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了解传统文化的方法

了解传统文化的方法

时间:2023-07-20 16:31:24

了解传统文化的方法

了解传统文化的方法范文1

摘 要:现阶段,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正在重新回归人们的视线。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上下五千年悠久的历史长河中积淀下来的一块瑰宝。毋庸置疑,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必须和语文课堂教学有机结合起来。高中语文教学如何与传统文化继承有机契合早已成为广大高中语文教师关注的焦点,有关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也是层出不穷、硕果累累。在借鉴这些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高中语文教学实际,浅显论述高中语文教学和传统文化契合的一些困境与对策。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传统文化;契合;困境与对策

众所周知,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长河中积淀下来的一块艺术瑰宝。不可否J,在传统文化中的确有一些不适应时展的、糟粕性的东西,但是绝对不能因为那么一点点不好的方面对传统文化进行全盘地否定。对于传统文化,必须要批判地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潮流中发扬光大。现阶段,在高中语文教材中虽然有许多与传统文化密切相关的内容,但是由于各种因素导致高中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的契合不够密切。下面笔者将在借鉴相关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高中语文教学实际,浅显地谈一谈高中语文教学和传统文化契合的困境与对策。

一、面临困境

1.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不浓厚

现阶段,学生整日羁绊于各种网络信息之中,致使他们接触传统文化的时间越来越短,感受传统文化的机会越来越少。学生对传统文化接触得短、感受得少自然也就不会对传统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不够浓厚是高中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契合所面临的主要困境之一。

2.继承传统文化的方法不对头

在高中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关于传统文化教学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教材编写者试图把高中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继承有效契合的支点。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绝大多数学生是利用教材全解、古诗文翻译宝典等工具书去学习这些内容的。利用教材全解、古诗文翻译宝典去学习古诗文就犹如管中窥豹,只能从局部入手学习古诗文,不能从整体上进行把握。学生继承传统文化的方法不对头是高中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契合所面临的主要困境之一。

3.讲解传统文化的效果不透彻

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一脉相承、彼此关联。因此,教师对于传统文化的讲解要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系统地进行讲解。只有立足整体、系统讲解,才能让学生创造性地继承并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然而,在高中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契合的过程中,由于部分教师对于传统文化有关的教材内容挖掘不深、理解不全,致使自己在课堂教学中对传统文化讲解得不够透彻。教师对传统文化讲解不够透彻是高中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契合所面临的主要困境之一。

二、应对策略

1.激发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

面对学生对传统文化兴趣不够浓厚的困境,教师要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想方设法激发高中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教师要让高中生对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成为高中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契合的不竭动力。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教材教学内容,深入挖掘传统文化因子,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全面激发高中生对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例如,在教学苏教版高中语文《报任安书(节选)》这一课的时候,教师就充分利用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激发了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教师在课前利用多媒体技术手段剪辑了一段有关司马迁生平的视频,在课堂中通过播放这段视频让学生大致了解了司马迁的生平。视频中栩栩如生的画面、曲折离奇的故事不仅激起了学生想要深入了解司马迁这个人物的欲望,还激发了学生学习《报任安书(节选)》这部分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当高中学生对传统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之后,他们就会积极主动地继承并发扬优秀传统文化。高中语文教学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也就自然而然地契合到一起。

2.优化学习传统文化的方法

面对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方法不对头的困境,教师要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多措并举,优化学习高中语文教材中传统文化内容的方法。教师要让优化的方法成为高中语文教学与优秀传统文化契合的得力助手。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立足课本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学情,利用各种有效的手段大幅优化高中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有效方法。仍然以学习高中语文《报任安书(节选)》这一课为例,教师要让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通过运用自主合作探究、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等深刻体会司马迁曲折丰富的思想感情以及忍辱负重的生命历程。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几乎所有学生都知道了《报任安书》是司马迁用自己的笔蘸着自己的血泪悲壮写就的。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习,不仅为课堂教学难点的突破留足了时间,而且优化了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方法。除此之外,教师还让学生在课后自编自演课本剧。通过让学生自编自演课本剧,试图让学生“身临其境”地走进课文的情景之中,“如梦如幻”地走进司马迁的内心世界,更加深入透彻地理解课文内容。当高中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方法得到了大幅的优化之后,他们就会游刃有余地继承并发扬优秀传统文化。高中语文教学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也就灵活自如地契合到一起。

3.强化讲解传统文化的效果

面对教师讲解传统文化效果不够透彻的困境,教师要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想方设法透彻地讲解有关传统文化的教学内容。教师要让透彻地讲解成为高中语文教学与优秀传统文化契合的重要推手。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努力提升自身传统文化素养的基础上,紧紧围绕教材教学目标,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不断强化高中生学习传统文化的效果。例如,为了不断提升自身传统文化素养,教师要撸起袖子努力学习传统文化。在教学《报任安书(节选)》这一课之前,教师如果细致地阅读过司马迁撰写的巨著《史记》的话,那么他的讲解必定是无比透彻的。比如,在《史记・屈原列传》中,司马迁多处议论,既同情屈原,又是同病相怜――信而见疑,忠而被谤。但屈原最后选择了死,司马迁却选择了生,为什么?只有教师细致地阅读过《史记》才能透彻地讲解二者的不同之处。教师在熟读《史记》的基础上,会引领学生管中窥《史记》。《史记》在中国散文发展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它既开创了中国纪传体史学,也开创了中国的传记文学。它记叙了上自黄帝下至汉武帝太初年间共计三千多年的历史,全书共103篇,五十多万字。《史记》既是历史的“实录”,同时也具有相当高的文学价值。在教师透彻地讲解下,学生不知不觉地就会把高中语文学习与传统文化继承有机结合起来。当教师讲解传统文化的效果得到不断强化之后,学生就会富有成效地继承并发扬优秀传统文化。高中语文教学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也就卓有成效地契合到一起。

综上所述,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正确认识高中语文教学与优秀传统文化契合困境的基础上,找准相关对策大力促进高中语文教学与优秀传统文化的紧密契合。教师要潜心激发学生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使浓厚的学习兴趣成为学生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动力源泉;教师要潜心优化学生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方法,让有效的方法成为学生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全新途径;教师要用心强化自身讲解传统文化的效果,让透彻的讲解过程成为学生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有力推手。当然,高中语文与优秀传统文化契合的方法远不止这些,教师还可以将传统文化的继承与诵读经典等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总之,教师要竭尽所能使高中语文教学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密不可分地契合起来,要让高中语文教学成为学生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生长点”。

参考文献:

[1]刘杰.高中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的契合意义及策略研究[J].课外语文,2016(12).

了解传统文化的方法范文2

一、引言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历史悠久,沉淀千年的文化底蕴赋予了我们极大的感官与精神的享受,无论是中国汉字、书法还是水墨画或者说民间艺术文化,都是祖辈留给我们的、值得我们珍视与传承的文化瑰宝。将传统中国文化与现代招贴表现手法相结合,在传统与现代直接寻找切入点与契合处,在吸收与肯定传统文化精髓的基础之上,利用现代招贴理念,汲取传统文化中存在的与现代表现手法不同的造型语言,展现富有中华民族特色的设计手法与表现手段,是目前招贴设计教学的主要课题。

二、中国传统文化融入招贴设计教学的必要性

中国传统文化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丽之宝,千年历史的洗礼与沉淀,使中国传统文化不仅内容丰富,且形式多样,意义深远。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招贴设计教学合理融合,从某种角度上来说,开启了另一条展现中过传统文化、继承中国传统艺术的道路,有利于我国传统文化价值的保存。另一方面,在招贴设计教学中融入艺术教育,还可以极大地拓展学生的思维方式,中国传统文化内容丰富,是升华学生思维情感、促进学生感性思考、完善学生民族情感、培养学生独立人文精神的强力武器。这两者的科学结合,有助于学生跳出固有的思维方式,摆脱前人的设计之桎梏,使创作者的学习与艺术创作走出当前一味追求模仿的误区。

当前,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内容,丰富招贴艺术的设计形式与设计元素,已经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现代招贴设计师打破以往单纯模仿外国的僵局,利用传统文化打造出属于中国人自己的招贴设计风格,这既是招贴设计的形势所驱,也是招贴设计的最终归宿。正如香港著名设计师靳棣强先生所说:“民族文化丰富多彩,能吸养消化,思考发酵,定能创意无限。”

三、中国传统文化融入招贴设计教学的探索

(一)教学方向与思路的拓展

艺术设计的学习并不仅仅只是单纯的技巧或者技能训练,更应该重视的是艺术文化以及艺术文化表现形式的学习。谈及艺术文化学习,首先必须充分理解、尊重艺术文化,这应该作为一项主要的学习内容与学习目标被纳入教育范畴之中。平面广告设计内容千千万万,包罗万象,体现在生活与市场的方方面面,我们的教学目的是,在设计时就应该寻找广告招贴设计与传统文化的契合点,并适度与市场相结合,以体现市场的实际需求。目前,我国的招贴广告已经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即回归本土与贴合市场,这不仅使招贴广告富含一定的文化韵味,同时还更深层次地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尊崇感。

此外,将招贴广告作为一个载体承载中国传统文化之中,还可以更好地保存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特别是与现代课堂教学的融合,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更好地使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精髓,帮助学生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以从中提取有用的知识信息,从而将其合理地融入到现代招贴广告设计之中。相对来说,课堂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认知性,通过课堂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知识文化概念,使学生从潜意识上重视传统文化,这对于学生在以后的具体实践中应用传统文化元素意义非凡。值得注意的是传统文化的应用不仅是简单的外形,要注意更深层次的内在含义上的延伸与拓展,我们要在充分理解传统文化精髓的基础之上,将传统文化从“形”,延至“意”,进而传至“神”。

(二)教学方式与过程的革新

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到招贴设计教学课堂之前,首先要做的是对于传统课堂形式的改变,改变以前那种以教师为主导,满堂灌与填鸭式教学,转而以学生为主导,引导学生自有思考,采用一种边学习、边观察、边交流、边提高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自主思维模式。在开展教学之前,教师应该带领学生了解课堂学习目标、价值以及本节课要学习的主要内容以及基本要求,明确向学生指出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在本节中的影响以及意义,切实了解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态度以及了解程度。

在整个学习过程之中,教师要清晰地了解学生对于传统文化之于平面广告招贴的价值认识,结合具体的情况,有意识地创造传统文化的良好教学氛围,以对认识薄弱或者不清的情况予以适当解决。最后,收集学生的学习信息,与学生携手分析实际教学过程中遇到的诸多问题,同时设身处地站在学生的思考角度,研究学生的思维创作,以从根本上帮助学生解决思维缺陷与出现漏洞的原因,并更深层地考虑如何进一步引导和适时有度地干预才更有利于学生的创造性学习活动。整个教学流程应遵循先理解、后体会、再实践的方式进行。

在现代招贴设计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于学生对传统文化内涵理解的一种考验,应用、吸收传统文化并不是简单地将传统文化的元素直接拷贝到设计之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去认知并了解传统文化内涵,以更好地对传统文化元素进行变化与改造,并使改造后的图形成为整个设计中的一个创新点。对学生构思思维的培养只是现代招贴设计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一般我们主要是通过对“形”、“意”、“色”等元素的提取与衍生来达到预想的目的。首先是关于“形”,形其基本含义是物象展现出来的外形与结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应用传统文化中一些具有一定文化背景意义的字符或者花纹,比如说表示吉祥意义的万字纹、如意纹、杂宝纹等,这些纹饰不仅样子精细美观,而且含有一定的文化意义,一举两得。除了直接对此进行应用之外,还可以借助一些辅助工具对此进行形式上的转化与变幻,或者分解或者重组,但一定要注意实际应用意义上的甄别。

其次是“意”,以“形”会“意”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主要的一笔,从形态上体会意义上的深远,利用形态将中华民族的情感展现出来,这不仅是对于学生的一个重要要求,对于教师来说也是一个挑战。在整个课堂学习过程中,教师除了积极引导学生对传统文化中的图像进行提炼与创新之外,还应该进一步带领学生深挖掩藏在这些图形之后的深刻含义。从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角度深层次去理解传统文化之于招贴广告设计的重要性,是中国传统文化从形态、风格以及意义上无限制延展。

最后是对于“色”的把握。色彩可以反映广告产品的基本走向,或者是清新或者是温馨亦或者是“高冷”,正确对色彩进行把握,有助于我们更成功地实现广告宣传的目的。色彩是平面广告给人们留下的最直观的第一印象,是构成广告的重要组成部分,色彩不仅可以有效表现设计者的情感,同时还可以影响欣赏者的心理与情绪。比如有着信仰以及虔诚含义的黄色,黄色在东方代表光明、希望以及权威,因此被广泛应用在宗教以及皇室装饰之中;其次如红色,代表生命、未来以及生机等,而在中国古代社会,红色便被民众应用在一些喜庆的场合。色彩的运用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展现画面的节奏感和韵律感,这一切都要有完整的具有传统意味的人文精神作为创作的依托。

在整个招贴设计教学过程中,需要突出与强调的是学生的创作技能背后的思想设计与情感表现,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让学生可以以一种艺术的感觉看待整个世界。无论最终的表现手法是具体还是抽象或者说是两者结合,带领学生在领悟传统文化基础之上去了解、挖掘民族传统文化都是现代招贴设计课程的重要目标。

三、中国传统文化融入招贴设计教学实践――以书法为例

首先,书法线条美的借鉴。线条是书法作品构成的基本元素,是视觉形象美的基础,本质上体现着书法的精神特质。借鉴书法中的线条美,首先要做的是理解书法不同线条表现出的含义,并从中提取应用元素结合现代表现手法,赋予招贴广告以新的含义,也使得学生的审美意识不断提高。

其次是对书法的构造美德借鉴。我国的书法历经千年变化,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之下形成了不同的字体,展现出了不同的个性与风格,因此,借用不同字体的书法便可以很好地展现出招贴广告的不同内涵。文字是招贴广告的重要构成部分,现代电脑在进行文字设计时,虽然使用方便,但是略呆板,缺乏活力与艺术性。因此,有必要借鉴书法的构造,将书法独特的可以传递作者情感的功能体现其中,以扩展招贴广告设计作品的文化与表现内涵。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不是一味依赖电脑。

再次是借鉴书法的笔韵以及墨趣。书法是一种时间艺术,所谓时间艺术,即书法的线条随着时间的流动具有不可撤销性、不可重复叠加性,把传统书法的笔韵、墨趣融合到招贴设计教学中,是广告招贴设计对书法艺术进行借鉴的一个难点。在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从传统书法中吸收营养也是开拓创作思路的一条途径。

最后,借鉴书法章法的美。真正的艺术不仅要拥有完美的细节,也要拥有完美的整体,整体达到美才是招贴广告追求的最终目标。书法的章法即是书法作品总体布局与总体表现的形式,真正的书法艺术颇为重视章法,讲究单字与周围字体在组合上的平衡与协调。一幅成功的书法作品从基本的线条笔画到整体的格局构造,就好比调兵遣将,要从容不迫,伸缩有度,讲究气势上的一气呵成,以及展现方式上的力度和神采。招贴设计借鉴书法主要是借鉴书法的构图与章法,以更好地贯彻使用在自己身上,而能更好地为读者呈现出一种较为合理与美观的招贴广告形式。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借鉴书法章法的美,能够加强学生对招贴中文字、图形等视觉元素的整合,提高学生对整体设计的把握能力。中国传统书法讲究均衡以及韵律,讲究布局上的美观,我国书法篆刻有“疏可走马,密不透风”之说,这既体现了书法的基本行文规范,又从另一个角度体现了艺术形式上的美。

了解传统文化的方法范文3

关键词:传统文化 价值取向 阶段要求 内容方法

DOI:

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09.116

“传统文化”是指在中国历史上积淀下来的以个体农业经济为基础,以宗法家庭为背景,以儒家伦理道德为核心的社会文化体系,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具体表现为世代相传的具有延续性、稳定性和独自特色的道德观念、民风民俗以及语言艺术等,包括:古诗文、曲赋、书画、武术等。

传统文化教育要按照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要求分阶段有序推进。

一、传统文化教育的阶段要求

小学低年级阶段(1―3年级),诵读浅显的古诗,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优美的语言;了解一些爱国志士的故事,知道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了解家乡的生活习俗;初步了解传统礼仪,学会待人接物的基本礼节。

小学高年级阶段(4―6年级),诵读古代诗文经典篇目,感知内容,理解大意,体会其意境和情感;了解中华民族历代仁人志士为国家富强、民族团结作出的牺牲和贡献;知道重要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和家乡生活习俗变迁;尝试运用喜爱的艺术形式表达情感。

初中阶段(7―9年级),要以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能力为重点,提高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度。诵读古代诗词,初步了解古诗词格律特点;阅读浅易的文言文,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欣赏品位;知道中华民族的重要史实和发展的基本线索,理解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尊重各民族传统文化习俗;学习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美感与意境;欣赏传统音乐、戏曲、美术等艺术作品;了解家乡传统习俗的文化内涵。

小学低年级主要以诵读了解为主,小学高年级主要以理解体会为主,初中阶段主要以感悟欣赏和体验为主。为了达到不同阶段的教育目标,与之相适应的教育内容就显得非常重要。

二、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

中小学阶段的传统文化经典教育主要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1-3年级;第二阶段,4-6年级;第三阶段,7-9年级。

具体来说,小学阶段应该以传统启蒙教材和浅近的古诗词作为主要学习内容。在小学低年级,以养成儿童良好的习惯为目标,学习内容主要以《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等为主,另外可适当选修适合学生身体发育特点的武术(其中必学“五步拳”)、绘画(折纸艺术)和音乐、书法等。在小学高年级,以掌握一定的传统文化知识、感受祖国语言的优美和精致、增强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为目标。学习内容主要以“四书”为主,选择其中一些篇幅短小、比较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篇目。技能方面则以培养简单的动手模仿为主,如武术中必学“初级三路长拳”和“八式太极拳”,绘画方面以初级剪纸艺术为主,音乐方面以中国古典名曲欣赏与器乐演奏为主,以及简单的书法入门教育等。

初中阶段可以继续选读“四书”和诸子,尤其是一些古诗文名篇,如《道德经》《礼记》《庄子》《楚辞》《唐诗》等,让学生在诵读的基础上体味传统经典所具有的跨越时代的生命力,感受传统文化丰富的思想内涵和艺术魅力,感悟并了解传统的审美精神、审美理想、审美情趣等,从而热爱经典,热爱经典诵读。技能方面也相应地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综合、由模仿到初步的创新为主,强调协调、力度、准确性和美感。

三、方法措施

由于不同阶段的传统文化教育有着不同的具体要求,而整个义务教育阶段应是分层推进、一脉相承的,因此,作为起始和衔接过渡阶段的小学一年级、三年级、六年级,初中七年级、九年级,就成为相应阶段的关键时期,做好这些时期的引导教育就显得十分重要。

(一)口诵心惟,知行合一

传统文化的教育要遵循一定的方法,最主要就是引导帮助学生口诵心惟,学以致用,以实现修身养德、完善人格的教育目标。

以经典文本(即通常所说的古诗文)的教学为例。古诗文教学的主要方法就是引导学生口诵心惟,学以致用,也就是知行合一。诵就是把书背下来,诵还有一层意思,就是“吟咏以声节之”,经典古诗皆能“和乐歌之”,这就是吟诵。而心惟就是思考,就是慎思明辨,切己省察。读了、背了、思考了,然后再去“笃行”,这才是真正的“知行合一”。经典教学要克服语文化倾向,即用教语文的方法教经典――以文本分析为主,强调字、词、句、段、篇的概括与理解,强调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否则必使经典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二)传统文化经典教育要与学校德育、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

传统文化非常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完善健全的人格。在具体操作中要克服传统文化经典教育德育化倾向,防止将经典教育变成空洞的说教,从而导致说与做相互脱节。

(三)注重学科渗透

经典教学还要倡导“学科牵手”,即将传统文化经典渗透在各学科之中,注重学科互相配合,牵手合作。比如,经典名句诠释政治哲理,古典名题丰富数学课堂,书法课引导学生拿起毛笔抄写他们最喜欢的经典内容,美术课引领学生用画笔再现经典诗词的意境(意象与情境)等。这一切,都将对中小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四)传统文化经典教育要根据学校实际,做到因时、因地制宜

1.将传统文化教育与学校集体活动结合起来。根据学校实际开展“庆国庆经典诵读”“师生太极拳比赛”“学生汉字听写大赛”“课前经典诵读”等活动,从一定意义上改变了个别领导和部分家长、教师固有的“把时间用在无谓的活动上,难怪成绩上不去”的思想。学生快乐了、阳光了,学习上更有动力了,成绩自然就提高了;集体意识强了,凝聚力高了,自制力相应就好了,就不愁打架滋事违反纪律了。

2.利用校园广播传播传统文化经典。学校“校园广播”可设立“每日一歌”“经典诵读”“评书欣赏”等版块,其中“经典诵读”部分的内容与学生每天15分钟专门的经典诵读课内容、进度相一致,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又使经典诵读落到实处。

3.还可结合农村地区的特点开设相应的地方课程,如劳动技术课中对农具的认识、园艺及传统编织技艺的学习等。

总之,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虽然来自过去,但对象却在当下,从所要实现的目标来说,则更是要面向未来。因此,找准传统文化教育的关键节点,高效利用其对农村中小学生价值取向的影响,就能很好地实现这一目标。

参考文献:

[1]鲁洁,王逢贤.德育新论[J].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10).

[2]张鹏举.应当正视传统文化教育的现实问题[J].中国教育报,2014(10).

了解传统文化的方法范文4

    本世纪初,日本教育界开始了一系列以推进“传统与文化教育”为宗旨的研究与实践。从教育基本法、课程标准等政府颁布的教育文件,到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开发,从政府到民间学术团体,“传统与文化教育”成为教育政策、教育研究和教育实践中的重要议题之一。实际上,日本文部科学省自1996年开始的“传统文化推进项目”,当时并没有在“传统”与“文化”之间加一个“与”字。那么,“传统与文化教育”与“传统文化教育”有什么差别呢?

    对此,由众多专家参与编制的《东京都立学校“日本的传统与文化”课程方案》作了这样的解释:所谓“传统与文化”不仅仅指由过去传承而来的传统文化,它包含了三个方面:“历经漫长岁月、形式发生多种变化而传至今日的事物”、“在现代得到好评的有价值的事物”和“形成新的文化并将在未来继续拥有生命力的事物”。它们相互交融,形成一条自过去流向未来的绵延长河。[1]简言之,“传统与文化”包含了传统文化、现代文化和未来文化。

    参与编制上述课程方案的“和文化教育研究交流协会”理事长中村哲在分析“传统文化教育”和“传统与文化教育”的差异时指出:传统文化教育是与培养热爱家乡、珍视家乡的文化遗产和历史的情感和态度这一爱国主义教育和道德教育的宗旨联系在一起的。而“传统与文化教育”的宗旨是培养能够理解、表现、交流和创造传统与文化之价值的素质。[2]

    在学校课程实施层面,中村哲还指出,“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施局限于较好地保存着传统文化的地区,课程内容也以具有历史传统的民俗为主,例如,日本舞蹈、歌舞伎、大鼓、传统节日、地方歌谣、民谣、陶瓷器、手工艺等。与此不同,在开展“传统与文化教育”时,各所学校可以结合学生的兴趣,利用当地现有的资源来编制课程内容,这些地区未必有悠久的传统,但是总有一些文化资源,因此“传统与文化教育”适合更多学校开展。

    由此可见,“传统与文化教育”与“传统文化教育”相比有着更宽广的视野,更深厚的内涵,更远大的追求。它从过去、现代、未来相互联系的角度谋求文化的传承和创造,不停留于传统文化,同时重视现代文化以及新文化的创造;它也不局限于培养学习者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心,更注重文化创新能力的培养,这种创新能力包括丰富的表现力、积极的交流和传播能力、执著耐心的钻研精神;无论有没有悠久的历史传统,任何学校都可以利用当地的文化资源开展文化传承与创造的教育活动。当然,在“传统与文化教育”中,有着漫长历史的传统文化仍然是课程内容的主要组成部分,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传承是文化创新的基础,因此传统文化的学习必定是未来文化的创造联系在一起的。

    二、“传统与文化教育”的政策推进

    1.文化发展战略:文化立国

    2002年,文化审议会作为日本文部科学大臣和文化厅长官的咨询机构,发表了一份题为《创建尊重文化的社会——为了实现每个人都拥有丰富心灵的社会》的咨询报告。该报告阐述了文化对于国家、社会发展的作用,以及促进全社会珍视文化的途径、方策,这份报告展现了日本将以“文化立国”为宗旨的日本文化发展战略。

    报告指出文化在未来社会中具有五个方面的功能和作用:(1)文化对于人能够像人一样地生活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2)文化能够产生人与人之间的连带感和凝聚力,是人与人共同生活的基础;(3)文化能够实现更高水准的经济活动;(4)同时促使科学技术和信息化的进步能真正为人类的发展带来益处,(5)甚至可以保持世界的多样性,成为世界和平的基石。

    该报告还指出,一个尊重文化的社会须通过五个途径来实现:(1)社会所有方面参与到文化振兴事业中;(2)培育珍视文化的心灵;(3)创造代表国家形象的文化艺术;(4)保护并积极利用文化遗产;(5)有计划地、综合地向世界传播日本文化。

    其中“培育珍视文化的心灵”与教育密切相关,具体包含五项内容:(1)充实尊重我国历史、传统及世界多元文化的教育;(2)推进儿童的文化体验活动;(3)丰富教师的感性和文化涵养;(4)重视国语;(5)振兴地方文化。

    随后,日本政府根据该咨询报告提出的文化发展思路,陆续了一系列包括教育改革在内的推进文化发展的政策和措施。

    2.国家课程标准的修订:充实“传统与文化教育”

    首先,日本对战后初期在美国占领军指导下制订的《教育基本法》首次进行了全面修订。原先的《教育基本法》彻底否定了军国主义和极端国家主义,倡导和平发展与民主主义思想。一部分日本人因担忧国家主义和军国主义的复活,始终反对修改《教育基本法》。但是,另一部分人认为《教育基本法》是在战后特殊的背景下制订的,不符合日本的国情,忽视了日本独特的文化,也不能适应信息化、多元化、全球化带来的社会变化,必须加以修改。经过多年的争议,《教育基本法》最终得到全面修订,于2006年颁布。《教育基本法》在教育目标中增加了一条新内容:“基于我国的传统与文化,培养生存于国际社会中的日本人”,第一次用法律形式保障日本的传统与文化在教育中的位置。

    根据修订后的《教育基本法》,文部科学省对中小学课程标准重新进行了修订,并于2008年颁布了新的课程标准。新版课程标准在多门学科中充实了有关日本的传统与文化方面的内容,例如,国语科增加了传统经典,小学社会科增加了日本历史方面的内容,初中社会科的地理、历史、公民三领域和技术与家庭科均增加了有关日本传统生活方式的内容,音乐科增加了日本民歌和日本民族乐器,美术科增加了日本的美术文化,保健和体育科中增加了武术等内容。对于为何要在课程中充实传统和文化方面的学习内容,中央教育审议会的咨询报告(2008年1月)解释道:当今社会要求每个人作为国际社会的一员能够与其他国家的人共存,鉴于这种现实,我们要让学生了解自己国家和本地区的传统和文化,拥有作为一个日本人的觉悟,以及对乡土和对国家的热爱之情。 “而且,对传统和文化的深入理解,不仅有助于处理好自己与他人、自己与社会的关系,而且对于进行自我对话、提升自身素养来说也极其重要”。这段话明确了传统和文化在社会关系和个人成长两方面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三、“传统与文化教育”的课程实践

    1.东京都“日本的传统与文化”课程

    在中央政府着手修订课程标准之同时,日本一些地区的教育委员会也开始了推进“传统与文化教育”的实验研究,其中东京都教育委员会的一系列举措最引人注目。

    东京都教育委员会于2005年开始实施“推进日本传统与文化理解教育项目”,该项目选择了1所幼儿园、29所小学、16所初中、10所高中、4所特殊学校作为实验学校。2006年东京都在总结实验成果的基础上,陆续一系列有关开设“日本的传统与文化”课程的文件,包括课程方案、教材集、教学指南等,为在都立学校全面开展“传统与文化教育”提供具体指导和参考资料。

    2006年的《都立学校“日本的传统与文化”课程方案》阐述了“日本的传统与文化”之内涵、课程开设的意义、课程编制的基本方针、课程目标和内容、年度教学计划的制定要求、评价建议,并列举了来自实验学校的6份年度教学计划和27篇单元教学设计方案。

    关于开设“日本的传统与文化”课程的意义,该课程方案写道:开设这门课程“不仅仅在于加深对乡土和祖国的传统、文化以及历史的理解,而在于它有助于培养自主地、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传统与文化的实践力,培养以这种素质和能力为基础去理解和珍视异文化、接纳价值观差异的意识,从而成为受世界各国信赖和尊重的人”。

    课程目标被定为:“培养生存于国际社会中的日本人应具有的作为日本人的觉悟和自豪感,以及尊重多元文化的态度和素质。”

    课程内容由四个方面构成:[3]

    (1)有关日本人的心灵

    ①理解日本人对于自然的纤细感受以及人与人之间细致入微的礼节,能在生活中加以运用,并能向他者加以解释和传播。

    ②体味包含于言语和举止中的独特的善意和美感,并能自主地加以表达和表现。

    ③深入理解乡土和社区中传承下来的习惯、人与之人之间的血缘和情感纽带。

    ④理解与围棋、将棋、茶道、花道和武道相关的传统思想方法,探索其中蕴含的日本人的精神文化。

    ⑤通过学习区域社会的历史注意到不同区域间文化的差异,并将自己的所学运用于文化的创造和传播。

    (2)有关衣食住

    ①调查日本衣食住的总体变迁过程,感受其独特性,具有传承日本的传统与文化的意愿和态度。

    ②对于和服蕴含的丰富的美产生兴趣,掌握和服在不同节日和不同四季的不同穿法以及穿着和服时的行走姿势等基础知识。

    ③理解日本料理和餐具中包含的思想和情感。

    ④加深理解日本的居住空间是在与自然的交互作用中发展起来的,追求与自然的协调,形成珍视文化遗产的态度。

    ⑤注意到支撑文化的人们所创造和使用的技艺和工具之精湛,具有传承技艺、钻研工具等尊重和发展传统与文化的能力。

    (3)艺术

    ①理解日本艺术的特点及变迁,提高对文化的继承与创造的兴趣和热情。

    ②理解从古代至今文学、美术、音乐以及乡土传统艺术的多样性,拥有自豪感,并具有介绍给其他人和国际社会的能力。

    ③能够从接触多种多样的艺术,发展到积极地去表现和创造。

    (4)有关保存与修复的“传承”问题

    ①理解保存和修复传统与文化的意义,形成传承日本传统和文化的意愿和态度。

    ②在学习传统技术的过程中,形成为新时代的文化发展和创造做贡献的意愿和态度。

    关于评价,该课程方案参照文部科学省针对所有学科提出的评价视点,提出了“日本的传统与文化”课程的四个评价视点:“对日本传统与文化的兴趣和态度”、“创造力”、“发表和交流能力”以及“鉴赏能力”。

    关于课程编制方式,方案要求都立学校在每个年级每周安排两课时用于学习“日本的传统与文化”课程。该课程由若干科目构成,每所学校可以根据所在区域的特点以及学校和学生的特点自主开设科目,并决定科目名称、目标和内容。每门科目为2学分,各门科目的课时数和开设年级都由学校自行决定。从实验情况来看,多为一科目开设一个年度。无论什么科目,都被要求突出“日本的传统与文化”这门课程的特性,即“不仅包含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文化,还要包含传至未来的现代文化。也就是说,要基于传统去创造新物,学习活动始终关注‘与现在的联系’”。学校所开设的科目必须遵循三个原则:注重理解和体验区域社会的文化;注重对传统与文化的理解以及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注重表达表现和创作。

    东京都的这份课程方案,最初只要求所有都立学校开设“日本的传统与文化”课程。都立学校只包括都立高中和招收残疾儿童的都立养护学校,所有公立小学和初中都是由下一级政府设立,即都是区立、市立或町立学校。但是,为了推动东京都所有公立小学、初中和高中都开设“日本的传统与文化”课程,东京都又出版了面向小学和初中的“日本的传统与文化”教学指南,通过列举21个实践案例指示小学和初中落实前述课程方案的方式和方法。

    2.“传统与文化教育”的教材开发

    系统开展传统与文化教育,除了必须研制课程之外,还需要开发有助于开展具体教学活动的材料——教材。从东京教育委员会所编辑和发行的《日本的传统与文化教材集》中可以看到“传统与文化教育”的教材种类繁多,涉及生产和生活的广泛领域,涵盖文化的多个层面。该教材集列举了31份教材,按照“基本单元”“体验和创造单元”“新文化单元”三大部分分类。

    (1)基本单元(含10份教材)

    色、形、纹——学习使用包袱布Ⅰ;折叠、包裹、打结——学习使用包袱布Ⅱ;阅读各种各样的文字;日本游戏;筷与碗;日本的住宅;作为文化的日本之音;漫步江户和东京;倾听和之声;节日的魅力。

    (2)体验和创造单元的教材(含14份教材)

    制作动漫画卷——从鸟兽戏画、北斋漫画到现代动漫;摩登城市东京的生活文化;身边的信息和 媒体;探索出版文化的诞生;仪式中的音和音乐;世代相传的日本民歌;大相扑和现代生活;和服的着装;学“道”——花道、茶道;道具和工具;生活中保存的江户文化;学习武道;学习象棋;学习围棋。

    (3)新文化单元(含7份教材)

    事件、信息和媒体;现代艺术中隐含的日本的传统与文化;折纸鹤——宇航员野口的“宇宙鹤”计划;来自“和”文化的日本品牌;体味日本式的感性——挑战手工制作和乐器;西式舞蹈与和式乐器的结合;举办日式晚会。

    上述各单元中的每份教材都包括学习目标、学习内容要点、相关知识的解说、学习课题(包括思考题、讨论题、调查作业等)和参考文献。有些教材还附有学生作业单和已经完成的学生作业案例。后两个单元的教材比“基本单元”教材多了一些创作类活动的提示。

    基于“过去、现代和未来之文化联系”的视点而设计的东京都“日本的传统与文化”课程将传统文化、现代文化和未来文化紧密联系起来。从上述课程方案和教材集中,我们可以看到如中村哲所解释的那样,这一课程方案追求的“不仅仅是让学生理解从古代传承下来的本国的传统文化所拥有的价值,而是让学生能够通过传统文化与国内外多种文化的比较、吟味和交流,去面向未来创造出新的文化。”[4]

    3.民间对“传统与文化教育”的推动

    除了东京都教育委员会主导的“传统与文化教育”课程开发和实践之外,日本其他地区也有文部科学省指定的“传统与文化教育”实验区和实验学校,这些地区和学校结合当地的文化资源,开发了丰富多彩的“传统与文化教育”的课程资源,推出了很多优秀的教学实践案例。而民间学术团体“和文化教育研究交流协会”在推动各地学校开展“传统与文化教育”方面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和文化教育研究交流协会成立于2006年,协会总部设立在兵库教育大学内。该协会成立后,每年召开和文化教育全国交流大会,陆续出版了《“和”文化之风吹进校园——创造心技体的学习场》、《和文化——体感日本传统的问答辞典》,以及一年一册的《和文化教育研究纪要》,在交流各地的和文化教育实践经验的同时,构筑传统与文化教育的理论。

    该协会的理事长、兵库教育大学教授中村哲是和文化教育的主倡者,也是该协会的发起人之一。关于和文化教育的内涵和宗旨,中村哲指出:“首先,和文化的‘和’代表‘日本’,因此和文化教育可以理解为基于日本的生活文化、地域文化、传统文化、现代文化等开展的教育。但是,不同于为培养爱国心和爱乡情而开展的重视传统文化的教育,和文化教育谋求在心、技、体相互统一的学习场中继承与发展和文化自身的价值,是一种文化创造取向的教育。其次,和文化教育的‘和’包含了和谐与和平的含义。和谐指自然与人、人与人、心灵与身体的和谐,是和文化的本质所在。而和平意味国内外没有战争,这是文化创造的基础。”[5]

    根据上述阐释,可以说和文化教育就是“传统与文化教育”,但是倡导和文化教育的人们以不同于官方的立场和视角阐释了“传统与文化教育”的内涵,并提更具体的教育途径和方法,成为“传统与文化教育”的一个流派。实际上,日本政府所倡导的“传统与文化教育”更多地是出自于培养爱国心、爱乡情和民族凝聚力的目的,而和文化教育研究协会更偏重于培养文化创造力这一目的,并且构筑了一套心技体合一的教育方法论,这一方法论的核心内容就是:通过创设心技体统整的学习场,让学生模仿、修炼形式化的技艺,体认蕴含于技艺中的精神,形成身心合一的人格,从而养成灵活运用体认的技艺进行文化创造的素养。这一方法论为“传统与文化教育”实践中如何处理文化传承与文化创造的关系、技能学习与心灵培育的关系提供了理论依据。

    加入和文化教育研究交流协会的学校和个人很多来自于“传统与文化教育”的实验学校,还有艺术家、文学家和各领域的学者。中村哲等大学研究人员直接指导这些学校的“传统与文化教育”实践。以下两则教学案例反映了文化创造取向的“传统与文化教育”的理念。

    案例1 日本的游戏——伊吕波纸牌

    伊吕波纸牌诞生于18世纪后期,纸牌共计96张,由48张读牌和48张花牌构成一付。读牌上分别写有以48个日语假名开头的谚语,在花牌上有与读牌对应的48幅图画以及句首文字。玩纸牌的人将花牌在榻榻米上排成一排,将读牌人读到的对应花牌迅速取走。得牌最多的人为胜。伊吕波纸牌被认为体现了日本都市庶民阶层的智慧和机智,是日本市民文化的宝贵遗产。

    教师首先让学生玩纸牌,猜谚语。在玩的过程中,学生发现关东地区和关西地区纸牌上的谚语存在差异,即谚语第一个字的发音虽然相同,但出现的谚语却完全不同,从而理解不同地区文化的差异性,同时也学习了谚语的表达方式。然后,教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创作谚语,并制作纸牌。制作过程中,一部分学生负责编谚语,制作读牌;另一部分学生负责绘画,制作花牌。制作活动完成后,学生相互交流自己对文化创造的意义和含义的看法。

    中村哲对这则教学案例做了这样的评析:该案例不是以日本人应有的形象和素质以及日本文化的优秀性作为前提、并将这些传统的文化价值作为手段来培养学生的情感和态度,而是把对文化价值的理解和文化创作本身作为目标。尤其值得肯定的是,该案例着眼于被长期传承下来的文化所具有的价值以及产生这种价值的技术力量,而且让学生通过开展向国内外发送信息的活动来培养学生创造未来新文化的能力。[6]

    案例2 从鸟兽戏画和北斋漫画到日本动漫

    风靡世界的日本动漫被认为起源于日本古代的“绘卷”,这是由于人们发现日本绘卷的代表作“鸟兽戏画’”的连续情节和角色设计与现在的动漫有很多共同点。该单元中,教师首先让学生追溯日本动漫的历史渊源,对古代绘卷“鸟兽戏画”和19世纪的北斋漫画① 进行比较,分析古代绘卷在时间、画面构图、角色设计上独特的表现手法。然后,让学生自由组合成 若干小组,运用古代绘卷的表现手法合作创作绘卷。教师要求学生首先设计只用四幅画来表现的故事,然后设计漫画中的角色形象,最后分工制作完成连环漫画。学生通过这些活动体会不用语言来表现故事的方法,以及连环漫画制作过程中的独特的分工方式。然后,教师再让学生分析现代日本动漫在色、形等表现手法和内容上的特点,并通过小组合作绘制具有这些特点的动漫绘卷,从而认识到“文化是一种创造”,“传统和文化”是在“传承→评价、模仿→创造”的循环往复中发展起来的。

    这则案例从学生极感兴趣且在世界上产生巨大影响的动漫为导入材料,把学生引入到日本古代绘画史,将现代文化与传统艺术联系起来,由此理解风靡世界的现代日本动漫与古代绘卷的联系,对古代绘卷的艺术表现手法和现代动漫的艺术表现手法之异同产生学习兴趣。同时又通过两次绘卷创作活动,加深理解古代绘卷和现代漫画的创作方法,初步掌握运用古今不同的绘卷创作手法创作自己的故事的技能,从而体会文化创造的乐趣和意义。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有机融合、文化理解力和面向未来的文化创造力的有机结合在这个案例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此外,日本不同学术领域的学者也介入到“传统与文化教育”研究之中。例如,东广岛市中小学普遍开展“传统与文化教育”,而东广岛市在日本全国学力测验中的成绩高于全国平均分数,社会心理学家浅川潔司等人深入东广岛市的中小学开展实证研究,揭示传统文化教育促进学生心智发展的机制。这项研究将于2012年研究结果。再如,有学者通过研究,对折纸、尤其是折叠“连鹤”② 这一日本人发明的传统游戏能够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数学思维能力、培养有效学习所必需的注意力、持之以恒的耐心等心理品质,以及培养运用传统折纸方法创作富有新意的作品的创造力等功能进行实证研究。

    四、反思中国传统文化教育

    近年来,传统文化教育在我国受到愈益广泛的重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的许多文件都强调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例如:中国共产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2006年颁布的《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在第七部分“民族文化保护”的第13条中提出:“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传统经典、技艺的传承。在有条件的小学开设书法、绘画、传统工艺等课程,在中学语文课程中适当增加传统经典范文、诗词的比重,中小学各学科课程都要结合学科特点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2010年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将“坚持德育为先”作为教育发展战略主题之一。“坚持德育为先”的内涵中包括“加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加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

    各地也出台了相应的政策和措施来推动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例如,2005年上海颁布了《上海市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要》,指出“上海市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民族精神教育将着眼于培养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历史、文化、生活方式的归属感,培养学生对伟大祖国悠久历史和优秀传统的认同感”,“今后一段时期,要把国家意识、文化认同、公民人格作为民族精神教育的重点内容”。随后,中小学各学科都研制了各学科渗透民族精神教育的指南。

    从各地中小学的校园网和教育刊物中,可以看到传统经典、古典诗词、书法、民乐、陶艺、茶艺、武术、戏曲以及剪纸、皮影、年画等地方民间工艺纷纷走进了中小学课堂。

    综合党和政府的文件、研究论文和中小学教育实践,可以发现我国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是与两个国家发展目标相联系的:一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这一国家战略目标。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被认为是提升我国软实力的不竭源泉,与之相适应学校教育必须担负传承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任务。;二是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素养、培养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这一思想道德建设目标。从学校教育实践来看,我国的传统文化教育与第二个目标的联系更加紧密。可以说,我国传统文化教育的目的和宗旨与日本政府主导的“传统文化教育”的目的和宗旨有着很多共同之处。因为中日两国都面临着两大任务:一是对外发展战略,即要向世界传播本民族文化、以文化来强国;二是对内的任务,即提升国民的归属感和民族自豪感以及培养具有丰富心灵和完善人格的公民素养。

    但是,我国传统文化教育缺少了日本“传统和文化教育”所具有的过去、现代和未来文化相联系的视野,缺乏面向未来的文化创造的追求。通过传统文化教育培育民族自豪感和归属感及提高道德品质,这些固然重要。但是,从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发展文化软实力的国家战略来说,仅局限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是远远不够的。

    此外,我国学术界缺乏对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代表传统文化的各种事物对于学生的成长发展具有什么样的价值?在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学校中,学生的身心发生了什么样的改变,这种改变的机制是什么样的?怎样的材料、课程结构和教学方法有助于学生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由于这些问题都未得到研究,教育实践得不到理论的指导,实践成果得不到科学的验证,学校只能将学生在一段时间一定程度上掌握某个传统技艺以及口头表达出来的民族自豪感作为传统文化的教育成果。

    为了实现增强文化软实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我们可以借鉴日本的“传统与文化教育”,拓展我国传统文化教育的视野,将传统、现代和未来联系起来,设计系统化的传统文化教育课程。深入挖掘中华传统文化的各种代表性事物在培育学生的心灵和创造力方面所具有的价值,并研究开发更加丰富多样的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尤其是体现创新精神的传统技艺。我国的专家学者应学习日本的专家学者,从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文化学等广泛领域,介入对传统文化教育的理论研究,构建我国传统文化教育的理论和教育模式。

    注释:

    ① 葛饰北斋(1760~1849)是日本伟大的浮世绘师,对欧洲绘画界产生巨大影响,他是将“漫画”一词用在画作上的第一人。其创作的漫画被称为北斋漫画。

了解传统文化的方法范文5

Sun Jianbin;Xing Lining

(School of Information System and Management,National University of Defense Technology,Changsha 410072,China)

摘要: 组合多样化的武器系统,达到使用效能最优,已成为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亟待解决的一个核心问题。本文采用改进的遗传算法解决了武器系统组合优化问题:采用字符串编码方式,设计应用DP算法、单点交换等规则,为解决武器系统组合优化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将此模型应用于一个实际武器系统组合优化问题,获得了非常满意的结果,证明了算法的可行性。

Abstract: How to effectively combine diversified equipment, achieving the optimal use efficiency, has become a central issue desiderating to solve which relates to improve the ability of winning a local war under the condition of information. This paper solved combinatorial optimization problems according to ameliorative genetic algorithm:bringing out the string coding method,designing as class DP algorithm, single-point exchange rules etc. This model, as applied to weapons system simulation optimization problem, has obtained very satisfactory results, proving its feasibility.

关键词: 遗传算法 DP算法 组合优化

Key words: Genetic Algorithm;DP Algorithm;Combinatorial Optimization

中图分类号:TP30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9-0009-03

0引言

近年来,随着军队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我军武器装备的水平得到了较大提高,尤其是成体系、成系统的武器装备更是完成了从无到有的转变。但是,许多武器装备有相似的功能,可以完成相似的军事任务,同时又有各自的不同特点。不同的武器装备在不同的地点;与不同的装备配合使用;装备在不同兵种的部队等都会有不同的效能。因此,合理组合优化武器装备系统,将会使现有武器装备的总效能得到充分发挥,大力提高部队的战斗力。本文将讨论运用遗传算法解决武器系统组合优化的方法。

遗传算法首先是由密歇根大学的Holland教授在1975年提出的[1],经过几十年的不断发展,已经成为一个比较成熟的理论体系,被广泛地应用于组合优化、机器学习、信号处理、自适应控制和人工生命等领域[2]。但是,面对日益庞大的优化目标,传统的遗传算法也已经开始变现出一些不足:传统的遗传算法在解决大规模计算问题时,往往出现“早熟”现象;由于没有适当的信息反馈机制,遗传算法的搜索比一些新兴的优化算法速度慢,并且这种搜索还是建立在已经存在合理的初始解集的基础上[3]。因此,改进遗传算法应运而生。改进遗传算法主要分为两个方向,一是将遗传算法与其他算法结合,如遗传算法与神经网络、模糊推理及混沌理论的结合;另一类是算法本身包括搜索方法等的改进,如D.Whitey提出的基于领域交叉的交叉算子、D.H.Ackley等提出的随机迭代遗传爬山法等。国内方面较为突出的有戴晓明通过多种种群、多遗传策略的并行进化遗传算法;赵宏立提出基于基因块编码的并行算法等。

1武器系统组合优化问题

由于武器装备系统的多维性和特殊性,不同武器系统之间的相互组合可能产生不同的组合效能。例如,当防空火力系统与侦查系统相互组合优化时,两者相互补充,会发生更高效能;而如果两个同为火力系统并且共同使用,总体效能只是两者效能的简单加和,甚至相互抑制,降低总效能。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由于武器的种类和数量众多,不可能人为地遍历各种组合方式寻求最优方案。为了更加快速准确地求解这个组合优化问题,现建立如下数学模型:

1.1 输入现有各种武器装备系统Si(i=1,2,……,n);每个系统单独列装使用时效能为Vi(i=1,2,……,n);那么这n个系统按任意顺序排列组合,将生成n!个序列:Ii(i=1,2,……,n!)。

1.2 输出寻求最优的组合方案即求解这些系统组合的最大效能值E*,并输出相应的组合方案。

1.3 约束条件上述n个系统中,m个系统组合使用时,效能为:Vs1,s2,……,sm(m=1,2,……,n)。

此外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做出相应约束:如,规定所有武器系统,最多可以两两组合使用;又如,规定一个组合内的系统不分先后顺序,即Vs1,s2=Vs2,s1;

同时可以规定每个系统都不相同,因此系统不能与自身组合使用,方案中每个系统也只能出现一次。

1.4 目标函数由于每个序列I组合方式的不同,可以有多种总效能值e;记这些总效能中最大值Ei为该序列的总效能,即:Ei=max(e1,e2,……)(1)

得到该最大效能的组合方式称为该序列的方案。

寻求武器系统组合优化的最优,就是在这些不同序列中,寻求效能最大的方案:E*=maxEi(2)

2改进遗传算法

用遗传算法解决武器系统组合优化问题,可以将多个方案定义为系统优化的解,那么,多个解组成的解集就是遗传算法中的种群,每个解即为种群中的一个个体,每个解对应的序列为个体的染色体,每个系统为染色体相应的基因。

本文针对上述问题,为了提高搜索效率、计算速度和适应大规模计算,对遗传算法进行了相应改进,包括采用字符串的编码方式、设计单断点交换规则、引入DP算法计算效能值等。

利用遗传算法解决武器系统组合优化问题的流程图(见图1)。

2.1 种群初始化种群初始化阶段的主要工作就是生成初始解集,并对其进行编码。为了体现系统之间的组合关系和组合效能对整体效能的影响,本文没有选择传统的二进制编码方式,而是采取了字符串的编码方式。每个系统用不同的字符编码,代表相应的基因。一个字符串,就是一个基因序列,即个体的染色体。

2.2 遗传算子遗传算法模拟自然界的生物的自然选择和进化过程,主要是通过遗传算子实现的,主要有交叉、变异和选择三种操作。

交叉操作就是父代个体染色体的基因通过配对互换生成新个体,遗传父代的基因特性的同时,产生新的基因序列。本文设计了一种单断点交换规则,保证生成个体与父代不同,并且每个基因在染色体中不重复出现。所谓单断点交换规则是指:对于随机选出的用来交叉的两个父代个体,选择一个固定的基因结点(称为断点),结点之前的基因作为对应子代的基因被遗传下来,结点之后的基因,如果两个父代个体对应位置的基因相同,优先被子代继承;如果对应位置不相同,则交换两个父代的相应基因。为了防止出现交叉后,一个子代个体的染色体含有两个相同的基因的问题,可以在单个基因交叉时先与结点前的基因比较,不同时按规则继承,相同则保留在最后。

例如:(见图2)

2.2.1 为两个父代的基因序列,断点为第三个基因,断点前的三个基因作为遗传基因不参与互换,断点后基因交叉互换。

2.2.2 由于断点后的序列中,对应位置相同基因的被优先继承,所以基因d优先继承。其余基因一次交叉互换。

2.2.3 交叉互换后,每个子代中的基因可能会有重复,重复基因在另一子代中有没有出现。由于重复基因是交叉互换的结果,那么通过比较,如果交叉基因段中有与遗传基因段相同的基因,则该基因被遗传而不是互换。如图中h、e、c、g四个基因。

2.2.4 单断点交换后结果。变异操作就是将父代个体染色体的某两个基因按规则交换,形成的新个体作为子代。

例如:(见图3)

上述交叉和变异操作都需要从种群中选择父代个体,本文采取赌方法随机选取父代个体,并且为了保证种群的多样化和提高优化速度,将在种群中选取适当比例的父代进行交叉和变异。这个比例可以通过多次试验,分析数据得到。

选择操作是在父代进行交叉和变异后,对包括父代和新生成子代所有个体进行适应度计算,选取适应度高的个体,保留存活;淘汰适应度低的个体。其中,适应函数的定义和计算是这一阶段的关键。本文的适应函数就是计算每个基因序列的总体效能值的最大值,即:Ei=max(e1,e2,……)(3)

由于每个序列多含有多个基因,其组合方式更是多样,如果简单通过遍历计算所有组合方式的效能再最大化,计算时间将会很长,导致不适应大规模问题的计算。本文利用了效能计算的承袭性,引入DP算法,通过调用函数自身,每一步都做出优化判断,明显减少了计算量。

现以一个简单的例子说明DP算法的思想和计算复杂度。设一个基因序列含有10个基因S1,S2,……S10,每个基因单独使用的效能为10。同时约束条件规定只能相邻两个组合或者单独发挥效能。随机生成一个二维的组合效能表,如表1所示:

则其中一个序列(如表2)的所有组合中效能最大值的过程所下:

该序列的效能最大值就为109。

其通式为:DP[dp]=max{DP[dp-1]+10,DP[dp-2]+V}(4)

DP为每步优化判断结果。V是根据规则得出的相邻两个系统组合的效能值。

在计算复杂度方面,如果采用遍历的算法,计算复杂度为:O(nn)

而如果用DP算法,每次计算都进行优化判断,计算复杂度减少为:O(n)。

整个计算过程就是三个遗传算子的不断重复循环。种群就以初始种群为基础,经过遗传变异产生新个体,通过选择保留优秀个体,淘汰适应能力差的个体。在每次迭代过程中,为了保证种群总数量的稳定,选择时可以选取固定数量适应值排在前列的个体。经过若干代的迭代之后,种群中存活的个体适应函数值远远高于初始种群。这些个体对应的组合方案,就是我们寻求的优化方案。

3应用实例

本文通过一个实例来验证该算法解决武器系统组合优化问题的优越性。

对于待列装的武器系统个数,可以假设为10、20、50、100、200、500。每个武器单独使用时发挥的效能值都为10。规定武器系统之间最多只能相邻两个组合,也可以单独使用,对于不相邻的系统,可以通过遗传算子改变基因序列的排序得到组合的可能。相应相邻的两位组合效能,每次随机产生,浮动范围为[10,30](例见表1)。

在用遗传算法进行计算时,根据以往经验和实验数据分析,确定选取父代个体中的60%进行交叉,30%进行变异,种群个体总数和繁衍的代数均为上述10到500六种情况。

对上述216种不同规模进行计算机模拟计算,得如下结论:

由图4可以看出:装备组合后的效能值较单独使用时有明显的增加,且随装备种类增多,其效能的提升空间随之增加,证明了此算法的有效性;随种群个数的增加,最优解的搜索速度明显增加,同时所得最优解也随种群个数的增加而增大,随代数的增加,效能值趋于稳定,即种群在有限次迭代内,可以找到最优解,证明了此算法的可行性;此外,这些数据充分说明了遗传算法的优势,即通过对初始解和各代解的并行计算,大大提高搜索速度。因此,选择恰当的种群中个体个数,可以有效减小迭代的次数,并得到更高的效能值。如本例采用种群中个体数为200~500为较为合适。

该算法运行时间随问题规模的增大而增长,拟合曲线成二次型增长(见图5),在可接受范围内。因此该算法在解决较大规模问题时同样适用。(以运行500代时间为例)

通过比较在不同规模下的最终解的变异系数,不难看出该算法解决这个问题多次试验结果是相对稳定并且符合实际的,同时,规模越大,变异系数越小,结果越稳定(图6)。

4结束语

人们对于遗传算法的研究,自1975年以来就没有停止过。几十年以来,遗传算法一直在不断发展着,无论是算法本身的优化,还是应用领域的扩展[4]。本文作为遗传算法在军事领域的应用,也同样适用于其他组合优化问题的求解。为了更好地指导实践,后续将继续在这方面进行研究,尤其是在算法的稳定性和更大超大规模问题的计算求解上。并且努力将该算法与其他算法结合,取长补短,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Holland J H.Adaptation in Natural and Artificial Systems[M]. Cambridge,MA:MIT Press,1975.

[2]刘立平,牛熠.遗传算法综述[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05,12,(3):48-52.

了解传统文化的方法范文6

摘要: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不存在时间上的先后次序,它们是共时态存在的文化的一体的两面。不应该用实体论、整体论的观点来探讨传统文化和现代化的关系。由此出发,对传统文化和现代化关系的若干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的观点。  

关键词:传统文化;现代化;实体;共时态;整体  

  

文化活动既然是人类的生存运动,这种生存活动的基础既然是“文化形成的形式和习惯”,那么,文化活动的第一方面首先就是体现“文化形成的形式和习惯”,传递前人生存活动的经验和教训的传统文化。这是人一出生就置身于其间的、不可超越的。“人要成为全面的人,只有生存于承担了传统的同类群体中。人的文化方面只能以这种方式发展。”人要成长,“个体首先必须吸收与他相关的文化传统。个体首先必须爬上他出于其中的文化高度。”这说明,传统文化一方面是前人生存活动的结果,另一方面也是一种知识、价值、意义,是前人生存活动的智慧的结晶。按照伽德默尔的看法,人作为有限的存在,是处于传统文化之中的,不管他是否了解这种传统文化,也不管他是赞成还是反对,他都不可能超越传统文化的观念意识。我们始终只能在传统文化中进行理解。不管意识到与否,传统文化总是影响并形成我们,始终是我们的一部分。它当然不会是躲在久远的过去,而是就存在于人的每一个成长阶段,就存在于人当下的生存活动中,存在于这种当下的生存活动的方方面面里。传统文化是我们进行思维的前提。我们固然也有许多无法控制的成见和思维定势,但我们必然要调整、修正、剔除和补充它们,在此基础上展开新的思维活动。这种新的思维活动及其成果马上就构成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思维转化为行动,行动产生成果,我们就这样也参与了传统文化的创造。传统文化就是这样存在、发展和延续下来的。传统文化还是使社会的各个部分、使社会的各个发展阶段保持紧密联系和统一性的东西,是社会发展的基因。它从物质技术、行为规范、精神意识等等层面表现出来,集中表现在语言符号、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等方面。这样看来,文化包含两部分:作为文化活动的结果的这一部分,是传统文化;作为对传统文化进行修正、补充、更新的另一部分,就是现代化。它们作为文化的一体的两面,是共时态地位居于个人、社会当下的生存活动的方方面面里。换句话说,传统文化、现代化共同构成了人的生存活动的本身。  

为此,应该避免陷入对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作“时代化”理解的误区:把现代化仅仅看作一个时间概念,一个历史时期,一个继传统文化之後的时期,而在此前存在、发生的一切事情都必然属于传统文化。关于这一点,福柯在《什么是启蒙》一文中谈及对现代化作时代性的理解时曾经指出:我们不应该将现代化仅仅看作一个处于前现代与后现代之间的一个时代,而更应该将其看作一种态度,而这种态度不是谁都有的,也不仅仅局限在某一个特定的时代。这是从个人对生存活动的态度来说的。著名后现代思想家、加利福尼亚大学的霍依教授则说得更加富有哲理意味:“按照我所提出的后现代主义观,称福柯为一个后现代思想家并不意味着他的同时代人和幸存者同样也是后现代主义者或必须成为后现代主义者。历史的中断不是同时发生在每一个人身上的,也不是同时发生在所有地方的。同一个人、同一种纪律或设置在某些方面可以是传统的,在某些方面可以是现代的,在另一些方面可以是后现代的。”这个说法言之成理而且可以借鉴来理解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之所以人们会把传统文化和现代化的关系理解为时代化的历时性关系,首要的原因是把传统文化和现代化作了实体化的理解。这有两种表现:一种表现是企图到前人遗留下来的书面文献材料中去寻找传统文化。这就把传统文化当作了一堆僵死的、既定的、静止的、封闭的东西,进而认为,传统文化是可有可无,最好是不必要浪费人力、物力、财力保存的可抛弃的东西。由此出发,人们还认为:古代书面文献材料所表述的传统文化,比我们自己所知道的更清楚、更值得相信。其实,且不说这个观点只注意到了历史的描述性而未涉及其解释性,只说它还忽略了一个最基本的事实:古人书面文献材料所记述的东西,有的只是纸上谈兵,有的不过是无法实现的或本来应该实现却并未实现的理想,有的则是虚伪的或言不由衷的粉饰,还有的只是一家之言或从某种立场出发的、有倾向性的、为某一群体利益服务的主张,……。另一种表现是把传统文化当作现代化的阻力和障碍,把传统文化当作现实中的问题、消极的东西、社会的阴暗面、一切不如意的东西的替罪羊或发生的原因,总之,把现实中的一切问题都归咎于传统文化。例如胡适说:“一面学科学,一面恢复我们固有的文化,……这条路是走不通的。如果过去的文化是值得恢复的,我们今天不至于遭到这步田地了。”在这种观点的指导下,要进行现代化,就要彻底清除传统文化

了解传统文化的方法范文7

一、传统文化翻译的特点

首先,中国传统文化翻译使用大量的专业性词语。传统文化爱好者对英语文化新闻报道中的专有名词了若指掌。但是,不太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外国友人理解起来就有一定的障碍。如一些中国传统节日的翻译:LanternFestival(元宵节),而“lantern”本是“灯笼”的意思;TombSweepingDay(清明节),而“tomb-sweeping”本是“扫墓”的意思;DragonBoatFestival(端午节),而“dragon-boat”本是“龙舟”的意思。其次,中国传统文化翻译中有时牵涉到成语、谚语以及古诗词的翻译,此时要准确把握诗句的含义,不要一味地追求句式的对仗工整。再次,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翻译是建立在了解其浓厚文化底蕴的基础上,不仅要了解它的来源、典故,还要了解它的传统民俗如食品、服装、节日、礼节、宗教等各个方面的知识。

二、生态教学法培养传统文化翻译能力的策略和方向

生态教学指的是把课堂教学主体(教师、学生)和与课堂教学相关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要素和环节在生态学的基本原理指引下有机联系、协调统一、相互促进。生态课堂各要素、环节中始终贯穿的是联系、发展、共生、平衡、开放等生态理念。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特别是培养学生传统文化翻译能力方面,需要教师的教授、讲解、分析、指导和学生的学习、讨论、总结、交流有机结合。

1.课堂教学内容应体现整体性和联系性生态理念认为,一切事物都处于一个整体之中,整体是部分存在的前提。在生态化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应以联系性和整体性作为指导。其一,教学内容要体现相邻知识系列的整合,要体现性质相近课程的整合。在传统文化翻译教学中,应恰当地融入英美文学、语言学、词汇学、修辞学等课程内容,体现与其他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的整合。其二,教学内容应充分体现学生与其生存环境的联系,重视对学生联系意识的培养。

2.课堂教学过程应体现教学主体间的互动交流传统文化翻译教学过程应贯彻动态性、联系性、发展性等生态理念。教学过程应重视师生间的互动交流。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主体性和主观能动性,多鼓励学生积极融入课堂教学之中。另外,还应增加学生之间的交流机会。学生之间的交流不仅能巩固知识,还能拓宽彼此视野,活跃课堂氛围,增加课堂的生机和活力。

3.课堂教学应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传统文化翻译课堂教学方法应贯彻多样性、联系性等生态理念。一是文化背景知识介绍与导入。背景介绍主要指教师选择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在教课的同时讲解给学生,使他们对与课文内容有关的特定文化知识有所了解,形成一定的文化意识。进行不同的文化对比指教师在讲解本国文化知识的过程中侧重与外国文化内容进行联想和比较,使学生形成全球文化意识。二是传统文化中的内涵探索。教师可以在传统文化教学中介绍词汇的文化内涵,实现词汇与文化教学的结合。此外,教师应正确引导学生阅读一些传统文化方面的报纸、图书,并督促他们在阅读时认真积累有关文化背景、社会习俗等方面的知识。三是案例分析实践。教师可以根据特定的教学目的编写相关的案例,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和辩论,培养学生的能力,包括分析技巧、思辨能力、翻译技巧和沟通能力。四是角色扮演与情景模仿。常见的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通过规定情景和目标完成角色扮演;另一种是在整个过程中,学生是任务完成的主体,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文化知识、翻译技巧、策略完成特定情景下的传统文化翻译任务。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利用课外时间把课文改编成情景剧,充分地了解课文中出现的传统文化知识。五是适度地使用多媒体。传统文化翻译课堂的构建离不开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例如:播放视频,利用模型、照片和PPT等能够改变学生的学习思路,拓宽他们的视野,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相关研究证明,学习文化翻译最好的方法就是体验文化氛围,促进对不同文化背景下人群的理解,进而增强学生的文化理解力。

4.课堂教学评价要多样化生态理念认为,多样性是生态系统存在的基础和前提。生态系统要充分发挥其作用,离不开各个部分多样性的存在。传统文化翻译课堂的生态化必须以多样化的教学评价作为重要条件。教育生态学要求教学评价应当有益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独立的学习能力,实现其全面发展。例如:同学之间的评价可以用来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这种评价既能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训练其批判性思维能力。

三、总结

文化知识和语言技能是提高传统文化翻译能力的基础。有效的学习策略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效果,培养他们的自我学习能力。积极的态度是实现学生主动、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文化意识有助于学生正确地理解和使用语言。在培养学生传统文化翻译能力的过程中,如果这些能力目标得到重视,学生就能够掌握有效的学习策略,养成积极的人生态度,体验丰富多彩的文化,提高传统文化翻译能力。

作者:徐瑞单位:河南农业职业学院

了解传统文化的方法范文8

关键词:鄂豫皖

中学

传统武术开展现状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童编号:1004―5643(2013)05―0079―04

在当今时代,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当地特有的传统武术文化逐渐失传,中学生体质呈直线下滑之势,因此学生的身心健康越来越受社会关注。弘扬地方传统武术,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而且继承了地方传统武术文化延续发展,同时也提高了中学生适应社会的发展。传统武术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鄂豫皖苏区首府旧址传统武术也是中国红色文化的重要部分。传统武术指从广义上讲就是我国祖先历代传承下来的武术应用方法和身体锻炼方法,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下一代来继承。传统武术项目内容丰富多样,它主要包括艺术体操型武术、广播体操型武术、舞蹈戏剧型武术、内外功夫型武术、实战技击型武术、修道悟真型武术等。为了继续弘扬发展传统武术,本文针对鄂豫皖苏区首府旧址中学对传统武术开展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了解新县中学传统武术开展情况,发现不足点并提出科学合理的对策。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鄂豫皖苏区首府旧址新县13所中学364名学生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围绕鄂豫皖苏区首府、传统武术及中学作为关键词进行检索,查阅国内正式出版的期刊二十多篇,并登陆中国知网、中国体育网、传统武术相关的网站,经过综合分析,获取相关信息。

1.2.2 专家访谈法

本文的专家皆为具有中高级以上职称,并从事武术教学训练和理论研究且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的工作者和武术名家以及老红军战士,认真聆听他们的见解和看法,总结他们多年来的经验和心得为我所用,以提高本文的研究水平。

1.2.3 问卷调查法

在新县13所中学发放364份问卷,收回问卷352份,收回率为95.5%,其中有效问卷348份(初中206份、高中142份),有效率为93.9%。

1.2.4 数理统计法

所有的理论资料或原始数据采用Spss和Excel统计软件进行有效数据统计和分析处理。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新县传统武术的发展史

新县属于鄂豫皖边区位于湖北、河南、安徽三省交界处,多为交通不便、经济欠发达的大别山地区。新县是红军的故乡,将军的摇篮,新县是鄂豫皖苏区革命根据地发源地、鄂豫皖苏区首府所在地、坚持大别山红旗不倒的中心地、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的落脚地。先后走出了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等主力红军,留下了、董必武、李先念、徐海东、王树声等先辈的足迹,培育了许世友、李德生、郑维山等93位叱咤风云的共和国将军和省部级以上领导干部,当时不足10万人的新县,献出了吴焕先、高敬亭、叶成焕等5.5万优秀儿女的宝贵生命,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和将军县。新县在红军的影响下传统武术逐渐昌盛,在军队中,相互传播,传统武术大面积开展,内容也丰富多样。在反围剿、抗日时期,共产党红军队伍中武器非常落后,为了捍卫革命根据地,红军战士中广泛开展传统武术,如许世友将军的少林刀、十八罗汉手、擒敌制胜二十四招、小红拳三十六式等等,在开展游击战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1932年5月在新县新集召开过全国第一个中国工农红军首届体育运动会。

鄂豫皖苏区首府旧址处于大别山腹中新县,传统武术的起源比较早,可以追索到封建社会。解放后,鄂豫皖苏区首府新县在改革开放的大浪潮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由于地域环境的不同,经济发展欠于平原地域,红色文化是鄂豫皖苏区首府新县的特有文化,加上红色旅游的开发,发扬传统武术文化,有利于进一步带动提高当地经济发展。中学生是继承和传播传统武术的未来者和最佳者,有利于弘扬鄂豫皖苏区首府新县特有文化,便于对外界交流,更有利于苏区新县未来经济的发展。

2.2 新县中学开展传统武术的现状与分析

通过鄂豫皖苏区新县13所中学(含初中高中)进行了调查,主要针对中学传统武术课程开设、师资队伍现状及中学生对传统武术的了解、认知态度进行了分析。

2.2.1 中学开设传统武术课程现状分析

在学校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进行了问卷调查,真实性强。大多数学校忽视了体育的发展,重在文化课,关注学生文化课成绩,注重升学率,体音美几乎不进课堂。鄂豫皖苏区新县13所中学对传统武术课程的开设,主要是从四个方面进行了调查,(见表1)。

从表1中可以看出,初中开设传统武术课的有3所占总数量的23.1%,其中有武术场馆并开设的有2所占总数量的15.4%,无场地并开设的有1所占总数量的7.7%;高中开设传统武术课的有1所,占总数量的7.7%,其中有武术场馆并开设的有1所,占总数量的7.7%,无场地并开设的有0所,占总数量的0%。初中未开设传统武术课有7所,占总数量的53.8%,其中有武术场馆未开设的有4所,占总数量的30.7%,无场地未开设的有3所,占总数量的23.1%;高中未开设传统武术课有2所,占总数量的23.1%,其中有武术场地未开设的有1所,无场地未开设的有l所。由以上数据可得,鄂豫皖苏区新县中学对开设传统武术课不容乐观,开设传统武术课有4所学校,占总数量的30.7%,未开设的有9所学校,占总数量的69.3%,占总数量三分之二还多。

2.2.2 中学师资队伍建设现状分析

师资是一个学校发展的核心力量,也是学校的主体之一。传统武术是否合理科学的向前发展,师资是至关重要。通过对鄂豫皖边区22所中学校的传统武术师资力量进行了调查,发现中学总体缺乏,部分学校都是零数量,职称更是不容乐观。(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得知,鄂豫皖苏区新县中学有传统武术教师的学校有3所,其中初中2所,高中1所;没有传统武术教师的学校有10所,其中初中8所,高中2所。总体看,革命老区新县中学现阶段非常缺少传统武术专业教师,从而导致了学生体质逐渐下降,也很容易造成地方特色传统武术文化失传。各学校领导应高度重视传统武术专业教师的引进和配置,加大提高传统武术专业教师可是续发展。

从表3可以得知,鄂豫皖苏区新县中学传统武术专业教师职称现状不够合理,不仅数量少而且职称低,初中阶段,中二级有一个,无职称一个;高中阶段,有一名传统武术专业教师,而且无职称。通过访谈,初中各学校领导不够重视,盲目提高学生文化课成绩,而忽视了身体健康;高中阶段,各学校领导根本就不重视体育课的开展,更别提传统武术课的开设了。到初三或高三时大部分学生体质下降严重,出现多病、肥胖较多,最后还会出现中招或高考时出现大量生病,或由于体质差,思想不集中等现象。

2.2.3 中学生对传统武术的了解情况分析

通过鄂豫皖苏区新县中学生对传统武术了解情况进行统计,发现学生不了解占绝大数量,对传统武术文化不认识非常严重。针对学生了解情况统计见表4。

从表4可得知,鄂豫皖苏区新县中学生对传统武术非常了解有31人,占总数的8.9%,一般了解有43人,占总数的12.4%,不了解有115人,占总数的33.1%,根本不了解的有159人,占总数的45.6%;由以上数据说明鄂豫皖苏区新县中学生对传武术文化了解甚少,需要以后加强。

2.2.4 中学生对传统武术课的认知态度

通过鄂豫皖苏区新县中学生对传统武术课的兴趣和对传统武术课开设的表现进行调查,不了解的学生不能说明他不喜欢传统武术,或不感兴趣。(见表5)。

从表5可以看出,鄂豫皖苏区新县中学生对传统武术课认为非常喜欢的有164人,占总数的47.2%,认为喜欢的有104人,占总数量的29.8%,认为不喜欢有48人,占总数量的13.7%,认为没兴趣的有32人,占总数量的9.2%。说明传统武术在中学生脑海里已经有认知感,初步有所了解,如通过武侠小说、电影、电视剧等来了解。而学生真正在实践中,还不够认识,所以学校应该不断地去挖掘新的项目进行教学改革,从而满足各个时代中学生的需求。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通过对鄂豫皖苏区新县中学传统武术开展现状调查统计分析,鄂豫皖苏区新县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革命根据地之一,具有传统武术历史文化传播,在革命根据地的大发展大繁荣下,革命红军留下了深深的脚印。由于鄂豫皖苏区新县处于大别山地理环境的造就下,解放后发展总体较落后,优秀人才不断流失,引进人才困难,通过调查发现鄂豫皖苏区新县中学传统武术逐渐走向衰落,除散打、跆拳道项目之外,其他拳种习武人群大量减少,习武场地匮乏,大多数学校开展竞技田径类体育项目,因此传统武术在鄂豫皖苏区新县中学发展比较缓慢。

鄂豫皖苏区新县中学传统武术课开设不容乐观,有4所中学开设了,其中初中3所,高中1所。开设的内容简易、散杂,没有具体化,没有针对性地去教去练。苏区新县中学师资力量总体欠缺,职称分配不均匀,高职称没有,有一个中学二级,有两个没有职称,师资力量严重缺乏。

通过问卷中学生对传统武术的了解,认为“非常了解”甚少占总数的有31人,占总数量的8.9%,“根本不了解”的有159人,占总数量的45.6%,占总数量的五分之二还多。说明苏区新县中学对传统武术的宣传和传播力度不够大。中学生对传统武术课的认知态度表现“非常喜欢”的有164人,占总数量的47.2%,占总数量的五分之二还多;“没兴趣”有32人,占总数量的9.2%。有三分之二的中学生对传统武术课是感兴趣的,说明鄂豫皖苏区新县中学未来发展传统武术是可行的,后劲力量是无穷的,是中学校教学改革发展的需要。

3.2 建议

3.2.1 传统武术项目应列入学校体育课程教学大纲,加强宣传与推介,提高学生认知度,满足学生的学习兴趣

鄂豫皖中学传统武术课的开设情况,总体不容乐观。调查数据可知,鄂豫皖苏区新县13所中学开设传统武术课的只有4所,占总数量的比例为30.7%,未开设的有9所,占总数量的比例为69.3%,达到总数量的三分之二还多;从表5可以看出,苏区新县中学生对传统武术课的认知态度统计,认为“非常喜欢”人数占总数的47.2%,占到总数比例五分之二还多,“喜欢”和“非常喜欢”的人数接近总数的五分之四,这说明苏区新县中学开展传统武术很有可行性和必要性。从鄂豫皖苏区新县的传统武术的发展史可以看出,发扬红色文化,传统武术是地方特色,无数革命英雄战士留下的足迹,不能失去。要从中学生抓起,逐渐形成和发展,从而弘扬革命传统文化精神。

加强宣传与推介传统武术,努力提高鄂豫皖苏区新县中学决策性对传统武术的重视,充分认识到传统武术在中学校开展的可行性、必要性及重要性。通过表4可以看出,苏区新县中学生对传统武术的了解不是很明确,非常了解的人数占总数的8.9%,加大宣传是很有必要,从而提高中学生的认知度;对“没兴趣”类的学生应该给予理性的思考,怎样去提高这部分人群的学习兴趣,就要不断地去创新,不断去改革新方法,从而满足学生对传统武术学习的兴趣。

3.2.2 学校领导要重视传统武术的传播,挖掘地方特色,并发展发扬地方传统武术文化

鄂豫皖苏区新县中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对传统武术发展,并加大力度去支持,制定切实可行的传统武术发展政策,建立健全传统武术的各种各样的机制,如表演性传统武术、内外功夫型传统武术、实战技击型传统武术等,逐渐探索适合地方特色的传统武术项目发展,从而在当地迅速发展起来。其次加大鄂豫皖苏区新县中学生对传统武术的宣传力度,为学生提供科学的合理的训练和学习方法,让学生了解其内涵,学得会,会得用,并继承和弘扬鄂豫皖边区革命根据地红军战士留下的足迹,永远发光。从而为传统武术的社会化、国际化发展提供有利的条件。

了解传统文化的方法范文9

内容模块的设计是为教育价值追求的实现而服务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明确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不同成长阶段的教育目标:小学阶段是培养文化感情和基本文化认知;初中阶段是提高文化认同;高中阶段是增强文化自信;大学阶段是培养文化创新意识和文化传承的责任感。把这些教育目标进行归纳,可以用形成文化自觉来概括。展开来讲,就是使受教育者熟知中华文化的内在结构、精神特征和发展演变的历史,以对中华文化有“自知之明”,在此基础上认同中华文化的价值、观念、信仰、态度以及行为方式等,并具有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和自觉能力,并使其以复兴中华文明为己任。基于这样的价值诉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课程内容可以设计为四大模块和三大重点内容。四大模块包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文化与人生”、“文化与中国发展”和“文化与世界”。每一模块的内容都有具体的目标。“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内容模块主要是使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深刻的了解,做到熟知中华文化的精要,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文化与人生”内容模块主要是借助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伦理文化资源,指导学生以中国文化的视角思考人生,形成崇德向善的道德追求;“文化与中国发展”内容模块主是使学生在了解多种文化,在主动赞赏和接纳其他文化的优秀成果的基础上,积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现代诠释,使之为他人所理解;“文化与世界”内容模块主要是使学生积极开展与多元文化的交流和沟通,让中华文化积极参与到世界新的多元文化体系建构之中。三大重点内容包括“家国情怀教育”、“社会关爱教育”和“人格修养教育”。“家国情怀教育”即对家园、国家的深厚感情,它是公民对国家的认同与情感归属,是民族凝聚力的心理基础,是公民感受到与国家相联系的精神纽带;“社会关爱教育”的重点是培养“仁爱共济”、“立己达人”的道德品质和思想观念,使受教育者能够把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做出整体性的理解,以达到乐于助人、关心社会和尊重自然的状态和境界;“人格修养教育”就是要使受教育者以传统文化的“君子人格”为理想人格,自觉追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夯实才能、才华和才干的人格修养基础。当然,不应苛求所有课程都能够承担这些教育任务,也不能要求相关课程把所有内容模块都纳入其中,而是应根据课程性质,选择其中一个内容模块,加以提炼和提升。三大重点内容是对具体内容的概括,并没有涵养所有的教育内容,不同课程还应根据具体情况加以设定教育内容。就《基础》课而言,它作为一门以理想信念、爱国主义和道德教育为主要内容的课程,它可以选择“文化与人生”内容模块,并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理想人格教育和崇德向善的道德教育为重点教育内容。

1.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理想人格教育

理想信念教育的最终体现是理想人格的形成。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的道德理想人格,诸如“中庸人格”、“君子人格”和“内圣外王人格”等内涵丰富,充满了人文精神,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理应传承。如在人格主体性方面,强调“为己之学”,提倡道德的自我建构、自我完善;在人格志向方面,强调“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在个人情操方面,强调“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以及“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在人生困境方面,强调“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当然道家“天人合一”的人格理想,墨家“兼爱”人格理想等都是重要的教育内容。这些教育内容,结合具体的理想人格原型,如屈原、勾践、苏武以及苏轼等等,必然会对中国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人格产生积极的影响。

2.中国传统文化中崇德向善的道德教育

中国传统伦理文化在形成和发展的历史中,形成了影响深远的崇德向善的价值理念和道德教育的系统思想,崇德向善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特质。孔子指出:“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特别是儒家文化的“仁、义、礼、智、信”等道德规范,积淀在民族心理之中,已有深厚的情感基础。其中,“仁”、“义”和“信”的道德教育在今天尤为重要,应构成《基础》课程的重点教育内容。“仁”的教育重点要放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层面上,以培养现代人的友善观念;“义”的教育重点应强调“以义获利”、“以义制利”,达到义与利的和谐统一。“信”的教育重点应强调以“以诚育信”,通过对自然规律的崇敬和内心的真诚达到外在的言而有信。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教学方法设计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效性需要借助有效的教学方法才能达成,不同的课程和课程内容应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一般来说,传统文化教育的基本教学方法有三种,这些方法也可以在《基础》课教学中加以运用。

1.文化比较法

文化比较法是文化教育中较为常用的方法,早在古希腊时期和18世纪的启蒙主义哲学家那里就开始运用,到19世纪已经形成基本的规范,成为文化教育和研究中的基本方法论。一般说来,文化比较法是在建立一定的价值标准下,通过比较找出不同文化之间的相同点和差异点,揭示出带有普遍性的文化规律。当然,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文化比较法,其目的是通过比较,让受教育者更加有兴趣深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其产生情感认同。在教学活动中,文化比较法的运用要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1)妥善寻找文化比较的规范和标准

我们知道,当今世界各种文化并存,气象万千,表现各异。运用文化比较法,无法回避的首要问题是:文化之间有无优劣之分?何者为优?何者为劣?历史上,由于西方社会近代的崛起,在文化领域中曾出现“西方文明中心论”,一些人也言必称西方。后来有学者对此进行反思后,又提出无优无劣论。但无优无劣论掉入了文化相对主义的泥潭,使得文化比较失去了理论基础,在文化教育中无法对文化价值进行选择、学习和借用。虽然文化比较的标准建立到现在还是个难题,但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而运用的文化比较法,必须建立在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立场,通过比较让学生重新发现已经失落的中华文化的宝贵性和独特性,确立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

(2)妥善选择比较的对象和材料

在文化比较时,一定要选择能够反映双方具有典型特质的材料,尤其是在选择中国传统文化的材料时,应选择能够真实地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材料,比较时力求不偏不倚,目的是为让受教育者接受与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文化实践法

恰当地开展文化实践活动容易激发受教育者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达到教育的目的。文化实践法就空间来讲,主要分为校内、校外两种文化实践空间。校外主要是引导受教育者对传统文化进行实地考察、调研,作为一种投身现代社会生活的方式,能够从中发现现代社会与传统文化的内在联系。诸如有些高校已经形成多种形式、多种类型的文化教育实践平台,像“中华文化之旅”、“中国寻根之旅”等大型活动,每年组织几百名学生利用假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亲身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当然,校外文化实践更多地还是要充分依托建立多个文化教育实践基地来完成。几乎每个地方都有当地特色的传统文化、文物与文化遗迹,定期组织学生对其进行参观和考察,以形成对传统文化的深入认知。校内文化实践的主要形式是开展内容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如中华文化节、儒家文化节、中华传统美食文化节以及汉服文化节等,让学生通过参与校园文化活动,挖掘和感受活动背后的中华优秀文化内涵、价值观念和思想精华。文化实践活动也可以依托学生自发成立的传统文化兴趣小组来开展。文化实践法以实践对象划分,可以分为文化实物实践法、文化场景实践法和人文实践法等。尤其要提出的是,人文实践法是一种有效的“以文化人”方法,能够有效地实现“使人文化”的教育价值,是在传统文化教育活动中不可或缺的。组织开展人文精神的体验活动,就是一种人文实践法。中国传统文化中充满着对人的价值和人生意义的关怀,诸如孔子的“仁爱”精神、墨子的“兼爱”精神、孟子的“大丈夫”精神以及范仲淹的“先天下”精神等等,而这些人文精神学生可以通过文化实践法加以感受与体验。

3.文化情景法

文化情景法是一种在教学活动中引入或创设的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文化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文化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文化态度体验的教学方法。多媒体技术为文化情景法在课堂上的应用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在《基础》课中,可以创设中国传统道德文化情景,利用听觉和视觉,对教育者施加教育影响力。如《论语•子路》第18章有关叶公和孔子关于如何对待父亲偷羊的讨论,“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虽然短短几句话,但其中包含着丰富内容和道德争议的道德文化情景,可以让受教育者在教学中进行角色扮演,就可能遇到的情景展开讨论。文化情景法还应使学生能够将传统文化运用到当代社会情景中去解决现代问题。因此,传统文化情境设立后,一般最后要转向现代情景。例如“父亲偷羊”在现代社会里会遇到什么新问题,如何处理这些问题,这都是新情景,通过情景转换,可以促使学生通过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对比,更深刻地理解传统文化的社会背景,这样更容易形成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课程文化建构

传统文化教育虽然需要依托传统知识的传授,但其实质是价值教育,是要学生形成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与文化的认同。因而,需要建构出由价值、规范、信仰以及表意象征符号等构成的课程文化,以适应文化教育的特性。试想一下,如果传统文化教育的课程自身存在着文化缺失、亏空与虚无,从而引致课程缺少人文关怀而呈现粗暴化的状态,文化教育的价值目标怎能实现。以《基础》课为例,《基础》课应主动地遵循文化逻辑,在一种文化体系中理解课程本质及其属性,建构“超越性”、“鲜活性”和“本土化”的课程文化。

1.超越性的课程文化品质

强调《基础》课要建构超越性的课程文化品质,目的是避免使《基础》课在“教育市场化”观念的引导下,成为为经济、就业和技能服务的课程,而遗忘了“精神成人”和“文化养成”的职责。如果《基础》课被现实的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的名利所诱惑、困扰和束缚,其教育活动只是培养没有思想和没有灵魂的工具人,其结果只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么被抛弃,要么被庸俗化。因而,超越性的课程文化是《基础》课完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目标的前提,只有如此,才能保证《基础》课以内化传统文化成果为己任,以创造性转化传统文化,建构超越现时代的精神文化为担当。

2.鲜活的课程文化生命

由于传统文化教育属于价值教育,此类教育的重大障碍是“课程学科化”。所谓“课程学科化”就是以学科逻辑理解课程,以标准化、效率化及定量化为课程诉求,以课程结构、课程方法及课程密度曲线为主要关注点,以定义、判断、推理、分析、综合、逻辑演算以及公理等符号系统为外在表现。“课程学科化”之所以不适合价值教育和文化教育,根本原因在于它会使课程凌驾于教师和学生生活、经验之上,把人类实践活动过程中最真实、具体、生动和富于生命活力的东西“去情境化”、“去过程化”了。而作为比知识传授要复杂和困难的价值教育和文化教育必须借助课程的“情境性”、“体验性”和“互动建构性”才能产生实效。首先,有了情景性,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文化体验才具有可能的环境与条件。情境有助于激发学生在文化教育中唤醒自我,并主动了解文化的意义。其次,体验是文化教育的重要基础,如果体验性活动不足,很难形成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深度理解。最后,文化教育必须在“我们”之间完成,需要利用交往、对话和商谈等互动方式进行,这样才能达成良好的效果。

3.本土的课程文化意识

课程文化类型多样,因而《基础》课不仅要建构课程文化,而且要建构本土的课程文化。本土的课程文化就是立足于中国课程文化的现实问题,对传统课程文化的要素实现创造性转化,最终生成具有民族文化风格的课程文化。实际上,我国的儒、道、释三大文化传统生成了具有民族独特性的课程智慧和非常有益的价值取向、课程内容。如儒家思想蕴含的中庸、和谐和对话的课程文化,道家哲学中蕴含的自然主义的课程文化,释家智慧蕴含的“禅思”、“领悟心性”等课程文化,等等。这些传统的课程文化理应成为我国当代课程文化的深厚底蕴,如果弃之不理,实在可惜。我国的课程教学中所强调的服从教师的指导、服从集体的利益以及强调和谐发展、共同发展等价值观,是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仁”、“孝”、“礼”等范畴一脉相承的。因而,不能对这些传统完全抛弃,束之高阁,更不能妄自菲薄。

四、结语

了解传统文化的方法范文10

 

关键词:传统文化;现代化;实体;共时态;整体  

  

文化活动既然是人类的生存运动,这种生存活动的基础既然是“文化形成的形式和习惯”,那么,文化活动的第一方面首先就是体现“文化形成的形式和习惯”,传递前人生存活动的经验和教训的传统文化。这是人一出生就置身于其间的、不可超越的。“人要成为全面的人,只有生存于承担了传统的同类群体中。人的文化方面只能以这种方式发展。”人要成长,“个体首先必须吸收与他相关的文化传统。个体首先必须爬上他出于其中的文化高度。”这说明,传统文化一方面是前人生存活动的结果,另一方面也是一种知识、价值、意义,是前人生存活动的智慧的结晶。按照伽德默尔的看法,人作为有限的存在,是处于传统文化之中的,不管他是否了解这种传统文化,也不管他是赞成还是反对,他都不可能超越传统文化的观念意识。我们始终只能在传统文化中进行理解。不管意识到与否,传统文化总是影响并形成我们,始终是我们的一部分。它当然不会是躲在久远的过去,而是就存在于人的每一个成长阶段,就存在于人当下的生存活动中,存在于这种当下的生存活动的方方面面里。传统文化是我们进行思维的前提。我们固然也有许多无法控制的成见和思维定势,但我们必然要调整、修正、剔除和补充它们,在此基础上展开新的思维活动。这种新的思维活动及其成果马上就构成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思维转化为行动,行动产生成果,我们就这样也参与了传统文化的创造。传统文化就是这样存在、发展和延续下来的。传统文化还是使社会的各个部分、使社会的各个发展阶段保持紧密联系和统一性的东西,是社会发展的基因。它从物质技术、行为规范、精神意识等等层面表现出来,集中表现在语言符号、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等方面。这样看来,文化包含两部分:作为文化活动的结果的这一部分,是传统文化;作为对传统文化进行修正、补充、更新的另一部分,就是现代化。它们作为文化的一体的两面,是共时态地位居于个人、社会当下的生存活动的方方面面里。换句话说,传统文化、现代化共同构成了人的生存活动的本身。  

为此,应该避免陷入对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作“时代化”理解的误区:把现代化仅仅看作一个时间概念,一个历史时期,一个继传统文化之後的时期,而在此前存在、发生的一切事情都必然属于传统文化。关于这一点,福柯在《什么是启蒙》一文中谈及对现代化作时代性的理解时曾经指出:我们不应该将现代化仅仅看作一个处于前现代与后现代之间的一个时代,而更应该将其看作一种态度,而这种态度不是谁都有的,也不仅仅局限在某一个特定的时代。这是从个人对生存活动的态度来说的。著名后现代思想家、加利福尼亚大学的霍依教授则说得更加富有哲理意味:“按照我所提出的后现代主义观,称福柯为一个后现代思想家并不意味着他的同时代人和幸存者同样也是后现代主义者或必须成为后现代主义者。历史的中断不是同时发生在每一个人身上的,也不是同时发生在所有地方的。同一个人、同一种纪律或设置在某些方面可以是传统的,在某些方面可以是现代的,在另一些方面可以是后现代的。”这个说法言之成理而且可以借鉴来理解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之所以人们会把传统文化和现代化的关系理解为时代化的历时性关系,首要的原因是把传统文化和现代化作了实体化的理解。这有两种表现:一种表现是企图到前人遗留下来的书面文献材料中去寻找传统文化。这就把传统文化当作了一堆僵死的、既定的、静止的、封闭的东西,进而认为,传统文化是可有可无,最好是不必要浪费人力、物力、财力保存的可抛弃的东西。由此出发,人们还认为:古代书面文献材料所表述的传统文化,比我们自己所知道的更清楚、更值得相信。其实,且不说这个观点只注意到了历史的描述性而未涉及其解释性,只说它还忽略了一个最基本的事实:古人书面文献材料所记述的东西,有的只是纸上谈兵,有的不过是无法实现的或本来应该实现却并未实现的理想,有的则是虚伪的或言不由衷的粉饰,还有的只是一家之言或从某种立场出发的、有倾向性的、为某一群体利益服务的主张,……。另一种表现是把传统文化当作现代化的阻力和障碍,把传统文化当作现实中的问题、消极的东西、社会的阴暗面、一切不如意的东西的替罪羊或发生的原因,总之,把现实中的一切问题都归咎于传统文化。例如胡适说:“一面学科学,一面恢复我们固有的文化,……这条路是走不通的。如果过去的文化是值得恢复的,我们今天不至于遭到这步田地了。”在这种观点的指导下,要进行现代化

[1] [2] [3] 

,就要彻底清除传统文化,“不破不立”,五四时期的“打倒孔家店”、“消灭汉字”等等口号,文化大革命中的诸多做法就是这样。这钟观点过分夸大了传统文化的力量,把传统文化看作文化的全部,把传统文化视为一成不变的东西,最终必然要导致历史虚无主义。而且,如果传统文化真的都是现代化的阻力,那就意味着过去与现在必然发生了绝对的质变,过去与现在毫无共同性。这在事实上存在吗?如果承认过去与现在还多少有一些共同性而坚持传统文化是现代化的阻力,那么,就意味着古人、前人必然是无能,至少是不如现代人。我们能找到充分的事实依据来证明所有的古人、前人在方方面面都不如所有的现代人吗?把传统文化当作现代化的阻力和障碍的观点,实际上是怯孺和懒惰的表现,是企图以此推卸自己肩上的责任和义务的想法和做法。而且,在现实中,颂扬和批判传统文化这两种情况往往同时存在。这说明,怎样在历史与现实、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之间划分责任与荣誉,这关系到历史、文化研究的科学性和严肃性。其实,历史和传统文化既不承担责任,也不享有荣誉。承担责任或享有荣誉的,只能是各个时代的人。这两种表现都忽略了,文化既然就是人的生存活动和内蕴于其中的知识、价值、意义,那么,它就只可能是由不同人的或同一个人的各个方面的生存活动关联起来的关系网络,也就不可能是实体。它是具体的、与时俱进、因人而异的。文化就是这个关系网络的调控配置,其中的一切都要根据具体的场景、局势和参与其间的人的情况来确定。根本谈不上有所谓最好的文化,甚至也谈不上有不错的文化。  

传统文化是“文化活动的形式和习惯”,不是实体,因此只能在现时刻的人们的生存活动中去寻找。这样,“传统文化是否有利于现代化”或“传统文化是现代化的障碍还是动力”等等这一类问题,就是大而无当的假问题、不科学的问题。真正的问题是:传统文化的某一部分是否、以何种方式、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制约着我们特定方面的生存活动?我们怎样去超越它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所形成的局限性?由于把传统文化和现代化作了实体化的理解,就导致人们往往企图寻找、确立一个唯一的标准以便把所涉及的东西确定地归类于传统文化或现代化中。例如,有人把洋务运动、袁世凯的改革、同治中兴的一系列举措划归现代化,而另一部分人则坚决反对。有人认为,辛亥革命是现代化的行动,但另外的人则指出,辛亥革命前期思想中的大汉族主义、种族复仇主义的存在说明不能简单地把辛亥革命归入现代化。在这些争论背后,都是企图寻找一个唯一的判定标准以便把所涉及的东西确定地归类于传统文化和现代化中。其实,这样的标准,如果说存在的话,也不是唯一的。因为对传统文化和现代化的所指,不同的人因立场、审视方位的不同,有不同的界定。这也意味着,对传统文化和现代化不能简单地作整体化的抽象讨论,如果这样,就在实质上把传统文化和现代化都视为一个逻辑上周详严谨的、抽象的、统一的整体,从而认为,每个民族只有一个唯一的传统文化,而且至少到目前为止就是这个样子;现代化也只有一个唯一的模式,欧洲社会天然地具有实现现代化的潜力,现代化首先在欧洲发生是历史的必然,要进行现代化就要在各个方面都以欧洲社会为榜样来一番脱胎换骨的“革命”。这种观点实际上是把文化还原为地理因素和社会因素。

事实上,把传统文化和现代化的关系作时代化的理解,就是假设“时代”在地理上和文化上是绝对同一的统一体或前后完全一致的整体。这样的假设显然是不能成立的。因为,文化的发展有不平衡性,这包括文化各个子系统发展的不平衡性和文化发展的个体、群体、地域、民族、国家的不平衡性。这样,文化发生、存在和发展的独特性就不能被忽视。把传统文化和现代化在时代化的理解的观点同时还忽视了,每个民族的传统文化都是多姿多彩的,远远不是一个逻辑上统一的整体。文化既然是人的生存活动本身,那就不可能是抽象的,而只能是具体的。现代化作为文化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当然也不可能是抽象的。既然是具体的,那么,在不同的国家,由不同的人所进行的不同的活动,其现代化就不会是只有一个模式,同样也是五彩缤纷、各具特色的。这样,对传统文化和现代化的探讨就不能再用整体性的思维模式作泛泛而论,而要在不同的个人、群体所特有的不同的生存活动中进行具体的深入研究。  

了解传统文化的方法范文11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 创意 工业设计方法 旅游纪念品

不同地域的人们在逻辑思维、行为方式上因文化差异存在很大差别。“设计的内涵就是文化”,若离开文化的土壤,设计则将变为无本之木,伴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纪念品市场也显示出了巨大的开发潜力,用户对旅游纪念品的创意契合、文化认同需求增强,将文化创意融入旅游纪念品设计中显得尤为重要。如何设计出富含鲜明文化内涵的旅游纪念品,迫切需要一种有效的设计方法。

一、中国传统文化在产品设计创意中存在的问题

时至今日,中国传统文化及创意的应用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对于文化的追本溯源已成为一种共识,但在旅游纪念品设计表达上,部分产品还存在如下问题:

(一)中国传统文化在旅游纪念品设计的应用中,表象化严重,重形式而无内涵。

(二)创意元素装饰性大于实用性,创意与旅游纪念品契合点低,牵强的附加影响旅游纪念品整体性。

(三)创意元素多为“初级元素”,缺乏思考与深加工。很多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被套用照搬移植到旅游纪念品上,在提取过程中缺乏系统的、多方面的循序渐进。未能先“悟形”、后“延意”、再“传髓”、终“超境”。

(四)设计创意因袭模仿严重、角度单一。在文化体系多元化的今天,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应用也应采取发展的、辩证的、多元的准则。

(五)设计师与用户间,通过产品所表现的直观可呈现性、可沟通性不足,用户无法立即与产品产生共鸣。

二、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创造性思维阶段

创造性思维是一种体现创意的思维抽象过程,它能将旅游纪念品实质和内外联系通过一定方式具象呈现。当创造性思维融入旅游纪念品设计中,可以增强消费者记忆辨识度,在旅游地购买旅游纪念品,通常时间紧促,无法充分细致的了解产品,而独特新奇的事物更能激发人们的记忆辨识,产生兴趣;通过创意直观快速的展示,抓住人们感性判断和情感需求,依托创意将体验和互动传递给消费者,产生共鸣,达到提升旅游纪念品特点和人性化的目的;凭借对功能和载体的归纳融合,选择恰当对口的创意,满足用户潜在需求。

针对于旅游纪念品的创造性思维主要依托头脑风暴法、换元思维法、联想思维法、逆向思维法和优选法等方法多元横向的联系产生新的思路,提出新的问题,结合观察阶段整理资料,寻找当前设计的突破点、重点和盲点;将旅游纪念品功能延续与开发放在首位,新功能的使用固然可喜,但旧有功能通过载体变换和改变表现方式,也可达到创新效果;增强创新性联系与组合,结合已有经验,不孤立差异时效环境的条件,强调分析共同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整合,衍生新的思路,这样才能切实做到将创造性思维融入旅游纪念品设计中。

(二)分析阶段

旅游纪念品设计主要包含题材、立意、功效、形态、色彩、材质六种元素,它们联系紧密、环环相扣,任何一处变动都会影响产品整体效果。题材引领设计思路,以中国传统文化创意为线索,就是要抓住当地特有文化,反映独创性和高度凝练的人文特征;立意体现旅游纪念品品味层次,必须掌握传统文化审美特点,将立意转化为直观的创意,让消费者找到共鸣和情感归宿,提升产品内涵;功效体现旅游纪念品价值,其中认知功效体现互动性,能够传递旅游地信息,审美功效体现产品美学情趣,实用功效增加产品竞争力,体现价值所在,功效的不同偏重直接影响产品意义;形态作为抓住第一印象的关键,其核心内容是创意推新,通过全新造型的引入或是旧有元素的重新组合,促使消费者提升认可度和激发好奇心;色彩作为最直观的印象,能够有效地满足审美对感官的直接刺激外,还具有提示、象征的意义;材质选择体现地域性,尊重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可引入新材料,避免粗制滥造;结合成本,合理使用加工手法,在忠实传统工艺的前提下依托现代技术,既传承以往又创新发展。

(三)解构、组合阶段

本次基于中国传统文化创意视角的旅游纪念品设计采用分析精简选择法。其实施手段是:首先罗列具体方式,包含产品定位、文化创意主题确定、分析三个步骤;其次为分解阶段,进行元素提取;然后引出分析精简选择法进行元素组合;最后为方案筛选。

分析精简选择法是一种先通过大量不同信息分类排列重组,再根据期望目标精简后,最终得到理想方案的设计方法。它的特点是以文化创意贯穿整体设计,通过元素解构组合形成创新。具有针对性强、涉及全面、步骤条理清晰的特点,适合旅游纪念品特色化、人性化、系列化发展。

1.具体方式

明确目标消费者、纪念品功能、技术,结合企业自身形象与文化,针对特有地域性、人文性、情感性、美学性进行产品文化定位。通过分析调查问卷,抓住重点,避免盲点。

旅游纪念品文化创意主题需结合产品使用环境、人机伴随关系,集中目标、广泛思考。要满足消费者内心需求,创意与功能恰当融合,文化主题与表现形式协调自然。通过体现产品区分性的选择条件改变,提出各项属性的改进创新方案。

2.分解阶段

分解阶段又称为元素提取阶段,针对旅游纪念品设计的主要元素,如:色彩、材质、结构、工艺等可利用之前收集整理后的信息进行提取,结合差异比较法、分解提取法进行元素分类,将所分解的元素以图表形式表现。

3.组合阶段

组合阶段又称为元素构成阶段,通过分解阶段对旅游纪念品元素的整理归类,可选取分解阶段每组单项中的独立元素利用数学排列组合法进行重组。

排列组合结果会产生巨大基数。重组,其本质就是将抽象元素转化整合为具象实物。此过程中旅游纪念品应用的地域特征元素越多,产品与旅游地统一性越高,形象越具象,偏重模仿性越强;反之,产品偏抽象,特征不明显,代表性弱。所以在组合阶段选取元素特征种类和数量上应遵循:

第一,时刻把握旅游纪念品整体性,注重元素间相互关系的衔接,避免“为了设计而设计,为了装饰而装饰”。

第二,对“不可能”元素项剔除时,多思考,分析有无其它路径将其实现。往往达到创新效果正是靠这些“不可能”项发挥作用。

第三,辩证的看待元素组合数量,通过尽量少的元素,交代清楚产品即可,面面俱到反而有可能画蛇添足,“少即是多”。设计点也有主次之分,抓住最有代表性的元素,结合实际情况合理组合,忌畏手畏脚、因袭模仿,无创意。

(四)方案筛选

本阶段运用基于中国传统文化创意视角的旅游纪念品设计评价标准来进行方案筛选,其评价准则为:第一,人的需求得到满足。包含生理、心理、社会、自我实现四方面;第二,文化创意的体现;第三,地域性、代表性的直观体现;第四,形式美学完整简洁、体现整体性;第五,产品使用效率、适用性,与所在环境的关系;第六,功能、造型、结构三者统一性,产品传递信息与用户的一致性;第七,实际生产情况及企业发展与效益。

通过评价准则和问卷反馈,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加权计算,得分最高方案即为最终设计方案。

三、设计实例

桌上旅游纪念品已经在日常生活中得到广泛的使用,运用中国传统文化创意设计不仅可以增添纪念品功能与情趣,还能提升实用性和美学价值,满足消费者的文化诉求和情感认同。下面以南通旅游纪念品为实例,进行桌上旅游纪念品设计。

(一)创造性思维阶段

创意最直白的理解就是能让用户产生共鸣并为之感动。抓住南通地域性特有元素,以当地传统文化为主轴,寻找突破现有纪念品的思路:需要打破常规,拒绝雷同,让消费者眼前一亮,产生兴趣。通过对重点、盲点元素的分析拓展,表现方式的筛选,功能结合载体的融入,确定纪念品创新思路。

(二)分析阶段

通过对消费者问卷调查及企业希望,结合影响因素分析的分析与文化创意主题分析,确定本次创意主题方向为“当地代表性历史人物”,经过对比南通历史人物的影响力、熟识度和可设计性,确定以“秦淮八艳”之一才女董小宛为设计原型。

(三)解构组合阶段

1.分解阶段

对收集的素材,结合差异比较法,分解提取元素,然后归类列表。(图1)

2.组合阶段

在遵循组合阶段三点要求的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目标性的组合。董小宛桌上纪念品色彩不宜艳俗,以白色调为主色,辅色可配以当地特有蓝印花布色和少量其他色彩;材质受造型限制,应选用硬质;结构伴随功能,需要有盛装空间;载体、形状、空间比例三者联系结合文化创意主题,可系列化设计;通过人物形态,传递感受;装饰选取南通当地特色或代表性色彩;意境以董小宛生平才艺出众的表现来传递传统文化创意;由看尽人间百态、体悟世间冷暖的生活细节来诉说情感需求;通过操作,体现功能,产生交互;纪念品小型化,体现便携性。明确目标后,进行排列组合。(图2)

3.筛选阶段

依据旅游纪念品评价标准,进行初选,剔除不实际、不恰当组合,通过问卷调查满意度,进行方案改进。

在修改后,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加权计算,选取得分较高的组合进行深入设计比较,最终选定以“四书五经”中“礼乐诗书”为文化基础,结合董小宛造型与功能的融合为创意的一系列桌上旅游纪念品。(图3)

旅游纪念品思维选择分析方面,通过系统组合与形式组合,将南通旅游资源整理分类,分解转化为当地特征性元素,再运用排列组合方法进行元素重组,产生出“礼乐诗书”桌上办公用品这种新的组合形式。

在文化性需求上,能够展示当地代表性文化元素,满足游客与用户对于文化性的心理、生理需求;在功能性需求上,通过创意将旅游纪念品功能的表现形式予以新颖化、情趣化,能够给用户带来良好的操作体验;在审美性需求上,当地传统元素与现代工艺结合,使得纪念品形象富有活力,外形美观讨巧,在具有审美价值的同时能够激发游客与用户的兴趣;在情感性需求上,功能的创意表现,突出人性化关怀,卡通形象富有趣味性,在操作时,旅游纪念品与用户能够良好的进行体验交互;在创意性需求上,通过文化创意的融入,能够加深游客和用户对南通当地文化的了解,形象元素的创意组合会让人产生联想、引起共鸣。

结语

将传统文化思想融入旅游纪念品设计,既可以延续人们的审美情趣又可以满足文化诉求和情感需求,赋予纪念品传承感和张力。针对消费者的需求,通过基于中国传统文化创意视角的旅游纪念品设计方法进行桌上旅游纪念品设计,并应用此方法设计出了一系列具有鲜明南通特色的桌上旅游纪念品,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参考文献

1 张小平,曲双为.论传统文化与产品设计[J].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01):188-191.

2 郑建启,李翔.设计方法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了解传统文化的方法范文12

关键词:传统图案;字体设计;视觉传达

生活中字体被运用的地方处处可见,好的字体对于传达信息非常关键,一直以来从事字体方面的设计师对字体的研究重心放在了对字体结构、笔画、部首等的编排设计上。而中国传统图案种类繁多,内涵丰富,对中国现代设计行业来讲,传统文化符号在设计中必不可少,它贯穿着民族特质风貌和文化,却少见将传统图案纹样应用于字体设计。

字体的发展,经历了早期的印刷体到美术字再到现在的创意字体。总体来讲字体设计的主要素材多是从古代碑帖、传统书法、名人书法直接临摹拓取为主要设计素材。近年来也出现了一大批设计师开始关注传统艺术形式,如汉仪字库和方正字库新出现的剪纸体,将传统剪纸图案形式和字体结合。这些改变已经证实传统图案纹样对于字体设计和整个平面设计都是一个值得借鉴和运用的宝贵资源。

创意字体设计的方法有很多,利用传统元素绝对是个值得探索的新课题。汉字来源于图形,因此汉字的构造有着与其他图形样式贯通一致的布局与组织方式。在具体设计中需要用传统的图案纹样的情况会很多,因此是否具备把握好传统元素的能力特别重要,应避免拿来主义,对于传统的图案要筛选和思考,最后才是运用。这一点必须基于吸收传统图案的基本构成元素,加以重构,进而创新出适合现代人们喜闻乐见的图形。

一、传统图案纹样

在字体设计中,传统图案纹样近来是设计师们关注的宠儿,是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传统元素,为了使图形和文字达到视觉上的统一,需要结合字体形式本身的特点选择适合运用于字体设计的图案和字体结构,也就是图案本身具有点、线、面的特征。下面对几种典型的传统图案纹样和构成纹样的基本元素进行解释说明。

(一)原始社会图案

彩陶纹样为主,题材广泛,多依附于陶器的表面,图案质朴简洁,基本构成元素呈几何状,像水波由波浪线构成,动植物纹样由弧线斜线菱形纹折线等元素构成。彩陶图案纹样就是由这些基本元素组成抽象的几何纹样。具有鲜明的节奏感。原始图案中的点线面和线条字它们在形式上是紧密联系的,将其介入汉字创意字体设计中是对原始图案的合理运用。

(二)古典图案

古典图案和字体联系最密切的就是瓦当纹样。首先瓦当均为严谨而巧妙的设计纹样。作为适合图案,构图上饱满舒展大方造型上布局均衡有序。造型的概括还体现为将形象抽象概括为简洁的点、线、面元素,点、线、面的有机组合使得瓦当图案在简练中具有形式美感和一定的符号化特点。除了视觉上的美感之外,也具有更深层面的寓意美。

(三)民间图案

民间图案主要有剪纸、刺绣、吉祥纹样等图案;常见的双喜字、福字、祥云、如意以及其他形式多样的图案都是我们可以运用到字体设计中的元素。

二、传统图案纹样介入字体设计的表现方法

字体设计的表现方法有很多种,但是为了使传统图清晰有效的传达出去,又能够和汉字很好的结合。所以,在此研究分析概括出两种具有代表性的设计方法,需要说明的是在进行具体设计之前需要有一个前期的准备工作。首先搜集资料。获取足够的资料后仔细对比分析每个纹样的构建基础特征,对图案进行临摹练习,方便进一步应用。

(一)图文并置法

以图文并置的方法将图案和字体融合设计,这种方式简单直接,容易被接受。其内在原因还是着落于汉字本身是象形文字,具有图文同源的基础。并且图形具有直观的特性让人充满无限遐想,尤其是我们经典的传统图案,祥云、如意等包涵吉祥寓意的图案。用图形元素按照汉字的骨骼排列组成汉字,这种表现方法能够清晰完整的呈现出传统出图案的面貌,以新年红包封面字体的设计,就属于传统吉祥纹样介入到字体设计当中。字体中融入了的祥云,铜线和如意的等丰富的视觉形象作为字体部分笔画来表现喜庆、吉祥、富贵等美好寓意。相比较传统印刷字体,图文并置的表现方法图更全面直观的阐述了文字要表达的内涵。字与图相互映衬,祥云如意等元素装饰了字体,又强化了视觉效果。

(二)解构重组法

解构顾名思义就是结构分解,是将传统的图形元素按照其本身内部结构进行分解。传统的图案纹样结构复杂多样,层层叠叠。是不能直接运用到字体设计之中的,需要我们主观的加以分解做出取舍,得到新的元素,分解后的元素和汉字笔画分解后的部件都将以点线面的基本元素呈现。这有利于我们更合理的运用传统纹样创作。重组则是在前面解构的基础上,从分解后的图案元素中寻找符合汉字规律和空间的元素重新组合成新的字体。将得到的图形与文字以解构与重组的方法产生新的字体形式,是种保持融合对象各自特点的方式,从这点上看,这种方式既保留了汉字本身的笔画特点,又融合了传统图案的形状特征,从而有效区别开与电脑印刷规范字体的设计。在创作融合图形过程中,有意地将原始民族图形打破常规,把原有的图案文形解体,破坏原来的结构关系重新组合,破坏中创造新的构形手段和新的可能性,即分解重构。

三、结语

斟古酌今,当代的设计界如何运用本土文化设计语言进行创新和发展,需要我们广泛深入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剖析传统设计思想,总结传统设计规律,而不是简单地将古代图案元素直接移用。本文即是在继承传统创新设计方面做出的初步探索,对中国古代图案艺术特征进行分析,将图案与字体设计相联系,找到字体设计借鉴传统的有效方法。在实际设计中可能会不止运用一种方法来设计字体,可能需要两种或两种以上,这还需要我们结合实践去发掘学习。

【参考文献】

[1]岳昕.汉字字体设计[M].合肥:安徽美术出版社,1994.

[2]潘自由.汉字部首浅析[M].呼和浩特:内蒙古科学出版社,1997.

[3]班昆.中国传统图案大观[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