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测绘专业

测绘专业

时间:2022-02-09 12:33:14

测绘专业

测绘专业范文1

关键字:测绘工程现代测绘人才培养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必将充满各种竞争,无论是政治、军事的竞争,还是经济、科技的竞争,归根结底都是人才的竞争。高等学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特别是要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的人才,是普通高等学校肩负的重要使命。目前各高校都在深入开展专业教学改革工作,探索具有现代观念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本文对高等院校测绘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讨,并为应用型测绘人才的培养提供参考意见。

一、现代测绘的内涵

从现代信息论的观点看,测绘学是一门关于地球空间信息的学科。传统的测绘受地面测量技术、时空尺度和精度水平以及投入的局限,其产品主要是单一的地形图和在地形图基础上编绘的专用地图;它不能及时反映地球表面形态的变化,特别是大范围或全球变化;其产品制作周期长,已不能满足地区经济和全球经济高速发展的多种需要。信息技术加快了人类社会的运行速度。测绘学是提供人类生存空间、自然环境及其变化信息的学科,它的学科内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此,如何界定测绘学的含义,已是世界各国测绘工作者所关注的问题。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国际上将测绘学(SurveyingandMapping)更改为一个新词,以准确反映学科实质,Geomatics一词由此应运而生。随后,有关Geomatics的提法在我国学术界主要是地学界成为热门话题,由于对其含义理解不同,其中文译名将它译成。地球空间信息学。,已基本得到认同。不管人们对Geomatics的含义如何理解,根据ISO的标准定义和国际测绘联合会(IUSM)对。测绘学。的定义,两者的含义是基本类同的,只不过Geomatics所涉及的地球空间信息的范围更宽一些。Geomatics更准确地描述了测绘学在现代信息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适应了现代社会对地球空间信息的大量需求的特点,因而发展和提高了测绘学的研究和工作领域,符合现代测绘学发展的实际。现代测绘工程的核心技术是空间技术,包括GPS、卫星遥感和航测,测绘的范围从地面扩展到整个近地空间,加之通讯、计算机网络等信息技术,使地球空间信息学科的理论和技术体系比传统的测绘学有了很大的发展和更新,由此,Geomatics适合于纳入数字地球的理论和技术框架。随着数字地球构想的实施,测绘学面临一个历史性的发展新机遇,传统的或现代测绘学将以地球空间信息学的新面目立于地球科学分支学科之林,以更强的活力向前发展。

二、测绘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出现的问题

当前测绘工程专业在课程设置及目标定位中还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和矛盾。主要表现为:在课程内容整体设置上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不重视研究社会的需求,因人设庙、因人保庙的现象时有发生。在课程结构安排上表现出重技术课程、轻管理课程,从而导致学生毕业后适应能力较差,尤其是到建筑施工、路桥施工一线的毕业生。没有很好地紧贴市场,国家经济发展迅速与测绘学科专业结构、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反应相对迟缓的矛盾仍然存在,适应社会需求的大量面向市场经济建设主战场的技术应用型、复合型测绘人才没有得到充分的培育。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和目前专业框架、格局相对单一的矛盾。在中国市场经济不断完善的情况下,测绘作为国家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的一项先行性、基础性工作,具有很强的科学性、技术性。面向21世纪,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北京申办2008奥运成功、数字地球、数字中国、数字省区、数码城市的建立、中国成功加入WTO、注册测量师制度的逐步建立和测绘主体体制及运行机制的改革完善等都对测绘市场及测绘教育带来了空前发展的机遇,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具体来说,现代社会对测绘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要求上,正从过去的技术型向市场技术应用管理型转变。主要表现为:三个高技术的综合运用(GPS、GIS、RS),三大能力的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公关能力、职业迁移的能力)、三大意识的形成(市场经济主体意识、工程质量管理意识、国际竞争合作意识)。因此重视和加强对测绘工程专业应用性、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研究,提高测绘工程专业学生的社会竞争能力和适应能力更具有现实和长远意义。

三、测绘专业人才培养措施

1.测绘学科研究的方向

测绘学科是采用各种方法和手段研究空间对象的定位、描述和表达,动态变化与监测,并将所获得的各种空间信息进行加工、存储与处理,使之综合应用于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科学研究、社会发展等各个领域中所形成的一门学科。测绘科学既是地球学科的重要分支,又是一门工程应用学科,她服务于各种工程建设,包括地面、空中、地下、水下各种民用工程、矿山工程、海洋工程、军事工程、环境工程、生态工程等领域。

随着空间和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测绘学科正在经历着一场深刻的革命,并将成为一个重要的信息产业。面向二十一世纪,测绘学科的发展趋势和方向是:测量数据采集和处理自动化、实时化、数字化、智能化;测量数据管理科学化、标准化、信息化、一体化;测量数据传播与应用网络化、多样化、社会化、广泛化。GPS技术、GIS技术、RS技术及其集成是测绘学科的前沿领域,也是未来数字地球的基础。

2.注重课程设置

现代测绘科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空间信息,而以空间信息理论为核心的测绘学科,与地学、生态、环境、城建土地管理等相关学科都有密切的联系。现代测绘高新技术,往往是多种专业技术的综合系统,只有将各类知识融汇贯通,构成有机的知识网络,才能适应现代科技相互交叉、渗透、移植的特点。而传统的测绘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专业性过强,学科领域单一,知识结构面太窄,特别缺乏相邻的专业知识,这种知识结构显然满足不了现代社会的要求。因此为了培养应用型测绘专业人才,我们认为课程设置应根据目前的国情、市场经济的要求,既要考虑测绘知识的系统性,又要兼顾学科的综合发展趋势具体应设置的主要课程如下:基础及公共课:包括数学、物理、政治、外语、大学语文、文献检索、计算机基础、计算机高级语言、计算机图形学、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法律基础、体育等。测绘专业课:包括测量学、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大地测量学基础测量平差基础、摄影测量与遥感、工程测量、测量原理及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应用、地籍测量与土地管理等。相关专业课:包括城镇规划、自然地理学、采矿学工程与工业摄影测量、土建概论、数据通讯与模式识别。

3.注重工程意识和应用能力的培养

与精英化高等教育或研究型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相比较,。应用型人才。培养途径具有以下4个主要的特点:应用型人才的知识结构是围绕着一线生产的实际需要加以设计的,在课程设置和教材建设等基本工作环节上,特别强调基础、成熟和实用的知识,而相对忽略对学科体系的强烈追求和对前沿性未知领域的高度关注;应用型人才的能力体系也是以一线生产的实际需要为核心目标,以大工程为背景,在能力培养别突出对基本知识的熟练掌握和灵活应用,比较而言,对于科研开发能力就没有更高的要求;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过程更加强调与一线生产实际的结合,更加重视生产实习这个教学环节,通常将此作为学生贯通有关专业知识和集合有关专业技能的重要教学活动,而对于研究型人才培养中在理论上给予特别重视的毕业设计与学位论文,则更重视与工程实践地结合,或者用综合实践代替。应用型人才要注重工程意识(求真务实、严谨规范拼搏进取)和工程文化(求善求美、以人为本、协调发展)地培养,建立科学的发展观,能够妥善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科学活动是认识世界地活动,工程活动是改造世界地活动,在工程活动中能够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尤为重要。要注重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创新精神、增强其创新意识、激发其创新愿望、提高其创新能力,以便他们更好地与各自的专业相结合而创造地学习,即在学习中进行创造,在创造中深入学习,把自己培养成为富有创新意识的应用型人才。

4.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测绘工程专业同其它专业相比尤其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为实践是创新的基础。应该彻底改变传统教育模式下实践教学处于从属地位的状况,构建科学合理培养方案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必须为学生构筑一个合理的实践能力体系,并从整体上策划每个实践教学环节。这种实践教学体系是与理论教学平行而又相互协调、相辅相成的。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包含三个方面。第一,受实验学时的限制,很多实验不能保证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有充分的时间亲自动手,因此,应增加实验室的开放时间,让每个大学生都能经过多个这种实践环节的培养和训练,这不仅能培养学生扎实的基本技能与实践能力,而且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很有好处。第二,应尽可能为学生提供综合性、设计性、创造性比较强的实践环境,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自我探究能力,这也是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第三,从长远的观点来看,实践环节应尽量与测绘单位的生产实际相接合。测绘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生产服务,因此,实践环节必须要面向实际的生产应用,当然要做到这一点还需要教育部门与生产单位共同努力去创建一个良好的互动机制。

总之,探索对于测绘人才的一种合理的培养模式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测绘专业教育者应该从多个角度探索测绘人才的培养,为我国的测绘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王新洲对21世纪测绘教育的初步思考[J]测绘通报,1999

测绘专业范文2

关键词:测绘工程专业 地面测量实习 分析研究

中图分类号:P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3(a)-0229-01

众所周知,现如今的测绘工程专业已经涵盖了许多的专业内容,其中包含了空间、电子、信息、激光、惯性等科学的基本理论与技术,并通过这些技术来测定从而获得数据。其中对于地面的测量,则成为测绘专业中最为基础也是最为主要的课程。所以测绘工程专业地面测量的实习就变的尤为重要,它不仅检测我们所学习的专业知识,也为我们在日后的工作中提积累了扎实的经验。然而现如今的测绘工程专业地面测量的实习出现了跟多问题,老套陈旧,已经不能满足我们检验专业知识和积累检验的过程,所以我们必须对于测绘工程专业地面测量实习进行改造。

1 问题的提出

高等应用测量、测量平差、大地测量学以及测量学、地籍测量、工程测量学为策略工程专业最为主要的课程,而以地面测量实习(主要包含课间实习、课程设计以及计算实习、集中实习)在此类课程教学中最为重要。此类实习的内容涵盖相当广泛,具体包括有:使用诸如子水准仪、测量机器人等常规地面测量仪器进行各种外业测量以及处理内业数据,能够概括成各种等级与高程控制测量以及大比例尺地形或者变形监测、地籍图测绘以及工程施工放样等。

现阶段高校针对此专业实习的问题,主要的方法有:学科测量学或者学科控制测量学的相关实习,而此类实习中,主要包含实践运用水准测量、边角测量及交会测量等内容,进行有关的读数、记录、限差检核计算和整理成果等。此类实习操作方法主要按照人工作业来完成,缺少内外业自动化及一体化数据流。此类操作方法的效率非常低下,也常有抄袭、涂改原始观察数据等情况,这样就很难保障学科实习成果的质量。就测量学这门学科而言,其地形或者地籍等测量的实习,均没有去掉以纸质模拟法测图此种落后的方式,最终所提供的结果也只是人工清绘薄膜图、人工计算成果表等,这种方式和数字化的测绘产品比较而言,差距非常大;在控制测量学的实习中,控制网概算以及控制网优化的设计,通常没有普遍适用的实习软件,往往还是以人工的方式来进行计算,这样不但费时,而且费力。而对于测量平差计算的实习与工程测量中的课程设计,很多高校没有使用微机上于Windows此环境下运行的通用性强、输出成果规范以及操作简答、功能齐全(主要包含任意网平差计算、粗差探测、网图显绘坐标转换以及网优化设计、闭合差计算、方差分量估计等)的教学实习软件。同时关于工程测量学的实习,比如曲线测设,亦是在实验经纬仪测角以及皮尺量距的切线支距法或者偏角法,还要使用查曲线放样表,这样不但放样的效率低和精度较差,同时和现阶段生产单位中使用的电子全站仪器极坐标法完全不相符。现阶段,新时期的地面测量仪器与微机于各测绘单位获得了运用于普及[1]。所使用的放样软件(它包括线路放样与曲线测设)为电子全站仪中其自带的软件或者在掌握电脑上研发的软甲,而曲线上任一里程的桩点放样坐标能够在现场随时计量与放样,且自动存储其放样坐标。

与其他生产单位的地面测量作业模式相比,测绘工程专业采用的地面测量作业方法及实习手段相对落后,会对学生的实习及就业产生不利影响。学生在实习中所学知识陈旧,难以将现代地面测量仪器的先进功能完全发挥出来。更是难以满足各用人单位对人员的高素质要求[2]。现阶段,高校测绘工程专业有关地面测量实习的数字化改造基本上到了一定要解决的地步。

2 关于改造目标以及研究途径

2.1 地面测量实习改造的重点

所谓教学就狭义上理解,我们可以将它分为分为理性教学以及实践教学两类,其中理性教学主要教师在课堂上讲、而学生则只要认真听,此教学说到底就是解决“怎么样”与“为什么”这两个问题。关于地面测量实习改造的重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数字化。这里所说的数字化并非用真正的数字,而是测绘成果均用先进的计算机手段法完成,抛开了纸质上的记录。

(2)自动化。包括地形测量、施工测量以及曲线测设、数据采集等从数据的采集,到成果输出都完全不需要人工来绘制外出,听过计算机能够实现自动化的数据流。

2.2 地面测量实习的数字化改造应该具备的条件

(1)硬件。就测绘工程此专业的学生来讲,光学或者电子经纬仪以及水准仪等相关测量仪器毫无疑问是实习学习一定不能缺少的硬件。小型电脑、台式微机在我国高等院校或者测绘生产单位早已非常普及,测量所必须具备的仪器和电子记录器(含电子手薄、便携机以及全站仪内存卡、便携机等)间数据通信和数据链已很齐全,地面测量实习的数字化改造其硬件条件已较为成熟。

(2)软件。对面对着数字化测量技术中的需求,其计算机辅助地面的测绘实习软件有着和测绘仪器同等重要的作用。所以研究的重点为开发研制不但适合教学特点同时有能结合生成实际中的测绘工程专业的计算机辅助地面测绘实习软件[3]。

3 研究内容与成果

作为计算机辅助测绘的教学实习硬件与软件系统,一定要有着下面两个方面:第一,此软件系统必须为经过了多个测绘生产单位的运用。这能证明它为符合生产实际与作业规范的[4]。第二,此软件系统必须为经过了多个高校教学实习的运用。

成果:实施外业数据采集和处理的掌声电脑,及其和电子水准仪、计算机以及电子全站仪等硬件与软件接口与数据链。

4 结语

科研与科技开发成果转化至实践性教学运用和转化成生产力有着同等意义。前一种化的前提与基础即为后一种转化,而前一种转化又为对后一种转化起到了促进作用。作为学校,不但要大力倡导使用自身成果,同时还应该引进好的教学软件,要强化与生产单位、软件研发公司以及国内外的测绘仪器公司的合作,使得教育工作能真正做到面向世界、面向社会、面向未来。

参考文献

[1] 张正禄,罗年学,郭际明,等.精密工程测量数据处理综合系统讲座讲座二,COSA_CODAPS及在精密控制测量数据处理中的应用[J].测绘信息与工程,2010(2).

[2] 朱煜峰,臧德彦,鲁铁定.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测绘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J].江西测绘,2011(1).

测绘专业范文3

摘要:

依据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和“信息化测绘”时代对高校测绘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要求,结合专业提出的培养目标,文章从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与时俱进、加强测绘新技术下学生专业技能培养、多样化实践基地建设、本科生导师制以及科研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等方面阐述了测绘工程专业培养模式改革尝试与实践效果,不仅为河北工程大学测绘工程专业达到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奠定基础,也为其他工科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一种思路与借鉴。

关键字:

测绘工程;专业认证;培养模式;测绘新技术

一、引言

随着空间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以及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测绘科学经历了“传统测绘”、“数字化测绘”,再到“信息化测绘”的快速变革[1]。特别是2014年1月和2015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分别和批复了《关于促进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意见》(〔2014〕2号)和《全国基础测绘中长期规划纲要(2015-2030年)》,极大地推动了我国测绘地理信息产业发展,在国家政策驱动和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的总体战略部署下,现代测绘技术突飞猛进,地理信息数据获取、处理、分发服务等领域的关键技术不断取得突破,测绘行业呈现跨越式发展,这给我国测绘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也对高等院校培养服务于测绘地理信息行业及相关部门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推进中国工程教育改革,提高工程教育质量,建立与工程师制度相衔接的工程教育认证体系,促进工程教育与企业界的联系和中国工程教育的国家互认,提升国际竞争力[2],教育部2006年启动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试点工作,2009年后进入普及推广阶段,标志着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契机,并于2015年3月,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推出了最新的《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修订),设置了通用标准和专业补充标准。作为工科特色鲜明的测绘工程专业,我校正在积极按照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开展测绘工程专业建设及认证工作。为达到工程教育认证标准(2015年版)和“信息化测绘”时代对高校测绘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要求,测绘专业应制定符合认证标准、学校定位和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测绘工程专业培养目标[3-4],为此提出新的培养目标,即注重现代测绘学科新理论新技术、专业技术能力、工程设计与管理能力、团队合作、组织与领导能力、继续学习能力的培养和评价,关注毕业生社会认同感及用人单位的信息反馈,体现新测绘时代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本质要求。面对新的培养目标,如何更新教育思想观念,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目前测绘工程专业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5]。为此,本文以河北工程大学测绘工程专业为对象,探讨工程教育论证建设背景下,为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对测绘专业人才的需要,在测绘工程专业培养模式方面做的一些改革尝试。

二、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一)融入新技术,更新教学内容

当前,测绘新设备新技术日新月异,使测绘的作业方式、生产手段和组织形式都发生了变化,不仅提高了测绘效率,而且大大减轻了测绘人员的劳动强度。为了保证测绘工程专业学生紧跟测绘新时展步伐,在专业课教学方面应当确保教学内容与时俱进,不断融入本专业的新技术和新应用的相关知识[6],引导学生不断去接受专业前沿信息,以高新技术突出测绘学科的作用。近年来,我校测绘工程专业不断引进了TrimbleGPS测量系统、低空无人机、轨道几何状态检测仪、三维激光扫描仪等先进设备与技术,而相关课程的教材对最新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测量新方法原理涉及的不多[7],为了使学生对这些新设备新技术相关知识与应用有足够的了解,相关教师对《工程测量学》、《摄影测量学》、《GPS原理与应用》以及《变形监测及数据处理》等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重新设计、拓展和深化,并随着测绘科学的发展不断更新、完善教学内容,保障教学内容与专业发展不脱节的同时,促进学生对专业的认知,激发学生从事本专业的兴趣。

(二)拓展新的实习环节,加强学生专业技能培养

测绘工程专业必须注重实际动手能力与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不仅要培养学生外业操作和维护仪器设备能力,而且也要培养学生运用专业软件进行内业数据处理能力,特别需要加强学生使用测绘新仪器新技术的专业技能培养,促进学生紧跟新时代测绘发展的步伐[8]。因此,在保障传统基础测量实习与设计环节的基础上,包括测量学实习、数字化测图实习、控制测量课程设计与实习、GPS实习、工程测量课程设计与实习和毕业实习等,对各项实习内容进行整合调整,借助引进高、精、尖仪器设备,拓展测绘新技术的实习环节,如增加多功能全站仪应用实习、轨道精调课程设计、3D激光扫描仪使用与数据处理实习、高光谱仪使用实习、遥感实验以及工程结合的无人机低空摄影测量实习等。另外,鼓励学生自主探索,组建测绘机器人、3D建模、GPS定位与技术、低空无人机、遥感等兴趣小组,并每年举办综合测绘技能大赛,锻炼、提高和检验测绘工程本科生测量技能,为今后就业增强了竞争力,例如,目前累计成立50人的无人机摄影测量兴趣小组,完成了邯矿集团太行矿区、永年广府古城、平山县营里镇石榴沟村等区域的飞行方案设计、无人机航拍、像控点测量、数据处理和立体测图等工作,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

(三)开拓实践基地,提供多样化工程实践机会

近年来,我校测绘系在不断完善校内及邯郸市内实习场地的同时,积极面向社会,开拓省外、企业实习基地建设,注重校企合作,建立校企联合的测绘工程专业实习与就业基地。目前,测绘工程专业已与山西省煤炭地质物探测绘院、开滦集团、中煤设计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中地数码集团有限公司、河北博翔地理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以及一些煤矿企业等签订了校企联盟协议和校外实习基地协议,建立了近20余个教学实践科研基地,并在相应的实践基地聘请具有高级职称和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工程师进行指导;另外,鼓励学生在GPS应用、三维激光扫描仪应用、三维校园建设等方面进行工程模拟实践,开展以“在工程实践中成长”为主题的项目现场实践等活动。通过多层次、多领域、多形式、多内容的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为测绘工程专业本科生提供多样化工程实践机会,保障课堂理论学习与工程实践无缝结合,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以及应用理论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激发创新能力,同时在工程实践中,有利于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爱岗敬业、艰苦拼搏的良好专业素养,为他们今后进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创新培养方式,实施导师制

在创新培养方式方面,测绘工程系通过一系列辅助措施来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生活指导和专业知识学习辅导,如组建生活和学习兴趣小组,对优秀本科生实施导师制。值得一提的是测绘工程本科生导师制在学院最先实施,其做法是:在刚进入大二阶段学生中选取成绩优秀或动手能力强,具有较强专业兴趣的同学,安排测绘系具有博士学历或经验丰富的教师作为本科生导师,每位导师可带3~6位本科生进行跟踪指导,并在以后学习阶段实行淘汰制,目的是为学生提供一种与专业老师接触和交流的途径,帮助解答学生思想、生活和学习所遇到的各种问题、特别是在专业课程学习与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培养优秀拔尖学生的同时激发学生之间良性竞争,以及学生对专业知识和技能学习的动力。目前,测绘工程系本科生导师制已实施3年,从学生成绩、参与工程实践与课题的能力和积极性以及创新项目申请来看,该项制度取得较好的效果。

(五)结合教师科研课题,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培养

针对《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和我国高等院校的教学宗旨和教学目标,测绘工程专业培养应当鼓励学生参加科研,科技创新活动,提高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因此,在本科生培养过程中,需要充分利用大学生科研创新项目以及老师科研课题,吸收优秀大学生加入到教师的科研或科技服务项目中来,培养学生针对实际科研问题进行思考分析和寻求方法解决的能力,并让学生经历从项目方案设计到组织实施再到验收的全过程,获得丰富的实践经验。通过产、学、研结合的培养模式以及教师的言传身教,给学生创造从事测绘生产、科研活动的机会,帮助学生了解学科前沿,引导学生制定研究计划及撰写科技论文,不仅有利于学生巩固和拓展所学的理论知识,锻炼其实践与自身创新能力,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能力[9];同时也有利于促进教师将科研融入教学,及时给学生灌输学科发展的前沿和动态信息,提高教学质量。近三年来,在教师的指导下,针对矿区变形监测、土地权属确定,地籍测量、地形图测绘、轨道精调、线路测量、边坡放样与监测、流域下垫面信息提取、种植结构提取、流域资源环境监测等,测绘工程专业本科生400多人次参与完成教师横纵向科研课题40余项,申请获得省、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项目9项,极大地锻炼和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组织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促进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三、结语

在工程教育认证建设背景下,面对信息化测绘时代和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对测绘人才的要求,进行测绘工程专业培养模式改革是培养符合当前社会经济需要的创新性复合型测绘人才的首要任务。本文从更新教学内容、注重学生技能培养、实践基地建设、导师制和引导学生参与科研等方面阐述了近年来我校测绘工程系对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一些做法和取得的成效,不仅为河北工程大学测绘工程专业达到工程教育认证标准相关要求奠定基础,也为信息化测绘时代测绘人才培养以及其他工科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一种新思路;但同时应该注意到,测绘专业人才培养必须紧跟测绘时展步伐,因此人才培养模式需要不断改革创新,并在实践中得到不断的改进与完善。

参考文献:

[1]吉长东,徐爱功.基于“卓工计划”的测绘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J].矿山测量,2015,(1):86-88.

[2]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秘书处.工程教育认证工作指南(2014版)[M].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秘书处编印,2014.

[3]宁津生.测绘工程专业和测绘学[J].测绘工程,2000,9(2):70-74.

[4]李秀海,曹先革,张为成,等.结合专业认证的测绘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J].测绘通报,2015,(S0):241-243.

[5]王西林.测绘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甘肃科技,2015,31(9):84-85.

[6]胡青峰,马开锋,王铁生,等.测绘工程本科专业教学改革浅谈[J].科技创新导报,2015,(22):200-201.

[7]冯甜甜,程效军.“卓越计划”背景下测绘工程专业培养方案的改革与实践[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5,38(1):27-29,36.

[8]袁修孝.以科研促进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高教论坛.2008(5):14-15,22.

测绘专业范文4

关键字:测绘工程    现代测绘   人才培养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必将充满各种竞争,无论是政治、军事的竞争,还是经济、科技的竞争,归根结底都是人才的竞争。高等学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特别是要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的人才,是普通高等学校肩负的重要使命。目前各高校都在深入开展专业教学改革工作,探索具有现代观念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本文对高等院校测绘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讨,并为应用型测绘人才的培养提供参考意见。 

一、现代测绘的内涵 

从现代信息论的观点看,测绘学是一门关于地球空间信息的学科。传统的测绘受地面测量技术、时空尺度和精度水平以及投入的局限,其产品主要是单一的地形图和在地形图基础上编绘的专用地图;它不能及时反映地球表面形态的变化,特别是大范围或全球变化;其产品制作周期长,已不能满足地区经济和全球经济高速发展的多种需要。信息技术加快了人类社会的运行速度。测绘学是提供人类生存空间、自然环境及其变化信息的学科,它的学科内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此,如何界定测绘学的含义,已是世界各国测绘工作者所关注的问题。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国际上将测绘学(SurveyingandMapping)更改为一个新词,以准确反映学科实质,Geomatics一词由此应运而生。随后,有关Geomatics的提法在我国学术界主要是地学界成为热门话题,由于对其含义理解不同,其中文译名将它译成。地球空间信息学。,已基本得到认同。不管人们对Geomatics的含义如何理解,根据ISO的标准定义和国际测绘联合会(IUSM)对。测绘学。的定义,两者的含义是基本类同的,只不过Geomatics所涉及的地球空间信息的范围更宽一些。Geomatics更准确地描述了测绘学在现代信息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适应了现代社会对地球空间信息的大量需求的特点,因而发展和提高了测绘学的研究和工作领域,符合现代测绘学发展的实际。现代测绘工程的核心技术是空间技术,包括GPS、卫星遥感和航测,测绘的范围从地面扩展到整个近地空间,加之通讯、计算机网络等信息技术,使地球空间信息学科的理论和技术体系比传统的测绘学有了很大的发展和更新,由此,Geomatics适合于纳入数字地球的理论和技术框架。随着数字地球构想的实施,测绘学面临一个历史性的发展新机遇,传统的或现代测绘学将以地球空间信息学的新面目立于地球科学分支学科之林,以更强的活力向前发展。 

二、测绘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出现的问题 

当前测绘工程专业在课程设置及目标定位中还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和矛盾。主要表现为:在课程内容整体设置上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不重视研究社会的需求,因人设庙、因人保庙的现象时有发生。在课程结构安排上表现出重技术课程、 轻管理课程,从而导致学生毕业后适应能力较差,尤其是到建筑施工、路桥施工一线的毕业生。没有很好地紧贴市场,国家经济发展迅速与测绘学科专业结构、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反应相对迟缓的矛盾仍然存在,适应社会需求的大量面向市场经济建设主战场的技术应用型、复合型测绘人才没有得到充分的培育。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和目前专业框架、格局相对单一的矛盾。在中国市场经济不断完善的情况下,测绘作为国家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的一项先行性、基础性工作,具有很强的科学性、技术性。面向21世纪,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北京申办2008奥运成功、数字地球、数字中国、数字省区、数码城市的建立、中国成功加入WTO、注册测量师制度的逐步建立和测绘主体体制及运行机制的改革完善等都对测绘市场及测绘教育带来了空前发展的机遇,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具体来说,现代社会对测绘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要求上,正从过去的技术型向市场技术应用管理型转变。主要表现为:三个高技术的综合运用(GPS、GIS、RS),三大能力的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公关能力、职业迁移的能力)、三大意识的形成(市场经济主体意识、工程质量管理意识、国际竞争合作意识)。因此重视和加强对测绘工程专业应用性、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研究,提高测绘工程专业学生的社会竞争能力和适应能力更具有现实和长远意义。 

三、测绘专业人才培养措施 在线

1.测绘学科研究的方向 

    测绘学科是采用各种方法和手段研究空间对象的定位、描述和表达,动态变化与监测,并将所获得的各种空间信息进行加工、存储与处理,使之综合应用于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科学研究、社会发展等各个领域中所形成的一门学科。测绘科学既是地球学科的重要分支,又是一门工程应用学科,她服务于各种工程建设,包括地面、空中、地下、水下各种民用工程、矿山工程、海洋工程、军事工程、环境工程、生态工程等领域。 

随着空间和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测绘学科正在经历着一场深刻的革命,并将成为一个重要的信息产业。面向二十一世纪,测绘学科的发展趋势和方向是:测量数据采集和处理自动化、实时化、数字化、智能化;测量数据管理科学化、标准化、信息化、一体化;测量数据传播与应用网络化、多样化、社会化、广泛化。GPS技术、GIS技术、RS技术及其集成是测绘学科的前沿领域,也是未来数字地球的基础。 

2.注重课程设置 

测绘专业范文5

1.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职业教育

2014年,就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提出明确要求。2014年6月,国务院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这是我国教育史上一个重要里程碑,开启了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征程。

2.全球化趋势日益显著

随着我国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以及一带一路下的国际技术交流合作进一步加深,国内外十分缺乏测绘类应用型专门人才。随着科学技术的大力发展和全球经济交流合作的日益增多,测绘工程已成为一门前沿学科,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现代企业要求测绘类专业学生进入工作岗位后很快就能胜任。

3.测绘专业的工作需求

我国高职院校的测绘类专业都开设了大学英语这门基础课程,有些还没有开设测绘类英语专业课程。而基础英语与专业英语教学缺乏衔接。在测绘领域,一些进口的先进仪器设备仅仅配有英文说明书;高精度数据处理软件也是全英文界面。所以,为了进一步提升高职院校测绘类专业英语的教学质量,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并与国际接轨的高级专门技术人才,高职院校测绘类专业英语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二、高职院校测绘类专业英语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对测绘类专业英语课程重视不够

一方面,高职院校学生生源多样,英语水平层次不齐,英语基础薄弱,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学习自主性不强。很多教师和学生片面认为毕业生主要从事技术性工作,英语没什么用途,学好技术才是关键,学校不重视英语,英语课时开设少,大部分教师任意删减教学内容,英语教学走过程,无法保障英语教学质量。[1]专业英语词汇相对生僻复杂,大多数学生慢慢放弃学习专业英语。

2.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方法落后

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教师在讲授专业英语时都采用词汇讲解+课文翻译的方式。教学过程过分强调专业词汇的讲授,忽略听说读写能力、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英语应用文稿的阅读能力。学生脑海里储存了一些乱码的单词因子,学生不会说,知识不会用。

3.师资力量匮乏,教学水平薄弱

师资力量问题一直是影响高职院校发展的一个瓶颈,测绘类专业英语教学也不例外。大多高职院校测绘类英语教师毕业于英语专业,测绘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相对薄弱,教学中难免会影响专业教学效果。一部分专业课教师兼任测绘英语教学,英语水平有限,无法进行流畅的英语授课,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质量。同时,高职院校对基础学科教师进厂、进修、进企业进入生产一线、校企合作单位以及用人单位交流学习的机会很少,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专业英语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

4.教材内容陈旧,脱离生产实际

鉴于师资紧缺,有些院校测绘英语用基础英语代替;有些院校测绘类专业英语教材与专业课的学习内容知识陈旧,脱离生产实际,严重滞后于最新的测绘技术和测绘知识,测绘术语也已过时,教材中使用的阅读材料还停留在上个世纪。教材知识面狭窄,部分教材知识仅仅简单涵盖了工程测量方面,没有扩展到整个测绘类(如土建工程、机械工程、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等)学科,这不利于开阔学生的专业视野。

三、高职院校测绘类专业英语教学改革策略

1.重视测绘类专业英语教学,适当增加课时量

对于高职学生来说,目前的现状是工作需要英语,升学考英语。高职教育不是终结教育。例如我院的测绘类专业学生,通过3+2人才培养模式,毕业后可以升入本科院校学习。我们应该加强英语学习,而不是放弃。

2.创新教学模式,革新教学方法

时代以变化引领潮流。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词汇+翻译的授课模式,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以职业能力里为导向。英语的教学与专业发展、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相结合,使高职英语教学在培育社会所需人才的基础上,满足学生就业需求。[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任务教学法、情景教学法等为学生创设足够多的语言交流与练习的情景与平台。

3.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提升教学效率

多媒体教学集图、文、声、形等多种信息与一体,在课堂教学时既能通过画面刺激学生,使学生充分展开听觉、视觉神经功能来强化知识,又能使课堂教学活动生动、活泼、有趣自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3]学生通过视觉和听觉的结合便能够听懂并逐步掌握测绘专业知识。

4.更新教学内容,选编校本教材

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和测绘类专业特点制定专业英语教学目标,组织专家组,选编校本教材。教材内容与测绘类专业知识紧密结合,顺应时代潮流,贴近生产生活实际。

5.完善考核方式

建立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一方面加强重点专业词汇、表达方式的测验。另一方面注重原版的仪器说明书或软件说明书阅读测试。同时抽选日常话题进行口语测试。

四、结束语

测绘专业范文6

关键词:测绘工程 教学改革 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P2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3(a)-0213-02

测绘学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其具有较强的专业性,但其还需要在相关学科的支持下才能更好的发展。在该专业教学过程中,不仅在注重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的培养,同时还要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所以在教学中更注重于学生实践性性的环节的教学,即课程实验、课程设计和专业实习为教学的基础,而集中实践和毕业设计为重点,从而组成相对较为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从而培养学生的业务能力,使学生走向社会后能够学以致用,对推动社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1 测绘工程专业课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1.1 测绘科学技术的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

当前测绘行业取得较快的发展,其不仅作为重要的产业部门,而且还是一个经济实体,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而且目前的测绘行业中,由于“数字地球”的建立,使信息得以实现快速的更新,这就对测绘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信息技术的发展下,我国的测绘在数据采集和处理上更为现代化、自动化和数字化,而数据管理方法也开始向科学化、标准化和规格化的方向发展。所以在测绘工程专业教学中,需要及时更新教学观念,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合理对课程进行安排,从而加快推动测绘工程专业教学改革的进行。

1.2 我国教育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入的客观要求

目前我国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全民的整体素质,但素质教育需要与相应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有效的结合起来,并以其为载体,从而在具体的课程教学当中,实现人的内在品质的全面提高。测绘工程专业作为一门专业课,教学目标的实现和人才培养的质量直接与课程的教学效果息息相关,所以在测绘专业的教学中要不断的创新,打破传统的教学观念,从而在教学内容、方式方法上进行全面的更新,从而实现将教学目标向重能力培养方向转变,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动力能力,而有仅仅是单纯对理论基础知识的掌握。

1.3 提高学生在社会人才市场的竞争力和适应性的根本保障

长期以来我国教育的使命都是对人创造性的培养,从而使潜能得以开发出来。在当前社会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创造性也是时展的必然要求。这就需要在测绘专业课程教学中,打破常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课程设置上进行改革,不断进行创新,以创新作为教学思想的核心,借鉴各种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经验,从而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其教学内容的基本价值取向,构建完善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体系,从而实现教学改革。

2 测绘工程专业课教学改革

2.1 实验教学为主导

测绘工程由于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所以教学中仅仅依靠课堂中对基本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是不够的,需要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这就需要学生要进行大量的实践,从而在实践中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综合运用,从而达到融会贯通,使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都得到提升。而实践教学则需要进行专业实验室的设置,从而满足专业实验项目教学的要求,实现在教学中实验教学的主导作用。

2.2 改革现行的教学课程设置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对测绘专业人才的要求不断增加,不仅需要其具有专业的知识结构和技术能力,而且还需要其具有多学科的广泛知识,使其成为现代社会所需要的新型复合型人才,所以对测绘教学进行改革是必然的选择。只有在教学中有效的将教学目标和测绘科技的进步有效的结合起来,及时对教学内容进行更新,才能效的实现新技术、新知识和传统内容的有效结合,更利于新型测绘人才的培养。

(1)加强数学、物理学等基础课的教学。

测绘工程专业的学生不仅应该注重专业课的学习,同时,还应该加强数学、物理学等基础课的教学。这是因为在实际工作中,测量工作不仅仅需要高等数学知识和计算技能,更需要空间信息综合处理能力。因此,学校应增加线性数学、离散数学、模糊数学和图论学等内容,以提高学生分析空间信息的能力。物理教学从了解仪器的设计和使用方法、进行数据测量、分析数据等内容出发,侧重加强电子技术理论、微电子技术和空间通讯技术的内容,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增加计算机信息科学内容的学习。

当前测绘专业的毕业生,由于需要面对严峻的就业压力,所以仅仅熟悉的应用计算机进行测量计算问题的处理是不够的,其需要能够在基础操作系统平台上进行二次开发的技能,所以在测绘工程专业计算机的教学中,在对计算机课程内容设置上,应当形成计算机应用基础、高级计算机语言设计、软件工程、系统工程、数字图像处理等系列教学内容。

(3)增设相关学科的课程教学。

随着测绘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测绘科学技术涉及的领域不断增加,测绘仪器的应用领域迅速扩大。比如全球定位系统GPS,最初的应用以测绘专业为主,现在已广泛服务于农业、工业、服务业和信息产业等行业;大比例尺工程数字地图与CAD、GIS(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的一体化系统是工程测绘的发展方向;全站仪数字测图系统、航空摄影测量系统和已有地形图数字化系统,其成果与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相结合,可进行交通,水坝、桥梁等工程设计、工程土方量计算、水库淹没区域计算、三维可视化规划设计等。因此,应根据测绘应用领域的扩大增设相关课程以扩大学生的就业面。

2.3 建立健全测绘工程实践教学评价体系,促进测绘工程实践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测绘工程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由三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为实践教学的硬件:包括测绘仪器设备的种类、数量、购买日期、完好程度、出借情况和使用情况、维修维护记录、实验/实习场所面积大小。

第二部分是实践教学人员信息库:包括实践教学人员数量、受教育程度、职称职务、毕业学校及专业、从事相关工作的时间、专业特长和技术水平。

第三部分为实验/实习成果数据库:包括实践教学课程的门类、实验/实习项目数量和名称、实验/实习教学大纲、实习指导书、实验/实习成果(报告)、实践教学课程总结、实验室建设成果、实习基地建设成果。

3 结语

目前测绘技术与空间技术、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和信息技术实现了有效的融合,所以其发展的速度较快,而在新形势下,测绘学的理论基础、技术体系和学科目标也发生着较大的变化。目前随着高科技技术的注入,测绘行业作为信息产业,其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服务范围和对象在不断的扩大,而服务内容也从单纯的测图和制图扩大到国民济济和国防建设等诸多领域,而且在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带动下,其还向更高的层次发展,在未来数字地球的概念和技术框架中占有重要的基础性地位。

参考文献

测绘专业范文7

关键词:测量学 教学过程 实践教学

1、测量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测量学课程的非测绘专业有土地资源管理、土规、园艺工程、林学、园林、土木工程、城市规划、水利水电等多个专业,虽然以上各专业对测量知识和技能的要求不尽相同,教学时数也不一样,但测量学作为各非测绘类专业的基础课的职能是相同的。因此在新形势下,如何通过教学改革更好地为本专业服务,各专业测量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应如何把握,做到因人施教,必然成为非测绘类专业测量课教学改革的首要问题。近年来一随着市场经济的日益深化,教育领域也处于不断的变革之中。在厚基础、宽专业,增加选修课的大趋势下,非测绘院校各专业测量学课程的教学时数都在不断减少,在此情况下,如何保证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是摆在每位测绘教育工作者面前的现实课题[1]。

2、教学内容的改革

随着测量理论与技术的日新月异的发展以及相关非测量专业对测量技术的要求不断变化,目前测量学教学内容已经呈现了许多的不适应,比如很多原有测量仪器(如平板仪、机械求积仪、小平板等)和教学内容已经或濒于淘汰,同时也增加了很多新的测量技术与方法,这就需要在进行测量学教学的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对原有的内容进行取舍和补充,对于即将淘汰的测量仪器和计算方法应该精简,简单内容和公式推导让学生自学,讲课时针对重要内容重点讲述。同时为了使学生及时了解最新的测量技术,适当增加测绘新技术、新仪器的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更加新颖更加适用和社会生产相适应。例如数字水准仪、全站仪、GPS、CORS系统等新型仪器,还要增加新仪器的基本原理、用途和使用方法的内容;又如3S(GIS、GPS、RS)技术与其他学科相互渗透,相互交叉,在农业生态、土壤规划、森林经理方面的应用技术等,尤其是现在很多专业都拥有手持式GPS接收机,让非测绘专业的学生了解这些新技术是非常重要的。这不仅有助于他们对测绘科学的现代化有一个清晰正确的认识,激发他们对测量学的学习兴趣,扩大他们的知识面和提高测量学的教学水平而且也有助于他们将来利用这些新技术去解决他们本专业的问题。

3、努力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各教学环节的教学效果

3.1选取多媒体教学手段,以求事半功倍

多媒体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综合处理文字、声音、图像、动画和视频等多媒体信息的技术[2],其形象性、趣味性、多渠道、到色彩的特点,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教学内容更加直观、具体,有效弥补学生自身学习能力方面的缺陷,并且,海量的数据信息通过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还可以节省教师板书与绘图的时间,扩大课堂信息量,有效节省教学时数。将测量实践教学中的仪器工具的使用、测量的基本工作方法、施工放样的工作方法等方面的内容,制成CAI课件,并提供给学生反复练习使用,可以加强学生对测量工作过程的认识,可以有效弥补实践教学时间短、内容多对教学效果的影响;以前在讲授一起的结构和使用时,教师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教学生掌握仪器的结构和操作方法,效率非常低,而采用多媒体、网络、虚拟技术等多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则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它具有清楚直观、信息量大的优点,在教学效果上也优于传统的教学手段,克服了传统教学中,教师讲所有学生看的现象,还能带给学生较强的视觉感受,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3],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2坚持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1)联想启发。把各个章节中有联系的部分结合起来讲,使学生在学习新内容的同时能记住已经学习过的内容,并加深对新学习内容的理解与掌握。比如,在讲到距离测量这一章的直线定线部分时,可以结合水准测量一章的连续测量部分的内容,因为二者有一部分内容相通,从而加深了学生对这两部分内容的理解与把握。在讲到施工放样时结合测绘讲解,因为二者正好是相反的过程。

(2)“方法”启发。“方法”启发的目的在于启发学生的思路,为解决问题提供捷径。如在讲到地形图应用一章时,要求学生自己动脑筋,在地形图上设计一条从驻马店到信阳的最短的高速公路(要求坡度不超过2‰)。在解决这个问题时,启发学生联想前面讲过的怎样识别地形图和应用地形图的知识、等高线的概念、坡度与比例尺的概念等,通过启发,学生就很容易解决这个问题了。

(3)动机启发。激发学生对获得科学知识本身产生兴趣,是动机启发的目的。尝试学生主体式教学法,激发学生思考,引起学生听课的兴趣。比如,个别重要章节学习完后,要求学生自己上台概括章节的重点、难点,结合实际讲解该章理论知识的应用。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能力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4]

4、结语

通过近年来对测量学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探讨,我校在对教学改革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以课程建设为出发点,逐渐形成一套合理有效的教学体系,使我校非测绘类专业测量学教学较好的适应了当今测绘新技术的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但测绘新领域的知识不断地推陈出新,要想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教学内容紧跟时代新技术,非测绘类专业的教学改革还需要不断实践和探索。

参考文献:

[1]高井祥,杜培军,张书毕.测量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配套课程建设[J].煤炭高等教育,2000(06):61~62.

[2] 陈俊林,非测绘类专业的测量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科技资讯,2010(22):216~217

[3]梁新美,胡友建,陈刚.非测绘类专业测量学教学改革探讨[J].地理空间信息,2008,6(4):141~143.

测绘专业范文8

关键词:测绘工程;专业技能;实验教学

测绘工程专业是服务于工程建设领域的工科专业,加强实践性教学对学生培养质量,就业后尽快适应企业的需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实践性教学是验证理论教学的重要环节,做好实践性教学,有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消化吸收。注重课堂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性教学,学生容易出现死读书,读死书现象,实验、实习时无从下手,最终出现与工程实际脱节现象[1]。由于工程测量实验、实习环节中既有仪器设备的使用实验,也有建立测量各种基础数据的基本技术技能的实习。在仪器使用方面,由于课堂教学时教具比较缺乏,学生听起来乏味,缺乏空间想象力,更缺乏使用仪器的亲身体会,所以有时候让学生摸不着头脑,具有抽象性。比如安置经纬仪实验时,许多学生只知道对准影响整平,但具体使用起来就不知道整平到底对对准影响有多大?如何控制影响程度?通过具体的操作实践,对教材中文字内容有了深刻的理解和掌握。在使用仪器观测、记录数据方面,许多学生对原来的光学仪器读数部分讲述比较抽象、记录数据时的重测、补测概念不清,通过实验、实习,使学生在实际的观测、记录环境中对教材内容得以消化吸收。围绕提高教学质量这一宗旨,我们采取了有针对性的措施和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本文就提高工程测量实验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教学质量谈几点体会。

1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教学学时安排不合理

目前,太原理工大学各类测量课程的教学学时与实验学时搭配比例大多数分配不合理,致使专业教师首先保证教学课时,然后才考虑实验课时。这样教学课时挤掉了实验课时,有的教师把部分课堂实验取消,放到综合性实习中进行。出现了淡化平时实验、实习现象,严重地影响了学生理解、掌握所学理论内容。理论课学时与实验课学时分配情况见表1。由表1可以看出,有许多专业课程课时分派比较少,势必导致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的学时出现矛盾,有些课程甚至连教学内容都无法按教学计划完成[2]。比如“测量学”课程现在变为“大比例尺数字测图”,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讲清测量仪器的使用、测量工作的基本方法,还要对数字测图部分的各个具体环节进行细致讲授。这么多内容如何进行学时分配?如何分配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的学时?给任课教师出了难题。大量需要的实验环节被课堂教学占去。由于测绘工程的每个实验都是以小组协作实验方式进行,即使实验设备达到了实验分组要求,但由于实验课时限制,一个实验也很难满足每个学生完成每个操作环节。

1.2学生缺乏组织实施的实践经验

太原理工大学大多数学生报考测绘工程专业时,缺乏对专业的了解。有些学生不知道测绘工程究竟是干什么工作,完成哪些内容。因此,对工程建设中的具体情况和特点缺乏全面、详细的了解,有的学生甚至没有一点概念。教师在讲授理论时很难与学生作进一步的交流沟通,也就很难活跃课堂的气氛[3]。

1.3实验仪器设备不够齐全,数量不足

目前,大多数院校的测绘工程实验室,常规测量仪器比较多,专用测量仪器比较少。受学校经费投入的限制,为了满足常规实验、实习的正常开出,大量购买实验用普通仪器设备,一些实验内容较少的,生产单位很少接触的专用测量仪器设备由于使用率不高的影响,一般只购入少量设备,有些高校甚至就不购买这类仪器设备,导致仪器设备不齐全,数量不足,往往满足不了学生正常分组实验的要求[4-5]。

1.4教与学最终目的不清

教与学需要有机协调才能促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许多教师在教学中以完成授课课时为目标,不考虑教学效果。学生学习时只考虑最终考试是否能够通过,不考虑本人是否真正掌握了这一门课程所涉及的技术内容[6]。最终出现教与学的脱节,学生死记书本,教师只考虑完成教学课时。结果学生出现高分低能现象,不能适应当代生产的需要。毕业后,学生只会理论表达,不会亲自动手操作。

2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针对以上存在的几个典型问题,我们采取了一定的教学措施,归纳如下。

2.1实验前要使学生明确实验内容、目的和结果

在讲授课程时,除了让学生了解本课程应该传授的教学内容外,还要详细介绍所用教材的编写体系和侧重面。讲授某些章节时应明确涉及的实验内容,实验目的和最终实验结果。实验之前应要求学生重温相关的实验仪器使用方法、实验的具体作业方法和步骤。

2.2充分利用各种影像资料,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学生一般对工程建设工地没有感性认识,对于专业性很强的理论教学,学生听起来枯燥无味。在教学过程中,为了使学生对工程建设工地以及工程建设中进行的测绘工作有所了解,利用生动的影像资料,使学生获得身临其境的感觉,解决了学生由于对现场认识不足而产生的学习兴趣不浓等问题[7]。教师在科研工作中,收集整理各种不同类型工程测量的方法和技巧,补充到理论教学中,充实完善教材的不足,丰富了教学内容,提高了教学质量。

2.3开放实验室,提高管理水平

掌握测绘技术就需要进行大量的实验验证,学生最终才能消化吸收。开放实验室,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测绘实验仪器,做不同环境下的实验内容,才能使理论与生产实际相结合。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要求学生就某一个实验内容,围绕不同的实验环境进行实验,掌握特定环境下出现问题的解决办法。这样既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又提高了教学效果[8]。

2.4课堂理论教学与现场教学实验紧密结合

由于工程测量主要是服务于工程建设的一门课程,传授理论知识时必须围绕工程实际进行讲解。在课堂教学的同时,尽量多到工程现场参观,并进行现场教学[9]。例如,在讲授建筑物变形监测时,组织学生到布设监测网的建筑工地进行参观学习,并请施工单位的测绘技术人员进行现场讲授施工控制网布网方案、监测网布网方案、监测方法、监测方案实施经验等。通过现场教学,学生可亲眼看到网形构成,使用设备情况,了解实施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强化了课堂教学。

2.5将科研与实验教学有机结合

由于测绘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而现有教材编写的内容往往比较落后,新技术、新设备、新理论不能及时编写进教材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自己的科研成果现身说法,使课堂教学效果生动有味。为学生提供了有益的技术经验,提高了学生今后的科研工作能力[10]。

2.6改革综合实习方式,强化教师指导

要一改全班集中在一起的实习模式,实行作业小组活动,让更多的专业教师参与指导学生的实习(设计、论文)。由教师带领各自的实习小组,开展有生产任务性质的实习,这样不仅强化了教师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也真正培养了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11]。对于毕业实习(设计、论文),无论是否结合具体生产任务,都应强调分散行动、多个教师分组指导,同时使毕业设计、论文的题目避免重复。

2.7积极开展校内外学生专业技能比武,调动广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校内外的技能比武,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又一个好的办法。青年人争强好胜心比较强,利用这一特点,多组织学生开展技术比武选拔活动,强化实践教学环节,使课程教学与技能竞赛结合起来。通过技术比武、技能竞赛活动可以培养大学生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测绘技能水平,激发学生学习测绘工程专业的积极性。通过参加校内外的各种比赛,提高大学生的团队协作、动手能力,对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起到了积极作用。

3结语

测绘专业范文9

测绘工程技术专业培养能力

1.具备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2.具备建立区域大地控制网能力;

3.具备熟练应用测绘软件完成数字化地图制图的能力;

4.具备地理空间数据采集、处理与分析操作能力;

5.具备测绘仪器设备基本检验、维护能力;

6.具备测绘工程项目设计实施及相关技术文档编制能力;

7.具备测绘工程项目管理、组织实施能力;

8.掌握地形图测绘能力;

9.掌握工程施工测量能力。

测绘工程技术专业就业方向

本专业的毕业生主要面向两大类型的企事业单位或部门:一是铁路、公路、水利、建筑、电力等工程类项目建设企事业单位或部门;二是测绘、地质、土地管理、城市规划、房产测量、地理信息系统高科技公司等地理信息获取及加工的企事业或部门。

毕业后主要在房地产、建筑、计算机软件等行业工作,大致如下:

1 房地产;

2 建筑/建材/工程;

3 计算机软件;

4 其他行业;

5 环保;

6 新能源;

7 物业管理/商业中心;

8 家居/室内设计/装潢。

从事岗位:

毕业后主要从事土建工程师、工程技术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等工作,大致如下:

1 土建工程师;

2 工程技术人员;

3 工程技术员。

测绘工程技术专业就业前景

信息时代已经来临,我国已经确定了相应的信息产业政策及可持续发展政策,测绘学产业化的趋势十分明显,测绘学专业已经从间断产业效益转向直接产业效益,而这一转变为在校的测绘工程专业本、专科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前景。

测绘专业范文10

【关键词】大学英语 测绘专业英语 协同教学

【Abstract】Professional English of surveying is a professional course of surveying major. By using the faculty of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 and plan the surveying professional English as a whole. In order to meet the need of English teaching in the major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 and at the same time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professional personnel of Surveying and insufficient class in newly-built universities.

【Key Words】】College English; Professional English of Surveying; Coordinating Teaching

大学英语的教学探讨,在各大院校均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有了相当成熟的理论与方法;测绘专业英语教学,在测绘专业院校同样进行了较多的研究,有了一套相对成熟的理念,同时得到社会的认同。然而针对大学英语与测绘专业英语的协同教学还没有涉及。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同广大新建院校一样,面临测绘师资队伍极度紧缺、学生生源质量较差等现实条件,通过自己的摸索,建立一套大学英语与测绘专业英语统筹教学的教学体系,为毕节试验区培养合格的建设人才。

一、大学英语与测绘专业英语教育现状

1.毕节试验区是1988年由时任贵州省委书记的同志倡导,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的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试验区。试验区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人才引进比较困难,作为毕节试验区唯一本科院校,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责无旁贷的担负起为试验区培养人才的任务。

2.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现仅有测绘专业教师3人,且1人兼任行政职务。而学院现有测绘工程、采矿工程、地质工程、土木工程、工程管理、建筑学、水利水电工程等专业均需学习测绘课程。同时,学校注重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测绘专业教师均需具有相应的实践经验,导致测绘专业教师严重不足。

3.测绘专业英语是一种科技英语,作为一门课程,它是测绘工程知识和英语语言的有机结合。其课程目标就是要求学生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掌握一定数量的测绘工程专业英语词汇,熟悉测绘工程严谨求实的表达方式,能够阅读和理解专业说明书等英文资料。

二、大学英语与测绘专业英语统筹教学的必要性

1.新建院校一般为地方院校,不具备吸引人才的地利条件;地方院校基本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财政拨款一般来源于地方政府,受财政的限制,不可能以高薪吸引测绘专业人才到高校工作,大量引进测绘专业人才充实教师队伍是不现实的。

2.测绘专业英语是一种科技英语,是一门课程。新建院校的生源质量较差,学生英语的入学成绩参差不齐,大部分学生入学英语成绩比较差,词汇量比较少。同时,在受到总课时量的限制,而基础教学课时量又必须保证的条件下,测绘专业英语的课时被压缩到36学时。在36学时内掌握一门科技语言是不现实的,迫切需要与大学英语进行统筹教学。

3.为解决新建院校师资缺乏的问题,解决新建院校普遍存在的教师结构性矛盾突出的问题,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采取教师转岗分流的方法来解决,部分教师将通过培训、进修等方式来提高自己,转变自己的教学岗位。

三、大学英语与测绘专业英语统筹教学的可行性

测绘工程专业英语涉及的内容是用英语语言表述测绘技术的相关知识,其表达的内容是测绘领域中的科学知识,但从语言的本质看,测绘工程专业英语与普通英语没有什么区别。

1.词汇方面,测绘专业英语专业词汇非常多,专业性很强。例如:GNSS、RS、GIS等;但测绘专业英语教学并不需要教师对测绘有非常深入的了解,只需要大学英语教师增加测绘专有名词的词汇量,并对测绘专有名词具有一定的认识就行了。所以大学英语教师通过培训、进修进行测绘专业英语教学是可行的。

2.教学内容方面,教育部对大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但是对英语教学本身的内容――比如教材的选择,教学课文的选择、具体的教学词汇并没有提出具体的意见。测绘专业英语教材中仍然有很多文章,同样能够体现英语教学中的语法、结构等知识。所以,将大学英语与测绘专业英语进行协同教学是可行的。

3.教师方面,几乎所有的大学都有英语教师,所以开设测绘工程专业的院校对应的有外国语学院,有相应的英语教师。以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为例,外国语学院的英语教师面向的是整个学校的大学生,约5000人,而开设测绘专业英语的仅有1-2各班,人数不足100人。增加的工作量在外国语学院是能够内部消化掉的。同时,根据目前的就业形势来看,高等院校招聘英语教师较测绘专业教师要容易。故利用英语教师进行测绘专业英语的教学是可行的。

4.具体操作方法。(1)大学英语教学安排为大学第1-4学期,测绘专业英语可以安排在第5学期进行,这样课程教学就具有连续性,能够满足教学的需要。(2)大学英语的课时数根据国家规定为288学时,测绘专业英语压缩后具有36学时,总学时为324学时。在明确教师进行测绘专业英语的统筹教学后,将测绘专业英语的教材与大学英语的教材同时提供给任课教师,又外国语学院教学副院长、任课教师会同测绘专业负责人制定教学计划,由任课教师根据计划进行教学。

在测绘专业教师缺乏、测绘专业英语教学课时不足的情况下,为满足测绘专业英语的教学需要,利用外国语学院的师资,对大学英语教学与测绘专业英语教学进行统筹是可行的。

测绘专业范文11

【关键词】测绘学科;发展;GIS专业;人才培养

Abstract surveying and mapping disciplines in ou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ve a long history in the early days, in order to follow the development torrent, National Geographic maps accurate, the completion of the reconstruc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the city, and nation-building culture excellent mappingtalent, som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on the introduction of foreign technology and talent, the first run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 disciplines, surveying and mapping disciplines development in China has been the perfect. GIS professional,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 professional the last two decades a new set of geography, computer, remote sensing technology and cartography in one edge disciplines, mainly engaged in the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research, technology development, and production management provide specialized personnel of the department, have an important role in China's economic construction, surveying and mapping disciplines has a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the GIS professional, mainly from the development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 disciplines to explore the need for GIS professionals training.Key words surveying and mapping disciplines; development; GIS professional; personnel training.

中图分类号:P2

GIS专业,即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是近二十年来新兴的一门集地理学、计算机、遥感技术和地图学于一体的边缘学科,主要为从事地理信息系统有关的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管理等部门提供专门的人才,目前,GIS发展迅速,对我国的经济建设有重要的作用,截止到目前,已有数百所高校开设了GIS专业及相关的专业。测绘学科是计算机、光电技术、空间科学、信息科学等学科作为为基础,将地面已有的特征点和界线通过测量手段获得并全面的反映出地面现状的图形和位置信息,以便为工程建设的策划和行政管理提供坚实的基础。测绘学科在我国高校建立伊始就已设置,发展的历史已超过五十年,而测绘学科的全面完善对GIS学科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测绘不但可以为GIS提供各种不同比例尺和精度的地理定位数据,而且测绘学科的大多数理论和计算方法都可直接用于空间数据的变换和处理。大地测量、矿山测量、地籍测量、航空摄影测量以及遥感技术为GIS中的空间实体提供各种不同的比例尺, GPS全球定位技术、遥感图像处理系统等现代测绘技术的使用,可以直接的地获取空间目标的数字信息产品,为GIS提供丰富的信息源,并促使GIS向更高层次发展。本文主要探究测绘学科的发展历程以及测绘学科发展对GIS专业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测绘学科历史悠久,在建国初期,我国测绘学科还是一片空白,为了顺应时展洪流,建立精确的全国地理分布图,更好的完成城市的重建和改造工作,为国家建设培养优秀的测绘人才,一些高校就引进国外相关技术和人才,率先开办了测绘学科,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全球经济发展迅速,科技手段日新月异,测绘学科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地位也愈加重要,近十年来,随着新型科技手段的融入,测绘学科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测绘学科俨然已演变成为研究测定地面几何位置、地球形状及地球重力场,据此测量地球表面自然形态和人工设施的几何分布,并结合某些社会信息和自然信息的地球分布,编制全球或局部地区各种比例尺的地图和专题地图的理论和技术的学科。测绘技术与天文学、地质学、海洋学、网络信息技术、环境科学等学科相结合,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与此同时,测绘学科的服务对象也不仅仅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绘制地图等领域,而是扩展到国家经济建设与地理信息相关的各项领域,如资源管理、环境监测、城市建设、灾害防治等方面,任务也由传统的基本地理信息的测量转变为建设一个集自然、社会、经济、人文、环境等方面信息的统一地理空间载体,即构建全新的国家地理空间基础框架。在测绘学科的专业设置上,也与时俱进,有了很大的改变。

在测绘专业刚刚设置时,专业的设置目的比较单一,主要是为国家培养一批测绘人才来完成我国地理分布图的建设,所以在高校中大都只设置了测绘一个专业,后来由于我国经济的发展,测绘专业逐渐分化成工程测量和航空摄影测量两个专业,分别针对陆空绘制完整的地图信息,后来由于国家建设的发展,需要发展海洋勘探和矿产开发,测绘专业就逐渐的分化出矿产策划以及海洋测绘等更加细分化的专业,以便为不同的建设领域提供详尽的建设指导方案,这些细分专业的出现也为我国建国初期的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矿产资源探测与开发培养了大量的测绘人才,他们劳心劳力,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进入21世纪以后,社会的发展又对测绘学科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目前高校在测绘学科的设定方面与之前相比也有很大的不同,对人才的培养方向更加注重人才的全方位培养,将以前的细分专业逐渐统一,并引入目前的高新技术对细分的测绘学科进行联系与渗透,逐渐演变为城市空间信息工程方向、大地测量方向、测量工程方向、摄影测量与遥感方向、卫星应用工程方向以及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六大方向,分别为不同的行业培养相关的测绘人才。测绘学科是GIS专业的基础,测绘学科的发展对GIS专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GIS专业是近二十年来兴起的新兴专业,GIS的建设依托于测绘学的发展,GIS专业要得到质的飞跃,必须要有大批的GIS专业人才,对GIS专业人才的培养可以以测绘学为基础,并借鉴测绘学科发展的成功范例,从以下方面着手。

首先,组建优秀的GIS培训团队,为GIS专业的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

测绘学科之所以可以得到长足的发展,根本原因就是拥有一批专业的测绘学术团队,他们密切关注国内外测绘学科的发展动向,并身先士卒,到前线考察,带来第一手的珍贵资料,鞠躬尽瘁,桃李满天下,培养了一批批的优秀测绘人员。GIS专业是计算机、地理、测绘、遥感、环境、空问、信息、管理等多学科交叉的边缘学科,并且以高等数学、计算机、测绘知识等为基础,学习难度大,开办实践又不长,所以,要使GIS专业得到长足的发展,首先要组建一批优秀的GIS学术团队,既有学术带头人,又有学术骨干,对于技术人员在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能够予以正确的指导,帮助技术人员更好的完成工作。

其次,加强相关工作人员的技术培训。

GIS学科对技术人员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要求都很高,不仅要求相关工作人员掌握ARCOBJECTS、ARCGIS ENGINE、AGS JS API等软件的使用,也需要在实践中对项目资源的争取和协调以及跟编码人员交流,所以,一定要安排好GIS工作人员的技术培训,针对这一点,可以定期组织GIS技术人员到其他的单位去学习先进的理论知识,学习GIS的外业采集、部件入库以及ARCGIS开发与修改等相关的课程,同时,可以邀请专业的GIS培训团队到单位对相关的技术人员进行理论和实践的一对一培训,充分发挥出GIS模块的作用,在培训中可以实施一定的奖励制度,由单位出面对接受能力快,表现突出的工作人员予以适当的奖励,充分的调动起工作人员学习的积极性。

最后,相关的GIS单位应当根据国家建设制定学科发展计划,完善必备的GIS软件和硬件设施。

GIS专业设定中,应该密切关注国家的发展动向,根据国家的经济建设需求制定完善的学科发展计划,建立GIS学科不同发展方向的细分学科,为不同领域培养相关GIS人才,同时,GIS专业与其他专业有较大的不同,对实践性的要求较高,所以,为了帮助工作人员更好的掌握相关的GIS知识和技能,单位应该不断改善工作硬件设施,完善实验室的各项设施,增添相关的实验仪器,安装必备的GIS软件,添加可用的GIS信息,以便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实践更好的掌握GIS理论知识,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以国家出面,建设部级或者省级GIS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培养一批动手能力强的GIS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德仁:发展我国GIS高等教育的思考,测绘科学{J}2003(12)

测绘专业范文12

关键词:测绘工程;应用型; 实践教学;培养模式

测绘科学技术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尖兵,贯穿于各种工程建设的始终,是工业与民用建筑、铁路、公路、桥梁、隧道、水利工程、地下工程、管线工程以及城市和矿山建设等工程项目安全施工与运营的重要保障。随着国家经济建设飞速发展及相应基础工程建设的快速跟进,社会对测绘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逐步加大。本文就我院测绘工程专业培养方案进行探讨,为“宽基础、重实践”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提出了参考意见。

1 测绘科技的发展及其对人才的迫切需求

我国提出了“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战略思想,确立了人才强国的战略,测绘业与地理信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样离不开人才培养。随着电子与信息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测绘行业的技术与方法也是突飞猛进,从早先的“地面测量、手工白纸绘图等原始方式进行数据采集和处理的”传统测量技术,发展到现在的以空间科学技术、计算机通信技术和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测绘高新技术,测绘科学已经被赋予了现代化与数字化的内涵,其技术手段也是焕然一新。因而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市场需求对测绘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需要加强对测绘工程应用型人才的能力培养。

2.我院测绘工程专业人才的的培养目标

以“立足河北,面向全国、服务于社会,特别是国土资源及相关行业”为战略目标,培养面向21世纪社会现代化所需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建设人才。

本专业培养具有工程测绘、数字图像处理、地下管线探测、“3S”技术、地籍测量、计算机制图等方面的基本知识,能在工程勘查、城市规划与管理、国土资源调查、空间科学研究、环境保护、灾害预防等各部门从事勘查设计、测绘、施工、科研开发等方面工作的宽基础、重实践、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3.培养措施

3.1课程学习

课程学习是获取本学科基础理论和系统专业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 , 也是四年培养过程的重要环节。课程设置及课程授课计划的制定应体现专业特色, 加强基础理论和专业技术,拓宽知识面。在课程设置上力求精简, 集中力量开设好一批应用面较宽、选课率较高的专业课程,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率。在确定专业选修课时,根据专业方向和学生特点给予充分的选择余地。

课程设置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2种。必修课程包括公共必修课、学科基础课和专业必修课,学校公共必修课为政治理论课和基础课,政治理论课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及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中国近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公共基础课包括高等数学、计算机基础课、外语等课程。学科基础课为专业课学习奠定必要基础的课程,包括:地质学基础,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数字测图技术、普通测量学、测量平差等课程。专业必修课为学习测绘工程专业的主干课程,包括:工程测量学、控制测量学、摄影测量学、地籍测量学等。选修课可分专业选修课和公共选修课,专业选修课是与专业相关的一类选修课程,一般由学校根据本校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力和兴趣确定;公共选修课主旨为拓宽学生知识面,由学生根据兴趣自由选择的课程,有科学技术类、经济管理类、法律社会类、文学艺术类等课程。

3.2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作为高校人才培养中重要的教学环节之一 , 要按照规范、科学的原则,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和监督管理。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制定切实有效的措施,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保证实践教学中指导教师的配比数量和教学水平,突出教师队伍在实践教学中的指导作用,同时加大实习基地的建设力度,不断提高外业实践教学的教学质量。

测绘工程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实践教学按年级可分为:一年级地貌(地理)认识实习、二年级数字测图实习、三年级控制测量实习及工程测量综合实习和四年级毕业实习。

实践教学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为了使测绘工程实践教学结合学科特点及实验教学自身规律,我们依据测绘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以能力培养为主线,构建了与理论教学相辅相成的实践教学新体系,使实践教学具有验证、综合、创新三大功能。建立测绘工程实践教学新体系,实现这一理想目标,必须对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及实验(实习)内容、实验(实习)教学方法、实验(实习)教学管理、实验环境和实习条件等几个方面进行大力改革、进行资源整合,达到实践教学体系的科学化、系统化。

3.3课外教学

第二课堂以开发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出发点,不断整合、深化教学主渠道,开展有助于大学生提高综合素质的各种活动和工作项目,在思想政治与道德素养、社会实践与志愿者服务、科学技术与创新创业、文体艺术与身心发展、社团活动与社会工作、技能培训等多个方面引导和帮助大学生完善智能结构,全面成长成才。为其提供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广阔空间, 在抓好课堂教学的同时,通过第二课堂,促使学生开展政治、经济、艺术、体育、励志、学术、科技等方面的活动,既拓宽学生知识面、锻炼实际能力,又丰富和发展了个性,为素质教育创造一个积极向上的氛围。

4.人才培养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4.1注意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政治、思想、道德素质是人生发展的原动力,是高素质人才的基本点。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思想品德、人文素质、身体素质、专业素质的培养,把这些培养潜移默化到日常的教育过程中,通过开设全院公选课,组织各种积极向上的文体活动,参加义务劳动,组织社会实践等,营造自律的、融洽、进取的教育环境,形成健全人格,树立崇高理想,培养高尚情操。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以及国情教育,使学生认识到国家前途与个人命运息息相关,增强社会责任感。实事求是、敢于坚持真理的精神。要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从更高层次上要求,则应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

4.2培养学生社会需要的实际应用能力

知识的积累并不等同于能力积累,因而在完成学习任务前提下,应培养社会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动手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开拓创新能力。这样才能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学校是能力培养的主阵地,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必须以现代化教育理念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为出发点,遵循教学规律,进行教学法内容改革,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力求有所创新,同时,进一步深化学生社会实践,积极开展社区援助和青年志愿活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通过锻炼提升学生社会需要的各种实际应用能力。

4.3 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测绘工程专业是一个理论与技术相结合、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在学习中要求学生必须经过亲手操作,了解很多的仪器设备性能并掌握其操作方法,熟练使用它们完成既定的测量任务。测绘工程专业主干课程教学效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实践教学质量的高低。而实践教学则是理论教学与具体实践相结合,巩固理论教学成果、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因而测绘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在测绘人才培养中尤为重要。多年来在测绘工程专业各主干课的教学安排和培养方案中,实践教学 (包括野外教学实习与校内课堂实验)占教学总学分的三分之一以上。

4结束语

紧跟学科发展,立足社会需求,夯实专业理论,强化工程技能,培育应用型测绘工程技术人才”的教育理念为指导,根据学生的就业领域, 合理搭建专业平台, 拓宽专业方向, 增强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和就业能力。另一方面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重视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精选理论教学内容, 增加学生自主学习时间,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开展研究性教学, 突出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建立符合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的教学内容体系, 更好地实现我们培养“肯吃苦、善动手、会管理、能创新” 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最大限度地满足测绘行业需求。

参考文献

[1]周秋生 测绘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05,(3).

[2]张清浦 关于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目标和任务的探讨[J] 地理信息世界 2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