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起重机械的工作原理

起重机械的工作原理

时间:2023-09-21 17:34:58

起重机械的工作原理

起重机械的工作原理范文1

【关键词】起重机械;安全使用;防护措施

1、引言

起重机械在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中应用较广泛,如交通运输业、机械制造业、建筑业、造船业、化工、铁路等都与起重机械有着密切的关系,起重机械是工业生产中的主要设备,它决定着物料的运输、装载、安装与人员的输送情况,劳动生产力由物力生产代替人力生产,大大的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减少劳动生产时间,减少了工人的劳动强度,但是,由于起重机械是一项特种设备,无论是在设计、制造、安装、维修等方面都需要进行严格、科学、系统的管理体系,使得工人在机械作业中发生一系列状况,伤亡事故也不断出现,根据相关资料显示,起重机械作业引起的伤亡事故占高居类特种设备中的第一位,这一调查结果引起国家质检总局的高度重视,强调将起重机械作为年度“三项行动”的重中之重进行整治,进一步降低起重机械造成的人员伤亡事故。

2、对安全生产法规下的起重机械设备与机械作业人员的分析

起重机械设备是一种大型化、危险性、突发性、集中性较强的设备,发生事故造成人员伤亡的范围较广,起重机械常见的事故类型主要体现在重物坠落、金属构造被破坏、结构垮塌、机械碾压、作业人员高处跌落等,根据详细的调查显示,因使用起重设备不当造成的安全事故占整个事故的四分之三,因安装、设计、制造过程中引起的安全事故占整个事故的四分之一,以下是对起重机械设备与机械作业人员的分析:

2.1对起重机械设备的分析

国家根据起重机械设备的运行情况制定了相关的管理条例,机械设备必须实施国家规定的安全许可制度,根据单位的实际运行情况,合理、安全的使用起重机械设备,在保证机械设备发挥作用的同时,保证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2.1.1明确起重机械设备的使用步骤,制定详细的使用程序。起重机械的操作必须由具有专业素质和专业技能的机械师进行操作,保证机械的程序明确化、规范化,操作的程序必须按照以下的步骤进行:操作申请:使用起重机械的作业人员必须向专业的操作师进行操作申请;操作审核:作业管理的机械师必须根据申请作业人员的实际情况进行审批,确保作业人员具有一定的能力、资格、条件操作起重机械设备,符合条件后批准其使用;检查设备:作业人员在使用机械设备前,须由专门的检察人员进行检查,保证机械设备安全、正常的运行;登记:作业操作人员登记相关的信息后,对起重机械进行再次检查。

2.1.2加强对检察环节的重视。发生机械事故的原因之一就是对机械检查存在一定的漏洞,由于起重机械在作业中会遇到很多的特殊状况,再加上机械消耗严重,作业前后进行严格的机械检查是十分有必要的,因此,要加强作业检查人员的检查意识和安全意识,每一个环节都必须认真、仔细、负责的进行检查,以防出现机械检查纰漏带来的安全隐患。

2.1.3起重机械的维修与保养工作。机械管理人员要加强起重机械的维修与保养工作,建立健全维修保养期限制度,定期对机械进行检查维修与保养,规定维修间隔,超出工作时间的机械进行强制保养与二级保养,操作人员主要是负责机械的日常保养与一级保养,维修单位主要负责二级保养。

2.2对机械作业人员的分析

机械作业人员是起重机械安全使用的主要因素之一,机械作业人员要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相关安全规定进行作业,持岗上证,并严格遵守作业过程中的要求:

2.2.1起重机械的司机。起重机械的司机要遵守起重操作规定:司机必须符合国家质检部门考试合格并且获取起重机械操作作业人员证书的条件才能上岗;为了完成任务需求的维修人员与检测人员;符合要求的安全管理人员。同时,起重机械的司机要符合作业规定的身体条件,熟悉起重机械的相关知识;了解起重机械各部件的构造、性能、防护性能、安全装置;原动机与机械电动方面的专业知识,起重机械的维修知识与维修期期限。

2.2.2起重机械的司索人员。司索是起重机械运行的重要的辅助人员,根据相关规定,司索需要满足以下要求:明确作业时的指挥信号;吊挂过程要注意吊挂绳之间的夹角不大于120度,防止吊挂绳受力过大;吊挂绳与铁链等经过棱角时应该加上衬垫;指挥物体进行翻转时,动作要准确到位。

2.2.3起重机械的管理人员。主要负责指挥和领导,是起重机械作业的核心人物,管理人员必须根据机械作业的实际情况,进行现场指导工作,将各个程序的作业人员安排就绪,并具备处理机械作业时出现突发状况的能力。

3、起重机械对使用单位的要求

使用单位要根据本单位的作业实际情况,选择所用机械的类型、规格、复杂程度,机械的选购要有质检部门的许可证,选购技术先进、经济合理、设备配置高、节能程度良好的机械,根据机械地选择制定明确的规程细则,建立健全起重机械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的责任制度与起重机械安全技术的管理制度,加强对作业操作人员的技能培训,严格按照国家的技术标准规则进行司机、司索及管理人员的资格考核,提高全体人员的安全意识,落实人员的工作责任,实施奖罚分明制度,完善机械使用规章制度,保证管理程序的顺利进行。

安全管理部门根据国家有关各项安全法则与规定,加大对起重机械作业的检查力度,对起重机械产品进行安全认证,严把其中机械产品的质量关,对于重新安装与维修的起重机械进行特殊的安全检验,检验合格后才能获得合格证认可并投入运行,未经检验合格的起重机械不允许继续使用,严肃处理起重机械作业中发生的安全事故。

4、结语

总而言之,起重机械的安全使用和事故预防措施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只有保证机械设备基础功能的正常运行,才能发挥起重机械的巨大作用,在机械设备的使用与管理上树立“安全为首,预防为主”的方针,建立健全起重机械安全管理体制,进一步加大国家规定的关于起重机械的法律、法规、条例的宣传力度,加强使用单位各级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培养高素质技能的作业人员,加大起重机械的安全监察力度,科学合理的使用机械设备,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汪小东,潘斌.起重机安全事故原因探析及对策研究.《工业设计》,2011年6期

[2]苑敏.起重机安全事故原因探析及对策研究.《建筑安全》,2009年4期

起重机械的工作原理范文2

关键词:建筑起重机械; 安装拆卸; 安全监督;管理;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建筑起重机械担任着重要角色,是重要的工程施工设备。但在建筑起重机械的安装拆卸过程中存在着较多的危险因素,可能会造成建筑起重机械安全事故的发生。本文主要针对建筑起重机械在安装拆卸方面,分析其安装拆卸事故的原因及其安全监督管理。

近年来建筑起重机械的安装拆卸情况

建筑起重机械安装拆卸事故主要发生在建筑起重机械安装、顶升及拆卸等过程中,容易发生塔吊大臂、平衡臂、塔帽倾翻坠落或设备倾覆等事故。造成建筑起重机械安装拆卸事故的原因有很多。目前我国建筑起重机械在安装拆卸过程中,有些建筑施工企业为了降低成本等原因而采用非专业的安装拆卸队伍、租赁较为陈旧的、不合格的建筑起重机械设备等,在安装拆卸作业过程中人员操作不规范,安装拆卸单位资质不符合要求,这些都会引起建筑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安全事故的发生。

对建筑起重机械安装拆卸所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

2.1 没打好基础

在进行起重机械设备的安装时首先要综合考虑建筑起重机械的设计、基础土质及地质等情况,这些都能影响建筑起重机械的安装与拆卸过程,这个环节没有做好,建筑起重机械就不能很好的进行安装拆卸,甚至在安装与拆卸过程中就会出现设备倒塌的现象。当建筑起重机械的基础失去稳定,或承台面积不符合要求等,都会造成安全隐患。

2.2 聘用非专业的安装拆卸队伍

建筑起重机械在安装与拆卸过程中需要具有专业资质的安装拆卸队伍,并严格按照标准的、经过审批的方案进行安装拆卸,当聘用非专业、没有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的安装拆卸人员,安装拆卸作业不规范,必然会造成安全隐患。

在过去的起重机械安装拆卸事故中分析其原因,其中一个原因就是聘用了非专业资质的安装拆卸人员,这些工作人员或是素质较低或是责任心不强或是疲劳操作等各种原因,在安装拆卸过程中违规安装拆卸起重机械设备。例如在安装拆卸过程中多次重复使用高强度连接螺栓,并且未认真地对其进行检查,随着交变载荷作用次数的不断增加, 在高强度螺栓的应力集中部位, 以及在螺栓制造或使用过程中形成的缺陷部位产生了疲劳裂纹,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 疲劳裂纹不断扩展,最终螺栓断裂,造成事故。

2.3租赁陈旧不合格的建筑起重机械

有些建筑施工企业为了减低施工成本,大多数都采用建筑起重机械租赁的方式,但是租赁市场本身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存有大量陈旧的建筑起重机械,这些陈旧的建筑起重机械由于机械老化等原因,并不适合建筑施工,并且存在很高的机械故障性,为建筑施工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另一方面建筑施工单位对建筑起重机械的维修监管比较少,造成更新滞后、维修滞后。若安装拆卸这些不合格的建筑起重机械设备,无疑增加建筑起重机械安装拆卸事故的发生。

2.4 安装拆卸方案不够细致、全面

建筑起重机械在安装与拆卸过程中出现问题有时可能不是设备的原因,而是安装拆卸方案的原因,与其操作顺序有关,平衡臂、平衡重、起重臂等的安装拆卸顺序很关键,若操作顺序错误,严重的话会出现机械设备倒塌的现象。

2.5其他

安装后不能按规定对安全装置调试合格,有的机械设备在出厂时不设置或未安装起重臂、平衡臂端部警示灯,配重不刷安全色等,这些都能给建筑起重机械安装与拆卸带来安全隐患。

安全监督管理的策略

为了避免建筑起重机械事故的发生,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相关部门需要对建筑起重机械安装拆卸过程做好安全监督管理。

3.1对安装拆卸队伍进行检查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相关部门对安装拆卸单位及其所聘用的安装拆卸人员资质进行检查,严厉打击非专业资质的安装拆卸单位及人员进行安装拆卸作业。从事建筑起重机械安装拆卸活动的单位应当依法取得建筑工程管理部门颁发的起重设备安拆工程专业承包资质和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并在其资质许可范围内承揽建筑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工程。而从事建筑起重机械安装拆卸作业的人员必须按照国家规定经过专门安全教育和作业技能培训,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考核合格,取得建筑起重机械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并经用人单位对其进行至少3个月的操作技能培训后,方可独立上岗作业。

3.2 严格审核安装拆卸方案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相关部门需要严格审核建筑起重机械的安装拆卸方案,其安装拆卸方案需要符合建筑工程实际情况,只有通过审核的方案才能投入生产中去。

3.2检查建筑起重机械的设备检测情况

技术检验部门需要定期对建筑起重机械进行检测,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对于将要投入施工使用的建筑起重机械进行安全检测,只有检测合格的建筑起重机械才能使用,严禁使用检测不合格的起重机械,并严禁使用超期的建筑起重机械设备。

3.3 建立完善的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监督管理体制

建立完善的建筑起重机械设备安装拆卸安全监督管理体制,在建筑起重机械的租赁、安装拆卸、使用管理等过程中,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等相关部门需要明确租赁单位、安装单位等相关单位的各自安全职责,并强化责任监管。 此外,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建立本行政区域内的建筑起重机械档案,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统一编号以及建立抽查制度,并定期反馈建筑起重机械的安全使用情况与安全管理状况。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有关部门需要出台有关管理办法,对建筑施工设备租赁市场进行规范管理,完善建筑起重机械设备的租赁市场。从两方面进行考虑,一是租赁公司,租赁公司需要建立有上岗证的专业安装拆卸队伍和维修队伍,定期对建筑起重机械等施工设备进行检查和维修,提高建筑起重机械工作的可靠性。二是机械安装拆卸单位,建筑起重机械的安装拆卸等工作只能由专业的、具有一定安装拆卸资质的机械安装拆卸单位负责。

3.4.结合建筑工程不同阶段的特点有规划地对起重机械进行安全监督管理

根据建筑工程施工不同阶段的特点进行相应的安全监督管理,不同阶段的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具有不同特点,安全监督管理人员就要进行有规划、有步骤的对建筑起重机械进行定期一次的全面检查,对机械的技术状态等各个方面进行检查并记录,及时发现存在安全隐患的建筑起重机械设备并给予封停,及时排查整顿安全隐患。此外.安全监督管理人员要结合日常的监督巡查工作,对起重机械设备顶升加节验收、操作人员持证上岗、使用单位定期检查情况等进行重点检查。

3.5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需要“多检查、多督促”

在“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前提下,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需要多开展专项检查、多督促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单位认真履行安全职责,特别是针对建筑工程的危险地带与危险源进行严格的检查与督促,杜绝建筑起重机械安装拆卸的违法操作等,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建议

进行建筑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安全监督管理时,可以建立起重机械设备安全例会制度,定期召开建筑起重机械设备安全例会,分析讨论起重机械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并进行预测预报,防患于未然,避免建筑起重机械安装拆卸事故的发生。

结语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建筑起重机械担任了运输材料设备和人员上下等重要工作。只有加强建筑起重机械安装拆卸的安全监督管理力度,才能有效预防和控制建筑起重机械在安装拆卸过程中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才能使建筑起重机械设备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满足工程施工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监督管理规定》.建设部令166号

[2]潘亮,浅谈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管理【J】:建筑安全,2011年第7期

起重机械的工作原理范文3

关键词:安全行为;3E原则;安全管理;施工起重设备

1. 建筑施工设备事故的现状及导致事故原因分析

施工机械设备在建筑施工中应用十分广泛,而作为施工机械当中起重设备类的设备在建筑工程施工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互联网上的资料可以看出,目前,全国每年起重事故死亡人数占事故总死亡人数的比重较大,在工业城市中起重事故死亡人数占全产业死亡人数的7% ~15%,有的地方和部门高达20%。在发生事故较多的特殊工种中,起重作业事故的次数占34.7%,事故死亡人数占19.53%。

纵观国内几年发生的建筑施工起重设备事故,发生的原因是多种,有指挥、操作不当;起重设备保修、维修不当等等。根据现代安全系统工程管理理论中的3E原则理论,导致事故的发生的原因,归根结底无非是技术原因、管理原因、教育原因、身体和态度原因等四个方面。而无论是这四个方面的任一方面,人在安全系统工程中起着绝对性的作用。笔者所在项目拥有10t龙门吊6台、100t龙门吊4台、25t汽车吊2台和架桥机1台,在实际的安全管理中,发现要提高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必须要重视人员的安全意识管理,提高人员的安全行为管理和自我安全约束。

2. 提高人的安全行为管理要点及措施

在安全管理的三个要素当中,人、机、环是一个系统工程,在这个系统工程当中,人起着指挥、控制、操作等最为重要的作用,因此,施工机械中的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必须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管理方针,从工程的伊始到工程的竣工,要始终提高人的安全行为管理,以此来保证施工机械中起重设备的安全管理。要提高人的安全行为,根据3E原则,可以采取三种防止对策,即工程技术(Engineering)对策、教育(Educating)对策和法制(Enforcement)对策。根据这三种对策,提出以下几种能提高人安全行为的要素及措施。

2.1制定有效的安全工程技术措施并严格遵守实施

随着现代施工管理技术水平的提高,国家规范和各省市规范如《建筑安装工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建筑施工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龙门架及井字架物料提升机安全技术规范》、《建筑机械使用安全规程》、《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监督管理规定》等陆续颁布实施,有效地为技术人员编制符合本机械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提供了必要的参考,严格遵循这些法规和标准、技术规范等要求,制定规范化的安全技术措施。

在实际的操作中,根据项目龙门吊、汽车吊和架桥机这些起重类设备的实际情况,结合所处的施工条件和各种国家、省市的规范,制定了一套符合自身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并不断完善。在机械的使用和维修保养中,严格遵守本项目龙门吊、汽车吊和架桥机安全操作规范,对安全使用设备,防止事故的发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制定有效的安全操作规范,提高了安全管理行为,促使人的安全行为得到进一步加强。

2.2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措施

无论从3E原则来看,还是安全管理中的现实意义,安全教育培训措施是实现安全生产和文明生产,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防止产生不安全行为,减少人为失误的重要途径。要提高人的安全行为管理,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是必须的。

施工机械设备,特别是施工设备当中的起重设备,本身是存在很大的风险性,查询相关以往的事故资料当中,特种设备中的起重机械一出现事故,往往造成群死群伤,造成财产损失,社会影响极大。而从业人员的受教育水平低下,安全意识不强,没有取得相应的资质就进行设备操作,蛮干、瞎干,违规操作、违章指挥这些行为往往造成人的安全行为低下,而安全行为的低下,也就是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

当然,对于机械设备的安全教育培训的形式和方法多种多样,在实际的应用中,要根据教育培训的内容和对象灵活选择,这些教育培训的主要方法有:课堂讲授法、实操演练法、案例研讨法、读书指导法、宣传娱乐法等。当然,也可以进行经常性安全教育培训,这些形式包括有:每天的班前班后会上说明安全注意事项,安全活动日、安全生产会议、张贴安全生产招贴画、宣传标语及标志,安全文化知识竞赛等。机械设备的培训内容可以包括设备组成、原理、功能、设备操作规程的学习,设备运转过程当中的维修、保养,故障识别等等,这些都可以是教育培训的内容。

从龙门吊、架桥机的入场就十分重视人员的安全教育,项目部还专门邀请了塘沽区劳动局人才培训中心专家来到我工地进行培训讲课。现场的机械操作人员都经过了正规的培训,取得了相应的特种设备操作资格证才进行人员的上岗作业,并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通过定期或者不定期的举行一些安全教育培训来提高人在实际操作过程当中安全行为,尽可能减少实际操作过程中的失误,这些培训的内容包括安全法制方面、项目的机械设备危险源辨识情况、机械设备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以及项目机械施工的安全技术措施等等。对于一些注意事项,在每天进行施工之前,都进行必要的强调,使施工人员时刻拧紧安全警钟。通过这些安全教育培训,有效地提高了人员的安全行为,在实际的操作中,保证了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转,实现了预制梁的安全出池、运送和架设。

2.3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

3E原则的法制对策,从国家方面来讲,就是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像《安全生产法》、《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等等。对于各个生产经营单位来说,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国家和行业标准,结合生产、经营的安全生产实际,制定本单位的安全规章制度,也就是3E原则当中法制对策的一个应用。

通过这些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能够有效地约束人的不安全行为,提高人的安全意识,从制度上保证生产的安全。对于施工机械当中的起重设备,建立设备检查制度、设备维修、保养记录制度以及相关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必要的。

在需要使用大量起重机械设备的项目,十分重视这些规章制度的建立,根据实际的情况,制定了项目领导责任制、架桥队队长安全责任制,设备操作司机安全责任制、安全员安全责任制、各辅助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以及设备的维修、保养制度,健全了设备的检验、检查制度等等,并根据项目的实际,建立了安全奖励与处罚制度,这些制度的建立,一方面约束了各施工从业人员的安全行为,另一方面有效地推动了施工机械的安全运转。人的安全行为的提高,保证了整个施工机械人-机-环的和谐发展,促进了安全生产。

结束语:

本文根据安全系统工程的3E原则,就如何用提升人的安全行为来提高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几点措施和建议,给从事机械安全管理的同行们参考。

参考文献

起重机械的工作原理范文4

关键词:起重机械;综合模糊评价法;安全性评价

引言

电力建设工程中大量的使用起重机械,起重机械的使用大大提高了电力工程建设的机械化和自动化水平,同时,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但是,起重机械是一种较为特殊的机械设备,因为其自身存在着一定的危险性,尤其是起重机械已经使用了很多年,或者施工现场的环境比较恶劣,都会增加其危险性。因此,应该科学有效的对起重机械进行安全性评价,这样不仅可以避免发生安全事故,而且还可以节省资金,所以对起重机械进行安全性评价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1. 起重机械安全性评价的原理

起重机械的安全性评价原理主要是对影响起重机械安全性的因素进行区分,然后再应用适当的安全性评价方法,如安全检查表、模糊综合评价法、事故树分析法等,进过一系列的测算得出起重机械的安全程度等级,如果起重机械的安全等级比较低,就需要合理的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提高起重机械的安全等级,使其达到可以接受的安全水平。起重机械设备本身运行状况和评价以及起重机械的使用和管理方面的评价共同组成了起重机械的安全性评价工作内容。通过对这两个方面的内容评价结果,我们对目前的起重机械管理和使用水平有所了解,这样就可以避免一些影响起重机械安全性的问题出现。

2.影响起重机械安全性的因素分析

如果起重机械发生事故,其原因往往是多方面的,有许多因素都有可能是这次事故的导火索,这其中也包含着许多的偶然因素。通过对以往的起重机械事故进行详细的分析,可以发现主要由三个方面的因素可以引起起重机械事故的发生,分别是人员因素、管理因素和起重机械本身的因素。

2.1人员因素

人员因素主要是指起重机械的操作人员和那些与起重机械相关的作业人员,起重机械的安全受到人员因素的影响比较大,这些作业人员都在起重机械周围一定的范围内工作,甚至包括那些临时进入范围的人员,这些人员的安全素质、安全技术水平和安全意识等,都会影响着起重机械的安全。例如,由于无证上岗和违章操作而发生安全事故的现象经常发生。所以人员因素是影响起重机械安全的重要因素。

2.2管理因素

管理因素也会影响起重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因素是指起重机械的使用单位对起重机械设备的管理状况,如对设备使用、检修、保养的管理,对设备安全技术检验的管理,对设备台账的管理,协调起重机械作业与其他作业的管理等,这些管理因素都会对起重机械的安全有所影响。因此,如果对起重机械的管理不到位,就有可能发生起重机械安全事故。

2.3 起重机械本身具有的因素

起重机械本身具有的因素也会影响到起重机械的安全,由于起重机械本身具有的一些缺陷,如在进行设计和制造时没有达到良好的效果,没有对起重机械恰当地使用和维护,即使是人员因素和管理因素都没有问题,也会极大的影响着起重机械的安全,很有可能会发生重大的安全事故。虽然近年来,由于设备自身存在的缺陷所引起的安全事故并不多,但是还要重视这方面的因素,因为,一旦发生安全事故,不仅对企业造成的损失是巨大的,也会威胁到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3. 起重机械安全性评价方法研究

模糊综合评价法

安全检查表广泛应用于我国的安全性评价工作中,并且经过多年的实践,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在,结合安全评价工作的经验,在安全检查表的基础上,为了尽可能多的考虑到影响起重机械安全的因素,我们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下面我们对模糊综合评价的运力和步骤进行简单的描述。

(1)因为影响起重机械安全的因素比较多,因此需要将各个方面因素对安全总的影响结果进行综合评价,使得得出的评价能够更接近实际。在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时,首先要根据评价的内容建立一个因素标准集: ,影响安全因素的第i个因素就是 ;另外,我们还要建立一个评语的集合 ,其中的 为评价结果的第j各等级。如此,我们通过因素集和评语集,经过笛卡尔乘积就可以得到综合评价的模糊集矩阵:

(2)由于不同的因素对起重机械安全影响程度不同,因此需要进行一定的区别,也就是确定每种因素的权重,得到权重集 ,其中的 分别对应着每种因素的权重。

(3)对得到的权重集和模糊集矩阵进行乘积运算,得到B为评价矩阵: .然后再将评语分为优、良、合格、不合格来进行讨论, .

(4)根据上步中得到的B来进行判断起重机械的安全水平,我们应用模糊数学中的就近原则来进行判断,如果其中的 是四个数字中最大的,那么我们评判起重机械的安全水平为优;如果 是四个数字中最大的,那么我们判断起重机械的安全水平为良;如果 为四个数字中最大值,那么我们判断起重机械的安全水平为合格;若果 为最大值,这时起重机械的安全水平为不合格。

(5)如果得到的起重机械的安全水平为不合格,那么就需要详细分析,导致安全水平不合格的主要因素是什么,然后针对因素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在对不利因素进行处理以后,再次对起重机械进行安全评价,以检验其安全水平是符合格,如果合格即可,不合格重复上述步骤。

在实际情况中,对起重机械的安全水平进行评价时,要涉及到多级的模糊综合评价,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是在单机模糊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多个单级评价因素集组成了多级模糊综合评价的因素集,其评价步骤和单级模糊综合评价的步骤是相同的。

总结:

将安全检查表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结合起来对起重机械的安全水平进行评价,可以较为准确的测算出起重机械的安全水平,如果起重机械的安全水平不合格,可以采取一系列的应对措施,来提高其安全水平,这样就可以大大提高起重机械的管理水平,并且可以促使电力建设工程单位可以安全的使用起重机械,提高电力建设工程单位对起重机械的安全管理效率,所以,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运用于起重机械的安全评价中是现代化安全管理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陈新. 起重机检验中影响安全性判定的几个问题[J]. 中国特种设备安全,2007.

起重机械的工作原理范文5

【关键词】起重机械;建筑施工;安全管理

1.引言

建筑起重机械是建筑建设工程中不可缺少的建筑机械之一,在施工建设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其特殊的设备性能以及高危险性,国家将其归为实施安全监察的特种设备。所以无论是从设计、制造还是安拆使用等环节,都有相应的国家标准和规程。随着建筑工程建设的迅猛发展,建筑施工中的越来越离不开起重机,这也促使建筑起重机的发展不断朝向大型、高速和自动化。工程建设人员都知道起重机是一种蕴藏危险因素较多,事故发生几率较大的典型机械设备,国内外建设工程几乎每年都有大量因起重机作业造成的人身伤亡事故。所以笔者认为对施工过程中的起重机管理显得十分必要。

2.关于建筑施工中的起重机

起重机(Crane)属于起重机械的一种,是一种作循环、间歇运动的机械。目前建筑工程中的起重机械,根据其构造和性能的不同,一般可分为轻小型起重设备、桥式类型起重机械和臂架类型起重机三大类。1)轻小型起重设备如千斤顶、气动、电动和平衡葫芦、卷扬机等;2)桥架类型起重机械如梁式起重机、龙门起重机等;3)臂架类型起重机如固定式回转起重机、塔式起重机、汽车起重机、轮胎起重机、履带起重机等。除此之外,在一定范围内垂直提升和水平搬运重物的多动作起重机械又称吊车。

3.起重机械事故的主要原因

起重机械的设计、制造缺陷是起重机械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目前,我国的起重机械制造厂家比比皆是,起重机械生产企业技术人员素质和工艺装备水平参差不齐。起重机械技术管理人员、操作人员和起重机械安装、拆卸人员的综合素质差是起重机械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有统计表明:起重机械事故多发生在使用阶段和安拆阶段,尤其是液压顶升阶段,而且由于作业人员本身素质原因造成的事故占多数。

违章指挥、违章作业是造成起重机械事故的直接原因。起重机械事故统计分析表明:由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引发的安全事故占到起重机械事故的80 %以上。在当前的工程建设中,某些建设单位违反安全管理规定,违反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在起重机械使用上,违反规定拆除安全装置,使起重机械的荷载系数改变而导致疲劳破坏。日常中只忙于工程施工,不注重起重机械的日常维修和保养,造成设备长期带病运转极易发生起重机械事故。影响起重机械安全使用的因素还很多,任何一环节出现失误都会直接或间接地造成起重机械事故。

4.关于施工起重机安全管理的探讨

4.1 一般工作过程的安全管理

工作前要对制动器、吊钩、钢丝绳和安全装置等部件按点检卡的要求检查,发现异常现象,应予排除。操作者必须在确认走台或轨道上无人时,才可以闭合主电源。当电源断路器上加锁或有告示牌时,应由原有关人除掉后方可闭合主电源。

工作中每班第一次起吊重物时(或负荷达到最大重量时),应在吊离地面高度0.5m后,重新将重物放下,检查制动器性能,确认可靠后,再进行正常作业。操作者在作业中,应按规定对下列各项作业鸣铃报警:①起升、降落重物;开动大、小车行驶时;②起重机行驶在视线不清楚通过时,要连续鸣铃报警;③起重机行驶接近跨内另一起重机时;④吊运重物接近人员时。 操作运行中应按统一规定的指挥信号进行。工作中突然断电时,应将所有的控制器手柄置于“零”位,在重新工作前应检查起重机动作是否正常。

起重机大、小车在正常作业中,严禁开反车制动停车;变换大、小车运动方向时,必须将手柄置于“零”位,使机构完全停止运转后,方能反向开车。有两个吊钩的起重机,在主、副钩换用时和两钩高度相近时,主、副钩必须单独作业,以免两钩相撞。两个吊钩的起重机不准两钩同时吊两个物件;不工作的情况下调整起升机构制动器。不准利用极限位置限制器停车,严禁在有负载的情况下调整起升机构制动器。如发现异常,立即停机,检查原因并及时排除。

工作后要注意将吊钩升高至一定高度,大车、小车停靠在指定位置,控制器手柄置于“零”位。拉下保护箱开关手柄,切断电源。进行日常维护保养,做好交接班工作。

4.2 关于起重机磨合期的安全管理

起重机出厂后,一般规定有60小时左右的磨合期,这是制造工厂根据起重机使用初期的技术特点而规定的。磨合期是保证起重机正常运转,降低故障率,延长其使用寿命的重要环节。部分用户由于缺乏起重机使用常识或是因为工期紧,或是想尽快获得收益,而忽视新机磨合期的特殊技术要求。有的用户甚至认为,反正厂家有包修期,机器坏了由厂家负责维修,于是机器在磨合期内就长时间超负荷使用,导致机器早期故障频繁发生,这不仅影响了机器的正常使用,缩短了机器的使用寿命,而且还因为机器损坏,影响了工程进度。起重机在磨合期内使用保养简单说要加强培训、减轻负荷、注意检查、强化。

4.3 起重机电气控制系统的安全性

根据笔者近年在施工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建筑起重机的电气控制往往没有得到有效的重视。但是起重机电气控制系统的安全和可靠性是起重机安全管理中及其重要的内容。因为起重机各机构间的工况联锁、限位和保护要求都很复杂,从而使控制系统的线路十分复杂,这样一来调试、维护和维修带就很不方便。笔者对于可视化技术不是非常专业,不过深知起重机电气故障的可视化对于起重机的安全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一些工程中发现对于起重机的电气故障管理,目前大多采用的传统的电气故障检修方法,对电气维修人员的技术、经验要求高,并且万一出现故障很难迅速而准确的处理。但是直观、便捷的可视化技术可以让起重机电气故障出现的时间、位置、原因直观地呈现给技术人员,而且针对相应的故障给出有效、可行的维修建议,这无疑是大大提高施工中起重机的安全管理效率。

4.4 预防起重机械事故的其它建议

加强各级安全管理人员和起重机械技术人员、操作人员、安拆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学习,让他们从思想上对起重机械高度重视的同时,规范对起重机械的管、用、修、养。严格执行工业产品登记备案制度,从源头上杜绝伪劣设备的购置和流通。进一步加强施工现场起重机械的检测力度,先检测后使用。通过实施强制性检测起重机械使用和管理趋于规范。施工企业加强对起重机械的档案管理,完善起重机械的检查和维护记录。

另外作者必须提出的是,不同的地方施工对于起重机的规定有所不同,比如广州地区规定,起重机使用前,必须经法定的检测机构检测合格方可使用。因此在施工之前,务必对起重机进行合格检测。

5.结语

建筑工程起重机械是是施工中普遍采用的建筑机械之一,在工程建设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安全管理涉及许多方面的内容,可称得上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随着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建筑起重机械的使用不断增多,从而其安全管理存在的新问题必然将不断地出现。广大的工程建设人员以及相关部门一定要重视建筑施工中的特种设备安全工作,保持一种科学的态度进行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的管理,这样才能保障工程的安全生产并且充分发挥建筑起重机械的优势,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文晋.起重机械的安全技术管理[J].山西建筑,2007.

[2]甄正义,唐超.起重机多功能安全保护装置[J]起重运输机械,1996.

起重机械的工作原理范文6

关键词:石油机械;机电一体化;问题解决

1机电一体化概述

机电一体化设备是我国石油领域相关生产机械设备升级的重要方向,从本质上看就是相关原有纯机械设备的升级和扩展。机电一体化就是指将原本属于不同系统不同功能的机械设备与电子设备结合在同一个机械设备系统之中。例如变频调速抽油机的运用就是机电一体化建设的典型,具体如图1所示。机电一体化能够有效提高整个机械设备的使用价值,将原本分散的功能整合在一起,实现机械设备在使用过程中能够面对更加复杂的工况,提高整体机械设备的信息化和电子化。机电一体化属于现代机械设备,与传统设备有着明显的不同,传统的机械设备往往只有简单的机械原件,但是对于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理论指导下生产出来的机械设备往往不仅有完善的机械设备原件来尽心实际的生产作业,还能依据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来进行设计的电子控制中心实现对于机械的整体控制。

2当前石油机械机电一体化存在的问题

2.1缺少高素质高水平的机械设备操作人员

不同于传统的机械设备操作,在完成机电一体化升级的相关石油生产机械设备往往对于操作人员的相关专业能力要求更高,但是在实际情况中,我国石油企业在专业操作人员队伍建设方面还存在着较多问题。首先,石油机电一体化设备对于操作人员的要求比较高,但在实际的人才市场中符合要求的相关人才数量远远无法满足石油企业的需要。其次,石油机械机电一体化目前正处在快速发展的阶段,相关技术与设备的更新换代十分频繁,因此对于相关操作人员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但是我国石油企业在员工培训制度的建立工作上还比较薄弱,员工的专业知识技能很容易跟不上技术与设备更新的节奏。

2.2设备本身存在老化问题

首先,由于我国在石油领域相关机械设备的制造技术上相比于世界发达国家水平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在相关机械设备本身的设计上会存在一定的缺陷,这些缺陷在一开始不会对石油领域机电一体化设备系统造成影响。但是当这些机械设备在长时间的运行后就很容易会出现各个机械部位不同程度的磨损,这就导致了许多的小故障在日积月累下逐渐造成了安全隐患。其次,由于对于机械设备管理工作不够重视,在实际情况中我国石油领域机械管理工作中存在较多问题,例如没有对设备进行及时维护、没有为精密设备工作建立一个良好的工作条件等。这些问题在一开始不会对整体设备产生影响,但是也需要做好相关工作来保证设备的日常维护。

2.3设备维护与升级改造结合不足

通过调查分析发现,我国大部分油田企业过于重视设备维修,忽视了对原有设备的升级和改造。究其原因主要是受到工作渠道这一因素的影响,大部分油田企业维修费用属于生产成本管理,而针对原有设备的升级和改造则不属于成本渠道的范畴,而是属于投资渠道,短时间内资金很难到位,这样就对油田设备的升级与改造产生了一定阻碍,导致一些新的技术无法应用到实际生产中去,致使部分油田企业生产技术含量不高。另外设备维护同设备升级改造的分离也造成油田企业设备陈旧、工作效率低下,对油气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造成了严重影响。

3针对上述问题的解决途径

3.1加强对机电一体化机械设备操作人员队伍的建设

任何企业想要健康发展都离不开人本思想,对于我国石油领域相关管理者来说更是如此,掌握了专业知识技能的管理人员可以帮助石油领域更好的进行机械设备管理。因此,石油企业更需要加强对高水平、高素质的机械设备管理人员队伍的建设。一方面,需要企业在招聘环节吸引更多符合要求的优秀人才,不断更新企业的新鲜血液,通过不断加入新的高水平机械设备管理人员,来提高企业的软实力。另一方面,企业也应当加强对自身机械设备管理人员的培训,通过建立合理完善的员工培训制度提升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能力,改变管理人员的工作理念,从内部加强对机械设备管理队伍的建设。在实际情况中现代石油领域的机械设备往往存在着更新换代较快的情况,各种各样种类繁多的机械设备会不断被运用,这些设备的功能不同,对于管理工作提出的要求也不同,因此,对这些不断更新的机械设备所要进行的管理、维修、日常保养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这就需要石油企业在实践中建立起一套完善的机电一体化机械设备操作人员培训体系,针对现代石油领域设备管理要求及技术应用的需求进行相关的培训。例如,对于油田机械的智能化与网络化发展趋势,就需要通过对员工的培训来实现员工对于机械一体化发展的认识。

3.2做好相关设备的管理工作

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对于精密化程度高的机械设备来说,日常的维护管理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在石油企业的机电一体化设备管理工作中,要重视对于日常维护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要建立起完善的石油机电一体化设备维护管理制度,通过明确的工作守则与工作制度来保证工作人员对于机电一体化设备维护工作的科学性与准确性。其次,设备使用单位要做好相关设备的更新换代工作,对于现代工业体系来说,科技就是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的第一生产力,因此,石油企业要重视起先进技术与设备的引进工作,通过科学的管理手段与先进的生产技术来实现石油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根据油田发展的实际情况,遵循科学性、先进性、适应性等原则引进先进的管理体系,不断用现代化的先进管理理念来完善企业机电一体化机械设备管理结构,促进管理体系的优化。例如,在机电设备管理工作中可以在企业内部建立起完善的日常维护制度,为每一处重要设备安排好专门的负责人员,实现由专人负责。

4总结

总之,我们必须加强油田机电一体化机械设备的管理工作和建设,深刻认识到存在与实际情况中的各种问题,并努力加以解决。不断通过创新的管理制度与新的生产设备和生产技术更新来实现油田业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发展。

作者:刘江 沈军 单位:新疆油田公司工程技术公司

参考文献:

起重机械的工作原理范文7

关键词:起重机械;安全控制;安全管理

起重机械作为一种特种设备,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由于其特殊性和高危性广受社会的关注。近些年来,我国在建筑施工中部分企业技术能力差,缺乏安全管理意识,导致起重机械安全事故频频发生。鉴于以上情况,建筑企业要加强对相关人员的综合素质教育,对起重机械设备进行科学管理,提高作业水平,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为企业赢得最大利益。

1 影响起重机械安全控制与安全管理的主要因素

1.1 起重机械的设计存在不足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行业也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建筑规模在不断扩大,对起重机械设备的需求也在持续增加。在这样的背景下,机械制造企业数量逐渐庞大。但庞大数量并不等同于质量的提升,很多小型机械制造企业生产规模小,技术水平不过关,生产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生产设备达不到国家标准。这样的企业在生产机械设备的过程中,往往出现设计图纸来源不正规,机械设计的相关参数不达标,技术水平低下,生产工艺和设备不完善,缺乏生产经验,为起重机械设备的使用埋下了很大的安全隐患,可能给社会造成不可挽回的生命财产损失。

1.2 操作人员综合素质较低

根据有关数据显示,起重机械设备安全事故多发于使用和安装拆卸阶段,尤其是液压顶升阶段。在起重机械设备的使用阶段,经常存在调度人员进行违章指挥,或者操作人员进行违章作业,这样的行为将直接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起重机械的使用、安装、拆卸阶段,操作人员、指挥人员、技术人员都是不可缺少的。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建筑企业普遍存在人员综合素质参差不齐、技术水平不过关的问题。技术人员参与到起重机械设备使用的各个环节,包括安装、调试、维修、保养、拆卸等工作,其综合素质决定了施工作业的成败。但随着起重机械设备的更新换代,起重机械设备的相关参数变得复杂,传统的安全管理方法已经淘汰,在起重机械安全管理方面仍面临着新的挑战。另一方面,现在大多起重机械设备的技术人员都没有进行专业的学习和培训,只是经过短期的培训拿到了从业资格证,对起重机械设备的设计原理、使用原理没有深入的了解和研究。在出现突况时,无法进行专业指导。

1.3 违章操作问题严重

在建筑行业中,一些较小的建筑企业为了追求经济利益,过分追求工期,强迫施工人员提高施工速度,缩短工程工期。在这种情况下,施工人员为了在短时间内完成施工任务,只能将起重机械安全操作的规定抛之脑后,将大型起重机械设备上的安全设备拆除,增加起重机械的荷载系数和疲劳破坏强度,导致起重机械设备过度使用,为后续工作埋下安全隐患。除此之外,建筑企业过于关注施工效率,却忽略了对起重机械设备的维修和保养,造成起重机械设备伴随着故障长时间运行。

2 强化起重机械安全控制与安全管理的必要措施

2.1 提升相关人员的综合素质

起重机械设备具有高危性,相关从业人员必须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增强安全意识,不断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从管理人员到操作人员都要进行专业的培训,并且要定期进行安全意识教育,在起重机械设备的使用安全方面要引起高度重视。除此之外,企业要加大对起重机械设备操作人员的培训,负责监管工作的机构要监督起重机械设备的操作人员是否持证上岗,从根本上避免无证操作,培养一批固定的起重机械设备操作人员,减少人员的流动性。相关单位也要注重培养一批优秀的管理人员,对施工过程进行监督和指导,避免违章操作的发生。建筑企业要定时对起重机械设备进行维修和养护,聘请一批技术水平精湛的维修人员,防止起重机械设备的“带病上岗”。同时,在施工的过程中,建筑企业要做到责任到人,实现定人定岗,防止操作人员违反相关规定进行违章操作。

2.2 做好对机械生产企业的检查和备案工作

要真正减少起重机械安全事故的发生,必须从源头上避免起重机械设备的设计、制造缺陷。相关的监管部门要对所管辖范围内的大中小机械制造企业逐个进行检查,对企业生产原料的来源要做好备案,避免劣质品的出现和使用。监管部门还要对生产设备及生产工艺进行检查,对于符合生产要求的进行备案。

企业还应该建立一定的责任制度,利用责任制度,提高工作人员的责任感和责任意识,能够更加有效地加强安全生产制度的执行,将安全生产管理列入到对工作人员的业绩考核当中。对操作人员进行相应的培训和教育,增加起重机械设备操作人员的责任感和安全意识,提高起重机械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确保操作人员对起重机械进行合理的和符合规范的操作使用,确保安全措施的有效落实。完善并健全对起重机械设备安全使用的相关管理制度,确保对起重机械设备的操作有章法可循,避免出现操作不规范和违规操作等行为。对因操作问题出现的起重机械安全事故操作人员,应加大惩罚力度,对于企业因违反国家规定和标准进行操作而引发的起重机械安全事故,造成人员伤亡的企业,对企业应该进行整顿,并处以高额罚金,对企业的相关负责人应该吊销其从业资格,以防止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

3 结语

为了减少起重机械安全事故的发生,每位从业人员都要严格遵守起重设备安全操作规程,建筑企业要定期对起重机械设备进行安全检查,避免起重机械设备出现故障却仍在使用的情况发生。相关监管部门要对机械生产企业进行检查,从根本上杜绝不合规范的起重机械设备流入市场,对违法生产起重机械设备的厂商进行严肃处理。从管理人员到安装、拆卸起重机械设备的操作人员,都要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提高其作业水平,以逐渐减少起重机械的安全事故。

参考文献

起重机械的工作原理范文8

关键词:新检规;分析;比较

起重常见的事故有脱钩、钢丝绳折断、安全防护装置缺乏或失灵、吊物坠落、起重机倾翻和碰撞致伤等事故类型。根据最近几年国家质检总局统计的事故数字来看,起重机械的事故发生率和发生事故导致人员伤亡的绝对数字一直高居类特种设备榜首。2009年,国家质检总局已把起重机械的安全作为年度“三项行动”的重点,希望通过整治达到降低起重机械安全事故的目的。

1新检规的重大意义

为规范在用起重机械检验工作,规范起重机械安装、改造、重大维修监督检验工作,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和《起重机械安全监察规定》,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近期颁布了TSG Q7015-2008《起重机械定期检验规则》、TSG Q7016-2008《起重机械安装改造重大维修监督检验规则》。这两个新规范已于2009年4月20日起开始实施,同时,2002年10月8日国家质检总局的《起重机械监督检验规程》废止。新规则明确规定了起重机械安装改造重大维修监督检验的目的、性质、依据、适用范围、方式方法、工作内容、程序和要求,并根据现实情况适当调整了监督检验的项目。 新检规的主要特点在于强调了安装单位的主体责任,强调了安装过程的质量监控,从安装的环节上把好起重机械安全质量关,将符合相关标准要求的起重机械交到用户手中。新检规的实施有利于全面提升起重机械安装质量,有利于起重机投入使用后更好地发挥整体性能,同时也有利于提高起重机械产品的客户满意度和信誉度。

2新检规如何有效降低起重机械安全事故率

2.1 随着对安全工作的重视,资金投入的加大,设备在更新、技术在提升,完善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对确保生产安全是必需的,但制度只是实现本质安全的条件,人是实现本质安全的决定因素,再先进的设备也要受人控制,再完备的规章制度也需要人来执行,对安全生产来说,人的素质和技术水平直接影响了安装过程的质量控制。今年4月1日起新的检规开始实施,起重机械的最终验收检验修订为整个安装过程的监督检验,为今后起重机械的安装质量提供了有力保障。

2.2 原来的定期检验没有首检,新检规则对以整机出厂的设备实行首检。设备出厂首检与否,关系到能否从源头上杜绝安全隐患。出厂首检,最大限度的保证了起重机械的完好,避免在使用环节出现问题,而能及时的在使用前防患于未然。这里有一个须安装的首检设备是否需要安装告知问题。须安装的首检设备是否需要安装告知,应根据所检设备的类型来确定。TSG Q7015《起重机械定期检验规则》第三条规定: 纳入《特种设备目录》没有实施安装监督检验以及整机形式出厂,直接交付使用单位的起重机械,在办理使用登记前由所在地检验检测机构依据本规则规定的检验项目及其内容、要求和方法进行检验(即设备投入使用前检验,简称首检),合格后方可办理使用登记。这就是说,没有实施安装监督检验以及整机形式出厂,直接交付使用单位起重机械应进行首检。而在《实施首检的起重机械目录》中,电动葫芦、履带式起重机、旋臂式起重机等设备虽然没有实施安装监督检验且以整机形式出厂,但不能直接交付使用单位使用,需要现场安装。所以本人理解,凡是首检设备不能直接交付使用单位使用、需要现场安装的,应该办理安装告知。这点《起重机械安全监察规定》做了说明,一定要告知第十四条 从事安装、改造、维修的单位应当按照规定向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告知,告知后方可施工。对流动作业并需要重新安装的起重机械,异地安装时,应当按照规定向施工所在地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办理安装告知后方可施工。施工前告知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告知内容包括:单位名称、许可证书号及联系方式,使用单位名称及联系方式,施工项目、拟施工的起重机械、监督检验证书号、型式试验证书号、施工地点、施工方案、施工日期,持证作业人员名单等。

2.3 原来检规规定所有起重机械定期检验周期为2年,新检规则对不同设备其定期检验周期不同。新检规第五条规定 在用起重机械定期检验周期如下:

2.3.1 塔式起重机、升降机、流动式起重机每年1次。

2.3.2 轻小型起重设备、桥式起重机、门式起重机、门座起重机、缆索起重机、桅杆起重机、铁路起重机、旋臂起重机、机械式停车设备每2年1次,其中吊运熔融金属和炽热金属的起重机每年1次。新检规根据不同的设备类型和功能对起重机械定期检验周期进行了调整,这种调整从设备使用的客观实际出发,更加实事求是,更容易及时发现隐患,保证了机械的安全运转和作业效率。

2.4 原来的检规适用范围是桥架型起重机、塔式起重机、流动式起重机等,新《检规》适用范围则比较大,不但包含了桥架型起重机、塔式起重机、流动式起重机,还包含了施工升降机、机械式停车设备、缆索起重机、电动葫芦、叉车、高空作业平台、汽车举升机等等。新检规适用范围的增大,体现了特种机械检测行业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安全检测的视野扩展到更多的机种,力图从更大的工作范围,更深的检测内容全面保证人的生命安全和财产的安全。

2.5 原检规的检验项目要求比较具体,新检规的检验项目的要求只是符合有关技术标准和规范。这个新变化乍看似乎新检规没有原检规在检验项目方面要求的具体,其实新检规更具操作性和执行性。新检规以技术标准和规范为依据,对检验项目要求的更为细致具体,是检验项目要求有法可依,最大限度的保证了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起重机械的工作原理范文9

关键词:工程机械;安全管理;机械设备

现代化的建筑工程施工都离不开对工程机械的管理和施工机械设备的使用,机械设备的管理是提高施工效率和经济效益的必要保证。保证机械设备正常使用,防止工程机械事故发生是工程机械管理的重要内容。

1.机械安全形势

中国矿业报21日消息,中国工程机械协会副秘书长吕莹日前表示,今年工程机械行业收入预计同比增长5%,工程机械行业已现复苏趋势,未来市场将逐步趋于理性发展。

吕莹表示,今年工程机械行业的趋势逐月向好。据粗略统计,到10月份,挖掘机今年的累计销量同比下降幅度已经低于6%,装载机销量已经数月正数增长,而压路机由于去年市场过于低迷,今年增幅最大,到10月份的销量同比增幅达到了20%左右,工程机械市场趋于恢复是肯定的。

据统计,2004年矿山事故死亡一万多人,2012年我国因各类特种设备事故死亡292人,特种设备万台死亡率为0.517.伤残人数达到万人以上,大多数人为事故直接受害者,涉及上万个家庭,直接影响百万人。工程机械安全引起国家高度重视,采取了各种措施。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明确了项目法人在工程管理中的主导地位和核心作用。对监理明确提出了对工程建设安全生产承担监理责任;并对现场的施工机械租赁、安装、检验、使用从资质、资格、机械安全技术状况提出了明确要求。《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以及有关细则对特种设备的制造、试验、检验、安装、改造、维修和人员取证提出了更具体的规定和对设计、制造、安装、改造、维修、保养、检验、形式试验机构的资质认可。更加规定特种设备评审、操作、安装、维修、改造、检验、形式试验及特种工种人员需人员培训取证。

2.机械安全管理存在薄弱环节

2.1.人员因素

安全管理中人的因素是第一位的,它包括设备操作手以及生产组织、指挥 管 理等人员。据统计,由于违反操作规程而发生的机械事故和人身伤亡事故占事故 的80%以上.因此操作人员是关键。

2.1.1.缺乏应有的安全知识

操作人员缺乏机械设备相关专业知识,对操作技术不甚了解、不熟悉安全操 作规程、经验不足的盲目操作;缺乏应对机械异常的能力,对存在的危险一无所 知,会导致事故发生。

2.1.2.抱着侥幸心理或冒险心理

要求操作人员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就是约束操作人员的无知行为。操作人员侥幸心理的违章作业,结果酿成事故的发生。由于操作人员侥幸心理造成的事故占事故总量比较大,应引起涉及机械设备的各方人员的高度重视。

2.1.3.预见能力的局限性

操作人员责任心不强、纪律松懈,管理人员检查不细致等,都会导致事故发生。在施工中,机械操作人员边开车边抽烟、打手机、穿拖鞋以及与作业时与他 人攀谈等导致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在施工现场比比皆是,不胜枚举。往往在事故发生后才发现的,原来却没有预见到的环节出现了问题.有的甚至事后还找不出 原因。由此反映出的预见能力的局限性。

2.2.物的不安全状态

机械设备存在的不安全因素是导致事故发生的物质条件。

2.2.1.物不安全因素

2.2.1.1.物质本身存在的缺陷。

2.2.1.2.安全装置存在的缺陷。

2.2.1.3.物体的放置方法的缺陷。

2.2.1.4.环境场所影响物造成的缺陷。

2.2.1.5.外部的环境、自然界对物造成的不安全状态。

2.2.1.6.作业方法导致的物的不安全状态。

2.2.2.物的不安全状态的类型

2.2.2.1.设备、设施等缺陷。

2.2.2.2.个人防护用品缺陷。

2.2.2.3.生产场地环境的缺陷。

2.2.2.4.防护等装置缺陷。

2.3.环境的因素

由于路面施工机械都是在高温 严寒、软地基 坡道等野室外环境施工,再加 上夜间施工照明不够、交通复杂等环境,是容易造成机械设备事故和人身伤害事 故的主要因素,企业的全体员工特别是安全员、机械设备管理者,在工作中一定 要引起重视,发挥主观能动性,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消除各种事故隐患,杜绝 事故的发生。

2.4.管理上的不安全因素

管理上的缺陷是事故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其间接原因在以下方面。

2.4.1.技术上的缺陷。

2.4.2.教育上的缺陷。

2.4.3.生理上的缺陷。

2.4.4.心理上的缺陷。

2.4.5.管理工作上的缺陷。

3.安全检查的目的

安全检查的目的是为了发现隐患,提前采取有效措施消除隐患。通过检查,发现生产工作中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从而采取对策,消除不安全 因素,保障施工安全。通过检查,预知危险、清除危险,把伤亡事故频率和经济 损失率降至最低。发现不安全问题及时采取消除措施。利用检查,进一步宣传、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和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增强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纠正违章指挥、违章作业,提高安全生产的自觉性。通过互相学习、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取长补短,促进安全生产工作进一步好转。掌握安全生产动态,分析安全生产形势,为 研究加强安全管理提供信息依据。

4.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4.1.安全生产岗位职责是建筑施工最基本的安全管理制度,是所有安全规章制度的核心,它是安全管理体系的主要依据,是企业落实岗位责任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4.2.建立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的目的就是:通过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把安全生产从组织领导上统一起来,把“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确定在制度上。 从而增强各级人员的安全责任,使安全管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志管成线, 群管成网,责任明确,协调配合,共同努力”,真正把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4.3.制定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就是: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 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遵循“工程机械安全管理生产的同时必须负责管理安全”原则。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的同时,要计划、布置、检查、 总结、评比安全(五同时原则)。

5.工程机械维权

工程机械行业是一个特殊行业,其产品特性是:外表是庞然大物、内部却构造精密;工作环境上至高空、下至地球内层;可在恶劣的矿山、也可在喧嚣的市区;其价值不菲,动辄百万甚至千万。这些特性决定着机械设备的性能和服务必须高端、到位,一旦消费者权益得不到保障,轻则伤财、重则伤人。同时中国工程机械市场发展尚未成熟,各类产品鱼龙混杂、参差不齐,相关的市场规则尚未成形,因此,在此行业中消费者维权就显得尤为重要。

国家相关部门应设立工程机械法律维权中心,以便工程机械业主遇到法律问题有地申诉。依法维权是法律赋予的权利,可运用相关法规妥善处理纠纷,推进工程机械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6.技术创新是工程机械发展的灵魂

根据国内外工程机械行业的发展背景,意识到工程机械行业进行技术创新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我国的工程机械行业必须抓住机遇自主创新,提高自身的行业竞争力。技术创新是工程机械行业快速稳定发展的灵魂。

6.1.国内外工程机械行业1技术创新的行业背景

经过26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取得了伟大成就,但目前我国经济在总体上仍属于“导入型经济”的发展阶段。所谓 “导入型经济”是指一个国家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外力”,依靠引进外国的先进技术、经营理念、管理经验等来提升自己的生产水平和能力,通过外贸的不断增长推动国家的经济发展。我国工程机械行业也是在导入型经济下发展起来的,这是我国但目前工程机械行业在改革开放后相当长时期的实际情况。

6.2.对工程机械技术大战趋向的理解

对未来技术的发展趋向,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解读和不同的判断。工程机械行业的科技进步主要反映在提离产品的耐久性、可靠性、节能、减排、降耗、资源循环利用、绿色制造、安全和人性化等方面。技术支撑的主要方面是信息化技术、动力及动力传动技术、液压传动及液压控制技术、复合动力技术、通讯技术、工艺技术、材料技术及材料表面技术等。

卫星定位GPS系统、远程通讯系统在工程机械产品的应用使用户与商、制造厂之间的互动性更强,定位的误差可达到2-10mm,并可显示三维实时状态。因此,制造商和商的服务更为便捷,并可实现远程故障诊断以及远程故障预测和友善提示。

6.3.寻找机遇自主创新

自主创新在过程上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知识创新,二是技术创新。知识创新是着重对自然界的研究并获得新发现,具有基础性特点,主要以大学和科研院所为主体;技术创新则是着重将基础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为技术服务人类,强调成果的应用性,它往往以企业为主体。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有效衔接就在于两个创新主体的有机结合。工程机械行业正处在快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要利用信息化技术加速工程机械行业的现代化进程,充分利用产业结构调整、生产网络化、研发全球化的机遇,制定好企业的全球化战略。

7.严格工程机械日常维修保养管理

7.1.加强工程机械检测,提高维修质量,确保工程机械技术状况完好。由于工程机械设备技术状况、施工现场及驾驶员操作等原因,工程机械设备在行驶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故障,影响机械设备正常运行,从而造成机械事故。因而要加强对机械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以确保机械设备能正常运行。同时,如发现故障,要及时排除或进行维修,确保各类安全事故隐患得到及时消除。

7.2.工程机械管理部门要有意识地定期做好机械的安全大检查工作,对机械制动、转向、灯光、轮胎、传动,消防器材等技术性能进行定期全面检查,严格把关,发现问题立即处理,及时修复,确保运行车辆完好率达到100%,坚决杜绝因机械原因而发生安全事故。

总之,做好机械安全管理工作是关系到广大税务干部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税收工作的顺利开展。层层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制,坚持以人为本,抓好经常性的安全教育,这样才能将机械安全管理工作做的更好,提前预防机械事故的发生,确保机械、人员安全。

8.结束语

工程机械安全的管理问题“无时不在,无事不有”,它每时每刻都隐藏在施工各个方面之中。人员的疏忽大意就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所以“安全生产,人人有责”,安全生产的责任存在于每一位员工之中,只有每位员工都把安全管理彻底落实到自己的身上,才能有效的杜绝道路施工中安全隐患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张建浩,于立等. 技术创新是科技企业发展的不竭的灵魂[J].橡胶科技市场,2007,22.

[2] 毕淑娟. 中国工程机械民营企业之崛起[J].工程机械与维修,2006,4.

[3] 胡乾桂, 邹十践. 入世五年来我国工程机械行业的进步与发展[J].交通世界(建养.机械), 2007,(04).

起重机械的工作原理范文10

【关键词】吊车;机械装卸;作业事故;预防

1 引言

在现代化的生产检修与项目施工过程中,吊车机械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项目的施工意义重大,可以说吊车这种大型机械设备的使用是必不可少的。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证施工作业的顺利开展,也可以解决人力解决不了的劳力问题。但是,近几年来,吊车机械的频繁使用,带来了很多作业伤害事故。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流动式吊车发生的死亡事故较多,占总数的21.7%。吊车机械装卸造成的伤亡事故总数也在逐年上升,造成的财产损失严重,是安全生产、检修作业和项目施工中的一个重要风险源头。

2 吊车机械作业特点

从安全角度出发,吊车机械的作用是将重物提升到一定高度,从而实现空间的转换,再进行装卸吊运。为了满足吊车机械作业需求,吊车机械需要特殊的结构形式,使吊车机械和作业方式本身有很多危险因素的存在。吊车机械作业搬运的物料大多个体大、质量重、种类多、形态各异,吊车搬运过程大多是重物在高空中的悬吊运动。在吊车作业过程中,吊物在高空中具有很高的势能。如果吊车接卸出现问题,重物的自由落体会对周围的施工人员来说是一大安全隐患。此外,吊车作业是多种运动的组合,受力状况比较复杂,对操作人员的专业要求也很高。

3 吊车机械装卸作业事故分类

吊车事故是指在进行各类起重作业时(包括安装、调运、检修、试验等)中发生的重物(包括吊重、吊臂、吊具)坠落、物体打击、夹挤或者触电,甚至是吊车倾翻等事故。根据不完全统计,在事故多发的特殊工种作业过程中,吊车作业事故的数量最高,造成的事故后果也比较严重,导致伤亡的人数比例也比较大。因此,相关的施工单位应该予以重视。通常情况下,吊车机械事故损害情况和原因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3.1 倾翻事故

倾翻事故一般发生在自行式或者塔式吊车机械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也是最常见的事故之一。吊车机械倾翻基本上都是由于吊车机械作业前的支承不当,当地基不平整或者土质松软时,吊车的支腿或者履带没有铺设专门的垫木或者钢板;吊车支腿不能完全伸出,也不能发挥原有的功能;吊车力矩受到限制,安全装置失灵,超力矩起升重物都会造成倾翻事故。

3.2 折臂事故

由于超力矩起吊,特别是超幅度,对于动臂变动的幅度,导致起重机的动臂限位失灵,而过卷或者吊车倾翻等都会造成折臂。

3.3 脱钩事故

脱钩事故经常发生在桥式或者门式的吊车上,因为高度的限位失灵而引发脱钩事故。与此同时,在其他类型的吊车上也会偶尔发生。脱钩事故一般是指重物或者专用的吊具从吊钩口脱出从而引起的重物失落事故,这种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吊钩的锁具防脱装置失效或者是其吊装方式不合理。

3.4 断绳事故

所谓的断绳事故,是指起升绳或者吊装用绳扣破断,从而造成重物失落。造成这种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因为超载起吊拉断钢丝绳、起升限位开关失灵造成卷场机过卷拉断钢丝绳、偏拉斜吊造成钢丝绳挤伤切断、钢丝绳超过报废标准继续使用而造成断绳,这些都是造成断绳事故的主要原因。另外,由于起吊用绳扣断裂而造成断绳事故比比皆是。吊装用绳扣断裂主要是由于选用的钢丝绳扣规格不合适,造成其安全系数偏小或者是吊装绳扣夹角过大而造成其拉力超过规定的破断极限。还有可能是因为钢丝绳扣与有棱角的中午之间没有采取加用垫片等保护措施来避免重物的棱角割断钢丝绳扣。

3.5 触电事故

触电事故是指操作吊车的相关人员或者从事电气检修的人员在工作时,因触电遭受电击致使人员伤亡。换为另外一种说法就是,触电的原因大多是因为电动机械自身作为触电的电源多造成的触电事故,且这类事故一般发生在机械检修过程中,或者是在吊车高空作业,吊车与的高压输电线路距离过近,没有保证足够的安全距离,致使吊车本身机体连电,从而造成操作工受到高压电的击伤。

3 吊车机械装卸作业事故的预防措施

3.1 吊车机械不安全状态的预防

很多吊车作业事故都是由于机械的老旧、失灵造成的。在实际使用中,吊车机械上一些应当更新报废费零部件凑合使用的现象也很常见。所以,应该及时更新吊车机械的零部件,同时做好平常的维修养护工作,保证吊车机械的正常使用。

3.2 吊车机械作业人员不安全行为的预防

由于很多施工队伍专业素质较低,吊车操作人员业务素质不过关,从而导致吊车机械作业事故的发生。因此,在每次作业之前,操作人员都应该对吊车进行全方面的检查,确认制动器的可靠性。在作业中,应当养成鸣铃起车的习惯,严格遵守超过额定负荷不吊、指挥不明或者乱指挥不吊、工件紧固不牢不吊、吊车上面站人不吊等规定。需要注意的是,在作业过程中如果遇到恶劣天气或者地质条件差的情况下,也不能进行作业。

3.3 吊车机械管理缺陷的预防

吊车机械属于特种设备,按照国家相关的安全监察条例进行管理。在机械的使用方面,要承担吊车机械管理的主体责任,使用单位也要严格按照相关条例对吊车机械进行全方位的管理,保证所属设备的安全使用。在吊车机械的选用方面,使用单位应该使用符合安全技术规范的吊车机械,在正式投入使用的30日内,应当向当地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进行登记,建立相关的安全技术档案。在使用之前,要对操作人员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强化安全操作意识,并且对机械进行不定时检查,同时记录机械的使用状况,做好维护工作。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要想减少吊车机械装卸作业事故的根本在于管理,只有保证设备的完好、作业人员的遵章守纪,才能从根本上杜绝吊车机械装卸的安全隐患的存在。大型机械的使用单位要认真履行管理的主体责任,积极预防和消除事故隐患。

参考文献:

[1]孙博,孙论杰,马海华.吊车的维修与保养[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1(05).

起重机械的工作原理范文11

关键词:建筑机械;施工管理;问题:对策

Abstract: the author briefly analyzes mechanical building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of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s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of construction machinery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Keywords: construction machinery;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Problem: 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TU7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现场的工作中存在问题

(1)配置的机械设备不能满足施工需要,影响工程进度和施工质量。主要是因为部分施工企业的机械设备的故障及老化严重,没有及时更新换代,而企业管理层没有充分重视这个问题,只注重短期经济效益,采取“拆东墙补西墙”的做法,甚至使用破旧机械和报废机械,从而加大机械设备的故障率;此外,还有的施工机械设备配套不够,组建新项目部后,抽调部分技术状况落后的设备;还有的工程中存在大型或特殊的设备不到位、设备不配套的问题。

(2) 企业的设备管理工作逐步弱化。企业内不重视设备管理工作这种现象尤其在非公有制的中、小型企业中更为普遍地存在。在企业诸多管理工作中,生产经营、安全无疑是被摆在最重要位置上的,而设备管理则成了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下等”工作。许多企业中缺乏真正既有专业技能,又具备管理协调能力的专项人才。资质高、管理能力强的建筑施工企业目前大都作为施工总承包单位出现,客观上退出了设备管理工作的一线,这也是该项管理工作正在弱化的重要原因。

(3)机械设备操作不当,加速磨损老化

有的工程机械操作人员的施工技术、设备使用知识匮乏,特别是一些短期聘用人员的技术素质低,一味的赶工期、抢进度,没有根据具体的施工条件和作业方法进行操作,甚至违章操作,使机械设备处于超负荷或带病作业状态,加速了机械设备的磨损老化。

(4) 租赁的设备使用期间,租赁双方在设备管理上还有脱节的地方。据调查,目前建筑企业的施工设备主要来自三个渠道:①施工企业自有设备,②施工人员自带设备,③从租赁公司租赁来的设备。

(5)忽视机械设备的更新换代

当前建筑施工技术发展较快,大量新工艺、新技术不断涌现,大大提高了施工的质量,加快工程进度,降低工程成本,但在采用新技术的同时,往往也需要配套使用一些新的机械设备,导致建筑工程机械设备更新换代较快。而有的企业没有充分重视这个问题,认为购买新型设备会增加企业成本,于是将就使用老化的落后设备,最终会影响工程的效率,降低企业的竞争力。

2建筑施工机械设备管理的加强

在建筑机械施工过程中,应当充分认识到加强建筑施工机械设备管理的重要性,因为其直接影响到建筑机械施工。针对加强建筑施工机械设备管理,归纳出了下面几点建议:

(1)注重机械设备的更新换代,严把机械设备采购关

现代化的建筑施工对机械设备的依赖性越来越高,施工企业应及时了解建筑行业的最新动态,并结合企业自有的机械设备状况以及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严格落实设备报废制度,通过科学检测,对一些落后的、严重老化的、耗能高、效率低的设备予以淘汰,从企业长远利益出发,及时采购新型机械设备,满足工程项目施工需要,并提高自身竞争力,使企业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同时在机械的采购环节,应详细了解其性能、结构等特性,掌握其使用技术要求,保证机械设备能在本企业的工程项目中得到较好地利用,做好设备的质量和性能检验,降低设备的损坏率。

(2) 正确使用,及时保养,“用养修”相结合在机械设备的使用过程中,操作人员与指挥人员一定要按照相关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正确使用该设备。管理部门在“管好、用好、养好、修好”的同时,推行机械设备的风险评价工作。

(3)规范施工过程中机械设备的操作。工程机械的使用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受操作人员的工作态度、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的影响,应加强操作人员的素质教育,使其摆正自己的位置,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服从管理,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制定“定人、定机、定岗,人随机走”的原则,并要求机械操作和管理人员持证上岗,加强设备使用过程中的监督管理,要求操作人员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施工,并做好机械设备的使用记录,定期汇总,坚持分析、评价机械的技术状况,实时掌握其最新动态,降低故障率。

3.实现租赁业健康发展

(1) 重视企业协调运作,如今企业发展多有两种倾向选择,要么做强作大,要么做精做专,对建筑机械租赁业也不例外。将建筑机械的专业技术、融资技术、营销技术等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加强现代租赁企业的核心经营能力;即做到服务优质化、业务专业化、经营连锁化。

(2 )积极控制租赁风险。拖欠租赁费是目前我市建筑机械租赁业存在的一大问题,严重制约了行业的健康发展。这种现状除了需有法律加以强制约束外,还必须依靠全社会的力量来改变,最终形成全民重信用的良好氛围。

机械化施工是一个具有联系的机械系统的综合作业过程和管理体系,其目标是实现整个系统过程和体系最佳经济和技术效果。提高施工机群的协调性。目的是提高机械的利用和施工任务的质量和效率,同时提高工程效益,降低机械成本,提高机械的系统性。

4 施工机械设备的调配

(1) 建筑施工机械设备的调配原则:①机械设备的调配必须与建筑施工组织相一致;②机械设备的调配必须有利于施工,有利于机械利用率和完好率的提高,有利于提高机械化施工水平,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③机械设备的配制必须适应建筑工程项目多变的特点,具有一定的应变能力;④机械设备的调配要符合集中、分散相结合的原则。

(2) 机械配套必须满足的简便条件:①各机械的技术规格必须满足既定工程的技术标准;②在工艺允许的条件下,尽可能采用重型机械并保证为其安排足够的工作量;③机械必须具有良好的性能;④

机械必须具有良好的可靠性。

(3) 施工机械的调配方法。施工机械的调配过程大体是分析问题,确定目标,拟定及分析方案,方案选择,方案实施。在进行方案选择时,通过对影响施上机械调配方案因素的分析,应从以下四方面考虑:机械的施工质量指标;调配方案对施工任务的适应性;调配方案的经济性与施工机械间的协调性。这些综合指标中既有定量因素又有定性因素,即使是定量因素,在不同的管理水平和使用条件下,也有较大差异,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另一方面,各个因素往往相互影响,其相关程度准确判定,也可以认为是模糊的。因此,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解决施工机械的调配问题既适合施工机械实际情况,又具有可操作性。

5 结束语

总之,施工企业应充分重视机械施工管理工作,提高设备管理维护水平,对机械设备进行合理使用和维护,提高设备完好率,这样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设备的维修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并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使企业获得长远地发展。

参考文献:

[1] 冯兴福:《施工现场建筑机械管理探索》,《建筑安全》,2011 年第1 期。

起重机械的工作原理范文12

关键词:建筑施工;机械设备;管理

中图分类号: TU7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机械设备的管理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将设备的管理工作做好是为了保证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可以正常进行,同时也是为了保护工作人员的安全。因此,探讨如何加强建筑施工企业的机械设备管理至关重要。

一、建筑施工企业机械设备管理现状 

1、设备管理体制不健全 

现国内部分建筑施工企业包括一大批国有中央施工企业改制后把企业自有的起重机械设备进行了改制分离,起重机械设备管理剥离了原企业主体。一是因为部分企业高层认为起重机械设备投资大、回报慢、危险性大、管理困难,施工生产中起重机械设备起不到主导作用;二是国家对建筑施工企业是否拥有起重机械设备没有强制性要求,再加之企业市场经营任务繁重、竞争激烈、无瑕顾及起重机械设备的投入与管理,况且工程任务一旦到手,在社会上租赁大型起重机械设备使用也不是什么难事。无形的造成了施工现场起重机械设备管理的以租代管,或者是只租不管、少管、漏管的现象。 

2、重用轻养 

有相当一部分的企业没有认识到对设备维修和管理的重要性,设备带病作业和零件超限磨损的情况屡屡发生,对于设备所必需的维护和保养工作更是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可想而知,在如此重用轻养的的管理下,设备故障必然会增加,其寿命也将会缩短,对经济效益造成了不利的影响。例如,在日常的管理考核和评比中,关于设备管理的考核没有引起企业的重视;没有投入足够的资金和时间对设备进行维修管理等等。 

3、作业人员素质不高

工程机械安全管理众多因素中,作业人员因素是第一位。这里的作业人员是广义的,泛指设备操作手以及生产组织、指挥、管理等人员。据统计,由于违反操作规程而发生的机械事故和人身伤亡事故占事故总数的80%以上。由此可见,作业人员因素是工程机械安全管理的关键因素。造成作业人员违规操作的主要原因:一是作业人员缺乏应有的安全知识,对操作方式了解不多,甚至不熟悉安全操作规程,盲目进行操作,再加上缺乏应变能力,无法预见可能发生的危险后果,没有采取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二是一些作业人员心存侥幸或冒险心理,纪律松懈、责任心不强,不严格按照规程操作;三是一些作业人员缺乏预见能力,作业时存在抽烟、玩手机、穿拖鞋以及与他人攀谈等现象。以上原因都会导致事故的发生,事故发生后才发现原来没有预见到的环节出现了问题,有的甚至在事后还找不出原因。另外,目前我国建筑施工从业人员中的65%是农民工,农民工从农村进入城市,从农民转为工人,他们的知识结构、工作方式、习惯意识等,还不能适应建筑施工的特殊工作条件和环境,对他们进行的职业技能培训又远远不够,使其缺乏应有的安全知识和安全防范意识,自我保护能力差,容易导致自己或他人发生安全事故。 

二、加强建筑施工企业的机械设备管理的措施

1、健全设备管理制度与体系

健全的设备管理制度是实现设备管理程序化、制度化和规范化的前提。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一步做好设备管理制度体系工作:

1.1所采用的制度,首先应严格实行定人、定机到定岗位职责,其次把机械设备使用、维保工作中的各个环节落实到责任人,对班作业的设备应分清责任以减少设备损坏和事故的发生几率。

1.2在维保工作中应以保养为中心,以修理为辅助,形成全套的安全可靠的保证体系,并制定配套操作细则,便于严格参照执行。

1.3对参与维保工作的人员应确保其充分了解设备结构和原理,便于正确分析故障原因,避免盲目下结论。在保障操作和指挥人员正确使用机械设备的前提下,通过“管好、用好、养好”以及推行机械设备风险评价等措施,最大限度地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

1.4在设备管理中还应坚持等级备案制度,建立两份台账,即机械设备检测有效期台账和安全防护装置有效期的台账。

2、正确选型,合理调配

机械设备在使用的时候,由于自身性能和结构的不同,对使用的技术都是有一定要求的。企业在进行设备选择的时候,一定要做到正确进行选型,对设备的实际使用情况要进行合理的调配。设备在使用的时候,一定要严格按照使用的要求来进行,同时一定要保证设备的效率可以得到充分的发挥。设备在是用的时候一定要做到机械磨损降到最低,同时要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设备在调配的时候,一定要对所有设备的情况都进行了解,同时在调配的时候,一定要对设备的维护工作做好,避免设备在使用和养护方面出现矛盾。

3、坚持安全运行巡视检查制度

在日常管理中坚持设备安全运行巡视检查制度,首先要求企业配备专职安全运行巡视人员,通过每天对运营的机械设备的安全巡视,及时发现运行中设备存在的问题,对发现的小故障可就地解决,对存在的较大故障则应及时报告,更大限度地保障设备完好率。其次,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安排检测、安装以及使用和维保单位等联合进行定期检测,这样既能充分体现公平和公正,又可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协商解决,便于最大限度的保证机械设备的安全运转,并可提高对突发故障的排除能力。

4、人员培训,持证上岗

人员培训包括作业技能的培训与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人员的培训教育工作要做到有计划、有部署、有检查、有考核、有针对性。要抓好施工项目机械操作人员的准入关,将上岗前的三级安全教育工作做到位。编制相应的安全生产知识与安全操作规程手册,发给现场的每一位作业人员。做好机械设备管理人员的安全培训工作。同时,对相关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应树立全员安全教育培训的理念。

5、落实机械设备更新换代,为企业创造更多效益

机械设备的更新换代,直接影响企业的施工效率和竞争力。因此,作为企业要以长远利益着想,不能只顾眼前利益,必须严格落实设备报废制度,做好机械设备的更新换代工作。在这过程中一定要遵循机械更新换代的原则,通过科学检测,将磨损严重,技术性能落后、耗能高、效率低,修理维护费用高,已不能达到使用要求和安全要求的机械设备,坚决进行更新,确保施工的质量和安全。另外,属于国家明令禁止淘汰的工程机械,一律做报废处理,不得以各种原因继续使用,防止给企业造成不良后果。只有确保了机械设备的良好状态,才能在工程项目建设中争取更大的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为企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结束语

建筑机械设备作为施工工具的同时,也是企业内具有真实经济价值的经济实体。建筑项目施工中,机械设备在发挥其使用价值的同时产生相应的经济价值。机械设备的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性过程,在设备管理中除了做好相应的管、用、养等工作外,还应通过领导重视、各级配合等相应措施来实现各项工作的有章可循、有据可查。此外,机械设备的管理工作应注重人员素质和能力的提高,使员工均有居安思危的意识,才能最大限度的杜绝设备事故的发生,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王哲,马咸生.浅析施工现场建筑机械设备管理[J].陕西建筑,2011.

[2]崔凯.建筑机械设备管理问题的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