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跨文化交流背景

跨文化交流背景

时间:2023-06-06 09:32:57

跨文化交流背景

跨文化交流背景范文1

[关键词]跨文化交流;民族院校;中外交流

[中图分类号]G75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2)12-0118-02

近年来,来华留学生规模不断扩大,层次和要求呈现多样化发展趋势,给外国留学生的教学、社会化管理以及跨文化交流的研究带来了新的课题。民族院校从跨文化交流的视角重新审视民族文化与民族地区社会环境对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影响,有利于帮助异域文化的留学生尽快融入到我国民族地区学习和生活的环境中,也有助于提高民族高校师生与外籍友人间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国际合作的水平。

一、跨文化交流的内容和原则

跨文化交流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际活动。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讲,信息的编、译码是由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所进行的交际就是跨文化交流。在我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时期,中华民族文化的多元化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前来西部民族地区进行民族文化和风土人情的体验和探究。随之也带来了许多跨文化交流的问题,特别是在欠发达的少数民族地区,因低效率的交流、沟通和相互间的文化背景、生活习惯、价值取向的差异,容易导致外国人对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领域认识的偏差和误解,影响了我国的对外形象和声誉,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双方的理解与合作。民族院校做好中外交流主体间的跨文化交流工作,对于吸引更多的外国人前来学习交流,让他们亲身体验到我国民族地区繁荣发展的大好局面,积极排除来自境外的不利因素,从而实现民族地区的长治久安、人民安居乐业意义深远。在跨文化交流中,应注重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 一)尊重认可原则

“对其他文化的尊重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长期倡导的跨文化态度,因为这是和谐的跨文化教育的基础。”文化尊重的表现形式是对民族文化的充分关注,特别是对民族感情与民族意识的尊重。

(二)平等心态原则

跨文化交流是双向的行为,“跨文化交流不是对目的语文化认识、理解和接纳的简单的单向过程,更不应是一味地迁就和顺从另一方文化”,而是在互相认同彼此文化、平等相对的基础上进行广泛的交流,否则,就会滋生各种形态的沙文主义和民族主义,形成文化冲突。只有在保证对方不失去本民族特征的情况下,进行文化交流与传播,使对方理解和接受异域文化。

(三)包容借鉴原则

“包容的本质是对异文化的一种接受的心态,特别是对于本民族截然相反的文化形态的公正认可,以及对这种对立性、否定性的接受。”在跨文化交流中,双方要提倡双向、多向及互动的宽容,即在尊重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克服彼此的文化偏见,消除各种形态的文化冲突,求同存异,相互借鉴,共同发展。

二、对跨文化差异分析

(一)对认知多元化差异的分析

来华留学生有着不同的国度,不同的民族、种族,不同的信仰和不同的文化背景,这种多样化越来越广泛。由于他们所接受的教育、思维方式以及生活习惯的不同,对我们的文化背景和管理模式有着不同的反应。很大程度上,我们往往会有意或无意地惯用大熔炉的观点和方式来描述组织,认为不同的人在组织中多多少少地会被自动的同化。但是,来华留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不会把自己的文化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偏好放在一边。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许多发达国家的学生来到中国,特别是到欠发达的民族地区,无意中流露出一种民族与国家的优越感,发展中或落后国家的学生而有一种自我封闭的心态。因此,我们需要了解不同的文化背景和认知事物的多元化特点,积极适应各种各样的人群。在相互尊重的前提下,把来华留学生作为相同的个体不同的群体而对待,承认文化差异的存在,并对文化差异做出反应,从容以对。如果管理得当,多元化会提高组织的创造性和革新精神,如果鼓励不当,就可能出现沟通困难和更多的心态对抗。

(二)对时间观差异的分析

对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其时间观也不一样。有学者指出,在时间取向上,我们是过去取向,而西方人则是未来取向。这种差异还表现在对时间的利用方面。以西北游牧民族地区为例,由于游牧生活方式的相对自由性,对空间与时间概念的认知不去刻意精确,所以在时间的支配、利用方面比较随意,灵活性较强。而西方人使用时间十分精确。我们在工作中对未来时间的安排往往是“另行通知”、“过几天再说”、“以后在议”等,缺少具体化的安排。对我们来讲,这一情况由于司空见惯而很容易被我们理解和适应,但对于留学生来讲,常常无所适从,很难理解。这无形中加大了民族院校留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难度。

(三)对思维方式差异的分析

哲学家张岱年先生指出:“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是整体思维,缺点是笼统思维,强调直觉,轻视分析方法。”这对于民族地区文化背景下的人们而言,表现较为突出。西方人见长于分析和逻辑推理,其思维模式呈线式。而东方人见长于整体式,富有想象和依靠直觉,是一种圆式思维模式,具有明显的笼统性和模糊性。与西方人那种或肯定或否定的精确性言语观不同,由于儒家文化“贵和尚中”精神和各民族追求和睦交融而表达礼让心理的引导,我们往往偏重迂回、含蓄和笼统的表达观,这种思维差异在与外国人交往中常有体现。所以,在跨文化交流中加强预测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就显得更加重要。

跨文化交流背景范文2

跨文化交际是指拥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进行交际的行为。跨文化交际的沟通桥梁便是语言,即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使用同一种语言进行交流,且不因为跨文化而产生交流障碍。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跨文化的交际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其中英语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更是重要的。英语是国际通用语言,是参加国际事务、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所必须使用的语言。而非英语国家的英语人才若想能够参与国际交流,则学习跨文化知识,培养自身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无法回避的挑战。面对着这一时代背景,英语教师的授课就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以满足社会的要求。在跨文化交际教学中,教师在讲授大学英语时,不但要向学生讲授英语传统语言知识,例如语法、词汇等内容,还必须让学生了解语言背后所蕴涵的文化背景知识,尤其是英语中包含着宗教、神话、语言等多方面的文化背景知识,这就要求大学英语教学应该把英语、英语国家文化、英语交际方法等多学科内容进行有机结合,形成一种英语跨文化教学方法。

英语跨文化交际教学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两方面的能力:一是跨文化交际能力,二是英语语言的使用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是指用不同文化的语言能够表达出语法合理的语言,还能够在适当的场合使用恰当的语言,从而形成自己的交际圈子。语言能力不单单是指能够听、说,还指了解所使用语言内容中所有的“明规则”和“潜规则”,拥有一套抽象的语言知识状态,能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实现无障碍的交流。

二、跨文化交际学习的必要性

英语教学不但要教会语言本身基本词汇、语法、逻辑等内容,更应该教会学生了解不同的文化背景给语言带来的内容,从而形成学生自身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一种文化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其语言中,语言和文化的关系体现为语言不仅包含语言,还包括文化的副语言。语言不仅用于内容的传播,也传播了本门语言的文化和知识。交际是通过语言在特定的社会文化中实现的,只有了解相同的文化才能实现无障碍的交流。可见,在英语学习中学生必然要面对语言所带来的文化冲突,如果不解决这种文化冲突,仅仅学习语言的内在逻辑性,那只是学习一种符号,并未完全习得语言。我国传统的英语教学中过于强调应试教育,对于学生的读、写较为重视,学生的听、说能力较差,于是产生了“哑巴英语”等现象。目前随着我国对外交流不断加深,对于人才的英语能力要求也不断的加大,尤其是英语交流能力,所以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就应该重视英语的跨文化交际方面的教学,通过英语教师英语国家文化方面的教育,不断提高学生对于英语文化的敏感性和交际能力,让学生能够在与外交流时得体地使用英语,能够学以致用,拥有强有力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三、提高英语跨文化交际教学的有效方法

提高英语跨文化教学的水平,就是在大学英语的授课过程中不断加入英语国家的文化内容,因为不单单是语言教学,所以对教师的备课工作量等方面压力较大,跨文化交际教学对教师的教学能力、个人专业能力、跨文化素养三方面都有很高的要求。不但如此,教师还需要在课堂上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对于英语国家文化等方面的兴趣。笔者认为跨文化交际教学的提高方法具体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提高教师素质

现在提倡把课堂还给学生,培养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提倡学生在大学学习中占主体。很多人认为这是对于大学老师的要求降低,笔者认为非但不是降低而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教师对于讲授课程所有内容、结构了熟于心,才能够引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前进。学生跨文化交际学习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和培养,教师的跨文化素质尤为重要,这就要求授课教师,一是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对于英语国家的政治、经济、历史、地理、宗教等方面的知识进行不断的学习。英语是世界通用语言,使用英语的国家就有很多,例如英国、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家,这对教师来说工作量和工作压力都很大。二是英语教师在教学中要侧重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就在学习、了解英语国家的风俗、文化之后,还应该针对跨文化交际方面有所涉猎,应该读这些方面的书,在课堂上把跨文化交际的内容结合英语教学,深入浅出地灌输给学生。三是在条件成熟下,教师可以去英语国家实际感受跨文化交流,用亲身经验教给学生哪些方面需要注意。四是教师应通过培训、会议等方式和其他高校进行交流,通过互通有无,可以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改善教学质量。

(二)培养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

学生应该在学习英语语言的同时,老师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学习跨文化交际能力,这就要求老师做到,一是指导学生充分利用教材中跨文化知识,培养学生对于英语类国家文化的兴趣性和敏感性。利用教材里面的文化知识,教师在备课过程中深挖其文化内涵,在课堂讲授中传递给学生这些文化知识。此外,除了教材内容必要的文化知识点外,还应该扩展背景知识和英语类国家文化,使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就能够获取跨文化知识。二是利用课外阅读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语语言能力,还包含着丰富的当地风土人情、历史文化,可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师应该推荐或者硬性要求学生研读一些经典的英文原版著作,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可以了解英语国家文化、价值观,学习了跨文化知识,提高了以后的交际能力。阅读后教师还可以和学生进行交流,加深学生的正确印象,纠正学生的错误思路。三是,利用英语国家的影视、音乐作品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英语国家文化以美国为首,美国的影视作品和音乐作品水平较高,学生对这些作品的兴趣也较大,可以通过看、听来加强学生对于跨文化的交际水平。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好的、具有地方代表性的影视作品给学生欣赏。在欣赏的过程中,讲授一些背景知识,提高学生对跨文化知识的兴趣。影视作品的一些台词、经典对话也会加强学生学习英语语言的表达。教师还可以通过课间十分钟,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短小的音乐作品、幽默短片来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形成碎片化的学习。四是,教师在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时,要注意东西方文化的对比。了解英语国家的风俗时,要知道为何风俗是这样的,汲取其文化精髓,提高英语语言使用的准确性。此外还需要注意,教师在讲授过程中应尽量中立地比较东西方文化,应从客观的角度去描述不同国家的习惯,培养学生能够从容地尊重不同国家的不同习惯,不要盲目地对其崇拜或者批评,拥有平等和尊重的态度才能够更好地实现跨文化交际。

四、结语

跨文化交流背景范文3

【摘 要】英语作为一门国与国交际的语言工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由于语言学习者大多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我们在学习和使用中,时常会遇到跨文化交际领域方面的干扰。本文重点论述跨文化交际在英语教学中所起的作用和影响,以便教师能在教学中合理安排跨文化知识的渗透,有效消除母语对英语学习者的干扰,提高其英语实际应用能力。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 高职高专 英语教学

一、跨文化交际

跨文化交际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或“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指的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体之间的交际,简言之,就是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彼此相互交流交际的过程,主要是指国与国之间在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生活方式、传统习俗、信仰、信念、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等的交流。最初的阶段,跨文化交际主要是研究文化人类学和民族学方面的内容,随着国际交际之间的日渐频繁化,跨文化交际越来越多地引起了教育界的广泛重视,促使了外语教育工作者转向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对外语教学实施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

二、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与跨文化交际

英语是高职高专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之一,所以英语教学担当着重要的使命。在这一阶段, 我们应帮助学生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掌握良好的语言学习方法,提高文化素养,以适应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求。可是由于高职高专类的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真正能做到运用英语自如的学生少之又少,多数学生仍旧停留在英语学习的表层层面上,而且英语学习的兴趣不高,还需要老师从单词、短语、句子结构等方面一一讲解,英语交流起来还相当困难,“哑巴英语”的状况还普遍存在着。

在英语的教学中,我们总期望学生能用英语流利地交流表达,更加地道化,母语的味道越淡越好,可是学生在真正的表达时,总是用母语思维去行文造句,由于对西方文化知识的欠缺,理解不当,致使表达欠妥或是扭曲。例如: 中西方的名字写法和称呼方式不同: 姓与名位置颠倒,如 Tome Green,Green 是姓,应称呼为 Mr. Green,而非 Mr. Tome。 这与汉语中对人的称呼相反,如李××,李是姓,应称呼为“李先生”。还有这样一则笑话: 一位外宾想去洗手间,便问一个学生说: “I wonder if I can go somewhere?”,而该学生却把 somewhere误解为“某处”,因而回答道“Yes,you can go anywhere in China.”。又比如说外国人习惯以谈论天气作为彼此的见面问候语,“It is a fine day,isn’t it?”,而中国学生会经常质疑,“天气明明能自己看到,为什么总是谈论当时的天气状况”,像上述由于文化差异而导致的表达或理解偏差不胜枚举。因为我们更地的注重了语言知识的输入,而对使用这些语言知识的文化背景的介绍却很少。

文化背景知识的学习对于提高听力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提高学生对西方文化的理解能力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学生若对西方文化知识缺乏理解,缺少一定量相关学科背景知识,仅用汉语的思维逻辑去判断听力材料,就不能很好地理解英语语言,听力水平自然难以提高,更谈不上很好地应用英语语言。”例如,当我们听到“you are summer in my heart.”这个句子,由于中西文化的不同,会出现不同的理解,因为在中国夏天是很热的,而在英国夏天却是很舒适的。所以在英语教学中,首先我们应该注重对学生加大文化背景知识的输入,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还能提高学生的自身听力技能。其次,教师也可利用多媒体、情景喜剧、电影电视片段等直观手段,在英语授课中把背景知识更加生动形象化地向学生展示真实的国外生活和学习方式及环境氛围,大大加强学生对于知识理解的整体把握性。再次,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在自主学习娱乐中有效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多观看英语节目,收听英语广播、英语歌曲,浏览网络资源搜寻相关知识,有效利用这些手段,可以营造出具有浓郁西方文化氛围的学习环境,大大激发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兴趣,从而使学生获得对英语国家文化的感性认识,深刻体会英语文化,增强跨文化意识,最终达到自由正确交流的目的。

三、结语

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的语言进行交际,跨文化交际既是英语教学的目的,也是英语教学的手段。在英语教学中通过文化背景因素的导入,能够更清楚认识英语的结构和本质,更好地消除母语对于英语学习可能产生的干扰,极大地提高英语教学的效果。在教学中,应充分发挥文化背景知识和语言运用的作用,有效地指导教学,通过学习语言了解他国的文化、历史背景、风土人情,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水平,使学生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跨文化交流背景范文4

关键词:工学结合;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

一、高职在校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在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的背景下,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封闭的时代已经过去。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具有不同种族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着越来越密切的接触和交流,而这种交流能否顺利进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交流者是否拥有敏锐的跨文化意识和良好的跨文化交际能力。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2010-2020)》明确提出:“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纲要》的21章第66条明确提出了“培养各种外语人才”的重要任务。2013年,主席提出“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中国将会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各方面展开更加深入的交流与合作,而这些国家的语言和文化背景差异很大,要保证交流与合作的顺利进行,不仅需要大量的技术及商贸人才,还对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出了要求。所以新形势下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不仅需要具备过硬的专业技能,还必须具有一定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这样才能满足国家“走出去”发展战略的需要。

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内涵

关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内涵,主要有如下观点。Wiseman认为跨文化交际能力包括有效、恰当和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际的知识、动机和技巧[1]。张红玲将跨文化交际能力概括为四个层面:敏感性/意识、态度/情感、知识、技能[2]。戴炜栋、张红玲指出跨文化交际学与外语教学应密切结合,外语教学中应将文化教学和外语教学结合起来[3]。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理念上多强调知识、技能、态度等方面紧密结合。张红玲指出必须既培养态度和意识,又传授知识,还要提高技能,三管齐下才能实现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目标[4]。相关学者根据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内涵提出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模式。杨盈、庄恩平提出了意识发展、文化调试能力培养、知识传导和交际能力锻炼的“四合一”模式[5]。赵芳提出了“渗透式”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模式[6]。

三、工学结合背景下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模式构建

本文根据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及就业方向,提出了工学结合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模式,这种模式强调在给学生文化知识渗透的基础上,让学生参与到跨文化交际的实际任务中,通过任务模拟,积累跨文化交际知识,改善跨文化交际态度,提高跨文化交际意识和技能。

1.工学结合背景下的学习情景设计

课题组成员深入企业调研,对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常见的跨文化交际情境进行分类,对跨文化交际过程中所需的文化背景知识进行汇总。

2.跨文化交际学习内容设计

学习内容的设计突破了传统的以英语听、说、读、写、译五大基本技能划分的模块式组织形式,采取了“跨文化背景知识+跨文化任务实操训练”的布局模式,借鉴电视连续剧的拍摄手法,将人物活动轨迹巧妙编排到单元框架之中,使学习内容剧情化,学习情境场景化,无形之中让学生学到跨文化交际知识,获得跨文化交际技能。为了使学生更加真切地体会跨文化交际情境,课题组把每个跨文化交际知识点及交际任务都做成微课的形式,微课中使用多种多媒体素材,并用情景剧的模式进行导入或贯穿其中,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对跨文化交际知识和交际技能获得更加直观、更加深刻的认识。每个单元的情境互相关联,以故事的形式串起来,故事的主要人物设置如下:

1.大龙:大学一年级学生,英语基础薄弱,但是学习热情高涨。

2.小丽:大学一年级学生,大龙的同学,英语基础不错。

3.Lucy:大龙的高中同学,正在英国读语言学校,遇到很多跨文化交际障碍。

4.Nala:大龙和小丽的英语老师。课题组设计的跨文化交际情境从大龙、小丽和Lucy遇到的实际问题导入,通过他们的探索实践展开,再以Nala老师的讲解展示为总结,学习内容脉络清晰,引人入胜。

3.跨文化交际学习平台构建

为了在课上有更多的时间模拟跨文化交际情境,课题组和超星公司合作搭建了跨文化交际慕课学习平台,要求学生课前登录学习,这样课上就有更多的时间做跨文化交际任务。录制好的160个微课视频既短小精悍、自成体系,又相互关联、承前启后。课题组依托慕课学习平台将传统的教学模式网络化、数字化和显性化,学生可以随时随地登录平台进行学习,且可以反复观看微课视频,通过微课视频观看过程中弹出的测验题检测自己的理解程度。平台还实现了师生即时互动,真正做到搭建一个跨文化技能教学互动体验中心,为学生自主学习跨文化知识和技能提供了很大的便利。该网络慕课平台汇集优势师资力量,对跨文化知识进行了惟妙惟肖的呈现,利用情景剧再现跨文化交际实景,展示跨文化交际技能,具有极强的代入感。同时微课内容处于即时更新状态,凭借强大的共享性、可扩容性与互动性,能够满足不同英语水平的学习者的需求。

4.跨文化交际教材编写

课题组在整合提炼微课内容的基础上形成了跟慕课学习平台配套的跨文化交际教材。教材以跨文化知识为依托,以跨文化交际任务为载体,以跨文化交际技能为目标,既吸取了国内此类教材注重思想性、人文性、科学性、知识性等优点,又注入了国外社区教育、大众教育、终身教育的实用性特点;既注重打好语言基础,更侧重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教材内容选取了贴近校园生活和职业生涯、与跨文化交际相关的教学材料,在夯实语音、语法能力等语言技能的基础上,着力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沟通表达能力、跨文化对比理解能力、跨文化书面沟通能力与跨文化实际应用能力,旨在为学生将来解决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跨文化交际问题打下基础,为学生的未来职业发展和终身学习提供保障。

5.注重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混合式教学模式

为了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课题组采取了混合式教学模式,即线上+线下的教学模式。线上学习即学生课前登录慕课平台观看相关微课视频,学习相关跨文化交际知识和技能。课上采取任务教学法,每节课都围绕某一跨文化交际任务展开。首先就微课中的相关跨文化知识和技能进行分组讨论,并完成教材中相关讨论任务,老师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指导,解决学生在课前学习中遇到的不同种类、不同层次的问题。

讨论完后老师要求学生分组汇报讨论结果,师生对讨论结果共同反馈,最后归纳出本节课完成跨文化交际任务所需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包括文化知识、语言知识、跨文化交际技能和语言技能。接下来学生在拥有所需的跨文化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试着为所学跨文化交际情境中的交际任务撰写剧本,之后以小组为单位分角色模拟完成跨文化交际任务并上台展示,老师和其余学生仔细观看,做笔记记录下展示小组在完成跨文化交际任务过程中存在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并打分评价写下反馈意见。每个单元结束,教师都要求学生根据本单元所学情境编写剧本拍摄综合情景剧,要求涵盖本单元所学所有任务。教师认真观看视频,并对学生的情景剧一一评价反馈,最后选出其中的优秀情景剧在课上公开展示。这种形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下学生尽心准备,表现出色。为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督促学生认真完成交际任务,课程采取全过程考核的形成性评估方式,依据学生每次课前、课上和课后完成任务的情况进行记分并累计形成综合成绩。

四、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效果研究

课题组在构建好新的培养模式后,在学院十几个专业中进行了试点。在新的培养模式实施一学期后对课程实施效果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200多份,老师和学生都参与了这次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和老师都对这种培养模式给予了肯定。工学结合背景下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在教学实施中最突出的优点是给予了学生更多课堂参与的机会,基本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把教师的课堂变为学生探讨问题、展示自我的舞台,学生在课堂展示中真切地体会到什么是跨文化交际,拥有了跨文化交际意识,增长了跨文化交际知识,锻炼了跨文化交际技能。新的培养模式对每一个学生来说,在不同程度上都起到了督促的作用。教学实施中,教师普遍采取了分组管理课堂教学的方式。以小组为单位,学生们互相监督、督促课前的预习,探讨解决跨文化交际知识和技能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课堂上就所预习的跨文化知识和技能进行思考、讨论、吸收和拓展,并自己做出归纳,同时还通过实际跨文化任务操练巩固所学成果,得以实际应用和提升。

这种培养模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其内在的学习动力和学习积极性。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学生开始有了独立思考。比如,讲英国天气多雨使得英国人养成了爱读书的习惯时,就有学生提出了疑问,并对此提出了自己的见解。2.学生主动对所学知识进行拓展延伸。在学习健康理念与生活方式时,学生对比了解中西方健康理念,并思考这种理念差异背后的文化、地理和社会背景等原因。3.学生主动进行创作。在课堂展示环节,学生非常乐意根据所学内容,自编自导跨文化交际短剧,养成了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参考文献:

[2][4]张红玲.跨文化外语教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3]戴炜栋,张红玲.外语交际中的文化迁移及其对外语教改的启示[J].外语界,2000(2):2-8.

[5]杨盈,庄恩平.构建外语教学跨文化交际能力框架[J].外语界,2007(4):13-21.

跨文化交流背景范文5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营销策略

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世界各国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也与日俱增,跨国公司之间的往来越来越频繁。而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商务礼仪、风俗习惯等,使得文化差异逐渐成为跨国公司营销过程中的主要问题,营销策略的制定成为许多跨国公司成败的决定因素,而文化因素又是营销的关键。所以,要掌握一定的跨文化知识才能帮助营销人员制定成功的营销策略,以形成良好的跨国公司交往的氛围。

一、跨文化交际概述

跨文化交际(cross-culturalcommunication),指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也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通俗来讲就是如果你和外国人打交道(由于存在语言和文化背景差异),应该注意什么问题,或者如何得体地去交流。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交际双方必须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文化差异指不同文化圈之间的差异,尤其是中国和欧美国家的文化差异。在跨国公司交往中,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差异容易导致交际失误,引起冲突,对国与国之间的交往产生不利影响。中国同亚洲地区的国家,如韩国以及东南亚的一些国家,因为这些国家与中国同属东方文化圈,所以在文化取向和交际规范方面有很多相通的地方。2.交际形式的多样化。在跨文化交际中,途径多种多样。主要是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两大类。语言符号如电视、广播、报刊、广告等传播方式;非语言符号如一些画报、实物、影像或者演出等形式。当然还可以包括其他一些形式,国际文化博大精深。3.交际中语言统一。在跨国文化交际中,假如一方使用的是第一种语言,另一方使用的是第二种语言,那么交际是无法进行的。所以,在交际中,可以选择使用同一种语言来交流,如中国人和美国人交谈,可以选择使用汉语,也可以选择使用英语,这个交流环节中不需要翻译,以保证交流正常进行。4.交际中注重沟通效果。跨文化交际作为一门年轻的学科,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产物。这种产物不是说只要把对方的语言学好,就没有语言沟通障碍。其实这是个误解,人们过去把沟通看作会表达就可以,其实在跨文化交际中,让对方真正理解到你所要表达的问题才是成功的交际。沟通的目的是在于让对方理解你的意思,以达到预期效果。

二、跨文化交际产生的背景

科学技术突破性地发展,改变了世界格局和人类的生活方式。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也促使各个国家间在政治、文化、科技、贸易等方面的交往日益频繁。外交其实就是典型的跨文化交际,尽管现代科技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时间和空间距离,但是却无法拉近人们的心理距离,不同的国家、民族由于不同的历史渊源、不同的社会习俗,形成了特定的文化背景,而特定的文化背景又形成了不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社会规范、语用规则等,这些因素也给跨文化交际带来了潜在障碍、低效率的沟通,甚至因为误解而导致文化冲突。跨文化交际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是为了适应当今日益频繁的国家之间人际交往需要而存在的。现在也有很多高校和企业研究这个课题,可见文化交际对企业和国家的交往影响之大。作为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不仅要进行深入的理论探究,还要注重实际的应用探究,这样才能使跨文化交际更好地为跨国公司、国与国之间提供切实服务。

三、跨文化交际中的跨国公司营销策略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当今跨国公司交往中,若不了解对方的背景是很难打胜仗的。因为营销策略的制定要考虑到不同国家的不同文化背景,所以只有在了解对方文化背景特征的情况下,从多角度思考并制定营销策略,才能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1.把好语言交流基础关。在跨文化交际中大多数以语言交流的形式进行,语言作为人类交流的主要工具,在跨国公司营销中有着重要作用。语言交流是营销的首要环节,包括谈判和营销文案的策划等,都需要用适当的语言来体现。熟悉掌握各种语言并运用到跨国公司营销当中,克服语言障碍是交流的基础和关键。主要通过以下几点表现。了解各地语言特点和表达方式。任何一种语言的使用方式和表达方式都是不一样的。各国文化语言产生的历史背景不同,所以除了要理解它的意思,还要懂得它的表达形式和运用场合才能算是真正地握。掌握英语这门国际通用语言。目前,世界上通用的语言是英语,跨国公司在营销方面必须熟悉并掌握英语这门语言。由于互联网的普及,英语也越来越得到更多国家的认可和重视,并将其纳入国内作为第二门学习语言。所以,把英语学好、学扎实,是跨国公司交际来往中重要的语言基础。在交际语言方面要因地制宜。在跨国公司文化交际中,跟不同国家和不同民族语言交流,不可只考虑自身的语言特点,还要根据场合注意使用合适的交际语言,才能把公司的产品和品牌以恰当的语言形式营销推广出去。2.熟悉商务谈判中的文化差异。商务谈判是业务往来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金正昆表示,商务礼仪在不同场合下所产生的影响是不同的,也是非常重要的。包括东西方国家的文化差异,如何去尊重国与国之间的文化等都是在跨国公司营销中必须了解的知识。可见,跨文化交际在商务谈判中体现得最全面,跨国公司的谈判要得以顺利进行,必须要在尊重彼此之间文化差异的前提下,只有文化上得到尊重,才能进行经济、政治上的来往。商务谈判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个是沟通,一个是价值。如典型的东方人受到传统的教育是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注重团队合作,在处理问题时要顾忌双方感受。而西方国家的人是在自我激励的环境下成长的,注重个人努力和奋斗,甚至就餐也AA制。在商务谈判中认为为自己的利益斗争达到想要的结果就可以了,不太注意其做法是否对别人有影响。所以在营销过程中,要区分彼此的价值观,在沟通上注意把握谈判细节。3.注意营销品牌策略中的文化差异。跨国公司营销,不仅仅是公司的产品,还要营销公司的品牌。品牌是公司的第一形象,商标是最直观的表现,好的品牌和商标让人记忆犹新。纵观国际优秀的品牌公司,必有其优秀的内涵,符合世界潮流趋势。而如果不考虑世界各国的文化差异,在使用公司标志和品牌时就很容易引起误解,给营销工作带来一定阻碍。如一些汽车品牌的含义,若要在某个国家开拓消费市场,首先就要尊重这个国家的文化特征,才能让产品在营销活动中顺利开展,获取一定的消费份额。当然,现在很多跨国公司想把全球性品牌作为走向世界的一个重要战略,制定营销策略时也要做市场调研工作,包括消费者对品牌的接受程度、文化差异、地区差异等,避免一些因价值观和等带来的负面效应。要加大力度研究不同环境文化背景和消费模式之间的联系,更好地推广营销策略。4.重视广告中的文化差异。一个跨国公司,在对外营销中必定会有其独特的品牌和标志性的广告语。当今很多跨国公司在广告设计和广告宣传这方面投入很多资源。国际广告作为跨国公司营销活动的产物,目的是帮助公司产品快速进入国际市场,树立产品声誉,以达到占领销售市场的目标。一句好的广告语,可以深入人心并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帮助公司走得更长远。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的区别不仅是地域区别,还存在文化差异。比如,一句好的广告语在国内获得广泛认可,但在国际市场上可能广告语中的某个词或者字触碰到某国的文化禁忌和。我国文化含蓄、委婉,让人琢磨深思,而西方国家希望能够把意思表达得直观直接,这就体现了国际广告语的灵活性和高端性。各国的文字、图案标志和颜色等方面千差万别,所以跨国公司的策划者或者设计师在广告设计时除了要根据自身产品的特点,还要考虑各国的消费模式、文化风俗、是否符合消费者的观念和喜好等。所以要重视广告用语中的各种细节,包括产品包装上的广告语图案等,以创造出更适合各国消费者的优秀产品。

四、结语

跨文化交际对跨国公司的营销策略影响重大,尊重交往中国家的文化,接受文化差异,才能正确运用公司的营销策略。作为跨国公司的营销人员,不仅要熟知国内市场文化,还要扎实掌握各国文化知识,让跨文化交际维护好跨国公司之间的经济贸易往来,为企业提供更好的营销策略,实现跨国公司间的双赢,这是个漫长的过程,需要世界各国共同努力。

作者:王来伟 单位:安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跨文化交流背景范文6

1 跨文化交际的含义

跨文化交际,即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指的是来自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交际者运用语言或非语言的方式进行有效、得体的互动交流的过程,涉及到语言学、传播学、文化学、传播学等诸多学科的内容。不同的国家或地区有着多样化的文化或历史传承,有着不同的风俗习惯和语言文化,这些都会对跨文化交际造成不同的影响。

语言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交流和沟通,因此我们在大学英语的教学实践中,除了英语的基本技能,如听力、口语、阅读、写作之外,必须重视将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知识融入课堂,培养学生对英语国家社会文化的积极理解与欣赏,比较我们的文化和英语国家文化的差异所在,加强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技能,减少学生在跨文化交际时遇到的文化障碍和受到的文化冲击,从而进行有效得体的互动交流。

2 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的意义

2.1 有效消除交流障碍,防止交际摩擦

如上文所述,不同国家地区,其文化、历史、习俗都有很大不同,甚至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取向上也存在差异。我们运用语言进行跨文化交际时,如果不了解对方的文化背景,不了解对方的风俗习惯,不了解对方的俗语谚语等,有可能会无法正确解读对方语言所包含的信息,也无法向对方准确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造成误解,形成交流障碍,严重者甚至会升级为交际摩擦,以致出现冲突。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能有效的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

2.2 开拓学生视野,增加语言知识储备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要求学生自发自觉的去了解英语国家社会制度、历史文化背景、语言运用习惯等方面的内容,了解我们的文化和英语国家文化的区别所在,接受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种种差异,学着用native speaker的思维方式去进行思维,学习对方文化的精华,摒弃其糟粕,有助于学生知识面的拓宽和英语相关知识的储备。

3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3.1 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一直没有摆脱教师处于权威主体地位,学生被动接收的情况,大部分学生学习英语,主要目的仍是为了应付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或是研究生入学英语测试。这就导致我们的学生学习英语,其重点重心放在词汇和语法的学习上,自动忽略了对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与吸收。我们的大学英语教学工作者,也没有对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知识的传授有足够的重视。这种情况的出现,有其客观原因。首先,大多数学校因客观条件限制,大学英语的教学通常采用大班授课的方式,大的授课班级人数甚至达到八九十人,这使得任课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一对一,或是学生们之间用英语进行会话训练的机会大大减少。其次,大学英语课程设置不甚合理,课时少,教学任务重。在有限的课时内,教师要完成繁重的教学任务,不得不有所取舍。再次,我们的大学英语教学,缺乏良好的语言环境。受几十年来英语教学传统的影响,学生们只注重英语基本能力的培养,学习活动发生的主要区域局限于教室,学习活动的对象局限于大学英语课本,离开了英语课堂,立刻回归母语世界,所以学生们的思维方式无法转变,仍然是汉语式的思维。

3.2 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

首先,教师应当转变传统的英语教学理念,认识到跨文化交际意识对我们的重要意义,通过接受系统、专业的训练,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与积累,扩充自身的英语知识层面,以适应跨文化交际教学对于教学者的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仅仅局限于英语基础知识如词汇、语法等的教学,还应结合教材,恰当、适时引入相关背景知识,引导学生克服母语带来的思维障碍,培养学生主动进行文化对比的意识,引导学生了解文化差异,使学生既能接受对方不同的文化,也能在语言中包含我们自己的文化,减少文化冲击给学生带来的理解障碍。

其次,教师应当努力改善英语教学环境,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英语学习、交流的情境。我们的学生在用英语进行交流时,往往先把听到的英语句子翻译成汉语,然后想好怎么应对,再把应对的话翻译成汉语,往往词不达意,摆脱不了汉语思维模式带来的障碍。要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应当努力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英语学习和交流的环境,鼓励学生参与英语角等活动,鼓励学生与以英语为母语者多进行交流,鼓励学生互相进行交流,鼓励学生课外阅读英文原版读物,鼓励学生选取优秀的英语影视作品反复观看,鼓励学生进行角色扮演甚至话剧排演等活动。在教学中,教师应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方式和手段,以多种多样的形式,如网络、广播等,让学生更多的接触较为真实的英语语言环境,了解以英语为母语者的日常生活和交流方式,为学生能准确、得体的使用英语进行交际打下基础。

跨文化交流背景范文7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跨文化交际能力成为当代大学生必须具备的生存能力。本文分析了当代大学生跨文化交流的障碍,包括文化因素、偏见以及民族中心主义。进而从自身培养、教师导向,以及利用多媒体、网络等方式培养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使其成为合格的世界公民。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能力;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2-0022-02

引言:

进入21世纪,全球化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具有不同身份、不同背景的人们需要适应地球村村民的角色,形成以世界公民身份生存的立场。因此,当代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已经成为其必须具备的生存技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也明确要求高校应积极安排跨文化交际内容,以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1 跨文化交际障碍

目前影响我国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文化因素,对外来文化的偏见以及民族中心主义。

文化因素是指文化中的深层内核,即民族文化精神本质,主要表现为价值观。价值观是跨文化交流的核心,例如中国的核心价值观就是中庸、和谐,而美国的个人主义则是其价值观的首要表现。忽视文化的不同极易造成交际的障碍,甚至引发民族冲突。

对外来文化的偏见则是对于某种文化先入为主的、偏好性的观念。对外来文化的偏见极易造成交流的歪曲与误导,使得跨文化交际出现问题。大学生应当在搜集足够信息的基础上,以开放的视野接受信息,平等的进行沟通交流。

民族中心主义也是影响跨文教交际能力的一个主要障碍。它会使民众之间的不信任发展成为民族间的交际距离甚至文化冲突,是跨文化交际的一个潜在的问题。

2 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因此,大学生应当积极培养自身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师也应当尽可能的帮助学生培养这种能力。此外,还可以利用多媒体、互联网等先进的媒介来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2.1 大学生自我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

要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大学生自己必须培养其跨文化的意识与能力。首先,跨文化意识是指对原有文化以及外来文化之间关系的认识与理解,它不仅包括对两种不同文化的地区社会差异的认同,也包含学习者对该种系列文化的意识。只有培养了自身的跨文化意识,才能在接受文化差异的基础上,求同存异,进行广泛而有效的跨文化交流。

其次,大学生必须培养自己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即培养移情能力。这就要求大学生摆脱偏见,摆脱民族中心主义情结,不以本民族的价值观念看待和评判其他文化。大学生要在充分认识自我的基础上,承认并了解世界的多元性,学会换位思考,站在其他民族的立场上看待和思考问题,进而塑造全新的自我,提高自己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2.2 教师引导大学生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

教师在培养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对跨文化交际的关注,并及时培养其跨文化交流的能力,使其能成为合格的地球村公民。

教师在新生入学教育上就应当强调跨文化意识,介绍国际交流项目,为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奠定基础。在实施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在充分利用图书馆等资源丰富英语文化结构,鼓励学生主动与不同文化的人员交流,激励其跨文化意识的自我培养。

此外,教师还可以针对跨文化交际的具体问题进行专题辅导,例如对某一文化的专题介绍,可以邀请具有该文化背景或者了解该文化的人士进行专题讲座。也可以针对某一知识进行专题辅导,例如对礼仪知识的辅导,引导学生了解并区别不同国家不同场合的社交礼仪,使学生掌握最实用的跨文化交际方法。教师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跨文化交际的意识,也可以帮助其提高这方面的能力。

2.3 利用多媒体培养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多媒体教学具有直观、动态的优点,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多媒体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文章的背景知识。教师可以运用PPT、视频、图片等方式展现该文化的背景,使学生在最短时间内获得最大量的信息。多媒体教学法其生动性、形象性可以使学生对不同文化的认识更加明晰、准确,对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非常有利。

其次,多媒体教学法可以更好的设计英语活动,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师利用可以多媒体设计英语活动,例如为英语电影配音,不仅让让学生在主动参与英语活动的过程中锻炼其策划组织能力,更可以大大激发起学习英语的兴趣,对英语文化的好奇心也被调动起来,为其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提供锻炼机会和进行心理建设。

2.4 利用互联网培养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还需要积极利用互联网提供的信息与便利。互联网上丰富的信息资源是大学生了解不同文化的主要来源。大学生要想很好的进行跨文化交流,必须了解所交流对象的文化背景,这样才能实现情感的沟通与对接。例如从美国媒体的介绍中我们可以得知美国是一个极其注重个人价值的国度,我们在与美国人进行交流时就应当注意对其个人空间的充分尊重,不能盲目的套用中国的价值观。

但是,互联网上的信息良莠不齐,不仅需要教师进行合理的引导,学生自己也要增强辨别能力,正确区分正确信息与错误信息,真实直观的了解不同文化,增加文化素养,拓宽文化交际视野,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结语:全球化背景下,提高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势在必行,而对异质文化的深刻的把握和了解是实现跨文化交际的重要前提。教师和学生都应当致力于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并在此基础上增强跨文化交际的实践能力。本文仅从自身培养、教师导向,以及利用多媒体、网络等方面介绍了培养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方法,并不能完全解决跨文化交际中存在的所有障碍。我们应当积极探索更加多元化的方式,使当代大学生成为合格的世界性公民。

参考文献

[1] 黎樱,张庆林,教育国际化背景下大学生跨文化交际情感能力的培养[J]2011年10月第9卷第10期。

跨文化交流背景范文8

关键词:跨文化背景;英美文化;认识

中图分类号:G1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9-0155-02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一种历史现象,每一个社会都有与其相适应的文化。文化体现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在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中,不同文化背景的交往就是跨文化交际。这种交际形式体现在多方面,大到国与国之间的外事活动,小到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在当代,我们谈到英美文化,必须要把英美文化的输入放置在这种跨文化交流的背景之下。

一、对英美文化认知存在的误区和原因

1.先入为主的成见。在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往中,大家更多的是习惯性的从已方的文化传统出发,这样难免会对对方的文化认知存在着误差。在这种误差中,我们会对对方的行为标准下一些一般化的结论或给交际的对方硬套上一些特定的性格特征。这种先入为主的成见难免会造成一定的文化冲突。比如,我们中国人见面时打招呼总喜欢问一句:“你吃了吗?”但是在与英美国家人的交往中,如果见面就问外国人这样的问题,就会让对方感觉很尴尬。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我们习惯性的出于礼貌的寒暄语,在英美文化中也许就是显得很没有礼貌的。这种先入为主导致的成见原因是什么呢?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对英美文化了解的不够,这样就会在跨文化交流中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我们获得英美文化信息的主要途径是通过学校正规教育而获得,从日常交往中获得,从各种新闻、网络媒体获得。随着跨文化交流的增多,越来越多的领域需要有跨文化意识并且了解英美文化的人才,国内不少高校也开设了跨文化交际课程。但是这种高校教育的受众只是大学生而已,大部分的公民也缺乏相关的、系统的英美文化学习。正是这些原因导致了我们对英美文化存在着先入为主的错误认识。

2.理论和实际的脱节。我们在前文中提到过,现在很多的国内高校开设了跨文化交流的课程,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加深我们对英美文化的认知。但是在这样的课程开设中依然存在着问题。我们的教材过于理论化,很多学生学习了几年跨文化交流课程后,一旦和英美人交流,依然发现对对方文化的认识和教材中的存在很大的差异。但是在一些综合性大学,跨文化交流的课程仍没有开设。很多开设了跨文化交流课程的学校,十余年仍然沿用着一套教材,理论已经和英美文化的发展实际严重脱节。对跨文化交际一直是许多学界学者关注的重点。但是跨文化交际中出现的对英美文化认识存在的误区依然存在,正是因为这样的问题出现具有广泛性的特点,它在我们和英美国家交往时无处不在。任何两个人或是两个群体之间,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正式交往中都可能发生跨文化交际。

二、跨文化下英美文化的特点认知

我们对英美文化的认识存在着不少的误区这一点毋庸置疑,这些差异是导致跨文化交流冲突的主要原因。在以下这些主要方面,英美文化有着和中国传统文化不同的观念。

1.教育观。英美人比较尊重人权,不提倡打骂小孩子。而我国传统文化有句说法是:“棍棒之下出孝子。”可见这一点英美文化和我们有着不同的理解。许多美籍华人体罚自己的孩子,让邻居很不理解,有的邻居甚至还报了警。

2.饮食文化。这一点最容易理解也最容易被人发现。刀叉和筷子的餐具使用是有明显区别的。另外,大多数的英美人不吃动物的内脏和下水,这一点和国内不同。在国内,牛百叶、猪肥肠等都是许多人喜爱的美食,但大多的英美人会觉得恶心,不能接受这样的食物。所以,如果要招待英美的朋友时,尽量不要使用这样的食材,除非对方对动物的内脏和下水不介意。

3.法律观。在上文我们提到的教育观中,中国父母认为“棍棒之下出孝子”,而英美人却不主张体罚孩子。这一点是教育观的不同,也是法律观的不同。英美文化中法制观念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很多生活琐事也会引入法律这一范畴,让法官来裁决。我国个别地区法制观念还比较淡薄,甚至有些边远山区还存在着买卖人口和杀死女婴儿的丑陋现象。

跨文化交流背景范文9

关键词: 网络环境 高职学生 跨文化交际能力

一、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一体化进程的快速发展,职场上对于具有精湛的专业知识技能和熟练的外语交际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应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规定要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和一定的听、说、写、译能力,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掌握良好的语言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的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提高综合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在多元文化的交流与融合、网络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背景下,高职院校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研究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的普遍关注,进行许多尝试并取得一定的成效。国内研究主要集中在是在网络环境下以口语和写作为主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如宁天舒的集书面语和口语为一体的英语聊天室的会话分析;国外研究则关注网络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作用和影响,如O'Dowd以电子邮件方式的跨文化交流在知识、技能和态度等多方面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但现有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研究尚存在诸多有待改进之处,大多缺乏实证性研究,此方面的研究存在广阔的探索空间。

二、跨文化交际能力

跨文化交际指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也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跨文化交际能力是指拥有能够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正常有效沟通的能力。比如和其他国家的人,或者其他民族的人交流,因为生活的地域不同,文化不同、风俗习惯不同、思考方式自然也不同,应该注意相关问题以得体地交流。比如同样的手势,在不同的文化中可能代表截然相反的概念,这就要求交流者同时了解这两种文化的背景,才能进行有效的沟通。

跨文化交际能力包括交际能力和跨文化能力两部分。其中交际能力是指说话人在社会交往的各种环境中运用语言的能力,也就是说,如何针对不同环境恰当地得体地运用语言变体,主要由语言能力、语用能力和策略能力构成。而跨文化能力包括对目的语文化和本民族语文化差异识别的敏感性、对文化差异尊重、理解和容忍的宽容性及按照目的语文化背景,积极调整自身的交际行为和策略的灵活性三方面。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而文化支配语言。交际能力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基础,跨文化能力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保障。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不能缺少文化创造力的参与,文化创造力是一种主观能动性。要达到跨文化交际的最佳效果,则既要掌握语言规律,更需理解语言所承载的深文化内涵。

三、网络环境下高职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策略

网络是集图、文、声、像于一体的灵活多样的信息组织形式,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网络信息资源的极大丰富为高职英语教学提供了广阔的探索空间,尤其是对高职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高职学生英语语言文化学习基础普遍较弱、学习兴趣不高、学习积极性缺乏,但是自觉学习网络科技文化知识的热情较高,重视参与网络文化活动,因此在网络环境中将语言学习和文化学习有机地融为一体,在培养语言交际能力的同时培养跨文化能力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网络环境的时空无限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网络环境打破了传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通过电脑、智能手机、iPad等信息工具在互联网上查找下载学习资源如图片、音频、视频及电子图书等,然后进行有效的数字化处理,充分调动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强化对语言和文化的感知力;并通过各种在线工具进行语言文化方面的实时交流、求教、解惑,这样可以调动学习积极性、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

(二)网络环境的信息共享化提供丰富资源

网络的信息资源体系全面而庞大,学生可以按照自身需求查找、共享并整合语言文化知识,如此大量的学习资源十分便捷地以鲜活多样的形式展现在面前,与之相关的有声背景资料、图片、歌曲、电影片断等多模态的形式有利于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并可以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并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优质的语言文化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和学习网站为每位学生提供大量的学习内容,同时网络学习环境实现教育的平等化。

(三)网络环境的虚拟情景化创设真实会话

网络环境可以在虚拟的世界里创设真实的学习会话情境,营造跨文化交流的氛围。虚拟现实作为网络的典型特征是对人类世界的经验模拟,使学生体验真实的文化生活环境,不再受传统的课堂教学和课本知识计划、顺序等的限制,可以在自然的、具体的、真实的情景中学习语言及其蕴含的深厚文化,如国际会议、新闻采访、名人演讲、商务谈判、节日庆祝等,这种声像交替、图文并茂、灵活多样的情境为学生学习语言创造良好而生动的环境为学生培养文化素养构建有机的平台。

(四)网络环境的多元互动化构建交流平台

网络环境通过网络技术的应用超越时空和地域的局限,为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创造条件,使之顺利地实现多元互动。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在线交流平台如QQ、Skype、MSN等互动软件及博客、微博、邮件进行同步或是异步与各个层次的学习者进行跨文化交流,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自行规划学习进度、自我进行知识建构、自由探索感知文化。在网络协作的学习环境中,不同文化的学生通过相互合作加深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了解,从而提高跨文化交际的团队合作能力。

四、结语

新世纪是跨文化交际全球化的时代,高职英语的教学目标就是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求、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高素质专门型技能人才,而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为学生提供得天独厚的学习平台,夯实学生的语言基础知识,并且更深刻地理解西方国家的文化,增强对语言文化差异的领悟力。这是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改革创新上的一次探索和尝试,以期通过培养高职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升整个社会的文化素质和文化竞争力,一定程度地促进社会的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Wang, L. & Coleman, J. A Survey of Internet-mediated Intercultural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in China[J].Re CALL, 2009(1).

[2]张红玲.跨文化外语教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跨文化交流背景范文10

一、旅游英语的特征

旅游英语的特征主要分为以下几点。

(一)从旅游英语的语言特点入手,旅游英语的学习需要从旅游广告、手册、标识语、导游词、景点描写、接待以及旅游指南等细节方面入手,还需要根据实例了解英汉互译的技巧。

(二)从交流的双方对象来看,旅游英语交流者或多或少的都会具有文化背景差异,因此旅游英语教学中会有与异国文化相关的知识。

(三)从旅游英语的作用来看,旅游英语自身承担着文化传播的媒介这一角色。因为在旅游过程中,为了达到怡情怡景的目的,旅游者总是希望能从旅游过程中接触了解异国文化,开阔眼界。这就意味旅游英语教学中学生要学会正确的把文化信息传递给旅游者的需要,引起感情上的共鸣。

二、旅游英语中的跨文化交际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跨文化交际)是指不同文化不同背景的人之间的交际。跨文化交流,指通过语言与其他文化进行交流,也指以语言为载体,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人们进行信息互换。成功的跨文化交流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两种文化的交流和发展,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当下为文化间的互补和融合提供了平台。所以,在英语教学中,不能只教语言而忽视了文化传播。根据旅游英语交际的内容和交际双方的特征,可以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践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是一种社会评价,跨文化交际技巧可以体现学生的交际能力。旅游英语的教学活动首先是对于语言的教学,受旅游服务的影响,旅游英语要特别注重培养学生在旅游环境下进行有效交流的能力。这一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还会受到学生感知文化差异能力的影响,感知能力差直接会影响学生英语文化知识的吸收与内化。

语言交际能力不单纯是对语言知识的积累和应付考试,它还包括对语言知识文化背景的了解与运用。所以教师在以学生为中心的英语课堂上,讲解示范案例时需要精细.根据学生吸收的情况调整进度,切不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赶进度,让学生有越来越多的机会开口讲英语,越来越多的机会进行模拟实践。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更好的总结知识,夯实英语基础。另外,愉快的学习气氛能让学生更高效的吸收知识,要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培养其大胆开口说英语的胆量,提高英语表达能力。在设定教学活动时,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可以让学生自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任务去完成,也可以让学生分组自己制定任务,和其他组别互换.如让学生看一些有趣的英语视频、英文歌曲、VOA、CNN、校园内外生活、个人经历、扮演家庭喜剧、假期归来的分享、男女同学的交往等学生熟悉和感兴趣的话题,让学生感到有话题可聊。鼓励大家携带电子词典实时查询自己不会的单词词组。为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教师还可经常设定一些语境(机场接待、安排食宿),把学生放在不同的特定情境使用英语这门工具进行交流。在这些环节中,判断学生是否掌握知识的标准不应单看语法是否使用正确以交流的结构准确性为准。而应该从判断交流是否有效这个角度下手。

此外,要全方位的培养学生的旅游英语交际能力,不但要重视口语能力。也要重视听的能力。听说能力是相辅相成的。首先教师课堂教学要尽量用英语组织,多给学生创造听英语的环境。其次,让学生多开口说英语,如:课前做self presetation、debate、role play、speech time、show time等,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接受英语听说训练。

三、培养措施

(一)结合英语背景和历史

学习英语的目的是掌握一门交际语言,能够使用这个工具进行文化交流。旅游英语教学要多深入探讨其他民族的文化风俗, 让学生充分了解所学语言使用者的社会背景,要考虑不同的社会背景以及历史等。

(二)联手建立学生跨文化意识

学生要想学好旅游英语并能运用它, 就必须培养跨文化意识,民族的世界观、道德观和价值观等大多体现在语言文化里,只有具备跨文化意识的人才能够把母语和目的语两者融会贯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激励学生培养对异国文化的兴趣,帮助学生建立跨文化意识。

(三)课程联系实际

以语言为中心的旅游英语课程必须具有围绕旅游服务行业的教学活动。因此,必须要在学生对异国文化都理解的基础上更好的培养其英语表达能力及临场应对能力,在提高学生英语听力和口语的基础上,加深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在学生夯实了语言基础之后,教师引入跨文化元素,继续引导学生从跨文化视角了解旅游景点和所服务人群,从而实现旅游英语教学的目标。除了具备流利的英语口语这第一要素之外,拥有一定的跨文化知识储备是提高旅游英语交际能力的必要条件,将二者充分结合才能够培养出高水平旅游英语交流人才。

跨文化交流背景范文11

关键词:全球化;多元文化教育;跨文化教育

目前,全球化以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席卷整个世界。始于经济的全球化现象,也涉及政治、文化和教育等领域。多元文化教育和跨文化教育是文化交流的两种特殊现象,在全球化背景下被赋予了新的涵义。实施多元文化教育与跨文化教育是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成为多数国家的一项重要的教育政策。

一、多元文化教育与跨文化教育的关系

多元文化教育以多元文化主义为主要理论基础,主张鼓励学生多元学习,放弃偏见,学习来自各个不同族群、阶层的知识与价值,主张以相互尊重与容忍的态度来面对因为不同性别、种族、阶级、宗教、地区因素所造成的差异,主张在种族、阶级、性别与地域等方面要去中心化。跨文化教育是指跨越本民族、跨越本国家,对其他民族、国家的文化进行学习和研究,以便更好地了解他国、他民族,以促进国家与国家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

从发达国家的教育实践看,多元文化教育与跨文化教育在目的、基础、背景等方面具有很多共同点,但二者并非同一概念,主要区别有:

1.立足点不同。多元文化立足于他民族学习本民族或本国的传统文化;跨文化教育是立足于本民族或本国文化而学习他民族的文化。

2.具体目标不同。多元文化教育是为了使少数民族学生或移民学生享有平等的教育机会,理解自己民族的文化并适应他民族的文化而更好地生存;跨文化教育的目的是更好地理解他国或他民族的文化以期望能更好地与之交流。

3.历史背景不同。跨文化教育是在国际交流日益频繁、全球经济一体化加快,国家之间竞争日益激烈,又有相互依存的经济关系,为了培养更好地适应并能提高本国与他国合作的成效,增强国际竞争力的各类高级国际级人才的情况下而被高度关注;多元文化教育是基于尊重少数民族的教育权利和加强对移民的教育,以使其更好地适应移入国文化并能更好地为移入国服务。

二、全球化与多元文化及多元文化教育

全球化与多元文化二者之间不是简单的趋同和存异,全球化是在多样化性的前提下,是各种文化紧密联系,看到差异,为世界文化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新的动力。全球化为不同文化的交流、借鉴提供了便利,使得不同文化前所未有地联系起来,不是强势文化吞食其他弱势文化,也不是不同文化融合成为一种文化。全球化与多元化并不矛盾,而是形成一个整体的世界可以容纳各式各样独特而又相互联系的文化形式。因此,全球化背景下的多元文化教育就更有其发展的必要,它能使全球一体化的情况下,各民族的传统文化保持自身的相对独立性又能进一步发展。

三、全球化与跨文化教育

1.全球化促进跨文化教育的发展。跨文化现象和跨文化教育由来已久,但是在全球化高速发展的今天,跨文化教育已经远远不同于其产生之初的意义,当今的跨文化教育在文化交流的基础上已经向纵深发展,成为世界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全球化形势下的经济、科技的进步为跨文化教育的广泛开展提供强有力的物质基础。全球化首先是从经济开始的经济全球化带动了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科技的进步为跨文化教育的广泛深入开展提供了必须条件,突破了地理条件、物质因素的限制,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变得从未有过的方便。全球化进程中快速流动的人才均具备一定的文化基础,在流动过程中又能自觉不自觉地将自己的文化(本民族的文化)带到他文化之中,吸收他文化,从而形成文化交流。全球化背景下的人才流动也是一种重要的跨文化教育。

2.跨文化教育促进全球化进程。跨文化教育为全球化的发展提供了人才储备,全球化进程中需要大量具有进行交流所必须的知识和技能高级人才,这些人才的培养都依赖于跨文化教育的广泛开展。跨文化教育中的文化、科技的交流是全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跨文化教育促进了文化的交流,缩短了民族与民族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进而有利于推动全球化的进程。

四、多元文化教育与跨文化教育对我国教育的启示

1.更新观念,加强多元文化教育与跨文化教育。在现代科技的推动下,全球化进程加快,文化的交流和人员的流动频繁,每个国家或地区都生活着不同种族、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这使得国家的人口结构呈现出多元化的样态。各种文化和价值观念需要彼此尊重,才能保证社会的稳定并促进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多元文化教育注重各个族群的文化教育以及弱势群体的教育,符合教育民主化的基本要求,是教育民主化的重要价值取向。多元文化教育与跨文化教育符合历史发展潮流,是世界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跨文化交流背景范文12

【关键词】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教学探讨

1 概述跨文化交际教学

跨文化交际主要是指有着不同语言文化背景的人与人之间所进行的交际。作为人与人重要交际媒介的语言只有与实际的文化背景以及社会背景相融合,才能体现出语言的价值,通过在大学英语中进行跨文化交际教学,充分映射出时展的需求与变化,在通过提高学生英语基础知识和深化英语语言文化背景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思维模式,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和综合语言素质水平,正是对大学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教学的本质,这也充分体现了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教学的重要性。

2 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教学的现状

2.1 英语教学体制对跨文化交际教学的制约

我国的英语教学体制对于跨文化交际教学存在很大的限制性,在以应试教育为主的中国特色教育模式下培养的学生在大学英语学习方面的优势主要是体现在词汇和语法记忆上,而对于以培养学生语言交际能力为目的的大学英语学科而言,这是很严重的诟病。因为,大学英语教学就是要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等方面的综合英语应用能力,以便于满足未来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的需要。但是,我国的英语教学体制对于学生的英语交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存在很大不足之处,中国学生的“哑巴式英语”和“聋子式英语”严重影响了作为交流沟通工具的英语语言学习,使得不同文化背景和不同语言应用者之间无法进行有效地沟通,制约着英语语言跨文化交际教学模式的推广。

2.2 大学英语教师缺乏跨文化交际教学意识

由于长期以来,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师在中国英语教学体制下学习,很少接受过新的教学模式的培养,教学观念比较落后,对于大学英语教学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词汇与语法方面的学习训练,欠缺对语言文化的说明,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学生对英语语言的综合应用以及对相关语言知识文化背景的理解。还有就是多数大学英语教师缺乏跨文化交际教学意识,英语教学观念上存在错误,在传统填鸭式教学意识的作用下,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只是注重语言的学习,而往往忽略了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和锻炼,从而导致学生会说英语而不会应用英语,对于英语应用的环境、情境等理解不够深刻,以至于把英语应用到错误的场景中,致使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教学无法取得应有的效果。

2.3 在校学生自身的抵触学习情绪

由于我国的教育模式属于应试教育,学校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是以英语语法和词汇教学为主,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就是要顺利通过国家的英语等级考试,取得毕业证书和英语等级证书,以便于将来获得一份待遇良好的工作。在这种急功近利思想影响下,在校学生往往只是被迫的学习英语知识,而对英语相关语言文化背景的了解知之甚少,同时由于学生对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学习的认识不足,大多数学生对于英语学习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这也妨碍了学生对英语语言文化缺乏深层次的认知和了解,最终限制了学生英语综合素质的提升。

3 加强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教学的对策

3.1 精选教材并丰富教学模式与情境

加强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教学不仅仅需要主观教学观念要改变,同时要注意创造环境和客观条件来促进我国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教学的发展。首先就是对英语教材内容的选择和教学课程的合理设置,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英语教材的精选,教师既要注重英语语言结构、词汇积累和语法应用方面,更要注重所选教材是否包含社会习俗和语言文化背景的差异性,力求通过对英语语言的学习来提高学生对不同语言文化知识的理解,在培养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同时拓展其语言文化背景知识。还可以通过丰富英语教学模式与情境来侧重对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在以学生学习为主体的实践活动中锻炼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从而提高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教学质量。

3.2 改变传统教育教学观念,确立多样化的英语教学手段与方式

大学英语教师改变传统教育教学观念,是加强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教学的首要条件,教学观念的转变不仅有利于提高教师自身的英语综合素质,了解和学习美英文化背景,开阔自身视野并进一步提高个人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而且可以结合学生的特点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以及课内外英语实践活动,设置恰当的教学情境来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同时深入了解英语文化背景等相关知识。教师还应该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来加强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教学效果,通过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和交际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英语作为重要的交际语言工具在应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3.3 利用多媒体辅助跨文化交际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现代社会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多媒体教学、远程网络教学等多种新颖的教学方式出现,大学英语教师需要顺应时展的需求,充分利用高科技技术来辅助日常的英语教学。目前,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教学的重要手段就是对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例如通过影像资料,情境练习等开阔学生的英语文化知识,还可以通过设立英语角、英语演讲等实践活动项目以及聘请外教和学生进行交际沟通提高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教师在英语跨文化教学过程中通过引导学生阅读外国文化知识书籍以及采用人格与情感激励方式,在英语教学活动实践中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何艳秋.对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教学的思考[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6,(05)

[2]赵德艳.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教学策略研究[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