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常用的会计核算方法

常用的会计核算方法

时间:2023-09-12 17:11:26

常用的会计核算方法

常用的会计核算方法范文1

(一)不单独核算废品损失的会计核算方法

对于那些废品极少或者简化成本核算的企业,可以不设置“废品损失”账户及成本项目,不可修复废品的会计核算方法为:(1)回收残料入库,借:原材料;贷: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2)登记应收赔款,借:其他应收款;贷: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可修复废品的会计核算方法为:(1)登记修复费用,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贷:原材料/应付职工薪酬/制造费用;(2)回收残料入库,借:原材料;贷: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3)登记应收赔款,借:其他应收款;贷: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

(二)单独核算废品损失的会计核算方法

对于那些废品较多或者需核算废品损失的企业,需要设置“废品损失”账户及成本项目,不可修复废品的会计核算方法为:(1)结转废品的生产成本,借:废品损失;贷: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2)回收残料入库,借:原材料;贷:废品损失;(3)登记应收赔款,借:其他应收款;贷:废品损失;(4)转出废品净损失,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贷:废品损失。可修复废品的会计核算方法为:(1)登记修复费用,借:废品损失;贷:原材料/应付职工薪酬/制造费用;(2)回收残料入库,借:原材料;贷:废品损失;(3)登记应收赔款,借:其他应收款;贷:废品损失;(4)转出废品净损失,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贷:废品损失。

二、我国目前废品损失的会计核算方法存在的缺陷

(一)没有区分正常废品损失和非正常废品损失

2006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中的第九条明确规定:非正常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应当在发生时确认为当期损益,不计入存货成本。准则解释对此条款的说明是:“企业超定额的废品损失以及由自然灾害而发生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及制造费用,由于这些费用的发生无助于使存货达到目前场所和状态,不应计入存货成本,而应计入当期损益。”而我国目前废品损失的会计核算方法把所有的废品损失计入合格品成本,而没有区分正常废品损失和非正常废品损失。正常废品损失是指企业在生产条件稳定的前提下,如原料质量达标、设备状况良好和人员技术水平稳定等,在生产过程中难以避免的在定额范围内的废品损失;非正常废品损失是指企业由于自然灾害而发生的废品损失,以及在生产条件不稳定的前提下,如原料质量不达标、机器设备故障和人员操作不当等,在生产过程中原本可以避免的超定额的废品损失。

(二)没有区分废品损失产生的原因

我国目前废品损失的会计核算方法中,没有区分废品损失产生的原因,不利于企业把握废品损失的根源性原因,从而防范和控制废品损失,降低生产损失。废品从产生的原因主要可以分为工废品、料废品、机废品和因自然灾害形成的废品,其中工废品是指由于人工因素形成的废品,料废品是指由于材料因素形成的废品,机废品是指由于机器设备因素形成的废品。因此,废品损失也可以按成因分为工废损失、料废损失、机废损失和自然灾害损失。

(三)没有针对入库后发现的废品的会计核算

我国目前废品损失的会计核算方法是针对生产过程中发现的废品进行核算,而没有针对入库后发现的由于生产原因形成的废品进行核算。半成品或产成品在入库后,部分已经进行过账务处理,已经按成本借记“自制半成品”或“库存商品”账户,贷记“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账户。因此,在从仓库中领取不可修复废品时,应进行相应的账务处理,按成本借记“废品损失”账户,贷记“自制半成品”或“库存商品”账户;在从仓库中领取可修复废品时,应进行相应的账务处理,按成本借记“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账户,贷记“自制半成品”或“库存商品”账户。

三、废品损失的会计核算新探索

(一)废品损失的账户设置新探索

对于那些废品较多或者需核算废品损失的企业,应单独核算废品损失。对于正常废品损失,可以设置账户“废品损失-X产品-正常工废损失”、“废品损失-X产品-正常料废损失”和“废品损失-X产品-正常机废损失”,对于非正常废品损失,可以设置账户“废品损失-X产品-非正常工废损失”、“废品损失-X产品-非正常料废损失”、“废品损失-X产品-非正常机废损失”和“废品损失-X产品-自然灾害损失”。

(二)废品损失的会计核算方法新探索

在进行废品损失的会计核算时,正常废品损失应计入合格品成本,自然灾害引起的废品损失应计入营业外支出,其他非正常废品损失应计入管理费用。

1.生产过程中发现的废品的会计核算方法

对于正常废品损失,不可修复废品的会计核算方法为:按废品的产生原因把废品的生产成本登记在“废品损失-X产品-正常工废损失/正常料废损失/正常机废损失”账户的借方,回收残料的价值和应收过失人的赔款登记在该账户的贷方,该账户的借方发生额与贷方发生额的差额计入生产成本。可修复废品的会计核算方法为:把修复费用按废品的产生原因登记在“废品损失-X产品-正常工废损失/正常料废损失/正常机废损失”账户的借方,回收残料的价值和应收过失人的赔款登记在该账户的贷方,该账户的借方发生额与贷方发生额的差额计入生产成本。对于非正常废品损失,不可修复废品的会计核算方法为:按废品的产生原因把废品的生产成本登记在“废品损失-X产品-非正常工废损失/非正常料废损失/非正常机废损失/自然灾害损失”账户的借方,回收残料的价值和应收过失人的赔款登记在该账户的贷方,“废品损失-X产品-非正常工废损失/非正常料废损失/非正常机废损失”账户的借方发生额与贷方发生额的差额计入管理费用,“废品损失-X产品-自然灾害损失”账户的借方发生额与贷方发生额的差额计入营业外支出。可修复废品的会计核算方法为:把修复费用按废品的产生原因登记在“废品损失-X产品-非正常工废损失/非正常料废损失/非正常机废损失/自然灾害损失”账户的借方,回收残料的价值和应收过失人的赔款登记在该账户的贷方,“废品损失-X产品-非正常工废损失/非正常料废损失/非正常机废损失”账户的借方发生额与贷方发生额的差额计入管理费用,“废品损失-X产品-自然灾害损失”账户的借方发生额与贷方发生额的差额计入营业外支出。

2.入库后发现的废品的会计核算方法

常用的会计核算方法范文2

关键词:废品损失;生产成本;可修复废品

一、现行废品损失的会计核算方法

我国企业现行的会计核算工作中,废品通常分为可修复和不可修复两种废品。 我国企业对这两种废品的会计实际操作中常常使用如下三种核算方法:

第一种是没有任何的废品损失科目。在实际的会计核算中将发生的废品损失直接计入全部合格产品的成本,按产品的批量进行核算。如果废品具有一定的残值,则直接冲减“基本生产成本”明细科目中相应的“原材料”科目。对于那些规模小或是废品率很低的企业,这种核算方法影响不大,虽然方法简单,但无法判断产品的真正成本。

第二种是设置了废品损失科目,这种损失核算方法适合于废品率高或是废品损失额度较大的企业。当废品发生时,将无修复价值的废品生产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等成本项目)直接从成本项目中划出,计入综合成本科目――“生产成本――废品损失”科目。

借:生产成本――废品损失

贷:生产成本――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废品的残值或是责任人的赔偿金冲减“生产成本――废品损失”科目。

借:原材料

其他应收款

贷:生产成本――废品损失

第三种是设置了单独的废品损失科目,增设一级会计科目――废品损失,可以更准确地核算废品损失,同时,在成本核算项目中也增加“废品损失”核算项目。废品损失科目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按产品、按部门进行明细核算。

二、改进废品损失核算的对策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第九条规定:“下列费用应当在发生时确认为当期损益,不计入存货成本:

(一)非正常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

(二)仓储费用(不包括在生产过程中为达到下一个生产阶段所必需的费用)。

(三)不能归属于使存货达到目前场所和状态的其他支出。”

而我国现行企业的各种核算方法,废品的修复费用和报废损失,都计入产品成本,由合格产品分担。

1、对于废品率低且废品金额小的企业,可以不设置单独的废品损失科目,将较低的废品损失直接进行核算,损失由全部合格产品来分担,这种核算方法简单方便,由于损失金额很小,不会对产品的成本带来较大的影响。

2、对于废品率高或废品损失金额较大的企业,可增设“废品损失”一级会计科目,并设置“正常废品损失”和“非正常废品损失”二级科目对正常生产消耗和非正常生产消耗进行分别核算。

“废品损失――非正常废品损失”科目是用来核算正常生产过程中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非正常废品损失。其损失不能计入产品的正常成本,扣除相关责任赔款后的损失,再计入期间费用。当发生可修复的非正常废品时:

借:废品损失――非正常废品损失――可修复费用

贷:生产成本

当发生不可修复的非正常废品损失时:

借:废品损失――非正常废品损失――不可修复费用

贷:生产成本

如发生可修复的非正常废品的改制费用时:

借:废品损失――非正常废品损失――可修复费用

贷:原材料

直接人工

当收回废品残料入库时:

借:原材料

贷:废品损失――非正常废品损失

结转三级科目时:

借:废品损失――非正常废品损失――可修复费用

废品损失――非正常废品损失――不可修复费用

贷:废品损失――正常废品损失

期末结算时,根据发生废品损失的原因,计入“管理费用”和“其他应收款”等科目借方,废品净损失的余额以“产品成本损失”项目列示在利润表中。

当发生可修复的废品损失时:

借:废品损失――正常废品损失――可修复费用

贷:生产成本

对于不可修复的正常废品损失:

借:废品损失――正常废品损失――不可修复费用

贷:生产成本

当发生可修复的正常废品追加修复费用时:

借:废品损失――正常废品损失――可修复费用

贷:原材料

直接人工

当有废品残料收回入库时:

借:原材料

贷:废品损失――正常废品损失

结转三级科目时:

借:废品损失――正常废品损失

贷:废品损失――正常废品损失――可修复费用

废品损失――正常废品损失――不可修复费用

结转废品净损失时:

借:生产成本

贷:废品损失――正常废品损失

以上方法是根据我国现行的会计准则要求对废品损失的核算进行了有效的调整,即满足了会计核算为现代企业管理服务的要求,也有利于企业对生产进行有效管理,同时也为企业利益相关者提供了一个更准确的财务报表,还能清晰地体现企业的生产管理水平,推动企业严格控制生产环节,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作者单位:蒂森克虏伯富奥辽阳弹簧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常用的会计核算方法范文3

一、建筑企业会计核算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常情况下,所谓会计核算工作,即企业在经营和生产过程中,选择特定的手段和方法对费用进行审核和评价,以此为基础来对企业在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预测,为企业高层管理者在决策过程中,提供正确的引导和有力的依据。企业会计核算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某种角度来看,其可以对企业当前的经营与生产状况做出科学合理的反映。通过获得的有效会计数据,企业能够从中转换为所需的经济指标和决策依据。所以,建筑企业当中的会计核算工作一定要更加真实可靠,具备精准有效性。然而,现阶段我国建筑企业会计核算工作主要包括如下两种:第一,分权式管理;第二,集权式管理。并且这两种方式,均存在一定的缺陷。

二、加强建筑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解决办法

现阶段,属于知识经济时代,大量现代化的设施以及技术方式能使会计工作的效率明显提升,然而也会导致大量会计工作人员失业,而很多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其自身业务能力都很低。所以,建筑企业一定要增强自身的会计核算,从而对项目成本进行精准地评估以及预测,确保建筑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顺利进行。现阶段,我国建筑企业会计管理工作开始朝着新方向前进,因此我们要按照其方向,遵从时展的有关要求,从而保证建筑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进行。通常来讲,会计核算的内容主要涉及到支出与收入账目核算、建筑施工以及工程结算核算等,这些内容非常繁琐,只要没处理好,就会对建筑企业总体经济效益产生影响。所以,建筑企业一定要按照自身会计核算的特征,完成好分级核算的工作,对每一项工程都要展开成本核算,另外核算时间比较久,因此提高会计核算工作的难度。

1.在建筑企业内,常见的会计核算方法有四种,分别是收支结转下年的核算法、设“合同价款”科目核算、账外有账核算法以及账内有账核算法。其中,收支结转下年核算法,又称为按建筑产品完成全部成本的核算法,该方法的特点是当遇到当年难以完工的工程时,将其结转至下一年。并在结转同时用“上年结转”字样做出标注;设“合同价款”科目核算的方法,其对象为未收齐的尾款;账外有账的核算方法又可以叫做实收实支的核算方法,该方法可以有效反映企业年终的亏损和盈利情况;而账内有账的核算方法,又称为预算后核算方法,该方法可以用在当建筑企业不得不投入大量资金但无法在当年就完工,而需要在下一年开展收尾工作的时候。

2.建筑企业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来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业务能力、道德观念以及整体素质,促使他们提高自身的工作水平。与此同时,还应该通过各种培训手段,提高会计人员的法律意识,从中挑选具备更全面素质的人员,确保企业经济秩序的稳定。还应完善自身的责任会计制度,构建健全的承包经营责任体制,确保每一项工作都有直接责任人负责,使得企业内部的会计监督制度更为全面。不但如此,建筑行业还应重视来自社会的监督,通过更多的社会相关人员所组建的高素质队伍,对会计信息进行监督,以提高其可靠性与真实性,并借助法律手段来严厉打击不法行为和不道德现象。若企业本身出现了问题,则企业应该承担所有因为会计信息失真引发的相关后果,并负责做出相应的赔偿。这就要求企业加快会计电算化进程,借助先进的手段和技术来提高会计核算的科学性与准确性,在缓解会计人员传统作业的压力的同时,规避人为伪造的虚假信息。最终确保会计核算信息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可行性、可靠性以及真实性。

3.因为建筑企业通常会拥有较大的资金量,因此对它而言,核算工作就显得举足轻重了。而成本核算又是会计核算的一项基础工作,如今实际情况却十分糟糕,所以,建筑企业要强化成本核算工作的强度,在规划时期就要将这项工作做好,进而才能够提升企业对于成本的控制力度,为企业总体发展水平的稳步提升提供积极的支持和保障。

三、结语

综上所述,面对当前形势,建筑企业应当密切关注国内对于会计核算工作的新准则与新规定。由于建筑企业具有较长的回收过程与生产周期、以及较大的资金量,因此建筑企业一定要精确算出在某个阶段内所支出的实际费用与成本,同时还要精确算企业的税金数额与收益所得。所以,建筑企业必须对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的缺陷加以改善,争取构建先进、完善的企业制度,尽力构建一个成熟、规范、以及完善的会计核算机制,逐步改善会计行为,进而使建筑企业基于自身项目科学、高效地开展会计核算与会计管理。

作者:黄红瑞单位:河南省第一建筑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常用的会计核算方法范文4

一、企业物流成本的三种核算方法

(一)物流成本的会计核算方法。为提供详细的物流成本信息,有学者认为,物流成本核算应首先依赖于现有的会计信息系统。但是仅靠传统的会计方法难以取得足够的所需数据来核算物流成本,而折衷之举就是对其作出若干修正。物流成本会计核算方法采用货币作为主要的计量尺度,利用设置账户、填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和编制会计报表等会计专门方法来记录和反映物流成本。完善物流成本会计核算方法的主要内容包括:

第一,在财务会计制度的基础上明确物流成本项目。企业在进行物流成本核算时,首先要根据物流成本的会计核算对象确定本企业物流成本不同核算层级的具体项目。从目前看,企业物流成本的内容可以按照物流范围、支付形态、功能分类、对象等不同标准来确定,但要注意所确定的物流成本核算项目必须能全面反映本企业物流业务所发生的成本费用。

第二,企业应根据物流成本项目和物流成本会计核算管理的需要,设置好相应的会计科目、凭证和账薄,这是物流成本会计核算的关键。企业可以选择采用单轨制(即在现有成本核算基础上增设与物流成本相应的会计科目、凭证和账薄)或双轨制(把物流成本核算与其他成本核算截然分开,单独建立物流成本核算的科目、凭证和账薄)两种方式。企业应综合考虑自身的管理水平、员工素质、会计基础工作的高低来选择相应的会计核算模式。

第三,根据物流成本的核算特点设置物流成本会计报表。编制物流成本会计报表,提供本企业物流成本信息,是企业进行物流成本核算的目的所在。企业应根据物流成本管理需要来设置物流成本会计报表的种类;根据企业物流活动的基本职能构成或物流成本的性质设计会计报表的内容,其具体内容应与物流成本项目保持一致。此外,还可以编制“物流成本明细表”反映物流成本的增减变动情况。

在实施物流成本的会计核算方法时,笔者认为企业还应关注以下两点:第一,物流成本核算属于管理会计体制范畴,不能纳入一般的财务会计核算体制中,以避免影响企业原有会计体制的正常运行;第二,个别物流成本科目的数据在原有会计科目中是无法获取的,也不能还原到会计科目中,如存货的机会成本这类损失必须在管理会计体制中进行核算。

(二)物流成本的统计核算方法。物流成本的统计核算方法是一种简单、易用的核算方法。这种方法利用统计原理,以公司会计核算资料为基础,进行资料搜集、加工和处理,最后汇总出公司的物流成本资料。该方法采用多种计量尺度,包括货币和实物尺度,并采用普查、重点调查等统计方法以获取所需要的核算资料。其具体做法是:首先对公司成本核算资料进行分析,从中分离出物流耗费部分,然后再加上会计成本核算中没有包括但需计入的部分,最后根据物流管理要求对上述材料进行整理、加工、分类得出所需成本信息。我国许多企业在还未建立物流成本的会计核算之前,一般都实施物流成本的统计核算体制,且许多企业不愿意改变其物流成本的统计核算方法。

(三)物流成本的作业成本核算方法。传统的会计方法主要是沿着组织预算的思路对费用进行分类和归集,而物流活动常跨组织发生,两者之间存在矛盾。通常的财务会计在物流成本核算上存在着缺陷,因而不能提供对物流成本的准确量度。为此,理论界提出了作业成本计算法来解决物流成本的核算和管理问题。

作业成本计算是建立在“作业”这一基本概念基础上的,其基本原理是产品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用作业方法计算产品成本时,需要将着眼点从传统的“产品”转移到“作业”上,以作业为中心。其计算程序主要为:首先确定主要作业,确认作业中心;其次以作业中心为成本库汇集资源,并将汇集的投入成本或资源分配到每一个作业中心的成本库中;最后将各个作业中心的成本按各种成本动因分配到最终产品。该方法是以作业为单位,把成本按作业进行分摊,并以此为依据计算出产品成本,部分地解决了传统会计方法核算的缺陷,对物流成本的计算是一种有利的尝试。同时,由于作业成本计算把成本核算深入到作业层次,能提供更为准确真实的产品成本信息,从而提高了决策的科学性与有效性。二、企业物流成本核算方法的选择

进行物流成本核算应首先明确影响物流成本核算方法选择的因素。企业物流成本核算方法的选择主要受三种因素的影响:(1)成本与收益的配比。物流成本核算的目的是提供准确的物流成本资料,找出并消除物流成本的不合理部分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但同时物流成本的核算本身也有成本,需要消耗一定的经济资源。企业在进行成本核算前应对取得物流成本资料的耗费(成本)与取得的成本资料所能带来的经济所得(收益)进行权衡,进而决定应该选择的物流成本核算方法以及核算的详细程度。(2)企业会计基础工作水平和电算化程度。企业会计基础工作水平和电算化程度会对企业物流成本核算方法的选择产生一定的影响。成本核算系统是会计信息系统的一个子系统,需要会计基础工作的支持,而会计基础工作的效率又与电算化程度关系密切。(3)管理水平和员工素质。物流成本的核算是一项以人为主体的会计活动,企业管理水平和员工素质的高低会对物流成本核算模式的选择产生影响。不同的物流成本核算模式这两者的要求不同,所以在选择核算方法时要考虑到企业这两个因素的现状。

其次再来谈三种物流成本核算方法的特点及选择。企业应根据不同核算方法的特点,综合考虑影响物流成本核算方法选择的各种因素,选择适合企业自身特点的核算方法。

物流成本的统计核算方法是一种较简单,实施成本较低的核算方法。该方法的缺陷主要是不能连续、全面、系统地反映物流费用,采用该方法得出的物流成本信息精确度相对较差。但由于目前我国企业还不能

很全面、系统地把握物流这一概念,对会计基础工作水平和电算化程度较低的企业而言,这种方法是可行、有效的。笔者认为,物流成本的统计核算方法具有简单、成本低、对会计基础工作水平要求不高等特点,中小企业可考虑使用该种核算方法,其适用于处于物流成本管理和核算初期阶段的企业。

物流成本的会计核算方法利用会计原理连续、系统、全面地对整个物流过程进行核算,期末汇总出物资总成本。这种方法具有以下明显优点:(1)核算的物流成本较为精确;(2)有助于企业物流成本核算工作的规范化、系统化和持续进行,通过这种方法,管理人员可以方便地了解日常的物流成本;(3)与物流成本的统计核算方法相比,会计核算方法可以减少物流成本与会计成本核算之间的重复性工作,有助于物流工作获得财务部门的支持,便于进行成本分析,进而推动企业整体管理效益的提高。但其弊端在于核算过程较为复杂,且现有的会计核算是按照劳动力和产品来分摊企业成本的,这种方法掩盖了企业的基本活动,忽视了各项活动之间的联系,不能适应物流跨边界性这一特征,不能跟踪物流成本的真实发生环节;另外该种方法所实施需要一定的条件,如因为物流会计核算、计算与产品成本计算是一项交叉工作,需要有高水平的会计人员等等。这种方法适用于规模较大、具有良好会计核算基础、人员素质较高的企业。

常用的会计核算方法范文5

企业成本核算是指通过利用会计所学的原理知识,借助各种计算设备,对企业的各种经济活动进行科学、合理分析,是对企业运行情况的一种计算。成本核算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特别是对企业的成本决策和经营策略有着巨大的影响。

1 会计成本核算的意义

第一,企业通过产品成本核算,算出产品实际成本,作为生产耗费补偿依据,确定企业盈利依据,为产品价格和企业财务成本的记录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第二,产品成本的核算可以准确反映出产品资金的流动和固定资金的变化,也能有效监控资金结存状况,能够为节约企业的经济成本提供相关资料。

第三,通过对产品成本的核算,可计算出产品的实际经济成本,及时掌握成本变动情况,并实施可行解决方案,比如,对产品中计划成本、标准成本以及定额成本做出一定的修改,从而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

2 企业会计成本核算工作面临的重大问题

2.1 管理人员管理意识薄弱

预算会计是实现企业会计成本核算最主要的方式,但是,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自身的预算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核算主体过于单一,不能满足企业的发展要求。一部分企业仅仅依靠预算就想完成跨行业核算工作,这大大影响了核算结果的精准性。从企业的发展策略来看,成本核算工作产生这么多问题的原因主要还是管理者成本意识与核算意识太过薄弱,不重视成本核算的规范性和正确性,无法在具体工作中把握会计成本核算的重要内容,这为企业的成本增添了严重的负担。另外,很多企业管理者长期缺乏成本核算意识,使得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过于注重利益忽略成本,大大降低了企业的最终效益。

2.2 成本核算内容片面

从会计工作的专业角度来分析,企业的效益与成本费用呈反比例关系,成本费用增多,最终利益就会降低,减少成本是增加利润的重要手段。所以,企业必须重视会计成本核算工作,其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但在成本核算的具体工作中,成本计算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必须全面整合才能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提供财务依据。目前,我国很多企业采用的成本核算方法不完善,比如产品原材料、材料销售、企业消耗等的统计,还存在一定缺失。

2.3 成本核算方法太随意

企业经营模式、领域、发展策略的不同,采用的管理制度与会计核算也存在很大差异。很多管理者特别是小型企业管理者,无视这些差异,随意使用甚至模仿会计核算制度,导致短期经济效益与期末库存等账目不符。另外,还有一些企业的成本结转采用综合结转法,导致在期末时采用库存倒轧账,产生了很多非正常消耗。这些方法都不利于企业会计监管和发展。

3 企业会计成本核算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研究

3.1 提高企业会计人员成本核算意识和综合素质

各个企业会计工作人员要从提高自身的成本核算意识出发,以意识带动行动,逐渐细化成本核算制度,从整体的层面充分考虑企业经营管理的成本。严格控制企业的各种经济成本,尽可能避免不必要的成本消费。

在提高工作人员专业素养与综合素质方面,会计工作人员要做到在日常企业生产经营中充分认识各种具体的收入和支出,不断提高自身会计核算知识的专业能力,强化理论知识的提升,提高自我管理和监督能力,从而带动能力的发挥提升企业整体的管理水平,改善生产经营效益,以优化财务制度等方式实现利润的增长。

3.2 树立全面的成本核算观念

企业会计成本核算工作综合了各个环节的经济成本,将内外部成本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所以,在进行核算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必须全面考虑各方面的因素。从企业管理的方向出发,强化管理者自身的成本核算意识,既要整合内部消费,也要重视企业为了履行社会责任而产生的外部消耗,并且要明确在无法用具体支出衡量时应采用的指标,保证生产成本的核算有物质性成本核算基础,同时与生产经营的每一个环节挂钩,转变过去单纯关注生产的核算态度,切忌简单相加综合处理的核算结果,确保成本核算的准确性,从而有效进行成本核算工作,为企业的决策提供依据。

3.3 完善会计成本核算制度

目前,我国很多企业的会计成本核算制度相对混乱,很大程度是因为会计制度与规范的缺失,加快会计成本核算制度建设,建立健全相关工作制度与规范,对当前规范会计工作准则,完善核算制度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从制度角度来看,通过企业的会计制度建设确定具体的模式,保障制度建立具备一定的灵活性,从而根据企业的规模与管理形式进行调整,另外,还要建立相应的监督制度,确保管理与监督工作实现结合与补充,维持企业成本管理的正常运作。在规范方面,要通过法律法规对会计人员的权利义务进行规范和约束,以法律形式约束肆意调整会计报表内容信息及数据等行为,避免各种逃税事件的发生。总之,要从制度规范的建立健全上实现各个企业成本核算工作的统一,确保企业会计核算行为合理合法,有效保护国家的税收。

3.4 采用灵活科学的核算方法开展工作

由于企业会计的成本核算受到多种内外因素的影响,所以对其进行制约作用的核算方法与制度等都不应该教条化、死板化,要灵活运用多种核算方式来准确开展成本核算工作,并保障企业经济利益的实现。核算方法的利用要以实际情况为基础,以临时变通为手段,在对方法进行选择时,要充分考虑到企业的发展规模与经营情况,比较多种核算方法的优缺点以及企业本身的适用性,尽可能对选用的核算方法加以专业修改,合理应用于成本核算中,加强有效性与准确性。方法选定以后,还可以适当简化核算方式以提高会计工作的效率,将特殊核算问题考虑其中,增强核算的可操作性,保证结果科学准确。

3.5 不断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

企业的成本核算与国家税收有着密切关系,因此,企业日常运营管理中,管理者既要从自身的收益角度考虑成本的问题,让所有员工明确成本意识的重要意义,不断完善并确立指标,健全内控制度,实现更好、更有效的管理。同时又要将推动国家经济发展,遵守税收原则作为基础,依法纳税,真正实现企业成本核算的工作价值。

4 结语

常用的会计核算方法范文6

一、企业物流成本的三种核算方法

(一)物流成本的会计核算方法。为提供详细的物流成本信息,有学者认为,物流成本核算应首先依赖于现有的会计信息系统。但是仅靠传统的会计方法难以取得足够的所需数据来核算物流成本,而折衷之举就是对其作出若干修正。物流成本会计核算方法采用货币作为主要的计量尺度,利用设置账户、填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和编制会计报表等会计专门方法来记录和反映物流成本。完善物流成本会计核算方法的主要内容包括:

第一,在财务会计制度的基础上明确物流成本项目。企业在进行物流成本核算时,首先要根据物流成本的会计核算对象确定本企业物流成本不同核算层级的具体项目。从目前看,企业物流成本的内容可以按照物流范围、支付形态、功能分类、对象等不同标准来确定,但要注意所确定的物流成本核算项目必须能全面反映本企业物流业务所发生的成本费用。

第二,企业应根据物流成本项目和物流成本会计核算管理的需要,设置好相应的会计科目、凭证和账薄,这是物流成本会计核算的关键。企业可以选择采用单轨制(即在现有成本核算基础上增设与物流成本相应的会计科目、凭证和账薄)或双轨制(把物流成本核算与其他成本核算截然分开,单独建立物流成本核算的科目、凭证和账薄)两种方式。企业应综合考虑自身的管理水平、员工素质、会计基础工作的高低来选择相应的会计核算模式。

第三,根据物流成本的核算特点设置物流成本会计报表。编制物流成本会计报表,提供本企业物流成本信息,是企业进行物流成本核算的目的所在。企业应根据物流成本管理需要来设置物流成本会计报表的种类;根据企业物流活动的基本职能构成或物流成本的性质设计会计报表的内容,其具体内容应与物流成本项目保持一致。此外,还可以编制“物流成本明细表”反映物流成本的增减变动情况。

在实施物流成本的会计核算方法时,笔者认为企业还应关注以下两点:第一,物流成本核算属于管理会计体制范畴,不能纳入一般的财务会计核算体制中,以避免影响企业原有会计体制的正常运行;第二,个别物流成本科目的数据在原有会计科目中是无法获取的,也不能还原到会计科目中,如存货的机会成本这类损失必须在管理会计体制中进行核算。

(二)物流成本的统计核算方法。物流成本的统计核算方法是一种简单、易用的核算方法。这种方法利用统计原理,以公司会计核算资料为基础,进行资料搜集、加工和处理,最后汇总出公司的物流成本资料。该方法采用多种计量尺度,包括货币和实物尺度,并采用普查、重点调查等统计方法以获取所需要的核算资料。其具体做法是:首先对公司成本核算资料进行分析,从中分离出物流耗费部分,然后再加上会计成本核算中没有包括但需计入的部分,最后根据物流管理要求对上述材料进行整理、加工、分类得出所需成本信息。我国许多企业在还未建立物流成本的会计核算之前,一般都实施物流成本的统计核算体制,且许多企业不愿意改变其物流成本的统计核算方法。

(三)物流成本的作业成本核算方法。传统的会计方法主要是沿着组织预算的思路对费用进行分类和归集,而物流活动常跨组织发生,两者之间存在矛盾。通常的财务会计在物流成本核算上存在着缺陷,因而不能提供对物流成本的准确量度。为此,理论界提出了作业成本计算法来解决物流成本的核算和管理问题。

作业成本计算是建立在“作业”这一基本概念基础上的,其基本原理是产品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用作业方法计算产品成本时,需要将着眼点从传统的“产品”转移到“作业”上,以作业为中心。其计算程序主要为:首先确定主要作业,确认作业中心;其次以作业中心为成本库汇集资源,并将汇集的投入成本或资源分配到每一个作业中心的成本库中;最后将各个作业中心的成本按各种成本动因分配到最终产品。该方法是以作业为单位,把成本按作业进行分摊,并以此为依据计算出产品成本,部分地解决了传统会计方法核算的缺陷,对物流成本的计算是一种有利的尝试。同时,由于作业成本计算把成本核算深入到作业层次,能提供更为准确真实的产品成本信息,从而提高了决策的科学性与有效性。二、企业物流成本核算方法的选择

进行物流成本核算应首先明确影响物流成本核算方法选择的因素。企业物流成本核算方法的选择主要受三种因素的影响:(1)成本与收益的配比。物流成本核算的目的是提供准确的物流成本资料,找出并消除物流成本的不合理部分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但同时物流成本的核算本身也有成本,需要消耗一定的经济资源。企业在进行成本核算前应对取得物流成本资料的耗费(成本)与取得的成本资料所能带来的经济所得(收益)进行权衡,进而决定应该选择的物流成本核算方法以及核算的详细程度。(2)企业会计基础工作水平和电算化程度。企业会计基础工作水平和电算化程度会对企业物流成本核算方法的选择产生一定的影响。成本核算系统是会计信息系统的一个子系统,需要会计基础工作的支持,而会计基础工作的效率又与电算化程度关系密切。(3)管理水平和员工素质。物流成本的核算是一项以人为主体的会计活动,企业管理水平和员工素质的高低会对物流成本核算模式的选择产生影响。不同的物流成本核算模式这两者的要求不同,所以在选择核算方法时要考虑到企业这两个因素的现状。

常用的会计核算方法范文7

一、民办高校会计核算内涵

民办高校区别于公立高校,利用的是非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由企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其他的社会组织及公民个人等面向社会所举办的高等学校和其他的教育机构,有专科与本科之分。会计核算也被称为会计反映,是以货币为主要的计量尺度,反应会计主体资金运动的经济活动。会计核算是一种事后核算,其主要内容包括记账、算账与报账。在会计工作中,做好会计的核算是非常重要的一点,有助于保障会计工作的质量,提高工作效率,满足使用者需求。

二、民办高校会计核算现状

目前我国并没有对民办高校的会计核算有任何的具体规定,民办高校采取何种的会计制度也是民办高校自己决定。民办高校的出现,是高等教育的办学机制和模式的一种探索与创新,会计核算关系到民办高校各项人员的利益,如果会计信息出现差错,就会影响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各民办高校的财务管理目标都不相同,造成会计核算的框架构成与实施方法都非常的不同。会计核算包括收付实现制、权责发生制等。当前我国民办高校的会计制度存在一定的问题,造成会计信息的失真,民办高校的会计核算的质量有待提高,常出现的问题包括负债、接受投资出现问题、财务报告问题、基本建设出现问题、发展基金提取问题、低值易耗品核算问题等等。民办高校在应该执行哪一种会计核算制度上存在很大的差异,会计核算制度包括参照企业会计核算方法、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高等学校的会计制度、依据民办高校具备的公益性与产业性双重性质单独定制的一套民办高校会计制度。

三、民办高校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

1.会计核算的基础不完善。当前民办高校大多采用的会计核算制度都是《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与《高等学校会计制度》,二者采用的是收付实现制,民办高校的会计核算以收付实现制作为核算的基础,核算的方式非常的简单,却存在一定的问题,收付实现制不能够对跨期收入和费用正确反映。一是民办高校不同于一般的事业单位,如果采用收付实现制为会计核算的原则,就会造成民办高校年初的收入非常的高,而平常收入就相对而言比较低,因为高校是要在年初收取学生的学费的。二是采用收付实现制,如果出现学生欠费的行为,会计核算却无法做出账务的处理,影响了学校的资产,造成了没有办法收回的坏账。三是在高校中,会购置一些学校需要的建设器材,资金的支出会变成跨年度。这种情况下,如果还是以收付实现制为原则,就不能合理进行分摊,对于资本性的支出与收益性的支出无法辨别,不能准确地反映各个时期的发展状况。四是账面上存在很大的波动,导致会计报表的不合理,从而无法准确反映年度收入与支出情况,学校就失去了分配年度结余的依据。

2.缺少完整的基建核算。在民办高校中,基建项目都是采用银行贷款的方式进行资金的筹集,部分民办高校采用的是《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规定,在预算会计体系中,基建会计是独立存在的,也就是说基建会计和预算会计是分开进行核算的。民办高校会依据自身的发展状况对账务核算进行处理,造成贷款资金与利息的偿还方式出现了一定的问题,有的学校将贷款利息作为了财务费用的当期支出,有的计入了基建工程的成本,还有的学校在基建会计中直接对借款进行核算,这样就造成基建会计与预算会计无法正确地反应基建工程实际的成本,使学校资产与负债情况出现混乱,造成会计信息的失真。

3.基本报表不完善。民办高校在资金来源上,主要是收取学生的学费,而不像公立学校由政府进行一定的拨款,民办高校更加注重学校的盈利情况与偿债能力。现在实行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与《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中有对基本报表的规定,基本报表反应的是预算收支的结余情况,服务于预算管理的统计数据,由资产负债表、附表(会计报表附注)、收入支出表、收支情况说明书等组成。当前制度下,报表无法提供货币资金使用情况的准确信息,无法给出利益相关者想要的信息。当前基本报表没有现金流量表,学校向银行的贷款就无法每季度向银行编报现金流量表,不利于实施监督制度,不利于分析会计的核算状况。

4.会计信息存在问题。由于民办高校的账务处理与会计核算没有一定的标准,就会造成民办高校的自主决策权在无形中被放大,缺少对民办高校自身实际发展情况的考量,造成会计信息的失真,甚至出现舞弊的现象。在会计制度上,民办高校的统一性不强,造成经济活动的信息可比性差,横向的可比性最为严重。

5.资金和成本的核算存在问题。在《高等教育会计制度》中,规定在对固定资产进行核算与处理账务时是不计提折旧的。就是说只是考虑资产的原值,对于损耗与折旧情况并不加以考虑。这样就造成了对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与净值不能如实地反映,可能出现资产总额与净资产的虚增现象,会造成民办高校出现账实不符、资产总量被人为地夸大等现象,年底结余也会出现不正常的波动。在民办高校的支出中,如果不计入固定资产的折旧费用就会造成教育成本的核算不准确,直接影响利润结算,导致对出资者的回报计算缺乏科学性和正确性。

6.适用法律与会计制度存在缺陷。以上民办高校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缺少针对性的会计制度与适用法律。民办高校缺少统一的会计核算制度,在进行会计核算时,缺乏一定的规法与标准。由于总是自主地选择会计制度,使各民办高校的会计核算都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

四、完善民办高校会计核算的对策

1.实行分类核算方式。民办高校分为两种类型,一是营利性民办高校、二是非营利民办高校。针对这两种类型的民办高校,需要采用分类核算的方式。前者以盈利为最终的目的,以办学的结余与固定资产投资形成的剩余作为经济回报,经济回报归投资者与举办者所有;后者是不以营利为最终的目的,学校会自行处理办学的结余与盈利,出资人也不可对结余进行分配,民办高校掌握资产的所有权。

2.会计核算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民办高校需要对成本的收入实行全面的核算,必须要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采用权责发生制有助于科学的核算成本。权责发生制打破了以已经实际收到的收入与已经实际支出的费用为基础的情况,规定以收入和费用是否已经发生为基础,对收入与费用进行一定的归属期划分,有助于全面真实地反应收支情况,弥补收付实现制的不足,实现财务管理更好地发展,财务管理的绩效得到了有效的提高。权责发生制一般用于民办高校的利息核算,比如学费的收取、金融借款融资、附属单位的缴款等。适当的设置会计科目,可以使民办高校的收支情况能够有更加真实准确的反映,会计科目的设置可以参照《高等学校会计制度》。

3.完善基建会计核算原则。在现行的会计制度中,总是将基建业务和基本业务分开进行会计核算,导致对民办高校的经济资源反映不够全面。实现一体化原则,将基建业务和基本业务结合起来一起进行核算,就能够解决财务报告存在的问题。将二者合并结算可以采用的方法一是在民办高校制度中,将借款作为一般业务进行核算,要对基建项目工程进行价值核算,在基建项目工程中实施一定的科目设置,核算其相关的所有费用;二是竣工结算前后对固定资产的核算,在竣工决算之前,费用计入固定资产的价值,在竣工决算之后,计入当期的支出或者费用;三是将基建报表与高校财务报表合并编制,保证全面的反应基本建设工程财务的状况。

4.资产管理真实,成本核算合理。首先,对固定资产采用计提折旧。民办高校将固定资产实行计提折旧,能够真实反应净资产,有助于对教育成本的计算,符合权责发生制,使成本核算得到加强,促使办学的成本更加的合理化。固定资产是重要的物质资源,其未来的效益是非常可观的,必须对固定资产采用计提折旧,真实反应固定资产的现有价值和净资产。其次,依据民办高校实际发展状况制定成本核算方法。民办高校成本核算方法的制定符合会计核算的客观需要,有助于实现民办高校财务运行的绩效管理与考核评价的实施。具体的方式要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对高校活动的成本范围、项目、计算方法、费用的支取分配等进行合理的规定,将民办高校活动资源的消耗状况真实准确地反映出来。

常用的会计核算方法范文8

一、会计核算与成本核算一体化的作用

1.企业进行成本核算的作用。成本核算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企业的成本预测、计划、分析、考核和改进等控制工作,同时也对企业的成本决策和经营决策的正确与否产生重大影响。成本核算过程,是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各种耗费如实反映的过程,也是为更好地实施成本管理进行成本信息反馈的过程,因此,成本核算对企业成本计划的实施、成本水平的控制和目标成本的实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进行一体化的意义。当前企业的成本核算多数是建立在各个项目核算的基础之上,与企业的会计核算的方法有所不同。因此,成本核算尽管在增收节支方面起到一定的督促作用,但由于与会计核算完整地分离了,就不能很好地用于企业资金的管理。企业会计核算与成本核算的一体化可以综合全面地反映企业的现状。对于企业现状的了解是保证企业顺利运转的重要辅助。企业的运作是需要非常大量的流动资金的,如果对自己企业的资金现状不了解就不能合理地制定企业的发展方向,这对于企业的发展是非常大的障碍,而会计核算与成本核算的一体化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另外,企业会计核算与成本核算一体化还可以防止一些谎报收入、虚报费用等财务问题发生。在企业的资金流动过程中,一些个人为了利益就会将费用虚报,这种行为会严重影响企业的效益,更会形成不良风气,影响企业的形象。所以会计核算与成本核算对于企业的发展是具有重大意义的。

二、实行会计核算与成本核算一体化的措施

1.目标成本会计。根据会计目标管理的要求,在那些具备条件的企业实现成本核算与会计目标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方式,实行目标成本会计。这种成本会计,要求以成本核算为依据提供各种定额、价格、费用预算的数据,企业根据这些数据来确定各项目的目标成本,作为控制成本的依据。2、成本核算机制的确立。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需要企业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以人为本作为构建计核算与成本核算机制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接受,会计人员的管理要按照责任会计进行业绩考核,改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引导、激励人们在生产经营中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3、会计电算化。随着网络化的普及,会计电算化日益成熟,建立企业内部的网络平台是实行会计核算和成本核算一体化的重要手段。4、折旧计提方法的优选。折旧计提是指按照规定的方法对应当计提的折旧额进行系统地分摊,如果已经计提减值准备的,还应当扣除已经计提的减值准备的累计金额。折旧额的分摊是有规定的,不能随意分摊。折旧方法的选择也是有规定的,不能随意选择,一经选择就不能随意变更。折旧在会计核算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会计折旧若是计提错误就会影响资产负债表,使资产负债表不真实,反映的财务状况也是不真实的,对信息使用者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对于成本核算来说,折旧的计提错误就会影响成本的归集和分摊,就会造成整个账都是错的,错误的归集,错误的分摊会使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或多或少,费用多会减少企业利润,报错账,少缴税,税务局就会罚企业缴纳罚金;费用少就会增加企业利润,报错张,多缴税,造成浪费。因此折旧不论对于会计核算还是成本核算都是非常重要的。进行折扣计提方法的优选可以有效地提高企业会计核算与成本核算的准确性,这可以对会计核算与成本核算的一体化起到辅助作用。5、费用的核算。费用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一些成本、税金、期间费用等,对于成本的核算采用权责发生制,期间费用的分摊一般是按照使用部门、车间等像一些运输费、保险费、包装费、广告费、维修费、业务招待费、应付职工薪酬等,都是先进行总的归集核算,然后再进行分摊。费用的核算是一项繁杂的工作,必须要认真、有耐心,对工作负责,若是费用多记就证明企业的财务状况不是很好,会对企业的形象产生影响;对于成本核算来说,若是少计就会使成本费用变少,错报利润。费用的核算对会计与成本核算一体化具有实际意义,必须正确的核算费用。

会计是随着人类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经济管理的需要而产生、发展并不断完善起来的。成本会计是以会计核算为基础的,会计核算虽然能够连续、系统、综合的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成本会计能够补充会计核算不全面的缺点,因此会计核算与成本核算一体化使具有实际意义的,会计核算与成本核算一体化能够有助于提供有用的决策信息、增强企业透明度、规范企业行为;有助于提高经济效益、加强管理、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将成本会计核算与会计核算结合起来,在会计工作实施中,对于高估收入、低估费用、错误地分摊各项费用等问题能够有效地制止和纠正。会计核算与成本核算一体化能够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提高经济效益,是企业经济利益达到最大化。

本文作者:韩梅工作单位:哈尔滨铁路局哈尔滨南站

常用的会计核算方法范文9

[关键词] 统计核算 统计核算 关系 联系

统计核算和会计核算作为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两大部分,深刻地影响着国民经济核算一体化的进程。会计核算是以货币为主要记账单位,通过货币计价、账户设置、凭证填制和审核以及成本核算等一系列活动,对企业经营业务进行连续、系统地记录,来计算和编制会计报表。而统计核算是以实物、劳动、货币为计量单位,通过运用统计推断法、综合指标法、统计分组法、大量观察法等一系列研究方法对国民经济活动的规模、结构、水平、速度及效益等数量关系进行量的汇总与计算,以探讨经济运行的规律性。

一、统计与会计的联系

统计核算与会计核算的关系密切,两种核算的数据资料互为引用,互为吸收。有着紧密的联系,是不可分割的两种核算体系。

从整个国民经济来看,国民经济核算内容从广义上讲,是统计核算的最高层次,同时还包括了会计核算和业务核算,但从微观角度国民经济核算则是采用统计方法进行会计核算,较多地使用了会计方面的资料。统计核算的相当部分数据均取自会计核算资料。

从企业来看,会计核算是企业核算的基础,企业各类资产和负债的数额及构成、资本金的筹集与运用、收入与成本、费用和利润分配等基础信息都来源于会计核算资料。统计核算与会计核算从不同角度来观察、分析、推断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果,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了支撑。

从核算方法来看,两者相互借鉴和渗透会计工作中大量运用统计分析方法,统计工作中大量利用会计基础数据。会计核算所反映的期末余额和本期发生额分别是统计上所讲的时点指标和时期指标,而时点指标和时期指标正是统计核算中最基本的指标,是统计核算的起点。同时,统计又为会计核算提供了许多专门方法。例如,财务报表中关于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分析所涵盖的各类比率,其基本原理是统计相对数所提供的;财务会计核算中存贷计量的移动平均法和加权平均法,其基本原理是统计上平均数所阐述的等等。

二、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的协调

会计核算和统计核算虽然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两者属于不同的核算范畴,有着根本差异,在两者对象和目的的一致性基础上,做好二者的协调统一,是每个企业必须面对的问题。

1.运用统计分析手段搞好财务预测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企业竞争日益加剧,企业经营管理面临全面的转轨变型,企业的经营管理越来越精细,越来越需要加以市场的预测与行为的决策,从而做好会计的财务预测工作。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组成部分的统计管理也必须改变传统的统计管理方法体系,向现代统计管理的方面转化,为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服务。因此为了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和经济效益,企业在推行职能管理和行为科学管理的基础上,进行财务预测,必须吸收统计学中数量管理的一些专门方法,对生产经营的一切活动加强事前规划和日常控制,特别是为市场预测和决策服务。

2.运用统计的方法搞好会计监督

会计监督主要是指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核算的同时,对特定对象经济业务的合法性、合理性进行审查。会计监督的特点是利用货币计价对单位经济活动的全过程进行全面、综合的监督,包括事前监督、事中(日常)监督和事后监督。在利用价值指标进行货币监督的同时,也要进行实物监督,以保护单位公共财产的安全和完整。企业在进行会计监督时,进行会计资料整理、财务分析和财务管理工作时要经常运用统计方法。比如财务会计中的存货计量的移动平均法,其原理是由统计平均数提供的;财务会计分析体系中,引进了以统计指数为基础的因素分析法,即连环替代法,提高了会计核算的管理水平。

3.运用会计工作的规范、严谨促进统计工作的规范化

统计要依靠科技,遵循法制,要提高统计信息质量,加强统计现代化信息系统建设和法制建设,进一步完善统计调查方法体系,充分发挥统计整体功能。企业要实现统计工作的规范化,就要充分运用会计工作的规范化特点。企业要改进统计报表制度,利用会计信息,满足上报统计报表的需要,使之在核算准则上向会计靠拢。首先,要建立科学的财务统计指标体系。指标体系设置是企业财务统计核算的关键,也是进行财务分析、预测的基础。其次,要统一指标口径。规范会计、统计核算指标,应当采取求同存异的原则。对相同的指标要力求一致,对不同的指标要力求协调,能做出折算、换算、整合和分解。

4.运用会计的理论方法促进统计工作的发展

在统计领域,会计学方法应用的相当广泛。在部门统计和微观统计中,特别是在企业统计中,有相当多的统计指标都要从会计核算中取得,突出的是一些价值量指标。比如,在企业统计核算中,资本金的筹集与运用,各类资产与负债的数额及其构成,收入与成本费用,利润分配等的核算,均离不开会计资料。企业为经营决策的需要而进行的市场预测,为管理需要而进行的经济效益评价,也离不开会计核算所提供的资料。另外,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资产负债核算,流动资金核算及循环账户的设置都借鉴了大量会计符号及会计平衡式,虽其含义与会计学中略有不同,但其核算方法及原理是根据会计的复式记账的原理加以推广运用的。这些工作都需要在统计工作中,充分运用会计的理论方法,实现两者的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 张霖,汪浩; 江凯; 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的关系分析[J]. 沿海企业与科技 2009年12期

[2] 尚水荣,公交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的相互协调[J]. 市场研究 2003年04期

[3] 楼裕胜; 吕宏程; 统计核算与会计核算一体化[J].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05年12期

[4] 张桂君; 张润; 王居娟; 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的差异及其协调[J]. 黑龙江财会 2003年06期

常用的会计核算方法范文10

关键词:企业财务会计;成本核算;常见问题;解决措施;意见建议

一、序言

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和加快,为当代我国企业的快速健康发展体系建设过程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全新挑战,与此同时我国企业发展想要在国际市场中始终占据有力主导地位,做好整个企业的日常会计财务成本核算及财务管理至关重要,因为,企业的日常会计财务成本核算直接影响关系着整个企业的日常生存持续经营和企业发展体系建设。因此,我国企业为了有效的合理控制我国企业的经营生产日常经营发展成本,为了能够实现最大的社会经济效益,需要不断采取有效的企业会计制度成本核算以及管理控制措施,来有效满足我国企业的日常经营生产发展设施建设成本需求。

二、企业会计成本核算在企业经营发展中的作用

从目前企业的成本运行状况分析来看,企业会计年度成本核算主要特点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在社会迅速发展的背景下,企业的发展模式决定了其发展状况,要想充分使用资源,企业就必须把社会资源与企业本身的资源结合起来,使资源优化配置成为企业关注的焦点,通过推广企业会计成本核算工作就可以达到这一目的。第二,能够降低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成本输出。从企业自身来说,资金流程是企业运营的主要支柱,它可以确保企业有效地运行。因此,对于企业来说,只有有效地控制企业的运营成本,灵活地使用资金,才能提高经济利益。而企业的会计成本核算,主要是根据企业的生产状况进行改善,以控制企业的成本,减少材料输出,实现了控制成本的目标。

三、企业会计成本核算中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会计成本核算管理制度不够严格

对于我国企业目前的发展,企业会计成本核算管理并不能仅仅依靠传统的财务方式来进行管理,而应考虑企业实际的经营发展状况,对会计成本进行核算,从而避免企业的会计成本核算重复、计算失误等问题。此外,我国企业的会计成本核算体系也存在不完善的地方,因此企业需要修改不完善的地方,以减少企业核算错误的问题。如果在进行会计成本核算时,企业计算失误,则会导致企业出现资金损失,严重情况下会导致企业破产。因此,企业经营者需要严格执行企业会计成本核算制度,严格遵循会计成本核算管理体系。

(二)企业会计成本核算较为复杂

根据调查研究,目前在我国存在的大多数企业,其会计成本核算方法的应用已不能满足目前经济市场发展的需要。由于传统会计成本核算不能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而不断改变,随着现代企业所涉及的产业范围越来越广,导致一些企业不能直接使用会计成本核算内容。此外,由于传统会计核算法涉及的内容比较复杂,导致部分内容不能人工核算,如企业无形资产的存在。这样就会对企业的整个会计成本进行核算造成企业核算时出现错误,从而导致营业经济损失惨重。

(三)企业会计成本核算的从业者专业素质较差

由于企业的经济效益在很大程度上由成本核算水平所制约,因此当企业会计成本核算人员素质水平都不足以胜任工作时,必然会对企业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由于目前为止我国大多数大型企业会计管理人员的基本职业道德素质不高,缺乏专门的企业会计风险管理成本知识,缺乏能够正确认识企业会计管理成本在我国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各个过程环节中的重要角色,导致许多企业会计资金严重受到浪费。因此,在长期从事企业会计财务成本的综合核算管理工作时,不能科学有效地准确完成中小企业会计财务成本的合理核算。

(四)企业会计成本核算监督管理机制不健全

我国企业的会计成本核算体系也存在不完善的地方,因此企业需要修改不完善的地方,以减少企业核算错误的问题。企业经营发展时,还会面临着核算成本监督机制的不健全问题。如果没有完全的监管机制,企业经营人员就不能监管会计成本核算工作中的质量,从而导致企业核算成本存在问题。

(五)企业管理人员对会计成本核算管理意识不到位

企业想要得到较好的发展机遇,需要拥有一支专业的产品技术队伍来协助完成整个企业日常的生产经营技术工作。但目前由于我国大多数企业管理人员缺少有效的会计成本核算管理控制意识,对一些企业的会计成本核算管理问题没有深入性的认识,导致许多企业个体经营管理人员不能对会计成本核算进行有效控制,在进行企业的成本核算中容易多次发生成本计算错误,不利于促进企业个体经营者的发展。

(六)会计成本核算缺少相应的审核力度

资金审查问题在会计中最明显,企业授予会计权的同时往往局限于各项工程预算和经费支出的环节。在项目发展过程中,对资金掌握并不在核算范围之内,当出现此种情况后,会使核算时忽略了在项目实施期间所消耗的费用,无法有效地掌握资金,如果不清楚企业的花费状况,仅凭后期报告的数据核算,便会导致各种财务问题的出现,给企业造成严重财务困难。

四、提高企业会计成本核算的方法措施

(一)加强企业会计成本核算的管理制度

企业经理者需要结合目前市场发展的特点,结合目前市场经济的发展状况,建立起一套完备的企业成本核算制度。同时,企业也需要严格贯彻会计成本核算管理体系,审批各部门的资金申请,以实现企业资源合理的配置。在制定完成后,企业要合理地执行每项规定,然后进而强化工作制度的管理。当部门每天进行资金申请时,应认真审查申请的内容是否符合有关要求,然后反复审查,从而杜绝不必要的经济开支。

(二)简化企业会计成本核算过程

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在核算会计成本时,由于其核算内容多、比较详细,因此会计成本核算工作存在大量问题。因此,企业经营人员需要改变传统会计成本的核算方法,结合企业自身的发展特征,结合社会经济的实际发展情况,简化了企业的会计成本核算程序,提高了核算效率。此外,企业经营人员需要以不同类型的企业和资产核算方法进行核算,以便提高企业的会计成本准确度。

(三)提高企业会计成本核算员的职业素质

企业经营者还需要不断提升企业会计师和成本核算员的基本职业道德素质。通过定期对企业员工干部进行业务培训,树立了员工的正确日常会计资料成本核算管理意识,此外,企业管理者还非常需要特别强调对会计核算员的基本职业道德管理素质、业务管理能力的双重培养,才能从根本源头切实提高整个企业的日常会计管理资料核算及时性和核算准确度,才能切实做好整个企业的日常会计核算资料成本核算和监督管理工作。

(四)健全企业会计成本核算管理机制

企业管理人员为了实现企业有效的运营,确保会计成本核算工作顺利完成,需要建立一套健全的企业会计成本核算监管机制,做好内部会计人员的监管。因为,一个完备、健全的财务监管机制,可以约束员工的道德质量,保证了企业的会计费用核算准确度和完备性,但完善的监管机构也需要全体企业员工配合,才能顺利地实施,因此企业需要建立正确的财务管理意识,才能实现企业发展壮大。

(五)加强企业管理人员的会计成本核算管理

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必须正确地深刻了解企业会计经营成本核算这个概念,从根本上正确控制一个企业的经营成本核算,明确了一个企业的经营成本核算各个环节,才能正确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企业经营成本决策,使这家企业稳步发展。因此,企业成本管理者非常需要不断加强对全体企业日常营运财务成本的管理学习,提高全体员工对企业会计财务成本的合理核算有效管理运用意识,使全体员工能够全体全心参与企业成本核算管理,实现保障企业成本可持续高效经营的体系建设。

(六)根据不同企业来建立全面的核算机制

日常管理工作中,身为企业的一个核心管理员工,切实做好分内作业的基础。同时,也非常需要对企业信息的整理收集和分析整理仔细考虑,这对加强企业的经营成本核算极为有益。对于只需要依靠少量人力和直接输送材料输入需要的数据输出输入费用远不足,还认为应该对服务企业实际生产经营中可能产生的输出费用数据进行综合结算,并进行包括某些有形知识经济资源和某些非实物经济资源等无形经济资料的综合结算,通过以上结算数据准确性地记载在企业审核中,经过各种类型数据精确综合核算后,对其费用进行数据综合分析处理,以利于促进服务企业的发展。

五、结语

企业的财务人员非常需要高度重视各类会计业务成本的实际核算运用管理,加强对各类会计业务从业者的成本专业知识系统培训,不断地探索学习新的现代企业成本管理核算方法,不断探索改善我国企业会计成本核算管理体系,提高我国企业在市场经济的主导地位,实现企业自身可持续发展经营体系建设的战略目标。

参考文献:

[1]秦静.探讨企业会计成本核算问题及其应对策略[J].长江丛刊,2018(05):116.

[2]邵继光.探讨企业会计成本核算问题及其应对策略[J].大众投资指南,2017,12(296):33+35.

[3]郭应.探讨企业会计成本核算问题及其应对策略[J].财经界(学术版),2018,499(24):107-109.

[4]王希凌.探讨企业会计成本核算问题及其应对策略[J].消费导刊,2018(40):181.

[5]韩伟.探讨企业会计成本核算问题及其应对策略[J].新商务周刊,2018(02):84.

常用的会计核算方法范文11

(一)缺少会计要核算的内容

现代的科技发展变得越来越快,企业的增长速度也是如此,而企业的发展要求也随之越来越高,对成本的传统核算方式将慢慢被取代。当然,还有一些企业仍在用传统的方式,这样就出现了大量的经济核算内容不在企业要核算的范围内,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企业太重视对有形资产的核算,无形资产可有可无。现展的经济是知识型的,知识资源不仅是企业的生产要素,更是会计核算的一个重要对象,然而,很多企业都把这一点忘记了。在企业生产制造产品时,会计的成本核算是很重要的,它常常把前期的准备工作忽略掉,在后期的善后环节,忘记费用的支出。

(二)没有合理的会计核算方法

在大部分的企业中,成本的核算方法是有很多种的。总体来说,分步法与品种法最为常见,而分批法则少之又少。第一,很多企业对核算方法进行选择时,都没有考虑企业本身存在的实际情况,对不同的的核算方法所适用的范围感到陌生。第二,企业的成本核算制度不完善,没有明确规定核算人员在进行成本核算时应该注意的事项,让核算人员在成本核算的过程中有很大的随意性,不考虑其中的复杂性,对成本费用的支出做的一塌糊涂。除此之外,企业的会计工作人员以及少数的管理人员在成本费用的核算上做手脚,少提甚至不提费用,把不应该存在支出情况的支出列出来,这样使企业的会计信息变得不真实,对企业的经营决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使企业的发展脚步受到了阻碍。

(三)会计核算的制度不规范

现代企业,在进行成本核算时,由于核算制度不到位,常常会出现执行力度较弱的情况。即使企业对成本的核算都制定了相关的规定,但这些规定只是一个形式,大部分企业都不按章办事。作为企业财务上的管理人员,对这种情况更是视而不见,更有甚者表现出支持鼓励的态度,这使企业的核算制度变成了一种形式,没有实际的意义。不仅如此,企业内部的制度本身就有很多问题存在。目前,我国会计核算的制度在经济深入发展的情况下正在不断的完善,但这些对一些企业来说是毫无意义的,他们只考虑眼前的利益,忽视企业制度,这样使大部分的操作程度都跟不上时代的步伐,而企业又不能根据自己经营的实际情况制定出适合自己发展的核算制度,使会计人员的行为得不到规范,有些会计人员竟然有违法的行为,这让企业对成本核算信息的可信程度直线下降。

二、针对成本核算中出现的问题可采用的解决对策

(一)加强对资金管理的力度

在企业中,各个部分都要不断地完善自己对经费的管理情况,特别是科研经费。各部门对于科研项目的整个过程都要制定出严格的规定,包括项目的申报情况、实施的方式以及经费的使用情况。对此,需要严格的专业性以及熟练的可操作性,使所有人员在经费的管理上都做到有法可依与有凭可据。

(二)让企业管理人的水平得到提高

对于从业人员来说,他们要把自己的业务素质提高,加强对财务的管理水平,与此同时,科研单位的相关领导也要对科研经费进行重视。他们可以根据企业本身的发展状况,制定出合理管理经费的方案,当然方案要明确规定科研经费的方法、范围以及使用原则等。

(三)加强监督,提高预算的执行力

企业可以建立效益考评机制,分配资金的使用情况,让预算可以协调地和实际效益融合在一起,在科学的轨道上慢慢地发现单位的影迹。

(四)遏制科研经费的浪费支出

对于科研项目的一切收入,企业应该采用统一管理的方式,禁止单项使用。至于外部的合作项目,如果报账,就要提供符合规定的票据,禁止出现个人私自使用的情况发生。对于科研器材,要进行统一管理,并要求专人负责,采用统一使用的方式。

三、结语

常用的会计核算方法范文12

关键词:土地储备机构;土地储备资金;会计核算;措施

引言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按照国家土地政策进行政府性宏观调控成为当前土地管理的重要方法。做好土地储备等相关业务,离不开土地储备机构的密切配合和协作。土地储备资金的会计核算依托于《土地储备资金会计核算办法》,对土地储备资金的会计核算进行了统一和规范,但在具体的实践应用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土地储备会计核算概述

储备土地成本涉及收储资金、融资、前期开发、基础设施配套、土地平整、房屋拆迁等多个方面的费用。储备土地成本核算主管机关属于当地财政部门,储备土地的成本核算工作由土地储备中心负责实施,主要包括几个主要阶段的内容:一是在日常核算阶段,土地储备机构根据宗地范围、成本核算内容和储备机构项目实际产生的成本,要设置明细账和明细科目,进行明细核算。二是在土地供应阶段,对完成储备工作的拟供地项目,按照审定成本进行核算;对没有完成收储的拟供地项目,可以根据预估成本进行核算,真实成本和预估成本之间存在的偏差,其差额可以通过财政年度决算批复进行合理的调整。三是在土地决算阶段,土地储备项目完成收储后,土地储备机构要及时将土地储备项目决算报送给财政部门,对宗地支出的明细要一一详细列清。财政部门审核批准后,收储机构再根据项目归集的成本来结转。往常年度地块完成收储交付的,因特殊原因没有审批的,会导致该收储交付地块挂账而不能结转。土地储备项目决算通常由财政部门负责审核,对土地储备项目的实际成本和入账成本有差额的,财政部门审核批准后予以调整。

二、土地储备机构会计核算存在问题

1.会计核算范围还不太完整。当前实施的《土地储备资金会计核算办法》中规定土地储备资金是指“土地储备机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征收、收购、优先购买、收回土地以及对其进行前期开发等所使用的资金”。完整的土地储备流程主要有土地的取得、开发、储备和出让四个关键步骤。实际工作中,土地储备机构的日常经费和土地储备资金分账核算,还存在核算不完整的现象。通常土地的取得、开发、储备环节由土地储备机构核算,不需要对土地出让收入和应收土地出让款进行会计核算,将土地出让金上交国库时由政府预算会计核算。也就是说,土地储备机构进行土地储备资金会计核算时不能全面完整的反映土地储备的整个过程,只反映了土地储备在进行土地采购、开发和最终交付使用的会计核算,导致会计信息的不完善,实用性和效果性降低。另外,在土地储备资金管理过程中,某些方面政府财政部门和土地储备机构还不能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土地储备的管理质量。2.土地储备机构分账核算法容易造成核算不准确。土地储备成本包括取得宗地成本和取得宗地前花费的成本,比如交通、通讯等必要的成本开支。根据相关规定,土地储备相关项目业务和其他业务要分开分账核算,容易忽略宗地前花费的成本,使得土地储备机构核算成本的账面比实际取得宗地时产生的成本要小。3.土地储备机构财务报表质量不高。土地储备资金财务报表涉及的内容很多,有资产负债表、收支表、项目支出表等方面相关内容,报表的内容设计与当前财务部门的业务需求还不太符合。土地储备机构日常经费和土地储备资金是进行分账核算的,事业单位财务报表和土地储备资金财务报表是分头进行编制的。但土地储备机构通常对外报表需要完整的财务报表,还需要将事业单位财务报表和土地储备资金财务报表合并,造成了操作上的难度,不能真实有效的再现土地储备的实际收支和满足债权人和土地储备机构的用表需求。4.存量土地核算不明确。土地一级开发完成后不见得就会出让,一般会先进行土地收储,然后根据发展规划所需和土地市场需求,再根据政府的土地供应计划,进行科学规范的土地供应。根据《土地储备资金会计核算办法》有关规定,对收储项目交付前的收储成本和交付结转进行了核算,但对交付后的存量土地还没有做出明确核算的规定。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土地核算管理的质量。

三、加强土地储备机构会计核算的有效措施

1.拓宽土地储备资金会计核算的范围。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土地储备机构会计核算办法》,建议将当期没有纳入核算范围的土地出让金收入和支出,也编制纳入会计核算,防止在土地储备过程中土地的采购、开发和销售出现分离,不能完整真实的反映土地收储项目的资料信息。另外,要统一会计核算的标准,根除财政部门和土地储备机构对土地出让收入计量的差异,不仅便于政府部门的土地收储的监督管理和成本核算,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宏观调控土地收储的风险,为管理部门实施土地监管提供准确、完整的一手资料信息。2.完善土地储备报表制度。建议在《土地储备机构会计核算办法》中增加土地储备资金财务报表和日常经费报表具体合并的规范标准,并对收支表设置、土地出让收入项目进一步补充完善,全面真实的反映土地储备实际和收储项目的收支损益状况,政府预算管理的需求和债权人、土地储备机构的报表使用需求同时得到满足。3.明确存量土地核算。对完成土地储备的存量土地,土地出让之前由土地储备机构纳入资产进行核算,建议在《土地储备机构会计核算办法》将存量土地作为固定资产纳入日常经费帐套中核算,待存量土地进行出让时,再进行对冲处理。

四、结语

随着土地出让项目数量和规模的不断增加,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手段加强土地储备资金的管理,进一步完善和优化土地储备机构对土地储备资金会计核算的管理方法,更好的实现政府财政部门和土地储备机构的土地储备信息共享,从而不断提升土地储备机构会计核算的质量和水平,促进土地管理工作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宋宪灵.对土地储备中心的会计核算思考[J].当代经济,201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