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人类与环境

人类与环境

时间:2023-06-06 09:32:55

人类与环境

人类与环境范文1

人类生存与环境有着紧密的关系,可人类赖于生存的环境却被人类任意践踏。我们痛心地看到,人民在追求物质利益的过程中给大自然乃至人类带来了严重的灾难:据统计,世界每年排入环境的废水约4000多亿吨,二氧化硫废气达到1.5亿吨。全世界有10亿人口饮用被污染的水,大气污染形成的酸雨酸雾使数以万计的湖泊酸化而“死亡”,全球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森林由于土壤酸化正以每年2000多公顷的速度在消失;全世界土地沙漠化的面积已达40多亿公顷,遍及100多个国家,而且正以每年沙化600万公顷的速度继续扩展,悬浮颗粒物、一氧化碳、臭氧、二氧化碳、氮氧化物、铅等形成的大气污染导致每年有30―70万人因烟尘污染提前死亡,2500万的儿童患慢性喉炎,400―700万的农村妇女儿童受害。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值得庆幸的是人类已经意识到环境的恶化,已经投入到保护环境的行列中,这实际上是人类的一种自我拯救。近年来光化学烟雾污染环境问题已引起人们的注意,目前,许多城市都已严格规定了汽车尾气排放标准,并加强检查力度。一些城市的新闻机构还按时报告空气质量状况或空气质量日报,以使人们能清楚地了解生活环境的状况,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如上海城市的环保口号――让上海的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衡量空气质量的三指标: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氮的氧化物。我们国家非常重视环境问题,也提出了节能减排的措施。我们知道,生活垃圾和工业生产带来的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是世界三大社会问题之一,所以垃圾资源化、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是关系到人类生存的重要课题之一,化学在这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国化学新课程已把“垃圾资源化”作为课题编入教材,让学生亲身体验变费为宝,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一举两得。

世界其他国家在环保问题上也非常重视。2003年,通过美国环境改善委员会和绿色化学协会等多方的努力,美国化学会加入了每年4月22日举行的庆祝世界地球日活动,这是一年一度“化学家庆祝地球日”活动的开始。美国化学会每年纪念“世界地球日”的活动都严格遵守“化学家庆祝地球日”活动章程,通常围绕4个方面的话题(水,空气,植物/土壤,循环利用)确定一个年度主题。如2003年“化学树(Chemical Tree)”2004年“你了解水吗?(What do you know about H2O),2005年“无处不在的空气(Air,here,there,everywhere)”,2006年“土壤探秘(Dig it (soil)!)。为了使公众掌握回收可循环利用物质的有关步骤,2007年美国化学会确定了“循环利用――化学可以做到!(Recycling―Chemistry Can!)”的年度主题。美国化学会每年所设计的操作简单、紧扣年度主题的化学实验活动已成为化学家庆祝世界地球日活动中的重要项目。

保护环境需要世界各国共同努力,共同保护我们的环境,使融化的冰川,泛滥的河水,污浊的空气,枯瘦的森林,流失的土地,的地球这些严重的现象赶快消失吧!

参考文献:

[1] 张守林.2007年美国化学回世界地球日化学实验活动述评.化学教育,2007,(12):P54

[2] 徐月新.化学教学中生态人格的培养.化学教育,2007,(12):P34

人类与环境范文2

文明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成果,是人类改造世界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人类先后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和信息(市场)文明几个阶段。

原始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初阶段。处于原始文明的人类生产力水平很低下,人口很少,先后经历了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其物质生产活动是直接利用自然物作为人的生活资料,对自然的开发和支配能力极其有限。经济生活以狩猎、采集、渔业为主,或者以简单的自然农业为主。它基本上依赖大自然而生,可以说是一种原生态的自然文明。

农业文明是人类对自然进行初步探索和开发时期,自然经济和农业生产占主导地位。这时开始出现青铜器、铁器、文字,造纸、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等科技成就,主要的生产活动是农耕和畜牧。这个时期的人类通过创造适当的条件,使自己所需要的物种得到生长和繁衍,不再依赖自然界提供的现成食物,对自然力的利用已经扩大到若干可再生能源(如畜力、水力等)。在农业文明时代,人与自然的关系仍然是人类一切生产生活的基础,人对大自然的依赖性决定了农业文明也是一种生态型自然文明。

工业文明是人类对自然进行大规模征服和掠夺开发的时代,其主要表现在征服大自然的物质生产活动方面。随着近现代科技和社会生产力的空前发展,特别是西方近现代科学家进行科学探索活动中科学分析和实验方法的兴起和运用,人类开始对自然进行“审讯”与“拷问”式研究,迫使自然成为俯首贴耳地服务于人类贪欲的附庸和奴隶。以蒸汽机、电动机,电脑和原子核反应堆为标志的每一次科学技术革命,都建立起了“人化自然”的新丰碑,使工业化发展到更高的程度,并以工业武装农业,促进世界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工业文明强调经济效益和资本利润的最大化,推动劳动效率最优化,劳动分工精细化,劳动组织系统化,生产经营规模化等基本原则。由此导致人的商品化、物化和异化,人变成了工业文明的工具和奴隶。而且,工业文明面临的无限的需求,无限的消费、无限的生产与地球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和生态环境承受力的有限性之间的根本矛盾,导致自然资源的枯竭和生态环境的破坏污染日趋严重,直至已经到了危及人类自身生存的可怕境地。

信息文明是人类通过对信息的传播,接受和消化来控制生产生活的文明形态。信息和文化构成了社会中最活跃,最主动的推动力量,并对社会存在及其演化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人们对电子计算机为标志的“信息革命”已经普遍认可,信息社会、信息文明、信息时代等称呼已经被大众所公认。但是,由于信息文明完全沿着工业文明和市场经济发展模式继续前进,它没有,也不可能改变工业文明在市场经济发展模式里固有的基本矛盾,相反,它促使这种矛盾以难以想象的加速度,向更加恶化的方向发展。因此,信息文明虽然给我们的生产生活提供了难以想像的便利和益处,但它却自觉不自觉地加速了人的物化和生态环境破坏的进程。

经过工业文明数百年和信息文明数十年的发展,如今大自然已经是千疮百孔,危机四伏。种种迹象已经表明,如果人类要在地球上继续生存下去,就必须要改变今天征服自然的发展模式,从工业文明和信息文明走向一种以生态环境健康为基本前提的新自然文明,也就是生命文明。生命文明强调自然界是人类生存与发

转贴于

展的基石,明确认为人类社会必须在生态平衡基础上与自然界发生相互作用、和谐共生,实现人类经济社会真正的可持续发展。

建设生命文明,要求人类需要通过积极的精神解放和心灵革新运动,以及生态化的新型科学实践活动,用心去体悟天地自然万物和人类文明蕴含的深邃的生命智慧,充分发挥人类自身具有的心智能量和理性力量,提升和净化人的心灵生态环境,充分认识到人类活动所带来的自然影响和社会影响,对人类自身行为作出必要的控制和调整,节制人的贪欲和私心,降低人的物质需求和消费欲望,进而降低社会生产速度,从而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最终改善地球的健康状况,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拯救人类自己。

人类与环境范文3

所谓对立,即人类的主观需求和有目的活动,同环境的客观属性和发展规律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矛盾。人类必须认识环境,必须遵循环境的发展变化规律从事生产和活动,不然,就必然会遭到环境的报复和惩罚,不利于人类生存的环境问题就会随之发生。

所谓统一,即人类以环境为载体,总是在一定的环境空间存在,人类的活动总是同其周围的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和相互转化。人类既是环境的产物,在一定意义上讲,也是环境的塑造者,人类的活动不可能无止境地向环境索取,也不可能永远不加限制地在向环境排放废弃物。当人类的行为遭到环境的报复而影响到人类本身的生存和发展时,人类就不得不调整自己的行为,以适应环境所能允许的范围。

千百年来,人类社会就是在这种对立统一的关系中发展起来的。

当人类刚从动物分化出来,这种对立统一关系就已处于初级的状态。早期的人类已懂得猎取食物、取火、制衣、穴居,在各种环境中进行着生存竞争。然而,因其活动能力有限,只能以生活活动和自己的生理代谢过程与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这时,人类同环境之间的矛盾尚不突出,人们的努力目标仅是适应环境、利用环境,而很少有意识地改变环境。

随着人类活动能力的增强,使用的工具也日益改善,人类开始懂得改变环境,学会了农耕、养殖、穿衣、住房,人口得以大量的增加,特别是进入了农业文明时代,人们将大片的荒山、草地辟为良田,水利事业的发展,又为农业的丰收提供了保证。然而,在其发展的背后,与环境的矛盾却显得突出起来。由于不节制地毁林垦荒,引起严重的水土流失,草原的毁灭招致荒漠的扩张,不合理的引水灌溉又造成土壤盐化的形成。这些矛盾的激化,曾使繁荣一时的巴比伦文明古国变为一片沙荒,也使玛雅人经受不住干旱、洪水、风沙的侵袭,而不得不丢弃自己亲手创造的文明,离开了故乡,……这就是早期的环境问题。遗憾的是,人们并没有引起警觉,并未认识到这是环境的报复。当时,人类生产力尚不发达,对环境的破坏尚不明显,环境问题尚未达到危及人类生存的地步,故人类仍是我行我素。到了现代工业时代,情况便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人类社会的生产力、人类的数量、生活范围和规模等已是今非昔比,“人定胜天”的思想占据了人们的头脑,人类在对环境进行改造的同时,对环境的破坏也日益加剧。与此同时,环境的结构组成、物质循环的方式和强度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环境问题随之明朗起来,现代工业使大量埋藏在地下的矿产资源被开采出来,投入环境之中,并随着产品的生产与消费,又把废气、废水、废渣排放出来,其中许多废弃物难以处理、同化,使之对人体及生物造成难以忍受的危害。随着这些有害废弃物的不断累加,造成了环境质量的逐步恶化,使生态平衡遭到了破坏。现代工业还带来了人口问题、城市化问题,农业现代化也派生出来许多方面的环境问题。可见,人类在发挥其积极作用,创造高度物质文明之时,也同样给环境带来消极的副作用,从1934年美国的“黑风暴”到我国年代内蒙古的“人造荒漠”;从60年代的伦敦烟雾事件、洛杉矶光化学事件、比利时马斯河谷事件,以至当今世界性的人口的剧增、森林锐减、臭氧层出现空洞等等一系列的环境问题,无一不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报复。这些都是人类与环境对立关系的具体体现。

当然,有对立,必有统一。从古人类的被动适应,到现代人的有意识地改造环境,使之能适应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无不体现出人与环境的统一关系。人类从树栖到穴居,从穴居到屋居,从采集自然食物到发展农耕、畜牧等,这些都是人类适应环境的过程,应该说,这也是人与环境的统一过程。随着危及人类生存的现代环境问题的出现,人类开始反省自己,并作出了一系列的反应,诸如封山、造林、种草、建立自然保护区、重视对资源的控制开发和对环境的治理等等,使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更能适应环境的发展规律。特别是人类依靠自身的智慧和能力。不断地改造着环境,创造出更能适应人类生存发展、又与环境协调的空间,以达到统一关系的最高境界,例如:英国的“雾都改观”、美国的“死河复活”、日本的“花园工厂”、

,同年确定6月5日为“世界环境日”;1976年以来,针对大气臭氧层空洞问题,曾多次召开国际会议探讨解决的办法,联合国也通过了2000年前停止使用“氯氟烃”的决议;1992年联合国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了有各国首脑参加的“环境与发展”会议。这些对策,可以说是促进人类社会同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从对立走向统一的新举措。

必须看到,人类与环境的对立统一关系,始终贯穿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之中,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对环境资源需求的增长,这个关系也在不断地向前发展着,要解决人类同环境对立的矛盾,一方面有赖于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另一方面要大力提高全民的环境意识,实现人与环境的高度的协调。因此,理顺下列几个关系非常必要:

①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即人类当前的行为或目标要与整体的长远利益和命运相一致,人类的各种生产活动和生活活动必须有利于生存环境,并获得最大的效益;

②人类的活动能够源源不断地从环境中获得物质和能量,获得良好的生存环境和长久利益,能够健康地幸福地生存下去;

③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能够建立起一种相互补偿的良性关系,达到协调系统各要素的有机结合,互成一体;

④人类文化必须促进社会的发展和民族的进步,必须促进人对自然界利用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建立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

人类与环境范文4

关键词 “拟态环境” 认识 实践

中图分类号 G206 文献标识码 A

“拟态环境”本是一个舆论学、传播学术语。从“拟态环境”角度来考察认识和实践问题,对于哲学认识论来说是另一个角度。

一、“拟态环境”

1 什么是“拟态环境”

李普曼在自己的著作《舆论》(Public opinion)中,提出了一个重要概念“拟态环境”(pseudo-environment)。所谓“拟态环境”并不是现实环境的镜子式的再现,而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之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然而,由于这种加工、选择活动是在一般人看不见的地方(媒介内部)进行的,所以,通常人们意识不到这一点,而往往把“拟态环境”作为客观环境本身来看待。

李普曼认为,现代社会越来越巨大化和复杂化,人们由于实际活动的范围、精力和注意力有限,不可能对与他们有关的整个外部环境和众多的事情都保持经验性接触,对超越出自己亲身感知以外的事物,人们只能通过各种“新闻供给机构”去了解认知。按李普曼的观点,欲得到关于现实环境的真实图景是枉费心机。现实环境如此巨大、复杂而又稍纵即逝,根本不可能被直接感知。人类在这个环境中生存和行动,必须将其构成一个更为简单的模式。

大众传播媒介营造了一个介于人类和现实世界之间的拟态环境。对我们而言,在制约我们的思想和行为方面,媒介环境常常比现实环境显得更加重要。以电视和电影为例,“任何影像手段,都不能全方位地、完全地记录被摄对象,也不能将世界的全部不间断地记录下来。”美国学者罗伯特,考克尔在《电影的形式与文化》中还这样说,“如果某种事物的影像非常接近这种事物本身的样子,我们就有可能会忽视事物本身。而事实上,那些事物在客观世界中仍在继续发展变化,而不会停止在影像中。”影像的记录远赶不上客观世界的发展变化,我们不能以停留在影像世界中为满足。

2 新闻媒介为世人提供了一个什么样的“拟态环境”

通常情况下,“新闻媒介不会把事情原原本本地告诉我们。不会也不可能不带任何偏见;新闻媒介不可能完美地反映现实。”尽管绝大多数新闻媒体都宣称追求新闻真实,然而。“新闻和真实并不是一回事,必须清楚地加以区分。新闻的作用是突出地表明一个事件,真实的作用是把隐藏的事实显露出来。”

为了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争取更多的受众,许多媒体走上娱乐化之路。关系国计民生的硬新闻减少,“性(男女关系)、腥(暴力)、星(娱乐体育界明星)”新闻大量增多。

新闻媒体之所以在选择上出现“性、腥、星”的“同质化”,之所以有倾向地选择揭丑或“正面报道”,是由于他们的新闻价值观念在起作用。1973年台湾学者李瞻教授对传统新闻价值观提出强烈的质疑。他分析说,根据传统新闻自由的观念,新闻价值的标准是冲突性、传奇性、刺激性、显著性、临近性……这些观念大部分都是“黄色新闻”激烈竞争的产品。它提高大众化报纸的销数,但却忘记了本身对读者及社会所负的基本责任。“由于传统新闻价值观念的狭窄标准,报纸只使读者认识了社会的反常现象、突出现象及其黑暗面。这些消息绝大部分都与读者无关,不仅无益于读者,危害读者,而且造成社会的重大灾难。”

3 电视节目为世人提供了一个什么样的“拟态环境”

1968年美国总统约翰逊出于对国内暴力和暗杀事件的关注,下令成立暴力原因与防范国家委员会(National Com-mission on Causes and Prevention of Violence),该委员会从他的7个特派小组和5个调查研究组的报告中提出了一项15卷本的报告。其中一项报告叫做《暴力与媒介》(Violence and the Media)。以下是《暴力与媒介》中的一些重要内容:

74%的现代剧(20世纪60年代)包含暴力,而与历史剧或未来剧相比,这个比例就相对“失色”了:98%的历史剧包括有暴力成分,而未来剧也总是有暴力内容。总之,研究者发现,电视剧把美国描述成一个充满暴力的陌生人的暴力国度。事实上,美国被表现为一个在过去和现在都十分具有暴力倾向的国家,但最暴力的时代还没有到来;未来看上去完全是暴力的。报告的结论是:暴力是电视节目所表现的生活的最主要特征。

从以上关于新闻报道和电视节目所营造的“拟态环境”的介绍和分析可以看出,无论是新闻报道还是电视娱乐节目,都没有为世人提供准确、全面的关于我们所处的这个真实世界的情况。但是,我们对这个世界――尤其是我们经验范围之外的世界的全面了解却主要依赖于这样的渠道。

二、“拟态环境”与人类的认识和实践活动

这里所说的认识和实践活动主要是指对人类社会的认识和实践,对自然的认识和实践涉及较少。

1 “拟态环境”与人类的认识活动

关于媒介事件与人物(媒介事件与人物也就是“拟态环境”)同实际事件与人物之不同,在一项著名的传播研究中得到有趣的说明。1951年,库特・兰和格拉迪斯,兰借麦克阿瑟从朝鲜战场回国之际,对有关欢迎活动的电视报道作了一次研究。他们事先选派两班人马,一班观看电视报道,另一班分布在沿途迎候麦克阿瑟的人群中。这样安排便使一批人接触媒介事件与人物,另一批人则直接感知实际事件与人物。研究结果显示,在现场欢迎麦克阿瑟的人并不怎么激动,甚至感到有些厌烦。因为他们要等较长时间,而麦克阿瑟的车队开来时又一晃而过。人们顶多看上两眼,跟着欢呼两声,便作鸟兽散,对整个事件感觉平平。与此相反,人们对电视媒介报道这一事件的感受却大不相同。因为电视摄相机就架在麦克阿瑟后面的那辆车上,电视镜头时而朝向欢呼的人群,时而对着作微笑状的麦克阿瑟,推拉摇移,交替变化,给人以隆重热烈、胜利凯旋的印象。于是观看电视转播的人自然比较兴奋,情绪异常激动。

这项研究对理解媒介环境很有启发。这里的人是同一个人――麦克阿瑟,事也是同一件事――欢迎归国,但一经媒介传播,给人的感受与印象便大不相同。需要说明的是,对此事的报道基本遵循着客观性的法则,也就是说报道属实,并没有歪曲捏造,更没有无中生有。即便如此。尚有这般悬殊,更不用说那些客里空式的媒介事件与人物了。如果人们经年累月听到的都是媒介事件,日复一日见到的都是媒介人物,那么久而久之便难免将媒介提供的环境当成实际环境;如果人的主、客观活动都被置于一种“拟态环境”中,那么此种环境对人类生存及社会发展的潜移默化作用便不容忽视了。

身外世界实际上是“不可触、不可见、不可思议的”。麦

克卢汉的“媒介是人体的延伸”,实际上也是说人们只有借助媒介的延伸作用,才能间接地接触实性世界。

绝大多数议程设置研究都显示,媒介并非如人们所说的那样,是一面镜子,按照本来面目反映社会现实。正如许多年前沃尔特・李普曼所说,媒介更像是探照灯(search-light),该探照灯往何处照,往往取决于在某议题上有其特殊利益的集团,取决于人们为获取注意而制造的伪事件,也取决于新闻记者本身的某些工作惯例。

媒介是人体的延伸,人在许多情形下是通过媒体来观察和认识世界的。通常观察本身就渗透着思维,从而决定着人类自我意识与客观知识的走向,何况大众媒体并不是镜子式的反映现实。通过大众媒体所认识的世界,往往不等于客观世界本身。大众媒体更侧重于社会生活,相比之下,对于大自然的介绍就少多了。因此,通过大众媒体认识的世界也不一定是完整和全面的。

2 “拟态环境”与人类的实践活动

由于“拟态环境”的存在,人的行为往往已经不再是对客观环境及其变化的反应,而成了对新闻机构提示的某种“拟态环境”的反应。但是,正因为这种反应是实际的行为,所以它的结果并不作用于刺激引发了行为的拟态环境,而是作用于行为实际发生的现实环境。

这段论述可以用下图表示:

表面看来,李普曼省略了人们对客观环境的认知。因为人们在行动之前必先获得实际情况的信息并做出判断。实际上,这里所说的“拟态环境”就是对客观环境的认知。显然,依据“拟态环境”进行的实践活动,在不少情况下是与真实的客观世界不吻合的,难免会经历挫折和失败。如果大众媒体为我们营造的“拟态环境”最大限度地逼近了社会真实,那末,我们据此行动就会有比较好的社会效果。

3 “拟态环境”是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两难选择

一方面,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需要通过媒体塑造的“拟态环境”来实现,离开媒体提供的这种“拟态环境”,人类没有更好的办法来了解和认识范围几乎无限广大、内容丰富多彩又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中的客观世界。另一方面,媒体为我们提供的这种“拟态环境”不等同于客观世界,然而我们又要依据这种不等同于客观世界的“拟态环境”去面对这个客观世界,在客观世界中去行动,去工作,去搏击。这样就难免在客观世界中碰壁。尽管人们对媒体营造的“拟态环境”微词颇多,可是现在还找不到更好的能够取代“拟态环境”的办法。于是,人们一方面力求媒体真实、客观、全面:一方面设法提高公众的媒介素养水平。

人类与环境范文5

[关键词]水环境状况及原因;环境监测与评价;可持续发展

Abstract: With the increasing improvement of living standards, the living environment has been improved, however, the pollution of water environment is in different degrees. Only broadeningthe field of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and understanding the causes of environmental pollutioncan the healthy living environment be effectively maintained.

Key words: the status and causes of water environment; environment monitoring and evaluati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X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1.水环境状况及原因

1.1水体污染状况及原因

1.1.1水体污染状况

2008年2月28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为水污染作出明确的定义: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特性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

人类活动使大量的工业农业生活废弃物排入水中,使水受到污染。水的污染有两类:一类是自然污染;另一类是人为污染。当前对水体危害较大的是人为污染。水污染可根据污染杂质的不同而主要分为化学性污染、物理性污染和生物性污染三大类。污染物主要有:(1)未经处理而排放的工业废水。(2)未经处理而排放的农业废水。(3)大量使用农药化肥除草剂的农药废水。(4)堆放在周边的工业废弃物和生活垃圾。(5)生林砍伐水土流失。(6)因过度开采,产生矿山污水。

日趋加剧的水污染,已对人类的生存安全构成重大威胁,成为人类健康、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障碍。据世界权威机构调查,在发展中国家,各类疾病有8%是因为饮用了不卫生的水而传播的,每年因饮用不卫生水至少造成全球2000万人死亡,因此,水污染被称作“世界头号杀手”。

1.1.2水污染原因

工业污染:人类生产活动造成的水体污染中,工业引起的水体污染最严重。如工业废水,它含污染物多,成分复杂,不仅在水中不易净化,而且处理也比较困难。工业废水所含的污染物因工厂种类不同而千差万别,即使是同类工作,生产过程不同,其所含污染物的质和量是也不一样。工业除了排出的废水直接注入水体引起污染外,固体废物和废气也会污染水体。

农业污染:首先是由于耕作或开荒使土地表面疏松,在土壤和地形还未稳定时降雨,大量泥沙流入水中,增加水中的悬浮物。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近年来农药、化肥的使用量日益增多,而使用的农药和化肥只有少量附着或被吸收,其余绝大部分残留在土壤和漂浮在大气中,通过降雨,经过地表径流的冲刷进入地表水和渗入地表水形成污染。

(3)城市污染源:城市污染源是因城市人口集中,城市生活污水、垃圾和废气想起水体污染造成的。城市污染源对水体的污染主要是生活污水,它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各种污水的混合液,其中包括厨房、洗涤房、浴室和厕所排出的污水。世界上仅城市地区一年排出的工业和生活废水就多达500立方千米,而每一滴污水将污染数倍乃至数十倍的水体。

2.对人类的影响

水是人体的基本组成成分,它是人体内进行新陈代谢所必需的介质,人从外界环境中不断摄取各种营养成分,通过水将养分输送到各部分,另一方面又通过水将废物排出体外,成人每天必须喝2.5--3升水,人没有水只能活3天,而没有食物则可以活一星期到10天。不合格的水源对人体的危害是多方面的。

2.1总硬度

水的硬度由暂时硬度(钙、镁的碳酸盐、酸式碳酸盐)和永久硬度(硫酸盐、氯化物以及硝酸盐)组成。有关研究表明,饮用水的硬度与心血管病呈负相关关系,一个地区饮用水硬度越低,居民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就越高。硬度过高,可引起胃肠道功能的暂时性紊乱,但一般在短期内即能适应。硬水对日常生活影响较大,可形成水垢,影响茶味,消耗肥皂等。生活饮用水中总硬度的含量应小于450mg/L。

2.2挥发酚

根据酚类能否与水蒸气一起蒸出,分为挥酚与不挥发酚,以苯酚计。酚主要来自炼油、煤气洗涤、炼焦、造纸、合成氨、木材防腐剂和化工等废水。酚属高毒类,对各种细胞有直接损害,对皮肤和黏膜有强烈腐蚀作用,有促癌作用。生活饮用水挥发酚类的含量应小于0.002mg/L。

2.3氟化物

氟化物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缺氟易患龋齿,氟量高时易患斑齿病,再高时可致氟骨病。氟可与骨组织的羟磷灰石的羟基交换,并通过抑制骨磷酸酶或与体液中的钙离子结合成难溶性氟化钙,从而导致钙、磷代谢紊乱,引起低血钙症、氟斑牙及氟骨症等。饮水含氟的适宜浓度为0.5--1.0mg/L。

2.4铁

铁是人体的必需微量元素之一。其化合物属低毒或微毒。二价铁具有一定的全身毒性作用,三价铁盐毒性较小,对黏膜具有轻度刺激性和腐蚀性。铁的浓度为1mg/L时,有明显金属味;浓度为0.5mg/L时,色度可大于30度。铁超过0.3mg/L时,会对衣服、器皿着色及产生沉淀和异味。生活饮用水铁的含量小于0.3mg/L。

2.5锰

锰是人体正常代谢必需的微量元素,一般人每天约从食物中摄入3--9mg锰。过量锰中毒表现主要为神经衰弱综合症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继续发展可出现明显的锥体外系损害为主的神经体征。生活饮用水锰的含量应小于0.1mg/L。

2.6汞

汞及其化合物属于剧毒物质,可在体内积蓄。汞及其化合物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或皮肤被人体吸收。进入人体的无机汞离子可转变为毒性更大的有机汞,引起全身中毒。日本有名的“水俣病”就是甲基汞慢性中毒引起的。甲基汞有较强的化学稳定性,各种加工、烹调方法都不能把它除掉。甲基汞一旦进入组织后,衰减非常缓慢。生活饮用水汞的含量应小于0.001mg/L。

2.7镉

人类与环境范文6

几十年后的今天,我们不得不面对由环境问题所引发的一系列恶果。许多有识之士在不断呼吁和呐喊,尽快建立一部规范环境的法律。环评法应运而生。

环评法从1998年开始起草,2002年10月通过,2003年9月颁布实施。前后经历了5年时间,这期间经历过多少反复和挫折、磨难与艰辛,但无论怎样,这部推进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的法律终于出台了。环评法就是从源头上进行把关的法律,是为区域开发、产业发展和资源开发决策提供民主决策的机制,凡是在这方面决定开发建设重大事项,都要遵守这种决策程序和制度。正如全国环境领域的泰斗曲格平所说的那样,有了环评法,再不允许一个人或少数人盲目拍板,随意决策了。

环评法这部“年轻”的法律,在我省实施的怎样?做了哪些工作?又存在什么问题?吉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杨庆才和湖同志带领部分省人大常委会委员,省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委员、省人大代表组成的检查组,于近日对全省贯彻实施《环评法》的情况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检查。笔者进行了跟踪采访。

首先,检查组听取了省环保局关于全省贯彻实施《环评法》情况的汇报。在此基础上,突出重点选择了辽河流域和松花江流域的具有代表性的建设项目进行检查,这些项目包括国家、省及所属地方的重点项目,被检查的项目中既有拟新开工的项目,又有在建的项目和已经建成试生产或者通过竣工验收已投产的项目。检查分两个组进行,分别在吉林、长春和四平、辽源、松原5个市检查。每到一处检查组认真阅读当地市政府贯彻实施《环评法》情况的书面汇报材料,之后又深入到吉林燃料乙醇、中粮生化能源、国能辽源生物发电等16个企业或项目现场进行检查。从检查情况看,我省在贯彻实施《环评法》中做了大量工作。

自2003年9月1日《环评法》实施以来,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积极开展学习宣传、贯彻实施工作,并以此为契机,着力推进重点流域、区域的污染防治,使新老污染源得到了较好的控制和治理,解决了一批群众关注的突出环境问题,促进了环境质量的改善,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省政府及环保部门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积极推进《环评法》的贯彻实施。为此省环保局制定下发了《吉林省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工作程序与要求(暂行)》、《关于加强和规范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通知》等一批规范性文件,从项目环评备案、受理、审查、批准等方面提出了全面要求。2006年9月,省委、省政府又联合下发了《中共吉林省委、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环境保护促进科学发展的意见》,进一步促进《环评法》的贯彻实施。为加大《环评法》的执行力度,省政府还将规划环评的开展纳入了省政府与各市州政府签定的环保目标责任书中,每年定期考核,并公布考核结果。

(二)环保部门加大宣传贯彻力度,加强环评队伍建设。省环保局利用新闻媒介和各种有利时机广泛宣传《环评法》,重点向规划编制的组织、审批部门宣传《环评法》的内容及其应依法履行的职责;针对环评涉及专业知识范围广,政策性、技术性强的特点,及时组建了吉林省环境工程评估中心并建立了专家库,为规划和项目环评文件的审批提供技术支持。目前,全省有7家环评单位经国家环保总局认证,作为规划环评编制的资质单位。

(三)严格制度管理,环评审批日趋规范。省政府及相关部门实施“阳光政务”,建立了公开、公平、公正的管理审批程序。为进一步创新环保工作,省环保局规范全省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特别针对我省扩权强县的实际,重点指导好市州、县(市区)环评审批和监管工作,举办了全省建设项目环境管理人员培训班,每年召开全省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工作会议。

(四)积极推进区域环评,规划环评意识逐步提高。认真抓好区域和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是贯彻《环评法》的重要内容。对此,省政府及各级环保部门高度重视,创造条件,努力推进区域和规划环评工作。一是完成了一批重点行业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二是组织开展有关行业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三是积极开展开发区(工业集中区)区域的环境影响评价。目前在4个部级开发区中,有3个已在2003年前完成了区域环评的报审工作,1个正在编制中。在46个省级开发区中,目前已完成区域环评报审工作的有19个,正在组织编写的有12个。在42个省级工业集中区中,已完成区域环评报审的有2个,正在组织编制的有15个。

(五)强化环境执法,建设项目环评得到有效实施。在全省各级政府的重视下,各级环保部门能够严格贯彻执行《环评法》,为全省经济健康发展把好环保关,为全省污染物减排把好新建项目关,使新污染的产生从源头上得到有效控制,大大减轻了经济快速发展给环境带来的压力。一是认真把好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关。建设项目环评审批,是从项目的源头控制住新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关键环节。省环保局采取有利措施,提前介入,作好项目的预审;技术人员和专家进行现场踏察和技术评估。2005年和2006年两年中,省环保局共对200多个项目选址情况进行了现场踏察,严把选址关,其中,因选址不合理而建议另选新址的项目近50个。仅松花江流域就因各种原因拒批了26个有环境风险的项目。二是加强建设项目全过程监管。为确保建设项目配套的环保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省环保局制定下发了《吉林省建设项目执行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现场监督检查办法》,在全省环保系统建立和形成上下联动对建设项目实行全过程监管机制。针对过去存在的重审批轻验收的问题,为有效地推动验收工作,省环保局先后召开3次建设项目验收工作专题会议进行具体安排部署,建立了工作责任制,每半年通报一次。同时还就每个项目分别下达了限期办理竣工环保验收手续的通知,对拒不验收的,进行了行政处罚,从而使建设项目环保验收率有了很大提高,仅在2006年,全省验收的建设项目已达到1135个。三是持续开展建设项目环保执法检查。为确保《环评法》的贯彻实施,在全省范围内坚持开展建设项目执法检查,严肃查处了建设项目环境违法行为。通过环保专项行动检查,2006年共取缔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内排污口65处;根据举报及时检查,查处了一批不执行“三同时”、造成严重污染的建设项目;对全省65家糠醛企业进行全面清理,对其中的8家企业污染下达了停产通知书,6家企业进行了行政处罚;同时会同省监察厅,对全省9个市州和15个县(市)、7个开发区(工业集中区)的84个建设项目开展环保专项检查,对存在问题的17个建设项目下达了限期整改通知书;对全省205个新开工项目中的87个不符合环保规定的建设项目进行了清理整改。

(六)开展了环境风险排查,较好地防范了环境风险隐患。按照国家环保总局《关于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要求,2006年省环保局组织各地环保部门对审批的化工、石化项目和排放有毒有害物质的企业开展环境风险排查工作。对筛选出来的国家、省、市、县四级环保部门审批的129个项目,认真组织和开展防范环境风险排查工作,落实了防范环境风险工程措施,制定了应急预案。同时,在有风险隐患的建设项目审批中,强化了环境风险篇章的审查,并要求企业建立完善的环境风险防控体系。

一部《环评法》很难解决堆积了这么多年的环境疾患。虽然做了这么多工作,但是检查中还是发现一些问题。

――少数地方个别领导干部环境保护意识淡薄,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的问题还不同程度的存在。有的为了局部经济利益,而不顾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有的急于招商引资,甚至默许企业不做环评,把牺牲环境作为条件,出台违法违规的优惠政策,导致一些不符合产业政策、选址不当的项目仓促上马,个别地方政府出台了“宁静日”等土政策,干预执法,致使必要的执法检查工作不能进行。

――部分企业经营者的守法意识亟待提高。一些单位和企业负责人对实施《环评法》重要意义认识不足,法制观念淡薄。一是未经环评审批违法开工建设、不执行环保“三同时”、不经环保批准擅自投产。如查干湖旅游开发区在查干湖自然保护区内建设了25个宾馆、饭店等旅游服务设施,均未经环评审批即开工建设和投入使用;永吉开发区在松花江吉林市饮用水源江段上游建了5个化工项目未经环评审批。二是一些新建项目存在已经投入试生产,但是环保设施却迟迟不申报验收等问题。

――环评审批不够严格,建设项目环境准入把关工作需进一步加强。我省建设项目环评执行率虽然高出全国平均水平,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存在建设项目漏管、漏批和越级审批等现象。二是擅自降低环评等级,该做环评报告书的降级为做环评报告表,该做环评报告表的降级为做环评登记表,环评标准不高,审批把关不严,质量不高,没有真正发挥环评应有的法律效力。三是有些建设项目已投入试生产,有的已超过了试生产期限,环保部门没有及时进行环保验收。四是区域环评工作相对滞后。在50个省级以上开发区中还有19个开发区未开展环评,42个工业集中区还有25个未开展环评。

――建设项目全过程监管和责任追究制度落实存在薄弱环节,环评执法人员素质有待提高,环评市场尚需进一步规范。重环评审批、轻审批后监管,对建设项目的全过程监督乏力。有的建设项目在项目前期工作中按程序要求编报了环评文件,但在建设中却不按环评批复要求实施建设,使一些与项目配套的环保设施,不能与主体工程同时建设、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有的虽然开展了环境影响评价,但对违法建设处理不够严肃,力度不够,违法单位纠正自身违法行为缺乏自觉性和责任感。有的地区和部门执行环评工作程序不完善,操作不够规范,违规责任追究不到位。基层环保执法队伍力量薄弱,执法人员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环评市场管理不够规范,环评单位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个别的受经济利益驱使,不以客观事实和科学数据为依据做环评报告,环评质量得不到应有保证。

为了进一步推进《环评法》在我省的深入实施,委员、专家们提出以下建议。

(一)坚持科学发展观,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进一步提高对贯彻实施《环评法》的认识。一是要进一步提高各级政府、各级领导干部的环保意识,正确处理“好”与“快”、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二是要进一步提高企业经营者的守法意识,严格履行基本建设程序,认真执行《环评法》,遵守建设项目环保“三同时”制度;三是进一步提高政府各有关部门的环保责任意识,各职能部门要相互配合、相互协作,把好项目审批关;四是进一步提高全社会公众对环境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切实做好环境保护工作。

(二)采取措施,积极推进规划环评。建立健全规划环评“部门组织,公众参与,环保审查,政府审批”的管理机制和硬性约束机制。积极创造条件,推进区域环评进展,加快规划环评进度,强化各类规划环评文件的影响作用,提高规划环评的法律效力,从决策源头上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三)从源头抓起,把好建设项目准入关口。一是认真落实国家产业政策,严格执行《国家产业调整目录》;二是重点抓好建设项目选址工作,做到科学选址;三是依法落实“环评前置审批权”和“环保一票否决权”,做到凡未经环评审批的项目,相关部门做到“四不批”,即不批准项目、不批准用地、不批准开工、不核发营业执照,严把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关。

(四)进一步加大环评监督和责任追究力度,切实加强建设项目的全过程监管,严厉打击环评违法行为。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要依法办事,加强环评监管,全面落实环保责任。要继续将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纳入政府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认真进行考核,确保责任到位。对未经环保部门批准或违规批准建设项目造成环境污染或生态破坏的,要依法追究相关领导和责任人的责任。要把好建设项目试生产和竣工验收关口。同时加强对投产或运行后的现场执法检查、对全省污水处理厂和排污重点企业要尽快安装污染物排放在线监测装置,并且和环保部门联网,使污染物排放随时得到监控。对造成环境污染或生态破坏的,要依法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责任。

人类与环境范文7

论文摘要:如果人们随意破坏环境,将给自己带来严重的自身伤害,例如,1:空气污染。2:盲目开发。3:乱砍滥伐。4:乱扔垃圾。破坏环境只能让更多的树木枯萎,只会让更多的水土流失,也只会让更多的生物死亡!只希望人们不要再乱砍树木,多植树造林,只希望人们不要滥杀野生动物,和动物成为朋友。根据环境法,既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

关键词:污染、植树造林、水土流失、调整、自然关系、环境法、爱护环境、保护环境。

人们是否注重文明发展和自然环境保护的问题呢?

一、文明发展与人类的关系。

文明,先从卫生说起,看看自己身边的每一出地方,是否有垃圾堆积成山的地方。这样会给人类造成什么危害?它能污染空气,使人们呼吸的空气有害于自身。再瞧瞧自己身边的河水,是混黄一体,还是清澈见底。不过,我们八步却有这样的现象发生,2003年的春节,我们贺江的水为什么无缘无故变成了红色,为什么会从清澈见底转化成了朱红色。因为春节,家家户户都放鞭炮,放完鞭炮后的鞭炮残留物,全都扫入河水去,就这样,才使得贺江变成了红色,这条原来恰似十八的河,一转眼,却变成了年过七旬的老太太。河流被污染了,我们饮水也成了问题,如果我们全都喝这儿的水,自身也会受到伤害。就因为这样,环境一次又一次被污染了。大路上来来往往的小汽车是很多,但经常可以看到汽车的排气管后,总是有一阵乌烟一圈圈地冒出来,拖拉机是排气最厉害的,每当人们从后面经过一次,走出来的时,总会咳嗽几声。这样不仅污染环境,还给自己的身体带来了伤害。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制止这样的事情发生呢?第一、我们要要求有关部门先处理好污水的排放工作,经达标后才能排放到河里。第二、臭气不能不经达标排放出来,要经处理才能排放出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生活在一个空气清新,绿树成荫的环境里!

二、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任何法律部门都有自己的调整对象,环境发也不例外。长期以来,

法律是社会关系的调整人置疑,在环境法学领域亦如此,认为环境法“只能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即环境社会人们在开发、利用、保护和改善环境中所产生的社会关系。”在生活中,,有些人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择手段地砍伐树木,使得大量的水土流失,为什么人们就不能多植树造林,使得大量的水土流失,使得洪水不来侵犯呢?多植树不仅可以绿化环境,还可以替我们阻挡洪水的来临。这两全其美的办法,为什么人们不去利用它呢?如果人类还是继续这样破坏环境的话,随着人与自然关系的进一步恶化,人类调整对象是否只限于人与人之之间的社会关系提出挑战。认为环境法不仅调整人与人之间且调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环境法“既调整人与人的关系,也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环境法不能调整人与环境的关系,那么环境法就没有存在和发展的必要,就丧失了它的基本意义,就永远达不到它的目的。”“可持续发展法律不仅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调整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有学者从法对人与自然关系调整的演化、人与自然的关系成为法律原因以及人与自然关系法律调整的伦理基础进行了论述。对上述观点,传统法学观点认为法律调整的对象是“社会关系、社会过程。自然过程与物理过程,如台风、暴雨、生物的生长等等,不是、至少目前还不是法律调整的直接对象。

所以,我们应该爱护环境保护环境,也保护野生动物,让“绿”近在眼前,让垃圾远在天边!

人类与环境范文8

1.军转民与环境保护的辩证关系

1.1战争·裁军·军转民

战争,大规模的战争,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使成千上万的人们家破人亡,使土地荒芜、环境破坏、资源枯竭,人类的战争史绵延了几千年,特别是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的浩劫。在战后几十年的冷战格局中,又发生了多次局部冲突,耗尽了千万亿的财富,其结果是对人类发展的巨大破坏。在痛定思痛的过程中,捍卫和平的力量不断增长,人们已逐渐认识到,现代战争手段具有毁灭性的破坏力,能摧毁我们全人类赖以生存的生命支持系统。在1982年纪念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10周年的内罗毕特别会议期间,发表的《内罗毕宣言》中,105个国家一致认为:“人类环境可以从和平和安全,没有任何战争特别是核战争威胁,没有把知识和自然资源消耗在军备上的国际气氛中受益非浅。”战争对环境有直接和间接两方面的影响,直接的影响:破坏城市、工业和农业,扩大沙漠,严重干扰生态系统……,间接影响:战争的遗留物、化学武器、放射武器和生物武器对环境的污染,社会动乱,处理库存武器……。军备竞赛造成环境的巨大破坏,耗费巨大的军备开支,占据人类最先进的智力。有人估计,军事研究和开发把相当于全部发展中国家拥有的10倍的科技人才都吸引了过去。

在制止战争、捍卫和平的事业中,最有效的手段是裁军和军转民。前者是直接削弱战争机器,后者是减少武器装备的生产。中国在捍卫世界和平的事业中,走在了前列。1985年,邓小平宣布,中国裁减军队员额一百万,1997年,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的第十五次代表大会上再一次宣布,中国将再裁减军队员额50万,拥有世界近1/4人口和近千万平方公里土地的中国进行大规模的裁军,为发展世界和平事业作出了榜样。

在捍卫世界和平这一坚定信念的基础上,中国在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了大规模的军转民,国防科技工业的百万职工进入国民经济发展的主战场,和平利用军工资源,和平利用军工技术,开始了第二次创业。中国实施军转民不但促进了国家经济建设,为人民造福,也为世界各国提供了在和平时期将军事工业转为民用的成功经验。中国军转民的巨大成功,得到了世界人民的赞扬,联合国副秘书长冀朝铸说:“从全世界来看,好多国家都想搞军转民,但都搞得不怎么成功,唯独中国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这是了不起的。”世界经济合作组织发展中心总裁波文说:“中国的军转民是非常成功的,它可以成为其它国家军转民的一个借鉴。”军转民减少了武器的生产,削弱了军备竞赛,促进了和平,间接地保护了人类的生存环境,军转民减少了军品的生产,使自然资源可以为人类持续发展造福,也减少了军品生产带来的污染,军转民释放了人财物等物资资源用于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直接地为绿色工程服务。

1.2环境·污染·环境保护

人类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对环境的影响已经历了四个阶段。当前,人类正面临着有史以来最严峻的环境危机。当人类在传统的农业社会时期,无工业污染,生产率低增长,只有人口增长带来很少的污染物;在工业化初期和中期,工业污染迅速增加,环境质量急剧恶化,人类进入工业化时代的同时,也进入了环境严重污染的时代,资源的掠夺式开发和使用,人均污染物排放量的迅速增加,使人类在发展的同时也为自身和后代带来了灾难;在工业化中期和后期,工业污染缓慢增加,环境质量继续恶化。人们在沉重的事实面前开始觉醒,随着经验与教训的积累,产生了观念的转变。进入20世纪90年代,一个共同的认识在“地球村”被确认,“可持续发展”成为人类在满足自身需求的发展中和地球生态系统的恢复中,在对人类未来持久生存与发展前途的辩证思考后形成的思想飞跃。人类奋起与环境污染作斗争,国际社会与世界各国在共同探索解决环境与发展之间的矛盾。

全球性环境恶化已给人类敲响了警钟,全球气候正在变暖,海平面上升、气候异常,自然灾害频繁;沙漠化正以每年5~7万平方公里的速度吞食着地表土壤,需知,在自然力的作用下,形成1厘米厚的土壤需要100至400年的漫长岁月;被誉为地球之肺的森林资源在日益减少,世界上的森林几乎每年减少1%;臭氧层耗损不容忽视,大气的污染使人类要付出危害自身健康的巨大代价;淡水供给不足,水源的严重污染成为发展的制约因素;生物物种加速灭绝,动植物资源急剧减少,到2050年,将有25%的物种陷入绝境,6万种植物濒临灭绝,物种灭绝总数将为66万~186万种;此外,城市有毒废料,酸雨浸蚀、温室效应、光化学烟雾……等等,由于人类工业化的盲目发展,人口的爆炸性增加,使环境的问题已成为人类需要处理的首要问题。中国在本世纪50年代后开始工业化进程,加之建国后人口的迅速增加,使我国的环境状况也十分严峻,总体环境在恶化,治理能力远远赶不上破坏的进展,生态赤字逐渐扩大。

中国在进入改革开放、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以来,就认识到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坚定不移地选择了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从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全世界首脑会议确立了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以来,我国在环境保护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从国情出发,中国在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把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大规模的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改革开放18年来,中国国民生产总值以平均10%左右的速度持续增长,而环境质量基本避免了相应恶化的局面。1994年中国政府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1989年第七次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96年国务院批复《国家环境保护“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开始启动实施《中国跨世纪绿色工程规划》,环境保护成为我们的基本国策。环境保护将促进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的提高;将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回收污染物重复利用将增加利润;减少空气污染与水污染将带来健康效益,减少发病率,减少医疗费用,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环境保护产生物质性的产品价值,即有形的资源价值;同时也产生舒适性服务价值,即无形的生态价值,它成为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环节。

1.3两大潮流的交汇军转民构成了和平的关键手段,环境保护成为了持续发展的核心环节,这是当今世界互相促进的两大潮流,深入地研究两者的辩证关系,正确利用两者的促进作用,将形成人类发展的强大动力。

转贴于 2.军转民与环境保护的促进作用

2.1军转民释放了大量的能量

军转民,实质上是一种应变的政治、经济调整过程,即在安全环境和安全战略的前题下,对包括自然资源、资本、劳动力、技术等生产要素的重新调整和转移,特指将军用能力转化为民用能力。1993年,在军转民与环境保护的辩证关系模式图发展可持续发展裁军和平国民经济生产军转民环境保护就业军转民香港国际合作研讨会上,与会的18个国家和地区的官员和学者们发表了关于对军转民认识的共识:“军转民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涉及一个国家的军事、政治、经济、技术和社会的各方面。”“它包括军事科研和生产能力转为民用;和平利用军工技术;军事装备、设施转为民用或军民共用和军事人员的社会就业。”具体地讲大体上包括六个方面:军工生产能力转为民用;军事科研能力和军事技术的和平利用;军事设施转为民用或军民两用;军事装备转为民用或军民两用;军人或军工人员的社会就业;军事或军工科研生产软件方面的和平利用(包括军事思想,管理理论方法等。)从上述论述可以看出军转民的实质是资源配置由军用向民用的转移,因此它必然能减少倾向于战争的消耗和增加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实力。

我国国防科技工业有近千个大中型企业实体、几百个科研机构,拥有数百万职工,其中科技工程人员几十万,这是国家工业科技体系中的一大笔资源,在军转民的近20年创业中,已经有大批的生产能力转为民用,民品产值已占工业总产值的80%以上,增长速度年逾20%,在进入国民经济发展的领域时,也同时为环保产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国防科技工业是综合性产业,是我国高技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它诞生之日起就产生了环保的科研和生产,军转民二十年来,国防科技工业利用自身优势和高新技术,利用飞机、舰船上“三废”的处理技术,利用核化工、火化工,防辐射等防污染技术,开展环保方面的科研和生产,取得了一定成绩,如航空工业总公司1996年的环保产业产值就达3亿元。军转民与环境保护相结合,必将在改善我国环境质量的同时,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

2.2环境保护为军转民提供了新的舞台“九五”和2010年国家环保(绿色工程)的实施为军转民深入发展提供了新的挑战和机遇。我国每年因环境污染所造成的损失已高达4000亿元,这笔帐还不算对生态和资源的破坏。在全国600余座城市中,大气质量符合国家一级标准的不足1%;全国每年排放污水360亿吨,除70%的工业废水和不到10%的生活污水外,其余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江河湖海,致使水质严重恶化;城市垃圾和工业固体废物日增,且大部分未经妥善处理。绿色工程分三期滚动实施,第一期(1996~2000年)共约1600个项目,大约需投入资金1800多亿元。为了实现我国到2000年环境保护目标,力争使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加剧的趋势得到基本控制,部分城市和地区的环境质量有所改善,经有关专家测算,“九五”期间需要的污染治理投资约4500亿元,预计占同期GNP的1.3%。投资需求中,大气污染防治需要2080亿元,水污染防治需要1820亿元,工业固体废物和城市垃圾处置需要500亿元,其它100亿元。这些环保工程的需求给国防科技工业军转民提供了新的机遇,从军工高技术的环保应用,军工生产能力促进环保产业发展和人员就业等多方面为军转民设置了新的舞台,必将达到军转民与环境保护发展的相互促进,从而为持续发展形成新的动力。

2.3军转民与环境保护相结合,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我国面向21世纪的发展,提出的必须解决好的两个大课题之一,就是要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也就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它包括下述的内涵。

———社会具有长时期持续性发展的能力;

———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生态环境的改善;

———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维护地球的生命支持体系;

———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构成危害;

———建立极少产生废料和污染物的工艺或技术系统;

人类与环境范文9

Last weekend, I wanted to swim in the river that I usually wen in the childhood. When I went there, I was shock. The river is no longer like before. It was full of rubbish.

It seemed that the rubbish is from the villagers themselves.

In order to put the rubbish nearer, they put all of them into the river.

Not only the water is not clean any more, the river also smelt bad. I real touched.

Why human and the environment couldn’t live harmonious? Long time ago, they could get along with each other. Why not now? People have to stop their behavior to harm the environment. Otherwise, it would cause destruction to both sides.

上周末,我想去我小时候经常去的那条河里游泳。当我去那里的时候,我很震惊。河水再也不像以前那样了。河里面到处都是垃圾。似乎这些垃圾都是村民丢的。为了不走那么远丢垃圾,他们把垃圾都丢到河里了。水不仅仅不干净还会散发出臭味。我真的触动了。为什么人类和环境不能和谐地相处呢?很久以前,他们可以好好相处。为什么现在不可以了呢?人们必须停止他们伤害环境的行为。否则,最后会是两败俱伤。

人类与环境范文10

关键词: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和谐发展

1可持续发展的实质

可持续发展既是满足当代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可持续发展包含二个重要的内涵:一是需要,指满足人类基本需要和提高生活质量的需要,将基本需要放在特别优先的地位来考虑;二是限制,指人类的发展和需要应以地球上资源的承受能力为限度,通过人类技术的进步和管理活动,对发展进行协调与限制,要对环境满足眼前和将来需要的能力施加限制,以求与自然环境容量相适应。没有限制的发展,便不能持续。生态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保障,经济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手段,社会持续发展是可持续的最终目标。随着环境问题的出现,倡导可持续发展模式更是迫在眉急的。当今世界面临着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一系列重大问题。可持续发展概念是在人类深刻认识环境与资源的可持续能力基础上提出的。它是源于环境保护的。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类与自然界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人必须与自然协调才能持续生存。不适当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是地球环境所面临的最严重问题之一。工业革命以来,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国家竞相追求经济的高速发展,通过大量消耗不可再生资源,促进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维持较高消费水平的需要。工业生产虽然增长了几十倍,但却出现人口膨胀、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生态破坏、贫困加剧和各国发展失衡的社会矛盾。可见经济要持续发展,社会能够和谐发展,保护好环境是关键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不但涉及人类未来的前途和命运,而且发展就是高消耗,高增长的消费经济模式,不考虑自然的承受能力,以大量消耗自然资源来促进经济发展,造成人与自然环境的不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将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物质不灭和能量守恒定律,应用到作为有机整体的人与自然环境系统。满足人类需求是社会发展的中心。要求人类在尽量减少资源消耗的基础上,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做到少投入多产出,促进可再生资源的增长,使系统内部在相互协调的情况下,物质能量的转化率达到最佳效果,以满足人们的需求。同时要求人们在消费时,尽可能地多利用少排放,以减少自然的负荷,使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保持良好状态,成为人类与自然环境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

2环境功能和环境问题

人类社会的发展不可能脱离周围环境而孤立地进行。环境是社会发展的经常必要的条件之一,趁着加速或延缓社会发展进程的作用环境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促进或阻延的作用体现了生产力不断提高和自然资源不断开发,社会与其周围环境的联系便日益加深。环境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也是开发利用的对象。主要功能有:(1)提供人类活动所必需的各种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环境是人类从事生产的物质、能源的源泉,也是各种生物基本重要条件。人类从自然地理环境中开采煤、石油、天然气等,利用土地资源生产谷物,从而产生一系列的经济活动。因而环境资源的多寡、优劣决定着经济活动的规模和速度。当人类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自然供给的能力时,便难以维系和持续发展。(2)消纳和同化人类活动产生的产品,同时也会有一些一时未能被利用的副产品排入环境,成为废物。而人类新陈代谢和消费活动,也产生各种废弃物归还给周围自然环境。当废物排放量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时,环境质量会下降。(3)满足人类生存的精神享受。环境不仅能为人类提供物质资源,而且还能满足人们对舒适的要求。清洁的空气和水是农业生产必需的要素,也是人们健康,愉快的生活需求。优美舒适的环境,使人们心情轻松、精神愉快,有利于提高人体素质,更有效地工作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发展。保护环境的目的在于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发展。面对诸多的环境问题,我们必须加强环境保护。环境问题是指任何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环境结构和状态的变化,产生的原因包括人为、自然两方面。其实质是人类不合理的社会经济活动与环境可持续发展间的矛盾。

环境问题已成为人类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主要包括原生环境问题和次生环境问题两大类。(1)原生环境问题地叫第一环境问题,是由自然环境自身变化引起的,没有人为因素或很少有人为因素参与。这一类环境问题是自然诱发的,是经过较长时间自然蕴蓄过程之后才发生的,或者主要是受自然力的操纵,且人已失去控制能力情况下发生的,并使人类社会遭受一定的损害。这类环境问题包括地震、火山活动、滑坡、泥石流、台风、洪水、干旱等。面对这些问题我们昼做到预防减少损害。(2)次生环境问题是人类活动作用于周围环境引起的环境问题,也称第二环境问题。主要是人类不合理利用资源所引起的环境衰退和工业发展所带来的环境污染等问题。①环境破坏,环境破坏又称生态破坏。主要指人类的社会活动引起的生态退化及由此而衍生的有关环境效应,它们导致了环境结构与功能的变化,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环境破坏主要是由于人类活动违背了自然生态规律,急功近利,盲目开发自然资源所引起的。因过度砍伐引起的森林覆盖率锐减,因过度放牧引起草原退化,因滥肆捕杀引起许多动物物种濒临灭绝,盲目占地造成耕地面积减少因毁林开荒造成水土流失和沙漠化,地下水过度开采造成地下水漏斗,地面下沉,因其他不合理开发利用,造成地质结构破坏,地貌景观破坏等。②环境污染与干扰,环境污染指有害物质或因子进入环境,并在环境中扩散、迁移、转化,使环境系统的结构性与功能发生变化,对人类或其他生物的正常生存和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的现象。主要是指人类活动导致环境质量下降。如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放射性污染等。这威胁着人类的健康。环境干扰指的是人类活动所排出的能量进入环境,达到一定程度产生对人类不良的影响。

环境危机之所以引起人们的普遍不安与广泛关注,是因为环境危机不仅影响了当代人的生活质量,也威协后代人的生存。这必须与可持续发展联系起来,可持续发展鼓励经济增长,它不仅重视增长数量,而且要求发送质量提高效益,节约能源,减少废物,改变传统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实施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是以保护自然为基础,控制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减少生态破坏,保持地球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以持续的方式使用可再生资源,使作类的发展保持在地球承载力之内。是以消除贫困,改善和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为目的,要与社会进步相适应。虽然未来人对幸福的理解也许会与我们有所不同,但作为人,他们的某些基本需要(如清洁的空气、干净的水、健康而稳定的生态系统)必须首先得到满足。因此,在分配地球上的有限资源时,我们必须要用代际主义的原则来处理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关系。我们不仅要给后人留下一套先进的生产技术与成熟的经济发展模式,还要给他们留下一个稳定而健康的生态环境。

3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一种文明如果把掠夺和征服自然视为自己的价值实现,那么,环境污染与生态危机的出现就是必不可免的;人为目前所面临的环境危机,不是源于科学技术提供资源的速度慢于人类消费资源的速度。与以往的历史相比,人类目前所掌握的技术无疑是最先进的,但是,环境危机正是在我们拥有如此空前的技术力量的背景下产生的。因此,环境危机不能通过单纯的技术手段来解决,承认技术手段在保护环境方面的局限性,并不是要否认科学技术在保护环境方面的局限性,并不是要不论科学技术在保护环境方面的重要作用而是要求我们突破技术决定论的局限,把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放在文明转型和价值重铸的大背景中来加以思考。承认大自然的内在价值,把人与自然视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尊重并维护生态系统的完整、美丽和稳定。无论以全球范围,还是以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人类文明都发展到了保护生态环境阶段。确保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经济能够得到进一步发展的前提,也是人类文明得以延续的保证。要实现保护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我们需要做的事情非常多,我们要调整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关系,以及当代人之间关系。要真正解决环境问题,首先必须改变当前人类的发展模式和道路。发展不能仅局限于经济发展,不能把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割裂开来,更不应对立起来。发展应是社会、经济、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1972年人类环境会议上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或为人类环境保护工作的转折点,环境问题不仅仅是环境污染问题。从全球来看生态环境破坏此环境污染更严重。冲破了就环境的狭隘观点,把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协调人类与环境,发展与环境的关系,才能从整体上解决环境问题。当代人之间能否公平地分配环境保护的成本与利益能否建立一套鼓励人们的环保行为的制度安排,这直接决定着人与自然和谐这一目标的实现;如果当代人之间尚且不能实现某种最低限度的公正,那么,我们就很难指望他们会真正关心遥远后代的利益,因此,当代的集体努力与人人选择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关键。《我们共同的未来》把满足贫困人口的基本需要“放在特别优先的地位来考虑”。这是由于使人的基本需要得到满足,这是人作为人所享有的基本权利。贫困是对这种权利的剥夺,它使人作为的价值得不到实现。同时,贫困与破坏环境往往是互为因果的。因此,消除贫困,减少贫富差距是实现代内平等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综上所述,要达到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要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必须保护好环境。新晨

人有权利利用自然,通过改变自然资源的物质形态,满足自身的生存需要,但这种权利必须以不改变自然界的基本秩序为限度;人又有义务尊重自然的存在事实,保持自然规律的稳定性,在开发自然的同时向自然提供相应的补偿。当然,如此确定权利和义务的范围,是以人与自然之间原本存在着和谐为前提的,可持续发展针对的则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已经遭受严重破坏的现实。在这个事实中,人对自然的权利和义务的范围必须相应调整。在达到新的和谐之前,人对自然的开发方式,开发深度应当受到严格的限制;人在改变自然资源的物质形态的同时,应当更多地向自然提供补偿,以恢复其正常状态。使人与环境协调发展,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刘南威.自然地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548.

人类与环境范文11

人类社会的发展不可能脱离周围环境而孤立地进行。环境是社会发展的经常必要的条件之一,趁着加速或延缓社会发展进程的作用环境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促进或阻延的作用体现了生产力不断提高和自然资源不断开发,社会与其周围环境的联系便日益加深。环境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也是开发利用的对象。主要功能有:(1)提供人类活动所必需的各种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环境是人类从事生产的物质、能源的源泉,也是各种生物基本重要条件。人类从自然地理环境中开采煤、石油、天然气等,利用土地资源生产谷物,从而产生一系列的经济活动。因而环境资源的多寡、优劣决定着经济活动的规模和速度。当人类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自然供给的能力时,便难以维系和持续发展。(2)消纳和同化人类活动产生的产品,同时也会有一些一时未能被利用的副产品排入环境,成为废物。而人类新陈代谢和消费活动,也产生各种废弃物归还给周围自然环境。当废物排放量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时,环境质量会下降。(3)满足人类生存的精神享受。环境不仅能为人类提供物质资源,而且还能满足人们对舒适的要求。清洁的空气和水是农业生产必需的要素,也是人们健康,愉快的生活需求。优美舒适的环境,使人们心情轻松、精神愉快,有利于提高人体素质,更有效地工作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发展。保护环境的目的在于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发展。面对诸多的环境问题,我们必须加强环境保护。环境问题是指任何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环境结构和状态的变化,产生的原因包括人为、自然两方面。其实质是人类不合理的社会经济活动与环境可持续发展间的矛盾。

环境问题已成为人类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主要包括原生环境问题和次生环境问题两大类。(1)原生环境问题地叫第一环境问题,是由自然环境自身变化引起的,没有人为因素或很少有人为因素参与。这一类环境问题是自然诱发的,是经过较长时间自然蕴蓄过程之后才发生的,或者主要是受自然力的操纵,且人已失去控制能力情况下发生的,并使人类社会遭受一定的损害。这类环境问题包括地震、火山活动、滑坡、泥石流、台风、洪水、干旱等。面对这些问题我们昼做到预防减少损害。(2)次生环境问题是人类活动作用于周围环境引起的环境问题,也称第二环境问题。主要是人类不合理利用资源所引起的环境衰退和工业发展所带来的环境污染等问题。①环境破坏,环境破坏又称生态破坏。主要指人类的社会活动引起的生态退化及由此而衍生的有关环境效应,它们导致了环境结构与功能的变化,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环境破坏主要是由于人类活动违背了自然生态规律,急功近利,盲目开发自然资源所引起的。因过度砍伐引起的森林覆盖率锐减,因过度放牧引起草原退化,因滥肆捕杀引起许多动物物种濒临灭绝,盲目占地造成耕地面积减少因毁林开荒造成水土流失和沙漠化,地下水过度开采造成地下水漏斗,地面下沉,因其他不合理开发利用,造成地质结构破坏,地貌景观破坏等。②环境污染与干扰,环境污染指有害物质或因子进入环境,并在环境中扩散、迁移、转化,使环境系统的结构性与功能发生变化,对人类或其他生物的正常生存和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的现象。主要是指人类活动导致环境质量下降。如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放射性污染等。这威胁着人类的健康。环境干扰指的是人类活动所排出的能量进入环境,达到一定程度产生对人类不良的影响。

环境危机之所以引起人们的普遍不安与广泛关注,是因为环境危机不仅影响了当代人的生活质量,也威协后代人的生存。这必须与可持续发展联系起来,可持续发展鼓励经济增长,它不仅重视增长数量,而且要求发送质量提高效益,节约能源,减少废物,改变传统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实施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是以保护自然为基础,控制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减少生态破坏,保持地球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以持续的方式使用可再生资源,使作类的发展保持在地球承载力之内。是以消除贫困,改善和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为目的,要与社会进步相适应。虽然未来人对幸福的理解也许会与我们有所不同,但作为人,他们的某些基本需要(如清洁的空气、干净的水、健康而稳定的生态系统)必须首先得到满足。因此,在分配地球上的有限资源时,我们必须要用代际主义的原则来处理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关系。我们不仅要给后人留下一套先进的生产技术与成熟的经济发展模式,还要给他们留下一个稳定而健康的生态环境。

2可持续发展的实质

可持续发展既是满足当代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可持续发展包含二个重要的内涵:一是需要,指满足人类基本需要和提高生活质量的需要,将基本需要放在特别优先的地位来考虑;二是限制,指人类的发展和需要应以地球上资源的承受能力为限度,通过人类技术的进步和管理活动,对发展进行协调与限制,要对环境满足眼前和将来需要的能力施加限制,以求与自然环境容量相适应。没有限制的发展,便不能持续。生态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保障,经济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手段,社会持续发展是可持续的最终目标。随着环境问题的出现,倡导可持续发展模式更是迫在眉急的。当今世界面临着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一系列重大问题。可持续发展概念是在人类深刻认识环境与资源的可持续能力基础上提出的。它是源于环境保护的。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类与自然界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人必须与自然协调才能持续生存。不适当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是地球环境所面临的最严重问题之一。工业革命以来,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国家竞相追求经济的高速发展,通过大量消耗不可再生资源,促进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维持较高消费水平的需要。工业生产虽然增长了几十倍,但却出现人口膨胀、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生态破坏、贫困加剧和各国发展失衡的社会矛盾。可见经济要持续发展,社会能够和谐发展,保护好环境是关键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不但涉及人类未来的前途和命运,而且发展就是高消耗,高增长的消费经济模式,不考虑自然的承受能力,以大量消耗自然资源来促进经济发展,造成人与自然环境的不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将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物质不灭和能量守恒定律,应用到作为有机整体的人与自然环境系统。满足人类需求是社会发展的中心。要求人类在尽量减少资源消耗的基础上,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做到少投入多产出,促进可再生资源的增长,使系统内部在相互协调的情况下,物质能量的转化率达到最佳效果,以满足人们的需求。同时要求人们在消费时,尽可能地多利用少排放,以减少自然的负荷,使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保持良好状态,成为人类与自然环境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

3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一种文明如果把掠夺和征服自然视为自己的价值实现,那么,环境污染与生态危机的出现就是必不可免的;人为目前所面临的环境危机,不是源于科学技术提供资源的速度慢于人类消费资源的速度。与以往的历史相比,人类目前所掌握的技术无疑是最先进的,但是,环境危机正是在我们拥有如此空前的技术力量的背景下产生的。因此,环境危机不能通过单纯的技术手段来解决,承认技术手段在保护环境方面的局限性,并不是要否认科学技术在保护环境方面的局限性,并不是要不论科学技术在保护环境方面的重要作用而是要求我们突破技术决定论的局限,把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放在文明转型和价值重铸的大背景中来加以思考。承认大自然的内在价值,把人与自然视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尊重并维护生态系统的完整、美丽和稳定。无论以全球范围,还是以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人类文明都发展到了保护生态环境阶段。确保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经济能够得到进一步发展的前提,也是人类文明得以延续的保证。要实现保护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我们需要做的事情非常多,我们要调整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关系,以及当代人之间关系。要真正解决环境问题,首先必须改变当前人类的发展模式和道路。发展不能仅局限于经济发展,不能把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割裂开来,更不应对立起来。发展应是社会、经济、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1972年人类环境会议上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或为人类环境保护工作的转折点,环境问题不仅仅是环境污染问题。从全球来看生态环境破坏此环境污染更严重。冲破了就环境的狭隘观点,把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协调人类与环境,发展与环境的关系,才能从整体上解决环境问题。当代人之间能否公平地分配环境保护的成本与利益能否建立一套鼓励人们的环保行为的制度安排,这直接决定着人与自然和谐这一目标的实现;如果当代人之间尚且不能实现某种最低限度的公正,那么,我们就很难指望他们会真正关心遥远后代的利益,因此,当代的集体努力与人人选择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关键。《我们共同的未来》把满足贫困人口的基本需要“放在特别优先的地位来考虑”。这是由于使人的基本需要得到满足,这是人作为人所享有的基本权利。贫困是对这种权利的剥夺,它使人作为的价值得不到实现。同时,贫困与破坏环境往往是互为因果的。因此,消除贫困,减少贫富差距是实现代内平等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综上所述,要达到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要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必须保护好环境。

人有权利利用自然,通过改变自然资源的物质形态,满足自身的生存需要,但这种权利必须以不改变自然界的基本秩序为限度;人又有义务尊重自然的存在事实,保持自然规律的稳定性,在开发自然的同时向自然提供相应的补偿。当然,如此确定权利和义务的范围,是以人与自然之间原本存在着和谐为前提的,可持续发展针对的则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已经遭受严重破坏的现实。在这个事实中,人对自然的权利和义务的范围必须相应调整。在达到新的和谐之前,人对自然的开发方式,开发深度应当受到严格的限制;人在改变自然资源的物质形态的同时,应当更多地向自然提供补偿,以恢复其正常状态。使人与环境协调发展,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刘南威.自然地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548.

[2]李春华.环境科学原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4).

[3]叶文虎.可持续发展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21.

人类与环境范文12

关键词:墨子;人类中心主义;生态中心主义;环境权

中图分类号:D91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4-0126-02

一、环境权之争

环境权本是民法学上的相邻权,近年来,经过环境法、民法、行政法、刑法等各领域学者的研究,将这一民事实体权利发展成了一种具有综合特征的法律权利,现今已经成为各方面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但是由于环境权是仅存在于理论上的一项权利,其概念仍然是模糊不清的,不同的视角导致对“环境”和“权利”的不同理解,如从环境科学的视角来理解环境,会导致“人类中心主义”的立场,从生态学的观点来看待环境,则会产生“生态中心主义”的立场。至于对“权利”的理解,不同的学者立足点不同,研究的结果也不同,目前为止,对于环境权中的“权利”,主要有自然权利、法律权利、道德权利、人的权利、物的权利,等等。关于环境权的主体,则有国家环境权、企业环境权、公民环境权等学说。尽管学者对环境权的研究视角不同,但作为一项法律权利,综观各国的宪法、环境法所涉及的环境权,大都采用“人类中心主义”的立场,将其作为一种人类的环境权,原因在于西方各国在研究环境权的问题上,大都从人权的角度来解释环境权,并未将人类以外的其他形式纳入环境权的主体当中,因此,“生态中心主义”的立场并未被各国所采纳。这些都非实质意义上的环境权,而个体意义上的公民环境权才是我们应当研究的内容。

二、坚持人类中心主义环境权

究竟环境权是应当一切以人类为中心,以保护人类的环境利益为主要任务,还是应当以生态为中心,在保护生态的基础上兼顾人类利益为重点是研究的核心问题,本人认为环境权应当是坚持人类中心主义的环境权。

1.整个人类法律体系都坚持“人类中心主义”,综观各国法律体系,无论是大陆法系还是英美法系,无论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无论是民法、刑法、行政法,都立足于公民权利的保护,其立法都是以保护公民权利为核心,环境法作为一门独立的法律,是我国法律体系的组成部分,和其他法律共同组成统一的法律体系,其所倡导的环境权是一种法律上的权利,故也应当毫无疑问地遵从整个人类法律体系所一贯坚持的所谓“人类中心主义”的权利立场。

2.目前我国法律中,仅在《环境保护法》第2条中对环境下过定义“本法所称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动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从该定义可以看出,我国环境法所保护环境范围包括自然环境和工程环境,而将社会环境排除在外。显然我国法律将人作为环境的主体,野生动物、其他自然体、区域环境等只是环境的要素和组成部分,且这些要素的保护不仅需要法律的规制,更受人类的认识水平、技术条件、物质基础等的制约。因此我国环境立法坚持了“人类中心主义”环境权的立场,而没有考虑人类以外的其他物种的环境权。其他国家的环境权也明显坚持人类中心主义,如韩国1980年宪法第33条规定:“国民有生活于清洁环境之权利,国家及国民,均负有环境保护的义务。”1969年美国《国家环境政策法》第3条规定:“国会认为,每个人都应当享受健康的环境,同时每个人也有责任对维护和改善环境做出贡献。”

3.国际上,1972年6月召开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通过的《人类环境宣言》,第一次从环境科学的环境概念中引申出了人类环境权概念:“人类既是他的环境的创造物,又是他的环境的塑造者,环境给予人以维持生存的东西,并给他提供了在智力、道德、社会和精神等方面获得发展的机会。人类在地球上的漫长和曲折的进化过程中,已经达到这样一个阶段,即由于科学技术发展的速度加快,人类获得了以无数方法和在空前的规模上改造其自然的能力。人类环境的两个方面,即天然和人为的两个方面,对于人类的幸福和对于享受基本人权,甚至生存权利本身,都是必不可少的”[1] 。之后,在1992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上通过的《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再次重申了环境权:“人类处于普受关注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中心。他们应享有以与自然相和谐的方式过健康而富有生产成果的生活的权利。”由此可见,在国际法上,环境被作为一种追求幸福、基本人权和生存权的客体,与之对应的主体――人类则是作为客体的环境的权利享有者,因此,这一观点也应当是以“人类中心主义”的环境权为立场的。

人是社会动物,但人的发展离不开自然环境,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人类社会更应该遵守自然法则,因此,人类社会想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在坚持人类中心主义的基础上明确环境权,即在适宜于人类健康的环境中生活以及合理开发和利用环境资源的权利,这种权利并不是建立在人类在自然界中处于至高无上地位基础上的,而是在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基础之上。因此,我们坚持的人类中心主义环境权并不是绝对具有唯一性、排他性的权利,而是一种建立在尊重自然、尊重生态系统内在规律和价值基础上的相对的人类中心主义环境权,这种环境权是建立在可持续发展基础上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经济发展与保护环境、保护资源的协调一致。

三、墨子的人类中心主义环境权

尽管环境权从明确提出到目前为止仅仅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但其所表达的思想早在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所主张的观点中都已经有所体现,开始展现出人类中心主义环境权的萌芽,其中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子就是典型的代表,他的主张中有明显的环境与人类关系的思想,这些思想展现了墨子在社会发展等因素受到制约的基础上人类中心主义环境权的萌芽。

1.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墨子思想的核心是兼爱,也就是他反复阐述的“兼相爱交相利”,在兼爱的思想中,墨子不仅要求要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还希望人类与自然之间能够实现“兼相爱交相利”,他特别强调要“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墨子・非攻下》)。“利”是指包括环境保护在内的人类的长远的利益,“害”包括破坏环境对人类所产生的不利影响。“爱人利人以得福者有矣,恶人贼人以得祸者亦有矣。”(《墨子・七患》)。他认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与自然有关,爱护自然能得到回报,破坏自然则要受到自然的惩罚。其观点和现在的人类中心主义环境权所要求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尊重自然规律是一致的。对于尊重自然的原因,《墨子・天志中》指出:“且吾知所以知天之爱民之厚者收稿有矣。曰:以磨为日月星辰,以昭道之;制为四时春秋冬夏,以纲纪之;雷降雪霜雨露,以长遂五谷麻丝,使民得而财利之;列为山川骆谷,播赋百事,以临司民之善否;为王公侯伯,使之赏贤而罚暴;贼金木鸟兽,从事乎五谷麻丝,以为民衣食之财。”由此可以看出,墨子已经注意到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并主张人应该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基础上进行活动。

“节用”是墨子思想中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一个重要内容。作为一个大思想家,墨子曾游历各国,也看到了资源的紧缺现状,因此他认为人类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因此应当“去无用之务,行圣王之道”(《墨子・节用上》),“凡天下群百工,轮车、鞍袍、陶冶、梓匠,使各从事其所能:曰:足以奉给民用,则止” 。“古圣王制为饮食之法,曰:足以充虚续气,强股肪,耳目聪明,则止。不极五味之调,芬芳之和,不致远国珍怪异物二”《节用中》。在墨子看来人类要生存,必然向大自然索取,但是,人类不能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无限制地索取。

无论是“兼爱”还是“节用”,都表明墨子在看待人与自然关系这一问题上,主张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前提下进行发展,这和我们现今倡导的环境权的目的――可持续发展是一致的,也体现了墨子摒弃绝对的人类中心主义,在尊重自然、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基础上的一种相对人类中心主义环境权观。

2.认为人应当享有在适宜环境生存的权利。除了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墨子认为人的生存要有好的环境条件,“山林草泽之饶足利”(《备城门》),山林、草泽丰裕,能够保障军事后勤的同时,保障战区百姓的生活。“五十步一井屏,周垣之,高八尺” 。“五十步一厕,与下同”(《备城门》),即便是战时,人也应当有享有相应适合生活环境的权利,因此墨子主张在战时也应当注意环境卫生,建造一定量的公厕作为日常生活的必须处所,相隔若干远必建一厕,周围有高墙屏蔽,下面与污物池相接,做到清洁卫生,同时保证人们的生活环境。该思想中追求好生活环境的环境权的诉求初露端倪。

墨子认为人应当在尊重环境、和自然和谐共处的同时,还应当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以确立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观。比如墨家追求“天下之利”,“平等之利”,强调重视物质生产,把满足人们的生存需要放在首位。“赖其力则生,不赖其力则不生”(《非乐上》)。墨子认为,人类是和自然界中的动物不同的,自然界中的动物,不论飞禽走兽,“因其羽毛以为衣裘,因其蹄蚤以为绔屦,因其水草以为饮食”,所以不需要进行劳作,就可以实现“衣食之材已具”。但是人类却是不一样的,“君子不强听治,即刑政乱;不强从事,即财用不足。王公大人蚤朝晏退,听狱治政,此其分事也。农夫蚤出暮入,多聚叔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织■,此其分事也”。也就是说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不论是君王还是王公大臣,抑或农夫或者妇女,都有自己的分工,都应当按照分工将自己的分内之事做好,才能使生活富足,社会才能进步。在墨子所处的春秋战国时期,墨子提出的以上观点是当时的一大进步,彰显了人类摆脱“天命”,靠自己的劳动创造好的生活条件的主观能动性,是墨子思想中最有意义和价值的体现。

从以上墨子的思想可以看出,尽管由于春秋战国时期受政治、思想、文化等因素的限制,墨子的观点尚没有提出明确的人类中心主义环境权的概念,但人类中心主义环境权的雏形已经出现,如墨子强调要遵从自然的存在价值和规律,与目前环境法上的相对人类中心主义环境权中要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点是统一的;墨子认为人不能被动地听从自然的安排,而是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劳动去创造价值,改善自己的生活,这是以人为中心的体现,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这样的思想难能可贵。同时,墨子认为人应当享有在适应的环境下生存的权利,即便是在战时,也应当有基本的生活设施保证基本的生活环境,这与现今环境权的基本要求“人人都有在幸福环境中生存的权利”是相一致的。

墨子生活的时代距今已经有两千多年,现在的人类对权利的追求已经不仅停留在理论研究阶段,将权利写入法律,有法律规范来进行保障是最基本和最有效的手段,在主张环境权入宪的呼声越来越高的现阶段,学习墨子的环境思想,进而研究环境权的本质即相对人类中心主义环境权,对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来说,无疑是一种宝贵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