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关系

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关系

时间:2023-06-07 09:21:50

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关系

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关系范文1

关键词:国防建设;经济建设;协调发展

中图分类号:F60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0-0232-03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国防和军队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占有重要地位。必须站在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的高度,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与强军的统一。”它深刻揭示了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内在联系,对于我们如何理解和处理好这一矛盾,加快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加强我国国防建设,正确处理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正确处理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关系的重大意义

党中央强调贯彻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方针,是着眼新时期新阶段我国整体发展的战略全局提出的一个重大课题。随着国际战略形势的变化以及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如何正确处理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不仅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产生重大影响,而且将对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速度和质量产生决定性影响。

(一)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是强国之策

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是强国之策。把国家建设成为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强国,始终是古今中外所有国家的奋斗目标。历史证明,不谋经济发展,成不了富国,也谈不上强国;只谋经济发展,可以成为富国,但如果忽视国防建设,仍旧成不了强国。要真正实现强国目标,必须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一方面,经济建设是国家强盛的根基;另一方面,国防建设是国家强盛的支柱。历史警示我们,处理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是事关国家发展和强盛的根本性问题。我们必须紧紧抓住21世纪头20年重要战略机遇期,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国之梦。

(二)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是强军之道

经济建设是国防建设的基本依托,经济建设搞不上去,国防建设就无从谈起。强大的前苏联之所以分崩离析,与美国迫使苏联陷入军备竞赛,拖垮其经济根基有着直接关系。现在我军正处在机械化尚未完成,信息化建设刚刚起步的阶段,从根本上讲,也是由我国经济建设状况所决定的。经济建设的好差还制约着武器装备发展水平。同志曾指出,“你对原子弹是真想要,十分想要,还是只有几分想,没有十分想呢?你是真想要,十分想要,你就降低军政费用的开支,多搞经济建设。你不是真想要,十分想要,你就还是按老章程办事。” 因此,要真正把武装力量搞强大,必须要有强大的经济实力作支撑,必须使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相互促进。

(三)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可靠保障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突出强调要坚持统筹兼顾,谋求国家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方位地推进国家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的现代化建设;协调发展则是要搞好战略统筹,使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相协调,实现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各个领域、各个环节的和谐有序;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注重当前又兼顾长远,使当前建设与未来发展相统一,确保能够一代又一代永续发展下去。这一战略思想就包括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的内涵,要求我们在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不断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可靠的安全保障。同时,实现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条件。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是推进国家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两个重要方面,只有两个方面都兼顾起来、协调一致,才能推进党和国家事业的加速发展。因此,按照胡总书记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促进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是必须高度重视研究、解决和落实好的重大问题。

二、党的三代领导人关于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关系的相关论述

关于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党的三代领导人都曾作过很多精辟的论述。1956年,同志在《论十大关系》中,明确提出了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基本思想,其内容简单地说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是中国的“两件大事”; “一定要加强国防,因此,一定要首先加强经济建设”, “只有经济建设发展得更快了,国防建设才能够有更大的进步” ;把国防建设纳入国家建设的整体规划之中,大力加强国防建设。

上世纪80年代,邓小平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有关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相互关系的思想,对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作了更集中、更深刻的理论概括。一是提出了和平时期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方针,明确了国防现代化与工业、农业、科技现代化的关系。邓小平同志着重指出,“国防建设,没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不行”, “国防现代化同国民经济、科学技术、文化教育是紧密相联的”,“国防的现代化只有建立在国家整个工业及农业发展的基础上才有可能。”从而摆正了国防建设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位置。二是强调军队建设必须服从整个国家建设大局。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四个现代化包括国防现代化,但“军队装备真正现代化,只有国民经济建立了比较好的基础才有可能。所以,我们要忍耐几年。我看,到本世纪末我们肯定会超过翻两番的目标,到那个时候我们经济力量强了,就可以拿出比较多的钱来更新装备。……先把经济搞上去,一切都好办。现在就是硬着头皮把经济搞上去,就这么一个大局,一切都要服从这个大局”。

上世纪90年代是我国改革开放深入发展的重要阶段。同志分析了进入90年代以后国际国内面临的新形势,总结了国防建设进入新时期20年的历史经验,明确提出了国防现代化要以经济建设为依托,要同经济建设协调发展,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国防发展道路的思想。在指导国防建设的实践中,始终强调坚持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协调发展,这已成为其国防战略理论的重要特色。这一特色体现于新时期国防建设的方方面面,突出表现在:经济建设与国防和军队建设相协调,经济发展战略与国防和军队发展战略相配套,经济建设与国防和军队建设进程相一致。

党的十六大以后,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纳入更高层次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指导思想之中。2004年 7月24日,同志主持了以“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为主题的中央政治局第十五次集体学习。他在阐述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关系时强调,“经济建设是国防建设的基本依托,经济建设搞不上去,国防建设就无从谈起。国防实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防建设搞不上去,经济建设的安全环境就难以保障”。 在“集中力量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必须切实加强国防建设” ,使二者“相互促进”。

总之,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是国家建设的两个重要方面。它们之间是辩证的关系,二者既互相区别,又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相作用,互相制约。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如果没有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国防建设就不可能取得应有的发展;相反,如果没有强大的国防,经济建设就没有了稳定的外部环境,发展自然也就无从谈起。

经济建设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提供资金,技术,人力和物力。古今中外的任何战争都离不开经济的支撑。古代,由于经济不发达,战争的规模和破坏力也不大。但是到了近代,尤其是现代,战争对经济的依赖程度愈来愈明显。随着科学的进步,经济实力的增强,各种精度高,威力大的新式武器装备不断出现,国民的质量和动员比例不断提高,可供战争消耗的物力、财力和人力也不断增加, 而战争的规模和所造成的破坏力也日益增大。例如,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规模就是以前历次战争所不能比拟的;而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不论是战争的规模,激烈程度还是破坏力都是空前的。而同时,战争又是大规模的经济实力的较量。可以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强大的经济作后盾,要想赢得未来战争的胜利,那将是很难想象的。总之,国家经济的发展决定着国防现代化的发展。经济建设的发展速度越快,其支撑国防财力的能力就越大。正如邓小平同志所指出的:“翻两番的意义很大,如果我们有一万亿美元的国民生产总值,拿百分之一搞国防,就是一百亿,如果拿百分之五,就是五百亿,一百亿美元能够办很多事情,要改善一点装备容易得很”。

经济是国防建设的基础,从根本上说,经济决定着国防,国防依赖于经济,这是一个方面;但另一方面,国防对于经济的发展又有着重要的反作用,国防的强大是现代化经济建设的保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强大的国防是国家长治久安的保证。唐朝为什么能在经济上形成一个创造性的时代?主要是因为它有强大的国防,兵强国才富,而到了近代,清朝的腐败,军备的松弛,清政府无力抵抗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最终使中华民族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屈辱历史。因此,我们在集中精力抓经济建设的同时,必须把国防建设摆在应有的位置予以关注,决不能热了经济建设而冷了国防建设。

第二,国防建设的发展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推动作用。世界各国都把最新技术应用于国防建设,而国防战略计划的实施,往往又能推动技术的进步并进而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国防工业企业依托雄厚的技术力量,在开展民品生产的过程中,带动和救活了地方许多民用企业,活跃了地方工业生产,这也是对国民经济的支援。

第三,强大的国防是谋求和维护平等的国际经济交往的后盾。国际经济交往指的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贸易关系、借贷关系、劳务关系以及其他经济合作关系。但由于经济实力的不同,这种交往之间存在着许多不平等的关系,直接危害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以及完整。因此,任何一个国家为谋取经济交往的平等地位,都必须加强其国防建设,以强大的国防作为后盾。

三、以新安全观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正确处理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

从总体上讲,坚持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为指导,推进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就是要把国防和军队的发展纳入到国家的经济发展中去运筹和实施,也就是要使国防和军队的发展与国家“三步走”发展战略相配套,使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发展进程与国家现代化发展进程相一致,使国防实力和军队作战能力与国家的国际战略地位相适应。具体说来,就是要以新安全观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动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处理好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中的一系列重要关系:

一是处理好眼前建设与长远发展的关系。既要着力解决当前军队现代化建设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又要注重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整体筹划和长远规划,保持财力投入的连续性,形成科学的增长机制,确保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全面、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二是处理好经济保障国防与国防拉动经济的关系。实践表明,经济发展能够促进国防和军队建设,国防和军队建设搞好了,也可以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比如,航天技术的发展,就带动了国家空间技术、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相关领域的迅速发展。因此,要进一步认识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在国家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三是处理好军用与民用的关系。国防科技工业应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坚持平战结合、军民兼容,增强平战转换能力。充分利用国防科技工业实力雄厚、知识密集、技术储备量大等优势,大力组织对民用技术和产品的研制、开发,逐步实现由单一军品型向军民结合型的转变,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具有国防科技工业自身特点的科研生产体系,最大限度地发挥国防资源的军事经济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

总之,全面理解和处理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其精神实质是把国防建设放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现代化建设的全局中去,以党和国家关于经济建设和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路线、方针、政策指导国防和军队建设,使国防建设适应我国现阶段经济实力、经济水平、经济体制的要求,实现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两头兼顾、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40.

[2] .论十大关系[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7.

[3] 邓小平.目前的形势和任务[M]//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40.

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关系范文2

关键词:国防建设;经济建设;中国

中图分类号:F12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8-0018-02

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是国家建设的两个重要方面,两者密切联系。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人依据各个时期国内外的现实状况,在处理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关系的问题上实现了多次转换。这种适时调整对于我们不断探索新时期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联系、寻求适合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防现代化建设道路具有重大的启示。

一、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关系的调整必须与国际局势和国家安全环境相适应,着眼于实现和维护国家核心利益

新中国建立之初,百废待兴,同时国家安全形势也十分严峻,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构成了一对突出、复杂、棘手的矛盾。为了解决这一矛盾,提出要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国防建设,即两者要协调发展。20世纪50年代,美国发动朝鲜战争威胁中国安全。进入20世纪60年代,随着中苏关系的恶化、中印边境的冲突、的紧张和越南战争的爆发,国家安全可谓“四面八方、腹背受敌”,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党中央对战争威胁的判断发生了重大变化。号召,“要准备打仗。无论哪一年,我们要准备打仗。”[1] 在当时的紧张氛围中,这一思想迅速为全党所接受。扩大军队规模,大力发展以“两弹一星”为重点的国防科技工业,以备战为基点大搞“三线”建设等政策的实施都充分表明:这一时期,国家的生存与安全被视为国家利益中最突出的问题,因此必须优先发展国防事业以换取国家安全,国防建设被摆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

改革开放初期,国家的首要利益是发展经济,国防建设开始让步于经济建设。邓小平提出要充分利用和平的国际环境,在服从国家经济建设大局的前提下,抓紧时间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以现代化为中心的国防建设。为此,中央开始压缩国防建设的规模,大幅度削减军队员额,并着手调整国防科技工业布局。军队也紧跟形势,积极呼应,加大了培养军地两用人才的力度,并向地方开放了部分机场、码头、仓库、铁路军事专用线等军用设施。这些举措大大缓解了国家的财政压力,对国家的经济建设是一个有力的支援。在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国防建设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

20世纪90年代初,冷战结束,国际局势进一步缓和,新军事变革风起云涌,霸权主义大行其道,“”势力甚嚣尘上,中国的安全和统一面临着新的挑战。为此,中央提出必须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步伐,实现“两个根本性”以确保打赢高科技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两头兼顾、协调发展的方针就应运而生了。

进入21世纪,国际局势更加错综复杂,中国进入了重要的战略机遇期。经济的迅速提升为国防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同时,国家利益的内涵不断拓展,谋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仍是中国的核心利益和长远战略选择。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新起点中的协调发展、富国与强军的高水平的良性互动已成为中国国防和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因此,“必须站在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的高度,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2] 这是“两头兼顾、协调发展”思想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具体体现,也是适应国际局势和国家利益的国防与经济关系的适时调整。

二、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是国家建设的两个重要方面,单一的国防或国民经济发展都难以保证国家整体发展的持久性和稳定性

把新中国成立后迫切需要做的两件事归结为:“中国必须建立强大的国防军,必须建立强大的经济力量,这是两件大事。”[3] 在《论十大关系》一文中,他指出“一定要加强国防”,而加强国防建设“首先要加强经济”,“只有经济建设发展得更快了,国防建设才能够有更大的进步。” [4] 这充分表明,在处理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关系问题上,我们一开始就走上了一条自觉协调发展的道路。

不协调发展的道路始自20世纪60年代。认为,新的世界大战不可避免,战争迫在眉睫,必须立足于战争,从准备大打、早打出发,积极备战。建立在这一认识基础上,在处理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关系的过程中,提出要偏重于国防建设。从此,国家开始向临战、备战的方向转轨。在此期间,国家把建设的重点放在国防上,力图建设“大而全”、“小而全”的独立的国防体系,国民经济发展滞缓。从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中国在经济力量还不够强大的情况下,国防建设始终保持了较大的投入,年国防费占到了年GDP的5%~7% (2.5%~3%是适度的),出现了国防建设摊子过大的局面,超出了国民经济的承受能力,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国防与国民经济的畸形发展,并最终制约了国防的发展。

20世纪80年代,随着冷战的结束和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蓬勃发展,邓小平明确提出国防建设要服从服务于经济建设大局,军队要积极参加国家经济建设。他指出:“四化总得有先有后。军队装备真正现代化,只有国民经济建立了比较好的基础才有可能。所以我们要忍耐几年。先把经济搞上去,一切都好办。现在就要硬着头皮把经济搞上去,就这么一个大局,一切都要服从这个大局。”[5] 据此,邓小平进一步指出,“现在需要的是全国党政军民一心一意地服从国家建设这个大局,照顾这个大局。这个问题,我们军队有自己的责任,不能妨碍这个大局,要紧密地配合这个大局,而且要在这个大局下面行动。”[5] 这样,国防建设为经济建设让路在促进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同时,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军队现代化建设。比如军费的比重逐步降低,国防和军队建设在“忍耐”中求发展,给国家安全埋下了隐患。

进入20世纪90年代,对冷战结束后世界形势的新变化新趋势进行了科学分析,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从战略全局的高度统筹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建设与国防现代化建设两头兼顾、协调发展”作为正确处理两个建设关系的方针。在这一方针的指导下,国家经济得到了较快发展,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也开始形成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

回顾这一历史过程,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单一的国防或国民经济发展都难以保证国家整体发展的持久性和稳定性。我们必须牢记历史的经验教训,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统筹兼顾、融合式发展。

三、必须形成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机制,走一条中国特色的军民融合式发展道路

建国初期,由于紧迫的国家安全形势对国防科技工业的强烈需求,使得建立与国民经济体系相对独立的国防科技工业体系成为国家在当时条件下一种必然的选择。之后,在经历了军民分离、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发展阶段后,我们逐渐探索出了一条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新路子,即走一条中国特色的军民融合式发展道路。

实现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必须形成融合式发展机制,这是实现把经济建设搞上去和建立强大的国防这两大战略任务有机统一的重要举措。指出:“要把军队现代化建设纳入国家现代化建设全局之中,使国防建设和国家经济建设能够相互兼顾、相互促进、协调发展。”[6] 之后,他又进一步指出:“要依托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把国防建设融入现代化建设全局之中,统筹国防资源与经济资源,注重国防经济和社会经济、军用技术和民用技术、军队人才和地方人才的兼容发展,进一步形成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7] 为此,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坚持勤俭建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2] 这一重要论断,是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内在规律的科学总结,是经济和国防建设长期实践的经验概括,是有效促进经济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的战略举措。这充分表明,军民融合是贯彻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方针的必由之路。

军民融合是世界各国处理国防和经济建设关系的普遍原则,也是我军实现武器装备跨越式发展的最佳途径。当今时代,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化发展使国防经济与社会经济、军用技术与民用技术的融合向纵深发展,军事资源与非军事资源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实行军民融合,推进军民一体化发展,已成为一些国家的重要政策取向。长期以来,受技术、制度、资源等方面的制约,我军的武器装备与西方国家和周边大国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民用科技特别是一些高新技术产业飞速崛起。因此,要在新时期突破发展困境,顺应新军事变革需要,就要利用优质的民用高科技资源为国防建设服务,即实现军民融合。这样不仅可以降低军工企业获得前沿技术的成本,而且可以缩短武器装备的研制周期,将国防科技工业根植于整个国家实力基础之上。

因此,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就要积极适应时展的新要求,在牢牢扭住经济建设中心的同时,切实把国防和军队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体系之中,科学统筹,整体推进,努力实现二者协调、持续发展。这样,富国才有后盾,强军才有支撑,才能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形成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良性互动。

参考文献:

[1]关于人民军队人民战争及其战略战术论述摘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119.

[2].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3]建国以来文稿:第1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87:532.

[4]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7-28.

[5]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关系范文3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国防经济建设 精髓

新世纪新阶段,同志洞察各国国防经济发展大势,立足我军由机械化向信息化转变的实践,统揽全局、高屋建瓴,提出把科学发展观这一党的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作为加强人民军队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以科学发展观统筹国防经济建设的各方面。这一思想是国防经济思想的精髓,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它是对、邓小平、国防经济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也是新世纪新阶段搞好国防经济建设的科学指南和行动纲领。

一、以科学发展观统筹国防经济建设是国家安全与发展对国防经济建设的时代要求

1、当今世界,和平、发展与合作是时代的主流,但我国发展面临的安全制约因素仍然不少

传统安全威胁与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因素相互交织,西方敌对势力加紧对我实施西化分化的政治战略,“”分裂势力不断兴风作浪,国家安全问题的综合性、复杂性、多变性进一步增强。人民军队肩负着维护国家安全与统一以及发展利益的重大任务,日益复杂多变的安全环境对国防和军队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在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需求与经费供给相对不足的矛盾长期存在的条件下,如何才能走出一条投入少、效益高的科学之路?以科学发展观统筹国防经济建设是国家安全对国防经济建设的时代要求。

2、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变动时期,各种力量在重新分化组合,世界格局正朝着多极化发展

国家的综合实力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地位和作用,未来国际间的竞争主要表现为综合国力的竞争。从综合国力的构成看,其基础固然是经济力,但国防力无疑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富国”和“强兵”是一个国家具有较强综合国力不可或缺的两翼。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每个国人的梦想。邓小平同志指出,未来世界多极,中国也要算一极。然而随着中国新军事变革进入新阶段,我军建设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各种矛盾和问题也日益凸显。这些矛盾和问题相互交织、错综复杂,影响和制约着军队建设的科学发展。如何在国家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实现军队建设又好又快地发展?以科学发展观统筹国防经济建设是国家发展对国防经济的时代要求。

二、以科学发展观统筹国防经济建设是新世纪新阶段国防经济建设的科学指南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集中表述,“效益与速度相协调,又好又快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

“以人为本”体现在国防经济建设上,就是要结合新军事变革和军事斗争准备实际,勇于变革思想观念,牢固树立“人才第一”的观念。当今世界是人才竞争,以尖端武器装备为特征的新军事变革事实上强调的是人才的重要性。近几场现代战争证明,在信息时代,军事对抗双方人员的军事素质已经成为夺取战争胜利的关键因素。因此,以科学发展观统筹国防经济建设要求立足实践探索创新,下大力解决好制约人才建设的“瓶颈”,全面提高部队官兵素质。同时着眼于新型军事人才的特点,大胆创新军事人才队伍建设的引进、培养和使用机制,推动军队建设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转变,坚决走“精兵之路”。

“全面发展”体现在国防经济建设上,就是要统筹好国防经济建设各个方面的发展。国防经济建设是一个由包含人、财、物以及制度体制等各种要素,生产、科研、流通、分配等各个层面的要素构成的一个系统结构。在这个复杂的系统内“短板效应”同样存在。如果只强调了单一方面的发展,忽视其他方面的发展,最终必然要拖住整个系统的发展。因此,以科学发展观统筹国防经济建设要求国防经济建设的各个子系统的建设相互促进、相辅相成,从而实现国防经济建设的全面发展。

“协调发展”体现在国防经济建设上,就是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寻求两者的协调、同步发展。指出,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一个带全局性的重大问题。经济建设是国防建设的基本依托,经济建设搞不上去,国防建设就无从谈起。国防实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防建设搞不上去,经济建设的安全环境就难以保障。因此要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国防建设,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以科学发展观统筹国防经济建设要求将国防经济建设纳入国家经济建设的总体规划之中,使之随国家经济的发展而发展,两者步调一致。同时积极探索“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融合式协调发展路子,形成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机制。

“可持续发展”体现在国防经济建设上,就是要保持和增强国防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后劲,坚持走国防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发展之路。因此,以科学发展观统筹国防经济建设要求在国防经济建设中注意国家资源与环境的制约,不搞竭泽而渔,不能以破坏性的开发,耗尽明天的资源,牺牲子孙的环境来搞今天的国防和军队建设。另外要抓好战场建设、作战物资的筹措、军事训练的落实、军事人才的培养、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的预研,军事理论特别是信息化条件下作战理论的创新等工作,未雨绸缪,保证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三、以科学发展观统筹国防经济建设需要把握的几个重要问题

1、更新观念和思路,以“对立统一”作为国防经济建设选择发展战略和制定相关政策措施的出发点

传统的逻辑思路把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看作是一对“大炮和黄油”的对立关系,以其矛盾关系的对立面作为选择发展战略和制定政策措施的出发点,其结果是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之间的不协调发展。以科学发展观统筹国防经济建设告诉我们,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二者之间是相互渗透、相互兼容以及相互推动的,具有动态的、长期的“统一性”。因此我们必须要更新观念和思路,以“对立统一”视角科学认识和研究国防经济建设道路,创新国防经济建设的发展模式。

2、从“全面发展”入手,科学地统筹国防投入的适度规模与结构

需求的无限性与供给的有限性从来就是一对需要调和的矛盾。科学发展观的“全面发展”观念把国防经济看成一个由若干要素组成的有机体,就必然要求统筹好国防投入的适度规模与结构。一方面要“规模适度”,根据社会经济的承受力和国家安全需求确定最适度的国防投入规模,并保持动态合理。另一方面要“结构合理”,以现有的经费投入尽可能地形成最具有战斗力的费用结构。从我国国防经济实际来看,国防投入上的结构不合理,如人员与装备、研发费的比例不合理,国防科研投入比重比较低;军兵种费用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国防经济效益提高的障碍之一。

3、从“协调发展”入手,创新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协调发展机制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协调发展”思想,形成“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融合式协调发展路子,其关键还是靠制度创新。通过军事理论、军事技术、军事组织体制和军事管理等方面的创新,形成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在体制、结构、布局、技术、人才、信息等方面的全方位融合。其操作思路可以有:在国家建设中进一步发挥军队的积极作用,在国家基本建设上充分体现国防要求;在人才培养和后勤保障上依托国民教育和国民经济体系;在技术上发展军民两用技术;在国防经济布局上兼顾国防原则和经济原则;在体制上建立高效的平战转换系统等。

【参考文献】

[1] 吴让明:国防经济思想探讨[J].军事经济研究,2007(5).

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关系范文4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产业革命和新军事变革的深入发展使国防经济与社会经济、军用技术与民用技术的结合面越来越广、融合度越来越深,信息化战争呈现军民一体、前后方一体的趋势,信息化军队建设和作战对经济、科技和社会的依赖性空前增强,实行军民融合式的发展,已成为国防经济转型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走“军民融合”式的国防经济发展道路,是推动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必然选择

把国家建设成为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强国,始终是古今中外所有国家的奋斗目标。但是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本身是一个矛盾统一体,不谋经济发展,成不了富国,也谈不上强国;只谋经济发展,可以成为富国,但如果忽视国防建设,仍旧成不了强国。这就客观上要求我们必须正确处理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切实做好“统筹发展”这篇大文章。历史实践表明,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关系处理得好,就会实现二者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反之,或“穷兵黩武”,或武备荒废,都必将因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畸形发展而伤及国家发展有机体。前苏联为争夺世界霸主地位与美国展开超越国力的军备竞赛,最终被美国拖垮、导致党亡政息;清朝的康乾盛世,白银储备世界第一,但是,富国弱兵,后来,虎门一声炮响,一代王朝从此败落。科威特富甲全球,但国防虚弱,以至在几个小时之内就被伊拉克占领。因此,历史一再警示我们,处理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是事关国家发展和强盛的根本性问题。对此,我党的领导集体多次强调要坚持国防和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方针。党的十七大报告更是强调指出:“必须站在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的高度,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推动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必须坚持走军民融合这条投入较少效益较高的发展路子。所谓“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就是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把国防和军队建设深深地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体系,通过建立和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军事人才培养体系和军队后勤技术保障体系等,从而形成国防和军队建设与经济建设动态均衡发展的有效机制。正如同志所指出:要依托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把国防建设融入现代化建设全局之中,统筹国防资源与经济资源,注重国防经济和社会经济、军用技术和民用技术、军队人才和地方人才的兼容发展,进一步形成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这条路子,对于国家和军队建设来说,既可以节约大量的国防费开支,又可以从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中有效获得极为丰富的军事资源和战争潜力,因而它是一条投入较少、效益较高的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新路子,也是实现富国强军战略之百年大计的一条好路子。军民融合式发展道路的开辟,无疑有利于国防建设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这对于加快推国防经济的发展,实现新世纪新阶段国家总体战略目标效应的最大化,必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二、走“军民融合”式的国防经济发展道路,是实现国防和军队又好又快发展、保障国家安全的现实需要

国防安全是维护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的基石。对此,胡主席强调提出:“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努力建设一支同我国地位相称、同我国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军事力量。”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是实现国防和军队又好又快发展,加速国防现代化、维护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的有效措施。

首先,有效维护我国未来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日趋复杂化,迫切要求加速国防现代建设。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世界格局进入一个复杂而深刻的变动时期,新军事变革深入发展,战争形态加速向信息化战争转型,一些大国为谋求在国际军事竞争中的战略主动,借机频频进行战略调整,以不断提升军队在维护国家利益中的地位作用,扩大军队履行职能的空间和范围,使我国军事安全和维护国家、领土完整面临巨大压力。特别是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国家在海洋、空间、能源、海外市场等方面的战略利益不断拓展。因此,在国家发展战略中,必须进一步重视国防现代化建设,国家安全战略应该是国家现代化建设战略设计中的重点。

其次,国家安全战略的需求和国家财力限制的矛盾,迫切要求加快推进“军民融合”的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从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来看,国防实力没有一个较快的增长速度,不伴随着经济利益边界的扩展而发展,很多问题就不好办。据统计,从1993年开始,我国已成为石油净进口国,到2004年我国3.14亿吨的原油消费量中,有1.22亿吨从国外进口,对外依存度高达以上40%,据预测,到2010,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将超过50%,因此,一旦有事,面对西方国家对我国可能实施的经济封锁,我国经济安全和经济建设必须受到严重影响,甚至出现经济的“崩盘”。为此,我们必须加大国防投入,加速军队机械化、信息化复合发展。但是,国防投入,只能在国力允许的范围内进行。与过去比较,我国国防投入最近一些年增长速度较快,但从现实情况看,我国国防投入快速增长是在长期“欠债”的情况下实现的,只具有相对意义。以2005年为例,我国国防费总规模为约合306.46亿美元,从绝对量上看,相当于美国的6.19%;从相对量上看,仅占我国当年GDP的1.35%,而同期世界主要国家国防费占GDP的比重为2.5-5%,甚至比当年世界2.6%的平均水平,还低1.25%。因此,国防资源投入与军事发展需要的矛盾,将是长期制约我军现代化建设的根本性矛盾。如何在财力投人有限,装备价格上涨的情况缩短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是一个战略性的挑战。出路就在于用“内涵式”、“集约化”发展消除国防投入不足的比较劣势,创建“好”中求快、质量建军的科学发展模式。实现这一发展模式的转变,客观上要求走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使军民之间进行有效的互通、互动和互补,做到一份投人,两份产出。这是推动我军建设又好又快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我们党站在国家发展战略全局统筹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体现。美国作为世界头号超强国家,GDP占全球GDP的1/4略强,尚且认识到维持一个独立完整的军事系统是过分的“奢侈”,正在努力推行“军民一体化”。我们这样一个科技资源和财政实力相对贫乏的国家,如果还维持关门搞国防和军队建设的体制,是不可能缩小我国军事实力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的。面对国防现代化的紧迫任务,我们必须本着对国家、对人民的高度责任感,提高对问题严重性、变革紧迫性的认识,加快贯彻“军民融合”战略的步伐。这是迎接新军事变革挑战、打赢未来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所必需的,也是顺应国际军民技术融合趋势、缩小和发达国家之间军事技术差距的最佳、而且是惟一的途径。

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关系范文5

关键词:国防经济学;态势分析;建设研究

一、国防经济学的定义与性质

关于国防经济学的定义,目前尚未有统一的说法。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是强调国防经济学的研究工具与方法的定义,认为国防经济学是一门以经济学为工具,研究国防以及裁军、和平等有关国防问题的学科。另一种是强调国防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的定义,认为国防经济学是研究与国防有关的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经济增长和稳定性等问题的学科。综合两种说法,并考虑到国防经济学学科发展的实际状况,可对国防经济学做如下定义:国防经济学是一门以经济学为工具,研究与国防相关的资源配置问题。因此与经济学一样,国防经济学研究对象也是资源配置的效率问题。如何有效、合理地配置和使用稀缺性资源实现国防安全是国防经济学永恒的主题。其研究的核心是,寻求实现既定国家安全目标前提下的投入最小化,或者在国家安全投入既定的条件下实现国家安全效益的最大化。这种定义既关照了国防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又关照了国防经济学的研究主题。

二、国防经济学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我国的国防经济学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从无到有,学科理论体系逐步完善,研究队伍不断壮大,学科交流不断拓展,研究成果不断涌现,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建立了较完善的学科理论体系

我国国防经济学界围绕国防经济基础理论、应用理论以及史学等系列问题展开了系统研究,学科理论体系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主要理论内容可概括为如下方面:第一、战争经济本原论,揭示战争如何在一定经济条件下产生、发展,又在一定经济条件下消亡。第二、国防经济潜力论,研究各国国防经济潜力的大小、潜力向实力的转化等。第三、国防消费需求论,研究国防消费需求的性质、分类、结构及确定消费需求规模的依据等。第四、国防分配论,研究分配的原则、结构、效益等。第五、国防流通论,研究流通渠道、军品采办、军火国际贸易等。第六、国防财力论,研究国防财力的构成、筹集及预算制度等。第七、国防人力论,研究国防人力的数量、质量、结构等。第八、国防科技论,研究国防科技要素、科研体制、发展战略等。第九、国防生产论,研究国防生产的性质、作用及其在社会生产中的地位等。第十、国防工业论,研究国防工业的构成、体制、发展战略等。第十一、战略物资储备论,研究战略物资储备的意义、结构、布局等。第十二、国防经济效益论,研究国防经济效益的内涵和提高效益的途径等。第十三、国防经济发展战略论,研究国防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步骤和途径等。第十四、军备竞赛与军备控制论,研究各国的军备控制与裁军。第十五、国民经济动员论,研究国民经济动员的内容、体制、准备、实施等。第十六、战时经济管制论,研究战时实行经济管制的原则、方法、措施等。第十七、经济战争论,研究对敌国进行经济封锁、打击的原则、手段等。第十八、经济复原论,研究经济复原的时机、规模及安置的方法等。

(二)学科建设和学科人才培养进入良性循环

目前,国防经济学的应用理论研究快速发展,形成了一批关于市场经济条件下国防经济运行、信息化局部战争条件下的国防经济建设、军事斗争经济准备和保障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在人才培养方面,军地有关院校建立了从博士后、博士到硕士的培训体系,形成了军地共同发展、优势互补的科学发展格局。

(三)国防经济研究转型取得阶段性成绩

我国国防经济研究一直致力于建构规范系统的学科理论体系,在某种程度上轻视了应用研究。伴随着世界新军事变革浪潮的兴起以及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我国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实践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便要求国防经济理论研究的内容与重点随之变化。回答和解决好新形势下国防资源配置效率问题,除需坚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方法外,还需吸引和借鉴现代经济学的研究工具和方法。近年来我国国防经济研究已迈出了向应用性聚集、同现代经济学范式接轨、立足本土化向国际化转型的步伐,学科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绩。

三、中国国防经济学发展的基本趋向

关注新需求,大力拓展国防经济研究新领域。国防经济学是应用学科,只有以现实国防安全需求为导向,以国防经济现实问题为牵引,使国防经济学现实研究成果有强大的市场需求,国防经济学发展才是有本之木,有源之水。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关系的问题,是中国国防经济学得以产生和发展的基础。未来一个时期,作为中国国防经济学,应当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继续把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作为关注的焦点。同时开拓冲突经济学、恐怖主义理论等问题研究的新领域。

采用新工具,坚决突破传统范式。国防经济学研究应尽快摆脱原有政治经济学范式的束缚,甄别地借鉴和吸收当代西方国防经济学的理论营养,在研究工具和方法上与现代经济学接轨,借助博弈论、计量经济学等手段,对中国国防经济学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进行实证研究和定量模型分析。

搭建新平台,全面夯实学科发展基础。目前,中国国防经济学学科建设在这三个方面都还存在欠缺,文献积累欠缺,核心概念没有很好梳理,严谨的逻辑体系尚未建立。必须加快这三个方面的建设,使中国国防经济学研究在现代经济学一般研究框架的规范下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郝万禄.中国国防经济学[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05).

[2]姜鲁鸣,王树东.现代国防经济学.北京:中国财政经济,2007,(07).

[3]哈特利(Hartrey),桑德勒(Sandler).国防经济学手册[M]. 姜鲁鸣,译.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关系范文6

摘 要 在新的历史时期,加强国防和经济建设,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优化国防和经济建设战略环境,科学确定国防和经济建设资源配置,积极创新国防和经济建设体制机制,确保国防和经济建设统筹兼顾、协调发展。

关键词 国防建设 经济建设 协调发展

中图分类号:D630 文献标识码:A

国防和经济建设协调发展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也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世界强国的两驾并驾齐驱的马车。经济建设是国防建设的基础,国防建设是经济建设的保障,两者相互制约、相互依存。在新的历史时期,加强国防和经济建设,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优化国防和经济建设战略环境,科学确定国防和经济建设资源配置,积极创新国防和经济建设体制机制,确保国防和经济建设统筹兼顾、协调发展。

一、战略环境层面的协调发展

战略环境是一个国家、一支军队所面临的内外部的大环境、大气候的总和,它对事物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一要与世界战略格局相协调。抗美援朝战争期间,整体战略格局对我不利,虽然我国急需恢复国民经济,但在国家安全受到严重威胁、难免一战的情况下,国家加大了国防投入。高额的国防支出有力的保证了战争的胜利,达到了保卫新生革命政权的目的,同时也为此后较长时期的和平建设环境创造了条件,对国家经济的长远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当今世界朝多极化方向发展,和平、合作与发展已经成为时代的主题,要求我们必须紧紧握住时代脉搏,充分利用有利的国际环境,兼顾国防和经济发展。二要与国家战略发展相协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开始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国防和军队建设指导思想也实行战略性转变,强调军队建设要在忍耐中求发展,服务并服从于经济建设的大局。国防支出占GDP和国家财政支出的比例一直呈下降趋势。这一方针为国家集中力量发展经济创造了重要条件,有力的促进了经济发展,也为国防建设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基础。三要与军队战略使命相协调。新世纪新阶段,随着我国面临的安全威胁多元化发展,军队职能也在不断拓展和延伸。我军军事行动样式既包括战争行动,维护国家独立和领土安全,遏制和打赢信息化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也包括反恐维稳、联合军演、国际维和、抢险救灾、海洋护航等非战争军事行动。为此,我军必须认真践行“三个提供一个发挥”的历史使命,由力量防卫型向力量延伸型转变,多维一体,综合发展,满足不断拓展的国家利益需求,维护发展安全。

二、资源配置层面的协调发展

资源配置事关国防和经济建设的全局,对国家的整体建设具有战略性的影响与制约。新中国刚成立以后相当长的时间内,我国的战略资源主要是配置在三线地区,虽然在安全保密等方面具有不可否认的优点,但是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要使国防和经济在资源配置上的协调发展,一是资源配置要在地域上相协调。随着科学技术特别是侦察监视技术、精确打击技术等的发展,当前信息化条件下作战,已经没有前沿与后方之分。虽然战场透明度不断增强,但是统筹规划好大型基础建设项目和军事设施的布局,将资源合理配置在沿海、内地和西部地区,分散于不同的城市、乡镇和农村,不仅在平时可以军民两用,平衡各地区经济发展,为国家经济发展做贡献,而且有利于在战时快速形成国防工业体系,提高抗打击和平战转换能力。二是资源配置要在空间上相协调。信息化条件下作战,将会在陆、海、空、天、电等多维领域展开,制信息权成为夺取胜利的关键,为此,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开发太空资源,发展太空力量。当前,我国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仍然应该看到我国与世界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要缩小这些差距,必须将资源合理配置在太空、空中、海上、地上和水下、地下以及电磁、认知空间等,以民用为主,间接为军事服务,从多方面与对手展开竞争,牢牢把握制信息权。三是资源配置要在产业上相协调。通过合理配置军用与民用产业,以及国防系统内部各种产业,从飞机、坦克、舰船到枪炮弹药等,统筹规划,合理配档,鼓励非公有制经济等民间力量的参与,合力攻关关乎国计民生的核心技术,加快人才、科技和装备发展的融合,积极推进数字化、集成化、网络化的国防科技工业体系建设。

三、体制机制层面的协调发展

体制机制是保证国防和经济协调发展的基础,体制机制上的相互配套协调,是国防和经济协调发展的制度保障。一要观念上的协调。在当今世界,如果我们满足于改革开放取得的一点小成绩而沾沾自喜、不思进取,整日沉浸在国泰民安的喜悦之中,势必会停滞不前,甚至会受到别人的威胁控制。通过宣传国防政策、学习国防历史、参观历史古迹、开展国防日活动等,加强全民国防教育,树立“大国防观”。二要军民间的协调。新世纪新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和中国特色军事变革不断深入,对军民融合提出了新的要求,也提供了更加有利的条件,利用国家经济社会资源加快国防和军队发展的前景非常广阔。在更广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把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为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提供丰厚的资源和持续发展的后劲。三要制度上的协调。制度经济学中的一个核心观点,就是“制度比技术更重要”。国家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国防的性质、体制和运行机制。要在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基础上,完善党和政府从宏观上统筹国防与经济建设的领导体制和指导机制,为党和政府统筹国防与经济建设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要适应市场经济建设需要,建立健全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资源和人员进出机制,建立以市场调节为基础并与行政、法律等多种调节手段相结合的新型调控体系,调整军地之间的利益关系。

(作者单位:董利勇,73018部队保障处;池传华,江苏陆军预备役高炮一师二团后装处)

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关系范文7

所谓非公经济参与国防工业建设就是非公有制经济经过行业主管部门审批获准进入武器装备科研生产领域,参与国防科技工业产品的研发与生产。非公经济参与国防工业建设,按照有关规定参与国防工业科研生产任务的竞争,有利于借助非公有制企业的灵活机制、雄厚资金和高新技术储备,更好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增强国防科技工业自主创新能力,提高武器装备研制生产能力和水平,促进国防科技工业体制机制创新,加快建立国防科技工业社会化大协作体系。

1、非公经济进入国防工业产品市场。国防工业产品市场(俗称军品市场)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按市场规律组织武器装备科研技术研究、工程制造和生产采购的所有科研生产经济活动。非公经济进入国防工业产品市场,要求逐步开放国防工业产品市场,打破军工系统内部大配套的格局,进一步引进竞争机制,在保障国防安全条件下,适当降低军品准入门槛,将一些零部件、原材料和中间加工制造采用许可证管理、招标、订货等办法分包出去,选择有条件的非公经济科研院所和企业进行研制与生产。

2、非公经济的科技企业进入国防工业技术市场。非公科技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我国国防科技活动中的一支重要力量。截至2004年12月31日,全国非公科技企业数量为141353家,企业数量比2003年增加了13.14%。其中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54270家,私营与个体经济企业52844家,分别占企业总数的38.39%、37.38%,全国非公科技企业资产总额达到53003亿元,这表明我国非公科技企业已经具备参与国防科技的实力和能力。

3、非公经济进入国防工业资本市场。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我国国防工业企业改革的重要内容。国家明确表示,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国防科技工业建设领域,按有关规定参与国防科研生产任务的竞争以及国防工业企业的改组改制,参与军民两用高技术开发及其产业化。因此,要积极吸纳非公经济资本进入国防工业资本市场,参与国防工业企业的股份制改造,实现国防工业资本多元化,以提高国防工业的竞争生存能力。

4、非公经济进入国防工业人力资本市场。人力资本是国防工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直接决定了其服务国防及国民经济建设的能力与质量,在国防工业系统的各项工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当前,我国国防工业企业人才队伍建设仍面临着十分严峻的形势。人才队伍建设的基础不够雄厚,人才队伍总量不足,结构失衡,分布不合理,高层次优秀人才紧缺。因此,加强国防工业人力资本市场建设,要充分利用非公经济科研机构学科专业、人力资源、设备设施上的优势,积极引进各类非公经济的科技和经营管理人才为国防工业企业的武器装备研制提供人力资本支撑。

二、非公经济参与国防工业建设的制约因素

目前,对于非公经济进入国防工业参与武器装备研制的问题已经引起了各方面的高度重视。十六届三中全会确立了“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国防工业发展战略。2005年5月27日,国防科工委正式对外颁布《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实施办法》,对非公经济进入国防领域进行“正名”与“鼓励”。根据该《办法》,民营企业及其他非公有制企业将获准进入武器装备科研生产领域。这些都为非公经济准入国防工业塑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非公经济可以参与国防科技工业建设,但是不一定就能够完全进入国防工业建设的所有领域。

1、利润因素。首先,武器装备是用于保障国家安全需要的产品,平时军队对武器装备的消耗量非常有限。同时,一国政府为了保持军事技术上的领先性和降低武器装备的淘汰成本,对同一型号的武器装备等产品采购量也十分有限。如果一次性订货批量过小,会造成企业生产和经营防务产品规模上的不经济,甚至可能陷入亏损。武器装备产品订货间隔期长。另外,一些武器装备更新周期长,当某种武器装备批量生产和装备军队后,往往需要较长时间才进行更新换代,期间将不可避免地使企业存在专用设备、人才等闲置浪费现象,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也就是说,如果进入国防产业无利可获,或者获利甚微,非公经济就会缺乏进入国防产业的意愿。

2、投资与生产的风险。非公经济参与国防工业面对投资与生产的双重风险。首先是专用性投资风险。武器装备是用于保障国家安全防务的特殊产品,在其生产过程中,对设备、工艺、材料和人员等都有一定特殊的要求,客观上要进行一些专用性的投资。这个专用性投资,“锁定”在武器装备生产上,企业能否获得武器装备订货任务,以及获得武器装备订货规模状况,将直接影响和制约武器装备生产专用性投资的效率。其次是武器装备技术开发的风险。在武器装备的技术开发中,需要投入巨额资金和大量的人力、物力,并面临失败率极高的风险。非公经济参与国防工业所承担的这些风险,如果不能使企业有获得高收益的预期,甚至使企业产生利益受损的预期,那么非公经济就不愿去积极面对这些风险,也就不敢进入国防产业。

3、准入的高门槛。国防工业准入的高门槛增加非公经济的进入难度。武器装备研制生产事关国防安全,因此,武器装备需求方出于对国防安全的考虑,对武器装备的生产具有一些特殊的要求。因而,非公经济要进入国防工业,必然面临着一个比较高的门槛。主要表现在:(1)特定技术要求高。非公经济要进入国防工业,首先要满足武器装备对特定的知识和技术要求。由于非公经济长期从事民用产品的生产经营活动,缺乏对武器装备生产的技术和知识积累,因而进入国防工业会面临着特定知识和技术上障碍。(2)进入成本高。武器装备生产还是资本密集性的生产活动,加上需要进行专用性投资,因而非公经济进入国防工业的实际成本和机会成本都比较高。(3)特殊标准要求高。武器装备是用于满足军事和战争需要的特殊产品,对武器装备的生产有一些特定的军用规范和标准。(4)安全保密要求高。为了保障国防安全的需要,一些武器装备的生产客观上需要处在保密的状态下进行。树立保密意识,建立和健全保密制度,是非公经济需要逾越的门槛。

4、政府的严格管制。武器装备用于保障国家安全的特殊属性,决定了政府必须对进入国防工业的企业进行严格的管制。长期以来,我国对进入国防工业的企业通常采取的是政府指定办法,即由政府直接指定某些企业作为专业性军工队伍从事武器装备的生产活动,任何企业不得随意进入和退出国防工业。目前,虽然非公经济可以参与部分武器装备的生产经营活动,但也被严格限制在非常有限的产品生产范围内。政府对进入国防产业的严格管制,导致非公经济在参与国防工业建设上与国有国防工业企业在武器装备生产上的不平等地位。

三、非公经济参与国防工业建设的政策保障机制

1、构建非公经济参与国防工业建设的资质认证机制。非公经济参与国防工业建设,必须符合国防科工委制定的“许可证”制度和军队制定的“资格审查制度”所规定的条件,并按照规定的程序通过严格审查,才能具有承担武器装备研制生产任务的资格。要验证非公经济企业是否具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要验证非公经济企业是否具有良好的资信和健全的质量保证体系。良好的资信主要是指非公经济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始终能够作到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安全保密,并在合同履行中有良好的业绩。健全的质量保证体系,主要指企业的质量保证体系符合国家或军队有关标准和要求,管理正规有序,体系运行有效。

2、构建非公经济参与国防工业建设的项目招标机制。项目招标机制是指武器装备采办方拟采办武器装备的内容、要求等以招引或邀请某些愿意承包的企业对武器装备采办项目所要求的条件等进行报价,从而通过比较来确定理想的中标企业,达成协议的活动。在非公经济参与国防工业建设的大背景下,通过实行项目招标制度,能够促进非公经济企业与国有国防工业企业,以及非公经济企业之间的竞争,达到降低国防采办经费,优化国防工业结构的目的。同时,要界定实行招标制度的武器装备领域。投标制度在实际中运用中存在许多问题,并不完全适用于对具有自然垄断特性的产业。完全适合实行公开招标制度的武器装备多数为零部件、电子元器件、普通的原材料等。而大型高技术武器装备,由于高技术性和保密性的原因,只能采取分阶段竞争,招标制度的实施不可避免地受到限制。至于战略层面的武器装备不可能实行竞争,所以招标制度完全被弃用。

3、构建非公经济参与国防工业建设的信息交流机制。由于我国没有国防科技装备制度,武器装备需求信息缺乏沟通渠道,军队需要什么?需要多少?标准是什么?非公经济企业无从知道,政府和军队部门对于非公经济企业的技术状况和产品也不清楚。因此,在非公经济企业参与国防工业建设过程中,要强化非公经济企业参与国防工业建设的供需信息的收集及交流机制,以最大限度的避免信息交流不对称现象的发生。首先要完善非公经济企业参与国防工业建设的公共信息平台,扩大信息归集部门,制定信息归集标准,建立联动监督制度,推动非公经济企业参与国防工业建设的供需数据信息开放共享。其次要定期举行一次“非公经济参与国防工业建设的情况通报会”,为非公经济人士向国防科工委、总装备部提出国防科研和武器装备发展的建议提供一个正式途径。第三要成立涉及国防科工委、军方、地方政府、非公经济科技工业企业界的小组或专门委员会,以加强相互之间的信息交流与互动。

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关系范文8

【关键词】国防科技创新体系 军民融合 军事变革 科学发展观 市场经济

面对世界新军事变革给我国国家安全带来的挑战,为了在不影响国家经济建设的前提下争夺国防科技优势,缩短与强敌的技术差距,有效维护我国的国家安全和战略利益,同志指出,“要建设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国防科技创新体系,加强军民科技资源的集成,实现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产品设计制造到技术和产品采购的有机结合,形成军民高技术的共享和相互转移的良好格局。”[1]由此提出了国防科技创新体系实现军民融合的要求。在新的历史时期,要满足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对军事高技术和高新武器装备的需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环境下促进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就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通过市场机制对国防科技创新体系和民用科技创新体系的创新资源进行统筹规划、有效整合和综合利用,建立起军民融合的国防科技创新体系。

一、我国国防科技创新体系从军民分离走向军民融合的历史探索

国防科技创新体系是指军工高等院校与军队高等院校、国防科研院所、军工企业以及政府管理机构等在生产、传播和创造性应用国防科学技术过程中发生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网络结构体系,其基本任务是从事军事技术开发、武器装备研制生产以及国防设施或军事设施设计、建造等方面的科技创新活动,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提出建立军民融合的国防科技创新体系,是在艰辛探索的基础上根据时代的需要作出的战略选择,其发展经历了形成发展时期、“民”时期和全面推进军民融合时期三个历史阶段。[2]

国防科技创新体系形成发展时期,是指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之前的这段历史时期。在国家科技资源极其薄弱的情况下,政府以高度的计划调节和集中管理的方式,优先满足国防建设对资源的需求,使国防科技创新体系得以迅速建立并发展到一定规模,并在重大国防科技项目开发上取得了以“两弹一星”为代表的历史性成就,常规武器实现了从仿制苏制装备到自行研制的跨越发展。然而,由于政府部门既是制定军事装备研制生产的权力机构,又是国防科技和军事装备规划计划得以落实的组织者、保障者,这不仅使得国防科研生产单位长期被动服从单一的指令性计划,其“手脚”受到束缚,“等、靠、要”的思想十分严重,而且导致国防科技创新体系与民用科技创新体系基本处于分离状态。随着“”的结束和军工规模的削减,国防科技创新系统的改革成为历史的必然。

国防科技创新体系积极推进“民”时期,是指从开始改革开放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前的这段历史时期。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中央确定了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指导思想,国防建设随之由临战状态转向和平建设的轨道。这必然要求在设备、技术和人才方面具有优势的国防科技工业,迅速转入经济建设的主战场,促进和带动国民经济的发展,于是党中央提出了“军民结合”的十六字方针。国防科技创新体系在“军民结合”的指导思想下,通过逐步引入市场手段开始了“民”改革,武器装备的科研生产由过去的单一指令性计划管理转变为指令性计划下的合同制管理,部分军事装备开始试行招标。通过“民”改革,原来只用于国防的国家资源既能生产军品,又能生产民品,出现了军品以技术支援民品开发,民品努力提高经济效益,支援军品发展的可喜景象。然而,在这一时期,市场机制的作用是有限的、间接的,政府部门仍然是国防科研生产单位的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确定具体军事装备项目的研制生产单位,加之民用科技创新资源对国防科技创新的意义受到忽视,没有从整体上考虑军民两大创新体系的有机结合问题,因此,国防科技创新体系与民用科技创新体系从总体上仍然处于分离状态。

国防科技创新体系全面推进军民融合时期,以邓小平1992年视察南方讲话为标志。冷战结束后,我国国防现代化建设面临着两方面的深刻变化,国际上出现了军事高技术化,战争由常规武器装备战争向高技术战争转变;国内出现了经济市场化,体制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型。针对新的形势,我国国防建设先后实施了“寓军于民”和“军民融合”的战略方针,更加强调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此外,为了提升整个国家的自主创新能力,国家实施了“科教兴国”战略,加强了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更加灵活地综合运用宏观调控和市场手段来整合国家科技创新资源。此时,继续保持一个军工科研生产“大摊子”毫无意义,将军民两大科技创新体系有机结合起来,建立军民融合的国防科技创新体系,就成为国防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选择。

建立军民融合的国防科技创新体系,就是要建立以军民科技资源共享为核心、以双方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为依托的军民融合科技创新平台,从而实现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产品设计制造到技术和产品采购整个创新链上的军民结合,形成全国优秀科技力量服务国防科技创新、国防科技成果迅速向民用转化的良好格局,由此提高国防科技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效率,推动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

二、军民融合是国防科技创新体系对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主动适应

随着新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及其在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导致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军事高技术群迅速崛起,推动着以信息化为核心的新军事变革在全球蓬勃展开,使信息化武器装备成为军队作战能力的关键,对战争结局起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于是,世界主要国家围绕着发展信息化武器装备、建立信息化军队展开了新一轮竞争。在世界新军事变革中,美国等发达国家率先大力发展信息化武器装备,在军队信息化建设上处于领先地位,而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军队信息化建设起点低、起步晚、投入少,军队武器装备的主体还是工业时代的机械化装备,从而在少数发达国家与广大发展中国家之间形成了新一轮的军事技术“时代差”。凭借军事技术“时代差”优势,以美国为首的一些发达国家实施了以军事实力为后盾谋求经济利益的战略,使国际安全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给中国国家安全和战略利益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

面对世界新军事变革带来的挑战与机遇,我国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走以信息化带动机械化、以机械化促进信息化的跨越式发展道路,努力建设一支能够打赢未来信息化战争的强大的现代化军队。为了给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提供技术支持,国防科技创新体系必须大力开发军事高技术,力争在一些基础性、前沿性、战略性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掌握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防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并研制生产出一大批以信息化为核心的高新武器装备,对现役主战装备进行信息化改造,以尽快消除与发达国家之间武器装备的“技术差”、“信息差”,满足以信息化为主导的高技术战争的需要。我国的国防科技创新体系,虽然具备了一定的适应高技术战争需要的保障能力,但由于受内部缺陷的制约,还不能满足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对军事高技术和高新武器装备的迫切需要。

我国现行的国防科技创新体系始建于冷战时期。当时严峻的安全形势要求国防科技工业尽可能进行从材料、毛坯开始的全过程生产,以提高大规模生产制造武器装备的效率,从而使得大量本来能由国家工业基础承担的工作内容都列入军事工业之中,造成了国防科技工业逐渐从整个国家的工业基础中独立出来,[3]由此形成了国防科技创新体系与民用科技创新体系的分离状态。国防科技创新体系本来起点就低,军民分离状态导致的力量分散、低水平重复建设又进一步削弱了其自主创新的能力,这使得我国国防科技创新活动长期以模仿创新、跟随创新为主,不仅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开发储备不足,而且高新武器装备的研制生产能力也严重不足。然而,军事高技术的开发难度大,涉及众多前沿科学知识,需要前沿基础研究和最新技术进展的支持;高新武器装备也因技术含量高、结构复杂,其研制生产需要各类先进技术设备和工艺,这些都超出了传统国防科技创新体系能力的范围,需要获得整个国家的科技基础和工业基础的支持。此时,打破军民分离的状态,建立起军民融合的国防科技创新体系,推动国防科技和工业基础融入国家的科技和工业基础之中,使其融合成为一体化的国家科技工业基础,既能够充分利用民用高新技术的开发力量和技术储备来提高国防科技的创新能力,加速在科技前沿的关键领域取得重大技术突破,抢占国防科技发展的“制高点”,同时又能充分利用民用高新技术产业的先进技术设备和工艺来加快先进武器装备的研制生产以及对现役主战装备的信息化改造,从而满足了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对高新武器装备的需要。

三、军民融合是国防科技创新体系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虽然我国的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但生产力水平总体上还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在国际上将长期面临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的竞争压力,因此,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必须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然而,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我国经济越是高速发展,来自国际上的利益碰撞和经济摩擦就会越是增多,各种可预测和不可预测的安全风险就会不断加大,只有大力推进国防现代化建设,才能为经济建设提供坚强的安全保障,为国家利益拓展提供有力的支撑。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站在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的高度,建立起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机制,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

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建立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机制,就是要把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深深融入整个经济社会体系之中,“建立和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军队人才培养体系和军队保障体系,坚持勤俭建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4]43因此,建立军民融合的国防科技创新体系,促进军民两大创新体系的资源统筹配置、有效共享,是国防科技创新体系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随着新军事革命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军事技术和民用技术之间的界线越来越模糊,民用各领域的高新技术基本上都可以用于军事目的,纯军事技术已经很小。据统计,85%的核心军事技术是民用技术,80%以上的民用关键技术可直接用于军事目的,美国防部和商务部于1990年列出的数十项关键技术,重叠的比例高达80%左右。[5]241高新技术的军民两用性质,客观上要求开展军民联合科技攻关以提高创新效率,从而为国防科技创新体系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实现军民融合提供了技术基础。

国防科技创新体系的军民融合,是实现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一方面,民用高技术企业和科研机构可以凭借其在人才、技术、设备、资金和其他科研生产条件上的优势,参与国防科研生产活动,能够提高国防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在前沿核心或关键性军事技术领域取得突破的步伐,加速高新武器装备的研制生产,推动军事高技术发展和高新武器装备水平迈上新的台阶,从而缩小了与军事发达国家在武器装备上的差距,为建立强大的国防力量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另一方面,科技资源集中、技术设备先进的军工企业和国防科研机构,不仅可以向民用领域转移先进成熟的军事技术并实现产业化,而且还可积极开发军民两用技术,这必将带动一批新兴产业的兴起和一批传统产业的技术升级,推动国家整体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国民经济发展。

此外,军事高技术的开发难度大,高新武器装备的研制生产对资源的需求又呈现出数量大、技术含量高、结构复杂等特点,对现役武器装备进行信息化改造也是一项需要耗费巨资的大工程,导致了国防科研生产经费迅速攀升。然而,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国家的中心工作是经济建设,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我国用于开发军事高技术、研制生产高新武器装备的经费投入不可能太多,必须走一条经费投入较少而效益比较高的国防科技创新的路子。建立军民融合的国防科技创新体系,充分利用民用高新技术的开发力量和技术储备来研制生产技术难度大、开发风险高、投资费用巨的高新武器装备,可以在国家不增加投入的情况下,获得技术先进、来源稳定和成本经济的武器装备,减轻了国家平时为维护国防科研生产能力而承担的财政补贴负担,同时还为民用高技术企业开辟了一个巨大而稳定的军品市场,并获得来自军方的风险投资,有利于民用高技术企业在持续技术创新中不断发展壮大,从而有效地解决了国防科研生产经费投入不足的矛盾。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国防科技创新体系实现军民融合提供了体制环境

我国现行的国防科技创新体系,是在冷战时期国家采用计划经济举全国之力建立起来的,虽然在开发重大军事技术项目和生产所需武器装备上曾做出过重大贡献,然而存在两个弊端:一是军工企业和国防科研机构不是独立的利益主体,创新的动力不足;二是军民两大科技创新体系相对封闭、互不相通,相互争夺资源的现象十分严重。这两个弊端导致国防科技创新体系的创新能力不强,创新绩效不佳,难以满足国防现代化对军事高技术和高新武器装备的需要。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整个国民经济运行基本步入市场经济轨道,市场在整个国家资源配置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环境下,军工企业和国防科研机构,一方面要在国家管控下紧紧围绕研制生产高质量的武器装备这一中心任务展开活动,以满足国防安全需要,实现军事利益;另一方面作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市场主体,又需要在不影响国防安全的前提下,从自身的经济利益出发,与民用企业和科研机构开展有效合作,通过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开发先进技术来获取竞争优势,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也就是说,处于市场经济体制环境下的国防科技创新体系,有着与民用科技创新体系实现有机结合以提高创新能力和创新效率的内在需求。而与此同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科技面向经济社会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依靠科技进步的机制不断形成,民用科技创新体系在此过程中获得了巨大发展。不仅社会化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初步建立,以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为基础的科学研究体系得到加强,基础研究能力显明提高,尤其是一大批民用高技术企业抓住国家实施信息化战略的历史机遇迅速成长起来,在一些高新技术领域保持着领先和控制地位,导致发展高新武器装备体系所需要的高技术特别是核心信息技术,大多掌握在民用高技术企业手中。这些民用高技术企业,基于在市场中追求最大利益的需要,急于在国防领域扩大具有军民两用性的先进技术的应用范围,对进入军品市场充满热情,急需与军方联姻。因此,建立军民融合的国防科技创新体系,通过市场机制对军民两大创新体系的高新技术资源进行统筹规划、有效整合和综合利用,是军民两大科技创新体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环境下谋求更大发展的需要。

建立军民融合的国防科技创新体系,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满足现代高技术战争的需要提供了制度保障。现代高技术战争具有规模大、强度高和消耗巨的特点,而和平时期武装力量的需要则以日常训练和战争准备为主,导致平时和战时对武器装备及军用物资需求量的差别十分悬殊,这就要求国防科研生产能力在平时和战时之间实现任务的灵活转换,而军民融合的国防科技创新体系为实现这种转换提供了有效的组织形式。在和平时期,军工企业和国防科研机构在保障基本军事力量对军事高技术和武器装备需求的前提下,积极参加经济建设,而民用企业、科研机构基于扩大自己技术产品应用领域的需要,也积极参与军工科研生产任务的竞争,由此在军民两大创新体系之间形成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机制;在战争时期,则利用和平时期形成的协调发展机制,迅速动员军民两大创新体系的资源从战争需要出发进行协同攻关,在前沿技术领域迅速取得突破,并及时扩大生产规模,为战争提供大量低成本高性能的先进适用的武器装备和军用物资,从而在不影响国家经济建设的前提下满足了现代高技术战争的应急军事需求,有效地维护了我国的国家安全和战略利益。

参考文献:

[1] .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N].报,2006-01-10(2).

[2] 游光荣.加快设建军民融合的国家创新体系 [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11):6.

[3] 于宗林.我国实行军事结合、寓军于民的回顾与思考[J].中国民,2008(12):51.

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关系范文9

一、加强城市人民防空工作是地方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

人民防空是国防的组成部分,也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对于一个城市来说,它是功能的重要组成因素,也是一个城市文明进步程度的标志,作为城市管理者的地方政府,在加强城市人民防空工作中肩负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地方政府在城市人民防空工作中的责任,不仅是法律所赋予的,从根本上说,是由于城市人民防空工作具有社会性、系统性、法制性和公众性这样四个特征所决定的。

1、城市人民防空工作具有社会性的特点,需要地方政府在担负城市管理责任的同时必须承担起管理人民防空工作的责任。按照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社会的发展最终取决于生产方式的发展和变革。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生产的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特别是社会化大生产时期,社会分工愈来愈细,生产能力愈来愈密集,生产的协作性愈来愈强,这使得人民防空工作成为群体性、社会。可以说,生产的社会化使人民防空工作相应地具有了社会性的特点。城市的形成和发展,是生产社会化的结果。由于城市是商品、资金、人才、技术的集散地,各种生产要素高度集中,这使得人民防空工作必须依靠社会力量共同承担。地方政府是一个地区、一个城市的管理者,它在管理社会事务的同时,必须承担起管理人民防空工作的任务。

人民防空工作的社会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表现得尤为突出。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所有制形式已由原来的单一的公有制转变为国有、集体、私营、个体、外资、合资、股份合作等多种所有制形式。经济主体的多元化,导致人民防空工作的多样化。在计划体制下建立起来的人民防空工作体制,需要适应市场经济的特点。人民防空工作这种社会化的行为,只要在地方政府的领导和组织下,才能适应人民防空工作对象多样化的需要。

2、城市人民防空工作具有系统性的特点,需要地方政府在部署人民防空工作时必须统筹各方面的力量。人民防空工作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它涉及到规划、建设、交通、通讯、卫生、供水、供电、教育等多方面,单靠哪一两个部门是难以完成的,必须由地方政府统一组织、统一管理。城市的人民防空工程建设,要靠政府统一规划才能考虑到人民防空的要求;人民防空经费的社会统筹,要靠政府统一部署才能落到实处;社会的人民防空知识教育,要靠政府统一组织才能增强;人民防空事业的投入,要靠政府的统一计划才能合理列入预算;城市的重点经济目标防护,要靠政府统一组织才能实施。离开了政府的统筹兼顾,人民防空工作就不能协调发展。

一个城市的人民防空状况,从根本上说,主要取决于城市的人民防空工程建设。只有实施政府行为,把人民防空工程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列入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才能从根本上保障人民防空工作的实施,保障人民防空工作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适应。

3、城市人民防空工作具有法制性的特点,需要地方政府依法管理人民防空工作。人民防空关系国家安全利益和人民的生存,这就决定了人民防空工作必须具有强制性;而这种强制性,必须要以法律法规为依据。人民防空工作的实施,从一定意义讲,是一种行政执法行为。许多发达国家的经验说明,要搞好城市的人民防空工作,必须制定健全的法律法规。

依法管理人民防空,不仅要有人民防空法规,也离不开其他有关法规。比如,从实体法上看,规划方面的法规,从城市发展规划方面为人民防空工作提供了可能的空间;建设方面的法规,从城市建设和建筑的要求上为人民防空提供了客观保证。再如,从程序法上看,《行政处罚法》、《行政诉讼法》和《行政复议法》,分别从不同的侧面为《人民防空法》的施行提供了司法保障。这些法规,都有不同的执法主体。只有通过地方政府的统筹协调,才能使各种行政执法行为形成有效统一的合力,也有利于司法机关保障《人民防空法》的实施。

4、城市人民防空工作具有公众性的特点,需要地方政府动员和组织社会全体成员关心、支持、参与人民防空工作。人民防空是一项造福于社会的公益事业,它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也牵涉到千家万户的安危。人民政府是人民利益的代表者,在人民防空方面,负有极为重要并且是不可推卸的责任。

动员社会全体成员关心、支持、参与人民防空工作,必须首先增强社会全体成员的人民防空意识,必须从强化社会性的人民防空教育和舆论宣传抓起,这同样需要在地方政府统一组织下实现。如果单纯依靠哪几个部门,很难做到这一点。只有依靠地方政府,才能教育、引导和动员社会全体人员自觉搞好人民防空建设,自觉维护人民防空设施,自觉遵守人民防空法规,积极参与人民防空建设。

二、切实履行地方政府在城市人民防空工作的职责

地方政府在城市人民防空工作中具有哪些职责呢?《人民防空法》中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人民防空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担的人民防空经费,列入地方各级预算;城市人民政府应当制定人民防空工程建设规划,并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城市人民政府应当制定防空袭方案及实施计划,必要时组织演习;县级以上级人民政府根据需要可以组织试鸣防空警报;人民防空疏散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一组织;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根据人民防空的需要,组织有关部门建立群众防空组织;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人民防空教育纳入国防教育体系……结合具体实际情况看,地方政府在城市人民防空工作需要切实履行好六方面的责任:

1、将人民防空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保障人民防空工作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体现党和国家发展国民经济的战略部署,是国家组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依据。人民防空建设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组成部分,也是综合国力的重要内容,将人民防空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计划,是国务院、中央军委的一贯政策和做法。早在1953年11月第一次全国人民防空工作会议就提出:“今后的人民防空工作应当结合国家的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进行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的防空建设工作。”

目前,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将人民防空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有以下两项具体要求:一是制定、审批、下达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计划,必须包括人民防空建设规划、计划的内容。该内容主要包括:人民防空建设的目标、任务、要求和实施措施,地方政府制定本行政区域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必须包括人民防空建设的规划、计划。二是地方政府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包括确定工业布局、实施重点项目建设,以及其他各项建设,应当贯彻人民防空的要求,统一规划和建设,做到同步规划、同步进行、协调发展,充分发挥投资效益,避免各种建设相互干扰。

2、将人民防空经费列入地方政府预算,并保证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相协调发展。人民防空经费是人民防空建设的专项费用,是保障人民防空建设和赖以发展的经济基础。从目前情况来看,有些地方政府还没有将应当负担的人民防空经费列入地方政府预算,严重影响本地区的人民防空建设的发展。保障人民防空经费是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重要责任,落实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负担人民防空经费,直接关系到本行政区域的人民生命安全和财产的安全,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依法将人民防空经费列入地方预算,并确保与国民经济相协调发展。

人民防空经费是进行人民防空建设和开展人民防空业务工作的专项费用,是老百姓的保命钱,绝不允许挤占、挪用。地方人民政府必须加强人民防空经费的管理,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益。

3、制定人民防空工程建设规划,并纳入城市总体规划。人民防空建设规划纳入城市总体规划,是现代化城市建设和城市有效地组织人民防空的客观要求。人民防空工程建设与城市建设相结合。既有利于城市平时发展经济、完善功能,避免城市各类建设的相互干扰和反复拆迁、重复建设造成的浪费,又增强了城市各类战时防空抗毁能力。同时,有利于人民防空工程平战结合,为城市建设、经济建设服务,增强人民防空平时生存和发展的能力,充分发挥投资的综合效益。城市建设贯彻人民防空要求,搞好防空抗毁,保存战争潜力的能力。《城市规划法》第十五条规定:“编制城市规划应当符合城市防灾、防爆、抗震、防洪……人民防空建设等要求”。因此,人民防空工程建设规划,无论从当前或从长远来看,都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大事。

制定人民防空工程建设规划,必须符合我国国情,正确处理人民防空建设与经济建设关系,近期建设与远景发展的关系,要与城市总体规划相协调。制定城市总体规划应当贯彻人民防空的要求,在城市规模、布局和建筑密度,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分区结构,城市主要疏散道路的位置和控制,城市广场、绿地、水面的分布和控制等方面要兼顾人民防空的需要。

4、进行经常性人民防空教育,提高公民人民防空意识。国家开展人民防空教育,主要通过两个方面实施:一是对在校学生普及人民防空教育;二是在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以及居民中开展人民防空教育。

作为城市人民政府,一方面要逐步完善人民防空教育体制,把人民防空教育纳入国防教育体系,增强公民的国防观念和人民防空意识,使公民掌握人民防空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另一方面要明确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文化等部门的职责,从普及人民防空基本知识入手,充分发挥社会宣传媒体的主渠道作用,全方位、多侧面、多角度地进行社会性的人民防空普及教育,全面提高公民的人民防空意识。

5、积极制定防空袭方案、必要时组织演习、试鸣防空警报和建立群众防空组织,确保战时城市居民防空袭的要求。一切组织和个人都有得到人民防空保护的权利。

城市人民政府应当制定防空袭方案及实施计划,必要时应当根据形势和任务的需要,组织不同规模、不同形式、不同人员的防空袭演习。防空袭方案,是平时实施人民防空准备、战时组织城市居民防空袭斗争的基本依据。组织演习,是为了检验和熟悉防空袭方案及实施计划,提高防空袭准备程度,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国防观念和防空意识。组织试鸣防空警报,是检验人民防空警报设备和控制系统保持完好程度的重要措施,对于增强全民国防观念和人民防空意识也具有重要意义。城市人民政府应当根据人民防空的需要,组织有关部门建立群众防空组织。群众防空组织战时担负抢险抢修、医疗救护、防火灭火、防疫灭菌、保障通信联络、抢救人员和抢运物资、维护社会治安等任务,平时应当协助防汛、防震等部门担负抢险 救灾任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重视和抓好这支队伍建设,使其在防汛、防震抢险救灾任务中发挥作用。

6、加强法制建设,坚持依法行政,切实对城市人民防空工作进行宏观管理。从城市人民防空工作的多年实际来看,凡是规章、政策制订完善,并且坚持依法行政的城市,人民防空工作就有地位,就有成绩。反之,仅仅是维持而已。文秘站网/-找文章到文秘站网

《人民防空法》是指导全国人民防空工作的法规依据。要使之落到实处,必须按照《人民防空法》的基本精神,结合本地实际,拟制规范性文件和配套规章,解决本城市的有关具体问题和特殊问题,使法律的各项规定进一步延伸,这样才能进一步维护《人民防空法》赋予人民防空建设的合法权益,促进人民防空建设的向前发展。人民防空执法,是人民防空主管部门在城市政府的领导下,依照法定的职权和程序,用人民防空法律法规监督本行政区域内的人民防空工作,并产生法律效果的一种专门活动。人民防空执法必须严格按照社会主义法制原则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办事,切实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关系范文10

关键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富国强军统一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4-0125-01

指出,要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努力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这是我们党总结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借鉴历史和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将富国和强军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对于维护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实现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富国与强军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两大基石

任何一个国家为了实现和维护其利益,都要履行两大基本任务:一是发展,二是安全。两者如同一个国家的双翼,统一于国家的整体利益。但二者之间也存在着矛盾,因为无论富国还是强军,都需要一定的资源投入,而社会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二者在资源配置方面存在着此长彼消的关系。因此,同时满足这两种需求通常是一个两难的选择。因此,从古至今人们对富国和强军关系的探求就没有停止过。孙子曾言道,兵不强则不可以摧敌,国不富则不可以养兵。而对富国与强军的关系作出辩证而深刻论述的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其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经济是历史发展的基础性因素,政治暴力包括军事则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上的。军事的发展对经济的发展也起着重要的反作用。这种反作用表现在军队不仅为社会提供国家安全,而且军事发展对经济发展在很多方面起着直接的重要作用。

我们党在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对富国与强军的关系也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积极的探索。新中国建立初期,就提出了一手抓经济一手抓国防的方针。在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提出了国防和军队建设要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大局的战略思想,提出了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方针,以高度凝练的语言对富国与强军的辩证关系作出了新概括。富国和强军,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两大基石。经济建设是国防建设的基本依托,国防实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只有经济获得空前的发展,强军才有可靠的支撑。同时,经济社会愈发展,安全需求也就愈强烈。所以,必须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

二、实现富国与强军统一是适应新的发展要求的战略抉择

提出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是对中华民族近代百年屈辱历史的深刻反省,是适应新世纪新阶段的发展要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抉择。翻开中华民族的历史,凡是繁荣昌盛的时期,都是国富兵强的盛世,反之则是屈辱、衰败和没落。作为一个泱泱大国,我们有过威仪四方、万邦仰慕的辉煌。从19世纪初开始,虽然在晚清一段历史时期内其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总量的28%,但军备废弛,任人宰割。洋务运动、、辛亥革命等图富求强的尝试,无一不以失败而告终。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下,富国与强军的理想才能一步一步变为现实。

随着高新技术和信息产业的迅猛发展,军队建设对社会经济、科技和资源的依赖程度明显增强。因此,国防建设不能孤立运作、自我循环。同时,经济建设的发展,国家利益的拓展,也对国防安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是站在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的高度作出的战略抉择,是我们党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理论上和实践上更加成熟的重要体现。从国家发展安全看,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是有效履行我军历史使命的战略指导。经济实力强大并不等于国防自然强大。当年科威特富甲全球,但国防虚弱,几个小时就被伊拉克占领。美国能把他的价值观念、国家利益拓展到世界每个角落,既靠经济实力,更靠军事实力。如国防和军队不强大,国家安全就没有保障,国家利益就没有支撑,国家发展就没有条件。因此,坚定不移地走富国强军之路,是我们唯一的正确选择。

三、实现富国与强军有机统一的关键是要把强军融入富国之中

首先,把强军融入富国之中,就要对二者实行统一规划,统筹安排,共同建设,以最小的建设成本谋求国防、经济、社会等多种效用的最大化。可实现资源通用,使军用和民用两种资源同时产生两种效用,提高资源投入产出率。可实现成果共享,使军用和民用两种成果同时具备两种功能,提高成果的贡献率。可实现进程互动,使国防和经济两个建设同时兼顾二者目标,提高建设的效率和效益。把强军融入富国之中,国防建设不仅能够保障经济建设顺利进行,而且能够支持和带动经济社会发展;经济建设不仅能为国防建设奠定物质基础,而且能直接或间接增强国防潜力与实力。

其次,把强军融入富国之中,是当今时代一些主要国家的通行做法。现代高技术战争对资源需求呈现出数量大、技术含量高、结构复杂等特点,仅仅依靠国防经济部门已经难以适应国防和军队建设发展需要。建立“寓军于民、军民兼容”体制和机制,成为许多国家发展和增强国防力量的重要举措。

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关系范文11

【关键词】三北防护林;工程效益;监测体系;工程管理

"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是一项正在我国北方实施的宏伟生态建设工程,它是我国林业发展史上的伟大壮举,是人类历史上规模宏大、时间跨度最长的一次改造自然的行动。地跨东北西部、华北北部和西北大部分地区,包括我国北方13个省的约500多个个县,建设范围东起我省的宾县,西至新疆,总面积400多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42%,接近我国的半壁河山。"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是一项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宏伟工程,不仅是中国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工程,也是全球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1.项目建设是全国森林生态定位监测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然环境变化研究的支柱是监测、实验和信息系统,而地面长期定位的生态、环境观测和试验系统的建立则是重要的基础。为了深入研究区域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及环境效应,深入研究生态特点及生态变化过程,为工程退化提前发出预警,有效地保护和合理利用林木资源,必须对工程进行长期的定位监测。

2.三北防护林建设的经济效益

"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作为一项生态工程,它的经济价值表现为直接经济效益、间接经济效益和潜在经济效益。可以供人们生产生活直接利用所产生的效益。如木材、干鲜果品、薪柴、木本饲料等。间接经济效益即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通过改善环境,改善人居和生产条件,表现在林业范畴之外,并与林业有着密切因果关系的效益。例如,保护农田,防灾减灾,使粮食增产的效益,保护牧场提高牧草产量和质量的效益及水利、交通、工业设施的效益等。我省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综合技术研究成果,在防护林庇护范围内可增产干草20%,每年可增产干草22.5万t。每t干草按200元人民币计算,每年增加效益折合人民币0.45亿元;防风固沙林476.1万hm2。潜在经济效益,即可以预见到,但尚未完全发挥出来的效益。例如林产品加工生产的高附加值产品的效益。"碳汇"在未来二氧化碳排放量分配权的作用等。

3.项目建设是对生态环境及其效益进行评价、预警、调控的需要

森林植被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维持水、土、大气等生态环境的屏障。森林植被在参与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中,通过与土壤、大气、水流在多界面、多层次、多尺度上进行物质与能量交换,改变和影响区域气候、水资源分布,起到涵养水源、净化水质、保持水土资源和抵御各种自然灾害的作用。因此,保护和建设生态建设已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一项基本国策。自1978年起,我国政府花费巨资先后启动了天然林保护工程、"三北"和长江中下游等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退耕还林(草)试点工程、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和重点地区以速生丰产林为主的林业产业基地建设工程。经过整合后的六大林业重点工程区总面积超过705.6万平方公顷,覆盖了我国主要的水土流失、风沙危害和台风盐碱等生态环境最为脆弱的地区。这六大林业重点工程构成了我国改善生态环境工程建设的基本骨架,是面向21世纪林业跨越式发展的主要内容。为此需要获得有效的、完整的成为国家环境和自然资源政策基础的信息。需要进一步建设和完善中国森林生态系统研究网络,通过野外长期定位定时的监测,建立森林、湿地、荒漠、山地生态及其效益的评价、预警、调控体系。

4.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工程管理问题

工程建设所追求的目标与目的,是以改善生态环境,保障国土安全为主的,而不是以商业目的为主的,这也是一般工程所不具备的。因此客观上要求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工程管理,更要突出社会与公益事业的特点。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工程管理与一般工程管理比较,既有共性,更有突出的个性,因此要求管理手段要更加全面和先进,本文重点从工程建设的个性出发,探讨工程的管理问题。

4.1工程建设的性质

以林草植被建设为主体的陆地生态系统工程三北防护林工程是通过以林草植被建设为主要手段,恢复与改善三北地区已经严重恶化了的自然与生态环境的生态系统工程,保障与改善三北地区人民群众最基本的生产、生活条件。

4.2工程建设应遵循的原则

坚持生态优先原则,生态是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追求的最根本目标。生态是人类生存的最基本保障,只有改善生态,才能满足人民群众最基本的生产生活需要。坚持体系建设的思想原则,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是一个以林草植被建设为主的综合性生态系统工程,外部环境要求具备社会保障体系,改单一的林业行为为社会公共行为;内在的需求要求工程建设具备生态体系、生态文化体系、生态经济体系等。坚持科学发展、科学建设的科学发展观原则,科学发展观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为确保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要统筹和协调项目建设区域内的各方面利益,规范各方面的行为。工程自身建设更要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乔、灌、草结合,多林种、多树种结合,造、封、飞结合,要先易后难,并集中连片、规模治理、突出效益的治理原则。

5.加强组织管理

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是构建我国北方绿色屏障的重要内容,是一个跨行业、跨地区的大型林业综合性生态体系建设工程。实践证明有效的组织保障,是工程建设顺利实施的关键要素。国家保障从国家层面要建立和强化必要的领导组织。

5.1加强市场与经济管理

市场与经济规律普遍存在于人类的一切社会活动中。人类社会在自身发展的进程中,更容易被市场和经济利益所支配,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在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中市场与经济始终是应该处于从属地位的,以赢利为目的的项目开发,必须经过环境评估,减少生态与环境所付出的代价。因此政府的介入与对各方面的行为规范是必要的。

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关系范文12

关键词:人防工程;建设;工程维护

中图分类号:R852.8文献标识码:A

一、 充分认识人防工程的独立性和发展趋势

人防工程也叫人防工事,是指为保障战时人员与物资掩蔽、人民防空指挥、医疗救护而单独修建的地下防护建筑,以及结合地面建筑修建的战时可用于防空的地下室。 人防工程是防备敌人突然袭击,有效地掩蔽人员和物资,保存战争潜力的重要设施;是坚持城镇战斗,长期支持反侵略战争直至胜利的工程保障.就现阶段而言:首先应搞清楚人防工程的特点 、在战争中的地位作用和发展趋势。

(1)人防工程的特点 人防工程建设是一项结合城市建设的系统工程,更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大系统,所以应以系统工程的方法进行总体规划和全面建设。一个城市或一个地域应建立总体的防御体系,研究大规模的核战争或常规战争条件下的生存概率,提出各地各区域的防护设想,建立健全防护方案。各地域的防护系统应有与防护能力相一致的较为完善的功能。例如,防护体系内因战时的使用功能不同,应有满足人员生活生存需要的通风、供电、供水、储备足够的食品、物质,和相应的医疗、救护等设备。依据区域修建一定数量的专业队工程,使各专业队如消防、抢修、救护、运输、防化医疗救护和防疫等专业队按战时专业性质要求能够准确、迅速的抢救人员物质,修复被破坏的生产和生活设施,恢复通信、交通的畅通和水、电、煤气的供应等,确保生产稳定性和居民的安全。所有这些,各部门都应协调一致,如有一个环节达不到要求,都会使该项的人防工程建设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人员掩蔽部等工程也失去了它的意义和价值。

(2)人防工程在战争中的地位、作用

说到这有人可能会问:我市建设的人防工程,在高技术条件下战争中能否发挥作用?回答是肯定的 :一是根据国际公约有关规定战争双方不允许打击普通平民的住所和设施。二是美国拥有可以钻地炸毁十几米厚钢筋混凝土结构人防工程的精确制导武器,造价昂贵,战争中主要是用于摧毁重要军事目标、重要经济目标、国家元首的隐蔽工程等,如果用于摧毁普通民用建筑,得不偿失。三是人防工程主要是应对敌人常规武器的空袭,从防空地下室战术技术的数据看,完全可以抵御常规武器的空袭。对敌人的航空导弹等精确制导武器,若不考虑直接命中的问题,也能完成抗敌打击,保障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任务。四是防空地下室对防爆炸冲击波、生化武器、核武器次生灾害等都有着很好的防护作用。

所以只有重视人防工程的建设质量和数量,才能适应未来战争的需要。人防工程建设应遵循战术技术要求,坚持质量第一,突出指挥场所、重点工程和一般防空地下室的建议。在指挥通信建议上,需高度重视数据库、数据化系统,以突出指挥功能。地上地下相结合,固定和移动相互补,使指挥通信工程结构完整,功能完备,信息作战支持能力强,安全保密水平高,做到软、硬件共同发展,指挥要素功能完善,建立起上下贯通,左右互联,平时管用,战时具有快速反应能力的指挥控制情报系统网络。人防通信警报系统,应坚持自动化和网络化为手段,采用固定与机动,地面与地下,有线与无线,专用与简易相结合的方法,建立集指挥通信网、空情报知网、音响警报网于一体的警报系统,提高人民防空的快速反应能力和综合保障能力。人防建设涉及到法制建设、组织机构建设、工程建设、疏散建设、通信和交通建设、防化建设、民防宣传教育、抢险救灾、医疗救护及人防组织指挥、人防工程管理、科研等方面。有关资料表明,世界上先进的民防经验证明,重视和抓好以上工作,人防建设才可以走向良性循环。

(3)发展趋势

现代人防工程建设正在走向与城市建设平战结合之路。一方面继续向纵深发展,即进一步修建更多的性能更好的人防工程,如高抗力的指挥通信工程、医疗救护工程、防护专业队工程等;另一方面是向横向发展,如量大面广的防空地下室人员掩蔽工程、配套工程,或综合现有工程、设备设施和现有技术,使其工程能够达到较低防护级别的标准,整体效益达到最佳。从未来战争考虑,人防工程应从科研着手,全面系统地提升防护标准,做到平时有经济效益,战时有战备效益,打得赢,防得住,切实提高人防建设水平,针对未来高科技局部战争,逐步完善人防工程建设规划,是我们今期乃至今后一个时期工程建设的目标,同时也是当今人防建设发展趋势。

二、充分认识和平时期加强人防工程建设,是国家安全的需要;

当前,世界正处于大变动的历史时期,国际局势正向大纵深多极化方向发展,国际关系特别是大国之间的关系随时都在变化,经济因素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日益明显。同时,我国周边地区还存在着一些不安定因素,对我国安全构成了现实的和潜在的威胁。应该看到,现在不打仗,不等于将来不打仗;大仗打不起来,不等于小仗也打不起来。对此,我们必须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人防建设是百年大计,与国家安全利益直接相关,我们决不能因形势趋向缓和而放弃必要的戒备和准备。争取和平,避免战争,不能仅寄托于良好的愿望上,而是要靠努力做好工作来实现。这里面,既包括政治、经济、外交、军事诸多方面的努力,同时也包括加强国防建设重要组成部分的人防建设。从防御的角度讲,人防建设本身就是一种威慑力量,这项建设搞好了,就能使国家的战争潜力得到增强,更好地为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可靠的安全保障。

三 、充分认识和平时期加强人防工程建设,是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

人防建设是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 促进城市建设、繁荣经济的特殊职能。人防建设平战结合,把大量的人防设备设施利用起来,可以充分发挥投资效益,为国家创造财富,促进经济建设的发展人防建设平战结 合,充分发挥人防指挥系统、通信警报系统、防护工程系统和人防专业队伍的作用,积极参与抢险救灾,可以减轻各种自然灾害和工业事故造成的损失,对经济起到防护作用。

四、 充分认识和平时期加强人防工程建设,是城市建设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