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交互设计的主要课程

交互设计的主要课程

时间:2023-10-09 16:15:18

交互设计的主要课程

交互设计的主要课程范文1

关键词:数字交互技术;课程设计;设计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4-0148-02

在学校的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学设计中往往会出现“灌授”式的方法,这种课程设计的局限性不言而喻。近些年,很多老师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加入了一些新媒体元素,但是,这些方法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传统教学中“场地”与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情况,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增强。如果要打破这种传统课程设计中的根本性问题,就需要在课程设计以及教学实践环节进行全新的开发与研究。近些年,数字移动交互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在各领域的成功运用,基于这一技术而呈现的数字移动交互产品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各种移动终端设备中,将这一技术移植入课程设计与教学当中,已经变成非常可行的一种方法了。目前,越来越多的教师都注意到了这一课程设计方法的转变,即,将原有固定教学场地转换为非固定场地,将原来“灌授”式课程设计转换为“交互”式课程设计,并将相关课程设计内容呈现于各类数字移动终端上,增加学生学习的趣味与互动性,另外,由于课程设计内容是呈现于智能手机或者各类PAD中,因此,可以还可以做到打破原有固定场地的模式,让学生能够将课程随身携带,随时学习。

一、数字交互技术在课程设计中的概念

使用数字移动终端作为数字交互技术的呈现载体,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社会认可,学生手中的各类移动终端设备上也装满了各类APP产品。开发具有移动课堂性质的APP课程设计产品,就是要应用于学生的手机或者PAD之中。此类课程设计其实是一个完整的系统体系,是由前台客户端以及后台相对应的服务器端来构成的。服务器端,是放置相关教学课程设计内容的载体,所有的交互过程以及内容呈现方法均由服务器端程序来完成;相对应的学生在移动平台上使用的用户端,也就是我们所说的APP程序端,这个APP程序的作用并不包含课程设计的内容,以及用来进行课程设计呈现过程中的各类交互方法,整个课程设计的内容主体和交互方式以及呈现方式均在服务器端运算完成,学生端的APP程序只是作为一个承接服务器端发送过来相关内容的载体,因此,学生手机中的APP程序体积非常小,但是整个学习和浏览过程必须在互联网环境之下才能够完成。

二、基于数字交互技术的课程系统的特点

若要使具有交互功能的课程设计内容传递给学生,那么这一系统平台必须具备几个基本功能:(1)为了能够做到学生与老师进行在线交流,必须具备文字发送功能。(2)具备图片发送功能。(3)具备语音传递功能。(4)具备多人讨论功能。通过这种方法,实际上是把传统教学模式变成了带有“社交”特点的模式,也改变了传统课程设计过程中过于强调老师作用的问题。在这个交流互动过程中,强化学生对于课程关注的主动性,以及对于知识把握的主动性,将学生变为知识传递过程中的主体,淡化老师“主导一切”的作用。这类课程设计由于开发之初就会考虑交互性和趣味性,因此会引导学生进入相应的学习情景中,增加学习过程的乐趣。目前,移动课程设计应用平台可以考虑市场占有率最高的IOS平台以及Android平台,基于这两个系统的交互平台在数字移动终端设备中占据了绝大多数市场,并且这类设备具有非常小的体积,非常便于携带,因此在这些设备上展现的课程设计完全可以做到“随身走”的目的。

三、构建数字交互技术的课程设计

在设计之初,就需要考虑结合课程知识特点来设计出有别于传统方法的交互手段。数字化技术手段的使用,除了可以保留知识固有特性以外,还能够体现出新的感官体验。因此,不能够将传统已有的课程知识直接放置于这类平台中,这样会失去其交互的特性和目的。与传统课程设计不同的是,学生可以通过相应的交互技术,比如单点触摸、多点触摸等方法对相关课程内容进行多种操作。事实上,就课程设计本身来说,可以包涵课程设计与创作以及课程设计的数字化呈现,数字化呈现过程中强调的是内容的可交互性,可融入的情境性,这就要做一整套的前期准备工作,比如情节脚本的创作、情境情节的设计、交互动作与方法的设计等方面。图文并茂是这个技术下实现课程设计的最基本需求,对于学生群体的心理感知特征、年龄结构、知识储备、兴趣点等方面均需要做整体的考虑。经过这样全面考量的课程设计会具备良好的可应用及可推广性。因此,这类课程设计需要注意学生使用过程中所产生的认受感知、情境感知、互动感知以及趣味感知等几个方面。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于知识的认知程度很大程度上会被兴趣范畴所决定。所以,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对于交互过程和情境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要让知识变得有趣味,同时交互过程又不能够过于复杂,注意在设计过程中考虑降低学生的使用难度,辅助以相应的视听元素和情境元素,使学生感受到交互过程与知识学习之间的紧密联系,而这种联系恰恰成为学生学习并且记住相关知识的过程媒介。数字交互技术在课程设计中的应用,需要依据个方面的成熟经验来完成,比如涉及到学生心理认知程度因素,就需要依据相关心理学家的研究成果;再比如,涉及到相关内容实现的环节,就需要依据相关软件工程师的知识与技术……通过深入对学生学习需求及兴趣调研,结合各方面的研究成果,采用数字技术手段,从而设计出为学生能够认同并广泛接受的课程设计作品。

四、构成数字交互技术课程设计的要素

基于数字交互技术课程设计的核心设计要素与其他产品的核心设计要素一样,都是“创造性”。这一技术环节下进行的课程设计实质上是将知识信息与计算机技术及表现手法向结合从而形成特定表达形式的一种方法。计算机程序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课程设计完全可以用有别于传统方法的形式进行完成。这个设计过程中所包括的设计要素大体有几下几个方面:(1)课程内容呈现界面简单、美观。要用最直接和美观的界面环境展现出每部分的课程内容,注意界面设计中的友好程度以及颜色的使用,界面设计是否友好,颜色使用是否得当,是否具备美感,对于学生使用来说会有非常直接的影响。(2)强调交互手段的和谐与自然,通过交互手段,能够让学生充分参与知识获取过程中的互动交流,因此在进行课程设计的时候,交互方法的考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好的交互方式,可以促进学生使用的兴趣,增加趣味,调动学生更好的学习认知与积极性,从而更好地完成知识点的学习。(3)体现游戏的情境,对于学生来说,知识点的展示与获取,若能够融入相应的体验情境中,形成对知识了解的相应连续性,引导学生按照其感兴趣的方法,主动参与知识获取的过程中,这也是数字交互技术应用于课程设计中的必要因素之一。

五、数字交互技术课程设计的方法

在应用数字交互技术进行课程设计之初,首先需要进行前期学生受众情况的调查和定位,不同年龄,不同阶段的学生有其特有的心理接受特点,要根据这样的特点来进行设计开发。

1.结合课程内容和知识要素建立功能模型。调查不同阶段学生对于交互功能的喜好,并且进行列举。在这其中选出相对适合大多数学生喜好的功能方法,完善课程设计的创意部分;考虑应用平台的种类与限制,比如针对IOS和Android的屏幕分辨率的不同,要有不同视觉化的设计考量;不同系统平台的操作方式存在一些差别,在进行课程设计的时候也要一并考虑进去。

2.根据课程设计的需要绘制流程图及相关界面设计要将整个课程设计过程顺利完成,流程图的绘制,是不可或缺的。关于知识点衔接的方法,知识点与交互方式的融合,以及获取知识进阶的办法,这些都需要用流程图来表示出相互之间的转换过程。具体来说,每一个操作环节,每一部分文字的显示,每一个图片的调用,每一段视频或者饮品的使用,以及相关界面之间的互相跳转,这些在进行课程设计的时候都需要具备良好的思路和清晰的逻辑。同时,还需要对于相关界面分布布局进行设计。每一个界面中需要使用到的诸如“按钮”、“Logo”、“导航”、“内容展示”等元素都需要进行先期设计,在这些先期设计完成的基础上,再进行内容的加载与完善。

3.数字交互技术进行课程设计的原型设计。原型设计,是将前一步的逻辑过程和草图进行细化的过程,搭建一个逻辑顺畅,界面友好的原型程序进行测试。这一阶段,并不是要完全实现整个课程设计过程,而是要进行相关技术的检验测试,比如对于前一步做出的交互设计方法进行逻辑检验,检查其是否能够顺畅运行,技术实现是否存在问题;原型中对于界面的测试,则侧重于视觉感知环节,界面是否使用方便,提示是否明确,内容是否明显等问题都需要在这个环节进行测试并确认无误之后,再进入整个课程设计的完成阶段。

4.使用数字交互技术完成课程设计。在前几个过程的基础上,选择相关的技术来进行最终的课程设计实现。实现的技术方法有很多,比如使用ActionScript3.0,或者JAVA,又或者HTML5技术来进行APP开发,这些手段都是可以的,当然,这里列举的都只实现是学生端的APP框架的技术手段,而对于课程设计的主体,也就是服务器端的部分则需要使用诸如PHP,或者Visual Studio等工具进行程序开发,另外还需要使用到数据库技术。总之开发这样一个基于数字交互技术的课程设计产品,是一个严谨有序的过程。

交互设计的主要课程范文2

【关键词】 新课标 交互 课业设计与优化

一、引言

英语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把有效教学的理念和策略落实到教学的各个环节,课业作为传统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也必须适应新课程改革的目标需要。中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阶段。教师布置的作业往往是强化训练的力度,以练习记忆为主。而实践性、探索性的作业占的比例极少,体现出浓厚的应试取向。而且对学生课业情况的调查也显示,学生课业负担重,学生自由支配时间少,这就很难促进他们全面、和谐、均衡地发展。在这种情况下中小学英语教师就面临着如何优化设计英语课业的问题。

英语课业的设计与优化,首先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基础之一;其次,是提高中小学生英语综合学习能力的需要;再次,是国家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英语新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要改变以往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的讲解与传授。转变为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合作,参与的学习方式。最后,课业设计与优化还是英语课程价值功能的体现。即英语学科,除了传递语言知识,获得语言技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外,还要承担开发智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任务。

“交互式家庭作业”一词,最先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的美国,是指教师和家长共同参与学生家庭作业的一种形式,它主要强调家庭参与学校教学,简称TIP。凯洛夫曾指出:“家庭作业是教学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这种作业从根本上用独立作业的方法来巩固学生的知识,并使学生的技能和熟练技巧完善化的使命”。我国学者吴也显在他的着作《教学论新编》中指出:“作业系统如果安排得好,对学生自学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同时也有利于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心理学家洛克通过实验证实:受欢迎的课业能激起学生积极的学习动机。

本文所提出的“交互式”课业设计与优化,强调在“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中解决传统意义上以教师为主体,进行选择、设计和布置课业中所产生的问题,使课业设计能够由老师与学生共同参与;学生能够根据不同层次自主选择课业;部分课业突出合作完成;在互动中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能力。

二、英语课业的现状及问题

笔者在宁波市的五所中小学里,通过问卷,访谈的方式就英语课业的现状进行随机调查。总结分析后,归纳出如下几个问题:

2.1英语课业的布置针对性不强。通过问卷调查发现70%的学生认为课业不能根据他们的实际掌握情况而定。教师的课业大都是“一刀切”的形式,并且不能很好的激发起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2.2英语课业形式单一。绝大部分受访学生反映,课业以书面形式居多,相当部分是简单机械的重复。教师布置课业的目的大都与应试相关,并不能较为全面的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各方面英语能力。对于通过网络来进行课业布置的情况也极其少有。学生深感课业负担过重,部分甚至产生厌学情绪。

2.3课业设计缺乏层次和互动。80%的受访学生认为他们的课业来自老师布置的书面内容,并不是他们自主选择的,因而减少了他们自己提出问题的机会。从课业互动的角度看,学生课业完成的情况大多由既定的标准答案来进行评判,教师的评价单一,往往只有简单的对与错,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的拓展缺乏明显的激励。这是与《新课标》中的“完善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发展”明显相悖的。

三、英语交互课业设计原则与实施

交互式英语课业的提出,对于改变传统的英语教学设计方案,改变传统的课业模式,挺高素质教育的效率,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英语水平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3.1交互式课业的主体除了学生之外,老师也是一个重要的参与者。这与传统的作用不同。老师不仅仅是要给学生批改作业,还要给学生人性化的关照。师生之间的作业互动,既有助于增强师生的情感,也有助于老师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水平。

3.2交互课业的设计形式不仅仅是传统的书面作业,也可以是网络操作作业,口头作业等等,这对于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提升他们的价值情感具有很好的效果。而且交互式课业对于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来说,都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水平提升。因为它的灵活多样,使枯燥的课业也可变得感性,能更好地吸引学生。

3.3交互式课业中,每个学生的作业内容可能都不太一样,这就有利于防止学生之间的作业相互抄袭,有助于教师了解到每个学生的真实水平,从而提高学生成绩,改善教学质量。

3.4交互式教学中,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互动也有利于增强同学间的友谊,形成互相协助,互相提高的观念,从而能使教师更好的落实教学计划方案。5)交互式课业也是一种科学的课业计划方案,这对于新课标下教学改革有着重要的作用。总之,交互式英语课业对于当前的教学状况具有不可替代的协助作用。

从课业设计的目标和规律出发,总结已有的交互课业布置经验,在设计和优化交互式课业上,笔者得出以下原则:

3.4.1主体性与合作性原则

主体性原则是指在交互课业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交互课业,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使学生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化为主动建构者。建立学生英语自主性学习的网络平台,分析留言本、BBS、网页、博客、邮件群发等特点, 建构一个适用的课业交互平台。由于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课业设计时,要在考虑学生共性的同时,兼顾学生的个性,使课业成为发展学生兴趣特长的手段。课业在内容和形式上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发展的空间。通过自主性课业,学生不仅学习到了科学知识,而且充分发挥了自主性,探索了学习的方法与策略,培养了独立性。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合作精神和能力是培养的重要目标之一。合作性原则是指通过具有建设性的合作互动,促进教学目标的完成,实现学生个体性和群体性的协同发展。在交互课业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学生还能体会到团结合作的重要性,以及体会到真正的学习快乐。因此,传统的课业方式有必要向注重培养自主合作精神的交互课业方式转变。

3.4.2差异性与多样性结合原则

交互课业设计的对象是学生,这就决定了课业设计必须兼顾到差异性与多样性。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允许学生对课业的不同理解与表达。英语学习不仅是语言的单一学习,更是文化的学习,生活的学习。因而在交互课业的设计上,应注意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应用,如网络等。让学生在不同内容,学科,方法的相互整合与参透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和综合素质。可以根据英语学科的特点,设计形式多样的课业,如让学生在网络上听一些最新的英文歌曲,让他们锻炼听力的同时,了解国外音乐上的一些动态。学生自主选择一定的话题进行演讲并录音发至教师邮箱。教师在一定时间内,针对性的进行点评和反馈。在这样的交互过程中,既完成了既定的知识目标,又充分体现了课业的差异性与多样性原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4.3层次性与整体性原则

由于学生存在智力水平,认知结构,学习动机,心理等各方面的差异,交互课业设计要从学生的各个不同层次出发,建立多层次的交互课业结构。教师应明确交互课业的设计应该使大部分学生调动起学习积极性,并在其能力范围内完成,这是其整体性原则。同时又要兼顾个体差异,给不同程度的学生创造不同的锻炼表达机会。对程度低的学生布置基础性的交互课业,对于程度高的学生布置难度较高的交互课业,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佳的发展。

3.4.4激励性和评价性原则

激励性原则是指利用有效的激励措施,充分调动学生进行交互课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满足学生参与的愿望,使学生处于积极能动的状态从而完成对知识的主动构建。从长远看,内部动机比外部动机有更大的影响力和持久力。教师在交互课业设计中,应创设问题情境,激发疑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通过独立思考,主动参与,将所学的知识逐步内化。同时,在交互课业的实施中,教师应强调学生的进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对学生的课业表现多给予正面积极的评价。评价性原则是指将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结合起来,使学生对学习结果和学习过程的评价达到和谐统一。交互式课业强调学生对学习过程的参与,在学习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找到适合他们自己的学习方法与策略。

四、结束语

交互课业使得学生完成英语课业的过程,成为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学习活动过程;成为生成问题、解决问题,又不断生成问题、不断解决问题的循环探索过程;成为知识与能力不断互动、提高与发展的过程;成为情感、态度、价值观不断碰撞和发展的过程,成为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发展的过程。同时,交互课业体现出在教师、学生、家长之间的“交流”功能。既可以通过交互课业使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学生今后不断自主获取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又可以通过交互课业这一纽带,在学生、家长和教师之间形成一种交流,通过交流互相了解、发挥教育“合力”,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成长。从这一点来说,英语交互式课业的设计与优化有着积极而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黄文源. 英语新课程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4.

[2] 金鹏. 新课标理念下的初中英语作业模式[J].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5(1).

交互设计的主要课程范文3

关键词 高职;网络课程;交互设计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2)30—0043—04

随着网络技术的突飞猛进,教育信息化得以迅速发展,教育信息传播的方式也正在发生改变,目前,网络教学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趋势。而网络课程作为网络教学的基本信息载体,是网络教学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学习者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具有丰富资源的学习平台。由于其信息量大,给教育信息传播过程中的交互活动带来巨大的冲击和变化。笔者以高职网站设计与制作网络课程为例,针对网络课程中的交互策略进行探究。

1 网络课程交互概述

1.1 网络课程交互概念

交互是指在两个参与者之间连续交替作用与反馈的循环过程。网络课程中的交互是指学习者与学习资源、学习伙伴以及指导教师等在网络课程情境中所进行的信息交流活动。交互是媒介传输过程中的重要途径与关键方式,为了保证学习效果,学生不仅要在有限时间内适应课程学习环境,而且要能很快进入学习状态,因此,网络课程必须具有良好的交互性。

1.2 网络课程交互基本形态

相比文字、影视、单机课件等媒体,网络课程可以通过某种方式,在学习者与网络课程、学习者与教师、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进行信息交换。信息表现形式包括原始的形象表达、文字表达及图、声等多媒体结合的超文本表达,实现了在不同的时空里进行面对面的人机互动、人际互动,使信息的传递更加精准化、完整化。学习者使用网络课程学习活动基本形态如图1所示。

2 网络课程交互设计原则

2.1 以学习者为中心

要想真正提高教学质量,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教学交互设计就必须从学习者的角度出发,注重易学易用,并且具有一定的容错性,能够调动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避免只从媒体的特性出发,为发挥媒体的功能而设计。

2.2 整合性原则

在网络课程中,学生与教学内容之间的交互、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互、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互,都不是孤立的,进行设计的时候应把它们整合起来,从多个角度支持学生的学习。

2.3 一致性原则

为了减少学生认识上的负担,避免引起思维上的混乱,对话框、按钮等对象做到清晰简单,标识清楚,界面对象加以归类分组或区块化,同类的界面在格式和功能上力求一致。

网络课程中的交互可以分为人际交互和人机交互。人际交互是指学习者和教师或专家之间、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的交互,这种交互可以是实时的,也可以是非实时的;而人机交互则是指学习者与学习材料之间、学习者与教学软件之间的交互,这种交互方式灵活多变,具有很大的创造空间。

3 网络课程的交互设计

高职学生普遍文化课基础差,但是在进行网站设计与制作学习之前,已经具备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如网络检索、信息处理、图形图像处理等。为了满足不同学习者的需求,提高网络课程的学习、交流、控制功能,满足审美需要,必须精心设计网络课程的交互功能,包括人际交互与人机交互。

3.1 人际交互

人际交互主要包括师生交互和生生交互。教师对学习者的个别指导能够对其产生激励和促进作用,学习者之间的相互交流,将使他们在网络学习中产生一定的归属感。网络课程中进行人际交互的工具很多,如E—mail、BBS论坛、聊天室、视频会议等。在本网络课程中主要采用的是电子邮件和BBS论坛等。

1)电子邮件。电子邮件是一种用电子手段提供信息交换的通信方式,是因特网应用最广泛的服务之一,具有快捷、方便、可靠等特点。登录课程后,通过主页面上的电子邮箱,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对教学内容、心得体会等进行交流探讨。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通过E—mail把问题提交给教师,教师会尽快给学习者提供学习帮助。

2)BBS论坛。BBS是Bulletin Board System的缩写,翻译为电子公告板,是Internet上的一种电子信息服务系统。它提供一块公共电子白板,每个用户都可以在上面信息或提出看法,其他人可以看到,也可以留言发表意见。在BBS论坛里,学习者可以自由地参与讨论,与其他学生和教师进行交流。BBS论坛模块功能架构,如图2所示。

3.2 人机交互

人机交互方式主要完成人向计算机输入信息以及计算机向人输出信息的工作,使用的交互方式主要有问答式对话、菜单技术、命令语言、填表技术、查询语言、图形方式及直接操纵等。人机交互是网络学习的基本方式和主要途径,设计网络课程的人机交互要以人为本,新颖别致的交互界面可以让课程显得更加默契、完整,增加课程的趣味性。

1)登录管理。使用JavaScript做了一个表单验证,进行用户管理,不同类型用户具有不同的权限,只有通过注册才有资格学习本课程的内容。用户按权限分为两类:教师和学生。整个系统结构按照两类用户可分为两个子系统——教师教学子系统、学生学习子系统:教学子系统基本功能包括上传或删除各种学习资源,添加、删除作业,批阅作业,在讨论区发贴等;学习子系统基本功能包括课程学习、作业上传、浏览优秀作品、在讨论区发帖等。登录界面如图3所示。

交互设计的主要课程范文4

关键词:交互式课堂教学 服装设计 交互活动 分组合作

交互式教学法是20世纪70年代初出现的一种新的教学法,它强调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应提供真实的有意义的教学材料与环境,使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是一种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指导学生通过自我提问和总结等步骤,监控学习的过程,并建构起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的教学方式。通过“交流――互动”,使教学适应自然、适应社会、适应思维,从而以较高的效率将知识、能力、人格转化给学生。

1 交互式教学模式的意义

服装设计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由于其需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因此采取的教学形式相当重要。课堂交互式教学的实际过程,教师带着教学计划走进课堂,其中包括大纲规定的内容、要采用的教学方法和建立的课堂气氛。这些能否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将会直接影响到学习效果。交互式教学过程中,教师想激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必然要精心备课,提前准备好课堂所需教具和材料。总结以往的教学经验,传统的教学模式更注重于教师的讲述,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在短时间内向学生灌输了大量的信息,而学生往往由于被动地学习,缺少参与其中的实践而对所学知识难以消化。显然,由于服装设计专业偏重实践的特殊性,传统的教学模式不适用于服装设计教学。在职校服装设计教学中,采取交互式的教学模式既有利于培养实用性的人才,又符合服装设计的教学要求。

2 交互式教学模式的原则

交互式教学的原则强调参与性,避免单一性;提倡能动性,避免机械性;主张交流,避免灌输;注重实践,避免纸上谈兵。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

2.1 以人为本原则

交互式教学突出“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为学生创造愉快和谐的学习气氛,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在交互教学中,学生受到激励,主动参与,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人本主义在教学目标上,强调个性与创造性的发展。在课程内容上,强调学生的亲身体验。在教学方法上,主张教师引导,学生是知识的探险者和追求者。

2.2 学生主体原则

在教学过程中,无论是知识的获得,还是能力的行使,都离不开学生,互动教学要求学生通过自己的积极思考领会所学知识,在参与中完成学习任务。

2.3 偏重实践原则

服装设计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教学必须与市场紧密结合,因此在交互式课堂中,强调教学活动的实践性,从而突出学以致用的基本原则,倡导学生参与其中,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

3 交互式教学模式的方法

3.1 分组工作是交互式教学的主要形式

其组建方法是把班内同学分成若干小组,各小组成员通过齐心协力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进行分组时可参照以下原则:相对均衡原则;自愿与调整相结合原则。小组工作的优点是更好地调动学生们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促使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学会与组员分工合作,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帮助学生从多角度获取反馈,使教师易于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同时,各小组之间的相互竞争,又极大地激发了团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教学的效果更佳。

3.2 教师激励是交互式教学的重要保证

通过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使用问题以激发学生讨论,增强教学和学习的互动性和乐趣,使课堂气氛活跃,拉近师生间的距离,从而发挥双方最佳的教学状态。

3.3 结果评估是检查交互式教学效果的手段

教师精心设计评估方法,定期查阅学生的学习成果,不断给予引导避免其在学习过程中迷路。

4 交互式教学模式在服装设计课堂中的应用

服装设计作为一门艺术学科,只有在轻松、活跃的环境下,才能激发出更多的创作灵感,所以在进行交互式教学时,首先应改变以往的课室布置,可根据组别安排同组的学生围坐在一起,以便进行课堂讨论及合作完成任务。

4.1 交互式教学模式在《服装美术基础》课程中的应用

服装美术基础是服装设计的入门学科,对学生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在第一课采取交互式教学模式,可以激发学生对服装设计的浓厚的学习兴趣。笔者在给学生第一次授课时,以一项名叫“猜猜画画”的互动游戏作为学生的入门课题。首先,教师在课前进行了充分的材料准备,分别在若干张小纸条上写上动词、名词和地名等词语,如:上网、灯塔、北京天安门等。课堂上,先把学生平均分成几个小组,公布游戏规则:每组分别轮流派一名同学出来表演,先从老师预先准备好的小纸条里抽出一张,表演者不能以动作、声音或表情等形式向别人透露纸条里的内容,只能通过在黑板上以画图的形式把内容表达出来。同组的同学在规定的时间内对所画内容进行猜测,猜中纸上的内容即可得分。初入学的职校学生多数没有美术基础,“猜猜画画”这一别开生面的课堂游戏于他们来说,既新鲜又具一定的挑战性,在游戏过程中不仅锻炼了他们的胆量和想象力,还激发了他们对专业的学习兴趣。

4.2 交互式教学模式在《服装设计》课程中的应用

服装设计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尽管设计过程中需要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但设计成品必须与市场紧密结合。所以,教学的过程不应脱离社会和服装产业发展的潜在需要,课程内容应服从市场的需求,紧跟时代的步伐。在服装设计课程教学中采取交互式教学模式,可通过模拟服装公司的形式进行专题设计。如:教师可选定某一特定服装品牌,要求学生根据该品牌的风格定位进行当季系列设计。按照服装设计的流程:寻找灵感-整理资料-确定主题-绘制草图-制作服装效果图,小组成员先进行发散式思维,展开讨论,然后通过整理资料、分工合作,完成系列的设计。最后,各小组派代表上台对本组的效果图进行简单的解说,由学生代表和教师对结果进行投票评分。通过交互式的教学模式,使教学内容紧扣市场需求,激发学生的思维创造力,使他们在练习过程中养成合理分配时间的良好习惯,学会妥善分工,发扬团队合作精神,各尽其能,在最后效果图解说环节,也起到锻炼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作用。分组专题练习,能帮助学生更快地与社会接轨,为日后参加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综上所述,在服装设计课堂中巧妙应用交互式教学模式,拓展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开发和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激发了教与学双方的主动性,使教学获得了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刘元风.服装设计教程[M].浙江: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2:163.

交互设计的主要课程范文5

关键词关键词:交互白板;远程教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文章编号:16727800(2013)008017903

作者简介作者简介:卜彩丽(1981-),女,硕士,河南师范大学外语部讲师,研究方向为教育技术学理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王丽梅(1993-),女,河南师范大学教育与教师发展学院学生,研究方向为教育技术学基本理论、教学系统设计、远程教育。

0 引言

自2004年中国远程教育专家丁兴富将交互白板引入到中小学教育中,并开展了一系列的课程改革实践活动,在中小学教育中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在中国知网上通过全文搜索对“交互白板”进行搜索,可以看到文献数量从2004年的不足百余篇,经过几年的发展到2009年的219篇,2011年达到438篇,直线式的增长体现了交互白板的飞速应用。2012年《中国电化教育》对交互白板进行了专题研究,这一年关于交互白板的文献数量已经超过600篇,这一变化注定引起所有交互白板关注者的注意。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传统的面授课堂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学习的需要,远程教育使得任何人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学习,并已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在线学习者。远程学习的关键在于交互,而这正是交互白板最为重要的特点。本文详细研究了交互白板并将其应用到远程教学中,最终提出了交互白板在远程教学中的推进策略,以扩大交互白板在远程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1 交互白板

交互白板是交互电子白板的简称,也即交互式电子白板。交互白板(Interactive Whiteboard)是电子感应白板(硬件)与白板操作系统(软件)的集成,它融合了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与电子通信技术,成为计算机的一种输入输出设备,成为人(用户)与计算机进行交互的智能平台。简言之,交互白板是一个具有正常黑板尺寸、在计算机软硬件支持下工作的,既具有普通白板和联网多媒体计算机功能,又可以实现普通白板功能与计算机功能,以及软硬件功能与教育资源、人机与人际多重交互的电子感应屏板。[1]

基于白板硬件技术的不同,交互白板可以分为两大类:电磁感应类硬板和压触通导类软板。电磁感应类硬板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电磁感应为感应笔作定位。所以,硬板类交互白板都必须应用某种类型的感应笔在白板上进行书画和操作。压触通导类软板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指尖或笔尖的压触使软板表面的两层材料在该点发生短路而通导,从而为指尖或笔尖作定位。所以,软板类交互白板可以使用指尖或书写笔书画或操作。尽管工作原理不同,但两类交互白板实现的书画、操作和交互功能是接近的,但是在硬板和软板上进行书画和操作的手感会有些差异。依据人体工程学原理,不同的个体可能对某类交互白板更易适应和习惯。[1]

交互白板实现了白板与计算机之间的双向通信与操作,它既是电子白板同时又是计算机屏幕。在交互白板上的书画内容及其加工处理结果均被存储在计算机中,同时,在交互白板上可以实现对计算机的各种操作,所有对计算机屏幕内容的操作和加工处理的结果都会即时存储在计算机中和呈现在电子白板上。在我国开展的交互白板课堂教学实验研究揭示了交互白板教学应用的10项共识:技术集成、资源整合、交互平台、协作环境、亲近师生、传统创新、常态应用、多种模式、教学设计和投资效益。[2]交互式电子白板作为新的教学媒体,不仅具有传统课堂教学媒体的功能,如书写、绘画、擦除,简单的特效如拉幕、探照灯、拍照等,以及使用最广泛的演示功能,同时更具有其特有的教学功能,如排版、编辑、选择、比较、检索、聚焦、转化、角色扮演、注解、重复、示范、分享等,使师生沟通更便于接近自然、教学过程能实时记录分析、教学内容信息处理更加多样化[3]。基于交互白板的这些优点,丁兴富教授相信交互白板必将成为“中小学课堂教学信息化、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教学整合的有效且可行的主流技术”,“成为中小学未来教室设计施工的标准常规”,能够极大地推动学校教学信息化的进程。

2 交互白板在远程教学中的应用

交互白板运用在远程教育中,主要是通过将计算机网络技术、交互式电子白板软硬件系统以及交互白板系统内置的网络电话(VOIP)技术等结合在一起,将位于不同地点的授课、听课教室连接起来,营造“面对面”的教师授课情景与课堂氛围,使异地师生如同置身于同一课堂,并通过图形、文字、音视频等多种方式进行实时交互。授课过程中,任意一方教师讲授和操作的所有内容将在双方或多方的计算机及白板上实时显示出来,双方可以共享彼此电脑桌面或接管并控制某一方计算机上的应用程序,包括演示文档、电子表格,或进行网站浏览,并能在彼此的文档中进行书写、编辑,并修改数据和答案,利用摄像头和VoIP 通信功能与对方面对面进行沟通交流,这使参与者能看清楚教学的每一细节,甚至几何图形中的线条粗细,进一步提高了教学的直观性和准确性,使异地教师、学生之间的实时交流与协作变得更加方便。[4]

著名的媒体技术专家克拉克曾说:“是教学设计而不是用来传递教学的媒体,决定了学习者的学习”[5]。在远程教育中教学设计更为重要。教学过程是多要素相互作用的动态多变的过程,信息技术环境下, 教学过程更是呈现出了多样性和不确定性[6]。远程教学的主要吸引力在于交互方式。互动既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手段,也是白板技术融入课堂的设计目标。[7]Moss等人的研究报告中将与交互式电子白板相关的交互划分为3种类型: 技术互——关注点在与交互式电子白板的技术功能进行交互;物理互——关注点在让学生走到交互式电子白板面前,并操作上面的元素;概念互——关注点在与课程的概念和观点进行交互、探索和建构。[8]本文主要通过从概念互的角度出发,探索交互白板在远程教学中的教学策略。

笔者认为交互白板运用到远程教学中主要通过以下3个方面促进有效学习:教学设计、在线交互活动和教学评价。

2.1 详尽的教学设计

远程教学的教学设计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考虑:以学习者为中心和资源为中心。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可以通过设计教学软件或教学游戏实现人机交互、人—机—人的交互。比如,在实验课上让学生通过白板演示直接参与到实验环节中,观察实验现象,也可以让学生在作文课上对预先设定的话题展开讨论,在白板上进行注释、对比,深入对话题的认识。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可以设计一些英语小游戏,增强学生的沉浸感,比如学习家庭成员时,可以设计一个家庭聚会,让学生通过人物的衣着、外貌等来识别亲戚朋友。以资源为中心的教学设计主要应用于社会科学类教学,比如历史、地理等的学习,可以借助于交互白板庞大的资源库系统,将搜集的资料进行整合,同时让学生自主学习,并分享学习成果。进行怎样的教学设计,不仅仅取决于可以使用的媒体特性和师生对媒体的利用程度,更重要的是要与教学目标及学科性质结合起来。不同的学科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是不同的,数学学科注重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对规则的整理描述,语言学科强调对情感的把握理解,生物化学学科更关注教学实践,要求学生在实验中学习知识。因此,在课程设计与开发过程中,要参考学科性质设计学习内容。

2.2 丰富的在线交互活动

远程教学的学习者缺少与教师和同伴面对面的交流,其学习的持久性靠学习活动来维持。丰富的在线交互活动不仅可以帮助学习者进行沟通,更可以对学习者的学习成果进行反馈。活动理论的理念就是教学皆可活动化,设计能够促进教与学相互作用的学习活动是远程教学课程开发的重点和难点。当交互白板作为远程教学的媒体时,要充分利用白板的交互性来设计在线教学活动。从设计的角度来看,在线活动主要包括学习任务、学习过程、监管规则、学习支持、评价规则和学习资源等6个方面的构成要素[9]。在线学习活动设计的宗旨是以学习任务为中心整合各方面的学习资源,在支持服务的帮助下开展在线活动,同时监管规则可以保证学习者的活动不偏离学习主题,而评价规则更能够使学习者的在线活动得到激励和促进。

交互白板工具与学习活动设计的结合如图1所示。

图1 交互白板工具与学习活动设计的结合

2.3 多样化的教学评价方式

伴随着教学应用模式的日趋丰富和成熟, 如何科学准确地评价交互式电子白板课堂教学应用的有效性将会成为未来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研究的热点和核心[7]。笔者认为可以从教学资源和交互活动两个角度入手。教学资源应呈现出这样的特点:①资源的目标针对性。由于交互白板与网络相结合的教学信息量大,因此,信息的针对性、准确程度以及开放程度都会影响教学质量;②媒体的可利用性。基于交互白板的教学必须考虑到师生对媒体的控制利用水平,保证教学的可操作性;③教学设计应尽可能使学习发生在真实的情境中。交互活动应具有如下特点:①活动的主题性及开放性。主题性使活动有意义,开放性可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②活动的层次性与多样性。保证学习活动的个性化,更能满足不同程度学生的需要;③交互活动要具有一定的创新性。网络时代的 “富媒体”学习要求学习活动必须具有创新性,才能得以继续。

3 交互白板教学推进策略

尽管交互白板在中小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只是在大中城市和沿海经济技术发达的地方,而在内地特别是农村中小学中并没有得到广泛应用。自2004年交互白板引进中小学以来,并没有从真正意义上改变教学的思维模式,中小学教师更多地只是把白板当成了触摸屏、放映机。为了使交互白板深入教学,应该做如下改进:

(1)加强基础教育教学改革,提升教师团队专业化能力,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对中小学教师进行教育技术技能培训,改变教师的媒体观念,提高教师专业化能力,勇于尝试新媒体工具,并运用于教学实践。只有当教师理解掌握交互白板,将其作为教学新平台、新型教育手段时,才能带来教育信息化的深度蜕变。作为新世纪的学生,必须具备综合发展知识技能、树立情感态度与价值感、培养搜集信息及整合利用信息的能力与素养。信息技术课程不能因为高考制度而放松,更应该从基础抓起,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技能。

(2)进一步改进交互白板,降低其生产成本,扩大使用规模。寻找新型的电子资源,替代高成本原料,使交互白板价格能够被大多数人所接受,能够让农村中小学也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和教育平等。

(3)探索新型的教学模式与交互模式,结合学科教学特点,充分发挥交互白板的技术特性,提高远程教学质量。媒体不是决定课堂质量的关键因素,更重要的是教学设计与教学策略。只有优秀的教学设计,才能使教学效果最佳。在远程教学中,教学模式与学习活动更加注重交互性。在设计教学的过程中,要努力让两个或多个区域的学习实现大同步、小异步。在线活动的设计要考虑到不同地区、环境、文化背景对学生的影响。

(4)开发多样化教学软件及平台,满足远程教学需要,并努力使交互白板与现有媒体结合,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增强交互白板的技术特性,扩大白板的功能,建立其与现有媒体如投影机、数字电视、平板电脑的联系,进一步辅助教学。基于网络的力量,引进新型的网络传播模式,发挥远程教学特性,使更多的人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同时要注重加强对网络教学的管理。

4 结语

根据现有研究成果及相关资料可知,交互白板的使用带来了教学模式的创新,整体研究趋势是从描述性的探索性研究逐渐向教学交互的概念化与理论化探讨转变[10]。但是,在教学策略、教学模式及教学评价方面没有形成系统化的理论。在实践方面,大部分教师对交互白板的使用仍然只停留在简单的工具层面,对白板的交互性使用不够深入,交互白板应用于远程教育仍然只是处在起步阶段。通过对交互白板教学模式的创新及交互学习评价方式的改革来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充分发挥交互白板的交互特性,设计满足学生需求的在线交互活动,将其在办公室中的运用与教育结合起来。

同时,近几年国内的网易、新浪等公开课程,以及在国外兴起的MOOC等,也极大地促进了远程教学。建立完善的网络教学平台、加强教育传播、规范教学管理,以及充分发挥网络教学的潜力,也将成为关注的热点和重点。相信交互白板不仅可以在面授课堂上发挥其强大的作用,更可以在远程教育中发挥其交互特性,并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1] 丁兴富.交互白板及其在我国中小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5(3).

[2] 丁兴富,蒋国珍.白板终将替代黑板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流技术——革新课堂教与学的新生代技术[J].电化教育研究,2005(5).

[3] 李振英,李志涛.英国中小学交互电子白板的应用及个案分析[J].中国电化教育,2005(3).

[4] 马晓辉.基于交互白板的远程协同教学策略研究[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0(12).

[5] WALTER DICK& LOU CAREY JAMES O.CAREY.教学系统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6] 李新宇.课堂教学中交互白板的应用层次分析[J].中国电化教育,2005(3).

[7] 鲍贤清.交互式电子白板的教学策略设计探索[J].中国电化教育,2009(5).

[8] 吴筱萌.交互式电子白板课堂教学应用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1(3).

交互设计的主要课程范文6

一、基于数字交互技术的课程系统的特点

若要使具有交互功能的课程设计内容传递给学生,那么这一系统平台必须具备几个基本功能:(1)为了能够做到学生与老师进行在线交流,必须具备文字发送功能。(2)具备图片发送功能。(3)具备语音传递功能。(4)具备多人讨论功能。通过这种方法,实际上是把传统教学模式变成了带有“社交”特点的模式,也改变了传统课程设计过程中过于强调老师作用的问题。在这个交流互动过程中,强化学生对于课程关注的主动性,以及对于知识把握的主动性,将学生变为知识传递过程中的主体,淡化老师“主导一切”的作用。这类课程设计由于开发之初就会考虑交互性和趣味性,因此会引导学生进入相应的学习情景中,增加学习过程的乐趣。目前,移动课程设计应用平台可以考虑市场占有率最高的IOS平台以及Android平台,基于这两个系统的交互平台在数字移动终端设备中占据了绝大多数市场,并且这类设备具有非常小的体积,非常便于携带,因此在这些设备上展现的课程设计完全可以做到“随身走”的目的。

二、构建数字交互技术的课程设计

在设计之初,就需要考虑结合课程知识特点来设计出有别于传统方法的交互手段。数字化技术手段的使用,除了可以保留知识固有特性以外,还能够体现出新的感官体验。因此,不能够将传统已有的课程知识直接放置于这类平台中,这样会失去其交互的特性和目的。与传统课程设计不同的是,学生可以通过相应的交互技术,比如单点触摸、多点触摸等方法对相关课程内容进行多种操作。事实上,就课程设计本身来说,可以包涵课程设计与创作以及课程设计的数字化呈现,数字化呈现过程中强调的是内容的可交互性,可融入的情境性,这就要做一整套的前期准备工作,比如情节脚本的创作、情境情节的设计、交互动作与方法的设计等方面。图文并茂是这个技术下实现课程设计的最基本需求,对于学生群体的心理感知特征、年龄结构、知识储备、兴趣点等方面均需要做整体的考虑。经过这样全面考量的课程设计会具备良好的可应用及可推广性。因此,这类课程设计需要注意学生使用过程中所产生的认受感知、情境感知、互动感知以及趣味感知等几个方面。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于知识的认知程度很大程度上会被兴趣范畴所决定。所以,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对于交互过程和情境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要让知识变得有趣味,同时交互过程又不能够过于复杂,注意在设计过程中考虑降低学生的使用难度,辅助以相应的视听元素和情境元素,使学生感受到交互过程与知识学习之间的紧密联系,而这种联系恰恰成为学生学习并且记住相关知识的过程媒介。数字交互技术在课程设计中的应用,需要依据个方面的成熟经验来完成,比如涉及到学生心理认知程度因素,就需要依据相关心理学家的研究成果;再比如,涉及到相关内容实现的环节,就需要依据相关软件工程师的知识与技术……通过深入对学生学习需求及兴趣调研,结合各方面的研究成果,采用数字技术手段,从而设计出为学生能够认同并广泛接受的课程设计作品。

三、构成数字交互技术课程设计的要素

基于数字交互技术课程设计的核心设计要素与其他产品的核心设计要素一样,都是“创造性”。这一技术环节下进行的课程设计实质上是将知识信息与计算机技术及表现手法向结合从而形成特定表达形式的一种方法。计算机程序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课程设计完全可以用有别于传统方法的形式进行完成。这个设计过程中所包括的设计要素大体有几下几个方面:(1)课程内容呈现界面简单、美观。要用最直接和美观的界面环境展现出每部分的课程内容,注意界面设计中的友好程度以及颜色的使用,界面设计是否友好,颜色使用是否得当,是否具备美感,对于学生使用来说会有非常直接的影响。(2)强调交互手段的和谐与自然,通过交互手段,能够让学生充分参与知识获取过程中的互动交流,因此在进行课程设计的时候,交互方法的考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好的交互方式,可以促进学生使用的兴趣,增加趣味,调动学生更好的学习认知与积极性,从而更好地完成知识点的学习。(3)体现游戏的情境,对于学生来说,知识点的展示与获取,若能够融入相应的体验情境中,形成对知识了解的相应连续性,引导学生按照其感兴趣的方法,主动参与知识获取的过程中,这也是数字交互技术应用于课程设计中的必要因素之一。

四、数字交互技术课程设计的方法

在应用数字交互技术进行课程设计之初,首先需要进行前期学生受众情况的调查和定位,不同年龄,不同阶段的学生有其特有的心理接受特点,要根据这样的特点来进行设计开发。1.结合课程内容和知识要素建立功能模型。调查不同阶段学生对于交互功能的喜好,并且进行列举。在这其中选出相对适合大多数学生喜好的功能方法,完善课程设计的创意部分;考虑应用平台的种类与限制,比如针对IOS和Android的屏幕分辨率的不同,要有不同视觉化的设计考量;不同系统平台的操作方式存在一些差别,在进行课程设计的时候也要一并考虑进去。2.根据课程设计的需要绘制流程图及相关界面设计要将整个课程设计过程顺利完成,流程图的绘制,是不可或缺的。关于知识点衔接的方法,知识点与交互方式的融合,以及获取知识进阶的办法,这些都需要用流程图来表示出相互之间的转换过程。具体来说,每一个操作环节,每一部分文字的显示,每一个图片的调用,每一段视频或者饮品的使用,以及相关界面之间的互相跳转,这些在进行课程设计的时候都需要具备良好的思路和清晰的逻辑。同时,还需要对于相关界面分布布局进行设计。每一个界面中需要使用到的诸如“按钮”、“Logo”、“导航”、“内容展示”等元素都需要进行先期设计,在这些先期设计完成的基础上,再进行内容的加载与完善。3.数字交互技术进行课程设计的原型设计。原型设计,是将前一步的逻辑过程和草图进行细化的过程,搭建一个逻辑顺畅,界面友好的原型程序进行测试。这一阶段,并不是要完全实现整个课程设计过程,而是要进行相关技术的检验测试,比如对于前一步做出的交互设计方法进行逻辑检验,检查其是否能够顺畅运行,技术实现是否存在问题;原型中对于界面的测试,则侧重于视觉感知环节,界面是否使用方便,提示是否明确,内容是否明显等问题都需要在这个环节进行测试并确认无误之后,再进入整个课程设计的完成阶段。4.使用数字交互技术完成课程设计。在前几个过程的基础上,选择相关的技术来进行最终的课程设计实现。实现的技术方法有很多,比如使用ActionScript3.0,或者JAVA,又或者HTML5技术来进行APP开发,这些手段都是可以的,当然,这里列举的都只实现是学生端的APP框架的技术手段,而对于课程设计的主体,也就是服务器端的部分则需要使用诸如PHP,或者Vi-sualStudio等工具进行程序开发,另外还需要使用到数据库技术。总之开发这样一个基于数字交互技术的课程设计产品,是一个严谨有序的过程。

五、结语

一个好的课程设计产品,不仅能够促进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与了解,更因为其所具有的独特交互特点和情境环节,具备了一定的趣味性和游戏性,将原本枯燥的课程学习与教授过程变成了相对愉悦的沟通过程,不仅具备教学环节的实践性,更具备广阔的商业前景。

作者:彭生琼 王凯翔 陈望 单位:北京服装学院

交互设计的主要课程范文7

关键词:网络课程:交互;设计

1 引言

随着我国教育信息化步伐的加快,网络学习日益成为现代社会学习的一种重要形式。网络教学具有师生时空分离、教与学过程分离的特征,而网络课程作为教与学之间的桥梁,应该承担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诸多角色与任务。但是,目前网络课程的设计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诸如重视教学内容的呈现与讲解,轻视学习环境与学习活动的创设,而内容的表现又多以静态文字为主导现象。其中最大的问题便是教学的交互性。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客观原因在于:网络课程中的教学交互在网络教学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而在网络环境中影响和制约交互的因素又错综复杂。主观原因主要在于:一是人们对网络环境下的教学交互认识不足;二是在网络课程中实施合理的交互设计不够。因此,要改善网络教学质量,提高学习者的网络学习效果,就需要对网络课程中的教学交互进行更深层次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对网络课程的交互进行合理的设计。

2 网络课程交互的涵义及类型

网络课程的交互,是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为主动完成当前知识的意义建构,而与学习环境之间发生的相互交流与相互作用(这里的学习环境是指学习资源和人际关系的组合,其中学习资源包括学习材料。帮助学习者学习的认知工具等;人际关系包括学生间的人际交往和师生问的人际交往)。

传统课程学习中的交互方式主要是通过教师和学习者以及在学习者之间开展的面对面交流。因而具有很强的实时性;而网络化学习则突破时间和空间的物理限制,它不仅包含了“人一机”之间的信息交流。而且也包含着“人一人”之间的网络通讯与沟通。

从交互的主体来看,网络课程中的交互方式主要可以分为学习者与学习资源的交互、学习者之间的交互、学习者与指导教师间的交互以及学习者的自我交互等类型。这些交互形式不仅有利于个别化学习,而且特别适合开展网络化协作学习、探究学习和讨论学习等。

网络学习中的交互也可以分为同步交互和异步交互两种方式。同步交互属于实时交互方式,它为学习者提供了~种异地同时交流的形式。如常用的聊天室、fCO等都属于同步交互的范畴。异步交互则属于非实时的交互方式,它充分利用网络通讯时间和空间的虚拟特性,打破了交流的时空限制。我们常用的BBS、新闻组等都可以支持异步学习交互。

3 网络课程的交互设计

网络课程的交互设计应该做到界面简洁友好、结构合理、操作使用灵活、逻辑层次清晰、资源链接丰富,从而有利于学习者自由进出或转向其它内容的学习。

3.1 创设灵活多样的互动环境

学习是在学习者与学习环境的有效交互中进行的,优质的网络课程应能为学习者提供自主探索和合作学习的互动环境。互动学习环境必须以学习者为中心创设,必须有利于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并增强其认知主体的作用。一方面,学习者可以通过与学习资源方便的交互达成对知识的意义建构;另一方面,由于网络远程学习中师生时空分离,因此网络课程应该为学习者提供各种交流的机会和空间,也就是应设计交互性的讨论交流系统。

网络学习不仅要综合运用BBS、E-mail、在线测试、实时讨论、聊天室、常见问题解答库FAQ交互方式,更重要的是要通过交互控制来进行正确合理的学习引导(如在BBS设置与课程内容匹配的专题讨论区、设定讨论主持人等),以便更好地支持学习者的协作学习和讨论学习。学习者在完成知识意义的初步建构之后,既可以登录BBS论坛发表意见;也可以用E-mail进行非实时的交流;还可以通过在线测试结果的及时反馈来检验学习情况。对网络课程教师来说,最好建立一个专用教师信箱,以方便与学习者交流;及时通过公告栏信息、开展讨论和答疑:也可以通过电子学习档案记录并动态跟踪学习者的学习状态。

3.2 构建友好的交互界面

交互界面的友好与否直接影响交互学习的效果。良好的交互界面首先要简单明了、风格一致,便于学习者熟悉功能,使用方便。所谓风格一致主要是从网络课程的整体上考虑的,指网络课程各部分的交互操作都要有相同或相似的功能风格,也就是交互操作方式上的一致性。如果使用某个图标作为退出按钮,那么在其它场合这个图标也应代表相同的含义。另外,背景页面的设计、色彩的运用以及结构布局和逻辑等也应保持统一的格式,以便于使用者熟悉操作。良好的交互界面还应该为学习音提供灵活多样的交互实现形式,如常用的热字、热区、超文本链接、热物体、时间限制、事件响应、菜单等。

3.3 设计合理的导航系统

合理利用导航系统是实现高效交互的一个必要手段。网络课程中大量的超媒体链接和基于库的信息组织形式为学习者提供了个性化的、自主控制的交互式学习环境:信息资源组织的非线性使得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在各页面间自由跳转,但在沿节点学习的过程中却容易造成“信息迷航”现象,从而影响了交互学习的效果。成功的网络课程应该也必须具有方便良好的导航系统和灵活多样的导航策略,它可以为学习者提供学习路径,帮助学习者高效有序地学习,避免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迷失方向。

模块导航、导航图导航、路径导航等都属于比较常用的信息导航方式。模块导航是通过一些功能性的短语作为标志的超级链接,这些短语(通常称之为导航条)~般是按逻辑顺序放到屏幕上方或下方;点击任意短语都能进入相应的链接模块中进行学习。导航条通常应用于网络课程的各个页面之中,以便于实现模块之间的跳转链接。学习者在每个模块中学习时都可以方便地进入其它模块。如“教学内容”、“讨论社区”、“在线答疑”、“课堂练习”等功能模块之间使用这种导航策略,学习者在学习“教学内容”时遇到问题,就可以直接到“讨论社区”模块中参加讨论或求助,也可以到“在线答疑”模块中直接查询。这样一来,交互就显得十分方便。导航图导航是一种实用的全局导航策略,它为学习者提供了整体的超媒体结构的网络图。学习者可以在任意时刻浏览导航图,以确定自己当前所在的位置以及下一步的学习计划。这样,不管学习者位于哪个节点上,都可以通过导航图方便地确定自己的位置并进入任意节点继续学习。

另外,书签引导、浏览引导、演示导航、帮助导航等也是比较常用的导航策略。在使用导航的过程中,一般都是以模块导航为主,多种导航策略结合起来使用。学习者按自己喜欢的方式与学习资源交互,使交互的方式更人性化。

3.4 及时反馈与互动反应

反馈不仅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起重要作用,同时它也是远程教育中互动的重要表现。让学习者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状态有利于激发和维持学习动机,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坚持性,并能不断增强求知欲。这对附属内驱力和自我提高内驱力的学习者来说尤为重要。如果一个学习者在练习过程中能随时知道自己做的正确与否,或者能得到相应的提示、鼓励甚至是小小的批评,他都会饶有兴趣地做下去。相反,如果学习者在长时间内都得不到任何的信息反馈,那他将很难维持学习兴趣。

学习反馈具有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学习系统在学习过程中要能适当给予学习者反馈信息,这种信息包括学习者目前正在做什么、处于什么位置或者一些适当的提示信息等:另一方面,是网络课程的各学习模块中要有及时的反馈系统,学习者能方便地在网络课程中进行自我练习、自我评价,并能得到及时反馈,如指导性意见、学习建议和要求、适时的强化信息等;另外,学习反馈还应该包括指导教师和其它学习同伴的评价信息。在网络学习过程中,教师和学习者都是反馈信息的提供者,同时也都是有效反馈信息的接收者。互动反应速度也会影响到网络课程的应用效果。

网络课程的交互设计还应考虑到课程对象的年龄差异、文化程度、学习能力及课程内容等特征。例如,不同年龄的学习者交互能力有较大的差异,年龄小的学习者交互能力差一些,面向他们的网络课程设计交互性应相对简单,而且必须有明确的导航和方便的控制。随着智能Agent、智能检索、数据挖掘等人工智能技术在网络教育中的应用和发展,网络学习过程中的交互会变得更加方便、快捷、高效。

交互设计的主要课程范文8

关键词:交互式;微课程;设计;开发;创新

信息技术手段有力地推动了教育界的改革,现代技术的先进特性和优质教学课程资源的网络化整合,带来了新型的微课程资源,它以多媒体技术为媒介和载体,具有支持在线移动学习、问题聚焦、切入精细而完整的特点,成为“微时代”来临的前奏,为教育技术界所广泛讨论,基于多媒体制作软件之下的交互式微课程开发和设计,可以全面推动教育变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1以多媒体为载体的交互式微课程的设计开发原则

1.1学习定位要明确

在交互式微课程之下,要明确学习者、学习内容和学习环境的定位,确定不同层次的学习者的学习状态,并对多媒体微课程的工具使用进行明确,以实现不同环境的学习,从而增强学习的针对性。

1.2微小知识模块展示原则

根据认知负荷理论的相关理论,学习者的知识容量和知识架构是有限度的,对于学习者的微课程学习资源提供,要以认知负荷理论为基准,对学习者提供短时间段的呈现,并以较小的知识模块加以聚焦设计,从而在微课程对学习资源的切割与分解、组合的状态下,实现系统化、结构化的小模块学习。

1.3交互性原则

交互式的课程教学在微课程的设计与开发下,呈现出人机交互的友好界面,其包括教学资源、模拟训练资源、学习测验资源等,在这些教学资源的设计中,通过交互式的体验,实现课程知识的系统化和固化。

2交互式微课程设计软件应用研究

以多媒体为载体的交互式微课程是通过多种信息媒体的组合实现的,融合了文本、图像、动画、声音、视频等多种形式,利用多媒体展示的微课程具有实践操作、示范演示的特点,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课程内容选取不同的多媒体制作软件。

3交互式微课程的开发与设计创新研究与案例分析

以多媒体为载体的交互式微课程的微视频内容设计与开发创新,符合泛在学习理念下的学习方式,它注重课程的内容分解设计和微视频设计两大部分。

3.1课程内容的分解设计

它是对课程结构的系统分解设计,包括分解设计和关联设计两个层面,注重知识的连贯性和内容的完整性,可以在课程内容分解设计的同时,保证学习内容的连贯性与思维的逻辑性统一。它可以利用灵活多样的工具或菜单实现作品的设计,是对课程知识点的深化和升华。例如:在《MSOffice高级应用》课程中的“幻灯片交互效果设置”中,就对动画设置和幻灯片切换效果进行了设计,在课程知识内容模块分解的基础上,保证了微课程开发的整体性与流畅性。

3.2课程内容的微视频设计

微视频设计在与课程知识整合的前提下,可以进行微脚本设计、知识模块设计、微视频展示设计等不同模块,这些课程内容的设计体现了微课程的诸多要素内容。其中:微脚本设计是微课程的关键和摘要,知识模块的微视频设计则融入了课程知识内容,以此为基准进行教学过程的实现。而微视频的展示方式则要运用屏幕录制软件,进行微课程的效果展示。如:缩放、剪辑、音量大小等。以《MSOffice高级应用》课程的Powerpoint演示文稿动画设置与制作为例,进行交互式微课程的开发与设计。

3.2.1导入动画对象设置

采用Prezi演示文稿软件,以系统化和结构化的方式进行教学课程演示,在这一软件应用下,实现物体的拉动、旋转等动作,将动画对象设置微课程知识进行细化和分解,设置五个不同的知识点内容,即:添加对象的动画内容、自定义路径动画、动画效果设置、动画窗口设计、动画设置的复制,这些知识点的背景和主题等都可根据课程内容的需要进行调整设计。

3.2.2动画对象设置的微课程制作

对PowerPoint演示文稿动画对象设置的知识点进行微课程制作,要进行具体而详细的脚本设计,脚本设计包括主题、课程内容及目标、教学课题的引入与教学过程的展示与评价等,下面以PowerPoint演示文稿的题目《采一朵玉兰花》为动画主题,进行具体的微课程制作。

4结语

交互式微课程开发与设计要以多媒体为载体,对课程知识内容进行多资源的整合和开发,以学习者的不同需求,进行教学资源的创新设计,以简单实用为原则,将课程知识模块进行细化和分解,并在这一过程中保持课程知识模块的系统化和连贯性,利用多媒体软件,引入课程知识教学,以相关知识点为素材,进行脚本设计,然后将课程脚本内容与微视频资源整合,实现微视频的录制、编辑、作品展示等内容,提升交互式微课程设计与开发的创新应用效果,实现微课程资源的交互、深化。

参考文献

[1]栗春璐.微课程内容呈现方式的分析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4.

[2]菅春叶.国内外微课程的比较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4.

交互设计的主要课程范文9

Authorware 是Macromedia 公司推出的一种使用方便、功能强大的多媒体制作工具软件,它采用面向对象的设计思想,以图标为程序的基本组件,用流程线连接各个图标构成程序。非专业程序员的普通教师利用它可以高效率的制作出高质量的多媒体课件。我用Authorware 制作了一个减谐振动的物理课件,下面谈谈一些体会。

一、 设计原则

 

这个课件是为了用计算机辅助减谐振动这一课的教学而设计的。本着教学设计的原则,我认为不能孤立地为课件而设计课件,而应该站在系统的高度去设计它。比如:作为整个减谐振动这一课的教学内容,哪些内容放在课件中设计表现?哪些用传统的媒体手段进行表现?它们之间如何融合?这些都是需要认真思考的。那种将教学内容整个电子化的课件设计方法是不可取的,整个教学过程全是“人机交流”而缺少必要的“人机交流”的课件设计是不符合教育规律的。

要实现学习过程中学生真正的“意义构建”,情景的构建是很重要的,用多媒体课件去实现传统媒体手段不容易实现的情景的构建,是设计多媒体课件设计的一个重要原则。

根据这些思考,我在减谐振动这一课件中设计了两个主要内容:一是典型减谐振动——弹簧振子运动规律的动态分析;另一个是弹簧振子运动规律的数据图表分析。

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和学习过程应是交互的、可控制的,而交互性和进程可控制性是多媒体技术的重要特征。在用Authorware 设计课件时要充分考虑这两个特性,使教师能灵活地控制整个教学的进程。直线型、缺乏交互的课件内容不符合学习者的认知规律。

二、 设计的实现

下面介绍一下“弹簧振子运动规律的动态分析”(以下简称“动态分析”)这一课件内容的实现。

1、课件素材的准备

课件素材是课件的基础,是整体课件的组成元素,这些元素实际上就是外部现实世界事物以不同媒体形式的一种表现,文本、图片、图像、动画、音频、视频是这些媒体形式在以计算机为主的多媒体技术中的具体表现。

我在“动态分析”课件中设计了三种主要素材:弹簧振子运动的静态图像、弹簧振子运动的动态视频、弹簧振子运动规律的分析动画。前两个素材我是利用HyperCam(超级摄像机)和Hypersnap-DX(超级图像捕捉器)这两个软件工具在其它电子媒体中捕获的,文件名分别为thzhz01.bmp和 thzhz02.avi,如图一是弹簧振子运动的一个片段(详细制作过程略)。HyperCam和Hypersnap-DX是我们制作多媒体课件时两个很有用的素材制作工具软件,它们能扑获计算机屏幕上任何区域中的静态和动态面。第三种素材是一组动画媒体,它主要包括两个动画,一个是描述弹簧振子运动过程中力F和位移X的大小的变化规律,一个是描述弹簧振子运动过程中力F和位移X的方向的变化规律。如图二是这组动画的一个片段。

Authorware的动画图标可以配合显示图标和影片图标以产生动画或移动的效果,它提供5种不同的动画生成方式,可以制作出各种各样的动画,课件中这组动画主要是利用Authorware的动画图标实现的。其中描述力F和位移X的大小变化规律的动态变化条(如图二中的标注①)这个动画比较复杂,有形状的变化,用Authorware的动画图标不容易实现,我就用Flsah4.0制作了这个动画,文件名为fxbh.swf。Flash和Authorware是同一个公司的产品,兼容性非常好,Flash是功能强大且容易操作、生成的目标文件小、技术发展很有前景的一种网络动画制作工具,利用它我们可以方便地设计课件的动画素材。

2、Authorware 对课件素材的整和设计

(1)交互性操作的实现

多媒体课件不仅仅是一种不同媒体的演示程序,它的最大特点就是能实现人机对话,让用户参与进来,用户可以通过按钮、按键、输入文本、单击物件等,来控制程序的走向。Authorware有很强的交互功能,它提供的交互图标有11种交互方式。我设计的“动态分析”课件主要使用了热区交互方式和按钮交互方式。在课件的主画面设定几个文字热区,可以交互的控制课件各个模块的进程。在各个分支模块画面设定两个按钮,一个控制返回住画面,一个控制分支模块的演示。如图二中的标注②。在交互控制实现时用到了系统函数goto( IconID@"图标名")。部分程序如图三。

(2)AVI电影的导入

Authorware提供了直接导入AVI电影的电影图标,利用它能很方便的控制AVI电影的播放。如图四中标注①,具体程序略。当然,我们利用Authorware 的扩展函数导入AVI电影,能更灵活地控制电影放。 

(3)Flash动画的导入

单击流程线,出现指示小手。单击 插入 Control Activex菜单命令,调出Select ActiveX Control对话框,从中选中 Shockwave Flash Object 选项,导入Flash动画文件fxbh.swf,设置动画的属性(略)。如图四中的标注②。

(4)力F和位移X变化规律的动画实现

实现力F和位移X变化规律的动画比较简单,只有一些直线运动。设计中只需注意在不同的位置F和X的方向是不一样的。部分程序如图四中的标注③。

三、一些体会

1、以多媒体技术为主的现代教育媒体有四个主要特性:形声性、再现性、先进性(交互性、进程可控制性、网络性等)、高效性。我们在设计课件时,要围绕这些特性进行设计,要使我们的课件充分体现这些特性。比如:动画的设计、交互式电影的设计、合理应用音频素材、是否便于网络交流等。

交互设计的主要课程范文10

关键词关键词:Flash;交互技术;多媒体课件;课件设计

中图分类号:TP317.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800(2014)002014703

0引言

在当今的信息社会,教学、科研及日常生活等众多领域已广泛应用多媒体技术,该技术尤其对广大教师教学手段的提高和教学方法的改进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多媒体课件制作是多媒体技术中的一种,由于多媒体课件制作集教育技术、艺术表现于一体,从而成为参与、优化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一种重要的辅助工具,给课堂教学改革注入了无限生机和活力[1]。Flash多媒体课件有三个特性:集成性、智能性、交互性,其中交互性处于中心地位,它起桥梁和沟通的作用,既是Flash多媒体课件设计的核心,也是Flash多媒体课件制作技术的重点和难点,关系到Flash多媒体课件设计的成败和辅助教学能否顺利进行。但从人机交互的层面上,操作交互是软件界面交互性和学生操作软件熟练程度的综合体现[2]。目前很多多媒体课件的操作交互类型单一,常常忽略了学生与内容的交互,学生无法真正体验到多媒体课件带来的操作交互的乐趣和价值[3]。教育的本质就是促进人的个性全面发展,但实现全面发展和个性化的统一,是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因此,多媒体课件由之前单一科目的课件如何转化为集德智体美于一体的综合性课件,由简单化的操作交互如何转变为综合性的操作交互,更能实现全面发展与个性化的统一,这是本研究关心的课题。

1Flash多媒体课件交互设计现状

在Flash多媒体课件的基础上增强课件的交互性,用来辅助课堂、网络及远程教学,从而实现优质、高效的教学效果。多媒体课件的交互性是影响资源质量及学习者学习成效的主要因素,也是衡量多媒体课件设计的一个重要指标。将游戏的趣味性融入具有学科性质的Flash多媒体课件知识点考核中,通过全方位的交互操作来增加学习者对学习知识的渴望[4]。

分析相关文献发现,目前国内外研究侧重于网络交互理论和设计及教学互动理论,关于互动式多媒体课件的研究还只停留在案例研究阶段,探讨基于Flash的多媒体课件操作交互设计的文章尚不多见。国内网络课程及远程教学中涉及的多媒体课件有很多,但在Flash多媒体课件的开发设计中普遍存在以下问题:①综合性多媒体课件不多;②多媒体课件大多使用鼠标点击型和鼠标拖动型操作,交互功能简单,单纯以这两类操作交互来完成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形成的是以演示为主、操作为辅的多媒体课件,无法达到具有良好交互性的教学目的;③灵活性差,不能体现综合性、设计性的课件需求。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有效的交互操作应该对不同环境的Flash多媒体课件中所运用的交互进行分类,再考虑Flash多媒体课件中应该运用哪些操作交互来合理搭建学生自主操作的综合性多媒体课件,对学生的操作结果给予直接的客观性评价反馈。笔者对Flash多媒体课件中使用的交互操作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分类,如图1 所示。

2Flash多媒体课件操作交互设计案例及特色

2.1Flash多媒体课件框架

目前,大部分多媒体课件都是一门课单独做成课件,在“因材施教,以人为本”这个大教育背景下,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但素质教育有很多内涵,包括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等,所以单一科目的多媒体课件不利于人的全面发展。德智体美综合性的多媒体课件不仅解决了这个问题,而且可以实现综合性的操作交互,不仅考虑了学生与内容的交互,而且使学生真正体验到多媒体课件带来的操作交互的乐趣和价值,满足了学习者的个性化发展。下面以多媒体课件“七巧游戏乐园”为例,具体阐述基于Flash 的操作交互设计的多媒体课件。该Flash多媒体课件采用模块化的组织方法,共分七个功能模块,即 “语文”、“数学”、“英语”、“科学”、“音乐”、“美术”和“拓展”,如图2所示。在“语文”、“数学”和“英语”模块的安排上,采用闯关的形式,依据由浅入深、由简单到综合、由记忆到分析的原则,分三关开展学习,各模块之间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但又相互衔接;在“科学”、“美术”和“音乐”模块中,分成“初级”和“高级”两个功能模块进行学习;在“拓展”这个模块采用答题抽取游戏的形式以提高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

2.2操作交互案例设计

课件操作交互理念是多种操作交互相结合,利用时间、生命、得分等机制激励学习者进行交互式学习,以具体的数值形式量化反映学习者的学习成效及交互效果,促使学习者在学习中保持较高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5],不仅满足了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要求,还保证了学习的可持续性[6]。

2.2.1鼠标点击型操作交互

鼠标点击型是Flash多媒体课件中一个必不可少的交互类型,是多媒体课件中最基本也是经常使用的操作交互,包括按钮引导型和文字引导型两类。按钮引导型通过按钮引导来设计学习,文字引导型通过文本(静态文本或动态文本)说明来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操作。但此类操作交互性不强,学生只要用机械性的鼠标点击即可完成学习。笔者以英语模块中的疯狂单词为例进行说明,如图3所示。在图中,在疯狂单词下方有许多字母按钮,学习者需要单击界面上的数字,此时右下方会出现图片提示,学习者根据提示单击下方的字母按钮来完成单词的拼写,然后单击旁边的“check”按钮进行判断,课件会自动进行判断。假如输错可以单击“clear”进行这个单词的清除,然后再次进行单词的拼写。如果学生在单击中出现多处错误,单击“重来”按钮还具有操作还原的能力,使舞台上的对象恢复到初始状态。

多媒体课件中所阐述的鼠标点击型操作交互,不全是设计按钮,还包括一部分Flash软件中本身可以做交互的组件,例如单选、复选以及组合框按钮等。

2.2.2鼠标拖动型操作交互

鼠标拖动型操作交互主要有两种形式。第一种是匹配型,通过设定答案的位置,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将答案拖动到给定位置的框中。第二种是连线型,课件中课后练习和游戏部分是最常用的交互形式,教师可以通过连线题的设计让学生回顾旧知等。笔者以科学模块中的拼地图为例进行说明,如图4所示,让学生自己拼地图,使其真正体验学习知识的过程性。该操作交互在操作方式上要求学生对多个实际对象进行控制,避免了单纯利用鼠标点击和其他控件代替对象控制产生的问题。学习者在进行测验时它需要将旁边的省份块拖到该省在中国地图的位置上,当学习者感觉无从下手时,可以单击旁边的“查看原图”按钮寻求帮助。

2.2.3文本输入型操作交互

文本输入型操作交互主要是通过输入文本框来记录答题结果,提交后,课件会判断正误,并给出相应评价。笔者以拓展模块为例进行说明,如图5所示。单击界面上的“开始”按钮,这时界面中的大转盘将会高速转动起来,当它停下来时,在每一个色块中会出现一个数字,学习者需要找出这组数字的规律,然后完成结果的输入,最后单击“OK”按钮。如果回答正确,课件将随机抽取一个“**七巧板游戏”,如果学习者对此游戏感兴趣,单击“进入”按钮进入该游戏;如果回答错误,单击“关闭”按钮后,再单击界面下方的重试按钮,大转盘将会重新抽取一组数字,学习者继续作答。

2.2.4键盘按键型操作交互

这种操作交互类似于趣味性游戏设计,通过特定的按键来进行操作,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学习中。笔者以数学模块为例进行说明,如图6所示,学习者按键盘上的“”、“”、“”和“”键控制羽毛矮人的运动,学习者在进行此闯关游戏需要拿到界面上的所有钥匙才能进入下一关,每把钥匙是一道数学题目,在闯关过程中,上方的小精灵将会阻挠学习者获取钥匙,学习者共有三次机会闯关,同时游戏会进行计时,当学习者用完时间或三次机会时,闯关失败。

2.3基于 Flash多媒体课件操作交互设计的特色

通过制作这种集德智体美于一体的综合性多媒体课件,可以综合利用多种操作交互,使多媒体课件的交互性大大增强,大大满足了学习者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发展需要。这种综合性多媒体课件的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2.3.1多媒体课件中科目的综合性

目前大多数Flash多媒体课件都是单一科目的课件,而本研究设计的集德智体美于一体的综合性课件,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发展。

2.3.2多媒体课件中操作交互类型的多样化

现有的基于Flash的多媒体课件,主要以鼠标点击型或简单的鼠标拖动型的操作交互为主,而本研究在这种简单化的操作交互基础上,提出综合使用多种操作交互技术,形成操作交互综合性较强的多媒体课件。

2.3.3鼠标、键盘的操作交互层次分类清晰

首先要弄清楚Flash课件中不同类型的操作交互的特点,然后才能将不同的知识点渗透到各类型的操作交互中。如果Flash多媒体课件在设计时总是以单击、点击和拖动作为交互,将导致知识点的设计单一,应用操作交互的方式简单化,学习者无法体验到操作交互带来的乐趣和价值。

3结语

伴随着网络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和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的发展,多媒体课件的开发与应用研究逐渐向网络化、智能化和虚拟现实方向发展。目前,操作交互是Flash多媒体课件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能够对学习者的知识水平进行很好的考核。但显然只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操作交互对学习者进行知识考核还不够,更重要的是激发学习者对知识的兴趣,满足学习者的个性化发展。为了设计出更多优秀的Flash多媒体课件,设计者还应从学习者本身的个性特点和学习环境出发,进一步完善自己的设计思路,为Flash多媒体课件的交互性设计打开更多想象的空间。

参考文献:

[1]梁洁,岳丽娟.Flash课件在中小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多媒体技术及其应用,2011(9).

[2]王荣芝,杨雪,于洪涛.网络虚拟实验的交互设计[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8(2):6365.

[3]刘凡丰.网络教育中的四种交互及交互作用[J].开放教育研究,2002(6):2830.

[4]张学军,李刚.基于Flash的虚拟实验操作交互设计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11(9):8488.

交互设计的主要课程范文11

关键词:“翻转课堂”;产品设计;主动性教学;设计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0-0177-03

产品设计专业教学具有实践性和动手性要求非常强的特点。但是,在传统的产品设计教学中,依然采取的是“以教师讲述为主”的教学方式。具体而言,目前以单纯讲授知识点为主的教学方式,使得教师很难在知识点的讲述过程中,对学生产品的设计过程进行深入而有效地指导。这种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知识点,课后学生完成产品设计作业的“被动式”教学模式,忽略了师生在产品设计和创意过程中的有效沟通,造成了产品设计教学中的“交互盲区”。据相关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模式与目前工业设计教学实践的发展趋势是不符合的。

一、“翻转课堂”的概念及文献回顾

“翻转课堂”也称为“翻转学习”,英文为“Flipped Classroom”,是指通过调整课堂内外教学内容的新型模式,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学习建构过程[1]。具体而言,教师不再过多占用课堂的时间来讲授基本知识点,而是针对学生课前准备的相关问题进行师生与生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教师也能有更多的课堂时间与每个同学进行交流。在课后,学生可以自主规划学习内容、学习节奏、学习风格和知识可视化呈现的方式,教师则主要满足学生的知识互动需要和个性化的学习动机。在这种新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影响下,课堂内师生面对面的宝贵时间,使得学生能够更专注于基于知识点创新的互动讨论,师生可以共同研究或解决产品设计中的重点与难点问题,从而帮助学生获得更深层次的知识理解和建构。

在“翻转课堂”的学术研究方面,卜彩丽等(2016)对于目前“翻转课堂”的学术研究现状,从文章数量、期刊分布等几个方面进行深入文献挖掘研究[2]。杨春梅(2016)对高等教学的“翻转课堂”研究从认知负荷、建构主义等多角度进行分析[3]。祝智庭等(2016)提出了“翻转课堂”2.0的研究概念[4]。曾明星等(2016)提出了MOOC和“翻转课堂”相互融合的研究思路[5]。周贤波等(2016)研究了项目教学研究中的“翻转课堂”模式[6]。Triantafyllou E(2015)研究了数学和统计课程中的“翻转课堂”教学及学生参与模式[7]。宋艳玲等(2014)认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本质上是降低了认知负荷,使学习者的认知资源得到更为合理的分配[8]。何克抗(2014)从“翻转课堂”的本质出发,较为深入地分析了“翻转课堂”的未来发展趋势[9]。宋朝霞(2014)研究了以任务驱动的项目式教学中的“翻转课堂”学习模式[10]。何朝阳(2014)分析了以迈阿密大学等为主的美国大学中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11]。魏加兴(2015)研究了工业设计专业的“翻转课堂”教学方法[12]。

二、“翻转课堂”在产品设计教学中的研究框架

目前,越来越多的工业设计系的专业教师意识到学生主动性学习的需求,希望能够通过使用新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来促进学生主动性学习和个性化学习的发展进程。“翻转课堂”这种教学方法就是调动起学生主动学习和积极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通过课堂视频或其他人机交互的可视化形式提前给学生提供课程的知识点材料,而课堂时间除了重要知识点的讲授和答疑外,主要用于学生产品设计相关过程的研讨和师生之间创意开发互动。在整个产品设计教学过程中,教师会对学生提供针对性的讲授、指导和师生之间的互动。这种以学生主动学习为核心的“翻转课堂”教学方法,非常符合以实践和应用为主的工业设计的教学目标。

具体而言,以往的传统产品设计教学课堂中,教师进行知识点讲授,学生被动听讲,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严重缺少师生互动。课后,教师布置产品设计的作业,学生在完成作业的时候无人指导,造成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状况不佳的现象。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以后,学生在课前可以得到教师有针对性地知识导入、知识引导和在线互动,形成以学生主动性学习的教学前期基础。然后,在课堂中,教师再进行相关知识点的精讲,师生之间可以进行一定的互动与交流。课后,师生还可以进行互动交流和协同评价,从而实现良好的互动型全流程教学的过程,具体见图1和表1。

三、“翻转课堂”在《产品开发设计》课程中的实践研究

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人机交互技术在数字化教育领域的发展,使得“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在技术层面已经逐渐成熟。学生可以通过移动互联网去使用丰富的在线教育资源,不再单纯地依赖授课教师在课堂中教授的知识。“翻转课堂”学习模式的重点并不在于在线学习,而是如何在不同环境中给学生更多开放的时间和空间来学习传统课堂上学习的内容,使得教师和学生都可以获取更高水平的教学实践和个性化学习。基于以上原因,本文拟采用“翻D课堂”这种主动性的教学方法,应用到产品设计的教学研究中,以《产品开发设计》这一工业设计专业课程为依托进行教学研究与探索,促进工业设计学生形成主动学习的模式,并不断摸索在工业设计教学实践中的新型协同教学方法,主要的实践方法如下。

1.实现“以学生主动学习为中心”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基于“翻转学习”的产品开发设计教学模式中,实现了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课堂可以进行深入地产品设计专题研讨和开创丰富的学习机会。学习者可以从被动接纳知识点转变为主动进行创新的过程,能够积极参与设计创意相关知识形成的过程。同时,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评估他们的学习方式,有效地提升了教师与学生创新思维的协同互动和耦合创新。

2.“翻转课堂”在产品设计教学中的应用模式和技术研究:以移动互联网技术、人机交互技术和多媒体可视化技术为手段,建立无缝链接的师生交流平台和在线学习、答疑和互动平台,授课教师可以随时和学习团队进行沟通和交流,增进实际产品开发设计的教学质量。

3.实现灵活多样化的产品开发设计“翻转课堂”教学方法:产品开发设计课程容纳多种形式的学习模式,授课教师可以安排不同的教学节奏来适应课堂或单元知识,可能会涉及设计团队合作、设计专题研究、设计情景模拟及产品设计评估与优化研究等内容。

4.实现个性化教学模式和面对面互动的教学关系:在产品开发设计课堂上,授课教师需要不断观察学生的动态反馈,及时提供反馈意见并且评估他们的设计创意作品。同时,教师需要对学生的产品开发设计的草图创意、用户分析和效果图等进行一定的反馈,并提供针对性的建议和意见。

5.从科学定量角度对“翻转课堂”的计算机辅助协同评价:通过主成分分析、数据包络分析等多维度定量数学统计方法和计算机辅助技术,再通过学生对课程的在线评价和反馈问卷,对“翻转课堂”学习的效果进行相应地改进和优化,形成良好的教学“自激励和自反馈系统”。

工业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其设计对象譬如产品造型设计、人机交互设计等,都是需要和市场、用户、体验等环节密切结合。采用“翻转课堂”这种教学方法,可以有效地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研究的主动性,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同时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采用“翻转课堂”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可以大大增加师生互动的时间,而且也可以拓展师生互动的空间维度,切实提高师生互动的灵活性、多样性,弥补了目前产品开发设计课堂理论教学和设计创意实践环节的脱节问题。

四、结论

本文将“翻转课堂”在产品设计课程中的应用方法进行研究,实践证明,“翻转课堂”可有效增加课堂上师生之间互动的效率,提升学生主动性学习的积极性。在目前以“工业4.0”、“大数据”的工业设计创新理念升级、服务设计产业升级、用户体验优化升级的情境下,开拓工业设计的新型教学模式,提高学生主动性学习的方法,对于突出工业设计学科办学特色,培养工业设计高端人才有着较为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Bishop J L,Verleger M A.The flipped classroom:A survey of the research[C]//ASEE National Conference Proceedings,Atlanta,GA,2013.

[2]卜彩丽,孔素真.现状与反思:国内翻转课堂研究评述[J].中国远程教育,2016,(2):26-33.

[3]杨春梅.高等教育翻转课堂研究综述[J].江苏高教,2016,(01):59-63.

[4]祝智庭,雷云鹤.翻转课堂2.0:走向创造驱动的智慧学习[J].电化教育研究,2016,37(3):5-12.

[5]曾明星,桂平,周清平,等.MOOC与翻转课堂融合的深度学习场域建构[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6,(1):007.

[6]周贤波,雷霞,任国灿.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在项目课程中的教学模式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6,37(1):97-102.

[7]Triantafyllou E,Timcenko O.Out of Classroom Instruction in the Flipped Classroom:the Tough Task of Engaging the Students[M]//Learning and Collaboration Technologies.Springer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2015:714-723.

[8]宋艳玲,孟昭鹏,闫雅娟.从认知负荷视角探究翻转课堂[J].远程教育杂志,2014,(1):105.

[9]何克抗.摹胺转课堂”的本质,看“翻转课堂”在我国的未来发展[J].电化教育研究,2014,(7):5-16.

[10]宋朝霞,俞启定.基于翻转课堂的项目式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4,32(1):96-104.

交互设计的主要课程范文12

【关键词】财务管理学 交互式教学 教育 高等院校

一、前言

根据《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具体要求可知,高等学校在组织专业教学的过程中需要体现出教学的“个性化”和“自主学习”的两种基本思想,就我国经济体制转型的过程来看,需要对国家的教育理念进行更新,由此培养出能够独立思考问题、喜欢创新、善于沟通且十分注重实践的应用型人才,注重培养复合型的财务管理业务的专业人才,提升人才的管理水平。财务管理类课程学习的重点在于强调以人为本、自主学习和创新型教育理念的导入,以上三点十分有利于学生的课程学习。建构主义属于一种创新性十足的学习观,其主要特色是将学习者当做是知识获取过程中的一个能动性因素。财务管理课程具有多学科、综合性较强的学科,需要学生具备应用能力,因此不断研究建构主义理念下创新型的教学模式是时展的必然,也是提升财务管理了学生综合素质和教育水平的客观需求。

二、交互式财务管理学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建构主义

建构主义指出,知识不全是单一的通过教师的力量传递的,多数情况下是很多学习者基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利用获取知识的过程或者在其他人的帮助下,利用专项资料的学习或者通过意义建构的形式获取的。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指出,学习环境四个重要的组成要素主要是

“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四部分,情境主要是利用学习情景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建构起度知识意义的构建;协作的作用发挥在学习的整个过程中,利用学生来组建学习小组的方式,教师和学生之间利用协作的方式来搜集和分析学习资料,根据学习资料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会话环节是学习过程不可缺少的内容,同时也是知识意义构建的重要方式,学习小组成员主要通过会话的方式来讨论问题,解决问题,将不同学生的思维成果进行分享,在此基础上完成学习的具体任务。意义建构是学生学习的最终目标,利用在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理解的形式,使其认识到新知识,由此建立起新知识和旧知识之间的联系,由此可见,意义建构十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有利于培养创造性人才。

三、基于建构主义的交互性财务管理学教学模式设计

根据以上建构主义的分析可知,建构理论的核心思想在于学习的主动性和交互性,文章根据建构主义的内涵,设计出一种创新互式的财务管理学课程教学模式,该模式的建构中心在于确立教学目标,学习教学情境的创设,有助于帮助学生学习滋苑设计和学习策略的设计,根据以上四点的分析和拓展设计出来的交互式教学模式服务目标是高等院校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

(一)教学目标确立

交互式教学模式设计出发点是问题的提出和对学生学习特征的分析,建立在财务管理课程学习上的目的主要体现在阐明并解决企业资金管理过程中的问题,数据分析,由此对学生群体的特征和学生的具体学习内容进行分析,分析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目标,尊重课程教学中教学目本身具有的体系特征,将其和预备技能、目标技能和学习态度等联系起来,锻炼学生的初始能力,由此确定能合理使用的教学起点和教学目标,根据教学的具体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结构来决定是否继续采取交互式的教学模式。

(二)学习情境创设

就交互式教学的学习情境创设部分来看,该体系十分注重教学设计内容的凸显,在把握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特征基础上设计出和学习主体有关的且真实性较强的任务情景,例如,创设出真实的任务场景,生活化很强的企业融资情景,投资情景和股利分配的情景。在相对真实的环境中督促学生外化内部的知识。利用真实性很强的财务工作任务设计来实现任务的分析,组织学生开展研究性强的学习课程,由此提升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提升学生主动探究问题和获取深刻学习体验的能力。

(三)学习策略设计

由于财务管理课程的实用性很强,设计学习策略的过程中需要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和启发作用,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监控教师的教学过程,在教学中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体现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进入学习进城之后的主要学习措施是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发挥学生自主性,提升学生学习企业资金管理知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由此体现出学生在学习认知上的主体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帮助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协作学习环境的设计作用在于基于学生资助学习的基础上选择小组讨论或者角色扮演的不同形式,利用不同的教学措施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深化其对资金时间价值、投资决策等认识;学习效果评价主要是评价学生和教师在教学中的价值体现,评价工具分别是学习自测和成绩管理的方式、作业评分、网上访问、学习反馈等,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评估教学模式的不足,及时补充其他类型的教学模式,由此完善交互式教学。

(四)学习资源设计

就财务管理课程的学习资源来看,其中包含信息资源、认知工具两方面,同时还需要会话和协作工具的支撑,信息资源主要包含信息传输的多种形式,多媒体的利用展现了情景教学的优势,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来强化教学效果,将财务管理过程呈现在学生面前,形象化资金管理的具体运作过程,简单明了,帮助学生理解。认知工具主要包含财务活动模拟软件、数字图书馆等。会话与协作工具主要包含共享文件、在线聊天软件等。除此之外,教师在教学过程还需考虑到使用交互式教学和企业理财背景、社会文化背景等层面的联系,分析以上几部分能够为交互式教学提供的帮助,充分利用学习资源充实教学。

四、结语

就交互式教学模式和传统教学模式相比来看,其十分关注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注重学生的课堂讨论,注重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更广阔的思维空间和想象空间,提升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自主能动性,符合我国对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柴斌锋,裘益政.交互式教学模式在《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教学的应用研究[J].商业会计,2012,23:120-121.

[2]钟颖.普通本科高校《公共组织财务管理学》课程教学模式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5,18:136-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