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妇科规章制度

妇科规章制度

时间:2023-06-08 10:58:59

妇科规章制度

妇科规章制度范文1

第一条为加强妇幼保健机构的规范化管理,保障妇女儿童健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依据《母婴保健法》、《母婴保健法实施办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各级妇幼保健机构是由政府举办,不以营利为目的,具有公共卫生性质的公益性事业单位,是为妇女儿童提供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的专业机构。

第三条妇幼保健机构要遵循“以保健为中心,以保障生殖健康为目的,保健与临床相结合,面向群体、面向基层和预防为主”的妇幼卫生工作方针,坚持正确的发展方向。

第四条卫生部负责全国妇幼保健机构的监督管理。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妇幼保健机构的规划和监督管理。

第二章功能与职责

第五条妇幼保健机构应坚持以群体保健工作为基础,面向基层、预防为主,为妇女儿童提供健康教育、预防保健等公共卫生服务。在切实履行公共卫生职责的同时,开展与妇女儿童健康密切相关的基本医疗服务。

第六条妇幼保健机构提供以下公共卫生服务:

(一)完成各级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下达的指令性任务。

(二)掌握本辖区妇女儿童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协助卫生行政部门制定本辖区妇幼卫生工作的相关政策、技术规范及各项规章制度。

(三)受卫生行政部门委托对本辖区各级各类医疗保健机构开展的妇幼卫生服务进行检查、考核与评价。

(四)负责指导和开展本辖区的妇幼保健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组织实施本辖区母婴保健技术培训,对基层医疗保健机构开展业务指导,并提供技术支持。

(五)负责本辖区孕产妇死亡、婴儿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出生缺陷监测、妇幼卫生服务及技术管理等信息的收集、统计、分析、质量控制和汇总上报。

(六)开展妇女保健服务,包括青春期保健、婚前和孕前保健、孕产期保健、更年期保健、老年期保健。重点加强心理卫生咨询、营养指导、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生殖道感染/性传播疾病等妇女常见病防治。

(七)开展儿童保健服务,包括胎儿期、新生儿期、婴幼儿期、学龄前期及学龄期保健,受卫生行政部门委托对托幼园所卫生保健进行管理和业务指导。重点加强儿童早期综合发展、营养与喂养指导、生长发育监测、心理行为咨询、儿童疾病综合管理等儿童保健服务。

(八)开展妇幼卫生、生殖健康的应用性科学研究并组织推广适宜技术。

第七条妇幼保健机构提供以下基本医疗服务,包括妇女儿童常见疾病诊治、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产前筛查、新生儿疾病筛查、助产技术服务等,根据需要和条件,开展产前诊断、产科并发症处理、新生儿危重症抢救和治疗等。

第三章机构设置

第八条妇幼保健机构由政府设置,分省、市(地)、县三级。上级妇幼保健机构应承担对下级机构的技术指导、培训和检查等职责,协助下级机构开展技术服务。设区的市(地)级和县(区)级妇幼保健机构的变动应征求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的意见。不得以租赁、买卖等形式改变妇幼保健机构所有权性质,保持妇幼保健机构的稳定。

第九条妇幼保健机构应根据所承担的任务和职责设置内部科室。保健科室包括妇女保健科、儿童保健科、生殖健康科、健康教育科、信息管理科等。临床科室包括妇科、产科、儿科、新生儿科、计划生育科等,以及医学检验科、医学影像科等医技科室。各地可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增加或细化科室设置,原则上应与其所承担的公共卫生职责和基本医疗服务相适应。

第十条妇幼保健院(所、站)是各级妇幼保健机构的专有名称,原则上不能同时使用两个或两个以上名称,社会力量举办的医疗机构不得使用该名称。

第十一条各级妇幼保健机构应具备与其职责任务相适应的基础设施、基本设备和服务能力。

第十二条各级妇幼保健机构应根据《母婴保健法》、《母婴保健法实施办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设置审批和执业登记。从事婚前保健、产前诊断和遗传病诊断、助产技术、终止妊娠和结扎手术的妇幼保健机构要依法取得《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执业许可证》。

第四章人员配备与管理

第十三条妇幼保健机构人员编制按《各级妇幼保健机构编制标准》落实。一般按人口的1:10,000配备,地广人稀、交通不便的地区和大城市按人口的1:5,000配备;人口稠密的地区按1:15,000配备。保健人员配备要求:省(自治区、直辖市)级121-160人,市(地)级61-90人,县(区)级41-70人。临床人员按设立床位数,以1:1.7安排编制。卫生技术人员占总人数的75%-80%。

第十四条妇幼保健机构的专业技术人员须掌握母婴保健法律法规,具有法定执业资格。从事婚前保健、产前诊断和遗传病诊断、助产技术、终止妊娠和结扎手术服务的人员必须取得相应的《母婴保健技术考核合格证书》。

第十五条妇幼保健机构要建立健全培训制度,应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岗位培训和继续医学教育,对专业技术人员参加学历教育、进修学习、短期培训班、学术活动等给予支持。要积极创造条件,吸引高素质人才。

第十六条妇幼保健机构应按照工作需要和精简效能的原则,建立专业人员聘用制度,引入竞争机制,严格岗位管理,实行绩效考核。

第五章制度建设

第十七条各级妇幼保健机构应建立健全以下规章制度:

(一)公共卫生服务管理制度,包括基层业务指导、人员培训、工作例会、妇幼卫生信息管理、孕产妇死亡评审、婴儿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评审、妇幼保健工作质量定期检查、托幼机构卫生保健管理和健康教育等制度。

(二)基本医疗管理制度按照临床医疗质量管理制度执行。

各级妇幼保健机构应根据工作开展情况不断健全、完善、细化其他规章制度。

第十八条各级妇幼保健机构必须严格执行国家价格政策,向社会公开收费项目和标准。

第六章保障措施

第十九条各级人民政府按照《母婴保健法》中设立母婴保健专项资金和发展妇幼卫生事业的要求,落实妇幼卫生工作经费,逐年增加对妇幼卫生事业的投入,对各级妇幼保健机构基础设施建设给予支持。

第二十条各级妇幼保健机构向社会提供公共卫生服务所需的人员经费、公务费、培训费、健康教育费、业务费按照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卫生部《关于卫生事业补助政策的意见》(财社〔*0〕17号)的规定,由同级财政预算,按标准定额落实。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合理安排业务经费,保证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行。

第二十一条为了保持妇幼保健队伍的稳定,对从事群体妇幼保健的工作人员根据工作任务与绩效考核结果给予补助。可实行岗位津贴制度,岗位津贴标准应高于本机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岗位津贴平均水平。对长期在妇幼保健机构从事群体保健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的职称晋升,坚持以业绩为主的原则,给予适当政策倾斜。

第二十二条根据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卫生部《关于农村卫生事业补助政策的若干意见》(财社〔*3〕14号)的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对农村卫生财政补助范围包括:疾病控制、妇幼保健、卫生监督和健康教育等公共卫生工作,必要的医疗服务,卫生事业发展建设。农村公共卫生经费主要实行项目管理。县级卫生部门按照国家确定的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基本项目及要求,合理确定项目实施所需的人员经费和业务经费。人员经费按照工作量核定,业务经费按照开展项目工作必需的材料、仪器、药品、交通、水电消耗等成本因素核定。目前不具备项目管理条件的地区和不适合按项目管理的工作,可以按照定员定额和项目管理相结合的方法核定公共卫生经费。

第二十三条各级人民政府建立健全妇幼卫生的专项救助制度,加大对贫困孕产妇和儿童的医疗救助力度,实现救助与医疗保险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相衔接。

第七章监督管理

第二十四条加强妇幼保健机构的规范化建设,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诊疗常规和技术规范。加强对医务人员的教育和监管,实施全面质量管理。

第二十五条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对同级妇幼保健机构实施监督与管理,建立健全妇幼保健机构评估和监督考核制度,定期进行监督评估和信息公示。

第二十六条应建立社会民主监督制度,定期收集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并将服务对象的满意度作为考核妇幼保健机构和从业人员业绩的评定标准之一。

第二十七条各级妇幼保健机构应接受卫生行政部门的监督管理与评估,同时应接受上级妇幼保健机构的业务指导与评价。

第八章附则

第二十八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本办法,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具体实施细则。

妇科规章制度范文2

【关键词】妇幼保健院;护理工作;管理进展

人们对于医疗保健的认识随着生活水平和健康意识的提高不断的增加,对于医疗服务的要求也随之增长,妇女儿童作为健康保健中的重要关注对象,妇幼保健院主要责任是对妇女儿童的医疗保健工作。应该积极对人们保健需求进行探索,提高对护理工作的管理。

1 妇幼保健院目前的发展状况

妇幼保健院主要是为了提高辖区内妇女儿童的健康状况,负责妇女儿童疾病的预防治疗工作,完成提高人口整体健康水平为目标。护理人员应该对妇女儿童进行良好的护理,并且对其家庭成员的状况进行了解,开展健康宣教工作,督促他们对不良的生活习惯进行改正。因为目前医疗市场的快速发展,医院之间竞争激烈,三甲医院和专科医院在竞争中占据主导地位,妇幼保健院相对弱势。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妇幼保健愈发受到重视,有保健要求的人和妇幼患者也逐渐增加,使就诊人数激增,增加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由于护理人员人数不足,流动性大,导致护理结构不科学,队伍不规范等等问题;此外,护理人员没有进行过科学的培训,普遍是低学历、低素质、低职称的护士,日常工作中的管理规章制度不健全,无法对患者和保健人群所提出的要求进行满足[1]。

2 需要完善护理工作管理制度

各行各业都有着自己的规章制度,以保证日常工作的顺利开展。妇幼保健院也需要对自己的管理制度进行完善。为了对护理人员的行为进行统一规范,维护妇幼保健院的纪律性,需要创建切实可行的准则进行遵循,完善制度建设,制定系列性科学化的规章制度。规章制度能够有效的保证妇幼保健院的日常运转的合法性和规范性,最大程度的降低了纠纷,还能够确保保健院运作的有序化、科学化,减少了运作的成本,并且能够预防管理任意性,约束管理者的权利,保护员工的权益不受侵害;在工作中职工服从规章制度,比服从领导的任意指挥容易让人接受,制定和实施规章制度可以让员工公平感得到满足。完善的规章制度能够对权利、义务、责任进行合理的设置,让员工能够清楚的认识到自己每项行为的后果,可以激励和约束员工。

3 对护理工作人员加强管理

医疗事业快速的发展,也给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卫生事业不断的发展,群众对卫生服务工作的要求也不断提高,护理工作也随之变得愈发重要,护理工作的要求也会变得更加的严格。护理人员需要在护理工作中充分的发挥人文关怀,不断的推动护理事业的发展。在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和专业技能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护理工作作为医疗工作中不可替代的部分,在妇幼保健院中,从门诊、住院直到出院,患者都离不开护理,护理工作人员的工作涉及范围广、工作量大,和患者有着很多的直接接触机会,需要处理大量的医嘱[2]。这就对护理人员服务态度和专业技能有着极高的要求。只有优质的服务态度和良好的专业技能,才能为妇幼保健院获得广泛的赞誉,打造良好的口碑,得到更多患者的认可。

护理人员通常都是在医院的一线工作,护理的质量直接对医院的声誉造成影响,妇幼保健院需要开展护理服务零投诉、护理沟通零距离、护理安全零失误的“三零”活动。以患者的满意程度为出发点,将满足患者的需要作为护理工作的第一原则。定期向患者发放“满意度调查表”,让患者对护士的服务态度进行评选,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以实现护理服务零投诉。

要做到护理安全零失误,需要重视对护理各个环节的工作质量,增强对护理人员业务知识理论学习的培养,开展各种考试和专业技能竞赛,组织人员到上级医院进行培训和进修,邀请专家学者来本地授课等等。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护理水平和提高工作质量,最大限度的降低护理安全隐患。

护理人员需要立足于不同患者的社会经历、疾病种类和文化程度,还有患者病情的情况,对患者进行符合患者需求的差异和健康宣教,在每次进行护理操作前需要耐心的向患者介绍护理的目的、注意事项和作用;患者出现不适的时候,需要安抚患者,为患者降低不适感;当患者对病情和其他问题进行询问的时候。热情准确的给予回答。

4 对护理工作进行现代化管理

(1)管理观念与时俱进。管理层的管理观念需要跟随着市场和患者需求的发展不断的更新,以科学系统的方法论为基础,给护理的管理增加一些新型的思维方法和管理理念,将系统思想和系统方法运用到护理管理之中,实现对护理的现代化、系统化、科学化的管理,对护理管理的理论性、有效性以及层次水平进行提高。以保证护理质量为管理就核心,对护理质量进行全面的现代科学护理管理。

(2)管理方法有序化。运用丰富多样的科学管理措施,对护理工作进行管理。现代管理需要广泛的接收新型的社会科学研究理论,运用多种管理手段和管理技术。在工作实践中,以实际事实和数据作为工作基础,尽可能的发挥量化管理的作用,将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运用系统的分析方法,让复杂问题科学化顺序化,将护理工作中出现的各种工作数据资料和工作程序进行标准化。

综上所述,在我国的妇幼保健院的护理管理中还存在有一些问题,仍然处于完善和发展阶段。伴随各项制度的改革推进和创新,妇幼保健院需要完善管理制度,深化管理改革,不断的发展自身综合能力,在日益激烈的医疗行业竞争中寻求一席之地,为妇幼保健工作奠定良好的发展基础。

参考文献

妇科规章制度范文3

[关键词] 妇产科; 护理安全; 护士长; 护理管理

[中图分类号] R19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0)03-89-02

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规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1]。随着我国法律制度的不断健全和完善,人们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明显增强,医患纠纷也曾现不断上升的趋势,护理安全问题现受到各临床工作的高度重视。妇产科是一个具有极强专业性的特殊科室,由于它的患者多是孕育着新生命的产妇――这样一个特殊群体,具有病情变化快、工作预见性差、急诊夜诊多、病人周转快等特点,成为医疗纠纷高发科室。针对这样一个工作性质,就要求妇产科的管理人员,尤其是护士长,要制定一套完善的护理质量管理系统,并围绕质量管理,不断改进各个环节中潜在的问题,认真落实护理措施,从根本上不断提高护理质量,消除护理隐患,确保护理安全。

1 方法

1.1 加强学习,重视安全教育,提高法律意识

妇产科护士长要加强对护士的护理安全和卫生法规的宣传教育,不断强化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增强护士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责任心,要学习和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宪法》、《刑法》、《民法通则》以及《护士条例》等,认真学习《母婴保健法》、《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献血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相关法律知识,还必须格外重视《病历书写基本规范》的学习,操作中严格执行查对制度,避免护理纠纷的发生。在法律体系不断完善的今天,护理人员必须加强法律意识,做到学法、懂法、守法,并能运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维护护患双方的合法权益,工作中时时约束自己,提醒自己,提高业务能力,维护自己白衣天使的形象。

1.2 认真落实和完善各种规章制度,为病人提供一个周到、安全的治疗环境

妇产科是一个特殊的科室,它所面对的是孕育着新生命的特殊患者,故它的多变性是必然的。医院要制定由护理部主任、护士长和质量控制护士组成的三级质量控制体系,明确职责,加强监控,减少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妇产科的助产人员要认真观察产程,对产妇做好心理护理,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做好急救药品、急救设备的完好率,要达到100%。护士在工作中要严格执行管理制度和护理操作常规,确保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常规落实到实处,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防患于未然。

1.3 尊重病人的隐私权和知情权

妇产科由于其医护工作的需要,在护理中常会涉及到病人的隐私,如月经史、婚育史、个人史,且必须是病人的真实资料,在护理操作中也会暴露病人的躯体隐私,妇产科护士要用屏风遮挡,并注意与病人建立互信,做好操作前解释、操作中和操作后的嘱咐,同时也要尊重病人的知情权,及时与病人沟通,取得病人的合作,如在选择分娩方式、胎盘的处理、采集脐血方面要充分尊重病人的意愿。

1.4 注重护士礼仪、服务态度方面的培训,不断学习,提高护士的综合素质,树立护士良好的自我形象

护士在工作中往往因为语言不当引起家属不满而引发纠纷,特别是妇产科的工作性质比较繁忙和病人的需求较多,这就要求妇产科的护士在工作中要不断学习,不断完善自己,全面提高护理技能和服务方面的能力,在文明程度不断提高的当今社会,对护士在与病人接触过程中的服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妇产科的护士长要组织全科护士分次分批参加护士礼仪培训班,保证全员参加培训,并制定各种岗位的规范语言,如接待病人要实行“三个一”服务,即一个微笑、一声问候、一个礼让,在护理操作前征得病人的同意并做好解释,操作后做好嘱咐,并感谢病人的配合,多与病人沟通,密切护患关系,提高自身素质,更不能把工作外的不满情绪带给病人,造成病人的不满,增加护患纠纷的产生。

1.5 重视护理缺陷,强化护理质量“零缺陷”意识

质量“零缺陷”是现代质量管理的最高要求,即要求第一次把工作做好,不做重复工作,实行自我控制、自我改进[2]。护理工作做到“零缺陷”就能预防和杜绝医疗事故的发生。妇产科的护理工作更要做到认真细致,忙而不乱,防范于未然,围绕病人和医护人员两方面,开展“百日无差错”活动,工作中善于总结,分析不安全因素,通过检查,及时发现问题,找出护理安全隐患,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通过缺陷控制,使护理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问题降到最低限度,从而减少差错事故的发生。

1.6 严格护理文件管理,重视护理文书书写

在法律意识增强的今天,护理文件书写最具法律效力,必须严格按照《病历书写基本规范》的要求,应准确、及时、完整,包括体温单、护理记录单、产程图、医嘱执行后签字及新生儿护理记录单等,增强护理人员的证据意识,可每月进行护理病历展评和点评,每季度进行病历交叉检查。工作中认真履行告知义务及可能出现问题承担风险的义务。

1.7 防止院内交叉感染,强化院感意识,提高护理安全性

妇产科是一个手术科室,尤其产房是院内感染发生的重点部门,医院要对妇产科的全体医护人员进行院内感染和标准预防的重点培训,使其了解医院感染的危害性,强调医院感染控制的重要性,从而有效地提高护理安全性。

2 体会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医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各种纠纷也日益多样化、复杂化,防范护理差错和事故,确保护理安全已成为现代护理管理工作的重点。妇产科是一个特殊的科室,由于其多变的性质,许多病情在无法预料、无法沟通的情况下即已变化,极易产生纠纷,妇产科护士长要加强对护士法律意识和服务意识、业务能力的培训,提高主动为病人服务的意识,按法律与医护管理的要求来约束自己,全面提高自己,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工作中处处体现人性化的原则,把护理安全放到工作的第一位,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护患纠纷的发生,在工作中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参考文献]

[1] 王炳华. 现代护理管理[M]. 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1995:35.

妇科规章制度范文4

关键词 产科 护理 法律

近年来,随着我国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医学知识和法制观念的普及,病人的法律意识不断增强,投诉和付诸于法律的纠纷也呈上升趋势。这就要求每一位护士,包括产科护士必须加强法律知识的学习,了解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熟悉工作中存在的潜在性法律问题,更好保护病人和自身的合法权益。下面笔者就产科护理中常见的潜在性法律问题及其预防措施做一简要分析。

一、产科护理中潜在的法律问题

产科护理中潜在的问题主要有护理文件书写、护理操作、药品仪器准备及孕产妇隐私等方面。

(一)护理文书中潜在的法律问题

护理文书包括体温单的填写、执行医嘱后的签字记录及新生儿护理记录等,是严肃的法律文件,要求书写准确、及时、完整。其潜在法律问题不容忽视,例如,表现体温单可反应入院时孕妇状况和医务人员处理的及时性,入院时间应和医生记录一致,对体温单上的体温,有些护士责任心不强,随便填写,容易延误治疗时间,护士将负一定责任。

(二)护理操作中潜在的法律问题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士为了保证操作稳准,必须严格履行《医疗护理技术操作常规》。它是护理技术操作的指南和依据,是具有权威性的法典。一旦出现纠纷,首先查是否按常规操作,违反常规的行为要承担法律责任。例如,护士在进行病室紫外线空气消毒时,既不明确告诉产妇及家属如何防范,也不为婴儿有效地遮盖皮肤,造成产妇、家属、婴儿面部皮肤灼伤,尽管经积极治疗后痊愈,这位护士也犯了失职过错;如产妇或家属因紫外线灼伤角膜影响视力而,该护士亦要被追究法律责任。

(三)急救药品、设备准备中的潜在法律问题

产科护理工作责任重大,关系到母子生命安全,特别对产后出血、羊水栓塞、重度妊高征等抢救工作必须争分夺秒,急救药品、物品必须做到100%准确到位,抢救设备随时处于完好状态,否则势必会发生相关的法律问题。

(四)孕产妇的隐私权问题

由于产科工作的特点,需要了解孕产妇的婚育史、月经史、既往史(特别是妇科疾病、肝炎、结核等有关病史)及个人史、家族史等,这样就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孕妇本人或家庭中的隐私。孕妇为了达到母子平安的目的,会毫不保留讲出自己的隐私。此时孕妇有权要求护士给予保密,而护士必须明确认识到了解孕产妇情况是为了工作需要。因此,产科护士应持审慎态度,为之保密,若随便谈论,造成扩散,则应视为侵犯了孕妇的隐私权。

二、预防性建议措施

(一)提高法律意识,规范护理行为

产科护士应熟悉护理业务与法的密切关系,了解《护士管理办法》、《刑法》、《宪法》、《民法通则》等,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医疗事故管理办法》和相关法律知识,从典型实例中吸取教训,做到警钟长鸣。要分清哪些行为构成侵权,何种后果要承担民事、刑事责任,使护士在执业中学法、懂法、用法,运用法律知识保护自己,自觉在工作中约束自己的行为,尽职尽责地为孕产妇服务,提高护理水平,维护职业形象。

(二)健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在落实上下功夫

医院的各项工作制度和操作常规是保证工作秩序、提高护理质量、防止差错事故、护理纠纷的重要法规。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做到有章可循是产科护士的基本守则。因此,在临床工作中要确保各项规章制度落到实处,使护士认识遵章也是一种自我保护。做到及时发现问题,消除隐患,防患于未然。

(三)从法律的角度规范护理文书的书写

护理文书是具有法律效力的证明文件,它反映了孕妇入院的全过程,作为护理文书不仅是护理工作的需要,而且在将来可能发生的法律事件中也会发挥重要作用。为此,必须从法律的角度规范护理文书的书写,遵照科学性、真实性、及时性、完整性与医疗文件同步的原则,禁止漏记、错记、涂改及主观臆造、随意篡改等,应严格执行每日查对制度,护士长每周检查各项护理文书并签名,严格把关,各负其责。

(四)急救药品、设备准备到位,不留死角

科室随时都会遇有危重的孕产妇,所以,急救器材、抢救物品、急救药品一定要准备到位。应采取专人负责,每周检查1次。检查时,注意常出问题的一些死角,使各项急救器材处于良好的应急状态。

(五)尊重孕产妇的隐私权

提高产科护士尊重孕产妇隐私权的法律意识,为孕产妇隐私保密,不擅自公开孕产妇的健康状况资料,如曾分娩过畸形儿、曾于婚前有过生育史等;在护理操作中尊重孕产妇的意愿,注意遮挡,主动说明目的、方法、结果,应用正确的方法进行各项操作。

三、结语

总之,孕妇从入院到分娩至出院的整个过程中,在护理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上均有可能涉及到各种各样的潜在的法律问题,作为产科护士,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增强法律意识和医疗安全意识,严格落实各项工作制度,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对许多护理环节进一步调整、补充和完善,保障孕产妇的健康,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李敬鹉,赵宁.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事例[M].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

[2]王艳秋,浦凤萍.产科护理中潜在的法律问题与预防措施[J].护士与法,2003(4).

妇科规章制度范文5

【关键词】护理工作;日常护理;妇产科;浅见

1前言

每一位在医院妇产科的护理工作者,必须要规范护理行为, 加强责任心, 以诚信和优质服务在患者的心目中树立起良好形象,减少和避免护患纠纷引发的不良后果。对待风险要做到早发现、早预见、早疏导,防患于未然,最大限度地降低护理中差错率的发生。要把护理工作不断地进行完善,弘扬护理人员崇高的南丁格尔精神,为构建当前和谐医院而做好本职工作。希望本文能对当前妇产科的日常护理工作有所裨益,同时也冀图对我省大小医院的妇产科护理工作有所参考和借鉴。

2资料与方法

2.1 资料来源

本文以2015年8月至2015年12期间,到本院妇产科进行分娩和医治妇科疾病的女性患者126例(年龄段在26岁至5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8.26岁)。对此期间护理工作人员所采用的护理方法与措施、对患者的满意程度进行了电话跟踪调查,同时也对患者住院过程中的相关病历资料等进行了归纳、统计与分析。

2.2方法

本科室护理人员,采取了以下一系列的工作方法与措施,如下:

2.2.1严格执行护理操作的规章制度

以往发生的妇产科护理安全问题,都与护理人员未能严格执行护理操作的规章制度有关。有的护理人员凭借自己多年临床经验,在处理问题时,未能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及查对制度,可能导致不应该出现的护理差错的发生。部分护理人员未能规范安全用药和用血,对于风险的防范意识不够,导致患者用药和用血出现差错,甚至威胁到患者的身心健康。上述实例,严重地影响了医患关系,导致医疗纠纷事件的频发,同时也给本单位带来了恶劣的社会影响。因此,完善的护理操作规章制度对于保证护理工作安全准确意义重大。本院要求医护人员一定要根据护理章程的每一个细节,详细制定操作规程,尽量避免上述安全事故的发生。

2.2.2加强业务技术培训

加强业务技术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的职业素养,是搞好当前妇产科工作的又一重要途径。首先要鼓励年轻医护人员积极参加卫生系统和本单位举办的各种形式的职后继续教育,拓宽她们的视野,增长本学科专业知识与技能,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先进护理方法与经验,为我所用。此外,要将专业技术培训,提高整体护理质量水平的工作落实到工作实践中。开展产房24h值班制与监护,建立由工作责任心强、技术水平高的组长负责制,带领护士小组成员轮流值班,从而加强了妇产科的突发事件,保障了入院患者的安全,提高了孕产妇及接生的护理质量,适当减少剖宫率。

2.2.3增强服务意识

良好的工作态度是防范护理纠纷,构建现代和谐医院的基础。每个入院患者在住院期间都希望得到护理人员优质护理。因此,入院患者人院时,本科室医护人员应增强服务意识,主动热情接待,妥善安置病房。发放医患连心卡,耐心主动本科室的宣教指导工作,主动问询和关心患者。问起所需、答其所问、解其所感,我们要换位思考,想患者所想,视患者为自己的亲姐妹,精心护理。学会用真诚、宽容的工作态度对待患者及家属表现的误解、不又好、医治中的不配合等现象,增强自我服务意识,不仅有利于预防护理纠纷的发生,同时还有利于加快自己的专业成长。

2.2.4实施人文关怀、精心呵护

妇产科入院者中的高龄产妇和肥胖者剧增。随着计划生育国策的宣传和落实,她们中的多数都是第一胎、第一次入院心理上会产生紧张、害羞、焦虑、和忧郁等心绪,针对患者的此心理特征,最好的方法就是实施人文关怀,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一是此方法能消除患者的紧张、害羞心理,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二是患者就诊人院后医护人员和蔼和平易近人的工作态度,能给入院者一种家的温馨,给患者精神上的鼓励,使之坦然地接受治疗。三用医护人员必须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同情心,消除患者心理的焦虑与恐惧;四是根据不同情况对患者进行生殖器解剖、生理及性知识等方面的教育,增长此方面的知识,减负心理压力,并对她们的丈夫及家人进行沟通,鼓励其给患者更多的理解与呵护。多举措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使患者感到家的温暖,萌生信任感。

2.2.5加强心理沟通,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对于妇产科患者来说 ,最重要的是能更好的维持一份良好的治疗心态,尤其是针对孕产妇的护理工作,在护理时存在有一定的风险,因此,为规避各种风险的发生,更有效的提高护理的有效率,并减少医患矛盾的发生,构建出一种和谐的医患关系,因此,护理时必须加强与孕产妇进行心理沟通,注重人文关怀的实施。以科学的方式来促进她们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同步恢复。在妇产科护理中,应从患者的心理需求出发,实行人性化管理。通过热心接待住院、细心安排病房精心医疗、亲人般的护理等人文关怀,使孕产妇倍感家的温馨。出院时,护理人员应指导和帮助产妇办理好出院手续,留好联系方式,耐心讲解出院后的注意事项,并向产妇发放注妇产科健康手册,以便产妇可以随时了解自己的身体情况。

结果 妇产科护理风险高,每一位助产护理人员应把握好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提高对护理风险的认识和预见,防患于未然,尽力搞好本职工作,共同营造和谐医护工作环境。本院妇产科医护人员在日常护理工作中做到了以上几点,用最优质的服务同赢得患者及社会的一致好评, 同时也有效降低护患纠纷事件的发生,并且还能调动广大护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实现医护工作者的职业认同感,极大地推动了护理事业的发展与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

结论 本院妇产科护理人员秉续了构建和谐社会以人为本的宗旨,得到了患者及其家属的好评,增加了本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声誉。工作实践证明,值得推广。下一步,我们要继续把人性化护理工作继续贯穿于为患者服务的全过程之中,力争做得更好。

【参考文献】

[1]施祝英.妇产科护理缺陷原因分析及对策[J].中外医学研究, 2011,12

妇科规章制度范文6

关键词:产科护理工作;潜在的不安全因素;防范措施

1产科护理工作潜在的不安全因素

1.1护理管理制度不完善 护理管理制度的不完善主要分为两个方面,①不健全的护理规章制度,护理工作科学的操作规范就是护理规章制度,只有完善的规章制度才能够对护理质量有所保障。因此,所有的医院一定要根据国家的护理法规,进行本院护理操作规程的制定,这一规程必须符合本院的实际。但是,当前,我国大多数的医院都是对国家的护理制度进行照抄照搬,在使用时,不加变通,一旦遇到了紧急情况,就会发生无计可施的情况,从而致使患者治疗延误,最后导致产生医疗事故。②缺少风险管理以及应急管理机制。针对医疗事故的发生,一个有效的措施就是风险管理和应急管理。然而,在我国,很多医院都缺少风险管理和应急管理机制,若不能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的发现和改正,那么在出现医疗事故的时候,医院的员工会出现手忙脚乱的现象,医疗事故不断扩大,医院却没有任何措施来减轻医疗事故的后果。

1.2专科操作技术问题 产科护理的工作具有极强的专科性,要求工作人员具备极高的医疗技术。特别是助产士和护士,他们的技术水平和观察能力对母婴的健康情况有着极大的影响。例如,在接产前,对胎儿的大小和产程进展的能力进行估算,接产手法、产后对新生儿产伤的护理、在产后新生儿窒息或是母体的产伤和出血等意外情况的治理措施,若是护理人员对这些专业技术不熟练,那么就很容易造成母婴的意外创伤。

1.3硬件设施不安全问题 出去技术不安全因素之外,还存在着医院病房配置不合理造成的孕婴意外创伤产生。例如,病房的地面过滑,会造成孕妇滑到,若地面杂物太多,会造成孕妇被绊倒,而热水瓶等物体放置的位置不佳,容易造成孕妇的烫伤等情况发生。除此之外,若医疗仪器出现老化或者故障,则很容易导致各种医疗事故的产生。

1.4孕产妇以及家属管理方面的因素 为了保护孕妇和胎儿的安全,一定要对孕妇进行定期的检查,而且,在住院期间有一定的注意事项。但是,有些家属和孕妇却对这些注意事项不够重视,经常会出现离远的情况,而在离院的时候可能会产生胎膜早破以及胎心异常的情况。孕妇不进行及时的检查就会导致不安全因素。

2针对不安全因素的防范措施

2.1完善管理制度 医院一定要根据国家的护理法规,并结合本院产科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新生儿安全管理制度、交接制度、安全规范措施以及应急护理措施等完善的规章制度,并且在实际的工作中一定要坚决执行这些规章制度。除此之外,产科还应该对工作中潜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进而进行护理应急预案程序的建立,让护理质控小组进行实施。防止患者跌倒、自杀、擅自离远以及停电、火灾等都因该包含在常见的应急预案管理程序当中。

2.2加强护理人员培训工作 对护理过程中的差错事故的防范工作的保证,是护理人员在多年工作中对经验教训总结之后建立的各类查对制度,因此,在进行护理工作过程中,护理人员一定要对这些制度进行严格的执行。在此基础上,医院应该对护士和助产士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工作,例如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操作以及专科理论、专科知识和专科操作的培训。不仅如此,还要培训他们熟练的掌握常用的药物的药理与使用方法。从而,避免产生因为理论知识的不熟悉而产生的医疗事故。与此同时,还要对婴儿淋浴、胎心监护、接产技术以及新生儿的复苏操作进行培训,让他们对这些技术进行熟练的掌握,从而能在工作的过程中自如的运用。

2.3加强设施检查,保证孕妇安全 因为孕妇的行动不是很方便,因此,医院对院内设施设备等的安置要保证其安全性,从而避免产生意外事故。例如,在走廊中要保证过道内没有多余的杂物,地面要保持干爽,没有油迹和水迹等,而且要确保有玩好的照明设施。并且对病区内的监护仪器、插座、电线以及热水瓶和家具等进行定期的检查。

2.4检测硬件设备 对硬件设备的安全检测主要是为了保证新生儿的安全。婴儿出生之后一般会对其进行淋浴,因此一定要保证淋浴设备的安全,最主要的是对水温进行检测,避免水温过高而产生烫伤或是水温过低而产生受凉,水温一定要保持在38℃~40℃,而室温则保持在28℃~30℃。而新生儿在出生后的居住场所就是暖箱,因此一定要对暖箱进行定期的检查,例如产看暖箱的玻璃门的情况、循环系统运转情况、温度表准确与否等等。

3结论

总而言之,产科护理工作十分复杂,任何环节的疏漏都有可能造成产妇和婴儿的安全问题。因此,产科的工作人员在进行工作的过程中,一定要对不安全因素进行管理,找到应对不安全因素的应对措施,从而提高产科的护理质量,减少医疗纠纷的产生。

参考文献:

[1]张秀平,郭瑞红.母婴护理中心不安全因素的调查及防范措施[J].济宁医学院学报,2010,(01).

妇科规章制度范文7

一、工作目标:

新法接生率》;99%;孕产妇系管率》;97%;

住院分娩率》;98%;高危孕产妇筛查率》;95%;

高危孕妇妇住院分娩率》;98%;努力控制孕产妇死亡;

3岁以下儿童系管率》;88%;7岁以下儿童保健覆盖率》;90%;

新生儿死亡率《;10‰;婴儿死亡率《;12‰;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16‰;新生儿窒息死亡占婴儿死亡此《;12%;

新生儿疾病筛查率》;88%;托幼机构儿童保健体检率》;98%;

妇女病查治20xx人次;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合格率》;98%.

二、主要抓工作:

(一)、主动沟通协作,不断优化妇幼保健工作环境。

首先要正视困难、抓住机遇,通过各种途径与方式大力宣传妇幼卫生工作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保障群众健康的重要作用,提升妇幼卫生工作的社会共识,积极争取政府更加重视、关心和支持妇幼卫生事业发展。二是要继续主动当好政府的业务技术参谋,巩固提高实施 母婴健康工程 项目工作成果,特别是针对工作重点与难点,以制定落实相应的工作措施,保障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三是要通过下村业务指导、召开座谈会等方式,进一步强化村卫生站对妇幼卫生工作的思想认识,把妇幼卫生纳入单位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更加关心、支持妇幼人员做好岗位工作,从组织上保证各项工作的落实。

(二)、注重健教实效,加大对健康教育的投入。

不断提高妇女儿童的保健意识,高度重视并自觉参与卫生保健工作,是搞好卫生工作的基础。

1、要把健康教育作为自身的专业特色和发展潜力较大的服务品牌,在人员、设备和经费等方面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按统一计划、共同参与、分工负责、协作配合的要求,做好健教工作。

2、逐步规范 孕妇学校、育儿学校 教育,不断改进教育方式,提高教育实际效果,城镇孕产妇健康知识和家长育儿知识教育率达90%,做好健教效果评价和教育登记工作。

3、继续利用广播、报纸、黑板报等开展保健知识宣教,进一步发挥电话通讯便利的优势,为保健对象提供健教咨询服务。

4、针对初、高中女生的生理心理发育特点以及影响妇女健康的主要因素,进一步重视在学校、社区开展妇幼保健知识讲座,普及卫生保健知识、提高自我保健能力。

5、在进一步做好门诊保健对象健教资料分发的同时,利用村妇幼保健网络、婚姻登记窗口、托幼机构等途径,发放各式健教宣传资料,努力扩大健教覆盖面。

(三)、狠抓工作重点,提高孕产妇和儿童保健管理质量。

按 抓好二个系管、加强二个筛查、控制二个死亡 的基本要求,不断提高孕产妇和儿童保健管理质量,保障孕产妇和儿童健康安全。

1、认真抓好孕产妇和儿童保健管理工作常规的贯彻落实,进一步重视孕产妇和儿童的全程保健管理,不断规范保健技术服务,提高保健服务质量。加强对各项工作制度落实情况的检查指导,及时提出工作建议,巩固提高妇幼保健各项数质量指标。

2、孕产妇保健要继续以高危筛查为抓手,把孕产妇高危筛查管理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切实落实好每位孕妇初筛评和高危筛查。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高危筛查要按保健常规把好质量关,及时发现危害健康因素,努力避免漏筛错筛现象发生。对筛出的高危孕妇做到及时报告或反馈,按分级管理原则落实工作责任,对重度高危继续实行镇村联管、专人负责、专案管理,认真落实追踪随访、转诊护送、定点分娩、接诊救治等措施,努力控制高危因素而致的不良后果。

3、儿童保健要以体弱儿筛查为重点,注重发现健康问题和健康问题利用,提高儿保工作的吸引力和认同度。基层对筛出的体弱儿,要尽可能动员家长接受一次较为全面的复查,并按保健常规做好保健管理工作。要抓住小学入学需验《儿童健康档案》的有利时机,进一步抓好托幼机构的卫生保健工作。

(四)、面向农村基础,加强基层妇幼保健基础工作。

农村妇幼保健是整个工作的重点,也是影响全镇妇幼卫生工作水平的主要因素,必须继续予以高度重视。

1、所领导全面负责基层妇幼保健的检查指导,对基层工作指导在人力、制度、分配等方面予以保障,确保各项工作的落实。妇儿保科要根据现有人员负责具体的业务技术指导工作,对各村卫生站的业务指导全年不少于4次。

2、继续实行基层妇幼人员季会制度,以定期总结交流工作情况,布置各阶段工作任务。同时要进一步重视宗旨观念和责任意识引导,不断提高工作的主动性和责任感,扎实做好岗位工作。

3、采取专题培训及以会代训等方式,对基层妇幼人员进行2次以上业务知识培训,重点培训高危孕妇筛查与管理、体弱儿筛查与矫治、孕产妇和儿童保健常规、产科并发症的处理等业务知识,不断提高她们的业务水平。

4、第二季度对全院产科质量进行一次检查,对产科质量所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第四季度对全孕产妇和儿童保健基础情况进行一次抽样调查,以分析妇幼保健工作面临的困难与薄弱环节,进一步完善工作措施。

5、进一步完善与村卫生站联系机制,提高妇幼保健服务的二个效益。同时要关心村卫生站人员的工作和学习,尽力提供服务,帮助村卫生站克服工作中遇到的困难。

6、努力扩展农村妇女病查治覆盖面,按排妇女病查治工作,按公共卫生服务的要求,争取在九月开展妇女病查治,提高妇女的健康水平。

(五)、加强内涵建设,不断提高综合服务功能。

高度重视业务技术建设,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不断改善服务条件,提高妇幼保健服务功能和服务质量是业务技术指导中心的职能得以发挥的前提。

1、按责权相称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并实施所科二级管理制度,充分发挥中干在管理、技术等方面的骨干作用,鼓励督促中干按制度履行好各自的职权与职责。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根据实际情况,充实完善各项规章制度,重视对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经常性督查,保证各项工作有章可依、有章必依,建立起制度化、人性化、规范化的具有生机活力的工作运行机制。

妇科规章制度范文8

[论文摘要] 妇女的地位是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标志之一。目前,我国的劳动力市场上,妇女的就业机会和就业岗位往往比男子要少,男女就业权的平等并没有真正实现。劳动权是人权的重要内容,就业权是劳动权的核心。所以,我们要从重视人权的高度重视妇女就业权的平等实现。

一、我国妇女劳动就业平等权实现的法律保障

当前,我国已形成了以宪法为主体的促进男女就业平等的法律体系。《宪法》第48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家庭的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国家保障妇女同男子平等的权利。”《妇女权益保障法》第21条规定:“国家保障妇女享有同男子平等的劳动权利”。该法第22条第1款规定:“各单位在录用职工时,除不适合妇女的工种或者岗位外,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妇女或者提高对妇女的录用标准。” 《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第3条规定:“凡适合妇女从事劳动的工作,不得拒绝招收女职工”。《女职工禁忌劳动范围的规定》中规定女职工禁忌从事的范围,在月经期间禁忌从事的劳动范围,孕期、产期、哺乳期女职工禁忌从事的劳动范围,除了国家规定的绝对禁止妇女从事的工种和岗位外,凡是适合妇女工作的,用人单位不得以任何理由为借口拒绝录用女职工。《劳动法》第13条规定:“在录用职工时,除国家规定的不适和妇女的工种或者岗位外,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或提高对妇女的录用标准”。

二、妇女就业平等权实现状况

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妇女地位的提高。我国妇女就业情况有了很大的改善。截止2004年10月,女性从业人数已达3.3亿,妇女就业的比例从1949年的7.5%上升到2004年的46.7%,比世界34.5%的平均水平高出了12.2个百分点。从行业分布看,女性在批发零售、社会服务、教育、文化、卫生等领域工作的比例超过男性,在金融保险、科学研究、综合技术服务部门和党政机关、社会团体工作的比例接近男性。这说明我国妇女就业不但在数量上有大幅增加,而且就业层次进一步提高,职业结构趋于合理。但是,我们也应看到在目前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的情况下,男女两性的就业机会并不平等,妇女在就业中遭受不平等的现象较为普遍。部分用人单位拒绝招聘女性,或者暗中在录用名额中规定男性多于女性,这就在事实上侵害了妇女的平等就业权利,使妇女在就业中遭受不平等待遇。

(一)妇女录用率低

据有关数据表明,2005年春节过后,全国总数有效职位数达到了94955个,但其中除去只针对男性求职者及部分男女不限,即招聘要求中没有明确性别要求的职位外,真正只针对女性的需求相对要多一些,但也都没有超过当地职位总数的10%。由此不难看出,在全国近十万个职位中只有6.7%的职位是针对女性的;而另据统计显示,在400万的求职用户中,女性求职者占了40%左右。另外表现为女大学生就业难。浏览报纸、杂志、互联网、招聘会信息,“限男性”,“仅招男性”,“男性优先”,“女性招用后5年内不准怀孕”等字眼并不鲜见。可见女大学生求职路程上的艰辛。在一次大型人才招聘会上,参加招聘的265家单位中,117家提出了性别限制,占总数的44%。有的单位还加上身材,容貌等更加苛刻的非职业条件。[1]

(二)女性在业率下降

据全国对女性在业率的统计表明,2004年末,18至64岁的城乡女性的在业率比例为87.6比男性低6.6个百分点。与1990年相比,城乡男女两性的在业率均有下降,与男性相比女性的下降幅度偏大。城镇女性18至49岁的青年女性在业率为72.0%,比1990年降低了16.2个百分点③。据上海市第三次妇女地位调查显示,25—49岁年龄段女性中在业率为74.7%,而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中有较大的差异,经济发展不同,女性在业的程度也有所不同。同时,女性再就业难。据国企职工专项调查数据表明,国企下岗失业女工普遍感到再就业困难,她们中有49.7%的人认为自己再就业时受到年龄和性别歧视,比下岗男工高18.9个百分点。表明女性再就业难与市场忽视女性利益是有一定关系的。 由此可见,用人单位大量招收男性而不招收女性,都存有性别、年龄、知识结构的歧视。而许多单位对于男女不能平等对待,只考虑本

身的利益,却完全不考虑社会因素。在性别方面的职业隔离,会使劳动力市场缺乏灵活性,既限制了妇女进入“男子们的职业”领域,同时也排斥了男子们从事“妇女们的职业”,或是男子们不愿从事“妇女们的职业”,这样导致市场主体单一化。当今世界妇女劳动参加率在日益提高,如果存在大量的性别职业隔离,则很难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力。就业歧视会对下一代的教育产生负面影响,会使子女们产生“男女就业本来就不能平等”的思想,今后会大大妨碍妇女受教育的程度和人口素质的提高。

三、 妇女就业权不能平等实现的根本原因

(一)女性劳动者的素质整体偏低

首先是女性受教育的程度普遍低于男性。据有关统计,在15—54岁的多层文化人口中, 大学本科男性占72.3%,女性占27.2%,专科男性占58.8%,女性占41.2%,高中男性占62.5%,女性占37.5%,初中男性占30%,女性占70%。其次,女性特有的心理障碍是制约其素质提高的根本弱点。女性之所以难以摆脱这种依赖性,主要是由于人类历史文化传统的表现。长期的“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使的女性常常受到“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影响。长期将她们禁锢在家庭当中,限制其独立的发展,使她们的依赖性大大提升,这样就为她们走进社会设置了重重障碍。

[论文关键词]劳动规章;法律效力

[论文摘要]近几年劳动争议案件大量增加,用人单位单方制定的劳动规章是否具有法律效力,往往成为解决争议的焦点。探讨用人单位制定劳动规章的法律依据,合法有效的劳动规章应当具备的法律要件,用人单位劳动规章与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的法律关系等诸方面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已于2008年1月1日实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第(二)项规定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往往会利用这一规定来行使合同的解除权。因此对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法律效力的认定将成为界定用人单位是否合法解除劳动合同的关键。法律效力作为一个常用的法律概念,从广义上说.泛指法律约束力和法律强制性;从狭义上说,仅指法律的效力范围,包括时间上的效力、空间上的效力和对人的效力。本文旨在从广义上探讨用人单位劳动规章的法律效力,内容包括用人单位劳动规章具有法律效力的依据、应具备的要件,以及与劳动合同、集体合同在效力上的关系,加强劳动监察,以减少侵犯劳动者合法权益案件的发生。

一、用人单位劳动规章具有法律效力的依据

用人单位劳动规章是用人单位制定并在本单位实施的组织劳动过程和进行劳动管理的规则,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行为规则。用人单位和劳动规章本身不是法律,但却对用人单位和劳功者产生法律与约束力。那么,用人单位劳动规章的法律效力源自何处?我国《宪法》第53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我国《劳动法》第4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保障劳功者享有劳动权利和履行劳动义务。我国《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第50条规定:职工应当以国家主人翁的态度从事劳动,遵守劳动纪律和规章制度,完成生产和工作任务。上述法律规定表明,用人单位依法制定劳动规章制度既是法律赋予用人单位的权利,也是用人单位必须履行的法定义务,劳动者遵守用人单位劳动纪律和规章制度也是法律为劳动者所确定的义务。可见,用人单位劳动规章具有法律效力,是由我国法律直接赋予的。

二、用人单位劳动规章有效的必备要件

妇科规章制度范文9

关键词:护理纠纷; 原因分析;妇产科 ;预防措施

0引言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社会环境己发生了根木性的变化,医疗行业而临着极大的冲击和挑战,服务水平己成为衡量医疗整体水平和保持医疗市场竞争力必不可少的因素。妇产科是医院高风险科室之一,妇产科护理人员的责任重大。随着患者法律意识、维权观念的增强,妇产科护理质量愈来愈受到大家的重视,而对挑战,护理工作必须全程融入人性化护理的理念,注重为服务对象提供人文关怀,才能使服务对象感受到高品质的护理,它是落实“以病人为中心”服务宗旨,提高护理服务水平的重要内容,也是延伸和扩大“以病人为中心”服务内涵的重要举措。特别是护理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人文和业务素质,才能真正为病人提供全而、系统、整体的护理,提升我们护理人性化服务质量,促进护理专业的发展。

1常见引发护理纠纷的因素分析

1.1医护人员的法制观念淡薄,不能依法从事医疗护理活动。工作中可能会不自觉侵犯患者的生命健康权、知情权、安全权、受尊重权、选择权、监督权等[1]。对产妇的权利和护理人员义务了解不够深刻,当产妇住院发生某些异常情况,除了及时正确处理,还应向产妇及家属说明情况获得理解,避免纠纷的发生。

1.2护理人员对护理记录重视不够。书写不规范、不及时,陈述不准确、不全面,字迹不清,随意涂改记录内容,与医嘱及医生病程记录相矛盾。没有详尽告知患者该了解的情况,说话随便,当着产妇的面谈论工作中的失误、过失等,从而引发纠纷。

1.3服务态度不能令人满意。随着医疗体制的改革,患者对就医环境、医疗护理技术水平以及服务态度的要求越来越高。具体表现在有些护理人员对患者不关心、不尊重、缺少爱心、同情心和耐心,不认真听取产妇的想法,不能体会产妇的痛苦甚至表现得不耐烦,都会引起患者和家属的不满而产生纠纷。

1.4护患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由于妇产科"病人"的特殊性以及孕产妇的年龄、性格、爱好和修养等各不相同,医院在提供服务时很难满足.所以,孕产妇及家属的要求,如探视陪护制度、伙食安排、病区管理制度等,都可能给孕产妇及家属带来一些不便.护士如没能掌握患者的心理和情绪变化规律,缺乏有效的疏导,常常会引起误会而产生纠纷.

1.5护理文书记录不规范.病历是具有法律效力的证明文件,它反映了患者和治疗的全过程,是临床工作的原始文字记录,而护理文书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妇产科工作的特殊性,对护理文书的要求更严格.由于人员少,工作量大、聘用护士多、写作能力低等致使护理人员在书写和记录护理文书时出现一些漏洞,如:记录不及时、不全面、不准确或漏记、错记、补记,记录中有自相矛盾或涂改现象,医生与护士的记录内容不一致或有误等,这些不规范的文书都可能成为医疗纠纷的法律依据.

1.6违反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护理纠纷中最常见的原因是护理差错,而护理差错大多是因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责任心不强、作风不严谨或业务不熟练、技术能力差、不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和操作常规造成的,一旦出现问题,就会引起纠纷.如观察产程不仔细造成漏产,可危及母婴生命;未能及时发现母婴病情变化而延误抢救时机;未按常规要求认真检查增加产妇痛苦甚至影响到健康,如将纱布遗留至阴道内;基础护理依赖陪床;巡视病房不及时等等.

1.7设施设备人员等条件的限制.由于医疗设施落后,护理人员短缺,护理工作强度大,患者多,其病情发生变化时未能及时发现而延误诊治,也是造成护理纠纷的原因.

1.8患者期望过高或无理取闹。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患者对医疗护理服务的要求和期望也越来越高,不能理解病情的变化和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不能理解护士的工作,一旦发生不尽人意的情况,则易产生纠纷。还有的患者为达目的而无理取闹.由于目前相关法律法规滞后,导致个别患者想以纠纷为借口谋求经济赔偿;也有的由于经济困难,缺乏资金,故意指责护士出现差错或事故,以达到不交纳住院费用的目的.

2、提高妇产科护理质量实施对策

2.1. 完善管理制度,提高护理质量。 质量管理与改进涉及到科室工作的方方面面,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强调持续的质量监测、分析和改进,需要整体的合作与协调,其管理过程必须统筹安排。护理质量管理与改进的全过程就是建立良好的医院护理质量管理与改进体系,建立清晰的护理质量管理与改进的优先原则与次序,提升全体护理人员质量管理与改进的意识和能力,给子患者最佳的护理。同时,要积极探索实行分层次、能级化、金字塔式的管理方式。护士长与护士、护士与实习护士之间不仅在所承担工作的技术层次上,而目在各自的职责以及担负的责任上都进行严格的划分或分工。对其考核,不是仅仅看其完成的操作数量,而是“以病人为中心”,评价其“为病人解决问题”的数量与质量。医疗护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在医疗护理纠纷中有两个重要意义,一是作为医疗护理工作质量的标准;二是作为判断医疗护理工作是否有过错的准则.一旦发生纠纷,违规操作就成为医护人员的软肋.按规章制度去做,既是为了患者,也是保护自己.因此,要强化规章制度的学习,并常抓不懈.

2.2. 加强技术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科室各项护理工作的开展落实都要靠护士承担,狠抓专业知识的操作技能的培训科室护理人员的素质极为重要.业务知识应常抓不懈.护理人员从上岗开始,就要强化安全意识,定期组织讲课,对于复杂手术、疑难病症、特殊护理及时组织讨论,不断更新护理人员的业务知识.工作中对于难度较大、重要的护理操作,护士长应在场,一旦出现问题,可及时处理.护理质量水平高低决定着医院的生命和效益。良好的医疗护理效果出自精湛的技术,精湛的技术又来自过硬的基本功,护理人员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是防范差错事故,避兔护理缺陷的基本保证,只有掌握适应时代需要的知识和技能,才能成为减少或杜绝医患纠纷和提高护理质量 的一个重要的途径。因此,鼓励年轻护上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和学历教育.拓宽护理上的知识而吸取国内外先进护理经验,取长补短。

2.3. 转变服务观念,增强服务意识。在医疗纠纷中,由于医护人员的服务态度导致纠纷的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因此,要强化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转变服务观念,要关心和了解护士的心理、生活需求,不仅在技能上培训,还有对护士的人文精神进行教育和加强综合素质培训,教育护理人员经常换位思考,提高护理人员的内在修养,使护理人员保持服饰整洁,朴素大方,举止文雅,表情温和,给患者以亲切感、信任感、易接近感.在优化护患关系中,沟通极为重要,没有沟通,护理人员就无法评估患者,无法收集有效的资料和信息,无法发现潜在的护患矛盾.因此,在护理工作中,要求每一位护士都能熟练掌握沟通技巧,进行沟通时,要用清晰、准确、符合个性化的语言,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向患者说明诊疗计划、检查、治疗及手术需注意的情况,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和意外,并认真倾听患者意见,准确回答问题.通过有效的沟通及对患者更多的关爱,取得患者的信任,了解其心理活动,以便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手段和护理措施,使患者心情舒畅,配合治疗护理,得以早日康复.《护士条例》的第三章第十八条规定护士应当尊重、关心、爱护患者,保护患者的隐私。因此,护理人员在工作中要主动热情接待,主动耐心做好健康知识和卫生宣教上作,讲解分娩知识,主动巡视,主动帮助、关心、体贴孕产妇。

2.4. 加强交流,及时沟通。有效沟通的形式和沟通技巧十分重要。没有沟通,护理人员就无法评估患者,无法收集有效的资料和信息,无法发现潜在的护患矛后。因此,护理人员要以真诚的态度对待病人,经常换位思考,提高其内在修养,在护理工作中要求熟练掌握沟通技巧,进行沟通时,要用清晰、准确、符合个性化的预言,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向患者说明诊疗计划、检查、治疗及手术需注意的情况,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和意外,并认真倾听患者意见,准确回答问题。

2.5 提高法律意识,强化职业道德教育 医院是以人的生命健康为内容的服务行为,也是一种高风险性职业,医护人员稍有疏忽,就会给患者极其家属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因此,强化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加强《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疗护理技术操作常规》和相关的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的学习,明确护理人员在医疗护理中的法律责任与义务,增强职业使命感和责任感.依法规范护理服务行为,改进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以质量为核心,防范纠纷的发生.同时要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使护理人员树立对患者极端负责和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思想,在遇到患者及家属对我们的工作有误解和偏见时,学会换位思考,理解患者及家属.在任何情况下都保持良好的心境,以情感人,以理服人,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顺应性和信任度,保持护理计划顺利完成.

2.6狠抓专业知识的操作技能的培训 科室各项护理工作的开展落实都要靠护士承担,科室护理人员的素质极为重要.业务知识应常抓不懈.护理人员从上岗开始,就要强化安全意识,定期组织讲课,对于复杂手术、疑难病症、特殊护理及时组织讨论,不断更新护理人员的业务知识.工作中对于难度较大、重要的护理操作,护士长应在场,一旦出现问题,可及时处理.

2.7加强对护士书写能力的培训及护理文书的质量控制护理记录是护士针对护理对象所进行的一系列护理活动的真实反映.近年来,随着护理队伍结构的调整,特别是聘用护士的任用,致使护理文书的质量有所下降.这就要求护理管理部门及时加强对护理文件书写的培训,组织各种讲课、讲座及经验交流,使他们在护理记录中能用精练、准确、符合医学术语进行表达.在护理文书质控方面,护士长应定期进行质量监测及加强对护理文书书写的基础教育、形成过程、终末质量3个环节的质量控制;加大对护理质量、护理安全相关规章制度执行情况的检查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及时纠正,做到达标有计划、有评价、有记录.质量评价可根据《病例书写基本规范》,以量化标准"率"来评价,确保护理文件的质量.

3、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转变服务观念,增强服务意识、加强技术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完善管理制度,提高护理质量、加强交流,及时沟通,有效沟通的形式和沟通技巧十分重要。目前,提高医护人员的服务质量乃是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1]张小慧.《浅谈妇产科常见护理纠纷原因分析》[J]. 中华护理杂志2008,(3).

[2]陈文.《对妇产科常见护理纠纷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研究》[J]. 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11,(7).

[3] 李蕙.《关于妇产科护理纠纷因素的探讨》[J]. 山东大学出版社2011,(8).

妇科规章制度范文10

关键词:妇产科;安全管理;护理质量;控制措施

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进步,在问医求诊时对于护理质量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它代表了护理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工作态度,是患者衡量医疗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1]。妇产科护士需要长期接触孕产妇,在护理工作中必须根据女性的心理和生理特点,了解产妇的内心思想和诉求,制定有针对性地护理方案,及时发现护理过程中潜在的安全问题,加强安全管理,提高护理质量。

1妇产科护理中的潜在问题

1.1护理人员的问题 护理人员的问题共包括两方面。①是其缺乏风险意识和责任心。妇产科的护理人员需要程度非常繁重的护理工作,工作压力很大,在这种情况下长期工作,很容易产生厌烦情绪,在工作中责任心不强,没有仔细、认真、严谨地进行护理操作。比如,因为疲劳过度,夜间值班的护士没有密切观察产妇的生命体征,或者没有注意到细微的症状,导致产妇最终在病床上直接分娩,家属不满意,造成护患纠纷。同时,部分护理人员并不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风险意识不强,所以对于护理工作中可能出现的潜在危险没有提前预估到,没有正确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权益,使不必要的医疗纠纷不断扩大。②是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不高。导致妇产科护理中存在质量及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护理人员的操作能力与技术水平没有达到专业水平。部分护理人员没有熟练掌握妇产科中常用的医学知识和操作技能,在护理工作中经常引起安全问题或者医疗纠纷。例如,护理人员在监测产妇的血压时操作是无效的,或者对产妇的病症判断不准确,这样很可能导致产妇出现子痫,引起护患纠纷事件[2]。

1.2产妇本身的问题 与其他临床科室相比,妇产科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所以每个管理细节都可能导致严重的意外,比如,部分产妇与其家属不了解妊娠和分娩的有关知识,在日常护理中没有和护理人员积极交流,当出现的实际情况没有达到其期望值时,自然会滋生不满心理与负面情绪,不仅容易引起护患纠纷,还可能由于心理状况不佳而引发安全事故。此外,部分产妇不重视医嘱,自行外出,很可能导致胎膜早破、胎盘早剥等事故。

1.3医院方面的问题 医院在检查和考核护理质量时大多只是流于形式,无法真正了解护理人员的操作能力和技术水平,难以做出有效改进。此外,保障顺利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物质条件就是医院设备,这项条件是必不可少的。设备老化与性能差等问题都会使护理人员的工作受到影响。另外,如果护理人员不了解新引入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掌握不熟练,很可能发生错误操作的现象,使护理质量受到影响。

2妇产科护理中的安全管理和质量控制措施

2.1加强培训护理人员 为了有效的控制妇产科护理的质量,加强安全管理措施,还需要对护理人员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提高护理质量的最根本的措施就是强化对护理人员的专业培训,只有具备很好的专业护理技术,才能够在实际的护理工作中做得更好。如今,人们越来越关注妇产科护理的质量,并且对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方面的因素就注定了妇产科护理人员必须要不断的提高自己的专业护理技术,不断的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因此,妇产科应该定期的组织相关的护理人员进行专业的护理培训,通过培训来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技术水平和风险意识。可以为开展培训班与学习班,并且应该加大培训力度,使培训范围更大,让每一位护理人员都能够得到培训,提升护理水平。

2.2给予患者心理疏导 患者自从走进医院并且等候生产时,就已经将自己托付给了医院,并且对医院充满了信任。但是,在等候生产的过程中,患者也可能会出现情绪不稳定的情况,一旦在患者情绪不稳定时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存在问题,就会严重的影响患者的情绪,对生产产生一定的担忧,同时还会降低患者对医院工作的信心。在这个时候,护理人员就应该耐心的对患者进行产前的心理辅导,帮助患者适当的降低压力,减少患者的担忧,让患者对医院恢复信心。同时护理人员还要不断的鼓励产妇,让产妇能够认可护理人员的护理技术,并且给产妇讲清楚分娩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意外,让患者了解解决的措施,对医院和护理人员充满信心。

2.3构建安全制度,维护更新医疗设备 为了提高妇产科护理服务的质量,就必须构建一个安全护理制度,这也是非常有效的一种方法。在妇产科中,要想保证孕产妇及其新生儿的生命安全,就需要对可能出现的安全事故进行严格的控制,不断的对相关的安全管理制度进行完善。为了更好的对安全管理制度进行完善,可以从改进交接班制度、建立风险防范机制和完善护理应急程序等几方面进行。为了确保医护工作者在护理过程中能够严格的按照规章制度进行操作,对护理的安全进行保障,就必须构建一个比较健全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详细的规定医护人员的职责。同时还需要定期检查医疗设备,及时维护和更新老化设备,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3]。

3讨论

如今,我国的社会经济迅猛发展,产妇及其家属对于医院妇产科的护理服务也有了更高的质量要求,该科室护理工作的操作性、实践性和专业性均较强,而且具有一定的风险,产妇完成分娩后,生理与心理方面都会承受不同程度的损失,还可能发生产后大出血等并发症,威胁产妇的生命安全。所以护理人员需要增强自身的专业素质和护理水平,使护理质量提高,缩短产妇的恢复进程,使护理工作中的安全隐患得以消除,降低发生医疗纠纷的几率。由于工作性质与护理操作的独特性,与其他临床科室相比,妇产科中发生的医疗纠纷明显较多,而且逐渐呈现出多样化、复杂化的趋势,严重损害了医院树立的社会形象。医院必须采用有效途径提升妇产科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使其风险意识与责任心增强,并且加强考核护理质量,促使护理人员认真、熟练地完成护理工作,重视护理安全,提升医院的安全管理水平以及妇产科的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妇科规章制度范文11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6414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3149-01

产科护理工作关系着母婴的安危,产妇住院时间短、床位周转快,产前产后的治疗短时间内变化大,病情变化快。近年来,患者法律意识增强,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分娩是正常的生理现象,是人生的一件大事,在就医过程中一旦发生意外,产妇和家属无思想准备,易激化矛盾,引起纠纷。因此,提高护士的护理技能、操作质量和服务意识,避免纠纷的发生,保证母婴安危是十分必要的[1]。

1 产科纠纷发生的原因

11 护理人员责任意识不强,服务态度生硬,接待不热情,宣教不到位,解释不耐心,缺乏良好的沟通技巧。虽然护理操作并无缺陷,但由于服务不到位,患者自身需要没有得到满足,因此对护理工作产生偏见,从而诱发纠纷。

12 不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不重视各种护理记录,记录不及时,有涂改现象。日常工作中未认真执行查对制度,导致打错针、发错药、标本留错,产后特殊用药如缩宫素错误用于待产病人引起强直性宫缩,造成严重后果等。工作中不按分级护理制度巡视病房,产妇病情变化时未及时处理,发生产后出血引起失血性休克,胎心音胎动改变未及时发现发生新生儿窒息,产程观察不到位而发生胎儿分娩在产房以外的地方,术后伤口渗血未及时发现,新生儿性别记错等。

13 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高危的地方无安全警示标示,如无跌倒、烫伤等警示,病房紫外线灯开关未标示,孕妇外出后发生意外,新生儿碰伤,病人坠床等。

2 产科护理纠纷防范对策

21 改善服务观念,加强护患沟通,提高整体素质,牢固树立“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充分尊重患者的权利,主动与患者沟通,做好宣教解释工作,取得患者及家属的信任与合作。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模式也由“以疾病为中心”向“以病人为中心”转变,要求医护人员除具备良好的业务素质和高尚的职业道德外,同时应具备良好的人际关系和沟通能力[2]。

22 落实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业务技术培训。在工作中,任何一个环节的疏漏都会影响护理质量,特别是在产妇分娩过程中,病情变化快,如果反应不及时、处理不当,将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所以要求产科工作人员具备过硬的护理技能和高度的责任心,才能及时发现异常情况,保证产妇的顺利分娩。加强管理,健全和落实护理操作规程,完善护理常规,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和技术规范,强化质量意识,避免护理纠纷的发生,如胎儿娩出后请产妇认清新生儿性别,戴手圈时注意松紧度,核对无误后戴上等。

23 完善各种安全管理制度:保持地面干燥,穿防滑拖鞋防止摔倒,危险的地方挂警示牌,防止跌倒、烫伤等。孕妇入院时向其进行安全宣教,病床加床栏,正确手法抱新生儿避免硬物碰伤。

3 结 语

产科是医院的医疗纠纷高发科室,风险大,对产科护士的知识面要求广,应急能力要求强,无菌要求高,各方面的安全隐患也多,是一个不同于一般临床科室的高危科室。针对这样一个工作性质,就要求产科的管理人员制定一套完善的护理质量管理系统,并围绕质量管理,不断改进各个环节中潜在的问题,认真落实护理措施,从根本上不断提高护理质量,消除护理隐患,确保护理安全[3]。

参考文献

[1] 珠急诊科护理投诉原因分析与对策[J]现代临床护理;2003,2(2):49

妇科规章制度范文12

【关键词】法律证件;管理;母婴保健服务

母婴保健法律证件包括《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执业许可证》、《母婴保健技术考核合格证》、《出生医学证明》暨母婴三证。近年来淄博市妇幼保健院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及其实施办法、卫生部《卫生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出生医学证明管理的通知》、山东省卫生厅进一步加强母婴三证管理的文件精神,依法开展母婴保健技术服务,并加强了等母婴保健法律证件的管理,医院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1领导重视,组织制度健全,依法开展母婴保健技术服务

医院高度重视母婴保健法律证件管理工作,成立了由院长为组长的母婴保健法律证件管理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挂靠保健部,具体负责母婴保健法律证件的管理、协调与使用监督工作。制定和完善了《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执业许可证》管理制度、《母婴保健技术考核合格证》管理制度、《出生医学证明》管理制度、母婴保健技术服务人员管理制度等规章制度,做到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依据《母婴保健法》开展了助产、结扎、终止妊娠手术、婚前医学检查、产前诊断等技术服务,符合母婴保健专项技术服务标准,机构、人员证件齐全。目前医院已取得助产、结扎、终止妊娠手术、婚前医学检查、产前诊断5项母婴保健专项技术服务执业许可。2加强培训,严格考核,保证了“母婴三证”规范管理

加强对全院职工《母婴保健法》相关知识的培训,每年医院常规进行《母婴保健法》及其相关知识的培训与考核。对新入院人员及新分配来的大、中专毕业生常规进行了《母婴保健法》及母婴保健相关知识的岗前培训,全院职工对《母婴保健法》主要内容的知晓率达100%,从而增强了依法服务意识。定期组织从事母婴保健专项技术服务人员参加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的培训班,培训合格率达100%。制定医院《母婴保健法律证件管理考核方案》及母婴保健法律证件考核实施细则,将母婴保健法律证件管理及依法执业纳入医院综合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定期进行考核,实行奖惩,保证了“母婴三证”的规范管理。

2.1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执业许可证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执业许可证》有效期为3年,保健部固定专人负责《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执业许可证》的办理与换证工作。依法加强对母婴保健专项技术服务技术的管理,做到机构、人员符合标准,持证上岗,依法执业。《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执业许可证》(正、副本)原件存放于医院档案室。

2.2母婴保健技术考核合格证医院专门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母婴保健专项技术服务人员管理的通知》,明确了《母婴保健技术考核合格证》的办理流程和使用流程。保健部依法加强对从事母婴保健专项技术服务人员进行监督管理,证书由保健部统一集中管理,建立专门档案,并由专人负责。从事母婴保健专项技术服务的人员必须在取得《母婴保健技术考核合格证》后方可上岗,未取得合格证书的人员,一律不得从事母婴保健专项技术服务工作。任何个人未经许可不得在院外从事母婴保健专项技术服务,一经发现,立即取消母婴保健专项技术服务上岗资格。对于从事母婴保健专项技术服务人员在进修、调动和离退休等情况离开医院时,其《母婴保健技术考核合格证》仍由医院保管。如确有需要,医院为其出具已取得《母婴保健技术服务考核合格证》的证明,或由本人申请,按规定程序办理借用。《母婴保健技术考核合格证》有效期为3年,有效期满拟继续从事母婴保健技术服务的人员,在有效期满30日前向保健部提出申请,拟从事母婴保健专项技术服务人员并符合基本条件的人员也要提出申请,由保健部统一安排参加培训。目前医院已取得《母婴保健技术考核合格证》从事助产技术服务91人,结扎手术61人,终止妊娠手术61人,婚前医学检查10人,产前诊断6人。

2.3出生医学证明我院是市卫生局指定的接生定点单位,对在本院内出生的婴儿发放统一的《出生医学证明》。依照《出生医学证明》相关文件要求,制定《出生医学证明》管理制度,明确首次签发流程、补办流程。我院的《出生医学证明》由保健部负责从市卫生局购买,产科负责领取、管理和使用,专人保管、录入、发放、登记、计算机打印;儿童保健科负责“出生医学证明专用章”的管理和使用。

对于首次签发的儿童,按照发放流程,产后病区护士在产妇出院时发放出生医学证明办理须知,告知产妇办理《出生医学证明》的流程及需携带的资料,新生儿家长(监护人)持婴儿父母双方身份证、生育证、出院结账单,到产科门诊《出生医学证明》办理处办理。《出生医学证明》发证人员对有关资料进行核对,符合要求,核对信息正确,发放《出生医学证明》,并做好登记,告知妥善保存及重要性。新生儿家长持打印好的《出生医学证明》到儿童保健科,专人盖章,做好登记,儿保科人员再次嘱其妥善保存。

对于在我院出生因故丢失《出生医学证明》者,将附有补办流程的《补办登记表》提供给家长,并反复进行解释,资料齐全后须经保健部主任审核签字后给予打印,经市卫生局审核盖章后补发,并做好登记,资料永久保存。

医院要求《出生医学证明》打印前要与对方仔细核对相关信息。一经打印,不得随意更改,包括姓名。因损坏、填写错误等造成不能使用的《出生医学证明》,予以作废并专门登记,登记簿妥善保管。《出生医学证明》专用章由儿童保健科专人管理,使用规范,登记齐全。发证环节无搭车销售其他册、卡或纪念册现象发生。《出生医学证明》资料按规定保存,实行档案化管理。按时填报各类报表信息。2010年以来办理首次签发《出生医学证明》17564份,按程序补发《出生医学证明》103份,废证60份,废证率为0.35%。3依法执业,规范管理,推动了母婴保健服务的开展

重视母婴技术服务人员的培训,加强对母婴保健法律证件的管理,依法执业,保证了母婴保健技术服务工作质量,推动了医院各项工作的开展。医院被市卫生局确定为三级助产机构,产科作为全市急危重症孕产妇抢救中心接受基层助产机构的转诊并承担急救任务,近年来成功的救治了上千例急危重症孕产妇,已连续15余年无产科原因导致的孕产妇死亡。新生儿科作为全市的新生儿重症监护中心,配备专用的急救转运车和先进的监护设施,接受来自基层的新生儿急危重症转诊,为降低全市的婴儿死亡率作出了巨大贡献。同时我院作为市级妇幼保健院承担全市基层保健业务的指导与培训职能,定期组织召开包括妇幼保健院长工作例会、妇幼卫生信息员例会、妇保主任例会、儿保主任例会、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例会等内容的基层妇幼保健工作例会;定期协助卫生行政部门举办全市母婴保健技术培训班;定期组织全市孕产妇、5岁以下儿童及围产儿死亡评审活动;定期协助组织开展以母婴保健法律证件管理为重点内容或专项内容的妇幼保健工作督导;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的“三网合一”的孕产妇死亡、5岁以下儿童死亡、出生缺陷监测工作;开展新生儿苯丙酮尿症、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四种疾病的筛查,全市筛查率达99%以上。承担全市妇女儿童纲要指标的监测任务,为我市全面实现妇女儿童纲要目标,提高全市妇女儿童健康作出了我们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