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了解民俗文化的意义

了解民俗文化的意义

时间:2023-09-22 17:05:11

了解民俗文化的意义

了解民俗文化的意义范文1

(一)教材对民俗文化渗入的限制

首先,当前教材中的民俗文化内容过于空泛,缺乏适用内容。当前的中国民俗教材有《中国民俗概观》(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民俗》(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中国的节日与民俗》(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中国民俗文化》(暨南大学出版社)等。这些教材除了个别版本附有多媒体教学光碟外,多数都只是书面讲解,不足以表达民俗文化的勃勃生机和魅力。体例也和语言教材相近,分章节介绍的形式较适用于环环相扣的层层递进式教学,而民俗文化教学,则应多以专题形式出现,才会让学生们保持新鲜感,活学易用。其次,教材中对民俗文化元素关注不够。除了高校教材外,近年来通俗教材主要有《文化中国:中国文化阅读教程I》(北京大学出版社)、《东方韵味:中国文化泛读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说汉语·谈文化》(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等,但这些教材都是对于文化讲阳春白雪居多,很少涉及民俗,深入民生的内容很少见。作为文化教材,对民俗文化的关注远远不够。第三,教材没有体现民俗深层教学意图。当前教材全部是从拜访、礼俗、禁忌、饮食、节日、见面、送别等民俗事项入手,忽略了实际效果的反馈,忽视了内在的民俗文化知识的深层次立体介绍,难以让学生完全理解民俗文化的真正含义,甚至让学习者对学习原本十分有趣的民俗内容感到索然无味。

(二)教师专业素养对民俗文化渗透的影响

教师对于民俗文化教学不够重视,文化素养有待提升。很多汉语国际教育院校都将民俗文化课随便安排,几乎没有专业的民俗学教师。不少人认为民俗属于生活,无外乎就是衣食住行、婚丧嫁娶等细微小事。觉得从小到大生活在其中,随便一说就能说出个子丑寅卯来。而实际上中国的情况是民族众多、地域广阔,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并非了解得那么深刻。民俗课程背后有深厚的精神内涵和历史渊源,闲聊的时候可以随意,但上课则必须深入浅出、有理有据。民俗教学是一门严肃认真的课程,需要理论指导和框架支撑,绝非一时兴起就决定讲课内容或者心血来潮便能办讲座的。汉语国际教育工作者,应努力将较为枯燥的汉语知识和生动的民俗文化内容相结合,提升自己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对外国文化的感悟能力,这样方能让异域学生感受到同异质的文化,让学生对民俗文化和汉语知识更感兴趣。要时刻多了解本民族的丰富民俗文化,否则将出现被学生问倒的尴尬窘境。广博的异域文化知识必不可少,知己知彼有利于教师妥善处理文化冲突,也容易让学生产生文化认同感。

二、对外汉语教学中应渗入的民俗文化内容

(一)俗语中的民俗文化

俗语是汉语语汇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使用俗语可以更生动形象地传递自己的思想,因此,它在中国人的日常语言表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汉语中,能够反映民俗语义的词汇有很多,包括成语、歇后语、谚语、俚语、惯用语等,能反映民俗的数不胜数。例如:“二百五”“东郭先生”“马大哈”“炒鱿鱼”“铁公鸡”“绿帽子”“黑吃黑”等。还包括问候语、祝福语、道谢语、禁忌语、委婉语等,如:“请吃糖”“敲竹杠”“托福”“吹牛皮”“跑龙套”等。由此说明,民俗词汇的生动形象是很适合对外汉语教学的。向学生讲解词汇的深层民俗含义,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民俗词汇本身的意思,更能增强其语言感悟力。俗语中包含民族色彩。例如:汉族人“结婚”时常常说“请吃糖”,这里就体现了发喜糖的风俗习惯;近邻日本人却说成“请吃馒头”;韩国人则说成“请吃面”……不同民族用的民俗词汇完全不同,但表达了同一种含义。又如汉族过的“清明节”,即“二十四节气”之一,要在这几天里扫墓和踏青。其他还有“春联”“冬至”“端午”“闹新房”“做寿”等等。

(二)古典文学中的民俗文化

民俗与文学的关系密不可分。学习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时,常需要通过民俗心理、时代背景的深层挖掘才能使学习者正确理解语义,准确使用。例如:在中国古典文学中,有夸父逐日的勇敢坚韧,有精卫填海的悲壮举动,更有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自我牺牲;有凤凰非梧桐不栖、大鹏展翅九万里的远大抱负;有梁山伯与祝英台不畏权势金钱的生死恋情等等。在学习这些文学作品的过程中,掌握民俗文化对于理解汉语起到了关键作用。古典文学作品中最常见的就是以物喻人,用动植物意象来体现人的美好品格。这一点,同属儒家文化圈的韩日学生相对比较好理解,例如韩国也同样喜欢以兰花来比喻人的高风亮节,所以教师在讲解“梅兰竹菊”这四君子以及“松竹梅”这岁寒三友的时候就会相对容易。但是对于不同文化圈的欧洲、美洲、非洲的学生来说,很难理解以物喻人的方法,更有甚者会对其产生误会。此类民俗内容的教学,对外汉语教师应适当加以注意。

(三)风俗习惯

中华民俗文化博大精深、内容庞杂。外国友人与中国朋友初次见面时,常会被问起年龄、工作单位、收入、家庭情况、是否结婚、有没有孩子等等个人信息问题,甚至有些人还主动为没有男、女朋友的年轻人介绍异性,这些在西方国家是属于隐私的范围,属于不礼貌的行为,而在中国却很正常,甚至是一种普遍的表达关心、显示亲近的方式。所以在准备教学内容时,不仅应该透彻了解本民族的民俗习惯,更应该多多涉猎“异域风情”,与外国民俗文化多作比较,找出共性与差别,才能较好地理解外国人的民族心理,并据此来调整自己的授课内容,让学生通过了解风俗习惯进而了解民俗词汇,最后轻松愉快地学会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

三、民俗文化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一)民俗文化教学与渗透的常用方法

俗语对于教学中民俗文化渗透而言既是内容,又是方式。有些俗语的意义比较好理解,像“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等;有些则需要在课堂中有目的地介绍一些涉及俗语或民俗词语的历史名人及其事迹,以此使学生了解民俗词语或俗语的本意。可以用归类法介绍与人名有关的成语、熟语、俗语、谚语、歇后语等。如关于诸葛亮的:“诸葛亮皱眉头——计上心来”“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既生瑜、何生亮”等。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对三国时期的历史产生兴趣,进而去读《三国演义》,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又如同义词归类。像“老婆”“屋里的”“孩子他妈”“太太”“夫人”“贱内”“拙荆”等一系列汉语中表达“女性配偶”一义的词,我们可将其归为一类,通过形成要素、地域等分类标准将一些俗语归为一类,集中教学。又如谐音类的民俗,我们常常在年画中会看到蝙蝠、鱼等动物图案,分别语义“福气临门”和“年年有余”;很多人家在结婚的时候会准备红枣、花生、桂圆、瓜子,这四样东西的头一个字连在一起意思就是“早生贵子”,花生又有寓意为“花插着生”即儿女双全的意思;还有就是在吃梨的时候,不能两个人分吃一个,因为谐音“分离”;送别人礼物不可以送雨伞、时钟,送男士礼物尤其不可以送乌龟或者是带有乌龟图案的东西或者是绿色的帽子等。

(二)风俗习惯教学

民俗学的解释:中国婚俗为图喜庆、吉利,多为红色,加上吹吹打打声势极大,如此显眼,很多妖魔鬼怪等“不干净”的东西很容易盯上新人。为了防止“脏东西”骚扰,就在井盖上铺上红纸意图平安;原本红纸上没有东西,但是一旦有风红纸即被吹开,难保平安,因此最初便在红纸上摆上苹果(苹果,平果,取其平安之意),后期演变为红色砖头代替。对外汉语教学本身就是一种跨文化交际的行为,必然出现文化碰撞和文化比较。而学习者的目的多样,有的真心仰慕中华文化,希望能够多学习,完全融入当今中国社会,也有的只是学汉语,将民俗文化仅作为提升汉语水平的手段和方法。我们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理解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习惯,至于如何选择,决定权在他们。作为引导者,我们应充分尊重他们的态度和选择。不同文化之间的互相尊重是跨文化交际中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比如称呼语的使用,在中国的北方,很多人习惯用亲属的称谓来称呼朋友、同事,以示亲近,但外国人很不理解很难接受。反过来想,若他们真的称呼我们二叔、大伯,我们听起来也不自然。又如中国人的送礼方式。在讲解的时候应让学生全方位地了解送礼和收礼。比如我们常说“一点小意思”、“意思意思”和“你这是什么意思”,其中这三个“意思”是否一致?又该如何理解和运用?让学生觉得感兴趣而主动提出这样的问题,有利于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中国文化。再如过年的时候贴春联,上联是贴左边还是右边、春联上下联的平仄、春联内容与自己身份的配合、福字要倒着贴等等,都应提醒学生注意,逐一进行了解和掌握。

(三)从文化精神出发展开民俗文化的渗透

有的学生仅仅是为了喜欢看中国的功夫片或者是对中医十分感兴趣,就开始学习汉语,了解中国文化。他们经常将自己看到的民俗文化现象同本国的文化内容相对比,甚至有时要将两种文化一分高下。这不仅要求对外汉语教师要对两种文化的内涵都有必要的了解,更要求教师拥有一颗平常心,在学生的思想出现一定问题的时候,用和谐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断不可用“天朝文明”的眼光来看待文化中的诸多差异。

我们不能一味地推崇孔子的儒家思想,因为儒家思想毕竟尚未能够成为让世界各国都认可的普世价值观。具体的民俗现象极富民族特色,差异让我们的世界多姿多彩,使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彼此好奇、惊异,而相同使人类得以沟通。我们习惯将差异性当作重点,常忽略同一性与相同点,这是不可取的,二者协调并重才能收到好的效果。比如在接受客人的礼物时,西方人习惯当面打开礼物并赞美一番,而在中国这样做会显得主人贪婪、无礼。在中国人家里吃饭时,不应把饭菜吃得精光,否则会有失礼节等等,诸如此类。

针对不同地域的施教要因人制宜。朝、韩、日等亚洲国家的学生,他们的生活环境与中国很相似,都深受儒家文化影响,除了语言不通(日语尚存在很多汉字,韩语、朝鲜语中百分之八十都是汉字词,很多词汇的发音甚至语法都和粤语很相似),待人接物的法则差别相对较小,可以使用成语、歇后语、典故等具有深层次引述作用的民俗文化概念。教师可以相应地多讲一些打招呼、做客、送礼、请客等关乎生活礼节方面的内容。这样的内容既是学生关心的,也是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运用的。

了解民俗文化的意义范文2

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首先是一种立足于儿童需求的课程资源,它将丰富的民族文化内容融入到儿童生活的环境当中,在遵循儿童认知规律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潜移默化的文化熏陶。民俗文化作为一种课程资源本身就具有丰富的内涵,与学前教育的结合使其具备了更加积极的意义和内涵。首先,学前教育中的民俗文化应当是具有选择性,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积累了丰厚的民俗文化,涉及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民俗文化内容并不是完全都适合用在学前教育阶段,需要教育工作者进行必要的筛选,选取一些适合儿童的民俗文化对其进行重点传授和培养。学前教育的民俗文化还应当具有适应性。即这些民俗文化内容应当符合儿童发展的需求,对于他们身心健康成长、优化儿童生命质量应当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再次,学前教育民俗文化内容应当注重协调性,即各地区、各民族的地方文化应当在学前教育阶段给予具体的体现。民俗文化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同时学前教育阶段的儿童又是分布在全国各地,他们应当对自己所在地区的地方民俗有所认知和了解。因此,在学前教育的民俗文化培养中应当注重这一原则的体现。民俗文化课程的核心目的培育全面发展的儿童,民俗文化本身即有较强的育人功能,它能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具体的民俗活动中传递给下一代,儿童正处于启蒙阶段,心理成熟和情感培育亟须大量的文化养分滋养,这一阶段的民俗文化教育对他们今后的个性成长和文化意识具有强大的影响力。民俗文化在形态上来看具有直观性和形象性,而学前阶段的儿童信息吸收特点也是直观性和形象性。因此民俗文化与学前教育具有一定的契合性,这也为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的价值发挥创造了天然有利条件。

二、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的价值探析

1.民俗文化的互动性有利于促进儿童心理的成熟。

民俗活动作为一种源远流长的社会娱乐活动是古人调节心理、宣泄情绪、缓解疲劳的一种重要方式。因此民俗活动具有鲜明的娱乐属性,它满足了人们的游戏本性。例如民间歌曲、舞蹈、游戏杂耍等民俗类目,它们的产生和发展充分体现了人们以这些民俗活动为载体,追求身心愉悦的一种重要尝试和努力,同时这些民俗活动还具有一个更加鲜明的特征,就是群体性。群体活动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需要成员之间的互动,这种互动既表现在肢体和活动形式上的默契感,同时又更加注重心灵沟通和互动中带来的交往成就感。因此互动性是民俗活动和民俗文化的根本属性,这对于儿童的心理成熟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我国民俗文化内涵丰富,积淀深厚,各个民族在发展过程中都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和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各民族异彩纷呈的节庆活动都是民族心理和互动特点的体现。例如侗族地区过新年的时候与汉族有所不同,通常族长或者有声望的长辈会组织一支声势浩荡的舞龙队,队员们要腰束红布,舞着龙灯访村串巷,而且每到一家门前,户主都要出来给舞龙人员敬水。舞龙队休息中或者舞龙完毕之后,老人则会带着孩子向舞龙队员要一截红布,给孩子扎在腰间,因为龙代表吉祥和福气,这些红布能够给孩子祛邪避凶,保佑孩子平安无事。

2.民俗文化活动能够促进儿童社会性的发展。

维果茨基曾提出儿童文化发展过程中通常包含两个层面,一是作为旁观者对各种社会文化现象的观察和学习,二是作为体验着对文化活动的参与和践行。这一过程的实现就是儿童社会性的成熟过程。其中作为旁观者的初级阶段是儿童社会性形成的基础所在。民俗文化活动本质上是一种社会交往活动,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它包含着既有社会的种种文化意识形态,社会道德规范、时代精神等内容。儿童在观察和了解这些民俗文化活动的过程中自然也接触到这些规范,例如一些民歌民谣,谚语俗语等都包含了大量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孝道、包容、礼貌等等。儿童在接触这些民俗文化的活动中首先会对这些社会道德规范形成感性认识。同时长期的感性认知过程必然也会随着儿童的身心发展进行理性思考阶段。民俗文化活动中包含的道德传统是儿童社会性发展中珍贵的资源。是儿童在今后行为的借鉴和榜样,例如尊老爱幼、与同伴和睦相处,团结互助、甘于奉献等等。我国朝鲜族、哈尼族等民俗文化活动中都包含丰富的道德教化内容。朝鲜族儿童在路上遇到老人都要弯腰致意,而且需要等到老人通过之后才能离开。这种孝道文化目前在韩国朝鲜被很好地继承和发扬下来。同时这种民俗文化内容在我国也正在与学前教育相结合,并且已经成为儿童日常行为规范的主要内容之一。作为一种社会美德,民俗文化中包含的这些孝道因素同时也是培养儿童作为社会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儿童社会性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3.民俗文化有助于学前儿童体验生活乐趣,感受生命的意义。

民俗文化的积淀是先民在改造自然的生产活动中积累的智慧成果,其中蕴含着人们对生命的感悟和对自然现象的理解。从发生学理论来看,民俗文化发生的最初根源是生存的压力与生命的永存两种矛盾不断斗争和协调产生的文化现象。民俗文化活动蕴含着浓厚的生命意识,对生命的慰藉是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依托的重要精神力量。同时这种力量对人们的生存环境的优化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在这一源动力的推动下民俗活动的丰富性和审美性才逐渐建立起来,并且这股神秘力量一直支撑着整个民俗文化延绵不绝的流传至今。因此参与和了解民俗文化活动对于学前儿童更好感受生命的意义具有重要影响。它会逐渐内化为儿童的潜意识,对他们今后更好的理解生命,感悟生命的意义起到明显的强化作用。古代家庭的添丁之喜,以及产生的各种庆祝活动,都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婚礼中对未来生命期盼,为老人祝寿时对生命延长的喜悦和羡慕等民俗文化活动都表现了人们强烈的生命意识。这些民俗文化活动内容在学前教育阶段有所选择的开展和实施有助于儿童体验生活的乐趣,感受生命的意义.民俗文化当中蕴含着先民对生命的理解以及在改造自然过程中磨炼而成的强大生命力。这些饱含生命意识的民俗文化对学前儿童的生命意识影响将是无形的。同时我们所接触到的民俗文化,之所以能够流传至今仍然流光溢彩,最根本的还是艺术的生命力,它们有自身能够吸引观众和参与者的优秀成分,它能够给参与者带来历久弥新的娱乐体验、审美体验等等,这些都对学前儿童的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深入挖掘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价值的路径

1.在民俗文化的教学过程中融入生活性和艺术性。

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应当与儿童的生活过程紧密结合。因为这一阶段的儿童没有形成独立的认知,对于课程和生活没有明确的概念区分,因此教育必须与儿童的生活相结合。但是课程与生活的结合不能仅仅是衣食住行等物质生活的结合,同时还应当更加关注儿童的精神生活。这种结合应当是组织与非组织的结合,有一定的规范但不能强加给他们,在平淡的生活中找到儿童的兴奋点和感兴趣的项目,对这些项目注入民俗文化内容,从而实现潜移默化的文化感染。艺术性也是民俗文化课程秉承的重要原则,这是就民俗文化本身的性质而言的,同时艺术性与生活性之间也具有天然的联系,艺术源于生活,艺术对儿童来说也是一种知识,具有情感教化的功能。同时这也是民俗文化课程的基本功能之一。因此在课程进行过程中应当注重保留民俗文化的艺术性。例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语言组织、教具选择、环境色彩等。

2.营造和谐的民俗游戏氛围。

游戏氛围是最能感染儿童情绪的一个重要方面。营造和谐的游戏氛围是抱枕民俗文化课程价值开发和影响力增强的重要途径。做到游戏氛围的和谐性首先教师应积极支持儿童游戏,为他们创造良好的游戏环境,提供游戏道具、尊重儿童意向,鼓励他们大胆尝试。这些游戏内容可以有意识的向民俗文化活动靠拢。我国民俗文化活动中不乏大量的儿童游戏,例如滚铁环、捏泥塑、丢沙包等等,这些游戏已经在我国社会流传上百年至今仍有强大的生命力。它们保留了一个基本功能,那就是满足了儿童的游戏欲望,能够给他们带来极大的乐趣。因此教师应当根据自身对民俗文化活动的了解选取一些适合儿童操作和玩耍的游戏项目。并且注重在游戏过程中为他们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在和谐的游戏氛围中感悟这些经久不衰的民俗文化活动的魅力。游戏氛围是决定整个游戏过程效率的重要影响因素,在营造游戏氛围的过程当中教师尤其应当注重将民俗文化融入其中,例如在做游戏是让学生扮演古代英雄人物的角色,并且将人物的生活环境和游戏当中人物的使命等具体细节规划详细。这样儿童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才能有较强的代入感,也才能更加集中精力的投入到游戏当中来。

3.在儿童生活活动中融入民俗文化课程。

生活活动在儿童的在校生活中占有很大比例,例如用餐、午休、洗漱等等。同时这些生活活动也是儿童接受教育的一个重要切入点,他们能够通过教师的指导和讲解了解这些生活活动的基本规范,掌握基本的生活节技能,因此抓住这个重要环节,不失时机的引入民俗文化课程内容,是开发该课程的重要突破口之一。例如民俗文化中关于饮食文化的部分也可谓丰富多彩,因此这些饮食文化就可以在儿童生活活动中的用餐部分相结合,例如儿童在用餐前喜欢用筷子敲击碗、盘等餐具发出声音,取悦于耳。但是这些嘈杂的声音破坏了安静的用餐环境。而且在古代民俗文化中对于用筷子敲碗这种行为是非常忌讳的,因为只有乞丐在乞讨的时候才这样引起施主的注意,父母不希望孩子像乞丐一样,因此也就非常忌讳孩子敲碗。用这种民俗文化来规范现代儿童的用餐习惯不仅有利于创造良好的用餐环境,而且还将民俗文化课程潜移默化的转移过来,其思路非常可取。

四、总结

了解民俗文化的意义范文3

中国民俗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文化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跨文化翻译中,如何将带有浓厚民族色彩的民俗文化词语恰到好处地翻译出来,为外国游客所了解认知,使之成为连接各民族文化交流的纽带,显得尤为重要。翻译不仅是语言的转换,更是文化信息的传递。译学研究的文化转向也日渐凸显翻译的文化功能。中外不同的文化背景,形成了不同的风俗习惯,产生了大量不同的民俗文化词汇。为有效实现跨文化交际,让外国游客能获得与原语读者相同的感受,增进民族间的交流,弘扬中华文化,就要求译者在准确地传递原文基本语义信息的同时还要对民族的心理、历史习俗、宗教文化等都有所了解并在翻译时设法最大程度地保留其民族色彩,保持文化身份。“译者不能随心所欲地把西方民族民俗移植到中华民族民俗中,否则就会造成文化身份模糊、错位的后果”。[2]民俗文化固有的文化身份就在于其是某一特定民族文化所产生的文化特性,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努力保留的成分。针对旅游文本中的民俗文化进行英译时还需符合目的语语言习惯,充分考虑目的语的语言文化心理,使双方在价值观念、文化心理、思维方式及审美观念等方面达成共识,才能处理好旅游文本中所包含的文化信息,最大程度降低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冲突,更准确地传达出各民族间的文化特性及体现出语言间特有的民族色彩,更好地弘扬本土文化。

二、从功能翻译论看民俗文化资料的英译

功能翻译论是一种强调译文功能的应用性较强的翻译理论,因此,将功能翻译理论运用到旅游文本资料中的民俗文化翻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功能翻译学派认为,翻译是人类一种有目的的交际行为,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即“目的决定手段”。功能翻译理论将翻译研究纳入跨文化交际研究,其以目的为主导的翻译标准多元化的理论体系,更符合翻译实践。“功能学派大胆地摆脱等效论的束缚,以目的为总则,把翻译放在行为理论和跨文化及交际的框架中进行考察,为翻译研究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3]弗米尔(Vermeer)是目的论的创始人之一,认为翻译有明确的目的和意图,翻译策略必须根据翻译要达到的目的来决定。由于语言、文化、社会背景和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翻译不再是简单的一对一的语言转换活动。在目的论的框架下,决定翻译目的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便是受众。目的论中有三个重要的法则,即目的性法则、连贯性法则和忠实性法则。目的性法则是指翻译行为取决于翻译目的;连贯性法则是指译文必须能让接受者理解,并在目的语交际环境中有意义,即语内连贯;忠实性法则是指译文要尽可能地忠实于原文,且包括为实现译文预期功能所进行的必要调整。目的性法则是决定翻译过程的首要法则,忠实性法则从属于连贯性法则。运用功能翻译理论来指导民俗文化的翻译,并不是要译者抛弃原文意义与原语文化,而是强调应更加充分考虑译文读者的文化背景,在坚持民俗文化翻译原则的基础上,调整翻译策略和方法,尽可能使译文保留住原语文化的异域特色,最终实现弘扬民俗文化及旅游资料翻译的宣传功效。

三、民俗文化翻译原则

民俗文化资料在具体的翻译过程中应遵循两个原则:准确传达文化内涵,保留民族文化身份[4]。准确传达文化内涵是指译文首先应力求准确简洁,尽可能贴近原文的文化内涵,顾及译文读者的阅读欣赏习惯和心理感受,使外国游客能获得与原文读者同样的文化感受,但不必费心寻求字面上的完全吻合。保留民族文化身份是指在翻译过程中,尽量忠实于原文、原语境,尽量采用异化的翻译策略来保留住本民族的文化特点和文化特性[5],将某个特定的民俗文化的内涵翻译出来,不用或少用异域民俗文化形象来替换原语民俗形象,最终实现交际目的。四、民俗文化翻译的基本策略民俗旅游是一种较高层次的文化旅游,具有民族特色的生活方式、风土人情等也是大多数外国游客最感兴趣、最想了解认知的新鲜事物。这些民俗文化为本民族所独有,因此很难在其他语言中找到对应的表达方式。要使译文读者获取到近似原文读者获得的效应,就必须采取多种方法进行变译,将中国特有的旅游文化资源介绍给世界,保证民俗文化的传播效果。巴蜀民俗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之一,主要包括巴蜀自然地理环境、物产资源、生产方式等。巴蜀民俗文化真实而生动地体现了巴蜀各族民众的生活习惯、行为方式、伦理观念以及心理意识等方面的民族特点。就重庆而言,兼具山城与江城特色的自然地理特征始终伴随着重庆地方特色文化的发展,已成为重庆民俗文化的重要方面。重庆民俗文化的包容性、多元性与复杂性书写着重庆的人文社会风貌,展现着重庆的民俗文化特色。就重庆旅游文本对外宣传的翻译现状而言,民俗文化的翻译存在的问题较多。这些瑕疵、错误散落于景点介绍小册子、导游手册、明信片等各种旅游资料中,理解错误、文化误解、用词不当、中式英语等之类的错误随处可见且民俗文化英语出版物的内容比较单一,主要仅集中在地方历史文化旅游景点介绍的主题上。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很多,各种民俗活动也丰富多彩。民俗文化的英译过程其实是语言从弱势文化向强势文化传播的过程。翻译策略的选择,关系到原语文化与译语文化的传播效力。勒菲弗尔(1992)指出“译者所采取的翻译策略实际上是由一系列具体的因素决定的:社会的、政治的以及意识形态的。这些因素或多或少地体现在译者的译文当中。”[6]149为了很好地保存与传播本土的民俗风情,同时实现地方民俗文化传播的目的,译者要努力做到既忠实于原文,又生动地再现原文。民俗文化资料涵盖了历史、政治、民俗、宗教、艺术、文学等各个方面,翻译时应力求将原语的表达方式及文化意象移植到译语文化中,充分保留地方民俗文化形象,保持自己民族独有的文化身份和文化地位,实现两种语言文化的相互交流与渗透,帮助外国游客了解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华夏文明。笔者通过对旅游文本中富含民俗文化信息的文本分析研究,探讨民俗文化翻译的基本策略与民俗文化的传播,以期引起更多译者对民俗文化翻译的思考。

(一)音译(加注)法

翻译涉及两种语言、两种文化,之间存在着巨大的语言和文化鸿沟,翻译只能尽量地使译文最大限度地接近原文。为了很好地保存与传播本土的民俗风情,对具有很深的民俗文化背景旅游文本翻译时,很难在目的语里找到表层指称意义和深层文化内涵完全对应的语汇,译者可采用音译(加注)法把原语里的词汇直接移入到译语中去,以使译语读者从译文中获取的交际信息尽可能地等同于原语读者从原文中获取的交际信息,并同时丰富了译语文化。音译法是“把一种语言的语词用另一种语言中与它发音相同或近似的语音表示出来。”[7]41如阴(yin)、阳(yang)、豆腐(tofu)、功夫(kungfu)、麻将(mahjong)、饺子(jiaozi)等。通过对这些新词术语长期而广泛地使用便可逐渐融入译语语言中,丰富译语语言的词汇,有利于不同文化的交流和语言的融合,加强民俗文化的对外传播,从而更好地促进跨文化交流。音译法很好地保持了原语的文化特色,但对于某些富含文化信息内涵的词汇翻译则有可能使译语读者不知所云,因此,采用音译加注的方法就能很好地弥补这一缺陷。如“清明节”不仅仅只包含扫墓这一重要环节,更含有农业节气的深层内涵,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其文化渊源颇深,因此将其简单地译为“Tomb-sweepingDay”是值得商榷的,建议采用音译加注的方法补充完整其文化意象,这样更易为外国游客所理解。

(二)直译(加注)法

直译法是指在翻译过程中按原文逐字逐句一对一的翻译,保留原语词汇的字面意义,把原语的词汇、句式及文化等特点原封不动地引入到目的语中,保留原语在语言和文化上的差异。如北京烤鸭(BeijingRoastedDuck)、扬州炒饭(YangzhouFriedRice)等,但直译也同样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对于原文中富含民族文化特色的词汇,就需要在保留原语字面意义的基础上再加一个注释,解释说明其中蕴含的文化意象,加大原文信息量,给外国游客提供必要的文化知识,缓解由于文化缺省带来的理解困难,保证译文读者能获得同样的认知效果,以保持其文化身份的清晰度,如中秋节(Mid-AutumnFestival)在旅游文本资料翻译时就可在其中补充注解“atraditionalChineseFestivalholidayinwhichChinesefamilygathertocelebrateit”等。

(三)意译法

了解民俗文化的意义范文4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民俗文化渗透;对策

中华民族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民俗文化作为其中一部分,散发着蓬勃生命力与文化魅力,是中华民族的一朵奇葩。语文课程人文性特征极其显著,语文教材中也蕴含着种类繁多、异彩纷呈的民俗文化,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入民俗文化势在必行。目前我国高中语文教学中,由于受到高考升学压力的影响,语文教学往往不受重视,在语文教学中渗入民俗文化更是无从谈起。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具备文化视野,实现在语文教学中渗入民俗文化的目标。

一、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民俗文化的意义

(一)德育功能

民俗文化是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对我们现代人来说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与意义。民俗文化作为一个民族的标志,印刻于中华民族每一个人的基因之中,如爱国主义、重义轻利、乐善好施等,使学生在学习中受到熏陶与感染,从而培养起健康的价值观。

(二)智育功能

在语文教学中渗入民俗文化,有利于发挥民俗文化的辅助作用,丰富语文教学内容,加深学生理解程度,拓展语文教学的深度。语文课文篇章都无法脱离一定的时代背景,因此,教师可以适时渗入民俗文化,使学生在此基础上提高认知程度。

(三)美育功能

语文教学本身就是一门蕴含美的课程,在其中渗入民俗文化更能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受中华民族的自然之美、人情之美、社会之美等,使学生在异彩纷呈的民俗文化中流连忘返,提高审美能力。

二、民俗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有效运用的对策分析

(一)树立民俗文化的意识,发挥民俗文化的德育功能

教师是教学活动中的主导者,起着引导学生的作用。由于高中生面临着高考的压力,语文学习也只停留在追求成绩与名次上,这造成语文课堂缺失人文气息。因此,教师应当首先在思想意识上重视民俗文化,树立民俗文化意识,通过在实际教学中渗入民俗文化,发挥民俗文化的德育功能,使学生受到熏陶与感染。中华民族的民俗种类繁多,包括物质民俗、精神民俗、社会民俗与语言民俗,尤其是一些精神民俗,凝聚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如爱国主义、尊老爱幼等,利于教师实现教书育人的教学目标。因此,教师应当更新观念,树立民俗文化意识,积极挖掘语文教材中的民俗文化元素,使民俗文化在潜移默化中走入学生的内心,为学生建立健康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奠定坚实的基础。当代社会正处于转型期,人们的价值观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从而趋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一些消极观念侵蚀学生的心灵,如拜金主义、利己主义等,严重阻碍学生的健康发展。为此,教师要重视民俗文化的力量,弘扬民俗文化中的精华,用民俗文化武装学生的心灵,从而培养成为全美发展的人。

(二)在课堂中拓展民俗文化,丰富语文教学的内容

统观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民俗文化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它们或多或少出现在不同的篇章之中,为语文课程增添魅力。文学体裁包括诗歌、小说、散文、戏剧,在语文教材中都以经典篇目的形式呈现,而这些经典背后总有民俗文化做支撑,因此,教师在教授不同文学体裁时,都可以渗入民俗文化的元素,丰富教学内容。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往往是围绕一本教材展开,从而使语文教学受到局限,而民俗文化的渗入丰富了高中语文的教学内容,拓宽了语文教学的深度,使学生在民俗文化的熏陶之中增长见识,开阔眼界,使语文课堂丰富多彩,魅力无穷。除此之外,在高中语文课堂中渗入民俗文化,能够迅速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求知欲,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学生由于知识储备与人生阅历尚不丰富,对博大精深的民俗文化一知半解,因此容易激发起好奇心与求知欲,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例如,教师在讲授人教版《林黛玉进贾府》一课时,教师可以充分挖掘其民俗文化元素。众所周知,曹雪芹的《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蕴含着丰富的民俗文化,是中国文学中的瑰宝。因此,师生在学习林黛玉初进贾府与贾母等共进晚饭这个片段时,教师可以向学生讲授古代座次安排的惯例,使深入了解封建大家族的森严等级,从而把握《红楼梦》这部巨著的主旨。

(三)在课外实践中渗入民俗文化,拓宽语文教学的广度与深度

语文课堂由于受到时间与空间的局限,因此教师为丰富学生知识,增长学生见识,可以将语文教学拓展到课堂之外,在形式多样的课外实践活动渗入民俗文化,使民俗文化真正服务于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民俗文化是中国人民在几千年的生产劳作中产生的,因此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教师可以利用民俗文化的这种特性,使之在课外实践活动中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语文课外实践活动方式多种多样,教师可以利用传统节日使学生接触民俗文化。例如端午节期间,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设计有关端午节民俗文化的手抄报,在制作手抄报的过程中了解端午节的传统民俗,感受屈原的人格魅力与爱国情怀;例如在中秋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赏月作诗活动,在吟诗吟唱中感受中国古人对月亮的挚爱,对合家团圆的期盼。教师也可以组织知识竞赛活动,在学习一个单元之后,教师可以根据单元主题设计“民俗文化知识竞猜”,使学生在竞赛中汲取民俗文化的养料,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储备。另外,学校与教师应当从当地条件出发,积极发挥校本课程,利用当地的优势资源与特色文化,使语文课外实践活动充满个性化。

结语:民俗文化历时悠久,源远流长,是我国民族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民俗文化作为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与语文教学相互呼应。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下,要实现语文教学的大力改革,教师要积极发挥民俗文化的作用,树立民俗文化意识;在课堂教学中渗入民俗文化,丰富教学内容;在课外实践中渗入民俗文化,拓展语文天地,从而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黄菲.民俗文化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05)

了解民俗文化的意义范文5

一.国俗语义的含义

在苏州拙政园,有“春夏秋冬”四个亭子,其中春植以牡丹,夏植以荷花,秋植以枫树,冬植以梅花。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徜徉其中,园林造景寄托了主人无限的风雅情怀。走出拙政园,进入扬州“个园”,处处感受到的则是对“竹”的喜爱。可以说,拙政园和个园中的这些花木已经远远脱离了植物本身的含义,具有了文化象征的深邃内涵。由此可见,就外国留学生的汉语文化学习而言,如果不能理解这些花木词汇携带的文化信息,就只能算是隔靴搔痒。因而,汉语词汇中携带的巨大文化信息,在对外汉语教学中非常必要,这就是汉语的“国俗语义”教学。何谓国俗语义?目前最权威的定义是王德春在1978年发表的《对苏联语言10年情况的两点补充》,“国俗语义是语义民族性的一种表现,它反映使用该语言的国家的历史文化和民情风俗,具有民族文化特色。也就是说,语义在反映概念意义的基础上增添了附加的民族文化色彩,离开了民族文化背景就很难理解词语的含义。”

二.以花木词为例看汉语国俗语义

在中国文化中,植物不仅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客体和环境,还是人类思想感情的寄托和投射,蕴含着丰富而又特别的国俗语义;对其含义的挖掘是使语言学习和文化学习有效贯通,并使语言学习内涵更加丰富细腻的必由之路。举几个典型例子。

(一)梅

梅花色彩鲜明,品相俱佳,生在冬季,傲霜斗雪,有一种洁净清奇的外貌特征。在文人墨客的笔下,梅花还多与高山绝壁相伴,洁身卓立,具有很多丰富含义,最典型的,一是不畏艰险,奋发顽强;二是高雅脱俗,气韵清奇;三是豁达乐观、充满希望。元末明初画家王冕有一首《墨梅》是这样说的,“我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说的就是梅花的高雅清奇。在《卜算子・咏梅》中这样写道,“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它在丛中笑。” 诗中以“百丈冰”、“花枝俏”、“报春归”和“丛中笑”等意象的叠加,写出梅花在万物衰煞的严寒中,毫不畏惧,竞相绽放,而且以美好姿态和盎然生机迎接新春到来。与一般鲜花临冬而凋形成截然对比,给人以乐观的信心和勃发的希望,显现出梅花在汉语中的重要文化内涵。

(二)竹

“竹”字从造字学上来看,是个象形字。它的字形就象两杆翠竹,亭亭卓立、风姿绰约。在中国文化中,它因高直挺拔、冬夏常青和中空有节的特点,常被赋予丰富的文化内涵。最司空见惯的两个现象就是,“竹梅松”并称“岁寒三友”,“梅兰竹菊”成为国人心中的四君子。“竹”字在汉语中最重要的国俗语义,一是正直坚贞;二是谦逊有节。唐代白居易在《养竹记》中说,“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竹心空,空以体道,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受者。竹节贞,贞以立志,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各行,夷险一致者。”正因为“竹性直”,高直挺拔,柔韧刚直、不蔓不枝,暗含了中国文化“以瘦为美”、心性正直、忠诚专一等审美追求;正因为“竹心空”,竹竿中空,因空见用,暗含了中国文化“有之以为体,无之以为用”,内涵蕴藉、含而不发、虚怀若谷、有容乃大的精神追求;惟其“竹节贞”,竹拔节生长,所以具有了正直坚贞、有节有操,风神灵秀、秉持气节等文化内涵。所以宋代文人苏轼《于潜僧绿筠轩》“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使人俗。人瘦尚可肥,俗士不可医。”

“竹”字在汉语中的第三种重要国俗语义是男女情爱。“湘妃竹”的传说脍炙人口,潇湘二妃在舜游历九州客死他乡后的迎风泣血、执着相思让人感叹不已。坚韧执着的相思之情成了湘妃竹的代称,也逐渐成为女子坚贞哀婉爱情的代称。

(三)荷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们以审美的眼光对荷花的婀娜多姿所作的诗意感悟,使荷花增添了丰富厚重的文化意蕴。“荷”的汉语国俗语义:一是高洁,二是美丽,三是爱情。莲花生长在淤泥之中,却不被淤泥浸染,莲藕洁白,莲叶清翠,莲花香美。周敦颐在《爱莲说》中,“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也。”在文中,周敦颐描述了莲的四种品格:积极入世却不为世俗所染;本身美丽却不曲意谄媚;行为正直从不趋炎附势;独立自尊而不受亵渎玩弄,将莲花的象征意义提高到顶峰。又因“青莲”与“清廉”谐音,自此,荷花以其洁身自好、品行方正、仪态端庄、行为廉洁等文化内涵,在汉语中独具其国俗语义。此外荷花还以它负重与唯美的摇曳,存在于中国人的审美观照和集体无意识之中。在中国人形容一个女子的美丽与清纯时,多用“出水芙蓉”来比喻。清代纳兰性德在《荷清》中,“出浴亭亭媚,凌波步步妍”,笔下的荷花俨然是一个亭亭玉立,婀娜多姿,踏着凌波微步的美少女。中国古代画家在致力于文学意境和绘画语境的结合时,对荷花的写意情有独钟,其间霸悍排阖的笔墨,纵意澎湃的激情、疾风骤雨的气势,在纸端烟云中展示出一种韧劲、张力和自由之美,使荷花成为一种勃发生长的“生命力”的象征。最后,洁净、美丽的莲花,还成为纯洁、美好爱情的象征。时至今日,新婚洞房的布置,对联和窗花还常有“并蒂莲”、“鱼戏莲”、“荷花鸳鸯”这些元素,来形容夫妻的恩爱。莲花的根是莲藕,藕与“偶”谐音;藕中有千万条细丝,藕虽断,丝还连,简直就是天造地设的爱情象征物。莲花的果实是“莲子”,“莲”与“连”谐音,“莲子”即“连生贵子”之意。又因“莲子”生长于莲房中,一子一隔,互不干涉,又与我国传统伦理“多子多福”、“兄弟有序”的观念极为吻合,因此被赋予“多子”的意义。由此,荷花具有了男女情爱、婚姻和顺、生殖繁茂等多重象征意义。

三.对外汉语中的国俗语义教学

随着留学生学习的深入,对外汉语教学越来越趋向于一种语言文化教学。语言方面,传授汉语知识,进行语言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的汉语交际能力;文化方面,通过汉语教学,弘扬中国文化,让更多人了解中国,并促进汉语学习。

但是,目前国俗语义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并未得到充分重视。在大多数汉语教材中,都很少把词汇的国俗语义及其具体运用作为必要内容纳入。大多数对外汉语教材对生词的处理方式都是:生词词目――汉语拼音注音――词性标注――外文翻译,而给出的外文翻译注释是对词语的字面直译,往往掩盖了词语深层次的的国俗语义。同时,在《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中收录的8800多个汉字中,国俗词语仅占130个,在重要等级上仅仅属于“J”级词,充分证明国俗语义教学在考试大纲中没有获得应有的地位。教师在课堂上遇到国俗语义词时,大多也是自发地略加解释,深浅宽窄随意性很强。

(三)具体做法

在教材编写方面,应确定国俗语义词汇的比例。国俗语义词汇与一般词汇的比例在中级阶段因该最少定为一比四,高级阶段为一比三。同时,对国俗词语的翻译要尽善尽美。如果用简短外文注释足以说明,则直接附在该词的概念意义后即可;如果该词的国俗语义在外语中找不到合适的词语来对应,要用较多笔墨才能解释清楚时,则可以采用加注法来意译。

在教学方面,一是区分层次教学。首先,实施国俗语义教学必须考虑不同教学对象的汉语水平层次,要在他们能够理解接受的能力范围内输入适量内容。不可因为脱离教学阶段,输入量过多,或内容过于生僻,导致他们学习中的畏难情绪,影响学习效果。其次,要区分学习者的母语文化背景层次。学习者的母语文化背景层次主要是指是否来自“汉字文化圈”。比如越南、老挝的学生,由于其母语文化受中国文化的熏陶和影响较大,所以,在理解和接受汉语国俗语义方面也更容易。因此区分学习者的以上两个层次能使国俗语义教学更具针对性。最后,还要根据国俗语义的常用性、是否有历史典故以及汉字的难易程度等,由易到难地安排教学。

二是结合语境和情境教学。国俗词语的教学,除了要侧重于揭示其蕴含的文化意义,还要更注重结合具体语境和语言交际技能训练,从解释和语用两个方面同步进行教学。按照“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原则,教师应在具体语境中,借助于具体例句对国俗词语的文化内涵或联想引申含义进行解释,包括语法功能、语义搭配、修辞色彩等。同时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如何利用语境来推测和判断词语的深层含义,通过语言实践来培养学习者对汉语国俗词语的洞察力和领悟力。教师可以依托多媒体视听手段等,设置具体情境,就文化事件展开专题讨论。通过发表见解――适当引导――向正确观点靠拢三个步骤,让学生沉浸在自主创设的学习氛围中,提高学习效果。

了解民俗文化的意义范文6

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以民俗视角切入古代文学的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恰当渗透和运用民俗文化因素,在增强课堂趣味性,调动学习积极性的同时,也促进了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更为重要的是学生知识面的拓展,文化素养的提升,古代文学教学效果的提高和改善也随之取得成效。笔者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对民俗视角的切入与运用贯穿于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两大途径:

一、课堂教学中民俗文化因素的渗透

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基本由文学史和作品选两大部分组成,具有相对固定的特点。从先秦文学、秦汉文学、魏晋南北朝文学乃至唐宋元明清文学,这些文学历史的脉络基本不变,教学的内容无非是文学史中重要的作家作品及文学流派等内容。相对固定不变的教学内容若要讲出新意和变化,只能依赖于评价视角的转换和改变。而民俗文化因素的渗透与运用就是一种新的评价视角和教学思路,不仅能揭示出古代文学的内在文化含义,同时更为重要的是从民风民俗视角切入教学,才能有效地消除学生的认知断层,从真实的文化氛围中领会作者的思想和创作意图,得到真知和教育。民俗文化的内容丰富繁杂,需要教师结合古代文学授课内容加以整理和挖掘,再配以课件、图片、实物等教学手段,全方位展示。1.对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民俗文化因素的还原揭示讲授者能否对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民俗文化因素进行准确还原和揭示,首先关系到对作品的正确解读。尤其对于古代诗歌来讲,其蕴含的民俗文化因素往往不着痕迹,讲授者若昧于当时的风俗民情,难免有郢书燕说之失。如唐代诗人苏味道《正月十五日夜》中的名句“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讲授者若不了解“星桥”为古代元宵节期间令人观赏的灯的名称,就会想当然地认为是被灯装饰的河桥,其实星桥即是一种灯的名称。《云南府志》云:“元宵赏灯张乐,列星桥火树于道。次夕长幼挟游,爆竹插香于其处,相传以为祛病。”《宛平县志》也云:“元宵前后,金吾弛禁,赏灯夜饮,火树银花,星桥铁锁,殆古之遗风云。”可知这两句就是描写元宵节灯火的盛况,与真正的河桥无关。由此看来,古代文学教学应关注民俗资料,这样才能保证讲授知识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其次,对古代文学作品中民俗文化因素的还原和揭示还关系到对作品的深刻理解。古代送别诗词中“杨柳”意象的解读和分析,讲授者通常也会提及古人因“柳”“留”谐音而折柳赠别这一风俗习惯并解读出该意象所蕴含的留念、惜别涵义,但仅仅停留在此就忽略了“杨柳”意象的其他文化内涵,从而也失去了对作品进行深层次理解的机会。笔者并不满足于“折柳赠别”这一民俗行为的介绍,而是通过引用各种文献资料进一步挖掘这一意象的深层文化内涵。如贾思勰《齐民要术》有记载:“正月旦,取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代段成式《酉阳杂俎》也谈到“三月三日,赐侍臣细柳圈,言带之免至毒”;体现佛教教义的《灌顶经》中述及禅拉比丘曾以柳枝咒龙,观音佛以柳枝沾水救助众生。受此影响,中国民间称柳树为“鬼怖木”,认为它有驱邪保平安的功能。尤其在唐代,围绕“柳”展开的民俗活动已经非常丰富,如在门首屋檐插挂柳枝,头上身上佩戴柳枝以及折柳枝送别等等。正是民间社会赋予“杨柳”的特殊文化功能及各种与杨柳相关的民俗活动,使这一意象不仅蕴含留念、惜别的含义,更蕴含着“驱凶求吉”的文化含义,积淀着深层的民族文化心理,从而成为送别诗词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一大意象。再如讲解李白《子夜吴歌》中的“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或杜甫《秋兴八首》中的“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可以适时地对诗句中的“捣衣”民俗进行还原:“捣衣”既不是捶衣,也不是缝衣,更不是洗衣,而是古代的一种生产民俗,具体来讲就是衣服缝制前的一种特殊劳作,把衣料放置在砧石上用木杵捶捣使之平软便于缝制。[3]同时运用多媒体播放唐代画家张萱的《捣练图》,其画面展现的唐代妇女捣衣情景和捣衣工具形制会让学生对捣衣民俗有更直观的印象。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捣衣多是民间女子为征人备置寒衣,常与政局动荡、战争频繁息息相关。战争越频繁,征夫越多,需为征夫制作寒衣而“捣衣”的现象越普遍,从而出现诗句中描写的“万户捣衣声”“寒衣处处催刀尺”的典型情景。在此情况下,学生自然会深刻理解作品所隐含的征人思妇的思念之情、盼归愿望以及对社会动荡、战争频仍厌恶的复杂情感内涵。总而言之,这种对作品中民俗文化因素的还原与揭示,不仅能有效消除学生的认知断层,开拓知识视野,更能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阐释文学现象,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2.从民俗文化视角对古代文学史相关问题的阐释解读古代文学课程教学内容除了历代重要作家作品的解读外,还包括各个时期文体样式、文学思潮、重要流派、文学传播及接受等相关问题的阐释与分析,这是文学史部分的重要内容。许多讲授者在讲授文学观点时容易流于单调、教条,使之枯燥、空洞,极易导致学生学习倦怠。如果能从民俗文化视角对相关问题进行阐释和解读,讲授效果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比如讲解元杂剧这一文体时,都会提到其情节结构的大团圆模式,但多数讲授者在此并没有深入挖掘这一情节模式形成的深层原因和蕴含的文化意蕴,学生也只是机械性地记住了这个观点而已,对此并没有很深的体会。倘若对大团圆模式的成因能从中华民族崇尚圆满的世俗心理、讲究因果报应的民间信仰等角度进行阐释解读,讲授效果会得到很大的提高。[4]这样从民俗文化视角所做的阐释和解读,不仅可以深化学生对文学史基本问题的认识和理解,同时对拓展学生思维空间,开阔视野,实现学习广度与深度的有机结合也不无意义。

二、实践教学中民俗文化因素的应用

一直以来,古代文学课程偏于理论教学,疏于实践教学的状况已经成为影响和制约该门课程教学效果提升的瓶颈。在此背景下,如何增强古代文学课程的实践性,更好地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就显得刻不容缓。笔者在该门课程的实践教学中,也尝试从民俗文化角度进行切入,注重民俗文化因素的应用,不仅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更有效提升了实践教学的效果。1.开展课外兴趣小组活动众所周知,兴趣既是学习的动力和内驱力,又是激发学习者创造性思维的催化剂。故而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常常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成为课程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代文学课程的实践教学也常常采用这一形式,只是如何运用该形式并取得相应成效需要教师提供视角和思路并精心组织。长期以来,笔者从民俗文化视角切入,围绕“古代文学与民俗文化关系”之思路,有组织、有目的、有秩序地开展了相关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取得了一定成效:“有组织”指的是在笔者带领和指导下利用qq群成立“古代文学与民俗文化”群,学生自愿加入,建立兴趣小组;“有目的”指的是群中话题讨论和活动开展都是围绕“古代文学和民俗文化”相关问题进行,如让群中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分门别类收集整理与古代文学作品相关的民俗文献、民俗图片等古代民俗资料或描写反映民俗文化生活的古代文学作品;“有秩序”是从收集整理到分享再到问题讨论,有条不紊进行。时至今日,在qq群空间已经了兴趣小组所收集整理的与古代文学作品相关的农业生产、日常饮食、文房四宝、工艺器用、花卉草木、岁时节日、游艺娱乐、巫卜信仰等古代民俗资料和民俗图片,以及古代民俗诗词若干首。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而且对拓展古代文学的学习空间以及提高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实践能力也不无意义。2.进行科研活动训练一定程度的科研训练,不仅有益于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更有利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所以大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和活动,进行科研训练已成为高校实践教学环节的基本要求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必要途径。鉴于此,笔者在古代文学课程的实践教学中非常注重对学生进行科研活动训练,可以说是上一阶段活动的自然延伸和拓展。在经历了一系列“古代文学与民俗文化”兴趣小组活动之后,学生在产生浓厚兴趣的同时必然会对相关问题有进一步探究的愿望。这时笔者就会围绕他们提出的问题与之商讨选题,提炼角度,开展研究,并进行论文写作。经过这些科研活动的训练之后,学生已先后写出《唐诗中的冬至节民俗描写》《唐代婚恋民俗诗代表作品举隅》《古代节令民俗诗词在当代生活中的价值和意义》等选题较小而不乏新颖、且适合本科生写作的小论文。更为重要的是,这是学生真实参与体验的科研活动训练,再没有其他活动形式能比这种真刀实枪的训练过程带给学生的获益大。

三、结语

总之,民俗文化与古代文学的交叉研究不应仅仅作为学术领域的研究视角和学术生长点而存在,更应该成为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新思路和有效途径。笔者在古代文学课程教学中对民俗文化因素的渗透和应用也在实践上证明了这一点。

作者:王卫波单位:河南科技学院文法学院

了解民俗文化的意义范文7

关键词:民俗;图像;设计

中国是有着深厚文化积淀的东方古国,民俗艺术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俗艺术起源复杂,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是我国古代先民智慧的结晶。它可以集中体现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思想、观念、信仰、愿景与审美价值,是先民留给我们的宝贵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当今世界飞速发展,各国间的文化交流日益增多。打开国门不仅意味着要吸收国外的优秀文化理念,还需要输出我们的文化经典。过去,西方人往往带着猎奇的心理看待我国的文化,原因在于政治主张的分歧、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交流的不畅与东西文化的巨大差异等。现在由于“地球村”的形成、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国际间的交流合作频繁,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可以说,21世纪的世界需要中国。这种需要当然不局限于经济领域,文化艺术工作者也需要把握机会,将中国的“文化牌”打出去。文化输出是一个漫长且充满智慧的过程。一方面,说漫长是因为文化输出需要依托我国综合国力的有序、健康发展;另一方面,关键是借助这种依托,通过什么手段、什么形式,运用怎样的智慧,将中国文化推广出去,使其潜移默化地影响世界。答案有很多。但作为一名美术工作者,笔者认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将我国先民创造的文化艺术推广出去,因为这些古老的艺术是我国文化的缩影,是浓缩的精华。

一、民俗艺术图像的成因、特征与意义

我国的民俗艺术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是伴随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漫长历史而产生和发展的艺术样式。这种艺术样式融入了中华民族文化基因,并通过符号的形式传递出来。运用符号学理论进行分析,可以洞悉我国民俗艺术图像的成因、特征与意义。1.民俗艺术图像的成因关于艺术的起源,通常有模仿说、游戏说、表现说、巫术说、劳动说五种基本的说法。而对于民俗艺术图像的成因,笔者认为宗教活动的影响最大。原始巫术是原始美术生成的动力。原始巫术在当时属于一种非审美性活动,活动过程中创造出来的图像符号也更多地用于占卜、祭祀、祈祷。随着历史文化的不断演变与推进,原始巫术在先民不断了解自然规律和政治、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变得系统化、逻辑化、严谨化,宗教开始形成。伴随着宗教的形成,出现在原始巫术活动中的原始艺术图像或者称之为符号的图像开始不断规范化,并出现了固定的功能与所代表的意义。宗教影响着人类的社会活动,释、道两教见证了两千多年来我国的历史变迁,甚至融入了中华民族的血脉。所以,依托于宗教应用或带有宗教观念的图像符号在人们日常的民俗活动中随处可见,它伴随着人们日常的民俗活动不断演变、进化,形式、概念日趋成熟,并发展成为独具中国特色的视觉图像符号,如八卦、万字纹等。2.民俗艺术图像的特征笔者在分析民俗艺术图像成因的基础上,总结出民俗艺术图像的三个特征。第一,民俗艺术图像具有强烈的生活化痕迹。单从民俗艺术的字面意义就可以看出,它是有别于宫廷艺术与文人士大夫艺术的一种更接近普通百姓生活的民间艺术。它的创作者大多来自民间,他们从劳动中创造,在日常生活中搜集素材,将民俗艺术应用于日常的生活、节庆、祭祀、婚丧等活动之中。民俗艺术图像寄托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生活的美好希望,是百姓千百年来对我国宗教、哲学、朴实的价值观的凝练表达。第二,民俗艺术图像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民间艺术有很多种,单从美术角度看就有陶艺、雕刻、剪纸、面塑、刺绣、编织、印染等门类。在每种艺术发展的过程中,民间艺人都会根据自己行业的规矩继承传统,并在传承过程中加入当时人们新的创意和对作品的理解。当然,随着岁月的变迁和交流的频繁,人们慢慢形成了共同的民俗审美观。出现在各种民俗艺术门类中的优秀图像受到人们广泛的喜爱。由于广受人们的喜爱,图像之间相互影响与借鉴,最终形成了一种程式化的形式。第三,民俗艺术图像还具有非常清晰的地域化特征。“橘生淮南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由于地方的气候、风俗习惯和人们身体素质、情感的差异,不同地域的人形成了不同的审美取向。因此,每个地方的民俗艺术图像都带有自身鲜明的标签。3.民俗艺术图像的意义民俗艺术图像是中华民族劳动人民符号化的理解与应用,它们的形象基本上都带有专属的意义。这些古老图像背后的意义体现了中华民族对自身哲学的理解、对生活的热切追求和对美好未来的期待。如,中国民俗艺术图像中经常会出现圆形、对称图形,这体现了中国人对团圆、圆满、和谐、平衡的美好追求。又如,民俗艺术图像中经常会出现动物、花果等形象,这些形象往往带有吉祥的名称和喜庆的意义,如传统图案“年年有余”中鱼的形象、“寿比南山”中桃子的形象、“封侯挂印”中猴子的形象。再如,民俗艺术图像中色彩的运用方面,中国民间绘画、剪纸、编织等常常选用红色、紫红色作为主色调,通过绚丽、明快的色彩渲染喜庆、吉祥的氛围。研究民俗艺术图像的成因、特征与意义,对我们继承与发扬我国优秀的文化传统,更好地应用与推广民族文化品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民俗艺术图像在当代艺术设计中的应用

随着全球经济的高速发展,各国经济交流的机会越来越多,每个国家都借助经济交流输出自己的文化。作为有着数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有着底蕴深厚的东方美学。我国当代设计工作者要继承传统并具有拓展意识,把传统的美学观念通过当代设计理念应用到艺术设计中,将本土的元素符号与国际的审美标准有机结合,做到既有强烈的时代特征,又蕴含东方美学精神。艺术设计是艺术性与实用性兼具的一种艺术样式。它有别于纯艺术:纯艺术是一种偏向于学术研究型的艺术,受众较少,更多的是一种精神性的指引与研究;而艺术设计不同,它应用广泛,受众较多,最重要的是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运用古人留下的宝贵的文化遗产,将民俗艺术图像与当代艺术设计巧妙结合,既可以提升现代设计的文化底蕴,又能将这种文化遗产推广,值得实践。1.图形符号的应用在原始社会,文字还没有出现,人们必须通过某种信息传播方式表达情感、相互沟通,图形就是在这一时期出现的。这些图像是先民刻画在洞穴或岩壁上的,表现狩猎、捕鱼、农耕等内容,被作为人与人沟通和情感交流的媒介不断演化,最后形成一种视觉符号。这种符号有特定的表达内容,不需要文字旁白大家就能明白。这是劳动人民经过漫长的累积逐渐总结的宝贵经验。民俗艺术图形符号是人类通过视觉形象传达民俗文化的一种符号形式。图形是构成当代艺术设计的重要元素之一。优秀的符号构成合理、内容传达言简意赅、视觉形象优美,应用在当代艺术设计中不但视觉冲击力强,而且文化韵味十足。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申办标志,它运用了中国传统手工艺品中国结的造型,将中国结与奥林匹克五环标志相结合,其造型简练明快、优美和谐,蕴含着世界各族人民团结、合作、交流的精神。该标志还运用了中国绘画的写意手法,含蓄地隐藏了一位打太极拳的运动员的形象,这个形象不仅体现了这届奥运会东道主的身份,还将中国人特有的精神、性格完美地展现出来。这个标志是民俗艺术图像中的图形符号在当代艺术设计中高水准应用的典范。2.色彩符号的应用色彩是人类最为敏感的视觉信息之一。古代中国人将色彩与他们的宇宙哲学观融为一体,并赋予这些颜色丰富、深刻而又神秘的内涵。如,我国古人将构成世界万物基础的物质称为“五行”。五行所代表的含义博大精深,其中包括古人的空间观念。古人用五行分别代表东、西、南、北、中,并配有五种不同的神兽加以守护:青龙为东,白虎为西,朱雀为南,玄武为北,黄麟为中,中央属土,代表土地,象征天子,以黄色为尊。青、白、赤、黑、黄五种颜色在中国人早期的活动中形成了五色的观念与信仰,是东方色彩美学的源泉与根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自身心理感受与哲学观点的影响下,掌握了一套早于西方的朴素的色彩印象对人类情绪影响的约定俗成的规律,并成功地将这些规律系统地应用到了民俗艺术中。如,黄色代表皇权、高贵、华丽,红色代表喜庆、吉祥、热烈。当然,每种颜色具体所代表的意义也会因为地域、风俗的不同出现微小的差别,但是基本属性不会改变。所以,将民俗艺术图像的色彩符号应用到当代艺术设计中,会取得事半功倍的理想效果。如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设计,整体造型借鉴了中国古代建筑斗拱的样式,特点非常鲜明,很有东方特色。但是仅仅从造型出发还不够,因为考虑到东方古代建筑多采取这种结构样式,中国馆还在色彩上作了精心的设计,建筑通体采用红色,红色不仅仅代表了喜庆吉祥,更是在千百年的时间里形成了一种百姓心理认同,最能代表中国。色彩的这种魔力是语言和文字难以企及的。民俗艺术图像中除了图形符号、色彩符号,还有很多值得研究与应用的文化精华,这就需要设计者坚持不懈地学习与挖掘,从而更好地将我国的民族瑰宝奉献给世界。结语民俗艺术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是一个民族心理、精神的传达。民俗艺术图像作为民俗活动的一种符号象征,具有精练的概念意义。但是,在当今高速发展的社会中,有人将这种文化视为“落后”的代名词。舶来的价值观与审美观对国人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冲击,但我们也应该看清文明的实质,不能盲目追求没有基因的审美。尊重内心的本源,尊重民众真正的审美诉求,尊重民族的精神内核,这才是当代艺术设计需要深思的地方。世界各国都有自己灿烂的文明与先进的经验,相互借鉴交流、取长补短,世界才能发展;如果亦步亦趋、东施效颦,不仅仅丢掉了自身优势,更谈不上相互借鉴、取长补短。

参考文献:

[1]陈绘.民俗艺术符号与当代广告设计.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

[2]杜云生,王军利.中国民间美术.河北人民出版社,2013.

[3]曲辰.中国哲学与中华文化.宁夏人民出版社,2006.

了解民俗文化的意义范文8

关键词:仪式;民俗;符号

中图分类号:K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02-0184-01

乡野中的俗民们在约定俗成的自然法则下,传承着优秀传统;在日常生活中感受着民俗符号的象征意蕴,体味着民俗符号在特定仪式中价值所在。

一、乡野仪式及民俗符号概述

仪式是万物有灵的表现。万物有灵起源于先民对水、旱等自然现象和灾害的恐惧,在蒙昧时期先民以想象和幻想建立起来的关于物质世界的神秘观念,是他们对生存空间所做的不自觉探索结果。在万物有灵观念支配下,人们便产生了宗教文化心理,在物质与精神、人与鬼神之间寻找桥梁,相互沟通、传递信息,以祀神驱鬼,祈福禳灾。于是,巫便产生了,仪式也随之产生。郭于华在《仪式与社会变迁》一书中曾对“仪式”做过比较宽泛的概括:“仪式,通常被界定为象征性的、表演性的、由文化传统所规定的一套行为方式”。目前,国内外从事仪式研究的人较多,而西方的仪式研究学者一般倾向于将“仪式行为”和“仪式理论”区分开,这样便于研究上的分类与整合。在特纳、格尔兹、道格拉斯等人那里,仪式已经扩大到一个几乎无所不包的领域和研究空间。我们可以多维度进行仪式研究和阐释。

“仪式”是一个具有理解、界定、诠释和分析意义的广大空间,被认为是一个“巨大的话语空间”。仪式是具有集体性和公开性的“陈说,”在存活和升华中展演着丰富而深刻的民俗符号意义。

符号(源于希腊文,创于何时,已无可稽考,但人们在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322年)的《解释篇》中已见到对它的使用)。古罗马哲学家奥古斯汀曾给符号下过一个定义:“符号是这样一种东西,它使我们想到在这个东西加诸感觉的印象之外的某种东西。”可见,符号涉及的范围非常宽泛,人类一切有意义的事物均可成为符号研究对象。

二、人生礼仪中的民俗符号解析

俗民生活的乡野世界,时时映射着民俗符号。所谓民俗,指与居民生活有关的衣、食、住、行、信仰、年节、娱乐及其他风俗习惯。而象征,作为一种表达方式,是借助于特定具体的事物,寄寓某种精神品质或抽象事理,它主要通过联想作用,把主观意识托付于客观事物,是特定具体事物(象征客体)显现出抽象的意蕴。乡野仪式中人的特殊意义,既是现实、个别的人,又是普遍的人类代表,是个别性与普遍性相统一的大写“人”,是一种符号,一种象征。人生礼仪习俗中众多民俗事象中的程序、图案、言语、物品等都映射着民俗符号的象征内涵。

人在成长过程中确立他的社会位置。在这一生中伴随各种仪式都围绕着民俗符号展开。例如:在山西,生子三天时,家人要采集槐枝、艾叶,用温开水浸泡后加入花椒、草药洗涤儿体,请有经验的接生婆为婴儿洗涤全身,边洗边唱祝词。有的地方用艾团和姜片擦关节等处,用葱打三下,取聪明伶俐之意。以上艾团、姜片和葱等均是作为民俗符号彰显着父母对新生儿的美好祝愿。

礼仪是一种象征,一种认同,也是“一种交流媒介”。民俗信息化过程也是民俗符号化过程。人是社会中人,群体与社会正是通过这种礼仪对新成员予以接纳与承认。

三、节日仪式中的民俗符号解析

中国传统节日源远流长,举凡节日,必举办一定仪式,以表乡民的愉悦心情和美好祝愿。

在乡野中,每逢重大事件都要举行仪式,在传统节日中这些仪式更甚。在节日中,人们举行仪式和庆祝活动,俗民通过仪式的记忆传承一种文化,表达吉祥、喜庆的美好愿望,做到事必有意,意必吉祥。例如:在晋西北元宵节期间,正月十三举行的“转九曲”仪式中就包含很多丰富民俗符号的民俗事象。视觉上的红灯、绿灯,旺火;听觉上的鞭炮声、鼓乐声、现代音乐等都是作为民俗符号存在于“转九曲”仪式上,传达约定俗成的吉祥、喜庆蕴涵。

四、仪式中言语符号的凸显

列维・斯特劳斯曾说“文化领域中如亲属、食物、烹饪、婚姻仪式、政治的意识形态等都可以看作是一种巨大的语言符号系统。”符号作为民俗的表现体,在民俗活动的交流过程中,每一个信息都包含有符号,包括语言和非语言。

中国的语言文字充满象征,在特定仪式中,语言必不可少,同时伴随仪式始终。在民俗活动中,民俗符号是作为第二种语言来发挥信息交流作用。符号和仪式最根本的是一种精神体现。在晋西北每年元宵节期间举行“转九曲”仪式,这一仪式当中关键的是“偷灯”。 据当地百姓讲:“偷灯回家会喜得贵子,偷绿灯生女儿,偷红灯生小子。”因为“偷灯”取“灯”与“丁”谐音,象征生育,人丁兴旺。

参考文献:

了解民俗文化的意义范文9

关键词:国俗语义 汉英对比 跨文化交际

一、引言

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交际的行为涉及到得不仅仅是语言,更多的是对两种文化的转换。作为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词汇本身承载着很多文化民族意义,也就是国俗语义。因此在进行翻译的过程中,译者需要充分考虑到汉英两种词汇在国俗语义方面的差距,为更好的跨文化交际做准备。

二、汉英对应词语的国俗语义关系及其翻译

国俗语义是指在词汇的实体指称意义上添加的一个民族文化含义,在反映概念的基础上增添了附加民族文化色彩,离开民族文化背景,难以准确理解词语的含义。英汉对应词语的国俗语义在跨文化交际中呈现出同异并存的现象。下文就这四种情形分别举例植物词以及习语进行讨论。

1 对应词语的国俗语义基本一致时的翻译

由于事物本身的属性是一致的,人们对某些事物的现象的认识能力大同小异,因此,英汉有些对应词语的国俗语义基本一致。在对此了解的基础上,译者方可直译意象,达到传神。

植物词。laurel(桂树):中西方人都将laurels(桂冠)视为“胜利”、“荣誉”和“辉煌成就”的象征。汉语中“蟾宫折桂”喻指科举及第、“丹桂”是月亮的代称、“桂树”喻指“长寿”。因此在翻译“look to one’s laurels”和“win one’s laurels”可分别洋为“确保声誉”和“金榜题名”。

习浯。这里的国俗语义基本可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在内容方面也就是二者的意思、思想等完全一样或几乎完全一样。形式方而也就是二者在词、句的表达方面完全一样或几乎完全一样。比如“just so so”和“不过尔尔”;”a no.1”和“天字第一号”等等。第二种如“to burn one’s boat”和“破釜沉舟”;”t0 one’s heart’s desire”和“称心如意”等,这些习语形式不一,但是表达了相同的内容。从对比中我们不难看出了解国俗语义差别对翻译具有很重要的指导作用。

2 对应词语的国俗语义部分一致时的翻译

汉英对应词的国俗语义存在只有部分一致或相似,也就是说,对应的国俗同语在某些方面会引起不同民族的共同联想,而在其它方面却会引起不同的联想。此时要求译者充分了解语境,对词汇意义进行分析,而后选择翻译策略。

植物词。willow(柳):从前英国人戴柳枝编成的帽子表示哀思,英美许多文学作品中,就用willow来象征因失去心爱的人,尤其是恋人而感到的悲伤。“柳”在汉语中也有“离别”、“忧渤”、“苗条”、“避邪”等国俗语义。古代送别诗中,常以“折柳赠别”或以“折柳”代称送别,其中蕴含着诸多令人神伤的离情别绪。同时汉语中也用“柳姿”形容女子姿色,又用“柳”比喻女子眉毛纤细、身段苗条。这在英语中就会显得奇怪,如红楼梦中对黛玉的描述,在翻译时要注意。

习语。在习语方面,汉英的对应词上出现了一种不对等的部分对应,即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表达的却是相同的国俗语义。例如,“torob peter to pay paul”和“拆东墙补西墙”,“the kiss of judas”和“口蜜腹剑”,“to spend money like water”和“挥金如土”等等。习语国俗语义上的相似,可以使得译文的传神达意更加的到位。

3 对应词语的国俗语义不一致或者相反时的翻译

基于以上谈到的两点,我们不难想到在汉、英语言的对应词中,会有一部分词汇的国俗语义大相径庭,甚至截然相反。这时作者最好采取意译的翻译方法对其进行解释说明。

植物词。“apple(苹果)”一词在汉语中与“平安”谐音,因此中国古代新娘出嫁坐花轿的时候要手捧苹果,意蕴平安。而在英语中,对“a11 appie of discord”的翻译应为,引起不和的因素。在希腊神话中,竞美的三位女神为争夺它而引发特洛伊战争,因此有意为引起不和的寓意。

习语。英语中跟“dog”有关的习语大多有褒义,如love m

e,love my dog;lucky dog;dressed like a dog’s dinner。因此在翻译的过程中,以上英语俗语应翻译成:爱屋及乌,幸运儿,穿着极为讲究等。汉语中跟“dog”有关的习语大多有贬义,如“狗急跳墙”;“狗尾续貂”;“狗仗人势”;“狗眼看人低”等。

4 对应词语的国俗语义只在一种语言中存在时的翻译

每一种文化都有一些其独有的词汇;这些词汇包含的文化蕴涵是来自于另一文化背景的语言使用者不明了或者很难理解的,尤其是那些包含历史、地理、宗教、风俗习惯、典故知识的习语。此时译者可以根据译文的目的分别采用意译或直译加注释的方法进行翻译。

植物词。竹(bamboo):“竹”与中国传统文化有极深的关系。古人常用“高风亮节”概括其品性,象征“正直、坚贞、有骨气”等高尚品格。如《孔子家语》曰:“山南之竹,不博自直,斩而为箭,射而达”,以此教人正直、坚强。竹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坡曾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由此,竹子便成了活跃的喻体,如“势如破竹”、“功垂竹帛”、“胸有成竹”、“竹篮打水一场空”等等。

习语。汉英习语空缺主要出现在宗教、文学和神话等方面。例如“the achilies’heel’’;“the tower of babe”等在汉语中均找不到相应的对应,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则要通过上下文进行解释,分别译为“致命弱点,薄弱环节”和“空想的计划”。

三、结语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汉英对应词的国俗语义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往往具有其独特性,作为跨文化交际主体的我们应该充分了解汉英两种语言在这些方面的异同,为进行更好的进行蕴含文化民族语义的词汇翻译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谭颖:中英动物语汇及其文化价值之关联与比较[j].武汉大学学报,2002(1).

[2]潘红编著,英汉国俗语义例话[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3]胡壮麟,刘润清语言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

了解民俗文化的意义范文10

新闻传播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影响及功能实现的制约分析

2006年3月5日,我国政府向人大提交的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中,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这是一项重要的决策,关系着中国农村,尤其是落后地区农村的建设和发展,关系着整个中华民族的繁荣富强。如何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我们不能离开当前的社会生态环境实际。当前社会正处在信息蓬勃发展时期,地球村日益形成,信息在整个社会中起决定性作用。正是在这种形势下,作为信息生成和传播主要载体的新闻传媒的作用显得非常重要。新闻传播在社会系统中具有传播信息、引导和监督舆论、作为企业商业盈利、娱乐和教育功能,新闻传播在功能的实现过程中有力地推动社会的发展进步。

新闻传播要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作用,实现价值,离不开新闻传媒、传媒工作者和广大农村受众的共同作用。新闻传播在实践操作中往往难以达到理想境界,一方面是广大农村受众对新闻传播信息的无比渴求,是新闻传播在形式和声势上的轰轰烈烈,一方面却是新闻传播效果的折扣实现,使受众无比失望。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重要一点,是对文化生态环境,尤其是深刻影响人民大众的民俗文化生态环境的忽视。新闻的传播过程以及新闻传媒的整个运作过程,实质上是一个有机联系的社会系统。系统中任何一个部分都深刻影响着新闻传播功能的实现。

从中国农村建设中的实际情况来看,制约农村发展,制约新闻传播在农村建设中功能实现的主要因素在于观念的守旧与变革问题,在于新闻传播引导农民注意力转向何方的问题,在于引导农民对于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挖掘问题。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是什么?制约农村农民观念的主要因素又是什么呢?

美国著名学者本尼迪克特在《文化模式》一书中强调“个人生活史的主轴是对社会所遗留下来的传统模式和准则的顺应。每个人,从他诞生的那刻起,他所面临的那些风俗便塑造了他的经验和行为,到了孩子能说话的时候,他已经成了他所从属的那种文化的小小创造物了。”①从这里我们不难发现文化,尤其是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民俗文化对人民心理和思维习惯深深的制约与影响。“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民俗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发展和演变,为民众的日常生活服务。民俗一旦形成,就成为规范人们的行为、语言和心理的一种基本力量,同时也是民众习得、传承和积累文化创造成果的一种重要方式。”②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创造积累了丰富深厚的各民族民俗文化,各民族民俗文化在不断的交流发展中形成了“多民族一国民俗”的鲜明特色,这些民俗文化深刻影响着人们的心理和思维习惯。因此,考察我们的一切实践活动,都不能离开这些民俗文化环境的影响。新闻传播活动作为现代社会最基本也是最常见的一项社会实践活动,同样离不开民俗文化生态环境的影响。

从社会变迁的视野审视民俗文化对新闻传播的影响以及新闻民俗的传播实践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新闻传播功能主要在于政治宣传,进行舆论引导。20世纪80年代,伴随着中国社会的改革,中国的新闻传播事业也迎来了巨大的改革和发展。新闻传播功能得到极大延伸,传播信息成为新闻传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功能,新闻传播的商业盈利、娱乐和服务功能也得到最大限度的确认。同时,新科学技术的进步,信息大爆炸,有力地推动着世界的一体化进程,地球村落日益凸现。

如同大自然的多样性一样,人类在步向一体化的社会过程中,突然发现人类社会多样性的宝贵。在同一和多样性的矛盾追求中,人们把目光开始转向对文化多样性的研究与探索,文化与人类的重要关系最大限度地被人们重视。传统文化,尤其是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民俗文化研究,日益受到社会重视。从文化的视角研究新闻传播开创了新闻传播研究新的领域。比较新闻传播学研究、跨文化传播研究和新闻传播的文化观照,成为社会研究的热点和重点。正如蔡凯如先生在《新闻传播的文化观照》一书的前言所述,“在新闻传播领域里,许多模糊不清的问题,一经纳入文化的视角,便能获得分外清晰的图像。我想,这大约是因为文化总是能赋予万事万物以生命的张力和人文的关怀,总是能带给我们合乎人类自身发展逻辑的想像与展望。”③

在新闻传播实践中,民俗文化内容成为新闻传播的重要内容。笔者查阅有关资料,从2000年到2007年,关于民俗内容进入新闻报道多达7700多条。民俗文化成为新闻媒体引导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民俗文化也在宣传推广挖掘中充分发挥了其独特重要的经济文化和政治价值。有关民俗文化内容的新闻报道也成了读者非常感兴趣的部分。卜元先生在《试说创立新闻民俗学的迫切性》中感慨道,“写字台上放了几份报刊,翻了几十篇文章,没过几天,大都淡忘了。唯有民俗色彩浓郁的细节,刻在脑际,挥之不去”。

笔者查阅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2007年1月到3月,有关民俗文化内容的报道共641条,主要涉及民俗文化在社会发展,尤其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政治、经济、文化功能的挖掘与发挥,以及有关民俗文化自身的传承保护和发展。跨越区域涉及全国范围。关于民俗文化政治功能的有:“新春庙会突出奥运主题民俗文化奏响和谐乐章”(《国际商报》)、“运用善良风俗化解民间纠纷”(《江苏法制报》)、“传统节日是关系国民长久生活方式的重大文化制度”(《中国艺术报》)“今日信息报从烟花爆竹禁改限看法律对民俗的尊重”(《今日信息报》);有关民俗经济的有:“小小文化院,牵动大旅游”(《中国旅游报》)、“‘民俗游’助拉萨农牧民年人均收入逾万元”(《西部时报》)、“海峡原生态民俗歌舞倾倒鲤城”(《厦门日报》)、“‘民俗游’成泉城春节旅游新品牌”(《济南日报》);有关民俗的文化功能的有:“加强民俗文化宣传推动和谐文化建设”(《威海日报》)、“拜年短信闹新春移动通信助和谐”(《人民邮电》)、“以‘八荣八耻’构建善良民风民俗多管齐下促进农村文化建设”(《中国文化报》);有关民俗自身建设的有:“防止民俗变陋习靠疏而非堵”(《新京报》)、“加快春节申遗保护年俗文化”(《光明日报》)、“中国春节在多元中走向和谐”(《华东旅游报》)。这些民俗新闻报道生动有趣。很受受众的欢迎,在推动促进社会建设,尤其是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民俗生态环境下新闻传播业建设思考

新闻传播是社会人的活动,离不开“人”这一主体,而“人”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时空之下的,生活在社会时空下的“人”又总是受其所创造的文化影响。民俗文化对人的影响深刻长远,要发挥新闻传播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需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

民俗生态环境下的传者主体与受者主体。新闻传播在本质上是一个“传”和“受”的互动系统过程,新闻传播的传受过程实质上也是一个意义信息的组码、传输和接码、解码的过程,其中心点在于“传通”,这是新闻传播理想的效果。因此,新闻传播的传者主体在传播的组码阶段和想像的传输阶段要充分考虑尊重受者的民俗文化影响,按照受者民俗影响下的心理和思维习惯去组码传播;同时,还要充分注意受者的反馈信息,了解清楚自己的主观设想与受者实际心理思维习惯的落差,以促进自己下一阶段的补足,从而达到较为理想的传播效果。要做到这些,要求传者主体努力加强学习,通过学习掌握了解受者的不同民俗文化的影响。除此之外,传者主体也要注意,民俗文化具有“坏的”影响与效果,在传播中,注重对不良民俗文化“坏的”影响的积极引导。

对于受者主体而言,传播的接受是对传者提供的文本或非文本的有效解读,这种解读同样需要充分考虑传者主体的民俗文化影响,揣摩传者主体的心理习惯,不断去接近传者主体的意图,从而准确正确地获得信息,满足自己适应社会变动的需要。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一个重要问题是传统民俗文化影响下的观念守旧问题,而观念的转变是要有一个过程的。因此,新闻传播在对农村建设观念引导中,一开始就要充分考虑遵循农村受众的心理思维习惯,并且还要充分利用那些积极的优秀的民俗文化影响,做好扬弃工作。

民俗生态环境下的传播内容。民俗文化与民众的生活息息相关,民俗的内容也往往成为的焦点。民俗文化在今天具有积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建设功能。从前所述,许多生动的民俗事项成为新闻传播的重要内容,也是受者非常喜欢,反响积极的内容。在民俗文化日益受到重视的今天,那些独特的,尤其是落后地区农村原生态的民俗文化深受外界欢迎和关注,也成为落后地区打造吸引外界眼球,开创旅游业,从而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因此,在新闻传播中,应该积极挖掘那些具有良好政治经济文化效益的民俗文化资源,以此为传播内容,积极推动区域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民俗生态环境下的传播形式和方式。科学的发展,新技术的推广运用,为新闻传播带来巨大的推动作用。“媒介即信息”,传播媒介和传播方式的重要意义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和关注。传播形式和方式的不同选择往往影响着传播的效果。因此,在新技术、传播形式和方式的选择中,我们需要充分注意民俗文化的影响与制约,多用群众喜闻乐见的传播方式,在传播媒介的不同选择、传播内容的组织、传播语言方面,充分考虑受众的接受心理习惯。这样的传播,受众才会喜欢,才会接受,从而有可能转化为自己的行动。

注释:

①夏建中.文化人类学理论学派[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7,第一版,178页.

②钟敬文.民俗学概论.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第一版,1-2页.

③蔡凯如.新闻传播的文化观照.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8,第一版,1页.

了解民俗文化的意义范文11

关键词 民俗传统 现代农村 社会价值 功能作用

〔中图分类号〕K8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47-662X(2015)04-0125-04

民俗是群体的文化生活,是人们相互认知、理解的文化指令,它引导和规范人们最基本的生活方式。民俗源远流长,与时俱进,是一种自发传承与自然习得的过程。民俗作为一个历史概念,它囊括了更多社会事象,在现代生活话语中已成为一个正面社会概念,得到生活中更多人的肯定,是一种可以积极利用的社会文化资源。①中国对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发起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运动和积极参与,在全国各省市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和评选,民俗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成为国家所珍视的公共文化,②特别是传统节日民俗受到重视,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和重阳节等都已成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规定为法定节日,成为建构新时代的文化价值体系的一部分。

在新农村建设中,建构农村和谐生活是政府“执政为民”的重要方式。民俗传统已成为民众普遍关注的对象,成为谈论和讨论的话题以及人们思考和探索的对象,得到学术精英和大众媒介的关注和传播,而具有了合法性与合理性的统一。

中国农村传统文化内涵丰富,外延多样,具有历史的连续性和地域的差异性,在本质上都属于农耕文化。它发生发展于农耕社会结构中,从古代到现代,很少发生严重的断裂和巨大的变革,社会生产方式和存在形态是以农耕文明为基础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农民以此认知和理解生活,构建观念世界。农民生活在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社会伦理秩序中,遵循“天不变,道亦不变”的观念,生活方式比较单一。农村社会相对封闭,比较稳定,农民的价值观有连续性和循环性,农民的社会价值体系也更保守,对传统文化的保存也就更多、更完整、更系统。

中国农民文化观念的特殊性通过各种生活表象体现出来,在历史中不断深化,体现出农民价值文化的独特性,血缘宗法观念、乡土人情、勤俭持家、消闲自得等生活认知模式,是华夏民族从生成到养成逐渐积累起来,是农村社会亘古不变的价值理念。不同地方的“家庭价值观”“家族主义”“乡土观念”等在日常生活中也略有差异,民谚“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月是故乡明,人是故人亲”等也包含了农民朴素的价值观。“回家看看”“拜祭祖先”“叶落归根”等观念根植于人们的骨髓之中等,凡此种种都沉淀了一种“中国人”特有的文化精神。所谓中国人,不在于是否具有黄皮肤、黑头发,而在于是否具有中国文化的内在品格,体现一种文化根性。

传统文化强调和谐共进,将个人与社会,家与国统一起来,在遵循社会秩序的同时完善自我品格,以有益于社会和国家的发展。历代先人各种“有意义的社会生活”在现代文明发掘中得到确认,就会成为民族特性的见证。在国际化背景下,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传统民俗的价值和作用发挥也越来越为世界所认可和接纳。中国人、中国结、唐装、汉服、中餐等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一起走向世界。在追求现代化的社会运动中,各种民俗事象已成为人们感知和想象自身存在位置的有力依据。农村是民俗保存相对完整和系统的地方,它通过一套完整的仪式呈现出来,对不同个体来讲,能在民俗仪式中感受到一种社会身份的认同。一个地域的民俗能基本反映当地民众的生活方式、审美趣味和价值追求等。国家重视和保护优秀传统文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也是贯彻落实科学社会发展观和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

民俗节日是社会文化设置的时间单位,它以历日和季节相互组成一套完整的循环系统,被赋予特殊的意义,穿插于日常生活,形成生命的自然节奏。这些特殊日子所具有的文化内涵,表现为人们相沿成习的各种活动,它不同于人们日常的历日,在于它所内蕴的特殊价值。这些民俗节日对普通民众的价值观有积极的引导性和规范性作用。

改革开放的深入,农村社会发生巨大变化,农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社会幸福指数明显增加,农民安居乐业,农村社会面貌发生了根本性改变,这是一个客观的事实。在现代社会转型期,农村大量劳动力转入城市,流动人口增加,社会治理难度加大。另外,市场经济的扩大,现代传媒的普及,多种社会价值观相互交织,农村社会矛盾变得越来越复杂,基层行政干预不断弱化,普通民众缺少身份认同等问题日渐严重。由温铁军提出的“三农问题”已深入人心,在他看来,中国历来没有纯粹“农业”问题,它包括了农民权益问题、农村治理问题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在多数传统农业地区,非正式社会制度、非规范契约等仍是维系农村社会发展和乡村治理的重要文化基础。温铁军:《制约三农问题的两个基本矛盾》,《战略与管理》1996年第3期;温铁军:《“三农”问题与制度变迁》,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年,第9、35页。农村常住人口减少,农村的稳定性结构已悄然变化,年龄断层明显,农村伦理危机日趋严重,乡土人情关系淡漠,取而代之的是利益原则,社会道德普遍下降,个人主义和重利主义已经成为普遍现象。

由于国家新农村建设不断推进,许多社会矛盾日渐浮出水面,伦理崩溃、封建迷信流行、信仰危机等普遍性问题不断发生,在本质上是新旧价值体系间的博弈。“三农问题”是重建农村社会性价值体系的一项系统工程,它的有效解决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特别是对推动农村社会的持续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应星以“土地-治理-民情”的三重分析框架对“三农”问题给予新解释,分析了农村在土地经营变革、治理方式转型、农村民情结构等方面的喜与忧,应星:《“三农”问题新释――中国农村改革历程的三重分析框架》,《人文杂志》2014年第1期。对推进新农村建设做了很好探索。

另外一个现象是外出打工农民在逢年过节带回经济收入的同时也带来了外面城市的新价值观,和当地传统价值观之间容易发生冲突,造成了农村价值取向差异下多种矛盾间的相互交织。农村出现的子女虐待父母,迫使已经丧失了劳动力的父母衣食无着,逼迫父母致死的现象也屡有出现。陈柏峰:《农民价值观的变迁对家庭关系的影响》,《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年第1期。农村缺少统一的价值标准,社会约束力不强,传统孝义与善良在当前农村社会价值多元化背景下不断弱化,个人主义不因社会舆论的力量而有所收敛。另一方面,家里老人辛苦,但也倾向孩子外出打工,在提高经济收入的同时,能优化下一代的生活平台。随着城乡差距的不断缩小,国家农村政策的引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等,农村社会在人口结构、生活方式、道德观念等方面又悄然变化,特别是在各种民俗节日事象中表现的更为充分,体现出传统优秀文化在引导和构建农村价值体系方面的积极作用,让常年在外漂泊的人有一种身份的认同和道德的回归。

春节即农历新年,“回家过年”就成了传统社会价值观发生作用的重要表现。这一时期的主要活动有以血缘关系为基础进行的家族祭祀和团拜,以及相互之间的访亲走友。这时候,一般民众能感受到自己作为社会道德共同体中的一份子,在履行这种民俗中体验到生命的归属,体悟到春节民俗对自己社会生命的重要性,它也是各种价值观相互交流对话的领域,在喜悦的氛围中能够相互提升和完善。清明节是一个以上坟祭祖为主的民俗节日。一般景象是在清明前若干天,以血缘为基础的家族单位,集体提盒挑担去扫墓祭祖。在此过程中,普通民众能够在祭祖中体味生命中的感恩和奉献,特别是对已逝祖先所表现出的虔诚拜祭,而体悟珍爱生命、孝悌传家的真谛。清明节也是中华文化孝道的体现,是生命之流安身立命的基础,为了子孙延续和“光宗耀祖”的事业而具有了人生希望和奋斗的动力。折下柏枝,插在门上,分享祭品等礼俗中所包含的文化意蕴,可以帮助人们凝聚生命力量,反思生命价值。中秋节被称为团圆节。一般是晚辈送长辈月饼,寓意居家团圆,在一年中有承上启下的功能。生命的完美不仅是躯体的康健,还有父母的慈爱和儿女的孝顺,兄弟姐妹的团圆等,它构建了生命完美的存在形态,表达了中国人的理想和希望。这三个节日都体现出中国人对生命存在意义的重视。贺雪峰认为关注有限生命与无限意义层面的价值,可以称为本体性价值,是关于人生存的最根本价值,是使人安身立命的基础。有了对人本体性价值的追求,人在生活中就有了纲。贺雪峰:《农民价值观的变迁及对乡村治理的影响》,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第13、19页。这样,人的生命感就会变得强烈而充满期待。

节日民俗是一个民族文化精粹的集中展示,国家的节日民俗体系是反映国家和社会、政府和人民关系的重要指标。国家在节日制度中会考虑如何将民族文化融汇进去,以增强民族的认同机制。在中国悠久的历史和博大的地域中,民俗节日表现出一脉相承的关系,在社会价值体系构建中具有恒定性和大众性特点,有利于推动新农村建设中农民价值观的现代建构。

费孝通认为中国的家是一个专业组织,家的大小依着事业大小而决定。关注有限生命于无限意义层面的价值可以称为本体性价值,也就是关于人生存的意义,是人安生立命的基础,如此,人生才可以纲举目张。费孝通:《乡土中国》,北京出版社,2005年,第25页。现代的年轻人认为农村社会已无法为他们提供事业发展的空间,选择外出务工可能为后展提供一个较好的平台,但对民俗传统的认可与遵循则是保证他们生命根性的基础。在村里居住和耕种的老人,由于经济条件和传统观念的原因,不愿放弃任何可以耕种的土地,甚至是别人无力耕种的土地,潜在的表达了传统价值观的现代意义。外出务工者在春节、清明和中秋节等节日的归来,也内在地包含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中国是城乡分治的二元社会结构模式,在一个相对分割的领域内,城市和农村的发展模式有很大差异,农村农民和城市居民的价值观也有很大差异。中国城市在不同程度上已进入到现代社会行列之中。广大农村多停留在传统社会,它们的构建是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法关系,以地域为界限的村落群体,叶子:《从减负到发展――中国三农问题剖析》,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第7页。它们在不同程度上阻碍着农村社会的现代化发展。社会交通便捷之后,人们积极外出,交往逐渐频繁,外界的价值观随之进入农村社会。现代科技的发达,通讯设备的批量生产,电视、网络信息迅速传播,即使没有外出的农民也能了解和接受外面社会的价值观。因此,农村社会在一段时期内,将仍是多种价值观之间的博弈交融。

农民进入城市,在城市和农村间建立联系,会受到两种价值观的影响,旧观念不可能在短期内自然退出自己的精神世界,它需要让自己能融入城市社会生活,而新观念不可能很快被接受和消化,它需要一段时间来认知、接受或是抵制、反抗。生活的事实是,他们多会自觉或是不自觉地改变自己的观念,被城市或更为先进的价值观所同化而顺应历史发展。在城市和农村价值观的矛盾中,会让更多的农民感到困惑和无奈,在传统和现代之间难以做出真正的选择,更多是入乡随俗。

从民俗发展历程看,它在维系和构建民众价值观上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近代中国人在追求独立自强的道路上,从对民俗的否定性批判,到改革开放以来对民俗的肯定性认知,使它从文化负担变为文化资源。民俗受到人们的尊重和珍视,它已成为人们感知、想象和确认自己社会身份的方式和依据。在追求现代化的社会运动中,作为广大农村的社会共同体,需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下,通过对未来社会民俗的憧憬,以感受和确认自己是时代的新人。在此过程中,我们能够发现民俗的价值作用,对民俗的自觉认知和利用,是构建新农村农民社会价值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民俗事象的神圣性和严肃性,能够强化人的精神能力,唤起并高扬人的主体意识,推动普通民众共同文化心理结构的形成,有利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民俗不同于无所为的游戏活动,它有一套完整的结构形式,并将之演化为一种观念性的仪式动作和过程,借助某种符号形式,向人们表达一种功利性愿望,并期待这种活动能对民众的生活发生真正影响。民俗符号本身蕴涵着人类生命世界中的文化心理,它能有效缓解和建构民众生活中的精神信仰。

春节、清明节和中秋节作为中国传统民俗节日,它不是用以满足人的某一个别需要,而是用来调节人与人、人与祖先、人与社会、人与自然间关系的一种途径和方式。卡西尔认为这种仪式“并不是用于实践目的,不是为了在日常生活的需要方面来帮助人。它被指定用于更高的目的,用于大胆而冒险的事业。”[德]卡西尔:《人论》,甘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第118页。社会转型时期,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之间的博弈不可避免,在矛盾中融合,在新旧价值体系中不断调和。王先明认为革命与建设共生共存于乡村社会的建设,它的主导方向在于整体的社会建设,并能在一定程度上诠释中国社会历史和思想历史。王先明:《历史转折与时代诉求》,《人文杂志》2014年第8期。在新农村建设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农村构建还需要时间,传统民俗所内蕴的价值观已深入人心,在价值观选择的十字路口,国家以传统民俗文化中的价值精神对农民的引导和重塑也就显得非常迫切。

美国现代社会问题专家英格尔斯在探索社会文明的现代化时认为,如果一个国家的人们缺乏一种赋予那些文明制度以真实生命力的广泛的现代社会心理基础,如果执行和运用这些现代文明制度的人,他们自己还没有从心理、思想、态度和行为方式上经历一个向现代化的真实性转变,那么失败和畸形发展的悲剧是不可避免的。再完美的现代制度和管理方式,再先进的技术工艺,在传统人的手中也将变成一堆废纸。[美]英格尔斯:《人的现代化》,殷陆君编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6页。中国的新农村建设有美好的蓝图,有具体的配套设施,甚至已准备好了理想的管理技术,但它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它要分析农村的现状和农民的关注,培养新时期农民的社会心理,建构起农村社会价值体系的基本框架,让制度和社会在实践中逐渐结合,逐步建立起现代农村社会管理体制。

了解民俗文化的意义范文12

一、学前教育专业民俗文化课程的价值

1、学前教育专业民俗文化课程促进学生产生文化认同感

从二十世纪中期以来,认同危机的问题开始出现,外国著名学者阿尔蒙德认为“国家认同意识”危机是对发展中国家社会稳定产生最大阻力的因素。任何人,只在在国家特定的政治生活框架中生活,民族文化就要适应这种政治生活框架。所以,民族文化的认同就会对国家认同的意识产生影响,相同的文化归属会使不同的民族互相认同,从而构成一个团结的国家。实现文化认同教育就要让所有人在认同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对其他民族文化进行吸收和借鉴。而民族文化就是一种将民族性和地域性集为一体的文化,并具有独特的个性,民俗文化中风尚习俗的表现就是为了维护其价值的连续性,并对各民族的文化观念进行积淀。学生时期正是培养价值观的初始阶段,在这个时期进行民俗文化教育最容易让他们产生对文化、民族和国家的认同,并对其终身群体归属感产生积极的作用。

2、学前教育专业民俗文化课程培养学生的文化包容意识

文化包容意识是文化包容能力形成的基础,也是各民族和各国之间产生文化认同的基础。我国的民俗文化是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各民族历经分合之后不断进行碰撞、渗透和交融之后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后形成的。我国各族文化虽然具有不同的文化特色,但是可以相互学习和借鉴。对学生进行民俗文化课程教育,让他们了解不同民俗文化的交融碰撞,例如:黄道婆向黎族人民学习织锦、侗族人民的鼓楼建造就是借鉴汉族的建筑风格、壮族向汉族学习织锦机技术等等。这样不仅能够让他们对不同的民俗文化有了深入的了解,会对不同的文化形成包容意识,而且这些历史故事会对其音乐思维能力的发散性有极大的帮助。

3、学前教育专业民俗文化课程促进学生身心发展

我国各族人民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也都及其重视教育,总结了大量的教育经验,并在一代代人民中传承下来。一些健康知识和教育方法都是各民族在长期的生活经验中总结出来的,对现在的学生健康都极具指导意义。另外,各民俗文化中包含的娱乐活动,如唱歌、跳舞和竞技游戏等,不仅让学生的生活丰富多彩,而且让他们的身心在音乐中得到发展。

二、总结

学前教育专业民俗文化课程的构建不仅能够促进学生身心发展,而且对促进社会稳定具有较高的现实意义。我国学前教育专业民俗文化课程的意义在于不仅能促进学生产生文化认同感,让学生对各民族文化产生包容意识,而且能够在今后的工作中教育幼儿,促进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

作者:刘晓露 单位:烟台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