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商务英语专业内涵

商务英语专业内涵

时间:2023-09-27 09:35:28

商务英语专业内涵

商务英语专业内涵范文1

关键词:德国二元职业教育;商务英语;内涵式发展;应用型人才培养

党的十报告提出要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又提出,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可见,我国高教领域又一重大改革正酝酿出炉——加快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立学分积累和转换机制,打通从中职、专科、本科到研究生的上升通道,引导一批普通地方高校向应用技术型转型。但是,就目前我国高校的办学层次来看,虽然大致区分为研究型大学、应用型院校和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三类,同时也明确意识到各自的职责——研究型大学着力于培养理论研究性专才,应用型院校即地方性本科院校侧重于培养应用型通才,而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着重培养应用型专才,但由于各类学校的办学历史、办学层次、办学规模等不尽相同,所以各类大学想要尽善尽美地培养不同层次的人才,满足区域经济、文化、教育发展的需要,目前还存在一定的难度。商务英语是适应时展而逐步兴起的一个新专业(方向),目前大部分地方性院校均设有该专业或方向。地方性院校在转型过程中如何来建设商务英语专业(方向)、以适应国内外经济快速变化的形势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特别是我国提出“经济新常态”方针后,国内企业的国际化程度不断加深,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日趋成熟,企业急需懂外语、精业务、有技术的复合型人才,这无疑为商务英语专业(方向)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为企业培养什么样的人,以及怎么培养是摆在地方性院校商务英语专业(方向)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一、商务英语专业发展势头良好但面临转型我

国商务英语学科和专业的发展得益于上世纪末商务英语研究会的成立。2003年在上海召开的第三届商务英语研究会主任联席会议明确提出了“要将商务英语作为专业独立设置”的工作目标,会议决定成立若干个课题组,“就近十年来商务英语的招生就业、课程体系、教材建设、理论研究等做进一步的调研和总结,形成书面报告,尽快递交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和相关学术机构,以便为以后的专业设置决策提供依据。”2006年教育部根据变化的形势对英语专业教育做出适应性调整,批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增设商务英语本科专业。此后,商务英语专业(方向)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在全国各高校设立,截至2012年,我国拥有商务英语专业的高等院校共有146所,商务英语专业学生9201人,而仅在2014年全国获批商务英语专业的高校就有36所,可见商务英语专业和学生数仍保持增长势头。商务英语之所以发展迅猛,这与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加强有关。随着现代物流、电商、网购等新型交易平台的成熟,全球商业活动十分活跃,国际商务公司、外资企业、三资企业、民营企业、金融机构、跨国公司中国分公司、境外中国公司、涉外机构、商场、宾馆、企事业单位办公部门等用人单位都青睐于既有专业知识又无语言障碍的商务英语毕业生。他们非常适合从事国际贸易、进出口贸易、跨境电商、商务谈判、翻译、涉外文秘和管理等工作。设想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一步加快,中国和世界的联系也会越来越强,未来我国人才需求更加转向技术密集型和科技创新型发展,因此,传统的“经院式”人才培养模式很显然满足不了现代产业升级和全球竞争加剧的需要,专业型、技术型和特色化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将成为商务英语转型发展的一大趋势。走内涵式发展道路,适应新形势的变化,办出特色、办出水平才是地方性院校商务英语的办学思路。

二、借鉴德国经验、结合自身优势培养商务英语人才

1.德国二元职业教育的本质

欧洲国家自从2002年《哥本哈根宣言》签署后就启动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计划,“哥本哈根进程(Europeanprocess)旨在整合欧盟各个国家的职业教育资源,实现教育资源最大化地共享,打通教育体制,实现欧洲职业教育的一体化,建立欧洲职业教育区,以便于各个成员国的职业学校的学生的职业资格证书以及成绩可以得到其他成员国的认可。”经过十几年的拼搏,德国的现代职业教育在欧洲日臻成熟,这与德国固有的行业传统分不开。本着校企合作、深度融合、联合培养原则,德国职业教育执行的是“二元制”模式,即“办学主体有企业和学校这两元。其中,企业承担了职业教育的主要部分,职业学校作为企业职业教育的补充,为学生提供理论学习等适合以课堂形式进行的教育。双元制是一种极富德国特色的教育类型,在德国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本质就是要利用校外资源来获取对校内课程资源开发的支持,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来培养技术含量高、又有一定科技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从而满足行业、企业对技术工人的需求。长期以来,德国职业学校对教师的引进也相当严格,无论是博士还是教授,都必须要有行业知识或企业经验才行,甚至拥有企业、行业从业资格证书是准入职业学校从教的一大硬件。

2.德国经验对地方院校商务英语办学的启示

(1)转型发展是趋势如前所述,商务英语是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一个新专业(方向),当初只是为了缓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商务人才奇缺的国情下设立的,可以说在设立初期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该专业(方向)自身的弱点也逐渐暴露出来,表现为同质化现象严重,尤其是地方性院校,它们在师资、教学设备等方面尚不成熟的情况下就随大流地设立了商务英语专业(方向),既缺乏明确的学科发展规划或办学定位,又缺乏校企合作、深度融合、联合培养的实际行动,结果也就体现不出办学特色,千所学校一个模子。正是基于此,党的十以后,我国明确提出了地方性院校要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建立应用技术型大学联盟的设想,暗示将对已经或正在转型的院校给予重点扶持,大力推广现代职业教育。此外,商务英语作为一门实操性很强的专业(方向),急需整合校内外教育教学资源,建立学校与企业的联盟,采取联合培养、资助培养、订单式培养和课程交叉培训等模式来内化商务英语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知识,培养既懂技术又有文化知识的内涵较高的专业人才。因此充分利用行业学院、网商商盟等开展校企深度合作,引进“学校”+“企业”的二元教育机制正是多数地方院校商务英语内涵式转型发展的趋势。(2)突出特色是根基如何转型?德国的二元职业教育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借鉴,但完全照搬照抄别人的经验往往是行不通的。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各省、各地区经济发展并不平衡,况且长期以来我国的企业与学校教育联系不是十分紧密,想要让企业迅速转变观念还得有一个过程,毕竟企业更注重的是利润空间,加上多数地方院校对地方企业的科技支持力度尚不够大,因此地方院校商务英语应考虑适合地方经济发展需要而着力培育自身的特色,在掌握我国目前“经济新常态”以及“一带一路”的发展构想下对地方及周边人才需求做现状分析,有目标地开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发挥地域优势,构建富有特色的课程体系,将专业设置与区域内相关行业、企业的需求对接,在把握地方和周边相关行业企业对商务英语应用技术型人才的知识、能力、基本素质等要求的前提下,进一步探索产、学、研融合的商务英语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模式,解决地方或周边制约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中遇到的突出问题,以及完善地方性院校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全面提高人才质量,突出地方院校商务英语的办学特色。(3)课程设置是保障过去,商务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以英语应用能力为核心,以国际贸易能力为支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主线”,培养具有较强英语语言应用能力,掌握外贸知识与技能,能胜任对外贸易的随行翻译、涉外文秘、商务接待等岗位的复合型商务英语人才,课程资源只限于校内,很少关注校外资源的获取。但是,现代企业对商务英语毕业生有了更高要求,人员需求除了要具备以上基本素质外还需掌握一定生产技能和具有创新潜力。因此,地方院校商务英语在课程设置上应体现专业性、实用性、灵活性和可选择性优势,要让学生在学校和企业的协同教育中学到谋生的本领,而且掌握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职业能力,为学生终身职业发展打下良好基础。由于市场对外语人才的要求是“语言基础+专业知识+应用能力+综合素质”,英语是获取、应用专业知识的手段和工具,因此商务英语课程配置应是“英语基础课+商务知识课+应用训练课+综合素质课”。借鉴德国的二元制教育模式,引进企业参与办学,建立行业学院,深度开展校企融合,聘请行业专家授课,整合校内外资源,以及引进双师型教师开设个性化课程,成为商务英语课程设置的首选。实践方面,合理分配时间安排学生到企业、工厂、服务性行业进行专业实践,利用实践期间完成学业论文也值得考虑。(4)教学改革是关键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关键。在理论课教学上,淡化传统理论课与实践课程之间的界限,将一些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融为一体,课程安排上讲究创新与特色。课程安排都要紧密围绕“英语+专业知识+实用技术”的主线,努力达到“知识、能力、素质”三个标准,形成严密而合理的互联网教学体系,通过开发校外课程资源来构建校内课程体系。其一,在实践上组织模拟商贸谈判及参与涉外服务活动,通过与校外实践基地以及合作单位的各种合作形式使学生到企事业单位带薪实习,参与各种商贸洽谈、翻译和对外贸易工作,参与生产车间劳动等。其二,强调开放式的办学理念,高度体现本专业人才的培养特色,即“厚英语基础、通外贸理论、重操作技能”。其三,在考核方式上,实施形成性评价和终期性评价相结合的办法,理论教学考试建立以综合测试、答辩、口试与笔试、实操等方式相结合的新型考试模式。

三、结论

在地方性院校向应用技术性大学转型的过程中,商务英语未来的发展前景可观,但培养模式值得商榷。德国的二元职业教育已经走过了若干年,也取得了不少成功的经验,这对于我国正处于转型阶段的地方性院校的商务英语专业(方向)内涵式发展无疑非常具有借鉴作用。但是,毕竟两国在教育体制和经济运行模式上存在较大的差别,因此,能有选择性地参考德国二元职业教育模式,又能结合自身的特点,走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发展道路,这恐怕是未来地方性院校商务英语主动适应我国产业升级的必然趋势。

作者:颜健生 单位:贺州学院外国语学

参考文献:

[1]梁美红.哥本哈根进程中英国职业教育改革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

商务英语专业内涵范文2

关键词:商务英语精读 商务活动 交际能力

2007年国家教育部正式批准设立了“商务英语专业”。2007年3月,教育部首次批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设立高校第一个商务英语本科专业!

商务英语专业的正名,既将极大地鼓舞我国高校多年从事商务英语教学与研究工作的广大教师的教学、科研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将强有力地推动商务英语学科的全面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在此,我就对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学提出一些见解。

一、商务英语的内涵,学科定位,学科特点,理论侧重点

(一) 内涵:商务英语译自英文的“Business English”一词。英文中“business”并不对应汉语“商务”(理解为生意或经营业务)概念,包括所有非私人的公务性活动。商务指围绕贸易、投资开展的各类经济、公务和社会活动,具体包括贸易、金融、营销、旅游、新闻、法律、海事、外事等。因此,商务英语是探讨如何使用英语从事国际商务活动的一门学科。

(二) 学科定位:商务英语定位于应用语言学的学科范畴,其学科理论基础应当是功能语言学。

(三) 学科特点:商务英语学科是ESP(专门用途英语)的一个分支,而且是它最重要、发展最快的一个分支;

商务英语学科具有学科“交叉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 商务学科与英语语言学科之间在本体知识层面上的交叉、融合;

2) 这两门学科之间在相关技能层面上的碰撞、整合。

商务英语专业具有复合性特点,主要体现在下面两个方面

1) 专业内容的复合:语言、文化、商务

2) 师资背景的复合:英语+商务(贸易、管理、MBA、经济、法律、金融、旅游等)

(四) 理论侧重点:教学目标更加侧重的是使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强调通过英语这个工具去学习相关的商务文化知识。其中包括:

1) 理论联系实际――与外商沟进行商贸洽谈的能力

2) 跨文化交际――来自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从事经贸交流活动的能力

3) 紧贴社会需求――学生的就业方向主要为跨国公司和国内外向型出口企业

二、大学英语的内涵,学科定位,学科特点,理论侧重点

(一)内涵:大学英语以培养学生英语语言基本功为主,是以语法结构为基础,兼顾交际法教学原理,综合训练听、说、读、写英语的能力和交际能力。

(二) 学科定位:大学英语属于英语语言文学学科。

(三) 学科特点:英语语言学则是人文科学属下的一门学科。

(四) 理论侧重点:以培养学生扎实英语语言基本功为主要目标,包括学生听、说、读、写、译能力。教学侧重于强调通过文章的内容来学习英语语言知识点。

三、商务英语和大学英语理论上的不同点比较

(一) 语言学界对学习语言主要的目的有两种认识:

1) 表达思想,从历年来的四六级作文可以看出,大学英语教学侧重于用英语来表达个人的思想(The primary function of a language is expression of thoughts)。

2) 用于交流,从BEC(剑桥商务英语考试)可以看出,商务英语侧重于进行国际商务交流,跨越国际经济贸易往来中由于文化不同带来的交流障碍(The primary function of a language is communication)。

(二)两者相比较的结论:

我们可以明显看出,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着重的是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因此,对词汇、语法和句子的分析为课堂的主要教学内容,从而使用英语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成为英语学习附带性的产物。对学生成绩好坏的评判主要取决于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

而商务英语的教学目的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使用英语这个工具从事相关的国际商务活动的应用能力。因此,在教学中,通过英语这个工具来学习相关的商务知识,使用英语进行相关的商务活动则成为主要教学目标。而传统的对词汇和语法的分析则处于从属地位。

(三)二者之间差异产生的理论基础

1)著名的语言学家Chomsky认为,语言应该毫无疑问地被用于交际目的,但这并不意味着认为“语言仅是用来表达思想的工具”这一传统的观念是没有道理的。因此,在对待英语教学上,侧重于英语本身知识能力的培养和侧重于通过英语学习相关知识能力的培养的两种不同的教学理念一直存在。

2)继Chomsky之后,Leech对“语言的形式化模型(linguistic formalism)和“语言的功能性模型(linguistic functionalism)进行了详细的对比,从而进一步阐述了学习语言不同的目的。

下面为两种不同对比的表格:

四、案例分析

下面是一段英语文章的节选,我想就从大学英语和商务英语教学的侧重点这个角度进行比较分析。

“Unfortunately cooperative style negotiations without a trace of competition are rare. In most negotiating situations there is something to be gained or lost. There can be a danger in adopting a cooperative mode,as unscrupulous people may take advantage of cooperative people.”

1) 大学英语教学侧重点:读完这段话后,教师首先会对这段话中的难点词汇进行学习,如对“cooperative,unscrupulous”等词汇的词性分析,近义词和反义词的扩展和这些词汇的用法等;然后,教师会对难点句子进行详细的分析,如第二句话中的“a danger”后为什么要使用动名词形式“adopting”,“as”后面所引导的成分作为前句的原因状语。

2) 商务英语教学侧重点:读完这段话后,教师应通过英语这个工具来分析该段中关于“谈判”方式的分析,使学生知道“在谈判中,既要有所得,也会有所失”,并知道“合作性谈判模式”可能带来的弊端。

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出两种不同的教学方式的侧重点。大学英语教师强调通过“学习谈判知识”来加强学生的英语基本功能力,语言分析是第一位的,“商业谈判”的知识掌握则居于从属地位;而商务英语的教师强调同学应使用英语去阅读文章以便了解相关的商业谈判知识,掌握“商业谈判”是居于首位的,而英语则处于相对次要的地位。

五、如何改进商务英语教学方式

1) 从事商务英语教学的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从侧重于语言知识点的学习上转为侧重于使用英语去学习相

关的商务知识。

2) 使用案例教学法。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选择某一真实商业案例让学生用英语进行分析,教学把培养能力放在比获得知识更重要的位置。学生通过对真实案例的分析,既锻炼了使用英语的能力,也加强了他们分析事情的能力。学生在学校获得的知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过时,而针对实际情况学习的能力则能让学生终身受益。

3) 应提供尽可能多的机会让学生参与相关的社会实践,通过实践让学生切身体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所产生的力量。如每年举办两届的“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就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国际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实习机会,使这些学生有机会把从课堂中所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进而增强他们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参考文献:

[1]邹美兰.现代商务英语的界定和内涵.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商务英语专业内涵范文3

关键词:高职;商务英语专业;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631(2012)05-0123-4

1 引言

中国的高职教育经过30年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高职院校的发展已进入由规模扩张向内涵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高职院校的许多专业暴露出专业建设的问题。尤其是2010年以后,由于高考人数减少,高职院校的众多专业面临生源骤减、专业建设举步维艰的境地。这促使人们开始深入思考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问题。

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是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内涵发展首先要解决两个基本问题。一是如何把基础不好的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培养成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众所周知,除了个别高职院校以外,多数高职院校招收的是三本录取以后的学生。就商务英语专业学生来说,高考入学成绩处于300~499分落差区的学生比例占62%;英语高考入学成绩处于60~119分落差区域的学生比例是64%(刘黛琳、张剑宇,2009:76)。任何的教学改革和内涵发展脱离学生基础差这个前提都是纸上谈兵。另外,高职学生的课时有限,三年共五学期,只有2000多课时的学习时间。任何技能的学成都需要一定量的学习和训练积累。无量变,哪来质变?二是各高职院校的差异化发展问题。中国地域广阔,各地的情况各异,各校的情况不同。作为以服务地方为己任的高职院校,必须寻求个性化的特色发展之路。任何盲目的引进和学习都是有害的。以全国高职院校的龙头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他们的商务英语专业是高职院校唯一的部级示范专业。深圳作为外向型经济最发达的国家经济特区,同时毗邻香港,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的商务英语专业在生源、师资、实践实训条件等方面都有着其他院校不可比拟的优势,它的专业建设成功经验可供学习借鉴,但不可复制。

商务英语在高职院校的众多专业中有一定的特殊性。一方面,它是开设范围最广泛的外语类专业,对其他外语类专业有一定的示范和引领作用。根据教育部高职高专教学指导委员会协调与联络办公室提供的数据,截止2007年底,全国独立设置的高职高专院校总数为1166所,其中开设商务英语专业的高职院校共769所,开设率达到67%;商务英语专业为高职外语类专业中最受欢迎的专业,也是招生人数最多的专业(刘黛琳,2008:69)。另一方面,在轰轰烈烈的大背景下,真正办出特色办出品牌的院校并不多,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并不高。在高考人数下滑的情况下,许多院校出现了招生人数下滑。因此,对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专业问题研究,既有利于其专业自身的发展,也可启发、引导其他相关专业的健康发展。

2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

2.1发展理念不甚清晰

商务英语专业在高职院校开设近20年,但对于商务英语专业“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等基本问题,好多院校并没有清晰的理念。专业建设理念不清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建国之初到当今商务英语专业的蓬勃发展,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一直缺乏统一的专门针对高职高专英语专业的官方文件、教学大纲或基本要求,用以指导商务英语专业的建设和发展。目前唯一可用于指导专业设置的官方文件是教育部2004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

发展理念不清晰的另外一个原因是:高职科研尤其是关注高职商务专业的科研严重滞后,主要表现在量多质低、原创性和创新性差。笔者以“高职和商务英语”为关键词在中国期刊网上检索,查到6024篇论文,可见数量巨大,但其中针对高职院校一线、原创并有创新点的论文并不多,多数论文均为盲目引进和嫁接外语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先进理念”。笔者同时以“高职”为关键词在外语类常见的核心期刊上进行检索,共在6家期刊上检索到40篇文章。仔细研读这些论文,内容涉及高职教指委会议活动、高职高专英语能力考试、教材推介、学习策略培养、写作能力培养等方面,但涉及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建设的只有3篇,这与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的专业建设极不相称。

2.2高水平师资不足

师资队伍建设是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建设中最根本、最关键的环节,是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经过近20年的高速发展,已成为开设最广泛、最受欢迎的高职专业,但与专业建设相配套的合格的师资队伍远远不足。2007年,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对我国30所高职院校进行了问卷调查。数据显示,高职院校英语专业的教师有如下特点:男少女多;年轻教师偏多;多来自非师范院校;实践经验较欠缺;学历结构本科为主;职称结构不够合理;进修和培训经费不足;教学工作量过重;科研情况偏弱(徐小贞,2006:102)。

任何一个专业的发展都离不开高水平师资。合格的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师应是英语、商务和实践三方面知识和技能的复合体。而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师多数是英语专业毕业,教学工作量过重,又缺乏进修和培训的机会,成长为合格的复合型、“双师”型教师困难重重。

2.3课程设置不够合理

任何一种教育,其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都是教学,而教学的核心则是课程(姜大源,2009:3-6)。高职院校之间,由于培养目标、师资力量、特色发展等因素的差异,课程设置必然有所不同。高职商务英语的课程设计必须有利于培养目标的完成,符合英语专业的特点,遵循一定的原则。对比高职不同院校和本科院校的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发现,高职院校的商务英语课程设置存在如下的不合理性:核心能力不突出;课程设置散而随意;输出性技能课程设置少;跨文化交际类课程不足(孙立波,2010:131)。许多高职院校的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和相近的国际贸易实务、国际商务、报关与国际货运等专业的课程设置有较严重的趋同现象。

2.4复合专业之痛

自从有了商务英语专业,它姓“英”还是姓“商”的专业归属争论一直没有停息,但学术界都不否认商务英语专业的复合性。随着商务英语专业建设的不断深入,人们意识到其专业建设远非“1+1”般简单。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是英语专业和国际商务专业的复合,是英语技能(听、说、读、写、译)和商务技能的复合,是学科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复合等。以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为例,他们的课程设置不但有英语语言和商务技能的复合,还有企业核心技术的复合(贺雪娟,2009:24)。如何合理配置众多的复合成分是商务英语专业建设的一大难题。而任何一种复合不能妥善处理都会影响最终毕业生的质量;任何不当的复合都会给专业建设带来切肤之痛。

2.5实践教学的难题

职业教育的专业,其本质是职业,是职业分析的结果,是对学生未来所从事的职业及其岗位(群)所需要的技能、知识和态度整合后形成的教学门类(姜大源,2009:3-6)。自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出现之日起,各方都在试图破解其实践教学的难题,以突出其专业的职业性。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为了突出职业性而在车间流水线上做加工工人的现象很常见,但具有示范性、可供其他院校学习借鉴的实践教学方案却很少见。中国的国情和商务英语专业的专业特点决定了大规模校外实训的难度很大。个别院校不顾商务英语专业的专业特点,实践实训盲目,使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订单培养成为形式。

3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内涵发展的建议

高职商务英语作为独立的专业出现仅有短短的二十年,发展中出现问题是难免的。问题的解决需要多方的努力,需要对高职院校尤其是地方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并学习借鉴本科院校和优秀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经验。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更好更快的发展,以下五点建议至关重要。

3.1统一发展理念,明晰培养目标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良性发展以开设院校、任课教师和学生明晰以下专业理念为前提:

商务英语专业是英语类专业;

英语综合能力是商务英语专业的核心技能;

商务英语专业是复合型专业;

商务英语是文科类专业;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是职业教育类专业。

3.2多渠道培养合格师资

教师是专业建设的关键。政府、地方和学校应继续加大合格专业师资队伍培养的力度,高职院校的教师本身更应提高专业建设意识,促进自我专业建设。我校多年来坚持选送英语专业老师到大学进修国际商务类课程,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山东省教育厅在每年选拔资助的优秀青年教师国内访学项目中也优先考虑高职院校的老师,使国内访学成为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建设的新路径。

3.3合理安排课程

课程,作为实现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是学校进行一切教育和教学活动的核心。合理的课程设置是专业建设的基础。对于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来说,任何试图将其办成万能专业的尝试不仅是徒劳而且是可悲的。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既要突出本身专业特色,又要和其相邻专业差异化发展。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技能人才,必须确立语言能力在商务英语专业中的核心地位。打好扎实的英语基本功,注意各项语言技能的平衡发展,语言基本功的训练是商务英语专业教学的首要任务,必须贯穿4年教学的全过程(陈准民,王立非,2009:7)。以牺牲外语质量、降低外语水平为代价的复合是没有生命力的,更是不应被提倡的(蔡伟良,2009:32)。

3.4破解复合之痛

专业复合是商务英语专业的特色,也是其专业建设的难题。如何破解复合的难题是商务英语专业健康快速发展的关键。关于商务英语专业的专业复合,必需明确如下理念:

复合是手段,融合是目的;

复合是形式,融贯是内容;

复合是路径,融通是结果。

商务英语专业理想的教学模式是“通过英语学商务,通过商务学英语”的双语教学模式,英语知识技能和商务知识技能在融合融贯的状态下,达到融通的结果。在中国这样的英语作为纯外语的教学环境下,对于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来说,尽管难度较大,但应作为专业建设的目标之一。

3.5创新实践教学模式

高职教育首先是职业教育。高职商务英语要突出其职业性,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尤为重要。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按实践教学的内容,把商务英语专业的实践教学划分为“语言实践”“商务沟通实践”和“综合实践”,凸显了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在实践教学上与制造业工科专业的不同,既强调了英语应用技能是商务英语专业的核心技能,又认可文科知识和技能在实际应用时对使用者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突出实用性,树立能力本位的教学观,对于语言实践来说,课上课下,校内校外,处处时时是实践。结合中国的国情和商务英语专业的专业特点,笔者认为,商务英语专业的商务实践应以校内模拟实训为主,校外顶岗实习为辅。

商务英语专业内涵范文4

【关键词】就业 ESP教学模式 商务英语 专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10)09-0021-02

今年6月央视2套一档节目中,麦可思了最新一期的调查报告,首次披露了“就业困难”的10个大学“红牌专业”,英语位列其中。随着我国加入WTO,2008年奥运会以及今年上海世博会的召开,英语在我国市场中越来越显得重要。目前社会对英语人才的需求也与年俱增,应该说学好英语的前景是乐观的。但由于近几年英语专业招生过热,而相当一部分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水平并不比英语专业的学生差,这几年英语类毕业生总体上就业不太理想,已出现供过于求的局面,这给该专业造成了极大冲击。在近年英语就业市场上,企业稍偏好有其它技能背景的英语专业学生,这无疑于给单纯英语教学及就业敲响了警钟。据市场调查,目前英语专业毕业生大多从事教育工作。英语毕竟是一种交流工具,它的主要作用在于交流。而这门语言在当今世界,已经掌握的人太多了,大多数相关职业不要求专业的英语水平。这就使得英语专业的毕业生在某些就业机会前失去仅有的优势。

在现有的英语专业水平之外,如果我们能在日常教学中多提升英语专业学生的多专业综合素质,从而使他们可以从事一些只需要普通英语水平的其它工作,这样一来英语生的就业方向也就宽多了,其就业成功率将大大上升。例如:英语专业的学生可以考虑到银行、外贸公司、航空业、金融业、政府机关等运用得到英语方面人才的行业。因此,在英语专业的教学中,尤其是在高职学校的英语专业教学中,我们除了要传授基础知识外,还要注重把英语与其它相关专业知识相结合,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即侧重对学生专门用途英语(ESP)水平的训练,从而提高英语专业的就业竞争力。

专门用途英语,即ESP(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是指与某种特定职业或学科相关的英语,是根据学习者的特定目的和特定需要而开设的英语课程,如商务英语、金融英语、新闻英语、医学英语、法律英语、旅游英语、营销英语、学术用语、科技英语等,目的是培养学生在一定工作环境中运用英语开展工作的能力。著名语言学家Peter Strevens于1988年对其四个根本性特征和两个可变性特征进行过描述,其四个根本性特征是:①必须满足学习者的特定需求;②必须在内容上与特定的专业、职业相关;③在句法、词汇、语篇、语义以及语篇分析上,重点必须放在特定专业、职业及其相关活动的语言运用上;④与普通英语形成对照。两个可变性特征是:①ESP教学在语言技能的习得上可有局限性和针对性,如根据学习者的特定需求只训练某一技能;②可以不按任何事先规定的教学法组织教学,在教学法上有很大的灵活性。在现今英语专业的课堂上,采用ESP教学模式无疑是提高学生英语实际应用能力,把其对英语语言的学习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相结合,以使其在毕业时增强就业竞争力的法宝。

不可忽视的是,当前中国社会已发生了深刻变化,对外经济文化交流水平不断提高,这就为英语毕业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现在许多高职英语专业选择了商务英语这种ESP教学模式。一般而言,商务英语是指人们在商务活动中所使用的英语,在西方国家通常称为Business English。初期年代,我国的商务英语主要用于对外贸易,因而商务英语又称为外贸英语(Foreign Business English)。

商务英语在贸易领域中有着重要作用,其有着广阔的就业发展前景:

1.商务英语在贸易交易中的作用。英语在货物的进出口贸易程序中及交易磋商与签约环节上至关重要。交易磋商即买卖双方通过函电或口头方式进行业务洽谈,它是整个业务的关键阶段。在交易磋商的每个环节运用商务英语时,都应做到内容明确完整、文字简洁明了。拟订书面合同时,应使用规范的商业英语,遵循比较固定的条款模式,尽可能采用习惯用语,力求措辞准确、严谨、行文简洁,不留漏洞,避免分歧。在此过程中,对进出口商品专业术语的正确理解和应用将直接关系到商品交易中的经济效益甚至交易成败。

2.商务英语在广告传播中的作用。随着英语广告的大量涌入,如何恰如其分地运用和理解英语广告语言以实现广告目的,已是摆在进出口商、广告人员及消费者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广告英语作为一种应用语言,因其所具有的特殊效用,已逐渐从普通英语中独立出来而发展成非规范化的专用语言,用词造句与普通英语有许多差异。由于广告本身目的就是为给目标对象留下深刻印象,博取人们喜爱,所以许多广告都是几经推敲而就,用词优美独到,句法洗炼而内涵丰富,不仅具有很高的商业价值,同时又具有一定的语言研究价值和欣赏价值。

3.商务函电。商务函电是商务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通过邮寄或其它电讯设施(电话、电报、电传、因特网等)进行的商务对话,常常被用作一种商务行为或合同的证据。商务函电通常是为达到某种特定目的,如销售商品、定价、咨询信息、索赔、商务问候等。在21世纪信息时代,要充分利用函电的简便、快捷优势,提高业务量和效率。

4.商务英语用于翻译中。商务英语用于翻译服务要求必须忠实原文,不得恣意发挥,也不得压缩削减。因此,译文的语言应规范化。正如鲁迅所说:“凡是翻译必须兼顾两面,一则当然为求其易解,一则保存着原作的丰姿。”以此作为商务英语翻译标准无疑是适用的。

随着外资企业的不断增多,越来越多的英语专业毕业生寻求到外企工作。在我们熟知的生活英语、学术英语之外,商务英语是现代外资企业中最重要的交流工具。因此,我们相信英语毕业生利用其商务英语水平在这里大有可为。

现在随着经济发展的日益全球化,中国将在更广阔领域更深层次融入国际经济生活,我们在经济、文化、教育等对外交流与合作日趋频繁。现代商务英语已被赋予了新的概念,它不仅指我国对外贸易业务英语,还应涵盖我国人民在各领域各层面的对外交往活动中所涉及的英语应用,商务英语的内涵和外延已得到扩展。作为高校尤其是高职英语专业的教育者,我们除应指导学生从入学起就对未来就业方向做出规划外,更应当针对目前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点,积极采取商务英语等ESP英语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实际英语应用能力,而不是仅仅把提高学生的学术英语水平、提高学生英语过级率为己任;作为当代英语专业学生,除扎实提高自己英语专业水平外,也应在找准自己未来发展就业取向的同时,把英语和就业方向所需要的专业能力锻炼相结合,那么其在应聘对外交流的许多岗位时就会比其他专业学生更具竞争力,就业前景应该明显提高。因此,ESP教学模式对于提高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能力有着不可小视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Robinson P. ESP Today[M].Oxford: Pergamon,1991

2 陈彩珍.基于ESP理论的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改革方案[J].科协论坛,2009

商务英语专业内涵范文5

关键词:商务英语 商务活动 商务文化 跨文化交际能力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力度的不断加大并成功加入WTO,英语学习已从单纯的语言交流走向多元化,对既熟悉国际商务又熟练掌握英语的高级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商务英语是目前高校英语专业中较为热门的专业方向,其最突出的特点是英语语言与商务专业知识的密切结合。

商务英语作为专门用途英语,蕴含着丰富的商务文化,包括不同国家的商务传统习俗,商务礼仪习惯等,使学生在掌握商务知识的同时,也全面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和社会风俗习惯,这一特殊性决定了商务英语教学应定位在对学生语言能力及专业技能的培养上,以提高学生在商务环境下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能熟练运用外语,熟悉国际事务、懂得并遵守国际惯例和国际礼仪,具备直接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能力,有利于学生在多元化社会中发展。

1、跨越文化界沟

1.1 文化是人的生存环境。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性,各国各民族文化都是经过了一代又一代人的传承、积淀,它们的形成都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文化是人的生存环境并带有各自民族的特点,是一种人们共享的社会模式。但是,每一种文化都不可避免地面临着完善与发展的问题,只有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才能以平和的心态去审视、吸收另一个民族文化的精华。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语言阐述文化,并对文化起着重要作用。有些社会学家认为,语言是文化的基石--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从另一个方面看,语言又受文化的影响,反映文化。可以说,语言可以折射出人们的生活环境及反映一个民族的特征,它不仅包含着该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而且蕴藏着该民族对人生的看法、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顾嘉祖认为:语言与文化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理解语言必须了解文化,理解文化必须了解语言,语言反映着文化的内涵、价值和精华。[1]

语言是人类交际的核心因素,商务活动是离不开语言交流的,语言中丰富的文化内涵,使商务活动中的交际不单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跨文化现象。中西方的文化差异给中西方文化交际活动带来巨大的影响,呈现出不同的文化形态,这种差异反映到语言层面上,就表现为语言差异。由于文化与语言的差异,任何跨文化交际都不能只从本国文化的接受心理去理解语言差异,而应兼及文化差异。随着商业经济的全球化,文化的多样性在商务活动中与日俱增,国际市场体现了文化的功能,在一定意义上对要开拓国际市场者来说,必须重视合作管理工作中异文化语言的学习和理解与这种语言密切相关的文化。

1.2 跨文化交际。“跨文化交际”这个概念是从英文的“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翻译过来的,它指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也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2] 这个看似简单的定义却蕴含着丰富的内涵,首先是文化和交际两个基本概念本身内容丰富;其次是文化几乎渗透到人们生存环境的各个层面,交际作为一个语言和非语言使用过程涉及个人的生理和心理,认识和感知以及社会文化环境,跨文化交际作为两者的结合所研究的内容也就更为丰富。

“跨文化交际已经成为21世纪的时代特征,任何希望参加国际事务、国际合作和国际竞争的国家、民族和机构都无法回避这一时代所提出的挑战。”[3]跨文化交际可以是国家之间、民族之间、个人之间的交际活动,其内容也可以涉及政策、政治观点、价值观、风俗习惯、礼貌、称谓等方面。

1.3 跨文化交际能力。“所谓跨文化交际能力,是指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合适交际的能力。”[4]由于交际能力包括语法能力、社会语言能力、语篇能力和策略能力,而跨文化交际能力则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超越本族语与非本族语之间相应的具体文化的约束,了解不同文化环境中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在进行跨文化学习与对比时能更准确、深刻地认识到本国文化与异国文化的异同,跨越文化界沟,开拓视野,建立多元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商务英语专业内涵范文6

【关键词】双师型 商务英语 高职院校

【基金项目】1.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城乡统筹视阈下职业教育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2008-ZJ-063)的研究成果。2.重庆工商职业学院教学改革项目的研究成果(编号:10303)。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1-0191-01

高职院校是培养高等技术专门人才的主要场所,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师资队伍的建设是高职院校长远发展的重要课题,只有重视教师的培养才能为高职院校专业教育提供重要保障,为其长期、稳定、健康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而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目标在于培养具备较强的英语语言功底,同时在生产贸易中能熟练进行商务洽谈和外企联系的专业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只有正确识别商务英语专业的特征,正确认识双师型教师在商务英语专业中的角色,才能培养出目标中所需要的专业人才。

1.商务英语专业双师型教师培养的意义

商务英语专业双师型教师是集英语专业的语言功底、商务专业的从业经历、教师专业的教学能力于一身的专业师资队伍。用英语作为载体,发挥自身的教学水平,将商务知识和能力传授给学生,由此便知,如果教师缺少其中任何一项能力,都不能将该专业教授得完美,最后导致的是“两张皮”现象——教学内容和实际应用脱节。

1.1满足专业培养的目标

能否提高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学质量,达到专业培养的目标,关键在于是否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一支实力过硬的师资力量。而商务英语双师型教师不仅具有扎实的英语基础和丰富的教学经验,而且在商务方面也有实际工作的能力,帮助学生在英语和商务之间构建桥梁,不至于造成纯英语老师对商务知识的照本宣科或者纯商务老师无法进行英语授课的局面。这正是商务英语专业所需要达到的培养目标——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商务与英语的完美融合,由于该专业所具备的独特的专业特点造成了其对双师型教师的强烈需求。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也成为了高等职业院校想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措施。

1.2 满足人才市场的需求

随着中国加入WTO之后,经济的迅速发展也对人才市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成为世贸组织成员也意味着原先国内的市场逐步打开,将有越来越多的贸易走向世界,国际交流也越发的频繁和广泛,其不断加快的多样化的步伐也预示着商务英语在经济贸易中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特别是沿海发达地区,其外资企业和国际贸易的发展速度更是令人惊愕,而根据有关数据显示,目前商务英语的专业型人才人数远远小于其需求量,也就是说很大一部分企业还是缺乏该专业的人才,这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更会影响当地的经济发展。

2.商务英语专业双师型教师培养的有效途径

2.1 正确理解“双师型”教师的内涵

改变传统的以证书来衡量教师的能力,重视教师的素质,对教师整体结构进行调整。从教师素质角度看,教师不是单凭证书上岗,需要对其能力进行测试,即不仅需要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而且要有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在教学中能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指导学生应用理论知识;从教师结构角度看,应把优化双师型教师的结构作为师资队伍建设重点。商务英语教师不仅来自高校和企业的专职教师,也可以来自一些知名企业骨干的兼职教师,优化两者的比例,使其达到一个合理的水平,共同完成对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这种做法不仅可以降低师资建设的成本,而且可以使专职和兼职教师之间达到互补,发挥不同个体的强项,使整个教师团体都能在工作中共同进步,始终保持团体的先进性。同时兼职教师还可以从企业和公司中为高职院校带来最新的消息,并参与教材的编写,为商务英语专业注入新鲜的血液,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2.2 构建科学合理的双师型教师培养体系

2.2.1 职前培养

职前培养为双师型教师今后的职业生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通过理论加实践的整体思路,在教师获得一定的理论基础以及相当熟练的技能后进入培养阶段进行实习教学。对于商务英语专业,教师在其大学期间获得必备的语言基础和商务知识外,还要具备相应的商务技能和语言交际能力。为证明教师已具备教授商务英语专业的能力,需进行考核。但这并不代表其已达到双师型教师的标准,还需在对外贸易企业从事相应的实践工作来扩展自己的实战经验,加深对外贸行业的了解,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

2.2.2 职后培养

社会和企业在不断地进步更新,与此同时,教师自身也需要持续地充电来满足时展的需要。通过校企合作等方式,为教师提供全方位、多样化、多渠道的职后培养体系,能够保证教师的素质,提高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将教师委派到一些外企参加兼职,可以了解当今外贸企业的实时动态,熟悉企业的运转程序,获取最新的市场信息;或者定期选派教师到人才培训中心,进行实践锻炼。

2.3 重视培训效果,建立合理的考核制度

为防止教师们对培训过于形式化,端正教师对培训的态度,保证培训的实质和价值,需要建立合理的考核和评优制度。通过考核,测试教师的培训效果;通过评优,提高教师创优的积极性。对商务英语专业双师型教师的培训重视的是实践能力的提高,如此便可通过模拟企业贸易程序以及一些洽谈经营来考核教师是否在培训中提高了自身的专业技能。

3.结语

商务英语专业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是高等院校保证商务英语专业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是满足人才培养目标和市场需求的重要保证。而要改变目前双师型教师培养的不利现状,需要正确理解“双师型”内涵,构建合理的双师型教师培养体系,并重视培养的效果,避免使其变得过于形式化,从而保证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符合时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商务英语专业内涵范文7

关键词:财务管理 "一体两翼" 应用型 人才培养模式

【课题来源】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2016年校级质量工程,项目编号:2016RC01

全文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以下简称广外南商)为例,按照2016级广外南商本科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对财务管理专业"一体两翼"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讨。

一、广外南商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内涵

我校2016级本科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为:本专业培养具备会计学、金融学等方面必须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掌握市场经济环境下会计核算能力、全面预算管理能力、资金融投资能力、内部控制制度设计能力、财务报表分析能力、纳税管理与筹划能力、风险识别与控制能力,具备良好的财务管理人员职业道德素养,能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行政事业单位从事会计、审计、财务管理等工作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国际化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以上培养目标,包含以下几方面内涵:

从培养目标看,本专业的学生应具备会计学、金融学等方面知识和能力。

从培养要求看,本专业的学生主要学习会计、财务管理、金融方面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会计、融投资管理方法和技巧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分析和解决会计、融投资管理问题的基本能力。

从职业岗位定位看,本专业的学生能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行政事业单位从事会计、审计、财务管理等工作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国际化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从毕业生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来看,一是掌握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心理素质,社会责任感强。二是掌握本专业财务管理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以及财务、金融、税务筹划工作的基本技能、方法;具有分析和解决财务管理问题的能力。三是了解本专业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熟悉国际财务管理、国际金融、国际税法,并能够灵活应用于实践。四是具有一定的英语水平和综合应用能力。学生须通过大学英语四级水平考试。五是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及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学生须参加全国计算机二级水平考试。六是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七是具有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人际沟通、团结协作、社会活动的能力,有一定的创新创业精神和实际工作能力。

二、广外南商财务管理专业"一体两翼"人才培养模式的创建

为了实现以上培养目标,本专业秉承广外南商“通基础、精专业、强外语、重实践”的办学宗旨,着力构建以财务管理专业为主体,外语水平高,实践能力强的"一体两翼"现代人才培养模式。

所谓“一体”是指出以财务管理专业为主体,“两翼”分别是指外语水平和实践能力。"一体两翼"体现在广外南商2016级本科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总学分及学分分配摘录如下表1:

(一)“一体”--专业主体构建

对通基础、精专业的财务管理专业教学环节设计为通识教育课程和专业教育课程,其中通识教育课程44理论学分,专业教育课程包括学科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计45理论学分,共89理论学分,占总学分158的56.3%。

(二)“一翼”--外语水平构建

对外语水平培养的国际化教学环节设计要求是学生应具有一定的英语水平和综合应用能力,能运用外语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进行较好的沟通与交流,学生须通过大学英语四级水平考试。具体设计为大学外语教育课程和专业英语教育课程两大模块,大学外语教育课程共24学分,占总学分的15.2%,392学时,占15.7%;专业英语教育课程包括工商管理专业英语、财务管理专业英语和会计专业英语7学分(占4.4%)三门必修课程和跨国公司财务管理、国际会计、国际金融、国际税收双语选修课程。

(三)“一翼”--实践能力构建

对能力培养的应用型实践教学环节科学设计为专业课程实践教学和独立实践教学,其中专业课程实践教学31学分,独立实践教学包括军训与军事理论、社会实践、专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创新能力计14学分,实践教学环节共45学分,占28.5%。

将实践教学环节具体分为基本技能实验环节、专业技能实验环节、综合实训环节和创业与创新实训环节。

本技能实验环节,主要根据财务管理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来设置相应的实验课程。

专业技能实验环节,主要从网络信息技术应用,数据采集处理和分析,沟通和协调技能等方面来帮助学生获取必要的专业基本技能。

综合实训环节,通过财务决策平台等财务情景模拟演练、ERP系统模拟实训等,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商务英语专业内涵范文8

关键词:剑桥商务英语教学商务文化意识实施方法

一、剑桥商务英语证书及课程简介剑桥商务英语证书fBEC 是的缩写))考试自1993年由英国剑桥大学考试委员会与中国教育部考试中心合作推出,现已推广到亚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澳洲等60多个国家。该考试是一项水平考试,根据商务工作的实际需要,对考生在商务和一般生活环境下使用英语的能力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进行全面考查,特别注重考生运用英语在商务环境中进行交际的能力。因此,该证书在全球商业界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作为确认证书持有者英语能力证明的首选证书,也是在所有举办该项考试的国家和地区求职的通行证。

剑桥商务英语课程设计体现商务英语专业未来就业的职业性。结合高职院校双证书的要求,针对剑桥商务英语证书,笔者工作的单位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开设了剑桥商务英语课程,在两个学期内分别完成剑桥商务英语标准级和中级的教学。商务英语的课程内容以相关考试为指导,在讲授基础内容的同时,结合剑桥商务英语考试的要求,对相关内容进行调整、补充和扩展,学生真实性地体验到未来就业的工作情景,职业教育与职业资格教育紧密结合,以利于学生获取相关的岗位资格证,增强就业竞争力。

合型人才,而能否跨越文化障碍、避免文化冲突,是国际商务活动能否顺利开展的关键。因此,在商务英语教学中加强商务文化意识的培养已被提到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三、商务英语中的常见商务文化冲突商务英语课程内容涵盖很广,不仅有日常的交流活动,还有营销、财务、进出口业务、公关、谈判等等,由于不同的文化因素发生交叉与碰撞,产生误解和冲突的情况也很多,例如:一位中国年轻的业务员在机场等候并陪同六十多岁的外国客户来到预定的宾馆,临走时说,Sir.You不料这位老绅士很生气地回答,No,, and I am NOT tired at al1.年轻人本意是关心和体贴,按照中国的传统美德表示出尊老爱幼,没想到会惹对方生气,自己也深感困惑和尴尬。又如一位中国客人在美国朋友家做客, 当主人问:按照中国的习俗,这位客人客气的说:ThatS OK,I am not thirsty."主人不再继续坚持,而中国客人就会觉得很奇怪,认为美国客人待客礼数不周。这两个简单事例充分说明了忽视文化差异的严重性,在西方社会,老就是无用的代名词,第一个事例中的老绅士对中国年轻人的尊老毫不领情;西方人喜欢直接表达自己的意图,所以第二个事例中的美国主人家不能领会中国客人的含蓄与客套。

二、商务英语与商务文化的关系 四、剑桥商务英语教学中商务文化意识培养的重要陛文化深深根植于语言,语言蕴涵丰富的文化因素。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同时又受到文化的制约和影响, 并反映文化。在英汉语言文化中,某些商务英语词语与汉语所指表面上一致,而涵义却不同,这就是语言文化差异。商务英语涉及的不仅是语言的交流, 更重要的是文化的沟通, 因为,商务英语的各个环节都涉及中西方文化的差异问题。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商务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培养懂国际商务规则、掌握世界各民族文化特点的复我们所处的全球化时代,其突出特征就是跨文化交际。商务英语属于专门用途英语范畴(ESP),与普通英语教学相比较,它有着明确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交际需求。商务英语教学是结合国际商务知识和英语语言,培养具有熟练英语交际能力和扎实商务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以适应我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由于政治经济环境和传统习俗不同,人们的商业价值观、消费心理和经营习惯有很大差别,因此,在涉外活动中商务人员 不仅要面临与本国不同的政治制度、法律体系及经济环境,还会遇到诸多商务文化冲突,商务文化意识的培养对于成功进行涉外商务活动具有特别的意义。商务英语教学中不仅要帮助学生掌握必要的商务英语知识和商务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在各种商务环境下熟练运用英语知识与技能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对中国的商务英语学习者而言,探马最终的交际能力的高低取决于他们的文化意识程度的高低。

剑桥商务英语教学培养商务文化意识的措施.教学指导思想方面明确商务文化意识培养的重要性。明确商务英语教学的任务是培养在不同的商务环境、文化背景下进行交际的涉外商务人才;强调文化因素在涉外商务活动中的重要作用,把文化意识培养作为教学、学习的目标之一。

提高商务荚语教师跨文化交际素质。在商务英语教学中, 教师的素质是直接决定文化导入能否成功实施的关键 合格的商务英语教师应能够熟练运用英语、掌握商务基础知识并具备跨文化交际理论与理念以及了解教学法。在课堂上,教师应能够根据学生的特点, 采用交际法或其他教学法的综合,在教授语言知识的同时强调语言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使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更好地培养学生在商务学习和工作中运用英语交际能力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商务英语课堂上注重文化的导入 教学中的文化导入同语言一样, 文化是后天习得的。在商务英语教学中, 课堂除了是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场所, 还应该成为学生了解一个国家, 一个民族文化的途径。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商务英语教师必须从文化层面上考虑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把商务文化知识渗透到语言知识技能学习中,努力培养学生商务文化意识或素养,把商务文化介入和商务文化意识培养与商务英语语言学习结合起来 ,使其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课前主动查阅资料,就英美国家的文化知识, 尤其是文化差异方面的知识进行收集, 让学生以讨论、角色扮演等形式进行中西方文化的比较。商务英语教学课堂一定要改变传统的语法教学模式,打破教师一言堂的沉闷局面,展现商务英语的交际特性。教学方法体现灵活性、趣味性和多样性。例如交替采用情景教学法、任务教学法、认知法等交际教学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发创造性思维,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商务英语专业内涵范文9

关键词:高职、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目标

商务英语专业是一门跨学科专业,它的专业知识涉及英语、贸易商科、文秘和交际学等方面。该专业学生在完成学业后不仅具备较好的英语语言知识、商贸基本知识、东西方文化基本概念,而且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商务运作能力,能适应职场需要,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商务活动需要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一、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与社会需求相结合,而需求分析的一个重要方面即将人才培养与当地的实际市场需求和实际情况相匹配。根据几年来商务英语专业的办学实践和对人才市场和用人单位的调研,总结出其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有较高思想文化素质,掌握一定的英语交际能力、商务运作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能从事涉外文秘、国际贸易、国际商务活动的“应用型”人才。他们应具备以下能力:

英语交际能力。Hymes 认为一个完整的语言交际能力定义应包括四项内容:语法可能性(程度);实用可行性(程度);场合适用性(程度);现实真实性(程度)。这四部分交际能力反映了话语者和听者的语法知识、心理语言学知识、社会文化知识和现场应用语言的能力。因此,学生除了有扎实的语言知识基础,还应培养他们的文化意识以及商务活动中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尤其是跨文化的交际能力。

商务运作能力(职业能力)。即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是除语言技能之外的商务工作基本技能。如:商务领域的业务操作能力和运作能力、沟通能力、处理问题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信息与网络应用能力等。这是商务英语人才工作和发展所必需的一种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也是可持续发展能力。现在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更新很快,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是保证其在飞速发展的社会中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必须明确“一条主线,三个突出 ”,即以英语应用能力为主线,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突出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突出学生团队精神和服务意识的培养,真正体现高职学生专业有特长,就业有优势的特点。

二、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途径

1、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

我国进入WTO 后,人力资源市场对国际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商务英语专业所面临更大的挑战,其毕业生必须具有较好的英语沟通能力,跨文化商务交流能力,熟悉掌握商务活动基本规则,并要有相当强的学习和创新能力。简单的英语专业+商贸专业的课程设置不能很好满足社会对商务英语人才的要求,也不能体现商务英语的专业特色。另外,英语专业课和商贸专业课开设的课程较多,占用较多的教学课时。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一些商务手段已被淘汰,一些商务概念已落后于时展。因此,为培养更加适应市场需要的商务英语人才,使其拥有更大的生存空间和发展空间,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应进行调整,使其更科学、更合理。将商务与英语有机结合,适当增加能提供学生必需的国际商务活动操作能力的基本培训,删减一些重复或交叉以及内容滞后的教学内容。 商务英语专业课程可分成三大模块:

英语语言专业基础课程模块:包括语音、英语基础综合课、语法、泛渎、英语听说。商务英语专业课程模块:商务英语、商务英语写作、商务英语阅读、商务翻译、商务口译、商务英语视听。商贸专业课程模块:包括国际贸易实务、国际市场营销、国际制单、跨文化商务交际、商务谈判、电子商务。英语语言专业基础课程着重英语语言知识基础,强调基本的英语交流能力的训练,英语基础写作不单独作为一门课程,因为它被作为英语基础综合课的重要内容之一。

商务英语专业课程着重训练的是国际商务活动需要的基本技能。商务英语课程涵盖商务基本原则和运作。商务英语阅读包括商务常用文件如报表、信用证等。

商务英语写作涵盖原来的外贸函电和实用英语写作,商务英语翻译和商务口译课程训练的是商务活动中的会议翻译、谈判翻译、公司及产品介绍等技能。商务英语专业课程模块设置为的是更有效的利用教学课时和教学资源,更大限度的保证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2、商务英语专业课程教学模式

要帮助学生培养职业能力,让他们快速适应社会,商务英语课程教学就应重视学生商务英语的基本工作技能、商务英语的业务操作能力与运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沟通能力、处理问题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信息与网络应用能力。这些职业能力是学生未来的发展需要,应成为商务英语专业教学内容的核心。

西方教育 心理学的最新理论——建构主义,为商务英语专业教学方法的改革提供了理论基础。建构主义理论强调人类的知识不是纯客观的,不是他人传授的而是自己建构的。不是独自形成的而是在与外部环境的交互过程中形成的。因而建构主义者认为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要给学生控制和管理自己的权利和机会。也就是说,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也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

“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方法强调的是“学”而不是“教”;注重的是学生要学会什么,而不是应学什么;强调的是学习过程而不是学习的结果,注重的是学生的参与;教学评估采用的是多元化评估方式;关注个体学习者,同时也注重全体。这样的教学方法,能有效培养学生口头交际、口头报告、团队合作,信息搜集、电脑操作、商务礼仪等方面的技能。 多元化评估可表现为评估内容多元化如商务英语沟通、商务英语信函、信息搜索、团队合作、文秘技能、办公设备操作技能、国际贸易业务、国际商务文化知识等;评估方式多元化如课堂表现、口试、英语辩论、市场调研、产品演示、课堂讨论、课外作业、单元测验、期中期末测验等;评估时机多元化强调的是过程评估。在教学的不同时段对学生进行准备性、形成性、诊断性和总结性评估。这样让学生及时发现自身的问题与不足,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生商务英语技能的培养和提高。因此,在商务英语教学过程中,应强化学生的主体作用,构建以学生为中心,采用多元化评估的职业教学模式。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作为与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商务活动紧密相关的专业,其培养的人才应突显较强的商务英语职业能力,其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应以培养职业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中心,以多元化评估为教学手段,为我国经济发展培养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商务运作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对外商贸人才。

参考文献:

[1] Ellis M?Johnson C.商务英语教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商务英语专业内涵范文10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商务翻译;创新机制;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14-0192-02

2014年5月,主席在河南考察时首次提出“新常态”;时隔半年,2014年11月,主席在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开幕式中,对中国经济新常态给出了全面解读,指出了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三个特征:“一是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二是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第三产业消费需求逐步成为主体;三是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由此可见,中国经济在经历了30多年的快速增长之后,进入了“增长速度换挡期”,我国经济已处于从高速换挡到中高速的发展时期。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为我国的商贸发展指明了方向,使得中国的商贸领域处在极为珍贵的战略机遇期和转型期。可以预见,下一个10年乃至20年,在中国商贸增长日趋合理的同时,中国商贸的国际竞争力将大幅提升,对全球经济产业链的影响呈现渐进式和渗透型的特点。新常态下的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使得商务英语翻译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作用越来越突出,同时也对我国高校的商务翻译人才的培养机制提出了新挑战,如何培养具有较强商务翻译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越来越成为经济发展的主旋律。因此,适应经济新常态下商贸活动的需要,改革商务翻译落后模式,无疑成为当今重要的研究课题。

一、商务英语翻译的独特性

商务英语是指商务用途的英语,服务于商务活动,是商务知识和语言知识的综合体。由于商务英语是从普通英语中分离出来,因此它与普通英语有着诸多共性,主要表现在语言特征的相似性上;另一方面,由于它涵盖了商务活动各领域,因此具有较强的社会功能性。商务英语翻译是国际商务活动中的重要环节,涉及行业众多。它要求译文行文正式、用词精准、信息全面,因此优秀商务翻译人才应注重听、说、读、写、译综合能力的培养,强化语音、理解力和表达力上的基本功,同时还应侧重其专业素质的提高,在外贸实务和营销实务中不断拓宽专业知识、积累专业词汇。毋庸置疑,商务英语的独特性决定了对商务英语翻译人才的更高要求,也为商务翻译人才的培养指明了方向,只有那些既有扎实的语言功底,又具备丰富的商务知识,并在商务翻译实践中不断完善自我的人才,才符合经济新常态下优秀商务翻译人才的标准。

商务英语的文本和语篇涉及类型较多,包括商务合同、商务广告、商务信函、企业的外宣材料等,商务英语翻译强调多样性、目的性和功能性。正如蒋华所分析,“从文本类型而言,商务英语翻译可分为表达型文本、信息型文本和呼唤型文本,在翻译中应针对不同文本类型采用不同的翻译方法,如针对呼唤特性的商务广告和具有信息传达特性的企业宣传资料的翻译策略时,必须强调功能目的论的应用和指导作用,即根据文本的信息功能和呼唤功能,实现预期翻译目标。商务英语翻译的语用特点、文本类型和译本的功能性和交际性决定了翻译教学内容的取舍和教学方法的运用,从而实现交际目的和功能为准的译文质量评价标准。”总之,在商务翻译实践中,为充分体现其独特性,应采用灵活多变的翻译手法,更好体现译本与原文在信息功能和交际功能上的对等。

二、商务英语翻译的全新导向

新常态下的经济环境要求商务翻译创新体系的建立,从而使我们的教育内涵更加面向时代、更加符合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据《新京报》报道,中国已初步确立了五大行业中的销售与市场营销、财政与金融、人力资源管理岗位的综合英语能力底线。我们培养出来的商务翻译人才无论从“质”还是从“量”上均应轻松越过底线,应更趋科学合理,更加注重实效,更好地服务于日益频繁的国际商贸活动的新需要。

在确立商务翻译新导向的同时,我们应清楚认清两个基本点:一是商务英语翻译的美学性与美学等值;二是商务英语翻译的高文化负载性与文化等效。

翻译的美学框架始于19世纪末20 世纪中期,以傅雷和钱钟书等为代表的学者提出了翻译美学的取向问题;至20世纪 90 年代,刘宓庆的《翻译美学导论》奠定了翻译美学的框架。从本质上看,当时的翻译美学更多涉及文学翻译的范畴。“由于翻译是用一种语言幻化出另一种语言的文字美的过程,所以翻译过程可以视作两种语言间转换的审美活动。”商务翻译从本质上看是国际商务活动中两种语言间的转化过程,商务英语翻译中不可避免地涉及翻译中的审美主体(译者)、审美客体(文本)、审美活动(体验)、审美标准(原则)。由此可见,在商务英语翻译中,译者应以翻译美学为导向,在翻译实践中体验并彰显商务翻译的美学特征,掌握在商务英语翻译中实现美学元素等量传达的策略和方法,追求音美、词美、句美、意美。

文化的承载性近几年来在译界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众所周知,语义信息对等和风格信息对等是国际商务翻译中最基本层面的对等,在各国间频繁的商贸活动中,译者不断接触不同文化之中的人们,在交流时需要不断克服异国文化的障碍。商务英语翻译中经常出现原文中承载了丰富文化信息的内容,这时译者必须在通晓异国文化内涵的同时,无条件地将原语中的文化信息呈现在译入语中。从理论上看,这其实是翻译中的动态对原则的体现。关于译文的动态对等,奈达将之定义为:译语中的信息接受者对译文信息的反应应该与原语接受者对原文的反应程度基本相同。由此可见,译文能否在商务文化的层面上实现等效,这已成为评定商务翻译好坏的重要标准。否则,由于商务英语翻译不当而造成的文化语义的缺失,必将影响商务信息的动态传达。例如,中国名酒杜康,如简单按照发音来翻译,英美国家的读者会简单地理解为产自中国的酒,而无法知晓杜康酒深邃的文化内涵,无法将杜康与中国历史上的酿酒高手相关联,无法体会杜康商标中名酒这一重要的文化信息。由此可见,在商务英语翻译中,一定要重视这种文化内涵的输入,精准把握词语的文化语用信息,避免漏译或误译。

三、商务英语翻译创新机制的构建

商务英语翻译机制的构建由来已久,多年来国内外学者不断探索、不断前行,从早前的功能型、任务型、目的型,到后来的过程型、流程图式模式的构建。而商务英语翻译教学机制创新的目的是提高教学内容的趣味性,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其实现手段是从宏观向微观、从文本向词句的转换过程。由于商务翻译与普通翻译在功能和意义上存在着显著不同,商务翻译更加侧重交际目的和功能特征,因此在建立商务翻译的创新机制时,应重专业、重实践。而其教学创新应综合考虑我国商务翻译教学的现状和所面临的问题,借鉴现有翻译科研成果,结合经济新常态下对翻译人才的新需求。综合起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充分运用翻译研究的新成果和新工具,大胆采用语料库辅助翻译模式。近几年来,基于语料库的翻译教学法渐为人们所熟知,其核心是通过相应的翻译数据库的检索软件,实现原文与译文的动态对等。通过语料库的统计功能,可以很好地比对译文与原文在词语、篇章和风格上的异同,做出量化分析;在次基础上,统计两者的等值概率,进而做出相应调整。这一数据化和直观化的方式,使得商务翻译文本与译文在宏观上得到最大程度的对应。基于语料库的翻译模式摒弃了传统翻译教学中过分强调学生的增、减、分、合等微观“翻译技巧”的把握,而侧重对整个翻译流程的宏观操控。基于语料库的翻译教学法无疑给“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体系注入了新的活力,有效激活学生的兴趣和创新意识。

第二,建立以实践性为导向的模块翻译法。商务翻译在强化课程内容的应用性的同时,可将商务内容拆分成不同的模块,再现商务项目的全流程。这一方法的实施,有助于实现教、学、练的有机结合,通过重构商务活动中的工作任务,学生得以在真实或仿真的商务环境中进行操练,很好体现教学过程的职业性和实践性。在商务实践中,以模块教学法为指导,设计合理的演练环节,使得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加深对翻译技巧的认识。在模块教学法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在授课内容上应采取灵活多变的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实时融入项目协作、模拟现场、演示报告等多维任务型活动;同时,重视大量的优化语言的输入,辅之以集声音、动画、文字、图表、图像为一体的多媒体教学。这样,学生在有趣的商务翻译活动中,可以不断提升商务知识、商务技能和商务口笔译能力。

第三,提升教师商务翻译的综合实力,注重优秀师资的甄选和建设。由于商务英语翻译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实践性,在师资队伍的建设上可以三管齐下。首先,可以考虑选派优秀的英语教师到实习基地或外贸单位进行产学研,积累丰富的商务背景知识,或者鼓励他们在商务英语专业方面进一步深造,获得第二学位。其次,可以进行跨专业的选择,从本校商贸专业的师资中,选调那些英语基本功扎实的教师,进行双语教学。最后,还可考虑与外贸企业进行合作,建立校外实习基地,从实习基地中定期选派一线的岗位能手在高校兼职任教,邀请他们加入到课程体系的设计环节中。上述举措将会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我国目前存在的商务翻译师资力量与教学脱节的矛盾,有助于满足经济新常态下对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的翻译人才的迫切需要。

教学实践证明,只有在商务翻译中不断推陈出新、大胆尝试,才能使教学大纲、课本、内容与教学实践活动接轨,进一步体现学生在翻译中的主体性。通过深入分析经济新常态下社会对商务翻译人才的需求现状,我们可以探寻出商务英语翻译的突破点和新起点,从而使商务翻译学科走出一条新路,突显其本土性和身份性的特征,使得商务翻译教学达到效果的最大化和最优化。

参考文献:

[1] 蒋华.基于功能目的论的商务英语翻译教学研究[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2).

商务英语专业内涵范文11

关键词:商务英语;学生能力;教学理念

一、商务英语内涵

自1978年,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商务英语专业开始出现并迅速发展,可以这样说,商务英语专业是应我国的外经贸事业的发展需要应运而生的。而商务英语教学也拥有过“商务英语”、“商业英语”、“商贸英语”、“外贸英语”、“经贸英语”等多种不统一的课程名称,那么,商务英语到底怎样界定呢?

1.商务英语的界定

王兴孙认为:“商务英语实际上就是商务环境中应用的英语……也就是已在从事或将要从事商务行业的专业人才所学习或应用的专门用途英语。”[3]商务英语归属于ESP系列,即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专门用途英语。如同其他ESP,商务英语是一种特别的语体,强调的是在特定环境下的特种交际。商务英语以语言学习为基础,是涉及多门类、跨学科的交叉性学科,其内容除英语语言的听、说、读、写外,还涉及经济、贸易、管理等学科领域的部分内容。商务英语是上述学科部分内容的综合而不是全部内容的总和,它是英语教育的一部分。

2.商务英语教学目标

从人才培养目标上看,商务英语课程的教学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了解外贸函电写作和一些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够让学生灵活运用英语进行有效的商务沟通,处理国际商务中的实际问题。因此,笔者认为商务英语的教学目标应是:通过相关课程的学习,学生掌握商务英语通用词汇、语法知识与常用语言表达,更加强语言知识与商务知识的结合,扩展语言应用技能,具备商务英语和汉语的双语运用能力,特别是口头表达能力及书面表达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服务意识,提高学生的英汉互译能力,使学生具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沟通协调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3.商务英语教学内容

商务英语是一种职业话语,是人们使用语言进行商务活动的产物。人们在商务活动中会涉及与商务活动有关的专业语汇,包括专有名词、专业术语;各种商务活动,如公司接待客户、公司自我介绍、商务合作洽谈;各种商务文件书写体例、各类常见商务通讯,如电话、电传、书信,以及按国际惯例安排的谈判程序等等。要使商务活动顺利进行,参与人要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对语言进行准确的把握、对商务活动有全面的了解、对商业规范和程序有清晰的认识。可见,商务英语教学中,对学生的语言知识、商务知识、语言和商务技能的学习,三者缺一不可。

二、高职商务英语学生现状

由于长期受到中国传统教学的影响,我国英语学习者往往把英语作为一门死的学科来学,而忽视了活的技能的运用。中国传统的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至今仍在各高职院校的课堂上占上风。这种教学方法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严重扼杀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意识,对于以培养学生具有精湛的英语交际能力和技巧的商务英语专业来说,是十分有害的。近期,笔者对08级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进行了一次剑桥BEC初级真题模拟测试,结果值得深思。

数据显示,商务英语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技能尚可,但听说技能相当的差。而在调查的161名学生中,有一半在大学英语四级中考过了425分。这种能在大学四/六级中考取高分,却不能与外国人进行日常交际的高分低能的学生已不在少数。听说能力一向就是我国学生的弱项,这一点在雅思、剑桥商务英语(BEC)等考试中都突出地表现出来,商务专业的学生也不例外。以上分析不难看出,商务英语的教学现状与其理想的教学目标和学生能力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因此,这一方面很值得研究和探讨,也正是基于此原因,笔者试图就商务英语教学原则谈谈自己的拙见。

三、教学新理念

商务英语既然是ESP的一种,从本质上讲它既是一种语言教学,更应该是一种技能教学。

学生技能提高与否,教师商务英语教学的成败关键取决于学习者是否有着明确的学习动机和高涨的参与热情。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参与教学各个环节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鼓励、引导他们用英语来阐述国际商务专业的内容,训练他们在模拟的或现实的商务环境中用英语进行有效交际的技能、技巧,至关重要。因此,在教学法上,应采用“以学生为中心”(student-centered approach )的全新的理念和方法。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就是强调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全过程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于技能性很强的商务英语教学,教师更应发挥、保护学生参与教学全过程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组织、引导他们在课内外开展各种生动、活泼的听、说、读、写、译活动,以促使他们在国际商务活动和相关社交活动中运用英语开展得体、有效的交际。

具体的讲,应做到以下几点:

1.语言知识、商务知识、语言和商务技能的有机结合

商务英语虽不同于普通英语,但以普通英语为基础,是英语的一种应用形式。社会生活工作中作为商务交际工具的商务英语,涵盖了英语基础知识、英语语言技能及相关的与商务有关的国际货物技术、服务贸易和国际合作等专业知识。商务英语最明显的特点是语言技能和商务背景知识的密切结合。这在客观上要求在教学中既要重视语言知识的学习和语言技能的训练,还要重视商务知识的传授。在商务英语教学中,这三个要素应紧密相连、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2.突出听说技能训练,强化语言综合能力

在实际交际情景中,人们往往交替使用听、说、读、写四种或几种技能达到某个交际目的。这就要求从事国际商务的人员具有很强的语言综合技能。因此,在教学中学生的语言综合技能需要强化。随着国际商贸的发展和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对外商贸范围不断扩大、交往更加频繁,而口头交流是最重要的交际形式。因此,更应突出听说技能的训练,针对我国学生听说能力较差这一事实,这种交际能力的训练就显得更加迫切和重要。

3.突出“交际”教学法

商务英语教学强调语言的应用和交际能力的培养。创造师生互动的仿真情境,在交际、协商的关系中,师生共处于语言交际的教学环境中,让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运用语言完成或解决各种现实工作中的任务和问题,最终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交际能力和职业能力。为了给学生创造逼真的商务交际环境,培养学生各种必需的技能,并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可采用各种“交际”教学方法,如任务教学法、问题教学法、模拟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及角色扮演法等。同时可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如讨论会、模拟谈判、公司介绍、产品演示等,给学生实际运用商务知识和语言技能的机会,增加“互动交流”,于“教、学、做”为一体,从而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商务英语专业内涵范文12

!((3年上半年,随着我院迎接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进入倒计时与攻坚阶段,围绕专业建设的各项工作也纷纷提上议事日程。专业建设是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基石,更是此次水平评估的关键,届时商务英语专业将作为普通专业接受专家组的专业分析评估。以此为契机,在做好前三年专业资料归整的同时,更应将关注的目光投向专业潜力的挖掘、专业资源的优化以及专业品质的提升。为此,笔者认为极有必要以专业分析的视角对商务英语专业建设进行一番抽丝剥茧,权作此次迎评促建工作的一点个人心得,并恳请诸位专家指点、斧正。一、从专业分析的标准及内涵看商务英语专业建设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专业分析指标共分为--项,即:(-)专业设置和专业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课程结构;(/)科目课程;(8)教学环节;(3)职业素质教育;())教学环境;(.)产学研合作开展;(")教学改革与创新;(5)师资队伍;(-()学生素质;(--)学生就业。依笔者之见,上述--项指标可以整合为/个主导板块,即:课程主导板块、教学主导板块和师生主导板块。其中,教学环节作为核心板块,既是衡量课程设置合理与否的客观依据,也为师生这对教学主体创设了一个展示平台。参照该套专业分析指标,我院商务英语专业建设尚有诸多环节亟待改进。鉴于此,笔者对于本专业建设中业已完备的项目将不加赘述,而重点就此次自评工作中围绕三个主导板块展开的重点项目评审详加阐述,试图以点带面,抛砖引玉。2一3课程主导板块专业设置和专业培养目标是课程设置的风向标,要完善课程体系,首先必须明确专业设置和专业培养目标。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什么?是具有较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掌握宽泛的商贸运作知识,并能熟练使用现代办公设备,能够胜任外事、外贸、金融及外(合)资企业的涉外商务翻译的应用型、复合型中高级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商务英语专业应突出“语言能力9商务知识9综合技能”的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培养特色,以“重视基础、拓宽口径、强化实践、提高素质”为原则,以素质教育为主线,以教学质量为核心,确保培养具有较强的英语交际能力和商务实践能力的专门性人才目标的实现。课程建设与改革是近几年来我院上至外语系领导、下至商务英语教研室专任教师不遗余力推进的一项系统工程。以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张尧学关于《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讲话为契机,我们适时提出“立足课程改革,建设特色专业”。通过深入学习专业评估标准,将本专业课程建设定位为“两个核心”,即以职业素质为核心的全面素质教育和以技术应用性人才为核心的“双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和技术等级证书)教育。针对专业培养目标,以科目改革为基础,以产业和经济结构变化为依据,积极倡导必要的课程整合,从而逐步形成并完善一套科学、规范、稳定的专业教学计划。!二"教学主导板块关于教学环节中考核标准一项的解释是:“理论课程、实验课程、技能训练课程、综合训练课程等均有考核标准,并采取灵活多样的考试形式。”对应此标准,笔者认为,本专业实践教学中的“考教合一”现象较为突出。这既严重违背了考教分离的原则,也不利于教学效果的客观反映和教学计划的适时调整。倘若这一局面不得以扭转,失去公正、公平基准的考核机制必然走向误区,最终贻误的不仅是教学质量,更会挫伤学生的学业热情。因此,商务英语及其相关专业课程题库建设势在必行。题库建设的指导思想是: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应用现代教育测量理论和技术,合理制定课程考试标准,科学把握考试的合格标准,引导学生按照专业、课程要求,全面、准确地理解、掌握和应用所学知识。进行题库建设应认真研究课程考试大纲的知识体系和能力内涵,正确认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知识与能力结构,并据此研究组织考试内容,取得科学合理的、等值的参数,指导命题、成卷、统计和评价工作,确保考试的科学、公平与公正。对于标准化考试来说,每次考试的试卷不同,但所考核的内容(语言知识和能力)总体保持不变,试卷形式相对稳定。综观眼下几类热门的英语标准化考试,有些以考核语言水平(#$%&’$&()* ,-.-(%./)为理论基础,如美国的01234考试;有些以语言交际(. 55’%-.$6-7(. 5)(6(%.()为基础,如英国的82409考试;有些则以某一教学大纲为基础,如我国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可见,不同的用途决定了考试内容的不同。因此,推进题库建设,推广标准化考试,对于课程庞杂、功能性强、适用范围广的商务英语专业而言,无疑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三"师生主导板块关于师生在专业建设中的角色体现及评判标准,笔者想从两份调查问卷的结果说起。一份是关于“学生心目中优秀商务英语教师素质”的问卷,受访者中认同率超半数的分别为以下四项:(;)口语好,有商务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强(!?);(!)课堂气氛活跃,教法灵活多样(@=>;?);(A)有外企工作经验和对外经贸工作经历(B@>B?);(C)勇于开拓创新,输入全新的理念(B!>@?)。另一份调查来自于“企业最希望寻找的新员工”,最受用人单位肯定和欣赏的员工素质分别为:(;)乐意工作,有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