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修辞方法

修辞方法

时间:2023-06-06 09:32:55

修辞方法

修辞方法范文1

修辞手法一共有63种,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比拟(又名比体,分为拟人、拟物),避复,变用,层递,衬垫(衬跌),衬托(反衬、陪衬),倒文,倒装,迭音,叠字,复叠,顶真(又名顶针、联珠),对比,对偶(对仗、队仗、排偶),翻新,反复,反问,反语,仿词,仿化,飞白,分承(并提、合叙、合说);复迭错综,复合偏义,共用,合说,呼告,互体,互文,换算,回环,回文,降用,借代,设问,歧谬,排比,拈连,摹绘,列锦,连及,夸张,警策,示现,双关,重言,重叠,指代,用典,引用,移用,谐音,歇后,象征,镶嵌,析字,委婉,婉曲,通感(移觉、移就),跳脱,转文,舛互。

修辞手法是为提高表达效果,用于各种文章或应用文,在语言写作时表达方法的集合。通过修饰、调整语句,运用特定的表达形式以提高语言表达作用的方式。

(来源:文章屋网 )

修辞方法范文2

关键词: 高级英语 修辞 教学方法

一、引言

高级英语是英语专业在高年级阶段开设的一门专业技能课程。课文全部选自原文,题材和体裁广泛多样。该课程的一个显著特征是文本语言的文学性明显增加,语言考究,表达地道,并有效地使用了各种修辞手法。《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明确指出掌握和分析修辞的使用是高级英语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各高校所制定的《高级英语》教学目标之一就是要求学生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辨别和掌握课文中出现的各种语言特点和修辞手法。对修辞详细而准确的讲解,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英文文章的绝妙之处,还能提高学生对文学语言的悟性和修养。由此可见,修辞教学是英语专业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应当引起广泛的关注和重视。

修辞是语言表达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不仅是一种语言装饰品,具有使表达鲜明、生动、形象等美学功能,而且还是言语行为,具有承载信息或创造意义的语义功能。[1]修辞是最有效地运用语言以期更充分、透彻、鲜明地表情达意的一种艺术。掌握和分析修辞的使用方法是高级英语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为完成这项任务,要求教师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英语修辞的基本知识和修辞技巧,提高英语修辞的鉴赏能力,提高言语交际素养和英语的运用能力。本文以张汉熙主编的《高级英语》第一册为例,对课文中所出现的修辞进行分析,并根据此教材中的修辞教学内容,对英语修辞的教学方法及策略进行探讨,以期提高学生的理解欣赏水平和写作水平。

二、修辞的分类

关于修辞的分类有着不同的标准,通常情况下,我们把英语的修辞分为词语修辞(lexical stylistic devices)、结构修辞(syntactical stylistic devices)和音韵修辞(phonetic stylistic devices)三类:

(1)词语修辞(lexical stylistic devices),即对一个词的普通和主要意义的偏离,它是通过借助语义的联想和语言的变化等特点创造出来的修辞手法,侧重语义变化,是追求语言形象创造的策略,主要有明喻 (simile)、隐喻(metaphor)、拟人(personification)、夸张(hyperbole)、双关(pun)、矛盾修饰(oxymoron)、委婉(euphemism)、转喻(metonymy)和提喻(synecdoche)等方式。

(2)结构修辞(syntactical stylistic devices),即对词语普通排列方法(序列)的偏离,通过使用句子的特殊结构突出重点来加强语言效果的修辞手段。侧重语形的呼应变化,追求语句组织上的创造。主要有排比(parallelism)、反复(repetition)、圆周句(periodic sentences)、反问句(rhetorical question)、对偶句(antithesis)等方式。

(3)音韵修辞(phonetic stylistic devices),即利用词语的语音特点创造出来的修辞手法,主要有头韵(alliteration)和拟声(onomatopoeia)等。[2]

三、高级英语中的修辞

《高级英语》中的修辞手段使用较多,涵盖面广,涉及到词语修辞、结构修辞和音韵修辞。由于本文篇幅有限,不能一一罗列,仅选取最具代表性的修辞手段加以分析。(以下各例均出自张汉熙《高级英语》(第一册))

(一)词语修辞。

(1)I am the way my daughter would want me to be:a hundred pounds lighter,my skin like an uncooked barley pancake.(simile明喻)

这里作者将人的皮肤比作未下锅的细腻光滑的薄煎饼,形象地表达了她女儿对她的外貌的期望。

(2)Mark Twain went west by stagecoach and succumbed to the epidemic of gold and silver fever in Nevada’s Washoe region.(metaphor暗喻)

作者把淘金热描述成像瘟疫一样在当地迅速蔓延,而马克・吐温也卷入了这场“瘟疫”之中。

(3)The trial that rocked the world.(hyperbole夸张)

作者使用“rocked the world”这个夸张的词组来强调案件的影响力之大。

(4)Next to health,heart and home,happiness for mobile Americans depends upon the automobile.(metonymy转喻)

heart原指心脏,但在这里指代爱情love。

(5)Bitterness fed on the man who had made the world laugh.(personification拟人)

作者用Bitterness作主语并与动词词组fed on搭配,使读者联想到苦难像人一样养育了马克・吐温。

(6)He tried soldiering for two weeks with a motley band of Confederate guerrillas who diligently avoided contact with the enemy.(euphemism委婉)

此句中who diligently avoided contact with the enemy是委婉语,表示who carefully and constantly avoided fighting with the enemy。

(7)Malone called my conviction a“victorious defeat”.(oxymoron矛盾修辞)

将“victorious”和“defeat”这两个不相调和的词语同时使用,可以在矛盾中寻求哲理,达到奇警的修辞效果。表达简洁,富有哲理,能产生出人意料、引人入胜的效果。

(8)DARWIN IS RIGHT-INSIDE.(This was J.R.Darwin’s Everything to Wear Store.)(pun双关)

在这句话中,作者使用了两个双关:DARWIN 和RIGHT,一方面,DARWIN可以指我们都熟悉的自然科学家“达尔文”,另外,它又是这家“商店店主”的名字。而RIGHT也有两层含义,一方面它表示达尔文的进化论是“正确的”,另一方面若把整句话连起来,它表示店主“就”在里面。

(二)结构修辞。

(1)Was I not at the scene of the crime?(rhetorical question反问句)

反问句的使用更强烈地表达出了作者内心由于战争所产生的不安和沉重的负罪感。增强了语言的表达效果,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Let us learn the lessons already taught by such cruel experience. Let us redouble our exertions...(parallelism排比)

(3)The past,with its crimes,its follies and its tragedies,flashes away.(periodic sentence圆周句)

圆周句的特点是将最重要的信息置于最后,在这里可以使文章充满悬念,令读者产生好奇和兴趣,增强文章的可读性。

(4)A world which will lament them a day and forget them forever.(antithesis对句)

(三)音韵修辞。

(1)As you approach it,a tinkling and banging and clashing begins to impinge on your ears.(onomatopoeia 拟声)

作者通过象声词的使用大大加强了语言的直观性、形象性和生动性,使读者如临其境、如闻其声,把中东铜器市场忙碌繁华的景象描写得活灵活现,取得了声情并茂的修辞效果。

(2)For all the slow,sleepy,sluggish-brained,sloths stayed at home.(alliteration头韵)

马克・吐温使用了头韵描写那些呆板、呆滞、呆头呆脑的懒汉都呆在家里,语言明快有力,表达生动形象。

四、高级英语修辞教学的方法

针对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的接受能力,教师应该结合名篇的实例进行具体的讲解、分析,避免解读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混乱和盲目的猜测。为帮助学生掌握修辞学习方法,教师应注重教学策略。以下主要探讨英语修辞格的教学方法。

(一)从宏观上进行修辞分类教学。

英语中修辞格形式复杂,所以分类标准也不尽相同。在这里我们借鉴修辞学家陈望道先生的分类方法,将英语修辞分为两类,及积极修辞(active rhetoric techniques)和消极修辞(passive rhetoric techniques)。消极修辞主要是那些没有相对固定格式的修辞性写作技巧,与语法、语言结构和词汇关系密切,只是为了修辞和立意新颖的缘故,对其作一些调整。积极修辞主要指那些有相对固定格式的修辞性写作技巧。高级英语修辞的教学重点在积极修辞部分,因此,教学中首先要让学生对教材中出现的修辞格有一个整体把握。比如从语言的层面根据语言使用手段的不同英语修辞格可以分为词语修辞(lexical stylistic devices)如明喻(simile)、隐喻(metaphor)、拟人(personification)、夸张(hyperbole)、双关(pun)、矛盾修饰(oxymoron)、转喻(metonymy)和提喻(synecdoche)等;结构修辞(syntactical stylistic devices),如排比(parallelism)、反复(repetition)、圆周句(periodic sentences)、反问句(rhetorical question)、对偶句(antithesis)等;音韵修辞(phonetic stylistic devices),如头韵(alliteration)和拟声(onomatopoeia)等。

(二)英汉修辞比较教学。

英语中的修辞与汉语的修辞有着相似的地方但还是有很大区别。高级英语教学不但要让学生了解修辞格的划分及基本结构,更要引导他们与作者“对话”,探寻语言的语义功能和其表达的美学功能。

教材第一单元“The Middle Eastern Bazaar”的作者运用作用于读者感官的修辞技巧将中东市场描写得有声有色,尤其是拟声的运用,如:“As you approach it,a tinkling and banging and clashing begins to impinge on your ear.”“...its creaks blending with the squeaking and rumbling of the grinding-wheels and the occasional grunts and sighs of the camels.”

学生在开始接触这样的句子时会对英语拟声词的声音效果体会不深,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可让学生去发现这一修辞范例,在课堂上通过对比让学生去发现这一修辞手法的妙处,了解修辞手段反映出的更多的人类修辞思维的共通性。通过英汉修辞手段的对比,从感性认识入手让学生初步了解英语的修辞特点,为以后的修辞学习奠定基础。[3]

(三)从语境学的角度进行高级英语教学。

根据我国现代语言学家骆小所所著的《现代修辞学》:“修辞是为了较好地表达思想和感情,适应特定的语境而采取的运用语言和语言风格的方法、技巧或规律。这说明修辞和语境的关系十分密切。”[4]作者有了大的语境,才能考虑写作的内容,才能考虑如何修辞。任何一句话都有两个层次: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任何一个简单的句子,其表层结构中的表层意义一目了然,而句子的真正涵义或深层意义,则需要从不同的侧重点、不同的语境进行深入的研究。因此要想对文章全面理解,只看表面意义是行不通的。语境对怎样从整体上分析文章,挖掘文章的深层意义,理解修辞格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要想理解第九课“Mark Twain――Mirror of America”,首先应该了解所涉及的语境,即马克・吐温的个人经历、环境背景、和社会背景。

马克・吐温(Mark Twain,1835―1910),是美国作家塞谬尔・朗赫恩・克莱门斯(Samuel Langhorne Clemens)笔名。出生于密西西比河畔小城汉尼拔的一个乡村贫穷律师家庭,浪漫粗狂的河上生活及天真无邪的童年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了养家糊口,当过密西西比河水手、轮船领航员,丰富的经历奠定了他写作的基础,也为他提供了丰富的写作素材。马克・吐温对密西西比河有着深厚的感情,就连他的笔名“马克・吐温”都是取自水手的行话,意思是“12英尺深(two fathoms deep)”。密西西比河对马克・吐温写作创作的影响有三方面:第一,作为马克・吐温经典创作的载体;第二,影响其写作的风格;第三,赋予密西西比河独特的意义。如在他的《汤姆・索娅历险记》和《哈克・费恩历险记》中有明显的体现。

从社会背景来看,马克・吐温经历了美国历史上有名的对美国文学有重大影响的南北战争和淘金热。美国文学经历了从浪漫主义到批判现实主义的过渡。现实主义作为一种文学思潮在美国兴起并且走向成熟的年代大约在1865年至1910年的四十几年间,这一时期在美国的发展史中是一个充满新意识的年代。它对于美国的发展史来说是一个充满了繁荣和社会变革的时代。马克・吐温就是在这样的社会大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他通过自己的创作把美国现实主义文学推向了高峰,他的创作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是美国现实主义文学走向成熟的标志。

在高级英语的学习中,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英语语用学知识,特别是语境知识的讲解,提高学生的文学欣赏水平和文化修养。然后以此为基础,深入分析课文中出现的修辞格及其运用。

(三)归纳概括,总结技巧。

在学生初步了解修辞的基本知识后,教师的及时概括和归纳是非常必要的环节。虽然分类标准各异,但教师都应该给出各种修辞的英语解释,并举出准确生动的例句加以说明。英美名人名言的原句应为例句首选,因为这些名言既能帮助学生理解修辞的含义,又能为学生背诵或模仿提供典型范例,影响深远。如果有与该修辞对应或接近的汉语修辞,应让学生在比较中领会和掌握,以利于加深学生对原作的理解,使其在过程中恰当地选择修辞手段。

教师在教学中对已学的修辞技巧进行归纳总结有助于学生理清思路,加深学生的记忆,使修辞知识系统化,这样教学会收到更好的效果。同时在教学中不断钻研,总结高级英语修辞教学中的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欣赏水平和阅读水平。

参考文献:

[1]田有飞.高级英语中的修辞教学[J].云南教育,2002,(12).

[2]马琰.《高级英语》修辞及其多维毒教学模式[J].商洛学院学报,2008.6.

修辞方法范文3

关键词:比喻 修辞 新词语 借代

一、“修辞学造词法”诠释

词汇就其本身而言是一个开放的系统,而新词的产生概括的说不外乎两条途径:一是构造新词,二是吸收外来词。当今时代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各种新的事物、新的现象不断出现,由此导致了人们的新观念、新感受的不断产生,面对这种现象,原有的词汇难免会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于是人们便倾向于寻求各种造词手段来对客观世界大量的空符号作及时有效的补充。产生新词新语的方式很多,有新外来词语的吸收、旧词语的复活、方言词语的吸收等等。我们着重要谈的是以修辞方式构成的新词的研究。任学良先生曾提出“修辞学造词法”,就是运用修辞手法(即所谓的辞格)来创造新词的方法。新词语有不少正是利用这种方式产生的。

二、比喻造词法

从结构上看,新词新语里运用比喻这种修辞格的,大体有以下几类:(1) 以喻体作修饰成分,本体类属作中心词,构成新词语。如;龙头企业拳头产品窗口行业星火计划胡子工程尾巴工程这类新词的喻体一般都具有形象生动通俗易懂的特点,取譬的着眼点也多种多样,其突出之处是使得语言表达简洁明快。(2) 以喻体代指本体,也就是赋予某些词语以新的比喻义。(3 )以喻体作中心词,前边加上一系列修饰、限制成分,构成新词语。其中心词有双音节的,也有单音节的。我们以单音节为例看一下。这一类单音节词具有较强的构词能力,使用范围比较广,但它们能不能被认为是后缀成分,还需要进一步研究。(4)有的新词语,从它开始使用,就作为一种比喻用法。

三、借代造词法

用借代修辞格形成的新词,一般来说可分为以下几类:⑴ 以专称代指通称。⑵ 以某一相关事物代指一事物⑶ 以事物的某一特征部分或标记代指该事物。⑷ 以具有特征的动作行为指某一事物。⑸ 以形象性称谓代指原有专名。⑹ 以专名代指该专名所具有或体现的某种社会现象、观念等。

四、仿拟造词法

采用仿拟手法构成的新词语,实际包含两种不同的情况:一种是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为了修辞的目的,利用仿拟格而产生的偶发性新词语。这类新词语有些会超越原语言环境,被更多的人认可并使用,逐步获得一般词语的性质;有些只是偶尔出现或偶尔重复出现,很快被遗忘和淘汰。另一种情况则是依据汉语词汇中已有的词语,利用仿拟手法来构成表达新事物新概念的词语,可视为用仿拟构词法构成的新词语。利用仿拟构词法产生的新词语有着一般新生词语的性质。

五、其他修辞方式造词法

这种利用修辞格形成的新词新语义比喻、借代、仿拟最为常见,当然由其他修辞方式构成的新词语也是不容忽视的。谐音构成的新词语,如:“炒古”,炒买炒卖古玩,由“炒股”谐音而造;“导爷”,戏称导游人员,有“倒爷”谐音仿造。还有“爱资病”、“莫(没)斯(事)科科长等都是谐音造成的新词语。比拟式构成的新词语,如具有新含义的“松绑”“透明度”“冒尖”“挂钩”“浮动”,以及“精神污染”“知识爆炸”“三栖明星”“投资膨胀”等。夸张式新词语也为数不少,如:“爆棚”指体育、娱乐场馆等人数骤增;“过街鞋”,对质量很差的鞋的贬称。此外还有“爆满”、“鸣谢”、“袖珍企业”、“火箭本”等。还有新含义的“山海经”、“普通话”是直义式新词语。而“压缩饼干”“压缩空气”则是利用断取格形成的。真是形象生动,丰富多彩。所有这些进一步说明了“修辞学造词法”是完全行的通的,而且是语言学中值得研究的一个有趣的现象。

六、修辞方式构成的新词的特点及趋势

1.比喻、借代构成的新词的特点及趋势

由比喻、借代修辞方式构成的新词语具有一些值得注意的特点。首先,这类词语具有时代特色。由修辞而逐渐凝固成新词语,是汉语词汇发展中固有的现象。由修辞方式形成的新词语更是引人注目,无论在“表情”还是在“达意”上,带有一定的时代烙印。其次,这类词语的词义具有模糊性。词语意义的模糊性是指它们所表达的概念的外延缺少清晰的界限,由比喻和借代凝固形成的新词语,其意义普遍存在相当模糊性。一般来说,一个新词语从开始出现到被社会接受,其意义总要经历一个由模糊到逐渐清晰的过程,这是由于人们对这个词语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的认识在不断深化。再次,修辞用词往往具有临时性的特点,这类词语所要表达反映的客观事物本身有相当多数属临时或短期性的社会事物、现象。由比喻和借代构成的词语中,不少词语词义带有相当的模糊性,表达上也可能用其他方式代替,流传使用中又有一定的局限性,使它们转化为一般词语的可能性受到程度不同的影响,加上着类词语多用语口语,也就不太容易进入正式公文、科学论文等文体。

2.仿拟构成新词的特点及趋势

由仿拟构成的新词语到底具有什麽样的特点?首先,仿拟型新词语具有对应性。仿拟性新词语与原型词之间存在对应关系。仿拟型新词语中以类义、对义、反义等关系构成的语义仿新词语是对应性的突出体现。格式仿中许多新词语内部甚至也表现了类义、对义的对应关系。其次,仿拟型新词语具有鲜明的感彩。有的带有表扬倾向,如“新秀”;有的带有嘲讽、戏谑的色彩,如“喇叭亏”、“家庭妇男”等;有的则带有较强的贬义色彩,如“”。鲜明的感彩,反映了这类新词语的构成与“仿拟”这一修辞手段运用的内在联系。再次,仿拟型新词语体现了仿拟构词手段的丰富性。从这类词语的构成方式看,仿拟词与原型词之间,涉及音、形、义三个方面。

参考文献

[1]杨晓黎.仿拟型新词语试析《修辞学习》.1993(5).

[2]朱永楷,林伦伦.二十年来现代汉语新词语的特点及产生渠道《语言文字应用》.1999(2).

修辞方法范文4

【关键词】广告语 修辞 创作方法

中图分类号:F71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35-146-01

修辞是广告语创作中一种重要的手法,它可以使广告语言更加鲜明、生动、活泼,更形象化,也可以使广告语幽默、风趣、含蓄、深刻、易记,更个性化,还可以使广告语超凡脱俗,引起联想,激发深思。修辞越来越多地表现在现代广告作品中。它使广告语更加新颖,既扩大了广告语的范围,又使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是一种值得人们学习借鉴的方法。常见的修辞方法有以下几种:

1.比喻手法的运用

我们先来看看比喻的运用,譬如 “强生婴儿香皂,像妈妈的手一样温柔” ——强生婴儿香皂广告语。将香皂(本体)的细腻温和比喻成妈妈的手(喻体),突出了产品的柔软、舒适。同时营造了使用香皂时的温馨、温暖、怡人的氛围。 再如“为你捧出第二个太阳。”——桑普采暖炉广告语。此句中的本体——桑普采暖炉不出现,也没有任何喻词,直接出现喻体——第二个太阳。将桑普采暖炉的热量比喻成太阳带来的热量,太阳发出的热能是巨大的,利用喻体和本体的共同点——发出热量来进行比喻,形象、生动。用比喻来对事物的特征进行描绘和渲染,可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可感,依次引发大众的联想和想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并使语言文采斐然,富有很强的感染力。对道理进行比喻:用浅显易见的事物对深奥的道理加以描述,化抽象为具体,化繁为简,帮助人们深入的理解。并使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文采。运用它可以把陌生的东西变为熟悉的东西,把深奥的道理浅显化,把抽象的事理具体化、形象化。

2.拟人手法的运用

拟人也是广告语常用的修辞方法之一。拟人是使商品和服务“人格化”的一种创作方式,以人的眼光和触觉来书写无生命的感情动作,不仅可以使描述对象生动、形象,还可传达描述者的情绪、感情。“显然刚被飞利浦吻了一下。”——飞利浦剃须刀广告语。剃须刀是没有生命、没有想法、没有好恶的日用品。“吻”字就是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赋予剃须刀人的行为、动作。同时也突出了产品的轻柔、舒适、亲和。运用拟人,不仅可以使描写的事物生动形象,而且能鲜明地表现厂家对所描写的产品所倾注的感情。

3.双关手法的运用

它包括谐音双关、语义双关两类。谐音双关是利用汉语中的音同或音近构成具有双重含义的广告语。“默默无蚊的奉献。”——柳州电蚊香广告语。“闻”和“蚊”同音,无蚊说明了电蚊香杀蚊灭蚊的功能,而“默默”两个字则体现了杀蚊灭蚊这一过程的安全和轻巧。语义双关是利用产品的特点表达和常用词的一般含义有相同或相似的特点进行创作,广告语既表达了品牌信息,又传达了深层的含义,进而体现出产品的广告诉求方向。双关语表里双涉,富于联想,有一箭双雕之妙。“上上下下的享受。”——三菱电梯广告语。上上下下是一个众所周知的成语,可以指代周围所有的人、物。而此时针对电梯创作的广告语“上上下下”用得太绝妙了,紧扣电梯的运行特点,两层意思的融合既让人们记住了品牌,又使人们体会到品牌所蕴藏的深层意义,匠心独运,令人叫绝。双关可使语言表达得含蓄、幽默,而且能加深语意,给人以深刻印象。

4.对偶手法的运用

对偶独特的优势被灵活地运用到广告语的创作中。对偶的绝妙是便于吟诵,易于记忆,有音乐美,表意凝炼,抒情酣畅,故在广告语创作方法中独领。常用有以下三种:

4.1正对法。如 “头发根根柔软,肌肤寸寸滑嫩”——白丽香皂广告语。头发用了白丽香皂后更加柔软、顺滑,肌肤用了白丽香皂而格外滑嫩、细腻。这一幅白丽香皂用后效果图让每个热爱生活,渴望不断地完善自我的人都为之心动、向往。运用正对创作的广告语琅琅上口,压韵回味,增强了广告语的感召力。

4.2反对法。如“多一点,少一点摩擦”——统一油广告语。统一油的这句广告语是利用当时美伊战争的背景创作的。广告语既表达了国家之间、人民之间、人与人之间追求和平,和谐共处的宽容、友好愿望,又巧妙地道出产品的功能,用对比的方式突出了产品特征。

4.3串对法。譬如“坐红旗车,走中国路”——红旗轿车广告语。红旗车曾经是中国的骄傲,是国家领导人乘坐的指定专用车,坐红旗车从某种角度讲,意味着爱国,支持国货、支持民族产业、支持中国的创新与发明。这个串对运用递进说明红旗轿车的历史背景和产品特性,将产品独特的卖点升华。

5.镶嵌手法的运用

就是把大家熟悉的人名、地名、书名、惯用语等镶嵌到广告语中,使语言生动有趣,语意丰富新颖。“您的健康,是天大的事。”——天大药业广告语。“天大”在这里具有双重含义:它既指健康对每个人而言都是头等重要的大事,又突出了企业以维护健康为己任的社会形象。把“天大”这个企业的名称镶嵌在广告语里,丝毫不显牵强、造作,给人以浑然天成的感觉。

6.反语手法的运用

如“不好意思!仅公园我们就有四个,有些多了!”——某楼盘广告语。一开始用道歉的语句让大家产生好奇,忍不住往下关注,才发现广告语中的“不好意思,有些多了”都是反语,真正要传递的广告信息是该楼盘有四个公园,社区绿化率高,景观自然和谐,生活环境舒适、惬意、清新、美好,用反语反而使得信息更突出、更强化、更容易被目标受众注意并接受。反语的作用是产生幽默感与讽刺性,有时比正说更有力量。

以上六种修辞方法让我们看到了文字的力量,感受到了修辞方法带来的独特魅力,使得广告表达得更生动、鲜活、形象。我们通过对广告语的文字和语法进行剖析,借鉴到在广告语创作中运用修辞的一些具体的实用的方法和技巧。当然广告语的创作需要作者有较深厚的文学功底,且熟练驾驭各种修辞,只有两者相得益彰才能产生如沐春风的广告效果,才会贴切自然无斧凿之迹,达到情到极处语自美的广告境界。

参考文献:

[1]《广告语创作及鉴赏》第四版,张秀贤、冯章著,经济管理出版社.

[2]《广告文案创作50法和精彩实例》,迟双明,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修辞方法范文5

【关键词】汉语 新词语 修辞方式造词法

新词新语是观察社会生活的晴雨表,是反映现实的一面镜子。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其人文景观绚丽多彩。改革的大门开放以后,国外文化蜂拥而来。诸如“的士”、“酒吧”等词语纷至沓来。国内国外文化相互碰撞,彼此之间相互交融、相互渗透,产生了一批反映时代变革的新词新语。比如“下岗”一词,在计划经济时期是不存在的。进入90年代后,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市场经济严酷的竞争机制,必然使有的企业破产,有的工厂倒闭,职工下岗不可避免。与“下岗”相对应,运用对义仿拟手段出现了“上岗”这个新词语。语言的活跃,反映思想的活跃,是改革开放以来思想解放的结果。研究由修辞构成的新词语是要寻找其规律,预测其走向趋势,引导正确理解和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促进语言规范标准化。这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信息时代全球化国际交往的需要。

1.“修辞学造词法”诠释。词汇就其本身而言是一个开放的系统,而新词的产生概括的说不外乎两条途径:一是构造新词,二是吸收外来词。当今时代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各种新的事物、新的现象不断出现,由此导致了人们的新观念、新感受的不断产生,面对这种现象,原有的词汇难免会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于是人们便倾向于寻求各种造词手段来对客观世界大量的空符号作及时有效的补充。产生新词新语的方式很多,有新外来词语的吸收、旧词语的复活、方言词语的吸收等等。我们着重要谈的是以修辞方式构成的新词的研究。任学良先生曾提出“修辞学造词法”,就是运用修辞手法(即所谓的辞格)来创造新词的方法。新词语有不少正是利用这种方式产生的。比如用“鞭打快牛”来喻指对贡献大的人或企业过度加码,使其做更大的贡献;用演员出台表演的“出台”来喻指一系列成套的政策措施跟群众公开见面,既形象又生动。

2.比喻造词法。从结构上看,新词新语里运用比喻这种修辞格的,大体有以下几类:

2.1 以喻体作修饰成分,本体类属作中心词,构成新词语。如:龙头企业、拳头产品、窗口行业、星火计划、胡子工程、尾巴工程这类新词的喻体一般都具有形象生动通俗易懂的特点,取譬的着眼点也多种多样,其突出之处是使得语言表达简洁明快。如:龙头企业:像龙头一样能带动全局和其他企业前进或发展的企业。尾巴工程:指某一工程主体部分已经完成,但尚有某些收尾项目未曾完成,好像拖了个尾巴。

2.2 以喻体代指本体,也就是赋予某些词语以新的比喻义。如:绿灯、窗口、龙头、新星、拳头、黄牌、气候、余热、婆婆,短平快在这类词语中,由一些本来是普通语词,如“婆婆”、“窗口”、“拳头”;有的本来是专业、行业用语,如“绿灯”、“黄牌”,作为新词语,它们被赋予了新的比喻义,使用范围扩大了。

2.3 以喻体作中心词,前边加上一系列修饰、限制成分,构成新词语。其中心词有双音节的,也有单音节的。我们以单音节为例看一下,如:

~坛:体坛、歌坛、影坛、泳坛、足坛、网坛

~星:歌星、明星、笑星、舞星、泳星、新星

~热:武侠热、英语热、中国热、琼瑶热、追星热、足球热、旅游热,这一类单音节词具有较强的构词能力,使用范围比较广,但它们能不能被认为是后缀成分,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首先,一般后缀成分如“子、头、儿”等本身己无实词意义,它们的词义已经虚化或消失了。而“坛、星、霸、风、热”这一类单音节词,仍保留一定的实词意义。

其次,“子、儿、头”等后缀成分须依附于前边的词语存在,是名词的标志,而“热、坛、风”这一类单音节词,则勿须依附前边词语存在,可以单独使用。再次,在修饰性词语和这些单音节词之间,结构较松散,有的也可以插入其它词语。

2.4 有的新词语,从它开始使用,就作为一种比喻用法。如:大锅饭:喻指不符合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平均主义分配制度。一刀切;喻指那种不根据实际情况区别对待的简单化的工作方法。

3.借代造词法。用借代修辞格形成的新词语,一般来说可分为以下几类:

3.1 以专称代指通称。如:伯乐,原为韩愈《马说》中的人名,擅长相马的人后来代指擅长发现人才推荐人才的人。硅谷:源自美国,电子工业基地,现代指电子工业基地。

3.2 以某一相关事物代指一事物。如:

红包:代指家长给晚辈子孙的赏钱或厂矿、企事业单位给职工发放的奖金。

3.3 以事物的某一特征部分或标记代指该事物。如:

橄榄绿:代指这种颜色的警察制服。

大团结:指拾元面值的人民币,因上面印着民族大团结的图案而得名。

3.4 以具有特征性的动作行为代指某一事。如:

画圆圈:代指圈阅文件。一些领导同志在阅读或批示文件时,常画圆圈表示已经过目。

3.5 以形象性称谓代指原有专名。如:

铁榔头:因郎平扣球凶猛有力,而“郎”与“榔”同音,人们就以“铁榔头”代指朗平。

3.6 以专名代指该专名所具有或体现的某种社会现象、观念等。如;“条子现象”指领导干部随意批条子办事的不良社会现象。“明星效应”指文艺、体育等领域里的明星由于受人崇拜而产生吸引力和号召力的社会现象。这类词语从意义上说,带有一定的模糊性、随意性;从结构上说,为定中结构;它不同于一般修辞上借代里所说的“专名代泛称”,从整个短语看,可以认为是部分借代。

4.修辞方式构成的新词的特点及趋势。

修辞方法范文6

关键词:修辞心理学;研究进展;方法论价值

中图分类号:B8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1-0053-02

一、修辞心理学的概念内涵

修辞与心理学语言是思维的重要工具,同时也是思维活动的成果。人类语言从诞生之日起就与心理活动密切相关。修辞不仅与心理,而且与使用语言(修辞)的社会也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因而人们借助心理学的理论和知识,分析、探寻修辞活动的心理机制,开辟了修辞研究的新领域。一般认为,修辞活动与心理的联系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修辞本身就是一个以语言为媒介的心理活动过程,修辞主体的修辞行为和修辞对象接受修辞成果都伴随着心理活动,有时是非常强烈的心理活动。第二,修辞活动会受到修辞主体和修辞对象双方心理因素的制约。第三,修辞活动是修辞活动参与者心理互动的结果。很多修辞方式都是建立在心理活动的基础之上的,像比喻、移觉、比拟、夸张等许多修辞手法,无论修辞主体在修辞创造时还是修辞对象在接受时,都离不开联想、想象和情感等心理活动。可以说,修辞心理是修辞话语生成或建构的重要动因。要想对修辞有更为准确的认识,就必须了解蕴含其中的修辞心理,正因如此,近年来,人们建立了修辞学的分支——修辞心理学。

所谓修辞心理学应该是立足于心理学,从心理学角度关注与修辞密切相关的心理现象,旨在揭示对应的心理规律,其研究对象是所有的修辞心理现象,其体系的基本构成至少应囊括三大部分:一是修辞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二是修辞个体心理、修辞群体心理各自的结构、功能、分类以及两种心理彼此之间的相互关系;三是修辞文本建构的心理原则、心理基础和心理过程[1]。

二、修辞心理学研究进展

修辞心理学的系统研究专著和完整的学科体系虽然建立不久,但修辞心理问题,则无论在西方还是在中国就很早有人注意到并作了一些不同程度的探讨。

20世纪中期以后,诸多学者都在不同程度上对修辞心理特别是一些辞格产生的心理基础问题作了有益的探讨。20世纪60年代以后,还先后出现了一批专门探讨某一种或某几种辞格形成的心理基础的论文[2]。在修辞心理学这一研究领域,我国最具权威性的代表人物是复旦大学的吴礼权博士。他的著作《修辞心理学》对修辞学的理论建构做出了巨大贡献。

作为从心理学角度系统研究修辞现象的专著,《修辞心理学》构建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学科体系。它在绪论中回答了修辞心理学的一般理论问题,初步完成了为这门学科正名、定位的任务。从总体上揭示了修辞文本建构的普泛性心理规律。不但独具慧眼地单列一章讨论“修辞主体”的问题,赋予了不同层次、不同个性修辞主体的心理特质在修辞心理研究中应有的非同寻常的地位,而且对“修辞文本”的基本假设、修辞文本构建的基本原则也作出专章探索,从心理学角度对修辞文本建构的“恰切性原则”和“有效性原则”作出全新的阐发。借鉴普通心理学、文艺心理学等的相关理论分别探讨了六个大类的不同修辞文本建构的心理机制。《修辞心理学》一书在对修辞手法进行心理阐释时建立了一个较为全面的阐释体系[3]。

至此,修辞心理学已经具备了大致完整的学科体系,但由于修辞心理学学科的特殊性,在此之后对修辞心理学的研究似乎仍未能独立于修辞学的范畴,之后的研究大多是修辞学家对于某些修辞现象的修辞心理过程的分析和细化。

张春泉在《修辞心理过程个案考察之一——以蒋孔阳为例》中,以蒋先生记叙自己书记题名的心路历程的文章为个案,对蕴含其中的内省的修辞心理过程进行了个案考察。通过对蒋孔阳文章的逐句研究,详细解析了题名的动机、过程、结果题名未遂,完整研究了该文中全部、完整的修辞心理过程[4]。

在此之后,张春泉又陆续发表了一系列对修辞心理过程进行个案分析的文章,取得了一些修辞心理学的独特成果。例如在《修辞心理过程个案考察之二——以鲁国尧为例》中,张春泉以鲁国尧《创造新词的心路历程》为例,进一步从微观、常观、宏观视角探讨修辞的过程性、研究修辞心理的材料、方法以及修辞心理诸要素之间的关系等问题[5]。

张爱惠通过对《红楼梦》回目中的修辞翻译对比研究,证实了修辞心理学在修辞文本翻译过程中的重要影响。

在国内学者逐步建立修辞心理学的学科体系的同时,国外也有不少学者对于修辞心理进行了研究。例如GERTRUDE BUCK在其1895年发表的Figures of Rhetoric: A Psychological Study.一文中就描绘了修辞手段在心理学层面产生的过程,并且认为修辞格是一个有组织的复杂的心理活动。John Shotter在The Rhetoric of theory in psychology一文中,认为理论的语言的天职正是通过对理论的说明陈述从而在修辞学上有选择地影响我们感知:对我们自身活动中“合理到难以注意”的方面的渲染,并且引起我们“对论述的想象”,即导致我们把小说当作现实[6]。奈梅亨大学的Michael W. Katzko在The Rhetoric of Psychological Research and the Problem of Unification in Psychology一文中对心理研究的修辞结构进行了专门的论述。

三、修辞心理学的方法论价值

1.修辞心理学建构的意义

修辞学只归纳、分析语言运用中哪些手法有哪些表达效果,为了提高语言表达效果可以使用哪些修辞手法,对人们为何要运用某些修辞手法、某种修辞手法为什么有较好的表达效果等深层次问题没有进行阐释,使人知其然却不能知其所以然。修辞心理学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阐释人们为什么要运用某些修辞手法、为什么某些修辞手法有较好表达效果等深层次问题的心理原因,建立一套阐释理论,说明修辞现象得以产生的心理机制。解决修辞学不能解决的“所以然”的问题。开展对修辞心理学的研究是可能的、必要的,它将有助于人们弄清有效修辞的内在机制。通过修辞心理学的阐释,能够使人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从而加深对修辞文本的理解,增强修辞自觉性,提高修辞能力,使思想情感表达更趋圆满。

2.修辞心理学在修辞文本的翻译过程中的价值

修辞活动是个体现象, 因此不同作者的修辞手法都有所差别。但是修辞心理学却是一种集体现象, 这就是为什么不同的修辞文本可以被不同时期、不同国度的人所理解的原因, 也可以解释为什么修辞是可译的。修辞翻译是一个本族文化与异族文化交汇变通的过程。文化有民族之分, 修辞也因此而各不同。但是修辞不是完全不可译的, 正确了解不同民族的修辞心理, 就有可能跨越文化和思维的鸿沟, 尽最大可能实现修辞文本的可译性。修辞之所以能够翻译, 是因为修辞心理是人类的通性,修辞文本在研究中有民族之分是因为各民族在地理历史等社会、人文因素的印象下显现出强烈的民族性。修辞的通性和民族性都可以用修辞心理学来解释[7]。由此可见,修辞心理在修辞文本的翻译过程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四、结语

修辞心理学作为一门由修辞学和心理学交叉衍生出的独特学科,有着其独特的研究对象、研究任务和研究方法,正由于其学科的独特性和复杂性,其学科独立以来,虽然有吴礼权博士大体建立了其学科体系,但其后发展的并不迅速,研究成果较心理学的其他分支而言也较为稀少和分散,修辞心理学这一发展现状是不容否认的,但同时修辞心理学对于修辞学和心理学以及其他学科的意义和价值也是不容忽视的。因而在今后的学术研究中,希望修辞心理学能得到应有的重视,会有更多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修辞心理学的学科建设作出贡献,丰富修辞心理学的学科体系,使修辞心理学的研究逐步成熟深入。

参考文献:

[1]段曹林,冯广艺.对修辞心理学研究的几点思考——兼评吴礼权的《修辞心理学》[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

[2]吴礼权.修辞心理学[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20

[3]冯广艺,段曹林.简评吴礼权的《修辞心理学》[J].修辞学习,2003,(6).

[4]张春泉.修辞心理过程个案考察之一——以蒋孔阳为例[J].修辞学习,2002,(5).

[5]张春泉.修辞心理过程个案考察之二——以鲁国尧为例[J].修辞学习,2005,(3).

修辞方法范文7

论文摘要:新闻报道一般分为标题(headline)、导语(lead)和正文(body),其中,新闻标题是新闻的眼睛,也是读者阅读时的向导。有新意的标题可以一下子抓住读者的眼球,吸引读者的注意力。一个好的标题也同时是对新闻内容的高度概括,它提纲挈领、言简意赅。英语新闻标题的文体自有其特点,本文拟就从修辞格的应用上进行详细分析并探讨英语新闻标题的汉译方法。

新闻的标题如同一本书的书名一样,读者的第一印象即由此而来。有的标题平庸而常见,而有的却新颖独特,言简义丰。 适当地运用修辞格是使英语新闻标题独树一帜的好方法。所谓修辞,是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文字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技巧。为了达到吸引读者、概括新闻内容的目的,英语新闻标题常常采用各种各样的修辞方法。翻译的过程中,译者应有意识地在不影响理解的情况下尽量保留原文的修辞特色。下面探讨的就是六种常见的修辞格在英语新闻标题中的应用。

1、头韵(alliteration)

头韵是音韵修辞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与其他修辞手段相同之处在于它同样对语言进行提炼,以达到超出语言表层结构的特殊意境,赋予语言更丰富的内涵所不同的是,头韵和尾韵利用了发声的音响效果,表现出语言符号的深层语义。在诗歌、散文等文学语言中被广泛应用,在广告、标题等特殊用途英语中也常常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简言之,头韵是在词的开头重复相同的元音或辅音,产生音韵优美的效果。

英语新闻标题中大量使用头韵的修辞手法,使得标题读起来朗朗上口,“韵”味十足。以下是摘自近期英文报刊或杂志的一些头韵的例句:

Russia Rearms

Road to Renewal

Protestants Protest

Medicine for Melancholy

Undocumented and Undeterred

英语喜押头韵(alliteration),而汉语少见头韵, 倒常见尾韵(ending rhyme),各自的音韵特色在翻译时也很难转换。在英译汉的过程中,英语头韵的修辞格应该如何充分翻译呢?英汉两种语言都各有特色,我们在翻译时要充分发挥这两种语言各自的优势,最理想的情况是保留原语言的修辞特征和效果,如果不可行,则可适当采用汉语里的修辞手法,力求达到与原标题一样生动、形象的效果。如:

Ballots, no Bullets.(TIMES,1995)

我们可以翻译成“要和平,不要战争”。这样的翻译尽管没有把原来的ballot的字面意思充分译出,是一种意译。但综合整篇新闻内容,考虑到原标题的结构和修辞手法,汉译时我们可以适当地采用汉语的修辞格以求最大限度地达到与原标题相当的表达效果。“要和平,不要战争”首先在结构上是与原标题基本一致的,英语标题是后半句比前半句多一个单词,中文也尽量做到后半句比前半句多一个汉字。而从修辞上讲,汉语标题也适当采用了对比的手法,“要”与“不要”,“战争”与“和平”形成强烈的视觉与意义对比,同样可以达到增强语气的效果。

2、尾韵(rhythm)

尾韵,又称押韵,利用词尾读音相同,意义相辅或相悖的词组成标题,达到音韵和谐,表意鲜明突出的效果。下面几则是摘自近期英文报刊或杂志的一些头韵的例句:

An Eye High in Sky

Young Wheelers, Big Dealers

Desperate Need, Desperate Deed

对于英语标题中的尾韵,翻译原则与英语头韵的处理方法是一样的,在翻译时要充分发挥这两种语言各自的优势,最理想的情况是保留原语言的修辞特征和效果,如果不可行,则可适当采用汉语里的修辞手法,力求达到与原标题一样生动、形象的效果。如:

“After the Bloom, Everything is Gloom”可翻译成“萧条不再,繁荣即来”。原英语标题的“bloom”和“gloom”构成尾韵,而汉语译为“不再”和“即来”也达到了押韵的效果。而从结构上讲,译文也与原标题一样工整对仗,不失为一种好的翻译。

3、仿拟(parody)

仿拟指的是套用那些人尽皆知的习语、谚语、典故、名诗佳句、文学名著或名人名言,以达到新奇幽默的效果。在新闻标题中灵活使用仿拟的修辞手法,不但可以生动形象地表达新闻内容,更能瞬间抓住读者的眼球,吸引读者注意力,让人回味无穷。这方面的例子不胜枚举,如:

To Save or Not to Save

A Tale of Two Hearts

Liberty Is the True Mother of Invention

They Came, They Saw, They Were Conquered

在翻译这部分英语新闻标题时要相对于上文提到的音韵修辞格的汉译要容易得多,因为大部分被使用的习语、谚语、典故、名诗佳句、文学名著或名人名言在日常生活中都已经有了约定俗成的译法,在翻译的时候我们只需要把握好标题的内涵,把“仿拟”的具体内容以适当的方法表达出来就可以了。如:

India and Pakistan: To Fight or Not To Fight? 这个标题显然谈论的是印度与巴基斯坦之间双方局势日渐紧张,标题一目了然,直指印巴要害。英语标题仿拟的是莎士比亚戏剧《哈姆雷特》中的经典对白“to be or not to be?” 直接译为“印度、巴基斯坦:是战是和?”就可以了。

4、双关(pun)

利用词的多义及同音 (或音近) 条件,有意使语句有双重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就是双关。双关可使语言表达得含蓄、幽默,而且能加深语意,给人以深刻印象。如:“Men Recommended More Clubs for Wives”这里的club有两个含义,一是俱乐部,二是棍棒。既可以理解成男人劝女人多去俱乐部玩又可理解为男人对女人棍棒相加,两种理解在意义上形成鲜明对比,其中体现的虚伪的大男子主义就更让读者憎恶。

双关的修辞手法更多的是一种文字游戏,给翻译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很多情况下都难以全面传达双关文字的全部含义。如:Microsoft Opens a New Window. 这里的“window”就是一个双关语,既有本意,又指微软的新产品window XP.这样就只能通过直译加注的方法来解决了。

5、明喻(simile)和暗喻(metaphor)

比喻分为明喻(simile)和暗喻(metaphor),两者都是把两种相似的东西进行比较,所不同的是明喻直接使用as、like等此类的词语表示这是一个明喻句;暗喻不使用此类词语,也不直接说明某两种东西有相似处,给读者留下一定的分析和想象空间。如: 转贴于

“Middle East, a Cradle of Terror”是一则关于伊拉克战争的新闻标题,本来“cradle”是中文中“摇篮”的意思,给人以美好的想象,而这里却指的是战争这样不受欢迎的事物的发源地,作者把这两种相反的东西放在一起,给读者留下很深的视觉感触。翻译的时候没有什么技巧可言,一般情况下直译即可——“中东,恐怖主义的摇篮”。

6、反复(repetition)

反复就是为了强调某种意思,突出某种情感,特意重复使用某用某些词语、句子或者段落等。反复修辞手法,不仅能起到强调作者情感、充分表达作者思想的作用,还能增强文章的气势,在写作和生活中广泛应用。

英语新闻标题中经常使用反复的修辞手法,包括对字母、单词、短语的重复,其中最常见的是对于词汇的重复。如:

“Gold Price Growing Down, Down, Down”说的是世界黄金价格下跌的事情,这里连用了三个down,黄金价格暴跌就很形象生动地表达出来了。对于重点词汇的适当重复不仅常见于散文诗歌等一般文学体裁,也广泛应用于新闻标题,就是因为这种修辞手法能适当的重复能够制造出一种特殊的声音效果,使读者印象深刻,可达到强调的效果。

结语

英语新闻标题中的修辞格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除了本文中已经探讨的六种常见修辞手法,还有一些没有涉及到的修辞手法如设问、借代、对比、排比等等。简言之,英语新闻标题常常使用各种各样的修辞格来达到特定的效果,在翻译的过程中一个总的原则就是读懂原标题内涵,在充分表述原内涵的前提下,尽量保留原有的句式结构和修辞特征,熟练把握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灵活运用汉语常用的修辞手法,以求达到与原标题相近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黄任:《关于英语修辞学的应用和研究》,《外语研究》,1998(3)。

[2]毛荣贵:《英译汉技巧新编》,北京:外文出版社,2001。

[3]袁晓宁:《翻译与英语修辞》,《中国科技翻译》,2006(4)。

[4]张培基:《英汉翻译教程》,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0。

[5]钱士宽:新闻标题中的修辞运用[J].阅读与写作,1997,(12)。

修辞方法范文8

关键词 汉字特点 修辞 语音特点 字义特点 字形特点

“美”这个字,后汉的许慎在《说文解字》①中释为“羊大则美”。羊大之所以为“美”,则是由于其好吃之故:“美,甘也。从羊从大,羊在六畜,主给膳也。”羊确与马、犬、牛不同它主要是供人食用的。《说文解字》对“甘”的解释也是:“甘,美也。从口含一。”“好吃”为“美”几乎成为千百年来相沿袭用的说法,就是在今天的语言中也仍有遗留,吃到美味东西,称赞曰:“美!”

李泽厚先生在《华夏美学》②中,依许慎的说法对“美”字作解释。“羊大为美”既是一种“释义”的方法,同时又是一种和汉字特点密切相关的修辞方法。那么什么是修辞?汉字又有哪些特点呢?让我们做一些简单的分析吧。

我们用语言交流思想,传达信息,不仅表达要准确无误、清楚明白,还应力求形象、妥贴鲜明尽可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和语言的美感。通常情况下,我们总是把修辞理解为对语言的修饰和调整,即对语言进行综合的艺术加工。在内容确定的情况下,修辞总是着力讨论下列三个问题:选用什么样的语言素材,采用什么样的修辞方式,追求什么样的表达效果。

修辞是对语言的修饰和调整,汉字是音、形、义三者的结合体,要探讨和汉字特点相关的修辞,就应从这三个方面入手。

一、与汉字字音特点相关的修辞手法

从记音方式看,现在汉字是记录声、韵、调三位一体的。一般情况下,一个方块汉字总是记录汉语一个音节的。从记录语言单位看,汉字是记录语素的。无论是古代汉字还是现代汉字,大部分都是语义的承担者。在现代汉字中,它更多的记录的是语素。这是由于现代汉字中的大多数词都是双音节或多音节的。但是,汉语的语素仍然以单音节占主体,有许多修辞方式是利用语音条件,体现修辞效果的。语音在增强音律美和突出语义方面为修辞提供条件,丰富了修辞方式的内容;修辞通过积极调动语音因素扩大了语音的功用。语音修辞是修辞的一个重要方面,优美的语音韵律能给人以美感。

(一)力求音韵的和谐:

声音美同押韵有密切的关系,诗歌是讲究押韵的。音节匀称、整齐就有节奏感,有些散文是当诗来写的,为了加强表达效果,也很讲究押韵,试看《十里长街送总理》:

泪水模糊了我们的双眼,灵车隔断了我们的视线。敬爱的总理呀!我们想再看一看您,看一看您哪!

……

长夜无言,天地同悲。只见灵车去,不见总理归。

这几段词句,于疏散自然中显示出整齐严密的美,韵随意转,声音回环。表现出了万众哀思潮涌,悲痛欲绝的情景。

(二)注意声调的平仄相间:

在律诗中,平仄在本句中是重叠交替的,在对偶句中是相互对立的,这两大类声调在诗句中有规律的交替使用,也造就成了诗词音调抑扬顿挫,悦耳动听。如:

(1) 中国有句古话:“瓜熟蒂落,(2) 水到渠成。”

(3) 落霞与孤鹜齐飞,(4) 秋水共长天一色。③

例1中,声调安排成平平仄仄、仄仄平平,读起来抑扬起伏,犹如碧波翠浪,起伏荡漾,给人以音乐的美感。例2中,本句平仄相间,上下两句平仄相对,读时给人以音乐的跳跃感,明快舒淡。

(三)巧用谐音字

使语句同时关顾谐音双关,利用语音条件同时关顾表面和内里两种意思,言在此而意在彼。如毛泽东的《蝶恋花·答李淑一》中有:

我失骄杨君失柳,

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

“杨柳”表面上指的是杨花、柳絮,实际上毛泽东同志指的是杨开慧、柳直荀两位烈士。这里使用了谐音双关的修辞手法,高度赞扬了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英勇献身的杨、柳两位烈士。又如,近年来一些广告词也利用了谐音双关的手法,“默默无‘蚊’,‘寝’用彩虹。”巧妙的用“蚊”、“寝”替代“闻”、“请”,让人一目了然,知道是做蚊香的广告,在表意上也十分简洁:睡觉时用了彩虹蚊香,就不会受蚊子的侵扰。

有些歇后语就是利用谐音双关的手法构成的,如:

高山打鼓——扑通、扑通(不懂)

狗头上插角——装羊(佯)

我国民间流传的俗语绕口联也是利用了谐音字,写的逼真、传神。

饥鸡盗稻童筒打;

暑鼠凉梁客咳惊。

引联上下句除末字外,分别为三组同音字,表达平凡琐事,却收到奇妙的效果。

另有一副五言绕口联也颇有趣:

哑丫呀鸭轧;

麻妈骂马抹。

上联说,哑丫头哇哇叫,下联说,麻脸婆因为马尾巴甩在脸上而气的大骂,音同字不同,读起来拗口,饶有风趣。

(四)巧用多音字:

多音字的巧用,也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相传古时候有一位私塾先生外号“活字典”,有一次,他拿起学生的点名册,突然“乐乐乐”三个字映入眼帘,便念道:“yue yue yue!”无人应答,又改念“yue le le!”仍无人应答,这时一个学生怯生生的站起来:“老师,我叫yue yaole!”④

“yue”音乐的意思。“le”喜悦的意思。“yao”爱好的意思。《论语?雍也》:“如智者乐水,仁者乐山。”一个小学生的名字难倒了老秀才,可见汉字中多音字很多,如果加以巧用,就可以达到很好的修辞效果。

此外,对偶,拈连、摹声、借代等修辞手法和汉字的语音有很大的联系。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

二、与汉字字义特点相关的修辞

汉字是表义性质的文字,从古代汉字的字形可以看出汉字与词或语素的意义有比较直接的联系。如“習”(习)字,本意是:鸟反复的飞,频繁的飞。⑤“羽”代表鸟的一对翅膀。到了现代经过隶变、楷化和简化的汉字已经大大减弱了字形表意的直观程度。“习”只是鸟的一只翅膀。当然占汉字极大比重的形声字(近80%)的形旁在表示字义的类属方面起着一定的作用。汉字在造字伊始,词大多都是单音节的,用一个汉字表示一个词,字义和词义一般也是一致的。如“人”、“山”。

汉字从古展到现代已经以双音节词占优势,字和词,字义和词义不一致是常有的。我们根据现代汉字的表意功能可以把现代汉字分为三种类型:第一、词字,指可以单独表示现代汉语的一个词的字,这些字的意义明确。如:人、山、水、马、牛等。第二、语素字只能表示一个现代语素的现代汉字,这些字得意义不够明确、固定。如:伟、研、勇等。第三、音节字只表示一个音节的现代汉字,这些字只有和别的字结合起来才有意义。

和汉字字义特点相关的修辞主要是就有意义的词字和语素字而言的。从意义入手选用、锤炼这两种汉字,才会准确、鲜明和生动,在表达上产生精当贴切、含蓄深厚的效果。历来传诵的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中有这样两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绿”字是点睛之笔,据说先后改掉了“到”、“入”、“过”等字,既有动态又有静态之美,更有比拟的修辞效果。写出了生机勃勃,春满江南的形象,也表达出了作者的心境。张继的《枫桥夜泊》中“夜半钟声到客船”的“到”字用得传神。夜半寒山寺的钟声传到客船上,更增添了羁旅之人的愁绪。比拟手法的运用恰到好处,和“绿”字有异曲同工之妙。又如“眼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边觅小诗。”改为“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⑥这是鲁迅为悼念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的青年作家而写的一首小诗中的两句。作者改“眼”为“忍”,写出了被压迫的满腔愤恨;改“边”为“丛”使严酷的白色恐怖和险恶的斗争环境在程度上和气氛上得到了强化,表现了作者面对强暴,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

通过对词字、语素字(这些字都表示一定的意义)的精练,在修辞上可产生鲜明、生动的效果,在语言运用上也会较好的达到语用的目的。

三、和汉字字形特点密切相关的修辞

从文字形体结构来看,汉字呈平面组合的方块形,汉字在外部形体结构上是独特的,是平面组合的方块形体,所以汉字又叫“方块字”。

方块汉字是由三级形体结构密集组合而成的。这三级形体结构是:笔画、部件⑦和整字,图示如下:

整字

部件1 部件2 ………部件N

笔画1 笔画2 笔画3 ……笔画n

笔画是成形的要素,基本笔画是可数的,一般认为有五种(横、竖、撇、点、折),变化的笔画有几十个。部件包括成字部件和不成字部件。不重复的部件约有六百多个。几十个笔画组成几百个部件,而几百个部件按不同排列方式,沿着纵向、横向双向展开,构成成分不管有多少,都要密集的、向心的、均衡的分布在一个方正的框架结构内,构成了成千上万的整字。

汉字的形体结构与拼音文字的形体结构有很大的不同。拼音文字形体结构是字母从左向右排列成序列性,所以是一维的,叫线形文字。与之相比,汉字结构排列可纵可横,是双向展开的,所以是二维的,叫平面文字。以“一、一、∣ “三个直笔为例,如果是线形排列,只有三种序列:一、一、∣,一、∣、一,∣、一、一。如果是双向排序,情况就复杂多样了:土、士、干、工、上、〒、〧、F等。汉字的字形结构是一个整体。笔画缺少一笔不行,多一画也不行;部件排列位置相异要么不成字,要么是不同的字,如“大/太/犬”、“吧/邑”、“回/吕”等。

汉字字形的特点造成了和线形文字不同的修辞方式。线形文字在拆字、合字时只能在一个维度上前后拆合。汉字则不同,汉字既可以前后拆合,也可以上下拆合,甚至可以只拆出字体的一个部分。大大丰富了修辞方式。

(一)拆字的运用:

一般是将一个合体字拆分成或拆出一个或几个可独立成字的部件,具有一定的有理性,使人读来意味十足。如:

“政从正出,财自才来。”(财政局的春联)

这副在财政局门上的对联,就十分巧妙的利用了汉字字形的特点,将“财政”两字分别拆出了“才、正”,用十分活泼的方式道出了“资财”是由有才气的人通过不懈努力奋斗得来的,“政治”应从“正气、正理”中生出的道理。语言简洁明了且说理透彻,令人信服。

再如《三国演义》中的“一合酥”的故事:主簿杨修因见到曹操在酥糖盒子上写了“一合酥”三个字,就取了勺子,让众人都尝了一口,曹操责问时,杨修却不慌不忙,将“一合酥”拆成了“一人一口酥”合情合理,虽然曹操觉得恼怒却也没有办法。杨修通过巧解妙拆,不仅让大家吃到了酥糖,而且还逃避了曹操的惩罚。可见利用字形特点拆字进行修辞的方法是十分有用的。

鲁迅先生也用过拆字的方法。他的《且介亭杂文集》中的“且介”二字就是从“租界”中拆出来的。这样既揭露了北洋政府的腐败无能,又表现了鲁迅先生和白色恐怖不屈不挠斗争到底的精神。

(二)合字的运用:

将几个汉字合成一个汉字,表达某种特定的含义。如《三国演义》中又这样一段记载:

“操尝造花园一所;造成,操往观之,不置褒贬。只取笔于门上书一‘活’字而去,人皆不晓其意。修曰:‘门内添活字,乃阔字也。丞相嫌门口阔耳。’于是再筑墙围,改造停当,又请操往观之,操大喜。”

“门”中添加“活”字,成为了“阔”字,曹操巧设哑谜,杨修理解其意,用合字的方法解决,将园门改建,令曹操很是高兴。

又如,在董卓称皇之前就有“歌曰:‘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歌声悲切。”“千里草”合成“董”字,“十日卜”合成了“卓”字。歌谣的意思是说:董卓不得生。可见合字的用法也是十分广泛

(三)拆、合字的综合运用:

在人们的实际语言运用中,会出现拆字和合字的方法综合起来运用的现象,以求达到理想的表达效果。如:

或入園中,推出老袁还我國;

余行道上,不堪回首问前途。

这里就是综合运用了拆、合字的方法,将“或”字加上“囗”成为“國”,“園”字去掉“囗”成为“袁”;“余”加上“辶”成为“途”,“道”去掉“辶”成为“首”,拆字、合字都运用的十分灵活,在意义的表达上也十分清晰。深刻的反映了此联的作者对于袁世凯复辟帝制、祸国殃民的痛恨之情,对国家的前途命运也是一片渺茫。通过一副“拆合字”的对联,表现的淋漓尽致。

与汉字字形特点密切相关的语言运用手法,主要是通过对汉字的拆分、合成以达到语用中的风趣、诙谐简洁有力的效果。

以上我们从音、义、形三个方面分别对汉字的特点和与其相对应的修辞做了一些初步的探讨。在我们分项讨论后,还不应忘记汉字本身就是音、形、义三位一体的。我们还应看一看和汉字整体特点相关联的语言运用。(即综合运用汉字音、形、义特点的修辞。)

前面我们说过财政局门口的春联:“政从正出,财自才来。”归在了和字形相关的修辞里,它的最大特点是从“财”中析出了“才”,“政”中析出了“正”。实际上我们加以仔细的分析,可以发现,这副对联是综合运用了汉字的音、形、义特点的,“正(zheng)”和 “政(zheng)”;“财(cai)”和“才(cai)”音相同,又都是分别从原字拆出的一部分,并且在语义表达上也明确、自然,效果很好。

又如,李泽厚先生的“羊大为美”实际上也是综合运用了汉字的形、义特点:在字形上“羊”和“大”上下叠放,就成了“美”字,在字义上的联系也是十分紧密的,这在文章的开头已经据《说文解字》的解释论述了,就不多说了。

可见,在研究与汉字特点相关的修辞方法时,综合考虑汉字在音、形、义方面的特点,以及其在修辞中的运用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不能忽视。

一般认为,研究修辞就应从表达方式,表达效果的角度去研究语音(语言的物质外壳)、词汇(语言的建筑材料)、语法(语言的结构规律)的运用。但是我这里是从汉字的自身出发,研究与汉字特点密切相关的修辞现象,这并不是标新立异,而是为了向大家证明,汉字本身就可以在运用中获得非常好的修辞效果,应该加以足够的重视。

注释

转自李泽厚的《美学三书》第217页

选自王勃的《滕王阁序》

选自吴积才的《漫话汉字》

王力的《古代汉语》第145页

选自鲁迅的《为了忘却的纪念》

沈孟璎的《现代汉语理论与运用》第139页

参考书目

1) 李泽厚 《美学三书》 安徽文艺出版社 1999年第1版

2) 吴积才 《漫话汉字》 云南人民出版社 1984年第1版

3) 王力 《古代汉语》 中华书局 1981年第3版

4) 罗贯中 《三国演义》 岳麓书社 1986年第 1版

5) 傅永和 《汉字的笔画》,6) 《语文建设》1992年第1期

7) 费锦昌8) 《现代汉字的本质和特点》,9) 《语文建设》1990年第4 期

10) 尹斌庸 《关于汉字评价的几个基本问题》,11) 《语文建设》1987年第2期

12) 安子介 《对汉字的看法》,13) 《汉字文化》1990年第4期

14) 沈孟璎 《现代汉语理论与运用》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版

15) 张政飚、蒲喜明、兰宾汉、谷宝田 《现代汉语》 三秦出版社 1995年第1版

16) 纪德裕 《汉字拾趣》 复17) 旦大学出版社 1990年第1版

18) 《修辞的理论与实践》 语文出版社 1990年第1版

19) 赵元任 《语言问题》 商务印刷馆 1980年第1版

修辞方法范文9

1.对比正反对比就是要巧妙地运用对称的英文句式来表达互为补充的意思,因此恰当地运用反义词语往往是必不可少的。如果一旦所要表达的内容具有这种情况,就应尽力选用这种对称的句式并选用适当的反义词语来加强语句,实现语句的亮点。

1)如“很多人很快就会发现,他们在物质上是富裕了,精神上却很贫乏”,可以这样达:

Many people will soon find themselves rich in goods,but ragged in spirit.(注:句中rich in与ragged in,goods与spirit具有正反对比的关系和效果。)

2)如“利远远大于弊”,可以这样表达:

The advantages for outweigh the disadvantages.(注:句中the advantages与the disadvantages具有正反对比的关系和效果。)

3)如“他们注意到了这些说法中的一些道理,但他们却忽视了一个重要的事实”,可以这样表达:

They have noticed a grain of truth in the statements,but have ignored a more important fact.(注:句中have noticed与have ignored,a grain of truth in the statements与a more important fact具有正反对比的关系和效果。)

4)如“这样做既有积极效果也有消极效果”,可以这样表达:

It will have both negative and positive effects by so doing.(注:句中negative与positive具有正反对比的关系和效果)

5)如“我们既有与我们很为相似的朋友,又有与我们很为不同的朋友”,可以这样表达:

We have friends similar to us and friends different from us.(注:句中similar to与different from具有正反对比的关系和效果)

2.排比英文中有时也使用排比句式,这种句式整齐而有气势,又不会使人感到单调。例如,如“读书使我们聪明,锻炼使我们强健”,可以这样表达:

Reading makes us wise while exercises make us strong. 3.重复英文一般讲求简洁,因此为表达强调偶尔使用重复可以使语句的强调内容得到突出。英文的重复又根据被重复词语在语句中的位置分为句首重复、句尾重复、首尾重复、尾首重复等。

1)如“现在是忘掉过去一切的时候了。现在是言归正传的时候了。现在是为未来而奋斗的时候了”,可以这样表达:

Now is the time to forget everything in the past. Now is the time to get down to the business. Now is the time to work hard for the future.(注:此句为句首重复,重复部分为句首的now it the time to)

2)如“我们渴望成功,而且正在为成功而努力工作”,可以这样表达:

We long for success and we are working hard for success.(注:此句为句尾重复,重复的部分为句尾的for success.)

3)如“我相信我们能够成功,我相信我们也一定会成功”,可以这样表达:

I am convinced that we can succeed,and Iam convinced that we must succeed.(注:and所连接的两个语句的句首与句尾部分同时重复,重复的部分为句首的I am convinced that与句尾的succeed)

4)如“我们现在生活在一个新的时代,而一个改革充满着风险与机遇”,可以这样表达:

We are now living in a new era,and a new era of reform is always full of ventures and chances.(注:and之前的句尾与and之后的句首重复,重复部分为a new era.)

4.倒装这里说的倒装不同于前述非修辞性的语法结构倒装。非修辞性的语法结构倒装是语句的语法结构所限定的,没有自由选择的余地,只要运用需要倒装结构的句型就要采用倒装结构。这里所说的倒装是指修辞性语义结构倒装,是进行强调的一种手段,它利用了语句句首(或句尾)的特殊位置。例如,如“充满着风险与机遇的改革的新时代正向我们走来”,可以这样表达:

Now on coming to us is the new era of reform full of ventures and chances. 5.转义转义是一种对词语灵活运用的修辞手段,主要有比喻、拟人、夸张、反语、婉转等,比喻又包括明喻、暗喻、换喻、提喻等。

1)如要表达“过去的经历就像图片一样总是在脑海中萦绕”,英文可为:

What had been experienced in the past was always looming in memory like a picture.(注:此句采用明喻,明喻的特点是使用了like一词)

2)如要表达“我们的英语老师就是我们最好的英语辞典”,英文可为:

Our English teacher is our best English dictionary.(注:此句采用暗喻,暗喻的特点是利用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进行比喻,与明喻不同之处在于不使用like一词)

3)如要表达“我正在读莎土比亚的书呢”,英文可为:

I am reading Shakespeare.(注:此句采用换喻,换喻的特点是直接借用一事物的名称宋代替另一事物的名称,使用通过联想理解其含义,但不是所有的事物都是可以用换喻来表达的)

4)如要表达“这里需要一个帮手”,英文可为:

修辞方法范文10

关键词: 中职语文教学 修辞教学 现状 对策

语言教学在整个教育体系的各个学段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语言学习与运用的一门基础学科,中职语文除了要教会学生简单基础的语言类知识之外,还要教给学生艺术性使用语言的技巧,使语言表准确、鲜明、生动和立体感更足,表现力更强。修辞教学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增强学生语言的艺术感染力,使其表达效果更直观、艺术魅力更强。就中职语文修辞教学现状看,传统的修辞教学方法已不适应语文教学的发展,亟待更新。

一、中职语文修辞教学现状及问题

中职作为一个特殊教育阶段,以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实践操作能力为主,对文化课的要求不高,这种情况致使一些教师不能细化基础课教学,教学效果很差。修辞教学作为中职语文教学的细化内容,近年来虽然逐步受到重视,确实也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就,推动了语文教学的发展,但不可否认的是,中职语文修辞教学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教师教学理念陈旧,修辞教学意识依旧淡薄,在有效引导学生修辞学习方面有难度。修辞作为语言表达的“染色剂”对语言学习与表达十分重要,而教师未能意识到修辞与语言之间的微妙关系,致使对修辞教学误会加深,只重讲解,不重练习,只重基础,不重运用的方式不利于修辞教学开展。

二是修辞教学重点不明确,缺乏修辞专业知识教学,对修辞教学的认识存在偏颇,且过于狭隘。一些教师在进行修辞教学时不知从何入手,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与教学重点,不注重将修辞知识讲解融入到课文情境中,缺乏系统性的讲解,也不能针对某一修辞知识进行专门训练,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修辞运用能力。

三修辞教学方法单一、陈旧,效果较差。学生修辞的学习不能仅停留在静态语言的理解与分析上,更要体现在实践练习与知识运用上。教师“只讲解、不训练”的教学方法严重制约修辞教学水平的提高。另外,训练技巧的缺乏也是教学方法的一大弊端。

二、加强中职语文修辞教学的对策

(一)教师要重视修辞教学

加强中职教师对修辞教学的重视是提高语文修辞教学的基础,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改变自身对修辞教学的片面认识,将其放在与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同等重要的地位。以一种全新的眼光看待修辞教学,真正从内心明确修辞教学对中职语文教育的重要性。二是博览群书,从各类文学作品中汲取营养,不断提高修辞知识素养,只有这样才能在修辞教学中游刃有余,强化教学效果。在古典诗词教学中,不同诗人对“愁”的描写不尽相同,使用修辞手法各异,但有异曲同工之妙。例如,李清照“才上眉头,却上心头”,这种“愁”有一种绵延的无奈和缠绕,被诗人写活了。再如,李煜“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比喻修辞,将愁更加形象具体化,更突出了愁绪的悠长。教师积累广博的文学知识更有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三是明晰修辞授课内涵,修辞教学的主要内容,即词语修辞教学、句子修辞教学、修辞格教学等。

(二)于语文日常教学中渗透修辞教学

修辞教学的开展不能脱离语文日常教学,一些教师忽视对修辞教学的重视,一般只在考试涉及时才进行简单讲解,学生容易忘记,教学效果极差,故一定要将其渗透于语文日常教学中,为修辞学习创造一个自由宽广的平台。语文教材文本中隐含许多可用的修辞手法,这些修辞手法增强了语言的生机活力,只有充分挖掘教材内容,寻找语言中活力因素并妥善利用,才能真正领会修辞的魅力并学会运用。中职语文教材中收录了许多经典名家文章,合理利用这些文章进行修辞教学,为学生提供修辞学习特有的语言环境,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与掌握修辞。例如,《边城》这篇描写山村生活和炽热爱情的诗画小说中,涵盖了多种修辞手法,其中最显著的便是比喻、拟人等,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本篇中所用的使用修辞的语句划下来,并将一些经典名句以摘抄形式记录下来,最后鼓励其将自己学到的修辞运用到写作中。

(三)不断优化与创新修辞教学方法

优化与创新修辞教学方法是提高修辞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将修辞教学于写作教学相融合。在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运用修辞的能力,力求学生作文尽善尽美。要遵循实事求是、真情流露的原则,切不可乱用修辞,得不偿失。例如,对“蓝天”的描写可以运用比喻、拟人、借代,但少有用顶真和互文修辞的。二是理论联系实际,运用多种方式加强训练,如观赏式、竞赛式、测验式、情境式。例如,为了考查学生对“借代”修辞手法的运用,教师可以通过“测验式”的训练方法,通过自己出题,达到考查学生的目的。可以以判断题形式:“先生,给现钱,袁世凯,不行吗?”是不是借代修辞?对借代修辞了解透彻的学生很快会判断正确。三是注重激励性评价。即教师在修辞教学过程中要善于运用激励性语言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与信心,例如对上题“借代”以提问形式出现,一些学生难免回答错误,这时教师应在不伤害学生自尊心的前提下及时更正学生的错误。

综上所述,修辞作为语文教学内容的重要部分,它渗透于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的方方面面,多种多样的修辞使文章活力四射,生命力更强。鉴于中职语文修辞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教师应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加强对修辞教学的重视、明晰教学重点,提高自身修辞素养、优化创新修辞教学方法等途径提高中职语文修辞教学的实效性,为学生综合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修辞方法范文11

一、在课文教学中渗透修辞教学

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很容易发现,大部分课文都会用到修辞,语文教师可以将修辞教学巧妙地与课堂教学相融合,让学生在学习字词、文章的过程中认识并掌握修辞的使用。在高中语文中,学生接触的修辞种类比较多,但大多修辞种类源于语文教材当中,所以教师应引导学生认真研读语文教材,让学生对修辞有基本的认识并了解修辞的知识与技能。在课文中渗透修辞教学相比利用单独的句子进行教学,会让学生更易于接受,清晰的知道修辞的含义和作用。以苏教版《祝福》的教学为例,这篇文章旨在让学生通过欣赏祥林嫂的人物形象,了解作者要传达的思想感情和价值观念,文章中大量的地方运用到修辞,教师可以在讲解课文的同时让学生找出修辞手法,然后让学生之间进行交流教师最后做出讲解。

《祝福》在描写鲁镇下雪的场景时“雪花大的有梅花那么大,满天飞舞,夹着烟蔼和忙碌的气色,将鲁镇乱成一团糟”,在这个句子中学生不难发现运用了夸张和比喻这两种修辞,但结合上下文来看这两个常见的修辞手法将鲁镇当时的环境刻画的恰到好处,有助于学生体会当时的情景和理解课文内容。

高中语文中古诗、宋词都含有比喻、对比这一系列的修辞,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在课堂学习的时候就可以掌握一些修辞的运用,而且教师在教学时要充分利用语文教材,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体会到修辞的独特之处。

二、采用对比教学了解语文修辞

教师利用对比教学,能够加深学生对修辞作用的印象,很多学生分不清“比喻”和“拟人”,而且学生在解释这两种修辞的用法时也容易弄混,如果教师将这两种修辞放在一起进行讲解,会让学生对这两种修辞有进一步的区分。同一种修辞也可以分为不同种类,比方说比喻可以分为:明喻、暗喻、借喻;拟人可以分为:拟人、拟物。学生面对这种修辞方法时更容易出现错误,榱吮苊庋生出现这种分不清修辞方法这一问题,语文教师可以用对比教学来对学生进行指导,例如在讲解比喻这种修辞时,丙像丁是明喻,本体和喻体都在同一个句子当中,比喻词将两个喻体连接起来;而“暗喻”顾名思义没有比喻词,丙是丁为暗喻;“借喻”可以简单地认为两个喻体有相似之处,丙代丁,但严格来讲借喻没有本体直接出现喻体。关于比喻这一系列的修辞,教师可以借助对比教学来对学生进行讲解,比较不同的修辞在句子当中的修辞作用,加深学生对比喻的印象。

在苏版的《祝福》这一课当中,教师同样可以采用对比教学来给学生讲解“对比”这一修辞,其中分析描绘雪的场景时:“微雪点点的下来了”和“祥林嫂似乎很局促了,立刻敛了笑容,旋转眼光,自去看雪花”。这里一方面将过去短暂生活的甜美与现实生活的冷酷形成强烈的对比,另一方面又暗示出柳妈讲的故事将对祥林嫂造成严重的精神打击,结合课文通过前后内容的对比,让学生体会到“对比”修辞的强大之处将主体更加突出。

三、将修辞教学系统化

在高中语文课本中修辞种类繁多,学校和教师对于修辞教学并没有做出具体的规划,虽然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对修辞教学很重视,但很多教师也没有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由此可见,语文教师在进行修辞教学时应将修辞教学系统化,对学生进行分项的修辞教学,进一步完善高中语文课堂。除了在课堂当中穿插着对修辞进行讲解,教师还应留出具体的时间对学生展开系统化教学,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分配好教学时间,逐步、分项的对学生进行修辞教学,让学生对每一项修辞手法都有最透彻的理解。例如教师可以按照词语断句、修辞格、修辞手法、修辞作用等分类顺序来进行教学,慢慢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改进教学的过程中逐渐提升修辞教学的趣味性。对学生进行系统化的修辞教学,有助于学生形成特定的“修辞思考”习惯,从而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而且教师在讲课时也节省了大部分时间。学生在熟悉了教师的修辞教学后,再对新的修辞手法进行分析时,可以不在语文教师的指导下自己来分析。在这一过程中既锻炼了学生的思考能力,又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所以将修辞教学系统化还是有很大好处的。

修辞方法范文12

摘要:作为公共修辞的一种形态,以国家为修辞主体,旨在处理国内政务、塑造国家形象、协调国际关系、解决国际争端以及具有普遍性的人类事务。国家修辞学是公共修辞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旨在研究国家修辞行为和现象、综括国家修辞手段和策略、揭示国家修辞规律的新兴交叉学科。文章以新世纪以来中国在重大国内外事务中的修辞实践为基础,提出了国家修辞、国家传播、国家修辞学等新范畴,分析了国家修辞的内涵、类型及其修辞主体和传播价值,阐述了国家修辞学的内涵、研究对象、内容、任务以及研究方法,综括了国家修辞学研究的学术和实践价值。作者认为,从个体修辞学走向公共修辞学、从民众修辞学走向国家修辞学反映了未来修辞学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公共修辞;国家修辞;国家传播;国家修辞学

中图分类号:H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862X(2012)03-0015-006

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以及全球化和新媒体技术的发展,20世纪末期以来,国家形象的建构逐渐成为中国学界的研究重点之一。近年来,国家传播、国家修辞也开始进入学术研究的视野。在国家传播中,无论是国家形象的塑造、国家权利的维护,还是国际争端的解决以及人类面临的共同事务的协调处理,都需要依赖非武力的修辞方式。因此,探讨国家修辞的内涵、手段、方法、策略及其在国际修辞实践中的应用,揭示国家修辞规律,提高国家传播的质量和效率,建构以国家修辞行为和现象为研究主体的国家修辞学,成为中国修辞学研究的趋势之一。为此,本文以中国近年来的国家广告、国家领导人在国内外重要场合的活动和讲话、国家主流媒体的重大新闻报道、重大体育和文化事件以及网民话语等国家修辞现象为参照,来阐述国家修辞的内涵、形态、主体以及国家修辞学的内涵和研究对象、任务及方法。

一、国家修辞及其传播价值

1. 国家修辞

“国家修辞”是一个新的学术范畴,目前尚未看到其他相关的系统阐述。对此,我们曾有论述:“所谓‘国家修辞’,就是以国家为修辞主体,以建构国家形象、处理国家事务、提升国家国际地位、协调国际关系、解决国际争端为目的的修辞行为和现象。国家领导人、政府及各部门、国家发言人、国家媒体以及国民等都是国家修辞的主体。”(1)国家修辞的目的主要是塑造国家形象、协调国际关系、解决国际争端以及解决具有普遍性的人类事务。国家修辞研究涉及国家修辞能力、国家修辞手段、国家修辞策略和修辞方法等。从范围看,国家修辞,不仅涉及国际事务处理,同时也涉及国内事务处理。其修辞主体,既包括代表国家的政党、政府以及政府领导人、官员和媒体,同时也包括普通国民以及国际受众。

2. 国家传播

国家修辞是国家传播的重要形式之一。所谓国家传播,就是以国家为传播主体,以国家信息为内容,以国家事务处理、实现国家发展繁荣为目的的传播行为和传播现象。国家传播的主体,既包括政党、政府领导人、官员以及国家媒体和具有国家性质的组织,同时也包括国民和具有国家角色功能的其他社会个体。国家传播不仅包括传播者,也涉及受众。国家传播的受众,除了国内受众,还包括国际受众,在国际传播中,国家传播的受众主要是国际受众。有人认为,国家传播是政府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向特定群体指令、宣传政策以及解释社会状况并接受受众反馈的过程。(2)这是不准确的,也是不全面的。国家传播的任务,除了建构国家形象包括国内形象和国际形象外,更重要的是处理国际国内的公共事务,调控国内外舆论,平衡国民心理,统一国民行为,维护国家利益。

国家传播是通过多种文本或者说媒介形态实现的,其重要的文本形态就是国家话语。这包括以下类型:(1)范围类型:国际话语、国内话语;(2)主体类型:政党和政府话语、国民话语、媒体话语、科学家话语、文学家话语等;(3)媒介形态类型:自然语言文字构成的话语;图片、视频等其他形态的“话语”;以及建筑等其他实体媒介构成的“话语”。(4)领域类型:政治话语、外交话语、经济话语、科学话语、教育话语、新闻话语、文学话语乃至体育话语等等。(3)国家修辞研究应重视国家传播特别是国家话语。

3. 国家修辞的传播价值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