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了解自然灾害的重要性

了解自然灾害的重要性

时间:2023-08-06 11:40:14

了解自然灾害的重要性

了解自然灾害的重要性范文1

一、当前中学自然灾害教育存在的问题

1、注重学生对自然灾害类型的认识而忽视对自然灾害的应急措施。同一般知识教育不同的灾害教育,主要是通过对自然灾害的认知来实现学生对灾害的预防,而不是追求认知目标的达成,这是灾害教育首要面临的问题。

2、灾害教育缺少学科与学科之间必要的整合。高中教学中有关灾害教育的主要有地理、数学、语文、物理、化学、生物、技术、体育健康等学科。在课程资源在开发设计中较少关注隐性课程和社区之间的联系,没有将社区的教育教学资源(灾害遗址)应用于课程资源的开发设计及教学中。

3、教师教法陈旧单一,较少使用图文并茂的挂图、地球仪、剖面图、多媒体、交互式电子白板等直观教学,在灾害教育教学中仍然以教师的讲解为主缺少实践操作,不适应和不适合灾害教育的特点,也难以达到灾害教育的要求。

二、加强自然灾害教育的对策

1、整合各学科资源,渗透性地设计选修课。不同学科都可以以适当的方式,多样的方法对学生进行自然灾害教育。各学科展示的内容有可能不一样,但它们的目标总体是一致的,通过把自然灾害教育渗透到不同学科的适当章节中。例如数学学科通过数据的方式展示灾害或与其相关内容的数据,可以让学生从数据上了解灾害对人类的危害程度、感受到防灾工程和措施的重要性等;生物科可向学生展示生物多样性、生物链、生态系统、环境破坏对生物生存的影响等内容,让学生明白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等;语文科可以展示与自然灾害相关的文章,学生将会对灾害的知识有了感性的认识;历史科可以向学生讲述灾害相关的历史事实,让学生了解灾害对人类社会发展的破坏程度和制约作用;地理科可以展示自然灾害的类型、成因、危害和防灾减灾的具体措施等内容。建立在必修课基础上的选修课《自然灾害及其防治》,目的是帮助学生认识自然灾害的特点从而提高他们的防灾意识,系统地了解自然灾害方面的知识。对自然灾害的相关内容作了系统的呈现,主要内容有:主要自然灾害的特点、分布以及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通过学习《自然灾害及其防治》,可让学生较为深入的学习灾害的表现方式、发生原理、危害程度、防避方法及其预防和监测措施等知识。从而为日后学习和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2、完善灾害教育资源库,开展多种课外活动充分利用地理教材中的灾害知识,整合校内外的各种课程资源,形成学校、社会、家庭密切联系的开放性灾害教育教学。(1)结合当地的实际,积极建设学校地理灾害教育相关课程资源库,逐渐扩大地理课程资源库的容量,提升质量。(2)加强“数字地球”战略的实施,提高防灾减灾能力。(3)加强防灾教育。通过黑板报、宣传栏、知识竞赛等多种方式宣传普及相关知识,加强“地震救护常识”、“洪涝救护常识”、“台风防护常识”等教育,学会认识预警信号,如“台风、暴雨、高温、冰雪等预警信号”。(4)加强学生实际操作、应用的能力培养。培养学生对灾害相关知识的收集、加强灾害调查能力、帮助他们研究制作灾害演示仪器、定期开展应急演习。(5)考虑学校的实际和学生对防灾的学习需要,结合当地的自然灾害教育资源,充分利用学校地理灾害教育相关课程资源,以及师生可用于地理灾害教育教学的经历和体验,建立预案,定期开展自然灾害演练。不断完善灾害教育资料库,其中包括数字地球,数字地球为我们提供了灾区大量的定位、定量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基础资料,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和计算机模拟技术,通过对灾害发生时获得的遥感和地面监测资料以及各种基础背景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就可以对灾害造成的损失、灾害发展的态势以及灾害对生态环境和社会发展造成的影响进行评估;书籍资源、网上资源、交互式电子白板系统、多媒体系统等,制作以灾害教育为专题的网站,通过网站让学生直观地及时地了解世界及我国发生的重大灾害事件的信息。学生通过灾害发生过程的触目惊心的画面的感受,将会提高他们了解灾害成因和防灾避灾方法的兴趣,树立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观念。

3、开展有关“自然灾害教育”研究性学习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专题研究,非常适合进行自然灾害教育。利用地方自然灾害的类型和特点,探索通过理论学习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究性学习为基础,从学生生活实际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以自然灾害的相关问题为研究课题,以小组合作或个人形式进行研究性学习,帮助学生通过调查访问,查阅文献,观看视频、亲身实践,深刻了解其灾害现象、成因、危害等,有利于学生养成严谨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有利于提高学生应对灾害的能力,形成正确的环境观和防患灾害的意识。例如:分析福建沿海台风灾害的危害这一课题,我们就可以结合乡土地理,宁德地市夏季是台风频繁发生的地方,随着就是台风所带来的洪涝、泥石流、山体滑坡等灾害。我们开设这些“自然灾害”研究性课题,目的是(1)通过认识影响我市的主要气象灾害,学会正视自然灾害,正确面对气象灾害的发生,通过了解抗灾救灾的事件,培养在灾害发生时采取积极主动抗灾救灾的意识以及不畏灾害的精神。(2)能够让学生了解旱灾、洪涝、台风等灾害性天气产生的成因以及影响范围和危害程度;(3)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提高他们科学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4)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以及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科学精神。

4、充分利用乡土地理教学资源,开展灾害教育在当今的高考中“自然灾害”作为选做题,主要考察学生防灾减灾的类型、危害、成因、解决措施等方面知识,这些都以乡土地理教学资源为载体,乡土地理教学资源的挖掘和利用,紧密结合课内与课外活动,让学生通过自主的观察实践认识家乡的灾害遗址或收集历史上有关灾害的记录,了解和明确当地常见的自然灾害,引导他们分析灾害成因、特征及其规律,以及灾害对家乡的自然条件,资源开发和环境,经济发展等的影响。地理学科的研究是以区域作为对象,因此灾害研究和灾害教育也要落实到具体的区域上,让学生对自己生活的区域环境及其问题更加熟悉和了解,激发出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同时将这种情感升华为学习上的动力,就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由于自然灾害具有突发性、时空分布广、灾害发生频率高、强度大,面对自然灾害日趋频繁的今天,我们的灾害教育可以帮助大家获取更多地防灾减灾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通过灾害教育逐步提高了大家对自然灾害的认识、防御,使我们的生活更加安逸。正如“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中指出:“教育是减轻灾害计划的中心,知识是减轻灾害成败的关键”。

作者:周英梅单位:福建省宁德市第九中学

了解自然灾害的重要性范文2

【关键词】自然灾害 突发事件 危机公关

我国是世界上属于自然灾害发生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党和国家对处理自然灾害突发事件极为关注与重视。2007年8月30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把自然灾害纳入了突发事件的范围。对于地方各级政府而言,一是要坚决执行中央的各项决策,二是要结合各地实际采取有效手段应对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其中,如何有效地建立相应的危机管理机制,与受灾公众建立良性的沟通渠道,树立或重塑地方政府良性形象尤显重要。

海南省是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地区,自然灾害种类较多,出现频率较高,给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弱的当地造成了较大的社会影响,不仅给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极大损害,有时还会给社会带来局部的动荡。面对自然灾害的袭击,海南省政府的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危机公关能力应该得到更多的重视和关注。

相关概念界定

自然灾害。自然灾害主要包括水旱灾害,台风、冰雹等气象灾害,火山、地震灾害,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风暴潮、海啸等海洋灾害,森林火灾和重大生物灾害等。①自然灾害是自然界的异常现象,对人类社会所造成的危害巨大。自然灾害和环境破坏之间又有着复杂的相互联系,如何正确应对自然灾害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尽可能减小它们所造成的危害,已是社会正常发展过程中不得不面对的重大问题。200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把自然灾害纳入了突发事件的范围就足以说明自然灾害的危害性。

突发事件。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按照社会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将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四级。②

政府危机公关。狭义的政府危机公关是危机管理的关键环节,主要是指从公共关系的角度出发,通过公共关系手段对突发事件、危机进行处理的过程,是通过与公众进行传播沟通、协调关系以求得谅解支持、化解危机、重塑形象的过程。③正确的政府危机公关会在危机的不同阶段采取一系列有组织、有计划、可持续的公关行动,及时有效地预防、处理和消灭危机事件及其不良影响,同时达到传播沟通、协调关系和树立政府形象的目的。加强信息的披露与公众的沟通,争取公众的谅解与支持是危机公关的基本对策。

海南省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危机公关现状

海南省政府应对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危机公关措施。首先,建立组织体系。2006年以来,海南省政府在建立健全地方法规方面,制定了《海南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以及《海南省防汛防风抗旱应急预案》、《海南省防风防洪工作预案》、《海南省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海南省地震应急预案》、《海南省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海南省森林火灾应急预案》、《海南省有害生物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等一系列的专项预警方案。在政府职能部门建设上,设立了“海南省应急管理办公室”,与国务院应急管理办公室、海南省农业厅、卫生厅、公安厅、水务厅、地震局、气象局、海洋与渔业厅、海事局、消防、安监、交通厅等多部门联合开展工作,共同应对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在网络建设上,建立了“海南应急网”,及时各项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的相关动态信息,形成了海南省灾害监测网,建成了闪电定位监测网防御雷电灾害等。这些措施为海南应对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的危机公关提供了较好的组织体系保障,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其次,加大防灾减灾宣传力度,建立政府与公众沟通渠道。自2009年起,结合全国每年5月12日开展的“防灾减灾日”,海南省开始有针对性地在全省各地组织开展各种防灾减灾活动。例如2010年,海南省多地气象部门积极开展防灾减灾日宣传活动,全省气象部门在当天共发放宣传材料8万多份,现场解答咨询1000余人次。2013年开展防灾减灾科普知识及有关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活动的主题是:“识别灾害风险,掌握减灾技能”,现场对300多名公众进行调研,政府还组织社区开展防灾减灾综合演练等一系列活动。通过建立沟通渠道,多途径宣传教育,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有了很大提高。

最后,加强避灾工程建设,提升政府应对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的能力。近年来,海南省大力加强避灾工程建设,提升政府应对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强有力的能力,同时让公众看到政府应对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的努力,取得公众对政府的支持。从2004 年开始,海南省陆续开展了危房改造、茅草房改造工作,投入资金近2亿元。针对海南洪涝灾害频发的实际情况,从2000年到目前,全省共投入建设资金3000多万元,建成防洪楼140幢,可同时容纳3万人避险。2009年9月,海南省救灾物资储备仓库落成,规划建设三亚市、儋州市救灾物资储备仓库。按照计划目标,预计到2015年,在海南全省建成以省级、三亚市和儋州市救灾物资储备仓库为依托,各市、县救灾物资储备点为补充的救灾物资储备网络,解决海南省救灾物资储备体系建设不足的软肋,提高救灾物资应急保障能力。同时,海南省还加大减灾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建设集灾情信息管理、救灾技术支持、减灾教育培训等功能于一体的海南省综合减灾中心,推进城乡应急避灾场所建设。此外,民政部大力支持海南省积极推进救灾物资管理信息系统、省级综合减灾中心以及省、市、县三级救灾应急指挥体系建设。

海南省政府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危机公关存在的主要问题。海南省政府在应对自然灾害突发事件中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取得了一些成效,但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的灾前预警、灾中抢险及灾后恢复重建的过程中仍时有问题产生。尤其是个别部门因为危机管理意识淡薄,致使灾前预警宣传不到位或宣传面小,灾中抢险不及时,灾后恢复重建政策不落实,与灾民沟通不及时,不注重维护政府形象等行为时有发生。

首先,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危机应急的宣传教育力度不够。自然灾害应急管理宣传教育的前提是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灾害管理工作的法规体系是依法开展灾害管理工作的基础,要完善抗灾、救灾领域的法规制度,明确政府、社会和受灾群众的权利和义务,规范政府的管理行为。强化对灾害工作的监管,使自然灾害的救助工作走向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的轨道,将灾害管理和灾害救助纳入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当前海南公众防灾减灾意识较差,自然灾害应急知识普及不够,这是海南省政府必须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其次,灾害应急管理监测评估体系落实不到位。在笔者的调查中,有40.73%的公众不知道所在地区的主要灾害监测机构,而对此信息知道了解的公众仅仅占到了21.77%,这样悬殊的比例关系直接反映了海南省政府在应急管理中的监测评估体系还没有真正落实到防灾救灾的第一线,公众也没有把这一体系作为防灾救灾的一个环节去重视,更谈不上发挥其在自然灾害应急管理中的作用。

再次,灾后疾病防治与心理救助尚不到位。灾后的疾病防治和心理救助在海南是比较缺乏的,一方面是因为政府对于这方面的关注度不高,另一方面来自于公众对于灾后工作重视度不够。这样的代价是惨重的,在一些县市或是特别偏远地区,由于灾后疾病防治工作的宣传教育不够,群众灾害疾病防治意识不强,致使最终因灾后疾病伤亡损失。而另一个问题则是,资金紧缺的地方卫生防疫部门无力承担灾后疾病防治工作,往往导致灾后疾病防治工作不到位,最后爆发灾后公共卫生事件。心理救助和疾病防治是属于同样性质的措施,灾后抚平受灾民众的灾难心理创伤,心理救助尽快让他们恢复生产、生活的信心显得非常重要。海南在心理防治方面做得并不是很到位,这对于灾后恢复工作而言也是一个很大的漏洞。

最后,政府与媒体的合作不够充分。在笔者的调查中,媒体在自然灾害发生之初的反应速度在受访者中被认为是最快的,65.33%的受访者都觉得媒体的反应速度灵敏。而社区、公民的反应速度和政府的反应速度则没有多大的差别,分别为42.74%和46.77%。通过对政府、媒体、社区和公民在反应速度上的比较,明显可以看出政府在自然灾害发生之初的反应速度不及媒体,还有待提高。这是政府在应对自然灾害突发事件时的大忌,处理危机事件的反应速度是至关重要的。

海南省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危机公关的对策建议

海南地方政府公关主体针对自然灾害突发事件产生的危机公关,目的就是及时有效地处理危机,恢复社会稳定和秩序,恢复公众对公关主体的信心,最大限度地减少危机对社会和组织的伤害,帮助组织控制危机的局面,尽最大能力保护组织的声誉,维护政府在社会中的良好形象,保证社会生产、人民生活的顺利进行与发展。

加强信息的披露与公众的沟通,争取公众心目中的可信形象。政府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危机公关重要的是与媒体进行沟通,媒体是组织与外部公众沟通的重要渠道,因此,在危机中的媒体沟通尤其重要。争取第一时间、以我为主向媒体提供真实的事件情况,并随时提供事件发展情况,确保媒体能够第一时间获得官方组织提供的信息,而不是通过道听途说去猜测推断或拼凑信息,从而避免负面信息的传播,阻止沟通障碍的发生。

处理突发事件时最基本的原则是实事求是,在应对突发事件的过程中,必须端正态度,敢于说出事实真相。政府遭遇公信力危机并不是大难临头,处理手段若是得当,甚至可以变危机为机遇。如果遇到突发事件,相关部门弄虚作假、愚弄公众,反而会使政府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甚至产生连锁反应,加重危机的负面作用。

健全地方应急管理法规体系,树立政府以法治灾的形象。就我国目前的现状而言,虽然在防灾减灾方面已经出台了相关的法律政策,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减灾规划》、《国家综合减灾十一五规划》、《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④等,但这方面的法律覆盖面窄而且内容笼统,操作性不强,是从整体上来说,并没有针对某个地区所特有的性质,所以仍然没有一个完善的规范的指导防灾救灾的基本法律,致使在防灾救灾过程中很多需要法律协调的问题无法可依,依然按照一些行政和政策手段解决本应由法律解决的问题。

在海南,自然灾害应急管理法律体系建设仍要进一步加强。由于海南自然灾害问题的特殊性,在海南省政府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各地政府应有切实可行的防灾减灾规划,对已有的规划重新审议和完善,提高地方政府应急管理工作的法制化水平。海南只有通过建立严格可行的法规治理自然灾害,才能真正树立政府的威信。

全面开展全民防灾减灾意识教育,树立政府真正“引导者”形象。海南政府在有了完备的法律法规支持的情况下,要使全社会形成了解灾害、认识灾害、防备并远离灾害的风气。利用各种新闻媒介、各类报刊、文艺演出等各种形式,广泛开展防灾减灾宣传及有关社会活动。尤其是要针对海南最严重的气象气候灾害的特点,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将简单明白的防灾减灾知识宣传品进村、过街、入户,使广大群众在日常生活中对防灾灾害保持警惕。要加强中小学校的防灾减灾教育,开展不同层次的防灾减灾专业教育,重点还是要放在提高政府工作人员的减灾意识和灾害管理水平。同时坚持积极开展针对公众的防灾减灾常识培训和教育,广泛普及灾害知识和减灾的基本技能,通过频繁组织演习,使人们处变不惊,增强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通过政府的正能量释放,正确的引导公众掌握减灾意减灾的能力,取得公众的信任。

完善政府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应急善后机制,突出政府力挽狂澜的形象。首先,立足灾情事实,科学核定灾后损失。这需要应急管理中评估系统发挥作用,对灾后损失进行评估,从而进行合理的拨款资金的分发。这对评估小组有很高的要求,需要建立专门的评估机构,运用科学的评估方法,针对此次灾害案件对比以往的经验做出最终的评估报告。

其次,重视心理疏导,快速进行灾后恢复。对于海南省而言,心理疏导可以设立专门的灾后心理辅导小组,广泛分区分地方走访进行心理辅导,针对特殊的损失惨重或是有伤亡的家庭进行重点安抚。海南多台风、干旱等气象气候灾害,所以在选择心理疏导对象时,要有选择性的选取渔民、果农等在气象气候灾害损失中成为心理安抚小组的重点关注对象。

最后,突出工作重点,积极开展灾后重建。政府在灾后重建过程中,除了要关注公众生活改善之外,还应该重点关注生产的恢复。生产是生活的经济来源,也是活跃经济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在灾后仅仅对生活改善以支持,这也只能是短期的。所以政府在重建中对生产的关注度应该提高,让生产促进生活的进步,充分体现突出政府力挽狂澜的形象。

完善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系统,树立政府“一切为民”的形象。从整体上来说,在建立健全灾害应急管理制度,编制切实可行的灾害应急预案,提高灾情获取和评估能力等工作的基础上,如果能够完善实际可用的应急管理系统,将大大提高灾害应急管理的水平和工作效率。

就海南省而言,现存的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系统中的各个子系统可圈可点,但是公众对于政府的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系统的总体评价不高,这说明海南的政府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系统需要更加的联系现实生活,从实际案例出发,吸取经验,逐步健全完善海南的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系统。只有这样,才能踏踏实实的完善和健全树立自然灾害危机应急管理系统,让公众感受到政府“一切为民”的努力,政府的自然灾害危机应急管理才能良性运行。

(作者单位:海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本文系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713181)

【注释】

①《海南省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2006年修正本)》。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2007年8月30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

③徐艳晴:《风险社会对政府危机公关的启示和挑战》,广州:南方出版社,2011年,第63页。

了解自然灾害的重要性范文3

关键词:政治社会学;防灾减灾;灾害评价;忧患意识

在政治社会学的当代视野里,我国的防灾减灾工作具有广泛的应用空间,它既关乎社会发展,又与社会稳定密切相关。这项工作包括灾害区划、灾情预测、灾情教育、防灾预案制定、防灾工程建设、应急反应机制建设、灾害发生后的社会力量动员、救灾的组织实施和灾后重建等内容。政治社会学强调社会治理的政治性及其效果,使防灾的应急准备、实际救灾能力和灾后重建能力建设成为长期的、全面的思想、技术、组织准备和力量积蓄。本文的写作初衷是从这一新的视角审视灾害和人控制灾害意识的现实关系及处在灾害环境中的人的未来命运。

一、灾害的“族群”与灾害认知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在更高的起点和水平上全面推进,人口和社会财富进一步增长,人们的社会经济活动更加广泛,同时,各种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和几率趋于增大,并成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现实的制约因素。从增强公民对各种灾害的忧患意识、强化社会责任感和自我救护的多重视角考量,应强化对两大灾害系统的认识。

(一)深入了解和把握关涉自然灾害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目前理论界对自然灾害的分类研究,是我们强化对自然灾害认识的一个重要维度。

地质灾害。地震、火山爆发、山崩、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陷等属于此类。地震是地球运动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地球大规模、迅速地释放能量的结果。地震预测的实质在于对地壳运动状态进行深入的了解和科学的把握,对震前种种异常信息的捕捉和综合分析也是地震预测的重要辅助手段。[1]关于火山爆发,到目前为止,人类对它爆发的时间和原因很难做出有说服力的解释和科学的预测。我国传统的治理滑坡的措施主要包括:排除地表和地下水,防止河水、水库对滑坡体坡脚的冲刷,改变滑坡体外形、设置抗滑建筑物,改善滑动带土质性质等。[2]有学者注意到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山体突变灾害多发生在雨季这一现象,把山体突变灾害从理论上抽象成材料科学平面上的一条裂缝。这样做的结果,不仅从理论上找到了山体骤变灾害产生的条件、滑动的准则,而且以该理论为依据为预测这种灾害的发生提供了现实可能性。

气象灾害。暴雨、洪涝、热带气旋、冰雹、雷电、龙卷风、干旱、酷热、低温、雪灾、霜冻等属于这类灾害。学者们普遍认为,多数气象灾害与人们面对自然显示出的傲慢和无节制地利用环境资源有着密切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智慧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问题,人类如果能以爱心对待万物,与万物平等相处,世界将充满生机而又呈现出丰富性和多样性。生命智慧的形式不是“知识”而是“境界”,“境界”是心灵存在的方式,是存在与价值的统一,善待自然是人生的一种境界;境界又是情感与理性的统一。[3]人类生存是动态的,是生命创造与生命的延续与发展,友好地、理性地对待自然是减少气象灾害的基本途径。

生物灾害。病虫害、森林火灾、沙尘暴、急性传染病等属于这整理类灾害。生物灾害实际上是由自然界的生物失衡引起的。在政治社会学的视野里,人在发现、发明、掌握和运用科学技术解决实践中遇到问题的过程中,即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认识水平和实践能力。一方面,科学技术是防治生物灾害、维护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科学技术的革命和创新又使人类活动和追求的起点越来越高。人的本质力量在人类积累新知识、探索新规律、创立新学说、创造新方法的过程中不断增强,当然也就为防治生物灾害提供了更多的新手段和新方法。面对可能发生的生物灾害风险,社会政策更多需要考虑的是,以科技新手段预防和管理这些风险,强调多元、参与、平等、协商和互动。

天文灾害。天体撞击、太阳活动异常等属于这类灾害。对天文灾害的分析应有一个逻辑框架,这一框架必须以客观可见的天文灾害的定向变迁因素为基础,而不应过多涉及主观的、现时的愿望。换言之,天文灾害的客观性,不仅制约着对这种灾害的认识,也规定着人们治理这种灾害的能力,我们只能根据特定历史环境中的天文事件来认识天文灾害。危机与行动主体对危机的快速反应是政治社会学中的重要主题,天体灾害的防控与现代高科技在这一领域的运用有着密切的关系,面对天体灾害所选择的手段是思维多样性、理论多样性和方法多样性的统一,这是应对天体灾害所应予以认真思考的问题。

其他自然灾害。雪崩、冰崩、海啸、鼠害等属于这一类。对其他自然灾害的强调,为人们提供了一种认识自然灾害这种多“族群”实体并使之保持一个整体和互相关联的状态的视角:在一个统一的、正在进行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建设的广大疆域内,将自然灾害实体看成一个整体,并时刻关注这个整体的另类,其社会效能显然要远远高于只关注其局部、大部抑或某些即使是危害极为严重的灾害个体。雪崩、冰崩与环境变暖有关,鼠灾与生物链的断裂有关,海啸与地球内部的运动有关。对这类灾害监控的关键是要组织人力、运用高科技手段对可能发生灾害的地区进行跟踪监控,注意搜集异常情形的信息并加以分析研究。

自然灾害主要是由自然因素引起的,这类灾害一般都要经过潜伏期、爆发期、高潮期、缓解期、消退期等五个阶段。防灾减灾的中心任务是,发现自然灾害在潜伏期的征兆,以最短的时间控制自然灾害爆发后的态势,缩短自然灾害对人们损害的持续期以及从自然灾害的突发性中吸取教训等。还须注意,自然灾害是自然界作用于人类的结果。自然的突变对人类产生巨大影响,人类反过来又要对灾害产生巨大的反作用。从政治社会学视野里考察防灾减灾工作,才能更有意识地、不断地强化这种反作用;逐步深入认识自然灾害的特点和规律,不断地跟踪、研究、形成具有创新价值的行之有效的对策,消除自然灾害可能给人们带来的灾难性后果。

(二)关涉人为灾害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深入了解和把握

生态环境灾害。烟雾与大气污染、温室效应、水体污染、水土流失、气候异常、人口膨胀等属于此类。人类在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活动超出了大自然的资源承受力和废弃物降解力,是导致生态环境灾害的最重要原因。人类在科技、经济和社会关系上协调不当,引起了自然关系和社会关系的失衡,从而造成温室效应、热岛效应、环境污染等人为灾害。自然界是生命之源,应当把人与自然界看成是人的生命的整体,人与万物应是生命共同体,万物是“我”的朋友,不是与“我”对立的它者。所以在开发、规划和社会建设的全过程中,应从社会意识角度切入灾害和人的生活层面,重视对公民进行生态环境灾害宣传教育:要选择最有说服力的理论和事例,促使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生态环境灾害进行现实体验,体会灾害给人们造成悲惨境遇的情景,逐步培养和强化人们人道主义的真诚思想、行为表达和对未来美好社会的追求。

工程事故灾害。岩土工程塌方、爆炸、人为火灾、核泄露、有害物失控(毒气、毒物、有害病菌等)、水库溃坝、房屋倒塌、交通事故等均属此类。人类对灾害的研究促进了材料科学的发展。在19世纪,钢铁材料在机器和建筑中广泛使用,曾经引发灾害事件,最典型的是19世纪中叶在欧洲多次发生火车车轴断裂造成车毁人亡。对这类灾害的研究,使材料科学理论和材料开发有了重大发展:一种新的试验方法和一个新的分支学科——金属疲劳(fatigure)学应运而生。到目前,从对金属疲劳的研究又延伸到新的更为广阔的领域,扩展到了陶器、复合材料等方面。我们应该从中获得某种启示:既要从源头上查找工程事故灾害的原因,探讨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又要从设计、制造、加工、使用、监测等多方面堵塞漏洞,预防这类灾害的发生。

社会灾害。球迷骚乱、战争、集团械斗、人为放毒、车祸、海难、空难、毒气污染、社会暴力、动乱、金融风暴等属于此类。这些危害社会的行为如果发展成为特大恶性事件,就可能加剧社会系统的紊乱。政治社会学观点认为,从全局上避免社会灾害的发生,肯定了社会人作为个体的特殊性、意义和价值,实际上就是肯定了多数人;同时,要按照法治的要求社会灾害识别,界定社会灾害的主体,防止制造灾害的行为,以法治理,消除危害。治理社会灾害的道德和法律规范蕴涵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这样的规范如何论证和阐发,体现了国家和民族的能力和风格,我们要不断地提高对社会灾害的理论阐发能力和实际控制能力。

灾害的多元并存格局对防灾减灾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同时也为各种防灾减灾观念和方式的创新突破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在新的技术条件下,科学家关注的社会问题的范围极其广泛,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科学家自觉地把自己的研究成果与整个社会的利益结合起来。[4]政治社会学强调社会治理的政治性和相对平衡性,就此提出了一项现实而紧迫的任务:既要让人们从整体上认识各种灾害,进而为灾害治理夯实现实的基础,又要在科技和社会认知领域架起融通的桥梁,在灾害的范畴内保持概念的多元性和层次化,为当下我国的防灾减灾工作提供强有力的分析工具,以便更好地指导防灾减灾工作。

二、灾害的评价尺度

笔者认为,仅仅依据财产损失来确定灾害危害程度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应该根据人员和财产损失程度、对本地区造成损害与gdp的比例关系,社会影响大小等进行综合评价。具体地说,应该在以下三个方面予以注意:

(一)根据灾害造成损失的绝对数把灾害分成五类

根据灾害造成的损失对其进行分类,是一种对灾害的基本分级方法。这种方法对灾情的判断最为客观具体,可以直观地看出灾害造成的损失的大小。1.巨灾。死亡10000人以上,经济损失在1亿元人民币以上。2.大灾:死亡1000-10000人,经济损失在1000万-1亿元人民币。3.中灾:死亡在100-1000人之间,经济损失在100-1000万元人民币。4.小灾:死亡人数在10-100人之间,经济损失在10-100万元人民币。5.微灾:死亡<10人,经济损失<10万元人民币。[5]

(二)根据我国东中西部的差异对灾害损失进行评价

虽然以损失和伤亡数为指标,可以给人具体而深刻的印象,但单纯以绝对数划分等级,也不尽合理。在我国东部地区,1000万元不算大损失,而对于国内生产总值仅亿元的中西部的县市则是重大损失。所以在进行灾害损失评估时,首先应测算出其造成的经济损失的绝对数,第二步就是要看灾害损失对gdp总量所占的比重。自然灾害对gdp造成的损失超过35%的,为特重度影响区;对该地区gdp造成的损失在25%-35%之间的,为重度影响区;在15-25%之间的,为中度影响区;在10%-15%之间的,为轻度影响区;小于10%的,为微度影响区。[6]这种灾害评价目的是要考虑灾害给本地区带中国整理来的财产相对损失,对政府科学估算灾害损失和在多大程度上组织全社会力量赈灾具有重要意义。

(三)根据灾害给国家造成的不良影响进行评价

有些突发事件虽然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但它们给社会和国家带来了不良影响,有损于我国的政治形象或者伤害了民族大家庭的感情,给人民造成心理创伤,或者引起社会和民众的恐慌等等。这种影响就是灾害的社会危害和政治危害。由此可知,对灾害的评估不能限制在定量分析比较狭小的视野和范围内,必须尽可能地将主体的眼界放宽广些。这样,当灾害来临时,政府才能根据灾情进行科学的把握,以便决定在多大程度、多大范围、多大强度上进行社会动员,组织救援力量。

三、灾害的演变规律与忧患意识培育

政治社会学视野里的防灾减灾工作反映了一种崭新的灾害观,是灾害治理的一种新的理念。它要求人们,既要对灾害进行整体的、科学的把握,又要特别关注不同灾害的特殊性和独特的潜伏及爆发形式;既要强化人们对灾害的整体把握和科学防范意识,又要提高人们坚持以人为本,关爱生命的精神境界。

(一)骤变型灾害更要求人们强化忧患意识

地震、泥石流、山体滑坡和某些工程事故灾害,如岩土工程塌方、爆炸、人为火灾、核泄露、有害物失控(毒气、毒物、有害病菌等)、水库溃坝、房屋倒塌、交通事故等,会以突然袭击的方式对人们造成危害,有的危害后果极为惨重。这种突发型灾害,乍看起来好像猝不及防,事实上事先防范与疏于防范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南美的智利,在宪法里明确中央政府在处理灾难性事件中的责任。自1977年起,智利的学生每年都会参加三次地震演习。2005年,由于一个关于海啸的谣言,大批居民在凌晨时分逃离家园。在没有任何天灾的情况下,逃离时的混乱造成1人死亡和17人受伤。这种惨痛的教训增强了智利从国家到公民的防灾减灾意识。在这个国家里,所有建筑须符合非常严格的防灾标准,以保证能抵御地震和其他灾害的侵袭。如果你到了这个国家,就会有人告诉你,楼房承重墙在哪里,地震时应在楼房的什么地方避险。2010年2月27日,智利发生里氏8.8级强烈地震,只造成799人死亡。加勒比海岛国海地则是一个在历史上未曾发生过巨大灾难的国家,对灾害的忧患意识就不那么强烈。2010年1月12日,发生里氏7.3级大地震,造成27万人死亡。这充分说明,是否具有防灾减灾的忧患意识,是否针对骤变型灾害开展卓有成效的预防工作,会产生截然不同的减灾效果。

骤变型灾害的发生通常缺少先兆,爆发是突然的,发生的过程历时较短,但破坏性很大,而且可能在一定的时间内重复爆发,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巨大损失。过程难以控制,但是人在极短的时间内是可以充分利用长期训练积累的经验和聪明才智的。政治社会学强调,对灾害的关注和认知要具有特殊的政治情感和命运体认,这“有助于减少社会上的挫败感,从而提高政治稳定性”。[7]这种从全社会强化人们对骤变型灾害的警惕的内在精神感受和忧患意识应该成为我们全社会的共识,要进行典型经验和教训教育,采取近距离的观察体验以深化人们亲身体验的心理感受。

(二)发展型灾害是渐进积累的结果

自然灾害中的暴雨、台风、洪水和社会灾害中的战争、集团械斗、人为放毒、车祸、海难等属于此类。与骤变型灾害相比,发展型灾害在爆发之前有一定的先兆,往往是某种灾害渐进积累的结果。这种灾害发展比较迅速,但是比骤变型灾害要缓慢一些,因而其过程具有一定的可控性。“每个人的主要生活内容都总是属于某一系统的,人们的共同活动的适当方式也就体现在社会生活体系中”。[8]面对发展型灾害,各主体承受感的强化是政治社会学关注的基本问题之一,要使社会不同群体的思维和行动发生积极的变化,在全社会实现关注重心的下移,深化公民对人的生存和精神状态的认知,力争将发展型灾害控制在潜伏期和预备爆发期。

   (三)持续型灾害表现为连续地对人类造成危害

旱灾、涝灾、传染病、生物病灾害等就是以持续性方式对人们造成危害的。灾害爆发后,持续的时间可几天、半年到几年。在中国千百年防灾减灾的历程中,由于受思想观念和技术条件的规约,在过去很长的时间里,对持续型灾害的防治缺乏自觉的政治关怀和灾害意识。党坚持以人为本,才使防灾减灾工作真正成为为人民解除痛苦、维护社会稳定和改革发展成果的重要手段。我们必须懂得,在现实生活中,国家的政治法律只是为公民预防各种灾害提供间架,具体内容需要由各级政府和公民进行创造性填充。预防持续型灾害必须以创新观念为牵引,处理好政治法律的规定性和措施的创新性之间的关系。形式的规约对于内容的创新提供了保证并发挥激励作用,防灾减灾内容的变革则是创造力的源泉。要进一步培养和强化人们负责任的生活方式,引导人们积极主动地为社会承担防灾减灾义务并使之内化为社会的主流价值标准;要积极地将防灾减灾的思想理论成果运用于实践中,以持之以恒的精神对持续型灾害进行防治。

(四)环境演变型灾害通过对环境造成危害危及人的生存

沙漠化、水土流失、冻土、海水入侵、地面下沉、海平面上涨、以及区域气候干旱化等环境灾害是以演变的方式对人类构成危害的。环境演变型灾害的发展是一种长期的自然过程,是自然环境演化再加上人类不当行为造成的结果。因其进程缓慢,不易引起人们的重视而采取有效措施,更何况有些措施需要人类共同合作才能完成。不过,这类灾害具有统计意义上的可预测、可预报性。如二氧化碳倍增可能引起全球气温升高1-3℃,这在理论上比较容易计算出来;它导致的区域干旱化和海平面上升的后果,人类也可以比较准确地加以测算。

我们要发挥政治社会学的学科整理优势,强化人们对灾害的强烈的关注和应有的问题意识。政治社会学提出了一个长期被人们忽视却又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要根据人与灾害的矛盾焦点,更为广泛地、内在地触及民心民意,从中清理出那些具有价值或值得吸取的教训,渐进地推进各种措施的落实,把现实和历史、理论和价值统一起来。应设立科学的灾情防御标准,以便在灾害发生后,政府能够确定在多大程度上动员和组织社会力量进行救灾;还应强化全民族的防灾教育,使防灾知识教育以及实地演习走进人们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成为生存培训的基本内容。这样,当灾害发生时,灾区的政府和社会组织才能从容应对,企业、学校、社区才会更为积极地配合,而个人则有可能快速调节心理状态以适应突如其来的危急情势。

参考文献:

[1]焦双健等.城市防灾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68.

[2]全国重大自然灾害调研组.自然灾害与减灾[m].北京:地震出版社,1990:306-307.

[3]蒙培元.追求生命的智慧[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14-15.

[4]邹农俭.社会学的视野[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492-493.

[5]原国家科委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自然灾害综合研究组.中国自然灾害综合研究的进展[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9:60-140.

[6]高庆华等.中国自然灾害风险与区域安全性分析[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5:63.

了解自然灾害的重要性范文4

〔中图分类号〕 G633.55〔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11―0060―01

陇南是全国四大滑坡、泥石流多发区之一,同时位于我国地震频发的南北地震带上。近年来,陇南连续多次出现几十年甚至百年一遇的特大自然灾害。从2012年秋季学期开始,成县一中开展了“‘陇南自然灾害’校本课程开发与应用研究”省级课题研究。该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不仅有利于加深学生对选修模块五知识的理解,而且贯彻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理念,提高了学生的防灾减灾意识。

一、开发构想

1.开发基础。开展灾害教育活动是减轻人类遭受自然灾害损失的重要手段。我校学生在学完选修五模块后,对自然灾害及防灾减灾知识已有一定的了解,加之对“成县地理”校本课程的学习,他们对家乡的自然环境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在亲身经历了多次自然灾害的情况下,其学习“乡土自然灾害与防治”知识的愿望非常强烈。学生的需求,开展灾害教育的紧迫性成为开发“陇南自然灾害”校本课程的强大动力和基础。

2.校本课程标准的制定。“陇南自然灾害”校本课程标准主要由“内容”和“活动建议”两部分组成。其中,内容包括:陇南自然灾害的特点、类型及分布;人类活动对陇南自然环境的影响;成县主要自然灾害的类型;陇南和成县在防灾减灾中取得的主要成就。活动建议包括:通过多种途径,收集各种资料,了解陇南及成县自然灾害类型与分布;列举当地发生的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各一例,分析陇南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机制;实地参观学校或家乡附近的自然灾害现场和治理现场,初步了解自然灾害的成因、危害及治理措施;利用当地科普馆、气象局等校外地理课程资源,组织一次防灾、减灾科普教育活动;利用板报、展板等展示陇南减灾的成就和灾害防治措施;开展研究性学习,对近年来陇南发生的重大自然灾害的成因、危害及应对措施等进行初步探讨。

二、实施途径

1.课程实施前的师生准备。校本课程实施前,教师下发“陇南自然灾害”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对陇南及成县自然灾害的关注程度与防灾减灾知识的掌握情况。参考人教版、中图版、湘教版等“自然灾害与防治”模块编写内容,收集资料,编写教材,制作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设计。学生在课前要做好以下准备:一是填写“陇南自然灾害”调查问卷,增强对陇南自然灾害与防治现状的了解;回顾选修模块五中的相关内容;撰写令自己印象最深、亲身经历的有关自然灾害的短文。二是以小组为单位,通过网络、报纸、书籍等收集陇南及成县自然灾害与防治资料。

2.合理开展课堂教学。“陇南自然灾害”校本课程主要采用“问题―阅读―课堂探究” 方式组织课堂教学。即先以问题引入新课,如,用“2013年陇南发生过哪些较大的气象灾害”引入“陇南主要气象灾害”这一学习内容。然后,引导学生阅读有关陇南某次重大自然灾害或防灾减灾成就的内容,师生共同归纳某种灾害的危害、时空分布特点或防灾减灾成就及应对措施。最后,开展课堂探究,组织学生思考、讨论。

3.实地参观考察。在“陇南自然灾害”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充分发掘校外地理课程资源,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组织学生参观成县防震减灾科普馆,考察5・12地震后陇南农村的变化,与受灾群众及灾害治理人员进行座谈。学生通过参观考察,亲身感受到自然灾害的危害,提高了学习这门课程的积极性和防灾减灾的意识。

4.展示学习研究成果。学习研究成果的展示主要通过两种途径:一是让学生办地理板报,主要包括参观考察活动专题板报及专题学习板报。二是组织部分对自然灾害与防治问题感兴趣的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活动。

了解自然灾害的重要性范文5

[关键词]大学生 防灾减灾 价值理念

[作者简介]刘胜男(1974- ),女,河北廊坊人,防灾科技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政治史。(河北 廊坊 101601)汪行舟(1979- ),男,江西抚州人,赣南医学院学工处办公室主任,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校教育管理与思想教育。(江西 赣州 341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3年河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类教育科学规划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经费)“高校防灾减灾价值理念培育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GH134007)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35-0077-02

应灾、防灾、减灾是当今每个国家或地区关注的热点议题之一。1989年,在联合国“国际减灾十年”(1990~2000)报告中曾特别指出:“教育是减轻灾害计划的中心,知识是减轻灾害成败的关键。”也在中国科学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九次院士大会上强调,要优化整合各类科技资源,将灾害预防等科技知识纳入国民教育,提高全民防灾意识、知识水平和避险自救能力。由此可见,通过教育来防灾减灾已成人类的共识。

一、问题的缘起

灾难是指对人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伤害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具有种类多、频率高、分布广、损失大等诸多特点。人类社会在发展过程中不断经历着大大小小的灾难,虽然科技的不断进步使我们对某些灾难的成因和预防有了较为清晰的认知,但潜在的威胁与现实威胁仍广泛存在,且互相交织。减灾的关键在于防灾,防灾的关键应依靠教育。

当前大学生灾害观念薄弱,对各种灾害整体认识肤浅。在一份关于地震知识了解程度的调查中,75.9%的学生选择知道一些,20.5%的学生选择不是很了解。另一份对北京5所大学部分学生的调查表明,被调查者的灾害基础知识得分最低,问卷中只有50%的大学生认为生态环境灾害造成的损失最大,其中36%的大学生能够准确回答出气候灾害是对我国造成最大经济损失的自然灾害;在对居住地灾害了解程度的调查中,大学生对所在地可能发生的灾害情况非常了解和比较了解的比例很小,多数学生对当地灾害情况仅了解一点或完全不了解。

在目前的高校灾害教育中,传统教育模式占主导地位,主要方式是举办知识讲座、办宣传栏为多,重知识,少趣味,不仅教学模式单一,方法陈旧,与学生的心理需求也相距甚远,学生参加这类培训的意愿不足。对首都高校的调查显示,仅有10.8%的学生曾参加过学校的相关培训或者课程,56.96%的被调查者明确表示对学校的灾害教育工作不满意,47.33%的被调查者认为学校对灾害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在实训方面,大部分学校缺乏防灾演习,即便是已经开展的部分学校,也未能形成长效机制。当被问及是否接受过逃生训练和自己家里是否有防震准备时,69.9%的学生承认从来没有接受过此类培训,65.1%的学生家里没有防震准备,15.67%的学生选择不知道准备什么。

防灾、减灾需要知识,知识的获得来自学校、社会或媒体的宣传,目前高校灾害预防知识宣传普及度不高。相关资料显示,学生获得的求生知识与技能大部分来自于媒体,其中43%来自电视与广播,25%来自报纸杂志,18%来自专题宣传影片,只有11%来自学校。当被问及在地震时是否能找到避难所时,57.8%的学生选择不能和不知道。

二、当代防灾减灾理念

防灾减灾,理念先行。当前我国的防灾减灾理念既有本土化的传统内容,也有对西方先进理念的接纳与吸收。

(一)人本价值理念

“以人为本”是当代社会共同遵循的价值取向,同样适用于防灾减灾。“人本”首先着眼于自身,关注个体的生命。中国传统哲学强调“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天地之性,人为贵”;古人把天地人称为“三才”,认为“三才相通,灾害不生”;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思想家曾对本强调自然为本、名教为末,与现在的“人本”思想有相通之处。由以人为本延伸出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既尊重人的权利,也尊重自然的权利。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来自西方的人本主义思潮与中国的传统人本思想产生了激烈的碰撞,在交锋过程中,对人本理念的解读变得更加深刻、完整起来。一方面,西方的人本关注个体存在的价值与尊严,使人认识到“人性”的丰富,认识到主体的本能、欲望、意志、情感等内在非智力因素对人的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另一方面,对科学理性及科学技术的负面效应进行深刻地批判和反思,揭示科学给人类带来的痛苦和危机,从而促使人类反思自己的行为。如果说传统的思想还停留在对“何以为生”的探讨上,那么现实的讨论则转变为“为何为生”,这一理念的转变启发人们再次思考与体会生命的深层意义,确定生命存在的价值。

(二)安全防范理念

随着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人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安全意识对于人类建设实践和减灾实践的重要性。古人云:“灾异之生,常出于人之所不意,诚素有其备,虽甚灾不足为忧也。”因此,要树立安全防范理念,建立“预防为主”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安全防范的文化氛围,进而达到公众化、社会化。

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国内外形势的深刻变化,安全的内涵和主体要素也发生了改变。从小范围而言,安全隐患就在身边,生产事故、交通事故等时有发生;从大范围而言,军事安全、恐怖主义、民族分裂、社会不公正等直接影响着社会的安全与稳定。现实社会中的安全防范不再仅局限于个人的生存、生活安全与健康安全,国家安全、工程安全、网络安全等也先后被纳入进来。《21世纪国家安全文化建议纲要》规定:“21世纪我国安全事业应提高全民的安全文化素质,建立大安全体系(安全减灾防灾体系),从生产安全扩展到生活、生存安全;加强安全减灾防灾基础性科学研究,包括安全基础理论、安全宏观决策智能化,实用安全技术和现代安全管理机制等研究,以及建立重大事故应急计划体系等。”这就将大安全观、“全面预防”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将防灾减灾理念提升到了新的高度。

(三)科学防灾理念

人与自然的较量是一项宏大的社会实践活动,广泛涉及自然灾害、人为灾害、环境公害等诸多领域,因此科学的防灾减灾理念显得非常重要。科学的研究、科学的预防、科学的应对、科学的管理应逐渐被人们所关注与运用,并纳入国家法律法规中。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第十一条规定:“国家鼓励、支持防震减灾的科学技术研究,逐步提高防震减灾科学技术研究经费投入,推广先进的科学研究成果,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提高防震减灾工作水平。”防灾减灾处处需要科学,汶川地震的调查资料告诉我们,凡是严格按照抗震设防要求和抗震设计规范进行设计,并严格按照设计进行施工的工程,抗震能力都明显高于未经抗震设计的工程;凡是接受灾害预防教育并经常进行避害演练的学校,抗灾害能力明显高于未接受任何灾害教育的学校。这充分说明,防灾减灾离不开科学,科学能让人的实践减少更多的盲目性,树立科学的减灾理念比灾难来临时盼望奇迹降临更有实际意义。

三、防灾减灾价值理念的培育途径

(一)优化灾害教育课程

作为教育的主要阵地,高校应积极优化灾害教育的课程设置,开设通识性专业课程或与灾害有关的选修课程,强化灾害知识的传授。灾害教育可以单独设课,也可以与其他学科相结合,采用互相渗透的方针。例如,可以把灾难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融合,挖掘有效的精神资源,通过思想启迪唤醒大学生的灾难意识、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在理工科教学中,适当讲解一些灾难发生的原理、规律、危害,通过答疑解惑解决疑问,进而达到未雨绸缪的目的;在体育课程教学中,传授灾难来临时的逃生技巧和应急能力等内容,使学生形成危机意识。

为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与学习兴趣,灾害教育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可以灵活多变,如可以设置网络课程进行讲解或答疑、利用学生喜欢的网络游戏进行灾害仿真练习。此外,教材是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必需品,可以开发一些专业性、指向性较强的灾害教育教材,或编写一些与灾害相关的通俗性读物。

(二)普及并强化实际训练

灾害教育不等于一般的知识传授,学生掌握灾害知识只是灾害教育内容的一部分,将知识内化为行动,从而构筑一种理念,方能自觉防灾,所以开展深层次、有梯度、全方位的灾难实训非常有必要。实训的方式可分为多种,如防灾演习演练、情景模拟,观看电影电视、参与知识竞赛、观看实习基地、参加研讨会等。美国学校将“户外教学”广泛运用于灾害教育领域,利用这种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对灾害知识的迁移和应用能力,学校还与消防部门合作,邀请消防人员亲临学校指导,组织师生共同参与防范灾害的演习。美国儿童从出生就被灌输生命至上的价值观,读幼儿园时就已开始训练他们的逃生技能,美国学校至少一个月举行一次紧急情况下的疏散演习。日本的防灾减灾模拟演习丰富多样、次数频繁、参与面广,政府把每年的9月1日定为“全国防灾日”,开展全国性的防灾教育活动,活动规模宏大,参与人数达数百万,且日本首相及各有关内阁大臣均要带头出席。除了模拟演习外,仿真游戏也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方式,如联合国与英国一家游戏公司曾设计了一款阻止灾害的教育游戏,游戏中模拟龙卷风、地震、洪水、海啸和森林大火等严重的自然灾害状况,玩家们需要在一定的财政预算和时间限制下拯救尽可能多的居民。总之,借鉴西方模式,凸显自身特色,加强宣传和训练的力度、频度、广度及深度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构建防灾减灾校园环境

良好的环境有助于理念的养成,作为社会防灾减灾的前沿阵地,营造校园减灾环境,高校责无旁贷。校内可以设立内部综合性、常规性的危机管理部门,筹建多个应急小组、志愿团队或救护队。对这些应急小组或志愿团队不仅要及时加强设备、设施的供应,还应加强参与人员平时的教育和培训。充分发挥辅导员的纽带作用,通过他们指导、督促班级、党员、团员积极开展防灾减灾活动。同时,由于高校拥有大量开放空间和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是天然防灾避难场所,以学校为阵地,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能带动家庭,形成辐射社会的功效。为扩展宣传场域,烘托特色氛围,可以组建学校宣传队或社团组织,让他们充分利用校园网、电台、电视台、学校报纸等媒体,播报防灾知识、避灾技能等。此外,宣传队或社团组织还应定期走出校园,在不同的场合、地点广泛开展灾害科普宣传,通过当众讲解、发放宣传画、表演小品等喜闻乐见的形式把灾害基础知识、防灾技能传播开去。

[参考文献]

[1]郑,钱建江.国内外自然灾害教育研究综述[J].绥化学院学报,2008(2).

[2]李莉.河北联合大学学生地震灾害意识调查[J].中国科技信息.2011(8).

[3]谌丽.大学生灾害感知水平调查与减灾教育建议[J].中国地质教育.2007(6).

[4]王红岗.关于首都高校灾害教育现状的调查研究[J].社科纵横. 2011(6).

[5]李莉.河北联合大学学生地震灾害意识调查[J].中国科技信息.2011(8).

了解自然灾害的重要性范文6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过度开发和环境污染,致使地质灾害频发,严重影响到社会安定、和谐。地质灾害发生时,可能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如何能够更为客观、全面的了解地质灾害问题,选择合理的防治措施显得十分重要。经过多年来的研究和实践,逐渐从认识论和方法论两种角度对地质灾害进行阐述。认识论强调地质灾害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地质灾害发生的根源在于地质体重力作用失衡,地质体边界条件、激发条件和初始条件发生不同的组合搭配,导致地质灾害出现。方法论则是从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角度开展工作,寻找问题的合理解答,为后续防震救灾工作开展提供指导和依据。由此,本文主要就地质灾害防治研究的认识论与方法论进行分析,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合理改善措施。

关键词:

地质灾害;灾害防治;认识论;方法论

经过多年来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研究,在防治工程研究上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尽管当前理论研究成果较多,分析技术和快速反应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但是在实际管理决策中运用的技术却存在明显的缺陷和不足,针对性不强、不准确问题尤为突出,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经济持续增长。出现此种问题的原因在于地质灾害防治研究工作未能得到正确的方法论和认识论指导,致使实际工作出现偏差,影响到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成效。由此看来,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研究的认识论与方法论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对于后续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开展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1认识论与方法论概述

1.1认识论

认识论主要是对人类认知本质和发展过程的理论研究,通过对发生、发展和影响全过程的规律摸索,寻求事物本质所在。认识的根本任务在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逐渐上升,更为深刻的探究事物本质发展规律。就认识论本质来看,可以将其看作是自然观的具体成效,结合自然科学的发展来不断创新和完善人类对社会的认知,深入挖掘信息观、时空观、运动观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更好的适应自然科学的发展,提升人们的思想境界[1]。

1.2方法论

方法论是一种对认识过程的图示,将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更为形象的展示出来。科学方法论是在科学认识研究相关方法和结构基础上,进一步解决实际问题,了解到各种理论、结构和发展趋势之间的关系。自然科学方法中观察法、数学法和实验法,哲学方法中则包括了思维与实证、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自然科学方法和哲学方法在逻辑上是存在密切联系的,均是强调内容和形式、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和谐统一[2]。在利用科学方法探索客观事物本质内涵过程中,主要包括对理论和实践、结构和功能、组合和要素之间的关系探究。系统科学是由于学科特性,方法论中涉及内容较广,除了部分与整体、简单与复杂以及原因与结果传统哲学内涵以外,进一步整合了要素、结构、功能和层次等新式内容,具有更为深远的哲学意义。对于自然观的认识论,则主要是强调探究事物本质内涵,了解到事物的矛盾论,主要是指事物运动个性是具有的独特本质,为自己特殊矛盾规定。自然科学观方法论并不仅仅局限在理论层面上的研究,更加倾向于实践活动,通过大量的实践来积累经验,获取更多的知识。科学行为的方法论主要包括分割论和整体论。

2地质灾害研究的认识论

2.1地质灾害共性

地质灾害的共性主要是强调地质灾难事件在发生、发展和运动过程中存在相同的属性,即自然属性、资源属性和社会属性。就地质灾害事故来看,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和崩塌等均属于此列,这些地质灾害事故发生后将造成岩土变形和破裂运动,进而带来严重的危害。地质灾害共性成因要素主要包括地质体所在区域的水文条件、气象环境因素以及地层地貌等,其内在本质则是重力作用失衡,呈现出来就是地质体微观到宏观的破坏运动,在条件的诱导下渐变逐渐超临界变化[3]。

2.2地质灾害的个性

地质灾害个性表现为地质事件的发生、发展和运动过程中呈现出来的特殊性,更多的是反映出地质灾害本身的成分和环境作用特性,伴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表现出明显的不确定性。也正是这种不确定性,在受到不同外部作用力影响下呈现不同的形式。认识个性则是为了更进一步认识这一特性,从而有针对性建立模型进行修复,降低地质灾害事故发生几率。崩塌作为地质灾害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具有十分突出的运动特征、突然性特点,崩塌事故在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可能转化为滑坡和泥石流更为严重的地质灾害,带来更大的损失。滑坡灾害的发展过程是水平运动,表现为牵引式、推移式和坐落式等等,进而产生不同程度上的地质危害。地面塌陷是岩体内部结构断裂发生沉降,地表出现连续性的变形,带来危害。

3地质灾害防治的方法论

3.1方法论的选择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涉及内容较广,在防治相关研究中应该注重复杂系统非线性科学思维的吸收和培养,更要充分的掌握分割论的核心思想内容。地质灾害防治的整体论则是实际工作开展的指导思想,结合实际情况为工作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和支持,优化工程布局。分割论在地质灾害防治研究中应用,主要是用来深入解剖地质灾害个性,客观阐述地质灾害的成因,探究地质灾害发生规律,将最终得到的计算结果反映到整体论层面上,进而通过全局的对比和分析,实现逼近实在[4]。

3.2基于整体论的方法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研究更加倾向于整体集成方面的研究,通过提炼主要问题,对比概念设计。整体论的方法主要包括归纳、类比和演绎。其一,归纳是指深入挖掘事物本质,对比多个事物的发展规律,总结出一般性概念,并结合实际案例产生结论[5]。其二,类比是利用已经被证明的公式去验证案例,对比研究对象,从而为后续决策作出更正确的判断,有针对性开展工作。其三,演绎则是从普遍性理论知识角度去探究个别事物本质内涵和规律,得出特殊性结论的一种研究方法。

4结论

综上所述,地质灾害是一种可以了解和认识的问题,在充分认识的前提下选择合理的防治对策,由于地质灾害的个性和共性具有复杂性特点,所以从宏观角度去衡量是可以将其简化为线性、可确定问题进行处理,以此为后续防灾工作开展提供坚实保障和支持。

参考文献:

[1]刘传正.地质灾害防治研究的认识论与方法论[J].工程地质学报,2015,11(5):809~820.

[2]周彬,朱晓强,杨达源等.长江三峡水库库岸消落带地质灾害防治研究[J].中国水土保持,2014,31(11):43~45.

[3]王得楷,马琦明,陈怀录等.甘肃城市建设地质灾害防治研究[J].甘肃科学学报,2012,22(3):53~56.

[4]刘广润,徐开祥.三峡水库岸沿岸移民区地质灾害防治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13,11(1):85~88.

了解自然灾害的重要性范文7

关键词:中国红十字会;救灾学;学理研究;实证研究

中图分类号:C91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5194(2010)06―0140-05

一、中国红十字救灾学研究的社会历背景

中国红十字救灾学研究的产生不是偶然的,它是中国社会发展和中国红十字运动的必然结果,尤其在灾害日渐严重的今天,做好红十字运动救灾学研究实属必要,而且红十字会也逐步将备灾、救灾等救灾学的重要问题上升至首要的职责和任务。同时,做好红十字的理论研究更是红十字事业深入发展的要求。

(一)中国红十字救灾学是中国社会发展和红十字运动的必然结果

中国红十字会从事灾害救助的力度和广度,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其自身整合社会资源的能量;二是其与政府在公共事业领域的分野和博弈状况。红十字组织和政府对各自的认识以及互相关系的定位至关重要。在民国时期,由于内乱频仍,政局更迭频繁,社会秩序混乱,人民颠沛流离,弄得民穷财尽。面对一系列社会问题,如赈济灾荒等,民国政府显得力不从心,被迫实行社会责任的“让渡”。在此种情况下,以红十字会为代表的民间组织及其众多社会成员自然责无旁贷地担负起这种“让渡”过来的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在全能政府时代,红十字组织逐渐被挤到社会的边缘地带,甚至连生存都成了问题,自然无从施展经世济难的天然职责。改革开放以来,伴随政府职能和政治体制的逐渐转型,国家与社会关系的重新定位,国家行政权力从经济领域和社会领域不同程度地退出,国家与社会的二元分化开始进行,中国社会力量日渐崛起,这为红十字会等社会救助团体开展救助活动提供了很大的空间。

(二)日益加重的灾害成为红十字会救灾学研究的宏观背景

我国土地辽阔,人口众多,生齿浩繁,地理环境复杂多样,自然变异十分强烈,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少数国家之一。据统计,1949年至1998年间,我国各种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25000多亿元,平均每年造成的损失大约占平均GDP的3~6%,财政收入的30%左右,是发达国家的数十倍。自然灾害给人们的生命安全带来巨大威胁。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有50多万人因灾死亡,是世界上因灾死亡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

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年均受灾人口达3.7亿人,农作物受灾面积7.4亿亩,因灾倒塌房屋418.2万间,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000亿元,灾害损失比上世纪80年代高出40%。在发生的各类自然灾害中,洪涝、旱灾和地震造成的损失最为严重,所造成的损失占到损失总量的80%~90%。中国有2/3的国土面积不同程度地受到洪水威胁,近半数的城市分布在地震带上,灾害风险很大。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中国进入新的灾害多发期,自然灾害发生频率和造成的损失呈明显上升趋势。

灾害救助是政府部门的一项社会责任,但由于我国灾害频发、灾害严重,救灾工作十分艰巨,往往超出政府的实际救助能力,使其难以应付。中国红十字会的定位是“政府人道主义工作领域的助手”。这个定位很明确。只要是有大的灾害,中国红十字会都参与了救助;即便平时,也积极致力于备灾的各项预防工作。在《中国红十字会法》和各个时期颁布或修订的《中国红十字会章程》中,都将灾害救助列为其重要职责和任务之一。

二、中国红十字会救灾学的研究目标与任务

(一)研究目标

中国红十字救灾学是以备灾、灾害救助、灾后重建研究为主轴,探讨在经济社会发展和变迁中如何最大限度地降低灾害的损失、恢复灾区原状、追求灾害损失最小化以至有效地防止灾害的发生等。对中国红十字救灾学而言,首要的任务就是科学地确定其研究目标,并以此为基础来开展学理研究。因此,中国红十字救灾学的主要研究目标,应当是以红十字会这一民间社团为基础,以救灾学为切入点,在国家与社会二元(或多元)分化与合作的宏观背景下,寻求社会力量在备灾、救灾、防灾上所追诉的灾害损失最小化和社会效益最大化的运行机制。

第一,承认灾害特别是自然灾害的客观性,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不可避免性,肯定“灾害损失是社会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过程中必须付出的一种异常的经济代价”,是社会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巨大障碍。这已经被历史和现实所证明。

第二,灾害损失的大小,取决于多种因素:灾害本身的破坏力度;人与社会对灾害的认识和预防及抗御情况;防控措施的科学性、合理性、有效性与否;灾后的补偿机制是否完善、力度如何。以上四个方面,除第一点以外,其他都与人和社会的因素关系密切,具体来说,涉及政府相关部门、企业、第三部门和公众。其中,红十字会作为第三部门中的公益慈善团体,它在消减灾害损失上主要体现于第四方面,这也与它“政府的助手”的角色定位是相称的。但这并不妨碍它实现灾害损失最小化的目标追求,而且随着政府社会职能的“退让”,红十字会社会空间的拓展,其在上述第二、三方面的减灾业务能力将会得到加强。

第三,社会效益的终极关怀。红十字会的慈善公益性质,决定了它的宗旨和使命。作为政府与企业之外的第三部门,以其独立性与民间性的性格、卓著公信力的信誉支撑和人道主义的旨趣,广泛集束社会资源,通过社会财富的第三次分配,实现其救灾济困扶弱的价值追求。笔者认为,红十字运动的价值追求分为若干层次:资源吸纳是红十字会得以安身立命的物质基础和人力支撑,这是第一层次;物质资源的保值与增殖、人力资源的保持与厚培,这足第二层次;制度建设和法律设置的完善、科学,建树持久、卓越的公信力,此为第三层次;捐献社会财富,提供社会服务,传播人道精神,关爱弱势人群,创建和谐社会,这是最高的层次,也是其宗旨依归之所在。

第四,红十字社团与救灾学学理的契合。红十字会是一个有形的组织,救灾学是一个无形的学理,二者之间似无多大瓜葛;但寻找他们之间内在的关联,确是红十字会救灾学得以成立的基础。其一,两者的宗旨基本一致。红十字会是以奉行人道主义为宗旨的慈善组织和社会福利团体,其活动讲求利他性和公益性,为人们更好地生存和发展;救灾学的研究在于探索灾害发生、特征、演化规律等,目的是为了预防灾害、降低或消除灾害的损失,同样为了人类 的进步。其二,两者的互相渗透和利用。救灾学的理论研究必须落实到实处,在实践中运用,才能发挥其应有价值;红十字会的灾害救助必须要懂得救灾学的基本知识,了解在不同灾种、灾害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应急和救援措施,使备灾、救灾更有理可据。其三,有了救灾学的帮助,红十字会的灾害救助才可能由实践的层面上升到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高度,从而更好地指导红十字救灾事业的发展。

(二)研究任务

历史的长河流淌不息,灾害的演变表现出持续加重的趋势,而且无论是灾害起因和后果,还是抗御灾害的活动,都呈现出内容复杂化、多样化的历史走向。就中国红十字会救灾学而言,它研究的问题已经十分明确和急迫。

首先,建构中国红十字救灾学研究的基本框架,揭示其基本的内涵。灾害的历史漫长悠久,在与灾害作斗争的过程中,各个层次、各种类型的救灾主体也应运而生。进入近代以来,具有现代意义的民间慈善社团作为新型的救灾主体,在治理社会问题上表现出巨大的组织优势,红十字救灾学研究也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它主要研究红十字会救灾学诞生的历史与现实基础、灾害救治理念、灾害应急机制、灾害救治制度与法律设置、资源动员与开发机制、资源运作机制、救灾管理机制、备灾工作、备灾与救灾监督机制、灾害与救灾理论研究、救灾绩效评估体系等,以上这些部分既自成整体又互相关联,从而构成一个有机的系统。

其次,中国红十字救灾学研究需要重点研讨红十字会与害学的基本关系。灾害科学是一门涉猎广博的边缘学科,主要涵盖灾害认识、灾害防治、灾害管理即灾害理学和灾害工学及灾害法学,纵贯过去、现在、未来的灾害历史纬线,总结人类对灾害的认识历程与发展趋向,论述灾害科学的理论要点,作为学科成立的先导性意见。对中国近现代灾害的基本特征、属性、分类、等级、整体系统、发展趋势的认识,是中国红十字救灾学研究的基本前提。灾害防治是红十字救灾学的核心内容。现代减灾系统包括灾害监测、灾害预报、灾害评估、防灾、抗灾、救灾、安置与恢复、保险与援助、宣教与立法,中国红十字救灾学研究范畴涉及灾害学的除灾害监测、预报、保险以外的全部内容,两者的研究范畴的对应度十分吻合。中国红十字救灾学研究与灾害学探求灾害损失最小化的目标也是一致的。此点在研究目标部分做了交代。

再次,中国红十字会救灾学研究应当提供有关具体的红十字会救灾的技术方法。物质财富、人力资本、自然资源等灾害损失的计量,各种救灾资源投入、产出的构成与效益评价,备灾、减灾经济与社会效益的评估方法等技术层面的方法,红十字救灾学研究对上述问题显然不能回避,须借鉴灾害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理论与方法,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指导备灾、救灾等工作的技术指标和体系。

最后,中国红十字会救灾学还需研究一系列基本关系。例如灾害与社会的关系、灾害与国家的关系、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民间慈善组织与国家的关系、民间社团之间的关系、广大公众与民间社团之间的关系等。这些问题涉及社会对灾害的认知、在灾害面前社会的反应与对策;灾害对国家整体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与国家的对策;国家与社会在灾害与救灾等问题上的合作与分工及博弈;民间社团尤其是慈善组织在灾害救治等方面如何建立协调的工作机制;公众对民间慈善社团的认知与行动能力;等等。中国红十字救灾学研究必须面对、思考和解决这些问题,这样才有利于它的正常发展。

三、中国红十字救灾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

中国红十字会救灾学研究作为一门新学问或学科,自然有着自己特定的研究对象,拥有和借鉴多种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备灾与救灾理念。中国红十字会首先要向社会明确自己人道主义的宗旨和社会福利团体的定位,而备灾与救灾理念即是这种宗旨和定位的进一步具体化和明确化。备灾与救灾理念是红十字会基本理念之一,它主要包括社会组织的传统慈善意识、组织责任意识、社会和谐意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等精神要素。

制度与法律设置。制度和法律设置是红十字会体制建设的“金属外壳”,是红十字会备灾、救灾的制度保障和约束机制。它主要由组织制度建设、立法体系的建构等组成之,随着灾害的演化和救灾实践的发展而处于不断的变革与完善之中,其建设主体有主管政府部门、各级人大、红十字会自身,并参酌社会各界的意见。

灾害信息机制。红十字会这台机器离开信息将无法运转。灾害信息机制一般是指灾害、备灾、救灾信息的接收、汇集、分析、综合、输出、反馈等一套信息流动程序,还包括救助能力的评估、基本信息和现有资源情况的收集,包括预警系统与公共信息。

灾害应急机制。应急机制是在灾害突发时,红十字会与政府及社会相关部门合作、应付危机的系列程序,每一程序中又包括若干程序或步骤,力求在短时间内迅速传递灾情、及时作出部署、动员与输送救灾资源、缓解和消除灾害。其中,主要包括:应急指挥体系与职责任务、预防和预警机制(如预防预警信息、预防预警行动、预防支持系统等)、应急响应(如灾害分级及响应、灾情上报及信息处理、通讯、指挥协调、紧急处置、救护和医疗、人员安全防护、社会力量动员和参与等)、后期处置(如善后处理、社会捐赠监督、灾害考察报告与处理工作总结等)和应急保障(如通信与信息、应急支援、信息技术支持等)等。

资源动员与开发机制。资源动员与开发的内容可理解为三个层次:一是筹集资金,包括物资和货币。二是筹集资源,包括可利用的自然物质资源、社会成果资源和人力资源。三是筹集资产,包括流动资产和非流动性资产,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等所有形式的资产。完整地理解资源动员的内容对于红十字会的备灾和救灾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无形资产和债权等纳入资源动员的范畴,无疑将扩展筹资的思路和方法,提高资源的数量和质量。资源动员的方式有媒体宣传鼓动、日常社会捐赠、资产和资金增值、打造慈善品牌、创新公益项目、培养志愿者等。

灾害管理。灾害管理是通过法律的、行政的、宣传教育的、经济制约的或其他有关的手段,控制、约求与引导人们对于灾省的反应和与有关减灾的行为;协调有关减灾的各个区域、部门与环节;影响与改善人们的减灾观念;规划与调整减灾事业的发展目标与相应的背景条件;设计、组织、决策与指挥有天减灾的重要活动等,以达到行利于提高减灾效益的目的。中国红十字的灾害管理,主要指减灾的物质管理、物流运行状态管理、备灾与救灾决策及其执行过程管理、减灾项目与绩效管理、减灾机构与部门管理、减灾的行为管理、灾害信息与资料管理。

备灾工作,红十字会要根据自身的能力,决定备灾工作的范围和资源的使用,奇灾工作包括:确定社区平时易发的各种危害;确定一般性的危害并预测其变化趋势:评估危害发生的地理分布情况;评估最易受到伤害人群;规定防止危害发生的准备工 作的类型与水准,并优先考虑危害的高发地区和人群;明确社区应付危机与灾害的能力;明确其他团体、部门的作用与能力。

监督机制。监督是为确保公平、公正与效率而建立的一种社会设置,是一套由观念、组织、规范所构成的制度系统。红十字会的监督机制包括自律(内部规范、制度等)与他律(政府部门、大众媒体、社会团体、社会公众等)两个部分,监督的形式有自我约束、接受审计检查、公示、社会监督员督察、捐赠者闩查等。

灾害理论研究。灾害理沦研究往往为红十字会工作所忽视,在处理灾害和突发事件跃升中国红十字会的首要职责之下,备灾和救灾等理论研究须与其实践紧密跟进,其中包括灾害学理论、备灾理论、灾害救助理论、救灾评估理论、未来灾害学理论等。每一个理论白成体系,其中又包含一系列因子理论。以上主、子理沦互相联系共同组成红十字理论的庞大系统。

灾害与救灾绩效评估。灾害评估是抗灾、救灾的重要依据。所谓灾害评估,是指对灾害规模及损害程度的估测与评定,包括灾前预评估、灾时跟踪评估和灾后终评什。救灾绩效评估是指对灾害救治的结果与经济社会效益的估算与测评,采用总体评价和典型评价相结合、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评估方法。

(二)研究方法

红卜字救灾学研究本身就是一门边缘的学问或学科。本论题旨在综合运用历史学、灾害学、社会学、政治学、文化学、心理学和现代化理论等相关学科的理论与分析方法,以中国红十字会为载体,对中国近现代社团的灾害救治与备灾等一系列问题作一个系统的考察。本文拟通过下面几个方法进行研究:

其一,历史学的方法。中国红十字救灾学研究是以中国近现代灾害发展、演进和备灾、救灾的历史进程为历史纬线,总结灾害变化的趋势和红十字会备灾、抗灾、救灾的思想、体制、措施的历程和走向。分析、比较历史上红十字宗旨、职责与权利、组织、资源构成、资源集束、绩效评估等的变迁与特点,为现今红十字提供历史经验与智力支持。

其二,多学科综合研究的方法。由于中国红十字救灾学研究涉及方方面面的学科知识,如社会学、灾害学、政治学、文化学、法学,尤其是现代化理论、组织社会学、行政管理学、文化社会学、公共政策分析和新闻传播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与方法。所以,一方面,在运用历史学方法对红十字会的纵向历史行程宏观描述和微观观察外,重要的是通过多学科交叉方法对红十字救灾学所涉及的所有领域和层面作进一步的深入探究。在研究中注意宏观研究与微观分析相结合、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结合、时间域与空间域的相结合、物质因素与精神因素相结合、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相结合等。

四、中国红十字救灾学研究的理论基础

中国红十字救灾学研究能否成为一门学科,确实值得商榷,但作为具有理论与实践意义的一门学问,还是没有问题的。它拥有属于自己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理论。这些要素构成了红十字救灾学的理论框架与体系。探讨这一框架和体系的内容,并做出一些概括,将会有助于红十字学说的建立和红十字实践的发展。

(一)中国红十字灾害历史理论

从历史视野探讨红十字救灾学是这门科学的重要基础。灾害问题体现了人与自然的互相关系,把灾害放在人与自然这一宏观背景下进行考察,方有全面而深刻的理解。人与灾害的关系体现了很强的历史性,人就是在灾害的冲击、对灾害的认知和治理灾害的历史进程中步步走过来的。这一进程造就了人与灾害关系的多重主体与客体。

在自然界中,人首先是个受动的存在物,是自然界从低级到高级发展运动的产物。由于人作为有别于其他的特殊存在物,具有能动地适应环境的特质和潜能,也就是说,人一方面顺应着自然,另一方面作为自然的对立物又改造并逐渐支配着自然,其主体性逐渐增强。在与灾害作斗争的长期过程中,人与人之间互相联系,结成日趋多种和多重的关系主体,依靠集体的智慧与能量认识、制约和战胜灾害。这种主体即组织,有临时的公众集合体、固定的社会集合体即社团、置于公众和社团之上的最权威集合体即国家或政府等。尤其是近代以降,伴随国家与社会分野的渐趋明朗,社团组织聚集更多来自多方的物质、智力与制度资源,处理社会事务的能力、效益与时俱强。中国红十字会便是这样的重要社团组织之一。

具体来说,红十字社团的救灾历史理论主要表现为:

首先,红十字社团在百余年的慈善公益实践中积累愈益厚重的救灾学认知理论:灾害的类型、特性、分布等自然属性及变化趋势;灾害的衍化、后果等社会属性及历史效应;灾害与社会发展域际和层际的微观联系;灾害与社会宏观治理的目标位置的关系;等等。

其次,红十字社团积累了丰富的应付与治理灾害的历史方法。历代救灾思想、政策与措施及其得失是红十字承继历史的一笔难得的宝贵精神遗产。其内容极其丰厚博大,为红十字救灾救助等慈善活动提供直接的方法论借鉴。如公益慈善思想的继承,灾情的接收与传送,测灾、报灾、勘灾、定灾、赈灾的灾害赈济程序,资源动员和监督机制的社会化,除害的治本性对策等。

(二)红十字灾害社会理论

了解自然灾害的重要性范文8

在地质变化过程中,相对运动的地球板块构成了地质灾害的根源。近些年来,地质技术正在不断进步,与之相应的自然改造活动也逐步在加快。然而在改造自然界时,如果没有遵从最根本的自然规律,那么就容易引发频繁的地质灾害。频繁发生的地质灾害威胁了财产和生命,同时也增加了防控灾害的难度。针对各类的地质灾害而言,有必要探析灾害防治的基本策略;结合发生地质灾害的真实情况,探求地质环境综合防灾措施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

地质灾害;防治策略;地质环境应用

进入新时期后,人们更加重视针对地质灾害的防控手段。在特定的地质环境下,各种类型的地质灾害都会带来损失,这些损失包含了财产及生命的损害。如果没有及时判断并且防治地质灾害,那么不断扩展的地质灾害将会引发更严重且规模更大的损伤。针对防治策略,现今防控地质灾害的相关手段并不健全,因此亟待加以改进[1]。深入探析现今时期的地质环境以及防治灾害策略,这样做有助于综合防控各类的地质灾害,从而提供防灾和治灾的基本根据。

1地质灾害防治的基本原理

通常情况下,地质灾害来自板块运动或者结构变化。受到地质变化的影响,地质环境就会恶化甚至破坏现存的自然资源。由此可见,地质灾害在根本上加剧了财产乃至生命的损失,因而尤其有必要加以防控。从自然角度来讲,地质灾害很难加以预测;一旦发生灾害,人类凭借自身也是很难抗拒的。在经济发展中,政府及其有关部门逐步意识到防治灾害的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也引入了体系化的防灾措施。然而不应当忽视,仍有某些地区并没有重视针对灾害的预测和防治,仍停留于被动的层面上。在灾害突然发生后,只好尽力减少后期的各种损失。因此,地质灾害的防治就在于提前预测各类的地质灾害,结合预测得出的结果来确保灾害防控的及时性和准确性[2]。地质环境包含了体系化的多种要素,例如大气、水体和岩石等。从狭义上讲,地质环境指的是演变过程中的岩石风化物,这种环境诞生于早期的岩石团。在演进过程中,与之相应的地质环境也发生了较强的改变。由此可知,地球演化可以促成地质环境的变更。通过能量交替以及相互作用,就可以构成更完整的地质环境。在形成特定的地质环境时,通常会涉及到大气圈、生物圈和水圈等多种要素。在这些要素中,各类要素都会表现出特定的相互影响关系,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某些地区的地质环境。判断地质环境的过程中,人们也可以据此断定地质运动背后的深层规律。通过预测灾害,可以防控灾害发生时的危害,以此来减轻损失并且做好早期的防控。

2防治地质灾害的具体策略

统计结论表明:从多种地质灾害的角度来讲,不同种类的地质灾害都增加了日常生活以及生产中的较大损失。在这其中,泥石流和滑坡灾害具有显著的突发性特征,因而与之相应的破坏力也是较高的[3]。对于丘陵和山地而言,如果发生了突然的泥石流或滑坡,那么附近桥梁以及道路都将被冲毁,城镇和村庄遭受掩埋。同时,强度较高的地质灾害还可能破坏通信并且堵塞河道,这种状态下就会威胁生态。从目前来看,防控地质灾害的具体策略包含了如下:

2.1构建地质灾害的调查

区从灾害防治的角度来看,地质灾害防治包含了建设监测预警、构建调查区划、处理应急性的地质灾害、搬迁治理等项目。在建设调查区划的基础上,才能构建更完善的防灾技术体系。建设地质调查区划的过程中,关键点就是首先判断频发某些地质灾害的地区,在此基础上勘查并且划定明确的界限。通过风险等级的估测,就可以划分多块的地质灾害区。这样做,有利于地质灾害防控的有关部门明确可行的灾害解决思路,各部门紧密配合从而共同寻找应急的预警对策。

2.2健全现有的预警体系

在防治策略中,首要的防治重点就在于健全预警。这是由于,相关部门只有具备了健全的地质预警体系,才能够明确特定地区的灾害隐患和风险。在预警体系中,监测灾害的关键点应当在于提升预警的技术性,同时也不能够缺乏灾害防控的投入。一旦发生了异常,那么有关人员就需要借助监控手段来搜集特定区域内的地质灾害信息。通过预警体系的反馈,就可以给出实时性的灾害预警信号。在短时间内,可以迅速判断地质灾害的成因,这样做有助于争取珍贵的救援时间[4]。

2.3应急性的灾害处置

最近几年,地质灾害有关的防治手段和技术都在迅速进步。随着经济完善,地质灾害防控的网络也逐步扩展至应急处置的环节。面对突然发生的某种地质灾害,相关人员有必要构建全方位的防灾方案,在明确方案的基础上就可以迅速反应并且处置地质灾害。由此可见,应急处理有利于在最大限度内降低灾害带来的风险和威胁,达到最少的财物和人员损伤。

3地质环境的应用

防治地质灾害,根本宗旨就在于保障安全并且保护财产。地质安全与日常生产及生活具备紧密的联系。对于地质环境,相关人员有必要及时加以了解,通过完善地质环境的具体应用来保障环境的安全性。针对区域性的地质环境,在具体应用过程中有必要考虑特定的区域性。通过全面考虑,再去选择最适合用于勘查的地质手段以及方法。在应用评价的基础上,了解测区内部的各类地质条件,然后就可以遵照分类建设和管理的思路来确保利用的完善性[5]。此外,针对工程所处的地质环境,也需要加以妥善的利用。评价地质环境,目的就在于规避工程风险,保障工程建设中的安全性。在评价环境之前,相关人员还需要搜集与地质环境有关的信息以及数据,经过提取就能够判断出地质环境的特性。具体而言,针对环境的评价包含了单体地质评价、工程安全评价和场地评价等。

4结论

技术进步的新形势下,地质灾害的防控措施也正在逐步落实。面对新的形势,防治地质灾害的做法具有更显著的价值。这是由于,地质灾害频繁发生将会阻碍长期的经济建设,同时也威胁了日常生活以及各行业生产的安全性。防控地质灾害,关键点就在于保障落实防灾的策略。对于地质灾害防控的相关人员而言,有必要密切结合现今的地质环境,在此基础上探求最适合用于防治灾害的策略。通过全方位的科学预测,就可以构建防治灾害的全面框架,从而服务于地质灾害防治的整体效果提高。

参考文献:

[1]侯俊东,肖人彬.地质灾害防治项目治理的社会网络结构优化及策略[J].管理评论,2015(02):13~25.

[2]闫国芹.地质灾害防治策略和地质环境应用探讨[J].价值工程,2016(10):207~209.

[3]陈璧瑕.地质灾害防治过程中地质环境应用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10):130~131.

[4]王亮,刘长宪.解析地质灾害防治及其地质环境利用[J].建材与装饰,2016(11):205~206.

了解自然灾害的重要性范文9

【关键词】突发公共事件;经济影响;综述

突发事件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的紧急事件。非常规突发事件是指前兆不充分,具有明显的复杂性、潜在次生衍生危害性和破坏严重性,采用常规管理方式难以有效应对的突发事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非常规突发事件发生的频率和强度逐年提高,严重影响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对非常规突发事件影响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异常重要。

一、国外研究现状

发达国家在灾害研究开始较早且处领先地位。如美国、日本在20世纪50年代开始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对自然灾害进行研究。Brannen(1954)对1953年德克萨斯经历的大灾难进行了研究;Kunreuther和Fiore(1966)、Hirshleifer(1966)研究了灾害与发展的关系;Nelson 和Winter(1964)、Kunreuther(1968)、Dacy和Kunreuther(1969)的评估模型都具有开创性作用。Kates(1971)、Tierney(2001)运用调整跨学科综合研究的分析框架,强调不同风险类别的判别、理解决策过程和社会脆弱性;Cole(1994)运用社会核算矩阵模型估计出灾害对区域经济的生产、家庭、政府、企业等方面的综合影响;Rose、 Benavides、Chang、Szczesniak和Lim(1997)说明了投入—产出模型在综合工程模拟与调查数据方面反映灾害条件方面的有效性,包含空间特征的线性规划模型解释了通过市场或者行政手段进行资源分配可以达到效用最大化; Cohen和Noll(1981)解释了政府参与设立减缓措施标准的基本原理;Cornell和Tagaras(1986)开发了联合可能性模型,分析大坝修建失败的相互依赖性;Berke,Kartez和Wenger(1993)探讨了在灾难以后一段时期内可持续发展的条件;Authony Fish、David Fullerton、Nile Hatch和Peter Reinet(1995)利用东海湾市政设施区(EBMUD)旧金山水利系统的模拟模型得出大型的城市储水区应对干旱的方法;Lester Lave和Tunde Valvanyos(1998)认为风险收益分析可以有效地作为风险管理工具加以运用;Kleindorfer和Kunreuther(1999)对完善建筑法规以及相应的风险基础保险政策的经济影响做了经验分析;SungbinCho、Peter、Gordon、James、Richardson、Shinozuka和Sthphanie(2001)阐述了基础设施状况、交通网络与双区域投入—产出模型相结合能够更精确的测度灾害影响;George Horwich(2002)认为神户大地震后日本迅速恢复的主要因素包括相对较少的死亡人数,转移城镇人力资源的能力和交割导向的市场反应。Johannesburg(2012)提出了全新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方法。西方学者对自然灾害影响的评估模型如表1-1所示。

西方国家政府已经认识到突发事件管理的重要性。如美国联邦紧急事务管理局(FEMA)是联邦应急管理的核心协调机构,通过减缓、预备、响应和恢复重建等一系列应急程序协调各部门、机构减少各种突发事件对经济、社会的破坏。英国内阁2001年在内阁办公室设立了非军事意外事件秘书处,以协调各个部门的紧急应变工作。秘书处还负责确定突发事件处理过程中的轻重缓急,改善各级政府、各公共和私营部门,以及志愿者的应对能力。日本政府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管理体制,政府在首相官邸建立了全国“危机管理中心”,并针对国家安全、社会治安和自然灾害等不同危机类型建立了不同的危机管理机制。

资料来源:根据国家社科基金委员会网站统计。

二、国内研究现状

在学术层面上,我国初期研究着重从经济学的角度研究灾害预测、防治、控制和善后过程中的规律性。包括处理灾害经济问题的基本原理,治理灾害及变害为利措施的经济效果的指标体系,提高除灾、治灾和救灾经济效果的评价方法,不同区域的最优决策体系等。近年来,灾害影响评估显现了向定量以及模型分析方向发展的趋势,但主要以单灾种的直接经济损失研究为主,而作为国民财富重要组成部分的自然资源与环境损失却往往被忽视。如刘芳芳等(2005)分析了灾害评估的系统组成和灾害评估的基本过程,从性质分类上总结了灾害评估的内容和方法。黄崇福教授(2006)介绍了自然灾害风险分析的理论和方法,包括致灾因子分析、承灾体研究、损失风险评估等主要内容。高庆华等(2007)分析了自然灾害直接经济损失评估的基本模式和方法、自然灾害评估指标体系和标准,并对中国地震、地质、洪涝、气象等重大自然灾害分类评估。赵悦(2007)把模糊数学中的模糊综合评价技术与模糊聚类技术应用到具体的地质灾害评估中。武汉工业学院(湖北省)非传统安全研究中心的学者也较早涉足灾害经济损失评估领域,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果,杜为公(2011)对防灾减灾征用补偿、自然灾害经济损失评估方法进行了尝试性研究。我国重视对突发事件影响的研究,据不完全统计,1996年至2012年国家社科基金相关项目共28项,另有重大专项课题和招标课题。如表1-2所示。

在实践层面上,由于重大的自然灾害不断出现,如1998年特大洪水、2003年SARS事件、2004年禽流感事件、2008年冰雪灾害、2008年汶川地震,以及频繁发生的矿难等,使灾害评估、防灾政策的研究更具实践性。我国灾害研究与管理部门已建立了用于单灾种研究的灾害信息管理系统,开始关注应急监测与评估研究及相应技术,如水利部、科学院的实时洪水监测系统及水灾风险评估系统,中国科学院与国家气象局的台风、暴雨、洪涝灾害信息及减灾系统,中国科学院、国家教委所属有关科研、教学部门的应急气象卫星对小区域自然灾害进行应急评估的技术系统等。我国在灾害预测、工程减灾、灾害管理及灾害立法等方面取得了可喜成就。同时开展了自然灾害形成综合机制研究和综合预报,以及综合减灾的理论方法研究。

三、研究现状评述

国外研究存在的许多不足主要表现在:涉及的评估因子及数据的采集与测算与我国国情有很大差别。国内的研究多是研究经济损失,而对基于自然、经济和社会因素的非常规突发事件影响预评估方法研究较少。

参考文献:

[1]张政宏,陈曦.我国自然灾害应急管理体系问题研究[J].价值工程,2010,3.

[2]张显东,梅广清.西方灾害经济学研究的历史回顾[J].灾害学,1998年第4期.

了解自然灾害的重要性范文10

【关键词】遥感技术;灾害;安全;影响

中图分类号:TP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大国,地貌地势复杂多变,因此会出现很多的自然灾害。尤其是最近几年,由于气候的变化异常,生态环境一度恶化,灾害问题也愈演愈烈。而如何预防灾害,遥感技术于是成为了最好的武器。

二、遥感技术在灾害调查中的优势及作用

1、获取范围广、速度快

遥感技术能从空中大面积地对灾害进行宏观监测研究,对于大范围的监测区域,能最大的发挥出遥感技术的优势。近年来,无人机低空遥感系统的快速发展,使无人机可快速到达监测区域,通过机载高精度遥感设备及时获得遥感监测结果,为抢险救灾提供快速可靠的应急保障,是遥感技术的应用得到了进一步的延伸。

2、获取信息量大、效率高

遥感技术可以快速地传导、接收、处理和提取大量与灾害相关的信息。通过各种手段,可以识别地物类型、性质、空间位置、形状、大小等属性。这不仅给灾害监测赢得了大量时间,而且及时获得了丰富的灾情背景资料,为高效数据模型的建立创造了先决条件。

3、获取信息受自然环境影响小

遥感技术无需接触地物即可获得所需信息,在遭遇灾害的情况下,遥感影像使我们能够方便立刻获取的地理信息。在自然环境极端恶劣的地区,遥感影像甚至是我们能够获取的唯一信息。在5.12汶川地震中,遥感影像在灾情信息获取、救灾决策和灾害重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4、获取数据具有时效性、可比性

遥感影像具有自身的周期性,可以通过技术手段获得所需要时间的影像数据,从而通过各个时段的数据进行对比,获得感兴趣区域所发生的变化,以及发展趋势、规律。

三、遥感技术在灾害防治过程中的作用

遥感技术具有视域大的宏观特性,它的探测波段从可见向微波和红外延伸,使人们对地物的观察和研究具有全天候和全天时的可能;另外,它还能周期成像,有利于动态监测和研究。遥感技术以其独特的对地观测视角及特性,在灾害的防治过程中起了如下作用:

1、动态监测与指挥救灾

通过卫星影像获得的遥感数据,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可以通过对某区域长时间的监测,获得某一灾害事件的发展趋势,实现动态监测,提前预警。也可通过航空手段,得到短期的监测数据,提供应急保障。这样可实现实时、现场指挥救灾。

2、灾情评估

把灾前、灾中、灾后卫星数据的融合,根据相关部门提供的专业数据库可以获得较为客观的灾情评估,为政府部门救灾制定部署方案,也可为其它单位、企业提供必要的参考数据。

3、防治规划

通过遥感数据结合其它数据库系统,获得一定的致灾因子,评估灾害防治措施是否具有可行性,为灾害的防治规划提供专业的、可靠的依据。

4、实施监督

可通过遥感数据的对比,对灾害区域防治前与防治后进行监测对比,使管理部门及时获得实施情况,保证防治措施按时、按质、按量的完成。

四、遥感技术在灾害监测中的应用范围

1、遥感技术在地质灾害监测中的应用

我国的地质灾害遥感调查技术是为大型工程的可行性研究提供地质灾害分布、潜在危害及环境基础资料。实践证明,遥感技术在识别滑坡、泥石流,制作区域滑坡、泥石流分布图,评价滑坡、泥石流对大型工程施工及运行的影响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当前,地质灾害遥感解译是根据地质灾害及其要素、后壁、滑体、前缘、物源区、流通区、堆积区等的形态特征,在航空像片或卫星图像上以目视方法进行了解的识别能力。这对于自然灾害发生前后的遥感图像变化与现场验证相结合,同时结合其它非遥感资料,并通过研究影响地质灾害发育的环境地质条件、自然环境条件以及社会经济环境条件等因素来间接地推断研究区域内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

目前,直接通过遥感图像发现并研究地质灾害的发生和发展还存在很大困难。因此,现有的滑坡、泥石流遥感调查只能提供区域宏观的、定性的解译成果,不能提供比较精确、定量的地质灾害信息,也没有形成有效的地质灾害演化评价模型,无法对地质灾害的发生进行预警。所以,当前的地质灾害遥感调查技术方法迫切需要进一步改进和提高,以满足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需要。

2、遥感技术在农业灾害监测中的应用

我国一直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也是世界上遭受农业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农业灾害不仅使广大人民的生产、生活质量和生命财产的安全受到影响,而且还间接地影响了其它产业的发展,给经济、社会等领域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是构建和谐社会、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极其不利的因素。因此,及时、客观的了解我国农业灾害发展情况,并采取一定的防治措施,对于社会的安定团结、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农业灾害的传统监测方法主要采取田间定点监测和随机调查等方法,在具体操作上表现为费事、费力、效率低下等缺点,而且有些农业灾害(如病虫害等)在发生早期并不能靠肉眼识别,这就造成了传统的农业灾害监测方法容易造成较大的误差.

通过遥感手段,依据植物的光谱特性,可以对农作物旱灾监测、冻害监测、虫害监测等方面获得快速、大范围的数据,具有经济、快速、准确的优势。

应用遥感信息进行灾害监测的问题

1、当前遥感数据的获取相对较高昂,在既保障时相,又保障精度的情况下,数据获得需要更高昂的代价,因此需要国家大力发展遥感卫星应用产业,重视遥感技术在灾害监测中的应用,让遥感技术高效、经济的为灾害监测服务,给广大人民的生命、财产提供安全保障,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2、遥感技术需要结合其它相关部门的专业数据库,才能发挥出它最大的效力,具备更多的行业应用。因此需要多部门协作,制定统一、有效的应用机制,长期观测、积累数据,为灾害监测与防治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撑。

3、遥感技术要与地理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图像处理技术等技术领域结合,才能在灾害监测与防治中,获得更加稳定、可靠、真实、客观的数据,而如何将这些技术结合在一起,还需要进一步的攻关、研究。

六、结束语

遥感技术是目前新式的监测灾害的手段,科学的运用此项技术可以很好的监测灾害的发生,而且是重要的、可行的。随着相关技术不断地完善和提高,遥感技术一定会成为地质灾害监测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是就目前现状而言,遥感技术在灾害监测中还是存在一些局限和问题,仍需有关的科技人员不断地探索和完善。

【参考文献】

[1]黄小雪遥感技术在灾害监测中的应用[J]遥感应用技术2005

[2]马蔼乃遥感概论与应用[J]测绘学科2000

了解自然灾害的重要性范文11

防灾减灾是灾害管理的首要环节,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是避免或降低灾害破坏性的首要原则。本文基于社会工作理念和工作技巧,对灾害发生周期中防灾和减灾备灾环节中社会工作者可能发挥的积极作用加以探讨,提出社会工作理念和社会工作者在防灾减灾过程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一、社会工作引入灾害管理的必要性

在2010年初,发生在南美洲的海地和智利的特大地震中,前者人员伤亡与后者相比呈现出较大差别。据海地政府估计,地震致死大约30万人,另有超过30万人受伤,至少100万人无家可归。然而时隔一个月后的智利地震,死亡人数却不到1 000人。据《中国日报》报道,“智利发生了8.8级强烈地震,释放的能量是海地大地震的800倍”[1],专家随即指出,智利的这场地震属于超级地震中的“顶尖级别”,与2004年那场引发致命海啸、吞噬23万条人命的印度尼西亚9.1级地震同属一类。截然不同的损失与伤亡数字与智利的事先防范是分不开的,也就是说,智利对地震做好了准备,而海地却没有。首先,智利的建筑具有全球最好的防震功能。其次,政府对灾难反应极为迅速,而且智利的地震学家最多。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智利的居民基本都受过相应的训练[2]。从这个例子中不难看出,强化灾害预防应当成为各级政府和社会民众高度关注的问题。

在中国,灾害管理始终是以政府宏观调控为主的行政区管理模式,防灾减灾工作主要表现为政府主导下的基础设施建设、应急预案制定、各部门分工配合。而广大居民尚未有效地参与到灾害应对中来。从灾害影响看,社区是承担灾害风险的主体,因此,提高社区防灾减灾的能力,是最大程度降低灾害影响的核心,也是防灾减灾工作的基础[3]。

“社会工作是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种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遵循专业伦理规范,坚持‘助人自助’宗旨,在社会服务、社会管理领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技能和方法,帮助有需要的个人、家庭、群体、组织和社区,整合社会资源,协调社会关系,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恢复和发展社会功能,促进社会和谐的职业活动。”[4]2008年“汶川地震”以来的本土实践表明,对灾难的回应和介入已经是社会工作实践和专业的一部分。社会工作者的专业价值体现在灾害管理的全过程,是防灾减灾工作中不可或缺的“软驱”力量[5]。社会工作在灾害管理中尤其是社区防灾减灾方面,其功能是显著的。“灾害社会工作”也在大地震后成为中国社会工作理论探讨与实务中的新领域,受到从业者和社会大众的普遍关注。不过,鉴于“灾害社会工作”伴随灾害发生、发展,从已有经验来看,其既往的工作焦点和研究重心大多集中在“灾后”,对于“灾前”关注甚少。比如,在后来的“芦山地震”“鲁甸地震”中,针对灾后救援、心理康复、儿童管护等方面,已有较多国际、国内的社会工作团体、组织或个人介入到实务工作中并产生了不同程度的社会影响。

民政部《关于加快推进灾害社会工作服务的指导意见》(2013)中指出:近年来,我国灾害社会工作服务在应对汶川特大地震、玉树强烈地震、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芦山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过程中得到了快速发展,灾害社会工作服务队伍逐步壮大,灾害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初具规模,灾害社会工作研究日益深入,灾害社会工作实践不断探索,社会工作在满足受灾群众需求、创新灾区社会管理、加强灾区社会建设、促进灾区社会发展方面的作用得到初步显现。因此,如何将灾害社会工作纳入国家和地方灾害管理之中,使其作为政府相关工作的重要助手亟待深入研究和探讨。

二、社会工作理念在防灾减灾中的积极作用

社会工作基于相关社会科学形成了“尊重生命、促进人类发展的理论体系,并在这种理论的支持下探索专业服务的科学方法,体现了预防、治疗和发展的学科特质”[6]。社会工作服务机制表现为预防、治疗和发展的脉络,二者的运行机理具有高度的统一性,这提供了社会工作介入灾害危机管理的适用性。社会工作在解决社会问题过程中追求社会性、系统性、实务性、生态性、能动性、独特性和以人为本,这些专业特质能够有效指导和介入灾害管理体系,进而提高灾害管理的效能。

第一,社会工作具有社会性。社会工作专注人的健康发展与社会公平、正义,在社会工作理论的指导下,运用有效的方法解救危难、缓解困难和促进人的发展,进而化解因这些危难而造成的社会危机或问题。灾害管理虽然是针对灾害的控制与治理,但自然灾害不可避免地会对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造成影响,并衍生成为社会危机,因此,灾害同样具有社会属性,社会工作天然地契合了参与灾害管理的使命。

第二,社会工作讲究系统性。社会工作作为一种专业的助人活动,其基本要素包括服务对象、社会工作者、价值观念、工作方法和助人互动,且在整个助人过程中这些要素缺一不可。灾害管理过程要以政府职能部门为主导,充分利用人民解放军、医疗卫生、救援等相关专业保障队伍,充分调动社会志愿力量等在救灾工作中的作用,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因此,灾害管理过程也是一个系统性地设置预防、处置灾害和灾后恢复发展的过程,该系统的完整性和有效性取决于各阶段的综合设计是否科学、合理,是否体现维护民生与社会公正的价值观。

第三,社会工作具有实务性。社会工作者经过系统的社会工作理论教育,秉承一整套价值观、专业伦理和职业守则,接受过严格的助人技巧训练并具备一定社会工作直接服务的实务经验,尤其是应对社会弱势群体可能面临的各种困难并尽力使遭遇困难者回归生活常态。这种实务性特点决定了社会工作者能迅速融入灾害应对中去,在灾害发生的前、中、后的不同阶段都能发挥自己的专长和实务经验,提升灾害管理的服务品质。

第四,社会工作重视生态性。社会工作强调以促进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为目标,以生态学角度研究和优化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空间,促进人类的健康发展。自然灾害的发生会破坏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环境,因而灾害管理的重要任务就是预防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和削减灾害产生的社会影响。在此方面,社会工作的价值观与灾害管理相一致,为社会工作介入防灾减灾提供了理论依据。

第五,社会工作强调能动性。“人在情境中”是社会工作理论和实务的重要基础,社会工作价值观中对人的价值偏好包括“相信人的价值和尊严是与生俱来的;人具有能力和动机去追求更满意的生活;人要对自身与他人负责,除了自己之外还要想到其他人。”[7]灾害管理工作需要应对复杂的灾情,需要充分调动所有资源,特别是人力资源,发挥人的能动性,在此方面,社会工作大有可为。依据社会工作理念,不能把处于灾难中的人仅仅当作被救援者或者是完全的弱势群体,要动员和挖掘处于灾难中或有可能处于灾难中的民众开展自救和互助,依靠自己的力量降低灾害带来的损失。

第六,社会工作主张独特性。社会工作在助人与解决社会问题或危机过程中以人们的需求出发,寻求与个体相适应的、有效的、容易接受的自助方法脱离危机。社会提供机会让每个人成长和发展并实现其潜能。每场灾难的发生对于受灾者都是史无前例的痛苦回忆,而且每个受灾者都有着与众不同的经历和感受。面对受灾者们各不相同的处境和困难,救援与恢复重建都应该因时、因地和因人而异,因此,灾害管理工作是面对差异性的问题,不可能完全复制和照搬历史和其他人的经验。

第七,社会工作践行以人为本。社会工作理论、方法、价值伦理与维护人的尊严与生命的意义紧密联系在一起,这种以人?楸镜睦砟钣朐趾?管理的本质具有高度的一致性,灾害管理的首要目标就是有效地管理灾害,保障受灾民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三、社会工作者在防灾减灾中的积极作用

以日本为例,在日常社区防灾方面,日本推行“防灾福利社区事业计划”,希望可以通过市民、计划推动者(NPO等)与市政府的合作推动,“发挥社区既有的社会福利组织以及人际网络,开展灾害防救的宣传、教育与训练,进行防救灾计划的拟定等工作,并结合地区的福利活动与防灾活动,以提升组织运作效率,提升社区的自主防灾能力。”[8]这套防灾社区建设理念,今天正被世界各国推崇和借鉴。

“在我国,从2007年民政部减灾委下发《‘减灾示范社区’标准》开始,各地就掀起了一股‘减灾社区’建设之风,2008年至今的7年时间,全国共有6 800多个社区被评为‘综合减灾示范社区’”[9]。民政部减灾委针对防灾减灾工作陆续下发了一系列文件,如《国家减灾委员会关于加强城乡社区综合减灾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减发〔2011〕3号)、《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管理暂行办法》(民函〔2012〕191号)、《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标准》(国减办发〔2013〕2号)等,极大地带动了社区层面防灾减灾工作的开展。目前来看,6 800多个“综合减灾示范社区”仅仅是抛砖引玉的示范,要让防灾减灾意识深入每个民众心里、让国民都具备防灾减灾能力,还需要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全社会共同的努力。

笔者认为,在这个“养兵千日”的过程中,社会工作者可以发挥以下积极作用。

(一)通过社区教育提升居民防灾减灾意识

防灾意识教育可以被看作是一种服务,具有防灾减灾意识的民众能够通过自己拥有的知识和技术降低灾害风险与影响,可以较大程度上减轻国家和社会的负担。社会工作者在社区中可以运用专业的工作方法(如小组、社区行动等)开展社区宣传教育,以此增加群众的知识储备。比如,在洪灾多发区域,社会工作者可以协调资源,编制宣传资料,在社区开展环境保护宣传活动并组织开展培训活动,“引导社区居民学习减少洪水灾害与环境保护方面的知识”[10];又如,在民族地区,善于开展社区工作的社会工作者可以协助少数民族群众发现民族传统文化中有关灾害应对的内容,并整理汇编成册,实现防灾减灾宣传与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双赢的目标。

(二)通过社区参与培育社区防灾减灾文化

在社区工作中,社会工作者可以组织并协助居民绘制“社区灾害分布图”“灾害易发评价表”以及面向家庭的“应急疏散避难图”等。在此基础上,引导社区居民对所在社区进行脆弱性分析,找到引发灾害的潜在风险和脆弱环节,并进一步制定社区防灾减灾规划。秉承多方参与的理念,社会工作者在制定社区防灾减灾规划的过程中将会考虑不同经济、社会背景和不同年龄、性别的人参与,使社区居民对社区脆弱地带有一定的了解。当灾难再次来临,人们可以清楚地知道社区相对安全的地带以及逃生路线以及自己的分工。此外,社会工作者还可以协助制定家庭防灾计划,并充分考虑到家庭老人、妇女与儿童的实际状况与差异需求。在社区居民参与制定防灾减灾规划的过程中,社区的防灾减灾文化也将有效形成,并在代际互动中形成知识的生产与传承。

(三)通过互动交流分享社区防灾减灾经验

社会工作者可以聚集社区中的各类人群,根据他们的兴趣和特点组建不同的小组。在小组活动中,发扬互助互惠、民主参与和决策、高度的个别化和赋权的原则;并利用小组的资源,挖掘组员潜力、集结力量,治理社区脆弱性,提升社区能力,促成小组成员的成长从而维护社区整体的利益。比如,社会工作者可以在小组中鼓励居民广发言论,“讲述自己或身边人遇到的灾害故事,开展经验交流,也可讨论、阅读防灾减灾科普读物学到的知识,或者通过集体观看灾害录像与防灾知识讲座,然后共同讨论交流,更好地分享经验,增强自身避险能力”[11]。此外,社会工作者也可以介绍各国的防灾减灾个案及其经验,国内其他防灾社区建设的经验等,引导观众围绕案例进行讨论,形成经验的分享。

(四)通过模拟演习增强居民防灾减灾能力

社会工作者能够帮助社区组建灾害管理小组、救灾志愿者联盟等,链接相关资源对志愿者进行培训,为社区储备一支具备救灾技巧的骨干和志愿者队伍,在灾难来临时开展自救与互救行动。在此过程中,社会工作者能够发挥专业特长,开发针对不同群体尤其是弱势群体的培训教材。同时,组织开展培训活动,对社区居民进行逃生和紧急救援模拟,提高人们应对困难与灾害的能力。针对社会工作的服务领域,社会工作者还能特别考虑儿童、妇女和老人等弱势人群,专门组织他们进行自救互救与避灾逃生等演练。

了解自然灾害的重要性范文12

[关键字]危险性 易发性 地质灾害

[中图分类号] P694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5-242-1

我国拥有960万平方公里巨大面积,处于亚欧板块东南方向,在印度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互相碰撞下,致使我国成为了全球大陆板块碰撞最频繁的地区,因而我国属于地震频发区,大量的事实证明,很多的滑坡、泥石流、崩塌等各种地质灾害的发生往往受到地震的影响,当然,这样的地质灾害与洪水灾害、地震灾害相比造成的影响是小了很多,但其频发性是洪水灾害与地震灾害无法比例的。

1地质灾害的解释

地质灾害指受到区域性地质生态环境发生变化从而引起的灾难,就像区域性的土地荒漠化,山地丘陵的水土的消减等,它们一般是泥石流、岩溶地塌陷、滑坡等,这些灾害都是突发性的。它们一般都是由人为或者是自然影响造成的,当然,大多数还是两者一起造成的。地球表面的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的破坏,地质灾害的形成可以说是人为何自然两者共同作用造成的,它一方面是人造灾害,另一方面也是属于自然灾害。在当今的社会已经对人民的生存和社会的进步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因而地质灾害的降低和避免势在必行。

2区域地质灾害的易发性的评价与分区(保山市隆阳区,该地多岩性)

分区结果与办法和评价:地质灾害综合危险性指数法就是保山市隆阳区地质灾害易发性的分区办法,该办法采取2km乘以2km单元格拆分来处理该研究区,对每个单元格地质灾害综合危险性指数运用公式(Z=Zqr1+Zxr2)进行解决,在该公式中,地质灾害综合危险性指数就是Z,r1与r2的答案运用层次分析法求得为0.56和0.44,采用公式(Ai=D Ax+Q AQ+R AD+X),AX、AQ、AR、AD它们的值运用层次分析法可以求得0.19、0.22、0.31、0.28。坍塌、泥石流、滑坡的强度指数(R=a+b+c),地面地裂缝和塌陷的强度指数为(R=a+b),对单元格地质灾害综合危险性指数的求出要用到GIS技术,将各单元格中同样的合起来,从而对地质灾害易发区进行分划。地质灾害非易发区,城区就属于这个区,这个区因很多地方铺有水泥和沥青,且很平坦,这就使得很少发生地质灾害。但人为不能忽略掉,人为对地面改造有时候会使得地面坍塌或出现裂缝,因而要注意。

地质灾害中易发区,杨柳和丙麻等部分地区属于这个区,这个区包含面积很大,因而影响发生地质灾害因素很多,比如地质结构,天气水域等,因而要加强注意。怒江沿岸这个区属于高易发区,这个区居住密度很高,怒江很深,而且两岸比较陡峭,坡度不低于百分之41,这样会造成地下水和地面的水有非常强的破坏力,因而最好是将居民搬走,并尽量保护怒江,瓦窑北部也是这个区,这个区因地势陡峭、地质结构和人为破坏造成的,该地方有断裂的地方比较多,像蝙蝠洞断层,北面坡度百分之40左右,而南部则因人为破坏较大,因而对监察要增强,更要提升人们这方面的意识等,澜沧江沿岸也属于这个区,这是因为人口多但分布广,人为破坏较大,因而要采取搬离方法,更要对监察进行增强等,保山盆地边缘也属于这个区,这个区地质结构属于沉积粘土,从而成为发生地质灾害的基础,而且人为破坏更严重,像挖沙、采石等不注意节制,因而要重点防治。

3区域地质灾害的危险性的评价与分区(内江市,结构繁杂)

3.1评价标准。灾害发生的自然变化的展现就是危险性,活动的大小就是其中心。危险性随着活动的变化而变化,活动越激烈危险性越高,灾害也就不用说了,当然很大,地质灾害危险性要依照定量化评价标准进行展现。当然,危险性可以分划为两类,潜在的与历史的,它们是产生的原因,解释为还未产生的和产生过的,它的范围和激烈程度、频率等就是其指标,这些都可以调查得出。这次评价依照历史的调查结果。再与潜在的地质灾害的产生因素相结合,对该地区的地质灾害危险性分区评价进行分析解决。对不确定的产生的面积和造成的损失进行依据就是评价灾害危险性分区,当然,其的中心危险性最大,其发生和造成损失的区域就是其危险区,可以依照各种因素将其分划不危险、较危险、很危险,从而很好地查看。

3.2分划评价单元。运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进行分划。单元不规则法,它是以环境地质与地质环境作为条件进行分划的,分划依照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地质环境,一般对岩土类型、岩土结构、地表面貌进行考虑。岩土类型,依据地表面貌的分划,在依照不同的岩土类型的组成单元,可以进行深层次分划:依据土体类型,对地基承受能力和土体物理结构进行考虑,评价单元可以分划为粘土、砂砾土、碎石土等;依照地质岩土,对岩土的地基承受能力和土体物理结构进行考虑,评价单元可以分划为碳酸盐岩土、岩浆岩土等。地质结构,评价分划可以将影响城区的断裂破碎带单独分划。地表面貌,依照城市的地表面貌进行分划,将坡度小于百分之六的分划为一个单元,将坡度大于百分之六,小于百分之二十六的分划为一个单元,将坡度大于百分之二十六的沟谷两岸等分划为一个单元。地质灾害危险性,城市的安全因地质灾害受到危害,评价单元格可以依据不一样的灾情:泥石流,以包含泥石流的区域分划为一个单元格;崩塌,以崩塌的范围分划为一个单元格;熔岩塌陷,以熔岩塌陷威胁的面积分化为一个单元格;滑坡,以滑坡的范围分划为一个单元格。规划单元法,分划单元格对地质构造较为简单的区域运用规划单元法,分划可以依据地理坐标运用方形,比例尺寸依照实际情况而定,对地形平坦的区域可以大面积采取分划单元,当然,对复杂的区域要仔细进行分划,采取小面积单元分划比较好。

3.3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

对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的办法和理论进行依照,结合定量与定性,依据实际情况评价内江市地质灾害危险性,单元中出现地质灾害的要依据危险性的高低合理分划,内江市有较多的地质灾害,但都不是很大,有两处不稳定斜坡和十处崩塌,像乐贤村和市中区白马镇就处于高危险区,柑子湾和东信镇等处于中危险区,研究区的大部分是低危险区,要注意防护。

4结语

我国属于地质灾害频发的地区,对区域地质灾害的易发性(保山市隆阳区)与危险性(四川内江市)进行了评价与分区,我们将对一些地质灾害有了一定的了解,从而为以后的地质灾害的发生提供一点帮助。

参考文献

[1]邱海军.区域滑坡崩塌地质灾害特征分析及其易发性和危险性评价研究;西北大学,2012-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