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成人中等专业教育

成人中等专业教育

时间:2023-06-15 17:27:29

成人中等专业教育

成人中等专业教育范文1

一、高校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内涵

创新创业教育的教育理念最早由西方国家提出,它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创新创业教育不仅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意识,还使学生在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提高适应社会的心理素质。本着培养具有独立工作及冒险精神的技术、社交和管理人才的目标,广大高等院校在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创新能力的提升,环境认知能力的培养,创新创业实践模拟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实践和探讨。为了增强高校对于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教育,教育部将创业基础课程纳入本科的必需教材,从而使创新教育以及教育方式的研究成为教育研究的热点和重点。西方的创新创业教育起步较早,至今已有30 年的历史,目前已经发展出了一套较为成熟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并且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而中国也在2012年8月1日正式下发了《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的通知,以创新性、实践性和创造性为基本特征的中国创新创业教育将会成为以创业带动就业,缓解中国就业形势的重要手段。

高校的专业教育是大学教育赖以生存的根基。自从中国近代第一所大学诞生,大学就担负了以知识报效祖国的使命。对于高等院校而言,培养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的人才是第一要务。大学生培养以公共课程为基础,通过专业领域的系统学习来掌握该领域的专业技能。专业教育的目的是给祖国的建设需要提供专门型的技术人才。自恢复高考以来,以专业教育为核心的中国高等院校,为中国各个行业输送了一批批优秀的专业人才,极大地支撑了中国的高速发展,在此期间中国的高等院校专业教育也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在发生变化,强调培养单一专业素质的教育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当今社会对于高等院校毕业生的质量要求与日俱增,单独的以专业教育为核心的高等院校教育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结合当今社会对于创新创业人才的需要,如何将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融合起来成为高校研究的重要课题。

二、两种教育方式融合的价值分析

高等院校创业教育与高等院校的专业教育相辅相成,在功能和本质上基本相同。这种密切联系的关系正是两者能够相互融合、共同发展、形成合力的基石。高等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是在专业教育基础上开展的活动,是和专业教育互补的人才教育培养的新模式。片面割裂高等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联系,将会导致创业教育游离于专业教育之外,会产生不可估量的后果。如果将高等院校的教育模式比作一艘舰船,专业教育就是舰船的壳体,创业教育就是这艘船的引擎和舵手。没有强有力的壳体,即使方向再正确,也不能一往无前、乘风破浪;没有动力和方向舰船,即使壳体再坚硬,也终究是原地打转、停滞不前。在高等院校创新教育的实践中,始终应该秉承立足专业教育,夯实专业基础,发挥专业优势的原则,在实践教学的整个过程中保持这种理念。因此,专业教育是高等院校创业教育的基础,而高等院校创业教育是专业教育的升华和深化。由于高等院校的创业教育不能针对学生的专业不同而出现个性化,致使创新创业教育不能切实地提高学生的创业水平,从而使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不能充分地结合。唯有将创新创业的意识和能力作为人才教育培养的指标,切实在专业教育的实践中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才能改变高等院校创业教育脱离专业教育的现状。

(一)高校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是必然选择

新中国成立后,一直仿照苏联实行计划经济,中国的高等教育也带有计划经济时代的色彩。在计划经济中,国家根据各个行业的需求开设专业、培养人才,在这种纯粹的专业教育模式下,我国高等院校为祖国的各项事业提供了大量的具有专业素质的技术型人才。但是时代在改变,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伴随全球化的不断冲击,国家对人才的需求也发生着重大的改变。中国高等院校原来的教育理念、培养目标、课程开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都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引入了高等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这是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创业意识为目标的教育理念,它给中国沿用近半个世纪的专业教育模式注入新鲜的血液,高等院校创业教育的引入,使原本有些陈旧和老套的专业教育方式具有了知识经济时代的创新型和前瞻性。这是中国高等教育适应时代要求的探索,这种探索的目的在于通过创新能力和创业意识的培养,改变中国人才教育培养的格局,在培养专业技术型人才的同时,提高人才的创新能力,从而培养一大批高素质的人才。因而高校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是中国面对国际局势、适应时代要求的必然选择,是一种对于专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有益探索。

(二)高校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相辅相成是时代的要求

面对依然严峻的就业形势,党中央提出了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该战略突出了创业对于就业的重要作用,主张通过创业带动就业,从而实现优化社会人才资源、增加就业岗位和缓解就业压力的目的。高等院校的创业教育正是在这种大环境下推出的全新教育理念。但是高等院校的创业教育绝对不仅仅是应对就业危机的一种手段,而是一种面对未来的人才培养观。就大环境而言,中国正在逐步由制造大国向创造大国过渡,在这个转型过程中需要大量敢为人先、具有首创精神的创新型人才。创新是21 世纪知识信息时代的主题,一个有创新的民族才可以在世界信息化的浪潮中拥有话语权。中国正在开启一个创新、创造和创业的时代,作为知识分子培养基地的高等院校必须敢于担当,以前所未有的改革力度来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实现以培养就业型人才到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转变。

三、高校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路径探索

( 一) 转换教育理念

高等院校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理念的改变是高校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基础。要想实现专业教育与高校创业教育的融合,就必须将高等院校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的理念融为一体。

要想达到协调高等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目标,首先要改变当前高等院校教育中单一教育理念的现状。和专业教育培养人才的专业知识的教育理念不同,创新创业教育在培养专业素质人才的同时,侧重对学生自我创业精神的培养,同时从心理品质和就业观念等方面给大学生以启迪。针对由于社会和人的分工细化所产生的专业教育而言,创业教育在满足了人或社会对于工具性和实用性的要求之外,赋予人才培养模式以新的内涵。

其次,高等院校的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有着深刻的辩证关系,且这两者的教育理念是不断融合的。一直以来,人们把高校的创业教育作为教育发展的新内容,但是从创新教育的本质来看,创业教育更像是对专业教育的有力补充。创业教育能够激发学生对于专业教育的兴趣,并给学生提供应用专业知识进行创业实践的理论支撑。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创业教育是专业教育更具时代要求的一次改革。

(二)实现两种教育方式的有机融合

我国高校已经将创新创造教育作为高等院校本科学生的必修课程,这是高等院校适应时代变化的一种全新尝试。高等院校在实践过程中,应该通过增加学分、采用考试和实践报告相结合的方式来提高创业教育的地位。让学生意识到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和专业素质的提高一样重要。同时针对创业教育课程初期较为薄弱的现象,高校应该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明确教育目标,并积极尝试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创业意识的各种实践活动。

在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安排中要重视高等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协调发展。这是由高等院校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过渡到提高大学生素质和能力实践的必经之路。一方面,要在专业教育中涉及创业教育,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知识教育结合,既能够增加大学生学习的热情,又能优化配置教学时间。另一方面,专业教师要积极思考,在专业知识中加入创新方法的内容,将创业创新的精神体现于专业课的教学过程中。

成人中等专业教育范文2

关键词:高等师范 专业美术教育 普通美术教育 职业心理

“高等师范美术教育”常指高等院校特别是高等师范院校培养美术教师的教育。“专业美术教育”指培养专业美术人才的教育,其教育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美术某一方面的深度知识,而不需要具有覆盖美术宽度的知识。“普通美术教育”指普及美术知识和美术文化的教育,也称基础美术教育,其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覆盖美术宽度的知识,而不要求其具有美术某一方面的深度知识。

在当今高等师范美术教育中,一些美术教师还存在着“重视专业美术教育,轻视普通美术教育”的职业心理。

一、这种职业心理形成的原因

目前,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对从事教师职业的资格要求很高,除了具有专业学历外,还要到师范院校接受师范教育的第二学历的学习,之后才有资格从事教师职业。在我国,教师的培养一般是由师范院校将专业教育和师范教育合在一起来完成,更为特殊的是,高等院校的教师大多是由一些名牌高校的非师范专业的毕业生直接担任。从事高等师范美术教育的教师也不例外,其主要来源是专业美术院校毕业的学生,他们接受的是专业美术教育,由于在专业院校没有受过师范教育,不了解高等师范美术教育的普通美术教育特征,在一些教师的潜意识里只有专业美术教育,普通美术教育却被其忽视。一些教师认为只有多培养几个艺术家,自己的教学成果才能得以体现,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同时,一些高等师范院校的美术教育专业的学生对自己的专业特点和以后的走向缺乏正确的认识,对成名成家抱有强烈的愿望,这加剧了一些老师重视专业美术教学的职业心态。由于对高等师范美术教育的师范性缺乏认识或认识上有偏差,造成了师范美术教育中一些教师“重视专业美术教育而轻视普通美术教育”的职业心理。

在“文革”后的一段时间内,中小学的美术作为副科而不被重视,普通美术教育的价值没有得到普遍认可。所以,在那段时间里的师范美术教育中,普通美术教育被忽视,专业美术教育得到重视,这种职业心理仍遗存在现在的一些高等师范美术教师中。

从美术教育界内部来看,长期以来,专业美术教育条件优于师范美术教育,地位也高于师范美术教育。而从高等师范院校内部来看,其他学科的条件往往优于美术学科。这些原因造成高等师范美术教育内部人心浮动,师资不稳。所以,高等师范美术教育在专业、学科上竭力效法专业美术,力图培养一些专业能力强的学生,以提高专业或学科的地位。或者,一些教师将成为艺术家作为目标,以提高知名度和在美术界的地位。一些高等师范美术教师“重视专业美术教育而轻视普通美术教育”的职业心理也是在特定的职业环境作用中形成的。

由于高等师范院校的美术教育自身的发展和目的的演变,现阶段的师范院校的美术教育由原来的师范美术教育分化为专业美术教育和师范美术教育两块,美术教育的重心倾向于国画、油画、艺术设计等专业美术教育。财力、物力和优秀的教师资源都向专业美术教育倾斜,作为普通美术教育之一的师范美术教育常常被轻视或淡化,其规模从整体看不到专业美术教育规模的四分之一。这在客观上促进了师范院校的一些美术教师“重视专业美术教育而轻视普通美术教育”职业心理的形成。

二、这种职业心理对美术教育的影响

在这种职业心理的影响下,一些高等师范院校的美术教育常常把高等师范院校的师范美术教育等同于专业院校的美术专业教育,把高等师范美术教育专业的学生等同于专业美术院校的学生,根本没有注意到两种美术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学生毕业后的工作走向是完全不同的。直接把专业院校的课程和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复制到高等师范美术教育中,导致师范美术教育偏离了应有的方向,达不到师范美术教育的目的,致使高等师范美术教育专业化,并直接把重视专业美术教育轻视普通美术教育的职业心理“嫁接”给了学生。一些学生无法树立从事普通教育的职业观,他们不愿意从事基础美术教育。即使这些学生别无选择地到了中小学从事美术教育职业,也无法安心从事基础美术教育工作,其教学任务不可能按要求完成,将直接影响中小学美术教育目标的实现。三、矫正这种职业心理之我见

其一,师范美术教育的教师要明确师范美术教育和专业美术教育的性质、任务和学生的工作走向。师范美术教育专业培养的目标是合格的中小学教师,学生毕业后主要是从事中小学美术教育,而中小学美术教育的任务是素质教育中的美术教学活动,目的是普及美术文化和以审美为目的的素质教育以及培养美术文化发展的专业美术人才的后备力量。专业美术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专门的美术创作和科研人才,学生毕业后大多是从事美术创作和美术研究,其目的是创造更先进的美术文化。

其二,高等师范院校美术教师必须认知专业美术和普通美术的性质及其相互关系,理解普通美术教育和高等师范美术教育以及专业美术教育的关系及其各自的教育目的,及时把握中小学美术教育目标和高等师范美术教育的发展脉络。同时,专业美术人才到高等师范院校从事美术教师职业,应对他们进行师范性教育,培训其正确的职业心理和教育理论及教学方法,使他们了解师范美术教育的目标和方向,强化他们作为中小学美术教师的职业意识,并对确有发展潜力的学生进行普通美术教育的综合素质培养,在此前提下进行专业美术教育,不能片面地对所有师范美术教育专业的学生进行专业美术的教育。

成人中等专业教育范文3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专业教育;融合

0 引言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周远清认为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创业素质,是我国高等教育的现实需求,也是发达国家正在兴起的一个趋势[1]。创新创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创业教育应该加以规范化和制度化,使得创新创业教育深入每个学生,而不是仅限于满足少数学生的需求。

教育部在 2010 年印发的《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指出要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要融入专业教育,作为专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2]。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两者有着紧密的关系,并不是孤立的。专业教育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理论基础,创新创业教育则是专业教育的实践与应用。

1 创新创业教育内涵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活动。创新教育是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是一种以创新为先导的教学模式,相对于传统教育,是教学内容、方法、思想、评价、教育体制的创新[3]。

创业教育是培养具有开创个性的人才,使其富有创业精神、创业意识等综合素质,具备成为企业家的能力[3]。通过对教学内容及教学方式的改变,让大学生具备创业能力,并使它成为大学生自身的素质,成为一个创业人才。

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是相辅相成,有机统一的。创业过程中也需要有创新精神,其中发现创业机会就是一种创新。创新创业教育就是通过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开发和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和能力,使大学生具备创新创业精神与创新创业能力。

2 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目前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主要有三种:

(1)由经管学院负责

由经管学院开设面向全校学生的创新创业类课程,任何一个对创新创业感兴趣的学生都可以选修这类课程。经管学院主要传授商业计划书书写、资本运营、企业管理等基础知识给感兴趣的学生。这类课程的知识内容都较为容易,因此可以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创新创业中来。比如北京大学由光华管理学院负责全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并开设了工商管理专业创新创业管理方向的双学位辅修。

(2)成立专门的创新创业学院

创新创业学院面向在校全体大学生进行创业教育培训工作。创新创业学院通过系统全面的创业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创新与创业能力,实施全覆盖、分层次的创新创业教育。目前很多高校都成立了专门的创新创业学院,比如上海交通大学创业学院、中山大学创业学院、暨南大学创业学院等。创新创业学院除了针对全校学生开设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外,特别针对一部分有强烈创业意愿的同学,进行双学位和双专业的招生,但招生一般规模较小,比如中山大学创业学院的创业黄埔班每期招生30人。这种培养方式的培养目标比较明确,目的就是培育未来企业家,并实现创业意向同学、创业导师团、风险投资家等群体的聚集。

(3)成立大学科技园

大学科技园指以大学、特别是研究型大学为依托,以转化科技成果、孵化高新技术企业、培养复合型人才为主要任务的科技企业孵化器组织形式,是在新经济迅速兴起的大背景下大学功能的延伸[4]。国家科技部、教育部于1999年开始组织开展国家大学科技园建设试点工作。

大学科技园的人才培养不拘泥于传统的教学,而是根据市场的需要对具有一定技术基础的人才进行培训。不仅为他们提供锻炼机会,也为他们提供创业环境、实践条件和培养创新思维 [5]。大学科技园这一平台与其他创新创业教育的平台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使创业理论教学、教师指导、实践训练和创新创业活动的开展紧密结合。可以实现多层次、多渠道、立体化的信息交流、评估和反馈。

目前很多高校都建立了自己的大学科技园,比如东南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南昌工程学院大学科技园。

3 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互动

3.1 创新创业教育开展的现状分析

近些年,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越来越受到国家、高校自身以及社会的重视,对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高校给予资金等多方面的支持。目前创新创业教育存在以下问题:

(1)把创新创业教育沦为创业培训。

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两者同样重要。创新教育培养学生首创精神,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创业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但目前高校里开展的创新创业教育大多仅为创业教育,而对于专业培养中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则没有足够的重视。

而目前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只停留在某种技能与操作层面,并没有真正融入到专业教育的教学体系中,创新创业教育还停留在培养和扶持少数人的"创业活动",而不是多数人的"创业教育"。

(2)创新创业教育孤立于专业教育。

目前各大高校开展的创新创业教育的受众较小,仅为一小部分有强烈创业意向的学生。把创新创业教育简单的沦为参加大学生"挑战杯"比赛和对有创业意向学生的教育。脱离专业教育的创新创业犹如空中楼阁,缺乏理论基础,不能长久。很多高校中的创业大部分是低层次的创业,比如开个网店、在学校租个门面卖东西等等。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创新创业教育脱离了专业教育,使得创新创业的实践都是在没有技术门槛的领域进行。很多从事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师多为从事学生工作的教师,比如辅导员等,专业教育教师几乎没有参与进来,这也是造成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脱节的重要原因。

(3)课程体系不完善。

从目前开展的创新创业教育来看,很对高校仅是开设一两门创新创业类课程,没有形成体系,而且很多课程为选修。另外很多课程都停留在课外环节,处于一种应付差事的状态。创新创业教育有着自己的专业知识体系,因此必须构建完善的课程体系,才能有效的指导学生开展创新创业。

3.2 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的关系

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都是为了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不能把二者剥离。专业教育中按岗位对口分专业办学,创新创业教育强调的是整体把握[6]。

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存在如下关系:

(1)专业教育是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基础。

创新与创业都需要有具体的方向,而方向的选择来源于专业素养。发现问题和发现创业机会都是以专业知识为保障的。专业教育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理论基础。创新创业很多都是在一定专业领域内开展的,需要有一定的专业支撑,良好的专业教育是实施创新创业的基础[7]。

(2)创新创业教育对专业教育促进。

创新创业教育使得学生更好地了解专业知识的用途,让学生知道为什么学,从而提高学生专业学习的积极性。创新创业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可起到强化与促进专业教育的作用。通过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的意识和心理品质;另一方面促使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让学生了解专业知识的现实需求,从而激发学生对专业知识学习的兴趣,增加学生学习的动力,从而强化专业教育[8]。

专业教育是理论基础,创新创业教育是实践应用,二者不能相互取代,但可以相互融合、相互促进。高等教育需要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以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课堂教学为实施载体,在专业教学中渗透创新创业的意识,训练学生综合能力,提高学生整体素质,达到高等教育的最佳效果。

4 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

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不能脱离专业教育,必须依赖于专业教育。有了专业教育的支撑,也更容易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因此为了实现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需要把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进行融合。

4.1 教学理念的融合

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都是为了培养适应社会需求,为经济建设服务的高级人才。从人才培养目标上来看,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具有创新思维的高级人才。

因此专业课任课教师不要把创新创业教育理解为少数创新创业类课程的老师的事,而应该积极参与进来。而创新创业类课程的老师也要紧扣学生的专业方向,不能泛泛而谈,要做到有的放矢。

4.2 培养方案的融合

创新创业教育应该成立一套完整的教学体系,而不仅仅是一两门课。即在现行的专业课程体系内增加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

(1)理论基础知识培养

在修订培养计划时,避免专业教育中偏窄、偏专的倾向,加强通识教育。同时,应加强综合性教育,做到学科交叉,拓宽学生的知识面。[9]如工科专业的学生应当开设经管类课程,而经管类专业学生应该学习工程类相关课程。因此,针对学生的专业不同,应设置不同的创新创业类课程,形成课程群,以供学生选择。

构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群,需考虑课程的衔接和连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的课程体系中,理论课程主要由通识必修类课程(英语、数学、政治等)、通识选修课(学校特色课程)、学科基础课(某学科大类要求学习的课程)、专业必修课、专业限选课和公共选修课(综合知识和素质类)组成。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还包括各类实习实训、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实践类课程。

把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群分为两大模块,一为公共选修课类课程,另一模块为专业限选课。公共选修课类课程是针对全校各个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平台,可以在此设立一些与专业联系不怎么紧密的课程。比如《创新创业基础》、《创新思维与方法》、《创业团队》、《商业计划书写作》、《职业生涯规划》、《企业模拟经营》等。因为专业背景的不同,不同的专业开设不同的创新创业课程。因此在专业限选课模块中加入一些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群。可以考虑设置一些需要一定专业素养的创新创业教育类课程,比如:《科技创新》、《产品设计与创新》、《科研方法论》、《创业项目管理》、《商业模式设计与创新》、《创业融资》、《创业营销》等。同时,推行弹性学分制度,给予一定的创新创业通识教育学分和创业技能学分。

(2)实践动手能力培养

实践教学也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创新创业教育离不开实践锻炼,因此在培养计划中,应该重视实践类课程的设置。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也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专业教育密切相关的实践课程,这类课程主要是为了学生能把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比如课程设计类、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实践课程。另一方面的实践课程主要是让学生能够参与到具体的创新创业。如:大学生科研训练、挑战杯等课外竞赛、大学生科技园等创业实践。

4.3 教学内容的融合

在培养方案融合的基础上,强调教学内容的融合,即在专业教育的课程教学中加入创新创业教育。实现教学内容的融合需要专业老师的积极参与。实现教学内容的融合,需要专业教育的教师在专业知识的讲授过程中,穿插创新创业的教学内容,让学生能够清晰的了解每一个专业知识的用途,既有利于提高学生该课程的学习热情,也有利于创新创业教育。

在专业教育与创新教育融合方面,专业课程教师应该把本学科的前沿和动态引入到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了解该学科的发展,有利于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培养。在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融合方面,主动从所授课程中探索、挖掘创业教育元素,结合创业项目、创业大赛、创业任务、创新发明诠释所授知识的用途,指明知识对于职业、创业、创新的作用。[10]

4.4 教学方法的融合

在传统的专业教育过程中,老师扮演的是一个演说家的角色,学生只是一个听众。在这种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过程中,课堂气氛压抑,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在强调创新创业教育的专业教育中,教师必须转变角色,应该扮演一名引导者,引领学生学习。

为了实现教学模式的转变,专业课程的讲授老师应该采用新的课堂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进来,让学生能够积极思考,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常见的教学方法有:角色扮演法、任务驱动法、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行动导向法、CDIO(conceive,design,implement,operate,构思、设计、实现、运作)等等。

另外通过网络多媒体技术,把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堂之外,例如MOOC(慕课)这种形式。这样学生可以针对他们在创新创业活动过程遇到的问题,自主在网上学习,有利于创新创业活动的开展。

4.5 实践平台的融合

创新创业教育除了理论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实践锻炼。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与能力,应该为学生提供各种实践平台。

目前专业教育的实践平台主要有:课内实验、课程设计、毕业实习等集中实践。但这些对于创新创业教育而言还远远不够。因此我们首先要充分利用现有的专业教育的实践平台,专业教育的实践教学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动手能力的重要手段。其次积极开展一些具有创新创业教育特色的实践活动,比如大学生科研训练、各类创新创业竞赛活动、建立创新创业园区与孵化基地等。在这些课堂外的实践活动中,也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

5 结束语

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不能脱离专业教育来实施,我们需要充分认识到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紧密的关系。创新创业教育要想取得成功,必须与专业教育进行融合。专业教育也以此为契机提高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为了让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能够更好地互动,需要进行教学理念、培养方案、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平台等方面的融合。通过这些方面的融合来提高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周远清.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创新创业教育分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0,(1):1-3.

[2]张久献.新形势下创新创业教育与课堂教学融合研究[J].才智,2014,(19):210-211,214.

[3]王恩德.创业教育和创新教育相结合的教学资源开发研究[J].科教文汇,2012,(28):42,46.

[4]王济昌,王晓.现代科学技术名词选编[M].河南: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2.

[5]张真柱,许日华.以大学科技园为载体培养创新创业人才[J].中国高等教育,2012,(24):40-42.

[6]江玮 李文 汪丽琴,等.我国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广场,2013,(11):252-256.

[7]陈强.高职创新创业教育与会计专业教育融合的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2,(12):110-112.

[8]王福英,林艳新,候新.创新创业教育与会计学专业教育融合探讨[J].会计之友,2010,(3):123-124.

[9]邵景玲,孙好芬,宋代敏.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培养创业型人才[J].中国冶金教育,2011,(2):78-80.

成人中等专业教育范文4

摘要:“成功素质教育”之所以能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就是由于它有许多理论创新,尤其是提出和实践了“非专业素质教育”。这一概念的提出不仅从素质教育理论层面上证明了其积极意义,从大学生毕业后的社会实践取得成功来看,也足以证明强调非专业素质教育的重要和必要。

关键词:成功素质教育;非专业素质教育;评析

“成功素质教育”作为素质教育中有明确和具体的素质培养目标的教育理念,越来越多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成功素质教育”这一词条,其内涵有诸多说法,其中最有代表性和影响最大的就是成功地获得了2009年度部级高校教学成果二等奖的作品的见解,即由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校长赵作斌教授的《大学成功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的专著(以下称《赵著》)的见解。该作品在公开出版后就受到高教界一些知名专家,如周满生、周文斌、陈金明、陶梅生等教授的好评,他们的评议共同特点就是指出了《赵著》成功素质教育中“非专业素质教育”的性质和作用。诸项评价关键词就在于《赵著》中提出和强调了“非专业素质教育”这一概念,从而使其成为得到较大成功的教学成果。

“非专业素质教育”是相对于“专业素质教育”而言的,因为大学教育不同于基础教育。基础教育对学生的培养目标是作为一个适应现代社会的“四有”合格公民所必需具备“成长”、“成人”的德、智、体、美等基础素质,而大学教育则是在此基础之上为社会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为目标。这里“高级”和“高素质”的人才必定具有特定的“专门性”素质,既是“专门”的,则其教育的特性尤其是在社会高度分工的条件下必须具有高度的“专业”特点;又因为是“高级”的人才,其教育性质是具有成人教育、职业教育和社会教育的特点,所以,其培养目标是在“成长”、“成人”的基础上具有更高层次的“成才”、“成功”的要求,这就要同时培养学生专业素质以外的综合素质即“非专业素质”才能适应时代、社会和市场的需要。由此可见,“专业素质是指人们为追求成功所必备的具有专业特性的优秀素质”,包括专业理论知识、专业能力、专业方法以及在专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专业品格和专业观念等。而“非专业素质”是指不具备专业特性,但对人的成功具有必不可少的作用,有时甚至是起到决定作用的素质。它是对专业素质以外诸多综合素质的提法,包括五大体系即观念(如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拼搏、创新等特征)、品格(志向、胆识、心态、意志、性格等)、知识(专业知识以外的各种知识)、能力(如思维、创新、预见、适应、应变、沟通、协调等能力)、方法(主要指思维方法和学习方法等)。在这五大素质体系中,观念是核心,品格是关键,知识是基础,能力和方法是重要方面。这五项素质相辅相成,形成一个非专业素质体系,又与专业素质相辅相成综合构成为一个具有更高层次性的成功素质体系。这两大类素质结构的教育活动,就是专业素质教育和非专业素质教育,对这两者予以同等重视、同步推进,就构成《赵著》成功素质教育理论和实践模式的特色内容。

“非专业素质”与“非专业素质教育”概念的提出,之所以能成为成功素质教育理念的“本质要义”和作为实践模式改革的指导思想,这可以从大学素质教育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来予以认识。

首先从大学素质教育的理论层面上来看这一概念的积极意义。一是把大学素质教育的素质目标明确化和具体化。成功素质教育跳出了大学培养目标应是“专才”教育还是“通才”教育之争,既肯定了当代大学应当以培养高层次的“专门人才”为目标,从而肯定专业素质的定向,又必须为了适应时代急剧变迁的形势,需要重视培养学生具有“通达权变”的适应能力、应变能力、创新能力等等“通才性”的素质,并相应地统称为“非专业素质”的教育。把这两者的优点结合起来,形成为大学素质教育的素质培养目标具体化和明确化,即“成功素质教育”,而不是空泛的“综合素质”教育。二是非专业素质概念的提出使“成功素质教育理论”具有更广泛的包容性,从而有别于其它也具有明确素质培养目标的“创新素质教育”和“理性素质教育”。任何“创新”和“理性”的素质其最终效果都是以达到“成功”为目的,而且这种素质性质的本身也是一种“通才性”的“非专业素质”的具体要求之一。同时,《赵著》的成功素质教育理论,比起不使用非专业素质概念而只是强调以“就业为导向,职业规划为起点,就业能力为落脚点”的“应用性”的成功素质教育,以及所谓“三成”(成人、成才、成功)教育模式的理念具有更深的理论性。三是“非专业素质”的提出,使“成功素质教育”的概念体现出是综合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人才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的共同研究成果,因为非专业素质是对应于专业素质,从而把“素质”形成为一种综合性的含观念、品格、知识、能力、方法五要素的“素质结构”,使它既区别又吸取心理学中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教育学中的学业智力和成功智力之说;既区别也吸取了管理学中几种人性理论的假说,从而成功地构成为一门新的高等教育学的学科新内容。

其次,通过大学生离开大学融入社会的实践过程所取得成功的绩效来反观,足以证明强调非专业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足以证明成功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科学性。成功素质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学业成功、就业成功、创业成功和事业成功的优秀素质,在这四项成功中,前两者是属于“现实”的,而后两者往往起到决定作用。从字面上看,“非专业素质”只是在“某些”“领域”或“阶段”和“往往”起决定作用的方面,而不是泛指在所有方面。问题正是在于这“某些”处于“关键”的时刻和地点。例如两个具有同样专业素质水平的大学生应聘求职,但甲成功,乙失败。用人方测评两人专业水平差不多,但甲长于言辞表达和沟通,故用甲而不用乙;又如某医疗器材公司招聘,甲毕业于工科院校、懂机电而不懂医疗,某乙毕业于医学专业,知医疗而不知机电,但所求岗位都需要改行。结果在求职中,用人单位却选用甲而不选用乙,理由认为甲有“某些研究和分析能力”和“学习的意愿”,认为“进了公司后能很快适应工作的需要”。以上两例表明,在人才市场的平等竞争中,在关键的时刻和地点,非专业素质的强弱起到了关键作用。“非专业素质”对于大学生毕业后,或在就业后的创业成功其作用更大,因为非专业素质越高,就越易发现新的机会或能更容易适应新的环境。一个人的成功,不仅取决于个人素质,而且还取决于环境和机遇。在市场经济体制和知识经济时代,需求市场变动较大,知识经济的环境变化层出不穷,而个人原来所学的专业知识很快就会老化,原有的专业技能如果闲置就会变得陈旧无用。因此,只有属于非专业素质范畴的应变、沟通、协调、选择等观念性、品格性和方法性素质越强,就越易得到成功的机会,这就是在“创业成功”中非专业素质所起到的“更为关键”的作用所在。由此可见,在社会实践中强调大学期间非专业素质教育的重要和必要,乃是高等教育适应新的“三个面向”(时代、社会、市场)的需要,不适应新的“三个面向”的高等教育就有被淘汰的可能。“非专业素质教育”的提出,是成功素质教育这一理念和模式能够成功的关键所在。

成人中等专业教育范文5

关键词:成人教育;特色专业;误区;对策

中图分类号:G7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3)05―030―03

特色专业是指充分体现学校的办学定位,在培养目标、师资队伍、课程体系、教学条件、教学改革和培养质量方面集中办学优势和鲜明办学特色。获得社会认同并具有较高社会声誉的专业。教育部从2003年开始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特色专业是这一工程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全国拟在“十一五”期间建设3000门部级精品课程、3000个特色专业。江苏省开展成人教育特色专业和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始于2006年,“十一五”期间共遴选建设了省级150个特色专业与300门精品课程,每两年遴选一批。近期正开展第一、第二批省级特色专业建设验收工作。成人教育特色专业建设初衷是为了深化教学改革,以特色专业建设带动专业建设,进而提高成人教育质量。但目前成人教育特色专业建设过程中存在一些误区,大致可归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成人教育特色专业建设存在的认识误区与问题

(一)对成人教育的偏见导致对特色专业建设思想上不够重视,观念有待更新

成人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高等学校三大职能中服务社会职能的重要体现,但多年来,成人教育在高校中一直处于从属地位。许多高校的领导对于成人教育的认识的误区大致分为两种倾向:一种倾向比较保守,认为成人教育最重要的是安全稳定,成人教育规模稳定即可,无须想办法扩大规模,只要规范、不出事即可,学校不在意成人教育的收益,学校的工作重点是普高教学和科学研究;另一种倾向是经济利益挂帅,认为成人教育就是为学校创收、赢利的部门,规模要做大、做强,着眼在产业利益上,至于质量则另当别论。这两种倾向都没有真正理解成人教育的内涵。因此,成人教育在某些高校被边缘化、功利化。当成人教育开始特色专业建设时,许多高校领导由此也产生一些误解。有些领导认为可有可无,还有些领导认为有些特色专业的称号装点门面也不错。由于他们对成人教育特色专业建设的意义与价值认识不够,成人特色专业的建设的重视程度因此打了折扣,本来成人教育特色专业建设经费就比较少,学校也不愿进行专项投入。由此导致倾心于成人教育研究的教师和管理者少,不做市场调研,对社会需求、学员的学习诉求无动于衷,在专业建设过程中囿于旧框框、老套路,走过场思想、本位主义、社会责任感不强等观念,导致成人教育特色专业建设难以有所建树。

(二)特色专业建设定位不明确,与普高专业建设存在趋同性特点

在成人特色专业建设点建设与验收过程中,部分行政主管部门及相关高校没有紧跟时代步伐,不重视成人教育的“成”字特征,视野不开阔,“普教化”倾向明显。一些高校在特色专业建设过程中,对成人教育人材培养目标、培养要求不明确,不愿意花时间、精力去思考研究如何符合成人高等教育特点,既突出能力的培养和技能的提高,又注重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结果人才培养方案是普高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压缩版或基本类同,教学大纲编写也是如此。这样以普高的教学标准、教学内容来用于成教的学生教学,自然难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在从事成人教育的师资中,有许多也同时从事普高教育,他们既有繁重的教学、科研任务,也有晋升职称的压力。因为成人教育的教学成果,课题立项没有普高的教学、科研成果权重值大,因此,很少有教师将目光关注于成人教育研究。在成人教育特色专业建设点验收过程中,虽然教师有许多教改成果、教学研究论文,但真正属于成人教育或应用于成人教育的很少,在教材编写方面也是如此。成人教育教材使用老化,新编教材少。成人教育教学、考核因循守旧,死气沉沉。照搬照抄、盲目借鉴的结果使成人教育教学水平止步不前,陷于一种恶性的循环。特色专业建设水平低,培养质量无明显提高,没有起到先进性、示范性的作用。

(三)成人特色专业建设质量监控体系不完善,教学效果缺乏保障(改革是促进大学成人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成人教育目前的质量监控主要是基于普高基础上的质量监控方法及手段,大都以评教评学的形式开展。成人教育的特色专业质量监控中有一个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许多高校成人教育的特色专业在校外也有办学点,这些校外办学点的质量如何监控?如何使校外办学点特色专业的学生培养质量接近或等同于校本部的学生?在现有的特色专业建设验收标准中没有具体体现。此外,成人教育毕业生质量的跟踪调查不够完善,社会评价与反馈机制不完善。学生毕业后基本没有联系或用人单位的反馈,特色专业建设的社会效应难以显现。

(四)现有特色专业建设验收刚性评价标准较多,特色难以显现(改革是促进大学成人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地方普通高校成人教育特色专业建设浅议)

由于我国成人教育社会评价机制尚未建立,虽然政府层面的管理在不断完善之中,但真正起决定作用的,引导社会需求和成人教育发展的社会导向还未形成。目前,我国还没有形成科学的、有利于促进成人高等教育特色专业形成、建设、发展和创新的评估系统。在这种情况下所进行的普通高校成人教育特色专业评估和评价,往往缺乏严密性和科学性。目前,普通高校成人教育特色专业验收主要由国家教育行政部门主导,按照学校投入、教育管理、教改成果、教学质量等要素进行评估,但其主要特征仍然是统一性,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评价。这就给普通高校成人教育办学以统一性的导向,要求不断强化办学的统一性,这必然不利于普通高校成人教育办出特色。

二、成人教育特色专业建设的基本特征

为了走出特色专业建设过程中的误区,使特色专业真正为专业建设树立榜样、典范,发挥特色专业的示范、激励、导向作用。笔者认为,应抓住特色专业建设中的四个特性来正本清源。

(一)先进性

特色专业先进性体现在教学质量高,集中优势教学资源、一流的师资,得到行业认可,有良好的社会信誉度,能较好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从某种意义上说,成人高等教育是社会继续教育的中坚力量,承担了大众化教育、全民终身教育的社会责任。因此,成人教育的专业建设要求比普高专业建设要求更复杂,与社会结合的紧密度更高。高校现有的特色专业一般是建立在优势学科基础上的,学科的发展与专业建设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二)发展性

成教特色专业应该是具有活力、持续发展、前景广阔的专业。特色专业应适应形势发展的需求不断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合理设置课程,不断更新教学手段与方法,潜心于教学研究。专业建设紧密与市场需求结合,具有鲜明的行业特色、区域优势和市场前景,不断开展各类学科发展前沿的相关非学历培训项目。

(三)差异性

成人高等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差异性明显。二者教学对象不同,文化基础不同,实践经验不同,学习形式各异,因而培养目标各异,有其各自不同的特性和需求。成教专业建设可依托普教,但不可依葫芦画瓢,只能互相促进。此外,高校之间相同的特色专业应根据学校资源,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保持一定的差异性,采取“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人优我特”的差异化发展战略,这样的特色才能鲜明。

(四)示范性

成教特色专业的建设必须具有示范性,具体来说,在专业建设的理念上要清晰、独立;在课程设置、知识和技能培养上要科学、实用;在教学手段的应用上要先进、前沿;在产学研结合方面要紧密、扎实。特色专业必须在以上诸方面或某些方面有鲜明的个性与特点,才能名副其实地成为其他高校的楷模,发挥示范、激励、导向作用。

三、成人教育特色专业建设的对策思考

根据特色专业的基本特征,结合现有特色专业建设认识中的误区和问题,提出如下五点特色专业建设的对策思考:

(一)适应时展,满足教育对象需求

特色专业的建设与发展必须要适应时展的需要,我们的成人教育究竟应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目标必须明确。在短缺教育得到缓解的新时期,社会对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的要求愈加强烈,同时,由于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教育对象“教育消费”观的形成,使“教育满足”成为衡量教育水平的最终标准。因此,科学地认识需求、充分、有效地满足需求,并由此而形成新型的质量观是大学继续教育发展的方向。特色专业的建设就应该顺应时展的变化,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方式设计。

(二)更新思想观念,跨越教育时空限制

作为成人高等教育特色专业建设的领导者、决策者应解放思想,在成人特色专业建设上要占据主动地位,不能在普高专业建设后亦步亦趋。要处理好特色专业建设中规模与质量的关系,一般高校特色专业在教学点上都会设点招生,为了保证教学质量,特色专业建设验收应向教学点延伸,以特色专业建设带动教学点重视教学工作。同时,在特色专业建设过程中适度拓展横向联合,大学将自己丰富的教育资源、良好的社会知誉度,与社会优质机构深厚的产业背景和先进的技术平台相结合,共同探索高层次继续教育新模式,是大学继续教育社会化的重要方向。此外,还可以引入学历资格与职业资格互认机制,推动高等教育一体化。

在当今这个互联网高度发达的社会,成人教育尤其是函授学生的教育采用网络教学的手段是非常必要的。函授的学生由于面授时间的限制,与教师、同学交流的机会有限。有一些课程的学时需要自学完成,通过网络的教学手段学生可以自主安排时间,随时随地进行网络学习或交流,突破时空限制,开展自主式、开放式的学习。因此,在特色专业建设验收中,网络教学手段的应用是一项必须验收的内容。应以加强成人教育特色专业的相关精品课程建设为抓手,建立立体化课程教学平台,师生互动,进而带动相关课程群的网络教学。

(三)共享教学资源,改进成人教育办学条件

成人教育的发展离不开高校的教学资源。师资、教学条件、教改成果都应积极应用于成人特色专业的建设中。由于大学教育资源一般是以普通高等教育为目的开展建设,普通教育与继续教育又存在明显的差异,因此,简单使用大学现有资源开展大学继续教育,是无法真正满足大学继续教育需求的。对大学教育资源进行目的性整合,结合大学继续教育的特点综合利用,应该是大学继续教育资源建设的有效方式。教室、实验室、图书馆、师资、网络教学平台等教学硬件方面要加大共享力度。通过资源整合建设成人教育精品课程网站,加大成人教育专业建设专项经费,制作成人教育专用的全程课程录像,探讨成人教育教学改革方法及条件。通过质量监控与反馈、激励等机制调动教与学的积极性,促进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共享。

(四)明确教育差异,加强特色专业教学研究

继续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最大区别在于,普通教育强调基础性、系统性和完整性,而继续教育则更注重专业性、实用性和职业性。在成人教育特色专业人材培养方案制定上要严肃认真对待,人才的培养方案是龙头,要清楚成人教育学生与普高学生培养的差异性,成人特色专业的培养目标应使学生能学有专长,在所学领域能占据主动,能真正适应社会的需求。在认真进行市场调查及人才培养质量反馈的基础上,明确成人教育特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方向,合理进行课程设置。教材的采用也应有针对性地选择,不能与普高采用同样的教材,需编写成人教育专用教材,教学辅助及实验指导书。在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调动学习对象的积极性,重视其自主性和参与性,可针对职业需求增加报告、讲座教学,职业资格考试培训,重视实践教学。同时,应做好毕业生论文的评选工作,论文质量是反映毕业生综合素质及能力的重要指标。在现今多元社会评价体系中,人才的标准与规格也是多元的,不能用统一模式僵化地套用。

(五)注重自主特征,激发学员学习兴趣

成人中等专业教育范文6

一 特殊教育专业历史发展回顾及现状分析

(一)办学规模扩大

1986年,北京师范大学在全国首次开设特殊教育专业,随后,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陆续开设该专业,一直到2007年底,蒋云尔与李泽慧的统计表明,目前全国涉及培养特殊教育师资的学校共18所,在校研究生、本科生和专科生合计约8000多人,远远满足不了开展特殊教育的需求,必须加大力度,扩大办学规模,培养更多合格的特殊教育师资。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支持特殊教育发展的政策,比如,2008年国家《关于进一步加快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意见》,明确支持和鼓励高等师范学校开办特殊教育专业和高等师范院校培养特殊教育师资,积极探索特殊教育师资培养模式。很多高等院校响应国家政策和社会要求开设特殊教育专业,根据已有的资料进行统计,基本上每省都有1到2所高等院校开设特殊教育专业。

(二)办学层次提高

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的特殊教育学校的师资培养主要以中等师范学校为主,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本科高校所培养的特教师资主要是面向中等师范学校的。随后,1997年上海市教委颁发《关于加强特殊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见》,指出,力争到2002年80%以上的教师达到大学专科毕业程度,10%的教师达到大学本科毕业程度,培养若干名特殊教育专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出:“调整师范学校的层次和布局,2010年前后,具备条件的地区力争使小学和初中阶段教育的专任教师的学历分别提升到专科和本科层次。”为此,我国师范教育正从中师、师专、大学三个层次逐渐减为两个层次。比如南京特殊教育中等师范学校,在2002年升格为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同年开始招收高中毕业生,现在该校拟更名为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并且与江苏师范大学合作培养特殊教育研究生,为提高办学层次而努力。

二 特殊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特殊教育的发展,不仅对特殊教育师资提出了数量上的要求,而且在质量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虽然我国越来越多的高等院校开设了特殊教育专业,但是不可否认出现了一些问题,很多高校在没有充分了解特教需求的前提下,开设的课程大多偏向于理论知识而忽视了实践,这就导致了特教学校的需求与特教专业培养不相符合,高等院校的特教专业培养目标过于宽大,课程设置的指向性不明确,教育实习问题突出,大量高等院校开设特殊教育专业,但是每年的生源是个问题。

(一)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节

自1986年北京师范大学开设特教专业以来,特教专业的培养目标主要定位于培养中等师范学校的专业课教师,培养目标决定课程,所以当时的课程设置偏重于综合性、理论性。随着中等师范学校的减少,越来越多的特教毕业生直接进入特殊学校或者康复机构,由于只注重特殊教育理论知识而没有学科知识,这样的毕业生虽然具有较强的特殊教育基本理论知识,能够从宏观上把握特殊教育,但是由于没有对某一门学科课程进行系统地学习,很难胜任特校或者康复机构的工作。从特殊教育学校以及相关的机构所反馈的信息来看,普通师范院校的特殊教育专业存在以下问题,理论知识不够灵活,缺乏合理的知识结构;实践能力较差,进入最佳的教师角色需要较长的时间;基本功欠佳,动手能力、组织能力较差。这些问题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普通师范院校的特殊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不能很好地与社会的需求相结合。特殊教育专业一般设置在教育学院(系),其课程设置一般是教育学的课程再加上部分特殊教育课程,课程设置的内容比较广泛,涉及到教育学、心理学、医学、康复学等知识,专业化方向不明确,而且没有对学科专业知识进行系统地学习。它们的培养目标是试图去承担培养所有特殊教育师资的任务,却发现贪多贪全的结果是人们对其完成每一项任务的情况都提出了质疑。这样的结局就导致越来越多的特教学校更愿意挑选数学或者中文等专业的师范生,特殊教育专业的毕业生处于一个尴尬的局面。

(二)教育实习问题突出

教育实习是特殊教育专业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参与一定的特殊教育机构及与特殊教育相关的机构,进行特殊教育实践,把书本上所学的普通教育和特殊教育知识运用于实践的教学活动中。实践教学是教育实习的重要组成部分,特殊教育专业是一门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在教学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也是最多的,因此培养特殊教育专业学生发现并及时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显得尤为重要。但是,我国高校特殊教育专业的学生实践过短,并且采用集中实习的模式,“实习实践过短可能会导致学生理论与实践脱节,在实践中不会灵活地运用理论知识”。

(三)生源问题让人担心

越来越多的高等院校开设特殊教育专业,但是本专业招生困难,学生对特殊教育专业的认同感太差,人才流失严重。首先,很大一部分学生在报考大学专业时,在没有充分了解特殊教育专业的前提下,就报考了本专业,或者相当一部分是通过调剂的形式被动地选择了特殊教育专业。大学期间,他们虽然学到了很扎实的专业知识,但是由于缺乏兴趣,本身就没有树立长期从事特教工作的志向。毕业后大多从事其他工作或者跨专业考研。纵观我国其他院校特殊教育专业招生的情况来看,每年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特殊教育专业填报的学生很少,多数都是调剂过来的。其次,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者对大学生专业认同感的关注逐渐增多,指出大学生的专业认同与主动学习呈正相关,对学业成绩具有正向的预测作用,直接影响并通过主动学习间接影响学业成绩,特殊教育专业本科生认同感相对较低。如何在大学初期,建立学生对于特殊教育专业的正确认识,引发学生对特殊教育专业的兴趣,成为大多数院校要思考的问题。

三 对特殊教育专业改革的思考

(一)关于特殊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的建议

由于特殊教育发展的新趋势所引发的特殊教育课程的改革,对特教专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国外特殊师范教育的成功经验以及我国的特教现状,特殊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应该培养三种类型的人才:一是专业型人才,二是复合型人才,三是科研型人才。无论是专业型人才还是复合型人才、科研型人才,都应该在大一大二期间对特殊教育理论性知识进行系统地学习,然后根据学生的差异性和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进行最佳课程组合,从而实现高等特殊教育课程的个别化。专业型人才应该以发展障碍儿童师资培养为目标,现行课程应该扩展专业课程类型,根据学生兴趣和意向开设某一类残障类型的课程。某些院校已经做了有益的探索,比如郑州师范学院的特殊教育专业分为学前教育、手语翻译等方向,专业方向细化能够增强学生的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适应社会的需求,但是绝大部分院校依然是按照大类培养。复合型人才培养方向不仅局限于特殊教育学校和康复机构,还能到普通学校里担任巡回指导教师,课程设置应关注“多学科的综合培养模式,培养有特殊教育专业知识、能力和其他专业能紧密结合的复合型特殊教育专业人才”。可以选择特殊教育专业加普通师范专业的培养路线,与其他专业联合办特殊教育,使特殊教育专业的学生在掌握特殊教育技能的同时又具备学科知识。比如济南大学虽然2012年才开设特殊教育专业,但是其鼓励所有特殊教育专业的学生选修分科课程,如语文教学、数学教学等。科研型人才应该注重特殊教育的各种基本理论知识,宽口径培养,可以采用本科四年加上研究生三年的本硕连读模式。本科阶段以综合化的特殊教育通识人才培养模式为主,课程设置上应以大量的理论知识为基础,如开设特殊教育学、特殊教育史、人体解剖生理学等课程,使特殊教育专业学生对特殊教育的历史、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发展方向有明确了解。在研究生阶段再选择方向,从而为我国的高等特殊教育培养高层次人才。

(二)形成实践教育理念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专家朴永馨指出,过去师范院校的课程体系偏重系统培养理论知识的学习,教育学生了解、识记并掌握书本上的知识,但忽略了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创造能力。这样的课程使得学生缺乏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这与国外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大有不同。特殊教育专业是一个专业性、操作性与实践性很强的专业,理应探索出一条新的实践教育之路。实践教育并非简单指大学人才培养过程的“实践教学”环节,而是指在大学人才培养的全部过程中贯穿实践教育的思想,通过课程内外各个环节,全面构建完整的实践教育体系,提高大学的人才培养质量。首先,我们要建立从大一到大四一贯的实习制度,要定期到特殊教育学校去实习,把所学的理论知识用于实践,只有学以致用才能凸显出理论知识的价值。在实习期间要让学生多接触特殊儿童,让他们检验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四川理工学院针对本校特教专业学生的分段教育实习模式值得高校去借鉴。我们还要增加实习的类别,不能仅局限于特殊学校,要积极与康复机构和普通学校特教班等合作,让学生了解特殊儿童的现状和需求,对特殊教育事业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其次,实验室对于特殊教育专业的发展来说很重要,有条件的学校要计划建设听力康复实验室、特殊儿童诊断与评估室、特殊儿童心理室、蒙台梭利实验室等。最后,可以聘请特殊教育学校一线教师给特殊教育专业的学生授课,并且传授教学经验。美国著名成人教育家林德曼十分强调成人经验的作用,倡导以经验为基础进行成人教育。她提出“最有价值的资源是学习者的经验,经验是成人学习者最有效的课程”。

(三)培养特殊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认同感

生源问题将影响我国高等特殊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如何培养学生的专业认同感是我们要考虑的问题。首先,郭海英与石彩英在调查中发现,学生愿意到特殊教育学校去工作,并出现随年级增长而增多的现象,说明在学校受的教育对他们的思想起了作用。所以应该针对该专业学生培养他们对本专业的归属感。加强特教专业思想教育和特教教师职业指导,职业指导教育应贯穿学生进校直至毕业的全过程。但不同年龄的侧重点和方法有所不同,应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分阶段、有步骤地进行,构建“全程专业思想教育体系”。其次,可以在高校开展关于特殊教育的学术讲座以及相关的公益活动,也可以在校选课开设与特殊教育相关的课程,让学生了解特殊教育事业,消除对特殊教育的误区。

总之,最近几年,国家的特教事业处于建国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很多地方学校都开设了特殊教育专业。我国的特殊教育师资培养正在由专科层次向本科层次为主转变,高等院校特殊教育专业的建设直接关系到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学质量与我国特教事业的快速发展,随着“医教结合”“康教结合”“人本特教”等理念的提出,以及特殊教育发展的新趋势,开设特殊教育专业的高等院校面对巨大的机遇和挑战。高等院校应该不断地调整自身的培养模式,从用人市场和学生的自身发展需求考虑,与时俱进地进行改革。

参考文献

[1]蒋云尔,李泽慧.关心特殊教育构建和谐社会――学习

党的“十七大”报告之感想[J].中国特殊教育,2008

(4):3-6.

[2]王辉,方常春.高等师范学校特殊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

现状与思考[J].中国特殊教育,2004(6):73-79.

[3]于素红.我国本科层次特殊教育专业建设的问题与建

议[J].中国特殊教育,2012(1):9-13.

[4]王艳梅.特殊教育专业实习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

长春大学学报,2011(6):86-89.

[5]王雁,李欢,莫春梅,张瑶.当前我国高等院校特殊教育

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分析及启示[J].教师教育研究,2013

(1):28-34.

[6]刘杨.我国大陆地区特殊教育教师素质研究述评[J].中

国特殊教育,2008(4):57-64.

[7]张弘,曹大友.大学生专业认同对学业成绩的影响:主

动学习的中介作用[J].网络财富,2010(4):3-4.

[8]方俊明.从特殊教育学科地图看我国特殊教育专业的

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设置和课程改革[Z].2013年中国

高等教育学会特殊教育研究分会学术年会:304-321.

[9]丁勇,陈岳.特殊教育教师培养目标、课程与培养模式

的比较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5(1):89-92.

[10]陈超,赵可.国外大学实践教育的理念和实践[J].外国

教育研究,2005(11):33-38.

[11]陈利利.林德曼的成人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J].河北

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1(6):59-63.

成人中等专业教育范文7

关键词: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关系

二战后,通识教育在美国兴起并逐渐发展成为现代教育的一大主流。西方发达国家对通识教育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国内的一些院校也正在进行小规模的改革尝试。虽然教育界的大部分专家学者普遍认同通识教育,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的研究也日趋白热化。但限于各种机制的制约,具体的操作实施方法尚不十分明朗,但不可否认,通识教育在教育发展过程中意义重大、不可或缺。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对于通识教育的关注度和接受相对滞后,因此,在教育发展的全新时期,进一步厘清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关系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意义重大。

一、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区别

近年来,有关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区别观点纷呈。从定义、特点和功能三个方面,对其进行辨析,进一步明晰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界限,以期更加全面直观地呈现二者的区别。

1.定义。学术界对通识教育的定义有50多种,有不同层面、不同角度,见解也不尽相同。我国教育学专家李曼丽综合梳理诸多定义后,对通识教育从性质、目的和内容三方面进行了界定。从性质方面看,通识教育是所有大学生都应该接受的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目的看,通识教育旨在为社会培养有责任感、高素质的、全面发展的高级人才;从内容看,通识教育是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具有非专业性、非功利性的特点。这个定义通俗易懂、一目了然,却明显打上了社会本位的烙印。顾明远先生对通识教育也有独特的见解,他认为通识教育是对所有专业学生都需要进行的学校教育,是为了培养学生独立人格而进行的教育,是为了让学生拥有适应社会能力的教育,是为了让学生成为继承社会发展的国家公民教育。顾明远先生对通识教育的定义非常明显地反映了通识教育的核心,即文明教育。台湾学者黄俊杰先生对通识教育也进行了一番系统的研究并提出了独到的见解,他认为通识教育“建立人的主体性,以完成人之自我解放,并与人所生存之人文及自然环境建立互为主体的关系”。[1]这个定义被学术界普遍认可。专业教育是指针对某一个学科、某一个领域,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实施的教育。专业教育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专业教育在某种程度上与高等教育同义,区别于中小学实施的普通教育,也包含一些“专业”以外的教育。狭义的“专业教育”即是指培养专门人才的教育,它是为学生从事某一领域工作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作准备的高等教育。哈佛大学《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中将专业教育定义为“旨在为学生将来从事某种职业作准备的教育”。

2.特点。通识教育来源于两千多年前的自由教育思想,后几经演变,逐渐成为了西方高等教育中的主流思想,影响十分广泛。纵览通识教育的诸多定义,我们可以看到,通识教育是实施文明教育,将人的自由发展作为最主要的培养方向,发展人的理性、心智,以期全面探究世界的真理,因此,全面性、本真性、自然性是其主要特点。全面性是让学生接受全面的知识学习;本真性是让学生接受该接受的教育,形成最本真的自我;自然性则是对学生的教育讲求自然,不加任何的、专门的、特意的雕琢,让学生自由发展。专业教育是具有一定行政性烙印的教育,根据国家发展需求,在高等教育中设置专业课程,让学生充分掌握某一学科、某一领域的知识技能,以便成为某一领域的顶尖、专业人才。专业教育的突出特点便是专业性,在某一行业及领域内的精专性,其行政干预性和目的性十分明显。

3.功能。教育最本真的功能就是教化人,促进社会发展。作为两种教育思想,通识教育更加注重培养自由发展的人才,让学生作为社会中的一员,学习应该学习的知识,接受必然的教育。而专业教育则意在推动学生侧重某方面发展,旨在为社会某领域、某专业培养专业性的人才。1945年,哈佛委员会在《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一书中指出,通识教育是作为社会成员和公民原本应该接受的那部分教育,是教育过程中必然接受的一部分。通识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有社会责任感的人和公民,专业教育在于培养学生具备从事一定职业的能力。[2]虽然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是两种不同的教育思想,但在整个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不可分割。两者区别明显,但是也有相通之处。

二、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联系

近年来,专业教育在我国高校教育发展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为社会各行各业培养了诸多专业人才,大大推动了社会的发展。然而,专业教育带来的弊端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逐渐显露端倪且日趋严重。一方面,专业教育培养下了一批“单一人才”,他们熟知自己专业领域内的知识,对其他方面的知识相对匮乏;另一方面,现代社会知识更新较快,在大学学到的专业知识,出校门后可能滞后于当前社会的发展。在这种大背景下,源自两千多年前亚里士多德的自由教育思想重新被人们重视,并在时代的演变中被赋予了新的内涵与定义,即通识教育,教育界也开始关注对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研究。

(一)通识教育是专业教育的基础

通识教育是专业教育的基础,通过二者的定义得知,通识教育旨在造就独立、全面发展的人,注重个体的自我解放、个体与他人的和谐关系、融会贯通能力的提高,为社会培养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之人才;专业教育则具有拔高性与目的性,为学生从事某一职业、成为某一范围、某一领域的高级人才,让学生接受某一专业、某一范围的教育。因此,通识教育是专业教育的基础。

1.通识教育知识面更加宽泛,为专业教育奠定基础。专业教育仅限于某一范围内的知识,通识教育的知识面更加宽泛,能够给予学生更多的新奇思想,满足他们对专业外知识的渴求,了解本专业以外的知识,为学生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提供更加充分、厚实的知识资源。学生在学习、涉猎并掌握众多知识的同时,对其进行专业教育,提升其在某一领域、某一方面的精专水平,从而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高、精、专人才,这种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于一身的人才,更能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2.通识教育能够拓宽专业教育范围,有效改革教育方式。通识教育旨在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造就注重个体的思想、创新精神以及全面发展的高级人才。体现专业性和非职业性的教育,具有更加科学、更加自由的教学思路与教育理念,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效改革教育方式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在发展专业教育的同时,离不开通识教育的雄厚铺垫。有通识教育作为基础,专业教育才能更好地发展,教育方式才能日趋科学化、前沿化,助推教育发展功效自然不言而喻。

3.通识教育为专业教育培养出学业、智力、品格和身心全面协调发展的人才。教育是科学、是艺术,在于求真,在于创新。通识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为学生提供了全面的、系统的教育思路和教学方式,为其德智体美等多方面的全面发展提供了一个全新发展的平台。在通识教育的基础之上,针对学生的特点、特长,分门别类、有区别地进行专业教育,才能培养出专业范围内的高素质、尖端科技人才。通识教育不仅是一种全面的教育方式,科学适宜的教育理念,更是专业教育的基础。专业教育的发展离不开通识教育的铺垫,只有搞好通识教育,才能促进专业教育的纵深化发展。

(二)通识教育服务于专业教育

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辅相成,存在于高等教育的全过程。从通识教育的性质和培养目的出发,笔者认为通识教育服务于专业教育,为专业教育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1.通识教育为专业教育的纵深发展提供全面资源。专业教育是针对某一行业、某一领域设置的专业性教育,比较注重细化专业范围内知识,单一训练该专业范围内的技能。以培养出专业性较强的高端人才,满足某行业或者某领域的需求。而通识教育是一种全面的教育,让学生接受应该接受、可以接受的教育,在综合教育的基础之上,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与特长,选择性地进行专业教育,以利于专业化人才的发展。

2.教育的长足发展迫切需求通识教育服务于专业教育。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基础和根本动力,对于教育的发展十分重视。2014年3月27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中这样说道,要积极发展教育事业,通过教育普及,达到启迪人类心灵、陶冶性情、传承知识,创造价值的目的。由此可见,教育不再仅仅是专业教育的舞台,在培养高端专业人才的同时,更要加强人才多方面的科学、健康、创新性发展。而在演讲中说的启迪心智、传承知识、陶冶情操、沟通心灵、开阔眼界等等,都离不开通识教育。

3.专业教育的良性循环发展迫切需要通识教育作为铺垫。近年来,专业教育在我国教育发展过程中一直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然而随着社会及教育的纵深发展,专业教育的弊端逐步显露,且在某些方面严重阻碍教育发展。专业教育的单一性、片面性、滞后性也让诸多学生在进入社会之后,找不到适合的位置。通识教育,恰好可以弥补专业教育发展中的不足,通识教育以培养完整的人为目标。

(三)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为素质教育的两个方面

素质教育比较重视人的思想品德素质、个体能力、性格以及身心的健康。国家教育部《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对素质教育进行了全方位的科学阐释。素质教育分为内在和外在两方面,所谓内在素质,是指人们对于外界的各类观念,比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道德观等;而外在的素质,则是一个人依靠自身的能力以及某种行为所取得的某种成就等。通识教育即是素质教育的内在方面,而专业教育则是素质教育的外在方面。

1.通识教育为素质教育全面通融的一面。芝加哥大学校长赫钦斯在1936年发表的《高等教育在美国》一书中第三章就对“通识教育”进行了系统全面的辨析与论证。哈佛大学校方在1945年发表的《自由社会的通识教育》一书中的也对通识教育进行了阐释。以上两个文献对于通识教育的认识一脉相承,认为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是相对而言的,通识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获得更加全面、科学、健康以及可持续的发展。素质教育讲求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素质全面提升。我国自实施素质教育以来,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都有了非常明显的改善,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现象已经大大改观,取而代之的是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不再是死记硬背,而是灵活运用、融会贯通。通识教育对于学生个体学习中全面知识的解构以及人格的培养等,都是素质教育中全面通融的一种体现。

2.通识教育为素质教育专业升华的一面。素质教育对人才的培养注重全面、科学、可持续发展,注重人才的实效性、适应性与高端性。让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注重学生某方面能力的精端化升华,为社会培养出全面发展且有专精、专攻行业的高级人才。专业教育,对学生所学知识进行拔高、提升,从而培养出社会所需健康、科学、可持续发展的精专化高级人才。近年来,对于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研究颇多,并日趋科学化、严谨化,而且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效整合研究也有所突破,最终必然会发展成二者的有机融合。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不管是作为两种教育思想,还是素质教育的两个方面,都是相对独立又内在统一的,并且不可分割的。二者的有机整合,不仅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由之路,更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前提下,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厘清与辨析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二者之间的关系,有利于高等教育的纵深发展。

作者:曾婷

参考文献:

[1]张英.我国高校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研究[D].安徽大学,2013(5).

[2]周光礼.论高等教育的适切性———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分歧与融合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3).

[3]谷建春.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整合的理论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4).

[4]郑旭辉.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J].高校教育管理,2012(5).

[5]韩高军.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之辨析[J].文教资料,2008(1).

成人中等专业教育范文8

关键词:师专院校;转型发展;专业结构优化调整;产业结构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3-0014-03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进一步促进高等职业学校办出特色,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质量。2014年2月2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任务措施,牢固确立职业教育在国家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位置,促进形成“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的社会氛围,激发年轻人学习职业技能的积极性;大力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三对接”,积极推进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做到学以致用;明确提出要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

一、高等师范院校面临的危机与策略

(一)高等师范院校面临的危机

高等师范院校是我国高等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办学成本低,教育经费投入少,学制短,人才出得快等优势,为地方中小学输送了大量合格师资,为“两基”工作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然而,高等师范院校长期以来主要承担教师的培养,在学科设置和办学思路上都以服务于中小学教育为目的,学科或专业群建设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学科或专业结构大多相对单一和不合理,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的应用性学科或专业非常薄弱。此外,高等师范院校在长期排他性教师教育体系和独立设置的高等师范院校体制下形成的意识,致使高等师范院校长期以来忽视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成了一个纯粹的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的培训机构,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大学。2001年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提出:完善以现有师范院校为主体、其他高等学校共同参与、培养培训相衔接的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加强师范院校的学科建设,鼓励综合性大学和其他非师范类高等学校举办教育学院或开设获得教师资格所需课程[1]。高等师范院校在教师培养领域“一统天下”的格局被打破,导致高等师范院校固有的劣势日益凸显,高等师范院校的发展空间由于受到来自多方面的压力而愈发狭窄,高等师范院校面临着自有现代教师教育机构以来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2];尤为突出的是,作为中小学教师培养的摇篮――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更是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3]。

(二)高等师范院校面对危机采取的策略

面对此危机,教育行政部门和高等师范院校大体上采取了下列四种类型的应对策略[2]:改变专业设置;重视学术研究,调整学科结构;院校更名与合并,升为综合性本科院校;实行“转型”。笔者认为,无论是改变专业设置还是调整学科结构,又或者更名合并或升为综合性本科院校都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要想跳出此危机的本质是实施转型。地方本科院校转型为应用型本科高校,促进高职专科与应用型本科衔接,无疑是完善职业教育层次结构和促进高职教育科学发展的现实选择。然而,高职专科与应用型本科衔接不是传统意义上简单的专升本制度衔接,要重点在办学定位与培养规格目标的选择、专业布局及培养方案、课程内容的衔接等方面协调发展,以培养适应区域产业转型升级需要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在这一过程中,高职专科与应用型本科要在人才培养规格上凸显各自优势和特色,在区域高等教育系统中形成各自的生态位,并在应对区域产业转型升级中实现各自的可持续发展[4,5]。

二、地方师专院校专业结构优化与调整策略分析

(一)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的意义

大学旺盛的生命力在于特色化,这是高校办学所面对的激烈竞争与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现实生存发展之所依,是“克敌制胜”的法宝。但大学特色化的本质与核心是学科或专业群的特色化[6]。学科或专业群特色化是指学科或专业群要结合自身实际,找出自己的优势,实行建设目标的正确定位,确定发展重心,办出特色与水平。要形成独具魅力的学科或专业群特色,就不可能使所有学科或专业齐头并进,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只能有所为有所不为,集中优势,集聚各种教育资源,举全校之力,重点建设特色鲜明的重点学科和专业群[7,8]。

2006年,教育部、财政部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中指出[9]:“中央在100所示范院校中,选择500个左右办学理念先进、产学结合紧密、特色鲜明、就业率高的专业进行重点支持,形成500个以重点建设专业为龙头、相关专业为支撑的重点建设专业群。”对高职教育和应用型本科教育来说,所谓专业群,就是由一个或多个办学实力强、就业率高的重点建设专业作为核心专业,若干个工程对象相同、技术领域相近或专业学科基础相近的相关专业组成的一个集合[10]。专业群建设有利于形成专业的集群优势,从整体上提升学校在行业和区域内技能型人才的配置水平和能力;有利于形成实践教学优势,将分散的实验资源整合为专业化的实训基地,降低实训建设成本,实现资源共享;有利于形成师资队伍优势,形成专业教师团队,增强专业办学实力;有利于形成学校专业特色和品牌优势,提高学校知名度。因此,专业群建设对高职院校或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专业结构优化调整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高职院校专业结构与区域经济结构具有非常紧密的关系。区域经济的发展对职业教育专业结构具有非常明显的影响,主要表现在:(1)不同的区域经济决定不同的专业结构。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就应该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区域优势,不能照搬其他地区的专业设置,也不能什么专业热门就开什么专业,要充分体现地方区域性。(2)区域经济的发展推动着高职教育办学规模的扩大、专业结构的调整、办学质量的提高。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是区域高职专业结构调整的主要依据。当区域经济产业结构发生变化,对劳动力类型的结构要求就发生变化,对高职院校输送的人才需求就发生变化,所以设置的专业就需要及时进行调整,否则高职教育就体现不出其职业性和适应性的特点,也就失去了它存在的意义。(3)区域经济的资源为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提供便利。当然,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结构优化对区域经济同样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1)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人才满足不同岗位人才需求。(2)高等职业教育能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3)高等职业教育为企业员工的继续教育提供培训。

《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1〕9号)指出:“‘十二五’时期,国家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主攻方向,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要求职业教育加快改革和发展,提升服务能力,承担起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方式的转变是为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明确指出:“高等职业教育必须准确把握定位和发展方向,培养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此外,明确要求“高等职业学校改革培养模式,以增强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针对这一新的发展形势和变化,各高职院校均相继结合区域经济的发展对相关专业的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改革和调整。目前,关于高职院校专业结构与区域经济结构的研究在江苏省、河北省、陕西省、湖北省、浙江省、湖南省、河南省、重庆市、吉林省、安徽省、广东省、辽宁省等省市相关职业院校已见报道。然而,在云南省内的高等职业院校关于专业结构优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研究未见报道。

(三)地方师专院校专业结构优化与调整策略分析

在《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升格为应用性本科院校是丽江师专“十二五”期间的头等大事,尽管目前并未实现,但仍将是“十三五”期间发展的主要目标。当然,无论是升格为本科院校还是现有的高职高专,作为地方性的高校均要以培养适应区域产业转型升级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作为其使命。

高等师范院校学科建设的基本要务是从根本上改变原有的学科设置基础,即从以中小学的学科设置为基础转向以不同类型和层次的探索和研究为基础。从追求知识的系统性转向追求知识的探索和运用。不从根本上改变学科设置的基础,单纯追求学科范围的扩展,对于高等师范院校的长远发展是非常不利的[2]。如果丽江师专要实行真正意义上的转型,并不是要简单地放弃长期承担的教师教育的功能,而是要放弃把教师教育作为机构的唯一功能,并通过拓展社会服务的功能,重新确定自身的社会地位。面对转型发展,优化专业结构将是其求得更好的生存和发展最为重要的前提之一。在专业设置过程中,如果一所学校专业预警机制比较灵敏,则其专业设置与市场的人才需求契合度就高;相反,如果专业预警机制不完善,学校专业设置与市场人才需求信息不对称,则有可能出现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的现象。

(四)丽江师专专业群优化调整策略分析

丽江师专在转型发展中构建与区域经济结构紧密联系的专业结构,必须要对现有专业结构进行全面的论证分析,针对区域产业结构中支柱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进行研究,方能构建出符合丽江经济发展需求的专业结构。根据在校学生规模以及近年来报考报到和毕业生就业情况,结合丽江市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等因素综合分析,丽江师专的专业可整合和重点建设与小幼教育事业相对接的教育类专业群、与特色旅游相对接的生态旅游文化类专业群、与高原特色农业相对接的农林生物工程类专业群、与新型工业相对接的产品设计加工类专业群、与电子信息产业和商贸产业相对接的财经商贸信息类专业群、以及与文化产业和新兴服务业相对接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类专业群等共6个专业群。

教育类专业群现有学前教育、小学教育、数学教育、语文教育、英语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体育教育、历史教育等专业,可整合资源重点发展学前教育、小学教育(培养面向山区小学的全科教师)两个教育类专业,取消培养面向中学就业的诸如历史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等教育类专业,大力压缩其他专业的招生规模并逐步取消。生态旅游文化类专业群现有旅游管理、酒店管理、导游、旅游英语、地理教育等专业,下一步将取消地理教育专业,增设旅行社经营管理、景区开发与管理、休闲服务与管理、森林生态旅游、餐饮管理等专业。农林生物工程类专业群现有生物教育、化学教育、园艺技术、食品生物技术、食品营养与检测、观光农业、供用电技术等专业,下一步将取消生物教育和化学教育,增设农业生物技术、生物产品检验检疫、经济林培育与利用、风景园林设计、保健品开发与管理、农村电气化技术等专业。产品设计加工类专业群现有艺术设计、广告设计与制作、新闻采编与制作、动漫设计与制作等专业,下一步将增设产品艺术设计、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工艺美术品设计等专业。财经商贸信息类专业群现有计算机信息管理、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教育、会计、市场营销、物流管理等专业,下一步将取消计算机教育、计算机信息管理、计算机应用技术等专业,增设物联网应用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电子商务、会计电算化等专业。现代公共文化服务类专业群现有美术教育、音乐教育、艺术教育、舞蹈教育、音乐表演、体育保健、运动休闲服务与管理、文秘、应用英语等专业,下一步将取消美术教育、音乐教育、艺术教育、舞蹈教育等专业,增设民族表演艺术、民族美术、社区康复等专业。

为促进专业结构的优化与调整,必须启动专业预警机制。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和产业结构实际,必须大力调整第三产业对应的专业,针对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对应的专业,应在重点分析和解决其招生存在的问题基础上逐步扩大招生规模和拓展专业结构。在专业预警中除利用学生报考报到和毕业生就业等信息进行分析外,还应将专业进行分类建设,实行动态评估。启动重点专业、特色专业和一般专业共3类专业分类进行建设,按照三年一轮的评估模式进行滚动评估。适时淘汰不再具有优势和特色的专业,逐步减少招生规模甚至取消招生;把专业建设中呈现出新的优势和特色亮点的专业列为重点专业或特色专业,加大力度进行重点建设。总之,专业建设是大学可持续发展中的一项长期工程,应主动根据地方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需求,结合学校实际不断地去优化调整和建设。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Z].国发[2001]21号,2001.

[2]张斌贤.论高等师范院校的转型[J].教育研究,2007,(5):19-24.

[3]张林.转型中的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改革思索[J].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20(6):74-78.

[4]鲁武霞.院校协同:高职专科与应用型本科衔接的主体支持[J].职业技术教育,2011,(31):12-17.

[5]鲁武霞,李晓明.高职专科与应用型本科衔接:内涵特性及内蕴价值[J].教育发展研究,2011,(19):46-52.

[6]郭跃.地方高等师范院校的转型与学科建设[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107-111.

[7]宋文光,许志平.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的路径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08,(2):98-99.

[8]黄盛兰.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1-4.

成人中等专业教育范文9

【关键词】教师素质教育素养问题思考

长期以来,我一直在思考:为什么我们周围缺少名师?为什么有些教师具有较高学科专业知识,且所从事的教学学科与自己所学习的专业有很高的相关性,可是教学效果却并不理想?根据自己几年的教学体会,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我主要从为什么要重构教师教育专业素养,怎样对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进行重构两个方面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为什么要重构教师教育专业素养

基于教师的特殊职业身份,教育和教学都必须受到社会的制约。教师在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同时,更应该研究教育和教学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要求,培养参加未来社会各种活动的人。承担教育教学任务的教师,必须超越自己的学科专业,才能承担起教师工作或教师的社会任务,这是对一个合格教师的最基本的界定。我国有学者将教师的职业角色概括为六种:人类文化的传递者,新生一代灵魂的塑造者,学生心理的保健医生,学习者和学者,人际关系艺术家,教学的领导和管理者等。纵观中外学者对教师的角色定位研究,我们不难看出,对教师的要求,除了教师自身专业知识要求外,更多的是从社会发展对学校教育活动、教育领域、教育时空和教育系统等做出的教师角色定位。

对教师个体来讲,学科专业知识是保证从业的基本要求,而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是顺利实施教师职业所具备的重要条件,它决定了培养什么人的问题,是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社会价值体系所不可缺的人生要件,我们常说的“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就是这个道理。就目前情况来看,已经具备较高的学科专业知识的教师队伍在教育形势的不断发展和时代的要求下,教育专业方面仅仅依靠教师自身固有的先有经验,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新的需求,时代赋予了教育对教师教育专业知识新的要求。因此,教师的教育专业成长也就成了当前教育发展对教师个体职业素质提升的迫切要求,也只有具备较高教育专业素养的教师队伍,才能担当起社会发展对教师的社会要求和责任。

二 教师的知识 能力 素质间的关系

知识是人类社会历史经验的总结与概括,获得知识亦称为掌握知识,人们获得知识,主要是获得人类长期积累的知识,是间接经验,因为它不可能是象知识积累过程时那样,事事直接经验。人们获得知识和技能的过程通常是在教师的教育和指导下进行的,比起人类的知识的历史形成与技能的习得要简便、迅速、容易得多。

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能够得以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它是顺利完成各种活动必要的心理条件。例如敏锐的观察力、稳定的注意力良好的记忆力、深邃的思考力以及丰富的想象力都是保证学习任务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

素质是指人体通过先天遗传与后天经验,包括环境和教育训练所获得的相对稳定的并长期发挥作用的基本品质结构,包括思想、知识、身体心理品质等方面。以及整个人的客观现实性和未来发展的可能性状态。就个体而言素质应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自然素质,生理解剖特征和生理机能特征;二是思想,心理素质,包括思想道德情操以及认识过程中本身的感觉、知觉和人的意志。情感和个性等;三是业务素质,即个人从是的专业工作(学习)的业务能力。

知识、能力与素质之间的关系是我们在讨论素质教育中经常遇到的问题,首先知识是形成人的能力,提高人的素质的基础,其次,知识并不等于能力,能力的形成与知识的掌握密切相关。但知识和能力并不是线性关系,学的知识多并不等于掌握的知识多,也不等于能力强,再次,知识和能力并不等同于素质,人的素质的一个根本特性是它的内在性,或者说素质是人的发展的潜在可能性,这种可能性是动态的递进的,随着知识、阅历的积累和人的生理、心理变化而变化的,总之,素质不等于能力,但素质与知识、能力有着密切的关系。知识需要内化才能成为素质,而能力只是素质的一种表现。

三、怎样对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进行重构

教师教育专业素养重构是基于教师学科专业知识基础上的教育教学专业素养的培训,促使教师的教育教学专业素养能力和水平得到适应新时期发展的需要,并在实际工作中有所建树。但是,据了解,在学校开展教师专业化培训的活动中,则更多的是局限在教研活动、备课研究、解题能力比赛等各种形式的开发教师智力,增广教师知识方面的培训活动上。而教师职业素养的培训,如教育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思维方式、创新精神、组织能力的研讨等,在现实中游离于教育研究之外,因此造成了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教与学的矛盾一直未能很好的解决。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是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根本,因此,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进行重构:

(一)树立教师的专业理想

理想对于人生来讲具有丰富的内涵。教育理想是教师职业追求不可缺少的目标,是教师所从事专业的推动未来实现的想象。缺乏教师职业专业理想,也就谈不上教师专业行为的基本支点。“教书育人”的完整教育结构,应当成为我们必须坚持的专业理想,在实施教育教学中,贯彻教育理念,提升教师的专业情意,并使之成为教师教育职业的专业情操。大凡优秀的教师,他们都注重人的发展,注重人在社会发展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注重人的生命价值在教学中的体现。这也正是教师应该追求的具有的专业素养独特情感。

(二)培养教师的专业品质

教师的专业品质应当包括教师的信念、情感的投入、交往沟通能力、创新能力等教师的职业态度。如果说专业学科知识是对教师所从事职业的“硬件”,那么,教师的专业品质就是教师必备的“软件”。从社会发展对教育的需求,教师的专业品质越来越得到重视,并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驱动力。在教师的日常行为中,一言一行无不透露出教师自身的专业品质,并影响学生的价值观的形成。“身教重于言教”就是说的这个道理。只有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品质,做有思想的教师,才能克服教师的职业倦怠,促进教师的自我发展。

(三)做有智慧的教师

成人中等专业教育范文10

关键词 成人学历教育;专业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中图分类号:G7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03-0003-03

成人学历教育是推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重要力量,同时也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发展滞后、实力薄弱的一种类型。普通高等院校、高职院校、广播电视大学等各类高校在成人学历教育的举办过程中偏重规模效益,投入少,研究不够,教学管理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的提升瓶颈始终未得到有效突破。国家开放大学的建设与研究在较大程度上弥补了成人学历教育在办学思想、顶层设计及管理模式方面的理论缺失,但对专业建设的系统内涵研究仍不够详实,必然影响成人学历教育的发展进程。

1 成人学历教育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发展高等教育要立足国情,我国人口基数大,教育发展不均衡,高等教育2014年的毛入学率不到35%,在规模、效益、质量之间还存在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和矛盾,全日制高等教育难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多样化要求以及大众对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愿望。随着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大量农村人口从农业生产中脱离出来,加上城市中辍学、失业、转岗、待业人员,我国社会受教育程度不高的成年劳动者数量庞大,提高这个群体的整体素质对社会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成人学习者为改善生活,有着迫切的学习需求,但全日制高等教育的入学条件、学习组织形式和人才培养目标与他们自身的学习基础、学习方式和学习期望存在较大矛盾,因此,成人学历教育在提高我国社会成人群体素质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 成人学历教育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构的重要内容

高等教育从单一的精英教育转向多元化的大众教育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选择,多元化是现代高等教育的基本特征。学术型、研究型教育的价值在于创造科技成果,是社会生产力的源泉;应用型教育的价值则在于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为社会培养各类技能应用型人才。引导本科高等学校转型发展,建立中高职、应用本科、专业硕士在内的现代职教体系是促进教育多元发展的战略国策,这涉及高等教育的深层次变革,有利于突破“千校一面”的格局,从而促进高等教育的错位式发展。成人学历教育侧重于提高社会成人的素质,促进社会稳定发展,其培养目标与全日制高职教育和应用型本科具有一致性,在类型上应属于应用型高等教育的范畴,是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构的重要组成。

3 成人学历教育专业建设要素分析及设计策略

教学对象 学习者特征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规格设定的重要依据,专业建设的各项工作都要围绕提高学习者的素质能力来进行。成人性是成人教育的特有属性,社会成人具有信息接触面广、认知活跃、自主性强、自由度高、流动性大等特点。在专业学习中,成人普遍存在较强的目的性,对自我实现以及对未来职业发展规划的层级要求较高,但由于同时承担有来自社会、家庭的义务和责任,时间、精力和环境等方面容易受到客观条件的影响和制约,加上多数学习者缺乏专业系统学习的基础和能力,很容易造成学习成就感低,学习流于形式等不良结果。尽管如此,成人学习者大部分具有宝贵的实践经历,能够边学习边工作,学习针对性强,他们有接受高等教育、改善工作生活条件、提升个体发展空间的强烈需要,也有对当前职业或即将转职职业的客观分析和判断,这些优势是全日制高等教育学习群体无法比拟的。因此,成人学历教育在报考条件和入学测试中应该加强对个体学习条件以及专业相关职业领域实践经历等方面的考察,并在教学中不断对其学习能力、自我管理能力、研究能力和应用能力进行引导和培养。

教学团队 无论何种类型的高等教育,教学团队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专业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教学对象的成人性决定了成人学历教育面授与在线学习相结合的教学组织形式,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和丰富的教学经验,还得具有一定的专业实践能力和课程设计、策划及组织能力,这些要求使得成人学历教育教学团队的建设与管理更加困难。从专业建设的角度看,教学团队主要由专业负责人、课程负责人、骨干教师、辅导教师构成(表1)。

在专业教学团队的管理和建设中需要着重解决好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1)要注重培养教师的专业实践应用能力;

2)要处理好专业建设中教师工作量、工作价值与劳动报酬的关系;

3)要重视对校外社会优质资源的整合与利用。

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 成人教育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的难度较大。学习者个体差异性、学习需求多样性客观上增加了课程开发与设计的难度,课程建设既要满足高等教育对学习者基本能力素质的要求,也要重视学习者的职业发展,还要考虑到不同学习个体学习基础及对学习的诉求差异。在我国,成人学历教育的课程设置与建设倾向于对系统性、理论性知识的讲解和传授,这样的课程对教师来说容易教,但对学习者来说则缺少实用性、实践性和针对性。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教育成为可被购买的服务,学习者可以跨国度、跨省、跨区域灵活购买、享受优质教学资源,这必将对我国成人学历教育造成重大冲击,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任重道远。

1)课程体系建设。要主动适应经济发展,坚持市场导向,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建立以培养职业能力、提高综合素质为核心的课程体系。专业理论教学以够用为度,增设实践应用型课程和创业类课程,强化专业技能训练,确保学生职业能力、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协调发展。探索课程学分银行管理制度和跨专业课程选修制度,满足学习者个性化、多样化的发展需要。

2)课程标准制定。要明确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把握专业技术的发展现状和趋势,优化课程目标,及时更新、选择、吸收与时展相适应的教学内容,突出实用性,尤其应该重视将实际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典型问题和疑难问题纳入教学内容;在专业课程标准中融入职业标准,对具体的教学、教材、学习资源、学习方法、实践教学、考核评价等提出明确的指导意见。

3)教学模式改革。要以不断提高素质能力为核心,以学习者需求为导向,综合、灵活地应用集中讲授、专题讲座、探究讨论、案例分析、项目导向、行动导向、理实一体、实际操作、实习演练等多种教学模式。

4)重视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确保学习持续、有效的关键。成人学历教育在类型上属于职业教育的范畴,在课程教学设计方面应该更多地关注学习者在现实生活和工作定专业领域业绩表现的提高,让学生有能力将学习到的知识、技能应用到实际当中去解决问题,尽可能让知识和技能发生迁移。教学中要有反复练习的环节设计,让学生对基本、通用的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变得熟练;也要有综合性的任务设计,通过真实有意义的任务情境,帮助、引导学生进行归纳、分析、推理和总结。

5)重视在线课程学习环境的设计。随着Web3.0、大数据、云运算等技术的应用,人与网络环境的交互变得越来越复杂,从最初的网页信息呈现到社会化协作工具的使用,再到知识、信息能以语义关联的方式进行互联,这些变化都将对在线学习方式和学习环境的构建产生重大影响。在线课程是成人学习者的主要学习平台,良好的网络学习环境和有效的教学互动是学习的重要基础和条件。课程资源建设是学习环境建设的核心内容,在线课程资源的建设是一个以教师为主、师生共同参与的动态发展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要重视整理、共享学生在实际生活工作中创造开发的个性化资源,要加强在线学习环境中社会性元素的设计,让学习者在教师引导及环境任务驱动下愉快主动地参与教学互动。

6)重视实践教学环节的落实。实践教学是成人学历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从成人学历教育的发展现状及成人学习者特性出发,至少需要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

①按照专业课程标准对学生技能训练的目标和要求,加快完善实践教学环境和条件的建设,注重院校之间、校企之间的实训场所和设施设备的共建共享,根据专业教学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发和建设虚拟仿真实训平台;

②优化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过程,让学习者能够通过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将学习内容与自身在职业工作中获得的各种经验和知识相联系,对自身头脑中已经获得的无序零碎的经验进行梳理,以形成较为专业的、有序的认知结构。

7)以产学研引领教学改革。突破学科本位,以产学研引领专业教学改革是成人学历教育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通过产教结合、产学结合,既可以促进学生理论知识的升华和技能的内化,也可以检验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和质量,不断对专业教学进行优化调整;通过产学研结合,实现知识、技术、生产的转换,提升学校理论研究水平和技术拓展空间,提高企业管理和技术应用的层次。因此,在专业层面上,要利用好成人在职学习者的资源优势,搭建适合专业自身发展的产学研协作平台;在学校层面上,要探索建立校企合作育人的协调机制、沟通机制以及利益风险共享共担机制。

专业组织管理 良好的组织管理是确保专业建设质量的保障。与其他类型的高等教育相比,成人学历教育具有资源分布广、学习灵活、管理社会化等突出特点,如若在专业建设中缺少强有力的组织管理,则很难有效集聚社会各方力量,整合各类发展资源,规范工作秩序,这将严重影响专业建设的质量。因此,成人学历教育专业建设工作一定要紧紧围绕专业建设目标和人才培养目标,重视对专业建设涉及的人、财、物、信息、时间、空间、过程等内容的优化设计和绩效管理。

教育的类型决定了专业发展的路径和专业建设的主要内容,成人学历教育的转型发展需要在尊重成人学习特点和规律的基础上,走以职业发展为导向的改革之路。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将对成人学历教育的办学内涵和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专业是学校办学的载体,其建设水平直接影响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研究把握好成人学历教育专业建设的要素及策略,努力建设好每一个专业,就能把握好成人学历教育的发展命脉。

参考文献

成人中等专业教育范文11

关键词:特殊教育教师 专业发展 研究综述

分类号:G760

1 引言

特殊教育教师一般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特殊教育教师不仅包括直接从事特殊儿童教育的一线教师,还包括培养从事特殊教育一线教师的教师;狭义的特殊教育教师主要指前者,即在各类特殊学校直接从事特殊儿童教育教学和特殊儿童康复训练的教师,在普通学校中承担附设的各类特殊班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以及承担随班就读辅导的教师及相关训练员。本文所提的特殊教育教师是广义上的。特殊教育教师责任重大,他们承担着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责任。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始终坚持“特教特办”,大力加强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建设。2012年9月20日,教育部、中央编办、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下发《加强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教师[2012]12号),提出“到2020年,形成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富有爱心的特殊教育教师队伍”的规划目标,并对特殊教育教师的培养、培训、管理制度、待遇等方面作出了明确的规定,以期提高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党的十报告进一步提出:“支持特殊教育”,“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营造有利于高素质文化人才大量涌现、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开创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生动局面”。这些要求给包括特殊教育教师在内的我国教师的专业发展绘制出了美好的未来发展蓝图。

自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教学应被视为专业”以来,教师专业发展研究迅速成为欧美等发达国家教育界研究的热点。尽管在不同时期,不同学者对教师专业发展(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有不尽相同的理解,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类:第一类是指教师的专业成长过程;第二类是指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教师教育);第三类认为以上两种涵义兼而有之。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认为,“教师专业发展应理解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或教师内在专业结构不断更新、演进和丰富的过程。从教师专业结构层面看,教师专业发展可有观念、知识、能力、专业态度和动机、自我发展需要意识等不同侧面”。我国内地引进范宁编译的《霍姆斯协会报告:明天的教师(1986)》之后,很快掀起了一股有关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的热潮。受此研究热潮的影响,我国特殊教育领域学者也开始涉及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问题的研究。本文对我国学者在该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分析,以期总结我国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研究已取得的成果和不足之处。

2 国内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现状

国内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可以说是“汗牛充栋”,研究内容极其广泛,研究范围包括教师专业发展的概念和内涵、发展阶段和途径、发展内容、影响因素及评价等诸多方面。

本人通过中国期刊网(CNKI)检索发现,我国专门针对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具体的检索方法是:在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中,“检索项”栏中选择“主题”,在“检索词”中分别输入“专业发展”和“特殊教育教师”,关系栏中选择“并含”,时间选择“1986-2012”,匹配选择“模糊”,来源类别选择“全部期刊”,共检索到492篇期刊论文。运用同种方法在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和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检索,共检索到学位论文773篇。通过对所检索的文献进一步整理后发现,大多数研究主要是从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现状和策略三方面人手。

2.1 关于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内涵的研究

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是受全纳教育思想的影响,认为“我们只需要一种教师,没有必要把教师细分为特殊教育和普通教育教师。故主张打通传统的普通教育与特殊教育之间的分隔,突破二者在教师专业素质“线性”排序或“面上”并列的局限,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全纳教育理念下的教师专业素质结构。提出教师专业发展包括专业理念、专业智能、专业情怀和专业规范四大子系统,其中专业理念起统帅作用,其余三者是基础,四个系统内部之间相辅相成,构成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另一种观点则认为,特殊教育教师的工作对象是有各种障碍的特殊儿童,工作复杂程度非普通教育工作所能相比,专业性更强。因此,特殊教育教师除要具备普教教师条件外,还必须具备崇高的专业道德和人道主义服务精神、先进教育理念和正确教育信念、复合型知识结构和综合型能力结构、健康心理和良好个性品质等特殊的专业发展内涵。

2.2 关于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现状的研究

这类研究主要采用问卷与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对某个地区特殊教育学校教师进行调查,研究该地区教师专业发展情况和继续教育情况。赵巧云(2009)采用自编问卷,对河北省15所特殊学校教师从专业道德、知识结构、能力结构、教育理念、心理健康、个性特征、自我专业发展需要和意识等7个维度展开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河北省特殊教育学校教师专业发展整体良好,但整体素质内在构成因素间发展不平衡,心理健康状况需引起重视,特殊教育理论知识与特殊教育训练能力急需扩充与加强,专业发展意识与工作需要及学校要求有关。陈芳(2011)也以此问卷为蓝本,对湖南省特殊教育学校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进行了调查。郭启华(2012)基于对安徽省56所特殊教育学校1498名在职教师的专业发展现状调查得出结论,目前安徽省特殊教育教师存在专业修养不高、科研意识和能力欠缺和专业认同感不足等现象。田寅生(2011)对江苏省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就继续教育的认识、培训课程和教育模式的需求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不同职称、学历、教龄的教师对继续教育的认识、培训课程、培训模式等方面的需求存在显著性差异。

2.3 关于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途径或策略的研究

教师专业发展是由不成熟走向成熟的过程,是外部环境、文化、制度等“外因”和教师自主学习等“内因”共同作用的结果。有关“外因”的研究,学者们主要从职前培养、入职标准、职后培训和构建保障制度等方面人手。有关“内因”的研究,学者们主要强调自主学习、教学反思和行动研究。

2.3.1 有关教师专业发展“外因”的研究

(1)关于职前培养方面。有学者认为,我国长期以来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主体是中等师范学校的特师班和由此类学校转型的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其师资培养目标跟不上国内外特殊教育理论和实践的新发展,存在培养目标滞后、课程结构不合理(如目前特殊教育学校的实际工作一般是由康复教育、基础文化课教育和劳动职业技术教育三大部分组成,但师资培养的课程中并没有体现相应的专业知识结构)、课程整合性、综合化的水平较低等现象。因此,在特殊教育教师职前培养方面应完善培养目标、实行课程分层和分流、增强课程的综合化和实用性。申仁洪(2004)提出,要建立符合我国国情,与国际教师教育发展相适应的、开放的特殊教师教育体系,做到培养目标定向化、课程设置模块化,同时要注意教育培养实践性和养成方法多样性。

(2)关于提高教师入职标准方面。有学者通过国际比较认为,大多数国家是通过建立特殊教育教师资格标准(职前)的做法来体现对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认证,我国也应顺应形势,制定符合我国实际和地区需要的特殊教育教师资格标准,以有效地规范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化水准。

(3)关于教师职后培训方面。有学者指出,我国已初步形成了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特殊教育师资培训体系,但存在培训工作不够规范、培训内容针对性不强、培训形式死板、参培人员缺乏动力、积极性不高、对一线教师科研能力培训不够和培训管理部门不够协调等问题。因此,要改变培训模式,倡导校本培训、交互式培训、研究型培训、远程培训和短期培训相互结合的培训模式,提高培训实效。也有学者认为,校本培训是当前推进特殊教育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最有效途径,要多采用“以学代训”、“以研代训”等校本培训形式。

(4)关于构建保障制度方面。制度建设主要包括政府层面和学校层面的制度。有学者指出,目前我国对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具体要求不明确,执行力度较差。因此,政府要争取制定一部专门针对特殊教育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法规,对特殊教育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权利、义务、时间、条件、经费等做出明确的规定,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同时,各地政府在职称评定、表彰奖励等方面,要对特殊教育教师给予适当倾斜。此外,特殊教育学校也要对本校教师的专业发展精心规划,给予制度、政策的保障和支持,如保障进修时间、提供学习经费、完成学业者奖励制、年终考核专项加分措施等,尽可能给教师创造宽松的继续教育环境。

2.3.2 有关教师专业发展“内因”的研究

受教师专业成长研究成果的影响,有关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内部因素,学者们主要强调自主学习、教学反思和科学研究。有学者指出,每一位特殊教育教师要善于自主学习,要懂得抓住每一个可能的学习机会,向书本学习、向校内外的同行学习、向自己的学生学习,不断提升和充实自己,使自己适应特殊教育专业化发展的要求。要经常性地对自己的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和具体的教学行为进行总结反思,不断发现自身的优势和不足,为自己的专业发展找到新的发展点和突破点。也有学者强调,科研是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根本利器,要努力增强教师的科研意识、提高其科研能力和水平,加强科研活动的规范性,逐渐引领教师走向科研的“幸福之道”。

3 当前我国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研究显现的主要特点

从以上我国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的现状可以发现,特殊教育理论界与实践界对有关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主要显现出以下几方面特点。

3.1 研究视角比较开阔

综观我国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成果,研究者们的视角越来越开阔,从哲学、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文化学、管理学和生态学等角度进行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在不同学科层面探讨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问题。

3.2 研究内容较为详实

目前对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现状和策略等方面。尤其是在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或策略方面,研究者不仅从基本原理、价值取向和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进行剖析,而且还从教师个人教学经验、职后培训等多层面探索促进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

3.3 研究方法注重实证

我们知道,教育研究从方法论层面看,可分为定性研究、定量研究、定性定量相结合研究三类,具体方法主要包括调查法、文献法、问卷法、实验法等。从目前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情况上看,研究者比较注重调查、问卷和访谈等实证方法,研究成果显得比较真实、可靠,这对于探索出提升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路径意义较大。

3.4 研究队伍逐渐壮大

从研究者的身份来看,对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进行研究的主力军还是高校教师,但已有越来越多的特殊教育学校一线教师涉入这一研究领域。另外,已有较多研究生关注这一研究领域,硕士(博士)论文选题开始选择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研究,这样一支多元化的研究队伍无疑会使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的水平越来越高。

4 我国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尽管近年来有关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成果比较丰富,对特殊教育改革与建设的科学化实践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但其研究与实践毕竟还处于初始阶段,与普通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相比,存在研究成果相对太少、研究内容比较零散、研究范式模仿痕迹明显和基础特殊教育研究多、高等特殊教育研究少等问题。笔者认为,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加强。

4.1 创新研究方法。彰显特教特色

从我国目前有关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成果来看,研究范式模仿普通教育教师专业化研究范式痕迹明显,有些甚至是套用。例如,对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路径所提出的自主学习、教学反思和行动研究三种策略,基本上就是参照普通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办法而来的。当然,我们可以模仿和借鉴普通教育教师专业化研究成果来促进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研究领域的发展和成熟,但不能完全模仿或者套用研究模式、方法,还要去伪存真、去粗存精,寻求具有特殊教育特色的研究范式和方法,在研究过程中融入特殊教育特色元素,这样才能提高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从而促进我国特殊教育的发展。

4.2 拓展研究视野,加深研究深度

特殊教育教师是一个很特殊的职业,它既有教师职业的特性,又有特殊教育和任教学科的特性,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研究应该更关注后两者特性的研究。从目前研究情况看,特殊教育体育学科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成果相对更多,其他学科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因此,研究者应该拓展研究视野,加大其他学科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的力度。另外,或许是研究者过于重视实证研究方法的缘故,研究成果中高水平理论并不多见,这将会对特殊教育教学实践造成严重的后果。为此,研究者应努力提高自身的理论造诣,采取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逐步提高理论研究深度,扩大研究影响力。

成人中等专业教育范文12

论文摘要: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历史表明。高等职业教育确立“就业导向”的发展原则,既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基础性要义.又是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科学定位的基本原则。同时还是高等职业教育赢得社会认可的必要策略

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实现规模性扩张的过程中.“就业导向”作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原则尚未得到根本性的确立。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正反两方面 的实践证明:“就业导向”既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基础性要义.又是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科学定位的基本原则.还是高等职业教育赢得社会认可的必要策略。

一、就业导向:高等职业教育内涵的基础要义

在对“高等职业教育”内涵的认识上.应该把握这样几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高等职业教育隶属于“职业教育”的范畴,而非“专业教育”。对职业性的追求理应成为确立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原则时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关于“职业” 概念。我们一般理解为“个人在社会中所从事的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工作”.相应地.“职业教育”应被理解为一种强调职业素质的培养和职业能力发展.目的在于 为个人获得胜任其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职业岗位的职业技能或职业能力。因而,高等职业教育是一种以让个人拥有胜任某一项具体职业岗位的技能而实现谋生目的的 教育类型.是一种以实现高等职业教育接受者的顺利就业为基础的谋生型教育。相对于“专业教育”而言.高等职业教育具有明确的职业岗位指向性而“专业”则是 依据科学分工或生产部门的分工而把学业分成的门类.“专业教育”强调学习者对某一特定学科领域理论知识的掌握.目的在于实现接受专业教育的人拥有进一步探 索某一学科知识的方法.对应于某一大的行业领域

其次。高等职业教育属于技术教育范畴,受教育者除具备特定岗位的操作能力外.还应当掌握相当 的理论知识.有发展潜能和创新能力。相对于普通高等教育而言.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和生命力在于其鲜明的“就业导向”特征。如果说普通高等教育所注重的是通 过较为扎实的基本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实现受教育者具备较为宽广的职业适应能力的话.那么高等职业教育则侧重于通过受教育者实际生产技能和操作能力的训练而 具备尽快适应具体职业岗位的技能。依据劳动市场的实际需要.分析企业岗位所需技能,制订实现对应于这一职业岗位技能的教学计划,进而最终确定高等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规格和教学计划.追求并体现“就业导向”是高等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的根本所在。同时也体现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内涵。

第三.高等职业教育是一种高等就业型教育。不同于传统的“学徒培训”式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属于高等教育的范畴。高等职业教育既不能等同于传统的普通 高等教育的“专科教育”,也不等同于中等层次的职业教育。如中专、技校以及职业中学层次的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的就业导向应该适应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的 调整所导致的职业和岗位不断变化的现实,要拓宽专业面.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他们适应就业市场变化的能力.

以一种动态的观念理解高等职业教育的职业导向性

总之。就其基本内涵而言,高等职业教育是一种针对社会职业岗位和岗位群.在学生掌握“必需、够用”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注熏学生专门的职业技术和职业岗位 能力的培养.注重成熟技术的应用和转移.注重实践教学过程的教育类型。所以.就其基本内涵而言。高等职业教育就是一种面向职业岗位的职业性高等教育.是一 种就业教育.就业导向是高等职业教育内涵的基本要义之。高等职业教育是否具有鲜明的就业导向性,高等职业院校的毕业生能否实现顺利就业.应该成为判断高等 职业教育成功与否的主要标准。

二、就业导向:高等职业教育科学定位的基本原则

我国相对独立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的出现始于20 世纪80年代初一批地方职业大学的建立.此后经过20世纪90年代初期职业大学依照高等专科学校规范办学.20世纪90年代中期通过“三改一补”发展高等 职业教育.再就是20世纪90年代末期大批职业技术学院的建立.高等职业教育逐步发展成为高等教育体系和职业技术教育体系中的一个相对独立的部分在高等教 育理论研究与实践推进的过程中.其性质与层次的定位问题成为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科学定位的两项基础性问题

关于高等职业教育的性质定位 问题,《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曾作出明确界定:高职高专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 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不同于普通高等本科教育和专科教育的是.高等职业教育是相对于初 等职业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而言的,是以培养技术型职业人才为目的的。在培养目标上.高等职业教育在高中阶段教育(包括技校、中等专业学校以及职业中学)的 基础上培养高技能人才,培养能够将科学、工程、设计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高级专门技术人才.具有鲜明的职业性、行业性和地方性,一句话,在性质定位上,高等 职业教育只有确立稳定的职业导向.其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的职业性质才能得以最大程度的张扬和凸现

关于高等职业教育的层次定位问题.目前尚未能得到根本性解决。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简单地分为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与普通高等学校二级学院的专科、本科。这种简单的定位与分层不利于高等职业教育的职业化发展。近年来高等职业教育的“专升本考试” 以其应试特征正在淡化甚至侵蚀高等职业教育的“职业性”与就业性特征。由此引发的有关高等职业教育定位问题的争论主要集中在:高等职业教育是一种层次的高 等教育,还是一种类型的高等教育?即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一种层次的高等教育而存在.其层次相当于普通高等教育的专科层次:还是作为一种类型的高等教育.存在 专科、本科以及研究生各层次。我国在学位(硕士研究生层次)体系中对“学术型”和“专业(技术)型”学位作了区分。但并未把专业(技术)型学位归入职业教 育体系。

考察欧洲国家较为成熟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结构可以发现.欧洲国家高等职业教育的实施绝大部分是由独立于大学教育之外的专门学院来完 成的.如英国的多科技术学院、德国的高等专科学校、法国的大学技术学院等。这些院校形成独特的有别于大学的教育模式,在生源、就业、师资、教学与管理等方 面表现出自己的特点,有学者将其概括为“分立竞争型模式”。美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情况不同于欧洲国家.高等职业教育的具体实施是由各种不同类型的高等学 校来完成的.提供高等职业教育的高等院校包括初级学院、四年制文理学院、 大学附设的职业学院。不仅如此.美国的高等职业教育还表现出多层次的特征.既有两年制的可以向学习合格者授予“副学士学位”的社区学院职业教育(大致相当 于我国专科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叉存在本科、研究生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之间是连通的.学生在一个具体的教育阶段结束后可以在 二者之间进行选择。

此外,国际上较为通用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的相关规定也可为我们提供有益的启示。1997年《国际教育标准分类》将整 个教育体系划分为7大层次该分类体系中的第5层次叉分为“A、B”两个亚层次:“5A与5B”,其中“5A”向学习者提供“面向理论基础.研究准备或进入 需要高技术的专业课程”.“5B”向学习者提供“实际的、技术的或职业的特殊专业课程”.定向于某种特定的职业课程计划.定向于实际工作岗位,定向于某个 特定职业或职业群所需的实际技能和专门技术,表现出明确的职业特殊性.而且不直接通向高等研究阶段。这种与就业市场的对接以向学习合格者授予进入劳动市场 所需的表明其技能或技术等级的职业资格证书作为教育训练阶段性完成的标志。根据《国际教育标准分类》,并考虑到现阶段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具体实践情况.高 等职业教育在层次定位上相当于“5B层次”,包括本科和专科两个层次。

值得注意的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本科和专科决不能等同于普通 高等教育的本科和专科就对基础理论的学习要求来看.专科高等职业教育以“必需、够用”为度,重点放在学生实际职业技能与技术的训练上.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和 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训练。本科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理论应该厚实一些.但这种厚实不是以降低学生实际操作技能的要求为代价。恰恰相反,本科高等职业教育以培 养适应生产、管理、建设、服务领域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为目的.必须将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贯穿到学生知识、技能、素质结构设计的全部教育与训练过程中为实现 这一层上的定位.高等职业院校应深化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改革,以就业市场的实际需求作为设计课程体系、学生知识技能结构的出发点.提高毕业生面向就业市场 的核心竞争力.按照“订单培养”的要求推动运行机制的改革.建立稳定、有序、灵活的毕业生就业渠道和网络.实现毕业生与就业市场职业岗位的“无缝对接”

综上.在对高等职业教育层次定位的认识上.应破除把“高等职业教育”等同于普通高等教育专科层次的认识高等职业教育是一种有别于普通高等教育(或日理论 性高等教育)的类型.但并不是一个区别于本科的专科层次。以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为主体的高等职业教育已经形成一个独立于理论性本科院校之外的独立的高等教育 体系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以及社会生产科技含量逐步提高的 需要,作为不同于学术性、理论性普通高等教育的一种高等教育类型.高等职业教育(准确地说是“职业高等教育”)有必要扩展至专科、本科以及研究生各层次。 而无论是分布于各地市的专科层次职业院校.部分附设于普通大学的本科层次的职业技术类二级学院.抑或是未来可能发展起 来的研究生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其不同于学术性高等教育类型的根本特征在于其鲜明的“就业导向”。在办学方向的确立上.只有在充分把握社会各职业岗位对从 业者的具体技术与技能要求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设计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及技术训练体系.高等职业教育的“职业”特色才能凸显出来.“就业导向”的基本 原则才能得到彻底的贯彻

三、就业导向:高等职业教育赢得社会认可的必要策略

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获得前所未有的 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学校与劳动力市场之间严重脱节.课程设置没有形成体系和特色。其中更值得引起注意的一个问题是:与普通本科教育 或中等职业教育相比.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率一直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影响高等职业教育声誉以及未来发展的重要 问题。

作为一种具有鲜明职业导向性特征的高等教育类型.评价“l业教育成效大小的一项重要指标为毕业生的就业率.毕业生就业率的高低及变化生动及时地反映了高等职业教育被社会接纳的程度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虽然已经实现了较大的数量发展.但还远远未能达到十分完善的程度中国长期以来存在的“重学轻术”观念的影响.高等职业教育还远远未能得到普遍的社会认可。近期内能够提升高等职业教育社会地位.改善高等职业院校社会形象的一项重大举措便是在加强高等职业教育职业性特色建设的同时.切实提高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率。

相对于其他类型的教育而言.对高等职业教育而言.是否确立“就业导向”的办学机制有着重大的意义。对高等职业院校的发展来说,“就业率才是硬道理”。如 果高等职业院校不能彻底摆脱普通高等教育的“学科导向”模式.醉心于追求学术性或盲目攀高升格.而不是踏踏实实地加强职业性建设.寻找与社会职业岗位的结 合点。那么高等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可程度就不可能得到根本性提高。反过来,只要高等职业教育能够培养出一大批适应生产、管理、服务职业岗位需要的高级技能人 才,就能赢得社会的认可和尊重。按照《中国就业白皮书》所提供的数据。2004年失业人口中70%是青年人高等职业教育每年培养数百万学生,如果不以“就 业”为导向,而是以“学科”为导向.每年就可能把超过150万到200万的青年失业人口推向社会.高等职业教育的效能和质量就会受到社会质疑。

作为一种在理论归属上具有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双重性质的教育类型.高等职业教育“就业导向”原则的实施.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改善高等职业教育的社会形象。 高等职业教育社会职能的发挥。在于通过培养直接进入社会就业领域、适应生产、管理、服务一线职业岗位需的技术应用性人才。由于毕业生能够顺利就业是高等职 业院校发挥社会功能的前提和基础.“就业导向”也就自然成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与改革的基本原则.并从根本上促使高等职业教育赢得社会的普遍认可,、

为落实“就业导向”这一基本原则.高等职业教育需要始终如一地坚持“开放办学”的发展方向。并在具体的办学实践中充分体现“开放办学”。

首先.高等职业院校技能岗位的确立建立在对企业、行业人才需求状况实际调查的基础上。改变过去“学校本位”培养人才的旧模式.代之以“社会职业本位”的人才培养模式.即社会有什么职业岗位的需求,高等职业院校就创造条件培养相应的职业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