、生物物理学、统计学等与现代医疗结合的新兴学科,也是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医院管理水平和降低成本的必然结果。这一学科需要多领域科研人员和医务工作者的大力合作。可以预见,不久的将来医学信息学将在医院管理、教学和科研、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等方面发挥巨大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并将带动整个医学界的革新。

参考文献

1 Greenes RA .Shortliffe EH.Medical informatics:an emerging a-cademic discipline and institutional priority.JAMA,1990,263:1114—1120.

2 Stead W W .Halrlmond W E.Computer-based medical records:the centerpiece of TMR MD Co mput,1988,5:48—62.

3 McDonald CJ The barriers to electronic medical record systems and how to overcome them J Am Med Inform Assoc,1997,4:213—221.

4 Siau K.Health care informatics.IEEE Trans Inf Technol Biome-di.2003.7:1-7.

5 Bresnahan J.Data minging:a delicate operation CIO Mag(on-line).1997.

6 Owens DK,Shachter RD,Nease RF.Representation and analy-sis of medical decision problems with influence diagrams.Med Decisi Making,1997.17:241—262.

7 Yu VL,Fagan LM ,W raith SM ,et a1.Antimicrobial selectionby a computer:A blinded evaluation by infectious disease experts.JAMA,1979,242:1279—1282.

8 Shahar Y,Miksch S,Johnson P.The Asgaard project:a taskspecific framework for the application and critiquing of time-on-ented clinical guidelines.Artif Intell M ed.1998.14:29—51.

动物医学和信息技术范文11

关键词:信息时代 医院图书馆 服务创新

中图分类号:G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10(b)-0149-02

信息时代的到来带动了国内图书馆建设的革新,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医院图书馆建设方向发生了转移,由传统的个体式藏书楼转向高智能、数字化、集成式、多媒体的数字图书馆。随着图书馆建设模式的转变,为了适应医院图书馆的发展节奏,满足广大医务人员对医学信息服务的需求,医院图书馆应该对自身公共服务进行优化和创新,并在传统服务体系的基础上建设一个符合时代要求的图书馆服务体系,进而为广大医务人员提供更为全面、准确的医疗、教学、科研信息服务。

1 医院图书馆服务理念的创新

随着医学的逐渐发展和社的不断进步,图书馆服务理念得到了更新和转变,“服务第一,客户为先”的服务理念使得医院图书馆服务更加优质和高效。现阶段,服务广大医务人员是医院图书馆工作的主要内容,为医院的医疗事业、科研教学以及文化建设提供了较为重要的支持[1]。基于此,医院图书馆应该更新自身服务理念,将其独特性充分激发出来,促进医院图书馆由传统的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科技服务、专业服务转化,进而将医院建设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医疗卫生服务机构。

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医院的现代化建设得到了推动,医院图书馆的服务领域和服务措施都得到了更新和优化,究其根本是理念上转变和创新,理念是一种意识形态,而意识形态决定了行为物质的发展,随着医院图书馆服务理念的转变和更新,图书馆的服务模式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使图书馆的服务内涵得到了进一步深化,促进信息服务的优化开展。在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只有结合图书馆服务新理念,采用信息技术确立图书馆服务新模式,进而才能突破传统医院图书馆的纸质馆藏服务模式,使其数字图书馆的服务技能得到充分提升,实现医院图书馆服务水平的显著提高,进而带动医院图书馆资源利用率的升高,促进其在信息时代背景下极大限度的发挥信息资源优势。

2 医院图书馆服务模式的创新

人本服务是数字化医院图书馆的服务宗旨,现阶段,医院图书馆服务对象发生了转变,由过去的图书借读人员变成了通过远程计算机进行图书信息阅览的人员。并且其服务环境也从过去同时同地变为了不同时段、不同地域的线上虚拟交流、互动。这种打破时空限制的图书馆服务使得医院图书馆服务模式更加符合信息时代医务人员的需求,促进医院图书馆服务更加人性化、个性化、主动化。

2.1 提供个性化服务

医院的所有医务人员对图书馆服务的需求具有一定差异,因此,在信息资源的获取上体现较为明显的个性化倾向。因此,在医院图书馆提供服务的过程中,信息时代背景下的图书馆服务更具有个性化,为了满足所有读者的不同需求,医院图书馆对所有读者的需求进行了深入探索,进而建立出一个较为系统、全面、综合的信息数据库,其中囊括了医学著作、科研资料、文化资源等方面[2]。

2.2 提供主动化服务

在医院图书馆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图书馆工作人员需要主动向医务人员介绍和推荐最新购进的图书以及图书馆自主研发的数据库,并为医务人员介绍各种信息数据库的使用方法,加强与他们的沟通和交流,明确其使用情况,并且认真耐心听取医务人员的反馈意见和修改建议。同时,在数字化图书馆建成后,图书馆工作人员需要主动为医院的医务人员介绍信息咨询服务的职能,使其明确医学信息资源的具体分布,了解其信息资源服务的特点,进而促进医院医务人员能够更加熟练使用个人借阅查询信息系统、图书检索系统、图书预约系统、图书续借系统以及最新信息更新通知系统等。基于此,图书馆的信息咨询服务职能就可以得到充分发挥,促使医院医务人员更加信任和依赖医院图书馆。

3 医院图书馆服务技能的创新

除了服务理念的创新和服务模式的优化,医院图书馆在自身服务技能方面也进行了更为深入地探索和改善,尤其是针对医院图书馆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修养方面进行了不断完善。图书学、文献学、信息检索课程、分类编目课程以及版本学等基础知识都是一个优化图书馆工作人员应该掌握的,只有掌握了这些专业基础知识,才能为广大医务人员提供尤为优质的图书信息咨询服务。同时,在信息时代背景下,精通计算机技术、数据库技术、信息存储技术、多媒体技术、系统开发与维护技术、网络通讯技术以及信息检索技术也是现代图书馆工作人员应该必备的技能[3]。另外,由于医院图书馆内涵有一定数量的国外文献,所以需要图书馆工作人员具备一定的外国语知识,使其能够游刃有余地处理一些外文文献和管理外文数据库。

4 医院图书馆特色馆藏建设的创新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医院图书馆应该对自身馆藏结构进行创新和调整,突破传统“小且全”的藏书观念,将自身的馆藏特色凸显出来,通过现代化信息技术对自身产品进行开发和优化。具体来说,一方面,医院图书馆应该确定馆藏建设的方向,促进其学科性和专业性得到显著提升。根据医院的医疗水平和专业特色,对科研类的藏书进行重新筛选,降低其复本量,使其内部特色书刊的全面性得到显著提升。另一方面,应该对馆藏中的电子出版物进行慎重选取和妥善收藏,使得图书馆在医院资金短缺的情况下能够丰富自身信息储备量,需要注意的是,在保证具有一定数量电子出版物的同时,还应该确保电子出版物的质量,通过网络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将网络资源中符合自身特色的文献信息资源纳入医院图书馆数据信息库中。

5 结语

综上所述,由于医院图书馆建设对增强医院科学研究综合实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加强医院图书馆信息化建设能够促进医院图书馆更加明确自身价值,并充分发挥医院图书馆的公共信息服务职能。医院图书馆管理人员应该创新自身服务理念,优化图书馆服务模式,加强自身职业素养和服务技能,进而为医院图书馆管理工作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进一步加快医院图书馆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建设,为医院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信息服务支持。

参考文献

[1] 陈怡.信息时代下医院图书馆创新服务新思考[J].电子测试,2014(11):88-89.

动物医学和信息技术范文12

【关键词】医学影像技术

医学影像技术主要是应用工程学的概念及方法,并基于工程学原理发展起来的一种技术,其实医学影像技术还是医学物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用物理学的概念和方法及物理原理发展起来的先进技术手段。医学影像信息包括传统X线、CT、MRI、超声、同位素、电子内窥镜和手术摄影等影像信息。它们是窥测人体内部各组织,脏器的形态,功能及诊断疾病的重要方法。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以胶片为主要方式的显示、存储、传递X-ray摄像技术已不能满足临床诊断和治疗发展的需求,医疗设备的数字化要求日益强烈,全数字化放射学、图像导引和远程放射医学将是放射医学影像发展的必然趋势。

1 传统摄影技术在摸索中进行

1.1 计算机X线摄影

X射线是发展最早的图像装置。它在医学上的应用使医生能观察到人体内部结构,这为医生进行疾病诊断提供了重要的信息。在1895年后的几十年中,X射线摄影技术有不少的发展,包括使用影像增强管、增感屏、旋转阳极X射线管及断层摄影等。但是,由于这种常规X射线成像技术是将三维人体结构显示在二维平面上,加之其对软组织的诊断能力差,使整个成像系统的性能受到限制。从50年代开始,医学成像技术进入一个革命性的发展时期,新的成像系统相继出现。70年代早期,由于计算机断层技术的出现使飞速发展的医学成像技术达到了一个高峰。到整个80年代,除了X射线以外,超声、磁共振、单光子、正电子等的断层成像技术和系统大量出现。这些方法各有所长,互相补充,能为医生做出确切诊断,提供愈来愈详细和精确的信息。在医院全部图像中X射线图像占80%,是目前医院图像的主要来源。在本世纪50年代以前,X射线机的结构简单,图像分辨率也较低。在50年代以后, 分辨率与清晰度得到了改善,而病人受照射剂量却减小了。时至今日,各种专用X射线机不断出现,X光电视设备正在逐步代替常规的X射线透视设备,它既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劳动强度,降低了病人的X线剂量;又为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应用创造了条件。随着计算机的发展数字成像技术越来越广泛地代替传统的屏片摄影现阶段,用于数字摄影的探测系统有以下几种: (1)存储荧光体增感屏[计算机X射线摄影系统(computer Radiography.CR)]。

(2)硒鼓探测器。(3)以电荷耦合技术(charge Coupled Derices.CCD)为基础的探测器 。(4)平板探测器(Flat panel Detector)a:直接转换(非晶体硒)b:非直接转换(闪烁晶体)。这些系统实现了自动化、遥控化和明室化,减少了操作者的辐射损伤。

1.2 X-CT

CT的问世被公认为伦琴发现X射线以来的重大突破,因为他标志了医学影像设备与计算机相结合的里程碑。这种技术有两种模式,一种是所谓“先到断层成像”(FAT),另一种模式是“光子迁移成像”(PMI)。

1.3 磁共振成像

核磁共振成像,现称为磁共振成像。它无放射线损害,无骨性伪影,能多方面、多参数成像,有高度的软组织分辨能力,不需使用对比剂即可显示血管结构等独特的优点。

1.4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它是利用计算机系统将造影部位注射造影剂的透视影像转换成数字形式贮存于记忆盘中,称作蒙片。然后将注入造影剂后的造影区的透视影像也转换成数字,并减去蒙片的数字,将剩余数字再转换成图像,即成为除去了注射造影剂前透视图像上所见的骨骼和软组织影像,剩下的只是清晰的纯血管造影像。

2 数字化摄影技术

数字X射线摄影的成像技术包括成像板技术、平行板检测技术和采用电荷耦合器或CMOS器件以及线扫描等技术。成像板技术是代替传统的胶片增感屏来照相,然后记录于胶片的一种方法。平行板检测技术又可分为直接和间接两种结构类型。直接FPT结构主要是由非品硒和薄膜半导体阵列构成的平板检测器。间接FPT结构主要是由闪烁体或荧光体层加具有光电二极管作用的非品硅层在加TFT阵列构成的平板检测器。电荷耦合器或CMOS器件以及线扫描等技术结构上包括可见光转换屏,光学系统和CCD或CMOS。

3 成像的快捷阅读

由于成像方法的改进,除了在成像质量方面有明显提高外,图像数量也急剧增加。例如随着多层CT的问世,每次CT检查的图像可多达千幅以上,因此,无法想象用传统方法能读取这些图像中蕴含的动态信息。这时在显示器上进行的“软阅读”正在逐渐显示出其无可比拟的优越性。软拷贝阅读是指在工作站图像显示屏上观察影像,就X线摄影而言这种阅读方式能充分利用数字影像大得多的动态范围,获取丰富的诊断信息。

4 PACS的广阔发展空间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现有医学影像设备延续了几十年的数据采集和成像方式,已经远远无法满足现代医学的发展和临床医生的需求。PACS系统应运而生。PACS系统是图像的存储、传输和通讯系统,主要应用于医学影像图像和病人信息的实时采集、处理、存储、传输,并且可以与医院的医院信息管理系统放射信息管理系统等系统相连,实现整个医院的无胶片化、无纸化和资源共享,还可以利用网络技术实现远程会诊,或国际间的信息交流。PACS系统的产生标志着网络影像学和无胶片时代的到来。完整的PACS系统应包含影像采集系统,数据的存储、管理,数据传输系统,影像的分析和处理系统。数据采集系统是整个PACS系统的核心,是决定系统质量的关键部分,可将各种不同成像系统生成的图象采入计算机网络。由于医学图像的数据量非常大,数据存储方法的选择至关重要。光盘塔、磁带库、磁盘陈列等都是目前较好的存储方法。数据传输主要用于院内的急救、会诊,还有可以通过互联网、微波等技术,以数据的远距离传输,实现远程诊断。影像的分析和处理系统是临床医生、放射科医生直接使用的工具,它的功能和质量对于医生利用临床影像资源的效率起了决定作用。综上所述,PACS技术可分为三个阶段,(1)用户查找数据库;(2)数据查找设备;(3)图像信息与文本信息主动寻找用户。

5 技术----分子影像

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飞速发展,在今天已具有显微分辨能力,其可视范围已扩展至细胞、分子水平,从而改变了传统医学影像学只能显示解剖学及病理学改变的形态显像能力。由于与分子生物学等基础学科相互交叉融合,奠定了分子影像学的物质基础。Weissleder氏于1999年提出了分子影像学的概念:活体状态下在细胞及分子水平应用影像学对生物过程进行定性和定量研究。

分子成像的出现,为新的医学影像时代到来带来曙光。基因表达、治疗则为彻底治愈某些疾病提供可能,因此目前全世界都在致力于研究、开创分子影像与基因治疗,这就是21世纪的影像学。 新的医学影像的观察要超出目前的解剖学、病理学概念,要深入到组织的分子、原子中去。其关键是借助神奇的探针--即分子探针。到目前为止,分子影像学的成像技术主要包括MRI、核医学及光学成像技术。一些有识之士认为;由于诊治兼备的介入放射学已深入至分子生物学的层面,因此,分子影像学应包括分子水平的介入放射学研究。

6 学科的交叉结合

交叉学科、边缘学科是当今科学发展的趋势。影像技术学最邻近的学科应为影像诊断学。前者致力于解决信息的获取、存储、传输、管理及研发新的技术方法;后者则将信息与知识、经验结合,着重于信息的内容,根据影像做出正常解剖结构的辨认及病变的诊断。两者相辅相成,互为依托。所以,影像技术学的发展离不开影像诊断学更密切地沟通与结合将为提高、拓展原有成像方式及开辟新的成像方式做出有益的贡献。医用影像诊断装置用于详细地观察人体内部各器官的结构,找出病灶的位置毫克大小,有的还可以进行器

官功能的判断 。还有医用影像诊断装备情况,已成了衡量医院现代化水平的标志。

7 浅谈医学影像技术的下一个热点

医疗保健事业在经济上的窘迫使得90年代以来,成为一个没有大规模推广一种新的影像技术的、相对沉寂的时期,延续了一些现有影像技术的发展,使得他们中至今还没有一种影像技术能对影像学产生巨大的影响。随着科技的发展,最近逐渐发展起来的一批有希望的影像技术。如:磁共振谱(MRS),正电子发射成像(PET)单光子发射成像(SPECT),阻抗成像(EIT)和光学成像(OCT或NRI)。他们有可能很快成为大规模应用的影像技术,将为脑、肺、及其他部位的成像提供新的信息。

7.1 磁源成像

人体体内细胞膜内外的离子运动可形成生物电流。这种生物电流可产生磁现象,检测心脏或脑的生物电流产生的磁场可以得到心磁图或脑磁图。这类磁现象可反映出电子活动发生的深度,携带有人体组织和器官的大量信息。

7.2 PET和SPECT

单光子发射成像(SPECT)和正电子成像(PET)是核医学的两种CT技术。由于它们都是接受病人体内发射的射线成像,故统称为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成像(ECT)。ECT依据核医学的放射性示踪原理进行体内诊断,要在人体中使用放射性核素。ECT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空间分辨率低。最近的技术发展可能促进推广ECT的应用。

7.3 阻抗成像(EIT)

EIT是通过对人体加电压,测量在电极间流动的电流,得到组织电导率变化的图像。 目的在于形成对体内某点阻抗的估计。这种技术的优点是,所采用的电流对人体是无害的,因而对成像对象无任何限制。这种技术的时间分辨率很好,因而可连续监测实际的应用,已实现以视频帧速的医用EIT的实验样机。

7.4 光学成像(OTC或NIR)

近期的一些实质性的进展表明,光学成像有可能在最近几年内发展成为一种能真正用于临床的影像设备。它的优点是:光波长的辐射是非离子化的,因而对人体是无伤害的,可重复曝光;它们可区分那些在光波长下具有不同吸收与散射,但不能由其它技术识别的软组织;天然色团所特有的吸收使得能够获得功能信息。它正在开辟它的临床领域。

7.5 M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