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化学专业的就业方向

化学专业的就业方向

时间:2023-08-16 17:29:46

化学专业的就业方向

化学专业的就业方向范文1

论文摘要:充分考虑到就业导向是课程开发设置的基本原则和指导方针,及模块化、单元制、推行“多证书制”、质能并举、产学研结合的专业课程开发设置原则。以期达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出高质量的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的目的。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今时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人类社会正处在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折的关键时期,产业结构和劳动力结构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包括高技能人才在内的知识型劳动者就业岗位和需求不断增加。在前不久召开的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强调指出:“高技能人才是推动技术创新和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力量。要通过学校教育培养、企业岗位培训、个人自学提高等方式,加快高技能人才培养。”这一指示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教育部副部长周济在全国高职高专产学研结合经验交流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指出:“高等教育今后的发展方针是:‘巩固、深化、提高、发展’,即巩固成果、深化改革、提高质量、快速发展。”

为满足信息、文化产业的不断发展的需求,应对影视编辑、动画制作、多媒体设计、网页设计等行业的需要,天津滨海职业学院应用艺术系于2002年开设了电脑艺术设计专业(五年一贯制),电脑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虽然改变了过去那种“本科压缩饼干”型的专科教育模式,但为适应社会环境的发展,仍有许多问题需要深人研究。

一、就业导向是课程开发设置的基本原则和指导方针

课程是将宏观的教育理论和微观的教学实践联系起来的一座桥梁,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是学校一切教育和教学活动的核心。

职业与课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在高等职业教育中,两者是紧密相关的。每一种职业都有自身的职业标准和能力要求,而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要依据所面向的职业标准和能力要求进行开发和设计,把职业标准和能力要求转化成课程目标,使培养的人才达到职业要求。

二、电脑艺术设计专业的职业分析

1.岗位需求

随着信息、文化产业的不断发展,影视编辑、动画制作、多媒体设计、网页设计等行业的岗位需要不断增加。世界公认,中国是一个庞大的中华文化市场,因为中国有绵亘数千年的古老文化和取之不尽的文化资源,中国有13亿人口和7000万海外华人。据有关部门预测,到2005年,中国还将具备6000亿元的文化产品消费能力。根据我国政府的统计数据,2003年,中国游戏市场规模为13 . 2亿元人民币,对电信业、IT业、媒体出版业的直接贡献分别为87.1亿元、35亿元和26. 4亿元;而动漫产业,据业内人士估计,包括动漫作品的播映、图书音像、衍生产品,其2003年的市场总规模为80亿元人民币。数码动画设计师,作为一个新兴的职业,主要分为两个培养方向,即影视动画方向和游戏动画方向。相关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游戏动画人才不到3000人,而市场缺口达到60万人;我国目前动画年产总量不足3万分钟,需求缺口至少在30万分钟以上,至少需要2.5万名卡通原画人才,配套辅助性人才在3-5年内必须达到8-10万人。动画人才的极度匾乏,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动漫产业及网络游戏产业发展的瓶颈。

2.职业能力

专门技术能力:二、三维动画制作,视音频设备的使用及后期编辑,多媒体设计与制作,网页设计与制作。

关键能力:运用各种媒体进行学习、获取新知识、掌握新技术的能力;按工作任务要求,运用所学知识提出工作方案、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按照并满足客户要求,提出新的创意的能力。

三、电脑艺术设计专业的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遵守国家政策和法规,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身心健康,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在专业上要求掌握动画制作的基本理论和相关应用领域知识,精通三维动画制作和影视编辑,熟悉多媒体和网页制作技术,能独立完成动画制作、影视编辑、多媒体和网页制作项目的相应任务。毕业前可以参加并获取动画设计师、影视剪辑师、多媒体互动设计师、网页设计师等相关认证。

就业目标岗位:动画制作、影视编辑、多媒体设计、网页设计、建筑效果图制作等计算机图形设计制作岗位。 四、专业课程开发设置原则

1.就业导向以行业需求为基本依据,深人贯彻“就业导向”。

2.模块化、单元制高职教育中的每一门课程原则上不是按科学系统化组织教学内容的,因此就业导向的职业能力系统化课程(VOCSCUM)不称其为科目课程,而称为单元课程。电脑艺术设计专业的专业课程共分为5个模块:公共基础课模块、职业基础课模块、核心技能课模块、职业任务课模块、选修培训课模块。

3.推行“双证书制”提高高职学生的就业竞争力。高等职业教育各专业都应取得国家认可的职业资格证书,并将此作为取得毕业证书的必要条件之一。但鉴于我国目前的职业资格证书种类多,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确定各专业应取得的职业资格证书。电脑艺术设计专业可以参加并获取动画设计师、影视剪辑师、多媒体互动设计师、网页设计师等相关认证。

4.质能并举爱因斯坦有句格言:“兴趣是比责任感更好的老师。”采用四阶段教学法与项目教学法相结合,可以开发学生多元智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5.产学研结合坚持“产学研结合”的专业建设方向,请行业的行家里手、名人名流、能工巧匠兼任专业教师,社会企业为专业实践教学提供实习基地,参与实践教学指导,并为专业教师提供行业实践进修、提供技术研究课题,为应用性人才培养营造真实的行业环境。学校与行业共同培养的人才完成学业走上职业岗位,直接面对社会行业的客观评价。教育部副部长周济在全国高职高专产学研结合经验交流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中说:“‘产学研’结合的根本意义在于高等学校的发展要面向市场、面向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的主战场。什么是高水平的学校?什么是一流的学校?根本的标准是培养大批社会需要的高质量的人才。”

五、培养方案框架体系

化学专业的就业方向范文2

关键词:就业导向 中职学校 课程改革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针对职业教育强调指出:“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中职学校的课程改革必须紧紧围绕就业导向来深入展开。

一、就业导向的课程体系设计

1.市场化的专业设置

就业导向的课程改革,即要根据人才市场需求进行动态的专业设置和专业方向的调整。要对就业市场做实时的调研分析,全面把握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变化,不断地调整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和专业方向,使中职学校的专业方向永远与市场需求无缝对接。

2.能力化的课程标准

就业导向的课程改革在课程标准制定上,要瞄准学生未来就业的工作岗位,紧盯行业企业现行的职业能力标准,强化职业技能训练和职业能力培养,以实现职业学校的课程体系与工作岗位的能力标准无缝对接。

3.模块化的课程结构

就业导向课程改革一定要重新序化课程结构,以核心专业技能为主线,以特定的工作岗位为依托,以就业能力为依据,以工作流程为基础,把专业核心能力进行模块化分解,在专业技能教学中实施模块化训练。

二、就业导向的课程资源开发

1.项目化的课程内容

就业导向的项目化课程内容开发,要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职业能力标准,以企业的实际工作过程为基础,提取完成工作任务所需的关键知识和主要技能,并将提取出来的关键知识点和主要技能点具体化,形成相应的项目化的课程内容。

2.专业化的师资队伍

就业导向课程改革要求职业学校不断加强校企师资互动交流学习。一方面要走出去,要加强专业课教师深入企业一线学习,不断提高师资队伍的实践经验和操作技能。另一方面还要请进来,职业学校还要经常聘请企业专家来学校兼职,这样不但可以帮助教师更新专业知识,还可以加强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

3.企业化的实训平台

就业导向的课程改革要建设企业化的模拟实训平台。职业学校在实验设备和实训设施建设过程中,要模拟学生未来就业企业的工作环境和工作任务,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真切地感受到未来工作场景和技术要求,以便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工作环境和技术要求。

三、就业导向的课程教学实施

1.理实一体的教学模式

就业导向的“理实一体”教学模式,要将专业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为一体,采用“理论中加以实践锻炼、实践中加以理论引导”。即在理论知识学习中穿插相关实践操作训练、在实践操作训练中传递必要的理论知识,把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有机结合,从而实现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

2.行动导向的教学方式

行动导向的教学方式主要通过“做中学、学中做、做中教”的参与式教学,采用任务引领和实践驱动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构建自己的专业知识体系,并不断提高自己的实践技能。

3.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就业导向的课程改革在教学活动组织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有针对性地采用实施分层教学、个性化教学、现场教学、项目教学、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为学生创设企业情境化的学习环境,进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学习效果。

四、就业导向的课程教学评价

1.评价主体多元化

就业导向的课程教学评价在评价主体上,要打破教师一元评价模式,实现教师考评、学生自评和同学互评、企业抽评等多元化评价。就业导向的多元主体评价模式,即教师考评是主体、学生自评和同学互评是主线、企业抽评是主导的多元综合评价方式。

2.评价内容综合化

就业导向的课程评价是对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的综合化考核。职业素养考核评价主要从学习态度、学业表现、职业态度、敬业精神、创新精神、职业道德意识、合作意识、适应能力及心理承受能力等方面进行重点考核。专业技能的考核应该与用人企业的职业能力考核标准相对接,以达到校企考核评价体系的良好对接。

3.评价方式多样化

化学专业的就业方向范文3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当前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需求及高等师范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就业现状,提出了以就业为导向的计算机专业改革的必要性,并就我院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经验进行了详细介绍。最后通过分析目前我国高师院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教学改革是系统解决高师院校计算机专业各种问题的关键。

关键词:就业;高师院校;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1前言

随着高校扩招以及高等教育向大众化、普及化方向发展,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式十分严峻。近几年来,大学生就业遭遇“寒流”。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字,200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338万,就业率为72.5%。72.5%的就业率意味着大约有100万的大学毕业生没有工作。2006和2007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分别达397万和456万,就业形势日益严峻。据学校部、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联合的《2006年中国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显示,截至2007年5月底,在接受调查的2006届本科毕业生中,已签约和已有意向但还没有签约的占49.81%)新浪网调查数据为41.99%),不想马上就业的占15.02%)新浪网调查数据为7.27%),而没有找到工作的比例为27.25%)新浪网调查数据为36.50%)。

就计算机专业的情况来看,在信息经济与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当代社会,信息产业的迅速持续发展决定了计算机学科所培养的学生就业市场比较广阔,各级各类软件公司、信息中心、网络公司、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的信息化部门、企业信息化及自动化改造部门,以及发展中的高校自身,对这类人才都有很大的需求。单就信息化来说,无论是企业,还是政府机关、事业性单位,从中央到地方都呈现信息化、网络化的发展趋势,都需要大量的计算机人才。正因为如此,计算机专业经过了一个大发展的时期,据教育部高教司统计,到2006年,全国已有1000多所各类高校开设了计算机类本科专业点1361个,在校生达到45万余人,每年的毕业生达11万余人。另外还有大量的计算机类高职高专、中专学校和社会上数不清的长期或短期计算机应用培训班,培养的计算机类学员每年少说也在100万以上,他们都在蚕食着计算机人才市场这块蛋糕。从目前情况看,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需求,已基本上呈饱和状态,也出现了就业难的问题。

其实,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就业难还有更深层次的问题。近年来,随着世界范围内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国内的软硬件开发公司,特别是国外资本在国内的软硬件外包公司大量出现,对信息技术软硬件开发人员和白领工人的需求迅猛增长。同时,在我国发达地区,复合型、专业型、经营型、创新型的计算机专业人才也十分紧缺。从这种情况看,计算机教育的前景十分看好。然而,从人才市场的调研结果可以看出,由于我国很多高校并不重视面向市场办教育,造成计算机人才市场上大量出现“有岗无人”和“有人无岗”的怪现象。高等学校特别是非重点的一般本科院校计算机专业教育教学值得认真研究。

2高师计算机专业就业现状分析

上述就业难的问题在我国的高等师范院校计算机专业毕业生中显得尤为突出。对于师范院校的计算机专业,除了有上述因素外,毕业生就业困难还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是师范类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需求量比几年前已大大减少。十多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应用,形成了一支庞大的师范类计算机教育队伍。从重点师范大学到普通师范院校,从大量的师范专科学校到中等师范学校都有计算机专业,每年培养着大量的各种层次的计算机教师。然而,计算机老师的需求情况怎么样?首先,经过多年普及计算机教育,城市中小学计算机老师已经饱和。由于中等学校基本上是以应试教育为主,教育以升学为导向,中考、高考无疑就成了学校教学安排、学生学习方向、家长重视程度的指挥棒。而今,由于中学“信息技术”课程还尚未正式纳入中考、高考等升学考试的考核范围之列,这样就导致了许多学校、学生以及家长对计算机课程不重视,许多农村学校甚至尚未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即使有的开设了,但由于课时较少,计算机专业教师的需求量也就很小。再者,很多中学领导往往认为信息技术课程简单,一般理科出身的老师都可以教,因此也就不刻意引进计算机专业的教师。而对于很多农村学校来说,即使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由于经费紧张,买不起多少计算机,也就没有必要引进计算机专业的老师了。就我校所在地,有着近800万人口的安庆市(含8个县)来说,每年吸收有编制的计算机专业教师不足10人,而仅我校每年培养的师范类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就达240人之多,供大于求的情况十分突出。

第二是师范类计算机专业毕业生面向计算机软硬件开发和计算机应用岗位就业的能力很差。受老的培养方案的限制,师范类计算机专业单纯地培养面向中等学校计算机教育师资,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出现脱节,培养出的学生不能胜任其他行业的软硬件开发和计算机应用工作。长期形成的那种重理论轻实践、重系统性轻应用性的培养模式也为大多数师范类计算机专业所沿用。再加上师范类的必修课,如教育学、心理学、中教法、“三字一话”、微格教学、教育实习等与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有关的训练和学习占据了大量的学时,使得师范类计算机专业学生学习软件开发和计算机应用的课程比工科院校学生要少得多,而且动手能力很差,这无疑增加了高师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难度。难怪有些师范院校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不敢到软件开发公司去应聘,甚至不敢到企事业单位计算机应用岗位去应聘。

师范类计算机专业就业难的现状将会一直持续下去。解决的方法除了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面向边远地区和农村中小学就业,主动选择到私立、民办学校就业或自主创业等渠道就业外,改革旧的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案,强化学生的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让学生能够到更加广阔的人才市场去应聘是当今师范院校计算机专业必须重视的问题。因此,师范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育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3以就业为导向计算机专业改革的必要性

综合相关文献资料,发现目前高师院校计算机专业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学校的计算机教育整体上滞后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2)地区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计算机应用水平差距较大,导致不同地区计算机教育水平的不平衡;(3)专业设置较早的学校和专业设置较晚的学校的专业教育水平不平衡;(4)没有统一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各个学校各自为政;(5)在进行改革的部分高师院校,计算机专业的培养目标不明确。教学计划既存在盲目向理工科院校看齐的倾向,也存在着培养“高级操作员”的问题,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难以满足计算机行业的需要;(6)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落后;(7)教育经费投入不足,教学设备数量少、质量差,尤其是计算机硬件教学设备更差,且实验设备更新缓慢,学生难以得到较先进的综合性训练;(8)科研项目少,科研水平差,尤其是面向社会的应用开发项目少,不利于对学生进行应用开发训练;(9)相对于理工科计算机专业学生,高师学生就业能力有较大的差距。

所有这些问题都严重地影响和制约着师范院校计算机专业的正常发展,也不能适应当前高度信息化社会的要求和需要,更是影响高师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就业的重要障碍。多年以来,高师院校计算机教育界也一直围绕这些问题开展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如文献[3]从计算机专业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就高师院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给出了详细的改革建议。文献[4]针对高师计算机专业本科生实践能力培养方面提出了具体的“一新二管三纲四考”的培养模式。文献[5]以高等师范院校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为例,从教育观念的更新、教学模式的转变、教学手段的更新、教学对象的再认识、教学中的教材教法等多个方面分析以网络为主的现代教育模式改革的思想,探索以多媒体和网络为主体的教学环境下的教育新思路。文献[6][7]均是探索高师计算机专业改革中有关教学方法、内容等问题的解决方法。然而,迄今为止几乎没有文献着眼于就业问题探索高师计算机专业的改革。我们认为,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教学研究正是系统解决高师院校计算机专业各种问题的关键,也是当前研究的热点。

4我院计算机专业面向市场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自2004年以来,随着计算机专业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突出,我院一直致力于面向市场的师范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改革的研究与实践,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和探索。

(1) 积极探索高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面向市场改革课题

为了解决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就业难的问题,师范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改革势在必行。作者在理论上进行了积极探索,提出了改革的主要思路,包括改革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提倡素质教育,注重能力培养,加强教材建设,进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提高教师素质等。

(2) 以就业为导向的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以就业为导向指出了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必须考虑就业市场的需求,培养方案要直接与就业目标挂钩,就业方向要在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中清晰体现;课程设置要瞄准某种职业并落实到具体岗位,指向工作需要,即根据职业需要的知识、技能确定课程内容,使“能力本位”的思想得到体现;专业通用课程考虑到了学生的职业生涯的发展,职业方向课程满足了学生即时就业的需要。

为了在一个培养方案中培养上述几种人才,必须实行分方向培养的策略;在课程设置中需要设置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和专业拓展课。考虑到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在各方向中通用,专业方向课和专业拓展课随专业方向的不同而不同,因此模块化就成为课程体系的基本结构。为了适应人才市场需求的变化,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不能是一成不变的,而应具有动态的特性。因此,我们的目标是构建一个以就业为导向的模块化、动态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相应的课程体系。

为此,首先对计算机行业岗位群的能力进行分解,将其中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设计为专业通用课程模块;再将该职业范围内适用于各个具体工作岗位的技能设计为满足就业需要的职业方向课程模块,职业方向模块易于和相关职业资格证书衔接。专业通用模块和多个职业方向模块组合成一个专业的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

动态性阐明了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适应变化的显著特征。动态性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职业方向模块的设置与市场需求的变化保持一致,体现出课程设置的动态性;二是根据人才需求和学生就业率的变化情况,可调整选修相应职业方向模块的学生人数,体现出课程选择的动态性。

但是构建就业导向的模块化动态培养方案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涉及到多方面的因素。公共基础模块主要由教务处协调其他院系建设,大类专业通用基础模块主要由计算机专业基础教研室建设,职业方向模块主要由软硬件教研室建设。其中,软硬件教研室起综合协调的核心作用。课程体系构建和专业教学计划的制定可按以下思路来进行:

1) 调研行业企业现状。分析专业对应的职业方向,确定职业方向模块;分析每个职业方向模块应具备的专门技能和知识;写出行业调研报告。

2) 调研人才市场和学生就业情况。分析每个职业方向的人才需求情况;提出选修相关专业模块的学生人数建议;写出人才需求分析调研报告。

3) 设计职业方向模块。确定每个职业方向模块所开课程;确定职业方向模块对应的职业资格证书;确定课程的开出顺序。

4)构建课程体系。将公共基础模块、大类专业通用基础模块、职业方向模块组合成新的课程体系。

5) 编写专业教学计划。按教学计划的格式和要求编写相应的专业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

这一思路在我院2006级的培养方案中得到体现,该方案中把计算机专业分为师范和非师范两个大的方向。两个方向的优秀毕业生都可以报考研究生,师范方向的优秀毕业生可以报考计算机软件与理论方向和计算机系统结构方向的研究生;非师范方向的优秀毕业生可以报考计算机应用方向的研究生。由于非师范方向涉及的专业范围还太宽,可以再分成若干方向,在06级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NET和JAVA两个方向,08级增加嵌入式系统方向。从06级开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方案的具体做法是:学生在前四个学期不分方向,学习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在第四个学期末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学习基础自由选择专业方向,同时加强对学生的引导,避免随意性和不切实际的情况发生。后四个学期的学习内容包括两个部分――专业方向课和专业拓展课。在所有课程都注重实践环节的教学,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为了让学生尽早了解我们的培养方案,在每届新生入学时就介绍我们的培养目标和方向设置,使学生一开始就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学风明显好转,教学效果非常好。例如,以前每次课教师靠点名约束学生听课,自从分方向教学以后,每次课同学们都提前来到教室,上课时已是座无虚席。

(3) 以就业为导向的校内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

为了探索校内实践教学新思路、新方法,在教学资源相对紧张的情况下,我院于2004年建立了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心,构建另一种校内实践教学平台,以就业为导向,积极引导大学生参加科技活动,提高他们主动实践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第一,积极争取大学生的科研立项,仅2007年,计算机与信息学院就有十几位同学获得校级科研立项。

第二,实行科研导师制,鼓励大学生参加导师的项目研究,效果明显。2005届汪智华的“粗集理论原型系统的集成与实现”,2006届汪中的“不确定信息系统知识提取-RSDM功能的拓展”,2007届李玉杰的“试卷质量分析自动生成系统数据图表化”、张澜的“基于局域网的虚拟场景多人连线技术的实现”和2008届王少华的“一种基于多满意度的公交线路选择最优化数学模型”等被评为优秀毕业论文。还有更多的同学积极参加导师的横向课题项目开发,如为安庆市及下属8县的自来水公司创建的自来水电脑收费系统;为安庆市劳动就业局创建的“劳动力资源数据库与劳务输出网”,为安庆市十里物流公司创建了“物流企业信息网”等,实现了产、学、研相结合,从中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也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第三,面向就业,鼓励和引导学生积极参加我院每年各举办一届的程序设计大赛、网页设计大赛和课件制作大赛等品牌活动,鼓励和引导学生积极参加部级、省级各种科技竞赛,强化主动实践能力,取得丰硕成果。2004至2007年,共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竞赛奖励20多项。其中,2004年12月,叶敏等同学荣获首届全国计算机仿真大赛二等奖;2006年12月,刘伟等同学又荣获第二届全国计算机仿真大赛二等奖。2006年10月,汪中等同学荣获第五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铜奖。2007年12月,袁莹莹等同学荣获2007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相关信息均被新华网、安庆晚报等媒体报道。

在师范教育方面,以科技创新基地为依托,通过引进安庆市中学信息技术奥赛培训、通用技术教师培训以及各类中小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加强和深化“双进”工程,构建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互动通道,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例如我院毕业生陈亮指导的中学生获2008年安徽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二等奖。

(4) 面向就业市场,拓展校外实践基地的教学形式

积极探索校企合作,构建实践和就业基地。为计算机软硬件开发人才的培养和就业,我院已经建立了一批校外实践和就业基地,例如在2007至2008年与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翰子昂公司等签定了联合培养协议,已有数十名同学进入基地学习,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5以就业为导向的高师计算机专业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及进一步思考

就业导向的高师计算机专业改革的实施,必将对传统的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模式产生较大的影响,有的甚至是根本性的变革。就目前而言,主要面临以下问题:

(1) 现行的招生及学籍管理制度面临挑战。目前,学生进校后,专业已经确定)即师范类或非师范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该体系实施后,第一、二学年学生的专业方向不确定,从第三学年开始,学生选修不同的职业方向模块。

因此,新生进校后部分学生的专业方向将会调整)由师范转向非师范或由非师范转向师范),现行的招生、电子注册和学籍管理制度将会面临挑战。

(2) 现行的教学管理模式面临挑战。该方案实施后,教学管理从以班为单位转变为以专业方向为单位。因此,必须建立适应分方向培养的信息化学生选课和成绩管理系统,排课方式将进行大的调整,选修、重修等也将遇到新问题。

(3) 现行的学生管理模式面临挑战。该方案实施后,行政班级和上课班级分离,同一行政班级包含多个专业方向的学生,班级管理、学生评优等出现新问题。

面对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一系列的相关课题,比如“以就业为导向的师范院校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改革研究与实践”、“以就业为导向的高师院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改革及大学生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以就业为导向的分方向教育教学管理改革研究与实践”等。在这些研究课题的基础上,认真总结经验,动员更多人的热情参与,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这项以就业为导向的改革措施一定会达到预期的效果,为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建设探索出一条新的道路。

参考文献

[1]杨克昌. 倡导自主发展,突出个性培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2+3模块”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 计算机教育,2004,(5).

[2]刘乃琦. 计算机专业(学科)面临的挑战与创新[J]. 计算机教育,2005,(12).

[3]孙多然等. 关于高师院校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J]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

[4]赵致琢. 高校计算机专业教育如何改革[J]. 计算机世界,1998,(12).

[5]腾国文. 高师计算机专业本科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与探索[J].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4).

[6]段利华.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现状分析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J]. 高等理科教育,2007,(2).

[7]李卓玲. 应用型本科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的制定策略与实施[J].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0).

[8]顾明远. 基础教育与创新精神[J]. 中国教育学刊,1999,(2).

[9]贲可荣. 计算机专业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 海军院校教育,1999,(4).

[10]姚合生. 师范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面向市场的改革[J].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2).

[11]赵致琢. 高等学校计算科学(专业)教育[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

[12]李东. 计算机应用专业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的探讨[J]. 榆林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4).

[13]王四万,师军. 计算机科学(教育)专业本科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结构的探讨[J]. 现代电子技术,1999,(7).

The Research and Experience of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Plan and Curriculum System Reform of

Normal College Computer Specialty by Lead of Employment

YAO He-sheng, JIANG Jin-jian, JIANG Ke-qin

(School of Computer and Information, Anqing Normal College Anhui Anqing 246011)

化学专业的就业方向范文4

关键词 地方高校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 播音主持方向

近几年来,随着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也蓬勃发展起来,在全国范围内开设此专业的学校从原来的北京广播学院等几家,发展到目前的几百家,地方高校在其中占很大比重。而报考此专业的学生人数也在迅猛增长,而反观中国电视媒体发展由原来的粗放型向集约型、品牌化、专业化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的针对性也越来越高。作为地方高校如何在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在校生越来越多,又如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怎样增强人才的竞争力?又如何使地方高校培养的人才适合于目前电视等媒体的现实需求?未来又如何吸引生源?本文以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播音主持方向为例,结合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培养目标,入学考试与录取方法,人才培养模式等,提出对目前地方高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建设一些意见。

一、方向建设,不是建设方向所代表的专业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方向建设即“专业+方向”。专业方向建设包括两大类的选择,一类是专业内部的方向选择;另一类是专业相关的外部方向选择。但广播电视编导方向战略的选择,要做到“自下而上,上下兼顾”。笔者所提倡的广播电视编导方向建设重要的原因之一是基于社会、媒体对人才的要求而做出的,即“一专多能,复合型人才”的要求,所以方向是在专业基础上的方向,不能为了方向而方向,失掉广播电视编导这个基础。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播音主持方向要科学、规范地建设,笔者认为必先理清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和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之间的关系。就广播电视编导播音主持方向来讲,要兼容两个专业的优势,夯实电视编导的基础,发展播音主持艺术的专长。

二、方向建设,人才培养目标要明确

从专业发展、因材施教,避免“大锅饭”等来看,地方性高校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应该拓展和强化专业方向的目标培养。

而目前很多地方高校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即“大”和“全”。所培养的学生概括起来全能在广播电影电视系统、文化部门和企事业宣传部门从事广播电视编导、策划、制作、播音、主持以及摄影、摄像、音响、撰稿、编剧、广告、社教等方面的工作。这样的提法虽然有扩大就业出路、吸引考生的意图,但培养目标的“广撒网”就会全是重点而无重点可言,在教学上也会呈现出无系统、无规律等盲目教学现象。既然在战略上选择了方向,那就应该在人才培养目标明确方向,重点培养、着重强调。

当专业方向战略确定后,以及专业培养目标这个大战术问题明确后,后续的专业建设自然也就有了方向和依据。

三、方向建设,专业考试与录取的设计要科学而有针对性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属于艺术类招生,在高考之前需进行专业考试。笔者参加过多次地方高校的艺术类的考试评委工作,在过程中发现大部分地方高校考试内容“无层次、无方向”。“无层次”表现为一次初试定命运,而无复试或三试,这种做法使得所谓考试成绩优异的学生不见得专业素质水平就好,而考试失利的学生专业素质就差;“无方向”表现为在一试过程中,所有专业方向兴趣爱好的学生混杂在一起,不同专业方向素质潜质的学生混杂在一起。这种“无层次、无方向”的选拔生源极易造成考试的走过场,看表象。再者这样的选择学生也是不符合广播电视编导本文所强调的方向建设的要求。

专业考试,地方高校不能急功近利,简单化、一刀切处理。对于地方高校专业考试笔者认为设初试和复试是理想的,既避免了一试带来的简单表象、走过场的考察弊端,又避免了选择三试效率与效果不明显的弱点。

初试的设计可以集中在学生基本素质的考察,测试学生是否符合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基本素质要求,例如笔试部分设文学艺术常识或综合文化知识等;面试部分自我介绍、编讲故事和艺术特长展示等。复试设计可以集中在学生方向选择上进行有针对性的素质考察,以广播电视编导播音主持方向来说“有声、上像、内涵深”即是方向人才遴选的原则,也是测试的重点。

录取方法上,在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上要针对实际有所创新,不能一刀切。有的学校选择专业考试与高考成绩相加的形式由高到低录取;有的学校选择各考试的权值比重,有的侧重专业考试成绩,也有的侧重文化课考试成绩,然后各成绩相加由高到低录取;有的学校选择以专业成绩或高考成绩过一定分数线,然后以另一成绩由高到低录取等。这些录取方法各有其短长,但都有对优秀人才遗漏的可能。

地方高校要录取优秀学生,就必须吸收各录取方法的长处,避免其短处。笔者认为以下录取方法对于地方高校专业发展是有益的:

第一,高考成绩过国家线之后,以专业成绩由高到低排名,录取招录人数的20%。这样做就使得专业素质非常高的学生不至于因为文化课而掉落。

第二,专业考试过学校线之后,以高考成绩由高到低排名,录取招录人数的10%。这样做就使得学习成绩优异并具有一定专业素质的同学不至于掉落,也为将来报考研究生,积累生源。

第三,专业考试和高考成绩均过线的同学,以专业考试占60%,高考成绩占40%,然后成绩相加由高到低录取招录人数的70%。

此外专业男女生比例的问题也要重视。笔者看过这样的编导班,共31人,但男同学只有7人,这样的班级男女生组成除有特定的专业方向要求外,是极不合理的。所以在录取方法上是否可根据市场对编导人才的需求情况以及专业方向的实际要求,考虑男女生分别录取的比率构成。在教学经验上来看,广播电视编导播音主持方向男女生构成中,以女生占6成,男同学占4成比较合适。因为这符合男女同学在报考上的人数比例,符合大部分女同学的生理优势,另一方面也大致符合一般地方电视媒体相应工作的人员比例构成。

四、方向建设,人才培养模式要合理、有序、有保障

地方高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方向建设要构建新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全面分析社会需求,职业特征,以正确的理念为指导,制定合理、有序的人才培养模式。

1 突破固有模式,构建“专业实、方向突出”的课程体系结构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方向建设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以往课程模块排序是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选修课等按年级顺延下来,理论与实践脱钩,学生个性化培养不明显。在此情况下,课程体系结构的调整是必要的。

要突破固有模式,前提是“专业实”,即专业基础教育要扎实有物,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以精简、合并、缩小学时等方法作为所有方向的通识课,这样做即割除一些与实际工作脱节老旧的知识,也能集中精力让学生把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理论精髓。“方向突出”即专业方向教育要有重点、集中、深入。在播音主持方向的教学中,要凝炼播音主持专业的基础课程,并与通识课并列开出;在播音主持方向专业课的选择上,要深入地与当地经济、政治、文化,媒体特点,努力做到播音主持方向的“地方差异化”教学体系的建立。为了方向突出,在课程体系的选修课中,应以突出专业方向和“地方差异化”的选修课为主。

2 建立校内、校外实践体系,为就业服务

实践体系的建立是保证专业知识转化为专业技能的重要平台,更是保证就业的助推器。就笔者的经验来讲,实践体系可采取校内多维系操作,校外多合作的方式进行。

多维系中横线可把理论课中的实验部分单独设立课程,以小课的方式进行,并且方向小课以各自的内部特点有机的联系起来,这样做即保证了大课理论的消化,也保证了学生学习的系统完整所带来的提升空间的无限扩大;纵线可把不同年级的方向学生以通道班的形式统一起来,配备专业方向教研室的老师做方向导师,老师指导学生,学生带学生,老师再指导学生的流程完成各种专项任务;以校内资源为平台,为学生全面搭建模拟工作台。多合作即与当地媒体或传播公司建立共同制作节目、共同培养学生的良好互动机制。双方互通有无,建立双赢的合作局面。播音主持方向的学生从主持技巧在理论课上的学习,再到小课的巩固,再到选修课的丰实,再到通道班的提升,再到工作台上的历练,最后“出口”到校外媒体或传播公司具体实践。从这种多维系操作与多合作方式的运作,从内到外增强了学生的本领,就业目标也容易实现。

化学专业的就业方向范文5

自1994年我校开设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以来,十多年间,我校化工专业蓬勃发展,培养了千余名合格的毕业生。我校化工专业分两个专业方向培养,分别是煤化工专业方向和高分子化工方向,大三第二学期由同学们自愿选报专业方向。据统计,报高分子化工专业方向的学生不足11%,为了了解同学们的想法,我们对学生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同学们选择专业方向的主要依据是考虑到就业的便利。近年来我国,尤其是西部,陕西、山西、宁夏等地煤化工行业较热,结合我院生学来源,超过一半的学生在考虑就业时倾向回原籍工作,于是参照往届同学的经验,大多选择了煤化工方向,无暇顾及到自身的兴趣。不少同学对这两个方向都不甚了解,对我国化工行业了解甚少,选报哪个方向都无所谓。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反映对专业的培养计划不了解,培养计划在实施过程中课程的设置和安排不尽合理,课程安排有前松后紧的现象。这些不解和困惑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同学们的学习热情,从侧面反映出我校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建设上亟待解决一些问题。

基于以上分析,我认为我校要培养满足市场需求的化工专业人才应该从下面几点来开展工作。

1 调整培养计划,进行培养规范的整体设计

专业规范对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是高等学校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为基础,在改革实践过程中对有关专业的课程体系、知识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和相应的参考指标进行整体设计,专业规范对专业人才设定培养规格,拟定培养目标。在高等院校进行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对人才培养规范进行整体设计,是开展专业建设与深化改革的重要入手点[1]。

应对当前的就业形势,制定化工专业的专业规范非常有必要。自1999年以来,高校外延发展迅速,新增高校、新增专业多了,人才培养难度更大,要求更高。另外,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教育质量呈多元化,亟需制定专业规范,一般高校工科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的定位决定了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框架。

2 加速进行我校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认证工作 3 灵活设定培养方向

专业方向的设置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基础,开设什么样的专业方向,关系到培养什么样的专业人才,培养出来的人才是否符合社会的需求,这个问题关系到一个专业的前途命运。在充分利用我校资源的同时,在专业方向设置上体现差异,强化特色,做到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在开设专业方向的问题上,要避免与周围同区域、同等水平的院校趋同,以减少资源的浪费,避免在人才培养上出现重复和过度竞争,充分体现差异[3]。

4 优化各级结构,提高培养质量

当前,大学生毕业后难就业已经成为社会主要关注的问题,也是每所高校所面临的最为严峻的挑战。要解决这个问题除了国家宏观上的一些制度和政策的支持外,高校还应该根据市场所需人才,有针对性的提高培养质量。提高培养质量,既要从宏观上把握高等教育的结构,明确学校、院系和学科的定位,满足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对高等教育的要求,另外,要从微观上、从学校本身把握高等教育的内部结构,理顺专业结构、学科结构与理论结构,使我们培养的人才和社会需求相一致[4]。

化学专业的就业方向范文6

[论文摘要]课程是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要素和中心环节,是学校教育实践的轴心,因此课程改革是学校教学改革的核心。本文通过分析目前高职高专教育存在的不足,试从以就业为导向,对高职高专课程改革应遵循的职业教育发展规律,就业价值取向原则以及改革策略构思进行探讨。

课程是学校教学内容和进程的总和,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要素和中心环节,学校的一切教育实践都是以课程为轴心展开,因此,课程改革是学校教学改革的核心。高职高专要为适应社会人才的需要,主动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和职业岗位变化,对课程体系、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进行有目的的变革,才能保持自己的生命力,顺利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的目的。

一、当前高职高专教育存在的不足

1.课程缺乏特色。长期以来,由于各种原因,高职高专自觉或不自觉地被办成“浓缩型的本科”,表现在以学科为中心,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不恰当地强调知识的深度和广度,缺乏高职高专自身课程的特色。课程陈旧、教学内容落后、教学方法单一,己严重地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

z、服务功能不强。社会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变化,引起各产业的内涵、外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难以满足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变化的需要。我区高职高专多数专业是为三产培养人才的,而实际上,学校所培养的人才与用人单位的要求难以吻合。

3.就业压力增大。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高校毕业生分配己被“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机制所取代,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率明显低于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率,严峻的就业形势对高职高专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给高职高专院校带来了巨大的就业压力。

二、高职高专课程改革的方

1、高职高专课程改革的方向是培养职业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高职高专作为职业教育有其鲜明的社会性特征,它决定了职业教育要遵循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指导思想,其必然的逻辑要求即是以培养职业能力为核心、以产学结合为基本途径。这就是说,高职高专的课程改革必须把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培养和创业能力培养作为改革的核心和方向。在人才培养的途径上,要打破普通教育的传统教学模式,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利用社会丰富的教学资源,使人才培养工作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潮流中去。

2.高职高专课程改革必须坚持就业价值趋向原则。人才培养要求是围绕培养目标提出的,不同的培养目标有不同的人才培养要求,其价值取向是不一样的。在高等教育的发展进程中,高校存在着两种人才培养价值取向:一种是传统的“象牙塔”式的价值取向,注重学术性知识的传授,办学是封闭的,教学体系是学科型的;另一种是学以致用的价值取向,倾向于实际可用的技术和技能的掌握,办学是开放的,其教学体系是技术型的。高职高专的职业教育层次和特征决定了应以后者为价值取向,即以就业为导向的价值取向。因此,课程改革应坚持两个原则:

(1)高职高专课程改革必须坚持以就业价值为导向的原则。就业乃民生之本,就业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家庭、学生的切实利益以及学校能否可持续发展。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改革,可有力地促进课程设置的针对性,教学内容的先进性,教学方法的有效性,达到课程调整的动态性,实现产学互动,学校与社会的同步发展。(2)课程改革过程必须坚持突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培养的原则。高职高专基本上实行的是“订单”式的培养,与“来样加工”类似,职业教育与就业之间的距离越短越能体现职业教育的特点。

三、高职高专课程以就业为导向改革的基本内容

(一)优化课程体系

1.课程开发主体的多元化。课程开发应从单一学校主体转向学校与行业、企业相结合,.积极争取行业、企业参与课程的开发与设计,使行业、企业成为课程开发的主体。建立有行业和企业管理者、技术专家参加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让行业、企业的专家直接参与制定专业培养目标,根据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量身订制”培养计划和课程教学内容,发挥校外行业和企业专家在课程开发和建设中的作用。

2.实现课程结构模块化和立体化。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体系主张模块化结构,它能更好地增强课程弹性,对职业化课程进行优化和补充。基本设计思路为:对某一专门职业能力进行分解,将其中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专项能力形成核心课程模块和就业方向性课程模块的组合,构成“专业十专门化方向”的课程体系。在这个体系中,核心课程是相对稳定、能体现专业特征的,就业性课程是灵活多变、体现就业方向特征的。整个课程结构因核心课程内在结构以及方向课程的多种选择性而富有弹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就业适应性。同时,还能发挥模块化课程本身具有灵活性的优势,满足课程动态调整的需要,保持课程的生命力,使课程体系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以就业为导向还主张课程结构的立体化,基本设计思路为:对课程体系进行二维横向设置和三维纵向构建,形成两个横向模块和三个纵向模块。两个横向模块为通用模块和专用模块,前者由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课程组成,后者由岗位专项能力训练的就业方向性课程组成;三个纵向模块分别指个人知识能力素质层次由低向高的基础模块、拓展模块和特长模块;“2 x 3”的立体式结构,形成了以知识模块课程、能力模块课程、素质模块课程相互配合、互为渗透的专业课程体系,满足学校整体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为全面提升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准确定位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

1.课程目标应突出岗位就业目标。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设置,不仅要有高等教育共性目标要求,而且要有清晰的职业基本能力要求以及具体职业岗位的工作标准,要以职业岗位人才规格、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的目标定位来确定课程目标的定位。把学生思想品德、文化素质、心理素质等教育同专业技术能力的培养以及职业岗位技术训练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形成素质、职业能力、岗位技术“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模式,使就业方向直接在学校人才培养的课程方案中清晰体现,使课程目标直接与就业目标挂钩,这样可以大大缩短学校教育与就业需求之间的距离,为学生毕业后直接上岗打下良好基石出。

2.课程内容从知识本位转向职业能力本位。以就业为导向设计课程内容,要求从知识本位转向能力本位。首先,把职业岗位所需的能力反映为职业角色对从业者的能力要求,经过职业能力分析形成能力标准,再将能力标准转化为课程;其次,强调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基础理论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再次,把职业资格标准引入课程体系,促进学校课程与职业资格证书在教学内涵上的统一。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课程内容设计思路,使高职高专课程突破学科理论体系,形成符合职业培养目标的特色,缩短与实际工作的距离,使培养的学生既有较高的职业技能,又有一定的职业岗位转换适应能力,从而获得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注重精品课程的示范化建设

学校特色的支柱是课程,有课程具有特色,成为精品,业才会有生命力,学校才会有持续发展的活力。精品课程的创建主要在三个层面上,一是在学科体系内建立精品课程;二是在不同知识模块内建立精品课程;三是在全校范围内建立综合示范精品课程。精品课程的建设,不但形成学校的特色课程,其示范性、共享性也帮助提高课程质量和优质课程资源的利用率,从而进一步促进课程改革。

(四)创新教学模式,按工作过程组织教学

教学模式创新是实现课程教学良好性的重要途径。按工作过程组织教学无疑是一条实行“零距离”上岗、提高课程教学效果的捷径。把完成一项工作所需的专业知识和实际工作能力的训练结合到课程教学中,做到“教、学、做”合一。一项工作完成了,学生对这项工作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也就具备了。这种按工作过程组织教学的教学模式,可以是模拟形态,也可以是真实形态,它能使学生学到有用的东西,学到真本领,毕业后尽快适应岗位要求。

(五)规范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1.加强和完善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实践教学基地是开展实践教学的重要基础。加强校内实验室的多功能性、仿真性、开放性建设,使学生在校内就可通过模拟训练的手段掌握专业技能。在校外,加强校企联系与合作,建立稳固的实习基地,让学生有更多的接触社会、接触岗位的锻炼机会。

2.实践教学环节实行“课程化”建设和管理。实践教学分课内实践和课外实践两大块。课内实践,主要是指让学生消化某门专业课程的理论知识而进行的同步实验教学;课外实践则是为培养学生专项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而独立设置的实践教学。课外实践对于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它要按照课程进行模块化设置和管理,方能体现能力教育的针对性,保证实践教学质且1。

(六)构建课程改革保障体系

1.发挥教师参与改革的积极性。教师是课程改革的主力军,教师积极参与课程改革是改革取得成功的基本保证。

化学专业的就业方向范文7

关键字:软件专业;专业项目化;教学体系

1高职软件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瓶颈

企业招聘越来越倾向于招聘拿来就用的实用型人才,要求新职员进入公司很快就要融入公司并为公司带来效益。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企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但高职软件专业人才培养目前还达不到企业要求。目前高职软件专业的学生在软件行业就业比例非常少,而且就业质量不高。然而软件专业人才的市场需求每年有60万左右,用人单位却招不到合适的人才。针对这一现象,下面提出导致高职软件专业就业不理想中的几个问题:

1.1师资力量薄弱

目前,高职软件专业的教师大部分都是从高校毕业后直接进入教师岗位,很少或基本没有参加过企业级软件的研发,只是知道软件而不知道具体的生产流程,缺乏企业级实际项目经验,因此,这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自然也不能向学生传授真正的项目开发方式,从而导致学生的职业素质差。

高职软件专业的教师,有的讲授《面向对象程序设计java》,有的讲授《数据库管理系统》,有的讲授《JSP程序设计》,有的讲授《面向对象程序设计C#》,有的讲授《动态网站设计》……。大部分软件专业的教师只对自己教的课程比较了解,而对整个课程体系没有完整的认识,课程之间的衔接自然也就掌握的不好,导致学生不了解每门课程的作用以及课程之间的联系,不知道哪些知识点在实际的工作中能用到,学习抓不住重点,丧失了学习的积极性。

1.2学生基础较差,学习主动性不够

近几年的高校全面扩招,致使很多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明显下降,很多高等职业院校只要考生过了专科线就录取,还有一部分学生是从中等职业院校升入高等职业院校的,所以入学成绩不高,文化基础差。高职软件专业的学生也一样,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较弱,独立思考能力缺乏,对人生的目标模糊,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高、自觉性差,然而要成为软件专业的人才,成功在软件行业就业,必须要克服以上缺点才行。

1.3专业定位和课程体系不明确

软件专业定位没有明确的方向,软件项目管理、软件开发、软件测试、软件服务、软件应用、软件销售等职位都包括在其中,从而导致课程体系粗而不精(例如,软件专业开设的计算机类课程有C语言、Java语言、C#语言、ASP、NET、JSP、SQLServer数据库、Photoshop、网页三剑客、网络技术等)。

2课程项目化的优缺点

目前为止,全国大部分高职院校软件专业已经实施了若干门课程的项目化教学,课程项目化教学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方法,它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项目化教学可以使学生更系统的掌握一门课程的知识点。课程项目化教学中所选的教学项目应该是针对于某个岗位,但对于软件专业的前期课程来讲,很难一门课程针对一个岗位。例如,软件专业针对的就业岗位是JSP动态网站开发,而该专业的前期课程“C语言程序设计基础”“HTML静态网页设计”“SQL Server 2008数据库管理系统”“Java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便不能对应软件专业学生的相应就业岗位。

因此,课程项目化教学虽然能使高职软件专业的学生系统的掌握一门课程的知识点,但却达不到某个岗位的就业要求,也不能实现课程之间的无缝链接。

3专业项目化是高职软件专业的必然趋势

3.1专业项目化的体系结构符合高职软件专业的人才培养规律

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遵循行业发展方向和企业岗位需要,突出职业性、行业性、应用性的特点,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高职软件专业自然也是这样,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进入企业能尽快为企业带来效益的人才。专业项目化正是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以企业级实际项目为载体,教学过程即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培养专业技术型人才。因此专业项目化的体系结构符合高职软件专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规律。

3.2专业项目化使课程之间实现了无缝衔接

专业项目化打破了课程的限制,以企业级项目为载体,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学习各门课程的知识点,实现了课程之间的无缝衔接。例如,要完成“JSP动态网站建设”项目,需要学习java基础语法知识和面向对象、html标签语言、SQL语句、jsp技术等知识。

3.3专业项目化可帮助软件专业学生培养职业素质

专业项目化的教学模式是把课堂教学工作任务化,学习过程即工作过程,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完成一个完整的企业级实际项目。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需要不断的去学习项目中用到的知识,不断去尝试理论知识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使学生养成了自主学习的学习习惯。

3.4专业项目化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学生在进入高职院校前,经历了12年的中国式教育(教学内容往往是一堆枯燥的概念、名词;课堂是学生台下排排坐,教师台上翻教案,教师“灌”得辛苦,学生听得懵懂;他们早已厌倦了这种教学方式,甚至不知道学过的这些知识在以后的工作中有何用。高职软件专业的学生,也是因为这样,他们的高考成绩低,进入了高职院校学习,如果继续这样的教育方式,会使学生们更加迷茫,不知道自己将来能参加什么工作,也失去了学习的积极性。

4高职软件专业的专业项目化实施准备

4.1提高教师师资水平

充分调动教师教学科研的积极性,一方面要建立有效的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和合理的奖惩制度,另一方面,建立合理的教师培训进修机制,让教师学习新知识、开拓专业思维。培训进修的形式可以是短期的培训机构培训、继续上学深造,也可以是下企业挂职锻炼,鼓励教师积极参与企业软件项目的开发工作,丰富教师的实践经验。在实际项目的开发过程中,教师既可以熟悉软件项目开发流程,了解软件专业各课程之间的关系,也可以使自己成为师傅型教师。

4.2专业定位和课程体系建设

软件专业的专业定位没有明确的方向,定位的职位太多(软件项目管理、软件开发、软件测试、软件服务、软件应用、软件销售等),使学生没有一个方向学精,从而毕业后没有一个职位可以胜任。

减少软件专业定位的职位(建议职业定位有:软件开发、软件测试)是明智的选择。软件开发有两条主线:动态网站设计(涉及课程有面向对象程序设计C#、SOLServer数据库管理系统、ASP、NET动态网站开发)和JSP动态网站设计(涉及课程有面向对象程序设计java、Mysq1数据库管理系统、HTML标签语言、jsp技术)。

4.3评价体系

打破原来教学中的理论考试制度,重新制定评价体系。专业项目化后的教学活动,即为学生的工作活动,因此对学生的评价也应该由该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做过的贡献作为考核标准。

化学专业的就业方向范文8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职业岗位群;人才培养模式;平台+方向;订单培养

中图分类号:TP393-4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IT、CT产业链的扩大和融合,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已经成为一个普及型专业,目前各层次的绝大多数高校都开设了该专业。目前该专业学生就业率持续走低,失业量较大,且薪资较低。因此,大量学生不愿意报考此专业,大多数院校招生计划缺额现象严重。教育部也非常重视,曾给此专业亮过黄牌。

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指出:“十二五”时期,伴随信息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应用的不断深化,软件与网络深度耦合,软件与硬件、应用和服务紧密融合,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加快向网络化、服务化、体系化和融合化方向演进。“规划引导下一代网络发展,加快培育物联网产业,促进物联网与互联网、移动互联网融合发展”是我国信息产业三大发展目标之一。“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全面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这必然会开启一个全新的信息化时代。工业信息化、商业网络化、产品数字化、教育信息化,将成为时代主流。中国是世界上互联网用户最多的国家。逐渐形成的产业急需大量专业人才,而现阶段高校培养的学生又无法满足企业需要的矛盾。

我院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作为四川省省级示范建设专业,如何办好该专业,为“十二五”规划贡献自己的力量,很值得深刻探讨。依据我院的现状,提出以下构思:

1 面向岗位群培养的基本思路

面向岗位群培养是现代职业教育的核心思想之一。我院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刚开设的时候确定走网络工程方向。确定了网络工程方向职业岗位群,包括售前技术工程师、实施工程师、售后技术工程师和商务助理。第二年新增了网络管理岗位。随着网络专业的发展,包括和部分企业的深度合作,成立了联想企业学院,逐渐新增了联想认证服务工程师、联想认证远程服务工程师、联想认证项目经理、联想服务器工程师这几个核心岗位群。2012年学院新增和智翔集团合作,新增了网络优化岗位群。

现在,我院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岗位、岗位群职业能力与任务分析表如表1:

表1 计算机专业专业专业、岗位、任务分析图

序号 专业 岗位(群)名称 主要职责和任务

1 计算

机网

络技

术 网络管理员 管网,即完成网站开发、网络配置、数据备份、网络优化、信息安全等工作。

2 网络售前/售后/实施工程师[DCN] 建网、用网、销网,即设计或搭建园区网络、商务助理、网络营销工作。

3 联想认证服务工程师[LCSE] 联想集团内部维修服务体系专业服务工程师,主要职责是现场解决客户电脑(PC、笔记本)、网络的软硬件故障。

4 联想认证远程服务工程师[LCRE] 大型企业客户联络中心服务工程师,主要职责是通过电话、邮件、网络等多种方式营运客户联络中心,为各类客户提供服务或销售工作。

5 联想认证项目经理[LCPE] 联想集团IT服务外包项目工程师,主要职责是运维客户联络中心,并为大客户提供驻场服务。

6 联想服务器工程师

[LCSR] 大客户信息中心服务器工程师,主要现职是对大客户网络中心或数据中心的各类服务器进行数据管理、存储、备份、还原,以保障信息安全。

7 网络优化工程师 网络基础数据收集、网络测试软件、硬件的使用,无线信号分析、使用软件优化网络等工作。

2 平台 + 方向的人才培养模式

我院专业建设整体思想是采用平台+方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整个ICT产业,企业对学生的基础素质和基本能力要求是一样的,但是随着社会化分工的不断精细和计算机网络范围的不断扩大,传统的一个专业对应一个专业方向早已不适应企业现实需求。这也是目前IT类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不强、学生薪酬不高的原因之一。必须深刻认识到传统的IT产业已经和CT产业融合,形成新兴的ICT产业,学生在不同岗位就业所需的专业核心技能差别很大。其基础核心的专业课程是很重要且必须的。通过对现在主流的岗位所需基础技能进行梳理,经过多次专家审核,逐渐整理出基础平台课程。平台课程分为基本素质平台课和基础技能平台课。基本素质平台课包括公共基础课、选修课、素质拓展课程。专业方向课程包括职业综合能力模块课程和职业专项能力训练模块课程,专业方向课程根据学生所选择的方向不同而不同。所有学生首先学基本素质平台课程,然后学习基础技术平台课程,最后根据专业方向上专业方向课程。在完备基本素质和基础技能的情况下,因材施教,让学生分方向掌握其专业核心技能。

我院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方向的扩展与其历史发展有关。学院升为高职学院后,计网专业于2005年获得批准,2006年开始正式招生。当时只有应用与技术支持一个方向,即网络工程方向。2007年新增网络管理方向。2008年学院与联想集团展开校企合作,计网专业新增一个专业方向联想LCSE,即联想认证服务工程师方向。后面逐渐扩展到联想认证远程服务工程师[LCRE]、联想认证项目经理[LCPE]、联想服务器工程师[LCSR]等专业方向。每个方向均有相应行政班级作为支撑。校企合作的不断深入拓展了计网专业的办学规模,专业规模的扩大反过来又加深了校企双方的合作。2012年学院开始与智翔集团合作,开设了网络优化方向。现在计网专业开设了7个专业方向。分别是网络管理,网络工程,网络优化,联想LCSE,联想LCRE,联想LCPE,联想LCSR。在校班级达到21个,学生数量700余人。并与2011年组建了联想企业教育学院。计网专业的办学规模与办学效果已经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

3 多元化订单培养,提升就业数量与质量

3.1 网络专业与联想集团合作,实施多方向企业订单培养。联想(北京)有限责任公司校企合作包括组建订单班、师资培训,实训室建设、课程置换等多个方面。订单培养模式从2008年开始,每届只有一个订单班,订单班学生通过企业考核认证后由联想总部参照学生意愿分配到全国各地的售后服务站。整个合作过程双方一直比较满意,不少学生已经成为技术主管、服务站站长,解决了联想企业在高速发展过程中的大量合格员工需求。同时为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创立了品牌,解决了大量学生的高质量顶岗实习和就业问题。合作效果比较理想。于是从2010年开始扩大订单班级规模,2011年成立全国首家联想教育学院,现在每届组建4个校企合作订单班。与联想(北京)有限责任公司校企合作还包括师资培养。在7年的合作过程中为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培养了5个联想讲师和6个专班辅导员。使网络专业教学团队教学能力有了明显的提升。实训室建设包括,新建了联想雪峰服务站、联想笔记本实训室,改建了微机组装实训室。使专业实训室具备企业元素,符合企业流程,这样培养的学生在企业才能真正站住脚并获得较好的发展。

3.2 网络专业与神州数码合作,实施行业订单培养。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从2009年开始与神州数码网络有限公司(DCN)进行校企合作,主要包括实训室建设,师资培养,课程置换,组建行业定向班。实训室建设包括改建了网络通信实训室,新建了网络工程实训室,后期计划建设信息安全实训室。同时为网络教学团队培养了4名神州数码认证讲师,4名神州数码网络工程师。面向网络行业组建定向班,该班主要由网络产品销售工程师、售前技术工程师、售后技术工程师、商务助理这4种典型岗位按照3:2:1:1比例组合而成。每届组建一个行业定向班。其中售前技术工程师、售后技术工程师是技术类岗位对学生的专业技能要求比较高。学生需要熟悉常见网络设备品牌及主要性能参数。能熟练配置常规网络设备。同时具备针对某个行业或企业设计网络架构方案的能力。网络设备销售工程师、商务助理是网络行业商务类岗位。这类岗位适合对技术不感兴趣或者不是很擅长,但是喜欢与人沟通,崇尚自由、喜欢挑战这类学生。该类合作模式也为计算机网络专业培养了一批行业专业类人才,深的学生、家长、学院的认可。

3.3 网络专业与智翔集团合作,实施网优工程师订单培养。2012年智翔集团与网络专业进行校企合作。主要包括实训室建设、师资培养、课程置换和,组建网络优化订单培养专班。该定向班面向的核心岗位是网优优化工程师,其主要职责是网络基础数据收集、网络测试软件、硬件的使用,无线信号分析、使用软件优化网络等工作。目前该专业方向合作培养网优优化工程师2名,组建订单班2届。培养学生效果比较好,很多学生就业后很快就能达到5K的薪资水平。

4 结束语

信息类专业与制造类专业有很大的差异,探索信息类专业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承认在探索的过程中还有很多值得探讨的地方,不过在IT类专业萎缩和就业逐年下滑的今年,我们能做到了专业规模逐年增大,学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不断提升。这本身就是一个值得探讨和研究的课题。个人认为基于职业岗位群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行业订单人才培养模式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参考文献:

[1]徐伟.基于职业岗位群导向构建特色课程体系[J].职业教育研究,2013(09).

[2]李桂霞,张一非.基于职业岗位(群)的高职教育课程体系构建探究[J].广东教育:职教,2011(05).

[3]张尚先,杨湘洪.基于职业岗位群“五段式”岗位实习的实践与探讨[J].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2011(06).

作者简介:杨雨锋(1979.11-),男,讲师,毕业于成都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现任信息工程系网络教研室主任,网络实训中心主任,学院双师型教师,中青年骨干教师,研究方向:高校网络专业建设、课程建设。

化学专业的就业方向范文9

[论文摘要]在高职教育全面推进内涵建设的新形势下,积极探索基于就业导向、能力本位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增强对就业岗位的适应性,是当前高职院校面临的紧迫任务和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文章就基于就业导向、能力本位的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的基本理念、原则、流程和内容等进行了专题探讨。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得到了蓬勃发展,但是仍存在一些影响其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其中主要问题之一体现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与就业市场需求之间还存在较大差距,毕业生上岗需要较长的适应期。而导致这一差距的直接原因是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没有真正实现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其主要体现在:课程体系与就业岗位有较大差距,传统课程多,与实际工作密切相关的课程少;教学内容陈旧,学用脱节严重,专业教学还没有完全结合企业的实际需要,与职业资格证书联系不够紧密等。因此,在高职教育全面加强内涵建设和推进质量提升的新形势下,积极探索基于就业导向、能力本位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不断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增强毕业生对就业岗位的适应性,已成为当前高职教育巫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基于就业导向、能力本位的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应紧紧围绕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核心目标而展开,认真遵循高职教育的基本理念、原则和规律来进行。本文拟从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的基本理念、原则、流程、内容等进行专题探讨。

一、基于就业导向、能力本位的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的基本理念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也称专业教学计划,是规范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和专业教学的纲领性文件,具体规定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职业领域、培养规格、职业能力要求、课程体系、技能考核项目与要求、教学安排、教学评估与管理、师资、实训条件等内容。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开发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岗位需要和职业标准为依据,努力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求,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需要,按照实际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和工作情境构建模块化的专业课程体系。面向市场、面向技术、面向应用,培养适应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具体而言,基于就业导向、能力本位的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应树立以下基本理念:

(一)以职业生涯为目标,确定开发方向

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是实现学生自身发展和企业发展需要的结合点,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开发应使学生获得与企业发展需要相一致的职业知识、职业技能和职业态度,并为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拓展更加宽广的成长空间。

(二)以工作过程为主线,确定课程结构

基于就业导向、能力本位的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要对工作过程有全面的了解和分析,按照工作过程实际需要来设计、组织和实施课程,突出工作过程在课程框架中的主线地位,按照工作岗位的不同需要划分专业方向,打破“三段式”传统课程模式。要尽早让学生进人工作实践,为学生提供体验完整工作过程的学习机会,逐步实现从学习者到工作者的角色转换。

(三)以工作任务为引领,确定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必须与工作任务密切联系,一门课程应包含一项或多项工作任务。要改变“实践是理沦的延伸和应用”的理念,以工作任务来整合理论与实践,从岗位需求出发,构建任务引领型专业(实训)课程,增强学生适应企业的实际工作环境和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

(四)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确定课程内容

要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确定课程内容,围绕掌握职业能力来组织相应的知识、技能和态度,设计相应的实践活动。同时,要避免把职业能力简单地理解为纯粹的操作技能,突出专业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注重创设仿真或真实的职业学习情境,培养学生在复杂的工作关系中做出判断并采取行动的综合能力。

(五)以职业标准为依据,确定鉴定项目

职业(行业)标准是在分类基础上,根据活动内容,对从业人员工作能力水平的规范性要求。它是教育、技能鉴定的基本依据,也是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依据。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内容要涵盖职业标准和企业岗位要求,使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能顺利获得相应中级以上的资格证书。

二、基于就业导向、能力本位的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的主要原则

(一)规范性原则

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文字表达要规范,技术要求和专业术语应符合国家、行业、企业有关标准和技术规范,文本格式和内容应符合规定的要求。

(二)实用性原则

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各项内容和要求要切合实际,能适应行业、企业要求,与职业标准相结合,同时,应清晰明确,尽可能具体化、可度量、可检验。

(三)发展性原则

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具有前瞻性,能反映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趋势,能体现高职教育的最新要求。

三、基于就业导向、能力本位的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的基本流程

基于就业导向、能力本位的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从组建开发团队开始,针对专业所面向的行业、企业和岗位群进行市场调研;通过对工作任务和行动领域等主要内容的职业分析,提炼出典型工作任务和职业行动能力;通过对学习领域和学习情境为主要内容的课程标准设计,获得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学习领域课程或课程模块;按照工作过程导向、技能提升顺序和知识学习逻辑三者有机统一的思路,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制订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经过运行试验、评估反馈,实现不断调整、更新和优化。整个开发流程紧紧围绕“职业能力”这一核心来进行,并形成过程开放、流程封闭的开发环路,周而复始,持续改进,如图1所示。

四、基于就业导向、能力本位的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的主要内容

(一)组建开发团队

打造一支“双师”主体、专兼结合的专业开发团队,是开展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工作的重要前提。而深层次的校企合作,则为高素质开发团队的顺利组建提供了机制保障。因此,高职院校必须不断创新合作模式,深化合作内涵,拓展合作途径,积极探索构建长期稳定、互利双赢的校企合作机制,充分调动校内外各种优质人力资源积极参与开发工作,努力达到校企双方“专业设置共议、课程体系共订、师资队伍共建、培养过程共管、教育资源共享、校企文化共融”的新境界。 (二)开展市场调研

市场调研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主要包括行业调研、企业调研、高职院校同类专业调研等。调研内容主要包括专业人才结构现状、人才供求状况、企业组织架构和专业发展趋势,职业岗位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相应职业资格要求、学生就业去向等。调研方法主要采用问卷、访谈、研讨等方式。调研成果主要有问卷调查统计分析表、企业组织架构图、职业岗位资质说明书、人才供求信息报告、市场调研报告等。通过市场调研,在充分把握市场人才需求与职业院校培养现状的基础上,就以下事项达成共识:行业、企业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专业对应的典型工作岗位和职业资格证书,应设置的专门化方向,就业情况,现行专业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专业改革的思路与对策等。

(三)进行职业分析

1.工作任务分析。工作任务分析是指对本专业所对应的职业(群)中需要完成的工作任务进行分解的过程,目的在于掌握其具体的工作内容,以及完成该任务需要的职业能力。分析的对象是工作而不是员工。要把本专业所涉及的职业活动分解成若干相对独立的工作项目,再对工作项目进行分析,获得每个工作项目的具体工作任务,并对完成任务应掌握的职业能力进行较为详细的描述。工作任务分析的主要成果形式是“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报告”。

2.行动领域分析。行动领域分析是指在工作任务分析的基础上,将相互关联的典型工作任务按照职业成长的规律和难易程度归类形成的典型工作任务集合。所谓典型工作任务是指一个复杂的职业活动中具有结构完整的工作过程,它是职业工作中同类工作任务的归类,能表现出职业工作的内容和形式并具有该职业的典型意义。通过行动领域分析,提炼出典型工作任务,梳理和整合职业行动能力,形成职业行动能力分析表。

(四)设计课程标准

1.学习领域设计。学习领域是指完成行动领域工作所必须学习的系统性内容,属于一级教学目标,其结构由能力描述的学习目标、任务陈述的学习内容和总量给定的学习时间三部分构成,通常也称学习领域课程。学习领域设计是在行动领域分析的基础上,按照从低端简单典型工作任务到高端复杂典型工作任务的顺序,对行动领域(典型工作任务)进行教学论加工,并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依据,遵循教育规律,以工作过程的顺序串行知识,形成以工作为导向的知识体系。纵向学习领域的排列符合职业发展规律和学习规律,横向学习领域的分解是以完成一个完整的工作任务为标志的。

学习领域设计要充分考虑合格社会人员应具备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应具备不断开发自身潜能的本领,向职业继续教育延伸和扩展,还应具备不断适应劳动力市场变化的本领,进而确定专业的教育任务和内容,明确学生应具备的知识、技能和态度,以及为达到培养目标所确定的教学原则、方法手段、组织形式和教学评价等,构建各个专业的学习领域。

2.学习情境设计。学习情境是指以项目、任务、产品等为载体,对学习领域(课程)进行的教学方案设计。每个学习情境都应该是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包括咨询、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估)。学习情境以完成工作中的某一任务为基本单位,以行动导向为教学出发点,是教学的二级培养目标。通过本环节,设计出由课程目标(基于岗位资质分析)、课程结构(基于工作过程导向)、课程内容(基于职业能力本位,以项目、任务或案例为主体)、课程实施(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做合一)、课程评价(过程评价为主、多元化、开放性)、课程管理(基于PDCA循环、持续改进)组成的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学习领域课程标准。

(五)制订培养方案

培养方案的制订是整个开发工作的整理、融合环节,要按照规范性、实用性和发展性的原则要求进行编制。其中,各学习领域课程之间的“排列组合”问题是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各高职院校可从学校、专业和学生实际出发,按照工作过程导向、技能提升顺序和知识学习逻辑三者有机统一的思路进行合理安排。

1.专业学习领域课程。专业学习领域课程分为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专业核心课程是指以完成某个专业共同的工作任务为目标的课程,这些课程要以不同专门化方向之间的共同能力为基础来设计。专业方向课程是指在专业核心课程的基础上,针对某一就业岗位,以完成某些专项任务为目标的课程。专业方向课程应涵盖国家(行业)颁布的相应标准的考核要求。

专业学习领域课程以任务驱动型课程为主体,课程实施主要按照工作流程或技能提升的逻辑顺序来展开,从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具体的、范围较窄的工作任务切人,使学生在校期间熟悉工作岗位所需的工作对象、工作内容、工作手段、劳动组织、工作环境、工作过程。同时,将知识学习、技能提升、能力培养和习惯形成体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逐步实现从学习者到工作者的角色转换。

2.公共文化学习领域课程。公共文化学习领域课程主要在于培养学生的社会共同信念和情感,使学生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就业观;加强人文素养,树立法制观念,使学生成为适应现代社会的身心健康、遵纪守法的合格公民;同时,通过公共文化课的学习,为专业课程学习奠定良好基础。公共文化学习领域课程应注重活学活用,加强所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加强针对性与应用性,提高为专业服务的能力。

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过程中,还需要出台相关配套措施,为其提供有力保障。这些措施主要包括:(1)制定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2)制定实训基地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3)制定课程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4)根据学习领域课程教学组织的需要,修订教学运行管理条例;(5)配合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改革,推进教学方法手段改革的学习与研究,制定课程相关管理制度;(6)构建专业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等。

化学专业的就业方向范文10

论文关键词:就业导向;课程体系;改革

按照《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等文件精神,建立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模式,确立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为高职高专的培养目标,使学校教育与社会实际需要紧密结合起来,核心任务就是要进行课程体系的改革,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设计思想和教育思想,强调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及学生的全面发展。而课程体系的构建又是实现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

一、高职高专课程改革的目标

1、课程现状

由于绝大部分高职院校为多所中专学校合并组建,普通高专学校基本为“本科压缩型”,通常提采用传统的专业与班级结构,“理论+实践+应用”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沿用了很多年,现在的改革主要集中在理论深度的把握、实践的针对性和应用的有效性等方面,尽管改革力度在逐步深人,但课程体系仍以“三段式”为主,即“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辅之以一定的选修课作为拓展课程。这种模式比较注重课程安排的层次性、课程体系的系统性,相对忽略与职业有关的素质培养、技能训练和应变能力的形成。这种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实的需要,改革旧的教学模式,建立新的教学模式已成当务之急。

2、课程改革目标

高职高专课程体系改革的主要目的,是改变传统的“学科本位”的课程观,职业教育课程与普通教育课程相比,有其职业定向性,受一定经济社会条件下的产业结构、技术要求、就业结构制约的特性,在采用“能力本位”课程观的基础上,朝“多元整合型”方向发展,形成一种“多元整合”的课程观。具体改革的目标应是:突出专业课程的职业定向性,以职业岗位能力作为配置课程的基础,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技能真正满足职业岗位(群)的需求,注重知识和技能的结合。基础理论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以掌握概念、强化应用为重点,专业知识强调针对性和实用性。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技能的能力。强化学生职业能力训练,综合开发学生的职业能力。强化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就业上岗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实现“多证书”制度。增强课程的灵活性,形成模块化、弹性化的课程体系,适应行业和社会对应用型人才规格多变的需求。研究课程设置的方法,建立有行业专家、企业家参加的专业指导委员会,直接参与人才培养过程。

二、高职高专课程改革的基本原则

高职高专课程体系改革应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培养方案及构建课程、教学内容体系。为保证课程体系改革这一目标得以实现,我们应遵循以下四个原则:

1、以就业为导向

课程设置与就业需求接轨、与行业(职业)标准接轨,课程体系建设,首先应考虑到社会和就业市场的需求,应按照就业岗位所需技能有针对性地进行课程设置。其次,作为职业技术院校,在考虑专业课程设置目标时,不能忽视国家劳动、人事部门颁布的行业职业标准,将劳动、人事部门的职业标准融人课程,为学生提供未来可能从事职业必备的知识、技能和认证资格。

2、以能力为核心

围绕职业能力这个核心,在进行课程体系设置时,必须确保各项能力目标都有相应的课程或课程模块,即以能力为中心构建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拓宽基础,注重实践,加强能力培养,提高综合素质。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必须突出课程体系的应用性,这是高职高专教育自身性质的必然要求。一是要强调课程内容的应用性,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中心,打破学科界限,使内容组织服从于所要解决的职业领域的问题;二是要强调课程模式的实践性,要求在高职高专教育的实施过程中,增加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比重,使学生有机会将专业知识与职业技能结合起来,增强职业适应性。三是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应加强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在课程的设置和教学中,注重创业能力培养的渗透。

3、课程体系的开放性

就是要求课程设置不能局限于专业本身,应注重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拓展学生的其他技能,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课程,发展特长。教育实践和理论研究表明,创造能力之大小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创造主体知识面的宽窄及各类知识的综合水平。因而,在设置课程体系时必须坚持开放性原则,为学生提供宽广的知识背景,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知识的通透融合、相互整合并转化为能力,进而形成多学科、多视角的创新方式和能力。

4、课程内容的整合性

“整合”是在原有课程的基础上融合、组合、叠加,有机地组合成一种灵活实用的、新型的高职课程模式。在确保课程目标有明确的职业化方向(职业能力培养)的前提下,实施课程内容的整合,以提高课程设置的效益。同时,为学生提供模块化的学习资源,采取模块化的组合形式将知能与技能组成灵活的教学单元,便于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的最佳实现。

三、高职高专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路

高职高专教育坚持职业性、应用性、实践性,真正摆脱传统的学科教育束缚,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按照职业能力系统化的要求,结合学分制教学管理,构建高职高专教育模块化课程体系。笔者认为,高职高专教育模块化课程体系可分为三大模块:首先,公共基础课程模块(人文素质;)其次,专业通用课程模块,面向与专业相关的特定职业岗位群(集群)的多种职业方向,抽取出该职业岗位群需要的共同的知识与技能,作为职业方向的通用部分;最后,根据各个职业方向的不同要求,设计出职业方向课程模块,并与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对应。

就业导向的模块化课程体系是一种扩展的集群式课程体系结构。即按大类专业设置通用模块和职业方向模块,并根据技术变化和市场对各职业方向人才的需求情况,修改(增加或减少)部分职业方向模块,调整选修相应模块的学生人数。课程体系职业化既是高职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又是学分制课程体系构建的重要途径。其优点为:

1、模块化确定了课程体系的基本结构。首先对某一职业岗位群的能力进行分解,将其中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设计为专业通用课程模块;再将该职业范围内适用于各个具体工作岗位的技能设计为满足就业需要的职业方向课程模块,职业方向模块易于和相关职业资格证书衔接。专业通用模块和多个职业方向模块组合成一个专业的课程体系。

2、充分体现了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原则。课程体系的目标面向职业岗位群,把增强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作为基本要素。把从业所需要的知识、技能、态度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形成“基本素质—职业能力—岗位技能”三位一体的课程模式,缩小了学生在校期间所学技能与行业需求之间的差异。同时,利用学生在某职业方向的就业率来调控选修该模块的人数,真正实现了就业导向的原则。

3、有利于学校、企业零距离对接。课程体系职业化模块直观反映学生能力和企业职业岗位要求的对应,有利于行业、企业家参与人才培养过程,便于行业、企业家直接参与对高职专业教育方案的制定和修正,以保证人才培养的适应性、教学环节的针对性。促进产学结合、校企合作。

4、充分满足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新生进校后,通过一年通用基础课程的学习,学生对专业有了明确的认识,然后再进行职业方向的选择,同时,根据自己爱好兴趣选修课程,可避免盲目性,学生的兴趣和个性化需要得到满足,逐步从被动学习转向主动性学习。

5、增强了专业教研室和广大教师参与行业联系和技能提高的紧迫感和积极性。该体系的实施,对专业教学计划的制定人和专业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研室主任制定教学计划时,必须进行充分调研,关心市场变化,找到合适的职业方向;必须使职业方向模块具有的知识和技能满足行业需求。否则,学生的就业率降低,选修该专业的学生人数就会受到限制。专业课教师必须主动参与行业实践;必须关心学生的就业情况;必须有明确的专业定向,逐步从能上一门课向能上一个职业方向课的要求转变。

化学专业的就业方向范文11

一、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当下困境

辩证地来看,优势即是包袱,所谓“优势”背后总隐藏着与之相应的巨大“困境”。困境之一:专业名称“老旧”,“大而无当”,就业指向“模糊”。在以就业为导向的大众化教育语境下,悠久传统虽然使汉语言文学专业获得了厚实的基础和成熟的经验,但同时必然会带来新的“困惑”:能否适应新的“水土”。仔细想来,汉语言文学专业名称的“大而无当”和既有培养方案的设计,确实导致了其就业指向性的“模糊”。当价值准则指向实利和工具后,我们就必须直面学生的质问: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出路在何方?我们只能宽慰他们,就业面很广!然后,“引用”此专业毕业生在诸多领域已取得的不俗成就来论证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就业前途之光明,乍听起来让人信服,但实难获得他们内心的认同。就业面“宽”,造成了学生就业目标的模糊和就业指向的“游移”,学生入校前的“朦胧”逐渐转变成入校后的“困惑”。公务员、教师、研究生、记者、企事业单位文职人员……目标越多,诱惑越多,学生什么都想尝试或获得,“可能性”越“丰富”致使他们的努力方向就越模糊,知识和能力的“图谱”很难清晰地建构和完善。困境之二:新教师难以引进,既有教师教学观念滞后。为了适应社会需求和满足就业需要,地方性高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都对各自的人才培养计划做了许多与之适应的调整。为了让学生具备新闻传播和办公文秘的知识和能力开设了《新闻学》、《秘书学》类课程,为了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开设了《办公自动化》类课程,为了改变学生“应用性文本生疏”现状开设了《应用写作》类课程,为了让学生懂得“待人接物”开设了《交际美学》、《礼仪交际》类课程……这一切调整势必意味着新闻类、文秘类、公共关系类教师的引进和培养。“外引内培”几乎是所有地方性高校强化人才储备的“良方”,但这些学科高学历人才的“全国性”匮乏和地方性高校人才政策的普遍“高端化”,使得此类人才的“外引”工作举步维艰。学科惰性使教师难以舍弃原有专业背景,甚至不愿在新课程方面“分心分力”,使得此类人才的“内培”工作“进退维谷”。而且,积习难以颠覆,传统专业的教师观念滞后,教学内容陈旧,课堂组织形式单一,与新传媒时代的学生需求之间构成尖锐的矛盾。文学类课程教师,按“生平—思想—艺术”的模式组织教学;[3]语言类课程教师,依然按照“原理—举例—练习”的模式组织教学。如果教师不更新观念,吸纳新知,岂能驾驭当下学子呢?由汉语言文学专业衍生出来的新闻方向和文秘方向的人才培养计划,多是在旧有专业课基础上增开新的若干方向课程。而这些新设课程,很少能为已有教师承担。废除因人设课,提倡因需设课,此理大家都懂,但谁愿意干这费心费力的活呢?困境之三:学生为就业而学习的“功利”心理和“应然”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之间的强烈冲突。高等教育的飞速发展和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难题,是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必须应对的挑战。十多年的连续扩招,使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相对饱和,就业形势日益严峻。面对挑战,学生本能地拥有了为就业而学习的功利心理。台州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对近年的毕业生做过抽样问卷调查,“77.3%的同学反映有许多适应社会需求的专业课还有待开设,专业技能还需要强化训练,单靠短时间实习积累的工作经验还不足以应付岗位的特定要求。”[4]如果不虑及市场需求和学生功利心理,必然招致学生的反感和市场的排斥,专业的生命力和竞争力就会逐渐丧失。浙江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曾在毕业生中做过一些调查,45.5%的人认为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不强,经过一年以上才能适应后来的工作环境。[5]但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应该具有自身独特的学理性和前瞻性,不能一味迁就当下的市场需要和学生心理,因为市场需要具有某种“应时”的特征,学生心理也未必是“真理”。所以,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又必须围绕着其“应该”具备的知识谱系和能力结构制定,追求人文素养的整体养成和“能说会写善思”能力的综合培养。重视就业导向和建构应备素质之间存在着激烈冲突,我们只有处理好两者的关系,才能实现汉语言文学专业在新形势下的顺利转型。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转型的对策及路径

大多数人都现实地认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当下对策应该是继承性保护和创新性改造相结合。[6]在积极呼吁倾斜政策之余,更需“自力更生”。我们必须正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固有优势,直面本专业在当下高等教育中所处的困境,寻求自身转型的对策与路径。

对策之一:人才培养目标的重新定位。地方性院校的办学定位和就业导向确定了其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它不同于研究型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对学科理论的单纯关注,以培养高层次学科人才为其目标;亦不同于职业技术学院类似专业对学生进行“工艺流程”式的以培养技工为目标的全程职业化训练。而地方本科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应该定位于学科理论与职业技能之间的专业培养层次,既要“上承”学科研究成果,又要“下接”职业技能训练,让毕业生具备相当的素质与修养以支撑其技能,增强其就业竞争能力。第一,促成人才培养目标由“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型。自有汉语言文学专业以来,它从来都是以培养“语言文字工作者”为其单一目标,包括语文教师、新闻工作者、各级各类行政事业单位或部门的文职人员,从事与语言文字密切相关的各种工作,有比较扎实的语言文字功底即能胜任。但现代社会已经日益多元,职业分工重新整合和建构,单纯的语言文字功底已经不能胜任各工作岗位的全新要求。这就要求汉语言文学专业必须对其人才培养目标深入探究,重新定位。在保证其学好既有的专业“核心课程”和拥有“能说会写”的“核心能力”前提下,还要具备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以及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修养,并根据就业市场对人才规格的需求,形成“基础保障”与“特长培育”相结合的培养模式。以台州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例,从1994年开始在既有的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基础上尝试拓展了“应用中文”专业,后又把其凝练为文秘方向,后来随着市场需求变化,2002年将汉语言文学专业分流为师范方向、新闻文秘方向,让学生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就业需要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课程模块选择,让就业导向和学生选择参与到人才培养目标的构建中去,让学生对学习更具目标感和针对性。第二,推进人才培养目标由平面的“传统型”向立体的“应用型”转变。所谓平面的“传统型”人才,是指只懂得运用语言文字工具的人才,只与书本等平面媒介打交道,不熟悉现代传媒技术。立体的“应用型”人才,不但能熟练使用汉语,也能熟练使用现代传媒科技。以语言文字为载体的文化(文学)日渐被基于IT技术的现代多媒体文化所分割或取代,传统的文职岗位变成了需要现代办公技术和综合能力的职位,更多的新文职岗位还需要学生拥有各种现代传媒技术。从近些年台州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看,这种语言文学、影视传媒、网络传播和现代文秘等方面知识能力兼具的创新型人才倍受欢迎。为此,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必须调整优化课程体系,落实强化实践环节,但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才来说,必须以文化修养和文字功底来做根基,现代技术媒介等技能之“花”才会愈开愈美丽,否则,只能是无本之木,无果之花。

对策之二:课程体系的合理设计。坚持以能力构建为基本指向,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基本原则,积极调整课程体系以促进专业改革。应用型人才是地方性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培养目标,以“立足于一定的知识体系,以实际的操作技能来展示其能力水平”。[7]要想有效提升学生综合应用能力,我们就必须正视本专业在当下所处的种种困境,研析就业市场的多重需要,遵循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的规律,重新梳理和整合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在保持专业的固有特色和既有优势的同时,力求实现教学资源的有效配置和课程体系的科学设置,从而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与未来职业需求的吻合。因此,课程体系设置必须从“强化应用”与“彰显特色”两方面着手。加大应用类课程的比例。随着各种新型就业岗位不断涌现,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仍是各种现代文职人员和各种媒体工作者的主体。依据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我们可以在应用类课程开发上加大力度,提升学生在多种电子设备方面的使用能力,以适应工作自动化、信息化的现代社会需要。当然,在追求应用性的同时,汉语言文学专业绝不能失却其固有特色。必须继续开设许多的“该有”专业基础课,这些课程貌似“无用”,但在提升学生人文综合素养和能力方面堪当“大用”,拓展其未来更大的发展空间。课程体系的优化必须以基础知识和核心能力为中心,以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课程体系可以由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选修课等板块构成,大致比例为4∶4∶2。公共课包括公共基础课和公共选修课,公共基础课主要是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类课程,包括政治理论、外语、计算机、体育等,公共选修课分人文社科类、经贸管理类、自然科学类、艺术技能类、师范教育类五类,旨在加强通识教育,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各种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专业基础课主要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传统主干课程,完成专业知识体系和能力的基本建构。专业选修课主要是为了完善知识体系和提升专业能力的各类课程,如:新闻采写、公共关系、公文写作、秘书实务、广告设计、信息处理等,每门课程课时不多,但指向明确,内容丰富,学生可根据自己的需要有侧重的选修。在课程体系设计层面,必须保证学生能够成为既有扎实深厚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又对就业市场需求具有很强的自适性,拥有可持续发展潜力的复合型人才。

对策之三:教学方法的多元尝试。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和教学改革的新进展,作为传统专业的汉语言文学,尤其有必要改变传统的“讲-听-读-记-练”的单一课堂教学方法,每门课程都须进行教学方法的多元化尝试,寻找适合自己课程特点和规律的成功教学模型。探究式、自学-辅导式、研讨式、自主学习模式、协作式等各种均可,亦可融汇综合各种方式的优点形成自己独具特色的教学模式。一种成功的教学模型往往会激发学生把兴趣和精力聚焦于某门课程的知识体系和能力提升,养成乐于阅读、乐于思考、乐于操作的良好习惯。汉语言文学专业可以通过阅读习惯、思考习惯和写作习惯的养成,以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为主要目标,建构起一批有效的教学模型。如台州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在文学类课程中实施了“内外交叉—深度互动”的教学模式,收效显著。为了实现建构学生的文学史知识体系的宏观目标和培养学生的作家作品审美鉴赏能力的微观目标,搭建了一个“一中心-三平台”的教学架构,实现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双重自我建构。作为架构“中心”的课堂教学,可以“问题设计”为核心,以“是什么——如何是”为脉络,按知识逻辑关系来结构教学内容(非简单的线性结构),这种课堂教学设计的特点是密度大,连贯性好,节奏紧凑,其优势在于能够深度落实教与学的互动,激发师生思维的碰撞交流,不是纯形式的为互动而互动的问答。同时,可以搭建辅助教学的“三平台”:一是精品课程网站,充分利用其丰富的教学资源,使其成为辅助学生课外学习的重要平台;二是教学博客、QQ群、微博等信息互动平台,充分利用它们无障碍互动的特性,使其成为教师引导学生、为学生答疑的课外深度互动的重要媒介;三是学习性活动,举办“读书俱乐部”、话剧节、影视改编与制作、专业考察等课外活动,深化课程内容,培养学生课程兴趣,提升学生专业素养。这个教学模型实施后收效明显,学生的阅读兴趣明显提高,能够做到课前预读和课后复读;学生的问题意识明显增强,习惯于提问,习惯于思考;学生的审美能力明显提升,能够主动体悟,主动鉴赏。

对策之四:实践教学的持续强化。随着就业竞争压力的增大,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变得日益重要。早在2007年,教育部就提出了:“广泛组织开展高校毕业生技能培训和就业见习活动。使一大批高职学校的毕业生获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8]这同样适用于需突显应用性的地方本科高校,是我们调整人才培养计划和开展教学改革的重要依据。在人才培养计划的顶层设计时,我们必须强化对实践教学重要性的认识,保证实践教学学分比例的充足和实践环节设计的系统。在开展实践环节时,必须在制度上保障其实施的顺利和有效。台州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通过构建一个四年不断线、循环递进富有实效的实践环节训练体系,来强化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9]为了强化师范方向学生的教育实习环节,突显实践教学优势,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可与中学建立固定的共建关系,联合培养实习生,并将实习时间延长至16周,将教育实习环节细分为教案(学案)的编写训练、课堂教学能力培养、班主任工作能力培养、听课与评课能力培养、编制作业及试卷的能力培养和教育调查的能力培养6个内容。为了强化新闻、文秘等非师范专业的实践环节,可制定“双轨三段式”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案。“双轨”是指:“以模拟实践为目标的理论教学”和“以市场需求为目标的就业实践”两条轨道,进行课程设置的改革,更突出文秘、新闻等方向的专业特色,使理论教学和实践环节的结合更合理。“三段式”是指:分散式的模拟实践(职业调查、就业调查等);集中式的模拟实践(文秘类专业技能考核、新闻类专业技能考核、应用文过关、实践基地见习、专业考察等);“分散式+集中式”的就业实践。理论教学的目的在于向学生传授基本的理论和方法,为后续专业课程和实践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实践教学的目的在于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更好地将理论见之于实践,从而形成“理论—实践—理论—再实践”的新培养模式,使学生能更好、更快地适应社会。加强实习基地建设,积极吸纳和整合各种教育资源,为本专业学生搭建课外实训平台,强化专业和用人单位间的密切联系。拓展实习基地的选择范围和类别,可由原来的政府机关、新闻媒体、中小学扩展到各种企事业单位,以适应学生实践的多元化需求。同时,汉语言文学专业可构建文学沙龙、读书俱乐部、秘书实务竞赛、电影协会、话剧团、文学创作采风基地等社团活动平台,使之成为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阵地。回眸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百年史,不想寻找浪漫回忆,不想断论谁是谁非,但必须清醒知道,我们走在路上,不断遭遇挑战是我们的宿命,不断走出困境是我们必须面对的话题。

作者:陈灵强 徐凯 王欣 单位:台州学院

化学专业的就业方向范文12

关键词:专业建设、工程测量、特色教育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代化水平的日益提高、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基础建设领域也得到飞速发展。根据毕业生跟踪调查和行业人才需求调查,仅重庆市2011~2013年工程测量专业需求预测人数就将达到每年约2000-3000人,2014~2020年仍然会不低于这一需求。工程测量与监理专业作为中央财政支持的专业建设既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也面临巨大的压力和挑战。下面就从“五个对接”与“十个衔接”方面谈谈对特色教育的思考。

一、“五个对接”——特色办学之路

1、对接政策寻支持。

职业教育作为与经济社会联系最为紧密直接的一类教育,其培育的学生多直接进入工作一线,其发展的方向与政府政策导向就密切相关。积极争取政策的支持,建设实训基地,改善办学条件是首要任务。

2、对接市场设专业。

职业教育是坚持以就业为导向,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的。为此,坚持对接市场设专业,才能使得专业的开设贴近市场需求。通过市场调研,及时掌握测量人才需求信息,调整结构使其与主导产业挂钩。根据调研的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专业的设置,争取让学生“所学即所用”得到最大发挥,这也充分体现了以就业为导向,以市场为依托的办学原则。我院每年工程测量与监理专业的毕业生95%以上都有较好就业岗位,工作内容涵盖多个领域,职业特色日趋显著。

3、对接企业定课程。

专业课程的设置和安排主要根据职业岗位的需要来完成。工程测量与监理专业根据学生就业后进入企事业单位从事的工作性质及内容,积极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适应企业市场需要,避开学生理论化,工作迷茫的情况。课程的设置主要突出应用性和实践性,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切实反映社会技术先进水平和职业岗位需求。

4、对接实训定师资。

工程测量与监理专业的教学内容、形式的组织与开展充分依托企业,使企业全面参与教学计划的制定,充分考虑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点。邀请企业参与教学计划的制定,从根本上做到了重视实践育人,服务市场,服务企业。由于企业的参与,双方友好的合作关系得以建立,也有利于“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校本教材的开发。通过校企合作,对专业建设、课程开发、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和质量评价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与舞台。

5、对接岗位练技能。

以往,高职教学模式以学校培养为主,沿用学科课程体系,这样学生所学知识和技能与企业岗位要求还有差距,使得有些企业在招聘了毕业生后还需要投入时间与金钱对毕业生进行较长时间的岗前培训。为了解决这一矛盾,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就不能是空谈,必须要落得实处。刻舟求剑的故事人人皆知,可用不变的眼光看正在发展的事物却依旧是许多策略的失败根源。现高职院校应该坚持借鉴发达国家一些先进的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理念和开发方法,懂得用发展的眼光看正在发展的事物,不能闭关锁国。学习结合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实际,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进行课程开发,真正做到安排教师参加企业的生产,深入了解企业对学生知识和技能的要求,与行业企业一同构建满足订单培养的专业课程体系。经过教师与行业专家、企业领导、工程技术人员和一线工人师傅的研讨,确定专业技能方向和对应的岗位课程。

二、 “十个衔接” ——特色教育体系

“十个衔接”,即推进中高职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与教材、教学资源、教学过程、招生制度、评价机制、教师培养、行业指导、集团化办学等十个方面的衔接。

1、适应区域产业需要,优化培养目标的衔接。

作为西南地区水利类示范院校,以培养具有实际工作能力的高职毕业生,满足各类工程的需要为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基础原则。

2、紧贴产业转型升级,优化专业设置的衔接。

进一步开展行业调研,优化专业的布局、类型和层次结构,明确各专业的就业方向和岗位需求。

3、深化专业教学改革,优化课程体系和教材的衔接。

根据行业调研及国际化视野的培养目标,系统设计、统筹规划课程体系,并开展专业核心课程的校本教材建设。

4、强化学生素质培养,优化教学过程的衔接。

建设校内实训室,进一步开拓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使教学过程与实际工程对接,并通过理实一体化教学、工学交替式学习模式和顶岗实习等强化实践教学和学生素质培养逐步形成独特的专业文化。

5、促进信息化建设,优化教学资源的衔接。

推进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方法改革,着手开展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依托校园数字化平台,拓展学生学习空间,改变学生学习方式。

6、改革招生考试制度,优化人才成长途径的衔接。

探索“知识+技能”的考试考查方式,丰富多样化的招生模式。

7、坚持以能力为核心,优化评价机制的衔接。

从行业中聘请一线工程技术人员、行业专家进入校园,以就业率、就业质量等作为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

8、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优化教师培养的衔接。

建立校外教师实践培训基地,建立专业教师定期去工程实地参加工作的机制,安排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学习、进修,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优秀教师。

9、推进产教合作,优化行业指导的衔接。

聘请其他高职院校高素质、高水平的专家作为行业兼职专业带头人;制定和完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导专业建设的运行机制,共同参与学生的培养与就业推荐。

10、发挥职教集团作用,优化校企合作的衔接。

探索建立行业参与职教集团的模式,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以合作办学促发展,以合作育人促就业。

总之,职业教育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任务,其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也是无止境的,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注重培养能力,在发挥教的主导作用的同时,又要调动学的主体作用,既重视理论学习又要倡导动手实践,只要我们不断地更新思想,推动教学方法的革新,就一定能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为城乡土地规划、地形图测量、工程建设以及区域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更多高端技能型人才支持。(作者单位: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