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分析化学习题

分析化学习题

时间:2023-05-30 09:13:37

分析化学习题

分析化学习题范文1

关键词:高中化学;复习环节;习题拓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1-107-01

高中化学教材中包含很多复杂化学式,并且在参与计算时也有很多应用技巧,每学完一章内容必须针对教材设置一定习题复习环节以巩固所学内容,并建立一个完整的知识框架。而化学这门课程的复习环节就是学生做题,然后从习题中查找自己对知识点理解的漏洞并再次加强学习,而这也是化学课程学习的一般方法。因此老师在讲解习题时一定要讲究技巧,题型要足够典型,这样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并有效提高学生的化学成绩。

一、教师开展习题拓展环节的有效途径

新教学制度虽然要求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角,但是老师也要起到主要的引导作用,在化学复习环节一定要运用有效的方法,才能将教学顺利进行。

1、熟悉教材并将教学目标明确化

我国目前还属于应试教育,尤其是高中课程,学习的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了高考中能够取得好成绩。因此老师在复习环节应该充分熟悉高考考试大纲,熟悉教材各个环节的教学要求,把握住考试重点让学生做习题时要有一定的针对性以有效提高学习效率。特别是在复习一些容易混淆的知识点时,更要针对大纲对其进行总结。例如在学习Na2CO3(纯碱、天然碱、口碱及苏打)、NaHCO3(小苏打)及Na2S2O3(大苏打)时,这些在平常学习时是最容易出现错误的,所以教师应该针对这样的并且考试大纲所要求的易混淆知识点进行典型分析,教学中以教材为中心但又不能全部照搬课本,灵活教学以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2、认真观察以做到了解学生具体情况

每个班级的学生学习水平也是不一样的,复习环节进行习题拓展时不能完全依赖于讲解习题,要观察学生的反应效果。例如老师在讲解某一习题的时候,在上面提问什么问题学生都不回答,只是盯着老师看也不点头回应,这时候老师就要停止讲解了,学生一定是听不懂时才会有如此反应。所以老师要认真观察学生,从学生的角度去习题讲解。充分了解学生对每一章节知识掌握的水平以及对知识点的发散思维能力,针对每道典型习题要从各个角度进行分析,达到复习的最终目的,即温故而知新。例如在对钠元素复习的时候不能就题论题,要对知识点进行拓展,将所有关于钠的内容都要串联起来,让学生回答苏打、小苏打及大苏打的化学式以及三者的常用题型。

3、研究习题并选择典型实例进行讲解

化学是一门与人们日常生活有紧密联系的课程,各类题目中都包含各自的思想及化学解题技巧,老师熟练掌握习题类型对授课效率及学生成绩的提高都具有重要作用。特别是在复习时,老师一定要对知识结构熟练掌握,针对相关知识要能立刻梳理出有关题型及考试常见类型题目。大多题目都是换汤不换药,所以老师每讲解一道典型例题时对考试中常见的题目要进行串联,多层次、多角度的分析题型,达到以不变应万变的教学效果。例如,老师进行复习前要根据所在省份对历年高考化学中常见题型、考点趋向进行深层次的分析,并选取一些习题结合课本进行再加工并布置给学生,让学生“见多识广”。此外老师还要借鉴其它省份高考试题,在课堂上讲解并进行知识拓展,切实把握高考命题趋势。

二、习题拓展在化学复习环节的实际应用

化学复习环节最常见的方式就是习题拓展,实践也表明这也是最有效的复习方式。它不仅可以让学生对很久之前学的知识进行巩固,而且还可以通过知识点拓展进行创新,从而将化学课本的知识网络进行梳理清晰。

首先,老师在引领学生复习时应该针对典型例题,并从多个角度对其进行变换,以解决试题为目的将教材知识结构化。比如:高中化学考试大纲通常会要求学生熟悉常见的化学物质,考试的时候出一些物质鉴别的试题,那么老师就要向学生讲明白考试常见化学离子鉴别方式。而且考试时还会有一些让学生根据题目要求进行自行设计、或者是对题目中实验设计方案进行评价,找出其中不恰当的地方并进行改进。这就要求老师对常见气体及化学离子在有干扰时进行鉴别的知识进行串联(因为在正常情况下很多气体或者固体物质都是混合在一起的),例如有试题是这样的:不知道某瓶物质中是否含有二价铁离子(Fe2+),但是确定含有三价铁离子(Fe3+),一般常用检验Fe2+的方法都是向物质中滴如硫氰化钾(KSCN)或者是氢氧化钠(NaOH),但是题目中常常会给出药品限制,使得不能用常见方法达到检测Fe2+的目,只能根据Fe2+的还原性与酸性环境中具有较强氧化性的高锰酸钾相结合进行鉴别。

其次,老师应该结合习题进行归类分析,从习题实质将知识点进行结构化。由于是在复习环节,老师一定要将具有相似性质的物质进行对比讲解,以加深学生的理解程度。例如硝酸(HNO3)与浓硫酸(H2SO4)在通用性质上非常类似,复习课堂上老师可以将二者具有代表性的性质进行归纳总结,加深学生对物质类别鉴定知识的了解。比如在对某常见选择题中,对浓硫酸和浓硝酸性质阐述选出错误项时提到二者都是常用干燥剂,这显然是错误的,但是老师要根据题目进行知识拓展,讲解出虽然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但是浓硝酸易挥发的性质。以此来将各类知识进行系统并结构化,提高高中化学复习效率。

化学是一门与各类物质打交道的学科,也是以实验为学习的前提,更是对各类习题的选作与讲解的过程。因此老师要将习题拓展在复习环节合理利用,做到对旧知识的回顾及对新知识的探索,加强学生对问题的质疑能力,培养学生对事物的创新思维,并最终提高化学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 胡广爱.高中化学复习课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策略[J].吉林教育,2012,23:42.

分析化学习题范文2

一、精选习题,示范讲解,充分发挥例题的作用

例题教学不仅有助于学生理顺解题思路,复习巩固知识和明确解题规范,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但由于课堂时空有限,化学习题类型繁多,不可能面面俱到。为此,教师必须对例题进行筛选,精选典型的、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习题作范题,从方法步骤着眼,从解题思路入手,注意引导学生认真分析题意,弄清要求和条件,找出例题所涉及的知识点,以及要求解答的问题与已知条件的关系,抓住解题关键,形成正确的解题思路和方案,并适当列出解题格式、要点和注意事项,使学生从解题思路、方法、层次和规范要求等方面受到启发。通过对典型例题的剖析,不仅可以收到以题及类举一反三、的效果,更重要地是可以达到明确概念、掌握方法、启迪思路、培养能力的目的。

二、选好习题,组织训练,培养思维能力

习题练习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知识间的纵横关系,掌握知识的系统性,而且有助于学生掌握题型,开拓思路,熟悉解法,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去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能及时反馈学生在知识和能力上的缺陷,是诊断学生学习困难的重要手段。因此教师必须加强习题训练,但不能将学生引入“题海战术”,这就要求学生的练习要“少而精”,教师必须对习题进行精选,选择具有启发性、典型性、规律性和针对性的习题,采用“多变、多析、多问、多解”的导向法组织学生练习,鼓励学生一题多解,多角度、多层次分析问题,进而达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

三、加强解后评析,注重思路启迪,提高解题效率

习题解后的评析,不仅能及时清理学生的解题思路,引导学生反思解题过程。同时对训练思维,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特殊的功效。解后评析可采劝一题一评析”的策略,可先让一位学生汇报结果或上讲台作解答,并要求其作适当的讲解,然后师生共同分析、讨论,鼓励学生提出不同见解,补充不同的解法,但绝不能将习题的评析变成“就题论题”,而应该引导学生深化习题,挖掘习题内涵,进一步拓宽知识,做到融会贯通。方法可采用“一题多解”、“变题讨论”、“错例分析”等。通过评析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把知识讲活,从而达到培养思维变通性、创造性,开拓学生解题思路,提高解题效率的目的。

四、加强解题小结,注意学法指导

良好的学习方法是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在练习和评析中注意多角度分析问题,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综合、归纳能力,指导学生总结习题所涉及的知识点,并使之系统化,同时对题目类型,解题步骤进行归纳小结,总结解题常用方法、解题的一般规律、应注意的事项、容易出现的问题等,并在掌握常规思路和方法的基础上,启发新思路,探索巧解、速解、一题多解的新途径、新方法,并做出小结论,让学生明确或记忆,这样可使学生解题经验集少成多,开阔视野,少走弯路,提高解题速度。

五、习题教学中几点注意事项

1.习题要“少而精”

“少而精”的习题是习题教学成功的关键。化学习题类型繁多,学生手中的习题资料也品种不一,如果面面顾及,势必将学生引入“题海战术”,为此,教师必须精选知识覆盖面广、典型的习题组织练习与剖析,从中引导学生掌握方法,以达触类旁通之功效。

2.要启发讨论

练习评析积极启发讨论,这是习题教学成功的保证。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在于启发、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分析和总结,教师根据学生练习返馈的信息,积极组织学生讨论,适时启发点拨,帮助学生实现知识的转化。

3.传授方法与培养能力并重

分析化学习题范文3

一、高中化学习题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目标不明确

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的设定是较为重要的,决定着化学教学效率的提升。但是,目前部分高中化学教师教学思想较为落后,在设定教学目标时,只重视学生考试成绩的提升,再加上高中学校提倡应试教育,导致教师无法设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不能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设定有利于提升学生化学素质的教学目标。同时,教师不能明确教学重点,在讲解习题时,不能根据知识点处理问题,习题与知识点的讲解较为混乱,不能有效的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无法提升学生解题能力,对其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2.缺乏新颖化学习题

在高中化学习题课教学中,习题是最主要的教学内容,决定着习题课的教学效率,可以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提升化学素质。但是,目前部分高中化学教师在选择习题的时候,不重视习题的新颖程度,将以往教学中陈旧的、滞后的习题设置在化学习题教学中,导致习题教学失去开展意义。同时,部分教师在习题课堂中,将习题下发给学生,没有将习题意义讲解给学生,导致学生不能掌握良好的解题技巧,对学生化学素质的提升造成不利影响[1]。

3.忽视实验课程

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实验课程是较为重要的,可以利用实验反应使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习题解题含义,与理论知识的讲解相比,更有利于提升学生解题能力。但是,目前部分高中化学教师在实验课堂中,不能认真负责的带领学生动手实验,实验步骤不科学,甚至实验课程只是形式上的工作执行,并没有实际意义,这对学生化学知识的学习是较为不利的。

二、提高高中化学习题课教学质量的策略

1.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在高中化学习题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采取有效措施引导学生学习化学知识。例如:教师在讲解习题“许多国家十分重视海水资源的综合利用,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能从海水中获得的物质是A.氯、碘B.纳、镁C.烧碱、氢气D.食盐、淡水”教师应该教授学生解题方法,引导学生根据习题性质进行独立的思考,这样,学生就可以自主思考并且对习题进行分析,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教师要参与到学生自主探究中,纠正学生错误的观点,引导学生正确解题。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解题能力得以提升,还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其发展奠定良好基础[2]。

2.重视问题设置的巧妙性

在高中化学习题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重视问题的设置,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化学素质设置相应问题,对课外资料进行大量的搜集与查阅,保证能够借鉴其它优秀教师或教授的问题精髓,问题设计的要与课堂教学相符合。例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提出问题“硅材料应用在以下哪种制造中?A.光纤通讯B.工艺作品C.水晶项链制作”在教师提出问题之后,要求学生小组探讨化学问题,将化学素质较高的学生与化学素质较低的学生分为一个小组,在此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找到问题的精髓,向学生讲解“硅元素与生活紧密相关,工艺品应该利用氢氟酸来刻蚀,那么第三个选项中水晶中的成分是什么呢?”要求学生搜集相关资料,在学生搜集资料之后,讲解正确答案A,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学生学习效率,还能更好的降低教学问题出现效率,对学生的发展产生较为良好的影响[3]。

3.重视知识的延伸

高中化学教师应该重视基础知识的延伸工作,使学生所学的知识都能得到巩固,增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在高中化学教学中,习题是以教材基础内容为根据,对知识要点的分析与解答。在此过程中,教师应该对习题与教材基础知识进行匹配,避免出现习题设计弊端,此时的弊端包括以下两点:其一就是习题设计的与基础知识太过于贴切,导致习题的设计较为简单,学生很容易就可以解答习题,导致学生出现自负现象。其二就是教师所设计的习题没有根据学生的基础能力进行规划,学生不能更好的解决习题,习题的难度较大,这就导致学生自信心受挫,学习兴趣难以得到有效激发。

4.重视激励教学方式

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重视习题教学中学生的参与性,在学生能够良好参与的条件下执行工作。同时,教师应该对自己的评价语言进行设计,不能过于浮夸也不能过于偏激,要根据学生的变化适当给予评价。另外,教师可以要求学生相互评价,在探讨中寻找自身不足之处并加以改正。

分析化学习题范文4

关键词:基于问题的学习法;无机及分析化学;酸碱平衡与酸碱滴定

编者按:北京林业大学是一所具有鲜明行业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大学,学校以林学、生物学、林业工程学为核心学科,其他学科建设紧密配合核心学科的建设与发展,使学校特色更加鲜明,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提升。近年来,该校教师根据社会发展需求,针对传统教学中存在的弊端和不足,引进新方法和新技术,从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理论与实践结合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和创新,积累了宝贵的教学改革经验,取得了一系列教学创新研究成果。我刊(省略)本期遴选该校4篇教学改革创新论文,从不同角度洞悉他们开展的一系列尝试,希望这些改革与创新经验、实践对其他行业学校学科建设与实验改革有所启发与借鉴。

无机及分析化学是化学科学的两门基础学科—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整合、改革后形成的一门新课程,它是一门重要基础课程。目前高等林业院校有关本科专业,普遍开设该课程。但由于课程内容多、课时有限,师生在教学中普遍感到教和学的效果欠佳。无论在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还是在培养目标等许多方面,与高等学校发展创新教育、培养创新性人才的要求相差甚远。由于受历史和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所限,目前我们的高等教育还远远未完成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这一根本任务。著名科学家钱学森也向教育界和总理提出了“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因此,为了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为了探索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新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在教学中应用了PBL教学法,即以问题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来组织教学,通过自学、问题讨论、教师指导评讲等环节,有效地解决了内容多、课时少以及传统教学法中存在的问题,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较好。

1 PBL教学方法概述

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与手段。教学方法对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的具有重大意义,是关系到教学成败的重要问题。教师的教法制约着学生的学法,同时对学生智力的开发、人格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1]。但由于考试制度的原因,在教学中教师经常采用讲授法,即教师以语言为主来传递信息,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尽管讲授法具有同时向许多人传授知识、教师更容易掌握且有安全可靠的优点,但也容易导致学生机械、被动地学习,是填鸭式地学习,不利于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2,3]。再加上目前高等教育进行的课程改革,总的趋势是教学时数大大减少,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大量的教学内容,只靠讲授法是远远完不成教学任务的。

在诸多的教学方法中,我们认为讲授法、问题法等教学方法仍然导致表面肤浅的学习和依赖性学习。教师通常仅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忽视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造性潜能的发挥。为了克服上述教学方法的不足,帮助学生进行更深入的学习,使学生成为更加独立、终身、活跃、积极的学习者,在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教学中,我们试图考虑对教学策略进行变动,设法研究PBL在本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PBL是指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最早使用PBL学习法的是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是他于1969年在加拿大McMaster大学医学院试行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4]。PBL的学习过程是学习者从实际问题出发,发掘与主题相关的所有问题,以问题为焦点,以团队合作的方式收集和整理有关信息资料,从而让学习者了解解决问题的思路与过程,灵活掌握相关概念和知识,从中获得解决现实问题的经验,最终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2 PBL在无机及分析化学中的应用

中学的应试教育和学生机械、被动的填鸭式学习方式不是在大学一门课程中就能彻底改变的,无机及分析化学作为大学一年级学生的基础课程,完全实行PBL的教学模式可能有一定的困难,我们仅尝试在部分章节的教学中实行PBL的教学模式。以酸碱平衡和酸碱滴定一章,介绍我们的实践。

2.1 问题的提出

问题的提出是PBL教学法的第一个关键环节。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的特点、专业情况等来设计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根据我校的专业特点,在酸碱平衡和酸碱滴定一章中,我们选用如下问题进行PBL教学。

脱落酸(Abscisic Acid),学名丙烯基乙基巴比妥酸,是指能引起芽休眠、叶子脱落和抑制生长等生理现象的植物激素,因能促使叶子脱落而得名。1961年,W.C.刘和H.R.卡恩斯首先从成熟棉铃里分离出了脱落素Ⅰ;1963年,大熊和彦和F.T.阿迪科特等从棉花幼铃中分离出了脱落素Ⅱ;1963年,C.F.伊格斯和P.F.韦尔林用色谱分析法从欧亚槭叶子里分离出了休眠素;1965年,韦尔林等比较研究休眠素和脱落素Ⅱ的化学性质后,证明两者是同一物质,分子式与大熊和彦等在1965年提出的一致。统一命名为脱落酸。它在植物中普遍存在,其结构如图1所示。

脱落酸具有促进脱落、抑制生长、促进休眠、引起气孔关闭、调节种子胚的发育等作用,在农业生产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例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为使百万盆鲜花保持盛开的状态,均施加脱落酸,美化了我们的环境[5]。

要求学生在阅读完资料后,解决下列问题:

分析化学习题范文5

关键词: 试卷分析化学考试以学生为主体

1.试卷分析由学生写的原因

学习是循序渐进的过程,阶段测试对学生的考查特别重要。通过测试,学生可以了解自身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以便查漏补缺;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在该阶段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疑惑,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以达到师生共同进步的目的。

阶段测试之后,教师要针对试卷进行分析,主要的操作程序是:了解试卷中各个题目的得分情况,分析学生出错的原因,综合试卷上出错多的问题,在讲评试卷时作重点分析。教师通过这样的方法,在讲解试卷的时候可以针对错题作出重点强调,却无法知道学生的真实掌握情况。通过学生对试卷的自主分析,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解题过程,知道他们心中的疑难点,了解学生对试卷的整体把握,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学生阶段学习的情况。

2.试卷分析的内容提要

结合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教学过程中适时进行反思与评价”的理念,借鉴教师在教案中书写教学反思的做法,在每次考试之后,我都要求学生自己写试卷分析,以此来帮助学生进行反思与自我评价,提高学生自主分析学习、自我反思与评价的能力。要求学生书写的试卷分析内容,一般包括下面几个要点。

(1)错题纠正。学生在改错本上将错题全部写出来,在旁边写出当时的错误答案,然后自己进行纠正,如果依然没有思路,就需要求助同学,在该条题目旁边写出全部的解题过程。

(2)失分分析。学生分析自己卷面的得失分情况,对自己在阶段学习中的知识掌握情况进行分析。

(3)自我反思和评价。对本次考试情况作总体分析,试题难度、考查结果满意度,以及对自身本阶段的学习情况进行反思和评价,提出下一阶段的学习目标或计划。

(4)提出意见。对任课教师本阶段教学的意见或建议。

3.试卷分析的步骤

如何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试卷分析是一个很好的手段。改错是试卷分析的核心,是学生必须完成的部分。教师可从中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真实掌握情况。因为在考试的过程中,可能有其他因素(如:心理素质差,时间不足等)影响学生答题效果;这些非智力因素也会影响学生成绩。学生在完成试卷分析,改错题的过程中,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思考,可以通过查阅课本和笔记自主解决部分题目;部分题目稍有难度,学生可通过讨论、交流合作的方式解决。学生在试卷分析中明确提出“不懂”的难题,教师应认真对待,可将重要的解题步骤、思路写在试卷分析的作业中,让学生自己慢慢领会;或者在评价试卷的过程中,重点对待这些试题,使学生能理解并且掌握。

试卷分析中的其他几个要点内容,不一定全部涉及,由学生自主决定。一般来说,绝大多数学生通过完成试卷分析,都能发现自身在前一阶段的学习上存在的不足,或者在理解和运用一些知识点方面存在的问题;还有一些学生,在化学科目的学习方法上存在着问题和困惑,比如基础知识掌握不到位等问题,教师应该给出好的建议和方法。

特别强调的是学生在试卷分析中所反映的问题或意见,教师并不一定需要据此作出种种改革,而应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的处理。教师要求学生写试卷分析,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完成这样的作业,反思且评价自己的学习情况和方法,总结自己在学习上的收获,了解自己的实际情况,发现自身优势或认清自身不足,及时地反思与总结。这种阶段性的自我总结,促使学生了解自身情况,在下一阶段的学习中,自我调节、有针对性地学习或改进学习方法,以达到最佳学习效果。

4.让学生写试卷分析进行反思

通过这种方式,首先,可近距离地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补充教师自身的教学经验;其次,了解学生在听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或者对教师的意见、建议,由此对教学方法可作出相应的调整,补充课外知识、介绍学习方法,等等,促进教师提高教学能力,达到教与学和谐统一。

很多学生已经接受了这种教学方式,他们认为写试卷分析有利于帮助自己反思和分析化学学习上的问题。在试卷分析中,他们可以畅所欲言,提出自己在化学学习中的不解和困惑,也可以向教师提出要求或者意见,咨询有效的化学学习方法。特别是在试卷分析的改错过程中,学生能发现问题,通过自主研究解决问题,从中得到乐趣,找到信心。学生还可以在改错中了解到自身在化学知识掌握上存在的问题,可能并不是因为不理解化学知识,不会做而失分,而是因为复习不全面,知识不能熟练运用而造成失分。学生在自我分析的过程中,大多数都能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提出较有针对性的学习计划和学习方法的改进措施。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高中化学在内容和难度上有了很大变化,有的学生初中化学成绩不错,在高中的化学考试中却总无法发挥优势,在试卷分析中,他们把自己焦虑、失望的心情写了下来。这时,我能够及时了解,并给予他们鼓励和信心,帮助他们发现、分析问题,帮助他们正确认识初、高中化学学习的不同,帮助他们设置合理的学习目标,引导他们更好地学习。当他们通过努力实现目标时,及时给予赞赏,使他们能在学习过程中巩固成果,逐步树立学习高中化学的信心,实现学习良性发展。一般来说,这些影响学生学习化学的主观因素,在试卷分数上是难以显示出来的;当要求学生对某次考试作出评价的时候,学生很自然地会将一些关于学习的心里话说出来,教师了解这些实际情况后,就可以积极地作出相应的处理措施,实现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5.新课程评价观指导下的试卷分析

分析化学习题范文6

化学习题教学,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概念、性质、公式和原理教学的延续和深化,是达到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三基”,培养和提高能力的重要环节。如何充分发挥化学习题的功效,开拓思维,培养能力,这是化学教学中始终需要重视和研究的重要课题。

1.充分发挥例题的作用

例题教学不仅有助于学生理顺解题思路,复习巩固知识和明确解题规范,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但由于课堂时空有限,化学习题类型繁多,不可能面面俱到。为此,教师必须对例题进行筛选,精选典型的、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习题作范题,从方法步骤着眼,从解题思路入手,注意引导学生认真分析题意,弄清要求和条件,找出例题所涉及的知识点,以及要求解答的问题与已知条件的关系,抓住解题关键,形成正确的解题思路和方案,并适当列出解题格式、要点和注意事项,使学生从解题思路、方法、层次和规范要求等方面受到启发。通过对典型例题的剖析,不仅可以收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效果,而且是可以达到明确概念、掌握方法、启迪思路、培养能力的目的。

2.在习题训练中培养思维能力

习题练习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知识间的纵横关系,掌握知识的系统性,而且有助于学生掌握题型,开拓思路,熟悉解法,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去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能及时反馈学生在知识和能力上的缺陷,是诊断学生学习困难的重要手段。因此教师必须加强习题训练,但不能将学生引入“题海战术”,这就要求学生的练习要“少而精”,教师必须对习题进行精选,选择具有启发性、典型性、规律性和针对性的习题,采用“多变、多析、多问、多解”的导向法组织学生练习,鼓励学生一题多解,多角度、多层次分析问题,进而达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

3.重视解后评析,启迪思路,提高解题效率

习题解后的评析,不仅能及时清理学生的解题思路,引导学生反思解题过程。同时对训练思维,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特殊的功效。解后评析可采劝一题一评析的策略,可先让一位学生汇报结果或上讲台作解答,并要求其作适当的讲解,然后师生共同分析、讨论,鼓励学生提出不同见解,补充不同的解法,但绝不能将习题的评析变成“就题论题”,而应该引导学生深化习题,挖掘习题内涵,进一步拓宽知识,做到融会贯通。方法可采用“一题多解”、“变题讨论”、“错例分析”等。通过评析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把知识讲活,从而达到培养思维变通性、创造性,开拓学生解题思路,提高解题效率的目的。

4.及时小结,注意学法指导

良好的学习方法是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在练习和评析中注意多角度分析问题,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综合、归纳能力,指导学生总结习题所涉及的知识点,并使之系统化,同时对题目类型,解题步骤进行归纳小结,总结解题常用方法、解题的一般规律、应注意的事项、容易出现的问题等,并在掌握常规思路和方法的基础上,启发新思路,探索巧解、速解、一题多解的新途径、新方法,并做出小结论,让学生明确或记忆,这样可使学生解题经验集少成多,开阔视野,少走弯路,提高解题速度。

5.习题教学中几点注意事项

5.1习题要“少而精”

“少而精”的习题是习题教学成功的关键。化学习题类型繁多,学生手中的习题资料也品种不一,如果面面顾及,势必将学生引入“题海战术”,为此,教师必须精选知识覆盖面广、典型的习题组织练习与剖析,从中引导学生掌握方法,以达触类旁通之功效。

5.2要启发讨论

练习评析积极启发讨论,这是习题教学成功的保证。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在于启发、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分析和总结,教师根据学生练习返馈的信息,积极组织学生讨论,适时启发点拨,帮助学生实现知识的转化。

5.3传授方法与培养能力并重

分析化学习题范文7

[关键词]金课;分析化学;教学改革分析

化学是一个发展和应用各种方法、仪器和策略,以获得物质在特定时间和空间有关组成和性质信息的科学分支[1]。它是高等学校化学、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医学、药学等专业的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1-2]。分析化学被称为“科学技术的眼睛”,在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我们日常的生活中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分析化学的教学不仅是向学生传授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3]。本文结合本校分析化学教学实践,从剖析分析化学的教学现状入手,尝试对分析化学“金课”的建设进行一些探讨,旨在提高分析化学教学的效果和人才培养的质量。

1分析化学课程教学现状

1.1学生对课程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分析化学包括化学分析法和仪器分析法两部分,其中,化学分析法主要内容为四大滴定法(酸碱滴定法、配位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沉淀滴定法)和重量分析法,是分析化学的理论基础。而仪器分析课程包含了分光光度法、色谱法、电位分析法等一系列仪器分析方法。在本校的化工、环工以及材料等专业开设的分析化学理论课程为40学时,同时开设有专门的仪器分析课程。因此,在分析化学的课程教学过程中侧重于化学分析法的学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极易将两门课程进行比较而产生错误的认识,认为所学的滴定分析法或重量分析法等内容已经过时,认为只要掌握好仪器分析法即可。因而,学生普遍对分析化学课程的学习缺乏积极性,只是为了修完学分而被动学习。此外,非化学专业的学生普遍存在“重专业课轻基础课”的心理,认为只有专业课所学的知识才能指导将来的工作实践,因而使教学变得更加被动。1.2课程内容抽象,知识点繁杂。滴定分析法、重量分析法和分析数据的统计处理是分析化学课程的重点难点内容,涉及大量的计算、变化规律及公式推导等,知识点繁杂。例如,在酸碱滴定法中,pH的计算和滴定曲线的学习;配位滴定法中,副反应系数和条件稳定常数、林邦误差公式的推导;分析数据统计处理中置信区间的计算和显著性检验等内容本身较为抽象并稍显枯燥,如果学生在课前没有及时预习,而上课时又不能集中精力,则难以理解上述知识点,进而产生厌烦心理,寄希望于通过“死记硬背”来完成知识的学习。1.3教学方式单一。互联网时代,知识的更新速度非常快。如果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只讲课本有的,而对于课本以外的相关知识很少补充,特别是实践应用以及相关的新的技术和发展,则无法使学生明白这门课程学习的意义和价值。目前,多媒体教学已经普遍应用于高校的各学科教学中,但其主要作用只是取代黑板成为知识载体,教师授课方式仍然以“填鸭式”为主,尽管教师竭尽全力希望将知识传递给学生,但是处于完全被动学习的学生,不能充分发挥他们学习的主观能动性[3]。此外,“一言堂”的教学方式造成学生的“压迫感”,学生缺乏思考问题的时间,对于所学的知识也无法及时消化,因而,学习的效果差、效率低、也降低了学习的积极性[4]。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习惯单纯通过提问的方式与学生互动,整节课随处可见的“是不是”、“对不对”的互动程度非常有限,激不起学生的兴趣,甚至让学生产生腻烦的心理。1.4考评机制不完善,考核模式单一。目前分析化学课程的考核基本由平时成绩(40%)和期末成绩(60%)组成。平时成绩考核的内容以课堂笔记、课堂表现和作业组成。其中,课堂表现通常是教师对学生上课时表现的认定,主观性较强,缺乏客观公正性。布置的作业通常是所学内容中较为重要和较难理解的基本概念以及需要掌握公式的计算题。期末考核基本采用闭卷考试的方式评价学生学习效果。考试内容仍然是教材中重要的方法原理、基本概念及公式计算,理论性较强,对学生真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考察较少。因而,现有的考核方式侧重于对理论知识的掌握,但是,却给学生造成这门课程只需考前突击,死记硬背书本和教师课件中的重难点即可过关的假象,久而久之,上行下效,学生上课玩手机,课下不复习。既不利于学生良好学风的培养,也不利于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

2分析化学“金课”建设的意义

2018年6月教育部召开了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陈宝生部长在会议上提出,对大学生要有效“增负”,要把“水课”转变成有深度、有难度、有挑战度的“金课”。自此之后,“金课”成为高等教育领域的热点[4-7]。本校也将“建设金课、淘汰水课”作为了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工作重心。分析化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着力对其进行“金课”建设,可以更好的推进“一流本科教育”的建设,为我校化工、环境、材料等学科专业建设提供有力保障。此外,为了满足金课“两性一度”(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的要求,教师必然更新教学的观念,优化教学内容,改变教学的方式及考评的模式,进而可以促进教师分析化学课程整体教学水平和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

3基于网络教学平台打造分析化学金课

3.1提高认识,提升内容创新性。每门课程的教学工作基本都是从绪论课开始,很多教师自身对绪论课的认识不足,认为绪论课只是简单介绍课程的概念和学习的要求。因此,绪论课通常只是简单带过,有的老师甚至选择不讲绪论课。分析化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理论知识是基础,实践应用是目标,它们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因此,在绪论课上,教师应该让学生明白和了解学习分析化学在国民经济建设和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作用,特别是可以结合一些本专业分析化学领域的新发展和新应用,开阔学生的眼界,培养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才会产生激情,有激情才会有动力[8]。此外,教师还应该通过绪论课让学生明白分析化学作为专业基础课,在其专业学习中的重要性,他们才会有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会自觉地参与到课程学习中来[9]。最后,通过绪论课的学习,学生还应明白分析化学课程中化学分析部分是分析化学的基础,仪器分析是分析化学的发展方向,二者不可简单比较,更不应该在学习时进行取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讲授书本中已有的概念、原理和公式等知识外,还应体现前沿性和时代性,培养学生科学探索精神、社会责任感和学习兴趣。教学中也应注意融入思政教学理念和方法。例如,基于可疑值的取舍和分析数据显著性检验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精神,通过酸碱滴定中滴定突跃的学习强调量变引起质变规律等。3.2教学方式改革。目前,在“智慧树”“爱课程”等线上平台,可以很方便地搜索到分析化学相关的各类精品课程。然而,单纯通过网络教学平台进行慕课教学,虽然清晰简洁,但缺乏师生互动,学生的注意力很难长时间集中,因此教学效果不好。相反,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由于综合利用线上线下的优势,已经成为高校本科教学的主流形式。我们可以将“智慧树”“爱课程”等线上教学资源作为学生预习的一种方案,同时结合“雨课堂”“云班课”等教学手段。教师可以将制作好的课件,对应每章节中难点内容的微课视频,以及相应的习题等到“雨课堂”等学习平台,要求学生先自主学习;学生可以通过“雨课堂”讨论区向教师反馈学习中的难点和问题;教师围绕学生提出的共性问题精心设计教学过程。线下课堂教学时,教师尽可能避免“一言堂”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通过问题引导的探究式学习,教师的作用在于提供必要的指导。此外,还可以适当采用“翻转课堂”形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最后,教师还可以将搜索的教学素材(分析化学相关的文献、视频、名人故事、前沿的知识等)到“雨课堂”平台,供学生课后阅读,以此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开阔学生视野,使“分析化学”成为一门“与时俱进”的课程。通过这种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方式可以增加教学的深度,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更好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能体现“金课”两性一度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提升了分析化学的教学质量。3.3考核方式改革。科学合理的课程考核方式,才能更好地体现学生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学效果。目前,我校分析化学的考核是采用平时成绩结合期末闭卷考试的方式进行。部分学生在平时学习中偷懒,而考试前临时抱佛脚,死记硬背的现象较为严重。主要体现在填空、选择题等客观题得分高,而简答题和计算题得分偏低。可见,学生并没有真正掌握以及运用所学的知识。甚至,部分教师希望通过考试体现学生“学得好”、自己“教得好”,而在题目难度的设置上有意识减弱或者考试题目与平时作业重复性较大。这样既不能客观地反映出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又无法反馈教师的教学情况,甚至还会导致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因此,加强过程性考核评价,灵活采用多种考核方式对于准确判断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师的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充分利用“雨课堂”平台,在课件中设置随堂测试题,课程小论文、专题讨论、探究性作业等多元化的过程考评方式,根据学生完成情况,统计得分并作为一部分平时成绩。同时,在每章学习结束后,可以根据所学内容进行阶段性考核,由教师从预先准备好的雨课堂测试题库中,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题目组成试卷,由同学们在课余时间完成,成绩计入平时成绩,每个学生抽到的试题不相同。因此,每个学生必须自己独立完成,这样即可以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及时发现学生学习的疑难问题所在,针对出现的各种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方法进行应对,真正达到“以考促学”的效果。由于,“雨课堂”平台可以自动统计学生成绩,一方面减轻了教师在过程化考核中的工作量,另一方面使考核的结果也更加公正合理。此外,期末考试内容增加综合性思考题或实验方案设计题,要体现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教学效果。因此,强化过程性考核评价,构建合理的课程考核评价方式,不仅可以全面真实地反映教与学的综合水平,还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养,有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4结语

“金课”建设是当前高等教育领域的热点,对于强化本科教育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分析化学课程作为化工、环工、材料等专业本科生必修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对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提高认识和教学内容创新性、教学方式改革、优化考评方式等,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技能型、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麻秋娟,冯素香,张娟,等.基于“课程思政”的分析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J].教育现代化,2019,80(116):291-292.

[2]许妙琼.环境科学专业《无机及分析化学》的教学改革[J].高教学刊,2016,24:140-141.

[3]侯思懿,司杨,韩爱霞,等.分析化学教学现状分析及改革初探[J].广州化工,2020,48(1):152-154.

[4]王一男,杨冬芝,赵子明,等.医学院校分析化学“金课”建设探索与实践[J].卫生职业教育,2020,38(21):31-32.

[5]孙文亮,郝如斯.线上线下模式在分析化学“金课”教学中的实践[J].广州化工,,2020,48(12):175-177.

[6]刘泳,王峰,伊文涛,等.金课建设背景下的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研究[J].广东化工,2020,47(422):244-246.

[7]代虹镜,黄德娜,杨艳,等.大思政视域下无机及分析化学金课打造初探[J].广州化工,2020,48(18):182-184.

[8]黄剑平,周享春.非化学化工类专业无机及分析化学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大学教育,2020,6:91-93.

分析化学习题范文8

【关键词】网络课程资源分析化学精品课程

建立网络课程资源平台是精品课建设的要求[1]。我校分析化学课程经过多年课程组教师的共同努力已经建设成为省优秀课,为了达到更高的课程建设要求,我们建设和完善了分析化学网络课程资源平台。

一 、分析化学网络课程资源建设的意义

分析化学是关于测定物质组成、含量及结构的分析方法理论及应用的学科。分析化学课程内容庞大,并且还有不断发展壮大的趋势,另外,分析化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既要学生掌握分析化学的理论知识,又要求培养学生独立完成分析测试工作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只在有限的课堂教学学时内难以将分析化学的全部内容讲授。教师在教学学时内通过一次性的教学也难以达到所有学生对所教学内容充分消化和理解。为了满足新形势下的分析化学的教学要求,提高分析化学的教学效果,分析化学应进行立体的多层次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上讲授分析化学的理论和主要分析方法原理,在课堂教学之外为学生建立教学学习分析化学的网络课程资源平台,该平台能够辅助课堂教学。满足学生的多层次学习需要。学生通过网络课程资源平台的使用,不仅实现对课堂教学内容的进一步消化理解,还能进一步深化分析化学的学习;由于网络可以消除时间和空间的限制[2],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根据个性化需要,自主选择不同的学习内容,教师也可不受教学学时的限制,将分析化学的常识性知识在网络教学资源平台上,因此学生可以在课堂教学之外高效率地学习巩固和加强分析化学的知识,还能够有机会学习和掌握课堂教学中由于教学学时限制而不能讲授的分析化学常识性知识。网络课程资源平台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平台[3],可以起到导学、督学和助学的作用[4],通过对课程全貌的了解学生可以明确课程的学习目的,通过习题解答自查课程学习效果,通过大量的课程常识知识信息的学习提高分析化学知识和能力。

二、分析化学网络课程资源平台建设的的原则

1、课程目标明确:网络课程资源平台是在课堂教学之外为学生搭建起来的学习知识平台,该平台要实现课堂教学达不到的多种功能。学生借助该平台可以复习课程内容,可以学习到课程的常识知识,可以自查学习效果,可以培养实验技能,可以进入国内著名大学的网站进行分析化学课程学习等等。

2、注重能力培养:分析化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并重的学科,因此在网络课程资源内容的安排上要达到对理论课知识内容的辅助教学,如安排课程的习题解答,有助于学生课后的自主学习,扫除课后学习中的障碍;另外,安排分析化学实验的操作录像,使学生在课堂之外学习和巩固分析化学实验操作,提高实验技能;还有,分析化学理论常识和实验常识可以拓展和丰富学科知识,达到能力培养的目的。

3、注重表现形式多样化:在课程网络资源平台建设过程中,我们本着能够使学生使用后能轻松达到学习效果的原则,在内容安排和网页制作方面考虑到要充分调动使用者的视觉和听觉神经,避免内容枯燥乏味,首页的界面清晰简洁明了,课程平台的内容实用性强,表现形式多样化,既有静态的教学资源内容又有动画等动态教学资源内容,并有共享性课程资源,如在我们的教学资源平台可以链接国内几所著名高校分析化学的课程网站,方便学生参考应用。

三、网页中主要模块

分析化学网络课程资源首页可分为三个区域,上部有电子资源、动画资源栏目;左侧区域有课程介绍、师资队伍、教学大纲、教学方法和参考文献等栏目;中间区域有教学课件和教学录像栏目。网页的首页栏目清晰,视觉友好。

图1 课程网站主要模块

四.网络资源主要内容

模块“课程介绍”和“师资队伍”介绍课程的基本概况和目前参加课程建设的人员概况。

“教学大纲”是介绍课程各章节涉及的内容及教学的要求,学生可以通过教学大纲对课程的整体要求有所了解,学生在学习中会有地放矢,目的明确。

“教学方法”是对课程讲授方法及授课特点进行介绍;“参考文献”介绍课程学习中可以参考的书籍,所列参考文献均为学科权威的国内外教材及专著。

“电子课件”为课程教学同步课件,学生可以依据课件整理教学笔记,复习课程内容。“教学录像”为教师实际教学的教学录像,如果学生有所需要,可以在课后根据个性化需要,对课程进行复习。

“电子资源”为网络课程资源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内容包括“实验常识”,“理论常识”,“习题库”和“试题库”。 “实验常识”和“理论常识”分别集合了分析化学实验和分析化学理论方面重要知识点,并用简洁明了的表达方式表达,方便学生的学习,使学生在课余时间利用很短时间学习到有关分析化学的应用知识。“习题库”的内容为教材课后所有习题及答案,利用“习题库”的资料,学生可以检查课程的学习效果。“试题库”中有数十套的模拟考试题,学生可以参阅,有助于明确课程教学重点。

“动画资源”包括“动画资料”和“网络资源”。“动画资料”内容为各种实验基础操作和分析仪器的操作方法的动画或录像,该部分内容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分析化学实验技能,提高分析实验测试能力。“网络资源”内容为一些国内知名大学分析化学课程的网站链接,学生可以参考其它院校的分析化学教学,开阔眼界。

五、结语

总之,在分析化学网络课程资源平台建设过程中,立足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注意和保持课程的吸引力,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培养实际能力为目的,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又实用的学习环境。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建设的通知(教高司函[2003]1号)[Z].2003-04-08.

[2]陈以海.高校精品课网站建设探索[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8(1):52-54.

分析化学习题范文9

关键词:习题解析;做题效率;自学能力;复习巩固

文章编号:1008-0546(2013)11-0031-02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3.11.011

习题课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能起到帮助学生理解、归纳、内化教学内容的作用。习题课上法方式多样,常见的模式有:(1)对习题从头到尾详细地讲解,采用“地毯”式教学;(2)根据批改作业的情况,对错误率比较高的题目重点讲解;(3)课堂上按学生的要求进行讲解;(4)按课标的要求,按教师的理解,讲解能渗透重难点的题目……每一种上课方法,都有利有弊,如多数新教师,由于对重难点的把握不到位,对习题的讲解多采用“地毯”式教学,该方法比较耗时间,但如果面对基础比较薄弱的同学,却又能起到很大帮助;而经过老师的处理,挑选题目进行解讲,虽然有了明确的课堂主线,但学生是否能真正理解掌握重难点内容?所以要真正做到教师讲得好,学生也学得好,不光要看老师的讲课方法,还得多看看学生的实际掌握情况。

笔者主要采取常规的“预习新课练习讲评习题”四步法教学,预习提纲和课后习题都是经过精心挑选或改编,题量、难度适中,针对性强,所以所带的班级成绩一直都比较理想。但笔者发现,由于习题都是经过笔者挑选或改编,题源范围广,学生手头的资料中一般没有现成的答案,虽然经过教师的讲评,但有部分同学课后还会反复问相同的题目,可见习题课上的讲评,学生掌握的效果并不十分理想。

笔者经过调查发现,班里同学的成绩参差不齐,在讲评习题时,成绩好、回答问题声音比较响亮的同学主导了课堂的速度,而成绩中下的同学有时没来得及听懂,做笔记也来不及,经过长时间的积累,知识点遗漏比较多,考试成绩自然不理想,信心和积极性都大受打击,意志比较坚定的同学会坚持课后提问,而有个别同学则开始与化学“若即若离”。因此在本学期,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帮助,以为学生提供习题解析为契机,调整教学策略,主要方式如下。

一、以习题解析作为奖励,提高学生做题效率

在以往,我都是在自习课上,定时定量地让学生完成上一课时的习题,如果学生能提早完成,就当堂将参考答案抄在黑板上或口头校对,剩余时间都是让学生自己看书查资料。但经过观察发现,这种作法效率不高。首先,学生没有紧迫感,他们不管题量多少,认为一节课做完就可以,效率不高;其次,即使给学生提供参考答案,对于大部分同学来说,很难弄清楚题目错误的原因,大部分时间都在做无用功;第三,学生即使做完题目,很少会重新反思习题,做题的积极性不高。而自从提供习题解析之后,自习课的状况大大改观。我在上自习课之前,先将每道题的解题过程(基本是讲课过程的实录,有详细的说明)、规律方法或技巧全部打印出来,并给每个学生都复印一份,另外,我也改变了上课发习题,下课收作业的方法,而是提醒学生,谁先做完题目,谁就可以先领到习题解析,这种方法使用几天之后,我发现有一个好现象,同学们做题的积极性高了很多,隐隐约约能感受到大家做题时有一种竞争意识,特别成绩好的同学,都希望第一个拿到习题解析;已经领到习题解析的同学,则认真的校对和思考,而没有做完习题的同学都会争分夺秒地做题。自从提供习题解析之后,自习题的气氛活跃了很多。

二、习题讲评更有针对性,效率明显提高

以往的习题课,我基本上是针对批改学生作业过程中的情况来讲评,但自从提供习题解析后,我收作业的次数相对少一些,如果自习课时间足够,学生已经校对并分析了试题,我则直接按学生的要求进行讲评,如果自习课时间不足,我会在习题课上先给学生提供十来分钟自行阅读和分析题目,然后再讲评学生不明白的知识点。经过几节课后,我发现虽然给学生自习的时间长了,但我讲题的效率也更高了,以往试卷上的题目,起码有60%以上需要讲评,但现在我一般只需要讲40%左右,时间用少了,课堂上和我互动的学生反而多了,课堂的气氛也更浓厚了。

三、学生状况的改变

笔者发现,自从给学生提供习题解析之后,学生有几个方面发生很大的改变。

首先,学生对化学科的兴趣有很大的提高。有一位学生在《成长记录》中写道“感谢老师一学期来加班加点为我们整理习题解析,使迷路的我,又在化学中找到道路!”另外,也有一个细节,由于给学生的习题都是没有装订的试卷,比较零散,以前,总有个别同学会丢失试题,但自从给学生提供习题解析之后,这种情况就很少出现了,相反,很多同学会将习题和习题解析的卷子,用文件夹都整理保存好。

其次,课后问问题的同学少了。以往学生在课堂上没有听白的内容,有时在资料上也很难查阅到,只能向同学或老师求助,但有了习题解析之后,由于解析上已经有很清晰的解题过程,学生即使自己一时看不懂,在反复阅读或在同学帮助下也能慢慢理解,因此问老师的次数也少了很多。

第三,学生的成绩有了很大的进步,笔者所教的两个理科班,分班时化学成绩在年级中是倒数的,但在本学期的期末考试中,两个班均超额完成各项目标,而且在各科完成情况中是比较好的,其中有一个班取得了年级第二的好成绩;其中,中下层次的同学进步最为明显。成绩的取得,也让学生的信心大增。

四、反思与建议

分析化学习题范文10

[关键词]高中;化学教学;问题引导法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5)30-0126-02[ZW(N]

[作者简介]丁成闯(1978―),男,江苏宿迁人,本科,江苏省宿豫中学教师,一级教师。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由于涉及很多抽象的概念、化学反应方程式以及多种化学实验,导致学生学习起来难度较大,学习效率不高,甚至使部分学生失去化学学习的信心,影响学生学习的效果。因此,教师应科学地设计问题,利用问题引导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启发,以降低高中化学教学的难度,提高教学质量。

一、问题引导法概述[HTSS]

问题引导法是指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结合实际的化学教学内容设计相应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利用这些问题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通过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来学习和掌握相应的化学知识,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的教学方法。在应用问题引导法进行化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坚持如下几个方面的原则:(1)创新性原则。教师在设计问题的时候,应该确保问题具有一定的创新性,避免问题流于形式,应以培养学生的化学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为主,这样才能够确保将问题引导法的效能发挥到最大,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2)趣味性原则。传统的填鸭式教学较为枯燥,学生对于化学学习缺乏兴趣,在课堂上与教师无法进行密切的配合。因此,教师在应用问题引导法开展化学教学工作的过程中,应该注重教学的趣味性,通过设计趣味性的问题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化学教学的效率。例如,在进行铁的氧化教学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铁为什么会生锈?通过本堂课的学习,学生会了解到,铁在氧气的作用下发生化学反应,就会生铁锈,其化学方程式为:4Fe+3O2=2Fe2O3。另外,教师还可以给学生留一个课后问题,要求学生思考如何利用化学知识除铁锈。而在下堂课开始时,教师可以先询问学生,然后告知学生答案:利用盐酸可除铁锈,其化学方程式为Fe2O3+6HCl=2FeCl3+3H2O。教师通过设计趣味性问题,有助于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进而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3)实用性原则。实用性原则主要是指教师所设计的问题要与实际的课堂教学紧密结合,紧贴教材,这样才能满足高中化学教学的需求。实用性原则要求教师通过科学的教学,快速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

二、问题引导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HTSS]

教师在将问题引导法应用于高中化学教学时,应科学地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带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并对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整个学习过程进行评价。

(一)对问题进行科学的设计

教师在应用问题引导法开展高中化学教学时,应该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要对问题进行科学的设计。教师需根据教学内容设计3―5个问题,在设计问题时,要注意问题难度的层次性:既要设计简单的问题,以夯实学生的化学基础,增强学生化学学习的信心,又要设计难度大的问题,以扩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能力。此外,在设计问题时,教师应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互联网资源将先进的化学教学资源融入到问题的设计中,使学生能够了解更多的知识,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实现良好

的教学效果。

(二)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在应用问题引导法时,应该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学生只有充分地思考,才能充分地理解问题的内涵及具体的解决思路。在此过程中,教师应该为学生预留一定的时间,使学生能摸清问题的脉络,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点,让学生快速地吃透问题。此外,教师还应该对学生提出一定的要求,让学生按照正确的方向思考问题,以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三)带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在学生对问题进行充分的思考之后,教师还应该带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实际上,学生分析问题的过程就是对相应知识的运用过程,也是掌握化学知识的过程。因此,教师应带领学生充分分析问题,让学生对问题进行有效的分解,将已知条件和隐含条件全部找出来,并且明确问题中各个条件所对应的知识点。这样一来,学生才能快速掌握、理解知识,全面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例如,在焰色反应的教学中,教师要求学生讲述不同金属在无色火焰中燃烧时的颜色特征。这时,学生就需要对不同金属的燃烧过程进行细致的分析,并且对其进行对比。这样学生才能够解决问题,完成课堂学习任务,实现良好的学习效果。

(四)对学生思考、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评价

应用问题引导法最后一个教学环节就是要求教师对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进行评价,使学生了解到在思考、分析与解决问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有针对性的改正,提高化学学习效果。此外,教师还应该对课堂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表扬,以增强学生化学学习的信心,充分激发学生的探索欲,实现学生化学学习上的不断进步与良好发展。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通过运用问题引导法开展教学工作,全面提高了高中化学教学的质量,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更加积极和努力,与教师的配合度更高,课堂学习效率也提高了,实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在日后的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还应该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以进一步激发学生化学学习的积极性,降低化学学习的难度,促进学生的长远学习和发展。

参考文献:

分析化学习题范文11

一、高效诊断,对症下药,提高复习的针对性

1.采用不同的方式,了解学生存在哪些知识上的缺陷、思维上的困惑,从而确定需要重点复习的内容并采取针对性的矫正措施。

(1)课堂微调查 课堂上针对某一个知识点或某种解题方法即时展开调查,可以迅速了解学生掌握的情况。

(2)作业批改情况记载分析 作业批改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记载,找出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3)设计有针对性的限时训练,摸底分析

(4)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面谈等

2.合理设计诊断性试题

(1)中考中的重点、难点、热点内容。对初中化学的核心内容,如分子、原子、离子、元素、物质分类、气体的制取、碳及其化合物的性质、金属的性质以及活动顺序表的运用,常见酸碱盐的性质、溶液的质量分数、燃料的燃烧与利用等作为选题的重点素材。设计时将试题素材与生活、科学、社会联系紧密,将“双基”置于新的背景下设问,将基础知识与鲜活的生活巧妙地联系在一起。

(2)平时训练中出错率较高的容易题,题目的类型具有代表性,可以引发学生深入研究,举一反三。

(3)出错率较高,分析后学生在解题思路上仍存在模糊认识的中等题。

3.学生的自我诊断

就是自己知道自己化学学习的问题所在,要善于找到自己的病因所在。

一是查漏补缺,找到自己不懂的知识点,不会的解题方法。如害怕哪一类题目,不会不懂就是缺漏,首先找到自己存在的问题,并能准确描述自己的问题。然后找到或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二是消错灭误,从做错的题目,失误的题目中寻找错源,会而做错,粗心而误。通过对化学学习过程中的错例收集、归类、反思、剖析对照得出正确的规律及解题方法。

4.应对措施

(1)精选5道题,力求做到一题一思、一题一启,通一道连一串,熟一类带一批。以初中阶段化学计算较为复杂的主题“有关溶液的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为例。先把以前在练习与考试过程中“有关溶液的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方面做错的题进行搜集与汇总,然后对错题的原因进行分析,把其中属于审题不清、计算错误等由于粗心大意等非知识性原因造成的错题先剔除,然后对剩余的错题再进行分析,可主要从习题的条件、习题的设问、相似类型习题解题的思路、解题的过程等若干方面进行比较归类,从而寻找形成错误的主要原因。如结合习题的条件与解题过程,体验固体与溶液反应时求生成物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解题思路:纯净的固体与溶液反应、含杂质(杂质不参与反应)的固体与溶液反应、含杂质(杂质与生成物相同)的固体与溶液反应三种不同情况的处理方式。考试前还可将有自身特点的易错习题集做好资源,举一反三。

(2)变式训练,拓展思维。如反应装置的气密性检查,最常见的装置会不会,复杂的装置会不会。不同的检查方法会不会。可以结合下图思维模式进行训练:

二、注重科学探究,体现方法与能力,增强复习的实效性

化学新课标明确提出“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中的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和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也是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的重要内容”。科学探究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方式。如酸碱盐性质的复习:设计的教学情境为:熟鸡蛋加入装有水的玻璃杯中,滴入A(石蕊)B(氢氧化钠溶液)C(稀盐酸),请学生认真观察、描述现象;提出探究的话题:A、B、C分别是什么物质?鸡蛋为什么会上浮?废液怎么处理?在系列问题的讨论中构建知识网络。整个流程从教学情境到核心问题到学生探究活动,最终构建知识网络。复习中除了采用探究实验,还可以交替使用激趣实验、变式实验、问题实验等来创设情境,如在浓盐酸、浓硫酸复习中,设计下列实验:将pH试纸放在浓盐酸、浓硫酸试剂瓶口,观察并解释现象;将浓硫酸滴在pH试纸上观察并解释现象。

三、重视数据分析,提高复习指向性

复习过程中,一定会进行阶段性检测,检测结束后数据的处理与分析的优劣,对检测功能的发挥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整体分析,找差距。通过对数据非常全面、客观的分析,可以发现存在的问题,找到差距,为教学提供参考。如我校化学组对上一届学生期末考试数据做了分析后发现,化学用语部分与兄弟学校存在明显的差距,化学用语的教学是初中化学的主要教学任务之一,对化学的学习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局部分析,求突破。从期末考试数据来看,找出得分率普遍偏低的题型,如学生读题把握不住关键词,稍有变化,容易掉入陷阱类的、非选择题部分推断题找不准题眼的,究其原因,还是跟复习策略有相当大的关系。

个体分析,促增长。针对班级个体的分析,可以看出学生个体存在的问题,如知识点的缺失、解题方法与能力不足、解题习惯较差等;从教师层面分析同样可以发现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为下一阶段的复习指明方向。建立解题模型有利于提升解题能力。如涉及宏观、微观、符号表征三者之间的关系,通过训练,可以让学生形成这样的解题模型,将微观粒子用化学式表示,写出化学方程式,根据化学方程式的意义进行相关判断。

四、注重细节,降低非智力因素对考试的影响

复习时,要养成认真审题、规范答题的好习惯,对试题中的关键字、关键词、关键句作好标记,从而帮助理解题意,要把每次测试模拟为中考,做到审题细心、格式规范、运算准确。

1.审题时抓不准关键词

如排列顺序时要分清是“由大到小”还是“由小到大”,“由强到弱”,“由高到低”等等。注意题干中“混合物”、“化合物”、“单质”等限制条件。注意要求写什么:“名称”、“化学式”,还是“化学方程式”。序号还是符号等,注意选择题“正确的是”,“错误的是”两种不同要求。注意符号表示时,离子电荷与元素化合价不要混淆。要注意试题中小括号内的内容,学会使用标签中的有效数据(如加碘盐中含碘:20mg/kg)。

2.答题时答非所问

如区别硬水、软水的方法是 。如果写“肥皂水”就不得分。注意是写方法还是写用品。再如化学用语书写不规范,不按要求作答,书写中的错别字(如水槽、锥形瓶、长颈漏斗、过滤、浑浊、反应),答题不到位,表述不到点。回答问题不完整,语言陈述不科学、不简捷(如雾、烟 淡蓝 蓝紫)。回答题目,一定要避免“简单化”,要到位到点,如涉及原理或思想,应该有因有果,答到“根本”,否则劳而无功,答却不得分。

分析化学习题范文12

一、完善理论课教学

结合分析化学课程的特点,注重分析化学的应用性、综合性和边缘性,将分析化学课程中的重点和难点,即四种滴定分析方法(酸碱滴定、配位滴定、氧化还原滴定、沉淀滴定)的知识点进行了提炼,形成了“平衡原理――滴定曲线――指示剂――滴定误差――方法应用”五个模块。这种模块式的教学,不仅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也使学生更容易掌握分析化学课程的精髓,增加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分析化学作为校级精品课,建设分析化学网络课程是教学改革的目标之一。为了充分发挥现有教学成果与资源的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设计并制作了分析化学网络课程平台,平台包括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教案、授课录像、习题、实验演示、常用数据以及网上答疑系统和学生考试系统等内容。将传统教学形式和现代多媒体、网络教学形式综合使用,开展立体化教学。

立体化教学的形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课堂教学立体化、辅导答疑立体化、学生作业立体化、学生考试立体化和实验演示立体化。分析化学网络课程平台的开发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突破了以往只能在课上教学的束缚,留言板、论坛等形式使师生的沟通更加及时,充分提高了教学效果。在课堂教学中,针对分析化学的特点,以学生为主体,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模式,改变传统的以“教”为中心,树立以“学”为中心。采用问题式、比较式、讨论式、合作式、案例式、角色转换式和逆引式等多种教学模式,实现分析化学教学的“双向交流”。

二、优化实验课教学

为适应人才培养目标和分析化学实验课程的要求,结合农业院校学生的自身特点,优化了分析实验结构和数量,主编了适合农业院校学生学习的农业部“十一五”规划教材《实验化学》。随之修订了分析化学实验教学大纲,在实验教学内容的选择上,紧密联系实际,注意将学科的传统内容和现状及发展相结合,开设学科间互相渗透的实验,关注有发展前景的领域,按照验证性实验――基本操作考核――综合性实验――考核性设计实验4个层次组织实验教学,使学生准确熟练掌握分析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术是分析化学实验课的教学重要目的之一。每堂实验课前学生要对实验内容进行网络预习,通过预习来了解实验中的基本操作,在实验课堂上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和教师指导的授课方式,确立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和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验证性实验阶段是对学生进行基本操作训练,主要教会学生使用各种仪器和操作手法,侧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习惯,使学生能够准确、熟练地掌握基本操作,为以后的实验打下坚实的基础。

实验基本操作考核的目的在于督促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促进学生认真上好实验课,完成课程基本要求。在验证性实验阶段过后,对学生进行实验基本操作的考核。

考核内容分为两部分:

一是对学生的基本操作进行考核,以天平的使用、滴定管的使用、移液管的使用、定容操作等为考查内容,对学生逐个进行考核,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

二是让学生分析简单的混合酸和混合碱,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如何设计整个实验,为综合性实验做好铺垫。

三、开展实习创新训练

首先,邀请校内外知名专家来给学生做专题报告,介绍学科前沿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并在实习周组织学生到分析测试单位进行观摩,掌握分析化学的发展趋势和实际应用情况。

其次,结合研究生导师的科研项目,教师提出专题,学生自选题目,以小组为单位,提出实施方案,加强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培养学生科研意识和团队精神,为向学生提供宽松的学习环境和实验空间,充分发展学生个性,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分析化学教学改革的目的是提高教学质量,几轮的分析化学教学实践表明,改革后的分析化学课程教学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都得到了相应的提高。但改革是一个不断完善的长期过程,要进一步总结和创新,为培养具有市场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逐步优化教学体系。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