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计算机基础知识学习

计算机基础知识学习

时间:2023-06-06 09:00:02

计算机基础知识学习

计算机基础知识学习范文1

“知识爆炸”和“知识老化”这两大问题,不断困扰着现代教育,人们解决这一问题的良方之一,就是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学习。近年来在中国兴起的中小学生学习计算机热,也同样面对这两个问题,由于计算机的操作知识是复杂多样的,且在不断的更新、发展之中,所以有关计算讥的知识较比其它学科的知识,更易陶汰和老化。如果我们盲目地随现时社会的潮流确定计算机的教学内容,那么势必造成学生不能适应操作未来更加新型的计算机,甚至学生现在在学校中学的某些计算机知识,还将妨碍和干扰他们对未来更加先进的计算机操作知识的学习,因此,在中小学生的计算机教学中,更要加强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学习。

只有注重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学习,才能使学生凭借这些基础知识,在将来的实际工作中,迅速学习各种新的实用的计算机操作方法,从而跟上不断变化的信息时代的步伐。

那么究竟哪些知识属于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呢?所谓基础知识,是指某门学科中具有一定的恒定性,不易淘汰,该学科的其它有关知识皆发端和源于它的那些知识。作为中小学生应学习的计算机基础知识,笔者以为它主要应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一是要让学生了解并掌握计算机的简单原理和基本操作知识;二是要让学生熟悉键盘,并掌握正确的措法;三是要让学生掌握一种最简捷、易学、快速,且变通性大,不易淘汰的汉字输入方法。

有关计算机的简单原理和基本操作知识主要应包括计算机几部分的主要构造,如何开、关矾,如何使用磁盘和计算机的主要命令,以及如何使用一些计算机的常用软件。有了这些知识,学生在任何一台计算机面前都不会束手无策。

虽然计算机的型号和功能在不断地更新、完善,但有一件东西是相对恒走不变的,即国际标准计算机键盘,给计算机的任何一项指令,都要通过键盘键入。

目前已经使用的几种汉字输入方法,尽管它们各有自己不同的思路,但无一例外地都要通过敲击二十六个英文字母输入汉字。(语言输入汉字和扫描输入汉字技术,还需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才能完善,本文不涉及)学习汉字输入方法,实际上是掌握汉字与键盘英文字母键的对应关系,如果学生熟悉了键盘,那么无论学习哪种汉字输入法,只要掌握其与键盘各键的对应规律,就可实际在计算讥上操作了。因此,让学生掌握计算机键盘上每个键的所在位置这一知识,一般来说是不会被轻易淘汰的。若学生再能掌握正确的指法,指法也是计算机学习中一种恒定的东西,那么更将提高学生对一切计算操作的速度,会使学生受益终身。

中小学生在学好前两者内容的基础之上,还可有选择地让他们学习一至两种汉字输入法。二年级的小学生就己基本熟练掌握汉语拼音,所以可先让他们了解汉字全拼输入方法,进而学一点双拼双青的知识。但笔者以为这两项知识仅让学生了解,并试操作一下即可,由于它们在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重码多,速度慢,因而不是汉字输入的发展方向。若真要让学生掌握一种汉子输入方法,笔者以为最省力易学,最不易被淘汰,又有很大变通潜力的汉字输入方法,应属张国防教授发明的“五十字元汉字输入法”,以其中的全形码最适合中小学生学习。汉字键盘输入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三代:第一代是汉语拼音输入法,它易学,只要会汉语拼音的人就可使用,但速度慢。第二代以王永民先生的“五笔字型”为代表的汉字输入法,它首次解决了快速盲打的问题,但比较难学。第三代以张国防教授的“五十字元法”为代表的汉字输入法,它不仅易学、且快速。

目前,中国的计算机汉字输入技术正由第二代向第三代过渡,第三代是汉字输入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第二代汉字输入方法的发明无疑是对计算机输入汉字技术的一个重大突破,它在计算机汉字输入史上功不可没,但其难学性却使其最终逃脱不了被淘汰的命运。鉴于计算机汉字输入技术的这一发展趋势,笔者以为要在中小学生中普及汉下输入知识,决不能教给他们难学的、要淘汰的东西,而必须选择易学的、有生命力的汉字输入方法。要求已掌握了“五笔字型”的人去重新学习“五十字元法”,是不经济和没有必要的;而让还未学习任何汉字输入法的中小学生,化费许多时间和精力,辛苦地去掌握难度相对来说较大的五笔字型,而下去学习新发明的,灵活性很大的“五十字元法”,那也是不经济的和不明智的。且学习了五笔字型,再学习其它汉字输入法,由于它们都是靠键入不同的英文字母组合来调出储存的汉字的,故前者对后者的学习将起干扰作用,产生很大的负迁移。为了打好中小学的计算机基础,使我门的中小学计算机教学具有未来意识,我们必须尽快地在中小学校中普及“五十字元法”。

五十字元是将汉字分成五十个常用的偏旁部首,即字元,其字元发音对应于键盘的英文字母,如“王”字元对应字母“w”、“木”字元对应字母“M”。若将一个汉字在其四角分别取字元,把它们对应的声母码顺时针输入电脑即可打出要求的汉字,一般成人两小时就可学会。与五笔字型相比,五笔字型所取的组成汉字的字根近二百个,且与二十六个英文字母键的对应关系不明显,需要下功夫强记。而“五十字元法”构成汉字的基本元素,只有五十个,是五笔字型字根量的四分之一,且与英文字母键的对应关系强,基本不需记忆,所以“五十字元法”的简单易学是显而见的。“五十字无法”有音码、音形码和全形码多种,音码和音形码在取码过程中都需键入该汉字的读音声母。而中小学生,特别是小学生,不认识的字很多,因此让他们学习音码和音形码显然是行不通的。而五十字无法的全形码,只要学生知道五十个偏旁部首(字元)的发音声母,学生即使不认识该汉字,亦可按全形码的规则将该汉字键入,故让中小学生学习五十字元法中的全形码是最为科学、合理、可行的。且学生学习了它之后,将来把已经记熟了的全形码规则再稍加变通,就可运用五十字元法中的其它编码方式输入汉字,其发展潜力是十分巨大的。

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不难得出中小学生学习计算机应遵循的基本程序:即首先了解计算机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操作知识;再熟悉键盘,笔者建议通过让学生学习英文输入使学生即熟悉键盘,同时掌握英文订字;最后,让学生学习“五十 字汉字输入法”中的全形码,学生有了学习“英文输入的基储再学习全形码,将是十分容易的事情。教师只要讲清五十字元全形码的拆字原理和键入计算机的规则,并通过游戏让学生熟悉各汉字用“全形码”拆字表达所需键入的字母代号,再让学生结合学习“英文输入”时所掌握的敲键指法实际上机操作,学生就会很快地学会目前这种最先进,最有发展前途的汉字输入方法。

如果我们能对中小学生进行这样有步骤、有系统、重基础的计算机教育,不仅有利于对中小学普及计算机知识,也有利于学生今后对计算机的进一步深造。

计算机基础知识学习范文2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问卷调查;教学改革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日益发展与进步,《大学计算机基础》成为大学一年级本科生开设的第一门计算机基础课程,同时也是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启蒙课程。《大学计算机基础》作为大学生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基本前提和重要课程,它的教授需要有良好的知识传递过程,需要引起高校教师的足够重视,2014年底,在我校展开了问卷调查,广泛征求各学生的意见与建议,为进一步进行我校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设置进行必要的准备。

一、调查问卷设计

本次问卷调查的目的是为了解学生对计算机及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了解学生感兴趣的计算机知识,调查表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一)学生计算机基础。列出我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进入大学前计算机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对计算机知识的学习兴趣等。

(二)计算机系统知识。详细列出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基本会涉及的主要知识点,主要有计算机基础知识、数据库知识、程序设计相关知识、多媒体基础、网络相关知识等多方面的内容,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真实的学习情况进行选择,以此来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需求情况。

(三)计算机技术在专业中的应用。列出计算机技术在专业中的主要应用领域,要求学生根据各自专业的需要,选择感兴趣的内容,之前学过相关课程的学生,可以选择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二、调查对象

参与本次调查的学生包括13级和14级的学生,13级学生已经全部完成了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学习,对计算机课程继续学习的需求更为明显,14级是2014年刚刚入学的新生,对学生的计算机基础情况比较好掌握,对知识的课堂教学有更多的体会,共有10个专业的450名学生接受了调查。

三、调查结果

调查共发出学生调查表450份,收回有效调查表386 份,以下是调查的部分数据统计结果:(1)93 .8% 以上的学生认为有必要进行计算机基础知识学习。学习内容应该包括OFFICE2010里包含WORD、EXCEL、PPT的使用,78.6%的学生认为学习ACCESS在以后的工作中作用不大,不想学习。(2)学生开始接触计算机的时间:13.3%小学,66.7%初中,13.3%高中,6.7%大学。(3)87.8 % 以上的学生希望通过学习计算机基础这门课程可以通过计算机一级考试,12.2%的学生希望可以提高计算机应用能力。(4)100.0 % 的学生熟练掌握上网聊天,86.67%的学生掌握网页浏览和汉字输入方法,53.33%的学生掌握收发电子邮件,40.00%的学生掌握了其他的计算机技能。(5)87.6% 以上的学生认为教师在运用案例教学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学习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93.3%的学生喜欢通过案例进行学习,认为案例教学能很好地促进他们对计算机知识的学习。73.3%认为案例教学能够提高他的学习兴趣,20.0%认为不能,6.7%表示不确定。(6)80.0 %的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学习很感兴趣,希望能用计算机设计出一些作品。(7)86.5%的学生认为如果可以,希望学习网页设计相关知识,57.3%的学生希望继续学习软件应用基础和多媒体技术及应用。(8)86.6%的学生认为期末的考核方式应该采用机考成绩与平时成绩结合,6.7%认为应该单独采用笔试成绩,6.7%认为可以采取其他的考核方式。

四、调查结果分析

根据调查结果,为了能够提高不同专业学生计算机的应用能力,就我校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改革,提出如下建议:

(一)提供专业的学习环境和优质的学习资源。在传统的教学课堂教学里,教师需在有限的时间内对有限的课程内容进行描述。这种授课模式不仅会造成知识匮乏的局面,还很难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大学计算机基础课堂应该主要以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提供大量丰富而且优秀的专业化学习资源以及便捷简易的认知工具作为宗旨,从而让学生能够便捷获取知识、共享知识、交流知识、应用知识,乃至创新知识。

(二)满足学生个性化知识管理需求。课堂应当具有开放性和共享性,而学生的学习程度和兴趣爱好是个性化的,因此满足学生个性化的需求是加强学生知识管理的关键。比如,现在的大学生学习《大学计算机基础》这门课程大多数是为了通过计算机一级考试,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应当注意到学生的学习需求,尽可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在课堂教学中加入计算机一级的考试内容。

(三)变革教学方法,追求教学方法创新。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一切都是由教师决定,从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教学步骤甚至学生做的练习都是教师事先安排好的,学生只能被动地参与这个过程,即处于被灌输的状态。而在多媒体计算机这样的交互式学习环境中学生不但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自己所要学习的内容,还可以选择适合自己水平的练习。

(四)改革教学考核方式。为了保证高校计算机教学质量、促进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对教师而言,培养学生计算机知识与能力更为重要。改革学生成绩的评定势在必行,将学生的期末成绩转换为上机成绩,平时成绩和笔试成绩的有机结合,笔试成绩侧重于理论知识的掌握,上机成绩是操作技能的表现,平时成绩是对学生的严格要求。

五、结语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是提高我校学生信息素质的重要环节,我校在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中已经作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显著效果,本次调查为我校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提供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计算机基础知识学习范文3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与应用 教学方法 改革

《计算机基础与应用》是一门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属于实用型基础性教育课程。学生能够把计算机作为一种工具,将了解和掌握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操作技巧,运用到所学的专业中。基于这门课程的的特点,总结目前教学现状,主要存在的问题是:

1.对课程认识不到位,现阶段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与应用》课程一般分为两个学期教学,第一学期讲授计算基础知识和office软件的运用,第二学期强化office基础知识(针对计算机一级考试),这一框架已经有很长时间未变,只是教学内容上有所更换,即从windowsXP,转换到windows7平台上,从office2003,转换到office2010。尽管在非计算机专业中计算机基础与应用教学已经普及,但多数学生仍然认为它是一门副课,学习计算机基础与应用课程的目的就是为了取得计算机等级证书,以便将来更好就业。故教学中越来越重视考试的通过率,课程主要针对考试的重点和难点,而忽略了计算机基础教育在以后学习和工作中的实际应用。致使很多学生对计算机知识停留于理论知识和试题操作,不能灵活运用到社会与行业的实际工作中。[1]

2.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知识更新换代较其他课程要快的多,而课程教学内容却更新慢,教师对计算机新知识、新软件缺乏学习和了解,导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革新跟不上时展的速度,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不高。

3.计算机基础与应用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理论与实践紧密相关,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加强对理论的理解。不少学生只停留在能听懂老师课程讲授的内容、能顺利完成习题和作业,却不能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解决遇到的一些问题,缺乏举一反三的能力,理论与实践未能顺利衔接。[2]

针对以上问题,就计算机基础与应用教学改革提出以下几方面建议:

首先,从思想上要改变应试教育,不能只针对通过计算机等级考试作为授课目标,对于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来说,计算机基础与应用课程是一门工具课,学习计算机基础与应用的目的是利用计算机为专业知识体系服务,因此教师应当把教学重点放在实践教学上,精讲多练,让学生能够在实践中理解计算机基础知识,并应用于社会实践。

在课程设置方面,根据社会和行业需求,结合计算机发展现状和学生知识掌握规律和知识基础进行教学研究,科学合理的设置课程体系,确定教学内容、进程,保证教学质量,高效组织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传统教学课程以教授为主,缺乏学生自探索,因此在认真研究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内容、分析学生的认知规律后,精心设计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方式,使得学生可以运用知识基础去探索未知,除疑解惑。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有些内容相对抽象,不易被学生接受和理解,在课程教学中灵活运用生活中的实例,形象比喻,进而启发学生自主探索。按照培养目标、课程目标和基本教学原则,即教书育人、理论联系实际、因材施教的原则进行教学方式的研究与改革。

在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计算机基础与应用教学需改变现在教材内容落后和不匹配的现象,在短周期内更新和调换教学内容。目前计算机基础授课内容只是office相关知识,也可将一些平时生活中用得比较多的软件,比例如图像处理软件、视频制作软件、动画制作软件等引入到课程教学中。适当增加一些最新的更新知识和相关的课外知识,多引用一些能反映计算机前沿知识和特色知识的教材。

其次,针对计算机教学的特殊性,创设情境教学,要从学生的生活入手,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体会,提出具体学习任务并以任务为中心进行自主探索学习,让学生拥有学习自,更好的理解和掌握知识,主动学习和掌握基础知识和操作技巧,提高课堂45分钟教学的质量。另外让学生单独完成学习任务,有些情况下会比较困难,缺乏自主性,可以通过小组协作完成任务,把班级学生分组,共同尝试发现问题,讨论问题,说出自己的想法和创意,一起解决问题,既完成了学习任务也培养了学生合作能力。也可以通过学生作品展示、评价交流等结束任务,并加以鼓励和肯定,在不同教学环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最后,教师对学生的指导需要加强。有句古话叫“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因此在教学中应遵循“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思路授课,在给学生传授知识过程中,更应该传授学习知识的方法。在给出学生具体学习任务后,要求大家通过翻阅教材内容,观看教学光盘及多媒体课件,进行自主探究学习,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由被动接受式学习变为主动探究式学习。

参考文献:

计算机基础知识学习范文4

关键词:大学;计算机基础应用;教学措施

在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由于学生个体计算机学习能力的差异性,导致计算机教学不均衡,计算机能力较强的学生能够快速的掌握计算机知识,并且熟练的运用,对于计算机能力较弱的学生来说学习内容难度较大,这是教师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容易忽视的问题,除此之外大学侧重学生的专业教学,对于计算机基础教学重视度较低,不利于学生的发展持续性,大学教育要顺应社会的人才要求,落实好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提高学生的计算机能力,使学生更为适应未来的工作,提高工作能力。

一、大学计算机基础应用教学的现状

计算机是现代人不可缺少的工具,在大学计算机基础应用教学中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一)忽视学生个体计算机学习能力的差异性

计算机虽然已经在生活中普及,但是由于教育的不平衡,很多地区在计算机的教学中不充分,一些学生的计算机能力较低,教育较好的城市地区的学生计算机能力较高,教育欠佳的偏远地区学生的计算机能力较低,而在大学计算机教学中教师没有考虑到学生计算机能力的差异,教学内容相同对学生不具针对性很难达到理想的计算机教学效果,长期采用这种教学方法会使计算机能力较低的学生跟不上教学进度,逐渐失去计算机学习的兴趣,不利于学生计算机能力的提高,影响学生未来生活与工作。比如,在学习Excel表格公式与函数的使用,对于计算机能力较低的学生来说学习难度较大,不仅涉及计算机的知识还涉及一些公式函数,导致很多学生不会输入,只能进行简单的Excel操作。

(二)计算机基础应用教学被忽视

在大学教育中侧重学生的专业教学,各个院系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学生的专业学习与考研、就业指导上,对学生的计算机基础应用教学不够重视,学校对学生的计算机学习认为学生只要掌握一些基础的计算机能力就可以,忽视学生必要的办公软件、计算机原理等知识的学习,长远来讲不利于学生的持续发展;其次,压缩计算机应用课程课时,导致计算机教学课时少,很多教学知识只能匆匆结尾。

(三)计算机基础应用教学与学生专业知识脱离

在大学计算机基础应用教学中,计算机教学与学生专业学习知识脱离,很多的计算机知识没有实现对学生专业知识学习的辅助,导致学生的计算机运用能力差,教师在计算机教学中要根据学生专业的不同来进行不同重点知识的教学,使计算机知识能够更好的帮助学生在未来的工作中获得工作优势。

(四)计算机教学评价机制不合理

大学计算机基础应用知识的考核学校一般采用上机的形式,试卷一般是由选择题、正误题、操作题组成,其中选择题占最大分值(一般为60分)、正误题(一般为10分)、操作题(一般30分),计算机考试成绩合格分数为60分,选择题与正误题占试卷分值的百分之七十。因此,学生侧重对选择题与正误题的联系,忽视操作题的训练,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差。

二、大学计算机基础应用教学措施

针对在大学计算机基础应用教学中的问题,提出计算机基础应用教学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重视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首先,由于学生计算机基础学习的差异性,教师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要根据学生计算机学习水平来进行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师可以采用“分层教学”,针对计算机基础知识较好的学生,教师正常的进行计算机知识的教学,针对计算机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师要首先注重对学生进行最为基础的计算机知识、操作的教学,比如键盘打字、文件文档创建、文件文件夹的操作、任务设置、设备管理等,使学生灵活的熟悉计算机的各类硬件、设备的使用,在此基础上进行当节课堂教学知识的学习;其次,注重学生的专业差异,密切联系学生专业,促进计算机学习更好的辅助学生的专业,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比如,学习中文专业的学生,教师可以侧重“Word”、“Excel”等办公软件的教学,促进学生更好的完成文职工作,针对师范专业的学生教师要侧重“Powerpoint”的教学,方便学生未来的课件制作与教学,提高学生的教学能力。

(二)提高对计算机基础应用教学的重视度

首先,科学合理的安排计算机基础应用课程的上课课时,根据国家教育的要求,计算机的可是安排一周有四课时,学校要根据国家要求设置计算机上课的课时,保证计算机的教学,教师也要科学合理安排讲课课时与实践课时,要将计算机学习的重要性渗透到学生的计算机学习中,通过具体的工作实例来提高学生的重视程度,促使学生更加努力的进行计算机的学习;其次,学校要提高对计算机基础应用的重视,积极的配合教师教学,鼓励师生开展有益于学生计算机学习的各类活动。比如,创新计算机考核形式(注重学生计算机实践考核)、开展“打字比赛”、举办“ppt制作大赛”促进学生计算机学习的兴趣,有效增强学生的计算机能力。

(三)完善大学计算机基础应用教学的考核

(1)计算机考试加强实践题比重,强化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在计算机的考试中教师在促进学生计算机理论掌握的同时更要注重学生的计算机实践能力培养,选择题教师可以通过操作步骤的形式让学生进行排序,也可以在正误题中通过实践步骤让学生找出正误,加强操作题的比重,使学生的计算机能力能够得到切实的提高;(2)将学生课堂表现纳入到考核内,教师不仅要对学生的作业、上机成绩联系起来考查,还要注重学生的课堂表现,教师设置具有开放性的提问、操作步骤叙述让学生参与到计算机教学课堂中,给予每一个学生表现自我,获得加分的机会,更加全面的来评价学生的计算机学习。

计算机基础知识学习范文5

关键词:技工学校 计算机专业 基础知识 现状 相关对策

一、中技生学习计算机专业基础知识的现状

当今社会,几乎所有学生都必须掌握好计算机专业应用能力和英语运用能力,这已经成了国家教育部门和全体社会成员的共识,中技生也不例外。技工学校对培养中技生的计算机专业应用能力往往也比较重视,在开学之初,技工学校即将新生编成二三十人的小班,对其进行计算机操作方面的实习培训,安排计算机专业教师分工负责,指导中技生熟悉键盘、训练指法、学习五笔输入法和二笔输入法等基本知识。随后在两至三年的学习中,技工学校还依据全省计算机统考考纲,结合社会上办公自动化的发展趋势,安排300节以上的教学课时,对中技生进行WindensXP、Microsoft Office、Photoshop、Access、Flash、Premiere等软件的教学。中技生在学校的安排下,一般能够做到按要求上好理论课,至于实操课,则由于限于技工学校电脑设备老化和短缺的问题,难以保证学习效果。对于互联网方面的基础知识,技工学校一般也会比较重视,通常安排专人在教学区域内组建校园网,然后再将校园网与外网进行互联,引导学生掌握常见的聊天软件和浏览器及搜索引擎的使用方法。然而,对于计算机日常维护、计算机系统工作环境、打印机和图像扫描仪方面的知识强调不够,特别是计算机组装方面的知识,没有对中技生做好引导和普及,使得中技生在往后的职业生涯当中,会由于计算机相关基础知识的缺乏而遭遇职业瓶颈。

二、中技生计算机专业基础知识学习效果不理想的原因

技工学校中技生学习计算机专业基础知识,从初期学习效果来看,总体上来说并不理想,引发这种局面的原因多样而复杂,笔者综合各种因素,认为其主要原因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文化知识基础薄弱

技工学校的生源在近年有比较大的变化,其中一个明显特点就是相当一部分中技生来源于各初级中学的分流生、中考的落榜生、偏远山区的贫困生或社会青年中的打工人员,绝大部分中技生的文化知识基础往往比较薄弱。特别是一些农村学生,他们在小学和初中时期,见都没有见过计算机,更不用说有什么计算机文化根底了,即使是来自城镇的学生,由于他们在初中时期贪玩,较少地接触计算机。所以总体上,技工学校中技生的文化基础知识和计算机专业基础知识都是比较薄弱的,这种情况直接导致中技生对计算机专业基础知识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都不强。反观技工学校,往往安排计算机专业教师依照固有的教学进度,对全体中技生实行“满堂灌”式的教学方式,其结果是容易直接造成教学分离或教学互不相干的局面。

2.技工学校存在计算机教学设备老化、短缺的情况

技工学校由于教学专业众多,特别是预留给数控加工专业、模具与机加工专业等专业的设备购置款项偏多,往往造成对计算机专业教学设备的投入不足的情况。在有些民办技工学校当中有将近一半的教学电脑的cpu运行速度还是256型号的,有的电脑只能运行很简单的QQ软件。诸多技工学校也难以在计算机方面确保学生人手一台,而只能对计算机机房实行三班倒的值班、用机制度,甚至与校外网吧合作,定期定时租用网吧的计算机来进行日常教学。另外,有些公办学校更换计算机配置的积极性不高,使得教学用的计算机配置往往要落后于社会上实际发展水平三年以上。笔者认为,这种教学用计算机配置方面的短板状况已经比较严重地影响到了中技生的学习效果。

3.技工学校部分计算机专业教师的教学方法欠妥

笔者认为部分计算机专业教师在对中技生进行计算机专业基础知识的教学活动时,没有遵循先理论后实操、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教学规律,以完成教学任务为己任。并且,笔者注意到,计算机专业教师往往罔顾一个事实,那就是用作计算机专业教学的电脑里面,均装有或多或少的计算机网络游戏。笔者认为,这些网络游戏对于缺乏自制力的中技生来说,可谓贻害无穷,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正是这些电脑游戏分散了学生们的学习注意力、消耗了中技生群体的部分精力,进而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影响到了中技生群体的学习效果。

三、技工学校中技生有效掌握计算机专业基础知识的相关对策

技工学校中技生要有效掌握好计算机专业基础知识,需要从技工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师、中技生三方面同时入手,制定并落实好相关对策,才能有望彻底改变中技生目前学习计算机专业基础知识方面的被动局面。兹将相关对策列举如下。

1.技工学校加大对计算机专业的投入力度

笔者认为,技工学校完全可以参照针对数控专业、模具与机加工专业的做法,加大对计算机专业的投入力度,下定决心,站在社会经济发展的高度上,制定好两年规划或三年规划,拨出专款,添置高清高配置电脑、质量完好的电脑桌椅、质量上乘的空调、装修到位和防盗系数高的电脑机房,配装好一流的监控设备,安排专人负责,搞好日常管理,搞好防火和防盗措施,努力做到对中技生的计算机学习的高度负责,为中技生搞好计算机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提供强劲的物质保障。

2.技工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师要改进教学方法,尊重教学规律

针对中技生的实际情况,技工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师应该以客观的眼光和独到的心态,切实尊重好教学规律,按照先理论后实操、先易后难、循序渐进、不赶进度的教学理念,注重改进教学方法,多与中技生进行交流,以解决问题的方式提升中技生在计算机知识点方面的领悟能力,进而增加师生之间的信任感,构建良性发展的师生关系,为确保中技生计算机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效果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3.中技生要把握好学习环节,自觉抵制电脑游戏

计算机基础知识学习范文6

关键词:大学 计算机 基础教育 认识

当代的科技迅速发展,各国之间的竟争逐渐转向科技和经济实力的竟争,科技是提高生产力的重要手段,其间最重要的是人才的竟争,培养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成为了教育的重任,在计算机技术广泛普及的当下,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与人才需求间出现了偏差,如何做好我国大学的计算机基础教育,培育高素质的国家建设型人才已经迫在眉睫,转变传统教育模式,积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是当前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必行之道。

一、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现实意义

大学专业分类繁多,各专业开设的课程也有所异,对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开设计算机基础课程不仅是让学生掌握一种能够处理多种信息的现代化工具,同时也是一种不可缺少的文化基础教育,是一种改变学生知识结构、知识层次,提高人才科学综合素质的教育,更是一种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和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基础教育。大学应该根据不同专业的应用需要确定计算机基础知识的范围和重点。计算机基础知识应服务于应用目的,不宜脱离应用去系统地学习理论知识及相关实际操作,有关的基础理论知识宜结合应用进行学习,把握计算机基础知识更好的帮助学生专业知识的应用。

二、当前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是通过高考,从不同地区来到同一个学校、一个专业进行学习,学生之间的计算机知识基础是有所差距的,加之学生对计算机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积极性差,我国当前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存在两大突出问题:

问题一:学生基础不一,学习存在问题。大学新生入学时所具备的计算机知识差异性很大,少数学生在高中已经熟练掌握计算机基本技能,但是有的学生连电脑什么样都没见过。一部分学生在入学前学生掌握的计算机知识多限于网络的初步应用,比如收发邮件和聊天,但是基础知识仍然未达到大学计算机教学的目标。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基本实现,但由于各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新生的计算机水平会呈现出差异。计算机基础教学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方法无疑会造成两极分化的局面:一方面层次较高的学生学习效果不佳,埋怨计算机基础课程是浪费时间,学习积极性受到很大打击。另一方面层次较低的学生学习吃力,对计算机课程产生畏惧,从此自我放弃,这对提高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都将产生极大的障碍。

问题二: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脱离实际。大学专业间存在差异,不同专业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需求也不一样,随着计算机信息化不断向纵深发展,各行各业的信息化进程不断加速。商务、电子政务、数字化校园、数字化图书馆等进入校园,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的计算机能力要求有增无减,计算机成为衡量大学生业务素质与能力的突出标志。计算机基础教学存在就事论事的现象,只是教会学生如何操作,而忽略对学生计算机意识的培养,没有很好地激发学生用计算机解决任务的强烈愿望,学生不知道如何有效地使用计算机,如何在自己专业中使用计算机等,进而造成学生的困惑,对计算机学习存在无用论的想法,挫伤了学生学习积极性,造成计算机基础课程学习效果差。

三、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发展前景展望

首先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思索教学改革

认清当前计算机基础教育面临的形势和任务,针对高等学校具体的实际情况,要建立新的教学模式和进行教学改革,将多媒体教学和网络辅助教学相结合,加强教师的主导作用,强调实践环节,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中心,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基本素质和实践能力,以及应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一步确定计算机基础系列课程的教学内容及各门专业课程之间的相互关系,保证计算机系列课程的科学性和先进性。计算机基础教育课堂教学着重讲授计算机技术中的一些重要概念和方法,培养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的方法,主要的技能知识内容放在实验教学环节,根据大学文理分科的情况,计算机课程也应该区别对待,根据不同的专业实施不同教学计划,有些工程性强的专业涉及到的计算比较多,艺术类专业可能会注重多媒体处理。根据专业需要开设课程。

其次,综合专业需求,合理设计课程学习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课程设置,应该区别对待,对于非计算机专业学生,侧重于应用,让学生在掌握一些计算机操作的实际技能基础上,再发挥专业优势,将计算机与专业结合起来,可适当多学一些专业实用软件知识。除目前课程中讲授的常用软件外,还可以结合专业选择一两个软件,对软件的讲解应着重对软件的功能介绍,使学生了解所讲软件能解决什么问题,不必详细讲操作步骤,但要选择一系列合适的题目让学生做练习,在做练习的基础上再进一步讲解,选择一个软件,较深入地讲解应用软件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思路,同时给出一些实例,让学生学会应用软件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只有这样全面兼顾,统筹安排,才可使内容既适应目前的形式,又适应学生知识积累的需求。

最后,改革考核方式,理论与操作相结合

传统的考核是期末一份笔试试题,考的是学生的记忆能力和理解力,却不能体现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等。可采用作业、平时测试和期末考试相结合的策略,完成阶段性教学任务后要进行一次阶段性测试,作为一次平时测试,期末进行一次综合测试,既要测试理论知识,也要测试实际操作能力,可采用上机考试系统很好地完成这项任务,也将老师从传统的判卷中解脱出来,按各部分比例计算出的综合成绩作为学生这门课的总成绩,达到改变考核方式,更好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的目的。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各个专业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完成知识积累,提升综合能力,更好的适应社会需求,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也应该从专业的需求出发,结合学生基础的差异,制定相应合理的策略促进我国大学教育为社会培养实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冯博琴.计算机基础教育新阶段的教学改革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04,9.

计算机基础知识学习范文7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基础 学生学习态度 学生学习能力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中职学生必修文化基础课程之一。随着计算机应用深入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它在人们工作、学习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加强中职学校的计算机基础教育,在全社会普及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一项十分紧迫而重要的任务。我校确定了“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教学重点放在“掌握概念,强化应用,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上。为此,《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任务是使学生了解和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那么,如何让学生在学习中掌握、融会贯通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呢?从事《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几年来,笔者结合在教学中的点点滴滴,谈谈自己的看法。

1.加强学习兴趣的培养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

要想让学生学好每一门课,都要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才能让学生主动去学。对学生兴趣的培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由于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也各不相同,为了培养学生健康的学习心理,我在工作中积极探索分层次教学法,把握差异,因材施教,力争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原来知识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基础好的学生和基础差的学生的兴趣不同。此时教师要给予不同的引导。基础好的学生在学习时会觉得内容很简单,而不认真学习。首先,对较为简单的知识,可以让基础好的学生带动基础差的学生。让他们互帮互学,相互促进,这样既调动学习基础好同学的学习积极性,也使基础较差的同学在合作学习中体验成功。其次,老师要在课前精心备课,把内容和学生都备进去。根据每节课内容的特点,设计相关课件,在讲新课前演示给学生,以激发学生学习的迫切需要。让学生带着问题有方向的去学习、思考与探索。比如,在学习powerpoint这部分内容时,老师先做好一份简单而且结构合理、所要学习的内容应用比较全面、效果非常吸引学生的幻灯片,演示给学生看。从而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的动机。这样,在很大程度上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第三,根据学生所学专业的特点,介绍一些计算机在该专业中的应用,如机电专业的学生,告诉他们计算机知识在设计电路图方面、在CAD知识方面的应用,从而培养了学生学好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浓厚兴趣,提高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的积极性。

2.以学习该课程为契机,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一门基础学科,具有灵活性、实践性、综合设计性较强的特点。针对职业教育的特点以及企事业单位办公应用实际需求,我校把各专业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定位在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文化修养、培养学生处理办公事务和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上。总体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能力和素质,并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服务,要改革重理论轻实践,不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和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的关系。随着“信息化”社会加速发展,计算机的大量普及,社会对中职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把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创造性思维、提高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实际技能作为中职育人的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结合教材,大胆进行教学设计,因材施教,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的初步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获取知识及自学的能力。教师要在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基础上加强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中等职业教育《计算机应用基础》中的教学核心是操作技术,通过操作技术的教学,使学生达到了解和掌握计算机应用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应用计算机的初步能力的目的。如学习WORD文档格式化内容后,能很容易设计出一份个人档案等。能设计出精美的图案,能进行数据图表的创建和编辑,具体到可以把该部分知识应用到成绩表创建与编辑中。学习该课程的最终目的是把计算机知识灵活应用到生活、工作实践中。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大部分内容是介绍应用软件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步骤,对于有一定计算机基础的学生,多数操作可依照教材一步一步地完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主动使用教材,养成自学好习惯,教师有针对性的提出问题和布置任务,将不易产生错误理解和错误操作的部分留给学生自己阅读和学习,让学生带着问题看教材、想办法、找答案。在WINDOWS操作系统中的应用软件都附加了强大的“帮助”功能,它就像一位时刻伴其左右的好教师,通过它用户可以解决软件应用时遇到的问题。因此,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在操作中碰到困难时,从“帮助”功能中寻找解决办法的意识。这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动获取知识的能力,而且可以深化和扩大教学内容。用恰当的任务进行训练,最好是直接解决未来职业岗位上的问题。要达到的目的是围绕培养学生的“信息综合应用能力”这个中心,进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即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针对以上分析,中职教师有必须把这门课程教好的义务感。通过该门课程教学,使学生学会学习计算机知识的方法,树立科学的理念,体会理论知识用于实践的乐趣及必要性。实现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使他们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和应用能力,为学生掌握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教学软件和教学手段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郭艳玲:《计算机基础》教学方法的探讨[J]

计算机基础知识学习范文8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 计算机基础课 教学方法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它在人们工作、学习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加强学校的计算机基础教育,普及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为此,计算机基础课程已成为中等职业学校各类专业学生必修的文化基础课程之一,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挖掘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学生快速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我们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师面临的问题。

一、中职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学科特点

1.基础性

计算机基础课程是计算机的入门课,主要任务是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常用软件的使用方法,学会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为进一步学习计算机学科的其它课程建立良好的基础。

2.综合性

计算机基础课程也是综合性很强的一门课程。它融合了计算机基础知识、办公自动化、Word、Excel、PowerPoint、计算机网络等多方面的内容。

3.实用性

计算机基础课程另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它的实用性。学生通过对办公软件的学习,可以在今后的工作学习中,熟练编排处理一些文档、图表;而对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的学习,又可以使学生熟练掌握信息浏览及电子邮件的使用,满足和适应信息化社会的要求。

二、认识学生的实际水平,正确定位教学目标

针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特点,要以学生的认识规律为主要依据,安排教学内容和顺序,重在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系统地、正确地建立计算机相关概念,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与基本操作技能,具备在网上获取信息和交流的能力,按照课程内容的特点,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的教学内容划分为若干教学单元,再根据各单元的特点,分别制定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设计教学方案,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应用技能。

三、激发学习热情,培养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兴趣,是提高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在计算机基础课教学过程中,利用优美的图像、动听的音乐和有趣的动画为学生创设一种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通过精心设计的导入内容,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达到提高效率的目的。

1.主动探索,完成任务

教师在课前设计出科学、切实可行的“任务”,让学生通过主动探索、协作交流,独立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例如,在用演示式导入法学习完Excel图表后,教师可以布置任务,让学生将考试成绩用图表展示,教师以任务引路,学生边学边练,完成自主学习任务。

2.好奇驱使,解决疑惑

精心构思,设置悬念,根据每节课内容的特点,设计疑问,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思考与探索。在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讨论中解决问题,从而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例如,在讲授“Word2000基本操作”时,教师先把“打开应用程序的方法有几种”这一问题清楚地提出来,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思考与探索。

3.演示诱导,激发兴趣

演示诱导就是通过可见的演示导入课堂内容,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例如,在学习“Excel图表”这一课时,先通过电脑演示一些图表,当学生边欣赏边揣摩时,教师趁机插入:“同学们,这些图表都是通过Excel制作出来的。其实很容易,我们只要通过今天的学习,就可自己动手做出更美的图表来。”学生的学习激情与兴趣一下子就被提高了。

四、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采取多种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要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采取多种有效手段,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让学生直接参与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在学习中有成就感,这样有利于培养他们树立科学的态度和掌握科学的方法。

1.运用多媒体课件讲授知识

这种手段主要是针对一些理论知识性强的课程。这一类课程的内容主要是一些计算机的基础理论知识,可以将相关内容做成课件,直观呈现教材,以交互的练习形式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比如在讲授常见的输入输出设备时,教师可以展示一些常用设备的小图片,做成匹配题,让学生通过移动对象进行配对,这样既生动活泼又巩固了知识,提高了学习兴趣。

2.讲练结合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在教学过程中,有些内容讲得越多学生越糊涂,讲了一节课不如操作10分钟。所以,在许多需要操作的课程中,教师应注重讲练结合,讲完一个或几个知识点后再出几道题让学生练习操作,巩固知识点和操作技能,达到灵活掌握。

3.任务驱动

任务驱动教学以学生为中心,从繁多的教学内容中“抽丝剥茧”形成精彩的案例,引起学生自己动手解决问题的欲望,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充分发挥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不仅让学生亲身感受认知的过程,而且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志。学生明确教学目标后首先想如何完成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将会遇到哪些不能解决的问题。这就调动了学生主动求知的欲望,学生为了完成任务,会不断探索、创新,互相交流、互相合作,这样既完成了学习任务,又在无形中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精神。

五、加强实际操作训练,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和应用

根据教学情况,每学完一项较完整的实际操作内容后,可以给学生布置一项作业,通过完成该作业,强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应用。在课堂教学中,若所举的例子或学生所做的练习是较单一和基础的知识,作业则可以让学生从全方位考虑,而不再是针对一个知识点的内容进行练习,学生要完成作业必须综合考虑软件所提供的功能,而且必须从问题分析开始,这样可以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基础课要达到预期教学目标,必须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引发学生的强烈兴趣,激发他们积极思考的能力,发挥其潜在的创造性思维,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这样才能为学生的计算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来明江.在计算机教学中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杂志,2000,(4).

计算机基础知识学习范文9

关键词 技工院校 计算机基础教学 存在的问题 改革措施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1 技工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重要作用

当今社会是计算机时代,计算机能力已经成为衡量人才的标准之一,作为技工型人才的摇篮,技工院校必须加强对学生的计算机教学,这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而且能够有效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技工院校将计算机、网络以及专业技术进行有机结合,进行计算机基础教学,使学生增强计算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能力,对技工学生的未来就业能够起到促进作用。

2 技工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 重视考证,忽略基础学习

当前的技工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目的已经有所偏离,有些院校单一地把计算机等级证书作为计算机学习的目标,使得很多教师把计算机考证内容作为计算机教学的主要内容,而对于计算机的常用基础内容较少涉及,这也造成了很多技工院校学生计算机基础能力的缺失。老师针对每年的计算机等级考试内容,对学生进行点对点的讲解,只让学生练习考试的内容,对考试中没有涉及的内容讲解较少,使得计算机基础教学完全是为了应付考证,而忽视了学生真正的计算机能力的培养,最后造成学生考证分数很高,但毕业后很简单的计算机问题无法解决、办公软件的使用也不熟悉,造成高分低能的现象。

2.2 计算机基础教学缺乏个性差异的教学模式

现在的上课模式主要是由教师先演示一遍,然后学生再跟着演示做一遍,这种教学模式显然不能很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此外,虽然当前我国的计算机教学已经相当普遍,但是由于很多学生的计算机基础参差不齐,这就给技工学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造成了一定的难度,一部分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非常强,而部分学生对计算机却只是简简单单的认识,技工学校一味地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计算机基础教学,不但使计算机能力强的学生的计算机能力无法进一步提高,还会导致这些学生丧失对计算机学习的兴趣。

2.3 计算机基础教学不注重技工学生专业需要

技工学院的学生所学的专业不一样,所需要的计算机基础内容也不一样,一味地统一所有专业学生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不考虑学生的专业需要,对学生的计算机能力培养有不利的影响,而且不利于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技工院校应该依据不同专业,对学生进行不同的计算机基础教学,使学生能够真正地学以致用,这样才能达到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真正目的。

3 加强技工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对策

3.1 正确看待计算机考证,重视基础学习

技工院校的计算机教师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应该平衡计算机基础学习与计算机考证的关系,重视基础学习,而且只有基础打好了,学生的计算机能力才能真正提高,才更有利于学生的计算机考证考试,在平时的教学中,加大计算机word、excel、powerpoint等方面的基础教学,处理好基础性与应用性的关系,能够增强学生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满足技工人才对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要求。

3.2 构建完善的课程知识体系

完善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知识体系,能够优化课堂效果,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促进作用,因此,技工院校应该根据学生自身的计算机水平,构建合理的课程知识体系,从而促进他们的学习。

3.3 应用多元化教学模式

3.3.1 创设教学情景,优化课堂教学

计算机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合理地创设情境,使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对于学生理解知识能起到很好的作用。例如,教师在讲“Excel”时,老师可以在讲解的同时,提出“该如何建立全班的通讯录,包括学生的姓名、性别、QQ号、手机号、家庭住址等”,然后让学生自己进行Excel编辑,在完成编辑任务的同时,学生能够自己体会到其中的难点、易错点、防范措施等,从而更好地达到学习、应用的效果。

3.3.2 采用小组讨论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讨论中学知识

一个人的思考能力是有限的,而且技工院校的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也有点欠缺,因此,老师在教学时多采用一下“小组讨论”的教学方式,使学生的各种思想得到融合,对于学生学习知识也能有一定的帮助。例如,在讲“Word应用”时,老师可以让学生小组讨论“如何利用Word设计一张贺卡”,这样一组人的思想进行融合,能够更快、更好地制作出Word贺卡,而且通过小组讨论制作,每个学生都可以将自己的认知、思想说出来,学生会觉得自己的价值得到了体现,从而能增强自信心,而且每个小组之间的竞争,也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创造力、积极性。

3.3.3 利用多媒体教学,提高学生的理解

技工院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可能除了上机实践课之外,还会有部分理论教学课,那么,在进行理论授课的时候,为了使学生能够真正理解知识、提高兴趣,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使学生感受到理论课的趣味性,从而提高学习积极性。例如:教师在讲“计算机的发展以及实际应用”这一课时,仅简单地进行理论讲解,就完成教学,这对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起到了抑制的作用,而且不能使学生真正认识计算机,对于以后的学习埋下隐患。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计算机的发展历程以及在实际中的应用做成动画展示,并伴有文字解说,这样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3.3.4 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使学生化“学”为“用”

任务驱动法,就是教师通过让学生独立完成某项任务,达到某部分知识学习的目的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不仅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能促进学生课下对知识的预习,增强他们的自主探究能力。例如,在讲“PPT”时,老师可以提前布置任务,让学生自己制作某一知识的PPT介绍,让学生在学习之前就能对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不仅提高了他们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还为学生提供了自我展示的空间,更好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利于他们的学习。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当今社会就是信息化社会、网络时代,计算机在各个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因此,技工院校应该加强对学生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协调好基础知识与应用知识、实践知识的结合,切实提高学生的计算机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

参考文献

计算机基础知识学习范文10

[论文摘要]计算机基础 教育 可以推动计算机知识的普及,促进计算机技术的推广应用,为正在形成、发展的人才 市场 服务。因此,加强计算机 基础教育 ,培养学生的 计算机应用 能力尤其是实践操作能力已成为各个学校所关注的问题。

今天,从全国范围来看,计算机基础教学经历了从分散到完整,从传统教学模式到基于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新型教学模式的不断改革创新的过程,自我校开展计算机基础 公共 课以来,同样也经历了不断改革教学方法,不断创新教学 管理 理念的过程。当前,我们的工作重点应转向深化教学改革、完善教学体系,从而进步提高计算机教学质量。

一、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改革目标

国家教育部根据非计算机专业大学生应掌握的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在本专业与相关领域的计算机开发能力,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提高学生的计算机 文化 素质的基本目标,提出了计算机文化基础教育、计算机技术基础教育和计算机应用基础三个层次教育的课程体系。

以能力素质为核心,以知识素质为主体,应该是职业学院学生综合素质结构的主体。“能力本位”教育是高职教育的体现,主要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所以计算机基础课的教学改革主要是建立既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是认知主体的新型教学模式,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二、重新构建课程体系,全面建设核心课程、系列精品课程

目前,计算机基础教育的课程设置,存在着一些不合理性,例如,开设的课程较单一,课程学习时间较短,课程学习较孤立,与其他课程特别是专业课学习联系较少等。这种计算机课程的设置,学生不能系统和完整的学习计算机知识,不能及时地掌握计算机新知识、新技术,缺乏计算机能力培养的连续性,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课程建设是学校提高教学质量的一项重大举措。学校能提供的产品是专业和课程,是课程以及围绕着课程所提供的服务。对于计算机基础教育这类应用型课程而言,学习的方向应瞄准应用,学习的目的是学会做事,这既是课程改革的关键,也是评价精品课程最重要的客观标准。

对课程内容进行全面调整,重点围绕着贴近实际应用,以应用为目的,以应用为出发,即以提高技能为宗旨进行内容整合和提高,使课程内容既体现了先进性、实效性和应用性,又照顾了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学生。

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积极更新教学内容

计算机基础教学应该大力提倡“精讲多练”,“精讲”要求教师讲出内容的精髓和基本知识点,“多练”要使学生有机时、有目标、有实效。因此,计算机实验教学应在教学计划中占有较大比重,要作统筹安排,形成较完善的实验教学体系,以利于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计算机基础教学应努力做到理论与实践、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将能力培养贯穿在教学全过程,以保证学生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根据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和教学条件等具体因素,我们应该选择比较合适的教学方法。

四、改进教学方法,进行创新性教学

在计算机教学中,要注意教学方法的改进。计算机与其他学科相比,知识更新速度快,若计算机教学只注重知识的传授,不注重学生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则学生缺乏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因而教学的注重点应从“教”转向“学”,逐步改变旧的教学模式,有步骤有计划地过渡到“教师 指导 下的以学生为中心”,即以学生为认知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主动建立知识和能力结构的教学模式上去。教师应指导学生通过课堂教学和书本知识的学习,把学到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自觉应用到学习计算机新知识的过程中,从而提高学习质量,并具备一定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进行开放性教学,开放性思维训练。教师不但要善于提出问题进行启发和引导,更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发表见解,提倡差异。培养学生想提问题、敢提问题和会提问题的能力。

观念创新是方向,只有观念创新才能确立正确的目标;思维创新是方法,寻求思想方法和行为方法;知识创新是目的,创造新的知识实体。实现三个创新的中心环节是思维创新,而思维创新的核心则是学会运用非 逻辑 思维的方式去思考问题。因为只有变向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等这些非逻辑思维方式才有可能导致差异,从而提出新问题,确立新观念,创造新的知识实体。

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是学生能够积极思维的动力。这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并且要不断向学生提出新的教学问题,为史深入的思维活动提供动力和方向,通过课堂教学,既使学生获得相关知识,又要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把他们培养成为具有创造性的人才。

在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教学手段上,多媒体教学 环境 已经比较普及如何充分利用校园网络、internet优势使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学习从课堂拓展到网络环境,不仅仅是一个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更重要的是通过网络的交互性,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学习、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计算机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也给教师带来了紧迫感,教师若缺乏必要的培养和进修学习,缺乏对新知识、新技术的掌握,直接影响计算机教学的质量,因此,计算机基础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就成为一个关键性问题。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师资水平,教师要积极自我学习计算机新知识、新技术,并且积极参加科研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了解这门学科的最新发展,了解国际上的最新技术,从而提高自身素质。只有提高整个计算机基础教育师资队伍的计算机水平,才能使计算机基础教学得以顺利进行。

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建设是计算机基础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关键,只有不断提高教师的素质和水平,才能确保教学质量。我们定期进行教学法研究和专题讲座,通过教师间的交流提高教研室整体教学水平及学术水平。

总而言之,高职教育未来发展的重点是质量和特色随着高等 职业教育 从观念更新与模式转换向教学过程深入,这样的改革方向是种必然。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应用水平的提高,对计算机基础教育也提出了更高要求。计算机技术正在以飞快的速度发展,我们的计算机基础教学要与当前计算机科学技术以及利一会 经济 发展相结合,尤其是计算机基础教学,更应与当前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发展相适应。随着计算机应用技术的不断发展,今后在教学中将而临更多的新问题,我们要为计算机基教育的发展继续研究和探索。

参考文献:

[1]牟连佳,梁皎,等.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团.高教论坛,2005,(1): 94- 98.

计算机基础知识学习范文11

【关键词】计算机教学 基础迁移教学 方法 分析

在中职院校中《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一方面要求学生具备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另一方面要求学生能将课堂上所学的计算机基础知识迁移运用到实际的工作生活当中,完成知识的实践转移。以下将着重探讨计算机应用基础迁移教学的意义和策略。

一、基础迁移教学概述

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运用基础迁移教学主要以培养学生计算机素养为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将所学知识充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理论结合实际,进一步训练开拓思维和实践能力,为中职生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基础迁移教学能丰富目前单一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提升中职生计算机实际运用能力。

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时间都极为有限,在45分钟的课堂内,教师无法将所有的最新知识一次性传授给学生,但可以根据学生现有掌握的知识引入一些既包含这些知识又具有新信息的知识,达到基础迁移教学的目的。

二、目前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基础迁移教学的应用现状

由于中职院校的学生知识水平存在差异性,知识接收能力各有高低,且相对基础较为薄弱,这些现象从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基础迁移教学的应用。从笔者对十多所中职院校的调查研究中发现,从客观因素而言,大部分院校的教师采用的是传统授课方式,即以教师为主体,授课内容较为固定,与教材上的内容出入不大。长此以往,学生会形成定性思维,不利于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发展。从主观因素而言,影响中职学生计算机学习效率的方面包括:学习态度不端正;受年龄与智力因素影响;认知结构不牢固。因此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基础迁移教学的策略意义重大,教师应对此充分重视。

三、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迁移教学的策略分析

(一)初步建立基础迁移教学情景,培养学习兴趣

教师首先要改变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丰富教学形式,加强与学生互动,帮助其初步建立计算机实践能力,为知识迁移做好准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通过创设情景的方式,以中职学生性格特点为依据,将其注意力集中到教学当中。例如在学习Word时,当学生初步掌握了Word使用基础后,要求学生利用Word对文字和图像进行综合排版,对实践能力进行拓展,同时可让学生观看历届学生的优秀作品,使其在欣赏观摩之余内心产生强烈的创作欲望。然后可结合当下所发生的时事,让学生动手设计出一份作品进行时事宣传。所选时事尽量贴合生活,如NBA联赛你最支持的球队和球星,和会晤对海峡两岸的政治和民生有何影响等等。学生大多数对这些话题感兴趣,创作起来积极性高,在设计和构思的过程中不仅对基础知识进行了巩固练习,而且是学习真正意义上的接入了生活,对学生增强民族自豪感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端正学生学习态度

中职生在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的过程中容易形成两个极端,一是在学习基础知识时以偏概全,认为计算机非常简单,不用多花心思就能学通,最终无法完成学习目标;二是在遇到难题时认为计算机非常难学,有的学生意志力较强,能克服困难、自学自通,有的学生则主动放弃,在学习过程中形成障碍。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首先要讲明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特点和实用性,让学生找准自己的定位,先立下学习目标,再逐渐朝目标努力。例如针对学习信心缺乏的学生,可对其进行动员: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无论过去学习基础如何,每个人都能够学好。此外还可让学生与学习成绩优异的同学多交流,让其建立“其他人都能学好,就说明计算机这门课程通过努力是可以学好的”的信念。

(三)理论结合实践,培养学生的迁移思维

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培养学生的迁移思维,建立知识框架,在完成现有教学目标的前提下,理论结合实践,完成知识迁移。例如在学习《常用网络平台》这一课时,在学生充分理解理论知识的前提下,可引导学生学习如何网上求职,运用之前所学的注册邮箱知识,结合对就业形势、行业发展和求职技巧等分析进行网上求职。此项学习任务与学生未来工作生活息息相关,将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理论、实践操作紧密结合,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计算机应用基础已成为必须要掌握的技能,因此在中职院校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端正学习态度入手,并结合实际生活中的案例,逐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由简入繁,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完成知识迁移,为学生今后的计算机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孙志明.项目化教学在中职计算机实训教学中应用[J].赤子,2014,(12).

[2]孙丕荣.浅谈中职计算机硬件教学[J].学周刊A版,2014,(12).

计算机基础知识学习范文12

论文摘要:《计算机电路基础》是计算机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这门课程要求较高的逻辑性和理论性,让很多学生感到很有难度,同时也在考验着教师的教学方法,本文对《计算机电路基础》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完善进行分析和研究。

《计算机电路基础》这门课程在计算机专业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学好《计算机电路基础》才能够对计算机专业进行更好的学习,然而,很多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普遍反映《计算机电路基础》课程难度大、不易懂。学生的这一反应,促使我们对现在的此门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反思,对该课程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和完善,本文笔者就《计算机电路基础》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完善进行浅析。

1 《计算机电路基础》课程的简单介绍

在进行《计算机电路基础》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完善进行分析之前,笔者就对《计算机电路基础》课程进行简单的介绍。《计算机电路基础》课程是计算机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这门课程自身具有很高的理论性和逻辑性,因此,很对学习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进行《计算机电路基础》课程学习时,感到有很大的压力和难度。但是,基于《计算机电路基础》课程是一门技术类型的计算机专业基础课程,是所有学习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必须要学会并且学好的第一门计算机专业的专业课程。计算机专业学习中的《计算机组成原理与汇编语言》、《微机接口技术》等等后续的计算机专业课程的学习必须建立在《计算机电路基础》课程之上。《计算机电路基础》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必须具备《物理》、《电工技术》等等方面的知识,因此,总的来说,《计算机电路基础》课程的学习具有很高的难度,对于学生也有很高很严格的要求。

2 《计算机电路基础》课程的教学方法研究

现在的《计算机电路基础》课程的教学方法总体来说比较死板,《计算机电路基础》课程要求学生有很强的动手能力,在教师对计算机电路进行讲解、渗透过程中,学生不应该是一板一眼单纯的记笔记、听课,而应该积极思考,紧跟老师的思路。教师的教学方法对于学生汲取知识、牢记知识有很大的影响和作用,因此,笔者认为,《计算机电路基础》课程的教学方法应该是丰富的,并且是学生参与率高的,作为《计算机电路基础》课程教学教师,应该具有很强的教案编排的能力,并且能够主动自发的调节课堂氛围,做到关注每一个学生,而不是单纯的抓重点学生进行重点培养。

3 《计算机电路基础》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完善策略

3.1 《计算机电路基础》课程教学项目教学法

由于教师在进行《计算机电路基础》课程教学时,反应存在学生数量多、学生学习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给教师进行《计算机电路基础》课程教学增加了一定的难度。笔者认为,教师在进行《计算机电路基础》课程教学时,可以采用项目教学的方法。由于教师所教授的班级学生数量比较多,而教师自己的精力又十分有限,不能做到关注每一个学生,因此,笔者建议教师在进行《计算机电路基础》课程教学时采用项目教学法,项目教学法可以让学生在“做中学,做中教”。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自处理一个项目的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习掌握教学计划内的教学内容。学生全部或部分独立组织、安排学习行为,解决在处理项目中遇到的困难,项目教学法既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又能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因此“项目教学法”是一种典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这样既有利于强化学生的竞争意识,又能够兼顾到每一个学生,还能够做到调动课堂气氛,使学生产生对《计算机电路基础》课程的兴趣,从而喜欢上《计算机电路基础》课程。项目教学法是培养学生《计算机电路基础》能力的重要渠道,学生分组分项目学习,分组实践,能够增进学生之间的友谊,还能够锻炼他们的合作能力,增强学生们的集体荣誉感和交流能力。能够为以后的教育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分组教学中,学生会不由自主的对所教授的知识进行探讨和实践,在计算机电路学习中,学生可以自己做主,对自己的观点负责。因此,笔者主张教师在进行《计算机电路基础》课程教学时采用项目教学方法。

3.2 《计算机电路基础》实施课程教学方法要注重老师与学生间的互动

任何一门课程的教学方法都很重要,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在《计算机电路基础》课程教学中,对现在的《计算机电路基础》课程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和完善要做到:第一,注重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老师在授课过程中起到启发和引导的作用,授课教师要把握好课堂的节奏。第二,作为学生,要全力配合授课老师的授课,即使将自己的想法传达给授课教师,自己喜欢什么样的授课方式和方法,要增加与授课教师的交流,并且对于自己不懂、有迷惑的问题及时的提出,要让老师明白哪里应该停下进行更加细致的讲解。现在的《计算机电路基础》课程教学授课方式过于死板,只是简单的《计算机电路基础》教学教师进行计算机电路知识的讲解,学生并不能很好的领悟老师所教授电路知识的来源,对于电路的一些原理方面的知识,学生会感到疑惑,这就要求《计算机电路基础》课程教授的教师对现在的《计算机电路基础》课程教学授课方式进行调整,努力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电路基础》知识学习的兴趣。

3.3 《计算机电路基础》课程教学提问法

在进行《计算机电路基础》课程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不同的提问方式进行提问,由于课堂提问是教学过程中的必要手段,也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牢记所教授的知识,实践表明,在教师提出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时,学生的思维跳跃是最为活跃的,因此,笔者提供一些提问的方式,仅供参考。在进行《计算机电路基础》课程教学时,教师可以进行设想性提问、发散性提问以及质疑性提问。设想性的提问能够达到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目的,有利于学生在电路知识的学习中进行创新和发现。发散性提问是指主体从已知的条件出发,对一个问题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不同层面运用推测、联想、假设等形式寻找并解决问题的一种思维方式。而质疑性提问需要教师挖掘所教授的电路知识的亮点,在可以提问的地方向学生精心设置疑问,从而引导学生对所学习的内容进行更深切的思考。

4 结语

本文就《计算机电路基础》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完善问题进行了浅析,分析了当前该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计算机电路基础》课堂教学的分组法,但原理应用于实践中还有很多需要注意的问题,因此,打造《计算机电路基础》课程的教学方法在实践中需要注意一些问题,要注意将原理应用到实践中去,原理指导实践,实践也反馈原理,要根据教学实践对《计算机电路基础》课堂教学方法不完善的地方进行更改和补充。

参考文献

[1] 胡浩.《计算机电路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科技咨询导报,2007,(01).

[2] 易路平.《计算机电路基础》课程教学与试验设计[J].天津电大学报,2005,(09).