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剖宫产术后护理要点

剖宫产术后护理要点

时间:2023-08-03 17:29:04

剖宫产术后护理要点

剖宫产术后护理要点范文1

[关键词] 护理干预;剖宫产;术后疼痛

[中图分类号] R473.7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3)09(a)-0148-03

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影响,剖宫产在分娩中实施的概率越来越大。剖宫产手术主要通过切割子宫壁取出胎儿,是临床上处理高危孕妇分娩的重要措施。通过实施剖宫产手术能够显著降低高危孕妇和胎儿的病死率,提高生育安全率。剖宫产手术较大,需要实施大量麻醉操作,但是由于分娩孕妇的身体情况各不相同,极易出现术后感染和伤口难以愈合等并发症,给孕妇带来了极大的痛苦[1-2]。本研究对护理干预在减轻剖宫产患者术后疼痛中的作用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11月~2012年11月收治的剖宫产手术患者114例为研究对象,年龄19~40岁,平均(27.56±7.1)岁。114例患者中共有76例为初次怀孕,38例患者有过生育史;孕龄35~42周,平均(40.13±0.9)周。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7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因、病程、生活环境和家庭背景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患者入院后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建立静脉输液通道,调理饮食,术中进行常规手术护理,术后进行杀菌消毒等抗感染护理。实验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减轻剖宫产术后疼痛,实验组患者的护理干预措施如下:

1.2.1 术前心理干预 剖宫产手术实施前,对患者实施心理疏导,平复患者情绪,主动向患者介绍相关成功病例,增强患者信心,还将即将康复出院的患者与实验组患者安排同住,减少患者对于剖宫产的顾虑。入院后,术前护理人员主动了解孕妇情况,为护理干预做准备[3-4]。护理人员还向孕妇详细讲解剖宫产手术的主要特点,介绍各项操作的大致流程及其需要注意的事项。

1.2.2 术前饮食干预 饮食护理是剖宫产手术护理干预的重要环节。向即将分娩的孕妇详细介绍剖宫产手术需要注意的饮食细节,叮嘱患者术前适当食用高维生素、高蛋白质和高热量的食品,为手术做准备。术后禁用刺激性的食品和烟酒,为身体恢复创造良好条件[5]。

1.2.3 手术环境干预 孕妇实施剖宫产手术时,要保持手术室的无菌和整洁,室内温度以25~26℃为宜,湿度应当控制在45%~60%[6]。同时改良手术室的布置和装饰,更换医生和护理人员的衣着,用粉红、浅绿或天蓝等颜色代替刺眼的白色,减少对患者心理的刺激。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或者家属要主动与患者交流,转移手术话题,还可以握住患者的手,与其进行必要的身体接触,减少患者对于手术的恐惧。

1.2.4 术后护理干预 术后是剖宫产孕妇的恢复阶段,也是疼痛最为集中和持久的阶段,术后的护理支持主要围绕疼痛护理展开:①术后护理人员要密切检测剖宫产孕妇的伤口恢复情况,定期更换医疗器械和药物,并定时消毒。一旦发现伤口感染或其他并发症,要及时报告主治医师[7]。②术后3 d天患者一般宜采取平躺姿势,避免对伤口的撕拉和移动。如有必要,应当安插导尿管,期间要注意对导尿管的消毒和抗感染工作。3 d后,患者如需下床活动,可适当抬高病床角度,减轻患者伤口的受力和拉扯,最大程度地减轻患者的痛苦。如果患者疼痛程度较大,难以忍受的,应当及时使用止痛药物或止痛棒止痛。③患者在剖宫产术后半天内应当禁食,此后应当使用流质或者易于消化的实物。切勿使用用以产生气体、油腻、难以消化或者刺激性强的实物。患者要适当多摄取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加速身体的恢复。④术后要及时将婴儿抱予患者,分散患者的注意力,减轻疼痛,还可以为患者准备舒缓心情的轻音乐播放,同时在音乐播放时按压患者的疼痛部位,力度以轻柔为宜,以图加速血液循环,促进伤口恢复和减轻疼痛。按压伤口以每日2~3次,每次30 min为宜[8]。

1.2.5 康复护理干预 剖宫产孕妇的护理干预不仅限于住院阶段,出院后的康复期也是患者身体疗养的重要阶段。在患者出院前3~4 d依据患者的身体恢复情况制订出院康复理疗方案供患者家属参考[9]。出院前要预留患者的家庭住址及其联系方式,视情况定期对患者进行电话回访、邮件回访和家庭走访,实时了解患者的家庭康复情况,同时评估出院康复方案的实施效果。护理人员在患者出院前,要知道患者及其家属学习康复运动的基本动作和要领,并指导进行。患者出院后,要继续进行康复理疗训练,直至身体功能完全恢复。

1.3治疗标准

实验期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效果。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疼痛评价标准和剖宫产孕妇的自身特点,将疼痛指数从0~3级分为无痛、轻度疼痛、中度疼痛和重度疼痛4级。具体标准为:0级(无痛):剖宫产患者咳嗽时,伤口物痛;1级(轻度疼痛):剖宫产患者咳嗽时伤口有轻度疼痛,但并不影响正常生活;2级(中度疼痛):剖宫产孕妇咳嗽时伤口疼痛,正常生活受到干扰,需要采取止痛措施;3级(重度疼痛):剖宫产孕妇咳嗽时伤口剧烈疼痛,生活受到严重影响,需要立即就医采取止痛措施[10]。

1.4偏倚控制

偏倚控制是确保实验结果准确的重要环节。严格依据实验需要选择剖宫产孕妇纳入试验范围。对于入选的剖宫产孕妇,利用电脑软件随机生成数字表,并利用密封信封随机隐藏分组。实验期间内,所有剖宫产孕妇的剖宫产手术均有同一医师主刀,手术前后的护理操作均由同一医疗小组进行处理,手术方案和护理方案均依照统一蓝本制订。实验期间的整个治疗和护理流程均按统一标准进行,由于身体和病情的变化不能够继续适用治疗蓝本的患者将被剔除。患者的治疗和护理数据均由同一人员采集,数据提取和处理人员与临床治疗人员分离,不参与临床治疗[11]。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PSS 17.0对数据进行分析,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统计实验组和对照组疼痛分级情况。实验组疼痛0级患者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χ2 = 7.3101,P < 0.01)。见表1。

3 讨论

医疗服务不仅包括医生的治疗和诊断,还包括了护理工作人员的护理工作。在以往的医疗体系中,往往把更多的关注点放在了医生的治疗和诊断工作中,忽视了护理工作人员的护理工作。其实,如果把医疗服务看做是硬服务,比拼的是硬实力的话,那么护理工作就是软服务,比拼的是软实力。软实力在某些方面有可能起着比硬实力更为重要的作用。

护理质量不仅关系着患者的康复和治疗,更决定了医护人员甚至是医疗机构在患者心目中的形象甚至是公共形象。因此,一定要从公共形象的高度和长远角度来看待和审视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作用,不断改进医疗护理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开拓护理工作的新思路,找到处理护理难题的新方法,既提高医疗护理质量,又降低医疗护理成本,做到患者与医疗机构的共赢。

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影响,剖宫产在分娩中实施的概率越来越大。剖宫产手术主要通过切割子宫壁取出胎儿,是临床上处理高危孕妇分娩的重要措施。通过实施剖宫产手术能够显著降低高危孕妇和胎儿的病死率,提高生育安全率。剖宫产手术较大,需要实施大量麻醉操作,但是由于分娩孕妇的身体情况各不相同,极易出现术后感染和伤口难以愈合等并发症,给孕妇带来了极大的痛苦。所以,如何充分运用护理干预在剖宫产术后治疗和康复期间的作用,最大程度地降低剖宫产孕妇的术后疼痛指数一直是临床护理的热点话题。本研究对剖宫产孕妇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护理干预,有效改善了患者的康复体验[12-14]。

本研究对两组患者的疼痛指数进行统计。数据表明,实验组疼痛0级患者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χ2=7.3101,P < 0.01)。可见,采取护理干预措施之后,实验组剖宫产患者的术后疼痛情况明显轻于对照组剖宫产患者的疼痛情况。

综上所述,护理干预对于减轻剖宫产患者的术后疼痛具有十分明显的临床效果,值得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 梁少敏.护理干预对减轻剖宫产术后疼痛的临床效果探讨[J].吉林医学,2010,31(21):3557-3558.

[2] 郭志平.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术后疼痛的影响[J].当代护士,2012,2(8):63-65.

[3] Welsem ME,Lobatto S. Treatment of severe hypothyroidism in a patient with progressive renal failure leads to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of renal function [J]. Clinical Nephrology,2007,67(6):391-393.

[4] 张凤玲,韩霞.剖宫产术后疼痛控制与护理[J].中国中医急症,2009, 10(18):1734.

[5] Rashidi AA,Anis AH,Marra CA. Do visual analogue scale(VAS)derived standard gamble(SG)utilities agree with Health Utilities Index utilities? A comparison of patient and community preferences for health status in rheumatoid arthritis patients [J]. Health Qual Life Outcomes,2006,4(1):25.

[6] 贺琰.剖宫产术后疼痛的护理干预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0):103-104.

[7] Jemal,Bray F,Center MM,et al. Global canner statistics [J]. CA Cancer J Clin,2011,61(2):69-90.

[8] 张彩媚.100例剖宫产产妇的心理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导报,2010, 7(36):68-69.

[9] 赵华.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术后患者疼痛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20):72-73.

[10] 张凤玲,韩霞.剖宫产术后疼痛控制与护理[J].中国中医急症,2009, 10:1734-1735.

[11] 宋静.53例产后尿潴留的病因与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导报,2010, 7(12):155,158.

[12] 余静.无剖宫产指征行剖宫产分娩影响因素分析[J].成都医学院学报,2012,7(3):426-428.

[13] 李艳,郭丽君,张红玉.产前心理干预对分娩方式及宫缩痛的影响[J].中国医药,2012,7(6):760-761.

剖宫产术后护理要点范文2

关键词:产后宫缩痛;时间;按摩子宫;护理

在产褥早期因子宫收缩引起下腹部阵发性剧烈疼痛称为产后宫缩痛[1]。一般于术2 h出现,持续2~3 d自然消失。经产妇较为显著。我科采用子宫按摩法,减轻宫缩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9年1月~2010年7月,我科共收治剖宫产患者3792例,其中首次剖宫产2326例,二次剖宫产1451例,三次剖宫产15例。

1.2方法 剖宫产术后立即用一手置于产妇腹部,触及到子宫底部向内、向下,均匀、有节律的按摩子宫。

1.3机理

1.3.1妊娠期母体变化最大的是子宫,子宫增大主要是肌细胞肥大,细胞质内充满有收缩性能的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为产后阵缩提供物质基础[2]。通过子宫按摩提高子宫敏感性,刺激子宫收缩,排尽宫腔残余血,使子宫尽早复位。

1.3.2剖宫产术后疼痛来自两个因素:手术切口痛及产后宫缩痛。术后在麻醉效果仍存在时,即刻开始按摩子宫,此时宫缩痛不明显,又拉开了术后切口痛与宫缩痛高峰时间段,从而减轻了术后疼痛。

1.3.3通过皮肤接触,给产妇精神安慰,拉近了护患关系,减轻了患者恐惧、焦虑心情,缓解了术后疼痛。

1.4结果 剖宫产术后疼痛度降低,镇痛剂使用率降低。使用镇痛剂:首次剖宫产11例占0.47%,二次剖宫产36例占2.42%,三次剖宫产2例占13%。

2护理

2.1宫缩疼痛护理 护士在为患者按摩子宫时,手法要均匀,用力大小要根据患者感受而定。按摩同时既可观察患者的子宫收缩情况,又能与患者多沟通。向患者讲解子宫按摩的优点:刺激子宫收缩,预防产后大出血,减轻疼痛的性质,缩短疼痛时间,使患者乐于接受,积极配合。

2.2心理护理

2.2.1术前向产妇讲解手术相关知识、手术经过、术前术后注意事项,认真倾听产妇诉说自己的感受,理解产妇惧怕疼痛、担心母儿安全的心理。讲解分娩痛、手术痛是每位剖宫产患者都要经历的不适之一。讲解疼痛的感受因人而异,疼痛的性质与情绪有关,如果注意力过度集中、烦躁、疲倦、意志力薄弱都会加剧疼痛,使产妇充分理解疼痛,正确应对疼痛。

2.2.2术后产妇体制虚弱,活动无耐力,生活不能自理,医务人员应尊重产妇,给予同情。态度要和蔼,教育产妇术后积极主动配合医疗护理能减轻疼痛,减少并发症。

2.3护理 实行母婴同室,于产后半小时开始哺乳,及乳晕受到外界刺激后感觉冲动传入丘脑下部的室上核及室旁核,反射性引起脑垂体后叶释放内源性缩宫素作用于靶器官而诱发宫缩[1-3]。哺乳前首先用温毛巾清洗按摩,刺激乳汁分泌,促进哺乳成功,通过母乳喂养激发母爱,增强责任感、自豪感,使产妇在尽职尽责同时,体验到做母亲的快乐与满足。

2.4发挥支持系统的作用 产妇一般年龄较轻,社会阅历较浅,分娩知识匮乏,对家属的依赖感较强,针对此类问题,我科定制了一整套家庭健康教育计划,从剖宫产术前宣教到术后配合要点,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得到家属一致认可,取得了家属信任,使家属能积极主动配合工作

综上所述,子宫按摩法减轻了患者的术后疼痛强度,缩短了疼痛时间,减少了镇痛剂使用,值得临床护理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79.

剖宫产术后护理要点范文3

剖宫产是指妊娠28周后,经腹切开子宫取出体重1000克以上的胎儿及其附属物完成分娩。适用于产道异常、胎儿异常、产力异常以及严重的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等[1]。剖宫产是解决产科难题的重要手段和方法,近年来,剖宫产手术有明显上升的趋势,剖宫产可以挽救产妇和胎婴儿的生命,提高新生儿的生存质量,并可以降低围产儿的病死率。因此,剖宫产术前术后的护理问题日益受到重视,现将我医疗服务中心255例剖宫产产妇的护理资料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医疗中心2009年8月至2011年3月份收治的255例剖宫产产妇的临床资料,年龄在17-48岁,,平均年龄28岁,其中,疤痕子宫62例、胎儿宫内窘迫51例、头盆不称16例、重度子痫前期13例、臀位13例、骨盆异常7例、过期妊娠6例、胎盘早剥1例、其他因素85例。

1.2 方法 麻醉方式除13例重度子痫前期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外,其余均采用腰麻,所有产妇围手术期均实行综合护理措施,总结护理经验,降低产妇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

2 结果

255例剖宫产产妇均顺利的渡过围手术期,未发生产时产后并发症,所有产妇切口均Ⅱ期愈合,平均住院一周。

3 结论

3.1 产前护理

3.1.1 产前心理护理 产妇在分娩前大都处于紧张、恐惧的应急状态,手术是一种严重的生理心理刺激[2],护士在患者入院后,首先要详细的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耐心的讲解手术前后的注意事项和手术的必要性,使产妇对剖宫产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使患者有充分的思想准备。通过与产妇的沟通,使产妇能充分的信任医务人员,并产生安全感,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愉快的配合术前检查和治疗,以最佳的心理和生理状态接受剖宫产手术。

3.1.2 术前综合护理 行择期手术剖宫产,术前晚进流质,术日晨禁食,以免产妇在手术中出现呕吐和误吸而引起窒息。在产程观察过程中,如发现问题,需急诊手术时,应立即禁食禁饮,避免麻醉后呕吐引起误吸而致窒息、肺部感染;在无菌操作下,给产妇留置导尿管。

3.2 产后护理

3.2.1 产后一般护理 在产妇转回病房后,去枕平卧6小时,6小时后可改为半卧位,避免发生腰麻术后并发症,同时向护送人员了解手术情况及术中出人量,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术后体温、脉搏、血压、呼吸、意识等;注意阴道流血、腹部切口有无渗血及子宫收缩情况。产妇在手术后出现切口疼痛、宫缩痛,并会因为放置导尿管出现不安和焦虑等心理障碍,护士应该多给予关心,耐心解释,进行各种治疗和护理操作时动作应轻柔,减轻产妇的紧张心理和不适感。鼓励产妇早下床活动,应在术后24小时适当下床活动,并向产妇及其家属说明早下床活动的意义,每次下床活动时以产妇满意为度。同时要鼓励产妇咳嗽咳痰,有利于肺的扩张和分泌物的排出,对妊娠高血压的产妇,还应注意膝反射及24小时出人量;术后6小时内禁食禁饮,6小时后根据患者的情况可以流质饮食,切忌甜食,防止肠胀气。胃肠功能恢复正常后及可正常饮食。宣传指导母乳喂养知识和技巧,提倡早吸吮,勤哺喂,以促进乳汁分泌;如产妇出现乳胀,应指导产妇在哺乳前按摩和热敷,并频繁吸乳,排空,防止乳汁郁积引发乳腺炎[3]。

3.2.2 产妇术后疼痛护理 产妇在产后会因为子宫收缩、腹胀和切口引起疼痛。最常见的是切口疼痛,在术后24小时内可给予盐酸哌替啶50毫克肌肉注射,腹胀引起的疼痛可以嘱患者下床活动,缓解疼痛。

3.2.3 手术切口的护理 剖宫产手术后应注意观察切口有无渗血、渗液及感染存在,保持切口的清洁和干燥,定期更换切口敷料,并检查切口有无硬结;出现硬结时要及时给予理疗,以促进硬结的吸收;切口感染的产妇,应拆线扩张伤口,定期换药。

3.2.4 预防并发症的护理 护理人员要严密观察病情,认真的做好护理工作,及时使用的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术后6小时即可采取半卧位,以利于恶露的排出[4];保持产妇外阴的清洁干燥,注意子宫的恢复情况;鼓励产妇进行有效的咳嗽,并协助排出痰液,以防肺部感染;另外,应注意观察产妇下肢的温度和颜色,嘱产妇注意下肢的活动,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对剖宫产的产妇围手术期进行有效的综合护理,可以最大限度的避免发生产后并发症,提高产科护理质量,保证的母婴健康。

参考文献

[1]曹泽毅 ,郎景和等: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妇产科分册, 中华医学会编著,2010年1月

[2]田凤梅,张新红 :剖宫产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理反应与护理,中国民康医学 ,2006,(02)

剖宫产术后护理要点范文4

[关键词] 剖宫产;术后;护理体会

剖宫产(Cesarean section)是切开产妇腹壁及子宫壁取出胎儿及附属物的方法,是解决难产、处理高危妊娠的重要措施,是产科广泛使用的手术之一[1]。近年来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剖宫产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剖宫产的增加,手术的普及,围产儿死亡率明显降低,但并发症也随之增加,威胁母婴的生命安全。因此,做好剖宫产术后护理,减少并发症,降低护患纠纷显得非常重要。笔者对450例2010年1月~2010年12月在我院剖宫产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护理体会,以提高剖宫产术后护理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2010年1月~2010年12月在我院剖宫产患者450例,其中,年龄24~37岁;孕37~42周;因头盆不称及臀位80例(17.8%);巨大儿21例(4.7%);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19例(4.2%);妊娠期高血压疾病10例(2.2%);社会因素(因家属和孕妇要求选择分娩时间)320例(71.1%)。

1.2治疗方法 在硬膜外麻醉下实施性剖宫产手术,术后加强临床护理。

2.结果

450例剖宫产患者,均治愈出院,平均住院治疗时间7±2.5天,无并发症发生,母婴平安。

3.护理体会

3.1生命体征的护理 产妇术后返回病房时要与手术护士及麻醉师认真交接班,详细了解术中情况,以利术后护理。严格执行腹部手术术后护理常规。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半小时一次共6次,两次翻身前各1次,改半坐卧位前后15分钟各1次。由于少数产妇可出现低血压反应,应密切观察血压波动,及时调整输液速度,并注意呼吸频率、幅度。密切观察产妇的精神、意识等情况。由于术后伤口反应,产妇术后3天内体温可略有升高,但一般不超过38℃,无需特殊护理,如术后体温持续升高不退或术后3天后仍有发热,应引起重视,积极寻找原因,观察伤口有无感染或其他并发症,给予相应处理。

3.2护理 术后嘱产妇平卧6~8小时,术后第2天改半卧位。手术2小时后即鼓励并协助产妇多翻身、每2小时翻身1次,做深呼吸,有痰者协助产妇及时咳出,以预防呼吸道及肺部感染。尽早下床走动,以利于肠道蠕动、促进排气,减轻腹胀,并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2]。对因肠胀气而疼痛者可行腹部热敷或肌内注射新斯的明0.5mg,亦可用中药理气、行气治疗。

3.3导尿管的护理 术后返回病房,应固定好导尿管于床旁,勿使尿袋及引流管高于臀部,以防尿路逆行感染,观察导尿管是否通畅,记录尿量。一般留置导尿24~48小时,特殊情况可延期拔管,拔管后鼓励患者多饮水和自行排尿。

3.4阴道流血与子宫收缩观察 术后12小时内,每半小时压宫底并观察子宫收缩情况及阴道出血量、质1次,避免产后大出血。一般情况下术后宫底平脐或脐下,若患者宫底脐上或更高,则考虑子宫出血或膀胱处于充盈状态,影响子宫收缩,对照原因给予相应处理,可按摩子宫、应用子宫收缩剂、止血剂等。正常情况下恶露10天内会从暗红色变成淡黄色,分娩后两周变为白色,4~6周停止。若超期未停,查找原因给予相应处理。

3.5伤口观察 术后切口处可以压沙袋以压迫止血,6小时后取下,产后第二天换药。密切观察有无渗血及肿胀,注意切口敷料是否干燥,若发现敷料有血液,应揭开敷料看是否伤口有渗血,无异常情况时再加压沙袋,否则应报告医生进行处理[3]。一般情况下术后伤口换药2次,7天后拆线。肥胖、糖尿病、贫血等影响伤口愈合,可延期拆线,如术后体温升高,伴伤口疼痛且出现血肿可用75乙醇纱布湿敷2次/天,若数天后仍无好转,红肿处有波动感,可确认有感染,要及时拆线引流并给予抗感染治疗。

3.6会阴、、皮肤护理 术后保持外阴清洁,勤换卫生垫、内衣裤。术后当日用0.02%碘伏棉球擦洗会阴,2次/天,保持清洁,每次哺乳前用温水擦洗,乳汁分泌过多时,应将多余乳汁及时挤出,促进乳腺分泌,如有胀痛,可协助产妇按摩。护士应加强宣教,产褥期,产妇身体虚弱,出汗较多,应保持皮肤清洁,协助翻身及侧卧位,避免局部长期受压而发生褥疮。

3.7心理护理 主动与产妇加强交流,倾听其想法和感受,减少、消除其顾虑,安抚、稳定其情绪,帮助其认同母亲角色。对部分重男轻女而生女婴的产妇,尤其要做好思想工作,减少心理刺激,用良好的语言、诚恳的态度安慰产妇,鼓励产妇以正确的心态调整自己的情绪,避免因心理原因而至缺乳现象的出现,以顺利度过术后恢复期。

3.8饮食护理 术后6小时内禁饮、禁食;8小时后进水;次日清晨进米汤等流质饮食;第3天进半流质;忌食产气食物如卷心菜、豆、奶制品及含糖高的食物等;肠蠕动恢复,排气后改普食。但也有报道指出[3]剖宫产术后3小时即可进食流质,使术前最后一次进食与第一次进食时间接近于正常人两餐之间的间隔时间,有利于产妇营养的摄入和体力的恢复。饮食宜多样化,忌大补,宜予高热量、高蛋白、高铁清淡易消化食物,适量脂肪、纤维素均衡的膳食可提高乳汁的质和量。

3.9母婴同室护理 加强母婴病房的消毒护理,每日两次进行空气喷雾消毒,定时开放门窗通风换气以保持室内空气净化;新生儿的衣被、尿布、洗澡巾等与新生儿接触的物品,都要消毒后方可使用,新生儿脐部护理2次/天以防感染。指导并协助哺乳,告知母乳喂养的的优点及重要性,教给正确的哺乳姿势和婴儿含接姿势,产妇回病房半小时内,帮助产妇让新生儿及早吸吮,以促进子宫收缩,减少产后出血,并刺激乳汁的分泌[4]。指导产妇新生儿的一些生理特点及护理注意事项。

3.10出院指导 鼓励产妇保持良好的心态,合理的营养、休息、睡眠和活动。注意个人卫生和外阴清洁。指导避孕方法,一般产后42天落实避孕措施。产后4周内禁止性生活。强调母乳喂养的重要性,告知产妇医院的热线电话。

4.结论

临床产科护理人员应坚持“一切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把握剖宫产术后护理的全面性、整体性、系统性、连续性的特点,采取科学化、个性化,细致化的护理方案,注重术后生命体征、阴道流血与子宫收缩、伤口的观察,、导尿管及会阴、、皮肤护理,加强心理、饮食、母婴同室护理和出院指导,能切实提高临床护理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保证产妇恢复,保障母婴平安。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24-227.

[2]王金华.剖宫产术后护理进展.中国当代护理杂志,2002,122:32.

剖宫产术后护理要点范文5

【关键词】剖宫产;产妇;心理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323―01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转变。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孕妇因为各种因素的影响,通过剖宫产的分娩方式进行分娩。而伴随着剖宫产技术的成熟,安全性的提高,国内外剖宫产率也持续不断的上升。但剖宫产带来的风险和对产妇身体心理的创伤也随之而来。这些因素必将影响到产妇的身心健康。因此,在剖宫产围手术期,护理人员从以产妇为中心的观点出发,了解掌握每个产妇的心理状态,性格特点,在围手术期给予产妇全面的心理护理,使产妇以最佳身心状态剖腹分娩。我科通过在剖宫产围手术期实施心理护理,促进了产妇身心健康,取得良好的的效果。

1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4月~8月实施剖宫产的产妇50例,年龄20~31岁40例,32~35岁10例,均为初产妇,产程延长25例,正常胎位9例,巨大儿10例,胎位不正6例。对产妇进行围手术期的全程心理护理,手术进展顺利,产妇恢复良好,顺利出院。

2产妇心理状态

2.1焦虑心理 对剖宫产手术方式认识不足,虽然认同但存在许多顾虑,如手术切口的大小,术中的疼痛,胎儿的健康状况,手术对机体的损伤程度等。

2.2紧张恐惧心理 对手术环境的陌生感,与亲人的暂时分离,害怕要求得不到医务人员的重视,手术的成功与否

2.3忧郁心理 切口的愈合情况,术后的活动情况,新生儿的哺育问题,角色的转换问题等

3心理护理

3.1手术前心理护理 手术护士在术前对产妇进行访视,了解产妇心理状态,简要介绍手术室的空间布局,麻醉及手术的相关情况,,取得产妇的合作和信任。产妇进入手术室手术护士时刻陪伴在产妇身旁,及时用盖被盖好产妇的身体,严密监测产妇一般情况及胎儿心率,指导并协助产妇卧于舒适,安慰产妇,介绍麻醉师及手术医师,以积极的态度与其交流剖宫产的相关问题。在做各种护理操作前,都与产妇说明,听取其意见,并取得其配合。

3.2手术中心理护理

保持手术间安静,医护人员不高声交流,不窃窃私语,不谈论与手术无关的事情,不接私人电话,医护人员密切配合。发生危急情况从容应对。不给产妇造成紧张。在进腹前,巡回护士告诉产妇,牵拉腹腔脏器及取出胎儿会有不适或牵拉痛,告知产妇预防措施,减轻不适。胎儿娩出后,及时告知产妇胎儿情况,并让产妇与婴儿肌肤接触,稳定产妇不适情绪。解除诸多顾虑。

3.3术后心理护理

指导产妇术后饮食,活动,讲解母乳喂养的好处,及时帮助产妇开奶。指导母乳喂养的方法。与产妇交流,解决产妇随时遇到的困难。指导产妇家属给予其生活上的关心和照顾,让产妇保持愉快心情,安全度过手术危险期,促进早日康复。

剖宫产术后护理要点范文6

【关键词】 剖宫产;舒适护理;护理满意度

在人们生育观念逐渐改变下, 近年来剖宫产率逐渐提高, 剖宫产围产期护理工作得到了广泛关注[1]。舒适护理是有效的、创造性的、个性而整体的护理模式, 可促使产妇在生理与心理上保持一种舒适、愉悦状态, 促使产妇治疗效果显著提升[2]。为探讨舒适护理在剖宫产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选取76例剖宫产产妇, 随机分组后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观察组给予舒适护理, 其中观察组护理效果显著,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8月~2013年9月于本院行剖宫产的76例产妇, 年龄为22~35岁, 平均为(29.2±1.3)岁;孕周37~41周, 平均(39.1±0.2)周;其中择期手术30例, 急诊手术46例;剖宫产指征为头盆不称18例, 胎膜早破5例, 前置胎盘2例, 巨大儿6例, 胎儿宫内窘迫14例, 瘢痕子宫13例, 胎位异常11例, 羊水过少4例, 双胎3例。将76例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8例, 两组产妇在年龄、孕周等基本资料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可展开对比。

1. 2 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观察组给予舒适护理, 主要包括舒适环境护理、心理护理、护理及疼痛护理、隐私护理、会阴护理、饮食指导等。

1. 3 统计学方法 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 17.0展开统计学分析, 用( x-±s)形式表示计量资料。对组间数据展开t检验, 组内数据展开χ2检验, 当P

2 结果

2. 1 两组产妇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及排气时间对比 观察组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及排气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

2. 2 两组产妇满意率对比 对照组满意20例, 基本满意10例, 不满意8例, 满意率为78.95%(30/38);观察组满意25例, 基本满意12例, 不满意1例, 满意率为97.37%(37/38)。对比可知, 观察组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3 讨论

在医疗服务质量及人们保健理念不断更新下, 人们对妇产科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质量要求。剖宫产在妇产科中较为常见, 其护理质量对剖宫产效果与产妇满意度有直接影响[3]。已有研究表明, 和剖宫产配合密切的有效护理工作是产妇顺利度过围术期, 缓解产妇精神压力的重要措施。

本院在为剖宫产产妇展开护理工作时,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 观察组采取舒适护理, 舒适护理措施如下:①舒适环境护理:在产妇进至手术室前, 应将室内温度调为22~25℃, 适度控制为50%~60%。保持手术室安静, 禁止医护人员闲谈或窃窃私语, 以免产妇因误解而出现不良情况。②心理护理:产妇在展开剖宫产手术前通常会有较大情绪波动, 很多产妇会因担心手术效果、安全性产生焦虑情绪, 因惧怕手术疼痛而出现恐惧或紧张等心理。护理人员应根据产妇不同心理特点展开针对性心理护理, 主动为产妇介绍医院医疗水平、手术室环境、麻醉方法与技术力量等, 为其讲解剖宫产必要性及安全性。同时, 护理人员可与产妇家属展开良好沟通, 利用家属良好的情绪对产妇焦虑、紧张等心理予以缓解。③护理:手术开始前为产妇讲解麻醉方法及麻醉后感受, 协助其摆放舒适。当产妇为平卧位时, 禁止其上肢外展过度;当为仰卧位时, 可将手术床朝左侧倾斜约15°~30°。术后护理人员可协助产妇取侧卧位, 促进产妇腰部及背部肌肉有效放松, 促使产妇舒适度增加。④疼痛护理:在手术中由经验丰富的护士展开静脉穿刺, 在留置导尿管时保持动作轻柔, 以熟练的操作技巧减轻产妇术中疼痛。术后产妇出现疼痛时, 可采用音乐疗法、转移注意力对其疼痛加以缓解。⑤隐私护理:在手术过程中产妇往往会因身体的暴露觉得羞怯, 在护理时应主动解释, 并将暴露部位控制在最小范围, 维持产妇自尊心。⑥会阴护理:术后保持产妇外阴清洁, 嘱咐其勤换内衣裤及卫生垫;手术当天利用0.1%新洁尔灭对产妇外阴进行清洗, 之后每日为产妇进行2次会阴护理。⑦饮食指导:剖宫产产妇充分的饮食营养是促使身体快速康复、保证乳汁分泌的前提。本院在舒适护理中对传统的术后禁饮禁食模式加以改变, 嘱咐产妇在手术后6 h可饮水, 饮水量为日常饮水量的50%。对产妇及其家属认为的禁水禁食时间越长越好这一误区予以纠正, 并对产妇进食后病情变化予以密切观察, 确保其安全性。当排气后可改为半流质饮食, 之后逐渐向软食、普食过渡, 遵循少量多餐原则。

在本次研究中, 观察组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及排气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 产妇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参考文献

[1] 徐云美.剖宫产围手术期舒适护理的临床观察.中国基层医药, 2011,18(7)993-994.

剖宫产术后护理要点范文7

【关键词】剖宫产;术后疼痛;原因;护理

剖宫产是指剖开腹壁及子宫,取出胎儿及其附属物,是产科常见的手术之一。剖宫产手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母婴的成活率,挽救了母子的生命。近几年来,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进一步深入以及产妇对自然分娩疼痛的惧怕,使得剖宫产率逐年上升,居高不下,同时剖宫产术后疼痛发生率也在增高,并发症也越来越多见,成为医务人员力求解决的问题之一,因此剖宫产术后护理显得尤为重要。如不能有效及时的镇痛,产妇容易变得焦虑不安、恐惧、严重影响睡眠与休息,甚至对身体康复产生不利影响,留下后遗症,作为医学工作者,首先要理解病人的痛苦,进行鼓励安慰,更要及时掌握售后疼痛的原因,有针对性的进行护理,帮助病人减轻疼痛,尽早的恢复健康。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05―2007年,共收治剖宫产产妇230例,均为单胎,孕周36-42周,年龄23-36岁,平均年龄25.3岁,身体各方面状况良好,术后均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

1.2 疼痛的评估 按照VRS疼痛四点法进行评估,可以分为四级:①一级;稍微有疼痛感但不严重②二级;轻度疼痛,可以忍受、微汗③三级;中级疼痛,情况明显,出汗并伴有肢冷④四级;重度疼痛,疼痛严重不可忍受,出汗并伴有肢冷。

1.3 疼痛的原因

1.3.1腹部刀口创伤是引起产妇术后疼痛的主要原因,剖宫产手术可以导致局部组织创伤使身体受到伤害性的刺激,当该刺激达到足以引起疼痛的程度时,组织细胞释放大量的炎性致痛物质就会产生疼痛。产妇在手术时由于药物的作用,疼痛感并不强烈,回到病房后后1小时之内,伤口不会明显疼痛,术后3-4小时是疼痛人数比例最高的,约占70%以上,因此,术后适时有效镇痛成为缓解产妇疼痛的关键。

1.3.2强烈而有规律的子宫收缩是引起产妇术后疼痛的另一主要原因,为了防治产后大出血的发生,产妇在进行剖宫产手术以后,需要静脉滴注催产素,使子宫收缩增强,帮助子宫止血,并且将子宫内残留的血块排出,以促进子宫的恢复,子宫持续有力的收缩就会使产妇感到剧烈疼痛,有时甚至难以忍受,引起身体其他方面的不适、失眠、情绪焦虑不安等。

1.3.3术后产妇对新生儿健康问题的担忧,对自己术后身体的恢复状况的忧虑也可直接导致伤口疼痛的加重,有科学研究表明,焦虑、烦躁等不良情绪与对疼痛的感觉之间关系密切,不良情绪越严重机体对疼痛的忍耐度越低,感觉到的疼痛越剧烈。

1.3.4经多年临床观察,文化修养,自身素质越高,生活工作等各方面条件越好的产妇,对疼痛的感知越敏感,疼痛的程度越厉害,产妇对疼痛的耐受性越低。

1.3.5剖宫产术后产妇心理较为脆弱,需要丈夫以及亲人的安慰与鼓励,如果受到冷落,产妇在心理上会有不满,心情易悲观,此时对疼痛的感知往往比实际疼痛程度要强烈的多,因此产妇术后需要亲人的陪伴、呵护和关爱。

2 护理

2.1 一般护理:定时测量生命体征,保持产妇休息的病房内通风良好,空气新鲜,避免噪音嘈杂影响产妇的休息,注意保暖,产后应多做翻身运动,促进肠蠕动,是肠道内的空气尽早排出,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术后产妇的饮食要既能保证营养学要又可供给新生儿喂养。

2.2 伤口护理因腹部刀为无菌伤口,保持刀口清洁,注意避免刀口渗血的出现。术后两周不宜洗澡,防止伤口感染,如发生伤口肿胀、发炎等症状应及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不可自行随意挤压包扎。产妇在恶心呕吐时,因注意压住伤口两侧,防止伤口因此而裂开加剧疼痛。

2.3 子宫收缩的护理在静脉注射催产素时,应提前告知产妇该药物的作用及其产生到的身体反应,让产妇做好思想准备,积极应对因子宫收缩而造成的痛苦,术后24小时按压宫底时,动作要轻柔,及时观察子宫收缩以及子宫出血量,出现疼痛难以忍受或者其他异常情况时,要及时通知医生予以相应处理。

2.4 会阴清洁的处理术后保持会阴清洁卫生,勤换内衣裤,避免细菌的滋生发生感染,加重产妇伤口的疼痛程度。

2.5 心理护理 对产妇进行心理上的沟通和指导,予以精神上的鼓励和支持,可以帮助产妇减轻疼痛,缓解伤口的疼痛感,柔和的音乐、欢快的交谈都可以分散产妇的注意力,使产妇放松心情缓解疼痛。

3总结

针对术后疼痛的原因,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可以减轻疼痛,消除产妇的焦虑抑郁情绪,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产妇身体功能的恢复。

参考文献

[1]潘越,浅谈剖宫产手术后的护理[J].中华民族民间医药,2010,2:179

剖宫产术后护理要点范文8

【关键词】心理护理;剖宫产

【中图分类号】R86.54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8-0089-02

在产科临床,孕妇产妇无剖宫产指征,分娩方式的改变,无论对产妇或者新生儿都有着不可预测的后果。为避免不必要的剖宫产率的增加及由于分娩方式的改变对产妇和新生儿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产妇采用萨奇(T.sxas)和霍华德(M.Ho-hacle)的护患关系模式 “指导――合作型”及“共同参与型”进行筛选和实行产前心理护理,收到满意效果。

方法心理护理自孕产妇提出要求手术分娩时即开始。心理护理的理论依据是根据人的行为和行为疗法基本原则,针对不同孕产妇要求手术分娩的不同原因,对症实施心理护理,帮助孕产妇消除顾虑,尽可能经阴道分娩,避免不恰当剖宫产可能带来的不良后果。具体方法为:(1)由病区责任护士首先了解孕产妇要求手术分娩的原因,并做好护理记录;(2)针对孕产妇提出手术分娩的原因制定心理护理计划,并告知有关医护人员;(3)以病区责任护士为主,经管医师、主治医师、科主任及病区护士长为辅,在各类查房中与孕产妇谈话,责任护士则每天对心理护理对象谈话一次,必要时多次,并作好记录,进行分析,制定下一次谈话重点,直至临产;(4)整个产程由一位助产师陪伴观察产程。

近年来,剖宫产率逐年升高,剖宫产率的上升在一定程度上可降低围产儿死亡率,但当上升到一定水平时,围产儿死亡率并未随其上升而下降。

剖宫产率增高的原因如下,(1)将产妇与胎儿放在同等地位,随着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技术的提高及胎儿监护仪的广泛应用,羊水过少、脐带绕颈的产前诊断明确,胎儿监护仪对胎心异常早期发现而导致“过度诊断”,使脐带绕颈、胎儿窘迫成为主要剖宫产指征。(2)许多产妇和家属,甚至不少医生亦认为剖宫产比阴道分娩更安全,医患双方都不愿承担此风险。而真正由于脐带或胎盘及羊水过少造成胎儿宫内窘迫不足40%。据文献报道,因胎儿窘迫进行剖宫产者为过去的3倍。(3)一些孕妇过度肥胖及巨大儿增多,使难产增加。(4)孕妇惧怕分娩的疼痛及害怕产程进展一半出现问题再手术。医生对阴道分娩不可预测的情况较剖宫产多。(5)产科医生不仅要使围产儿存活,还要保证生后的体力和智力正常。(6)医患矛盾的增多使其剖宫产指征放宽,孕产妇未经过试产或充分的试产即选择了剖宫产。 (7)臀位及前次剖宫产史的孕妇几乎都选择了剖宫产。(8)社会因素,手术指征对珍贵儿、高龄初产也都较前放宽指征,并且为满足孕产妇及家属选择分娩时间的特殊要求,一些较轻的妊娠合并症,医生担心拒绝实施手术而阴道分娩出现问题时发生纠纷,未予试产,随意放宽剖宫产指征。

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对无绝对剖宫产指征者均应试产。对不经试产就诊断为头盆不称,1次胎心改变及1次NST无反应就诊断为胎儿窘迫均是不恰当的。通过医务人员的努力,以科学的态度来选择分娩方式,加上社会、孕产妇及家属的配合,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剖宫产率将会逐渐下降。

病人如何处理此类问题,树立患者乐观的人生观。并通过做好家属及朋友的工作,让周围的每个人都来关心、帮助患者,让患者感觉到他的生命并不是他一个人的,而是跟家庭分不开的,使之重新对待人生,增强治病的信心,达到良好的治疗效应。语言康复训练。喉部分切除术的患者应鼓励其早期锻练发音并适应术后的发音状态;全喉术后的患者,应指导其学会简单的手语,并准备一些识字、图卡片,对有文化的可准备写字板,并通过此增强患者的交往能力。

出院指导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忌烟酒、忌煎炒、油炸、辛辣等食品;锻练身体,预防感冒。需带管出院的全喉术后患者,应教会他们自己对着镜子或家属帮助取管,如何清洗、消毒气管导管,并注意颈部气管吻合口处的清洁与护理,用纱布或口罩式围布遮盖,防止异物进入气管。给患者准备一些卡片、纸、笔以及一个铃铛,以便患者与他人交流或紧急呼救。定期随诊、复查。

参考文献

[1] 黄醒华.剖宫产的现状与展望.妇幼卫生科技进展,1998,(1):1.

[2] 刘棣临.胎儿窘迫的诊断及治疗.中华妇产科杂志,1991,1:180-182.

[3] 黄醒华.剖宫产的现状与展望.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0,5:259-261.

[4] Kho RM,Hilger WS,Hentz JG,et al.Robotic hysterectomy:technique and initial outcomes[J].Am J Obstet Gynecol,2007,197(1):113.e1-4.

剖宫产术后护理要点范文9

摘要:目的 分析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的影响因素,探讨护理干预措施的影响作用。方法 分析我院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行剖宫产术的290产妇的临床资料,调查分析影响其术后母乳喂养的主要因素,提高护理干预的针对性。结果 在290例行剖宫产术的产妇中,经过护理人员的有效干序,术后48h泌乳量正常的占70.3%的比例,而术后72h泌乳量正常的占93.1%,产后纯母乳喂养的比例为96.6%。结论 分析剖宫产术后影响产妇母乳喂养的主要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母乳喂养率、母乳质量等指标均有所改善。

关键词: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影响因素;护理干预

1.临床资料

我院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行剖宫产术产妇290名,其中265例初产妇,25例经产妇,孕周在38-42(39±4.5)周;290例产妇均行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采用硬膜联合麻醉,290名产妇发育正常,不存在母乳喂养禁忌证。剖宫产产妇术后72h内泌乳情况如下表1所示:

2.影响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的主要因素

具体而言,对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缺乏认识,产妇对剖宫产相关知识了解不够,担心手术创伤、术后禁食及术中出血等会对乳汁分泌产生影响;(2)怕切口疼痛,产妇向婴儿授乳时会压迫切口,还有少数产妇无宫缩,但是在产后哺乳时婴儿吮吸会导致子宫收缩,产生宫缩痛,所以术后最初几日不采用母乳喂养;(3)限制。因为行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麻醉要求去枕平卧6h,再加之产妇身上置有输血管、导尿管及输液管等,会导致其产生畏难心理;(4)有些产妇认为术后用药会影响到乳汁的质量,从而影响到新生儿;(5)错觉,一些产妇对初乳的认识不够,未进行有效的早期吮吸,采用奶瓶喂养,导致新生儿产生错觉,抵制母乳。

3.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的护理干预措施

具体而言,针对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的护理干预措施包括以下几点:(1)加强母乳喂养的宣传教育,对产妇进行相应的健康教育,促使其了解更多母乳喂养的知识,从观念上促使产妇对母乳喂养的意义有一个全面认识,纠正其对母乳喂养的错误观念;结合产妇的文化层次、生活环境、职业特点等进行心理疏导;如产妇由于限制害怕进行母乳喂养,则可以进行模拟训练,促使产妇从心理、生理方面做好母乳喂养的准备。(2)采取必要的镇痛措施。术后采用诸如镇痛泵等镇痛措施,可以缓解产妇术后切口疼痛感,提高其睡眠质量,以促进乳汁的分泌。(3)进行哺乳技巧的指导。对于新生儿而言,觅食反射最强烈的时段为出生后2h,所以剪断婴儿脐带后要及早进行母婴接触,将吮吸的时间尽量提前,最好当天即进行母乳喂养。首次喂养取卧位,6h后再取半卧位,24h后取坐位或环抱式哺喂,这种方法对母亲肠道功能恢复十分有利,并且可以促进婴儿的早吸吮。需要注意一点,即每次哺乳前,要对进行适当热敷衍、按摩,即使乳法分泌量少,也要让婴儿多吮吸,提高其吮吸能力。(4)通过饮食调整促进乳汁分泌,术后3h可进食半流体食物,比如白粥等;恢复排气后再进食一些高热量、高蛋白的汤汁食物,比如鸡汤或鱼汤等;剖宫产妇要多进食可增加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的食物,比如蔬菜、水果等可有效促进乳汁分泌;禁止进食抑制乳汁分泌的食物,比如韭菜、人参及麦芽等。(5)如产妇存在平坦或凹陷等问题,要指导其保持松弛,对其进行按摩,刺激排乳反射后挤出少量乳汁,乳晕变软,再捻转刺激立乳反射。由于新生儿饥饿时会产生很强的吮吸力,因此可以让婴儿先吸吮平坦、凹陷一侧的,也可借助吸奶器把吸出,送至新生儿口腔,由其进行有效吮吸。(6)防止产生错觉,产前就要向产妇及家属说明奶瓶喂养的危害,向其解释吸吮刺激会直接影响到乳汁的分泌,婴儿吮吸越充分,乳汁分泌就越充足。如新生儿已产生错觉,则要在其闭嘴吮吸过程中轻捏其鼻子,促使其张嘴呼吸,此时再将及整个乳晕迅速塞至婴儿口中,诱发吞咽、吸吮动作。

参考文献:

[1] 张雯执,刘兆娟.近 30 年国内剖宫产率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0, 20 (10) : 659.

[2] 徐韬,于晓松,李晨嫣,等.我国母乳喂养现状与干预措施[J].中国妇幼保健,2011,23(17): 2464.

[3] 膝爽.桔皮、萝卜汁对妇产科手术后病人排气时间的影响[J].山西护理杂志,2010,14(3): 121-122.

剖宫产术后护理要点范文10

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方法对2011年9月至2013年4月对在我院实施剖宫产手术的180例产妇进行跟踪观察,并随即分为观察组90例(护理干预)和对照组90例(常规护理),在手术后对二者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手术后这两组之间在排气时间、尿管的拔出以及进食时间上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产妇剖宫产术后;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中图分类号:R752.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49(2013)05-0111-01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医疗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产妇在生产过程中选择了剖宫产手术,为促进产妇产后顺利下奶及恢复健康,必须对产妇进行护理干预措施,避免产妇产后出现焦虑和忧郁。本文对剖宫产术后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进行探讨和分析。现对2012年9月至2013年4月对在我院进行剖宫产手术的护理干预措施进行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2011年9月至2013年4月对在我院的180例剖宫产手术患者进行跟踪观察,其年龄在21~35岁,平均年龄25.2±2.1岁.将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90例(护理干预)和对照组90例(常规护理),两组产妇在孕周和年龄上相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术后护理干预措施

1.2.1护理术后哺乳

在进行剖宫产手术后护理人员必须对母乳喂养的措施进行合理的干预,在该过程中主要对母乳喂养的姿势进行调整,正确的喂养姿势是:首先产妇要选择一个比较舒适的姿势,使婴儿的头和身体在一条直线上,产妇用手将一方的托起,姿势是大拇指朝上,其余手指位于的下侧,同时使婴儿含住乳晕的大多数进行吮吸,在喂养结束之后,要将婴儿竖直抱起,同时使其在产妇肩头撑一小会儿,同时轻拍其背部,使胃内的空气排出,紧接着再将婴儿侧抱30分钟使乳汁快速到达十二指肠,以防出现溢奶的情形。

1.2.2护理术后伤口

在剖宫产手术后有一些伤口很难恢复的高危病人,作为医疗护理人员要及时关注其营养状况和贫血等情况,若有危险发生要进行及时的治疗,同时在对这些产妇中患有糖尿病或者高血压的患者要采取措施进行主动干预,保证其各项指标均处于正常状态。产妇在进行剖宫产手术后,医疗护理人员要对产妇服用抗生素情况进行及时的指导和干预,使血容量足够,同时必须使其伤口处于干燥状态,在使用相关器械作业时必须进行有效的消毒,实现在剖宫产手术过程中的无菌作业,使伤口的供血情况得以改善[1]。在护理干预过程中若产妇存在咳嗽或者翻身等问题时,护理人员要对其技巧进行指导,预防伤口开裂。

1.2.3密切关注术后排尿和翻身

在手术过程中为预防损害膀胱,在剖宫产手术之前就需要给病人插导尿管,同时必须在麻醉剂无作用后才能将导尿管取出,在手术完成后,若产妇出现尿意,要尽量使其自行解手,使插管时间减少,预防尿路被细菌感染。在手术过程中使用物会在一定程度上给肠胃的蠕动造成阻碍,从而使产妇出现不同程度的胀气并导致腹胀的出现。所以在手术结束之后,医护人员要鼓励产妇多做运动,经常性的翻身,使肠肌恢复运动能力,同时排除肠道中的气体,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出现。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采用x2检验。差异有显著性为P

2结果

2.1两组术后36小时泌乳量比较

对两组手术36小时的泌乳量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表1两组术后36 h泌乳量比较(n/%)

组别n泌乳量足泌乳量中等 泌乳量少 无奶观察组90 28(31.11) 54(60.00) 6(6.67) 2(2.22)对照组90 12(13.33) 23(25.56)49(54.44) 6(6.67)2.2比较两组排气、进食及尿管拔出时间比较

两组在手术后的排气、进食和尿管拔出时间之间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

组别 n 术后排气时间(h)术后进食时间(h)术后尿管拔出时间(h)<1212~2424~36 <24 24~3636~48 <1212~24 >24观察组90 6721 2 32 55377 76对照组9025 50 1521 62732 50 83讨论

对两组剖宫产手术的跟踪观察表明,在剖宫产手术后采取干预护理措施能够尽快的促进产妇恢复健康,同时有助于母乳喂养。在手术结束后,医护人员必须要指导病人尽快的进行翻身运动,使肠胃功能尽快恢复,同时使腹部肌肉放松,使恶露情况排除,预防出血下肢静脉血栓,促进子宫尽快复位[2]。为了帮助产妇在手术后尽快的恢复肠胃功能,在术后8小时进行进食,必须要协助产妇进行运动,这在很大程度上能够缓解胀气现象同时改善排气情况;在实施剖宫产手术后要使母婴快速接触,使婴儿早点吮吸,刺激母亲体内激素的产生,以使快速泌乳。

经过大量的临床经验证明,在剖宫产手术后采用科学合理的干预措施能够确保母婴平安,同时能促进产妇尽快康复和母乳喂养,并可有效降低产后并发症的出现。

参考文献

剖宫产术后护理要点范文11

关键词 剖宫产 子宫瘢痕 妊娠 护理

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CSP)是指子宫下段剖宫产切口部位的妊娠。CSP是罕见而危险的妊娠,其危险性在于早期妊娠人工流产因并发胎盘绒毛植入而发生术中大出血或子宫破裂的可能性[1,2]。这给护理工作提出了更严峻的要求,2008年1月~2010年1月收治CSP患者12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本组CSP患者12例,年龄25~36岁,平均33.5岁,剖宫产术后2~8年,均为子宫下段剖官产术后患者,无其他并发症。主诉停经后有下腹隐痛,伴早孕反应,无阴道流血的4例;停经后,阴道流血3例;人工流产术后,停经者2例;清官术后,阴道流血2例,其中阴道流血伴晕厥1例,1例合并双侧卵巢黄素囊肿。

治疗:患者入院后给予补液,止血,预防感染治疗,同时给予化疗。均在彩超下确诊为子宫瘢痕处妊娠,采取保守治疗。

结 果

本组12例患者无1例因治疗失败而切除子宫,治愈率100%。全组患者在治疗中及治疗后无严重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发生。所有患者在治疗第4、7天血HCG均明显下降,B超证实孕囊停止生长。均行清官术,手术均顺利,术中出血约30~50ml,术中见绒毛完整,术后病理报告示坏死绒毛组织及蜕膜。

护理:⑴术前护理:CSP患者对疾病知识认识不够,对手术恐惧,担心大出血会有生命危险及不能保留生育功能。护上应做好患者心理护理,介绍疾病知识,手术的过程及优点,介绍成功病例,使之在手术前有充分的自信心。及时解答患者的疑问,帮助其熟悉陌生的治疗环境,尽可能消除患者担心和疑虑,解除心理负担,增强患者安全感,从而稳定患者情绪,积极配合治疗。严密观察患者腹痛、阴道流血、贫血等症状,观察生命体征。在药物治疗的过程中,由于胚胎的生长,滋养细胞侵袭子宫壁血管仍有阴道大出血和子宫破裂的可能,备好抢救物品,做好阴道大出血抢救的准备[3]。⑵术后护理:①穿刺局部护理:观察局部穿刺点有无渗血、血肿、皮下瘀血,动脉穿刺处予绷带加压包扎,防止血肿形成常规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的基础上[4],仔细询问患者有无心慌、头晕、乏力、全身出冷汗等失血性休克表现,重点加强对患者腹痛和阴道流血情况的观察。每天用1∶5000高锰酸钾液擦洗会阴2次,勤换卫生巾和内裤,保持会阴的清洁卫生;饮食方面,嘱患者宜清淡,注意补充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铁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②骨髓抑制的护理:使用MTX往往全血细胞减少,可引起机体抵抗力低下,易发生感染和出血,减少探视和陪人,保持病房通风良好,每周查血常规、肝肾功能,血小板/sup>/L,应减少活动,注意休息。观察皮肤黏膜有无出血倾向,进行各项护理操作时动作要轻柔,注射后应延长按压针眼的时间。③疼痛的护理:患者术后没有或只有轻微的疼痛,一般可以忍受,不必应用止痛药;如确有疼痛可以给严扶他捷(双氯芬酸钾片)25mg饮少量水口服,必要时给予哌替啶75mg加异丙嗪25mg肌肉注射。⑶出院指导:在患者出院时建立详细的出院指导。指导患者注意会卫生,勤换会阴垫,禁同房、盆浴。注意饮食,多进含铁、维生素、高蛋白质的食物。告之按时复查血HCG以及B超复查的重要意义。告诉患者在出院后出现腹痛、发热及阴道出血等异常情况需及时到医院就诊。告之避孕的必要性,防止再次发生子宫瘢痕妊娠。

讨 论

近年来,随着剖宫产率的居高不下,CSP作为剖宫产的一个远期并发症。其危害已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做好产前健康教育,降低剖宫产率对于降低瘢痕妊娠的发病率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5,6]。由于CSP患者尤论在术前护理、术中护理还是术后护理方面都是十分必要的。因为CSP可造成阴道大量出血,发生出血性休克,使患者有丧失生育能力的可能,甚至威胁生命。因此,在护理此类患者时,术前护士要慎重观察患者的腹痛、阴道流血及生命体征的变化。考虑到术中出血汹涌、不易止血的可能,护士应同时严格做好备血工作。此外,治疗中医护的密切配合,良好的护患沟通,加强病情观察,正确的用药护理,及时处理用药后不良反应,以及健康教育的落实,是保证治疗成功的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1 王黎江.癌症疼痛的评估及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0,35(8):489.

2 朱小青,邹水娟,祝志娟.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部位妊娠11例的治疗和护理[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34(2):288.

3 张丽岩,吴颖,王云.剖官产瘢痕妊娠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1):56-58.

4 温群,郑斐,石一复.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5例临床分析[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3,38(6):366.

剖宫产术后护理要点范文12

【关键词】舒适护理;常规护理;剖宫产术;应用

舒适指的是一种自我感受,也就是个体的身心感觉到自在、安宁、轻松、满意,没有疼痛和焦虑的感受。在护理模式中,舒适护理有着其自身的特点,如具有创造性、整体性以及个性化,舒适护理为的是让患者不管是在心理上、生理上还是社会上都获得更加轻松愉快地状态,同时将不愉快的感受进行最大程度的减少。绝大多数的女性对于剖宫产的感受是既期待又深感不安的。特别是对于第一次剖宫产生产的女性来说,她们对剖宫产后产生的疼痛非常担心,精神处于一种焦虑、恐惧的状态。受生育政策的影响,我国的绝大多数产妇都属于第一次生产,她们没有过分娩的经历,因此她们在剖宫产后都会想要得到医护人员更多的关爱以及专业护理。将舒适护理应用在剖宫产术后护理中,可以降低产妇的焦虑不安情绪,这对于产妇身体的恢复有促进作用。现将我院具体应用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0年5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80例剖宫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产妇。产妇的年龄在22岁到4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8.7岁。所有的孕妇孕周在36周到41周之间,并且均有进行定期产前检查,没有孕妇有明显异常情况,有63名孕妇为初产妇。剩下的17名属于经产妇,80名产妇全部拟选择腰硬联合麻醉。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产妇在产次、年龄、孕周等基本资料上没有显著的差异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护理方式

2.1 常规护理措施

观察组的产妇选择的护理方式是先进行常规护理,再补充舒适护理。对照组的产妇选择的护理方式是常规护理。

常规护理方式包括如下内容:为产妇提供一个良好、舒适的产后治疗护理环境,这个环境应当是整洁的、安静的,并且要保持干燥,还要保证空气清新,有较为柔和的光线。

2.2 舒适护理措施

剖宫产术后的舒适护理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首先是环境上的舒适护理:即要为产妇创造一个良好的,舒适的恢复环境。其次是对躯体上的舒适护理:在完成剖宫产手术后,产妇应当回到病房,然后保持6小时的平卧,注意不要频繁地对孕妇进行搬动。若是真的需要搬动孕妇的话,那么应当尽可能地将动作放轻柔,这样才能防止因为搬动的幅度太大,从而造成患者手术切口发生渗血或者引起疼痛。再次是对疼痛的舒适护理:要向产妇传达剖宫术非常顺利,孩子非常健康的消息,这样能够一定程度地将产妇的疼痛感转移。除此外,护理工作者必须要对产妇的疼痛部位以及疼痛程度做好严密观察,及时掌握疼痛的发展。若是产妇反应下腹出现阵发性疼痛,这一疼痛越来越剧烈时,那么要先想到此刻产妇是不是正在接受静脉滴注缩宫素,如果情况正是如此,就应当查看宫缩情况是否良好,若是良好的话就可以尽早地将滴注速度调慢一点,这样就可以降低产妇的下腹疼痛感。如果属于手术切口处发生疼痛,那么医护人员可尝试和产妇聊天或者引导她们深呼吸,聊天的内容可选择婴儿的情况,这样就能或多或少地分散她们的注意力,这同样起到降低疼痛的效果。另外还有舒适护理:若是剖宫产术之后,产妇出现乳管不通畅的问题,护理工作者需要帮助产妇进行按摩,或者于产妇的上敷贴热毛巾,让产妇的尽快地恢复通畅。若是产妇的乳汁量太过丰富,护理工作者则要指导产妇如何挤奶,这样可以减轻产妇的发热感或者胀痛感。最后是对病情要加强监测:在产妇完成剖宫产手术后,不管是对产妇的姿势、体态或者是表情都要仔细观察,我们可以按照产妇的各种身体反应揣摩出产妇的舒适度,还要针对产妇的舒适度寻找诱因,对这些引起患者不适的因素进行消除。

2.3 评价标准

我们对患者的焦虑情况进行评价,选择的参照标准是zung所编制出来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这80名产妇出院前,我们都对其进行了术后护理的满意度以及舒适度的问卷调查。

2.4 统计学处理

选用软件SPSS 11.0对观察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使用t检验法对计量数据进行检验,对计数资料进行检验,P

3 结果

对两组产妇进行护理结果调查后,发现观察组感到满意、舒适、焦虑的人数分别为40、37、4,所占比例分别为100%、92.5%、10%,观察组感到满意、舒适、焦虑的人数分别为6、11、21,所占比例分别为15%、27.5%、52.5%,发现观察组护理结果要显著地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比较差异性具备统计学意义(P

4 讨论

对于剖宫产产妇来说,她们在生产完后非常需要家属医护工作者的悉心照顾。产妇在手术之后必定有或轻或重的子宫收缩或者是切口疼痛,这一方面给产妇造成了极大的生理痛苦,同时还会降低产妇的机体免疫功能,也影响产妇休息,这对于产妇的术后恢复不利。

另外,疼痛还可能会造成产妇出现心理问题。所以说,要做好剖宫产妇的术后护理,让产妇拥有更大舒适感,减缓疼痛,降低出血量,这对于母乳成功率的提升非常有帮助。

本次研究结论是:舒适护理在剖宫产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所取得的护理疗效显著,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护理方法,能够很大程度提升产科护理质量,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郑佳.剖宫产术后实施舒适护理的应用效果研究[J].当代护士:2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