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高中数学的重要性

高中数学的重要性

时间:2023-06-16 16:06:59

高中数学的重要性

高中数学的重要性范文1

【关键词】高中数学 探究性学习 重要性

在高中数学的教学中应用探究性的教学方法,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和追求知识的热情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可以使学生在研究中展现智慧,发挥潜能,并且使思维和实践能力都得到创新和发展。

一、高中数学探究性学习的基本知识

高中数学的探究性学习组成了数学学习的重要内容,它是以课程的基础性和拓展性为基础,对学生进行鼓励,使其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使数学的学习更具有实际意义。探究性学习在具体实施中,主要是通过学生经过动脑动手而进行主动的探索发现,并结合相互的沟通和交流来实现学习研究的活动。数学的探究性学习可以营造出一个促使学生相互学习和勇于探索创新良好的学习氛围,为学生的自主探索和独立获得知识而提供很好地机会。数学的探究性学习的内容是多方面的,不局限于老师提供的教材,更应该面向全体学生进行学习资料的征集,使学生通过自己的调查和思考而获得研究课题。

二、高中数学探究性学习的主要遵循原则

(一)应立足于课堂教学

我国目前教学的方式主要还是以课堂教学为主,在实施数学探究性教学时应注重课堂教学的重要性。数学的探究性学习主要是在课堂上进行的,如果数学教学撇开课堂教学就会产生本末倒置的情况,因此,应立足于课堂,促进每个学生都成为探究的主体,巩固探究性教学的核心作用,使探究性教学取得更大的进步。在采取具体措施来发挥课堂的中心作用时,应注意揭示研究背景,使学生体会到新问题的发现和创造过程。同时要适时地设立情境,带学生进入形象丰富的境界,切实感受到自己是作为研究主题进行知识探索的。此外,还要注意思想过程的体现,不仅关注学生的成功,更要关心学生的挫折和失败,使学生在艰辛的反复探索中获得成功的真谛。

(二)要给学生提供自由表达的空间

在探究性学习中要不断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自觉性,使学生置身于自由、民主的学习氛围中,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见解,促进学生学习热情的尽情发挥。但传统的教学都是以教师为主导,教师控制教学的内容和进度,忽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学生创造性的发展很是不利。探究性教学要改变这种教学模式,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积极采纳学生对教学的意见,选取和教师思维不相同的想法进行研究,使探究性学习取得实质性的成效。

(三)要注重教学内容难度适度性

在探究性教学中要注重教学内容难度的适度性,也就是说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知识结构,设立教学内容,使学习内容既能被学生所接受,又不至于太简单,对内容难易程度的确定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

三、高中数学探究性学习的必要性

(一)高中数学的探究性学习是数学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

传统的数学教学已不能满足时代的发展需要,目前的数学教学应以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进行素质教育的主要方面,这也符合教育变革的要求。虽然高中数学教学的改革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由于传统观念的束缚,数学的教学存在一些严重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使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降低,探索精神受到打压,严重阻碍了学生素质教育的全面提高。

(二)探究性学习是由数学本身的特点决定的

数学学科拥有自身的特点,它讲究紧密联系知识的结构和发展过程。数学的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猜想和发现,有些数学问题,学生可以根据直觉猜想得到,这种特点刺激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同时,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可以针对一个问题,经过类比的联想,从而发现内在的规律。

四、高中数学探究性学习实施的方法

(一)引导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观念

教师有效改变教学观念是高中数学教学有效开展探究性学习的重要保障,教师一定要摆脱以往那种“知识为本,教师为主”的传统观念,要以学生可持续发展作为根本目的,学生的学习过程是进行自主知识创建的过程,使得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实现自身价值。

(二)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

数学的探究性学习以探究活动为主,应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引导他们的思维,使他们在探究活动中掌握数学知识和方法。教师应不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促进他们在认知和情感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高中数学的重要性范文2

一、学生素质对数学教学的影响

1. 学生的素质是中学数学教育提升的基础。当下,高中数学教学领域,应试教育依旧严重影响着教学方法和模式。各种升学考试、入学考试成为教师与学校的追求目标,而学生的素质却被忽略,如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这样就造成学生的素质难以提高,整体的教学效果也不够良好。最终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学生素质不注重培养,教学成绩上不去,成绩越上不去就越加强应试教育的模式。社会上的高分、高学历也是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之一。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数学素质是一个高中生必不可少的要素。高中学生的数学基础能力,计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数学应用能力都需要逐步的培养而绝不是简单的用大量灌输教育和题海战术能够解决的。这些能力与素质培养成后高中数学的教学自然会变得成效显著,学生成绩提高更是指日可待。

2. 学生素质是教师教学的核心。如果将上述学生素质逐步地培养起来,那么教师的教学方式也应该随之改变。首先毋庸置疑的是教学方法不能够再用灌输式的教育进行,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部分,他们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计算能力直接决定教师所教授的方法和引导的方向与出题难度。学生素质的提高与形成后,那学习的进步也完全可以实现。所以,高中数学的教育过程当中教师应该时时想到学生数学素质的问题,不仅在教学的开始将此问题引入,更应该体现在每一堂数学课上。只有这样师生的数学素质才可以逐渐形成。

二、培养学生形成有助于数学教学的素质

1. 数学课堂教育重在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首先,教师是占有课堂的主导地位。但是教师在课堂上不仅要讲授数学的知识与解题的一些方法技巧,更要注重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学素质。在数学的教学中首要的就是学生的数学思想、数学素养。那么,教师就需要将之前应试的教育方式改变,不能一味地教师讲学生听,学生接受多少、理解多少、思维改变多少都不顾。把握住每节课的关键点,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和学科实质,彻底转变教学观念,从备课到授课、课后始终贯穿着以培养数学思维为重点的主题。像数学技能、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和解决实际问题等数学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都是要在自己课堂教学中明确的目标,从而真正实现素质教育。其次,在课堂上教师授课前应该彻底考虑清楚这一堂课教什么、如何教、为什么这样教的问题,以换位思考的方式来思考学生面对这样教学后的接受程度是怎么样的,是否对提升学生学习素质有帮助的问题。

2. 在数学课堂中学习能力的培养。学习数学的素质主要包括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力以及自学能力。数学这门课程的学习过程是一个深入探究、探索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深入挖掘教材,梳理信息,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是教师应该注重的,从而使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学生内心形成不断探索的习惯。与此同时,在指导学生学习方法的时候,要做到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老师引导和学生求学相结合,课上与课下结合。并分别指导不同类型的学生,促进学生合作学习、主动学习的精神。这样可以弥补班里众多学生难以得到教师单独指导的不足。因为这样的教学组织形式以小组为主,它的优势在于它能更好地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由此可见,在学习和教学中加入交流和互动能够让索然无味的课堂变得生动,让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很大提高,在学习中培养素质,再以优秀的素质促进学习,这为提出假设、倾听他人,学习数学思想和教学方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教学循环形式。

3. 面向全体,因材施教,重视数学意识的培养。素质教育之所以区别于应试教育,有助于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发展,其中的要义就是全面发展,每一个学生,每一种类型的学生都能够得到进步和发展。而对每一位学生负责也是数学这门主要课程必须做到的责任之一,照顾成绩较差、学习有困难的同学,尽量让所有学生都达到基本要求,并且都有所提高。而数学教学应发挥基础学科作用的同时,也应在当今以人为本、综合素质为核心的现代化教学中,将“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进行有机结合,以学生主体为立足点,最终实现差生、中等生、优等生不同的进步和发展的目标,我们追求的素质教育最终目的也正是这样。

总之,数学课堂不是单纯的运算和几何思考,要将数学课堂中学生的数学素质培养起来是一件任重而道远的事情,但是其重要性和之后所起的作用更是毋庸置疑的,只有将学生的数学素质培养好才能让他在将来的道路走的更加通畅和顺利,让我们的数学教育有更好的效果。

高中数学的重要性范文3

关键词:创造思维;训练思维;精密思维

在全社会提倡终身教育的大潮下,作为在校学习阶段的大学生,具备一种自我学习,一种健康科学的思维方式,很强的逻辑思考能力,将在人一生的工作、学习和研究中显得十分重要。数学作为人类理性思维的结晶,不仅在于他是一门基础学科,更在于他是进行科学和工程问题研究的基石和工具,更重要的是他的理性思维是“开发智力”、“训练思维”的主要手段。弗兰西斯培根说:数学使人精密,哲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读史使人明智。然而在本三类高校的数学教学中普遍存在这样一个突出的问题,学校过分重视短时期内成绩的实现,而忽视了其他方面的教学,在学校调动骨干教师去进行竞赛辅导的同时,必然导致其正常的课堂教学服务于竞赛。具体的表现:从竞赛出发,把课程讲授时间压缩,以题海训练来提高学生在竞赛中的能力,而忽视了基础知识、技能、思想的传授,这对于发挥数学培养学生精密思维的作用是不利的。更有甚者在数学教学中,对于定理只要求学生掌握其内容而对于其证明干脆不讲。证明定理有利于知识的巩固,学生精密思维的培养,同时有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下面我们借助高等数学中函数项级数的Weiertress判别法的证明来阐述我们的观点。

函数项级数的Weiertress判别法及其证明。

函数项级数若满足:

1)正项级数收敛。

2),当时,。

则 在上一致收敛。

证明:,由条件1)知,,当时,,有,于是当时,及,有。由Cauchy收敛原理知在上一致收敛。

这个定理的证明很简单,但对于学生知识的巩固,精密思维的培养都有很重要的作用,同时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1. 不讲定理的证明不利于知识的巩固、知识的外延和学生精密思维的训练。定理证明

中用到的知识有正项级数的Cauchy收敛准则和函数项级数的Cauchy收敛原理以及绝对值不等式,通过定理的证明,可以很好的复习这些基本的知识,而不必要在课堂开始之前复习前一堂课的内容。通过定理的证明,学生可以明白Cauchy收敛准则如何应用。而在定理证明中对于的要求则培养了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在讲定理证明之前可以让学生自己思考如何证明,训练学生如何从条件得到结论,用什么样的方法去证明这样一个结论的思维。我们在讲函数项级数的Weiertress判别法之前能用来判定函数项级数收敛的方法只有定义和Cauchy收敛准则,学生不难想到用Cauchy收敛准则,有了方法以后就是如何从条件中得到函数项级数满足Cauchy收敛准则,这就要求我们从条件中寻找,从而有了的选择。从定理的证明,我们知道函数项级数也是绝对收敛的,从而有了绝对一致收敛这个概念,而这一概念在大多数教材中是不提及的,如果不讲定理的证明学生可能就不知道这个概念了,即使把概念告诉学生,也不及在定理证明中学生对这个概念的理解。

    2.不讲定理的证明有碍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对学生采取整齐划一的培养方式,极大地阻碍了学生个体的发展,抑制了个体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也剥夺了部分学生接受知识的权利。我们不能因为部分学生因为知识难接受不了而剥夺了其他学生学习知识的权利。美心理学家贾德通过实验证明“学习迁移的发生有一个先决条件,就是掌握原理,形成类比,才能让迁移到具体的类似学习中”。不讲定理的证明,学生也许就不知道如何使用Cauchy收敛准则,不知道绝对值不等式怎么用。我们相信在这个定理证明中,可能有学生已经想到了绝对一致收敛这个概念了。

3.不讲定理的证明是舍本逐末。学习的目的不在于会做题和掌握一些做题技巧,而是要了解一门课程内在的思想,内在的连贯机制以及这门课所蕴涵的科学文化。就数学这门课而言,讲授高等数学的目的是从本质上提高学生的数学修养,从而在考虑客观实际问题时可以数学的思考问题,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智慧,并有所创新,有所开拓。日本数学家米山国藏指出:“无论是科学工作者,技术人员,还是数学教育工作者,最重要的就是数学的精神、思想和方法,而数学知识是第二位的”。作为数学的精神、思想和方法可永远发挥作用,可以受益终生,这是数学能力所在。我们开设数学课的目的不是让学生记住多少定理、公式,学到多少解题技巧,而是要他们掌握数学科学的精髓,理解问题的本质;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观察问题的敏锐力,能够看的更高,看的更远,能够学以致用。这个定理的证明,反应了数学的美妙和丝丝相扣,更重要的是让我们学会了一种思维能力,正如Weiertress如何从Cauchy收敛准则想到这一判别准则,给我们很大的启发。

4.在教学中应加强数学方法论和数学史的教学。教学中作为具有主导地位的教师,其最重要的是把握讲解知识的正确性和知识传播的科学性,只有对知识点有相当深度和广度的理解,作深层次的讲解和发挥,才可视为教学的创新工作。只有传授的知识是深层次和正确的,学生的创新类比才具备了必要条件。在授课中,老师用对这个知识点涉及到数学史对学生做大体的讲解,说明问题的来龙去脉,讲解数学家是如何想到,或者在一种什么样的情况下得到的这一结论,这些对于学生的创新和知识迁移都是很有益处的。

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积极参与数学的教改探索和实践,提高学术水平,教学水平和数学方法论的素养。

高中数学的重要性范文4

在高中代数中有一块很重要的内容,那就是二次函数。二次函数概念非常简单,但它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外延。可以作为函数来研究,同时可以结合图形来研究。它是最基本的初等函数,我们可以以它为素材,来研究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最大(小)值等性质,还可建立起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不等式之间的有机联系;结合图形,二次函数的图象是一条抛物线,它可以联系其它平面曲线讨论相互之间的关系。

我们在高中阶段,讨论这些形式的体形是非常多见的。二次函数复杂的纵横联系,使得围绕二次函数可以编制出多种多样、复杂多变的数问题。在高中代数的函数及其图象这一章中,围绕变化、变量、运动等蕴含着丰富的辩证观点。通过研究恒量、变量变化和运动的关系,我们也能深刻的认识事物变化的哲学思想,对我们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建立同样具有很大的帮助。

一、常量与变量以及在运动轨迹的体现

我们在哲学的学习中,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告诉我们,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也是不断运动、变化、发展的。常量是相对于某一变化或者某一变量的,是相对的,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常量。我们明白了这个道理,才能理解并准确假设其条件,确定参考系。既然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时相对的,那么相对的常量也是存在的,而绝对的常量是不存在的。我们可以以匀加速直线运动为例,加速度是常量,而时间和路程是变量;而实际生活中,绝对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是不存在的,而随时可能发生的加速或者急速才是绝对存在的。这反映在图像中就呈现出曲线的变化,我们通过曲线的轨迹,可以直观的呈现在眼前,更好的理解这一数学模型的构建。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通过抽象的数学表达式,建立形象的图像表达,使我们快速直观的理解其含义。

二、同一参考系中的运动与静止

前面我们讨论过,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之间的辩证关系。我们研究速度,路程,时间的关系,就必须在同一参考系当中。例如我们看y=2xx+5这样一个表达式,可以画出其图像,但请想一想,图像看似静止,你是否可以画出完整的图像呢?显而易见,你永远无法画出其完整的图像,因为它是向两端无限延伸的,是不断运动变化发展的,表达式中变量x、y常量2、5都是在同一参考系中存在的。这一例证,也体现了整体与局部的辩证关系这一哲学思想。我们以局部的图象来表现整体的变化规律。

三、二次函数在高中数学中的重要性

高中数学阶段二次函数极其重要,想要完全掌握并且运用的炉火纯青就必须从基础一点点抓起,循序渐进做到得心应手。其重要性表现在:

1.知识点重要,高考出题比重大,出题形式多样

通常判断一个函数是不是二次函数,首先观察它的表达式,形如其中a不等于零。这个是它的一般表达式,另外常用的它还有顶点式跟交点式这两种,比如f(x)=2(x-1)(x-4)这个是交点式,1跟4分别是函数跟x轴的两个交点。

(1)利用表达式透露出的知识点

函数表达式中的abc这三个参数决定了函数的性质,二次函数的曲线是抛物线,以x=-b/2a对称轴,以(-b/2a,(4ac-bb)/4a)为定点的坐标,还可以根据函数二次项参数a的正负来判断曲线的开口方向,当参数a为正数时向上参数a为负数时向下。函数的判别式为m=bb-4ac,通过判别式中m的符号断定曲线跟横轴的交点个数,m为正时是两个交点,m为负时是没有交点,m为零时是一个交点,也就是两个交点重合,曲线相切于横轴。

以上是基础知识点,我们可以轻松地解决一些简单的计算题,比如函数是二次函数,知道函数跟横轴的交点,我们就可以利用待定系数法求解函数的确切表达式。

(2)二次函数的单调性

高中数学二次函数的学习,单调性是一个重点出题方向。二次函数的单调性以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界限,分成两部分,一边单调递增,一边单调递减。我们学习过程中,理解自变量有范围比较困难,分段函数在某区间内单调递增或递减,此时我们利用图形来分析,形象直观容易理解。

(3)二次函数的极值特性

高中数学求极值是常见题型,已经提到二次函数的图像是抛物线,那么对于不限定自变量范围的函数,对称轴处的函数值便是函数的最大值或者最小值,我们要把函数的基础知识了如指掌,做起题来才事半功倍。。

2.二次函数应用广泛

(1)与一元二次不等式接轨

中学笛У难习过程中,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内容也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这也就要求我们学习一元二次函数要打下坚实的基础。我们根据一致的不等式求解范围。第一步首先看判别式。第二步把不等式暂且看做等式,求解出变量值。第三步是依据二次项正负判断开口,画出大致图像。最后看图像找所要求的变量范围。如果不能掌握二次函数,对于此类题目我们就会束手无策。

(2)与求函数的定义域、值域相融合

例如:已知函数y=lg(xx+2mx+2),求:如果函数的定义域是全部实数集,试得出m范围;如果值域是全部实数集,试得出m范围。

第一问:问题等价于xx+2mx+2恒大于零,得出m大于负根号2小于正根号2。

第二问:问题等价于xx+2mx+2大于零恒有解,得出m大于等于根号2或者m小于等于负根号2。

此类问题看似是对数函数,许多同学看了就犯迷糊,感觉无从下手,主要原因还是对二次函数撞我不到位。

高中数学的重要性范文5

关键词:高中数学 预习 中等成绩

在现行高考制度下,在激烈升学竞争压力下,大多数学校数学教师放弃了或形式化课前预习环节,不要学生预习,或让学生预习但不安排时间。认为课前预习耗时多、效率低,学生自觉性不够、自学能力差、效果不好等等。取而代之的是直接在课堂上发学案,通过一两个实例引入,然后就是进入知识点建构,前面的时间大大缩短,一节课的大部分时间用来做题,再做题。学习效率高、理解能力强的学生能紧跟教师的步伐,消化吸收知识点、题型。但学习效率低一些的,接受能力一般的学生,就需要时间对教师的每一步安排进行消化吸收,可能前面有一两个地方理解的不是很透彻,后面就跟不上老师的节奏,从而整节课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若长期以往,数学学习将会进入恶性循环,成绩就会下降。教师们常常感叹:为什么同一题型,甚至同一条题目,学生再写,就写不出来。我们常认为是学生反思不够,但深层次原因是学生对这块涉及的知识点掌握不牢,理解不透。

笔者认为,成绩优异的学生自学能力强、自觉性高、效率高,这部分学生老师是很放心的。而成绩中等的学生在班级中占大多数,是班级的支撑,是整个班级成绩提升的关键。这部分学生有一定自学能力,效率一般,反思能力不强,成绩不够稳定,这些学生是教师争取的重点。成绩较差的学生需要通过个别,有针对性的辅导,成绩才能有所提高。笔者认为提高中等成绩学生的必不可少的一环是课前预习。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预习的重要性。

一、 从知识接受的角度

一个新知识,新题型,第一次接触往往觉得比较陌生,再接触,就会熟悉,了解。学生课前做过预习的话,上课学习知识就会不陌生,容易接受。这就好比两个人第一次见面就会陌生、别扭,第二次见面就会熟悉,放得开。课前认真预习的学生,就会知道老师第二天要讲什么,怎么讲,有哪些知识点、性质和解题方法。这样上课前通过预习就已经对要学习内容消化吸收了一部分,并且知道对自己而言哪些地方是难点,上课的时候就可以做到心中有数,将老师上课的内容再消化吸收一次,还能有重点地听讲自己不太理解的部分,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二、从反思、总结的角度

只有对教师上课内容接受、消化、吸收的前提下,才能反思总结。如果没有课前预习的话,学生很难走到这一步。学生能听懂,理解老师上课的内容就已经很不错了。但是,不反思总结,这节课的效果就没有达到,课后作业就难以顺利完成。

三、从注意力集中程度的角度

从心理学角度,每个人的注意力集中程度是不一样的,有的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长,有的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短,一般而言,学生很难做到一节课从头至尾全程都注意力高度集中,那么什么时候可以让自己的注意力放松一下,调节一下呢。若没有课前预习,学生哪里知道老师什么地方讲的是重点,什么地方是难点,对自己而言,哪个地方又是理解不了的。如果预习过的话,那么学生就可以在课堂上调节自己的注意力,对自己已经掌握的地方可以适当放松一下,对自己不太懂的地方注意力高度集中。

四、从学案、资料质量的角度

一般情况下,数学教师会根据教材、考纲要求精心编制教学案,但是各备课组教师专业水平具有差异性,教师的奉献精神也具有层次性。编写的教学案质量就会有高有底,一份好的教学案,充分照顾到学生的认知水平,从学生实际出发,设置的情境、问题具备合理性、启发性、引导性,容易引起学生共鸣,激发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知识的建构顺其自然,水到渠成,并且对知识点的理解到位,对题目解决的顺利完成。但是实际情况是并不能做到每一份教学案都如此高效,实用。这就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变数,如果没有课前预习的话,仅根据一份教学案,很难掌握要学的知识点、题型。

五、从学生课堂状态的角度

学生的学习压力很大,每天8节课,还有晚自习,作业很多,很辛苦。晚上睡眠不好的话,第二天一整天精神状态都不好,上午和下午比起来,下午的精神状态明显差于上午。所以不能保证每一节数学课学生都是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去学习的。学生是人,不是机器。一旦哪天精神状态跟不上,那么很可能当天所学的内容理解不清楚,掌握不牢固,就会影响学习效果。所以预习过的话,就会调整状态,在自己预习不太清楚的地方认真听讲,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高中数学的重要性范文6

关键词:高中数学 自主学习 重要性 措施

前言

传统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对学生进行知识教学,并没有对自主学习模式进行合理利用,在自主学习基础上设置能力教学体系,改善学生自主探究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等。这种教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发展,导致学生学习效益大打折扣,造成教学质量受到严重限制。如何运用好自主学习内容,将自主学习模式与高中数学实践教学结合在一起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1 自主学习模式概述

1.1 自主学习概念

1994年美国齐默曼教授指出:“当学生的元认知、动机和行为三方面都是一个积极的参与者时,其学习就是自主的。”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自主学习模式对自主学习内容进行全面把握,依照学生心理特征形成资源、环境的调节,实现学习体系的全面协调。这种协调可以让学生主动融入到学习过程中,为学生提供开阔的学习空间,对学生的知识的提升和能力的改善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1.2 自主学习的特征

自主学习模式从学习动机、学习方法、学习时间和学习行为等方面实现学习的调整,从主观能动性出发进行学习,从而实现学习质量的改善,达到学习效益的最大化,其具体特征主要表现在:

(1)自为性。自主学习需要围绕学生为核心开展各项教学活动,让学生能够自我选择、自我探索、自我构建和自我创造,从而在自我学习的过程中了解自身的不足,解决遇到的问题,提升自身的能力。这种自为性是改善学生学习效益的关键,可以让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探索,让学生依照自身的学习状况合理安排学习内容,实现学习效益的全面改善。

(2)自立性。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我国已经越来越重视学生素质,开始提倡教师引导而非教师教育。自主学习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对学生自立性的培养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在自主教育过程中学生可以成为相对独立的人,即在自主完成学习过程,成为独立的学习个体。这种个体可以让学生能够深入了解学习中的内容,是学生自主学习的灵魂。

(3)自律性。自主学习具有典型的自律性,需要学习主体能够严格依照学习要求对自身学习进行约束和规范,这样才能够实现自觉学习,自主学习。自律学习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自觉约束自身行为,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这对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和改善学生的学习效益具有非常关键的意义,是实现学生自主探索、自主创造和能力提升的必要因素。

2 高中数学实践中自主学习模式的重要性

当前高中数学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即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淡薄、学习能力水平低下、缺乏有效学习方法。如何优化高中数学实践内容,改善学生学习能力已经成为新时期高中数学实践体系构建的关键。

自主学习模式作为以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践教学体系,可以全面改善学生发展。在该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自主探究充分了解高中数学实践中的相关内容,在学习中逐渐形成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该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从自主学习过程中了解自身的不足,对自身知识和能力进行完善,从而实现学习效益的全面改善,从根本上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质量。除此之外,自主实践过程中学生还能够在自主性学习过程中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形成正确的学习认知。这种学习方法对学生数学持续性学习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从本质上改善了学生的数学思维和个性品质。

新时期高中数学教学中明确指出要开展素质教育,围绕学生实施各项教学活动,保证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全面发展。自主学习模式正是该需求下的产物。自主学习模式以学生为核心开展教学内容,与高中数学素质教育要求一致。高中数学自主学习模式以学生为核心设置教学内容,围绕学生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能够充分提升自身的知识和锻炼自身的能力,为学生发展创造了和谐、自主的学习氛围。这种学习模式可以全面实现素质教育需求,为学生创建和谐的成长空间,让学生学习观念全面调整,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成为学习的领导者和决策者,这种角色的转变为学生能力的培养和锻炼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自主学习模式可持续教学为目标,为学生提供了更广泛的学习空间。传统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只是局限于课本知识教学,并没有对能力教学进行强调;只是单纯进行暂时性理论教学,并没有实现数学知识的可持续化,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高中数学教学效益。自主学习模式可以为学生提供可持续学习内容,让学生了解学习的本质,从主观意愿出发进行学习,这对学生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自主学习模式还可以让学生在自由的空间里学习和思考,这为学生提供了更开阔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能够对自身的学习进行全面把握和反思,为学生思维的发散和能力的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根本上改善了高中数学实践质量。

3 高中数学实践中自主学习模式的构建

3.1 自主学习框架的设计

高中数学实践中自主学习模式构建时需要:(1)把握好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注重学生独立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2)要依照学生发展需求合理设置教学内容,突出理念先行,增强学生对高中数学实践的兴趣;(3)要设定学习顺序,对学习结构进行划分,从而实现学习内容的调整,优化学习结构;(4)突出自主学习内容,围绕自主学习增强学生学习自主性,为学生构建和谐的学习氛围;(5)注重课后练习,以练习提升学生能力,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改善自身知识和技能。

3.2 自主学习模式的具体构建

笔者在自主教学模式设置过程中依照学生能力培养指标将自主学习划分为五个板块,即自主探究、组织教学、提问解答、联系反馈和作业小结。

3.1 自主探究

自主探究环节设置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深入了解,要依照学生兴趣和学生能力需求对高中数学自主探究内容进行合理设计,从而保证充分挖掘学生潜能,为学生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教师要结合新课程高中数学教学目标对自主探究课题进行合理选取,将其作为课前任务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分析。该课前任务要具有一定的探究意义,能够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加深知识印象,改善学生对该知识的认知,使学生能够探究后有所收获,这样才能够达到探究的本质意义。

笔者在《集合的表示方法》实践教学开始前就在实践教学的基础上先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鼓励学生从课本、书籍和网上查阅资料,对集合的表示方法进行探究并分析上述集合表示方法的特征和作用,让学生自主学习集合的表示形式。在该自主学习后笔者鼓励学生自主运用教学器材对其集合的表示方法进行展现,让学生对集合的表示进行动手实践。这种实践教学 前的自主探究有效改善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高中数学学习主观能动性大幅提升。

3.2 组织教学

组织教学作为高中数学实践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可以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该教学内容能够帮助学生充分了解课堂教学知识,加深学生知识印象,还可以让学生对知识体系进行拓展,达到数学能力的培养和锻炼,对高中数学发展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组织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对高中数学实践教学内容进行明确,把握好教学核心内容,确保学生能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更加深入地了解课堂学习内容,从而全面提升知识理解程度和能力培养效益。要在实践要求上合理运用实践材料,通过上述材料强化学生对高中数学知识的了解程度,确保学生熟练运用各项数学概念。

笔者在《一次函数的性质与图像》教学过程中就让学生对“y=2x”、“y=2x+3”和“y=2x+8”的图像进行对比分析,让学生自由结组,通过绘制图像对一次函数的性质进行验证。这种基于课堂知识点的组织教学有效改善了学生对一次函数知识的认识,从根本上加深了学生对一次函数性质的印象。

3.3 提问解答

高中数学自主学习模式设置的过程中教师要对提问解答环节进行全面把握,要鼓励学生对自主学习环节中的疑问进行提问并积极对其解答,及时解决学生中的问题,改善学生高中数学学习质量。在提问解答环节设置过程中教师要选取合理教学内容,鼓励学生围绕该内容进行结组学习,提出问题并进行解答。解答过程中要主张让学生开动脑筋相互解答,而自身只是作为参与者对学生解答中的不足进行完善。这种解答既锻炼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又拓展了改善了学生逻辑思维,全面提升了学生数学学习质量。

笔者在教学的过程中对提问解答非常重视,常依照教学内容设置解答问题。如在《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教学中笔者就从椭圆焦点三角形面积公式出发,让学生对该内容进行实践验证。笔者先选取性质“在椭圆

( a>b>0)中,焦点分别为F1、F2,点P是椭圆上任意一点, ,则 .”对其进行定理验证,验证完成后笔者让学生画图对该三角形的面积进行计算,验证该定理是否成立并提出对应问题。在该实践验证过程中学生得出了上述定理,对该定理成立进行了肯定,与此同时,部分学生还提出:“这种定理可以应用到哪些计算过程中?”、“是否能根据面积值确定角度?”等问题,使定理向外延伸,拓展了课堂学习范围。

3.4 联系反馈

联系反馈环节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对学生反映的问题进行处理,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扫除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的障碍,为学生自主先学习铺平道路。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如QQ、微信等作为联系反馈通道,鼓励学生及时与教师交流自身学习过程中的问题。要确保自身能够充分了解学生在高中数学自主学习中的状况,依照上述状况对自主学习进行调整,从而实现自主学习的全面优化。

教学过程中笔者在课堂中鼓励学生对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馈并积极与学生交流,主动与学生沟通教学过程中的相关事项,了解学生的看法,集思广益,为高中数学实践教学提一些建议。而课下笔者借助教学论坛和QQ及时询问学生学习状况,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进度进行掌握,确定学生自主学习中的相关问题及时纠正和解决,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空间。与此同时,笔者还对学生反馈的信息进行梳理和总结,分析自身自主教学引导中存在的问题,对其进行改善,双管齐下,全面提升了高中数学实践中自主教学的联系反馈效益。

3.5 作业小结

作业是反映学生自主学习质量的重要内容,可以有效反映学生的学习状况,确保教师能够全面了解学生学习质量,对教学工作的完善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教师要善于分析学生的作业,从学生作业中发现学生自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适当指正。要善于对学生作业进行总结,挖掘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的特征,在学生学习特征上实施相应引导,为学生自主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分析学生作业中的“优点”,对这些优点进行鼓励和赞扬,给其他学生自主学习树立良好的榜样,从而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体系。

笔者在《棱柱 棱锥 棱台和球的表面积》作业检查过程中就发现一学生对相似棱柱面积计算时计算过程非常复杂,对其原因进行分析后笔者发现这主要是由于该学生只注重棱柱表面积计算公式的运用,但没有分析棱柱表面积公式的规律导致。在该状况下笔者重新对该学生进行棱柱表面积计算教学,让学生分析相似棱柱表面积计算过程,有效改善了学生对高中数学知识的运用效益。

总结

自主学习模式构建的过程中教师要对高中数学内容进行合理把握,在素质教学需求上适当划分自主教学板块,细化自主教学环节。要围绕学生对自主学习内容进行合理设置,在该教学基础上合理实施自主探究、组织学习、提问反思等内容,为学生构建良好的自主学习空间,从而全面提升学生自主学习效益,改善高中数学实践质量。

参考文献:

[1] 张岭. 高中数学新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有效性的理论思考与实践[J]. 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版),2010,01:61-64.

[2] 王佩. 合作式自主学习模式下的学习者自我监控能力研究[J].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4,06:54-57+71.

[3] 董学发. 高中数学实践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浅析[J]. 教育实践与研究(B),2013,12:56-58.

[4] 陈来满. 高中数学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初探[J]. 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研究),2011,03:65-66.

[5] 刘青. 新课改背景下关于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思考[J]. 教育教学论坛,2014,37:144.

高中数学的重要性范文7

1、当前高中教学教育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走上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举国上下奔“四化”的道路。然而,教育状况与国家四化建设对人才的需求很不适应一方面,教学质量很低;另一方面,教学内容和方法陈旧、不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的现象非常普遍。在高中教学中也存在不少哑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有:①教学思想不端正,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现象比较普遍。如只重视少数学生,随意增加授课时数;“以考定教”,“题海”泛滥等。②课堂教学低效,表现为学生基础不落实,理解不深,记不牢,用不活。③忽视能力培养,突出反映在教学中教师“包办代替”现象严重,不重视启发学生思考。④忽视教育教学理论对教学实践的指导,如教师对教学目标缺乏系统认识,不了解教学评价理论的作用和方法等。因此,改革教学方法既是现实迫切的要求,又具有历史必然性。

2、如何实施分层次教学策略

我国高中教育的大众化趋势是高中数学实施分层次教学策略的必然要求,如何进行分层次教学是现实的迫切要求,具体参考以下几个方法;

2.1、创造良好的环境无论任何方案,免不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协调,而实施分层次教学,师生之间的关系是一个重要条件。有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创造出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2.3.5、课外辅导层次化。教师要充分利用课余时间,积极开展第二课堂,因材施教,给没有过关的A组学生补课,给C组学生增加竞赛讲座。这样可进一步使A组学生“吃得了”,能奋发向上,C组学生“吃得饱”,能充分发展,形成一种你追我赶的学习气氛。

分层次测验、评价的目的是在于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使所有学生在主动发展过程中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同时,培养自主学习意识,提高自我反省活动的能力,促进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有所进步,达到教学目标。

3、影响“分层次教学”的因素

分层次教学的目标、预习、课堂、作业、考核、辅导等层次化固然重要,但还有一些表面上看不见的因素影响着分层次教学的实施。主要有以下几点:(l)注重成绩水平,轻视能力培养;(2)层次分得过死,加重两极分化;(3)只重视部分优生,忽视全体学生;(4)学生层次分明,教师教法单一;(5)缺乏思想引导,学生心理负担过重;(6)教学分层与考查不配套。这些不利因素在教学实践中要注意克服:,此外,课后学生思想工作深人程度,与家长配合程度,与班主任协调程度,教师的责任心、教态、语言、作风、人格等都会对分层次教学产生一定的影响。在进行分层次教学的实践中值得注意。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我们的教育实验才刚刚迈出第一步,还有许多未被认识的规律需要去揭示,探索性阶段的转化差生实验的初步效果,使我们增强了信心,而且向我们展示了这样的事实,在自然情景下,在教学过程中,只要我们抓住了客观规律,实验就会出效果,大面积转化数学差生将成为可能。分层次教学对教师的要求更高,教师工作量更大,需要有强烈的贵任心,求实、创新的工作作风。面对学生“参差不齐”的实际水平,在教学中正确地运用分层次教学,可使学生的学习目的性更明确,自觉性更强,学习兴趣更浓厚,避免学生成绩两极分化,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建磐.初二数学教材.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中国教育学会数学教学研究会编.高中数学教育论文选编(1~5届年会特辑).分别由人民教育出版社、湖南教育出版社、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1983,1985,1991,1992

高中数学的重要性范文8

数学对于培养我们高中生的逻辑思维、锻炼学生的思维缜密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做题习惯具有重要作用。以往的应试教育只注重学生的成绩,无论是教师的着重点和教师的教授方法都有欠妥当。为了加快学生的课程学习进度,许多教师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自己在课堂上占用全部的时间将知识讲授给学生,不可否认,这种教学方式是有其优势的,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将更多的知识讲给学生,但是其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教师讲得过多,许多学生无法及时吸收教师讲过的内容,如果在这期间学生有听不懂的地方很容易放弃教师正在讲的知识,纠结于自己听不懂的地方,这样就容易错过教师后来讲的题目。教师在课堂上讲解所有内容,一方面不能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有效吸收知识,另一方面教师无法与学生之间形成互动得到有效的反馈,这样就会导致教师无法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就比较盲目,授课进度也难以把握。这无论是对于教师还是我们学生来说,都是非常不利的。其实,学习数学有多种学习方法,学生除了在课上要认真听讲之外,在课下也要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其中合作学习是学生之间相互提高学习成绩、加强学生之间合作关系的重要方法。合作学习是中国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表现,目前,在高中数学课堂上,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已经比较多见。本文将探讨一下高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以及重要性。

一、小组合作学习能促进学生在学习上互相帮助,共同提高

首先,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注重小组间的互相帮助和共同提高。众所周知,每个学生的智慧水平和知识接受能力不同,有的学生接受新知识比较快,而有的学生则相对较慢。小组合作学习可以使相对水平较差的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受益非浅。

其次,高中数学是对逻辑推理能力要求比较高的学科。如果采用传统教学方式,很多学生可能跟不上老师的教学进度,进而影响学习的自信。在合作学习中,学生们通过互相解释来学习。我们在小组合作中进行发言讨论时,必须想办法组织自己的思想,还必须详尽地阐述一些认知的细节。这样一来。我们自己的理解力也大大提高了。

其三,同学之间能够增进了解,互相帮助,明确合作的重要性。在小组合作中,由于小组人数有限,我们能够比较容易及时准确地发现同组组员是否想要或需要额外的解释。我们能够更容易的观察到每位组员的学习情况,共同进步。因此,学生之间的合作有时比教师的教学更有效。

二、小组合作学习能活跃课堂气氛,帮助学生建立学习的自信心

由于小组合作学习突出了“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因而从根本上确立了“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地位,摒弃了“教师满堂灌,学生静静听”的陈规陋习。在合作活动中,教师往往会设计一些带有竞争性质的活动,千方百计地让学生思想动起来,让课堂活跃起来,通过学生动脑、动口、动手,使课堂气氛充满激情和自由。这不仅符合教育的宗旨,更能激发学生求知的潜能,使他们积极主动,合理有效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在这样的教学观念影响下,课堂上学生们共享教学资源。学生在小组合作的具体实践活动中,用心去体验合作的无穷魅力,用心去感悟集体的伟大力量,使他们体验到合作成功的快乐,体验到实现自我价值的自信。

三、小组合作学习能大大增进同学间的感情交流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同学们在合作、互助的氛围中,在朝夕相处的共同学习与交往中,增进了彼此间的感情交流,培养了彼此间的合作与协作精神。在数学学习活动中,难免会体现出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有利于合作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技能,使学生从小养成合作的习惯。这样,让小组中的每个成员都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学习任务由大家共同分担,让大家体会到集体的力量是个人不可代替的。而且大家在互相学习中能够不断地学习别人的优点,反省自己的缺点,就有助于进一步扬长避短,发挥自己的潜能,使大家在共同完成学习、工作中不断提高学习能力与工作效率。在数学学习活动中,难免会体现出学生之间的差异性。

四、小组合作学习有助于因材施教,真正有效地体现了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原则

高中数学的重要性范文9

一、自制教具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新课程标准》指出 “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巧妙设计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探究欲望”小学生具有很强的好奇心,看见一些新鲜、未知、奇特的自制教具自然会产生非常强烈的兴趣,从而引发他们对相应自制教具的结构、使用方法等的探究。如在教学“克和千克”时,我自制了一个简易天平:用两根木条,一根为横梁,一根为支柱,在横梁的正中钉一小钉作为指针,小钉与横梁垂直,在横梁两端离中点等距离的两点,挂上同样大小的小盘,找几枚1教硬币作为1克的砝码。我边演示边讲解,从构造到工作原理,然后称出铅笔、橡皮擦等小物件的质量,建立起克的概念。由此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产生浓厚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的注意力自然地集中到所要探究的问题上来,从而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

二、自制教具将比较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直观化

在探究式学习过程中恰当地使用自制教具,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兴趣,而且可促使学生把具体感知与抽象思维有机结合起来,帮助学生在探究式学习中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发展抽象逻辑思维能力,为学生的顺利学习扫清障碍。如在教授米、分米。厘米、毫米等长度单位时,学生对进率问题都可以轻松的理解和接受。但涉及到实际问题时,如:黑板长2( )让学生填长度单位时,学生缺乏直观思维,不知道一米、一厘米等究竟多长。此时让学生动手用尺子去量出一米长短的绳子,通过观察绳子问题便迎刃而解。通过自己的观察与实践,既获得了知识,又提高了动手操作能力。

三、自制教具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合作意识

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未来社会已越来越注重能否与他人协作。因此,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之间团结、协调、合作的精神,日益凸显出其重要的地位。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分组合作,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同时在融洽的学习氛围中也体现了一种相互谦让、共同进步的集体精神。我国的教育方针也强调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都得到发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加强自制教具的操作,让学生摆、拼、剪、制作、测量、画图等有助于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从而促进其五育的全面发展。例如教学圆柱体积,让学生分组做实验证明V=Sh的成立。实验中,教师不能满足于一部分,而要注意引导学生严格、正确地运用直观操作,且不是为操作而操作,而是真正把操作作为获取知识的手段。对于实验失败的小组,要引导学生找出实验失败的原因,指出操作的不正确之处,继续进行实验,直到成功为止。这样的教学,不但使学生在操作中获取了知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合作意识。

四、自制教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书记指出:“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培养创新精神是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所以,我们必须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给学生提供更大的思维空间,引导学生把操作与思维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如教授正方形时,利用学生课前准备的大小不一的正方形,想让学生知道正方形的特点,看谁的方法多。有的学生通过测量发现正方形四条边一样长;有的学生通过沿对角线对折、再对折,发现四条边一样长;有的学生用一条边与其他三条边分别相比,发现四条边一样长……学生通过操作,发现了正方形四条边一样长,既发现了新知,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五、自制教具有助于解决实际问题

高中数学的重要性范文10

摘 要:数学是教育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来源于生活,同时也是为生活应用服务,培养学生数学应用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数学应用思想方法向一切领域渗透,数学的应用越来越被社会所重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形成用数学的意识,这是把数学教育转到提高公民素质教育轨道的一个重要措施。目前,大部分学生动手能力差,应用意识弱,长此以往,必将学而无用,适应不了社会发展的需要。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在此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简单地进行分析。

关键词:高中数学 数学知识 应用能力 重要性

一、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这是应试教育的需要。

在教学中注重知识的运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真正主动参与整个教学过程。过去教师只注重知识教学,先教学例题知识,接着重复做机械式的习题,一次不行两次三次……这样做往往会使学生不但没有掌握知识,反而因重复次数太多,乏味而导致学生厌倦,甚至厌学,更进一步失去学习的兴趣。这归根到底都是教师没有重视指导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没有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由于不能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失掉了学习的信心。如果教师能够从知识结构入手,注重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在解题中的运用,允许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鼓励学生从多角度联想、多方位分析,用不同的解题策略,改变问题的情境,开拓解题思路,把已学知识灵活运用于不同的解题方法上,学生就能轻松地驾驭知识,感受学习带来的喜悦。我在教学中并没有强调学生用什么方法去做,只是着重把条件和问题的关系讲清楚,在学生掌握数理后,我会提出这样一个要求:“你想出的解题方法能比书本的解题方法更好吗?”学生心理特征都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探索者和研究者,这一问能有效地激发他们强烈的探究精神,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启发学生的思维。待学生经过思考、讨论后,我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看法。实践证明,学生能够把学过的知识灵活地运用于新的知识上,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势,提高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收到良好的效果;而且还让学生体验了成功的喜悦,树立了学习的自信心,激发他们敢于尝试、敢于表现自我、敢于发现、敢于运用的精神,学习的兴趣大大增强。并且由于我能在各个教学环节都坚持注重学生这方面的培养,久而久之,学生的思维方法都灵活起来,不再局限于单一的解题法。在考试、测验中这种能力的体现就更明显了,我所教的班级合格率和优秀率均可以超出区优秀水平,这就是一个好很的证明。要利用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注重培养他们灵活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使他们从知识中感悟数学的价值,从而进一步提高他们灵活的思维能力,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也是素质教育的需要。

《新课标》明确指出:教学要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加强对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我尽量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从生活中来又应用到生活中,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当学生意识到知识在自己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时,就会更加明确学习的目的,激发学习内动力。因此,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

例如教学指数函数y=ax(第一课时),在讲形如y=ax(a>1,a≠1)的指数函数前先演示一个小计算题,一张厚度是0.1mm的白纸,反复对折15次,厚度超过了身长2米的人。学生在半信半疑中指出,这实际是求y=0.1×215的值,底数不变,纸对折一次厚度是0.1×2=0.2(mm);纸对折两次的厚度是0.1×22=0.4(mm);……当对折15次后,该纸厚度应是:0.1×215=3276.8(mm),厚度当然超过两米身高的人了(实际是难折15次的)。底数不变,指数变化的函数有趣味性的例子很多。这样一来,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益,更重要的是使学生从中感受到数学的实际应用价值,让学生理解到一些实实在在的生活信息,更加激发他们把数学知识灵活运用到实际生活的情感,达到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目的。最后我还问,在生活上什么时候会用到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呢?你运用了什么方面的知识?每个学生都积极地说出了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事例。

三、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前提条件。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不但要负起传授知识的任务,而且还要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观念、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其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有多种渠道,课堂教学是主要渠道。创新精神的培养必须以丰富的知识和合理的知识构成为前提,但绝对不是单纯的以知识教学为主。

总之,生活是数学问题永不枯竭的源泉,生活本身是一个巨大的教学课堂。教师不仅要从现实生活中创设教学情境,要挖掘教材中数学知识丰富的现实背景,还要培养学生从生活中收集数学信息,整理数学知识,让学生主动将现实生活的大背景与数学知识密切地联系起来,使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在生活中学习数学、在生活中应用数学。在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对学生知识运用的能力培养,使学生能力灵活运用知识于各个方面,解决各种不同类型的问题,促进学生数学素质的全面提高。

高中数学的重要性范文11

关键词:情景教学;高中;数学;课堂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新课标的改革,传统只注重应试能力的做法显然适应不了目前对学生拥有创新和实践能力的要求。因此,教学方式也应相应从以往的灌输式教育向师生良性互动式的教育转变。高中数学作为教育的基础学科,具备着很高的严谨性、逻辑性和思维性,知识系统的连贯性和数学语言的抽象性使得大部分学生的知识习得进程较为缓慢、困难。若数学教师仅仅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照本宣科、采用题海战术巩固知识的话,往往会加深学生对数学的厌恶和恐惧心理。如何将数学学习变得具有趣味性、挑战性和实用性是每一位数学教学工作者应当积极思考的问题。

一、情境教学法的内涵

情境教学法指的是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认知水平设置一个相关问题的情境,使学生进入情境角色当中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激发学生产生一定的情感体验和心态,以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的知识,激发学习兴趣和思考的自主性,从而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实施情境教学的设计时,最注重的就是设计出的情境应当具备探究空间的问题情景,帮助学生置身于情境当中,自主地思考问题,从而自觉地进入到课程学习的核心问题,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在情景教学中,学生一直都是情境活动中的主角,教师只是充当辅助的角色,帮助学生创造一个改变其学习氛围和学习方式。

二、在高中数学课堂中应用情境教学法的意义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

兴趣是驱动自主学习的最佳燃料,也是衡量教师是否优秀的标准之一。使用情境教学法有助于学习兴趣的培养和学生积极情感的调动,并且转变学生处于客体的传统局面,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实践活动。在高中数学课堂中使用教学情景,将枯燥的问题通过生动形象的方式提出来,从而激发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兴趣。当兴趣被激发时,自然就产生自主参与研究的渴望,对问题进行多方面的探究以获得满意的答案。可见,情境教学法不仅树立了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也营造了有助于他们全身心投入数学学习的良好课堂气氛。

2.提高数学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

多数同学都觉得数学是一门枯燥的学科,而实际上数学是起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只有让学生接触到生活中的数学,才能帮助他们体会到数学的价值与乐趣,从而饱含热情地去从事数学学习活动。情境教学法的最大功能就在于能够将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与教材上的数学知识紧密联系起来,通过利用情境教学发的独特功能,帮助学生拓展实际数学应用能力。例如,教师可以营造一个富有情感色彩又具备实际价值的操作情境,而学生则是情景当中的测量员,需要通过一系列的实地调查搜集数据,并根据资料整理制作调查报告。通过这种训练,不仅有助于强化教学效果,更有助于培养学生对新知识的探索兴趣。同时,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应变能力、表达能力想象能力、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都将得到较好的培养和训练。

3.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

教师在创设相关的学习情境后,需要学生自主地进行探究与学习,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不仅数学知识得到增长,其情感、价值观和态度等都得到相应的培养和发展。情境教学法有利于改变传统高中数学教学以教师灌输为主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在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内进行主动学习,帮助学生潜能的开发和个性的塑造。这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还有有利于培养其对学习的兴趣和自主探索能力,改变以往的被动学习现象。另外,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创设问题情境实际上是抛出了问题的疑惑之处,吸引学生主动对其发现与解释,整个过程需要学生主动地对大量信息进行收集与处理,然后自行分析与判断,通过实验证明和探讨交流等活动对问题进行合理解释,而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只充当配角,负责在合适的时候对学生进行引导,帮助学生到达问题的核心之处。

三、在高中数学课堂中应用情境教学法的策略

1.利用现实问题进行情景教学

数学是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并且在实际运用中不断前进的一门学科。目前的高中数学教材中,大部分内容都是源于生活的实例,将现实生活问题引入问题情景的创设中。这是新课改的要求,也是数学教学生命力回归的必然趋势。广大数学教育工作者需要做的就是让所创设的问题情景更贴近生活实际以及更符合学生的认知特征。将现实问题引入情景教学环节当中,首先需要将相关数学问题还原到现实的生活当中去,让学生发现这个“问题”其实很熟悉;然后,结合学生的心理水平和认知特征,引导其对这个情境进行探索研究,多角度思考得到合理答案从而理解知识;最后,帮助学生积累所学的数学知识经验,学以致用,举一反三,利用新知解决现实问题,感受数学的价值。比如,在刚举行完篮球比赛后,就可以拿篮球比赛为例子讲解数列。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找到排场出场的多种办法,通过身边实际问题的解决,引导他们体验数学的乐趣。

2.利用多媒体创造数学教学情景

高中数学的重要性范文12

关键词:普通高中;高中数学;教学课程

就目前的发展情况来说,高中数学探究性教学中还存在许多方面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学工作者联系实际,仔细研究,采取相关的探究性教学工作措施,以此提升整体的数学教学水平,促进新课程改革工作的发展。

一、普通高中数学教学新课程实施的基本现状

1.高中生同数学教师之间的互动性较差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各种改革理念不断凸显,在这种环境下,高中数学教育工作者要重视探究性教学活动的开展。普通高中数学教学工作者同高中生之间不能开展高效的互动,并且许多普通高中数学教学工作者在教学中并没有开展自我批评活动,同时教学中过于注重自身的中心地位,使得高中生在数学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并没有得到实质性体现。

2.轻视了教学模式对高中生能力培养的作用

许多高中数学教师在数学新课程实施工作中没有重视教学模式的作用,忽视了学生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在新课程改革理念下,探究性教学工作的重点不突出,主要还是采取陈旧的数学教学新课程实施方法。这种教学模式下,高中生的数学学习工作质量较差。不仅如此,许多普通高中数学教师在课堂上忽视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不利于提升学生的整体学习水平。

3.普通高中数学教学新课程探究实施中缺乏系统支持

当前,虽然许多普通高中在逐渐开展新课程改革工作,但是在新课程探究中缺乏系统的支持,在新课程研究程度上相对较低。这种情况下,许多教学工作者不能较好地开展探究工作,教学不能同当前的社会发展形势相迎合,这种情况下就会大大降低教学课堂的质量,阻碍高中生在数学学习方面探究能力的提升。

二、普通高中数学教学新课程实施探究工作策略

1.注重教学工作者同高中生之间的互动性

普通高中数学教学工作者在教学工作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双方之间的互动,同时还要致力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这样才能较好地提高高中生的数学探究能力。教学新课程实施探究工作中,要以数学学习知识为基础,重视其系统性、综合性、复杂性以及抽象性等。这是因为许多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会遭遇许多学习难题,这时,教学工作者就应当从学生角度出发,加强同学生之间的交流,了解学生在学习探究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这样才能因地制宜,制定有效的教学措施,构建和谐稳定的教学环境,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探究性,能够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高中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度。

2.改变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方式

在教学中,要关注各种教学模式的改善,有意识地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积极落实新课程发展理念,转变方式,加大探究性教学的比重。学生在课堂中处于主体地位,在课堂上会提出有关问题,寻求解决方法。对于多解题目和单解题目要重视,寻求更多方法。普通高中数学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的时候,要提升学生的思维发散能力。在数学课程结束之后,对相应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这样才能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强化后期的数学知识运用。

3.坚持以数学知识为基础加强系统性

普通高中数学教育工作者要坚持以数学知识为基础,加强教学的系统性和科学性。在数学教学课程开展过程中,教育工作者首先要掌握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注重新课程实施探究工作的重要性。高中数学教育工作者在开展教学工作的时候,应当积极利用各种教育手段,将各种新课程改革的理念贯彻于整个教学工作中,重视探究性教学工作模式的作用。

综上所述,普通高中数学新课程实施探究工作的开展,始终要将新课程理念作为宗旨,重点研究探究问题,制定相应的教学措施来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高中数学教师为了进一步开展探究性教学,应该秉持学生主体理念,注重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营造良好的探究性学习氛围。同时,也要改善教学模式,培养高中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这样才能适应新形势的社会发展需要,推动我们国家普通高中教育事业的发展,使得教育事业朝着良好的方向迈进。

参考文献:

[1]刘丽.关于高中数学新课程中函数设计思路及其教学探讨[J].高考:综合版,2015(11):123-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