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社区基层治理方案

社区基层治理方案

时间:2023-08-01 17:39:08

社区基层治理方案

社区基层治理方案范文1

“与其他办案部门不同,社区检察不触及正向程序办案,那么它设立的意义在哪里?在于通过逆向监督实现检察职能由被动应对转向主动预防。社区检察的设立初衷便是将检察职能在法治轨道上延伸。我们现在谈的创新思维、科技引领也都是为了更好地辅佐检察人员提升专业化能力和监督水平,将检察职能长效发挥。”

在10月26日召开的上海市社区检察部门“依托检察职能参与基层社会治理”专项工作交流会上,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社区检察指导处谈剑秋处长对社区检察的释义简明有力。

2010年6月,上海检察机关开始探索派驻社区检察工作,把法律监督的触角延伸到了基层。社区检察室是基层检察机关向街道、乡镇派驻的,在社区群众身边的检察机构。目前,上海全市已设立45家社区检察室,建立了由处、科、室三级机构组成的独立条线,也成为全国唯一一家有完整派驻基层检察部门机构序列建制的省级单位。并基本实现对全市公安派出所和街镇司法所监督的全覆盖,既监督派出所受理、立案等刑事执法活动,也监督监外执行。

当然,构成社区检察重要职能的还包括――基层职务犯罪社会化预防,以及依托检察职能,参与社会治理。社会治理的主要责任主体是国家行政机关,检察机关作为法律监督机关,其主要职责应当是通过发挥检察权对行政执法权的监督制约作用,更好地实现社会治理体制的良性运作,进而参与并推动社会治理创新。因此,社区检察部门在参与基层社会治理中的职能定位,便主要集中在检察监督职能上。

“我们推进这项工作,要聚焦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利用社区检察室扎根基层的优势,着力发现问题,依托检察职能,积极开展前端治理和后端整治,立足监督定位,促进相关机构职能履行,加强法律服务,引导矛盾化解。”说这话时,谈剑秋的眼神透出坚定。“当然,我们承担了这份职责,开展了这项工作,就要与时代并行,不断探索创新,积极提升我们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其实,在基层设立社区检察室,本身就是检察机关检力下沉,延伸触角,依托检察职能推动基层治理法治化的创新举措和有效手段。检察机关通过执法办案,依法履行法律监督职能,解决刑事、民事、行政诉讼中的纷争矛盾,惩罚犯罪,引导其他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规范守法,就是检察机关直接参与社会治理的过程。

在年初的条线会和专项工作会上,市院社区检察指导处就对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工作做了新形势下的重点部署,提出了“适应改革发展,主动融入基层社会治理;加强内部联动,形成检察工作整体优势;把握监督定位,有效参与社会治理;着眼法治化建设,积极建言献策”的工作要求,各区社区检察科也结合检察建议回访监督或自选主题开展了专项工作。

10月26日,全市社区检察部门的负责人再次共聚一堂,交流探讨社区检察部门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的切入点和方式方法,如何更好地发挥联动融合作用,在社会治理工作中真正有所作为,并展现更大成效。

融入基层,延伸法律监督的触角

社区检察工作的“社区属性”,不仅仅指检察室设在社区,或者能为地区老百姓提供多少法律上的支持,更重要的应该是主动融入社区建设,在灵活变通的专项工作中,体现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的触角价值,发挥“监督触角”的作用。

这些年来,全市社区检察部门逐渐熟悉了街镇治理模式,检察室除了面向所在地街镇,更主动辐射区域内其他对应街镇。和各乡镇“稳定办”、“综治办”、街道“平安办”等机构建立工作联系,宣传社区检察面向社区开展法律监督、保障法律一体实施的工作职能,及时掌握社区治理状况。并且,在街镇综治中心、网格中心等窗口,公开设置社区检察职能介绍和联系方式的公告牌,通过窗口指引妥善处理和检察职能相关的涉法涉诉问题,及时发现法律监督线索。

“咦,奉城镇这几年好几个村书记都‘出事’了……”通过横、纵比对各种数据材料,奉贤区院社区检察科的检察官们发现,位处该区的奉城镇从2012年以来,50个村居就有5个村书记发生职务犯罪,都是通过手中权力为他人谋利,收受贿赂。犯罪领域也集中在村级工程建设领域,比如协助政府管理村庄改造、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等过程。

结合社区检察室近年来法制宣传进村居活动的开展情况,检察官们了解到奉城镇的基层党委、政府有关部门在对村干部的监督、教育和管理方面非常薄弱,大量村干部本身缺乏法制观念和廉洁意识,存在“你拿我也拿”、“不拿白不拿”的效仿心态,导致村干部腐败问题接连发生,甚至同一个村的多名干部相继发生问题。

经过研判,奉贤区院社区检察科锁定了村官职务犯罪的专项治理主题,并立即联合本院反贪、案管、公诉部门,通过网上办案软件查找历年案件,借阅卷宗材料,向案件承办人询问了解具体情况,分析查找专项检察的工作切入点。最终形成了有效的村级工程建设领域村官职务犯罪专项治理工作方案,同时与奉城镇纪委联合开展专项检察,并陆续走访当地党委、政府、案发单位等,从权力配置、权力监督、财务管理等方面分析案发原因,逐一找出管理症结,提出基层社会治理检察建议,建章立制,堵漏防患,并对必要的回访也做了安排。

不仅如此,促进辖区综合治理,要从社区、村镇、基层、老百姓身边最常发生的问题入手。基于从检察建议回访监督中提炼出社会治理工作项目的经验,奉贤社区检察科强化了这项认知,主动加强了和街道各相关部门的联系,从派出所刑事执法监督、社区矫正监督,以及行政案件申请监督、受理等多种渠道,探寻其中常见、多发、影响地区老百姓生活和社会治安的苗头性问题,及时向有关部门提出社会治理检察建议。并于今年,结合区域刑事案件,延伸开展了跨境衍生社会问题、电瓶车盗窃防范等多个社会治理专项。“我们的主动拓展就想使社区检察工作变得更富有生命力,并在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中找到支撑点,充分体现社区检察的‘社会属性’。”奉贤区院社区检察科科长向记者介绍。

无独有偶。松江区院结合地区实际选择辖区工业园区的大型企业作为调研对象,会同街镇相关职能部门共同做好园区及企业周边的综合治理工作,在专项工作的选择上也突出了贴近重点工作和现实需求。

近年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中心城区制造业溢出,松江制造业规模不断壮大,在大量外来人口导入的同时,社会管理和治安问题也日益凸显。全区每年发生的刑事案件中,外来人口犯罪案件数量居高不下,其中发生在大型企业厂区及周边生活区的案件占据相当大的比例。

其中,世界最大的笔记本电脑生产商、长期位列上海市出口创汇榜前列的达丰(上海)电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达丰公司”),更是长期受到刑事案件高发的困扰。坐落于松江出口工业区内的达丰公司,厂区和生活区占地达100万平方米,现有员工约4万人(高峰期时有近8万人),月入职、离职人员达两千人。据统计,2014年1月至2016年9月,在达丰公司厂区及生活区范围内,公安机关接到报警逾4500件。虽然治安情况有逐年好转的趋势,但像达丰公司这样的大型企业仍然是松江区治安和刑事案件的高发地,在松江工业区中也具有代表性。

针对这一区域特点,松江区院社区检察科将开展综合治理的重点聚焦于辖区大型企业,选取案件多发的典型企业,从分析案发原因、查找防控短板和制定针对性治理措施入手,探索社会力量和厂方合力推动厂区综合治理。尤其对达丰公司这样的松江出口工业区龙头企业,推动落实好“厂区+社区”综合治理工作,对带动区内其他大型企业完善综合治理有很大的借鉴作用,对促进区域社会治理也有积极意义。

松江社区检察科以推进达丰公司综合治理工作为重点,根据前期与相关职能部门达成的共识,发挥检察、法院、公安、司法、街镇和工业区综治部门等各自的职能优势,在预防犯罪法制宣传、劳务市场招聘监管、企业周边环境综治等多方面入手,推进“厂区+社区”综合治理模式,多管齐下营造企业发展和地区平安的良好社会环境,受到辖区内企业一致点赞。

无缝对接,源自内部联动

从公安派出所刑事执法活动监督和监外执行监督中发现社会管理问题,是社区检察部门的一项重点工作和有效思路。通过加强和区院各部门特别是刑事检察部门的工作沟通,亦可了解到一段时期内区域发案特点和社会治理盲点、难点,并从区域内有影响、有典型意义的案(事)件中捕捉线索,由点及面挖掘优化基层社会治理的价值点。

2016年1月31日,闵行区临沧路某码头发生了一起事故,犯罪嫌疑人张某无证驾驶大型自卸货车运载建筑黄沙,在倒车时与行人廖某相撞致其当场死亡。区院检察官在办案中发现,张某工作至今从未取得过驾照,所驾驶的货车系拆车场买来的报废车辆,经过鉴定,该车制动、转向、灯光信号均不合格,张某供称码头老板在明知其无证的情况下仍雇佣其工作了近三年。

由于闵行区毗邻黄浦江,水域面积较大,区内沿江码头较多。对于本案反映出的问题,闵行区院的检察干警第一时间联想到,类似情况也可能存在于其他码头,如果码头内无证驾驶情况不少,车辆又得不到及时监管,将对本码头安全生产埋下系列隐患……没有犹疑,闵行区院社区检察科立即派员与辖区内有沿江码头的街镇沟通,联合对码头进行抽样走访调查。经排摸发现,闵行辖区内共有39个码头,其中16个为私人承包码头,上述刑事案件中反映出的问题不同程度地存在于这些私人承包的码头内。

检察干警兵分两路,一边前往事发地深入调研,另一边将“私人承包码头存在安全隐患”的情况第一时间汇报给区院分管检察长和市院业务处。“码头堆场内无证驾驶车辆监管问题”专项综合治理方案也在市院业务处的指导下出炉。很快,辖区内码头数量最多的吴泾检察室被点名负责开展各码头的实地调查、找出问题症结,有针对性地开展综治工作。

为确定监管责任归属,干警们先后走访了市政建设养护公司(涉案码头的出租方)、安检所、交通委及航务所。通过梳理法条,最终确认了区航务所对码头内的生产经营活动应当负有安全监管职责。

之后,闵行社区检察科立即召开工作现场会,联合码头、区航务所等单位,通报专项检察情况,以案论法,制发《检察建议书》以促使相关责任单位切实履行安全监管责任,维护正常的生产秩序。依托与本院办案部门的信息联动、案件筛查机制发现类案问题,闵行区院社区检察科还开展了法制宣传进村居、规范社区服刑人员纳管宣告、公安派出所受案立案等专项检察活动。

不得不说,以问题为导向,利用好立足社区的优势,单独或会同办案部门开展社会治理工作,既凸显了“社区检察”的检察特性,又能体现“社区检察”对检察办案工作的延伸,努力实现“打一案,防一片”,成效显著。

检察+科技:

法治思维糅合创新思维

不同于以往“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运作模式,社会治理将法治放到了更为重要的位置上。

社区基层治理方案范文2

【关键词】社区治理;案例研究

2013年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激发社会组织活力”。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最大的变化是从原有的一元化治理主体转向多元化治理主体。社会治理不再是传统的政府自上而下的管理、唱“独角戏”,而是社会各个主体参与到社会治理中并发挥其作用。目前我国处于社会结构转型时期,城镇化、工业化进程中面临着层出不断的问题,这些问题单纯依靠政府是无法解决的,传统的社会管理模式无法再胜任社会管理工作。因此,十八届三中全会中提出“社会治理”,社会治理就需要整个社会动员起来、整合社会资源从而进行公共服务和公共事务管理。社会治理就使得治理主体从一元走向多元,政府不再处于垄断地位而是参与主体之一。社区治理是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之一,特别是在家庭核心化背景下,社区越来越成为社会的基本单位,社区整合关系到社会的良性运行,因此社区治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治理”有“服务”和“管理”之义,社区治理意在对社区的服务和管理。社区治理即各个治理主体对社区内成员的服务和公共事务的管理。社区治理的主体有:政府、居民、驻区单位和第三部门。在社会治理的背景下,基层社会由管理到治理也就成为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后的一个新方向。如何做好社区治理实践工作,则需要借鉴各基层社区治理案例,汲取其经验并反思其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前,许多学者已将研究视野放在社区之上,受我国基层社区实践情况的制约,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社区案例的内容主要为社区服务的创新。

本调查依托成都市水井坊街道开展对社区治理五年经验总结的调研,着重于水井坊从2011年底依托社会组织开展的居民自治模式探索,以期从水井坊治理创新的经验总结,为我国城市基层社区管理提供一种新的思考路径。

一、水井坊社区治理创新的实践――从服务到管理

2011年,水井坊街道不满于当前社区治理创新成果,开始同社会组织一道探索水井坊社区治理发展新方向,将社区治理工作重心从社区服务转向社区管理。具体途径即通过引入社会组织,协同社区居民委会推动社区居民自治。

(一)通过资源交换,提升动员社区能力

在探索居民自治模式之前,社会组织在水井坊开展社区服务已有几年。在对水井坊基本情况摸底和广泛开展对社区居民诉求调研的基础上,社会组织开发了义集、义仓、义坊三个扶贫助残的社区服务公益项目。

义集、义仓两个公益项目主要特点是,在社区划分“特区”,定时定点允许社区居民“摆摊”,主要交易物品为居民闲置物品。并且将卖出物品的收入集中起来,购买生活日常用品,通过社区志愿者分送到社区各个贫困家庭。义坊是在义集和义仓两个项目基础上发展而来,水井坊街道在其辖区专门设立了临街格子铺,鼓励社区贫困家庭认领小铺,通过经营小铺,参加义坊的贫困家庭可获得一些收入,缓解其经济压力。

通过深入社区开展社区服务项目,社会与社区居民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并促进了社区内部资源的交换,进而提升了社会组织动员社区的能力。

(二)培育社区院落组织,提高居民自治能力

水井坊街道划分了8个院落作为居民自治试点区域,引入社会组织探索居民自治模式。目前,已培育出44个院落自治组织。

1. 孵化和培育;根据不同院落的特色,发现和培训社区领袖,并鼓励居民自发形成兴趣小组,这些自治团体分为文化、环境、安全和互助四大类。

2. 帮扶和协调;在院落生长出自治组织后,定期开展每月“领袖培训”,提高兴趣小组组长的实际能力。并通过了解各个小组相关需求,通过小额项目资金资助和引入外来资源鼓励小组根据自身特色开展活动。

3. 整合与引导;居民兴趣小组形成后,通过频繁地开展活动与交流,提升兴趣小组的凝聚力,形成较为稳定的群体。稳定群体形成后,社会组织开始引导兴趣小组参与社区服务活动,促进兴趣小组向自治组织的转型。

(三)开放公共空间和市民论坛

推进社区居民自治,一方面要给予居民讨论的平台;另一方面要提升居民的自治能力。水井坊街道办在其辖区内,利用院落公共空地通过改造、修建等方式,为每个院落提供了一个公共空间。在此空间内,社区居民可以组织兴趣、文化、议事等活动。公共空间内设施齐全,除了必备的桌椅之外还有课外书籍等,最为特别的是公共空间内张贴的议事制度。据调查得知,水井坊街道老旧院落较多,居民文化素质水平普遍不高,因此,社会组织根据实际情况,引用“罗伯特议事规则”,引导社区居民学会开会。此外,水井坊街道举办的市民论坛更是极大地提高居民自治的意愿和能力。

二、社区治理探索中利益相关方长期磨合产生信任基础

水井坊的实践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我国鲜有的基层政府与社会组织默契的配合,水井坊街道办事处的领导干部对社会组织的理念认识处于全国前列。在这里,街道办期待以社会组织为桥梁,架接起政府与居民、政府与驻区单位的联系。在这个过程中,政府与社会组织、社会组织与社区、社会组织与居民围绕着社会组织协同参与社区治理工作理念、方式等,经过长时间的磨合,形成目前水井坊辖区社区治理探索模式也奠定了彼此之间的信任基础。

访谈001:

我们基层政府是比较基于现实的,他们(社会组织)就比较理想主义。我们会经常讨论,就像刚才看到的一样。以前我在水井坊的时候也和她(社会组织负责人)讨论。后来我说,那你们(爱有戏社会组织)成立一个党支部嘛,当时他们也有三个党员了,然后就开始引导(在社会组织里)成立党支部,不够三个人的组织就和其他组织成立联合党支部。

街道干部与社会组织工作人员在平等基础上的充分讨论有关社区治理相关事宜,并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建立了信任关系。经过多次思想碰撞,双方达成一致的意见:居民自治,应该是在充分尊重居民的意愿基础上,在党的领导下实现有效、有序的居民自治。同时,经过双方的讨论,水井坊辖区的社会组织成立了党支部、联合党支部。并将社会组织中的党组织作为政府监督社会组织依法参与社区治理的途径以及双方有效沟通的桥梁。

访谈002:

有些人(居委会)就觉得我们是来抢他们功劳的,然后态度、语气也不好,反正也不支持也不反对。因为社会组织在做这些事情大家都看得到的,慢慢地这些人就开始转变。而且还有一个关键的因素,街道办干部的理解,他们当时来到交子社区就(介绍)说社会组织是我们的伙伴,(是)跟我们一起来推动我们社区发展的,我们是共同、平等地来做事情的。我们(和社区居委会)也就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进行交流啊、磨合啊,反正经历了很多事情,慢慢地现在就都OK了。

从这段访谈可以出,一方面,由于社区工作人员对社会组织的不了解、双方沟通不畅以及社区工作人员传统的“官位”思想,社区工作人员对社会组织深入社区开展工作表示抵触,或者不参与社会组织的社区工作甚至设置障碍阻扰社会组织工作开展。但是,在看到社会组织长时间扎根社区、致力于社区服务工作这一过程后,大多数社区工作者对社会组织态度有所转变,从怀抱敌意到比较认同。另一方面,部分社区居民认为社会组织仅仅是“拿着政府钱、打着居民的旗帜,赚政府的钱”。表现出对社会组织的信任,部分居民还以辱骂、诅咒等激烈的方式表达自己的不满。例如,社会组织招募社区志愿者为辖区内低保户家庭派发“义集”中筹集物资的事件中,部分社区志愿者的亲属表示对社会组织“作秀”的“把戏”不满,不赞同家人参加社区志愿者活动,并对社会组织工作人员进行辱骂;而“义集”的受益方――辖区贫困家庭,也对社会组织“作秀”方式不满,不允许志愿者和社会组织入户走访,不接受其捐赠的物资。针对这一情况,社会组织工作者仍然坚持与志愿者家属多次沟通,并多次走访贫困户。通过多次的解释、沟通以及在社区的实际工作行动,社会组织最终得到了居民的信任。

三、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一)存在的问题

1. 兴趣小组亟待转型

已有居民自治模式中,居民自治的推进主要从发展院落兴趣小组开始。居民自治即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自我管理包括对社区公共事务的参与。兴趣小组以居民的共同爱好为基础发展而来,兴趣小组形成以后,社会组织、政府也提供一些帮助和支持促进它们转型,但是成效并不显著。

要以兴趣小组为着力点,继续推进居民自治的发展,进而提高社区居民自我管理能力,就需要促进兴趣小组转型。从实际调查和对社区居民、小组成员的访谈中发现几个普遍的问题:第一,居民依赖性较强,自治意愿不高;第二,居民公共意识能力不足,缺乏对自治、社区概念的理解能力,自治能力不足。

2. 居民自治范围有限,不利于其发展

目前水井坊居民自治模式的探索中,居民自治的范围主要有:老旧院落改造、院落兴趣小组活动等自治“表面”范围,自治中更深层的诸如居民权利、利益述求均为涉及。居民自治方式主要是在基层政府部门“规划”的自治范围内进行。例如:院落名称征集、院落地板花式选择、院落文娱活动开展等。这种有限制有范围的居民自治之下,居民的自治意愿、能力都未能激发。自治的背后实则是基层政府打造,并不利于居民自治的发展。

3. 社会组织资金缺乏,发展有限

对街道办领导干部的快速评估和社会组织从业人员的访谈中,在“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的困难”一问中,多数干部和社会组织都提到社会组织资金缺乏的问题。目前水井坊社会组织有51个,其中7个在街道办事处备案,3家社会组织在民政局登记。社会组织发展良莠不齐,存在“一枝独秀”的现象。

发展势头较好的社会组织相应程度上得到的政府资助更多,而其他社会组织则因资金缺乏,举步维艰。但总体来讲,普遍社会组织资金缺乏情况严重。目前,水井坊所在社会组织的资金来源单一,除少数几家有申请基金会、企业的自己资助以外,其他都仅依靠政府的资金支持。资金缺乏,成为目前社会组织进一步发展的最大瓶颈。

(二)展望

从笔者在水井坊两周的走访调查以及对我国当前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的基本情况的了解中得出,水井坊街道引入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特别是参与到居民自治领域中来,是全国少有的案例。他们探索的社区治理模式值得我们深入研究,也为我国基层社区治理增加了不可多得的实践经验。当然,在调查中我们也发现,这个探索案例中存在的许多问题。最后回归到几点即政府的支持与信任、社会组织的协力、社区居民和驻区单位的参与,只有努力做好这几点,才能切实有效推进基层社区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雪萍,陈艾.社区组织化:增强社区参与达致社区发展[J].贵州社会科学,2013(5):150.

[2] 李国珍,吴建平.社区意识与社区行动[J].社会工作, 2006(4):4.

社区基层治理方案范文3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学习科学发展观是更好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在行动上、实践上贯彻落实的需要。作为政法委书记,我们要在政法综治工作中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坚持用和谐理念处理社会矛盾,改进社会管理,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政法工作的各个方面。现就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创新政法工作机制建设谈几点体会:

一、必须为科学发展观提供更加有力的法治保障和法律服务

政法机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就要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事业的总体布局,更加自觉地为大局服务,更加善于运用法律手段调节经济关系、社会矛盾,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由于我区是##市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社会治安形势日趋严峻,加大法律的宣传和典型案件引路的工作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应当抓紧抓好。

二、必须从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新期待出发改进政法工作

每一个政法机关,每一名政法干部,在执法办案中加强辨法析理,力争使当事人“胜败皆服”,案结事了;更加尊重群众的意愿,在执法办案、社会管理、法律服务等方面,不断提出便民利民措施,满腔热忱地为人民群众服务。在公安机关要强力推进社区警务战略,夯实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在检察机关要全面加强我区检务工作。在法院系统要进一步把工作提高到新的层次。在司法行政部门要争创人民优秀调解员,把司法行政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三、必须从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入手,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和谐稳定

要按照可持续和谐稳定的要求,扎扎实实地抓基层、打基础,在建立健全基层基础工作机制,整合力量上下功夫,在调动基层积极性上下功夫,在提高基层执法维稳能力上下功夫,在落实基层人财物保障上下功夫。加强基层基础工作,一方面要加强硬件建设,织牢基层基础工作的网络,更要加强软件建设,提升管理运作水平。

四、必须加强改善社会建设,进一步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一)要以化解矛盾为主线,从源头上防止和解决矛盾纠纷。

当前,我区一方面面临城市拓展带来的巨大压力,红岭新区的整体开发、白垢旧村改造、打击非法占地违章建筑、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引发的矛盾纠纷突出。另一方面洛湛铁路和马梧高速公路建设等重点工程引发的矛盾纠纷依然突。因此,作为政法委,要引导有关部门在重点项目建设和征地拆迁等工作开始前要做好维稳风险评估,做好村民的思想工作,从从源头上防止和解决矛盾纠纷

(二)要以定分止争为目标,充分利用调解手段解决社会矛盾。

政法机关的主要职责之一就是依法调节经济社会关系,实现定分止争,促进社会和谐。要在各级党委的领导下,建立健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的协调机制,把各方面的力量整合起来,是调解工作在组织上得到落实,实现三种调解手段的有效衔接。还要继续抓好农村法律助理员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农村法律助理员在农村基层化解矛盾纠纷和维稳工作的作用。据统计,去年,我区法律助理员共参与调解矛盾纠纷113起,调解成功101起。今年要进一步抓好管理和培训工作,让其在调解矛盾纠纷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要以增强群众安全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为出发点,准确把握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我们要根据社会治安形势的变化,准确把握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针对暴力犯罪、黑社会等社会性质的犯罪要保持高压态势,露头就打。同时,还要针对一些严重影响群众安全感的侵财性、黄赌毒、盗窃电动车、自行车等案件及时组织专项斗争。对阻工、强买强卖、抢揽工程等也要重拳出击,维护社会的稳定和谐,不断增强群众的安全感。今年以来,我区公安机关共立刑案348起,与去年同期立刑案357起相比下降3%。破获刑事案件36起(大案35起)。特别是近期,公安机关迅速破获了辖区某企业一起撬盗保险柜案,帮助企业追回了被盗人民币近120万元,为企业挽回了巨大经济损失。

社区基层治理方案范文4

自今年省委、省政府作出“平安青海”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决定后,在上级业务部门的关心和指导下,互助县委、县政府在认真学习,统一认识的基础上,紧扣“加快发展、和谐发展”主题,围绕“平安*”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总目标,动员全县上下齐心协力,扎实有效地开展了“平安*”建设,实现了经济持续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一是发案总量连续下降。全县刑事案件总量保持平稳,八类主要案件与去年同期下降了%,发案率处于海东六县最低水平。二是破案攻坚能力明显提升。今年1—9月县公安机关共破获各类刑事案件起,其中破获八类刑事案件起,破案率分别为%和%,命案破案率为100%,位居全区第一。三是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已基本建成现代化的110指挥中心;全县共设置多个治安卡口,部分治安卡口安装了电子监控装置;金融网点等重点要害部位技防设施安装率达100%。社区建立了警务室,社区专职保安辅警力量达人。群防群治网络进一步严密,全县名保安队员,有力地增强了全县治安防控的能力。四是化解社会矛盾纠纷水平明显提高。今年,百人以上发生数同比下降%;去省进京上访明显减少;无理上访老户以及缠访、闹访量同比下降%。五是公众安全感明显增强。

平安创建活动开展以来,我们着重抓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强势推进平安创建活动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平安*”建设创建活动,把它作为小康社会和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两个率先”目标,县委书记车军平亲自动员部署。县委常委会听取创建工作情况汇报,研究解决重大问题。县综治委把平安创建活动作为提升综合治理工作水平的主要抓手,充分发挥组织牵头、协调作用,根据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及时制定下发了平安创建实施意见、考核表彰暂行办法和检查验收实施细则,各乡镇、各部门单位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迅速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指定专人,制定贯彻意见,细化工作要求,扎实深入推进创建活动;还将平安创建工作作为政府为民办实事的重要内容,列为政府实事工程。县委、县政府把平安创建工作纳入“三个文明”建设的总体规划,作为“一把手工程”,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和“谁主管谁负责”、“谁经营谁负责”的原则,严格落实责任制、责任查究制和一票否决制。纪检、组织、人事、监察、综治等部门加大检查考核和奖惩督办力度。为确保创建活动顺利开展,加大经费保障力度。据不完全统计,创建活动开展以来,全县仅在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方面的投入就达元。县财政计划三年内安排元,专项补助基层政法单位的基础设施建设,有力地推动了创建工作。

二、着力构筑“大防控”格局,提高驾驭治安局势的能力

在“平安*”建设建设中,我们在全县范围内着力构建打、防、控一体化的“大防控”格局,即打要打得狠,打得犯罪分子闻风丧胆;防要防得严,防得犯罪分子难以下手;控要控得住,使得犯罪分子作案后难以逃脱,努力把互助建设成为“平安高地”。坚持严打方针不动摇,始终保持对严重刑事犯罪的高压态势。突出打击重点,把斗争锋芒始终指向有组织犯罪、严重暴力恐怖犯罪,抢劫、抢夺等多发财性犯罪。加大破案攻坚力度,坚持“命案必破”,通过领导盯案、挂牌督办等形式,不断提高打击犯罪的能力。创建活动开展以来,全县刑事案件、八类主要刑事案件、杀人案件破案率分别提高了、、个百分点。我们高度重视防控体系建设,普遍制定了以技防为中心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三年规划。争取在三年内实现110、119、122“三台合一”。全面启动实施社会面监控系统建设,建成了一批技防乡镇、技防村、技防小区、技防单位,大大提高了防范的科技含量,扩大了技防的覆盖面。在城镇,重点加强和完善社区、街头路面和单位内部的防范建设。通过在社区设立警务室、落实社区专职保安力量、改造老小区防范设施、新建小区落实技防措施等手段,提高社区自防自治能力。通过实行“网格化”巡防机制,加大对街头路面的巡逻防控。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经营、谁负责”的原则,落实治安安全责任制,确保内部单位安全防范力量到位。今年全县单位内部新增专职保安名。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把好专职保安的入口关,强化对保安人员的管理和训练,充分发挥这支队伍在治安防范中的作用。在农村,通过建立联户联防、警民联防、护村队等,着力提高治安防范水平。多渠道筹集群防群治经费。

三、建立健全“大调解”机制,着力化解社会矛盾纠纷

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因利益格局调整引发的各类社会矛盾纠纷大量增加,维护社会稳定的任务日益繁重,为此,我们探索建立了党委政府统一领导、政法综治牵头协调,治保、调解具体运作、司法部门业务指导、职能部门共同参与,集民间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于一体,整合资源、整体联动的“大调解”工作机制。目前,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乡镇、社区、村(居委会)、大中型企事业单位普遍建立了调解组织,落实了调解人员,在全县形成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调解网络。综治组织充分发挥协调和指导作用,不断总结和完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的各项制度,坚持定期排查矛盾纠纷,及时发现和掌握各种不稳定因素。利用综治网络,对排查出的苗头性问题明确责任单位、责任人,限期解决;周密部署处理各类突发事件的预案,重大问题提请同级党委、政府研究或向上级汇报,以便及时解决。对各类矛盾纠纷“统一受理、集中梳理、归口管理、依法处理、限期办理”,有效整合了上下级之间、部门之间和社会各方面调处力量,对各类社会矛盾纠纷做到早发现、早预警、早调处、早化解,基本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难事不出县”的目标。“大调解”机制的建立极大地提升了我县维护社会稳定的能力。今年1—8,全县共调处各类矛盾纠纷起,调处成功率达97%,防止民间纠纷引发的自杀案件起,防止民转刑案件起,劝阻和化解群体性上访起约人,没有出现因处置不当、矛盾激化对社会稳定造成较大冲击的事件。

四、不断强化齐抓共管,增强平安创建整体合力

实践中,我们感到,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推进平安创建,必须坚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在“平安*”建设创建中,综治委各成员单位首先紧密联系创建任务和工作实际,认真抓好本部门、本系统的创建工作,组织开展了“平安校园”、“平安市场”、“企地共建”、“平安工地”等系列平安创建活动。县综治委积极推进联系点制度,县级领导联系一个乡镇(街道),综治委成员单位联系一个村,普遍开展一帮一共建工程,并列入年终考核。综治委成员单位定期到所挂钩地区,与挂钩地区一起共谋创建大计,并力所能及地从财力、物力上给予基层必要的支持,促进地方和部门创建水平共同提高。县综治委五个专门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流动人口、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铁路护路联防)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作用,不断推进各自领域的平安创建工作向纵深发展。县人大、政协积极参与平安创建活动,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平安创建工作进行了视察和督查,专题听取和审议平安创建工作汇报,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和建议,有力地促进了平安创建工作的顺利开展。宣传部门全方位、多视角、高密度地做好宣传工作,努力营造平安创建的良好氛围,动员和发动广大人民群众关心和支持平安创建。

五、认真抓好基层基础建设,夯实平安创建根基

推进平安创建活动,重点在基层,关键是抓好基层基础建设。今年,县委下发了《关于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切实维护社会稳定的意见》,要求切实加强乡镇综治办、公安派出所、人民法庭、司法所等基层政法综治组织建设,广泛开展创建平安社区、平安村、“无刑事案件社区”、“无毒社区(村)”等基层创安活动,着力抓好乡村、社区、企事业单位的平安创建,从而积小安为大安,最终达到全县的平安创建目标。创建活动开展以来,我们在人力、财力和物力上坚持向基层倾斜,全县调整充实治保调解人员人。县政法部门抽调88名干警到基层,帮助基层做好平安创建工作。着力推广建立集综治、警务、治保、调解、流动人口管理五项职能于一体的村综治办,举办综治专干培训班1次25名,提高了基层的实战能力。基层综治组织建设的加强,保证了综合治理各项基础工作的落实。全县396所中小学全部配齐法制副校长、辅导员268名,并举办了法制副校长、辅导员、综治专干培训班1次250名,提高了法制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建立了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信息采集制度,对青少年违法犯罪情况做到准确了解、及时预警。今年,全县在校生违法犯罪人数为人,与上年同比下降24.7%,占全部违法犯罪人数的比例由5.8%下降为4.2%,减少1.6个百分点。全县县、乡镇、村三级安置帮教工作网络形成,安置帮教工作措施进一步落实,全县刑释解教人员重新犯罪率控制在2%以内。

六、广泛宣传营造氛围

互助县坚持把抓宣传发动群众参与作为平安创建的重要环节,相继实施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县平安办和县委宣传部联合制定平安创建宣传方案,并及时对宣传工作进行分工,使宣传做到有计划、有步骤。宣传部门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调动各方力量展开宣传,充分发挥了舆论引导作用。扎实开展平安宣传进乡镇、村、社区活动。以把平安创建宣传送入社区、送入家庭、送入基层为手段,设立了一批固定宣传栏,使广大群众进一步了解平安建设的重要意义。制定平安建设培训制度,坚持每年举办至少一次以上业务培训,有效地提高了基层平安创建的工作水平。通过积极宣传引导,最大限度地调动了社会各界和群众参与“平安*”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创建营造了浓厚氛围。

七、切实加强政法综治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平安创建主力军作用

社区基层治理方案范文5

情况报告

市督查组:

一、全县开展整体联动防范工程建设主要做法及成功经验和存在的问题

主要做法:(一)加强领导,建立机构。一是成立了以县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同志为组长,常务副县长×、县委政法委专职副书记×和县公安局长×同志为副组长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整体联动防范工程建设领导小组。二是县委办和政府下发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整体联动防范工程建设实施意见》,提出了我县治安防范工作的目标与措施。三是各乡镇、各部门相应成立了整体联动防范工程建设领导小组,落实了办事机构和人员。

(二)统筹规划,典型引路。根据我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整体联动防范工程建设实施意见》,整体联动防范工程采取“集小胜为大胜,集大胜为全胜”和“典型引路,全面铺开”的措施,实行县、乡(镇)、村(社区)分级开展的方法,逐级抓落实。按宣传教育、试点工作、全面铺开的步骤逐项实施。为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县委政法委在试点工作期间,先后多次到勐勐镇和沙河乡召开专题研究会,专门研究新村等个试点社区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整体联动防范工程建设。抽调了政法办、综治办工作人员深入社区指导工作,还分别组织召开了动员大会。三个社区也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迅速制定方案,启动整体联动防范工程建设。通过层层动员、逐级部署,提高了各内部单位的治安防范意识。试点的成功运作,为全县整体联动防范工程建设的有序推进奠定了基础。

(三)强化措施,夯实基础。一是各级各部门调整充实了综治领导机构,许多内部单位配备专职保卫人员。二是把整体联动防范工程建设工作推向制度化和规范化,由县综治办和城区公安分局统一制定了《社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整体联动防范工程运行机制》、《社区警务室工作职责》等项制度,保障了各项工作的规范运转。四是将警务充分充实进社区。在县公安分局专门设立了社区中队,每个社区设置一名社区民警,每个居民小组设立一个整体联动防范工作小组;在公路沿线、城区设立了便民报警服务点,每个报警服务点设一名兼职人员负责报警服务工作,并担负维护治安秩序、处置突发事件的职责。

(四)抓好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一是认真加强以指挥中心龙头的快速反应机制建设,按照“加强街面,分段巡逻”的要求,以巡警为骨干,专群结合,建立覆盖县城的巡逻体系,首先将辖区分为个巡逻区,巡警队下设个组。其次,在方法上,采取徒步巡逻、摩托车巡逻和专车巡逻相结合,分析治安动态、发案规律,在区域上实行重点防控,加强对县城相对偏僻街道的巡逻力量,确保警力投入案件高发时段的防范工作,遏制现行案件发案上升的势头。二是强化重点部位的治安防范。在交通沿线有电话的村寨和相关场所设立了个报警服务点,方便群众及时报警社区民警上门服务,发放了份“警民联系卡”,让群众知道社区民警,了解工作职责和服务内容,增强联系;重点开展对出租房和暂住人口的清查整治工作,对辖区的出租房屋全部登记建档,并签订治安责任保证书;三是实现警力下沉、阵地前移。首先与社区建设同步进行社区警务建设,成立了新村、公很、允甸三个社区警务室,南郊、北郊、允俸、忙开、帮木、营盘个农村警务区。四是抓好农村“四级”治安防范体系建设。乡镇间在交合部位、复杂地段成立了支专职社区联防队,支社区义务联防队,吸纳了名低保人员加入其中,保证了每个社区均有专、兼职联防人员开展巡逻,并能做到相互联动国,整体配合;每村设一名专职治安员,每月召开一次联动会议互通情况,协作配合;行政村以村为单位,根据不同时期治安情况,开展小组间的联防。

成功经验:我县在实践中摸索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一是勐勐镇千蚌村以基地的创收来解决护村队的报酬;二是沙河乡从财政挤出部分资金专用于治安联防队;三是新村社区把低保人员吸收入专职的治安队伍,不仅充实了治安力量,还解决了部分就业问题;四是各乡镇在“学教”活动中把群防群治队伍建设作为基层组织建设的一部分切实抓好;各内部单位充分发挥党团员、青年志愿者、离退休干部的作用,组织他们开展各种形势的治安联防活动。

存在的问题:一是经费保障不力。由于财政困难,硬件建设滞后,制约了整体联动防范工程建设的进度。二是个别部门和地方的认识不到位,认为整体联动防范工程建设是政法部门的事,工作消极,有等待观望的态度。三是组织协调力度不够,不能有效的把治安防范资源整合统一。

二、落实临组联〔〕号、云综治〔〕号文件的情况

(一)贯彻落实情况:一是召开政法委员会。接到文件后,我县及时召开政法委员会,认真贯彻学习文件精神,并提出贯彻意见。二是组织部、政法委、人事局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综治组织建设的意见》,提出了抓好综治基层组织建设的个方面的意见。三是县编委落实了县综治办人员的编制为人,常委会通过县综治办主任可高配为正科。五乡两镇配备了名专抓政法、综治工作的乡镇长助理,个内部单位也都成立了综治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共有人员人。四是我县乡(镇)综治办的办事机构统一设在乡(镇)政府内,各乡(镇)综治办人员编制为人(含县上下派人),目前乡(镇)还没有专职的综治干部。六是组建义务治安巡逻队及人员数情况。目前,我县已建有群防群治组织个人、专业巡逻队个人。

(二)在贯彻落实文件中遇到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一是各乡(镇)配备的专职综治干部难以落实。二是部分内部单位由于存在经费问题,专职的保卫干部难以落实。三是综治干部队伍的培训问题难以落实。

(三)进一步加强基层综治组织建设的工作建议:一是各级各部门要加大综治经费的投入。二是增加综治办公室的人员编制。三是加强村委会、社区的综治组织建设。四是加强专(兼)职综治干部的培训工作。

三、在创安活动中的主要经验、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经验:一是抓好基层组织,发挥以基层党支部为核心、基层政法组织为骨干、基层自治组织为基础、基层群防群治队伍为依靠的整体协调效应。二是抓好发动群众工作,发挥群众积极性,形成人人参与的第一道防线。三是抓好基本制度建设,责任落实到户,发挥家庭的社会细胞作用,促家风、寨容转变。四是抓好各项基础防范设施、软件硬件并重,人防物防结合。五是抓好考核奖惩,加强督促指导,不断提高创安水平。

存在的问题:一是经费困难,专职治安协管员难以落实;二是创安小区比较分散,难以做到统一开展工作;三是基层群防群治组织比较薄弱,很难适应当前的治安形势。

四、对治安混乱地区和突出治安问题开展整治工作的

突出的治安问题:盗窃案件较为突出,并呈大幅度上升趋势。从今年-月份的情况来看,全县共发盗窃案件件,占全部案件的,涉案金额达万余元。与去年同期发件相比,增加件,上升幅度为倍。从所发盗窃案件来看,涉及面主要是农村和县城商业区,作案时间多数为夜间作案,犯罪嫌疑人多数是农村青年。

针对治安突出问题我们的主要做法是:一是县公安局专门从各内部科所队抽调人员组员专案小组,开展“破案会战”,加大破案力度,打击犯罪分子嚣张气焰。二是加大夜间巡逻工作,各乡镇派出所和城区公安分局制定完整的巡逻方案,专门组成巡逻队伍,进行全天候的巡逻机制,对国道、偏僻地区进行重点巡逻,并对易发案的单位、地段进行蹲点守候。三是组织三个社区抽调内部单位的保卫人员,在一些偏僻地段和重点地区开展义务巡逻。四是县综治办和城区公安分局联合组成工作组,对各乡镇、各内部单位的安全防范措施进行调查,对调查发现的问题向各单位发出整改通知,要求限期整改。五是加强普法教育工作,针对暴露出的治安突出问题,县司法局与各乡镇各单位联合组成普法小分队,深入山区农村进行形式丰富多样的普法宣传工作,让广大农村青少年做到知法、用法、守法。

五、我县见义勇为工作的开展情况

××××年省见义勇为基金会成立后,地区综治委对全区八个县成立见义勇为基金协会作了具体的部署,我县综治委积极开展筹建见义勇为基金协会的工作。目前,经县委、政府研究决定,正式成立县见义勇为基金管理委员会,并通过报刊、电视等宣传媒体向社会发出倡议,共筹集见义勇为资金元,制定了见义勇为基金管理办法,成立领导小组,明确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职责。

六、对督办的矛盾纠纷工作情况

地区维稳办进行督办的我县××××年第二季度山林、土地纠纷中勐库镇护东村部分农户承包国有荒山期限未满,政府要求退耕还林,引发矛盾纠纷一案,已妥善调处。在接到督办通知后,我们对此纠纷进行了认真分析研究,拟订调处方案,并上报县委、政府,县委、政府高度重视这一矛盾纠纷,专门召开相关部门会议和现场办公会,对农户提出的合理要求进行解决,最终于××××年×月×日与农户达成共识,妥善化解矛盾纠纷,维护了社会稳定。目前,根据跟踪调查,此件纠纷已不存在返复。

七、开展矛盾纠纷调处工作中的成功经验和建议

一是加强普法工作是做好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的基石。矛盾纠纷的产生根源多数属对法律、政策的无知,我县针对广大农村法律意识淡薄这一环节,加大对农村的普法工作,不断加强农村普法工作的力度。

二是主要领导在第一时间出现在前沿一线是调处矛盾纠纷的

最佳手段。当矛盾纠纷产生后,当事人最希望见到的是对纠纷负责或管辖的主要领导,不论是否能够当面解决,在主要领导表态后,能够化小矛盾纠纷,避免事态的扩大。

社区基层治理方案范文6

今年以来,我县认真贯彻落实各级政法综治工作会议精神,以建设“平安”为目标,以“世博安保”工作为中心,以“基层基础推进年”为载体,大力推进综治基层基础建设,积极构建大调解工作体系,扎实开展社会治安重点地区排查整治工作,确保了社会面的总体稳定。具体工作汇报如下:

一、“基层基础建设推进年”活动开展情况

1、进一步完善基层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组织网络体系

一是切实加强乡镇(街道)综治委(办)建设。按照要求,我县目前15个乡镇(街道)综治委主任全部由乡镇党委书记担任,对于治安形势复杂、维稳任务较重的6个乡镇(街道),已经选派6名专职政法副书记和1名政法专职委员(街道)。下阶段县政法委准备对其它8个乡镇下派专职政法副书记,已向县委、县政府作了书面请示。对于表现优秀、符合条件的综治工作中心(综治办)专职副主任拟落实副科待遇,已经向县委、县政府作了书面请示。要求各乡镇配足配强综治办专职副主任和专兼职工作人员,确保综治办副主任专人专职,目前全县15个乡镇(街道)全部落实综治副主任专人专职,共有专兼职工作人员52人。开展了基层综治干部的教育培训工作,不断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和工作能力。

二是切实加强乡镇(街道)综治工作中心、村级综治工作站规范化建设。在去年综治基层基础工作的基础上,按照基层综治规范化建设标准,今年对街道、镇、镇、镇等综治工作中心进行了重点指导和督促,要求他们按照“8+”模式进行资源整合,进一步完善“五联”机制,形成工作合力,同时加强对其它乡镇(街道)综治工作中心的指导,确保今年我县乡镇(街道)综治工作中心规范化建成率达到100%。进一步规范较大村、社区和规模企业综治工作站建设。今年要求全县乡镇(街道)的所有村居(企业)综治工作站建成率达100%,所有村居(企业)一律要建立综治工作站,制度牌、办公室、记录簿、矛盾纠纷协议等要规范健全。要求往年被提为省补规范化综治工作站,县优秀规范化综治工作站的村(居),巩固率要达100%。今年继续明确了38个村居(企业)综治工作站进行规范化建设,作为今年村级综治工作站建设的示范点。

三是切实加强基层政法组织及群防群治队伍建设。今年我县全面加强人民法庭、公安派出所、司法所建设,从干部任用、警力配置、物质待遇、经费装备以及奖励评优等方面,进一步完善向基层倾斜的政策,切实增强基层政法组织的实力、活力和战斗力。为进一步提高政法队伍公正廉洁执法能力,今年7-9月份,我县开展了政法系统抓队伍公正廉洁执法专项活动。通过本次活动,全县政法队伍的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政法队伍公众形象进一步改善,政法机关公信力进一步提升,执法规范化建设进一步加强。加强义务巡逻队、护村队等群防群治队伍的建设,目前全县共有各类治保调解组织673个3340人,专业巡逻队17支204人,护村队342支2500人,护校队34支338人,专业乡镇消防队7支59人,其中义务巡逻队、护村队等有21支,312 人,专职巡防2支,62人,并积极组织开展百日治安大巡防活动,发挥了人民群众在治安防范中的作用,维护了国庆节期间的社会稳定。

2、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和积案化解工作。

针对今年清明节的社会稳定问题及上海世博会的顺利举行,出台了天综委[20__]5号文件,在12月20日至20__年1月底开展了矛盾纠纷集中排查调处活动,共排查出矛盾纠纷241起,调解241起,调处率100%,成功236起,成功率为98%。为做好上海世博会的安保工作,县委县政府下发了天县委办通[20__]6号《县上海世博会“环沪护城河”安保工作

实施方案》和7号《县“护世博、保安全、促和谐”基层基础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活动实施方案》,县政法委组织实施开展活动,共排查出2940起不安定隐患,调解2940起,调处率100%,成功2653起,成功率96%。根据省里的要求,重新下发了[20__]4号《关于印发《浙江省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规程(试行)》的通知》,规范了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的工作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切实做好每月一次的矛盾纠纷排查活动,1-9月份,全县共排查矛盾纠纷1523起,调处1523起,调处率为100%,成功1474起,成功率为97%。其中乡镇(街道)综治工作中心排查矛盾纠纷621起,调处621起,调处率为100%,成功584起,成功率为94%。积极开展积案化解工作。1-9月份,各乡镇街道综治工作中心共登记受理积案87起,化解62起,成功率为71%。非正常死亡积案共登记受理7起,化解7起,成功率100% 。涉法涉诉积案共登记受理28起,成功21起,成功率为75%。医患纠纷积案共登记受理12起,成功9起,成功率为75%。3、进一步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一是坚持“严打”方针不动摇。把专项斗争、日常打击结合起来,做到打击常态化,切实加大打现行、破积案、挖团伙、追逃犯的工作力度,始终保持对各种严重刑事犯罪的高压态势。严厉打击杀人、伤害致死等严重暴力犯罪,“两抢一盗”等多发财型犯罪,坚决遏制刑事犯罪案件的高发势头。严厉打击制售假发票、非法集资、合同诈骗等经济领域的违法犯罪活动,着力维护市场经济秩序。1-9月份,县公安局累计立案2630起,累计破案2168起,五类恶性案件发案5起,破案5起,两抢案件发案60起,破案51起,盗窃案件发案2237起,破案__8起,累计打击789人,累计刑事拘留448人,累计劳少教24人,交通事故累计发生120起,同比下降10.45%。

二是大力加强社会治安防范工作。大力加强情报信息网、治安巡防网、视频监控网建设,着力构建以情报信息为主导、以视频监控为牵引、以治安巡防为依托的立体治安防控网格。按照台市委办[]48号文件的要求,切实抓好中心城区、重点集镇、主要街区、交通干线、繁华地段、专业市场、公共复杂场所等重点要害部位和易发案部位的社会治安动态视频监控系统建设,不断拓展覆盖面。今年,我县“天网”工程已经进入第二期建设,预计投入资金2500万元,目前已安装探头120台,打算于年底前完成二期工程。深化“技防入户”活动,不断提高城乡社区尤其是居民家庭的自防能力,出台了天综办〔20__〕6号文件(《开展“平安联防,技防入户”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并于8月初在街头镇召开“平安联防,技防入户”工作现场会,目前此项工作正有序推进。

4、进一步完善基层社会管理服务体系。不断创新基层管理服务机制和方式方法,我县镇灵溪社区积极探索社会管理创新,以“村庄社区化”建设为载体,大力推进农村社会管理创新。得到市县各级领导肯定,并在政法作了专刊介绍。以深化基层系列平安创建为重点,扎实推进平安创建向全社会覆盖。强化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建立健全服务管理组织网络,全面实行居住登记和居住证制度,落实出租房屋管理、重点人员管控、信息平台建设等措施。深化归正人员安置帮教和社区矫正工作,目前,我县5年内安置帮教归正人员数为2428人,截止到20__年9月28日,在册社区矫正对象481人,建立县社区矫正信息化管理系统,为社区矫正对象免费配备带有定位功能的手机,随时掌握矫正对象情况。目前,白鹤镇已在开展此项工作,赤城街道、平桥镇正在试点,准备于10月底在全县推开。扎实做好服刑在教人员未成年子女、流浪儿童、留守儿童、社区闲散青少年等群体的教育、服务、救助和管理工作。

二、大调解工作体系构建

1、进一步健全大调解工作网络体系。着力构建以县为区域,以乡镇(街道)综治工作中心为枢纽,以村居、社区、企业综治工作站为基础,以区域性、行业性调解仲裁组织为补充,以诉调联动、司法“110”联动、检调联动为手段,整体联动、条块结合的“纵向四级、横向三联”的社会矛盾化解网络,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行政仲裁以及人民紧密衔接的大调解工作体系。5.28日出台天县委办[20__]39号文件,成立县矛盾纠纷联合调解中心,下设诉调联动调解室、医疗纠纷调解室。另外交通事故人民调解委员会已基本筹备完毕,目前正在申批中。在县供电局、县建设局等部门设立人民调解组织,促进各系统或行业人民调解工作的开展。进一步发挥仲裁机构、人民团体、行业协会的优势,充分利用社会力量化解特定领域的矛盾纠纷。今年,对全县各人民调解组织进行调整,并出台天司[20__]33号文件要求对重新上岗的人民调解员进行业务知识培训。目前,我县共建有人民调解组织729个,全县共有调解人员2773人,培训2495人次。建立矛盾纠纷作息员队伍。充分发挥综治工作中心的联调作用,提高综治工作中心调处效果,形成化解社会矛盾的工作合力。

2、建立健全大调解工作机制

建立健全诉调对接工作机制。县人民法院以及基层人民法庭坚持“调解优先、调判结合”,将调解工作贯穿于立案、审判、执行、申诉、等各个环节,拓展调解领域,注重调解质量,提高调解效率,力求从根本上化解矛盾。坚持诉讼与非诉相衔接的纠纷解决机制,完善诉讼程序与仲裁、行政调解、人民调解等非诉纠纷解决方式的协调配合,主动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作,积极推动诉调对接机制的完善与发展。20__年1-9月份县人民法院调解结案数464起。深化司法“110”对接工作机制。建立了公安机关与司法行政部门在案件移送、信息互通、矛盾联调等方面的衔接配合机制,及时将邻里纠纷、轻微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等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探索建立检调对接工作机制。县检察院积极探索建立以涉法民生诉求和解、检察环节刑事和解、民事申诉息诉和解为主线的“检调对接”工作新机制。20__年1-9月份县人民检察院公诉调解2起,成功2起,侦监调解5起,成功5起。

三、社会治安重点地区排查整治开展情况

1、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出台了天综委[20__]2号文件,成立了以县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县综治委主任为

社区基层治理方案范文7

我受区政府委托,向区*人大常委会报告办理《进一步夯实社区治安基础,全面推进平安*建设》的实施方案,请审议。

在今年年初召开的区*人大第四次会议上,大东街黄桂芳等13位区人大代表提出了《进一步夯实社区治安基础,全面推进平安*建设》的议案,充分体现了区人大常委会和人大代表着眼基层基础、关注社会治安的高度责任感。区政府十分重视该议案的办理工作,专门召开会议研究布置这项工作,并指定公安分局为议案的主办单位,区综治办会同办理。现拟定办理议案的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六中全会精神和依法治国基本方略,落实区委全会关于实施“中调”战略和开展平安*建设的精神,以建立健全维护社会稳定和社会治安长效机制为核心,以加强基层基础工作为重点,深入开展平安*建设,抓好人大议案的办理工作,为“中调”战略的实施和城区经济社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治安环境。

二、总体目标

以平安*建设为载体,全面开展平安街道、平安社区、平安校园、平安企业的创建活动,夯实工作基础,促进各职能部门、各街道、社区充分调动属地资源,深入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通过优化警力配置,健全和完善公共安全和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提高社会治安打、防、控能力,有效打击和预防各类违法犯罪活动,预防和减少各类安全事故和突发事件的发生,确保社会治安稳定。力争在2008年,群众治安满意和基本满意率达到85%,率先进入全市首批平安建设先进区行列。

三、具体工作计划

主要以“天网”、“地网”建设为抓手,努力夯实社区治安工作基础。

(一)全面构建社会综合治理的“天网”。

1.推进视频监控系统建设,打造治安防控的“天网”。

认真总结流花地区、矿泉地区、北京街地区等已建成视频监控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全面推进全区治安视频监控系统的建设,实现对全区所有治安防范区域的视频监控覆盖,实现分级联网监控,及时发现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并通报给路面上执勤的民警和便衣警察适时实施抓捕,达到以快制快、精确打击的效果;贯彻科技强警方针,加强在警用科技研发、装备、维护等方面的投入,实现视频图像资源与电子地图、自然人和法人数据库的整合与共享,实现视频信息资源的综合管理和应用,人防与技防相结合,满足社会治安管理、应急指挥响应等方面高层次应用的需求。今年,区政府已将视频监控系统的建设列为区重点工程组织推进,全区22条街的视频监控系统总体建设规划已在实施建设过程中,计划在全区新建和整合2万个视频监控点,届时,我区的社会治安防范能力和社会管理能力进会得到显著提高。

2.继续加强情报信息研判,做好对策研究工作。

继续加强信息共享平台建设,按照“统一规划、决策参谋、多方参与、服务基层”的原则,积极推进综治信息化建设。通过维稳及综治信息管理系统、社情民意管理系统等应用平台,提高信息处理能力。同时依托公安专业网络通讯技术,强化现场信息采集、传输等应用能力,构建完善的指挥、处理、协调体系,在与违法犯罪斗争中掌握主动权。力求实现跨地域、跨警种、跨时段的信息共享效果,通过对各情报终端反馈信息的整合和再分配,实现情报信息工作的最大效能,实现在刑事侦查、国家安全、防范控制、危机处置等方面现代化信息保障,提高串并案、巡逻防控、设卡堵截等一系列工作的效能。

(二)强化治安防控“地网”。

1.加强治安专业队的建设,全面提高公安机关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的能力。

在巩固并发挥已成立的便衣侦查大队(打击街面犯罪)、反“入屋犯罪”专业队、维稳大队(专职处置突发性)、外国人管理办公室(负责辖内外国人的治安管理等工作)、打击汽车抢劫专业队(针对禁摩后利用汽车进行抢劫的犯罪活动而组建的)、夜间勤务专业队(针对3月份以来夜间犯罪活动突出的情况而组建的)等作用的同时,认真总结经验,进一步壮大队伍,改进装备设备,加强战略战术,并结合专业工作的实际,推进符合实战需要的绩效管理,推动民警认真履行职责,敢于作为、善于作为。

2.发挥社区警务龙头作用,构筑群防群治防范网络。

进一步推进社区警务工作,动员群众参与社区治安,严密社区治安防范,实现社区发案少、秩序好、群众满意的社区治安管理目标。

首先要完善并严格落实社区民警勤务制度。坚持社区民警100%在位,达到至少“一区一警”,落实社区民警不参加派出所值班的要求,实行派出所流动接处警机制、弹性上班制,使警力下沉到社区,把警力用在刀刃上。其次要深入开展社区民警“大练兵”活动,本着“干什么,练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通过“战训合一”的形式,努力提高社区民警的理论水平、业务技能和工作能力,适应新时期社区警务工作要求。还要建立健全社区民警工作绩效考核制度。根据社区警务工作的发展形势和新要求,逐步改进和完善社区民警工作绩效考核制度,将对民警的奖惩与其工作量、工作绩效挂起钩来,充分调动社区民警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勤务安排上,各派出所将辖区划分为若干警务区,实现全天候值勤,使社区与社区之间不留死角,消除真空时段,部分警情直接消化在社区,解决接处警速度慢和运作成本高等问题,再组织部分警力与城管等职能部门协同配合开展街面秩序整治,堵塞治安漏洞,净化社会环境。加强对群防群治队伍的管理,按照“统一招聘、统一培训、统一服装、统一管理、统一使用、统一待遇”的要求建设好辅警队伍。有效整合各类群防群治力量,广泛动员辖区党员、干部、团员、社工、民兵、青年志愿者、离退休人员和享受低保人员参与治安防范,建立多渠道、多行业的治安信息员队伍,发动社团、行业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派出所要积极组织警力和治安辅助力量成立巡逻队,机动灵活采取“堵”、“截”、“伏”、“巡”、“清”等战术措施,在主干道和易发路段设卡,严格盘查进入内街、巷的各类可疑车辆和人员,强化重点治安部位的防控。通过以上措施,组成严密的社区治安防范网络,全面挤压违法犯罪分子的作案空间。同时,进一步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增强群众自防意识,不让违法犯罪分子有机可乘。实现新形势下群防群治队伍的创新和发展。

3.积极推进街道综治工作中心建设,形成治安工作新格局。

开展街道综治工作中心建设,是夯实我区维稳和综治基层基础的需要。我区拟通过推进街道综治工作中心的建设,进一步强化街党工委、办事处对维稳和综治工作的统一领导,建立条块结合、协调联动的综治工作网络,形成齐抓共管的综治工作合力,筑牢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第一道防线”。街道综治中心主任由街道党工委书记兼任,整合综治、公安、工商、司法、城管、出租屋管理等各类管理资源,依托电子政务网络和社情民意信息管理系统,通过网上联合办公,实施矛盾联调、工作联勤、治安联防、问题联治、平安联创的“五联”机制;同时推进社区、机团、规模企事业单位综治工作站建设,拓展综治工作网络,通过社会治安与各项社会管理的紧密结合,达到各类资源充分整合、管理秩序与社会治安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实现从重点整治向常态性治理转变,形成综合治理长效机制。

今年我区的综治工作中心建设计划包括:召开街道综治工作中心建设经验交流会,制作《平安*之街道综治工作中心篇》专题画册,通过典型引路、以点带面等形式,促进街道综治工作中心的深入发展;完善街道综治工作中心软硬件建设,针对验收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升级和完善区社情民意信息管理系统,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明确信息收集、分流、研判、归类等责任,提高工作水平;加大综治工作中心成员单位的协调和参与力度,制定《街道综治工作中心部门职责》,明晰各成员单位的工作任务与责任,进一步加强综治工作中心整合联动的运作机制。

(三)抓好重点区域、场所的治安防范和打击工作。

1.继续深入推进围剿街面犯罪行动,打击“两抢两盗”等街面犯罪。

一是坚持“快侦快破、精确打击”的工作方针,严厉打击涉爆涉枪、杀人、绑架勒索、等严重暴力犯罪,集中精力狠抓严重暴力犯罪案件的侦破,深入推进侦破命案专项斗争。二是落实全天候打击现行“两抢”犯罪机制。开展“兵团式”的滚动作战,继续深入开展打击飞车抢夺犯罪专项行动。三是坚持实施情报指导,加强警情研判和串并案。刑警大队要利用公安信息网“串并案平台”,开展串并案侦查工作,深挖团伙犯罪,多破系列案件、团伙案。四是结合我区实际,狠狠打击盗抢汽车犯罪、跨区域涉车犯罪、夜间犯罪、地缘性犯罪团伙。

2.强化出租屋、娱乐场所的管理,全面提高治安行政管理能力,减少各类治安隐患。

在2006年全区出租屋100%符合出租条件的基础上,巩固成果,严格审批和检查制度,建立多部门联合工作制度。继续强化矿泉街、登峰街、扬箕村等“城中村”出租屋的管理,引进中心城区的管理模式,对出租屋推行封闭式或半封闭式的物业管理;加强对没有办理IC卡暂住证和没有固定工作的非户籍人口的管理,防止出租屋成为藏污纳垢之地和违法犯罪分子的栖身地;同时针对容易诱发“两抢”、“两盗”、黄赌毒等违法犯罪活动的高危人群、娱乐场所、废旧行业等,从源头上加大整治力度,坚持铲除和消灭滋生违法犯罪的空间和土壤。切实加强对废品收购点、二手手机市场、首饰加工点档的清查整治,堵塞销赃渠道;继续整治查扣非法摩托车,有效遏制飞车抢夺犯罪;深入整治娱乐场所、无牌无证发廊,全力开展清查打击“站街女”和卡片招嫖整治行动,解决这些部位“黄赌毒”问题比较突出的情况,净化社会治安环境。

3.健全公共安全防控体系,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一是建立了对突发治安事件监测及应急处置机制,制定应急处置预案,明确规定各单位在分级预警、分级防范工作中的任务分工、人员配置及装备要求,各参战单位协同作战,预警、指挥、作战系统运转良好。重点加强重大节假日等敏感时段和春运、交易会等大型群体活动的安全保卫工作。二是加强对易燃易爆物品、剧毒物品的管理,确保不发生重大安全事故。

四、组织实施的措施

(一)加强领导,形成合力。

《进一步夯实社区治安基础,全面推进平安*》议案的办理工作由区政府统一领导,区公安分局、区综治办具体组织实施。主办单位公安分局按照区政府要求,专门成立了议案办理工作小组,由该局杨伟真副局长担任组长,相关科室及各派出所为成员单位,该小组负责对议案办理进行具体的监督指导,研究并解决办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确保实施议案的各项任务得到落实。

(二)加大资金投入,保障专项经费到位。

随着财政增长相应增加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综治信息网络建设和科技强警建设经费的投入,在经费、装备和待遇方面向公安一线倾斜,为平安*的建设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

(三)深入推进“三基”工程建设,强化基础警务保障。

区公安分局将按照公安部提出的“抓基层、打基础、苦练基本功”战略部署,着力解决制约城区治安工作发展的基础性、保障性、体制性和机制性的障碍,整合资源,优化配置,不断强化基层警务保障,推动“三基”工程建设取得新的成效,努力实现基层建设全面加强,基础工作全面巩固、基本功全面提高,把维护社会稳定工作奠定在牢固、扎实的基础之上。

(四)各有关部门各司其责,充分发挥齐抓共管作用。

区属各部门、各单位要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总体部署,站在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坚持“谁主管,谁负责”和“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属地管理”的原则,切实抓好本系统“平安*”的创建活动,密切配合,通力协作,形成整体合力。

(五)充分发动群众,构筑群防群治基础。

要实行专门机关与群众路线相结合,坚持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防范为主,最大限度地调动人民群众参与平安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覆盖全社会的群防群治网络。在深入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工作中,尤其重视教育、发动和组织群众力量来保障社会安全,将所有可以发动的群众吸纳进群防群治的网络,先抓街道骨干,发动群众积极分子,再由积极分子发动居民。同时加强规范化管理的经验做法,强调群防队员的管理,纳入社区居委会负责。

(六)探索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评估机制。

积极推进区维稳及综治工作数据库、社情民意信息管理系统、政法网等信息化建设,提高各类治安信息的收集、整理、研判和通报的效率,及时评估全区的治安形势,指导面上工作;相应调整综治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标准,强化激励机制,根据街道基础条件的差异,设立难度系数,同时分别按案件降幅及街道案件基数综合评估和衡量街道的治安工作成效;完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激励机制,每年对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实施奖励。

社区基层治理方案范文8

关键词: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慢性病;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8-0055-02

近年来,虽然基层社区及乡镇卫生服务慢性病的干预水平和管理有明显提升,慢性病发病率却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而呈逐年升高的趋势,面对日益严重的影响居民健康的慢性病问题,需依据基层社区卫生服务的特点,分析影响慢性病管理成效的诸多因素,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以达到提高居民生存质量和健康水平的目标[1]。本次研究针对辖区社区、乡镇人群常见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病、高血脂的慢性病人群疾病全程进行动态监测,并实施相应管理措施,现对其操作过程回顾性分析回下。

1 基层社区乡镇慢性病管理现状分析

1.1 基层社区乡镇慢性病日益严重的管理问题分析

1.1.1 慢性病管理缺乏社会调查和社区资料,仅为门诊接触的相对固定患者,管理范围相对狭窄。

1.1.2 只注意慢性病患病人群,对健康人群的健康管理和教育却忽略,慢性病发病率不能从根本上控制。

1.1.3 缺乏对慢性病患者的持续随访。

1.1.4 慢性病管理专业队伍缺乏,缺乏全科医生参与。

1.1.5 社医人群健康意识、文化素质健康知识知晓率低。

1.2 对所有纳入慢性病管理的患者建立档案:详细登记患者的具体病况、可能性危险因素,对其病情进行评估、制定针对性的防治方案,并定期管理、随访、做好记录,及时归整。另外,每月在社区开展2至3次健康教育讲座,指导社区人员进行疾病防治,调整生活中的不良习惯,定期体检,对于新发现的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及时纳入慢性病管理。

2 针对管理问题制定相应管理措施

2.1 基层社区卫生服务管理的干预措施

2.1.1 掌握社区卫生资源状况,以社区卫生综合服务点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自然区域和人群为范围开展。

2.1.2 建立慢性病技术指导小组和防治领导小组,明确责任人和责任单位,强化慢性病防治的执行力度。

2.1.3 建立居民家庭健康档案,掌握各家庭成员疾病史。

2.1.4 制定慢性病三级预防工作计划。

2.1.5 形成社区慢性病监测网络,在防治小组的领导下对慢性病管理措施进 行评价。

2.1.6 社区针对高血压患者的不同情况进行了针对性的分级管理,并且以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和健康教育为主要措施。社区在对糖尿病患的管理中遵循预防为主的原则,一旦发现糖调节功能受损人员,应立即进行对应性管理治疗,对其生活方式进行健康指导并灌输相关防治知识,使其调节功能尽快恢复,避免进一步发展成为糖尿病。对已确诊为糖尿病的患者,则针对其不良的生活、膳食习惯进行指导,有效进行一级预防,一旦发病就应及早进行诊断、治疗并采用一定的措施进行病情稳定,防止患者病情继续恶化。

2.2 组织管理流程分析:依据社区情况对慢性病管理实施方案进行制定,组织成立慢性病管理机构,相关工作由公共卫生科慢性病管理办公室负责落实,在社区慢性病管理工作中对社区医生进行指导。在慢性病管理工作中,全科医生起着重要的作用。为加强对慢性病患者的管理工作,对社区医生实施分片包干和责任到人。

2.3 操作技术流程分析:要求社区卫生服务的工作量社区责任医生每日做好登记工作,如建立家庭健康档案、诊断、健康教育、慢性病随访、家庭病床、出诊等,以备查询时应用。①准确评估病情。②及时登记随访。③真实可靠的记录。

2.4 督导监管流程分析:对社区责任医护人员的工作记录本、居民信息计算机管理登记本社区卫生服务质量管理小组需定期检查,随机抽取护士、责任医生和管理信息,入户对其准确性、及时性和真实性进行核查。并将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人员的工资奖金与工作的质量和量挂钩,针对问题进行培训和整改,落实奖惩制度。

2.5 信息收集流程分析:在对局民健康档案真实性和完整性进行管理方面,存在一定难度,相关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工作态度和敬业精神,对档案信息管理的真实性和及时性起到重要作用。工作人员需对健康档案信息管理工作流程严格执行,才能完成居民健康档案动态管理工作。了解社区居民本底资料 在居民健康档案信息管理中家庭责任医生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社区护理人员应对家庭责任医生的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积极配合,医护人员需对社区居民的基本信息进行娴熟掌握,对重点人群积极干预[2]。

3 结论

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使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发生了较大的提高,慢性病发病率却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糖尿病、高血压的低控制率、患病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已对人们的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也是形成“看病贵”、“看病难”局面的主要原因之一[3]。近年来,社区卫生服务以全科医生服务团队为主体,充分发挥其有效、综合、便捷、连续的特点,在慢性病的健康教育、检出、预防和管理方面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尽管实施中尚存在一定困难.若利用卫生系统改革的机遇,将社区卫生服务、初级卫生保健、区域卫生规划、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等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相结合,把慢性病防治在社会系统工程中纳入,与新型医学模式相结合,采取群体健康干预策略,可从根本上解决日益膨胀的医疗费用问题,降低人群慢性病发病率。慢性病管理是一项长期、反复的工作,不仅需要有专人负责患者的健康管理,还需要对患者的资料进行比较系统和完整的收集、记录、汇总,为病患的管理和治疗及健康教育提供准确的依据和参考,在医院中开展难度较大。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则是在社区内以家庭为单位、健康需求为中心,以老弱病残等弱势群体为重点,将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及健康教育等融为一体的综合性基层服务单位,在慢性病管理的开展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目前,我国正在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口医疗费用迅速增长,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因此,充分发挥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作用,将慢性病入纳入系统管理,将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叶金朝,马志华.社区慢性病规范化管理的实践探讨[J].中华现代医学与临床,2006,5(5):74-75

社区基层治理方案范文9

1

基层社会治理存在的问题

(1)一是部门垄断现象加剧,项目分级处理及其所造成的效率的低下,其次是基层社会人员独立性、社会内部的凝聚力降低,基层社会人员的个人理性增强但是公共意识却在逐渐淡薄,再者是政府的行为活动多但是基层社会的行动却少,政府行动与社会行动不协调,从而造成政府资源与社会资源不能充分得到利用,最后基层社会公共服务力度与城镇的差距过大,这使得农民都进入城市但不能融入城市。(2)脱节问题:

政府部门在纵向渗透的过程中与政府部门横向协调方面脱节,即重视政府部门在纵向渗透中的发展而忽视政府部门横向的协调,从而出现有关部门的冲突,这就是所谓的条块冲突。①其次,基层部门组织建设与社区民间组织建设脱节,重视基层党组织建设与基层居委会建设却忽视基层民间组织的培育,出现社会公共意识缺失、社会独立化问题,再者是社会行动与政府行动脱节,过多依赖政府组织的参与却忽视社会组织参与,出现社会力量不足、治理效率严重低下问题。

2

基层社会治理的基本原则和工作重心

(1)以人为本的社会服务原则,基层社会治理从本质上说就是对人的管理,而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就是要促进并实现群众的发展的目标,不断满足基层社会人员的需求。②(2)协调发展原则,基层社会治理的目标是推动社会的发展,在此同时要注意把握协调发展的主脉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是不变的主旋律,在此基础上发展基层社会,统筹兼顾各方面的关系。(3)群众自治原则,在基层社会管理多元化的基础上,强调居民自治,积极创造条件,同时引导和支持各类社会组织参与基层社会发展决策。(4)例行法制原则,明确职责,对于基层社会治理,政府部门应在恰当的地方履行职责,同时划分各类社会组织的权力边界,使他们分工明确并各负其责。(5)创新性原则,基层社会治理是一个长期渐变的过程,这就要求管理者不断调整管理理念,寻找新的方式去解决不同的社会问题。并以积极稳妥的方式逐渐推进基层社会管理创新。

当前基层社会治理的工作重心:加强基层群众参与力度,使管理组织成为群众性和自治性的组织。加强基层治理法制建设,基层管理主体的职责必须十分明确,在各级基层社会管理组织方面上,划分清楚其权利范围,实现清晰的治理环境和职责范围,在最大程度减少除基层社会管理中职责错乱的现象。健全基层社会服务功能,在住房、医疗、教育等敏感话题方面,社区承担的任务繁重,必须加强社区的各项服务功能,在面对敏感话题的同时,必须使群众得到明确的回复。使其在居住环境、文化娱乐、医疗卫生、权益保障等方面全方位发挥作用。居民委员会要有较强的事务处理能力,切实协助政府部门提高工作效率。发展基层社会组织,加强其社会管理和服务能力,分担政府的压力,有利于社会平稳有序发展,遵循社会组织的发展规律,实现基层社会管理活动的多元化,

有效解决群众问题。

3

高峰镇社会治理创新

在解决群众问题上,高峰镇在制度上有创新性的发展:首先建立一个平台,在此平台上群众可以参与公论评议,其次邀请案件承办方人员、公论评议方人员和与之有关系的人员,再者要做到案件的清晰分析:弄清案件发生的时间背景、主要要求、所持依据等;弄清这方面的办案领导和知情人的看法;弄清案件有关人员的家庭主要成员、亲朋好友的基本情况;弄清涉案有关法律、政策、道德规范、法规等。最后在此平台上,通过讲述事实,看道理,谈依据,就地协商解决问题,通过道德、亲情甚至是司法调解。

结构创新:(1)在社会发展中,采用包容性的理念和发展观,通过吸纳众多的不同的社会力量,带动社会组织的参与,从而扩展服务方向,满足不同性质的、多方面的社会需求。这不仅是现代基层社会治理面对的挑战而且是基层社会治理的理念趋势。(2)基层社会治理的主体结构通过不断地扩展和优化,已经产生实质性的发展。③比如继续加强基层社会组织创新,融合相同性质的不同组织,促进其共同发展。在枢纽型组织的周围发展不同类型的组织,促进效率的提高。(3)通过机制创新采用合作治理的方法提高效率。以政府项目为载体实现合作治理,政府通过购买服务,合理配置资源。

4

高峰镇社会治理模式的构建

4.1

实行基层社会自治的模式

基层社会自治的主体由原本的单一性向多元性转变,重新建立新的职责关系,促进现代基层社会组织结构完善。从以往基层社会权力从上至下的垂直结构到现在的上下互动的模式,完善了组织体系的内容。调动基层社会其他组织的积极参与,提高工作效率。其转变方式也呈现多元化。首先建立和完善配套的改革措施和相关规章制度。④使其有序快速的进行,它不仅是基层社会发展必要的方式而且是基层社会发展所追求的最高价值目标。加强政府向基层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的力度,其包括教育、医疗卫生、等多个领域,提高公共服务的水平。再者加强基层社会工作者的职业化与专业化水平,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这样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培育基层社会民主自治的氛围,保证社会公平与公正。

4.2

基层社会的多元化治理

基层社会治理的极大转变,要求在其治理模式上进行创新。多元化参与的治理模式成为基层社会治理的首要选择,转变中的基层社会治理的使我们进入一个多元化的时代,社会利益多元化、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日益多样化、价值观念也同样趋于多样化。⑤在完善基层社会治理中,多元化让我们引发思考,建立和健全多元化的基层社会治理机制。是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管理的重要方式,也是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与秩序的必然选择。

5

社区基层治理方案范文10

认真贯彻落实中共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在全市开展新一轮平安建设的意见》精神,全面推进“三大建设”,围绕“打防结合、预防为主、专群结合、依靠群众”的方针,重点抓基层、打基础、保平安工作,大力加强农村治安防范设施建设,动员基层党政组织和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平安镇、村(社区)创建活动,采取有效措施预防控制农村盗窃等多发性案件的发生,使全镇农村侵财型案件得到明显下降,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二、目标任务

根据镇年政法工作要求,在全镇街道、农村主要道路及工业园全部安装视频监控探头,要求以村(社区)为单位组织实施安装和管理工作,村(社区)警务室建立值班接处警平台,当在本辖区内发现可疑人员或违法犯罪时,值班人员迅速通知巡逻人员处置情况,力争使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年全镇要建设完成3个高标准的村级视频监控中心和6个视频监控技防村,镇、村(社区)、工业园区视频探头安装数超过100只。

三、方法步骤

(一)制定方案。各村(社区)、企业要根据镇政法工作要求,按照“先易后难、以点带面、逐步实施”的原则,把本辖区内的主要道路、村民集中居住点以及外来流动人员多、治安情况复杂、案件多发地段等作为安装使用视频监控设施的重点,在摸清情况的基础上,制定工作方案,确定推进目标,落实工作措施,根据实际需求,确定安装和使用视频监控设施的型号和数量。按质按时完成工作任务,确保技防镇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时间要求。年上半年完成2个高标准村级视频监控中心建设,下半年完成1个高标准村级视频监控中心和6个视频监控技防村的建设任务,年底前实现技防设施覆盖全镇的工作目标。

(三)宣传发动。安装使用视频监控设施,能有效震慑违法犯罪人员,有效记录违法犯罪情景,为公安机关快速有效侦破各类案件提供第一手资料。各村(社区)要采用发放有关技防产品资料和利用黑板报、画廊宣传等多种形式,深入小区、工业园区、村民居住点,广泛开展宣传,对技防产品的规格、价格、质量、效果等方面要向群众公示,使群众了解技防设施,爱护技防设施,使技防设施在农村治安防范工作中真正发挥作用。

(四)抓好落实。各村(社区)要在认真调查摸底、实地勘察、宣传发动的基础上,采用公开、公平、公正的招标方法,组织做好镇与村、安装公司之间的签约工作。具体工作要在公安部门的指导下扎口实施,统一管理,切实把实事办好。各村(社区)综治办要对安装使用技防设施情况加强管理、检查和考核。安装结束后要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对技防设施进行检测和验收,并明确由安装公司落实人员对该设施(系统)进行日常管理和维修。

四、经费保障

各村(社区)根据本单位的安装工作计划,向镇政府提出申请,标注要求安装技防设施的品牌、规格、数量和价格,由政府、公安部门进行审核后,凭合同、验收单及结算凭证到政府办理补贴手续,政府按该单位总投入资金的60%进行补贴,支持完成技防建设工作。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明确职责。建设技防镇,实现技防设施全覆盖,安装使用视频监控系统是年度政府八项实事工程之一,是镇政府的一项重要的惠民工程,也是开展农村“家庭小技防”工程的延伸和发展,是适应农村治安形势发展变化的需要,也是提升农村社会治安防控水平、深化新一轮平安双凤建设的需要。开展技防镇建设工作,涉及到千家万户,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工作面广量大,投入资金量大,必须在镇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积极作用,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形成党政分管领导亲自抓,一级抓一级,责任到单位,责任到人,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技防镇建设工作是今年全镇综治和平安创建重要工作任务之一,纳入镇年度综治和平安创建检查考核和评比先进的重要内容,与绩效考核挂钩。各村(社区)综治办要认真抓好此项工作,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做好组织协调管理和检查、监督,公安部门要积极参与,严格把关,互相配合,密切协同,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

社区基层治理方案范文11

社区来了检察官

从2010年开始,在全市的街道、乡、镇等社区,出现了一个全新的派出机构,它依托社区,成为维护社会稳定、化解社会矛盾的又一个有力平台,它,就是百姓身边的检察官――派驻社区检察室。

设立派驻社区检察室是检察机关延伸法律触角、促进检力下沉的重大举措,是在社会大发展背景下不断强化法律监督职能、提高参与社会管理创新能力的必然要求。

2010年7月23日,上海第一个派驻社区检察室隆重揭牌,意味着本市社区检察工作的正式启动。这项工作酝酿已久,2010年6月25日,上海市检察院党组制发了《关于本市检察机关在社区(街镇)设立检察室的意见》,社区检察工作进入倒计时。随着第一个检察室的成立,社区检察工作逐步展开。

2011年4月,上海市检察院党组决定开展派驻社区检察室规范化建设,社区检察工作翻开了新的一页。

规范化建设是为了确保社区检察工作水准符合上海的城市定位,并有效服务于城区经济社会发展,以“高起点,高标准,高要求”为建设原则,并制发了《上海市检察机关派驻检察工作室规划(2011--2012)》。

为了充分发挥派驻社区检察室“强化监督、服务社区”的功能,所有新成立的检察室都位于社区交通便捷、底层沿街的位置,安装全市统一的形象标志系统,划分接待、会议和办公区域,配置办公设备、便民设施、技防设施以及工作用车。这是为了方便百姓向检察室反映问题,减少百姓与检察室之间的距离感,提高百姓对检察机关职能的了解。

派驻社区检察室不仅在硬件上有着严格的要求,在人员配备和工作划分上也有明确的规制。每个检察室至少配备五名检察干部,设派出所刑事执法监督、非监禁刑罚执行监督、接待三个专职岗位,专职的检察干部每天都要深入社区,与社区群众零距离接触。同时,在基层检察院设社区检察科(处)管理协调检察室工作。

检察室在这几年逐步开展了各项基层执法工作,深入社区,接待、化解矛盾,进行法制宣传、积极参与社区治安综合治理,为维护基层社区平安稳定出力。

派驻社区检察室,这个全新的派出机构,就是设在老百姓身边的检察官,那么,它究竟是如何为社区的稳定平安保驾护航的呢?

有针对性的打“预防针”,

提高基层防腐“免疫力”

加强社区检察工作,要有效打好“预防针”,提高基层防腐“免疫力”。为谁打“预防针”,才能提高基层防腐“免疫力”?上海社区检察部门以街镇公务人员;基层行政执法人员(派出所、司法所、市场监督管理所、土地所、财政所等);受委托从事公务人员(村居委干部、社区服务卫生人员工作人员等)和企事业单位负责人这四类人群为重点对象,以宣教全覆盖为工作目标的基层职务犯罪社会化预防,初步建立起以社区检察室为平台,着眼基层,着重基础的职务犯罪社会化预防工作模式。

同时,各基层区县检察院结合自身实际、紧扣本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形势和基层职务犯罪特点,聚焦发生在群众身边,易影响民生民利的“小官贪腐”现象,从四大类人群中各自确定一小类特定人群作为社会化预防重点人群,盯牢“小苍蝇”。如黄浦、长宁等区院选择街镇公务员;崇明、静安等区院针对受委托从事公务的村居委干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徐汇、金山等区院突出对企事业单位负责人;虹口、普陀等区院强调市场管理所工作人员;松江、杨浦等区院关注派出所、司法所执法人员,探索展开社会化预防;奉贤区检察院把2009年以来所办理的51件农村基层组织工作人员职务犯罪案件,进行了逐一分析发现,农村征地拆迁、会所建造、招商引资、镇保农保等领域属于职务犯罪案件高风险领域,而村书记、村主任、村会计(出纳)则是三类重点预防人群……

在这几年里,各区县检察院也也形成自己的预防特色:金山区院创设了预防咨询谈心的形式,在公务员新上岗和升职的关键时候与他们谈心;静安区院借助自媒体,比如,微信平台,将辐射范围扩展到更广泛人群;长宁区院向辖区4000多居民每人赠送一把印有检察室联系电话地址的纸扇,群众可随时拨打电话反映干部履职情况;崇明县检察院则率先完成了村居委干部宣教的全覆盖……

聚焦基层执法“源头”,

建立基层刑事执法监督机制

很多老百姓并不知道的是,检察机关的职责之一,就是对公安派出所的刑事执法活动履行法律监督职能,主要是对证据来源合法性进行监督,对刑事立案活动进行监督。派驻社区检察室的主要职能之一,就是切实履行这样的监督职能。

公安派出所处在维护社会治安和稳定的最前沿,群众与政府的矛盾最先也最容易在公安执法中产生,对公安执法活动进行监督,就是在最基层和执法最前沿,让老百姓看到公正,感受到权威,防止由于不公正而引发群众对政府和司法的负面心态的积累,并且通过监督,给予公安派出所更多支持和帮助,让他们文明执法、规范执法,严格依法办事。

市检察院积极推动制度建设,与市公安局会签《关于进一步加强对公安派出所监督工作协作配合的若干意见》,为基层监督提供依据和保障,通过实践形成日常检察、案件检察、专项检察和受理控告申诉四种检察手段相统筹的工作监督模式,针对公安派出所刑事立案和侦查活动,开展工作监督、一类问题监督,有力补强了传统监督方式对刑事诉讼源头监督的薄弱环节。

2012年的一天,虹口区人民检察院派驻北外滩检察室里,几名来访人员情绪激动。原来,他们是上海财亨实业有限公司的员工,公司的总经理已经因为非法拘禁罪,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然而,这件事情,却导致了公司主要业务无法展开,濒临倒闭,员工的生计岌岌可危。这是一起因为债务引发的限制人身自由案件,经理被拘留之后,员工感到生活出现问题,所以要求对其取保候审,维持公司的正常运转。

在从法律角度为来访人员释疑解惑,平复了他们激动的情绪之后,检察室干部前往派出所进一步核实了本案的情况,并召开了案件评析会。

这是一个民事转刑事的轻微刑事案件,犯罪嫌疑人主观恶性不强,没有造成严重的社会危害,对他采取取保候审措施符合宽严相济的司法政策精神,并将案件情况和检察室的意见移送检察院侦监部门。最终,侦监部门对本案作出了相对不捕的决定。考虑到案件本身的社会危害性不大,拘留之后对其员工的生活影响较大,所以不捕。

2015年5月,浦东川沙检察室进入辖区派出所开展执法监督,在查阅案卷材料时发现,该所对足浴店雇工胡某侵占营业款1.5万余元逃匿一案,以胡某涉嫌职务侵占罪予以刑事立案,并对其刑事拘留。检察室初步调查认为,本案不符合职务侵占罪构成要件,公安机关可能存在不当立案而立案情况。

社区检察室遂将该线索移送本院侦监部门。浦东区检察院向浦东公安分局发出《要求说明立案理由通知书》。之后,浦东公安分局将胡某释放,6月8日决定撤销案件。

这只是上海社区检察开展公安派出所监督的两个小小案例。除群众反映之外,在日常工作中,派驻社区检察室还对辖区派出所进行工作监督、场所监督,定期查看派出所刑事案件受理、立案、破案、报捕、移送审查、结案、撤案等各环节流转记录,检察日常执法工作的规范性;针对违规违法执法易发多发环节和典型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检察……

通过这些检查,查找出派出所在涉案款物扣押保管、候问室使用,讯问同步录音像起用等环节中存在的执法不规范问题,制发的工作通报和检察建议受到公安机关的认可和重视。

同时,针对刑事诉讼末端环节,社区检察室深化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监督。2013年7月,是上海社区检察全面承担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监督的一个节点,经过不断地探索和实践,形成有上海特色的以市、区县、街镇三级社区检察机构对应三级社区矫正机构的监督新模式。

另外,检察官还通过现场监督、约见谈话、走访调查等检察手段,对调查评估、判执交接、纳管宣告、劳动教育、解除终止等各重要环节及时监督,预防和纠正脱漏管和重新犯罪。如,2013年6月,奉贤青村检察室发现社区矫正人员易某有一同案犯陈某也曾因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宣告缓刑,但向相关部门核实,均无陈某社区矫正记录,已经构成漏管,于是发文纠正。

2014年7月,被害人吴某向虹梅检察室反映,2010年沈某以介绍工作和参与单位入股为诱惑,先后多次从被害人吴某处获得人民币120万元及金项链一根,并且沈某以将收取钱款交给单位“经理刘某”的名义向吴某出具了“借条”,后因承诺之事未予落实,吴某开始追讨,通过许多救济途径却毫无结果,公安机关以经济纠纷为由不予立案。绝望之余吴某来到虹梅检察室求助。社区检察干部一方面进行释法说理,另一方面深入挖掘案件疑点,认为可能涉嫌诈骗犯罪,于是启动立案监督程序,行骗者最终以诈骗罪获刑七年。

此后,全市先后开展了监外执行对象脱漏管、矫正措施落实情况等专项检察,长宁、徐汇、普陀等区院也相继开展涉罪人员继续担任法定代表人等专项检察活动,纠正监外执行中普遍性的一类问题,提出完善的建议。

深入社区一线,

深化监外执行监督

派驻社区检察室不仅对判决前的侦查阶段进行监督,在判决之后,还对监外执行罪犯的社区矫正活动进行监督,促进非监禁刑罚教育矫正作用的充分发挥。

对辖区内的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进行监督,全面核对检查监外执行法律文书,参与宣告程序,集中教育活动,约见监外执行罪犯谈话,定期与矫正机构组织沟通,检察交付执行、监督管理、教育矫正措施的落实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沟通解决。

2012年1月,黄浦区人民检察院派驻半淞园检察室干部在参与社区矫正时,发现了一名未成年犯马某,他的特殊情况,引起了检察室干部的注意。2011年11月,马某因抢劫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三个月,缓刑一年三个月,2012年1月,马某的母亲又因为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三个月。

检察室干部发现,在马某的母亲被关押及审判期间,社区组织因多种原因未能为其落实监护人和解决生活、就学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保护马某的合法权益,检察室当即启动了“联动机制”,和派出所民警、司法所干部、社工商量监管工作和安置帮教工作事宜,协调区法院承办法官解决指定马某的法定继承人。

2012年春节期间,在检察室牵头的各方共同努力下,马某得到了一次性生活困难补助,并于三月起每月享受低保。马某表示感谢检察机关帮助其解决问题,能够正常生活,并表示愿意更好地接受公安派出所民警监管和社区矫正。

2015年,闵行区检察院在开展暂予监外执行专项检察过程中发现,一名自述患有胃癌的暂予监外执行罪犯张某,在三个月的病情复查中,检查报告显示为胃窦炎。后经社区检察部门深入调查,并至华山医院查询其自述胃癌的诊断依据,发现当时经胃镜切片检查已确诊其并非患有恶性肿瘤,但其从未提供过此份病理报告。社区检察部门建议司法行政机关启动收监程序,最终其被收监。

……

立足职能,回应需求,

构筑有效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平台

作为一个深入社区的派出机构,派驻社区检察室还是一座桥梁――在检察机关和百姓之间,建立起了紧密的联系:检察室开设接待窗口,建立和发展社情联络员队伍,开设检察室网站、微博,在社区报刊开辟专栏、设置检察信箱、开展定点和巡回宣传,提供法律咨询,受理涉检,让老百姓有地方说话,把矛盾化解在基层。

前不久,徐汇区人民检察院派驻凌云检察室的检察干部,就收到了群众的署名举报,反映某房地产集团下属物业保安队长周某有侵吞单位和居民停车费之嫌。

收到举报之后,检察室及时与举报人取得联系,了解情况,经过检察室干部初步判断,认为这一举报初查价值很大,将这一线索移交区院反贪部门。

经过反贪部门的缜密调查取证,周某已经因涉嫌贪污罪被立案侦查并刑事拘留。这也是上海市首例由检察室受理线索并移送反贪局立案侦查的贪污案件。

三年多来,社区检察部门共向控申部门成功移送职务犯罪线索38件42人,均为大案;11例民事裁判申诉获纠正。而这些线索的来源就是社区检察室在社区全天开设接待窗口,接待来访群众,以及主动深入基层,排摸社情民意。检察机关的监督线索渠道得到了拓展。

借助社区平台,协助化解辖区内涉检件,努力将矛盾化解在基层。这也是社区检察工作的应有之意。2013年9月,青浦区院办理的一起诈骗案件被害人顾某因不服案件处理决定至检察院闹访。社区检察室依托居委会、社区调解组织从双方家庭及社会关系入手,找到问题症结,妥善化解了这起涉检。

在基层执法监督中社区检察部门更加注意发现和分析影响治安、危及稳定的苗头和隐患。闵行新虹检察室反映群租中职业二房东聚众抗拒执法危害社区安全问题、崇明庙镇检察室提出病死猪处理监管中存在的问题、奉贤青村检察室针对罂粟种植回头现象的检察建议,都引起有关职能部门的高度重视……

“脚踏车上的检察官”“田间的检察官”不仅仅是老百姓口中的一个称号,更是城市、乡间的一道独特风景。社区检察室围绕上海市院社区处每年制定的宣传主题,广泛开展送法进社区、进企业、进村居等活动。组织“检察室开放日”,邀请各界人士“零距离”接触检察工作。“社区检察室,身边检察官”的宣传口号已然深入人心。

社区基层治理方案范文12

刚才,陈书记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深刻阐述了当前我旗政法工作面临的复杂形势,明确指出了今年政法工作的重点。陈书记的重要讲话,对于我们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政法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贯彻落实。下面,我简要回顾一下2011年工作,并对今年的政法工作做安排部署。

一、2011年政法工作的简要回顾

(一)社会稳定大局进一步巩固。加强对热点、敏感问题的分析预测,健全应急处置机制。强化重点地区、重点部位和重点人群的管理,加强了口岸、建筑工地和出租屋等区域的排查,特别是对外籍务工人员进行重点排查管理。坚持特防期维护稳定工作制度,围绕锡盟两起刑事案件引发的群体性聚集事件、国庆安全保卫等重点时期,深入开展集中排查和专项排查。对排查出的不稳定因素落实包保责任,限期予以解决,对发生的劳务纠纷、房屋拆迁等问题及时进行了有效协调处理。特别是各苏木镇(园区)、公安、边防、司法、法院、劳动监察等部门,全面加强农民工工资纠纷的排查调处工作,成功调解了交通指挥中心大楼、校安工程等多起工程欠款,为务工人员追发工资200余万元。全旗未出现越级进京赴呼非正常重大群体访。

(二)平安创建活动继续深入开展。加大治安防范力度,充分发挥治保会、调委会、警务室、联防队等群防组织的作用。大力推进视频监控报警系统和数字化治安防控系统建设,在重点部位、要害部门和交通路口安装了监控设施。大力实施爱民固边战略,开展了策克平安口岸创建活动。加强口岸地区管理,公安机关与各涉外单位建立了“日常对话”机制,苏苏木协调口岸23家企业建立了综治工作机构和应急处置队伍。扎实开展了社会治安重点地区排查整治、防处、国家安全人民防线建设、三电设施保护、铁路护路联防等专项工作。政法、综治和防范宣传工作丰富多彩,形式新颖。全旗共命名“无嘎查(社区)、单位(学校)”78个,没有出现“”人员。

(三)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扎实启动。开展了社会管理专题调研和专项培训,提高基层干部对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认识。加强旗、苏木镇(园区)综治机构建设,推进派出所、巡回法庭、检察室、司法所等基层政法组织和嘎查(社区)委员会、治保会、调委会等基层群众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它们在社会管理中的作用。加快建立大调解工作格局,7个苏木镇(园区)全部建立了综治工作中心。充分发挥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的作用,司法、公安、边防机关共调解各类矛盾纠纷795起。各相关部门通过法律援助、劳动就业、技能培训、卫生、计生等综合服务,提升对流动人口的管理水平。着力抓好特殊人群帮教管理工作,对47名“两释”人员建立了报到登记、定期走访、外出报告等基本信息库,全面推广了社区(嘎查)主任、社区矫正志愿者、矫正对象近亲属“三帮一”的社区矫正工作新模式,17名社区矫正人员无脱管漏管现象。加强校园及周边环境治理,组织开展了对网吧的专项检查和机专项清理行动,净化了社会环境。公安机关积极开展“夏季攻势”、“清网行动”、“打四黑除四害”、“雷霆一号”、“清剿火患’’等专项行动,始终保持对犯罪活动的高压态势。全旗共立刑事案件218起,破104起。

(四)执法监督不断得到强化。努力化解涉法涉诉案件,成立了协调小组,对确定的2起涉法涉诉案件实行包案制度,认真进行化解。进一步加强对“百案评查”活动的组织领导,将案件评查任务落实到单位。公安机关开展了五次执法质量考评,考评审核刑事案卷78卷232起、治安行政案卷120卷267起。检察机关公诉部门符合评查范围的职务犯罪案件有2件2人,普通刑事案件中的不案件有1件1人。法院完成案件评查30件,其中执行10件、民商事20件。经评查,各案件的办理程序合法,事实清楚,法律适用准确。

(五)政法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在政法系统扎实开展“创先争优”,继续深化建设“学习型政法机关,学习型政法干警”活动。深入开展“发扬传统、坚定信念、执法为民”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组织开展了贵州红色教育、井冈山红色教育、“树服务意识、做人民满意公务员”主题实践活动、政法干警唱红歌、演讲比赛等,政法各部门组织各类培训班20多期,培训干警200余人(次),政法干警的执法能力和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在肯定工作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一是社会矛盾带来的压力日益加大。由于工资拖欠、征地拆迁、社会保障、草场补偿等引发的问题还比较突出,有的可能引发。二是社会管理基层基础仍然薄弱。社区办公和活动场所条件落后,工作经费不足,服务居民的功能还不强;对“两新组织”管理服务滞后,组织机构还不健全;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服务管理的场所、机构、人员力量还不足。三是政法干警的素质有待提升。个别政法干警理想信念、法制观念淡薄,执法不公正、不严格、不作为、不文明,影响了政法队伍的形象。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全旗社会稳定的整体形势,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扎实工作,努力把握做好政法工作的主动权。

二、2012年主要工作任务

今年全旗政法工作的总体思路是:认真贯彻全国政法工作会议、全区全盟政法暨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旗委(扩大)会议提出的“一、二、三、六”发展思路,以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迎接党的十胜利召开为目标,集中打好“社会矛盾化解”、“社会治安整治”、“十安保”三个攻坚战,全面实施“社会管理创新”、“基层基础建设”、“执法公信力提升”三项工程,为建设美丽、富裕、开放、和谐额济纳提供有力保障。

一、推进社会矛盾化解,增强社会稳控能力

社会矛盾化解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基础工作。各部门要立足本职,坚持“事要解决”,既要及时化解“新矛盾”,又要集中力量清理“老问题”。

一是大力实施“源头预防工程”。各部门要不断完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对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部署、政策调整、建设项目,全面开展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从源头上减少社会矛盾的发生。

二是深入开展“大排查”活动。苏木镇(园区)和相关部门要把定期排查、集中排查和专项排查有机结合起来,随时发现各种矛盾纠纷和苗头隐患,真正对社会矛盾纠纷的调处做到抓早、抓小、抓苗头。农牧、国土、林业、卫生、建设、劳动等部门要高度重视调解工作,积极开展各类矛盾纠纷的预防、摸排和化解工作,特别是加强房屋拆迁、拖欠农民工工资、耕地纠纷、经济合同纠纷、草场补偿、出租车等领域的摸排化解工作,做到“小事不出嘎查村,大事不出苏木镇,矛盾不上交”。

三是开展领导干部大接访、大走访活动。各政法机关、局要制定方案,以旗、苏木镇(园区)两级领导干部为主,集中组织、深入开展大接访、大走访活动,深入了解群众的需求,面对面做群众工作,千方百计把进京赴呼和非正常上访稳控住;千方百计把积案化解掉,还清历史旧账;千方百计把源头问题处理好,减少新的矛盾。

四是建立完善责任落实机制。各苏木镇(园区)和相关部门要针对热点难点问题,建立“一件一结、一案一策、一人负责、一督到底”的工作机制,明确责任单位和责任人,采用综合手段,整合多方力量,共同推动问题解决;坚持领导包案、会办、接访、约访、下访制度,推动重点问题、疑难案件的有效解决。

五是完善刑事被害人救助、涉法涉诉救助制度。对因涉法涉诉问题造成特殊困难的,由主管部门向政法委提请依法、依程序进行经济补偿、困难救助,解决当事人的实际困难。

六是开展案件评查活动。各政法机关要推行涉法涉诉案件定期分析制度,确保对全部涉法涉诉案件进行评查,加大对错案、瑕疵案件的倒查力度,坚决防止出现人为制造错案、瑕疵案;在执法、司法过程中,把调解作为首要环节,多做耐心细致的庭前调解;坚持“初访随清”的目标,逐项签订责任状,逐案确定办理时限,不能按时限要求解决的,必须要说明理由。对中央、自治区交办的涉法涉诉案件,不讲任何理由,必须确保100%化解。

二、力促社会治安整治,深化平安创建活动

社会治安整治是维护社会秩序的基本手段。结合我旗实际,今年重点要集中开展“一个建设”、“两个严打”、“四个整治”。

“一个建设”,就是加快推进技防建设。由公安机关牵头,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多方投资,不断完善镇区技防工程建设,以国际商贸城、重点单位、居住小区为重点,安装视频监控装置;以达镇地区的交通要道、叉道等部位为重点,安装“电子眼”等技防设施,形成道路交通技防管理新格局。争取用两到三年时间,基本形成以达镇为中心,向口岸及各苏木幅射的“大技防”工作格局。

“两个严打”。一是各政法机关要加大举报奖励力度,鼓励和动员群众检举揭发黑恶犯罪,形成全民参与打黑除恶的社会氛围。对黑恶势力做到有线索必须查,而且一查到底。二是强化社会面控制,加强网格化巡逻的密度,多警种联动、多部门配合,多区域协作,严厉打击流窜犯罪、系列犯罪、团伙犯罪、流动人口犯罪,坚决遏制“两抢一盗”的高发态势,切实保护好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四个整治”。一是整治校园周边治安环境,由教体局牵头公安、司法、文化、工商、卫生等部门,帮助学校维护校园及周边良好秩序,特别是坚持上下学时交警维护校门通秩序的制度。帮助各学校设立校警、专业保安、法制副校长,形成校园安保工作的长效机制。坚决取缔学校周边200米以内的网吧、酒吧、歌舞厅等影响学校环境的营业性场所,营造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成长环境。二是整治道路交通秩序。公安交警、交通部门必须做到严查超速、超员、超载、疲劳驾驶、酒后驾驶等五类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加大对通旗油路的管理整治力度,严查校车、客运、危险品运输车辆,实现道路交通事故总量和死伤人数得到遏制、下降,重特大交通事故、万车死亡率下降等硬任务。三是整治消防安全隐患。公安消防部门要深入推进消防安全“网格化”排查,进一步排查社会单位、企业、社区、农村牧区火灾隐患,并监督落实整改措施,全面消除火灾隐患,有效遏制重特大火灾事故。四是整治监所安全隐患。由公安看守所组织开展“两清、三防”活动,即清查安全隐患、清查牢头狱霸,防止脱逃、防止非正常死亡、防止案件事故,努力实现无脱逃、无重大案件、无重大安全事故、无重大疫情发生的“四无”目标,确保监所安全、万无一失。

三、严密十安保,坚决防止重大事件

十安保是今年政法工作的总目标,我们必须坚决做到“四个防止”,也就是坚决防止发生重大政治事件、坚决防止发生非法聚集事件、坚决防止发生大规模、坚决防止发生暴力恐怖事件。

一是严密防范敌对势力渗透活动。由国家安全、公安机关负责,大力加强隐蔽战线斗争,打好主动仗、整体仗,突出抓好三项工作:一要建立情报协作机制和会商制度,想方设法获取深层次、内幕性、预警性情报,牢牢掌握工作主动权;二要抓好网上清查,密切关注境内外网络媒体的危害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有害信息,特别是对涉及十安保的有害信息,及时发现和处置,提高掌控网络媒体的能力;三要抓好侦控,对于重大危害性线索和现行案件,快速查明内幕背景,稳控涉案人员,遏制危害活动。

二是严密防范敌对势力插手利用敏感事件。一要打好舆论仗。发生敏感、重大事件后,维稳办要及时协调相关部门在第一时间准确公开事件真相,启动宣传应急预案,积极引导社会舆论和网络舆论。二要打好政治仗。查清事实、掌握证据,充分运用政治智慧,讲究策略方法,尽可能采取思想教育、亲情转化等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立面。三要打好法律仗。对社会危害大的、非惩处不可的,要选择好时机,严格依法办事,确保经得起法律和历史的检验。

三是严密防范重大事件发生。由综治办、维稳办、安委办牵头相关部门,开展安全隐患大检查和边界纠纷集中清查活动,重点把好“四道关”:一要把好重点部位安全关,对党政机关、水、电、油、气、通讯等重点部位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及时整改存在的问题;二要把好重点人员进京稳控关,在十召开期间,严密监控我旗重点人员,坚决防范我旗重点人员进京赴呼非访;三要把好边境封控关,加强策克口岸的出入境检查、中蒙边境封控、二线堵截工作,严防偷渡分子、违法人员出入境,严防各类危险品和违禁品出入境,严防敌对势力潜入潜出。四是把好与金塔县、肃北县的边界稳控关,加强沟通协作,建立维护边界稳定协商制度,共同维护边界稳定,确保十期间不发生任何边界纠纷。

三是加强国家安全人民防线建设。国家安全、公安、民族宗教、防范等部门,要加强人民防线建设,依法加强对宗教活动的管理,组织有关部门开展对全旗非法宗教组织的监控、摸排工作,加强对重点人员的管控,防止境内外敌对势力利用“”等组织进行渗透和破坏活动。

四、加强社会管理创新,提高群众工作能力

社会管理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今年,我们要结合创先争优,认真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全面提升基层社会管理的能力,概括起来主要就是“三个建设、三个管理”。

“三个建设”。一是推进社会管理平台建设。由综治办协调相关部门,组建旗、苏木镇(园区)、社区(嘎查)社会管理机构,落实工作制度、工作人员、工作场所、工作经费,加强工作培训,全面推开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特别是要培育和树立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示范和典型,带动全旗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整体上水平。二是推进社会管理项目建设。各部门要按照《社会管理创新项目建设指南》,结合实际,突出重点,完善项目设计、规划,加大建设力度。三是完善应急处置管理机制建设。由维稳办、应急办协调相关部门,建设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机制,丰富应急物资储备,构建应急供给保障体系,提高对社会安全事件应急处置的能力。同时完善应急处置预案,加强实战演练,在8月进行一次应急处置演练。

“三个管理”。一是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构建“以业控人、以房管人、以证找人”的管理模式。劳动、卫生、教育等部门在劳动就业指导、培训、卫生医疗、子女上学等方面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公安、边防要充分发挥在外来流动人口管理中的主力军作用,积极推行居住证制度,实行“一卡通”,准确掌握流动人口的基本信息;由各社区民警牵头达镇、民政、社区组成工作小组,以辖区出租房屋为基点,逐户逐人调查登记,签定出租房屋治安管理协议,今年要实现90%以上的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登记入册。用工单位和经营业主要及时登记流动就业人员的情况并向当地派出所报告,配合做好流动人员的证件发放、信息采集等日常服务和管理工作;要强化对旅店业、桑拿业等特种行业流动人口的管理,及时了解和掌握其人员活动动态。二是进一步加强对外国人的管理。公安和国家安全机关要从登记工作入手,加强对外国人的居住地、贸易场所、交往人员的监控,准确掌握其活动动态,防范各种影响社会稳定和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三是做好特殊人群的帮教管理工作。司法、劳动等有关部门要认真落实安置政策,加强日常管理,帮助刑释解教人员和社会矫正人员更好的融入社会。各苏木镇(园区)、公安、劳动、教育等部门,设法解决农牧区留守儿童和社会闲散青少年的就学、就业问题;对有行为劣迹的青少年,逐一建立管理档案,落实社会、家庭、学校三位一体的教育帮扶机制;对有危害社会倾向和行为的精神病人、吸毒人员等高危人群,加强治疗、教育、管理,有针对性的完善政策措施,决不能漏管失控。

五、强化基层基础建设,提升维稳工作水平

整合基层各种社会管理资源和力量,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筑牢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

一是加强基层队伍建设。各政法机关要从政治上关心、工作上爱护,生活上体恤基层干警,千方百计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把有经验、有水平的政法干警稳定在基层一线。加强口岸地区人民法庭、口岸巡回检察室的建设,切实提高基层政法部门的执法水平和社会治安防范能力。

二是加强大调解队伍建设。司法局要牵头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相互衔接、相互补充的调解联动工作机制。各苏木镇(园区)要继续健全综治维稳服务中心,充实力量,发挥其在社会管理方面的职能作用。

三是健全群防群治队伍。由政府办牵头,协调市政局对公益性岗位人员实施“一岗双职”,纳入综治协管员队伍之中;由团委负责,吸纳平安志愿人员义务参加治安防范;由公安局、交通局负责指导出租车“义务110”的工作,推广安装监控设施;由马苏木、赛苏木、苏苏木分别负责,成立黑鹰山矿区、赛汉陶来工业园区和口岸地区企业社会治安联防联控领导小组,发挥企业间群防群治的互联、互助作用;由各苏木镇(园区)实施,在农牧区推行农村技防、十户联防、电话联防等,提升治安防控水平。

四是建立企业治安防范工作机制。各苏木镇(园区)要将民营企业和“两新组织”(新型经济组织、新型社会组织)、纳入综治工作之中,引导它们加强行业自律,承担社会责任。要努力实现党组织和工青妇组织在“两新组织”、新型媒体中的全覆盖。要帮助企业建立内部治安防范工作机制,确保企业生产安全和治安防范工作的有序开展。

五是强化对党政领导干部抓综治维稳工作的能力和实际考核。要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旗、苏木镇(园区)层层签订责任状,实行目标管理“全覆盖”;强化监督、考核,实行每季督查、半年核查、年终考评,促进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六、提高执法公信力,加强政法队伍建设

政法干警的素质关系到整个政法队伍的形象。我们要以开展“忠诚、为民、公正、廉洁”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为载体,全面提升政法干警的能力和水平。

一是永葆忠诚本色。政法各部门首先要积极开展忠诚于党的教育,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学教活动,增强为党奉献的自觉性,坚定“为谁掌权、为谁执法”的立场。二是积极开展忠诚于人民的教育。深入开展“爱民、亲民、为民”系列活动,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着力化解影响社会稳定的各类问题。三是积极开展忠诚于政法事业的教育。深入开展“我为政法事业增光添彩”系列活动,严格落实执法责任制、错案责任追究制,建立和完善政法队伍不作为、不敢为、不能为的惩处机制。

二是强化为民意识。政法机关和政法干警要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转变工作作风,解决好“为谁执法、为谁服务”的问题,特别是基层窗口单位要全面推行首问负责制、执法公开承诺制、“一站式”服务、巡回接访、巡回办案、法律援助等制度,简化办事程序,强化便民、利民措施。

三是维护公正形象。政法机关和政法干警一定要高度重视手中的执法、司法权,公平、公正执行这个权力。政法部门要通过各种渠道提升政法干警的综合素质,通过岗位练兵、业务培训、上下交流,提高广大政法干警公正执法、司法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