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高中世界历史知识点总结

高中世界历史知识点总结

时间:2023-08-23 16:58:19

高中世界历史知识点总结

高中世界历史知识点总结范文1

2014年北京文综历史试题做了局部微调。调整之一体现在选择题中以往那种重知识覆盖和高度综合,追求材料新颖、设问深奥、选项隐讳、与学生知识结构脱离的试题已经少见;相反,接近中学历史教学实际,适合学生的知识贮备,同时也能够较好地体现学生的思维能力差异的试题在增多。调整之二是历史材料更加平易近人,冗长的材料“瘦身”,更适合学生阅读分析,与中学教学的要求相吻合。调整之三体现在非选择题文科综合的两道试题命制形式回归传统,即从一个角度提供材料设计问题,单纯考查学生运用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解决一个具体历史问题的能力。综合性和思维力度以及开放性程度都有所减弱。这样的调整也使试卷的难度有所降低,这对增强历史学习的信心、鼓励考生学习历史的热情、肯定考生的学习努力十分重要,也是在考试测量上传播正能量的具体体现。

不能听命于自己者,就要受命于他人。――尼采

伟大艺术的创造者并非神灵,而是容易出错的凡人,并常常显得神经质和人格破损。――阿多诺

二、从考点分布及变化看,体现了重视基础、突出主干的特点

据上表分析,试题以教材基础与主干知识为主要考查内容,并以此作为能力考查的主要依托。试题整体设计把中国史与世界史置于人类文明演进的框架中加以反思与考查,强调古今中外多角度、多层次的融会贯通。这种综合立意背后的教育目标则是强调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培养学生开放的世界视野与独立思考判断的能力,有助于中学历史教学关注基础、重视传统、突出时序和历史地图等学科思维能力的培养。

三、从试题考查的能力目标看,体现了突出素养、能力立意的特点

在历史学科能力的测试已经成为高考命题共识的情况下,2014年北京市文综历史试题在试题的呈现方式和能力考查的角度上仍突出了自己的特点。如对历史素养的考查要求我们关注历史的时空特点,这在第12题和19题中通过历史地图的辨识和1977年前后历史时序的认识得到了充分体现。而历史素养的考查要求我们关注历史学习的方法,这在第15题使用单一或不充分论据得出普遍性的结论是错误的提示中也得到了体现。再如历史学科能力强调对概念的准确理解和综合概括比较分析能力,选择题16、18、20、21、23等题就从不同角度考查了对概念的灵活理解,这里的不同角度与材料的使用及问题的设计有关,而在选择题第13题、22题,非选择题37题第(1)(2)(3)题中,我们即可以看到中外对比的综合概括(37题第2-3问比较典型),也可以看到中外对比的分析比较(选择题第13、22,37题第一问比较典型),即使是难度调整之后的跨学科文综试题中的历史问题,也考查了常规的处理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可以说能力立意在本年度历史考试中依然占据主导地位。此外,选择题第17题既体现学生了对风俗画的观察能力,通过调动运用历史知识理解了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还彰显了浓郁的北京地方风格。

1突出了对历史时空思维的考查

时序思维要求从时间结构考虑空间结构,是一种需要通过训练才能形成的意识。时序思维是解释历史的发展和演变的前提,也是阐述历史的基本思维方式。2014年高考北京文综卷很多历史试题都要求考生能以时空意识为基础,建立历史现象之间的联系,进而考查考生分析历史问题、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和文学,考查学生观察历史地图、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观察地图,依据“韩赵魏”信息可知图片所示为战国时期,①是燕国,②是齐国,③是秦国,④是楚国,《春秋》是春秋时期鲁国孔子所著,故A项错误;《孟子》是战国时期鲁国孟子所著,故B项错误;《荀子》是战国时期赵国荀子所著,故C项错误;《离骚》是战国时期楚国屈原所著,故D项正确。

【例2】(2014年北京,13)公元97年,东汉的班超曾派人出使欧洲强国“大秦”。东汉和“大秦”都创造了辉煌的文化。属于它们的文化成就分别是

A活字印刷术、万有引力定律

B《九章算术》、罗马法

C蔡伦改进的造纸术、日心说

D《春秋繁露》、《理想国》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公元一世纪东西方重要的科技成就和哲学成就(东汉时期与罗马帝国时期),重点考查学生比较历史史实、理解历史文化成就的能力。解题需要准确理解中国古代史书中的“大秦”是指古代罗马帝国,据此分析选项。A项活字印刷术是北宋毕发明的,万有引力定律是牛顿发现的,故予排除。选项C蔡伦改进造纸术虽然属于东汉时期,但日心说却是15、16世纪著名的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来的,故而排除C。选项D中《春秋繁露》是西汉董仲舒的著作,《理想国》是古代希腊柏拉图的著作,也应排除。《九章算术》属于东汉时期的数学专著,罗马法是古罗马共和国与帝国时期法律的总称,故正确答案选B。

2突出了对历史理解能力的考查

历史理解是历史学习的一般性能力要求。它主要是指抓住历史事物的特征,从本质上把握历史知识,即透过历史表象去探讨历史事物的本质。历史理解能力包括区分历史事实和历史解释,理解历史材料中的信息及其证据价值,认识历史叙述中的立场、观点和所依据的史实,理解当时的历史环境,认识历史现象所反映的历史时代特征等等。在试题中,考生进行历史理解的客体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客观史实,二是人们对历史现象的解释,如历史叙述和历史结论等。由于历史知识积累、历史思维运用、历史方法选择的不同,不同的考生对相同的历史现象的理解在全面性、准确性和深刻性上会存在较大差异。

【例3】(2014年北京,16)《海国图志》中出现了一些外来词汇,如“西业”(参议院)、“里勃里先好司”(众议院)、“勃列西领”(总统)等。结合所学判断,该书

A主要内容是介绍西方政治体制

B对西方政治体制已有所涉及

C提出中国要学习西方代议制度

D为提供了理论基础

人们从孩提时开始就在梦想不朽。――米兰・昆德拉

世上总有几个这样的人,他们对生活要求很高,对自己的愚蠢和粗野又不甘心。――黑塞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开眼看世界”的新思潮的名著魏源的《海国图志》,重点考查学生准确、合理、完整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解题需要准确、合理、完整地解读材料信息,依据《海国图志》中出现的外国词汇进行合理判断。选项A错在“主要内容”,选项C不符合材料和史实,魏源并未提出中国要学习西方代议制度;选项D错在《海国图志》虽然在近代中国起了“开眼看世界”的作用,但并没有为提供了理论基础,因为的理论基础主要来源于早期维新派和西学的传入,故排除ACD。“西业”、“里勃里先好司”、“勃列西领”等词汇体现出西方的代议制度,《海国图志》中涉及这些外来词汇,反映出它对西方政治体制已有所涉及,故B项正确。

3突出了对逻辑推理能力的考查

逻辑是历史学研究中极其重要的能力,因为新研究需要推理的过程,没有逻辑的推理,将在知识与知识、知识与结论间无法关联,造成研究的中断,逻辑是导向研究目标的策略性保证,是学科能力的重要支柱。历史逻辑推理能力是在历史理解能力基础上,对所阅读的历史陈述和历史资料进行合理的逻辑推理,得出与历史研究相近的结论。从命题角度看,这类试题虽然题干陈述简单,仅要求考生就选项中的史实(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与否做出判断,但是因为史实和结论是构成历史的基本内容,这样被选项的命题空间十分广阔,古今中外皆可入题,命题自由度大,形式灵活。既可以考察中国史的内容,也可以考察世界史的问题,还可以把古今中外的问题都在选项中呈现,这样命题既可以打破年代、空间,又不受具体内容的限制,如此高的自由度在高考命题中是很难得的。此外,这类试题将史实与结论都摆在了考生面前,没有具体的知识记忆负担,史实和结论都摆在你跟前,只需要弄清楚史实与结论之间的正确逻辑关系就可以了,考生能否做出正确的判断,往往不仅仅对知识的死记硬背,更主要需要掌握正确的逻辑思维方法。

【例4】(2014年北京,15)在历史学科的研究性学习中经常出现的错误是,使用单一或不充分的论据得出普遍性的结论。下列选项中没有这类错误的是

A《授时历》的颁行比现行公历早300年,所以中国古代科技水平领先世界

B《西游记》是明代的一部优秀小说,所以明代文学蓬勃发展

C唐代369位宰相中有83%来自北方,所以唐代宰相的来源存在地域差异

D南宋扬州的城市人口占扬州总人口的8183%,所以南宋的城市化水平很高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唐、宋、元、明时期的科技、文学、政治和经济成就,重点考查学生运用史论结合的方法分析历史史实及历史结论之间的逻辑关系的能力。本题在2012、2013年高考逻辑推理试题的基础上进行了调整,问法采用双否定的方式,题干直接提示历史学科研究性学习中经常违反的“使用单一或不充分的论据得出普遍性的结论”的现象,要求学生就此分析选项,找出“没有这类错误”的选项。依据所学知识分析,《授时历》只是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的一部分,不能代表中国古代科技在世界的整体水平,故A项错误;《西游记》只是明代文学成就之一,不能代表整个明代文学发展趋势,故B项错误;从全国范围看,唐代宰相大部分来自北方,这说明唐代宰相的来源存在地域差异,故C项正确;扬州只是南宋城市之一,扬州城市繁荣不能代表南宋整个城市化水平,故D项错误。

4突出了对历史解释能力的考查

中学阶段历史课程能够培养的最高能力是历史解释能力。历史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或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本质上都是对历史作出解释。历史解释需要运用史实作为证据,需要在时间概念中解释历史问题,需要解释历史现象形成的原因,需要从历史环境解释历史观点,等等。历史解释本身具有主观性和选择性,需要遵从“论从史出”、“言必有据”的学科原则,以史料为根本,通过对史料的梳理与分析,揭示其背后隐藏的历史信息,并依据一定的立场和价值观、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进行正确的历史表述。

【例5】(2014年北京,37节选)区域的世界・联系的世界・多样的世界

材料二

(2)阅读图16至图19,以世界洲际贸易的发展为视角,结合所学,对材料二所蕴含的历史信息进行解读。(14分)

【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观察地图、解读和获取材料信息,以材料解读的形式,考查考生处理史料的能力,即对史料的深入理解与分析阐释的能力。解答第⑵的方式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解读方式一:分别描述四个阶段世界洲际贸易的概况,图16反映出1400年前,新航路开辟前各大洲虽有联系但不密切,世界各地以局部性贸易为主;图17反映的是1400―1800年间,新航路开辟和早期的殖民扩张开始后,世界各地经济联系加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范围拓展;图18反映出19―20世纪,随着两次工业革命后西方国家的扩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图19反映出20世纪90年代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深入开展,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发展。解读方式二:从世界贸易的范围、发展速度,贸易过程中反映的科技进步,贸易中心的变化等三个方面,结合四幅图从总体上分析世界洲际贸易的发展。

【参考答案】

(2)示例1:(14分)

公元1400年之前,古代人类活动分为若干区域,彼此虽有联系但不密切。亚欧大陆间有陆上和海上丝路,但欧亚与非洲、美洲的直接交往较少;贸易以农业和手工业产品为主;世界各地以局部性贸易为主,缺乏稳定的洲际贸易路线,这与生产力水平低下关系密切。

1400~1800年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和殖民扩张,欧洲人将贸易范围扩展到全世界。他们通过三角贸易从美洲和非洲掠夺大量白银、黄金,并用来购买亚洲商品运回欧洲。中国和印度曾经成为白银汇集的中心,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19~20世纪,在工业革命推动下,新的交通手段和贸易路线出现了。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在世界贸易中居于支配地位。印度和中国等地沦为西方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建立起来。

20世纪90年以来,信息化革命使得世界联系有了突破性发展,网购让洲际贸易更加多样化和便捷化。这一时期美国在世界贸易中保持了领先地位。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迅速发展壮大。

只有爱才能拯救世界,我为什么要因为爱而羞愧?――朱莉・马洛

象棋比生活好。在这个世界上,根本没有全身而退这种事情,如果你懂我的意思。――威尔斯・陶尔

从发展程度看,世界贸易经历了从局部、间断、缓慢逐渐向全局、密切、快速的发展过程。古代亚欧大陆间有陆上和海上丝路,贸易以地方物产交换为主,与其他地区联系较少。新航路开辟后,世界联系日益密切,这与殖民扩张、工业革命、世界市场的形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建立等因素密不可分。世界经济开始呈现出全球化趋势。20世纪90年代后,互联网成为更先进的联系方式。

从贸易过程中反映的科技进步看,古代贸易借助人力和自然力,近代则以工业文明成果为主,如轮船、火车。20世纪90年代后,网购成为更便捷的贸易方式。

从贸易中心的变化看,古代以区域贸易为主,没有世界性贸易中心。1400~1800年间,中国和印度是白银流向的中心,西班牙和葡萄牙一度成为大西洋贸易的中心。工业革命后,英国成为世界贸易中心,后来美国又取而代之。如今中国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

高中世界历史知识点总结范文2

一、学生在第一轮复习后的学习状况分析和复习建议

在第一轮复习结束后,学生的学习状况是:大多数学生对本来相对生疏的世界史知识已有模糊的总体映像,但对确定具体知识的位置,仍觉得非常难;在此情况下,回归基础、依据考纲,重组教材,清晰知识结构,成为我们当下重点。

尽管第二轮专题复习也是在重过教材,但是应当清楚地看到复习不能代替学生知识的过手,为此,我们建议学生在跟着教师做好第二阶段复习的同时,回归教材,重构教材,进行针对自己情况的个性复习,包括要求学生自己设立一周或一月阶段复习计划,在一段时间内重新系统地总结和归纳知识,这样可以把前面的知识进行巩固;复习的时候要注意多种方法的结合,避免过于枯燥而产生厌烦情绪;要求学生将简单、重复的教材以新视角、新角度重组,掌握教材的总体结构和主线,以克服“视觉疲劳”等。

1.宏观上把握教材

第一阶段已经复习结束,教材中究竟讲了些什么?不去回忆细小知识点,不去回忆章节知识结构,只求以最简短的语言从宏观上、总体上把握教材。例如:

世界近代史:三个历史时期。①工场手工业时期(第一章近代的序幕;第二章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期);②蒸汽时代(第三章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社会主义运动兴起);③电气时代(第四章垄断资本主义时期,资本主义制度成熟,世界体系形成)。

这种结构要求学生理解掌握,形成文本,要做到滚瓜烂熟,在进入每一本教材前,先概览总体结构,画上“知识树”最粗的那一条主干。

2.总体上把握每单元的知识结构

世界近代史三条线索,三个时期:工场手工业时期、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在此我们以蒸汽时代为例加以说明:

蒸汽时代,自由资本主义时期――世界近现代史上第三章:两种方式建立知识框架体系。

按标题所示的两个内容

①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初步形成

形成的物质基础――第一节工业革命

建立对世界的统治――第四节19世纪里七十年代的革命改革潮流

世界体系初步形成――第五节

②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起

③亚洲革命风暴

这一步就好比在画好的树干上添上枝叶,一棵完整的知识树出现了。

二、教师的专题复习策略

在了解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基础上,教师应根据考试大纲,并认真研究近年来特别是2007年高考的发展趋势,精心划分设计专题,我们建议注意以下专题:

1.主干知识专题。

历史学科的主干知识是高考考查的重点,专题复习应以主干知识为主。传统上主要有以下几个大专题:世界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史、民族解放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及国际关系

大的专题中还可以划出小的专题,并注意学科内综合,例如资本主义经济可以设计一个中外近现代史上土地政策调整的专题,涉及的内容包括:

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后的圈地运动

②法国大革命的土地政策

③俄国1861年废除农奴制改革的土地政策

④美国内战中的《宅第法》

⑤日本明治维新中的土地政策

⑥中国民族资产阶的土地政策

⑦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后1917年宪法规定的土地政策

⑧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的土地政策

2.关注热点。

2007年各地文综试卷充分体现了不回避热点的命题特点,例如全国卷Ⅰ中材料题第38题从美国在二战中废除中立法中禁运政策,对英、对华进行援助的有关史实,考查了大国崛起问题,揭示了战争崛起的教训、合作崛起的经验。如全国卷Ⅱ中第38题对“孙中山民族主义的考查”,2006年是孙中山诞辰140周年,是高考重大的周年纪念热点。同时热点问题的设计体现了自然渗透学科间热点。因此第二轮复习时,上课讲学科知识时就要紧密结合现实问题学习,养成思考习惯。

3.以政治、地理术语组织复习,变换重组教材的角度。

2007年高考在考查热点问题的设计上又体现了自然渗透学科间热点。如全国卷Ⅰ中材料题第40题把环渤海地区两大中心城市之一的北京和对2008年北京奥运的关注结合起来,进行了历史、地理、政治学科间的自然渗透考查。在专题复习中我们也可以有这样的尝试,例如:以两次工业革命产业结构的变化考察中古今中外的经济史,并以政治地理中的“经济结构”――所有制结构、区域结构、产业结构三大内容分析组织。当然,这需要我们加强文综各科教师之间的交流与配合。

4.适当关注新课程。

2007年高考全国卷Ⅰ、Ⅱ历史试题通过创设“新材料、新情境”,例如高考全国卷Ⅰ选择题19中关于赫德路,只提供一个外文路牌要求学生判断此路牌设立的时间,体现了新课标要求学生在探索中学习,在研究中学习,在过程中培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考查。今年试题中这些探究性试题的出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方向。为此,我们在今后的教学和复习备考中必须顺应这一潮流。

5.新观念专题。

2007年高考全国卷Ⅰ、Ⅱ历史试题命制体现了利用近代化观、文明史观、全球史观三种学术观点来整合基础知识。文科综合考试命题人员大多为高等学校历史领域的研究专家,他们对历史学科体系和学科知识的某些领域具有深入的研究。在命题的过程中,必然渗透他们关于历史学科体系和学科知识的学术观点。在2007年高考中也明显体现出这种趋势。例如全国卷Ⅰ第16题,此题考查清末新军的主要特点,新军是在中国近代化历程中仿效近代西方军制编练的,是近代化在军事方面的表现,此题的设计就体现了近代化视角。又如第40题关于“金迁都燕京的原因及其历史影响”问题,迁都原因之一是“燕京经济发达,交通便利,文明程度较高”,影响之一是“促进民族融合,加快社会文明和多民族发展进程”,问题的设计及参考答案都体现了以文明史视角考查、阐释历史这一特点。

三、复习中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1.培养能力与夯实基础知识的关系

纵观近几年的历史试题,绝大多数试题是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的熟练程度,尤其2007年高考全国文科综合Ⅰ、Ⅱ历史试题选择题采取了非主题结合的考查方式,拓宽了知识覆盖范围。针对这种选择题考查呈现方式的变化,在二轮专题复习时,既要注重培养学生归纳整理能力,也不能放弃对基础知识的进一步熟悉与掌握。

2.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关系

在二轮复习中,教学内容跨度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感觉时间不够,整堂灌式教学,忽视了学生的主导地位。二轮是知识的整合,教师只是发挥引导的作用,学生应在二轮中充分发挥主动性。

3.学与练的关系

练习是理解知识、掌握知识的一种重要途径,适当辅助练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知识与能力,经过一轮复习的训练,在二轮复习中应要求学生以掌握知识的内在网络为主。

高中世界历史知识点总结范文3

第一,一定是对历史发展变化有着重大影响的事件。

主干知识是指在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中最能体现历史趋势和本质特征的基本线索,它能够起到纲举目张和总揽全局的作用。如中外近现代史上的五次思想解放运动、世界史上的三次科技革命、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历史上的中日关系、历史上的中美关系等等。

历史发展错综复杂,难记难学,但只要抓住重大事件,就可以把复杂问题简单化。

例:关于美国与西欧的关系,在不同历史时期,其变化的深层次原因也是不同的,这完全取决于当时各自综合实力的变化。

第一阶段:一战前,欧洲是世界霸主,美国依附于欧洲。

第二阶段: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美、欧争夺世界霸主地位,从整体上处于“势均力敌”的状态。

第三阶段:二战后,美国掌握了世界政治、经济、军事等全方位优势,确立了霸主地位,欧洲开始依附于美国。

第四阶段:20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欧洲、日本从政治、经济等方面对美国霸权发出强力挑战。

第五阶段: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欧洲不仅在经济上同美国竞争加剧,而且在政治上对美离心倾向日益加强,甚至是公开对抗,在伊拉克问题上,法德公开反对武力解决。

美国与西欧的关系,本是一个相当复杂的专题,在平时的复习考试过程中,我们总是发现学生知识混乱,构建主干知识体系,显得尤其重要。

当然,主干知识体系的设计要简洁、易记。在专题复习和综合训练选材中,要敢于抓大放小、抓主放次、抓重放轻,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主次不分、轻重不分,导致劳而无获。我们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便于学生建构起记忆的草图,从而宏观地把握历史知识的内在联系,在脑海中形成一个直观、形象的影像。所以主干知识体系的设计应该尽量地简洁,易学、易用、易记。

第二,一定是对构建历史知识体系不可或缺的知识。

主干知识体系只是历史发展的主脉,并不能就此完成复习的整体任务。因此,掌握主干知识之外,还要把教材中大量的史实根据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加以整理,以建立主干知识的结构和知识间的相互联系。重组知识体系,多角度、多层次地把古今中外的某一方面的历史知识条理化、专题化。清理知识、对比分析、探寻规律、获取启迪。强化学科内的小综合。抓“纲”举“目”,纲举目张。构建成立体式的知识体系。

“纲”,就是历史纵向联系和横向联系的关键知识点,起着坐标性的作用。

“目”,就是某一时期或阶段历史的全部内容构成的知识整体。

高中世界历史知识点总结范文4

典例回放

2011年高考历史命题有以下几个突出特点,值得我们高度重视。

特点一:重视对历史概念及关键知识点的考查

【例1】(2011年全国卷第19题)美国首都华盛顿所在地原是一片荒无人烟的灌木丛林。联邦政府机构位于城市中心,国会大厦在全城最高点“国会山”上,在其两侧分别是总统府和联邦最高法院。以建都时各州名称命名的15条大道由内向外辐射,覆盖全城。华盛顿的建筑规划体现的美国政治文化是( )

A.白手起家的开拓精神

B.议会中心与共和意识

C.三权分立与制衡原则

D.平等独立的州权观念

【解析】高考命题的一大特点:非常注重对历史概念及关键知识点的考查。例1涉及诸多概念:总统制共和制、议会制共和制、分权制衡、州权主义。美国是典型的总统制共和国,“议会中心”与美国现实不符;州权观念强调州的权力,与美国现行宪法规定的联邦制不符;由课本可知美国的政治文化遵循的是三权分立与制衡的原则。学生选错一是因为对概念理解得不到位,二是因为没有抓住材料中的“国会大厦”、“总统府”、“联邦最高法院”、“政治文化”等关键信息,而因“国会大厦在全城最高点”、“以各州名称命名的15条大道由内向外辐射”这两个信息对美国的政治文化产生了错误的判断,误选B或D。

【预测】教材中提到的知识点非常繁杂,某些内容的阐述仅是为了增加课本的连贯性,而一些重要的历史人物或事件才是影响和推动历史进程的关键所在。如重要政治制度、政治事件及其代表人物,中外历史上思想文化领域的重大事件、重要现象及相关人物等。2011年全国卷考查的历史概念及关键知识点有:古代赋税制度一条鞭法、中国古代与近代的民本思想、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新中国的经济建设等。考查历史概念及关键知识点必然成为高考命题的一大趋势。例1考查美国1787年宪法,实际上是在考查近代资本主义代议制这一知识点。人类政治文明经历了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的漫长而艰难的历程,包括资本主义政治文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两种文明类型。西方较早确立了资本主义代议制,对世界政治文明历程产生了重大影响,因此,高考命题会反复考查西方资本主义代议制,命题角度可能有:各国代议制确立的历史条件、特点、作用,代议制的发展与完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制度的异同等。

特点二:考查内容的专题性与能力要求的综合性相结合

【例2】(2011年全国卷第14题)徐继在《瀛环志略》中对华盛顿有如下评述:“呜呼!可不谓人杰矣哉!美利坚合众国以为国,幅员万里,不设王侯之号,不循世袭之规,公器付之公论,创古今未有之局,一何奇也!泰西古今人物,能不以华盛顿为称首哉!”这表明作者()

A.鼓吹共和制,反对君主制

B.对君主制的反思走在时代前列

C.已成为洋务运动的先驱

D.主张仿效美国发展资本主义

【解析】例2通过徐继对华盛顿开创的美国共和制的评述来考查学生提取材料信息的能力,同时也考查了学生将中国近代史上向西方学习的各个派别思想进行比较的能力。徐继属于地主阶级抵抗派,他希望通过师夷长技维护清朝统治,不主张实行共和制及发展资本主义,故答案为B。此题学生做错,原因有三点:一是混淆了各个派别的代表及主张,对相关的专题知识体系掌握不够牢固;二是对君主制这一概念理解有误;三是题目本身能力要求较高。

【预测】通过例2,可以发现高考命题的又一特点:一道试题涉及多个知识点,从考查的内容来看,具有很强的小专题性;从能力要求来看,又有很强的综合性,既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与运用知识的能力,又突出地考查了分析比较问题的能力。主观题更是强调考查内容的专题性与能力要求的综合性的结合。如2011年全国卷第37题考查了中国古代民本思想与近代的民主思想;2011年新课标全国卷第40题考查的是秦朝至唐朝、清末的选官制度。这类试题的设问角度大多为: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简述……原因等,主要考查材料处理、分析比较等方面的能力。复习某一知识时要将其与古今中外相关的知识点联系起来,明了每一知识点的内涵,比较相关知识点的异同和联系等。

特点三:以文明史观为指导命题,加大开放性试题的考查力度

【例3】(2011年新课标全国卷第41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西方的崛起曾被视为世界历史中最引人入胜的历程之一。这一进程始于民主与哲学在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出现,继之以中世纪欧洲的君主制和骑士制度,经过文艺复兴和大航海时代,结束于西欧和北美对全世界军事、经济的控制。非洲、拉丁美洲和亚洲的人们只有在遭遇欧洲探险时才会被提到,他们的历史也就是从欧洲的接触和征服才开始的。

然而,在过去的十多年中,一些历史学家对上述概括提出了颠覆性的认识。他们认为在1500年前后的经济、科学技术、航海、贸易以及探索开拓方面,亚洲与中东国家都是全世界的引领者,而那时欧洲刚走出中世纪进入文艺复兴时期。这些历史学家认为,当时的欧洲要远远落后于世界其他地方的许多文明,直到1800年才赶上并超过那些发达的亚洲国家。因此,西方崛起是比较晚近才突然发生的,这在很大程度上都要归功于其他文明的成就,而不仅仅取决于欧洲本土发生的事情。

――摘编自杰克・戈德斯通《为什么是欧洲?―世界史视角下的西方崛起(1500-1850)》

评论材料中关于西方崛起的观点。(12分)(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解析】例3的独到之处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考查学生用文明史观与全球史观论述问题的能力,二是设问具有开放性,三是评分标准采用的是SOLO分类评价法,体现了高考命题的一种新趋势。

例3提供了关于西方崛起的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西方崛起进程始于古希腊、古罗马,结束于近代西欧、北美对世界的控制,西方崛起主要由内因决定,欧洲是世界文明的中心;另一种观点认为西方崛起是比较晚近才发生的,并受到其他文明的影响,否定西欧是世界文明的中心。要求学生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问题设置具有开放性。评分采用SOLO分类评价法,根据学生的思维层次来给分,不是以前的采点给分。国家考试中心颁发的参考答案并无具体内容,只提到答题三个层次的基本要求:一等12~10分,①紧扣评论对象,观点明确;②合理引用史实,进行多角度评论;③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二等9~5分,①能够结合评论对象,观点较明确;②引用史实,评论角度单一;③论证较完整,表述清楚。三等4~0分,①偏离评论对象,观点不明确;②未引用史实;③论证欠缺说服力,表述不清楚。

【预测】文明史观的特点是:从考查的主题来看,把人类文明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从考查标准来看,把生产力作为观察历史进程的一个重要标准。今后的高考历史试题仍将鲜明地体现出以文明史观来命题的特点。同学们在复习时可以用文明史观构建历史学科知识体系,组建政治文明历程、经济成长历程、文化发展历程三大模块,整合若干专题。在运用文明史观阐释历史问题时,必须从文明史的内容来进行全面的论述。纵向来看,文明史可分为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两个阶段;横向来看,就涉及文明的扩散,如建立文化圈、文明之间的冲突与交流等。答题时要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角度进行阐述,并将中外历史联系起来。

此外,我们要明确SOLO分类评价法将学生学习结果由低到高分为五个不同的层次。①前结构层次:指没有形成对问题的理解,回答问题逻辑混乱,或同义反复。②单点结构层次:回答问题时只能联系单一事件,找到一个线索就立即跳到结论上去。③多点结构层次:回答问题能联系多个孤立事件,但未形成相关问题的知识网络。④关联结构层次:能够联想多个事件,并能将多个事件联系起来。⑤拓展抽象结构:能够进行抽象概括,结论具有开放性,使得问题本身的意义得到拓展。

由此可见,要做好这类开放性试题,一是要培养发散性思维,多角度地分析问题;二是要把握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三是要掌握相关理论,如唯物史观、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全球史观等,使答案能上升到理论的高度。

复习规划

新学期伊始,同学们最好先制定一个三轮复习的计划,做到对每一轮复习的内容、策略、时间规划都心中有数(参见表1)。

2.中国近现代史: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对外关系,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3.世界近现代史:工业化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西方人文精神及科学发展历程

针对高考命题特点,在落实复习规划时我们应采取以下策略:

一、建立通史、专题知识体系,吃透关键知识点

建立通史、专题知识体系,全面掌握关键知识点,是高三复习的重点。专题知识体系一般归纳整理相似的历史概念和知识点作对比分析,而通史知识体系则是就某一知识点的各种构成因素或影响因素进行归结整理。下文从例题出发,说明该如何构建知识体系。

例1考查美国宪法的原则,涉及的是近代资本主义代议制这一关键知识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代议制的特点可归纳如下(参见表2):

而例3关于1500―1850年西方的崛起,考查的是历史阶段特征,可整理出如下的通史知识体系(参见表3):

高中世界历史知识点总结范文5

近几年来的我市中考考题倾向已表明,如果是仅靠背历史想得到高分,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情。背诵是基础,但背诵还不够,还需要融会贯通,综合所掌握的知识。因此,在中考最后复习阶段,必须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复习方法才能让自己的考试成绩取得突破。在此,我根据个人多年历史教学经验,浅谈一些中考历史的复习方法,望同学们从中获得一些帮助。

一是牢记史实。考前1-2个月,再扎扎实实地将《考试说明》范围内的历史史料认真背诵记忆,这样可以有效加深对考点的理解,在心中形成一定的历史知识结构网络图,增强考生的考前的信心。

二是讲练结合。 练是实际操作,通过练习才可以看到本人的真实水平。考前进行有一定量、有度、有序的强化训练,十分必要。可在学习《考试说明》、透彻把握历史教材的基础上,参照前几年中考试题的出题走向、把握重点、难点,将收集到的历史列出试题和信息,精心筛选加工出几套综合性、科学性、典型性以及知识、能力和思想都贴近中考的模拟试题,创设考试的环境,以考试的要求、标准进行针对性的练习。 学生进行练习后一定要认真听取老师对试卷的评讲,只练不讲,等于半途而废,凡练必讲,讲必纠错,纠错而总结,在练、讲、纠错、总结上提高和升华。实践证明,这是一个良性的教学循环。每一环节都不容忽视,不可或缺。

三是横竖结合。 竖的方面,要让学生把握历史发展阶段特征、基本线索、发展过程和发展规律。横的方面,

一是要把握同一时期历史学科自身发展的横断面上诸方面的内在联系。如:同一时期同一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联系;同一时期不同国家历史现象问的相互联系。通过横竖结合,学生才能把中外历史以及中国历史各个时期的知识点结合起来,这样学生在考试中才更有信心,遇到难题才会处惊不乱。

二是要将历史的复习与语文、政治、地理等学科的复习有机地结合起来,加强渗透,相互迁移。现在我市实行的政治、历史、地理的“文科综合”考试,比如政治课中所学的原理、观点和方法,有助于孩子史学理论水平的提高,增强了孩子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又比如有了过硬的阅读理解、语言表达、古文知识等方面的语文基本功,就可以迅速准确地阅读理解历史材料,对历史材料进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由表及里的整理,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并充分利用有效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对有关历史问题进行说明和论证;就可以语言准确、逻辑严谨、扼要全面地答好历史材料题和问答题。

再如借助地理知识既可增强历史知识的直观性,又可强化记忆,深化理解,培养孩子对地图的意识和空间观念。同样,丰富的历史知识对于政治、语文、地理等学科的学习也是他山之石。事实上,各科知识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诸种联系,知识的本身就是一个系统的整体,我们应当树立"大知识观",这不仅能提高备考复习效率,而且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都是有很大的帮助的。

四是中外结合。 由于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教材是分别编写的,上课时也是分别讲解的。这就容易造成中外历史的割裂,顾此失彼,破坏历史知识的系统性。因此,总复习时要将中外历史有机地融为一体,尽可能地把中外历史教材里的相关内容结合起来,按历史事件的事件脉络,比较联系,对照复习,整体把握,中外历史比较考察这是历史考试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所以对于中外历史的结合掌握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寓中国史于世界史的复习之中,视世界历史为中国历史发展的大环境。世界上各个国家的历史都是彼此联系,相互影响的。世界各族人民共同为人类文明、社会进步做出贡献。弄清这些联系,形成知识体系,这是在考试中获得高分的一项重要的手段。

五是史论结合。 这既是历史中考文字表达的一项重要的文字要求,又是历史学科本身的一个特点的一项重要要求,更是学习历史应当遵循的基本的原则和方法。在备考复习中,要坚持史论结合,在综合、分析、归纳、简化历史知识结构的同时,做到有史必有论,有论必有史,论从史出,史由论统,史论一致,相辅相成。只有这样,才能使孩子潜移默化、水到渠成地获得活的认识与结论,形成一定的理论水平和史学能力,取得理想的成绩

中考历史的复习,这是一项长期的学习要求,需要学生有信心、有耐心、有针对性的进行复习、练习、巩固、提高,只有掌握适合自己的历史复习方法,才能够在考试中收缩自如,很好完成试卷的内容,获得好成绩。

高中世界历史知识点总结范文6

关键词:高中历史 知识串联 矛盾串联法

随着素质教育和新课程的实施,高中历史知识的学习已经不是简单的知识记忆,更要求学生必须将所学的知识熟练的应用,这就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性,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要想达到这一目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熟练的运用知识串联法,所谓的知识串联法是指抓住知识点的历史线索,把握其中之间的联系性,形成一个紧密的知识网。

一、高中历史知识串联的方法

历史知识的串联方法有很多,常见的有时间串联法和历史人物串联法两种,当然还有其他的比如说,矛盾串联法等,笔者就这些方法进行简单的论述。

1.时间串联法

历史的进程都是伴随着时间的发展进行的,时间是历史发展的一个绳子,将一个个历史事件拴在绳子上,才有了历史的存在。在历史知识的串联当中,时间串联是最常见、最有效的方法。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以时间为主线,列出大事年表,比如说,从上古、夏、商、周、春秋、战国、秦等一直到新中国,这就是一部大事件主线,在主线的基础之上,列出每一个主线时代上的时间线,比如说,清朝的从努尔哈赤到溥仪这些皇帝的在位时间,再列出每个皇帝在位期间的主要历史事件。比如说,光绪在位的时候发生的、八国联军侵华等。当然,在学习世界历史的时候,也应该按照这一顺序列出历史简表。教师可以根据简表制作历史树,这样每一个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都能直观的展现在学生面前。

2.历史人物串联法

一部历史也可以说就是一部历史人物史,因为历史本身就是由人才创在的,也只有人才能创造历史。无论是在中国史,还是在世界史当中,有出现了一些璀璨的历史人物,历朝历代都有自己的历史人物,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以著名的历史人物,作为串联历史知识的线。比如说,以秦始皇作为其在位期间的历史串联线,以他为核心构建一个历史人物关系图,通过关系阐述著名的历史事件。比如说,秦始皇与吕不韦,就会联系到著名的《吕氏春秋》,秦始皇与公子扶苏,就联想到万里长城。这种历史人物串联的方法,就是构建人物关系,在人物关系的基础上,串联著名的历史事件,来达到知识点串联的目的。

3.矛盾串联法

矛盾是推动社会历史事件产生的深层次的原因,也是推动社会发展和历史进程的重要力量,每一个历史事件当中都蕴含着矛盾,教师可以以矛盾为主线来串联知识点,这一点在近现代史的学习当中就显得尤为重要。比如说,近现代史的阶级矛盾,阶级矛盾的变化是推动中国革命进程的主要力量。比如说,资产阶级与封建阶级之间的矛盾,是促使发生洋务运动、、新政、辛亥革命的一系列历史事件的主要原因,可以围绕这一矛盾,清政府到辛亥革命这一段时间的历史事件,同样也适用于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矛盾、与日本帝国主义矛盾等历史事件的串联。

二、在历史事件串联当中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

1.串联当中的点面结合

在串联知识的过程中,教师要找准串联的“点”,以“点”带“面”,以面盖全,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这里所谓的点就是指历史横向与纵向的交叉点,也就是历史发展中的一些重要坐标。这一教师可以以时间作为历史坐标,比如说,公元前二世纪,中国正处在西汉通知时期,同期在西方有神圣罗马帝国,对比分析两个帝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拆,比如说,前者是一个奴隶制国家,后者则是一个封建制国家,前者与后者都有高度发达的政治文明和文化。当然也可以以历史人物作为坐标,比如说,在中国李世民统治时期,阿拉伯世界中创立了伊斯兰教,对比两个著名人物对世界历史进程的贡献及影响,比如说,李世民采取的民族大融合,而伊斯兰教采取的是鲜明的民族排斥,这也为当前中国改革开放的兼容并包的政策,和中东地区动乱的趋势埋下了引子。这种点面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在知识串联的过程中不仅仅局限在点上,更能横向的掌握历史发展进程。

2.以当今世界热点问题串联知识点

当下世界虽然处于比较和平的状态,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重要的焦点、热点问题,比如说,朝鲜核问题、巴以问题、印巴问题,每一个问题的产生都不是孤立的,而是与重大的历史事件有关系。以巴以问题为例,巴以问题是当前世界最热点的问题之一,这一问题的产生是因为伊斯兰教与犹太教,都将耶路撒冷作为自己的圣地,围绕巴勒斯坦国与以色列之间产生的争端。在耶路撒冷公元前八世纪犹太国就已经存在,后来被巴比伦王国攻陷,公元前538年,居鲁士王攻破巴比伦,允许以色列人回到巴勒斯坦,正式形成了犹太教。公元70年,罗马军队放火把宏伟庄严的犹太教第二圣殿夷为平地,犹太人重新走上流亡之路。在这一期间,耶路撒冷长期被阿拉伯人占据,公元7世纪成为阿拉伯帝国的一部分。阿拉伯人不断移入,并和当地土著居民同化,逐步形成了现代巴勒斯坦阿拉伯人,他们将耶路撒冷作为伊斯兰教的圣地。由此导致了两大宗教的对立。1947年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的巴勒斯坦分治决议,把总面积为2.6万多平方公里的巴勒斯坦领土一分为二,14477平方公里划给犹太人建以色列国,11655平方公里划给阿拉伯人建立巴勒斯坦,并将耶路撒冷暂定为“国际城市”,即归属未定。从而为巴以冲突埋下了祸根。教师如果这样去讲历史,去串联知识,学生才能了解每一个热点问题的历史发展与来龙去脉,对当前世界热点问题有一个更加深刻的理解,也能将自己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当中。

总之,串联知识点是高中历史知识学习的必然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熟练地运用各种知识串联方法,并根据教学的需要进行不断的创新和完善,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形成稳固和全面的历史知识体系,才能不断提高他们的历史素养。

参考文献:

高中世界历史知识点总结范文7

    一、教学目的、要求的改革趋向于素质教育

    各个国家要建设自己的国家,都需要培养众多的人才,在当今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世界,就需要较高素质的人才。较高素质的人才是指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有良好的道德和心理素质,有较强的工作能力。这就要求我们的历史教学,不能再停留于仅仅传授知识上,而应当从知识教育、智能培养、道德和心理素质教育三方面来考虑目的和要求,也就是说要在对学生进行知识教育的基础上,启发他们的智能,并开展道德与心理素质教育,三位一体,哪个国家都是如此。如:中国大陆在90年代开始使用的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历史教学大纲,在教学目的和要求上,就是分基础知识、思想教育、能力培养三个方面叙述的。美国中学的美国史的教学目的有五条,其中第一条是品德教育,第二、三条是智能培养,第四、五条才是知识要求。前苏联的历史教学大纲里,规定了各年级学生具体的应达到的能力要求。

    在知识教育方面,小学、初中、高中的历史教学内容均属基础知识,所以在要求上要注意分清不同的层次。我以为小学只要求学生掌握一些最重要的知识点,就可以了;初中所学的基础知识应当广而浅,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线索,并从面上了解重要的历史史实;高中所学属于高层次的基础知识,比较系统,比较深入,学生应能从宏观上掌握历史的发展线索及其发展趋势,把握各个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以及产生这些特征的背景、原因等。中国大陆90年代的初、高中历史教学内容基本上是这样要求的,我看到的马来西亚华中历史教科书也大体上是这样要求的。

    在智能培养方面,着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史学是一门智能之学,英国大哲学家培根,比较各学科的不同作用时,认为“历史给人以智能”。中国古人认为史学是治国之学,帝王之学,可“鉴前世之兴衰,考古今之得失”,即所谓的“以史为鉴”。今天的史学同样是一门智能之学:从历史上,人们可以总结经验教训;从历史的文化遗产中,人们可以继承其优秀部分;从历史的学习中,学生可以培养历史感,即看问题具有历史意识、历史眼光。所以,在历史教学的智能培养上,今天更要发扬历史的智能功能,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观察和分析能力为核心,使他们成长为聪明的、有能力的一代新人。中国大陆近年来的历史教学特别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师利用教材上的思考题、文献资料、阅读文字、图表等,让学生在课堂上阅读、思考、分析、比较、概括,或进行课堂讨论,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和教师共同完成教学任务。欧美各国还流行让学生在课堂上扮演历史人物角色,来完成教学任务,其目的也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能力。

    在道德和心理素质教育方面,各国的教育工作者越来越认识历史教学是进行道德和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尤其是心理素质教育,过去人们对它的重要性缺乏认识,近年来西方国家的一些教育家认为一个人的心理素质的好坏关系到他的事业的成功或失败,所以心理素质教育很重要。历史上杰出人物的优秀品质与奋发进取、百折不挠的精神,可以吸引学生向他们学习,培养起对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主人翁责任感,以及对人生的自我激励。历史上的失败者较差的心理素质,也可以让学生引以为戒。

    二、教学内容的改革趋向于体现时代精神

    有的人认为历史教学是向学生讲过去的事,而过去的事是不会改变的,所以历史教学就无所谓时代精神。我以为有这种认识的人实在是不了解历史教学。的确,历史是过去的事,但历史的范围非常广泛,历史学的研究范围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扩大,而人们对历史的认识也随着研究的深入和考古的发掘,不断提高。这样一来,历史教学的内容就不是一成不变的了,而是应当符合时代的精神。具体地说应当在以下四个方面作出努力:

    首先,基础知识的内容趋向于广而浅,在广的方面着重增加经济史和文化史的内容。在现代社会,经济发展和文化生活的提高,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而且,随着世界形势的缓和,国家之间的竞争也主要是在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提高上。所以,历史教学的内容不能再像过去那样只注重政治史,而要加强经济史和文化史。

    其次,各个部分的历史内容,随时代的前进而有所变化。一是古代史的内容不断减少,近现代史的内容不断增加。这是因为近现代史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最为密切,今天的许多问题是昨天的继续,要找原因首先要从昨天和前天去找,而与遥远的三皇五帝的时代关系不大。各国的历史教育工作者都不断地认识到这一点。如:前苏联在50年代开设的世界史只有古代与中世纪,没有世界近现代史;50年代末,决定增开世界近现代史,且安排在初、高中两次循环。又如:中国现在高中的必修课无论是中国历史还是世界历史,都只开近现代史;初中的历史课里,中国近现代史占了近1/2,世界近现代史占了3/4。而且,历史的下限随着时代的前进,不断向后延伸,香港回归也写入了中国近现代历史教科书。二是世界史的内容不断增加,亚洲的国家增加了亚洲史的内容。步入现代社会,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每个国家的发展都同世界的变化息息相关,作为现代社会的人,不了解世界的历史和现况是不能有所作为的。为此,各国的历史教学中,都不断增加世界史的内容。如英国,60年代以前,中小学的历史教育只有英国史,世界史的内容包括在英国史里;60年代以后,绝大多数中学开设了独立的世界史课程。中国在“文化大革命”以后开设的历史课程里,初中原来没有世界史,到80年代后期,增加了世界史,但只有一个学期;90年代义务教育的初中历史课程里,世界史增加到一个学年,占历史总课时的1/3。在历史教学里,注重和增加亚洲史的内容,这点在马来西亚十分突出。马来西亚开设的历史课程里,除本国史、世界史外,还有东亚史;而且,在它的世界史里亚洲的内容讲的也很多。韩国、日本也是如此,中国近些年新编的世界史教科书也在这方面做了努力。重视亚洲史的教学,不仅因为我们是亚洲人,而且,更由于自六、七十年代以来,亚洲发展很快,在未来的世界里,亚洲将在世界上起的作用愈来愈大。

    第三,吸收史学、考古学研究的新成果。作为基础教育的历史教学,也要不断吸收当代史学研究及考古学研究的新成果。否则,它给予学生的知识,也会像自然科学一样显得陈旧。新编的华文独中高中《世界历史》教科书里,就吸收了不少学术界的新成果。如对二战后西亚诸国的独立,尤其是阿以冲突的由来与发展,就是采用了史学研究的新成果。

    三、教科书体系结构和表述的改革,趋向于既反映历史学科体系及其逻辑顺序,又要适应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及其承受能力,并能有利于教学的需要。

    前面提到历史的内容极其广泛,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作为历史学科体系,大都将上述内容按时间的前后顺序来编写。从历史科学体系看,所讲的内容愈多,愈能全面反映历史发展的面貌。但从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看,并不是教给他们的知识愈多愈好,而是要考虑他们的承受能力,份量要适度。对史实的分析,也不是愈深入愈好,要考虑他们的接受能力与兴趣、爱好,分析也要适度。内容过多、过深、难度过大,学生承受不了,听不懂,历史学科的体系再完整,教科书的编写也是失败的。怎样处理好历史的学科体系、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教师的教学需要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我以为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 兼顾统一性和灵活性

    这也就是说要加大教科书的弹性,以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中国古代从孔夫子就提倡因材施教,今天的历史教学就更应当体现这一点。在中国大陆,国家教育部门制定统一的大纲,再根据这一大纲编写教科书,统一性体现出来了;怎么做到因材施教呢?不能只靠教师在教学中去体现,教科书本身也应适于因材施教。这就要求教科书内容要有弹性,而教师对学生掌握教科书的内容要有灵活性,即不能只是一种要求,对不同程度的学生,应提出不同的要求,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

     兼顾教师教和学生学

    教科书内容的安排,既要按历史学科体系,又要从教师易教和学生易学出发,将同一性质的内容相对集中编写。如马来西亚独中高中《世界历史》教材在讲二战后区域统合的盛行时,因其重点是在六、七十年代,所以这一内容不是安排在“二战后的世界”一章里讲,而是安排在“世界各种力量的分化组合与改革调整潮流”一章里讲。这样就比较易教易学。

    教科书内容的安排和表述,还要利于教学方法的改革。当前教学方法的改革,主要是要改变教师一讲到底的方式,而要在课堂上,发挥学生的积极思维。因此,教科书编写的内容,不能仅是教师单一讲授的内容,还要有学生在课堂上,阅读、思考、分析的内容,做练习的内容等等,总之,教科书内容的安排和表述要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

     教科书内容和形式的历史性、教育性和生动性的统一

高中世界历史知识点总结范文8

现实生活中,很多同学都感觉历史复习备考有难度,下面笔者结合多年来历史教学中的一些感悟谈一些看法,希望能对即将参加高考的同学们有些帮助和启发。

一、明确阶段性学习任务,逐步优化历史思维

第一轮复习应以把握历史学科内知识体系为主,兼顾学科间可以联系的相关内容,目的是夯实基础。作为文科综合能力测试中的历史学科,更注重在对历史学科基础知识理解的基础上,考查考生对这些知识间相互关系的理解。因为历史现象本身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的,而且在相互联系中确定着某一历史现象的特性。这种相互联系表现为两种情况:一种是纵向联系,例如因果关系、历史发展线索、基本历史进程等;一种是横向联系,例如历史阶段特征、中外联系等。通过纵向和横向的联系,可以总结出历史发展的基本方向和规律。如19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现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潮流,就既体现横向的相互作用(如第一次工业革命,使各国资本主义得到很大发展),也有纵向的发展(如美国内战在独立战争的基础上又扫清了奴隶制度这一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因此在每复习完一个单元后,要将历史教材中大量的史实根据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加以处理,简化成历史线索或知识体系,便于理解、记忆。否则,疲于应付记忆大量琐碎的知识点,就谈不上主动性学习和思考了。第一轮复习时,我们可先以中国史结构为主,带动世界史的复习,按中国史的结构把世界史的发展阶段打乱,插入中国史复习中。如:中国近代史第一阶段是19世纪的40—60年代,这一时期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正发生着历史性的巨变。这一时期在世界史上则是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生产的过渡阶段,该过渡阶段是指从18世纪中晚期到19世纪中期这一历史时期。所以在拆散这个结构时要适当注意把这一阶段的时代特征与中国历史发展的特点结合起来,体现中国历史是世界历史的组成部分。然后在下一个阶段的复习中以世界史为主,以世界史的阶段性特征作为复习的基本结构,把中国史的发展阶段打乱插入世界史进行简要的回顾,体现世界史的发展包括中国史。这一阶段实际上是在完成“煮饭工程”,一定要把“饭”即基础知识煮熟。

二、要善于抓重点

历史的学科特点是内容丰富、头绪纷繁,这是很多同学感觉历史难学的原因。不过在历史知识积累到一定阶段时,我们就会发现历史学习是有规律可循的,只要我们掌握了这些规律,历史学习就会变得简单了。“历史常有惊人的相似之处”,这句话很有道理。比较法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之一,我们在学习中经常需要比较一些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异同,笔者在这里要告诉大家的是我们应根据“重要性”来比较区分时间、人物、事件等。在拳击比赛中通常把选手按重量分成不同的级别,只有同级别的选手才可以在一起PK。我们可以把难记的时间、人物、事件等按其在历史中的地位也分成“重量级”、“次重量级”、“中量级”、“轻量级”等几种级别。在复习中首先要掌握“重量级”的东西(这些就是重中之重),然后逐步掌握“次重量级”、“中量级”、“轻量级”的知识。譬如在中国历史中有三个历史事件是属于“重量级”的,它们分别是“夏朝建立”、“鸦片战争”、“开国大典”。这三个事件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分别是“奴隶社会的开端”、“近代史的开端“、“现代史的开端”,与之相关的时间“公元前2070年”、“1840年”、“1949年”自然属于“重量级”的时间。还是在中国历史中有三个时间是“次重量级”的,它们是“公元前475年”、“1919年”、“1978年”,这三个时间分别把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分成前后两个阶段(奴隶社会、封建社会;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改革开放前、改革开放后),与之相关的历史事件“中国进入战国时期”、“”、“十一届三中全会”自然也就属于“次重量级”事件。接下来我们把“一大的召开”、“南昌起义”、“七七事变”、“重庆谈判”等事件定为“中量级”事件,因为它们分别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几个历史分期(大革命时期、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和人民解放战争时期)的开始,与之相关的时间也就属于“中量级”时间了。而在一个较短的历史分期中出现的事件,即使很重要也只能算“轻量级”的事件。按照这样的方法区分历史事物的过程,既是一个系统复习的过程,又是一个抓主要矛盾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一直在抓主要矛盾,先抓整个历史中的主要矛盾,再抓历史阶段的主要矛盾,接着抓一些历史分期的主要矛盾,这样我们就逐步建立起一个层次分明、条理清晰的知识体系。在建立这个体系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不必去纠缠某一历史事件的具体经过。而一旦建立起这个体系,就好比盖大楼完成了主体工程,至于内部装修则可以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慢慢地去完善了。这个过程又好比在“抱西瓜”,大大小小的“西瓜”都抱完了,我们再去拣“芝麻”,而绝不能“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三、注意“存储路径”,提高记忆效率

我们都知道电脑有超强的存储记忆功能,可是有多少同学想过把人脑当电脑使用呢?电脑是人发明的,电脑的记忆功能就是人脑技术化处理的结果,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向电脑学习,提高自己的记忆能力和记忆效率。方法就是在学习特别是复习的时候,有意识地先在大脑中建立一些“文件夹”,“文件夹”下又建立多级“子文件夹”,然后将知识模块化、层次化处理,将每个知识点都存储到大脑中预设的相应的“文件夹”中。在历史一轮复习中,我们可以先建立六个“文件夹”——“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它们是高考历史的六个模块,在每个模块下我们还可以根据历史分期建立不同级别的“子文件夹”,在每个较低级别的“子文件夹”下都建立“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文件夹”,这样我们在复习每个具体的历史事物时,就可以把它们分门别类地存储在相应的位置,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并为第二轮专题复习做好准备。

四、强化积极心理暗示,增强必胜信心

有的同学在复习过程中,面对纷繁的知识点,总是感觉心里不踏实,担心会顾此失彼,也就是担心自己复习到的知识不考、自己没复习到的知识反倒会考。笔者建议这些同学不妨这样去想——自己没复习到的知识考试肯定不考,自己复习到的知识一定会考,这样在复习时才会精力集中,事半功倍。这就是积极心理暗示的作用,如此就会越学越有信心。

高中世界历史知识点总结范文9

关键词:中考历史;高效复习;策略

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测试中,历史学科实行开卷考试已经多年。历史中考实行开卷考试打破了传统的闭卷考试形式,这意味着中考改革已逐渐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变,体现了中考正渐渐把新课改理念融入其中。这种新形式的测试带给我们许多重要信息和有益启示,值得我们思考和总结。以下是笔者多年来指导学生进行初三复习时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正确发挥《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的指导作用,全面落实和掌握基础知识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是编写历史教材、进行历史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实施的基础。由于教材只是实现《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的途径和形式,而《考试大纲》又是根据《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精神编写的用于指导考试命题和复习的依据,这就意味着中考历史命题的依据不是某一个版本的历史教材,而是《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所以,不管历史教材的版本怎么变,我们都应该仔细阅读《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因为它们是我们取舍、细化历史知识的依据。因此,每一年的《考试大纲》下发后,我们都要把它与上一年的《考试大纲》进行仔细比对,以便在第一轮复习时找准方向,使复习更有针对性,克服盲目性,避免做无用功,减轻负担,提高复习备考效率。以下是我在第一轮复习中的一些常用方法。

1.断代史复习法。在进行初中历史复习的时候,我有时把传统高中历史教材的复习法引进来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比如,在复习中国古代史下册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的时候,我发给学生一个知识网络图,呈现出隋唐的兴亡线索,再带着学生分朝代整理考点,包括:隋朝(兴亡时间、经济繁荣、教育制度),唐朝(兴亡时间、盛世局面、民族关系、对外关系、教育制度)。这样,在复习的时候学生就能把看似零散的知识点整理出一个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便于理解记忆与运用,而且我个人认为这对于做好初高中历史知识的衔接也有一定的好处。

2.“厚今薄古”法。按照安徽中考考纲的规定,中国古代史的内容占了15%左右,世界古代史占了5%左右,因此,在进行第一轮复习的时候,我采取了“厚今薄古”的做法,即中国古代史和世界古代史用较少的时间复习完,这样就为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近现代史的详细复习赢得了充足的时间。

3.角色体验法。在复习的时候,我还尝试让学生做“命题人”,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例如,俄国“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是学生容易混淆的两个概念,为了让学生将它们区别开来,我让他们假设以判断题的形式命题。

命题一:1917年俄国“二月革命”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俄国。

命题二: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

命题三: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了沙皇专制统治,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俄国。

通过学生对这样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多角度的命题,便能比较全面、有针对性、有重点地理解、掌握知识点,使师生互教互学、互动互提升,让学生的主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真正得到开发和提升,从而增强学生的灵活变通能力。

二、注重基础知识的专题化、综合化复习,形成明晰的知识网络

在第一轮复习教材基础知识的过程中,完成了“由薄变厚”,掌握了大量信息,但学生一时难以消化、吸收。要使学生真正掌握基础知识,迫切需要在第二轮复习时将这些知识进行系统化、专题化整理,即“由厚变薄”。在复习时,以历史主干知识为枢纽,以线索为网络,形成系统的知识框架,并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丰富和敏感的联想、想象能力,及时把相同类型历史知识归纳起来并形成专题,这一方法的运用培养了学生宏观把握历史发展线索和规律的能力。因此,在复习时要注意知识之间的纵横联系。另外,在进行纵横联系的时候,需要教师创设轻松的氛围,把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比如,在复习《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时,我给学生出了这样一个思考题:美国是当今世界头号强国,但是它仅仅用了200多年的时间就完成了从“蚂蚁”到“大象”的过程,你能够整理出这个发展线索吗?然后,我给学生10分钟的时间整理两册书上的知识点,最后我再总结,给学生呈现出一部美国历史,即:“独立战争(赢得民族独立,扫除外部障碍)——南北战争(扫除内部障碍)——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大发战争财)——罗斯福新政(从危机中恢复)——参加反法西斯战争(大发战争财)——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与美苏争霸同步进行——世界头号强国(充当‘世界警察’,实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通过这种方法,把学生早已学习过的、枯燥的知识点变得形象生动,使学生乐于参与到复习中来,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高效复习的目标。

三、关注热点问题,正视历史与现实,将理论和实际紧密结合起来

中考不回避热点。当今社会重大的时政、社会热点问题常被用作中考命题的背景材料,因此要注重时政热点,应用历史知识、观点去解释当代问题。最近几年历史中考中都或多或少地考到了社会热点问题。比如,2012年安徽历史卷第16题以伦敦奥运圣火在希腊点燃的事件引出希腊文明的影响。这种状况说明中考命题的时代气息越来越强,体现了历史新课改的要求:注重历史与现实的结合,让学生学会用历史的眼光来分析历史与现实的问题,发挥历史学科的社会教育功能。因此,在复习中要以热点问题带动历史知识,以历史知识丰富社会热点,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总而言之,初三历史复习如能以新课改理念为指导,认真领会命题思路,并从学生实际出发,讲究复习策略,即:纵横结合、分门别类、点线面结合,充分挖掘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做到保质保量,这样,历史科复习备考的实效性必将大大提高。

高中世界历史知识点总结范文10

一、主干知识逐个击破

所谓历史的主干知识,也就是人类历史发展的总体线索、阶段特征,以及一定时期的重要历史人物、事件、现象,等等。文综历史考试受分值大、所考知识点少的限制,往往侧重于主干知识考核,因此在复习时要特别注重主干知识的掌握。如:

中国古代史部分:掌握中国古代重要政治制度,理解中国古代农耕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工商业的繁荣,古代中国由对外开放到闭关锁国,系统归纳古代传统文化的演变和科技教育的发展。

中国近代现代史部分:分析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的侵华史,中国人民英勇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抗争史;掌握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解放、国家独立、社会进步而进行艰苦探索的历史;了解中国近代社会新的生产力代表的出现对中国历史进程的作用;中国近代化、工业化、民主化是中国近代史的重点;理解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两个历史过程,尤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新民民主主义胜利的历程;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建国初期的三大任务,社会主义的曲折前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局面形成,等等。

世界近代现代史部分:正确认识世界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发达的历程,尤其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和经济体制的创新;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的形成;三次工业革命及比较,近现代科学的迅速发展,几乎每年都考,常考常新;近现代史上的国际关系,如:资本主义争夺世界市场和世界霸权的斗争,两极格局的形成与瓦解;苏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成就及教训;经济区域集团化与全球经济一体化。

二、警惕复习中的误区

针对目前复习中存在的问题,我建议复习中应注意克服以下几种不良倾向,从而增强复习效果。

1.知识性失误。表现为史实记忆不清、概念模糊、知识零乱、结构不明、记忆不全面、知识点混淆的现象相当突出。

2.思维性失误。思维混乱,考虑不周,脱离史实,不能做到史论结合,缺乏思维规律,做题答不到点上、逻辑性差,等等。有的同学因对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把握不清,表现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缺乏逻辑性,讲了后面的历史又回过来讲前面的历史。

3.缺少计划性。有些同学每天虽有固定的时间复习历史,但往往是想看什么就看什么,今天必修一、明天必修二,或者连续一段时间或复习必修一、或复习必修二、或复习必修三,周期相对较长,结果看了后面忘了前面、复习前面又忘了后面。因此无序或周期很长的复习效率很低,谈不上对教材理解的深度。

三、一轮复习重在基础

第一轮复习,不是对原有知识的简单重复,而是进一步认识、理解、记忆的过程,因此在重视基础的前提下,还要做到能力的提升。

第一轮复习,考生必须理清单元知识,把握阶段特征,挖掘各个考点知识,掌握历史事件、历史概念,理解其基本特点、产生的原因和带来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再将与本知识点相关联的中外知识进行类比分析,以突出各自的个性特征。例如,复习“”时,明确是由资产阶级维新派领导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除了解其背景、过程、结果外,还需了解变法的失败使中国丧失了建立民主政治制度的机遇。同时,还可将它与中国近代史上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相比较。也可与世界近代史上的明治维新等进行比较。这样就可加强中外知识的融会贯通,突出时代特征,加强对已复习内容的巩固,还能为后续阶段的相关知识复习引路铺石,为第二轮复习奠基。

高中世界历史知识点总结范文11

阅读是“学习之母”、“智慧之源”,初中的历史知识主要来源于课本,成功地阅读历史课本是掌握知识的最好捷径。

新学期学生一拿到新书,要先了解目录,它以编课为目标题的形式,为全书构成了一个知识框架,犹如一张城市平面图,使人一目了然,尽知全塬布局和轮廓。其次,要让学一学会通读目录,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各个历史阶段的特点。再次,读世界历史不能按一般课目顺序来读,还需要跨越课目来读,以便进行知识归类、掌握国家史和世界重大史运运史。

阅读导言也是非常重要的,导言把本单元的内容作了提纲挈领的介绍和总结,可视为一单元的纲,在本单元开始之前和结束之后都要进行认真阅读。第一次阅读要把握本单元的轮廓,第二次阅读要体味导方的内容,并用史实来证实和总结。

正文这是一课的主题部分,属于应具体了解的基本内容,因而是阅读指导中最主要的一环。具全办法是:要求联系目录和导言揭示的基本观点、一边阅读、一边思考,务必作到根据课题提炼要求,依据子目、分段划层,推敲词语,圈点批划,分析史实得出结论。而读正文的落脚点就在最后一句上,分析史实得出结论。论从史出,即运用辩证叭物主义与历史叭物主义观点,分析史实,得出正确的结论。并且在此基础上认识每一课在整个单元里的运用。课本在正文内还插排有用楷体字写的小字。是现行课本的一大特点,该内容虽然不作要求,却是对大字的补充,多姿多彩、生动活泼,既能激发阅读兴趣,又易于理解。

现行历史课本图文并茂。地图有利于形成历史空间观,图画有利于培育历史感。历史感是指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直观性、形象怀的感受。关于读地衅,应要把课文中读到的每个地名或路线落实到地图上,这叫据史读图。有的内容可以要求学生看作地图复述有关历史过程,这叫看图学历史。学历史时将图文结合,养成“左图右书”的阅读习导。课本中的图画包括历史人物、器物、场面、漫画等,大多是课本重点所在,要重点观看,知道如何根据正文和小字内容去评价历史人物。

历史课本的文献资料在于说明历史的真实性,强化思想教育,增加趣味怀,为提高学阅读分析史料的能力提供素材。第一,是要读懂与理解。在读懂文献的基础上理解文献的大意和旨意,不要放过每一个生辟难懂的字词,以清除文字障碍,还要抓住关键词语,以突破难点,体会文献的涵义。第二要能用文献提供的原始材料来印证有关史实,以说明其实性。

第三要结合文献和课文相关的内容,来分析论证和评论一个观点、一个思想、一项政策,以回答附于文献资料的思考题。

注释是对正文的解释和补充,从内容看它本身就包含着较丰富的知识点,有的还介绍不同的学术观点,是加深理解课文,开拓视野不可获缺的辅助手段。

课文后的习题大都带有探索的意思,在读完正文后做这些题目,有助于巩固和运用所学知识,这些题目看似简单,但答之不易。在做这些题目的过程中要求意运用所学知识,不可照抄教师用书的答案,并注意不断复习,反复做。

历史是一门时间性最强的学科,读年表有助于形成学生的历史时间观。编入初中大事年表中的历史事件都是重点内容,应通读并一一熟记。通过读年表来把握历史阶段、历史时间的划分,梳理重大历史事件的纵横关系。由于年表是按时间顺序的,强记能发生明显的效用。所以,应尽量发挥强记的作用。但强记记得快,遗忘也快。为了巩固记忆,除反复温习外,可把年表与目录吉合起来读,在目录下一一批上年代,使目录、年度一体化。可把年代与正文结合起来读。即一边读年表,一边考虑每一件大事在哪一课中学过,大致内容是什么。读中国历史年表与世界历史年表结合起来读,以便对中西历史进行对比,了解中国历史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世界要史对中国历史进程的影响。

总之,初中历史课本是一个以目录、导言为纲,以正文为主题,以地图图画、文献资料、注释、大事年表为辅助、以习题为检测的整体结构,其各个部分有机结合,相辅相成,都应能认真阅读,使之切实做到:读目录,把握全书总纲;读导言了解一课的概要;读正文,具本掌握历史基础知识和史论结合方法;读文献资料,学会阅读一课的概要;读正文,具体掌握历史基础知识和史论结合方法;读文献资料,学生阅读、运用和分析史料;读地图、图画形成空间观和历史感;读大事年表形成时间观,读注释、小字加深理解正文,扩大知识面;读习题,巩固与运用新知识。这样,就能够在宏观上掌握历史课本的知识体系;各课目之间的知识结构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高中世界历史知识点总结范文12

一、教学目的、要求的改革趋向于素质教育

各个国家要建设自己的国家,都需要培养众多的人才,在当今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世界,就需要较高素质的人才。较高素质的人才是指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有良好的道德和心理素质,有较强的工作能力。这就要求我们的历史教学,不能再停留于仅仅传授知识上,而应当从知识教育、智能培养、道德和心理素质教育三方面来考虑目的和要求,也就是说要在对学生进行知识教育的基础上,启发他们的智能,并开展道德与心理素质教育,三位一体,哪个国家都是如此。如:中国大陆在90年代开始使用的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历史教学大纲,在教学目的和要求上,就是分基础知识、思想教育、能力培养三个方面叙述的。美国中学的美国史的教学目的有五条,其中第一条是品德教育,第二、三条是智能培养,第四、五条才是知识要求。前苏联的历史教学大纲里,规定了各年级学生具体的应达到的能力要求。

在知识教育方面,小学、初中、高中的历史教学内容均属基础知识,所以在要求上要注意分清不同的层次。我以为小学只要求学生掌握一些最重要的知识点,就可以了;初中所学的基础知识应当广而浅,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线索,并从面上了解重要的历史史实;高中所学属于高层次的基础知识,比较系统,比较深入,学生应能从宏观上掌握历史的发展线索及其发展趋势,把握各个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以及产生这些特征的背景、原因等。中国大陆90年代的初、高中历史教学内容基本上是这样要求的,我看到的马来西亚华中历史教科书也大体上是这样要求的。

在智能培养方面,着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史学是一门智能之学,英国大哲学家培根,比较各学科的不同作用时,认为“历史给人以智能”。中国古人认为史学是治国之学,帝王之学,可“鉴前世之兴衰,考古今之得失”,即所谓的“以史为鉴”。今天的史学同样是一门智能之学:从历史上,人们可以总结经验教训;从历史的文化遗产中,人们可以继承其优秀部分;从历史的学习中,学生可以培养历史感,即看问题具有历史意识、历史眼光。所以,在历史教学的智能培养上,今天更要发扬历史的智能功能,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观察和分析能力为核心,使他们成长为聪明的、有能力的一代新人。中国大陆近年来的历史教学特别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师利用教材上的思考题、文献资料、阅读文字、图表等,让学生在课堂上阅读、思考、分析、比较、概括,或进行课堂讨论,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和教师共同完成教学任务。欧美各国还流行让学生在课堂上扮演历史人物角色,来完成教学任务,其目的也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能力。

在道德和心理素质教育方面,各国的教育工作者越来越认识历史教学是进行道德和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尤其是心理素质教育,过去人们对它的重要性缺乏认识,近年来西方国家的一些教育家认为一个人的心理素质的好坏关系到他的事业的成功或失败,所以心理素质教育很重要。历史上杰出人物的优秀品质与奋发进取、百折不挠的精神,可以吸引学生向他们学习,培养起对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主人翁责任感,以及对人生的自我激励。历史上的失败者较差的心理素质,也可以让学生引以为戒。

二、教学内容的改革趋向于体现时代精神

有的人认为历史教学是向学生讲过去的事,而过去的事是不会改变的,所以历史教学就无所谓时代精神。我以为有这种认识的人实在是不了解历史教学。的确,历史是过去的事,但历史的范围非常广泛,历史学的研究范围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扩大,而人们对历史的认识也随着研究的深入和考古的发掘,不断提高。这样一来,历史教学的内容就不是一成不变的了,而是应当符合时代的精神。具体地说应当在以下四个方面作出努力:

首先,基础知识的内容趋向于广而浅,在广的方面着重增加经济史和文化史的内容。在现代社会,经济发展和文化生活的提高,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而且,随着世界形势的缓和,国家之间的竞争也主要是在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提高上。所以,历史教学的内容不能再像过去那样只注重政治史,而要加强经济史和文化史。

其次,各个部分的历史内容,随时代的前进而有所变化。一是古代史的内容不断减少,近现代史的内容不断增加。这是因为近现代史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最为密切,今天的许多问题是昨天的继续,要找原因首先要从昨天和前天去找,而与遥远的三皇五帝的时代关系不大。各国的历史教育工作者都不断地认识到这一点。如:前苏联在50年代开设的世界史只有古代与中世纪,没有世界近现代史;50年代末,决定增开世界近现代史,且安排在初、高中两次循环。又如:中国现在高中的必修课无论是中国历史还是世界历史,都只开近现代史;初中的历史课里,中国近现代史占了近1/2,世界近现代史占了3/4。而且,历史的下限随着时代的前进,不断向后延伸,香港回归也写入了中国近现代历史教科书。二是世界史的内容不断增加,亚洲的国家增加了亚洲史的内容。步入现代社会,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每个国家的发展都同世界的变化息息相关,作为现代社会的人,不了解世界的历史和现况是不能有所作为的。为此,各国的历史教学中,都不断增加世界史的内容。如英国,60年代以前,中小学的历史教育只有英国史,世界史的内容包括在英国史里;60年代以后,绝大多数中学开设了独立的世界史课程。中国在“”以后开设的历史课程里,初中原来没有世界史,到80年代后期,增加了世界史,但只有一个学期;90 年代义务教育的初中历史课程里,世界史增加到一个学年,占历史总课时的1/3。在历史教学里,注重和增加亚洲史的内容,这点在马来西亚十分突出。马来西亚开设的历史课程里,除本国史、世界史外,还有东亚史;而且,在它的世界史里亚洲的内容讲的也很多。韩国、日本也是如此,中国近些年新编的世界史教科书也在这方面做了努力。重视亚洲史的教学,不仅因为我们是亚洲人,而且,更由于自六、七十年代以来,亚洲发展很快,在未来的世界里,亚洲将在世界上起的作用愈来愈大。

第三,吸收史学、考古学研究的新成果。作为基础教育的历史教学,也要不断吸收当代史学研究及考古学研究的新成果。否则,它给予学生的知识,也会像自然科学一样显得陈旧。新编的华文独中高中《世界历史》教科书里,就吸收了不少学术界的新成果。如对二战后西亚诸国的独立,尤其是阿以冲突的由来与发展,就是采用了史学研究的新成果。

三、教科书体系结构和表述的改革,趋向于既反映历史学科体系及其逻辑顺序,又要适应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及其承受能力,并能有利于教学的需要。

前面提到历史的内容极其广泛,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作为历史学科体系,大都将上述内容按时间的前后顺序来编写。从历史科学体系看,所讲的内容愈多,愈能全面反映历史发展的面貌。但从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看,并不是教给他们的知识愈多愈好,而是要考虑他们的承受能力,份量要适度。对史实的分析,也不是愈深入愈好,要考虑他们的接受能力与兴趣、爱好,分析也要适度。内容过多、过深、难度过大,学生承受不了,听不懂,历史学科的体系再完整,教科书的编写也是失败的。怎样处理好历史的学科体系、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教师的教学需要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我以为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 兼顾统一性和灵活性

这也就是说要加大教科书的弹性,以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中国古代从孔夫子就提倡因材施教,今天的历史教学就更应当体现这一点。在中国大陆,国家教育部门制定统一的大纲,再根据这一大纲编写教科书,统一性体现出来了;怎么做到因材施教呢?不能只靠教师在教学中去体现,教科书本身也应适于因材施教。这就要求教科书内容要有弹性,而教师对学生掌握教科书的内容要有灵活性,即不能只是一种要求,对不同程度的学生,应提出不同的要求,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

 兼顾教师教和学生学

教科书内容的安排,既要按历史学科体系,又要从教师易教和学生易学出发,将同一性质的内容相对集中编写。如马来西亚独中高中《世界历史》教材在讲二战后区域统合的盛行时,因其重点是在六、七十年代,所以这一内容不是安排在“二战后的世界”一章里讲,而是安排在“世界各种力量的分化组合与改革调整潮流”一章里讲。这样就比较易教易学。

教科书内容的安排和表述,还要利于教学方法的改革。当前教学方法的改革,主要是要改变教师一讲到底的方式,而要在课堂上,发挥学生的积极思维。因此,教科书编写的内容,不能仅是教师单一讲授的内容,还要有学生在课堂上,阅读、思考、分析的内容,做练习的内容等等,总之,教科书内容的安排和表述要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

 教科书内容和形式的历史性、教育性和生动性的统一

这里所说的历史性,是指教科书的内容反映了历史的真实性,合乎历史的科学体系。同时,教科书的内容又注意教育性和生动性,使学生既喜欢学,又能从中受到教育。中国大陆90年代新编的历史教科书在这方面做了较大的努力,通过生动的楷体字,将逝去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重新写活,让已经离开人间的历史人物重又活跃在历史的舞台上;通过名言、诗歌、民谣、对联等生动的文献资料,反映历史的真实面貌;通过形象的图画、表格,再现生动的历史画面。我觉得华文独中新的历史教科书也很注意教育性和生动性。

四、教学方法的改革,趋向于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手段的改革,趋向于现代化

教学方法既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又包括学生学的方法。但过去只注重前者,基本上是教师在课堂上单纯的讲授,学生被动的听讲。当前教学方法的改革是着重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就是说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需注意以下几点:一是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启发学生动脑、动口,积极思考,直接参与课堂教学,这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启发式教学。二是在备课的时候,要设计和安排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活动,如:阅读、诵读课文,思考和回答问题,分析文献资料,看插图和解释图意,讨论问题等等。三是在课堂上应及时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学方法的改革,在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同时,还要注意教给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而不是仅仅让他们获取知识。也就是说,讲历史现象、历史事件、历史人物,都要从当时的形势、背景和物质条件上来分析,而不是就事论事。如讲“雾月”拿破仑上台,就要从督,失去民心;第二次反法同盟的组成;保王党的叛乱;拿破仑得到军火商、金融家的资助等几个方面,去分析他上台的背景,从而看出是当时的形势和物质基础为拿破仑的上台提供了条件。这样,学生就认识到是时势造英雄,不是英雄造时势,从而学到了科学的思维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