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跨文化交际文化差异

跨文化交际文化差异

时间:2023-06-19 16:14:47

跨文化交际文化差异

跨文化交际文化差异范文1

随着改革开放政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入,我国与世界的经济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国家之间与人民之间的互动越来越多,使得语言、文化上巨大的差异问题得以显现,并成为两国交际过程中的重点问题。作为东方国家,我国与西方世界的德国在文化上存在巨大的差异,就具体的差异表现来看,一些甚至处于完全相反和对立的状态。文化差异主要表现在哲学思想、思维定式和社会风俗、语言文化以及言谈内容等各个方面,极大地影响着两国的交际和沟通。为有效避免文化上巨大差异造成沟通不畅问题,需要结合两国文化上具体的差异表现,提出有效的跨文化交际策略,有效规避文化差异带来的实际问题。

二、文化差异概述

所谓文化差异,指的是因地区异同,使得各地区人们所特有的文化异同而产生的差异。由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地理位置和地理环境的不同,使得其所在区域的人们需要结合地理环境因素和气候因素等进行自我文化的塑造,以满足自身社会生活活动需求,实现最佳的生活状态。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人们逐渐达成文化共识,在历史、政治、宗教文化和社会风俗等各个方面产生具有区域特色的文化内容,逐渐与其它地区的文化区分开来。文化落到语言上,则将其内容和精髓渗透到语言的各个范畴,使得语言的文化性更强,让其具备了文化载体的功能。文化差异的形成,就是不同地区文化的碰撞造成的文化区别。持有两种文化的人们在利用语言进行交流时,因文化表现上的诸多差异,造成交流不畅,无法实现有效交流。文化差异体现在多个方面,无论是哲学思想上,还是思维定式、社会风俗上,尤其直观体现在语言文化现象和言谈内容上。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文化上的巨大差异,是造成跨文化交际失败的重要原因。

三、中德文化差异的主要表现

1.哲学思想上的差异就中德两国文化上具体差异来看,最为突出的一方面,即两国在哲学思想上的巨大差异。中国作为最具代表的东方国家,历史文化悠久,其哲学思想呈多样化,且具有多种内涵,更加具有独特性和代表性。中国哲学思想影响最为深远的是儒家思想,但道教和佛教思想的影响也极其深远,涉及到人们对于世界的看法和日常行为处事当中。德国作为哲学思想较为发达的国家,诞生过世界闻名的哲学家康德和黑格尔,以及近代的中国最为熟知的哲学家马克思。德国的哲学思想注重思辨,中国哲学思想则更加侧重慎行和中庸,两者之间存在着很大的不同[2]。两国对于对方哲学思想都存在一定的误解,对于对方哲学思想的深层内涵了解不深,多由浅层理解来概括整体内容。

2.思维定式的差异从两国思维定式方面来看,同样具有很大的差别和不同。德国的思维定式主要为哲学性思维,更加注重对事物的思辨性,主张深挖事物的本质,以思想的穿透力抵达最根本的目标。在思维定式的指导下,德国人在行为处事上较为严谨,以规则和事理作为处世态度和办法,更加注重推理和演绎过程。从表面上来看,德国人的处事办法往往被看作不近人情和墨守成规,缺乏人情味。中国思维定式当中,人情发挥的作用和影响巨大,在行为处事中,往往人情先于法理。将人作为社会管理和运行的主要决定者,且处事办法多以经验和自身的观察、判断作为依据,对于事物推论的结果往往存在相当程度的猜测性质。中德两国思维定式上的巨大差异,成为各自的思维特色。

3.社会风俗的差异从两国社会风俗上的差异来看,最为突出的表现,即家庭成员称呼上的不同。中国重视礼教传统,重视亲属间的亲密关系,因此,在家庭成员的称呼上,具有较为细致的划分。一个家庭当中,父母两方亲属的称呼都有具体的称谓。所有称谓都有明确的对象,不能出现张冠李戴现象。家长和教师在孩子小的时候就开始进行礼仪教导,注重长幼尊卑,尊重长辈的地位和身份。对于长辈,不可直呼其名,也不能将自身置于与长辈同等的身份地位。德国则因宗教信条的影响,人人平等的理念深入人心。因此,在亲属的称谓上没有明确的细分要求,且长辈与晚辈之间的地位平等。此外,中德两国在礼节客套上有很大差别,中国更为强调为人处事的热情和礼貌。

4.语言文化形象差异语言作为文化的重要载体,其能够充分体现文化上的巨大差异。语言文化形象上的巨大差异,可表现在具体的词汇和意象之上。如“龙”这一文化形象,西方国家普遍将其作为邪恶和黑暗的代表,将其作为反面形象。在德国文化中,“Drachen”这一词汇所指的动物即传统文化中邪恶的代表,还将刺龙作为表演形式流传下来。而中国则将龙作为神圣和吉祥的代表,“龙凤呈祥”“龙飞凤舞”均是表达一种美好的愿景[3]。同时,龙在封建社会被作为皇权的象征,以“望子成龙”表达期盼子嗣成才的美好愿望。此外,“杜鹃”一词,在中国代表着忧郁、忠贞,如“子规啼血”即将杜鹃拟人化,赋予其拟人化形象。德国文化体系中杜鹃的文化形象则不固定,既能代表幸福,又能代表冷酷和魔鬼。

5.言谈内容上的差异就言谈内容上的差异而言,德国文化中有着较为明显的禁忌,是在交谈过程中不能贸然触碰的。如交谈双方在谈论天气、兴趣爱好、社会性事件时,往往不会存在禁忌问题,双方能够通过有效沟通实现关系上的亲近。而涉及到隐私和个人问题时,则会存在很大的问题,甚至引起对方的反感情绪。如在交谈当中贸然向对方询问其年龄、收入、婚姻状况时,则会造成对方反感,认为自身隐私受到侵犯,对于对方形成不礼貌的印象。而中国文化体系中,向对方询问隐私问题,代表着自身对于对方的关心和问候,所问问题涉及的隐私性和私密性越强,则代表双方关系越亲密。言谈内容禁忌上的巨大差别,往往造成中德两国人在交谈时出现巨大隔阂。

四、中德跨文化交际

1.跨文化交际概述所谓跨文化交际,指的是不同文化人群之间的沟通交流过程,需要在互动过程中跨越文化隔阂,实现双方的有效交际。跨文化交际属于一种在社会符号基础上的交换过程,双方需要在自身文化基础上,对对方文化信息进行转释,以便准确把握对方传达出的意思和内涵。由于人在特定文化环境当中成长,其言行举止乃至思维方式都会深深烙上特定文化的印记,在交际过程中突出表现出来。跨文化交际需要来源于不同文化的人们对自我较为陌生的社会符号意义进行有效认定,需要对于双方文化之间具体差别进行有效把握。随着世界各国之间的交流互动越来越频繁,跨文化交际活动将会越来越频繁。为实现不同文化国家之间的有效交际,就需要具备跨文化意识,有效消除交际过程中的文化隔阂。

2.文化差异和跨文化交际文化差异和跨文化交际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主要源于文化和交流之间关系的密切。文化作为每个人成长过程中必然获取的内容,其对于人的行为举止和言谈思维都有极为深刻的影响。文化渗透到语言当中,也会体现在交谈表达的全过程当中。文化上的巨大差异,将给跨文化交际造成巨大障碍。不同文化体系中的人们对于事物的理解已经形成文化定式,对于不同文化、不同价值观念人们的行为和意想均会存在很大的困难。依照自身文化标准去理解对方文化意涵,必然造成错位和误解,导致沟通不畅,交际失败。为此,要想实现有效的跨文化交际过程,就需要充分认识到文化之间的巨大差异,并掌握对方的文化意涵,进而将其贯穿到交际过程当中。

3.中德跨文化交际的策略(1)建立跨文化意识基于中德文化之间的巨大差异,要想实现有效的跨文化交际,首先即应当建立跨文化意识。许多中德交际失败的案例,都是源于双方文化认同上存在的诸多问题,造成理解障碍,进而产生矛盾和误会。建立跨文化意识,即认识到不同文化之间的巨大差别,认识到文化对于交际形成的巨大影响。跨文化意识的建立,应基于对不同文化的见识和理解之上。可通过网络和多媒体技术,观看影片、纪录片、相关书籍等资料,对于对方国家的文化进行浏览和观察,并在对方立场上体会文化的深层含义。了解对方国家文化的具体体现,如社会风俗、哲学、思维方式、言谈内容和语言文化形象上的具体文化展现,形成不同的文化观,有效建立跨文化意识,为实现跨文化交际打下思想基础。(2)掌握两国文化差别其次,应当掌握两国文化之间的差别,以更好理解对方表达的意涵,实现交际过程的有效性和高效性。中德两国在文化上的巨大差别,体现在社会风俗、哲学思想和语言习惯等方方面面。应当在充分浏览对方国家文化内容的基础上,对两国文化上的差别进行对比,准确抓住跨文化交际当中的注意事项。随着互联网技术和社会市场的不断繁荣,了解双方之间文化差别的途径和方式越来越多。为了解德国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具体差别,可通过相关书籍,系统学习两国在文化上的差别。从文化起源产生到发展繁荣,全方位地了解文化上的具体差别,还要理解其文化产生发展到如今状态的主要原因,以便深层次地理解对方的文化。(3)正确运用交际策略为有效跨越中德两国之间巨大的文化差异鸿沟,实现有效的跨文化交际,应在拥有跨文化意识、掌握双方文化具体差别的基础上,正确运用交际策略,确保交际过程的和谐融洽,达到最佳的交际效果。首先,应当充分认同两国之间文化上的差异,并了解、接受对方的文化特征。尊重、理解对方的文化,尽量适应对方的文化习俗,以对方的立场去看待交际过程。相互之间的文化理解和尊重,是实现成功的跨文化交际的重要前提。应了解并接受德国直接、率性的表达方式,并规避交谈中对对方隐私问题的询问。适当调整自身的语言习惯,控制谈话内容和范围,确保交际过程中交际策略的有效运用。

五、结语

跨文化交际文化差异范文2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英汉文化差异,文化冲突

 

一、引言

英语,作为目前世界通用的国际语言,在政治、商业、文化,尤其是外交、外贸中都起到重要的作用。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程度的逐渐深入,西方社会的人和事物越来越多地走进了我们的视野,在这种情况下,跨国域、跨民族、跨文化的经济和社会交往将会与日俱增,这就为我们提供了许多与西方人接触和交往的机会,这对于加深我们的西方社会的理解是一件好事,但这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因为我们所面对的是来自陌生的文化和国家,思维方式、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与我们迥然不同的人,在与之交往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文化冲突的现象。因此,在交际过程中,为了尽量避免文化冲突,我们就必须要了解英汉文化差异,从而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二、英汉文化差异

(一)、了解英汉文化差异的重要性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它反映了一个社会的变化,并在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中产生和发展。不同的民族由于自然、地理环境、历史背景和宗教信仰的差异,形成了千差万别的文化。他们的价值观念、风俗习惯、思维方式以及道德标准都存在很大的差异。在英语的使用上,文化背景也起着相当大的影响作用。由于缺乏对中西文化的了解,很多中国人在与英美人交流时套用中国的文化观念,运用中国人的交际模式,因而常常陷入尴尬的境地。因为忽视中英文化差异知识,交际中往往会走入陷阱而导致失败。英国语言学家Jawa hanlal Nehna曾说过,“If we seek to understsnd a people,we have to our selves,asfar as we can,in that particularhistorical and culture background……”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在我国进入WTO时代后,将使中国人有更多机会与外国人接触。因此了解英汉文化差异,对于与外国人进行跨文化交流时非常有必要的。

(二)、英汉文化差异的表现

文化差异的范畴很广泛,比较常见的包括在日常生活中,在词语的文化内涵方面和非语言的态势方面等。

1.日常生活中的体现

(1).打招呼

中国人见到熟人、朋友时打招呼的方式很多,然而在讲英语的国家,谈天气是很正常的搭话方式,如:

—Lovely weather ,isn’t it ?

—It’s really a beautiful day.

谈天气时,一般情况下都是顺着对方说,很少有人在谈天气时争得面红耳赤,所以谈天气是个保险的搭讪方式。

(2)交谈的话题和禁忌

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和以汉语为母语人都可以选择下列的话题进行交谈:嗜好、发生事件、天气、节假日电影、书籍、娱乐活动等,但以英语为母语的人一般禁忌年龄、收入、婚姻状况、衰老、发胖等话题,而中国的禁忌则属于伦理方面的:如对长辈不能直呼其名等。如果想了解这类情况,可以在提问前说明理由,然后发问或先谈谈自己的状况,以便引出话题,让外国人自己谈起。

(3)称呼和称谓

许多讲英语的人常常用名字称呼别人,而不用某某先生,某某太太或小姐。论文格式,文化冲突。这种做法在美国人中尤为普遍,甚至初次见到就用名字称呼。不仅同龄人这样称呼,年龄悬殊的人之间也这样称呼,没有不尊重对方之意。这与中国的习惯完全相反。中国孩子对祖父母、学生对老师,若直接呼其名,会被视为不礼貌的行为,不成体统。

首先,中国人在称谓别人时,有时称此人当时担任的职务,前面加一个姓,如“黄局长”“林经理”之类。但是很少听到讲英语的人称别人“Bureau Director Smith”(史密斯局长)。其次,汉语称谓复杂,亲属名词十分丰富,如:伯父、姑父、姨夫、叔父。但在英语中仅用“uncle”一个字代替。

(4)交际套语

交际套语应该符合习惯用法,才显的自然、得体、有礼、否则听起来就显得生硬、粗鲁、甚至误解。下面就举一些典型套语的译法:

1)参观或者会谈等场合,常听见中方的人说“请多提宝贵意见。”若直译为:“Please give us your valuable comments。”问题就来了:你的意见应该是“valuable”的,不宝贵的意见请免开尊口。正确的译法是:“Please give us your comments。”或“We welcome your comments”。

2)“这是区区薄礼,不成敬意”。这是我们中国人为了表示礼貌客气的一句客套话,有时礼品并非“薄礼”也这么说;而英美人的思维习惯却是:这是专门为你准备的礼品,希望你喜欢。所以这句不妨这样说:“This is a gift for your memory。Hope you like it”。

3)中国人在招待客人吃饭之前常常习惯客气的说“今天的菜不好,大家随便吃一点”在用餐结束时也常说“招待不周,请多多包涵”。这些用语对于中国客人来说是习以为常的客套话了,但在英语国家的人看来,这种自谦客套的说法反而显得太牵强附会,况且请客总希望客人吃的好,否则,既然菜不好,为什么还拿来请客?故不宜直译为:“Pardon me for the poor foods today”。若用餐开始讲这句话,英语应说:“These are the best dishes we cansupply,Please feel at home and help yourselves”,或者“Enjoyyourself”。若用餐完毕讲这句话,应该说:“Hope you’ve enjoyedyourself”。这样才与此情景相吻合。论文格式,文化冲突。

(5)赠送礼物和接受礼物

中国人之间赠送礼物,送礼人总要反复申明:礼薄,小意思。而英美人则常说这是他(她)为你准备的,希望你能喜欢。朋友、亲戚给我们送礼,我们总要推辞一番再接受。收礼后一般不当面打开,以免给人贪婪的形象。英美人则相反,他们一般不推辞,而表示感谢,而且往往当着客人把礼物打开,并称赞一番。中国人则等客人走后打开,以示礼貌,但是这在英美人看来是你小看他送的东西了。

(6)餐饮习俗方面

中华民族素有热情好客的优良传统。在交际场合和酒席上,热情的中国人常常互相敬烟敬酒。中国人宴客,即使美味佳肴摆满一桌,主人也总习惯讲几句“多多包涵”等客套话。主人有时会用筷子往客人的碗里夹菜,用各种办法劝客人多吃菜、多喝酒。而在西方国家,人们讲求尊重个人权益和个人隐私,所以他们不会做强人所难的事。吃饭的时候,绝不会硬往你碗里夹菜,自己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他们也不会用各种办法劝客人喝酒,不会非要你喝醉了为止。

2.词语文化内涵上的体现

(1)语言的内容跟文化是密切相关的,特别是语言的词汇多多少少中实际地反映出它所服务的文化。由于不同的文化间的社会结构、政治制度、生活习俗的差异,包含在语言词汇中的意义就不一样。在英汉两种语言中,我们可以发现许多看起来对等但实际意义上很微妙,甚至很大区别的词语。不仅单个词有差异,一些谚语、成语、口语等也有差别,长期以来,我们一直把“Afriend inneed is a friend indeed”译成“患难朋友才是真朋友”意思是两个人一起受过苦、遭过大难,这样的朋友才是a friend indeed,而这句谚语的原意却是:Afriend who helps when one is in trouble is a real friend.意思是当你有困难时,帮助了你的朋友是你真正的朋友,不一定两人一起患难。

(2)文化对语言的影响和制约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词语的意义结构的影响,二是对话语的结构的影响。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对这些内容的表达方式不相同,对这些内容的内涵理解也不相同。例如,中国人常说“夏炼三伏,冬炼三九”,以此警戒人们时常保持锻炼。论文格式,文化冲突。那么在英语中怎么理解“三伏”和“三九”呢? 曾经一位年轻的口译者向一群来自加拿大的游客用“three fu and three nine”来解说。当然了,游客们很迷惑。其实这位译者可以用“In summer keep exercising during the hottest days; inwinter do the same thing during the coldest weather”来解释就很清楚的了。 英语“She is a cat”无法对译为“她是一只猫。”因为中国文化里“猫”同“包藏祸心的女人”之间没有任何关系, 而在西方却如此。同样的道理,汉语成语“说曹操,曹操到”如果忠实于字面意义,译为“Speak of Cao Cao and he will appear”,对于英语文化背景的人来说,就会感到莫名其妙,但如果借用英语成语, 译为“speak of the devil andthe devil come”,就能很好地传达汉语的言内之意。具有宠爱之意的是“Love me , love my dog”与汉语中的“爱屋及乌”的意义相近。中国人虽然认为狗是一种忠实、可靠的动物,“狗不嫌家贫”就是这种心理的反映,但中国人从心理上却厌恶、鄙视它,常用来比喻坏人坏事,如“走狗”、“狗腿子”。由此可见,任何一种语言的词语本身都含有丰富的民族文化意义,只有掌握英语词语的文化内涵才能真正理解和运用英语。

所以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我们应常常留意英汉两种语言各方面的思维差异,这就靠平时的学习中不断积累相关的专业知识,加强口译训练。论文格式,文化冲突。对英汉文化差异理解透彻,把交际看作跨越语言和文化的活动,时常保持警觉的文化意识,才不至于产生文化冲突,才能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三.跨文化交际

“跨文化交际”的英语名称是“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或“cross-culturalcommunication”。论文格式,文化冲突。它指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也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由于不同的民族所处的生态、物质、社会及宗教等环境不同,因而各自的语言环境产生了不同的语言习惯、社会文化、风土人情等等诸语境因素。不同文化背景造成人们说话方式或习惯不尽相同。因此,在交流中,人们总喜欢用自己的说话方式来解释对方的话语,这就可能对对方的话语做出不准确的推论,从而产生冲突和障碍。论文格式,文化冲突。为了避免这些不好的结果产生,这就要求我们要加强跨文化交际的意识、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一)、跨文化交际意识及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在跨文化交际中,交际的双方若不能进入同一文化背景之中,就容易产生不解或误解,从而使交际失败。正如托马斯(Thomas)指出: “语法错误从表层上就能看出,受话者很容易发现这种错误。这种错误一旦发现,受话者便会认为说话者缺乏足够的语言知识,因此可以谅解。语用失误却不会被象语法失误一样看待。如果一个能说一口流利外语的人出现语用失误,他很可能会被认为缺乏礼貌或不友好。他在交际中的失误便不会被归咎于语言能力的缺乏,而会被归咎于他的粗鲁或敌意。”

(二)、如何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

所谓跨文化交际能力,指的是“遵循语言对环境和关系的适应性原则,使交际目的得以实现的能力。”美国著名教育家戴尔·卡内基说:“一个人事业的成功,15%是由于他的专业技术,另外的85%要靠人际关系和处世技巧。”

交际能力的培养包括两个方面的摘要加强文化背景知识的学习,在学习语言的同时,从多个视角了解其文化,通过实际的语境(context)学会如何进行这种语言的社会运用。注重文化差异,加强文化对比,提高文化意识及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

四、结语

在跨文化交际中,为了避免双方由于文化差异而造成的文化冲突以及消除不必要的交际障碍,我们应通过大量阅读英语资料,浏览媒体有关西方文化的知识,增强对英语文化的了解,还要大胆实践,经常与来自英语国家的朋友交往,充分了解英汉文化的差异,使在跨文化交往际中信息表达更准确,言行举止更得体。

参考文献

[1]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 ] . 上海: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1987.

[2]胡文仲.《文化与交际》[M ]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3]潘晓慧.《试析跨文化交际能力》[J ].外语学刊,1996年,第2期.

[4]顾日国.《跨文化交际》[M ]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

[5]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 ]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7.

[6]关世杰.《跨文化交流学》[M ].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7]董广杰.《魅力与魔力———中西文化透视》[M ]. 北京: 中国纺织出版社,1999.

跨文化交际文化差异范文3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 文化差异 儒家思想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之间的人们的交往日益增加,特别是中国加入WTO 以后,中国和西方国家的交往日益频繁,西方社会的人和事物越来越多地走进了我们的视野,在这种情况下,跨国域、跨民族、跨文化的经济和社会交往将会与日俱增,这对于加深我们的西方社会的理解是一件好事,但这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因为我们所面对的是来自陌生的文化和国家,思维方式、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与我们迥然不同的人,在与之交往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文化冲突的现象。例如,英语中的Blue Room ,如果不了解这是指美国白宫中总统接见至亲好友的那个粉刷成天蓝色的房间, 你就不可能准确地把它翻译成“内客厅”。这种由于不了解对方文化而造成的跨文化交际方面的误解与损失,简直不胜枚举。作为东西方文化的代表,中美两国有着迥异的文化特征。

一、中美文化的差异

1.中国文化

中国是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东方大国,历史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 孕育了悠久灿烂的东方文明,形成了神秘而古朴的东方文化。它是一个独特的文化体系,深深植根于儒家、道家和佛家思想。中国文化涉及到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物质与精神的方方面面,是一种由善到美,带有浓厚的人化色彩的文化。中国文化的核心是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和而不同的哲学观,刚健有为的进取观,以天下为己任的价值观,崇礼重德的伦理观。其特点是相对内敛、温和、沉稳。中国的传统价值观认为,个人的价值是通过个人对社会的贡献体现出来的。个人不仅要对自己负责,还要对别人和社会负责。中国人强调集体主义,认为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当两者产生冲突时,个人利益应该作出必要的牺牲以保全集体利益。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历来主张尊卑有别、长幼有序,尤其是在人与人交往时都必然要受到各自的地位和角色的制约,否则就是失礼。例如,晚辈见到长辈或下级见到上级时要主动先打招呼,以表示尊重。交谈时,职位高或年长者常是谈话的主导一方,另一方则要表现出洗耳恭听的谦卑举止。

2.美国文化

而相对历时较短的美国文化,是一个受到众多文化影响的多元文化,其文化特性受到盎格鲁撒克逊民族殖民文化的影响,也受到其他众多移民文化的影响。早期的清教主义思想居统治地位,随着时间的推移,美国本土宗教萌发并成为具有影响力的文化要素。美国社会是比较开放的社会,其国民热切希望实现个人奋斗目标,亦即“美国梦”的文化特性也非常显著。

此外,美国文化特性中还存在着根深蒂固的资本主义民主制度下的“物质主义”和“个人主义”。美国人认为,一切人生来都是平等的,都有追求自由和幸福的权力。在美国,父子、师生、不同职位的人并无尊卑之别。平等观念渗透到美国人的生活和思想领域,他们的行为、工作、娱乐、语言、政治等无不体现平等观念,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关系无不受这种观念的制约。在美国文化中,人与人交往时较少拘礼。熟人相见,不论辈分与地位,一律以平等的 “你好”(hello)表示问候。

二、中美文化差异产生的原因

任何—个民族的文化形成最初时期都深受自然环境如气候、地理位置的影响,是自然环境给文化发展提供了最初的可能框架。在不同的自然环境中,人们选择不同的生存方式。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现象, 滋生于人类生活的整个过程,同时也受到政治、经济、地域及历史等因素的影响, 文化具有地域性、超地域性、时代性和继承性。

中国文化起源于黄河流域,是典型的大陆农耕文化,其地理环境和生产方式决定了中国文化注重群体主义,而不主张突出个人。其历史文化传统强调群体意识,重视集体的作用,注重互相帮助,相互依靠,注重人际间的和谐。中国又是一个传统导向的社会,几千年来,儒家思想一直占统治地位,自秦始皇建立大一统的封建帝国以来,历代统治者为了维护其自身利益,需要用伦理之说来教导人们忠于国君(家长),恪守本分,谨守礼数,平安相处,以利于巩固其政治统治,维持社会秩序的稳定。传统的思想规则、方法延续至今,为大家所认同,变成了集体的意识,规范着人们的行为。儒家文化的影响一直占主导地位,受其影响的文化观念是中国传统文化观念的基础。儒家伦理历来讲究尊卑有别,长幼有序,这是造成中国文化中等级观念较强的根本原因。

美国文化则为地道的滨海商业文化,希腊、罗马是这种文化的发源地,地处海滨及近海各岛屿。众多的岛屿使人际往来不如平原方便,故强调充分发挥个人作用,形成了今天的美国文化注重个人主义。这种个人主义包括个人的作用,个人的独立性,自主选择,注重自立和独立;重视突出个人,追求个体差异。美国深受基督教文化的影响,有着强烈的自我中心观念,信奉个人主义,充分享受个人的权力与自由。美国文化从一开始,就继承了欧洲文化(西方文化),而人权观念正是西方思想传统的产物。人权最早见于1628年英国议会向国王提出的权力请愿书,18 世纪,法国思想家卢梭提出“天赋人权”并使其理论化。1776 年,美国的《独立宣言》则用政治纲领的形式宣布:“一切人生来都是平等的。”美国文化强调人权,因而等级观念淡薄。

三、结语

社会学家告诉我们,一切文化都是独特的、互不相同的。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往,其间必然存在着文化差异,有文化差异就会造成交际障碍。东西方文化差异不可改变, 但可以相互了解。中西两种文化的形成是一个多种文化相互斗争、融合与发展的过程。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 要进入西方社会,开拓西方市场就必须熟悉西方文化,了解差异的根源,以求知己知彼。因此,了解中美文化的差异,不仅有助于我们和美国的文化交流,也有助于我们和世界,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的往来。跨文化交际研究帮助我们把本民族文化置于全球大环境中, 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对比, 这样不仅可以在世界范围内传播自己优秀的文化传统, 同时也在研究中发现本民族文化需要健康发展,不仅可以拓宽视野,也促进了文化交流。

参考文献

[1]池振航。英美习俗与社交礼仪[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5.

[2]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国语教育出版社,1997.

跨文化交际文化差异范文4

关键词:文化差异;思维方式;跨文化交际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一、中西方文化差异

中西民族的思维方式受经济发展的影响深远。中国的传统经济是典型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这种小农经济的特征使人们缺乏对外界的联系,视野狭窄,思维闭塞。而西方文化随着手工业的发展,特别是工业革命以来,由于受到大工业生产方式所特有的组织性、科学性、民主性的陶冶,“公平理论”、“自我实现理论”、“竞争精神”成为西方人思维方式的典型特征。这种工业文明性格造就了西方人有较强的斗争精神和维护自身利益的法律意识,以独立、自由、平等为处世原则。中华民族与英美民族的文化差异不仅制约着各自的交际行为,而且还制约着各自的语言模式。

l、中西方文化差异对词的影响。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任何一种语言的词汇都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这一语言现象称为词文化。例如:sea这个词在英语中的文化内涵就极为丰富,如“当水手”,叫做go to sea或follow the sea;“搭船”叫做take the sea或by sea。英国是个岛国,与海密不可分,英国人常把大海同“许多”、“大量”联系在一起,如“a sea of fish”,“a sea of troubles”等。此外,由于英语民族擅长抽象思维,故其语言往往偏重于使用名词和介词。

2、中西方文化差异对语篇结构的影响。西方人的思维方式主要是直线式,而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主要是螺旋式。英语说明文的语篇结构呈直线性,即主题句开门见山,后接一个自然衔接的例证句,而后收尾。即使情况偶尔相反,主题句置于段尾,每个句子也都与主题句有着直接联系。但汉语语篇结构往往不是从主题句出发,而是在主题句外绕圈子,最后才点题。学汉语的西方人常为此困惑不解,总觉得汉语句子重点不突出,缺乏连贯性。

二、中西方文化差异与跨文化交际

西方在人际交往的方式上有着明显的差别,如中国人热情好客,在人际交往中饱含热情,问寒问暖,似乎没有什么可保留的,对于了解有关年龄、职业、收入、婚姻状况、子女等问题,觉得都理所当然。而在西方国家,特别重视对方的隐私权,凡是涉及到个人隐私的都不能直接过问。中国人的空间距离相对较近,而中国人又会觉得西方人过于冷淡、傲慢,过分疏远。东方人非常重义、重情,西方人则崇尚个人独立。

1、个人荣誉感与谦虚谨慎。西方人崇拜个人奋斗,尤其为个人取得的成就而自豪,从来不掩饰自己的自信心和荣誉感。相反,中国文化却不主张炫耀个人荣誉,而提倡谦虚谨慎。然而,中国式的自我谦虚或自我否定常常使西方人大为不满。例如,“your English is very good.”“No,no,my English is very poor.”这在中国人看来当然是一种谦虚的说法,而在西方人看来,不仅否定了自己,还否定了赞扬者的鉴赏力。

2、自我中心与无私奉献。西方人自我中心意识和独立意识很强,而中国人的个人价值是在奉献中体现出来的。中国文化推崇一种高尚的情操――无私奉献。在中国,主动关心别人,给人以无微不至的体贴是一种美德。因此,中国人不论别人的大事小事、家事私事都愿主动关心,而这在西方则会被视为 “多管闲事”。

3、创新精神与中庸之道。西方文化鼓励人民开拓创新,做一番前人未做过的、杰出超凡的事业。而传统的中国文化则要求人们不偏不倚,走中庸之道,中国人善于预见未来的危险性,更愿意维护现状,保持和谐。当然,近年来我国也大力提倡创新改革,但务实求稳之心态仍处处体现,冒险精神仍是不能与西方人相比的。

4、个性自由与团结协作。西方人十分珍视个人自由,喜欢随心所欲。独往独行,不愿受限制。中国文化则更多地强调集体主义,主张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主张同甘共苦,团结合作,步调一致。

5、等级观念的差异。在中国,传统的君臣、父子等级观念在中国人的头脑中仍根深蒂固。父亲在儿子的眼中、教师在学生的眼中有着绝对的权威,家庭背景在人的成长中仍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在西方国家,特别在美国,崇尚人人平等,很少有人以自己显赫的家庭背景为荣,也很少有人以自己贫寒出身为耻,因为他们都知道,只要自己努力,任何人都能取得成功。正如美国一句流行的谚语所言:“只要努力,牛仔也能当总统”。

三、制定有效的英语教学策略

中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势必会成为学生学习英语的障碍,在实际教学中,它也成为制约教师传授知识和学生运用英语语言的瓶颈。教师应该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在英语教学过程中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以期培养学生正确的语言思维方式。

1、在英语语言教学过程中加强文化的导入。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有意识地把文化的导入和课本知识进行有机的结合。根据实际授课内容,讲授相应的背景知识,把英美等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政治、经济、风俗、习惯穿插到课堂教学中,使学生在快速掌握英语语言知识的同时,成为跨文化交际的人才。

2、运用人类思维同一性原则,掌握中英文的相同点。中西方在文化和思维方式上确有差异,但是客观世界在人类大脑反映的同时,必然会有许许多多相同的表达方式,这就是人类思维的同一性原则。比如说,大量的英语成语、习语和谚语在汉语里皆有恰当的对应语。如:pour cold water on(泼冷水),pour oil on the flame(火上加油),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一箭双雕),等等。这就要求我们在英语教学时,应让学生养成细心观察,勤于比较的好习惯,使其思维定势成为正迁移的手段。

人类在认识世界时,大脑的思维活动遵循着相同的规律:感觉器官(视觉、听觉等)感知客观事物的存存,中枢神经(大脑)进行分析、整理,以语言的形式表达出某种特定的意义。由于受地域、历史、社会、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英汉语言存着很大差异。因此,在学习英语时,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有利于我们实现对英语从感性到理性质的飞跃,培养起英语思维能力,以英语的思维方式学习英语,成功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作者单位:河南省财经学校)

主要参考文献:

[1]胡文仲.文化与文学[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4.1.

跨文化交际文化差异范文5

【关键词】 文化差异 跨文化 交际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4(b)-0068-02

语言是人们学习和研究另一个民族文化的工具和媒介,没有语言基础,对一个民族的语言没有熟练的掌握,要研究其文化几乎是不可能的,凭着翻译过来的资料来进行揣摩势必会难以了解该种文化的特质。不管是中小学,还是到了大学,中国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都是以英语单词和语法知识的讲解为主要任务的,这种教学方法导致的结果是很多学生虽然在考试的时候取得了很高的分数,然而大学毕业之后,在将英语应用于实践的过程中却遭遇了极大的困难,很难讲自己所学到的英语知识随心所欲的应用到工作中,而且在与外国人交流的过程中口语磕磕绊绊,所造成的交流上的误解和失误比比皆是。这种实践过程中碰到的困难以及交流过程中所造成的误解,并不是因为没有打好英语知识的基础,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缺乏实践,不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

1 文化的概念以及文化差异产生的原因

所谓文化,是指不同民族的人们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综合,其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不同民族在其独特的自然环境下所形成的语言、、价值观念、思维模式和风俗习惯等都是其特有的文化内涵。不同民族之间文化的差异导致人们对同一客观事物或者人类社会所发生的事件的理解和看法不同,这样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相互交流时极易造成误解和不必要的隔阂。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其历史沿承的风土人情相差甚远,在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由于自然环境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发生的有影响力的历史事件不同,最终所沉积下来文化底蕴也就有着这样那样的差异。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交流习惯、道德伦理等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有可能会给相互的交流造成很大的障碍。在英国文化中,礼节性的亲吻行为在社交活动中经常见到,如同握手、寒暄一样随意,而且能够给对方一种被尊重的感觉。而在中国文化里,亲吻是一种及其私密的行为,不应该让人看见,如若在大庭广众之下有这样的行为,很容易遭到周围人的鄙视。当然,随着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人们相互交流日渐频繁,这种偏见和歧视也在慢慢消除。

2 加强英汉语言文化要点的讲解和对比

对于有关英汉文化差异知识要点,还需要模拟实际应用的情境,让学生在近似现实的英语环境中将学到的英语文化知识要点加以运用和实践。在讲解英语俚语时,应当将其与汉语中的成语或者习惯说法区别开来,如果有对应的表达方法,则可放在一起对比表达的形式和用词,如果两种语言中没有对应的说法,则可找类似的表达方法,但一定要做好细致的讲解,否则就可能会导致俚语混用。英语国家的人们习惯于一种严谨的推理思维,表现在语言方面就是英语句子结构大多以谓语动词为核心。而汉民族的人们习惯于一种辩证思维,因而汉语局势往往上下连贯、和谐,且形式宽松。不同民族的人们由于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差别很大,也会造成巨大的文化差异,中国大陆西边是高山,东边是大海,因而东风预示着春天,而西北风则代表着冬天来了,如“忽如一夜东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英国西部濒临大西洋,从西南方向吹来的是暖风,这种差异在文学作品中都有体现,如雪莱的《西风颂》。凡此种种语言文化要点,英语教师在课堂上都应该通过具体的例子来进行细致的讲解和对比。

3 在教学过程中加强英语文化导入

跨文化交际的过程涉及到两种文化、两种语言相互独立的规则,不同规则体现在两种不同文化中的语用差异是产生跨文化交际障碍的重要原因。在称呼语方面,英美国家的人对于未婚的女士有Miss和Ms两种称谓,汉语言文化里称谓就很多,比如说有个人叫“王静静”,如果不熟悉的人可能会称呼“王老师”,而在现实中这个“王静静”很有可能职业不是教师,“老师”只是对对方的一种尊称,“王小姐”已经是一个带有一定贬义色彩的称谓,“小王”也是一个经常用到的称呼用语,一般用于平级,或者上级对下级的称呼中。在中国文化中,对长辈和晚辈的称呼都是很讲究的,称呼别人一般都以尊称,而对自己则似乎显得有损本来的身份和地位。如“令尊”是对对方父亲的尊称,“令堂”是对对方母亲的尊称,“令嫒”是对对方女儿的尊称,在现代社会交流中,通过对方的姓加上职务的称呼也能显出对对方的尊重,如“王局长”、“陈书记”等称谓。对于自己的称呼也有一定的讲究,在传统文化中,“贱内”、“拙荆”这些本来明显带有贬义色彩的词语指的是自己的妻子,“寒舍”指的是自己的房舍。在英语文化里面,不管什么样的辈分,相互之间直呼其名是很普遍的,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晚辈必须要尊重长辈,因而长辈的名字晚辈是不能叫的,而且在给新生儿取名的时候,一般都要首先知道长辈们的名字,不管是正式姓名还是家里人叫的“小名”,都绝对不能与长辈的名字吻合。西方文化里面,用某一个长辈的名字给新生儿起名似乎颇为常见。说话人在做了不应该做的事情或者犯错的时候,跟对方道歉所用到的词汇,以及对方在接受对方道歉时的用语在两种文化间也有差异,在汉语文化里,如果接受对方的道歉一般说的词语有“算了,”“都过去了”,“没事儿”,“别再提了”等,在英语中一般用“That’s all right”或者“That’s OK”等。

在英美文化中,向谈话对方表示赞美常常作为交流的引语,称赞对方时一般针对其穿着打扮、新买的财务、个人的出色表现等。美国人比较注重赞美对方自身身体条件,而不是外在的因素。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孩子是交流双方非常重要的话题,赞美对方的孩子比直接赞美对方的长相、成就,效果要好得多。谦虚是汉语文化中几千年来传承的一个重要内容,人们往往通过否定自己以达到自谦的效果,因而在收到对方的赞扬时,往往会通过断然否定来表示谦虚,如“哪有这么好”,“沽名钓誉罢了”,“真像你说的这样就好了”。而在英美文化中,人们当听到对方称赞自己时,一般都对对方的赞许表示感谢。寒暄语在人际交流过程中也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在英语对话里,一般通过评说天气情况来开始对话,汉语交流过程中,天气只是寒暄的一部分内容,大多都是从无关紧要的话题开始的,如“吃了吗?”“你上哪去?”“孩子上学了吗?”这样的一些问语并没有特别深的含义,对其回答的内容也没有很明确的期望,只是为了表示对对方的一种关心。汉语文化里,对对方的邀请有时候只是一种客套,一种寒暄,并不代表真有邀请对方的意图。对于这样的一些内容,英语老师可以通过专题讲解或者组织课堂活动让学生对其有一定的了解。教学过程中,英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查阅一些英文资料,如报刊、杂志等研究英语国家的风土人情。大多数的图书馆都或多或少的有英文原版图书,通过这些原版的书籍,学生可以直接接触到英语文化相关的信息和知识。

4 小结

从上面的分析不难看出,英汉两种文化存在着诸多差异,表现在语言的表达方式上更是有着很大的区别。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涉及到的教学内容繁多,教学方式需要灵活多变,以使得学生能够客观的洞察英语国家的文化内涵,掌握交流过程中应该遵循的话语和行为准则。要使学生具备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基本的英汉文化知识讲解是必需的,只有学习了这方面的基础知识,才能够在实践应用中尽可能少的避免语言文化方面的失误。同时,还要加强日常交际能力的培养,这主要包括英语听力和英语口语两个方面的能力。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英语教师应当认真比较英汉语言文化背景知识,注重培养各专业学生英语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以减少英语交际障碍,真正实现英语教学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 庄恩平.东西方文化差异与对外交流[M].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1998.

跨文化交际文化差异范文6

一、跨文化交际翻译中的差异与融合

(一)跨文化交际跨文化交际是指处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之间的交际行为。因为文化背景的不同,这些处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有自己独特的思维习惯,有独特的表达习惯,有不同的生活风俗,尤其是他们所具有的、不同的禁忌风俗。虽然这些彼此之间不同的文化背景,这些不同的习俗表现使世界文化多样性的特点得到了淋漓尽致地表现,但它们也为彼此之间的交际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困难。这些困难不仅有语言层面的表现,而且还有思维层面的内在原因。

(二)跨文化交际翻译中的差异翻译是实现跨文化交际最基础性的工作。如果没有翻译实践,任何一次的跨文化交际都不可能成功。所谓跨文化交际翻译中的差异是指因为文化背景的不同而使交际双方在具体的交际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诸多不同。跨文化交际翻译中的这些差异,既可以从历时的层面分析,也可以从共时的角度阐释。从历时的层面分析,跨文化交际中的这些差异有两个方面的表现:一个方面是指彼此交际过程中产生的不同,例如上文提到的文化背景、生活习俗等;从另一个方面分析,跨文化交际翻译中的差异还体现在不同时期,翻译者所遵循的不同翻译原则上。对此,有的研究者这样论述:近百年来,翻译理论层出不穷,从严复的“信达雅”到鲁迅的“宁信而不顺”,从卡特福德(Catford)和纽马克(Newmark)的翻译语言论到奈达(EugeneA.Nida)的动态等值翻译,还有当今流行的诊释学派、操纵学派、文艺学派、符号学派等等。这也就是说,无论是在跨文化交际的翻译对象中,还是有关跨文化翻译的理论指导中,都存在着历时层面的差异现象。其次,从共时的角度分析,跨文化交际的实践中也存在着翻译中的差异现象。例如,汉语与英语之间的翻译存在着彼此之间的差异;汉语与法语之间的翻译也存在着彼此之间的差异;而且,法语与英语之间的翻译也是如此,它们之间也存在着彼此之间的差异。因为汉语、法语、英语之间的交际分别属于不同的文化背景。跨文化交际翻译中存在的差异现象在共时角度上,它还可以表现在书面语与口语的层面上。虽然从表达者的角度讲,其表达的内容无论是书面语中,还是在口语中,它们都应该具有相同的内容,但是在书面语和口语中,彼此用词却是完全不同的。

(三)跨文化交际翻译中的融合跨文体交际翻译中不仅存在着差异现象,而且还与此相反,跨文化交际中这种差异还表现出趋于统一的发展形式,即所谓的融合现象。跨文化交际翻译中融合现象的产生得益于彼此之间交际的发展。在跨文化交际中,虽然彼此处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彼此之间的差异大于交际双方的共同点,但是随着彼此交际的加深,两种文化之间也呈现出彼此融合的现象。即交际双方在通过具体的交际行为认同原属于不同文化背景的内容。例如,在当前中英之间的跨文化交际翻译作品中,出现了许多以汉语拼音作为拼写书写形式的词汇,诸如汉语的“饺子”这样的食品翻译就是如此,翻译者也没有用其他的英语词汇代替,但是英语使用者也明确了这类食品的特性。这就是跨文化翻译实践中的融合现象及其表现。当然了在汉语里还出现了这样的词汇“NOZUONODIE”。这是一句汉语与英语的经典词汇在跨文化交际的语境里逐渐形成的经典语言,它既有汉语词汇的读音,又有英语词汇的意义。这句“不作就不会死”的网络用语,不仅受到了国人的喜爱,而且它还走出了国门,出现在美国以收集俚语为主的《城市词典》中。

二、差异与融合和谐统一的翻译原则

跨文化交际翻译中的差异与融合是一种共存的ANHUIWENXUE安徽文学现象,它不仅制约着交际双方彼此的意义表达,而且它还制约着交际双方对彼此交际信息的理解。因为这种跨文化交际中的差异与融合,不仅表现在语言层面上,而且还表现在思维、生活习俗层面上。因此,从翻译原则的角度探讨跨文化交际翻译中的差异与融合是最为恰当地选择。然而,众所周知,在任何两种文化背景下的交际中都存在着差异与融合现象,而这些差异也好,融合也罢,又都处于一个历时与共时的变化之中,很难有一种万能的翻译原则解决所有的差异与融合问题。所以在下边的论述中,针对不同跨文化交际中出现的不同的差异与融合现象,拟定了不同的翻译原则,希望读者在具体的翻译实践中灵活选用:

(一)语境原则在跨文化交际的翻译实践中,最值得翻译者关注的就是语境了。虽然在一般的研究者眼里,语境问题似乎永远与一种具体的语言相关,但是,在翻译实践中,特别是在跨文化翻译实践中,翻译者应该关注的语境却不止一个,既有关注翻译源语言的语境,又关注译文的具体语境。唯有如此,才能使交际双方完成交际活动,在跨文化交际翻译中通过差异与融合现象的统一来完成具体的翻译工作。否则就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对异国的文化语境重视不够,甚至忽视,通俗地说,就是“翻”得程度不足,译得还不到位,接受的效果自然受影响。无需回避的是,有的译作,在句法上无懈可击,全无漏洞,但读起来感觉就不是英文。虽然研究者在此谈论的问题是汉语与英语交际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但同样的问题也可以出现在其他任何两种语言的交际翻译实践中。由此可见语境对于翻译效果的影响是多么的重要。所谓的语境原则就是指根据两种语言所处语境的不同,在翻译实践中利用对语境构成因素的增删来完成对交际意义的传递。特别是对于文学作品的翻译而言,语境原则更有实际意义。例如,在《红楼梦》这一小说的翻译过程中,翻译者对于一个简单的称谓“老爷”的翻译就是如此。无论是翻译的英语语境里,还是在小说原文的汉语语境里,要想准确地理解“老爷”一词的意义,都不能离开具体的语境。当贾宝玉喊自己的父亲为“老爷”时,如果仅仅用“father”来对译,显然是不准确的。因为在这一声“老爷”的称谓里,小说的原作者还深深地表达出贾宝玉对父亲的敬畏,而这种敬畏的表达则是文化语境里重要的内涵。汉语翻译成英语需要翻译者注意语境对语言意义的影响,英语翻译成汉语的翻译实践也是如此,翻译者一定要注意对具体语境的交待。例如在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第五十首的汉译过程中,有一句这样的译文:饶舌胡说的老头。而在汉语里,“老头”可都应该是一位了不起的人,都是一个正面的形象。为了使读者理解诗句里“老头”的含义,需要翻译者补充这样的语境构成因素,即“老头儿和远客都爱冠冕堂皇地撒谎”。

(二)意义原则任何一次交际活动中的翻译都应该以准确的表达意义为首要任务,跨文化交际也不例外。因此,在跨文化交际的实践中,把意义原则与语境原则并立。这也就是说,在跨文化交际翻译中,不仅要在语言的层面上注意词汇对等,而且还要考虑双方的交际背景,注意意义的表达是否准确。因为翻译中的词汇对等并不意味着意义的对等。因此,翻译者还要结合具体的语境,选择不同的词汇运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使译文与原文在意义表达上保持一致。对此有人这样论述:他(指葛浩文先生)本人在这方面是身体力行的,他虽从未脱离过西方文化环境,但仍不间断阅读英美文学名著,以丰富自己的词汇和获取多样的表现方式。例如,英语中的teacher一词与汉语中的“教师”一词是对等的,但是在汉语里,它不仅具有“教师”的意义,还代表着说话者对“教师”这种职业的一种尊敬。而对于后者而言,teacher一词在英语里却没有这样的意义所在。再如,对于“残疾人”一词的翻译,英语里有Disabledperson、Disabled、Disadvantaged等词汇与之对等。可是在跨文化的翻译实践中,随着英汉两种文化的不断融合,越来越多的翻译者选择了Disad-vantaged与“弱势群体”两个词汇取代汉语里根深蒂固的“残疾人”一词,因为Disadvantaged与“弱势群体”的对译,既表明这一类人在生理上存在缺陷的事实,又表明了这一类人在现实的生活中与其他人相比具有一定劣势而需要世人关注的现实。跨文化交际翻译实践中的意义原则可以使具体的翻译通过语言层面的“差异”,达到意义层面的“融合”。

(三)禁忌原则在跨文化交际的翻译实践中,还应该注意禁忌原则。无论是处于哪一个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在他们的生活中都有一些与众不同的禁忌事项。如果在翻译实践中为了追求意义的表达而出现了违背他们禁忌的生活词汇,不仅会影响到交际意义的表达,而且还会影响到交际双方彼此情感的表达。例如:在跨文化交际的翻译实践中,当翻译者需要表述“落后国家”的时候,为了照顾这些国家人民的情感,往往把其转译为“发展中国家”。因为英语“de-velopingcountry”或者“lessdevelopedcountry”这些词汇都能既表达这些国家在发展中处于劣势的事实,又能使对方在国际交往中避免处于尴尬的地位,从而使禁忌原则在跨文化交际的翻译实践中得到了恰到好处的运用。跨文化交际翻译实践中的“禁忌原则”可以通过意义上的“融合”现象,达到突出彼此语言层面上“差异”的目的,才使跨文化交际中的翻译实践得到了圆满地成功。

跨文化交际文化差异范文7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文化差异;大学外语教学

一、引言

跨文化交际的文化差异表现在不同的民族、国家政治、等方面,每个文化都具有不同的优越性和魅力,把这种文化差异作为切入点,分析对比,再体现在大学外语教学研究中,提高在不同国家间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差异

了解不同的文化差异,可以避免跨文化交际中的尴尬,对促进跨文化交际能力十分重要。第一,语言文化。语言文化是最直观差异,是跨文化交际中的主导因素[2],它作为交际工具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同样的一句话表述的方式不同,表达出来的意思就不同,例如说在生活中最常见的问好,在平辈之间,熟人之间是以“你好”来表示问候,在长辈,职场领导之间则是以“您好”来表示问候,而西方人他们注重的是平等,重视的是权利与自由,在人与人的交际往来中很少拘礼,不论辈分、地位、年纪都是以“hello”表示问候,晚辈对长辈也能直呼其名。西方人在谈话聊天中都是各抒己见,彼此意见不同是就会试图说服对方,不会羞于表达。第二,思维方式不同及生活习惯不同。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再发展成为一种社会规范,像东方人表达时含蓄委婉,总喜欢拐弯抹角,谈话一般到最后才说出重点,前面都是在客套,而西方国家,他们的表达就很直接,一开始就会表明他们的重点用意,后面才会说些寒暄话。在平常的生活交流中,由于部分人时间观念不强,很多时候给外国友人留下的是犹豫拖沓的印象,例如和朋友约在下午1点见面的话,最常见的现象就是在12点55到1点10分中到,习惯给自己预留几分钟的迟到时间;再例如,表达愤怒的方式,西方人发火写在脸上,有气就撒,有怒就发,至少在他们看来,这还是一种比较健康的方法,而在东方,叫“喜怒不形于色”,如果把愤怒表现在脸上就会显得特不成熟,有事没事都憋着,这就是文化背景的差异所表现的行为。但这只是部分人的行为表现,而我主要谈论的前提是历史积累下的文化差异,和如今的国际化接轨,这正是需要作出改变和学习的地方。第三,价值观的差异。价值观的差异主要体现在竞争意识[3],西方文化强调的是自主抗争奋斗去实现自己在社会上的个人价值,为了获得自己所需,努力拼搏击败对手,他们个人主义是一切行为的准则,而讲究的是以和为贵,人与自然的和谐、国家与国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在传统的价值观中不鼓励人们竞争,注重道德修养,倡导重义轻利。中国有句古话“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许多孩子都很依赖父母及朋友,而使得他们自理能力都非常差,从而导致现在社会中出现一批批的啃老族。在西方,孩子只要满十八岁成年,父母便不会再对他们负担赡养,他们将自己独立选择道路,自己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这些例子不针对任何一个国家现象,只在此说明价值观的差异。

三、大学外语教学

为什么要了解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差异,只是为了阅读?不是的,是先通过了解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差异,再通过大学外语教学这个平台促进学习而获得跨文化交际能力。第一,跨文化交际在大学外语教学中的体现。跨文化交际实际上就是指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的人的一个交流过程,现在,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已经日益显著,而且在经济、文化全球化的今天,你不了解研究各国的交际文化差异,不注重它的存在,就很难实现跨文化交际,作为大学外语教学中起主导作用的教师,就更应该去引导学生去发现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差异,使他们发现不同,了解不同,再学习它们的不同,做到这点,首先要打好坚实语言基础,严格的训练听、说、读、写,可以让学生们情景角色扮演使用跨文化交际,例如,生日聚会、外出购物、初次见面等情景,教师就可以在旁帮他们多层次、多角度的分析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差异,使学生直面问题,解决问题,还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让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由单一的语言表达延伸到行为表达,并能提高学生的记忆力和表达能力。第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学生,认知、理解、逻辑、思维等方面都有明显的差异,因此在大学外语教学的方式也应该有所不同,以学生为中心,针对教育目的和目标群体的不同进行培养,首先要求教师要有深厚的文化素养、语言功底、交际能力等,再利用教材内容结合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拓展训练,使学生掌握文化冲突和差异,从而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

四、结束语

西方文化人文荟萃,东方文明源远流长,通过大学外语的教学,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尊重不同的文化背景,再通过大学外语教学的专业性,培养学生对跨文化交际的文化差异认知,只有这样才有利于跨文化交际。

参考文献:

[1]唐利芹.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差异与大学外语教学研究[J].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4(1):59-61.

[2]申磊.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与大学外语教学[J].科学时代2013(8).

跨文化交际文化差异范文8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 民族文化差异 民族文化优越感 民族文化自卑感

[中图分类号]G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1-0033-03

随着世界一体化格局的形成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任何一个国家、民族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都无可避免地要同其他国家、民族交往,而且这一交往与合作的必然性越来越显现出强劲的势头,成为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大势所趋。然而在不同民族之间的实际交际中,人们往往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他们影响着民族间的交流与合作,有时成为一种障碍、鸿沟,是每一个跨文化交际参与者的不惑。文化定型是人类的一种思维认知方式,是人类对其他人与事物某种固定的认识与观念,它仅停留于表层的、笼统的认识,因而缺乏辩证的思考与分析,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来自不同文化背景交际者间的沟通,严重的甚至形成大民族中心主义、民族偏见与歧视,这不利于本民族的发展,也影响到与其他民族的正常交往及和睦相处。本文从民族文化定型对跨文化交际影响的角度出发,探讨在不同民族文化交流与融合的时代,如何看待异族文化,如何剔除文化定型的不利影响,促进民族间和谐有效的交际。

一、文化与跨文化交际

英国人类学家泰勒于1871年在他的名著《原始文化》第一章中将文化定义为“一种复合的整体,其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惯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获得的任何其他能力及习惯。”

国内许多学者把文化定义为人化,例如肖前、陈志良指出“马克思主义对文化的实质与人的发展作统一的理解,认为文化的实质即人化,是人类在改造自然、社会和人本身的历史过程中创造的物质和精神产品的总和以及人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以人化的形式的特殊活动。”《中国大百科辞典》将文化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意义上界定,“文化:广义上指人类在社会历史活动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则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

民族学界经过一个多世纪的探索与修订,目前倾向于用下述定义去阐明民族学所讨论的文化,即文化是人类为维系各个具体的社会集团(这里指民族)的生存与发展,经该集团所有成员在其世代延续中以渐次积累和约定俗成的方式建立起来,并由后天习得而加以延续与丰富的一个相对稳定而又独立完整的规范总和。

跨文化交际通常指一种文化背景的人、群体与另一种文化背景的人、群体所进行的交际,跨文化交际源于美国,始于60年代,侧重于研究交际文化,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跨文化交际学将影响交际的因素不仅仅局限于语言层面上,而是扩大到文化层面上,从更宽广的视角进行研究,帮助人们预见和解决交际中出现的问题,改善人们的自我认识,促使人们对自己的文化重新审度,从而更好地与外界交往。在跨文化交际实践中,人们发现即使能够熟练运用目的语的交际者依然会遭遇沟通上的障碍,这一障碍往往不是来自语言上的差异,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交际双方来自不同文化背景,在跨文化沟通上遇到障碍所导致的。霍尔说:“我深信存在于我们和其他国家的人们之间交际的障碍很多来源于对跨文化交际所知甚少。”(Edward Hall,1959)因此要进行有效的跨文化交际,必须了解交际双方文化要素中的类似点和不同点及在交际中如何发挥它们的作用,减少信息发送者发出信息时的盲目性,增加信息的准确性,以减少接收者对所得信息的误解,提高人们跨文化交际的效果。

二、民族文化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一)掌握民族文化差异,使交际效果事半功倍

Gudykunst&Kim认为“交际是否有效取决于交际双方对对方发出的信息意义理解的相似程度,相似性越大,有效性就越高。即当交际双方把误解降到最低的时候,交际的有效性就最大。”(Gudykunst & Kim,1992,230)反之,交际的有效性就越低直至无效。只有有效交际才是有意义的交际,才是跨文化交际的目标。

根据Gudykunst & Kim的有效交际原理,交际双方要想达到成功的交际就需要构建共同的知识框架,其中包括对对方文化背景知识的掌握,只有了解了该民族的文化特色,言语及行为背后的文化意义,清楚其表达意图,在交际过程中正确解码才能做出合乎对方民族思维认知习惯的判断,有针对性地做出恰当的反应,从而达到有效的沟通。

然而在具体的跨文化交际中,由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文化上的差异,使得他们之间的互相理解及和睦共处始终很困难,交际一方往往都自觉不自觉地依赖自身语言文化背景知识或是自己的亲身经验对交际者发出的信息进行解码,做出推断,得出结论,而这种结论往往与对方的意图有偏差,甚至相背离,严重影响了交际效果,造成冲突。“文化上的差异会给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相互理解与和睦相处带来极大的困难,使人们烦恼与苦闷或产生重大的失落感”。(贾玉新,1998)那么怎样才能构建出与交际对方相似的文化背景知识呢?这就要求我们要学习对方民族的文化,不仅将自己的语言表达尽力接近于目的语的表达习惯,而且还要了解本民族文化同异族文化间的区别,切忌以自己的思维习惯,一己之见去诠释交际对方的信息。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特性,包括思维方式、行为习惯、为人处世的风格等。对内它表征着一个民族的性格,是该民族的文化传统;对外它体现着该民族的风貌,影响着其他民族对这一民族的印象,也影响着各民族彼此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同其他民族的交往中,我们需要了解对方民族的文化差异,熟悉交际对方的价值观、审美观、行为观点和准则、礼俗、禁忌等,在此基础上的跨文化交际才有可能达到预期的交际目的。例如与俄罗斯人交往时就忌讳询问对方的年龄,恭维身体健康,拜访则一定要在对方主动邀请后方可登门而且切忌不能空手,送花则忌送偶数支等等,只有了解对方的憎恶喜好才能为成功交际提供有利前提。

(二)民族文化定型对跨文化交际的负面作用

在构建同交际对方所共有的语言文化背景时,我们要学习交际对方的文化背景知识,了解民族文化差异,清楚地认识到本民族与异族间的区别,从而在交际中避免因对文化差异的无知而导致交际的失败。可是是不是形成了对交际对方民族文化差异的认识就一定能达到预期的交际目的呢?

不同民族在相互的接触和交往中会对彼此形成一定的认识,这种认识可以帮助自己快速有效地了解到交际对方民族的民族文化特性,对自己的交际方式做出一定的指导。这种对另一民族文化的整体统一性的认识被称作是文化定型。定型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社会学家Lippman引入学术界的,他在《公众舆论》一书中对定型在社会观念体系中地位和作用的确立做出了尝试,然而他的观点并没有得到学术界的一致认可,很长一段时间内有关“定型”的概念一直都是争议的话题,研究者们对此并没有形成统一共识,甚至就“定型”这一词汇使用的合理性、规范性也各执一词,在各个科学文献中可以找到不同的表达术语:民族定型(национальные стереотипы)、民族偏见(этнические предрассудки)、民族观念(认识)(этнические представления)、民族形象(национальные образы)等等,这些词汇表述的都是同一现象。但是有一点已经趋于一致,那就是学者们对定型的观念:定型帮助人们对纷繁芜杂的世界形成快速的认识,缩短了人们认识世界,认识异族的时间。但同时它存在片面性,往往误导人们不加区分地做出简单的判断,在现实中,一些人会做出具体分析,不断改变着自己对外部世界的理解,而一些人会在定型的影响和束缚下,对外界做出不符实际的感知、认识。高一虹(1995)认为,为了帮助不同文化的人们相互了解,(人们)就必须概括文化差异,必然要建立某种文化定型;然而这些定型对于差异的“过分概括”或“标签化”又可能人为地制造屏障,妨碍文化间的交流和理解。由此可见,定型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既有其积极的一面,又有其消极的一面。

这里我们主要探讨文化定型对跨文化交际的负面影响。不同民族之间在生活习惯、思维观念、行事方式等方面存在着差异,人们对于其他民族都会形成一定的自我认识与看法,并做出一定的评价,这就是定型观念在对待民族文化上的体现。受定型观念束缚的人往往用简单固定的眼光看待外界的人与事物,而不是从辩证发展的角度。过分夸大本民族文化,持有本民族文化优越感,会形成大民族中心主义,导致对异民族的民族偏见和民族歧视;而过分强调其他民族的优越性,鄙视自身民族文化传统,不利于弘扬民族精神和加强民族内部团结,影响该民族的发展壮大。在同其他民族交往中,以上两种定型观念都会构成有效沟通的障碍,影响跨文化交际的有效性。

1.民族文化优越感。每一个民族因其经济政治发展程度不同,在世界上所处的地位会受其影响而有所不同,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也会发展,彼此之间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特别是弱势文化会受到强势文化的影响。这一点在语言上表现得尤为突出,一些经济、政治、科学较为发达的民族,在语言词汇的发展上较快,会诞生出一些新鲜词汇。而其他民族在引进该事物的同时,也会沿用这一事物的名称,这样也丰富了本民族的语言文化,例如像汉语中的“咖啡”“摩托”“T恤”“可口可乐”“蹦极”“伊妹儿”“AC米兰”“卡拉OK”,在科学领域这样的词汇则更多,“基因”“DNA”“CT”“镭射”“厄尔尼诺现象”,还有像“安培”“牛顿”“摄氏”等一些计量单位更是举不胜举。

可是一个民族文化的强势也会给这个民族带来优越感,民族优越感是一种文化优势的态度,认为自己的文化较其他文化优越,抱有民族优越感的人认为世界是由这一民族为轴心延伸开来的,世界的其他地方都是围绕着该民族旋转的。这样的例子在世界史上比比皆是:俄国的大国沙文主义、拿破仑的铁蹄、德国法西斯纳粹、日本的大日本军国主义、美国的大棒政策等等,这些都是在宣扬极端民族主义和好战情绪,认为本民族的利益高于一切,主张从政治和军事上征服奴役其他民族,从精神和文化上腐蚀和渗透、施压于其他民族文化,鄙视和排斥其他民族,严重影响了民族间的正常友好和谐交往,是跨文化交际的极大阻碍。

2.民族文化自卑感。同民族文化优越感相反,民族文化自卑感过分强调了异族文化的优越性和本民族的弱势,在交际时把自己放在了弱势地位,是跨文化交际在不平等原则基础上的另一种表现,民族自卑感也不利于跨文化交际的正常顺利进行。在同异族交往中贬低自己,抬高别人,阿谀奉承,崇洋,并非公平交际。比如现如今一些很普遍的现象:认为进口货比国产货更高级,学外语的风气使很多国民忽略了国学的重要性,出国留学成为一种时尚,年轻人追逐日韩流,摒弃国粹文化的学习,相声、戏曲遭遇冷眼,这些一方面虽是中华民族与世界接轨的表现,可是另一方面也是忽视自身民族文化,从一定程度上是民族文化自卑感的表现。且不说在清朝末期清政府卑躬屈膝在同外国帝国主义列强交涉中一味地放弃原则所签署的一些不平等条约,甚至在当今社会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时代下,中国人的对外恭敬谦让依然存留,鲜明地表现在实际的对外交际中。比如在向外国人翻译一些有中国特色的事物时,中国人会习惯性地去迁就外国人的理解,把自己民族语言中的一些词汇洋化,最后变得不伦不类。有一个比较典型而可笑的例子,就是中国的一道名菜“四喜丸子”被翻译成了“四个喜庆的丸子”。再来看看一些商品品牌的名称“纳爱斯”“TCL”“浪莎”“蒙娜斯”等,有的产品形象代言人也是找的外国人,这些企业可能是要走国际品牌战略因此周到地考虑到了外国受众的文化接受能力,但是却忽略了产品自身的民族文化根基,这样的产品放入国际市场除了上面注明“made in China”之外,看不出有任何中国特色。当然一些中国词汇已经走入了外国人的词典,成为世界公用的习惯用语,例如:“功夫”“气功”“儒学”“道”“风水”等,这是中国文化强势的表现,希望这样的词汇能够多起来。

四、如何看待民族文化差异对于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文化具有多样性,民族文化之间存有差异,我们要了解其他民族的文化特征,在跨文化交际中,要肯定彼此之间差异的存在,不可凭自己的思维习惯、评价标准去衡量其他民族文化。

要了解民族文化差异,但是不能将这种差异固化,也不能将该民族的整体文化特征无区别地扩散到该民族的每一个个体上。在实际的跨文化交际中,要善于辩证地思考问题,对文化定型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和加工,从而做出符合实际的判断。

对待民族文化要认识到民族文化只有差异的不同,没有优劣之分,在跨文化交际中既要尊重对方的民族文化,但同时也不能妄自菲薄,无原则地迁就交际对方。在平等的原则上进行跨文化交际,既不能抱有民族优越感,也不能持有民族自卑感,以宽容、开放、灵活、自强的态度来应对和解决跨文化交际中因民族文化差异引起的问题。

【参考文献】

[1]Edward Hall.The silent language.New York.Fawcett publications,1959.

[2]Gudykunst,W.B.,&Kim,municating with strangers:an approach to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McGraw Hill,Inc.,1992.

[3]肖前.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4]陈志良.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

[5]中国大百科辞典(电子版).2002,第七卷,NA.

跨文化交际文化差异范文9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 送礼 差异 原因

[中图分类号]G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9-0024-02

前言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交通工具以及通讯手段的不断进步,各国政府间的交往不断深入,各族人民之间的往来越来越频繁。跨文化交际已经成为21世纪的一个突出特征。跨文化交际是指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际。(胡文仲,2012)然而,由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以及文化多元化的出现,人们在从事跨文化交际时面临着新的挑战: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交往时会产生文化冲突。送礼行为从古至今都是一种普遍存在的文化现象。在跨文化交际日益频繁的今天,不同国家、不同民族间的送礼已经成为跨文化交际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礼物不仅能够有效化解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交际时所产生的误解、摩擦,还可以缩短彼此之间的距离,增进彼此的感情。但是,文化差异的存在使得不同国家礼品馈赠习俗不尽相同。基于这样的一个背景,本文从跨文化交际着手,对比中西方送礼文化的四大差异,分析造成差异的根源,从而促进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

一、差异对比

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西方国家,送礼都是一种十分普遍的现象。但是文化背景的差异造就了不同的送礼文化。本节从四个方面论述中西方送礼文化的差异,分别为送礼内容、目的、方式以及禁忌。

(一)送礼内容

在中国,送礼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古人云:“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大多数中国人不善于在公共场表达情感,所以礼物自然而然成为表达情感的载体。礼物是一种表达某种特殊愿望、传递某种特殊信息的方式。谈到送礼,中国人非常讲究礼物的价值,重视礼物的档次。通常来说,礼物越贵重就说明越尊重以及喜爱对方。逢年过节,各式包装精美的礼品成为人们送礼的首选。“拿不出手”这四个字对中国人来说并不陌生。然而在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礼品的价值远远不及礼品所包含的意义重要。中国有句俗话:“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这句话对英美人来说最合适不过了。(林大津,1996)送给对方太贵重的礼物,有贿赂之嫌,往往会给对方造成不必要的麻烦。所以,在西方国家,人们避免赠送贵重的礼品。在美国,旅游时购买的一面小国旗或者鲜花都是备受青睐的礼物。在法国,鲜花也是很不错的选择,因为它是友谊的象征。此外,对于中国人来说,婚礼、新生婴儿满月等活动,以金钱作为礼物是再平常不过了。但是,这样的送礼方式在西方国家是很少见的。

(二)送礼目的

中西方国家在送礼目的上存在显著的差异。一般来说,中国人送礼的目的性要比西方国家强。朋友间的互赠礼物是为了增进友谊;父母给孩子赠送礼物是为了深化家庭关系;丈夫给妻子送礼是为了升华爱情;职员给上司送礼是为了巩固个人关系。旅游时,当我们的行李超重时,我们往往事先给工作人员赠送一份小礼物,以期顺利通关。需要寻求帮助时,我们倾向于事先送礼来获得帮助。对于西方人来说,他们注重的是送礼这一行为本身以及礼物的象征意义。他们往往会在获得帮助之后赠送礼物,以此来表达诚挚的谢意。

(三)送礼方式

送礼方式在中西方文化中也有不同体现。在中国,在公众场合送礼是不合适的,因为这会让别人觉得你在行贿。凡是送礼,必须是亲自送出,否则对方会生气,认为你看不起他。送礼时,尽管礼物很贵重,中国人还是会说:“区区薄礼,不值一提。”收到礼物时,中国人往往先拒绝,在送礼者的坚持下才会最终收下礼物,并把礼物放在一边。在西方,送礼通常是在公共场合进行。收到礼物时,西方人会当场打开,并对礼物大赞一番。

(四)送礼禁忌

在跨文化交际中,交际双方应该注意不同国家的送礼禁忌,否则很容易导致误解以及文化冲突。在中国送礼要避免以下忌讳。首先,注意礼品的含义。中国人送礼忌讳送“钟”,因为“钟”与“终”同音。除非你能确定对方不忌讳,要不最好就是避免送“钟”作为礼物。其次,注意礼品的颜色。在西方国家,白色与黑色常常与葬礼联系在一起,被认为晦气,因此不要用这两种颜色去包装礼物。最后,注意礼品的数量。双数在中国是吉利的象征,单数则蕴含着孤独与分离,所以送礼要送双数。在西方,送礼最大的忌讳是礼物过于贵重。在商业交往中,带有公司商标的礼物给人一种不真诚的感觉。送花时,尤其需要注意花的数量,因为双数在西方人看来是不吉利的。带有数字13的礼物也是不受欢迎的,人们把它和厄运联系在一起。在法国,黄色的花还意味着不诚实。

二、原因分析

上节已经对中西方送礼文化的差异进行了论述,本节将重点分析造成差异的原因。

(一)文化起源

几千年来,儒家文化在中国占据着主导地位,备受推崇。在中国文化的深层观念中,无不打着儒家思想的烙印。在中国传统的“仁、义、礼、智、信”五常之中,“礼”是中国儒家思想最为推崇的一项美德。(杜晶鑫,2012)中国人重“礼”,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儒家思想的深厚影响在送礼内容和送礼方式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中国人看重面子,收到礼物时,总会先拒绝一番;由于顾及对方面子,受礼者不会当着对方把礼物打开,而是先放在一边。在送礼内容上,中国人讲究礼物价值,太便宜的礼品总感觉拿不出手。在西方,情况却并非如此。西方文化起源于希腊和罗马文化。西方哲学和宗教里没有“仁”和“礼”。西方人自立和外向。他们认为,每一个人都应该自立自强,所以太贵重的礼物在西方并不受欢迎,反而会招致不必要的麻烦。

(二)

在中国,佛教是主流宗教,其次是道教。中国人之所以信佛,是因为他们习惯寄托美好愿望于佛身上,祈求借助神灵的力量去实现愿望。由于深受佛教的影响,中国人在送礼时也寄托了个人的期望。例如,婴儿诞生时,亲戚朋友们常常赠予新生婴儿一副金或银镯子,希望婴儿健康成长、长命百岁。对中国人而言,镯子是快乐与长寿的象征,而偶数则意味着好事成双。基督教在西方国家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圣诞节也因此成为了西方人最重要、最盛大的节日。对于信仰基督教的西方人,送礼时尤其需要注意,在包装礼物时避免打十字架。

(三)价值观

中西方文化的诸多差异都源自价值观的差异。霍夫斯泰德认为,价值观是“喜欢某种事态而不喜欢另一种事态的大致倾向”。(霍夫斯泰德,1980)根据他所提出的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的文化维度理论,中国文化属于集体主义文化,而西方文化则是个人主义文化的代表。在集体主义这一文化背景下,中国人注重集体利益,认为集体利益是一切活动的中心。“舍小家为大家”是中国人的典型写照。因此,中国人具有较强的集体依赖性,把他人和集体的利益放在首位,力图建立一个和谐的社会。在送礼时,中国人注重礼物的价值,通过送礼去建立和维护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与中国文化相反,西方推崇个人主义。在生活中,西方人追求自由与人权,提倡“人人生而平等”。他们认为,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个人利益的实现高于一切。这就导致了西方人在送礼时不注重礼物的档次,而更加关注送礼行为本身以及礼物所包含的价值。一张自制的卡片、一束鲜花、一张CD都能成为心仪的礼物。也正是由于个人主义的影响,西方人送礼的目的并不是要寻求帮助,而只是表达真挚的问候与祝福。与此同时,这也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在西方国家下属给上司送礼的情况是少之又少的。

(四)风俗习惯

自然环境、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历史的差异造就了中西方不同的风俗习惯。在跨文化交际中,因不了解当地风俗习惯而造成的文化误解不胜枚举,因此了解各国的风俗习惯对于顺利交际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跨文化送礼时,礼品数量的选择值得一提。在中国送礼时要送双数。在西方,送礼时要避讳13。在礼物颜色的选择上也有所讲究。给中国人送礼,红色是备受喜欢的,因为在中国,红色代表幸运,代表大吉大利。给西方人送礼,切忌用白色与黑色去包装礼品。

三、结语

文化在跨文化交际中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概念。(贾玉新,2000)文化的差异,一方面构成了我们这个五彩斑斓的世界,另一方面也对跨文化交际提出了挑战。在跨文化交际中,送礼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因为文化的差异,中西方的送礼文化存在着诸多不同。因此,在跨文化交往日益频繁的今天,为了达到送礼目的,有效实现交际,深入了解中西方送礼文化差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Geert Hofstede.Culture’s Consequences:International Differences in Work-Related Values[M].SAGE Publications,1980.

[2]杜晶鑫.从送礼看中西方礼仪的文化差异[J].文化纵横,2012.

[3]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

[4]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5]林大津.跨文化交际研究[M].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1996.

[6]刘甜甜.从跨文化交际的视角看各国送礼习俗的差异[J].时代教育,2008.

跨文化交际文化差异范文10

关键词 文化差异 中巴文化 跨文化交际

Abstract Since the establishment of diplomatic relations between China and Pakistan, the two countries have maintained good relations of allies, with the passage of time,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 the exchanges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are becoming more frequent. But because of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leading to problems i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have been produced, this paper mainly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case,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a and Pakistan is analyzed, and then analyzes its causes, and put forward relevant proposals.

Keywords cultural differences; culture of China and Pakistan; cross cultural communication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来中国留学的巴基斯坦人数不断攀升,据全国来华留学生数据统计,2011年来华的巴基斯坦留学生有8516人,之后不断增加,至2015年,人数达到15654人,居第六位,同时巴基斯坦的孔子学院也在不断增多,所以中巴两国的跨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也显得尤为重要。但由于两国文化上的差异经常会导致交流受阻或交流失败,在此我们通过对案例库的案例进行详细分析,从而将两国文化的差异之处进行分类,并深入剖析其产生原因。

1 中巴文化差异现象的体现

1.1 社交问候差异

案例一:李经理去巴基斯坦进行商务考察期间,他对巴基斯坦人的拥抱礼印象深刻。他同随行翻译一起参加了一个宴请,主人和翻译是多年未见的好友。他们见面时拥抱在一起,而且头部靠左拥抱一次,接着头部靠右拥抱一次,最后头部再靠左拥抱一次。但是他们并没有像中国好友之间拥抱时那样相互拍拍背部。

中国人初次见面的问候方式是握手,如果两人是亲密的朋友,会进行拥抱并互相拍拍背部以表示好久不见。巴基斯坦人信奉伊斯兰教,所以人们见面必说“真主保佑你”或“真主赐你平安”等祝福的话语,然后行握手礼或拥抱礼,且男女行礼也不一样。对久别相逢的朋友、亲人等,他们会为其戴上花环,以表达激动的心情。但他们忌讳拍对方背部,因为这被认为是警察拘捕犯人的动作。所以与巴基斯坦人行见面礼时应该多注意这点。

1.2 差异

案例二:某学校,在一次迎接新入学的巴基斯坦学生的聚餐会上,一个对外汉语教师无意中提起自己喜欢吃红烧猪蹄,令这些学生十分不满,并且发生了争执。在接下来的一个学期的教学过程中,这些学生与这个老师的关系一直很疏远冷淡,课程反响也很平淡,师生间互动很少,导致教学效果不佳。因这件事这个老师还受到学校的批评,虽然感到很委屈,但这个老师也没有办法。

由于巴基斯坦的国教为伊斯兰教,全国几乎都是穆斯林教徒,他们信奉和古兰经。古兰经中指出猪肉是一种不洁的食物,所以巴基斯坦人不吃猪肉。但猪在中国是一种常见家畜,猪肉也是中国人最普遍食用的肉类,人们并不觉得猪不洁,所以这才造成案例中教师和学生的冲突。

1.3 颜色差异

案例三:在巴基斯坦旅游时,小罗穿的是一件黄色的上衣。他发现当地的人们频频注意他的衣服,有些人甚至对他投来不太友善的目光,他不知道自己哪里做得不对。

在中国黄色被认为是阳光温暖的颜色,而且在古代,黄色还是帝王之色,只有皇帝才能穿黄色的衣服,以显示尊贵。但在巴基斯坦婆罗门教僧们所穿的长袍是黄色的,容易引起宗教界及某些政治性的厌恶,所以在巴基斯坦最好不要穿黄色衣服。这也是为什么有人对案例中的小罗频频投来不友善目光的原因。绿色对伊斯兰教是圣洁和庄严的颜色,他们的国旗和清真寺的壁砖常饰以绿色,但在中国,人们对绿色避之不及,男人若戴了绿帽子,则意味着太太不贞。

1.4 时间观念差异

案例四:我们伊斯兰堡孔院的一位丁老师是新来的外派教师。有一次孔院搞活动,让他负责M织巴方学校的学生前来彩排中秋节文艺表演。但是巴方的领队老师带着学生姗姗来迟,并且迟到了一个多小时,来了也不着急着进入表演状态。这位丁老师很着急,因为后面的时间他还安排了其他项目。好多个学校的彩排不得不因此拖延至午饭以后。丁老师对于此事非常气愤和不解,认为巴方老师不讲信用,不负责任。

中国人的时间观很强,若开会要求7点到,人们往往会提前十多分钟或整点到,避免迟到,以表示对对方的尊重。但巴基斯坦人不一样,他们整个国家的时间观都很模糊,他们认为迟到是正常的事,这不是不尊重人的表现,而且到了也不会马上工作,而是谈论一些其他事情。由于丁老师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所以导致彩排拖延,产生矛盾。要是丁老师告诉他们提前到,问题也就解决了。

1.5 其他方面的差异

在中国,点头表示肯定,摇头表示否定,但在巴基斯坦却恰恰相反,他们摇头表示肯定、赞赏,点头却表示否定,所以当巴基斯坦人对你频频摇头时你一定不要感到诧异。在巴基斯坦给人递东西时千万不要用左手,因为他们认为左手是肮脏的,用左手是对他们的极大不尊重,但中国人没有这样的概念。在中国当我们看到喜欢的小孩时,我们会不自觉的摸摸他们的头和脸以表示喜爱,但在巴基斯坦千万不要摸小孩的头,因为他们认为头是人最纯洁和高贵的地方,外人摸头这对他们来说是一种极大的侮辱行为,头只能被家里的长辈触摸。在巴基斯坦的婚礼上你会看到新娘全程满脸愁容,也许你会奇怪新娘为什么不笑,因为巴基斯坦人认为新娘愁容满面是表示对自己娘家人的恋恋不舍,新娘越哀愁越受到人们的尊重。中国古代婚礼有过哭嫁,但现在新娘都是高高兴兴地出嫁。而且在巴基斯坦不能随意戴鼻环,因为这表示已婚。

2 中巴文化差异产生的原因

2.1 社会行为规范影响

由于国别不同,地理环境和社会环境不同,自然社会行为规范也会有所不同,当一个行为在一个国家看似是合理的行为时,在另一个国家也许就是不合理行为甚至非法行为。如朋友见面时拍背,这在中国人看来再平常不过,但在巴基斯坦就被认为是不合理,忌讳的动作。摸小孩头也是如此。

2.2 影响

历来是跨文化交际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由于引起来的文化冲突比比皆是,甚至演变到偏见仇恨,最后彼此互斗残杀。中国大多数人没有明确的信仰,所以没有过多忌讳。但巴基斯坦95%以上的居民信奉伊斯兰教,你到处都可感受到强烈浓厚的伊斯兰教气氛,看到清真寺的尖塔和圆顶,听到“至大”的呼礼声,所以他们不吃猪肉,不穿黄衣的习惯都是受到伊斯兰教文化的影响。

2.3 价值观影响

在文化的诸多要素中,价值观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最大。Rokeach在1973对价值观的定义是:价值观是用来选择和解决冲突的规则。时间观也是价值观的一种体现,人们如何看待和使用时间是在特定文化中慢慢习得的。中国自古就有珍惜时间的谚语,如: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中国人很珍惜时间,赴约时也很守时。但巴基斯坦人的时间观念就没有这么强,在他们的价值观里,不准时赴约不是什么失礼行为,提前到达反而会让主人觉得未准备好而措手不及。此外巴基斯坦男女地位的不平等性也是受价值观的影响。

2.4 思维方式影响

思维方式影响着文化,文化反过来也影响着思维方式。中国人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形成了委婉的处事风格,是曲线思维,形成了高语境文化,而巴基斯坦人直奔主题,是直线思维,属于低语境文化。这两种思维碰撞必然会导致交流的阻断与不理解,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当你委婉告诉一个巴基斯坦朋友车坏了,今天还要去机场时,他除了表达遗憾之外便无其他表示。

3 建议

文化差异带来的文化冲击对外派教师及常驻人员的冲击最大,所以掌握跨文化交际知识对他们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对此,笔者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在跨文化交际的知识方面:我们应该多了解巴基斯坦文化,包括政治、历史、宗教、教育、风俗习惯等,在坚守本国文化的同时做到尊重对方文化,对不同之处采取宽容的态度,做到求同存异,和谐共处的原则。第二,在跨文化意识方面:留心身边发生的跨文化交际事件,并注意思考这些事件和现象背后的文化原因,做到经常反思自己的跨文化经历并能分析出不当行为然后马上进行改正和调整,养成良好的跨文化意识。第三,在跨文化交际技巧方面:首先我们要做到最基本的就是尊重对方、其次做到消除民族歧视、增加自信、提高移情能力,降低以自我为中心等,这些因素都有利于促进交流的成功。第四,在跨文化交际态度方面:可以以开放积极的心态多参与跨文化的交际活动,在活动中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接触学习并建立良好的关系,使自己能更快更好地融入到当地文化氛围中,要避免刻板印象、偏见、歧视等不正确态度,对于不同的文化行为与观念,我们应该以宽容、包容和尊重的态度来对待。

4 结语

在全球化的今天,不同文化的交流和碰撞在所难免。巴基斯坦作为中国最铁的盟友,与中国的交流势必越来越频繁,但由于两国文化的差异,又不可避免地会带来文化的冲突,如何更好地完成跨文化交流而不至于出现令双方尴尬的局面,这是我们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通过对中外文化差异案例库平台中的案例进行分析,将中巴两方的文化差异进行分类,进而对差异a生的原因进行剖析,最后给出相关的建议。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我们应当以最真诚的心待对方,以宽容理解的态度待不同,那么交际必能成功,“巴铁”友谊定当远存。

参考文献

[1] 祖晓梅.跨文化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5.

[2] 陈国明.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跨文化交际文化差异范文11

【关键词】语言 文化 差异

学习语言的目的就是为了交往。只有通过交往,才能达到学习语言的目的。交往是文化的一种属性,是一切时间活动得以进行的前提和条件。而许多学习语言的人往往重视语言方面的能力,认为只要学好语言就能进行很好的交往,而忽视文化差异对交往过程的影响。本文以集体主义文化一个体主义文化维度变量为出发点,从不确定回避程度,内群体的重要性,面子策略,隐私四个层面的对比分析来探讨由中西方文化差异所导致的交往失误。希望以此来引起人们对跨文化交际知识及能力的培养在外语学习中的重视。

一、集体主义文化一个体主义文化

一般认为个体主义是西方文化的基石,集体主义是东方文化的基石。集体主义文化价值观:崇尚平和、集体主义、权威、等级结构、社会地位以及对上级的服从。强调顺应性、归属性,讲求自律、奉献、忠诚,以群体为取向,讲求人际关系的和谐,对群体有依赖感。个体主义文化价值观:重视人权、尊重个性的实用主义与人道主义。认为每一个个体都是唯一的、特殊的、与其他个体完全不同,因此个体利益是至高无上的。重视个人成就、个性创造、张扬个性。追求平等、提倡民主、不畏权威与等级差别。

1.不确定性回避程度。中国传统民族文化与西方成型文化,中国的不确定性回避程度高,而很多西方国家正好相反,一般认为,在集体主义占主导的中国传统文化中,“求平稳,尚统一”的观念根深蒂固;而西方成型文化的根本特征是个体主义,“冒险、竞争”精神备受推崇。

案例:

中西方在课堂教学中的差异。

中国学生在课堂上只是被动的受听者,他们所要坐的只能是注意听讲,记笔记不能随便说话。在课堂上中国学生没有进行课堂讨论的过程,更不用说向教师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并否定老师的某种观点或对某个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老师在讲完某一段落后,也从不向学生们提出听懂了没有?“赞成我的观点么”等问题。

如果学生确实有自己的看法并向老师提出异议,教师就会觉得很没有面子,觉得这是对尊严的挑战。如果学生有任何的不同观点或看法,只能在课后向教师提出更不用说在课上讨论了。学生们之所以没向他提问,是采取的强回避策略,竭力降低不稳定感,而西方人十分提倡批判精神,敢于质疑、反驳他人的观点,乃至权威。西方国家如美、英、加等国的课堂是生动活泼的。教师在课堂上是学习的一员。同中国老师离不开讲台,书桌不同,外国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任何地方,有时坐在课堂或讲台上,直面学生。激发学生的讨论及交流的欲望,很愿意接受学生们提出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和观点。并相互切磋和交流。

2.内群体的重要性。由于中国古代特有的家族式的社会结构以及中国人长期受儒家群体认同思想的影响,在中国形成了相对紧密的人际关系结构。美国社会以移民为主要社会结构,其文化核心部分由个人主义的价值观构成,因此,美国人的人际关系相对松散。

在个体主义与集体主义文化中即使内群体的名称相同,势力影响范围却不同。比如一名大学教师,在个体主义文化的美国,其职业对个人的影响仅限于在学校或校友会上。而在集体主义的文化的日本或韩国,这种影响会涉及他的全部生活领域。

3.面子策略。来自集体主义价值取向文化的人与来自个体主义价值取向文化的人在顾及面子方面所采用的策略和方式以及所涉及的关联是不相同的。非直接表达是表达礼貌的一项重要机制,所有的礼貌都是在顾及面子的情况下而激发出来的。由此可以说,集体主义价值取向文化的人比个体主义价值取向文化的人更倾向于间接表达。

由于文化方面的差异,人们在社会交往方面往往会采取不同方式。为了使相互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中国人倾向于做好每件事都避免公开抨击或反对某人。他们很少以“不”来回答问题。根据中国传统的观点,“不”的表达会使他人丢面子,不仅会影响团结,而且还会影响团队的和谐。美国人、英国人、加拿大人则比其他文化的人在人与人之间关系上表达的更为尖锐和率直。他们通过直接表达来展现自己自由的思想。对于他们中的许多人来说,东方人的间接表达让他们难以理解,即使他们的语言很优雅。在英语中有很多句子都表达了这种意思,“不要老在灌木丛旁打闹。”“要切题”等。

4.中西方在隐私方面的差异。隐私是心理环境的一个重要方面。中国传统的宗法集体主义造就了中国人对外群体较强的排斥心理;而个体主义的西方人虽强调个体的隐私,但他们对外群体排斥感较弱。西方对隐私权尤其重视,对西方隐私概念的了解就是对西方文化的深刻了解。许多在中国工作的外国专家经常报怨中国学生侵犯了他们的隐私权。如他们经常问诸如此类的问题:“你一个月挣多少钱?”“你结婚了么?”“你多大年纪?”中国学生很难把握怎样交流才能被对方所接受。

二、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文化意识的方法

首先,笔者认为教师应该帮助学生认识到每种文化都是在特定的自然环境、历史条件、地理位置、社会现实中形成的。这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就整体而言是相关的,每种文化都有糟粕和精髓。所以,我们不能轻视或大力褒扬某种文化。英语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具有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从而避免因文化偏见而导致的文化冲撞。

其次,英语教科书中包含了许多关于以英语为母语的各国风俗习惯,行为方式等内容。教师应该注重教科书为初学者提供的问候语,人物称呼,握手等等的文化注释。

再次,文化偏见。也就是说,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合理利用课堂上的每一分钟,简要地介绍一些中国同西方差异的知识。并如何集中精力讲授和倾听不同文化的交流方法。

跨文化交际文化差异范文12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送礼文化;差异

一、中国早期的送礼文化

中华民族素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礼记・曲礼上》记载:“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1]“礼”原是宗教祭祀上的一种仪式,《说文解字》中记载所谓“礼,履也,所以事福致福也”。[2]此时的“礼”是行为的准则,并没有宗法等级的意义。但是当阶级社会出现之后,作为宗教祭祀仪式的“礼”出现了社会身份的区分。有了人类社会之后,物从礼的精神内核中蜕化出来,成为人与人之间有“礼”的外在表现形式,融入到社会交往之中。于是,有了礼物即礼的外在表现形式、礼仪即社会交往的仪容规范和礼意即通过礼物和礼仪传达的目的和情谊。

礼物一词由两个字组成,它是指社会交往中,人与人之间互赠的物品。第一个字“礼”的意思是仪式、礼节以及诸如忠孝的道德理念的仪式性表达。第二个字“物”的意思是物质的东西,这个汉语词暗示了礼物不只是物质的礼品,它承载着文化的规则并牵扯到仪式。[3]所以,本文送礼中的“礼”强调的是不仅仅是其物质属性,而更多的是礼物的文化符码。

二、中西方送礼文化的差异

(一)送礼的场合

首先,中国的传统节日是亲朋好友之间赠送礼物必不可少的时机,比如中秋节的月饼或者端午节的粽子都是庆祝传统节日,家人团圆时表达祝福的一个美好寄托。其次,一个人的人生的各个重要的阶段也是赠送礼物的重要时机。比如,小孩的满月、百日,年轻人的生日,日常的婚丧嫁娶等。最后,日常社会交往中的多个场合,比如邻居乔迁、领导升职、好友店铺开张等情况也是中国人赠送礼物的常见的场合。

相比中国人送礼,西方人送礼则不太频繁。一般是在生日派对、毕业典礼、订婚、圣诞节等重要的日子,这些场合基本都是客人参加主人举办的派对,同时献上自己的礼物。

(二)礼品的选择

中国人送礼十分讲究礼物的价值,认为太便宜的礼物会显得不重视对方,甚至造成误会,伤感情,破坏双方关系。所以一般选择的礼物都比较贵重。像在传统节日中,中国人给上级会选择将近上千元的月饼,春节会特意选择千元到万元不等的购物礼券。不同于西方人,中国人独有的是直接拿钞票作为重大日子的礼物,即我们常说的“份子钱”。邻居乔迁、日常的婚丧嫁娶这样的场合免不了直接送钞票。还有一种直接以金钱作为礼物的日子就是春节,这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方式,即长辈给晚辈的“压岁钱”,代表着祝愿晚辈健康成长。西方人则不会直接拿钞票作为礼物相送,而且他们不太偏爱贵重的礼物。“礼轻情意重”,对他们来说,赠送礼物的心意,主人的喜好以及礼物的纪念价值才是最重要的。像一些有特色的礼物,包括自己制作的小点心、鲜花、贺卡、红酒等都是西方人的礼物的最佳选择。

送礼时,还应重视中西不同的禁忌。首先,要注意礼物的数量。中国人不喜欢收到单数的礼物,认为双数是吉利的象征。但西方人认为双数是不吉利的,同时也不喜欢收到数字带13的礼物。其次,要注意礼物的颜色。中国人不喜欢黑色或者白色,这一点跟西方人是一样的。但中国人特别偏爱红色,因为红色象征富贵吉祥。最后,要注意礼物的含义。中国人一般不送手表或者钟,因为送“钟”与送“终”同音,易造成不好的联想。中国人也比较忌讳送鞋,因为它有送人走,送“邪”,给人穿小鞋的含义。而在西方,千万不能直接送钱,因为这对他们来说是一种侮辱。

(三)送礼的方式

中国人的性格比较含蓄,甚至是拐弯抹角。当送礼人大方地送出自己的礼物时,收礼人总是表现地推脱再三,最后在双方的“争执”与推搡中,完成礼物的送达。在这一过程中,送礼人不管礼物贵重与否,都会称此为微薄小礼,不成敬意。受礼人则会“埋怨”,下次再买礼物就不欢迎之类的话。中国人的委婉还表现在不会当着客人的面拆开礼物,而是在送走客人之后才一探究竟。

西方人则表现地更加直接一些。西方人送的礼物的包装一般都比中国人的礼物精美,他们会欣然接受礼物,再当面拆开礼物,然后对礼物赞不绝口,同时向送礼人表示感谢。

(四)送礼的目的

中国人和西方人送礼的目的差别显著。中国人送礼一般都是应付交际或者为了达到某种目的的事前行为,即社交礼居多。如参加同事婚礼不得不出的“份子钱”,下级给上级送的为了巩固关系的厚礼。同时,现代的中国人已经把送出的礼物当作自己身份的象征,“拿不出手”的礼物被认为会影响到自己的面子,而越是这种心理,越会使得收礼的人产生一种心理负担,从而下次还礼时考虑送出更贵重的礼物。[4]

西方人更在乎的是礼物的纪念价值或者象征意义,属于事后送礼,即为了答谢对方的帮助或者款待所送的感激之礼。所以,西方人不存在对比礼物是否贵重的心态,也就不会给收礼方造成心理负担。

三、中西方送礼文化存在差异的原因

(一)文化根源

中国有着5000多年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其中儒家文化最受推崇。在中国传统的“仁、义、礼、智、信”五常中,“礼”是中国儒家思想最为推崇的一项美德。[5]所以,中国人从人情和伦理的角度都很重礼。通过送礼建立和维系人际关系,赠受双方变成了人情的债权人和债务人,甚至实现了非平衡的链条下的持续的利益互动。其中,儒家中庸的思想强调不偏不倚,这种追随大多数的从众心理也使得赠送关乎人情的贵重礼的现象更加普遍。

西方国家中,比如美国有着历史悠久的移民文化。这使得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人更倾向于独立和自由,这使得他们远离了固定的生活模式和繁杂的规范礼仪。[6]同时,西方人的实用主义,让他们不太接受贵重的礼物,而是接受红酒、巧克力和手工饼干等具有实用价值的礼物。

(二)

和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中国的主流宗教是佛教和道教。佛教的教义讲究修行和因果业报,而道教则讲究尊道贵德。这些虔诚的信仰深深地根植于中国人的思想之中,于是会在送礼时将美好的愿望寄托于礼物之上。比如,小孩出生时送的金平安锁,男女之间相送的平安符等。

西方国家的主流宗教是基督教。基督教是纪念耶稣的节日,因此圣诞节、感恩节和复活节则成为西方人最看重的节日,也是送礼最常见的场合。因为在这样的节日中。西方人大多是带着虔诚的心去做礼拜或在家庭聚会中集体祈祷,所以对于节日的礼物的贵重与否并不是很看重。但是与13有关或者系成十字架的礼物包装却是他们所禁忌的。

(三)价值观

南达和沃姆斯指出:“价值观是不同的文化模式下指导人们对周围的自然和社会环境做出判断,以界定正确、真实、美好的共享观念。” [7]霍夫斯泰德提出了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的价值观维度。而中国人和西方人分别属于集体主义价值维度和个人主义价值维度。

中国人的集体主义价值维度强调人的个性以社会网络为基础,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因此,中国人通过送礼的方式显示出送礼者对受礼者的尊重程度,并以此来建立和维系人际关系,满足其社会需要的心理状态,从而获得群体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西方人的个人主义价值观强调人的个性以自我为基础,不以社会需要为导向,更加开放、自由。因此,西方人的送礼行为不会受到一定的群体规范的制约。西方人公私分明,不会发生私人交际的送礼行为影响公事的处理的情况,不会发生迫于群体压力而被动送礼的行为。

(四)性格表现

中国人十分讲究面子,即注重自己的声誉,认为所送的礼物的价值是身份的象征。亚瑟?史密斯曾提出送人一份丰厚的礼物算是“给面子”。但是,如果礼物是个人所送,受礼人应当只接受其中的一部分,统统拒绝是很少见的。[8]正是这种“好面子”和礼尚往来的行为,构成了现如今中国人的礼物消费和赠送的现状。同时,中国人容易拐弯抹角,收礼时常常表现出推辞之状。受礼人可能并不是秉着不接受的心态,不管礼物贵重与否,都要表现出谦让和客气的样子。

西方人为人处事表现地更加直截了当,不存在拐弯抹角。因此,他们真挚地感谢对方的礼物,然后当面拆开礼物,真实地表达自己对礼物的喜爱。

四、跨文化交际中送礼的对策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不管是国家领导人还是中西方民间的交流越来越多,赠送礼物则是增进彼此关系、拉近沟通距离的第一步。跨文化交际中的送礼应在入乡随俗和发扬本国特色的双轨下并行。

由于社会文化背景和风俗习惯的不同,每个国家或地区都会形成本土所特有的送礼文化。一方面,应注意不同的国家有哪些送礼禁忌。比如对于法国人来说不能送康乃馨和;对于英国人来说不能送百合花;拜访德国家庭时,不能对女主人送玫瑰花等。另一方面,应视双方关系的程度来选择合适的礼物。初次见面,太贵重的礼物会给对方造成一种心理紧张感。所以,应该选择巧克力和红酒等简单的礼物或者第一次见面不送礼物,而在第二次的见面中将送礼送出。

中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具有深厚的底蕴,形成了其独有的中华特色,将这一特色的中国式礼物送给国外友人,不仅表达了中国人对于他们的情谊,而且宣扬了我们独特的中华文化,促进了双方的文化交流。比如,2011年上海APEC会议期间,中国送出了结合传统工艺与西洋花色的“粉彩开光上海景观玉兰壶”作为国礼。而2014年北京APEC会议期间,中国则选择大宋官窑钧瓷作为国礼,它不仅代表了中国清净和雅的茶文化,更加体现了中国的交友之道和对与会嘉宾的祝福。

五、结论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不管是国家领导人还是中西方民间的交流越来越多,赠送礼物则是增进彼此关系、拉近沟通距离的第一步。在我国,礼物赠送已成为一种约定俗成的人际交往方式,这是受到中国的传统文化、、价值观和风俗习惯等各个方面综合影响的结果。Collier和Thomas认为跨文化交际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而交流成员认为自身与其他交流成员在文化因素上有所区分。[9]西方有不同于中国的送礼文化,这充分地体现在以文化为主要差异的跨文化、跨种族、跨语言的交际之中。积极认识送礼文化的差异,分析其背后的原因,运用适当的送礼对策,才能成功并融洽地与西方人乃至更多国外人士交往。

参考文献:

[1]戴圣.礼记[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5.

[2]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2013.

[3]阎云翔.礼物的流动[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43.

[4]萧洪恩,王娟,马丹.礼物的话语:春节场域下送礼演绎模式的文化解读[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05:1-6.

[5]杜晶鑫.从送礼看中西方礼仪的文化差异[J].现代交际,2012,01:98.

[6]刘甜甜.从跨文化交际的视角看各国送礼习俗的差异[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8,04:47-48

[7]S. Nanda and R.L.Warms.Cultural Anthropology[M].CA:Wadsworth,19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