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境外财务管理办法

境外财务管理办法

时间:2023-06-11 09:33:52

境外财务管理办法

境外财务管理办法范文1

第一条为规范商业银行从事代客境外理财业务,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代客境外理财业务是指按照本办法的有关要求,取得代客境外理财业务资格的商业银行,受境内机构和居民个人(境内非居民除外,以下简称“投资者”)委托以投资者的资金在境外进行规定的金融产品投资的经营活动。

第三条中国银行业监督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国银监会”)负责商业银行代客境外理财业务准入管理和业务管理。

第四条国家外汇管理局(以下简称“外汇局”)负责商业银行代客境外理财业务的外汇额度管理。

第五条商业银行代客境外理财投资应当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国家外汇管理及行业管理规定,并依照投资所在地法律、法规开展投资活动。

第六条商业银行受境内居民个人委托开办代客境外理财业务,应遵守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的有关规定;商业银行受境内机构委托开办代客境外理财业务,应参照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的有关内控制度建设、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和其他审慎性要求执行。

第七条商业银行开展代客境外理财业务,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相关风险的管理。

第二章业务准入管理

第八条商业银行开办代客境外理财,应向中国银监会申请批准。

第九条开办代客境外理财业务的商业银行应当是外汇指定银行,并符合下列要求:

(一)建立健全了有效的市场风险管理体系;

(二)内部控制制度比较完善;

(三)具有境外投资管理的能力和经验;

(四)理财业务活动在申请前一年内没有受到中国银监会的处罚;

(五)中国银监会要求的其他审慎条件。

第十条商业银行向中国银监会申请开办代客境外理财业务资格,应当提交以下材料(一式三份):

(一)申请书;

(二)相关的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制度;

(三)托管协议草案;

(四)中国银监会要求的其他文件。

第十一条中国银监会按照行政许可的有关程序和规定,审批商业银行代客境外理财业务资格。

第十二条商业银行取得代客境外理财业务资格后,在境内发售个人理财产品,按照《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管理。

商业银行取得代客境外理财业务资格后,向境内机构发售理财产品或提供综合理财服务,准入管理适用报告制,报告程序和要求以及相关风险的管理参照人理财业务管理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章投资购汇额度与汇兑管理

第十三条商业银行受投资者委托以人民币购汇办理代客境外理财业务,应向外汇局申请代客境外理财购汇额度。

商业银行接受投资者委托以投资者的自有外汇进行境外理财投资的,其委托的金额不计入外汇局批准的投资购汇额度。

第十四条商业银行申请代客境外理财购汇额度,应当向外汇局报送下列文件:

(一)申请书(包括但不限于申请人的基本情况、拟申请投资购汇额度、投资计划等);

(二)中国银监会的业务资格批准文件;

(三)托管协议草案;

(四)拟与投资者签订的委托协议(格式合同)范本,协议应包括双方的权利义务及收益、风险承担等相关内容;

(五)外汇局要求的其他文件。

外汇局自收到完整的申请文件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作出批准或者不批准的批复,书面通知申请人并抄送中国银监会。

第十五条在经批准的购汇额度范围内,商业银行可向投资者发行以人民币标价的境外理财产品,并统一办理募集人民币资金的购汇手续。

第十六条境外理财资金汇回后,商业银行应将投资本金和收益支付给投资者。投资者以人民币购汇投资的,商业银行结汇后支付给投资者;投资者以外汇投资的,商业银行将外汇划回投资者原账户,原账户已关闭的,可划入投资者指定的账户。

第十七条商业银行从事代客境外理财的净购汇额,不得超过外汇局批准的购汇额度。

第十八条商业银行应采取有效措施,通过远期结汇等业务对冲和管理代客境外理财产生的汇率风险。

第四章资金流出入管理

第十九条商业银行境外理财投资,应当委托经银监会批准具有托管业务资格的其他境内商业银行作为托管人托管其用于境外投资的全部资产。

第二十条除中国银监会规定的职责外,托管人还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一)为商业银行按理财计划开设境内托管账户、境外外汇资金运用结算账户和证券托管账户;

(二)监督商业银行的投资运作,发现其投资指令违法、违规的,及时向外汇局报告;

(三)保存商业银行的资金汇出、汇入、兑换、收汇、付汇和资金往来记录等相关资料,其保存的时间应当不少于15年;

(四)按照规定,办理国际收支统计申报;

(五)协助外汇局检查商业银行资金的境外运用情况;

(六)外汇局根据审慎监管原则规定的其他职责。

第二十一条托管人应当按照以下要求提交有关报告:

(一)自开设商业银行的境内托管账户、境外外汇资金运用结算账户和证券托管账户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报告中国银监会和外汇局;

(二)自商业银行汇出本金或者汇回本金、收益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向外汇局报告有关资金的汇出、汇入情况;

(三)每月结束后5个工作日内,向外汇局报告有关商业银行境内托管账户的收支情况;

(四)每一会计年度结束后1个月内,向外汇局报送商业银行上一年度外汇资金的境外运用情况报表;

(五)发现商业银行投资指令违法、违规的,及时向中国银监会和外汇局报告;

(六)中国银监会和外汇局规定的其他报告事项。

第二十二条商业银行在收到外汇局有关购汇额度的批准文件后,应当持批准文件,与境内托管人签订托管协议,并开立境内托管账户。商业银行应当自境内托管账户开设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向外汇局报送正式托管协议。

第二十三条商业银行境内托管账户的收入范围是:商业银行划入的外汇资金、境外汇回的投资本金及收益以及外汇局规定的其他收入。

商业银行境内托管账户的支出范围是:划入境外外汇资金运用结算账户的资金、汇回商业银行的资金、货币兑换费、托管费、资产管理费以及各类手续费以及外汇局规定的其他支出。

第二十四条境内托管人应当根据审慎原则,按照风险管理要求以及商业惯例选择境外金融机构作为其境外托管人。

境内托管人应当在境外托管人处开设商业银行外汇资金运用结算账户和证券托管账户,用于与境外证券登记结算机构之间的资金结算业务和证券托管业务。

第二十五条境内托管人及境外托管人必须为不同的商业银行分别设置托管账户。

第五章信息披露与监督管理

第二十六条商业银行购买境外金融产品,必须符合中国银监会的相关风险管理规定。

中国银监会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对商业银行代客境外理财业务的风险进行监管。

第二十七条从事代客境外理财业务的商业银行应在发售产品时,向投资者全面详细告知投资计划、产品特征及相关风险,由投资者自主作出选择。

第二十八条从事代客境外理财业务的商业银行应定期向投资者披露投资状况、投资表现、风险状况等信息。

第二十九条从事代客境外理财业务的商业银行应按规定履行结售汇统计报告义务。

第三十条外汇局可以根据维护国际收支平衡的需要,调整商业银行代客境外理财购汇投资额度。

第三十一条中国银监会和外汇局可以要求商业银行、境内托管人及境外托管人提供商业银行境外投资活动的有关信息;必要时,可以根据监管职责对商业银行进行现场检查。

第三十二条商业银行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在其发生后5个工作日内报中国银监会和外汇局备案:

(一)变更托管人及托管人;

(二)公司注册资本和股东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三)涉及诉讼或受到重大处罚;

(四)中国银监会和外汇局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三十三条商业银行的境内托管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在发生后5个工作日内报告外汇局:

(一)注册资本和股权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的;

(二)涉及重大诉讼或受到重大处罚的;

(三)外汇局规定的其他事项。

第三十四条商业银行及其境内托管人违反本办法的,由外汇局给予行政处罚。情节严重的,中国银监会和外汇局有权要求商业银行更换境内托管人或取消商业银行代客境外理财购汇额度。境外托管人拒绝提供相关信息的,中国银监会和外汇局有权要求更换境外托管人。

第六章附则

第三十五条商业银行投资于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的金融产品,参照本办法相关条款执行。

境外财务管理办法范文2

【关键词】境外投资;境外财务风险;境外财务管理; “属地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5

近年来,随着国家“走出去”步伐加大以及“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扶持,中资企业境外投资经营大幅度上升,特别是各大境外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公司,从原来的境外EPC总承包修建基础设施工程到各种BOOT、PPP投资模式下的大型工程,各种经营模式相继发展,体现出中资企业强大的生命力和竞争水平。但由于全球化水平提高,各国法律法规日趋健全完善,企业所在国家的政治、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大了境外经营的难度和风险。特别是财务管理方面,比如中资企业在境外资产涉税方面、资金流动方面,以及企业自身的财务管理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风险。对此,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多次针对境外资产管理,境外经营中的财务、涉税管理等方面进行讨论,为企业在境外经营活动中提供一定的指导。笔者认为,境外经营财务管理涉及本地法律法规,会计准则、规范和政策,财务管理工作“属地化”成为一种趋势,密切结合本地规范,合法经营、合规经营也是中资企业境外经营的基本要求。

一、境外经营财务管理特点

在财务管理体系中,会计核算办法的制定、执行,以及根据核算办法编制报表,整个会计流程十分重要,尤其是在境外经营投资活动中。

近年来对境外经营中会计核算办法的各种讨论日益增加,各种学术论文中也多次提到“外账”和“内账”的概念,有学者提出:“外账”是中资企业依据境外所在国税收法律、法规、会计准则等建立的会计核算账务系统,并根据该账务系y向该国各监管机构进行报告和纳税申报。中国外经企业一般称为“外账”。“内账”则是中资企业依据中国的税收法律、法规,中国国家会计准则,中国监管机构的相关要求等建立的会计核算账务系统,并根据该账务系统向中国各监管机构进行报告和纳税申报。国有中资企业在境外经营,一般都要满足两国监管机构的要求编制财务报告,纳税申报。

企业不能存在两套账,而在中资企业海外经营中,经常听到“外账”和“内账”的概念。这种提法容易给人一种误解。中国外经企业为了方便,也基本适用了这种提法,但仍然不能被部分国家监管部门所认可。

“内账”和“外账”的差异,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会计准则差别,会计政策区别,编制报表语言差别,软件系统语言差别,核算本位币差别,成本费用确认原则差别,纳税体系差异。

以上差别,导致会计核算办法上存在极大的差异,报表编制的结果也就不同。所以,编制“内账”和“外账”两套账也是可以理解的。

实际上,账务处理是对企业经营活动的真实记录,任何一种记账方式都是可以真实的记录企业的经营活动,通过对现金、银行的每一笔业务进行登记及账务处理,能够正确、真实的反映企业的各项经营活动。因此,无论是“外账”还是“内账”,都是根据编制报表要求不同而设置的真实的记账方式。关键在于如何正确引导和把握会计核算办法,使得中资企业境外经营中,既要能满足中国投资人的监管需要,又要能满足境外所在国家监管部门的监督和合法履行企业的纳税义务。

目前,境外经营企业财务管理方面,如何找到管理的抓手,普遍企业都停留在思考的层面,并没有真正全面的落到实处。境外经营企业在编制报表、会计核算方面存在以下几种特点:

(一)重“内账”,轻“外账”

其主要存在于一些传统市场的免税项目,因为免税或者不用报税,项目的财务人员仅需要满足“内账”的要求报送即可,而早期一些外经企业的境外账务处理存在极限性,操作简单粗放,并形成惯性。

(二)重“内账”,兼顾“外账”,满足外账报税的基本要求即可

随着世界银行、区域化政策性银行的贷款提供的项目,在项目所在国有纳税的要求,但所在国法律法规不够健全,并不要求企业全面规范财务管理体系,只要满足一般外账纳税报税流程即可,因此,企业也就没有完全跟进国家发展和法律发展的进程。

(三)“内”“外”兼顾,以“外”为主,以“内”为准,“内”“外”互为钩稽、融合,形成“属地化”管理体系和目标

随着国际化大工程多地开花,不少国家出现了几亿美元甚至几十亿美元以上的大项目,因全球化和国际间反洗钱、反避税等措施的加强、第三世界国家的法律法规日益健全,税法日益严苛,企业面临着“属地化”财务管理的压力。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的市场环境,“属地化”管理是在会计核算、报表编制,财务管理等方面必须跟上的一种管理提升。会计核算办法的确定、掌握、运用只是境外财务管理的一部分,境外经营财务管理“属地化”对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企业在宗主国经营的时候,是不存在双重管理交叠的情况的。但正因为在境外经营,既要满足中国投资人的监管需要,还要满足所在国国家的法律规范,才会出现“属地化管理,内外兼顾,相互钩稽、相互融合”的情况。

二、“属地化”管理的趋势分析

以“内”“外”兼顾,以“外”为主,以“内”为准,“内”“外”相互钩稽、融合,形成“属地化”管理体系是境外经营财务管理的目标之一,具有较强的发展趋势,也是境外企业管理提升的要求。其原因如下:

(一)属地对外经企业财务管理的要求越来越严格

当前,诸如埃塞俄比亚、塞内加尔、乌干达、马来西亚、菲律宾、厄瓜多尔、秘鲁、哥伦比亚等国家,在全球化发展的势头下,法律体系、国家税制、劳工制度等方面日益完善,对外经企业的纳税申报,会计核算,财务管理方面的要求越来越严格。

(二)外经企业“属地化”管理已成为一种常态化

外账会计核算办法要求越来越严苛,仅是相对于早期外经企业的会计核算体系而言,但现阶段,了解并适应所在国的会计核算办法,并按照所在国法律法规要求,按照当地税法和会计准则的要求进行会计核算,已经是大势所趋,应该被认为是一种常态化。

(三)外经企业会计人员应具备“属地化”管理工作能力

中国的会计人员尽早适应所在国财务管理体系,会计核算体系,尽早将中国的会计核算体系融入到当地的会计核算体系中,将中国的财务管理理念融入到所在国的财务管理理念中,这是“属地化”管理的趋势要求所在。

(四)工程项目精细管理的需要

当前,亚非拉三大洲各个国家在建的工程项目,包括水电站、路桥、公路、学校、医院等项目,合同金额均在5 000万美元到几十亿美元不等,相当于几亿人民币甚至几百亿人民币。针对合同金额如此庞大的项目,按照经验,项目所在国每日的经营活动所发生的票据非常多,出纳、会计每天接收到票据量非常大。

(五)“属地化”管理对管理者提出挑战

不少企业在一个国家有多个项目,这些项目均需要在该企业统一纳税,然而,根据中国公司对境外项目的管理模式,一般项目都是独立核算,独立考核,因此,按照这个原则就出现了内外账核算体系在管理上的矛盾。这种矛盾在实务中是非常可观又显而易见的。合并纳税在这些企业中,不只是一个口头的说辞,他是非常复杂的,在某些国家,甚至需要考虑到综合平衡,合理调整才能达到最优的纳税效果,比如在厄瓜多尔,纳税之前各个项目因为规模的大小不一,缴纳的预扣税不一致,合并纳税的时候,各个项目之间享受的政策不同,存在着项目间利益上的差异。因此,如何平衡,如何调节,如何协商和沟通,是“属地化”管理体系中一个重要的课题,管理者是否有这样的沟通水平,决定了“属地化”管理的程度。

“属地化”管理是一个管理思想,属于管理会计的范畴,正因为有以上的原因,促就了境外企业经营财务“属地化”管理的发展趋势。管理会计运用到境外企业经营,也势在必行。

“属地化”管理体系的建立,能促进境外经营管理提升,降低境外经营管理风险,增强财务管理,培养会计管理人才。

三、“属地化”管理体系结构

(一)财务工作“属地化”管理制度体系

财务工作“属地化”管理制度体系应该包含“内账”、“外账”的所有管理制度,包括资金管理制度、会计报销制度、文件交接管理制度、会计档案管理制度。因为在境外经营,所以经营活动中包含了许多本地元素,包括所在国的发票票据规范体系、银行系统单据、税务监管机构规范、企业管理监管机构规范、财务信息化系统管理规范等。这些构成了财务工作管理制度体系中“属地化”元素。

(二)管理平台

由于地区涉及“外账”核算的项目群中各项目从经营效益考核方面均是独立核算,自负盈亏。项目的领导机构是按照经营责任状的目标来执行经营项目的,但在财务“属地化”管理体系中,项目群的财务管理、报税工作又是按照当地注册公司统一管理,合并纳税申报,两者之间存在一个管理上的错位,也就是财务管理机构既要权衡项目群的相关利益,又要满足所在国的法律法规要求,因此,需要一个管理平台进行统一管理。管理平台是站在公司角度进行决策的,一切按照公司利益最大化,均衡项目利益,项目间的协调,需要这个平台来发挥作用。因此,在管理机构中建立一个财务工作“俚鼗”管理办公室,统一协调地区财务工作,非常有必要。

(三)管理机构设置

某中资企业在厄瓜多尔当地经营的财务管理机构设置如图1,该财务管理机构的设置是在“外账”工作完全由财务管理机构自行管理,自行组织进行账务处理的前提下进行设置的,具有典型的“属地化管理”的特点。项目群为2个以上,各项目金额均在2亿美元以上,单据数量巨大。

(四)语言工具

笔者在拉丁美洲工作8年,可以用西班牙语工作,对语言工具的作用体会很深。因此在这个管理体系结构中重点强调语言工具。

语言工具非常重要,因为他决定了对会计信息采集的正确性,对法律制度的理解,对税法、会计准则,相关政策法规的理解的准确性。如果财务管理工作者本身能够利用语言,那么沟通起来比较便利,如果需要翻译,那么相应的需要一定的时间成本和承担理解误区所带来的时间延误,返工等情况所产生的成本。

笔者在厄瓜多尔工作的时候,要求财务团队中的中方人员必须自学西班牙语,提升自身的理解水平,目的就是为了减少因语言交流不通而造成的时间成本。不管以什么样的方式解决语言上的问题,都不得不承认在“属地化”管理体系结构中,语言工具的重要性。

(五)财务软件和信息化系统

所在国的会计核算软件一般与中国的核算软件不一致,所在国的税务部门要求使用当地的财务核算软件,以便其监管、审查方便,因此一般都要按照当地税务机关要求选择财务软件。财务管理人员驾驭会计电算化的水平和能力,在“属地化”管理体系中,至关重要。

那么,如何确定和建立地区财务信息化系统,是财务管理人员需要考虑的问题。如果企业在所在国有多个项目,各个项目又分布在不同的城市,以首都为中心,建立一个信息网,将信息在项目所在地采集,通过软件系统汇总报送到首都中心,项目本身负责管理会计基础数据和基础原始凭证。但是目前许多外经企业在境外经营中,仍然处于比较粗放的阶段,即定期将不同城市的票据统一送到首都进行账务处理。这种处理方式,存在着许多弊端:比如,所在国要求当月的票据当月申报增值税,而项目与首都之间的距离又远,寄送需要时间,往往因为申报不及时而受到税务局的罚款。另外,票据寄送存在票据的交接、票据错误返程、修改等情况,管理成本、协调成本增加。

境外财务管理办法范文3

[关键词] 高校 财务经营 资金效益

高校扩招以来,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入,新形势对高校财务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不断出现的复杂情况,高校财务工作应牢固树立财务经营理念,营造和谐的理财环境,多渠道筹措办学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为建设现代大学提供坚实的财力支撑。

一、牢固树立高校财务经营理念

作为学院管理财务的职能部门,财务部门应充分发挥其增收节支方面的参谋作用,积极树立财务经营理念,建立高校增收激励机制,多渠道筹措办学资金。

1.健全学费管理体制。(1)制订学费收缴奖励制度。高校应结合工作实际制订一系列的学费管理办法,完善恶意欠费生处罚办法,降低学费呆、坏账比重,保证学校预算的顺利执行。(2)完善助学贷款管理制度。高校要积极配合政府部门,力争助学贷款步入可持续、良性发展轨道,缓解贫困学生的欠费压力。

2.发挥校内各单位创收积极性。一是积极鼓励各中层单位特别是教学、科研团队争取各种横向、纵向合作项目资金,完善各类政府专项资金的配套奖励办法;二是挖掘校内服务市场,制订校内有偿服务收费管理办法,创新服务收费途径,弥补正常经费不足;三是建立教学院系办学收入的激励制度。

3.进一步拓展资金来源渠道。高校要积极争取政府部门的资金和政策倾斜,努力争取其它社会捐赠资金,多种形式办学,不断开辟新的筹资渠道。

二、营造和谐的理财环境

高校财务部门要充分处理好校内关系,在校内中层单位中培育一支协助财务工作的队伍,有针对性的开展财会知识讲座和培训,争取各部门对财务工作的理解,减少财务制度执行过程中的磨擦。

政府部门、审计部门、物价部门、税务部门和金融部门共同构成了学校的环境,财务部门要协调好对外的关系,争取多方的理解和支持,营造良好的外部理财环境,防范各种财务风险。

三、规范校内财务收支行为

高校要加强预算管理,增强预算的科学性和严肃性,确保财务管理“活而不乱、管而不死”,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稳步推进学校各项事业健康发展。

首先,规范校内现金支付行为,加强校内现金管理,对不符合国家《现金管理条例》规定的情况严格控制;其次,强化预算项目管理。高校要加强基建、维修、设备采购等大额支出的财务监管,杜绝超付、重付和提前支付,积极争取延期支付,探索利用经销商信用的新途径。再次,加强校内各单位二级预算管理,确保各项支出符合学校预算指导思想。最后,高校要制定一系列财务包干管理办法,构建节约型校园,如低值消耗品及办公用品的集中采购管理办法,差旅费包干管理办法和设备招标采购办法等。

四、搭建现代化校园理财平台

财务部门要通过网络平台公布各项财务制度和办事程序,向各单位通报资金运作情况,协助各单位自觉控制遵守财经纪律。

1.财务部门要定期教职工关注的财务信息,如工资项目说明、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个人所得税、个人项目借款、学生欠费、学生奖助学金等,依法加强财务监督,推进民主理财和财务公开。

2.建立财务信息查询系统,方便师生查询经费情况和学费信息,节约咨询人力,提高财务运行效率。

3.通过网上银行和校园一卡通项目,提高资金结算效率。财务部门要着力搭建现代化理财平台,减少校内现金流通,加强对学生奖学金、助学金发放的管理,方便学费催缴,及时回笼学费。

五、建立一支业务娴熟的财会队伍

管理是基础,人才是关键。高校要强化财务人员的业务培训,通过专题讲座、业务知识能力测试,选派重点对象外出学习等,激励广大财会人员学习业务,主动适应信息时代对财会人员的要求。同时,出台财务处内部分配制度、会计人员考核制度、会计人员竞争上岗和轮岗交流制度等一系列内部管理制度,建立一支业务娴熟的财会队伍,提高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努力适应现代大学财务管理需要。

参考文献:

境外财务管理办法范文4

一、健全企业领导制度。股份制企业要依法设立董事会和监事会并健全各项经营管理制度;其他形式的企业特别是市属各类(总)公司要建立健全监督制度。总经理在董事会的授权范围内行使职权,董事会、监事会要加强对经理人员的指导和监督,防止部分经理人员利用企业的经营自滥用权力,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二、企业重大投资与资金划拨一律实行集体决策。企业在境外参股、设立公司、置业等投资项目及其他大额资金的划拨,应当由企业高级管理层集体决策。在对有关协议文件、章证等审核无误后,由经理、部门主管和财务主管共同签署后,方得付款。

三、加强企业对外贸易的签约监督。企业与外商洽谈生意和签订合同,应当事先咨询和掌握对方资信状况,并由经理和熟悉经贸法规的专业人员对合同条款进行审核。签订合同时,应当使用工商行政主管机关统一印制的合同文本,往来款项应当采取信用证方式结算,少用或不用预付款和定金方式。企业外贸业务人员原则上不能单独与港、澳、台商和外商洽谈生意、签订合同,特别情况下需单独签约的,应当取得企业法定代表人的特别授权,企业对应对该贸易项目进行跟踪监督。

四、改进和完善企业财务人员的人事管理制度。企业财务主管由上级公司或董事会直接任命,并按照《深圳市属国有企业分类定级实施方案》及其配套措施的有关规定办理备案。经理人员不得随意调换财务人员,不得对其工作进行干预。企业应确保财务人员的工作独立性。股份制企业应指定一名董事对企业财务进行具体领导并由监事或监事会进行监督,集团型企业可实行财务部长下管一级,对下属公司财务实行双重领导。

五、加强对企业主管人员财务纪律约束。企业经理和财务主管人员对公司所有经济往来业务的原始凭证和原始帐簿负有维护其完整性和准确性的责任。企业财务人员应奉公守法,忠于职守,遵守财务会计制度和纪律,对有问题的财务收支要坚决抵制。企业款项只能以企业名义且在手续齐全、单证符合的情况下汇出境外或存放境外。禁止把企业外汇以个人名义存入境外银行。未经上级批准和对方出具资信证明或保函,企业不得以任何形式把公款借给外商。在没有担保的情况下,企业不得在国内为外商“垫付”货款或投资款。不得将公款注入以私人名义设立的公司或利用公款而以私人名义购置物业。

违反前款规定的企业财务主管人员,由上级公司(没有上级公司的,由本公司董事会)给予纪律处分。违反法律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六、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的企业要进一步完善有关制度,推广风险抵押承包,增加考核指标,不搞单一指标承包。凡年度外汇收支在1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应把“期末应收外汇帐款”作为重要的考核指标之一,并定期对该指标进行检查,作为衡量企业经营好坏的重要标准。

七、有条件的集团(总)公司要建立内部结算中心,对下属企业资金实行统一管理,统一结算,加强对下属企业资金运用的监督调控。

八、加强企业在银行开立帐户的监督审核。各类金融机构不得为证明文件不齐全或手续不完善的企业开设外汇帐户。金融与外汇管理部门要采取办理《开户使用证》等措施,对企业乱开帐户的现象加以控制,一年以上无资金往来的帐户应予取消。

九、加强对境外汇款的管理。企业往境外汇款要由外汇管理部门与银行双重把关。外汇管理部门与银行对进口用汇要严格按有关规定办审核手续,认真审核企业提供的进口合同、发票、报关单等单证,经审核无误后方可办理结算手续。对预付货款,必须在单证齐全的前提下严格按规定的比例执行。外汇管理部门和银行要对大额进口合同下的预付款项进行事前专项审查和事后跟踪监督。对10万美元以上的外汇汇出要从严把关,经银行负责人审核签字后才可汇出。严禁银行在对外签约单位与汇款单位不符的情况下通过委托付款形式向境外汇款。

违反前款规定,造成企业公职人员携款潜逃的,除依法追究当事人的法律责任外,还应追究银行主要负责人的责任。

十、严格执行出口核销制度和结汇制度。外汇管理部门应按照出口核销制度督促出口企业在规定的期限内进行核销,结汇银行应督促企业按规定及时办理结汇,把好结汇关。

十一、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应加强对企业境外投资的管理。严格执行《境外投资外汇管理办法》,禁止企业在境外截留外汇。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应对企业境外投资进行跟踪管理,定期进行财务、外汇检查。

审计、工商、海关等经济监督部门要加强对企业涉外经济活动的管理监督,并会同金融、外汇管理部门定期对驻外企业的投资、财务和外汇等进行综合检查,对隐瞒利润和截留外汇的企业进行查处。

十二、政府其他宏观管理部门应加强宏观管理和监督,结合反避税工作,建立最新全球商品行情信息系统,防止企业在对外经济贸易活动中过分让利于外商或隐瞒企业境外利润。

十三、企业及其行政领导应依法接受政府管理部门、银行和社会公证机构的管理、监督和检查。

十四、金融、外汇管理部门和政府其他管理部门应采取岗位轮换、集体审批和建立健全公开办事制度等措施,纠正行业不正之风,严肃纪律,健全反腐保廉责任制,切实做到依法行政。

十五、各个企业都应建立举报制度,一旦发现企业资金或企业人员去向不明并有携款潜逃嫌疑的情况,企业负责人应立即报案,并即成立专门小组,采取各种措施进行核查清理,对不报案或拖迟报案者,追究其行政责任。对举报有功的人员应予以奖励。

十六、对失职的企业财务人员和银行职员,应取消其任职资格。对造成携款潜逃的有关责任人员,应依法追究行政、经济和刑事责任。对携款潜逃的主要责任人员,除依法处罚外,并在五年内不得在国有企业安排重要岗位工作和担任中层以上领导工作。

境外财务管理办法范文5

一、跨国公司开展外汇资金集中运营管理的政策背景

我国的外汇资金历来对于境内外资金融通和资本项目下资金使用处于较为严格的管制,近年来,随着跨国企业集团全球化发展战略需要,外汇政策不断推陈出新,为企业境内外资金的集中运营提供了越来越多的便利。2004年,国家外汇管理局下发了《关于跨国公司外汇资金内部运营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汇发[2004]104号),允许企业实施在委托贷款框架下的国内外汇资金池;2009年,《境内企业内部成员外汇资金集中运营管理规定》(汇发[2009]49号),对境内企业外汇资金集中运营管理做出了进一步的改革。2012年《关于开展跨国公司总部外汇资金集中运营管理试点的批复》(汇发[2012]167号)批准了13家企业纳入试点,明确以境内主办企业开立国际外汇资金主账户和国内外汇资金主账户集中运营管理境内外外汇资金,并通过两个主账户打通境内外外汇资金的通道;2014年4月,国家外汇管理局下发了《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印发〈跨国公司外汇资金集中运营管理规定(试行)〉的通知》(汇发[2014]23号),在“总量控制、稳步实施、风险可控”的原则下稳步推行跨国公司外汇资金集中运营管理政策试点,试点的基本思路是“在岸归集、有限联通、主体监管”,即允许境外资金在境内归集、运营、管理,便于跨国企业总部集中集团内外债额度和对外放款额度、统一企业集团内部外汇资金管理和集中结售汇。汇发[2014]23号文打破了经常、资本常规管理界限,以公司治理结构相对良好的跨国公司为载体,通过国内、国际外汇资金主账户的管理方式,赋予企业更大的资金运作空间,体现了服务实体经济的特点。华菱集团作为湖南省第一批试点企业于2014年9月5日正式开展境内外外汇资金集中运营管理。

二、华菱集团开展外汇资金集中管理的必要性

大型钢铁企业集团在我国外汇业务开展中有着一定的特殊性,由于原材料需要大量进口和产成品走出去,基本呈现进出口金额双高局面。部分钢铁企业由于组建的历史原因,下属子公司为异地独立法人,使得境内外外汇资金无法实现有效调剂。近年来,随着境外融资利率持续走低,大型钢企基本通过境外平台开展了贸易融资业务,如何盘活境内外所有成员企业的外汇资金,提高外汇资金使用效率、降低企业财务费用,成为了所有钢铁集团资金管理部门的难题。华菱集团开展外汇资产负债业务以来,由于政策限制和历史因素,一直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境内外资金无法集中运营,境内外资金融通绝大多数只能通过贸易项下实现,受限于贸易额度。从而使得经常出现境外低成本资金沉淀、境内资金短缺被迫接受高成本融资、资金使用效率不高等局面。(2)部分成员企业虽拥有外债额度,但由于受限于华菱集团在各家银行的整体授信额度和其自身境外融资平台匮乏,使得成员企业虽然拥有外债额度,但很难有效获得境外低成本资金。(3)由于华菱集团下属三大钢铁企业均为独立法人且进出口业务收付的情况差别较大,使得在现有外汇政策下无法实现境内外汇资金集中运作,外汇敞口头寸轧差程度低,外汇敞口风险较大。2010年,华菱集团在汇发[2009]49号文的管理框架下,以其下属财务公司为主办企业,建立了外汇资金池,归集管理境内成员企业的外汇资金,同时通过财务公司即期结售汇业务适时控制集团内的外汇资金头寸规模,有效降低汇兑风险。华菱集团通过外汇资金池业务的尝试在控制汇兑风险,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但与集团通过国内外两个市场,实现集团内部资源合理配置的总体需求仍存在较大差距。在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波动程度加大成为新常态的情况下,如何实现集团外汇资金统一协调运作,最大程度的降低外币财务费用支出成为新的挑战。

三、华菱集团外汇资金集中运营管理开展模式

华菱集团积极参与本次跨国公司外汇资金集中运营管理政策试点,在与外汇局、银行充分沟通的基础上全面熟悉和了解相关政策,分析企业外汇资金集中运营管理需求,妥善选取合作银行,稳步推进企业政策试点各项工作。通过近3个月的努力,2014年9月3日,华菱集团以其财务公司为主办企业,正式向国家外汇管理局湖南省分局就跨国公司外汇资金集中运营管理业务进行备案,获准开立国际、国内外汇资金主账户,用于归集8家境外成员企业以及11家境内成员企业的外汇资金;归集成员企业外债额度26亿元,对外放款额度89亿元。具体业务模式见下图1:华菱集团外汇资金集中运营管理遵循“按需申请、额度控制、合规使用、三重检测”的原则,确保外汇资金来源和使用合法、合规。1.国际外汇资金主账户是专门用于集中运营管理华菱集团境外资金的在岸账户,财务公司通过该账户办理外债融入、对外放款融出资金,办理的短期外债和对外放款无需批准,但需要到外汇管理局进行外债和对外放款登记。目前,财务公司是按需对境外成员单位账户余额进行归集,当境外成员单位需要支付时,则按需下拨到境外成员单位账户。2.国内外汇资金主账户是用于集中运营管理集团境内成员企业外汇资金,在国家外汇管理局核定限额内与国际外汇资金主账户联通。华菱集团国内外汇资金主账户采取实时归集境内成员企业在境内银行外汇资金,成员企业使用时资金池自动实时下拨,不改变现有收支模式。成员企业归集至国内主账户的直接投资项下外汇资金(包括外汇资本金、资产变现账户资金、境内再投资账户资金等)可选择在国内主账户内直接办理意愿结汇,无须退回成员企业原账户。允许境内成员企业在主办银行开立人民币结汇待支付账户,用于存放结汇所得人民币资金,并通过该账户直接办理支付手续。3.跨境资金融通是指华菱集团集中管理外债额度和对外放款额度后,财务公司通过外债和境外放款的形式,将境内外资金在核定的额度范围内实现双向流通,境内成员企业不得再另行举借外债和对外放款。财务公司和主办银行通过技术手段确保任一时点两账户之间的净调入额不得超过外汇管理局核定的外债额度,净调出额不得超过外汇管理局核定的对境外放款额度。财务公司在征求华菱集团内成员企业意见基础上,论证和制定外汇资金集中管理具体实施方案,包括资金归集和下拨的方式和频率、账户余额设定、境内外存贷利率的确定等。同时,明确了资金池管理方式和职责分工、跨境资金融通管理原则以及具体操作流程,实行前、中、后台操作分离,确保资金池全流程运作的有效控制。此外,财务公司和主办银行共同协商做好境内外资金池间资金流动的监控,派专人监管资金池的资金流向,记录外债及对境外放款的额度流量及明细,并将按监管要求,定期向外汇局报送相关数据,实行重大信息及事件报告制度。

四、政策试点效果及展望

政策试点4个月以来,华菱集团通过集中运营管理境内外外汇资金,实现境外成员企业经营性外汇资金入境共计折合13560万美元,上述资金均通过财务公司调剂给集团内成员企业使用,并严格按外债资金使用要求用于了生产经营。按照华菱集团各成员企业境内人民币贷款利率和境外融资成本的利差约2%测算,共计为华菱集团节省财务费用支出约1600万元。此外,华菱集团通过财务公司开办即期结售汇业务,将境外成员企业归集到主办企业(华菱财务公司)的外汇资金通过即期结售汇的方式调剂到境内成员企业使用,减少了外汇资金敞口头寸,有效规避了汇兑风险。未来,华菱集团本着盘活境内外外汇资金、节省财务费用的宗旨,将在政策法规允许范围内尽可能开展境内外成员企业之间的外汇资金运作。随着华菱集团公司治理结构的不断深化,将会有新的成员企业不断参与到政策试点当中,归集的对外放款和外债额度也将随之扩大。基于华菱集团现有境外平台经营性资金规模,按照年均3亿美元的境外资金融入额以及境内外利差约2%进行测算,仅此一项每年可为华菱集团节省财务费用支出约4000万元。随着我国金融大门的打开和外汇管制的进一步放开,如何利用好国家金融管控模式改变给企业集团带来的便利和优势将是所有大型跨国企业集团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华菱集团将以财务公司为载体及时掌握和跟进最新的政策信息、动态,在集团低成本、高效资金运作方面不断作出积极尝试。

作者:饶璞 罗少卿

境外财务管理办法范文6

【关键词】电子商务 财务管理 网络安全 创新

一、引言

淘宝天猫历年(2009~2015)双十一交易额一览表,2009天猫商城销售额为0.5亿元;2010年,销售额提高到9.36亿元;2011年,天猫商城的销售额已跃升到33.6亿元;2012年,天猫商城交易额达到132亿元;2013年,最终交易额352亿元;2014年,交易额571亿元;2015年,天猫交易额已超912亿元。

由此可见,随着我国网上商城的快速扩张,电子商务进入了飞跃发展的新阶段。电子商务不仅拉动了我国的消费需求而且促进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随着企业信息化建设,电子商务应用需求变得日益强劲。在不少传统行业领域,电子商务应用方面取得了较好成绩,比如邮政、旅游、保险、服务行业等都在已有的信息化建设基础上,着力发展电子商务业务,完善了网上交易、电子支付结算等方面的配套政策措施。通过电子商务模式的不断创新,推出了平台化运营、一站式推广、网络购物与会展相结合等模式,使更多的国内企业通过在线网络平台走向国外市场,有力推动了跨境电子商务发展。

电子商务是通过互联网Internet完成商品交易和服务交易,是各种经济活动的实体(包括工业企业、商业企业、服务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户等) 通过计算机网络和各种数字化传媒技术等电子方式实现交易,这样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提高交易和服务的效率。整个交易过程需要有物流、信息流以及资金流的支持。

二、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传统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随着信息技术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企业内部和社会外界之间可以通过互联网传递信息和处理业务,使企业在采购、生产、销售、管理等各个环节更好的衔接起来,大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逐步形成一定的电子商务环境。然而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传统的财务管理存在着许多问题,其主要表现在:

(一)传统的财务管理难以解决财务软件和网络安全问题

在电子商务环境下,要求财务系统不仅能处理财务问题,而且能扩展到企业内外活动的各个领域,能实现系统内外数据的共享。在电子商务环境下,要求财务管理系统不但能处理各部门的财务数据,达到业务协同,而且能迅速获取相关财务信息。财务软件不能仅局限于处理企业内部的财务数据,更要达到企业内部各部门和企业外部之间的信息数据传递和处理,然而传统的财务软件却难以满足这些要求。

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为了确保企业财务信息的安全可靠,网络安全维护成为企业面临的最大的难题之一。比如企业的采购、生产、销售等交易都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交易用户的信息更容易被泄漏或者纂改。另外大多数都是无纸化的网上交易,没有纸质合同,容易出现对交易细节产生争议或者出现抵赖交易。企业财务信息需要要较强的保密性,传统的财务管理一般采用企业内部的电算化财务软件,如遭破坏或者窃取,将会给企业带来重大的损失。

(二)传统的财务管理难以实现企业业务的时控化

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经济实体企业等通过计算机网络和各种数字化传媒技术等电子方式进行交易,突破了时空的限制,提高了工作的效率,大大缩短了交易的时间,要求财务管理具有及时性,企业内部各个部门相互协调配合,迅速作出相应的处理。传统的财务管理采用电算化软件,还没有实现企业内部各个部门网络在线办公手段,财务预测、计划和控制决策等各个环节较慢,不能适应电子商务发展的需要,传统的财务管理难以实现时控化。

(三)传统的财务管理难以适应现代业务流程

在网络环境下,随着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企业的材料采购、产品生产、产品销售等环节都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这就要求企业的财务管理模式能实现时控化,能实现集中式管理和业务协同管理,能实现在线办公,能及时处理电子数据。然而,传统的财务管理采用的是电算化财务软件(内部网络),不能实现在线办公,不能实现时控化,无法实现集中式管理和业务协同管理。

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网上在线输入电子单据,网上银行自动转帐,要求财务业务协同,部门内部外部之间的信息流通更为迅速。而传统的财务管理依靠电算化软件难以适应现代企业的业务流程。

三、构建电子商务环境下的新型的网络财务管理模式

在电子商务环境下,财务管理存在着许多技术漏洞,需要建立新型的财务管理模式,新型的网络财务管理模式有利于实现高效的集中式管理和业务协同管理,适应现代企业的业务流程,实现实时动态管理。

(一)构建网络财务管理系统

目前我国国内大多数的财务软件都不能满足电子商务环境下的集中式管理和业务协同管理,需要不断完善,建立新型网络财务管理系统。

所谓“网络财务系统”是基于网络Internet技术,将财务软件与互联网技术相结合,财务管理和业务管理融为一体,通过远程操作,在线财务管理和事中动态会计核算,在线快速处理各种电子单据和进行电子货币结算,实现财会管理的一种高效财务管理系统。它具有以下特点:

1.财务信息资源共享。网络财务管理系统应具备网上信息的功能,各个子系统之间能独立协同地处理会计事项,实现网上披露财务信息,从而达到财务信息资源的共享。建立财务信息资源共享机制,信息资源的共享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大中型企业财务报表和财务信息的,有利于约束企业法人严格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有利于全体成员参与民主管理和监督。

网络财务系统能在网上实现信息共享,可以消除会计信息滞后带来的负作用,使会计信息更加公开、公平和公正。可以有效抑制在财务报表上的弄虚作假,实现财务信息的规范化和法制化。

2.业务协同。业务协同是指企业各个部门通过企业财务网络达到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完美结合。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方式,提高了大家的工作效率,在网络财务系统中,财会人员可以在网上处理各种经济业务,包括网上会计教育、网上银行、网上保税、网上询价、网上催帐等等,实现企业各部门与社会部门的协同。另外在企业网上采购和销售活动中,业务部门将相关的电子数据通过系统传递到财会部门,财会部门对相关信息进行处理,完成网上转账和网上收款,从而实现财会部门与其他各个部门的协同。

3.在线办公。企业管理人员和员工都可以通过网络财务系统实现在线办公,所有的经济业务信息都可以通过网络查询和传递。网络财务系统使工作地点发生改变,不再局限于固定的企业办公场所,可以在家里或者异地办公。能及时掌握企业的财务信息,迅速做出相关的处理,实现在线财务预算,在线外汇买卖,在线审计,在线报税,在线资金划转等等,突破空间的局限,实现移动在线办公。

4.电子支付。电子支付也是网络财务系统的一个重要方面,其支付方式采用数字化的方式进行支付,电子支付工具有很多,比如电子现金、电子钱包、电子支票、电子汇款(EFT)、电子划款等。网络财务系统实现网上采购、网上生产订单和网上销售,供应商、生产商和经销商之间的资金流动都可以通过电子支付,实现网络结算支付,提高交易的结算效率,加速资金周转。

(二)构建网络财务下的安全保障体系

首先,提高对网络财务安全的认识,由于财务问题涉及资金问题和商业机密,一旦有漏洞将造成巨大的损失。加强对网络财务安全保障的组织领导,企业应成立网络财务安全保障工作小组,负责组织开展企业的网络财务安全防范、预警和处置工作。其次,加强网络财务操作日常管理,建立必要的网络操作控制制度和系统运行记录控制制度,在使用网络财务软件时,应进行严格的检查,确保操作合格、合规。建立有效网络财务安全控制措施,例如通过数据加密,用户授权确认机制,保护网络软件中的所有数据流。最后,建立系统入侵防护控制,采取尽可能的防护措施,加强软件系统的安全性检测,进一步提高网络财务系统自身漏洞和加强对内外部攻击行为的侦测,对攻击行为管理,监控和适时处理,有效阻断非法及违规的活动目标。

(三)优化企业业务流程

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需要不断的完善和优化业务流程,保持企业的竞争优势,20世纪90年代,美国管理学家哈默针提出了“企业流程再造”思想,即企业依据信息技术和管理方法对企业的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进行重新建构,合并重复环节,减少不增值项目或者无效项目。

(四)提高财务人员自身素质

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网络财务系统的实施阻力来至于固定的模式和习惯作法。作为企业财务管理人员来说,需要改变自身多年来固定的管理模式。财务信息的获取方式从纸质数据到软件系统数据,再到网络财务数据;财务审核从手签到电子签名,这些变化对于管理者来说是一个大挑战,需要改变原有的管理观念。作为会计人员来说,在接受教育水平参差不齐的状态下,需要不断加强专业知识学习,网络财务软件的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网络时代是一个知识迅速增加、不断更新的信息时代,网络财务软件不断出现和更新,只有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本领,开阔新思路,才能适应网络时代对财务人员的要求。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电子商务技术的发展,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已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建立电子商务环境下的新型企业财务管理模式至关重要。构建网络财务管理系统和安全保障体系,优化企业业务流程,提高财务人员自身素质,构建电子商务环境下的新型网络财务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张瑞君.《e时代财务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李莉.电子商务模式下企业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山东纺织经济,2003.

境外财务管理办法范文7

关键词:财务风险管理 民办高校 可持续发展

一、 引言

在我国经济迅猛发展和有关政策的鼓励和支持下,民办高校从无到有,由全国高校体系的补充部分发展到今天高校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然而,伴随着民办高校迅速发展,财务风险越来越成为各高校不得不面临的重大难题,日益突出的财务风险难题大大影响了民办高校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众多庞大的民办高校集团的破产清算,正是忽略财务风险管理重要性的必然结果。此时,一大批民办高校纷纷寻求一种有别于企业风险管理的新型管理方法,能够有效突破传统风险管理的约束,以崭新的视野和高效的运行模式为民办高校提供更好的财务风险指导。民办高校财务风险管理就是在这种环境下应运而生的。民办高校风险管理大大延伸和发展了传统风险管理的理论和方法,针对民办高校这一特殊领域,提出一系列防范和预测财务风险的方法和策略。

民办高校财务风险管理提供了更加高效合理的管理模式,着力于解决各高校实务中所面临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的难题,提高学校决策制定过程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加强民办高校财务风险管理有利于形成各高校行之有效的财务分析体系,合理地开源和节流,强化内部管理和内部控制,延续和强化资金链,防止高校的破产解体。如果可以深入研究和完善该管理模式并大力推广,将对我国市场经济环境下的民办高校更好地提升核心竞争力有重要意义。

二、 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民办高校财务风险管理的内涵及演化

(一)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可持续发展是指企业在谋求自身经营和不断壮大的道路上,不仅要遵循企业发展战略和增强企业市场影响力,而且要使企业在占优业务范畴保持既有的甚至更强的获利能力,确保企业能在未来可预见的计期间内正常运行,保持旺盛的利润增长势头。民办高校作为自负盈亏的企业事业单位,资金供应能力的大小往往决定其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强弱。实际上,相应成本难以压缩和可用资金紧缺的相向挤压大大削弱了高校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民办高校财务风险管理的内涵及演化。财务管理是以公司理财为主体,以金融市场为背景,研究公司资本取得与使用的管理方法。后来,随着民办高校的诞生与发展,民办高校财务风险理论也逐步丰富和发展起来。民办高校财务风险管理是企业事业组织日常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实施内部控制制度不可或缺的有机构成。最初,民办高等院校的财务管理可以分为财务核算和财务监督、筹集经费和组织财务活动三大部分工作,分别从会计的反映、监督、预测和决策等职能来界定其含义。然而,随着经济环境的快速发展,关于民办高校财务管理的内涵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和扩充。

民办高校财务风险可以通俗地理解为资金供给链的断裂,即各民办高校为了保证自己在社会发展中的竞争力优势和增强自身的不可替代性,吸引更多的生源,各高校主动或被动地投入巨额资本改善学校的基础设施和教学环境,进而导致资金链出现缺口的现象。同时,民办高校财务风险使得高校财务治理功能弱化,效用异化,财务风险经过形成、扩散、爆发等阶段最终表现为外部负债、投资不灵、内控紊乱和效益不高。近期,学者提出民办高校财务管理是指高校在一定的财务战略的指导下,通过对资产进行购置、融通、运营和分配管理,使高校能够在经营环境中保持高效的资金运作,以达到规避财务风险的目的。

三、民办高校财务风险管理的现状

在国家有关政策的鼓励和支持下,我国民办高校在近年来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为我国教育事业注入了新鲜的血液。随着民办高校经营业务的扩散和经营实质的纵深发展,过去简单的会计核算已无法满足现阶段的要求。此外,由于存在各种历史原因,许多民办高校存在着不可忽视的内部和外部的财务风险,在风险的影响下,高校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受到破坏,轻则资金周转不灵,重则破产清算。国内的高校财务风险管理水平参差不齐,整体实施效果欠佳。

四、影响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的财务风险

(一)治理结构不合理。内部治理结构不合理是民办高校财务风险居高不下的一大原因。在实际操作中,主要表现为董事会成员权责不明确,监事会成为花瓶摆设,缺少业绩考核的指标和动机,内部矛盾时有发生,内部监督不到位。

治理结构,是指民办高校作为独立于公立学校的法律主体,在股东、执教者、管理决策者之间建立的相互制衡的组织结构,并在此组织结构的基础上建立完善利益分配和权责制衡等运行机制。首先,在民办高校的治理体系中,多数董事会形同虚设,其管理职能落实不到位,董事会成员之间权利与责任不够明确,遇事相互踢皮球,董事会内部矛盾难以消除。其次,在企业中,一般以股东权益最大化或公司财富最大化作为工作业绩的考核标准和评价准则。但与企业不同的是,民办高校不以利润为经营目标,在这个以社会利益最大化为运营目标的民办高校中,难免会出现缺乏考核工作业绩指标的窘境。究竟员工努力工作到何种程度才算是尽职尽责,或是业绩突出,是招生人数达标还是把经营风险最小化,至今在学术界仍然没有统一的说法。因此,员工在缺乏量化指标的治理结构下工作,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工作热情不高、工作效率低下等不良现象。

内部监督的多处漏洞极大影响了民办高校的长足发展能力,主要表现在:基建招标环节不透明公开、基建质量不合格、豆腐渣工程时有出现;招生和奖评过程收受贿赂、暗箱操作;实物资产管理不善、被盗及破坏情况严重。此外,与公办学校不同,民办高校在享受自主管理的同时,不得不面临决定其生存发展的生命线――资金链。然而,资金管理是各高校综合管理中极其薄弱的环节,资金在学校和公司之间的划拨毫无限制,当投资者出于投资动机急需资金时,便可擅自挪用学校资本,随意划拨专用基金,造成学校资金短缺乃至资金链断裂。而资金链供应不足则是导致民办高校不得不破产清算的重要因素。

(二)财务管理力度不够。民办高校经营业务范围的不断拓展和运行程序的不断复杂,对财务管理工作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一个执行有力、运行有序的财务管理体系是提高高校整体风险抗压能力和提升其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保证。然而,一些财会部门管理力度不强的现象时有发生。

在岗位设置上,一些高校财务人员难以满足整体业务量的需求,人手紧张,导致出现类似于出纳兼任资产核算等现象,违反了内部控制准则中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的原则,这势必会滋生经济犯罪的土壤,不利于民办高校的长远发展。

在人员聘任上,财会人员年龄呈现V型的态势,即年轻新手较多,资深中高层会计师较少。高质量人才是保证高质量工作的基础,高质量财会人才的缺乏直接导致了高校财会工作管理水平低下的后果。财会工作就很容易停留在“大出纳”的历史认识上,仅仅利用其核算反映职能――简单的记账、算账、报账,难以向财务分析、财务预测等方向发展。长此以往,财会部门为财务风险控制所做的贡献只能是少之又少。

预算管理不善是造成民办高校财务风险偏高的一大因素,主要表现为民办高校对预算管理的重视程度不高,预算所囊括的资金范围不全面和预算执行的力度不够强硬。在实际的预算工作中,一些高校对财务预算重视不够,忽略了财务预算在财务风险管理中的战略意义,没有组织相应部门的参与,预算人员更多的是在纸上谈兵,使得预算与实际情况相去甚远。高校财务部门仅仅对申报的科研经费进行相应的审批和核算,而缺少对经费支出范围、内容和标准的监督,预算所囊括的资金范围没有以文件的形式确定下来,以至于预算工作带有很大的主观因素。此外,在预算执行过程中,预算人员根据实际工作随意调整预算指标,使得预算与实际的差距始终保持在合理、可接受的范围内,由此,预算丢失了其原有的效果,变成了预算人员主观因素的附属品。

(三)政策法规不健全。为了进一步支持和鼓励民办教育的继续向前发展,国家先后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等多部法律法规,使得民办高校的运作有法可依。但是,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诸如高校产权不明晰、投资者合理回报难以界定等极大影响了民办高校的健康快速发展,给各高校筹集资金造成不少阻力。并且,后勤管理部门究竟应该社会化还是内部化仍没有统一的规定,后勤部门给民办高校所提供的财力支持也是微乎其微。

(四)造血能力不足。自身造血能力不足是导致民办高校财务风险系数偏高的不可忽视的影响因素。所谓造血能力,可以理解为筹资能力,“钱”是高校开展招生教学活动、保证管理部门有效运行和后勤部门及时供给最重要的资源,筹资能力的大小直接决定了各高校的资金来源的多少,进而决定其发展前景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众所周知,民办高校的筹资渠道主要分为五部分:学费收入、股东投资、捐资收入、银行贷款、政府补助。其中,捐资收入和政府补助微乎其微,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学费收入占民办高校经费收入的绝大部分,学费收入实际上成为了高校“财源”的晴雨表,当招生人数不达标而阴云密布时,其财务风险的雷雨便接踵而至。如此使得经费收入不得不随着生源数量同方向变动,这也是造成财辗缦站痈卟幌碌囊桓鲋匾原因。

(五)投资风险大。高校只有充分利用好“来之不易”的经费收入并把它用在“刀刃”上,才能把财务风险降低至可控范围内。然而,实际情况却不如人意。国内高校为了增强“晴雨表”能力,普遍存在重招生,轻投入的现象。他们不惜在招生方面一掷千金,承诺给予丰厚的招生中介费用和可观的新生入学奖学金,却很少把钱花在教师队伍建设、教职工福利津贴和教学设备升级上。长此以往,高校的办学质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态势,高校的产成品――毕业生滞销,如此恶性循环,投资风险的阴影便挥之不去。因此,解决高校的投资问题对降低财务管理风险有着莫大的帮助。

五、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民办高校财务风险管理的对策及建议

(一)践行利益相关者理论。所谓利益相关者理论,就是任何一个企业的发展壮大跟利益相关者诸如股东、债权人、债务人、政府的关注和投入密切相关,企业追求整体利益时应该综合考虑各方利益相关者,而不仅仅考虑股东的利益。不同于企业,民办高校作为非盈利性的事业组织,是利益相关者的多重集合体,承载了资源供应者和相关投资者的诸多利益诉求。本文按照利益诉求力度的强弱把民办高校利益相关者划分为两大梯队,分别为核心利益相关者和重要利益相关者。分别对不同梯队的利益相关者采取不同的策略,以降低高校财务风险的整体水平,提高其可持续发展能力。

核心利益相关者主要包括学生、家长、教职工和管理团队。事实上,学费收入占民办高校经费收入的绝大部分,学费收入与生源数量呈正比例关系,学费收入实际上成为了高校“财源”的晴雨表。因此,高校必须办好人民教育事业,着力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核心竞争软实力,以高于公立学校的标准要求自己,以此来吸引更多“衣食父母”的关注。此外,教职工和管理团队是民办高校实施主营业务的根本所在,是保证高校运行有序、执行有力的不可缺少的核心资源。并且,教职工和管理团队的工作成果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各高校应切实保障教职工和管理团队的基本利益,完善工资福利绩效核算体系,增大绩效考核在工资薪酬中所占的比重,形成“以绩效说话,服务学生至上”的民办高校运行体制。

重要利益相关者主要包括股东和校友。基于我国民办高校运行秩序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股东干预的现状,各高校在保障股东合理利益诉求和取得合理回报权利的情况下,尽可能地调动股东的积极性,健全董事会、监事会制度,减少因股东主观判断而导致的决策失误事件的发生,强化股东与高校重大投资决策的利益相关性,从而合理有效地实现资源配置。与此同时,校友是高校重要的筹资来源,理应凸显校友的重要性和相关性。在西方民办高校中,校友捐资占学校资金来源的30%以上,鼓励校友捐资成为了西方高校筹措资金的重要手段。我国可以汲取西方办学的成功经验,不定期举办校友联谊会,增强校友与学校的联系、互动,以及校友的归属感、荣誉感,使校友逐步形成有义务向母校捐资的思想,设立专职管理机构,建立并稳定捐资主体,充分挖掘校友经济。

(二)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各民办高校理应建立科学有效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吸收和运用企业财务管理的有效经验,力争化被动管理为主动管理,加强高校财务风险管控能力。具体来说,高校可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建立由偿债能力、营运能力、收益能力和发展能力四个模块构成的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

第一,偿债能力涉及资金供应链的问题,理应做重点分析,可用资产负债率、带息银行负债比率来衡量其偿还到期短期债务和长期债务的承受能力或保证程度。第二,营运能力指高校保证日常教学活动和科研事业的能力,可用应收学费周转率和不良资产比率来加以衡量,前者主要测量高校学费欠收情况,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催款制度;后者可动态监控高校固定资产、三年以上的应收款项的资产使用质量,揭示其资产管理及使用上的问题,并加以补充修正。第三,收益能力是高校获取资产使用报酬,实现资产保值增值的能力,可选择总资产报酬率、成本费用利润率加以表示。前者揭露高校运用整体资产所产生的增值部分,有利于高校调整投资方向,使得资源效益最大化;后者便于其严格控制各项支出,减少不必要的经费花销。第四,发展能力主要测量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能力,其中,可用总资产增长率反映高校一定时期内资产经营规模扩张的速度,有利于保证合理的资产增长规模,同时防范盲目扩张、大兴土木,使资产在健康的氛围中“成长”。

(三)承接和转移财务风险。民办高校出现难以避免的财务风险时,主要的应对措施有两种:一是该财务风险与高校内部运营紧密联系,不可分割,承受风险所付出的代价在可接受范围内,高校只可选择承接;二是该财务风险属于外生可控风险,承接代价极高,与外部环境联系密切,高校理应选择转移。

一方面,各高校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合理有效的财务风险承接制度,例如,尽快回收收账款,根据风险系数制定松弛有度的催款制度;制定科学合理的招生方案,确保生源的数量和质量,保证经费收入足够充裕;根据风险预警机制动态监控资金流向,对整体风险有足够的了解,减少和防止不良资产的发生,提高资产使用效率。另一方面,高校应敏锐洞察外部环境的变化,捕捉有益于风险转移的有用信息,比如,当商业贷款期限将至,高校决策层理应制定科学有效的还贷方案,充分衡量资金时间价值和投资收益之间的关系,尽可能用最少的机会成本来换取决策最高价值;深化与商业银行之间合作关系,争取获得最优的贷款项目,向多家商业银行借取贷款,避免贷款过于集中而增加财务风险;以高校独立法人名义向专业保险公司购买工程保险、信用保险等,把财产风险合理地加以转移。

(四)加强财会人员管理。在岗位设置上,切实履行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的原则,使财会人员之间相互牵制、相互制约,减少乃至消除舞弊乱纪行为的发生。在人员聘任上,制定合理的人员激励政策,建立职业发展规划,保障财会人员的福利津贴和各项补贴,加强文化归属感,留住中高级财务人员,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在人员管理上,亟需加强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使知识储备跟上会计政策发展的要求,与时俱进,及时淘汰落后过时的会计思想。同时,时刻教育财务人员要遵纪守法,客观真实地反映高校的财务状况,杜绝弄虚作假行为的发生。此外,加强财务人员风险管理评估教育,强化风险意识,提高他们的综合分析能力,突破反映、监督等“大出纳”工作的束缚,更多地转向会计预测、分析、决策。

六、 结语

本文的财务风险管理思路提供了更加高效合理的管理模式,着力于解决各高校实务中所面临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的难题,为高校管理层进行决策预测提供更加有力的证据。各民办高校应在充分考虑内外部风险诸如治理结构不合理、财会管理力度不大、内部监督不到位、政策法规不健全、造血能力不足、投资风险大的前提下,有针对性地提出符合本校财务风险管理的执行方案。在民办高校财务风险管理的对策及建议中,本文提出了建立动态风险预警监督机制、践行高校利益相关者理论、承接和转移财务风险、接受以注册会计师为主的社会监督、加强财会人员的培训和管理等诸多风险规避策略。

我们必须立足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形成各高校独具特色、运行有序的财务风险管理体系。此外,各民办高校理应合理地开源和节流,延续和强化资金链,强化风险承受能力,为高校的纵深发展积蓄能量。J

参考文献:

[1]刘淑莲.财务管理[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3.

[2]李华军.高校财务风险综合预警模型构建――基于风险等级和风险管理水平双维度[J].财会月刊,2015,(35):48-51.

[3]毛茂.高校财务管理风险防范及规避方法研究[J].财会研究,2016,(5):55-56.

[4]朱盛萍,饶晓秋.民办高校财务风险控制问题探讨[J].财会通讯,2010,(2):155-156.

[5]应益华,戴柳.民办高校内部控制研究[J].财务与金融,2013,(5):71-80.

[6]张艳.高校财务管理风险与防范[J].审计月刊,2014,(12):41-42.

[7]冷长恒.广东民办高校财务管理创新研究[J].会计师,2016,(9):62-63.

[8]何志勤,张毅永.民办高校财务管理问题探讨[J].商业会计,2015,(14):97-98.

境外财务管理办法范文8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国有商品流通行业,是指本级政府商业、粮食、物资、医药、对外贸易等商品流通管理部门及其直属企业事业组织,以及这些企业所属的全资分、子公司和其他经济实体。包括上述企业对外投资占被投资企业资产总额半数以上或实质上拥有被投资企业控制权的企业。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国有商品流通行业审计,是指审计机关依法对政府商品流通管理部门及其所属企业事业组织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效益,以及与财政、财务收支相关的政策性经营情况,依法进行的审计监督。

第四条国有商品流通行业审计的目的是,维护流通领域国家财政经济秩序和国家权益,监督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严格国家财经法纪,促进廉政建设,保障国民经济健康发展。

第五条审计机关按照财政、财务隶属关系或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关系,对国有商品流通行业进行审计监督。

审计署审计中央级流通管理部门、全国性总公司,以及这些单位直属的境内外企业事业组织。

地方审计机关审计本级政府流通管理部门及其直属的境内外企业事业组织。

第六条审计机关对国有商品流通管理部门预算执行情况的审计监督,按照《中央预算执行情况审计监督暂行办法》和有关规定执行,审计的重点内容是:

(一)专项补贴及各种调节基金支出预算执行情况,主要审查专项补贴及基金预算的批复与执行情况、补贴及基金的管理与使用情况、补贴及基金的使用效益与存在的问题;

(二)行政管理费及事业费支出预算执行情况,主要审查预算批复和转拨情况、预算资金管理与使用情况,实际支用与来源情况;

(三)预算收入上缴情况,主要审查上缴款项、缴款方式、缴款额度与缴款期限,集中纳税和有专项收入上缴任务的企业、事业单位的各项应缴预算收入的解缴情况;

(四)周转金及预算外资金,主要审查周转金管理与使用情况、效益与收还情况,预算外资金的来源与使用情况、管理与效益情况;

(五)援外经费支出预算执行情况及援外基金,主要审查援外经费预算批复、预算调整,以及援外资金拨入、转拨和到位情况,援外经费使用方式、使用方向、使用效益及使用中存在的问题,预算内援外基金的来源与使用情况;

(六)国家战略储备和专项储备,主要审查国家储备计划的落实情况、国家储备资金的运用和安全保证情况,以及储备商品所占用的资金利息及费用等财务收支情况;

(七)在银行开户情况,主要审查银行(包括非银行金融机构)帐户的开立及管理情况;

(八)基本建设支出预算执行情况审计,按照《审计机关对国家建设项目预算(概算)执行情况审计实施办法》执行。

第七条审计机关对国有商品流通企业资产、负债、损益的真实、合法、效益进行审计监督,其审计内容除参照《审计机关对国有工业企业财务审计实施办法》有关规定外,还应结合商贸企业特点检查下列内容:

(一)外汇收支是否符合国家结、售、付汇及核算规定,是否及时、足额以权责发生制入帐,有无逃、套外汇等行为,实收外汇资本和汇兑损益的核算是否合法、正确;

(二)进口业务是否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经营,应缴纳进口环节税金是否及时、足额上缴;

(三)各类配额、许可证的申领、使用、转让、缴回等情况是否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四)境外投资及境外再投资的外汇资金来源是否合法,汇出外汇资金审批手续是否齐全,境外企业税后利润是否按规定比例和办法上缴财政,有无违反国家规定,造成国有资产在境外流失问题;

(五)出口退税是否真实、合法,退税计算是否准确,会计核算是否合法;

(六)易货进出口收入、成本、费用及核算是否合法,当期收益和递延收益的确认是否准确。

第八条审计机关对商品流通行业与财政、财务收支相关的政策性经营情况进行审计监督的主要内容:

(一)收购、调拨、销售计划的分配及完成情况;

(二)商品价格政策执行情况,商品定价、调价和差率控制是否符合规定,有无不按国家规定的购、销价格购进或销售商品,获取非法利润或造成损失等行为;

(三)专项财政补贴的拨付与使用情况,有无截留、挪用等行为;

(四)企业政策性财务挂帐的真实性,财务挂帐形成的原因,财务挂帐消化情况,有无将经营性亏损混入政策性亏损,人为扩大政策性亏损挂帐的行为;

(五)政策专项贷款的到位、管理、使用、效益等情况,有无挤占、挪用或将政策性专项贷款用于转贷,从中牟取高利等行为。

第九条审计机关可以对商品流通行业与财政、财务收支相关的政策执行情况,对有关部门进行延伸审计或审计调查。

第十条审计机关可以组织对企业主管部门或行使上级主管部门权力的总公司、集团公司系统的行业审计,揭示和分析与财政、财务收支相关的共性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第十一条审计机关对专项资金或重大事项的财政、财务收支进行专项审计;对具有普遍性、倾向性和政府、社会各界关注的问题开展专项审计调查,以专题报告等形式向上级审计机关、本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反映。

第十二条审计机关按照审计程序进行审计监督。对查出的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财务收支行为,依照法律、法规和规章进行处理。

第十三条审计机关有权要求被审计单位按照规定的期限,如实提供以下资料:

(一)银行帐户、会计凭证、会计帐簿、会计报表和年度财务计划及其他与财务收支有关的资料;

(二)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和经营活动的资料;

(三)上级主管机关有关规章、制度、政策文件;

(四)审计需要的其他资料。

境外财务管理办法范文9

关键词:理财环境;经济环境;市场环境;资金成本率

一、企业理财环境的概念

理财环境又称财务管理环境,是指对企业财务活动和财务管理产生影响作用的企业内外部各种条件(或因素)的统称。

理财环境是企业财务管理活动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企业只有在理财环境的各种条件或因素作用下,实现财务活动的协调平衡,才能得以生存和发展。否则,会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步履维艰,使企业的生产、经营陷入困境,有的甚至濒临倒闭、破产的境地。

二、企业理财环境的分类

理财环境可以按照多种标志进行分类,其主要分类有以下几种:

1、按理财环境涉及的范围可分为宏观理财环境和微观理财环境

宏观理财环境是指那些对一定范围(国家或地区)内的所有企业的财务管理都产生重要影响的环境因素。如国家政治体制、经济体制、经济发展水平、经济政策、金融市场状况等。微观理财环境是指那些仅对一个特定企业的财务管理产生重要影响的环境因素。如企业的所有制性质、企业的组织管理形式、企业生产状况、人员及技术状况、营销状况等。

2、按理财环境是否稳定可分为相对稳定的理财环境和相对变动的理财环境

相对稳定的理财环境是指那些对企业财务管理都有着重要影响,但其本身通常情况下处于相对稳定状态的各种环境因素,如地理环境、政治环境、人文环境等。相对变动的理财环境是指对企业财务管理有着重要影响且本身处于经常变动的各种环境因素,如通货膨胀率、市场价格、利率、汇率等。

3、理财环境按企业是否可控可分为可控的理财环境和不可控的理财环境

企业可控的理财环境是指那些对企业财务管理有着重要影响,但其本身可以为企业管理当局所控制和调整的环境因素。企业不可控的理财环境是指那些对企业财务管理有着重要影响且不能为企业管理当局所控制和调整的环境因素,如宏观理财环境一般均属于此类。

三、企业理财环境的优化

企业理财环境的优化就是使影响企业财务活动和财务管理的内外部各种条件(或因素)达到最优组合,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其实质就是不断增强企业竞争能力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下面主要从理财环境涉及的范围角度探讨其如何优化问题。

1、企业理财外部环境的优化

对一般企业而言,外部环境(宏观理财环境)对其的影响程度是处在市场经济同一水平线上,这就要求各企业在财务管理过程中,根据企业生产经营特点和自身条件,灵活地运用国家的各项经济政策、各项法规制度,在遵守有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把影响企业理财活动的诸多不利因素降低到最低限度。

(1)政治环境:一个国家的政治环境如何直接影响其企业的理财活动。如有的国家经常发生国内军事、爆发战争(包括内战)、政治体制多变都直接影响企业的理财活动。就我国政治环境而言是稳定的,从而为企业的理财活动提供了良好的政治环境。

(2)经济环境:影响企业理财的经济环境因素主要有国际(内)经济环境、经济政策、经济法规制度等。

国际(内)经济环境:目前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存在着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和不发达国家在经济方面的差别;世界性的各种经济组织成员国与非成员国之间的经济差别,加之有些发达国家通过政府行为制定的一些经济政策和经济禁运措施,更加大了与其它发展中国家和不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的差距。随着国际跨国公司的发展,企业理财活动还受所在国经济政策、制度等方面的影响。

经济政策: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各项经济政策陆续出台,国家经济政策的制定对产业结构的调整、地区经济的发展、企业财务活动的拓宽提供了机遇和条件,为各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公平竞争、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提供了有利的环境发展空间。

(3)法律环境:法律环境是指企业经营中与外部发生经济关系时应遵守的各种法律、法规和规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陆续颁布了一系列涉及经济方面的法律、法规制度;如企业法、公司法、税法、证券法、企业财务通则、企业会计准则、企业财务会计制度等等。这些法律、法规的制定,为规范各企业合法经营、依法纳税、公平竞争、处理企业间的经济纠纷、及时正确地提供有关经济信息等诸方面,做出了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哪些行为可为及不可为;为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充分行使自主经营权从法律、法规方面提供有利的支持。

(4)金融环境:金融环境是指企业融通资金的环境,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职能是筹集资金、使用资金、分配资金和监督资金;其主要职能是筹集资金,它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的前提和基础。我国金融市场的形成,为企业广泛地筹集社会资金,促进地区间的经济协作,开展资金融通方面的竞争,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为国家控制信贷规模和调节货币流通,提供了机遇和条件。但同时也给企业理财造成了一定的压力,它促使企业要根据生产经营的规模和需要来合理地确定资金需要量,选择资金最优的筹集方式和结构,注意各种资金成本率的比较,承担资金筹措和使用的风险,切实做好投资项目的预测和决策工作,避免决策的失误,降低筹资的风险。

(5)市场环境:市场是指买卖双方达成交易的场所。它是现代企业经济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市场的种类不同(如物资市场、技术市场、资金市场、劳务市场、人才市场、信息市场等),企业所采取的财务策略也应有所不同。企业的产品只有通过市场才能实现其价值的转移,取得预期的经济效益。市场可以促使企业不断应用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创出名牌产品、不断提高产品在市场上的占有率、加强售后服务,从而以销定产,生产出符合市场需要的产品,以不断提升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竞争能力,对内增产挖潜,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努力寻求降低产品成本的途径和方法,从而不断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2、企业理财内部环境的优化

影响企业理财除外部环境外,企业理财还受内部环境的影响,其影响和制约企业理财的内部环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企业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当前企业的经营方式有股份经营、承包经营、租赁经营等。不同的经营方式对企业的筹资来源、筹资方式、利润分配办法、财务管理办法等有不同的影响。企业的组织形式,就制造业而言,有国有企业、集体企业、民营企业、外商投资企业、股份制企业等。而在这些企业中又有单厂型企业和多厂型企业;所谓单厂型企业是指一个工厂就是一个企业,一个法人单位。多厂型企业是指一个企业是由若干个工厂组成,它是按照专业化协作的原则,把若干个在生产技术上和业务经营上有密切联系的工厂组织在一起的企业性公司,是一个一级法人单位。其具体组织形式有按同类产品或相同工艺过程的工厂组成的专业化公司;按生产过程前后衔接的工厂组成的联合公司;有的是在横向经济联合的基础上建立的企业集团。企业的组织形式受企业内部财务管理体制设置的影响,企业应根据内部财务管理体制集权、分权的程度来灵活地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

企业的生产状况。企业生产状况是指企业的生产能力、人力资源、劳动生产率、技术资源等构成的生产条件的总和。就生产条件而言,企业可分为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和资源开发型企业。各种类型企业所需资金、人力、物力各不相同,成本的高低、收益率的大小、资金周转速度的快慢客观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别。企业财务管理要针对企业生产类型和生产的特点,科学地有预见性地进行财务预测和财务决策,使企业在现有的生产经营管理水平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进一步增强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竞争能力,不断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企业各管理层人员经营管理水平的高低,对企业的理财活动有重要影响。企业的经营管理整体水平高,状况好,在人财物投入相同的情况下,其产出的经济效益就好一些,并在整体上为企业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内部理财环境;反之,则会阻碍企业理财活动的顺利开展,在某些环节或某些阶段会给企业造成人财物的浪费和损失,如果发生重大决策失误,甚至会使企业陷入严重的经营困境。

综上所述,优化企业理财环境,应视企业生产经营特点、规模,着重从企业自身来进行。在企业外部环境影响相同的情况下,只有加强内部管理,提高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变能力,不断使企业资源达到优化配置,自觉地按照客观经济规律办事,增产挖潜,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积极主动地克服来自于企业外部理财环境对其不利影响的反作用,使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在不断优化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

作者单位:淄博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财政部注册会计师考试委员会办公室.财务管理[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7.12-13.

[2]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领导小组办公室.财务管理[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20-21.

[3]严成根. 财务管理教程[M].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13-15.

境外财务管理办法范文10

《意见》要求,研究制定铁路体制改革方案,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提出理顺煤电关系的改革思路和政策措施;抓紧完善鼓励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配套措施和实施细则,鼓励民间资本进入铁路、市政、金融、能源、电信、教育、医疗等领域。

《意见》提出,加快财税体制改革,稳步扩大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行业和地区范围,适时扩大房产税试点范围;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积极培育面向小型微型企业和“三农”的小型金融机构,修订《贷款通则》,合理引导民间融资,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健全新股发行制度和退市制度等。

《意见》还提出,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稳妥推进电价改革,实施居民阶梯电价改革方案,深化成品油价格市场化改革择机推出改革方案;深化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抓紧制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总体方案,规范公务员津贴补贴制度,推进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制度,改革国有企业工资总额管理办法,加快研究城镇企业职工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方案。

在推进行政体制改革方面,《意见》要求,以投资、社会事业和非行政许可领域为重点,清理、减少和规范现有审批事项;积极推行行政问责制;全面推进地方财政预算、决算公开;适时出台中央和国家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方案。

《意见》还要求,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因地制宜,稳步推进,把在城镇稳定就业和居住的农民工有序转变为城镇居民。

财政部:财政资金将实行全程监督

为规范财政部门监督行为,加强财政管理,保障财政资金安全规范有效使用,财政部制定了《财政部门监督办法》,自2012年5月1日起施行。

《办法》对财政部门实施监督的对象、原则、监督机构及其职责、监督范围、监督权限、监督方式和程序等内容作了全面规定。

《办法》规定财政部门监督职责由内设专职监督机构和业务管理机构共同承担,明确了专职监督机构和业务管理机构各自的监督职责。《办法》规定,财政部门实施监督可以采取监控、督促、调查、核查、审查、检查、评价等方法,采用专项监督和日常监督相结合的方式。此外,还明确了财政部门实施监督应当遵守的有关程序。

《办法》强调,财政部门实施监督,应当坚持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督相结合,建立覆盖所有政府性资金和财政运行全过程的监督机制;应当与财政管理相结合;应当加强绩效监督。

外管局:个人外汇可参与境外公司股权激励

为规范和完善境内个人参与境外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计划外汇管理,外汇管理局网站3月16日了个人参与境外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计划外汇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通知称,个人可以其个人外汇储蓄账户中自有外汇或人民币等境内合法资金参与境外公司股权激励计划。

通知明确,参与同一项境外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计划的个人,应通过所属境内公司集中委托一家境内机构统一办理外汇登记、账户开立及资金划转与汇兑等有关事项,并应由一家境外机构统一负责办理个人行权、购买与出售对应股票或权益以及相应资金划转等事项。

通知明确,境内机构应凭股权激励计划外汇登记证明,在银行开立一个境内专用外汇账户。该账户的收入范围是:从个人外汇储蓄账户划入的外汇资金,境内机构为个人统一购汇所得的外汇资金,个人出售股权激励计划项下股票或权益后汇回的本金及收益,汇回的分红资金,以及经所在地外汇局核准的其他收入。支出范围是:向境外支付参与股权激励计划所需资金、境外汇回资金结汇或向个人外汇储蓄账户划转的资金,以及经所在地外汇局核准的其他支出。

个人参与股权激励计划所得外汇收入调回后,境内机构应凭相关书面申请、股权激励计划外汇登记证明、境外交易凭证等材料,由银行将资金从境内机构境内专用外汇账户分别划入对应的个人外汇储蓄账户,并按照个人外汇储蓄账户的有关规定管理和使用。

我国将出台政策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商贸物流领域

商务部流通发展司有关负责人表示,商务部将出台《商务部关于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商贸流通领域的实施细则》,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商品批发零售、现代物流领域。

境外财务管理办法范文11

关键词:网络经济;高校财务管理;创新;观念

    进入21世纪,随着网络经济的蓬勃发展,我国高校传统 的财务管理理论与方法已与高校客观的经济环境以及会计科 学化、规范化、国际化的历史潮流发展表现出明显的不适应 性。如何做好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怎样改进高校财务管理 的体制与机制,已是当前摆在广大会计工作者面前的一项迫 切而重要的课题.

    1 新时期高校财务管理面临的问题 面对来自知识经济、经济全球化、wto、信息资源、网络技 术、高校产业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以及高等教育财政管 理体制改革等多方面的冲击,当前高校的财务管理理论与方 法已无法与新世纪高校的财务管理环境相适应。具体体现 为: 1. 1 财务管理观念及管理方式的落后 财务管理观念仍然停留在计划体制下的思维模式上,尚 未建立起市场经济环境变化下的诸如资金时间价值、风险价 值、机会成本、边际成本等的财务管理新观念。信息技术、网 络技术尚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信息化和网络化平台建设滞 后.

    1. 2 财务管理制度落后、内容不健全、不完善 高校会计制度、内控制度、预算制度、后勤社会化财务管 理制度等已严重不适应高校改革和发展的新环境与新要求.

    而相关的激励与约束、筹资与投资、控制与监督等内容严重欠 缺.

    1. 3 资产管理观念淡薄 国有资产的流失和损失突出。由于过去高校属于全额拨 款事业单位,教育经费属无偿拨款,学校事业支出不要求对培 养成本进行核算,购置的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因此,长期以 来学校领导及教职员工在教育经费的使用观念上,重视社会 效益,忽视经济效益;重视教学、科研等计划任务的完成,忽 视对已购资产的管理和充分利用;无形资产、经营性资产有偿 使用观念淡薄,资产管理混乱,家底不清,知识产权流失现象 突出。在核算方面有些单位对低值易耗品与固定资产未按规 定标准严格分开核算,带来管理上的混乱.

    2 高校财务管理创新的具体内容 对高校财务管理进行改革与创新既是时代的需求,也是 21世纪高校客观经济环境和高校发展的迫切要求。网络时代 新经济的高校财务管理的改革与创新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进 行: 2. 1 观念创新 ⑴成本效益观念。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市场办学主体多元 化的发展及国外办学主体的进入,国内国际间教育市场竞争 愈演愈烈。因此,高校要想在纷繁复杂的市场竞争中获得生 存、取得发展,就必须树立成本效益观念,进行成本核算,计算 学生培养成本、人力资源成本与人才培养成本,不断寻求降低 办学成本的最佳途径,努力提高高校的办学效益,力求以最少 的投入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⑵风险观念。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力度的加大,高校 连年扩招,规模迅速增大,经费投入与学校发展对资金需求的 矛盾日益突出,举债办学已是目前高校缓解资金压力的主要 做法。有负债就会有风险,有风险就会影响高校的稳定和发 展。因此,树立风险观念,合理组织高校资金,强化高校财务 风险分析,制定科学有效的财务风险防范机制对实现高校健 康、稳定和规范化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另外,网络技术 的广泛应用及高科技产业的投资也会给高校带来新的网络风 险与投资风险.

    ⑶知识资本观念。知识资本已成为现代社会的核心资 本,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力量。高校作为人才资源培 养的发源地,作为社会知识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的重要 基础,更应强化知识资本观念,加强对人力资源成本与价值的 科学确认与计量,加强对人才资源的核算、管理、整合与利用.

    ⑷网络化观念。21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网络技术的飞 速发展,为高校财务管理提供了高效率的操作平台,产生和发 展了网络财务,实现了财务与业务的协同,最大限度地节约了 资源。因此,高校财务管理人员要适应网络环境的变化,牢固 树立网络化观念,要充分利用信息网络,形成信息

交流机制, 提高信息共享程度,为高校提供全面的战略信息和财务报告.

    ⑸现代融资观念。高校经费的来源以政府拨款为主,多 渠道筹措经费格局的形成,要求高校财务管理要从“等、靠、 要”的旧模式中解放出来,树立新的融资观念,积极探索筹措 资金的新模式与新办法。要充分利用金融全球化的机遇,运 用金融杠杆,通过宏观调配、统一调度、有偿使用等办法,科学 地引导资金流向与融资资金,发挥资金的最佳使用效益.

    ⑹竞争与合作观念。21世纪信息化、网络化、全球化的发 展,迫切要求各高校之间相互沟通和进行广泛的交流协作.

    因此高校的财务管理人员要在日常的财务决策与管理中,以 开放的视角,善于扬长,巧于避短,牢固树立“以竞争与合作求 发展,以创新求提高”的观念,正确处理和协调各方之间的财 务关系,使各方经济利益达到和谐统一.

    2. 2 制度创新 ⑴实行修正的权责发生制运行模式。我国高校预算会计 的核算基础由收付实现制向权责发生制逐步转换,是符合国 际市场通行做法的,它既可有效规避高校的潜在性财务风险, 适应高校综合预算、零基预算的新的预算管理模式;也是高校 正确测算生均成本,制定收费标准,准确核算业务收支与收支 结余的需要;同时也是如实反映高校资产和负债,促进高校发 展的需要.

    ⑵完善会计核算体系与会计报告体系。主要包括:对固 定资产实行提取折旧制度;对专用基金实行收支分开核算制 度;对对外投资科目按长短期限与债券种类建立明细核算制 度;对借入款项分别按短期与长期建立借款考核评价制度等, 同时还应增设现金流量表:增加附加报表如人力资源成本与 价值情况表、学生教育成本分析表、各职能部门业绩评价表、 各部门资源使用效益分析表、年度预算收入支出执行情况表 等报表;不断丰富会计报表附注的披露信息;建立高校财务报 告的鉴证机制等.

 ⑶建立人力资源成本与人才培养成本核算制度。在21 世纪以人为本的知识经济时代,对高校来说,只有正确核算高 校的人力资源成本与人才培养成本,才能为考核评估高校的 办学效益提供依据,才能为社会提供准确的会计信息,才能有 利于高校在市场竞争大潮中科学化、规范化地顺利向前发展.

    ⑷建立财务风险经营责任制度。新形势下,高校应遵循 风险收益均衡的原则,不能只顾追求效益,不考虑损失的可 能。各级领导都要树立风险意识,建立财务风险经营责任制, 实行第一责任人责、权、利相结合的经济责任制,强化管理层 任期内的经济责任意识,以防止出现“任际”(前后任负责人 间)债务转移,导致权责不清,形成盲目负债发展的恶性循环, 加剧高校财务风险的严峻形势.

    ⑸全面预算管理制度。高校应在“先保基本支出,后保项 目支出“的原则下,保证预算从编制、执行到调整的科学规范, 改进预算编制办法,尽量采取先进的零基预算或弹性预算的 编制方法,细化项目预算,制定科学合理的定额,控制各种随 意性开支,增强预算编制的严肃性、合理性和有效性.

    2. 3 内容创新 传统的高校财务管理内容主要包括:筹资管理、预算编制 与分配、资金使用与控制、财务分析和监督以及财务工作环境 的优化等。随着21世纪高校客观经济环境的变化,高校的财 务管理内容也发生了不断的变化,主要表现为:一是资本的内 涵在深化,不仅包括物质资本,还包括知识资本。二是筹资的 外延在扩张,不仅包括资金的筹集,还包括人才的引进。三是 预算的分配在调整,不仅要保证学校教学、科研及日常运转的 需要,还包括学校大规模的基建需要。四是

投资的理念在更 新,不仅包括传统的国债、后勤、校办产业等投资,还包括校际 间合作办学、战略联盟的投资.

    2. 4 技术创新 笔者认为高校财务管理的技术创新主要包括以下三方 面: ⑴计算机技术创新。近几年来,随着电子计算机在高校 财务会计系统中的普及应用,高校的会计电算化事业得到了 迅猛的发展,传统的要依靠手工来完成财务信息的搜集、整理 与加工,现在只需输入电脑,依靠会计信息化管理系统,即可 在短时间内完成从凭证录入到账本输出的一整套服务,既提 高了工作效率,也提高了工作质量.

    ⑵网络技术创新。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为高校财务管理 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高校可利用自动化网络办公系统,实现财 务信息的无纸化网上传输,既节约资源,又提高了工作效率.

另外,高校还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开发财务信息网络查询 系统,为学校各部门提供工资、公积金、财务经费、部门预算等 各方面的财务信息.

    ⑶预测技术创新。在教育市场环境瞬息万变的今天,高 校的预测显得尤为重要,高校能否提前预测各方面信息,在最 佳时机扼杀危机,消除隐患己是当前衡量高校危机防范能力 水平的重要标志。对高校财务管理来说,最主要的是要建立 财务风险预警系统,通过观察和评价一些科学化的敏感性财 务指标的变化,对可能或将要面临的财务危机进行预防和控 制.

    2. 5 人员的创新 高校财务管理改革与创新的关键还在于拥有一大批具有 现代化知识的人才,知识是创新的载体,人才是创新的主体.

    因此,高校财务管理改革与创新不仅要求财务管理人员要具 备优良的个性品质、合理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还要懂得财 务管理的专业知识,熟悉会计电算化基础知识,要具备现代计 算机的实际应用能力.

    总之,高校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高校财务管理就必须创 新。高校财务管理人员也必须树立新的财务管理观念,包括树 立全方位理财、融资观念,内部控制的观念等。高校财务管理 需要财务管理工作人员与时俱进,服务于高校改革发展的实 际,这样才能保证财务管理创新的顺利实施.

    [1]朱一新.高校财务管理创新刍议[j].教育发展研究, 2004, (9).

    [2]邹长城.论高校财务管理创新[j].湖南社会科学, 2004, (3).

    [3]贾庆印.我国高鹇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沿海企业与科 技, 2005, (9).

    [4]耿秋华.教育产业化背景下高校财务管理问题与观念的创新[j].

境外财务管理办法范文12

一、强化服务意识,树立良好形象

强化财政服务,首先要转变观念,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企业、为社会服务的思想。抓工作的同时不忘抓作风和纪律整顿,工作才会有起色。在工作中,财政人牢固树立了公仆意识,首先从小事做起,建立了 “第一接待人”制度,始终坚持“文明办公五步曲”,做到了热情服务,优质服务。对企业来财政局力博的人员,一律热情接待,坚持热心办、马上办、办得好,对暂时不能处理的事情,耐心作出解释工作,让对方感到财政干部可信、可爱、可敬。这一活动,一下子拉近了企业和财政之间的距离,树立了财政干部良好的社会形象。

为帮助企业提高财务管理水平,提高财会人员业务素质,堵塞漏洞,增加效益,财政局每年还举办两期重点企业财会人员培训班,受到了企业的拥护和支持。

二、立足本职,全方位为企业服务

强化财政服务,支持企业发展是全方位的、系统的工程。在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运用税收、预算、贴息等财税政策手段,促进我市经济结构调整,支持企业发展方面,财政局精心研究,并认真加以落实,为各项经济建设作出了积极的努力。首先是从人手,财政局为全市道路建设、园林绿化建设、形象综合整治三大重点建设工程,多渠道筹措资金8·5亿元,为改善我市企业的投资环境提供了资金保障。另外,积极利用外国政府贷款,大力支持企业出口创汇。成功申报利用外国政府贷款项目5个,申报金额3811万美元,极大地支持了八达集团、宝硕集团、八达集团交通发展有限公司等一批企业,壮大了财源基础。其次是从内部职能出发,财政局积极参与了一纸厂、合成纤维厂、华北终端等6户企业的破产合资,机床厂汽车改装公司的易地改造,以及中药厂和水泥厂的股份制改造工作。同时,积极配合了天威集团争取股票上市工作。另外,从去年起,财政局对出口创汇补贴、财政贴息等扶持企业实行了优惠政策,简化办理程序。同时拿出专项资金,对超任务出口创汇企业兑现奖励,鼓励企业出口。再次是上引下联,积极为企业解困服务。近年来天翔集团由于市场原因,企业亏损逐年增加,包袱较重。早在1998年,该厂就开始运作申请成立全省行业着装面料定点生产厂家一事,由于其他原因,一直没有结果。财政局得知这一情况后,与企业共同谋划,提出规范行业着装面料采购的具体措施,上报到省里,很快得到了省政府有关领导和省财政厅及有关着装行业领导的支持,使该厂拿到了全市农税系统着装10900套服装加工合同,为企业带来了新的发屡机遇。

三、积极筹措、调度资金,支持企业发展

近几年,资金紧缺一直是制约我市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为此,财政局组织力量在筹资渠道上深究细研,确立了深挖本身潜力、放眼内外的多方筹资方略。同时,疏通了利用自身节余财力、挖掘预算内资金潜力、集中预算外资金、积极跑部进厅,争项目、求资金,既做到锦上添花,更做到雪中送炭。

“保定依棉”是我市的纺织大户,为支持其发展,财政局主动为其筹措资金,2000年以来,千方百计为企业争取资金4000万元,争取贷款920万元,解决了企业的燃眉之急,取得了纺织压锭4·6万的成绩。为支持铸机厂“垂直分型自动射压造型线”的上马,财政局于去年拨给企业贴息资金20万元,使企业贷款200万元,签订销售合同1500万元,预计盈利300万元。

我市商贸企业的发展,也没能离开财政局的支持和帮助,去年财政局共争取国家和省专项资金667·5万元,全部用于我市商、贸、粮企业。如市食品公司建立了副食品基地,南市区、北市区馒头房扩大生产规模等。财政资金的支持,给企业注入了新的血液,不但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也解决安排了企业下岗人员300多名。

四、急事急办,特事特办,专事专办

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在工作申,财政局时刻都想着企业,从企业的利益出发,为企业考虑。有一次,满城县乐发废旧金属回收有限公司和昆发废旧金属回收公司,急于办理退税,财政局的同志当场审核,办理好市级审批手续后马上上报省财政监察办事处。而此时正值省专员办的负责同志休假,于是就想方设法给他打电话联系,最后,终于找到了他,及时办理了退库、审批手续。

特殊问题,特别对待。根据文件规定,外商投资企业自投产之日起,应向当地财政交纳中方职工物价补贴。但由于我市部分外商企业亏损较大,多年来一直不能按时上缴物价补贴,造成拖欠。为了支持企业生存和发展,优化投资环境,减轻企业负担,财政局根据这种特殊情况及时提出了建议和意见,在2000年对14户困难企业给予了减免照顾,共减免应上交财政物价补贴资金304万元。这样,不仅缓解了外商投资企业资金紧张的矛盾,支持了企业的发展,还从客观上进一步优化了我市的投资环境。

五、严格清费治乱,优化经济环境

支持企业发展,需要财政机关依法行政,清费治乱,治理好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为优化财政服务,支持企业发展,在清理收费项目的基础上,今年财政局与法制局、物价局联合对涉及企业收费项目进行了再清理,减少了74项,使我市列入 《保定市市直单位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目录》的收费项目由去年3月公布的319项降至目前的245项。继续实行重点企业统一收费,制定了全年收费计划,与企业签订了收费直收协议,为企业树立“挡箭牌”。这项工作得到直收企业的欢迎和认可。同时,还继续实行重点建设项目封闭运行管理工作,大大方便了建设单位和房地产企业,加快了工程进度。在收费管理体制上,今年,财政局把完善“票款分离”体制提高到优化环境治本之策的高度来认识,下发了《保定市县(市、区)票款分离工作指导意见》。另外,罚没物资的收缴管理、公路收费管理上也正在酝酿和实施一些新的改革措施和方案,努力为企业的发展创造出宽松的环境,把优化环境,优化财政服务推向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