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分析公司的财务状况

分析公司的财务状况

时间:2023-06-08 10:59:07

分析公司的财务状况

分析公司的财务状况范文1

关键词:上市公司;统计指标;因子分析

上市公司是股票市场发展之根本,公司经营状况的优劣决定着其在股票市场的发展前景,而其资产质量和发展潜力也从本质上决定了上市公司股票在二级市场上的表现。对上市公司的资产质量、经营现状和发展潜力进行综合准确的评价,以及对其财务状况进行全面的统计分析,对投资策略分析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指标体系的建立

根据我国股市的特点,结合西方国家分析企业经营业绩的分析指标,选取分析河南省上市公司的指标:即反映企业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成长能力、资产管理、企业股本扩张能力和主营业务鲜明状况的指标。根据指标的选取,制定以下综合评价指标:盈利能力:主营业务利润率、总资产利润率、净资产收益率、每股收益;偿债能力: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成长能力:总资产增长率、主营业务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资产管理能力:总资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股本扩张能力:每股净资产、每股公积金、每股未分配利润主营业务鲜明状况:主营业务鲜明率。

二、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因子分析法是从研究变量内部相关的依赖关系出发,把一些具有错综复杂关系的变量归结为少数几个综合因子的一种多变量统计分析方法。当让指标体系简洁,评价指标之间独立,消除了评价指标包涵信息的重叠导致的评价重复,同时也消除了人为操作权重对综合评价的影响。此外,因子分析法不仅可以进行得分排序,还可以分析影响其得分排序的因素,从而加强其薄弱环节的改进,进而提升企业经营业绩。按照选取的指标数据,运用SPSS软件进行因子分析,得到下的KMO&Bartlett'sTest得到P<0.05,拒绝原假设,存在着显著性差别。KMO检验用于研究变量之间的偏相关性,计算偏相关时由于控制了其他因素的影响,所以比简单相关系数小。其值越接近1,则越适合做因子分析。Bartlett球形检验统计量的Sig<0.01,由此否定相关矩阵为单位阵的零假设,即认为各变量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性。本文数据统计量KMO=0.586,表明可以做因子分析。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得到因子特征值矩阵贡献率,初始载荷矩阵中可以得到财务因子特征值大于1,且累计达到贡献率在75%以上,从主因子的碎石图的“陡坡检验”也可以说明这6个主因子可以解释这个含有17个分指标的财务指标体系,从而决定这6个财务因子是决定着包含17个指标体系的财务因子的主因子。根据因子载荷矩阵,我们可以在各因子上选取载荷相对较大的财务指标作为解释变量,可以得出各因子十分明确的解释。通过因子载荷矩阵的分析,发现提取6个因子不是最好的办法,主因子6不能说明经营业绩的任何一个指标,提取4个因子的话贡献率太低,定为选5个公因子。F1=(0.840*V1+0.684*V2+0.895*V3+0.636*V4+0.639*V6+0.632*V7+0.576*V14+0.781*V16)/4.991(1/2)F2=(0.741*V11+0.416*V12+0.500*V13+0.334*V15)/2.712(1/2)F4=(0.235*V5+0.637*V8+0.325*V9)/1.373(1/2)F5=0.854*V10/1.045(1/2)因子3的代表性过小,由以上4个因子来说明整个河南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但发现有些指标的系数过微,在指标选取上有落差,对指标的选取应当进一步改善,可以得到在每一主因子下面计算得到河南地区每家上市公司的得分,最后按照贡献率,计算河南地区上市的公司综合财务业绩的综合得分,按照得分水平进行排名。从综合排名中可以看出排在前十的是双汇发展、宇通客车、普莱柯、大地传媒、清水源、郑州煤电、华兰生物、豫能控股、许继电气和辅仁药业,这些都是经营状况良好、有很好的发展前景的上市公司。由牧原股份中间数据缺失,导致最后没有牧原股份的综合排名得分,在此不计。而位于后十位的是轴研科技、北玻股份、中孚实业、东方银星、中原特钢、雏鹰农牧、神火股份、智度投资、安彩高科和*ST银鸽,这是经营业绩逊色的企业。河南地区各上市公司的综合得分大于0,即使高于平均水平的为35个,数据缺失的不计入,低于平均水平的为36个,可见河南省上市公司的综合经营业绩排面不是很乐观,需要进一步改善,在经济发展快速,股市处于牛市中还不明显,市值可以保持在优良的水平,一旦牛市过去,仅能靠经营业绩来维持市值的情况下,这下低于平均水平的上市公司将面临着不可小觑的潜在风险。

三、结论及建议

综合排名分析:处于前三的双汇发展、宇通客车和普莱柯的经营能力、资产质量、和偿债能力等方面都有待进行与关注与提高,否则会影响企业未来的发展规模及状况。行业角度分析:河南省各个行业均无明显集中竞争优势,即使是垄断性较强的钢铁、煤炭、化工行业也不够突出。说明河南省行业集中度较差,行业规划、培育和扶持等措施有待加强。传统优势产业角度分析,食品、汽车及零部件、装备制造产业的上市公司排名较好,优势较为明显,而有色、化工、纺织服装产业,但由于市场环境变化较大,其已基本无优势可言。因此,有色、化工、纺织服装类的上市公司应该加快转变市场观念,强化竞争意识并提高经营水平。

作者:耿娇霞 单位: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参考文献:

分析公司的财务状况范文2

【关键词】 上市公司; 财务危机; 行业分布; 危机时间; 地区分布

一、财务危机的界定

财务危机是一种企业盈利能力实质性地减弱,并伴随持续亏损的渐进式的积累过程。财务危机的发生会使企业经营循环和财务循环无法正常持续或陷于停滞,前期表现为违约、无偿付能力、持续性亏损等,最终表现形式是企业破产。

二、研究样本的分析

沪、深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中规定:上市公司如发生财务状况或其他状况异常,导致投资者对该公司前景难以判定,可能发生损害投资者利益的情形时,交易所将对该上市公司实行特别处理。以“持续经营”为基础,按照沪、深证券交易所颁布的《股票上市规则》,特别处理制度中关于“最近两年连续亏损”的特别处理规定符合本文对财务危机的定义。按一定原则筛选后,用作研究样本的财务危机公司共200家。

为探求陷入财务危机的上市公司的一些规律和特征,本文对200家财务危机公司的行业分布、危机时间和地区分布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

三、危机公司的行业分布分析

行业信息是上市公司对外应披露信息的重要方面。按证监会2001年4月公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以下简称《指引》,本文对财务危机公司的行业分布进行分析(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本文选取的财务危机公司涉及的行业面较广,除剔除的金融、保险业外,仅采掘业没有危机公司样本①,其余各行业均出现了财务危机公司,财务危机公司占与之相关行业公司总数的15.04%,反映出我国上市公司出现财务危机的程度是非常严重的。

从行业危机公司数与财务危机公司总数的比较(列3)可以看出,制造业和综合类的危机公司数在危机公司总数中所占比重相对较高,分别为67.00%和10.00%。考虑到各个行业上市公司的实际家数,各个行业危机公司数占行业公司总数(列5)的比例较高地集中于综合类公司、制造业公司、批发和零售贸易业公司,其行业危机比例分别高达25.97%、18.06%、16.49%,高于整个证券市场上市公司的财务危机程度。制造业公司出现财务危机的数目较多,但鉴于该行业公司数目较多,发生财务危机的公司仅占该行业公司总数的18.06%;虽然只有1家传播与文化产业公司出现财务危机,在财务危机公司总数中占1%,但由于该行业公司较少,在整个行业中占了10.00%。

按照《指引》,当公司没有一类业务的营业收入比重大于或等于50%时,如果某类业务营业收入比重比其他业务收入比重均高出30%,则将该公司划入此类业务相对应的行业类别;否则,将其划为综合类。表1显示,综合类公司的财务危机程度最为严重,占到行业危机公司总数的1/4多,可见综合类公司的经营涉及面广,经营风险大。

采掘业总共33家上市公司,无一家在界定的财务危机公司范畴内,说明采掘业公司的经营状况相对来说是良好的。具体分析,采掘业公司一般是传统企业,具有较强的垄断性,各级政府的扶持力度较大,不会轻易陷入危机②。而类似数目的农、林、牧、渔业公司,却有13%的财务危机比率。A类上市公司为何容易陷入财务危机,已有多位学者进行了相关研究,如赵红(2005)、张黎等(2007)。他们认为:导致农业企业陷入财务危机的原因既有外部因素,也有内部因素。一般情况下,外部环境因素,如自然灾害等,是企业无法回避的。

交通运输业是国民经济体系中的基础行业,64家公司中仅2家属于界定的财务危机范畴,仅3.13%的财务危机比率。交通运输业为生产企业和销售企业提供原材料和产成品的运输和装卸等物流环节的服务,是现代物流业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已形成了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等多种运输方式并存、多种运输形式竞争的局面。新型运输形态的大量出现,对传统运输方式形成了有力挑战,市场的激烈竞争也极大地促进和推动了运输方式的变革,更使得交通运输企业具有很强的抵御风险和承受风险能力。

总体看,除金融、保险业外,12类公司中,9类公司的财务危机程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9类公司中,又有6类的危机水平低于10%。危机程度高于全国水平的上市公司类别,随着研究样本的逐渐增加,可考虑建立行业模型进行深入研究。

四、危机公司的危机时间分析

危机时间是指财务危机公司被特别处理的时间与其上市时间的差值,从图1可以看出,危机时间呈现明显的“峰”型分布,当二者差值为7时,达到“峰顶”,即上市后第7年陷入财务危机的公司数最多,有36家,占上市公司财务危机数的18%。

上市第1―3年没有财务危机公司,是由于选取研究样本时剔除了在三年内被特别处理的公司;上市第4年时,上市公司陷入财务危机的数目相对较少,说明这段时间内,虽然公司规模较小,但领导和员工的士气比较高昂、凝聚力强,公司也极度关注自身的经营和财务状况,避免不良情形的出现;上市第12年,尤其第16年之后,财务危机公司数也变得较少,基本在10家以下,占危机公司数的5%左右。这反映出公司在经过较长时间的经营后,汲取了前期发展的经验,资产规模变得较大,管理制度化水平得到提高,经营和财务状况也已经步入稳定;公司在上市第5―11年后陷入财务危机的共计有160家,占财务危机公司总数的80%,充分证明了这段时间是上市公司出现财务危机的高峰期。这是由于上市公司在克服了经营初期出现的各种问题后,无论领导还是员工都容易产生懈怠心理或冒进心理,凝聚力较低,而且此时公司的许多制度尚未健全,业务协作化程度低,隐藏的问题逐渐暴露,如果不能保证经营和财务循环的正常营运,持续经营能力不断削弱,那么公司就容易陷入财务危机。

图1还显示,尽管第5―11年是上市公司出现财务危机的高峰期,但也不是完全呈现“对称”分布。从上市4年起,上市公司的财务危机状况是成“上升”趋势的,但是第7年到达顶峰后,在上市第8年出现财务危机的公司大幅下滑,而第9―10年又有所缓慢上升,到达第11年才开始大幅下跌。为什么出现这种状况,也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五、危机公司的地区分布分析

财务危机公司覆盖面非常广,已涉及到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从表2可以看出,华东地区的财务危机公司数量最多,共计58家。但由于华东地区上市公司数目最多,危机公司在该地区上市公司总数中占的比例却最低。西北地区上市公司数最少,但财务危机程度却最严重,比例高达29%,将近全国平均水平的两倍。

东北地区只有109家A股上市公司(占上市公司总数的8.2%),在六个行政区域中仅高于西北地区,却有27家财务危机公司,占该地区上市公司总数的25%,其中许多公司曾是东北三省各个产业的龙头企业,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导致效益滑坡,走向亏损的行列,沦落到财务危机队伍当中。中央政府现已把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提高到“国策”的地位,并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来抓,必然会引起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使财务危机公司尽快“摘帽”。

此外,上市公司在全国的分布非常不均匀,发达地区的上市公司数目较多,而偏远地区、欠发达地区上市公司数目较少。应加大西北地区、东北地区和西南地区上市公司的数量,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申请上市,但同时也应保证质量,切勿盲目追求数量,忽略质量,力争全国范围内“百花齐放”的局面。

具体到各省份,宁夏的11家上市公司中有5家财务危机公司,占宁夏上市公司总数的45%,与其他省、市、自治区相比,比重最高;其次是青海,该省的上市公司数目较少,仅有10家,却有4家陷入财务危机。

广东拥有数量最多的上市公司,但其财务危机的比例却比较低,仅占广东上市公司总数的8%;上海上市公司数量比广东略少,却有12家财务危机公司,占上海上市公司总数的9%。北京拥有108家上市公司,仅有8家财务危机公司,财务危机程度在各个省份中最低。山东上市公司数仅次于广东、上海、北京、江苏,与其他四省不到10%的危机比例相比,山东上市公司的财务危机程度非常严重③,达到21%。有必要对山东省的财务危机状况作区域分析,或与这四个省份作一个比较研究,找出原因,以更好地预防危机的发生。

进一步分析,各区域内的上市公司数目也是悬殊较大。以华北地区为例,该区域拥有上市公司211家,北京占到50%以上,其他四个省、市、自治区各有二三十家。天津上市公司在全国范围内都不算多,自1993年12月天津市第一家公司天津磁卡上市至今,天津上市公司基本上覆盖了目前天津市内具有代表性的机械设备仪表、交通运输仓储业、社会服务业、医药生物制品业、房地产、金属非金属等各个主要行业。这些上市公司作为天津各个行业的代表,是天津经济中最具有活力的部分。虽然天津上市公司整体发展水平低于全国平均,但是多项指标均具有一定程度的优势,随着滨海新区被列为国家战略发展重点,置身其中的天津上市公司,如石油服务、交通运输和供水供气等现代服务行业获得新的发展机遇。

六、研究结论

本文以200家财务危机公司为例,对我国上市公司的财务危机状况在行业分布、危机时间和地区分布等方面作了分析。通过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各个行业的公司陷入财务危机的程度不同。综合类公司经营涉及面广,这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分散经营风险,但也使得其缺乏核心竞争力,从而出现财务危机的可能性较大;采掘业和交通运输、仓储业上市公司都是劳动密集型企业,资本有机构成低,资金周转快,不会轻易陷入财务危机。

2.上市公司陷入财务危机的时间比较集中。上市公司被特别处理的时间与其上市时间的差值呈明显的“峰”型分布,上市后5―11年是其出现财务危机的高峰期。趋近于上市5年,上市公司陷入财务危机的可能性增大,到上市7年达到“峰顶”。渡过了该时间段后,上市公司陷入财务危机的可能性降低,但也会出现小的高潮。

3.上市公司陷入财务危机与我国上市公司整体的地区分布有关。西北地区和东北地区的财务危机程度最为严重,区域内各个省份的财务危机程度均超过全国财务危机的平均程度15%。广东、上海、北京、江苏四省上市公司数目较多,但财务危机程度较轻,与它们相比,同样拥有较多数目上市公司的山东省财务危机程度较高。

【参考文献】

[1] Gilbert,K. Menon and K. B. Schwartz,Predicting bankruptcy firms in financial distress[J].Journal of Business Finance and Accounting,1990(1):161-171.

分析公司的财务状况范文3

关键词 农业上市公司 财务状况指标体系 因子分析模型

农业在我国是安天下、稳民心的基础产业和战略产业,保持农业和农村发展的良好势头,对保持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意义非常重大,而农业类上市公司则是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中的突出代表,因此对农业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进行评价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提出了对农业上市公司财务状况进行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并根据因子分析法得出的因子分析模型对2004年我国47个农业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进行了综合排名,期望能为经营者也为投资者提供更准确的决策信息。

1 建立农业上市公司财务状况评价指标体系

财务评价指标体系的选择应遵循的原则除了可操作性、相关性、简明性等要求外,还应遵循:系统性原则,即体系必须能从公司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资本结构、营运能力和成长能力各个方面全面考察公司的状况,确保评价的全面性和可信度;可比性原则,即体系要根据我国通用的财务报表和统计报表为基础来设置指标,以便于横向比较和各方使用者对公司财务状况的把握;科学性原则,即指标的设置要坚持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正确反映企业系统整体和内部相互关系的数量特征,便于建模综合评价。

2 因子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和步骤

因子分析法是研究相关矩阵内部依存关系,寻找出支配多个指标x1,x2,…,xm(可观测)相互关系的少数几个公共的因子f1,f2,…,fp(不可观测)以再现原指标与公因子之间的相关关系的一种统计方法。这些公因子是彼此独立或不相关的,又往往是不能够直接观测的。在所研究的问题中,以公因子(新变量)代替原指标(原变量)作为研究对象,并要求不损失或很少损失原指标所包含的信息,用公因子代替原指标所作的分析会比较简单和清楚。通常这种方法要求出因子结构和因子得分模型。前者通过相关系数来反映原指标与公因子之间的相关关系,后者是以回归方程的形式将指标x1,x2,…,xm表示为因子f1,f2,…,fp的线性组合。具体步骤如下:

2.1 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变换

假设要进行因子分析的原指标有m个,记为x1,x2,…,xm,现有n个样品的观测值记为xij,i=1,2,…,m,k=1,2,…,n,做标准化变换后x′i=■式中的■i是xi的均值,si是xi的标准差,x′i的均值为0,标准差为1。相关系数矩阵为r=xx′,根据标准特征方程|r-λi|=0可求出r的特征向量矩阵a和特征值λ1≥λ2≥…≥λp≥0,使得f=a′·x,其中f为因子矩阵。

2.2 建立因子模型,并确定因子贡献率及累计贡献率

根据标准化后的观测值x′ik求出系数αij,建立用公因子f1,f2,…,fp和单因子g1,g2,…gm表示的方程x′i=■αij·fj+cigi,即

x′1=a11f1+a12f2+…+a1pfp+c1g1x′2=a21f1+a22f2+…+a2pfp+c2g2……………………x′m=am1f1+am2f2+…+ampfp+cmgm

式中,e(fi)=0,d(fi)=1,e(gi)=0,d(gi)=1。

f1,f2,…,fp为主因子,分别反映某一方面信息的不可观测的潜在变量,αij为因子载荷系数,是第i个指标在第j个因子上载荷。如果某指标在某因子中作用较大,则该因子的载荷系数就大,反之相反,单因子gi为特殊因子,在实际建模中可以忽略不计。第i个因子的贡献率为di=λi■λi,贡献率可以确定各个公因子的贡献程度占全部贡献程度的百分比。贡献率越大,则该公因子就相对越重要,同时以因子的累计贡献率■λi/■λi≥0.75作为因子个数p的选择依据。

2.3 因子载荷矩阵变换和旋转,并计算因子得分

对于由因子模型矩阵得到的初始因子载荷矩阵,如果因子载荷之间相差不大,对因子的解释就不是很明确,因此要通过旋转因子坐标轴,以使每个因子载荷在新的坐标系中能按列和行向0或1两极分化,一般采取方差极大正交旋转法就可以得到明确的分析结果。通过旋转和计算,得到较为理想的因子载荷矩阵和因子得分系数矩阵,可以求出每个公司财务状况综合得分。根据因子综合得分对每个上市公司进行排序,横向比较各个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

3 农业上市公司财务状况之因子模型实证分析

本文从金融界(.cn)和证券之星()网站上的2004年农业上市公司财务数据表中选取了46个公司、16项财务指标的数据作为样本考察对象,以便能更好地对其目前的财务状况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各财务评价指标分别是流动比率(x1)、速动比率(x2)、资产负债率(x3)、存货周转率(x4)、总资产周转率(x5)、应收账款周转率(x6)、主营收入现金含量(x7)、主营业务利润率(x8)、每股净利润(x9)、资产利润率(x10)、净资产收益率(x11)、主营收入增长率(x12)、净利润增长率(x13)、总资产增长率(x14)、长期负债资产比(x15)、股东权益比率(x16)。

3.1 对所选指标的统计分析及无量纲化处理

本文确定的财务评价指标体系中的16项指标包括正向指标和适度指标两种。适度指标有流动比率、速动比率、长期负债比率和股东权益比率,其余为正向指标。为保证后面分析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应该先将适度指标转换成正向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以消除不同单位指标之间的差异。可以按计算公式zij=(xij-xjmin)/(xjmax-xjmin)进行变换,其中xij为第i个样本第j个指标的原始数据,xjmin为第j个指标的最小值,xjmax为第j个指标的最大值。按照通行的国际惯例,流动比率、速动比率、长期负债比率和股东权益比率的适度值分别为200%、100%、30%~60%、50%。通过上述变换后得到的zij是原始数据xij的无量纲化,为以后数据的分析提供了方便。

3.2 根据前面构建的因子分析模型

将数据带入借助于计算机统计软件sas程序运行后,得到下面的结果。从方差贡献总和的特征值可以看出,第一个因子的特征值λ1=4.11,大约占去方差贡献的25.72%,基于公因子按特征值大于1的法则,因子分析过程提取了前5个因子,这5个因子的特征值共占去总的方差贡献的76.61%。可见,被放弃的其他11个公因子的方差贡献仅占不到25%,因此说明前5个因子反映了原始数据的足够信息。

从旋转前后的公因子载荷系数矩阵,左半部分可看出旋转之前第1~5公因子即f1,f2,f3,f4,f5在原指标变量上载荷值都相差不大,故不能很好解释其含义,因此须进一步用方差极大正交旋转法以便更好地了解其含义。通过列表后分析发现,因子轴旋转后的公因子系数已经明显向两极分化,实际意义更加明显。f1载荷系数绝对值大的有:x9,x10,x11,x13四个变量主要反映公司的赢利能力和成长能力。因子f2主要由x4,x5,x6确定,反映公司的运营能力。f3主要由x1,x2,x3确定,反映公司的偿债能力。f4主要由x15,x16确定,反映公司的资本结构。f5主要由x7确定,反映公司的主营收入现金含量,即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与主营业务收入的比值,反映了主营业务收入中的现金含量。

3.3 农业上市公司财务状况的综合评价

通过sas统计软件对数据处理后,自动产生了f1,f2,f3,f4,f5共5个因子的得分系数矩阵,这5个因子得分可以反映原始数据的76.61%的信息量,根据5个因子得分的值,应用得分计算公式f=(0.2391*fac1-1*0.1727*fac2-1+0.1592*fac3-1+0.1091*fac4-1+0.0860*fac5-1)/0.7661求出综合得分,最后计算出各个公因子得分和综合得分的评价分析值。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用因子分析法可以实现对农业上市公司财务状况的综合评价,分析过程没有直接对相关的财务指标采用权重,得到的权数也是随着数学变换过程自动生成的,具有较强的客观性,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主观性而又不失科学性、合理性。这种因子分析方法消去了各财务评价指标间相关性影响,因而降低了农业上市公司财务状况评价中较多指标选择的工作量。根据收集的数据所对应的公司,表4计算结果表明,排在前10位的公司分别是通威股份(13)、新五丰(1)、中水渔业(40)、st中农(18)、都市股份(5)、先锋股份(23)、光明乳业(8)、伊利股份(4)、好当家(12)、香梨股份(11),其中农产品加工企业共四家,分别是新五丰、都市股份、st中农和先锋股份,其他农业两家为香梨股份和通威股份,畜产品加工两家为伊利股份和光明乳业,渔业两家是好当家和中水渔业。

根据以上分析,农业上市公司主营业务分布在农、林、牧、渔等行业。本文选取的47家农业上市公司所分布的子行业为:农产品加工20家,林木3家,畜产品加工7家,渔业6家,其他农业16家。从上面的公司得分排序可以看出,从事不同子行业的农业上市公司其经营业绩参差不齐,而公司经营绩效不仅受行业以及子行业特点的影响,还受企业技术进步和产品深加工程度的影响,此外众多农业上市公司的多元化经营也是重要原因,如涉足生物制药、金融证券、电子通讯、房地产业的如丰乐种业、新农开发、罗牛山等上市公司未能取得理想的业绩,可见公司应加强主业经营。另外从上面因子分析的结果还可以看出,农业类公司的赢利能力、成长能力、运营能力、偿债能力、公司的资本结构和主营收入现金含量等财务指标对公司综合财务状况的评价结果会产生重要影响。因此,经营者在管理公司时,更应注意这些方面的管理,以提高公司的经营业绩,而投资者在对农业类公司进行投资决策时也可以将这些指标作为重要的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 顾岚.中国股市上市公司财务的统计分析[j].数理统计与管理,2001(4)

2 林乐芬.中国农业上市公司绩效的实证分析[j].中国农村观察,2004(6)

分析公司的财务状况范文4

关键词: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质量评价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3-0-01

引言

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任何信息都会公开透明的展现到公众的面前,所以民众对上市公司的经济状况了解的比较详细,财务状况的下降会直接影响到上市公司的股票,所以务报告相当重要,要注重对财务报告的评价,以此来鞭策财务部门认真对待工作,把相关的财务报表做的真实有用。这样才能有利于公司领导做出正确的决策,有利于公司效益的增加和未来的发展。

一、财务报告概述

现代企业的财务报告主要包括基本的财务报表、附表和附注,其中财务报表还分为主表和附表,主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等。财务报表主要是指企业向外提供的反应本企业的某一个日期或者某短时间内的经营成果或者经济状况的文件。财务报表不仅提供给外人看,能够让外人直接看出公司的经营状况,最主要的是提供给公司老板和财务工作者反映企业相关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信息,有助于他们根据公司的财务状况做出正确的经济决策,对公司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财务报告可以提供给投资人、债权人、相关部门和社会公众,这都是国家规定,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有利于公司发展的,所谓多一层监督就多一层保险。财务的各种报表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每一个步骤都必须认真对待,每一个公司都必须有专门的会计和财务部门,财务部门的工作人员都有明确的分工,也会有彼此的限制作用,对公司的发展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二、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质量评价的现状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财务报表的重要性,对财务报表的质量评价也越来越重视,所以现在我国也基本形成了一套质量评价体系。

首先,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质量评价的主题、目标和对象。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主要是向外提供财务信息,来满足不同的使用者的需求,使用者包括投资人、债权人(员工等)以及企业的决策者。就企业的投资人来说,企业的经济状况决定了是否给予投资,以及投资的比例,这对企业的扩大再生产有相当大的作用。债权人则关心公司的偿债能力以及付薪酬的能力,员工可以根据财务报表来思考是否继续工作下去或者是否跳槽。对于公司的领导来说,对于公司的财务政策的实施和正确决策的制定有相当大的作用。

其次,财务报告质量评价的分析方法是运用一定的数学模型和相关的汇总整理的数据进行分析,包括很多分析方法,有比较分析法、趋势分析法、比率分析法、因素分析法、比重分析法等等。其中比较分析法是将相同或者相似的公司的财务状况进行比较找出差距并进行评价。趋势分析法是将本上市公司的一段时间内的财务报表进行比较,然后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并进行质量评价。比率分析法是将会计中的某几个相关的指标按照其相关的关系进行评价的方法。因素分析法是通过替换某个财务指标的方式来确定某种因素的重要性,达到评价的目的。比重分析法是通过分析某项指标的比重来显示各个项目之间的关系。

最后,我国证监会、证券交易所都要对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进行质量评价,其评价的方法就是:首先对年报进行分析,尤其是注册会计师所提供的审计报告,然后对公司的基本财务信息进行比较分析,最后针对行业中的问题和趋势进行风险评估和质量评价。

三、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质量评价体系构建

上市公司可以在公司内部建立一个评价小组,专门针对财务报告进行质量评价。因为公司内部员工对本公司的业务比较熟悉,能够更好地进行分析和利用。也可以邀请别的公司的财务部门进行对本公司的财务报告进行质量评价,以一个客观的角度进行分析,有利于公司的进步,还可以互相进行评价,这样既可以互帮互助还可以扬长避短,对于公司的发展有很大的作用。还可以通过听取或学习别的公司的财务报告的质量评价报告的经验,来分析本公司的状况,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充电,不断地与时俱进,不断地进步,让公司的发展越来越好。在进行质量评价的过程中,可以采用从局部到整体的思路,先将财务报表分成几部分,让后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每一部分附权重,然后对于每一部分的因素根据其质量进行打分,然后进行运算,最后将每一部分的得分相加,则是进行质量评价的最后结果,得分高即质量好,然后就完成了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质量评价。

四、结语

上市公司的经济状况不仅仅要对股东负责,还得对广大股民负责,所以财务报表成为广大民众获取公司信息的途径,并且法律法规也规定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要对外公布,财务报告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公司的经济状况,关系到公司投资人、债权人等各方的利益。所以对财务报告的质量评价是相当重要的,通过分析我国上市公司目前的质量评价的状况,进行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这样有利于上市公司的发展,以及国家经济的更好更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齐云云,谷栗.农业类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商业会计,2016(10):71-73+51.

[2]刘明珠.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质量评价体系研究[J].商业会计,2015(14):90-91.

[3]吕旭.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质量评价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4.

[4]徐列.基于灰色理论的上市公司财务报告透明度评价方法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1.

分析公司的财务状况范文5

关键词:财务比率分析 财务状况

一、财务比率分析概述

在我国,公司财务状况分析主要是依靠公司的财务报告中所体现和反映的各种财务数据和财务指标来进行,通过依靠这些财务指标来分析和评价公司在一定时间或者一定时期内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以此来反映企业在日常的管理运营中所出现的问题和不足,并及时进行纠正,实现企业的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同时也可以为投资者、债权人等相关利益者做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和支持。

一般情况下,人们进行财务分析主要是想了解企业过去的发展情况,把握企业当前的经营状况,并预测企业未来的盈利能力和发展空间,以此帮助其提高科学决策能力,并有效掌握企业的营运能力、偿债能力和盈利水平,及时评价企业经营状况和信用水平,有效预测企业未来的发展状况。

进行财务分析,就是要将企业财务报表中的大量数据信息及时转化成对决策有用的特定信息,进而实现财务数据的专门性和有效性,减少财务决策的科学化水平。进行财务分析能够对财务工作实现承上启下的衔接作用,及时分析总结企业之前的财务工作,有时对企业未来财务工作的预测和调整。

二、财务比率分析意义

进行财务比率比例分析具有三个方面的意义:

首先,可以科学评价公司的财务状况、考核公司的经营业绩。及时分析公司的财务报表,能够全面了解到企业的盈利能力、发展状况以及偿债能力,便于相关决策人员有效把握企业的整体财务状况,并通过分析比较企业财务数据了解影响公司发展的各种因素,及时改进,明确责任,通过这些工作来提升企业科学化管理水平,保障企业健康有序发展。

其次,管理层可以以此来挖掘公司潜力、有效实现公司预期目标。对于企业来讲,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使其财务工作的长期目标,管理层通过财务比率分析,能够准确了解影响到公司发展的各种不利因素,有针对性地出台相关措施,通过整合公司人财物,实现对公司内在潜力的及时挖掘,提升公司竞争能力和盈利能力。

再次,能够保证投资者实现科学合理投资。作为公司财务报表的外部信息使用者,他们最关心的就是对其投资有无价值,能否实现自身投资的保值增值。相关外部投资者可以依靠财务比率分析了解公司财务状况和投资价值大小,以此来科学决策投资的金额和投资的方向。

三、财务比率分析在公司财务状况评价中的应用

一般情况下,都是将企业的各种财务报表作为财务比率分析的对象,包括企业的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损益表等。通过这些财务比率分析来明确公司财务状况,编制资产负债趋势分析表分析资金构成。

在进行企业财务分析时,要充分利用企业资产负债表、利润表以及企业现金流量表进行财务比率分析,对企业的生产状况和盈利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分析,并实施地引入非财务指标,进而实现对企业的全方位、科学化的系统分析,准确评价企业财务状况,有效抑制财务造假现象,切实保护广大投资者的经济利益和合法权益。

短期偿债能力反映了企业及时偿付的短期债务的能力,对于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一般是通过计算流动比率、现金比率以及速动比率来进行分析评价。长期偿债能力则反映了企业偿付到期长期债务的能力大小,一般情况下,是通过资产负债率、负债权益比率、权益乘数以及利息保障倍数等相关比率分析评价。

企业运营能力反映了企业的资金使用效率和企业管理层的科学管理水平,一般情况下通过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以及总资产周转率等指标来计算分析。盈利能力分析主要是通过计算利润率、资产报酬率、权益报酬率来进行分析评价。

四、科学合理运用财务比率分析评价公司财务状况相关建议

首先,强化对公司现金流入结构的分析,并以此加强对公司现金流入以及现金状况的了解,正确评价企业的现金收支能力、筹资能力和企业经营状况。重点对企业现金的流入结构、现金的流出结构以及企业现金流入流出的比例进行分析。从现金的总流入结构、筹资、投资、经营这几个环节来分析企业的现金流入结构,及时把握企业衔接流入的来源和来源中各部分的比重结构。一般情况下,经营性的资金流入在整个企业资金流入中的比重越高,则意味着企业的财务风险越小,企业的经营状况越好,企业的现金流入结构也就越合理。

其次,强化对企业现金流出结构的分析。与企业现金流入结构相类似,企业的现金流出结构比率分析中也要考虑到总的现金流出结构及筹资、投资、经营活动中的现金流出结构分析。通过比率分析研究各个部分的现金流出在整个企业现金流出众的比重,以此明确企业现金流出的主要途径,反映企业现金流出的主要使用方向。在一般情况之下,企业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出比重越大,则表明企业的经营活动越正常,企业的现金流出结构也就越合理科学。并在此基础之上,科学计算企业现金流入流出的比率,既要对企业的历史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又要同行业之间进行比较分析,以此来分析企业的盈利能力是否得到有效提升,企业的筹资和投资活动是否实现价值保值增值。

再次,将现金流量指标添加到对企业营运状况的分析中。通过现金流动负债比率,将企业的指标跟同行业企业之间进行分析比较,明确企业对于流动债务的偿还能力大小;通过现金债务占总债务的比重来反映企业当前所能够承受的最高的借款利率,一般情况下这一财务比率越高则意味着企业可以承受的债务负担也越高,企业的偿债能力也越强。

参考文献:

[1]孙宝珩.《现代商业企业财务分析与评价》.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9年8月,第1版

[2]潘华,高檩.《企业财务管理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2年2月,第1版

分析公司的财务状况范文6

关键词:风险投资公司 财务风险 财务分析 项目评估分析

一、风险投资公司财务分析简介

财务分析是以会计核算和财务报表等资料为基础,采取一系列分析方法和技术,对企业等有关生产经营活动如筹资活动、投资活动、经营活动等以及所实现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和发展潜力等进行分析与评价,能够为企业相关的利益者提供企业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等资料,预测企业未来发展前景,为相应的决策提供依据。由于风险投资公司于投资公司十分相似,它能够利用拥有的资金,根据项目评估,投资具有发展和盈利前景,但缺乏资金和高效管理的高科技企业,通过被投资企业发展增值达到获取高额资本报酬。风险投资公司需要募集资金,然后选择具有成长潜力的中小企业作为投资对象,并向企业提供管理、财务等方面的帮助和支持,促进企业迅速成长,然后通过转让股权收回投资资本并获得高额利润,最后寻找新的投资项目进行重复性的投资。

风险投资公司在进行投资过程中,由于风险投资的高风险,使得投资结果具有不确定性。并且风险投资公司一般选取的投资对象具有发展不成熟,管理水平低等特点,使得风险投资公司面临的财务风险高于一般企业。风险投资公司在投资决策和投资过程中会面临各种风险,导致投资金额不能全部或者部分回收,造成风险投资公司的损失。风险投资公司面临的主要风险有:1.筹资风险。由于风险投资公司选取的投资对象具有规模小,发展晚,资信差,使得风险投资公司很难从一般融资渠道筹集资金,主要靠发行股票和吸收直接投资为主,使得所筹集资金成本高,存在资金供给风险。2.投资风险。投资风险是风险投资公司面临最主要的风险。由于项目选择需要考虑被投资企业的市场类型、项目可行性、市场发展前景、主要风险点、核心技术和财务信息等各种因素,风险投资公司在项目选择上与风险投资公司决策者的经验、认识、关系等密切相关,导致项目选择具有很强的主观性和盲目性,如果对产业发展趋势和政策判断失误,很容易产生决策失误,导致风险产生。另外,由于所投资企业产品周期长,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管理水平比较低,导致投资损失的概率也比较高。3.收回投资风险。由于风险投资公司的目的是获得高额资本利润而不是对所投资企业进行控制,因此,风险投资公司会选取时机退出投资。在企业起步、成长过程中,资本退出风险较大,因为在企业刚刚起步阶段,风险投资公司主要以股权方式投资,在尚未盈利的状况下很难转让股权;而在企业成长阶段,企业尚未形成市场规模和明显的盈利,新的投资者并不看好使得风险投资公司难以抛售股权。只有在企业出现盈利并且形成一定市场规模,稳定发展阶段,风险投资公司很容易退出投资,获得高额回报。

二、风险投资公司财务分析存在的问题

风险投资公司由于缺乏具体的法律规范,导致其管理水平比较低,专业化程度不高。由于风险投资公司存在筹资风险、投资风险以及资本收回风险,使得风险投资公司需要加强财务分析,选择最优投资项目,把握投资和退出时机,确定合理的投资资金,尽可能的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实现风险投资公司的投资目的但在现阶段,风险投资公司在财务分析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导致财务分析不到位,无法实现风险投资公司的最终目的。

(一)财务分析重要性认识不足

财务分析是以企业会计核算和财务报告等资料为依据,对其经营成果,财务状况进行分析和评价。财务分析能够反映过去的经营成果,找出经营管理存在的不足,进而改善企业经营效益。财务分析能够通过分析资产负债等数据的分析预测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为企业领导者决策提供依据。但是,风险投资公司的领导者没有认识到财务分析的重要性,没有把财务分析作为提高管理水平和经营效益的重要手段,因此导致财务分析的作用发挥不到位。

(二)财务分析资料局限性

财务分析主要以财务报表为依据,并结合经营过程中的相关资料,综合分析企业发展护额财务状况。但是,风险投资公司的财务分析人员通常利用一定时期内的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以及利润表等进行比例分析、趋势分析。这些主要反映的是货币化的信息,存在于货币之外的其他信息很少包含在会计信息中,如被投资企业的经营状况、投资领域的风险收益、投资产品市场需求等很难在风险投资公司财务报表中反映。因此,仅仅依靠简单的财务数据分析,很难把握和预测风险投资公司的真实经营状况和发展前景。

(三)财务分析目的性不强

一般而言,财务分析的目的是把握企业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预测发展趋势,为各方面的决策提供依据。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财务分析并不被风险投资公司重视,财务分析仅仅是为了满足内部控制和监督检查以及定期报告的要求,真正利用财务分析结果对风险投资公司的投资方向、投资范围、管理水平进行改善。使得财务分析结果与财务分析目的相背离。

(四)财务分析综合性人才缺乏

风险投资公司由于存在各种财务风险,使得财务分析更为重要,而财务分析人员的素质则决定了财务分析的好坏。现代管理战略要求财务分析人员不仅专业知识和技能扎实,还要求人员具有综合性知识,了解各个领域的知识,能够从各方面而不仅是财务方面分析企业经营状况。但在风险投资公司财务分析中,综合性人才缺乏,导致财务分析仅从风险投资公司本身的财务角度来分析,缺乏从行业层面、宏观层面的研究,更缺乏对投资方向和投资领域甚至投资对象的详细分析,很容易导致风险投资公司决策失误。

三、提高风险投资公司财务分析能力建议

科学的财务分析对风险投资公司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有助于帮助公司了解经营成果、财务现状和发展趋势,有助于为公司投资决策提供依据,有效防范决策失误导致的财务风险和资产损失,保证公司稳定持续发展。提高风险投资公司财务分析能力的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注重项目评估分析

风险投资公司通过对投资对象进行科学的评价,能够使公司选择合适的投资对象,降低财务风险。风险投资公司首先应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尽可能了解将要投资项目的相关信息,并运用敏感性分析、概率分析、投入产出分析等多种方法,确保风险投资公司在有效规避风险的同时,实现收益最大化。由于投资对象在经营过程中存在各种风险,随时可能因为产品问题、经营不善等倒闭,因此风险投资公司不能将所有资金一次性投入到项目中。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风险投资公司要根据所投资企业的经营状况,利用会计核算和财务报表等信息,利用各种财务方法进行分析,确定每阶段投入资金量,应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进行监督和管理,防止资金被挪用的现象发生。

(二)提高对财务分析重要性的认识

风险投资公司领导者需要带头重视财务分析,把财务分析作为提高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重视财务人员的财务分析成果,积极利用财务分析的结果进行科学决策。而有效的财务分析结果要以会计核算的真实性为基础,因此财务管理人员需要加强会计核算的监督管理,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有效,防范会计信息失真,导致因利用财务分析做出的决策错误的现象产生。

(三)有效拓展财务分析范围

风险投资公司的财务部门在进行财务分析过程中,要以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利润表等为基本依据,通过各种指标分析把握公司基本经营状况,然后需要根据投资状况、政策变化、投资企业相关信息等进行详细分析,以深入把握公司发展前景,防范因外部因素发生变化导致公司投资发生损失的可能性。

(四)提高对财务分析成果的利用

财务分析的目的是寻找存在问题,并通过加强经营管理解决问题,为公司提供决策依据。因此,公司应重视财务分析成果,定期召开财务分析会议,讨论财务分析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及时改进等落实,使财务分析成果得到充分利用的同时,提高财务分析人员对财务分析的重要性认识,发挥特长,使财务分析做的更好。

(五)提高财务分析人员综合素质

由于风险投资公司面临的财务风险大于一般企业,因此财务分析对风险投资公司的意义更加重要。很多风险投资公司的人员知识上存在局限性,实践经验薄弱,风险控制意识不强。因此,公司应重视财务人员建设,选择和吸收优秀的财务人员,尤其注意选择具有综合性素质的财务人员,提高综合分析能力。此外,风险投资公司应向国外具有完善管理经验和财务分析能力的风险投资公司学习,选派财务人员出国交流学习,提高财务人员自身素质,培养国际性财务分析人才。

参考文献:

[1]蓝宁.风险投资的财务运作[J].中外管理导报.2001年第九期

[2]胡淑姣.对我国风险投资财务管理的新思考[J].2001年第五期

[3]贺彩萍.论企业财务分析的局限性[J].上海企业,.2004年第十二期

[4]王红梅.现行财务分析指标体系思考[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6年第一期

分析公司的财务状况范文7

财务报告,也称财务会计报告,是指企业对外提供的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的文件。财务报告包括会计报表、会计报表附注和财务状况说明书,其中,会计报表是财务报告的主体和核心,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及其相关附表。公司财务报告的功能在于以货币形式提供关于企业经济资源、义务以及影响它们经济活动的连续记录。这些项目及其任何变化按照编制报表日公认的财务会计准则加以确认和计量。财务报告的目的是提供关于企业及时、相关、可靠的量化的财务信息。

财务报告关系到高级管理者所关注的许多问题,如公司战略、与股东的关系、公司股价、股利政策及资本结构。由于信息不对称,财务报告使用者很难获得公司全面、准确的内部信息,获得信息的手段和渠道比较缺乏,分析公司财务报告就成为较佳的信息获取手段。

一、注意阅读审计报告

公布公司的财务报告通常会附有一份由审计人员出具的审计报告。审计报告是专业的注册会计师根据独立审计准则的要求,在完成预定的审计程序以后出具的对被审计单位财务报告表示意见的书面文件。它是对整个财务报告质量高低的总体评价,一般有四种类型:无保留意见;保留意见;否定意见;拒绝发表审计意见。这四种意见中,后三种属于不利意见,注册会计师将对其提出不利意见的决定作出必要的说明。与财务报表一起的审计报告必须与报表一起阅读。分析财务报告时,应当特别注意这些不利意见,尽量剔除引发这些不利意见的错误根源所造成的影响,以期获得客观、真实的会计信息。

二、会计政策选择分析

财务会计和披露决策反映了许多基本惯例或概念,它们或多或少地被接受并用于指导选择适当的会计政策。在实务中,会计惯例多是功利主义的,它们之所以被接受源于它们有助于涉及会计数据的决策。会计政策的选择形式上表现为企业会计过程的一种技术规范,但其本质却是经济和政治利益的博弈和制度的安排。公司经理人员被允许作出许多与会计有关的职业判断,因为他们最了解公司的经营和财务情况。公司管理层的财务决策对财务报告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包括影响财务报表数据、分析人员对数据的理解、会计规则的选择、科目调整、格式选择和计量判断等。

财务报告分析的目的就是对交易和事项加以确认、评价公司会计数据反映经济现实的程度以及执行会计政策的正确性。分析公司运用会计政策灵活性的性质和程度,确定是否调整财务报告的会计数据,以消除由于采用了不恰当的会计方法而造成的扭曲。

一般来说,分析一个单位选择会计政策、估计的程序是:1.辨明关键的会计政策;2.评价会计灵活性;3.评价会计战略;4.评价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5.辨明潜在亏损;6.消除会计扭曲。

三、全面分析财务报告

财务报告的主体和核心是会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股东权益变动表及其相关附表。表与表之间都有紧密的联系,单独分析某个报表是不可能对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和发展趋势了解全面的。因此,将报表与报表分裂开来分析是得不到全面、可靠的信息的,甚至会得出错误的结论。正确地分析应是全面和系统的,如在分析销售收入时,单看利润表上的销售收入是没有太大意义的,因为有些收入可能是通过赊销方式取得的,并不是所有在利润表中的收入都已变成“真金白银”,这时分析销售收入就要结合资产负债表中的应收账款项目、现金流量表中的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栏目中的数字进行分析,如果结合会计报表附注中的有关情况说明则更佳。在分析财务报告时寻找报告中的关键数字是很有必要的,也是分析报告时的重要技巧,不可轻视和忽略。一拿到报告就从头到尾、逐字逐句地阅读和分析是不明智的,这样做没有方向,没有重点,前看后忘,得到的信息只能是片面和零乱的。一般来说,拿到报告后,先审阅如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利润、现金流量等几个反映总体方面的关键性的数字,对企业的经营规模、经济效益、财务状况有一个大体的印象。然后再根据自己的需求进一步分析,如债权人更关心收益质量和资产的安全性,而投资人则更关心成长性方面的数据。将上述数字与本企业上年指标相比,与同行业平均水平相比等,寻找其中正常的或可能异常的迹象,便于在具体分析时能够把握大局,抓住重点,使具体分析更具针对性,提高分析效率,增强分析的准确性。在作财务报告分析时,一定要重视对报表附注的分析,因为许多在报表中未能反映的信息往往通过附注予以披露,如公司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账户余额详细说明、表外负债及风险、或有负债等信息。在分析会计数字之前必须先阅读附注。

四、合理运用财务比率分析

财务比率是解释财务报表的一种基本分析工具,它通过一些数学方法把财务报表中的某些项目联系起来。财务比率是对财务报告信息进行重新组织的结果。比率分析旨在评价公司当前和过去的业绩,并判断其业绩是否能够保持。财务比率分析应根据公司和公司所属行业的特点进行具体分析,从中找到一些对分析公司及其所属行业有用的线索。包括:将公司与同一行业内的比率对比;将公司在各个年度或各个会计期间的比率对比。财务比率分为四类:一是流动性比率;二是偿债能力比率;三是资金管理能力比率;四是盈利能力比率。就具体目的而言,不同财务比率的作用大小是不一样的。在开始分析时,应就自己分析的目的来选择相应的比率类型,然后计算那些最能达到目的的比率。在分析时,要将一定时段内的某一比率与标准进行对比,深入分析它们之间的主要差异和原因,最好从多角度来对多种比率进行比较,加深对财务报表的理解。

但要注意,财务比率分析有很大的局限性,这是因为:一是财务数据可能会受到管理层的重大影响。二是比率分析只反映数量性的信息,对诸如管理层道德观、能力等质量性因素未考虑。三是因为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不同,公司间比率的比较可能有误导性。四是孤立的一项比率没有太大意义。五是根据财务报表计算出来的比率反映的是公司过去的情况。所以,运用财务比率分析时,不要被其误导,只有灵活使用,才能使之成为一种有用的分析工具。

五、重视收益质量与成长率分析

在为一个公司的股票进行定价时,投资者一般会通过研究公司财务报表所反映的收益水平和收益变动情况,结合公司目前和未来经济价值创造能力来作出评价,这项研究和评价称之为收益质量分析。收益质量分析着重进行两项评价:一是公司收益质量的绝对水平;二是公司收益质量的相对变化。绝对收益质量评价影响到公司的价格收益倍数;收益质量变化体现了公司经济价值的正面或负面的变动,这个变动是由营业环境或财务环境的变化或者前景变化引起的。

通常收益质量评价可以做如下解释:高质量收益指标较好地反映了公司目前的状况和未来前景,同时表明管理层对公司经济现状的评价较为客观;反之,低质量收益指标表明管理层可能夸大了公司真实的经济价值,对公司状况进行了粉饰,或者表明管理层没有客观地反映公司目前的状况和未来前景。收益质量上升表明管理层的决策越来越客观地反映了公司环境,同时也表明了公司增加经济价值不是依赖于降低收益的质量,而是提高了创造能力;反之,收益质量下降表明相对于过去,公司目前状况和前景正在恶化,管理层通过降低收益质量来增加收益,企图向外界传达比公司实际状态要好的经济状态信息。可见,收益质量分析突出了公司目前和未来的替换价值创造,因而可称之为实质性分析。

要分析收益质量应特别注意识别“会计红旗”。会计红旗表示公司收益下降或对收益不利的影响因素,如审计报告有异常的言词;公布日期比正常的日期晚;应收账款的增长与过去的经验不一致等等。“会计红旗”可能暗示,公司特征正在发生变化,公司的会计数据具有潜在误导性,或者在分析报表过程中需要格外注意。

成长率分析对公司的定价具有重要的意义。公司价值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司销售收入、收益及股利的预期成长率。一般来说,成长特点和成长分析主要包括三个步骤:1.对成长率的各个变量进行数量计量;2.说明各种成长来源,包括成长来源的数量性分析,也包括质量性分析,重点是各种来源之间的相互关系、公司经营特点和财务特点、研究会计期间的外部环境及其变化趋势;3.预测未来的成长水平和预测分析可能的财务效率和经营成果。

无论是收益质量分析或成长率分析,都要着重对现金流量表进行仔细地分析。分析现金流量表,我们可以得到许多很有价值的信息,可以看出资产和负债之间关系的变化,特别是收益与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之间的关系,是收益质量分析非常有价值的信息。如虽然收益增加了,但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减少了,这表明收益增长可能是通过非经营活动取得的;股利低于收益但高于经营活动现金流量,这意味着目前的股利水平可能是不可持续的。

六、参考其他重要的信息

分析公司的财务状况范文8

摘 要:本文简单概括了现金流量表的基本内容,在此基础上,阐明其会计分析的重要性,然后分析了现金流量表分析的内容,及其重点事项,分析现金流量各指标,能够充分把握企业资产的流动性,衡量和评定其财务状况,为公司管理层做出正确的决策提供依据,最终能够为管理层理性投资提供必要的帮助。

关键词:现金流量表;财务分析;应用

通过分析现金流量相关资料,能够充分了解公司盈亏状况,同时能够合理评估企业财务状况。为财务管理工作者科学分析公司长期发展提供帮助,使投资者理性投资。

一、现金流量表概念内涵

首先,现金流量表属于会计报表范畴,其能够体现企业某段时间内现金流入与流出信息。此处,现金即指公司库存现金以及可以随意支配的存款。其可以体现出资产负债表中每一项目对现金流量的作用,对企业经营运作加以分析,利用现金流入和流出数据,其对于企业的短期生存能力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其次,现金流量表会计分析具有非常中有的作用。现金流量表经由对公司盈亏状况的分析,体现出其现金流动状况,找出公司亏损问题,在此基础上,尽快选择应对措施。同时,还能够根据公司整体财务状况,对其负债、支付以及利润等方面的能力进行评估,,对企业未来进行合理投资。

二、现金流量表会计分析的主要内容

首先,分析企业整体财务状况。现阶段,财务分析已发展成企业经营运作过程中的重点工作内容。比较而言,财务分析和别的工作存在很大的差异,其能够对企业各个部门提供经费保障,并且还可以对企业不同部门的工作提供参考依据。作为财务分析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项,现金流量表对财务工作发挥着重要的促进作用,特别是可以科学合理的得出企业当前财务状况。例如,某个公司在实践中引入现金流量表之后,能够把现金流量表里面涉及到的许多数据当做其初步的判断依据,利用分析企业重点项目的变动状况与具体进度状况,能够弄清楚现阶段的经营情况、今后的投资重点、职工的工作安排等诸多方面的内容。通过这些就能够评价公司到底处在高速发展期,或者发展滞后。其次,结构分析。尽管现金流量表属于十分科学合理的财务分析方法,然而不要盲目的对其进行应用,同时应当结合许多其他财务工作,这样才会获得理想的效果。一直到现在,现金流量表一方面可以准确判断企业整体财务状况,另一方面可以对分析公司的结构状况,为公司长期发展规划提供参考依据。严格而言,利用公司每一个项目中的流入与流出量在总流入与流出量中的份额,就可以充分体现公司运作的现金表现形式。同时,通过现金流量表来进行结构分析,通过这种方式,能够从流入结构中得到现金流量的来源,弄清楚其现金流量的方向,这样就能够帮助企业在亏损的时候可以找到其原因所在。总而言之,通过应用现金流量表,可以科学合理的实施结构分析,同时不会产生非常严重的误差,具有非常高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再次,分析净利润。从公司整体运作状况入手进行分析,以公司盈亏、支出、收入为重点内容,对比公司净利润与现金流失状况情况。通过分析比对就可以反映出利润在现金流动过程中的动态变化,从而能够得出现金流量表的改变及其数目。

三、分析中应当关注的问题

第一,应当弄清楚分析的重点。分析过程中需要结合有关资料进行,从客观上体现出公司现金流入与流出的具体状况。弄清楚现金流量表的结构及其特征,充分考虑公司净利润与负债表相关数据,科学合理的对公司损益进行衡量和评定,为公司今后投资与管理提供参考依据。第二,关系分析应当针对现金流量表的分析步骤进行。从财务与会计分析两个方面出发,针对公司会计分析出的具体财务状况,提供准确、可靠的财务信息,为充分确保财务分析结构的真实、可靠大小基础。为财务分析做好铺垫,通过分析结构,利用科学合理的技术和手段,将非常详实的数据提供给公司管理工作者。第三,分析的方法。分析现金流量表的时候,具体能够通过现金流量结构分析法来进行。实质而言,某一公司在经营日程里面,不管是一些规模较大的项目或者平时的许多小单子,均应当分析其现金流量表,在此基础上,才能够制定科学合理的谈判方式与发展方案。严格而言,分析企业的现金流量表,是在同个时间段内对对比企业各个项目,通过这种方式来分析数据对公司现金流量的重要性。现阶段,经济高速发展,企业内部存在诸多方面的问题。从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开始,大多少公司的认识逐渐改观,开始注重积极提升自身实力,不再单纯的抱怨外部条件的恶劣。

采用现金流量表的分析方法,具体应当做好下列几点内容。首先,充分考虑公司运作的现实状况,在此基础上,客观公正的分析出内部的盈利与亏损部门;第二,在各项工作中引入现金流量分析,尽可能的细致,但是一定不要太过繁琐;再次,针对各个阶段的现金流量表进行细致深入的分析,具体来说,可以根据月度、季度或年度来加以分析,同时还应当还同期数据进行比对分析,避免某一次出现问题而引发一定的连锁影响。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及其对现金流量表分析的认识程度不断提高,企业一定会针对现金流量表的指标进行客观性的考核,使其能够健康持续发展。

结束语:综上所述,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利用现金流量表分析,使公司相关工作者了解公司现金流向,使其能够从总体上了解公司损益状况,使企业高效的支配与管理资金,在此基础上,使企业管理者做出正确的决策,来确定公司今后的发展方向,从而能够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

分析公司的财务状况范文9

关键词 财务预警 上市公司 会计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上市公司的财务预警能在结合财会、金融以及市场营销等理论的基础上,通过采用比较分析、因素分析和比率分析等分析方法,实现对公司的财务活动的分析和预测。虽然财务预警能够有效帮助上市公司及时发现和扭转财务恶化状况,但部分上市公司的决策层仍缺乏主动运用财务预警系统的意识,存在会计信息失真、预警指标和预警模式选择不当等问题,影响着财务预警在上市公司中的应用效率。我们应对此进行深入研究,寻找其有效应用策略。

一、建立真实的财务预警信息库

上市公司的信息库数据主要来源于公司内部的各种财务报表、各种交易的处理信息以及外部环境中的国家政策、法规信息等有可能影响公司生存发展的各类信息源。由于上市公司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使得委托关系的存在越来越普遍,人和委托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常常引发道德风险。部分管理人员为了谋求自己的个人利益而操纵公司的会计信息,甚至提供虚假会计信息,严重影响到上市公司应用财务预警系统的有效性。为此,建立一个完善的财务预警信息库成了上市公司有效应用财务预警机制的关键步骤。公司应尽快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建立衡量信息实效性、预测性、系统性、动态性的明确指标,保证信息库的信息资料真实可靠,并及时更新,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需求。此外,上市公司还应对信息库进行定期的维护与更新,保证其顺利应用。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出财务预警系统的基础功能,为公司的财务危机提供及时准确的预测。只有这样,上市公司才能为财务预警系统的分析、监控提供真实而广泛的数据,全面发挥出财务预警的应用功能。

二、选取科学的财务预警指标

指标的选择及其体系的构建决定着财务预警系统的科学程度。上市公司应结合公司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纳入现金流量指标来分析和测算公司财务状况中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和发展能力。其中,每股收益、每股现金流量、资本积累率、每股净资产、资产负债率、净资产收益率、销售增长率、流动比率、经营现金净流量、总资产周转率等是构建预警机制的重要指标。由于公司的最终目的是获得利润,因而利润状况能真实、直接地反映出上市公司的实际经营状况。当某一上市公司长期处于亏损状态而没有盈利的话,其运营能力和偿债能力也会受到极大的消极影响。因而在应用财务预警机制的过程中,上市公司应对盈利状况预警指标加以重视。一般来说,盈利状况预警指标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成本费用状况预警指标。上市公司可采用成本增长率以及成本与盈利敏感系数等指标来分析成本现状;二是利润状况预警指标。上市公司可借助资产净利率、销售毛利率和权益回报率这一类指标来衡量利润所得情况。只有根据公司的实际所需来科学选取预警指标,相关财务预警机制的应用才能落到实处,真正反映出上市公司的财务现状。

三、建立有效的财务预警模型

大部分上市公司的财务危机都是在经营管理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财务预警模式的有效应用有利于上市公司及时发现并扭转财务危机局势,应受到充分重视。当前学者在研究中往往把将财务预警模型分为单变量预警模型、Z计分模型以及人工神经网络模型这三大类型。其中,Z计分模型又称为多元线性判别模型,是我国上市公司应用最为广泛的财务预警模型。在应用的过程中,财务工作人员可从信息库中调用公司收集整理的各种数据资料,把计算所得的财务指标和数据代入相对应的财务预警模型中,求出模型的预测值。

其中,预警模型预测的分析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一是简化预警运算过程。预警模型当中所使用的变量都来源于公司信息库,不仅比较容易获取真实数据,而且在计算模型预测值的运算过程变得简单快捷。这对于上市公司的财务工作人员来说,简化的预警模型更具有实际应用的价值;二是及时发现财务危机。Z计分预警模型的应用可以预测上市公司在数年后的财务状况,及时敲响财务风险警示;三是准确预测财务危机。当Z计分模型计算的结果一致时,如分析结果都预测上市公司会陷入财务危机,那么就可以基本肯定该公司在预测年份会陷人财务危机。如果预测结果不完全一致时,则可以优先考虑多个模型同时预测的结果。通过应用财务预警模型,上市公司能够及时而准确地判断是否会发生财务危机,从而做出更为科学的决策,促进公司的长远发展。

四、结语

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上市公司应树立新型管理理念,并通过建立真实的信息库、选取有效的预警指标和建立科学的预警模型等方法,提高财务预警的应用效率。只有这样,上市公司才能更好地强化对内外财务风险的应对能力,在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

(作者单位:淮海工学院)

参考文献:

[1]唐晓玲,郑.财务危机预警的主成分视角.中外企业家.2011(11):98-99.

分析公司的财务状况范文10

以往公司财务预警研究主要基于财务指标预测公司财务状况。文章强调,对于转轨时期的中国企业财务预警研究,基于财务指标的分析,虽然能够给出财务困境发生的概率,但却难以给出财务困境的深层次解释,特别地,对于财务困境早期预警具有较大局限性。鉴于此,文章在财务指标分析的基础上,引入公司治理、投资者保护等因素,综合分析上市公司亏损困境的原因,并比较分析了基于财务、非财务指标及综合指标的预测模型的有效性,进而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财务预警;财务因素;非财务因素

ST股票是指境内上市公司连续二年亏损,被进行特殊处理的股票。对财务状况和其他财务状况异常的上市公司的股票交易要进行特殊处理。财务状况异常指:(1)连续两年亏损;(2)每股净资产低于股票面值:(3)注册会计师出具拒绝表示意见或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等等。其他状况异常指:(1)由于自然灾害、重大事故等导致公司生产经营活动基本中止,在三个月以内不能恢复;(2)公司涉及诉讼赔偿金额累计超过净资产值50%;(3)可能依法破产;(4)公司董事会无法正常召开;(5)其他异常状况。本文中所研究的ST是排除其他状况异常以及否定审计意见之外的被特殊处理的公司股票。

因为财务状况异常情况的界定符合企业财务状况不健康的标准,而财务状况不健康可能会导致财务危机,可见因财务状况异常而导致公司被ST与财务危机有一定的联系。另外,虽然国外的实证研究大部分是将破产作为财务危机的标志,但在我国股票市场,上市资格是作为一种珍贵的“壳”资源。即使上市公司面临破产,也会有其它公司接收(借壳上市),在我国很少有上市公司出现申请破产的情况。大部分ST公司是通过大规模资产重组才能摆脱特别处理的困境,所以特别处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公司已经陷入财务危机,因此本文认为财务危机和公司被ST之间具有很大的关联性。

将运用财务预警的理论和模型对公司被ST的征兆进行分析,试图找出公司被ST前几年可能出现的早期信号,是公司可以提前预防,财务适当、即时的防范措施,使公司对自身的财务状况加强管理,调整经营战略以更好的迎合市场的需求,从而避免被ST的厄运。因此在财务预警框架下研究公司被ST的科学性、合理性就成为本文的重要基石。

财务预警是对财务危机的预警,是指借助企业提供的财务报表、经营计划及其他相关会计资料,利用财会、统计、金融、企业管理、市场营销论,采用比率分析、比较分析、因素分析及多种分析方法,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财务活动等进行分析预测,以发现企业在经营管理活动中潜在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并在危机发生之前向企业经营者发出警告,督促企业管理当局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潜在的风险演变成损失,起到未雨绸缪的作用。财务预警的主体是财务危机,而财务危机与公司被ST之间有着很大的关联性,这一点已在前文论证,所以对财务危机的预警和公司被ST的预警有着必然的联系,从这一点上可以说明在财务预警的框架下进行公司被ST的征兆分析是合理的。

根据瑞思数据库提供的信息,筛选发生在2013年的ST股票。剔除数据不足和上市存活期较短的公司,剔除金融和保险业的财务危机公司,因为金融、保险业这个行业的会计制度性质特殊与一般行业不同,财务数据不具有比较性。配对样本在对应企业被特别处理当年没有被特别处理,且财务状况良好,即同一会计年度的正常公司。配对样本与对应企业具有相近公司资产规模(公司资产规模以注册资本作为代替)

从财务危机诱因分析与早期征兆分析可见,公司财务危机的作用机理在于:在财务危机诱因作用下,公司必将产生财务危机的危险征兆,而此征兆终将会以预警变量的形式予以显示,即从诱因到征兆再到预警变量,具有内在的逻辑关系,因此设计财务预警变量的框架应该是以变量反映特征、特征揭示诱因的逻辑关系;

公司财务危机出现的共性特征为现金流匮乏、偿债与长期亏损、资产营运效率低下乃至资产质量水分严重等等。这些特征可以从定量角度来设计一系列财务指标作为变量(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和成长能力),根据股权性质、董事会规模及两权分离的情况又可将其有机结合形成变量框架体系以全面综合反映和预测财务危机状态。

偿债能力:流动比例、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营运能力:应收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和总资产周转率。盈利能力:营业利润率、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报酬率、息税前利润率。成长能力:营业增长率、总资产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非财务指标包括是否政府控股,根据第一大股东性质判断,政府控股为1,否则为0;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区间,分为三个区间:20%以下,20%-50%,50%以上,其所对应的变量值分别为1,2,3;董事会组成人数;总经理和董事长是否两职分离:若董事长兼任总经理则该变量值为0,否则为1;前5位大股东持股比例和(Herfindahl_5指数);审计意见类型;高管持股比例;持股董事比例。

为了检验各指标变量在ST股和非ST股之间的差异性,我们首先需要确定样本是否服从正态性检验,以便进一步选择检验变量的方法。若经检验,总体服从正态分布,则适宜采用T检验进行分析;若不服从,则改用非参数方法来进行分析。

通过数据处理在假设总体为正态分布和置信水平为默认的95%条件下,共有7个指标P值大于临界值0.05,它们分别是:资产负债比率,总资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利润率,主营业务增长率,总资产增长率、Herfindahl_5指数服从正态分布;另有16个指标P值小于0.05,不服从正态分布。

通过各指标变量在ST组和非ST组中的均值、标准差、T检验值及其对应P值、非参数检验值(这里选用的是Kolmogorov-Smirnov检验值)及其对应P值。不难发现,在T检验中,流动资产周转率个指标的P值大于0.05;而在K-S检验中,是否政府控股,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董事会组成人数;总经理和董事长是否两职分离这几个指标的P值大于0.05,说明这些指标差异性不明显,不能较好的区分ST股和非ST股,应当剔除。

运用logistic模型对剩余显著性指标进行单独财务指标分析、单独非财务指标分析和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综合分析后得出结果。

财务指标:在t-3年方程拟合性较低,Cox & Snell R2和Nagelkerke R2分别只有0.076和0.102;在t-2年相比t-3年,方程拟和性有所提高,Cox & SnellR2和Nagelkerke R2分别达到了0329和0.439;在t-1年方程拟合度有很大提高,Cox & Snell R2和Nagelkerke R2分别达到了0.624和0.832。由此证明,在公司ST早期阶段,财务因素的影响并不显著;随着公司ST时间的临近,财务指标对ST的影响逐渐增强。

非财务指标:比较非财务模型与财务模型拟合性,在t-3年,非财务模型的Cox &Snell R2和Nagelkerke R2高于财务模型,证明在ST早期阶段,非财务因素比财务因素对ST影响显著;在t-2、t-1年,非财务模型的Cox & SnellR2和Nagelkerke R2低于财务模型的,证明随着ST时间的邻近,财务因素比非财务因素的影响显著。

从纵向看,财务模型的误判率分别为42.86%、19.05%和595%,非财务模型的误判率则分别为29.76%、27.38%和1667%,综合模型的误判率则分别为29.76%、17.86%和9.52%。可见,随着ST时间的临近,各模型预测的准确率都逐渐提高。从横向看,综合模型的拟合度在各年都最好,在t-3年,非财务模型和综合模型的预测准确性都高于财务模型,即证明对于公司ST早期预警,应特别考察非财务因素的影响。在t-2年和t-1年,综合模型的预测准确率与财务模型接近,二者都要高于非财务模型,这与以上不同模型对ST影响得出结论一致,即证明随着ST的临近,非财务因素对公司运营状况的影响已在财务指标上显现。

鉴于此,本文认为,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加强公司控制权监督,是避免公司亏损困境的关键;建立健全相关法律制度,切实保护中小股东利益,是避免公司亏损困境的保障;此外,有关部门还应加强上市公司重大关联交易、对外担保等信息披露,规范上市公司关联交易行为,完善上市公司对外担保制度,清理大股东资金占用,防止公司内部人利用职权,通过各种手段转移公司资产,以从根本上避免公司亏损困境。

参考文献:

[1]王健康.风险管理原理与实务操作[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

[2]许谨良.风险管理[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

[3]陈静.上市公司财务恶化预测的实证分析[J].会计研究,1999(4)

[4]张玲,张佳林.信用风险评估方法发展趋势[J].预测,2000(4)

[5]张玲.财务危机预警分析判别模型[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0(3)

[6]陈晓,陈治鸿.企业财务困境研究的理论、方法与应用[J].投资研究,2001,(6)

分析公司的财务状况范文11

【关键词】ST公司财务预警综合效益评价

一、引言

公司特别处理的规

定最早可以追溯到我国的公司法。《公司法》第157、158条规定,上市公司最近三年连续亏损,在限期内未能消除,不具备上市条件的,由国务院证券管理部门决定终止其股票上市。1998年3月16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了《关于上市公司状况异常期间的股票特别处理方式的通知》,要求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根据股票上市规则的规定,对状况异常的上市公司(包括财务状况异常或其他状况异常的公司)股票交易实行特别处理,即公司股票日涨跌限制为5%,中期报告必须经过审计,股票的行情显示有特别提示。如出现连续三年亏损,其股票即暂停上市。暂停上市后在第一个半年公司仍未扭亏,证券交易所将直接做出终止其上市的决定。如果公司实现盈利,则可以按程序申请恢复上市。1999年7月9日起,依据《公司法》第134条有关“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持有的股票可以依法转让”的规定,深、沪交易所对暂停上市的股票开始提供“特别转让服务”。2001年2月24日,证监会颁布了《亏损上市公司暂停上市和终止上市实施办法》,其中规定,暂停上市的公司在宽限期(通常为12个月)内第一个会计年度继续亏损的,由中国证监会作出其股票终止上市的决定。ST制度实施以来对上市公司的影响如何?理论界和实务界以及广大投资者对它的评价怎样?如何对它进行完善?本文拟对这些问题进行展开研究。

二、ST公司——处于风雨之中的诺亚方舟

ST公司作为一种特殊的公司群体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近年来,ST公司数量快速增多。截至2003年12月16日,深、沪两市共有136只戴有ST帽子的股票,涉及119家上市公司,其中116家是A股公司,同比增长了80%。ST公司被特别处理的具体原因多种多样,有些是由于利润追溯调整后最近两年连续亏损,如*ST星源、*ST江纸等;有些是由于不实资产扣除后,每股净资产低于股票面值,如ST东方、ST金泰等;有些则是因为年报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或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如ST麦科特、ST珠峰等;有些是ST公司虽然扭亏但没有满足撤销特别处理的条件而遗留下来的公司,如ST吉发、ST南摩等;有些是由于出现资产遭受重大损失、银行账号被冻结等重大经营及财务异常情况而被ST,如ST信联、ST啤酒花等。针对目前我国被ST公司的情况,陈瑜(2000)对此专门做了一个统计分析。截止1999年底,我国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中曾被宣布为ST的共有67只股票(包括A股和B股),58家上市公司(以下称为“ST公司”),其中,1998年27家,1999年31家,具体被ST的情况见下表:

*

三、ST公司的会计行为和会计政策选择——来自经济人假设的分析

1.经济人假设和会计行为的关系。经济人假设是西方主流经济学的核心概念之一。按照这种假设,人是通过深思熟虑的权衡和计算来追求最大利益的人,而“这种私利就其狭义而言是由预测或预期的纯财富状况来衡量的”(布坎南,1983)。AdamSmith(1776)指出人是有理性的,利已是人的本性,每个人都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人们的基本行为方式是在既定的约束与限制其追求自身的福利,当面对能够带来不同福利效果的种种方案的选择时,人们更愿意选择那些能够给自己带来较多好处的方案,而不是相反。我们认为经济人假设同样适用于法人的研究,所以ST公司的会计行为同样也离不开经济人假设的影响。

2.ST公司面临的现实及选择。ST给上市公司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要在证监会更严格的监控下,努力改善公司生产经营状况,以求摘去“ST”的帽子,恢复为正常上市公司;否则,将可能踏进更为沉重的“PT”家庭,进而面临摘牌的厄运。为此,ST公司只能有两种选择,即要么进行公司改革,要么进行会计政策变更。对前一种,企业常用的方法是资产置换、债务剥离等债务重组措施,但从目前的运行看收效甚微;对后一种,公司主要进行会计政策变更,但由于变更空间有限,企业难以达到目的。

3.ST公司进行会计包装——合理但不合法的选择。WilliamR.Scott认为会计信息生产具有私人动力和契约性动力。基于证券市场的法规政策压力,一些己亏损一年的上市公司为避免被特别处理,或是己连续亏损两年的公司为避免被停牌,在当年实际扭亏无望的情况下便产生了通过盈余操纵“扭亏为盈”,以逃避监管政策所规定的惩罚的心理。我国学者陆建桥(1999)针对亏损上市公司进行了实证研究,其结果显

示我国亏损上市公司“在首次出现亏损的年份,做出了能显著调增收益的操纵性应计会计处理,推迟出现账面亏损并因此而陷入困境的时间。”并且,为了避免公司连续三年亏损而受到管制与处罚,亏损公司在亏损及前后年份普遍存在着调减或调增收益的盈余操纵行为。而且为了达到摘去“ST”帽子的目的,ST公司往往采用各种合法及非法的手段进行包装,如:虚增收入(提前确认收入制造收入);虚减费用(递延确认费用、费用资本化、潜亏挂帐);关联交易(关联购销业务、转嫁费用负担、转让置换资产、计收资金占用费、托管经营);变更会计政策与会计估计(改变存货计价方法、改变折旧政策、改变坏账损失核算方法等);利用非经常性损益(处置资产损益、股权转让损益、债务重组收益、费用减免、税收减免、利息减免、地方财政补贴和返还等等);除此以外,我国一些企业还常常通过亏损平滑的办法来逃避被特别处理或摘牌的惩罚。亏损平滑指在已经发生亏损的情况下,公司会在某一亏损年度将以后年度还可能发生的损失提前确认,在一年内将亏损做大,从而间接为下一年的扭亏为盈提供基础。

四、对ST公司管理的缺陷——对现有制度和方法的反思

证券市场的相关制度安排不完善是不公正会计行为的外在诱因。不公正会计行为是上市公司、审计机构在现有制度安排下利益最大化的理性选择。所以我们在分析ST公司的上述会计行为不当时一定要结合现行的法规制度的缺陷进行展开。

1.指标规定的缺陷。当前被戴上ST帽子的公司主要是根据公司是否出现财务状况异常或其他状况异常,其中财务状况异常指公司连续两年出现亏损或公司净资产低于公司股票面值。我们知道,任何一个公司的经营从理论上说最终的结果有三种情况,即亏损、保本和盈利,但实际上只可能有两种——亏损和盈利发生。而亏损和盈利本身就是一个不太精确的值,既盈亏临界点本身就是一个理论推导的产物。从计算的过程进行分析,根据国际上普遍采用的多步式利润表对会计盈(亏)的计算为:销售收入-销售调整额-销售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营业外收益-营业外损失)-利息费用=净利润(或亏损)。从这个公式可以看出,只要公式左边的任何一项出现问题,必然导致右边的结论是错误的。而一个上市公司,其涉及左边的事项可以说是相当复杂和庞大的,所以我认为在这样的情况下得出盈利(或亏损)的答案是无法确保准确的。从计算的结果进行分析,上述公式计算的结果用符号表示只有两种,如果是号即为盈利,如果-号即为亏损(当然等号为保本,在此,不考虑这种情况)。所以我们认为在这样的情况下得出盈利(或亏损)的

答案是没有任何实质的意义。

2.时间标准的不科学。上市公司如果连续两年出现亏损或公司净资产低于公司股票面值将被戴上ST帽子。在这样的情况下,两年就是一个重要的分水岭。用两年有什么依据,为何不用一年或三年?而且我们有没有考虑外部环境对该公司的影响。根据生命周期理论,任何产品从最初投放市场到最终退出市场都存在一个有效生命的过程。各个过程可分为投放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等四个明显的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特征,所以我们在进行判断时一定要考虑该公司是处于成长期,还是衰退期的情况。如果是前者,也许盈利的曙光就在前面,也许再过一个月企业就会盈利,但就在公司良好的发展势头下,却由于连续两年微亏被戴上ST帽子,结果是本来马上就要迎来盈利的企业,却被一顶ST帽子推向了万丈深渊。当面临这样的结局时,任何一个理性的公司决策人都会要求会计进行财务报表的包装。

五、相关理论的分析——来自财务预警理论的启示

出现ST就意味着上市公司的财务已经出现警情。所以必须用财务预警理论来对之进行分析。首先我们要确定警兆,即要明确警情发生变化时的先兆。警兆包括警气警兆和动向警兆。在财务预警系统中,反映财务风险状况的一般属于警气警兆,而导致财务风险的经营风险状况属于动向警兆。当财务风险处于发作期时,其警兆通常表现为以下几种:一是财务警兆,如资不抵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出现负数;过度依赖短期借款;累计经营性亏损数额巨大;存在大额的逾期未付利润;无法履行借款合同中的有关条款;存在大量不良资产;重要子公司无法持续经营且未做处理;无法获得供应商的正常商业信用;难以获得开发新产品及其配套投资所需资金。二是业务警兆,如主导产品属于夕阳产业的产品;已失去主要市场、特许权或主要供应商;人力资源短缺。三是或有事项警兆,如贴现;担保;抵押借款;未决诉讼;其他数额巨大的或有损失。如果上述警兆出现后,相应的警情也就会发生。警情的级别程度就叫警度。财务预警的警度一般分为五种:无警、轻警、中警、重警和巨警。在财务风险“发作期”时警兆及评分标准为:有财务预警,则其组成项目各为3分,无财务预警为0分;有业务预警,则其组成项目各为4分,无为0分;有或有事项预警,则其组成项目各为1分,无为0分。如果警兆指标得分为0,则为无警;如果警兆指标0

所以,我们在分析ST公司的风险程度时一定要按照财务预警的理论来进行。正如葛家澍教授(2000)指出的那样“单个汇总的数据不能够充分传递一个主体的财务信息,必须根据项目的不同性质加以适当分类”。结合ST公司的特点,我们认为在对ST公司进行评判时也要进行综合考虑。

六、当前国内外财务会计报告综合分析的评述——为构建新的评价指标体系寻求理论支持

1.杜邦财务分析体系。杜邦

财务系统以所有者权益报酬率为核心指标,将偿债能力、资产营运能力、盈利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层层分解,逐步深入,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分析系统,全面、系统、直观地反映了企业的财务状况,其分解式为:权益报酬率=资产净利率×权益乘数=销售净利率×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通过以上几种主要的财务指标之间的关系全面系统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

杜邦财务分析系统面向外部,以提供综合信息为主,是一种有效的财务综合分析方法。但是,它分别单独观察各指标的变动情况,不能将各指标联系起来分析它们对总指标的影响程度,并不能满足企业加强内部管理的需要。

2.沃尔评分法。美国财务学家亚历山大.沃尔于本世纪初在《信用晴雨表研究》和《财务报表比率分析》中首次提出信用能力指数的概念,把若干个财务比率用线性关系结合起来,以此评价企业的信用水平。沃尔选用流动比率、净资产/负债、资产/固定资产、销售成本/存货、销售额/应收帐款、销售额/固定资产、销售额/净资产七个比率指标,并分别给以权重25%、25%、15%、10%、10%、10%和5%,按确定指标标准比率和实际比率计算相对比率,然后与其权数相乘即可确定企业信用总评分,以此评价企业综合财务状况。沃尔评分法的主要缺陷在于:无法从理论上证明指标选择数量的缘由、赋予权重大小的依据、某些指标异常变动时如何处理等问题。

3.z计分模型法(Z-scoreModel)。“Z计分模型”(Z-scoreModel)是美国人爱德华.阿尔曼建立于20世纪60年代用以预测企业破产的一个模型。“Z计分模型”的模型是:Z=1.2X11.4X23.3X30.6X40.999X5。其中:Z——判别函数值;X1——营运资金/资产总额;X2——留存收益/资产总额;X3——息税前利润/资产总额;X4——普通股和优先股市场价值总额/负债账面价值;X5——销售收入/资产总额。该模型中的五个变量分别反映企业的偿债能力(X1、X4)、获利能力(X2、X3)和营运能力(X5),五个变量汇总反映企业财务失败或破产的可能性大小。一般地说,Z值越低破产的可能性越大,阿尔曼根据美国1970~1973年的计算资料得出:如果z值小于1.81,企业出现破产的先兆,破产的可能性极大;反之,如果z值大于2.675,则表明企业的财务状况良好,破产的可能性很小;如果Z值在1.81~2.675之间,则是在阿尔曼所称的“灰色地带”,企业的财务状况很不稳定。“Z计分模型”比起我国当前判断企业是否进行ST的做法,应该说要科学合理得多。它综合考虑了企业的偿债能力、获力能力和营运能力。这个模型存在的一个最大问题就是它没有考虑企业未来的成长能力,同时它完全用定量分析的方法进行分析,但企业的许多具体情况完全用定量分析是不能实现的。

4.我国的财务评价指标体系。目前,我国的企业评价指标体系有三套:一是1995年财政部颁布的企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二是统计局、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1997年颁布的工业经济效益评价考核体系;三是财政部于近期颁布的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体系。我国于1993年7月1日开始实施的《企业财务通则》第四十三条明确规定:“企业总评、评价本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财务指标包括: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应收帐

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资产负债率、资本金利润率、营业收入利税率、成本费用率等”。财政部于1995年也提出了一套评价企业经济效益的指标体系,它包括:销售利税率、总资产报酬率、资本收益率、资本保值增值率、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应收帐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社会贡献率和社会积累率。在这三套体系中,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体系无论是评价方法、指标内容、还是评价用途均优于前两套体系。但由于该指标主要侧重于国有资本金的效绩评价,同时还存在有待充实、完善的地方。

对此,钱爱民(2003)提出从目前我国来看,有关方面尚未制定出评价企业财务状况的综合指标,理论界在这方面结合中国国情的研究尚属空白。

七、重新构建ST公司的财务分析框架——进行综合效益评价

针对ST公司的特点,我们在考虑设计它的评价指标时要注重其评价指标内涵的多维性,包括:广度维指标(将评价的视觉扩散到投资人、债权人、员工、市场及社会等诸多方面)、深度维指标(在评价的层次上,由表面业绩向内部经营挖掘)、远度维指标(就是在评价的时域上,由短期向长期,由现实成绩向未来发展潜力渗透)。

1.建立ST公司综合效益评价。由于投资者对ST公司最关注的是他们的投资是否能够得到保值和增值,所以进行综合效益评价是很有必要的。综合效益评价是指运用科学、规范的评价方法,按照“客观、公正、综合、规范、科学、全面”的原则,对企业一定经营期间的资产营运、财务收益、偿债能力和发展能力等经营成果,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做出真实、客观、公正的综合评价。

2.综合效益评价的思路、方法和对象。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按照“内容全面、重点突出、客观公正、操作简便、针对性强”的基本思路制定,以发展能力为核心,采用多层次指标体系和采取多因素逐项修正的方法,运用系统论、运筹学和数理统计的基本原理,实行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

综合效益评价的对象主要是那些连续两年发生亏损,即将被戴上ST帽子的公司。如果评价后,认为该公司具有良好的发展能力,同时经营风险不大的话,则可以将这个公司列人观测公司的行列,可以给其两年,甚至更多的时间进行发展。当然,如果经过评价,认为这个公司已经没有太大的发展空间,同时经营风险又大的话,则可以对其进行ST,并可以根据上述财务预警的警兆指标计算方法进行警情、警度计算。

3.综合效益评价的内容和指标设计。综合效益评价的内容和指标设计一定要考虑ST公司的特殊性,即ST公司的投资者的关注域和其他公司的不同之处。将公司的资产安全状况、发展能力状况、资产营运状况、资产流动状况、财务效益状况、偿债能力状况作为综合效益评价的主要内容。

4.综合效益评价的指标体系。综合效益评价的指标体系由评价指标和评议指标两部分组成,评价指标包括三层次的指标,其中资产安全

状况、发展能力状况、资产营运状况、资产流动性、财务效益状况、偿债能力状况组成一级指标,一级指标下分二级指标——二级指标反映效益评价的基本情况,可以形成企业评价的基本结论;二级指标下再分若干个三级指标——三级指标是依据公司有关实际情况对二级指标评价结果再进行逐一补充,以此形成公司效益评价的定量分析结论。评议指标是指对影响公司经营效益的非定性因素进行判断,以此形成公司效益评价的定性分析结论。在具体进行计算时可根据上述指标在ST公司的判断中所占的重要性确定分值,评价指标占80%,评议指标占20%,评价指标满分100分。根据各个一级指标在其中所占的重要性再进行分配,如确定发展能力评价为23分,它所属的两个二级指标可分别定为销售增长率13分,资本积累率10分,在二级指标下面还可以分出三级指标,总资产增长率7分,固定资产成新率6分,三年资本平均增长率10分。按同样的思路可将评议指标进行相应的划分和配予分数。

5.综合效益评价的评价报告和结果运用。通过采取以定量分析为基础,定性分析为辅助,实行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互校正,以此形成企业效益评价的综合结论。该报告是由评价工作组完成全部评价工作后,对被评价的公司在评价年度内资产安全状况、资产营运状况、资产流动状况、财务效益状况、偿债能力状况和发展能力状况进行对比分析、客观判断形成的综合结论的文本文件。它可由正文和附录两部分组成。正文的内容包括企业基本情况描述、主要指标对比分析、评价结论、评价依据和评价方法等。报告附录包括有关评价工作的基础文件和数据资料。

主要参考文献

陈瑜.2000.对我国证券市场ST公司预测的实证研究.经济科学,6

陆建桥.1999.中国亏损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实证研究.会计研究,9

葛家澍.2000.论财务业绩报告的改进.会计之友,8

李安定等.2004.上市公司财务失败预警研究,理财者,2

张津.2001.我国上市公司操纵盈余,避免亏损的研究.硕士论文

分析公司的财务状况范文12

针对经济危机下我国制造业企业陷入财务危机的现象,选取我国A股制造业共1399家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Z值模型对其财务状况进行研究,并探讨了引发其财务风险的原因和降低财务风险的对策。制造业企业主要可从提升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和盈利能力两方面入手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

关键词:

制造业;上市公司;财务风险分析;Z值模型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01011302

我国是制造业大国,制造业的发展对国民经济有着深远的影响。近年来伴随全球经济发展低迷的影响,有关我国制造业企业陷入财务危机的报道不绝于耳,对我国制造业企业进行系统全面的财务风险分析,找出引致财务危机的根源所在,并提出相应解决方案成为本阶段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本文采用Z值模型(Z-score model)的方法,对我国A股制造业各子行业上市公司的财务风险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比较,初步探究了引致我国制造业企业财务风险高的原因及其对策。

1 文献回顾

1.1 Z值模型简介

Z值模型于1968年由美国纽约大学Altman教授提出,其以1946-1965年间提出破产的33家企业以及33家非破产企业为样本,根据误判率最小原则,建立了著名的5变量财务预警模型,即Z值模型。受益于其良好的预测能力,Z值模型自诞生之日起便受到广泛关注,并日益成为企业财务风险预警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工具之一。1979年,Altman应用Z值模型对巴西企业的财务风险状况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发现Z值模型同样适用于发展中国家。

1.2 Z值模型在国内的应用情况

由于我国资本市场发展时间还不长,因此对企业进行财务风险预警研究在我国起步也较晚。近年来随着我国上市公司数量的大幅增加,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我国企业的财务风险研究,Z值模型也因此得到大量应用。向德伟通过选取沪深两地证券市场80家企业A股作为样本,并应用Z值模型对其财务风险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在国内应用Z值模型对企业的财务风险分析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徐秀渠应用Z值模型对沪深市场2007-2009年暂停上市或终止上市的32家企业进行分析后,认为采用Z值模型预测企业财务风险是有效的。

通过文献回顾发现:Z值模型在国内的应用主要集中于两个方面,一是探究其在国内的有效性,这一块已得到较多研究的支撑;二是应用Z值模型对某一细分行业上市公司进行财务风险分析,如王大伟,林艳芳、徐晓,李娜、田月昕、王宏等分别应用Z模型对我机械、

医药、农业上市公司的财务风险进行了研究预测。但尚未看到采用Z值模型对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财务风险进行系统分析的研究,本文将对这一领域的研究进行补充。

2 Z值模型参数及其样本选择

2.1 模型指标与设定

Z值模型判别函数为

Z=1.2×X1+1.4×X2+3.3×X3+0.6×X4+0.999×X5。Z值越小,企业财务风险越大。Altman研究发现:Z值小于1.81时,企业存在极高的破产风险,财务危机严重;Z值在1.81至2.99之间时,企业财务状况不明晰,存在较高的财务风险和破产的可能性;Z值大于2.99时,企业财务状况良好,没有破产风险。

Z值模型中的五个参数分别代表了企业的五项能力,各参数的值越大,则企业在该方面的能力越强。具体而言:X1为营运资金/资产总额,代表了企业资产的流动性;X2为留存收益/资产总额,反映了企业支付剩余的能力;X3为息税前利润/资产总额,衡量了不考虑税收和财务杠杆因素时,运用企业全部资产获得利润的能力;X4为权益市场值/总负债账面值,表明了投资者对企业前景的判断;X4为销售收入/资产总额,即为总资产周转率,反映了公司资产获得销售收入的能力。

鉴于我国会计准则同国际会计准则存在一定差异且我国股市非流通股无市场价格,本文对Z值模型各项指标的设定做如下调整:X1为(流动资产-流动负债)/资产总额;X2为(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资产总额;X3为(利润总额+财务费用)/资产总额;X4为(每股市价×流通股数+每股净资产×非流通股数)/总负债账面值;X4为主营业务收入/资产总额。

2.2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本文采用A股申银万国上市公司一级行业分类标准,所选取的制造业包括电子、纺织服装、化工等12个一级子行业,而剔除了餐饮旅游、金融服务等11个非制造业子行业。选取的公司为2011年12月31日前上市的公司,共计1399家上市公司。财务数据均取自各上市公司2011年年报,其中每股市价取2011年12月31日收盘价。

本文所采用的数据均选自经证监会批准公布的各上市公司年报及Wind资讯,财务数据准确性和可信度高。

3 模型结果与分析

3.1 模型结果

通过对原始数据进行采集并按照Z值模型判别函数计算后,得到制造业各个子行业上市公司的Z值得分,各子行业上市公司Z值得分散落于不同区间的公司数量及其所占比重如表1所示。

3.2 讨论与分析

通过对上述模型结果进行分析,可发现我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在财务风险上表现出如下几个特点:

(1)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整体财务状况较好。

在所选取的1399家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中,共有867家企业的Z值大于2.99,即这些企业财务状况稳健,没有破产风险,占比达61.97%。而存在极大财务风险的企业相对较少,为251家(含40家ST企业,ST企业主要集中于这一区间),占比17.94%。整体上来看,我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财务状况相对稳健,绝大部分公司财务状况良好或仅存在一定程度财务风险。

(2)制造业各子行业财务状况分化较大。

在制造业下属的12个子行业中,不同行业财务风险状况存在较大差异,食品饮料、医药生物、电子、信息设备等4个子行业财务状况最好,存在极高财务风险的公司比例均不到10%,接近8成的企业财务状况良好。而黑色金属行业(主要为钢铁企业)财务状况最差,超过一半的企业存在极大的财务风险,财务稳健的企业占比仅为20%左右。各子行业财务状况分化较大,可能和经济形势低迷对各子行业影响不同所致。

(3)多项因素导致企业财务风险提高,主要可从两方面着手降低财务风险。

在财务状况不同的三类公司中,其X4指标数值较为接近,即资产周转率差异不大;而其余四个指标均存在明显差异:财务状况良好公司的数值明显高于存在一定财务风险公司的指标值,存在一定财务风险公司的数值又明显高于存在极高风险公司的指标值。即各类公司在资产流动性、再投资能力、资产盈利能力等多方面均存在较大差距。

基于上述对导致企业财务风险提高的因素分析,主要可从两个方面来降低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财务风险。首先,保证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在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中,存在极大财务风险公司这一指标均值为负值,资产流动性非常低,在外部环境不好时,很容易陷入财务危机,企业应适当提高流动资产比重,加强流动资产管理,以降低所面临的财务风险。其次,增强企业资产的盈利能力,盈利能力的提升是企业增加营业收入和留存收益的重要保障,也是企业获取投资者信心、提高再投资能力的关键所在。

4 结论

从Z值模型的分析结果来看,我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整体财务状况较为良好,但不同子行业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分化较大,仍有部分企业存在极大的财务风险,这些企业主要应从提升企业资产的流动性与盈利能力两个方面入手,从根本上解决导致企业发生财务风险的根源,进而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

作为影响我国国计民生的制造业,在目前经济形势不景气的情况下对其进行财务风险分析非常重要,本研究成果可为制造业企业识别和降低财务风险提供参考。但出于数据的可获得性,本研究以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因此很多非上市企业的财务状况没有纳入研究范围,这是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1]Edward I.Altman.Financial Ratios,Discriminant Analysis and the Prediction of Corporate Bankruptcy [J].The Journal of Finance,1968,23(4):589609.

[2]Edward I.Altman,Tara K.N.Baidya,Luis Manoel Ribeiro Dias.Assessing Potential Financial Problems for Firms in Brazil [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1979,10(2):924.

[3]向德伟.运用“Z记分法”评价上市公司经营风险的实证研究[J].会计研究,2002,11:5357.

[4]徐秀渠.Altman’s ZScore模型在企业风险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经济经纬,2010,(4):103106.

[5]王大伟.基于ZScore模型的我国机械类上市公司财务预警分析[D].武汉:武汉科技大学,2008.

[6]林艳芳,徐晓.Altman Z值法的财务危机预警研究――基于我国医药行业沪市上市公司数据[J].商情,2010,(16):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